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摇滚教父TXT下载摇滚教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摇滚教父全文阅读

作者:黑色贝斯     摇滚教父txt下载     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35章 迷信

    “咱们也算是熟人了,你今天费这么多功夫准备这一顿晚餐,不会只是想和我谈谈《nevermind》这张专辑吧?”

    罗杰看向道格-莫里斯,问道:“直接说吧,你的目的是什么?”

    在太平洋对岸,有一句老话,叫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虽然北美没有这句谚语,但道理却是相通的。

    在罗杰看来,道格-莫里斯找上自己,无非就是和环球音乐集团的事情有关。

    或许,是他的计划出现了什么麻烦?

    这是罗杰认为可能性最大的目的。

    “我确实有些事情需要你帮忙。”

    道格-莫里斯沉默了一下,看到罗杰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又连忙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和环球的事情无关,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

    道格-莫里斯这么一说,罗杰顿时好奇了起来,忍不住开口问道:“那是什么事?”

    “我有一个……朋友,是澳大利亚人。”

    道格-莫里斯想了一会,才说出了“朋友”这两个字,随后说道:“有人通过她联系我,想要通过我,得到环球的部分股份。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针对你们来的。”

    “??!!”

    罗杰楞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道格-莫里斯这话的意思,是有人盯上了环球……

    不,应该是盯上了【量子娱乐】,所以来向自己示警?

    罗杰有些诧异。

    道格-莫里斯这种做法,是决心将自己完全绑在【量子娱乐】身上了?

    以道格-莫里斯的身份、立场,以及年龄,这可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不过罗杰并没有在这一点上纠结,而是追问道:“对方是谁?你为什么说是冲着我们来的?”

    “詹姆斯。”

    道格-莫里斯说出了一个名字:“詹姆斯-默多克。”

    罗杰立刻露出了然的表情。

    虽然道格-莫里斯只是回答了前一个问题,但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足够给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就像是【量子娱乐】在暗中图谋新闻集团一样,新闻集团,同样也在盯着已经在唱片业取得极大成功的【量子娱乐】。

    双方都需要对方的核心资源,来补强自己的短板。

    在这种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利益面前,所谓的“盟友”关系,再是脆弱不过了。

    事实上,早在与环球音乐集团还没有休战的时候,米兰达-斯特里普就察觉到了新闻集团的恶意。

    只不过因为双方之间明显的实力差距,以及当时【量子娱乐】还需要在很多地方仰赖新闻集团的助力,所以才没有戳破这一切。

    不过,在暗地里,【量子娱乐】一直在策划着反击。

    比如说,米兰达-斯特里普,已经是暗中“控制”住了几名和【窃听门】事件关系密切的当事人。

    若非环球音乐集团牵扯了【量子娱乐】太多的精力,以【量子娱乐】所掌握的黑料,现在就可以将新闻集团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中去。

    新闻集团确实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但却远远没有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去。

    在历史上,利用监听电话,非法读取用户数据等手段获取信息的事情有很多,at&t、微软、谷歌,乃至于后来的脸书,都这么做过。

    诸如企鹅之类的企业,同样也没少干这些破事。

    但却从没有一次,像新闻集团的【窃听门】这样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新闻集团的“实力不足”。

    敢这么玩的,都是具备“不可替代”属性的托拉斯。

    或者说,至少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不可能被取代。

    而新闻集团却是一个例外。

    虽然这是一家市值千亿美元的庞然大物,但却不具备“不可替代”的属性。

    同样级别的传媒巨头,不说全球范围,单单只是在北美,就还有时代华纳、华特迪士尼、维亚康姆、康斯卡特,以及nbc环球集团等等,至少有五六家规模和新闻集团不相上下,甚至稳压对方一头的超级集团。

    这种情况下,哪怕失去新闻集团,对于北美来说,无论是对华尔街,还是对华盛顿,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后果。

    因此,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就会成为用来杀给猴子看的那只鸡。

    事实上,在罗杰的前世,新闻集团确实是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在【窃听门】尘埃落定之后,就连一向肆意妄为的谷歌、苹果,以及微软三大公司,都收敛了许多,消停了好几年,才重新开始“搞事情”。

    原本,以【量子娱乐】的实力,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切入,都不具备与新闻集团正面对抗的资本。

    顶多,也就是依靠着股权高度集中的优势,确保不被对方“入侵”罢了。

    但有了【窃听门】这个可以说足以致命的软肋,新闻集团虽然仍旧是个庞大的巨人,但却是有了阿喀琉斯之踵,各方面实力都远远不如对方的【量子娱乐】,也有了暗中偷袭的机会。

    当然,在集中力量对付新闻集团之前,【量子娱乐】首先要做的,还是安安稳稳地将环球音乐集团“收入囊中”。

    只有这样,【量子娱乐】才能彻底地解除后顾之忧,心无旁贷地去朝着其它行业领域“进军”。

    短短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罗杰想到了很多东西,不过表面上,却是没有透露出分毫的心思。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罗杰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提这个话题,问道:“我很好奇,你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按照常理来判断,投靠新闻集团,怎么都比投靠【量子娱乐】要强吧?”

    虽然说,道格-莫里斯表现得对【量子娱乐】充满了善意。

    但基于双方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敌对的立场来考虑,再加上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在新闻集团和【量子娱乐】之间,任何对这个行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而道格-莫里斯为什么“一反常理”,选择在【量子娱乐】身上下注?

    而且,至少从对方的表现上来看,几乎是压上了全部身家的all。

    如果不搞清楚道格-莫里斯这么做的目的,罗杰是不敢轻易用这个人的。

    在对付新闻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时,无论掌握了对方多么致命的弱点,都容不得有丝毫的大意。

    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

    “我知道,不说清楚这个,你是不会信任我的。”

    道格-莫里斯正在吃着添加了大量奶油的宫保鸡丁,还吃得津津有味。

    听到罗杰的问话,道格-莫里斯放下刀叉,从身旁的公文包中拿出一张打印纸,递到罗杰面前:“这就是我选择站在你们这边的原因。”

    打印纸上几乎全部是空白,只有短短的几行字。

    准确地说,是几行名字。

    其中的第一个,就是已经被米兰达-斯特里普“保护”起来的《世界新闻报》前任记者,肖恩-霍尔。

    后者在离开《世界新闻报》之后曾向媒体宣称,自己有【窃听门】的证据,随后即遭到多次疑似暗杀的危险。

    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肖恩-霍尔走在街上,忽然有一辆失控的汽车撞了过来。

    要不是肖恩-霍尔反应够快躲了过去,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恐怕就要当场被“意外撞死”。

    这让肖恩-霍尔意识到,对方是真的打算杀人灭口,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米兰达-斯特里普的“保护”,被暂时软禁在北欧的一座小农庄内。

    其它几个名字,也都和肖恩-霍尔差不多,都是【窃听门】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手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对新闻集团高层,乃至于默多克家族不利的证据。

    而这些,无一例外,都在道格-莫里斯拿出的这份名单上。

    看到这份名单,罗杰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抬起头,盯着道格-莫里斯。

    “我毕竟从事这行这么多年了,在媒体行业也有一些老朋友。”

    道格-莫里斯仿佛没有看到罗杰的眼神,自顾自地说道:“从两年前,我就注意到《世界新闻报》的一些问题,并且一直在为此做准备。但是却没有想到,还没有等来发动的时机,环球音乐集团就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说到这些的时候,道格-莫里斯的语气中有些惆怅。

    不过只是略微的停顿,道格-莫里斯就已经调整好了心情,双手交叉撑在桌上,看向罗杰,认真地说道:“没有传媒集团的支持,单纯的一家唱片公司是走不远的。以前我将希望寄托在nbc环球和维旺迪的身上,但是现在,我觉得,环球音乐集团没有必要投靠任何一家传媒集团,而是可以自己成为传媒集团。”

    再次停顿了几秒钟,道格-莫里斯一字一顿地说道:“而这个机会,我认为,就在【量子娱乐】,就在新闻集团。”

    这里的“在【量子娱乐】”,和“在新闻集团”,指的自然不是同一个意思。

    前者是说,环球音乐集团,只有和【量子娱乐】合作,才能得到成为传媒集团的机会。

    而后者的意思,是指这个机会,要从新闻集团身上抢下来。

    传媒集团和娱乐行业,看似不相关,但实际上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传媒行业需要娱乐行业来提供做够多的“内容”来吸引用户,而娱乐行业则需要传媒行业的平台,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

    同时,前者也是后者的“变现渠道”之一,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条。

    就以唱片业为例,mtv的电视台播放权,除了在“新歌宣传”期间会比较便宜,乃至于完全免费以外,以后电视台若是想要使用这些版权,都是要付钱的,而且还不会很便宜。

    一些比较热门的作品,播放权通常都要在数百万美元之上。

    当然,这肯定不是播放一次的价格,而是按照时间来计算。

    另外,传媒集团手中的电台资源,对于唱片业来说就更加的重要。

    哪怕是再过上十年,在许多群体当中,依旧保留着听收音机的习惯。

    这部分群体,对于唱片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潜在客户”。

    同样的,电视台对电影电视行业、报纸对于明星本身,等等,双方之间相辅相成之下,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这个道理,罗杰自然是不会不明白。

    事实上,这也是罗杰计划对新闻集团下手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传媒行业格局日趋稳定的今天,向前十年,再向后十年,单单北美这块土地上,新闻集团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若是错过了这一次,天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传媒集团大额股份转手的交易机会出现。

    不过……

    道格-莫里斯的解释,虽然说得过去,逻辑上也没什么问题,但罗杰却是不敢这么轻易地相信对方。

    “这些事以后再谈。”

    罗杰并不打算直接要求道格-莫里斯拿出什么“投名状”之类的东西来获取自己的信任。

    只要顺着这个方向去查一查就好了,没有必要搞得那么麻烦。

    就算只是调查,解决不了问题,也还有“最后的办法”。

    就是让安妮亲自和道格-莫里斯谈谈,用她的“特异功能”来判断一下道格-莫里斯是否可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安妮在这些年里看人眼光上超乎想象的精准,无论是罗杰,还是胖子,这些和安妮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对于安妮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是信任到了有些迷信的程度。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除非安妮在未来的某一天,在这方面犯下错误,否则这种迷信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摸不准一个人是否可信,就让安妮亲自去“看看”,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乐队在解决这方面麻烦的惯例。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至少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出过任何的问题。

    罗杰心里打定了主意,随口岔开话题,问道:“先不说这个,倒是另一件事,环球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第736章

    一番交流之下,罗杰对于环球的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道格-莫里斯最近正在做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这件事的原理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打压环球音乐集团的“市值”,从而降低以维旺迪集团为首的“反对派”的心理预期,最终达到迫使对方接受一份相对苛刻的股权置换协议的目的。

    说复杂,则是因为这做起来很难。

    以道格-莫里斯的职位,以及在唱片业摸爬滚打数十年所经营下来的人脉,想要让环球的经营出现问题,这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道格-莫里斯的目的并非是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内鬼”,把环球搞破产,而是仅仅只希望在短期内压低环球的营收,并且做出一副这将会长期持续下去的假象。

    然而这种假象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变成现实,一旦“反对派”们妥协,就要立刻“恢复原状”。

    毕竟,无论是道格-莫里斯自己,还是【量子音乐】,都是希望【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合并之后,能够在事实上做到对流行乐坛的垄断,而不是让环球变成一个累赘,去拖后腿。

    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道格-莫里斯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足够的小心谨慎,不能被抓到任何把柄,以至于丢掉环球音乐集团董事会主席的职位。

    原本处理这样的局面就已经是很复杂了,再加上还有一个新闻集团在一旁伺机而动,想要通过环球音乐集团,找到打入【量子娱乐】的突破口,这就让道格-莫里斯所面临的局面更加的棘手。

    罗杰自问,若是换成自己,是完全没有办法得心应手地处理这样的局面的。

    这种无比棘手的状况,对于罗杰而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困局”,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但道格-莫里斯却是表现得很乐观,在一番谈论之后,很是自信地对罗杰说道:“放心好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道格-莫里斯并没有透露自己具体的计划,这种事情,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

    到了道格-莫里斯这个年纪,绝对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什么与利益不符的事情来。

    就算一些看似冲动的决定,其实也是深思熟虑之下的结果。

    比如说,在今天,向罗杰的“投诚”之举。

    事实上,道格-莫里斯并没有完全说实话,或者说,隐瞒了一些细节。

    新闻集团找上道格-莫里斯的时间,是在整整一个多月前。

    在这一个多月里,道格-莫里斯一边与新闻集团眉来眼去,暗地里却是在通过“特殊渠道”,进行极为详尽的调查。

    在终于得到调查的结果之后,仔细分析、权衡之下,道格-莫里斯才终于决定,站在【量子娱乐】这一边。

    而在今天的交谈当中,道格-莫里斯却并没有透露这一点,反而有意无意地将罗杰的思维引导向另一个方向:新闻集团是最近才找上自己的,而自己一察觉到这件事,立刻就找上了罗杰。

    罗杰当然不知道道格-莫里斯的这些小心思,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过于在意什么。

    能够混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没有一个会是心思单纯的家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要大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就存在合作的基础。

    和绝大多数同级别的公司相比,【量子娱乐】内部的气氛已经算是非常的和谐友好,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办公室政|治以及其它各种会引发内耗的矛盾。

    与这些相比,道格-莫里斯的那点私心,并非是什么不可原谅的原则性问题。

    当然,罗杰并不知道道格-莫里斯的这些小心思,因而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什么来。

    “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要忘了我们的协议。”

    罗杰顺着对方的话说了一句,想了想,又问道:“细节方面我不过问,但是能不能给我一个大致的时间?【量子娱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两家公司合并重组的工作?”

    “今年年底之前。”

    道格-莫里斯不假思索地说道:“年底之前,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

    总体上来说,这次的见面,虽然信息量很大,但却并没有让罗杰感到太过于为难。

    与道格-莫里斯分开之后,罗杰让依耶塔-哈森去找了一趟米兰达-斯特里普,让后者去调查一下道格-莫里斯所说的那些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随后,罗杰便是暂时将这件事丢到了一旁。

    无论道格-莫里斯是否靠得住,想要得到环球音乐集团,至少在今年之内,是绝对没有半点可能。

    这种级别的并购,仅仅只是启动谈判,就花费上一两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对于【量子娱乐】来说,“吞并”环球音乐集团,自然是重中之重,在短期内的优先级还要在图谋新闻集团之上。

    不过这些大多是管理层的事,在“和平时期”,乐队不会过多地插手公司的正常运营,这些方面的决策,以及各种规则的制订和执行,都是交给卢西恩-格兰奇为首的管理层去负责。

    对于乐队本身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nevermind》专辑的宣发。

    这张专辑发行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如今高居本年度销量榜的第一位。

    ——而且是实体销量和数字销量的双榜第一,自然,总榜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例外”。

    不过,这个成绩并不能让乐队感到满意。

    尤其是实体销量方面,别看已经卖出去了一千三百多万张,但那是“出货销量”,而不是“零售端”销量。

    也就是说,这些销量,除了由【量子音乐】自营的网络销售以外,绝大多数是由来自全世界的经销商,而不是歌迷们所贡献出来的。

    按照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卖到经销商手中的唱片,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大约能够有百分之五六十左右从零售端卖出去,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按照百分之五十来算,以现在的成绩,就相当于《nevermind》这张专辑的实体销量仅仅只有六七百万,这如何能够让乐队满意?

    以乐队现在的商业号召力而言,这个数字的销量,已经可以说是“翻车”了。

    这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面子,以及在行业内地位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传奇乐队在连续出了几张销量口碑双爆发的专辑之后,就几乎不再推出新的专辑,而是改为以巡演为主?

    这其中固然有大规模巡演赚钱更加稳定的因素在内,但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专辑销量扑街,丢人丢到太平洋去”这种情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新专辑销量扑街,觉得太过丢人而“退隐江湖”的先例,也不是没有过。

    当然,哪怕乐队现在已经是摇滚乐坛首屈一指的顶尖巨星,但在如今这种市场的大环境下,六七百万的销量,或许不算特别的出色,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让人抬不起头来。

    哪怕是在实体唱片的黄金年代,即便是超级巨星,也不是每一张专辑,都能在零售端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何况,如今唱片业整体的市场环境趋向于低迷,大家更倾向于依靠版权收入来赚钱,而不是将所有的收入押在专辑销量上。

    甚至于,有一些比较“前卫”的歌手和乐队,已经开始尝试亏钱出专辑赚人气,然后依靠巡演或者其它方式来套取利润的方式。

    有着前世的经验,罗杰当然知道,这条路是可行的,而且只要取得一定的成功,金钱上的收益绝对不比过去那种买专辑的方式来得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专辑销量就不重要了。

    反而,越是这种低迷的市场环境,销量数字才显得格外的重要。

    何为超级巨星?

    就是能够做到别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要在如今这种市场的大环境下,将《nevermind》专辑卖出一个惊掉一地眼球的销量数字,绝对能够让乐队获得极大的关注。

    ——无论是行业内的,还是行业外的。

    对于乐队近期的事业中心而言,前者还要更加的重要一些。

    以如今的市场环境而言,单纯依靠明星自身的号召力,是不可能拿到一个非常惊人的销量数字的。

    尤其是摇滚乐的粉丝,尽管相较于其它音乐类型而言更加的死忠,但在消费方面却会更趋于理性。

    从专辑的质量上入手,是一个不错的提高销量的方法。

    事实上,从五十年代摇滚乐初步兴盛繁荣开始,一直到今天,任何一张质量出色的摇滚乐专辑,销量都不会太差。

    不过和流行类专辑不同的是,摇滚乐专辑的销量,往往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老鹰乐队的《老鹰乐队精选1971-1975》。

    这张专辑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发行,始终算不上大热,却也没有遭受过市场的冷遇,保持着一个不算高的曲线稳定地增长着销量,经历了漫长的四十多年,才渐渐爬上riaa专辑销量榜的头名。

    当然,想要快速推动一张专辑的销量,也不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在如今这个货币贬值速度快得超乎想象的年代,过去那老一套早就行不通了。

    慢慢积累销量?

    看上去或许很美好,但赚钱的速度说不定还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

    只有想尽办法去“赚快钱”,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潜在客户驱赶进唱片店里,掏空他们的钱包,才能确保足够的利润。

    正常的宣传方式,《nevermind》这张专辑早就全部用过了。

    倒是西奥多的团队,“另辟蹊径”之下,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宣传点。

    在【八岐大兔】乐队与【量子音乐】正式签署了合约,开始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之后,一则视频,很快引起了乐队的粉丝组织的注意。

    视频的画面正是【八岐大兔】乐队在伯班克街头进行演出的那一天,一开始,拍摄的焦点是在【八岐大兔】乐队的表演上。

    视频从一开始的演出,到罗杰以“星探”的身份试图说服几人加入【量子音乐】,又到罗杰和马修发生争执,较量吉他技术,或者说对《摇滚乐》这首歌的理解。

    一直到最后,罗杰摘下墨镜,主动曝光了自己的身份,不禁让几乎所有乐队的歌迷都大跌眼镜。

    ——当然,也仅仅只有第一批看到视频的歌迷有这种感觉。

    这则在油土鳖上发布的视频,很快就被标题党们起了诸如【量子音乐破产,明星老板亲自街头挖人】之类的新闻之后,后来的歌迷单单只是看一眼标题,大致就知道视频的内容是什么。

    尽管少了一份“反转”,但这则视频很快就在乐队的粉丝群体当中造成了相当热烈的反响。

    原因无它,乐队的粉丝,尤其是身在北美,并且比较活跃的那些,都知道那一天下午的演出,是为了声援《nevermind》这张专辑。

    而罗杰出现在现场,并且肯定了【八岐大兔】乐队的表演,自然是让粉丝们感到非常的兴奋。

    并且,当【八岐大兔】乐队的几个年轻人,在各自的粉丝组织当中正式承认,已经在罗杰的推荐下,加入【量子音乐】之后,乐队的粉丝们就更加的兴奋起来了。

    没有什么,比受到偶像的关注,更让粉丝们感到惊喜和激动的。

    在粉丝们的疯狂转发和安利之下,这段视频很快就被顶上了油土鳖的首页。

    在油土鳖庞大的用户数量之下,这起新闻也很快火出了摇滚圈之外,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到。

    作为视频主角的罗杰,以及【八岐大兔】乐队,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事实上,这种关注对后者来说更加有利一些,在还未出道的时候就已经红了起来,这可是只有极少数明星才有的“c位出道”的待遇。

    不过,罗杰和【darkness】乐队也并没有吃亏。

    反正培养的都是“自家的孩子”,更何况,【darkness】乐队,和《nevermind》专辑,也因为这波炒作,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至少从宣传成果来看,哪怕不去计算【八岐大兔】乐队未来能够带来的利益,单单只是这张专辑所收获的关注,就已经数倍赚回了【量子音乐】在这波炒作上所投入的资金。

第737章 新专辑中的老歌?

    这波炒作,虽然说在传统媒体上也投入了一部分的资源,不过最重要的部分,依然是在互联网上。

    作为油土鳖的股东,尽管在多轮扩股融资之后,乐队手中的股份被稀释到了只剩下个位数的百分比,但除了油土鳖网站的创始人,以及少数几家大的投行之外,乐队仍然可以算得上是在油土鳖有重要话语权的大股东。

    凭借着这一层关系,乐队并没有花费太高的代价,就让这段“罗杰化身星探街头挖人”的视频,悄悄地出现在油土鳖上亿名用户的推送当中。

    当然,该花的钱,【量子娱乐】其实是一点也没有少花,有这层关系在的作用,仅仅只是确保钱能花得出去,且花得有效果。

    再加上视频本身,在【darkness】乐队的歌迷中引起了很高的热度,油土鳖那边才会同意做出针对性的推广。

    若是视频本身不具备话题性和热度,再怎么推,也是没用的。

    不过从乐队自身的粉丝群体出发,将话题扩散到圈外,这种宣传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成效是很明显的。

    借助着这一波风潮,【量子音乐】在一边加紧宣传着《nevermind》这张专辑的同时,还在不遗余力地为【八岐大兔】乐队造势。

    在还未出道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关注量,哪怕是几年前的贾老板,也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

    不过为【八岐大兔】乐队只是造势。

    这几个年轻的男孩们还需要在【量子音乐】接受至少为期一年的培训,以便于掌握“明星”这个职业所必须的一些基本技能。

    如果只是单纯的玩玩音乐,自娱自乐,那么【八岐大兔】乐队的几个男孩,在各自的领域都已经算是达到了“合格”的标准。

    但作为明星,所需要的远远不止弹奏和演唱这么简单。

    若是细分下来,甚至可以被归结为数十种学科。

    如果说十年前,还可以依靠单纯的才华和颜值来成为大牌明星,那么到了现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年代,仅仅只是这些“本职工作”,已经是不足以让人迅速成名了。

    反而,如何应对媒体,如何蹭热度,如何博取关注,如何讨好粉丝,这些才是更加重要的东西。

    当然,弹奏技巧、唱功,这些同样非常的重要。

    至少,如果不是仅仅只希望成为一名红上一段时间就如流星一般消失的“量产偶像”的话,这些基本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如何把握,那就要看个人的选择了。

    在视频的热度炒作起来之后,很快,【量子音乐】就宣布,正在“讨论”【八岐大兔】乐队的首发专辑。

    虽然说【八岐大兔】乐队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开始对首发专辑做一些准备性质的工作。

    比如说选歌之类。

    甚至于,在第一阶段的培训完成之后,若是有数量和质量都达到标准的可用歌曲,专辑都可以直接进入到录制阶段。

    不过,正如【量子音乐】所说的那样。

    【八岐大兔】乐队的新专辑,确确实实地只是在“讨论”,而不是“立项”。

    所谓的“讨论”,意思就是可能很快就会立项,但也可能过个三五年都没什么消息。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充满诱导性,但又不会给人明确承诺的“话术”。

    事实上,很多见识比较多的歌迷也知道这一点,但仍然会继续乐此不疲地为此而买账。

    为【八岐大兔】乐队造势只是顺带,这一波炒作,至少在短期内来说,最重要的目的依然是《nevermind》专辑。

    八月底,罗杰首先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更新了动态,宣称为了庆祝《nevermind》在spotify的点播排行榜单上冲上专辑榜的第一位,乐队将会立刻开始进行下一张专辑的筹备工作。

    隔天上午,【量子音乐】就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是的,如你们所见,在spotify的专辑点播榜中,《nevermind》这张专辑已经连续一个月保持第一位。”

    发布会上,【量子音乐】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说道:“【darkness】乐队的新专辑已经通过了公司内的立项审核,将于九月份开始筹备,计划在明年,也就是2010年正式推出。”

    立刻有记者发问道:“请问专辑的类型是什么?主题方面呢?是《摇滚圣经》系列的新作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

    一旁的罗杰接过话筒,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我先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的,没错,这会是《摇滚圣经》的新作。至于风格类型方面,我想要暂时进行保密,因为这关系到另一件事。”

    事实上,早在《nevermind》这张专辑被确定下来之前,下一张专辑的风格就已经确定了。

    不仅仅只是专辑的风格,同时还有更多的计划。

    “和《月之暗面》、《nevermind》这两张专辑一样,新专辑当中,同样有一首在乐队过去的专辑中曾经出现的作品。”

    罗杰没有给记者们发问的机会,继续说道:“我们想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我们会在乐队的官方网站上设置一个竞猜活动。任何人都可以竞猜在新专辑当中的‘老歌’是哪一首,前一千名猜对的歌迷,将会得到一份惊喜礼物。”

    《月之暗面》中的《时光(time)》,《》,都是在乐队过去的专辑中出现过的。

    而在这次的新专辑中,同样存在这么一首歌。

    罗杰的这番话,顿时引起了记者们的好奇。

    当即有人追问道:“是哪一首歌?”

    这人的话音还没落下,旁边就传来一个讥讽的嘲笑声:“都说了是竞猜了,哪会直接把答案告诉你?”

    前一个开口发问的人老脸一红,讪讪地坐了回去。

    果然,罗杰只是笑了笑,说道:“等到有一千人猜对,答案自然就会公开,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开玩笑,让歌迷们参与到新专辑的“活动”中去,这可是营销环节的重要一部分,怎么可能就这么将答案公开出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依托于“竞猜活动”,让乐队的众多粉丝参与进来的营销方式,也属于病毒式营销的一种。

    病毒式营销在如今这个年代,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

    虽然说这种营销手段最适用的领域还是影视行业,但在其它行业并非就没有用武之地。

    事实上,任何能够让潜在用户广泛地参与进来,并扩大话题性和讨论度的营销方式,都可以算作是病毒式营销的领域。

    在互联网时代,论起快速掀起话题性和讨论度,没有什么比病毒式营销更加出色的了。

    虽然说病毒式营销的手段,很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但任何一种营销模式,都不可避免的会得罪一部分人。

    哪怕是最传统的在大街上发传单,同样也会讨人嫌。

    重点在于,要认准自己的产品定位,尽可能地吸引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

    只要达到这一目的,其它许多细枝末节的东西都可以忽略不计。

    ……

    之所以将奖励名额设置为一千人,也是经过了仔细研究的结果。

    人数太少,中奖率过于渺茫,很多人认为自己没希望中奖,嫌麻烦不愿意参加,是很普遍的事情。

    而人数太多,中奖率过高,奖品的“价值”又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麻烦。

    价值太高,开支太大,很有可能会赔本。而价值太低,中奖者又不会买账。

    一千名中奖者,这个人数就刚刚好,既可以维持一个较高的关注度,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不至于将营销成本推得太高。

    病毒式营销,仅仅只是营销中的一环,而不是全部,若是把钱全部花在这上边,宣传效果也未必会有多好。

    除了人数方面,在一番讨论过后,【量子音乐】决定将中奖者的选定方式,以“按照猜对答案的时间先后排序”,而非“在所有猜对答案的歌迷中随机抽选”。

    这种方式显然更加的公平,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会缩短这一竞猜的“生命周期”。

    原因很简单,当满一千人猜对“正确答案”之后,竞猜活动就算是结束了。

    不过这并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问题,按照【量子音乐】的预估,只要这项竞猜能够在几天之内维持一定的热度,就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要求。

    至于以后……【量子音乐】每年花费巨资养着的宣传营销部门,当然不可能只靠这么一招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在乐队的官方主页上,就更新了一项活动,以及具体的规则说明。

    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凭借乐队官网的论坛账号,每个账号可以进行一次竞猜,在乐队所有“已发行”的作品中选择一首,作为“你认为最可能出现在新专辑中的歌曲”。

    用论坛账号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有人用大量的账号去“刷奖励”。

    不过,在如今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要求用户用实名认证的方式来注册账号,哪怕是再过上十几年,也同样不可能。

    在活动公告之内,明确了这次竞猜活动的规则。

    主要的内容有两点,每一个账号“仅可参与一次”,另外在奖励方面,虽然前一千名猜对的歌迷都会获奖,但奖励却是不同的。

    其中前十、前百,都有“更高档的大礼”,而第一百零一到第一千位猜对的歌迷,就只能得到一份价值不高的纪念品。

    不过,活动公告内仅仅只公布了前百和前一千名的奖励。

    后者是乐队全体成员签名的纪念版专辑,而且是不对外公开发售的版本,对于喜欢收藏的歌迷来说,具有非常不错的纪念意义。

    这是所有中奖的一千名歌迷都有的“礼物”,而对于前一百位猜对正确答案的歌迷。

    确切地说,是第十一到第一百位,将会获赠一份乐队下一次巡回演出的套票,即全程门票,而且全部是所谓的“a区”门票,即最靠近主舞台的位置。

    ——当然,由于乐队目前还没有确定下来下一次巡回演出的计划,暂时送出去的只是一份“兑换券”,当乐队下次巡演的计划确定、门票开始公开出售时,就可以凭借这份兑换券兑换相应的门票。

    为了防止歌迷们感到不满,认为乐队有意识地“削减奖励”,乐队还在网站的公告上承诺,新的巡回演出将会在两年内启动,并且场次不会低于三十场。

    以这个场次数量,这份“奖励”的价值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至于前十名的“额外奖励”,乐队并没有在公告中公布,只说“绝对保证让人感到惊喜”。

    不过有一件可以确定的是,前十名猜对正确答案的歌迷,所得到的肯定不是下一次巡回演出的门票。

    对于不喜欢摇滚乐,不关注摇滚乐坛的人来说,一支摇滚乐队搞出来的营销活动,是受不到太大关注的。

    不过对乐队的粉丝们来说,尤其是那些时刻关注着乐队动向的狂热粉们,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立刻引起他们的注意。

    当乐队官网更新之后,短短几个小时内,访问量就暴涨了数百倍,差点挤跨了那台廉价的老式服务器。

    不过乐队过去的作品太多,而且在这次活动之中,【量子音乐】还很“鸡贼”地留下了一个陷阱:并没有将过去几张《摇滚圣经》专辑内的曲目剔除出选项之外。

    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不小心“中招”的歌迷可是不少。

    因为没有明确线索的缘故,很多人都是只考虑着自己的喜好投票,最喜欢哪首歌就投给哪首歌,压根没注意这首歌属于哪一张专辑。

    ——尤其是那些只在数字平台上听歌的歌迷,分不清一首歌属于哪一张专辑,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即便如此,不小心掉进陷阱里的歌迷仍然只是少数。

    在乐队庞大的粉丝基数之下,当这项竞猜活动被传播开来之后,猜中正确答案的歌迷越来越多。

    终于,在活动公布的第四天下午,后台传来提示,第一千名猜对正确答案的“幸运儿”已经出现!

第738章 《逃离伊甸园》

    仅仅四天,就有一千人猜对了正确答案,这个速度既有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以乐队的粉丝基数,哪怕只有其中的几十分之一,参加了这次的竞猜活动,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

    在这个基数之下,答案很快被揭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出人意料的地方在于,【量子音乐】宣传营销部门预测的时间,是在一周左右。

    原因很简单,病毒式营销,在一开始扩散的阶段,往往是很慢的。

    只有当扩散到一定范围之后,其传播效率才会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而这一过程,在起步的阶段往往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之在第一千名猜对正确答案的“幸运歌迷”出现之后,第一阶段的活动已经结束。

    当天,乐队的官方网站就更新了一则公告,公布了一千名中奖歌迷的论坛账号,并向中奖者发送了邮件,要求尽管补充资料,以便于【量子音乐】为其邮寄奖品。

    而随之一同揭晓的,还有乐队新专辑的相关说明。

    公开出来的信息并不多,除了“正确答案”,曾经以单曲形式发行过的《加州旅馆()》确定会出现在这张新专辑中以外,乐队仅仅只公布了专辑的风格类型,以及暂定的名字。

    这张乡村摇滚专辑,和《加州旅馆》这首歌一样,全部出自罗杰前世,在乡村摇滚领域最负盛名的乐队,老鹰乐队(eagles/the.eagles)。

    在乡村摇滚乐领域当中,其实并非只有老鹰乐队一支传奇乐队。

    早期一些的有北美的乡村音乐教父强尼-卡什,这位嗓音独特的老头子,也是乐坛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名列乡村音乐名人堂和摇滚音乐名人堂的传奇歌手。

    而除了乡村、摇滚之外,强尼-卡什同时还擅长说唱、民谣,以及朋克摇滚。

    稍晚一些,到了六十年代,也有一支叫做【林纳德-斯金纳德(lynyrd-skynyrd)】的乐队,可以和老鹰乐队相提并论。

    事实上,单纯以“出道时间”而言,在北美历史上最出色的乡村摇滚音乐的传奇歌手和传奇乐队当中,成立于1971年的老鹰乐队是最“年轻”的一个。

    若是比较成就,林纳德-斯金纳德并不比老鹰乐队要差。

    这支因为空难而“短寿”的乐队,也留下了诸如《情归阿拉巴马()》这样经典的作品。

    不过,一方面,林纳德-斯金纳德乐队并非一支纯正的“乡村摇滚”乐队。

    与其说是乡村摇滚乐队,倒不如说是乡村摇滚的一个“亲戚”,南方摇滚(southern-rock)。

    南方摇滚在一些乐队的手里,比如说林纳德-斯金纳德,表现形式上与乡村摇滚非常的相似,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与乡村摇滚更侧重于将“乡村”和“摇滚”结合为一的理念不同的是,南方摇滚并不追求两者融为一体,而是用摇滚的手法,来演绎乡村音乐。

    强尼-卡什也是类似的情况,虽然同时在乡村音乐和摇滚音乐两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所录制超过一千五百首歌曲当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乡村就是乡村,摇滚就是摇滚,少有两者融合为一的作品诞生。

    三者之中,仅仅只有老鹰乐队,可以说是“纯正的乡村摇滚”。

    若是选择林纳德-斯金纳德乐队,或者强尼-卡什的作品,需要进行相当大幅度的改编。

    虽然说老鹰乐队的作品同样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以切合乐队自身的风格,不过无论是改编幅度还是难度,都要更低一些。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罗杰最终还是决定以老鹰乐队的作品,作为这张《乡村摇滚圣经》的曲目。

    专辑名叫做《逃离伊甸园(out.of.eden)》,这个名字来自于老鹰乐队于2007年发行的专辑,《漫漫长路-逃离伊甸园()》,不过专辑中的曲目,却是和这张专辑没有半点关系。

    事实上,除了额外的一首《加州旅馆》之外,《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所有的歌单都完完全全地复制了截止到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前世那个世界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专辑,《老鹰乐队精选专辑1971-1975(eagles:)》。

    这张专辑,在罗杰的前世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胎”。

    专辑本身的经典程度是无需多言的,单单只是在北美一地,就卖出超过三千八百万张的销量,而且是“零售端销量”,这一成绩足以证明这张专辑受欢迎的程度。

    更加“怪胎”的是,《老鹰乐队精选专辑1971-1975》在发行之初,虽然销量也很高,但并没有这么离谱。

    事实上,riaa所认证的三千八百万张的销量,是从1976年专辑发行,一直到罗杰重生之前,漫长的四十多年时间里逐渐积累出来的。

    而若是单看某一个阶段,这张专辑的销量其实并不能算高。

    哪怕是在专辑刚刚发行的前几年里,加起来也只是卖出了一千多万张而已。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恐怖的销量,更多的还是因为专辑的销量曲线异常的平稳,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总会有新的消费者花钱购买这张专辑。

    而这种稳定,纵观整个流行乐坛的历史,是几乎找不出第二个例子来的。

    在罗杰的前世,许多人研究的头发都掉光了,也找不出这种反常背后的原因,只能将其归结为专辑本身的特殊性。

    至于特殊在哪里,是否可以复制,则根本没有人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罗杰对于这种现象也是非常的好奇,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一次偶然,还是这张专辑真的有什么“魔力”?

    之所以选择它,也有想要看看这张专辑,在这个世界的销量表现的意思在里边。

    在新专辑项目被提上日程之后,在海外宣传《nevermind》专辑的胖子等人,很快就结束了宣传行程,返回北美。

    由于这张专辑采用了大量诸如口琴、班卓琴、曼陀铃(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弹拨乐器,可以简单理解为小提琴的民谣版本)等乐器,作为乐队唯一擅长几乎所有乐器的多面手,贾森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好在,和几乎任何一支摇滚乐队一样,尽管老鹰乐队喜欢在歌曲中加入各种各样“新奇”的乐器,但吉他、鼓、贝斯的“三大件”,仍然是无可动摇的核心。

    诸如口琴、班卓琴等乐器的加入,只是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而不是作为主角登场。

    所以,尽管贾森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练习,以充分掌握这部分曲目,但并不需要有多么惊艳的发挥。

    倒不如说,为了确保不会被喧宾夺主,这些负责“点缀”的乐器,表现得低调一些,才是好事。

    虽然说新专辑已经确定立项,但《nevermind》的宣传并没有因此而放缓脚步。

    在经过了一番严谨的商业调查之后,【量子音乐】再次追加了八百万美元的宣传预算,其中绝大多数,都投入到了传统的电台,和“新兴”的移动端数字音乐平台方面。

    《逃离伊甸园》项目的公开,本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吸引公众的视线,为《nevermind》专辑做宣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张专辑会一直跳票下去。

    事实上,乐队已经在《nevermind》的宣传之余,抓紧时间进行排练,以便尽快启动这张专辑的录制。

    按照【量子娱乐】未来的规划,至少在一年之内,也就眼下这几个月,乐队可以相对轻松一些,不用被太多音乐之外的事情分散掉精力。

    若是不抓紧时间在这短相对“闲暇”的时期完成《逃离伊甸园》,恐怕这张专辑真的就要无限跳票了。

    不过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新曲目的排练需要时间。

    虽然说用上次的方法,不排练也不是不能录制,但这种取巧的方法容易让人形成懒惰的惯性,能不用还是不用为好。

    而且无论再怎么取巧,到了真正到现场演出的时候,该补的“课程”还是一点都不能省。

    ……

    在乐队的官网上,第一天的更新,仅仅只是列出了“获奖名单”,以及新专辑《逃离伊甸园》的一些简单介绍。

    这些介绍相对来说比较简略,除了专辑的类型之外,并没有透露出太多可供参考的信息。

    而最让歌迷们期待的,前十名的奖励到底是什么,却是压根没有公开。

    为了这件事,乐队论坛上的歌迷们差点吵翻天,为此争论不休。

    “肯定是新的巡演门票!没看网站上的公告吗?最迟不超过两年,必然有新的巡回演出启动!”

    “楼上哨兵,前百的奖品就已经是vip套票了,前十肯定要比这个好,怎么给门票?”

    “一人两张门票不行吗?科科。”

    “两张门票可还行?逻辑鬼才!服了!”

    “会不会是什么现金大奖之类的?前段时间不是有人在粉丝里发抽奖活动,每个人给十万美元现金。说不定,克里斯蒂安他们也会学这个。”

    “楼上的,天还没黑呢,继续睡,梦里啥都有。”

    “内部消息,前十名的奖品是一辆最新款的蝰蛇跑车!”

    “胡说,蝰蛇那种没逼格的东西怎么能配得上【darkness】乐队?明明是法拉利!”

    “别闹了,就冲埃尔文德斯这身材,我赌十美分,送的绝对是坦克!”

    “……”

    和任何一个论坛一样,一个很正经的话题,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歪到奇怪的地方去。

    贴子发出去还没多久,讨论的主题就从竞猜活动前十的奖品,歪到了胖子的身材上去。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打赌,胖子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在三百磅以上,还是三百磅以下。

    不过,对于那十名中了“大奖”的幸运儿们来说,等待的日子是十分煎熬的。

    佛罗里达州,一个名为佛朗西斯科的青年,在乐队官网公布出获奖名单,看到自己的论坛id排在第六位的时候,激动地差点犯了心脏病。

    再三确定不是自己眼花之后,佛朗西斯科几乎是以有生以来最快的速度,上传了收件地址,接下来就是“漫长”而忐忑的等待。

    不得不说,虽然联邦快递的广告语中包含“快速、精确”这两个关键词,但事实上他们只做到了后者。

    和太平洋对岸的物流运输相比起来,北美的物流行业简直慢得让人无法忍受。

    足足过了十五天,才有一名快递员上门,将一个包裹交到佛朗西斯科的手中。

    打开包裹,是一张《nevermind》的专辑,和公开发行版本中,那个潜水男婴封面不同的是,这张专辑的封面,同样是潜入水下,追逐一张挂在鱼钩上的美元,但潜水的男婴却变成了一个成年人。

    这张脸,对于任何一个【darkness】乐队的粉丝来说都很熟悉,正是乐队的队长、主唱,以及贝斯手,罗杰-克里斯蒂安。

    这就是一千名中奖者都会获得的,《nevermind》专辑的纪念版,包装内还有一张有着乐队四个人签名的明信片。

    那些第一时间收到专辑的歌迷,早就将这张专辑拍照上传到了网上,佛朗西斯科早在几天之前就看过了。

    稍微打量了片刻,佛朗西斯科就先将专辑放到一旁,打开包裹内的一个信封。

    信封里是一张卡片,纯黑的底色上,印着【darkness】乐队和【量子音乐】的logo,右下角有一个数字编号:006。

    卡片的风格并不复杂,但看上去只是普普通通的硬纸卡,连个磁条之类的东西都没有,显然不可能是什么信用卡之类的东西。

    在卡片的背面,还贴着一张便签,上边写着一组电话号码,同时还有一行手写的文字:拨打这个电话,说明你的身份,会有人为你解释这张卡片的用途。

    佛朗西斯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拿起电话,拨通了便签上的号码。

    很快,电话另一端就传来一个有些嘶哑的声音:“hello?”

    “你好……”

    佛朗西斯科忽然有些紧张起来,略微有些结巴地说道:“请问是【量子音乐】的工作人员吗?我收到了一张卡片,上边写着让我打这个号码。”

    “【量子音乐】的工作人员?这么说倒也不算有问题,如果股东也算是工作人员的话。”

    电话另一头的人稍微调侃了一句,又笑着说道:“你好,我是罗杰-克里斯蒂安。你可以叫我罗杰。”

第739章

    “罗……罗杰?真的是罗杰吗?”

    佛朗西斯科被吓了一跳,第一个念头是不敢相信。

    紧接着,才是反应了过来,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确实很耳熟。

    虽然人在唱歌的时候和说话的时候,声音多少会有一些区别,但若是仔细分辨,还是能够听出相似性的。

    确认了这一点,佛朗西斯科立刻变得激动起来,连声道:“真不敢相信,我竟然能够和罗杰-克里斯蒂安通电话……我的意思是,这简直像是在做梦一样。”

    很显然,佛朗西斯科并非是一名“前线粉丝”,很少去追逐乐队的现场,而是更多的以购买专辑之类的方式来支持乐队。

    事实上,在任何一位明星的粉丝当中,这一类粉丝才是占了绝大多数。

    因为几乎不去现场的缘故,没有任何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只能在媒体上看到自己的偶像。

    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都会让他们欣喜若狂。

    而若是换成一名经常跟着乐队的通告到处跑的“前线粉丝”,就不至于会如此激动了。

    毕竟,对于“前线粉丝”们来说,经常可以见到明星本人,各种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要多得多。

    而像是佛朗西斯科这样的粉丝,与偶像接触的机会几乎没有,任何一次,都会让他们无比的兴奋。

    “我理解你的激动,不过我们可以先谈点别的吗?”

    罗杰的语调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

    稍稍停顿了片刻,罗杰继续说道:“006号卡片,让我康康……佛朗西斯科-福特?”

    佛朗西斯科连忙说道:“是的,是我,佛朗西斯科-福特。”

    “让我先来简单给你介绍一下这张卡片的作用。”

    罗杰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这张卡片的用途很简单,持有这张卡片,从获取卡片之时算起,乐队的每一张专辑,都会免费赠送一份不公开发行的纪念版,除此之外,乐队参加的每一场演出,都会为持卡人赠送一张前排门票。如果是由我们乐队自己主办的演出,门票会是第一区的门票,位号和卡片上的数字一样,比如说你持有的是6号卡片,那么门票的位置就会是一区六号,这样说你可以理解吗?”

    这就是“前十名”的真正奖励,私下里被称为“终生大礼包”的卡片。

    凭借这张卡片,任何和乐队有关的东西——主要是指专辑和巡演门票——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免费获赠一份,只要乐队还存在,这一奖励就一直有效。

    这种奖励的价值几何,全看乐队以后还会推出多少高质量的专辑,举办多少次巡回演出。

    若是像u2这样,几乎一年到头都是在巡演,或者是在巡演路上的乐队,这种奖励的价值绝对是非常惊人的。

    按照每年一百多场演出,每场演出平均两百美元来计算,每年就相当于免费获赠了价值两万美元的“礼物”。

    (注:这里的两百美元是指一区vip票价,实际价格在大多数国家要超出这个数字,一些大热的场次翻几倍都是正常的。)

    哪怕自己不去看,也可以转手卖掉,至少折算个七八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一年“白赚”一万多美元,十年就是十几万,一百年……

    咳咳!

    当然,罗杰的【darkness】乐队从出道至今,从来就没有举办过场次达到数百场的“超级巡演”,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是三十多场就结束了。

    哪怕考虑到乐队的演出票价普遍要比“平均水准”贵上一些,但以总价来计算,反而是要比那些巡演频次较高的明星要低上很多。

    虽然说在推出新专辑方面的频率要高于大多数明星,但巡演场次的减少,使得这份“终身大礼包”的价值相应地有所降低。

    不过再怎么降低,考虑到这份礼物的有效期是“终生”,若是转手卖掉,卖出个六位数,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毕竟,在乐队的粉丝里,绝对不缺那种愿意为了每场演出都占住最好的位置而多花几倍,乃至于几十上百倍价格的人。

    任何一个粉丝基数足够庞大的大牌明星,在他们的粉丝当中,都不会缺少这种“不差钱的狗大户”。

    随着罗杰的介绍,佛朗西斯科立刻明白了这张卡片的作用,不由得感到无比的激动起来。

    “我得提醒你一件事,你要妥善保管好这张卡片,每次当乐队有新的专辑或者巡演计划,我们在向持卡者邮寄唱片和演出门票的时候,是会要求快递员检验‘vip粉丝卡’的。”

    罗杰的话里带着一种莫名的语气,意味深长地说道:“通俗点说,【量子音乐】的工作人员只认卡,不认人,如果丢失的话,是没办法补办的。”

    有些话,罗杰不好说的太明白,只能是稍微暗示一下。

    这番话的意思其实也简单: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礼品”,直接卖掉换钱也是可以的。

    反正我们只认卡片不认人,卡片在谁手里,以后的唱片和演出门票就送给谁。

    事实上,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已经有一名获奖者将自己的“终身vip粉丝卡”挂在了二手拍卖网站上。

    对于这一点,罗杰虽然有些不太会感到愉快,但却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四十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拒绝六位数,乃至于七位数美元的诱惑。

    别说几十上百万美元了,若是前世的时候,在十万块软妹币和追满自己喜欢的明星全部的演出两者之间,罗杰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所谓的明星偶像,距离普通人的生活终究是太过遥远,生活的压力,才是大多数平民百姓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和佛朗西斯科-福特聊了一会,罗杰很快挂掉了电话。

    想了一阵,叫来依耶塔-哈森,吩咐道:“现在几个中奖者基本都收到了vip卡,你跟公司那边协调一下,问问营销团队,是不是可以公开这个奖励了。”

    “知道了,我现在就去打电话。”

    依耶塔-哈森点了点头,拿出手机走到一旁,开始拨打起电话来。

    不得不说,依耶塔-哈森的存在,让乐队省去了很多琐事上的麻烦。

    虽然说依耶塔-哈森因为性格和能力的问题,始终无法做到独当一面,但在助理这个位置上,罗杰却是从未见过比她更加出色的人。

    助理这个职业,说出去感觉好像有点low,但实际上,它却是很重要,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无可替代”的那一类。

    任何一家公司,若是换了职业经理人,新上位的ceo做的第一件事,通常就是带来自己最得力的团队,其中或许有些位置是会随着职业经理人自己的习惯而变化,但无论如何,工作助理是一定不会少的。

    对于许多的富豪来说,也同样如此。

    一个优秀的助理,可以让他们将精力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费神。

    事实上,越是身处于上层的人,就越是不会小看“助理”这个职业。

    或许那些小公司里边的底层助理,确实是个人都能干,但在这个职业上做得足够出色的那些,无论是哪一个,对他们的雇主而言,都是几乎不可能找得到更好的人来取代他们的。

    就像是依耶塔-哈森,之前乐队曾经尝试过用惠特尼来代替她。

    惠特尼做得并非不好,但和与乐队合作数年所培养出的默契相比,总是少了些什么东西。

    因为这一点,再加上依耶塔-哈森自己“主动降职”的意愿,乐队一番权衡之下,还是让依耶塔-哈森来负责助理的位置,将惠特尼“外放”出去。

    主动申请降职,若是在太平洋对岸,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拼了命地往上爬还嫌不够,哪会有人嫌自己的权利地位太低的?

    但在西方,这种情况却是很常见的,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依耶塔-哈森,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也有人是不愿意承担太大的压力,喜欢更加轻松一些的岗位。

    同样的,也有那种单纯只是特别喜欢某个职业,只想在这个位置上干上一辈子,不愿意挪动地方的。

    最后一种情况在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当中非常的常见,谷歌的创始人就曾经抱怨过,自己一手带起来的那支技术团队,没有一个人肯去转行做管理的,甚至有人宣称自己“死都要和代码死在一起”。

    在思科,也确实存在拒绝了无数次升职,一辈子钻研代码,一直做到六十多岁的“传奇程序猿”。

    如今,依耶塔-哈森也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至少是显露出了一些苗头。

    不过站在罗杰的立场上来讲,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不用去担心依耶塔-哈森换了“更有前途”的位置之后,如何找出一个更加合适的“继承人”的问题。

    走神了一会,罗杰摇了摇头,将注意力收了回来,重新关注起眼前的稿纸。

    《逃离伊甸园》专辑的曲目不多,加上“原本不属于这张专辑”的《加州旅馆》,一共也只有十一首歌。

    曲谱都是现成的,罗杰只需要按照乐队自身的风格和习惯,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即可。

    改编起来,也不存在太大的难度。

    以乐队的配置,只要是在摇滚乐的范畴之内,几乎不存在乐队驾驭不了的音乐。

    不过罗杰在考虑的,却是另一件事。

    在旁观了一次乐队的排练后,正在筹备《迷途之家》的索菲亚-科波拉突然提出,希望在《迷途之家》电影中,加入一定的《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的元素。

    ——并非是将两张专辑拼凑到一部电影里,而是某种类似于“漫威宇宙”一类的东西,让《摇滚圣经》系列在电影中出现一定的交集。

    当然了,由于这个系列偏向于文艺向的特殊性,像《复仇者联盟》这种“重头戏”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顶多,也就是让几部不同的《摇滚圣经》之间,出现一点似是而非的交集,最多也就做到这一步就会打住。

    比如说让《郊区的耶稣》里的角色在《月之暗面》中露个侧脸,比如说让《逃离伊甸园》中的故事,成为《迷途之家》里某段主角之间谈论的话题。

    这种程度的交集,不会对影片本身造成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但在营销宣传方面却是可以带来很强的话题性。

    对于这种天生就不是很擅长赚票房的影片类型,多一些话题性,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应索菲亚-科波拉的要求,罗杰打算为《逃离伊甸园》专辑,补充上一个简略的“背景故事”,以作为未来电影改编的“依据”。

    而罗杰的打算,就很简单了。

    这家伙打算直接“虚构出一支老鹰乐队”来,将他们的经历,作为影片的“主线”。

    这支乐队本身的经历,就有很不错的故事性,拿来直接当电影剧本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不过一支乐队将近五十年的历史,自然不可能全部写进去,哪怕只写一个梗概,也显得太长了。

    在动笔的时候,罗杰就在思考着,该如何入手。

    对于老鹰乐队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1971年乐队成立,自然是不必多说。

    1976年到1978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发行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专辑《老鹰乐队精选专辑1971-1975》,还有乐队最脍炙人口的“热歌”《加州旅馆》,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在这几年内达到了巅峰。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老鹰乐队虽然取得了众多的成就,但要说“至关重要”,却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一直到1993年,老鹰乐队的“冰封地狱”全球巡回演出,才再一次让乐队重新踏上了巅峰。

    这一次巡演所引发的轰动,在整个九十年代,几乎都找不出多少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例子来。

    从那年之后,这支“老迈”的乐队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第740章 不设上限

    1982年,老鹰乐队因为内部的一些问题,再加上连续取得成功之后,乐队里的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继续追求成功的动力,乐队“解散”。

    尽管这次的“解散”没有发布任何正式的通告,并且作为乐队绝对核心的唐-亨利(don-henley)多次宣称“乐队只是在休息,并没有解散”。但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老鹰乐队几乎没有再出现在公众和媒体面前,虽无“解散”之名,但从事实上来看,老鹰乐队已经是不复存在了。

    偶尔出现在公众面前,也都是几名成员以个人的身份推出自己的“个人专辑”,或者与其它非乐队成员合作。

    比如说吉他手唐-菲尔德(don-felder),就在这段时间里以吉他伴奏的身份出现在鲍比-辛格(bob-seger)的专辑当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3年,在“未知的神秘力量”的推动下,老鹰乐队重新聚集在了一起。

    尽管如兰迪-麦斯纳(randy-meisner)等几名离队较早的乐手并没有选择回来,但无论如何,老鹰乐队这个名字,总算是重新出现在了流行乐坛当中。

    乐队“复出”之后,第一场演出,就是引起了巨大轰动的《冰封地狱》世界巡回演唱会。

    1993年开始筹划,1994年正式启动的【冰封地狱】巡回演唱会,对老鹰乐队重要到什么程度?

    在这场演出之前,发行了十八年的《老鹰乐队精选专辑1971-1975》,在全球范围内仅仅“只有”一千四百万张的总销量。

    而凭借着这一次演出所掀起的热潮,让老鹰乐队过去的专辑全部大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再次卖出了近千万张,将专辑总销量推上两千两百多万张这个数字。

    (注: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凭印象写的,大体数据不一定准确,但相差不会很大。)

    除了《老鹰乐队精选专辑1971-1975》之外,包括《加州旅馆》在内,老鹰乐队的所有经典专辑,都借着这一波巡回演出,出现了一次销量上的爆发。

    这也让老鹰乐队进入了九十年代专辑销量榜的前列(忘了具体第几了)。

    要知道,整个九十年代里,除了两张live专辑以外,老鹰乐队可是没有发行过任何一张录音室专辑。

    能够不发行专辑而进入销量榜单(十年榜单),在整个流行乐坛的历史上,也仅仅只有老鹰乐队和u2乐队做到过。

    许多对于老鹰乐队和摇滚乐坛不够关注的歌迷,看到突然冲进销量榜单的老鹰乐队,以及他们名下几张热门专辑的新增销量,都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许多人都打电话到riaa,投诉老鹰乐队“刷销量”。

    然而,若是有关注过【冰封地狱】世界巡回演唱会的人,就会知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若是有人统计一下2010至2020年的销量榜单,或许这个名单上还会多出几个名字。

    咳咳,扯远了。

    不过好景不长,在“巅峰期”并没有维持多久,乐队就又一次陷入内部矛盾之中。

    2001年,作为乐队功勋“元老”的吉他手兼键盘手和主唱,唐-菲尔德被“无缘无故”地开除出乐队。

    唐-菲尔德直接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好像是一觉醒来,自己就不再是老鹰乐队的一员了。

    反应过来之后,唐-菲尔德将乐队的唐-亨利和格列-弗雷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自己也是“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另外两人无权“无缘无故”地开除自己。

    对此,唐-亨利的辩护律师声称,根据乐队成立【老鹰股份有限公司(eagles-ltd)】时的合约,唐-亨利和格列弗雷两人有权利决定接纳谁加入乐队,或者将谁开除出乐队。

    同时,这位律师还说:“如果这对乐队整体利益好,又有谁说乐队非要有唐-菲尔德不可?”

    不过,对于乐队为何要开除唐-菲尔德,无论是唐-亨利和格列-弗雷两人,还是他们的辩护律师,都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解释。

    而因为【老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的那份合约在,唐-菲尔德的起诉并未能够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利益。

    然而,尽管唐-亨利和格列-弗雷两人如愿让唐-菲尔德离开乐队,并且没有因此而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说一笔高额的现金补偿等等,但这起诉讼仍然给老鹰乐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同时,这次内讧也让老鹰乐队陷入了一段时间的低潮。

    一直到2007年发行的,乐队最后一张“正式的录音室”专辑,也是时隔28年之后的首张录音室专辑,《漫漫长路:逃离伊甸园(the.)》,才算稍有起色,但也仅仅“只是”稍有起色,并没有能够让乐队重返巅峰。

    对于一支年龄已经接近四十岁的乐队来说,在两度沉沦之后,想要第三次“崛起”,实在是太困难了。

    这种低迷一直持续到2013年。

    在2013年,老鹰乐队同时启动了两个“大项目”。

    一个是【老鹰乐队的历史()】巡回演唱会,另一个则是重新录制、发行乐队过去的几张经典专辑。

    确切地说,是将乐队过去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都重新录制了一遍。

    有的是以“专辑”的形式重新发行,比如《老鹰乐队精选专辑1971-1975》。

    有的则是组成全新的精选专辑,比如多达五十九首歌的《the.》。

    这一次的巡演所取得的轰动远不如二十年前的【冰封地狱】世界巡回演唱会,但在当时,仍然算是那一年里,最好的巡演现场之一。

    当然,也仅仅只是“之一”。

    在这个经典的年份里,出色的演出实在是太多了,很难真正说出哪一个是其中最为优秀的。

    不过这次巡演的成功,再加上上百首歌的重新录制和发行,依然让老鹰乐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一年之后,老鹰乐队尽管再无任何大的动作,但却凭借着这两个“大项目”的影响力,在未来数年之内,成功挤下【齐柏林飞艇】乐队,成为全球有史以来第四畅销的乐队/歌手。

    并且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全球范围,都已经无限逼近了排在第三位的猫王,随时有可能威胁到他的位置。

    至于更前边的披头士乐队和乡村天王加思-布鲁克斯……

    咳咳,还是不要讨论这种不现实的话题了。

    ……

    随着罗杰一同来到这个世界,如今已经以“记忆”的形式定格在罗杰脑海中的那块u盘里只有数千首前世的经典摇滚乐,并没有其它方面的资料。

    而随着罗杰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关于前世的很多东西,都在渐渐淡忘。

    不得不说,时间,是最为恐怖的东西,在它的力量面前,没有什么可以永存。

    依靠着不那么清晰的记忆,罗杰足足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将【老鹰乐队】的“故事”写完。

    当然,和前世那支真正的老鹰乐队比起来,在这份故事里,经过了一些“艺术加工”,以追求更多的“故事性”。

    比如说在唐-菲尔德被开除出乐队的这一段,罗杰就加入了许多关于内部矛盾的桥段进去,以充实起这段“剧情”。

    当然,由于不擅长这方面的东西,罗杰只是写出了一个大致的梗概。

    若是未来确实需要在电影里用到,再让索菲亚-科波拉去找专业的编剧,来将这段剧情填充完整就是。

    在罗杰专注于“写故事”的这几天里,【量子音乐】并没有停止对《nevermind》专辑,和乐队正在筹备的新专辑《逃离伊甸园》的炒作。

    由于这是同一个系列的缘故,【量子音乐】并不如何困难地就做出了将两张专辑联系在一起炒作的决定。

    事实上,这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期待《逃离伊甸园》的歌迷,有很多都因此而购买了《nevermind》。

    而在已经购买了《nevermind》的歌迷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关注还没有进入正式制作阶段的《逃离伊甸园》,频繁地刷新着乐队的官网,试图得到一些最新的消息。

    再加上【量子音乐】在这段时间里频繁地追加宣传预算,经过一个多月的销售,《nevermind》专辑的销量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再一次出现了上涨的趋势。

    在零售端方面,实体专辑的销量已经突破了一千万大关,受到这一刺激,一个个经销商不断将雪花一般的订单砸向【量子音乐】。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只要是畅销的货物,经销商永远是会以最为积极的态度去追加订单。

    在八月悄悄过去的时候,【量子音乐】所储备的一千五百万张《nevermind》专辑,以及后来又临时追加的五百万张,总计两千万张唱片全部被来自全球各地的经销商“吃下”。

    同时,还有更多的订单源源不断地追加过来。

    负责这一项目的迭戈早已在【量子音乐】市场部门的提议下,向太平洋对岸的加工厂追加了订单,将《nevermind》专辑,实体唱片的总备货量推上了三千万张这个门槛。

    这笔订单早在十天之前就已经发到太平洋对岸的加工厂,最多再过上几天,就会从海路运往全球各地。

    在如今这个年代,三千万张,哪怕仅仅只是备货量,也已经是相当大胆而惊人的举动了。

    不过【量子音乐】上下,都对这张专辑表现得信心十足。

    以如今专辑发行一个多月,零售端实体销量就已经突破千万,数字端销量破八千万(单首歌,非整张专辑)的成绩,想要“清空库存”,将这些唱片卖给全球各地的经销商,希望还是很大的。

    不过对于乐队而言,《nevermind》这张专辑的工作已经是告一段落,接下来的重心,是新的乡村摇滚专辑,《逃离伊甸园》。

    在排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罗杰约见了许久未见的汉克-汉克斯。

    乐队已经好几年没有演出项目,汉克-汉克斯的团队,自然也是很久没有和乐队合作过了。

    不过在【量子音乐】内,汉克斯和他的团队永远不会缺少工作的机会。

    单单只是算得上“小有名气”的明星,在【量子音乐】旗下,就有三位数之多。

    一年到头,各种不同级别的演出数量非常的庞大。

    对于汉克斯和他的团队来说,只会发愁工作太多,忙不过来,而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工作的机会。

    不过罗杰相召,汉克斯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拍着胸口将这份工作接了下来。

    哪怕,罗杰还根本没有说起自己的计划究竟是什么。

    “我需要你先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确定演出的行程安排。不过现在公司有详尽的数据库,前期工作应该能轻松很多。”

    在过去,乐队每次巡演之前,都要由迭戈的团队到处飞,去每一座城市实地考察,以便确定演出的行程,以及每一站具体的演出场馆。

    不过,在【量子音乐】成立之后,旗下明星每一次巡演,所进行的实地考察都会详尽地备案到公司的数据库当中。

    日积月累之下,【量子娱乐】在这方面的资料相当的充实,到了现在,如果不是要去一些比较“冷门”的地区,已经不需要再进行实地考察工作,直接在公司的数据库当中,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一切。

    当然,若是演出的规模和等级较高,实地考察这一步还是不能省略的。

    但无论如何,有了这一数据库的存在,对于【量子音乐】旗下的巡演项目,总归是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

    罗杰随意说了几句,就开始介绍起这次巡演的要求:“这次需要全球巡演,场次在一百场左右,总共耗时一年到一年半之间,开始的时间最好在2011年初,那个时候乐队应该会暂时空闲下来。另外,除了乐队本身之外,泰勒也会加入进来,作为巡演合作歌手。到时候她也会推出一张新的专辑,你在做计划书之前和她联系一下。”

    《乡村摇滚圣经》这张专辑要和泰勒-斯威夫特形成联动,这是早在《血腥统治》这张专辑之前就确定好的事情。

    不久之前,在《逃离伊甸园》项目立项的时候,罗杰已经向泰勒-斯威夫特确认过,对方也没有任何意见,并且同意提前预留出档期。

    这种对于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再加上互相之间算得上是“关系密切”,又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自然没有道理去设置什么障碍。

    简单地讲述了一下自己的规划之后,罗杰又想了一会,继续说道:“预算方面……不设上限,我相信你会让花在这次巡演上的每一美元都物有所值。”

第741章 代号《伊甸园》

    所谓的“对预算不设上限”,当然不是让汉克-汉克斯和他的团队完全不去考虑成本,可劲地造。

    而是指,只要汉克-汉克斯认为“这笔钱花得物有所值”,就可以在计划书中将这一项开支列入进去。

    那些底层的独立音乐人,以及普遍呈现出入不敷出状态的小明星们姑且不谈。

    在流行乐坛,大牌明星的演出,往往都是在成本投入方便比较“舍得”的。

    一场大规模的巡演,成本动辄上亿,乃至于数亿美元,并不算是罕见。

    之所以如此舍得,也是因为以乐坛明星,尤其是大牌明星的收入,承担得起这样的开支。

    哪怕成本方面稍微放宽松一些,只要巡演不是太过于失败,至少赚回投资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像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那样,总是亏钱演出,在乐坛的大牌明星中其实是很少见的。

    ——事实上,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巡演票房从来都不低,之所以亏钱,也是因为在成本投入方面毫无节制的缘故。

    正是因为有过许多类似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前车之鉴”,至少在如今这个年代,乐坛的大牌明星们尽管在巡演的成本投入上相对来说比较的“大方”,但也并不会毫无节制。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场巡演首先,或者说最优先要确定的几个重要“指标”之一,就包含成本预算。

    甚至有许多演出,是第一个就确定预算,而后再决定演出的地点、场次等等。

    当然,正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首先决定“我们要办一场什么规模的巡演”。

    是世界巡演?还是洲际巡演?还是只在某一地区?

    其次决定的是巡演的场次和时间跨度,比如说世界巡演的话,通常为了覆盖尽可能多的区域,场次数量通常都在大几十场以上。

    若是级别较高的大型世界巡演,那么至少也会有上百场演出。

    而演出的场次数量一旦确定下来,那么时间跨度方面也就大体上有数了。

    这根据每一支乐队或者每一名歌手自身的习惯,有些喜欢宽松一点的行程,两场演出之间就会预留一个稍长一些的间隔,比如说一周或者两周。

    如鲍勃-迪伦这样的“工作狂”,往往两场演出之间的间隔可以少到只有一两天。

    当然,这也和巡演的级别有关。

    如果是局限于某个范围不大的地区性巡演,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较少,两场演出之间的间隔自然可以短一些。

    而如果是世界巡演,要在一次巡演当中走遍全球各地,每一站之间的距离更加的遥远,还经常要涉及到出入境和签证方面的问题,往往就需要将时间留得更加宽裕,以防遇到什么突发状况。

    在巡演的级别、大致的场次数量、时间跨度都确定下来以后,通常就会进入到确定具体行程,以及巡演预算的阶段。

    这两者通常来说是同步进行的,因为后者往往和前者密切相关。

    比如说,想要在“鸟窝”体育馆举办一场演唱会,花费的成本就必然和十八线小城市的某座不知名的体育馆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这一过程,也是整个巡回演出的筹备阶段当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项。

    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巡演,在这一块所花费的时间甚至要以年来计算。

    当这些全部都确定下来之后,才会根据已经确定的计划,来决定巡演的宣传、营销方面的投入,以及相关的策略。

    以如今唱片业较为普遍的情况,大体上来讲,仅仅只讨论“大牌明星”这一层次,尽管绝大多数人对于巡演的预算方面不会控制的太严格,但却也不会丝毫不加以节制。

    比较省事的方法,是根据巡演规模的大小,设定一个“底线”。

    比如说按照单场演出的类别来划分,大型露天演出预算上限多少,普通体育馆级别的演出预算上限多少,小型的剧院、livehouse演出预算上限又是多少。

    再根据演出的场次安排,计算出一个总的上限,就将这个数字作为封顶的预算。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偷懒的方法,比拍脑门随便写一个数字强不到哪去。

    若是细致一点,就要进行针对性的考察和调研,再交由专业人士设计出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出一个“合理的预算数字”。

    而罗杰的决定,却是两种方法都不用。

    只要汉克-汉克斯和他的团队有充分的理由判定,一笔钱花出去是有价值的——比如说能够确实有效的提升演出质量——罗杰就愿意为此买单。

    这一点,也得到了安妮、胖子,以及贾森的支持。

    对于乐队而言,从一场巡演中赚多少钱,甚至是赚不赚钱,都已经不算是一件太重要的事情了。

    一次上百场规模的全球巡演,按照乐坛以往的记录来看,最好的情况下,包括票房、版权、周边产品等各项收入在内,全部加起来,利润可以达到上亿,最高甚至可能达到数亿美元级别。

    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收入。

    对于乐队同样也不例外。

    但相比于单纯的赚钱,现在的乐队,在音乐方面有着更重要的追求,那就是影响力。

    若是这个东西可以用钱来买,只要标价没有昂贵到离谱的程度,乐队绝对是无比乐意的。

    只可惜,哪怕是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用钱买来影响力,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到了乐队现在这样的咖位,想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是想要砸钱,也是需要机会的。

    而在没有这样的机会的时候,多花点钱、少赚点钱,尽可能地提升演出的质量,也勉强可以算作是一个“花钱买口碑”的选择。

    何况,以乐队如今的粉丝基础而言,即便这次巡演会出现账面上的亏损,也绝不可能亏得太多。

    之前的【狂暴之路】演出已经算是大手笔了,不但投入了近亿美元,还连门票钱都直接免了,但依靠着版权收入,仍然是“回了一大口血”,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亏损。

    这就是拥有庞大数量的粉丝所带来的好处,不单单专辑、巡演门票更好卖,同时作品版权的价值也会相应提升。

    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影响一部作品版权价值最最重要的因素,永远不是作品的质量,而是它的“创作者”的粉丝数量。

    当然,也可以是作品本身的粉丝数量。

    对于文学、影视类作品而言,后者或许更重要一些。

    不过在流行乐坛,两者之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画上等号的。

    咳咳,又扯远了……

    总之,关于这次暂时还处于“初期规划”阶段的演出,“有条件的前提下,对成本不设上限”,已经在乐队内部达成了共识。

    哪怕是加入乐队时间最短、收入最低的贾森,对此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

    至于说另一个合作者泰勒-斯威夫特,已经是和乐队达成协议,不参与这次巡回演出的“投资”,也不享受相应的“分红”。

    而是以类似于雇佣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简而言之,就是乐队以一笔固定数字的基础费用,加上一定比例的巡演收入分成,雇佣泰勒-斯威夫特参与到这次巡演当中。

    这种合作其实在乐坛也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

    比如说平克-弗洛伊德乐队……

    咦,为什么每次谈到巡演的时候就要把他们拉出来鞭尸一番?

    咳咳……

    比如说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在《迷墙》专辑制作期间,把乐队的键盘手理查德-怀特给炒了。

    但在后来,该专辑的同名巡回演出时,因为缺少一名键盘手,乐队又将理查德-怀特请了回来。

    而由于合约的关系,理查德-怀特并非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到这次巡演当中,而是一名“拿死工资的雇员”,也不需要为演出承担任何的成本。

    有趣的是,正是这份合同,让理查德-怀特成为了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众人当中,唯一一次没有在《迷墙》巡回演出当中亏钱的成员。

    (注:pf巡演亏钱是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在布景和舞台光影特效方面烧钱,然后成本失控blblblbl,最后就亏了。实际上单看票房收入,pf的几乎每一次巡演都是很成功的。)

    泰勒-斯威夫特这次与乐队合作,大体上也是类似这种情况。

    不过泰勒的咖位在这摆着,哪怕双方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乐队也必须要付出足够多的薪酬,否则即便泰勒自己同意,她身边的团队也会强烈的反对。

    到了这种层次,每个人所代表的早已不单单只是自己,同时还包括身边一大批的利益共同体。

    这些,既是助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却也是约束,让人无法随心所欲,任性妄为。

    无论是泰勒-斯威夫特,还是乐队的四名成员,都没有参与到这些细枝末节的谈判当中去,全部交给了经纪人团队去负责。

    谈判的细节罗杰没有过问,仅仅只是关注了一下结果。

    按照这份协议,泰勒-斯威夫特将会为这次暂定代号为《伊甸园》的巡演项目预留好档期,并参与其中不少于八十场的演出。

    而乐队需要为此付出的酬劳,是每场五十万美元,外加泰勒-斯威夫特“所参与的场次”,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五。

    这里的“分红”,是按照总收入,而不是盈利来计算。

    也就是说,无论乐队这次巡演是赚钱还是亏损,泰勒应得的那一部分,一分钱都不会少赚。

    不过,以泰勒-斯威夫特如今已经站稳了一线顶尖,无限接近于超级巨星的咖位而言,这个价码,又绝对称得上“便宜”,已经可以说是友情价了。

    单就“当代最出色的摇滚乐队”和“当代最出色的乡村歌手”之间的合作,所能够带来的话题性和炒作素材这一点,这笔钱花得就绝对不亏。

    不单单只是这次的巡演。

    泰勒-斯威夫特私下里承诺过,只要乐队能够按照计划,如期发行《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泰勒就会用自己的新专辑,与乐队在宣传上形成联动。

    至于专辑的素材。

    泰勒-斯威夫特在旁观了乐队一次完整的排练之后,表示自己已经有了灵感。

    在创作能力方面,无论是前世的那位流行巨星,还是今生的这位乡村小天后,创作才华都是让人无比的嫉妒。

    ……

    将巡演的前期筹备工作丢给了汉克-汉克斯之后,罗杰便是减少了对这方面工作的关注。

    罗杰一直都很庆幸,自己能有一个……不,应该说是好几个值得让人信赖的团队。

    就现场演出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前期筹备,还是正式的举办,汉克-汉克斯和他的团队,从来都没有让罗杰失望过。

    虽然他们在花钱上是一把好手,每每开出的预算都会让人感到肉疼。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花出去的每一美元,都绝对是物有所值。

    更让罗杰喜欢的是,他们足够的让人省心。

    只需要交代好自己的要求,剩下的就完全不用再操心,可以全部交给汉克和他的团队去“代理”,然后等着验收成果即可。

    单单只是这一点,就能为乐队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哪怕贵一点,也是物有所值的。

    花费了几天时间,处理好与汉克的“交接”之后,罗杰便是彻底地将重心转移到录音室,或者说排练室当中。

    和略微有些“赶时间”的《nevermind》专辑不同,这一次,乐队留给《逃离伊甸园》的时间非常的充分。

    足足小半年的时间,只要能够在年底之前,甚至是再拖延一些,能够在明年年初,完成这张专辑的录制,就已经是足够。

    如此“漫长”的时间可以花费在排练室和录音室里,这样“奢侈”的日子,乐队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在不需要赶进度的情况下,乐队自然是希望尽可能地将这张专辑做到最好。

    在排练室里多花一些时间,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第742章 最喜欢哪首?

    “这不是你们以前的老歌吗?排练这首歌,是也要重新录制一遍?”

    排练室里,前来“旁观”的泰勒-斯威夫特,在休息时对罗杰提出了一个问题。

    她说的是在乐队成立初期,以单曲形式发行过的“老歌”《加州旅馆》。

    事实上,很多乐队在“重新发行”旧的作品时,并不会重新录制一遍,而是直接将过去的母带拿出来用。

    对于稍微正规一点的唱片公司来说,将母带妥善保存数十年,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即便是以后用不到,若是有需要,也可以拿出来拍卖,作为“情怀”营销的一部分,至少无论如何是不会亏钱的。

    如果明星够大牌,甚至还能赚上一笔。

    比如说在罗杰的前世,猫王去世的那一年,有一份猫王在五十年代录制的专辑母带,就拍出了三十多万美元的“天价”。

    要知道,那可是七十年代的三十万美元!

    妥善保管一份唱片母带,数十年的时间,或许花费也不会少,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数十万美元那么多。

    《加州旅馆》的母带,在乐队原先签约的唱片制作公司二十世纪娱乐,以双方当初几乎撕破脸的“分手”,想要从二十世纪娱乐手中拿回自己的专辑母带,还是有些麻烦的事情。

    不过,对于【量子音乐】如今在唱片业内的“江湖地位”而言,也就仅仅只是有些麻烦,仅此而已。

    但乐队并没有打算将过去的母带拿出来用,虽然这是很普遍的做法,但罗杰并不喜欢这样,而是打算重新录制一遍。

    距离乐队录制《加州旅馆》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里,乐队无论是整体的默契,还是个人的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罗杰很期待,重新录制的《加州旅馆》,究竟能够比十年前的“原版”出色多少。

    “是要重新录制一遍。”

    罗杰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对泰勒说道:“我们打算试试,是否能够为歌迷们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顿了顿,罗杰又比划了一个“你懂的”手势,继续道:“你知道的,现在的歌迷都非常挑剔,如果我们直接把原版拿出来用,肯定会有人说我们在骗钱。”

    不单单只是这首《加州旅馆》,像是《月之暗面》里的《时光》等等,几首“重复用在新专辑里的老歌”,乐队都是直接重新录制的。

    单纯的录制一首歌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也不会增加多少成本,根本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节省。

    正如罗杰所说,一方面是为了不让极少数挑剔的人鸡蛋里挑骨头,另一方面,乐队自己,也希望能带来更多新的东西。

    或者说,无论如何,至少给一首歌带来一些变化。

    当然,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前一个理由肯定是不会说出去的,着重宣传的会是后者,这也是“大部分”歌迷所更加看重的东西。

    罗杰不是很清楚别的音乐类型会是什么样子,但对于摇滚乐而言,哪怕是那些经典的老歌,也要经常做出一些变化,带给歌迷更加新鲜的感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那些只听录音室专辑的歌迷,或许还感受不到这一点,但如果去追看现场,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摇滚乐队,在现场演出时,都会尝试性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

    比如说在某一段歌的唱法上,又比如说吉他solo部分的调整,等等。

    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1973年,【齐柏林飞艇】乐队在纽约演唱会上演奏的《天国的阶梯》,那一段经典的吉他solo,完完全全地超越了录音室专辑的“原版”,成为乐队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一幕。

    “带给歌迷新鲜的感受?”

    品味着罗杰的这句话,泰勒-斯威夫特认真地想了一会,似乎明白了什么,露出恍然的表情。

    虽然说泰勒并非是摇滚歌手,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经过罗杰的提点,泰勒也立刻想到了这样做的好处,于是立刻将这件事仔细记了下来,准备回去之后,和自己的团队好好商议一番,拿出一个妥善的计划来。

    和摇滚乐不同的是,在其它音乐领域,更加讲究“计划”而非是“即兴发挥”。

    当然,这是指大多数,而非全部。

    哪怕是最为依赖“剧本”,甚至连在舞台上走位要先迈左脚还是右脚都得计划好的流行音乐,也是有很多即兴发挥的空间的。

    完全的照本宣科,制造出来的顶多就是流水线产品,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顶尖巨星。

    “对了,你之前不是说打算转型吗?”

    胖子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向泰勒问道:“我记得你去年就说过要转型了,还没有做好计划吗?”

    泰勒-斯威夫特认为自己在乡村音乐领域,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获取更大的成功,只能朝着流行领域去转型。

    这也是音乐类型的局限性。

    尽管乡村音乐在欧美属于一个受众很广的大类,但却几乎没有过哪一位纯粹的乡村歌手能够站到时代顶尖的位置上去。

    唯一的例外,似乎只有加思-布鲁克斯这位公认的乡村音乐之王。

    但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计划倒是做好了,不过我的团队认为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机。”

    泰勒和乐队几人的关系都非常的要好,也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倒是没有隐瞒的意思,没有丝毫犹豫,就直接说道:“本来我是觉得,在乡村音乐这条路上已经是走到头了。接下来想要再进一步,成为真正的超a,只能是往流行音乐去转型。”

    在流行乐坛,无论是什么音乐类型,在转型的时候,都有一个“稳妥”的选择,就是转向流行音乐的领域。

    无论原本的音乐风格如何,转型去唱流行,永远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出错的选项。

    当然,转型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但至少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任何一种音乐类型的歌手,转型去唱流行,原本的粉丝或许会流失一部分,但却也能留下来很多,再加上新粉丝的“进场”,至少粉丝基数不会掉得太严重。

    如果是非流行领域,转型起来不但难度大,而且粉丝也未必买账。

    当然,也有朝着摇滚、嘻哈或者其它什么领域转型,并且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过比较少就是了。

    以如今乐坛整体的大环境,还是其它音乐类型向流行音乐转型,更加的普遍,也更加容易取得成功。

    很多歌手在原本的类型中走到了瓶颈,都会考虑朝着流行音乐转型。

    在【量子音乐】内,就有这么一个例子,加拿大的朋克少女……呃,如今已经不能算是少女了。

    加拿大的朋克女孩,早在两年前,就在罗杰的建议下转型去唱流行,如今也算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虽然依旧算不上【量子音乐】内最顶尖的一批明星,但也算是在二线歌手当中站在了靠前的位置。

    而泰勒-斯威夫特,如今单单只是依靠乡村音乐,就已经站稳了一线。

    若是转型流行,并且如同前世那样取得成功,成为超级巨星,基本上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转型必须要取得成功。

    不但原本的粉丝不能有太多的流失,还必须依靠流行音乐的“改变”,来吸引到更多新的粉丝。

    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难度一点都不小。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歌手,在原本的路走到了尽头之后,明知继续下去只能是吃老本,不但不可能更进一步,咖位还可能滑落下去,但却也不敢迈出尝试转型的那一步。

    原因无它,继续吃老本或许是慢性死亡,但却也能吃上不少年。

    而转型,成功了还好,一旦转型失败,基本就是当场暴毙。

    一些没有太大野心,安于现状的明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也是很正常的。

    泰勒-斯威夫特当然不会属于此类。

    这个女孩一直以来都是野心勃勃,目标坚定地要成为当今乐坛最顶尖的一批人。

    能够认清自己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去努力,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是不多。

    泰勒-斯威夫特,绝对是其中之一。

    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说人生目标,泰勒-斯威夫特也很敢于去赌。

    在罗杰对前世那个她为数不多的记忆中,无论是转向流行音乐,还是在第一份唱片合约结束之后,借着与环球谈判的机会大肆炒作,为自己赚取“政|治资本”,实际上都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做筹码去赌博。

    而且这两次,泰勒都赌赢了。

    前者让她成为了当代顶尖的超级巨星,甚至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就是最好的那一个。

    而后者,则让泰勒在行业内拥有了极大的威望。

    有了这一点,哪怕以后泰勒唱不动了,也可以转行去做幕后,无论是建立自己的厂牌,还是做一名音乐制作人,都很容易打开局面。

    明星毕竟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虽然也不缺乏那种红到六七十岁甚至更大的年纪,依然受人追捧的例子在,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女性,一旦过了四十岁,商业号召力就会迅速下滑。

    泰勒-斯威夫特显然是那种会尽早考虑未来的人,无论是提前规划转型,还是无法继续红下去,不得不退休转行的事情,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应对。

    前世的泰勒-斯威夫特如是,这个世界的泰勒-斯威夫特,同样也表现出了这样的特质。

    “这种事确实是要做好规划,不然风险太大了。以你现在的成就,做出这种冒险的决定,确实很不容易。”

    罗杰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别的我就不说什么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以双方之间的关系,若是泰勒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罗杰几人都不可能会袖手旁观。

    更何况,泰勒还是【量子音乐】旗下目前最重要的明星。

    ——当然,这并没有将乐队自身算进去。

    哪怕是为了【量子音乐】,若是泰勒出现了什么麻烦,在需要自己的情况下,罗杰也是一定会尽可能地帮忙的。

    “如果有需要,我也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泰勒说了一句,忽然看了看罗杰,做了个鬼脸,笑道:“谢谢你,罗杰叔叔!”

    叔叔?

    罗杰一脸懵逼。

    胖子和泰勒的父亲是老朋友,而自己和胖子也是好友。

    从这个逻辑上来说,泰勒叫自己叔叔,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不过两人的年龄差距并不算大,被一个比自己小不到十岁的女孩叫叔叔?

    罗杰总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

    不过看对方的表情,罗杰就知道,泰勒这是在开玩笑,也没有太在意。

    无语地摇了摇头,罗杰没有搭理她。

    虽然说互相之间的关系很好,但不得不说,泰勒那有些喜欢胡闹的性子,有些时候还是有些烦人的。

    比如说在这种玩闹的时候,若是接了她的话茬,鬼知道后边还有多少调侃在等着。

    压根不接话,完全不搭理她,才是最好的应对。

    “说起来。”

    胖子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泰勒,问道:“你最喜欢的歌是哪首?”

    刚说完,胖子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问的不够清楚,连忙补充道:“我是说这张专辑里的歌。”

    “哈,这你可难倒我了。”

    泰勒做了一个纠结的表情,犹豫着说道:“最熟悉的肯定是《加州旅馆》,这是你们所有作品里我听的最多的一首。不过要说最爱……《亡命之徒(desperado)》的完成度很高,是整张专辑里最出色的。《已成往事()》有一种让人很着迷的味道,还有《》这首歌里对乐器的使用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说了半天,泰勒几乎是将《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里的所有歌都夸了一遍,然后双手一摊,故意做出一个无奈的模样,说道:“所以,我真的没法说最喜欢哪首歌,每一首歌都太棒了。”

第743章 【Darkness】乐队又回来了!

    “你要的‘纪念版demo’专辑。”

    一段时间之后,仍然是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录音室里,罗杰将一盒没有封面的cd递给泰勒。

    在乐队排练期间,泰勒-斯威夫特除了中间因为“突然有灵感要写歌”离开过几天之外,一直和乐队呆在一起。

    不过这中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是自己的“晚辈”,太熟,不好下手。

    泰勒留在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理由,也仅仅只是因为需要通过《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以及乐队的排练,来为自己的新专辑寻找灵感。

    ——虽然对于泰勒本人来讲,“另一种方式”才是更多的灵感源泉,但对于任何创作型的歌手来说,音乐本身,尤其是出色的音乐本身,本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之一。

    从泰勒的表现来看,乐队的排练,确实是给了她不少的灵感来源。

    短短一个月时间,泰勒已经初步完成了超过二十首歌的基本框架。

    当然,也仅仅只是框架,其中的大部分,甚至只是一小段基础旋律而已。

    真正花费时间的,是在将这些连作品都算不上的“草稿”慢慢补充更完整,填充成一首完整的歌。

    这个过程,即使是对那些写歌速度极快的人来说,往往也要数月的时间。

    不过这些工作完全可以回去以后慢慢做,对于一首歌来讲,只要有了一段可以充当为核心的旋律,剩下的就只需要花费时间慢慢将其打磨完整。

    一直到乐队的排练完成,开始为正式的录制准备时,泰勒-斯威夫特才终于心满意足地提出告辞。

    不过临走的时候,泰勒还是向乐队提出了“要求”,希望得到一份《逃离伊甸园》的demo唱片,作为纪念。

    一般来说,无论是歌手还是乐队,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demo唱片都是不会公开发行的。

    当然,也有人会选择性地发行一部分demo专辑出来,不过通常都是半卖半送的性质,或者干脆作为正式专辑的附赠品赠送,指望这玩意赚钱,再大牌的明星也做不到。

    所谓demo,仅仅只是在正式录制时作为一个“标尺”来使用,具体的根据个人的习惯而有所不同。

    比如说罗杰的乐队,在制作demo专辑的时候,就会只注重于音准、节拍、速度等等,而不会去考虑乐器的音色是否悦耳好听,唱腔是否能够带动听众的感情等等。

    这种demo专辑,若是站在欣赏音乐的角度,自然是“毫无美感”可言的,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却可以从中听到很多东西。

    不过,泰勒索要这份demo,倒不是为了研究什么。

    毕竟,乐队的排练完全对她开放,没有丝毫的保密,要学什么东西,直接旁观排练,或者干脆向罗杰、胖子、安妮或是贾森询问,都比单单靠着一张demo闷头研究要有用得多。

    之所以索要这张唱片,真就如她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留个纪念而已。

    毕竟,虽然双方相识已久,但真正的合作,这还是第一次。

    “谢谢,我的专辑开始筹备之后,我也会尽快送一份demo过来的。”

    泰勒朝罗杰摆了摆手,坐进车里。

    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摇下车窗,又补了一句:“罗杰叔叔,再见~!”

    这句调侃再次让罗杰哭笑不得。

    不过,这其实是人际交往中相当常见的一件事。

    泰勒的父亲,斯科特-斯威夫特比胖子大上几岁,但却是同辈人。

    胖子比罗杰大上几岁,同样是同一辈。

    到了罗杰和泰勒这里,虽然说罗杰比泰勒大不了几岁,按理来说应该也是“同辈”,但因为各自的家庭和朋友的缘故,罗杰就变成了“叔叔”。

    不单单只是朋友之间,在远亲之间,这种问题就更多。

    比如说罗杰的前世,就有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舅舅”,简直让人无fxxk说。

    不提这些错综复杂的“辈分关系”,送走泰勒,罗杰和乐队的搭档们,很快就开始了《逃离伊甸园》的正式录制。

    此时,时间已经是九月底,很快就要进入十月份。

    在这张专辑开始录制之前,单单只是花在排练上的时间,就用去了乐队一个多月。

    对于绝大多数明星来说,这个准备时间都不算长。

    甚至一些推出新作比较慢,追求精雕细琢的歌手和乐队,会在排练上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用一整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去完成一张专辑。

    当然了,任何一个歌手或者乐队,所谓的“花费xx年”筹备一张专辑,这一宣传口号的可信度都要打一个折扣。

    花费xx年,或许是真的。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肯定不会只专注于这一张专辑的筹备和录制,而是会被其它的工作分走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例如说拍广告,进行巡回演出等等。

    在宣传专辑的时候,绝对不会将这些事情所花费掉的时间计算进去。

    即便如此,至少在【量子音乐】成立之后,乐队花费在专辑筹备上的时间,仍然要远远低于流行乐坛的平均水准。

    像强尼-卡什那样,一生录制超过一千五百首歌的,放眼全球流行乐坛百年历史,也就仅此一例而已。

    更何况,乐队虽然在一张专辑上花费的时间偏短,但推出新专辑的速度并不算快,大部分时间,其实是浪费在了与音乐无关的“其它事”上。

    不过,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做出和乐队一样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因为罗杰自带的“外挂”,乐队不需要在创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尽管用于整张专辑的时间减少了,但专辑的质量并不会因此而下降,这就足够了。

    尽管被罗杰改了个名字,但《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本质上来说,依然是和前世那张专辑一样,是一张精选专辑。

    所谓的精选,自然是指每一首歌都是精品,任何一首歌单独拿出来,放到其它的专辑里,都绝对够得上“主打歌”的标准。

    或许并非所有的歌手和乐队都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但乐队显然是不可能在这一块“放水”。

    有着罗杰从前世带来的无数经典作品,乐队根本不需要为没有好歌而担忧。

    但即便是精选专辑,仍然是有主次之分的。

    任何人,任何乐队,都不可能保证,自己的所有“经典作品”,质量都完全稳定,让人无法分出高下来。

    论个人喜好,或许每个人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但要说以“歌曲质量”,或者“大众审美”来评判,任何一张专辑里的歌曲,都能排出一个顺序来。

    或许其中部分歌曲的排名先后会存在争议,但至少是排得出来的。

    就拿《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来举例,对于任何一位老鹰乐队的歌迷而言,如果让他们以“最受大众欢迎”,而非“自己最喜欢”的标准来做一个排序,这张专辑里排名最靠前的两首歌,毫无疑问,必然是《加州旅馆()》和《亡命之徒(desperado)》。

    大多数路人粉丝或许会投票给知名度更高的《加州旅馆》,但对于老鹰乐队的铁粉来说,《亡命之徒》同样是一首无论歌曲质量还是其“代表性”,都不逊色于《加州旅馆》的经典。

    这两首歌之中,哪一首更加出色,或者说更能代表老鹰乐队,只能是凭借着个人喜好来做出选择。

    因为它们都是一样的出色。

    但和《逃离伊甸园》专辑中的其它作品,乃至于老鹰乐队的其它所有作品相比起来,《加州旅馆》和《亡命之徒》这两首歌,无疑是最出色的两首,经典之中的经典。

    为了确保这两首歌能够以“最出色的效果”完成录制,一番探讨之后,乐队决定将它们留到最后。

    在录音工作中的状态曲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但对于乐队来说,往往在录制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无法进入状态,而导致录制的效率不高,而且也几乎没有出现过那种突然灵光一闪,超出“计划”之外的精彩发挥。

    比如说某一个不在原本计划当中,但效果颇为出色的颤音等等。

    歌曲虽然是有曲谱的,但无论是人声还是弹奏,即便是照着同样一份曲谱,演奏出来的东西,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但随着录音的进行,乐队渐入佳境之下,无论是工作的效率,还是录音的质量,都会随之不断的提升。

    ——这里的质量提升,并非是指在一开始,录制的作品质量“不合格”。而是到了后半段,乐队经常能够有超水平发挥的情况出现。

    因此,在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乐队每一次录制新专辑的时候,都会将比较“重要”的歌放到后面来录。

    除非档期比较紧张,需要尽早将所谓的“主打歌”录制出来,拿去打榜。

    《逃离伊甸园》自然是没有这个问题的。

    【量子音乐】虽然公开了专辑的计划,但并没有确定正式发行的时间。

    不单单是没有对外公布,对内,也并未真正确定下来一个“有着明确时间表”的宣发计划,而是要根据乐队的录制进度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这不会是一个普遍采取的策略。

    绝大多数的“主流唱片公司”,在一张专辑立项的同时,就会将宣发计划填满日程表,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

    也就是说,需要歌手和乐队来配合宣发部门的工作,调整自己的录制节奏,而不是反过来。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可以减少宣发资金成本的浪费之外,更重要的是节省人力成本的浪费。

    前者即便浪费也不会太多,对于有足够商业号召力的明星,大部分唱片公司还是能够“容忍”这种程度的浪费的。

    但后者,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它项目的进展,所以唱片公司都在尽可能地避免这么做。

    不过身为【量子音乐】的老板,乐队在这方面享受一些“特权”,谁也无法对此说什么。

    尽管这个国度的每一个人都在标榜着“平等”,但真正的平等,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都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

    ……

    在时隔……不记得多少年之后,乐队在这张全新的《逃离伊甸园》专辑上,放弃了已经用了很久的分轨录制,再一次回到全队合录的“老路”上去。

    这种方式,别说现在了,即便是几十年前,摇滚乐最为兴盛的那个年代,用的人都不多。

    原因无它,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太过高昂。

    尽管合录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一张录音室专辑赋予出色的“现场感”,让听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每录制一段音轨,都要全乐队的人一起演奏一遍,效率高不起来不说,录制起来也很累人。

    而且,若非采用品质足够好——通常意义上也就意味着足够昂贵——的播放设备,绝大多数人根本听不出来合录和分轨录制出来的专辑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除了一开始的几张专辑以外,后来乐队渐渐放弃了这种录音方式。

    反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听不出来两种录音方式的区别在哪,何必浪费那个时间?

    合录的方式,单单只是花费的时间,就至少是分轨录制的三四倍。

    若是中间有人卡了进度,这个差距还会更大。

    之所以在时隔……忘记了多少年之后,再次“回到”合录的老路上来,倒也不是乐队吃饱了闲得没事干。

    这张专辑,除了在商业上,是乐队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专辑以外,还有另外一项很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冲奖。

    自2005年的《月之暗面》横扫格莱美之后,乐队已经是很久没有出现在格莱美的颁奖舞台上了。

    唯一一次参加格莱美,还是作为颁奖和演出的嘉宾,而不是领奖。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后面的《迷途之家》等专辑就比《月之暗面》差了多少,而是以乐队现在的“江湖地位”,没有必要去和“后来者”争夺这些荣誉,压根没有申报格莱美。

    格莱美的光环,对乐队来说已经不再是多么重要的加分项。

    当然,说可有可无还是有点夸张了,只是确实算不上太过重要就是了。

    但在“阔别”四年之后,无论是出于稳固地位,还是其它的考量,乐队都有必要提醒一下学院派的那些“专业人士”,【darkness】乐队又回来了!

第744章 天价佣金

    对于乐队在时隔四年之后,打算重新回到格莱美的竞争当中,最乐见其成的莫过于公关团队的负责人帕妮丝-格里芬。

    尽管除了格莱美之外,公关团队依然要为乐队打理许多事情,例如形象的塑造和维护等等。

    但对于公关团队来说,最赚钱的事,仍然是冲击各种奖项。

    每一年的颁奖季,除了是明星和整个行业的“盛会”之外,更是大大小小,无数个公关团队的“捞金旺季”。

    为了能够在颁奖季有所斩获,无论是明星本人,还是唱片公司,都丝毫不吝啬为优秀的公关团队开出天价佣金。

    前些年的情况还算好一些,最近这几年,若是希望冲击格莱美的重要奖项,例如年度最佳专辑,单单只是支付给公关团队的佣金,往往就高达数百万美元。

    隔壁的好莱坞,在这方面甚至比乐坛还要“奢侈”,近年来每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得主,为其运作冲奖的公关团队,至少也能拿到千万美元级别的收入。

    (注:冲击奥斯卡投入几千万这个是从梅根-埃里森运作的《拆弹部队》开始的。)

    不仅仅只是音乐和影视,体育、文学领域,同样也是如此。

    但凡是实力不错,又舍得花钱的,多少都有些荣誉傍身,而那些实力顶尖,但每一次颁奖都是无奈陪跑的,不用怀疑,必然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冲奖上花钱。

    当乐队宣布重新启动格莱美冲奖计划的时候,帕妮丝-格里芬立刻是像打了鸡血一般,开始没日没夜地加班,拼命赶了一份冲奖计划出来。

    其实,以乐队如今的“江湖地位”,哪怕不在冲奖上做太多的投入,只要表现出获奖的意愿,格莱美肯定是不介意送给乐队几个奖项的,甚至其中必然包含至少一到两个重要奖项。

    这种情况其实在过去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例如巅峰时期的猫王,只要表达出获奖意愿,无论是格莱美还是其它什么乐坛的奖项,都一定有他的一份。

    不过,乐队并不打算因此而在冲奖上什么都不做,静静地等待着格莱美将留声机奖杯送给自己。

    一方面,是因为这并不符合“游戏规则”,业内的地位、声望高是一回事,但若是因此而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表示:你们就是必须把我想要的奖杯送上来。

    这多少是有点得罪人的行为,完全不值得。

    并非说是不能得罪别人,乐队一路走来,无论是因为单纯的利益冲突,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得罪的人并不在少数。

    得罪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是否值得。

    为了节省一点无关紧要的资源和资金去得罪人,显然是很没有必要的一件事。

    “具体的计划方面你看着办,我只有一个要求,确保年度专辑和年度单曲两个奖项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所有奖项,包括分类奖项,哪怕只获得提名都无所谓。”

    罗杰对帕妮丝-格里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又想了一会,说道:“这几年的行情我不是很了解,预算方面,你先按照这个目标做一份预算方案出来,我会尽快让人审核。”

    乐队毕竟已经是几年没有参与过格莱美、全美音乐奖,或者其它音乐奖项的竞争了。

    在这个一切都变化得极快的年代,一两年不关注一个行业,就会开始变得落伍,何况是足足四年?

    不过罗杰不熟悉行情,并不代表手下没有合适的人。

    在一些相对重要的项目上,哪怕罗杰很信任帕妮丝-格里芬、汉克-汉克斯、迭戈,或者其它任何人所带领的任何一支团队,但必要的审核程序却是绝对不能少的。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围绕在乐队身边的所有团队成员们负责。

    “事实上,计划书我已经做好了一个框架,包括预算部分也在里边。”

    帕妮丝-格里芬提醒道:“你可能还没来得及查看邮箱,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刚刚发给你。”

    由于有着来自另一个国度的灵魂,罗杰在很多事情上的习惯都和北美的“土著”们不同。

    比如说,绝大多数的北美人都会每天,或者至少是以一个比较短的间隔,定期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而罗杰就完全没有这个习惯,如果没有人提醒,罗杰可能一个月都想不起来去看几次。

    这也是交流习惯上的差异,相较于喜欢将大部分事情丢进电子邮件里点下发送的北美人,罗杰更习惯于电话、短信,或者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wechat这种“即使交流”的方式。

    而且,电子邮件这种东西,总让罗杰有一种不安全感。

    总觉得,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重要的信息,会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

    虽然罗杰也知道,自己的担心确实有点莫名其妙,但就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习惯。

    听了帕妮丝-格里芬的提醒,罗杰点了点头,说了句“稍等”,便是拉过办公桌另一头的鼠标,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找到帕妮丝-格里芬发来的邮件。

    附件的容量并不大,罗杰下载好之后直接打开,跳过计划书中的规划和业务细节部分,直接拉到预算一项。

    先看了一眼总数:预计八百万至一千万美元之间。

    这个数字比罗杰的预期要低很多。

    早在四年前,《月之暗面》冲奖的时候,开销就远远超过千万美元了。

    四年后,按照整体的经济环境而言,开销应该比四年前更高才对。

    毕竟,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起,美元几乎每一天都在贬值之中。

    而且贬值的速度远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仔细看过每项明细之后,罗杰才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在“公关团队”薪酬这一栏上,帕妮丝-格里芬压根什么都没有填,留了一个空白。

    少了这么一大块开支,也难怪总预算数字这么少。

    在四年前,《月之暗面》冲奖的时候,整个颁奖季里,乐队可是向帕妮丝-格里芬的团队支付了超过千万美元的佣金。

    这笔佣金,几乎占去了颁奖季冲奖预算的一半还要多点。

    当然,事后的结果也证明,乐队这笔钱花得很值。

    在前世,在格莱美上没有任何斩获的《月之暗面》专辑,在这个世界横扫了包括格莱美在内,整个颁奖季几乎所有的奖项,就是最好的明证。

    在公关团队佣金一栏留空,帕妮丝-格里芬的做法让罗杰感到有些疑惑,于是罗杰直接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不打算要佣金了吗?”

    后半句话当然是开玩笑,想让手下人干活时有动力,其它方面如何暂且不说,至少在金钱方面的待遇上绝对不能省。

    很多老板或者管理层整天强调着所谓的狼性精神,希望自己的员工在喝了一大碗毒鸡汤之后,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地拼命工作,但却忘了一点,想让狼干活,首先得让狼吃饱。

    当然,很多人并非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综合自身的经济能力,当地整体的就业环境等等,选择以压榨员工的方式来获取利润。

    不过这最多也就是对待“普通员工”才能这么做,因为替代品到处都是,哪怕员工受不了压榨辞职不干,也不愁找不到人来接替他的位置,甚至继任者还能干得更好。

    但对于那些真正的核心团队成员,任何一个脑子没有进水的管理者,都会尽最大可能来留住这些成员。

    和多付出一些薪酬或者其它福利待遇相比起来,一个无可取代,或者至少是难以被替代掉的核心员工的离职,会造成远远高于这点薪水的巨大损失。

    当然,这仅仅只是财力不足的小公司普遍采取的做法,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大公司来说,不管你是随便就能找到替代者的普通员工,还是难以被取代的核心员工,都会给出高于行业内平均水准的待遇,来确保公司人员结构的大体稳定性。

    即使是那些很容易被取代的普通员工,培养上几年,总能培养出几个出色的人才的。

    单单只是这一点,就不算是亏了。

    当然,密集劳动行业除外。

    咳咳,扯远了。

    对于身边几支重要的团队,罗杰在支付佣金方面一向出手大方。

    没办法,因为自己工作的特殊性,身边的团队,闲的时候确实可以有一个相当漫长的假期,但忙起来,连续几个月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都是常态。

    而且长期出差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

    没办法在工作时间上让“员工”满意,就只能尽可能提高金钱上的待遇了。

    像是帕妮丝-格里芬的公关团队,每一个项目的佣金,罗杰从来都是让她自己开价,只要不是过于离谱,哪怕比行业水准稍高一些,罗杰也都会如数支付。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罗杰还是希望,能够通过金钱上的刺激,让为自己工作的人能够更加有动力一些。

    金钱激励的方式或许俗套,但却是很有效。

    有多少人是真正因为喜欢一个行业,或者说为了梦想,才去选择一份工作的?

    绝大多数人,还不都是单纯地为了赚钱?

    即便是那些“为了梦想”的人,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赚到更多的钱,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会更加的动力十足。

    帕妮丝-格里芬和罗杰合作了这么久,不会不清楚这一点。

    正是因为如此,帕妮丝-格里芬在预算报表中,在公关团队佣金一栏留空的行为,才让罗杰觉得有些不太理解。

    通常情况下,这是谈判中的某种技巧,通过让对方先开价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

    但以双方之间彼此的熟悉程度,帕妮丝-格里芬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做。

    心里想不明白,罗杰就直接问了出来。

    对于周围比较熟悉的人,罗杰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有什么想不通的就直接问,这也是罗杰一直以来的习惯之一。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的好奇心而已。”

    帕妮丝-格里芬露出了一个不怀好意的微笑,说道:“我和我的团队都想知道,在我们的雇主心里,我们值什么价?所以,麻烦你在这里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字,无论多少都可以,哪怕你填进去的数字是零,我们也会按照这个价格接下这一单项目,并且以我们的团队声誉发誓,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你当然知道我不可能那么做。”

    罗杰耸了耸肩,完全无视了对方的玩笑。

    或许帕妮丝-格里芬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但罗杰却绝对不可能这么去做。

    就像前边所说的,对于那些无可替代,或者说至少会很难找到替代品的团队成员来说,多开一点薪酬或者佣金,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控制成本固然重要,但失去一支重要团队所带来的损失,却要无数倍于被“控制”下去的成本。

    罗杰想了想,说道:“基础佣金一千万美元,剩下的部分以获奖奖金的方式来兑现。其它奖项忽略不计,全美音乐奖一个重要奖项一百万美元,格莱美一个重要奖项两百万美元,年度最佳专辑和年度单曲分别再额外增加两百万。”

    既然帕妮丝-格里芬让罗杰自己来开价,以表现对她和她的团队的重视,罗杰干脆就开出了一个远远高于乐坛主流标准,无限接近于罗杰自己能够接受的“底线”的价格。

    虽然罗杰对最近的行情不太了解,但却敢百分之百地肯定,放眼全球的流行乐坛,乃至于所有的娱乐行业,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会为一次颁奖季的公关,就开出如此天价的佣金。

    要知道,这可不是总的预算,仅仅只是佣金!

    若是《逃离伊甸园》像是四年前的《月之暗面》一样横扫颁奖季,单单只是这一单,帕妮丝-格里芬和她的团队,就能从乐队这里拿到至少两千万美元的佣金。

    也就是财大气粗的【darkness】乐队,愿意在一支公关团队身上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

    换了任何明星,或者唱片公司,都绝无可能会去这么做。

第745章

    果然,听到罗杰的“报价”,帕妮丝-格里芬直接楞在了原地。

    哪怕是罗杰一直以来,对身边的人都十分大方,帕妮丝-格里芬也从来没有想过,罗杰竟是会大方到这种程度。

    仅仅基础佣金就高达千万美元,每获得一个具有一定分量的奖项,还会有额外的奖金。

    不需要太多,只要拿下五六个比较重要的奖项,帕妮丝-格里芬和她的团队,就能在这一次的颁奖季中得到接近两千万美元的收入。

    要知道,罗杰开出的这个“奖励”,可不仅仅只是格莱美,全美音乐奖同样被包含在内。

    虽然后者的奖项总数要少于前者,影响力也差了一些,但算得上“重要”的奖项,依然还是那几座大同小异的奖杯,相当于是将“可以获取奖金的目标奖项”数量翻了一倍。

    若是像《月之暗面》那样,横扫整个颁奖季的话,帕妮丝-格里芬和她的团队,在这一次的颁奖季,甚至可能拿到三千万美元以上的收入。

    这个数字,都要超过一些收入偏低的一线明星了!

    仅仅只是凭借着职业敏感性,帕妮丝-格里芬瞬间就意识到,无论《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在颁奖季取得怎样的成绩,仅仅只看乐队的巨大投入,就绝无可能通过“冲奖营销”的方式取得什么利润。

    哪怕是最好的预期,也顶多是不赔不赚,勉强保个本。

    若是在冲奖和营销两个环节上,有任何一个失败,那么无论《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在发行阶段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至少在颁奖季的投入,是会产生不小的亏损的。

    而一个项目产生了亏损,该为此负责的人是谁?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若是换成其它的什么人,恐怕帕妮丝-格里芬就要认为,是雇主对自己产生了什么不满,要制造一个解雇自己的“理由”。

    不过,以帕妮丝-格里芬对罗杰的了解,这绝对不是罗杰的行事风格。

    金钱上的亏损,从来都不会成为罗杰开除手下的理由。

    比如说【狂暴之路】的那次演出,面对数千万美元的巨额亏损,罗杰不但没有因此而怪罪汉克-汉克斯的团队,反而是给他们开出了一笔相当丰厚的奖金和长达三个月的带薪假期,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安抚。

    不过,对于罗杰的这一决定,帕妮丝-格里芬心里仍然是有些疑虑的。

    犹豫了一下,帕妮丝-格里芬试探着问道:“您可能不太清楚现在的情况,格莱美获奖专辑,对于营销方面的帮助已经没有几年前那么大了,如果不控制成本,很可能产生亏损……”

    “我知道。”

    罗杰随口说了一句。

    虽然罗杰没有太关注过近两年的颁奖季,但却也知道,在颁奖季投入过多的成本,必然会出现亏损。

    即便是二三十年前,格莱美的光环,也无法让一张专辑增加五千万美元以上的利润。

    何况是格莱美影响力大不如前的今天?

    尤其是对于更偏向于商业的【darkness】乐队来说,格莱美光环,对于专辑销量的帮助并不明显。

    之所以在颁奖季投入重金,为的并非是利,而是名。

    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乐队确实不怎么需要格莱美的光环来增加自己的分量。

    但这种东西,又会有谁,会嫌弃自己得到的太多了?

    对于现在已经到了每前进一步,都千难万难的地步的乐队来说,哪怕能多一丁点微不足道的积累,也是好的。

    至少在罗杰的观念里,为了让乐队在更进一步的道路上,多上一些积累,付出一些金钱上的代价,是绝对可以接受的。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一件事:人的**是永无止境的。

    在籍籍无名的时候,乐队只想成为明星,有足够高的收入来过上奢侈优渥的生活。

    成名了之后,乐队又想要做大牌明星,住得起顶级豪宅,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当拥有了这一切之后,乐队又希望能够成为乐坛最为顶尖的超级巨星。

    而当乐队终于凭借着长达十年的积累,跨过了超级巨星的门槛之后,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历史”,想要成为流行乐坛百年历史当中,最为出色,无可争议的第一。

    并且,距离跨过这一门槛,只有一步之遥。

    但别看仅仅只差一步,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倒在最后这一步之前的超级巨星,不知道有多少。

    真正完成了这一项成就的,严格算起来,也仅仅只有两个人。

    或者说,一个人,以及一支乐队。

    五十年代的猫王,和六十年代的披头士乐队。

    无论在任何一份涉及流行乐坛百年历史的“排名”中,这两者永远是排在第一和第二,从来未曾动摇过。

    但第三的位置,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极大的争议。

    摇滚女王蒂娜-特纳(tina-turner)、流行天后麦当娜-西柯尼、民谣摇滚教父鲍勃-迪伦、嘻哈天王埃米纳姆和2pac、号称史上最出色的黑人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以及2010年代的“四大”泰勒-斯威夫特、lady-gaga、阿黛尔-阿德金斯,还有碧昂丝……

    (注:关于蒂娜-特纳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她是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摇滚女王,在这三十多年里从来没有达到过当代第一,但一直都稳定在前五,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是“独唱歌手”职业生涯巡演总票房记录的保持者。)

    有太多的超级巨星,距离最终的“王冠”就只差一步,但却是倒在了这临门一脚之前,终其一生也无法跨越过去。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西在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甚至就连流行乐坛之内,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想要像几十年前一样,一个超级巨星就可以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是越来越困难了。

    想要在这个时代,依然能够超越六七十年代最顶尖的巨星,难度可想而知。

    罗杰对此也并无多少把握,哪怕有着外挂的存在,想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一定的运气,才能有那么一丝的机会。

    当然,困难大、希望渺茫,这并不能成为让乐队不去努力的理由。

    到了如今的地位上,若是没有一点“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乐队也会失去继续做音乐的动力。

    当然,罗杰并不会将心里的这些想法告诉帕妮丝-格里芬就是了。

    别说帕妮丝-格里芬,就连西奥多,甚至是同为乐队搭档的胖子和贾森,都不知道罗杰还有这这样的野心。

    也只有和罗杰关系更加亲密的安妮,才隐约能够从罗杰偶尔冒出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一点痕迹。

    毕竟,那可是流行乐坛的两大“标杆”。

    就好像nba球员说要超越张伯伦、f1赛车手说要超越舒马赫、喜剧演员说要超越卓别林一样。

    尽管或许有人在能力上,确实比这些“前辈”更加的出色,但却绝无可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职业”的标杆。

    超越猫王和披头士乐队,成为流行乐坛的“标杆”?

    这个目标说出去,只会让人感到可笑而已。

    事实上,在七八十年代,确实有不少顶尖巨星提出过这个口号。

    但无论是谁,做出这样的宣言之后,除了嘲笑之外,什么都得不到。

    甚至于,很多的嘲笑,还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粉丝。

    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如此做过了。

    即使确实是有这样一个目标,也只会默默埋藏在心里。

    罗杰当然不会对帕妮丝-格里芬说出自己的这个目标,不过对于在这次颁奖季投入上的“异常”,却还是很容易找到一个理由的。

    稍稍想了一下,罗杰开口道:“对于这次颁奖季,你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哪怕最终只拿到一两个奖项也没关系,只要不是彻底陪跑就行。《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在颁奖季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下一次颁奖季做铺垫。”

    顿了顿,罗杰沉声道:“在2012或者2013年的颁奖季,格莱美名人堂、格莱美当代传奇奖、格莱美终身成就奖,这三个奖项,我们至少要拿到其中的一个!”

    严格来说,格莱美名人堂并不能算是一个奖项,但却也是个和获奖差不多的荣誉头衔,视作是一个奖项,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另外两项大奖,则属于“非固定奖项”,也就是并非每一年都会颁发。

    只有当某个大牌明星的成就,大到四大……三大通奖和所有的分类奖项,都已经不足以体现出他的成功的时候,才会为其颁发当代传奇奖,或者终身成就奖。

    这三项奖项,都可以说是格莱美的最高荣誉。

    单凭一张两张专辑的成功,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的。

    只有那些在乐坛经久不衰的大牌明星,才会在多年的“巅峰期”之后,获得格莱美的肯定。

    同时拿到这三个奖项的明星,即使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积累,数量也并不算多。

    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退出乐坛,或者是进入了衰退期,相当长时间没有新的作品问世,快要或者已经是“过气”的时候,才得到了这份肯定。

    而出道仅仅十年出头的【darkness】乐队,如今还可以算是在巅峰期,就要向这三项大奖发起冲击。

    若是成功,哪怕乐队如今已经是乐坛最顶尖的超级巨星,也同样有足够的资本,再向前跨越一小步。

    尽管这一小步并不足以让乐队跨过罗杰所期望的那个门槛,但却也是意义重大。

    至于说为什么是2012,或者2013年……

    现在已经是2009年的九月末,即将进入十月。

    无论如何,《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都不可能在明年,也就是2010年的颁奖季收录截止期限到来之前推入发行阶段。

    也就是说,这张专辑要参加的,将会是2011年的格莱美。

    而将这一次颁奖季作为“铺垫”的话,真正冲击重要奖项的时间就只能再往后推,最快也得到2012年了。

    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乐队有一个完善的冲奖计划,在《逃离伊甸园》之后,马上就再推出一张质量更加出色,或者说更加适合出现在颁奖季的新专辑。

    若是没有相应的计划,那冲击三大奖项的时间,还要再往后拖。

    帕妮丝-格里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问道:“关于下一张专辑,你有什么想法了吗?”

    “按照计划,该轮到金属摇滚分类了。”

    依照原型摇滚>金属摇滚>另类摇滚>原型摇滚,这样循环的方式,《逃离伊甸园》的乡村摇滚风格,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分类方式,是属于原型摇滚一类的。

    那么下一张专辑,自然是要在金属摇滚中选择一个分类。

    不过具体的计划么……

    罗杰想了一会,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确实有一些想法,但还没有做决定。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点,这张专辑肯定不适合用来冲奖。”

    事实上,金属乐摇滚,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适合用来冲击颁奖季的。

    暂且不考虑歌迷和粉丝的喜好,单就颁奖季的审美来说,在摇滚乐这个分类中,原型摇滚最受格莱美和全美音乐奖的欢迎,而另类摇滚要稍差一些。

    至于金属摇滚……好吧,如果不是在奖项分类中有“金属乐”这个分支,恐怕十年都未必能够在格莱美的舞台上,看到一支金属乐队登场领奖。

    例外总是有的,但正是因为稀少,所以才是例外。

    若是总能出现,那就不叫例外了。

    “这样的话……”

    帕妮丝-格里芬并没有劝说,她很清楚,关于乐队的专辑和巡演项目,只有罗杰,才是唯一能够做主的那个人。

    当罗杰有了决定之后,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想法,哪怕是乐队的搭档都不行,更不要说自己这样的“服务者”了。

    既然无法改变罗杰已经确定下来的计划,帕妮丝-格里芬只能从其它方向想办法。

    思考了片刻,帕妮丝-格里芬开口道:“既然下一张专辑无法和《逃离伊甸园》在颁奖季形成连续的配合,只能单独运作《逃离伊甸园》这一张专辑,我需要发行部门的支持,尤其是在发行时间方面,必须要选择一个更加适合颁奖季的发行时间。”

第746章 胖子的求助

    “这些事情你和发行部门那边的人协调,我会和他们打个招呼,在不影响商业成绩的前提下尽量配合你们。不过你要做好准备,颁奖季的时候,我们未必有时间参加那些拉票派对。”

    毕竟,《逃离伊甸园》参加的是2011年的颁奖季。

    到那个时候,无论是环球音乐集团,还是新闻集团,都有可能出现什么新的变化,让乐队不得不专注于公司的决策,无法分心。

    不过那是一年多以后的事,现在就谈有些太早了,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罗杰只是提了一句,就将这个话题一笔带过,而后对帕妮丝-格里芬说道:“具体的待遇就按我说的来,一会我给豪斯曼那边打个电话,你抽空去找他把合同签一下。”

    这种涉及八位数资金的签约,律师的背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但在乐队这里,这一道手续从来没有省略过。

    虽然要为此向律师多支付一笔费用,但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还是很划算的。

    “那就先这样吧,我回去继续完善一下这份方案。”

    帕妮丝-格里芬看了看表,提出告辞。

    正要离开,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哦,对了,如果宣发阶段的宣传通告你们不能参加的话,尽可能提前通知我一下。”

    帕妮丝-格里芬虽然不知道【量子娱乐】正在谋划着对新闻集团下手的事,但【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的合并,在公司内并不是什么秘密。

    若是这件事恰好卡着《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宣发或者冲奖的这两个时间点,乐队还真未必能抽的出身来。

    作为一名员工,帕妮丝-格里芬自然是不可能要求老板来配合自己的工作,那么只能反过来,尽可能地去配合自己的老板。

    结束了和帕妮丝-格里芬的见面之后,罗杰并没有继续在会客室停留,直接回到位于地下的录音室内。

    因为罗杰不在的缘故,录音并没有进行。

    安妮、胖子、贾森三人,拉着迭戈还有两名录音师,正在打牌。

    只是看了一眼,罗杰就知道,这桌德州扑克的牌局,肯定是胖子发起的。

    或许是因为找了个职业牌手女友……啊不,杰西卡现在已经是胖子的妻子了。

    或许是因为找了个职业牌手妻子的缘故,胖子也爱上了这项游戏,时不时的就要找人打上几把,甚至还参加过一场业余的德州扑克比赛。

    ——当然,在那次比赛里,胖子输得很惨就是了,一张八个人的牌桌,只有胖子是牌桌上最大的那条鱼。

    (注:“鱼”通常指牌桌上给大家送钱的菜鸟。)

    很多人在自己的主职业之外,都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爱好。

    明星之中,喜欢打牌的,无论是德州扑克还是别的玩法,甚至是喜欢打麻将的,也不在少数。

    罗杰对此也不以为意,打打牌,总比胖子的另一个爱好要“健康”得多。

    至于说赌博输钱这种事,以胖子的收入,只要不去玩那些特别离谱的赌局,再怎么输也影响不了他的正常生活。

    “嘿,你回来了。”

    胖子坐的位置正好对着门口,第一个发现罗杰推门进来,立刻叫道:“要不要来玩两把?一百二百的盲注,娱乐一下。”

    盲注一百、二百美元的牌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算是赌得很大了。

    看上去一局两百美元不多,但只要稍微有一点好牌,反复加注几次,一局输赢数千甚至上万美元都是很常见的。

    但对于这间屋子里的人来说,也就算是“小赌怡情”的程度。

    哪怕是迭戈手下的那两名录音师,年收入也都有大几十万美元。

    天天这么赌肯定是不行,但偶尔玩上一次,即便是输了,也就是心疼一阵就过去了,不至于影响生活。

    “该干活了,伙计们。”

    罗杰没有搭理胖子,走到安妮身边,一手搭在安妮肩膀上,对着其它人说道:“这是最后一把了啊,这局结束之后继续录音。今天的工作完了以后你们想怎么玩都行,反正也没几个小时了。”

    此时正好是最后一手牌,最后一张河牌已经翻开,其它人都已经弃牌,只剩下了胖子和安妮两人。

    而在罗杰进门之前,安妮就已经很是嚣张地将所有的筹码推了出去,喊出了“all-in”。

    胖子则是愁眉苦脸地望着手中的两张底牌,犹豫不决,想跟注又怕输掉更多,放弃吧,又舍不得已经投入进去的筹码。

    “看这个。”

    安妮拽了拽罗杰的胳膊,悄悄掀开底牌给罗杰看了一眼。

    罗杰看过之后,差点忍不住笑了出来。

    安妮的底牌是一张二和一张七,而且还是不同的花色,和已经开出来的五张公共牌之间也没有任何的关系,连个小对都凑不出来。

    也就是说,安妮手里这完全是最小的牌,在诈唬胖子。

    不过这在各种牌局当中都是很常见的,拿着一手烂牌诈唬,若是操作的好,往往能够将对方的大牌给吓走。

    果然,胖子纠结了一阵,很是气愤地把手里的牌往牌桌上一扔:“法克,你赢了。”

    “哈哈!我说什么来着?爱打牌的人牌技都菜得要死!”

    安妮大笑着将底牌翻开,露出一张二和一张七,然后将牌桌上的筹码收拢到自己的面前,仔细地数了起来,一脸财迷的样子。

    胖子捂脸扶额,一副沮丧的样子:“噢!谢特!我就知道!”

    说着,胖子翻出了自己的底牌,一对k。虽然在这个有着顺子和同花停牌的危险牌面上,一对k的价值不大,但无论如何,却是要比安妮手中的牌大得多了。

    很明显,这种“剧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罗杰立刻打断了几人的玩闹,“行了,赶紧算账,然后开工。”

    “我大概输了六七万的样子。”

    胖子大致扫了一眼自己眼前的筹码,就有了个大致的估算。

    让助理拿来自己的支票簿,随手签出一张支票放在桌上,说道:“你们几个赢了的自己拿去分啊,我先去干活了,不然罗杰这个死包工头又要骂我不务正业。”

    胖子说这话时的语气,像极了被无良包工头压榨的民工。

    不过看他随手开出的十万美元的支票,怎么都和“收入微薄的被压榨者”无法画上等号。

    “我赢了点,全是从胖子身上赢来的。”

    安妮也摆了摆手,说道:“我就不分了,你们拿去分了吧。”

    虽然说从胖子身上赢了不少钱,但以安妮比较“浪”的牌风,在面对其它人的时候却总是输钱,一来一回之下,赢的时候赢不了多少,输的时候也输不了多少。

    对于安妮来说,打牌这种事,纯粹就是凑个热闹。

    整理了一阵,互相计算了一下输赢,该掏钱的掏钱,该收钱的收钱,至于胖子和安妮多给出来的部分,赢钱最多的迭戈,也大方地让自己手下的录音师拿去分了。

    片刻之后,乐队重新回到录音室里,在各自的“小隔间”里边就位。

    “这次主音轨是人声部分,罗杰,你注意一下。”

    隔着一扇厚实的隔音玻璃,迭戈在对讲机里对罗杰叮嘱了一番。

    罗杰对迭戈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很快,轻快的吉他旋律响起。

    一小段很短暂的“前奏”之后,罗杰跟着节拍,轻声唱了起来“'m.

    我沿着路飞奔,

    tryin'.to.

    努力想卸掉压在肩头的重担。

    i've.got.

    我的心中有七个女人,

    其中四个想拥有我,

    two.

    两个恨不得拿石头砸我,

    one.'s.a.

    一个说她是我的朋友……”

    …………

    悠扬的歌声在录音室内回响着,仿佛将人带到了六七十年代的南部乡村。

    录音工作刚开始,乐队的状态调整得并不算是太好。

    尽管在开始录音之前,乐队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排练。

    但“慢热”,仍然是乐队在录音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不过乐队现在有的是时间,并不急于赶工,而是在一次次的录音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状态。

    一天的录音结束,乐队没有录出哪怕一条可以列入“候选”的音轨。

    这种情况,在乐队过去的这么多张专辑中,早就是一件让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在录音刚开始的阶段,乐队进入状态的速度往往很慢,可能几天,甚至一整周的时间,都录不出几条“有用”的音轨来。

    但随着乐队的状态渐入佳境,录音的效率和质量都会以很快的速度提升起来。

    事实上,针对乐队的这种特点,一次只录制一张专辑,从效率上来讲,并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趁着状态正佳,多录一些歌,才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暂时不发行,也可以先录好之后锁进保险柜里。

    不过乐队实在是太忙,能够抽出录制一张专辑的时间就已经是很难了,很少有机会同时启动两张专辑的项目。

    ……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罗杰正和安妮商量着人生三大难题之一的“晚饭吃啥”,胖子突然找上了罗杰。

    “借用一下你的男人,一会就还给你。”

    胖子对安妮开了个玩笑,然后在安妮“你们随意”的表情中拉着罗杰走到一旁。

    “啥事啊?搞这么神神秘秘的?”

    罗杰一脸纳闷,搞不清胖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个,想找你帮个忙。”

    胖子干笑了几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杰西不是前段时间找了份新工作嘛,现在是cw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主持人,想找我们乐队上她的节目。”

    “电视主持人?”

    罗杰还是第一次听胖子说起这件事,不由好奇地问道:“什么节目?脱口秀还是综艺类?话说,杰西去做主持人,我怎么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

    胖子的妻子杰西卡是个职业牌手,在罗杰的印象里,这好像和电视主持人这个职业,距离还是比较“遥远”的。

    “一个德州扑克类的节目,有些类似gsn频道的《hsp(高额德州扑克)》,不过邀请的不是职业牌手们,而是不同领域的名人,节目效果也偏向娱乐性质。”

    胖子简单解释了几句,又说道:“这个节目今年开始录制,明年年初会播放第一季。为了节目效果,杰西想邀请我们乐队参与其中的几集,做一个客串。”

    “……”

    罗杰一阵无语,疑惑道:“电视台还可以光明正大地播放赌博游戏?”

    虽然在很多地方,德州扑克被冠以“竞技游戏”的名义,但本质上依然是赌博。

    事实上,除了亲朋好友之间的娱乐之外,这种游戏更多的还是出现在拉斯维加斯的赌桌上。

    就好像在太平洋对岸,很多家庭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喜欢亲戚们聚在一起打几圈麻将。

    但打麻将输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例子,也绝不算是少见。

    在罗杰想来,就算北美的“风气”比较开放,这种擦边球性质的东西,在电视上播出,是不是也有点太过火了?

    “公共频道当然不行,但是在有线频道是可以播出的。比如说gsn的《hsp》,都已经拍到快要第十季了。”

    胖子耸了耸肩,然后又说道:“其实这种明显参加牌局的节目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据说巴西的哪位球王好像也参加过类似的节目。”

    “??”

    罗杰楞了一下,然后隐约回忆起来,似乎在自己的前世,那位号称九十年代最接近球王的足坛巨星,罗纳尔多,似乎也在某个扑克节目中出现过,还上了新闻。

    只不过具体是哪一种玩法,罗杰就不是很了解了。

    “行吧,这玩意也能上电视节目播出……北美的娱乐法案真的是该修改一下了。”

    罗杰吐槽了一句,认真想了一会胖子的提议,或者说求助。然后说道:“这件事我没法现在给你答复,这样吧,周末我在家里开个聚会,把西奥多他们几个都叫过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如果是一般的脱口秀或者综艺节目,只要档期合适,参加一下,帮个忙,倒也没什么。

    但毕竟杰西卡的这个节目,涉及到赌博,罗杰自然不愿意轻易答应下来。

    若是有人抓着这一点做文章,对乐队的未来而言,也不是什么有利的事情。

第747章 提议

    向西奥多转达了胖子的“提议”之后,经纪人团队给出的建议和罗杰第一反应的判断相差无几,那就是这个忙不能帮。

    至少,不能以乐队整体的名义。

    虽然说摇滚乐在很多时候代表着“叛逆”、“反主流”等等,但毕竟现在年代不同了。

    像玛丽莲-曼森这样的歌手,无论在一个小圈子内的声望有多高,永远都不可能进入主流。

    作为“主流商业明星”的一员,至少在公开场合,乐队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考虑到很多的问题。

    哪怕是在所谓的“包容性极强”的北美,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东西,也是不能放到明面上来说,或者做的。

    在经纪人团队针对杰西卡的节目做了一番调查,并进行了内部讨论之后,给出了一个意见。

    乐队最好不要以整体的名义参加这档节目,以避免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将乐队的名字与“赌博”这个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贬义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毕竟,乐队一路走来,得罪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挡了别人的路、抢了别人的机会,这就已经太足够作为“报复”的理由了。

    虽然说在乐坛,这种情况出现的比好莱坞要少很多,但也并非没有。

    很多时候,乐队很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收获”了一名或者好几名敌人。

    更不要说,除了明星之间的“竞争”之外,在商业领域,【量子娱乐】是实实在在地挡了不少人的路,也让乐队“收获”了更多的敌人。

    若是有什么抹黑乐队的机会,至少后一类人,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这就让乐队在做出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必须要小心翼翼,无比的谨慎。

    不过,考虑到杰西卡和胖子的关系,想让胖子完全放手不管,似乎也不太现实。

    西奥多的团队慎重考虑过后,在建议中提到,若是胖子认为杰西卡迫切需要这方面的帮助,可以优先考虑从【量子音乐】旗下的明星中寻找合适的人选。

    对于公司内绝大多数二三线的明星而言,只要付出足够的筹码,让他们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点头,但肯定也不缺愿意这么做的人。

    事实上,在一番调查过后,罗杰才知道,这类节目虽然有些显得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但却并不缺乏受众。

    再加上节目类型的关系,天然受到拉斯维加斯,以及一些“印第安人保留地区”,那些“不差钱的广告主”们的钟爱,盈利方面也颇有保障。

    例如gsn频道的《hsp》节目,收视率和盈利一直都非常的出色。

    单单只是从节目组每一季都会为参加节目的牌手们准备总计上千万美元的“买入资金”,就可以看出这类节目有多么的财大气粗。

    虽然说杰西卡的节目和《hsp》的方向完全不同,但受众却是相差无几的,若是做的好,在盈利方面也同样会如此。

    这样的一档节目,为嘉宾准备的报酬绝对不会寒酸,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明星来说,这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要以为每一个明星的收入都很高,事实上,对于许多有了一定名气,但却还没有来得及,或者没有找到办法,将自己的名气迅速“变现”的明星们来说,单单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就已经耗去了他们绝大多数的收入,甚至于还要为此而负债。

    ——尤其是女明星们,在维持外表光鲜方面的开销往往要比男明星更多。

    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任何赚钱的机会,都不会错过。

    哪怕仅仅只是几十万美元的报酬,若是花费的时间不算太多,又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形象影响,很多人都不会有半分的犹豫。

    ——否则,你以为在太平洋对岸那些一度成为互联网上的梗的广告,例如“是兄弟就来砍我系列”,是怎么来的?

    在金钱面前,“明星”这个职业中,至少绝大多数人,节操要比人们想象得低得多。

    当然,像是公司最重要的那几个明星,比如说泰勒-斯威夫特、阿黛尔-阿德金斯等等,就不太可能了。

    别说他们自己不会愿意,就算他们愿意,无论是罗杰,还是卢西恩-格兰奇,都不会允许他们去做这种可能会影响“职业生涯”的事情。

    西奥多还提到,若是做到这种程度还不够,那么乐队的一名或者两名成员,比如说胖子,可以以“私人身份”去参加杰西卡的节目,但人数最多不能超过两人,否则就和乐队整体参加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最好的人选还是胖子自己,以胖子和杰西卡的关系,去参加自己妻子的节目,谁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就算有人借此攻击乐队,胖子也完全可以用“支持妻子的事业”来回应。

    在与胖子一番长谈之后,胖子也接受了罗杰的观点。

    “反正你总是对的。”

    胖子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既然你觉得这样不合适,那我就以私人身份去参加好了。不过,公司的那些二线歌手,你得让我挑几个。”

    “只要他们自己愿意。”

    罗杰拍了拍胖子的肩膀,说道:“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这件事对乐队确实没有任何好处。不过你放心好了,虽然我们不能去参加杰西的节目,但我会想办法从其它途径帮她一把。”

    “???”

    胖子一脸的纳闷,疑惑道:“其它途径?”

    “如果我理解的没错,她的节目只需要‘名人’,而不是限定‘明星’吧?”

    名人,可以是涵盖各个领域的、有名的人物。

    只要符合“知名度较高”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是“名人”。

    而明星所指的范围就要狭小得多了,通常情况下,就仅仅指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这两者。

    罗杰问了一句,然后不等胖子回答,就继续说道:“相比于普通的明星,我觉得公众应该更希望看到那些超级富豪出现在牌桌上赌钱。”

    顿了顿,罗杰又举例道:“比如说,的创始人、亿万富豪爱德华多,又比如说,高盛集团的某位高管?虽然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他们的这张脸,但只要好好宣传一番,对节目起到的帮助还是会很大的吧?”

    事实上,根据罗杰曾经看过的一份调查数据来看,相较于频繁在媒体和网络上刷“出镜率”的明星们,公众普遍对于“非明星职业的名人”更加的有兴趣。

    或者准确地说,是更加的好奇。

    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名人,比如说商界的马老板、科学界的霍金,等等。

    “这当然会对杰西的节目有好处。”

    胖子点了点头,好奇地追问道:“你有把握请到那些超级富豪?”

    按照“现在”的标准,所谓的“超级富豪”,就是凌驾于普通亿万富豪之上的阶层。

    这个阶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不过通常而言,身家在百亿美元以上,就算够得着这一门槛了。

    若是以整体来算,手握【量子娱乐】百分之百股权,以及【量子音乐】百分之八十股权的【darkness】乐队,也勉强可以视为是超级富豪。

    但若是将这乐队这个整体拆开,单独看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有钱”的罗杰,也距离这个门槛还很远。

    这两家公司虽然值钱,但负债也很严重。

    扣去数百亿美元的债务之后,“净资产”远不足以让一名大股东触摸到超级富豪的门槛。

    事实上,若是只看那些“公开资产”的名单,即便放眼全球,有资格称为超级富豪的人,也是数得出来的,大约只有不足千人。

    当然,除了在各种类似于“福布斯杀猪榜”上有名的富豪之外,还有更多的超级富豪并没有公开自己的资产,但无论是财力,还是影响力,都不输给榜单上的那些人,甚至还有过之。

    但即便将这些“隐形富豪”也算上,有资格称为“超级富豪”的人,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若是真的那么容易出,也就不会叫“超级富豪”了。

    如果能请到超级富豪,哪怕仅仅只是一位,去参加杰西卡的节目,所引起的轰动效果,也要比乐队出现在节目上要强得多。

    原因很简单,喜欢观看这一类节目的人,或多或少都对“赌博”这两个字有很大的兴趣,而更深层次的,实际上还是对金钱的追逐。

    对于这个群体而言,还有什么,比那些“家财亿万贯”的超级富豪,更能吸引他们的?

    以胖子的“智商”,想明白这一点并不困难,但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何请得动一名超级富豪?

    至少,节目组能开出的那点酬劳,别说是身家百亿的超级富豪了,只要有个几千万、上亿美元的身家,多半也都看不上那点钱。

    并非没有超级富豪参加过这类娱乐性质的节目,但那都绝非为了节目组给出的那点酬劳,而是别的什么原因,比如说不太方便拒绝的人情等等。

    “也算不上有把握吧,但是可以试试。”

    罗杰想了想,说道:“之前投资的时候,和爱德华多教授那边的关系相处的还算不错。高盛也是刚刚和我们有过合作,也算是有几分人情在。实在不行,巴洛克银行,油土鳖,甚至是spotify,都可以找出合适的人选来。”

    “也是,试试总没有坏处。”

    胖子先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但是如果要付出的人情太大,就不值得了。”

    “这个我心里有数。”

    罗杰点点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岔开话题,说道:“公司那边的月报你看过了么?”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在专注于筹备《逃离伊甸园》专辑的缘故,乐队几人对公司那边的关注都减少了许多。

    除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才会由留在董事会的代理人直接与罗杰或者其它人进行联系,平时的时候,几人都是通过会议记录,以及例行的周报和月报,对公司内的日常经营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胖子好奇地看向罗杰,问道:“还没呢,怎么了?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消息吗?”

    “最近几个月,重要的项目立项很多,下个季度公司那边会很忙。”

    罗杰随口说了一句,想了想,又说道:“阿黛尔的专辑马上要开始冲奖,公关预算已经通过了公司的审核。如果这张专辑在颁奖季取得成功,阿黛尔未来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阿黛尔-阿德金斯,由于罗杰的“力排众议”,在【量子音乐】内非常的受到重视。

    但和这份重视相比起来,阿黛尔-阿德金斯的成绩,却不算是出彩,至少远远配不上她已经得到的待遇。

    这也让阿黛尔受到了一些非议,以及其它签约明星若有若无的排挤。

    对于这些,罗杰从来没有插手过。

    抗压能力,是一个顶尖巨星所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之一,若是阿黛尔连这种程度的质疑和排挤都应付不了,自然也就不值得罗杰在她身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当然,对阿黛尔在公司内遭遇排挤的状况冷眼旁观是一回事,但【量子音乐】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阿黛尔身上,罗杰对她自然是不可能完全不关心。

    对于前世那位能够和泰勒-斯威夫特抗衡的乐坛顶尖明星,罗杰也是十分的好奇,在被自己“改变”了人生轨迹之后,是否依然能够如前世那般取得成功。

    这次的颁奖季,对阿黛尔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哪怕仅仅只是出于对阿黛尔的重视,罗杰也会保持关注。

    “我还是没弄明白你到底看上她哪一点了。”

    胖子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道:“反正多养个人也浪费不了多少钱,你开心就好。”

    不单单只是胖子,在【量子音乐】的高层中,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支持罗杰的这个决定。

    或者说,大部分人都认为,阿黛尔并不值得公司付出这么多的资源。

    只不过罗杰的权利太大,一心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阻止罢了。

第748章 疏漏?

    尽管在阿黛尔-阿德金斯的事情上稍微“任性”了一点,但罗杰并没有给她超出“应有水平”太多的待遇。

    尽管确实是“超标”了,但超得并不算离谱。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公司内有不少人反对,但最终并未真正做些什么,来阻止罗杰这么做。

    即便是持股份额最高的大股东,在一家公司内,也不是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

    除非,这家公司的股东只有一个人,或者说,只有一名实质性的股东,其它只能算是凑数的“吉祥物”。

    而【量子音乐】内,显然并非是这样的情况。

    当然,就算【量子音乐】确实是罗杰的一样,罗杰也不可能给予一个“非亲非故”的签约歌手太过出格的待遇。

    那样做,无论是对自己、对公司,还是对签约歌手自己,都未必是什么好事。

    太过容易得来的东西,没有人会去珍惜。

    即便如此,仍然引起了一些质疑,尤其是当阿黛尔的第一张专辑无论是在商业,还是在口碑上,都完全“失败”的情况下。

    当然,也仅仅只是一些质疑而已,罗杰甚至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以罗杰的权利,完全有资格“占用”这种程度的资源,哪怕是完全的浪费。

    不过,罗杰也并不打算给阿黛尔无限的时间和机会。

    在流行乐坛,第一次就遭遇失败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得到第二次机会。

    因为前世那个阿黛尔的成就,罗杰愿意给她第二次机会。

    但若是这一次依然是失败,哪怕罗杰再怎么看好她,也只能是选择放弃。

    不过,以后怎样,那是以后的事。

    至少在现在,为了尽可能地提高阿黛尔当前这张专辑成功的概率,罗杰还是愿意多在她身上投入一些资源的。

    提了几句阿黛尔的新专辑项目,罗杰很快岔开话题,继续道:“今年到目前为止,公司有十一个a类项目立项,其中一半会在明年的上半年正式推向市场,剩下的也会在后续的半年到一年内推出,公司那边的压力很大,卢卡认为,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扩充一下员工的规模。”

    所谓“a类项目”,是【量子音乐】内部,对于各个专辑、巡演项目的分级标准。

    具体的划分,最重要的两项参考标准是成本和盈利前景,换句话说,也就是风险和预期利润。

    项目获得的评价越高,无论是制作端,还是发行端,在公司内部所能得到的资源也就越多。

    由高到低,按照abcd的顺序排列下去,其中在审核部门那里得到d级或者更低评分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被批准立项。

    a类项目,已经是优先级最高的级别了。

    哪怕是乐队自己的项目,也就是“a类项目”而已。

    这种项目的评级标准,除了项目本身的“计划书”之外,更多地还是看明星自身的商业价值,以及过去一段时间之内的表现。

    比如说像【darkness】乐队,无论是专辑还是巡演,只要有一份说得过去的计划书,得到的评级一定是“a”。

    毕竟,流行乐坛和隔壁的好莱坞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无论是专辑还是巡回演出,在吸引歌迷方面,主要依靠的还是明星本人的个人魅力。

    在这一点上,大牌明星本身就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

    在之前与环球音乐集团开战的那段时间里,【量子音乐】从环球这个此前的唱片业霸主旗下挖角了不少的明星,其中虽然没有什么顶尖巨星,但算得上大牌的,却也还是有几位的。

    再加上诸如泰勒-斯威夫特、贾斯汀-比伯这些【量子音乐】自己培养出的大牌,至少在明星资源这一块,【量子音乐】已经是站在了整个行业的顶点。

    拥有着数量众多的明星,也意味着【量子音乐】在同一时间内推动的项目数量会急剧增加。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量子音乐】的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用了。

    单单只说制作的部分。

    以专辑项目为例,尽管【量子音乐】旗下,有着数量众多的制作厂牌,但想要同时推动上百个专辑项目,还是显得颇为吃力。

    甚至于,就连负责项目的最高“负责人”,唱片制作人,数量都不够用,不得不向外界的独立音乐制作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室寻求合作。

    和不属于公司的独立工作室合作,除了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以外,最大的问题是会显著增加成本。

    这里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沟通环节不通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比如大牌的独立音乐制作人,在对方明显急于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索要高价等等。

    至少在这些与外部工作室合作的专辑项目中,录音室制作成本这一块,各个项目都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不等的预算上调。

    如果是单一的某个项目,这些成本的上涨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毕竟,上涨的仅仅只是录音室制作这一块的成本,放到整张专辑从筹备到宣发的整个过程,哪怕往高了算,最多也只会占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比例。

    当然,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数字,而不能代表全部。

    一些比较特殊的专辑,比如说为了专辑配上一支超高预算的mv,例如那个号称花费了一亿多美元的“超级mv”,录音室制作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就会远远超出“正常水准”。

    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普遍情况,还是个例,当录音室制作成本出现大面积的上涨时,若是仅仅只有一个两个项目倒还罢了,在动辄上百,甚至数百个专辑项目这样的基数之下,对于【量子音乐】的资金链,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

    不单单是在制作环节,在宣传、发行环节,同样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会造成成本上涨,或者项目无法按期完成等等各种各样的状况。

    其中问题最大的地方还是在于发行方面。

    如果单单只是北美倒还罢了,而在全球发行体系这一块,一直以来都是【量子音乐】的短板。

    当然,这所谓的短板,也是和同为四大的其它三家相比较的。

    至少除了索尼、华纳,以及“曾经的”唱片业霸主环球音乐集团之外,还没有哪家唱片公司,能够在发行能力上和【量子音乐】相提并论。

    不过,即便是已经做到了行业顶尖的位置,但当大量的项目扎堆出现的时候,【量子音乐】仍然是出现了严重的人手不足的现象。

    而卢西恩-格兰奇给出的建议很简单:扩张规模。

    一**规模的招聘,足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为了确保新员工的“整体素质”,除了基本的招聘之外,还需要通过猎头公司,去挖角一批足以充当骨干的核心团队,这样才能够确保这批新员工的整体能力不会比【量子音乐】的平均水准差,或者至少不会差太多。

    再花费上几个月的时间去磨合,【量子音乐】很快就能拥有较之以往一倍以上的项目运作能力。

    在例行的月度报告中,卢西恩-格兰奇特意指出,因为【量子音乐】全面修改了与签约明星之间的合约的缘故,这种大量项目“井喷”式地扎堆出现的情况,在未来会变成常态。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量子音乐】招聘进来一大批新员工之后,不需要考虑过上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时间,该如何用最低的代价辞退其中的绝大多数人。

    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卢西恩-格兰奇发给罗杰几人的月度报告中的重点。

    “听起来似乎是可行的。”

    听完罗杰的讲述之后,胖子点了点头,正想要继续说点什么的时候,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猛地一下拧成一团。

    “怎么了?”

    罗杰疑惑地看向胖子,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突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你说……”

    胖子犹豫着说道:“卢卡有没有考虑过,环球音乐集团如果真的决定和【量子音乐】合并,会带来多少员工?”

    听了胖子的话,罗杰也愣住了:“这……”

    推动两家唱片业巨头的合并,是罗杰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当做头等大事来做的事情。

    虽然表面上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但实际上,罗杰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资源,甚至可以用“不惜血本”来形容。

    而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环球音乐集团,或者说它背后的维旺迪集团,选择妥协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事情就会有一个结果。

    而假若两家公司是“合并”,而不是“收购”的话,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在于,环球音乐集团带来的,这数以十万计的员工怎么办?

    全部辞退?

    那肯定不行。

    在绝大多数国家,大规模裁员,都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

    数额足够大的离职补偿,或者说“遣散费”,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单单只是员工身后的工会,就会告到公司破产。

    全盘招收?

    要知道,环球音乐集团旗下,可是有数十万名员工。

    若是全部接收下来,单单只是给这些员工发放薪酬,就会带来巨额的财政压力。

    若是没有足够多的项目,让他们“有事可做”,白白养着这么多人,肯定是血亏的事情。

    【量子音乐】的资金链本来就不算健康,当然不可能养着一群干拿钱不干活的人。

    事实上,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扩张,【量子音乐】无疑是有这样的消化能力的。

    环球音乐集团的员工虽然不少,但签约明星同样不少,哪怕是在接连经历了旗下明星出走之后,就签约明星的数量而言,环球音乐集团依然无愧于巨头的称号。

    相互抵消之下,环球音乐集团带来的这数十万员工,虽然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却并不会太严重。

    但若是进行一**规模的扩张之后,是否还能容纳这么多新员工的进入,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按理来说,卢西恩-格兰奇应该是不会忽略这么明显的问题的。

    既然能够在月报中郑重其事地将扩张的计划罗列出来,应该是考虑过可能引起的后果的。

    但想了半天,罗杰也想不明白,若是进行一**规模的扩张,再完成与环球音乐集团的合并,【量子音乐】哪里来的那么多项目和盈利点,去养活如此多的人手?

    要知道,【量子音乐】在不久之前才刚刚完成一轮扩张,虽然扩张的规模很小,但却也将【量子音乐】在全球各地的员工总数推上了二十万人这个大关。

    依照卢西恩-格兰奇提交的,全新的扩张计划,这一次的扩张规模要大得多,至少也要将在职员工数量翻上一倍,甚至是更多。

    若是再将环球音乐集团在未来会“带来”的员工数量计算进来,过上个一年左右,【量子音乐】的员工总数可能会突破七位数之多。

    想要养活如此多的人手,单单只靠每年一两百个专辑项目、二三十位明星的巡演项目,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算将【量子音乐】现在的签约明星数量翻上一倍,也不可能养活如此多的人手。

    虽然说罗杰对公司的具体经营很少插手,也算不上擅长,但耳濡目染之下,这种稍微计算一下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还是难不倒罗杰的。

    虽然说罗杰很信任卢西恩-格兰奇的判断,但自己的“认知”所告诉罗杰的答案,却和这个判断恰恰相反。

    这让罗杰不得不怀疑,卢西恩-格兰奇,是不是在做出如此重大的计划时,忽略了什么重要的细节,比如说环球音乐集团的问题。

    虽然说这个可能性很低,但仔细想来,却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我明天去公司一趟,当面问问卢卡吧。”

    想了半天,罗杰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干脆放弃了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

    有什么疑惑,当面问一下就是了。

    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感情中,都是如此。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事情,但很多人就偏偏喜欢自己钻牛角尖。

    “也好。”

    胖子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也不用太着急,这种事,让公司那边多讨论讨论,把方案好好完善一下,再去执行。这可不是招聘几十、几百个新人,而是要进行全面的扩张,必须要慎重。”

第749章 究竟是怎么想的?

    对于公司的日常经营,罗杰几人并没有过多插手的意思。

    这段时间里,只要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乐队还是会尽可能多地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上。

    虽然说不可能完全放松对公司的掌控,但却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过问。

    很多事情,只需要了解一个大概就够了。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是在“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的前提下。

    卢西恩-格兰奇提出的大规模扩张计划可以算是影响【量子音乐】,乃至于【量子娱乐】未来相当长时间发展的大事。

    不过如果只是停留在计划的阶段,倒也不至于迫切需要乐队投入过多的关注。

    论证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完善它,是公司里,那些职业经理人的工作。

    事实上,除了那种完全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之外,在可以预见的事件中,能够打断乐队录制《逃离伊甸园》的,也就只有环球音乐集团和新闻集团这两者。

    不过,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无论哪件事发生得更早,至少也都要到明年,也就是2010年才会出现一个初步的结果来。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若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只会拖得更久。

    在那之前,《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早就已经完成了。

    这也是乐队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启动新专辑计划的原因,对于时间和档期非常紧张的乐队众人而言,在“明星”这个身份上的工作,第一个要考虑的永远是时间,然后才是其它。

    整个十月份,对于乐队来说,都是一片“风平浪静”。

    无论是流行乐坛,还是其它领域,都有不少的“大事”发生,但却和乐队没有任何的关系。

    埋头在《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中,乐队全神贯注,没有丝毫的分心。

    即便如此,专辑录制的进度仍然说不上快,一个月下来,全部音轨都完成的,仅仅只有三首歌,另外还有四首歌也录制了数量不等的音轨,但都没有全部完成。

    总体上来说,《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大致的完成进度在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速度并不算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了。

    如果不考虑其它,单单只是“录制”这一项,很少会有哪个歌手或者乐队,在录歌的时候会是如此低效率的。

    确实,在乐坛,花费数月甚至是一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一张专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花费在创作和修改歌曲,或者是收歌和选歌上,另外,练习等等,也要用去大量的时间。

    真正在录音室里渡过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多。

    甚至在香江,还曾经有过一下午录完一张专辑所有歌曲的“传说”在。

    当然,考虑到乐队录制这张专辑的录音方式,这个速度其实是很正常的。

    如果速度快了,那反而才会让人感到奇怪。

    有趣的是,在这张专辑的录制中,罗杰终于不再是“总是拖慢整体进度”的那一个了。

    虽然罗杰的录制进度依旧要慢于安妮和胖子,但这一次,却是有了贾森来给罗杰“垫底”。

    在《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在传统摇滚“三大件”之外的乐器,贾森的任务非常的繁重。

    好在,虽然要演奏的乐器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但绝对的主角,依然是摇滚乐最传统的三大件,吉他、鼓,还有贝斯。

    因此,《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对贾森的要求并不高,“合格线”要比其它三人都低很多,只要演奏的水准不是太差,就能够得到通过。

    若非如此,贾森的录制进度还会更慢。

    “但是,你还是比我和胖子的进度慢!”

    在罗杰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安妮立刻开始对罗杰进行嘲讽:“别挣扎了,你就是个拖后腿的家伙!”

    罗杰很是不忿地反驳道:“那明明是因为我要做两个人的工作,既要录人声又要录贝斯,当然比你们慢!”

    其实这也是事实。

    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慢,才是正常的。

    不过安妮可不会跟罗杰讲道理,只是朝罗杰扮了个鬼脸,压根不接这个话茬。

    “好了,你们消停一下。”

    胖子有些头痛地打断了“小两口”的吵闹,说道:“我们现在在谈正事,你们能不能稍微认真一点。”

    “好吧,我道歉。”

    罗杰耸了耸肩,没有再继续和安妮斗嘴,转头看向坐在另一旁的西奥多,问道:“你能不能再具体说明一下情况?”

    西奥多,就是乐队在公司的“代理人”。

    在乐队忙于录制专辑,或者其它项目的时候,西奥多就会替乐队盯着公司内的方方面面,并定期向乐队汇报。

    若是出现了什么西奥多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偶尔也会将“定期”改为“即时”。

    比如说现在,就是西奥多认为有必要让乐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所以打断了《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的制作,召开了这次“内部会议”。

    “事情和卢卡的扩张计划,以及环球音乐集团都有点关系。”

    西奥多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卢卡计划从环球挖角总数大约在六万的员工,从制作到宣传再到发行,各个环节都包含在内。根据卢卡所说,他已经试探过环球高层的态度,对方同意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接受我们的要求。”

    “从环球挖人?”

    罗杰楞了一下,和胖子面面相觑。

    不久之前,两人还在担心,卢西恩-格兰奇的扩张计划,会和公司“名义上合并、实质上是吞并”环球音乐集团的计划构成冲突。

    却没想到,一转头,卢西恩-格兰奇就抛出了这样一份计划出来,而且还得到了环球高层的同意,或者说默许。

    这让罗杰感到十分的意外,不过仔细一想,这还真的是卢西恩-格兰奇所能干的出来的事。

    这位六旬老人,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像他的年龄,经常会做出出人意料之举。

    当然,只是看上去出人意料,但实际上,在每一次执行之前,公司内都会进行非常详尽的调查、讨论,以确保这些看似“异想天开”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就好像这一次的这个计划,看上去确实是很异想天开。

    但实际上,从环球音乐集团挖人,不但可以解决【量子音乐】目前人手严重短缺的局面,同时也不会影响未来环球“融入”【量子音乐】。

    甚至于,如果道格-莫里斯那边也有什么针对性的动作,还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加速推动两家公司的合并。

    或者确切地说,是加快让维旺迪对环球“失去信心”的速度。

    对视了片刻,还是罗杰率先开口,问道:“卢卡有做过详细的计划书吗?”

    “呃……”

    西奥多语塞了片刻,说道:“这个还没有,这项计划只是刚刚提出来,目前还停留在讨论阶段。我认为这件事比较重要,所以……”

    “你做的没错。”

    罗杰点了点头,抢在西奥多打算道歉之前,肯定了对方的做法。

    虽然一时半会还无法判断出卢西恩-格兰奇的这个“想法”,对公司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但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总归是没有任何坏处的。

    虽然说,即便西奥多不来汇报,在每个月的例行报告中,这么重要的事肯定也会出现。

    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能够早一天知道,总是好的。

    虽然说罗杰还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卢西恩-格兰奇这个看上去有些异想天开的计划,但对于西奥多的行为,却是给予了肯定。

    想了一会,罗杰仍然没有任何的头绪,不由得看向几位搭档,问道:“你们怎么看?”

    “没有看法。”

    胖子很干脆地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知道的情况太少了,盲目猜测,除了给我们增加烦恼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虽然说,罗杰几人对卢西恩-格兰奇的“业务能力”都非常的信任,但这么大的事,却也不敢完全地不闻不问。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罗杰,还是胖子,都无法分析出卢西恩-格兰奇这个看上去十分“异想天开”的计划,到底是否可行。

    如果可行的话,又是否会产生其它的负面影响?

    从环球音乐集团大规模地挖角,所涉及到的不仅仅只是“挖角”这件事本身,还可能会对其它一系列东西造成影响。

    而涉及到的面太广,想要做出一个比较可靠的分析来,就需要很多的“信息支持”。

    “纠结那么多干嘛?”

    安妮忽然插话道:“既然卢卡提出来这个计划,肯定有充分的考虑,有什么疑问,直接去问他不就好了吗?干嘛在这里猜来猜去的?”

    “……”

    罗杰和胖子又一次面面相觑,两人都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傻x。

    想不通就直接问,这么简单的道理,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

    气氛忽然陷入了某种诡异而尴尬的安静之中。

    安静了片刻之后,罗杰站起身,开口道:“你们继续录歌,西奥多,你跟我去一趟公司,我得和卢卡谈谈。”

    ……

    或许是因为正在上班时间的缘故,很幸运地没有遇到堵车。

    半个多小时后,罗杰和西奥多来到【量子娱乐】的总部。

    站在大楼下,罗杰抬头望着这座办公楼,忽然开口,也不知道是在和西奥多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量子娱乐】该换一个总部了。”

    这栋有些老旧的办公楼,显然是有些配不上【量子娱乐】的发展。

    更不要说,就是这栋至少有五十年历史的“老房子”,【量子娱乐】还仅仅只是租下了其中十层,剩下的都属于其它公司。

    在罗杰的心里,【量子娱乐】应该有一栋豪华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办公大楼。

    就像是“死星大厦”那样。

    并没有在门口停留太久,罗杰稍稍感慨了几秒钟,就和西奥多一起走进办公楼,乘坐电梯来到顶层。

    这一层,是【量子娱乐】内,所有真正算得上“大人物”的人们,各自的私人办公室的所在。

    一整层的空间里,仅仅只有十间办公室、三间会客室和两间会议室。

    而在同样属于【量子娱乐】、总建筑面积也完全一样的第十八层,则容纳着超过两百名员工的工位。

    权利、地位所带来的待遇差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量子娱乐】的ceo,偶尔也会兼任董事会主席的卢西恩-格兰奇,理所当然地在这一层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事实上,说是办公室,其实和一栋“带有办公功能的豪华公寓”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对于卢西恩-格兰奇这样履历出色,又从来没有过任何污点的顶尖职业经理人来说,无论走到哪里,都毫无疑问能够拿到这种程度的待遇。

    对于能够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并且无可替代的人,在物质方面给予更多,绝对不会是一件亏本的买卖。

    罗杰也从来不在乎给手下的核心员工,或者核心团队付出高额的薪酬和待遇。

    想要让狼变得凶狠残暴,首先得要让狼吃饱,无论走到哪里,这都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

    在前来公司的路上,罗杰已经和卢西恩-格兰奇通过电话,确认过对方下午有充裕的时间和自己讨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

    敲开门,卢西恩-格兰奇果然已经是在办公室里等着了。

    “咖啡?我记得你喜欢黑咖啡,什么都不加的那种。”

    卢西恩-格兰奇向罗杰征求了一下意见。

    “黑咖啡。”

    罗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旁边的西奥多。

    西奥多连忙说道:“我就不必了,只是过来打个招呼,马上就要走。如果我记得没错,签约在我公司的【简单计划】乐队今天会来总部这边的宣传部门研究他们巡演项目的宣传计划,我打算过去看看。”

    “也好。”

    罗杰并未挽留,事实上,即便西奥多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

    闲聊了片刻,直到助理端来咖啡,西奥多也告辞离开之后,罗杰才摆出了认真的表情,看向卢西恩-格兰奇,问道:“卢卡,你那个计划,究竟是怎么想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224/ 第一时间欣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作者:黑色贝斯所写的《摇滚教父》为转载作品,摇滚教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摇滚教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摇滚教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摇滚教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摇滚教父介绍:
一句话简介:摇滚教父的传奇之路。关键词:重生、摇滚、乐队、贝斯主唱书友群:825944900tips:本文涉嫌为贝斯手洗白。tips2:音乐专业的大神请忽略部分不影响剧情的bug摇滚教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摇滚教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摇滚教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