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超级汉朝TXT下载超级汉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汉朝全文阅读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     超级汉朝txt下载     超级汉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71章 江左进献西都赋

    领英在荆州江陵城逗留数日,闻知伪燕降将寇遁自归顺之后,在江夏领军,甚为尽力,遂召其前来江陵相见。

    寇遁因为是伪燕降将,建夏登基恢复大汉之后,并未对寇遁加以升迁封赏。寇遁是个粗人,甚有勇武,然性情简单。以为自身为降将,不便请升迁,于是仍为江夏郡军曹,领数千兵而已。

    寇遁在江夏闻知领英又来荆州,其部下道:“潜龙军师已经进位为丞相,将军乃潜龙丞相所收降,今丞相巡视荆州,将军可前往见之,必有升迁封赏也。”

    寇遁闻知心中甚喜,然而畏惧领英,不敢前往荆州见之,遂对部下道:“吾本降将,不可前往邀功。且安分本职,丞相必然不忘之也。”

    数日,忽然丞相传令召见,寇遁大喜,对部下道:“吾就知丞相不曾忘记吾也。”遂欢天喜地,前往江陵拜见丞相。

    领英闻寇遁来,命其入治所相见,寇遁身披铠甲,穿戴齐整,拜见领英,高声道:“末将寇遁前来参拜丞相!丞相万岁!丞相今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令末将不胜惶恐。”遂行三拜大礼。

    领英见之,遂呵斥制之道:“谁教你此番说辞!欲要陷吾专权之罪耶?你见陛下可以如此。如再僭越胡言,吾必然治罪。”

    众皆笑之,寇遁遂遵命起身,不再高声颂德。领英见寇遁穿戴全身铠甲,对其道:“寇将军今日来见吾,又不是上阵杀敌,何用全身甲胄乎?”

    寇遁回道:“末将乃武人,以军命为本职。今来见丞相,岂能不以本职示人乎?”

    领英闻言对左浚等众人笑道:“寇将军虽为武人,然心无城府,直率坦白,吾甚嘉之。”

    众人皆笑。领英遂问寇遁道:“吾闻你本为伪燕猛将,曾统帅数万燕军。今番归顺汉朝,只在江夏领数千军,心中可不平否?”

    寇遁答道:“末将敬畏丞相天威,才率诚归顺,败军降将,能图存便是万幸,岂敢心中有不平乎?”

    领英闻言又对众人笑道:“寇将军可谓有自知之明,为人若此,岂能居人之下乎?”

    便对寇遁道:“陛下建立大汉,群臣皆有升迁封赏。今你虽然为降将,然在江夏领军甚为用命。今荆州还却一将军,吾便令你领此任。”

    于是便拔寇遁为荆州将军,加四品奋武将军,具表奏知华武帝。寇遁擢升,统领荆州江陵、江夏等军人马万人,荆州文武见之,皆称羡不已,寇遁领命谢恩而去。领英提拔重用伪燕降将者,乃欲收纳伪燕降将众心也。

    领英巡视荆州完毕,于是嘱咐左浚等好生治理荆州。便又带随身护卫,乘船顺江东下,再入建邺,巡视扬州。

    扬州刺史车安闻知丞相到来,便率扬州文武,在建邺江边码头迎候。又遣水师将军孙晋,率数百军前往相迎之,极为隆重。

    孙晋船队在江中遇见领英船队,遂排列江中,令军士击鼓鸣锣相迎。齐声大喊:扬州水师将军孙晋等奉大司马扬州刺史之命,前来迎迓拜见丞相!

    领英登船视之,道:“此便是

    大司马所遣迎候之军。”命随船军士还礼道:将军辛苦,将士辛劳,且请调转船头,同入建邺,不必多礼。

    两支船队相近,孙晋在船头对领英拱手为礼道:“甲胄在身,不便为礼,请丞相赎罪。末将愿为丞相前导,请丞相入建邺。车刺史已经率扬州文武在建邺江边码头等候丞相多时。”

    领英遂在船头对孙晋道:“且烦劳孙将军带路。”于是孙晋亲自在头船为向导,令数百军护卫领英船队而行,又鸣锣击鼓,吹响军中号角,阵势惊动沿江两岸,扬州建邺人民皆驻足江边观之,遥指江中船只,互相谈论道:“此乃潜龙军师,今大汉丞相也。”赞叹不已。

    领英并不作阻止,也不遣人先至建邺传谕车安勿要以此隆重礼节相迎。左右不解,遂问领英道:“丞相至荆州巡视,不许荆州官员隆重相迎。今至扬州,扬州刺史如此隆重礼节相迎丞相,丞相不欲阻止,在下等实在不知丞相之意。”

    领英闻言而笑道:“荆州者,吾曾在此督治数年,荆州官员多为吾昔日部下,若以隆重礼节相迎,是显吾私于天下也。扬州车氏坐镇江东已经数十年,率众归顺陛下,陛下并不费一兵一卒,扬州相助陛下多矣。今番陛下平定四海,扬州以隆重礼节相迎大汉丞相,正是尊奉陛下也。吾岂能阻止乎?”左右闻言乃心服。

    不多时,船队已经至建邺码头,孙晋请领英登岸,领英下船登岸,扬州刺史车安率江东文武皆以跪拜大礼相迎之,领英受之。遂上前扶起车安道:“车刺史已经进位大司马,官阶与吾一般亦。吾所以受扬州大礼者,乃是代汉朝而受也。吾虽为丞相,然年宦资历与诸公相比,多有不及。不周之处,还望相涵。”

    车安道:“丞相辅佐陛下重建大汉,功过伊、吕,下官等以礼相尊奉丞相,正是理所当然也。何言以年宦资历相计较呢?”于是便请领英登车入建邺城。

    领英视之,见车为驷马大车,极为华丽精致。车安见领英犹豫,于是上前奏道:“昔日萧何在长安为高祖建宫殿,极尽壮丽豪华,高祖不喜,萧何曰君王当以壮丽巍峨以示天下。今丞相为大汉百官之首,前来巡视扬州,无华丽不显大汉丞相尊贵也。此皆汉朝旧制,丞相可乘此车。此乃江东八十一县官民尊奉丞相之心意,还请丞相受之。”

    领英闻言,遂对车安等众人道:“既然车刺史以此言解说,吾岂能拂诸公之意呢?扬州尊奉大汉丞相,便是尊奉天子也,吾今且僭越暂代之。”于是向长安方向而拜,三拜之后,才登车。以示自己不敢自专,不得已而代汉朝受此礼仪也。

    领英乘坐驷马豪华大车入建邺,车安等相随而行,建邺百姓闻知,皆前来观看。领英命不必警跸,军士只好遵令护卫而行。领英此是第二次入扬州建邺,扬州人民见之,皆大为惊奇赞叹,纷纷议论道:“潜龙真乃王佐之才,当世英豪也。”

    领英入扬州治所,车安等相陪,领英道:“吾今前来巡视东南,一者,为筹建海师,相制伪燕公孙霸。二者,查看东南诸地治理情形。车刺史经营扬州多

    年,相助陛下大事多矣。今陛下还欲用兵以定辽东。中原方渐恢复,民力有限,若平定辽东,需得海师数万人,还需得车刺史扬州赋税相助陛下用兵。”

    车安道:“陛下已经光复汉朝,扬州又归大汉,自当为大汉尽力也。”于是便将扬州册籍户口文书等令人送至,请领英查看。

    领英查看完毕,对车安道:“使君治理扬州,经济富庶,人民殷实。天下十三州,未有能超过扬州者也。”

    车安道:“扬州治理之功,要归于刘渊鱼。此皆按照刘渊鱼策略法度施行,所以能如此。”

    领英闻言遂叹道:“刘渊鱼国之大器,拨乱安正之才。陛下不可一日无扬州,国家不可一日无渊鱼,诚所谓也。”

    领英又对车安道:“陛下起自西城之时,势力微弱,仅有两郡之地,旋即西取益州,继而据益州以水师取下荆州。使君率扬州以归陛下,使陛下可有与北方伪燕相抗之资。使君之功,可谓大矣。今陛下仍以使君领扬州,加大司马,唯恐亏待使君。望使君体恤陛下之意,镇守江左,为中兴大汉而献力也,陛下必然感念使君。”

    车安闻言遂向西北而拜道:“臣以微功领受大司马,已经惶恐不安矣。岂敢不竭心尽力,以为陛下相治东南乎?”

    又对领英道:“下官久愿入朝觐见陛下,然一时未得其便,陛下又无召见。望丞相回朝之日,请于陛下之前言之。今陛下与吾春秋已经鼎盛,唯恐落下毕生之遗憾耳。”

    领英应允。于是便信任车安,令其自主治理扬州,扬州文武官员人事,也一便由车安任用,朝廷不加干预也。

    于是车安在建邺城中设宴,款待领英。席间谈笑甚欢,座中有扬州名士,献诗章歌颂汉朝之德。又有一人献丞相汉赋一篇,领英观之,乃后汉人张衡所作《西都赋》也。其赋略曰:

    汉氏初都,在渭之,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娄敬委辂,斡非其议,天启其心,人之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宜其可定以为天邑。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榆?天命不滔,畴敢以渝!

    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耽乐是从,何虑何思?多历年所,二百余期。徒以地沃野丰,百物殷阜;岩险周固,衿带易守。得之者强,据之者久。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故奢泰肆情,馨烈弥茂。鄙生生乎三百之外,传闻于未闻之者,曾仿佛其若梦,未一隅之能睹。此何与于殷人之屡迁,前八而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盘庚作诰,帅人以苦。方今圣上,同天号于帝皇,掩四海而为家。富有之业,莫我大也。徒恨不能以靡丽为国华,独俭啬以龌龊。忘《蟋蟀》之谓何?岂欲之而不能,将能之而不欲欤?蒙窃惑焉,愿闻所以辩之之说也。

第272章 巡视九州安天下

    领英阅扬州士人所献后汉张衡所著《西都赋》,赋中所言,乃颂长安之盛也。领英知其意,便道:“汉朝以诗书礼仪治国,所以传世久远。今大汉重建,九州又归一,欲成两汉之盛,正所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吾此番回朝,必然奏鸣陛下,当再显汉朝文章光辉灿烂也。”

    于是座中扬州士子皆叩拜相谢,领英一一抚慰。众士子退而欢喜道:“陛下定国,丞相当朝,文章之事,有望复兴矣。吾辈之愿,将以实现矣。”

    原来江南富庶,颇得文采风流。末帝之时,天下文风不振,而南方扬州、益州、荆州等地文风兴盛不衰,名士辈出,其中又以扬州文风极盛。上至州牧刺史,下至布衣百姓,皆歌诵诗书成风。

    领英在建邺停驻七日,巡视扬州已毕。遂对车安道:“征南大将军诸葛笑峰正于东海上筹建海师,吾已至扬州,便可前往海上一观也。”于是告别车安,率护卫前往长江口而来。车安欲要命孙晋率军相护送,领英辞谢,命不可劳军费力。只带护卫五十余军,船三艘至长江口海上。

    领英至长江口海上诸葛笑峰海师营中,诸将齐来参拜,领英道:“不必多礼,吾此行日程紧蹙,且先观海师情形如何。”于是不登岸,就上诸葛笑峰海师帅船,观海师诸营人马。

    汉军见丞相亲自前来巡视检阅,皆高呼万岁,领英代华武帝谢过。船行海上,茫茫海洋,浩瀚无边,波翻浪涌,领英观看良久,心中惊异。谓诸葛笑峰道:“海上情形,果然与江河大不相同。如伪燕治海师,从海上来袭击骚扰大汉沿海边境,如无海师相制,其若逃往大海,诚难追袭矣。”

    诸葛笑峰道:“海洋虽然浩瀚,然亦有水路方位可循之。丞相放心,大汉海师半年可成,唯今便只差海上战船也。”

    领英道:“有诸葛将军在此练兵,吾心便安。”于是又乘船登岸,诸葛笑峰将海师大营设置岸边,晚间皆登岸,日间在海上练兵。时张宠、王节二将初此至海上,不服海边水土,训练数日,皆得眩晕呕吐之疾,内地水师士卒亦得此疾,领英心下担忧,问诸葛笑峰道:“海浪波涛起伏,其水为腥咸,吾江河水师可适应否?”

    诸葛笑峰答道:“张、王二位将军,不曾出海,所以如此。不过无妨,此一时不适之疾,只需月余便可自动恢复。吾军中亦有解药,若服之,便可医眩晕之病。”领英方才放心,又传命加紧赶造海上战船。

    领英在长江口海师营中停留三日,一一视察完毕,见诸葛笑峰训练有法,甚合其意,遂放心,对诸葛笑峰道:“国家组建海师,皆倚仗将军,望将军勿负陛下相托之意。”

    又命张宠、王节二将道:“诸葛大将军天下水师奇才,你二人不可不尊奉其命,虚心学之。”二人领命,便又拜诸葛笑峰为师,诸葛笑峰欣然接受。领英遂辞诸葛

    笑峰,又舍舟登陆,自广陵郡前往徐州而来。

    徐州牧伍玄闻知丞相前来巡视,不敢怠慢,遂率徐州刺史部文武官吏数十人迎接于下邳城外。卫将军武兼文奉命领徐州军务,亦驻扎下邳,也率军前来相迎。

    领英入徐州下邳,伍玄等亦以跪拜大礼相迎接,领英命不必多礼。伍玄率帐下文武对领英奏道:“丞相代陛下巡视徐州,即陛下亲临也,徐州上下岂能不遵之?以大礼尊奉丞相者,乃尊汉朝也。”领英方才受之,遂一起入下邳城。

    至城中府衙坐定,伍玄请领英先歇马,准备设宴款待。领英道:“吾初次至徐州,行程紧蹙,且先惯例查看册籍。”伍玄与徐州官员将徐州册籍文书等上呈,领英一一观看阅览。徐州牧伍玄、徐州长史虞良等在旁侍立述职。

    领英见伍玄与虞良二人一直站立,遂命二人坐下说话,二人不敢,伍玄对领英道:“玄蒙陛下之恩德,得以重新领受徐州牧,感恩不尽,今丞相到此,亦是陛下亲临徐州也,下官等不敢不以示尊奉之。”

    时徐州自伍玄麾下文武皆未有见过领英,平素闻知领英威名扬于四海,今一见之,领英年纪不及四旬,身材不及七尺,皆大为诧异,互相议论道:“潜龙真不可貌相也。”其麾下将军云迎、章猛、韩宁等将,皆受封汉朝将军,各领徐州各郡县军务。章猛乃原徐州大将章雕之子,韩宁为韩冲之子。

    领英将徐州民政之事一一查看完毕,天色已晚。伍玄遂大设宴席相请领英,席间并以歌舞助兴,领英见之不悦,虞良察言观色,遂对伍玄道:“丞相不喜奢靡,且撤去歌舞。”伍玄便命撤下歌舞,领英脸色转和。遂对伍玄道:“令祖汉朝大臣,在乱世之中,为汉朝守徐州,又为中原诸侯纵长,称上将军九州伯,相抗伪燕,甚有功勋。今使君年正韶华,当可继令祖之志,以相治徐州也。”

    伍玄道:“在下年幼历浅,难于祖上相比。今唯有兢兢业业,不懈怠也。”饮酒至夜,遂散。伍玄请领英入住徐州牧府第,领英道:“就馆驿公厩可也。”伍玄只好从之,命人打扫馆驿,拔五十军士在馆驿护卫。

    伍玄安排领英安歇毕,便亲自带护卫在馆驿外伺奉。次日,领英得知,便对伍玄道:“吾虽然为丞相,然使君亦是一州之长。岂可以州牧为丞相值守乎?使君之意,吾以领之,然汉朝礼制法度,勿要因吾而乱之也,否则,天下闻之,还以为吾擅作威也,后断然勿要再如此。”

    伍玄遵命,对虞良道:“丞相昨晚席间对吾所言,长史以为是何意也?”

    虞良道:“以老臣心中度之,丞相言及前主公之事,乃望使君能继之耳。使君得以重新领徐州,乃陛下为收取徐州人心也。丞相此言,还是寄望使君能治好徐州。”

    伍玄闻言便对领英愈加恭敬,事事皆小心在意,不敢怠慢。

    领英又查看徐州军事,自伪燕北撤之后,伍玄又领徐州牧,其麾下将军以云迎为首,徐州多有伪燕降军,华武帝与领英为稳固徐州,特令卫将军武兼文前往徐州领其军事,自云迎之下,皆受武兼文节制。领英又将徐州各郡军事从新再做安排调整,降将关阳、洪镇等,皆一一召见,嘱咐其好生效力汉朝,勿生二心。领英又召见武兼文,秘密嘱咐道:“吾观徐州多有燕军旧部,且公孙霸细作在徐州甚多。如遇紧急之时,吾恐伍使君难以弹压。如无事便罢,如有人作乱,将军便可用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也。”武兼文领命。

    领英在徐州巡视完毕,遂又前往豫州,伍玄亲自相送下邳城外三十里方回。领英至安城,豫州牧车靖率豫州官员出城以礼相迎之。

    领英下马,扶起车靖道:“使君扬州名将,江东名士,今日一观之,果然文武兼备,风采卓然,令图钦羡无比。使君请起,不必繁文缛节。”

    车靖亦是初次见到领英,亦心中惊讶。与领英相谈投机,车靖便问道:“丞相英名传扬海内,如洪雷灌耳。当世俊杰非丞相莫属也。下官且斗胆相问,丞相今年年庚几何?”

    领英知其意,便笑而答道:“诸君皆惊异于吾外貌年庚,吾不过倚仗陛下洪福,微有勋劳。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吾力不胜一鸡,身高不过七尺。自西城追随陛下,今已经十二年矣。今时年38岁。”

    车靖等闻知,惊异道:“自三代以降,两汉以来,如丞相者,屈指可数也。丞相时年不及四旬便登相位,统领天下,虽管仲乐毅、萧相武侯等先贤,也不能过也。”

    领英谢道:“承蒙诸君厚爱,图不过西城一村夫。得遇明主,顺应天时,方可以如此。如相比前朝管萧武侯者,图万万不能及也。”

    于是便入安城,查看册籍户口,军务等事,例行公务完毕,在安城逗留五日,与车靖等相谈甚欢,自此领英与车靖便有私交。

    领英辞别车靖,再至兖州昌邑,兖州刺史刘虚迎入昌邑城府衙,例行公事完毕。领英对刘虚道:“刘使君才兼文武,善能领军。以使君之才,可当陛下方面大将。今海内初定,陛下息军掩武,用使君治理兖州。使君对汉之功,不可谓不大。今领兖州,虽然为地方重职,然吾以为使君意将不满于此。”

    刘虚谦逊答道:“陛下以臣领兖州,职高任重,臣安敢有所不满乎?”

    领英遂密谓刘虚道:“使君乃大汉支脉,与天子同姓。又兼具文韬武略,陛下今番以兖州相历练使君,还将对使君有所大用也,使君不可不用心效命。”

    刘虚感泣道:“臣当尽驽钝之才,誓死已报陛下。”

    领英遂大笑而起,对刘虚道:“兖州有刘昆仑在此,吾心无忧也。”遂又离开昌邑前至青州巡视。

第273章 领英幽州遇刺客

    第273章  北巡幽州遇刺客

    领英又至青州,入临淄,与青州刺史赵山相见。二人本为同僚,共事多年,私交甚厚。赵山为人谦逊质朴,领英甚为敬重。赵山年宦长于领英十余岁,然见领英国士无双之才,亦相推重之,自身甘为陪衬。

    领英例行公务完毕,对赵山道:“云峰贤德,又长期辅佐陛下。陛下定天下,封赏群臣,云峰当位进三公。然云峰谦逊辞让只领青州。大汉有云峰如此良臣,诚为社稷福也。”

    赵山道:“山虽然略有微劳,然自知自身之才,为一州一郡刺史郡守还稍可,如位列三公,山不堪相任矣。且朝廷自有丞相与兼武在,何缺一山乎?”

    二人相谈多时,领英见赵山治理青州,不过一年就颇有政绩。青州境内盗贼绝迹,流民已无,境内民风淳朴、道不拾遗。领英见此,遂叹道:“赵云峰果然治世之贤臣也!青州有赵云峰治理,陛下又有何忧虑呢?”

    领英视察青州完毕,再入冀州,冀州牧刘政率众相迎接。

    刘政乃太子也,华武帝建国,令太子在冀州历练。刘政小领英七八岁,自西城时候以领英为师,后入汉中,先娶汉中太守李昂女,后又娶车安之女车嫣,以车安之女车嫣为太子正宫。华武帝出兵伐燕,遂以刘政入益州都督州事。刘政字治夏,性仁慈,宽以待人,好文治,多结交名士,不喜兵戈之事。

    刘治夏领冀州牧,在冀州一年,掩兵息武,令冀州军士屯田,自与冀州官员大力相治民政,一年之间,便初见成效。冀州人民安定,百姓便无饥寒之苦,郊外牛羊成群,田连阡陌。

    领英沿途见之,心下大悦,暗自道:“太子已经得治民之精要矣。若其能兼具武略,日后之功,当与陛下相比肩也。”

    刘政以礼恭候丞相,领英还礼道:“吾虽然为丞相,然殿下乃储君也,不可因此乱国法。”遂命刘政无需跪拜,刘政道:“丞相昔日曾为吾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容受一拜,以为尊师之礼。”领英方才受了刘政一拜。

    领英见刘政治理冀州有方,冀州各郡官员并皆用命。领英一一嘉赏之,在冀州停留三日,视察完毕。便前往幽州巡视。

    昌武二年冬十一月,领英从冀州到达幽州蓟城。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王腾率众出迎,领英下马,纵横率幽州众官员下拜相迎。领英急忙扶起,对纵横道:

    “大将军位列三公,非同他州州牧刺史,若论官阶,与吾一般耳。大将军海内名将,如此恐折煞图矣。”

    纵横称谢,遂迎领英入蓟城,置酒相待。领英并不问幽州民政之事,对纵横道:“幽州乃大汉北方军事重地,甲兵甚众。陛下以为阻抗伪燕公孙霸者,非威名海内之大将不可也。幽州有将军领兵驻守,陛下当无忧也。”

    纵横道:“腾出身行伍,不通治民之事,所长者唯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之事。唯有以此相报陛下也。”

    领英遂道:“将军威名,足以令伪燕三军忌惮。吾九月自长安出发,巡视各州,至今已经为时三月。今至幽州正是前来与将军相商征伐伪燕大事,以收取辽东也。”

    纵横道:“丞相方略如何?”

    领英道:“将军前番数次请战,吾与刘渊鱼皆认为此时不可,故让将军退兵驻守,将辽西让于伪燕。朝廷之意,乃在于明岁开春之时在相机用兵也,将军也可预作准备。”

    纵横闻言奋然道:“公孙霸在辽东虽然有精兵十万,然幽州亦有十万王师。吾可以与其相持之。只是公孙霸用东瀛扶桑人治海师,吾能制其陆上军马,而不能制其海上水师,不过吾料丞相必有对应之策。若来年春出兵征伐辽东,吾亦认为也合战机。”

    领英道:“吾已经接得将军奏闻,伪燕欲要倚仗海师割据辽东,然大汉十三州幅员辽阔,为辽东数十倍。朝廷已经命征南大将军诸葛笑峰在长江口训练海师,吾巡视扬州之时,已经前往观之。诸葛笑峰言半年便可将海师成,今已经十一月,待来年春时,吾军海师已成,则无惧燕军海师矣。”

    纵横闻言遂道:“有诸葛将军训练海师,便不惧燕军也。”遂将其在幽州各地军事部署情况等,皆奏闻领英。

    领英见纵横幽州军事部署甚得军法,称赞纵横道:“将军不愧海内最负盛名之名将!”便与纵横一道,驰往右北平军中,慰劳前线将士。领英驻马右北平军前高坡之上,遥望辽西之地,叹道:“大汉疆土虽然广袤,然寸土不可弃也。”

    领英一一视察右北平各据点要塞,又闻知燕军在辽西郡部署重兵,据险防守。领英看地形图本,对纵横道:“若燕军从辽西攻我,恐我军不利也。右北平前线还需得增兵防守,以免开战之时,为燕军所乘也。”

    纵横道:“吾亦顾虑及此,所以将六万精兵屯驻右北

    平境上。然其他各处还需要兵马相守,一时不能再抽调也。”

    领英遂道:“吾再令并州、冀州兵马相助将军防守幽州。所有军资辎重等,皆由他州供应。将军先厚养军士,以备来年之用。”

    纵横领命。领英巡视幽州军事完毕,便从右北平回至蓟城,时已近隆冬腊月,北方天降大雪,道路阻隔。领英道:“吾本欲还巡视并州,从秦直道回长安。然此时隆冬时节,道路不便。封将军既然已经平定北胡,并州亦无大碍。吾需得在年终之前赶回长安。今且先回。”领英便辞别纵横,引五十护卫望冀州而来,纵横送至幽州境上。领英行了半日,途中忽然前面引路执旗军士手中旗杆无故折断,领英见之心中蓦然惊动,遂占卜一挂,得大凶之兆,领英大惊,遂再用奇门遁甲推演之,已经得趋吉避凶之策。

    领英遂命护卫不可走关隘,言关隘必有凶险。向导道:“此去冀州,必走三山关,如不走三山关,需得绕道百里。”

    领英寻思幽州、冀州原为公孙霸所占据数十年之地,其中鱼龙混杂,必然有伪燕刺客细作之流,今不可不防。”于是令一护卫,回幽州传命于纵横,言三山关恐有伪燕细作刺客,请其派骑兵百人前往除之。领英与五十骑遂绕道不走三山关。

    却说辽东多有伪燕细作,闻知领英至幽州,细作首领朱变便与众细作密谋道:“潜龙乃汉中伪王所倚仗之臣,今来幽州,我等可刺杀之,必然是大功一件。”其他细作道:“潜龙非常人也,焉能行刺得手?”

    朱变道:“如在他处,潜龙难以行刺。然此时潜龙从右北平回幽州蓟城,其必然不将久在蓟城,不日将回中原。此事隆冬,天又降大雪,吾计可行也。若刺杀潜龙,陛下必然有千金之赏。”众细作大喜,便问道:“首领有何计?可以刺杀潜龙?”

    首领道:“潜龙所带护卫不过五十人,可乘大雪之时,吾闻知从幽州至冀州,必然过三山关,此处道路甚狭。吾令人在此预先设置陷坑,以大雪掩盖。吾再幽州亦有数十人,皆精悍之士。可再两旁埋伏二十人,乘其跌于陷坑之中,一齐以箭射之,便可除潜龙也。除掉潜龙之后,我等立即潜逃,待彼军发觉之时,我等已经逃走矣。”

    众细作大喜,道:“此真妙计!即便不成,我等也能脱身。”于是便一齐准备,趁雪夜潜行至三山关埋伏。

第274章 雪夜方城诛擒贼

    纵横闻知领英派人前来,说三山关恐有伪燕细作,纵横惊道:“吾一时失却计较,幽燕多有伪燕细作刺客,今趁大雪封路时节,如在三山关埋伏,恐不利于丞相。”于是便传命,令麾下亲兵护卫校尉令狐申率二百精骑前往三山关,护送丞相至冀州。令狐申领命,便领二百骑速至三山关而来。

    却说伪燕细作朱变,已经在三山关险要处道路上设置陷坑,然后纠集其党羽二三十人,准备弓箭矢石,探知得领英一行将至三山关,便在险要处埋伏,欲要行刺。

    时天大雪,道路行人断绝,领英进至三山关五十里处,已经预测前方恐有凶险,遂不走三山关,绕路而行方城。

    朱变等人尚不知,以为此时大雪封路,领英必然走三山关。遂埋伏等待,等至天将晚时分,大路上尚无一人一骑过,朱变心中狐疑,便令手下前去打探,不一时,来回报道,说前方约有二百余骑正望三山关而来。

    朱变闻报大惊道:“潜龙只有五十余骑,今番二百骑前来,恐是王腾兵马。吾计已近为潜龙所察觉也。”众细作便问如何应对,朱变道:“此时大雪封路,王腾兵马若到,我等皆难敌也,且先趁夜色潜逃至方城,方城中有吾下属接应。”

    于是便引三十人从三山关而走,令狐申引兵至三山关,天已黑定,令狐申令打起火把,查看两边山间险要处,见果然有人在此埋伏痕迹。众军欲要驰过三山关,令狐申急忙制止,道:“大雪封路,路上恐有陷坑,切不可再进。伪燕细作必然逃之不远,且望回再搜寻。”又一面派骑探知领英所在。

    领英绕道三山关,行至天晚,将至方城,便令护卫将官服仪仗等收起,扮作客商马队,入城歇宿,并不惊扰地方。

    却说朱变等细作二三十人,也正从三山关望方城而来,至夜半,进至方城歇宿。朱变在方城亦有党羽,夜里贿赂门吏,来接应朱变入城。并对朱变道:“晚间有一马队入城安歇。约有五十骑,属下观之甚为奇特,不似寻常马队也。”

    朱变闻言大惊道:“此正是潜龙。”便问其党羽道:“在何处安歇,戒备可曾严整?”

    方城细作道:“安歇于城南客栈,方城令尚不知也,不曾见戒备。”

    朱变大喜道:“吾在三山关埋伏半日欲要铲除潜龙,谁知其人不来,今却绕道安城,在此处遇见,此人合死,天助我也。”

    于是与众细作潜入城中,亲自前往城南客栈观之,查看领英歇马之处,见马皆栓在客栈外马厩中,数名客栈客夫正在喂马,客栈甚大,此时已经深夜,楼上灯火已经熄灭。

    朱变道:“潜龙一行五十骑,奔走一日,必然疲劳。再等二个时辰,趁其熟睡之时,我等放火烧毁客栈,然后夺其马而走,便可脱身也。”于是便吩咐手下欲做准备,朱变

    在方城中还有五六名余党,领命分头准备引火之物,朱变先命其余党羽歇息。

    令狐申派人探知领英,得知领英已经绕道至方城,令狐申遂领骑兵望方城而来,至夜半三更时分,到达方城。方城令闻知纵横麾下亲兵至,连忙从床上爬起,迎入城内。

    令狐申问方城令,说丞相已经入住方城,恐伪燕余党行刺。方城令闻言大惊,对令狐申说:“下官不知丞相亲自到蔽县,晚间听说有五十骑马队入城,恐正是丞相也。”于是便要派军护卫,令狐申道:“县令且休要大张旗鼓,恐惊动贼人。今且可守住四门,吾先率兵暗地前往护卫丞相。待天明之时,县令可派人在城中缉拿贼人,吾率兵助之。”

    原来令狐申是个细致之人,见领英入方城歇息,又见三山关的确有伪燕细作埋伏,今必然多半也潜逃至方城。伪燕细作出没幽州,幽州虽然以兵马严加防范,然甚是难以杜绝,纵横亦为此颇为头痛。令狐申怀疑方城有伪燕细作潜伏,便欲要趁此一网打尽。

    方城令遂秘密安排四门休要再放人进出。令狐申便将二百骑分散城中,自率五十人,行至城南客栈处,又要一家客栈住下,令十余名军士勿要歇息,严加防范盯梢。

    至四更时分,朱变唤醒手下细作,便纠集三十余人带了引火之物,趁夜潜行至城南客栈,然行踪已经为令狐申手下军士发现。秘报令狐申,令狐申遂令手下军士速起,埋伏客栈之中相待。

    至五更,果然见一群黑衣者人悄悄潜伏至客栈附近,每人皆手执引火之物。令狐申见之,遂命麾下五十人欲做伏击准备。朱变令二十余人前往客栈正准备放火之时,令狐申带军从客栈冲出,一齐攻击,城中其他骑兵也至,将朱变等三十余人围住剿杀,朱变见陷入重围,遂引燃硝石,胡乱放火乱烧一气,乘乱引十余人逃脱,余下二十余人,皆被令狐申军斩杀,只是不曾活捉一个细作。

    此时天色将明,已经惊动领英,领英遂起,问是何事。手下亲兵说有人欲要放火焚烧客栈,今已经被剿灭。领英笑道:“吾已经占卜得知,此番有惊无险也。吾不走三山关而入方城,正是为避伪燕刺客,今伪燕刺客也知吾在此乎?”遂下客栈,令狐申已经在外敬候,见领英出,跪奏道:“末将奉骠骑大将军之命,前来护卫丞相。伪燕余党欲前来行刺丞相,末将护卫不力,还请丞相恕罪。”

    领英遂命令狐申平身,道:“伪燕细作在幽州如此猖獗乎?骠骑大将军既然差你来,你必有准备。”

    令狐申遂奏道:“幽州本伪燕旧地,多有伪燕余党细作,一时不能禁绝。末将已经让方城令关闭四门,待天明时刻便可缉拿,方城中伪燕余党,可一网打尽也。”

    领英笑对令狐申道:“将军智勇双全。也罢,吾就在此坐观将军擒贼。”

    令狐申遂命手下五十骑护卫丞相,便又领百余骑,分至方城四门,相助方城令缉拿贼寇,方城令已经命衙役挨家挨户在城中搜查。

    朱变等人夜袭方城城南客栈未有得手,又被剿灭大半,心中大惧,遂与残众十余人商议道:“潜龙有所准备,今我等不可再方城逗留,速走为上策。”于是便要潜出城外,忽然又有细作来报,说方城令已经将四门封闭,挨家挨户搜查。

    朱变闻言大惊道:“若如此,难以出城矣。”

    众细作道:“可贿赂南门门吏出之!”

    朱变一时无有他法,遂带十余人从城南而来,到达城南,已经天明,见城南有军驻守,朱变命人前去打探情况,门吏已经认出朱变手下细作,遂指证之,于是方城令与令狐申手下军士将细作擒获。

    朱变见之不妙,遂又带残部潜逃,准备藏匿城中,然城内官军大索,无处藏身,行踪已经被令狐申所发觉,朱变引十余人逃至一房屋中躲藏,至日中时分,被令狐申发现,带兵四面围住。

    朱变见不可再藏匿,于是引手下十余人从屋内冲出,欲要拼死一战,然而难敌令狐申麾下铁骑,激战片刻,便被诛灭七人,生擒无人,朱变见之,便引刀自刎。

    令狐申审问伪燕擒获细作,得知其在方城中据点,以及朱变等人详细,便带兵前往捣毁之。方城令亦查得门吏收受贿赂、私放伪燕细作入城之事,大怒,遂将其执下,并伪燕细作一道,解来请领英发落。

    方城县令与令狐申将伪燕细作带至城南客栈,方城令向领英请罪,领英笑道:“吾命在天,刺客岂能相难之?县令不必自责,今既然已经剿灭,便可防范之。”对余下细作道:“如降,可免死。”于是余下细作皆降,领英命交与令狐申带回幽州,让纵横留下用之。城南门吏交予方城令处置,方城令欲要重罪治之,领英道:“门吏虽然失职,然今能够一网打尽伪燕细作者,也因其放之入城之故也,可减免其罪。”于是便将门吏罚作徭役一年。

    领英遂命人去三山关查看,果然见关前大路上有陷坑数个,绊马索数道,命军士填了陷坑,剪断了绊马索。大雪已停,领英便命五十余骑赶路,令狐申欲要护送,领英对其道:“贼人已除,此下冀州,道路平坦。吾五十骑护卫足矣,将军且请回幽州。”令狐申不敢,说纵横有令,一定要护送领英安全到达中原,领英大笑对令狐申道:“骠骑大将军虽有令,然吾此时也有令,你欲听谁乎?”令狐申不得已,只好听命,带人马回幽州。领英即从方城出发,与五十骑向冀州而驰。

    十二月中旬,领英回至长安。华武帝命百官出迎,领英遂入宫,参见华武帝。华武帝道:“丞相代朕巡视天下,甚为辛劳,今番回朝,必有所奏。”

第275章 辽东海师航夷州

    领英巡视完毕,回至长安,遂对华武帝奏道:“臣奉诏巡视荆、扬、豫、兖、青、冀、幽等州,历时三月。所到各州,皆尊奉陛下,各州牧刺史并皆用命治理百姓,州郡渐安,经济渐复。民政之事,陛下在长安可无忧也。唯有幽州兵甲重地,尚不太平,幽燕之地,匪盗未清,细作潜藏。臣与骠骑大将军亲至右北平郡境上巡看,见伪燕于境上屯集重兵,虎视眈眈于辽西。伪燕公孙霸虽然退居辽东一隅,然其侵犯中原之心未死,臣以为辽东不可招抚,伪燕不得不除也。”

    言罢,便将巡视各州事项具本上奏华武帝。

    华武帝览表毕,遂传示御史大夫刘察、尚书文雄等人阅看。华武帝道:“丞相巡视天下,见伪燕磨刀霍霍于辽西,幽州当有兵戈之事。卿等有何对策?”

    刘察奏道:“陛下已经定下来年征伐伪燕,今丞相已经巡视北边,果见伪燕如此,便可欲做征伐准备也。”

    华武帝道:“公孙霸一日不除,大汉无宁日耳。朕欲御驾亲征,卿等以为如何?”

    文雄遂奏道:“陛下万金之躯,且坐镇长安,不宜轻动。幽州道路遥远,天子不宜亲临危地。且幽州有骠骑大将军驻守,足可以为陛下据贼也。”

    华武帝道:“朕闻知公孙霸又连结东胡诸夷,得其所助,兵马甚强。骠骑大将军王腾以一州之力,恐尚不足以剿灭伪燕,还需得遣兵助之。”

    文雄遂奏道:“陛下可再遣以智谋之将,前往辽东相助骠骑大将军收复辽东。陛下只需坐镇长安,静候捷报可也。”

    华武帝道:“以卿之见,此番该遣谁为帅?”

    刘察与文雄皆奏道:“丞相深通兵法,善晓军机。且又能节制骠骑大将军,今征伐辽东,国家大事也。据丞相表章所看,陛下与伪燕还需得有一番大战。此战歼灭伪燕关键之役,需得位高权重之人前往辽东为陛下相战伪燕,尚可以收取辽东也。”

    建夏闻言甚喜,遂对领英道:“丞相为国事操劳,夙兴夜寐,终日不停。然国家有赖于丞相,还望丞相不辞辛劳,征伐伪燕之事,今番还需得丞相亲自临之。”

    领英跪奏道:“既然陛下意已决,臣不敢不领此命。”于是便领命,商议已定,约在来年春三月之时,军资辎重已经齐备,海师已经练成,便一鼓而下征伐辽东。

    却说伪燕龙骧将军云出日胜在辽东属国海上训练海师,已经大略完备。云出日胜上表给公孙霸,说海师已经训练完毕,可使用之。公孙霸见报大喜,见此时隆冬时节,海上结冰,遂命云出日胜且上岸休整。

    苏则对云出日胜道:“将军善领海师,吾熟悉海洋路线,今隆冬时节,不能用兵。吾闻知陛下在中原时候,有麾下将领乘海船从建安东渡夷州。此路线吾亦走过,今可趁西北风势,率海师航行夷州,以同夷州陛下旧将联络,如何?”

    云出日胜道:“但听仁兄之见可也。”

    于是云出日胜于苏则上书公孙霸,欲要同苏则领五千海师至夷州,与盖班、彭鹜等联络。公孙霸闻言大喜,便召二人到辽阳相商议此事。二人到辽阳,公孙霸道:“盖班、彭鹜等人,为扬州贼军所逼,率部退至海外夷州。海洋万里阻隔,不得相通消息

    。今陆路已经不通,唯有走海上可行。二卿皆熟悉海洋,便可替朕前往,如能联络盖班等众,便是大功一件。”于是便写下御笔诏书,赐盖班、彭鹜等人,准备交与云出日胜与苏则,命其前往招抚联络盖班等。

    归海卫遂问云出日胜、苏则道:“龙骧将军与苏副将此番远航益州,需得多少时日方可返回?大燕海师乃国家新建之军,主帅不可擅离岗位。远航夷州联络盖班等人,只需一使者足矣,何用五千海师?以吾之见,不如让苏副将前去,龙骧将军可仍旧在此领兵。”

    苏则奏道:“从辽东至夷州,以臣往日所计需时日,需得两月,然此时顺风,一月便可至,往返在三月之内。臣之所以让龙骧将军一道,盖因臣熟悉海洋路线,龙骧将军善于海战。今远航益州,行程万里,大洋之上,海盗出没。且臣闻知扬州诸葛岳已经在长江口治海师,臣至夷州,必经登莱、扬州等海面,如遇诸葛岳海师,有龙骧将军在,便可以相御敌也。且此行夷州,事情不可料,如夷州陛下旧将不奉诏命,扣留臣等,臣等此行若无精锐海师相助,恐不能完成使命。”

    归海卫奏道:“陛下治理海师,耗费钱财无数,夷州远在南海,距离辽东数万里之遥,今又不知盖班、彭鹜等具体详细,岂能轻易率海师前往之?如有不测,恐有去无回也。”

    原来归海卫对二人不放心,恐二人借此欺瞒公孙霸,带海师逃窜海外不归。所以反对二人远航夷州。

    公孙霸闻言沉吟,遂退入后堂,召见归海卫商议道:“盖班与彭鹜等人有数万军马,东渡夷州,割据海外,尚有实力。朕若得其相助,辽东便又赠一翼。朕见二人之言有理,卿为何以为不可?”

    归海卫奏道:“云出日胜乃东瀛倭人,苏则乃江洋大盗,二人远涉江湖,势穷来投。非为陛下可以完全信任者也。昔日始皇帝用徐福率船出海,耗资巨万,居然一去不复还。吴主孙权遣许宴、张弥率万人船队至辽东册封公孙渊为燕王,结果为公孙渊所卖。此二人欲要率五千海师出海,臣甚为之忧虑耳。”

    公孙霸心中沉吟,良久,才对归海卫道:“朕观此二人,定当能为朕效力。且远航夷州,联络盖班者,实为朕大事,不可废之。卿无需担忧,朕自有办法察验之。”于是便出殿中,唤二人至前,道:“朕本欲令二卿率海师前往夷州,然卿二人若趁此逃脱海外不归,岂不欺瞒朕乎?朕虽然不怀疑二卿,然大燕群臣未知二卿忠诚也。”言罢,以目示意二人。

    云出日胜遂解开袍服,袒胸露乳于朝堂之上,伏地对公孙霸奏道:“臣失国之人,得陛下知遇之恩,委以重任,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如陛下以为臣可,便可使臣前往。如不可,便勿要使臣前往。如陛下欲要使臣前往,而又怀疑,臣无以自明,唯有剖腹见胆以示忠诚也。”言罢,遂奏公孙霸道:“臣请借陛下武士手中宝刀一用。”

    燕朝群臣见之皆愕然,归海卫亦不再言语。公孙霸方未有答言,苏则遂也解开袍服,伏地对公孙霸道:“陛下如怀疑臣等,就请现在诛杀,臣虽死无恨也。”

    公孙霸见之,遂对群臣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既然重用二卿,必然不怀疑之。”遂让二人穿好袍服,命平身。厚加抚慰之,便

    命二人为正副使者,持公孙霸亲笔诏书,率领海师五千人,即刻前往夷州。

    二人领命,遂至辽东属国,选五千精锐海师,大小海上战船百余艘,辎重等备齐,将余下海师交与公孙武统领。二人便率海师出海,望夷州而来。所幸海上结冰甚薄,尚不阻航行。

    苏则出身海贼,颇有航海经验,茫茫大海,一望无垠,苏则白天看日头位置,夜间便观星斗以定航向,又持有司南,所以并不再海上迷路。

    苏则对云出日胜道:“海上航行,需得靠近海岸不远而行。如深入海洋腹地,水深潮猛,风大浪急,凶险颇多,如近岸航行,便可顺利多也。”云出日胜便从之,二人率领海师,顺海岸线而行,半月之间,便已经到达扬州长江口处海面。

    苏则道:“扬州长江口有诸葛岳海师驻扎,将军需要避之,且走深海。”云出日胜从之,于是便向深海航行,以避诸葛笑峰海师。

    却说诸葛笑峰在长江口训练海师,恐燕军海师南下,便在青州、徐州等近海海岸海上布置有哨探,查探海上情况。哨探果然发现海上百余船只从北而来,便飞骑报知诸葛笑峰。诸葛笑峰道:“此必然是伪燕海上水师。”然不知其意,恐其登岸犯境,遂命海师军士,驾驶海船在长江口等地海上巡逻。

    不数日,果然在海上发现燕军海师船队,只是见其不走近海,而望深海而走。诸葛笑峰接报心下怀疑,不知燕军海师意图。于是便亲自领五千海师,出海拦截之。

    诸葛笑峰亦通海上战法,将五千海师,在海上分为十队,每队相隔四五里,出海数百里,在海上巡逻半日,果然见燕军海师前来,诸葛笑峰遂以风帆上旗号为令,传命各队船只聚拢,以拦截燕军海师。

    苏则见扬州军海师前来拦截,遂对云出日胜道:“此必然是诸葛岳之军也,将军可有妙策破之?”

    云出日胜登船视之,见其船末集,便微微笑道:“破之虽然需要费力,然冲破其拦截,甚为容易耳。”

    苏则遂道:“将军即便能冲出,便不必与之相战。”

    云出日胜遂升起帅旗,聚合船队,组成队形,周围皆用强弓硬弩护卫帅船,然后升起风帆,令军士踏转木轮,顺海流加速前行。

    诸葛笑峰也挥动令旗,召集船阵聚拢,又看燕军海师阵形,见其旗令分明,各船分布有条不紊,首尾呼应,借助海潮,高举风帆,迅速向扬州船阵封锁线驶来。诸葛笑峰见之不禁骇然道:“东瀛扶桑人果然得海战之精妙!”又见燕军海师船阵全速直冲而来,丝毫不惧扬州海师拦截,约接近半立之遥,诸葛笑峰已经发现燕军海师战船周围皆布置强弓硬弩,诸葛笑峰惊道:“彼海师若如此来冲阵,吾军难以阻截矣!”见己方船阵未齐,恐为燕军海师弓弩所伤,诸葛笑峰遂传命各船,避敌锋锐,放其过海,勿要交战。

    于是扬州海师散开阵形,云出日胜与苏则二人率五千海师迅速冲破扬州海上防线,迅速直望东而行。诸葛笑峰惊叹道:“燕军海师精锐,在我军之上也。”张宠请命追击,诸葛笑峰道:“观其阵势,其不欲与我相战。且勿要追击。”在海上观之,不多时,燕军海师百余船便便已经消失在海面。

第276章 纵横东海船如飞

    诸葛笑峰率海师在长江口海面拦截燕军海师,未能成功。见燕军海师东去,诸葛笑峰对张宠道:“张将军以为燕军海师南下,其目的如何?”

    张宠道:“恐其以海师袭击骚扰我扬州沿海之地也。”

    诸葛笑峰笑道:“张将军不知海上详细。伪燕若出动海师袭扰我东南沿海,不过寇盗所为,且建安等地,我军屯扎有水师防守,其必然难以登岸。吾料燕军海师今番南下者,必然是前至海外夷州也。”

    张宠惊问道:“敢问大将军,何以得知燕军海师前往夷州?”

    诸葛笑峰道:“夷州乃海外大岛,因海洋隔绝,与华夏往来甚少。前朝吴主孙权曾差卫温、诸葛直二将率万人东渡夷州,然夷州孤悬海外,岛上所居皆是化外之民,据之难有得益。前岁吾与燕军战于建安,燕将盖班、彭鹜等人率万众乘船出海远遁,吾已经查探得知,盖班等已经前往逃遁夷州,亡命海外岛屿。今燕军南下者,必然是奉公孙霸之命,前往夷州与盖班等残部联络也。”

    张宠闻言大为惊疑,遂又问诸葛笑峰笑峰道:“若如此,其必然成大汉海患也。大将军可有良策相平定之?收取海外夷州,让大汉金瓯无缺,也是名垂竹帛之事。”

    诸葛笑峰沉吟道:“燕将盖班、彭鹜等率万人出海,必能割据夷州,今已经近一年,若其在夷州稳固,大汉此事前往平定之,恐一时尚不能也。今番伪燕又治如此精锐海师,前往与盖班等相通,的确为华夏海上之大患。吾观燕军海师精锐,吾不能相拦截,其战力在我海师之上,今暂时还无计破之。需得上奏陛下,请丞相定计,才可以缓图之也。”于是便下令班师回岸。

    诸葛笑峰拦截燕军海师无功而,又见燕军海师甚为精锐,心中忧虑,回至岸边,遂上书朝廷,备说燕军海师详细,言公孙霸又连结夷州伪燕残部,若其倚仗海师之强,将为大汉之患,请朝廷以策制之。又传命建安东治水师将领甘胜、车邈二将,严加防守东治,以防燕军又从海上袭扰建安。

    长安得诸葛笑峰表奏,华武帝召问领英道:“伪燕又遣海师连结夷州,丞相以为如何?”

    领英道:“燕将残部渡海而逃,占据夷州,尚不足以袭扰东南。然伪燕遣水师与之连结,恐为大汉海防之患。臣以为伪燕得有海师纵横海洋者,乃以辽东之地为根基也。陛下只需平定辽东,则其海师无所根据,必然然以持久相存。夷州、朱崖之地,为海外大岛,伪燕余党若不能在十三州立足,势将逃遁此处。陛下待国家强盛安定之后,再发海师,收取二地可也。”

    建夏从之,于是诏令诸葛笑峰,紧守东南海防,待先平定辽东之后,再借助国家海师收取夷州。

    再说云出日胜、苏则二将,率领五千海师冲破诸葛笑峰海上防线,直

    向东南驰去。苏则对云出日胜道:“将军所率海师甚为精锐,诸葛岳居然知难而退,避让将军而去。今至夷州,必然可成其功。”

    云出日胜面有德色,对苏则道:“吾观诸葛笑峰海师,非吾敌手也。如欲要相战,吾便可败诸葛笑峰必矣!”

    苏则道:“今番奉命出使夷州,非在与贼军相战也。陛下欲要据辽东而恢复大燕,正要倚仗将军海师也。将军建功之日,来日方长。”

    于是二人率海师一路相谈而来,十分惬意,又行十余日,沿途皆未见扬州海师。苏则看海图,根据日月星辰等位置,已经判定船队即将抵达夷州。云出日胜大喜,于是命船队在桅杆上悬挂大燕玄色旗帜,加速前进。

    却说燕将盖班、彭鹜、焦勇等将,自去岁兵败,失守东治之后,便率万人船队从建安东治撤离,逃遁夷州而来。行数日,便至夷州,彭鹜对盖班、焦勇道:“夷州孤悬海外,岛上皆化外之民,饮血蓄毛,民风彪悍,需得以军威服之,方可据岛称霸也。”

    盖班、焦勇皆道:“彭将军知夷州地理风俗,便可为向导,吾等以军助之,夺占其岛。”

    彭鹜道:“二位将军善于陆战,吾长于水战,不善于陆战。吾领水师屯驻海上,二位将军率五千军登岸,以宣王命,若夷州土人归服,便可不战而下。如其不服,将军便可以兵击之。夷州土人多有渔民,善驾海舟,恐其以海舟为阵相攻,此吾来拒之。”

    盖班、焦勇见其言有理,便从之。于是率领船队至夷州澎湖,岛上渔民见之大为震怖,皆四散奔逃,盖班、彭鹜等于是据住了澎湖诸岛屿,并传谕澎湖渔民,说是华夏大军船队至此,可前来归降从命。

    内中渔民者,其中有一人名曰苏定,吴人,本为吴王手下军士。顺安初年诸王叛乱之时,吴王兵败,率百余人逃遁海洋,诸葛笑峰尚二十余岁,率水师追击吴王而不得。吴王率数船百余人,在海中遇到风浪,船坏,吴王与百余人大部皆葬身海洋。苏定与数人得幸免,遂抱舢板,浮海而漂流数日,至澎湖附近,为渔民所救。于是苏定等数人就在夷州安居,今已经近三十年,苏定同伴,皆水土不服先后病死,苏定尚在,娶夷州土人女子为妻,今已经五十余岁,为土人一部落酋长,率部落数十人在澎湖渔猎。见华夏中土船队大军到,大为惊骇,又见盖班等传谕归降,遂命众土人休得畏惧,于是引其部落数十人前来见盖班等。

    盖班等闻知苏定是扬州吴郡人,亦各自惊讶,遂厚赏苏定,命其为向导,传谕夷州各部前来归降,并准备登陆夷州。

    苏定于是便前往夷州告知部落大酋长,说华夏大军前来,可以归降之。大酋长统领益州数百部落,有部众数万人,皆文身断发,其中万余人为彪悍之士,大酋长道:“华夏与我久不往

    来,今番大军前来,欲要来占我岛屿乎?”

    苏定道:“华夏船队甚众,其万余大军甚强,非我之敌。大酋长可以归附之,华夏必然赏赐甚厚。”

    大酋长道:“你乃华夏人氏,自然向华夏说话。吾有部众数万人,岂可惧之?且昔日华夏曾派遣万人大军前来夷州,在此一年,水土不服,大军损失过半,只有再退回也。吾今先拒之,如不能敌,再诈作归顺,待其水土不服,军士多有疾疫之时,便可乘机袭破之,取其财宝战船。”于是不听苏定之言,聚集各部落壮士兵丁,得万余人,皆手执棍棒钩叉弩箭,十分彪悍,形同野兽。

    大酋长将苏定执在军中,然后率领万余战士前来海岸,又收聚舟船,在岸边筑起营垒,令万余人聚在营垒之后守之。

    盖班与彭鹜等再澎湖久不等苏定回报,彭鹜对盖班道:“岛上土人恐不服,今将军可发兵击之。”盖班便命向导带路,命船队驰向夷州本岛,果然见夷州土人皆聚集在营垒之后,彭鹜对盖班道:“夷州土人虽然悍勇,然不知战法。吾今可以弓弩手在后助阵,将军便可率五千军登岸击之,只需破其营垒,便可败其军也。其军一败,必然畏服吾军。”

    盖班从其计,便与焦勇领五千军,准备登岸,彭鹜五千精锐水师皆在船上放箭掩护,燕军箭阵甚得法,夷州土人虽然彪悍,然不曾见有此战阵之法。盖班、焦勇率五千军已经进至海边沙滩,遂一起跳下船,登岸发起攻击。大酋长急忙命放箭射之,然夷州土人箭阵不得法,皆被燕军盾牌遮挡之。焦勇手提开山大斧,大喝一声,率数百战士冲至营垒之前,大斧起处,连斩数名土人战士,数百人遂一起杀入,催破营垒,盖班又引精卒杀至,夷州土人溃不成军,大酋长遂率败军望岛内而逃。

    苏定见夷州军败逃,遂命人解开其缚,带数十人来迎盖班,诉说前事,并对盖班道:“吾知大酋长所在,将军且率兵随吾来。”盖班大喜,便与焦勇率兵跟随苏定前来大酋长所在林中宫殿,时夷州土人大败,皆四散奔逃,大酋长率千余人逃往其宫殿藏匿。苏定带领盖班、焦勇领数千军士,不过半日功夫,便追至大酋长宫殿处,以兵围之,大酋长畏服燕军军威,见不能逃,遂率众归服。

    彭鹜又令水师占领收取夷州海边等要隘,遂控制海道出口,夷州土人遂纷纷归顺。彭鹜率两千军登岸,又与盖班、焦勇等会和,数日之间,于是尽降夷州土人,占据岛屿。

    于是盖班称夷州上将军,焦勇称夷州大将军,彭鹜称夷州水师大将军,三人领兵万余,威服夷州土人,收服各部落,便割据海岛。夷州岛内皆荒蛮之地,盖班、彭鹜等见军粮不足以养万人,遂令军士轮流屯垦,彭鹜亦令水师兼做渔猎以自食。如此在夷州一年之久,渐渐得以安定。

第277章 澎湖海上忽生变

    伪燕余党盖班、彭鹜等占据海外夷州已经一年,渐渐安定,军士初到夷州之时,不服水土,多有疾疫,苏定乃献策,以草药医之,军士遂多有康复,盖班见苏定久居夷州,熟悉风俗民情,便以苏定为统领,管辖夷州土人部落。

    盖班、焦勇等对彭鹜道:“我等退居夷州,乃不得已之举。不知陛下在中原情况如何,如陛下相召,我等率夷州之众,还可卷土重来再归华夏也。”

    彭鹜见盖班如此,心下默然。彭鹜本欲借助盖班焦勇等相助割据夷州,今已经占据岛屿,彭鹜便心有他念,欲要除掉盖班、焦勇,又一时力不能及。盖班等屡次让彭鹜派出水师打探中土消息,彭鹜都托言海上风浪凶险而不去打探。盖班与焦勇便对其心生防备。

    今又见焦勇问起,彭鹜只好应允道:“以吾料知,陛下恐难敌汉中伪王,陛下若败,必然退往辽东。且先令人打探,再做商议不迟。”

    于是盖班派遣水师军士乘坐海船前往扬州等处打探消息,得报说汉中伪王已经定取华夏九州,公孙陛下率残部逃往辽东,正与汉中伪王相持。

    盖班、焦勇闻报惊讶伤感道:“若如此,吾等不能回矣!”

    彭鹜道:“二位将军无需伤感,以吾观之,陛下虽然失去中原,然尚占据辽东。辽东近海,吾等可以从海上与陛下通消息也。”

    盖班闻言甚喜,对彭鹜道:“彭将军善于领水师,便可行至辽东联络陛下,如何?”

    彭鹜道:“吾所率为江河水师,辽东距离夷州数万里之遥,海上风浪甚大,且现在逆风,恐吾水师不足以到达。今且先稍稍待之,如陛下知我等在此,必然会遣人前来联络也。”

    盖班、焦勇闻言默然,不得已而从之,于是在夷州安居,并等候辽东公孙霸消息。

    昌武二年冬十二月,伪燕龙骧将军云出日胜率海师五千人,从辽东航行至夷州,船队进至澎湖,为彭鹜水师发现,急忙报告夷州盖班,盖班大喜,遂与焦勇等前至澎湖,迎接伪燕海师。

    云出日胜遂宣读公孙霸诏书,重加招抚盖班、彭鹜、焦勇等人,加盖班为辅国大将军,彭鹜为征南将军,焦勇为镇东将军,三人跪拜领命,遂请云出日胜与苏则登岛,设宴款待。

    席间,盖班对云出日胜道:“末将自南渡长江,遂与陛下大军相失,今不得已退居海外夷州,幸得彭将军水师相助,得以在夷州立脚。正欲与陛下相通消息,怎奈海洋阻隔,陆路不通,音讯难以传达。今得知陛下退居辽东与中原相持,正欲要前往投之,陛下派遣将军前来传达谕命,正是令末将等久旱逢甘雨也。”

    云出日胜道:“吾奉陛下诏命,前来联络将军等众,今见盖将军等占据夷州无恙,吾心中甚安。陛下方欲倚仗海上水师之力,割据辽东,再徐图中原也。”

    盖班道:“末将等忠于大燕,今陛下虽失中原,然如有用末将等之时,虽然大洋万里,末将等也

    当生死不辞也。”

    云出日胜道:“盖将军此言甚善,吾与苏将军此番前来夷州,正是与盖将军等共谋相商。临行之前,陛下曾有言:如盖将军等愿意回辽东效力,便可搭乘吾海师战船前往辽东。如盖将军等以为占据夷州为便,即可领军在夷州驻扎,遥相辅助陛下。”

    盖班遂奋然道:“吾受陛下厚恩,便甘愿为陛下驱遣也,陛下欲要吾回辽东,吾岂敢不奉命?”

    言罢,遂对彭鹜、焦勇二将道:“我等居海外夷州,相隔辽东万里,如何相助陛下?今陛下有急,吾愿率师前往辽东相助陛下,你二人意下如何?”

    焦勇本北方人,今在海外居一年,甚思中原,遂出言道:“末将愿遵奉陛下诏命,前往辽东勤王。”

    而彭鹜此人心中另有打算,彭鹜本欲在夷州称王,然自身兵马不足,尚得借助与盖班与焦勇,自占据夷州之后,彭鹜心下便打算取盖班与焦勇而代之,然一时未有机会,今见公孙霸前来招抚,正是时机。见盖班发问,遂出言道:“盖将军与焦将军皆愿意北上辽东勤王,末将怎甘落后?只是夷州需得留守,如末将等皆全至辽东,夷州又将失去也。夷州虽然位居大洋之中,然可以为陛下海中之据点也。末将以为,当留军驻守夷州。”

    云出日胜道:“彭将军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就请彭将军留驻夷州罢,如何?”

    此言正中彭鹜下怀,彭鹜便道:“既然陛下有命,吾便领受。一切遵照天使所安排。”

    苏则遂问道:“彭将军留守夷州,需得多少军?”

    彭鹜道:“夷州土人悍勇,若见我大军尽去,必然复叛也,军少不足以平乱,恐本部五千水师尚不够也。”

    云出日胜便道:“盖将军与焦将军既然北上勤王,其所部军士当相随。以吾之见,彭将军水师尚有五六千人,陛下在辽东正缺军马,就留一半给彭将军驻守夷州如何?”

    彭鹜见此,心中自然不愿意,遂道:“如只留二三千水师,断难相守夷州也。且扬州诸葛岳也在训练海师,如其一旦前来,何以御之?末将以为水师不可抽调也。”

    盖班见彭鹜不肯派军,心中大怒,遂对彭鹜道:“陛下有急,彭将军焉得以此为借口而不愿派军?今夷州土人即服,其众万余,皆精悍之士,此不足以相助彭将军守夷州乎?彭将军此番相拒,是别有他意否?”

    焦勇闻彭鹜之言,亦大怒,厉声对彭鹜道:“吾与盖将军皆水火不避前往相助陛下,你却不愿意派遣本部军?是何道理?”

    彭鹜道:“吾为陛下大计计画,而留兵驻守夷州。如陛下一旦再失去辽东,还可以退至夷州也。今二位将军皆要抽调夷州水师,如此夷州必然失去,如何还能相助陛下呢?”

    盖班道:“彭将军若能证明心迹,便可同吾等一起前往辽东可也。”

    彭鹜道:“吾如果也前往,无人在此领水师。”

    焦勇

    又大声呵斥道:“你反复无常之人,欲要留下水师自己割据夷州称王乎?”

    彭鹜见二人如此,便不敢再辩驳,遂对云出日胜一揖,托言他事匆匆辞席而去。彭鹜自航行夷州以来,自以为其功劳居首,却处处受制于盖班、焦勇,三人在岛上多有冲突。盖班与焦勇见彭鹜此人奸恶,唯利是图,且在岛上擅作威,抢掠财物,杀戮夷州土人,本欲除之,但因为其领水师,遂暂时相忍。彭鹜亦心中怀恨二人,也欲要杀二人,但盖班、焦勇甚得军心,彭鹜难以相与二人抗衡。

    云出日胜与苏则见彭鹜离席而去,殊为无礼,观此情形,已经知其大概。盖班对云出日胜道:“彭鹜乃反复无常小人,不可信之。今番离席而去,必有生变。末将奏明将军,且速诛之,以免三军祸乱。”

    云出日胜尚在犹豫,苏则对其道:“盖将军与焦将军忠心于陛下,必然无错。且彭将军自持水师,欲要割据岛屿,其心不可测。今将军如不速断,恐受其祸矣!”

    焦勇不等云出日胜示意,便奋然请命道:“容末将前往除之,此人包藏祸心,留之必乱。”

    云出日胜见此,遂只得应允。焦勇奉命,便速至军中,引本部军二千人,前来诛杀彭鹜。

    彭鹜见公孙霸派海师前来,又自知其前不法之行,心中忧惧,恐其与盖班、焦勇等联合将其剿灭。于是便离席而去,至其水师营中,欲要提兵造反,先诛杀盖班、焦勇,然后再要挟云出日胜与苏则,如不从,便杀之,夺其海师,在夷州称王。

    彭鹜正在水师营中与心腹商议,道:“盖班与焦勇二人欺人太甚,今番欲要图谋我。吾不可束手就缚,任人宰割也。”

    其心腹道:“盖班与焦勇甚为勇猛,今番若疑将军,将军必然难以自明也。可速决之。”

    彭鹜道:“吾已经辞席而去,恐其引兵来,不如吾先下手为强。”

    正商议间,忽然闻报,说焦勇提兵杀来,彭鹜大惊,道:“事已急,不容吾不举兵。”于是便与部将引其部五千人前来相敌焦勇,盖班遂发兵两千人助之,彭鹜水师不是二将陆上兵马敌手,其水师营五千人,一半皆不愿同彭鹜造反作乱,遂都倒戈,归于盖班麾下,彭鹜遂败退海上,带两千余人驾船而奔澎湖。

    苏则见之,遂对云出日胜道:“彭鹜反叛作乱,率残部逃遁海上,将军可领海师平定也。”云出日胜即与苏则登上战船,率五千海师来围剿彭鹜。

    苏则道:“以末将之见,彭鹜水师不能远航,其必先逃至澎湖。我海师精良,战力胜过其水师数倍,今可分两路而追之,破其必也。”

    云出日胜于是将海师一分为二,从南北两路向澎湖而来。彭鹜果然逃遁至澎湖,对其党羽道:“吾在海上,无人可制也。只怕云出日胜海师前来,今且先据住澎湖,再做相图。”于是引兵登岛以自守。

第278章 桀骜奸雄不臣心

    当夜,彭鹜军正在岛上休整,忽然闻知周围海上军中鼓角之声,彭鹜急忙起身看视海上动静,只见南北海面一片火光,数十战船正向岛上靠近。彭鹜大惊,遂令军起身准备,对其党羽道:“云出日胜若夺我舟船,我等将困死于澎湖岛上矣。今且上船出海,趁夜逃遁,其必然不能制我。”于是便率二千人一齐登船,向海上逃去。云出日胜见之,遂命战船快速行驶,追袭彭鹜残部。燕军海师战船行驶比彭鹜水师战船快,不到一个时辰,便追上彭鹜船队。云出日胜便摆开船队阵形,将彭鹜二千水师围在核心,传谕彭鹜军投降。

    彭鹜见之,对部下道:“今若降,必被杀之。不如以死一拼,尚可冲出重围。”遂将战船列在一处,挑选燕军海师所围缝隙中冲锋。云出日胜便在帅船上挥动令旗,只见其二十余战船从帅船左右两翼冲出,劈波斩浪,向空隙口围来。其海师战船上千余弓弩手,在接近彭鹜水师船队一箭之内时,便一齐放箭。彭鹜水师顿时大乱,随即不成队列,激战一阵,又有千余人投降。云出日胜再命海师围攻之,彭鹜军大败,战船被撞沉数艘,军士又被射杀射伤数百人。

    彭鹜率水师冲突不出,又与云出日胜海师交战大败,还剩得四五船,数百军士,皆无战意。见云出日胜指挥海船,将其围定,已经插翅难逃,彭鹜部下见此,欲要降,彭鹜遂手起一剑,斩杀为首一军士,厉声道:“有言降者,以此为例!”便又命军士用命再冲出围中,军士皆不应命,彭鹜举剑怒斥道:“违吾令者,斩之!”

    其言未毕,只见其麾下军士一齐鼓噪,彭鹜见之惊慌,内中一军士,一跃至彭鹜之前,提刀来斩彭鹜,彭鹜急忙以剑格挡,然而惊慌失措,立脚不稳,遂扑倒在地,众军士遂一起向前,斩下彭鹜首级,便举起白旗,向云出日胜投降。

    原来彭鹜为人阴险狠毒,其手下军士见其造反作乱,遂都离心,今至于穷途末路,尚负隅顽抗,众军皆不愿与其卖命白白送死,遂就斩杀彭鹜,以献燕军海师。于是叛乱便平定。

    云出日胜三日之间,便平定了彭鹜叛乱,收编其水师,得四千人。率军至夷州本岛,登岸整顿军队。夷州大酋长见燕军海师威武,又憎恨彭鹜在岛上滥杀,于是皆来庆贺,以示归诚。

    苏则见此便对云出日胜道:“将军既然已经诛灭彭鹜叛乱,今便可使人留守夷州。恐幽州发兵侵犯辽东,陛下还需赖将军海师相拱卫也。”

    于是云出日胜便与苏则、盖班等商议,将夷州军马万人,留两千人驻守,命苏定统领。收聚岛上战船大小两百余艘,准备一月之后东南风起,便返航辽东。

    夷州大酋长闻知,便又准备军资酒肉等来犒军,又请其部土人战士两千人相助之。云出日胜大喜,便保奏大酋长为夷州将军。受其两千人与辎重,在岛上先停驻一月。

    来年春,东南风起,云出日胜便与苏

    则带领盖班、焦勇,大小海船二百余艘,海师五千,水师三千,以及盖班、夷州战士等兵马六千余人,以及随船军粮辎重数十船等,浩浩荡荡,向辽东返航。

    船队顺凤,一月有余,云出日胜率领海师便航行至辽东,期间经过扬州、登莱等海面,为诸葛笑峰水师所发现,云出日胜海师强盛,诸葛笑峰侦知其情,叹道:“公孙霸用此人领海师,正是华夏海上之大患也!”见燕军海师强盛,又连结夷州,遂命军勿要与其相战,具本上奏朝廷。

    昌武三年春三月初,云出日胜率海师从益州返航至辽东,公孙霸闻知大喜,遂在辽阳城设置大宴,亲自出城外相迎。云出日胜与苏则带领盖班、焦勇等一班伪燕余部,来拜见公孙霸。公孙霸亲自扶起云出日胜,称赞道:“将军可为朕之忠臣良将也。”遂命其乘坐王车,以伞盖麾盖之,十分荣耀。

    盖班与焦勇跪见公孙霸,流涕奏道:“臣等自与陛下大军相失,遂不得已退至夷州。今番蒙上苍之眷恋,尚还可以再见到陛下!”言罢,痛哭失声。

    公孙霸见此,亦心下感泣,遂扶起二人,抚慰道:“二卿忠于大燕,虽逃难海外,然不忘来归,朕心甚慰。”

    盖班又上奏彭鹜叛乱之事,已经被诛灭,公孙霸嘉赏道:“卿等以万人之众,能在海外夷州立足,足见忠勇。彭鹜竖子,反复无常,死不足惜也。卿等之功,朕必然嘉赏之。”

    遂颁布诏命,以盖班为辅国大将军,焦勇为镇南将军,赐于其印绶。撤销彭鹜征南将军号。见苏则亦有功,遂再授苏则楼船将军号。

    于是带领群臣诸将入辽阳城,大排筵席,君臣痛饮。伪燕朝廷上下见云出日胜此番远航夷州功成,且又将盖班、焦勇等尽万军带回,辎重无数。海师航行来往海上,扬州海师不能制,俱都大喜过望。公孙霸更是得意,对群臣道:“朕得云出将军,可比十万雄师也。朕有此海师良将,何惧刘建夏乎?”

    公孙武等一般武将遂出奏道:“陛下在辽东兵马强盛,今又得海师良将,足矣割据辽东称霸一方矣!臣等恭贺陛下,辽东无惧中原矣!”

    公孙霸闻言大悦,得意道:“朕虽然势力不能与中原相抗,然若刘建夏敢来犯朕辽东者,朕必剿灭之!”

    归海卫见之,遂奏道:“臣见刘建夏麾下大将王腾屯兵幽州,今又在扬州治海师,恐将举兵伐我。陛下虽然不惧之,然若两相开战,势必两败俱伤。陛下不如趁此与中原讲和,安守边界各不相侵。若刘建夏应允,便可送归其使者,可保大燕之安也。”

    公孙霸闻言怫然道:“朕方还欲图中原,臣相却让朕与刘建夏讲和。若如此,朕有生之年,恐再难复中原也。”

    归海卫奏道:“陛下自然雄心可嘉,然以老臣度之,刘建夏已经略取天下十三州,潜龙善于治国,中原人心已经归刘建夏矣。陛下以辽东一隅之地,自守尚

    可,断然难与中原再相争也。臣为陛下基业能够长久计,所以劝陛下与中原讲和,不动刀兵为上也。”

    公孙霸闻言沉吟道:“丞相言之有理,且容朕细细思之。”

    归海卫道:“自古偏安一隅之国难得久安,中原之地强辽东数十倍,陛下现可守辽东一时,然数年之后,中原强盛,辽东便更难与中原相抗衡。臣为此而忧虑之,今陛下海师强盛,如能以此为资,同中原讲和,能保辽东为陛下所有,其虚位名号之事,陛下可无需计较也。如陛下不愿事中原,则需早做安排,此无需臣再言之。”

    公孙霸闻言思索良久,对归海卫道:“丞相之言,朕当斟酌之。今日先饮酒,不谈国事。”伪燕君臣欢饮一日,皆大醉而散。

    数日后,公孙霸命军士放出汉使吴河,请其在殿中相见,公孙霸问吴河道:“朕欲要同汉主讲和,两家各守疆界。不知先生可知汉主之意否?”

    吴河道:“大汉天下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燕王欲要与大汉讲和,唯有俯首称臣,以辽东为大汉东藩。如此大汉皇帝才可应允也。”

    公孙霸道:“朕尚有十万雄兵,又有精锐海师,足可以割据辽东自成一国。今朕屈身以事中原,中原尚不能容朕乎?”

    吴河遂道:“燕王如果有讲和之意,便可率辽东归藩大汉。今燕王拥兵割据,不奉汉朝诏命,拘留天使,又以兵为要挟,岂有与大汉讲和诚意乎?”

    公孙霸问道:“以先生之见,朕该如何才能与汉主讲和?”

    吴河道:“燕王欲要输送讲和诚意。一者,去帝号,归还传国玉玺,由汉朝皇帝册封。二者,遣子入朝,尊奉汉朝诏命。三者,辽东军马皆听大汉节制。如此,大汉将以燕王世代镇守辽东,以为大汉东藩。”

    公孙霸闻言又怫然道:“如先生所言,朕不啻于将辽东拱手让人矣!”遂又令将吴河收监。召集归海卫等商议道:“丞相所言与中原讲和之事,恐刘建夏难以相应允。刘建夏之意,欲要让朕交出辽东兵马,去位俯首称臣。朕与刘建夏势不两立,若将兵马交出,无异于自断臂膀也,此朕万万不可应允。”

    归海卫道:“与中原讲和之意,主在陛下。陛下如欲不能应允,便可不奉其命。臣以为辽东军马乃陛下割据立国之资,不可去兵。”

    大将军公孙武奏道:“既然中原不愿讲和,陛下便可割据辽东自成一国。今陛下海师强盛,中原欲要取我辽东,绝非易事,臣等亦不惧幽州王腾也。其敢来,臣等为陛下剿灭之!”

    公孙霸对群臣道:“非朕欲不同中原讲和,今中原欲令朕去军马,遣子为质,真是欺人太甚!朕虽然失去中原之地,然尚不能任人所宰割也。如刘建夏敢起兵来犯,朕十余万雄兵枕于境上待之,何惧哉!”于是便罢讲和之议,又整顿军马,严守边境。

第279章 潜龙率师征辽东

    昌武二年除夕,华武帝在长安举办除夕盛典,命在朝群臣入宫参会,大宴群臣。文臣以丞相徐图为首,武将以大将军陈功为首,两班数百人与会,君臣欢饮,气氛热烈。

    春节,华武帝率群臣祭祀宗庙社稷,四方各地皆向朝廷进献珍奇礼物,华武帝见之不悦道:“天下久经战乱,流民方息。国家新建,百废待兴。朕欲效仿文景之治,节约民力,崇尚简朴。今地方各部官员,勿得兴奢靡之风。”

    遂将进献珍奇之物,皆要原封退回,御史大夫刘察奏道:“四方进献朝廷之物,陛下不可推却,此不合礼制。”

    华武帝道:“今不退回,朕恐奢靡之风由此而滋生矣。”

    刘察道:“可封存府库,下诏令四方勿得再如此。陛下身为人主,一言一行关乎天下臣民,上仿下效。陛下欲为孝文、孝景之政,以为天下表率,可下诏禁绝四方进献珍奇,则勤俭之圣王,当归于陛下也。”

    华武帝道:“善。”遂下诏书,四方各地只需贡献赋税即可,无需再进献珍奇。华武帝亲自规定宫中膳食用度等,皇后衣服不能拽地,所用金银首饰等,一律改称铜质。宫中伺从人等也减半。皇后亲自纺织,华武帝后妃数人,也参与劳作,洗涤衣物。皇帝本人一切用度皆从简,有些器物,甚至与寻常平民之家无异。

    朝廷上下见皇帝如此,皆不敢穿华丽鲜艳之服,于是长安城中简朴节约成风,自天子以至庶民,皆崇尚朴素。

    四方官员闻知朝廷崇尚节俭,于是便不敢兴奢靡之风,各自用心治理民政。华武帝又差遣巡查官员,前往四方各地巡查,如有铺张浪费或怠政者,必然罚之。勤政且有政绩者,必然升迁。于是华汉初年,官场风气甚为清明。

    二月,太傅胡荣等上表请奏,请设立太学国子监,恢复六经博士。华武帝准奏,遂在长安设立泮宫,立国子监,又征召中原以及各地经学大儒入朝,授以官职,教授经学,朝廷遂出现一番新气象。

    三月,又接得征南大将军诸葛笑峰表奏,言伪燕海师接连夷州,率夷州万余军以及辎重粮秣等北归辽东,言其海师强盛,汉军海师尚不能制,奏请朝廷对策。

    华武帝遂设朝,对群臣道:“伪燕又连结夷州,往来海上,深为汉朝之患。今已经三月时节,各方准备已经齐当,朕欲此事令发兵征伐伪燕,收复辽东。卿等意下如何?”

    大将军陈功出奏道:“伪燕海师如此猖獗,如其接连海上蛮夷,恐将难制也。大汉既然已经准备齐当,便可依照去岁之议定,发兵征伐辽东!”

    御史大夫刘察上奏道:“公孙霸拘留汉使,割据辽东自立,其罪大矣。陛下若不平定,汉室纲维何在?然而依臣之见,伪燕尚有畏惧中原之心,陛下今番出兵,还需先礼后兵,以示中原华夏之胸襟。”

    华武帝闻言遂问道:“卿所言先礼后兵甚善。只是公孙霸与朕为宿敌,其必然不能以礼相使其听命

    中原。”

    刘察道:“伪燕扣留汉使,此罪便足以征伐。陛下兴正义之师,可先数明其罪,传谕辽东归服。如到期未有归服,再举兵讨之。如此,大义在我,罪责在公孙氏也。”

    华武帝闻言称善,便问领英道:“今征伐伪燕,卿等皆以为可,丞相便可主持此事,为大汉收取辽东!”

    领英遂领命奏道:“征伐伪燕,收取辽东,迟早之事也,晚定不如早定。陛下既然下诏,臣领命谢恩。”

    于是领英奉诏受命,以从事刘岩为军中主簿,令其起草传谕辽东檄文与征伐伪燕檄文,抄写一千份,令飞骑快递至幽州,将传谕辽东归降檄文张贴幽州右北平、辽西等地。以十日为期限,如辽东不归降,便在发布征讨檄文。又下令骠骑大将军、幽州刺史王腾欲做进军辽东准备。

    又长安挑选京师精锐骑兵一万人,聚集人马,于郊外誓师。华武帝率群臣相送,领英便率左将军展鸿、后将军左超、鹰扬将军卢飞、骁骑校尉边班等将领,从长安向幽州驰来。

    领英对众将道:“今番收取幽州辽东,吾从长安只率一万骑,约行军十日之间便可到达幽州。那时檄文已经传谕辽东,公孙霸如不奉命,吾便可以进军。”于是引军速行。又派出飞骑,传谕诸葛笑峰,令其领海师从扬州北上,相助平定伪燕。

    纵横接领英军令,便传令右北平前线六万人马,欲做进军准备。纵横遣六员大将领军驻守右北平,六员大将为习甲、麻准、张牧、管奉、陈业、黄章,其中管奉为并州老将管旅之次子,因其父兄皆战死,纵横遂提其为将军,黄章为冀州降将,为章武所降服,今随陈业率兵驻守幽州,因将军贺臣战死,遂替补贺臣职位。纵横与赵如霜、亲兵统领令狐申等率二万军驻守冀州,其州中从事唐款、姬统等治理民政。纵横令唐款、姬统等负责军资粮草之事,又写书信与并州刺史封传车,请其借调原来部将北泽前来相助。

    北泽已经接替奋威将军,率部驻守并州,属于封传车所统辖。封传车接到纵横书信,遂遣北泽率一万精兵前往幽州,相助纵横收取辽东。

    领英带领万骑,十日之间,便驰至幽州,见纵横已经准备齐当。遂在蓟城设置中军大帐,以丞相领三军主帅,诸将皆来参拜,领英道:“今传谕辽东已经十日,不见辽东归降之意,可见公孙霸之不臣之心。我大军已经准备齐当,便可发布讨伐伪燕檄文,进军征伐辽东。”

    于是遂令骁骑校尉边班,持讨伐伪燕檄文至右北平,前方散发张贴,数伪燕拒命之罪,中原必将征伐,辽东军民,可见檄文归顺汉朝,如助贼不醒,大军到时,恐难以相保全。

    领英遂下令道:“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王腾,骁勇善战,威震敌酋,令王腾统领幽州所有军马,随吾进军辽西郡!”纵横领命。

    领英传令冀州牧刘政、青州刺史赵山等,皆向幽州军输送军资辎重,以供幽州用兵。

    三月下旬,领英得知诸葛笑峰海师已经航行至东莱海面,遂蓟城出兵,进至右北平。设帅帐于右北平徐无,传令纵横进兵,于是纵横麾下习甲、麻准、率二万兵兵从右北平中部攻击辽西郡令支,赵如霜、张牧二将,率一万五千兵从右北平南部攻击辽西郡海阳,北泽、管奉二将率一万五千兵从右北平北面攻击辽西郡燕军长城防线。

    领英与纵横率中军六万人驻扎徐无,待三路军攻战辽西诸地要塞之后,便提军大进。令陈业、黄章二将所部二万军为后军,负责驰援接应。

    公孙霸在辽东,云出日胜又带益州万余军归至,随船所带辎重亦厚。公孙霸因为有海师倚仗,便不惧中原,欲要在辽东割据与中原分庭抗礼。三月,探知得中原准备对辽东用兵,又见传谕檄文。公孙霸遂在辽阳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公孙霸道:“刘建夏差王腾驻守幽州屯集重兵,王腾其人,骁勇难制,此人为大燕劲敌。今闻知刘建夏又差贼首潜龙领军前来,彼军集合数州之力,欲再吞并辽东。卿等有何良策?可敌贼首潜龙与王腾?”

    大将军公孙武出奏道:“陛下勿要忧虑,臣率辽东精兵十万,定能抵抗王腾。如贼首潜龙敢来,吾必定让其有来无回也!”

    公孙霸道:“潜龙狡诈奸猾,你非其之敌手。”遂问归海卫道:“以丞相之见,此番该如何迎敌?”

    归海卫遂出奏道:“刘建夏以潜龙为帅,前来幽州来取我辽东,必然各方筹备齐全,有所依仗也。臣闻知潜龙此人用兵向来谨慎,此番敢用兵辽东,此人必然有所把握也。陛下麾下,尚无人是潜龙敌手,所以不可与其相战,以避其锋为宜。”

    公孙武闻言遂问归海卫道:“丞相所言我军不宜与潜龙交战,当避之为上,如其军长驱大进,则辽东如何安守?我辽东军马强盛,岂惧一潜龙乎?”

    归海卫道:“潜龙善能用兵,极有谋略。前番挫我水师于武昌,北原败闻人昭远,以及出兵夺取中原,新安败我军,皆出于潜龙之谋也。由此可见,潜龙用兵,贵在谋略。我辽东兵马固然强健,然若持血气之勇,必然难敌其谋略也。”

    公孙霸闻言遂问道:“丞相必有相制潜龙之策,朕愿闻详细。”

    归海卫遂画策道:“陛下有三有利。今我虽然只有辽东一隅之地,势难于中原十三州相抗衡。然辽东亦有地利之便,华夏虽广,然不能集十三州之力来攻取辽东,此一也。潜龙率军远来,利在速战,陛下坐镇辽东,以逸待劳,利在防守,此二也。辽东之地,为华夏东北边陲,中原之士,长途跋涉,水土不服,难以相适,而陛下军马已经无此弊端,此三也。刘建夏虽强,然而对辽东鞭长莫及也。兵法云:敌强则守之为上。陛下如深沟高垒,坚壁不战,潜龙求战不得,彼军在辽东日久,必然士气懈怠。如果不退,恐为我军所反击而败也。陛下如以守致敌,潜龙将无所能为也。”

第280章 骠骑奋迅夺卢龙

    公孙霸闻归海卫之言甚喜,遂对其道:“潜龙虽然善于用兵,然其怎比朕大燕丞相老谋深算。刘建夏有潜龙,朕有归海丞相,便可以相敌也。今丞相之谋,正合朕意。”

    归海卫又奏道:“陛下过奖,臣虽然久经世事,然尚不足与潜龙相敌。臣知其用兵方略,所以才以守来制敌也。前朝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对阵祁山,司马仲达坚守不战,孔明纵有盖世之才,也不能前取长安寸土。此所谓以守为上也。”

    司徒闻人亮奏道:“臣以为丞相防守之略,正为退敌制胜之策也。陛下即可传令全军,保守城池,坚壁清野,潜龙虽然来,无所获之,如求战不得,彼军必然师老兵疲,我则可以乘势击之也。”

    大将军公孙武问归海卫与闻人亮道:“潜龙素来必有把握方才用兵,今番敢大军进军辽东,其必有倚仗。若彼见我军坚壁不战,如长期驻兵辽东与我相持,再围我辽东城池。我等能守一年半载,岂能守两年三年?丞相与司徒之议,吾不能全部苟同。”

    归海卫遂道:“大将军只看其表,未曾看到其里。潜龙此番远征辽东者,利在速战,必不欲迁年累月相攻战。吾尚忧虑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不能制潜龙,所以已经有所防备,可让潜龙无功而返也。”

    公孙霸闻言睁眼道:“丞相有何防备良策,并能让潜龙无功而返?朕愿闻其详!”

    归海卫道:“陛下还有精锐海师三万余人,云出将军海战奇才,此为刘建夏所不能及陛下也。如潜龙领军从陆上犯我辽东,陛下先以陆上兵马御之。然后遣龙骧将军率海师运载精兵从海上突袭其青州、冀州等处,潜龙必然分兵抵御,我海师可登陆可下海,若彼大军来时,我又下海袭扰他处矣,此所谓令其疲于奔命者也。”

    公孙霸闻言大喜,道:“朕前番韦舟水师,丧于潜龙之手,今朕复有海师,其还能相制乎?丞相之略甚妙,必能相制潜龙也。朕有此海师,割据辽东可高枕无忧也。”

    公孙武奏道:“如刘建夏也有海师前来,与我海师为敌,此计如何得施?”

    归海卫道:“刘建夏定取天下,虽得扬州水师,诸葛岳虽然为水师名将,然以臣之见,诸葛岳善领水师,未必善领海师也。今我大燕云出日胜将军,乃海师奇才,楼船将军苏则,谙熟航海事项,若二人相配合,大燕海师即可无敌于天下。”

    公孙霸闻言点头称善,道:“朕龙骧将军率海师五千出使夷州,途经扬州海面,诸葛岳不敢交战,此可以见,诸葛岳不过擅长水师,若论海师,其非云出日胜将军之敌手。”

    于是便问云出日胜道:“将军前番航行夷州,遇诸葛岳海师,以为诸葛岳海师如何?可与将军相战乎?”

    云出日胜、苏则等虽然在座,然而资历尚浅,见公孙霸等商议军机,未敢轻易插言。今见公孙霸问起,云出日胜便出奏道:

    “臣前番航行夷州之时,在海上遇诸葛岳海师,以臣观之,诸葛岳海师尚未精熟,不足与臣对垒。即便其提海师亲来,末将亦不足为惧也。”

    公孙霸闻言甚喜,遂又问道:“将军所领海师,可以从海上袭击冀州、青州等地乎?”

    云出日胜尚未回答,苏则便出奏道:“禀陛下,大燕海师驰骋大洋万里奔袭夷州皆可,更何况千里海面,冀州、登莱等地呢?有云出将军统领,从海上登陆袭击冀州、青州等地,小可事也。”

    公孙霸闻言大悦,便对群臣道:“朕有陆上精兵十万,兼有东胡诸部军马相助,今又有精锐海师为助,何惧潜龙贼军乎?便可依照丞相之略行之。”于是便命归海卫为主帅,节制公孙武、云出日胜海陆二军,率军赴前线御敌。

    归海卫挂帅统领燕军,便先令云出日胜与苏则等在辽东属国领海师先占据辽东海面各处要点,驻军沓氏,如有需要,便领海师从沓氏从海上航行至辽西郡海阳等地相援。

    归海卫令公孙武前往辽西郡统军,部署防御,然后自率盖班、焦勇等将万余人马,从辽阳进至辽西郡肥如,设帅帐于肥如。

    燕军在辽西郡部署有八万军马,十余员大将,花羽、黄枭率二万军守北部长城卢龙防线,公孙英、史燎、梅成率二万军守中部令支,姬超、张霸等率二万军守南部海阳。崔英、方虎率万余军为各路驰援接应。公孙武率军驻扎令支。

    燕军方部署完毕,又见汉军讨伐檄文至,公孙武见之,将檄文以火烧之,笑道:“要攻便攻,何来此无用之语?”因公孙霸谕命坚守勿战,公孙武遂以兵拒守辽西郡各城池,修筑防御工事,以逸待劳,等待汉军前来。

    归海卫已经进驻肥如,见汉军征讨辽东檄文,对诸将道:“潜龙发布檄文,不过欲要占据道义之先也。然大燕与刘建夏势不两立,两家必有一战,岂是一纸檄文便可决之?今潜龙军既然发布檄文,恐其将进兵犯境也。”遂传令各方防备,遣哨骑探之汉军动向,得报汉军六万精兵分三路而来攻打辽西,潜龙与王腾领中军主力驻兵右北平郡徐无。

    归海卫闻报,心中忧虑,遂准备传命花羽与黄枭所部弃守长城卢龙防线,以扼守辽西肥如、令支等城池,大将军公孙武道:“贼军不过三路六万人,我军三路防守亦有五六万人,足可以相敌,丞相何惧也?”

    归海卫道:“贼军虽然只有六万人攻我辽西,然潜龙所提中军主力驻扎徐无,此不可不防。如我军与之相战,潜龙提主力袭我令支、肥如,则辽西不可保也。”

    公孙武道:“虽然如此,然长城卢龙险要不可弃也。容吾令花羽与黄枭率部战之,如果然不利,再退守令支可也。”

    归海卫见公孙武硬要坚持,不便阻止,于是就先令花羽、黄枭二将,率部先迎战汉军。

    汉军奋威将军北泽与将军

    管奉提军二万出右北平,前来取辽西长城卢龙防线,花羽与黄枭二将奉命率军迎击。两阵对圆,花羽提枪出阵,大骂叫阵道:“贼军安敢犯吾边境!敢与吾一战否?”

    管奉遂提刀出马,与花羽相战,十余合,花羽战败管奉。北泽见之,遂纵马提枪,前来迎战花羽,花羽使用双枪迎战,二将战十余合,北泽在马上一声大喝,一枪刺向花羽,花羽急忙左手执枪迎战,然而力道不及,被北泽顺势带下马来,花羽遂从地上翻身而起,手执双枪步战北泽,其势将危。黄枭见之,便挥动三尖两刃刀前来救花羽,北泽于是弃了花羽,又与黄枭交战,相战十余合,不分胜负,北泽落于下风。

    花羽已经步行回阵,换了座下马,又提枪前来交战,管奉遂之提刀助战,四将又混杀一番,忽然风沙起,遂各自收兵,两相对持。

    次日,两军又排开战场,相战数场,各有胜负。领英闻知长城战况,见两军相持不下,遂与纵横道:“燕军见我军三路来攻,不退欲要与我军相战者,此利在我军也。今北泽、管奉二将兵力尚不足于取下长城,吾再增精兵二万袭之,卢龙可一鼓而下也。”

    纵横道:“然也,丞相且在此驻兵,容吾率二万精兵前往,如二日之内不能取下长城卢龙要塞,吾愿领军法!”

    领英笑道:“将军亲自前去,可谓大材小用也。然平定辽东,还需得借助将军威名。既然如此,将军且领军前去夺长城,吾驻兵徐无,以为将军掠阵。”

    纵横领命,随即率二万精兵开向长城卢龙,燕军正与汉军列阵相持,纵横率兵至,时天色已经黄昏,燕军见汉军增兵,于是将兵马退守卢龙城内防守。花羽派哨骑请示公孙武,说汉军增兵,意在攻取卢龙。

    公孙武闻报,道:“卢龙若失,长城防线皆为贼军所拒,我将陷于被动。今不可不提兵救之。”遂从令支前来肥如与归海卫商议欲要派兵前往救援卢龙,归海卫闻知道:“贼军围攻卢龙,我若发兵救援,兵少不足用,兵多则令支、肥如等地空虚,如潜龙乘势来袭,恐辽西郡将陷于贼手。”

    公孙武道:“潜龙若增派徐无之兵围攻卢龙,则其军不足以攻我令支,肥如。今若不救卢龙,恐花羽与黄枭将为贼军所败也。”

    归海卫道:“潜龙极有军谋,若率兵轻往,恐中其计也。”

    公孙武奋然道:“丞相老谋深算,何惧一潜龙乎?请丞相下令,容吾提军二万前往救援卢龙,如不能退敌,吾甘愿领受军法!”

    归海卫见此,沉吟不决,辅国将军盖班进言道:“潜龙虽然能用兵,然不出丞相之料。今卢龙若不救,必将陷于贼军之手。卢龙若陷,与我军不利。不如前往救之,再做进退。”

    归海卫见此也有道理,遂同意公孙武所请,让其率二万军前去救卢龙长城防线。

第281章 三路交兵战辽西

    纵横率军到达卢龙,见燕军据城而守,纵横对北泽、管奉道:“燕军见我军援军至,不敢相战,固守以待援也。今燕军主力屯驻肥如,旦夕可达卢龙。我军当务必再其援兵到达之前,拿下卢龙!”

    于是便令北泽、管奉二将挥兵攻之,二将提兵攻打卢龙,燕军据城力战。攻至天黑时分,纵横又军中摆出攻城战车,让护卫将军令狐申领五千军待命,然后自率万余军燃起火把,发石车一齐向城上投石,箭矢如雨。花羽、黄枭令军奋力拒战,激战一个时辰,燕军即将不支。纵横于是打起骠骑大将军旗号,令军士一齐呐喊,言汉朝骠骑大将军王腾率兵至,传谕卢龙燕军投降。令狐申遂率五千军冲至城下,猛烈攻击城门。

    花羽与黄枭尚不知是纵横率兵亲至,今见汉军呐喊,俱各自心惊,花羽道:“若是王腾亲至,卢龙恐不能守也。”黄枭道:“尚未知虚实,恐其为诈也。”遂登城看之,果然见火光中城下中军簇拥一员大将,在马上持矛指挥,花羽定眼观之,见马上之人果然是纵横,花羽不禁大惊,遂对黄枭道:“果然是王腾亲至,其必有重兵前来,我等不能再与其相敌也。”

    黄枭道:“公孙大将军闻知王腾来攻卢龙,必然发兵来救,且再坚守至明日,救兵必然至也。”

    言末毕,忽然见城门处军士皆逃散,有军士来报道:“汉军攻势甚猛,又令数千精兵猛攻城门,城门即将被破,守门军士已经逃散,请将军速出卢龙!”

    花羽大惊,欲要传令军士守城,燕军见城门将破,又闻知是纵横领兵前来,皆心下震惧,无心再战。黄枭见军无战心,遂对花羽道:“援军一时不能至,且卢龙即将失陷。花将军还是弃守卢龙为上,否则,若城攻破,一时不能走脱,我等将成贼军俘虏也。”

    花羽长叹一声,随即命弃守卢龙。自引五千军断后,让黄枭带领卢龙长城防线燕军一万余人,向肥如而撤。

    北泽已经率军攻破城门,率军入城,纵横遂占据卢龙。趁夜进军,至天明之前,已经悉数夺取长城要塞各处据点,燕军南撤肥如。

    时公孙武正率军两万前往卢龙相援救,兵尚在半路,闻知卢龙已失,燕军南撤。公孙武遂率军接应得花羽、黄枭等,公孙武问道:“吾再领军前往,可再复夺回卢龙乎?”

    花羽道:“不可也,王腾亲自率兵袭取卢龙,其兵甚众,我军若再复夺卢龙,必将为其所败也。大将军且率兵保守肥如为上。”公孙武无奈,只好率军退往肥如。

    纵横部将习甲、麻准二人领军两万,前来攻打辽西郡令支,公孙武因为又前往肥如与归海卫商议军机,遂命公孙英在此领兵,见汉军前来,公孙英先命命史燎、梅成二将领兵拒之。

    两阵对圆,习甲先出马叫阵道:“伪燕何人敢与吾一战?”

    梅成遂提枪出,迎战习甲,两人皆有勇武,大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

    习甲寻思久战不能胜梅成

    ,于是便在马上使个破绽,诈败逃走,准备梅成赶来时,以回马枪斩之。梅成却识破其计,见其逃去,也不追赶,遂在马上挂住钢枪,急取弓箭,朝习甲背后一箭射来。习甲听之后面弓弦响,遂听风辨物,等道箭到之时,竟然以右手接之。梅成见其箭背接住,大惊,恐其还射,遂拔马回阵中。

    公孙英在后军见之,便对史燎道:“史将军可出阵,斩此贼将!”

    史燎遂领命而出,遂拖钢斧出阵,在阵前大叫道:“敢与吾一战否?”

    习甲正欲要拔马出战,只见麻准已经提开山大铁斧出马,对习甲道:“习将军且住,且把此人首级留与吾!”便纵马至阵前。

    史燎见来将也使用大斧,又见麻准虎背熊腰,甚为彪悍,史燎在马上道:“来将如能归降投诚,吾便在大燕皇帝之前,保奏你为虎贲将军!吾观你甚为彪悍,有如前朝许诸、典韦之勇也。又与吾使用同一般兵器,所以吾不忍相战也。”

    麻准闻言大声道:“吾本为燕将,今燕朝已经失去中原,吾已经归顺汉朝,岂能再叛之乎?”

    史燎遂问道:“敢问将军大名?”

    麻准道:“吾乃并州晋阳麻准是也。前番为袁矫刺史麾下,骠骑大将军已经定取并州,吾与袁矫刺史皆归服骠骑大将军。今伪燕已经失天下,偏居辽东一隅负隅顽抗,岂能长久?你如果此时归降汉朝,仍不失将军之位!”

    史燎道:“汉中伪王刘建夏虚言仁义,潜龙等狡诈奸猾,王腾这厮也非善茬,吾观将军忠厚,恐为其等所利用而不自知也。将军既然昔日曾为大燕将领,今日阵前反水,复归大燕,陛下必定重用!”

    麻准举斧大喝道:“吾今日是汉将,与伪燕便为敌也,何必多言!”言罢,举大斧只砍过来。

    史燎慌忙制之道:“麻将军且慢动手,听吾一言!”言末毕,麻准已经纵马驰至眼前,史燎急忙举斧接战,两斧相交,火花四溅。史燎驾住麻准大斧说道:“你这愚笨呆汉,怎么不听好人劝说?似此为将,必然为奸猾之辈所用作棋子耳!”

    麻准怒道:“两军阵前,有何话讲!你是欲陷吾于通敌之罪乎?吾正要取你首级,献与潜龙丞相,好立功升迁!”

    史燎见麻准不听其劝,又闻说麻准要取自己首级,不禁也勃然大怒道:“吾乃上将,岂惧你一呆汉乎?今且看吾取你首级!”言罢,即挥动钢斧,力战麻准。

    麻准力大如牛,其手中开山大铁斧,重达四十余斤,曾与纵横交战数十合方不分胜负,今番来战史燎,更是勇气加倍。史燎虽然也是勇将,然其力量逊色于麻准一筹,史燎钢斧只有三十余斤重。交战五合,便倍感吃力,又见麻准力大,没头没脑般杀来,恐一时疏忽为其所伤,还是性命要紧,只相战十合,史燎便拔马弃阵而归。

    麻准得胜,便又在阵前叫阵,公孙英绰抢上马,前来战麻准,力战二十余合,不能胜,公孙英亦畏惧麻准神力,

    恐为其所伤,遂也拔马回阵。

    汉军得胜,习甲见之,遂引军冲击燕军军阵,燕军士气已夺,便败退而走。公孙英急忙引军走入令支,闭城坚守,习甲遂率军进驻令支城下,将战况报告领英。

    领英闻报,遂对众军道:“王骠骑必然能攻下卢龙,今令支燕军败阵,我军若前进,必能一鼓而下。”遂留左超领一万军驻守徐无,自与展鸿等诸将率三万军开拔令支而来。

    赵如霜、张牧领一万五千军进攻辽西郡南部海阳,燕将姬超、张霸领两万军驻守海阳,见汉军来到,姬超探知汉军详细,便对张霸说道:“丞相虽然令我等以守为上,然也并非不准出战击贼,今贼军兵不及我众,可先击之,必能胜也。”

    张霸奋然道:“某已经久未有立功矣!今来将王腾之妻赵如霜者,不过一女流,张牧乃反贼,其虽然能领兵,然非勇武之将。此二人不足惧,待末将出战为将军擒来!”

    姬超闻言大喜,遂对张霸道:“你若能擒得二人,便是大功一件,丞相与大将军必然在陛下面前保奏你为卫将军!”

    于是姬超与张霸领二万军出战,姬超现已经年老,勇力不再,冲锋陷阵,多倚仗张霸,张霸年方三十余岁,极有勇武,可比伪燕十营将领中房围、池柳等人。

    两军对阵,姬超命张霸出战,张霸领命,提刀纵马阵前,大骂汉军道:“女流之辈与叛贼也敢领军侵犯大燕边境乎!”赵如霜闻言大怒,随即纵马使日月双刀来战张霸,英姿飒爽,不减当年之勇。张霸挥刀迎战,交战二十余合,张霸刀法甚刚,赵如霜虽然武艺高强,然终是女流,二十合之后,气力不加,便有落败之势。

    张牧见之,便挥刀驰马前来助战,张霸丝毫不惧,挥舞大刀,力战二将。张牧善于领军,而武艺一般,与赵如霜两人合力战张霸二十余合,不能胜,张霸迎战二人游刃有余,愈战愈勇。张牧见之,遂对张如霜使个眼色,二人便互相掩护,弃战回阵。

    张牧对赵如霜道:“燕将张霸悍勇,今其得胜,恐麾军来攻,我军将不利。且先排出军阵拒敌。”于是令三千盾牌军在前,三千弓弩手在后,左右两翼各布置三千铁骑。自与赵如霜引三千军在后。张牧善于布置军阵,出战前已经布置齐当,今只是稍作调整而已。

    姬超见张霸得胜,便下令全军冲击,张霸一马当先,引军只冲过来。汉军巍然不动,见张霸军至,张牧遂一声令下,于是三千弓弩手一齐放箭,箭矢如雨,燕军急忙以盾牌遮挡,张霸在马上不及躲避,遂被射中数箭,马也被射倒。张霸跌落马下,部将慌忙救起,张霸起身,拔身上之箭,鲜血随之迸出,大喝一声,又要提刀出战,部将见此,恐张霸受伤再战有失,便抱住张霸,速将其抬回后军。汉军左右两翼骑兵又包抄冲杀而来,姬超见之,忙传令鸣金退军。冲杀一番,燕军折了数百人,遂退回海阳坚壁不战。

第282章 巾帼用兵比须眉

    领英挥师从右北平郡徐无向辽西郡令支而进,令支燕军探报得实,公孙英急忙将军情报与肥如,归海卫闻知卢龙塞已经被汉军夺取,南边海阳也正为汉军所围,如汉军再攻克令支,则肥如将陷于汉军围攻之中。寻思令支还不能弃守,遂急忙传令公孙武与花羽等军,驰援救应令支。又急令飞骑传令云出日胜,命其海师从辽东郡海上驰援辽西郡海阳。

    领英进军神速,在燕军救兵赶到令支之前,便率兵进驻令支城下,尽占据险要,五万大军将令支围困的铁桶相似,只有东面没有被围。燕将公孙武、花羽、黄枭等率兵到来,见汉军占住险要,所列阵势如盘龙卧虎,心中畏惧。公孙武令花羽、黄枭领三万军远远在城外扎营相持,自己率万人从东面入城,安排守城事宜。

    领英已经率兵围困令支,占据主动,却不提兵攻打,令人哨探赵如霜、张牧军消息,得知南路已经进围海阳,燕军坚壁不战。领英随即令飞骑传令陈业、黄章二将,率所部兵马立即助战赵如霜与张牧,限其在二日之内拿下海阳。

    陈业、黄章正率兵在右北平境上,接得领英军令,陈业对黄章道:“海阳距此一百余里,大军需要行至半日才能至,丞相只给二日期限,黄将军可率步兵,待吾率五千骑驰援,先助赵夫人与张将军攻城,待我等攻打半日后,黄将军所部即至,便可一举拿下海阳。”

    黄章从之,遂领步卒在后。陈业即率五千精骑疾驰海阳,只用三个时辰便至。陈业军至海阳前线,与赵如霜张牧商议道:“丞相令我军二日取下海阳,今已经过了半日。吾听说燕军海师正从海上赶来欲要救援海阳,恐其明日便至。所以海阳不得不速下也。赵夫人与张将军且立即率军攻城,吾再相助之,半日之后,黄章所部万人步卒便至,在明日之前,必能一举而下海阳也!”

    赵如霜与张牧闻知甚喜,遂立即领军攻打海阳,陈业率兵助之,燕军据城而守,汉军发动五次冲锋,皆被姬超、张霸击退。

    如此攻战,将尽半日,已经是暮色时分。陈业令人哨探黄章所部消息,得报已经距离海阳不过十里,陈业大喜,随即再组织数千军,发动第六次冲锋。

    海阳城池狭小,燕军虽然以二万兵力守城,但并无优势,姬超与张霸率军奋战汉军半日,士气已衰,又见天色将晚,以为汉军晚间将守军休整。姬超便对张霸道:“贼军已经发动五次冲锋,其力已竭,此时天色已晚,贼军又来进攻,恐必是虚作攻势。今且再扼守一番,待天将黑时,贼军必然退也。只需等待明日,云出将军海师到达之时,便可以内外夹击以破贼军也。”便又让张霸领军拒敌。

    张霸虽然前几日交战中身中数箭,然而以药敷之,一两日之后便无恙,仍能领军奋战。见汉军天黑之前又发动攻势,遂来到城头,指挥燕军拒敌,以弓弩手在城上放箭射住汉军。张霸看见张牧

    在城下指挥汉军攻城,在城上大声骂道:“张牧反贼,尽管来攻城,吾岂惧你哉!”

    张霸正在大骂之间,忽然看见城郊西面落日余晖之下,尘头大起,一彪军甚众正向令支城靠近。张霸见之大惊,定眼再看之,果然见是汉军红旗。张霸道:“贼军援军又到来,似此如之奈何?”遂急忙告知姬超,姬超闻知,尚不相信,急忙登城看之,果然见一彪汉军列队数里,人数不下万人,距离令支不过五六里,姬超亦惊道:“如此支贼军前来相助,海阳恐难以守住也。”急忙问云出日胜海师到何处了,回报说尚在海上,最早也得今日夜半才能登岸。又问燕军后军支援崔英、方虎二人在何处,回报说驻军在孤竹城。姬超道:“海师不能及时赶至,今唯有求援于大将军。”于是便派人向公孙武求救,让其领崔英、方虎二将速领军来救海阳。

    日头已落,黄章所领一万步卒已经杀至海阳,于是提军猛攻。姬超与张霸尽出海阳城内箭矢,以五千弓弩手轮番射箭拒敌,万余军皆在城上迎战,汉军虽然数度攻至城边,燕军箭矢甚密,仍然不克而还。

    姬超对众军道:“你等皆需要用命守城,只需坚守三个时辰,援军必然到也。如能守住海阳,皆有重赏,如不能守住,自吾以下,皆按军法责罚。”于是燕军奋力拒守。

    黄章见海阳一时尚不能下,所部汉军又急行军大半日,军力疲惫,天色已晚,攻城难以支持。于是对陈业、赵如霜、张牧道:“军皆疲惫不堪,今又天黑,不便攻城,可否歇军片刻?”

    成业道:“燕军死守城池,是以待援军至也。我军如果在夜半之前拿不下海阳,恐其援军到达,我军将攻败垂成也。今虽然疲惫,然海阳即将被陷,岂能因此而歇军呢?”

    张牧亦道:“以吾观之,燕军军力已竭,城内箭矢将尽,若再有一二个时辰,必将难以再继,吾军只需用命,夜半之前,便可攻克海阳。”

    赵如霜道:“陈将军与黄将军所部兵马行军甚为疲劳,不及歇息便就攻城,士卒不可不体恤之。今二位将军可令一半人马歇整,一半攻城,以一个时辰一换。如此一便能歇军,二也不误攻城。”

    陈业、黄章闻言皆称善,于是便将一半军先歇息一个时辰,余者皆继续攻城。

    汉军三万余人,歇军七八千人,仍然有两万军力攻打,如此又攻打一两个时辰,燕军已经拼劲全力,城内箭矢不过还有数百支,子时初,城西门被攻破。陈业率数千汉军一涌而入,姬超见之,急忙与张霸率兵出城而逃,余下不及走脱燕军数千人,皆成俘虏。

    汉军夜半时分占据海阳城,陈业等入城,赵如霜问燕军俘虏道:“姬超与张霸何在?”燕军道:“出东门而逃矣。”赵如霜又对燕军道:“你等如真心归降汉朝,便告知姬超与张霸所逃何处,便可将功赎罪也。”

    燕军皆畏服纵横

    威名,亦知纵横夫人赵如霜也不是寻常女子,于是内中便有燕军告知赵如霜道:“姬超与张霸出城,必向孤竹城而逃,孤竹城有崔英、方虎领军驻扎,姬超前番曾令其来援,今恐已经军在半路。”

    赵如霜闻知,遂对张牧、陈业、黄章道:“姬超与张霸夜间出城而逃,必不能走远。我军若派出铁骑追击,姬超与张霸二人便可擒也。以吾之见,张将军与黄将军可率兵守城,吾与陈将军尽起军中骑兵,追袭姬超与张霸,必能有所斩获也。”

    张牧道:“赵夫人此策虽然甚妙,然夜中追袭敌军,且孤竹城尚有燕军驻扎,不可小觑之。吾以为甚为冒险矣。”

    赵如霜道:“用兵者如不冒险,难以建功。今若能一举擒下姬超、张霸,则燕军将震怖,辽西郡便可为我军所得,此战机难觅,不可错失。”

    陈业见此,遂奋然道:“用兵贵在奇字。我军若趁夜追袭,出乎燕军意料之外,必然可建功也。”于是便让张牧、黄章二将守城,自与赵如霜率领军中所有骑兵约八千余骑,令降军为前导,速出海阳往东而追袭。

    姬超与张霸弃守海阳夜逃,两万军还剩万余,姬超对张霸道:“贼军势大,我且向孤竹城撤退。”于是便令张霸断后,引军望孤竹城而来。

    时正半夜,燕军奋战一日,十分疲惫,姬超在马上亦感到十分困乏,匆匆而行了一两个时辰,至凌水,军皆疲惫至极,不能再走,部将皆来求告姬超,且令军歇息,姬超见已经逃出海阳,又认为夜里汉军不可能前来,于是便传命全军,渡过凌水,便扎营歇军。

    张霸领数千军在后而行,行数十里,并不见汉军前来追袭,见军十分困乏,于是也渡过凌水驻扎歇军。张霸又前来见姬超,道:“贼军若来追袭,至凌水必然被我军发现,那时再走也不迟也。”姬超又得报方虎、崔英两人在天亮时分便可率军到达凌水相救,于是便令军安心歇息,倒在帐中便鼾声如雷。

    寅时,赵如霜与陈业所率八千骑已经追至凌河四五里处,令人探知,见燕军在凌河对岸扎营歇军。赵如霜对陈业道:“燕军疲惫,如此时乘机突袭,天赐我军大功也。”陈业道:“其军在河岸对面扎营,我军若渡河之时,其仍能可再逃遁也。”

    赵如霜道:“吾少时居右北平、辽西之地,甚知此间地理。燕军隔河而扎营,正是防备我军偷袭也。吾知其驻军凌河下游数里之处,水势甚浅,军马皆可淌水渡河,今若从此渡河袭击,不用一个时辰便可至也。”

    陈业闻言大喜道:“若如此,正是天赐我便也。赵夫人可率五千军从此渡河而袭击之,吾率三千骑在此,只等赵夫人军马袭击之时,吾再率军渡河,便能一举而擒姬超也。”

第283章 女将袭敌建奇功

    赵如霜与陈业商议突袭已定,陈业便率三千骑在原地潜伏等候,赵如霜遂带五千骑,趁夜色掩护沿凌河西岸望东而驰,不过七八里处,果然见凌水甚浅,于是赵如霜命军在水浅处渡军,不过半个时辰,五千军已经渡河完毕。赵如霜便下令道:“姬超军在前方七八里处,正无备,我军从此而突袭,天亮之前必破其军。你等且强打精神,皆要用命!”言罢,遂一骑当先,率众向姬超军驰来。

    姬超与张霸在凌河东岸扎营歇军,并在周围数里之内,安排哨骑巡逻,赵如霜领军突至,燕军哨骑发现之时,已经准备不及。姬超、张霸等尚在酣睡之中,忽然闻知汉军骑兵来袭,二人大惊,随即翻身下床,取兵器上马,叫醒众军准备迎敌。众军尚未醒转,赵如霜五千骑已经杀至,遂发起冲锋,燕军措手不及,不及迎战便大败,四散而走,营中大乱。姬超与张霸各引数百人指挥传命燕军休乱。

    赵如霜再率兵攻之,姬超与张霸已经集聚得大半军,见汉军兵马不多,于是便聚军防御。两军便又在黑夜中交战,汉军又将燕军大营用火点燃,营中火光冲天。

    陈业率三千骑正在凌河西岸,哨探报说赵如霜已经率兵在攻打燕军,陈业立即提三千骑,驰至凌河,夜渡之,令军士用木石塞住水深之处,又用营帐中木板铺于水上,不到半个时辰,陈业三千骑便强渡凌水。燕军正与汉军相持交战,燕军后路已经为赵如霜骑兵所断,见汉军渡水而来,已经不能分兵相迎。

    陈业立即率兵杀入,张霸见之,遂领数千人来迎战陈业。赵如霜趁机猛攻姬超,姬超手下燕军疲惫不堪,投降过半,姬超不能禁止。赵如霜遂率数百骑冲击姬超中军大帐,燕军皆纷纷避让,姬超见敌军来取中军,势不可挡,遂翻身上马,引数百骑突出围中往北而逃。

    赵如霜见之,令部将领军相助陈业助战张霸,自率八百骑,前来追击姬超。追不数里,正看间姬超引兵匆匆往北而逃。赵如霜遂领军冲上击之,姬超领兵回战,不数合,便大败,死伤数十,其军四散。赵如霜又领军进围上来,姬超已经人困马乏,见不能抵挡,遂在马上叹道:“吾为将一世,未料到会败于女流之手!”便拔剑准备自刎。

    随身亲兵便急忙抱住姬超,夺下其手中剑,对其道:“老将军可归降汉朝,汉朝必能厚待老将军。今番若死,便轻如鸿毛也。”

    姬超道:“吾若不自裁,必将为贼军所擒!吾宁死亦不愿作阶下之囚也。”又要夺剑自刎,赵如霜已经率百余骑将姬超团团围住,其身边数十亲兵,见状皆弃手中兵器于地。

    赵如霜勒马对姬超道:“将军相助伪燕,自号忠勇,今伪燕大势已去,将军丢失海阳,折丧军马,陷入绝境。今吾若放将军回去,公孙霸肯赦免将军折兵失地之罪乎?”

    姬超闻言,垂头丧气,默然不语。

    赵如霜遂道:“吾有一言,还望将军听之:大汉皇帝已定九州,迟早平定辽东。将军与吾夫王纵横为

    多年相识,吾夫君亦常钦佩将军,将军今日若弃暗投明归顺汉朝,汉朝必然厚待。如将军欲成名节,不知通变,欲要为伪燕殉葬,唯将军自便!”

    姬超闻赵如霜之言,见手下亲兵皆降,遂只好望辽阳方向拜道:“陛下保重,非臣不忠于陛下,陛下逆天而行,不可成功也。臣本自为汉朝之将,今番归顺汉朝。”于是便向赵如霜投降,赵如霜又令其收聚降军,得数千人。

    姬超本为汉将,顺安初年为幽州刺史韩广国麾下偏将,后公孙霸为幽州刺史,便又归属公孙霸,年轻时候与纵横等皆同为袍泽,二人交情甚好。姬超为人忠孝,作战勇猛,长期驻守幽州,公孙霸篡汉之后,姬超位进三品领军将军,与张霸屯驻幽州,公孙霸逃遁辽东,姬超率军跟随,又被升迁为伪燕车骑将军。姬超时年已经五十五岁,在幽州军中亦有威望,其所部军,皆畏服纵横威名,所以多有降赵如霜者。

    张霸与陈业大战,其军不能敌,张霸手舞钢刀,在阵中往来驰骤,甚为威猛,汉军皆不敢挡之。大战良久,燕军寡不敌众,张霸其手下军士,渐渐减少,又与姬超相失,张霸见之心中惊恐,便弃战引败军千余人往东而逃。

    此时天色已明,汉军已经完胜燕军,赵如霜降服姬超,陈业杀退张霸,整军退入凌河西岸扎营歇军。天明之时,崔英、方虎二将率万余兵已经赶至凌河东岸,然而见燕军已败,姬超已降,遂不敢前来,接应得张霸千余人又退回孤竹城。

    南路汉军诸将已经攻陷海阳,赵如霜破燕军,并收降燕将姬超,大获全胜,领英得知大喜,便传令赵如霜与陈业率兵从南面进围肥如。纵横正驻军北面长城卢龙塞,领英遂命纵横率军南下攻夺肥如。

    领英提大军围困令支,对诸将道:“今令支燕军被我军前至,王骠骑夫妇二军从南北两面夹击肥如,归海卫必然令军从令支、肥如退也,辽西郡便可为我军有之。”于是便提大军,开始攻打令支。

    归海卫在肥如指挥燕军诸路军马,闻知海阳失守,姬超降敌,海阳驻军两万余人,还剩得张霸与数千人败回孤竹城,归海卫大惊道:“姬超乃宿将,为何不能守住海阳?今失去海阳,折兵丧师,令吾军陷于被动,辽西郡恐将陷于贼手也。”遂问云出日胜海师为何不能登岸相救?回报说,云出日胜海师行至渤海面上,忽然发现汉军海师大队船只也至渤海,云出日胜恐登岸被汉军海师所偷袭,便引军在海上与其对峙,故而未能登岸。

    原来汉军海师统帅诸葛笑峰已经率领三万海师航行至辽东海面,闻知汉军与燕军在海阳交战,正准备航行至海阳,登岸助战。忽然闻报说东面燕军海师数百战船正向西而驰,诸葛笑峰笑道:“此必定是燕军海师也,吾今正欲一会东瀛扶桑人云出日胜。且在海上驻扎待之。”于是收了风帆,列阵在海面相待燕军。

    云出日胜率两万余海师破浪而来,正欲要向海阳靠近,忽然见前方十余里海面上汉军海师甚众,云出日胜惊

    到:“诸葛岳果然已经来矣,且先吾一步。”部将请其攻击诸葛笑峰海师,云出日胜观之良久,道:“汉军海师队形甚密,观其军马数量,当在我军之上,我海师虽精,尚无把握胜之,今且与其在海上相持,寻机再破之。”于是云出日胜海师为汉军海师在渤海上所拦截,不能登岸。

    归海卫又问孤竹城崔英方虎二将为何不相救姬超,哨骑回报,说汉军夜里急渡凌水,趁夜突袭,姬超猝不及防,所以军败投降,崔英方虎二人提兵来救之时,已经不及。

    归海卫闻报,叹道:“我军虽众,然却被贼军所破。大燕海师固然精良,然不曾预料到贼军海师亦能先我一步,以至于此般被动。”

    忽然哨探急报道,说潜龙已经提兵开始攻打令支,大将军公孙武恐北面王腾军与南面汉军再相夹击令支,请丞相再发兵守令支。

    归海卫闻报,心中已经知道领英用兵之意,对诸将道:“令支已经不可再守,且传吾命,令大将军全军退往肥如。”

    盖班惊问到:“丞相如不战自退,贼军岂不长驱大进?”

    归海卫无奈笑道:“吾不仅要弃守令支,还要弃守肥如。待公孙大将军退兵至肥如,再一起随吾撤兵退至辽东郡。”

    盖班愈加吃惊道:“且问丞相此般是何意?某实在不能明白。丞相不战而退,且不是将辽西郡拱手让与贼军吗?”

    归海卫道:“盖将军不知潜龙用兵之略,其人已经算定,必能完败我军,所以才提军攻打令支。今潜龙提主力牵制我令支军马主力,必然令北面王腾所部与南面贼军,不攻令支而攻肥如也。海阳已经失陷,我军海师又不能登岸相援,若南北二路贼军前来夹攻,肥如断然不能敌,肥如若失去,则我军令支主力,势必陷入贼军四面包围之中,恐有覆灭之虞也。”

    盖班等尚不全信,归海卫道:“此时北面王腾与南面王腾之妻所领军马,恐已经向我而来亦。”

    不多时,哨探急报,说王腾率精兵数万,从长城卢龙塞向肥如进兵,南面汉军将领赵如霜、陈功之子陈业等亦率步骑数万,也来围攻肥如,一二日便可至。

    盖班等燕将闻报才恍然大悟,惧各自心下震怖。归海卫道:“此时撤兵尚还来得及。只需在王腾等军马到来之前,撤出令支我军主力,虽然失去辽西,尚还可以全军也。”于是令飞骑传命令支燕军,速撤肥如,如违令者斩。

    公孙武正在指挥燕军坚守令支,忽然接得归海卫命令速撤军令,公孙武道:“如我军撤,贼军岂不是不战而得辽西?”正要回书请再拒战,又一连接得军报,说海阳已经失陷,王腾与赵如霜等率军从南北两面夹攻肥如,大将军若不撤军,恐将为贼军所破也。公孙武与花羽等将闻报大惊,遂忙先将步军撤出,后将骑兵撤走,辎重一概丢弃,一夜之间,五六万大军便都撤向肥如。领英见燕军撤退,遂不加攻击,待其撤尽之后,再提兵占据令支,又继续向肥如进军。

第284章 诸将肥如战燕军

    公孙武、花羽等率兵从令支撤往肥如,才与归海卫等合军完毕,只见肥如城南城北而出郊外,忽然尘土飞扬,红旗招展,军马滚滚而来。

    燕军在城头上见南北两面汉军人马甚众,皆各有畏惧之意。不多时,城北燕军先头部队到达城郊,就据住险要扎营,旗上大书“骠骑大将军王”字样,燕军见是纵横旗号,愈加惊惧。

    城南亦有汉军三万人,开至南郊据险扎营,领军将军分别是赵如霜、陈业、将军张牧,以纵横夫人赵如霜为号令。

    公孙武见汉军进围肥如,遂与归海卫商议道:“贼军南北围城,其尚扎营未毕,立足未稳。我军甚众,可以击之,如能破其一部,潜龙必然畏惧吾军也。”

    归海卫道:“我军虽众,然士气已夺,如若相战,恐一时难胜。潜龙今已经占据令支,其必然提兵前来夺占肥如,旦夕便可至此。我军不宜出战,如一时不能撤出,恐遭潜龙所败也。”

    公孙武道:“如不战,待潜龙提军至,战机将失去也。请丞相下令,容吾提一军击城南贼军,如不能胜,甘当军令!”

    归海卫道:“大将军不可逞血气之勇,今且先安排撤退为便。如再相战贼军,恐有失虞,将误我军大事。今辽西郡已经不可守,退往辽东,拱卫辽阳,便能全军。我只要大军尚在,潜龙必然不敢小觑也。”

    公孙武道:“丞相何心怯也!如一味退避不战贼军,贼军将以为我军不敢与其对敌,如此长驱大进,辽东岂能相保?”

    归海卫虽为三军主帅,然公孙武为公孙霸宗族亲信,其在辽东又经营多年,甚有势力,虽然受归海卫节制,却也不全听命。归海卫寻思若以军法强之,恐于公孙霸脸上不好看,见其执意要出战,遂道:“大将军既然要出战,今可先试击城南贼军,吾已经算定,半日之内,潜龙主力将至肥如。将军如两个时辰内可以破敌,便相战之。如不能破敌,吾军将从肥如撤退,到时只能靠将军自己。”

    公孙武奋然道:“吾只需一个时辰,便能击破城南贼军,丞相大可放心也。”

    归海卫闻言默然。公孙武于是便带领花羽、黄枭、梅成、公孙英等将,领其本部军四万人,来破城南汉军。

    归海卫见公孙武引军出城破敌,摇头苦笑,便命崔英、方虎二将道:“大将军此番出战相战,一个时辰之内必然难以破贼军。若潜龙军至,其一时不能退,恐有闪失,到时如果大将军兵败,你二人可领本部军相援救之,接应其退入辽东。”

    二人领命,便整本部军万余人,准备接应公孙武。

    归海卫命盖班等领两万军在肥如拒住城北纵横军,然后将肥如城中步卒等两万余人押运辎重,先撤往辽西郡治所且虑。

    公孙武引军出城,排成阵势,来战城南汉军。汉军见燕军出战,其势甚众,张牧遂对赵如霜道:“燕军出战我军,欲要速战取胜也。今其势大,且先列阵坚守之。丞相大军不时便可至,我等只需坚守两

    三个时辰,燕军必然退也。”

    赵如霜从之,于是便约退军马,退后五里,再布下阵势,安下营寨。张牧甚能领军布阵,将三万汉军分为数队,左右两翼各以五千铁骑护卫,前军用重甲盾牌兵三千人护卫,后面列三千弓弩手。赵如霜居中,张牧居右,陈业居左,三军组成品字阵形,以待燕军。

    公孙武见汉军退却,便提军逼近,又见汉军如此扎营,便对花羽、公孙英等人道:“吾说一个时辰破敌,今已经过了半个时辰,还剩半个时辰。今贼军阵势虽然严密,然我若全军冲锋,亦能一举破之,你等皆要用命,助吾成就此功。”

    花羽道:“贼局所列阵势,防守得法,如我军强欲催之,恐折损甚大也。”

    公孙武道:“壮士临阵,不死既伤。花将军惧战畏死乎?如能破此贼军,吾军即便有所折损,又何妨乎?”于是便下令,全军发起冲锋。

    诸将闻知,便不敢再言,只得遵从公孙武军令,四将率三万人马一齐来冲击汉军军阵,公孙武率万人在后掠阵。

    汉军见燕军全军冲锋,张牧遂令道:“待其冲至五十步之时,弓弩手再一齐放箭!”赵如霜已经传令左右两翼骑兵万人,做好出击准备。

    黄枭领数千军在前,已经距离汉军军阵五十步,张牧一声令下,汉军军阵中三千弓弩手一齐放箭,顿时箭雨纷纷,将黄枭前部军数百人射倒,黄枭急忙挡箭,座下马却中箭倒地。

    花羽遂令盾牌军在前,抵挡汉军箭雨。又领军继续推进,公孙英领数千军从左翼攻来,梅成亦领五千军从右翼进攻。

    燕军已经逼近汉军军阵,两军相交,遂短兵接战。汉军前锋皆重甲大戟之士,燕军一时不能催破。赵如霜遂一声令下,只见汉军阵中两翼骑兵分左右一齐出击,驰入阵中,燕军虽然占据优势,然汉军骑兵一至,便又要分兵迎战骑兵,相战半个时辰,仍然不能攻破汉军军阵。

    两军相战多时,互有损伤,汉军虽然处于被动,然军阵仍未有被攻破。赵如霜、张牧等便收缩兵力,据住军阵防守。公孙武见交战已经达一个时辰,折损千余人,尚不能取胜,心中忧虑,然而见汉军被动,若再全力进攻一个时辰,便能破其军阵,公孙武又不愿前功尽弃,所以一时还不愿退兵。

    公孙武正在犹豫之间,归海卫派人数度传信,说潜龙大军即将到达肥如,肥如燕军已经准备撤退,令公孙武引军向东而撤。

    公孙武见之犹豫,又见战果即将到手,不忍弃之。于是便对归海卫使者道:“请丞相再过一个时辰之后再撤,吾只需一个时辰,便可大获成功也。”

    于是便不撤军,亲自领军前来攻打汉军营垒。

    赵如霜见燕军攻势甚猛,对张牧、黄章道:“今燕军攻势甚急,恐营垒被陷,我军将为其所败也。张将军守营,黄将军为吾掩护,容吾率五千骑兵冲击燕军军阵,以缓其攻势。”

    张牧道:“赵夫人如欲要出阵催敌,还需得黄将

    军为助,大营由吾来守。如再能坚持一个时辰,丞相大军必然前来相救,即可破公孙武燕军也。”

    赵如霜遂全身贯甲,率五千铁骑出阵,黄章率三千骑在后为掩护,冲击燕军军阵,燕军只得分万余兵来相迎,攻势顿时便缓慢。公孙武见汉军从营垒中出,于是便命各军来围歼。赵如霜在马上施展双刀,快如疾风,所到之处,燕军尽皆披靡。

    花羽见之,遂驰马向前来迎战赵如霜,赵如霜见是花羽,遂骂道:“反国之贼,尚还不死!今日且留下首级在此。”便使双刀奋力来战花羽,花羽以双枪接战。战不十合,便驰马逃去。花羽武艺本在赵如霜之上,然此前在并州曾为赵如霜所败,心中忌惮,今见赵如霜刀法迅速,恐被其伤,于是便弃阵逃去。赵如霜又继续领军在燕军阵中来回冲突。

    公孙武遂令燕军将赵如霜与黄章两支骑兵共八千人围在核心,汉军骑兵到何处,便围向何处,赵如霜与黄章在燕军阵中冲突数番,不能脱围,已经折损数百骑,马力将竭,仍然冲突不出,其势渐危。

    张牧见之,遂令副将守营,自领八千精卒出战来营救赵如霜与黄章,公孙武又分兵拒战。两军又继续交战,燕军势大,汉军只好敛兵一处相守,渐不能支。

    公孙武见之,遂在中军呵呵笑道:“丞相一味避战,故而让贼军得势。吾说必然能胜贼军,今必然将应验。再需半个时辰,便可大破此部贼军也。”

    言末毕,忽然哨骑匆匆来报道,说正西面一彪汉军铁骑,不下万人,正疾驰而来,距离此处已经不过数里。

    公孙武闻报惊道:“此果真是潜龙前来乎?”遂令梅成领一万军在西面防御,刚传命完毕,忽然哨骑又来报道,说潜龙大军已经进至肥如,王腾率军已经打破城池,归海丞相已经领军东走。王腾闻知将军在此相战汉军,已经领军前来助战矣。

    公孙武闻言不禁大惊失色,对左右道:“如肥如已经陷落,王腾领兵亲来,吾军将不能相敌,不如且收军东走。”于是便传令花羽、公孙英等将,收军向东而退。

    燕军遂收军,集结队伍往东而走。赵如霜、黄章、张牧三将血战燕军数个时辰,人困马乏,军力已竭,未能追击燕军。此番相战,汉军折损四五千人马,燕军折损亦相当。

    公孙武才将军队集结,正准备往东而走之时,之间西面一彪汉军万余骑已经杀至,为首一将者,猿臂狼腰,十分英武,手执长枪,正是鹰扬将军卢飞,奉潜龙丞相军令,率万余铁骑前来相救赵如霜等,见燕军正准备撤退,卢飞遂乘势击之,燕军后军顿时大乱。

    公孙武遂传令花羽与公孙英二人迎战卢飞。赵如霜等见之,遂与张牧又领营中尚能战者万余人前来助战,公孙武又命黄枭领军拒战。速引军东走,方走不二三里,之间东北方向一支兵马约两万余人杀到,挡住去路,为首大将北泽大叫道:“公孙武休走!今且留下首级!”

第285章 沙场相争尽猛将

    公孙武见之大惊,对左右道:“今唯有决一死战,方可冲出!”便排开阵势,领军前来冲击北泽军,北泽巍然不动,命弓弩手射之,燕军遂又退去。北泽便与麻准道:“燕军士气已衰,我军可趁势击之,公孙武可擒也。”

    于是与麻准二人领军来攻击公孙武,公孙武只得麾军相迎。燕军为汉军三路攻数万人夹击,交战片刻便不能相敌,纷纷溃败。

    卢飞与花羽在阵中大战,花羽所部军士已经溃败,花羽心下畏惧,遂不敢恋战,虚掩一枪便纵马逃去,卢飞引军冲杀,燕军大败。公孙英见之勃然大怒,挥枪来战卢飞,两将在阵中交手十余合,不分胜负。

    赵如霜与梅成交战,十余合后,梅成心下胆怯,遂拔马而逃,赵如霜追之不及,便投掷手中飞刀,正中梅成后背,梅成中刀,遂伏在马上落荒而逃。

    张牧见燕军溃败,遂引军趁势来攻。卢飞已经杀败公孙英,三将合军再一起攻击燕军,燕军又败,四散奔逃。

    花羽弃战卢飞,又杀回阵中,见梅成被赵如霜手中飞刀击中落荒而逃,于是便纵马前来战赵如霜,以为其双刀已失一刀,此战必然能斩赵如霜也。赵如霜见花羽杀来,遂使用单刀接战,交战三合,便落于下风。

    赵如霜单刀难敌花羽双枪,便纵马弃战跳出圈外,花羽见之,遂也学赵如霜,急忙投掷手中一枪,赵如霜见花羽使用双枪,已经有所防备,恐其在背后投掷短枪偷袭,故而在跳出圈外之时,在马上伏身,又将马一按,马也伏下,花羽手中枪虽然抛出,正从马头上飞过。

    张牧见赵如霜危急,急忙解下腰间佩刀,纵马驰向赵如霜旁,对赵如霜道:“赵夫人接刀!”赵如霜便调转马头,从张牧身边驰过,右手顺势接住张牧递来佩刀,复又纵马来战花羽。

    花羽已经只剩下一枪,不可再投,见赵如霜又杀回,于是便拔腰间佩剑,一手使枪,一手使剑,来迎战赵如霜。然而花羽惯于使用双枪,不善使剑,今一手使枪,一手使剑,难以发挥威力,奋力拒战赵如霜十余合,便不能相敌,正欲要拔马而逃之时,赵如霜大喝一声道:“哪里走!”急纵马一跃,右手中单刀快如闪电,从花羽颈项中划过,花羽遂翻身落马。

    赵如霜已经斩花羽于马下,燕军见之俱心中惊惧,不敢再来相战,遂一起望公孙武大军靠拢。

    公孙武正率军与北泽、麻准相战,公孙武挥刀亲战北泽,只五合,便败阵而退。麻准举大斧,在燕军阵中奋力砍杀,燕军见之都不敢应战,各自后退。然而后方花羽被斩,梅成负伤而逃,公孙英战败,卢飞与赵如霜、张牧等将又率兵进围上来,燕军腹背受敌,一时亦不能突围。赵如霜命军士齐声大喊道:“燕将公孙武等如不弃械投降,皆以花羽为例!”

    公孙武所领四万军,已经战死近万,走散一万,还剩两万人,皆疲惫带伤,军力已竭,兵器已钝。公孙武又见梅成重伤,

    闻知花羽战死,心中大惧,不禁叹道:“吾悔不该不听丞相之言,以至于此。”遂对公孙英、黄枭道:“军力枯竭,不能再战,今番我军恐覆没于此地也!”

    黄枭道:“我军虽然久战疲惫,然贼军也将军力将竭。大将军勿要丧气,容末将再领能战之军杀出一条血路,大将军可随后而来也。”

    公孙武无奈,只有从之,黄枭遂与公孙英挑选五千还能战之军,前来冲突汉军,又被北泽军中弓弩手射回,如此几番冲突,皆不能出,汉军便收缩包围圈,欲要歼灭公孙武全军。

    公孙武见势已穷,于是准备以死拒战,见汉军又围将上来,遂在马上大呼道:“我辽东勇士,何惧一死乎?今番正是勇者用命之时!”率其残部前来破围,汉军击之,燕军又不敌,被四面围定,逃无可逃,退无可退。

    正在危急之间,忽然东北面一彪骑兵杀来,来势甚猛,正是燕将崔英、方虎二将一万五千精兵,奉归海卫之命接应公孙武。北泽见之,遂令麻准引军阻截。公孙武见有燕军来救,大喜,燕军见此,便又精神振奋,趁东面汉军迎战崔英、方虎,其围不厚之际,令黄枭、公孙英率五千军奋力杀出,公孙武得以率残部万人出围。余下五六千带伤者不能走脱,遂为汉军所俘虏。

    崔英、方虎率军与麻准交战,麻准军少,尚不能阻敌,北泽便又前来助战。两军交战片刻,公孙武已经趁机破围而出。崔英、方虎见公孙武已经出围,便不与汉军恋战,引军护卫公孙武断后东走。

    北泽与卢飞、赵如霜等相合,北泽道:“公孙武得救兵相助趁机走脱,我军宜迅速追袭,还可破敌。”于是便让赵如霜、张牧、陈业等人在此歇军,北泽、卢飞、麻准三将,引军中骑兵与精卒两万余人,前来追袭公孙武。

    公孙武得脱重围,便与公孙英、黄枭等将率万余兵匆匆望东而奔,燕军已经成惊弓之鸟,亏得有崔英、方虎一万余军在后护卫,才转危为安。

    崔英、方虎引军在后而行,行至百余里,至辽西熊丘,忽然后面尘土大起,汉军骑兵已经追至。崔英见之,遂对方虎道:“贼军追兵前来,可列阵拒之,掩护大将军撤退。”

    方虎观追兵队形,遂道:“大将军只要过了熊丘便可安全。吾观此追兵,不过万余众,今居然敢深入。你先扎住阵脚,待吾来迎战敌军,斩其来将!”

    于是崔英一万兵列住阵脚,方虎带五千精骑,布于阵外,立马横刀,以待汉军。

    北泽与卢飞二将率先头骑兵万余人至熊丘,见燕军列阵相迎。二人随即扎住军马,北泽出马道:“吾欲擒公孙武,你等如挡道,恐吾手中枪不愿意也!”

    方虎闻言大笑道:“你乃何人?敢如此嚣张猖狂!吾手中宝刀,久已经不曾取人首级,今番且拿你首级祭刀!”

    北泽闻言大怒,问左右此将为何人,军中有认识二人者,对北泽道:“此人名叫方虎,乃伪

    燕大将方龙之子。旗号为崔者,乃燕将崔英也。崔英亦是伪燕大将崔峰之子,其父曾都名列公孙霸‘辽东六勇’之榜。”

    北泽便喝问方虎道:“你父已经战死汉中,你今日尚要逞血气之勇,欲要步你父之后尘吗?公孙霸覆灭乃早晚之事,你何必再为其殉葬?”

    方虎闻其提起方龙战死汉中之事,不禁切齿痛恨,大怒道:“吾今正是为报父仇!”随即纵马舞刀,只取北泽。

    北泽舞枪上阵,与方虎交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

    卢飞见二人难分难解,恐在此耽误时辰,便也提枪出马,前来助战,燕阵中崔英看见,随即提枪纵马而出,迎战卢飞,两将交手十余会合,崔英落于下风。

    四人在阵前捉对厮杀,相战五十余合,北泽与方虎打成平手,崔英逊色于卢飞。北泽见不能取胜,遂与卢飞拔马回阵,便率万余骑冲杀过来。

    崔英方虎二将便领军相迎,双方又在熊丘交战,难解难分。

    公孙武已经逃出,见崔英方虎二人不至,闻报说正在熊丘拒战汉军追兵,公孙武恐二人有失,便对黄枭道:“方、崔二将,皆吾子侄,今掩护得吾脱离险境,不可令其没于贼军。黄将军可率兵前往救应之。”

    黄枭领命,便带三千骑奔回熊丘,前来接应崔英方虎,见两军相持不下,黄枭遂率三千军冲入阵中,一番冲突,居然打乱汉军阵形。

    北泽见状大怒,遂挥枪来战黄枭,黄枭刀法熟练,武艺非凡,十合便杀败北泽。卢飞遂上阵接住厮杀,黄枭一边奋力相战卢飞,一边对崔英方虎道:“二位少将军可领军速速东走,吾为断后。”

    崔英、方虎见之,便提军撤退,黄枭与卢飞战三十合,仍然保持上风,见燕军已经后撤,遂虚晃一枪跳出圈中,率兵东走。

    北泽与卢飞见黄枭甚为勇猛,便不敢进逼,此时麻准已经率步军赶至,闻说黄枭勇猛无敌,遂奋然道:“容吾来战之!”随即催马引骑军追击,数里,追上黄枭,便引军击之,见燕军中一使三尖两刃刀勇将,麻准大叫道:“你可是伪将黄枭乎?”

    黄枭见汉军数千骑追上,便在后引军且战且退。忽然见一使斧猛将前来,观其面貌,不由得吃了一惊,见其问话,遂答道:“然也,即知吾名,还焉敢追击?不惧你项上人头见落地乎?”

    麻准笑道:“吾正是欲要与你一决雌雄!”遂举斧催马赶来,只取黄枭。

    黄枭便纵马使刀接战,刀斧相交,金戈响震。黄枭虽然武艺高强,然作战多时,体力已经有所消耗,而麻准力大,手中大斧甚重,交手三合,黄枭便落于下风。欲要弃战,又恐汉军趁势袭击,遂奋力迎战麻准。

    崔英与方虎正引军前行,忽然见后军黄枭又与汉军交战,二人便又扎住军马,方虎使刀来围攻麻准,麻准犹然不惧,在马上舞动大斧,力敌二将而不落下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476/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汉朝最新章节!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所写的《超级汉朝》为转载作品,超级汉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汉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汉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汉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汉朝介绍: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立志写一本风格类似《三国演义》的网文小说,以此表达在下对汉朝的仰慕之情,并向《三国演义》致敬!
超级汉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汉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汉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