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安溪柚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

    别看巴迪亚和朴哲民的职务是商务参赞或高级贸易代表,在一般国家虽说重要,但还没达到要紧的程度,但在伊朗和北韩这个职务却比一般国家要重要得多。

    没办法,谁让这两个国家一直饱受域外某大国的制裁,很多急需的东西无法从正常的贸易渠道获得,就只能靠着商务参赞或高级贸易代表满世界的搜罗。

    正因为如此巴迪亚和朴哲民比一般的国家的同级别官员见识要高得多得多,特别是涉及敏感的导弹材料或核心元器件,每每都能把两人的神经撩拨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当他们发现手上的那块泛着金属光泽的三角形立方体竟然是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焊接而成的,立马就不淡定了,眼睛是一个比一个瞪得大。

    特别是巴迪亚,一双铜铃大的眼珠子凸凸的,就差从眼眶里蹦出来了。

    朴哲民也没好到哪儿,拖着三角立方体的手一直在颤抖,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患了半身不遂。

    机舱内其他人见到这一幕都觉得很奇快,铝锂合金虽然专门用于航空航天制造,市面上不多见,但也不是啥稀罕物。

    哪怕是第三代铝锂合金有着超越前代的性能,中国能做出来是让人惊讶,却也没到蹦眼球,手颤抖的地步吧。

    事实也的确如此,别说是第三代铝锂合金产品,就算是第四代、第五代的产品对巴迪亚和朴哲民最多也就是吃惊一下,绝不对让他们如同留了魂一般的失态。

    之所以如此,无他,只因为手上的那块铝锂合金制成的三角立方体上铭刻着一个直击他们灵魂的logo:

    中间一个如同下坠箭头的字母“T”的艺术变形体,紧随其后是个破折号,后面跟着两个极为夺目的两个字母组合:NB!

    T—NB!

    一个在这半年内席卷国际航空、航天高端材料地下市场的新王者。

    敷一出现,就以其优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充足的货量击败国际地下市场上那些盘踞多年的高端航材,瞬间便占领了伊朗、北韩、巴基斯坦、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甚至是新德里等国的高端航材市场。

    没办法,这些国家个顶个都是地区强国,甚至某些国家还遭到各种各样的制裁和限制,出于现实需求和地缘政治安全的考虑,这些国家非常希望能够掌握远程导弹或运载火箭技术,以便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自保之力。

    可问题是这些国家的野心很大,心气儿也很高,奈何本国的基础根本上,无法做到这类高端的航空航天产品的完全配套,只能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如果是一般产品倒没什么,用于远程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技术、材料乃至加工设备说道可就多了,特别是西方国家,出于种种原因制定了一整套限制措施和准入门槛,将这些东西掐得死死的,正常渠道下根本就别想弄到。

    既然正常渠道搞不到,还有伊朗、北韩这样的大户需求,于是一个个隐于正常渠道下的地下贸易便应运而生。

    域外某大国各种对运载火箭技术进行限制,进行了一系列规则上的设计,还是锁不住伊朗、北韩这样的地区强国在运载火箭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规则之下的地下贸易渠道在源源不断的提供类似伊朗、北韩这样地区强国的一切所需。

    这其中就以前不久跟腾飞集团签订铱星配套零部件供应大单的美国仙童航空高级工程师默林茨最为知名。

    是的,这半年在国际航空航天地下贸易市场上风生水起的T—NB系列高端航材就是由这位美国的供应商推出的。

    由于地下贸易市场的封闭性与保密性,T—NB系列高端航材除了一个极具个性的logo和相关材料对应的牌号外,并没有任何产地和厂家的信息。

    但这不妨碍,T—NB系列高端航材优异的性能。

    其他不论,就拿第三代铝锂合金来说,T—NB系列没进来之前,伊朗、北韩最多最多只花高价拿到第二代铝锂合金,弄回国内只能特别节省的用到关键的地方。

    可既便如此,超过6成的废品率还是让伊朗、北韩等国肉疼不已。

    没办法,从美国或俄国高价入手的二代铝锂合金虽说在焊接性能上有所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有着重重限制,很多特有的加工工艺伊朗、北韩这样的国家根本就不具备,以至于就算强行焊上,最后试验火箭也会毫不犹豫的炸给你看。

    无奈,伊朗、北韩等国只能选择用传统的铆接方式来处理这类二代铝锂合金,而这又无形中增加火箭的结构总量导致运载质量和有效射程大为缩短。

    T—NB的三代铝锂合金就不一样了,虽然焊接方式只限制下带气体保护的钨极氩弧焊或真空电子束焊等了了的几种特种焊接手段,最起码这种材料可以直接焊接了,这对缺少先期材料处理设备的伊朗、北韩等国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福音。

    以至于样品拿回去得出测试结果,就毫不犹豫的挥着钞票成吨成吨的买。

    哪怕默林茨那个黑心的供应商将价格提到360美元\公斤,也挡不住伊朗、北韩等国疯狂抢购的热情,没办法,T—NB的三代铝锂合金再贵,良品率低;其他品牌的二代产品是便宜,但废品率高得实在是感人,综合算下来,还是T—NB的性价比更高。

    当然这些国家把T—NB的产品买回去也不是没猜测过这个品牌的产品出处,其中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域外某大国自己生产的,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搞了这个么不伦不类的T—NB牌子而已。

    伊朗、北韩等国心里虽然狐疑,但潜意识里多少还是愿意相信T—NB系列高端航材出自域外某大国,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个唯一的超级大国,还有谁能如此大规模的提供如此多的高端航材?

    结果……

    “我用自己生产的高端航材,用在旗下出品的高端支线客机上……怎么?二位有什么异议吗?”

    庄建业看着满脸惊骇的巴迪亚和朴哲民,露出一抹玩味的微笑……

    ……

    “是的……方总,情况就是这样……我们集团……”

    就在庄建业乘坐TRJ—500向着秦岭南麓飞奔而来之际,位于秦岭南麓的腾飞集团新厂区,林光华、彭川等人正在接待西北航空厂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方勇一行。

    然而就在林光华介绍着腾飞集团新厂区的概况时,一位工作人员焦急的跑过来贴在林光华的耳边嘀咕了两句,林光华不听还好,一听整个人都有些懵:

    “啥?巴西的客人?咱们有跟巴西联系过吗?”

第八百六十九章 来自北韩的合同

    事实上不止是林光华,一旁的彭川等腾飞集团的高管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懵的。

    无论是安排好的还是临时的,腾飞集团就没有一项与巴西有关的事情,结果就这么冒出来巴西的客人,搁谁身上都会觉得奇怪。

    还好林光华很快就冷静下来,对着汇报的工作人员问道:“有没有陪同人员。”

    “有,是航天集团的赵主任,赵总陪着过来的。”

    工作人员赶紧回答,结果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之下林光华等人就更困惑了,如今的赵主任可是航天集团的副总经理,级别高的吓人,他亲自陪同说明这次过来的巴西客人并不简单。

    但也正因为如此,林光华等人才会觉得奇怪,级别这么高的赵主任都亲自过来了,怎么就不提前打声招呼?

    “额……林工,你们这边要是忙,我们就先回去,等你们这边忙完了,我们再过来交流学习。”

    正当林光华等人疑惑的时候,方勇突然开口了,这才把林光华等人从思绪中挣脱出来,旋即一脸歉意的看着方勇,刚准备开口说些送别的客套话,就听不远处传来一声诧异的惊呼:“老方,哎呀~~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怎么来这儿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话音未落,就见一位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人引着几位身材高大的老外朝这边快步走过来。

    林光华一看,好家伙,说曹操,曹操就到,赵主任和他陪同的巴西客人这就来了。

    不过林光华还不是最惊讶的那个,方勇才是,因为赵主任引着一众老外过来,也不等方勇回话便冲着几位巴西客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西北航空厂的副总经理,他们厂可了不得,运8,轰6都是他们厂造的,非常有实力。”

    说完便冲着方勇介绍道:“这几位是巴西航空航天局的埃多奥,克里尔多,都是享誉南美的航空航天专家,这次来华访问主要是想寻求跟咱们合作的,哦,对了,老方,你这是……”

    方勇一看人都到面前了,想走也太不给人面子了,再说巴西航空航天局来华寻求合作,虽说自家的西北航空厂可能入不得人家法眼,可凡是还有个万一呢。

    于是方勇也不隐瞒,便说道:“最近腾飞集团的几个产品在航空业内反响很大,我们西北厂过来取取经。”

    事实上方勇这个说法已经很含蓄了,他这次过来哪里是取经这么简单,而是准备在深入了解后,看看能不能将腾飞集团的管理制度,研制经验,市场运作,技术脚本能搬的都搬到西北厂去。

    之所以要搞这么大的动作,无他,只因为腾飞集团在空中加油机和雷达警戒机这两款机型上可谓是名利双收。

    其他厂对腾飞集团如此成就大多是眼红不已,但西北航空厂却为此痛定思痛,在方勇等厂领导的带头下,开始反思西北厂在这两个型号上失败的原因。

    这还不算,眼看腾飞集团将这个两个机型做大做强,方勇更是带队来到腾飞集团,拿出当年学生时代求学的精神,准备向腾飞集团好好学习,以便回去后深化西北厂改革,从而让西北厂如腾飞集团一样彻底脱胎换骨。

    结果他这边刚到腾飞集团,还没等进厂参观,赵主任就带着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人就过来了。

    赵主任可不知道方勇这里面有这么多弯弯绕,当然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他现在关心的只有眼前的巴西客人,所以听方勇这么一说,连忙对埃多奥,克里尔多等人说:“我之前已经说过了,腾飞集团是个十分优秀的企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生产运8和轰6的西北厂都要过来交流学习,足以证明腾飞集图是非常厉害的。”

    这话一出口埃多奥,克里尔多等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人到没什么,方勇却是听了个目瞪口呆,心说眼前的这人是自己认识的赵主任嘛?

    怎么自吹自擂的套话张口就来?这货不应该是耿直、古板、一丝不苟嘛?遇到巴西人就变了?开始拥抱热情的桑巴,满嘴的跑火车?

    可还没方勇弄明白怎么回事儿时,就听赵主任很自来熟的朝着林光华问道:“林工,你们的庄总呢?在西平还是棉花?”

    林光华跟赵主任算是老熟人了,眼见这老家伙今天十分的反常,也觉得里面不对劲儿,但看到赵主任问话时一直朝这边使眼色,再想想刚才赵主任极力吹捧腾飞集团的举动,林光华哪里不知道要挑好的说:“我们庄总正在跟伊朗、北韩等六个国家的商务参赞和高级贸易代表一起乘坐我们集团研制生产的TRJ—500支线客机从沪市往我们这里飞,预计半个小时后就能到。”

    “哦?那可真是恭喜啦,六个国家的贸易代表,好家伙,这笔单子可不小。”赵主任闻言连忙祝贺,而林光华则谦虚的笑了笑:“具体的不太清楚,但是我们的产品摆在那儿呢,再加上是我们庄总亲自出马,拿下订单应该不是大问题。”

    赵主任赞同的点点头,旋即侧过身子跟埃多奥,克里尔多说:“看来我们今天是来对了,腾飞集团即将完成对六国的民航飞机出口订单,这在世界航空市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足见腾飞集团真的是非常的好,空口无凭,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怎么样?埃多奥先生,克里尔多先生,这下您二位是不是应该放心了?”

    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相互对视了一眼,持重的克里尔多微微摇了摇头,但性格激进的埃多奥却不为所动,瞥了赵主任一样,板着一张老脸说道:“六个国家,的确非常多,但……赵先生,我还是由衷的劝您一句,在敲定合同之前,好好的审核下这些国家的真实意愿,因为有的时候,部分国家的商业意识表现的非常糟糕。”

    这话虽然委婉,但埃多奥也差不多挑明了,伊朗和北韩等国那就是横行世界航空市场上的白瓢党,跟他们做生意,赚钱?醒醒吧,别把裤衩子赔进去就烧高香吧。

    赵主任又不是傻子,哪里听不出来埃多奥的话,老脸顿时一囧,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埃多奥见状板着老脸准备再次开口,厂区的大门忽然驶进来数辆丰田皇冠轿车,大头的两辆分别挂着使领馆的牌照,一看便是临近领事馆的车。

    见状众人便是一怔,可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几辆车便停了下来,从上面下来北韩和伊朗的使领馆工作人员,得知林光华是当下腾飞集团的主事人后,一位北韩使领馆工作人员立刻拿着一叠文本快步走过来,然后毕恭毕敬的交到林光华的手上:“我国跟贵公司刚刚达成6架TRJ—500支线客机的口头采购协议,总金额达2.3亿美元,这是我们领事馆起草的合同,请您过目。”

    此话一出,赵主任和方勇有些发证,而“好言”提醒的埃多奥则是完全的目瞪口呆!

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党还要爽

    别说是那些个外人了,林光华和彭川这些腾飞集团的高管们同样是一脸的震惊。

    到不是因为北韩拿过来的合同,以庄建业那种贼不走空……呸……是实现双赢的性子,拿几个合同并不是难事儿。

    关键是协议上的总金额,6架TRJ—500支线客机,2.3亿美元的总价,折合成单价每架达到3800万美元。

    尽管TRJ—500支线客机的成本算是腾飞集团历年来最高的一款民用机型,达到1100万人民币,但跟3800万美元的单价相比,1100万人民币简直连零头都算不上。

    或许只有T—500雷达警戒机的成本还能有点儿看头,所有成本加在一次折合成单价每架达到9400万人民币。

    可既便如此,以7.0这个保守的汇率汇率计算,T—500雷达警戒机也才1300多万美元,跟3800万美元的单价相比也有超过100%的利润,跟抢钱差不多了。

    至于成本在1100万人民币TRJ—500支线客机,被做到3800万美元就已经不是抢钱了,而是自己开造币厂,疯狂的印钱啦。

    当然,光如此林光华和彭川还不至于这样,关键是达成这样协议的对象,按照庄建业出发前腾飞集团内部的预判,跟北韩的合同到是能达成,但最多也就是单价1200万美元到1500万美元之间,数量也不会超过四架。

    没办法,北韩这个国际白瓢党实在是太有名了,腾飞集团实在是没指望能从这样的国家身上捞到什么好处,所以关注点全部放在走出去这个姿态,而不是能真拿多少好处。

    说穿了,就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腾飞集团完全当成面子工程去做的。

    却不成想,当成面子工程做的事情,对方还真给面子,竟然以3800万美元的单价,一下子购入了6架,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面子了,满满登登的里子同样爆表。

    然而还没等林光华和彭川等人将眼前的震惊转化为喜悦,就将那位北韩的领馆使馆工作人员再次从手里拿过一份文稿,继续说道:“这是我们按照要求起草的合同补充协议,如果6架TRJ—500支线客机交付我方使用,且各项性能完全满足我方需要,我们将以租赁的方式向腾飞航空租赁公司租借18架同型号飞机,用于补充我们国内的航空运力,目前暂定为每年每架360万美元租赁费用,为期十年……额……具体的合同上都有,还请林先生过目。”

    此话一出,赵主任和方勇瞳孔就是一缩,埃多奥和克里尔多更是相互对视,从彼此的眼眸中都看出一种叫做吃惊的情绪。

    如果说之前的合同腾飞集团以3800万美元从北韩这个白瓢当手里赚的是超额利润,那后面的租赁补充协议就等于腾飞集团按着北韩的脑袋用刀子肆无忌惮的放血了。

    没办法,在航空界利润最高的并不是飞机的销售,而是飞机的租赁业务。

    别看北韩每年以360万美元租赁TRJ—500支线客机,十年也不过是3600万美元,照比3800万美元的单价要少了200万美元,而且还有十年的账期,似乎是很划算。

    可不要忘了,这可是单纯的租赁价格,日常的飞机保养,零配件供应,飞行员的培训甚至是飞机内部的座椅地毯,统统都要腾飞集团提供,而由此产生的费用并不包含飞机租赁价格里,都需要租赁人另行支付。

    这就好比有人想开一家店面,除了要支付租金外,还要承担装修、电气、网络和电缆的布置等等硬件设置的投入一样。

    飞机的承租人跟租店铺开店一样,额外投入并不少,具体数额稍有出入,但大体相当于一架飞机售价的三倍以上。

    换句话说,十年的租赁期腾飞集团不但能把所有飞机的成本收回,还能在其他方面死命的赚上一笔,关键这还不是最狠的,租赁之所以是租赁,那就是飞机的所有权在腾飞集团,十年的租赁期一过,北韩的18架飞机还是腾飞集团的。

    而飞机使用寿命是根据日常保养来决定的,如果到时候这18架飞机的保养得当,状态良好的话,整体估值最少也要在最初售价的50%以上。

    划重点,是最初售价,而不是浮动售价,这还算是良心的,要是按照浮动售价来计算,那就没法预测了,要知道随着原材料、汇率和供需关系等原因,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是连年上涨,飞机这种高精尖的产品就更不用说了,几年间就翻了好几番。

    按照最初售价,3800万美元的50%,就是1900万美元;若是按照浮动售价,十年间涨到5000万美元也不是不可能,在以50%计算,最少也有2500万美元。

    可无论是1900万美元还是2500万美元,这笔钱都是腾飞集团白得的,再加上十年的租金、保养培训等等费用,腾飞集团赚的简直不要太多,比白瓢党还要爽。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赵主任、方勇这类国内的同行,还是埃多奥和克里尔多这些来自巴西航空航天局的外国可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十分眼红,没办法,这次腾飞集团算是在北韩身上挖到了大金矿。

    特别是赵主任和方勇,若不是在场的人太多,有所不便,不然绝对会疯狂的指着自己,很不要脸的大喊:“带我一个,带我一个……”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北韩带来的震惊,久久出不来时,伊朗领事馆工作人员的重磅炸弹再次炸开。

    以3800万美元的单价采购24架TRJ—500支线客机,同时按照补充协议规定,按照每年每架360万美元租赁48架TRJ—500支线客机,用于伊朗国家航空公司欧洲、中东以及北非等中近航线的运营。

    如果说刚才的北韩合同是金矿的话,那伊朗的就是高品质天然钻石矿了,没办法,同为域外某大国制裁的国家,伊朗的底子还是比北韩要厚,最起码伊朗地下石油多得离谱,先钱儿是没有,但却能用石油来折算。

    北韩就没有这样优厚的条件,但北韩也不是啥都没有,比如说木材、铁矿、石墨矿、锌、镁、钽、铌等稀有金属矿储量还是很丰富的,特别是钽、铌两种稀有金属,属于耐高温材料合金材料的必备物资。

    添加这两种金属元素的合金材料可以满足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或航天发动机尾喷管等受热部件的加工制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腾飞集团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当然,家里有矿的不止是伊朗和北韩,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三个国家矿产资源也不少,其中乌兹别克的使馆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交的协议上更是干脆用其境内的阿尔玛雷特铜矿的三十年开采权,换取腾飞集团2架TRJ—500支线客机和8架同型号的租赁权。

    因为合同太过独特,林光华就特别关注了下,结果这一看不要紧,胸膛里的那颗心差点儿就激动的停掉。

    阿尔玛雷特铜矿是普通了些,但这个从苏联时代就已经开采的铜矿有一种伴生的稀有金属却一点儿也不普通,因为这种稀有金属的名字叫做铼!

第八百七十一章 50亿美元

    也难怪林光华会如此激动,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腾飞集团就在国内寻找这种名叫铼的稀有金属矿藏。

    整整三年过去了,除了极少数的衍生矿外,根本就没找到铼的踪迹。

    没办法,腾飞集团只能从国外进口,问题是这种全球年产量也不少过500吨的稀有金属,价格之高连黄金都望尘莫及,腾飞集团费了好大力气,砸下去15万美元,才在南美购入20公斤左右的金属铼。

    腾飞集团之所以钟情与这种稀有金属,哪怕是按公斤数量购买也在所不惜,原因无他,只因为铼这种金属是腾飞集团第二代6兆瓦核心机成败的关键要素。

    因为铼作为耐高温金属除了高密度,高熔点,高强度这些一般耐高温金属具备的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种稀有金属抗氧化能力强的同时,在任何温度下变化极小。

    这么说或许不够具体,那就举个美国人的试验例子,在德尔塔重型火箭的大功率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美国的洛马公司用含铼的合金金属做了火箭发动机的尾喷管,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200摄氏度。

    传统的高温合金在室温急速增加到2200摄氏度高温的热循环试验中,反复几次尾喷管就得报废。

    但含有铼的耐高温合金,在类似的试验中竟然能够承受10的五次方耐热循环热疲劳而不会失效。

    画个重点,不是10次,是10的五次方。

    由此可见铼的耐高温能力,持续的稳定性,本身的强度和耐受性强到何种程度,也正因为如此这类稀有金属被美国人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从提炼方法到冶炼提纯直至最后的合金配比完全保密,至于技术转让成品出口更是想都别想。

    所以多年来国内根本就没有铼这种稀有金属的研究,以至于不少人除了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有这么个东西,具体能做什么还真就不清楚。

    直到苏联解体,一部分苏联专家受聘国内,航空业内才知道有一种叫做铼的东西,加入到镍基合金等高温合金当中,会让这类高温合金的热力耐受温度提高300到500摄氏度的同时强度和寿命也会成倍提高。

    这才引起国内的重视。

    只不过重视归重视,行动上却有些缓慢,这倒不是国内相关机构有所懈怠,主要是苏联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刚有点儿眉目苏联哗啦一下就解体了,以至于很多冶炼、配比、制成刚有点儿眉目,整个研制进程就因为国家的衰亡而中断了。

    等于是说国内接了个烂尾工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才能把含有金属铼的高温合金给熬出来。

    若如此也就罢了,最起码不是从零开始,省了不少力气,肯砸经费的话,拿出来不难,问题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摆在那儿,让国内砸多少钱都白搭。

    而这坎儿不是别的,就是国内没有可供开采的铼矿矿藏。

    更准确的说,国内的精密冶炼技术不过关,无法从衍生的铼矿中提取金属铼,又没有那种聚集性的伴生性铼矿,让国内航空业界陷入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若非如此,腾飞集团也不可能为了20公斤的金属铼,付出15万美元的高价。

    不过这笔钱腾飞集团花的还是值得的,因为经过腾飞集团航空材料研究所一年多的研究与试验,应用于6兆瓦核心加上的镍基合金中加入9.7%的金属铼,其最高温度从之前1020摄氏度,提高到1382摄氏度,如果配合气膜冷却技术,耐热陶瓷涂层技术等复合型耐高温处理技术后,耐高温温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到1547摄氏度。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腾飞集团准备应用在第三代15兆瓦核心机,以及第四代27兆瓦核心机上准备应用的铝钛合金,因为金属铼的加入终于突破了多年的技术瓶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按照航空材料研究所最新的实验结果像是,添加16.7%金属铼的铝钛合金,不但强度增加了320%,耐热温度也从过去的1100摄氏度,增加到1563摄氏度,使用寿命更是现如今普遍使用的镍基合金的2.6倍。

    而且质量更轻,效率更高,也就是说,未来应用铝钛合金的航空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会更高。

    这么好的东西腾飞集团巴不得立马就用在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上。

    可是这种融合铼金属的冶炼工艺非常高,实验室内还可以,工业化却远没有达到成熟的要求,更何况6.7%的添加量也着实大了些,成本上也划不来。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国内的铼金属矿根本满足不了大规模生产需求,所以这些年腾飞集团一直将含铼的耐热合金放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前瞻性的试验研究,并没有急迫的投产。

    这也让林光华挑大梁的TRJ—500的5000公里增程版,TRJ—500NB迟迟无法落地,没办法,推力达到6.5的涡扇发动机迟迟拿不出来,TRJ—500NB就只能在图纸上吃灰了。

    现在好了用两架TRJ—500和八架同机型的十年租赁期换取了易于冶炼的伴生铼矿,林光华只觉得这个买卖做得太值了。

    别说是这些了,就算翻个两番林光华都觉得自己赚大了。

    要知道这个矿上的铼只要被腾飞集团掌握,不出两年,航空材料研究所潜心研究数年的第二代镍基高温合金就量产,随后第二代6兆瓦核心机便会落地,6.5吨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即刻就能在棉花的航空动力厂投产。

    有了发动机,别说5000公里的TRJ—500NB,就是10000公里的TRJ—500ZB都是小儿科的事情,因为第二代核心机落地,6.5吨的推力只是小儿科,7.5吨甚至8.5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跟下饺子一样从航空动力厂生产线上下来。

    届时TRJ—500NB和TRJ—500ZB只能算个弟弟,80到120座的TRJ—700,TRJ—900才是撑起腾飞集团的扛鼎之作!

    对腾飞集团重要到近乎决定命运与未来的金属元素,就这么拿到手,林光华如何不心跳,又如何不激动!

    但林光华那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落在外人眼里却是一脸的羡慕,他们到是不清楚协议上的内容,更不清楚里面涉及到铼矿,但他们却看到六个国家的使领馆工作人员众星捧月一般把手里的合同往林光华手里塞,那积极的模样就跟粉丝见到明星一样,就差当场疯掉。

    但这并不是重点,真正让外人震撼的是这几个国家采购的数量,全款入手加租赁居然达到了118架。

    总金额更是达到令人咋舌的50亿美元。

第八百七十二章 鹬蚌相争

    那可是50亿美元,别说是赵主任和方勇了,就是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一众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专家都不淡定了。

    要知道支线客机这东西,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在八十年代中期研制生产的EMB—120型支线客机便在世界支线客机市场上闯出一定的名气。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资产重组,引入一部分私人资本,该公司便在巴西航空航天局的支持下,以EMB—120为基础开始研制EMB—140型支线客机。

    后更名为ERJ—140系列支线客机,除了尺寸偏小了一些外,性能上与腾飞集团的TRJ—500支线客机基本相当。

    但也正因为如此,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在这个项目上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从1989年提出初步的计划,到1991年项目忽然终止,之后经历重启,到得现在ERJ—140系列支线客机连个眉目都没有。

    若非如此,埃多奥和克里尔多也不可能满世界的跑,为的正是能给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这个拳头产品寻找稳定可靠的零部件供应商。

    这也是没办法,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在南美一骑绝尘不假,但从世界维度上看,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却是个典型的偏科生,飞行器的设计、研发、乃至部分制造都没问题,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世界先进行列。

    可若是将巴西航空航天工业掰开了揉碎了就会发现,真正属于巴西自己的东西着实是少之又少。

    工业设计依靠的是美国洛马、波音、诺斯罗普等巨头的帮助;生产设备是欧洲的定制产品;金属材料从美国铝业公司进口,高端复合材料是日本和西班牙的产品……

    算来算去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巴西人自己生产,然后在本土的生产线将这些从世界各地网罗来的材料、部件、产品整合到一起,生产出所谓的巴西“国产”飞机。

    按照全球化的发展,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这种以全球供应商为基础的飞机生产体系是非常符合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的。

    并且实实在在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不说别的,超一流的成本控制就不是一般的飞机制造商能够比拟的,如若不然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EMB—120支线客机也不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进而冲垮了不少老牌支线客机生产企业。

    问题是这种玩儿法好处不少,但却要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本身的实力够强,技术够硬,能够在关键时刻替代跳反的供应商,用绝对的实力按着跳反者的脑袋在地上使劲儿摩擦,如此布局全球,号令业内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

    就比如说波音。

    低端制造业在拼命的从美国外流的确不假,但高端的航空制造业却牢牢的握在美国人的手里,上到高端的航空发动机,小到普通的金属铆钉,美国完全可以抛开世界供应链自给自足,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成本有些大,其他的没有任何问题。

    正是有这样的坚强后盾,波音出于成本控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供应链放到全球格局之下,利用市场的优化配置找到产品的最优解自然无可厚非,因为人家波音实力摆在那儿呢。

    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有着一颗复制波音的雄心,却没有人家波音无惧一切的实力,小打小闹的还可以,新手村模式威胁不到巨头,懒得搭理你,可一旦出了新手村准备抢BOSS时,激烈的镇压自然随之而来。

    是的,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被无情的镇压了,不是来自航空业界的带头大哥而美国,而是美国的铁杆小弟加拿大。

    没办法,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ERJ—140系列支线客机无论从性能、任务、航程以及运营成本都对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刚刚投入市场的CRJ—200系列支线客机造成极大威胁。

    要知道CRJ—200系列支线客机在如今国际支线客机市场上可是处在绝对的垄断地位,这一来是因为传统的螺旋桨支线客机正逐步被淘汰,市场上急需速度快、舒适性高、性能优异的先进支线客机来顶替;其次也是最重要的,CRJ—200系列支线客机足够的优秀。

    两者结合在一起,便导致CRJ—200系列支线客机一经推出便成为支线客机市场上的爆款,立刻就让庞巴迪公司获得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生意永远是吃独食的好,怎么可能让人分一杯羹去?

    正因为如此当庞巴迪得知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准备推出与CRJ—200系列支线客机同级别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后,自然是想尽办法打击这个后来者。

    想用通用的GE系列涡扇发动机或普惠的PW系列涡扇发动机?那自己就跟他们签署独家供货合同,堵死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获得6吨以上的涡喷发动机。

    搞得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没办法只能找到英国的罗·罗公司,问题是罗·罗公司手上只有一款刚刚投入试验验证的AE3007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4.5吨,主要用途是长航时无人机和小型公务机,性能上相较于通用和普惠的产品要差上一大截。

    可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碍于庞巴迪的打压,没办法,差也得用,因为巴西人根本没得选择。

    不过发动机方面还算好的,最起码英国人的东西勉强沟通,基础性的高端航材巴西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对此巴西人也很无奈,发动力推力有限,想达到庞巴迪CRJ—200系列支线客机的性能,自己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就得在结构上下功夫,说白了就是尽可能的减重。

    但减重就涉及各项指标超群的高端航材,这东西数遍整个地球能够提供的也不超过两个巴掌,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庞巴迪的原因,巴西人就是想买也买不到。

    如此一来,整个ERJ—140系列支线客机项目就陷入了困境,眼瞅着数额巨大的研发资金就要打水漂,巴西人终于坐不住了,由巴西航空航天局牵头,组成一个专家团,开始满世界的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看看能不能帮着ERJ—140系列支线客机项目渡过难关。

    结果原本被他们并不看好的中国,却因为腾飞集团一笔50亿美元的大单,让这些身陷绝境的巴西人双眼猛的一亮,似乎从中找到了希望。

第八百七十三章 中国人可以,我们也……可以?

    “腾飞集团的这笔大单从另一个侧面证明,50座级别的双发喷气式支线客机市场潜力巨大。”

    在一番诧异之后,看着几个国家的使领馆工作人员围着林光华各种塞合同文本的时候,克里尔多看看左右没人注意,便凑到埃多奥跟前低声说了一句。

    埃多奥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本来我还对ERJ—140能否继续下去的信心不是很足,但现在看来我们还是保守了些,应该更大胆一点。”

    “是的,如果我们早些让波音入股,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被动。”克里尔多颇有些后悔的回应道。

    埃多奥这次没说话,但惆怅的神情却说明了一切,如此过了良久,埃多奥忽然有些吃味儿的叹道:“可惜我们离苏联太远,却离美国太近,不然苏联解体必然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技术跨越,就跟现在的中国一样,我不相信他们的TRJ—500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出来的。”

    “之前我们不是已经在几家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企业参观过了吗,有太多承接苏联技术的痕迹,甚至在某些不易察觉的地方还发现了俄文题字板,当然……中国的幸运是无可否非的,但我们接受美国人的帮助同样不丢脸,毕竟超额利润的诱惑是我们无法抗拒的。

    中国利用俄国人的技术抢占俄国人传统市场就收获了50亿美元,而我们拥有的却是比俄国传统航空市场更广阔的的全球支线客机市场,我亲爱的埃多奥,你可以好好算算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哪怕我们只占其中的30%,那也会让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市值翻上好几倍。”

    克里尔多眼见埃多奥又流露出拉美左派的批判一切的尿性,赶紧趁热打铁,把自己憋在心里的想法分毫不差的表达出来。

    没办法,如今巴西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项目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独立自主搞不定的话,该认怂就认怂,反正他们巴西航空航天局赚的是利润,又不是突破壁垒的名声。

    埃多奥自然清楚其中的道理,但他对波音趁着庞巴迪各种打压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之际,趁火打劫强势入股的动议非常气愤。

    却也知道自己除了给自己不痛快,半点儿法子都没有,于是叹了口气再次沉吟起来。

    克里尔多看了埃多奥缄默的模样,制造自己这位老同事开始松动便轻咳一声,加重语气说了句堪比画龙点睛的一席话:“我亲爱的埃多奥,既然中国人能靠着俄国人的技术做到这种程度,我们巴西人又有什么资格放弃,是我们不如中国人,还是我们没有他们厉害?

    不!我们在航空、航天方面比他们强的多得多,这在之前的参观中就证明了这一点,更何况我们还有美国的波音支持,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可颓唐的呢?我还是之前那句话,中国人可以,我们巴西人不但可以,而且做的会更好!”

    克里尔多的这番话简直堪比拉美左派的煽动性演讲,是要多提气有多提起,听得埃多奥一张老脸瞬间就如同煮熟的大螃蟹,红的不要不要的,至于其他人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也是一个个颔首表示赞同克里尔多的观点。

    好在克里尔多说这番话时可以压低声音,再加上赵主任、方勇等人离得远,注意力被吸引到满身合同的林光华哪里,没有听到克里尔多这番“高屋建瓴”的现场感受。

    不然赵主任绝对一句姥姥丢过去。

    没办法实在是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的想法太奇葩了,他们的确从腾飞集团拿到50亿美元合同受到了震动,并且看到了他们ERJ—140系列支线客机项目的希望。

    但这绝不是一般国人想象的那种寻找差距,互利双赢的积极态度,而是觉得中国人能做出来的东西,他们巴西人没道理做不出来的奇葩思想。

    换句话说,50亿美元的单子对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更多的是一种刺激性的激励。

    没办法,在他们眼里中国的技术永远是落后的,中国的产品永远是差劲的,中国的技术人员永远是愚昧的,做出来的东西落后时代那是常态,偶尔有个闪光点,不好意思,绝对不是中国人自己搞的,必然是利用别人的技术瞎猫碰死耗子弄出来的奇迹。

    TRJ—500就是个最好的例证,按照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的推断,上面绝对应用了不少俄国人的技术,不然中国这么个支线客机都不曾生产的国家,怎么就突然弄出来TRJ—500的?

    再看看购买TRJ—500的国家不是北韩、古巴这些前苏联经济势力覆盖过的国家,就是如乌兹别克,塔吉克这样前苏联的加盟国,完全是在原苏联经济地域上剜肉,如此就更说明中国是在利用前苏联的技术扩展自己的经济边际效益。

    既然中国可以,那巴西怎么就不行呢?更何况巴西又不是没有依仗,波音公司可就在门口挥舞着钞票等了许久的。

    正因为如此,巴西不但能行,而且做的会比中国更好!

    当然了,就算赵主任知道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的想法除了心里骂一骂,也就是骂一骂了,因为他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反驳,若非如此他就不带着巴西航空航天局这一帮人大老远跑来腾飞集团参观了,还不是之前的几家企业的走访中,让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好一顿“评价”,让赵主任脸上挂不住,这才把腾飞集团当做大招给使出来了嘛。

    却不成想,腾飞集团50亿美元的大单给予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的却是这么个“刺激”,也得亏赵主任不知道,不然老家伙非得发疯不可,还好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的话没公开,赵主任也没工夫搭理他们这帮子人。

    倒不是赵主任刻意怠慢,而是庄建业等人已经到了。

    几辆大巴车驶入厂区,庄建业和宋长征在巴迪亚和朴哲民等人的簇拥着下了车,那架势就跟天皇巨星莅临粉丝见面会一样,让在场的一众人等看得是目瞪口呆。

    心说庄建业这货到底施了什么咒法,怎么让这几个国家的商务参赞或代表如此舔狗般的围在左右?

    庄建业似乎对此见怪不怪了,一路潇洒的来到林光华、赵主任和方勇等人面前,寒暄几句便在赵主任的引荐下与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握了握手,然后就在庄建业的引领下朝着不远处的一栋五层建筑物走去。

    等众人一路上楼梯,就听庄建业说道:“我们腾飞集团的设计部门真不知道有什么可说的地方,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什么都懂,就是不懂设计,特别是航空航天类的产品,依我看只要能送上天的都是好东西,所以……我也没法跟你们介绍,还是自己看吧。”

    听这话时赵主任和方勇还觉得庄建业挺谦虚,巴迪亚和朴哲民等人却是一个个如同小弟一样,庄建业说啥是啥。

    只有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不自觉的撇撇嘴,心说啥都不知道你带我们过来干嘛?心里正想着,三楼就已经到了,然后众人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特别是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一双眼睛顿时睁大,如同见了鬼一样看着完全连同的三层室内,呆愣了好半天埃多奥才喃喃的对旁边克里尔多的说了一句:“中国人可以,我们也……可以?”

第八百七十四章 这东西哪儿买的?

    听了埃多奥的话,几分钟之前还在自己人面前各种滔滔不绝的克里尔多蠕动了两下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蠕动了半天却愣是一句话也没蠕动出来,反倒是一张不满雀斑的老脸愈发变得难以置信。

    其实不止埃多奥和克里尔多,赵主任、方勇、巴迪亚、朴哲民等人是有一个算一个看到眼前的景象时无不是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然后不约而同的在内心深处冒出一个疑问,眼前的就是腾飞集团的飞行器设计部门?

    这也……太……科幻了吧!

    是的,庄建业带他们参观的这个地方给人的只管感受就是两个字,科幻。

    通常的工业企业设计部门虽说已经有工业设计软件加持,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纸张,毕竟某些特定的部件计算机只能解决一部分,不少细节还需要手工绘制才能完成。

    就比如说复杂曲面的多角度参数,通常使用的二维设计软件根本无法囊括所有信息,哪怕是先进一点儿的三维软件同样在组合部件上无法面面俱到。

    这样的情况下,手工绘制便成为细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就算没有细节上的手工绘制,完全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纸张,因为与设计部门对接的工艺部门,一线车间还需要纸质的图纸来确定工艺和生产制造流程,毕竟在当下可不是所有制造工序都实现机床的数控化的,就算实现了数控化,计算机软件设计出来的东西跟数控机床的控制软件不匹配同样用不了。

    正因为如此,别说国内,就是放眼整个世界就没有完全脱离图纸的设计部门的。

    结果,就是这么个在工业设计中犹如真理一般存在的常识性基础,却在腾飞集团新厂区的这间被整个贯通的超大空间内被彻底颠覆了。

    没有图纸,不……更准确的说连一张纸都没有。

    那这里的设计师们用什么做设计?

    用笔,但不是普通的绘图笔,而是一种能够在四十英寸屏幕上随意触碰并形成一个个设计思路的电子笔。

    方勇就目不转睛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环形屏幕墙似的工作台。

    哪里坐了十几位穿着的寸衫、T恤的设计师,正拿着手里的电子笔在面前的屏幕上频繁的点个不停,而随着他们的点触,屏幕上的部件时而凹陷,时而凸起,时而曲面变换,时而变换组合。

    但这都没让方勇惊讶如此,毕竟类似的设计软件他们西北厂也有,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为了FB—1战斗轰炸机的研制,西北航空厂就从法国的达索公司引进了CATIA—V2版本的专用航空器设计软件。

    成为当时不亚于腾飞集团的具备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单位,这也是在FB—1战斗轰炸机以及轰6、运8的改进上,西北航空厂能够在效率上胜过国内其他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但方勇看到腾飞集团的设计师围着环形屏幕墙用电子笔做三维图像设计时并没有感到意外,西北航空厂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他们厂的CATIA软件已经升级到了V3版本,功能更加强大,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空军下达空中加油机的项目没多久,他们就拿出了轰油6的完整设计方案,所依仗的就是新软件的强大建模、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

    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腾飞集团的设计师用的是电子点触笔,西北航空厂的用的是鼠标,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让方勇感到震惊的是背对着他两名设计师,他们用的不是电子点触笔,而是一人带着一个类似手套的东西,头上带着一种飞机飞行员头盔似的东西,用带着手套的手在屏幕上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快速交流。

    然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工位上其他设计师描绘的部件在他们的屏上随着手指的触动被一个接一个的结合在一起,两个人就如同在真实的生产车间一样,在结合的过程中尝试多种工艺与制造方法,然后从中找到最为合适的方案,并根据方案提出对各个部件的修改方案,在打回去到负责该部件设计的设计师哪里,重新修改。

    方勇刚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只是有些好奇,可看着、看着脸色就变了,因为他发现那两位带着怪异头盔和手套的人,不但能在宏观上进行整合,更能够在细节上进行多维度查看。

    方勇认真注视之下就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复杂曲面的鞍状部件儿被安放到整体后,在一个极难察觉的角度上有一个连接杆儿。

    但设计师似乎是疏忽了,并没有对这个连接杆做细节处理,导致整个大部件儿的功效没有达到要求,被两位带着怪异头盔和手套的人发现,不但打回去重做,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工艺解决方案,66号、42号夹具,材料钛合金,化学铣切,数控机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镗孔,真空电子束焊接,内埋6号线缆和8号控制线……

    这一幕看得方勇是目瞪口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航空器设计出身的他算是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家了,若非如此,当年他也不会力排众议,从法国引进CATIA软件。

    但西北航空厂的CATIA软件也只是在设计上提高了效率,在部分法国产的数控机床上可以直接转化为直接生产,剩下的绝大部分工装、工艺、模具等等生产前流程一个都少不了,依旧跟几十年的工业生产方式一样,按照设计部门的图纸、里面和数据一点点儿摸索该用什么工装,应用什么工艺以及上怎样的模具和夹具。

    这个过程有时候比设计和生产还要复杂,需要技术人员反复的摸索,频繁的试验,认真的推敲,才能拿出符合设计标准又不超过制造能力的最优方案。

    正因为如此,这个过程是相当枯燥而又漫长的,甚至有时就因为环节上的瓶颈一卡就是好几年,其他不论,西北厂的FB—1战斗轰炸机就因为设计上的先进性与制造上的滞后相互脱节,导致在工装、工艺这个中间环节卡了好些年,没办法只能是设计与制造不断的妥协,最后在拿出FB—1战斗轰炸机批量生产的最终方案。

    这也是飞机、火箭等高端工业品长长周期漫长的重要原因。

    可是现在,腾飞集团的这套系统似乎打通了设计与制造的中间环节,不需要在好劳心劳力的去一线厂房做试验,做参数,坐在屏幕前指指点点,一系列制造信息便化成最优解将所需要的流程一一呈现出来。

    眼见这一幕,方勇在震撼之余,脑海中只被一句话刷屏:这东西哪儿买的?

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业3.0

    同样的问题不止是方勇,赵主任,巴迪亚,朴哲民等人都在心里不住的“单曲循环”,特别是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一众巴西航空航天的专家,除了心中的疑问,更是觉得自己的一双眼睛不够用。

    没办法,方勇看的只是眼前的一个工作台,而偌大的设计室内,类似的工作台还有七、八个,各个工作台之间都用数据电缆所连接,最后通过楼下的大型计算机终端最后输送到设计室最尽头的一块用数十块屏幕组成的巨型显示墙上。

    在那里七、八个头戴异形头盔和手套的设计人员将各个工作台设计完善出来的部件组合重新整合,形成一架完整的飞机框架出来。

    如果仅是一般的效果展示的话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不会如此,问题是尽头的屏幕墙上的动态图像与其说是展示,还不说是完整的装配流程。

    是的,就是飞机的装配流程,每个工作台合成的部件组合送到尽头的屏幕墙后,从进入的顺序,吊装的设备,运行的轨迹,先期的处理,结合部位的局部工艺,铆接、螺接、焊接,夹具、模具、自动设备……

    似乎那展屏幕墙拥有无限的魔力一样,可以让人做成想做的任何事,从而让非常繁琐且复杂的装配变得十分简单。

    符合条件的部件组合留下,无法满足的直接打回到原有工作台进行修改,整个过程高效而又迅速,通常不过十几分钟就能做出初步的判断,不过半个小时就能定下最终结论。

    而在传统的设计、工装、工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装配是最耗耐心的一个环节,往往一个部件出问题,全厂的工程师都要忙到脚不沾地,一丝丝的查找原因,然后把工装、工艺改一个遍这才能恢复装配生产。

    可在腾飞集团这里,飞机装配似乎就是几个人带着头盔和手套商量一番然后挥挥手,整件事就完成了,简单的就如同在打电子游戏。

    是的,在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眼里腾飞集团的设计师就是在达电子游戏,甚至觉得这些人驾驭的东西比电子游戏还要简单。

    “老彭,别傻站着了,快跟过来的中外客户好好说说,你搞的这些东西究竟是个什么,我不懂,不代表咱们腾飞集团没有懂的人不是,十来个亿砸出来的东西,也得让人瞧瞧咱这钱花的值不值不是。”

    就在众人看着偌大的设计室各种五味杂陈,愣愣出神之际,庄建业一句话就把众人完全拉入现实,旋即就被庄建业所说的话再次惊呆。

    他们没想到这间只有九个工作台,一展不到15平米的屏幕墙竟然投入了十多个亿的资金,要知道这可是1994年,十多个亿绝对是天文数字中的天文数字。

    尤其是赵主任和方勇,差点儿没惊的咬掉自己的舌头,这么大的巨额投入在他们看来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以至于他们两个再看整间设计室的眼神都变了,只觉得刚才那种羡慕不由自主的淡了许多。

    没办法,实在是投入的数字太大了,不划算,与其相比还是传统的设计架构划算一点儿,至少在能在最终产品端维持好低成本的优势。

    不过就在两人长舒一口气,觉得腾飞集团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时,赵主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旋即抬眼扫了一下设计室,双眸不自觉的便眯了起来,进而偏头看向庄建业,不太确信的问:“你们……你们……你们……把当年争论的事情给做出来啦?”

    庄建业嘿嘿一笑,并没有说话,但那从骨子里透出的贱模样却说明了一切。

    这时方勇忍不住了,问赵主任:“老赵,你说的是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赵主任再次看了一眼设计室里的工作台,脸上在没有刚才听闻价格昂贵的庆幸,反而露出难以抑制的惆怅,苦笑着说了一句更让方勇糊涂的名词:“是工业3.0!”

    没错,就是工业3.0。

    早在1986年下半年,航天系统召开了一次全国工业计算机应用与控制研讨会上由腾飞集团率先提出,并为此做了专题报告,阐明国内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在工业软件上发力,进一步构建国产工业软件的技术基础。

    并且还提了个远景目标,争取在九十年代末实现航空、航天普遍工艺、工装、风洞测验、试验试飞、设备功能、乃至制造经验的数据化、代码化。

    在当时腾飞集团的报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倒不是参会的专家学者普遍支持,而是由于该报告的过度理想化遭到巨大争议,没办法,当时国内的工业软件的确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的先进软件和制造技术相比还是要落后一大截,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专家学者主张以开放的态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的路子。

    甚至有些人十分激进的提出打破国内的坛坛罐罐,为国外高新技术腾地方。

    腾飞集团的参会人员以及一部分觉得应该在关键领域独立自主,避免将来被卡脖子的少数学者和专家便觉得完善国内工业软件十分有必要,而且一旦完成会极大提升国内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问题是这部分人太少,很快便被占绝大多数的引进派给压下去不说,还给腾飞集团等人戴了顶违背改革开放,走保守主义老路的大帽子。

    当时参会的赵主任也觉得腾飞集团太保守了,国家的主流是改革开放,世界的主流是统一市场,这个时候腾飞集团搞关起门来自己造这一套,根本就是违逆时代发展好不好。

    所以当时不但他反对,就是上级的主管领导一样反对,于是腾飞集团挑起的争论就被上级定了性,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本以为腾飞集团就此偃旗息鼓了,却不成想时隔数年他们不但没有放弃,反而真的搞成了,为此,腾飞集团竟然数年如一日的投入了十多个亿。

    赵主任想到这里,整个人不禁惊得说不出话来,但下一刻又有些明悟,难怪刚才听庄建业的话有些夹枪带棒,像是谁欠了十来个亿似的,原来自己当年反对,如今过来找后账的。

    想到这里,赵主任不禁心中苦笑连连,这个庄建业,心眼儿也太TM小了吧。

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点儿屈辱的跪下

    庄建业其他事情都是能看得开,但在工业软件和设计方面,是真的过不去。

    倒不是投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因为腾飞集团在这一领域被人卡了脖子,差点儿屈辱的跪下。

    就在腾飞集团提出工业3.0概念,主张国内各领域联合起来向数字化方向迈进的第二年,当时腾飞集团同构H公司获得的法国达索公司的CATIA—V2版本软件由于版本过低已经无法满足最新的航空设计要求,就想着引进最新款的V3版本,提升腾飞集团的设计能力。

    奈何当时的腾飞集团与合作伙伴H公司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反目成仇,开始在无人机领域大打出手。

    最终腾飞集团以绝对的实力压垮H公司,但这种激烈的竞争腾飞集团想要独善其身也并非易事,毕竟腾飞集团与H公司的竞争让欧美航空巨头们看到了无人机的潜力。

    随即大举进入,H公司被通用吃抹干净,创始人更是死的不明不白,腾飞集团因为国别原因逃过一劫,但庄建业通过埃文斯和欧文开办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法国达索公司给盯上了。

    对于这种国际五大流氓之一的大国核心企业来说,想搞明白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背后的逻辑链条并不难,很快就顺藤摸瓜找到了腾飞集团的身影,然后达索便在CATIA软件捏住了腾飞集团的喉咙。

    想要V3版本,可以,把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以及所属的宙斯—3无人机和小型脉动生产线技术一并打包出售给达索公司,否则想要V3版本?呵呵!

    倒不是说达索把CATIA软件对腾飞集团完全封掉,腾飞集团还可以用,甚至V3版本同样可以出售给腾飞集团,甚至价格上还要优惠,但对腾飞集团来说达索的做法却比直接封掉还要难受。

    最新的V3版本是可以给你,价格也好商量,但给却不是完全版而是受到达索阉割的简化版。

    也就是说很多涉及航空方面的专业数据库和设计代码,达索给腾飞集团的根本就没有。

    类似CATIA这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最核心的就是数据库和设计代码,有了这东西设计师才能够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各类元器件才能自动生成,否则就要拿起绘图笔,一边做着各类繁复的计算和试验,一边在图纸上反复绘制。

    这也就罢了,不给腾飞集团也就算了,有本事把整个国内的CATIA软件全都给封了,庄建业反倒要高兴了。

    可达索偏偏不这么干,给腾飞集团阉割版的同时,却将完整的V3版本出售给西北航空厂和滨江航空制造公司。

    这两个单位一个生产运8,与腾飞集团的运15系列直接对标;另一个研制的运12跟腾飞集团的TM—9形成事实上的竞争关系。

    如此一来达索公司的做法就不言而喻了,那就是让国内另外两架航空制造企业与腾飞集团互撕,达索公司则双手抱胸站在外面,看着铁笼里的三只野兽杀的你死我活。

    庄建业对达索公司的险恶用心是心知肚明,但西北航空厂和滨江航空制造公司却对此无动于衷,是他们看不出达索的伎俩嘛?

    不,他们看得出来,但他们更想做的却是垄断国内的大型航空器和通用航空器市场,因此相较于达索公司的设计软件,腾飞集团这个搅局者才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外有巨头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内有友商发动激烈的产业竞争,腾飞集团瞬间便遭遇腹背受敌的局面。

    当时的腾飞集团不是没想过从其他地方寻求解决方案,比如说从美国高价获得与CATIA同类型的工业设计软件。

    问题是美国人的同类软件能公开的都不如CATIA,比CATIA强大的全都是禁售品。

    没办法,美国人就是这么尿性,认为垄断就是要从根子上完全垄断,所以很多非常强大的工业设计软件只有波音、洛马、诺格这样的巨头拥有,旁人只能从其出产的一项项黑科技产品中窥探一丝端倪,具体如何根本不得而知,只能在这些巨头们一次次抬升产品价格中知道,这些软件的能力十分强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拿波音的波音767客机来说,全套设计使用了九千多套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只有不到1000套是公开的商业设计软件,其余的八千多套全部是波音自己独门研发的高性能软件,如此才造就波音767超过一亿美元的单价。

    不过这跟腾飞集团没什么关系,因为拿不到强大的航空工业设计软件,要么眼睁睁看着自身效率低下,市场被友商瓜分殆尽;要么就只能卑躬屈膝,向国外巨头妥协。

    最终庄建业选择了后者,将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连同宙斯—3无人机和小型飞机脉动生产线一同打包出售给达索公司。

    总价值只有区区的25亿美元。

    完全属于贱卖,可既便如此,达索公司还是没放弃敲腾飞集团的竹杠,最终只只付了5亿美元,其余的全部用其他技术和产品作价交换的。

    比如说CATIA软件最新的V4版本的体验款;还有法国人航空反潜声呐;磁力探测棒;电子战对抗装置、雷达引导系统,综合导航系统和通讯系统等等……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对法国来说不算最先进的产品,丢给腾飞集团算是惠而不费。

    腾飞集团则利用这些技术为来军开发了用于改进型安—26配套的外挂任务吊舱,间接提升了海军的任务支援能力。

    算是从其他方面弥补了腾飞集团的损失。

    但达索公司给予的耻辱,腾飞集团上上下下却是刻骨铭心的,特别是庄建业,在与达索公司达成所谓的“历史性和解”后,便在腾飞集团内部发表一篇题为《我们的危机刚刚开始》的文章。

    在回顾腾飞集团发展的同时,揭示了集团内部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告诫集团上下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集团要转变思想,重新出发,让今天的低头,变成明天的昂首阔步。

    旋即腾飞集团借着1988年通货膨胀开始了新一轮的内部改革和业务调整,提高航空技术的商业转化率,突出基建领域的配套,扩大医疗领域的份额。

    庄建业更是化身没脸没皮的周扒皮,开始疯狂敛财,然后按照1:1:1的比例朝着三个方向疯狂砸钱,一个是航空发动机、一个是高端航材,而最后一个便是让腾飞集团饱受屈辱的工业设计软件!

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

    可以说被达索卡了脖子的腾飞集团是不幸的,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知耻后勇,立志补齐这个短板的腾飞集团也是幸运的。

    因为在八、九十年代国内还是有相当一部技术专家和科研机构致力于工业设计软件的开发。

    以至于在1992年,国产工业设计软件的市场占有率还在25%以上,基础是相当不错,远比几十年后,被国外软件一统天下,稍有不服一个断供令某些工科大学的毕业生连论文怎么完成都没找落的尴尬时刻要强得多得多。

    不过这还不是腾飞集团最值得庆幸的,最最关键的是这些工业软件类的技术成果在当时的国内售价那叫一个便宜。

    这一方面是国外同类软件竞争所致,但最重要的是国内的主流却是重硬件,不重视软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硬件儿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成绩,软件虚头巴脑的不说,技术门槛还高,就算掰开了揉碎了,上面的领导一句:“这能干个啥?”瞬间破功。

    因此国内的工业软件不但边缘化严重,还被国外同类产品各种打压,从而导致这类产品的价值上被严重低估。

    别的不说,腾飞集团在1988年9月份从航空6XX研究所引入的HAJIF有限元分析软件,所有数据库、源代码、核心算法外加三名专职开发工程师,腾飞集团一共才付出了48万人民币。

    要知道有限元分析软件可是一切工业设计的基础性建模软件,法国达索的CATIA软件享誉世界,但其基础也是从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搭建起来的。

    正因为如此,腾飞集团想要构建自己的工业设计软件体系,有限元分析软件必不可少。

    因此这类专业化的建模分析软件在国外通常都能卖出天价,一两百万美元算是起步价,稍微过得去的就要上千万美元才能成交,就这,开发者还未必将所有的源代码和数据库这类核心技术拿出来。

    可在国内,所有核心全部拿出来不说,连三名负责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师都塞过来,结果只有区区48万人民币。

    是这款HAJIF有限元分析软件差劲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这款航空6XX研究所开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可是在1985年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顶级科研成果。

    哪怕是跟欧美的一流有限元分析软件相比,HAJIF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基础算法,涵盖范围,建模应用与反应速度上丝毫不差,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机交互没有欧美做的漂亮和花哨,用户体验稍微差了点儿,但却不影响这类软件的正常应用。

    还有整个工业设计软件的底层管理架构,腾飞集团是从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采购的语言逻辑、核心算法,以及一批自愿跟随的工程师,这次腾飞集团几乎是零成本,只给其旗下的联想公司提供30万人民币的贷款担保。

    先别说30万人民币对腾飞集团来说只是的小意思,就说贷款本身,作为招商银行的大股东,几十万的事情也就腾飞集团一句话的事儿,根本就没有任何代价。

    但拿到的东西可不得了。

    其根源是IBM开发的MRPⅡ软件,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1976年引入国内,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架构、逻辑语言以及核心算法,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CACMRPⅡ工业管理软件。

    腾飞集团拿过来稍加改动便推出适合航空、航天企业生产的CACMRPⅢ软件,将设计、采购、成本、调度通通纳入其中,成为腾飞集团核心的底层管理软件。

    除了HAJIF和CACMRPⅢ外,腾飞集团还从其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挖掘了大批工业软件核心代码、算法和技术人员,使得腾飞集团在一开始就具备极强的研发基础。

    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工业设计软件,尤其是可以用于航空、航天全方位生产的工业设计软件,光有底层算法和架构还不行,最关键的还得有丰富的理论数据、试验数据和生产经验作支撑。

    腾飞集团在这方面可就是强项了,这么多年无论是风洞试验、无人机的验证试验以及与相关院校开展的联合研究,其成果之多早已汗牛充栋。

    至于一线生产就更不用说了,腾飞集团在没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之前,就已经跟航空计算机研究所合作开发工业控制软件,并成功应用到腾飞集团自己研发的航空航天专用设备上,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打磨早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为数不多成熟可靠的航空航天专业工业控制生产系统。

    因此腾飞集团掌握生产数据只需稍加处理就可直接导入设计软件的数据库,成为腾飞集团航空航天设计上至关重要的参考指标,从而令设计师们足不出户就可清楚一线设备的情况,真实加工的条件,避免因为设计与生产的脱节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腾飞集团庞大工业设计体系的一部分,庄建业最终要的可不是法国CATIA软件那种单纯的设计加有限的生产对接单一软件,而是一种将设计、工装、工艺、采购、仓促、调度、生产统一整合到一起的全要素生产体系。

    当初法国达索不是用CATIA软件压人嘛,那腾飞集团就用另一种颠覆式的创新把它轰成渣渣。

    “我们在原有底层工业控制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648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分析软件构成一整套工业设计软件包,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

    彭川将腾飞集团开发工业设计软件的历程简单的叙述的一遍,当然了一些过于敏感的话题还是被刻意的抹去了,只是突出腾飞集团这些年在该领域是如何的艰辛,又是怎样的不易。

    最终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和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打造出这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听得周围人是唏嘘不已,可还没等众人从腾飞集团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的历程中回过神,彭川接下来的一席话却让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再次惊得目瞪口呆:

    “自从这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投入使用后,我们在开发TRJ—500系列飞机时,照比以往减少了94%的成本开支,减少了98%的设计更改,各类零部件和工装模具的精度提高了10倍,为此减少了78%的工装模具耗费,从而是我们的综合效率提高了66.7%,光这块每年就能给企业带来12个亿的直接效益……”

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到了机加工车间

    “这……这……这怎么可能?”

    说话的不是赵主任和方勇,而是跟在庄建业身后的朴哲民,没办法,实在是彭川所说的经济效益完全颠覆了这位北韩高级贸易代表的想象。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内和北韩的工业体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按照苏联工业模式建立起来的。

    以至于在很多方面北韩和国内在工业上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带着浓浓蒸汽朋克遗风的粗放、大气。

    虽说之后两个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有所差别,但在对工业体系的现代化改造上,两国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

    国内是通过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北韩同样背靠苏联这棵大树,从其吸收不亚于西方先进工业能力的技术与经验。

    不说别的,就拿彭川刚刚介绍的计算机工业辅助设计这东西,国内在七十年代末才有所接触,八十年代中期方才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的生产制造。

    反观北韩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就从苏联引入专用于工业生产的大型计算机,并将其应用到仿制的飞毛腿导弹的设计计算当中。

    八十年代更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苏式工业体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北韩在农机、纺织、军事工业等领域的生产效率,普及率远超国内。

    正因为如此,朴哲民这位在北韩国内各工业企业任职多年的高级官员不但对工业设计软件不陌生,反倒是非常熟悉,甚至在担任高级贸易代表之前,还受命带领一帮子北韩专家将苏联当年支援的工业设计软件进行了升级。

    效果自然是显著的,最起码北韩在航天领域进步飞快,与这些软件系统的升级有着十分明显的正相关。

    至于经济效益同样是可观的,若不然他朴哲民也不可能因此被破格提升为高级贸易代表,要知道在北韩这个职位可是妥妥的肥差。

    问题是经济效益再如何可观也不可能可观到降低90%,80%的程度,要知道当初朴哲民在北航主导苏联软件系统升级时是做过测算的,最多只能降低30%左右,哪怕是使用了欧美最先进的工业辅助设计软件也就是能够达到45%的成本降低比率。

    减少94%的成本,提高10倍的精度,怎么可能?

    不是腾飞集团吹牛皮,就是自己在做梦。

    如果工业设计软件都有这样的能力,还要那么多工人干嘛?全都让软件去生产得了。

    所以朴哲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腾飞集团所谓的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真有那么强大的功能,多半还是庄建业为了出售TRJ—500支线客机而做的夸张宣传。

    正因为如此朴哲民脸上恭恭敬敬,可心里却不屑一顾的同时忍了又忍,不忍没办法,T—NB系列高端航材是腾飞集团出产的,敢炸毛?可以,明年腾飞集团的T—NB系列高端航材出货量直接减少20%。

    可别小看这20%的量,在国际高端航材地下市场各路牛鬼蛇神立马就能依照这减少的20%,将出货价打着滚的往上翻,涨个60%都算少的,翻个几番都算是正常。

    这对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北韩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关键是不买还不行,导弹和运载火箭都得用,其他尖端国防工程和民生工程更是不可或缺,域外某大国的制裁还不松动,为了国家的延续,在如何也要咬着牙扛下去。

    若非如此,朴哲民这个在国际上已经极为出名的白瓢党怎么就这么大方的花大把的美元外汇购买TRJ—500支线客机也就罢了,还要任人宰割的租赁另外十多架。

    不是不想白瓢,而是没法子白瓢,因为庄建业在飞机上说了,近些年腾飞集团效益不好,连年亏损,就要揭不开锅了,如果在座的不买TRJ—500支线客机,那明年腾飞集团就得砍掉高端航材来节约成本,所以预计明年T—NB系列高端航材最少减产20%。

    然后双手一摊,看向朴哲民和巴迪亚,那意思很明显,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你们看着办,反正我是无所谓。

    朴哲民当时一句MMP差点儿脱口而出,心说你这根明抢有啥区别,啊~~就问你有啥区别!

    心里想归想,但嘴上却不能说,也不敢说,万一腾飞集团真这么干了,北韩的损失会更大,毕竟在国家生死存亡面前,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个事儿。

    于是朴哲民牙一咬,心一横,然后窈窕的姿势一摆,就这么从了庄建业的愿。

    本以为这样忍着恶心,陪着庄建业一路秀过去,安安稳稳把事情落地,再回去背地里骂娘,哪成想庄建业一上来就把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玩儿成了科幻。

    朴哲民是忍了又忍,终究是没忍住,还是在彭川介绍的当口,把心里的惊讶给蹦了出来,还好最后一刻脑回路转得快只是说了一句万金油似的“怎么可能”,而不是本心的“你们咋不去好莱坞拍科幻片”。

    让人觉得惊讶多过嘲讽。

    问题是,在场的众人那有一个是普通人,有一头算一头都是一步步熬上来老狐狸,一双眼睛都毒得很,朴哲民那点儿花花肠子怎么逃得过这些人的微微一瞥。

    当即赵主任和方勇有些迟疑,外国友人明显对腾飞集团的东西有怀疑,会不会这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真的没彭川说得那么强大?

    巴迪亚等参赞或代表则冷眼旁观,既然拗不过庄建业无耻的强买强卖,我们老老实实的看笑话行不行?

    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一众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却一个个面无表情,甚至某些人还露出认真和审慎的神情,很明显想要进一步观察再下结论。

    面对这种局面,先前还侃侃而谈的彭川有些慌神,他一个闷头搞机械和自动化技术的播种机似的老宅男哪见过这场面,立马看向了庄建业。

    求救的目光仿佛在说,老庄咋办?快说话,哥们儿撑不住了~~

    庄建业却没看彭川投过来的目光,而是瞥了朴哲民一眼,呵呵一笑,也不说话,只是转向临近的一个工作台,跟几位设计师说了一下,旋即取过来一顶怪异的头盔和手套,递给朴哲民:“带上看看!”

    朴哲民心里是很后悔的,可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既然如此,怎么办?当然是怎么听话怎么来吧,至少装孙子他还是很懂行的,于是接过头盔和手套,很快带上,待接重新启动,朴哲民整个人就如同被电流过了一遍似的,猛的就是一颤,紧接着一声不可思议的叫声便传遍整个设计室:“这……这……这……这是机加工车间?我竟然到了机加工车间……”

第八百七十九章 虚拟制造技术

    也难怪朴哲民会如此失态,当脑袋上的头盔被重新启动后,眼前的便景色一变,整个人就如同置身在一个偌大的机加工车间内,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各式各样足有十多种。

    光是眼前的车间也就罢了,关键是耳朵里不断传来机械的轰鸣声,如果不是朴哲民知道自己是在设计室里面参观,本身又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绝对会相信庄建业用了什么不可描述的方法把他传送去了一线车间。

    当然这些都不是令他最吃惊的,让他震撼的是在置身车间没多久,眼前便出现一个机舱连接部件儿,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参数。

    朴哲民伸手捏了捏,手指上传来硬邦邦的触感,仿佛真的碰到了这个部件儿,就连上面的凸起都有一种真实的刺痛感。

    如果说之前的视觉和听觉让朴哲民觉得自己虽然身临其境,却还有意识告诉自己这一些并不真实的话,那么这种深入灵魂的真实触感就让朴哲民的现实意识瞬间恍惚,觉得自己是在真正的车间而不是现实的设计师。

    然而还没等他想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时,耳边却传来一声提示,旋即正对面的数控铣床开始启动,与其同时一条一条加工指令在眼前闪现,伴着铣床的阵阵轰鸣,一段铜铝合金坯料开始在铣刀的运作下飞快的缩小。

    朴哲民就如同一位新入厂的工人般,诧异而又紧张的注视着这一切……

    头盔内的朴哲民体验着魔幻版的一幕,周围的人却有着与朴哲民截然不同的感受,甚至有些觉得朴哲民行为很怪异,带着手套的手触碰到屏幕上猛的有又缩回来,好像是被针扎了一样;但下一刻有好似捧到宝贝一样,双手虚浮着屏幕上的一个结构部件儿,反复摩挲;随后机床出现问题,切削液四溅,赶紧连忙躲避就好像屏幕里面的液体真的淋到身上一样。

    如此一幕幕合在一起让赵主任、方勇以及巴迪亚等人是即不解又诧异,心说朴哲民这是怎么了,有必要反应这么大吗?

    “庄先生,我们巴西航空航天局对这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十分感兴趣,从刚才的参观中我们对它展示的功能非常满意,不知道你们这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是否可以转让,如果可以,我们巴西航空航天局愿意出8亿美元购买这套系统的全套技术。”

    就在众人看着朴哲民对着屏幕做着各种匪夷所思的动作时,一直静静看着这一切的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相互对视了一眼,紧接着埃多奥十分诚恳的向庄建业说出藏在心里许久的意愿。

    只是此话一出还不等庄建业回应,场内其他人却是一个个吃惊的看向埃多奥等人,如果说腾飞集团的这间设计室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是因为这里所展现的东西超出了他们预想,而觉得新奇的话。

    那么埃多奥却将这种新奇完全的量化了,8亿,而且还是美元。

    于是除了沉浸在“车间”里的朴哲民外,巴迪亚等人全都懵了,不是他们不觉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不够好,都不是一般人,哪里看不出这套系统的价值,可即便清楚这东西的不俗,却还是没想到不俗到这种地步。

    8亿美元!

    九个工作台加一个屏幕墙就8亿美元,要不要这么疯狂。

    尤其是赵主任,他当年可是极力反对工业软件的,觉得这东西在极端条件下不如笔头来得实在,难不成没了计算机这个拐棍,技术人员难道就不能设计了?

    说来说去还是基础的东西更重要。

    更何况,软件这东西虚头巴脑的,也就西方国家在利益的驱动下赚这种昧良心钱,国内可不能照搬全收,不就几行看不懂的字符嘛,能值几个钱。

    却不成想在他眼里不过如此的东西,人家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专家张口就是8亿美元。

    其他人不知道,赵主任一路陪同却十分清楚,这几位巴西航空航天专家眼光高得吓人,来腾飞集团前,赵主任特意带他们参观了航天集团实力最强的运载火箭组装厂,结果人家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儿,一句话差点儿没把赵主任弄崩溃喽:“恩,还行,欧美六十年代也就这水平。”

    结果就是这么一群处处拿欧美技术作比较的巴西专家,却在腾飞集团的设计室内开出了8亿美元要购买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全套技术,赵主任怎可能不震惊,又如何不惊讶?

    然而更令他惊讶的还在后面,只见庄建业闻言不置可否的一笑,连搭理都没搭理,埃多奥知道自己的报价远远没达到对方的预期,老脸尴尬的红了一下,看向一旁的克里尔多。

    克里尔多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在追加10亿美元。”

    听了这话赵主任等人就不是吃惊了,而是彻底的风中凌乱了,8亿美元已经不少了,还要追加10亿美元,加到一起就是18亿美元。

    若是用腾飞集团主打的TRJ—500支线客机来衡量的话,18亿美元足够采购48架了。

    放在任何一家支线客机生产商,都是妥妥的大单。

    结果庄建业还是呵呵一笑,没搭理。

    克里尔多老脸也是一囧,但却没有放弃,而是诚恳的说道:“据我所知,这种应用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先进工业设计分析系统除了欧美三、四家企业,就只有你们腾飞集团有整套的技术架构,价格上贵一些无可否非,这样,庄先生,我们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是诚心实意引进这套系统,您开个价,只要不超过我们的承受范围,我们都不会拒绝。”

    此话一出,赵主任等人已经从风中凌乱变成彻底懵逼,啥情况?虚拟制造技术?这是啥?怎么没听说过?

    但不管怎么懵逼,其中的一句关键却听得明白,这种虚拟制造技术的先进工业设计分析系统那是绝对是世界级水准。

    好家伙~~要不要这么夸张!

第八百八十章 我说个数……36亿美元

    其他人难以置信,但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一众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却是明白,他们这次中国之行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这套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了。

    尽管这套系统让朴明哲、巴迪亚等人各种不理解,但在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眼里这套系统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甚至是他们巴西航空、航天领域唯一有机会获得的世界级的先进生产工具。

    因为这种应用了虚拟制造技术的数字化生产工具已经在欧美等行业巨头手中得到了应用。

    最典型便是波音公司,其开发的波音777客机就采用了波音自主开发的虚拟制造技术,令原本需要6到8年才能完成的研发周期,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

    1990年10月开始立项,1991年2月正式研制,1993年工程样机下线进行地面测试,到了今年6月份正式首飞,预计明年年底第一批量产机型就可投入运营。

    届时完全可以按着投入运营没多久的空客公司A340脑袋各种花式摩擦。

    因为在航程与载重相当的情况下波音777的各项成本比A340更低。

    这不仅仅是波音777采用的双发布局,比A340的四发更具优势;也不是波音777的通用发动机更强大,比A340的五发AUP的诨号要坚挺很多,而是因为波音777仅仅3年的研发周期,就让这款机型的制造成本低到令空客各种哭晕在厕所。

    对此空客也是无奈,尽管对外公布的A340研发进程只有5年的时间,但前期的论证工作却花了空客4年多的光景,而且在研发过程中还采用了与A330并行研制的概念,且借鉴了不少A320的成熟技术,尽量缩短研发周期。

    紧赶慢赶想着趁波音767市场预期不景气,其他机型技术老旧的当口,抢占一部分市场,谁曾想他们的A330和A340绝代双骄刚一登场,波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记降龙十八掌就把波音777拍上来。

    速度之快简直骇人听闻。

    不说别的,就算设计生产一辆小汽车,反复研发也要5年左右的时间,而波音却在777上实现了比研发小汽车还要强大的效率,要知道那可是飞机,还是起飞重量百余吨,载客数百人,飞行一万多公里的洲际远程客机。

    光零部件就有数千万之多,铺开设计图能绕地球好几圈儿,却把效率做到这般强悍,只能说明波音真的非常强悍。

    然而波音对外界的惊诧却只是微微一笑,如果不是因为对自己开发的虚拟制造技术还有点儿信心不足,临时做了几个验证模型进行了半年之久的对比实验,整个波音777的研制进程甚至会被压缩到2年左右。

    因为波音公司所使用的虚拟制造完全颠覆了八十年代所提出的并行制造和敏捷制造概念,将波音内部利用强大的工业软件和计算机架构整合成为一个纯数字的虚拟工厂。

    从设计到研制再到工装和工艺,所有的零部件大到几十吨中结构部件,小到指甲盖儿大小的小螺钉,都可在这座虚拟工厂中得到反复验证,从而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将这些方案形成数控程序,输入车间内的数控机床中便可按照设计思路源源不断的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整个过程没有一张设计图纸,完全是五台IBM提供的大型计算机外加两千多台计算机终端以及五千多位高级设计师用一行行数据代码拼出的完整飞机架构,也正因为如此,波音777也被称为无纸飞机。

    事实上除了波音公司,洛马公司同样将这套虚拟制造技术应用到新一代隐身战斗机F—22的研发上;诺格公司同样用类似的系统生产B—2隐形轰炸机。

    不仅如此,这种虚拟制造技术正在被更多的美国工业巨头们应用在航空母舰、驱逐舰、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多种高端制造领域,从而令冷战后的美国在工业方面再次傲视全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端工厂。

    欧洲在这方面就差了一大截,空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达索公司的软件足够优秀,却达不到美国那种纯数字化的虚拟工厂作用,但依靠着美欧特殊关系,欧洲还是能够从美国引进一部分虚拟制造技术,结合自身的软件构建出半虚拟制造工厂,也算提升了自己的效率。

    至于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好吧,战斗民族还饿着肚子呢,那还有闲工夫管这些,落伍就落伍吧。

    可不管是具备全套技术的美国,还是只有半套技术的欧洲亦或是只具备的概念和部分算法的俄国,一个个的都把虚拟制造技术当成了宝贝,外人看看可以,想要买?对不起,多少钱不卖!

    巴西人苦逼就苦逼在这儿了,庞巴迪之所以能够先一步推出CRJ—200,抢占市场,是庞巴迪技术能力强悍到这种地步?

    没有,而是因为他们抱住了好大腿,美国的洛马和欧洲的空客,有这两家具备虚拟制造技术的巨头帮着庞巴迪设计和研发,CRJ—200的进度想不快都难。

    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也想快,问题是好大腿都被庞巴迪给占去了,剩下的波音和诺格一个个看着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就跟剥光了的小娘,恨不得立刻就扑上去吃干抹净。

    吓得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从后门开溜,满世界的跑,看看能不能瞎猫碰个死耗子,找个保全自己的替代方案出来。

    结果这一转,巴西这只瞎猫还真就碰到了死耗子。

    同样应用了虚拟制造技术的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试问巴西人如何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要知道巴西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目前最紧要的就是时间,而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无疑是缩短研发时间,提升效率的倍增器。

    所以无论是埃多奥还是克里尔多都对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是志在必得。

    问题是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急不可耐,庄建业却稳得一匹,看了看好似说双簧的两位巴西航空航天专家,抬起手:“二位,二位,你们的诚意我都懂,咱们先停一停,停一停,这样,我说个数,要成咱们就定下来,36亿美元……两套简化版,够实惠吧!”

第八百八十一章 站着把钱挣了

    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听了庄建业的话都差点儿一个踉跄。

    36亿美元的天价也就罢了,两套的数量也不说了,简化版是个什么意思?

    “庄先生……您所说的简化版……”克里尔多反应还算快,赶紧问了一句。

    庄建业笑容温和的回答道:“当然是JSNB—Ⅰ型了。”说着还看向克里尔多不解的问:“怎么?你们不会以为开出个18亿美元以为是天价,就想要JSNB—Ⅱ吧?说实在的,这个数连一台主控计算机都不够,所以咱们还是实际一点儿好不好?”

    听着庄建业如同哄孩子的话,众人是再次满头黑线,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巴西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却是尴尬的老脸直抽抽。

    他们以为国内经济发展一般,开出个十几亿美元就能让腾飞集团乐呵呵的把裤衩子都拿出来卖掉,却不成想庄建业比他们想象的要精得多,卖是要卖的,但却是在技术上打了折扣的。

    这就让巴西人都有拿捏不住了,JSNB—Ⅱ他们是看在眼里的,被简化的JSNB—Ⅰ是个什么程度他们却不知道,万一没有他们想要的虚拟制造技术可怎么办?

    然而事实上巴西人不知道的是,一项对外懂天懂地懂空气,满嘴忽悠的庄大董事长这次确是掏心掏肺的跟巴西人说了句大实话。

    18亿美元看着不少,但在庄建业这里连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皮毛都不够。

    不说别的,JSNB—Ⅱ的主控计算机,那是大名鼎鼎的“银河”大型计算机的改款,峰值算力达到每秒1.2亿次。

    这个数次放在几十年后只能说是一般般,但在九十年代中期却是妥妥的一流计算机。

    正是靠着这台计算机,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才能将各个软件完整的统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运算。

    光这一点,18亿美元就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整套系统系统内囊括了棉花风动群、西北航空大学、京城航空大学、总部流体动力动力学研究室,航天器研究所甚至苏联茹科夫斯基空气动力研究员等国内外几十个知名航空航天研究机构近半个世纪的航空航天动力学、流体力学、航空器和航天器结构学基础学科的试验数据、运算架构和解决方案。

    配合着腾飞集团及其前身永宏厂三十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形成一整套符合实际需求的飞行器设计数据库。

    依托这个数据库配合腾飞集团的工业软件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替代风洞试验、模型试验、力学试验甚至是结构强度试验。

    因为这个数据库里储存的数据信息可以准确的模拟出真实的试验状况并给出相应的数据分析,设计师根据计算机给出的分析数据调整飞行器的结构就可以了。

    这也是虚拟制造技术最为重要,同时也是缩短研发周期的核心技术。

    毕竟传统的试验一做就是几个月甚至是数年,而在虚拟制造体系中,只需在计算机上东东几个手指,相关的数据便快速的匹配完毕,两者的效率就是外行看了也知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问题是想要达到这点,可不是那家企业动动嘴皮子,找几个程序猿写几行代码就完事儿的活计,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把各种有关航空航天基础学科的试验完全吃透、掌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数据化。

    波音是靠着近百年的底蕴才实现虚拟化实的强大;洛马是靠着兼并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技术成果逐步完成自己的数据积累。

    相比之下,腾飞集团就要弱小的多,但靠着各种不要脸还是从国内和苏联弄到了近半个世纪的基础成果,不然就算给腾飞集团开再大的挂,累折腰筋也做不出来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

    正因为如此,这般宝贵的东西,以庄建业的品性别说18亿美元,就是180亿美元都不会搭理,因为那是腾飞集团的根,作为未来航空航天制造业扛把子,国内最大数据代码拥有者的根。

    想抛他庄建业的根儿,开玩笑,庄建业抛你的根儿还差不多!

    所以当庄建业说完,还没等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反应过来,便冲着彭川说道:“老彭,系统的事儿你比我懂,你跟巴西的可人说道说道,咱们的JSNB—Ⅰ怎么样。”

    怎么样?

    当然比JSNB—Ⅱ差远了,按照彭川的介绍,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衡量了一下,不过就是法国达索的CATIA软件V3版本的水平,唯一比法国达索公司软件先进的地方在于腾飞集团的JSNB—Ⅰ能够无缝对接更多的数控机床和专业设备。

    可问题是想要联通这些机床,做生产上的无缝对接,需要腾飞集团更加专业化的工业控制软件,而能运行这些专业控制软件的只有腾飞集团出产的航空、航天专用设备。

    换句话说,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哪怕是向具备设计与制造的无缝对接这个比虚拟制造低两个档次的并行制造,36亿美元只是个门槛,后续的工控软件,专用设备及其其他零零碎碎的配套犹如一道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就那么肆无忌惮的拦在巴西人面前。

    而这些东西加在一起70亿美元都未必挡得住。

    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愤怒吗?

    当然愤怒,这是把他们当肥猪宰,可在愤怒也没办法,因为别说是虚拟制造技术,就是这种可以进行并行制造、敏捷制造的JSNB—Ⅰ系统,他们跑遍了全世界也没一家愿意卖给他们的。

    相比之下36亿美元两套JSNB—Ⅰ系统,并且愿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腾飞集团算是该领域十分良心的企业了。

    正因为如此,在短暂的尴尬过后,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小声交流了一番,旋即埃多奥冲着庄建业点点头:“我们看到了您的坦诚,庄先生,所以我希望有时间可以单独跟您商讨引进JSNB—Ⅰ系统的事。”

    此话一出,庄建业笑了,但在一旁的赵主任却是惊呆了,心说几句话这么大的单子就成了?是庄建业太儿戏,还是巴西人太疯狂亦或是自己真的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一时间赵主任是五味杂陈全都涌上来,但不管滋味如何,统统在脑海中化作当年庄建业在报告会结束时面对众多反对者撂下的掷地有声的话:

    腾飞集团只要有我在,就不会卑躬屈膝,哪怕挣钱,也必须站着把钱给挣了!

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业设计服务业务

    当时赵主任还不觉得什么,只以为庄建业是年轻气盛,辩不过他们这些老成持重的人,丢下的一句硬气的话。

    可是现在,那些眼高于顶的巴西航空航天专家即便拿到简化版的JSNB—Ⅰ系统似乎都觉得是一种幸运,在庄建业那种明显倨傲的姿态中各种的讨好和巴结。

    在想想这一路来为了能跟巴西航空航天局搭上关系,寻求在航天方面的合作,自己各种卑躬屈膝却接连热脸贴上人家冷屁股的现实,赵主任老脸那叫一个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还是小看了这小子了,唉~~老喽~~老喽~~”

    赵主任莫名的慨叹,看着庄建业跟着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爱答不理的聊着,忽然莫名的生出一股退意,是时候让更富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来接班儿了。

    方勇不知道一旁的赵主任已经萌生退意,他还年轻,今年不过52岁,正是当打之年,因此方勇可没有退位让贤的意思,反而一直注视着庄建业和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的交流,心里不住的盘算着,西北航空厂是不是也要搞一套JSNB—Ⅱ系统。

    就算搞不到JSNB—Ⅱ系统,弄一套JSNB—Ⅰ系统也行呀,最起码这种无缝连接的生产模式能让企业在效率上提升很大一块。

    所以方勇真的十分动心,毕竟他这次来腾飞集团就是取经的,见到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想拿回去升级西北厂的制造能力。

    这要是放在其他兄弟厂,方勇早就开口了,哪怕是管对方叫大哥,陪就陪到烂醉如泥,甚至大被同眠都在所不惜。

    反正都是航空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单位,都是自家人,在如何也说不出两家话。

    可腾飞集团不一样,别看其业务横跨航空、航天,但本身是既不属于航空,也不属于航天,而是业务十分驳杂的保理集团下属的企业。

    跟他们西北航空厂属于两个系统的。

    完全是两家人,既然就说不上一家话。

    这也就罢了,更关键的是庄建业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周扒皮,连蚊子从他眼前飞过去也要卸下两条腿尝尝鲜,毕竟肉再少也是肉不是,就这么个主儿方勇生怕自己开口,庄建业来个狮子大开口要他个20亿,30亿的。

    毕竟他们西北航空厂可是腾飞集团在国内航空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庄建业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从来都是秋风扫落叶,能落井下石保证不轻描淡写。

    所以方勇忐忑,惶恐,害怕。

    从制造的根本上被腾飞集团甩开,以后西北航空厂将被腾飞集团越拉越远,因此必须尽可能的缩小差距,国外是没法指望了,只能求腾飞集团,可这个机会要是被庄建业逮住,西北厂以后还怎么竞争,难不成要沦为腾飞集团的附庸?

    这是个很难解决的悖论和死循环,于是方勇纠结、难受、焦虑、抓头发呀!

    然而就在方勇不知所措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呼吸急促的沙哑话音:“庄先生,这套东西东西多少钱,我们北韩要了!”

    话音未落,方勇便循声望去,只见先前带着头盔和手套体验JSNB—Ⅱ系统的朴哲民已经摘下头盔,满头大汗的站立在工作台前,腰杆儿挺得笔直,神情坚毅而果敢,炯炯的目光中透着炙热和渴望。

    就如同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看到见到心仪的女神,非要今晚得到一样,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美。

    只不过周围的人却没发现朴哲民这种原始的野性有多美,反倒是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他。

    朴哲民却对周围人的目光不以为意,觉得这是他们没亲身体会,不知道这套JSNB—Ⅱ系统的好,心里反倒笑看热闹的人大傻叉,脖子一梗,带着北韩人特有的倔强对庄建业继续说道:“庄先生,我是认真的,您开个价吧。”

    “你确定?”庄建业上下打量了一下朴哲民。

    朴哲民嘴角微微一翘:“北韩虽然不富裕,但对真正的好东西还是舍得投入的。”

    “666亿美元!”

    “噗~~~”朴哲民当时就喷了,666亿美元?北韩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这个数好不好,便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就被抢先一步的庄建业给怼了回去:“知道完整版的JSNB—Ⅱ系统你们消费不起,所以还有一个简化版的JSNB—Ⅰ系统,18亿美元一套,一样的良心品质……”

    说着庄建业就把JSNB—Ⅰ系统的情况大体介绍了一下,然而朴哲民在听到18亿美元的报价时,脑袋就跟炸一样,嗡嗡的。

    666亿美元消费不起,18亿美元同样负担不了,要知道这个数差不多是北韩全年的科技支出了,不过是一套软件怎么这么贵!

    其实也不怪朴哲民会有如此状况,他在体验JSNB—Ⅱ系统时,头盔内部是有虚拟工厂现场声效的,虽然很初级但却令他与外界完全隔开,并没有听到庄建业与埃多奥和克里尔多等人的交流。

    所以自觉自己捡到宝的朴哲民在下头盔的第一件事便超有范儿的装了个13,结果这个13刚冒出头,就被无情的现实抽打的体无完肤。

    这个时候朴哲民才反应过来,刚才周围人怎么用那种眼神看着他,不是震惊和诧异,而是在看一个傻逼表演的正常反应!

    一时间,朴哲民尴尬的就差要跳楼。

    可就在朴哲民脑细胞飞快幻灭,想找个化解尴尬的理由时,一句话就让他的尴尬有了峰回路转的希望。

    “各位,我们腾飞集团作为世界上最有担当的企业,非常清楚各国在谋求经济发展,人民幸福上的诉求,也致力于在这方面与各国、各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是我们腾飞集团企业的核心文化和发展理念,所以……”

    庄建业说着,故意顿了一下,旋即环顾周围的中外厂商、参赞和代表,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庄建业这才清了清嗓子,郑重的继续说道:“所以,我今天在这里郑重的宣布我们腾飞集团的一项全新的业务——工业设计服务业务,即为有需要的客户定制所需的各类民用工业设备的设计与前期的工装、模具预研,当然如果将生产也放在我们腾飞集团,自然可以,依托强大的JSNB—Ⅱ系统,我相信我们腾飞集团会成为各位最忠诚的伙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507/ 第一时间欣赏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安溪柚所写的《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为转载作品,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介绍:
永宏厂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工厂,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沉浮,逐步走向没落,艰难时刻,庄建业等人接过担子,从最基础的机型开始,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将濒临倒闭的永宏厂插上翅膀,再次腾飞。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