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倾南北TXT下载权倾南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倾南北全文阅读

作者:然籇     权倾南北txt下载     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七九四章 交给你了

    满脸血污的费也进利跪在李荩忱的面前,畏畏缩缩。

    旁边的陆子才有些无奈:“启禀陛下,臣未能抓获宇文招,让这小子跑掉了,只剩下这个宇文招身边的跟屁虫。”

    李荩忱笑道:“朕已经知道始末了,这不怪你。”

    宇文招这家伙终究还是有点儿头脑,自己并没有走在队伍中间,而是让费也进利护送自己的将旗在队伍中,自己带着几名亲卫换上普通的衣甲走在队伍后面,汉军一动,这家伙扭头上马逃之夭夭,只不过数万军队就这么被他丢下了。

    正是因为看到宇文招逃跑,后方的北周军队匆匆溃退,也惹得前方的北周军队再无战斗之心,大部分实际上都在汉军冲下山坡的时候就举手投降了,这个费也进利也在其中。

    李荩忱打量着费也进利,笑了笑,看向旁边的人:“岳父,这位也算是尉迟迥的‘老部下’了,你看着处理吧。”

    费也进利打了一个哆嗦,抬起头才发现李荩忱的身侧还站着一个人,赫然便是尉迟顺!

    而尉迟顺的身后,还跟着尉迟勤和尉迟,这两个年轻人早就已经咬牙切齿看着他。

    函谷关之战,尉迟顺并不是亲历者,但是尉迟勤和尉迟却是,他们两个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费也进利这个尉迟迥的老部下是怎么一步步背叛的,要不是费也进利率先崩溃,并且还根据李惠的说法一次又一次的阻拦宇文招出兵,恐怕函谷关之战就算是北周军队最后还是会失败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以至于甚至都没有和汉军再战之力。

    经过尉迟和尉迟勤的描述,尉迟家对于费也进利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

    费也进利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反倒是挺直腰杆,冷笑道:“你们尉迟家果然是大周的叛徒!”

    尉迟顺冷哼一声,自是不回答,和死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尉迟勤忍不住呵斥道:“要不是拜你所赐,尉迟家何至于今日!”

    “尉迟迥呢,有本事让那个老匹夫来见我,让我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背叛大周的,让我看看他的良心还在不在!”费也进利声嘶力竭的大吼道。

    尉迟上前猛地踹了他一脚,本来就跪在地上的费也进利来不及躲避,直接扑倒,而尉迟顺冷声说道:“家父至今仍然还在洛阳城中坚守,以家父之忠烈,岂是你这种宵小之辈能够理解的!”

    “忠烈,哈哈哈,忠烈!”费也进利的神情都变得扭曲,“好一个忠烈,好一个忠烈,忠烈到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敌人的阵营之中,这样的忠烈谁人信之!”

    尉迟和尉迟勤一时间有些尴尬。

    这的确是让尉迟家一直以来最尴尬的地方,尉迟迥还在城中,但是整个尉迟家除了还在北周后方的尉迟之外几乎打包出现在汉军的军营之中了,尉迟迥是不是真的会对北周保持忠烈,的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偏偏没有任何一支北周援军能够抵达洛阳城并且带出来这城里的消息,所以现在北周朝中认为尉迟迥根本就是在和汉军演一出好戏的声音自然是甚嚣尘上。

    费也进利的这些想法也同样是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想法。

    “要你多嘴!”尉迟想要上前狠狠的把费也进利揍一顿。

    尉迟顺却伸手拦住他,饶有兴致打量着费也进利:“先留下他的性命,等到洛阳城破之后再说。”

    费也进利还想开口再骂,几名亲卫在得到尉迟顺的默许之后给了他几巴掌,顿时费也进利满脸鲜血,不再说话。而尉迟顺昂首叹息一声,留着费也进利,自然是要等城破之后交给爹爹处理,毕竟这家伙害的爹爹一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爹爹是死是活?

    尉迟低声说道:“阿兄,我们现在还需要做些什么?”

    尉迟顺瞥了他一眼:“难道你打算继续劝降爹爹?”

    尉迟顿时讪讪一笑,他是尉迟家最小的儿子,长兄如父,对于他来说尉迟顺是有绝对威严的,连尉迟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更不用妄想着能够做到。

    越是现在面对众多质疑,尉迟迥肯定就越是倾向于能够证明自己。

    所以让他放下兵刃投降,根本不可能。

    外面隆隆的炮声无疑就在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先去休息吧。”尉迟顺低声说道。

    尉迟和尉迟勤告退,而尉迟顺看向屏风一侧:“出来吧,你叔叔们都走了。”

    两个小脑袋探了出来,正是尉迟贞和尉迟霖,尉迟贞不安的双手绞动在一起,而尉迟霖忍不住问道:“阿爹,你是如何知道我和姊姊在屏风后面的?”

    尉迟顺不由得挤出来一丝笑容,揉了揉他的小脑袋:“你们闹出来那么大的声音,就差直接把屏风推到了,某如何能不知道,你两个叔叔肯定也都有所察觉,只是不想揭穿你们罢了。”

    尉迟霖点了点头,而尉迟贞满含歉意的说道:“阿叔,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

    “好了,你们是找某有什么事么?”

    “阿爹,大父,真的会死么?”尉迟霖咬着手指。

    尉迟顺怔了一下,勉强笑道:“不会的,某和你的叔叔们会倾尽全力保你大父周全。”

    顿了一下,尉迟顺接着说道:“这些天你就老老实实的在营寨之中待着,哪里都不许去,还有贞儿,不是让你跟着淑仪么,怎么带着这个小子乱跑。”

    “我错了。”尉迟贞乖巧的说道。

    “去吧,某也累了,要休息一下。”尉迟顺揉着太阳穴说道。

    他知道自己欺骗了这两个孩子,想要保住尉迟迥几乎是天方夜谭,就算是李荩忱不想杀他,尉迟迥不想自杀,想要杀他的汉军将领们也比比皆是,李荩忱可以不考虑尉迟家的想法,但是不能不考虑所有汉军将领们的想法。

    毕竟尉迟迥是敌人,其次才是尉迟家的家主,更何况从名义上来说现在也不是了。

    尉迟顺微微眯眼,看着尉迟贞的背影。

    这丫头也长大了。

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发展

    不过依靠尉迟贞,尉迟家也只是能巩固地位罢了,李荩忱不是昏庸之主,女色并不能让他失去理智,甚至他还能够让身边的女人对他死心塌地。

    或许和尉迟迥真的切断联系才是尉迟家想要生存延续下去的最好办法。

    尉迟顺轻轻叹息一声。

    这真的是一个残忍的决定,但是为了生存,大家族可以牺牲一切,尉迟家同样也得做到。

    希望母亲不会质疑我今天做出的决定。

    李荩忱很悠闲。

    因为战斗一下子僵持了起来,李荩忱反倒是没有什么事了。

    火炮轰了步兵冲,步卒被击退了之后再用火炮轰。

    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这样很单调的循环甚至不需要李荩忱临阵指挥,不过李荩忱还是把自己的行辕直接设在了南侧城墙上,他就在一座城门楼中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听着外面的炮声和杀声。

    的确和自己一开始的揣测一样,尉迟迥是主动从外郭撤退入内城的,进入内城之后,北周军队的防御一下子变得坚固起来,而且凭借内城更加狭小的地域,北周军队的调动更加灵活,好几次汉军都已经冲上城头,结果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周人预备队击退,否则的话这城早不知道被攻破几次了。

    李荩忱翻阅着奏章,这些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事,随着汉军几支主力合流,大汉各处承受的赋税和物资供应压力自然也就缓了下来,因为各路兵马之间能够相互补充,自然也就让一些原本有缺口亟待补充的地方不再那么急迫。

    另外秋收的顺利也让大汉有了将这场战斗一路拖入冬天的底气。

    甚至工部已经开始按照李荩忱的要求研制能够保暖保温的新式材料,固然达不到塑料的地步,但是至少能够在比较温暖的南方冬天进行一些蔬菜和粮食的试种,在冰河期,南方的天气虽然也很寒冷,但是至少要比北方来得好。

    如果冬天也能够批量的生产能够供人食用的蔬菜和粮食,那么自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军队粮食消耗的压力,另外也不至于让农人们在农闲的时候无所事事,平白浪费劳动力。

    之前农闲的时候,大汉征服都抓住机会积极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道路的修缮以及城池的加固等等,不少桥梁和水利工程也都是趁着这个时候修筑起来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大汉工部作为后勤保障的李荩忱具有充足的信心和热情,地方官员们当然也不介意通过这些方式来给自己怒刷一波政绩。

    没办法啊,丰收与否那是得看老天爷给不给脸,但是修缮道路这些却是自己能够掌控的。

    随着不少基础设施的完善,现在大汉实际上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农人临时抽调过来干活,甚至工部还组建了专门一年四季干活的工程队,更加有组织和有经验,以取代数量虽多却时间有限、经验不足的农人。

    所以现在大汉如果能够发展出来冬季种植蔬菜和粮食的技术,那么自然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人们农闲时候无所事事的情况。

    百姓清闲就会出乱子,这是官府的共识。

    人闲着就会出毛病,这是勤奋的华夏人民的共识。

    之所以有农闲,并不是因为大家不想种地,而是天气不允许。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就没有什么农闲了。

    还有新的一轮书院招生已经有条不紊的展开,不少北方士子陆续南下,更是让朝廷意识到书院教育在北方的缺失,现在金陵书院、成都书院和岳麓书院这大汉南方三大书院牵头,岭南、南中、赣州等地方书院配合,正在组建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北上支援大汉新收复领土上的书院建设。

    对于所有书院中的师生来说,这不但是公义,而且也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书院是完全和世家以及世家所代表的九品中正制分隔开来的新式教育体系,可以说所有从书院毕业的学生,本身就已经和世家站在了对立面,现在北方的教育体系虽然还处于世家的掌控之中,但是这种掌控已经非常薄弱,甚至随着大汉军队的向前推进,不少曾经是一方霸主的世家都已经分崩离析,所以正是书院抓紧北上并且抢占人才的好机会。

    这种书院的自发性行动,李荩忱当然是欢迎的。

    这实际上也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大战,科举制所带来的好处即使是世家们也得承认,所以对这一战李荩忱同样是势在必得。

    这些消息最让李荩忱欣慰的,其实并不是消息的内容,而是消息本身。这说明现在的大汉百姓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北方发生的战争而被完全扰乱,甚至已经变得有条不紊,即使是北方的战争能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科技和贸易的发展,已经尽可能的让大汉各地的生活水平保持一致,前方州府面临的物资上的压力自然而然被从后方运送上来的物资缓解掉,后方州府也不会因为物资过于充盈而导致经济过于发达,最终导致物价不稳定以及整个大汉的经济失衡。

    有商部居中调节,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物价波动的问题,物价毕竟也关乎到民心和民气,大汉全力北伐的底气就来自于朝野上下的鼎力支持,无论是朝廷文武百官还是无数的百姓但凡有意见,北伐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对面的北周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李荩忱很欣慰,自己这些年做出的努力至少让大汉不会因为这么一场举国而动的战争受到太多的影响,当前线陷入僵持的时候,后方依旧可以平稳的发展。这也让李荩忱为曾经一个个抵达过滚滚大河边的豪杰们感到惋惜。

    刘裕也好,桓温也罢,陈庆之也好,祖逖也罢,浪花淘尽英雄,他们的丰功伟绩因为后方的支援不及时甚至内讧而变得充满瑕疵甚至远远不能说是大获全胜。

    而现在的李荩忱,相信这一次自己一定会胜利。

    凭借的不仅仅是外面隆隆的炮声,更是后方的安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

    地动山摇,没错,这就是现在站在南城门上的尉迟迥最切身的感受,不仅仅是因为汉人的火炮没完没了让整个城门似乎一直都在震动,更因为汉军在城下举起了沾满鲜血、满是孔洞的一面旗帜,并且将这旗帜丢在了地上。

    尉迟迥一眼就认了出来。

    那是宇文招的将旗。

    也就是说宇文招凶多吉少了,而这是距离洛阳城最近的也是最有可能赶到的援兵。

    李荩忱把宇文招的将旗摆在这里,明摆着就是告诉城头上的北周军队,不要想着负隅顽抗了,看看你们的援兵都已经全军覆没,你们再坚持下去也没有什么希望。

    赵王不足为凭啊。

    尉迟迥想到了当初自己和王谦谈论洛阳防务的时候,王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然不只是王谦,自己对于宇文招也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只是宇文招的部下之中又有很多是自己的旧部,所以多多少少尉迟迥还心存幻想,认为宇文招至少能带着一些兵马赶到洛阳支援。

    只可惜宇文招虽然来了,却也还是成为了败军之将,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活下来,不过如果宇文招落入汉军手中,哪怕只是首级,汉军肯定也会拿出来显摆显摆,好打击一下城头上的士气。

    “这是假的,赵王仍然还活着,依旧会来救援我们的!”尉迟迥果断的让人把话传下去,不管大家信还是不信,至少不能让所有人都坚定的认为洛阳已经没有任何援军了。

    援军终究还是维持士气的一大保障。

    尉迟迥的声音给不少北周士卒吃了一剂定心丸,但是战斗,远不会因为北周将士们的心神稳定了一些就会变得轻松。汉军收起这旗帜,取而代之的是黑压压的军阵。一个个云梯车张牙舞爪,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恶兽,打算将整个城墙吞下。

    尉迟迥攥紧剑柄,希望老天爷真的可以保佑。

    “轰!”最后一发石弹落在了城头上,城头再一次猛烈晃动。

    鼓声咚咚响起,汉军向城墙发动进攻。

    天阴沉了很多。

    李荩忱微微眯眼,脸上也难免露出担忧的神色。

    雨,很有可能要来了。

    秋天的雨,一向是连绵不断、淅淅沥沥,带着些许悲怆的色彩。尤其是在江南,雨里带着丝丝透骨的冷意,甚至让人觉得冬天已经近在咫尺。

    但是好歹这不是在江南,而是在河南之地,是不折不扣的中原,在这里,秋天的雨水并没有那么密集,而且秋天的雨也没有那么连绵和阴冷。

    不过李荩忱依旧不期望下雨,下雨将会直接影响到火炮和火枪的输出,虽然搭建棚子能够及时的避免火药被雨水浸湿,但是这样一来火炮和火枪手的灵活性都会大打折扣,甚至真的雨下大了,火枪手就只能上刺刀当普通步卒用了,二来雨也会极大的影响视野,放眼望去朦朦胧胧的,谁知道城上哪里敌人多、哪里敌人少?

    因此李荩忱有些担心。

    这雨要是下下来了,对于攻城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凄冷的雨本来也会影响士气。好歹现在北周军队在城里还有屋舍,汉军在外郭内外依旧仰仗于帐篷,那些断壁残垣早就已经拆干净了。

    而且虽然一路援兵已经被汉军彻底击溃,但是李荩忱从不觉得宇文宪真的就完全放弃了对洛阳的救援,时间越拖下去对大汉越是不利啊,稳定的后方并不能帮助李荩忱解决所有的问题,大汉现在国力虽然蒸蒸日上,但是毕竟是建立在已经被三百年战乱摧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土地上,综合国力摆在这里,大家只能去尽可能的让其更富裕一些,但是穷终究还是穷,百姓只能说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其余的问题很难一蹴而就。

    因此在这场国力的比拼之中,大汉劳师远征,本来就处于劣势,如果战斗持续时间太长,只会给北周更多的机会。

    火炮和火枪可以不吃饭,但是人总是要吃饭的。

    李荩忱本来就设想着拿下河南之地后,军队休整休整、回回元气再渡河北上,但是现在连洛阳都拿不下来,拿下河南之地自然无从谈起。一旦天气变差,拿下洛阳的时间还会向后推移。

    西北火光骤然明亮了很多,紧接着可以听见汉军将士的欢呼声。

    哨骑很快就带回来了战报,解开了李荩忱和杨素等人的疑惑。

    萧世廉已经攻破金墉城,王谦率众向洛阳内城的方向突围。

    没错,这个家伙并没有向东跑,而是扭头向着尉迟迥的方向撤退。

    “这是打算和尉迟迥死在一起了?”杨素忍不住说道。

    张须陀等人都轻轻松了一口气。

    金墉城并没有完全被汉军包围起来,如果王谦想要向东跑的话还是能够跑掉的,当然这个跑掉是指他能够从现在围攻洛阳的汉军各部之中跑掉,但是东边还有陈智深率领的鹰扬军主力坐镇,另外更东边东路军也摆在第二道防线,既能够阻拦从北方而来的敌人援兵,也能够阻挡从西边而来的敌人溃兵。

    因此对于王谦来说,向东跑只不过是苟延残喘一阵子罢了,陈智深肯定不会放过他的,而向西进入内城自然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就是和尉迟迥同进退的意思了。

    “且看他能不能跑得掉。”李荩忱径直说道,“程峰!”

    “末将在!”

    “率领禁卫军骑兵并羽林骑突进!”

    “遵旨!”

    攻城战自然没有骑兵的用武之地,所以这些天骑兵们早就已经百爪挠心,听着外面的隆隆炮声,自己却只能在马厩里喂马,这感觉可当真不怎么样,尤其是之前的邙山伏击战,因为是在山区之中,李荩忱终究还是没有动用骑兵,更是让他们都觉得自己错失了一个大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切断敌人两座城池之间的联系,本来就是李荩忱给骑兵准备的命令,现在自然正是用武之地,不需要李荩忱再多下令,程峰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和禁卫军同时发动的还有北面虎翼军的骑兵,侯秘的将旗升起,骑兵摆成冲锋队列向正从金墉城溃退出来的北周军队冲击。

    这是北周军队和大汉军队之间的角逐,也是两支汉军骑兵之间的角逐。

第一七九七章 激战,两城之间

    大汉虽然有了西北天然马场,但是骑兵的培训远远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现在大多数的骑兵在各支部队里面还是以斥候的形式存在,只有禁卫军和驻扎在关中的虎翼军拥有完整的骑兵部队,禁卫军自然不用说,这是大汉的门面,而虎翼军也是因为靠近西北,得天独厚罢了,否则侯秘等人也很难保持这么大规模的骑兵编制。

    这两支大汉军中仅有的规模数千人以上的骑兵队伍相互之间当然是不服气的,侯秘和于玺训练出来的骑兵还是遵循着北方鲜卑骑兵的作战方式,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轻骑,数量也相对更多。而禁卫军的骑兵,包括羽林骑的骑兵,实际上已经类似于甲骑,衣甲虽然算不上厚实,但是几乎实现了全身和半马覆盖,更不要说隶属于羽林骑的重甲骑兵,那是实打实的人马披甲。

    可以说这两支队伍在组成上就已经有所不同,在作战思维上更是不一样,所以相互之间不对付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平时很少有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这一次,总算是有机会了。

    王谦的败兵应该在两三千左右,城破之后还能够带着这么多人成建制的溃退,王谦此人的统兵能力还是有的,不过不管他是带着两三千人也好,带着更多的五六千人也罢,在汉军骑兵的面前不过就是鲜美的猎物罢了。

    禁卫军的骑兵率先发动冲锋,紧接着北方,侯秘率领的骑兵也出现,相比于禁卫军明显的三角冲击阵型,虎翼军的骑兵更加零散,拉出来一个斜面,正对着北周败兵。

    “杀!”程峰大吼道,羽林骑冲在最前面,上百名重甲骑兵根本无视敌人密集的箭矢,手中的投枪率先丢了出去。

    箭矢刺在战马或者人的身上,只是单纯的挂在这衣甲上罢了,甚至还有一些力道不足的箭矢,都很难对重甲骑兵造成什么影响,只不过是在厚重衣甲上敲击一下、留下些许刻痕,就旋即被弹开了。

    但是那投枪丢出去可不是这样的,投枪虽然也不算长,但是比箭矢可是要沉重锋利很多,不少投枪直接贯穿北周士卒的胸口,甚至一些力量大的直接洞穿盾牌。

    “结阵,放箭,继续放箭!”王谦大吼道。

    金墉城和内城之间的距离虽然不算长,但是步卒就算再怎么跑也不可能跑得过骑兵,这个时候所能做的选择就只有结阵固守,哪怕是敌人已经从两个方向同时夹击,结阵固守也只是让全军覆没的时间稍微往后拖一拖罢了。

    而重甲骑兵距离越来越近,听着战马的嘶鸣声,北周士卒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重甲骑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熟悉的东西,这种吞金巨兽本来就不是乱世之中的王朝轻易能够打造出来的,而且南方虽然有钱但是没有战马和身体强壮的将士,北方的骑兵更是没有摆脱草原骑兵多是轻骑的发展规律,所以重甲骑兵自然而然并不受欢迎。

    历史上重甲骑兵真正大规模登场实际上都要等到宋代之后,随着北方冶炼的发展,辽国、金国等北方马背上的民族都开始打造重甲骑兵,比如金国的铁浮屠就是著名的铁骑。

    因此这个时代骤然看到全副武装的重甲骑兵,对于这些北周士卒的震慑是很明显的。

    火枪虽然强大,但是火枪发射的枪弹终究还很细小,打入人体内一来要看脸,二来也不完全就会致命,但是这甲骑却不一样了,这就像是一座移动的大山,就这么迎面压了上来,任何有胆量在面前站立的人似乎都会被这大山直接碾压成肉泥。

    甲骑撞入人群之中,横冲直撞,北周士卒惨叫着逃窜,而后面更多的禁卫军骑兵已经掩杀上来,驱赶着周人向北逃窜。

    “杀!”侯秘也带着骑兵赶到,周人的后背已经完全暴露出来。本来王谦还是让部队同时面向南北结阵的,但是随着重甲骑兵一阵冲杀,这阵型早就已经混乱不堪,原本面向北侧的北周步卒也已经被南侧的步卒冲散,两城之间的平地上,士卒们在拼命的逃窜。

    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一直紧闭的内城东门缓缓打开,一队北周骑兵杀出,沿着街道冲向汉军。

    因为靠近内城的地方依旧还存在不少屋舍,所以骑兵的行动自然也就被限制在了纵横两个方向的街道上,王谦本来就指望着能够保持阵型缓缓撤退到这些屋舍之中,若是步卒能够凭借屋舍坚守,保不齐还能够挡住骑兵的冲击,尤其是诸如重甲骑兵这种行动起来比较笨重的存在,贸然进入街巷之中和自寻死路没有什么区别。

    可惜王谦还是高估了自己麾下将士的战力,或者说低估了汉军骑兵的威风。

    不过尉迟迥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一路兵马灰飞烟灭,所以还是将城中本来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的北周骑兵派了出来,另外还有一队弓弩手爬上屋舍,尽可能的居高临下压制汉军骑兵。城头上的床子弩等等也开始发射,这边不在汉军的攻城锋面上,城墙上的大多数设施都没有被炮火摧残过。

    汉军骑兵一下子被箭矢覆盖,纷纷收束队形,而北周骑兵并不敢直接冲击人数明显占优势的汉军骑兵,只是掩护王谦徐徐后退。这个时候王谦麾下的两三千人只剩下四五百不到,其余的不少都已经举手投降。

    而汉军骑兵对于取得这样的战果似乎已经很满意不满意也没有办法,敌人很明显在前面设下了陷阱,这个时候向前冲和送死还有什么区别?

    那些狭小的街道和屋舍,本来就是骑兵的噩梦。

    程峰勒住战马,看到了侯秘。

    两个人笑着打了招呼。

    虽然大家之间相互较劲,但是敌人面前,自然都是大汉的将士。

    “让王谦跑了。”程峰有些无奈。

    尉迟迥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从王谦出城到自己这边派出骑兵,双方之间虽然没有交流,但是行动配合的很默契。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一片战场实在是太狭小了,根本就不够骑兵完全施展开的。

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战

    “他跑不了的。”侯秘笑了一声,“难道他还能插上翅膀飞出这洛阳城么?”

    程峰微微颔首。

    其实李荩忱也没有指望着骑兵能够完全拦下敌人,毕竟这还是在城中,不是在旷野上,甚至一旦步卒能够稳住阵脚占据周围的屋舍、居高临下,骑兵甚至就和后世城市战中的装甲部队一样,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李荩忱单纯的只是想让骑兵杀杀敌人的锐气、尽可能的减少一下敌人的有生力量,顺便也活动活动筋骨罢了。

    对付城镇中的敌人,骑兵的确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对付他们,还是汉军的炮兵部队比较靠谱。

    就在骑兵后方,收复了金墉城的汉军步卒大队已经开始向这边移动,原本用来进攻金墉城的云梯车、火炮和投石机等等也都向城东移动,当火炮和投石机摆好之后,汉军将会在城东对内城发动进攻,从而真的做到四面合围。

    “尉迟迥就是秋后的蚂蚱了。”程峰笑了一声,看向城头。

    如果尉迟迥此时也在那里的话,看着正在集结的汉军攻城部队,不知道又要作何感想?

    程峰还真的没有猜错,尉迟迥此时正在东城上,当然不是在城门,而是在东南角楼,这里能够兼顾南侧和东侧战事。

    北周骑兵从容的护送王谦溃兵退入城中,并没有让尉迟迥松一口气,相反,看着城外的敌人,他的脸色更加阴沉几分。

    金墉城的失守可不是什么好事,固然收拢了五百余名王谦的败兵,算是充实了一下守军的力量,但是同样意味着原本进攻金墉城的汉军转过来开始进攻内城,城防上面临的压力一下子翻倍,可是得到的支援却不是翻倍的啊,这五百败兵难道还指望着他们能有多大的勇气继续上城和汉军作战?

    王谦的脸上满是血污,刚才的逃命他也受了伤,衣甲满是泥泞血和土混杂在一起看上去颇为狼狈。见到尉迟迥,他拱了拱手:“尉迟兄,余对不住你。”

    尉迟迥叹了一口气:“敕万兄言重了,金墉城更大,而你兵马更少,守不住也很正常。”

    王谦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两个人也已经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同生共死。相互之间再责备和埋怨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王谦向尉迟迥这边撤退,而不会出城一路向东跑,实际上已经很对得起尉迟迥了,否则就等于将尉迟迥一个人丢在了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赵王兵败,我们似乎已经没有援兵了。”王谦说道。汉军将宇文招的将旗也拿到了金墉城下展览了一下,对于城上守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也是金墉城破的原因之一。

    尉迟迥看了看阴沉沉的天,苦笑一声:“不,若是老天助我,或许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会么?”

    尉迟迥默然。

    希望吧。

    虽然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不相信老天。

    金墉城破,汉军在对内城的进攻上自然而然就能够投入更多的军队,在接下来的一轮进攻之中,汉军差点儿就把城门拿下来了,只可惜尉迟迥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亲自率领预备队顶上来,才迫使人数不占优势的汉军撤退。

    李荩忱只能说尉迟迥到底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此时全心全意想要固守洛阳城,的确很难从他的手下找到可乘之机。金墉城之所以能够被攻破,不只是因为金墉城东西更长加大了汉军的攻击面,也因为汉军从城南和城东接连发起佯攻,吸引了王谦的不少注意力,从而为北面的主攻创造了机会,等北面城门和敌台等等都落入汉军手中的时候,王谦自然回天乏术。

    可是尉迟迥根本不给李荩忱机会,汉军的几次佯攻都没有奏效,或者换句话说尉迟迥更加合理的分配了麾下的兵马,所以不至于使得城中预备队疲于奔命,并且除非是危在旦夕,他也不会主动的动用预备队,因此好几次汉军佯攻的城墙上告急频频,尉迟迥却一动也不动,一直到汉军在南侧主攻的意图再一次暴露出来,他才率领预备队顶到南城墙上,击退了汉军的主攻。

    主攻被粉碎,兵力、器械都不足,只是虚张声势的佯攻自然就宣告失败。

    因此汉军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有一点一点的和敌人打最惨烈的消耗战,当城上的北周军队实在是没有那么多人能够站满城墙的时候,汉军自然就有了机会。

    汉军骑兵已经被李荩忱拉到了北面去,提防北周军队有可能的援军虽然就目前来看就算是周人的援军真的来了也不可能及时抵达洛阳城下了,更何况大河上还没有他们的影子。

    而李荩忱也命令李平亲自率领汉军的中军对城池发动进攻,从而能够多一轮进攻,加快对城中的压迫。

    这实际上也是一场双方之间互相比拼毅力的战斗,连续的作战很消耗体力,但是谁都不能泄气,这个时候汉军退下来休整,士气必然会受到打击,而北周军队更是退无可退。

    唯有咬着牙继续加大进攻的强度和密度,才有可能尽快解决战斗。

    李荩忱虽然很不想打消耗战,尤其是攻坚战,这意味着大汉势必要付出更多的伤亡。

    但是面对这座坚城他也没得选。

    这是此次北伐中仅次于邺城的硬骨头,啃下来,北伐就可以说胜利了一半。一支强大军队终究还是要打一些硬仗的,大汉军队同样需要血火磨炼,否则这支军队很有可能完全沦为依赖于火器而丧失了斗志的军队。

    因此对于这样的牺牲和伤亡,李荩忱必须要咬牙承受,也只能这样宽慰自己。

    城东的炮声响起,萧世廉指挥拿下了金墉城的汉军继续从城东向内城发动进攻,只有这样才能给尉迟迥施加更大的压力。

    金墉城被拿下来,汉军的主攻方向自然也就不再局限于城南和城西,现在倒要看看面对汉军的四面主攻,尉迟迥又要如何应对。

    老天,密云不雨。

    战事,如火如荼。

    这一次不知道老天最后会站在谁哪一边?

    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老天爷很有可能靠不住,还是要靠自己了。

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

    已经快到挑灯时分。

    一天的攻城战即将宣告结束。

    汉军虽然已经把城墙摧残的几乎没有了原来的样子,一些城垛都已经被削平,甚至有的城墙甚至直接坍塌,城门上的城楼更是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但是汉军的旗帜依旧没有插在城头上。

    李荩忱攥紧了剑柄。

    时不我待,这一个晚上会给尉迟迥很多机会,包括修缮城池和鼓舞士气,但是汉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再战下去了。

    军队需要休息,挑灯夜战还是算了。

    一旦挑灯夜战也失败,对于军队的士气将会是沉重的打击。

    已经打算放弃的李荩忱正想要下令鸣金收兵,毕竟再打下去的话只是徒增伤亡,还不如休息一下明天再战,可是还不等李荩忱下令,前方城墙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几乎所有汉军将士都下意识的看去。

    只见南门西侧敌台以西的城墙竟然轰然垮塌,而且这个垮塌不是和当初进攻外郭一样只有城墙的上半部分坍塌,下层夯土依旧顽强伫立,而是从上到下的坍塌,一直坍塌城墙最下面一层,露出来不知道被掩盖在黑暗之中多少年的夯土,而城内的景象已经能够看得清楚。

    剩下的夯土很矮,甚至不需要云梯,将士们就能够爬上去。

    李荩忱怔住了。

    城上的北周军队和城下的汉军将士也都怔住了。

    发生了什么?

    而操控冲车将这一段城墙冲垮的汉军将士率先反应过来,几乎是大吼道:“破城!”

    “破城!”无数的汉军将士不管反应过来还是没有反应过来,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都跟着高呼,跟着向这有些狭小的缺口冲过去。城破了,现在甚至已经不需要去理解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三个字传达出来的无尽的喜悦。

    李荩忱霍然抽出佩剑:“全军进攻!”

    鼓手们咚咚敲响战鼓,汉家将士从四面八方向城池再一次发动进攻,而这一次四面都是佯攻,真正的主攻自然就是这狭窄的缺口。

    李荩忱紧紧盯着汉军将士冲上缺口,和同样反应过来的北周军队厮杀在一起,他的手心上都是汗水,恨不得此时也带着亲卫直接顶上去,但是他知道前面刀剑不长眼,甚至有必要的时候自家的弓弩手和火枪手都得咬着牙覆盖还有自家将士的阵列。因此身为皇帝陛下他顶在最前面的话只是给军队添乱。

    为帅者,当然应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现在虽然远远算不上千里,但是也不能再进一步了。

    相反此时李荩忱站在外郭城墙上,更能够居高临下看清楚内城的战斗,也方便及时进行指挥。

    杨素快步走过来,声音之中带着激动,这个家伙的养气功夫很好,这是大家公认的,尤其是年长了之后,更是喜怒不动于形,否则也很难压服太尉府那些心高气傲的小年轻,但是此时他的脸上却挂着难以掩饰的笑容,对着李荩忱郑重一拱手:“臣,为陛下贺!”

    李荩忱难得让自己冷静一下,微微皱眉:“战事尚未结束,何谈贺喜?爱卿未免有些着急了。”

    虽然你杨处道也不能算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忠贞清明之臣,甚至还有些腹黑,但是绝对不是那种溜须拍马的人物,这么早早地赶过来恭维朕,未免太过了。

    杨素大笑着伸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洛阳城:“陛下且看,这苍天密云不雨以让我大汉之火炮从容发射,这城墙终究百密一疏,能够让冲车冲毁,这正是天命所归啊!”

    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虽然来自于后世,但是也得入乡随俗。在这个时代,天命依旧是人们必然会信奉的东西,多少皇帝都渴望着能够出现祥瑞,因此如果能够证明天命所归,那足够让皇帝在梦中都笑醒。

    杨素这并不是在拍马屁,而是在告诉李荩忱,现在正是大汉和北周争夺人心的时候,这等天命眷顾,自然要大做文章!

    天助我大汉,这是何等振奋军心和民心的事情!

    现在的大汉,凭借着活字印刷术,可并不是没有大做文章的资本,洛阳之战后,这件事必然要好好宣传。

    李荩忱微微一笑:“爱卿顾虑甚多,多谢爱卿提醒。”

    “臣之本分。”杨素也松了一口气,陛下不觉得自己在拍马屁就好,这才是最高等级的拍马屁,明明也是在拍马屁,但是对方并不会因为你拍马屁而厌恶,甚至感觉就应该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上陛下这种本来就没有居功自傲的人,拍马屁当真讲究功夫。

    李荩忱紧接着向城下看去,城墙都已经被撕开了口子,汉军将士若是再冲不进去,那鹰扬军和禁卫军的大小将领就可以提头来见了。

    当然了,因为之前有一部分鹰扬军兵马被抽调去伏击宇文招,撤回来之后还在轮休,所以现在主攻这一段城墙的是禁卫军淳于岑所部。这小子就盼望着能够建功立业呢,馅饼从天而降,自然几乎快要乐疯了。

    所以淳于岑很干脆的带着亲卫直接扑了上去,他的亲卫队可都是清一水儿的火枪,几乎顶着敌人的胸口开火,再配合上数量更多的汉军火枪手和弓弩手,硬生生的将一批又一批想要冲上来用血肉之躯填补缺口的北周士卒顶了下去。

    而很快更多的汉军将士从火枪手的队列两侧沿着城墙杀向上城步道和城门。

    这一下内城之中自然是彻底混乱,汉军并没有因为这里敞开了一条道路就放弃了对城墙的进攻,城墙上和城门后的北周士卒一时间腹背受敌,根本难以支撑。

    李荩忱看着南门洞开,紧接着是西门、东门和北门。

    淳于岑的旗帜越过了城墙,汉军的旗帜也出现在了南门城楼上。

    尉迟迥的将旗和北周的青色旗帜被拔下来,直接从城门上丢下,被无数进城的汉军将士践踏着,逐渐和满地的鲜血泥泞融为一体。而北周军队最后的抵抗斗志也都被这四面八方响起的杀声和枪声彻底粉碎。

    凭借着坚固的城墙,他们有勇气和汉军决一死战,但是现在在平地上,面对火枪,他们只有四处逃窜的份儿。

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

    这并不是因为北周将士们怯懦,而是因为面对火器,他们的确没有继续搏斗下去的必要了。除非这个时候他们能够有成千上万的骑兵,又是在旷野上、在很近的距离上突然杀出,否则面对火器本来就是无解的存在。

    历史上即使是强大的蒙古骑兵也折翼在明军火器之下,只可惜披甲率更高的女真人最终还是占了黑火药火器终究威力有限以及大明内讧不可开交的便宜,一举入关。

    现在的鲜卑骑兵,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李荩忱也不会给他们这种条件,所以城破之后面对汉军的火器,就是以卵击石。

    当汉军冲入城池的时候,北周军队就已经陆续开始投降,有城门做依靠,他们尚且还有奋战的胆量,但是现在面对近在咫尺的汉军,他们除了投降之外似乎已经别无选择。

    而各处城门、城墙上陆续被赤色的潮流所淹没,汉军的旗帜插满了城墙上的每一个角落。

    就是在炫耀,就是在耀武扬威!

    李荩忱露出一丝笑容:“走,入城!”

    此时的洛阳城,在李荩忱的面前,再无任何的遮遮掩掩。

    洛阳城,是大汉的了!

    杨素等人拱卫在李荩忱的身边,走下城墙。

    城门已然洞开,汉军将士正有条不紊的列队通行,而李荩忱并没有要走城门的意思,他径直策马到了城墙缺口的位置处,刚才汉军将士们就是从这里首先杀入城中,完成了突破。

    城墙缺口外,尸体遍地,为了能够登城、为了能够冲破这个缺口,汉军依旧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毕竟这是北周军队心中最后的屏障,想要真的撕开这道屏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少周人士卒和汉军将士的尸体就抱在一起,即使是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们也在用拳头战斗,在用眼睛、锋利的眼神怒视着敌人。

    他们身上的伤口或许已经不再容许他们站起来战斗,可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要尽可能的拖住哪怕是一个敌人,就用自己的双手抱住他,就用自己的拳头狠狠地打他,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再去阻拦自己的袍泽弟兄。

    李荩忱下马,周围的将士们肃然而立。

    李荩忱向他们行了一个军礼。

    “大汉万岁!”众多将士齐声呼喊。

    而李荩忱没有上马前行,徒步穿过这一段已经完全坍塌的城墙。因为阻碍道路,所以不少尸体已经被收敛,但是依旧七横八竖让人难以下脚,由此可见刚才的近身肉搏有多么的惨烈,不过地上的尸体多数都是北周士卒的,一来汉军将士肯定不会优先为他们入殓,二来也的确是北周军队的伤亡更大,尤其是一开始着急想要挡住汉军的那一批周人,基本上都倒在了汉军火枪的覆盖射击下。

    没有什么比密集的队列更能够让火枪发挥出来优势的了。

    李荩忱伸手拍了拍两侧尚未坍塌的城墙,城墙上能够清楚地看出来一层一层的夯土痕迹,李荩忱后世是参观过一些老城墙剖面的,自然清楚这颜色不一样甚至土的厚实程度都不一样的城墙分层意味着这座城曾经一次一次的被摧毁又一次次的修缮,这层层叠叠的夯土正是不同时期修筑城墙留下的,也就是说曾经这段城墙一次又一次的坍塌的几乎所剩无几,又一次又一次的被重新建立起来。

    这样的地方在整个洛阳城上肯定不在少数,毕竟这是一座被战火一次次摧残的城,自从东汉末年那位张教主举起大旗之后,围绕着这座城以及这一片土地发生的战争已经根本数不过来。

    这一次大汉的冲车只是凑巧正好撞在了这么一段被摧残次数比较多的城墙上,城墙虽然经过了修缮,但是原本的根基早就已经没有那么稳固,被冲车冲垮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这城墙就像是一个百战之后的伤员,而这里正是它的伤口,即使是已经痊愈,按在上面依旧会隐隐作痛。

    就当李荩忱跨过城墙之后,他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一滴,两滴,转眼之后,雨来了。

    淅淅沥沥的雨从天而降。

    这场悬在战场每个人头顶上多半天的雨总算是来了,雨越下越大,冲刷着满是硝烟和血腥气息的战场,在那一条条大小沟壑之中纵横流淌。城墙上的旗帜被雨水打湿,城上城下的汉军将士昂首看着这一场有可能破坏他们攻城作战的雨,城外的火炮手们着急的搭起来棚子或者将一些露天放置的火药向外郭的藏兵洞中转运。

    这场雨,来的可真是时候。

    老天保佑啊。

    李荩忱张开手,雨水冲刷着他。

    天佑我大汉,国祚绵长!

    自己已经拿下了洛阳,这场雨正好可以冲刷掉多日奋战的征尘和弥漫在空气之中的血腥气息,让这洛阳城换新颜。

    “天佑大汉!”杨素高呼道,他的身体都在颤抖,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感慨。

    “天佑大汉!”无数的将士们振臂高呼。

    还有什么能比这证明老天爷是庇护他们的?当他们浴血奋战的时候,天空密云不雨,能够让火炮和火枪从容发挥,当他们成功突破之后,一场雨似乎是老天爷在悼念战死的将士。

    同时,也在宣告属于这座城甚至属于整个天下的新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李荩忱呼了一口气,转头问向杨素:“尉迟迥,在哪里?”

    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尉迟迥这个老家伙了,李荩忱已经不倾向于能够抓到活的尉迟迥,尉迟迥如果想要投降的话,在之前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内他都有机会投降,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要么是打算继续负隅顽抗,要么是就打算自杀殉国,不管是哪一种,他应该都活不了了。

    对此李荩忱也好,尉迟顺等人也罢,都有心理准备。

    但是没有到那一刻,大家还是不希望尉迟迥会走到那一步。

    “之前在城墙上没有看到,根据俘虏说,在城破的时候尉迟迥就已经向城中去了,带着亲卫一起走的,王谦应该也是如此,因为北面已经突入宫城,同样没有找到王谦的身影。”张须陀急忙说道,四面八方而来的快马将整个洛阳城的战况汇聚在他这里,让他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

    李荩忱微微颔首,那王谦和尉迟迥十有**是约好了同进退的。

    “城中大概还有多少敌军?”

    “应该在千人左右,多数都是鲜卑本部兵马,所以意图负隅顽抗也在情理之中。”张须陀解释道,“尤其是王谦麾下的达奚其心等人,很有可能会把战斗拖入巷战。”

    李荩忱眯了眯眼:“巷战?”

    他们好大的勇气。

    那倒要看看他们负隅顽抗能到什么时候。

    达奚其心也好,高阿那肱也罢,在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什么真的非常有能力的人,否则也不至于在杨坚的大军面前败得一塌糊涂。毕竟这两个家伙主持的战斗,是历史上少有的北方军队南下入蜀,轻而易举的突破剑门关直接杀到成都城下的战斗。

    至于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剑门关的重要性,反而还在努力清缴成都周围的小股反抗势力,甚至还被人家给打败了,最后让梁睿从敞开门的蜀道长驱直入。

    因此对于这两个庸才,李荩忱并不觉得他们能够翻起来什么风浪。

    当然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兵圣再世,恐怕也无计可施,汉军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洛阳,大将军府。

    这里曾经是北魏的军事核心,紧靠着洛阳皇宫,是天下不可忽视的心脏之一。

    多少政令曾经从这里发出,引领着从北方而来的鲜卑骑兵踏碎中原大地,而现在这里已经陷入了一片死寂。

    雨淅淅沥沥冲刷着屋檐,从屋檐上滑落之后又落在水渠中,池塘上满是涟漪。

    尉迟迥和王谦的亲卫站在大堂外面,紧紧盯着大门,他们手中的刀剑尚且还能端起来,但是他们脸上紧张的神情和微微颤抖的双手无疑都在说明此时他们心中是万分紧张的。

    汉军已经入城,少数尚且还忠诚于北周的将领们指挥残兵败将节节抵抗,大将军府几乎位于城池最中心的位置上,一时半刻汉军倒是还冲不到这里来,但是这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面对拥有劲弩和火器的汉军,巷战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更何况现在汉军又有了最新式的震天雷,一个黑黢黢的铁疙瘩甩过去,就足够让躲在屋顶上、土墙后面的北周士卒死伤狼藉。

    如果不是因为诸如高阿那肱、达奚其心等有鲜卑血统的北周将领们率众死战他们很害怕自己之前抵抗汉军的黑历史以及鲜卑人的身份最终引来大汉的清算,所以还不如和敌人死磕到底,至少能够换来一个青史留名,恐怕现在汉军已经能够叩门了。

    尉迟迥和王谦就坐在大堂上,大堂上已经空无一物,所有的桌子椅子早就已经被拆解成零件送到城头上当做檑木滚石了,可是即使是这样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挡得住汉军。

    两个人都是军人,当然没有那么讲究,就直接席地而坐,中间放着酒壶和酒杯。

    举杯,尉迟迥微笑着说道:“老夫无能,连累敕万兄了。”

    “薄居罗兄何出此言,正是某拖累了你。”王谦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若是某的部下争气一些,就算是城墙塌了我们也能杀出去。”

    城墙塌了实际上并还没有完全致命,历史上守城之战遇到城墙坍塌并不是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只要守军能够构筑起来防线,把塞门刀车、盾牌这些东西用起来,再从两端城墙上居高临下射箭压制,敌人想要从这里突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敌人肯定会集中优势兵力进攻缺口,自然也就减轻了其他城墙上的压力,反而会让守军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调度更加灵活。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把这个缺口堵上。

    北周军队终究还是没有做到,虽然他们打的已经很顽强。

    两个人对视一眼。

    都是败将,再推来推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意思。

    端起来酒杯,尉迟迥看向王谦,又转而向着北方,恭敬的举杯,这是在向宇文宪致敬。

    王谦笑道:“陛下如此怀疑你,甚至还听信谗言,尉迟兄还不忘向陛下致敬么?”

    尉迟迥淡淡说道:“既为周臣,当如是也。”

    王谦点了点头,也举杯致敬。

    外面杀声四起,亲卫们有些奇怪为什么两位将军还有心情坐在大堂上饮酒,他们难道打算喝了酒投降,这是什么道理?

    “若不是某怕疼,不用尉迟兄这样陪某,引刀挥动或许更爽快。”

    王谦想到了什么。

    尉迟迥自失的一笑:“老夫也挺怕疼的。”

    “真的?”

    “何必骗你,人老了,下不了决心啊,还是这样方便。”

    “那且饮!”

    “且饮!”

    两个人将酒一饮而尽。

    他们的对话终于让亲卫们意识到了什么,急忙回头。

    两个人已经倒在地上。

    一刻钟之后,正站在南门下的李荩忱,看着从风雨中缓步走出来的身影,身边的李平已经上前一步,手中长剑直指向来人:“止步!”

    那身影直接跪倒在地,双手举起,手中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两块大印:“中大夫赵仲卿奉两位将军之命参见大汉陛下,此为两将军之印,上呈陛下。”

    李荩忱皱了皱眉,这赵仲卿也算是隋朝初年有名的法吏了,以严格著称,只不过历史上他能够名扬还要拜王谦造反所赐,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而被重用,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大夫,在官职泛滥的北周,中大夫可不算什么,杨坚身边就有一圈中大夫。

    只是令人觉得滑稽的是,历史上赵仲卿因平定王谦扬名,而这个时代原本宇文宪对赵仲卿就不错,再加上本来就在洛阳为官,所以赵仲卿自然而然就跟着宇文宪走了,甚至还成为了王谦的搭档。

    现在又代表王谦和尉迟迥前来。

    “尉迟迥和王谦呢?”李荩忱察觉到什么。

    投降不自己来,端架子?

    赵仲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两将军自知陛下天威,事不可为,唯有以死报国,特命属下送将印前来,唯请陛下善待百姓。”

    “善待百姓不需要他们说,朕不是暴君。”李荩忱冷哼一声,“那他们是打算抵抗到底了?”

    以死报国,想要干什么,打到最后一刻?

第一八零二章 随风去

    李荩忱话音未落,前方马蹄声乍起,一匹快马穿过风雨,马上的汉军仗主一把勒住战马,三步并作两步跳下来,如果是不会因为他背上插着十万火急的小旗子,骑马跑到距离李荩忱这么近的位置上,恐怕李平已经下令拿人了。

    “启禀陛下,我军已攻入将军府,尉迟迥和王谦服毒自尽!”

    “什么?!”李荩忱也怔住了。

    杨素、张须陀等人更是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尉迟迥竟然自杀了?

    赵仲卿的手抖了一下,终于忍不住,就在这雨里嚎啕大哭。

    当尉迟迥和王谦把将印交给他的时候他就已经隐约猜测到了,但是没有想到转眼竟然猜测成真。

    “尸体都在?”

    “尸身未冷,已经辨认过,正是本人。”仗主急忙说道。

    李荩忱叹了一口气。

    尉迟迥,终究还是死了。

    这个倔强的老骨头。

    朕这下可不好给尉迟炽繁交代了。

    对于尉迟迥,李荩忱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尉迟迥是一个值得自己尊重的对手,仅此而已,既然是对手,那么尉迟迥如果能够为自己所用那自然是好事,如果他敬酒不吃吃罚酒偏偏要寻死,那李荩忱也拦不住他,至少他死了对于大汉一统天下的进程来说自然是又少了一个阻碍。

    只是李荩忱觉得这样有些愧对尉迟炽繁罢了,虽然李荩忱并没有答应尉迟炽繁说一定会保全尉迟迥的性命,战场上刀剑无眼,根本不可能做到说确保谁安全无恙,即使是李荩忱远远地站在后面也是要面对一定风险的。

    但是李荩忱还是不想让自己爱的人心痛。

    这个尉迟迥,真的是给自己惹麻烦啊。

    好好活着不行么,朕还没有打算跟你算账呢。

    “走,我们去看看。”李荩忱径直说道,“派人去请尉迟顺。”

    “诺!”李平急忙应了一声。

    杨素是见过尉迟迥和王谦的,经过杨素的确认,的确是尉迟迥和王谦的尸体。

    等到尉迟顺带着尉迟霖和尉迟贞赶到的时候,尸体已经蒙上了白布,只剩下脸还露在外面,李荩忱站在空荡荡的大堂前,正在和杨素等人低声交谈着。

    “臣参见陛下。”尉迟顺的声音有些颤抖,上一次他进入洛阳城劝降没有成功,心里就已经隐约察觉到了什么,结果没有想到这隐隐的担忧竟然成真。

    李荩忱微微颔首,指了指堂上:“尸身仍在,遗书在口袋里,朕没有拆封,就在尸身上,你可以去看看。”

    尉迟顺怔了一下,郑重拱手:“臣谢陛下!”

    紧接着他快步冲上大堂,看着已经躺在那里脸色发白的父亲,一下子跪倒在地,大哭道:“孩儿不孝!”

    听着大堂上的哭声,李荩忱和杨素等人就算是心肠再怎么坚硬,一时间也心有戚戚焉。

    杨素低声说道:“陛下打算如何对待尉迟迥?”

    尉迟迥的身份毕竟是北周之将,李荩忱绝对不能因私废公,尉迟迥对于大汉大多数的将士们来说可都是仇人,如果李荩忱过于善待尉迟迥的话难免会引起下面的不满。

    李荩忱刚想要说什么,尉迟顺已经走过来,将尉迟迥的遗书交给李荩忱:“家父之意,臣不敢擅作主张,恳请陛下做主。”

    李荩忱打开家遗书了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交给杨素。

    杨素看了之后也是一时默然。

    尉迟迥在遗书之中说的非常简单明了。

    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处理他的遗体,首级可拿去请功,尸体可以随便葬在哪个地方,他也无言去面对北周先帝。另外他自逐出家门的话依旧不变,尉迟迥不是尉迟家的人,牌位不入祠堂,后人不能披麻戴孝,不得祭奠,尉迟家是汉臣,尉迟迥是周臣,双方泾渭分明,只当没有他这个人好了,另外尉迟迥还劝告尉迟顺等人既然已经做了汉臣就要克忠职守、忠诚于大汉。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连杨素都有些于心不忍,叹息道:“可怜尉迟老将军一腔孤忠,不为宇文宪这昏君所用。”

    李荩忱沉声说道:“首级请功倒是不必了,本来老将军也是自尽,请功也就无从谈起,派人葬其邙山下吧,让李惠来给老将军写墓志铭吧,朕听闻李惠还是颇有几分才能,又得老将军赏识,应当会尽心尽力的。”

    尉迟顺顿时露出一抹喜色,至少这说明李荩忱并不打算把尉迟迥当做真正的仇敌来对待,要知道当初王轨身死的时候可没有这个待遇的,李荩忱是真的把他的首级拿去传阅三军。

    而杨素刚才的“一腔孤忠”,也几乎是给尉迟迥下了一个论断。

    是忠臣还是叛逆和枭雄,实际上都是胜利者来决定的。当胜利者认为应该劝动本朝的文武百姓们向敌人的忠臣学习的时候,那么自然就会善待之,而当胜利者觉得这个敌人的存在已经影响到士气、他的死亡能够鼓舞士气的话,那肯定不介意将他碎尸万段。

    尉迟迥能够得到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李荩忱挥了挥手:“剩下的,就按照老将军的意思去办吧。”

    尉迟顺怔了一下,不由得苦笑。

    那就是不准许披麻戴孝,不准许祭奠了。

    就当尉迟家真的没有这么一个人。

    毕竟这是尉迟迥自己的意思,就算是尉迟家有意见也说不出来什么,黑底白字写在那里而且尉迟顺亲眼看着李荩忱没有动过。

    当然了李荩忱如果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的话,实际上大家该怎么做也就怎么做了,不过很显然李荩忱并不同意。

    尉迟迥终究是大汉的敌人,手上也是血债累累,李荩忱不可能让他的身后事也过的这么顺利,否则的话岂不是北方还有点血勇的人都巴不得学习尉迟迥?毕竟对于古人来说,身后名和身前命在取舍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前者。

    你既然这么自觉,那朕就不妨成全你。

    否则如果朕对你的身后事太好了,引起麾下将士们的不满也不好。

    尉迟顺知道这件事肯定也没有再回旋的余地,陛下当着杨素等人的面说出来分明就是不打算反悔了。

    “臣,谢陛下。”

    而李荩忱负手看向还在淅淅沥沥下雨的天空。

    风起,枭雄随风而去。

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

    大汉新元四年九月廿五。

    汉军攻破洛阳城,从洛阳向东直到开封,大河沿岸,北周军队望风而降。

    也没有他们再多选择的余地了,大小城池之中也就只剩下些许地方乡兵游勇,这个时候不投降难道等着汉军杀上门来么?

    尉迟迥和王谦的尸体可还没有凉透呢,连这两位都已经战死,还有什么好抵抗的,更何况对于大多数乡兵们来说,本来就不是为朝廷而战,而是为本地的父老乡亲而战。

    北周在河南的统治都已经崩塌了,他们只要好好的效忠新朝依旧能够守卫家乡。

    原本犬牙交错的战场,这个时候也已经变得分外明了。

    李荩忱看着悬挂在大殿上的舆图,嘴角上翘,露出笑容。

    李荩忱进驻洛阳,当然不会再尉迟迥的府邸驻跸,那里已经交给萧世廉了,而李荩忱住进了洛阳皇宫,洛阳皇宫是在北魏时期进行修缮和扩建的,一直以来都是北魏的政治中心,一直到北魏分家,才导致洛阳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北魏皇宫自然也就随之被封存,不过即使是这样长期以来也有人保持清理和打扫,毕竟不管是东魏还是西魏以及后来的北周和北齐都幻想着有一天能够一统天下之后在洛阳恢复统治。

    这几个朝代都源自于北魏,自然也都倾向于通过洛阳来建立正统。当然了也因为长安也好,邺城也罢,经历长期的战乱,如果不经过大量的整修和扩建,城池状况甚至还比不上洛阳,因此只是作为临时驻跸的地方罢了。

    而现在北周也好,北齐也罢,对洛阳皇宫的清理和维护终究还是白白便宜了李荩忱。

    此时挂在大殿上的舆图,南北局势已经分外明了。大汉完成了对大河以南所有州郡的占领,大河变成了双方的分界线。

    “臣恭喜陛下,成三百年未有之势!”杨素欣然说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这的确是三百年未有之势。

    三百年来,南朝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抵达大河甚至攻占洛阳都不是没有过,陈庆之率领七千骑兵尚且曾经突入洛阳城。但是和北朝隔河对峙却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北伐无论是陈庆之还是桓温,又或者刘裕,要么是拿下了青州和河南,要么是拿下了关中,但是还从未有一个朝代或者哪个枭雄拿下整个中原腹地,甚至就连关中和西北以及青州都一个不落的收入囊中。

    大河以西、以南,尽数都是大汉之土。

    这的确是三百年南朝从未形成之势。

    而要知道就在李荩忱发轫之前,北朝即使是分裂,兵锋也已经推进到了淮南和荆州,甚至就连巴蜀这大江上游乃至于江陵这大江中游的重镇要地都不在南朝的手中。

    短短数年,风云变幻,天下大势已经明了。

    拿下洛阳,与其说是战略意义的重要,不如说是政治意义的重要。这代表着李荩忱已经完成了收复两京的壮举。

    两京者,西汉之长安,东汉之洛阳,这是华夏公认的政治中心,至于后来冒出来的什么许昌、邺城以及建康之类的,都只是偏安暂住之处罢了,即使是曹操当初在许昌以及邺城如何经营,最后曹魏的都城不还是搬迁回了洛阳?

    有洛阳和长安在手,才能向天下证明,天命所归,依然无可阻挡。

    李荩忱伸手抚摸着大殿之中的柱子,这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王朝更迭的大殿,终于又在沉寂了几代人之后迎来了新的主人。

    “诸位爱卿,”李荩忱环顾四周,萧世廉、杨素等人都下意识的挺直腰杆,能够伴随陛下入洛阳,站在这象征着天下中心、无上权威的大殿之中,是他们的荣耀,“朕与你们一起走完了这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剩下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要继续走下去。”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群臣齐声说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来讲讲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吧,攻下洛阳,对宇文宪可不是什么好事,必然会谋求反扑。”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巩固新收复之土地,加紧建立和大汉国内完全相同的管理体制,收拢民心。”杨素径直说道,“此番大战,无论大汉内外,皆需恢复元气。”

    “臣附议!”文官们纷纷出面。

    而萧世廉等人虽然还是更倾向于能够继续战斗,但是也知道这一次北伐已经让江南等大汉的财富云集之地也几乎榨干最后一滴血,随着冬天的到来,如果战斗继续进行下去的话,甚至有可能导致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

    现在大汉在进行的杂交水稻测试以及蔬菜大棚的制造等等都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远远没有那么快,到了冬天所能依赖的依旧是夏秋时节留下来的粮食,更何况这些粮食还要支撑到来年开春,所以就算是心再大,面对几乎快要见底了的粮仓,大家也不能贸然行事。

    好在这一次拿下洛阳至少缴获了不少粮食,这里是北周在河南之地的战略要冲,粮食自然是囤积了很多,倒是不用担心大军过冬的问题,毕竟多年的战争已经让中原腹地人口稀少。

    今年的春耕都没有顺利进行,夏收和秋收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若不是洛阳囤积的粮食多,李荩忱甚至不得不面对这个冬天如何维持庞大军队战备状态的问题。

    武将们虽然不是很认可,也只能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

    杨素紧接着说道:“陛下,应该是准备和宇文宪谈了一谈的时候了。”

    “杨长史,你这是什么意思?”淳于岑率先问道。

    难道还要和宇文宪和谈不成?

    “入冬之后,大河冰冻,鲜卑骑兵可以轻松渡河,这对我们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杨素径直解释道,“如果能够让双方维持和平的状态一直到明年大河解冻,那大汉水师可以进入大河,我们又将占据上风。”

    大家顿时语塞。

    打人家的时候气势汹汹,打完了之后,觉得自己有可能被报复了,就嚷嚷着要和谈,你杨处道还能要点脸不?

    不过你们太尉府能这么不要脸,我们也放心了。

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

    真的在洛阳城外这没有啥遮拦的地方上和鲜卑骑兵对撞,即使是萧世廉和陈智深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也不想。

    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去送死,何必呢?

    不如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水师船只往前一顶,步卒把对面骑兵引诱到水师船只射程之中,一通火炮投石机招呼过去就是了。能够减少伤亡的事就没必要逞强。

    李荩忱笑道:“和谈与否,我们倒是不着急,宇文宪如果想要和我们和谈,自然会眼巴巴的找上门来,如果宇文宪铁了心要趁着冬天反攻,那我们和谈不啻于示敌以弱。”

    现在大汉强而北周弱,至少在表面上看如是,若是李荩忱跑过去要求和宇文宪和谈,那岂不是明摆着在告诉宇文宪,大汉对于冬天和鲜卑骑兵交手没有什么底气么,宇文宪虽然是一个枭雄人物,但是他更多地是一名军中主帅,李荩忱相信如果自己流露出来这么明显的畏惧和破绽,宇文宪肯定会优先倾向于出动大军和李荩忱决战。

    敌人怯懦,自然是一举破敌的大好机会。

    宇文宪必然不会放弃。

    因此就算是李荩忱不想和宇文宪打,这场子也得先撑起来。

    只有不怕打,才能让敌人犹豫着不敢打。

    狭路相逢,若是不敢亮剑,那就彻底输了。

    更何况李荩忱也不至于一点儿本钱都没有,真的要是在冬天应对南下的鲜卑骑兵,李荩忱以逸待劳,又有火器支撑,不见得这一战就打不赢!

    因此李荩忱现在要做的就是等,一边收拾好自己这边的烂摊子,一边看宇文宪到底打算如何应付。拿下洛阳之后,战场的主动权实际上就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李荩忱的手中,宇文宪不管是来还是不来,李荩忱都可以见招拆招。

    太尉府的事情实际上已经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做一做宇文宪有可能南下之后的预防工作就好了,开始忙起来的是随着李荩忱一路北上的六部官员们。

    这些家伙一路上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该看的景色一个也没少看,又轮不到他们上战场,知道的是知道陛下这是带着一套班子随时可以把整个朝廷的框架支撑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家伙是来郊游呢,一帮年轻人一路上也不知道有没有沾花惹草。

    现在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以刑部侍郎袁承家和吏部侍郎骆义为首,六部官员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成对于新收复土地的统筹规划,不管是来年春耕也好,税收律法也罢,都要尽快和大汉国内看齐,另外还有官吏的选派调动、旧有官吏的甄别考核以及各地府库的统计,这些都是六部的责任,军方固然可以派出人手帮忙,但是也只是站站场子罢了,自家的事情还是自家人最清楚。

    相比于上次李荩忱入关中,六部是以户部为主导,这一次实际上是以刑部和吏部为主导。没办法,洛阳都已经快要变成一个军镇了,国库什么的也无从谈起,又是久经战乱、一穷二白的地方,和上次入关中、全盘拿下杨坚的全部家当自然不同,户部想要数钱也没地方去,倒是大牢里面作奸犯科的人不在少数,需要刑部好好清理清理。

    另外,户部主要的任务还是花钱,所以李荩忱倒是并没有让户部派遣侍郎以上的人前来,两个侍郎都不够后方陈叔慎指挥的,再抽调侍郎前来和杀了这个小舅子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了,北方无钱可数,也不用如此兴师动众。

    吏部的任务可就不轻了,毕竟选拔人才、快速让地方上稳定并且纳入大汉的体系之内,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除此之外,商部侍郎黄琦也从长安赶来。黄琦是李荩忱的第一任秘书监,也是李荩忱的老熟人了,这小子在华阴太守任上做的不错,后来商部侍郎薛道衡转往刑部之后,黄琦就接过了他的职务。

    商部在北伐之中起到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作用,向北转运物资,一路上的水路和陆路协调甚至于道路的规划,商部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毕竟汉军的斥候以及白袍不可能真的在短短几年之中就获得北方几乎所有的地理和水文条件,但是商人们在一路向北行商的过程中,对于大多数的道路都已经了如指掌,这一次水师沿着颍水、汝水等淮水的支流北上,就是仰仗于商队之前就已经摸索出来的道路。

    除此之外,无数的商贾就跟在军队后面,或是帮忙转运物资,或是直接把自己的货物连带着向北运输,不管怎么样,他们的行动极大地解决了汉军的后勤问题,并且因为他们的货物及时进入北方市场,促进了北方的稳定。

    毕竟在汉军来之前,久经战乱的中原地区,温饱甚至都已经变成了问题,从南方来的粮食和衣物以及各式各样的生活必需品,无疑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同时随着集市的形成,工坊、书院乃至于酒楼客栈等等都兴起,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北方的就业。

    乱世之中的人口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难以统计的问题,因为在各处深山老林以及人迹罕至的沼泽之中,反而有可能有大量的人藏身其中,宁肯以渔猎艰难维持生活,也不想走到平原上耕地,毕竟谁都不知道强盗和劫匪甚至乱军什么时候会来,一旦他们走一遭,先不说家人老小,自己的性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现在大汉全有河南中原之地,这些人也终于能够从深山老林之中走出来,通过集市以及集市周围新兴的工坊等等提供的大量工作岗位,这些人也能够快速的找到工作。对于很多已经在深山之中生活了很多年甚至出生就在山里的人来说,纵然有一身力气,耕地却并不是他们的长项,更何况在工坊之中打工,拿到的薪水可不比耕地差。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都不知道大汉是不是真的能够占据中原,三百年来,南朝一次次北伐之中抵达洛阳也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站住脚跟的也没有几次,谁知道这一次的大汉是不是真的可以在洛阳以及整个天下站住脚跟?

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舆论

    口号喊得响亮,新政推行的花里胡哨,但是大家想看的依旧还是结果,因此耕田自然就没有去工坊或者商铺之中打零工来的合适了,赚点钱多换点东西,保不齐哪一天大汉就被鲜卑人给打回去了。

    久在北魏以及鲜卑人的旗帜下,北方的华夏人对于南方来的汉人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哪怕大家都有类似的相貌并且说着相同的语言。

    对此李荩忱也能够理解,毕竟真正的汉人以及华夏民族意识在历史上要到盛唐时期才能形成,人们以能够成为唐人而自居,后来随着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开始从开放走向封闭,华夷之间的矛盾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锋锐,也间接促进了炎黄华夏从一个泛泛的地域说法开始转变为一个民族的代称。

    所以对于这个时代的汉人来说,南方来的王朝和北方来的王朝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需要的不是因为血脉相传而衍生出来的归属感,而是安全感和能够温饱。

    因此李荩忱给黄琦的任务就是尽快加大南北、东西之间的贸易,现在大汉在江南、关中等地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完善的贸易网络,以钱庄为支撑点,以集市为触角,一点一点的向基层延伸,现在这样的网络也必须要尽快在北方铺开,解决如今北方的大多数集市都是因为北伐时军队经过而自发形成的混乱局面,将整个北方的贸易网络纳入大汉朝廷的掌控之中。

    同时,也要通过贸易网络让大汉各地的商品快速进入到北方空白的市场之中。当然了,说是空白倒也有些不妥,毕竟大汉之前通过和北方的贸易就已经在想办法让南方的商品影响北方的市场,但是说到底这还是在北周的地盘上操作,所以就算是有所影响也只是对一些大中型城镇有影响,往基层乡镇去,就没有人知道了,而在城市化很低的这个时代,基层无数的村落才是主体,而这些地方的市场大多数都是空白的。

    通过这些商品,大汉可以快速的培养百姓对于大汉贸易网络的依赖,一旦这种依赖形成,那么百姓就像是附着在网上的一个个节点,或者说难听一点就是一个个猎物,想要再脱身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为了维护这样的网络和这样的秩序,在敌人来临的时候,这些百姓肯定也会为了保护大汉而战。

    想象一下如果后世超市之中除了本地土特产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老百姓不拼命才怪。

    其实李荩忱腹诽,自己这么做有点经济殖民的感觉,不过反正是对自己人,又不是想要害他们。

    “维持好物价,现在军粮已经足够支撑到元日,”李荩忱叮嘱黄琦几句,“所以颍水、汝水和涡水等淮水支流可以用来转运南方的货物,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既然有市场,就有物价。

    物价波动太频繁,自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也会让百姓对此失去信心。

    黄琦也不是白丁了,在关中主持贸易这么长时间,虽然也有犯错,但是经验已经越来越丰富,这种低级错误李荩忱相信他应该不会再犯,但是他还是有必要再强调一下。

    现在李荩忱对于北方的每一个政策都有可能影响到大汉能不能在北方站稳脚跟,所以他丝毫不敢松懈。

    “臣遵旨!”黄琦急忙应道。

    而李荩忱又看向礼部侍郎李德林,这也是一个来自于北方的老臣了,虽然身为礼部侍郎,但是实际上长安行辕的一切和礼部相关的事情都是他在负责的,江总和他之间与其说是上下级倒不如说是同僚搭档。这一次李德林本来是应该入建康府述职的,结果半路上大汉开始北伐,他便和李荩忱汇合,负责礼部的事情。

    这样一来免得朝廷再抽调礼部官员,二来也能够完成他述职的任务,一举两得。

    “洛阳大捷必须要尽快公告天下,另外加强大汉新政的宣传,无论是科举制还是大汉律法更或者商贸,要让北方的百姓尽快的明白这些概念。”李荩忱沉声说道。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报纸已经变成了朝廷宣传政策的大好渠道,但是报纸虽然好,却有一个缺点,就是总归是要人能看得懂字才可以,在乱世之中文盲率那么高,这本来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报纸的传播。

    大汉南方多年来义学、书院等等的设立以及隐居名士的出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工坊和商铺等等,本身就有让工人伙计认字的需求,更是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组织夜学之类的,但是在北方,自然没有这个基础条件,义学和书院等等虽然都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建设,不过毕竟只是刚刚起步,大多数的百姓在这战火之中颠沛流离这么多年,识字自然就无从谈起。

    掌控舆论,抓紧确立大汉的正统性并且宣扬大汉就是天下之主、是天命所归,单单依靠传统的报纸没错,这家伙在南方发展了这么多年,的确已经算得上比较传统的方式了,尤其是对比于新兴的戏剧、评书等等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

    “能不能掌控舆论,也是一场恶战,朕需要礼部在两天之内拿出来切实的方案,”李荩忱径直说道,“可否?”

    李德林早就已经有所腹稿,只不过还需要和所属吏员商量并且需要其余部门的配合,因此两天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臣以为可也,请陛下放心!”

    李荩忱微微颔首,江总虽然是礼部尚书,比侍郎大一层,但是李荩忱不得不说这个家伙除了忠心耿耿要不是李荩忱保着他,想要他脑袋的可不少所以是一条非常能叫唤的好狗之外,的确在能力上还是差了不少,毕竟这就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真的指望他能够干出来什么大事未免有些痴人说梦。

    这种事情,还是得靠李德林这种有实干之才。

    其实这也不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戏剧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历史上戏剧真正开始登上舞台要到隋唐之后并且在明清达到全盛,实际上已经类似于后世的电影。

第一八零六章 洛阳皇宫

    电影的宣传作用和对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作用那是有目共睹的,而实际上戏剧又何尝不是如此?

    南方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戏剧巡演队,将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搬上舞台,当然了主要宣传的思想还是忠诚、勇敢等等。

    李荩忱在这其中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他还帮着写了不少剧本,比如对三国时期的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还原。

    一来是因为李荩忱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三国的故事实在是烂熟于心,而这个时代对于三百年前发生的事情,了解实际上只是局限在《三国志》上,毕竟没有罗老爷子的一通改编,二来《三国演义》的故事是有明显的偏向性的,偏向于谁,蜀汉呗。

    现在李荩忱是啥,大汉的皇帝,是自称延续大汉正统的。

    所以通过宣传效忠于那个汉的故事来劝导百姓效忠于这个汉,可不是什么坏事。

    因此什么关公千里走单骑、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处的故事已经被搬上了戏台,相同的还有西汉末年的昆阳之战,以及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的事迹等等。

    这些故事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在这个大多数人目不识丁的年代,读书认字本来就是少数人的特权,一直到李荩忱当上大汉的皇帝,这一切才有所改变,但是即使是这样,历史上很多后世历史课本上就有、甚至后人耳熟能详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知道的人实际上并不多,毕竟不是人人家里都有史书,就算是有也不是人人都能够看得明白或者有心情去看。

    乱世之中生存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现在李荩忱通过戏剧来演绎史书上言简意赅两三句话就带过的事情,一来史书上说的少,李荩忱以及礼部可以改编的空间就大,二来李荩忱自然也可以进行倾向性的改编。

    这些戏剧无疑都在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效忠于大汉就会有好生活,当外敌入侵的时候要追随着大汉的旗帜勇敢拿起武器。

    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实际上很多人都已经失去了对乡土的执念,现在自然就是要恢复这种意识,我们头顶上是庇护我们、给我们好生活的大汉,而我们的脚下是祖祖辈辈传给我们的土地,跟随着大汉的脚步,这土地我们一寸也不给别人。

    在宣传舆论的战场中,对面的北周虽然根本不是大汉的对手,甚至都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但是李荩忱已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有奇效,用不好反而可能伤到自己。

    李荩忱从主殿太极殿走出,穿过回廊向后宫的徽音殿走去。

    洛阳皇宫原本是分成南北两座宫城的,在曹魏迁都洛阳的时候进行了重修,后来北魏又把这两座宫城合二为一,废弃了一些已经破败的宫殿,让现在的皇宫看上去规模更大,而且因为经历过几次翻修,尤其是在北魏国力全盛的时候,所以看上去雕梁画栋、分外华丽。

    即使是这几十年北周和北齐不再以洛阳为都,让这宫城蒙上了一层历史的尘埃,但是此时轻轻擦拭去灰尘,依旧恍惚间能够想象当初北魏全盛时期的辉煌。

    北魏多建筑大家,这李荩忱是清楚的,毕竟这个朝代给后世留下了诸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瑰宝,从那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雄伟庄严的大佛中就可以窥见这个朝代建筑之发达和精妙。

    现在呈现在李荩忱面前的洛阳皇宫亦是如此。

    无论是高台上的前宫太极殿还是后面众星捧月一样的后宫群殿,都的确堪称是这个时代智慧和艺术的结晶,要是随便拉一个后世的考古学家或者建筑学家过来,恐怕也会忍不住惊叹。

    而在洛阳乃至华夏的历史上,这座城实际还算不上最佳,向上有秦朝的阿房宫,向下有唐代的长安城和神都洛阳,这座汉魏洛阳城不过只是中间的一个小不点罢了,可是即使这样李荩忱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城的雄伟。

    也是这个民族的雄伟。

    这样的城,折射出的正是这个民族的强大,即使是胡尘弥漫,华夏依旧是天下最强、世界之巅。

    李荩忱深深的为之骄傲并且愿意帮助华夏更久的站在这世界的顶峰上,俯瞰列国如天神俯瞰芸芸众生。

    皇宫的后宫同样殿宇众多,含光殿、嘉福殿等等都算是后宫集体之中的一员,更不要说那些大大小小的宫、阁。

    不过元乐尚并不傻,她作为唯一跟在李荩忱身边并且已经有名分的妃嫔,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住后宫的几个主殿,就算是乐昌不在,这主殿也是要空出来的,元乐尚只是个淑仪,没有这个资格。

    因此她选择了比较靠近太极殿的徽音殿,顾名思义这里实际上应该是原本存放宫廷乐器的地方,也因此距离时常需要鼓吹奏乐的前殿更近,不过那些乐器基本上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因为为了保存乐器的需要,房间通透不潮湿,住人倒是挺合适的。

    李荩忱过来的时候,元乐尚正指挥侍卫们搬动床榻衣柜等等。

    皇宫虽然有人打扫,但是也就只局限于扫扫地什么的,诸如这些家具早就已经损坏或者被拆解干净,不知道是拿去守城作为檑木滚石,还是干脆被倒卖掉了。

    不过这点小事当然是难不住工部的,几个工匠不一会儿就指挥人把陛下所需的全套家具都打造出来了,至于其余的生活用品自然就更加简单,随军商贾那里多得是,这帮家伙就指望着将南方的生活用品倒卖到北方发财呢,现在陛下有需要,那自然是抓紧送上来。

    陛下也用过我家牌子,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倒贴钱他们也希望能够让李荩忱用一用。

    当然了,李荩忱对此自然是笑纳,但是该给的钱一分都不少,从内府之中扣除,顺便笑着说要是用得不好该退货的得退货,到时候自己砸了招牌朕可不管。

    商贾们自然是抓紧称赞陛下仁德宽厚,但是心里却暗暗叫苦,希望陛下不要太挑剔的好。

    “怎么样,还满意么?”李荩忱环顾四周,笑着问道。

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

    元乐尚挽住他的手臂:“这怎么会不满意呢,臣妾追随陛下一路北上,风餐露宿都经历过了,这么宽敞的殿宇甚至已经胜过建康府,臣妾都觉得有些对不住留在建康府的几位姊姊了。”

    李荩忱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子:“嘴上说着对不住,心里早就已经乐开了花,别以为朕不知道。”

    徽音殿虽然原本不是住人的宫殿,但是在这皇宫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殿了,要是建康府的乐昌她们都过来了的话,自然是轮不到元乐尚住在这里的,这丫头得了便宜还卖乖。

    元乐尚吐了吐舌头:“宣华妹妹她们什么时候过来?”

    陈宣华和杨妙一直跟着东路军,主持看护队以及当地药房的事情,不过现在各处战场已经平静下来,她们自然要到洛阳来和李荩忱团聚的,自从淮上一别,几个月来还没有见面呢,一直就只有元乐尚自己跟在李荩忱的身边,就算是元乐尚发自心里是期望这样的时间能够更长一些,但是她也很清楚,后宫之大,断断不可以只有自己一个人,否则保不齐会不会出现什么元淑仪在后宫之中一手遮天的说法,对于元乐尚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了也会平白引起别人的嫉妒。

    嫉妒几乎是女人的天性,要说没有嫉妒是不可能,只不过这嫉妒的深浅以及会不会流露出来并且会不会想方设法去伤害别人上,每个人会有所不同罢了。

    虽然后宫的这些聪明的小妖精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不过至少她们还是比较识大体的李荩忱从不认为不识大体的小聪明也可以称之为聪明,这种小聪明不过是“抖机灵”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还会引起别人的厌恶,因此李荩忱的后院尚且比较平静。

    当然了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

    “也就这几天吧,”李荩忱微笑道,从陈留那边到洛阳也没有几天的路程,只是路上不好走可能会耽搁,“怎么,想她们了?这若大的后宫就你一个人不好么?”

    元乐尚俏生生白了李荩忱一眼,明知故问?

    而李荩忱伸手揽住她的腰肢,凑到耳边嗅了嗅发香:“哦,朕知道了,一定是因为尚儿总是被朕杀得丢盔弃甲,所以想要拉盟友们一起来对付朕了。”

    元乐尚的脸一阵发烫:“哪哪有!”

    李荩忱箍紧她:“怎么,还想跑?”

    “臣妾是陛下的,这天下也是陛下的,臣妾往哪里跑?”元乐尚弱弱的说道,靠在李荩忱的肩膀上,“恳请陛下怜惜就是了。”

    李荩忱一下子将她抱了起来:“来,咱们试一试这新床怎么样。”

    元乐尚注意到什么:“这张床怎么这么大?”

    “当然是从你的心愿了,”李荩忱笑着说道,“不大的话怎么能睡下好几个人。”

    “这是你的心愿吧”元乐尚吐槽一句。

    李荩忱摇了摇头,郑重的说道:“当然不是了,你是这儿的女主人,到时候还得指望你邀请两个妹妹一起来的。”

    元乐尚气苦道:“陛下这不是欺负妾身么?”

    “为何?”李荩忱佯作不解。

    “妾身这不是成了助纣为虐?”

    “朕是纣王,那你是谁,妲己?”

    “妾身可当不起。”元乐尚急忙说道。

    妲己的风评可不怎么样,谁都不是妲己的好。

    “陛下,先去洗洗吧。”

    “有味道?”

    元乐尚深深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味道倒是没有,但是妾身想要先放松一下,这些天在军营之中用水比较拮据,都没有好好的清理过。”

    “朕准了!”

    “那陛下先去,妾身去准备伺候陛下更衣。”

    “当然是一起了!”李荩忱根本不给元乐尚逃跑的机会,直接抱着她就向后殿走去。

    那里可是有浴池的,终于可以好好的沐浴更衣了。

    尉迟贞带着几名婢女站在含光殿的后厢,水汽朦胧,几个人的脸颊都微微有些发红,不知道是被这水汽熏蒸的,还是因为从虚掩的房门里传来的声音让她们这些多数未经人事的女孩羞涩。

    南北朝的社会风气相比于很是开放的汉代已经有所内敛,虽然有不少所谓的魏晋名士风流不羁,常常做出令人赞叹或者无奈的浪荡举动,但是整体上男女之防等等都已经逐渐成型,比如南北朝的女子上街一般都是要佩戴幕篱以遮掩面目,而未出阁的姑娘更是很少有直接在大街上乱跑的情况。

    相比于后世的明清礼教,当然还差得远,但是相比于经常乱搞男女关系的两汉总归是好了很多。

    所以诸如尉迟贞这样的大户人家小姑娘,屋子里发生的事情,她也没有听到过,更不要说见到了,此时当然是面红耳赤。

    盯着脚尖,尉迟贞的芳心砰砰乱撞。

    她知道自己实际上已经是陛下的人了,尉迟顺这一次北上带着她就是要把她送给李荩忱,一来巩固尉迟家因为尉迟迥的行为而再一次走到悬崖边上的地位,二来尉迟炽繁总是生不下来儿子,又和陛下聚少离多,所以尉迟贞自然就要承担这个责任。

    只有她能够给陛下诞下子嗣,才能让尉迟家以及和尉迟家亲近甚至本来就有姻亲关系的元氏等等北周出身家族安稳。

    哪怕只是心理作用上的安稳。

    元乐尚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一直把尉迟贞带在身边,名义上是自己的婢女,但是更像是自家的小姐妹以尉迟家和元家的关系来说似乎也没有错,这么做自然也是为了给尉迟贞创造一些能够接触到李荩忱的机会。

    “来人。”

    里面响起了元乐尚软绵绵的声音。

    尉迟贞急忙捧着毛巾和衣衫走进去。

    只见朦胧雾气之中,元乐尚趴在水池边,俏脸上带着潮红,一动也不动。而李荩忱的手也不知道在哪里摸来摸去,让元乐尚发出舒服的声音。

    尉迟贞恨不得直接闭上眼睛,湿滑的地面更是差点让小心脏砰砰直跳的她滑倒在地上。

    李荩忱看了一眼来的这个小姑娘,尉迟贞他见过几面,还算是有印象,是个美人胚子,不过才十三四岁,脸上的青涩都没有褪去呢,甚至还有点婴儿肥,李荩忱当然没有那么禽兽。

第一八零八章 团聚

    这个时代十八岁就是实打实的大姑娘了,李荩忱倒是不会等到十八,但是十六岁以下的小姑娘他绝对不碰。

    “陛下想什么呢?”元乐尚问道。

    李荩忱注意到尉迟贞,就是好事。

    “朕想到了当初遇到湘儿的时候,豆蔻梢头的年纪,和她何其相像。”李荩忱不由得感慨一声,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七八年前,纪南城的废墟之中。

    自己可是忍了很多年才吃掉萧湘。

    现在都已经是自己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元乐尚微微颔首,萧湘和陛下之间的经历是后宫姊妹们都知道的。如果说陛下和乐昌之间的经历,从坠崖到后来的大婚都有传奇的色彩在其中的话,那萧湘于陛下,就是陪伴了。

    从当初的江陵到后来的巴蜀,几乎李荩忱走到哪里都有她的脚步,现在她的手指上还有几个没有完全消磨掉的茧子,据说就是当年给陛下缝制战甲磨出来的。

    和陛下的这些同甘共苦的经历,自然也让萧湘的地位在后宫之中颇有几分超然之姿态,偏偏这个她又没有主动向乐昌挑衅的意思,似乎很享受这种安宁和平的日子,自然也就引不起别人的反感。

    尤其是萧湘背后站着的巴蜀、荆襄等地的家族,已经以商贸为主体,威胁不到南北双方的利益,甚至倒有几分中间人的色彩,更是让元乐尚很难把萧湘当做敌人,李荩忱提到她,自然是附和着笑了笑。

    李荩忱站起身,身上当然是什么都没有,尉迟贞顿时忍不住了,几乎下意识的想要捂住眼睛,就连手上捧着的东西都差点儿直接掉到地上。

    李荩忱不由得皱了皱眉。

    元乐尚有些无奈,同样起身从她手里接过来:“妾身为陛下擦拭一下吧。”

    李荩忱还有事情要做,当然没有闲工夫在这里挑逗已经羞红满面的小姑娘,点了点头。

    一直等李荩忱更衣离开先去批阅今天的奏章,元乐尚才施施然披上了外衫,看着盯着脚尖不敢说话的尉迟贞,微笑着说道:“没事的,以后习惯了就好了,陛下不坏怪你的。”

    尉迟贞诚惶诚恐的应了一声。

    元乐尚轻轻叹息,真的是为难这个小丫头了,当初自己入宫的时候可要比她大了几岁,而且早就已经最好了心理准备,毕竟一开始自己也是要入宫的,只不过入的不是大汉的皇宫而是北周的皇宫罢了,只可惜元氏和杨坚之间的矛盾导致没有成行。现在来看,元乐尚只能感慨老天爷眷顾。

    李荩忱和宇文,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

    “姊姊,陛下是不是不喜欢我?”

    元乐尚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这你多虑了,陛下额,你放心好了,陛下只是现在有事情要做,一时间顾不上你罢了,等会儿你去陛下身边伺候吧,多和他接触接触,陛下素来平易近人,不会为难你的。”

    尉迟贞急忙应了一声。

    丑化敌人,在历朝历代都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将敌人的形象塑造成大魔王,吃人不吐骨头,才能鼓舞士卒和百姓和敌人抗争。李荩忱的形象虽然还不至于这么恶劣他和宇文宪还算是比较默契的没有拼命地抹黑自己,但是就算是朝廷方面不主动,百姓们自然也会有所演绎,所以李荩忱在北方的形象还是不怎么样的。

    不过尉迟贞已经久在南方,对于这些流言碎语知道的并不多,对于李荩忱倒是没有天然的畏惧情绪,甚至还有些少女对英雄的崇拜,所以现在元乐尚这么一说,她又鼓起信心,说什么也得让陛下能够正眼看自己。

    自己虽然比不上尉迟炽繁姊姊,但是也不能成为陛下身边的空气人,没有一点儿存在感。

    李荩忱没有想到陈宣华和杨妙还没有到,徐素和陈月仪倒是先到了,几乎和李荩忱前后脚。

    她们也是轻装简从而来,身边除了李怜儿训练出来的十名女护卫以及几名女官之外几乎都没有带别人,当然了护送的兵马也都是水师直接调拨的,毕竟从建康府到洛阳,一路上大江转运河再转淮水最后沿着颍水北上,基本上都是水路。

    “臣妾参见陛下。”徐素和陈月仪见到李荩忱郑重行礼。

    李荩忱微微颔首:“来的挺快,这一路上顺风顺水?”

    徐素微笑着说道:“承蒙陛下庇佑,北方战事临到末尾,南北交通所用的船只也不用再给粮草器械的船只让路,再加上又是熟悉水路的水军将士操船,一路上自然来的快。更何况陛下从淮水北上之后,妾身和陈家妹妹就已经从建康府动身,陛下英明神武,一路上势如破竹,否则说不定陛下还没有到洛阳,就已经追上了。”

    李荩忱笑了一声,徐素到底是大家闺秀,说话滴水不漏,阐明清楚她们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要求地方上给予优先通行的权利,最后还不忘了恭维李荩忱一下。

    旁边的陈月仪补充一句:“当然或是陛下庇佑,或是徐家姊姊思念陛下心切,这一路上颇为顺利。”

    李荩忱察觉到什么,先伸手揽住她,装作恶狠狠的样子:“怎么,就只有素儿思念朕,你一点都不思念么?”

    陈月仪惶恐道:“妾身当然思念。”

    “那有多思念?”李荩忱上下打量她,“朕怎么没有看出来,何不证明一下?”

    陈月仪目光流转,转而笑嘻嘻的说道:“陛下,就在这里恐怕不太好吧,咱们等晚上如何?”

    李荩忱顿时食指大动,这个小妖精。

    “陛下,两位姊姊远来辛苦了,先让她们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元乐尚此时也带着婢女走了过来,“臣妾已经吩咐御厨准备食物了。”

    几人之间相互行礼,陈月仪和元乐尚本来就是闺中密友,此时凑到一起说起悄悄话,而李荩忱看向徐素:

    “乐儿怎么让你们两个过来了?”

    徐素佯作恼怒:“难道妾身和陈家妹妹不得陛下欢心,不能过来么?”

    李荩忱反应过来自己失言,摇头说道:“之前不是说会让湘儿或者沈姊姊过来的么?”

    沈婺华虽然岁数实际上比李荩忱小一点儿,但是因为在后宫之中她的年纪最大,再加上本身就是乐昌的“嫂嫂”,所以乐昌一般会喊她姊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129/ 第一时间欣赏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作者:然籇所写的《权倾南北》为转载作品,权倾南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倾南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倾南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倾南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倾南北介绍: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即将完本,可以先品鉴哦权倾南北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倾南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倾南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