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安溪柚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军民两用技术

    其他门类腾飞集团还不好说,但在无人机方面,腾飞集团别说在国内,就算在全世界也不见得怕过谁,于是腾飞集团下场开争,总部的反辐射无人机项目也就没啥悬念了。

    对此,庄建业也是举双手支持的,没办法,老庄本来心眼儿就不打,听说总部花了4亿美元买了六套“哈比”无人机系统,当时就炸了。

    4个亿的美元呀,就这么被以色列给赚走了,老庄心里那个痛呀,就别提了。

    若非当年跟H公司那些个狗屁倒灶的事儿弄得一地鸡毛,庄建业恨不得直接跑到国外,对IA航空技术公司各种司法诉讼了。

    所以搞,必须搞,而且还要搞个让“哈比”无人机拍马也赶不上的。

    庄建业的意志就是腾飞集团最高指示,再加上这么多年腾飞集团在无人机上并没有止步不前,依然在搭理拓展无人机系统的技术边界,只是之前老平台的利润足够丰厚,腾飞集团并没有把这些技术拿出来,而是作为良性的技术资产存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在拿出来赚取更为超额的利润。

    不然哗啦一下全抖出来,把人的想象一下子全满足了,以后还怎么赚钱?总得要给客户一些期待和消费欲望吧。

    但这次却不一样了,“哈比”无人机都逼到家门口了,要是再不把压箱底的东西给拿出来,宣誓自己在世界无人机领域领导者的地位,以后还不得有更多国外的竞争对手蹬鼻子上脸呀。

    于是腾飞集团内部一商量,牙一咬,心一横,拿出将近一半的技术资产来打造真正的多批次自主可控无人机交互任务系统,即所谓的无人机蜂群技术。

    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无人机之间的网络构建和通信系统的设置。

    这是整个无人机蜂群技术最关键的所在,因为腾飞集团构建的多批次无人机交互任务系统可不是简单点对点,面对面的飞抵目标,机械性的完成所谓的打击或侦察的单项任务。

    而是具备基本的逻辑感知能力。

    即可以在侦察、评估、巡航直至攻击之间自由切换,并能够在切换的同时向后方控制中心和其他无人机平台共享本身的情况,以便其他无人机平台根据分享的情报调整自身的任务属性,并最终决定下一步的任务情况。

    如此一来,整套无人机系统的任务弹性便大大拓展。

    就拿陆军部队来说,重装装甲部队若是装备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在进攻作战时就可以由炮兵发射蜂群无人机,利用其隐蔽性和机动优势对敌方防御阵地进行抵近侦察,重点探测敌方前沿部署的薄弱环节,以及敌方反坦克火力的部署。

    同时利用蜂群无人机系统实时图像传输能力,形成指挥机关的对战场的动态态势感知,从而形成相对的战场透明。

    在此基础上,当重装装甲部队开始实施战役突破,蜂群无人机系统可以利用先前的态势感知情况,一方面可重点攻击敌方各类反坦克火力,为坦克装甲分队冲击开辟道路,解除威胁;另一方面利用空中和机动优势攻击传统火力难以对付的时间敏感目标,反斜面目标,隐蔽目标等。

    同时协助后方炮兵部队进行火炮校射,火力毁伤评估,待装甲部队成功突破,在依照实际情况对敌方纵深目标或侧翼目标进行渗透,侦察,引导火力甚至直接攻击。

    陆军作战如此,空军作战也是毅然,即可作为信号诱骗,吸引敌方防空火力雷达开机,消耗宝贵的防空火力;又可直接攻击敌方的防空雷达,为己方的空中力量扫清道路;甚至可以直接参与进攻作战,对敌方发动“自杀式”的空中打击。

    总而言之,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并不是传统的单一任务模式,而是兼具多重功能,高度集成的多属性综合战役战术系统。

    也正因为如此,在实用性,任务拓展性以及最终的效果都要比以色列的“哈比”无人机要高上好几个层次。

    毕竟“哈比”无人机的灵活性上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儿,尽管其具备攻击无果可返回回收,并可在目标上空长时间滞空盘旋,具备一定的无人机的功能,但实际上“哈比”本质还是反辐射导弹,并没有多任务的能力。

    而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可不仅仅是反雷达,还能搞侦察、搞引导、搞电子干扰,甚至搞定点清除……

    拓展性可不是一般的大。

    然而想实现这个目标,传统的通信装置,网络布局明显实现不了,没办法这种动态的实时数据传输可不是一般通信系统能够承受的了的。

    与此同时,通信的保密性一定要好,质量一定要高,尤其是各无人机平台之间,不禁传输要快,还要抗干扰。

    普通的民用通信架构必然不行。

    为此腾飞集团联合国内数家科研单位,联合研制了两套通讯系统。

    其一是类似于互联网的拓扑网络分布式保密通信架构,在国外对这种架构有个更为贴切的统称,即所谓的数据链。

    主要用于各无人机平台与指挥中心的联络与控制。

    其二,是基于路由通信为核心的紫外光保密通讯系统,用于无人机平台彼此间的短距离快速联络。

    在这两种通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卫星通信、中继通信最终形成一套闭合的网络结构,从而实现无人机节点即独立,又分散,即能单独执行任务,又能协同作战的复杂体系。

    当然了,作为一整套全新的系统,不少地方都是开创性的,自然存在某些不足,就比如说数据链的通信通道问题,由于国内在集成电路方面水平比较差,国外又买不到最高水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

    所以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只能做到同时控制五架无人机平台执行任务,多了,航空计算机研究所生产的计算机就会超负荷,同时无人机平台之间也会因为通信混杂出现坠机。

    其次,各无人机平台虽然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但限于算法和集成电路的局限,自主能力比较有限,不能完全做到独立自主的区分目标和自主控制,许多时候还需要后方的控制中心加以干预。

    最后便是各分类系统的的体积太大,腾飞集团正在加紧进行小型化研究,但想装到长度仅为一米的“哈比”无人机上,现阶段显然还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腾飞集团最后选择了ZB—MAXpro作为载机平台的原因,因为平台足够大,改装也容易,当然更重要的是,用在ZB—MAXpro可以快速实现民用化,从而分担腾飞集团高昂的研发成本。

    毕竟腾飞集团不是典型的军工企业,所有的技术可不是军事上才能独享,军民两用,两手抓,两手都赚钱那才是王道。

第八百三十九章 芯片

    当然了,民用的标准就没有军用那么苛刻,至少在耐用性上和保密性上少稍差一点,所以在网络的构件上使用的就是基于数据链基础上的简化版,数据链通信系统。

    至于无人机平台彼此间的通信也从抗干扰能力强的紫外光通信系统,换成了性能稍差的激光通信系统。

    尽管整体上照比军用的性能要低几个档次,但腾飞集团并没有因此降低民用的版的性能,反而在某些方面较之军用版本的更为先进。

    就比如说集成电路,军用的要求结实耐用,进水、进沙、高原、山地都能用,因此在集成电路的选择上便以耐造为主,以至于在某些关键部位的集成电路上还是用稍显落后的晶体管。

    只因为这类产品够结实,够稳定。

    但在民用上就不涉及这些问题,因为民用产品只追求极致的性能,因为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选择上自然是盯着最前沿的产品。

    这就如同数十年后的智能手机,各种高端旗舰机对芯片的需求那叫一个极致,有1纳米制成的绝不用3纳米淘汰的,所突出的就是性能。

    腾飞集团的民用蜂群无人机系统也是一样。

    所以这次相州厂派出去的五架ZB—MAXpro直升机上面所搭载的蜂群控制系统的集成电路清一色使用的是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248纳米制成的高端芯片。

    其设备采用的是尼康公司最新的DUV光刻机生产,得益于日本在九十年代半导体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的民用版本获得大幅度提升。

    最显著的便是整个控制模块的体积较军用的缩小了50%,尽管装配到“哈比”这类的中小型无人机还有些困难,但应用在TY—2这类中型无人机平台上已经不是问题。

    至于靶5巡航导弹靶弹这类准军用无人飞行机器的话,自然也可以集成上去,只不过到时候靶5的属性就很难界定了,因为整合蜂群无人机系统的靶5已经具备的巡航导航的一切功能和打击能力的同时,具备极为强悍的自主判断和饱和打击能力。

    但又在保密通讯和网络稳定性上照比纯军用巡航导弹又差了些意思,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因此真实战斗力不见得比传统的巡航导弹强,因此腾飞集团并没有将应用蜂群无人机系统民用版本的靶5叫做巡航导弹,而是起了个更贴切的名字,叫巡飞弹。

    即低成本的,待自主可控组建的,飞航式攻击弹药。

    结果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巡飞弹一经推出,就得到军方的青睐,尤其是空军的空降兵和海军的陆战队,对这种多任务的巡飞弹非常感兴趣,前后向腾飞集团采购了一批回去,用于训练和新战法的研究。

    正是有着军方在背后大力的投资和支持,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才会迅速走向成熟,但距离攫取超额利润,赚小钱钱,带动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毕竟军方再如何支持采购的数量终归有限,想要长远还得是广阔的民用市场才是掘金池。

    当然除了利润的诱惑让庄建业下定决心推动民用化市场外,产业的拉动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什么产业,当然是日后最为关键的半导体制造业。

    对此,庄建业的想法非常朴素,既然未来无人机,有人飞机以及外太空的航天器都需要现代化的半导体产业作支撑,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当然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好。

    如此既不用看人家脸色,也不用承受高价,关键时候要是有人耍花腔卡脖子,自己也能从容应对。

    当然最最关键的还是能够降低自身的产品成本。

    要知道采用蜂群无人机系统的靶5每架比原本的普通版本贵差不多80万人民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芝的248纳米制成的芯片价格实在是高的有些离谱。

    但也是没办法,在1994年这个档口,整个世界半导体行业还是日本人的天下,至于什么三星、台积电连个弟弟都算不上,美国的英特尔、德州仪器也只是苦苦支撑,正努力给日本人捅刀子。

    如此情况下,腾飞集团的选择实在不多,想要达到性能的极致只能向日本采购,价格高也没办法。

    可这样一来腾飞集团的民用普及化的道路就要受阻,毕竟民用产品的价格可以高,却不能高得跟奢侈品一样,不然如何普及,又如何赚多多的小钱钱。

    所以庄建业一方面对芯片的来源做分散化处理,除了最高端的旗舰芯片从日本采购外,其他的尽可能的使用三星或台积电的产品,甚至部分采用了英特尔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这还不是庄建业终极目标,只有把整个产业链抓在自己手里,庄建业才能安心,否则睡觉都觉得不踏实。

    正因为如此,在向外采购芯片的同时,在庄建业的主导下,联合成功厂、航天二厂、招商银行、国开行成立创投基金向栾和平创立的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注资6.5亿人民币,支持其在先进半导体制造方面的业务。

    栾和平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创建电子设备厂,开展三来一补的电子加工贸易,在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也将半导体低端技术摸了个投,对自己在整个行业里的处境那叫一个门儿清,自然是明白靠着低人工,高密度,超负荷的辛苦钱赚不长久。

    更何况这种血汗钱的利润也太薄了,稍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得血亏,想要长久的赚大钱,还得瞄准那些产业链顶端的高技术部分。

    所以栾和平老早就像朝着电子设备的中上游产业链拱一拱了,问题是他想干,条件却不允许。

    一来他没有技术,二来没人才,当然,最最关键的是他没那么多的资本去投,要知道半导体中上游的产业,每一项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投入的额度可不是平平常的几百万、几千万,而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猛砸,如此坚持五到十年,才能见到承销。

    没办法半导体的摩尔定律摆在那儿呢,每隔18个月,半导体的技术就会让工艺制成翻翻,换句话说,你这边的厂房、设备刚完成,整条线就因为摩尔定律成为落后产品,于是只能继续闷砸钱,直到砸到与摩尔定律的幅度一致为止。

    想想这个过程,百十来万的小钱儿能定什么用?

    结果就在这个档口,跟他合伙的宁晓东突然抽走资金去搞什么鸟毛的航空运输公司,这下栾和平就更没有能力升级产业了,只能继续默默的做三来一补,赚血汗钱。

    直到庄建业领投的6.5亿资金砸下来,栾和平才重新有了底气完成产业升级,而他的这份底气很快便给他带来了收获,就在栾和平宣布他旗下的电子设备厂准备进军上游半导体集成电路后没多久,远在荷兰的阿斯麦尔公司的亚太区副总裁便找上门,十分热切告诉栾和平,只要他愿意,阿斯麦尔公司将会以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向其提供最新款的可生产198纳米制成的PAS5500型DUV光刻机。

第八百四十章 攒台光刻机试试?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后是很难想象的,制霸全球光刻机市场的阿斯麦尔居然巴巴的跑过来低三下四的求着你购买他们最新产品。

    做梦吧,哪怕多给五亿、十亿美元也得给我乖乖的等着,啥时候阿斯麦尔老爷子抽出时间,心情也调整到最佳,咱们再说。

    还3000万人民币就卖,想做白日梦,哪凉快哪呆着去。

    问题是这样的豪横的阿斯麦尔是那个突破EUV光刻机的牛叉存在,在九十年代,DUV光刻机大行其道的当下,面对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阿斯麦尔只是被这两大巨头按在地上随便摩擦的弟弟。

    欧美的主流市场根本没他的位置,无奈之下只能另辟蹊径,主攻东亚,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用自己的底价和优良的服务来争取更多的客户,从而维持阿斯麦尔正常的企业运转。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亚太地区负责人几乎是韩国、日本、港台等地到处飞,只要得知某个企业想进军半导体,有生产芯片的想法,先不管能不能成,直接冲过去推销一番再说。

    总而言之一句话,尽可能的在佳能和尼康眼皮子底下虎口夺食。

    栾和平对阿斯麦尔主动推销当然是持欢迎的态度,毕竟准备进军半导体的他正愁设备怎么着落。

    不过欢迎归欢迎,栾和平心里还是更倾向于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原因很简单,阿斯麦尔只能提供光刻机,其他的蚀刻机,氟化氢等设备和材料就没办法了,而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却能在这方面基于栾和平的电子生产厂一站式服务。

    尽管这么做在成本上必然会被日本各个厂商合起伙来狠宰一顿,但后面的维护和保养也更省心一些,毕竟整条线都是日本的,配件的更换和日常的调整自然是方便。

    毕竟栾和平要建的是半导体生产厂而不是自己躲家里玩儿的乐高玩具,考虑的事情要比平常人要多得多。

    但阿斯麦尔给的三千万人民币的价格却又让栾和平动心,没办法尼康和佳能同类产品至少要8000万美元,且还不一定能拿到货,少说也要等半年以上才能排上号,着急的话尼康和佳能也不是不能通融,追加2000万到5000万美元,两家公司会视情况提高产品的排序序列,调整员工的积极性,争取为追加款项的客户提前一到两个月拿货。

    没办法,人家谁让尼康和佳能是这一领域的统治者,不豪横一点儿如何体现出他们的统治力和存在感。

    可这样一来对栾和平就不是太友好了,毕竟他手上的钱加在一起不到7亿人民币,真要从日本采购光刻机,一台就能把他手上的资金全都抽空。

    可要是不买,日本的厂商要是知道了,在其他设备和原材料上刁难又该怎么办!

    左右为难的老栾没办法,只能跑去找庄建业,谁让现在腾飞集团领先的创投基金是他的半导体生产厂的大股东呢,既然自己解决不了,就让这事儿去烦真正的大佬吧。

    庄建业得知情况后也很头疼,但这种日后霸主主动上门的机会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儿了,要是不按着阿斯麦尔的头狠宰一刀,过不了多久就是阿斯麦尔拎着刀对着自己各种花式放血了。

    既然如此,庄建业的想法就很简单了,先把阿斯麦尔宰了再说,至于因此可能让日本的厂商不满,在采购时被刻意刁难,庄建业就没办法了,只能敞开胸怀让小日本各种花式蹂躏。

    谁让自己这边在半导体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呢,就别想着鱼和熊掌能够兼得,既然如此就只能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争取在这个半导体变革的前夜而出现的机遇期,把未来的底子打下去。

    至于被日本厂商狂宰无非就是多花点儿遭钱,尽管在当下很多,但对未来相比,十几二十几亿美元根本就不算什么。

    于是庄建业咬咬牙,从腾飞集团刚刚获得的铱星计划利润中拿出2亿美元,又舍着老脸跑去京城各个部委和金融机构跑了一趟,随后南下特区在招商银行及其在港城的机构转了一圈,硬是为栾和平筹集了8.7亿美元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庞大资金缺口。

    正所谓钱是壮人胆,有了这么一大笔资金,栾和平的底气瞬间就硬起来,再跟阿斯麦尔亚太区副总裁的接触也不在心虚和犹豫,上来就抛了12台PAS5500型DUV光刻机的大单。

    不仅如此,还拿出一亿美元准备投资阿斯麦尔,希望能够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为此,栾和平的电子厂并不需要阿斯麦尔的分红,只希望日后能够优先拿货,并且能够在日常设备维修和保养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大额订单加上不菲的投资,配合栾和平优厚到令人快感动到哭的条件,负责接洽的阿斯麦尔亚太区副总裁听罢后激动得差点儿不能自已。

    不止是他,位于荷兰的总部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公司就如同球队获得冠军一般,完全疯魔掉了。

    没办法,栾和平的这笔订单加上投资对快要弹尽粮绝的阿斯麦尔实在太重要,因为他们如果不能在明年年中前,让赌上全部身家的PAS5500型DUV光刻机取得业绩,整个阿斯麦尔公司就要关门大吉。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已经做好连木板房都住不起的阿斯麦尔居然被栾和平一剂强奶续了一大口命,阿斯麦尔上下能不疯魔嘛。

    相较于此,栾和平要的优先权和保养零配件自主权根本就不算什么,别说这些了,就算栾和平张口要PAS5500型DUV光刻机全套技术图纸,阿斯麦尔都会毫不犹豫的直接给,相较于这些身外之物,公司的生命显然更为重要。

    所以阿斯麦尔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栾和平的要求,不但加紧为栾和平的电子厂生产光刻机,还开放自己的供应商和产业链以及PAS5500型DUV光刻机内部各个零配件的具体规格,以便栾和平能够根据自己需要,采购相关的配件,用于对PAS5500型DUV光刻机的日常维护。

    等这份来自阿斯麦尔的全产业链配件清单经由栾和平送到庄建业手里,庄建业扫了两眼便哈哈大笑,把清单往桌子上一拍,对着栾和平说道:“老栾,有没有兴趣攒台光刻机试试?”

第八百四十一章 庄建业,你就不觉得自己良心痛吗?

    栾和平听了庄建业的话,一颗大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说老庄啊,现在搞的半导体就已经够麻烦的了,先前从你这儿拿的钱眼看又要见底儿了,还攒什么光刻机?那东西比半导体麻烦不说,真正能用上的就那么几家企业,覆盖面小不说,技术难度还特别大,半导体我都快扛不住了,你想攒光刻机,另请高明吧。”

    庄建业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能帮着栾和平的电子厂把半导体的生产线给支棱起来就已经是奇迹了,要是在开光刻机的坑,除非他把腾飞集团打包处理掉,否则这种不比航空发动机差多少的巨坑,就算把庄建业论斤卖喽都填不上。

    所以庄建业至多就是在产业链上,零配件上给予国内相关部门一些便利和捷径,供有志之士自己去摸索,真的挽起袖子赤膊下场,庄建业还没那么中二,毕竟他的主营是航空航天,之所以支持栾和平创办半导体生产厂也是为了日后能有航空航天专用的廉价半导体集成电路使用。

    究其根本还是为了主营业务的纵向拓展而已,还没头铁到见到一个项目就不管不顾的冲进去,哪怕这个项目在日后影响甚大。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也就说那么一嘴之后就不在提了,而是跟栾和平商量起芯片厂投产后,198纳米制成芯片的交货时间。

    因为腾飞集团这边的希望通过栾和平的生产厂的先进芯片工艺,将蜂群无人机系统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从配装TY—2无人机平台,进一步减小到可以融入TY—1无人机平台中去。

    除此之外,栾和平的芯片厂建成后耐用型军用芯片也可以生产,届时靶5巡飞弹的适应性与抗干扰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如此升级后的靶5将有何种作战能力将无法想象。

    至于整个蜂群无人机系统的起始点,以色列“哈比”无人机的仿制版本就更不在话下,只需在全套的蜂群无人机系统上进行任务模块的删减,将反辐射引导头融入进去便可做出不亚于“哈比”无人机的国产长航时反辐射攻击无人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庄建业领投芯片制造不单单是为了行业发展,更是为了自身产业链的补强,而这也是老庄所有经营发展的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当然了,这些事情陈放等人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多半也不会感兴趣,因为对他们来说浩如烟海的算法,巴掌大的集成电路就算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也是鸭子听雷根本不懂。

    哪有五架直升机各自吊装3.2吨救援物资,轰然起飞,排成编队朝着海的那边的环伺岛飞去来的壮观。

    所以庄建业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对待部队那些资深专家那么口干舌燥,疲于应付,只是双手环抱胸前,站在那里让陈放等人自己亲自感受就完事儿了。

    只是偶尔会说一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们腾飞集团更懂无人机了。”或是“在对无人机的理解上,我们腾飞集团如果认第二,还真没谁敢认第一。”

    当然除了这些庄建业自然不会忘了展现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的初衷,所以在陈放等人每每惊叹于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超越尝试的性能时,耳边就会很煞风景的响起庄建业那欠揍的话音。

    “陈部队长,你看我给你算一笔账,培养一名直升机飞行员每年至少要500万人民币,这还是国内的价格,要是想技术好一点的话就要送到国外去学习,价格直接翻翻,500万后面的人民币直接可以换成美元了,说用黄金堆出等量身高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可我们的ZB—MAXpro,五架一共才1.2亿人民币,只相当于24名直升机飞行员,问题是海监培养24名直升机飞行员少说要五年,可你们拿1.2亿五架ZB—MAXpro直接就能用,这买卖要是我二话不说直接举着票子就拿了。”

    本来陈放等人看着ZB—MAXpro吊装着救援物资在海上飞行惊叹不已呢,听庄建业这话简直跟吃了苍蝇一样,差点没当场疯掉。

    这个时候就不能安安心心的盼着救灾物资抵达环伺岛嘛?谈什么划算不划算的?1.2亿五架,敢情单价2400万,国内的一架战斗机才多少钱,装备海空军没几年的歼八Ⅱ战斗机的采购价格才3500万人民币。

    一架ZB—MAXpro居然顶上将近70%的歼八Ⅱ,就这还敢说划算?脑袋抽抽了不是。

    问题是,陈放等人越不理睬庄建业,庄建业越是起劲儿,当五架ZB—MAXpro全部抵达环伺岛,并在地面控制台的指挥下开始向环伺岛晾晒场投放救援物资的时候,庄建业又开始指着TY—6无人机传回来的实时画面叨逼叨了。

    “各位看看,那几个老外惊讶成什么样子,由此可见,海监部门要是装备了TY—6无人机,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组成全球唯一的无人驾驶机队,咱先不说填补多少国内空白吧,就是拎出去也给海监部门长脸不是。

    这要是通过媒体这一宣传,沿海的运输企业和远洋渔民出海的时候心里也有个依靠不是,在遇到大风大浪再也不怕了,就算出了事儿海监的无人驾驶机队也会准确无误的找到他们,然后把他们救上岸。

    不说别的,陈部队长单就说这份民心,你们海监花多少钱能买到得到?咱们的理论上说得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是咱们的根,是咱们的魂,陈部队长你们海监可不能只把这些理论挂在嘴边儿不往心里去呀,那成什么了?形式主义呀,所以还是拿出点儿魄力,用实际行动让沿海的群众们瞧瞧,海监不比鸟毛的海岸警卫队差,只比他们强。”

    一番话说得陈放等人是面红耳赤,鼻息咻咻,不是羞愧的,而是被气的,话说的好听,可你庄建业嘴里的实际行动是什么?还不是让海监掏钱买装备,怎么?卖完导航系统和TY—6无人机还不满意,又开始朝着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招呼了?

    是看着海监老式还是觉得海监好欺负?

    就算薅羊毛也没这么扯的,光顾着一个薅了。

第八百四十二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要脸呼!

    如果庄建业知道陈放等人怎么想的话,保准会毫不犹豫的浪笑一声:“啥?良心?你觉得我庄建业能有那玩意?”

    当然了,庄建业既不知道陈放等人的所思所想,陈放他们也没办法想什么就说什么,连形式主义这种大帽子都拿出来了,陈放等人还敢说,信不信庄建业分分钟就把大帽子往他们头上扣?

    于是整个地面控制室的氛围就显得很诡异了,任庄建业噼里啪啦的说个没完,陈放等人依旧稳如老狗,眼睛只盯着各个显示器上的画面,权当是啥也没听见。

    就在这蹊跷中透着彼此尴尬的气氛下,相州救灾指挥部的干部再次走进来,跟陈放低声汇报道:“域外某大国刚刚联系我们,希望我们能派直升机将被困环伺岛上的海岸警卫队队员搭救出来。”

    陈放闻言便是一怔,旋即诧异的看着汇报的干部,半天才反问道:“搭救?怎么搭救?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连直升机都没有?”

    此话一出口,过来汇报的干部脸上一阵的扭捏,好似大便不畅一般,脸色很是古怪,陈放早就被庄建业弄得心里烦躁。

    看下属这德行就气不打一处来:“有话说,有屁放。”

    “是!”汇报的干部连忙点头,这才斟酌着话语小心说道:“即将到访的海岸警卫队指挥官说,我们脸无人驾驶直升机都有,在硬件设施上已经不比他们差了,搭救环伺岛上的队员应该不是难事儿,上级听说后认为我们这边真的有能力,就……就……就……”

    来汇报的干部本想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咱们了”,然而他的话刚说了一半儿就见陈放那张被海风吹得微黑的老脸都快成锅底灰了,阴沉得十分可怕,便就了半天也没就出个所以然出来。

    陈放真的很想骂娘了。

    谁能想得到域外某大国海岸警卫队的直升机被困在岛上的日本船员给强拆了,结果救人不成,反到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这也就罢了,搭进去就搭进去了,到是头铁的继续呀,结果域外某大国充分显示了什么叫利益比面子重要,转过身就笑嘻嘻的希望东方某大国的救援部门把他们给救出来。

    啥?

    没能力?

    你们五架无人驾驶直升机跨海而来的气势可还让人震惊着呢,居然说没能力,谁信呀,所以就别在明人面前说暗话了,海岸警卫队这边各种姿势都摆好了,就等你们来了,快点儿,别墨迹,赶紧上,最猛的那种!

    说实话接到即将到访的海岸警卫队指挥官的求救通话,位于长三角的海监主要领导同样是一脸的懵,尽管他们知道陈放等人依托腾飞集团派出了一批直升机向环伺岛运送救援物资,也听说这批直升机采用了无人驾驶的新技术。

    但终究不在现场,不清楚里面的细节,所以在接到海岸警卫队指挥官的电话后,就联系陈放,希望他这边能够排除干扰,把海岸警卫队的队员就搭救出来。

    没办法,这对国内的救援本门来说可是绝对长脸的事儿,要知道域外某大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可是高傲的很,寻常不会向人低头,这一次却巴巴的过来求助,几位海监的领导比打了一场打胜仗还要激动,所以非常希望陈放想办法把这事儿给解决好。

    问题是陈放很想解决,可直升机不是他的,就算是他的,无人驾驶直升机也坐不了人,难不成弄个吊篮把海岸警卫队队员就这么吊过去?

    真要出个什么意外,这种涉外责任谁来负?

    正因为这些个结构性矛盾和顾虑,陈放就算想骂娘也骂不出口,你总不能跟上级领导说,对不起啊领导,直升机是人腾飞集团的,我这边调不动,就算调动了,无人直升机也坐不了人。

    那领导不得炸毛呀。

    于是这事儿就僵了。

    就在陈放沉着脸,皱着眉,想着该怎么回复海监的领导时,让他讨厌很久的庄建业突然再次开口:“搭救海岸警卫队队员?这是好事儿呀,妥妥的两国救援力量携手合作的典范呀,陈部队长,这可不能拒绝,我要是你,削尖了脑袋也要把这事儿做好。”

    阴着脸的陈放差点没忍住一巴掌把庄建业给呼到门外去,敢情你不是海监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还没等陈放出口反驳,庄建业下一句话就让陈放整个人愣在哪里:“当然了,我也知道海监的救援力量淡薄了点儿,既然如此,派直升机的事儿就包在我们腾飞集团身上,不就是救个把人去他们船上嘛,多大个事儿。”

    这一刻陈放差点儿感动到哭,瞧瞧,什么是有担当的企业家,什么是新时代的好青年,别看庄建业平常见钱眼看,一切向钱,把资本家那一套玩儿的甚嚣尘上,真到到是大非的问题上,庄建业同志还是拎得清的。

    然而就在陈放对庄建业开始改观,恨不得现场做个大红花给庄建业的戴上,庄建业接下来的话便让陈放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掐灭。

    “哦,忘了说一下,我们的直升机承接国际业务是按架次收费了,一个架次20万,保证公道,童叟无欺。”

    陈放一口老血呀,还没等喷,又被庄建业随后的一句补充硬生生噎回去:“还有,20万可不是人民币,收美元!”

    ……

    “无耻,卑鄙,趁人之危……”

    暴怒的瓦伦里奥在拉什号上的直升机指挥室内发疯般的咆哮,没办法,当听说东方某大国救援直升机需要支付30万美元一个架\次的时候,瓦伦里奥差点儿没当场砸窗户跳海。

    见过趁火打劫,没见过这么趁火打劫的,一个架次30万,还没美元。

    不是说东方某大国是礼仪之邦,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只要给足面子,啥事儿都好说,哪怕把老婆孩子搭进去也不会吭一声。

    结果,30万美元一个架次的现实如同宽大的皮鞭,抽得先前寄希望白嫖东方某大国救援力量的瓦伦里奥那叫一个酸爽。

    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要脸呼还差不多!

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万美元

    问题是瓦伦里奥骂归骂,却半点儿办法都没有,距离浙东沿海最近的海岸警卫队船只也要700海里,最近的基地也要900海里。

    就算情况通报上去,等基地派出直升机或救援船只也要48小时以后了。

    这要是平常还好,48小时也饿不死人,等就等了,要命的是环伺岛上不还有个叫克莉丝汀娜的超级圣母嘛。

    这货不但把海岸警卫队救援失败的丑态用电影摄像设备分毫不差的全部记录下来,竟然还通过卫星电话将这件事告知给位于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人和欧洲的投资方。

    立刻就让好莱坞和欧洲人兴奋的差点儿疯掉。

    还有这好事儿?

    海岸警卫队的救援直升机被日本的船员砸了不说,最后拯救他们的居然是东方某大国。

    天啊,多好的题材呀,要知道好莱坞正在筹备一部叫做《黑鹰坠落》的电影,克莉丝汀娜就提供了另一份劲爆的素材,再来个《海豚溺水》?恩~~的确是个好主意!

    想法虽然好,但也得证实了才能行动,所以好莱坞和欧洲的投资人就把海岸警卫队救援失败,飞机损毁的消息放了出去。

    旋即便在西方引起了轩然大波。

    域外某大国的诸多新闻发言人差点儿被这个问题轰成了渣渣,不过回答的口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海岸警卫队救援直升机损毁一事纯属谣言,海岸警卫队以其专业、严谨的职业态度保证,在任何时候海岸警卫队的人员和设备都是安全的。

    明面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私下里海岸警卫队总部却向前往长三角的拉什号指挥官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把被困在环伺岛上的海岸警卫队队员给救出来。

    海岸警卫队也是没办法,不久前刚刚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发生的黑鹰坠落已经让域外某大国很丢脸的,如果海岸警卫真来个海豚溺水,域外某大国的面皮还要不要了。

    所以趁着事情还可控,海岸警卫队总部这边顶着记者,拉什号哪里尽快想办法。

    既然总部如此态度,正准备前往长三角访问的拉什号指挥官自然是豁出去了,经总部同意后,立刻联系东方某大国寻求援助。

    所以别说东方某大国开出30万美元一个架次的天价,就是100万美元的杀人价,为了面皮海岸警卫队也得受着。

    还好得亏九十年代互联网还不发达,社交媒体是啥还不知道,大洋彼岸的海岸警卫队还能跟媒体们打马虎眼,庄建业这边更是不知道太平洋对岸的真实情况。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才要这点儿价钱,怎么也要五倍十倍的往上翻。

    最不济也要向陈放老同志学习呀,他这边开出20万美元一个架次,这货可好,想都不想加个十万就报给海岸警卫队。

    啥叫中间商赚差价,啥叫倒爷中的王者,看看陈放老同志啥都明白了。

    以至于庄建业那个恨呀,早知如此,自己就喊五十万美元了,反正陈放都要加价去薅海岸警卫队的羊毛,他这边凭啥不多薅一点儿?

    结果就喊了20万美元……MMP的,姜还是老的辣,大意了!

    得亏瓦伦里奥不知道庄建业的想法,不然就不会抱怨东方某大国有朋自远方来不要脸呼,而是真的提刀着要命呼了。

    可饶是如此还是愤愤不平,30万美元一个架次实在是太高了,哪怕是土豪般的海岸警卫队也有些肉疼,没办法,一个救援就要两个架次,从环伺岛起飞,落到拉什号上然后离开。

    一来一去就是60万美元。

    如果再打一个往返,直接翻倍,这要是来回打个三、四圈儿,他们拉什号这一年的经费就得烧没喽。

    所以怎么着也要在机型上让东方某大国拿个经济实惠的,最好能一次性把包括耶伦在内的三名海岸警卫队成员一起带回来,如此即省心又省钱。

    正因为如此,在骂了一顿F和S的域外祖安文化经典用语后,冷静下来的瓦伦里奥开始一门心思的去降低成本。

    于是想尽办法想要缩短架次,压缩成本,对此拉什号的指挥官当然是举双手同意,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哪怕是土豪般的海岸警卫队。

    因此就把具体的协调任务交给了瓦伦里奥来处理。

    瓦伦里奥也的确精明强干,一顿操作猛如虎,硬是在纷繁复杂的长三角渔政、海事、海巡、海警等复杂的救援单位架构中找到了海监部门,随即又通过海监部门联系到了这次直升机吊运救援物资的实际负责人陈放。

    紧接着两人便在卫星电话中进行了亲切友好的通话,然后……然后两人心里同时一阵MMP。

    原因很简单,庄建业提供的直升机不是别的,正是位于环伺岛上空,即将完成救援物资吊放任务的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

    就在庄建业跟前的陈放听了这话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闹呢还是玩呢?无人驾驶飞机载人,这不是扯淡呢。

    若不是手上的卫星电话那边还连着域外人士,陈放差点儿直接骂娘。

    相较于陈放的克制,瓦伦里奥就要直接多了,捂住电话通话器,一顿的F和S开头的祖安专用语,没办法,除了陈放所担忧的问题外,瓦伦里奥还在乎成本的好不好。

    要知道耶伦早就跟他汇报了,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即便能搭载人员,也不会太多,因为那是一款典型单发单座直升机,换句话说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最多最多只能搭载一名成员。

    困在环伺岛上的海岸警卫队队员可是三人,一次送一个人回来,效率高低不说,大把大把的美元可是就这么出去了,也不多,不过是拉什号大半年的经费,180万美元。

    于是瓦伦里奥死命的反对,陈放这边也拿不准,最后只能看向庄建业。

    庄建业可没那么多闲工夫惯着瓦伦里奥,直接一句:“爱干不干,三分钟考虑,不然等返航在让飞机过去,就得先把地勤、油料、养护的费用先拿来,也不多,就200万美元。”

    当这番话通过翻译传到瓦伦里奥的耳朵里,庄建业明显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咚~~”的一声脑袋撞墙的声音,是的,瓦伦里奥真的一头撞在直升机指挥室的落地玻璃上。

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亏了!

    要么付一百八十万美元直接运,要么头铁拒绝让自家队员再抗48小时。

    说实话,瓦伦里奥很想选择后者,可问题是他现在缺的就是时间,怎么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钱花就花吧。

    于是用脑袋撞了几下落地窗的瓦伦里奥终于是认命了,同意了用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借走耶伦等三名被困的海岸警卫队队员的提议。

    结果他这边同意的答复发出去没多久,在环伺岛上的耶伦便给他传来一个足以振奋的好消息和一个差点儿让瓦伦里奥挠墙的坏消息。

    好消息是已经从五架直升机机队中,降落下来的一架ZB—MAXpro无人驾驶版直升机,经过耶伦根据相州方面的提示做得初步评估得出的结论非常令人欣喜。

    从外表上看ZB—MAXpro和ZB—MAX一样,只是普通的单发单座直升机,不具备载人能力,可实际上在其驾驶舱后部的仪器舱内却预留了很大的空间,足以满足两个成年人的乘坐需求,唯一的不足就是舒适性差了些。

    这对瓦伦里奥来说无异于是出乎意料的好消息,原以为一个架次只能搭载一个人,现在却能增加两个成年人,这就是说一个架次耶伦等三人就可以返回了,180万美元的心里价位一下子省去了三分之二。

    当然这还不是瓦伦里奥最兴奋,令他笑逐颜开的是ZB—MAXpro说是无人驾驶直升机,但却是其集成的三种驾驶模式中的一种。

    其余两种是半自动驾驶模式以及全人工驾驶模式。

    换句话说ZB—MAXpro是一种人工与自动驾驶双模式的新型直升机。

    当这个消息被耶伦传递给瓦伦里奥时,起初令瓦伦里奥很是惊诧,但很快就释然了,多模式飞行器驾驶技术看着挺厉害的,可实际上70年代末开始这项技术就已经在战斗机和民航客机上应用了。

    尤其是民航客机因为飞固定航线,机上都会配备自动驾驶系统,飞行员只需注意仪表避免意外就行。

    甚至最新款的空客A330和波音777上还配备自动起飞和自动降落功能,以至于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再过个一二十年,飞机上的飞行员充其量就是个系统管理员而已。

    当然了,业内人士说归说,各大航空公司哪怕自动系统再先进也不敢去掉飞行员,毕竟驾驶舱后还搭载几百号人呢,贸贸然的把飞行员裁掉,乘客会怎么想,保准会觉得你们家的飞机不安全。

    所以这项计划别说一二十年,就是再过个半个世纪也没人敢这么干。

    结果,让瓦伦里奥没想到的是,未来一二十年都未必有人敢干的事儿,东方某大国的救援部门不但干了,而且还把这一套用在他们身上。

    瓦伦里奥心里复杂的同时,多少也送了口气,还好有多种飞行模式,不然说不担心绝对是骗人的的。

    万一飞着飞着掉海里了怎么办,有个飞行员盯着,意外时发把手安全系数终究会高一些,而这也是瓦伦里奥觉得这消息够振奋的原因所在。

    然而相比于ZB—MAXpro的给力,耶伦另外的消息就让瓦伦里奥丧气多了,无他,只因为克莉丝汀娜这个超级圣母也要随着耶伦他们离开。

    听到这个消息瓦伦里奥直接就展现了他深厚的西方祖安文化功底,能不骂娘嘛,要是没有克莉丝汀娜这帮超级圣母瞎折腾,能凭空多出这么多幺蛾子嘛?

    正因为如此,在瓦伦里奥内心深处是强烈拒绝了,恨不得把克莉丝汀娜这帮人丢到荒岛上自生自灭算了。

    可心里想归想,瓦伦里奥明面上却说不出半个不字,因为克莉丝汀娜等人都拿出了自己域外某大国的护照,一本正经的质问,作为本国公民是不是要受到强力部门的保护?如果不被保护,那好,当着电影摄像设备面前把真相说出来,我们绝不强求。

    说……说个屁呀……真要说了,海岸警卫队两百多年的光辉形象算是彻底完犊子了,所以瓦伦里奥不得不忍着杀人的冲动,同样一本正经的答复,海岸警卫队始终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身在何处,都有保护本国公民的义务,而且所有过程全部免费。

    是的,不但要求,而且还得忍着恶心让人白嫖。

    9个人,六个架次,180万美元,再加上耶伦三人的60万,一共240万美元,靠,拉什号10个月的经费就这么没了!

    瓦伦里奥差点没当场崩溃喽。

    然而还没等瓦伦里奥完全崩溃,另一个恶心事儿又摆在他的面前,日本沿海警视厅通过海岸警卫队,请求拉什号帮助他们把同样困在环伺岛上的日本籍船员一并搭救出来,数量不多,包括静夜黑夫在内一共才36名船员。

    接到这个消息,瓦伦里奥差点儿没气得跳脚,要不是那个叫静夜黑夫的小日本发疯,他们能这么憋屈的多花180万美元吗?

    居然还巴巴的过来求搭救?F加S,都TND丢海里喂鱼才好。

    结果就在瓦伦里奥准备硬顶上级,把恨人的小日本儿丢在环伺岛自生自灭时,整个人忽然一怔,旋即蓝汪汪的眼珠子微微那么一转……

    ……

    “咦?不是说域外某大国就被困三人,怎么弄出了32个架次?就算加上拍电影的老外也不止这些呀。”

    等ZB—MAXpro的救援任务结束之后,算了下架次,着实把庄建业吓了一跳,本以为一两个架次解决的事儿,结果用了32个架次,着实是把那架执行搭救任务的ZB—MAXpro直升机给折腾坏了,但收益同样客观,一个架次30万美元,32个就是960万美元。

    问题是域外某大国啥时候这么大方了,要知道960万美元都够买一架性能不错的二手F—16了,难不成赢了冷战的域外某大国这就开始败家了,把美元不当钱花?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觉得这里面有些蹊跷,于是便问了吴平一嘴,吴平则回道:“主要是36名日本船员占用大多数的架次。”

    “日本?”庄建业皱眉,旋即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吩咐:“去,看看账户上的飞机租赁费用到了没有?资金的来源在哪儿?”

    吴平很是诧异庄建业的反应,但也没说什么便下去查询,很快便一脸古怪的返回来:“庄总,资金到账了,一共是一千万美元,是一家名叫产业株式会社的日本企业打过来的。”

    闻言庄建业一拍大腿:“这TND整的屁事儿,早知道域外某大国还能玩儿转包,我就要100万美元一个架次了,这TND的,亏了!”

第八百四十五章 苏—27

    吴平听了这话还有些纳闷儿,但下一刻便明白过来庄建业的意思。

    原来这是有一个中间商赚差价,又从日本人身上狠赚了一笔。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瓦伦里奥虽然痛恨静夜黑夫破坏了HH—65直升机,打心底里不想管日本人的事儿,可架不住日本人有钱呀,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名头可不是白给的。

    念及此处,瓦伦里奥豁然开朗,30万美元一个架次的高额直升机租赁费用不但有着落,就连被损坏的HH—65直升机都有地方报销了。

    于是瓦伦里奥立马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指挥官,稍微一盘算,拉什号指挥官大嘴一歪歪,直接向日本提出1.5亿美元一揽子解决方案。

    不得不说,九十年代的日本在经济上还是很豪横的,哪怕泡沫破裂,经济状况堪忧但所有人都认为日本走出困局只是时间问题,毕竟日本的老底子还在,那些影响世界的大财团、大公司依旧坚挺,再加上过去几十年里日本人的成就,没谁觉得日本会沉沦下去。

    所以当得知海岸警卫队要1.5亿美元作为飞机租赁、损坏赔偿的总额时,日本沿海警视厅连犹豫都没犹豫,不就是1.5亿美元嘛,等日本复苏,这点小钱还叫钱?给了!

    就这样抛开直升机的租赁,去掉HH—65直升机的成本,域外某大国非但没亏到,反而狂赚了一亿多美元。

    这下可把瓦伦里奥等人高兴坏了,心说早知道是这样,就多往环伺岛上派些人。

    也得亏庄建业不知道这些,不然绝对就不是骂娘,而是指着苍天大骂瓦伦里奥等人畜生了,自己赚一个多亿美元,就给自己不到一千万美元,不是畜生是什么。

    好在,庄建业也不是指着敲诈勒索过活的,能拿到一千万美元也算这次长三角之行没白来,于是骂了一阵娘后,庄建业算是平复下来,拿起电话给离开许久的陈放打了过去,等接通后先把款项的事说了一遍,随后便谈到重点:“320万美元,咱们也别扣小数点儿那几位了,就按照8计算,刚好是两架TY—6无人机和两套地面控制系统的价钱,剩下的我给你提供两套船用导航系统,这账咱们可就两清了。”

    “两清了,两清了~~~”

    电话另一头的陈放回的那叫一个嘎嘣脆,不怎么笑的脸膛上如今比谁笑的都开心,没出钱,没出力,就用自己的中间商特质就白赚了两套TY—6无人机系统和两套先进的船舶导航系统,怎么算都是海监这边赚了,能不高兴嘛。

    庄建业也很高兴,虽说海监的这次讨巧的单子比不上外商那种动辄上亿美元的大单,可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既然是肉庄建业就不挑,更何况海监的订单对国内其他单位也能起到不小的示范作用不是。

    就比如说位于长三角纵深某基地的演习部队,庄建业就不相信,自己在救灾过程中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那边能不知道。

    只要那里稍微关注下腾飞集团在这次救灾中投入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庄建业这次长三角之行就算没白忙活,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庄建业一番折腾难道就为了海监的那两千多万人民币的单子?

    不,他看上的是半个月前就已经集结在这里准备参加总部年度演习的部队,也就是说,腾飞集团的这个美女要征服的是那个叫部队的壮汉。

    ……

    同样想要征服部队的还有刚刚完成环伺岛搭救任务的瓦伦里奥,就在十五分钟前,位于冲绳的基地向他们通报了一个消息,东方某大国已经在长三角集结兵力,准备展开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根据卫星图片显示,该地域部队有很大几率会展开岛屿登陆作战实战演练。

    所以后方基地希望拉什号在前往长三角的途中能够关注此事。

    已经在之前的救援中被东方某大国救援力量薅着脖领子,被反复抽打脸盘子的瓦伦里奥尽管知道救援力量与正规军的差距,但不知为何,瓦伦里奥还是想尝试下,看看能不能用拉什号上的电子侦察设备截一截东方某大国演习部队的频谱信号。

    尽管知道这么做有些不自量力,可万一瞎猫碰死耗子能成呢?

    到时候真正的海军是不是得刮目相看!

    然而瓦伦里奥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无情打脸了,因为刚刚降低航速,准备在疑似演习区域转悠一阵的拉什号很快便收到海事部门的禁航通知,并且很快就有巡航的军舰前来驱逐。

    拉什号本来就是来访问的,既然偷窥不了就继续朝目的地走就行了,反正自己又不是正规军,就算怀着一颗想让正规军正视的心,可若是事不可为,海岸警卫队也没头铁到硬刚。

    更何况现在已经天黑,加上台风刚过去不久,气象条件并不好,就算是域外某大国的军队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演习活动,缺少相应装备和夜间作战条件的东方某大国就更不可能,所以最快也得等到明天白天才能开始。

    这段时间足够拉什号抵达长三角的访问港口了。

    基于此哪怕瓦伦里奥在不甘心,也必须服从大局,按照东方某大国的要求按照既定航线向目的地快速开进。

    “还是把这里的烂摊子交给海军吧!”

    几番请求无果后,瓦伦里奥无奈的把身边的监控传感器一关,抱怨了一句,就准备起身离开,这时已经回到拉什号上的耶伦拿着刚刚从船间厨房中寻来的热狗,递给瓦伦里奥一个,笑呵呵的劝道:“不用在意那么多,中校,东方某大国海上能力有限,还没有夜间作战能力,就算我们守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到了白天冲绳基地的飞机,船只早来了,到时候也没我们什么事儿。”

    结果热狗的瓦伦里奥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郁闷,有用让你顶,没用了就靠边站,第二海军果然实至名归。

    “希望那帮混蛋别出岔子。”瓦伦里奥恨恨的说了一句就对着手上的热狗咬了一口,然后大嚼着就准备会舱室睡觉。

    可还没走两步,漆黑的一片的海空之间忽然传来一阵喷气发动机的咆哮,瓦伦里奥下意识的止步抬头,下一刻便看到一架颇为优美的黑影从拉什号上空略过,瓦伦里奥立刻大吃一惊,塞满热狗的嘴里囫囵的念出一个型号:“苏—27!”

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袭

    苏—27!

    东方某大国九十年代刚刚装备的一款新式重型战斗机,原产于苏联。

    这些耳熟能详的信息,作为一名海岸警卫队中校的瓦伦里奥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若不然他也不会在暗夜中只凭模糊的剪影就能判断出准确的型号。

    但也正因为如此,瓦伦里奥才会吃惊,因为在离开指挥控制室之前他可是一直盯着拉什号上的电子侦测系统的,从黄昏到深夜,拉什号上的对空雷达除了正常的民用航班外,根本就没有作战飞机的高速移动信号。

    这说明什么?

    看着几乎擦着舰艇桅杆飞过去的苏—27,答案不言自明,这是东方某大国航空部队超低空突防战术。

    旨在规避雷达探测,对攻击目标发动突然袭击。

    而能在黑夜完成超距离超低空突防,无论是装备还是执行任务的飞行员都必须是最优秀了,苏—27自不必说,作为能与域外某大国F—15比肩的重型战斗机,自身的性能就摆在那儿。

    至于飞行员,更是如此,因为那擦着浪花跃进的从容气势,瓦伦里奥就知道苏—27驾驶舱内坐着的绝对是位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

    王牌战机加王牌飞行员,在这个寂静的深夜,瓦伦里奥瞬间就感到不寻常。

    禁海通知才发布了多久?三个小时还是五个小时?台风过后的气象条件还十分复杂,更关键的是当下是接近凌晨的深夜。

    如此迅速,如此突然,东方某大国这次演习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透着难以言喻的诡异。

    “咻咻~~~”

    就在瓦伦里奥叼着热狗抬头望天,脑瓜子疯狂运转着,集结于长三角纵深的那支本来在东部沿海水网进行陆上对抗演习的部队究竟想要达成怎么样的演习意图是。

    从他们头顶略过的那架苏—27飞机忽然翼下红光一闪,十多枚航空火箭弹倾巢而出,与此同时,又有数架苏—27战斗机以密集队形从另一侧低空奔袭而来,旋即拉高,与之前那架苏—27战机一样,冲着外海的某个荒岛倾斜火箭弹。

    此时瓦伦里奥也从沉思中清醒过来,转头把嘴里的热狗吐进海里,随后命令耶伦等人:“立刻打开包括红外夜视系统在内的所有监视系统。”

    耶伦等人也反应过来,原本还不确定的东方某大国登岛作战演习就这么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开始了,想要冲过去近距离观察是不可能的,因为拉什号在黄昏的时候就已经被军舰给隔开。

    但拉什号上的舰载设备也不是吃干饭的,近距离亵玩不成,远观还是能勉强做到的,于是瓦伦里奥一声令下,耶伦等人也顾不上吃宵夜,立刻奔回自己的战位,该开机的开机,该定位的定位。

    很快通过红外夜视系统,雷达成像系统,光电感知系统以及定位在亚太上空的四颗静止轨道侦察卫星,拉什号上的显示器总算是呈现出一幕较为清晰的画面。

    那是一座距离浙东外海接近一百多公里的荒岛,一直以来作为沿岸海军的靶场,地形狭长,西低东高,东侧的高地一侧有一个不大的空地,大约三四个足球场大小。

    历年沿海海军打靶都喜欢将靶位设置在这个空地上,不仅是因为这个位置能见度好,适合直瞄,绕过岛屿,从东向西还可以作为检验海军火力摧毁反斜面的科目,正因为如此,这些年这个岛被各种炮弹、炸弹、导弹打得是面目全非。

    这要是在陆上,瓦伦里奥还真不清楚这类军用靶场的情况,问题是这是海上,对于一个掌握海上霸权的国家,各国海上的一举一动对他们来说都是单向透明。

    所以瓦伦里奥不仅知道,而且还清楚如何行船才能及规避勿入靶场的危险,同时不耽误关上东方某大国那些老掉牙的军舰嘲弄快掉渣的舰炮对着岛上狂轰一器。

    当然那些时候多半是看热闹,但现在不同,海上没有大规模的舰队集结,更没有突进的战斗船只,身在刚刚从冲绳基地得知的消息,集结在长三角纵深的主力部队根本就没有动作。

    换句话说,陆上的对抗演习依旧在陆上,与这里没半毛钱关系。

    但是这里却出现了苏—27,进行了不同寻常的夜间低空突袭,难道是空军单独的演练科目?简单的空地射击?

    瓦伦里奥是越看越糊涂,不止是他,后方基地的情报分析官同样是一脑门子问号,尽管从种种渠道判断,东方某大国的这次年度演习是要做些登岛科目演练的,不然也不会把演习地域放在长三角这个水网密布,无法展开大规模兵力的地域内。

    可要登岛的话,总要有前期的动作吧,比如说登陆舰只的调配,陆上部队的集结,海空力量的汇集。

    结果这些都没有。

    本以为东方某大国还没准备好,结果今天刚刚发布禁海令不到5个小时,部署在东南沿海两个方向的苏—27战斗机便在夜色的掩护下,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开始了突袭式的夜间打击。

    种种怪异的举动令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并不寻常,可就是不知道如何的不寻常,因为所有登岛作战的要素都不具备,难道东方某大国觉得自己用几架苏—27战斗机就能控制一座岛屿?

    拜托,就算豪横的域外某国都不敢这么托大好不好。

    就在瓦伦里奥通过电台与后方基地频繁联络,半天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一旁的雷达操纵官忽然大叫:“中校,你看……”

    瓦伦里奥闻言举着电话就滑动座椅凑过来,随即看着屏幕上突然蹦出来的圆点儿,目光就是一凝:“什么时候出现的?”

    雷达操作员一脸见了鬼的吐出两个字:“突然!”

    ……

    与此同时,浙东外海那座被沿海部队当成靶场的荒岛上,一架运15plus从岛上急略而过,在夜幕中留下朵朵盛开的伞花,伴着岛上巨大的爆炸声在东侧某高地悄然降下。

    郑权礼收拢好自己的伞包,将其交给一旁的战士,旋即从通信兵的背负的便携式电台上拿起话筒,用有些笨重的夜视仪看了眼高地下方那片遍布苔藓和碎石空地,发出今夜最关键的一句命令:“夜袭开始!”

    话音即落,浙东外海某片万米高空上,五架以密集队形前行的运15plus齐齐一个偏转,很快便跟在此空域盘旋的苏—27一道,冲着靶场荒岛直略而下……

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气突然安静

    就在五架运15plus在两架苏—27护航下开始快速下降高度之时,拉什号上的对空雷达终于是捕捉到这个异乎寻常的目标。

    结果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将瓦伦里奥等人吓得是面无人色。

    原因无他,如此密集的编队目标拉什号居然在之前完全不知情,别说是他们,就是拥有诸多航空、航天侦查手段的冲绳基地同样对这个由五架轻型运输机构成的机队同样是一无所知。

    正因为如此,当这支编队从天而降时,对瓦伦里奥等人震撼的场面无异于是陨石撞地球,早已超脱的语言描述。

    旋即脑海中便刷屏一样冒出一个又一个疑问,东方某大国是怎么做到的?集结如此规模的运输机队事先怎么两点风声都没有?他们是怎么集结,怎么抵进,又是怎么突然出现在浙东外海的?

    瓦伦里奥等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时已经伞降到靶场岛上的郑权礼却知之甚详,甚至在某些方面上来讲,这次总部组织的年度计划演习中最为精彩的登岛演练中绝大部分战役设想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之所以在今年的年度演习中加入登岛演练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变化,北方的苏联轰然解体,当年压在北部边境上的百万大军骤然消散,没了北方的安全威胁,进入九十年代总部便把安全重点从北方内陆转向东南沿海。

    一来是因为日益增长的贸易份额要求部队能够有效保护国内的贸易运输线;其次便是众所周知的历史遗留问题要求部队进行卓有成效的转型。

    在这个背景下,在以往数次登岛演练的基础上,今年总部的年度演习中增加了一项带有验证意义的科目,即在周边未有察觉的情况下以突袭的形势夺取颇具战略意义的核心岛屿。

    用这次负责整个年度演习的总部首长的话来说,这次登岛演练就突出八个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因为如此,演习部队在展开正式演练之前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就包括集结于长三角纵深的陆上演习部队,用其重兵集团的架构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以此掩护真正的尖刀——分散在中部地区数个二线机场内的空降兵部队。

    当然光凭战略欺骗是不行的,正式行动的战术配合同样重要。

    为此郑权礼已经率部演练数十次,早就烂熟于心,具体的过程并不复杂,就是分散在二线机场上的空降兵部队乘坐运15plus在某个空域集合,然后进行密集编队,使其雷达反射信号类似一架大型民航客机,进而沿着民用航线迅速抵达演练空域,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战役意图。

    至于没有假想敌部队如何判断己方的行动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郑权礼的办法简单而又粗暴,找个“观众”不就行了。

    于是准备到访且途中乱搞幺蛾子的拉什号,就这么被郑权礼给相中了。

    既然在浙东沿海搅风搅雨,一会儿要救人,一会儿派直升机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浙东沿海是海岸警卫队的后院呢,既然如此,那就正好,看看主人家一手打狗棒练的到不到家,最好还能顺便点评两句,交流交流。

    至于因此会给对方心里留下多大的阴影,郑权礼就没那个闲工夫去多想了,好戏都让你看了,没收票钱就不错了,还想咋地?

    瓦伦里奥哪里知道这么多幕后的故事,还以为他们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赶巧碰上的,在深陷其中的同时,着实是被突然出现的运15plus机群给惊到了。

    可还没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雷达屏幕上转瞬而来的情况再次让他们的本就空白的大脑立刻冲击到短路。

    突然出现的轻型运输机群想干什么?居然想准备在靶场岛上降落?

    东方某大国的人是不是疯了,先不说靶场岛上有没有足够轻型运输机降落的空间,即便是有,此刻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既没地面保障,又没有完善的引导设施,还有因台风过境留下的复杂气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能安全飞过来就算万幸了,怎么可能降落?

    别说是东方某大国了,就是域外某大国都不敢这么玩儿。

    尽管域外某大国同样强调夜间无依托的固定翼飞机短距起降能力,问题是说是无依托,实则前期小组,太空卫星乃至先期侦察一样都不能少,可既便如此,这类战术演练活动风险依旧很大,域外某大国也只有在天气条件极佳的夜晚,通过交叉保障才敢伸手试试。

    当然了,已经解体的前苏联是个例外,他们那种极致的战斗风格历来简单粗暴,也因此经常在这种夜间无依托的固定剂飞机短距起降演练中出意外。

    可不管域外某大国的小心谨慎,还是苏联的豪横狂放,两者都是超级大国,有着雄厚的操纵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保障他们最大限度的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这些东西东方某大国有吗?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瓦伦里奥他们却是没听说过,既然如此,对方的轻型运输机驾驶员还敢这么干不是疯了又是什么?

    “看来明天国际新闻要来个大爆点。”

    看着雷达上的情况,有着飞行驾驶经验的耶伦带着几许惋惜的摇摇头。

    瓦伦里奥没有说完,只是盯着监控屏幕沉默了片刻,深深叹了口气:“联系后方基地吧,东方某大国的演习在最精彩的时刻被自己演砸了。”

    很明显瓦伦里奥也不看好五架轻型运输机能够落到岛上,没办法夜间无依托的固定翼飞机短距起降的技术难度太大不说,对飞机本身的要求同样高的离谱,最起码飞机上得有一套夜间助降设备吧。

    全世界能够生产这类设备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法国的三家公司。

    至于其他的,别收东方某大国了,就是航空实力强悍的前苏联也不具备,既然没有,那东方某大国的轻型运输机怎么落下去?靠飞行员的眼睛吗?拜托,那可是飞机,不是汽车,要是凭着飞行员的眼睛能解决问题,飞机上何必要装那么多的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呢?

    正因为如此,瓦伦里奥判断,这次东方某大国是在作死,既然如此,那他只能惋惜这场好戏结束了。

    然而就在瓦伦里奥的话刚出口,通讯军官准备联络冲绳基地,指挥室内的监控电台忽然传来一阵兴奋的欢呼:“一次降落成功!”

    瓦伦里奥等人通过翻译听罢后,再看向指挥屏幕上回传的靶场岛上的画面,整个指挥控制室的空气突然就变得异常安静。

第八百四十八章 视觉增视系统

    拉什号上的指挥控制室内没办法不安静,没办法,实在是东方某大国的轻型运输机实在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快速下降高度,然后……然后……就这么落下去了,中间连一丝停顿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落下去一架也就算了,竟然五架扑棱扑棱的全都落下去,尽管瓦伦里奥等人没有身临其境,但透过屏幕依旧让他们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瓦伦里奥说不出话,在靶场岛上的郑权礼却在飞机降落的那一刻嘴巴就没停过,无他,只因为如此复杂的指挥协调需要他尽可能的照顾全面,尤其是这种无依托的夜间固定翼飞机短距起降作业,稍有差池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

    所以从运15plus开始下降高度到悉数降落到靶场岛这一过程,郑权礼整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了,直到五架运15plus全部降落完毕,郑权礼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稍稍放松下来,旋即用空地通讯电台对这次空中编队指挥员,也是最后一架落到靶场岛上的运15plus飞行员文凯说道:“不错,比平常训练还要优秀。”

    已经把飞机停稳的文凯从耳机中听到郑权礼的夸奖,平静的脸上不禁呵呵一笑:“如果加装了EVS还飞不好的话,那我这么多年的运输机算是白开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设备再好,关键时刻还要看人。”

    “人重要,装备的性能同样重要,说真的,这次回去我就打报告,咱们手上的十五架运15plus全都装上EVS,妥妥的好东西,放心这次不用你出面,我自己去空军总部申请,他们不批我就卷着铺盖卷赖他们办公楼里不走了。”

    听着文凯的话,郑权礼是一阵的哭笑不得,但文凯却十分的认真,他很清楚随着郑权礼职务的升高,在涉及腾飞集团的产品上,郑权礼多少要避避嫌。

    毕竟郑权礼和庄建业是亲连襟,如果郑权礼一味的偏向腾飞集团,免不了让人多想。

    就拿这次为运15plus改装EVS系统来说吧。

    郑权礼真的是一板一眼按照正规程序走的,可当订单落到腾飞集团头上后,对郑权礼风言风语便立刻沉渣泛起。

    以至于原本改装15架运15plus的计划不得不削减到五架。

    这也是没办法,如果腾飞集团免费改装,啥事儿都没有,但这次对空降部队的运15plus改装非但没有免费,反而每架收了300万人民币的改装费。

    这下可就让很多人五味杂陈了。

    指着部队订单的其他航空厂自然眼红了,必然上蹿下跳的宣传腾飞集团的EVS系统不值这个价。

    过惯了苦日子的部队同样心里不痛快,300万人民币只装一个设备,怎么看怎么不划算,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部队经费虽然比八十年代时期有所缓解,但依旧过得紧吧,有这300万干啥不好,改装什么飞机呀,才采购多久,又不是不能飞,何必花这么多钱搞改装,不是浪费嘛。

    这其中文凯反对的声音最大,在他看来与其花这些钱去改装还不如增加运15plus的数量,五架改装费达到1500万人民币足够买一架运15plus了,就算不买运15plus买涡轮螺旋桨动力的运15也可以呀。

    毕竟增加机队规模对空降部队的机动能力有非常大的好处。

    所以文凯当时真的不知道郑权礼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是跟传闻中的一样,为了给连襟送钱,冲销售业绩,在部队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郑疯魔了不成?

    直到文凯亲自驾驶加装了EVS系统的运15plus后,啥质疑,啥传闻,全都被文凯当成了放屁,没办法,实在是EVS系统太好用了,好用到改装后的运15plus无惧黑夜,从而能在缺乏支持设施的简陋野战机场实行24小时不间断起降运输任务。

    这对一直肩负快速反应能力的空降部队来说,可比多买几架飞机要强得多得多。

    要知道在此之前,空降兵部队充其量只具备夜间大型机场的起降能力,野战机场根本想都不敢想,但在现代战争中,并不是所有的作战地域都会有基础设施齐备的大型机场作支撑。

    很多地域别说机场,能有个平坦的砂石路面就不错了,就比如说青藏高原,边疆区的沙漠地区,北部的茫茫草原。

    遇到这样的条件难道就不作战了?

    当然不能,但装备上的局限,令空降部队夜间行动能力受到极大限制,而黑夜又历来是兵家最爱的天然伪装。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特别重视夜晚作战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在装备发展上,普遍装备夜视系统。

    国内在这方面稍显滞后,以至于出现空降兵部队单兵训练强调夜战技巧,而硬件装备跟不上的倒挂想象,非常影响空降兵部队全天候作战、全地域作战的建军理念。

    可加装了EVS系统后就不一样了,运15plus真正做到了在野战机场全天候起降能力,空降兵部队的多任务作战能力立刻增加28%,

    这个数值可不是单纯增加一两架飞机能够达到的。

    至于腾飞集团的友商所说的EVS系统不值这个价,文凯事后也打听了,纯属那帮无良商家的恶意诋毁。

    要知道全世界能够生产EVS系统的只有两个国家,一是美国,另外一个就是法国。

    正因为如此,国际市场上EVS系统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在400万美元以上,相较之下腾飞集团的同类产品不但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价格才300万人民币,良心到爆炸好不好。

    所以但文凯在不同场合遇到哪些牙酸的腾飞集团友商抨击腾飞集团产品太贵时,就会毫不客气的怼上一句:“那有本事你也把外国的垄断产品国产化呀,如果没有咱们能别吹牛逼行不?”

    每每都让对方哑口无言,掩面而去。

    友商当然知道自己瞎哔哔是徒劳的,可他们如今除了嘴上痛快些,真的拿腾飞集团一点儿招都没有,不说别的,就拿300万一套的EVS系统来说。

    该系统中文名称叫做视觉增视系统,这可不是简单装个望远镜或显微镜就叫做增视了,而是通过复杂的技术手段,从而令客机、运输机甚至是战斗机在夜间飞行时,飞行员依旧如白日般清楚的“看到”机场跑道或地面物体的一种现代化的成像技术。

    瞧瞧这复杂的解释就知道,为什么只有美国和法国掌握了这项技术,其他友商到是想搞了,问题是他们有那个积累和基础嘛?

第八百四十九章 歼八Ⅱ

    答案显而易见,那些指望着老本儿,喜欢赚快钱且靠着国家和部队指令性订单的企业显然是做不到。

    不说别的,腾飞集团每年的研制经费都够他们吃好几年的,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积累的成果不说汗牛充栋吧,但也比一般吃老本的企业要厚实许多。

    特别是在光学成像方面,腾飞集团下属的华北光学研究院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总算是开花结果,尤其是在得到苏联来华专家的支持后,技术水平更是一日千里。

    其中最典型便是这次登岛演练中让运15plus能够在夜间无依托条件下顺利降落到靶场岛上的视觉增视系统。

    这套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探测系统,二是显示系统。

    探测系统是利用红外原理,对诸如跑到、建筑物、地面停放车辆甚至是跑到周边的植物所散发的红外信号进行精确识别,从而判断出跑到的正确位置。

    当然,想要达到这种程度,红外传感器的精度一定要高,得益于腾飞集团近两年在航天技术上的进步,使得华北光学研究院接连在红外光学元器件上接连取得突破,令其生产的红外视觉增视系统可测量出千分之五的温度变化。

    有了如此灵敏的红外感光元器件,配合腾飞集团为其整合的系统传感器和先进算法进行综合利用,最终让这些千分之五的温度变化以“摄影照片”的形势持续的显示在显示系统之上,连续不断下,就如同眼睛看到的一样,完全没有迟滞的感觉。

    至于效果,当然是没得说,得益于红外元器件的先进技术,该机系统不但可以看穿云、雾、雨、雪等复杂天气,还可以实现稍许的红外凝视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增视距离。

    根据腾飞集团对改装后的运15plus的测试表明,在250米能见度的条件下,腾飞集团出产的视觉增视系统作用距离可以达到3200米的距离。

    如果气象条件良好的话,作用距离可以进一步达到6000米以上。

    这个数值已经与美国和法国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相差无几了,足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之所以没成为世界领先,主要是因为腾飞集团的视觉增视系统与美国和法国的产品相比还有明显的不足,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便是整个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偏大。

    美国和法国的产品只有鞋盒子大小,重量只有几公斤,腾飞集团的产品却比一般的黑白电视机还要大,重量更是接近二十公斤。

    没办法,太先进的元器件腾飞集团买不到,国内的又生产不出来,腾飞集团的工程师们只能用性能一般的元器件进行整合,系统整合和工业设计方面上自然比不上美国和法国的产品。

    但要以此判定腾飞集团的产品差就大错特错了,尽管这套系统的紧凑度不足,可加上腾飞集团专门开发的显示系统,整套产品的优势便凸显出来。

    因为腾飞集团所使用显示系统可不是简单的显示屏幕,也不是刚刚起步的液晶屏,而是专攻航空飞行器上的光学衍射屏。

    如同窗户玻璃一样透明,但却能在启动后显示飞机各项飞行数据和参数的显示装置。

    起初这项技术被应用在战斗机上,令飞行员可以在飞机起降和瞬息万变的空战中减轻极大的负担,从而成为航空史上至关重要的显示装备。

    正因为如此,光学衍射屏已经出现便成为世界各国争相装备的重要设备。

    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产品一直是军用飞机的专属,民用飞机碍于成本、技术壁垒等因素,并没有普遍使用。

    但腾飞集团为了能尽快打开国际支线客机市场,一直加大海东青系列支线客机的技术水平,其中的一项便是加装光学衍射屏。

    只不过腾飞集团在这方面没有技术积累,哪怕是下属的华北光学研究院同样对此毫无头绪,毕竟这项技术涉及到更加先进的光学技术和加工能力。

    好在腾飞集团在另一项参与的重要配套工程中有这项技术的应用。

    于是腾飞集团立刻与另外的一家参与方展开合作,为海东青支线客机研制专用的光学衍射平显。

    而这项重要工程不是别的,正是已经接近完成的10号工程。

    探测设备有了,显示设备也解决了,两项一结合就是运15plus上的视觉增视系统,当夜间飞行时,无需如美国和法国的产品一样,飞行员要时刻盯着仪表架上的屏幕,而是可以把光学衍射屏放下来,亦如平时飞行那边目视前方即可,因为光学衍射屏上完全可以把探测到的红外信号图像投射到衍射屏上,使得飞行员驾驶飞机在夜间起降时如同白昼一般安全且轻松。

    当然,有了视觉增视系统也只是让五架运15plus安全降落到靶场岛上,从而完成这次登岛演练的一个科目而已。

    毕竟这次登岛演练更多的是一种军事学上的检测和验证,并不是真正的士兵实弹的演习性演练,也正因为如此,五架运15plus上并没有携带满载的空降兵战士,当然,就算有战士,空降兵部队也插不上手,因为接下来的科目是空域固守。

    即在占领岛屿上空获得制空权,并将这一优势保持至少72个小时。

    这个科目在内陆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海上,国内的航空兵面对的压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所以当靶场岛上的一切全部安顿好后,天边的鱼肚白也渐渐露出来,这个时候在岛屿上空巡航的苏—27机队指挥官的声音便在郑权礼的身旁的空地电台上响起:“我们的任务即将结束,新来的战友将为你们撑起天盾,祝你们好运,再见!”

    话音即落,一架苏—27呼啸着从岛上低空通过,旋即煽动下机翼旋即钻进厚厚的云层。

    郑权礼举着通话器看着消失不见的苏—27,想要说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却不知该怎么说,最后只能化作两个字:“再见!”

    说完便放下通话器,看向一旁正吃压缩饼干的文凯:“这下考验老薛的时候到了。”

    此话刚一出口,天空上轰鸣再起,下一刻两架歼八Ⅱ战斗机那细长的身影便伴着朝霞映入人们的眼帘……

第八百五十章 运油—15

    如果说郑权礼看到接替苏—27,巡航靶场岛上的歼八Ⅱ战斗机是多少有些担忧的话,那瓦伦里奥就是在幸灾乐祸了。

    如今东方某大国的演练到了这个地步只要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在巩固占领岛屿的制空权,并尽可能的扩大优势。

    要是苏联或者域外某大国的话,瓦伦里奥估计半句废话都没有,就那么对着监控设备静静的领略两个超级大国不同风格的空中作战方式就完了。

    可问题是面前的却是空中力量严重落后的东方某大国,居然也想上演只有超级大国才能完成的战役动作,瓦伦里奥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自命不凡还是不自量力?

    “是自以为是!”

    伴着清晨的阳光,一位身穿海军常服的金发中年人举着咖啡,听着瓦伦里奥颇有些纠结的自言自语,笑呵呵的在一旁接了一句,瓦伦里奥怔了一下,可还没等他说些什么,就见那位中年军官抿了口杯里的咖啡,另一只手在操作台上点了两下:“来,听听这个,你就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话音即落,瓦伦里奥的耳朵里便传来一阵带着北方口音的中文,顿时就皱起了眉头,但下一刻同声传译的英文便灌注到他的耳朵里:

    “你们的任务是在靶场岛上空坚持72个小时,尽可能的掌控制空权……”

    闻听此言瓦伦里奥顿时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监视屏幕,随后又瞧了瞧身旁的中年军官,忍不住脱口而出:“东方某大国的人疯了不成,想靠着歼八Ⅱ这样的飞机就想坚持72个小时?”

    “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从拂晓前截获这个通话后就在判断到底是真是假,结果天刚刚天亮数架歼八Ⅱ就来接替苏—27,开始在靶场岛上空巡逻。”

    中年军官手里端着咖啡,脸上带着淡淡的浅笑,如同说家常一般徐徐开口:“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倒没什么,歼八Ⅱ的性能再差,只要数量足够,且机场距离沿海够近,依旧可以满足,可是……你看……”

    中年军官说着又在操纵台上敲了几下,旋即一份详细的东方某大国浙东沿海空军演练航迹图便出现在瓦伦里奥的眼前,瓦伦里奥只看了一眼便惊呼一声:“机场距离这么远!”

    是的,这一次东方某大国的登岛演练并没有动用沿海的一线机场,而是使用内陆的二线机场。

    如此一来,靶场岛距离内陆机场最近的距离也要800公里,这个距离对于苏—27这类作战半径达到1500公里的重型战斗机来说还不算什么,可对歼八Ⅱ可就不友好了,因为这款国产高空高速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只有区区的800公里。

    换句话说,歼八Ⅱ从二线机场起飞,抵达靶场岛最多只有半个小时的巡航时间就得返航,而这还是歼八Ⅱ备降浙东沿海一线机场的情况下。

    要是原路返回的话,那在靶场岛上巡航时间充其量不过五分钟。

    这还是简单的巡航,若是加一些战斗因素的话,发动机的耗油量将成倍增加,转眼就能把歼八Ⅱ的时效耗光。

    当然,就算没有战斗,光是巡航的话,无论是半个小时还是五分钟,都距离72小时相差甚远,毕竟这个时间里,苏—27可能连基地还没返回,加上修整,检查,重新挂弹,起飞赶赴战场最快也要半个多小时,如此一来靶场岛上将会出现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真空。

    如果这是在真实的战场上,一个小时的空域真空对刚刚登岛,尚未完全站稳脚跟的等到部队来说显然是致命的。

    意识到这点,瓦伦里奥看向身旁的中年军官:“特梅尔中校,我相信东方某大国不应该这么愚蠢,我在过去的48小时里不止一次吃了轻视他们的亏。”

    特梅尔这次没说话,而是端着咖啡静静的看了瓦伦里奥足有半分钟,这才嘴角撬动两下,露出一个不置可否的笑容,耸耸肩:“我亲爱的瓦伦里奥中校,你离开海军的时间太长了,所以这一次你可以好好的感受下,正规军与海岸警卫队的区别。”

    闻听此言,瓦伦里奥的脸当时就黑了。

    他是好言提醒,毕竟之前救援行动中被频繁打脸还历历在目,他不希望正规的海军也重蹈他的负责。

    是的,此时此刻瓦伦里奥所乘坐的并不是准备访问长三角的拉什号,而是海军的观测调查船“八爪鱼”号。

    瓦伦里奥按理说不想登海军的调查船的,可他是昨晚跟踪监测东方某大国登岛演练的指挥官,为了便于协调和对接,瓦伦里奥便被上级调配到“八爪鱼”号上,凌晨五点钟由海军的“海鹰”直升机将瓦伦里奥从拉什号上借走,五点四十五分抵达“八爪鱼”号。

    结果来了没一个小时,连昨晚的跟踪的状况还没完全交代明白,自己一句好意提醒便换来对方的冷嘲热讽,瓦伦里奥心里能痛快才怪呢。

    特梅尔对黑着脸的瓦伦里奥权当是没看见,如果说他对东方某大国演练控制登陆岛屿上空72小时制空权是嗤之以鼻的话,对瓦伦里奥这类海岸警卫队的能力更是不屑一顾。

    一个专职救援的警用部门就算有点儿能力也就那样,被人家薅着脖领子啪啪打脸不是很正常。

    这就好比轻量级拳王去找泰森这样的重量级选手死磕,不管这位轻量级拳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如何牛逼,碰见巅峰时期的重量级怪兽—泰森,那也是被人拎起来吊打的命。

    所以特梅尔不觉得瓦伦里奥说的话有多少参考性,相比之下他更相信自己指挥的“八爪鱼”号看到的,听到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不觉得东方某大国有什么后手,难不成是部署在沿海一线的一大帮子歼7?

    拜托,这款飞机的作战半径还不如歼八Ⅱ呢。

    因此特梅尔觉得东方某大国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为此72小时制空权,实际上里面的水分多得很。

    不过这也正常,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外,又有谁能做到呢?

    就在特梅尔不顾瓦伦里奥的感受自顾自的喝着咖啡,百无聊赖的盯着屏幕差点儿昏昏欲睡之际,耳机中忽然传来一阵平稳而有力的中文话音:“01025编队请注意,运\油—15已准备就绪,请按计划实施空中加油!”

    待同声传译后,特梅尔半开半合的双眼立时睁大,难以置信的等着监控屏幕的一角。

    ……

    与此同时,在浙东外海某空域,一架通身灰白色,外形酷似运15plus的新式运输机,正保持匀速巡航,待视野中出现两架歼八Ⅱ后,两侧机翼下方便各自伸出两个喇叭口状的软管,徐徐先后延伸而去……

第八百五十一章 新中运

    当这一幕通过种种监控手段被呈现在“八爪鱼”号上的监控屏幕上时,无论是特梅尔还是瓦伦里奥都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尤其是特梅尔,脑袋瓜子嗡嗡的。

    东方某大国什么时候有了新式的加油机?

    他们的加油有机不应该是用老旧的轰6轰炸机改装的嘛?前几年刚刚做了空中加油的测试实验,海军这边判定这应该是就是东方某大国未来空中加油机的主力机型,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个运\油—15?

    就在特梅尔脑海之中疑问各种刷屏之际,这位中校指挥官忽然想起了什么,旋即把椅子转到一旁,在文件柜里一顿翻找,然后拿出一张清晰的运15plus剪影照片。

    对着屏幕上那架稍显模糊的运\油—15实时图像看了两眼,在瞧瞧手上的剪影照片,如此反反复复对比了足有一分多钟,特梅尔忽然惊叫一声:“不……不……那不是运15,绝对不是运15,而是一架全新的空中运输平台,是的,没错,绝对是最新的空中运输平台,我们发现了东方某大国最新的空中运输平台。”

    最后一句话特梅尔几乎是嘶哑着吼出来的,再加上其突兀的叫喊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瓦伦里奥因为就坐在特梅尔的旁边,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屏幕与坚硬照片的情况。

    同样是吃惊的长大了最大。

    正在为两架歼八Ⅱ进行空中加油的运\油—15粗看上去的确跟运15plus很像,尤其是那胖头鱼般的机鼻以及墨镜一样的整体驾驶舱舷窗,都表明这是一家与运15plus有着深厚渊源的飞机。

    如果是对航空装备了解不深的不同人见此情况估计真就把运\油—15当成是运15plus的一款空中加油改进款。

    可无论是特梅尔还是瓦伦里奥都是资深的军官,自然不会像普通人那般看得肤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震惊、才会难以置信,原因很简单,那架正在进行空中加油作业的,并且很像运15plus的运\油—15实际上并不是运15plus,而是一款全新的运输机,之所以有如此判断,原因很简单,运15plus是一款双发轻型运输机,而运\油—15这是一款四发的中型运输机。

    事实上运\油—15的确是一款不同于运15plus的全新空中运输平台。

    可如果要说真正脱离运15plus,也不尽然,毕竟整体的气动布局和具体的生产情况都与运15plus有着密切的关系。

    用庄建业的话来说,运\油—15就是运15plus加肥加大版,如若不然一款新式空中运输平台怎么可能还沿用运—15这个老称谓,究其根本他们都是同一条根上衍生出来的枝杈。

    要知道当初腾飞集团研制运—15的时候并没有将其当做型号落地便计划完结的产品,而是在原始设计中就留有极强的升级和改装的余地,特别是后期的拓展,腾飞集团非常虚心的借鉴了空客和波音无耻的主意……呸……是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那便是可以在基础机型上任意伸缩,尽情拓展。

    就好比空客的A320,缩短了就成了A318,拉长了就是A320—200,加粗了就是A320—400,全面升级款就是A320neo,总而言之型号眼花缭乱,总有一款适合你。

    腾飞集团的运15同样如此,与其说是个型号,还不如将其看成是一个系列。

    双发涡轮螺旋桨版是基础,双发涡扇版本是一个过渡,由这两个型号为基础可以自由的向各个方向延伸。

    就比如说运\油—15,实际上并不是腾飞集团自己闲着没事儿单独造出来玩儿的,而是根据空军总部关于空中加油机竞标情况说明而量身定制的。

    起初空中总部并没有把腾飞集团的竞标方案当成一回事儿,因为当时空军属意的是西北航空厂的轰油六。

    这款空中加油机是以轰6轰炸机为基础改进而来的,思路与苏联利用图16轰炸机改装图16N空中加油机的类似。

    不但平台成熟、生产工艺有保障,训练与维护方面同样不复杂,非常符合当下的国内实际。

    并且轰油六早在1991年就进行了与歼八Ⅱ空中加受油的测试,整体表现极为良好,因此一直是空军重点支持的项目。

    既然空军属意了,找腾飞集团干什么?

    空军也不想干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儿,问题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的大型采购都要搞竞争和招标,部队自然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做样子。

    于是就向国内“有能力”生产空中运输平台的航空企业发去了招标书,限期一年拿出各自的竞标产品。

    光看这竞标要求就知道,空军总部明显是偏袒西北厂,因为他们的轰油6早就试飞一年多了,眼看就要完成第一阶段的试飞测试,其他厂就算累折腰筋也不可能在一年内拿出跟轰油6一样成熟的产品。

    要知道做的可是飞机,而不是孩子们过家家的积木玩具。

    所以被点名的航空厂基本上就是交个图纸安心做个打酱油的就了事了,唯一被业内认为有希望跟轰油6一较高下的运8,因为是同出西北航空厂,所以也不存在正面的PK关系。

    结果就在人们觉得轰油6会毫无悬念的拿下空军26架订单时,空军试飞验证中心忽然传来消息,腾飞集团新式中型空中运输平台开始进行全尺寸地面静力测试。

    消息一出,业内顿时哗然,什么情况?腾飞集团怎么就拿出新型中型运输机了?他们怎么这么快?腾飞集团啥时候上马的新中运?业内怎么半点儿风声都没有?

    就在业内没来及消化腾飞集团怎么就开始新中运的研制之时,三个月后空军试飞验证中心再次传来消息,腾飞集团的新型中型运输机运—15MAX首飞成功。

    紧接着一条又一条的消息开始不断在业内传开,而运—15MAX也在这一次次的传播中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运—15MAX是在运15plus改进升级而来。

    整体比例与运15plus都有不小的增加,并且在多任务能力上相较于运15plus增强了数倍,特别是货舱内部可以增设四个腾飞集团开发的航空燃油储存模块,加上运—15MAX自身的四个大型油箱和两个小型备用油箱,使得运—15MAX最大的载油量达到30.7吨。

    并能够将其中的18.2吨的航空燃油输送给需要燃油补给的各型航空器。

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制造

    有人会觉得18.2吨的航空燃油输出量并不多,充其量不过是能给6架歼八Ⅱ或是3架苏—27补充燃料。

    但这一数值却已经让空军相当一部分人非常满意。

    要知道轰油六的航空燃油携带量达到37吨之多,但能输出的数量也不过是18.5吨,且航程只有55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只比苏—27的1500公里稍微多一点儿,为1800公里。

    这个指标对于一款旨在为作战飞机进行空中支援和后勤保障的特种飞机来说已经不是腿短了,差一点儿就要成为累赘。

    反观由运—15MAX基础上发展而来运\油—15,满载的最大航程达到720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3000公里,完全可以满足空军未来十年内的发展需要。

    毕竟空军正在积极扩大苏—27系列重型战斗机的规模,再加上即将完成研制,准备进入密集试飞阶段的歼10战斗机,未来国内三代战斗机的数量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只比战斗机多那么一丢丢的加油机显然很难满足未来空军攻防一体的实际需求。

    更何况运\油—15在综合成本也比轰油6更具优势。

    是的,别看轰油6用的是成熟的轰6为基础改进而来的,但细细算下来,整体的综合运营成本竟然比全新的运\油—15还要高出不少。

    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毕竟轰6从六十年代仿制图—16轰炸机开始已经在西北航空厂摸索了将近30年,不说能把铁杵能磨成针吧,但也应该把东西给耗细喽,最起码方方面面应该烂熟于心才是。

    事实上西北航空厂在这方面是真的没得说,对轰6每一个零件儿都熟的不能在熟,甚至不少老师傅闭着眼睛去摸部件的都能准确说出相差的公差是多少,无他,干了大半辈子,练的就是这一手绝活。

    若非如此,空军也不可能最开始属意轰油六,为的不就是能够让这款堪称能把拳头打得更远的力量倍增器完全独立自主,免得在关键的时候受制于人。

    结果轰油6跟运\油—15一比较,空军从上到下可谓是大吃一惊,性能好坏尚且不论,但就制造成本而言,全新的运\油—15竟然比成熟的轰油6低了将近20%。

    要知道轰油6使用很多轰6的制造技术的加工工艺,上面几乎60%的零部件可以互换;而运\油—15除了底子是运15plus外,剩下从里到外几乎是全新的,上上下下全部加宽加大不说,连发动机也从两个增加到四个。

    可以说从里到外全都换了个遍,妥妥的新机型。

    按理说沿用成熟技术的轰油6应该比全新的运\油—15的采购成本要低才对,结果两者正好相反。

    空军的领导很是纳闷儿,于是便实地走访了腾飞集团和西北航空厂,不看不知道,这一看着实吓了一跳。

    本以为两个航空企业规模差不多,实力应该难分伯仲,结果实地一看才发现,两者的理念,使用的技术,应用的工艺,采取的配置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西北航空厂的轰油6采用60%多的轰6成熟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确是降低了成本,但这种降低成本关键看跟谁比,跟传统的航空厂比的确如此,但跟腾飞集团比就不够看了。

    因为腾飞集团生产运\油—15的技术95%沿用的运15的生产工艺。

    这说明什么?

    腾飞集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95%的夹具、模具、公差测量等方面的成本,只需在另外5%上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可解决全部的生产问题。

    而西北航空厂只能沿用60%的轰6生产线上已有的夹具、模具、公差测量工具,剩下的40%完全需要重新制作,介于空中加油机的特殊性以及在空军方面并不庞大的保有量,不少特定模具、夹具估计用完这个机型就要被淘汰报废。

    恰恰是这些东西在轰油6生产上占据大量的生产成本。

    反观腾飞集团,根本不用考虑这些,虽然有所差异,但腾飞集团会尽可能将这些特定的夹具、模具、公差测量工具应用到其他机型的生产加工上去,另其继续发光发热。

    而这便是腾飞集团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到航空生产上的航空器柔性制造技术。

    刚开始的时候腾飞集团应用这种制造技术的时候虽然引起业内的轰动,但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效仿,原因无他,实在是这种制造技术的一次性投入太大。

    就拿腾飞集团飞机生产线普遍配备的柔性夹具来说吧,这种利用真空吸附工件并且能够根据部件形状自动调节的夹具,仅仅是鞋盒子大小的小部件儿夹具就要20万人民币。

    而做一个传统的工装夹具可能连3万块人民币都不到。

    如此一比较,其他航空厂除了夸一声腾飞集团的确是国内追赶技术潮流的先锋,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各航空厂又不傻,能用3万块解决的问题,脑袋抽抽了才花20万去干呢。

    所以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其他航空厂的产品在成本上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毕竟腾飞集团在那个时期生产线的技术成本特别大,根本降不下来,所以那时候的腾飞集团也不跟这些航空厂正面碰,而是寻找各大航空厂覆盖不到的空袭,做差异化经营。

    比如说无人机,运6小型运输机,运15系列轻型运输机,运16特种改装机,TM—9小型公务机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航空厂的3万块人民币模具是做了一批又一批,几年下来,随着材料的上涨和货币汇率的浮动,生产升本非但没降,反而比较几年前还要涨了不少。

    腾飞集团当年一锤子砸下的20万,经过多年的成本摊薄早已经比当初其他航空厂花3万块钱制造的模具成本还要低。

    此消彼长之下,腾飞集团的成本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再加上多年持续在柔性加工和脉动式生产线上的不断研究,以及贯彻始终的成本控制,腾飞集团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可当年的关羽还是那个关羽。

    庄建业这一看,眼珠子一转,这还不杀过荆州抢地盘儿干什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507/ 第一时间欣赏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安溪柚所写的《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为转载作品,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介绍:
永宏厂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工厂,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沉浮,逐步走向没落,艰难时刻,庄建业等人接过担子,从最基础的机型开始,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将濒临倒闭的永宏厂插上翅膀,再次腾飞。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