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倾南北TXT下载权倾南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倾南北全文阅读

作者:然籇     权倾南北txt下载     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五五七章 拐杖

    不过朝堂上经过上一次北上,除了诸如吏部这样的个别部门存在特殊情况之外,其余的大多数部门都已经完成了一次人才的吸收和补充,因此缺口、尤其是中低层官员的缺口并不是很大,因此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会被分配到地方。

    一来现在李荩忱已经打算着手清理地方上的贪污**问题,正好可以给这些年轻人们腾位置;二来现在大汉面临着一个从整体上来看的青黄不接问题。

    以顾野王为首的老臣们年事已高,实际上已经很难起到处理政务的作用,现在更多的其实是充当顾问,这也是为什么都官尚书唐亦舜会站出来主持六部工作,在顾野王还有精力的时候,六部对顾野王马首是瞻,唐亦舜这个都官尚书倒像是吃干饭的,现在他虽然依旧是都官尚书,但是六部的统筹工作实际上算是第一次落在了他的手中。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门下省,裴猗也已经上了年纪,逐渐难以维持政务,现在主持门下省工作的实际上是通事馆通事卿姚思廉,因为门下省主要就是通事馆和邸报馆这两部门,因此作为门下省老大哥的通事馆出面主持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顾野王也好、裴猗也罢,都是做好了急流勇退的准备的,甚至当初李荩忱南归,顾野王就已经打算乞骸骨了,只不过大汉年轻一辈还并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所以李荩忱和顾野王等人也不可能放心,现在年轻一辈的虽然已经承担起来了主要责任,但是老一辈的臣子们并未完全放手,而是暂时的进行监督。

    而随着之后唐亦舜、杨素等年轻一辈注定会将老一辈取而代之,他们空出来的位置也要有人填补上来,依次填补的话,地方官员的位置上肯定会有大量空缺,因此将这些年轻力盛的书院书生们填补到地方位置上,也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在短暂的历练后可以承担起来更加重要的地方管理任务。

    按照吏部拟定的名单,这些学生们多数将会成为地方知县或者县丞,而针对大汉现在的官员缺口,在县级单位上短暂的历练之后,他们必定还有机会直接晋升,尤其是他们头顶上天子门生的招牌,将意味着他们的仕途上很少会有阻碍。

    因此这些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但是充满斗志的年轻人们,正低声议论着什么,脸上带着笑容。

    “陛下驾到!”袁大舍的尖嗓子有些突兀。

    “参见陛下!”工坊的校场上,人们纷纷行礼。

    李荩忱挥手让众人平身,自己向着校场一侧的点将台走去,那里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校场上的一切。

    “臣,欧阳莫,参见陛下!”一个老人在两名弟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过来。

    “欧阳大匠,快快平身!”李荩忱急忙伸手托住欧阳莫的手臂。

    大汉从当初的巴东三郡之地走到今天,大匠欧阳莫自然是功不可没,当初最早的南部郡工坊就是他的心血,大汉现在工部自尚书吴凭以降,基本上都是欧阳莫的学生。而当初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霹雳车,也是欧阳莫的杰作。

    可以说正是有了欧阳莫,才有了大汉之后蓬勃发展的工业。

    包括流水化生产等等,都有欧阳莫参与其中的身影。

    尤其是等到后来入江南,李荩忱建立新的汉王朝,欧阳莫纵然众望所归,还是推辞掉了工部尚书的位置,让自己的弟子吴凭担任,而他自己则带着学徒们周游大汉各地,寻找建设工坊的合适地方,并且进行大量的地质研究,寻找可以用来冶炼的矿石,从东面的两淮到西面的大西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正是因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欧阳莫和圣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李荩忱很能理解欧阳莫,显然欧阳莫的心思并不在朝堂上,而在整个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上,这样的有志之士从古至今也不在少数,对于这样有着崇高理想的人,李荩忱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

    “来,你我共登台。”李荩忱亲自搀扶着欧阳莫。

    欧阳莫急忙说道:“老臣已然无官一身轻,是一介布衣,如何能够当得起陛下如此?”

    李荩忱笑道:“大匠此言差矣,有人虽然为官,但是却多为偷奸耍滑之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而有的人虽然不为官,但是一腔热血、心怀天下,对于前者,纵是朝廷命官,朕斩之而不皱眉,对于后者,哪怕一介布衣,朕伺候膳食亦不避讳。”

    欧阳莫伸手从弟子手中接过来拐杖,恭谨说道:“臣非不可走,请陛下先行,臣随后。”

    李荩忱却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伸手接过来欧阳莫的拐杖。

    这绝对算不上一根华丽漂亮的拐杖,甚至应该说破旧。拐杖的上半部分已经被打磨的光滑,而下端沾满了泥泞,有不少划痕,可以想象拐杖的主人曾经经历了怎样的风霜。

    李荩忱伸手轻轻抚摸着拐杖,沉声说道:“此拐杖今日之后请大匠留与朕,朕打算将此拐杖放在御书房上,时时不忘大匠为大汉之振兴而付出的努力,并以此激励众臣。此拐杖,朕以御赐拐杖换之。”

    欧阳莫怔了一下,声音都有些颤抖:“臣,谢陛下!”

    对于一个工匠来说,能够得到李荩忱如此肯定,已经是老天给予的恩赐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工匠虽然算得上子承父业的铁饭碗,但是社会地位绝对不算高,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在社会上已经是第三等,现在虽然随着朝廷重视工商发展,工匠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但是社会上的思想看法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转变过来的。

    因此李荩忱这样的举动,让欧阳莫很是感动。

    他这一生的付出,总算是没有白费。

    “大匠,且共登台!”李荩忱笑着伸手扶住欧阳莫,两人一起走上点将台。

    今天李荩忱来到这里,并不仅仅是为了见远道归来的欧阳莫一下,还是因为工部有一个重要的发明要在今天诞生。

    所有的工匠和书院的学生都被邀请过来观礼。

    “臣参见陛下!”工部尚书吴凭快步走过来,他的衣服上还有些湿乎乎的,沾着晨露。

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

    不过吴凭脸上的神情很是亢奋,“新式火炮已经准备试炮,还请陛下移步后山坡。”

    李荩忱眉毛一挑:“怎么,朕不能站在这里?”

    吴凭急忙说道:“陛下,这里实在是危险,若是有什么不测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爆炸”

    火炮倒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当初火枪诞生的时候,火炮就已经同时开始研究了,并且很早就已经有样本出现,不过因为冶炼技术不过关,火枪尚能够承受火药在枪膛内燃烧爆炸的威力,但是火炮的炮管却不行,因此时常出现炸膛的情况,导致火炮几年来都没有办法正是列装。

    再加上军队对火枪的需求与日俱增,火炮的研究自然也就不得不被推后。

    然而随着大汉南征,南方风雨增多,火枪常常出现问题,再加上从当初北征到现在南下,火枪难以攻坚的弱点暴露的愈发明显,而霹雳车等等大型攻坚设备在泥泞道路上行走也颇为困难,因此军方也需要一种相比于霹雳车更轻巧一些、威力却要相当甚至射程更远的火器,这使得火炮的研制再一次加快。

    事情起起落落,一直到现在,工部才研制出来适合于火炮的优质铜材,铸造出来新式火炮,有效的减少了火炮炸膛的可能,而今天,就是火炮第一次正式试射,在这之前虽然已经进行过很多次试验,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进入全方位考核和验收环节,下一次就是军方的接收考察了。

    这一次主要还是工部内部的验收,来的都是工部的工匠,甚至就连欧阳莫都到了,而书院的学生们作为天子门生,是李荩忱要求他们来的,主要也是为了给这些未来大汉的栋梁们打气,告诉他们大汉又有了新式的武器,这是朝廷的杀手锏,也是给他们撑腰的利器,无论是之后到了边境上面临敌人的威胁,还是在内地和地方黑恶势力产生了矛盾,背后都有朝廷和新式火器作为后盾,无须害怕。

    新式火器正式试射还是第一次,所以就算是之前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谁也不敢拿着陛下的性命开玩笑。

    李荩忱环顾周围:“所有人都站在这里,那就说明你吴凭吴尚书有信心,那朕何必退后?”

    吴凭顿时有些着急,看向旁边的欧阳莫。

    欧阳莫还想要开口劝一劝,李荩忱却一摆手:“大匠退么?”

    没想到李荩忱会反问过来,欧阳莫沉默片刻,摇头果断的说道:“自从火药诞生之后,工部之心血都在此处,老臣是不会退的,有老臣在,这些徒子徒孙才能安心。”

    李荩忱大笑道:“那朕亦是如此。”

    吴凭瞪大了眼睛,这可不行。

    而欧阳莫也想开口,李荩忱却径直说道:“开始吧。”

    吴凭深深吸了一口气,站在了李荩忱的身前,就算是真的有什么意外,他也能够替陛下挡一挡:“开始!”

    整个校场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装填!”

    “点火!”

    李平和李靖同时向前一步,随时准备把李荩忱扑倒在地。

    “轰!”

    一声轰响,火光四起,烟尘滚滚,远方的木靶飞上半空,而且用肉眼都能看见,那木靶在飞上去之前,就已经断裂成了两部分,爆炸的威力可想而知。

    第一发试射的不用想也知道正是被李荩忱和军方寄予厚望、但是长期以来研制都遇到瓶颈的开花弹。

    开花弹,也就是爆炸性炮弹,炮弹打出去之后会炸裂成碎片,对敌人进行扇面杀伤,实际上后世的炮弹、手榴弹之类的都与之类似,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想要研制出来开花弹,不但是从零开始的问题,而且还要牵扯到很多之前工匠们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

    而除了开花弹之外,还有实心炮弹,实心炮弹就是一个大铁球,这到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应对海军的需求,还研发出了链弹,顾名思义就是用铁链子将两个实心炮弹连在一起,这样主要是为了在海战的时候有效的攻击敌人的船体和桅杆,尤其是高速飞行的炮弹的确有直接把敌人的船只桅杆切断的可能。

    但是在众多炮弹之中,最难以研制的还是开花弹,尤其是开花弹的填药量和引线的时长都是很难把控的量,这也是之前火炮时常出现炸膛问题的另一层原因,毕竟炮弹直接就在炮膛中炸了,就算是再坚固的火炮也承受不住。

    可如果没有开花弹的话,只是凭借实心炮弹,实际上火炮是很难和霹雳车进行竞争的。

    并不是因为实心炮弹的威力比不上开花弹,实心炮弹也有其优点所在,无论是纵向杀伤敌人的骑兵还是攻击城池,实心炮弹都比开花弹有优势,这种炮弹打过去,就像是一记重拳敲在人身上,就算是厚重的城墙也会受到影响。

    主要还是因为实心炮弹在功能上和霹雳车抛射的石弹有冲突,霹雳车的石弹也是为了攻击敌人的大型器械和城防。虽然通过火炮发射的炮弹,在射程上和霹雳车相差无几,甚至更胜于霹雳车,但是汉军也不可能不考虑成本的问题。

    现在霹雳车已经实现了流水化生产,并且木头制作的霹雳车在单个成本上并不比体型小很多、但是使用铜和铁制作的火炮高多少,所以为了火炮单独建立生产线等等所要付出的巨大开销自然无法引起军方的兴趣,尤其是现在在武器器械上汉军已经领先于周围各国,这种绝对的优势在短期内应该也很难弥补回来。

    对于大汉陆军来说,虽然这一次南征在南方的高山密林之中吃了瘪,但是这倒并不是什么必须要现在就解决的问题,因为南方的敌人已经被征服,未来的战斗还是会在北方辽阔的原野上爆发的,霹雳车和火枪这远近结合的搭配已经能够满足陆军的需求。

    如果火炮没有办法展现出来远胜于霹雳车的优良性能的话,那陆俊绝对不会支持投资生产这种成本更高的武器。

    当然了,陆军不支持,不代表别人也都有意见。

    每个军种应对不同的情况都有自己的需求。

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术更重要的

    在火炮的诞生中受益最多的自然应该还是海军。

    海军长期以来都缺少一种占用空间少的远程武器,霹雳车庞大的体积注定了其很难成为海军战船上真正的主力武器。

    毕竟海战开始之后,火力的密集程度往往要胜过火力的射程,海军宁肯在一条船上安装两台小一点的投石机或者数量更多的床子弩和五百步弩,也不愿意安装一台体型庞大的霹雳车,因为那意味着整条战船上将只有这么一个远程进攻武器,一旦敌人船只近身,那么就只剩下了接舷战可以选择。

    器械强大的大汉却不得不让海军去打接舷战,这是耻辱。因此对于工部的火炮,海军一直都是表示全力支持的。

    这也给了工部继续研制火炮并且改进开花弹的信心和底气。

    现在来看,工部是做出了成绩的。

    通过从火罐上吸取经验和教训,工部还是成功制造出了有引信的开花炮弹。开花弹研制成功,这意味着更加适用于海军的实心炮弹和更加适用于陆军的开花弹都将能够通过火炮来发射,火炮之后列装各部自然也就畅通无阻。

    这一次陆军自然不会再找茬,甚至还会全力支持。

    毕竟火炮在射程、威力和精准度上的巨大优势是床子弩和霹雳车这两种原本的器械没有办法相比拟的,并且火炮和火枪类似的供给需求以及维护方式也将极大地减少后勤人手。

    不过现场的气氛并没有随之轻松下来。

    一发炮弹还不足以说明什么。

    “轰!”第二发试射。

    刚才的落点上,烟尘四起。

    “这一次朕来!”李荩忱撸起袖子,径直走下点将台。

    “陛下!”工匠们惊呼道。

    这要真的出了什么事,可是要命的!

    而李荩忱环顾一周:“怎么,你们对自己不自信?”

    工匠们顿时不做声了。

    这几乎是在指着鼻子怀疑他们了,在场的一个个都是老匠人,心高气傲那是必然的,所以大家都不想低头。

    傲娇和自信,真是工科生的典型啊。

    “掉转炮口。”李荩忱拍了拍炮管。

    火炮微微向一侧偏移。

    李荩忱旋即看向旁边的李靖:“敢为朕装弹么?”

    “臣遵旨!”李靖急忙拱手。

    而李荩忱又看向李渊:“装药!”

    李渊深吸一口气,也跟着上前,在两名工匠的配合下先装填火药。

    等他们装填好之后,李靖抱起来炮弹,小心翼翼的塞进了炮管里面。同时李平将火把递给李荩忱,目不转睛的盯着皇帝陛下,只要有什么意外,他会在第一时间把李荩忱扑倒在地。

    “你们都散开!”李荩忱一挥手。

    这一次没有人后退,工匠和士子们都围绕在李荩忱的身边。

    陛下站在这里,没有人会后退。

    李荩忱也不再跟他们计较,径直点火。

    他知道工部敢把这火炮搬出来让李荩忱验收,肯定是经历过无数次实验的,再加上之前两次试射非常成功,李荩忱自然也有胆子要体验一把。

    并不只是为了鼓舞人心,更因为李荩忱也想看着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器在自己的手中轰鸣作响。

    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引线点燃,火炮乃至于大地,都猛地颤抖一下。

    远方的草甸上火光乍现,狂风吹卷,干草横飞,甚至掀起的风都若有若无的吹到了李荩忱这里。外围守候的士卒们急忙扑上去灭火。在这个地方要是真的烧了起来那可要了人命。

    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瞄准方向似乎不太好,李荩忱尴尬的咳嗽一声。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还好自己是老大,就算真的烧了山,刑部应该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而其余人自然不会和陛下计较这个。

    “成功了!”工匠们爆发出欢呼。

    这是李荩忱亲自操作的,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又有别样的意义在,李荩忱在这些工匠们的心中,就算是没有封神封圣,也已经大差不差了,李荩忱亲自点火,在他们看来和圣人前来开光没有什么区别。

    “吾皇万岁!”工匠们的欢呼声很快就变的整齐划一。

    李荩忱微微一笑,转身重新走上点将台。

    开花弹试射成功,不代表整个试射过程就结束了。

    实心炮弹和链弹都要进行试射。

    “轰!”

    又是一声轰响,现在试射的是实心铁弹,铁弹径直撞在了最远处的一棵大树上,大树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紧接着大树呼呼啦啦的倒下。

    “轰!”

    链弹也跟在后面飞出,两颗连在一起的炮弹就像是流星锤一样,将几个专门用来实验用的木桩子拦腰斩断。可以想象如果这样的炮弹打在了敌人的战船上或者诸如云梯车等等攻防器械上,将会造成什么样的杀伤。

    刹那的平静之后,欢呼声更盛。

    而看着这些欢呼雀跃的工匠们还有那些脸上带着浓浓自豪神情的士子们,李荩忱百感交集。

    一个国家的强盛绝对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做到的,甚至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是所有人的一起奋斗。

    火器,是李荩忱带给这个时代的,但是李荩忱也只是起到了一个指点方向的作用,真正让火器从李荩忱那看上去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今天实际这个样子的,更重要的还是工部工匠们的钻研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

    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日理万机的李荩忱也不可能自己就把火炮和火枪给铸造出来。

    这个王朝和这个民族的人们有奋斗的勇气和**,这才是让李荩忱最欣慰的地方。自己没有白来一遭,也没有白白付出努力建立这个国家。

    即使是作为一个穿越客,他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这个国家和民族可不能一直都在自己的亲手领导下。等自己百年之后,还有更长远的路需要他们自己来走,毕竟这是一个注定了会有至少上下五千年气运的民族,属于他们的路还长着,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引路人罢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荩忱很庆幸这个民族的人们展现出了足够的创造力和拼搏向上的勇气,激发他们这样的潜能,在李荩忱看来要比自己为这个时代带来多少先进的技术来得好。

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战船

    超乎于时代的思想,比超乎于时代的技术要重要。

    李荩忱是这么认为的。

    只有思想,这里的思想并不只是指人的思考方式,还应该包括对科学的认知和了解,进步了,才能技术跟着进步。思想和技术本来就是不分家的,抛开任何一个谈论另一个都是耍流氓。

    李荩忱更想带给这个时代的,并不是后世那些先进的技术,而是引领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进行思考和分析,让知识水平脱离愚昧和朦胧,破得云开见日出。

    至于技术,只要知识储备有了,技术自然也就有了。

    因此看着欢呼的人们,李荩忱很欣慰。

    他欣慰于工部克服种种困难、承担住了层层压力,总算是将火炮研制了出来,更欣慰于工部在这一次火炮研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深入探究的精神。

    大汉如果能够持久的保持这样的探索精神,那么未来亘远的世界,都将是大汉主宰。

    “万岁”的欢呼声在山谷之中回荡,李荩忱抬头看向蔚蓝色的天空,天空分外广阔廖远,就像是这个民族要继续向前走的路一样。

    今天除了火炮试射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海军的新式战船,李荩忱长期以来只是看过图纸、知道其工程进度,但是还没有亲眼看一下这种应该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式船只到底长什么样。

    当李荩忱走入船坞的时候,监工的邱志正在和户部右侍郎于德大眼瞪小眼,谁都不想后退。

    这里是大汉在建康府以东江面上建立的最大的船厂,海军现在几乎所有的内河和外海所用船只都是从这里下水的,当然了新的船厂正在沿海的各地进行前期的考察勘探,在新船厂建立起来之前,这里依然会是海军最重要的船厂,哪怕是这个船厂实际上是在内河上。

    户部右侍郎于德,是已经去世的老将于翼的侄子,也是汉军之中统带骑兵的小将于玺的堂兄,出身将门的他倒是舞文弄墨比较有本事,在大汉征服西北之后就一直在户部任职,骆牙退隐之后,户部年轻一辈上位,陈叔慎成为了左侍郎,而于德成为了右侍郎。

    他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倒是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不过最让李荩忱以及户部尚书宗元饶欣赏的,就是于德处处较真的性格。

    户部是朝廷的大库房,户部的官员们就是大大小小的账房先生和管家,可不能人人都花钱大手大脚,因此正需要有如于德这种处处较真、处处仔细的人盯紧了下面的细枝末节。

    现在户部内部的分工也比较明确,宗元饶已经快到退的时候,在大汉北上的时候崭露头角的陈叔慎肯定会顺势取而代之,而陈叔慎主持户部,自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顾及到方方面面,细心的于德就能够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所谓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可能是账户上几百两的偏差,可能是器械统计上一两个、一两艘的差距,一旦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聚集的多了,也会形成大问题,而且朝廷如果一直对这样的问题都不管不问的话,也会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找到钻空子的机会,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朝廷的利益,甚至还会滋养出来一些贪污**之人。

    因此于德这样的人虽然没有什么随机应变、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部门运作之中也不可或缺。

    否则陈叔慎又要判断大局,又要拿捏细节,怕不是要累死。

    现在于德就是在抓这样的细节,海军就是重灾区。

    这也不怪海军,海军是吞金巨兽,这是大家都有心理准备的,而海军的账单因为金额巨大、涉及的类别繁多,所以也最容易会出现一些小细节的问题。

    比如现在于德和伏波将军邱志争吵的原因,就是海军打造新的战船的预算超出了预期,虽然这艘战船已经临近完工,但是如果继续建造下去的话,超出预期的额度就会越来越多。

    户部显然是不太倾向于给海军填补窟窿的,大汉刚刚稳定下来没有几年,南方的战事还没有完全平定,户部有的是需要用钱的地方,拿来给海军造战船,户部是不太乐意的,宗元饶和陈叔慎更倾向于修建道路和修补边境城镇的城墙。

    并不是因为户部和海军有矛盾,而是既然缺钱的话,钱自然就要用到刀刃上,现在的大汉海军称之为“天下无敌”也没有什么问题,因此他们的需求自然应该排在后面。

    “再拨款两千两,这艘战船就能完成改造!”邱志脸红脖子粗。

    “不行,一分钱都没有。”于德跺了跺脚,“此次某亲自前来,就是想要让你们清楚,国库里虽然并非没有钱财,但是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就算是你们再怎么急需,也必须等一等!”

    邱志还想要说什么,听到门口的脚步声,不由得大吼道:“不是说了谁都不准进来么,卫兵”

    看到来人,他怔住了。

    “朕也不能进来么?”李荩忱似笑非笑。

    邱志和于德忙不迭的行礼。

    李荩忱大笑着做了一个平身的手势,径直穿过门洞。

    再往前就是船坞里面了。

    一艘庞大的战船顿时跃入眼帘,就连跟在李荩忱身边,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的李靖和李平,都不由得发出惊呼声。

    这艘战船要比之前大汉打造的青龙大舰还要大,若是把五牙大舰这种内河平底战船放在它旁边,就像是一只猴子蹲在了猛虎的身边。

    更重要的是,这艘战船和其余他们所见到过的战船截然不同。

    船身更修长,船舷更高,这显然是为了提高海上航行的适应性,而桅杆也有所调整,和普通船只上常见的桅杆大相径庭,甚至还有横向桅和纵向桅之区分,这应该是采用了在部分青龙大舰上进行实验的软帆。

    硬帆,是中式帆船上常用的帆,易于收放,只需要依靠一个滑轮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且帆是可以随着桅杆转动的,可以承受任何方向的风,这就意味着工作效率非常高。

    但是硬帆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其面积很难太大、桅杆也不能过高。

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

    这也就导致船只体积如果太大的话,就只能通过增加桅杆的方式来弥补单个桅杆的动力不足,诸如著名的郑和宝船,硬生生的用了九个大小桅杆才带动的了,导致船看上去破有些笨重。

    同时硬帆只有升起和收起这两个状态,要想升起来,就必须要直接升到顶端。船上的人是很难通过调整帆的大小来调整船的速度的,这就意味着在海战和远洋航行上,硬帆并不占优势,而且在穿越岛屿间或者狭窄航道的时候,硬帆甚至有可能造成麻烦。

    并且硬帆会导致船体的承载力脆弱,硬帆偏沉,且对力的平衡有较大要求,一旦船只重量不平衡,或者因为火炮发射而导致短暂的晃动,那么船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倾斜,进而导致颠覆,因此装载了硬帆的船只安装投石机尚且可以,火炮是很难大量的上船的。

    相比之下,软帆缺点虽然多,但是其适合恶劣海况、远洋航行以及适合武装船只的优点也很明显。

    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所向无敌的海军,最主要的任务将不再是和敌人作战或者保卫港口,而是探索更加辽阔的海域,尤其是南洋的岛屿众多,将是海军未来主要的探索方向之一,因此海军对于软帆的需求自然也就在硬帆之上。

    在李荩忱的些许指点之下,软帆的诞生并且成功安装在战船上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现在呈现在眼前的这艘巨舰,有着两个巨大的桅杆,同时船艏上还有向前伸出的桅杆,就像是一条威武的剑鱼,而在船艏桅杆下面,一个手持长剑的人像已经有了雏形,不用看也知道这是以皇帝陛下的披甲形象为模型塑造的,对于海军将士们来说,没有什么比把皇帝陛下安放在他们的船艏上来的更加荣耀了,这也是李荩忱允许的,因为这将象征着他永远领导和指挥着海军向前进。

    而和其余船只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厚重的船壳上出现了一排一排的孔洞,而在船身上方,也不再是和五牙大舰那样类似于城墙城垛的船舷,平齐的船舷上同样开了一排孔洞。

    自从水战进入到风帆时代之后,这种带有明显船桨时代设计的东西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尤其是五牙大舰和青龙大舰等等船只依旧保留着内河船只的一些特征,所以导致其在海面上的适航性并不好,五牙大舰并不会出海尚且还好说,青龙大舰可是实打实按照海军作战船只来设计的。

    海上适航性的问题,导致青龙大舰在高海况的情况下,船只摇晃的非常厉害,虽然不至于颠覆,但是海浪打上甲板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也直接导致了戚昕和罗毅率军横渡大海的时候,明明青龙大舰上有非常足够的空间,也不敢携带太多的人。

    而即使是这样,在横渡南海的过程中,陆军也饱受折磨,甚至就连一些刚刚从水师调过来的海军将士都有不同程度的晕船现象。

    船只适航性差,不仅仅导致人很难受,而且也导致船上的密封性必须要好,别说开孔洞了,就算是有一条缝也得想办法抹平了。

    因此这种开孔洞的事情,之前想都不敢想。

    而这孔洞是为了什么,刚刚跟着李荩忱从工部的火炮试射校场回来的李靖心里非常清楚。

    船身上足足两排孔洞,每一排六个,再加上甲板上的一排,三排孔洞,一面就是十八门火炮,而一艘船就是三十六门火炮,再加上船艏和船艉的,足足四十门火炮。

    一门火炮有多大的威力,刚才李靖都是亲眼看到了的。

    就算是说其能顶的上一台投石机,李靖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而一面至少十八门火炮可以开火,这就意味着有十八台投石机同时抛射,并且距离更远,威力更大!

    这是什么场面?

    想到一艘又一艘这么庞大的战船在海面上排开,万炮齐鸣的场景,李靖就觉得浑身发抖,血一下子冲上了头。

    不只是李靖,见到这样一艘战船出现在眼前,随行的李平、秘书监秦思祖等人也都是热血沸腾。

    也唯有大汉,能够制造出来这样的庞然大物,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一旦发出咆哮,山河都将为之震颤!

    看着李靖等人的反应,李荩忱微笑一声。

    他在后世是见过世面的,当然不至于因为看到了一条风帆战船就如此失态。

    不过李荩忱也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

    大舰巨炮,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男人的浪漫啊!

    尤其是对于作为军人的李靖等人,让他们能够指挥这样的战船、指挥由这样的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恐怕他们什么都可以不要了。

    “陛下,这是海军两年来的心血,”邱志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他看到了陛下的笑容,这说明陛下对于这艘船,非常满意,这对于海军来说就已经足够欣慰了,“现在海军计划在所有预留出来的炮门之中安装新式火炮,让这条战船真正成为前所未有的炮舰,成为我大汉征服更广阔大洋的前锋!”

    李荩忱点了点头,他知道海军为这艘战船付出了多少心血。

    青龙大舰并不是海军真正想要的船,那不过是从五牙大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放大的战船罢了,虽然能够入海,但是在骨子里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河船只,在沿岸走走还行,进入远洋深海的确有太大的风险。

    这种为完全为了远洋航行、为了征服大洋上的一座座岛屿、一片片陆地而设计的新式海船,才是海军最期待的。

    两年来,为了这艘船,海军付出了很多,海军的老大王昌几乎一直就吃住在船厂,甚至南征这种海军难得露脸的活都交给了比自己低一级的戚昕。

    一直到前一段时间海军和陆军开始共同筹划陆战队的建设,王昌才离开船厂,把督造船只的任务交给了邱志,这让邱志激动之余,自然更想要让这艘船尽快下水,成为海军真正迈向远洋的象征。

    这艘船采用软帆,就意味着纵横交错的帆索根本不允许其上再安装投石机等等武器,火炮自然就变成了最佳以及唯一的选择。

第一五六二章 海军的欠条

    现在火炮在经过长跑之后,总算是能够进行生产了,只有拥有了火炮,这艘为火炮量身定做的大船才能真正的发挥威力。

    从开始建造到现在历经层层阻拦,总算是看到了成功下水出航的希望,邱志和海军将士们自然激动。

    有人激动,自然就有人无奈。

    另一边的于德沉声说道:“陛下,现在国库紧张,大汉上下无论是武器装备生产,还是道路设施等等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投入臣身在此处,就是因为海军需要调拨钱款为战船安装新式火器,可是就算是把臣等身上搜刮干净,也实在是难以再给海军一个铜子了。”

    邱志等海军将领顿时看过来,目光不善。

    这个家伙从早晨过来就一直泼冷水,如果不是大家同殿为臣,海军将士们恨不得直接把他丢到外面大江里喂鱼去据说这个北边来的家伙可不会水哦。

    海军之前敢怒不敢言,现在陛下亲临,并且已经露出赞赏之情,这个家伙竟然还不是好歹,真的是欠收拾啊。

    这个时候只要李荩忱一声令下,邱志他们会立即把于德给抬起来丢出去。

    不过李荩忱只是微微皱眉,打量着于德。

    于德不卑不亢的一拱手。

    “户部的难处,朕清楚。”李荩忱叹息一声。

    于德身材瘦削,官袍不像是穿在他身上的,更像是挂在身上的,而脸上也带着浓浓的黑眼圈,不用想也知道这几天肯定因为这件事或者其余钱财调动的事情没有休息好。

    户部现在真正主事的左侍郎陈叔慎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除了比他还高的户部尚书宗元饶之外,整个户部都在他的指挥下每天连轴转,否则偌大的一个大汉,处处需要钱,真的周转不开。

    因为陈叔慎的努力,刚刚成立没有几年的大汉还真的没有遇到过非常艰难的财政危机,陈叔慎总是可以在朝廷需要钱的时候从某个犄角旮旯里面抠出来一笔,当然了这也和李荩忱大力发展商业有一定的关系,财富从库房之中走出来、流动起来,才给了陈叔慎能够不断补足窟窿的可能。

    户部的日常挑灯“夜战”,以至于有几次老尚书宗元饶都看不下去了,亲自过来督阵,以让陈叔慎休息,任谁劝都劝不走,最后还是李荩忱亲自出面,又从礼部、商部等几个暂时空闲的部门抽调了不少人过来帮忙,才让老人家去休息。

    要是老尚书来了个积劳成疾、病死任上,那李荩忱真的心中有愧。

    因此现在户部叫苦不迭,李荩忱是能理解的。

    他知道陈叔慎也好,于德也罢,都是能吃苦耐劳的性子,一向喜欢闷头做事,他们都开始叫苦了,那就说明事情真的很难解决。

    李荩忱抬头看向巨大的战船。

    这样的战船自然不能就这么老在船坞中。

    它的征途应该是星辰大海才对。

    可是英雄也有囊中羞涩的时候啊。

    “海军还需要多少钱?”李荩忱沉声说道,“列一个详细的单子,朕从内府之中拿,同时号召后宫妃嫔们捐献银两财物,争取在一个月之内先补足一部分,至少火炮先开始上舰!”

    “陛下,使不得啊!”邱志和于德都大惊失色。

    陛下从内库掏钱,先不说内库现在有多少钱皇家的节俭是大家都知道的,每年陛下都在削减皇宫内的开支,甚至不惜放了很多宫女出宫身为人臣,竟然让陛下掏钱,这是耻辱,是户部的耻辱,也是海军的耻辱!

    户部赚不来钱,海军抢不来钱,是耻辱,是无能!

    “陛下,户部咬咬牙,应该能够为海军腾出来打造至少十门火炮的银子,还请陛下万万不要如此!”于德急忙说道。

    “陛下,只要陛下下令,海军就算是去南边和北面抢,也能够有所斩获,这船,晚便晚下水!”邱志也站出来。

    要是让王昌知道了自己竟然敢要陛下的钱,那估计明天在大江上漂着的就不是于德,而是他邱志了。

    李荩忱大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有什么的。”

    顿了一下,他看向秦思祖:“现在内库之中调拨十万钱够么?”

    秦思祖顿时有些为难:“陛下,广陵和晋陵两处义学修建刚刚拿走了三万,可能只有八万多了”

    “看来朕也成了穷光蛋了。”李荩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也罢,有多少是多少吧,义学今年内应该不需要拨款了。”

    他倒是忘了这一茬了。

    “陛下!”邱志跪倒在地,“陛下万万不可!”

    “起来,”李荩忱托了他一把,“朕又没有说不让你们海军还。”

    邱志顿时怔了一下。

    李荩忱径直说道:“海军现在是大汉花的最多的军种了,可不能一直无所作为,今天户部和朕给你们的钱,你们打个欠条,五年到十年之内得给朕还上,至少两倍的利息!”

    邱志急忙郑重拱手:“臣代表海军,谢陛下恩典,臣等万死不辞!”

    李荩忱眉毛一挑,转而看向于德:“这样可以么,户部咬咬牙再腾出来一点儿,有一点是一点,朕为海军作保,他们以后以两倍还之。”

    于德同样拱手:“臣遵旨!”

    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若是如此的话,朕应该还能发动官员乃至于民间百姓,只要海军能还上,那朕就有借的底气!”

    邱志的手都微微颤抖。

    如果能够发动官员和百姓慷慨解囊,那么海军甚至有底气建造第二条炮舰!

    “你们可要还上啊,”李荩忱打趣道,“否则朕的名声怕是要臭大街了。”

    “臣等遵命!”邱志等海军将领纷纷拜倒。

    这一次李荩忱没有拒绝。

    总感觉自己像是个放高利贷的。

    不过李荩忱也很清楚,只要海军用心的话,想要还上这些欠款可不是什么难事。

    南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上,可有的是财富,只要给了海军足够的船只,那么他们应该就有资本一点点赚回来!

    “告诉王昌,广阔的南洋朕交给他了,五年之后还不上来,你们几个就不要回来了。”李荩忱一摆手,径直向外走去。

    “臣,谢陛下!”身后的声音震天,似乎整个船厂都被惊动了。

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

    李荩忱并没有回头,他对着于德招了招手。

    于德急忙跟上李荩忱。

    “朕的解决方案你们户部觉得还可以么?”

    “户部并无意见。”于德急忙说道。

    虽然户部可能又要咬紧牙关甚至还得拆东墙、补西墙了,但是至少比直接和军方撕破了脸来得好。

    真的和军方闹矛盾,户部上下也都不愿意看到。

    “那就好,”李荩忱微微点头,“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商部准备在城东新开设商埠,臣去核查预算。”于德急忙说道。

    “且同去。”李荩忱笑道,“来,与朕同车。”

    于德又惊又喜:“臣不敢!”

    “哈哈哈,朕又不会吃了你。”李荩忱大笑道,“李平,让人把马车带过来,朕就不过去了!”

    看着李平应命去了,李荩忱转而说道:“新的税收法颁布之后,朝廷的收入有没有明显的上涨?”

    自从李荩忱南归之后颁布税收法,也已经两年。本来税收法颁布的目的,除了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大汉完善的法律体系之外,主要还是想要通过税收法让大汉的岁入变得系统化,而且也不再给任何人,尤其是世家能够在其中谋取利益的可能。

    当然了随着这些律法的颁布以及科举考试的进行,世家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并不是世家们想要消失,而是出头的家伙都被李荩忱以雷霆犁穴之架势扫荡的一干二净,其余的世家只要不傻自然也就不再有胆量挑战李荩忱的威严。

    陛下对军队的掌握,显然让世家失去了和陛下作对的勇气。

    “去年岁入相比于前年已经有明显提高,”于德急忙说道,“但是从今年开始,朝廷新的路政等等政策开始,恐怕消耗也会远大于去年,因此总体剩余的岁入可能比不上去年。”

    李荩忱微微颔首。

    他知道陈叔慎和于德等人担心什么,一直这么无度的“挥霍”下去,国库根本留不下来钱财,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财政赤字。

    “国库之中还有多少钱?”

    “现在白银二十万两是有的,”于德苦笑道,“估计月底随着南方的缴获转运北上,增加到三十万两也应该绰绰有余。”

    这个时代的白银产量远远比不上后世,因此这个时代的二十万两白银绝对不算少了,毕竟白银此时的珍贵程度甚至不亚于黄金,如果不是工部在去年发现了两处不小规模的银矿,恐怕现在国库之中的白银储量比这个还要低。

    经过三年的建设发展,大汉已经逐渐建立起来银本位的金融制度,同时随着商部对商贸经济的全力推动以及钱庄的建设,纸币,主要是银票,取代原本的铜钱逐渐成为各地大宗商贸交易的主流,这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银本位制度的稳定。

    而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即使是到了隋唐时期,市场上主要的贸易工具还是铜钱,真正的银本位制建立要在宋代之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增多和财富的积累,才让朝廷有本钱丢掉铜钱,建立银本位制。

    至于相比于产量巨大的银子,而更加安全的金本位制那要等到大清灭亡之后了。

    因此现在大汉开始建立银本位制,已经算超乎于时代,金本位制,那就不是李荩忱打算去做的了,现阶段大汉能够提高银子的产量以满足商贸的需求,李荩忱就已经很欣慰了。

    “够了,不用留下来那么多,该用掉的就用掉。”李荩忱沉声说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关键。

    于德登时瞪大眼睛?

    够,够了?

    二十万两,铺在偌大的国库里面也就是薄薄的一层罢了,怎么可能就够了?

    李荩忱看了他一眼,明白于德等人在担心什么。长期以来,国库丰盈,才是户部官员们努力的目标,自宗元饶以降,户部官员们恨不得把现在空荡荡的能跑马的国库给完全填满。

    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似乎不太对。

    “户部应该注重于囤积的,应该是更多的日用品和食品,而不是单纯的钱财。”李荩忱郑重说道,“朕刚才也在船厂中说过,现在用掉的,以后会加倍的拿回来。如果我们光想着如何把钱财放在库房之中,那么我们就永远只有这些钱财,我们要想的应该是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钱财。”

    顿了一下,李荩忱看向张大嘴巴的于德:“对于平常老百姓来说,钱是用来买东西的,而对于国家来说,钱应该是用来生钱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些钱不花出去,就没有办法推动市场上的物资流通,整个市场若是有如一潭死水的话,那么钱就真的要烂在库房里面了。”

    于德的额头上已经冒出汗珠,这是他也好,陈叔慎等人也罢,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甚至都不敢想的。

    国库空了,按照前朝律法,他们是要掉脑袋的!

    而李荩忱径直说道:“当然了国家不可能手里什么都没有,我们应该握着的是粮食、布匹、丝绸以及矿石这些人们的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一旦市场上缺少这些东西进而导致物价出现波动,甚至出现敌人刻意哄抬物价的情况,我们能够通过手中握有的这些东西对市场上的价格进行调控,这样就不会出现价格的波动”

    李荩忱看着似懂非懂的于德,轻轻咳嗽一声。他意识到自己似乎使用了大量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无法理解的名词。

    “臣愚钝!”于德反应过来。

    “能明白么?”李荩忱有些无奈。

    他恨不得直接拿一本《资本论》塞到于德的手里,没有《资本论》的话,退而求其次,《国富论》也行啊,不行的话《货币战争》总是能凑合凑合的吧?

    不过这显然不现实。

    并不是学经济出身,也算半瓶醋晃荡的李荩忱,有些头大。

    虽然李荩忱只是三言两语,点拨了一下,而且说得很多词实际上于德也只能顾名思义,但是大致的思想他终究还是明白了。

    “臣应该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于德深吸了一口气,“此事臣需要和尚书以及左侍郎好好商议,尽快给陛下拿出来一个章程。”

第一五六四章 内府也不富

    从原来的存钱变成花钱,花钱的同时还得想办法让花出去的这些钱赚来更多的钱,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若不是于德久在户部工作,对钱财这些事情了如指掌,恐怕和旁边干瞪眼的李靖、秦思祖等人没有什么区别的,李靖他们没有从事过户部的工作,听这个更是和听天书没有什么两样。

    李荩忱微微颔首:“另外花钱可以,但是我们的钱也不能说花掉就乱无章法的花掉,要做计划,今年有哪些地方用钱,哪些地方比较急迫,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先缓缓,另外是不是可能会有突发情况,这些也都要考虑在其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朝廷反过来欠钱。”

    财政预算不管准确与否,有还是要有的。

    没有财政预算的话,那一切就将变得更加不可控了。

    于德郑重一拱手:“古人云,同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今日听陛下所言,臣方知自己所思所想之狭隘。”

    这一下李荩忱也有些汗颜。

    自己有着领先两千年的思想,但是实际上也只能说出来一些最浅显的道理罢了,剩下的还得依靠户部自己去想。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自己带给这个时代这些思想,大汉至少在经济上不可能这么快就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马车过来了,李荩忱径直向前走去:“走,我们上车。”

    “诺!”于德等人急忙跟上。

    “陛下,内库也很穷了,”尉迟炽繁秀眉紧促,直截了当的说道,“妾身并非怀有私心,但是还是要和陛下言明此事。”

    “朕知道,”李荩忱点了点头,“内库也有难处。”

    和其余朝代内库就几乎完全是皇帝的小金库不同,大汉的内库中钱财也并非不流动的,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现在已经几乎遍布江南、关中、蜀中绝大多数州府,并且开始向全国延伸的义学,就是由内库和地方共同出资建造起来的。

    除了义学之外,新组建的医学院、药房、慈善堂等等背后,也都有内库的身影在,可以说随着后宫妃嫔们在李荩忱的鼓励下逐渐参与到社会上各方面的慈善事业上去之后,内库作为她们唯一有权利动用的小金库,也跟着出现在这些领域之中。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就是,大汉的内库或者说内府,并不算历朝历代之中最富足的在历朝全盛的时候,内府也不会穷到哪里去,相比之下现在的大汉绝对算不上非常富足,尤其是类比于历史上文景之治后的盛世,那应该是华夏实现大一统之后的巅峰。

    但是现在大汉的内府绝对是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最多的,也因此或许可以说是最能赚钱的。如今的内府完全不需要户部的专门拨款,通过钱庄存款、在地方进行投资和引资等等,内库已经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收支平衡,甚至还能有所盈利。

    在这上面,主持内府的尉迟炽繁和负责内府对外事宜的沈婺华自然是功不可没。

    之前李荩忱决定让后宫妃嫔们使用内府的钱财,主要是害怕这些女人们在宫闱之中憋坏了,没事总想着宫斗,最后闹得后宫之中乌烟瘴气。而李荩忱没想到的是,这“祸水东引”的策略,最后竟然真的让后宫妃嫔们全心全意的做起了慈善工作来,直接促进了大汉义学、药房等等的发展建设。

    不过女人,本来就心肠软,让她们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看到那些被病痛折磨却没有钱看医生的妇孺老弱,心里自然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恻隐之心。

    因此后宫每天为了这些事忙前忙后,李荩忱倒也乐得看到,毕竟后宫妃嫔们再怎么样也是他李荩忱的女人,她们所做的这些事没少给皇家、给李荩忱赚来好评。

    久而久之,内府还真的成了后宫的内府,李荩忱这个皇帝陛下倒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人,甚至就连从内府之中拿点儿私房钱都快不被允许了。

    这一次李荩忱竟然想直接把内府剩下不多的积蓄给掏干净,后宫妃嫔们自然不同意,现在湘州的义学正在建设,是需要钱的时候,虽然钱财已经先拨过去一批,可是如果陛下把剩下的都拿走了,那么谁能保证下一次还需要钱的时候内府中不是空荡荡的?

    义学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从建康、成都和长安三个地方连点成线,一点点的向外拓展,几乎是配合着本地书院的建设一起的,若是这个过程直接被打乱,那么就意味着整个计划都要进行调整,毕竟这牵扯到学生的招募、先生的时间安排等等

    因此明知道陛下这一次是下了大决心,给户部那边的压力也非常大,尉迟炽繁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那陛下”尉迟炽繁试探性的问道。

    “不行,”李荩忱果断的说道,“海军为重。”

    李荩忱说的斩钉截铁,让尉迟炽繁也吓了一跳,急忙说道:“陛下,现在湘州那边的义学已经进行到最紧要的关头,若是我们现在缺少资金的话”

    “来人,”李荩忱径直招了招手,让袁大舍过来,“拿个盘子来。”

    袁大舍不知道李荩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能遵从。

    李荩忱从腰间解下来自己的玉佩:“让人把这个典当掉,另外通知御膳房,从此菜量减少一半,这些钱财全部补充到内府之中。”

    “陛下!”袁大舍惊呼一声。

    陛下带过的玉佩,这就是皇家御用之物,怎么能说当掉就当掉?

    “陛下龙体为重,臣以为不可。”此时正在埋头整理奏章的秦思祖也急忙起身,“陛下三思!”

    “陛下,内府虽然艰难,但是陛下之物,切不可流入民间。”尉迟炽繁也急忙说道,李荩忱的果断的确出乎她的意料,这已经足以证明,李荩忱这一次是非做不可了。

    “陛下,应当还有别的解决办法。”秦思祖又补充一句,同时解下来了自己身上的玉佩,“陛下就算是真的要用自己的身上之物换取钱财以维持内府,那么也请以臣之玉佩为先。”

    “启禀陛下,孝穆公殿外求见!”此时李平快步走进来。

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

    李荩忱怔了一下。

    算起来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徐陵了。

    倒不是徐陵受到了排挤,而是老爷子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应该给后来者腾位置,所以主动告老还乡,甚至就连身上成都书院山长的位置都辞掉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此蜗居不出,而是来往于大汉各个书院之中,一来是为了采风,二来也是为了讲学。

    在之前,徐陵作为成都书院的山长,一年之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成都书院脱不开身,现在没有了这世俗之中最后的一点儿束缚,天地之大,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约束的了他。

    尤其是在徐陵临走的时候,李荩忱赐给了他太傅的名衔。这虽然只是虚衔,但是众所周知,李荩忱这是以“帝师”的名誉来赠与徐陵,表示自己对徐陵的尊重。

    同时头上顶着太傅的名衔,就算徐陵是一介布衣草民,走到哪里谁都不敢把他怎么样。

    “孝穆公,请!”李荩忱亲自走出御书房将徐陵迎了进来。

    徐陵这一年几乎都在各个书院来回讲学,脸上的风霜刻痕更深刻几分,但是雪白的头发垂下,老人拄着拐杖却挺直腰杆,看上去精神抖擞,甚至要比离开的时候更加精神。

    毕竟对于这个岁数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桃李满天下更加荣耀的事了,而李荩忱满足了徐陵这个愿望。

    一眼看到了御书房中尉迟炽繁的身影,徐陵倒是有些诧异,微微皱眉:“陛下这是小夫妻吵架,还是有什么公务?”

    御书房上的人们也纷纷向徐陵行礼。

    李荩忱压低声音说道:“海军战船就差最后一笔钱,朕不得以动用内府的钱财,结果阻碍了义学的修建,这不,有意见了嘛!”

    “有意见的好,”徐陵微笑道,自从无官一身轻之后,他和李荩忱之间就真的是亦师亦友了,说话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随便,“军队是国家之屏障和护卫,而学生则是国家之未来和希望,一国想要发展向前,缺一不可,陛下可不能厚此薄彼,若是只是发展军队的话,那么大汉终究难以成为富强之大汉。”

    “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李荩忱略有些不悦。

    徐陵怎么看像是听到了消息前来捣乱的?

    虽然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但是如果没有现在的话,又从哪里来的未来?

    因此不管怎么说,李荩忱还是会坚持将钱财集中给海军的。

    在这个时代,没有国防,怎么发展经济和教育都没用。

    同时获取钱财的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光是节流的话也没有任何的作用,李荩忱之所以大力发展海军,就是指望着海军能够起到开源的作用,否则他也不会强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徐陵紧接着说道:“朝廷财政困难,义学需要资金之事老臣也才有所听闻,属实是老臣之过。”

    徐陵话锋一转,让大家都有些诧异。

    “义学乃是为了资助贫家子弟以及大汉军属,这是古来未有的良心之事,陛下和后宫诸位娘娘宅心仁厚,以内府自己之钱财资助百姓求学,更是令人感动,”徐陵淡淡说道,“而文坛上下,断没有看着陛下和诸位娘娘为钱财之事头疼而袖手旁观的道理,老臣已经托人将家中所有字画典当,换来的钱财或许能够充作九牛一毛。”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和尉迟炽繁对视一眼。

    李荩忱能够看到尉迟炽繁俏脸上的惊讶逐渐转变为惊喜。

    徐陵的全部字画,那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孝穆公徐陵的字画,那可是真正的有市无价,谁不想家里能够挂上当代文豪、杏坛大儒的佳作?

    “同时老夫也已经着人发动各书院先生学子,踊跃捐款,”徐陵紧接着说道,“不管是一两银子、一幅书画,还是一个铜板,总能够起到些作用。”

    “孝穆公何苦为此!”李荩忱有些无奈。

    让徐陵这么一闹腾,恐怕要变成声势浩大的募捐了。

    修建义学这种事,往小处说是朝廷的慈善罢了,和战乱或者自然灾害之后施粥之类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往大处说却是为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了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不折不扣的百年大计。

    因此往小处说,朝廷来负责就完全可以,而往大处说,却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所有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加上徐陵的号召力,可以想象最后会是什么场面,慷慨大方的肯定会出手阔绰,就算是小气一点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表示表示的话,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的。

    “为了大汉国祚延绵,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和平富贵。”徐陵微笑着说道,“帮扶贫苦,本来就不只是朝廷的任务,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力。”

    李荩忱郑重的向着徐陵一拱手:“如此一来,问题便迎刃而解。”

    “不过这样的募捐,可以一次,下次老臣恐怕也不能为陛下张罗到多少了。”徐陵叹息一声,同时向李荩忱还礼,“老臣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办事,不是受了陛下的命令,所以陛下无须谢老臣,老臣实在是当不起。”

    “朕是替那些孩子们谢孝穆公。”

    徐陵摆了摆手:“他们要谢,就让他们以后用自己为这个时代做出的贡献来谢吧,别的虚名老夫用不到,也不需要。”

    李荩忱沉默片刻,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徐陵拱手告辞,向御书房外走去。

    这里是当初他对陈顼大失所望的地方,他并不打算过多停留。

    “朕送孝穆公。”

    “陛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必了。”徐陵挥了挥手,径直走远了。

    李荩忱最终还是没有追出去,回头无奈的说道:“这个徐孝穆,告老还乡之后,脾气更加难以捉摸了。”

    没有了官职的束缚,徐陵就没有了那么多需要瞻前顾后的,就算是和李荩忱,他也有不客气的底气。

    “不过孝穆公总算是结了燃眉之急。”秦思祖等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否则他们真的害怕今天陛下和贤妃娘娘在御书房打起来。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真的急了眼,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陛下的脾气可不好。

第一五六六章 预算和预案

    而贤妃娘娘的脾气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大家都听说过,之前在修建吴郡义学的时候,负责的官吏仗着自己出身世家、意图偷工减料并且从中牟利,结果导致义学使用的第一天就在大雨之中垮塌,好在不是上课的时间,只有一个先生受了伤。

    在被刑部抓获之后,贤妃娘娘亲自带人提审,如果不是有法律作为枷锁,没有判刑之前人还杀不得,恐怕那人连当天都活不过去。

    不过最后在监狱里,他还是被狱卒们弄得死去活来。

    这些狱卒也都多是穷苦人家出身,这家伙谋害富人也就算了,把主意打到了义学上,那就是该死!

    由此也可以知道,尉迟炽繁也把义学当做自己的生命,否则绝对不至于今天不想退让。如果不是孝穆公出现,大家还真不知道今天这尴尬的场面会如何收场呢。

    “孝穆公帮我们的也就只有这一次,看来我们也得吸取教训。”李荩忱径直说道,打破了略微有些尴尬的局面,“这一次过去了,下一次说不定还会有危机!”

    大汉处处都需要钱,这让李荩忱第一次认识到了财政困难带来的压力,自己就像是一个母亲看着周围嗷嗷待哺的孩子,却无能为力。

    大汉现在的金融体系还只是初步建立,能够运转起来李荩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现在还有可以完善和改进的余地,只要一直搀扶着,它总有学会自己走路的那一天。

    深深吸了一口气,李荩忱打起精神。

    自从选择走上了这条路,那他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咬着牙一头走到底,既然意识到了问题,那就去解决好了。

    “秘书监拟定一份关于国库和内府之中都预留部分资金作为周转和应急的方法草案,即刻宣户部尚书和左侍郎入宫,朕要和他们讨论一下捐款的事,这是孝穆公用自己的毕生名气为我们换来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李荩忱撑着桌子站起来,果断的说道。

    “诺!”官员们齐声应诺。

    意识到陛下肯定是和贤妃娘娘还有要商量的事情,秦思祖很有眼色的趁机直接带着秘书监的官员们退出御书房。

    御书房内除了袁大舍一个伺候的人之外,就只剩下了李荩忱和尉迟炽繁。

    抿了抿嘴,尉迟炽繁抬头看向李荩忱,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今天自己似乎是太强硬的,虽然她实际上也并没有表示什么强烈的不满,但是作为后宫的一份子,她出现在御书房,就已经足够表明她以及后宫妃嫔们的态度了。

    “生气了?”李荩忱微笑着说道。

    尉迟炽繁怔了一下,急忙摇了摇头:“陛下不生气就好。”

    “朕有什么好生气的,”李荩忱倒是有些错愕,不过旋即摆了摆手,“内府的难处朕也清楚,你们一心一意为了大汉的慈善和医疗发展,朕本来不应该挪用内府的这笔钱的,只不过现在朕也是为了能够通过海军从更多的地方获得更多的钱财,开源节流,只是节流的话,这天下之大,朕也不能凭空变出足够的钱来。”

    尉迟炽繁微微颔首:“陛下有陛下的苦衷,后宫姊妹们多怀慈悲之心,此次正值用钱之际,陛下海涵。”

    “好了,你先回去吧。”李荩忱揉了揉太阳穴,从早上开始就一直没有闲着,主要是处理的都是关系到大汉存亡的事情,让李荩忱一点儿都不敢掉以轻心。

    尉迟炽繁拱手告退。

    而李荩忱看着她的背影,微微一笑。

    尉迟炽繁等人鲜明的态度,至少告诉李荩忱她们已经真的参与到了挽救民间疾苦的工作之中去,而不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别的地方,这已经足够李荩忱欣慰的了。

    至于起的冲突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的目光长短不一样,李荩忱并不责怪尉迟炽繁,毕竟她们看的也是自己手里的、眼前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想要计算出来合理的预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户部尚书宗元饶开门见山,“现在朝堂上的政策时有变化,我们制定预算的话也只能说是按照现在的计划来制定,但是如果政策变动或者朝廷打算有新的政策,那所花费的金额就将出现很大的变化。”

    “陛下,臣附议。”陈叔慎也补充一句,他一个月前才从长安回来,长安那边毕竟只是陪都,陈叔慎作为未来已经内定了的户部尚书,自然不能一直留在远离朝廷中枢的地方,而且当初李荩忱把他留在长安,也不是真的让他直接负责北方的财政事务,而是让他能够尽快在北面拉起来一套领导班子。

    现在北方长安陪都的所有政治班底已经搭建完成,完成了军方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军政分离,因此陈叔慎也就能抽开身南下。

    李荩忱微微颔首。

    他知道户部在担心什么。

    大汉的政策绝对算不上稳定说到这个,李荩忱着实是有些汗颜,毕竟大汉政策不稳定和他也有不小的关系,李荩忱作为一个后来者,虽然脑袋里面的经验很丰富,不过这些经验李荩忱也不是总是能够理顺清楚的,他什么时候拍脑袋可能就想出来一个,再交给下面人制定策略。

    因此大汉的策略说句不好听的,真的是皇帝陛下拍脑袋想出来的,比如之前,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谁都想不到今年要开始对大汉的道路进行整修,这就是很大的一笔开支,而这笔开支在之前是没有被预料在内的。

    所以户部肯定会担心这个,我年初的时候制定的计划,到了年中的时候就可能因为您老人家拍脑袋想出来的什么东西而变得面目全非,你这不是开玩笑么?

    当然了这种话户部也不敢明说。

    李荩忱沉声说道:“预算的计算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这需要你们和其他部门的合作,比如每年军方需要多少钱、工部需要多少钱、礼部还有刑部和吏部他们又需要多少钱,还有商部他们能够赚来多少钱,这些都是你们需要计算和考虑在内的。每个部门必须要拿出来明年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自己先进行估算,最后加起来的就是大汉新的一年之中需要的总金额,这个支出金额虽然不用太详细,但是绝对不能太宽泛。”

第一五六七章 户部的小心思

    顿了一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另外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朕也承诺,以后各项事宜肯定要先和六部商量妥当,绝对不会随意的更改,不过在你们的预算之中一定要留出来适当的金额,以应对突发事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可以不主动生事,但是不代表别人不会来挑衅我们,所以留有余地总是好的。”

    宗元饶和陈叔慎齐声应是。

    李荩忱这么一说,也就意味着户部之后在财政的支出和调度上将会有更大的自主权,也能够更大限度上的决定对各个部门的拨款数量,这是提升户部地位的好办法。

    六部虽然并列,但是实际上也是有位次高低之分的。礼部是六部之首,那是因为礼部负责的都是礼法天地之事,说好听点儿是祖宗之法的管理者,而说难听点儿就是帮跳大神的,所以他们虽然清贵,却没有多少实际权力,最多就是动动嘴皮子。

    其余的部门之中,工部和商部各自有各自负责的范围,其余部门插手不了他们的事情,他们也和其余部门没有太多的关系,更像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所以真正论资排辈,也就是剩下的吏部、刑部和户部了。在这其中,吏部虽然一向不显山不露水,但是管控到整个朝廷内外官员的升迁变动,所以反倒是一向被认为是六部之中仅次于礼部的存在,相对应的从其余部门调动到吏部也被认为是右迁。

    毕竟干什么官都比不上管官。

    这让户部耿耿于怀很久,毕竟没有我们掏钱,你们吏部又算得了什么,现在没钱能干嘛?

    现在总算是有了机会,户部自然打算趁此机会坐上六部第二的位置,这样不说别的,单纯是发言权也会重很多。

    户部的小心思,李荩忱当然是看在眼里的,否则制定经济预算、制定突发事件的预案这些,哪一个都不是轻松的任务,而且很有可能会因为分配不均得罪一大批人,如果不是的确有实打实的好处,陈叔慎或许还好,宗元饶这个老家伙肯定会全力反对。

    毕竟他现在是要退还没有退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得罪了一批人却没有拿到什么好处,反而甚至需要为此绞尽脑汁,那宗元饶肯定是不会干的,而如果能够办成了这件事,之后户部的地位大幅度提升,那就算是得罪了一批别的人,户部这边肯定会对顶在最前面的宗元饶感激万分。

    在官场上,谁还没有一帮仇敌了?只要自己身前身后有更多感激自己的人,那就算是有仇敌又有什么关系?

    “一定要做好预案。”李荩忱又强调一句。

    这帮家伙可不能光想着争权夺利。

    臣子们争权夺利是必然的,李荩忱就算是想管也管不了,他只要负责把这种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了,他们应该做的,可不能出现什么差池。

    “尤其是朝廷近年来依然会有大动作,到时候国库之中不能空荡荡的什么都拿不出来。”李荩忱沉声说道。

    宗元饶和陈叔慎都打了一个激灵,同时答应。

    大动作,现在朝廷已经把南方的敌人解决掉了,那么剩下的大动作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和北面宇文宪政权的全面战争。这是大汉这些年来一直憋着一口气的大动作,可想而知在稳定了南方之后,雄才大略的皇帝陛下肯定不会坐看北面宇文宪的小日子逍遥自在。

    这些年大汉的注意力在南方,北面宇文宪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甚至还曾经主动出动骑兵试探河套的汉军防备,结果被韩擒虎毫不客气的迎头一棒,丢掉了数百名骑兵,其余兵马狼狈退回,事后双方虽然都声称是误会,以为是塞外的突厥人,但是这也就是骗骗鬼罢了。

    草原上的突厥人早就一蹶不振,说是铁勒人或许可信度更高一些。不过以薛延陀部为主的铁勒人在上一次河套之战的时候见识过了汉军的能耐之后,也同样并没有和汉军一较高下的打算,刚刚翻身农奴做主人的薛延陀人,现在也只想先过自己的小日子、养精蓄锐。

    吃了亏的宇文宪意识到大汉不是那么好惹的,就算是大军南下,留在北方的也有不少精锐,所以干脆死了心,只能加强各地关隘的防务,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甚至宇文宪还抽调不少兵马向北和东北进行探索,应该是在为自己筹划后路。

    短暂的安宁之后,必当是狂风暴雨。

    只不过现在恐怕就算是李荩忱自己也无法拿捏大战要在什么时候开始,现在大汉上下也只能是时刻准备着,再加上就算是真的决定开战,那也是国家机密,至少不能在经济预算上体现出来。

    在这上面,户部可不敢有差池,要是大战爆发之后户部拿不出钱来,那么户部的诸位,就要小心脑袋了。

    李荩忱沿着回廊穿过御花园。

    一天都在为大汉经济的事情犯愁,让他很是疲惫。

    “陛下,喝点水,”杨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衣服上还带着些草屑,身后婢女们手里提着一个壶,“尝尝味道怎么样。”

    李荩忱接过来碗抿了一口,半信半疑:“凉凉的,有点发甜,这是什么来的?”

    “这是太医院刚刚调配出来的解暑汤,用了好几味调和气息的药材熬煮出来的呢。”杨妙笑嘻嘻的说道。

    不用想也知道,她刚才肯定是帮着太医院分拣药材去了。

    尉迟炽繁她们自然不会让这个小丫头跟着去义学或者哪里,不怕添乱的,不过太医院这边倒是缺少个人看着,她和陈宣华就果断的被踢过来当班了。

    太医院自然用不着堂堂后宫妃子盯着,而且还是两个虽然这两个一直都不怎么靠谱,主要还是因为太医院现在开始负责给建康府之中的药房进行配药。

    这些药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药,主要就是帮助人们进行调理的,比如这解暑汤。

    按照计划,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药房会集中熬制解暑汤免费或者象征性收费后进行发放,这也是后宫妃嫔们开始利用内府的钱财参与到医药行业的第一步。

第一五六八章 药房

    在这之后,免费或者便宜的医药发放以及售卖将会逐步落实。这些顶着皇家名头的药房,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在声誉上,都注定会无可比拟。毕竟谁也不会有朝廷内府这样的雄厚财力支持,更不会有能够比肩太医院的名头。

    现在第一处药房已经建立起来,就在皇城南门外的御街上,只不过现在还是平价而已,之后是不是要降价或者对一些便宜的药品免费提供,还需要看现在的营业收入,毕竟内府虽然大,也不是无底洞,总是有被掏空的时候。

    而通过药房创收才是尉迟炽繁她们的另一层心思所在。

    现在内府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国库按时拨款、各地进贡兑换以及钱庄之中的利息,这些毕竟都是有数的。如果单纯的开办义学、慈善堂这些,久而久之,内府必当入不敷出,所以也要想办法“开源”。

    社会上的募捐显然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只不过募捐的数量是有波动的,也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募捐上,所以内府也在想办法通过建立药房来“合法”创收。

    “你说这是解暑药?”突然意识到什么的李荩忱问道。

    “对啊,”杨妙点了点头,“有什么问题么?”

    李荩忱环顾四周,虽然现在万木回春,但是怎么着都不是夏天吧?

    敢情这是把自己当做小白鼠了?

    杨妙一脸真诚的看着李荩忱,而李荩忱额头上都是黑线。

    好像不但把自己当做了小白鼠,而且她根本就没有这个觉悟。

    “陛下生气了?”杨妙看李荩忱脸色不对,急忙扑入了李荩忱的怀里,“陛下为什么生气啊?”

    “药房现在建设的怎么样了?”对杨妙的撒娇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李荩忱只能无奈的转移话题。

    杨妙急忙说道:“现在主要部分都已经修建完成了,还有剩下的能够处理外创的诊室虽然已经开始搭建,但是里面的部分要等孙大家回来之后才能建设,否则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我们也不好跟孙大家交代,不过一个月前孙大家就已经让人送了图纸过来,所以他需要的什么手术台、无影灯什么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听上去都很厉害的样子啊。”

    李荩忱点了点头,孙大家自然就是自己专门派去南疆的孙思邈,孙思邈既然已经有了图纸,那就说明他在南疆通过解剖,对人体的构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甚至已经可以进行外科手术。

    至于手术台和无影灯之类的,实际上还是当初孙思邈南下的时候李荩忱为他提供的思路,手术台还好,无影灯对于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生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并不是只有通过后世的电灯泡才能达到消除影子的效果,而影子也不是完全可以被消除的,无影灯的工作原理实际上就是通过重合在一起的光源削弱对方阴影罢了,即使是几个蜡烛密集的放在一起也能够起到消除影子的作用。

    当然了李荩忱自己也不知道通过蜡烛制作的无影灯是什么样子的,他只是将这样的一个思路提供给孙思邈罢了,至于怎么去做,那就是孙思邈需要头疼的,不,准确说应该是南下随军的工匠们需要头疼的。

    李荩忱已经听说了,孙思邈在南方军队之中,身份地位之高,即使是作为主帅的李询都得礼让三分,毕竟到了孙思邈手中的伤员,能活下来的十之**,这是之前谁都不敢想象的。

    “等他回来吧。”李荩忱笑道,“孙大家在南疆没有少救人,这一次回到建康府之后应该可以救更多的人。”

    杨妙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现在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孙大家了,连妾身都想跟着孙大家去学习学习呢。”

    李荩忱揽着她的腰肢:“可以啊,又没有人反对。”

    “啊?”杨妙惊讶的看向李荩忱,“真的吗?”

    “难道还有假的不成?”李荩忱眉毛一挑,微笑道。

    杨妙登时搂住李荩忱,在他的脸上香了一口:“陛下真好。”

    “朕不好谁好?”

    “那妾身陪陛下去药房看看。”

    女人吃醋的时候是很可怕的。

    比如现在李荩忱面前。

    杨妙搂着李荩忱的手臂,向陈宣华吐了吐舌头。

    陈宣华秀眉微蹙,似乎随时打算扑上来把皇帝陛下直接抢过来。

    李荩忱虽然意识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目光交锋,但是他还是很果断的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最好是不要牵扯到女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之中,否则最后吃亏受气的十有**是男人。

    他环顾四周,药房现在的确已经颇有气候。

    药房就在大司马门对面,绝对是整个建康府最吸引目光的地方,而现在已经建好的抓药、煎药的地方,也可以称得上气派,院子的空地之中,来来往往的都是太医院的学徒和内府的随从,他们主要负责分拣今天到来的药材。

    药房刚刚建立起来,还处于大量收购药材的阶段,所以有大量的药材从五湖四海通过大汉已经逐渐建立起来的商路网络汇聚到这里,屋子里甚至暂时都已经放不下,只能趁着这几天天气比较好在院子里进行分类装箱。

    而屋门敞开,人们进进出出,李荩忱已经能够看到那一排一排的药柜,太医院的学徒们正在药柜下忙碌。

    在之前,太医院绝对没有这么多学徒的,不过随着金陵医学院的筹建,太医院的太医基本都挂上了学院先生的名衔,现在医学院马上就要完工,但是大汉对于医疗人才的需求却根本不足以让朝廷有耐心等到医学院开门,所以实际上学生已经开始招募,并且先以太医院学徒的身份参与到实际工作之中。

    这导致太医院学徒的数量几乎比去年翻了两翻,不过也得亏有这么多人,否则内府就算是有再多的钱,也没有足够的人支撑药房的建设,尤其是现在内府打算建设的还不只有这一个药房。

    对于这些学徒们来说,不管是他们真的作为太医院的学徒,还是作为未来医学院的学生,他们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实际上都很难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的药材。

第一五六九章 圣人

    基本上内府把这个时代能够搜集到的药材都搜集到了,以应对一些疑难杂症。

    更不要说在不久的将来,药房这边将会建立起来大汉第一个能够完成手术的手术室,甚至还有孙思邈这种南方名声已经分外响亮了的人物坐镇在这里。

    对于这些想要从事于医疗的学徒们来说,这样的机会是怎么都不敢想象的。

    “让一让,让一让!”身后传来声音,只见几名学徒搀扶着一个老人快步走过来,“前面有急诊病人,让我家师傅过去。”

    “是太医院的赵大家。”陈宣华急忙说道。

    而这个时候学徒们还想往前走,赵大家先看到了白鱼龙服的李荩忱,急忙伸手拦住他们,颤颤巍巍的就想行礼,而李荩忱却径直侧开身让出道路:“病患为大,且去!”

    学徒们这才意识到眼前的是什么人物,不过也顾不上行礼了,扶着自己的老师先去看病人了。

    “本来今天不是赵大家当班的,应该是前面忙不开了,所以只能把赵大家从太医院请过来。”陈宣华有些无奈,“药房虽然刚刚建立的时间不长,甚至正如陛下所见到的,还有很多药品都还没有进行分类和整理,但是慕名而来的求医问药的人已经不在少数,尤其是孙大家已经把一些易于操作理解的技术先行写成报告送了过来,所以太医院的太医们也已经可以通过这些报告自己先摸索出来一些简单的技术,总比一直等着孙大家从南方回来要好,毕竟生命是等不起的,能拯救一点是一点。”

    李荩忱点了点头,随着和平时代来临,如何救人往往要比如何杀人来得重要。

    “陛下可要进去看看?”陈宣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而李荩忱走到她身边,却并没有着急走,伸出手在陈宣华的鬓角上拿下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挂上去的一片干叶子:“收拾草药也就好了,怎么会直接挂在头发上?”

    陈宣华缩了缩脖子,讪讪一笑:“是妾身不小心。”

    “这没什么,”李荩忱摇了摇头,“忙碌的女人,同样美丽。”

    陈宣华和旁边的杨妙都怔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古人对女子的要求实际上很简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过这短短的八个字的背后,却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残害。历史上南北朝时期胡汉交融、风气还算开放,但是女子的身份地位却远远比不上百年之后的盛唐。

    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的指挥干活,这是之前都不敢想象的。

    就算是这个时代随着长年的战乱,很多时候女人愿意或者被迫的已经开始承担起来足够的社会责任,但是女人的整体社会地位远远比不上男人。

    李荩忱鼓励后宫妃嫔们去做一些社会上的公益事业,在大多数人乃至于她们自己看来,也是李荩忱想要分散一下后宫之中的注意力,免得这些女人天天自己窝在屋子里憋出来什么坏心思。

    殊不知,李荩忱又何尝没有想着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一下女性的地位。

    当然这种提高并不是号召男女平等。

    李荩忱可不傻,在这个时代搞男女平等,不只是男人会有意见,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女人都会有意见的。

    但是作为统治者,李荩忱不得不考虑现在大汉正在面临的人口短缺的问题。三百年乱世,虽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但是人口数量大幅度降低,而大汉想要发展,就得想办法把人口的数量提升上去,没有足够的人口,无论是朝廷想做什么都是纸上谈兵罢了。

    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人口数量,只是依靠生孩子那是做不到的,虽然李荩忱从来都不怀疑华夏民族的生育能力,但是等到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人,那已经是至少十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虽然李荩忱现在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但是至少曾经在隋唐时期大放异彩的老一辈们,诸如李渊和李靖等人,也都已经长大成人,能够承担起一方责任。

    可人口数量这种问题,李荩忱除了身先士卒自己先扩大皇家的规模之外,的确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因此就只能从解放妇女的力量上下手,这样做固然有挑战封建传统的意味在,不过只要拿捏住尺度,又控制好舆论,应该很容易能够获得社会中上层的支持,然后再推广向整个社会,就不容易引起反对的声音。

    妇女能顶半边天,一旦妇女能够走出屋子,至少承担起来一部分社会责任,那么将会腾出来更多的男性人手填补到更加需要人力的地方去。

    比如女性站出来顶替男性进行商品交易和售卖,这样原本负责这件事的男人自然就能够进入工坊或者进入官府修整道路的队伍,人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不过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切都需要慢慢的来,李荩忱让后宫的妃嫔们主动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也是为了先试试水,同时向社会各界透露出来口风,陛下是要赋予女性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权利了。

    “圣人在上,开设药房,保佑我等黎民啊!”

    “陛下当真是圣人啊!”

    还没有走过药柜,李荩忱就听见前面的声音。

    李荩忱顿住了脚步,只见排队拿药的百姓们在拿了药之后,对着门口的匾额郑重的行礼。

    圣人,这个称呼让李荩忱有些恍惚。

    这是历史上唐代盛世的时候人们对于当今陛下的称呼,表明对陛下的尊重,因为只有圣人才能带来繁荣富足的盛世。

    而现在自己听到了这个称呼,让李荩忱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自问自己做的还不够多,圣人这个称呼,沉甸甸的,当真是担当不起啊。

    “从今天开始,药房的所有药全部都便宜两成。”陈宣华在李荩忱身边解释道。

    八折?

    那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尤其是在看病上。

    也难怪这些百姓们会对匾额行礼,这匾额上写的是皇家的名字,甚至都是李荩忱亲笔题写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就代表着李荩忱,代表着仁慈的大汉皇帝。

    “但是这会不会影响到药房的营收,内府那边已经捉襟见肘了。”李荩忱斟酌说道。

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

    李荩忱知道药房刚刚开业,就算是顶着皇家的名字,想要短时间内拉来足够的客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宣传手段还不够先进,想要让建康府中人都知道,还得靠口口相传以及建康府、金陵县等等派出的衙役配合。

    所以降价的确是最好的吸引人的办法。

    可如果降价造成亏损的话,那现在李荩忱真的没有办法让药房继续支撑下去了。

    大汉实在是太缺钱了,就算是有钱,也得继续用到其余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的事情上,而不能先落在这药房上,毕竟一时之安危保不住,药房这种保一世之稳定的也起不到作用。

    “人多了,自然就能回本。”陈宣华抹了一把额头上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汗水,不管怎么说得表现出来一副自己很认真努力的样子。

    李荩忱点了点头。

    得到了李荩忱的认可,陈宣华轻轻呼了一口气,又炫耀性的向着旁边的杨妙白了一眼,我做的事情得到了陛下的赞赏,而你好像并没有让陛下特别开心哦。

    整个药房是让陈宣华和杨妙两个人来负责的,杨妙负责的是药房中配制药材的部分,而陈宣华则负责药的收购、整理和售卖,当然了对于只是懂个皮毛的她们来说,说负责,实际上不如说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是要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两人是要承担责任的。

    当然了,要是做出来什么业绩,她们也有功劳在。

    因此从药房开业之后,虽然在后宫的妃嫔们看来,药房这边的事情好像和过家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陈宣华和杨妙却相互竞争、玩的不亦乐乎。

    “药房的运营就交给你们两个,”李荩忱将这两个小丫头的神情尽收眼底,语气也变得严肃了几分,“你们可要相互配合,不要出了什么差错,药房这边不出错还好,要出错很有可能就是大事,关系到人命,你们务必不能掉以轻心。”

    李荩忱说的严肃,陈宣华和杨妙对视一眼,急忙答应。

    而李荩忱又伸手点了点她们两个的眉心:“不准闹矛盾。”

    这一次她们两个下意识的对视一眼,低低哼了一声,同时别过头去。别的可以,这个好像得掂量掂量。

    李荩忱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两个小家伙

    看来今天需要把她们两个弄到一起交流交流感情了,两个人要是发生什么矛盾,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药房的运行。

    得把两个人变成好姐妹才行,否则朕如何才能放心呢。

    “陛下,前锋已经抵达城南五十里!”

    李平的大嗓门一早晨起来就把李荩忱给拽了起来。

    “前锋,什么前锋?”李荩忱爬起来的很艰难,昨天晚上好一场风雨大战,现在杨妙和陈宣华一左一右缠着他,着实是很难让人从温柔乡中爬起来。

    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李荩忱觉得自己才回过神来。

    外面天色昏暗,还没有日出呢。

    “回陛下,是南方归来的献俘队伍!”李平急忙回答。

    李荩忱的脑袋总算是清醒了一些,环顾四周,才想起来昨天自己就睡在了御书房,否则后宫的话,李平这个家伙是不会进去的。而睡在御书房的原因,就是为了早晨能够尽早的前去城外迎接归来的献俘队伍。

    这支队伍从南疆向北走了一个月,总算是到了建康府。

    杨妙和陈宣华挣扎着想要起身,李荩忱低下头在她们两个的额头上一边吻了一下,重新给她们盖上被子:“天还早,你们接着睡。”

    这两个小丫头当然没有什么顽强的意志,顿时像是解脱了一样很干脆的缩了回去。

    李荩忱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们两个真的是一点儿起来伺候朕的自觉性都没有啊。

    宫女们已经拿着衣服过来伺候李荩忱更衣,而袁大舍的声音同样在门外响起,显然是告诉李平这个大嗓门小点声,陛下已经起来了。

    伸手推开门,李荩忱大步走出来,瞥了一眼挺胸抬头觉得自己英武霸气的李平,不由得冷哼一声:“前锋,谁家的前锋?大汉的队伍开过来,能叫前锋么?说得好像李询他们要谋反,朕已经困坐孤城了一样!”

    李平怔了一下,气势顿时就松垮了下来,委屈巴巴的低下头。

    不就是打扰到您的温柔乡好梦了么,不至于这样吧。

    “走,用膳之后,我们出城,五十里也不远了。”

    “诺!”李平如蒙大赦。

    献俘夸功,这是朝廷能够给予军队的最高荣誉奖励,当初的李荩忱就是凭借入建康府夸功而名声大噪,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李荩忱本来就已经是巴蜀的土皇帝,南陈已经失去了对他的控制力,甚至可以说从李荩忱决定偏师入蜀的时候,他和南陈朝廷就已经走到了平等的位置上,而入建康府对于李荩忱来说,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才,尤其是江南的人才意识到有这么一股新力量的存在。

    而在正常情况下,献俘夸功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斗争意味在其中,自然也就没必要那么紧张。

    这一次李荩忱不仅仅给予了李询等人献俘夸功的荣耀,而且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十里郊迎,迎接这些为大汉平定了南疆的功臣。

    “臣等参见陛下!”

    早晨的风还带着凉意,出建康府南门十里,就是古人常常送别亲朋的十里长亭,而建康府的十里长亭周围,由于往来的人多,也不再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亭子。

    这里背靠秦淮,依靠来往的水运和货运,已经是建康府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人们以“长干里”称呼之。

    历史上的长干里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是江南繁华鼎盛之地,建康府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城就在长干里附近,只不过后来战火频发,城也不断地向东北移动,当初的越城也逐渐从建康府主城变成了现在类似于卫星城的存在,甚至城墙坍塌,早就已经不复当年模样。

    不过这长干里和秦淮沿岸,依旧是建康府仅次于城内御街的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现在的建康府是在三国之后历朝历代修建完善的,基本上属于南朝的产物。

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

    南朝偏安江南,建国之初地广人稀,即使是到现在人口也很难和北方相比肩,因此建康府绝对算不上大,至少是配不上现在大汉这大一统王朝气度的。

    因此和重建长安一样,新的建康府也在规划之中,甚至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测量。

    和修建长安是从龙首原向南重新建造一座城不一样,建康府在南朝几代还是作为都城存在的,所以城池内政设施等等都要比破旧的长安城好很多,因此建康府老城保留,以老城为中心,主要向南拓展,一直沿着山和湖拓展到秦淮,争取将现在十里长亭的这里包裹在其中。当然了皇城则向北拓展,抵达钟山脚下。

    最终修建的建康府依托山势从现在的正方形变成长条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地形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城池的居住区域和商贸区域,尤其是为了能够把长干里这一带纳入城池范围之内,导致城池最终变成了东南-西北走向。

    而城池的东北则留出来作为工坊和码头,城池的西南直面向江南腹心之地,是大汉陆军和禁卫军军营所在,坐镇此处,汉军可以便捷的沿着水路快速抵达江南的各大重镇。

    只不过现在这些还都停留在纸面上,此时的长干里依旧是建康府南面十里送别之处,也是今天李荩忱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所在地。

    此时大汉的文武官员们已经等候在长干里,见到李荩忱之后纷纷行礼。带队的文官正是顾野王,而武将则是裴子烈。

    两个一老一少站在这里,似乎也在象征着大汉的现在,老的一代人已经垂垂老矣,而新的一代人也承担大任。

    “顾公且上车休息。”李荩忱伸手搀扶顾野王,“顾公年事已高,这一次十里郊迎,朕已经专门派人告知顾公莫要前来,为何还来呢?晨风仍然有几分寒意,若是顾公因此而身体抱恙,朕心有愧。”

    顾野王捋着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此次是为了欢迎为我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老臣虽然年岁已高,但是仍然是大汉宰辅,群臣毕至,老臣焉有家中高卧的道理?”

    顿了一下,顾野王紧接着说道:“更何况就算是老夫受了风寒,现在陛下以内府之名开始药房,甚至还让太医坐镇,老夫自然没有什么害怕的。”

    李荩忱不由得笑道:“真得病了,难受的那也是顾公啊。”

    顾野王环顾周围,感慨万千:“现在我大汉良臣虎将一应俱全,老臣风烛残年之躯,也到了应该离开的时候了。得不得病,那就要看老天的心思了。”

    李荩忱摇了摇头:“顾公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精神矍铄,朕看应该并无如此担忧,顾公多虑了,在宰辅的这个位置上为朕指点江山,应该还能再干几年。”

    “陛下,老臣奔波半生,也累了啊。”顾野王笑道,“也想过过和孝穆公那样闲云野鹤的日子。”

    李荩忱默然良久,方才说道:“顾公真心想要告老了?”

    “陛下准许吧。”顾野王淡淡道。

    “那谁能够顶替顾公?”李荩忱无奈的说道,“朕之所以不想让顾公离开,主要还是放眼现在大汉朝堂,似乎还没有能够将顾公取而代之的人物存在。”

    顾野王想要告老还乡,这是李荩忱早就已经知道了的事情,之不过现在大汉地方上年青一代已经崛起,但是朝堂上还是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情况,因此李荩忱并不知道自己让顾野王离开会不会导致大汉的朝堂上工作难以顺利对接,同时下面的年轻人们当然这个年轻是相对于顾野王这些人的年纪来说的能不能承担起来整个朝堂上百官之首的重任。

    在这之前,李荩忱就已经有类似的倾向和打算,他让主持六部的都官尚书唐亦舜出面承担了不少应该是宰辅的工作,意图自然也很明显,就是想要让唐亦舜能够起到最终替代顾野王的作用。不过从目前来看唐亦舜还缺少足够的经验,如果贸然让他上位的话,反而有可能会引起混乱。

    因此李荩忱从个人的观点上还是倾向于想要让顾野王这些老一辈多留几天你的,至少给年轻人再多一点时间。

    不过自从去岁袁宪去世之后,顾野王等前朝老臣,心态就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老,显然他们也都向往着袁宪那样的生活,功成名就之后告老还乡,现在还把自己的子嗣都安排妥当了。

    心态老了,人自然也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这个时候的顾野王,早就已经不是当初李荩忱入蜀的时候健步如飞的老人了。

    “有人的,宰辅职位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主要都是起到统筹兼顾之作用,而且宰辅之下还有都官尚书的帮助,所以老臣以为陛下一来是大胆选用年轻之才,二来是简拔朝中老臣先在这个位置上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并且加快对年轻一辈的栽培。”顾野王斟酌说道,显然他早就已经在心中有了解决方案,只不过之前不好直接向李荩忱言明罢了。

    现在顾野王站在百官之前向李荩忱把自己的心思坦白清楚,倒是有一种逼宫的感觉,顾野王为了大汉鞠躬尽瘁,现在年迈了想要告老休息,陛下都不放人,那岂不是要寒了其余臣子们的心?

    李荩忱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朕准了,那顾公认为姚察如何,能否担此重任?”

    “老臣以为善,”顾野王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姚察为人谨慎沉稳,又人如其名,有明察秋毫之能,让他担当宰辅并无问题,等到一两年后,便可以让唐都官就任宰辅。”

    “那便如此吧。”李荩忱算是应允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顾野王等老一辈官员早晚是要离开的,自己也必须要做好准备。

    人才的压力,不仅仅在于能有多少年轻一辈的站起来,也在于年老一辈、经验丰富的人能不能再晚走一点儿啊。

    “报,启禀陛下,队伍距离此处还有三里地。”

    李荩忱顿时打起精神:“顾公,就算是请辞,今日依然是百官之首,且随朕一起迎接凯旋的将士!”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129/ 第一时间欣赏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作者:然籇所写的《权倾南北》为转载作品,权倾南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倾南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倾南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倾南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倾南北介绍: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即将完本,可以先品鉴哦权倾南北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倾南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倾南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