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权倾南北TXT下载权倾南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权倾南北全文阅读

作者:然籇     权倾南北txt下载     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

    更不要说刚刚沐浴完之后正在擦头发的尉迟炽繁,更是“人在家里坐,锅从天上来”。

    “扑哧!”乐昌忍不住笑了出来,“好好好,那湘儿你别帮夫君了。”

    萧湘痛快的就要起身,李荩忱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急忙伸手拉住萧湘:“湘儿,来,坐下。”

    一边说着,李荩忱还一边冲着尉迟炽繁招了招手,尉迟家的大小姐在琴棋书画上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当然了还不等尉迟炽繁过来,李荩忱的目光就已经牢牢的被尉迟炽繁前面的沟壑吸引。

    再看看旁边萧湘的一马平川,李荩忱不由得摇了摇头。

    “夫君这就打算知难而退了?”萧湘好奇的问道。

    李荩忱笑了一声,直接伸手在尉迟炽繁的雄伟上点了点,然后一脸鄙夷的看向萧湘:“湘儿,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尉迟炽繁像受惊的小鹿一般缩了缩,惊呼一声。而萧湘的脸色转白,张牙舞爪的扑到李荩忱的身上,两个人直接在地上滚作一团。

    “湘儿,夫君!”乐昌和尉迟炽繁面面相觑,看着这两个家伙有如四五岁孩子一般打作一团。

    “把这个疯丫头按住!”李荩忱看着一口咬在自己肩膀上的萧湘,年龄小、还没有发育完全一直都是萧湘不想面对的事实,不过李荩忱总是借此机会打击她。

    “好了好了,”乐昌急忙上前想要分开李荩忱和萧湘。

    而李荩忱这个时候凑到萧湘耳边:“湘儿,我错了,只要你帮我把你乐儿姊姊按住,我以后再也不嘲讽你了。”

    萧湘瞪大眼睛:“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什么一言为定?”乐昌有些诧异,不过还不等她反应过来,萧湘已经扑了上来。

    乐昌惊呼一声,下意识的想要挣扎,可是萧湘很熟练的一下子按住了她的手臂,同时还不忘冲着旁边的尉迟炽繁眨了眨眼。尉迟炽繁显然也是领教过萧湘的厉害的,更是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看着已经蠢蠢欲动的李荩忱,俏脸微红。

    李荩忱的手很快落在了乐昌的腰带上,三下五除二将她的外袍脱去,已经沐浴过的娇躯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混杂着女孩的体香,让李荩忱有些迷醉。

    而乐昌意识到什么,挣扎着想要起身,可是这只是反过来让本来就已经松垮垮搭在肩膀上的外袍彻底脱落,香肩玉颈一下子暴露在李荩忱火辣辣的目光中。

    萧湘看着乐昌白皙的肌肤,也看到了那一道并不算深,但是总归是有的沟壑,再想想刚才李荩忱的嘲讽。

    好嫉妒啊!

    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李荩忱的手已经落在了亵衣外面,乐昌的娇躯微微颤抖着,俏脸浮现出喝醉了一般的酡红,随着李荩忱的手向上抓住要害,她低低的呼了一声,彻底没了力气,软瘫在地上。

    李荩忱当即冲着萧湘和尉迟炽繁使了一个眼色,两人很识趣的告退,毕竟乐昌是李荩忱的汉王正妃,是不折不扣的正宫娘娘,这个时候还是得给正宫留面子的。

    看着几乎是“我为鱼肉”的乐昌,李荩忱坏笑一声:“她们都走了,今天晚上我们多玩几个花样如何?”

    乐昌本来就经历人事不久,哪里是李荩忱的对手,更何况就算让她真的站起来和李荩忱打,又如何打得过,最后还不是一样被“欺负”的命运。这个时候乐昌干脆撇过头闭上眼睛,就像沙漠里的鸵鸟,就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李荩忱低笑一声,这丫头脸皮虽然薄,但是还算听话。要是萧湘那姑娘,估计得抵死不从好大一会儿。

    轻轻在乐昌额头上吻了一下,李荩忱伸手勾住她的腿弯,将她放在床榻上,伸手一拨,落下帷幕。

    “灭掉蜡烛!”乐昌急忙说道,这几乎是她现在还能保持理智说出来的最后一句话了。

    李荩忱伸手点了点自己的嘴唇,笑嘻嘻的看着乐昌。

    “坏死了。”乐昌娇嗔道,却还是乖乖的上来蜻蜓点水般吻了一下。

    风吹烛灭。

    月华如水。

    曙光透过窗户洒在桌子上,已经准备好的米粥、小菜和寻常人家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或许是摆盘或许是曙光的照耀,平添几分寻常难有的雅致。

    李荩忱饥肠辘辘的搓手,在家里他本来就不想把自己当做什么王或者皇帝,这种孤家寡人的感觉并不怎么样。更何况来到这个时代,总算是有了一个稳定而温馨的家,李荩忱也并不想打破这种格局。至少得让他先享受享受这种生活再说。

    萧湘夹起来一个脆饼,小口小口的吃着,颇有几分淑女的样子。而尉迟炽繁则在给李荩忱盛粥,热气扑鼻的米粥之中实际上放了切碎的山菌和肉粒,一口下去整个冬天的寒意似乎都随之消散。

    李荩忱接过来自己的粥,同时夹起来味道不错的小咸菜大口吃着,不过意识到什么,他微微侧头看向坐在身边的乐昌,露出一抹坏笑。

    而乐昌刹那间回想到昨天晚上的疯狂,俏脸顿时红彤彤的。她毕竟是初经人事没有多久的小姑娘家,哪里经得住李荩忱的花样百出。更可恨的是萧湘这个丫头还助纣为虐,让乐昌完全措手不及。

    “夫君在看什么?”李荩忱的笑容实在是让乐昌忍受不了了。

    长这么大,皇宫内外,规矩如铁、宫闱似海,乐昌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随意、不守规矩甚至是厚颜无耻的家伙。

    “观美人。”李荩忱微微一笑,“雨露润泽后的美人最是娇俏。”

    恨不得直接拿起来一张饼堵住李荩忱的嘴,乐昌只能矜持一笑。

    “夫君还觉得昨天欺负乐儿姊姊不够么,”萧湘此时不满意的拽了拽李荩忱,不过旋即冲着乐昌眨了眨眼,“乐儿姊姊,你说说昨天我们走了之后,你和夫君都做了什么?要是他真的很过分,那我们姊妹几个肯定不能饶了他!”

    一想到昨天晚上的事,乐昌顿时俏脸通红,不敢接茬。

    而李荩忱轻轻咳嗽一声:“那当然是花样百出,而且还有很多是你之前都没有见到过的呢嘶!”

    乐昌终于鼓起勇气狠狠的踩了这个家伙一下。

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

    “你还真的用力啊。”李荩忱佯装生气,实际上对于久经战阵的他来说,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力道,不过就是小姑娘撒娇罢了。

    乐昌心疼的便要蹲下身看,这个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夫君,更是自己爱的人,若是真的踩疼了,那自己也会心疼的。不过自己刚才也只是为了打断他,并没有真的用力啊

    “乐儿姊姊可不要被夫君骗了,他装得可像了。”萧湘毫不犹豫的拆穿了李荩忱,挑衅一般的看了李荩忱一眼,算作是对刚才李荩忱调戏她的报复。

    而李荩忱大度的摆了摆手:“这点小伤小痛算不得什么。湘儿,你凑过来,某给你讲讲昨天的风月无边。”

    “我不,我吃饭。”萧湘果断的拒绝。

    “繁儿?”

    “妾身”尉迟炽繁顿时左右为难。萧湘年纪还小,连李荩忱都把她当小孩子看,所以和李荩忱没大没小的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谁不知道李荩忱可是最宠着这个小丫头。但是萧湘可以随口说出来的话,尉迟炽繁可不敢说。

    “夫君,吃饭吧。”乐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个家伙昨天把自己折腾得够呛,现在又开始刁难萧湘和尉迟炽繁。

    看着乐昌面色不善,李荩忱很听话的点了点头,刚刚喝了两口粥,就听见了敲门声。

    “殿下,成都工坊大匠吴凭求见,说是工坊无意间研发出来了一块宝石,献给殿下。”李平在门外说道。

    “先拿进来。”李荩忱眉毛一挑,倒是有些好奇。

    成都工坊的大匠吴凭是欧阳莫在巴蜀收的第一个弟子,为人稳重,而且本身就是巴蜀本地小有名气的工匠,欧阳莫对他很是欣赏。这一次欧阳莫带队北上考察汉中等地的工坊建设事宜,就把一直视作心头肉的成都工坊交给了吴凭。

    对于欧阳莫,李荩忱当然是很信任。这位曾经的南陈大匠几乎把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奉献给了巴蜀的工业建设,所以基本上欧阳莫举荐的人才李荩忱都不会拒绝。

    毕竟李荩忱还没有强大到知道这个时代都有什么样的人才,具体都是谁的地步,所以欧阳莫的举荐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一名侍卫端着一个盘子走进来,而乐昌三女的目光很快就被盘子上熠熠生辉的那一块宝石所吸引。

    李荩忱更是瞪大眼睛,这一块宝石的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而中间一部分竟然是透明的,虽然中间还有很多杂质和气泡,但是李荩忱几乎脱口而出。

    这就是一块琉璃。

    这帮家伙竟然把琉璃烧制出来了。

    琉璃,实际上就是彩色玻璃。只不过因为琉璃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烧制非常困难,一旦里面出现大量的杂质,那么就会影响到美观,无法再用。

    因此在中国古代,琉璃长期以来都是贵族才能享用到的,紫禁城在修建的时候就用类似的办法烧制了琉璃瓦作为皇室尊严的象征,也从而完美的诠释了“金碧辉煌”这四个字。

    不过在历史上,琉璃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宋代,而到了大规模使用则是在明清,然而一直到清代末年,中国的琉璃也一直没有出现类似于玻璃那样透明的产品,更或者说长期作为观赏品的琉璃,富有颜色显然要比透明来的好看。

    而且因为玻璃本身容易碎裂的原因,人们对怎么应用一向不太感冒,甚至还有一句诗来形容“彩云易散琉璃碎”。

    所以当李荩忱看到琉璃的时候,饶是他已经习惯了遮掩自己的秘密,这个时候也险些脱口而出。不过还好没有说出来,否则恐怕就真的很难解释了。

    工坊无意之间烧制出来琉璃,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这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一直在鼓励工坊利用现有的条件对产品进行探索和改进,并且积极研究勘探队伍从南中等地带回来的新矿产。

    归根结底李荩忱就是在鼓励工坊的创造性。

    创造力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李荩忱想要让巴蜀不再局限于农业,那么就必须要鼓励工匠们的创造力。

    李荩忱从来不认为华夏民族是缺少创造力的民族,四大发明以及其余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机械创造都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创造力上,大陆文明同样不亚于海洋文明。

    至于为什么华夏文明最后却逐渐失去了创造力,甚至到了清代末年已经开始到了故步自封的地步,在李荩忱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外界压力。

    在汉唐的时候,实际上华夏民族的疆域就已经拓展到了四面的边界,东边是大海,西边是戈壁和高原,北面是雪原,南面是充满瘴蛮之气的热带雨林,甚至可以说整个神州大地上所有适宜生存的地盘都已经被华夏民族囊括在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以强亡”。

    实在是没有对外扩展的余地时候,内部矛盾自然就会激化。

    而到了明清时期,同样也是一样的问题,甚至到了清代,原本的北方威胁都已经消失,统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故步自封的地步,比如某个自封“十全老人”的皇帝。

    这种没有外来压力的故步自封自然而然导致了创造力的流失。当大家满足于现状的时候,就无从谈起创造,更何况满清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于这些奇巧淫技也是多加打压,这种由上而下的阻拦自然就彻底扼杀了华夏继续自发向工业社会迈步的可能,而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随之死亡。

    相比之下,狭小的欧洲注定了上面的人们只能为了争夺小小的地盘而拼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创造出来更有效的赚钱和杀敌方法就变成了比温饱更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只有有了钱、打败了敌人,才能保证自己的温饱,所以强大的外界压力让他们没有办法丧失掉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说华夏民族是得天独厚也好、是命中注定也罢,但是不能说这个民族就不存在创造力。

    看着眼前的琉璃,李荩忱一时间有些感慨。

    自己一定要将这个民族带出这个注定的命运。

    ps:本章节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处

    而一切,或许可以从这个小小的琉璃开始。

    “让吴凭去御书房,”李荩忱霍然起身,“某马上过去。”

    说心里话,吴凭有些紧张。

    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面见李荩忱,面见这个一手打趴下北周、分化了南陈的年轻君主。

    但是这并不代表吴凭害怕李荩忱,相反,对于以吴凭为首的巴蜀人,尤其是巴蜀工匠们来说,他们最想感谢的便是李荩忱。

    士农工商,工匠是社会的第三阶层,这意味着他们在从生下来就有自己的一份工作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这就意味着当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会受到更少的尊重和照顾。

    吴凭是一个不错的工匠,可是乱世之中大家吃饱都是问题,谁还想着哪里需要动用工匠,盖个房子也就是自己解决了。所以在李荩忱入蜀之前,吴凭实际上过的很潦倒,他的师傅是为官府制造和维修大型弓弩器械的,可是到了吴凭这里,只能做一个木匠。

    不过好在李荩忱改变了这一切,吴凭到现在还不敢想象当自己听到这个新来的统治者需要大量工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说来也有些惭愧,当时他还以为李荩忱是要为自己修建宫殿这对于乱世之中的君王来说很常见,毕竟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皇位可以坐几天,所以还不如及时行乐。

    这一点陈叔宝和宇文都很有经验。

    可是吴凭发现自己错了。

    李荩忱是真正想要建设一个强大巴蜀的人,他并没有修缮宫殿,而是先召集人手兴建工坊。

    看着庞大的工坊拔地而起,看着来来往往的壮丁劳作,看着流水线生产的恢弘,吴凭真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早生了十年,否则正当壮年,或许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不过即使是如此,吴凭也是成都工坊当然不让的最大功臣。

    欧阳莫需要统筹整个巴蜀的工业建设,而且年事已高,因此实际上成都工坊这个李荩忱麾下除了南部郡造船厂之外最大的工坊造船厂主要是因为体型大几乎是吴凭一个人主持建设起来的。

    想到那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工坊,想到成百上千挥汗如雨的工匠,想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流水线生产,吴凭就如痴如醉。

    这是他的心血。

    这也是为什么吴凭看到李荩忱的时候多少有些忐忑,成都工坊现在首要的任务是生产霹雳车,而此时吴凭他们却抽调了一小部分人手试验新的材料,哪怕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这个东西的确很漂亮,但是在一向务实的殿下面前,会不会得到赏识,实际上吴凭心中根本没有底,若是殿下因此恼怒了,觉得他们不务正业,那么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成都工坊。

    不过李荩忱倒是出乎吴凭的意料,饶有兴致的问道:“烧制出来同样的东西需要多久?”

    “启禀陛下,这一次实际上是大家的无意之举,如果想要摸索出来其中的门路,属下认为至少需要三到五天。”吴凭急忙说道,他也不确定当时他们都采用了什么办法,回去少不得还得一点一点的尝试,如果运气很不好的话,恐怕十天半个月都弄不出来,不过在这里吴凭当然不敢直接和李荩忱说透,否则岂不是显得他实在是太无能了。

    瞥了一眼有些纠结的吴凭,李荩忱已经大概能够揣测到什么,不由得笑了一声:“那好,本王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不但要烧制出来一样的东西,而且还要保证这里面尽可能少的存在气泡和杂质,这你可能办到?”

    一个月的时间当然足够了,吴凭轻轻松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思被李荩忱看穿了,更不敢怠慢:“遵命!”

    李荩忱点了点头,玻璃可是一个好东西,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个时候面世,那么不仅仅意味着人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又多了一种可以选择的材料,更意味着放大镜、眼镜甚至是望远镜都能够先一步问世。要知道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千里眼和眼镜,只不过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用珍贵的水晶或者玳瑁制作的,那绝对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而玻璃不一样,其有着和水晶、玳瑁差不多的作用,但是成本却远远低于后两者。后世大规模的烧制告诉李荩忱,只要能够掌握住其中的关窍,那么玻璃制品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

    更不要说千里眼,也就是望远镜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了。

    李荩忱的重视让吴凭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一遭,更是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集中几个骨干攻坚。

    而想到了什么,李荩忱紧接着问道:“既然凑巧,那便说说现在工坊里面霹雳车的产量怎么样,有多少可以补充给白帝城?”

    霹雳车是经过李荩忱和欧阳莫联手打造的大型投石车,其蓝本是三国时期刘烨发明的大型投石机,在之前的襄樊之战中就曾经展露过风采,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石机。

    对于未来注定要征战天下的蜀汉军队来说,霹雳车当然是不可或缺。只不过这样庞大的器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生产的,原本的南部郡工坊已经转而造船,而汉中和襄阳的工坊尚且还在建造,因此成都工坊就是现阶段李荩忱麾下唯一能够生产霹雳车的地方。

    对于这些数据吴凭当然是烂熟于心,当下急忙回答:“启禀殿下,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二十台左右,其中四到五台供应襄阳前线,两到三台供给汉中,一到两台供给西北,所以剩下能够运往白帝城的每个月只有十台左右。”

    李荩忱皱了皱眉,说句实话,数量实在还是有些少,毕竟在李荩忱的设想之中,上百台霹雳车同时爆发,绝对可以有摧枯拉朽之气势。不过李荩忱也清楚,这个时代的城墙并不存在包砖城墙,这些普通的夯土城墙实际上很难招架七八台霹雳车的集中进攻。

    更重要的是现在成都工坊的产品也不可能只供应白帝城,襄阳前线那里还有一定的缺口不说,汉中和西北也需要霹雳车的帮助。

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实的训练

    毕竟霹雳车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攻城武器,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守利器。霹雳车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帮助守军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以及打乱攻城的队列阵型。

    尤其是之前霹雳车刚刚投产的时候,产量更低,基本所有都优先补充襄樊前线了,导致萧世廉面对阳平关硬生生的被堵了一个多月方才有所突破。

    现在汉中的淳于量和西北的曹忠他们并不是没有压力,关中还是杨坚的地盘,于翼可还在萧关虎视眈眈,更不要说西北的突厥人了。而且李荩忱留在汉中和西北的兵马并不算多,如果再不给补充这种强而有力的器械,恐怕淳于量和曹忠等人都要有意见了。

    产能有限,实在是没有办法,对此李荩忱当然也不能强求,否则一旦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就更不好收场了。尤其是现在本来就是在年下,工坊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运作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罢,保证质量最重要。”李荩忱叮嘱一句,“另外有如今天这种探索和创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要多多鼓励。无论是缺钱还是缺人,都可以提出来,某会尽量满足你们。”

    “遵命!”吴凭大喜过望,急忙答应,“还请殿下为这个新诞生的东西赐名!”

    李平已经很识相的将笔墨纸砚拿了过来,而李荩忱沉声说道:“此物如琉云璃彩,其质地晶莹剔透,便叫做琉璃吧。”

    琉璃的发现毕竟只是一个小插曲,工坊作为李荩忱最关心的环节,现在已经进入了正常运作,实际上也用不到李荩忱总是去监管。他也大概摸索清楚了吴凭的性格,这些心高气傲的大匠们实际上都不愿意让半吊子的官员甚至是殿下插手他们的生产过程。

    每个行业都有其规则,只要吴凭等人忠心耿耿,对此李荩忱还是保持尊重的。

    相比于工坊,李荩忱还有更重要的事。

    成都北侧的军营即使是在巴蜀也是数一数二的规模,这里曾经是当初裴子烈和陈智深进攻蜀郡安营扎寨的地方,后来干脆就改造成了屯军之所。连绵的营房一直延伸到远山脚下,因为规模实在是庞大,所以营地中按照四个标准万人规模修建的大校场足够让所有人惊叹。

    从汉中抽调的一部分军队以及新招募的军队、成都驻军等等足足四五万人驻扎在这里,当然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兵在春耕之后入营。

    即使是寒冬腊月,训练依旧没有停止。巨大的校场上一个又一个方阵正在整齐的前进,成千上万的脚重重的踏在地上,甚至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韩擒虎就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具体的队列训练都是下面的偏将和仗主们负责的,但是号令都是从他的手中发出。虽然韩擒虎自己主持的大战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新兵行伍训练还有颇有几把刷子的。相比于这种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年轻的萧世廉终究还是缺点儿经验。

    因此当李荩忱快步走上高台的时候,萧世廉并不在这里。

    李荩忱来的很突然,之前甚至都没有打招呼,所以正在调度几个方阵演练拼杀的韩擒虎的确吃了一惊,正想要行礼,李荩忱摆了摆手,今天他主要也是来观摩一下训练,顺便看看军队的士气,并不想打断韩擒虎。

    毕竟李荩忱也没有怎么深入研究过兵法,在这种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队列训练上,他自问也是比不得韩擒虎的。

    而校场最中间进行的、也是让韩擒虎亲自指挥的便是两个方阵大约两千多人的拼杀训练,这也是李荩忱最重视的环节。一支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队终究是难以掌控的,因此李荩忱必须要通过这种模拟战场的方式来让自己手下的将士尽可能的熟悉真正的战场。

    训练时流血流汗,是为了到时候不丢命。

    当然了士卒们手里拿着的都是木头做的刀棍,不至于真的出了性命问题,不过为了尽可能的模拟逼真,他们都只是披着上战场时候的皮甲或者铠甲,是没有其余护具的。

    涂了白粉的兵刃一旦击中对方的要害,在人群之中骑马游走的裁判就会责令那名士卒退出战斗。

    带队的两个偏将已经不管不顾的厮杀在一起,这种小队列的混战也已经用不到他们指挥。不断有士卒愤愤不平的从人群之中退出,双方的“死人”越来越多,甚至一些休息的士卒也聚拢过来围观,给自己的袍泽弟兄们加油打气。

    这两队将士已经杀红了眼睛,有的力气大一些的,木头棍棒根本架不住他们一通乱打乱砸,早就断裂成两截,所以这帮家伙干脆直接扭打在一起,拳头都用上了。

    韩擒虎微微皱眉,多少有些担心,看向身边的李荩忱。

    若是在平时,他肯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有的时候军营里打架比这厉害的有的是,甚至不乏有借助这个机会来解决私人恩怨的,但是毕竟今天李荩忱在这里,要是真的让这帮家伙闹出什么乱子来,那韩擒虎可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李荩忱摆了摆手:“就这样,无须管。在沙场上如果你手中的兵刃丢掉了,难道你就向敌人跪地投降么?还是打算请示某的命令?”

    韩擒虎顿时涨红了脸,大喝道:“传令,第三队和第四队,开始!”

    更多的士卒带入校场的中心区域,这一场格斗变得愈发热闹。

    “世殿下,您怎么来了?”萧世廉这个时候大步走上点将台,他的额头上都是汗珠,衣衫也单薄,“看着还可以么?”

    这校场内外恐怕也就只有萧世廉敢用这样的语气和李荩忱说话了,李荩忱微微颔首,有些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你这是干什么去了,身为主将为什么不在点将台上?”

    “这里有韩将军就足够了,某带着亲卫绕着校场跑了几圈,顺便查了查营,竟然还真让我抓住几个偷懒的。”萧世廉有些兴奋的说道,难怪他出了这么多汗。

    李荩忱沉声说道:“按军法应该如何?”

    “杖责二十!”

    “某先看看他们。”李荩忱摆了摆手,想到了什么,“对了,等会儿给某留个地方,某在这里用饭。”

    “诺!”萧世廉和韩擒虎一齐应道。

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懒的士兵

    三四名士卒畏畏缩缩的躲在墙角里,几名萧世廉的亲卫在旁边虎视眈眈。对于这种偷懒的士卒,他们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因为这意味在战场上他们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贻误军情,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胆怯而丢下袍泽弟兄跑路。

    这种随时都有可能将自己的后背暴露出来的同伴,宁肯不要!

    “都是新兵。”萧世廉叉着腰有些无奈,“其中有两个还是富贵子弟,一时头热瞒着家里出来投军,可是现在又后悔了。”

    李荩忱怔了一下,这样的情况在哪个时代都是屡见不鲜,毕竟很多人都会向往着“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热血军旅生活,可是事实上在走入战场之前,枯燥而艰难的训练才是最折磨也是最锻炼意志,这当然和很多人一开始想的不一样。

    尤其是在李荩忱的军队中,单兵素质更是被提升到了一定高度,这自然也就对士卒的要求更高,哪怕是明知道这样也是为了他们,一些士卒也难免会有偷懒的现象。

    “是你们偷懒了?”李荩忱眉头一皱,声音之中带着几分冷意。

    几名士卒畏畏缩缩的不敢开口。

    “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但是是条汉子如果连犯了错都不敢承认,还有何颜面存活于世!”李荩忱冷声说道。

    “启禀将军,是”

    “大声一点!”

    “是!”几个士卒都打了一个激灵。

    而李荩忱这个时候才露出笑容:“说说,你们为什么偷懒?”

    做什么事都是有原因的,李荩忱绝对不允许没有弄清楚之前就直接下令责罚。

    看这个新来的年轻将军似乎并没有直接责罚他们的意思,几个人纷纷开口。

    “将军,都快过年了,我想家里的老母亲了。”

    “将军,我们是来杀敌打仗的,不是在这个地方跑步的!”

    “将军,每天都这样练来练去有什么用!”

    看着抱怨的士卒,李荩忱似笑非笑的瞥了萧世廉一眼。

    自己麾下的将士思想觉悟这么低,萧世廉当然要负责任,而且被李荩忱这么一看他更觉得脸上挂不住,正想要开口呵斥,李荩忱却摆了摆手说道:

    “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们之中或许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所以这种思乡之苦某能够理解。甚至可以说军中的训练相比于周人和陈人要严格和苛刻很多,你们会感到疲惫甚至畏惧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可是你们要想想自己为什么会以一名军人的身份站在这里。”

    几名士卒顿时沉默了,这个问题他们的确没有想过,毕竟在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十几天前,他们还是田里耕地的农民,很多人投军也是因为一时间的头脑发热或者被军队之中丰厚的军饷所吸引。

    不仅仅是这几名士卒,周围的将士们也已经越聚越多,尤其是那些在演练之后被判定为“牺牲”的士卒,纷纷聚拢在这个角落里,刚才还在校场上打的难解难分的将士,这个时候很和气的坐在一起,这个问题他们之前同样没想过。

    是什么驱使着他们站在这里,又是什么驱使着他们拼命操练。

    而李荩忱跺了跺脚下的土地:“你们看看你们自己脚下的土地,这里是大汉,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在这一片土地上,有需要我们保护的父老乡亲,有你,你,还有你”

    李荩忱的手在几名士卒身上各自一点:“有你们的家人,有同样在牵挂着你们的妻儿老小!”

    紧接着李荩忱转过身向远方看去:“在我们的北方、东方,都有着虎视眈眈的敌人,有随时想要践踏这一片土地,将我们的田地和屋舍付之一炬,将我们的妻儿老小劫掠凌辱。我们既然站在这里,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锻炼我们自己。敌人很强大,所以我们就要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目光炯炯:“弟兄们,你们要记住,你们既然身在这军营之中,就意味着你们必须要承担起来这一份责任。你们的军饷是家人能够安宁生存下去的依凭,而你们站在他们前面的背影,就是巴蜀的血肉长城!”

    一名名士卒没有说话,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很激动。

    攥紧的拳头、涨红的脸,恨不得现在就转身冲入校场之中。

    李荩忱重新看向那几个偷懒的士卒:“你们抱怨这里没有亲情,抱怨这里没有自己想要的杀敌立功的机会。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如果缺少了自己,谁来保护这片可以让家人安居乐业的家园?如果缺少了足够的训练,在战场上你们带给袍泽弟兄、带着这一支军队的,到底是胜利还是失败,到底是轻松还是更大的压力!”

    顿了一下,李荩忱指了指自己的胸膛:“一个男人,要知道自己的责任,要有胆量和毅力承担起来这一份责任!”

    几名士卒对视一眼,同时跪倒在地:“我等甘愿受罚!”

    李荩忱当即一挥手:“按照军法,一人二十军棍,让他们的仗主和幢将过来亲自执行!”

    “诺!”

    几名幢将飞快地跑过来,见到李荩忱都吃了一惊,急忙拱手行礼:“参见殿下!”

    之前很多士卒都不知道这个有些面生的年轻将领是谁,这个时候一下子被道破,顿时一片哗然。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打下了偌大巴蜀的汉王殿下,今日能够站在汉王殿下身边聆听教诲,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值得吹嘘的事情。

    更不用说汉王殿下还用“兄弟”来称呼他们!

    而那几名偷懒的士卒更是惊讶之余不敢说话,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荩忱摆了摆手,冷声说道:“看看你们带的兵!”

    “请殿下恕罪!”几名仗主和幢将大气不敢出一口,李荩忱一向治军严格,这一次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他们当然逃不了干系。早知道这样,今天早上说什么也得清点人数。

    “你们负责执行军规!”李荩忱下令,同时再一次看向那几个甚至已经不敢抬头的士卒,“如果在战场上,很可能你们的袍泽弟兄就因为你们的偷懒和抱怨而身死,现在由你们的幢将代表你们的弟兄来执行刑罚,下不为例!”

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来

    “谢殿下!”

    “你们几个幢将,为什么不清点人数,如果在战场上少了人怎么办,这个人会不会是敌人的斥候或者内奸?!大军的行踪会不会就因此而暴露?!”李荩忱冷哼一声,“自己心里清楚,萧世廉!”

    “在!”

    “一人关一天禁闭!”

    “诺!”几名仗主和幢将都苦着脸答应。

    禁闭绝对是军中最不愿意见到的刑罚,实际上就是面壁思过,据说发明这种刑罚的就是眼前的这位汉王殿下。把人关在小黑屋里面一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更重要是除了四面墙壁之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光照都没有。

    如果不是军队之中的将官多数还是有一定自持能力的,恐怕这样下去非得疯了不可。可是即使是如此,军中听到关禁闭也是两股战战。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几名将领下手的时候可以说是毫不留情,打的几名士卒哀叫连连。

    “打完之后,让这几个幢将亲自上药,免得再记恨上了。”李荩忱低声吩咐萧世廉一句,转身大步向校场中走去。

    萧世廉不由得苦笑一声,打一棒槌给一根胡萝卜,论拿捏心思,恐怕军中还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李荩忱。

    “继续训练!”李荩忱朗声说道。

    围观的将士们在将领统一的号令声中快步离开。

    在军中匆匆用过饭之后,李荩忱向萧世廉和韩擒虎叮嘱几句,便返回了城中。

    军队的训练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李荩忱不知道如果今天自己不在这里的话,这件事会被处理成什么样子,更不知道在这之前还有多少被类似处理了的事情。

    当然了这也不能全怪萧世廉或者韩擒虎,他们两个也不可能在训练的时候面面俱到。李荩忱这一次的突然出现想必也足够让萧世廉和韩擒虎明白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一支军队的思想还是很重要的。李荩忱当然不会很超前的专门派人进入军队负责统战工作,但是原本只是负责军队行军记录、战功统计等等的行军主簿显然要加强一些职责了,尤其是这种军队的思想教育,必须要到位。

    李荩忱当然知道对于这个时代的士卒来说,从军往往意味着的是丰厚的军饷和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在这之外,李荩忱还是要告诉这些将士他们“为什么而战”。

    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校场上挥汗如雨,只有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这一份荣誉感,李荩忱才能够真正的掌控这一支军队。而相对应的,这一支军队也才能够在之后更长的日子里永久的守卫这个国家。

    对此李荩忱当然也知道着急不得,坚定思想和意志的形成终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更何况对于这些没有经历过什么的新兵。所以李荩忱一边吩咐萧世廉等人一定要抓紧宣传此事,一边也准备先加强那些追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老卒们的思想。

    这些老卒几乎可以说是见证了李荩忱的崛起,也见证了李荩忱的百战百胜,所以对于李荩忱的命令,他们的服从度必然更高。

    如果不是有人前来拜访,李荩忱倒是不介意和这些热切的将士们多聊一聊,今天的事情告诉他很多士卒都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因此统一思想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有一个人今日到达蜀郡,李荩忱不得不见。

    “殿下,左仆射已经在里面等候了。”李平伸手拽住马缰,而李荩忱翻身下马,随手将马鞭丢给他,快步走入议事堂。

    一名老者正在议事堂上和另一名陪同的中年人低声交谈,见到李荩忱走进来急忙起身:“殿下!”

    “孝穆公快起!”李荩忱哈哈笑着伸手搀扶,“建康府一别,甚是挂念啊!”

    “老夫虽然一把老骨头了,但是这点儿舟车还是受得了的。”徐陵的心情显然很不错,笑着说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搀扶着徐陵坐下。普天之下能够享受这个待遇的,恐怕也就只有徐陵和李荩忱亦师亦友的老人了。

    而陪同在徐陵身边的正是蜀汉的新任祭酒、太史令姚察。

    姚察本来是南陈的戎昭将军,之前追随李荩忱回到巴蜀之后就一直担任文职工作实际上他本来就是个文官,之前担任武职也是为了方便能够在大军出动的时候追随做一些行军主簿和接管地方的工作,现在入了巴蜀自然也就重新担任文职。

    所谓的文官,实际上大多数都是管理地方民政的,也就只有姚察才算是真正管理教育和学术的“文”官。让他出面来接待徐陵并没有什么问题。

    徐陵告老还乡,却跑到了巴蜀,这分明就是来给李荩忱站台的。不过李荩忱现在的行政体系已经完整,唐亦舜、骆牙等人各司其职,已经可以将整个框架支撑起来,所以倒是不需要徐陵再来做多少繁重的事情。

    因此李荩忱干脆决定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教育这方面交给徐陵。这几乎可以说是徐陵的老本行了,以徐陵的能力和名声,真的想要将巴蜀的教育发展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配合他工作的姚察也是历史上留名的人物。

    人才,实际上李荩忱真正想要借助徐陵来解决的还是人才问题,无论是任何时候,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可是巴蜀之前在整个南北朝的割据版图上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就算是李荩忱推行了很多鼓励政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人才。

    而利用徐陵的名声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同时李荩忱也必须要发展巴蜀内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年轻人和儿童,更需要针对现在已经在重要岗位上的人。

    今天在军营视察的结果告诉李荩忱,将士们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而将官也需要加强教育,尤其是在对于如何才能教导士卒上,毕竟就算是行军主簿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照顾成百上千的将士。

    而李荩忱还不知道草创的文官体系之中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问题,毕竟相比于军队,文官们更是已经身在“战场”上了,这也让李荩忱就算是发现了小问题也不敢贸然做出改变。尤其是现在官制还延承的南陈,在很多地方上都有混乱,更难发现问题所在。

    想想还真的让人头大。

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

    改革是必须的,否则李荩忱不想让巴蜀拖着臃肿的身躯去征服天下,而且很多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的话,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大,等到李荩忱真正坐拥天下的时候可能就为时晚矣。

    所以李荩忱虽然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一些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制度还是要有所改变的。可是想要改革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尤其是有着足够经验以及革新思想的人才,这是现在巴蜀最缺少的。整个巴蜀的文官现在都已经在忙得团团转,谁还有心思去考虑应该如何改革,因此李荩忱必须需要更多的人。

    徐陵一向是开门见山的性格:“听说殿下准备兴建学院?”

    李荩忱微微颔首:“成都学院正在筹备中,另外汉中和巴郡也会有相应的建设,这是除了春耕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汉中那边准备的如火如荼,老夫已经看过了。”徐陵淡淡说道,他就是从襄阳转汉中前来的成都,一路上也算是丈量了李荩忱的土地,“殿下这么着急想要见到我这个老头子,肯定是因为这件事吧。”

    “没错,”李荩忱并不和徐陵弯弯绕,“还请孝穆公就任成都学院山长一职,招收人才、教育子弟。”

    徐陵和姚察倒是都有些惊讶,在他们认为,李荩忱应该是想要让徐陵重新入朝执掌教育这一块,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只是将山长的位置交给了徐陵。

    这让姚察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了徐陵的脾气,要知道徐陵告老还乡之后就不打算担任任何朝职的,这山长的职务看上去是官府任命的,但是学院本身就超脱官府之外,山长自然也不在官府官员的行列之中。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徐陵的小心思,如果直接在李荩忱的朝堂上担任职务的话,史书上还不知道会怎么写他呢,但是这教书育人可就不一样了,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谁会指责一个一心一意主持教育的人。

    徐陵沉声说道:“单单以成都学院为例子,学院草创,还缺少先生不说,学童也没有开始招收,如果从蒙学开始,那么想要培养出来合格的人才至少需要十年。”

    “十年太久了,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全部从头开始。”李荩忱摆了摆手,“在招生的时候我们要做一定的水平测试,这个测试应该包括对《仓颉篇》和《千字文》这样蒙学教材的熟悉、对诗词歌赋的熟悉,甚至年长一些的还应该考校他们对于当今时政、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的个人见解。”

    徐陵和姚察诧异的对视一眼,他们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方面,可是单单从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来说,有很多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乱世之中,能识字的实际上也就是一些世家子弟,如果按照李荩忱这个招收办法的话,恐怕也就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够进入学院之中学习了。

    而李荩忱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学院之中,我们还要增设面向整个社会所有百姓的识字课程,要派人走出去,而不是局限在学院之中。现在巴蜀已经趋于安宁,而且又是在农闲时节,如果我们动作快的话,在春耕之前就可以将这件事情落实。”

    徐陵瞪大眼睛,只觉得一股热血直窜上胸膛。

    大树下、田野里、闹市中,各处都是趁着空闲时间读书认字的人,这是怎样壮观而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不过徐陵也没有天真到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地步,作为一个曾经走遍江南山山水水采集诗歌的人,他很清楚遏制民间学习和教育的并不仅仅是缺钱和战乱,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九品中正制官僚制度已经将“出将入相”的机会限制在了世家和寒门之中,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抽时间去努力学习还不如想想怎么种好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既然李荩忱提出了这样的设想,那么就说明他肯定也考虑到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成都、巴郡和汉中三处的学院开办成功,下面各地官府就会同样开设学院。各地学院之中的学生通过考试和实习可以得到进入这三个更高一级学院的机会,然后官府每年都会从中选择足够数量的人才。”李荩忱紧接着说道。

    科举制度在李荩忱看来应该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制度了,即使是后世的考试制度实际上不也是从科举演化过来的么,科举或许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最能够保证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制度。

    尤其是在科举还没有僵化的唐宋时期,可以说这个制度为这两个朝代的人才辈出做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至少现阶段李荩忱还没有一步落实科举制度的能力,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和东南士族、巴蜀世家以及关陇集团的鼎力支持有脱不开的关系,而如果贸然施行科举制度,无疑就会从根本上挑战了世家的存在。

    实际上科举制度在一开始对于世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乱世之中也就只有世家还能够保持对子弟的教育,所以隋唐刚刚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真正出类拔萃的实际上还是关陇世家、山东世家这些老牌世家团体之中的子弟。

    但是随着社会逐渐安宁,寒门子弟甚至是普通的黔首百姓也开始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就是世家没落的时候,毕竟世家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代人都是出类拔萃的天才,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纨绔占得比例比较高,因此“富不过三代”,到了唐末以及宋代之后,世家也就自然而然的淡出了历史。

    李荩忱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徐陵、杨素这种人精也似的人物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端倪,所以一切都得徐徐图之,而从学院这里入手,先通过这种办法给下面的普通百姓一个晋身之道,自然能够在增强世家的危机感同时,也不会引起他们太多的反感。

    这不过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

    徐陵当然明白李荩忱交代的这个任务的艰巨,当然了如果办好了那可就真的是千古流芳。

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国事

    “蒙学这一方面主要以《千字文》为教材,配合以《论语》和《仓颉篇》,但是一定要把握难度,”李荩忱叮嘱道,“另外也要开始招募人手编写新的蒙学教材。”

    顿了一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蒙学之后,不仅仅要继续学习这些经典,工学、算学都要放到和文学一样重要的地位。这个某会和欧阳莫商量,到时候工坊之中会派人来配合教学。”

    李荩忱对于工业和商业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而工学和算学就是这两个行业的支柱,只不过现在很多这样的学问实际上还只是零散的经验,不过好在也不缺乏祖冲之、贾思勰这样的人物走在前面,也算是能够找到相应的教材。

    虽然作为传统文人出身的徐陵和姚察对此实际上并不感冒,但是李荩忱既然很明确的提出来了,那他们肯定就要配合施行。

    而且现在工坊和商贸无疑在巴蜀新组建的经济体系之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这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可想而知工匠和商贾的身份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高,因此就算是这些学生以后不涉足这些行业,也必须要知道一些能够与这些行业的人打交道的基础知识,对此姚察和徐陵倒是并不算排斥。

    两个人的表情变化都被李荩忱看在眼里,他并不要求这些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能够第一时间就接受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意识到这其中的重要性的:“而继续向上的话,如何治理家国,想必孝穆公比某更有经验,具体的教学办法和方向某就不多言了。”

    对于李荩忱的恭维,徐陵还是很受用的,当即笑眯眯的捋了捋胡子。他可是堂堂“帝师”,最擅长的不就是治理国家的事情么!

    “那教育这一块就拜托两位了。”李荩忱轻轻松了一口气,有徐陵在的确让他觉得压力小了不少,“教育乃是百年大计,我们现在从头做起,既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将来。”

    徐陵和姚察郑重的一点头,而徐陵见李荩忱起身想要送客,伸手按了按:“老夫还有一事想要询问殿下。”

    李荩忱怔了一下,还不等他开口,徐陵已经换了一副长辈的语气:“不知道殿下准备什么时候册立王后?”

    不等李荩忱反应过来,姚察先是一皱眉,徐陵直接就已经谈到了李荩忱的家事,虽然帝王家事也是国事,但是身为臣子还是能少听就少听的好,姚察下意识的就想要告退,不过徐陵这个时候微微瞥了他一眼,老人锋利的目光让姚察打了一个寒颤。

    不敢动。

    李荩忱倒是先笑了一声,打破了有些尴尬的局面:“孝穆公怎么想起来这件事了?”

    徐陵当即说道:“殿下现在年纪尚轻,但是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陈国乐昌公主既然是殿下明媒正娶的正妻,那么就应该早日立为王后,以正视听!”

    姚察这个时候也意识到徐陵让自己留下来的目的,拱手说道:“骑兵殿下,微臣以为孝穆公所言极是!”

    李荩忱顿时明白过来,这个问题自己之前还真的是忽略了,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对待乐昌她们三个并没有区别,所以也就没有在乎名分这种事情。可是今日徐陵一说,李荩忱陡然意识到事情显然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李荩忱现在的后宅之中总共就只有三个人,但是三个人也已经足够牵扯出来太多的利益纠葛。

    乐昌的背后不用说,站着的是以徐陵、吴明彻这些南陈老人以及东南世家为首的力量,乐昌本来就是他们的公主殿下,坐在王后的位置上对于他们自然百利而无一害。换句话说东南世家在这个新诞生的王朝之中就属于乐昌的娘家人。

    同理,以杨素、李渊、牛弘和长孙晟等人为首的关陇集团以及逐渐在李荩忱军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询、韩擒虎所代表的北周将门,他们天然的倾向于支持尉迟炽繁,毕竟尉迟炽繁的出身在这里放着,而且就算是相比于萧湘和乐昌也不遑多让,要知道6尉迟家也算是纵横数朝、数一数二的将门。

    而萧湘也并不是没有支持者,且不说李怜儿这个长公主对于这个小妹妹最是喜爱,巴蜀本地的世家也都倾向于萧湘。这主要是因为萧湘作为主母在蜀中呆的时间最长,巴蜀集团已经习惯了由萧湘和李怜儿来代表李荩忱的意志,再加上不能和东南世家、关陇集团等等保持一致,所以以峡江唐氏为首的巴蜀世家自然就会站在萧湘这边。

    李荩忱之前对此只是一笑了之,毕竟他还不想让什么人插手自己的家务事,可是今天徐陵这么一说李荩忱发现自己不得不重视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导致几个团体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也好,某会尽快安排。”李荩忱沉声说道。

    徐陵这才放心的微微颔首,和姚察一起告退。

    看着徐陵的背影,李荩忱苦笑一声。徐陵至少还是给自己留了些面子的,他一直在用长辈的身份说这件事,毕竟徐陵也算是李荩忱当初的媒人,还是有资格的。

    看来自己要习惯以后家中事务也被人指手画脚的事实了。

    而徐陵此时缓步走出议事堂,姚察下意识的想要搀扶,不过徐陵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老夫还没有老到这个地步。”

    顿了一下,徐陵不由得感慨一声:“不过不服老也不行了啊。”

    姚察急忙说道:“孝穆公何出此言,在属下看来,孝穆公主持这教育和学院建设必然是没有问题的。”

    徐陵摆了摆手,喃喃说道:“伯审,老夫是经不起什么大波折了,吴通昭这家伙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上次淮北之行伤了元气。所以未来就全都要看你们的了。”

    姚察神情凛然,东南士族称霸江南数百年,虽然中间领头者不断替换,但是依旧是一个整体,可是随着东南士族进入到李荩忱团体之中,支持李荩忱争霸天下,就意味着在未来东南士族必然不可能再一家独大,拥有天下的同时也要学会和别人共享天下。

    这一步,徐陵也好,吴明彻也罢,都没有到达过。

    所以之后只能看姚察他们这新一代的了。

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

    汉王李荩忱赶在除夕之前册封乐昌为汉王后,册封萧湘和尉迟炽繁为侧妃,称夫人,也算是暂时避免了几个世家集团之间的互相盘算。

    当然了李荩忱知道,只要之后有了子嗣,肯定还少不得有争执,但是现在至少又可以让大家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正面的敌人上。

    新到任的南陈荆州监军陈叔坚前往信州考察,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而为了表示威慑,汉军水师奉命出夔门直抵秭归,修建临时营寨,对此驻扎在狼尾滩的荆州水师也溯流而上,双方在秭归外江流上对峙,一时间战云密布。

    而北周齐王宇文宪强攻蒲坂,受到韦孝宽的拼死抵抗,双方死伤惨重,尸体铺满大河冰面。宇文宪进攻不利之后撤退到大河北岸,毕竟到了年底下,继续进攻的话对军心不利。

    至此北周的内乱总算是再一次进入了相持阶段,身在长安的杨坚也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他知道,洛阳和晋阳方面的威胁依旧还会存在,宇文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杨坚也顾不得喘息,开始抓紧整顿军备,加强潼关方向的防守。好在宇文宪那边也因为这一场血战而损失惨重,一时间无力发动进攻,尉迟迥已经开始向洛阳收缩防线,算是减轻了杨坚在东侧的压力。

    这战火连天的一年,即使是到了年底,也依旧不消停!

    李荩忱快步走入议事堂,文武已经济济一堂。

    “许善心怎么说?”李荩忱开门见山。

    负责和南陈使者许善心沟通的唐正良急忙站起来:“许善心称这完全是个误会,还请双方保持冷静,荆州水师不日撤出秭归。”

    “好一个不日!”李荩忱冷笑一声,“让他告诉陈叔坚,双方以狼尾滩为界线,某不阻拦他们在狼尾滩修筑营寨,他们就不要干涉我们在秭归修筑营寨!”

    “遵命!”

    “水师那边怎么说?”

    王昌等水师将领都在前线,这个时候自然是萧世廉担任军队方面的消息往来:“水师说荆州那边并没有派出太多的战船,如果殿下下令,他们可以在一天之内这支队伍!”

    “王昌倒是信心十足。”李荩忱点了点头,“养兵千日,现在还不到时候,逼荆州水师退去就可以,但是荆州水师执意欺负上门,那就不雅和他们客气!”

    “诺!”

    李荩忱的目光紧接着投向唐亦舜:“一场局部的战斗,打得起么?”

    唐亦舜苦笑一声:“现在开打,哪怕是局限在水师,我们恐怕也要以工坊和学院的停工作为代价,毕竟是在是调拨不出来这么多的钱财了,不过至少新组建的钱庄之中还有些存款可以应急。”

    这也在李荩忱的预料之中,整个巴蜀上下现在大修土木,国库之中早就可以空的可以跑马了,唐亦舜他们这些财政官员也不容易。不过李荩忱相信南陈那边肯定也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听说建康府朝堂上以陈叔陵为首的扬州刺史团体再一次向萧摩诃和陈叔坚发动了攻击,倒有几分他们两个狼狈为奸的意思。

    想来陈叔坚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在秭归保持克制,只要荆州水师不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也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来年来说。”李荩忱沉声说道,“秭归距离夔门近,距离江陵远,继续对峙下去对我们更有好处,倒要看看萧摩诃和陈叔坚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御书房之中,灯火昏暗。

    相比与外面张灯结彩的气氛,这里未免有些冷清。

    李荩忱看着从前线送回来的战报,眉头紧皱。这个时候的巴蜀绝对经不起一场大战,经济建设刚刚起步,尚且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且战船、霹雳车等等器械的生产也没有到足够数量,李荩忱并不是不敢打一场局部的歼灭战。

    这种局部的冲突实际上是用不了多少钱财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打胜了,往往缴获的金银财物和粮草就已经足够弥补使用掉的。可是李荩忱必须要考虑另外一种更坏的情况,那就是这一战从歼灭战变成了击溃战,这就意味着不会再有充足的缴获。

    当然如果情况再糟糕一些就有可能战败,届时水师会大伤元气,作为以后李荩忱进攻江南的刀锋,水师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什么意外,否则就是给南陈更多的喘息机会。

    李荩忱当然也知道陈叔坚和萧摩诃为什么会态度愈发强硬,显然来自南陈朝廷的压力迫使他们必须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证明自己,但是李荩忱并不觉得他们有勇气直接在这个时候开战。

    毕竟李荩忱也不是没有准备的,大军和新的水师战船正在源源不断的在白帝城集结,同时襄阳那边裴子烈也已经摆开了阵势,如果萧摩诃真的想要进攻秭归的话,就要等着面对两面受敌。

    李荩忱不得不承认,当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的面目全非的时候,自己也无疑正在失去对历史的掌控。

    “夫君,歇息一会儿吧。”一双手悄然放在肩膀上,乐昌低声说道,“你已经在这里坐了几个时辰了。”

    李荩忱叹息一声,攥住乐昌的手。

    女孩的手冰凉,微微颤抖。

    “要打仗了么?”乐昌涩声问道。虽然已经是李荩忱的王后,但是毕竟她是南陈的女儿,双方真的要打仗,乐昌还是很难受的。

    “这一战,某不想打,至于萧摩诃和陈叔坚怎么想,那某就不得而知了。”李荩忱沉声说道,“现在正值冬日,本来就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他们想必也有他们的难处。”

    乐昌迟疑片刻,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夫君,妾身可以做什么?”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沉声说道:“对,许善心到底站在谁那一边某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的态度必须要准确的传到陈叔坚的手上,乐儿,你用你的名义写一封家书给他。”

    “好。”乐昌急忙答应。

    李荩忱当即起身:“来,我为娘子研墨。”

    “夫君”乐昌一下子抱住李荩忱,“一切难道真的只能通过战争?这太残忍了”

    李荩忱轻轻拍了拍她:“已经注定的事情,我们今日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让一切到来的晚两天,让这个过程更快一些罢了。长痛不如短痛,天下必须一统!”

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岁

    “噼里啪啦!”竹子被丢入了火堆之中,发出刺耳的响声。

    整个王宫上下,甚至是整个成都府之中都是爆竹的声音。在没有火药的年代,人们就将空心竹子丢入火中,认为竹子爆裂的声音能够驱赶可怕的年兽,保佑未来一年的安宁。

    而为了随时都可以和年兽作斗争,人们更是要守岁的,坚守到黎明,等待这一年最后一个晚上的过去,迎接新一年的黎明。

    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火药,也就意味着并没有绚丽的烟花和噼里啪啦的鞭炮,但是热闹的气氛却是一点儿都不少,一个又一个的红灯笼挂在家门口,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人们在家中围炉夜话,不管这一年是喜悦还是苦难,谁都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在这个时候享受团聚的温馨。

    李荩忱盘膝坐在地上批改公文,并不是因为他有席地而坐的爱好,而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地暖”也就是地龙,威力也就是那个样子,所以也就是靠近地面的地方是暖和的,若是站起来依旧能够感受到丝丝凉意。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冬天,再怎么着也要比全球变暖时期的冷一些。

    萧湘叼着一块点心,趴在地上,晃悠着白净的小脚丫:“尉迟姊姊,下这里,下这里!”

    “不行,下这里的话就露出破绽了。”尉迟炽繁秀眉微蹙,谨慎的打量着棋盘,在这四个人之中能够和乐昌战个平手的也就只有她了,但是也得小心翼翼。

    乐昌倒是并不慌张,不过看上去她多少有些心事,一直没有催促,反而是自己在思考什么。

    “啪”尉迟炽繁落子。

    不过乐昌却没有反应,一直到萧湘喊她一声她才反应过来。

    “不准趴着吃东西,”李荩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过来,先伸手将萧湘提了起来,“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萧湘委屈的点了点头,只不过十有**会屡教不改。而李荩忱看了一眼失神的乐昌,心中叹息一声,坐下来伸手揽住乐昌:“要不要我帮乐儿出谋划策?”

    “不好!”萧湘和尉迟炽繁异口同声。

    这个家伙棋术不好,棋品也差,每一次下错了都要耍赖不说,要是谁不让着他,晚上还少不得折腾,萧湘当然不想看李荩忱“丑恶”的嘴脸,而尉迟炽繁也不想让自己处于两难的地步。

    乐昌勉强笑了笑:“没事的,夫君放心。”

    “他帮你下我们才不放心呢。”萧湘嘟囔一声,被李荩忱赏了一个脑锛,当即捂着小脑瓜凑到乐昌身边,“乐儿姊姊你看,夫君就知道欺负人家。”

    乐昌无奈的看了李荩忱一眼,李荩忱哼了一声:“自从有了你和繁儿,这丫头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当初的萧湘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见了李荩忱便是手足无措,哪里有胆量这样屡屡挑衅李荩忱的权威。不过李荩忱也知道,这丫头毕竟年少,心智还没有成熟,一旦察觉到李荩忱以及乐昌他们都没有恶意,自然而然也就不再装作大人的样子。

    乐昌笑着护住萧湘:“夫君可是口口声声说的湘儿年少,年少就应该有年少的心态。”

    李荩忱趁着乐昌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在她的唇上重重印了一下,乐昌又惊又羞,而李荩忱伸手点了点萧湘的额头:“这就是你庇护这个小丫头的惩罚。”

    萧湘笑嘻嘻的说道:“夫君这句话可说的不对,你这明明是奖励。”

    乐昌终于忍不住了,伸手去挠萧湘的咯吱窝,两个人笑着滚作一团。而李荩忱一摊手,真的是塑料花姐妹情,紧接着他的目光就落在了尉迟炽繁身上。

    “夫君?”感受到了李荩忱的目光不善,尉迟炽繁下意识的缩了缩身子。

    “长夜漫漫,枯坐无聊,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夫君想要玩什么?”

    “伸出手,”李荩忱笑着说道,“来,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啵啊,啵啊”

    看着李荩忱嘟起的嘴,尉迟炽繁觉得自己就像是大灰狼爪子底下的小绵羊。

    “东七下。”萧湘打了一个哈欠,拽了拽被子,躺在李荩忱的腿上。

    “东七下,你是小傻瓜。”李荩忱哈哈大笑,他的手中拿着一个小时候经常玩的“东西南北”,这么长时间没有叠,不想自己竟然还记得,这个时候反倒是成了解闷的办法。

    萧湘伸手掐了一下李荩忱,李荩忱准确的躲了开来,笑着说道:“明明就是你自己说的。”

    当下李荩忱不跟小傻瓜纠缠,直接看向旁边的乐昌:“乐儿?”

    “南三下。”

    “哈,真心话。”李荩忱眉毛一挑,而旁边的萧湘和尉迟炽繁也都来了精神。

    乐昌苦着脸看向李荩忱:“怎么又是真心话,你是不是骗我?”

    李荩忱无辜的将“东西南北”放在她面前,重新做了一遍,正是“真心话”。乐昌想到刚才自己抽到的就是真心话,李荩忱这个家伙为了做示范,直接问她平时最喜欢穿的亵衣是什么颜色的,羞的乐昌半天说不出话。

    “轮到湘儿了,湘儿你问。”李荩忱伸手拍了拍萧湘挺翘的小屁股,趴在萧湘耳畔低声说了一句,萧湘俏生生的白了李荩忱一眼,一本正经的问道:

    “乐儿姊姊最喜欢什么姿势?”

    “什么?”乐昌怔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看到李荩忱坏笑的神情,刹那间明白过来,俏脸通红,“这是什么问题!”

    “让你说你就说。”李荩忱假装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乐昌瞥了一眼李荩忱,明明是你想知道的好吧,萧湘这个丫头还真是助纣为虐:“不行,换一个。”

    “是啊,湘儿妹妹,换一个吧。”尉迟炽繁也害怕这个问题等会儿再落在自己的头上。

    萧湘一下子腹背受敌,不满的看了李荩忱一眼,旋即笑着说道:“那好吧,乐儿姊姊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这个问题虽然也很劲爆,但是比刚才的好多了,乐昌迟疑片刻,幽幽的看着李荩忱:“这个得问夫君了。”

    “都好,都好。”李荩忱尴尬一笑。

    没有拿捏住乐昌,萧湘顿时又有气无力的趴下,而尉迟炽繁沉吟片刻:“西十下。”

    “大冒险!”李荩忱的笑容愈发邪恶。

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

    “征东大将军萧世廉恭贺殿下新年快乐。”

    “征南大将军裴子烈恭贺陛下新年快乐。”

    站在门口的侍卫高声唱名,一队一队的亲卫将从各地送过来的献礼抬进屋子,可是原本准备的偏殿根本不够用,所以无奈之下乐昌只能一边组织人手去清扫几个封存的宫殿,一边暂时让人先把这些东西堆放在院子里,当然了另外一边的库房中,尉迟炽繁和萧湘正忙着将皇家的赏赐分发下去。

    “殿下,新年快乐。”萧世廉哈哈笑着大步走进来。

    李荩忱笑着回礼,跟着萧世廉的李怜儿和李荩忱寒暄两句便去了偏殿找乐昌和萧湘她们,而萧世廉微笑着说道:“战报收到了吧?”

    李荩忱微微颔首,荆州水师撤回狼尾滩,再三表示对巴蜀并无敌意。显然陈叔坚和萧摩诃在发现了李荩忱根本并不害怕大打出手的时候,自己先认怂了。

    “这也在情理之中,世道艰难,这个年,大家还是尽量过的轻松一点儿吧。”李荩忱喃喃说道。

    “我们还要等多久,明年,还是后年?”萧世廉低声问道。

    李荩忱默然良久,低声说道:“看今年的情况,北方战事结束,不知道杨坚和宇文宪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

    “那就更应该速战速决。”萧世廉紧跟着说道,“如果继续拖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引来北方的进攻,到时候我们两线作战压力更大。”

    李荩忱凝神看向萧世廉,这个道理他并不是不明白,可是现在的巴蜀几乎已经榨干了最后一点财力和物力,如果想要发动战争并不是不可能,但是李荩忱没有办法承担失败了之后的后果,因为那将意味着整个巴蜀的经济都会崩溃。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蜀汉并不是没有走出去的机会,只可惜密集的北伐和接二连三的失败已经让富庶的巴蜀也入不敷出,最终战争已经变成了制约巴蜀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奇才也无力回天。

    因此李荩忱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机会只有一次,他必须要集中所有的力量,一鼓作气抢在北方内战结束之前拿下江南。

    这个时机,还真是难把握啊。

    “我们必须要加强和吴惠觉那边的联系,他们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线,钟离和梁郡等地必须要守住,进可以逼迫广陵,退可以把守淮南。”李荩忱斟酌说道,“如果可能的话,今年必须要动手。”

    萧世廉郑重的一点头:“世忠,我们信任你的判断。”

    李荩忱不由得微微一笑。萧世廉这家伙在表达了忠诚的同时,也给了自己好大的担子啊。

    “殿下,孝穆公在外求见。”李平快步走过来。

    李荩忱和萧世廉对视一眼,李荩忱一点头:“走,我们看看这位老爷子想要说什么。”

    这个新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欢喜的,比如巴蜀在庆祝难得的和平,北周内战的双方也在抓紧趁此机会喘息和舔舐伤口,但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站在信州破旧的城墙上,陈叔坚静静看着大江浩浩荡荡向东而去。

    荆州水师撤回了狼尾滩,默许李荩忱进入三峡,如果是之前的陈叔坚,是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的,但是现在的他,却只能咬着牙同意。

    面对顺流而下,而且装备了新式战船的巴蜀水师,荆州水师在主力未到的情况下,只有退让。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身后的威胁,让陈叔坚现在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巴蜀这边。

    陈叔陵的再一次上位让陈叔坚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毕竟陈叔陵的心狠手辣陈叔坚可是很清楚的,虽然不知道江总和孔范这几个人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竟然将这个家伙放了出来,但是陈叔坚知道,陈叔陵接下来肯定要对他和萧摩诃不利,更重要的是以江总和孔范这两个人平庸的能力,想要制约陈叔陵简直是痴人说梦。

    太子殿下怎么会看重这两个家伙的,真的是糊涂啊。

    萧墙之祸,从古至今都是让一个王朝快速崩塌的最可怕的原因,且不说别的,就看看北方的北周,随着杨坚和宇文宪的反目成仇,原本击破北齐、正是如日中天的北周,现在已经沦落到了什么地步,若是南陈再出现萧墙之祸,那么到头来便宜的只可能是李荩忱。

    陈叔坚从不相信这么短时间的闭门思过就能够让陈叔陵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陈叔陵对于皇位的野心可是人尽皆知,这个家伙又是出了名的胆大包天,当初甚至都有胆量派出死士刺杀从北方归来的萧摩诃,谁知道未来有一天他会不会直接对陈叔宝下手?

    因此陈叔坚不敢在信州这里多呆,他原本期望着能够通过荆州水师来威慑一下李荩忱,这样就可以回身解决建康府的事情至少现在父皇还在,大势如此,如果能够得到陈叔坚和萧摩诃麾下军队以及水师的支持,那么陈顼振作起来重新拿下陈叔陵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

    陈叔坚看着滚滚流淌的大江水,李荩忱的反应让他很吃惊,不过这倒也在意料之中,李荩忱从来都不是一个胆小的人,有这样的统帅自然就有这样的将领,因此李荩忱麾下的水师就算是只有几片舢板,恐怕也敢划着来和荆州水师对峙,但是真正让陈叔坚感到担忧的是,来和荆州水师对峙的可不是舢板!

    那看上去要比荆州水师的楼船大上整整一圈的巨大战船,船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武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足够让荆州水师丧师直接进攻的勇气。

    陈叔坚不知道李荩忱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打造出来这样的战船的,但是经历过战阵的他能够感受的出来,这些战船几乎就是为了击破荆州水师而打造,换句话说李荩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积蓄力量,当再过几个月、几年,或许江面上就不再是区区几艘,而是铺天盖地。

    可是南陈呢?

    荆湖和淮南的丰腴之地现在都已经不在手中,南陈现在能够掌握的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江南,通过刚刚从废墟上站起来的江南,南陈又哪里有余力供应水师打造新战船,要知道广陵到建康府一带能够应对北方威胁的军队还没有组建起来呢!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讽刺

    对于吴明彻和徐陵,陈叔坚倒是并不怨恨。

    因为他也知道,现在的南陈已经是风雨飘摇,张牙舞爪的外敌、乌烟瘴气的朝堂,如果陈叔坚并不是南陈的皇子,那么说实话他一刻都不愿意在这里多呆,因为注定了不会贤明的太子让他们根本看不到出头之日,说不定稍有不慎就是家破人亡,弘农杨氏杨的前车之鉴可是活生生摆在这里的,而宇文宪无疑又做了一个很好的楷模。

    这两个老贼在最后时刻显然并不打算和南陈共患难了,而在他们的影响下,南陈的局势必然会更加艰辛。

    脚步声在身后响起,萧摩诃穿过萋萋荒草,走上城墙,江风吹卷他的披风,这个支撑起南陈半边天的大将军,此时看上去苍老了很多,眉眼之间写满了疲惫神色。

    而实际上相比于萧摩诃,这几天奔波于狼尾滩前线的陈叔坚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李荩忱不好对付啊,”陈叔坚苦笑道,“我们无法震慑李荩忱,又应该如何回头去对付陈叔陵?”

    来到荆州之后,陈叔坚发现命运总是那么的可笑。原来他认为萧摩诃应该是绝对不可靠的人,甚至怀疑萧摩诃只是草草的在狼尾滩安营扎寨不过是想要敷衍朝廷,可是在真的见识到了李荩忱手下的实力之后,陈叔坚方才意识到萧摩诃这样做无可挑剔。

    虽然南陈现在在荆州屯驻了大军,但是这一支大军根本就不是拿来进攻的,而是应该用来防御李荩忱顺流而下的!如果想要进攻巴蜀,那么恐怕得再来十万人才够!

    而萧摩诃将军队驻扎在狼尾滩,也不是和很多人想象中那样为进攻巴蜀提供跳板,而是能够在李荩忱进攻的时候起到预警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炮灰。

    即使是这样,为了能够让这些炮灰起到应该的作用,萧摩诃依然调动了荆州的精锐兵马和荆州水师的部分主力。否则李荩忱那一支实力强大的水师一下子冲出狼尾滩,恐怕这一支军队是怎么被消灭的都没有人知道。

    想到这里,陈叔坚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真的是可悲啊,想当年太祖武皇帝何等的威风,哪怕就是几年前,南陈横扫淮南、奇袭荆州,也是风头无二,谁想到沧海桑田,不过转瞬!

    时至今日,南陈皇室已经开始勾心斗角,真正在阻拦李荩忱的,竟然是南陈朝廷最怀疑和最提防的人。

    真的是讽刺。

    萧摩诃并没有在乎陈叔坚的神情,他本来就不是一个习惯将别人的看法放在心上的人,当即笑着说道:“事情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艰难,看看这个。”

    一边说着,他一边将手中的一封信递给陈叔坚:“这是刚刚从秭归那边送过来的信,乐昌殿下给长沙王殿下的家书。”

    “乐昌的信?”陈叔坚吃了一惊,将信将疑的接过来,信件上的火漆尚且完好,而上面也的确是乐昌那在皇室之中有口皆碑的娟秀字体。陈叔坚急忙将信件拆开,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便伸手递给萧摩诃,“大将军也看看。”

    萧摩诃这才接过来,有些惊讶:“李荩忱并不想要和我们打?”

    “准确的说是现在不想和我们打。”陈叔坚斟酌说道,“显然李荩忱现在还想积蓄兵力。”

    “这不是什么好事。”萧摩诃叹息一声。

    李荩忱现在已经展现出来足够强大的力量,如果再给他一定的时间,那么只能意味着南陈将会在未来面对更大的压力。可是现在的陈叔坚和萧摩诃还有别的选择么?

    陈叔陵在朝堂上已经跳的越来越欢,继续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甚至断掉兵员和粮草补充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现在他们两个必须尽快和李荩忱达成一致,然后至少要有一个人返回建康府去对付陈叔陵。

    “饮鸩止渴啊。”陈叔坚苦笑一声。

    现在接受李荩忱的条件,或许只能让南陈的灭亡延缓一些,但是还有别的选择么?至少只是唯一能够解决现阶段问题的办法,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把狼尾滩的人再撤走一半吧,”陈叔坚叹息一声,“现在我们可是有求于人啊。”

    萧摩诃微微颔首,而陈叔坚斟酌说道:“某即日就返回建康府复命,这里就交给大将军了。”

    萧摩诃诧异的看向陈叔坚,陈叔坚目光坚定,这个时候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无条件的信任萧摩诃。

    萧摩诃旋即郑重的点了点头:“殿下放心,那建康府那边就要多多拜托殿下了。”

    两人站在城头上相互作揖。

    呼啸的江风吹卷衣袖,平添几分悲壮。

    “陈叔坚返回建康府了,”李荩忱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说明他已经和萧摩诃达成了共识,现在要返回建康府对付陈叔陵。”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我们不会打起来了。”萧世廉直接察觉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反倒是轻轻松了一口气,且不说现在的巴蜀本来就不容许一场大战,就单单是他自己,真的要和自己的父亲打仗,也不可能兴高采烈。

    更不要说萧摩诃本来就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手。

    李荩忱微微颔首,旋即说道:“这是给我们的机会,也是给陈人最后挣扎的机会,若是陈叔坚对付不了陈叔陵,那么可就好玩了。”

    顿了一下,李荩忱看向萧世廉和韩擒虎:“尽快将军队调动南下吧,提前在巴郡那边进行抢滩训练。水师接收新战船的队伍也已经在那里了,你们要抓紧让士卒适应水战。”

    萧世廉和韩擒虎不敢怠慢,急忙答应。

    而李荩忱扭头看向旁边的姚察:“学院组建的怎么样了?”

    “现在基本屋舍等都已经到位,教书的先生也已经招募到了十余位,多数都是孝穆公的旧识,有孝穆公做单吧,应该可以放心,”姚察急忙说道,“按照学院的计划,春耕之后就会招生。”

    李荩忱微微颔首:“趁着这一段时间你们一定要到周围城里乡下走一走,某也会派遣官吏配合你们,要把学院的好处宣传下去。”

    “遵命!”

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钱

    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重视的,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学习对于一些贫苦家孩子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导致很多贫苦人家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毕竟从来没有官府会这么好心的给百姓子弟提供这个机会。

    因此还是很有必要将官府的政策宣传下去的。

    想到这里,李荩忱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这一切当然也是在以自己的信誉作担保。不知道自己的信誉还要被用去担保什么事情多少次,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经历了乱世的百姓对于朝廷实在是没有多少信任,在他们看来朝廷如果不剥削他们就算好的了,怎么还能奢望朝廷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

    而李荩忱个人就不同了,李荩忱的惠民政策可都是实打实落实下去的,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本身作为一个常胜将军,在民间已经是英雄人物般的存在,百姓对于他的话自然多是信服。

    包括之前的钱庄也是在以李荩忱的信誉为基础,否则各大世家必然不会对钱庄如此支持。

    想到这里,李荩忱紧接着看向唐亦舜:“现在钱庄建设的怎么样?”

    显然这是一件令人顺心的事,唐亦舜笑着回答:“殿下还请放心,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等到春耕前后,成都这边的钱庄也能运行,现在倒是得担心钱币的铸造能不能跟得上的问题。”

    李荩忱微微颔首,既然使用钱庄,那就意味着钱币的样式必须要统一或者局限在几种,可是乱世之中很多地方的商贸都已经沦为以物易物,甚至就算是使用钱币的地方,也多数都是当地政府甚至是商贾自己铸造的钱币,分量和样式都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统一货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南部郡、巴郡等地的钱庄却已经开始以等值的方式回收货币,因为有官府和当地世家带头行动,再加上大多数的钱币实际上都在世家和商贾手中,平民百姓手中的很少,所以钱币的回收尚且算顺利。

    但是毕竟钱币回收之后再铸造还是需要一定的耗费的,并且新铸造的钱币都要统一大小规格和重量,和原来那些单薄如纸却能够一个顶十多个甚至成百上千个普通铜币的“大泉当十”、“大泉当千”(作者按,古代钱同泉)必然不一样。

    这就意味着这个过程中官府需要补充更多的铜不说,还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融化和重新铸造过程。

    因此现在钱庄并没有贸然向北挺进,这也有以巴郡和南部郡一带作为实验的意思。

    “循序渐进,切不可慌张。”李荩忱微微颔首。现在工坊的产能不足,所以这些问题短时间内还是很难解决的,同时矿产的缺少,也只能期望南中那边可以有一些新的发现。根据李荩忱的记忆,贵州这一带可是有铜矿的,只不过以现在的勘探技术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罢了,不过好在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铜已经足够解决巴蜀内部的钱币铸造问题了。

    唐亦舜急忙说道:“还请殿下放心,新的铸币工坊已经开始建设,随着钱庄在巴郡那边试行,新的铜钱也会先一步在巴郡试行,另外我们也在积极联系关陇世家和汉中本地的世家,在今年之内一定会在汉中等地组建新的钱庄。”

    唐亦舜也不傻,有官府的信誉作为担保,钱庄的重要性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基本有钱庄的地方就意味着钱财的流动,而钱财的流动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巴蜀的核心可不是在巴郡,而是在成都,李荩忱绝对不会允许钱庄局限在巴郡,迟迟不北上,这样就会导致巴郡成为巴蜀经济发展的重心,而峡江唐氏无疑就会掌握巴蜀的经济命脉,这是李荩忱以及其余的北方、东南等世家都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与其等着李荩忱下手,还不如自己抓紧积极向北拓展,有钱大家一起赚总比被针对来得好。

    当然对于李荩忱来说,巴郡绝对是一个值得建设和发展的地方,毕竟相比于成都,这里更靠近荆州,同时向南也利于李荩忱掌控南中,如果不是崎岖的地势限制了城市的发展,那么李荩忱倒是并不介意全力打造一个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至于峡江唐氏的忠诚,他倒是从来不怀疑,这主要还是因为峡江唐氏虽然在巴郡一方呼风唤雨,但是相比于北方关陇集团以及东南士族来说,实在是太弱小了,把峡江唐氏推到和关陇集团、东南士族同样强大的位置上,对于李荩忱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

    唐亦舜、唐正良这些峡江唐氏的掌门人都不是傻瓜,该做什么他们心里面应该清楚。

    “春耕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李荩忱紧接着将目光转向唐正良,春耕实际上才是他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春耕成功的话,那么李荩忱就有了足够征战天下的资本,而如果春耕出现什么差错,李荩忱就只能继续再等一年。

    民以食为天啊。

    “全部安排妥当了,等到元宵节后就可以着手布置,到时候殿下应当祭拜天地、击碎春牛。”唐正良站起来,胸有成竹。

    “好!”李荩忱一点头,很是满意,而唐正良也悄悄松了一口气,殿下对春耕的重视大家都清楚,若是自己搞出来什么差错,这仕途恐怕就要到头了。

    “除了春耕之外,某最担心的就是南中,因为我们无疑是在开拓一片新的土地。”李荩忱话锋一转,目光也紧接着落在杜齐的身上。

    相比于当初的那个敢打敢冲的少族长,现在的杜齐看上去无疑成熟了很多,而久在南中奔走,也让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看上去颇有几分威风。

    现在李荩忱所掌握的和南中几乎所有的联系都是杜齐一手促成的,而也正因为杜齐身为巴人首领的身份,也让南中各个部落天然的亲近他。同时杜齐也很聪明的在为南中带去了实打实的好处,比如金银,又比如工匠之外,还积极的帮助他们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

    这些南中部落在蜀汉灭亡之后,骤然离开了华夏统治、一切基层组织都已经完全混乱,甚至归于野蛮。

第九百五十八章 归化

    对于这些南中部落来说,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帮助他们规划好了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未来,那么他们不介意听从这个人的领导。

    毕竟经历过了曾经的和平和繁荣,谁都不想再过茹毛饮血的日子,更何况这个人还有这和他们差不多的出身,既然李荩忱能够善待甚至曾经抵抗过汉人和鲜卑人的巴人,自然也可以善待他们这些在季汉时代开始就乖乖听命的南中部落。

    杜齐急忙起身说道:“我们已经向南联系南中蛮,向东联系武陵蛮,向东南联系越人,除了越人那边反响不大之外,武陵蛮和南中蛮都愿意听从殿下的调遣、归于王化,更重要的是跟随我们的队伍进入南中的工匠已经发现了多处矿藏,因此属下认为我们应该尽早建立对南中的统治,至少要像之前的季汉那样建立对南中重要地区的统治,将南中的物资运输和经济都掌握在手中,同时将南中部落的人转化为我们的兵员。”

    李荩忱微微颔首:“辛苦杜卿家了,这一趟南中之行,你功莫大焉,之后有没有兴趣继续在南中奔走?”

    在座的众人微微惊讶,李荩忱筹功一向不可以说不丰厚,但是不管怎么说杜齐都是巴人出身,很多汉人官员现阶段对于巴人还有保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

    这也不怪他们,主要还是因为两晋南北朝以来,华夷之辨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五胡乱华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对于汉人的大肆屠杀,让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自然而然的对异族很是警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也不相信一个其他民族的人会真心地服从于本民族的政权。

    这种观念一直到隋唐时期的民族新的大融合才有所改变,但是至少在现在,唐亦舜、萧世廉这些人对于巴人还是抱有警惕的。

    李荩忱刚才这句话说出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让杜齐来担任巴蜀在汉中的都督,这可就意味着将巴蜀的南部彻底交付给一个巴人了。且不说现阶段南中对巴蜀重要与否,这都意味着杜齐正式进入了巴蜀的统治高层,再加上在军中也有一席之地的李迅以及其余巴人军队,巴人八部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团体。

    李荩忱目光一冷,在面带迟疑神色的众人身上扫过,他们的心思李荩忱又如何不明白,但是李荩忱必须要从现在就改变这种想法。

    一来巴人本来就和汉人的来源差不多,甚至其中还有很多都是因为逃避战乱而躲入深山的汉人,如果单纯因为名字上的不同就一味的打压,那么只会导致更多的矛盾。

    二来李荩忱必须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北方大多数土地都在鲜卑民族的统治之下,甚至还有不少汉人都接受了鲜卑化,比如杨坚就有一个鲜卑名字普六茹。

    而这就意味着以后李荩忱北上,就自然要面对很多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如何将他们纳入整个整体之中,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和杀戮才是李荩忱必须要考虑的。

    比如现在正在西北为李荩忱发展经济的长孙晟,就是一个典型的汉化的鲜卑人,李荩忱用长孙晟的时候,背后就有很多不满的声音,不过事实证明长孙晟的确适合这个位置。

    李荩忱要做的是将这些心向着朝廷的人归化为有用的华夏人,而不是单纯的计较华夷之辨。

    历史上蛮夷族类对华夏做下的罪恶已经有人承担罪名,这一片经历了三百年战火洗礼和鲜血浸润的土地,需要的是各个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大唐之所以称之为大唐,不就是因为这一份包容性么?

    在李荩忱看来,归化异族可要比单纯的杀戮来的好。更何况换句不好听的话,对于一个文明和族群来说,最痛苦的并不是受到迫害和杀戮,而是之后再无这个民族的名字。当然这种阴暗的想法李荩忱是不会说出来的。

    见李荩忱目光冰冷,原本想要开口说话的唐正良、姚察等人都很聪明的闭上了嘴。既然如此,这件事就算是有了定论,杜齐感激的冲着李荩忱郑重一拱手:“必不辱使命。”

    微微颔首让杜齐坐下,李荩忱轻轻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说道:“今天虽然不算什么正式的朝会,但是趁着大家都在的机会,有一件事还得商量一下。”

    在来之前大家就已经听到了风声,殿下过了年之后就一直在研究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划,趁着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肯定会说这件事。

    实际上现在李荩忱治下的行政区划混乱也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李荩忱手中的土地有的是属于南朝的,有的是属于北朝的,还有蜀中这一块曾经几度易手的,南朝和北朝的行政区划本来就有一定的区别,而落到蜀中这里就更是混乱,以至于在李荩忱入蜀的时候很多地方的郡县划分都是犬牙交错。

    尤其是南陈的土地上还存在乔迁州府,而北周这边对于州府的划分又比较混乱,很多地方甚至一个州都没有旁边的郡大,一个郡都没有旁边的县大,而有的州因为太小没有郡,有的郡因为太大,在管理上完全按照州来处理,还有的郡因为比较小,内部已经不再设立县。

    比如巴蜀南部的白帝城到泸州一线,临江郡、南部郡和巴郡在行政区划上都属于郡,而泸州和合州应该属于州,可事实却是巴郡比这样的州实际的管辖区域还要大,而巴郡原本属于的楚州早就在李荩忱入蜀的时候便名存实亡。

    相反,南部郡和临江郡等地方,放在后世的范围,就是一个县的大小,可是却顶着和巴郡一样的郡的行政级别。

    不管这些问题是因为历史遗留还是因为当地的特殊情况,无疑都在官员委任的时候带来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让人根本无法判断一个州的刺史和一个郡的郡守到底孰大孰小。

    可以说汉代建立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机构已经完全被打乱。

    为了暂时解决这个问题,南陈和北周实际上都是采用的委任都督的方式。

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区划

    委任都督的方式在汉末就已经比较常见,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都督主要都是掌管军事,比如著名的东吴大都督周瑜。

    但是到了现在,所谓的都督军事,实际上是把当地的军政全部都交给了都督。比如之前的吴明彻都督淮南军事的职务,也就等于将淮南各处州府的军事和民事权力一股脑打包交给吴明彻,但是这种委任有点儿类似于后世清代的总督,毕竟只是战时才会用到。

    现在李荩忱也是在通过这种办法在管理,比如都督泸州的骆牙、都督襄阳的裴子烈等等,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个区域的政治和军事不可能长久以来全部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而如果不设立这个职务的话,地方的州府又是一盘散沙。

    因此李荩忱必须要考虑建设新的行政制度,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方行政的混乱程度。

    趁着现在春耕还没有开始,李荩忱自然是打算将这个提上议程。

    在李荩忱看来,真正合适的行政区划当然还是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如果是两级区划的话,无疑会划分的过于细密,现在的李荩忱也没有精力处理每一个郡的事情,所以还是要建立比郡高一级的行政单位。

    “巴蜀、南中、汉中、西北还有襄阳,我们的地域已经足够大,也是时候统一郡县的划分和管理,”李荩忱斟酌说道,“尤其是巴蜀内部已经平定,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郡县划分,那么政策很难按部就班的下发下去,无论是我们耕种政策还是钱庄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完整和合理的州、郡和县的行政结构。”

    唐亦舜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问题他们当然也都清楚,李荩忱现在的后方已经稳定下来,如果继续使用这种很不合理的制度自然不切实际。

    按照李荩忱的想法,自然还是州-郡-县的制度最为合适,这和后世的省市制度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汉代的时候州刺史还没有这么大的实权罢了,只是起到一个监察的作用,但是李荩忱不介意提高他们的民政权力,但是这个提高仅仅局限在民事上,不可能有如汉代末年那样将一个州的军政权力全部下放。

    但是李荩忱还是想要听听其余人的意见,事实证明一个有效的从上到下的改革不可能只是一个人的一意孤行,必须要积极的吸取多方意见,换句话说知道要保证大家的部分利益,才能够获得支持。

    没有这些臣子的支持,李荩忱就算是想要改革,也只会发现自己的政令根本影响不到地方。

    “臣以为现在的我们正是难得的休战时期,所以趁此机会改良行政制度是合适的。”唐亦舜站起来朗声说道,“但是也不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来是因为现在我们的人才尚且不足,很多偏僻的郡县甚至是一个人担当两三个地方的管理,二来是襄阳、白帝城和汉中等地尚且属于前线,此时大规模改革,很有可能导致军队和地方的矛盾或者混乱,给敌人可趁之机。”

    “司徒(作者按:唐亦舜官职,管民政,依南朝官制)所说无差,”姚察沉声说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而属下认为唐公所说的也正是我们这一次需要集中解决的。”

    唐亦舜皱了皱眉,自己指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想告诉李荩忱在现在进行改革的话,很有可能带来的隐患,毕竟现在峡江唐氏等巴蜀世家因为从龙早的缘故,所以在地方行政上还是占据有很高的份额的,这也是因为当初李荩忱根本无人可用,自然就只能先抓着这些世家的子弟补充上去。

    现在唐亦舜并不能确定李荩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就不敢确保会不会触动到巴蜀世家的核心利益。随着东南士族和北方世家的进入,巴蜀世家必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发展,但是至少巴蜀地方上的行政是他们得以在这个团体之中立足的根本,如果连这个都要被削弱的话,那巴蜀世家可就要边缘化了。

    从心底问,巴蜀世家和姚察往日无仇、近日无冤,这个家伙不会在这个时候发难,除非是背后受到了徐陵等东南士族的指使。尤其是姚察一向是寡言少语的人,如此积极地跳出来唱反调,更是让唐亦舜不得不怀疑这一点。

    唐亦舜等人微妙的神情变化李荩忱也看到了,不由得笑了笑,姚察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看来还得试探一下:“那姚卿家觉得应该如何改进?”

    姚察沉声说道:“首先第一个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个人担任好几个地方的县丞,主要原因就是殿下所说的行政区划实在是混乱,很多县地处偏远、人口稀少,但是地域却并不广阔,还有一些县,其土地和周围的郡县犬牙交错,为了方便管理,委派一个人管理两三个地方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取消掉这些不必要的行政区划,将这两三个县合并为一个县,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郡和州。”

    顿了一下,姚察直接从袖子之中掏出来一份奏折:“这是属下考察前梁和周人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规划总结出来的划分方法,其中还包括属下针对现在巴蜀的行政区划做出的建议,恳请殿下过目。”

    李平急忙去将奏章接过来,李荩忱打开看了一眼,里面密密麻麻写的倒是真的详细。不得不说姚察是史官出身,在追溯历史方面的确有先天的优势。

    而姚察接着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属下认为现在实际上不需要考虑,虽然是想要实行新的行政制度,但是这行政制度的可行与否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的,因此我们不妨先挑出来一块地方进行尝试,这样就算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也来得及改正。”

    “而本身就处于前线的巴郡、汉中等地,属下认为不适合作为尝试的地区,就算是以后开始落实,我们也要将前线的州府分隔开来,前线州府的一切行政管理应当维持现状、以免生乱,我们针对的应该就是后方已经稳定的州府。”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129/ 第一时间欣赏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作者:然籇所写的《权倾南北》为转载作品,权倾南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权倾南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权倾南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权倾南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权倾南北介绍: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即将完本,可以先品鉴哦权倾南北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权倾南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权倾南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