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摇滚教父TXT下载摇滚教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摇滚教父全文阅读

作者:黑色贝斯     摇滚教父txt下载     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62章 人情和筹码

    “歌曲开始,一段精彩的木吉他分解和弦拉开了歌曲的序幕,在这里,圣-安迪第一个和弦没有用传统的第一把位的am和弦,而是使用了第五把位的和弦,使音色更为亮丽而又不失哀怨,接着一个am7和转位大c和弦紧跟着大d和大f和弦,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就展现在大家得面前了,简单而又有力,为整首歌曲得气氛进行了铺垫。

    …………

    整首歌曲从慢到快,从轻到响,最后复归与平静,他们把整首歌演绎得出神入化,情绪控制也恰到好处,激情四溢的吉他的solo更是为这首歌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毫无疑问,《天堂的阶梯》配得上一个五分(满分五分)的评价。

    《芝加哥太阳报》,史蒂文-蒙哥马利。”

    卧室里,一名头发染成粉色的朋克少女坐在床边,放下手中的报纸,问道:“这是第几个五分了?蒙哥马利对你们还真是偏爱。”

    从乐队成立早期开始,在西奥多的推动下,当时的唱片合约方二十世纪娱乐就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对以史蒂文-蒙哥马利为首的一批乐评人进行公关。

    不过从乐队的唱片合约转入到mad唱片之后,就减少了这方面的开支。

    不是因为吝啬,而是没那个必要。

    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亦或是传统的畅销小说界,评论家们的影响力都在逐步降低,这是互联网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的时代里,评论家们对市场的影响力很大,是因为公众没有自己的发声渠道,在决定为某一部作品掏钱之前,只能从广告和评论家们的评论中获取信息。

    如果买回去之后感到后悔,也只能告诉身边的朋友,而无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张专辑就是一坨屎,千万不要为它花二十美元”。

    而现在,互联网给了公众这样一个渠道,想知道一张专辑是否受到好评,去任何一个主流音乐平台上看歌曲下方的评论就知道了。

    自然而然,评论家们对市场的影响力就降低了许多。

    其它领域的评论家过得如何,罗杰不是十分清楚,但在乐坛,就算是史蒂文-蒙哥马利这样的顶级乐评人,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记不清,大概有十几个吧。”

    罗杰赤|果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双手交叉在脑后,开口道:“现在已经不是乐评人的时代了,没必要太在乎那帮人的看法,歌迷们购买一张专辑只会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不是某个评论家给它打了满分。”

    有一个很讽刺的现象是,虽然乐队减少了在乐评人身上的“公关开支”,但那些乐评人们却恨不得将罗杰三人的作品捧到天上去。

    尤其是《摇滚圣经》系列,从第一部《波西米亚狂想曲》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先导单曲《天堂的阶梯》,每一部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比如说,在史蒂文-蒙哥马利的专栏当中,仅仅只是四部《摇滚圣经》,就“诞生”了超过十首满分评价的单曲。

    似乎是觉得自己的话有误导的嫌疑,停顿了片刻,罗杰又说道:“格莱美依然是乐评人的地盘,虽然他们对格莱美的影响力也在不断降低,但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如果你对格莱美有想法,可以考虑在乐评人身上适当投资。”

    乐队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彻底中断乐评人方面的公关开支,原因就在于此。

    明星们和评论界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默契,对格莱美有兴趣的大牌明星,必须要适当地给乐评人们一定的好处。

    这里的好处,大多数时间里是指现金,比如说这篇刊登在《芝加哥太阳报》上的专栏文章,就价值三十万美元。

    当然,对格莱美没兴趣的纯商业明星,或者是不可能得奖的小明星,就没必要去花这笔钱了,评论界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形式上的帮助。

    这帮老家伙们虽然已经快要被时代所淘汰,但毕竟还没有彻底被淘汰。

    虽然这是迟早的事,但罗杰三人绝对不会做这个出头鸟。

    如果谁先砸掉这帮老家伙的饭碗,一定会受到极为强烈的反扑。

    左右不过是一年两三百万美元的开销,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

    “我的经纪人建议我竞争明年的格莱美。”

    雷蒙娜-拉维尼伸了个懒腰,抱怨道:“我觉得肯定争不过你们,打算集中资源,专攻最佳摇滚女歌手。”

    她确实是在抱怨。

    《我的大团圆结局(my.)》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很出色,也让加拿大女孩认为这是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

    三大通奖不必去想,那是大牌明星们角逐的舞台。

    但摇滚类的分类奖项,总归是可以争一争的吧?

    谁知,刚刚和经纪人确认了这一目标,连公关奖项的团队都找好了,定金也预付了,却得到一个让人感到“惊悚”的消息。

    罗杰打算用《滚石》专辑横扫2005年格莱美!

    在雷蒙娜-拉维尼想来,所谓的“横扫”,就是拿下一切有可能拿下的奖项。

    很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无论罗杰的计划能否成功,都意味着在这个颁奖季里,双方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和罗杰三人这种“怪物”竞争?

    只是想一想,雷蒙娜-拉维尼就觉得人生无比的灰暗,连半点希望都看不到。

    “我们的目标是年度专辑和最佳摇滚乐队,如果有可能的话,年度制作和年度单曲也会尝试着竞争。”

    罗杰清楚女孩的想法,开口道:“原则上来讲,很少会有一张专辑同时获得年度专辑和分类最佳专辑的奖项,单曲也是同理,所以我们不存在冲突。”

    同时获得年度专辑和分类最佳专辑的,并非没有先例,但却极为罕见。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张专辑获得了年度专辑,就默认放弃了分类专辑奖项的竞争。

    除非这张专辑出色到不给它颁奖,格莱美就会失去公信力的程度,又或者是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前者在格莱美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至于后者,更加不可能和《滚石》这张专辑扯上任何关系。

    至于说用反战主题的《郊区的耶稣》去冲奖……

    得了吧,按照现在的大选局势来看,象党的鹰派获胜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别看北美整天喊着言论自由,其实政.治风向那一套,一点都不比不可描述国度逊色,玩得无比顺溜。

    与其去博那不足百分之十的几率,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将《滚石》作为冲奖的唯一选择。

    至于《郊区的耶稣》,直接放弃申报,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用《滚石》去冲击年度专辑和年度制作,用《郊区的耶稣》竞争摇滚类的分类奖项?

    这看起来很美好,但却很有可能导致支持乐队的会员们分散选票,然后一无所获。

    若是出现了这种情况,那才是真的搞笑。

    “年度专辑……多久没有摇滚专辑拿到这个奖项了?十年?”

    女孩的语气有些古怪:“专辑类的奖项我没什么希望,那张专辑其它的歌是什么水准我心里有数。”

    《我的大团圆结局》这张专辑中,只有这一首歌的质量算得上优秀,其它歌的质量都要差一些。

    虽然没差到低于水准线以下的程度,但也远远称不上出色。

    这样一张专辑,想要竞争格莱美,难度还是大了些。

    雷蒙娜-拉维尼的目标只是定在了单曲类奖项上面。

    至于最佳摇滚女歌手,纯粹是因为没什么强力的竞争对手,只要表现稍微出色一些,就具备竞争这个奖项的可能。

    毕竟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出色的摇滚女性实在是太少了,几乎和圆滚滚一样稀有。

    并非女性不能在摇滚领域获得较高的成就,事实上,顶尖的摇滚女明星也是有不少的。

    例如有着摇滚教母之称的蒂娜-特纳(tina-turner),最巅峰的时期几乎可以和猫王并肩。

    若非过于混乱的感情生活使得这位摇滚教母迅速堕落,或许就没有后来那些天后们什么事了。

    而融合了摇滚和流行的超级天后麦当娜,更是八十年代中绝对的乐坛第一巨星。

    但若是真的细数下来,就会发现,在真正出色的摇滚音乐人中,女性占据的比例实在太低。

    在罗杰的印象中,八十年代之后,称得上优秀的摇滚女歌手,一只手就数的过来,其中还有一半是某支乐队的成员。

    至于最近的这一年……

    至少在北美,雷蒙娜-拉维尼就是摇滚女歌手中最出色的那几个人之一。

    虽然有一个“之一”,但在彼此硬实力上相差不大的时候,比拼胜负的关键就在于那些场外因素,而不是谁的作品更出色,谁的影响力更大。

    在格莱美的竞争当中,有一个最为简单的原则。

    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某位明星的公关经费远远超出其竞争对手,那么只要没有被格莱美的大部分会员所厌恶,胜率也会和经费一样,远远超出其他人。

    想到这一点,罗杰很干脆地问道:“你准备在格莱美上投入多少钱?”

    “两百万美元,外加接下来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

    女孩的脸上明显有着疑惑,但却没有问罗杰的目的,很干脆地说道:“两百万美元里,我自己出一半,公司也会出一半。”

    作为一个二线歌手,在格莱美上投入两百万美元,这已经是不低的开支。

    甚至可以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对于明星们来说,尤其是女明星,虽然收入不低,但开销也同样惊人。

    不花出大笔的美元,怎么可能保持在人前的时候永远光鲜亮丽?

    事实上,对于很多算不上大牌的明星来说,入不敷出才是常态。

    不需要专门去调查,罗杰也可以大致猜测出来,加拿大女孩的竞争对手们,在格莱美的公关上,投入的经费大致也就在这一档次,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或许有个别人花的钱会多一些,但最多也就是三百万左右这个数字,不可能会更高。

    毕竟都是同一个层次的明星,收入和开销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再考虑到成本和回报,不可能有人拿出巨额的经费砸在格莱美上。

    格莱美能够带来的无非就是名气,名气可以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粉丝和可持续的收入。

    归根结底,冲击奖项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当投入高于可预期的利润的时候,这笔投资,就会变得不值得。

    更何况,还存在着冲奖失败这个风险。

    也就只有那些早就不缺钱的大牌明星,才会仅仅只是为了提升名气,不惜成本地砸下巨额的公关经费。

    但也很少有人这么做,差不多十几年才会发生一次。

    “两百万美元吗?确实不算少了。”

    罗杰点点头,思考了片刻,开口道:“别的奖项我帮不了你,最佳摇滚女歌手这一块,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可以帮你拉到一部分选票。”

    加拿大女孩眼中露出惊喜,感谢的话语张口欲出。

    但还未开口,就被罗杰打断了:“你先想清楚再告诉我要不要这座留声机。”

    罗杰的话只说了一半,但雷蒙娜-拉维尼却明白了罗杰的意思。

    帮忙拉票可以,但只会帮一次。

    是要用在这一届格莱美上,还是用在其它地方,要女孩自己决定。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人情,用完了,也就没有了。

    以两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罗杰也只会帮她这么一次而已。

    至于以后,即使还会帮忙,那也是以mad唱片大股东的身份,为罗杰自己争取利益。

    后者,是要考虑成本的,力度自然有限。

    这个抉择不算困难,但雷蒙娜-拉维尼却犹豫了许久,才开口问道:“我可以要一张精品专辑吗?发行时间你说了算,唱片合约之内任何时间都可以。”

    这个回答有些出乎意料,罗杰诧异地抬起头。

    这个女孩,比罗杰所了解到的,还要聪明。

    不,应该说是精明。

    两人的目光对上,罗杰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也清楚了女孩愿意付出的筹码。

    犹豫了半分钟,罗杰点点头,开口道:“可以。”

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

    两周之后,《无名专辑》的第二支先导单曲《摇滚乐()》,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发布了免费的数字版本。

    至于实体专辑,考虑到成本和收益方面的问题,直接放弃。

    这个年头,单曲唱片,尤其是一张专辑的先导单曲,实体专辑的销量实在是不怎么样。

    前者往往会在一张唱片中收录复数个不同的版本,而后者则通常就真的只是“一首歌”。

    虽然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但在cd的时长上,前者显然更有“诚意”一些。

    就算是《天堂的阶梯》这种,有着广泛粉丝基础,又被歌迷们期待了很久的单曲,销量也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从第一个周末结束之后,销量就开始了大幅度的下滑,跌落到单日四十万张以内。

    过了第二个周末之后,这个数字又再次暴跌超过一半。

    两周下来,总共卖出了不到四百万张。

    以《天堂的阶梯》这首歌的受欢迎程度而言,这个成绩很难让人感到满意。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在公司发行部门那些专业人士的提醒之下,罗杰早有心理准备,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

    四白金的销量,对于绝大多数作品来说都算得上出色的成绩。

    但对于《天堂的阶梯》而言,却是绝对是失败。

    造成这一失败的原因,不是歌曲本身不够出色,也不是歌迷们不喜欢。

    仅仅只是因为数字音乐平台的存在。

    有免费的数字版本,愿意花钱购买实体专辑的人自然就少了许多。

    至于说让数字版本也收费售卖?

    确实有一部分明星采取了这种做法,但罗杰却不打算这么做。

    有着前世的经验,罗杰很清楚未来的数字唱片会是什么模式。

    正版收费确实必不可少,但免费的“试听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

    罗杰打算采取的策略,是后世绝大多数明星们的普遍做法。

    将免费和付费分开。

    当然,依照现有的几家主流数字音乐平台的业务模式来看,完全复制前世的那种思路是不太可能的。

    举个栗子,在罗杰的前世,北美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数字音乐平台,分别是spotify和itunes。

    前者和企鹅、云村类似,以免费和会员制为主,也就是说只要每月花上几美元,就可以免费下载或是在线收听绝大多数的正版音乐。

    如果会员到期不再续费,那么所有限制为“会员免费”的歌曲,将会无法播放,并且已下载的这类歌曲也会在下一次连接网络时被自动删除。

    至于itunes,则是完全的买断制,可以按照单曲或者专辑购买,没有所谓的期限一说。

    无论明星们的作品发布在哪一家平台,都是有钱可拿的。spotify根据播放次数向版权方支付费用,itunes则是销售总额的分成,算下来不会有太过离谱的差距。

    大多数版权方会选择在两家平台同时发布,歌迷们可以自由选择。

    无论是在itunes上一次性买断,还是选择支付spotify的会员费用,只要有人听,版权方都是有钱可赚的。

    就算是spotify的免费用户,也可以从平台的广告收入中获得分成,利益并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而现在这个世界呢?

    除了一家类似itunes的音乐平台实行完全的付费买断制度以外,其它平台都没有推出类似spotify那种按照会员点播、下载次数向版权方付费的机制。

    在一家音乐平台上发布作品的时候,版权方只能选择是免费,还是买断式的付费机制。

    如果是前者,那么版权方不会得到哪怕一美分的收入。

    在这种机制之下,如果版权方想要获得除了买断分成之外的收入,那么只有一个办法。

    拿出大量作品的版权作为筹码,和某一家平台签订排他性授权协议,以此获得一笔一次性的版权授权费用。

    在未来,spotify模式肯定会出现,但由于现在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带宽,乃至于移动设备的普及性等问题,这种模式并不适合这个年代。

    不是说在未来成熟可行的运作模式,拿到十几年前就一样好用。

    事实上,spotify模式的成功,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发展,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举个栗子,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推出二维码支付系统,用户要拿什么东西来扫码?

    就算是这个世界的spotify自己,也没有尝试推出这种模式,因为不可行。

    有多少人会一天在电脑上听几个小时的歌?

    没有移动联网设备,意味着用户活跃度低,也就意味着市场规模小。

    后世的spotify模式,在市场规模不够大的时候,谁做谁死。

    虽然现在不少音乐平台都推出了会员制度,但那和版权方的收入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平台自身的收入渠道。

    这种情况下,想要将付费和免费分开,就只能采取“部分作品收费”的方式。

    一部分作品免费开放,用于推广、提升名气、吸引新的歌迷等等。

    另一部分作品则采取付费买断的方式,确保乐队的收入。

    在罗杰等人反复讨论过后,初步的决定就是,发行三年以上的作品、新专辑的先导单曲、ep免费开放,完整的新专辑则需要付费。

    至少在现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模式是风险最低的策略。

    …………

    比起需要付费购买的专辑,免费的歌曲更加受到歌迷们的欢迎。

    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都不会有任何的区别。

    北美的版权保护力度确实很强,但盗版的市场从来都不小。

    当然了,考虑到这个国度的盗版违法成本,以及一直以来的政策宣传等等,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支持正版,前提是他们认为自己的钱花的值得。

    北美的正版作品从来都不便宜。

    无论是书籍还是音乐,都是如此,或许电影反而是最廉价的“版权作品”,一张暑期档热门电影的票价只需要不到五美元,还附赠可乐和爆米花。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每月在娱乐方面开出数百美元的预算,其中用于购买正版唱片的就更少了。

    自然而然的,在各大正版音乐平台上,那些免费作品的热度都要远远高于需要付费购买的专辑。

    考虑到免费作品无法给版权方和音乐平台本身带来实打实的收入,大部分平台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

    例如最常见的一种,免费歌曲只能在线播放,不提供下载。如果要下载,就必须额外付费。

    这些限制自然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但即便如此,在“免费”二字的巨大威力之下,仍然有不少人选择忍受这种不方便。

    至于说去下载盗版歌曲……

    在北美,除了一些天生法律意识淡泊的社会底层之外,很少有人会去这么做。

    除了会承担违法的风险之外,还很丢人,会被身边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们鄙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前者。

    诸如riaa(北美唱片业协会)、mpaa(北美电影协会)等各大工会,每年花在游说议员方面的巨额资金,为的就是保障正版的利益。

    哪怕是为了这些资金,议会上下也会不遗余力地去打击盗版。

    咳,扯远了。

    总之,在各大拥有正版授权的音乐平台上,无论市场占有率如何,免费的歌曲,热度普遍都要比付费歌曲高出好几倍。

    但例外总是有的,少数在所有正版平台都不提供免费版本的热门单曲或者专辑,销量也有可能达到惊人的数字。

    若是一首热门单曲采取了免费发布的策略会发生什么?

    看《天堂的阶梯》和《摇滚乐》就知道了。

    在spotify平台上,前者经过了两周的积累,下载量已经突破了一千万次。

    后者要差不少,但仅仅只发布了一天,下载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多万,评论也有数十万条之多。

    要知道,这仅仅只是一家平台的数据!

    而和spotify市场占有率相差无几,或者更胜一筹的音乐平台,在北美,还有足足五家!

    相较于乐评人们的好评,这些数据,更加能够体现出歌迷和粉丝们的观点。

    也更加受到乐队和mad唱片的重视,甚至于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mad唱片发行部门的决策。

    比如说,在《摇滚乐》发布的首日数据统计完毕之后,发行部门在第二天就在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无名专辑》的宣传费用追加至三千万美元。

    但罗杰三人暂时没时间理会这方面的事情,全员来到了诺基亚中心,参加北美音乐奖(ama)的颁奖典礼。

    北美音乐奖被很多媒体称为格莱美的风向标,但实际并非如此。

    这个奖项虽然和欧洲mtv音乐大奖、格莱美一起,被并成为乐坛三大奖项,但影响力却差得太多。

    这个奖项的评选依据是以公众投票为主,其在“专业人士”们眼中的公信力可想而知。

    而且由于商业运作方面的问题,以及品牌形象经营的时间较短,影响力连格莱美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乐队并非第一次获奖,但在过去,就算得了奖,也懒得来领,直接派个经纪人或者助理应付一下。

    但不管怎么说,北美音乐奖毕竟是乐坛三大奖项之一,虽然和格莱美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好歹也能和欧洲mtv音乐大奖不相上下。

    在通过“私下渠道”得知了这一届的获奖结果之后,罗杰果断带上安妮和胖子,全员来到了颁奖典礼的现场。

    毕竟这一届乐队得到的奖项实在太多,而且都是重量级奖项,若是再只派个经纪人过来,就有点过分了。

    北美音乐奖的影响力再怎么差,也是仅次于格莱美的重量级大奖,多少还是要给个面子的。

    北美音乐奖的奖项设置和格莱美不同,比如说通奖就只有年度最佳艺人和年度最佳新人两项,而年度专辑和年度单曲则是视情况发放,并非每年都有。

    除此之外,流行类和摇滚类的分类奖项也是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最受欢迎流行&摇滚xxx”。

    更搞笑的是,在“流行&摇滚”之外,北美音乐奖还单独拉出了一个“另类摇滚”类的奖项。

    或许在主办方眼里,摇滚和另类摇滚是两种没有丝毫联系的音乐。

    不管北美音乐奖的奖项设置有多么的“业余”,看在一大堆奖杯的份上,罗杰还是带着胖子和安妮跑了一趟。

    年度最佳艺人、年度专辑、年度单曲、最受欢迎流行&摇滚乐队、最受欢迎流行&摇滚专辑、最受欢迎流行&摇滚单曲、最受欢迎另类&摇滚乐队。

    再加上一个特别成就奖。

    在这一届的北美音乐奖上,乐队凭借着《滚石》和《郊区的耶稣》两张专辑,收走了八座尖头水晶杯。

    (注:ama的奖杯是长三角形水晶奖杯。)

    这几乎是乐队有可能得到的全部奖项了,其它奖项和乐队压根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说solo歌手、乡村类、说唱类的奖项,就算粉丝们愿意给乐队投票,主办方也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个奖杯我要收藏!”

    从颁奖典礼上返回,安妮第一个抢走了“特别成就奖”的奖杯,死死地抱在怀里,像是生怕罗杰和胖子抢走她的玩具。

    从外表上看,八座奖杯都没有任何的差异。

    唯一的区别是在奖杯底部刻的字迹不同,每一座奖杯都刻有奖项类别和获奖的作品(如果有的话)。

    比如说在安妮抢走的奖杯底部,就刻着“第32届北美音乐奖,特别成就奖,【darkness】”的字样。

    “你们都拿走。”

    罗杰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对这些奖杯没兴趣。

    北美音乐奖的奖杯,罗杰家里已经收藏了一个,是乐队第一次获得“最受欢迎流行&摇滚乐队”的奖杯。

    这种奖项,收藏一个已经足够了,再多也没什么意思。

    “放到公司吧。”

    胖子也对收藏奖杯没什么想法,松开最上边的两颗纽扣,有些疲惫地说道:“我讨厌见鬼的正装,简直比刑具还难受!”

    以理查森的身材,西装革履之类的打扮,也确实有点难为这个三百多磅的家伙。

    “明天开始放假。”

    罗杰没接胖子的话茬,开口道:“好好休息,三天后,巡演就要开始了。”

第464章 “神殿”

    十一月24日,乐队一行乘坐飞机,来到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

    这次的【天堂的阶梯 tour】并非只在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北美洲地区的巡演。

    按照计划,乐队将从墨西哥城开始,经由古巴进入东海岸,然后一路向北进军,抵达北极圈的格兰陵岛之后再转而向西,从阿拉斯加南返,最终在二月份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之后返回洛杉矶。

    北美洲在全球范围都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一点,从这次巡演的行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

    古巴、格兰陵岛、阿拉斯加,都是巡演中途的站点,但意义却各有不同。

    这三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都属于北美洲,但在当地人的习俗等方面却并非如此。

    古巴和南美洲的联系十分紧密,格兰陵岛则是北欧国家丹麦的领土。

    至于阿拉斯加,这块美国的飞地,实际上反而和西伯利亚的毛熊表现得十分暧昧。

    事实上,这块土地就是在十九世纪,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老毛子手里买来的。

    按照阿拉斯加的面积来算,相当于每英亩才2美分。

    咳……又扯远了。

    古巴、格兰陵岛、阿拉斯加,这三站会被安排进巡演行程当中,就是为了将乐队的影响力扩散到北美之外。

    南美、北欧、毛熊,这都是对英语摇滚乐接受度较高的地区,去这些地方举办巡回演出是迟早的事,如今只不过是一次简单的试探。

    如果在这三站的演出取得成功,那么就可以考虑在未来的几年之中,筹划这三个地区的海外巡演了。

    当然,这很困难。

    古巴和大多数南美国家一样,混乱而贫穷,习俗和文化也和传统的北美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格兰陵岛和阿拉斯加则处于极地,地广人稀。

    尤其是前者,地广人稀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只生活着不足七万人口,几乎可以说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

    好在这里距离欧洲足够的近,如果从英国或者挪威出发,只需要坐不到两个小时的飞机。

    事实上,在乐队的预期当中,格兰陵岛的演出,主要观众群体就是来自于欧洲的歌迷们,而不是当地的爱斯基摩人。

    六万多人口的爱斯基摩人,显然是不足以支撑起一场一万多人的演唱会的。

    不管怎么说,这三站演出都只能算是乐队的尝试。

    成功了固然是好事,若是失败,罗杰三人也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次巡演的重点,还是其它的二十四场演出,尤其是位于墨西哥城、蒙特利尔、以及洛杉矶玫瑰碗球场的三场核心场次,时间分别是在巡演的开始、圣诞节、以及巡演结束的最后一场。

    这三场之中,人数最少的蒙特利尔站演出,可容纳观众数量就达到了六万人之多。

    洛杉矶玫瑰碗球场的演出,更是会有12.7万歌迷到场,容不得半点失误。

    在现场面对数以万计的歌迷进行演出,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巨大的压力。

    若是心理素质差一点的人,别说尽情地表演,恐怕会紧张地连调子在哪都找不到。

    好在,经过这些年的成长,无论是罗杰,还是理查森,都不会存在“紧张”这种情绪。

    至于安妮……

    这家伙要是会紧张,罗杰都能把手里的贝斯吃下去。

    这个性格跳脱,看上去十分不靠谱的女孩,似乎天生就是为这种大场面而生的,现场的观众越多,气氛越热烈,安妮就玩得越开心,仿佛演出本身就是一场游戏一般。

    刚刚一登上舞台,在九万多名歌迷的欢呼声中,安妮立刻就开始放飞自我。

    半弯着腰,双手在琴弦上不断飞舞,飙出一段长达三分钟的吉他solo。

    悠扬的a小调分解和弦被安妮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段急速的轰鸣,贾森差点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吹响手中的长笛。

    若是在乐队刚刚成立的那个时候,安妮的这一番胡闹,绝对会彻底毁掉这场演出。

    好在,现在的乐队已经有了足够的默契,罗杰也早已对安妮的跳脱习以为常,很清楚该如何配合。

    在一小段吉他轰鸣之后,罗杰站在话筒前,轻柔的歌声缓缓响起。

    “有一位女士坚信,

    任何闪耀生辉的都是金币,

    她正在买一条通向天国的阶梯……”

    舒缓的歌声和金属风十足的吉他轰鸣结合在一起,让这首《天堂的阶梯》有了一种和原版完全不同的韵味。

    这正是现场演出的魅力所在,任何一个乐队成员的即兴发挥,都可能催生出一首经典。

    当然,这需要出众的个人技术,以及足够的默契。

    好在,这两点要求,乐队都不缺少。

    很快,吉他的轰鸣渐渐舒缓下来,回到了悠扬轻柔的旋律上。

    “在溪边的树林里,

    有一只歌唱的鸣禽,

    有时候,我们的思想都充满困惑……”

    舞台下方一片安静,仿若无人。

    被当地人称为“神殿”的阿兹台克球场内,只剩下了舞台上传出的动人旋律。

    安妮移动着步伐,似不经意间踩过效果器的踏板。

    舞台后方的米娅接过了“木吉他”的旋律,安妮则是转而弹奏起双头琴上方的十二弦吉他。

    两把吉他的扫弦,让这首歌的整体旋律更加富有律动感。

    几秒钟之后,整首歌的旋律瞬间提速,鼓声和贝斯一同加入了进来,罗杰的歌声也略微拔高。

    “喔~~~那使我感到迷惑。

    喔~~~那使我感到迷惑。

    当我眺望西方,

    我有一种感觉。

    我的心在哭泣,想要离开。

    在我的思绪里,我看到了,

    穿过树丛的烟囱,

    和那些眺望者的声音……”

    如果说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以柔和舒缓的语调,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

    那么在这第二部分中,则是不断地变幻着节奏,将天堂路上如梦似幻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听众眼前。

    节奏感极强的d和弦变换如同教堂的钟声,将天国之门缓缓推开。

    “亲爱的女士,你听见那风声呼啸了吗?

    你知道吗?

    你的天梯随着呢喃的风声延伸……

    oh~~oh~~oh~~~~~”

    罗杰以一阵高亢的嘶吼,将歌曲的第三段篇章拉开帷幕。

    在罗杰的前世,顶尖吉他大师吉米-佩吉的才华,在这一段令人神迷的solo中得以展现,长达两分钟快速而强力的音阶,堪称摇滚乐史上最为经典的吉他solo之一。

    在罗杰三人的《天堂的阶梯》中,这段吉他solo被安妮延长到了近四分钟,使用的音符也更加具有冲击力。

    而在这一次现场的演出中,玩嗨了的安妮,更是完全放飞了自我,双手在琴弦上不断翻飞。

    极具冲击力的吉他旋律,仿佛惊涛骇浪不断袭来,让人没有丝毫躲避的余地。

    在安妮的带动之下,罗杰的脑中酒意上涌,发出一声怪叫,指尖在琴格之间灵活地跳跃起来。

    贝斯音线低不可闻,但若是细细聆听,却隐约能够分辨出来,似乎在狂风骤雨之中,隐隐有电光闪过。

    镜头闪过坐在鼓架后方的理查森,圆滚滚的胖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双臂微沉,鼓棒敲击在鼓面之上,声如闷雷。

    好端端的一幕天堂美景,在三人玩嗨了的放飞自我之下,却仿佛变成了耶和华暴怒之下的洪水灭世。

    很快,暴风雨渐渐过去,罗杰的歌声愈发地高亢起来。

    “当我们沿着道路曲折前行,

    身影比灵魂还要长。

    这时来了一位女士,我们都认识。

    她身上闪耀着白光,想要展示,

    万物如何变成金子。

    如果你用心聆听,

    这曲调最终为你响起,

    当万物一体,而一为万物。

    要成为一块磐石,不要滚动……”

    略微停顿了片刻,乐器的轰鸣声瞬间停止。

    罗杰用低沉而轻缓的语调,低声唱道:“而她正在买一条通往天堂的阶梯……”

    整个“神殿”仿佛定格了数秒,直到罗杰举起右臂,对着舞台下方,大喊道:“hello!墨西哥!”

    沉寂的阿兹台克球场内,仿佛被引爆的火山一般,瞬间炸响。

    …………

    半个多小时后,一连演唱了几首歌,乐队开始了短暂的休息。

    罗杰从舞台边缘的架子上拿起一瓶龙舌兰,灌下几大口,对着话筒说道:“关于墨西哥,我最喜欢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龙舌兰酒。”

    说着,罗杰举起酒瓶,示意了一下,然后又灌了两口,将酒瓶放了回去,举起一根手指,继续说道:“但我更喜欢另一样,就是你们这些热情而纯粹的摇滚歌迷们!”

    这是明目张胆的讨好歌迷,但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反感。

    哪怕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近似于政.治正确的“官方口号”,但从自己喜欢的明星嘴里说出来,所有人的感觉都会有所不同。

    听到罗杰的话,舞台下方的九万多名歌迷中,又响起了一片尖叫的声音。

    在一片混乱当中,罗杰转头看了一眼胖子,调侃道:“当然,我的搭档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他最喜欢这里的另一种【特产】。”

    理查森喜欢吞云吐雾,这在乐队的粉丝当中不是什么秘密,胖子曾经不止一次地在采访中公开承认自己有这方面的爱好。

    现场的歌迷们秒懂,然后发出了一阵哄笑。

    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墨西哥讨论某种违禁品,并不会受到当地人的反感。

    当然,以罗杰的身份,这种话题偶尔调侃一下也就算了,必须要适可而止,不能多说。

    调侃了胖子几句之后,罗杰继续说道:“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几个朋友。有请蒂姆-安德森!”

    【ac-130】乐队的全体成员,在主唱蒂姆-安德森的带领下,走上舞台。

    罗杰曾提议让他们改名为“林肯公园”,因为他们的风格,和罗杰前世的那支林肯公园乐队实在太相似了。

    但这个提议最终没有得到通过,被mad唱片的市场部门否决掉。

    原因很简单,【ac-130】这个品牌已经经营了起来,改名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存在风险,乐队现有的粉丝未必能够轻易接受。

    作为一支乐坛新秀,【ac-130】凭借着《混合理论》、《流星圣殿》等几张专辑的热卖,聚拢了一大批粉丝。

    虽然目前的成功仅局限于商业,但在摇滚歌迷中的受欢迎程度极高,差不多属于二线顶级到一线末尾之间,勉强称得上是大牌明星。

    而且,这还是在这支乐队出道时间太短,影响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情况下。

    可以预见的是,再过上几年,只要能再继续拿出几张质量不错的唱片,【ac-130】要达到前世林肯公园的巅峰,可能性极高。

    当然,这种偏向于流行风格的另类金属乐队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商业巨星就是他们的天花板,很难成为枪花、ac/dc那样的传奇。

    但对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摇滚乐队来说,这个天花板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这就是蒂姆,我的老朋友,【ac-130】乐队的主唱,你们应该都认识他。”

    【ac-130】在北美洲的影响力不低,就和前世的林肯公园一样,哪怕不是他们的粉丝,至少也知道他们的名字。

    不过罗杰仍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支乐队的身份,并且调侃道:“蒂姆是一个很糟糕的主唱,只会像猩猩一样地吼叫,但是听多了还会莫名觉得上瘾,这让人很困扰。”

    这是前世某位乐手调侃查斯特-贝宁顿的话,直接被罗杰拿过来用。

    在北美的娱乐圈,这种善意的调侃非常常见,只是朋友之间的玩笑,不存在任何的恶意。

    也不会有人因为这种程度的调侃而较真。

    “顺带一提,蒂姆除了会唱歌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色|清(这是错别字)网站,他最喜欢这个,没错,你们如果有需要,可以在他的主页留言。”

    罗杰再次开了个玩笑,然后将话筒交给蒂姆-安德森。

    “谢谢你,罗杰,我敢肯定,绝对没有女孩喜欢你!”

    蒂姆-安德森“咬牙切齿”地“问候”了罗杰一句。

    两人的互相伤害,让舞台下方的歌迷们笑个不停,颇有一种看脱口秀节目的感觉。

    不过双方都记得,这里始终是摇滚演唱会,而不是大型综艺节目。

    很快,在两支乐队的协作之下,伴奏响起,蒂姆-安德森招牌式的嘶吼,传遍整个阿兹台克球场。

    “我已经厌倦了你期望我变成的那个样子,苍白的伪装下,是信仰沦失的灵魂……”(《numb》)

第465章 《三种符号》?

    阿兹台克球场被墨西哥球迷们称为“神殿”,因为它见证了太多世界足坛的经典。

    贝利率领巴西队第三次捧起大力神杯的封神之战,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世纪进球,内格雷特的黄金左脚……

    这些足以被传颂一个世纪的经典瞬间,都发生在这座球场中。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球迷,来到这座球场朝圣。

    但在这个夜晚,阿兹台克球场却和英式足球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座英式足球的神殿,已经被摇滚音乐的狂热所攻陷。

    狂欢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乐队第三次谢幕,舞台下方的歌迷们才意识到,已经是深夜时分。

    所有人都很不舍,“安可”的呼声也第三次在“神殿”内响起,但大多数人都知道,不会有第三次encore了。

    舞台下的歌迷们都因为长时间挥舞双臂,不停呐喊而感到疲惫,更何况是在舞台上一直演出的乐队。

    散场之后,在保安的疏导之下,歌迷们纷纷离开球场。

    走过通道门口临时搭建的零售摊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购买一张《无名专辑》回去。

    这张专辑还没有正式发行,仅仅只在巡演的现场限量发售。

    阿兹台克球场的演出,一共有九万多名歌迷到场,mad唱片的工作人员准备了十五万张cd。

    按理来说,这绝对会剩下许多,毕竟,不是每一名来到现场观看演出的歌迷都会去购买唱片。

    但出人意料的是,十五万张cd,根本不够卖!

    确实不是每个人都选择购买,但购买的人,也并非都仅仅只买一张。

    有不少歌迷都是一次购买好几张,打算带给朋友。

    这完全出乎了工作人员的预料,谁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我排了半个小时队,你告诉我卖完了?!”

    一个黑脸壮汉试图摆出凶狠的表情,但在黑夜之下,只能看到一团漆黑。

    虽然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但从那充斥着恶意的语气中,显然能够听出这个人的不满。

    墨西哥的歌迷确实足够热情,但这个民族,也是一个很能惹事的民族。

    若是被惹怒了,他们可不管什么法律和秩序,就一个字,怼!

    演出本身足够成功,哪怕在场外,也能够听到球场内不断响起的欢呼和尖叫。

    若是因为唱片备货量不足的问题,在演出结束后惹出乱子来……

    工作人员简直不敢想下去。

    恐怕丢掉饭碗,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先生,请稍等,我的同事已经去问其他的通道那边有没有货,最多十分钟。”

    几名工作人员分开,一人跑去请示boss,其他人则是安抚因为买不到专辑而发脾气的歌迷们。

    “都没货了。”

    很快,去打电话的那人带回一个坏消息。

    不过同时还有一个勉强算是可行的解决办法:“老大说先登记他们的地址和电话,明天调货过来,给他们送货上门。不管怎么样,不能闹出事故,人太多了。”

    “喂,好了没有!”

    “我有钱!我要买专辑!”

    “你们是不是歧视我们黑人?故意不卖给我?”

    “……”

    摊位前,里里外外围了十几层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是真的要买专辑,还是单纯只是来凑热闹的。

    看热闹不嫌事大这种事,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会少见。

    姑且不管那些不知道怎么混进来的奇怪的东西,一伙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安抚着歌迷们,一边递出纸和笔,记录下一个个歌迷的电话和地址,不断保证着第二天一定会送货上门。

    至于非本地人……

    为了保证不出乱子,在发行部门临时负责人的指示下,干脆倒贴运费发快递,不过什么时候送到,这就不能保证了。

    北美的快递公司,不但收费昂贵,效率也低得惊人。

    虽然这个解决方法算不上多么的好,但总归是个办法。

    在一群软妹子温言细语地劝说和安抚之下,大部分歌迷倒也表现得很通情达理。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是接受了。

    很快,围在球场外的歌迷也渐渐散开,各自回家,或者找个地方喝上一杯,继续狂欢。

    “妈耶,在演出现场摆摊好危险!”

    一个女孩拍了拍胸口,后怕地说道:“刚才那个家伙,简直像是要生吃了我。”

    “他们只是热情过头了而已,没有任何恶意。”

    旁边的同伴显然有过类似的经验:“只要我们表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他们就会很好说话。”

    ……

    “重要的不是怎么解决,而是表达出解决问题的姿态。”

    酒店的酒吧里,汉克对罗杰说道:“那些歌迷不是白痴,很清楚我们不可能凭空变出专辑来卖给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表达出尽快调货的态度。”

    “所以……你的意思是,根本不会出现事故?”

    罗杰摸了摸下巴,有些疑惑道:“刚才打电话的时候我听你的语气好像很着急。”

    演出结束之后,“险些发生歌迷暴动”,这么大的事,自然不可能瞒得住罗杰。

    罗杰当然不可能亲自返回球场去处理这件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是最基本的自保准则。

    但详细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还是很有必要的。

    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事,也好及时应对。

    不过现在看起来,似乎只是虚惊一场?

    “如果不解决,有可能真的会出问题。毕竟这些墨西哥人的思维方式……天知道他们冲动之下会干什么。”

    汉克做了个“你懂的”手势,然后拿起酒杯,轻抿了一小口,继续说道:“只要及时应对,就不会有问题。比起这个,我更好奇另外一件事。”

    罗杰:“???”

    汉克拿出一张《无名专辑》,问道:“这个封面好像和我之前拿到的那个不太一样?”

    在正式发行的版本中,《无名专辑》的封面是仿照《齐柏林飞艇iv》,是一张挂在斑驳墙壁上的旧照片。

    而在巡演现场出售的《无名专辑》,却是一个“特别版”,仿照的是另一个版本的《齐柏林飞艇iv》,也就是那张大名鼎鼎的《四种符号》。

    当然,代表吉米-佩吉的那个符号太复杂,罗杰根本想不起来。

    再加上乐队的核心成员人数也不是四个,于是就改成了“三种符号”。

    罗杰、安妮、理查森各自设计一个符号,呈三角形分别画在专辑的封面上。

    只有符号,没有专辑名、乐队名称等等,在专辑的背面,也只有两行“mad唱片发行、版权所属【darkness乐队管理工作室】”的小字,若是不注意看,很容易忽略过去。

    在三个符号的设计上,安妮画了一条喷火的恶龙,没错,这家伙最近沉迷一款叫做“龙与地下城”的桌面rpg游戏……

    胖子则是比较偷懒,直接手绘了一张富兰克林,对,就是一百美元面值的那种。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人画的都是素描和简笔画,而不是符号。

    罗杰倒是画了个真正的符号上去,八个三角形组成的八边形,大名鼎鼎的“安布雷拉公司”的徽章。

    也叫“保护伞公司”。

    这张《三种符号》,罗杰只打算在巡演现场发售。

    算是【天堂的阶梯 tour】特别纪念版。

    至于以后正式发行,还是沿用之前就定下的设计。

    或许,和前世的《四种符号》一样,专辑封面上这莫名其妙的鬼画符有什么意义,又要让评论家和粉丝们掉上许多头发。

    罗杰当然不会承认,这正是自己捣鼓出《三种符号》的目的所在。

    看别人苦思冥想地去猜自己的想法,光是想想,就觉得很好玩。

    摇滚乐对于罗杰来说,不仅仅只是工作和信仰,同时也是爱好。

    在对乐队的影响力和口碑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当然是怎么好玩怎么来。

    乐趣很重要。

    当然,这些细节,罗杰并不打算告诉汉克。

    “你说这个?这是专门为巡演准备的特别版,巡演结束之后就没了。”

    罗杰故意答非所问。

    汉克眼睛一瞪:“我是问这三个图案是什么意思!美元我认识,龙我也认识,最上边这个符号是什么鬼东西?放在一块又是什么意思?”

    在罗杰身边的人里,汉克的好奇心是最重的。

    当然,这是没有计算安妮的排名。

    这个女孩很迷,除了贝斯和鼓以外,似乎不管比什么都是第一,就连好奇心也不例外。

    咳……

    总之,汉克的好奇心很重,用他的话来说,作为一个从事艺术行业的人,必须要对一切未知事物保持充分的好奇,这对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罗杰捣鼓出这个《三种符号》,为的就是让对这些符号的意义感到好奇的人掉坑里。

    抱着这样的目的,罗杰怎么可能给坑底的汉克丢一把梯子,拉对方上来?

    “啊,你说那个啊……”

    罗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右手握成拳,在左手掌心轻轻一敲。

    汉克见状,还以为罗杰要详细解释这三种符号的来历和隐喻,连忙摆出倾听的姿态。

    罗杰仰头喝光杯中的酒,站起身,轻咳一声,装腔作势了片刻,然后很严肃地说道:“你猜?”

    汉克楞了,一脸懵逼,半天没反应过来。

    回过神来的时候,却看到罗杰已经跑出了酒吧门口。

    就算汉克再怎么耿直,这会也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卧槽!丧奥夫碧池!你还没付酒钱!”

    …………

    正在罗杰通过恶作剧,给自己找乐子的时候,远在纽约的“战争”,也已经到了尾声。

    接近七十岁高龄的出井伸之亲自赶到北美,与劳伦斯兄妹定下了“和平协议”。

    当然,这份近乎于代表索尼集团对劳伦斯兄妹投降的协议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出现,仅仅只是口头约定。

    但劳伦斯兄妹并不担心对方会反悔。

    手中握有对方的把柄,在规则之内,索尼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至于规则之外……

    这里是北美,不是岛国!

    更何况,即使是在岛国,也有多达88处美军基地。

    作为wsap的一员,劳伦斯这个姓氏,天然就对北美的军方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这也是wsap在近乎失去华尔街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轻松抗衡犹太人财团的最大资本。

    “合作愉快。”

    大卫-劳伦斯很绅士地主动伸出手。

    面前的老人面色铁青,瞪了半晌,才不情不愿的伸出枯瘦的手掌,和大卫-劳伦斯轻轻触碰了一下:“希望你们遵守承诺。如果太过分的话,大不了,我就当索尼这十年的业务发展是零!”

    “放心,我们只要atv。”

    大卫-劳伦斯毫不在意对方的失礼,面带微笑:“劳伦斯家族近两百年历史中,从未有过主动失信的记录,请您务必相信,我不会,也不敢让这个姓氏蒙上污点。”

    “索尼/atv是你们的了。”

    出井伸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既然局面已定,那么索尼要做的,就是及时止损,而不是让损失继续扩大下去。

    停顿了片刻,老人又道:“按照约定,三亿美元,索尼方面会在这件事上配合你们的行动。”

    这是双方之间的妥协。

    大卫-劳伦斯掌握着索尼的某个把柄,这个把柄不足以让索尼倒下,但也足够锋利。

    出井伸之不愿意让索尼遭受太大的损失,因此选择弃小保大。

    索尼/atv音乐版权管理公司,就是被放弃的那一部分。

    虽然大卫-劳伦斯占据优势,但却也不会将事情做绝。

    索尼集团毕竟是一个资产超过千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而大卫-劳伦斯只是一个没有继承权的旁系,哪怕劳伦斯这个姓氏能够让大卫-劳伦斯借到很强大的势力,双方掌握的力量也不在一个等级上。

    三亿美元,就是让索尼退让,所付出的代价。

    重要的不是三亿美元,而是索尼集团的脸面,以及给股东们的“交代”。

    会面很短暂,出井伸之不会在北美停留太久,很快就会返回岛国。

    以这个老人的年龄,一次远渡重洋的公事,很可能就让他剩余的时间又少了一分。

    “这个老头子很聪明,清楚沉没成本不可回收,如果不果断舍弃,只会损失更多。”

    出井伸之离开之后,大卫-劳伦斯伸了个懒腰,对一旁的助手说道:“明天早上记得提醒我给罗杰打电话,他那边需要准备好资金了。”

第466章 三亿美元

    接到大卫-劳伦斯的电话之后,罗杰拨打了几个电话,整理了一下乐队目前的资金状况。

    得益于现在的“快餐式”消费日趋严重,一张专辑的销量高峰期短了许多,也就意味着资金回笼的速度比以前快了数倍不止。

    《滚石》和《郊区的耶稣》两张专辑的收益差不多都已经到账,躺在乐队账户上的现金,足有九千多万美元,接近一亿。

    除此之外,【天堂的阶梯 tour】超过一亿美元的前期收入,有近一半都已经打到了mad唱片的账户上,随时都可以“分赃”。

    剩下的一半,则是在票务公司的手中,依照双方签订的合约,会在巡演结束之后进行分配。

    不过这些钱罗杰暂时不打算去动,这笔钱看起来多,但扣除掉mad唱片垫付的成本之后,剩下的数字绝对不会超过五千万美元。

    这五千万美元之中,至少要拿出一千万美元,用于2005年格莱美的公关活动。

    剩下的钱,差不多刚好可以满足乐队明年的计划,不可能全部花出去。

    除了这些已经属于乐队,随时都可以拿到的钱之外,近期内可供支配的资金还有两笔。

    mad唱片这几年的盈利状况非常理想,加里-贝尔不止一次地提出要进行股东分红。

    按照罗杰之前和加里-贝尔、埃文-泰勒沟通的情况来看,在预留充足的,可确保公司健康发展的资金的前提下,三支乐队每家能够分到七八千万美元。

    如果批准卢西恩-格兰奇的扩张计划,在公司的账户上多留一些现金,至少每家分走五千万美元,绝对是没问题的。

    另外一笔资金,则是《后天》电影的收益分成,即将在年底进行第一次结算。

    这部电影早已在北美下档,拿下了1.8亿美元的票房,海外放映也基本到了尾声,全球票房总数超过五亿美元。

    相较于一亿多美元的成本来说,这一成绩堪称恐怖。

    但票房收入并非大头,单单只是在北美,院线方就要拿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入,海外的分成比例则更加离谱,平均下来,留给片方的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还不是《后天》项目组能够拿到的全部收入。

    按照好莱坞的规则,二十世纪福克斯既是制片方,又是发行方。

    他们“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发行抽成比例是票房数字的百分之二十五,当然,这是北美的抽成比例。

    也就是说,在1.8亿美元的北美票房之中,院线方可以拿走其中的九千万美元,二十世纪福克斯先是以发行抽成,拿走其中的四千五百万。

    剩下的这四千五百万美元,才是由投资人和制片公司依照协议分享。

    在海外票房方面,落到《后天》项目组手中的比例更低,但总数却要略多一些。

    全球相加,《后天》项目组在票房方面的收入大约是1.2亿美元,正好和制片成本持平。

    看起来很不公平,但好莱坞的规则就是如此。

    院线方和发行方,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顶端,制片方只能吃点残羹剩饭。

    六大之所以是六大,不是因为他们拍出了多少经典影片,又掌握着多少明星资源,而是因为仅有六大才拥有完善的全球发行体系。

    事实上,罗杰得到的这待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二十世纪福克斯还算讲“良心”,将宣发成本算进了发行方抽成的百分之二十五当中。

    若是换成彻底的圈外人,比如热衷于投资好莱坞的亚洲资金,二十世纪福克斯绝对敢将宣发费用折算进制片成本当中。

    好莱坞绝大多数的商业电影,宣发成本至少也是和制片成本持平,甚至更高。

    以这部《后天》为例,宣发成本就达到了1.1亿美元,只比制片成本少了不到一千万。

    二十世纪福克斯提出这样的条件,并非是良心发作,而是因为罗杰是北美娱乐圈的“自己人”,虽然不属于好莱坞,但却也了解好莱坞的规则。

    那些对付圈外人的手段,罗杰根本不会上当。

    咳……扯远了。

    乐队在《后天》电影中占据的投资额度是百分之四十五,收益分成比例也是一样。

    这也意味着,仅仅只是票房收入上,乐队就收回了当初投入的5400万美元成本。

    而好莱坞电影发展到现在,票房收入并非是一部电影收入来源的大头。

    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运作之下,《后天》的各项版权授权很快就卖了出去。

    首轮电视台播放权卖给了自家的fox电视台,收入800万美元。

    dvd、录像带租赁授权以1100万美元加低比例分成的方式卖给了录像带租赁行业的巨头百事达。

    还有《后天》主题的服装、饰品、快餐、饮料、乃至于玩具等等。

    再加上海外的授权,单独一项收入看起来不起眼,但全部相加,仅仅已经卖出去的,就达到了惊人的三亿美元。

    当然,和商业界的绝大多数惯例一样,这些资金大多不会一次性到账,而是在一定的账期内分期支付。

    即便如此,根据普华永道的评估,第一笔结算的资金总数也将达到两亿美元以上。

    也就是说,属于乐队的分成,差不多会接近一亿美元。

    当然,这一亿美元还要缴税,还要向律师和会计师支付分成等等。

    普华永道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都是业内顶级,但同样顶级的,还有他们昂贵的收费。

    在《后天》的这一笔投资中,普华永道派出了三十多位专业的会计师,代价就是乐队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二。

    税款可以等到明年的报税季再去考虑,但律师、会计师的佣金,却是在收入到账之后就要立即兑现的。

    扣除掉这些佣金,乐队在第一次结算之中,大约能够拿到八千多万美元。

    关于这一笔钱,二十世纪福克斯希望乐队能够继续投资他们的电影项目,并拿出了“几乎”所有已经立项或者正准备立项的项目清单,任由罗杰三人挑选。

    若是没有这个“几乎”,罗杰不会有多少犹豫。

    但可惜的是,在二十世纪福克斯未来一整年的项目中,罗杰有印象的几部电影,都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非卖品”,不接受任何外来资金。

    比如大热电影的续集,比如有着广泛粉丝基础的改编作品。

    剩下的那些,罗杰没有任何印象,自然也不会冒险去投资。

    二十世纪福克斯显然感到失望,但罗杰可不会在乎那么多。若是有合作的机会,固然是好事。

    但罗杰也不会让乐队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投资一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影片,这笔钱需要用在更加“合适”的地方。

    几笔能够很快调动的资金相加,大概有2.2到2.3亿美元左右。

    依照之前的预估,收购黑人天王的“遗产”,乐队总计需要拿出五亿美元。

    其中四亿美元支付给【米迦勒-杰佛逊家族信托基金】,明面上的“收购费用”总计十二亿,乐队要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一亿,则是私下里给予律师约翰-布兰卡的“好处”。

    至于另外两位遗嘱执行人,则是由劳伦斯兄妹负责搞定,罗杰三人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这五亿美元,需要在明年的格莱美结束之后凑齐,有将近三亿美元的缺口。

    罗杰大概算了算,等到明年格莱美之后,乐队在不动用这次巡演收入的前提下,基本上不会有大笔的入账。

    零散的收入肯定有不少,但具体的数目却是没准,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多半也指望不上。

    好在,罗杰早就和富国银行的麦克阿瑟谈好了贷款,贷出三亿美元的资金,不会有丝毫的困难。

    一下子多出三亿多美元的债务,这自然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但以乐队的“赚钱效率”而言,却也算不上有多在乎。

    乐队今年一年,单单只是在音乐方面的收入,就超过了1.5亿美元。

    负债三亿多?

    也就两三年的事,拼命点,说不定不到两年就能还清。

    在得知了罗杰统计出的数字之后,无论是安妮,还是理查森,也都没显得多么在意。

    用胖子的话来说:“我现在跟华尔街的朋友们谈的都是几百亿美元的生意,区区三亿,毛毛雨而已啦!”

    嗯,这家伙购买一些“市值几百亿美元的公司的股票”,花上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美元,就算是完成了一笔“几百亿美元的生意”。

    至于安妮,在半年前,安妮还对背负巨额债务感到有很大的压力。

    但在罗杰给安妮算过了这笔账之后,安妮只是惊讶地问了一句:“原来我们这么有钱?钱都哪去了?我怎么感觉自己还是很穷!”

    “因为你喜欢败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上个月底那场派对,至少花了三百万美元,而这样的派对,休假的时候你每周至少都会办一次!”

    罗杰表示毫不羡慕嫉妒恨,义正言辞地“训斥”了安妮一番,然后在安妮反应过来之前,转移话题道:“我们这次巡演没有纽约站,我跟麦克阿瑟约好了,到费城那一站,我们去和富国银行签贷款协议。”

    “嗯,费城离纽约很近,坐车两个小时就到了。”

    胖子接到罗杰的眼神示意,一脸认真地点头道:“我们的会计师是谁来着?让他提前两天去等着,还有律师。”

    安妮清秀的小脸上写着“懵逼”两个字,楞了半天,突然反应了过来,怒道:“魂淡!你竟然敢吼我!我要跟你绝交五分钟!”

    罗杰见没有蒙混过关,脸色僵硬片刻,然后很快恢复了正常,“严肃”道:“别闹!谈正事呢!”

    “???”

    安妮惊了,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罗杰吗?!

    又楞了片刻,安妮张牙舞爪地扑上前,小拳头不断砸在罗杰身上:“别想转移话题!老娘跟你拼了!”

    安妮的武力值不低,这个对什么都可能会产生兴趣的女孩,去年曾学过一段时间的徒手格斗,什么柔道泰拳之类的都学了几招,虽然没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准,但罗杰却见过安妮一拳打穿木板的场面。

    不过这只是闹着玩,安妮自然不可能真打,再加上罗杰皮糙肉厚,一通王八拳下来,罗杰不但没有感到疼,反而觉得像是按摩一般,居然有点小舒服!

    “用力,不要停!”几个字差点就脱口而出,好在及时反应了过来,又憋回了肚子里。

    要是真把安妮惹毛了,就算罗杰的身板不错,也不一定扛得住。

    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能还手,跟女人打架,输了丢人,赢了也丢人,怎么都是输。

    “我错了,别打脸!”

    罗杰见安妮“发泄”地差不多了,连忙假装求饶,演技相当精湛,绝对配得上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哼。”

    安妮坐回沙发上,捏了捏手腕,丢给罗杰一个白眼:“看在你态度诚恳的份上,这次就放你一马。”

    罗杰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态度诚恳”了,但却知道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什么都不要问,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胖子见两人安静了下来,终于找到机会,将话题扯回正事上:“和富国银行签合同的时候,是我们去纽约,还是他们派人来费城?”

    富国银行在北美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分行,但这笔贷款,是通过纽约的麦克阿瑟谈妥的,自然不可能去找费城的富国银行办理。

    “当然是他们派人过来。”

    罗杰理所当然地说道:“我们在费城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没时间再专门跑一趟纽约。”

    即便这次巡演的行程安排得相对宽松,但时间也比较紧张,平均每周要跑两座城市。

    乐坛的明星就是这样,在巡演期间非常的忙碌,能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事了,很多明星甚至连最基本的睡眠都不能保证。

    罗杰三人还算是比较懒的,若是那些勤快些的青春偶像,哪怕不是在巡演的路上,也是每天都在到处赶通告,争取在“保鲜期”过去之前,将能赚到的每一美元都收入囊中。

    “这样啊……”

    胖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却没有继续再问下去。

第467章 斯威夫特

    费城是巡演的第四站,这一站的演出,也恰好是在《无名专辑》正式发行的当天举行。

    关于这张专辑的成绩,乐队没有丝毫的担忧。

    该做的宣传都已经做了,数以千万美元计算的宣传预算砸下去,这张专辑的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

    从各项调查的反馈,以及前几站演出现场的销售情况来看,大多数粉丝们对这张专辑也显得十分期待。

    不说冲击riaa认证销量排行的前五,至少拿下一份钻石认证,不会有丝毫的难度。

    不需要为新专辑的成绩担心,乐队的心态显得很放松。

    在抵达费城的当天,就与从纽约赶来的富国银行团队签订了贷款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富国银行将为乐队提供三亿美元的资金,用途仅限于收购黑人天王的遗产,不得另作他用。

    贷款的期限是五年,从2005年1月1日开始计算,和乐队过去的大多数贷款一样,仅仅只按月偿还利息,本金则是在贷款到期之后一次性支付。

    涉及三亿美元的巨款,富国银行方面除了要对资金流向严格监督之外,必然还要有相应的抵押。

    在抵押物方面,由于此前早就有过这方面的谈判,仅仅只是谈了不到半个下午,双方就达成了一致。

    乐队提供的抵押物包括从黑人天王的遗产中收购而来的【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的股份,或是与之相对应的歌曲版权。

    除此之外,mad唱片百分之十的股权,也被列入了抵押范围之内。

    根据富国银行的评估,这两样抵押物,足以确保富国银行的资金不会受到损失。

    哪怕乐队还不起,用抵押的股权和版权来抵债,富国银行也是稳赚不赔。

    麦克阿瑟更希望乐队用自己的歌曲版权来抵押,但罗杰并没有同意。

    有绝对的把握还得起钱是一回事,拿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做抵押,又是另一回事。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被富国银行或者其它什么人在这笔贷款中设下一个圈套,乐队也不至于失去赖以为生的根本。

    哪怕这个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也必须要有最基本的防备意识。

    失去自己作品版权的乐坛明星下场有多么凄凉,看看晚年的保罗-麦卡特尼就知道了。

    签订完协议之后,麦克阿瑟婉拒了一起喝一杯的邀请,带着银行的团队,立即返回纽约。

    罗杰也不怎么在意,叫上胖子和安妮,直接包下了酒店里的酒吧。

    并非是要开派对,仅仅只是喝一杯,消遣一番。

    巡演本身就已经够累了,第二天还要为演出进行最后的排练,就算罗杰想要开派对,也没那个体力。

    “砰”的一声脆响,最后一颗黑球落袋。

    安妮将球杆往台球桌上一丢,冲着胖子大声道:“你输了,喝酒!”

    “谢特,我为什么要跟你打台球?”

    胖子愁眉苦脸地端着满满一大杯烈酒,捏着鼻子灌了下去。

    说好的只是喝一杯,结果在某人提议打台球之后,胖子已经喝下去差不多一整瓶的威士忌了。

    而提出这个建议的安妮,目前为止的战绩是全胜。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加入你们的赌局。”

    罗杰一副‘我很有先见之明’的样子,端着一杯马天尼,小口轻抿着。

    比玩?不管是哪种游戏,罗杰就没见安妮输过。

    有时候,天赋这个东西,确实是羡慕也没用。

    胖子打了个酒嗝,正要说什么,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翻开手机看了一眼,胖子站起身,说道:“我有个朋友来了,你们先喝着,我出去一下。”

    “朋友?”

    安妮一脸八卦地想要追问。

    “华尔街的朋友。”

    胖子摆了摆手,说道:“我去接他进来,一会介绍你们认识。”

    理查森在加入乐队之前,是一名股票经纪人,本身就是在华尔街工作。

    即使是到了现在,胖子的个人投资当中,股票、期货等等,所占的比重也是很高的。

    在华尔街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对胖子来说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嘁,华尔街……”

    安妮立刻就失去了兴趣。

    股票和证券,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让安妮完全提不起丝毫兴趣的东西之一。

    比起和数字打交道,这个女孩觉得还是打台球更有趣,尤其是可以欺负胖子和罗杰的时候,“喂,罗杰,来玩两把,让你三杆!”

    “不来!”

    罗杰果断选择从心,第二天还要排练,罗杰可不想被安妮灌醉到明天起不来。

    以两人的技术差距来看,别说让三杆,就是让三十杆,罗杰也赢不了。

    “光喝酒多没意思?!来玩点什么,输的人罚酒。”

    安妮叉腰,瞪眼,道:“别说我欺负你,所有这里能玩的东西任由你选!”

    这副“超凶”的表情,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

    要是敢拒绝,你就死定了!

    “任选?”

    罗杰四下环视一圈,酒吧里可以玩的东西倒是不少,台球、飞镖、甚至还有一排投币式游戏机(就是街机)。

    但仔细想想,好像不管玩什么,都不可能是安妮这家伙的对手。

    罗杰正要继续从心,安妮立刻做出一副奶凶奶凶的模样,“咬牙切齿”地说道:“对,随便你选!”

    “这可是你说的。”

    罗杰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走到吧台前,对酒保说道:“给我拿一副扑克牌,一盒筹码。”

    罗杰很有自知之明,比手上技术的游戏,自己不可能赢得过安妮。

    玩筛子这种碰运气的东西,最多也就是五五开。

    想赢,就必须得针对安妮的弱点。

    虽然这个女孩好像什么都擅长一点,但确实也有不怎么擅长的东西,比如数学。

    有句话说的好,你的眼睛可能会欺骗你,但数学不会,不会就是不会。

    咳……

    安妮的数学水平,大概就属于这种“不会就是不会”的水准,别说什么高等数学,就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算不好。

    要说罗杰是怎么知道的……

    这还得多谢胖子的女友,那位德州扑克的职业牌手。

    有一次在胖子家里聚会的时候,杰西卡提出打牌,然后安妮输得那叫一个惨……

    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回忆清除出去。

    罗杰拿着扑克牌和筹码,坐到安妮面前,开口道:“就玩德州扑克好了,一杯酒算十个筹码,小盲一个,大盲两个,不限注。”

    相较于赌场中常见的梭哈、二十一点等大多数牌类游戏,德州扑克算是一种可以“稳定盈利”的玩法。

    当然,前提是你的水平要比对手更高。

    至于水平高低如何判断?

    在这个游戏中,有一句常常被提到的话,叫做“策略基于数学,但高于数学”。

    即通过数学计算赢面和底池赔率,再通过策略击败对手。

    (具体的规则太占字数就不写了,好莱坞电影里很常见,没玩过的应该也见过。)

    罗杰不算是一个德州扑克的高手,甚至玩过的次数都不多,但对付安妮这个连加减乘除都算不好的家伙,赢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你是故意的吧?!”

    安妮见罗杰将扑克牌摆到自己面前,一下就炸毛了。

    这家伙对牌类游戏,唯一擅长的就是一人抽一张比大小,或者类似的纯粹基于运气的玩法。

    “是你说让我随便选的。”

    罗杰无视了安妮的“抗议”,直接将大小王挑出来丢到一旁,洗牌、发牌一气呵成。

    “第一把我坐大盲位好了。”

    罗杰数了一下,一盒筹码正好是一百个,随手分给安妮一半,然后丢出两枚筹码放到面前,敲了敲桌子:“你先下注。”

    “!!!”

    安妮见罗杰拿自己的话来挤兑,咬牙切齿地瞪了罗杰一眼,看了一眼手中的底牌,丢出几枚筹码:“加注!”

    十枚筹码相当于一杯酒,看起来赌得不大,但不限注的玩法下,罚酒的速度是很快的。

    罗杰看了一下自己的底牌,一对十。

    如果是多人桌,这个底牌不算大,需要考虑稳妥的翻前策略,在对手已经加注到两倍大盲的情况下,通常会考虑弃牌或者跟住看翻牌。

    不过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任何的对子,在翻牌之前都是很有价值的。

    按照概率来计算,安妮的底牌大于一对十的概率很低,翻前胜率绝对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罗杰直接将手中的筹码全部推了出去:“all!”

    这种单纯“猜胜率”的玩法,对上杰西卡那种职业牌手,肯定要输得连底裤都赔掉。

    但欺负安妮嘛……

    绝对是够用了。

    安妮或许是被罗杰的态度给气到了,脑子一热,也将筹码全部推了出来:“我跟!”

    翻前打光,不需要经过任何复杂的逗智逗勇,两人直接将底牌翻开。

    果然,安妮手中是一对八,比罗杰的底牌更小。

    五张公共牌直接发完,分别是7,j,a,2,k,没有能够帮到安妮的牌,所能组成的最大牌型是罗杰的一对十带a,k,j。

    “你输了,喝酒。”

    罗杰很“善解人意”地找酒保要来五个杯子,帮安妮倒满:“五十个筹码,五杯酒,喝完我们继续。”

    “……”

    安妮小脸一垮,眼珠转个不停,似乎在想办法蒙混过关。

    罗杰正要催促,安妮眼睛一亮,跑向酒吧门口的方向:“胖子回来了,等会再玩!”

    罗杰:“……”

    你这么明目张胆地耍赖,真的合适吗?!

    这个借口也太拙劣了点吧喂!

    罗杰一口老槽赌在嗓子眼,不知道该不该吐。

    “发生什么事了吗?”

    胖子见酒吧里的气氛有些奇怪,摸着比电灯泡还亮的光头问道。

    罗杰无奈地看着胖子:“如果你晚回来五分钟,安妮这几杯酒就赖不掉了。”

    胖子秒懂,“安慰”了罗杰一句:“安妮赖酒还需要理由吗?又不是第一次了。”

    这tmd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罗杰当时就惊了。

    楞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对胖子道:“这几位是你的朋友?不给我介绍一下吗?”

    “斯科特,来自美林证券,我的朋友,同时也是我的股票经纪人兼投资顾问。这三位是斯科特的妻子和儿女。”

    胖子拉过身后的中年人,介绍了几句,又对那人道:“这是安妮和罗杰,我的搭档,你应该在电视上认识过了。”

    美林证券是华尔街鼎鼎有名的巨头之一,影响力十分恐怖,甚至出现过他们操纵北美大选的传闻。

    不过华尔街和娱乐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而且这位股票经纪人明显只是美林证券的一个普通员工,罗杰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只是很自然地和对方打了个招呼。

    “这是我的妻子安德莉亚,这是我们家的小公主,泰勒。还有这个小家伙,他叫奥斯汀,是泰勒的弟弟。”

    这位叫斯科特的股票经纪人很会说话,介绍完之后,立刻开口道:“我们一家是专门来看你们演出的。”

    这几个名字让罗杰莫名地感到熟悉,但却没有多想。

    罗杰很确定,自己不认识眼前的这一家人,莫名的熟悉感,大约只是因为这些名字在北美很常见。

    “演出周六才开始,到时候我让人给你们安排个好位置。”

    罗杰对华尔街的兴趣不大,但对方怎么说都是胖子带来的,哪怕只是看在胖子的面子上,罗杰也会摆出一个友善的态度来。

    在胖子介绍的时候,“朋友”两个字可是在斯科特的工作之前,这意味着对胖子来说,斯科特并非只是一个拿钱办事的服务者。

    两个明显还没成年的孩子不能喝酒,一人捧着一杯果汁喝得津津有味。

    斯科特夫妇就没有这个顾忌了,在酒精的作用下,很快就有说有笑地和罗杰几人聊了起来。

    聊到即将发行的新专辑的时候,斯科特突然说道:“其实泰勒也是一名歌手,签约了北美广播唱片公司(rca),但他们不愿意现在就帮泰勒发行专辑,我们一家在寻求律师的帮助,以便和rca解约。”

    rca?

    那可是个大厂牌,虽然没到四大巨头那个级别,但却也要比mad唱片强太多了。

    大名鼎鼎的猫王,就是rca旗下的签约歌手。

    在罗杰的前世,出自rca的大牌巨星还有大卫-鲍伊、pink乐队、惠妮特-休斯顿、布兰妮-斯皮尔斯等等。

    听到对方提起rca,罗杰楞了几秒,突然问道:“抱歉,斯科特,刚才忘了问,你们家的姓氏是……?”

    “我刚才介绍的时候忘记说了吗?真的是太失礼了!”

    斯科特连忙道歉,然后自豪地说道:“我们家有一个伟大的军人姓氏,斯威夫特!”

第468章 乡村音乐的大门

    斯威夫特不算是一个特别常见的姓氏,但也算不上特别稀有。

    斯科特所说的“军人姓氏”,是指这个姓氏中,出过许多北美著名将领。

    比如说现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就和斯科特同名,也叫做斯科特-斯威夫特,只少了一个中间名“金斯利”。

    斯威夫特这个姓氏有多么辉煌,罗杰完全不了解,也不在意。

    唯一感兴趣的,是斯科特的女儿,今年才十五岁的泰勒-斯威夫特。

    在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那几年里,哪怕再怎么不关注北美乐坛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泰勒-斯威夫特这个名字。

    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每一年的福布斯名人收入榜上,泰勒-斯威夫特都至少能够排进前十,大多数时间里则是保三争一。

    单单从收入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乡村音乐出身的流行天后有多么惊人的影响力。

    罗杰隐约记得,前世的泰勒-斯威夫特,差不多也是在十五六岁左右出了第一张唱片,不过签约的却是一家没什么名气的小公司,而不是大名鼎鼎的rca。

    罗杰不知道的是,泰勒的第一份唱片合约确实来自rca,但因为rca不肯在泰勒成年之前为她发行专辑,双方协商解约之后,一家叫做“大机器”的小型唱片公司才有机会签下泰勒。

    rca一定要等到泰勒成年才愿意为她出专辑的原因很简单,唱片合约确实对明星有很强的约束力,但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即便是在监护人的认可之下签订的商业协议,约束力也很低,能够以不算太高的代价单方面解约。

    如果捧红了一个未成年的明星,其它大公司想要挖角,成本会很低。

    就算挖角失败,也可以让rca付出更大的代价去留住泰勒。

    在唱片业,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做法,通常来说,如果艺人一定要尽早出道,双方扯皮一番,互相妥协一下,也就没事了。

    结果没想到,泰勒直接掀桌子不玩了,跳槽去了一家新成立的小厂牌。

    因为这件事,在数年之后,随着泰勒-斯威夫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ca的高层还遭到了股东们的问责。

    罗杰对泰勒-斯威夫特的了解不算多,但也听过不少的传闻。

    嗯,集邮癖什么的就不提了,在工作方面,泰勒-斯威夫特也绝对算是大多数唱片公司都不喜欢看到的刺头。

    一言不合就和rca唱片解约算是一件事,在和【大机器唱片】的合约到期之后,泰勒转投环球,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为环球旗下的所有歌手争取版权独立的权利。

    即所有作品的版权归明星本人所有,唱片公司不得插手。

    以泰勒-斯威夫特的影响力,如果仅仅只争取自己的版权,那任何人都挑不出问题来,顶尖巨星本身就应该有这样的待遇。

    但她要为环球旗下,包括环球的子公司签约的所有歌手争取版权独立,这就是在砸所有唱片业巨头的饭碗了。

    其它的艺人肯定喜欢泰勒-斯威夫特的这个提议,公众们大多也看热闹不嫌事大,几乎都站在了明星们这一边。

    但在唱片业顶端的巨头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这样的刺头。

    要知道,对于那些大厂牌来说,版权收入在营收中所占的比例是极高的,通常都在三分之一以上,甚至会达到一半左右。

    若是让所有小明星都版权独立了,那唱片公司还玩个蛋?

    当然,在最后的协议中,这一条并没有得到通过。

    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泰勒-斯威夫特有多么能搞事,要么不搞,要搞就搞个大新闻,直接号召所有艺人“起义”,造唱片公司的反。

    但是,虽然泰勒-斯威夫特很能给唱片公司搞事,若是有签下她的机会,恐怕不会有任何一家唱片公司会犹豫。

    哪怕只签下一份十年的合约,至少也代表了数十亿美元的营收和利润。

    罗杰不确定眼前这个泰勒-斯威夫特,是否就是前世那个乡村天后。

    但若是加上rca唱片已经给了泰勒一份合约,这已经值得下注。

    rca那样走精品路线的大厂牌,若是看不到足够的潜力,是不会轻易给出一纸唱片合约的。

    思考了片刻,罗杰心中很快做出了决定,开口问道:“泰勒是歌手?擅长什么类型?”

    斯科特看向自己的女儿,说道:“还是让她自己来说吧。”

    “我会唱乡村和流行,也会弹一点吉他。”

    白人发育得很早,十五岁的泰勒看起来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个子比安妮还要高一点。

    在泰勒的脸上,完全看不出紧张的情绪,说话进退有度,“我不久之前刚写了一首新歌,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弹给你们听。”

    会自己写歌的歌手都是宝贝,哪怕咖位低一些,能够为唱片公司赚到的钱也要更多。

    当然,这里仅指能够写好歌的,而不是随便拿别人的作品改改,就自称“创作型歌手”。

    前世的泰勒-斯威夫特,就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作型歌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写的。

    罗杰正想见识一下泰勒的水准,询问了几句,确认泰勒擅长的是木吉他,立刻找酒保要了一把吉他过来。

    泰勒拿起吉他,简单地调试了一番,轻声道:“《幸运的你()》。”

    “这个小镇上有个小女孩,有点心不在焉……”

    轻快的吉他旋律响起,配上女孩略带沙哑的独特嗓音,让人仿佛来到纳什维尔的田园小镇上。

    虽然歌中有不少明显的瑕疵,但以泰勒只有十五岁的年龄而言,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一曲结束,安妮吹了一声口哨,大声道:“哇哦,酷!比罗杰那个家伙唱的好听多了!”

    “嗯,没错。”

    罗杰一本正经地点头道:“吉他也比安妮弹得好多了。”

    两人又开始日常互相伤害。

    这一首歌下来,罗杰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前世那位乡村天后,2010年代唯一的乐坛超a巨星,泰勒-斯威夫特。

    不过此时的泰勒显得有些害羞,一点都不像前世传言中那样“豪放”。

    咳……

    罗杰没有立刻提起唱片合约的事,而是问道:“这是你自己写的歌吗?”

    泰勒点点头:“算是吧,我的吉他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但主旋律和歌词确实是我写的。”

    “我就直说了,刚才你父亲说,rca不愿意现在就帮你发行唱片,但我很看好你的能力。”

    罗杰看了看斯科特夫妇,继续说道:“有没有兴趣来mad唱片发展?虽然我们比不上rca这样的大厂牌,但也不需要你等到十八岁以后才能出专辑。”

    胖子见罗杰开口,清楚罗杰看上了泰勒的天赋和潜力,也出言道:“斯科特,你难道还信不过我?”

    斯科特-斯威夫特苦笑一声,和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开口道:“只要泰勒自己愿意,我不会反对。”

    “mad唱片?”

    泰勒眼中露出一丝期待,问道:“加入mad唱片,我就可以出自己的专辑了吗?”

    这孩子大概对出专辑的执念很深,一心想着成名。

    “只要你确实准备好了,那么随时都可以为新专辑做准备。”

    罗杰答应了下来,然后立刻话题一转,又说道:“但你必须确实了解自己在一张专辑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做什么,另外,鉴于你还在上高中,你还必须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这个标准由你的父母说了算。”

    在罗杰的眼里,学业什么的就是个,但当着别人家长的面,肯定不能这么说。

    无论是北美各州的法律,还是唱片业协会的规定,都对未成年人的工作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在学业方面。

    例如,当一名未成年歌手参与到唱片录制的工作中时,必须得到学校和监护人的批准,同时唱片公司还必须为歌手聘请家庭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

    甚至于,有一个在北美影响力极大,能够轻易左右议会决策的民间组织,北美家长与教师联合协会,还会派出专门的联络员,对这一系列规章的执行力度进行监督。

    总之,在北美这块土地上,任何涉及到未成年人的事情,都写着大大的两个字,麻烦。

    但在泰勒-斯威夫特这个名字能够带来的巨额利益面前,区区麻烦,根本不会成为阻碍。

    “我原则上同意。”

    泰勒年龄不大,说话却显得有些老气横秋:“但具体的细节,你们最好和我的监护人谈。”

    “咳……”

    斯科特被泰勒的话呛到了,咳嗽了半天,才缓过气来,摇了摇头,无奈地开口道:“我说过,只要泰勒同意,我不会反对。但我还有几个要求。”

    罗杰点了点头,说道:“具体是什么要求?我们一个一个谈。”

    “第一个。”

    斯科特认真地问道:“泰勒和rca唱片有合约在,这一点,需要你们协助解决。在与rca唱片正式解约之后,我们才会和你们签订合约。”

    “应该的,公司会派出擅长这方面的律师,违约金也由公司来支付,但需要你们的配合。”

    罗杰再次点头,这件事斯科特此前已经说过。

    一个艺人不可能和两家唱片公司签约,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想要签下泰勒,对方和rca唱片之间的合约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但这一点不存在太大的难度,只要泰勒这边摆出解约的姿态,无论rca是否愿意,区别只在于解约的代价有多少,绝对不可能被合约束缚。

    而且这个代价,绝对不会太大。

    毕竟,泰勒-斯威夫特只有十五岁,未成年人的身份既代表着麻烦,但若是利用得好,在这种时候也会非常的好用。

    解决rca的唱片合约,这不算是一个太高的要求,斯科特脸上也没有露出什么惊喜,立刻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泰勒至少要完成高中的学业,至于地点……”

    斯科特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开口道:“泰勒说过想去纳什维尔发展,我们一家打算搬过去。”

    纳什维尔是北美乡村音乐的圣地,许多乡村音乐人都长住在这里。

    对于擅长乡村音乐的泰勒-斯威夫特来说,没有哪个城市,比纳什维尔更适合自己的成长。

    “这一点也没有问题,公司在纳什维尔有一个办事处,这方面我可以安排。”

    罗杰继续答应下来,又问道:“下一个要求,想必就是正式的待遇问题了吧?”

    泰勒-斯威夫特的价值可以用金山来形容,但罗杰却不会任由对方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这个看起来普通的高中女孩是未来的超a巨星,这件事只有罗杰才清楚,这就是压价的筹码。

    为了不让斯科特在乱七八糟的细枝末节上提出太多的要求,罗杰直接将谈话的进度加快,进入到合约待遇的谈判上。

    斯科特犹豫了一下,顺着罗杰的话问道:“我想知道,你们打算给泰勒什么样的待遇?”

    “鉴于泰勒还未成年,我的意见是先签订一份实习合约,然后在泰勒年满十八周岁的时候,替换成正式合约。”

    罗杰提出的是乐坛中签下未成年人时,较为普遍的解决办法,然后又问道:“具体的待遇方面,rca那边的条件是什么?”

    “从泰勒十八周岁算起,签约十五年。唱片收入泰勒可以得到百分之五十,巡演收入百分之七十,没有版权。”

    斯科特犹豫了一下,补充道:“这些都是扣除成本之后的收入分成。”

    斯科特当然想对这份合约的内容保密,以便提高价码。

    罗杰的态度很明显,斯科特这种混迹在华尔街的老油条,一眼就能看出,罗杰很看好自己女儿的天赋。

    但解除合约还需要罗杰的帮助,这些内容很容易打听得到,根本瞒不住。

    这是乐坛中比较普遍的新人合约待遇,属于压榨十分严重的那种。

    看起来,专辑收入上,艺人可以拿到一半,这很不错。

    但却有一个前提,要先扣除成本。

    这里面可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若是心黑一点,艺人辛辛苦苦工作,到头来根本拿不到多少钱。

    而且,rca唱片还要拿走作品的全部版权,哪怕是新人合约,这样的待遇也绝对是坑中之坑。

    “三加二十合约,先签约三年,泰勒年满十八周岁时自动转为正式合约,续约二十年。签约金五百万美元,合约期限内,泰勒的所有音乐作品,公司无条件得到为期五十年的全球发行权。”

    罗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在说到待遇的时候,犹豫了片刻,罗杰继续说道:“分成比例方面,唱片收入泰勒可以得到百分之四十,巡演收入百分之五十,成本由mad唱片承担,不需要先行扣除。至于版权……”

    罗杰再次犹豫,考虑了足足一分钟,才开口道:“公司要百分之六十的版权,不包含词曲版权。”

    这个待遇依然很坑,但比圈内绝大多数新人的待遇要强出不少。

    罗杰和胖子当初有着murphy乐队的光环在身,组建【darkness】乐队时,得到的待遇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mad唱片如今在摇滚领域很强势,依靠着《美国偶像》,在流行领域也算打开了市场。

    而泰勒-斯威夫特,绝对有能力为公司打开乡村音乐的大门。

    哪怕为了这其中的战略意义,罗杰也愿意给出一个高出绝大多数新人的待遇。

    不仅仅只是看在泰勒-斯威夫特这个名字的份上。

第469章 理念冲突和内部矛盾

    唱片业内,不同唱片公司之间的关系,既会有合作,又存在着相当激烈的竞争。

    rca是仅次于四大的一线大厂牌,mad唱片这几年的发展确实不错,但和rca比起来,无论是规模、话语权还是影响力,都差了不少。

    正常情况下,罗杰绝对不会去招惹rca唱片这样的庞然大物,那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但若是有着足够大的利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泰勒-斯威夫特在rca内部并不算十分受到重视,只能算是一个“有潜力的苗子”。

    这种程度的挖角,rca自己都不会太过在意。

    当然,若是挖角的目标换成当家的顶梁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了早日搞定泰勒-斯威夫特的合约,罗杰选择了速度最快的方式,向rca唱片支付了一笔高达三百万美元的解约金,以不算高的代价,解除了泰勒-斯威夫特和rca唱片的实习合约。

    紧接着,在一番不算激烈的谈判之后,在斯科特夫妇和律师的见证下,mad唱片成功签下泰勒,得到了一份三年加十五年的唱片合约。

    由于泰勒还未成年的缘故,这份合约的约束力不会太大,在对方年满十八周岁之前,想要解约,同样也不会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

    当然,即使是最坏的事情发生,mad唱片至少不会亏本。

    罗杰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泰勒年满十八周岁,替换正式合约的时候,在利益分成方面挨上不算轻的一刀。

    在一开始提出一个较为苛刻的协议条款,最大的目的就是给未来的谈判留下足够的压价空间。

    对于北美的唱片公司来说,签下未成年艺人,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此。

    当艺人成年,用正式合约替换掉之前的实习合约时,但凡有一点成绩在手,必然要提出修改协议条款的要求。

    因为新的条款无法达成一致,而导致合作破裂的先例,在乐坛内也不算少见。

    至于修改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双方之间的博弈了。

    虽然胖子和斯威夫特一家人的关系不错,但罗杰从来不会将所有的筹码压在“感情”这种不可靠的东西上。

    在娱乐圈内,唯有利益,才是一切的前提。

    为了签下泰勒,罗杰不但向rca唱片支付了三百万美元的解约金,还向泰勒许下了五百万美元的签约金。

    除此之外,在未来三年之内,至少为泰勒发行一部专辑,也是合作内容的一部分。

    这些开支加起来,在三年之内,mad唱片花在泰勒身上的美元,至少也会突破八位数,达到千万美元以上。

    泰勒-斯威夫特这个名字,绝对值得这个价码。

    有过无数次见证罗杰“眼光”的经验在,安妮和胖子也没有提出质疑。

    反正再怎么亏也就是一千万,而且还是由mad唱片承担,以乐队三人的收入水准来说,根本不在乎这点风险。

    但mad唱片的另一个大股东却不这么想。

    在十二月份的董事会过后,【金属猴子】乐队的加里-贝尔亲自拨通了罗杰的电话,提出了质疑。

    合约都已经签了,这个时候反悔显然是不可能的。

    加里-贝尔打这通电话的目的,就是问清楚罗杰的想法,到底是真的看好这个叫做泰勒-斯威夫特的年轻女孩,还是拿公司的利益去泡妞。

    嗯,在加里-贝尔眼里,罗杰的动机绝对不单纯。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因为mad唱片的事情产生矛盾。

    作为mad唱片最大的利润点之一,在《美国偶像》的业务上,加里-贝尔就公开反对过罗杰的策略,拒绝在第四季的《美国偶像》中接受大卫-劳伦斯的投资。

    现在的《美国偶像》才进行到第三季,但第四季的诸多谈判都已经启动。

    比如说大卫-劳伦斯的投资权,当初就只签订了前三季的合约,第四季起,mad唱片就有权拒绝大卫-劳伦斯的资金。

    加里-贝尔不愿意让外来资金插手《美国偶像》,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利益。

    哪怕不去计算决赛圈选手签约权所带来的利益,《美国偶像》每年也能带来数亿美元的利润。

    这么一大笔钱,大卫-劳伦斯要分走一半,让加里-贝尔感到十分不满。

    至于罗杰,却认为大卫-劳伦斯的人脉和能力,足以为《美国偶像》带来巨大的帮助,一半的利益确实多了点,但完全拒绝大卫-劳伦斯的资金也未必是好事。

    在罗杰看来,从第四季往后,《美国偶像》项目可以削减大卫-劳伦斯的份额,或者干脆换一个同等分量的合作者也不是不行,但却不能由mad唱片独吞这块巨大的蛋糕。

    每年稳定产生数亿美元营收的大项目,这块蛋糕,可是有不少人在暗中觊觎。

    mad唱片这几年的发展确实很迅速,但还没有成长到能够扛起所有压力的地步。

    单单只是在《美国偶像》这件事上,加里-贝尔和罗杰就争吵过数次。

    要不是双方都清楚这只是就事论事,恐怕连朋友的关系都很难保持下去。

    但即便如此,双方之间的合作,也不再像公司刚成立时那样紧密。

    至于mad唱片的另一个大股东,【a】乐队的埃文-泰勒,则是表示:你们争你们的,我们无所谓,怎么都行,谁赢了我们听谁的。

    因为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这很常见。

    严重一点的,甚至可能导致亲密无间的好友因此变得反目成仇。

    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有不少类似的先例。

    无论是加里-贝尔,还是罗杰,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谁也无法改变对方的想法。

    这个矛盾必须要解决,但如何解决,却让罗杰感到十分苦恼。

    “既然理念不同,那各干各的就好了呀。”

    听到罗杰的抱怨,安妮理所当然地说道:“合作不成就分家嘛,以后还可以做朋友。继续勉强下去,说不定朋友都没得做了。”

    “难道把mad唱片拆分成两个公司吗?”

    罗杰下意识地反驳道。

    正要开始长篇大论,讲讲“为什么mad唱片不能拆分的108个理由”,罗杰脑中灵光一闪,突然犹豫了起来:“或许……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你不是认真的吧?”

    胖子看到罗杰认真思考的样子,忍不住道:“分家的话怎么分?难道把《美国偶像》送给加里他们吗?那可是每年好几亿美元!”

    在第二季,《美国偶像》的整体盈利大约在三亿多美元,预计在第三季中,这个数字还会有小幅度的上涨,逼近四亿美元大关。

    按照《美国偶像》的热度来看,每年四亿美元左右的利润,差不多就是这个项目的顶点,少说也能保持个三到五年。

    在一家公司的管理层产生理念冲突的时候,拆分公司,各干各的,确实不失为一条不错的解决思路。

    但这种做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单单只是确保拆分的公平性,就是mad唱片所不具备的。

    mad唱片的业务很简单,如果不考虑其它,单单以营收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块。

    首先,就是占据mad唱片最大营收来源的《美国偶像》。

    假设从第四季开始不再接受外来的投资,《美国偶像》的收益,至少可以占到mad唱片总收入的八成以上。

    如果要将mad唱片拆分,单单一个《美国偶像》,就是巨大的难题。

    别说一个加里-贝尔,就算是【金属猴子】和【a】乐队加起来,也吃不下这么大的产业。

    其次,则是mad唱片旗下的签约歌手、乐队,这方面的收入大约占百分之十。

    然后是公司三个大老板自己的唱片、巡演运作,虽然公司只能拿百分之十的超低比例抽成,但由于三支乐队的咖位、影响力较高,这一块收入也能占到总营收的接近百分之五。

    最后,就是版权运作产生的衍生收入,由于版权库的规模问题,这一块的收入比绝大多数主流唱片公司都要低很多,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三支乐队各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哪怕两支乐队手中的股份相加,也比不上一个《美国偶像》的价值。

    这样算起来,mad唱片在先天上就不具备“公平拆分”这一要素。

    而且即便强行分家,【a】乐队是否肯放弃mad唱片的其它业务和收入,与【金属猴子】乐队一起吃下《美国偶像》,也还是未知之数。

    所谓分家的说法,也就很难实施。

    更何况,《美国偶像》的巨大收益,也让罗杰三人很难舍弃。

    这可不是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小钱,而是每年数亿美元的庞大资产。

    一年赚数亿美元的项目,在任何领域都有很多,华尔街更是不乏以数百万美元博取数亿美元利润的财富神话。

    但能若是加上一个“每年”和“稳定”的限制,哪怕在整个北美的商业领域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优质项目。

    “每年数亿美元的利润确实很诱人。”

    罗杰思考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但是你们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美国偶像》吗?”

    “你不会是真的想这么做吧?”

    安妮瞪大了眼睛:“我刚才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你竟然当真了?!”

    胖子更是被罗杰吓出了满头冷汗,连忙劝说道:“罗杰,冷静!这可是每年好几亿美元!”

    “根据公司的评估,《美国偶像》从今年起会达到巅峰,保持大约五年左右,每年大约能够产生四亿美元左右的税前利润。”

    罗杰没有接安妮和胖子的话,自顾自地说道:“假设这笔钱由mad唱片独吞,先不谈来自外部的压力,分到我们乐队手上,也就是一亿多美元的样子。mad唱片的其它业务加起来,每年有多少营收?”

    “今年的账目还没有统计完毕,前三个季度的话,不算《美国偶像》的收入,大概有七千万美元左右。”

    胖子是现在mad唱片的董事长,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极为了解,一组数据脱口而出。

    说完之后,胖子也楞了一下,反应了过来,问道:“你的意思是,mad唱片的其它业务,价值不比三分之一的《美国偶像》低?”

    “确实是这样。如果放弃《美国偶像》,拿下mad唱片其它所有业务,我们确实会亏,但亏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反而可以轻松解决掉和加里之间的矛盾。”

    罗杰点了点头,说道:“而且,即便拆分公司,拿走《美国偶像》那么大一块蛋糕,加里他们也必须要给我们足够的补偿才行。”

    “好像真的可行。”

    安妮被一堆数字绕得有些懵,但却听懂了一句话。

    送出《美国偶像》,换取完整的mad唱片,这笔交易,乐队不会太吃亏!

    想了片刻,安妮甩手掌柜的性子再次发作,大大咧咧地说道:“既然你决定了,那我支持你的想法!”

    胖子也趋向于认同罗杰的判断,但却还有许多的疑惑和担忧。

    犹豫片刻,胖子开口问道:“你打算怎么说服埃文他们?如果要将《美国偶像》拆分出来,至少也要由加里和埃文他们两支乐队同时接手才行,否则我们就太吃亏了。”

    “我也是刚才听了安妮的提醒,才想到这个办法,哪来得及想那么多?”

    罗杰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而且不止是说服埃文他们,mad唱片涉及的合作太多,各种细节都很麻烦。具体能不能成,我都觉得没什么把握。”

    “但是这个思路确实不错,至少能够轻易解决公司内部现有的矛盾。”

    胖子考虑了片刻,说道:“这样吧,让人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完善,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出来。”

    让罗杰三人提出一个大体的思路还没什么问题,但在细节的完善方面,还是得让专业人士接手才行。

    罗杰对胖子的提议十分赞同,点头问道:“你觉得让谁接手比较合适?”

    “首先要对公司足够熟悉,其次还要可信,最后还需要考虑保密方面的问题,在真正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之前,这件事最好不要透露出风声。”

    胖子考虑了片刻,提议道:“你觉得依耶塔怎么样?她的能力和忠诚都没问题,只欠缺一些经验。就当是给她的考验,如果做得不错,这件事完成之后,可以把公司交给依耶塔来负责。”

    “行,那就交给她负责。”

第470章 这波要亏?

    12月25日,圣诞节。

    在传统的西方国家,圣诞节的意义,几乎相当于太平洋对岸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圣诞节是难得的长假,工薪阶层普遍会在这段时间得到一周到两周的假期。

    不过对于明星们来说,圣诞节假期?

    抱歉,这是在公众面前刷脸熟的重要时刻,休假什么的还是醒醒吧。

    加拿大,魁北克省。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这座综合性体育场,差不多是蒙特利尔所有可以用于举办音乐演出的场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可以容纳超过七万名观众。

    不过在这一次的演出规划当中,只设计了六万多个观众席。

    罗杰早早地就整理好了造型,坐在一张椅子上,默默地喝着酒。

    枫叶国的冬季十分寒冷,哪怕体育场内有功率极高的地暖设备,只穿了一件背心的罗杰仍然被冻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在这场演出开始之前,罗杰对自己的一贯造型做出了不小的改变。

    头发剃得很短,烫成微卷,一丝不苟地梳理整齐。

    嘴唇上方,也贴上了浓密的假胡须。

    在穿着上,罗杰也难得地抛弃了一成不变的黑色,而是穿上了一身纯白。

    运动鞋、休闲裤、再加上胸前印有超人标志的紧身背心,整个人看上去有一种给给的气息。

    “你这是什么见鬼的造型?”

    安妮对罗杰的“新风格”显得十分不适应,“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造型很娘炮吗?看上去像是个gay,而且还是受!”

    你猜的真他娘的准!

    这个造型的原主人确实是个受……

    罗杰心里吐槽了一句,嘴上却是说道:“你不懂,我这是在朝圣。”

    “朝圣?”

    手里拿着卷烟的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难得地八卦道:“这个奇葩造型有什么典故吗?”

    罗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胖子这个问题。

    典故当然是有的。

    在罗杰前世的那个地球上,1981年的冬天,同样是在蒙特利尔,曾举办过一场足以被列入经典的演出。

    那支乐队的名字,叫做【皇后】乐队(queen)。

    虽然那只是一场观众人数不足两万的中小规模演出,但却是摇滚音乐史上最为经典的现场之一。

    在那场演出中,龅牙叔佛莱迪-摩克瑞的造型,就和罗杰现在差不多完全一样。

    哦,对了,还少了一样最关键的道具。

    罗杰从助理手中接过一条红领巾,啊呸,红色丝带,缠在右臂上。

    嗯,这样就完全一致了,绝对的高仿cosplay!

    前世皇后乐队那场演出,具体是在哪一家体育馆举办的,罗杰自然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而且一万多人的小场,也让罗杰觉得多少有些拉低了皇后乐队的逼格。

    既然是“朝圣”,自然是规模越大越好。

    于是,罗杰大手一挥,将蒙特利尔的演出场地确定在当地最大的体育场中。

    “胖子,你有没有觉得罗杰这几天怪怪的?”

    安妮戳了戳胖子胳膊上的脂肪,“嘀咕”道:“我觉得罗杰可能是疯掉了,连贝斯都不练了,竟然跑去学钢琴!”

    “下次说悄悄话的时候可以不用故意这么大声。”

    罗杰无奈地放下酒杯,看向安妮:“而且我只是偶尔玩一下,这也是演出的一部分。”

    几天时间当然不可能学出什么东西来,不过乐器之间都有相通的部分,而且罗杰也并非指望能在钢琴上有多么高的造诣。

    只需要学会照猫画虎,能弹准音符,应付完这场演出,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贾森教的也不是什么正经的方法,干脆让罗杰死记硬背下来,照着音符去弹就完事了。

    突击训练了几天,罗杰倒是勉强能弹下半首《波西米亚狂想曲》,而且质量堪忧。

    但关于钢琴的其它内容,罗杰可以说是七窍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

    “我觉得你在搞事情!”

    安妮又开始日常发疯,突然凑上前,几乎和罗杰脸贴脸,小声问到:“快说,你有什么阴谋诡计?!”

    “别调皮。”

    罗杰将安妮推开,站起身,拎着酒瓶走向演员通道,说道:“跟上,我们该出场了。”

    …………

    这场“朝圣”之旅,虽然说是高仿,其实细节上的区别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说放在钢琴上的啤酒,就被罗杰换成了兑了清水的威士忌。

    再比如,罗杰并不打算学龅牙叔那样,在演出的后半段将身上的背心和裤子都脱掉……

    咳,要和谐!

    在演出现场公然果奔什么的,绝对不能有。

    默念了一阵24字真言,罗杰的耳机里,传来了汉克的倒计时。

    在一片黑暗之中,罗杰的双手放在钢琴上,音乐缓缓响起。

    “妈妈啊,我刚刚杀了个人。

    我拿枪指着他的头,

    扣下扳机,现在他死了。

    妈妈啊,生活才刚刚开始……”

    省去了歌曲开头的齐声清唱,直接从第二段篇章开始。

    随着《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歌声响起,舞台上的灯光也渐渐亮起。

    当下方的歌迷们,看到罗杰坐在钢琴前边弹边唱,顿时惊了。

    奥林匹克体育场内,出现了六万多张懵逼的面孔。

    “卧槽,罗杰还会这个?!”

    “我怎么觉得有点怪怪的?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

    “这怕是假的罗杰吧?那个性感的小胡子是怎么回事?”

    “歪,911吗?我要报警,这里有人酒后唱歌!”

    “只有我的关注点在钢琴上吗?”

    一阵短暂地喧闹过后,尖叫声从某个角落响起,仿佛传染扩散一般,迅速席卷至整个体育场。

    绝大多数粉丝,都对罗杰诡异的变化感到了好奇,但更多地却是惊喜。

    见到自己偶像不一样的变化,对粉丝们来说,总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妈妈,喔~~我还不想死去,甚至有时我希望自己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

    罗杰并没有去管舞台下的观众们的反应,音量陡然拔高,然后迅速转入沉浸。

    一小段激昂的旋律之后,舞台上的灯光再一次暗了下来。

    在歌曲的整个第三段篇章之中,舞台上的灯光偶尔闪过,却看不到丝毫人影。

    仿佛整支乐队都凭空消失了一般,只留下空旷的舞台,以及舞台上不断升腾的烟雾。

    罗杰、安妮、以及唱诗班的高音此起彼伏,气氛莫名有些惊悚。

    “砰!”

    一个长达十多秒的黑暗之后,烟火升空,整座舞台瞬间被点亮。

    坐在钢琴前弹奏的人已经换成了正牌键盘手贾森。

    罗杰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舞台最前方,迈着龅牙叔招牌式的风骚步伐,穿插在安妮、米娅和格雷西三人之间,走位无比犀利。

    “你们以为可以拿石头砸死我,唾弃我。

    你们以为可以爱着我,再让我一个人死去。

    哦,宝贝,不能这样对我,宝贝……

    ……

    一切都无关紧要,对我来说已无关紧要了……”

    最后一段音符落下,罗杰再次以龅牙叔招牌式的挥拳动作,为整首歌做出收尾。

    这种突兀的变化,让熟悉乐队的粉丝们都感到了些许的不适应。

    但效果却很显著。

    在短暂地不适过后,现场的歌迷们都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

    罗杰绕着舞台转了整整三圈,场内的欢呼声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hello,蒙特利尔!”

    模仿暂时告一段落,罗杰从一个coser,又变回了自己。

    对着观众席的方向吐了一下舌头,做了个鬼脸,又说道:“我得跟舞台特效师提个意见,下次烟雾效果不要用干冰,简直太冷了!嗯,我可不是在说加拿大的天气冷,是干冰的错!”

    罗杰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期间还做了个“冷的发抖”的动作,然后又说道:“虽然气温很低,但我相信,你们的热情足以驱散寒冷。所以,让我们躁起来吧!”

    罗杰握着话筒的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变得有些发白,大声喊道:“带上你们的热情,跟我一起去点燃世界!《地狱高速()》!”

    …………

    为了确保巡演的票房,通常情况下,巡回演出都不会提供电视或者网络的现场直播,而是需要在巡演结束之后一段时间,才会放出相关的录像。

    但在【天堂的阶梯 tour】中,三场核心场次,却是例外。

    虽然有一定的延迟,但却也几乎相当于是现场直播,只相差了半个小时。

    远在萨诸塞州,就有一对年轻的兄妹,正在认真地通过电视,观看着蒙特利尔站的电视直播。

    “他在歌迷中越来越受欢迎了。”

    大卫-劳伦斯突然开口道。

    “这不是好事吗?”

    米拉-劳伦斯疑惑地问道:“你们不是合作伙伴吗?为什么你的语气好像有些不高兴?”

    “你以为我为什么对罗杰隐瞒那件事?”

    大卫-劳伦斯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是低估了罗杰他们的价值,那个计划……或许需要重新考虑一下。”

    大卫-劳伦斯没有明说,但米拉却清楚,自己的哥哥所指的,是两人与索尼之间交易的事情。

    罗杰三人,并不清楚劳伦斯兄妹以三亿美元的代价,拿下了索尼手中,那百分之五十的【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的股份。

    这其中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大卫-劳伦斯打算在兄妹两人与乐队的合作当中,摆罗杰三人一道。

    将那批价值连城的版权分给乐队四成?

    不存在的!

    按照股权比例来计算,在遗产收购完成之后,兄妹两人将掌握【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股权,完全有能力将罗杰三人踢出局。

    友情?

    确实有一些。

    大卫-劳伦斯确实发自内心地将罗杰三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但这点友谊,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你后悔了?”

    米拉-劳伦斯的态度有些暧昧,语气中带着一股莫名的意味:“罗杰他们还不知道这件事,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你当然不会心疼,那三亿美元都是我出的!”

    虽然是亲兄妹,但大卫和米拉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血缘上体现得那么亲密。

    大卫-劳伦斯的声音中隐含着一丝怒火,“我会让人重新评估罗杰的价值,在结果出来之前,那件事……暂时搁置。”

    大卫-劳伦斯的怒火不是针对米拉,也不是针对其它什么人,而是对自己。

    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冲动行事,没有做好详尽的可信性评估,这是决策上的失误。

    而且是相当巨大的失误。

    三亿美元,对劳伦斯家族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大卫-劳伦斯来说,即使算不上伤筋动骨,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当然,那个计划是否还要继续下去,还要看自己手下专业团队的评估结果。

    如果罗杰的价值足够重要,大卫-劳伦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计划,立即止损。

    反正还没有开始实施,只要及时停手,罗杰三人不可能有任何渠道了解。

    反之,若是罗杰三人的价值没有这场演出中表现出的那么惊人,那自然是以利益为先。

    “我还以为你会不顾一切地继续那个计划。”

    米拉玩味地看着自己的兄长,“毕竟,罗杰那边可不像是还把你当成重要合作伙伴的样子,《美国偶像》已经第四次拒绝你续签投资协议的提议了。”

    大卫-劳伦斯下定决心,算计罗杰三人,除了那价值数十亿美元,让人无法不心动的诱惑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偶像》。

    在第三季开始之前,大卫-劳伦斯就隐晦地对罗杰提出过,在这个项目上继续合作的想法。

    但罗杰始终没有给出回应,而通过正式渠道发出的投资意向,也被《美国偶像》的项目组给挡了回来,而且是一连四次。

    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大卫-劳伦斯心里产生了裂痕,决定将利益放在双方的友谊之前。

    但从这场演出现场的反响来看……

    单纯只考虑利益,算计罗杰三人,似乎也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这让大卫-劳伦斯感到有些坐蜡。

    mmp!

    老子钱都花了,你告诉我这波要亏?

第471章 我要一个破纪录的销量

    在忙碌的工作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随着乐队的行程不断向北,气候越来越寒冷,时间也悄然跨过了新的一年。

    圣诞假期是北美传统的购物节日,无论在任何商品的销售中都不例外。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无名专辑》本来已经出现滑落趋势的销量,再一次上扬,单周卖出了240万张。

    正式发行七周,总计接近一千五百万的北美销量,这个数据,再一次刷新了乐队的记录。

    唯一让人感到不太愉快的是,实体唱片的销量占比再一次大幅下滑。

    有九百万张左右的销量,都是来源于数字版本,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过想来也是,现在这个年代,虽然智能手机还没有出现,但是音乐手机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

    各类轻便易携的mp3播放器,或者是pod之类的产品,也是数不胜数。

    相比起来,无论是价格上,还是便利性上,笨重的cd随身听和播放磁带的walkman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一个五十美元的mp3播放器可以储存数百首歌,体积和一盒烟差不多,或许还要小一些。

    而一张cd,最多只有二三十首歌,体积更是比mp3播放器大了好几倍。

    再加上数字专辑和实体唱片在价格上的巨大差距,如今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前者。

    或许唯一比数字音乐强一点的,也就是cd的音质略微出色一些,但如果不买上一副价值数千美元以上的高端耳机,这点差别根本听不出来。

    尽管无论是riaa(北美唱片业协会)还是《公告牌》的榜单统计,都不会将数字唱片的销量列入考量因素之中。

    但在市场的角度来讲,数字唱片却完完全全碾压了实体唱片。

    要知道,这还是没有音乐流媒体的年代!

    若是再过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出现和普及,音乐流媒体模式盛行起来,或许实体唱片真的会像罗杰前世那样,逐渐走向消亡。

    彻底消失是不可能的,无论到了什么年代,总有一批喜欢怀旧和收藏的歌迷,会坚持购买cd、黑胶。

    甚至买回去都不一定听,仅仅只是收藏。

    这样的歌迷,如果按照比例来看,或许不会很多。

    但在全球数十亿人的庞大市场下,其绝对数字依然足以养活实体唱片。

    甚至于,在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那几年里,黑胶唱片在打着“怀旧”口号的营销下,市场规模反而出现了连年上涨的趋势,成为唱片公司的一大重要利润点。

    数十美元起步,乃至一张卖到数百上千美元的黑胶唱片,或许卖出去的数量少了些,但利润却要比数字唱片高出了不知多少倍。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

    至少在眼下,包括黑胶唱片在内,所有实体唱片的市场规模都是在逐年减少的。

    “实体唱片的销量占比又下降了,意料之中的事。”

    接到这份统计,罗杰并没有太多的意外,抬起头,问道:“公司那边怎么说?下周的销量预期是稳定下滑还是大幅下滑?”

    《无名专辑》的单周销量,本来就已经到了下滑的时间节点,如果不是圣诞节假期,各大零售商和电商平台都推出了大幅度的优惠促销活动,第七周的单周销量绝对不可能达到两百多万。

    能够保持第六周的170万左右,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了。

    在北美,和圣诞节假期的购物狂欢一样出名的,是新年之后的大规模退货行为。

    依照西方的习惯,人们通常会在圣诞节互相赠送礼品,大多数人在赠送礼品时会连同购物小票、发票等清单一并送出。

    而到了圣诞节过去之后,那些用不上,或者不喜欢的礼物,就会被退回商场。

    有这个“传统习俗”在,到了新年之后,专辑发行的第八周,单周销量想保持不下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预计会下跌到100万左右,如果退货量大,甚至可能更低。”

    依耶塔-哈森说出公司市场部门的判断之后,犹豫了一下,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我的角度来看,新年的大规模退货潮,对唱片业的波及很小,应该没那么快跌破单周百万这个界限。”

    数字唱片就不提了,没有几个人送礼物会送数字唱片,哪怕是为了省钱,这也太丢份了点。

    朋友之间赠送礼品,赠送唱片的本来就少见,几乎都是送给喜欢某一支乐队,或者喜欢某一类音乐的歌迷。

    再加上一张唱片最多不过二十几美元,这就使得收到唱片的人,很少会选择去音像店退货,哪怕听的少一些,也值得收藏。

    昂贵的典藏版、限量版等等,这一类唱片被退货的概率就很大了,但这种唱片的销量占比本来就很低,退也退不了几张,对总的销量数据影响不大。

    当然,仅仅只是对“销量数据”影响不大,若是换成按照美元收入为单位统计的“销售数据”,那影响就大了去了。

    比如说眼下这张《无名专辑》,目前近1500万销量中,有900万出头,来自于数字唱片。

    各大平台的定价、分成比例都有所不同,平均下来,《无名专辑》的数字版本大约是6美元左右,其中平台方要拿走平均百分之四十的抽成。

    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再按一九的比例,由mad唱片和乐队分享。

    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张数字版本的《无名专辑》,乐队大约可以拿到3.24美元。

    900万销量下,乐队在数字专辑上的收入,大约就是2900多万美元。

    剩下的600万实体唱片也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卖得最多的平装版cd,价格是每张23.99美元,这是《摇滚圣经》系列的统一零售价。

    至于最贵的典藏版黑胶唱片,全北美限量发行五万套,每套售价高达1299美元,光是这一部分,乐队就可以获得5800多万美元的收入。

    综合下来,600多万张实体唱片,乐队可以得到1亿8700多万美元。

    虽然实体唱片的销量占比只有百分之四十,但在收入占比上,却高达百分之八十六。

    哪怕数字唱片的市场都在不断扩张,实体唱片,依然是唱片业最大的收入来源,没有之一。

    当然,《无名专辑》只是个特例,并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

    去年的《滚石》和《郊区的耶稣》两张专辑加起来,销量也比《无名专辑》高不了多少。

    1500多万的销量看起来惊人,但比起前世齐柏林飞艇乐队的《齐柏林飞艇iv》的2300多万,这个数字还是差了不少。

    当然,这其中有时间方面的因素。

    《无名专辑》仅仅只发行了六周,而《齐柏林飞艇iv》的销量却累计了长达四十多年。

    但不管怎么说,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在发行前三个月的销售高峰期过去之前,《无名专辑》的北美销量都很难突破2000万这个大关。

    不,应该说根本不可能突破。

    再往后,就只能每年卖个几十万张,依靠漫长时间去积累了。

    或许有超越《齐柏林飞艇iv》的可能,但也仅仅只是可能。

    两张专辑的曲目一模一样,这个世界的罗杰三人,影响力也不比前世刚发行《齐柏林飞艇iv》时的齐柏林飞艇乐队要差,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竞争”当中,罗杰三人明显落在了下风。

    哪怕有着竞争压力不同、时代不同、销售价格差距等等的额外因素,但输了就是输了。

    在确定《无名专辑》的曲目时,罗杰心里确实存着和前世偶像一较高下的念头,但却也能够坦然接受失败。

    这次输了,再想办法赢回来就是。

    “海外发行方面,有大厂牌和公司接触吗?”

    罗杰立刻就想到了下一处最佳的“战场”在哪里。

    北美销量的竞争输掉了?

    没关系,在全球市场上赢回来!

    当然,这个难度更大。

    北美是罗杰三人的主场,在自己的主场上都输掉了,海外市场的竞争自然要更加困难。

    齐柏林飞艇乐队确实在北美很受追捧,但欧洲,才是他们的大本营!

    想了想,罗杰又说道:“跟公司那边打个招呼,在海外发行的谈判方面,以对方的推广力度作为主要参考,我要一个破纪录的全球销量!”

    乐队过去有不少作品,无论北美销量,还是全球销量,都表现得很有竞争力。

    比如说第一张专辑《怪胎》,这张专辑确实名副其实,就是一个怪胎,这些年销量积累的速度不算快,但却也超过了“正常”的范畴。

    如今,《怪胎》的北美累积销量已经无限接近2000万大关,全球销量更是高达3600万,是乐队目前为止,在商业上表现最为出色的一张专辑。

    但这张专辑,在riaa认证的销量榜单上,也只是排到了第十一位。

    全球销量榜单的成绩,还要更低一些,只排在第十三。

    在罗杰看来,《怪胎》这张专辑虽然表现得很“怪胎”,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冲进前十的潜力。

    尤其是在全球销量的排行上,要冲击名次,还是得靠《无名专辑》。

    “我会跟发行部门沟通。”

    依耶塔-哈森点头答应下来。

    虽然胖子是公司的董事长,但仅仅只是传个话,没必要让胖子亲自出马。

    平时工作细节上的沟通,其实都是由依耶塔-哈森来负责的,只有重要决策方面,才会让胖子出手。

    提笔在备忘录上记下罗杰的要求之后,依耶塔-哈森又继续说道:“《滚石》和《郊区的耶稣》海外发行权谈判方面,也需要将合作公司的推广力度的权重级别提升吗?”

    《滚石》和《郊区的耶稣》发行的比较早,但海外发行权却一直捏在mad唱片的手里,没有急着卖出去。

    公司的高层希望借由这两张专辑,为公司打开海外发行的渠道,而不是只能将发行权卖出去。

    而有这个实力的大厂牌,自然不可能轻易松口。

    钱可以多给,但渠道给出去,想要收回来,可就几乎不可能了。

    虽然一直在和有意向的合作方接触,但谈判的进展却十分缓慢。

    两张专辑加起来,罗杰估计,海外发行权也就是卖个几千万美元。

    乐队最近确实缺钱,但并不指望这几千万美元续命,也没有催促公司加快进度的意思。

    想了想,罗杰开口道:“那两张专辑正常谈就好了,不用着急。对了,上次让你做的那个可行性报告,做得怎么样了?”

    在安妮无意间提出“分家”的可能性之后,罗杰仔细思考了许久,这个设想看起来胡闹,实际上确实有完善的价值。

    罗杰三人和加里-贝尔等人之间的理念冲突,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哪怕分家这条路走不通,至少也能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

    当然,分家不代表三支乐队要彻底分道扬镳,就和没有加入mad唱片的【本森的烟火】乐队一样,互相之间都还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也经常能够聚在一起喝一杯,开开派对,泡泡妞什么的。

    有需要的时候,打个招呼,大家也都会互相帮忙。

    依照商业领域内的思维方式,因为理念冲突而产生矛盾,能够和平分手,接下来大家继续做朋友,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如果一直勉强下去,那才是真的容易出大问题。

    “已经有思路了,但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完善。”

    依耶塔-哈森最大的优点是实事求是,并不会为了“漂亮的业绩”而说假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还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这个计划。”

    “慢一点没关系,重要的是严谨,不要出错,也不要走漏风声。”

    解决内部矛盾的需求确实很迫切,但还没迫切到出现dead-line的时候。

    罗杰也不着急,安慰了一句,又问道:“根据你的判断,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如何?”

    “不是很乐观。”

    依耶塔-哈森确实在按照罗杰的吩咐,完善拆分mad唱片的计划,但却并不看好:“要拿出一个三方都可以接受的资产拆分方案很困难,尤其是【a】乐队的立场无法确定,这两个因素会导致计划的可行性下降至少五十个百分点。”

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

    正如mad唱片市场部门所预计的那样,在2005年的第一周里,《无名专辑》的销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跌落幅度超过一半。

    112万。

    哪怕有心理准备,这个数字,也让人觉得太低了点。

    不过,仅仅只是北美市场,乐队就通过这张专辑收获了超过两亿美元,这个收入足以让人感到满意。

    尽管分成还要几个月后才会陆续到账,但迫在眉睫的经济压力确实是缓解了许多。

    “两亿多美元?”

    安妮嘴里咬着一根吸管,口齿不清地问道:“那三亿美元的贷款是不是白借了?好几千万美元的利息,亏大了啊!”

    富国银行给出的利息不算高,符合常规商业贷款的标准,但三亿美元的基数在那摆着,再低也低不到哪里去。

    五年下来,乐队要为这笔贷款支付总计9750万美元的利息,接近本金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其它前期的投入,乐队为了黑人天王手中的版权,实际上需要支付的资金总额达到了六亿多美元。

    即便花费巨大,这笔交易中,乐队也是大赚特赚。

    那批版权的价值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四十。

    当然,罗杰三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合作者险些改变主意,打算坑自己一把。

    只不过因为乐队自身的价值,大卫-劳伦斯又一次改变了想法。

    “不亏,这两亿美元我有别的计划。”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两亿美元看起来很多,其实根本不够用。”

    “你又有什么计划了?”

    安妮嘴里的吸管发出奇怪的响声。

    “你能不能别吸了,喝个酸奶搞得这么大动静……”

    罗杰莫名感到有些尴尬,不过这个情绪只是短暂出现了一瞬间,就消失不见,就连罗杰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吐槽了一句,罗杰继续开口道:“这次巡演结束以后,我们要开始准备下一张专辑,还有下一次巡演,这些都要花钱。下一次巡演的地点我打算放到欧洲,开销估计要比这次还大一些。”

    这次的【天堂的阶梯 tour】就花了差不多一亿美元的成本,这还是在北美本土。

    若是去海外举办巡演,以mad唱片的实力,必须要在当地寻求合作方,这就会导致成本上升。

    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开销肯定是要更高的。

    事实上,汉克的团队中,已经分出了几个小组,分别前往全球各大主要音乐市场进行考察,以为下次巡演地点的评估提供数据基础。

    按照罗杰个人的想法,比较合适的地点是欧洲,尤其是中、西欧的发达地区。

    无论是消费水准,市场规模,亦或是摇滚乐歌迷群体比例,欧洲市场都仅次于北美。

    再加上语言方面的相通性,将下一次巡演放在欧洲,无疑是风险最低的做法。

    不过乐队的第一次海外巡演,绝对不能失败,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不值得信任。

    在评估报告出来之前,罗杰甚至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自己更看好欧洲市场。

    “你个工作狂!又是新专辑,又是下一场巡演,你想累死老娘吗?”

    安妮显得很不满,缓缓放下手中的酸奶,盯着罗杰,一字一顿地说道:“我!需!要!休!息!”

    安妮本身就是十分懒惰的性格,再加上乐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好好放一个长假,女孩心里的不满已经累积到了极点。

    听到罗杰谈起下个阶段的工作,安妮立刻就炸毛了。

    “这次巡演之后,我们休假一段时间。”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但是规划还是要提前做的,我知道你不喜欢管这些,我和瑞克商量好之后告诉你结果就行了。”

    两人正聊着,房间的门突然被推开。

    理查森身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了起来,原本就肥胖的身材看上去更加“强壮”了。

    在胖子头顶的帽子上,还有一层正在融化的积雪,看上去颇有些狼狈的样子。

    “玛德,这鬼地方简直冷死了!”

    或许是在外面已经被冻僵的缘故,进到温暖的室内,胖子反而开始打起了哆嗦。

    三下五除二地脱下外套,冲到壁炉前坐下。

    烤了一会火,胖子似乎终于复活了过来,问道:“你们在聊什么?我刚才好像听到有人叫我?”

    罗杰坐的地方离壁炉比较远,从桌上拿起一罐啤酒,朝胖子丢了过去,说道:“聊下个阶段的工作,安妮想要休个长假。”

    安妮也举起小手,附和着罗杰的话:“这次巡演结束以后我必须要休息!最少一个月!不然我会因为过度疲劳而死掉!”

    “休假?我没有意见。”

    胖子随口应了一句,又问道:“你们今天就打算一直呆在这?不去排练了?别忘了明天的演出!”

    “这个天气出门,我会感冒的。”

    罗杰一本正经地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

    现在本来就是冬天,乐队又来到了高纬度地区。

    室内还好一些,室外的气温已经来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再加上大雪的天气,让罗杰和安妮两个“南方人”完全无法忍受。

    相较于四季如春的加利福尼亚,加拿大北部的冬季,绝对是地狱模式。

    比太平洋对岸的东三省还要冷得多。

    “我有个提议!”

    安妮也严肃地说道:“下次巡演绝对,绝对,绝对不要放到冬天!”

    “随便你们吧。”

    胖子一脸无所谓地说道:“一会在酒店找个隔音的房间练练,然后明天早点去会场过一遍走位就行了。反正这几场演出都不怎么重要,出点小瑕疵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一个系列,多达数十场演出的巡演中,不可能保证每一场都是高水准发挥。

    哪怕再怎么敬业的歌手和乐队,也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到了巡演的中后半程,总会因为疲倦、压力、以及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而产生懈怠的情绪。

    在一些相对不重要的场次中适当地偷懒,其实反而更加有助于在其它重要场次中保持状态。

    这个做法,还是跟【金属猴子】乐队学的。

    事实上,罗杰三人已经算是非常敬业了,巡演的行程近半,这才是第一次没有在演出的前一天进行现场排练。

    而且,还是因为暴雪的缘故。

    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减少外出反而是更加理智的做法,万一患上了感冒之类的症状,反而得不偿失。

    要知道,罗杰现在可是一个白人的身体,而不是前世的亚洲人。

    亚洲人不怕感冒,甚至身体好点的人都察觉不到感冒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但对于白人来说,感冒可是要命的重病,每年因为感冒死去的人比癌症还要多。

    北美这边可不流行什么轻伤不下火线、小病不去医院。

    学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对于明星这个职业来说,既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

    “再给我来一罐。”

    胖子几口就喝完了手中的啤酒,朝罗杰伸手喊了一声。

    “接着。”

    罗杰顺手拿起一罐啤酒丢了过去,胖子打开拉环之后却没有喝,而是放在壁炉旁烤了起来,似乎是打算等一会喝热的。

    热啤酒是什么味道?

    罗杰反正是没尝试过,只是想想就觉得有一种黑暗料理的感觉。

    似乎是没什么话题可聊,屋内突然沉默了下来。

    过了片刻,还是胖子忍不住先开口,问道:“你们最近和帕妮丝那边联系过吗?”

    帕妮丝-格里芬,就是乐队一直以来合作的那支公关团队的负责人。

    这一届的格莱美,也是由帕妮丝-格里芬的团队,为乐队提供公关服务。

    罗杰对于过去的那几十年不太了解,但到了现在,想要在格莱美上有所斩获,不花钱是根本不可能的。

    至少,那些重要的奖项,哪怕只是冲击提名,都绝对不能省钱。

    一支优秀的公关团队本身就需要高昂的薪酬,颁奖季是他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出的价码自然不会低。

    再加上为不同的会员赠送符合身份、喜好的礼品,以及上门游说的差旅费等等,那些盯着年度专辑、年度制作等重量级大奖去的大牌巨星,每年在颁奖季的开销都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比如说罗杰三人,在今年格莱美的公关总开支上,就定下了高达1500万美元的巨额预算。

    当然,这也是因为乐队的野心很大的缘故。

    今年的格莱美,三大通奖的竞争不算激烈,出色的作品不少,但达到《滚石》专辑这一层次的对手却没几个。

    再加上影响力、咖位等外在的差距,只要钱花到位了,获奖的把握不低。

    但这毕竟是格莱美,就跟隔壁的奥斯卡一样,概率只是概率,除了少数特例,没有人敢确保自己一定能够获奖。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米迦勒-杰佛逊肯定能获得一座终身成就奖的留声机,集齐格莱美的所有奖杯。”

    死亡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公关,比一亿美元的预算都更加有效。

    没有人会苛责一位去世的超级巨星,也没有人敢这么做,至少在公开场合如此。

    罗杰调侃了一句,又说道:“至于我们……年度专辑和年度制作有很大把握拿下其中之一,年度单曲有一定的机会,但把握不大。”

    至于摇滚分类奖项……

    那就没什么好提的了,除了和通奖冲突的类型之外,其它奖杯几乎都是乐队的囊中之物。

    在过去的一年里,根本不存在可以和《滚石》竞争的摇滚专辑。

    哦,对,还有一张《郊区的耶稣》,但却是乐队自己的作品,而且为了防止选票分散,乐队没有为这张专辑申报任何奖项。

    至于十一月底发行的《无名专辑》,要竞争的是2006年的格莱美,而不是这一届。

    “我记得他们的佣金还没付呢吧?”

    胖子想了想,问道:“乐队账户上的钱还够用吗?”

    “问题不大,我们的钱还有很多。”

    在确定这一届格莱美公关预算之前,罗杰就让会计师计算过账目,自然不可能开出一个乐队付不起的预算数字。

    虽然《无名专辑》的收入是来不及了,但一千多万美元,也不至于让乐队感到头疼。

    说到钱,罗杰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无名专辑》的收入,大概到下半年就会大部分到账,预计有两亿多美元。这笔钱我打算拿出一半左右,投入到公司的扩张。”

    停顿了几秒钟,罗杰补充了一句:“当然,这个前提是分家的那个计划能够成功执行。”

    胖子想了一会,点点头,说道:“可以,我没意见。”

    然后话题一转,又问道:“罗杰,这几年你一直在想尽办法加快我们发展的速度,无论是在音乐本身,还是在商业上。但是我不明白的是,你在着急什么?是什么让你这么迫不及待,好像发展的速度慢一点就会发生很恐怖的事情?”

    难得安静了一会的安妮也不停点头,插话道:“罗杰,你确实太着急了。”

    这个问题,安妮曾经隐晦地提醒过。

    但公开摆到明面上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其实……我也不知道原因。”

    对自己的两个搭档,没什么好隐瞒的,三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比任何形式的盟友都要更加稳固。

    如果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罗杰肯定不会不说。

    但问题是,并没有这样一个理由存在。

    罗杰苦笑着说道:“但是我有一种很奇怪的预感,如果不能尽早在唱片业掌握足够的话语权,我们的下场会很惨。”

    “你是说……”

    胖子的语气有些古怪,像是疑惑,又像是陈述,还带有一点反问的感觉:“第六感?”

    罗杰点点头,很干脆地说道:“对,第六感。”

    “这可不是一个足以说服人的理由。”

    胖子显得很无奈,叹了一口气:“如果只是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预感,在你的决策出现明显冒进的时候,我会阻止你。”

    罗杰继续点头,道:“我理解。”

    这算不上是矛盾,只是就事论事。

    罗杰相信自己的预感,但却也能够理解胖子的想法。

    好在,至少到目前为止,三人并没有在关于乐队未来的决策上出现过冲突。

    至于以后……

    罗杰的想法也很简单,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就看谁能说服谁好了。

    “不用太着急,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安妮突然说道:“我们才二十五岁,哦,胖子快四十了,不过问题不大。”

    “喂!”

    胖子大眼一瞪:“你这是在讽刺我的年龄吗?!”

    安妮一本正经地点头:“没错,胖子,你老了。”

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

    “您好,席恩先生,我是帕梅拉,帕梅拉-莱斯特,上个周末去您家里拜访过,还记得吗?”

    “是的,我想问问,我们送去的唱片您听过了吗?”

    “已经听过了?太好了!您认为它怎么样?是不是很出色?”

    “什么?您已经把选票寄出去了?”

    “可以问一下您在年度专辑、年度制作、年度单曲三个奖项上的选择吗?”

    “您给《滚石》专辑投了年度专辑和年度单曲?这真的是太好了!非常感谢您,席恩先生!”

    “周末我会再次上门拜访,希望上次的礼物让您感到满意。”

    “好的,那我就不打扰您了,祝您生活愉快,西恩先生。”

    女白领挂掉电话,在键盘上敲打几下,最新的投票数据很快就更新到了软件当中。

    揉了揉太阳穴,女白领深呼吸了片刻,在表格上查看一番,很快又再一次拿起电话,继续向下一位格莱美会员游说。

    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公关团队的boss帕妮丝-格里芬正好也刚刚挂断电话,看到办公软件中弹出的数据提示,立即点开。

    距离投票截止日期只剩下最后几天,现在的数据,具备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和只有部分会员会选择投票的分类奖项不同,格莱美的四项通奖,几乎所有参与投票的会员都不会错过。

    这意味着,要在多达两万多人的投票中胜出,才有可能拿到诸如年度专辑这样的大奖。

    帕妮丝-格里芬点开数据统计软件,按照不同奖项分类,将已知的投票数据罗列成表格,一目了然。

    在乐队最为重视的年度专辑奖项上,《滚石》专辑可以确定拿下七千多票,大约相当于百分之三十出头。

    按照格莱美的规则,要先从发行时间符合要求的作品中,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五个,作为某一项奖项的提名候选者。

    然后再由所有的会员对提名者进行投票选择,以确定最终的获奖人。

    也就是说,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只要拿下百分之二十多一点的票数,就有可能获奖。

    当然,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哪怕竞争再激烈的年份里,五个提名者中也会有一名以上的陪跑者,属于那种完全没有丝毫希望获奖的人,这些人当然不可能在公关上投入太多,即使投入,意义也不大。

    在另一种极端的情况之下,比如说五个提名者中有三个人的得票数是零,就必须要得到过半的选票,才能够获奖。

    当然,这种可能性,比前者更低。

    一般来说,如果竞争对手不是特别强,拿到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的选票,就能够有比较大的把握了。

    若是竞争对手的实力偏弱,而且不止一人,那么百分之三十多的选票,也存在获奖的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滚石》专辑将将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得票率,几乎是不太可能拿下这个奖项的。

    至少还需要将这个数字提升十个百分点左右,才能说把握比较大。

    但同样的,帕妮丝-格里芬的团队,也不可能拿到每一位会员的投票详情。

    在那些没有统计到的选票中,肯定有一部分会员,将手中的选票投给了《滚石》专辑。

    依照帕妮丝-格里芬从业十几年的经验来看,这张专辑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拿下年度专辑这项大奖。

    但在另外两项通奖上,《滚石》专辑的地位却不那么稳固。

    比如说年度制作。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弄混的奖项。

    虽然这个奖项大多数时间里也是颁发给专辑而不是单曲(注意,是大多数,不是全部),但这个奖项实际上是颁发给制作人,重视的是录音、混音、合成等唱片制作方面的“技术”,而不是歌曲本身。

    当然,由于很多大牌明星都自己兼任制作人,所以在获奖名单或者提名名单上,很多不了解这一奖项细节的歌迷都看不出来这一点。

    在年度制作奖项的竞争上,《滚石》专辑就处于劣势,确定拿下的仅仅只有不到四千票,也就是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票数。

    一般来说,这个得票比例,基本上是宣告冲奖失败的数字,除非在最后的几天里有大幅度的提升,但那基本不可能。

    年度单曲方面,《给我一个避难所()》以超高的热度和口碑,拿下了近六千票。

    这也不是一个十分稳妥的数字,但加上那些没有被统计到的选票,也并非没有获奖的可能,概率大约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这三个奖项,都是《滚石》专辑的冲奖重点,但如今仅仅只能确保其中之一。

    甚至于,这个所谓的“确保”,所代表的把握还不是百分之百,而是百分之八十。

    这对于高达1500万美元的冲奖预算来说,无疑是有些失败的。

    好在,在没怎么用心的分类奖项上,《滚石》专辑的优势很大。

    最佳摇滚乐队就不必说了,这已经是罗杰三人的囊中之物,不可能被别人抢走。

    最佳摇滚乐器演奏奖项上,《滚石》专辑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几乎可以确定,《同情恶魔()》将会获得这个奖项。

    至于最佳摇滚专辑、最佳摇滚单曲……

    因为冲击通奖中的同类奖项,这两座留声机的难度就很大了,几乎可以确定会丢掉。

    大概率三座奖杯,其中包含一项通奖。

    还有不到一半的概率,可以拿下第二项通奖……

    这份成绩单,实际上足以交差。

    毕竟,在三年之前,《燃烧》专辑冲击最佳摇滚乐队的分类奖项时,罗杰就砸进去了一千多万美元。

    同样数字的预算,能够拿下一座年度专辑的奖杯,用来交差,肯定是够了。

    但帕妮丝-格里芬却并不满意。

    三年前的【darkness】乐队,和现在相比,影响力要差太多。

    而且《燃烧》专辑的质量确实不错,但和《滚石》比起来,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再加上乐队在格莱美上已经沉寂了足足两年时间,这会让大多数会员在投票时更倾向于【darkness】,而不是那些每年都会见到的老面孔。

    在各项硬实力都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同样的冲奖预算,本就应该拿到更多的奖杯。

    在帕妮丝-格里芬的观念中,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这支公关团队的素质根本称不上合格。

    如今,团队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但帕妮丝-格里芬想要更多。

    比如说,“优秀”的评价。

    在娱乐圈,公关团队存在的意义,并非仅仅只是颁奖季,而是涉及到明星们的各个方面。

    例如正面形象的运作、从丑闻中脱身等等,都需要公关团队出谋划策。

    帕妮丝-格里芬的团队在和罗杰的【darkness】乐队的合作中,每年的收入并不仅仅只是颁奖季这一些收入。

    但对于一支公关团队来说,颁奖季的成绩,就相当于一张价值极高的名片。

    无论是在未来的合作中提出更高的薪酬要求,还是向其他明星拓展业务,这张名片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娱乐圈的公关市场,竞争可是很激烈的。

    仅仅只是合格?

    显然还远远不够!

    清点了一遍数据,帕妮丝-格里芬立刻叫来助理,吩咐道:“安排下去,在最后这几天里,全力游说还没有寄出选票的会员,必须确保年度专辑和年度单曲!”

    “另外,吩咐财务那边,立刻准备好五百万美元,礼物清单我发到你的邮箱,你有24小时的时间。”

    “最后一件事,替我预约录音学院的院长梅森先生,时间定在两天后,打电话的时候,告诉他,他欠我父亲的人情,现在该还了。”

    (注: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简称录音学院,格莱美的主创机构。)

    …………

    在太平洋对岸,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的“人情”,是东方人,或者说亚洲人的概念。

    而西方人并不讲究人情,只看利益。

    大多数时间里,这一点确实没错,但有人的社会,就有人情存在。

    除非是完全没有个人感情的机器人,否则总会受到关系远近亲疏的影响。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人情,本身就是利益的一部分。

    即便是在只讲究利益的北美,规则内的人情,往往也能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

    帕妮丝-格里芬打算用自己父亲送出的人情,为自己事业的扩张增添筹码。

    而罗杰,则打算为了给乐队履历上增添一笔浓重的痕迹,欠下一个不小的人情。

    时间回到圣诞节之前,罗杰的朋友、有时扮演所谓“宿敌”角色的高中同学,如今在一支名为【闪现】的二线乐队做吉他手兼主唱的吉姆,带着罗杰的礼物,返回了洛杉矶。

    “圣诞节快乐,迈克尔老师。”

    吉姆显得很谦逊有礼。

    社会永远是最好的学校,在高中时桀骜不驯的吉姆,如今已经学会了什么叫做尊敬。

    伸手递上两个盒子,轻声道:“上面的这个小盒子是罗杰托我带来的,他的乐队在巡演的路上,没有办法回来,让我向您问好。”

    如今迈克尔早已退休,在家里安享晚年。

    usc混合高中不是什么名校,作为一所公立学校的音乐老师,迈克尔-斯科特也显得很不起眼。

    在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克尔-斯科特唯一做出的比较有“价值”的事情,便是向罗杰介绍了安妮,使罗杰的乐队找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乐队在纽约的那段时间,由于距离的缘故,双方很少见面。

    但搬到洛杉矶之后,不说经常拜访,但罗杰每隔几个月,总会来陪陪这位不起眼的退休老师。

    做出这个决定,并非因为罗杰和迈克尔-斯科特的关系有多亲近。

    在高中时代,迈克尔-斯科特确实很看好罗杰的天赋,但那是罗杰的“前身”的经历,对现在的罗杰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罗杰看重和迈克尔-斯科特的师生关系,还是在于迈克尔-斯科特的人脉。

    在介绍安妮加入乐队时,迈克尔-斯科特就不经意间说出过自己在乐坛认识很多“大人物”,如果有需要,罗杰可以找自己帮忙。

    这些年,经过安妮从自己父亲那旁敲侧击打听到的信息中,也能看出,迈克尔-斯科特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据唐纳德-克拉克所说,在成为一名音乐老师之前,迈克尔-斯科特曾经在一家位于西好莱坞大道的录音室工作了近二十年,而且还是那里的高层,只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迈克尔-斯科特落魄到只能加入一所普通的公立高中。

    那可是全北美最知名的顶级录音室之一,有这份履历在,别说认识几个数十年前的大明星,就是认识一群,也是很正常的。

    而那帮人,或许绝大多数都堕落、退隐,不再与唱片界有任何的联系,但少数在这个行业发展到现在的,无一不是拥有着极为惊人的人脉关系。

    虽然这些人情还能起多少作用还不好说,但哪怕只能借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是极大的助力。

    哪怕,这份人情仅仅只能用一次。

    罗杰也不是白痴,自己的高中老师年龄大了,只想安享晚年,没什么利益追求。

    或许看在“曾经看好的学生”这个身份上,会愿意帮自己一次,但也只会帮这么一次。

    毕竟,再怎么看好的学生,也不是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

    帮一次,已经很难得了。

    “是吉姆啊,你可是好久没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迈克尔-斯科特年龄大了,腿脚有些不方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指着旁边的柜子说道:“放到那吧,我们去花园走走。”

    吉姆放下礼物,上前两步,搀扶着迈克尔-斯科特,慢慢朝屋后的花园走去。

    “以前教过的那些学生里边,我最看好的,就是你和罗杰了。没想到,你们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啊,尤其是罗杰那个小混蛋,上学的时候痞气十足,现在的这个成就,连我都吓了一跳。”

    迈克尔-斯科特感叹着。

    “老师……”

    吉姆想起了自己的任务,正要开口,说出罗杰的请求。

    迈克尔-斯科特抬了抬手,说道:“让我猜猜看,是不是罗杰那个小混蛋想求我办事?”

    “是的,迈克尔老师。”

    吉姆见状,也不隐瞒,开口道:“他们想要冲击这一届的格莱美,三项通奖。如果您能帮忙的话……”

    “我会给老朋友们打几个电话。我这个糟老头子已经脱离了时代,起不了什么作用,你跟罗杰说一声,该争的,还是得靠自己,外力只是辅助。”

    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很少有什么事,能让迈克尔-斯科特产生剧烈的精神波动。

    点头答应下来,迈克尔-斯科特又问道:“你们这样子,是和好了?上学那会,不是还闹得不可开交吗,怎么和好的?跟老头子讲讲。”

第474章 出事了?

    阿拉斯加是北美五十个州中仅有的两个海外州之一,同时也是面积最为辽阔的一个,比东三省加起来还要大上五分之一。

    不过乐队巡演的目的地,并非是距离北极只有一个海峡之隔的巴罗,而是阿拉斯加南方,靠近太平洋海岸的城市安克雷奇。

    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为安克雷奇的人口比较多,阿拉斯加全州大约七十万人口中,有接近一半都生活在安克雷奇或者附近的小镇上。

    另一方面,乐队也没有兴趣去北冰洋沿岸,感受来自北极圈的严寒。

    就像格兰陵岛的演出一样,乐队的目的地同样是格兰陵最南部的港口城市。

    据说在阿拉斯加最北部,经常可以用肉眼看到北极的极光,非常的壮观。

    但再美的景色,如果要让自己遭罪,被寒风和暴雪摧残一番,无论是罗杰,还是安妮和胖子,都没有那个雅兴。

    一月底的天气已经开始有了转暖的迹象,但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气温也常常保持在零下。

    在制订巡演计划的时候,考虑到北部的气候问题,这一段的行程难得地放缓了节奏,每一站的休息时间都比那些低维度城市多了1~2天。

    刚刚抵达阿拉斯加的第一天,乐队自然没有任何的排练任务。

    胖子身上的脂肪,天然就是对抗寒冷的最佳保护,这个不怕冷的家伙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酒店,说是要去“采风”。

    罗杰也醒得很早,不过却没有出门的兴致,无聊之下,干脆拿起贝斯,在房间里随意地弹奏着。

    算不上是练习,只能说是消遣。

    不考虑任何技法、乐理、或者其它有的没的,肆意地即兴弹奏,想到哪就弹到哪。

    多少能起到一些保持手感的效果,但更多地还是为了打发时间的玩乐。

    每一个乐手都会这么做,区别只在于是偶尔,还是经常如此。

    通常而言,一支乐队中,负责作品创作的那位乐手,或许会尝试得更多一些。

    在这种全无目的的即兴演奏中,偶尔就有可能得到一段不错的旋律,加以改编和扩充,就会成为一支完整的歌曲。

    当然,并非每一位创作者都喜欢这种创作方式,就像写小说一样,有些人喜欢编写好详细、完整的大纲,然后一丝不苟地在框架内填充细节。

    而有的人,则只做好基本的设定,然后自由发挥。

    至于罗杰这样的“玩法”,若是比喻成写作,就像是只起了一个开头,甚至只有一个标题,然后想到哪写到哪,完全没有丝毫计划。

    当然了,罗杰名义上扮演者乐队的创作者角色,但实际上那些歌都是“搬运”而来。

    虽然罗杰也会偶尔尝试着写一些自己的作品,但写出来的那些,都被罗杰锁进了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保险柜里,弃之不用。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罗杰的乐理水准只能说是刚入门的程度,这还是托了前身的福,继承了那个从楼梯上摔死的罗杰-克里斯蒂安的记忆,才拥有的能力。

    但这些年来,虽然“创作者”这个身份是在扮演,但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罗杰也一直在学习,补充着自己这方面的短板。

    或许是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确实出色,罗杰的进步很快,也确实写出过不少完成度很高的作品。

    甚至其中最出色的那一批,哪怕是以罗杰带到这个世界的那些作品的水准来衡量,也称得上“优秀”。

    但罗杰仍然没有将这些作品拿出来的打算。

    这是因为自己带到这个世界的作品已经足够多了,其中水准在“优秀”级别,或者更高的作品,自己的乐队这辈子都唱不完。

    如果自己创作出类似《天堂的阶梯》、《月之暗面》、《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一级别的神作,或许会是另一回事。

    但普通的优秀作品,根本没那个必要。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

    众所周知,《冰与火之歌》系列的作者乔治-马丁是《指环王》系列作者托尔金的粉丝,也不止一次地在公众场合承认,自己的作品和《指环王》没有任何可比性,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乔治-马丁自己说的,不是我说的。)

    若是乔治-马丁带着《指环王》系列的记忆,穿越到了另一个没有《指环王》的世界。

    他会选择发表自己的作品,还是自己偶像所写的,更加优秀的《指环王》?

    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完成了《指环王》之后,在稍逊一个档次的选择上,他会选择自己的作品,《冰与火之歌》系列,还是完善了《指环王》世界观的《霍比特人》、《精灵宝钻》系列?

    罗杰不清楚别人会怎么选,但自己的选择,是后者。

    除非,自己也能拿出不逊色于前世偶像最伟大代表作的顶尖作品。

    然而,这很难。

    一首伟大歌曲的诞生,或许不需要多么才华四溢、天赋惊人,也不需要多么深厚的积累,但那偶然之间的灵光一闪,却是需要很大的运气。

    比如说,披头士乐队公认最伟大的作品《yesterday》,就是保罗-麦卡特尼梦到的一段旋律,在此基础上改编完善。

    但换个角度来想,没有足够的天赋和积累,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的“灵光一闪”。

    罗杰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已经足够,只差一点运气,又或者是积累还不够深厚。

    总之,罗杰想要的那种“灵光一闪”,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

    零散的旋律碎片不断响起,罗杰低着头,双眼紧闭,手指无意识地在琴弦上拨动着。

    小巧玲珑的音箱中响起的并非是圆润的低音,而是偏向于中高频的音色,非常接近于吉他的音频区间。

    对于大多数摇滚乐的贝斯手来讲,这个音频区间都是很少用到的。

    当然,这并非绝对,若是有那个雅兴,你想把贝斯的音频调到纯粹的高音区,从原理上来讲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那是否还能叫贝斯,就值得探讨一番了。

    大多数乐队中,主要的创作者都是吉他手或者键盘手,这是由歌曲主旋律的音频区间所决定的。

    这两种乐器的“主音区”,都恰好在人耳听力最敏感的范围之内,而且能够形成连贯而完整的旋律。

    贝斯的主音区过低,而鼓则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旋律,因此,在大多数乐队中,都不会让贝斯手和鼓手作为主要创作者。

    至于主唱……

    他们懂怎么写歌吗?

    负责美如画就够了,写什么歌,写什么歌,写什么歌!

    咳咳……

    当然,这并非绝对。

    比如说,罗杰三人,都具备单独创作的能力,只不过胖子不喜欢争,安妮懒癌晚期,所以将这个任务丢给了罗杰。

    在胖子和安妮眼里,罗杰这个任务也完成的很出色,当然,事实上罗杰也是为了质量上的稳定性,干脆从前世带来的记忆中“搬运”,自己写的作品从来没有拿出来过。

    但这并不代表罗杰没有创作歌曲的能力。

    乐队刚成立那会确实还差不少,但现在,要让罗杰包揽乐队所有作品的创作,也不是做不到,只不过效率上会降低到和大多数正常乐队差不多的速度,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每年拿出几十首歌来让乐队肆意挑选。

    限制一支乐队出专辑速度的,永远是创作的效率,而不是其它。

    拥有高产创作者,或者一支乐队中有多个创作者的乐队,出新作品的速度永远要快于其它同行。

    当然,后者非常容易因为争权夺利而导致内部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后乐队和平克-佛洛依德。

    每一支乐队,无论在歌迷和粉丝眼中的头号大牌是谁,但真正的boss,永远都是负责创作的那位。

    比如夜愿的键盘手托马斯-霍洛帕尼,比如林肯公园的麦克-信田。

    而每个人都能写歌的皇后乐队解散了n+1次,有两个主要创作者的平克-佛洛依德则一直没有摆脱过内讧的传闻。

    披头士乐队的解散,实际上也和约翰、保罗两人谁都想当老大分不开关系。

    扯远了……

    罗杰在此时将音频调高到接近吉他的主音区,并非是为了转行去当吉他手,而是因为这样更容易找出“更好听”的旋律。

    事实上,这种做法确实非常有效。

    低音弹奏,即使偶尔弹出一段不错的旋律,也很容易因为听力不够敏感而忽略过去。

    将音频调高,虽然听起来不太像是贝斯的音色,但却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手指不断地在琴弦上拨动,没有刻意注重什么指法,两轮指、三轮指、勾弦、打弦、扫弦……

    似乎是毫无规律地切换,弹出的旋律也是凌乱不堪,仿佛无数碎片,根本无法拼凑起来。

    经过了数年持续不断的练习,这种程度的弹奏根本不会对罗杰造成太大的负担。

    近半个小时后,罗杰的耳朵微微一动,眼皮抬起,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轮指渐渐变得连贯,不断寻找着刚才无意间弹出的一小段旋律碎片。

    又过了十几分钟,旋律逐渐完整了起来,仿佛火焰沸腾一般的激烈。

    一段旋律不断重复着,时间不长,大约四十多秒钟,每一次重复,都有着细微的变化。

    这一小段旋律显然不足以当做一首歌,但在罗杰渐渐将其完善之后,作为一首歌的主旋律,却是绰绰有余了。

    接下来,只要将其扩充、完善下去,一首全新的歌曲就会出炉。

    又弹奏了几遍,记下这段旋律之后,罗杰放下贝斯,拿起摆在一旁的纸笔,记录下这短乐谱。

    对于绝大多数乐手来说,有时不经意间弹出一段旋律,如果立刻用笔去写,往往会根本回忆不起来。

    反而是继续弹下去,身体上的记忆,或者说手指在琴弦上的记忆却反而不会出错。

    多弹几遍,自然也就能够用大脑记住了。

    又照着谱子弹了一遍,似乎错了几个音符。

    略作修改,反复数次之后,确认没有问题,罗杰又拿出一张干净的四线谱纸,重新抄了一遍。

    (注:贝斯谱一般是四线谱,如果不写歌的话也没必要学五线谱。)

    仅仅只有一段主旋律,而且只有贝斯的主旋律,没有吉他、鼓、键盘,或者其它的乐器。

    这显然是不完整的。

    但以罗杰的经验,单单从这一小段旋律中,就足以推断出这首歌完善之后大概会是什么类型,质量又处于什么层次。

    如火山一般激烈、让人亢奋的旋律,是金属乐摇滚中流传最广、最普遍的类型。

    初听颇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但反复十多次之后,却开始显得枯燥乏味。

    依照罗杰自己的标准,这算得上一首优秀之作,但也仅仅只是优秀。

    如果按照满分一百分来算,将《天堂的阶梯》作为满分的标准,这首歌,最终完成之后,极限也就是85分左右,更大的可能是75-80分之间。

    这仅仅只是乐曲方面的评价,若是歌词出色,无疑是能够提高这个分数的。

    相应地,若是歌词水准较低,也不是没有拉低评分的可能。

    比如说乐队过去的一张合作专辑,《金属歌剧:阿瓦隆幻想曲》,单从乐曲上来讲,这张专辑就只能算是不错。

    但歌词足够出色,再加上一个史诗幻想一般的庞大故事,瞬间就将这张专辑的逼格抬升了整整一个档次。

    犹豫了片刻,罗杰没有选择继续完善这首歌。

    偶尔出现灵感时,创作出一段不错的旋律,快的话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

    但要将一段旋律完善成一首完整的作品,却需要精雕细琢,慢慢打磨。

    歌曲还没有完成,自然不会有名字。

    在四线谱的底部写上日期,仔细地折叠好。

    完善这首歌的事,等有时间了再慢慢做,现在并不着急。

    一首预期在80分左右的作品,罗杰也不是很有完善它的兴致。

    重新拿起贝斯,正要继续找寻灵感,房间的门突然被敲响了。

    “罗杰,我知道你在里边,开门!”

    安妮的声音显得很急切:“出事了!快开门!”

第475章 分分钟几十万上下

    “罗杰还在巡演期间,不能放下工作亲自过来,让我跟你说一声抱歉。”

    马萨诸塞州的首府,查尔斯河边的麻省理工大学内,西奥多在两天的等待之后,终于见到了大卫-劳伦斯。

    虽然这里是北美最著名的高校,但两人所讨论的内容却和学术没有任何关系:“劳伦斯先生,在我来这里之前,罗杰还要求我问您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

    大卫-劳伦斯的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疑惑,十分标准。

    或者说,精确。

    像是用尺子丈量过一般。

    “是的,为什么?”

    西奥多的神情很认真,语气依然是经纪人一贯的圆滑,说出口的话却明显带着质询的意味:“您不久之前做的那件事,似乎和约定好的不一样?”

    劳伦斯兄妹从索尼集团手中拿下【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一半股份这件事,直到几天之前,才通过某个隐秘的渠道,被乐队得知了消息。

    这很正常,无论任何国度,都不会要求一家非上市公司对市场公开公司高层,尤其是股东手中股权的变动。

    除了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之外,其它人想要去查证这方面的消息,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除非当事人自己选择公开。

    事实上,乐队能得到这个消息,还要多亏了索尼的那帮岛国人。

    或许是不甘心被劳伦斯兄妹威胁,索尼在查出两兄妹的合作者之后,十分隐晦地向乐队透露了消息。

    而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到了那个“计划”收尾的阶段。

    原本的合作者之间爆出冲突,无论谁胜谁负,都是索尼乐于见到的。

    在商界,背后捅刀子,未必是为了看得见的利益。

    也有时是为了削弱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

    甚至……仅仅只是出一口气。

    “你是说索尼那件事?”

    大卫-劳伦斯的语气依然平和,对身后的助手招了招手。

    助手立即打开公文包,挑出一个牛皮纸的档案袋,递到大卫-劳伦斯手中。

    大卫将档案袋推到西奥多面前,轻声道:“你把这个带回去,足够向你的老板交差了。”

    档案袋没有密封,西奥多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看向大卫-劳伦斯,问道:“我可以打开看看吗?”

    “请便。”

    大卫-劳伦斯很清楚,若是不看到里边文件的内容,西奥多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就回去。

    多嘴问这一句,是看在“劳伦斯”这个姓氏的面子上,摆出一个姿态罢了。

    西奥多打开牛皮纸袋,里边只有两页a4纸,都留有大卫-劳伦斯和米拉-劳伦斯的签名。

    是兄妹俩本人的签名,两人的字体很有特色,很难模仿,不需要去做笔迹鉴定,西奥多也能用肉眼看出来。

    这是一式两份的协议,一份股权转让协议。

    协议的内容也很简单,劳伦斯兄妹以一万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将自己从索尼集团收购来的【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的股份,转让到两兄妹和乐队合资成立的皮包公司名下。

    和大多数股权转让协议一样,这份协议同样有着限制,不过限制的内容却很有趣。

    “协议生效的前提,是成功收购米迦勒-杰佛逊遗产中,【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的另一半股份?”

    西奥多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有些不太确定。

    看向大卫-劳伦斯,犹豫了片刻,开口问道:“劳伦斯先生,在这份协议上,我只看到您白白亏损了三亿美元。

    恕我直言,如果将您自己放在我这个位置上,要说您没有其它的谋划……

    您觉得,我会信么?”

    大卫-劳伦斯确实很有钱。

    但哪怕是身家千亿的超级富豪,也不会说随随便便扔出三亿美元,扔到水里,就为了听个响。

    更何况,大卫-劳伦斯能够支配的财富,按照西奥多的估计,也就是十亿美元出头的样子。

    三亿美元,这笔钱,即使对大卫-劳伦斯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从逻辑的角度来讲,西奥多认为,这说不通。

    在商业合作中,若是遇到说不通的逻辑,那必然是存在问题的。

    “你不明白?”

    大卫-劳伦斯惊讶地睁大眼睛。

    片刻之后,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微微点头,说道:“看来你确实不知道……”

    西奥多忍不住问道:“劳伦斯先生,您究竟在说什么?”

    “你不明白没关系,也不需要明白。”

    大卫-劳伦斯却是没有解释的意思,伸出一根手指,在文件袋上点了点,轻声道:“把它带给罗杰,罗杰很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

    停顿了片刻,像是在思考。

    又像是在犹豫。

    几秒钟之后,大卫-劳伦斯继续说道:“这件事就暂时谈到这里吧,你可以回去向你的老板复命了。嗯……希望‘计划’开始之前,能再见到你。”

    能再见到西奥多,意味着罗杰明白了自己的要求,而且愿意和自己谈。

    西奥多不懂,但大卫-劳伦斯却清楚,罗杰一定能从这份协议上,看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

    阿拉斯加是整个巡演最靠近北极圈的一站,在阿拉斯加州的演出结束之后,乐队就转道向南。

    越往南走,气温也在逐渐变暖。

    一方面是因为纬度越低的地区,气候就越是温暖。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美大陆已经进入了春天。

    “春天。

    无论在哪个位面,哪片大陆,春天都是让大多数种族愉悦的季节。

    例外总是有的。在这个由诸多位面、无数大陆、繁复种族和亿万生灵组成的世界里,例外虽然只是少数,但绝对数量仍可超越许多智慧种族的计算能力。

    ……”

    高速公路边上,一座加油站外,罗杰躺在房车的沙发上,捧着一台有些像是pad的设备,轻声阅读着。

    这个年代当然没有pad,但触控屏并不是多么先进的技术,移动网络也同样如此。

    有了技术基础,定做一台类似的设备,或许细节体验上差了不少,但总归是能做出来的。

    这玩意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以眼下的技术条件来说,也只能看看网页什么的,想要真正达到pad那样的功能,却是差太多了。

    不是硬件技术的问题,而是移动网络的网速严重不足。

    这台“伪pad”,在罗杰的手里,也就只能当kindle+mp3来用,无聊的时候看看小说,听听音乐什么的。

    罗杰正在读的,是太平洋对岸的一本网络小说,不过却同步翻译成了英语。

    这是胖子的要求,这家伙对罗杰迷恋看小说这件事感到了好奇,强烈要求罗杰将自己的爱好,在乐队中分享出来。

    罗杰刚刚读完一段,打开一瓶啤酒,喝了一小口,露出嫌弃的表情:“瑞克,你能不能买几瓶好一点的啤酒?百威?你以为我们现在的收入水准还是六年前的时候吗?”

    房车上的啤酒储备的不多,在路上已经被喝光了。

    罗杰又不想喝威士忌那样的烈酒,于是趁着车队补充汽油的时间,让胖子去旁边的便利店买一些回来。

    结果不知道胖子怎么想的,竟然把商店里最便宜的啤酒搬了几箱过来。

    “偶尔忆苦思甜一下,没什么不好。”

    胖子却是笑呵呵地喝光手里的啤酒,又打开了一瓶,然后露出惊喜的表情:“呀,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罗杰:“???”

    胖子将瓶盖递到罗杰面前,像是献宝一样:“再来一瓶,我好几年没中过这个了!”

    罗杰:“……”

    “再来一瓶”的抽奖促销在北美也有?这不是太平洋对岸的专利吗?

    不对!关注点不应该是这个!

    你tm分分钟几十万上下的人,还在乎这个??

    一脸嫌弃地将胖子的手拍到一边,不过罗杰却没有将手中的啤酒扔掉,反而又喝了一口,含在嘴里细细品味着。

    百威是一个很常见的大众品牌,全球都卖得不错,在北美的销量尤其惊人。

    就和所有的大众品牌一样,百威也分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啤酒,而胖子买的,就是其中最便宜的一款,半打(6瓶)只要四美元多一点,相当于一瓶不到一美元。

    以罗杰三人的收入水准来说,喝这玩意确实有些掉价了。

    不过罗杰并没有北美传统上流社会那种矫情的毛病,非要几百美元一瓶的啤酒才喝得下去。

    有好的自然愿意享受,大众档次的东西,也不是不能凑合。

    就好像王校长几十亿身家,照样能津津有味地在街边摊吃十块钱一份的炒面一样。

    “喂,继续读啊,怎么不读了!”

    安妮没注意到罗杰心事重重的样子,继续催促着罗杰读那本小说。

    本来提出要“分享”的是胖子,但最终被罗杰带进坑里的却是安妮,胖子反而听了一会就失去了兴趣。

    “瑞克看不懂中文,但是你自己就能看懂吧?”

    罗杰这会也看出来了,胖子只是起哄,对小说什么的兴趣不大。

    安妮确实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但这家伙擅长n+1种语言,中文也是其中之一,根本没必要让自己翻译。

    随手将pad丢了过去,有气无力地说道:“你自己看吧,别让我给你翻译了,费脑子。”

    “我自己有。”

    安妮也拿出了一个pad,和罗杰的黑色正好相反,安妮手中的pad是白色。

    抬起头,问道:“那本书叫什么?”

    “《罪恶之城》。”

    罗杰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中文,然后又下意识地补充了一句:“英文翻译的话,我觉得更合适的名字是《faust(浮士德)》,而不是《(罪恶之城)》。”

    在前世的时候,罗杰就很喜欢看网络小说,算是摇滚音乐之外的第二大爱好。

    这本书的作者,恰好就是罗杰最喜欢的一位。

    只不过和罗杰记忆中的时间不同,《罪恶之城》的出现,提前了差不多十年。

    而这时候本该出现的另一本书,却还没有被写出来。

    两个世界似是而非的巧合、相似、以及“误差”,罗杰已经见识过无数次了。

    没有深究背后原因的意思,探索世界的奥秘?那是物理学家的事情,或者神学家也可以做这件工作?

    但这两个职业,都和罗杰没有任何关系。

    罗杰所追求的很简单,在这个世界,获得摇滚音乐的最高成就。

    其次,则是在唱片业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至少要从“创造价值”的身份,转变到“剥削阶级”中去。

    若是有可能的话,在这两个目标之上,或许还可以追求一下更多的东西。

    但仅仅只是或许。

    “歌德的长篇史诗?哇哦!酷!”

    安妮吹了个口哨,在pad上操作一番,很快就沉浸到小说的世界之中,只留下一句:“你们俩聊天声音小点,别打扰我。”

    “好的,女王大人。”

    胖子搞怪似的应了一句,又递给罗杰一瓶啤酒,问道:“西奥多那边,见到人了吗?”

    “明天就回来。”

    西奥多在见过大卫-劳伦斯之后,第一时间就拨通电话,向罗杰汇报了情况。

    电话里有很多细节描述不清,具体的情况还要见面之后再详谈一次,不过大体上,罗杰已经搞清楚了许多事情。

    想了想,罗杰开口道:“如果我猜得没错,大卫想要的是《美国偶像》的利益。”

    西奥多虽然是罗杰的经纪人,但却也不可能做到了解乐队的每一件事。

    许多商业方面的计划,罗杰并没有主动告诉西奥多。

    没那个必要。

    大卫-劳伦斯想要在《美国偶像》上继续投资,拿走一部分收益,这个期限最好是永久。

    这一点,罗杰非常的清楚。

    事实上,罗杰本人是支持这一点的,大卫-劳伦斯的加入,可以为mad唱片分担很多压力,付出一定的收益,不说一定是赚的,但至少不会吃亏。

    “但是……”

    胖子犹豫了片刻,说道:“我们不是已经决定那件事了吗?哪还有《美国偶像》的蛋糕分给他?”

    “我也在头疼这一点。”

    这件事情让人感到十分棘手,涉及的因素太多。

    罗杰揉了揉脑袋,有些无奈地说道:“等巡演结束再说吧,大卫那边,先拖几天。还有公司那边也是,先不要透露口风,等巡演结束,约上加里和埃文他们面谈一次。”

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

    车队很快补给完毕,排成一排,停靠在州际公路一旁。

    罗杰从胖子的车上跳下,准备回到自己那辆房车中,好好睡上一个午觉。

    刚跳下车,却看到车门旁,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靠在车子的一侧,手里的雪茄烟雾缭绕,脸上的表情却是在思考。

    “汉克。”

    见对方没有注意到自己,罗杰脸上露出一丝好笑的表情,主动上前打招呼道:“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罗杰?”

    汉克回过神来,一只手插进头发里,露出痛苦的样子:“你这个魔鬼,又来明知故问!快告诉我,那几个见鬼的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嗯……几个月过去了,汉克依然在为那张巡演特别版专辑,《三种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而纠结。

    一般人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过上一阵也就忘记了。

    但汉克嘛……

    罗杰之前从没想到,自己的恶趣味,竟然坑到了身边的人。

    不过,这种感觉,还真的是……

    很好玩啊。

    “考试不要抄答案,要注重解题的过程!”

    罗杰很“恶劣”地对汉克笑了笑,打了个哈欠,说道:“你慢慢想,我回车上去睡一觉,日安。”

    哪有什么答案,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随手画了几个符号而已。

    专辑刚发行的时候,猜测这三个符号意义的人确实有不少,也有很多歌迷或者媒体,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到了几个月后的现在,除了少数例如汉克这样的强迫癌晚期患者,已经很少再有人将注意力放在那三个风格迥异,毫无关联的符号上了。

    汉克也不是真的那么白痴,猜到过这个可能,却被罗杰亲口否认。

    和前边的理由一样。

    这件事,说出来,可就不好玩了。

    “你这家伙……”

    这一路上,汉克尝试过各种办法,威胁、哀求、利诱,无论是什么手段,都无法从罗杰嘴里套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至于去问理查森和安妮,两人都只会说同样的一句话:“这是罗杰的设计,你去问他。”

    好在,汉克算是一个很理智的强迫癌晚期患者,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去钻牛角尖,思考和工作无关的问题。

    摇了摇头,汉克脸色一正,认真道:“罗杰,接下来的两周会很辛苦,你们要做好准备。”

    “我知道。”

    罗杰点了点头。

    在当初设计巡演路线的时候,考虑到这一届格莱美对乐队的重要性,特意将最后一站,放在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的所在地,洛杉矶。

    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格莱美似乎有“落户”的打算,不再是在北美东西部之间徘徊,而是固定在了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连续几届都没有换过地方。

    为了赶进度,使得乐队能够在格莱美颁奖之前返回洛杉矶,亲临颁奖现场,巡演最后阶段的演出密度极高。

    短短半个月时间里,乐队要进行6场演出,平均每两天多一点就有一场。

    在倒数第二站,旧金山的演出结束之后,乐队当天就要连夜返回洛杉矶,修整一个白天,然后再去参加格莱美的颁奖典礼。

    在格莱美之后,乐队能够休息大约五天,然后在第二个周六,于洛杉矶玫瑰碗球场,为整个巡演画上句号。

    “放心,我们准备好了。”

    罗杰和汉克边走边聊,很快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房车上。

    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叫助理倒上咖啡,罗杰继续说道:“这种高强度的演出,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不过六场都是小场次,问题不大。”

    所谓的“小场”,是罗杰自己的分类习惯。

    按照场地规模,也就是观众人数,以及演出时间来划分。

    两万人以下,演出时间两个小时以内,就可以被归入“小场”的范围当中去。

    这种级别的演出不需要太过重视,当然,也不可能简单地敷衍了事,那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不负责。

    如今的公众,尤其是粉丝们,对明星的职业素养要求确实已经跌破下限。

    但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度,若是连自己的粉丝都要去敷衍应对,哪怕能够红极一时,也会很快迎来低谷。

    明星这个职业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说白了,也是服务行业的一种。

    服务的,就是自己的粉丝大爷们。

    若是让大爷们感到不开心,那他们就会收紧钱包,不再掏钱。

    无论服务质量好坏,先摆出一个很好的服务态度出来,哄得粉丝大爷们乖乖掏钱,这才是明星这个职业的生存之道。

    若是在好的态度的基础上,再拿出比其他人更出色的“服务质量”,大爷们在掏小费的时候,自然也会更加的慷慨。

    “这两周,我们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都会在公路上渡过,排练的时间会很紧张。”

    这些问题在巡演开始之前就谈过,汉克此时只是再强调一遍:“像前边那几站一样,到一个城市先休息一天,排练完再休息一天,这样的方式行不通,时间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所有的演出都是在下午五点以后,或者晚上。”

    整个巡演中,就没有安排在白天的演出,这一点罗杰倒是记得很清楚,也不会弄错。

    想了想,罗杰提议道:“排练的时间,放在演出当天的早上,排练一到两遍,差不多就够了。”

    按照这两周的演出密度,大部分演出之间的间隔是两天。

    在巡演开始之前,针对这一段行程,汉克的团队提出了两种预案。

    一种是演出结束之后,立刻连夜赶路,前往下一站。

    高配置的顶尖房车,足以确保乐队在公路上也可以睡个好觉。

    当然,肯定和酒店里的豪华套房没法比,多少会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再稳定的车手,也不能确保车辆在行驶的时候不产生半点晃动。

    夜里的时间用来赶路,也就意味着乐队可以额外拿出一个白天的时间,为演出进行排练。

    而另一种方法,则是确保乐队的休息,将赶路的时间放在演出前一天的白天。

    在酒店里睡上一个好觉之后,在演出当天,再进行低强度的排练。

    罗杰所提议的,就是这一种方法。

    好处是可以确保休息的质量,坏处则是消耗体力的排练和演出,都挤在了同一天,更容易疲劳。

    一种工作强度低、休息质量也差。

    另一种,休息质量好很多,但工作强度更高。

    都不是什么很理想的选择,但行程的安排就是这样。

    由于季节的原因,在靠近北美大陆最北部、气候也最寒冷的巡演中段,必须要保证足够长的演出间隔。

    而且还必须在格莱美颁奖之前返回洛杉矶,那么能够压缩行程的,也就只剩下了西海岸的这一段路。

    “其实……”

    汉克犹豫了一下,提议道:“时间这么紧张,完全可以不进行排练的,在演出当天简单过一遍走位就可以了,圈内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对于乐坛明星来说,尤其是在这个年代,最赚钱的事情无疑是出专辑。

    当然,前提是专辑要大卖。

    但任何一个歌手或者乐队,都不可能保持长达数十年的创作高峰期,在专辑出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放下,或者至少放缓这方面的工作。

    而在不能继续推出大卖的专辑之后,乐坛明星们靠什么赚钱?

    自然是巡演。

    甚至于,有些明星只出过一张或者两张称得上“大卖”的专辑,然后接下来的数十年里,都在吃这两张专辑的老本,依靠不断的巡回演出到处捞钱。

    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而且许多人的演出密度非常惊人。

    一年大几十场?只能算是小意思。

    一百多场才算合格,两百多场的也不是没有。

    如此持续不断的高密度演出,自然不可能每一场都进行严格的排练,更多的还是靠临场发挥。

    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体力、精力也不允许,再加上人人都有的偷懒天性,减少或者干脆取消排练,就成了乐坛的主流。

    依靠临场发挥,确实有可能诞生极为经典的巡演现场,但更多的可能,却是搞砸演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牌歌手和乐队的现场糟糕得像是一坨翔,让人完全看不下去。

    其实若是仔细观察那些以“现场能力出色”而闻名的歌手和乐队,他们真正完美发挥、表现出色的现场,在一年里也就那么寥寥几场而已。

    因为这几场演出足够重要,在演出之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和练习,在布置现场的时候,也花费了更加高昂的成本,比如使用最先进的调音和播放设备等等。

    更多的,没有被广泛宣传的,那些“不太重要”的巡演现场,同样糟糕得不堪入目。

    当然,不是每一个歌手或乐队都会这么做。

    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的明星同样有,只是更加少见。

    尤其是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

    原因很简单,一场高质量的演出,首先必须具备三项要素。

    出色的歌手或是乐队、充分的练习和准备、高昂的现场成本。

    除开第一项暂且不论,第二项要素花费的是时间成本,第三项则需要大量的美元。

    花费更多的美元,意味着演出利润的降低,因为你不可能将票价提升到远远超出演出当地消费水准的程度。

    而花费更多的时间为演出做准备,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里,演出的次数会减少,这同样意味着收入和利润的降低。

    简而言之,想要确保每一场演出都拥有极高的质量,先不提累不累,首先要承受的就是收入的大幅减少。

    除开极少数根本不缺钱,不在乎巡演收入的个例,绝大多数明星恐怕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代价。

    当然,以罗杰三人在专辑上的收入水准来说,倒是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巡演再赚钱,能比得上专辑的收入?

    一张《无名专辑》就能为乐队带来超过两亿美元,赚钱少一些的《滚石》和《郊区的耶稣》,收入也都超过了一亿。

    换成巡演,一亿美元,够唱上一整年的了。

    至于其它歌手和乐队都存在的“创作低谷”,至少在罗杰三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罗杰脑海中那几千首经典,足够让乐队每年出两张专辑,一直持续到下个世纪。

    有了稳定、高额的收入打底,乐坛里常用的那种,以降低质量为代价,通过扩充场次,在巡演上捞钱的方式,罗杰三人就不怎么看得上了。

    相比于在巡演上赚钱,罗杰更希望得到一个“每一场都是经典”的口碑。

    事实上,为了确保演出的质量,乐队在这一次巡演中开出的预算,也是绝大多数歌手和乐队压根不敢想的数字。

    27场演出一亿美元!

    在开出这个预算数字的时候,罗杰心里压根没想着这次巡演能赚多少钱,只要不亏损,或者最起码不要严重亏损,就能够接受。

    至于在巡演开始之前就收回成本,甚至实现了账面上的盈利,这却是罗杰根本没有想到的。

    就和前世的平克-佛洛依德乐队一样,这支迷幻摇滚的大牌乐队,就以巡演现场质量出色而闻名,几乎每一场都是经典。

    但同样闻名的,还有一个梗。

    他们每一场巡演都是在亏钱,似乎从来没有实现过“巡演盈利”。

    当然,平克-佛洛依德乐队也不在乎这些亏损。

    《月之暗面》和《迷墙》两张专辑的大卖,足够他们在巡演上亏到下个世纪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一点上,罗杰三人和平克-佛洛依德很像。

    有专辑的巨额收入在手,乐队不像其它明星那样为赚钱而头疼。

    巡演的目的只是扩张自身的影响力,口碑第一,赚不赚钱,反而不重要。

    “不排练?偶尔偷懒一两次还可以接受,六场全部都取消排练,对演出质量的影响会很大,这就违背我们的初衷了。”

    罗杰摇了摇头,否决了汉克的提议:“放心好了,就两周的时间,熬一熬就过去了。无论什么行业,想要出人头地,哪有不吃苦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224/ 第一时间欣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作者:黑色贝斯所写的《摇滚教父》为转载作品,摇滚教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摇滚教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摇滚教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摇滚教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摇滚教父介绍:
一句话简介:摇滚教父的传奇之路。关键词:重生、摇滚、乐队、贝斯主唱书友群:825944900tips:本文涉嫌为贝斯手洗白。tips2:音乐专业的大神请忽略部分不影响剧情的bug摇滚教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摇滚教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摇滚教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