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06章 毫不留情

    事关到自己的冠带,没有那个官吏再敢犹豫,太守给县令下令,县令给蔷夫下令,蔷夫给亭长下令,亭长给里正下令,这命令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谁敢掉链子,绝对是唯他是问。

    衙役们如狼似虎地闯入到各家各户之中,撞到青壮男丁,二话不说,锁上就走,那怕那些妇孺哭天呛地,泪流满面,这些人也是无动于衷。

    老百姓对这道征募令的抗拒是比较强烈的,但官府的人为了完成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强征豪募,丝毫没有半点通融的余地,许多的老百姓迫于官府的威势,不得不违心应征入伍。

    但依然还是有许多的民众奋起反抗,拒绝入伍,与前来拿人的衙役发生了流血冲突。

    钟会正苦于没有杀一儆百的机会,这次的流血事件无疑给了他一个机会,钟会立刻下令将殴伤人命的七个村民全部逮捕,并将他们腰斩于闹市街头。

    这个消息一传出,许多的老百姓畏惧了,不敢再与官府相抗衡,乖乖地应募去了,短短几天内,招募到的人数就已经是突破十万之数。

    钟会不禁是洋洋自得,看来对付这些平民百姓,不用点铁血手腕还是不行的,许之以利,不如动之以刑,将一些带头闹事的暴民处理掉,其余百姓,就会胆怯,没人敢拿自己的人头开玩笑,要么吃粮当兵,要么人头落地,在没有第三种选择的前提下,相信这些普通的老百姓都会选择第一条路。

    对此,吕昭深感不安,对钟会道:“钟都督,用这样的手段征募来的士兵,恐怕不能尽心尽力地效命,一旦遭遇战事,恐怕军心不稳,难堪大用。”

    钟会哈哈一笑,道:“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人也,有些刁民不服军令,只要一律严惩之,相信那引起良善之辈必不会有二心。至于他们到了军中,自有军法来约束,吕使君就不必担心了。”

    钟会初次外任,自然要积极地表现自己了,新官上任好歹还得有三把火,既然司马师将河北诸州的军务交给他,自然是对他寄以厚望的,钟会不好好地表现一番,那还真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言过其实的马谡。

    现在冀州的重中之重,就是完成司马师交待的募兵三十万的任务,这一点是完全勿庸置疑的,司马师已经将三十万人所需的军械铠甲营帐物资,全部拨付给了钟会,至于粮饷,一部分也是同样来自于洛阳,而另一大部分,将会由冀州的府库来开支,所以说司马师花费了如此大的力气,又岂能是开玩笑?

    如果做不好募兵的事,钟会自认为是很难向司马师交待的,此番不光是司马师对他寄以厚望,而且钟会野心勃勃,希望这一次外任河北都督,可以做出骄人的战绩来,提升自己的威望,达到名利双收的结果。

    吕昭和钟会的想法并不相同,他担任冀州牧多年,对冀州的民生状况自然是了如指掌的,此番朝廷突然下令在冀州征募三十万人,搞全民皆兵,吕昭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如此穷兵黩武,民生凋蔽,冀州的局势必然堪忧。

    钟会的铁血手腕,吕昭似乎也并不赞同,不过钟会此来,担任的是河北都督,是凌驾于他头顶上的,钟会的许多决定,都过于严厉,尤其是这种杀一儆百的政策,搞得冀州军民人心惶惶,军心不稳,吕昭看到冀州被钟会搞得鸡飞狗跳,出言规劝,奈何钟会置之不理,依然是我行我素,吕昭无奈,只得暗中写密信给司马师,希望他可以约束一下钟会,不致于让冀州的局面彻底地崩溃掉。

    出乎意料的是,司马昭给吕昭的回信之中,要求吕昭密切地配合钟会,冀州的防务不能出任何的疏漏。吕昭这才算是明白过来,原来钟会的一切行动都是得到了司马师的授意,那么自己还规劝个屁,所以吕昭干脆不管事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邺城,将募兵的事交给了钟会,让他全权处理。

    吕昭躲到了中山郡,这里是防御并州军从幽州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吕昭的人马大多驻扎在这里,反正有钟会的存在,他这个冀州牧也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还不如躲出去清闲,钟会想怎么折腾便由他怎么折腾吧。

    少了吕昭的羁拌,钟会办起事了更加地肆无忌惮,司马师在给吕昭的回信同时,也给钟会写了一封密信,肯定了钟会在冀州的所做所为,要他继续放心大胆地来做,募兵三十万的目标决不动摇。

    如此一来,钟会等于是吃了定心丸,有司马师的坚定支持,那他的募兵行动更是坚定不移,只要能取悦司马师,冀州百姓的死活,与他钟会又有什么关系?

    无数的青壮充斥着每一座的军营,这些新兵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军纪秩序,与其说这是军营,倒不如说成了乱哄哄的难民营,寻畔滋事,打架斗殴的事常有发生,甚至打死人也不稀罕。

    钟会前一段时间狠抓募兵的事,但对于募来的兵管理较为松懈,结果导致军营之中是混乱不堪。随着募兵到了尾声,如何操练军队,规范军容军纪,又将成为钟会的首要工作任务。

    钟会当然也清楚,正规的军队和这些新募来的军队区别很大,正常的做法是一支军队的新募兵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样才可以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让军队的战斗力始终维持在较高的一个水平上。

    但现在这么搞,却是混乱不堪,尽管钟会带来的人手都充当了教官的角色,但相比于三十万的庞大基数来说,这些人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可不管怎么说,这是司马师交待的任务,只有出色的完成了,才能得到司马师的信任,钟会不希望自己的仕途,在冀州就是终点站,他要在冀州大展鸿图,就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司马师的命令,至于对错,那就不是钟会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第1107章 二选一

    “噢,司马师此举,还真是丧心病狂。”曹亮接到了来自冀州的禀报,呵呵一笑道。

    自从拿下幽州七郡,曹亮一直忙于幽州各郡的整合,将并州的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幽州,尤其是在这个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曹亮可不敢马虎大意,只有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有可能真心地拥护你。

    幽州的条件,比起并州来更为艰苦,这种苦寒之地,老百姓的生活更为的艰难,再加上幽州与胡族接壤,胡骑不断地前来劫掠,更是雪上加霜。

    丘俭在世之时,凭着他的威望还能镇得住那些胡族,如今丘俭一死,幽州政权更迭,那些胡人如闻到了腥味的野狼,不断地入塞劫掠,搞得边境烽烟四起。

    曹亮对这些胡人是深恶痛绝,已经下令军队予以反击,对那些入塞的胡人,打击一定要毫不留情。

    不过现在曹亮关注的重点,还是冀州方面,并州军的大军驻扎在幽州,就是准备要与司马师决一死战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师是认怂了,他根本就没有收复幽州的念头,而是在冀州大量的招募的军队,守城备战,加强冀州的防御,以防止并州军的南下。

    桓范道:“司马师新组建的骑兵尚未有作战之力,所以他是没有胆量来反攻幽州的,不过他在冀州广募军队的做法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如此穷兵黩武,只能让民怨沸腾,此时主公如果率兵南下,到是一个攻取冀州的好机会。”

    曹亮摇摇头道:“我们在幽州刚刚立足,东面还有卫和王颀的残余未除,北面鲜卑乌桓又不断滋扰,此时如果进攻冀州,则这些强敌便会趁虚而入,幽州难以保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师已经是彻底地放弃了幽州,铁了心地准备要死守冀州了,趁此机会,我们首先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进攻冀州未迟。”

    曹亮一直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路,那就是先北后南,解决了身后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南下与司马师决战。

    并州之战后,司马军丧失了大部分的骑兵,所以司马师不得不采取守势,尽可能的避免与并州军进行野战,从洛阳传回来的消息,司马重建骑兵的决心很大,新建的骑兵规模不亚于并州之战前,而且所有的工坊都在全力以赴地打造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估计不出一年的时间,司马军的骑兵便可成型。

    这个结果完全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样品,任何工匠都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所以曹亮之前一直掌握着这个技术秘而不宣,就是为了防止这项技术提前泄露。

    并州之战中,曹亮将它拿了出来,也确实给司马军予以重创,司马师在交付了昂贵的学费之后,也开始认识到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要性,开始了大规模的仿制。

    这一点,曹亮自然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此事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说为了防止泄露,曹亮就主动放弃兵器装备的革新,他们想要抄袭想要仿制,曹亮无法阻止,但在技术领域,曹亮相信自己永远是走在最前列的,他们可以一直模仿,但却永远也无法超越。

    在骑兵的领域,曹亮已经走在了最前面,已经抢得了先机,司马师认识到了新式马具的重要性,但是组建新的骑兵又谈和容易,形成战斗力那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的时间,曹亮又不知道会将迈出多少步。

    司马师一直在追赶,但想要赶上曹亮的步伐,何其之难。

    此时的司马师,不光是骑兵没有成型,就连步兵都捉襟见肘,否则他就不会在冀州广募新兵了,司马师这次也确实够狠的,战力不足人来凑,用人海战术来防御冀州,募兵三十万,就等同于将冀州的青壮男丁给一网打尽了,接下来冀州的防御问题倒是解决了,但由此而带来的后遗症却是层出不穷,没有青壮男丁,冀州的土地将会大量的抛荒,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遇到这种情况,曹亮更不会主动地去进攻冀州了,虽然说新募的军队没有多少的战斗力,但守卫城池,也确实不需要素质太高,在一般的守城战中,都会临时地来招募城中百姓助战,只要会拉弓射箭,就能上城御敌,甚至不会拉弓也不要紧,只要有点力气来搬动滚木擂石,一样可以发挥作用。

    所以司马师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利用人多的优势,来加强各个城池的防御能力,以阻止并州军的攻城。

    但他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曹亮未必就有此刻南下的意图,司马师招募了三十万人来守城,到头来却发现并州军并没有来,这结果可就尴尬了。

    三十万人那可是三十万张嘴,每天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如果真打起仗来,那倒是没人去在乎这个,大家更关心的是城池的安危,冀州的得失。

    但敌人未至,每日的日常开支却似乎有点受不了,但你又无法知道敌人何时会来,所以招募来的军队又不能轻易的解散,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之中,就有点骑虎难下了。

    曹亮知道冀州的情况之后,更不会轻易地南下了,耗上他个一年半载,冀州的经济就会完全地崩溃了,军心涣散,民心尽丧,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到那时,并州军再大举南下,拿下冀州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曹亮决定暂时不动冀州,反正以冀州那些军队的战斗力,也不会对幽州形成什么威胁,他现在该考虑的,是进攻驻守在临渝关的卫和王颀,还是先消灭来自北方的胡人威胁,以目前并州军的力量,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只能是二者选一了。

第110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司马懿的身份何等的显贵,自然司马懿的葬礼不能马虎,就连天子曹芳都亲自到司马府来吊唁,并赐九锡予司马懿,追封相国、郡公,并下达诏书,诏告天下,以彰司马懿之功勋。

    司马懿死于嘉平三年八月戊寅,九月庚申,葬于首阳山,首阳山是魏文帝曹丕的陵寝所在,司马懿埋葬于此,倒是有追随先帝之意。

    葬礼自然是隆重无比,满城缟素,原本的金秋时节却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让人疑心冬天已经来临。

    而司马懿的死讯,也同长了翅膀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向了四面八方,不光是魏国境内的人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就连吴国和蜀国也知晓了这个消息。

    可以说司马懿的死讯,不亚于天子的驾崩,引起的震动,也是空前强烈的。

    而身在并州的曹亮,就应该是比较早得到消息的人,如此重大的消息,潜伏在洛阳的并州间军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到并州。

    而此刻的曹亮,并没有回到晋阳,而是亲临了河东,对这块新降的土地进行巡视。

    对于河东,曹亮并不陌生,当初他奉诏讨伐匈奴,正是在河东募的兵,那时的北军五校,还是一支孱弱不堪的军队,曹亮正是通过河东募兵,招募了大量的勇士,从而走出了制霸天下的第一步。

    如今重回河东,曹亮不仅没有陌生感,相反的还有一种比较熟悉的亲切感,而他手下那些出身于河东的将士,更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许多当年跟随着曹亮北征匈奴的普通士兵,现在大多已经荣升了,曹亮治军,从来不以出身和资历论衔职,只要你有足够的战功,就会得到相应的职位,英雄从来也不问出处,那些战功卓著的士兵,甚至都有坐上校尉和司马的位子,最不济的,也能混个都伯队率,此次荣归故里,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其中最为著目的,自然是曾经担任过河东从事的王,此次他从上党进军,直取安邑,端了司马氏在河东的老巢,逼得司马军不得不落荒而走,走得非常的仓促,就连祸害河东百姓的机会也没有。

    此时的王,已经是长水将军了,回到安邑的时候,王受到了河东百姓的夹道欢迎,场面极为的隆重。

    正因为曹亮特意地安排王重返河东,所以河东的局面才可以迅速地平静下来,河东百姓万人归心,也让刚刚上任的河东太守张统是省心不少。

    河东可是一块富庶之地,它是司隶三河之一,是拱卫京师洛阳的重要屏障,曹亮此番夺取河东,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作用的。

    河东西面和南面有黄河之险,东面是险要的中条山和太行山,与河内的交通只有轵关道一条险陉可走,因为河东郡一直控制在司马军的手中,所以对并州的威胁特别的大,而如今拿下了河东,就等于并州的威胁不但解除了,反而因为河东郡有山河之险的缘故,并州在南面的防御能力大大的增强了,对于并州防御体系来说,拥有一道最为坚固的防线。

    而且河东近洛阳,曹亮拿下河东之后,进可攻退可守,对洛阳反倒是形成了一种威胁,如果曹亮的军事实力再度增强之后,从河东出兵南下洛阳,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如何整合河东的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曹亮对河东郡是极为重视的,所以此次夺下河东之后,曹亮并没有急着返回晋阳,而是在河东滞留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曹亮的重点,还是布署河东的防线,以防备司马军的反扑。

    不过司马军方值新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组织力量发起进攻的,这倒是为曹亮重新布署河东的防御赢得不少的时间。

    虽然河东郡有表里山河之险,但却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就拿黄河天险而言,像蒲坂津这样的渡口,从西往东数,就多达十余处,这些渡口,都可能成为司马军进攻时的突破口,所以曹亮想要在河东郡的防御上面做文章,就必须要加强这些渡口的防卫,不给司马军任何的可趁之机。

    这次司马军的撤退十分的仓促,他们从介休一路南逃,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一座城池,其中平阳来安邑两座郡城他们倒是想进入的,但却被并州军抢先一步占据了,不得不绕城而过。

    至于其他的小县城,他们倒是完全有机会进入的,但并州追兵就死死地咬在身后,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离下入城暂避喘急一下的机会,而司马师也清楚,这些小城无论是城防还是粮草的储备,都是无法满足大军所需的,司马军一旦进城,反倒是会置于险地,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及早地撤离河东。

    所以,在司马军撤退之后,河东两郡的所有城池都完好无损地易了主,就连那些县令县尉等到官员,都原封不动地投降了曹亮。

    没有敢站出来跟曹亮对着干,毕竟司马氏的十几万大军都覆灭了,这个时候还有人敢和曹亮唱反调,那不是寿星佬上吊嫌命长吗?

    所以还没等并州军去接管这些城池呢,那些原本各县的官员都赶来安邑主动地投降了。

    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投降,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出自于朝廷的任命,并非是受命于司马懿的,而不管司马懿还是曹亮,他们现在所打的旗号,也都是大魏国的旗号,这些官员赶来安邑,更多的是归顺于曹亮,向曹亮表忠心的,反正同样是为魏国朝廷当官,归顺谁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曹亮也没有对河东郡的官员进行大换血,而是将大部分的人予以留任,这对维持河东局面的安定,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就在曹亮安成河东防御部署,将河东的大权交给张统,他准备回晋阳之时,

第110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司马懿的身份何等的显贵,自然司马懿的葬礼不能马虎,就连天子曹芳都亲自到司马府来吊唁,并赐九锡予司马懿,追封相国、郡公,并下达诏书,诏告天下,以彰司马懿之功勋。

    司马懿死于嘉平三年八月戊寅,九月庚申,葬于首阳山,首阳山是魏文帝曹丕的陵寝所在,司马懿埋葬于此,倒是有追随先帝之意。

    葬礼自然是隆重无比,满城缟素,原本的金秋时节却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让人疑心冬天已经来临。

    而司马懿的死讯,也同长了翅膀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向了四面八方,不光是魏国境内的人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就连吴国和蜀国也知晓了这个消息。

    可以说司马懿的死讯,不亚于天子的驾崩,引起的震动,也是空前强烈的。

    而身在并州的曹亮,就应该是比较早得到消息的人,如此重大的消息,潜伏在洛阳的并州间军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到并州。

    而此刻的曹亮,并没有回到晋阳,而是亲临了河东,对这块新降的土地进行巡视。

    对于河东,曹亮并不陌生,当初他奉诏讨伐匈奴,正是在河东募的兵,那时的北军五校,还是一支孱弱不堪的军队,曹亮正是通过河东募兵,招募了大量的勇士,从而走出了制霸天下的第一步。

    如今重回河东,曹亮不仅没有陌生感,相反的还有一种比较熟悉的亲切感,而他手下那些出身于河东的将士,更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许多当年跟随着曹亮北征匈奴的普通士兵,现在大多已经荣升了,曹亮治军,从来不以出身和资历论衔职,只要你有足够的战功,就会得到相应的职位,英雄从来也不问出处,那些战功卓著的士兵,甚至都有坐上校尉和司马的位子,最不济的,也能混个都伯队率,此次荣归故里,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其中最为著目的,自然是曾经担任过河东从事的王,此次他从上党进军,直取安邑,端了司马氏在河东的老巢,逼得司马军不得不落荒而走,走得非常的仓促,就连祸害河东百姓的机会也没有。

    此时的王,已经是长水将军了,回到安邑的时候,王受到了河东百姓的夹道欢迎,场面极为的隆重。

    正因为曹亮特意地安排王重返河东,所以河东的局面才可以迅速地平静下来,河东百姓万人归心,也让刚刚上任的河东太守张统是省心不少。

    河东可是一块富庶之地,它是司隶三河之一,是拱卫京师洛阳的重要屏障,曹亮此番夺取河东,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作用的。

    河东西面和南面有黄河之险,东面是险要的中条山和太行山,与河内的交通只有轵关道一条险陉可走,因为河东郡一直控制在司马军的手中,所以对并州的威胁特别的大,而如今拿下了河东,就等于并州的威胁不但解除了,反而因为河东郡有山河之险的缘故,并州在南面的防御能力大大的增强了,对于并州防御体系来说,拥有一道最为坚固的防线。

    而且河东近洛阳,曹亮拿下河东之后,进可攻退可守,对洛阳反倒是形成了一种威胁,如果曹亮的军事实力再度增强之后,从河东出兵南下洛阳,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如何整合河东的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曹亮对河东郡是极为重视的,所以此次夺下河东之后,曹亮并没有急着返回晋阳,而是在河东滞留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曹亮的重点,还是布署河东的防线,以防备司马军的反扑。

    不过司马军方值新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组织力量发起进攻的,这倒是为曹亮重新布署河东的防御赢得不少的时间。

    虽然河东郡有表里山河之险,但却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就拿黄河天险而言,像蒲坂津这样的渡口,从西往东数,就多达十余处,这些渡口,都可能成为司马军进攻时的突破口,所以曹亮想要在河东郡的防御上面做文章,就必须要加强这些渡口的防卫,不给司马军任何的可趁之机。

    这次司马军的撤退十分的仓促,他们从介休一路南逃,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一座城池,其中平阳来安邑两座郡城他们倒是想进入的,但却被并州军抢先一步占据了,不得不绕城而过。

    至于其他的小县城,他们倒是完全有机会进入的,但并州追兵就死死地咬在身后,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离下入城暂避喘急一下的机会,而司马师也清楚,这些小城无论是城防还是粮草的储备,都是无法满足大军所需的,司马军一旦进城,反倒是会置于险地,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及早地撤离河东。

    所以,在司马军撤退之后,河东两郡的所有城池都完好无损地易了主,就连那些县令县尉等到官员,都原封不动地投降了曹亮。

    没有敢站出来跟曹亮对着干,毕竟司马氏的十几万大军都覆灭了,这个时候还有人敢和曹亮唱反调,那不是寿星佬上吊嫌命长吗?

    所以还没等并州军去接管这些城池呢,那些原本各县的官员都赶来安邑主动地投降了。

    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投降,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出自于朝廷的任命,并非是受命于司马懿的,而不管司马懿还是曹亮,他们现在所打的旗号,也都是大魏国的旗号,这些官员赶来安邑,更多的是归顺于曹亮,向曹亮表忠心的,反正同样是为魏国朝廷当官,归顺谁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曹亮也没有对河东郡的官员进行大换血,而是将大部分的人予以留任,这对维持河东局面的安定,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就在曹亮安成河东防御部署,将河东的大权交给张统,他准备回晋阳之时,

第1110章 无人防守的卢龙塞

    鲜卑人向幽州发起进攻的时候,正是并州军与幽州军在良乡激战的时候,卫和王颀因为并州军的来袭早已是焦头烂额了,自然是无暇顾及鲜卑人的入侵,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鲜卑人如入无人之境,连续地攻破了幽州北境上的诸座城池。

    其实鲜卑人的最初的进攻也是试探性的,他们并没有倾注于全力,而只是派出了少量的人马,对幽州边境上的城池和关隘进行滋扰式攻击。

    但是攻到关城之下时,他们才发现这些关城大多已经空虚,就算有兵马驻守,也是廖廖无几的人数,鲜卑人刚一发起进攻,守军就已经是望风而逃了。

    进攻卢龙塞的是宇文部的宇文莫槐,他和拓跋部关系密切,宇文莫槐娶的就是拓跋力微的女儿,所以在东部三部之中,宇文部最为响应拓跋力微的命令,在进攻之中,也是最卖力的一个。

    宇文莫槐首先攻打的,就是燕山东脉上的卢龙塞,这里是从塞外进入辽西平原的必经之路,原本丘俭在此是设下重兵进行防守的,以前宇文莫槐也曾试图攻打卢龙塞,想从这里找到一个突破口,而后便进入辽西平原进行劫掠。

    只不过卢龙塞地形极为的险要,守军又是极为的顽强,宇文莫槐虽然率大军来犯,屡屡强攻,但却也无法拿下卢龙塞,最终只能是铩羽而归。

    这次再度进攻卢龙塞,宇文莫槐倒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带足了部落内的勇士,也备齐好了攻城的器械,这次攻打卢龙塞,就是要打一场硬仗的。

    去年冬天的那场暴雪,让宇文部是损失惨重,近大半数的牛羊给冻饿而死,要知道,这些牛羊可是他们的口粮,而春天的牛羊往往是骨瘦如柴,只有到了秋季才会膘肥体壮,所以口粮的缺乏让宇文部处于一种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这次攻打幽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整个部落或许真得有灭顶之灾。

    不管是为拓跋力微效命,还是为了部落的存亡,宇文莫槐都做好了强攻卢龙塞的准备,他们沿着濡水河谷一路向南,直取卢龙塞。

    卢龙塞是建在燕山东段最高处的,地势十分的险要,道路崎岖,鲜卑人大多是骑兵,行走到此处,也只能是牵着马步行,这么陡峭的山路,战马都很难通行。

    鲜卑人的优势,就是在于他们的骑兵,而这些关隘,则成为防御他们的天然屏障,任何胡人的骑兵到达这里,都无一例外只能是下马而行,然而没有了骑兵之利的鲜卑人,想要攻克卢龙塞这样的险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宇文莫槐精心地挑选出了一千名族中的勇士,让他们弃马先行,轻装而进,趁着黑夜,悄悄地接近卢龙塞,搞一个突然袭击,这样或许能杀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些挑选出来的勇士身手矫健,个个都有以一挡十的本领,他们趁着黑夜悄悄地摸上了卢龙塞,却发现卢龙塞是一座空城。

    领兵的将领顿时地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他的第一直觉就是中计了,卢龙塞这么紧要的关隘又怎么可能会没人驻守呢,难不成是魏军的守将故意地设下埋伏,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领兵将领急忙下令全军速退,并且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不过他后退到关口的时候,却发现卢龙塞依然是一片死寂,根本就不像是有埋伏的样子。

    按理说,如果有伏兵的话,一定会在鲜卑人踏入圈套的那一刻就发起进攻,如果等鲜卑兵都后撤了,还没有露面,那这事便有些蹊跷了。

    到了关口的时候,领军的将领越想越不对劲,整个卢龙塞太安静了,安静地仿佛连一个人也没有,他急忙下令停止撤退,满腹狐疑,却又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派人去禀报宇文莫槐,将卢龙塞的情况如实地向他做了汇报。

    宇文莫槐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深感莫名,像卢龙塞这样的险关要隘,魏军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难道说这里面真有什么猫腻不成?

    此时正值四更天,卢龙塞上一片漆黑,宇文莫槐考虑再三,决定不敢冒这个险,他率在主力在山下一直等到了天亮,这才派人上去一查究竟。

    这一查果然发现卢龙塞上竟然真得是空无一人,害得他们白白在山下等了大半夜,不过能轻取卢龙塞,还是让宇文莫槐欣喜不已,这个结果太出人意料了。

    本来宇文莫槐为了拿下卢龙塞,可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甚至他都做好了要打硬仗的准备,但没想到卢龙塞竟然无人防守,成为一座空城。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宇文莫槐是百思不得其解,看了只有到了辽西郡才能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不管发生了什么,结果对鲜卑人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拿下了卢龙塞,就等同于是打开了进入幽州的大门,这可是鲜卑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宇文莫槐一面派人火速通知拓跋力微,一面集结队伍,扑向了令支。

    其实距离卢龙塞比较近的是慕容部和段部,但宇文部与他们素来交恶,攻伐不断,虽然在拓跋力微的劝和之下,三部之间暂停了对抗,但他们之间的隙怨,远未到能化解的地步。

    这次出兵,也是因为其他各部都遭了雪灾,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所以才会暂时地放下彼此的仇怨,一同出兵去劫掠幽州。

    但打压对手永远是宇文莫槐不变的目标,如果此次劫掠幽州能大获成功,那么宇文部必然是获益非浅,至少可以摆脱目前的粮荒局面。而两个死敌如果一无所获的话,宇文莫槐更是乐见其成,这样便可以无形之中削弱他们的力量,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所以轻取卢龙塞之后,宇文莫槐宁可通知远在千里之外的老丈人,也不可能让两个宿敌获利。

第1111章 民心可用

    拿下卢龙塞之后,宇文部的将士一个个是摩拳擦掌,站在卢龙塞这个制高点上,就可以看到一无望垠的辽西大平原,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只要进入辽西,这儿所有的人口、牲畜、粮草、物资就统统都是他们的了。

    宇文部的士兵望着唾手可得的一切,眼睛都快绿了,口水都快掉下来了,纷纷地向宇文莫槐请命。

    宇文莫槐原本还准备在卢龙塞停留几日,派人刺探一下辽西的情况,但经不过部下一顿鼓噪,干脆也不刺探了,直接率领军队扑向了令支,准备扫荡整个辽西郡。

    在宇文莫槐看来,卢龙塞如此要塞关隘魏军都可以轻易地撤防,那么幽州必然是发生了剧变,趁着这个机会,该是狠狠地大捞一笔。

    更何况,宇文莫槐此前最为担心的是卢龙塞这样的关隘,会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阻碍,一旦进入到了辽西平原,那鲜卑骑兵必然是如鱼得水,宇文莫槐丝毫也不惧魏兵有什么手段,在平原地带,谁能战胜得了他们?

    所以宇文莫槐干脆放弃了谨慎一点的想法,越早到达辽西,越能抢掠的好东西,如果被慕容部和段部闻着腥过来,恐怕要抢食了,宇文莫槐可不希望自己的成果白白地被别人尤其是仇人给抢走了。

    宇文部的人马就如同是饿狼一般,扑向了令支,沿途他们一路扫荡,每一个村庄都不放过。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鲜卑人会在春天前来劫掠,他们放心地还在地里面耕种,就突然看到尘土飞扬,胡人的骑兵是呼啸而来。

    老百姓两条腿,无论如何也逃不过胡骑的四条腿,宇文部的人马所到之处,是劫掠一空,他们就同是饿了一年的豺狼一样,什么都不放过,烧杀抢掠,所过之外,寸草不留,所有的人汉人,除了老弱病残实在是走不动的,被他们残忍的杀死,其他的不论男女老幼,一律统统地沦为了鲜卑人的奴隶。

    为了防止这些汉人逃跑,鲜卑人还特意地用一条很长的绳索将他们拴在一起,每个人的左臂上都拴着绳子,排成了一条长龙,鲜卑人的骑兵,则得意洋洋地走在两侧,时不时地拿皮鞭来抽笞一下,以显示他们的威风。

    到了夜晚宿营的时候,许多妇女就遭了殃,成为了鲜卑人发泄兽欲的对象,惨遭蹂躏,甚至被折磨而死。

    还好这个时候的鲜卑人还没有养成吃人的习俗,劫掠而来的粮食也足够他们填饱肚子,那些惨死的女子就那样赤条条地扔在荒野上,无人问津,估计很快就会被野狼给吃掉了。

    宇文莫槐可没有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劫掠几个小村庄,获利甚微,根本解决不了整个部落的燃眉之急,他的目光,可是盯着了令支、阳乐、土垠这样的大城上面,只有攻陷这样的城池,鲜卑人才能获得无数的人口和物资。

    所以宇文莫槐不得不下令加快行军的速度,他们要尽快地赶到令支去,不能让守城的魏军有所防备。

    原本从卢龙塞到令支,也不过才两天的路程,但鲜卑人拖拖拉拉,一路劫掠,耽搁了不少的时间,走了四五天,总算是看到了令支的城墙,宇文莫槐兴奋不已,下令鲜卑人立刻攻城,准备大开杀戒,将令支彻底地洗劫一番。

    幽州军在撤退的时候,各郡的太守,各县的县令县长都已经是弃城而逃了,留在城里的,除了一些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小官吏之外,也就是当地的一些乡绅和普通的百姓了。

    官府逃亡之后,令支城的秩序已经是陷入到了一片混乱之中,这个时候鲜卑人来犯的消息传来,更让人人心惶惶,许多的人弃城而逃,鲜卑人凶残那是闻名在外的,留在这儿,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令支城有一位乡绅名叫卢全,以前在辽阳郡做过功曹,他看到百姓们纷纷弃城而逃,便站出来道:“诸位乡亲,胡人来犯,官府逃亡,咱们跟着逃可不是个办法,胡人可都是骑兵,你跑得再快,能跑得过马吗?”

    卢全在令支城里颇有地位,百姓对他很是尊重,有人便问道:“卢员外,那我们该怎么办?”

    卢全指着城墙道:“胡人多是骑兵,他们惧怕就是城墙,只要令支城的所有百姓都去守城,一定能挡住鲜卑人!”

    众人一听,在理啊,离开了令支城,到了荒野上,拖着带口的,根本就走不出多远,胡人马快,一旦被追上,那绝无幸免的可能,如果大家众志成城来守城的话,倒是一个活命的办法。

    于是众人推举卢全为城守,带领大家一起来守城。

    卢家可是令支城的第一士家,家境殷实,他立刻拿出家里的所有的武器和粮食来,分发给百姓,并号召其他的士家和城中所有的青壮男子,都加入到守城的行列之中。

    边境之地,本来就民风彪悍,尤其是到了生死关头,谁也不敢藏私,现在所缺的,也就是一个能够带头号召的人,卢全主动地站了出来,自然是一呼百应,青壮之士踊跃报名,纷纷拿起武器,奔上城头,去抵御鲜卑人。

    所谓的武器,自然也不可能是军队的那种制式武器,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除了刀枪弓箭之外,更多的人使用的是锄头和猎叉,这显然跟他们平时的职业是相关的,农夫用的是锄头,猎人用的猎叉,实在是没有趁手的武器,也会揣上一把菜刀,提上一根木棒,准备跟胡人去拼命。

    胡人的凶残是耳濡目染的,一旦令支城被攻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家伙一块儿都得完蛋,所以不用卢全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去鼓动,所有的人都奋勇的冲上城去。

    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些百姓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言,不可能象军队那样阵容严整,秩序井然,许多人涌上城头,乱哄哄一片,不过民心可用,对于卢全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倚仗了。

第111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文钦却是留着力的,并没有将骁骑营的体力全部给耗尽,时刻做好着战斗准备的。

    而抵达良乡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骁骑营更是原地满血,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战斗之中来。

    骁骑营之所以狂飙突进,其实是服从于曹亮的战略安排的,如果并州大军按步就班地进攻幽州,那卫和王颀肯定不敢出城应战,必然是紧闭城门,死守城池。

    蓟县是州城,城池坚固,防御设施齐备,再加上守军众多,如果卫和王颀一昧死守的话,并州军也只有强攻硬取了。

    而打攻坚战,最好的结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最后能攻下蓟县,并州军必然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这显然不是曹亮所希望看到的。

    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幽州,就必须把幽州军的军队吸引到野战上来,只要在野战之中击败幽州军的主力,蓟县城的防御力量必然会大打折扣,到那时再取蓟县,便是易如反掌了。

    但如何才能把幽州军吸引到平原上进行野战呢,这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卫狡诈多谋,王颀悍勇善战,一个有谋,一个有勇,让他们轻易地放弃守城的优势而将主力投入到野战之中,必须地有奇招才行。

    曹亮和桓范合计了一下,也只有采用诱敌之计才行,让骁骑营摆出一副孤军深入的模样,这样对手贪功心切,才有可能会上钩。

    所以曹亮才安排文钦率领骁骑营单独地冲在最前面,并且故意地让其他的军队与之拉开比较大的距离,这样那怕是幽州军派出斥侯,也无法确定并州军确有伏兵。

    这样安排之后,幽州军必然不会起疑这是一个圈套,反而会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任何人都是难以抗拒这样的诱惑的,而只要将幽州军吸引到良乡一带的平原上来,以并州军三大骑兵的实力,足可以将其碾压了。

    而且曹亮和丘秀谈过话,对卫和王颀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卫虽然城府很深,但是对军事并不晓畅,所以在军事上,必然会多仰仗经验丰富的王颀。

    而王颀这个人,则比较自负,打起仗来倒是一把好手,却有一个轻视对手的毛病,此前他一直在辽东,幽州军进攻并州他也没有参与,所以对并州军的状况,也不是太了解。

    有弱点,才好对症下药,所以这次的诱敌深入之计,便是为王颀量身打造的。

    骁骑营抵达良乡之后,特意地停下来宿营,这也完全出自曹亮的授意,良乡地势平坦,非常利用骑兵作战。

    而越骑营和屯骑营,则被曹亮安排在了三十里之外,秘密地潜藏起来,这个距离往往是敌方斥侯兵侦察的极限,在这个距离上,只要越骑营和屯骑营偃旗息鼓刻意地掩藏一下行踪,敌方的斥侯兵就很难发现。

    三十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对于越骑营和屯骑营来说,这个距离也就是半个时辰内的事,只要探听到幽州军出击的消息,越骑营和屯骑营就会火速地向良乡靠拢,对幽州军形成合围之势,一举而歼之。

    换句话说,这就要求骁骑营要有独立战斗半个多时辰的能力,尽全力拖住幽州军,待越骑营和屯骑营形成合围之后,再行反击,配合越骑营屯骑营,全歼幽州军。

    文钦虽然歇息了下来,但脑子却一刻也不得停歇,此地距离幽州近在咫尺,幽州军随时都会攻来,所以文钦在扎营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扎了一些营帐,连埋锅造饭都未曾,只是让士兵们拿干粮对付了一下,然后是抓紧时间休息,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而且文钦虽然停留在了良乡,但并州军斥侯的侦察范围,却已经触探到了幽州城下,斥侯兵密切地监视着蓟县城内幽州军的一切动向,一旦有异常的情况,便会立刻向文钦进行禀报。

    所以文钦在幽州军出城的第一时间,就已经知晓了军情,他得到禀报之后,微闭的双目立刻便睁开了,目中精光乍现,他腾得就站了起来,翻身上马,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其身手敏捷性,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

    “传令下去,全营立刻集结,准备迎敌!”文钦沉声地下令道。

    整个骁骑营立刻行动起来,只用了不到半柱香的工夫,所有的骁骑兵便都已经上了马,列阵相迎。

    这时,北面的方向上,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远远地还可以看到激荡起来的尘烟遮天蔽日,也只有万马奔腾的骑兵在高速的奔驰之中,才可能会激起如此的尘烟,显然幽州的骑兵是倾巢而出,向着良乡杀了过来。

    文钦嘴角掠过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看来曹亮诱敌出击引蛇出洞的计划成功了,王颀果然是经不起诱惑,带兵出战了。

    甭管幽州骑兵的实力如何,只要在并州军三大骑兵的夹击之下,那是绝无生还的可能,王颀远在辽东,自然不知道并州军骑兵的厉害之处,如今贪功心切,冒险出击,正是上了并州诨的当了。

    “列阵,出击!”文钦看到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幽州军骑兵的身影,以幽州军这种突进的速度,冲上来也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如果骁骑营站在原地不过的话,将会受到幽州军很大的冲击。

    骑兵也只有跑起来,利用惯性,才能产生冲击力,站在原地不动,只能是被动挨打,所以文钦才会下达出击的命令,要求骁骑营迎着敌人发起反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声令下,骁骑营的骑兵战阵立刻出动,他们以更快地速度发起了冲击,迎着幽州军杀了过去,双方都在奔驰着,本来不远的距离眨眼之间便接近了,两股的铁骑洪流,迎头相撞,迸发出最为激烈的火花。

第111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文钦却是留着力的,并没有将骁骑营的体力全部给耗尽,时刻做好着战斗准备的。

    而抵达良乡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骁骑营更是原地满血,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战斗之中来。

    骁骑营之所以狂飙突进,其实是服从于曹亮的战略安排的,如果并州大军按步就班地进攻幽州,那卫和王颀肯定不敢出城应战,必然是紧闭城门,死守城池。

    蓟县是州城,城池坚固,防御设施齐备,再加上守军众多,如果卫和王颀一昧死守的话,并州军也只有强攻硬取了。

    而打攻坚战,最好的结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最后能攻下蓟县,并州军必然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这显然不是曹亮所希望看到的。

    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幽州,就必须把幽州军的军队吸引到野战上来,只要在野战之中击败幽州军的主力,蓟县城的防御力量必然会大打折扣,到那时再取蓟县,便是易如反掌了。

    但如何才能把幽州军吸引到平原上进行野战呢,这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卫狡诈多谋,王颀悍勇善战,一个有谋,一个有勇,让他们轻易地放弃守城的优势而将主力投入到野战之中,必须地有奇招才行。

    曹亮和桓范合计了一下,也只有采用诱敌之计才行,让骁骑营摆出一副孤军深入的模样,这样对手贪功心切,才有可能会上钩。

    所以曹亮才安排文钦率领骁骑营单独地冲在最前面,并且故意地让其他的军队与之拉开比较大的距离,这样那怕是幽州军派出斥侯,也无法确定并州军确有伏兵。

    这样安排之后,幽州军必然不会起疑这是一个圈套,反而会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任何人都是难以抗拒这样的诱惑的,而只要将幽州军吸引到良乡一带的平原上来,以并州军三大骑兵的实力,足可以将其碾压了。

    而且曹亮和丘秀谈过话,对卫和王颀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卫虽然城府很深,但是对军事并不晓畅,所以在军事上,必然会多仰仗经验丰富的王颀。

    而王颀这个人,则比较自负,打起仗来倒是一把好手,却有一个轻视对手的毛病,此前他一直在辽东,幽州军进攻并州他也没有参与,所以对并州军的状况,也不是太了解。

    有弱点,才好对症下药,所以这次的诱敌深入之计,便是为王颀量身打造的。

    骁骑营抵达良乡之后,特意地停下来宿营,这也完全出自曹亮的授意,良乡地势平坦,非常利用骑兵作战。

    而越骑营和屯骑营,则被曹亮安排在了三十里之外,秘密地潜藏起来,这个距离往往是敌方斥侯兵侦察的极限,在这个距离上,只要越骑营和屯骑营偃旗息鼓刻意地掩藏一下行踪,敌方的斥侯兵就很难发现。

    三十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对于越骑营和屯骑营来说,这个距离也就是半个时辰内的事,只要探听到幽州军出击的消息,越骑营和屯骑营就会火速地向良乡靠拢,对幽州军形成合围之势,一举而歼之。

    换句话说,这就要求骁骑营要有独立战斗半个多时辰的能力,尽全力拖住幽州军,待越骑营和屯骑营形成合围之后,再行反击,配合越骑营屯骑营,全歼幽州军。

    文钦虽然歇息了下来,但脑子却一刻也不得停歇,此地距离幽州近在咫尺,幽州军随时都会攻来,所以文钦在扎营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扎了一些营帐,连埋锅造饭都未曾,只是让士兵们拿干粮对付了一下,然后是抓紧时间休息,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而且文钦虽然停留在了良乡,但并州军斥侯的侦察范围,却已经触探到了幽州城下,斥侯兵密切地监视着蓟县城内幽州军的一切动向,一旦有异常的情况,便会立刻向文钦进行禀报。

    所以文钦在幽州军出城的第一时间,就已经知晓了军情,他得到禀报之后,微闭的双目立刻便睁开了,目中精光乍现,他腾得就站了起来,翻身上马,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其身手敏捷性,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

    “传令下去,全营立刻集结,准备迎敌!”文钦沉声地下令道。

    整个骁骑营立刻行动起来,只用了不到半柱香的工夫,所有的骁骑兵便都已经上了马,列阵相迎。

    这时,北面的方向上,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远远地还可以看到激荡起来的尘烟遮天蔽日,也只有万马奔腾的骑兵在高速的奔驰之中,才可能会激起如此的尘烟,显然幽州的骑兵是倾巢而出,向着良乡杀了过来。

    文钦嘴角掠过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看来曹亮诱敌出击引蛇出洞的计划成功了,王颀果然是经不起诱惑,带兵出战了。

    甭管幽州骑兵的实力如何,只要在并州军三大骑兵的夹击之下,那是绝无生还的可能,王颀远在辽东,自然不知道并州军骑兵的厉害之处,如今贪功心切,冒险出击,正是上了并州诨的当了。

    “列阵,出击!”文钦看到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幽州军骑兵的身影,以幽州军这种突进的速度,冲上来也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如果骁骑营站在原地不过的话,将会受到幽州军很大的冲击。

    骑兵也只有跑起来,利用惯性,才能产生冲击力,站在原地不动,只能是被动挨打,所以文钦才会下达出击的命令,要求骁骑营迎着敌人发起反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声令下,骁骑营的骑兵战阵立刻出动,他们以更快地速度发起了冲击,迎着幽州军杀了过去,双方都在奔驰着,本来不远的距离眨眼之间便接近了,两股的铁骑洪流,迎头相撞,迸发出最为激烈的火花。

第111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自然是瞒不过并州军的眼线的,消息很快地就传到了晋阳,并州军所有的将领都为之一振。

    来了!终于来了!

    这是一场等待已久的战斗,嗯,没错,等待这场战斗,并州军确实已经等了很久,当然,只能是等待,不是期待,任何人都不希望战争强加到他们的头上。

    但战争从来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愿意与否,战争都会降临,那么对于并州军所有的人来说,反正迟早会面临一场决战,那么他们宁愿战争来得早一些快一些,毕竟,那种等待的煎熬滋味,是谁也不想要承受的。

    面对司马军即将要入侵的消息,曹亮表现的异乎寻常的平静,确实,经历过无数次大战的曹亮早已养成处乱不惊的习惯,更何况,一切都在曹亮的计算之中,惊讶个毛线!

    从司马懿扩编骑兵的开始,曹亮估计他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会发起总攻,现在时间刚刚正好,不多不少,正是一年,看来司马懿也是掐这个时间来进攻的,比起曹亮来,司马懿更是迫不及待。

    司马懿渡河北进,兵抵河内,看来他还是准备象上一次一样,首先进攻上党郡,拿下上党之后,再图谋进攻晋阳。

    但此刻并州军驻守上党的,只有王的长水营,单单凭借着一个营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司马懿的十七万大军的,所以裴秀、傅玄、鲁芝等一干谋士都有些慌了,纷纷跑来见曹亮,建议曹亮赶紧地往上党调派军队,加强防守,以确保上党无恙。

    曹亮淡淡一笑,对桓范道:“元则先生怎么看?”

    桓范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缓缓地道:“主公不是早有安排吗,又何复多言?”

    曹亮道:“或许司马懿又改主意了,我们不得不防。”

    桓范轻哼了一声,道:“司马懿老奸巨滑,最擅长玩这种声东击西的把式,如果他真有意从河内进攻上党,又何需如此大张旗鼓,大造声势,一副唯恐我们不知道的模样。”

    裴秀听了,疑惑地道:“桓军师认为此次司马懿主攻之处并非是上党?”

    桓范呵呵一笑,道:“这事你得问主公,主公早有预案。”

    裴秀转头望向了曹亮,似乎有些纳闷,桓范说曹亮早有预案,那岂不就是说曹亮早就知道了司马懿的攻击方向,但这怎么可能呢,司马懿素来用兵鬼神莫测,曹亮又如何能料算得到。

    曹亮虽然不是司马懿肚子里的蛔虫,但是战场之上的用兵之道,那都是有迹可循的,上党多山,地形复杂,并不利于骑兵的大规模行动,此次司马懿集结了数量空前的骑兵,很显然他是想在骑兵上大做文章,利用骑兵数量上的优势,对并州军形成碾压之势。

    但如果真让骑兵成为主攻部队之后,上党这个地方似乎就不太适合用兵了,上一次司马懿进军上党,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反而是处处受制,战局相当的被动,此番二次进攻,司马懿肯定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曹亮事先就跟桓范讨论过,认为司马懿很有可能会改变进攻目标,不再将上党列为首选。

    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最理想的战场就是平原地带,那么一马平川,正好可以发挥骑兵纵横驰骋的特点。

    而比起上党来,河东似乎更适合一些。

    并州的地势以山地为主,东面是太行山,西面是吕梁山,不过在这两山之间,一条河流贯穿南北,冲积出一条南长狭长的平原来,这条河就是汾水。

    河东郡处于汾水的下游,而晋阳则处于汾水的中游,除了个别地段地势险之外,大部分地段都是以平原为主,这样的地形,无疑是最适合骑兵作战了。

    所以曹亮和桓范都认为司马懿在这一次的进攻之中,很可能会选择从河东郡进军,直取晋阳。

    而且从战略的眼光上来看,目前从司马军所控制的平阳到晋阳的距离,可比河内到晋阳的距离近多了,如果司马懿的目标是拿下晋阳话,那从河东进军无疑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尤其是去年司马懿派兵频繁地在雁北和苇泽关两个方向不断用兵,更是显露出了司马懿声东击西的企图,让曹亮更是大意不得。

    针对司马懿从河东进军的可能性,曹亮也随之进行了兵力上的布防调整,雁北有幽州方面的军队来袭,曹亮便安排杜预率领射声营前去阻击,苇泽关方面,遭受了冀州军队的攻击,曹亮便安排了牵弘的左卫营去防守,鉴于苇泽关的重要性,而吕昭又如同是一条疯狗一样不停地骚扰,所以曹亮又派刘靖率领右卫营协防乐平,以确保苇泽关的万无一失。

    而长水营,则是一直留驻在上党,以防止司马军从河内对上党发起偷袭。

    如此算算,并州军的六大步兵营,有四个担任了北东南三面的防御任务,现在剩下的机动能力,也就只有三大骑兵营和羊祜的步兵营、马隆的先登营了。

    这样的兵力配置,却实在是让人不感恭维,甚至是有些担忧,如果司马军真得从河东郡北上的话,只凭着布署在晋中一带的五万人,能不能挡得住十几万的军队,还真是很难说。

    对于这个猜测,曹亮一直以来是比较坚定的态度,否则他也不会在上党只安排长水营来把守,尤其是三个骑兵营,基本上全部布署在了晋阳的周围,最初可能是考虑到装备新式马具的需要,但后来,他们的驻防地点也始终没再变过,很显然,曹亮是坚定地认为,司马懿一定会从河东郡杀过来的。

    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局面并不太乐观,司马懿的大军渡过了黄河,几乎都云集在了河内郡,并没有向河东郡转移的迹象,这究竟是司马懿的真正目的还是故布疑云,还得再考虑了。

第111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自然是瞒不过并州军的眼线的,消息很快地就传到了晋阳,并州军所有的将领都为之一振。

    来了!终于来了!

    这是一场等待已久的战斗,嗯,没错,等待这场战斗,并州军确实已经等了很久,当然,只能是等待,不是期待,任何人都不希望战争强加到他们的头上。

    但战争从来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愿意与否,战争都会降临,那么对于并州军所有的人来说,反正迟早会面临一场决战,那么他们宁愿战争来得早一些快一些,毕竟,那种等待的煎熬滋味,是谁也不想要承受的。

    面对司马军即将要入侵的消息,曹亮表现的异乎寻常的平静,确实,经历过无数次大战的曹亮早已养成处乱不惊的习惯,更何况,一切都在曹亮的计算之中,惊讶个毛线!

    从司马懿扩编骑兵的开始,曹亮估计他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会发起总攻,现在时间刚刚正好,不多不少,正是一年,看来司马懿也是掐这个时间来进攻的,比起曹亮来,司马懿更是迫不及待。

    司马懿渡河北进,兵抵河内,看来他还是准备象上一次一样,首先进攻上党郡,拿下上党之后,再图谋进攻晋阳。

    但此刻并州军驻守上党的,只有王的长水营,单单凭借着一个营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司马懿的十七万大军的,所以裴秀、傅玄、鲁芝等一干谋士都有些慌了,纷纷跑来见曹亮,建议曹亮赶紧地往上党调派军队,加强防守,以确保上党无恙。

    曹亮淡淡一笑,对桓范道:“元则先生怎么看?”

    桓范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缓缓地道:“主公不是早有安排吗,又何复多言?”

    曹亮道:“或许司马懿又改主意了,我们不得不防。”

    桓范轻哼了一声,道:“司马懿老奸巨滑,最擅长玩这种声东击西的把式,如果他真有意从河内进攻上党,又何需如此大张旗鼓,大造声势,一副唯恐我们不知道的模样。”

    裴秀听了,疑惑地道:“桓军师认为此次司马懿主攻之处并非是上党?”

    桓范呵呵一笑,道:“这事你得问主公,主公早有预案。”

    裴秀转头望向了曹亮,似乎有些纳闷,桓范说曹亮早有预案,那岂不就是说曹亮早就知道了司马懿的攻击方向,但这怎么可能呢,司马懿素来用兵鬼神莫测,曹亮又如何能料算得到。

    曹亮虽然不是司马懿肚子里的蛔虫,但是战场之上的用兵之道,那都是有迹可循的,上党多山,地形复杂,并不利于骑兵的大规模行动,此次司马懿集结了数量空前的骑兵,很显然他是想在骑兵上大做文章,利用骑兵数量上的优势,对并州军形成碾压之势。

    但如果真让骑兵成为主攻部队之后,上党这个地方似乎就不太适合用兵了,上一次司马懿进军上党,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反而是处处受制,战局相当的被动,此番二次进攻,司马懿肯定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曹亮事先就跟桓范讨论过,认为司马懿很有可能会改变进攻目标,不再将上党列为首选。

    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最理想的战场就是平原地带,那么一马平川,正好可以发挥骑兵纵横驰骋的特点。

    而比起上党来,河东似乎更适合一些。

    并州的地势以山地为主,东面是太行山,西面是吕梁山,不过在这两山之间,一条河流贯穿南北,冲积出一条南长狭长的平原来,这条河就是汾水。

    河东郡处于汾水的下游,而晋阳则处于汾水的中游,除了个别地段地势险之外,大部分地段都是以平原为主,这样的地形,无疑是最适合骑兵作战了。

    所以曹亮和桓范都认为司马懿在这一次的进攻之中,很可能会选择从河东郡进军,直取晋阳。

    而且从战略的眼光上来看,目前从司马军所控制的平阳到晋阳的距离,可比河内到晋阳的距离近多了,如果司马懿的目标是拿下晋阳话,那从河东进军无疑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尤其是去年司马懿派兵频繁地在雁北和苇泽关两个方向不断用兵,更是显露出了司马懿声东击西的企图,让曹亮更是大意不得。

    针对司马懿从河东进军的可能性,曹亮也随之进行了兵力上的布防调整,雁北有幽州方面的军队来袭,曹亮便安排杜预率领射声营前去阻击,苇泽关方面,遭受了冀州军队的攻击,曹亮便安排了牵弘的左卫营去防守,鉴于苇泽关的重要性,而吕昭又如同是一条疯狗一样不停地骚扰,所以曹亮又派刘靖率领右卫营协防乐平,以确保苇泽关的万无一失。

    而长水营,则是一直留驻在上党,以防止司马军从河内对上党发起偷袭。

    如此算算,并州军的六大步兵营,有四个担任了北东南三面的防御任务,现在剩下的机动能力,也就只有三大骑兵营和羊祜的步兵营、马隆的先登营了。

    这样的兵力配置,却实在是让人不感恭维,甚至是有些担忧,如果司马军真得从河东郡北上的话,只凭着布署在晋中一带的五万人,能不能挡得住十几万的军队,还真是很难说。

    对于这个猜测,曹亮一直以来是比较坚定的态度,否则他也不会在上党只安排长水营来把守,尤其是三个骑兵营,基本上全部布署在了晋阳的周围,最初可能是考虑到装备新式马具的需要,但后来,他们的驻防地点也始终没再变过,很显然,曹亮是坚定地认为,司马懿一定会从河东郡杀过来的。

    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局面并不太乐观,司马懿的大军渡过了黄河,几乎都云集在了河内郡,并没有向河东郡转移的迹象,这究竟是司马懿的真正目的还是故布疑云,还得再考虑了。

第1116章 前所未有的败仗

    宇文莫槐是一肚子的郁闷,仗打到了这个份上,还真是前所未有。

    宇文部在东部崛起之后,一直就处于不停的征战之中,不是魏军的幽州军打仗,就是东部鲜卑的另外两部慕容部和段部交锋,这马上厮杀,几乎成了宇文莫槐的家常便饭。

    打仗谁也不是常胜将军,永远是互有胜负的,但像今天这样连敌人的近身机会都没有的仗,宇文莫槐还真是没有打过。

    在对方的弓骑兵面前,鲜卑骑兵就如同是飞蛾扑火一样,不停地发起进攻,不停地折损人马,到最后依然是无法突破魏军的防线,而整个外围,横七竖八地倒满了鲜卑军人和马的尸体,尸枕相籍,光是场面就十分震撼了。

    宇文莫槐倒是尝试着集中队伍之中的骑射好手,用弓箭对魏军进行反击,为其他的鲜卑兵进攻提供掩护。

    但是这样的骑射高手在鲜卑军之中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以致于宇文莫槐召集了大半天,也才从几万之中找出了几百名善骑射的好手,相对于魏军骑兵三四千人个个都是骑**锐,他们的这点人,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为了助战,宇文莫槐还是将这些骑射好手集中了起来,在一个方向对魏军进行反击,试图获得一个势均力敌的机会,帮助鲜卑骑兵可以冲上去。

    但事实证明,宇文莫槐是想多了,想要对魏军的弓骑兵构成威胁,那就必须要将这些骑射好手推进到弓箭的射程之内,这有才有机会射中魏军骑兵,但这似乎就存在一个问题,鲜卑人的弓箭可以威胁到魏军,但同样魏军的弓箭一样可以射中鲜卑人。

    虽然鲜卑人整体上是占据着数量的优势,但是在弓骑兵方面,却是差得太远,当宇文莫槐组织起骑射好手进行射击的时候,早就被邓艾所洞悉了,这些鲜卑兵还没有射出去几箭呢,就遭到了越骑兵的密集打击,他们甚至都来不及逃走,就被越骑兵密集的箭矢所覆盖,转瞬之间这些人马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几乎没有几个生还者。

    邓艾一早就盯着鲜卑人的骑兵中的骑射手了,普通的骑兵只是一昧地往前冲,只要不近身,就不会对越骑营构成任何的威胁,而同样是弓骑兵的骑射好手,他们也是可以在远距离上进行攻击的,如果鲜卑人拥有足够多的骑射好手的话,那势必会对越骑营构成威胁。

    所以邓艾不能给鲜卑人远程攻击机会,只要发现鲜卑人组织弓箭兵进行射击的时候,邓艾便会下令越骑兵首先打掉这些威胁,不给鲜卑人机会。

    根据战场上的形势来判断,鲜卑人能骑善射的高手并不太多,宇文莫槐也仅仅只是调集了数百人,而这数百人和越骑营对射之中,很快就覆灭了。

    宇文莫槐不禁大为心痛,要知道这些骑射好手平时在部落里,可都是众星拱月一般的存在,都是部落之中的精锐,没想到在这一战之中,竟然被团灭了,心痛之余,宇文莫槐是好生后悔,早知道如此的结局,倒还不如不派这些骑射好手上去,白白地损失了这么多的精锐,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很快宇文莫槐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地步,进退两难,魏军弓骑兵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骑在马上如履平地,使用弓箭得心应手,而且射术都极为精良,虽然做不到箭不虚发,但冲上去的鲜卑兵,几乎是无一幸免,统统会被射死射伤。

    其实也怪宇文莫槐先前太轻敌了,只派出一半的人马来攻击魏军,使得攻击力量变得有限,如果能将全部兵马都投入到进攻之中的话,实施饱和式攻击,那怕魏军的箭矢再厉害,也架不住他们的人海战术,总是有机会将魏军拖入到近身搏斗之中的。

    可现在攻击乏力,伤亡人数是越来越多,此刻再如果将围攻令支的人马调过来,显然有些迟了,于是宇文莫槐萌生了退意,这打不过还不如早点撤,保存实力,汲取教训,再战未迟。

    可宇文莫槐还没有来得及下达撤退的命令,就瞧见东南方向一阵尘烟飞扬,另一支魏军骑兵突然杀到。

    这支魏军骑兵正是前往阳乐的越骑营大部,他们还未抵达阳乐,就接到了邓艾的紧急命令,于是立刻调转马头,奔令支而来,正好赶上了邓艾率军和宇文鲜卑交战,于是这支越骑营立刻从东南方向加入了战团,对鲜卑人实施攻击。

    宇文莫槐大惊失色,这一支三四千人的魏军骑兵已经让他是焦头烂额了,此刻再杀来一支人数更多的弓骑兵,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宇文莫槐已经是无心恋战了,立刻下令全军撤退,望卢龙塞方向而逃。

    当然撤退的不光是与越骑营交战的人马,还包括围攻令支城的人马,现在战事不利,令支城到现在也没有攻下来,继续在城下盘桓的话,会遭到魏军更大范围的攻击,所以宇文莫槐干脆放弃了攻打令支城,决定先撤回到卢龙塞再说。

    还好这次拿下了卢龙塞,总算让他的人马有个落脚的地方,否则的话,在辽西平原无法立足,只能是逃回大凌河去了。

    这一战让宇文莫槐败得莫名其妙,以前他们入侵幽州,最发悉愁的莫过于卢龙塞那样的险要关隘了,魏军固守这些关隘,他们是很难越得过去的,而只要突破了这些关隘,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肆意妄为了。

    可这次明显地颠倒了过来,卢龙塞无人防守,让他们顺利地进入到了辽西平原,但在平原之上,他们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宇文莫槐和他的骑兵被魏军骑兵杀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这完全就是一场不对称的交战,鲜卑人伤亡累累,战死负伤者不计其数,而魏军骑兵却几乎是毫发无损,都没死上几个人,这样的战斗,可是宇文莫槐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

第1117章 化腐朽为神奇

    宇文莫槐想逃,邓艾可没轻易地答应,他下令越骑营全体立刻发起追击,务必予敌以重创。

    胡人一直以来都是并州和幽州这些北方边州的大患,他们时不时地从草原塞外呼啸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州幽州的百姓是深受其害,邓艾对他们也是深恶痛绝。

    以前的胡人拥有着骑兵的优势,魏军和胡人打骑战没有胜算,只能是龟缩防守在城池之内,任其来去自如。现在并州骑兵装备了新式的马具,战斗能力成倍地提升,和胡人交战时不但不再落下风,而且明显地占据了优势。

    鲜卑人战不利就想逃,那有这么便宜的事,这虽然是一场遭遇战,邓艾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邓艾也绝不能就这么放虎归山,现在的幽州,已经不是鲜卑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了,他们既然敢来,那就必须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不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他们还是不会长记性的。

    鲜卑人进攻的时候,都是一窝蜂,没有什么队形可言,撤退的时候,那就更不用提了,早已经是荒不择路,各自疯狂逃窜,舍命狂奔,恨不得让战马长出两只翅膀来。

    追击这样的队伍,对弓骑兵来说,更没有什么压力可言,那一个个在荒野上逃窜的鲜卑兵,就如同是一个个的活靶子,越骑兵完全可以当练箭一样,弓弦响处,必有鲜卑兵应声而倒。

    鲜卑兵驾驭战马的能力不错,个个骑术精湛,但是跑得再快,也不可能跑得过弓箭,所以落在后面的鲜卑兵完全成为了越骑兵的移动靶目标,无论他们再怎么挣扎,也不可能逃得过去。

    现在鲜卑兵已经放弃了抵抗的念头了,一门心思地竞速逃跑,他们倒不是和魏军的弓箭来竞速,而是和他们身边的战友兄弟来竞速,现在的情况已经明摆在那儿了,逃在前面的,或许有机会逃回卢龙塞,落在后面的,十死无生,只有死路一条。

    到了生死关头,这些原本就是一盘散沙的鲜卑兵更是各顾各地逃命,另人的死活与自己无关,只要自己能逃走,一切就无事大吉了,关键的时候,多拉几个垫背的更是好事,可以让自己更安全一些。

    鲜卑兵的撤退过程,到了最后,更像是一场踩人的游戏,为了抢在前面,许多人不惜出阴招,使绊子,没等魏军杀上来,他们自己就互相算计暗害了一番。

    从令支到卢龙塞,鲜卑人一路上是丢盔弃甲,损失惨重,折损了好几千的人马,这才算是逃回了卢龙塞。

    凭着卢龙塞的险要,宇文莫槐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也幸亏有卢龙塞这样的险要,否则这一路被魏军骑兵撵着,等逃回到大草原,估计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这一仗打得简直是狼狈不堪,要知道,鲜卑人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他们纵横草原,驰骋大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来也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被魏军骑兵打得全无还手之力,这可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

    魏军骑兵追到了卢龙塞之下,便停止了追击,不过他们并没有撤退,而是在卢龙塞以南十里处安营扎寨,宿营休整。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宇文莫槐站在关楼上望着对面灯火通明的魏军营地,顿时突发感慨,以前一直是魏军在守城,他们在攻城,而现在时移事易,鲜卑兵居然被迫占据险要固守,而魏军却担任了攻击的角色,世事之难料,有些让宇文莫槐有些措手不及。

    白天一直在打仗,宇文莫槐也顾不及思考,现在逃回了卢龙塞,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宇文莫槐也总算有些时间来考虑一下,他一直思而未解的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魏军骑兵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了?他们怎么就可能训练出如此多的骑射高手来?

    这完全是不合常理的,要知道中原人大多是农耕民,骑马的机会很少,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骑马,他们可不像鲜卑人,生下来天生就是骑手,而培养一名骑射好手,何其之难,宇文莫槐比谁都清楚。

    宇文莫槐身为部落头人,他的骑射技术都一般,只能是平稳地坐在马背上,才有可能射箭的,如果战马快速地奔驰起来,宇文莫槐的箭必然没有了准头,所以说连宇文莫槐本身都觉得骑射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从魏军骑兵的表现来看,个个射术精良,他们似乎根本就不用手去操控战马,坐在马背上,稳得一批。

    宇文莫槐一直没有接近魏军骑兵,只是远远看到其生猛无比,所以无法瞧出什么端倪来,不过宇文莫槐脑子并不笨,魏军骑兵能在马上如履平地,那肯定是有着玄机的,所以他特意地把曾经接近过魏军骑兵而侥幸逃生出来的几名鲜卑兵叫到跟前,询问详情。

    这个几名鲜卑兵死里逃生,惊魂未定,不过他们之中,还是有人依稀记得魏军骑兵所使用的马具和他们大不相同,鲜卑骑兵骑马时是双脚悬空的,而魏军骑兵的双脚似乎踩踏着什么东西,而且他们所使用的马鞍也和鲜卑兵完全不同,前后高翘,整个屁股完全是卡在其中的。

    宇文莫槐问得很详细,又经过多人的相互验证,他终于是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魏军骑兵之所以变得如此厉害,并不是说他们找到了天赋极高的骑手,而是升级改造了马具,让普通的骑兵也能娴熟地驾驭马匹,并成为射术精湛的骑射高手。

    仅凭描述,宇文莫槐是无法知晓这些马具的详细模样的,但是些马具能够如此在幅度提升骑兵的战斗力,就足以令人神往了。

    这可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啊,要知道,一名骑射高手在部落之中完全是令人景仰的存在,如果让几万人的骑兵都拥有这等的能力,那横扫草原还是一个梦吗?

    想到此处,宇文莫槐突然间变得兴奋起来。

第1118章 低仿山寨货

    有时候,失败并不一定可怕,如果能用几千人的性命换来征服草原的机会,那么宇文莫槐肯定就会觉得是大赚特赚了。

    宇文莫槐知晓了魏军骑兵提升战斗力的奥秘之后,不禁立刻是神往起来,这一次的败仗看来还是十分值得的,至少他可以偷师魏军,如果能掌握这些新式的马具,那怕再多死上一些宇文莫槐也不会心痛了。

    宇文莫槐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立刻召了几个会点木匠手艺的鲜卑兵过来,让他们按照描述,制作出一个简单的马鞍和马镫来。

    和司马师的山寨高仿不同,宇文莫槐没有亲眼见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两样实物,只能是按照目睹者的描述来闭门造车。

    他们制作出来的马具十分的简陋,所谓的高桥马鞍,不过是在一块木板的前后各钉了一块小的木板,然后拴到马背上,同时在高桥马鞍的两侧,各系了两条绳子,一边拴了一块木踏板,折腾了一宿的时间,简陋版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终于是新鲜出炉了。

    宇文莫槐倒是第一个完成了试骑,尽管说骑乘的感觉称不上舒服,主要是那木头的马鞍太硬,咯得他屁股生疼,不过这似乎是有些改进余地的,如果在马鞍的上面加一些皮毛的话,那么乘坐起来便会舒服一些。

    最让宇文莫槐惊喜的是那双边的马镫,骑在马背上,脚踩着马镫,确实有一种比较踏实的感觉,难怪魏军骑兵个个能骑善射,有了马镫的帮助,双手完全可以被释放出来,无论操纵弓箭还是双手武器,都变得有可能了。

    这马镫,简直就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东西,而且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原本现在他们普遍装备的,就有单边马镫,只不过那个马镫是上马时踩踏用的,属于代替上马石的器具,许多身手矫健的鲜卑骑兵甚至都不配备那玩意,认为单边马镫纯粹属于累赘,没有半点实用的功能。

    但现在单边改双边之后,实用性大大地提高了,宇文莫槐大为感慨,这么以前那么多的人竟然都没有发现这马镫还有这样的用途,真是白瞎了。

    魏军是什么时候发现这双边马镫的妙用的,这可就不得而知了,但发现这一用途的人,一定是一个人才,这将会彻底地改变骑兵的作战方法,全面提升骑兵的战斗力。

    以前从未曾放入过宇文莫槐眼里的魏军骑兵在得到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助力之后,变得所向无敌,如果把宇文部的所有骑兵都装备上这些马具的话,又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宇文莫槐不禁神往了起来。

    在鲜卑诸部之中,宇文部算是比较弱小的一支了,别说是跟一统中部鲜卑的拓跋部没有法相提并论,就连东部鲜卑之中的劲敌慕容鲜卑,宇文部也是稍逊一筹的,他们的实力,充其量和段部鲜卑差不太多,放眼整个草原,还真没人把他们当一回事。

    但如果宇文部可以率先掌握新式马具的技术,并推广装备到所有骑兵之中,那么宇文部骑兵的战斗力,又何止是成倍的提高,到时候他们将会成为草原上的无敌霸主,任何部落都是要向他们臣服,包括草原上最为强大的拓跋部以及东部死敌慕容部。

    不!慕容部将会不复存在,如果宇文莫槐真得打了慕容部的话,那肯定是寸草不留,要完完全全地将慕容鲜卑从草原上彻底地抹去,他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宇文莫槐和慕容鲜卑有着不可化解的仇怨,虽然在拓跋力微的调停下,暂时的歇兵罢战,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将会在何时继续地开始厮杀,不死不休。

    宇文莫槐骑着战马在卢龙塞上跑了两圈,对这两样马具是赞不绝口,下马之后,对工匠又谈了谈了改进的想法,希望让这两样马具更适用一些,修改之后,即刻向全军推广。

    曾见过魏军骑兵马具的一名鲜卑兵告诉宇文莫槐,其实他亲眼所见,魏军骑兵所使用的马镫,并不是木板加绳索的组合,而好象是铁铸的,结实耐用。

    “铁铸的?”宇文莫槐微微地一怔,草原上不产铁,而魏国朝廷对铁器的控制又比较严苛,就算宇文莫槐知晓魏军骑兵使用铁制的马镫,他也无力来仿制,因为他根本就搞不来这么多的铁。

    不过宇文莫槐转念一想,固然铁制的马镫要比木制的马镫更为结实耐用一些,但现阶段,如果宇文部的所有骑兵都使用上木制马镫的话,战斗力提升也是十分明显的,那怕就是真得再和魏军骑兵交手,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打得一败涂地。

    更主要的是,宇文莫槐现在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驻守幽州的魏军,而是相邻的慕容鲜卑和段部鲜卑,他们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如果让他们找着机会,一定是往死里整宇文部。

    如今宇文部要秘密地掌握新式马具,必定会凌驾到他们的头上,到时候宇文莫槐想要灭谁,还不是弹指一挥的事。

    所以宇文莫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保密,这个消息绝不能透露给慕容鲜卑和段部鲜卑,那怕就算是将来他们也可以知晓,但宇文莫槐打得就是独自提升的宗旨,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等他们都发现这新式马具的妙用,一切恐怕就迟了。

    而且就算是自己的老丈人拓跋力微,宇文莫槐都不准备告诉,他之所以和拓跋氏联姻,不过是想要借助拓跋部的势力,来对付咄咄逼人的慕容部。

    更重要的是,宇文莫槐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他的梦想就是一统草原,成为真正的霸主,到那时,强大的拓跋部也将会臣服于自己的脚下,所以,新式马具的秘密,打宇文莫槐的口中,是绝不会轻易地吐露出来半个字的。

    就在此时,有兵士匆匆忙忙地来报,卢龙塞的后面,突然也出现了魏军的队伍,他们竟然被魏军包围在了卢龙塞之中。

第1119章 求援

    宇文莫槐大吃了一惊,按理说卢龙塞是一座关隘,正好卡在燕山的一道峡谷之中,正常情况下,这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关口,否则鲜卑一直以来也不会因为卢龙塞的存在,始终无法进入到辽西平原了。

    可仅仅只在一夜之间,魏军是如何绕到卢龙塞的背后呢,难不成他们能肋生双翅,飞过去不成?

    其实绕到卢龙塞背后的并不是越骑营,而是文钦率领的骁骑营。

    昨日接到邓艾的求援信息之后,原本计划前往右北平郡的文钦立刻是转道准备施援令支,可走到了半路上,就接到了越骑营已经击败鲜卑人的消息,鲜卑人已经向卢龙塞方向溃败而去。

    这个时候,再赶去令支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不过一听鲜卑人逃往了卢龙塞,文钦顿时生出了一个念头,他知道卢龙塞是一座要塞,如果鲜卑人逃到了卢龙塞,凭险拒守,邓艾的越骑营还真奈何不了他,于是文钦将军中的幽州向导给叫过来,问询他可否有绕到卢龙塞背后的道路。

    这个向导精通幽州的地理,文钦一问,他果然知道有一条路可以绕到卢龙塞的背后去,那就是往西约一百多里的徐无,这也是汉长城上和卢龙塞并列的另一道关口,出了徐无,有一条比较偏辟的小路,正好通往卢龙塞。

    于是文钦立刻下令骁骑营折向北行,奔徐无而去,出塞之后,又赶了一宿的夜路,终于在天亮时分,赶到了卢龙塞的北面。

    本来宇文莫槐退守卢龙塞,扼守险要,正好可以阻挡住越骑营的追击,卢龙塞这样的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宇文莫槐正当暗自得意。

    那曾想,另一支魏军却不知从何处绕到了卢龙塞的背后,魏军前后包围,把宇文莫槐固在了卢龙塞之中,进退不得。

    宇文莫槐不禁是暗叫糟糕,驻守卢龙塞的魏军在撤退的时候,早已搬空了这儿的物资,就连一粒的粮食都不曾剩下,而宇文部去年冬天遭了雪灾,食物匮乏,原本指望着这次侵入幽州,可以劫掠到大批的粮草,以渡过春荒,但没想到刚到令支,就遭遇了闷头一棍,他们仓皇而逃,不光丢弃了先前劫掠到的东西,而且把他们原本携带的物资也扔了不少,退到卢龙塞之后,手中几乎没有多少可吃的东西。

    如果没有被围困,宇文莫槐倒是不用太担心,毕竟他还可以派人回部落取粮,甚至可以向别的部落借粮,但现在被魏军前后夹击,死死地困在了卢龙塞里,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这不是身陷绝地是什么?

    维持了一宿的好心情顿时的荡然无存,现在还真不是考虑如何打造新式马具的问题,而是想想该怎行脱困吧。

    魏军骑兵的厉害宇文莫槐已经是领教过了,此刻他如果放弃卢龙塞这样的险要而突围的话,成功的几率很低。

    “大人,慕容部和段部的人马就在附近,何不向他们求援,只要能里应外合,何愁不得突围?”手下的一位头人向宇文莫槐建言道。

    宇文莫槐苦笑道:“慕容涉归和段日陆眷这两个家伙还巴不得我早死呢,又如何肯出兵相救?”

    东部鲜卑的三部之间,多年来就一直是互相攻伐不断,尤其是慕容部,与宇文部有着极深的仇怨,能不落井下石已经是很不错了,指望他们出兵相救,那真是秃子头上的毛——长得也不长,想得也不想。

    那位头人道:“大人,固然慕容部和段部与咱们有旧怨,但是如果没有援兵,我们只有困死在卢龙塞了,而且这次魏军战力强悍,恐怕目标不止咱们一部,灭了咱们,慕容部和段部一样难逃魏军的攻击,唇亡齿寒,想必他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尤其是段日陆眷素有大志,如果大人派能说会道的人前去,说不定可以说服段日陆眷。”

    宇文莫槐一听,顿时眼前一亮,慕容涉归那是指望不上了,那家伙睚眦必报,自己和他有着血海深仇,他如果能派兵来救的话,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过段日陆眷就不一样了,段部和宇文部相隔的较远,所以一直以来双方虽有摩擦,但是并不象和慕容部那样,结下血海深仇。

    而且段日陆眷这个人,出身于奴隶,却素有大志,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早年曾被卖予渔阳乌丸的大库辱官为家奴。据传有一次诸部酋长集会,各部酋长皆有唾壶,唯有库辱官没有,就把痰吐在段日陆眷口中,段日陆眷反而吞了下去,向西拜天说:“愿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后来渔阳发生大饥荒,库辱官认为段日陆眷身强体壮,就命他到辽西一带讨生活,段日陆眷在那里招诱流亡者,后来逐渐强盛。

    如果以部下的这位头人莫可邪遥的话,段日陆眷倒是值得争取一下,毕竟现在战局危急,如果没有救兵的话,宇文莫槐在卢龙塞根本就守不了多长的时间,而拓跋力微又远在千里之外,远水难解近渴,所以宇文莫槐倒是值得去尝试一下,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没有援兵罢了。

    主意是莫可邪提出来的,而且手下的诸头人,也只有莫可邪读过书,头脑聪明,所以宇文莫槐决定去派莫可邪前往段部那边。

    至于慕容部这边,宇文莫槐也没有放弃,只不过他随便地派了一个信使,给慕容涉归写了一封信,请求他出兵救援,反正宇文莫槐礼数到了即可,他还真没指望慕容涉归能出兵相救,写这封信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防止慕容涉归得了便宜还卖乖,预防将来在拓跋力微面前反咬一口。

    白天当然是走不成的,前后都有魏军的人马在路口拦阻,只有到了晚上,莫可邪才带着人悄悄地离开了卢龙塞,从偏辟的小路上,绕过魏军的巡骑岗哨,前往了凡城,去寻找慕容部和段部的驻地。

第1120章 见死不救

    “宇文莫槐这贼子是想要吃独食啊!”慕容涉归得知宇文部拿下卢龙塞后直接就进军令支的消息之后,愤怒地对段日陆眷道。

    这次东部鲜卑的三大部落都接到了拓跋力微的命令,要他们出兵幽州,去大肆劫掠,以度过这个春荒。

    三部之中,也只有宇文部和拓跋部是有着姻亲的关系,慕容部和段部与拓跋部的关系相对而言比较疏远,但这几年来拓跋部强势崛起,不但一统了中部鲜卑,而且对东部鲜卑进行了压迫,宇文部率先臣服,并且和拓跋部进行了联姻,使得东部的形势陡然剧变,为了避免亡族之祸,慕容部和段部也先后选择了臣服,整个草原都尊拓跋力微为鲜卑王,所以拓跋力微的命令下达之后,他们都不敢有所违抗。

    当然这个命令也是符合慕容部和段部的利益的,去年冬天的雪灾,各个部落都遭了灾,慕容部和段部当然也不例外,大量的牛羊冻死饿死,部落的口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时候,就算拓跋力微不下令,他们也准备前往幽州进行劫掠,这个春荒,让他们都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不过让慕容涉归不爽的,是宇文莫槐的态度,刚一接到命令,宇文部就率先出发了,按照拓跋力微的命令,是让他们三部联合行动,相互照应,可宇文莫槐连个招呼也不打,分明是想要抢头功。

    宇文莫槐娶了拓跋力微的女儿,自以为是抱上了粗腿,便不将他们两部放在眼里了。以前三部为了争地盘,拼得是你死我活,血仇累累,虽然出在在拓跋部的一统之下,他们不敢再大动干戈,但是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依然是常有的事。

    慕容涉归对卑恭屈膝阿臾奉承的宇文莫槐是深恶之,本来他是也急着出兵,想要抢夺劫掠,但被宇文莫槐这么恶心一番,反倒是不想积极了,出兵之后,拖拖拉拉,宇文部都打下卢龙塞了,他这才到达了凡城,刚刚与段日陆眷相会合。

    本来慕容涉归还想看看宇文莫槐的笑话,卢龙塞一直以来都是魏军最为重要的关隘,防守极为严密,慕容涉归都曾几次率兵攻打过,无一例外的铩羽而归,所以慕容涉归并不看好宇文莫槐能拿下卢龙塞,认为宇文莫槐这次进攻卢龙塞,必然是灰头土脸,想要拿下卢龙塞,至少也得东部三大部落兵合一处,才有可能。

    但万万想不到的是,幽州军内部发生了剧变,卢龙塞的守军竟然撤了,让卢龙塞成为了一座空城,让宇文莫槐白白地捡了一个大便宜。而过了卢龙塞,就是一马平川的辽西大平原了,宇文莫槐竟然不等他们两部的人马到来,独自率军前往令支,这不是吃独食是什么?

    眼看着宇文莫槐扬长而去,慕容涉归难免心头泛酸,忍不住和段日陆眷抱怨着,宇文部抢先进入辽西,肉都恐怕要被他们吃光了,就算此刻他们急着进军,能剩点骨头就不错了,能喝口汤就不错了。

    这也是慕容涉归特意地把段日陆眷找来商量的原因,如果这次出兵没有所获的话,部落里的男女老幼,日子恐怕更难捱了。

    东部三大部落之中,慕容部和宇文部是世仇,而段部则是新起的部落,虽然与他们偶有攻伐,但却没有结下什么深仇大怨,再加上段日陆眷这个人有些谋略,一直在慕容部和宇文部之间左右逢源,反倒是成为两部争相拉拢的对象。

    原本段部的所在地,是最为接近辽西的,但段日陆眷为人比较低调,出风头的事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所以宇文莫槐才有机会第一个先抵达卢龙塞。

    听了慕容涉归的话,段日陆眷微微一笑,道:“慕容大人勿急,幽州这么大,那怕宇文莫槐再大的胃口,也吃不下整个幽州吧,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进军,让宇文部来探探幽州的虚实,以免中了魏人的圈套。”

    慕容涉归点点头,深以为然,看来还是段日陆眷看得深远,现在幽州的局面,确实有一种让人看不透的感觉,像宇文莫槐这样冒然的进军,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两人还在谈话着呢,忽然有军士进来禀报称,宇文部进攻令支受挫,在令支为魏军骑兵所败,目前被困于卢龙塞,局势堪忧。

    慕容涉归刚刚还和段日陆眷交谈,正谈到魏人的圈套,宇文莫槐轻取卢龙塞,这事怎么看都有些蹊跷,这卢龙塞拿得有些太容易了,莫不是魏人的诱敌深入之计?

    现在看来,宇文莫槐果然是中计了,刚刚进入到了辽西平原,就遭到了魏军的迎头痛击,现在逃回卢龙塞,反倒是被困在了那儿,这战局,也反转得有些太快了,快得都让人措手不及,反应不过来了。

    段日陆眷道:“慕容大人,宇文莫槐内无粮草,外无兵马,在卢龙塞必然坚持不了多久,不日定向我们求援,不知慕容大人有何计较?”

    慕容涉归哈哈大笑,道:“宇文莫槐落到这步田地,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活该他倒霉,此番我们皆不出手,等宇文部覆灭之后,我们平分其地,不知段大人意下如何?”

    段日陆眷一笑道:“某正有此意,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慕容涉归大笑着,与段日陆眷击掌为誓。

    段日陆眷随后告辞而去,慕容涉归心情大好,吩咐手下的人置酒,有这等高兴的事,不喝上他几坛的酒,如何能尽兴?

    慕容涉归喜欢喝酒,高兴的时候喝,称之为助兴,不高兴的时候喝,称之为解闷,平时没事也会喝上两口,自己长点乐子,今天人逢喜事精神爽,当然得喝个痛快了。

    几坛酒下肚,慕容涉归是喝了个酩酊大醉,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宿,直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手下的亲兵才把他叫醒了。

    “大人,宇文大人那边派人来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