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阴雄TXT下载明末阴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阴雄全文阅读

作者:多极世界     明末阴雄txt下载     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30章 剿抚并用

    周延儒能这么快爬到首辅的位置,迎合皇帝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至于替天子、替朝廷、替国家多做一点事情,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在能迎合崇祯的心意的同事做一些好事,他是不会介意的,但如果两者冲突,他会毫不迟疑的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选择前者。

    所以,后来史料中对他的评价:“怀私植党,罔恤国事”

    “陛下,不知这折子是何人所上的?”周延儒开始试探性高的询问道,这份奏折是抄件,他无法判断出是何人能所写,只能套取一些信息,在做判断了。

    崇祯有些犹豫,想到刚刚还跟毕自严所说不能让第三人知道,这要是说出来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么,但看着眼前自己最信任的周延儒,还是决定说实话“这份折子乃是毕尚书所上!”

    听到是毕自严所上的折子,周延儒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很清楚毕自严虽然颇得崇祯的信重,但在朝中却没有多少奥援,像放弃宁远诸堡垒,迁徙数十万辽民兵将入关以节省军费这么大的举措,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岂是区区一个毕自严就能搞定的?

    也不想想当初毛文龙是怎么死的,明面上是袁崇焕矫诏斩杀的,但真正的原因可是有很多的,要弄死毛文龙的并不单单是一个袁崇焕。

    袁崇焕的确是心高气傲,他短短五年时间就从正七品的知县,坐飞机一般连升十二级,做到正二品蓟辽督师,说他小人得志可能有些过了,但肯定有这样的心态,第一次召见东江诸将的时候,毛文龙不给他面子,加上毛文龙对他的命令一直都是阳奉阴违,未免会让他心生怨恨。

    但这些不足以让袁崇焕冒险私自斩杀毛文龙这么一位手握重兵的正一品武将,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后援,根本不敢这么做,而他的后援,就是辽西将门以及部分文官集团。

    从天启末年开始,朝廷每年的辽饷都在四百万两以上,大部分用于辽西的防务,但是真正用到防务上面的连一半都没有,甚至只有三分之一,其他的当然是被各级官员瓜分了,这部分文官就和辽西将门组成了利益集团,这叫有福同享。

    但东江不一样啊,这里完全是毛文龙一个人说了算,毛文龙又完全不鸟他们,他们无法从中获取利益,吃独食可不是个好习惯,偏偏怎么示意着毛文龙都不搭理他们,这让他们如何能人。

    既然你毛文龙不愿意做一条听话的狗,那你还是当一条死狗好了,能把你毛文龙解决掉,然后换条听话的好狗坐镇东江,我们这些大明的栋梁自然又可利益可分了,至于东江会不会乱起来,这么一座重镇会不会因此土崩瓦解,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于是,就是这种多方因素的作用下,毛文龙被杀了,他被杀的原因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子虚乌有的‘与后金议和’,而是‘尔**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二当斩。’

    从袁崇焕给毛文龙编的罪名排序都能看出来,你不孝敬我们,还不愿意当条听话的狗,该杀。

    对于毛文龙的死,周延儒没什么同情的,因为当初他也有参与,死了一个毛文龙对大家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就目前这个折子而言,他当然是反对,得罪一个人总比得罪一群人好,而且每年的辽饷他也有份子,犯不着和自己过不去不是。

    不过他还是选了一个连毕自严都不得罪的说法“陛下,微臣果然是毕老先生,微臣方才看这份折子,一颗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毕老先生忠贞之心值得赞扬啊!”

    本就有些心动的崇祯,听到周延儒这么说,急忙问道“那周先生是赞同这个他提议?”

    周延儒却笑道“陛下!毕尚书上虽然一心为了朝廷,但从这份折子来看,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考虑周全。

    辽西兵将不下十万,眷属百姓加起来部下六十万,若要尽数迁回关内,田土庐舍皆捐弃于东虏,关内短时间很难获取如此多的土地用于安置他们,一旦这些眷属心生怨恨,对士气打击极大。”

    “这倒也是!”崇祯点了点头,正如周延儒所说的,假如真像毕自严所说的收缩防线,放弃宁远等突出的城池,那么随之入关的七十万辽西百姓就是个大问题了。

    这些人基本和辽兵都有亲属关系,在辽西都有田产房屋,可以自耕自食,但回到关内后就成为了一无所有的流民,若不他妥善安置,稍有不慎便会激起一场大规模的民变。

    这些辽民若是发生民变,就不是陕西那种级别的民变了,而且也不是陕西那种远离京辎的地区。

    “陛下,眼下西北民变尚未平定,若是辽西再闹出些事情来,那后果可不堪设想,以微臣所见还是持之以静吧!”

    崇祯有些心动的念头还是被周延儒打消了“那就依周先生所言吧”

    顿了顿,又问道“周先生,还有一件事,徐从治的那份奏折,朕看了你的草拟,不甚明了,还请周先生为朕解惑!”

    一般的奏折最先是送到内阁的,随后才呈递给皇帝,身为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自然知道这份关乎西北大局的奏折,他甚至还记得上面的票拟。

    票拟就是内阁成员在奏折上的初步批复,随奏本一同进呈上去,供皇帝参考,若是皇帝觉得没问题,就会按照这个票拟,批复上奏之人,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内阁的票拟都会通过,这种方式也能给皇帝减轻不少负担。

    此时崇祯再次单独提出来发问,显然是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回答,或者有存疑的地方。

    “陛下,微臣的看法还是如票拟一般,单纯的剿或抚都不宜用,应当剿抚并用,才能顺利解决山东乱局!”

    崇祯还有有些疑惑,于是问道“这剿抚并用是个什么章程?周先生但说无妨。”

第231章 变数

    感谢书友朱尚炳的秦国100起点币打赏。

    ……

    “陛下,若是全力剿灭山东乱军,所耗费的粮草以及需要调集的大军都不是个小数目,短时间内很难凑齐,就算是凑齐了,若是短时间内能平定还好,若是时间拖得长了,恐生变故。

    若是单纯招抚,登州那帮乱军必定轻视朝廷,不将朝廷法度放在眼里,而后与朝廷讨价还价,若是再有不满,多半还会再起反心,此法亦不可取。

    故此,微臣认为,可就近调派一部分兵马开赴山东,不用太多,只需两三万即可,但是其中必须要有一支足够精锐的兵马,最好是边军或者关宁军,人数也不需要太多,三千人即可。

    而后,主要作战任务交给这三千精兵,不同叛军进行大规模交战,只需要通过小规模的战斗,将叛军击败几次,叛军定然胆寒,不敢再与朝廷大军交战,如此一来,便可让使者前去招抚,言明陛下心系苍生,不忍太过杀戮,若是接受招抚,可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否则朝廷三万精锐大军必将他们斩杀殆尽。

    如此一来,叛军摄于朝廷大军的威势,登州又是三面环海,他们就算有些小渔船,也无法在登州和东江两支水师的围堵下逃跑,再加上朝廷承诺既往不咎,必定能成功招抚。”

    崇祯细细的揣摩着周延儒的说法,发现这个方法真的是很不错,这其实就是个虚张声势的法子。

    虽然调动三万兵马,但并不需要他们前去作战,担任作战任务只是那几千精锐罢了,他们负责虚张声势,这样一来,所耗费的钱粮并没有多少,如果那一支精锐兵马真的将叛军打怕了,叛军必然心生恐惧,加上还有三万兵马虎视眈眈,他们没地方逃跑,接受招抚是炳然结局。

    最关键的是,今日朝堂之上争执了这么久,两种意见的朝臣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能说服谁,但如果用这种剿抚并用的方略,两边都无话可说,这件事情就可以了解了。

    崇祯眉开眼笑的说道“好,就这么办,周先生果然是聪慧过人,能想到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朕选周先生当首辅果然没有看错!

    还有个问题,这剿和抚的人选该如何分配呢?不知周先生有没有好的提议?”

    周延儒就等着他这句话,但还是装作沉思片刻,然后抬头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招抚任务就交给兵部主事张国臣吧,他和空李二人一样都是辽东人,对他们肯定比寻常人更为了解,由他来做这件事情,想必做起来会更加的顺利。

    至于这负责带兵之人,倒是有很多合适的人选,不过微臣斗胆举荐两人,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他层担任过关宁巡抚,对兵事也颇为了解,由他负责统兵,微臣认为是比较合适的。

    还有便是吏部左侍郎谢升,他对兵事也颇为了解,当年在遵化为官之时,层平息过一次兵变,

    当然,微臣提供的仅供陛下参考,最终人选仍由陛下定夺。”

    其实,周延儒提的这两个人选都有私心,虽然他嘴上说的是剿抚并用,内心还是倾向于招抚的。

    这段时间以来,朝廷发生了太多大事,诸如孙承宗因为大凌河之战的失败不被罢免,三边总督杨鹤被革职下狱,他也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发生太大的变故,导致自己的位子受到威胁。

    山东这件事情,必须尽快平定下去,孙元化是自己和徐光启一起提拔起来的,对于孙元化的行事也是颇为支持,对于孙元化所做的事情更是了解,登州那些辽兵战斗力如何,他虽然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心里还是有数的。

    他们能以区区两千多人,数次击败山东兵马,最后拿下登州城,战斗力不容小觑,可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招抚当然是上上之选,登州三面环海,登州水师又开赴长山岛和广鹿岛,那些乱兵现在又被挡在莱州,除了接受招抚别无他法。

    之所以还派人带军出征,一是为了平息朝堂纷争,第二则是提拔自己人,兵部右侍郎刘宇烈可是自己的党羽,这次出征的机会拨给他,自然能混到不少功劳,将来升官也更容易。

    “这个安排很好,就依周先生所言!抚事交由张国臣,这剿事就交给刘宇烈吧,谢升是吏部官员,出外征战不太合适!

    周先生是是我大明的国之栋梁啊!”崇祯也对这个安排很满意,周延儒推荐的人选都非常合适。

    看到自己的建议被接受,周延儒也是面带笑容“为陛下献策乃是微臣分内之事,陛下过誉了!”

    召见周延儒后,崇祯又接连召见了兵部尚书熊明遇,左都御史陈于廷,礼部尚书徐光启,武英殿大学士吴宗达等一批大明朝的高层官员商议此事,周延儒的这个方案的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就算有不支持的,但也没有明面上反对,于是崇祯就准备在次日的早朝上宣布这件事情。

    然而,就在周延儒志得意满,以为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时候,有一个变数正在赶往京城,这个变数不光会影响周延儒的布局,将来也会给孔有德带来巨大的威胁。

    ……

    登州城,登州总兵府。

    孔有德正在看着一份最新获得的情况,并没有特别的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

    李养性的军情局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业务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情报的种类和详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之中,而且还将原本朝廷的驿站利用起来了,以图最快的将前方的信息传达回来,这一份就是昨日莱州战事的情况。

    此时距离新兵们被划分到各营,根据不同兵种进行专业训练,已经快一个月了。在充足的食物供应和一定的激励政策下,这些新兵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提升的非常快,现在欠缺的就是一场实战了。

    孔有德现在正在准备新的军事行动,当然,提前做好情报搜集工作室很有必要的。

第232章 蔡鹏程兄弟

    感谢书友理念2014的100起点币打赏。

    ......

    这一个月的局势如同孔有德所料想的一样,李九成和耿仲明被死死的钉在莱州城附近,期间组织了不下五次总攻,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折损了不少兵马,莱州城的防御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二月十八日,李九成看短时间拿不下莱州,就命令魏望侯部进攻招远,意图获取更多的粮草和银钱,同时还想在招远获取更多的兵源,经过一月底与杨御藩和王洪部的交战,以及这数次攻城造成的损失,耿仲明和李九成麾下的人马已经损失了接近三成,现在急需补充。

    相比于坚固的莱州城,招远作为一个普通的县城,自然没有那么强的防御,很快就被魏望侯拿下了,他们从招远获取了大量的粮草和银子,同时他们还招募和强征了超过五千人的青壮,士气顿时为之一振,但这并没有帮助他们攻破莱州城。

    倒是在此之前的二月十六日,明军的援兵到了,原本驻扎旅顺的神机营神武左营参将彭友谟,率领水师进入莱州北部海域,伺机入援莱州。

    在此之前的二月十二日,彭友谟曾在登州和黄县之间的沿海地带登陆,试图来一波偷袭,打孔有德一个措手不及。

    彭友谟的野心很大,他甚至想通过这一次偷袭行动,趁着孔有德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拿下登州城,而后进攻黄县,牢牢地盯在李九成和耿仲明的后方,然后伺机而动,寻找机会在建战功,就算不能顺利的拿下登州,他的最低目标也是拿下黄县,死死的卡在登州和莱州之间,让叛军首尾不相顾,变相的为莱州结尾,到时候也是大功一件。

    然而,彭友谟的这次突袭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不光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还折损了二百多兵马,造成这一切的,居然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蔡鹏程。

    蔡鹏程是一个普通的辽民少年,他们一家一共六口人,之前的编保甲的时候,他们一家被编入了李家保,离海岸不远。

    由于他有个哥哥蔡鹏飞在孔有德军中,在之前的土改中,他们一家一共分到了三十亩田地,当时一家人高兴地晚上睡不着觉,他们决定等日子好点就为孔有德立生祠,因为孔有德,他们才从那种随时可能被饿死的日子解脱出来。

    当日,蔡鹏程和弟弟蔡鹏举正在海边捞鱼,远远地看到一直船队靠近,他视力极好,虽然他不识字,但是看得出来船上的明显不是孔将军麾下的兵马,毕竟他哥就在孔将军的军中,孔将军的兵什么样他还是比较熟悉的,加上他听哥哥说过,孔将军麾下没有战船,所以他断定这船上的一定是官军。

    一想到这些,他就知道坏事了,这伙官军来这肯定是来打孔将军来了,他们家现在有田地有茅草屋,还有赈济的粮食,这都源自于孔将军啊。

    若是孔将军被官军打败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到时候田地肯定没了,这些土地之前都是那些地主的黑田,他们摄于孔将军的大军,不敢对他们动手,但如果孔将军败了,他们肯定保不住这些田地。

    想到马上就要开始的好日子,在回想起之前那种随时都可能被饿死的苦日子,蔡鹏程再也不想回到从前了,他就对这支官军充满了仇恨,因为他们是来抢走自己好日子的,所以,这支官军是他们的仇人,要想保住好日子,必须要击败这支官军,但他们兄弟二人在官军面前连蝼蚁都算不上,只能另寻他法了。

    很快,蔡鹏程想到了一个妙计,他决定以自己为诱饵,拖住这支明军,给孔将军争取时间,然后孔将军就能调集兵马,前来将这一批敌人消灭掉了。

    随后,他让十一岁的弟弟蔡鹏举,去给驻守在观镇附近的黎贤能将军报信,告知这一支官军的情况,自己则留在这给官军带路,带向一条能让他们死亡的路。

    神武左营彭友谟率军登岸的时候,抓到了‘没藏好’的蔡鹏程,由于初来乍到,尽管有地图,但还是对周围的地形不熟悉,于是就让这个小孩子带路,这么多大军面前,一个小孩子也翻不起什么浪花,蔡鹏程就装作很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给这一批官军带路,拖延时间。

    黎贤能看到十多岁的蔡鹏举前来报信,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明军居然还敢来偷袭,虽然主观上很相信这个辽东少年的说法,但还是得确认一遍,军事不是儿戏。

    好在自己麾下都是骑兵,经过多次战斗,以及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早已不是当初的‘骑在马上的步兵’了,于是他留下三十人继续留守,就率领其余的四百多骑兵出动了。

    听这个蔡鹏举说,他哥哥正在把官军往东边带,而且官军登陆的地点距离这里只有六七里,所以黎贤能派出的斥候很容易就找到了那股官军,粗略计算差不多有三千人。

    黎贤能也不废话,准备直接上去硬刚,如果现在去报信,等到登州的大军前来,估计都到晚上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他一直都是一个以勇猛著称的将领,当初给孔有德当亲兵是这样,提拔为骑兵小队长是这样,现在身为骑兵把总依旧还是老样子,他一点都没有因为明军是他们的几倍而感到畏惧。

    于是,他率军绕道官军侧翼,直接从侧翼杀出,彭友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连忙组织防御,但为时已晚,依旧被黎贤能砍杀了一番,好在他麾下的士兵战斗力都不低,在黎贤能第一波冲杀结束后,组织起了有效的防御。

    随后,彭友谟就知道他上当了,被那个带路的小鬼骗了,正在他想把那个小鬼宰了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小鬼已经在刚才的混乱中不见了,气得他直跺脚。

    尽管很不甘心,但彭友谟知道,这次突袭已经失败了,现在已经被叛军发现了,继续突袭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第233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

    感谢书友朱尚炳的秦国100起点币打赏。

    ……

    而且通过这么一次短暂的交战,他能判断出来,叛军的战斗力,远比自己预期的要高,自己手下士兵虽然比不得关宁军和边军,但是比大明其他的军队还是要强上一筹的,仅仅一次交锋,哪怕是被对面突袭,仍旧给他造成了一百多人的伤亡。

    自己是坐船过来的,尽管麾下有不少骑兵,但战船上带不了多少战马,步兵面对骑兵的时候有着天然的劣势,火炮倒是有,但是都还在船上呢,现在叛军骑兵没法攻过来,同样的,自己也拿叛军骑兵没有太好的办法,继续纠缠下去,只会白白的损耗兵力,甚至拖得久了,叛军援兵赶到,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于是彭友谟果断下令撤退,由于他们的撤退是有组织的,而且士兵的素养不低,防御阵型依旧丝毫不乱,黎贤能始终没有找到破绽,也就没有贸然进攻,而是继续游走在明军周围,伺机而动。

    最终,在彭友谟的精明指挥下,他麾下的兵马,大部分都安全撤退到了战船上,由于战船上安装的有火炮,黎贤能在明军登船的时候在冲杀一波,想要再斩杀一部分战果,然而被明军的火炮击退了。

    看到明军战船离开了海岸,黎贤能并没有掉以轻心,仍旧派人监视着,并且派出补分兵马在周围进行搜寻,因为他不确定,上岸偷袭的明军,是不是只有这么一支,还是小心为妙,至于其余的人,则开始处理伤员,清点战果。

    这场战斗规模不大,战果很快就清点出来了,足足斩杀了明军一百八十人,自身的伤亡仅仅只有不到二十人,明军登船的时候,黎贤能还是冲了一波,但是被火炮打退了,主要的伤亡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第一次冲锋的时候只伤亡了六个人。

    等这些事情忙完了,蔡鹏程这个辽东少年也被找到了,于是黎贤能派人去登州城报告孔有德,以防明军从其他地方上岸偷袭,并且将这两个少年的事迹一并说了出来。

    对于这一场大捷,孔有德对黎贤能的表现很满意,虽然只斩杀了不到二百明军,但是他的处置措施很到位,因此好好地嘉奖了他一番,不光有各种赏赐,还给他补充了一百兵马。

    当然,这次战斗的胜利,不光有黎贤能英勇作战的功劳,蔡鹏程和蔡鹏举两兄弟即时通风报信以及拖住明军,也是功不可没。

    孔有德派人赏赐了他们一家二十两银子和十石粮食,这还不是最重的赏赐,孔有德还打算将这俩兄弟接到了登州城,准备好好培养这两个机灵的小家伙,对于这个安排,他们的父母是感恩戴德,他们表示自家的小崽子能跟着孔将军,使他们八辈子修来的服气,并且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听孔将军的安排,不能在和从前一样调皮。

    彭友谟这边,登船之后还是气愤不已,他是真的被那个蔡鹏程气到了,当初看到那个小屁孩只有十多岁,还专门给了点吃的,以为他会老老实实的带路,没想到居然是坑他们来的。

    自己率军前来,明明是帮他们攻打那些奴役他们的叛军来的,明明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啊,怎么他们就是不领情,还给叛军通风报信,辽东那破地方,不光除了孔有德这样的叛军,连十多岁的小孩子都成了刁民,果然应了那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

    生了一阵子闷气之后,他也开始考虑之后的打算,现在就算再找一个地方登陆也是没用的,叛军将领孔有德得知消息后,肯定会加强沿海的巡视,自己这点人突袭还行,与叛军正面开战,就算是侥幸取胜,那也是惨胜,这么个乱世,一个武将手底下没了兵马,连话语权都没有,他可不会做这种傻事。

    可以说,现在登州地界可以说没他们什么事了,他只能选择去莱州了,在哪里说不定还有机会捞一些战功,于是他下令船队开赴莱州湾,抵达后驻扎于三山岛和芙蓉岛一带,伺机从背后攻击叛军。

    负责围攻莱州的主要是耿仲明,耿仲明得知有一支明军船队到来后,也不敢放松警惕,派了五百兵马在岸边巡逻,防备这一支明军的上岸突袭,彭友谟也没有轻举妄动,静静地蛰伏在海岛上,哪怕试探性攻击都没有。

    看到明军没什么动静,耿仲明将巡逻的兵马减少了二百人,没想到二月二十一日夜晚,安静了好几日的彭友谟部明军,突然开始登陆发动袭击,几日前从莱州城夜缒而出的韩子云为向导,直接杀向城北演武场附近的一座耿仲明部大营。

    由于来的突然,耿仲明对他们防备也有些松懈了,被彭友谟率领的川兵一阵冲杀,损失不小,好在仗着人多的优势,将明军的攻势挡了下来,硬生生扛到了天亮,双方一直都是均势。

    彭友谟看到没有机会再斩获一些战果,而且天已经亮了,在不撤退就会陷入包围之中,只好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打算,率军撤退了,撤退的目标仍旧是回到战船上。

    反正在三山岛和芙蓉到有不少粮草和物资,叛军又没有战船,他准备一直跟耿仲明和李九成玩这个套路,多来几次突袭,海岸线漫长,可以选择登陆的地方很多,耿仲明要围攻莱州城,肯定没有那么多兵力防备他。

    只要在来几次成功的突袭,这一批叛军肯定吃不消,到时候只能乖乖的退兵,说不定还能和莱州城内的守军配合,来一次夹击,一举将这部分叛军歼灭。

    没成想,耿仲明早有防备,发现被突袭后,然后稳定住局势之后,他就提前安排了一些人手,携带了部分小炮,前往明军登陆地点,与明军战船展开了对轰,由于站船上人手不足,而且大部分火炮都被彭友谟带下了战船,船上的火炮并不多,留守的明军扛不住炮火,只得选择撤退。

第234章 又一次突袭

    明军战船撤离后,耿仲明派去的兵马,则在岸边建立了简易阵地,阻挡彭友谟的撤退,当彭友谟赶到岸边的时候,战船已经离开岸边,而且岸边还有不少叛军,若想回到站船上,只能先把这一股叛军击败,然后等到战船靠近才行,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然而撤退行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自己手底下只有不到三千人,叛军在莱州城的兵马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两万肯定是有的,甚至四五万都有可能,如果时间拖得久了,叛军调集围城的兵马过来,自己的兵马多半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思虑再三,彭友谟决定放弃回到战船上的计划,而是进入莱州城。

    彭友谟没有选择从北门入城,于是就率军绕了一个圈子,绕到了莱州城东门,从东门进入莱州城,中途耿仲明试图上帅军阻拦,但是麾下新兵太多,战斗力不行,根本挡不住,入城的时候,守城的明军还操纵着火炮进行掩护,没法快速追击,最后眼睁睁的看着彭友谟率军进入了莱州城。

    战后统计,耿仲明部伤亡一千出头,明军的尸体却只有不到四百具,不过好在彭友谟为了快速突围进入莱州城,所携带的火炮基本都没带走,一共二十五具佛郎机,总的来说,这一战亏得并不多。

    尽管明军的守城力量又增加了,但是该攻城的时候还是得攻城,这从半夜打到凌晨的这一战结束后,等将士们休息的差不多了,吃过早饭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行动。

    然而让耿仲明诧异的是,这一次,明军的防守火力明显凶猛了不少,之前攻城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好歹能够接近城墙,甚至有两次都爬上城头了,最终被明军誓死反抗打退了。

    但这一次攻击,居然连护城河都没挨到,明军的火炮无论是准头,还是发射速度,都有了显著地提升,甚至有三个身穿双层铠甲,负责带队攻城的把总都阵亡了,而且是阵亡在进攻的途中,距离城墙超过五十丈的位置,这个距离能对他们又遭致命伤害的也只有火炮发射的实心弹了。

    事实上,明军炮术提升这么多,都有赖于早上入城的彭友谟,彭友谟是神机营神武左营参将,神机营是大明最早的纯火器部队,他麾下的士兵虽然是四川籍,但是对火器的了解,高于大明朝大部分军队。

    其实之前杨御藩麾下的炮兵也很强,但是在正月底跟李九成对阵的时候,尤其是王洪逃跑后的那天炮战,他麾下的炮兵基本上损失殆尽了,剩余的兵马更擅长的是冷兵器作战,所以对于守城明军的炮术基本没啥提升。

    彭友谟入城后,请示谢琏和徐从治后,就将各个火器部队的头目召集起来,跟他们讲解火器使用的要点,其实都很简单的一些东西,但是对于这些原本就没怎么用过火器,现在临时被安排成炮兵火铳兵的将领们而言,若是不提点,他们可想不到。

    其实也就两点,每一种火器,哪怕只是重量不同,比如三百斤和五百斤的佛郎机,都给出了相应的火炮重量以及配比,然后按照这个定量配比火药,火炮每一次发射的火药直接宝成一包,以免战时慌乱中出错,火炮装入炮弹后,用废纸或者棉絮塞牢。

    所以,白天的这一场战斗,明军的火力增加了许多,也给耿仲明部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第二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三日凌晨,天空中还挂着一丝月光之时,莱州城内外一场寂静,东北墙角下,一个长长的坑道中,近百名士兵正在挥舞着手中的铁铲,卖力的挖掘着。

    这场长一里有余的坑道,就是这些士兵们这半个多月来的成果,这半个多月的攻城行动,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攻进城墙,附带的就是掩护这条隧道的挖掘,如果不能正面攻破莱州城,他们准备直接从地下一直挖到城墙根,然后埋放炸药,炸毁城墙。

    现在已经挖掘到距离城墙不到一丈的地方了,这一段的护城河早已被填平,对他们的挖掘构不成阻碍,只需要在挖小半个时辰,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到时候直接点燃火药的引线,然后撤回出去,等着大军从北炸开的城墙攻进莱州城就好了。

    然而,他们挖着挖着就听见有些不对劲的声音,像是骑兵冲锋的感觉,他们都在纳闷,这个时候耿将军派这么多骑兵出来做什么,但是他们也没有多问,再过半个时辰就完工了,这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然而,没过多久,突然后坑道出口方向跑过来一名士兵,身上还有不少鲜血,叫喊到“张大人,不好了,明军杀进来了,小的和十几个兄弟们拼命抵挡,但还是挡不住,张大人,咱们怎么办啊?”

    被这个小兵成为张大人的百户张发也是一阵心悸,这个时候明军出现在坑道口,这又是明军的一次突袭,而且摆明了是来毁坏坑道的。

    明军派兵出城做这种事情,肯定派的是精兵,打的话坑定是打不过,但是投降的话,很难说能不能保下一条命,于是他陷入了纠结之中。

    然而,他的纠结并没有持续太久,明军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之中,之所以出现的这么快,还是因为他们挖的坑道太宽了,足足够一丈宽,而且高度也在六尺左右,用木板支撑起了是顶部和两侧,为了照明两侧还挂着油灯,足够几人并排在坑道中奔跑。

    张发和他麾下的士兵主要工作室挖掘,并没有携带什么兵器,只能拿起挖掘用的铁铲跟明军厮杀起来,然而他们并不是明军的对手,很快就有三十多人被砍杀在地。

    一些胆小的士兵看到明军如此犀利,外面的友军也没有消息,巨大的恐惧笼罩在他们心头,再加上他们之中很多都是新兵,在求生的本能驱使下,他们选择了跪地投降。

    张发是个老兵,虽然打过不少仗,对耿仲明也算是比较忠诚,但这种情况下,反抗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也跟着投降了。

第235章 擅长偷袭的彭友谟(两章合起4000字)

    然而,明军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们,根本不与他们说话,直接开始对着投降的士兵们动刀子,张发位于坑道后面,没有第一时间被斩杀,看到这幅情景,身为老兵他的知道,这些明军是要置他们于死地啊。

    其实他想的没错,这一支彭友谟麾下明军,原本的计划就是杀光坑道内的叛军,加上他们本身就擅长火器,可以利用火药,将整个坑道炸毁,然后在友军的接应下安然退去。

    张发还是想活的,跪在地上连连求饶“诸位大人饶命啊,小的愿降!小的愿降!只要大人们能放小的一条生路,小的甘愿为各位大人做牛做马!”

    然而这一批明军就像是聋了一样,完全不搭理张发,继续有条不紊的砍杀着他前面跪在地上的降兵……

    耿仲明这边,得知明军居然敢出城偷袭,而且带队的还是昨天偷袭他们,然后逃入莱州城的彭友谟,顿时火冒三丈,立马率领兵马朝着彭友谟的位置杀去。

    彭友谟带出城的兵马不多,只有千人出头,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精锐骑兵,莱州城内的战马不少,徐从治下令调拨给他不少,于是他的骑兵们才重新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和步兵们用的鸟铳不同,这些骑兵用的都是三眼铳,同时也是关宁军大量装备的火器,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点燃引线,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铳缺点不少,比如装填特别慢,有效射程还不到鸟铳的三分之一,无法瞄准等等,但是他有着一个巨大的优点,近距离内能够短时间内打出三发弹丸,非常适合骑兵使用。

    在接敌前的那一段距离,大规模的使用已经装填好的三眼铳,能够打出大量的火力,对敌人造成不晓得杀伤,并且能够打算阵型,然后换上冷兵器与敌人短兵相接。

    彭友谟这次突袭,不光是为了毁掉快要凿到城墙下的坑道,还准备夺火炮,所以就选择了这一座存放火炮的大营。

    这座大营驻守大部分都是新兵,其余的都是炮兵,在彭友谟的曲奇饼突袭之下,根本没法抵挡。

    仅仅第一波的三眼铳,就干掉了两成的士兵,其余也被打的四处逃窜,甚至自相践踏,死伤惨重,整个营地一片混乱。

    彭友谟也没有全力追击,这次突袭的目的就是为了毁掉坑道,顺便夺取前一日没能带走的火炮,现在火炮已经到手,作战任务已经完成,将营地内没能逃走的叛军士兵斩杀一空,就留下一百多兵马接应进入坑道中的友军,其余兵马就带着火炮撤退了。

    等耿仲明率领主力部队赶到的时候,彭友谟已经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现在去追击也无济于事,城头手军的火炮肯定会掩护他们撤退。

    随即他又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那条挖掘了半个多月的隧道,明军这次出城,很可能不光是为了这座营地的大炮,那条隧道很可能也有危险。

    于是急忙率军赶过去,火炮丢了就丢了,反正还有的是,坑道要是被毁坏了,这半个多月来就白忙活了。

    就在此时,一场意外突然发生,东北角城墙外,“轰隆隆……轰隆隆……”连续的爆炸声突然想起,隔着老远就能够听到。

    远远望去,只见碎石横飞,烟尘和火光冲天而起,待到烟尘删除,耿仲明看到,东北角的城墙被撕裂了一个三账款的口子,角落的“栖月楼”赫然崩塌。

    原来,坑道中的百总张发,看到明军打算将他们赶尽杀绝,内心也激起来血性,好,既然你们不打算给我生路,那你们也别想活着出去,大家就一块死算了,于是点燃了准备用来炸开城墙的六千斤火药,进入坑道的明军和张发等人,随着火药的爆炸声粉身碎骨,是真正意义上的粉身碎骨,连一块完整的肢体都找不到。

    此时,耿仲明顿时从愤怒转为喜悦,原以为坑道会被明军毁掉,没想到张发这货这么有血性,居然这么不怕死的引爆了火药,看来当初自己没看走眼,关键时刻靠得住。

    这么大的爆炸,他多半是不可能活下来了,想要嘉奖他也没辙,只能给他弟弟升升官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眼前需要做的事情,城墙已经被炸开了一段,当初的谋划就是为了炸开城墙,现在已经产生了结果,现在正是攻城的好时候,顺着城墙的缺口攻进去,难度可比攀爬四丈多高的完整城墙低多了。

    随即,他高声吼叫道“城墙已经塌陷了,传本将本命,集中兵力全力攻城,先登者赏银千两,官升五级!”

    随着传令兵们的离去,耿仲明麾下的兵马逐渐被集中到莱州城东北的位置,又一次规模浩大的攻城行动展开了。

    城墙的缺口只有两丈宽,如果全部从缺口进攻,简直就是排队送人头,耿仲明可不会做这种傻事,所以这一次的攻击还同时在东和北两面城墙展开。

    “砰砰砰……”守城的明军们也没有闲着,看着城外的叛军进城射程,各种口径的火炮也开始了怒吼,一排排实心炮弹向城外飞去,砸进密集的人群之中,经常是一发炮弹砸死好几人。

    然而,这样的炮火,并没有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如同不怕死亡一般前赴后继的抬着云梯冲向城墙,抵达城墙后顺着云梯向上攀爬,为了那巨大的赏格,他们毫不畏惧死亡。

    攻城一方悍不畏死,守城一方也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他们早已被告知,这些叛军杀人不眨眼,他们打下登州和黄县后,将两座城屠戮一空,那两座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了,除了叛军之外,已经没有一个活人,如果莱州被攻破,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虽然这个谎言很低级,但是这些士兵们却坚信,两位巡抚大人是不会欺骗他的,在对死亡的恐惧作用下,他们也爆发了无比强大的作战意志和战斗力。

    于是,城头成为了一架巨大的绞肉机,双方都是拼尽全力的战斗,然而由于守军能够快速调动兵马支援,胜利的天平渐渐地朝着守城方倾斜。

    耿仲明看着城头的战斗,内心也是十分的焦急,他迫切希望能够快速将莱州城攻破,但是他们的期望并没有实现,仅仅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爬上城墙的几百士兵,要么被格杀在城墙上,要么被守军扔了城墙,而那些云梯也被守军用棍子撑开了。

    整个城墙下面躺满了尸体,城头上打斗的声音也渐渐停止了。

    然后,他将希望寄托于城墙缺口的攻击,只要能够从这里突破,新效果是一样的,然而和城墙上的战斗一样,这里的进攻也被守军牢牢地抵挡住了。

    已经有四百多人从北炸开的城墙缺口冲进去了,后续的兵马也在源源不断的向里面冲,耿仲明原以为莱州城就这样要被拿下了,变故却突然发生。

    城头的明军,居然从缺口两侧的城墙上,朝下面倾倒着烧的滚烫的沸油,下面正在往进冲的士兵被浇了一头,有着直接被沸油的高温烫死,有些被溅射到手上,脸上,身上,爆发出痛苦的呐喊,满地打滚。

    其实这也没什么,造成的死伤也就三四十人,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沸油一直倾倒,他们根本挡不住后续兵马。

    但是随后手军的一个举动让耿仲明破口大骂,原来,断壁两侧的明军开始朝下面扔火把,下面已经被泼了满满的十几锅沸油,火把扔下去顷刻间就被点燃,整个通道内燃起了熊熊大火。

    看着燃起来快到城墙高的火苗,耿仲明知道,这次攻城行动,彻底失败了,缺口处的油火短时间根本无法扑灭,城外的兵马根本没法进去支援,而城内已经进去的兵马,面对明军的优势兵力,已经是有死无生了。

    尽管很不甘心,耿仲明依旧是下令撤兵了,准备整顿一番,再次发动强攻。

    等兵马撤退的差不多,耿仲明集中东面和北面大部分的火炮,朝着城墙缺口两侧持续轰击,试图将更多的墙面轰塌,拓宽进攻的道路,效果并不是很大,持续一个时辰的轰击,缺口扩大了不到一丈。

    眼看时机差不多,耿仲明下令进行第二次强攻,然而和第一次一样,最终强攻仍旧有以失败告终,耿仲明还是不愿意放弃,修整一段时间又之后组织了第三次强攻,然而在明军的顽强抵抗下,仍旧是被打退回来。

    夕阳西下,喧嚣了一天的战场,总算是安静下来了,在残阳的余晖中,铁甲头盔,弯刀长枪,交相闪耀着光芒,城头下的硝烟和火光依旧没有停息,还有满地的尸体和鲜血,看着格外的渗人。

    当天晚上午夜时分,耿仲明也挑选了一批精锐准备,进行一次偷袭,他并没有选择城墙缺口为突破方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南城墙突袭,结果突袭行动开没开始,居然遇到了从南门出城的明军。

    原来,为了减轻东边和北边的城防压力,在徐从治和谢琏的商议下,决定采取‘调虎离山之计;,从南门出城,突袭南边的三座叛军营寨,让叛军不敢全力进攻东北部。

    于是,彭友谟在两个巡抚的支持下,彭友谟从自己和其他几个将领的营中挑选精兵,组织起了一支一千人的精锐兵马,子时刚过,南城门洞开,调遣被放下,一千精锐骑兵鱼贯而出,想着其中一座大营杀去。

    结果,耿仲明派出的偷袭兵马,和彭友谟率领的偷袭兵马撞到了一起,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何况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长长,旋即双方展开了厮杀。

    耿仲明这边都是精锐的老兵,很多都是在东江跟鞑子打过仗的,战斗力杠杠的;而彭友谟这边,一千人马有五百是他自己的,他原本驻扎在旅顺,也没少跟复州卫和金州卫的鞑子交战,战斗力也不差,其他兵马都是各个将领麾下的精锐,所以这一场仗打的不分伯仲。

    但城外是耿仲明的主场,交战开始后,源源不断的有兵马赶来,彭友谟也知道遇到硬茬子了,拖下去没好果子吃,很果断的选择了撤退,继续打下去只是徒增伤亡罢了。

    交战时间并不长,战损也很快清点出来了,双方损失的兵马差不多,都在百人左右,耿仲明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但是还有机会,城墙缺口还在,等天亮再组织强攻就是,他就不信拿不下莱州城。

    然而,天亮之后,让他愤怒的一幕出现了,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城墙的缺口居然被修复了,外墙用巨木架构,里面用土石夯实,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座新城一般。

    耿仲明知道,这莱州城想要拿下,难度又增加了许多,新增了彭友谟这么个搅屎棍,不光要考虑怎么攻城,还要防备着他的突袭。

    随后十几天,耿仲明又和麾下将领们想了很多办法攻城,也都进行了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期间,明军也没有闲着,彭友谟又三次出城进行偷袭,其中两次都被发现无功而返,。

    三月初八日夜晚,由于彭友谟事先派出几个精兵缒城而出,然后游过冰冷的护城河,干掉了耿仲明安排的哨兵,导致这一次的偷袭没有被发现,一座大营被毁掉,伤亡了接近一千五百人。

    耿仲明气得发疯,但是又拿彭友谟无可奈何,只有依靠火炮轰击莱州城泄愤,随后增加不少暗哨,一方彭友谟再次出城偷袭。

    ……

    崇祯五年三月初九,登州城。

    孔有德看完了最新一份关于莱州战局的情报,对莱州的战局算是了如指掌,让他最为感慨的还是彭友谟这个人。

    如果有可能,孔有德很想将彭友谟招揽到麾下,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擅长偷袭。

    二月十六从黄县东边海岸登陆,想要偷袭登州和黄县,虽然因为蔡鹏程两兄弟的原因,偷袭失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转而奔赴莱州,二月二十一偷袭耿仲明,而且还成功了,最后成功撤入莱州城。

    随后,入城的第二天,居然又出其不意的出城偷袭炮兵营地,抢回了前一天丢失的大炮,还差点毁掉耿仲明挖了半个多月的隧道。二月二十三,居然又准备从南门偷袭,恰好被耿仲明准备派去偷袭的兵马碰上了。

    总的来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居然进行了七次偷袭行动,而且成功了三次,即使没有成功,也当机立断选择撤退,没有过多地纠缠,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失,孔有德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也是穿越者。

第236章 刘泽清

    感谢书友朱尚炳的秦国100起点币打赏。

    ……

    但是想要把彭友谟招揽过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并不说他对朝廷有多忠心耿耿,而是现在双方所出的环境限制。

    他也在旅顺驻扎了两年,但自己跟他貌似就没见过面,根本没什么交情可言,而且他现在就已经是参将了,这几次偷袭成功,立下了不少战功,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坚持到莱州围城战结束都没有战死,升到总兵应该问题不大,最起码也是个副将。

    总的来说,只要他脑子没坏掉,不可能放着好好地朝廷总兵不做,来投靠自己一个叛军头子,就算是他也对朝廷所有不满,也得考虑考虑两者的风险和收益。

    如此一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将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敌人,他简直是深得太祖游击战的精髓,四处出击,飘忽不定,而且见好就收,或者遇到情况不利直接撤退,一点都不在乎面子,根本不给你正面决战的机会。

    不过,好在他现在偷袭的是耿仲明,那就让给他头疼去吧,等自己拿下等个登州,再与他好好较量一番。

    莱州围城战,主要负责攻城的是耿仲明,而李九成则率领着其余的一部分兵马,向西去了。

    他是去与朝廷派来援助莱州的明军交战,虽然朝廷没有下定决心调集大军前来平叛,但是仍旧多多少少派出了一部分兵马前来,以免莱州城陷落,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与李九成交战这一部分明军,主力并不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而是山东巡按王道纯组织起来的山东本地兵马,统领这一部分兵马的是副将刘泽清,当然还有他原先的兵马。

    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早年为辽东的宁远为将,后来因为战功升任山东都指挥佥事,天启二年闻香教造反的时候,他率军跟随时任山东总兵杨肇基作战,因战功升任参将,依旧在杨肇基麾下。

    崇祯三年,入寇的鞑子攻打铁厂,想要占据这里来切断丰润城的粮道,援守三屯的杨肇基就派刘泽清前来援助,在离铁厂还有十五里的地方遇上鞑子,展开一场激战,因为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加上战斗力不算太弱,双方打得不分胜负。

    鞑子撤退到遵化城后,他就率军与各路勤王兵马一起转战到遵化,与其他兵马一起夹击建奴,光复了遵化城,因为几次作战都颇有些斩获,战功不少,战后被提升两级当了副将。

    但是前不久,刘泽清因为克扣军粮被人弹劾,就被诏令率军平叛,将功补过,他就率领麾下兵马赶到青州,后再王道纯的命令下,很不情愿的开赴昌邑,但是死活不久不过胶莱河。

    原本历史上,因为登州围城站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刘泽清最后被提拔为山东总兵,‘甲申之变’后,刘泽清和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等江北四镇,武力拥立老福王朱常洵的儿子,也就是崇祯皇帝的堂弟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

    但是第二年清兵南下,他就和刘良佐,高杰三人率军投降鞑清了。

    本来南下的清兵只是多择率领的一支偏师,只有两万余人,他们从前一年入关之后,就一直追着李自成打,转战北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已经作战时间太长了,他们准备攻陷几座城池,好好地抢掠一番,然后就回北京修整,没想到打的是,,江北四镇直接投降了三镇,唯有靖难伯黄得功誓死抵抗。

    恰好当左良玉率军三十万,以清君侧的名义进攻南京,中途病死,他的儿子左梦庚率领参与投靠鞑清,鞑清的军队数量瞬间增长了好几倍,这让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

    鞑清朝廷原本的打算是,先把李自成干掉,然后占领整个北方,建立起来稳固的统治在说,他们当时的野心其实并不是图谋全国,而是准备像南宋和金朝一样,划江而治。

    金朝从同一女真部落开始,到灭亡辽国和北宋不过用了十三年,最后仍旧是被南宋死死的挡在了长江上,南北分治,甚至还出了个岳飞一路北伐,都快到打到开封来了,

    他们鞑清从起兵反明,到入关用了整整二十七年,能够拿下长江以北已经不错了,他们没有奢望能够一统天下,就算是有这个想法,估计也要个几十年才行,毕竟长江天险可不是开玩笑的。

    然而,就是因为江北三镇和左梦庚,以及其他一些将领的投降,让他们看到了南明的虚弱,于是率领着,直接一鼓作气消灭了南明政权。

    灭亡南明弘光政权之后,刘泽清被解除了兵权,恩养在京,但是他又起了反心,试图联合他的老部下,和其他一些明朝降将,骑兵反清,但是谋事失败被杀。

    总的来说,刘泽清的领兵能力并不算太差,不然也不会再明末几百上千个总兵副将参将中脱颖而出,成为南明江北四镇之一,但是其人贪生怕死,打不了硬仗。

    根据情报来看,刘泽清与李九成交战的时候,根本不敢发动全部兵力进攻,而是以小规模的兵马试探性攻击为主,李九成屡次想要找机会歼灭他的主力,但他的主力部队一直龟缩在胶莱河以西,无论李九成用什么招数,他都不过河迎战。

    李九成也看出来了他的胆小,知道他没那个胆量过河,也就不把他当做什么威胁,与其跟他这么耗着,不如攻略莱州府其他的地方。

    随后,李九成只留下了一千兵马,用于牵制刘泽清,自己则率领大部队进攻莱州城南面的平度州城和莱州卫城,莱州卫城的进攻很顺利,短短两天时间就彻底拿下了,但是平度却遇上了麻烦。

    平度周围卫所众多,除了不少青壮正兵被调入莱州城外,平度知州仍旧能从周围的鳌山卫,灵山卫,夏河寨千户所,浮山千户所等卫所调集五千兵力防御平度,尽管这些卫所兵战斗力都不咋样,但人多啊,加上之前临阵脱逃的天津总兵王洪麾下的两千多兵马,防御力量还算说的过去。

第237章 三万敌军

    莱州城那么能抗,不光是因为两个巡抚坐镇,里面还有好几支战斗力不差的战兵,而且莱州城内也有火炮,上虽然数量没有耿仲明多,但是守城一方占据着天然的优势。

    平度城里面,能打的也不过只有两千多战兵,而且还是王洪麾下的天津兵,在正月底的那一战中,王洪部完全是被压着打,要不是有杨御藩帮衬着,早就被干掉了,最后他还卖了杨御藩独自逃跑,他麾下打的天津兵战斗力并不怎样。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缺乏攻城火炮,带出来的火炮都集中在莱州城用于攻城,李九成已经下令调集部分火炮,用于进攻平度了,拿下平度城,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以说,莱州方面的局势已经完全不需要担心了,如果李九成他们不能拿下莱州城也没什么,如果能拿下来更好,原本历史上个无论是莱州围城战还是登州围城站,守城方都能在对方数倍兵力下抗住半年,若是李九成侥幸拿下了莱州,说不定他们能够抗到过年,自己的发育时间可就更充足了。

    虽然不知道原本历史上的细节,但是目前的大致走向并没有偏离太多,准备阶段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准备攻略整个登州府的时候了。

    登州境内一州七县,蓬莱和黄县都已经掌控在手,招远目前掌控在耿仲明和李九成手中,也不需要太担心,剩下的就是南边的福山,栖霞,莱阳和文登四县,以及宁海州。

    看起来没什么阻力的样子,但是攻下这些地方还是需要不少兵力的,因为登州南部明军的兵力并不少,不光是一些卫所兵,还有不少战兵包含在内。

    根据李养性探明的情报,目前登州境内的明军一共是五个部分,加起来差不多是三万人,如果集中起来,还是非常难对付的。

    第一部分,也就是兵力最多的部分,是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还有海阳所,百尺崖后所等一堆千户所百户所,具体兵力无从而知,按照规制应该是一个卫5600人,一个千户所1120人。

    但从洪武年间开始,军户逃亡的情况就开始出现了,所以现在还剩多少哪怕是卫指挥使本人都说不清楚,但是四个卫加上全部的千户所百户所,凑出一万多人的军队,想必问题还不是很大。

    第二部分,就是驻扎在宁海的大明登州总兵吴安邦的人马了。

    没错,就是登州总兵,现在登州境内有两个登州总兵,当然,孔有德这个是自封的,吴安邦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

    这一段时间来,李养性的军情局已经调查清楚了,吴安邦麾下兵马并不算太多,只有六千五百人左右,其中骑兵有大约一千二百人,这只是纸面上的数据,明末将领都有吃空饷的习惯,吴安邦自然也不例外,但想必五千人还是有的。

    吴安邦原本也是驻扎在登州城附近的,后来崇祯二年山东总兵张可大来到了登州,并且驻扎了下来,吴安邦和张涛一样,跟张可大合不来,矛盾重重,但人家是正一品的左都督,兵比他多比他强,只能活活受气,但他惹不起躲得起,于是就自请戍守宁海州,将兵马都拉倒宁海了,图个清静。

    当初孔有德率军进攻登州的时候,孙元化并没有下令让他回师登州,而是让他负责防御栖霞和福山,宁海这三地,所以他的兵力基本没受到什么损失,只是在双方交界地带发生了小规模冲突。根据交战部队的禀报,虽然交战规模不大,但是他们能感觉出来,吴安邦麾下的兵马并不怎么样。

    第三部分就是文登营,大明朝为了防备倭寇,除了在登莱青三府设立了十个卫二十余所,还在交通枢纽地带设立了即墨,文登,登州三营,其中登州营已经被改成登州水师营了,即墨和文登营则继续保留了下来。

    文登营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但营指挥使的品级不是固定的,而是由原本官职的品级决定的,就像文官系统的兵备道一样,能够担任营指挥使的武将一共六个级别,依次为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

    例如嘉靖二十二年担任威海卫指挥同知的毕高,在登州营做过营的把总,又担任过即墨营的守备,后来又担任泗州营游击,再后来又担任泗州营参将,殉国前为福建兴化营参将,营指挥使的品级并不固定。

    万历十九年以前,文登营的营指挥使都是把总,万历十九年提升为是守备,再后来担任营指挥使的武将品级越来越高,现在嘛,要参将级别才能担任,现任文登营指挥使是参将刘远航,麾下战兵差不多是三千人的样子,当然,这个三千人肯定也有水分。

    第四部分是游击将军徐元永的兵马,说起来这徐元永还是原山东总兵张可大麾下的人,崇祯二年,莱阳发生白莲教造反,张可大迅速率军平定,但是为了莱阳的长治久安,就派遣徐元永携带手下兵马驻扎在莱阳,震慑那些黑暗中的白莲教反贼。

    对于徐元永麾下战兵的实力,目前还莫不清楚,最强估计也就是张可大麾下浙江兵的水平,而且人数也才两千不到,算不上太大的威胁。

    第五部分就是一些杂兵了,比如各个盐检司的盐丁,巡检司的兵丁,各县招募的青壮等等,整个登州府盐检司和巡检司加起来二十多个,具体有多少还真不好说,但是根据情报分析,大致兵力不会超过万人。

    总的来说,孔有德需要对付的是三部分一共一万多点的战兵,两万多卫所兵和杂兵,合计三万余兵马,而孔有德麾下老兵新兵加起来也不过才一万二千人,但孔有对此一点都不担心。

    事实上,原本的那六千老兵,再配上登州城内数量众多的先进火器,想要一口气拿下登州全境,完全是是绰绰有余了,但是孔有德并没有这么做。

第238章 作战计划

    当时之所以拿下蓬莱就没再向南进攻,就是为了留出充足的时间对新兵进行训练,而后,登州南面还未被占领的地方,自然就成了新兵们的是实战训练场。

    这些新兵,就算是训练上一年时间,哪怕训练的再好,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仍然称不上是合格的士兵,上过战场和没上过战场的士兵完全不一样。

    ‘两山轮战’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共和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期时伤亡很大,因为长时间没有接触战争而爆发出来种种问题,在当时的战场上表现出来了,尽管后来赢得了巨大胜利,攻下凉山后,凉山至越南首都河内等狭长地段上,已无险可守,但因为‘老毛子’在内多种因素作用才没有踏平越南。

    因为参战的只是南方军区的部队,其他军区的部队并没有参与其中,于是为期十年的‘两山轮战’开始了,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以战争砺炼部队,试验了种种不同战术,使得军队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在整个登州府的明军上虽然有三万人,但是作为核心战力的战兵也就万人左右,其余的两万多盐丁,卫所兵,青壮之类的完全就是凑数的,哪怕比济南府,青州府的卫所兵强一些,但还是强的有限。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战争规模并不会太大,至少跟几个月后,朝廷派来的几万甚至十几万战兵比起来,不值一提。所以,孔有德将拿下整个登州府的战斗,当做对新兵们的实战训练,还是很合适的。

    如果现在不培养一批新兵,让他们在这烈度不算太高的战争中迅速成长起来,等到朝廷额数万大军来了,到时候仅仅依靠着六千老兵,基本上就会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坐拥万余精兵和数万乌合之众,被明军一路从莱州打回登州,然后困守孤城。

    这一次作战虽然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范围并不小,先进攻哪里,后进攻哪里,谁率军留守登州,如何才能让新兵得到最好的锻炼,如何降低伤亡,要考虑的事情干非常多,这些都不是孔有德一个人就能思虑周全的。

    于是,孔有德传令所有把总千总,来总兵府议事。

    不久后,除了驻守黄县的黎贤能和张可立外,军队的高层将领,还有徐文仪,秦致远,白沐霖这些人都被召集到了总兵府,开始商讨作战计划。

    看到各营的把总,千总都来齐了,孔有德开始宣布今天的议题了“诸位,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商议攻略整个登州府的事情。你们没有听错,咱们现在又要开战了!”

    众人一听又要开战了,不禁喜上眉梢,其实他们早就猜出来了,自从拿下登州之后,他们的孔将军几乎就没有把所有人一起召集起来过,现在高层将领几乎都来齐了,加上新兵训练的也差不多了,应该是准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他们作为军人,对战斗并不抗拒,甚至还有些期望,毕竟他们是以战争为职业的,只要努力作战之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功劳和奖赏,他们并不会拒绝出战,他们可不是关宁军那样的军阀,拿了最多的钱粮,连主动出击都不敢。

    看到大家兴致高涨,战意盎然,孔有德很满意,挥手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今日商议的事情很多,诸位先要对咱们的敌人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才能做出恰当的决议。

    李养性,将这段时间来,军情局探听到的情报大致说一下!”

    随后,情报头子李养性就开始对着文案磕磕巴巴的宣读起来,下面的一众将领也是惊奇,他们认识李养性这么多年,啥时候李养性会读书识字了?

    其实李养性之前是不识字的,但是组建军情局之后,获取的情报内容太过繁杂,光靠脑子记可记不下来,想要记录在纸上,必须得识字才行。

    孔有德压根就没提点他,他居然想到了找人教他认字,这个人是他从那一批孔有德在路上抓的年轻人中挑选的,李养性经过这两个月的刻苦学习,勉强把常用字学的差不多,但读起来还是很不流畅。

    教李养性读书识字的是赵德芳,现在跟在李养性手下当小跟班,以前的时候,他也是死活不愿意为孔有德做事,孔有德也没虐待他们,只是软禁起来,每天给一些粮食,并不得多,只能保证饿不死罢了,还要他们亲手做饭,日子过的困苦不堪言。

    后来他看到很多和他一样处境的人,跟上这些‘反贼’不,是大人们做事之后,不光吃得好喝的好,还有贴身的仆役可以使唤,比起身为囚犯的他们不知道要滋润多少,这些还不到二十岁的半大孩子自然生出了别样的心思,很多人都主动提出要为诸位大人做事,后来秦致远,白沐霖,甚至徐文仪,沈飞都从中挑选了不少人。

    他们还没有被儒家思想洗脑,可塑性还很强,孔有德基本上都是照单全收的,当然,他也定了很严格的规矩,如果胆敢背叛直接凌迟处死,孔有德还准备找个出头鸟杀鸡儆猴的,结果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敢这么做。

    当然,就算是他们逃跑了也不怕,他还让每个人都提前写了一份投诚信,然后签字按手印。

    随着李养性宣读完毕,孔有德接着说道“现在大家都对敌人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开始议事吧。我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如果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

    首先,这次作战任务,一共两个目的,一个是拿下登州府全境,第二个是让新兵们上上战场,见见血!

    逃跑的原登州水师,以及东江水师都能对登州城造成威胁,所以必须留下足够多的人手防御,我的初步意见是,将驻守黄县的黎贤能部骑兵调回登州,程希孔,崔永平各留下五百人马,加上仍旧驻守黄县的张可立部,一共两千人保卫后方!

第239章 出战前夕

    总之,新兵们要全部开赴战场。

    敌军的主力是战兵,现在敌军的战兵主要分布在莱阳,文登和宁海。

    莱阳的敌军一共是两千战兵和两到三千卫所军,青壮,一共不到五千人,我决定以步兵三营除开张可立部之外合计1100人,熊文斌部五百人,骑兵二营邓德明部500人,以及炮兵营四百炮兵,携带二十门佛郎机火炮,合计2500人,沿着登州,栖霞,莱阳,大嵩卫的路线展开进攻,拿下大嵩卫之后,在大嵩卫戍守待命。

    其余兵马,毛承福,孟有才,程希孔,苏凯风,崔永平,张东和则率领其余全部兵马啊,跟随本将军沿着福山,宁海的路线进攻,拿下宁海后,分散进攻文登,威海卫,靖海卫,成山卫,暂时并不做详细安排。

    至于徐统领,这场战事你帮不上什么忙,安心建造战船,操练水师即可。

    初步计划就是这样,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众人开始就这个计划思量起来了,对于留守登州城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毕竟只要出去作战就一定有战功,而且还有战利品,留守的话,除非海上的敌人打过来,根本没有什么战功啊。

    拿下登州城到现在,都过去两个多月了,除了之前彭友谟率军弄了一次偷袭之外,再没有其他军队上岸了,也就意味着留守的话很可能屁事没有,啥功劳都捞不着。

    孔有德也看出来了程希孔和崔永平手下几个把总的纠结,他们两个营出一部分兵马留守,自然不需要千总亲自留下来,但是镇守的肯定就是把总了,这几个把总不纠结才怪。

    为了打消他们心中的一律,孔有德说道“刘福,李明,就由你们来留守登州吧,别以为这是坏事,这事不是谁都能干好的,咱们大局进攻南面的州县,他们肯定会发消息求援。

    别看现在登州城比较安静,原来的登州水师和东江水师没来惹事,那是因为有大军坐镇,他们知道来了也没用,但是等到登州城兵马不多,他们多半会选择伺机进攻,只要你们能保住登州城和蓬莱黄县两县不出大乱子,到时候就是大功一件。”

    刘福,李明两人听孔有德这么一说,顿时豁然开朗,连忙站起来拱手道“属下谢过将军信任,一定不辜负将军的期望,到时候将军凯旋而归,登州城保证完好无损!”

    其他几个把总也是悔不当初,自己咋就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呢,要是想清楚了自请守城,这功劳也不至于落到他们两个手上啊。

    “先别急着谢恩,你们要搞搞清楚,如果有人登陆攻打登州,人数肯定不少,虽然登州城坚炮利,但还是小心为上,本将军率军离开登州后,你们就暂时听黎贤能的命令!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到时候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令出多门可是大忌,哪怕黎贤能现在也是把总,和他们一样,但是这次战事结束后,他的功劳升任千总肯定是妥妥的,先让他暂领统帅一直,他还是很放心的。

    此时,秦致远却站了出来,说道“大人,属下请求随军出征!”

    孔有德有些疑惑“哦?秦知县不好好的留在登州出来蓬莱的政事,跟随大军出征做什么?”

    秦致远说道“大人,这蓬莱本就案件不多,现在有大军威慑,宵小之辈不敢作乱,即使属下不在,有梁百石,朱乐山他们几个以及几位将军在,想必野出不了什么问题。

    但大人身边没有人出谋划策可不行,属下认为还是跟在将军身边,出谋划策更好,而且南边几个州县,将来也是要在将军治下的,属下跟随将军一起,将军每打下一座城池,属下便可协助将军建立起秩序,免得再生乱子!”

    孔有德上算是听明白了,这秦致远是不满足当一个县的知县啊,他还想当登州府的知府啊,不过这都无所谓,反正他能力足够,这段时间以来蓬莱县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甚至比以前还要好。

    至于忠诚度嘛,他都为自己干么这么多事情了,早就跟自己绑在一起了,就算是想背叛自己归顺朝廷,那些因为他的计策而丢失大量田地打的地主士绅也不会放过他,这点也无需担心。

    最关键的一条还是,登州府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的军镇,虽然军户和军队都很大多,但是民户仍旧是占了绝大部分,不可能按照军镇的模式来管理,秦致远经验丰富,跟你这一起可快速恢复南边各州县战后的秩序也好,顺便推行土改。

    “秦知县有心了,那就跟着本官一起吧!”

    “其他人对于作战计划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有疑问现在就提出来,没有的话就这么定下来了!”

    下面的将领也认为这个计划没什么问题,纷纷说道“将军英明”“属下没有疑问”……

    “那好,既然大家都没有疑问,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给你们七天时间准备,这段时间加紧训练,做好出征的准备工作,三月十八日,全军出征!”

    “属下遵命!”众将领异口同声的说道。

    为了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各营的千总百总都对麾下的新兵宣告了即将开始的战争,并且开始了更大强度的训练,孔有德的一个口号被他们传达给了每一个士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新兵们要说没有恐慌是不可能的,即使他们知道参军就要上战场,事到临头还是难免有些畏惧,但是这种恐惧很快就被消除了。

    因为他们身边有大量的老兵存在,这些老兵最少也经历过一次大战,好些都是从东江开始就跟过来的,他们跟这些新兵聊天天的时候,总会提起官军的弱小,以及孔将军连战连胜,只要作战的时候听从指挥,基本上不会有生命危险。

    这次他们要面对的主要都是卫所兵,卫所兵什么样,这些新兵们可是都知道的,他们现在训练了这么久,要是练卫所军都都打不过,那也太对不起这两个月吃的饭和流的汗了,这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的恐惧心理减轻。

    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下,令行禁止已经深入每一个新兵的内心,他们就算是害怕,也不敢做出违背命令的事情,所以,即使个别新兵还存在畏惧心理,但已经够不成什么影响了。

第240章 技术突破

    孔有德现在的心情很好,事情的发展都在预料之中,除了莱州那边战局稳定和新兵训练成果显著,还有就是,燧发枪的改制工作也进行的很成功,膛线的刻制方法终于被研究出来了。

    包凯强等几个方负责改进燧发枪的工匠,在接到任务后就立马投入了研制工作,虽然并没能在规定的半个月时间完成,但孔有德知道,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膛线的难度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于是放宽了期限,让他们继续努力。

    二月二十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叶成凯率先完成了膛线的刻制工作。

    他们原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成品燧发枪的基础上刻制膛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此路根本行不动,不光耗时耗力,而且花了大力气刻制出来膛线,中间的间隔并不一致,完全达不到将军想要的效果,只得另辟蹊径。

    后来还是叶成凯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在枪管打造之前,就把膛线刻上去,这时候的枪管打造和后世不一样,都是用一块平整的铁皮,包裹在一根柱子上,捶打成圆筒状。

    叶成凯就用刻制好膛线的铁皮制作枪管,这样一来方便了许多,但是开始的几次依旧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气垒,而是不断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在之后的尝试中努力改掉这些毛病,最终经过反复的尝试,还是成功了。

    打造出来的当天,孔有德就让人对这支燧发枪进行测试,并且用上了圆锥形弹丸,替换掉以前的球形弹丸。

    结果让孔有德喜出望外,最远射程达到了九十丈,有效射程更是达到了六十丈也就是两百米,比改进之前的燧发枪强的不是一星半点,跟鸟铳比起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要知道鸟铳的极限射程还不到五十丈。了

    于是孔有德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将之前就定下来的奖励赏赐给了叶成凯,和之前一样,让他将这个法子传授下去,都开始制作这种改进版的燧发枪,原始版的燧发枪则全部被装备到了两个火器营,数量并不算太多,勉强够一千支。

    同时,孔有德还传令给他们,无论任何人,只要能想出法子,继续改进燧发枪,无论是射程,威力,射速,准度还是燧发枪本身的重量,便携程度等等,只要有所改进,经过试射证实之后,都有赏赐,具体赏赐依改进效果而定,底线是二百两银子,这么高的赏赐之下,相信总有聪明人会想到好法子。

    只有好的激励政策,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大明朝本来就有人会制作燧发枪,但是朝廷并不重视,而且也没有像样的赏罚制度,就算是打造出来的也是粗制滥造的,军队也瞧不上这些劣质燧发枪,这就导致明末并没有大规模列装燧发枪。

    燧发枪的技术没必要保密,自己手头的燧发枪技术还是从大明土著手里获取的,想必大明朝会制作燧发枪的人并不是没有。

    但是膛线还有随后的改进技术,肯定是要保密的,于是,包括军器局,冶炼坊,铸炮坊在内的军工部门,都搬到了平山兵工厂。

    刚拿下登州不久,孔有德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派出了不少人对兵工厂选址,后来发现平山不错。

    平山位于登州城西南面不到十里的位置,有一个不算大的湖泊,而且地形很好,用于当做兵工厂非常合适,只需要驻扎两百兵马,其他人想要混进来基本不可能,而且万一发生战斗,这里就是一个不错的要塞。

    兵工厂的管事是吕兴初,当初他是冶炼坊的管事,这段时间来工作做得不错,也是就提拔他为兵工厂的管事了,兵工厂也进行了改组,目前一共五个部门,火炮局,火铳局,火药局,冶炼局,兵仗局,火炮和火铳的负责人依旧是张立德和丁文,火药和兵仗局的负责人是新提拔的贾德和张豪,也连狙则由张扬补了吕兴初的缺。

    燧发枪成功改进的同时,炼钢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冶炼坊的工匠们按照自己的一些提示,成功了炼出钢材,尽管现在产量还不大,而且合格率还不到三成,但至少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只要能成功一次,那么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成产工艺,产量和合格率总会提升起来的,为此,孔有德也对这方面开出了赏格,没有什么能比银子更能让人卖力的了。

    到目前为止炼出的钢材并不多,交付丁文的火炮局之后,成功的打造出了一门小钢炮,炮的重量只有三百斤,按照佛郎机的款式打造的,但射程和弹丸重量达到了五百斤佛郎机的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但限于刚才的产量,目前依靠刚才大量造炮还是不现实的,只能等到冶炼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才有可能。

    三月十八日,东校场。

    一大早,各营兵马都被集中到了这里,东校场之前一直都是张可大的驻地,足够安置众多兵马,后来为了分散训练的需要,这里仅仅驻扎了步兵三营的人马,现在都被召集到来一起了。

    孔有德穿戴一身盔甲,来到了校场的高台之上,看着眼前整齐列队的万余士兵,一股豪迈之气油然而生,这些士兵都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他们,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来回巡视一遍,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都不动如山的站立着,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或者东倒西歪,孔有德很欣慰,这两个月的训练没有白费,他们已经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但这一点而言,就已经超越了大明大部分的军队,现在他们需要的,就是一场战争的洗礼。

    “大声的告诉我,你们的誓词是什么?”

    “一切行动听指挥,永远效忠将军大人。关爱战友,关心同胞。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永不背叛。

    一切缴获要归公,不得奸淫掳掠,不得抢劫百姓……”一众将士将他们这两个月来,天天要背诵的誓词大胜吼了出来。

第241章 开拔

    感谢书友朱尚炳的秦国100起点币打赏。

    ……

    “很好,既然你们都记得,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希望你们也能一如既往地恪守誓言!”

    孔有德说道这里,顿了顿,然后又大声说道“今天召集你们,想必都知道是要打仗了,那本将军就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要打仗,这仗是为谁而打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不是为了你们的百总,千总,也不是为了本将军!更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而是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家人!

    在本将军掌控登州之前,你们过得什么日子现在应该还不至于忘记,那时,你们没有赖以生存的田地,没有可以御寒的房屋,吃了上顿没下顿,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被冻死,饿死,病死,为什么?

    因为这里是山东,不是咱们的老家辽东,即使受了欺负也没有人愿意替咱们说句公道话,哪怕本将军这样位居高位的人,也一样要在别人的屋檐下忍气吞声,那日子是真的苦啊!

    但现在不一样,你们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田地,也都盖起了茅草屋,虽然日子依旧过的很苦,但是好日子很快就要来了,不光是你们,你们的家人也很快就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了,以后也不用再忍受他人的欺辱。

    这样的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因为你们手上有刀枪,才能让那些心怀不满之人不敢放肆,你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们用自己受伤的刀枪来保护的。

    但朝廷的兵马很快就要打过来了,如果不能挡住朝廷的兵马,你们家里的田地恐怕又会被夺走了,就算在想过那种苦日子,恐怕朝廷也不会愿意了,朝廷不光要夺走你们的田地,还有你们茅草屋,夺走你们的妻女,你们的一切,包括,你们的生命!

    为了你们的田地不被夺走,家人不再受人欺辱,不再被冻死饿死,你们要做的,就是挡住朝廷的兵马,保护你们新的家园!

    告诉我,你们愿不愿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吗?”

    “愿意”“愿意”万余士兵异口同声的答道,如同雷鸣般的直冲云霄,回荡不绝。

    孔有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斗志,他们作战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保护自家未来的好日子,人都是自私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只有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才会奋起抗争。

    “好,既然你们能做到,那么就不要畏惧战争,你们身为军人,战争就是你们的工作,就如同你们以前身为农民,下地劳作一般。

    不过,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你们担心会受伤,会阵亡,本将军也担心,为了训练你们,本将军在你们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钱粮,如果你们轻易地阵亡了,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打水漂了!”

    你们已经艰苦训练了两个月,从最开始的弱不禁风,到现在不动如山,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这还不够,你们还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不了解战争的残酷,上了战场难免会慌乱。”

    “所以,这一次作战就是对你们这两个月训练成果的检验,你们的敌人并不强大,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卫所兵。

    你们之中,想必有一部分在辽东时都是军户吧,还有一部分山东的军户,即使不是军户,也应该对卫所兵有所了解,试想一下,一个常年吃不饱的卫所兵,跟身强体壮的你们打一架,谁胜谁负,一目了然,敌人并不可怕,你们只有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才算是合格的士兵。

    大胜告诉我,你们有没有信心击败敌人?”

    “有”又是一次如雷般的回应。

    下面的士兵们,虽然因为军灵依旧不动如山,但脸上洋溢着的兴奋掩饰不住,孔有德就是要通过这种贬低敌人的方式,来让这些还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们树立信心。

    “好,你们都是合格的战士,都是无坚不摧的战士。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全军听令,开吧拔!”在孔有德一声令下,近万人的大军就此开拔。

    尽管人数众多,依旧没有产生任何骚乱,事前已经制定好了进军计划,每一支兵马,都在各级将官和令旗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行事。

    除了白云龙,熊文斌,邓德明和一部分炮兵向南行进之外,其余兵马都开拔向东,犹如一条长龙般,声势浩大,绵延不绝。

    从登州到第一个进攻目标福山县城,差不多是一百三十里的路程,但孔有德率领八千兵马,一路疾驰,在三月十八日太阳还没完全落山的时候,就赶到了孙介镇,一个距离福山县城不到五十里小镇子。

    也就是说,这一天的时间,大军赶路八十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今天他们却办到了,孔有德开始还有些担心他们撑不下来,但是没想到居然只有不到一百人掉队,真的是难以置信。

    尽管这已经超过孔有德的期望了,但是对于掉队的几十人,孔有德依旧下达了处罚措施,如果在子时之前抵达,免予处分,若是第二日抵达,两天没饭吃,若是第二日太阳落山前没有抵达,直接开除军籍,收回军田

    其实这些士兵掉队不多,也很好理解,这两个月来不限量的食物供应,高强度的训练,不光把这些新兵们的身体强度练起来了,意志力也起来了,这种连续赶路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

    而且,这两个月的时间,蓬莱县和黄县已经牢牢的被孔有德掌控在了手中,后勤方面也被福伯这个老管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完全不担心后勤供应会出现问题,士兵们对打胜仗的信心也很足。

    不像以前那样,出征的时候后勤都得依赖地方官府,大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后,武将地位就一落千丈,地方官员想要在后勤上做文章,武将们除非靠山足够强大,不然只能忍气吞声,或者选择劫掠百姓获取军粮,明军的军机败坏,和这方面的情况脱不了干系。

第242章 夜袭

    孔有德还记得当初在商河和临邑,区区正七品知县,就敢用各种理由搪塞自己一个正三品参将,关键是自己当时还在体制内混,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时自己为了不闹出大乱子,也只好忍气吞声,还不准士兵劫掠地方,以至于在后来士兵们怨气鸡肋,加上鼠疫的双重作用下,士兵们最终还是崩溃了,爆发了营啸,弄到最后自己走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后勤供应跟不上,再强的军队,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己巳之变’的时候,山西总兵耿如杞率领的山西兵发生哗变,而后噪归,就是最好的诠释。

    当时山西兵的想法很好理解,老子辛辛苦苦从山西跑到北直隶,赶来替你们京城的老爷们卖命打仗,你们居然连饭都不管,让我们饿着肚子去跟敌人拼杀?那爷可不伺候,散了散了,各回各家了,回山西去好歹还有口饭吃,再不走,还没跟鞑子打仗战死,就先自己饿死了。

    现在有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不光孔有德这个统帅心理踏实了许多,下面的士兵们也是一样的,只要老老实实听将军大人的命令,让怎么打就怎么,其他的一律不需要操心,到时候英勇作战,拿战功就是。

    刚刚扎营完毕,孔有德就开始思虑着进攻孙介镇的问题了,尽管运输重炮的炮兵还在后方,预计要两天之后才能抵达,佛郎机也要等到明天才能抵达,但孔有德不打算等到那个时候再开战,眼前的孙介镇只是个不大的镇子,驻守的明军也不多,很容易拿下。

    根据斥候的调查,驻扎在孙介镇里面的明军一共是八百人,其中两百是明登州总兵吴安邦麾下的战兵,其余的都是奇山千户所的卫所军和福山知县临时召集起来的青壮。

    孙介镇只是个普通的小镇子,既没有护城河,城墙的高度也就一丈五的样子,而且能看出来很多地方都有残缺,都是临时修补起来的,并不算多难打。

    于是,孔有德就决定连夜攻城,攻城的主力当然是新兵,一共九百人,程希孔和孟有才麾下火铳兵各三百,崔永平麾下步兵三百。

    除了带队的几个把总和百总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老兵,尽管如此,孔有德依旧对他们很放心,因为黑夜,就是他们最大的帮手。

    大明朝这个时期,能够进行夜间攻击的部队屈指可数,到目前为止,孔有德也只知道彭友谟麾下的神武左营罢了,至于为什么少有部队能够夜间攻击,其实就是因为夜盲症。

    现代人几乎很少也有夜盲症的,无法体会出那种感觉,正常人哪怕光线昏暗一些或者在晚上,仍旧是你能够看清楚的东西的,但是有夜盲症的人,到了晚上就跟瞎子没什么区别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孔有德夜盲症的了解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病因很简单,也就是缺乏维生素a。

    大明朝的士兵普遍营养不良,也就导致维生素a的长期缺乏,夜盲症普遍。

    维生素a含量多的食物其实很多,比如动物肝脏,胡萝卜,蛋黄,玉米,红薯等,这些都是高中生物课本上的东西,孔有德还有点印象。

    玉米传入明朝时间不长,红薯虽然长一点,但是大多都被安置好的辽民们拿去栽种,当种子用了。

    蛋黄和动物肝脏又太奢侈,胡萝卜倒是从宋朝就开始传入中国,山东又作为主要种植区(后世山东依旧是胡萝卜主产地),自然成了上上之选。

    当然,单单依靠胡萝卜补充维生素a,对于这万余人的军队来说,仍旧是太奢侈了,孔有德只好另想了一个法子,松针煮水。

    将松针熬上半个是时辰,然后滤掉渣子,就可以饮用了,尽管很难喝,但是在强大的军纪面前,这些士兵只能捏着鼻子喝下去了,配合着胡萝卜一起,不到十天的时间,除了很少一部分人,其他士兵的夜盲症都得到了解决。

    除此之外,孔有德还曾下令过,对他们进行夜间训练,基本上都是三天一次,十几次的夜间训练下来,他们的夜间行动能力也没有都多大问题了。

    很快,崔永平,程希孔,孟有才便将新兵们集中起来,并且宣布了作战计划,让他们做好攻城准备。

    这次攻城的难度并不大,也就一丈出头的城墙,城内敌军只有两百是战兵,其他的都是凑数的,而且夜间他们基本上无法做出什么有效的抵抗。

    “开始吧!”孔有德淡淡的下令道。

    今天是三月十八,虽然不是圆月,但在这无云的夜晚,仍旧将大地照的透亮,连火把都不需要打了,九百新兵抬着简易的攻城器械,开始朝着城墙进发了。

    ……

    孙介镇,中军大帐。

    明亮的大帐内,坐着十几号人,不难看出,每一个人脸上都写着一个大大的‘愁’字,他们在为接下来的防守任务烦恼。

    寂静了片刻,一个肥胖油腻中年人起身,有些慌乱的说道“丁大人,这贼兵来势凶猛,短短的一天时间就赶到这孙介镇了,想必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这如何御贼,还望丁大人那个章程出来啊!”

    说话之人,正是奇山千户所的千户侯良,看起来像是有两百斤的样子,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肉都在抖,完全不像是一个带队的军官,到更像是一个土财主。

    其实,这是现在很多卫所军官的写照,卫所的军官侵占屯田也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情,侯良作为世袭的奇山千户所千户,早就是奇山一代最大的地主了,军户们沦为他的佃户,

    可以说,他父亲和祖父都没有他的日子过的滋润,他祖父的时代,倭寇入侵朝鲜,偶尔还会有倭寇的船只到这山东地界骚扰生事,还需要防备一二,他父亲的时代,辽东的建奴又开始闹事了,山东和辽东隔海相望,朝廷的军队在辽东节节败退,山东也必须要防备建奴渡海攻击,日子也是过的提心吊胆的。

第243章 杀光他们

    到他接任千户的时候,旅顺已经收复了,登莱已经开军镇了,不需要再担心建奴随时会跨海打过来了。

    而且人家战兵系统根本瞧不起他们卫所兵,奇山所除了派些人参加两操,基本没啥事了,还不需要自己带队,剩下的日子就是吃吃喝喝玩女人,快活似神仙。

    没成想,居然出了这么一伙辽东贼军,悍然攻下了登州城,让他也提心吊胆起来,生怕哪一天叛军突发奇想,来打他的奇山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只得忍痛拿出部分钱粮,对自己麾下的家丁们进行训练。

    二月初,新任的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一起发来公函,要求登州境内所有的卫所,都听从登州总兵吴安邦的调遣,抵御叛军。

    没多久,吴安邦便发来调令,让他率领奇山千户所的全部卫所兵,开赴孙介镇驻守,侯良又不是笨人,如果叛军南下攻打宁海和福山,孙介镇就是第一个据点,到时候自己可就要直面贼军了,他可不愿冒这个险,用各种理由搪塞。

    这吴安邦也不废话,直接派遣把总丁正率领二百战兵,开赴奇山城,要求他率军出发,他仍旧是选择闭门不出,他就不信丁正敢发兵攻打奇山城。

    再次让他没想到的是,丁正居然真的攻城了,两门佛郎机三下五除二就把奇山城大门轰开了,如此局势之下,侯良只得老老实实跟随丁正,率军开赴这孙介镇驻守,来的话叛军不一定向南进攻,不然的话,他估计丁正很有可能以违抗军令将他处死。

    而眼前的把总丁正,就是他口中的丁大人,尽管丁正的兵马还不到他的一半,而且把总的品级也要比千户低上许多,但他可不敢在丁正面前充老大,谁让自己手下的兵,根本打不过人家呢,当初佛郎机一响,城头的卫所兵直接跑光了。

    丁正也很烦恼,他也没有料到,叛军居然会这么快就赶到孙介镇。

    自从叛军拿下登州之后,就开始对各个交通要道设立关卡,检查来往行人,并且四处都有游走不定的侦骑,抓捕形迹可疑之人,搞得总兵吴大人派出去的城池后损失不小,而且还探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对于叛军今日早晨出发的消息,他持怀疑态度,毕竟之前发生过探子为了保命,不敢深入刺探,随便编了一些情报糊弄的事情,说不准叛军今日早晨出发的情况,也是探子编出来的。

    是啊,这天下哪有一天行军八十里的军队?一天行军六十里也就是骇人听闻了,八十里这不扯淡吗,也就是说,这股叛军很可能昨日一早就出发了,两天行进八十里,之前叛军从青州到登州的速度就是一天四十里,看来就是这样。

    想清楚这些,丁正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自信满满的说道“侯千户,你没打过仗,不了解军伍之事,大惊小怪了。一日行军八十里,普天之下还没有一支步兵能做到,定然是那斥候谎报军情,叛军肯定是昨日就出发了。

    据本官所知,叛军精锐已经全部攻打莱州去了,城外的叛军不过是一批乌合之众,你也不必太担心!”

    侯良对于丁文的嘲讽并不在乎,因为他说的是事实,但他还是不放心“丁大人,就算这叛军是乌合之众,可叛军有好几千人呢,咱们现在还不到一千人,这城可怎么守得住啊!”

    丁文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侯千总,如果用你手下的人马来打本官麾下的二百兵马,你觉得要多少人才能取胜?四百?六百?恐怕一千人都赢不了吧!

    这打仗可不是人多就能赢,咱们有着城池为依托,还有两门大炮,抵挡叛军绰绰有余。

    吴大人早就已经做了部署,咱们只需要守住三日即可,三日过后,就是叛军覆灭之时!”

    听了丁文这话,尽管手下的兵马被丁正穷不起,但侯良的信心也充足了不少。

    是啊,吴大人身为总兵,必然深谋远虑,要是坚守到那个时候,吴大人将叛军一网打尽,自己坚守城池,必然有功,到时候还能往卫指挥佥事的位置爬一爬,若是运作得当,卫指挥同知也不是不可能啊。

    接着丁正又说道“御敌方略,本官已经拟定好了,这首先嘛……”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声,打断了丁正的话语,纵使没打过仗的侯良,也依然能听出来这是火铳的声音,突如其来的响声差点吓得他从椅子上滚落下来,丁正的心也被提了起来,迫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没过多久,一个丁正的亲兵跑了进来,说道“丁大人,不好啦,叛军开始攻城了!”

    顿时,听到这个消息,账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好在丁正比较果断,说道“慌什么,这定是叛军的疑兵之计,随我去城头查看战局!将所有兵士喊起来,准备御敌!”

    说罢,便率领着亲兵和麾下两个百总走出大帐,侯良和他会下的百户们犹豫了片刻,也跟着出去了。

    正在丁正沿着主街道向北城门前进的时候,火铳的声响越来越大,没过多久,就看到一直打着火把的军队出现在了视野之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南前进。

    丁正的心顿时凉了一截,叛军居然已经打进城了,他之所判断出这支军队是叛军,因为他们穿着与明军鸳鸯战袄完全不同得服装,和斥候们汇报的叛军服装几乎是一样的。

    丁正知道,这个他所能做的,只有硬着头皮迎战了,眼前的这股叛军人数并不多,只有不到一百人,他身后跟着的亲兵和两个百总的亲兵加起来都有三十多人,对付这些乌合之众的叛军绰绰有余。

    “兄弟们,都随我冲,一个人头五两银子,杀光他们!”说罢,便带头向前冲去。

    尽管人数不占优势,但是这一支三十多人的明军,一往无前的冲锋,就像狼群一般,仿佛对面就是一群待宰的羊群。

    另一边,代领这支百人队的是孟有才麾下的百总邱文,看到明军居然敢冲上来,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残忍的微笑。

第244章 悍勇的明军

    对面的明军只有区区三十多人,居然就敢冲锋,简直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正好,既然你们这么想死,那就送你们一程。

    刚刚攻城的时候,城墙上只有三十几个巡逻的士兵,他的部队登城顺序靠后,等他们上来了,那三十多人早就成了其他人的战利品,正愁没仗打呢,眼前的这三十多明军,就是最好的试刀石。

    “预备!”邱文大胜下令道!

    尽管这一百兵士都是新兵,但是这两个月的训练下来,他们已经能够对上级命令做到令行禁止,加上后一个多月刻苦的射击训练,熟练地做出了迎战动作,将鸟铳齐齐的抬了起来,点燃火绳。

    作为把总,丁正和他麾下亲兵的伙食水平,自然不会像普通士兵那么差,也就不存在夜盲症的问题,接近到一百步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些叛军了。

    作为靠军功爬上把总的人,丁正一眼就能看出来,对面的叛军都是没上过战场的,稚嫩的脸庞,毫无杀气,换言之就是一群新兵,丁正甚至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出恐惧,还有微微发抖的双手。

    这一批叛军,在他眼里不是人,而是是爬向千总之位的垫脚石,他边跑边吼道“弟兄们,叛军都是没上过战场的乌合之众,一鼓作气冲散他们!

    街道地形狭窄,他们的火器发挥不出效果,抗住第一轮,就是收割战功的时候!杀啊!”

    “杀啊!”

    尽管明军只有三十余人,但是喊出来的气势就像是上千大军一样,如雷贯耳。

    看着明军一步步靠近,而且口中大喊大叫,这些新兵们要说不害怕是假的,都希望百总大人赶快下命令,解决掉这些敌人,免得让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三十丈,邱文没有下命令,二十五丈,仍旧是没有下命令,士兵们的恐惧越来越大,在强大的军纪束缚下,仍旧没有人敢做出逃跑的选择举动,静静地等待着设计的命令。

    当明军接近到二十丈的时候,邱文大和一声“第一排,开火!”

    第一排的二十支鸟铳响起了轰鸣声,由于士兵们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邱文命令过后都没有任何迟疑就扣下了扳机,二十支鸟铳的声音几乎是同一时刻响起,仿佛一声惊雷。

    与此同时,对面也传来了一声声惨叫,撕心裂肺。

    “第二排,开火!”

    “第三排,开火!”

    ……

    随着邱文的一声声命令,火光和轰鸣声大作,烟雾也升腾而起。

    这些火铳兵们进行着射击,后退,装弹,等待再一次射击的命令,有条不紊,火力持续不断。

    尽管烟雾遮挡了视线,让他们无法看清明军的具体位置,但是明军的火把就是最好的目标,一批批弹丸飞向明军之中,每一次射击之后都有新的惨叫声传来。

    等待第一轮射击结束,正在邱文准备下令第二轮射击的时候,变故发生,只见还没散尽的烟雾中,突然冲出十三四个手持钢刀的明军,对着火铳还没有举起来的新兵们大肆砍杀。

    他们都是战兵的精锐,挥砍的每一刀都很利索,没有任何多余而花哨的动作,而且对准要害,争取一刀毙命。

    前面一排火铳兵没有料到这种情况,火铳都没来得及举起来,根本无力招架,片刻间就有七八人被砍翻再地,除了被一刀毙命的,其他的都痛苦的在地上打滚,惨叫声不绝于耳。

    后面火铳兵因为内心的恐惧,连忙举起手中的鸟铳,对着突然出现的明军扣动了扳机,然而前方不光有敌军,还有友军,弹丸可不会长眼睛,

    就在这一瞬间,不光有两三名敌军被击中,前排的鸟铳兵也有六七人承受了弹丸的攻击,场面顿时变得混乱不堪,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再也承受不住内心的恐惧,开始向后逃跑。

    这一切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邱文刚反应过来,就发现已经有不少士兵逃跑了,他知道如果不遏制住这股势头,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绵养,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虽然眼前的明军还不到十人,但是邱文看得出来,这些不是普通的明军,看为首之人的装束应该是把总,这些很可能都是他的亲兵。

    亲兵作为明军战兵里面的最强战力,各方各面都要强于普通士兵,最重要的就是悍不畏死,三十多人被火铳击杀了大半,剩下的仍然敢跟着主将冲杀,完全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如果任由新兵们溃散,尽管麾下还有八十多人,最后都会成为十来个明军的刀下之鬼。

    “擅自撤退者,按逃兵处置,格杀勿论!”邱文大胜吼道,试图阻拦新兵们的逃跑,然后挥刀朝着一个从他旁边经过的新兵砍了下去,这个倒霉的新兵直接被一刀毙命。

    这一举动,震撼了其他想要继续逃跑的新兵,邱文也不管他们的反应如何,如果不能挡住明军,他斩杀多少逃兵都无济于事,最后依旧是彻底溃败。

    他从传令兵手中接过自己的那把专用燧发枪,对着正砍的兴起的明军把总就是一枪,然而这一枪并没有命中,而是命中了另一名明军。

    此时已经来不及装弹了,他从一个新兵手中抢下鸟铳,点燃火绳,然后对着那个把总扣下扳机,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依旧没有命中,而那个明军把总也注意到了他,砍倒一个新兵后,开始朝他冲过来。

    邱文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再让他抢一把鸟铳射击一次了,尽管他很擅长鸟铳远程射击,但是近身拼杀的功夫并没有荒废,这个时候只能近战。

    他将手中射击完毕的鸟铳狠狠地扔向明军把总,抄起手中的钢刀,朝着敌人冲去,双方近战搏杀起来,麾下的两个什长也加入战船,但是明军把总的悍勇超乎他的想想,片刻功夫,两个什长也被砍倒在地,生死不知。

    邱文也有些招架不住,明军把总挥舞着手中的钢刀,向邱文劈过来,邱文双手握住钢刀格挡,招架不住之下,钢刀被直接挑飞了,本人也被一脚踹翻在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405/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作者:多极世界所写的《明末阴雄》为转载作品,明末阴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阴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阴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阴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阴雄介绍:
明末的世界很精彩。英国从内战中解脱出来,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奥斯曼正在经历最后的辉煌,随即便开始衰落,最终沦为“西亚病夫”。俄国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东欧的征伐,向着“俄罗斯帝国”迈进。荷兰,西班牙,波兰等,也开始由盛转衰。法国,葡萄牙,莫卧儿帝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主角穿越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此时的大明,朝廷中枢党争不断,黎民百姓生存艰难,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祸乱不断,文明被野蛮战胜的悲剧即将上演。既然无法挽苍天于将倾之际,拦狂澜于将倒之时,那就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基业,参与到这轰轰烈烈的世界浪潮之中。让神州大地,不再陷入野蛮的异族统治,不再如历史上那般沉寂。明末阴雄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阴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阴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