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4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有的地方积雪甚至是厚达数尺,天寒地冻的,东吴的士兵屯扎在牛渚,不免有些怨声载道。

    诸葛恪的外甥张震在军中担任左护军,对诸葛恪道:“舅舅,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司马懿的军队肯定不会南下了,再加上年关将近,将士们归心似箭,都无心戍守了,到不如先撤军回吴中,待明年春暖之际,再来淮南未迟。”

    其实诸葛恪也在犹豫,这漫天大雪的,真要行军打仗,何其的困难,在牛渚虚耗了近半年的时间,也没有等到司马懿的大军南下,而王凌也死活不同意东吴的军队进驻寿春,搞得诸葛恪是进退两难。

    退兵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五万大军屯扎在牛渚,光是建这个大营就费了不少的力气,退兵之后来年重建,又得费时费力,更何况就算今年司马懿不来进攻,但明年谁也搞不清他会何时来,大军驻扎在牛渚,用兵方便,一旦退回吴中,真要魏军来犯,也难以应对。

    所以诸葛恪没有退兵,而是把牛渚的军队分为三拨,一拨战备,一拨休整,另一拨轮休放假,轮休放假天数为十天,三拨轮换,保证在这个年关的一个月之内,全军将士都能有十天的假期和家人团聚。

    不过诸葛恪是不准备回去的,父亲尸骨已寒,但大仇却无缘得报,诸葛恪内心之中的煎熬可想而知,他决定就呆在淮南,就呆在父亲殉国的这片地方。

    同时诸葛恪派人去通知王凌,暂时取消全军战备的消息,并随时与王凌保持联络,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通传,同时提醒王凌要紧防司马懿的偷袭。

    王凌接到诸葛恪书信的时候,正在暖阁之中烤着一盆炭火,按理说淮南之地气候温暖,就算到了冬天也无需生火取暖,但是今年整个江淮突降大雪,就连淮河都出现在冰封的现象,王凌年老体衰,自然耐不得寒冷,所以特地吩咐手下生了一盆炭火来取暖。

    铜火盆之中的木炭烧得正旺,红彤彤一片,王凌坐在火盆边上,冻得僵硬的手脚这才缓和过来一些。

    次子王飞枭拿着一封书信进来了,对王凌道:“父亲,吴国大将军诸葛恪来信称他的军队计划轮休,特地派人来告知一声,并让我们做好防备,以防司马懿的偷袭。”

    王凌点点头,道:“年节将至,战士思乡,这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天降大雪,地冻天寒,不宜征战,诸葛恪安排军队轮休,亦是正常之举。传令下去,让守戍寿春的将士也实施轮休,与家人团聚,共渡佳节。”

    王飞枭迟疑了一下道:“父亲,诸葛恪提醒咱们要谨防司马懿的偷袭,此时轮休是不是不太合适?”

    王凌冷笑一声,道:“司马懿就算是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在这极寒的天气下冒雪前来,诸葛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他自己将军队遣散安排轮休,分明就是他也认为司马懿不会来袭,我们又何苦全力备战?真正的恶战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开春,现在让将士们养精蓄锐才是正招。”

    王飞枭道:“父亲,您屡次拒绝诸葛恪派兵进入寿春,会不会让他心生不满?毕竟如果没有吴人的相助,我们想打败司马懿真的很难。”

    王凌晒然一笑道:“诸葛恪打的什么小心思为父岂能不知,明为相助,实为篡权,这叫请神容易送神难,不到万不得已,为父又怎么可能会放他们进寿春?虽然这寿春城头,换上了吴国的旗帜,不过只要我们王家还在,淮南它就变不了天。我们和吴国合作,也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王凌拈须微笑,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

    豫州刺史孙礼担任了此次南征的先锋,中护军司马师反而降为了副先锋,两人率领着五万先头部队,踏雪而行,从兖州一路南下,直奔寿春杀来。

    到不是说司马懿不在重视司马师了,反而是恰恰相反,因为此次征南,对手可是几乎能跟司马懿平起平坐的王凌,司马懿担心司马师不是其对手,所以任命颇有勇略的大将孙礼担任先锋,让司马师辅之,也算是让司马师跟着孙礼学学打仗的经验。

    孙礼以前一直担任扬州刺史,和扬州都督王凌同地为官,所以他对王凌的熟悉程度,是任何人也及不上的。

    孙礼是一员能征善将的虎将,沉毅而有勇略,明帝时,为了护驾,舍身斗虎,深得曹叡的器重,被委以重任。孙礼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相交莫逆,高平陵事变之中,身为豫州刺史的孙礼坚定地支持了司马懿,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

    正是因为孙礼和司马懿关系交从甚密,所以在任职扬州刺史之时,与王凌基本上是貌合神离,相互暗中较劲,相互斗法,可谓是知己知彼,司马懿想要对付王凌,恐怕没有什么人能比孙礼更合适了。

    为了进攻淮南,司马懿准备了近半年的时间,集结起了近二十万人的军队,这恐怕也是司马懿到目前为止,所能调动的最大数量的军队了,比年初攻打并州之时,还多出了五万人。

    可见对付淮南的王凌,从重视程度上来说,就已经是超过了对付曹亮。

    其实这也很正常,曹亮毕竟是魏国涌现出来的后起之秀,虽然这些年风头强劲,但在经验方面,难免会欠缺一些,而王凌领军多年,经验十分老道,能称得上和司马懿平起平坐,就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对于这么一个对手,司马懿当然是要慎重的多,而且并州之战失利之后,司马懿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番淮南叛乱又起,司马懿绝不会等闲视之,要么不出征,一出征必须要解决掉王凌,彻底地消除东南战线上的隐患。

第124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有的地方积雪甚至是厚达数尺,天寒地冻的,东吴的士兵屯扎在牛渚,不免有些怨声载道。

    诸葛恪的外甥张震在军中担任左护军,对诸葛恪道:“舅舅,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司马懿的军队肯定不会南下了,再加上年关将近,将士们归心似箭,都无心戍守了,到不如先撤军回吴中,待明年春暖之际,再来淮南未迟。”

    其实诸葛恪也在犹豫,这漫天大雪的,真要行军打仗,何其的困难,在牛渚虚耗了近半年的时间,也没有等到司马懿的大军南下,而王凌也死活不同意东吴的军队进驻寿春,搞得诸葛恪是进退两难。

    退兵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五万大军屯扎在牛渚,光是建这个大营就费了不少的力气,退兵之后来年重建,又得费时费力,更何况就算今年司马懿不来进攻,但明年谁也搞不清他会何时来,大军驻扎在牛渚,用兵方便,一旦退回吴中,真要魏军来犯,也难以应对。

    所以诸葛恪没有退兵,而是把牛渚的军队分为三拨,一拨战备,一拨休整,另一拨轮休放假,轮休放假天数为十天,三拨轮换,保证在这个年关的一个月之内,全军将士都能有十天的假期和家人团聚。

    不过诸葛恪是不准备回去的,父亲尸骨已寒,但大仇却无缘得报,诸葛恪内心之中的煎熬可想而知,他决定就呆在淮南,就呆在父亲殉国的这片地方。

    同时诸葛恪派人去通知王凌,暂时取消全军战备的消息,并随时与王凌保持联络,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通传,同时提醒王凌要紧防司马懿的偷袭。

    王凌接到诸葛恪书信的时候,正在暖阁之中烤着一盆炭火,按理说淮南之地气候温暖,就算到了冬天也无需生火取暖,但是今年整个江淮突降大雪,就连淮河都出现在冰封的现象,王凌年老体衰,自然耐不得寒冷,所以特地吩咐手下生了一盆炭火来取暖。

    铜火盆之中的木炭烧得正旺,红彤彤一片,王凌坐在火盆边上,冻得僵硬的手脚这才缓和过来一些。

    次子王飞枭拿着一封书信进来了,对王凌道:“父亲,吴国大将军诸葛恪来信称他的军队计划轮休,特地派人来告知一声,并让我们做好防备,以防司马懿的偷袭。”

    王凌点点头,道:“年节将至,战士思乡,这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天降大雪,地冻天寒,不宜征战,诸葛恪安排军队轮休,亦是正常之举。传令下去,让守戍寿春的将士也实施轮休,与家人团聚,共渡佳节。”

    王飞枭迟疑了一下道:“父亲,诸葛恪提醒咱们要谨防司马懿的偷袭,此时轮休是不是不太合适?”

    王凌冷笑一声,道:“司马懿就算是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在这极寒的天气下冒雪前来,诸葛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他自己将军队遣散安排轮休,分明就是他也认为司马懿不会来袭,我们又何苦全力备战?真正的恶战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开春,现在让将士们养精蓄锐才是正招。”

    王飞枭道:“父亲,您屡次拒绝诸葛恪派兵进入寿春,会不会让他心生不满?毕竟如果没有吴人的相助,我们想打败司马懿真的很难。”

    王凌晒然一笑道:“诸葛恪打的什么小心思为父岂能不知,明为相助,实为篡权,这叫请神容易送神难,不到万不得已,为父又怎么可能会放他们进寿春?虽然这寿春城头,换上了吴国的旗帜,不过只要我们王家还在,淮南它就变不了天。我们和吴国合作,也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王凌拈须微笑,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

    豫州刺史孙礼担任了此次南征的先锋,中护军司马师反而降为了副先锋,两人率领着五万先头部队,踏雪而行,从兖州一路南下,直奔寿春杀来。

    到不是说司马懿不在重视司马师了,反而是恰恰相反,因为此次征南,对手可是几乎能跟司马懿平起平坐的王凌,司马懿担心司马师不是其对手,所以任命颇有勇略的大将孙礼担任先锋,让司马师辅之,也算是让司马师跟着孙礼学学打仗的经验。

    孙礼以前一直担任扬州刺史,和扬州都督王凌同地为官,所以他对王凌的熟悉程度,是任何人也及不上的。

    孙礼是一员能征善将的虎将,沉毅而有勇略,明帝时,为了护驾,舍身斗虎,深得曹叡的器重,被委以重任。孙礼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相交莫逆,高平陵事变之中,身为豫州刺史的孙礼坚定地支持了司马懿,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

    正是因为孙礼和司马懿关系交从甚密,所以在任职扬州刺史之时,与王凌基本上是貌合神离,相互暗中较劲,相互斗法,可谓是知己知彼,司马懿想要对付王凌,恐怕没有什么人能比孙礼更合适了。

    为了进攻淮南,司马懿准备了近半年的时间,集结起了近二十万人的军队,这恐怕也是司马懿到目前为止,所能调动的最大数量的军队了,比年初攻打并州之时,还多出了五万人。

    可见对付淮南的王凌,从重视程度上来说,就已经是超过了对付曹亮。

    其实这也很正常,曹亮毕竟是魏国涌现出来的后起之秀,虽然这些年风头强劲,但在经验方面,难免会欠缺一些,而王凌领军多年,经验十分老道,能称得上和司马懿平起平坐,就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对于这么一个对手,司马懿当然是要慎重的多,而且并州之战失利之后,司马懿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番淮南叛乱又起,司马懿绝不会等闲视之,要么不出征,一出征必须要解决掉王凌,彻底地消除东南战线上的隐患。

第124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冷冷地逼视着他们,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刘冬立刻上前,拱手作揖,满脸堆笑地道:“将军——”

    那人冷冷地挥手阻断了他的话:“我不是什么将军,鄙人乃是间军统领方布,专门来缉查司马军的奸细的,用不着跟我来套近乎。”

    刘冬心里咯登了一下,敢情方布是同行啊!

    在这里遇到其他人刘冬都不会犯怵,那怕是并州军的将军,对刘冬来说都没有什么压力,但面对并州军间军司的人,他立刻是压力山大,都说同行是冤家,他们的这个同行,可不止是冤家这么简单,间谍和反间谍,如果他们是老鼠的话,那么这些人可就是捉鼠的猫,那就他们的天敌啊。

    刘冬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下杜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杜峰倒是一脸的沉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刘冬依然是满面堆笑地道:“在下刘记商铺的掌柜,不知方统领有何吩咐?”

    方布面沉似水,道:“刘掌柜面生的很,好像以前没往军营里送过菜吧?”

    刘冬忙道:“是这样的,昨夜常家店铺突发大火,店铺尽数毁于大火,为了不耽误军营的菜蔬供应,敝号奉了常主薄之命,才向军营送菜的。”

    方布冷笑一笑,道:“好蹊跷的火呀,早不烧晚不烧的,偏偏在这个时候烧起来了,刘掌柜,你说奇怪不奇怪?”

    刘冬顿时冷汗涔涔,有些惶恐地道:“方统领,草民乃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这作奸犯科之事,断不敢为,常记店铺起火,与小人可无干呀,小人断不敢为了抢这生意买卖,纵火行凶。”

    这时,有人在方布的耳边耳语了几句,方布听罢,微微点了一下头,对刘冬道:“某也没说你和这事有什么关系,你紧张什么?听刘掌柜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刘冬道:“草民乃是冀州邺城人氏,早几年就来到了并州做生意,开了一家店铺,勉强地维持生计。”

    “那刘掌柜来并州开店有几年了?”

    “五六年了吧。”

    方布道:“既然刘掌柜是常主薄安排来了,那自然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军营重地,不可逗留,卸下菜蔬之后,速速离开。”

    刘冬如释重负,连连点头,道:“多谢方统领,草民定依律办事,不会坏了军营的规矩的。”

    方布这边一点头,守门的士兵便立刻放行,刘冬一行押解着车辆进入了军营。

    进入军营之后,自然有并州军士兵为他们带路,前往军营的伙房。

    刘冬暗暗地和杜峰交换了一个眼神,虽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军营。

    并州军越骑营的营地扎在一座山谷内,三面皆由山峰环抱,不过这谷地却是甚为宽阔平坦,也方便骑兵进行操练。

    伙房距离辕门不远,不过进入谷地之后,越骑营的训练场景倒是一目了然,杜峰一路坐在马车,冷眼打瞧,倒也能瞧个仔细。

    越骑营的那些骑兵倒是没有什么不同,战马也是原来的战马,不过杜峰看到,他们操练的内容明显的与司马军骑兵的不同,似乎是一种全新的战阵。

    杜峰对战阵之法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否则换作是其他人,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他很快地将越骑营新式战阵铭记在心。

    看来并州军正是要操练这种新式战阵而故意加强了营地周围的戒备,那么自己这一趟混入军营,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不过杜峰也有些许的遗憾,那就是在并州军营内呆的时间太短了,只能看到并州骑兵战阵的一两种变化,按正常的情况推断,一个战阵最起码有好几种的变化形态,可惜他是没有机会看到了。

    毕竟混入军营的机会实在是太难了,杜峰只能是略施手段才得逞的,可如果再想进来的话,就是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能掌握到并州骑兵营的这个秘密,对于杜峰来说,已经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接下来他就不必再滞留在这个危险之地,可以回洛阳向司马师复命了。

    一路之上,杜峰看得很仔细,不过他也不敢太于明目张胆了正眼去瞧,只能是用眼角的余光去瞅,但好歹杜峰是职业的间谍,在目力和记忆力方面,有着惊人的水准,并州骑兵营的新式战阵,让他瞧上两眼,便可以牢牢地记在心里,绝对不会遗忘。

    刘冬不懂什么战阵之法,自然也瞧不出什么东西来,他倒是一本正经充当了商人的角色,为杜峰打起了掩护,安排车辆驶到伙房的门口,张罗着将车上的菜蔬卸下来,仿佛对军营里的事一概不关心。

    等他们离开军营的时候,方布已经离开了辕门,不知所踪了,本来刘冬还有些发怵,但没看到方布的身影,他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刘冬悄悄地向杜峰递了一个眼神过去,杜峰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算是回应了他,刘冬心里也就踏实了,看来他们此行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杜峰也拿到了他想要的情报。不虚此行啊。

    其实方布并没有走,他站在一块山石的后面,默默地注视着刘冬一行人离开,看着刘冬等人脸上流露出来的浅浅笑意,方布暗暗地冷笑了一声。

    这一切不过是曹亮布的一个局,请君入瓮,司马军的奸细不是迫切地想要知道骑兵营里面的秘密吗,那么他们就故意地留了一个破绽,把这些间谍给放进来。

    当然,他们所看到的,自然不可能是并州骑兵最新装备的马具,这些马具事先都被藏了起来。

    但总得让他们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行,否则他们是交不了差了,所以曹亮特意地让邓艾来操练一个新式的战阵之法,故意地让这些间谍看着明白,让他们相信,并州骑兵的秘密就是这个。

第1243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军官拦住了他们,此人脸如刀削,目似闪电,冷冷地逼视着他们,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刘冬立刻上前,拱手作揖,满脸堆笑地道:“将军——”

    那人冷冷地挥手阻断了他的话:“我不是什么将军,鄙人乃是间军统领方布,专门来缉查司马军的奸细的,用不着跟我来套近乎。”

    刘冬心里咯登了一下,敢情方布是同行啊!

    在这里遇到其他人刘冬都不会犯怵,那怕是并州军的将军,对刘冬来说都没有什么压力,但面对并州军间军司的人,他立刻是压力山大,都说同行是冤家,他们的这个同行,可不止是冤家这么简单,间谍和反间谍,如果他们是老鼠的话,那么这些人可就是捉鼠的猫,那就他们的天敌啊。

    刘冬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下杜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杜峰倒是一脸的沉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刘冬依然是满面堆笑地道:“在下刘记商铺的掌柜,不知方统领有何吩咐?”

    方布面沉似水,道:“刘掌柜面生的很,好像以前没往军营里送过菜吧?”

    刘冬忙道:“是这样的,昨夜常家店铺突发大火,店铺尽数毁于大火,为了不耽误军营的菜蔬供应,敝号奉了常主薄之命,才向军营送菜的。”

    方布冷笑一笑,道:“好蹊跷的火呀,早不烧晚不烧的,偏偏在这个时候烧起来了,刘掌柜,你说奇怪不奇怪?”

    刘冬顿时冷汗涔涔,有些惶恐地道:“方统领,草民乃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这作奸犯科之事,断不敢为,常记店铺起火,与小人可无干呀,小人断不敢为了抢这生意买卖,纵火行凶。”

    这时,有人在方布的耳边耳语了几句,方布听罢,微微点了一下头,对刘冬道:“某也没说你和这事有什么关系,你紧张什么?听刘掌柜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刘冬道:“草民乃是冀州邺城人氏,早几年就来到了并州做生意,开了一家店铺,勉强地维持生计。”

    “那刘掌柜来并州开店有几年了?”

    “五六年了吧。”

    方布道:“既然刘掌柜是常主薄安排来了,那自然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军营重地,不可逗留,卸下菜蔬之后,速速离开。”

    刘冬如释重负,连连点头,道:“多谢方统领,草民定依律办事,不会坏了军营的规矩的。”

    方布这边一点头,守门的士兵便立刻放行,刘冬一行押解着车辆进入了军营。

    进入军营之后,自然有并州军士兵为他们带路,前往军营的伙房。

    刘冬暗暗地和杜峰交换了一个眼神,虽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军营。

    并州军越骑营的营地扎在一座山谷内,三面皆由山峰环抱,不过这谷地却是甚为宽阔平坦,也方便骑兵进行操练。

    伙房距离辕门不远,不过进入谷地之后,越骑营的训练场景倒是一目了然,杜峰一路坐在马车,冷眼打瞧,倒也能瞧个仔细。

    越骑营的那些骑兵倒是没有什么不同,战马也是原来的战马,不过杜峰看到,他们操练的内容明显的与司马军骑兵的不同,似乎是一种全新的战阵。

    杜峰对战阵之法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否则换作是其他人,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他很快地将越骑营新式战阵铭记在心。

    看来并州军正是要操练这种新式战阵而故意加强了营地周围的戒备,那么自己这一趟混入军营,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不过杜峰也有些许的遗憾,那就是在并州军营内呆的时间太短了,只能看到并州骑兵战阵的一两种变化,按正常的情况推断,一个战阵最起码有好几种的变化形态,可惜他是没有机会看到了。

    毕竟混入军营的机会实在是太难了,杜峰只能是略施手段才得逞的,可如果再想进来的话,就是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能掌握到并州骑兵营的这个秘密,对于杜峰来说,已经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接下来他就不必再滞留在这个危险之地,可以回洛阳向司马师复命了。

    一路之上,杜峰看得很仔细,不过他也不敢太于明目张胆了正眼去瞧,只能是用眼角的余光去瞅,但好歹杜峰是职业的间谍,在目力和记忆力方面,有着惊人的水准,并州骑兵营的新式战阵,让他瞧上两眼,便可以牢牢地记在心里,绝对不会遗忘。

    刘冬不懂什么战阵之法,自然也瞧不出什么东西来,他倒是一本正经充当了商人的角色,为杜峰打起了掩护,安排车辆驶到伙房的门口,张罗着将车上的菜蔬卸下来,仿佛对军营里的事一概不关心。

    等他们离开军营的时候,方布已经离开了辕门,不知所踪了,本来刘冬还有些发怵,但没看到方布的身影,他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刘冬悄悄地向杜峰递了一个眼神过去,杜峰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算是回应了他,刘冬心里也就踏实了,看来他们此行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杜峰也拿到了他想要的情报。不虚此行啊。

    其实方布并没有走,他站在一块山石的后面,默默地注视着刘冬一行人离开,看着刘冬等人脸上流露出来的浅浅笑意,方布暗暗地冷笑了一声。

    这一切不过是曹亮布的一个局,请君入瓮,司马军的奸细不是迫切地想要知道骑兵营里面的秘密吗,那么他们就故意地留了一个破绽,把这些间谍给放进来。

    当然,他们所看到的,自然不可能是并州骑兵最新装备的马具,这些马具事先都被藏了起来。

    但总得让他们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行,否则他们是交不了差了,所以曹亮特意地让邓艾来操练一个新式的战阵之法,故意地让这些间谍看着明白,让他们相信,并州骑兵的秘密就是这个。

第124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单凭蛮力是成不了大事的,段日陆眷不仅要学说汉话,而且还读过汉人的兵书和历史,所以他知晓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也知道鸿门宴的来历。

    其实段日陆眷更清楚自己现在的地位,和汉高祖刘邦倒是有几分相似,宇文莫槐如果对自己动了杀心的话,此次去赴宴,那肯定是有去无回的。

    如果慕容部还存在的话,那么宇文莫槐肯定是不会动手的,他还要利用自己来对付慕容涉归呢,可现在慕容涉归已经败亡了,再也构成任何的威胁了,那么宇文部就一跃而成为东部草原上最大的部落,自己则会成为他成为草原霸主的唯一绊脚石。

    三十六计走为上,所以段日陆眷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是找个借口,赶紧地离开凡城,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就算宇文莫槐想要对付自己,最起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至于谈好的分赃,段日陆眷倒是接收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段日陆眷干脆放弃了,反正宇文部的那些头人们对次的分赃表示不满,那干脆让给他们好了,这样也省得他们说三道四。

    段日陆眷行事果决,说走就走,宇文莫槐派来的使者到达段部大营时,段日陆眷已经是准备停当了,他让使者回复宇文莫槐,称幼子得了重病,他得即刻返回部落,对于宇文莫槐的宴请,只能是说一声抱歉了,等下次有机会再聚。

    使者无奈,只得如实地回禀了宇文莫槐。

    莫可邪看着一脸阴沉的宇文莫槐,道:“大人,这段日陆眷肯定听到了什么风声,才故意逃走的,如果真让他逃走了,那可就是纵虎归山,不如派卑下率兵去追,定然斩获其人头回来。”

    宇文莫槐摇了摇头,道:“段日陆眷既起疑心,那么撤走之时,必有防备,追之无益,更何况我军经过历次大战,已是极为疲惫,再经不起折腾了,段部的事,就暂时放一放。还好现在还没有撕破脸,以后还有回旋的余地。清理慕容部的事办得如何了,立刻加快进程,此地非久留之所。”

    既然宇文莫槐没有追杀段日陆眷的念头,莫可邪也只好放弃了,他道:“段日陆眷撤离之时,放弃了不少的奴隶和牛羊,所以这些奴隶和牛羊也需要我们来接收,不过卑下已经令他们加快速度了,估计在三日之内便可以完成清理。”

    慕容部落十分庞大,尽管去年冬天一样遭了雪灾,但余下的牛羊还是不计其数,这些东西,可将会是宇文部的口粮,当然是不能轻易地丢弃的,所以宇文莫槐要求部下必须押走慕容部的每一个奴隶,拉走慕容部的每一只牛羊。

    原本这些战利品是和段部进行平分的,现在段日陆眷匆匆离去,这些战利品就弃之不要了,宇文部得全盘接收,自然要耗费多一天的时间。

    宇文莫槐虽然迫切地想要离开凡城,但是他也舍不丢弃到手的战利品,只是多待一天的时间,宇文莫槐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所以他点了点头,吩咐底下的人用心做事,尽快地完成这些战利品的接收。

    慕容部的士兵大部分都逃走或战死了,沦为奴隶的,大多是以前的汉人奴隶和部落之中的女人和孩子,尤其是女人,让宇文部的士兵是大为兴奋,要知道,在自己的部落之中,可不见得是人人都能有女人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头人,往往拥有成群的女人,而普通的士兵,处于部落的最下层,他们之中大多数的人,都是没有女人的。

    这次掳获了慕容部这么多的女人,虽然说稍有姿色的都被头人们瓜分了,但还是剩下一大堆的女奴隶,成为了宇文士兵们哄抢的对象,许多人为了抢一个女奴隶,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场面极为的混乱。

    莫可邪负责监管接收事务,碰到这事,也只是斥责几句,哈哈大笑几声,这次段部的人退出分赃,让宇文部是收获颇丰,这么多的女奴隶,应该可以满足宇文兵的需求了,而缴获的牛羊,也可以使他们宇文部度过这个春荒。

    这次他们原本是计划着去辽西劫掠汉人的,但没想到汉人没劫成,却回过头来灭掉了慕容部这个死敌,还真是意料之外的事。

    不过这个结果是相当不错的,宇文部既获得了他们所急需的口粮,而且解决了多年以来的心腹大患,统一东部草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这个结果让宇文莫槐是憧憬不已,成为东部草原的霸主,那可是他毕生的追求啊,现在他一只脚已经迈过了这个门槛,距离成功,也仅仅只剩下一步之遥,想想他将会成为和拓跋力微一样的草原雄主,宇文莫槐就暗暗地有些激动。

    要知道,宇文莫槐还掌握着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魏军骑兵所使有的双边马镫,现在宇文莫槐还抽不出时间来,等到回到了大凌河,就准备招集工匠,大批量的打造这些马镫了,等有了这些装备,便可以大大地提升部落骑兵的战斗力,到那时,拓跋力微的军队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宇文莫槐还可以窥探一下草原的王座,在这以前,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梦。

    只可惜他的美梦还没有维持多久,就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并州骑兵杀来了!

    宇文莫槐顿时宛如一盆凉水浇头,所有幻想和绮梦顿时烟消云散,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要知道魏军骑兵的可怕战斗力他已经是领教过了,以宇文军队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让宇文莫槐感到惊讶的是,以前魏军不管怎么打仗,都将战线维持在长城一线上,他们夺回了卢龙塞,宇文莫槐便认为他们会止步于此,但没想到这次魏军竟不按常理出牌,主动地杀了出来的。

第1245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单凭蛮力是成不了大事的,段日陆眷不仅要学说汉话,而且还读过汉人的兵书和历史,所以他知晓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也知道鸿门宴的来历。

    其实段日陆眷更清楚自己现在的地位,和汉高祖刘邦倒是有几分相似,宇文莫槐如果对自己动了杀心的话,此次去赴宴,那肯定是有去无回的。

    如果慕容部还存在的话,那么宇文莫槐肯定是不会动手的,他还要利用自己来对付慕容涉归呢,可现在慕容涉归已经败亡了,再也构成任何的威胁了,那么宇文部就一跃而成为东部草原上最大的部落,自己则会成为他成为草原霸主的唯一绊脚石。

    三十六计走为上,所以段日陆眷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是找个借口,赶紧地离开凡城,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就算宇文莫槐想要对付自己,最起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至于谈好的分赃,段日陆眷倒是接收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段日陆眷干脆放弃了,反正宇文部的那些头人们对次的分赃表示不满,那干脆让给他们好了,这样也省得他们说三道四。

    段日陆眷行事果决,说走就走,宇文莫槐派来的使者到达段部大营时,段日陆眷已经是准备停当了,他让使者回复宇文莫槐,称幼子得了重病,他得即刻返回部落,对于宇文莫槐的宴请,只能是说一声抱歉了,等下次有机会再聚。

    使者无奈,只得如实地回禀了宇文莫槐。

    莫可邪看着一脸阴沉的宇文莫槐,道:“大人,这段日陆眷肯定听到了什么风声,才故意逃走的,如果真让他逃走了,那可就是纵虎归山,不如派卑下率兵去追,定然斩获其人头回来。”

    宇文莫槐摇了摇头,道:“段日陆眷既起疑心,那么撤走之时,必有防备,追之无益,更何况我军经过历次大战,已是极为疲惫,再经不起折腾了,段部的事,就暂时放一放。还好现在还没有撕破脸,以后还有回旋的余地。清理慕容部的事办得如何了,立刻加快进程,此地非久留之所。”

    既然宇文莫槐没有追杀段日陆眷的念头,莫可邪也只好放弃了,他道:“段日陆眷撤离之时,放弃了不少的奴隶和牛羊,所以这些奴隶和牛羊也需要我们来接收,不过卑下已经令他们加快速度了,估计在三日之内便可以完成清理。”

    慕容部落十分庞大,尽管去年冬天一样遭了雪灾,但余下的牛羊还是不计其数,这些东西,可将会是宇文部的口粮,当然是不能轻易地丢弃的,所以宇文莫槐要求部下必须押走慕容部的每一个奴隶,拉走慕容部的每一只牛羊。

    原本这些战利品是和段部进行平分的,现在段日陆眷匆匆离去,这些战利品就弃之不要了,宇文部得全盘接收,自然要耗费多一天的时间。

    宇文莫槐虽然迫切地想要离开凡城,但是他也舍不丢弃到手的战利品,只是多待一天的时间,宇文莫槐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所以他点了点头,吩咐底下的人用心做事,尽快地完成这些战利品的接收。

    慕容部的士兵大部分都逃走或战死了,沦为奴隶的,大多是以前的汉人奴隶和部落之中的女人和孩子,尤其是女人,让宇文部的士兵是大为兴奋,要知道,在自己的部落之中,可不见得是人人都能有女人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头人,往往拥有成群的女人,而普通的士兵,处于部落的最下层,他们之中大多数的人,都是没有女人的。

    这次掳获了慕容部这么多的女人,虽然说稍有姿色的都被头人们瓜分了,但还是剩下一大堆的女奴隶,成为了宇文士兵们哄抢的对象,许多人为了抢一个女奴隶,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场面极为的混乱。

    莫可邪负责监管接收事务,碰到这事,也只是斥责几句,哈哈大笑几声,这次段部的人退出分赃,让宇文部是收获颇丰,这么多的女奴隶,应该可以满足宇文兵的需求了,而缴获的牛羊,也可以使他们宇文部度过这个春荒。

    这次他们原本是计划着去辽西劫掠汉人的,但没想到汉人没劫成,却回过头来灭掉了慕容部这个死敌,还真是意料之外的事。

    不过这个结果是相当不错的,宇文部既获得了他们所急需的口粮,而且解决了多年以来的心腹大患,统一东部草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这个结果让宇文莫槐是憧憬不已,成为东部草原的霸主,那可是他毕生的追求啊,现在他一只脚已经迈过了这个门槛,距离成功,也仅仅只剩下一步之遥,想想他将会成为和拓跋力微一样的草原雄主,宇文莫槐就暗暗地有些激动。

    要知道,宇文莫槐还掌握着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魏军骑兵所使有的双边马镫,现在宇文莫槐还抽不出时间来,等到回到了大凌河,就准备招集工匠,大批量的打造这些马镫了,等有了这些装备,便可以大大地提升部落骑兵的战斗力,到那时,拓跋力微的军队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宇文莫槐还可以窥探一下草原的王座,在这以前,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梦。

    只可惜他的美梦还没有维持多久,就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并州骑兵杀来了!

    宇文莫槐顿时宛如一盆凉水浇头,所有幻想和绮梦顿时烟消云散,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要知道魏军骑兵的可怕战斗力他已经是领教过了,以宇文军队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让宇文莫槐感到惊讶的是,以前魏军不管怎么打仗,都将战线维持在长城一线上,他们夺回了卢龙塞,宇文莫槐便认为他们会止步于此,但没想到这次魏军竟不按常理出牌,主动地杀了出来的。

第124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丁奉还是毫不犹豫地一刀斩了下去,将联结浮桥的绳索给斩断了。

    绳索一断,整个浮桥轰然而榻,先前为了争夺留在浮桥上的位置,魏兵们拼了个你死我活,但现在浮桥一断,所有的人都无可幸免,径直地掉落到了水中。

    四座浮桥的倒塌,也就预示着这场战斗临近了尾声,留在大堤上的魏兵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要么死战而亡,要么屈节投降,反正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生死关头,许多的魏兵还是选择了投降,无论怎么看,活着总比死了要强,没有退路之后,投降便成为了唯一的生存机会。

    尽管说投降之后很可能会受到折磨,有更大的苦难等着他们,但只要能活下去,别的似乎他们就不会太在乎了。

    诸葛诞和司马昭乘坐的船只分别抵达了对岸,那些通过浮桥逃上岸的魏兵此刻也聚集在了对岸,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浮桥沉没在了水中,眼睁睁地看着浮桥上那些来不及上岸的魏兵掉落到了水中在绝望地挣扎着,但没人能做出什么,他们只能是傻傻地看着那些落水的袍泽,被江水所吞没。

    或许这些人还在暗自的庆幸,如果他们不是早一步地到达了对岸,很可能现在落水的就是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诸葛诞脸色灰败,神情黯淡,虽然他坐船逃离了大堤,但东兴这一战,魏军的伤亡人数如此惨重,他身为前线都督,恐怕得担负最大的责任,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就是锒铛入狱,自己以前为之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恐怕会随着这一战的失利而前功尽弃。

    诸葛诞能坐到扬州都督征东将军的位置上,确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要知道他可不是司马家的嫡系势力,得以坐到这个位置上,与他的勤奋和努力那是密不可分的。

    在私底下,诸葛诞和夏侯玄交从过密,可曹爽覆灭之后,夏侯玄也基本上大权旁落靠边站了,诸葛诞不得不战战兢兢,如覆薄冰,生怕自己因为一点错事就得罪了司马家。

    在王凌敌叛乱的时候,诸葛诞并征调前往淮南平叛,因功被封为了扬州都督征东将军,这又让诸葛诞升起了飞黄腾达的念头。

    这一次的东兴之战,本来就是诸葛诞一手策划的,他也希望通过伐吴立下战功,也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事与愿违,东兴这一战败了,而且败得相当的惨,如果朝廷真要追究起来,他诸葛诞绝对是难辞其咎。

    接下来该怎么办,诸葛诞有些左右为难了,何去何从,他确实也是该好好考虑清楚了。

    司马昭同样是脸色难看,看着濡须水之中那些绝望挣扎的魏兵,司马昭心中一片悲凉,虽然他并不是特别地在意那些士兵的生死,但这场东兴之战,却实实在在地在他的履历上增添了极不光彩的一笔。

    世人皆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对于目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司马氏来说,这一场失败,会让司马氏的统治变得更为地艰难起来,北方的并州和幽州已经有一个曹亮在虎视眈眈了,而此番和东吴交战的失败,也令淮南前线变得是危机重重,这种腹背受敌的状况,也确实是不好受。

    司马昭本来这次是希望通过一场胜利来给司马师分忧的,但胜利没看到,却换来了一场大败,这让司马师的境地是雪上加霜,反倒是给他添乱了。

    那些载着诸葛诞和司马昭等人的船只倒是在抵达对岸之后,很快便折返回去救人了,但相对于数量众多的落水者,这样的救援行动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且那些落水者大多不好游水,在落水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溺水而亡了,等到救援的船只赶到,大部分人已经成了一具具的尸体。

    这一战,魏军伤亡被俘的人员多达两万之众,这其中因为浮桥断裂溺水而亡的,就占据了大半之数,可以说惨不忍睹。

    诸葛诞不得不下令残余的军队返回合肥新城,东兴战败之后,吴军很可能会趁胜追击,而合肥新城首当其冲地,就会成为吴军的攻击目标,所以诸葛诞不敢大意,退兵合肥新城,并加强了合肥新城的防御能力,以防备吴军的进攻。

    东兴兵败的消息很快地传到了武昌和江陵那边,胡奋和王昶本来率军进攻二地,仅仅是为了牵制吴军,并没有准备全力地赴地发起进攻。

    原本他们的战略目标已经达了,驻守武昌和江陵的吴军根本就不敢乱动,严阵以待,淮备和魏军决一死战的,但胡奋和王昶并没有急于进军,仅仅是驻扎着武昌和西陵的城外,按兵不动。

    可惜诸葛诞和司马昭在东线便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反而是遭到了惨败,被迫撤军了。

    主攻方向的魏军遭遇到了重创,那么只起策应和牵制作用的胡奋和王昶自然没有了任何的存在价值,在得到了东兴战败的消息之后,胡奋和王昶不约而同地下令连夜拨营起寨,向北撤退了。

    最终这次魏国的进攻,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吴军那边是大获全胜,身先士卒赤膊而战的丁奉,自然是得了首功,晋升为灭寇将军,加封都乡侯,其余的领军之将吕据、留赞、唐咨也皆获封赏,凡是此次参加的将士,皆有大小不等的功劳。

    而位居首功的,自然是太傅诸葛恪,东兴大捷,使得诸葛恪晋升为丞相,荆扬二州州牧,都督中外军事。

    和升职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诸葛恪获得了无尽的声望,原本还对他的质疑之声,随着东兴大捷而彻底地烟消云散,使得诸葛恪在江东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同时,这也助长了诸葛恪的骄兵之心,认为魏军也不过而矣,东兴之战后,诸葛恪并没有轻易地返回建业,而是不断向东兴增兵,准备兴师北伐。

第1247章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更正………………………………

    丁奉还是毫不犹豫地一刀斩了下去,将联结浮桥的绳索给斩断了。

    绳索一断,整个浮桥轰然而榻,先前为了争夺留在浮桥上的位置,魏兵们拼了个你死我活,但现在浮桥一断,所有的人都无可幸免,径直地掉落到了水中。

    四座浮桥的倒塌,也就预示着这场战斗临近了尾声,留在大堤上的魏兵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要么死战而亡,要么屈节投降,反正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生死关头,许多的魏兵还是选择了投降,无论怎么看,活着总比死了要强,没有退路之后,投降便成为了唯一的生存机会。

    尽管说投降之后很可能会受到折磨,有更大的苦难等着他们,但只要能活下去,别的似乎他们就不会太在乎了。

    诸葛诞和司马昭乘坐的船只分别抵达了对岸,那些通过浮桥逃上岸的魏兵此刻也聚集在了对岸,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浮桥沉没在了水中,眼睁睁地看着浮桥上那些来不及上岸的魏兵掉落到了水中在绝望地挣扎着,但没人能做出什么,他们只能是傻傻地看着那些落水的袍泽,被江水所吞没。

    或许这些人还在暗自的庆幸,如果他们不是早一步地到达了对岸,很可能现在落水的就是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诸葛诞脸色灰败,神情黯淡,虽然他坐船逃离了大堤,但东兴这一战,魏军的伤亡人数如此惨重,他身为前线都督,恐怕得担负最大的责任,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就是锒铛入狱,自己以前为之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恐怕会随着这一战的失利而前功尽弃。

    诸葛诞能坐到扬州都督征东将军的位置上,确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要知道他可不是司马家的嫡系势力,得以坐到这个位置上,与他的勤奋和努力那是密不可分的。

    在私底下,诸葛诞和夏侯玄交从过密,可曹爽覆灭之后,夏侯玄也基本上大权旁落靠边站了,诸葛诞不得不战战兢兢,如覆薄冰,生怕自己因为一点错事就得罪了司马家。

    在王凌敌叛乱的时候,诸葛诞并征调前往淮南平叛,因功被封为了扬州都督征东将军,这又让诸葛诞升起了飞黄腾达的念头。

    这一次的东兴之战,本来就是诸葛诞一手策划的,他也希望通过伐吴立下战功,也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事与愿违,东兴这一战败了,而且败得相当的惨,如果朝廷真要追究起来,他诸葛诞绝对是难辞其咎。

    接下来该怎么办,诸葛诞有些左右为难了,何去何从,他确实也是该好好考虑清楚了。

    司马昭同样是脸色难看,看着濡须水之中那些绝望挣扎的魏兵,司马昭心中一片悲凉,虽然他并不是特别地在意那些士兵的生死,但这场东兴之战,却实实在在地在他的履历上增添了极不光彩的一笔。

    世人皆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对于目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司马氏来说,这一场失败,会让司马氏的统治变得更为地艰难起来,北方的并州和幽州已经有一个曹亮在虎视眈眈了,而此番和东吴交战的失败,也令淮南前线变得是危机重重,这种腹背受敌的状况,也确实是不好受。

    司马昭本来这次是希望通过一场胜利来给司马师分忧的,但胜利没看到,却换来了一场大败,这让司马师的境地是雪上加霜,反倒是给他添乱了。

    那些载着诸葛诞和司马昭等人的船只倒是在抵达对岸之后,很快便折返回去救人了,但相对于数量众多的落水者,这样的救援行动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且那些落水者大多不好游水,在落水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溺水而亡了,等到救援的船只赶到,大部分人已经成了一具具的尸体。

    这一战,魏军伤亡被俘的人员多达两万之众,这其中因为浮桥断裂溺水而亡的,就占据了大半之数,可以说惨不忍睹。

    诸葛诞不得不下令残余的军队返回合肥新城,东兴战败之后,吴军很可能会趁胜追击,而合肥新城首当其冲地,就会成为吴军的攻击目标,所以诸葛诞不敢大意,退兵合肥新城,并加强了合肥新城的防御能力,以防备吴军的进攻。

    东兴兵败的消息很快地传到了武昌和江陵那边,胡奋和王昶本来率军进攻二地,仅仅是为了牵制吴军,并没有准备全力地赴地发起进攻。

    原本他们的战略目标已经达了,驻守武昌和江陵的吴军根本就不敢乱动,严阵以待,淮备和魏军决一死战的,但胡奋和王昶并没有急于进军,仅仅是驻扎着武昌和西陵的城外,按兵不动。

    可惜诸葛诞和司马昭在东线便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反而是遭到了惨败,被迫撤军了。

    主攻方向的魏军遭遇到了重创,那么只起策应和牵制作用的胡奋和王昶自然没有了任何的存在价值,在得到了东兴战败的消息之后,胡奋和王昶不约而同地下令连夜拨营起寨,向北撤退了。

    最终这次魏国的进攻,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吴军那边是大获全胜,身先士卒赤膊而战的丁奉,自然是得了首功,晋升为灭寇将军,加封都乡侯,其余的领军之将吕据、留赞、唐咨也皆获封赏,凡是此次参加的将士,皆有大小不等的功劳。

    而位居首功的,自然是太傅诸葛恪,东兴大捷,使得诸葛恪晋升为丞相,荆扬二州州牧,都督中外军事。

    和升职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诸葛恪获得了无尽的声望,原本还对他的质疑之声,随着东兴大捷而彻底地烟消云散,使得诸葛恪在江东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同时,这也助长了诸葛恪的骄兵之心,认为魏军也不过而矣,东兴之战后,诸葛恪并没有轻易地返回建业,而是不断向东兴增兵,准备兴师北伐。

第124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并州军所使用的都是配重式投石车,这种投石车所使用的石弹比较大,个个有如人头一般,而且只有配重式投石车才有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炮手娴熟地操控着投石车,就算第一发石弹没有命中目标,但经过简单的调整之后,第二发石弹便是弹无虚发了。

    但对付密集的人群时,配备式投石车就效率就要比连环发石车弱上一些了。

    连环发石车是马钧的心血之作,它最大的改进之处便是在投石车的后面,添加了一个巨大的转轮,这些石弹全是悬挂在转轮上的,这样便能加快添弹的速度,提高投石车的攻击效率。

    虽然连环发石车的石弹要比配重投石车的石弹小上一号,射程也近些,命中精确度更是没法相提并论,但是连环发石车有着它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射速快,配重式投石车发射一枚石弹的工夫,连环发石车就可以扔出三四枚石弹。

    这种高频率的攻击武器,自然是对付密集人群最为有效的武器,几十辆连环发石车同时进行攻击,那石弹如冰雹一样砸向了司马军的头上。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比喻,这些石弹可比冰雹厉害多了,冰雹再大最多也就砸破个头,而这些石弹落到头顶上,脑袋差不多就被砸烂了。

    关键时这些石弹密集的多,让司马军是防不胜防,他们反倒是愿意加快脚步,逃出这些石弹的覆盖范围,这样才能躲避掉石弹的攻击。

    不过这仅仅只是司马兵一厢情愿的想法,越过了石弹区,他们马上进入的是箭矢区,尽管弓箭的伤害程度没法与投石车相提并论,但弓箭的密度却是让投石车望其项背的。

    司马军刚一进入到了弓箭兵的射程之内,他们立刻便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覆盖而来,密集如雨点的箭雨立刻是倾泻而来,封锁了司马军向前的道路。

    并州军的箭雨如此的密集,完全是得益于在城墙上新建了多处的箭塔。箭塔是一种木制结构,上下有三层,在城池的四角和城墙上间隔每一段固定的距离就设立一个,这种三层的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弓箭手,而箭塔本身具有的防护挡板可以保护呆在上面的弓箭兵不会受到对方的弓箭伤害,他们的攻击完全是肆忌惮的。

    其实这种木制的箭塔最大的敌人就是投石车,一枚巨石飞来,就可以轻易地摧毁箭塔,所以并州军在城墙上放置投石车,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这些箭塔的安全,还没等司马军的投石车进行攻击,就摧毁掉这些可能的威胁。

    尽管司马军的投石车准头极低,但只要投石车发射得石弹多了,瞎猫也能碰上一个死耗子不是,所以清除掉这些威胁,才是上上之策。

    当然司马军此前还没有见识过箭塔的厉害,自然不知道这些箭塔是做什么用的,只是远远地看到介休的城墙上凭空多了一些塔状的木制结构物。

    一般来说,在城中或城墙上建一些吊斗或木塔,可以起到瞭望的作用,可按理说瞭望的话,只需要建一两座即可,没必要建这么多啊?

    等司马军进入到并州军弓箭的射程之内,才赫然发现这些木塔竟然藏着不少的弓箭兵,三层的结构,也就相当于并州军可以拥有三倍的火力,可以同时发射更多的箭矢。

    司马军刚刚发起进攻,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箭塔所带来的压力,进攻的阻力明显地增大了。

    其实司马军是还没有攻到城下,没有展开攻城,到那时才会体会到箭塔的真正可怕之处。

    这些箭塔,并不是并行于城墙的,它们建于城墙之上,但明显地凸出于城墙,正是因为这多出来的几尺的距离,让箭塔的攻击范围变得更大。

    城墙上的弓箭兵,攻击的方向只有前方一个方向,而箭塔不但可以攻击前面,还可以攻击左右两个侧面以及下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击。

    这种结构,类似于城门处的马面,马面增加了城池侧面的防御能力,不过单凭四个马面,在顾及到这么宽的距离,还是力所不及的。

    箭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箭塔的设置比较多,又可以左右兼顾,所以这些箭塔配合起来,大大地加强了城墙侧面的防御能力。

    攻打一般的城池,攻击的一方只需要注意上方正面的敌人即可,而拥有箭塔之后,他们的侧翼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弓箭覆盖范围之内,同时遭受来自三个方向的打击,让本来就困难无比的攻城行动变得更为艰辛。

    所以说这样的箭塔才是攻城者真正的噩梦。

    此时的司马军,还没有体会到箭塔有多么的可怕,只是觉得他们承受的箭雨比一般情况下要密集的多,还好攻城部队大多都配备着覆盖面比较大的长方形盾牌,让他们在前进的时候,可以抵御箭矢的攻击。

    但这些箭矢总是无孔不入,就算司马军的防护再严密,也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往往会成为致命之处,一路向前推进,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地。

    伤亡最多的,是那些抬着云梯前进的步兵,由于一手抬着云梯,还得挽着盾牌,总会留下更大的空隙,而这些密雨般的箭矢,会透过这些空隙,轻易地射杀掉这些步兵。

    司马军在进攻的时候,也是配备了大量的弓箭兵进行掩护,虽然他们的反击对城墙上的并州军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对于箭塔上的弓箭兵,压制效果就差了很多,由于箭塔上设上挡板,可以基本无视这些弓箭反击。

    司马军踟蹰而行,推进极为的缓慢,单单就是这一箭之地的距离,他们就已经是走得很辛苦了,但推进到城下的时候,还有一重更大的考验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介休城下的这条护城河。

第1249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并州军所使用的都是配重式投石车,这种投石车所使用的石弹比较大,个个有如人头一般,而且只有配重式投石车才有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炮手娴熟地操控着投石车,就算第一发石弹没有命中目标,但经过简单的调整之后,第二发石弹便是弹无虚发了。

    但对付密集的人群时,配备式投石车就效率就要比连环发石车弱上一些了。

    连环发石车是马钧的心血之作,它最大的改进之处便是在投石车的后面,添加了一个巨大的转轮,这些石弹全是悬挂在转轮上的,这样便能加快添弹的速度,提高投石车的攻击效率。

    虽然连环发石车的石弹要比配重投石车的石弹小上一号,射程也近些,命中精确度更是没法相提并论,但是连环发石车有着它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射速快,配重式投石车发射一枚石弹的工夫,连环发石车就可以扔出三四枚石弹。

    这种高频率的攻击武器,自然是对付密集人群最为有效的武器,几十辆连环发石车同时进行攻击,那石弹如冰雹一样砸向了司马军的头上。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比喻,这些石弹可比冰雹厉害多了,冰雹再大最多也就砸破个头,而这些石弹落到头顶上,脑袋差不多就被砸烂了。

    关键时这些石弹密集的多,让司马军是防不胜防,他们反倒是愿意加快脚步,逃出这些石弹的覆盖范围,这样才能躲避掉石弹的攻击。

    不过这仅仅只是司马兵一厢情愿的想法,越过了石弹区,他们马上进入的是箭矢区,尽管弓箭的伤害程度没法与投石车相提并论,但弓箭的密度却是让投石车望其项背的。

    司马军刚一进入到了弓箭兵的射程之内,他们立刻便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覆盖而来,密集如雨点的箭雨立刻是倾泻而来,封锁了司马军向前的道路。

    并州军的箭雨如此的密集,完全是得益于在城墙上新建了多处的箭塔。箭塔是一种木制结构,上下有三层,在城池的四角和城墙上间隔每一段固定的距离就设立一个,这种三层的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弓箭手,而箭塔本身具有的防护挡板可以保护呆在上面的弓箭兵不会受到对方的弓箭伤害,他们的攻击完全是肆忌惮的。

    其实这种木制的箭塔最大的敌人就是投石车,一枚巨石飞来,就可以轻易地摧毁箭塔,所以并州军在城墙上放置投石车,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这些箭塔的安全,还没等司马军的投石车进行攻击,就摧毁掉这些可能的威胁。

    尽管司马军的投石车准头极低,但只要投石车发射得石弹多了,瞎猫也能碰上一个死耗子不是,所以清除掉这些威胁,才是上上之策。

    当然司马军此前还没有见识过箭塔的厉害,自然不知道这些箭塔是做什么用的,只是远远地看到介休的城墙上凭空多了一些塔状的木制结构物。

    一般来说,在城中或城墙上建一些吊斗或木塔,可以起到瞭望的作用,可按理说瞭望的话,只需要建一两座即可,没必要建这么多啊?

    等司马军进入到并州军弓箭的射程之内,才赫然发现这些木塔竟然藏着不少的弓箭兵,三层的结构,也就相当于并州军可以拥有三倍的火力,可以同时发射更多的箭矢。

    司马军刚刚发起进攻,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箭塔所带来的压力,进攻的阻力明显地增大了。

    其实司马军是还没有攻到城下,没有展开攻城,到那时才会体会到箭塔的真正可怕之处。

    这些箭塔,并不是并行于城墙的,它们建于城墙之上,但明显地凸出于城墙,正是因为这多出来的几尺的距离,让箭塔的攻击范围变得更大。

    城墙上的弓箭兵,攻击的方向只有前方一个方向,而箭塔不但可以攻击前面,还可以攻击左右两个侧面以及下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击。

    这种结构,类似于城门处的马面,马面增加了城池侧面的防御能力,不过单凭四个马面,在顾及到这么宽的距离,还是力所不及的。

    箭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箭塔的设置比较多,又可以左右兼顾,所以这些箭塔配合起来,大大地加强了城墙侧面的防御能力。

    攻打一般的城池,攻击的一方只需要注意上方正面的敌人即可,而拥有箭塔之后,他们的侧翼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弓箭覆盖范围之内,同时遭受来自三个方向的打击,让本来就困难无比的攻城行动变得更为艰辛。

    所以说这样的箭塔才是攻城者真正的噩梦。

    此时的司马军,还没有体会到箭塔有多么的可怕,只是觉得他们承受的箭雨比一般情况下要密集的多,还好攻城部队大多都配备着覆盖面比较大的长方形盾牌,让他们在前进的时候,可以抵御箭矢的攻击。

    但这些箭矢总是无孔不入,就算司马军的防护再严密,也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往往会成为致命之处,一路向前推进,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地。

    伤亡最多的,是那些抬着云梯前进的步兵,由于一手抬着云梯,还得挽着盾牌,总会留下更大的空隙,而这些密雨般的箭矢,会透过这些空隙,轻易地射杀掉这些步兵。

    司马军在进攻的时候,也是配备了大量的弓箭兵进行掩护,虽然他们的反击对城墙上的并州军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对于箭塔上的弓箭兵,压制效果就差了很多,由于箭塔上设上挡板,可以基本无视这些弓箭反击。

    司马军踟蹰而行,推进极为的缓慢,单单就是这一箭之地的距离,他们就已经是走得很辛苦了,但推进到城下的时候,还有一重更大的考验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介休城下的这条护城河。

第125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并州属于农耕文明的边缘,再往西往北,气候条件就不适宜农耕了,所以并州以北和以西,就进入了游牧文明的地带。

    既然处于农耕圈的边缘,相对来说自然条件就恶劣的多,中原王朝对并州也基本上属于半放弃的状态,从东汉末年大量胡人内迁开始,并州几乎成为了胡汉杂居的地方,许多汉人的耕地,都被胡人抢占来牧马牧羊。

    如果不是曹亮打败了匈奴,驱逐了鲜卑,彻底地收复了并州,那么并州在末来的几十年里,将进一步沦陷为胡人的地盘,成为其进攻中原的基地。

    现在曹亮击败了匈奴和鲜卑,将并州重新收归汉人的统治之下,也算是消除了一场汉民族的浩劫之难。

    但现在曹亮以一州地抗衡掌握着大半个魏国的司马懿,从力量对比上来看,是极为悬殊的,所以,现阶段,曹亮只能采取守势,在防御之中保存自己的实力并加以壮大发展。

    上党之战击退了司马懿的进攻,为曹亮和司马懿的较量开了一个好头,趁着现在司马懿专心对付淮南的王凌之时,曹亮也没有闲着,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他发明创造出曲辕犁之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仅仅只有曲辕犁,还是远远不够的,并州气候干旱,降雨量比中原要少很多,跟南方更是没法相比,如果正常年景,风调雨顺,收成倒也不错。

    但是一旦遇到大旱年月,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所以想要维持稳定的粮食生产,就必须要在兴修水利上大做文章。

    在这方面,邓艾可是一把好手,所以曹亮特意地把邓艾抽调出来,临时来负责一下兴修水利的事务。

    并州最大的河流就是汾河,汾河也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平原也是并州最大的平原,并州地区八成以上的耕地,就都集中在汾河平原上。

    如何改善这些耕地的耕种条件,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兴修水利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能引汾水和其支流的各条河水灌溉田地,便可以比较稳妥的解决大旱减产的问题。

    邓艾接到这个任命之后,立刻是不辞辛苦,碾转奔波于并州各地,考察情况。

    邓艾原本就是屯田官员出身,如果不是遇到曹亮,邓艾甚至认为自己会在管理屯田的事务上,干一辈子,当年他兴致勃勃地拿着一封淮南水利图前往洛阳,本以为可以大有做为,但没想到面见时任典农中郎将司马昭之后,自己非得得意的方案被对方弃之如敝履。

    为此,邓艾还伤心郁闷了好一阵子,觉得仕途给彻底地堵死了,只是没想到在曹亮的安排之下,他转行当了武将,从别部司马一直升到了校尉,现在又成了越骑将军,邓艾军事方面的天赋尽显。

    不过曹亮显然还惦记着邓艾在屯田水利方面的才华,将并州兴修水利的任务全权交由他来负责,而邓艾也是不负重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他在汾水的许多支流上游新建了许多水坝,又在农闲之时,组织百姓开挖了许多的渠道,这样河水便被引入了农田之中。

    为什么会在各个支流的上游兴建拦水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跟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有关,一般的河流上游水量小,河面也比较窄,在冬季枯水期动工,采用石砌的方法,便可以兴建成水坝,而中游和下游一般水量比较丰沛,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想在湍急的河流之中修建水坝,难度相当的大。

    所以邓艾比较聪明地避开了流量比较大的河段,让工程的难道降低了不少,而且在各个河流的上游筑坝,由于地势较高,只要能修建比较合适的渠道,几乎就能覆盖大部分的耕地。

    就算引入的河水流经地势比较的地方,有龙骨水车在,也不用担心浇不到地。

    其实马钧发明龙骨水车之后,仅仅只是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使用过,并州这边并没有引进过。曹亮在兴修水利的同时,令工匠打造了几千架的龙骨水车,分别安置到了需要的地方,几乎遍布了整个的晋中平原,其景象之蔚为壮观,想必马钧看到了,也足以含笑九泉了。

    其实在古代,并不缺乏头脑聪明的发明者,只不过由于消息的闭塞和传播条件的有限,许多本来极为有益于百姓的发明成果却一直得不到推广。

    像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按理说纸张应当是很快地得到推广和使用,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两百年,竹简和木简依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不仅民间还有大量的使用,就连许多的官方文件,也还在沿用这些笨重的书写工具,不得不让曹亮感叹,在这个时代,节奏真是慢得可怕。

    要知道,后世的两百年,所有的科技发明早已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论速度,这个时代坐的是牛车,后世坐的是火箭,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曹亮在并州各地都设立了典农官,对农业生产丝毫不松懈,对科技发明的推广力度不减低,不光是曲辕犁、龙骨水车,还有许多的有益于农业的发明创造都按照曹亮的要求在并州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推广。

    这其中还包含着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汉魏时代的农业,基本上处于一种粗放式种植,农民们把种子埋到地里,然后就靠天吃饭了,也难怪曹亮第一次到田里实地考察庄稼的收获情况时,吃了一惊,怎么这么一大片的田地,居然只产出那么可怜巴巴的一点粮食。

    充其量也只比种子多一点点,如果庄稼由于天旱雨涝的原因,甚至连投入进去的种子也都收不回来。

    这样的广种薄收,不但浪费种子,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要解决粮食欠收的问题,还得从精耕细作上下功夫。

第1251章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更正…………………………………………

    并州属于农耕文明的边缘,再往西往北,气候条件就不适宜农耕了,所以并州以北和以西,就进入了游牧文明的地带。

    既然处于农耕圈的边缘,相对来说自然条件就恶劣的多,中原王朝对并州也基本上属于半放弃的状态,从东汉末年大量胡人内迁开始,并州几乎成为了胡汉杂居的地方,许多汉人的耕地,都被胡人抢占来牧马牧羊。

    如果不是曹亮打败了匈奴,驱逐了鲜卑,彻底地收复了并州,那么并州在末来的几十年里,将进一步沦陷为胡人的地盘,成为其进攻中原的基地。

    现在曹亮击败了匈奴和鲜卑,将并州重新收归汉人的统治之下,也算是消除了一场汉民族的浩劫之难。

    但现在曹亮以一州地抗衡掌握着大半个魏国的司马懿,从力量对比上来看,是极为悬殊的,所以,现阶段,曹亮只能采取守势,在防御之中保存自己的实力并加以壮大发展。

    上党之战击退了司马懿的进攻,为曹亮和司马懿的较量开了一个好头,趁着现在司马懿专心对付淮南的王凌之时,曹亮也没有闲着,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他发明创造出曲辕犁之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仅仅只有曲辕犁,还是远远不够的,并州气候干旱,降雨量比中原要少很多,跟南方更是没法相比,如果正常年景,风调雨顺,收成倒也不错。

    但是一旦遇到大旱年月,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所以想要维持稳定的粮食生产,就必须要在兴修水利上大做文章。

    在这方面,邓艾可是一把好手,所以曹亮特意地把邓艾抽调出来,临时来负责一下兴修水利的事务。

    并州最大的河流就是汾河,汾河也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平原也是并州最大的平原,并州地区八成以上的耕地,就都集中在汾河平原上。

    如何改善这些耕地的耕种条件,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兴修水利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能引汾水和其支流的各条河水灌溉田地,便可以比较稳妥的解决大旱减产的问题。

    邓艾接到这个任命之后,立刻是不辞辛苦,碾转奔波于并州各地,考察情况。

    邓艾原本就是屯田官员出身,如果不是遇到曹亮,邓艾甚至认为自己会在管理屯田的事务上,干一辈子,当年他兴致勃勃地拿着一封淮南水利图前往洛阳,本以为可以大有做为,但没想到面见时任典农中郎将司马昭之后,自己非得得意的方案被对方弃之如敝履。

    为此,邓艾还伤心郁闷了好一阵子,觉得仕途给彻底地堵死了,只是没想到在曹亮的安排之下,他转行当了武将,从别部司马一直升到了校尉,现在又成了越骑将军,邓艾军事方面的天赋尽显。

    不过曹亮显然还惦记着邓艾在屯田水利方面的才华,将并州兴修水利的任务全权交由他来负责,而邓艾也是不负重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他在汾水的许多支流上游新建了许多水坝,又在农闲之时,组织百姓开挖了许多的渠道,这样河水便被引入了农田之中。

    为什么会在各个支流的上游兴建拦水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跟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有关,一般的河流上游水量小,河面也比较窄,在冬季枯水期动工,采用石砌的方法,便可以兴建成水坝,而中游和下游一般水量比较丰沛,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想在湍急的河流之中修建水坝,难度相当的大。

    所以邓艾比较聪明地避开了流量比较大的河段,让工程的难道降低了不少,而且在各个河流的上游筑坝,由于地势较高,只要能修建比较合适的渠道,几乎就能覆盖大部分的耕地。

    就算引入的河水流经地势比较的地方,有龙骨水车在,也不用担心浇不到地。

    其实马钧发明龙骨水车之后,仅仅只是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使用过,并州这边并没有引进过。曹亮在兴修水利的同时,令工匠打造了几千架的龙骨水车,分别安置到了需要的地方,几乎遍布了整个的晋中平原,其景象之蔚为壮观,想必马钧看到了,也足以含笑九泉了。

    其实在古代,并不缺乏头脑聪明的发明者,只不过由于消息的闭塞和传播条件的有限,许多本来极为有益于百姓的发明成果却一直得不到推广。

    像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按理说纸张应当是很快地得到推广和使用,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两百年,竹简和木简依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不仅民间还有大量的使用,就连许多的官方文件,也还在沿用这些笨重的书写工具,不得不让曹亮感叹,在这个时代,节奏真是慢得可怕。

    要知道,后世的两百年,所有的科技发明早已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论速度,这个时代坐的是牛车,后世坐的是火箭,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曹亮在并州各地都设立了典农官,对农业生产丝毫不松懈,对科技发明的推广力度不减低,不光是曲辕犁、龙骨水车,还有许多的有益于农业的发明创造都按照曹亮的要求在并州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推广。

    这其中还包含着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汉魏时代的农业,基本上处于一种粗放式种植,农民们把种子埋到地里,然后就靠天吃饭了,也难怪曹亮第一次到田里实地考察庄稼的收获情况时,吃了一惊,怎么这么一大片的田地,居然只产出那么可怜巴巴的一点粮食。

    充其量也只比种子多一点点,如果庄稼由于天旱雨涝的原因,甚至连投入进去的种子也都收不回来。

    这样的广种薄收,不但浪费种子,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要解决粮食欠收的问题,还得从精耕细作上下功夫。

第125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一队队的士兵在营内紧张地穿梭着,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

    羊祜依然是不急不徐,饱餐战饭之后,入帐点卯,羊祜这才正式地交待了他的攻城计划。

    终于有仗要打了,步兵营的将校个个热血沸腾,战意澎湃,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排兵列阵,杀到了乐成的城下。

    蒋秀早就被并州军的鼓声给惊醒了,不过说实话,他一整宿几乎没睡,直到凌晨的时候才眯了一会儿,可他刚打盹的时候,手下的人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进来,禀报称并州军杀到了城下了,蒋秀赶紧地爬了起来,顶着两个黑眼圈子就上了城头。

    登上城头一看,蒋秀不禁是倒吸了一口的凉气,尽管眼前没有那种人山人海如蝗似蚁的场面,但并州军阵容之严谨,军容之齐整,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蒋秀好歹也是领过军打仗的人,自然分得清何为一支正规的军队,并州军排出来的战阵,一看就是那种久经沙场的劲旅,光是战阵之中透出来的那股子肃杀之气,就远不是冀州军可以比拟的。

    尽管冀州军完成招募已达两年之久,但新兵训练一直没有多大的起色,正常的情况,军队的操练都是以老带新,这样新兵就可以很快地融入到军队的这个体系当中了。

    可冀州军三十万新募的军队,压根儿就没以老带新的条件,就连负责操练的军官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两年,就是过个三年五年,冀州军都不可能排出一个像样的战阵来。

    所以看到并州军这样井然有序,威武雄壮的战阵,蒋秀暗自感叹,双方还真不是能站在一个水平线上,还好有这么一道坚固的城墙来给他们提供庇护,真要是把乐成的军队放到野战之中,完全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钟会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平时的操练之中,也经较少的训练战阵这一项,而更多的时间,则是让这些军队登上城头,学习怎么开弓射箭,学习怎么投掷滚木擂石,学习怎么提高防御能力。

    其实,钟会也对这支军队没有什么信心,只要他们学会怎么去守城墙,就行了,野战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乐成被围,蒋秀也清楚,没有任何的援兵来救他,守城依靠的只能是自己了,不管怎么说,他手里还有两万多人呢,殊死一搏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守住城池的。

    不过随着并州军列阵完成,那上百辆巨型的投石车齐齐整整地排列在城下的时候,蒋秀的脸,比锅底还要更黑。

    其实投石车也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但像并州军这样高达数丈,体积庞大的投石车,蒋秀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在他看来,投石车越大,越需要更多的士兵来操控,魏军之中配备的那种最大的投石车,需要一百多人来操作,眼前的这种投石车,明显的比魏军标配的投石车大了不止一倍,按正常情况,没有两百以上的人员,根本就无法操作。

    眼前密密麻麻地排出来的投石车至少也有一百辆,一辆投石车需要投手二百人,那一百辆岂不得二万人?

    两万人的投石车部队,蒋秀想想也觉得没有可能,毕竟眼前并州军的规模,撑死也就一万多人,他们怎么能操作这砦投石车呢?

    就目前的状况,每辆投石车的边上,只零星地站着几个人,这些人显然也没歇着,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将石弹填充到投石臂上。

    就在蒋秀还纳闷这些投石车怎么操作的时候,就见投石车阵前有人挥动着红旗,那硕长的投石臂猛烈地挥动起来,人头一般大的石弹呼啸着凌空而起,朝着城墙就飞了过来。

    上百辆的投石车一轮齐射,那就是上百颗的石弹同时发射,那场面,绝对是震撼人心的。

    蒋秀完全懵了,从投石车的布阵到发射,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投手来牵拉,那石弹就如同变魔术一般,飞了起来,由于距离远,那石弹看起来比较小,但飞越到他们头顶上的时候,蒋秀才看清楚,那些石弹每个至少也有人头大小。

    第一颗石弹不偏不倚地就击中了城头的敌楼,从高空划下一道弧线的石弹威力丝毫不減,正中敌楼的瓦顶,“轰隆”一声,敌楼就倒塌了,瓦片横飞,尘土飞扬,蒋秀就在站在敌楼的前面,赶忙躲闪,如果迟上半分的话,那一根硕大的立柱就很可能会砸在他的身上。

    蒋秀顿时惊出了一声的冷汗,并州军投石车的力道之猛,精度之准,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这第一弹还真是奔着他来的,如果那颗石弹再低上几分,估计蒋秀此刻就真得被砸成了肉饼了。

    这石弹的头一发,并州军还真是冲着敌楼来的,敌楼是一个城池的象征,首先将其摧毁,可以有效地打击守军的士气。

    果然蒋秀和城上的守军个个是面如土色,并州军投石车的威力之大,还真是出乎他们的想象。

    这也太生猛了吧,如果千颗万颗的石弹就这么的砸下来,乐成的城墙那怕是再坚固,也抗不住啊!

    随着第一颗的石弹命中敌楼,其它的石弹也接踵而至,呼啸地砸向城墙和城头。

    并州军的投石车攻击,明显的是分为几个层次的,有砸向城墙的,有砸向城头的,有也飞向城内的,这第一轮的石弹攻击,并州军倒也未必指望能轰开坚固的城墙,但如此的多点开花,就是要从心理上去震慑守军,让他们感到害怕。

    尤其是飞上城头的那些石弹,凌空落下的时候,就如同是死神降临一般,城上的守军原本就比较密集,每一颗的石弹落下来,总会有几个倒霉蛋被砸得脑袋开花肢体断裂,人头大的石弹远比真正的人头要坚固的多,城上一片狼籍,哀嚎不断。

第1253章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更正………………………………………………

    一队队的士兵在营内紧张地穿梭着,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

    羊祜依然是不急不徐,饱餐战饭之后,入帐点卯,羊祜这才正式地交待了他的攻城计划。

    终于有仗要打了,步兵营的将校个个热血沸腾,战意澎湃,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排兵列阵,杀到了乐成的城下。

    蒋秀早就被并州军的鼓声给惊醒了,不过说实话,他一整宿几乎没睡,直到凌晨的时候才眯了一会儿,可他刚打盹的时候,手下的人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进来,禀报称并州军杀到了城下了,蒋秀赶紧地爬了起来,顶着两个黑眼圈子就上了城头。

    登上城头一看,蒋秀不禁是倒吸了一口的凉气,尽管眼前没有那种人山人海如蝗似蚁的场面,但并州军阵容之严谨,军容之齐整,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蒋秀好歹也是领过军打仗的人,自然分得清何为一支正规的军队,并州军排出来的战阵,一看就是那种久经沙场的劲旅,光是战阵之中透出来的那股子肃杀之气,就远不是冀州军可以比拟的。

    尽管冀州军完成招募已达两年之久,但新兵训练一直没有多大的起色,正常的情况,军队的操练都是以老带新,这样新兵就可以很快地融入到军队的这个体系当中了。

    可冀州军三十万新募的军队,压根儿就没以老带新的条件,就连负责操练的军官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两年,就是过个三年五年,冀州军都不可能排出一个像样的战阵来。

    所以看到并州军这样井然有序,威武雄壮的战阵,蒋秀暗自感叹,双方还真不是能站在一个水平线上,还好有这么一道坚固的城墙来给他们提供庇护,真要是把乐成的军队放到野战之中,完全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钟会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平时的操练之中,也经较少的训练战阵这一项,而更多的时间,则是让这些军队登上城头,学习怎么开弓射箭,学习怎么投掷滚木擂石,学习怎么提高防御能力。

    其实,钟会也对这支军队没有什么信心,只要他们学会怎么去守城墙,就行了,野战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乐成被围,蒋秀也清楚,没有任何的援兵来救他,守城依靠的只能是自己了,不管怎么说,他手里还有两万多人呢,殊死一搏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守住城池的。

    不过随着并州军列阵完成,那上百辆巨型的投石车齐齐整整地排列在城下的时候,蒋秀的脸,比锅底还要更黑。

    其实投石车也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但像并州军这样高达数丈,体积庞大的投石车,蒋秀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在他看来,投石车越大,越需要更多的士兵来操控,魏军之中配备的那种最大的投石车,需要一百多人来操作,眼前的这种投石车,明显的比魏军标配的投石车大了不止一倍,按正常情况,没有两百以上的人员,根本就无法操作。

    眼前密密麻麻地排出来的投石车至少也有一百辆,一辆投石车需要投手二百人,那一百辆岂不得二万人?

    两万人的投石车部队,蒋秀想想也觉得没有可能,毕竟眼前并州军的规模,撑死也就一万多人,他们怎么能操作这砦投石车呢?

    就目前的状况,每辆投石车的边上,只零星地站着几个人,这些人显然也没歇着,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将石弹填充到投石臂上。

    就在蒋秀还纳闷这些投石车怎么操作的时候,就见投石车阵前有人挥动着红旗,那硕长的投石臂猛烈地挥动起来,人头一般大的石弹呼啸着凌空而起,朝着城墙就飞了过来。

    上百辆的投石车一轮齐射,那就是上百颗的石弹同时发射,那场面,绝对是震撼人心的。

    蒋秀完全懵了,从投石车的布阵到发射,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投手来牵拉,那石弹就如同变魔术一般,飞了起来,由于距离远,那石弹看起来比较小,但飞越到他们头顶上的时候,蒋秀才看清楚,那些石弹每个至少也有人头大小。

    第一颗石弹不偏不倚地就击中了城头的敌楼,从高空划下一道弧线的石弹威力丝毫不減,正中敌楼的瓦顶,“轰隆”一声,敌楼就倒塌了,瓦片横飞,尘土飞扬,蒋秀就在站在敌楼的前面,赶忙躲闪,如果迟上半分的话,那一根硕大的立柱就很可能会砸在他的身上。

    蒋秀顿时惊出了一声的冷汗,并州军投石车的力道之猛,精度之准,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这第一弹还真是奔着他来的,如果那颗石弹再低上几分,估计蒋秀此刻就真得被砸成了肉饼了。

    这石弹的头一发,并州军还真是冲着敌楼来的,敌楼是一个城池的象征,首先将其摧毁,可以有效地打击守军的士气。

    果然蒋秀和城上的守军个个是面如土色,并州军投石车的威力之大,还真是出乎他们的想象。

    这也太生猛了吧,如果千颗万颗的石弹就这么的砸下来,乐成的城墙那怕是再坚固,也抗不住啊!

    随着第一颗的石弹命中敌楼,其它的石弹也接踵而至,呼啸地砸向城墙和城头。

    并州军的投石车攻击,明显的是分为几个层次的,有砸向城墙的,有砸向城头的,有也飞向城内的,这第一轮的石弹攻击,并州军倒也未必指望能轰开坚固的城墙,但如此的多点开花,就是要从心理上去震慑守军,让他们感到害怕。

    尤其是飞上城头的那些石弹,凌空落下的时候,就如同是死神降临一般,城上的守军原本就比较密集,每一颗的石弹落下来,总会有几个倒霉蛋被砸得脑袋开花肢体断裂,人头大的石弹远比真正的人头要坚固的多,城上一片狼籍,哀嚎不断。

第125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是攻城车一旦出动,想不引起并州军的注意实在是太难了,毕竟这高达数丈的庞然大物一出现,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除非并州军眼瞎了,才会看不见。

    果然五辆攻城车一出现在战场上,本来已经是沉寂下去的投石车忽然发飙似地将石弹投射了过来,很显然并州军事先早就安排好了,一旦攻城车出现,就用投石车来阻击,绝不能让它们轻易地接近城墙。

    羊祜虽然关注点在城墙上,但是远处司马军的动静他也始终没有忽视,而且此刻他的位置居高临下,只需要用眼角的余光去瞥上一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还真不耽误事。

    司马军攻城受阻,应该会另出新招才是,果然羊祜刚有这么一个想法,司马军的攻城车就出动了。

    “瞄着那些冲车,给我狠狠地打!”羊祜指着远方缓慢向前推进的攻城车道。

    双方陷入近战之后,投石车相对来说沉寂了一些,这些投石手们也变得有些无所事事了,这时羊祜的一个命令下来,投手们立刻兴奋了起来,操炮开始玩命地冲着攻城车发起了攻击。

    攻城车的目标很大,比先前摧毁的投石车还要大,打这种大目标对于并州军来说,是比较趁手的。

    唯一让人感到不便的,就是攻城车并非是固定目标,它是在不停移动中的,尽管它的移动速度没有轒辒车那么快,但投石车打击移动目标本来就是弱项,必须要集中精神并预判出其行进的路线,才有可能命中。

    几十辆投石车同时集火,对这五辆攻城车展开了攻击,一枚枚石弹呼啸着从城墙上飞过,向着司马军的阵地砸去。

    陈骞当然不敢把五辆攻城车都放在一块儿,尽管同时出发,但五辆车并没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前后左右都拉开了尽可以大的距离,并采用迂回前进的方式,特意地不走直线,以防止被投石车锁定。

    石弹从高空掠过,划出一道道的抛物线,在下落的过程之中威力相当的大,那怕是砸在空地上,也能砸出一个很大的坑来。

    很多的石弹都是擦着攻城车落了下来,落地时轰然作响,看得人十分揪心,不过这么远的距离而且攻城车是处于不断的移动中,所以投石车想要击中它,并不是太容易的事。

    反倒是跟在攻城车前后左右的司马兵遭了殃,他们的面积比较大,砸不中投石车落下来,很容易就砸到了这些士兵身上,就算是石弹落地弹跳起来滚动起来,造成的二次伤害也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承受的。

    不过陈骞和司马师并没有关注这些士兵的伤亡,他们眼中紧盯的,只有攻城车,攻城车移动缓慢让他们很是揪心,就是不知道这些攻城车能不能安全地通过投石车射程的覆盖区域。

    “喀嚓”一声,一枚石弹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正好击中了一辆攻城车,这也是五辆之中第一辆被击毁的攻城车,那枚人头大的石弹直接就从车顶贯穿到了车底,攻城车轰然破裂,藏在车内的士兵无一幸免,不是被石弹击中而亡,就是被横飞的木块扫中身死,整辆攻城车顷刻之间就化为了一堆的废柴。

    陈骞和司马师顿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看来并州军这些投石车射得还真是准,如此厉害的命中率就不知道其他四辆攻城车有没有希望突破它们的封锁了。

    第一辆攻城车被摧毁后,司马军明显地变得紧张起来,他们拼尽全力推动着攻城车向前斗折而行,以希望尽快地冲到城下,避开投石车的攻击。

    而并州军也明显地加快了攻击的节奏,配备投石车和连环飞石车同时出手,就连连弩车也加入了攻击的行列,虽然连弩车就算射中也无法摧毁攻城车,但在迟滞攻城车的前进方面,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

    又有两辆攻城车被石弹击中,化为了两堆的废柴,形势陡然间变得严峻起来,司马军观战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个个捏着一把的冷汗,他们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最后仅存的两辆投城车上。、

    而此刻的石弹变得更为密集了,原先分散攻击五辆攻城车的投石车现在全部集中到了这两辆车上,可想而知这两辆攻城车承受着多大压力。

    所幸他们现在已经接近投石车射程的覆盖范围的边缘地带,只需要再努一把力,就可以进入到投石车的攻击死角。

    但是并州军投石车也进入到了疯狂的攻击模式之中,一枚枚石弹呼啸而至,有的甚至是擦着车身就落了下去,看得人不禁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第四辆攻城车也遭到了攻击,两枚石弹同时命中了它,让这辆投城车彻底地碎成了渣。

    不过最后一辆攻城车则是成功地前进到了投石车无法覆盖的区域,虽然它被连弩车命中三次,三支长长的弩箭就这么直翎翎地插着车身之上,令车厢体有些许的损坏,但它没有被任何石弹给击中,终于有惊无险地直抵介休城下。

    五辆攻城车有一辆能从并州军的石弹雨下逃生,这生存的几率也确实是低了一些,不过没有全军覆灭,已经是极为走运的事了,反正攻击城门,也只需要一辆攻城车就足够了。

    这辆仅存的攻城车一路长驱而进,周围的司马军纷纷给它让路,到达城门口的位置之后,攻城车也没有做丝毫的停顿,直接就跨过了刚刚用沙袋填平的护城河,向着介休城的城门就冲了过去。

    城墙那边的进攻打不开局面,现在陈骞和司马师已经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这辆硕果仅存的攻城车上,他们希望可以凭借着这辆攻城车的强力冲击,攻破介休城的南门,这样一来,司马军就可以通过城门杀入到了介休城中,拿下城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