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TXT下载东晋北府一丘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全文阅读

作者:指云笑天     东晋北府一丘八txt下载     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千五百三十九章 亲家再叙当年事

    一个时辰后,刘裕默默地站在刘怀肃家边上的一个小坡之上,看着刘家院里正在披麻戴孝,号啕大哭的一众亲人,江风吹着他的脸,而在他的身边,徐羡之一身便装,与刘裕比肩而立,轻轻地叹了口气:“世事无常,想不到三个月前的分离,竟成永别。我来晚了,都没见上怀肃的最后一面!”

    刘裕闭上眼睛,喃喃道:“羡之,你可知道,怀肃临走前最后还放心不下的是什么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怀肃无子,最放心不下的,恐怕还是身后继嗣之事吧,要是一辈子的拼搏,最后付之流水,只怕谁也不会甘心的。”

    刘裕睁开了眼睛,平静地说道:“除了这点,他更跟我谈了很多,以他的情况,虽然无力回天,但多撑个几天还是可以的,就是因为一口气说了太多,才一下就走了。到最后,他割舍不下的,是亲情!而不是自己的功业。”

    徐羡之喃喃道:“亲情,唉,这点上我真的要羡慕你们刘家,你们兄弟一个个都…………”

    刘裕摇了摇头:“羡之,为什么现在你跟我说话,已经这样生份了?什么叫你们刘家?从小到大,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把我放在了你们这个外人的位置上了?”

    徐羡之的脸上肌肉微微地跳了跳,摇了摇头:“寄奴哥,不是我要见外,生份,小时候我们可以童言无忌,你一直就是我最尊敬,最可靠,一直保护着我的大哥,甚至说这辈子到了今天,你也一直是在保护着我。但是,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姓徐,你姓刘,甚至连我们的孩子…………”

    刘裕正色道:“难道只有同姓才是亲人吗?我们的孩子成了一家人,我们从小是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为什么你我现在就成了外人?”

    徐羡之不假思索地回道:“不,我们当然不是外人,我们仍然是兄弟,是朋友,但你毕竟是掌了天下大权的,我这时候要是再谈一家人,是不是有攀附之嫌呢?”

    刘裕摇了摇头:“兴弟和逵之走到了一起,不是象那种世家间的联姻,而是因为他们自幼青梅竹马,互有好感,又在兵灾中生死与共,一起逃了出来,所以才会永结同心。他们是这样,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成年后又在一起共事,平定妖贼,讨伐桓玄的长年累月战斗中,我们同心协力,现在我们建义成功,我手中的权力,是全体兄弟们一起拼来的,也包括你羡之的一份,难道,我们现在就不是亲人吗?”

    徐羡之低下了头,默然半晌,才幽幽地叹道:“寄奴哥,其实,有些事情也不需要我说破,你的身边有了穆之,我就…………”

    刘裕笑道:“那又如何?难道我这辈子只能有胖子一个朋友,一个帮手吗?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当年我在京口跟希乐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身后的小弟也有几十个吧,你那时候怎么不说我身边有二柱子,就不需要你了呢?”

    徐羡之抬起头,笑道:“跟小时候哪能一样,小时候打赢了无非是多分几个木马,玩具,可现在,手中的权力,可是成千上万人的生杀大权啊。”

    刘裕正色道:“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了权力,关系千千万万人的生死,所以我们得对这些权力有敬畏,更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每个决定,都可能改变很多人的一生。我们起兵夺权,推翻桓玄,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而是能让平生之志,得以施展,再也不会受到黑手党这样的阴谋组织的干扰和阻碍,难道今天,你的这个志向变了吗?”

    徐羡之大声道:“不,我的想法,从来没有改变,寄奴哥你知道吗?从小你就说,你要北伐中原,夺取天下,解救所有的天下汉人百姓,但这些,从来没有真正地打动过我,你真正打动我的,就是以前在京口的时候,明明有着带头大哥的实力,明明可以跟希乐一样,靠着拳头横行一方,在各个店铺和小摊子上收例敬钱,也能让家人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你没有。你选择了保护弱小,得罪强敌。为了我们在渡口的这些个小摊子,你跟希乐,长民他们打得不可开交,浑身是伤,从那一刻起,我就认定了,你是我这辈子值得依靠的人,因为你不止有强力,更有仁义之心!”

    刘裕笑道:“这是我做人的信条,我娘从小就教育我们,这辈子做人要有义气,骨气,勇气。你们都是我的乡亲,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这蒜山乡,七里渡,我总是要出手帮忙的,希乐他们去做大户的生意,收有钱人的钱,我不反对,但你们个个都是家境贫苦,每天在渡口吆喝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再来收你们的孝敬钱,就太过分了!”

    徐羡之摇了摇头:“希乐也不是那种啥钱都收的恶霸,他更多的是要来抢地盘,收不收是他的事,但这个地方必须要效命于他,这是你跟他冲突的根本原因,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如此。”

    刘裕叹了口气:“以前在京口,我们打了十几年,最后还是和平共存了,现在我相信也能如此,不过,羡之,听你的意思,难道现在的我,和当年保护你的那个京口刘大,有什么变化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正色道:“不错,现在的你,已经渐渐地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为了你的理想,为了你的功业,你开始要强迫别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流血流汗,你不再保护弱小,而是驱使弱小,不施仁义。”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不算是驱使弱小吧,我没有让他们交比以前更多的税,征更多的丁,甚至现在移民江北的屯田户,我还让他们免赋税三年,我不明白,这哪里是驱使弱小,不施仁义了?!”

    徐羡之哈哈一笑:“可是,你最后的目的是为了北伐,只要战端一开,那无数的百姓都要陷于水火,用千千万万人的尸体和眼泪来实现你的儿时梦想,真的好吗?”

    说到这里,他转头一指刘怀肃家:“还没北伐,怀肃就为了你的大业而死了,这样的事情,还要有多少?!”

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与世为敌皆为民

    刘裕大声道:“怀肃不是为了我的大业而死,反桓灭楚,恢复大晋,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事关所有天下正义之士的事,羡之,难道你起兵复晋,是为了我刘裕吗?”

    徐羡之冷笑道:“是,怀肃的伤,是在讨伐桓振的最后一战落下的,但他为什么会有受伤?为什么最后无法治愈?为什么会毒气攻心?难道这跟你脱不了干系吗?”

    刘裕一时语塞,想到刘怀肃当时伤口的情况,视线又开始变得模糊了。

    徐羡之沉声道:“你为了要牵制希乐,为了不让希乐独立大功,为了让全军上下明白,北府军只有你才是真正的核心,所有人的功劳,都可以由你一手操纵,这才设下计划,让怀肃半路杀出,桓振当时兵力强大,又急于决战,即使是希乐和无忌也不敢轻撄其锋,你却让怀肃以阿寿的旧部,独自挡在他必经之路上,虽然怀肃拼死力战,打垮了桓振,但这一战也是损失惨重,两千多老兄弟,永远地倒在了战场之上,又何止一个怀肃?!”

    刘裕咬了咬牙:“难道我就应该放弃阻击桓振?让他再各地流蹿,害死更多的人吗?只要是战争,就会有牺牲,这不是请客吃饭!”

    徐羡之哈哈一笑:“是,怀肃这战重伤,也是理所当然,上阵打仗,哪可能没有损伤呢,但他中了箭,受了伤,你不去好好地治他,而是让他继续在那里代替你跟希乐斗下去,荆州新平,万事复杂,就算是生龙活虎的人,这时候去处理这些事情,也会心力憔悴。你要做的,是要把那些在后方看热闹的世家子弟,还有负责移民江北的那些得力助手,派到荆州去处理事情,这样无论是怀肃,还是兔子,都不会死!”

    刘裕厉声道:“他们不是我累死的,我再说一遍!难道你以为我们在这里是吃饭睡大觉,无所事事吗?我从建义成功以来,就没有一天睡超过两个时辰的觉,胖子更是每天要处理上千份公文,你看他现在累成啥样了?不是只有你们前方打仗才叫辛苦!京城的事情有多复杂,想要完成大业有多困难,别人不懂,你徐羡之还不懂吗?!”

    徐羡之冷笑道:“我是懂,大晋有的是治国良才,却在你这里几乎无人可用,一边是让胖子,怀肃,兔子他们累得吐血,你自己也累成这样,另一边是世家子弟们想要做事却没有官,没有爵。当年诸葛亮就是因为信不过他人,不肯放权,军中有杖二十以上的小事都要他亲自处理,最后把自己给累死了,你现在不就是在做同样的事吗?!”

    刘裕双眼圆睁:“是我不想让世家子弟出来做事?是我没给他们官爵?光跟着希乐出征的世家子就有好几百了,可他们做什么了?庾悦,郗僧施这些人,到了豫章就称病不起,只想捡现成的功劳,却不肯出力,这难道还怪我了?”

    徐羡之摇了摇头:“因为希乐跟他们说,你们不用上前线,一切有我,最后功劳会带你们分,有了这句话,他们干嘛还要辛苦拼命,干嘛还要流血流汗?”

    刘裕气急反笑:“这话是我说的?他刘希乐让这些世家子弟们不出力,还要怪到我刘裕头上?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徐羡之平静地说道:“那就要问问你刘裕,为什么会跟世家子,跟你的好战友刘希乐同时成为对手,让他们走到一起了。”

    刘裕咬了咬牙:“我自认我已经让步足够多了,难不成要我解甲归田,把所有的权力让给刘希乐和原来的世家高门,这才可以?!”

    徐羡之轻轻地叹了口气:“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你想改变天下的现状,我说的改变,不是指北伐,而是说大晋这百年来的定制。世家天下,高门贵阀,所有人已经接受了这点。京八兄弟建义成功,本可以顺顺当当地升为这些高门世家,把建义中打倒和消灭的家族踢掉,自己取而代之,再按以前的那套方式运行,为什么你要另起炉灶,要把天下世家的好处分给那些跟你不相关的平民百姓?你这样刨世家天下的根,又一时找不到可以代替世家为你治国理政的人才,这样真的好吗?”

    刘裕一动不动地看着徐羡之,久久,才叹道:“原来,你从一开始,就不支持我的理念,不支持我让天下人人平等,不受欺压的理想。”

    徐羡之摇了摇头:“少年时的我,因为见识不够,会支持你的想法,但现在你我已经人到中年,总得现实点。世家天下能维系百年,自有其道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掌握了治国的人才和文化,离了他们,你连一个京口郡都治理不了。你确实可以战场上所向无敌,但你不可能把天下百姓都当成军队来管理。寄奴啊,现在你的处境非常危险,世家高门不会跟你真心合作,而北府兄弟也跟你生出裂痕,在这种时候,你应该退让,妥协,而不是继续坚持你那不切实际的梦想!”

    刘裕冷冷地说道:“我怎么就不切实际了?现在我跟希乐的矛盾已经暂时解决,他也离京出镇豫州去了,我相信刘婷云经此一事,会老实很多,她再也不可能害到我和兄弟们了。”

    徐羡之叹了口气:“寄奴啊寄奴,你真的以为找些儒家经学之士来庠序,来教功臣子弟们读书习字,就可以帮你弄出足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以取代现在的世家高门吗?你以为象夫人这样的人,她会看不出你的想法?如果连谢家都最后站到你的对面,你的大业,还可能成功吗?”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羡之,你知道什么事情,或者说谁想通过你来跟我说什么,但请直说,今天你说任何话,我都不会怪你,怀肃走了,我心如刀绞,但日子还要继续,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发生,所以,我需要听听你想要的!”

第二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念相左针锋对

    徐羡之看着刘裕,眼中光芒闪闪,他沉声道:“寄奴,今天的所有话,都是我自己想到的,作为多年的朋友,兄弟,作为大晋的臣子,我都必须向你这个大哥,向你这个掌权者来说,哪怕你一怒之下杀了我,我也无怨无悔。”

    刘裕点了点头:“我说过,今天你无论说什么,都没有关系,我刘裕不是桓玄,没到听不得逆耳之言的程度,但我想听你的心声。羡之,从建义之后,我们几乎就没有这样交过心,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从来没有认识过你,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徐羡之咬了咬牙,说道:“我是士人,我徐家虽然并非顶级的世家高门,但也是累世士族,所以,我不会完全站在京口人的立场上,因为在这里,以寒人居多,他们代表不了整个大晋,至少,代表不了上层。”

    刘裕摇了摇头:“我不认为京口人不能代表大晋,大晋不是只有士人的大晋,也是需要猛士们流血卫国的,文武两道,并非殊途,但缺一不可。”

    徐羡之点了点头:“但武夫们缺乏文化,不懂治理。哪怕行军作战,其军粮辎重也是要依靠世家子弟们出任参军,以前更是武人不懂兵法,指挥也要靠熟读兵书的世家子弟。直到近三十年来,随着世家子弟们进一步好逸恶劳,不习兵事,才慢慢地失去了对军中的控制。而北府军的建立,最早是以在两淮地带长期跟胡人作战的流民为主,这些流民靠着不停地战斗,积累了自己的经验,所以,刘牢之,孙无终他们为将为帅,取代原来的如谢家这样的世家子弟掌军,出人意料,却又是在情理之中。”

    刘裕微微一笑:“是啊,就算是北方的胡人,他们很多连字也不识,但不妨碍他们有很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兵法这些,无非是把前面的战例,治军之术通过文字纪录下来,真正要应用,还是得因地制宜,岂能受限于一些书本呢?”

    徐羡之跟着笑了起来:“可是,就算指挥可以靠经验,布阵可以靠训练,但粮草军械这些,不是靠目不识丁的军士就能解决的,就算是你现在,也得靠着胖子这样的人来做参军,管好后勤吧。”

    刘裕点了点头:“正是,所以我需要京八兄弟们的子侄开始学习文化,就是不想在这方面受制于人,难道这样有错吗?”

    徐羡之叹了口气:“你不应该这样心急的,连我都能看出,现在之所以世家高门还能跟你合作,就在于还有这些制约你的手段,你现在连他们的庄园和佃户都开始动了,但夫人却没有跟你翻脸,你以为是念着几十年的交情吗?才不是!是因为夫人还有制约你的手段,那就是你的军中,仍然离不开世家子弟,哪怕刘穆之,最后让他选边站,也多半是会站在世家一边。”

    刘裕咬了咬牙:“我并没有想取代世家高门,只是不想象你说的这样受制于他们。他们的子侄从军,我也会给建功的机会,如果真有象玄帅这样的兵法大师,我也会让他独自掌军,建功立业。大家应该一起为了大晋而努力奋斗,为何要这样相互牵制和防范?”

    徐羡之冷笑道:“大晋?你说的为大晋努力,是什么意思?就是开发江北,架空世家,北伐胡虏吗?那这样的大晋,是世家高门所需要的吗?”

    刘裕沉声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大晋是所有子民的大晋,不是这几百几千个世家高门的,那种高高在上,吸吮民脂民膏,当吸血鬼,寄生虫的世家高门掌控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少年时想要做的,是北伐胡虏,因为这些胡人占了我们汉人的地盘,奴役我们的同族,可是现在,我才发现,我最需要解决的,不是胡人,而是这些寄生虫!所幸的是,这样的事,我到目前做的还不错。”

    徐羡之笑道:“是,你是可以杀了王愉满门,但你现在离了世家没法治理天下,你以为这些儒生就是好人?他们没有权力的时候看起来忧国忧民,但是一旦掌握大权,还不是为所欲为?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他们多少次败坏国事,党争误国?多少次打着大义的旗号去诛除异已?儒家的经学大师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去派刺客刺杀自己的学生,就算是殷仲堪这个大奸大恶之徒,不也是满口忠孝仁义?今天范泰他们借你的权势东山再起,明天你也许就会发现,他们会比玄学之士更可恶!”

    刘裕咬了咬牙:“起码,今天的范泰,能帮我教育功臣子弟们读书习字,这天下的道理,历代的兴亡,尽在书中,一个人的思想,是不会轻易被人所左右的,忠孝仁义,保国卫家这些道理,无论何时也不会过时!”

    徐羡之摇了摇头:“可是打着这些大道理,却是行不轨之事的,你无法防范。当年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们,同样是打着尊君爱国,还政于帝的旗号,去对付谢安和那些大世家的,你今天所做的,不过是他们当年的重演而已。”

    刘裕哈哈一笑:“他们是为了自己夺权后可以花天酒地,欺压民众,而我,是真的忠于大晋,想为大晋的百姓和全天下的汉人子民做实事,难道在你的眼中,我是司马道子和王国宝这样的人?”

    徐羡之面不改色,沉声道:“不,你不是他们这样的人,不过在我看来,你比他们的危害更大!他们最多是掌权之后把原来世家高门鱼肉百姓的那套拿来让自己享用,而你,却是给百姓一个不切实际的希望,把他们从世代所居的地方骗出,到那杀机四伏的江北,然后再打着北伐的旗号,驱使他们送死,拿走他们的田产,征发他们的子女,所图的,无非是一个北伐英雄的虚名!”

第二千五百四十二章 勿谓余言之不预

    刘裕咬着嘴唇,摇着头:“你怎么会这样看我?难道北伐不应该吗?难道打倒世家高门,让百姓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应该吗?什么叫不切实际的希望?现在江北的移民有了自己的田地,可以不用再当牛作马了,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怎么就不切实际了?”

    徐羡之叹了口气:“如果你能维持现状,不动兵戈,还算好,但一旦你真的自以为是到提兵北伐,那他们现在有的一切,都会失去,而这,就叫不切实际!”

    刘裕笑了起来:“只要我北伐成功,灭了南燕,那江北将从此永远成为内地,变得安定,太平,这点你难道看不出来?”

    徐羡之摇了摇头:“那万一打输了,让胡虏反过来摧毁江北,又怎么说?”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是在怀疑我打仗的本事吗?羡之,我觉得你不应该对这点有所怀疑啊。”

    徐羡之正色道:“大晋这百年来,无数次北伐都失败了,你凭什么就以为自己会超过所有的先人?在我看来,现在根本没到那个时机,大晋内部矛盾重重,你跟世家之间又是面和心不和,一旦你真的要北伐,他们在后面象以前黑手党一样地下手,你怎么办?”

    刘裕不屑地说道:“黑手党已经给消灭了,再也不会有这样地下害人的阴谋组织,而世家高门,也给排除出了明面上的朝堂之上,不得掌大权,如果真的时机成熟,将要北伐之时,我会集中全国的物力,军力,雷霆一击,目标也只限于一州一地,不会贪多嚼不烂,你告诉我,有什么失败的可能呢?”

    徐羡之冷冷地说道:“想要在背后黑你的,可不止是世家高门,难道你的建义兄弟,现在就完全可靠,值得信赖吗?”

    刘裕沉吟片刻,说道:“我相信,希乐不至于这样,他会跟我在朝中争权,但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一起战斗的时候,他还没有在我背后捅过刀子。”

    徐羡之哈哈一笑:“是吗?难道在乌庄那次,偷袭你的不是他?”

    刘裕咬了咬牙:“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是为了执行刘牢之的命令,要除掉我。可现在,他不听命于任何人。而且,他也清楚,在这个时候,北府巨头间不能内哄,会让别人捡了便宜。”

    徐羡之摇了摇头:“现在确实没有人能号令得了他。但他要是自己愿意,那又如何呢?他也知道,论打仗,比军功,是比不过你的,就算现在比发展,也不是你的对手,这回他西征大胜,不仅得了功,也大大地扩了军,本来想以此为本钱逼你让步,结果回来一看,发现你这一年多经营吴地和江北,居然实力比他一路招降收编还来的快,而且天下各地的州郡,大将大帅,你都安排好了,就是连朝政,也没他发挥的余地。这回跟你斗成这样,最后还是一无所得,只能去边郡上任,你说,他会甘心吗?”

    刘裕冷冷地说道:“他不甘心又能如何?这次我已经跟他说得清楚,该让的,能让的都让了,别的也不要痴心妄想,无忌也赞成我的观点。现在他人不在京城,又能兴起什么风浪?”

    徐羡之笑道:“世家高门手中无兵,刘希乐手中无权,单打独斗都不是你的对手,但要是两边联手,就不一样了,你要北伐,仍然需要后方的粮草辎重,哪怕是用江北的屯粮,也是要从现在世家们的新庄园里征集,现在你人在江北,大军在江北,他们不敢不从,但要是你率军北伐,深入齐鲁之地,那他们听不听话,可就不好说了。”

    刘裕沉声道:“他们还敢不给军粮?我这里会留下征粮的兵马,若有人敢搞鬼,先灭了他!”

    徐羡之摇了摇头:“要是刘毅同时也北伐呢?你出兵南燕,他也可以去打后秦啊,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但也同样有征调兵粮的理由和借口,到时候江北的世家高门,会把粮食给你,还是给他?”

    刘裕睁大了眼睛:“这样也行?!”

    徐羡之叹了口气:“要玩这种阴谋手段,有的是办法,甚至他们还可以制造些山贼,流寇,甚至是引南燕的轻骑进入江北,到处掳掠,到时候刘毅就有借口率兵过来镇守,他要是来了,你还指望前线的大军能收到一粒米,一颗粮?!”

    刘裕咬了咬牙:“希乐不至于跟我这样彻底对立,他图什么?!”

    徐羡之正色道:“他图的你还不知道吗?刘毅从来不是肯居于人下的,谁挡在他上面,他就要把谁搬走,以前建义之时认你当盟主,但现在,他觉得可以跟你至少是平起平坐,这回你没分权给他,表面上看他最后还是屈服,但实际上怀恨在心,而能让他有资格跟你斗的,就是世家高门!”

    刘裕摇了摇头:“我就不明白了,世家高门现在跟我也是合作状态,你成天说他们要跟我为敌,甚至挑拨希乐和我的关系,证据何在?就因为我现在找了些儒生进庠序教学,就是他们的敌人了?”

    徐羡之笑道:“这只是你的一个策略罢了,你想让这世上人人平等,平民百姓都能翻身,这个理念就是跟世家天下根本对立的。要是人人平等,不受人驱使,那他们怎么高高在上,怎么驱使人力物力?这个道理,夫人这样的人会不明白吗?”

    刘裕沉声道:“可是夫人自己从来没说过这是不对的,到目前为止,她跟我都是谈合作,可从来没有对抗过。包括让世家子弟从军,让吴郡的庄丁佃户们移民江北,这些都是夫人出面组织的。”

    徐羡之淡然道:“那是因为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也就是继续保持世家天下这个条件下,跟你合作,对谢家继续成为世家首领,是有利的。可是,如果你是要断整个世家的根,那就是两回事了,到时候她会从你最大的助力,变成你最大的敌人!勿谓余言之不预也!”

第二千五百四十三章 人亡政息空余恨

    徐羡之看着刘裕的目光,炯炯有神,声音抑扬顿挫,透出一股子魔力:“寄奴,我并没有和夫人有过什么交流,到现在为止,所说的所有话,都是我个人的判断,但是,作为士人的一员,作为新世家的一员,我仍然有我的立场,更不用说夫人了。如果我这辈子的奋斗,最后就是让逵之和兴弟继续过我们少年时的生活,继续在京口住这土房子玩泥巴,那我们这么多年又是在做什么?”

    刘裕咬了咬牙:“我承认,不能让所有人按我的理想来,大家出来混,就是求富贵,可我也给了大家富贵啊,你难道没有当上高官,没有在建康城有大宅子吗?这回兴弟回祖宅是为了上学,不是长久之事,你看,我也没让逵之跟着过来吧。”

    徐羡之叹了口气:“只要是进了建康城,再想回来,就不容易了,过惯了荣华富贵的好日子,要他再做个田舍翁,谁愿意?你的理想,就是要把不思进取的世家子弟们一代代降爵,把那些不能为国效力,在你看来象寄生虫一样的世家子们赶回乡下种田,这样最后谁会支持你?别说是世家子弟,就是现在进了城,过上好日子的京八兄弟,又有谁肯?”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这个规矩,不能变的,谁也不能躺在祖宗的功劳薄上世世代代这样混,别说是他们,就是我也一样,如果我的后代也不思进取,也成了跟一些世家子弟一样的寄生虫,那就活该回到乡下,做个村夫!我们大晋,任何好东西都应该是自己双手争取,而不是躺着享受。人一躺就会废了!”

    徐羡之突然笑了起来:“寄奴啊寄奴,我不怀疑你的高尚,也相信这是你的心里话,但你如果真有儿子,你敢保证他会和你同样想法?会和你同样高尚?这就是你现在最大的弱点,你的理想,后继无人!”

    刘裕的心中一动,想到了那天慕容兰跟自己说过的话,沉声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徐羡之看着刘裕,正色道:“民众也好,世家也罢,他们现在不掌权,但他们也担心政策朝令夕改。你如果无后,那这些政策,在你死后就无人继承,又会回到原来,那还有谁会尽心竭力地做事呢?所谓人亡政息,就是如此!”

    刘裕沉声道:“我不这样看,商鞅变法不就是最好的反例吗?就算商鞅死了,他的改革也得以保留。秦国因此而持续强大。既然商鞅可以,那我为什么就得是人亡政息?”

    徐羡之叹了口气:“寄奴啊寄奴,商鞅的改革,变法,是有利于秦王的,他帮秦王收拾了那些尾大不掉的宗室贵族,让他王权安稳,又让平民百姓有了立功得爵的机会,劝课农桑,可以说秦王和平民都得到了好处,这才压制了那些旧贵族势力,可是你呢?你的这套,可以说对所有人都没好处啊。”

    “皇帝给你架空君权,成为你的傀儡,世家高门是你最主要针对的对象,长远来看,他们的利益你是要大部分剥夺,以分配给你理想中要依靠的民众。就算是百姓,那些过惯了安稳日子的平民,庄客,佃户,也不希望冒着生命危险,去投身你的北伐大业。秦国那时候是战国乱世,列国相攻,可是大晋虽然江北两淮是个缓冲区,准战地,但江南已经太平了近百年,吴地的民众不希望战事降临。这是跟老秦人闻战则喜,根本区别的地方!”

    刘裕摇了摇头:“所以我在江北给他们好处,让他们有自己的田地,就算一时还要依附世家,但很快就能攒够钱赎身买地。有自由不比给人世代为奴好吗?”

    徐羡之平静地说道:“如果这个地方,始终不稳定,要受战火威胁,那所有的积累,可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晋立国百年,江南从未受战火波及,而江北却是经常遭遇战乱,胡骑纵横淮北甚至饮马江淮的事情,不是没有过。你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有信心,但百姓们可未必这样看这样想,而且,如果世家对你不再支持,那你经营的江北,可能一夜之间,落入他人之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刘裕沉声道:“北伐大业,是我不可动摇的事,我会谋划好才出动,你刚才的那些担忧,包括希乐可能过来制造麻烦的提醒,我非常感谢你,但我会把这些事都解决了,才挥师北上的。到时候,你也要出一份力。”

    徐羡之微微一笑:“那好,我们再退一步,就算你北伐成功了,就算你打遍天下了,可是问题解决了吗?世家高门仍然存在,新占地区的民众是不是接受你的这套,新占地区的汉人胡人贵族是不是能得到安抚,你的问题和麻烦会比现在多出十倍八倍。任何地方都是有高低贵贱之分,你想要人人平等,耕者有其田,那就会损害所有的世家或者豪强的利益。无论是现在的大晋世家还是将来的北方豪强,都会反对你,你活着的时候也许他们只能拖延时间不敢反抗,但是你如果不在了,他们一定会反攻倒算的。哪怕是司马氏的皇帝,为了自己重新掌权,也会把你这套推翻,转而寻求世家高门的支持,这样的局面,你有办法解决?”

    刘裕一动不动地看着徐羡之:“即使是胖子,也没有跟我分析到如此地步,羡之,我今天必须得感谢你,现在你把这些问题摆出来了,那以你的意思,我应该怎么做,怎么去解决?”

    徐羡之的眼中光芒闪闪:“如果按我的意见,世家天下这套已经运转几百年,深入人心,民众也早就接受,你要做的,最好是跟世家妥协,让京八党变成新的世家高门,继续按以前的那套行事,最多是给民众们一个从军立功的机会,保持一个上升通道,这点,虽然有违你的理想,但不会引发大的动乱和反弹,世家高门也会安心与你合作,希乐不会得到支持也只能臣服于你。你愿意吗?”

第二千五百四十四章 改朝换代践宏愿

    刘裕不假思索地说道:“不愿意,这与我的理念不符合,我要的,是一个没有人欺负人的天下,世家高门也好,京八兄弟也罢,都没有欺负别人,毁人一生的权力,我们小时候在京口受过那么多欺负,深知这种滋味,难道打拼一世,只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可以同样地去欺负别人吗?羡之,你也是饱学之士,那儒家圣人,玄学大师他们所强调,难道是这种可以允许欺负人,奴役人的制度?”

    徐羡之叹了口气:“儒家也好,玄学也罢,都是强调等级秩序,要人各安其份,忠孝就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原则。真正强调众生平等的,反而是外来的佛教。寄奴,你不可能改变所有人的意识,让他们可以不顾自己,不顾自己的家族,而是为了别人打拼。”

    刘裕正色道:“我没说不给高位者好处,只是不让他们象以前一样,靠着累世的田地,代代奴役别人,这样玩久了,对他们也没任何好处。你看看世家子弟的能力退化成什么样了。以前有我们京口兄弟们保家卫国,以后靠谁?任何制度,如果是万世不易,那一定会腐化堕落。”

    徐羡之点了点头:“你想让人主动地代降自己的爵位,光靠你这个执政的身份还不够,除非…………”

    说到这里,他收住了嘴,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

    刘裕的眉头一皱:“怎么,羡之,你也想跟那殷仲文一样,对我劝进?你疯了么,就算我允许你什么话都说,这种大逆之言,也不能说出来的。”

    徐羡之冷冷地说道:“你不是问我怎么办吗?那只有这个办法了。你不想跟世家合作,妥协,那就只有压过他们一头。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秦王的支持,你的这个变革比商鞅变法还要厉害,因为你除了世家高门,连司马氏的皇帝也要一并地解决掉,那就只有自立为帝,开创一个新的朝代,然后靠着开国皇帝的权威,以祖制的形式,把你的这些法规给定下来,如此,方不会人亡政息!”

    刘裕没有回话,他开始来回地踱起步,盘算起徐羡之的话来,徐羡之微微一笑:“当然,你如果觉得我这话大逆不道,可以现在把我抓了,跟殷仲文一样悬首大航,我也没有意见。作为你多年的朋友,兄弟,我在说这话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虽死无憾。”

    刘裕停下了脚步,转头看着徐羡之:“就没有让司马氏皇帝一直当傀儡,政从我出的办法吗?”

    徐羡之摇了摇头:“你不可能指望代代司马氏的皇帝都跟司马德宗一样,冷暖不知,任你摆布,也不可能指望每个司马氏的皇帝都有个王妙音为你看管,看看司马曜吧,他这样的人都想着各种办法从谢安手中夺权,更不用说毫无根基的你了。如果你想坚持你自己的理想,那只有走这条路。不过,在此之前,你还需要建立足够的功业,压制住世家高门和你的北府兄弟,让整个大晋上下,都只知你一人,这样,到你北伐成功,收复失地时,才可以走出这步!”

    刘裕咬了咬牙:“为什么一定要我自立为帝?为什么一定要有皇帝这种掌握天下人生死的职位存在?我一边说众生平等,一边要自立为帝,那我岂不是天下最虚伪的人?”

    徐羡之微微一笑:“非如此不可,你不当皇帝,就无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你不开创新的王朝,就不会有一批新的从龙之臣来取代以前的世家高门。你让所有人都不能袭爵那不现实,但如果让京八兄弟这样的新兴力量,去取代大晋的世家高门,那就是理所当然,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至于新开国的世家,根基不深,你要把你的那套加之于他们身上,会容易得多。”

    刘裕沉声道:“这么一来,原来的世家高门难道不会反抗?难道他们会坐以待毙?”

    徐羡之摇了摇头:“寄奴啊,你要知道,其实大晋的爵位,法理上也是得代代降爵的,但是开国爵例外,王家,谢家这样的爵位,之所以能一直承继下去,是因为他们家的爵位,是开国爵,包括你现在的这个豫章郡公,食邑万户,也是开国爵,可以世代传子孙而不降。谢安的安康县公,亦是如此!”

    刘裕叹了口气:“所以,你的意思是,改朝换代,那大晋的开国爵,就变成了代降爵,不可世袭了,现在的高门世家,就要降爵一等,然后从下一代开始,每代降一级,以这样的方式来慢慢把他们淘汰,又不至于一下子剥夺,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

    徐羡之微微一笑:“是的,你可以以北伐之功,让建功立业的京八兄弟或者是世家子弟也成为开国功臣,袭这开国爵,即使是现在的世家高门,比如谢家,如果跟你关系好,又拥戴你建立新朝,你也可以给他们开国爵,如此世家高门为了保自己的爵位,会争相拥戴你,会一起劝进。这一点,从曹魏代汉,司马晋代魏,已经多次上演过了。”

    刘裕长叹一声:“你到时候是想第一个劝进上书吗?”

    徐羡之淡然道:“如果你真的想自立,恐怕胖子会比我更快一步的,而且这点上,我也不想跟他争。只是胖子不会在你意图未显时就轻易表态,这是我跟他的区别。他自幼就是事事依顺于你,按你的意思来,而我做不到这点。”

    刘裕摇了摇头:“这点倒是真的,胖子虽然也会跟我争辩,但在根本问题上,会向我让步。不象你,会在我面前这样直言无忌,羡之啊,我非常感谢你今天对我说的这些话,但我也同样想知道,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想要什么?”

    徐羡之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其实我的想法一向很简单,我希望天下安定,百姓能安居乐业,世家高门在几百年来所创造的秩序,能做到这点,但现在你掌了权,你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北伐收复中原,一统天下。既然我无法阻止你,那就只有想办法让你实现理想的同时,把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当然,也把我徐家的利益,能争取到最大。这个答复,你满意吗?”

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言和世家罢庠序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我记得少年时,你也是满心想着建功立业,北伐中原,驱逐胡虏的,可我不明白,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都有兵有权,真正有了做这种事的能力时,你反而开始消极,反对北伐了呢?”

    徐羡之平静地说道:“少年时哪知道这其中的复杂程度?就象你以前会知道有黑手党这样的组织专门在后面捣乱坏事吗?现在我们都已经人到中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对于这种勾心斗角,利益牵扯,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少年时要北伐中原,平定胡虏,不过是因为北方的汉人在受苦,我们每天都在渡口能听到很多悲惨的往事,所以想要解救水深火热中的北方汉人而已。”

    “可是这些年我们一路走来,却发现,大晋的南方汉人,过的可能还不如北方的同胞们呢。起码他们那里只要种地交税给胡人,甚至可以安居乐业,反倒是我们,有这么多野心家不停地挑起事端,哪次不是祸乱天下,吃苦的哪次不是黎民百姓?!以前我想着的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让家族荣光之余,也能为万民谋福利,所以那时候你要我监视吴地,侦察天师道动向时,我一口答应,几年时间内,也建起了自己的情报组织,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可结果呢?!”

    刘裕的嘴角轻轻地抽了抽:“直到那次,我们才知道这些隐藏在地下的黑暗势力有多可怕,对不起,羡之,你家门不幸,我需要负些责任的。”

    徐羡之转过了头,用衣袖轻轻地拭去了眼中的泪水,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寄奴,不是你的错,我的意思是,如果贸然地想打破天下百年来的平衡,想要让天下按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势必要牺牲和损失很多人既有的利益。天师道之乱,固然后面有黑手党的影子,但究其根本,还是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想要改变多年来的规矩,让朝廷真正地有一支自己能调动的军队。所以他们最后的主意打在了吴地之上,杀天师道不过是一场狗咬狗的火并而已,最后这场大乱,不仅摧毁了司马元显父子,重创了天师道,也把世家高门一向自留的吴地打得稀巴烂,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无数的尸体和一地的废墟。”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在这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乱中,我们都失去了太多。现在世人多说我是借讨伐妖贼而得功名,从此平步青云,在军中步步高升,但我宁可用所有的功劳,换取能回到那次大乱之前。”

    徐羡之点了点头:“所以牢记往事,是为了吸取教训,你现在要做的,不就是司马元显当年的事吗?你为了自己的北伐理想,要再一次地从吴地征丁征粮,移民江北。你为了减少世家高门对你这事的阻力,现在想着用儒生进官学,教育功臣子弟,形成一个新的势力来取代现有的世家高门。你为了能独掌大权,避免北伐时后路的风险,跟同样热衷权力的刘毅争斗至此。甚至让京八党内部有分裂的危险。寄奴啊寄奴,不是说你的理想不应该实现,而是你必须要考虑实际情况,因为你的冲动,会造成全天下的灾难。”

    刘裕突然笑了起来:“可是刚才你对我劝进的时候,也说要北伐中原,立下大功,才能走这一步啊。难道现在就开始自相矛盾了吗?”

    徐羡之微微一笑:“我的意思不是不让你北伐,而是说,你不能急着北伐,起码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你如果没有理顺跟世家,跟刘毅的关系,那就不能轻易地发动。而现在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你试图要架空和取代世家高门,这点非常危险,也是我必须跟你提醒,要阻止你的地方。”

    刘裕平静地看向了远处京口城的方向:“你的意思,我用范泰这些儒生,在京口建庠序的做法,还是错的了?”

    徐羡之正色道:“不错,你这是明显要找儒生取代高门世家,这是他们的根本,就跟当年司马元显要建立自己的武装,以取代北府军,荆州军一样。在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前,你不能这么做。不仅不应该在京口建庠序,还应该想尽办法,让京八兄弟们早点搬到京城,让他们去享受富贵,变成世家高门那样的人。只有这样,世家高门才会把你当成同类。才会放下戒备和敌意。”

    刘裕摇了摇头:“不行,京城太容易让人堕落,也不是我不让兄弟们进城,而是很多人不习惯,希乐上次那么一搞,城中的产业,大部分又归了世家高门,很多中下层的京八兄弟,象二柱子这样的人没有产业,他们要是进城,无以为生,不如守着这京口的田地,保持质朴坚韧的本性,我们北府军将来后继要有人,也需要京口不断地出天下精兵壮士才行。”

    徐羡之勾了勾嘴角:“那你起码不能让兴弟在这里,这个表率太明显了,世家高门会以为你根本不图富贵,不是他们一路人。只有你热衷权力,追求富贵,他们才会跟你交心,合作。而且范家这样的儒家家族,世代与玄学作对,范泰的父亲范宁,曾经说玄学祖师爷何宴,王弼等人是比桀,纣还要坏的乱天下大恶人。你用范泰,就意味着要跟世家高门作对。所以,让兴弟回家,让范泰也回家,如此,方可暂时和世家高门言和,如果你真的想在京口教兄弟们读书习字,那可以找世家子弟来担任,只要你肯公开求贤,为了攀附你而来的人,不会少。”

    刘裕一动不动地看着徐羡之:“羡之,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我开庠序是为了什么?”

    徐羡之有些意外,还是皱了一下眉头,回复道:“让京八兄弟的子侄读书习数,掌握知识,将来可以在军中效力,对吧。”

    刘裕摇了摇头:“这些都在其次,我最需要通过儒生的一件事,是要他们明白,何为忠孝!何为家国!”

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时不我待岁月匆

    徐羡之的眉头紧紧地锁着,看着刘裕,沉声道:“寄奴,你这是要做什么?难道只有儒生才知道什么是忠孝,家国吗?以前你我在京口的时候,也没哪个儒生来教我们这些吧。”

    刘裕正色道:“虽然没有人来教我们这些,但我们京口家家户户都有人为国捐躯,我们从小受到的身教胜过言传,所以我们才会如此痛恨胡虏,如此跟胡人不共戴天。但我们长大后才发现,只有京口如此,别的地方,百姓没有这样强烈的家国意识,他们所图的,只是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租种着世家高门的地,安心为人奴仆,佃户,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介意子子孙孙,世代如此!这就是大晋最真实的现状。”

    徐羡之若有所思地点着头:“你说得不错,但世家天下已历百年,甚至更早,从东吴时期,就是如此,大晋南渡以来,只不过是把原来被吴地士族控制的庄园夺为已有,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吧。”

    刘裕叹了口气:“最可怕的事情就在于此,明明是不正确的事,明明是极少部分的人,把天下百姓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据为已有,然后再让百姓们劳作,夺去本属于他们的东西,只剩下一点点的口粮,仿佛都是他们的施舍。就这样,还给看成理所当然,除了京口之外,天下的百姓,似乎都甘于这样给奴役,给统治,象牛马一样地活着,羡之,你真的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徐羡之摇了摇头:“这当然不应该,但是,已经这样了,你能如何解决?要还地于民,非一朝一夕之事。你就是在江北,现在不也得跟世家高门合作吗?”

    刘裕沉声道:“合作只是一时权宜之计,不代表我会永远容忍这样的行为。我希望的是庄客,佃户们能利用江北的好条件,多积累财富,以作赎身之用。本来按我的意思,是直接免奴为客,由国家出钱为吴地庄园的佃户们赎身,来江北分配土地,让他们以赋税的形式还清赎身钱。”

    徐羡之叹道:“可你没这样做,最后还是由世家高门出面,把江北的荒地分给了他们,这算是你对世家高门作出的妥协吧。”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这是胖子建议我做的,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跟世家高门彻底翻脸。也要把北伐的利益,分他们一部分,如果北伐南燕成功,江北就会彻底安全,这样他们尝到了甜头,就会支持我继续北伐。只要移民的口子一开,以后到处移民屯田,就会变得方便。而新夺占和收复的土地,是国家的,如何分配,以后就是视情况而定了。这是我们的计划,当时你人在西征,没跟你商量这些事情。今天你既然问起,我就一并跟你解释了。”

    徐羡之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很好,跟世家高门间能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如果你事事都能这样处理,那我今天也不用这样找你了。不过,你用儒生讲忠孝,言下之意就是玄学为主的世家高门不忠不孝,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裕淡然道:“孝这一方面且不说,只说忠,你觉得他们配得上这个字吗?除了谢家等少数几个家族外,别的大多数的世家,不都是损国肥私,祸国殃民吗?”

    徐羡之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现在还没到跟他们彻底翻脸的程度,别的不说,就算你能把所有的世家都打倒,那你治国理政的人才何来?就算你要找人代替他们,也得慢慢来吧。”

    刘裕摇了摇头:“羡之啊,我们不是二十岁时的小伙子了,如果是二十年前,我可以等,但现在的我,年过四旬,还不知道能再征战多久,趁我现在还有雄心壮志,趁我现在手中还有权力,我需要尽快地实现我儿时的梦想,让我等个一年两年,做好出征前的准备,我勉强可以接受,但要让我等个十年八年,等这些功臣子弟们学业有成,能出来做事了,恐怕那个时候,我连骑马作战都未必能行了,我的大业,将由何人来完成?”

    徐羡之摇了摇头:“如果你根本不指望下一代成长,治政,那要办这庠序做什么,平白无故地得罪世家高门,值得吗?”

    刘裕正色道:“这只是个示范,如果我们京八兄弟的子弟,得到很好的教育,那天下会人人效仿,本来持观望的很多不得志的文人儒生,也会主动请求到各地的庠序任教,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大规模地让各地豪强的子弟入学,教他们忠义为国的道理,不用两年,天下的大势就会彻底扭转,以玄学为主的世家高门会被孤立,现在我们还得求着他们从军,做官,但到了那时候,会有大量的士人子弟主动请缨,来取代这些世家高门,而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徐羡之半天说不出话来,久久,才长叹一声:“这个想法真的太绝了,是你想的,还是刘穆之?”

    刘裕微微一笑:“是我们共同讨论出来的,现在,我也想找你聊聊,因为你是我除了胖子外,最信任的老友了,你西征的时候,我没办法跟你商量此事,现在是难得的机会,你今天肯跟我推心置腹,这些事情,我也不能瞒你。”

    徐羡之咬了咬牙:“你是想用忠义的旗号,引吴地的这些土姓大族,真心为你效力吗?吴地除了沈家,钱家这些世代为将的家族外,也有象陆家,张家,顾家这些文人家族,如果建康城的世家高门短时间内不能助你的话,那这些吴地家族,会成为你文治方面的助力。”

    刘裕正色道:“这正是我的下一步计划,我用范泰为京口的庠序,引得天下儒生来投,接下来,我还准备提拔一些吴姓大族,进入我的幕府,参赞军机,你觉得谁来比较合适呢?”

    徐羡之不假思索地回道:“此人不是已经在你的幕府之中了吗?张邵,可是吴地公认的人才,还有他的两个兄弟,张祎和张裕,都是名满吴中的才学之士,一定会帮你大忙的!”

第二千五百三十七章 留候之后吴郡张

    刘裕笑了起来:“羡之,你在吴地多年,对于吴地的土姓大族,也很有了解,张邵在我幕府之中,确实精明能干,穆之没有举荐错人,但张氏一门,我知之并不多,毕竟他们长期在吴地,而不是在建康,你可以谈谈。”

    徐羡之微微一笑:“说起这吴郡张氏,那历史可就久远了。张这个字,最早出于弓长,乃是上古轩辕黄帝之子少昊之第五子挥,这个挥擅长制作弓箭,还会设网捕鸟兽,因此被授职弓正,负责制造弓箭并组织打猎,以官名为姓,遂为张氏得姓始祖。后来历经数千年,张氏子孙历经夏,商,周,并随周王之子入晋,从此成为晋国卿士,几百年后,三家分晋,在晋国的张氏转而效忠韩国,其中有个叫张开地的,在韩国当了五代韩王的宰相,而他的孙子更是大大有名,乃是汉朝开国之一的留候张良!”

    刘裕的脸色一变,他没有料到吴郡张氏还有这么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张良,是他非常敬仰的古代人物:“什么,留候张良?这个运筹帷幄的绝代谋士,居然是吴郡张氏的祖先?他们怎么会来南方的?我记得应该是永嘉之乱前,他们就是吴地大族了吧。”

    徐羡之点了点头:“张氏本来几千年都是留在北方,但后来张良之子张不疑因为在刘邦死后诸吕之乱中支持了吕氏,而被夺爵,一直到汉宣帝时他的六世子孙张千秋才被恢复为公乘的爵位,这是前汉二十等爵里的第八等,比起最高二十等的留候要相差很多。”

    “而这中间百多年间,张氏子孙的去向都不明显,以至于张氏一系的族谱纪录,缺失严重。吴郡张氏的家谱我看过,他们自称是出自后汉开国时的蜀郡太守张穆的第四个儿子,迁居吴郡。但我在吴地时,早就听说吴郡有张良的七世孙张赞,非常有名了。还有民谣说,相里张,多贤良,积善应,子孙昌!”

    刘裕的眉头一皱:“七世孙?那六世孙时是在前汉宣帝,这个七世孙也是在前汉时的人吗?”

    徐羡之笑道:“这就不知道了,张氏另有家谱,说张赞以前是长沙太守,后来迁居吴地相里的。至于时间,不可考据了,只知道吴郡相里的张氏,始祖就是这个当过长沙太守的张赞。也不知道哪个谱系是真。但无论是哪个谱,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吴郡张氏,差不多就是前汉的末期到新莽时期,迁居到了吴郡,而且,他们都自称是张良的后人。”

    刘裕笑了起来:“看起来,他们很可能是某个默默无闻的张氏,来到吴地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编出张良后人的族谱,以震慑见识不多的吴越之人。反正吴人也不可能跑到北方去查他们家谱的。不过,我更愿意相信那个张赞,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在当地很得人心,才留下了这样的民谚,几百年后仍然在流传。”

    徐羡之点了点头:“正是,从张赞开始,吴郡相里张氏就算正式在这里立足,发展了,几百年下来,到了后汉末年,三国时期,吴郡张氏已经是江东著名的大族,孙权的大臣张温,就是这吴郡张氏。后面又有个著名的江东步兵张翰。在西朝之时,是大大有名啊。”

    刘裕微微一笑:“这个江东步兵,我倒是知道,不是说他真的是当步兵,而是说此人风格狂放不羁,凡事随心所欲,象极了那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因为阮籍当过步兵校尉一职,就象书圣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而被称为王右军一样,所以世人称呼阮籍,就叫阮步兵。这个张翰,有江东步兵之称,是说他的性格,情操,酷似阮籍啊。”

    徐羡之正色道:“是的,他在江东未出仕时,曾经有一日在河边闲逛,听到一条船上,有人抚琴,顿时有知音之感,上船之后,与那抚琴之人并不相识,却是一见如故,那抚琴之人乃是吴郡名士贺循,即将去洛阳为官,这张翰连家人也不通知一声,就跟着那贺循直接去了洛阳,其人的任性纵情,可见一斑。”

    刘裕点了点头:“是啊,到了洛阳之后,贺循举荐了他,他也从此在洛阳当了官,官至大司马东曹掾,可是当了二十多年官后,却是眼见八王之乱涂炭生灵,自己有一身才华却无以报国,于是写诗明志,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借口想念起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辞官返乡。也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

    徐羡之笑了起来:“所以,这吴郡张氏,可是人才辈出,虽然大晋南渡以来,张氏和其他的吴地家族一样,也被北方的侨姓世家所压制,失去了朝中的权力,但司马曜上位以来,为了对抗王,谢这些大世家,对这些失权已久的吴地世家,也有所拉拢,象张邵的祖父张彭祖,当过广州刺史,而张邵的父亲张敞,就担任了尚书,在桓玄篡位之后,张敞还担任廷尉。当时我记得穆之特地向你进谏过,说张氏是名门,不要侵犯他们,所以你专门下令,派兵把守张敞家门,保护了他们一家。也因此,得到了张邵死心踏地的效忠。希乐刚回来那阵,邀请了几乎所有城中的世家子弟以各种名义宴会,交游,只有张家是完全不与其来往!”

    刘裕点了点头:“这点是让我也非常意外的,哪怕是谢晦,傅亮和王弘,出于面子,也不会拒绝希乐,只有张邵是如此坚决地站在我这边。你说,他们真的可靠吗?”

    徐羡之勾了勾嘴角:“很多世家是几面下注,墙头草顺风倒,都不得罪,但是吴地的家族,却不太一样,多是一边倒向你,现在吴地大姓,将门以沈家为代表,而文才以张家居首,这两家都是对你死心踏地,我看,他们也是看出了终有一天,你会彻底独掌大权,所以也不用去投效别人了。你对这两家都算有恩,以报恩为名义,跟定你,也能平息世人的议论。”

    刘裕笑了起来:“那么,张邵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你说的张祎,张裕,又有何才能呢?”

第二千五百三十八章 改名避讳未来帝

    徐羡之平静地说道:“张祎是个操行高尚,做事非常有原则的人,当初他父亲仕官桓楚时,他曾经哭谏让父亲不要效忠于乱臣贼子,为此还给狠狠打了一顿,几乎送命,可是刚醒过来,就挣扎着要去再劝,其人忠义至此。现在也是担任了琅玡王司马德文的郎中令。在他的府中做事。”

    刘裕点了点头:“真是个忠正的人,我喜欢。但愿他能让司马德文也立身忠正,不要有什么非份之想。还有个张裕呢?咦,他的名字跟我一样啊。”

    徐羡之笑了起来:“忘了告诉你,他已经改名了,为了避你的这个名字,他不用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字行世,现在的他,改叫张茂度,寄奴,你懂了吧。”

    刘裕的脸色一变:“这避讳只是避皇帝而已,我又不是,为何要避我的名字?”

    徐羡之意味深长的眨了眨眼睛:“从一般人的理解,这是表示对你的尊敬,但这背后的意思,其实不用明说,大家心知肚明,就象那殷仲文,其实也只是做得急了一点罢了。当今的天下,谁才是真正的主宰,这还用多说吗?”

    刘裕咬了咬牙:“那按你这意思,张家也是想对我劝进,想让我改朝换代?所以提前就来这么一手吗?”

    徐羡之笑了起来:“别说一个张家了,就连一直五大三粗的铁牛向靖,也改名了,就在昨天,他改叫向弥了。寄奴,以后见到铁牛不要叫错了。”

    刘裕本能地想要说我又不叫刘靖,他避什么,可是脑中电光火石地一闪,自己那早已经亡故多年的先父名叫刘靖,向靖,哦,不,应该是向弥,避的是自己父亲的讳啊。

    刘裕的眉头一皱:“铁牛这么多年都没想到这个,是谁教他的?”

    徐羡之摇了摇头:“这个你自己问他吧,我也不知道,但我也相信,这绝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也许,殷仲文的事,让不少京八兄弟也开窍了呢,希乐这么急着要跟你争,恐怕也是不想等到大局已定后,再成为你的臣子吧。”

    刘裕摇了摇头:“我前面可没答应你的这第二种选择,司马氏篡权夺位,得国不正,所以后世人人效仿,最后自己家又得了什么好处?给人当成傀儡在手中玩弄,这样的皇帝,换了我还不想当呢。我的志向是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恢复我们汉人的江山,至于当不当皇帝,我真的没啥兴趣。”

    徐羡之笑道:“可是当了皇帝,你就可以有权力,也有名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始终担心后院走火。这一步,现在也许说起来还太早,但今后,你总有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也许到了某一天,你会发现你所有的家人,朋友,部下,兄弟,都会劝进,到那时候,你还可以轻易拒绝吗?”

    刘裕咬了咬牙:“至少现在,我无此意,而且我未建大功,虽然恢复了晋室,但也没收复失掉百年的江山,除了你以外,也只有殷仲文向我劝进过,我劝你也管好嘴,以后不要到处宣传此事,以免惹祸上身,我也保不了你。”

    徐羡之微微一笑:“我今天能明白你的心意就行了,不需要急着劝进,此事也确实急不来。而且,我仍然坚持认为,现在北伐的时机远远谈不上成熟,只会伤害大晋的百姓,还会让你的反对者趁机反扑,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有毁之一旦的风险,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平衡。”

    刘裕正色道:“你的话,我会认真考虑的。这个张裕,哦,张茂度,我听穆之说过不少,他本人很有治国之才,以前当过卫将军司马尚之的参军,司马尚之兵败时,他在乱军之中仍然很好地保管了全军的辎重,粮草和军队花名册,一如平常,井井有条,桓玄也深为惊讶,后来桓玄称帝后,为了更好地搜刮和控制吴地,让他当吴国内史,专门为桓家子弟去侵占建康世家的吴地庄园,但他却是两头不得罪,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的,也会想办法让桓氏一党出钱赎买,多少保证了世家高门的利益。而自己的家族,却是没有趁机占任何好处,这与贪婪成性的殷仲文,卞范之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徐羡之点了点头:“不过,也因为他张家在伪楚政权里当过官,所以给建康城中的世家高门恨得不轻,虽然不至于象对桓,殷,卞等家族这样赶尽杀绝,但也是公议将他们罢官,甚至在建康光复的那天,就听说有些世家想趁乱把张家斩草除根,这才有了穆之请你下令特别派兵保护的原因。”

    刘裕冷笑道:“不用说,我都知道是庾家,郗家这些家族要干的好事!在这些人眼里,无论是北府军的京八兄弟,还是长期给他们压制的吴地土姓,甚至是以前的天师道,只要是新崛起,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势力,都是要往死里整。还好这张茂度做人留了一线,也保全了自己家族。现在他赋闲在家,张邵在我幕府中任职,那你看,我应该怎么用他呢?”

    徐羡之微微一笑:“一门三杰,有在朝中王府里做官的,有在你幕府中听令的,还有一个应该怎么安置,不用我多说了吧。三兄弟中,这个张茂度是有过治理州郡的经验的,也有实际的才能,我相信你会作出好的安排。”

    刘裕突然笑了起来:“羡之啊,你这等于是举荐了张茂度,请问这个人,跟你关系很好,很熟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我当年在上虞的时候,追查天师道时,就跟张茂度打过不少交道。关系很好。他之所以会倒向你,倒向京八党,也跟我的劝说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后来你在吴地的做法,让他们对你信任,这是你自己的功劳。既然你以后想要慢慢地架空和取代现在的世家,又一时缺乏可以速成的人才,那提拔一些吴地土姓世家,是权宜之计。张家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是留候之后,祖籍也在北方,并不象别的家族一样只想着偏安吴地,不思进取。你如果要北伐,他们至少不会直接反对的。”

第二千五百三十九章 司马宗室多叛离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这样吧,让张茂度去无忌那里,他家祖上不是从长沙太守任上过来的吗,就让他去当武陵内史,帮无忌去治理湘南地区吧。我给过庾悦机会,可是他称病不去,也好,这些世家高门不想要的,我想张茂度不会推辞,早晚有一天,庾悦想要的,也抢不过他了。”

    徐羡之微微一笑:“这几天无忌正在挑选和招募一些肯随他回江州的世家子弟呢,听说,你手下的王弘,也有意跟过去啊。”

    刘裕勾了勾嘴角:“王弘毕竟是前黑手党镇守白虎王珣的儿子,可能总是觉得会受到我的猜忌和限制,加上现在经营江北,看起来不会有什么战事,短时间内立功也不容易。再说,在我幕府之中,有谢晦和傅亮在,他并没有什么优势,那去无忌手下得到重用,也许会更好。无忌是想要平定岭南,消灭妖贼的,也需要精兵强将,有王弘和张茂度这两个优秀的世家子弟在,相信能帮他很好地治理州郡,屯积兵马钱粮。现在他府中的殷阐,孔宁子等人,毕竟只会吟诗作赋,是文人,不是治理之才啊。”

    徐羡之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大晋现在内部没有平定,你就想着北伐,不是明智之举。西蜀其实还可以放一放,但这岭南的妖贼,是我们的天敌,绝不可以留在后面。”

    刘裕叹了口气:“我也很想马上就消灭妖贼,但岭南毕竟相隔太远,荆州又新平定,如果要现在就征讨岭南,需要征调荆州的兵马钱粮,只怕会引发新的动乱。我放道规在荆州,就是想要安抚荆州人心,几年内不作大战之想。”

    徐羡之笑道:“所以,你把相对受损较小的江州交给无忌,让他在此地征兵调粮,又把原来属于荆州的湘南地区实际也划给无忌管理,以监视岭南,就是想用江州的人力物力,去消灭妖贼吧。道规在后面给他当后勤,使他无后顾之忧,是也不是?”

    刘裕正色道:“是的,包括象王镇恶,檀道济这样的良将,我也放到荆州了,就是让一旦前方战事不利时,可以带荆州兵马支援无忌,我和希乐都成就了功业,只有无忌没有自己独立挂帅立过大功,他自己也对此比较着急,所以,我说什么也要给他这个机会。即使以后我要北伐,也得在他平定岭南之后,我才出手。”

    徐羡之松了一口气:“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来找你之前,我最怕的就是你为了跟希乐斗气,提前出兵北伐南燕。如此一来,既得罪了世家高门,又跟希乐交恶,国内还有妖贼,西蜀这些内患没有平定,一个不留神,国家就会陷于覆亡。如果你早已经计划好了先定内部,再积兵屯粮,架空世家,等时机成熟时再大举北伐,我又怎么会跟你有分歧呢?”

    刘裕微微一笑:“也许,是我们这两年聚少离多,隔得太久,有些事情,反而没有好好沟通。不过现在既然说清楚了,那一切都好。你看,我这里要走一些人,你什么时候回来帮我?”

    徐羡之摇了摇头:“暂时先不急,我现在在司马德文那里,也可以帮你监视他,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各路隐患,但最大的一个隐患,还是司马氏。这次你帮他们复国成功,可是这帮家伙仍然不领情,还是想尽办法要夺权,荆州还没平定,那个司马国璠就反了,还有司马荣期的儿子司马楚之,把他父亲的死,怪罪在你和毛修之的身上,却不反省杀他父亲的杨承祖,可是他亲自找来的。他看到司马国璠反了,也在司马氏之中散布你要改朝换代,根除司马氏的谣言,跑去跟司马国璠,司马道恭,司马顺明等人同流合污。”

    刘裕叹了口气:“我是真没想到,这天下真有司马氏这种恩将仇报,毫无感恩之心的人,也许,这个靠阴谋和算计而窃国的家族,邪恶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就跟北边的慕容氏一样,不管有没有本事,对权力是半点也不让的。”

    徐羡之笑道:“所以,我得帮你好好看着司马德文,其实,我总是感觉,他才是最不安份的那个,也许什么司马国璠,司马楚之的叛乱,都是他指使的,至少,是他所希望的。现在玉玺在他的手中,名义上他可以发出任何诏令,包括宣布你是反贼,诏令天下讨伐的诏令!”

    刘裕叹了口气:“他只要脑子没有坏掉,是不敢这样乱来的。搞搞小动作可以,但当面跟我为敌,借他十个胆子都不敢。”

    徐羡之正色道:“你可别忘了,他的王妃可是跟刘婷云关系好得可以穿一条裙子呢,有时候他不好出面做的事,可以让老婆来。有时候,女人能做到的事情,能起到的破坏性,要比千军万马都要强啊。”

    刘裕的眉头一皱:“说实话,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虽然和希乐暂时言和了,但是刘婷云这条毒蛇是绝不可能安份的,我不能让她再在城中惹事,尤其是跟司马德文有什么来往。这点,还要你多费心了。”

    徐羡之的眼中闪过一道复杂的神色:“交给我吧,我相信,我有办法让刘婷云彻底不敢动!”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你和慕容兰,最近…………”

    刘裕叹了口气:“真是瞒不过你,是的,她来找过我一次,虽然嘴上说是想来刺我,然后殉情,但是我看得出来,她真正的用意,是要我忘了她,多娶别的女人,多生儿子,其实,她想说的话,跟你今天想说的,都是一样。”

    徐羡之突然笑了起来:“也许,她是觉得只有你自立为帝,她才可能在南燕动手夺权,然后举族向你的国家归顺,臣服。因为,以慕容氏的性格,要他们臣服于司马氏是不可能的,你的所有承诺,保证,都不能延续到你的身后,但如果是你当了皇帝,那就不一样了。慕容兰不愧是女中豪杰,高啊。”

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自古和亲皆深意

    刘裕的眉头一皱:“她真是这样想的?那为何不对我明说呢?”

    徐羡之摇了摇头:“寄奴啊,你得考虑她的身份,她毕竟是燕国公主,现在算是你的敌国,虽然跟你多年夫妻,但从她回归南燕的那一刻起,就作出了选择,在丈夫和祖国之间,她选择了祖国。虽然她极力地想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但要想都不得罪,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所料不错,她可能还给了你一个抛弃家国,扔下一切,跟她永远离开,远走高飞的选择吧。”

    刘裕点了点头:“正是。”

    徐羡之正色道:“你既然不肯跟她走,那就只能就事论公事了,她既然给你提了这个要求,要你跟别的女人多生孩子,那就不是什么忘了她这么简单,你们之间的身份,是可以决定两个国家命运的大主宰,不是寻常的京口夫妇。现在你没有子嗣,就说明你根本没有自立为帝的想法,即使是想劝进的人,也会持观望态度。不是所有人都象我和穆之这样,知道你的真实想法。”

    刘裕喃喃道:“原来娶妻生子,还有这样的用途,我以前一直没有往这方面想。但是,妙音劝我加强宗族的力量,这次怀肃临终前也这样说,而阿兰她要我多生儿子,难道,他们都是要劝进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王皇后为你牺牲太多,两度入宫为后,虽然说也是为了谢家,但对一个女人来说,牺牲太大了,时至今天,她心里还是只有你,但想真正成为你的女人,除非你代晋称帝,这样才能行当年汉赵帝国皇帝,匈奴人刘曜的故事,迎娶晋朝皇后羊献容,以此作为改朝换代的标志。”

    刘裕咬了咬牙:“我以前读史时,一看到这段就气得咬牙切齿,夜不能眠,觉得我们大晋国母,汉人的皇后被匈奴蛮子这样羞辱,可现在我才知道,这也是安抚汉人世家和士人的一个手段,草原之上,部落仇杀,向来有屠灭男丁,留下女子幼儿,并入新部落的传统,而我们中原华夏,早先也是如此,直到周朝建立,有了周礼,后来有了儒家文化,有了仁义的价值观,对待被征服和投降的敌人,不采用这样残酷和激烈的手段,而是赦免其国人,准许投降的君主保留祭祀祖先的权力,这一套一直流传到今天。”

    徐羡之正色道:“可是匈奴人是外来的异族,不是中原诸夏,以前春秋战国时,诸夏之间的战争,打来打去说到底可能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人在争夺,所以用这一套,但是这与跟外来的草原蛮夷是两回事。他们侥幸夺取天下之后,要通过让汉人皇帝投降,臣服,让汉人皇后成为自己的皇后,威慑男人,夺取女人,如此显示自己的征服武功,不以本族女子为皇后,也是安抚汉人的一个高明手段。”

    刘裕叹了口气:“这些胡虏的手段,还是挺高明的,这么说来,以前苻坚征服各国各族,也要***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好色,也是有同样的考虑了?”

    徐羡之点了点头:“是的,象张夫人就是前凉的公主,张氏一族,而后来对慕容冲与清河公主的荣宠,也是对鲜卑慕容的一种拉拢,只是他弄巧成拙,不知道慕容氏反而把这个当成奇耻大辱,最后正是那慕容冲灭了他的国家。也算是要了他的命。”

    刘裕咬了咬牙:“这么说来,异族胡人之间,是有这种通过征服女人,来达到两国融合的象征?”

    徐羡之叹了口气:“是的,自汉以来,一直有和亲这种手段,公主下嫁匈奴,以结盟好。但这只针对于皇室之间,从没有听说过汉朝公主下嫁一个匈奴部落首领,只有跟单于的结婚,才算得上是盟约。所以…………”

    刘裕长叹一声:“所以阿兰是要我多生子嗣,这样表明自立的心迹,取得大晋内部各方面势力的支持,最后篡晋而立,到这个时候,她要么取代慕容超成为女主,要么作为公主和亲大晋,如此,才能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争,对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你不愿意放弃北伐收复失地的大志,那大晋和南燕必有一战,与其到了那步,不如你先自立为帝,这样南燕可以效仿当年南匈奴的旧事,以和亲的名义称臣,去帝号,归顺。这大概是慕容兰能想到的唯一可以保全族人的办法了。”

    刘裕的眼中泪光闪闪:“可是,她已经跟我结婚多年,世人皆知她是我的女人,又何必要来这么一出呢?难道现在不可以直接向大晋归顺,称臣吗?”

    徐羡之摇了摇头:“你们的婚姻,严格上没有得到两国皇帝的正式同意,起码当年慕容垂没答应这桩婚事。而司马曜虽然同意你们成亲,但也是要她改名臧爱亲,作为晋朝子民成为你的妻子,这跟她燕国公主的身份,是两回事。名份非常重要,尤其是你们这样的关系,明白吗?”

    刘裕闭上了眼睛,半晌无语,当他再次睁眼时,他认真地点了点头:“羡之,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这自立之事,我暂时不会考虑。我不能一边教人忠义为本,一边自己却成为篡权夺位之人,我刘裕顶天立地的男子,如何能行这言行不一之事?对南燕的互不侵犯条约,我会继续遵守,听你的话,先好好处理内部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再考虑北伐大业吧。在此之前,我也会好好想出一个办法,能解决我和阿兰之间的事情。”

    徐羡之叹了一口气:“其实,她提的建议是对你现在最好的办法,不过既然你不想这么做,那就按你的想法来吧。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你一句,可能你跟慕容兰之间的时间不多了。”

    刘裕的脸色一变:“你这话什么意思?”

    徐羡之的眉头紧锁:“以我的直觉,她这次这样来找你,恐怕是因为南燕内部有变,你不想毁约北上,但慕容超这个狂徒,大概是会主动南下了吧!”

第二千五百四十一章 黑袍国师锁消息

    南燕,都城,广固。

    宫城的一座偏殿之内,大门紧闭,四周闪着诡异的烛火,檀香枭枭,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慕容超一身龙袍,坐在殿中的大椅之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站在殿中,鲜卑装束的慕容兰,冷冷地说道:“想不到姑姑居然也有失手的时候!”

    慕容兰紧紧咬着嘴唇,她的目光看向了慕容超的身旁,黑袍那高大的身形,掩饰在全身的黑色斗蓬之中,青铜面具之后,一双夺人心魄的眸子,闪闪发亮,而公孙五楼则是一身戎装,站在黑袍的身后,满脸尽是谄媚之色。

    慕容兰叹了口气:“我毕竟是一个女人,做不到,做不到向我的爱人,向我的孩子的亲身父亲下手。这次是我失手了,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慕容超恨恨地说道:“兰公主,你可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你是大燕的公主,你是鲜卑人,你的骨子里都流淌着慕容家的高贵血液,当年先帝同意你跟刘裕在一起,只不过是想用你来拉拢他为我大燕效力,可现在,这显然已经不可能了,这个刘裕,现在已经超过了魏虏,是我们大燕最大的威胁,你居然会手软,难道就是想等着他来灭我大燕,杀我族人吗?”

    慕容兰咬了咬牙:“刘裕跟先帝有过约定,互不侵犯,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没有打破这个约定,我这次一路上观察江北,刘裕只是移民来屯田耕作,并没有大量地调兵整军,我想,近期内他是不会来犯的。”

    黑袍阴森森地一笑:“兰公主,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了,你自己都不会信这说法,刘裕想要什么,这些年一直在做什么,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也不知道吗?这次你没杀他不假,但你也跟他提过跟你一起远走高飞吧,现在你是一个人回来,这不就正好说明,他那个所谓的北伐中原,失复失地,汉胡不两立的志向,已经不可动摇了吗?”

    慕容兰凤目圆睁,直视黑袍:“他现在是晋国的执政,最高统帅,千千万万的人都要依赖他,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说走就走?我不是也没法扔下我的族人,我的大燕,回来了吗?”

    公孙五楼冷笑道:“我们鲜卑人一向最讲手足亲情,这回为了迎回太后和皇后,陛下甚至连皇家乐队都送给了后秦,同时也带来了姚兴的承诺,一旦晋国犯我,后秦必将出动大军来援助。兰公主,你总是看不起我,说我不过是个靠给陛下找乐子而爬到高位的小人,可这回,为大燕立下大功的,可是我公孙五楼啊。”

    慕容兰冷冷地说道:“你这办的是好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了迎回太后和皇后,你居然就能把这礼乐送人,还向后秦称臣,我大燕成了羌贼的属国,每个大燕子民都深以为耻,也就你还会当成是大功一件!”

    公孙五楼给呛得说不出话,满脸通红,慕容超恨恨地说道:“兰公主,你太过分了,按你的意思,难道我迎回母后和妻儿,也是错的?”

    慕容兰正色道:“阿超,国是国,家是家,家事不可以和国事混为一谈,你娘和妻子在后秦没有生命危险,因为两国并未交恶,甚至因为最近情况的变化,我们可以直接索回他们,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慕容超脸色一变:“后秦凭什么就这样白白地交回来?他们贪婪成性,哪可能白白地给我们好处?”

    慕容兰冷笑道:“阿超,你难道记不得了吗,就在一年前,刘裕去后秦要回那南阳十二郡时,可曾付出过什么大的代价?后秦不也是乖乖地交出来了吗?”

    慕容超勾了勾嘴角:“那是因为姚兴当时要集中兵力对付胡夏,不得已才撤军的,这样的好事不会再有。这礼乐,正是姚兴现在需要的,他想用这套来宣示自己的威权,正统,以扭转最近连战连败而在国内引发的恐慌。在这之前的一系列交涉中,他在这点上丝毫不肯让步!”

    公孙五楼附和道:“就是,要是能不给,我难道还会上赶着送出去,上赶着当人属国吗?兰公主,你这样说风凉话可不好。”

    慕容兰淡然道:“上次后秦之所以让步于刘裕,是因为他们有更急迫的胡夏要应对,不得不作出妥协,可是这次,我们也有同样的机会。因为谯蜀叛乱自立,晋军刘敬宣部出兵讨伐,谯蜀求救于后秦,结果姚兴下令,让仇池杨氏出兵,帮谯蜀守了下来,此举无异于晋国翻脸开战,他们的敌人,除了胡夏之外,又多了个东晋。在这种时候,不是我们趁机开价,逼姚兴放人的好机会吗?”

    慕容超的脸色一变:“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

    慕容兰看向了黑袍:“这就要问问你的好国师,如此大事,为何不向你报告了。黑袍,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此事,你的好徒弟陶渊明,不就是促成后秦出兵的关键人物吗?而且,阻挡刘敬宣于黄虎,是你亲自坐镇的,对吧。”

    黑袍微微一笑:“连这些事情都给你查出来了,兰公主啊,你要是真心为陛下效力,而不是念及跟刘裕的旧情,大燕早就雄起了啊。”

    慕容超不解地看着黑袍:“国师,你,你为何要隐瞒此事?要是早知道此事,那我们可以不用送出皇家乐队,也不用称臣啊。”

    黑袍摇了摇头:“陛下,后秦现在是危难之际,北方对胡夏战事不利,重兵出击却屡屡落空,始终无法合围,反而不停地给人各个击破。南边又得罪了晋国,这个时候凉州诸夷也有躁动之举,甚至与那胡夏暗中来往。姚兴需要向国人宣示自己的威仪和力量,称属国之举也好,送乐队也罢,不过是一些小节,不需要太在意。如果不给这些,那就要给大量的钱粮和军械才能换回你的一家,这些对现在的大燕,更加重要。”

    慕容超没好气地说道:“向人称臣,送出礼乐,那正统就在后秦一边了,我们降成了普通的属国,跟那些凉州蛮子,甚至是仇池氐人一个级别,这样也无所谓吗?”

第二千五百四十二章 魏晋二强谁为敌

    黑袍平静地说道:“陛下,你必须明白,力量强大时可以加帝尊号,横扫八荒,一统天下,力量不足时,就需要隐忍,对外去帝号,缓称王,广积粮,高筑墙。这是汉人的经验所在。也是慕容氏先帝的智慧所在。”

    说到这里,黑袍看着面如严霜的慕容兰,冷笑道:“兰公主,你大哥当年复国大燕时,一直没有称帝,而只称燕王,而俊皇帝从辽东入中原时,开始也是作为晋国的臣属,因为当时机不成熟时,贸然称帝,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意味着不一统天下,就必须要被人所灭,就算是你心心念念的有朝一日举国归顺晋国,把你的族人托附给你的丈夫,也得先自去帝号吧。”

    慕容超厉声道:“胡说八道!我鲜卑男儿,慕容子孙,是天之骄子,怎么可以屈膝投降!当过皇帝的人,就算去了帝号,难道就可以保全性命吗?他们晋国自己的皇帝也投降过,最后是什么结局?!国师,你这是给我出主意,还是故意害我?!”

    公孙五楼连忙跪了下来,抱拳道:“陛下请息雷霆之怒,国师他赤胆忠心,一直是为了你,为了大燕啊,他这样说,他这样说应该是…………”他很想给黑袍辩解,更多的是不想给黑袍牵连到自己,可是不知如何解释,急得满头大汗,脸色通红。

    黑袍微微一笑,淡然道:“陛下,请不要激动,那匈奴刘聪不讲规矩,杀害已经投降,禅让的西晋二帝,结果国运不长,很快就给人所灭,这是教训,我想中原汉人信这套,不会做的太过份。当然,我刚才的话有些不妥,那种向刘裕低头,暂时臣服,只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现在当然不必。可就算到了那一天,陛下,你也要记得越王勾践最后是如何复仇的,不要逞一时之强啊。”

    慕容超的怒气稍缓,但眉头仍然皱着:“国师,我知道你一向以来帮了我很多,现在我能坐稳这个位置,你也是居功至伟,前面几次叛乱之所以能平定,也是靠了你,但是我希望你能出主意让我如何去夺取天下,而不是想着失败后怎么向人投降保命!”

    黑袍平静地说道:“以赎回家人的方式,去了帝号,送出乐队,这就是夺取天下的第一步。大燕现在一州之地,虽然军力强大,但经不得失败,如果一战失掉这些主力部队,那连翻身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小心谨慎,先避免成为众矢之地,或者是给人起兵伐我的借口。”

    黑袍看向了一直不说话的慕容兰,笑道:“兰公主,你现在还同意我的做法吗?”

    慕容兰冷冷地说道:“我不太相信国师真的是为了大燕的前途考虑。你一直以来所有的作为都是要挑起大燕和晋国的冲突,如果你有心让大燕发展,不会用这样的手段!”

    黑袍笑着摆了摆手:“现在大燕的情况,就是两条路,要么是北上跟魏国为敌,要么是南下打晋国,哪个更容易,只要不是屁股坐歪了,都会知道。魏国虽然是我大燕的头号死仇,但是军力强大,一时难以图取,那我们除了内乱不断的晋国,还有别的选择吗?先帝活着的时候,一时不明,没有趁东晋最虚弱的时候攻打他们的江北六郡,实在是太遗憾了,要不然,不说灭了东晋,起码席卷江北,夺取六郡,进一步夺取豫州和兖州,又有何难事?”

    慕容兰冷笑道:“当年小哥起兵就是受了你的蛊惑,你用计挑起刘敬宣叛乱,然后制造开战的借口,这笔账我还没跟你算呢?!”

    慕容超哈哈一笑:“姑姑,这事就不要再提了吧,当年连我都知道,那是先帝要测试刘敬宣这些人的忠诚,特意要国师去试探的,结果他们这些晋人果然狼子野心,恩将仇报。要说有人需要对此负责,我觉得应该是把这些晋人招来的你,才应该负责,若不是先帝新丧,我慕容氏要团结内部,只怕这会儿的你,还会在大牢里赎罪呢。”

    慕容兰咬了咬牙:“这是是非非,就不多说了,先帝之所以后来退兵,就是因为他判断当时并无胜算,即使一时夺取江北六郡,也无法治理,反而会陷入与晋国长期的战争和拉锯之中,这才收了刘裕的谢罪粮草,收兵休战,阿超,现在的晋国可不是那时候了,他们的实力比当时强了太多,在江北也有几万兵马镇守,先帝都没做到的事,你何来的自信做到?!”

    慕容超冷冷地说道:“好了,姑姑,当时如果不是先帝不听我言,我早就会率领铁骑横行江北了。现在的情况是刘裕想要犯我之心,世人皆知,他在江北移民,屯粮,练兵,整军,不就是在为了北伐做准备吗?难道我要等到他一切准备都完成,大军压到家门口时,再坐以待毙?你这回去晋国,难道刘裕他做出了什么不来犯我大燕的保证了?!”

    慕容兰正色道:“是的,他又亲口向我确认了这点。现在他的敌人很多,光是内部的西蜀和岭南的天师道都没有平定,怎么会放着内乱不打,来攻我大燕呢?而且他移民江北,这个政策必然会与晋国的高门世家为敌,现在连刘毅也跟他公开争斗,他的内部可并不稳定,这种时候想要北伐,是冲动之举,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做的。”

    公孙五楼冷笑道:“那按兰公主的意思,我们就应该缩在这齐鲁一州之地,坐视晋国刘裕慢慢地消灭他的内部敌人,然后混吃等死?”

    慕容兰摇了摇头:“不,我们的敌人,一直是北魏,而不是东晋,这点要认识清楚,跟东晋,可以言和,但跟北魏,是不死不休。与其花这些时间精力去弄东晋,不如想办法分化瓦解北魏在河北的统治,那里一直不算稳定,各地州郡的叛乱此起彼伏,就算不能攻取河北,也可以想办法联合外援,攻取北魏在黄河南边的领地,只要能夺了这块地盘,就可以进图河北,或者西进中原,打出我们大燕自己的一片天下!”

第二千五百四十三章 入侵江北掳百姓

    黑袍突然笑了起来,那粗浑低哑的声音,在全殿内回荡着,慕容兰的秀眉一蹙,看着黑袍,冷冷地说道:“国师好像对我的这个建议不以为然呢,请问哪里有问题?”

    黑袍收起了笑容,阴恻恻地看着慕容兰:“魏国强大,以先帝的本事,大燕最强时的国力,也不是对手,就算是柏肆之战,兰公主你也亲自参与,最后也是一败涂地,请问你何来的自信,这时候跟魏国开战,能有胜算?河北的豪强,坞堡主你熟悉吗?真要开战,你有多少是可以引为援手的?”

    慕容兰平静地说道:“只要作战的方向确定,自然可以按这目标去做,北魏在河北连年苛征暴敛,民不聊生,起义不断,而我们要做的,不是马上去作战,而是休养生息,轻徭薄役,只要做到这点,河北汉人,必然会主动来投,等到了人心所向时,再出征河北,必可一举成功!”

    黑袍摇了摇头:“要是有你说的这么容易,当年大燕也不会崩溃,我们现在也不会给困在这里了。河北地形千里平原,铁骑可以来回驰骋,极其适合骑兵为主的北魏军作战,而你刚才也说过,晋国内部不平,刘裕有很多敌人,这是他最虚弱的时候,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打掉他的江北移民计划,那会引起晋国的一系列内斗,至低限度,也可以警告晋国,绝对不要想着与我大燕为敌!”

    慕容超的双眼一亮,连忙道:“国师,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黑袍微微一笑,白眉轻挑:“正如陛下刚才所言,刘裕移民江北,屯田整军,是为了伐我大燕作准备,这点恐怕连兰公主也无法否认,就算刘裕本人有再多的承诺,但以北府军士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性格,一旦兵力充足,粮草丰富,那一定也会主动求战的,刘裕不可能逆军心行事,如果他真的不攻,也会有刘毅,何无忌这样的人顺势取代他,兰公主,你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的承诺上,是不是太托大了点?!”

    慕容兰咬了咬牙:“刘裕向来一诺千金,他也绝不会让自己被人架空,移民江北的计划,更多是为了动摇吴地世家的根本,把江南的人力,物力转移到江北,并不是为了攻击大燕!”

    黑袍冷冷地说道:“但这个计划对大燕非常不利。江北如果有了足够多的粮草,足够富庶,那就能支撑起北伐所需要的资源。而这么一大块肥肉放在我们眼前,那不就是挑逗和诱惑抢劫成性的鲜卑男儿吗?陛下,你说大燕在南边的那些个部落和将士,真的能遵守号令,不去抢掠两淮?”

    慕容超摇了摇头:“大燕国一直常备着二十多万兵马,却因为一州之地,产出有限,很多时候都无法提供粮饷,需要军士自己解决,这一年多来,边境的大战没有,但小的摩擦不断,我也无法完全约束。既然无法发军饷,又要约束军纪,姑姑啊,这实在是太难了!”

    慕容兰沉声道:“既然如此,阿超你更应该退兵还农,让将士们回去耕作,现在齐鲁之地大片的粮地荒芜,无人耕作,却同时要保持这二十多万大军,完全没这必要!”

    黑袍冷冷地说道:“南有晋国,北有北魏,两只虎狼盯着,你现在要大燕裁军?北边的七万守军先不说,就说南边防着晋国的六万兵马,你说撤就撤?撤了后晋军趁机北伐怎么办?”

    慕容兰咬了咬牙:“有大岘山天险,留个两万兵马足够了,真要是晋军大举来犯,再征兵就是,来得及!”

    黑袍冷笑道:“可是我们鲜卑将士,可没有安心种地的习惯啊,几百年来,鲜卑男儿一向信奉强取胜于苦耕,你想要让刘裕证明自己的诚意,确保他不来侵犯我们,那就应该叫他岁贡粮草一百万石,以供我南部军需,兰公主,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慕容兰怒极反笑:“这还不过分?他自己军队都缺粮,所以才要江北移民耕作,屯垦荒地,上次所有的江北存粮一百万石全给了我们,算是为刘敬宣的谢罪之礼,这回你要他一年给一百万,是要逼他断交开战吗?”

    黑袍微微一笑:“他若不给,那我们正好去取便是,我们需要教训一下晋国,让他们知道,江北移民,死路一条,任何试图对大燕构成威胁的举动,必然会遭致我们的坚决反击!”

    公孙五楼兴奋地一击掌:“好,就应该这么干!”慕容超也是面带微笑,点头不已。

    慕容兰大声道:“万万不可!如此一来,等于我们主动失约,这样真的会给刘裕攻打我们的绝好借口了!”

    慕容超冷笑道:“我还真怕他不来!上次就没教训他,这回,我一定会让他们看看大燕真正的实力!”

    黑袍笑道:“要的就是陛下的这种气势。不过,这次只需要对晋国小小惩戒,不用过分刺激刘裕。作为对他不经我们同意,就经营江北,整军屯粮的回应,我们需要让晋人长点记性。皇家乐队送给了后秦,作为陛下,不可一日无礼乐声教,所以,我们可以去攻打东海郡,破他几个县,掳获一些汉人百姓,回来培训作为新的皇家乐队。这样,不至于与晋国大战,也可以警告刘裕,跟我们作对,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慕容兰气得一跺脚:“后果?后果就是刘裕一定会提大军来报仇的!你们完全不了解刘裕,他爱百姓就如同爱他家人一样,一生最见不得汉人百姓受人欺凌,这样公然地攻击州郡,掳掠人口,会引发全面大战的!”

    黑袍冷冷地说道:“我刚才就说过,这会引发晋国一系列的反应。刘裕之前保证过江北移民的安全,但只要我们快打快撤,在他反击前就回来,那就证明了他的保护江北,不过是谎言,世家大族受了损失,不会再信任他,一定会想撤回江南。到时候,刘裕要做的不是什么北伐报仇,而是如何安抚世家高门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820/ 第一时间欣赏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 作者:指云笑天所写的《东晋北府一丘八》为转载作品,东晋北府一丘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东晋北府一丘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东晋北府一丘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东晋北府一丘八介绍: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血,吼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汉胡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欢迎随本书走进那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年代。作者书友群219263410东晋北府一丘八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东晋北府一丘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