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安溪柚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自洽的产业闭环

    “中国腾飞……”

    其他大领导闻言微微颔首,都觉得这个名字很不错,不过……

    “若是组建这么一个实体,业务如何界定?”军内大领导忽然皱眉相问。

    此话一出,就连刚才说话的那位坐在最上首的大领导都不禁眯起了眼,至于其他人更是面露沉吟,再次沉默下来。

    没办法,军内大领导说的没错,如果要组建中国腾飞,业务如何界定?

    要知道国企改革,可不是单纯的变更体制,强行的诸如所谓的市场经济这剂发达国家视为解决一切的灵丹妙药。

    若真是信了那帮西方国家的鬼话,北方那头病恹恹的毛熊就活生生摆在那儿呢。

    所以改革的表象可以迎合西方国家,以便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根子上还是要壮大自身,实现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

    基于这个现实要求,就必须要让拆分或者组建后的实体既不能偏颇,导致强弱分明,又不能让彼此重合性过多导致真的竞争加剧导致严重内耗。

    因此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既能让外界看到一个充满竞争、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内部又是彼此协作,能够达成一个完整闭合体的完整产业链,从而让虎视眈眈的外资连见缝插针都做不到。

    如果单独拆分航空工业集团或航天工业集团都没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两大工业集团早就成型彼此协作的闭环,经过精心的选择和粉饰,即便分家,但在国防科委或国资委的统筹下,航空工业集团和航天工业集团再如何分也改变不了大航空,大航天的本质。

    但这种思路放在腾飞集团身上似乎就有些不适用了。

    想当年组建腾飞集团时,就是个改革试点,基于此,腾飞集团成为国内仅有的横跨航空航天两大业务板块的企业实体。

    可也正因为如此,腾飞集团的业务虽然全部集中在高端领域,但却颇为驳杂,小到普通的航空玩具模型,大到重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从地面的工程机械,到太空上卫星、火箭。

    就没有腾飞集团不涉猎的。

    如果以现有的机制,保持腾飞集团如今的规模倒也无所谓,毕竟天然的天花板已经将腾飞集团进一步提升的通道给挡住了。

    就算腾飞集团在航空领域独领风骚,至今造不出一架完整的战斗机;就算腾飞集团在航天方面一骑绝尘,到现在一枚能够打入太空的运载火箭同样是做不出来。

    不是腾飞集团不想做,而是这些东西的审批资质都不在现如今这个国内绝无仅有的会议桌上,这里不批复,任谁都没办法染指这些项目,哪怕腾飞集团在优秀也不行。

    可如果从腾飞集团变成中国腾飞的话,那一切就不一样了。

    驳杂的腾飞集团业务必须要进行梳理,最起码要将业务板块进行提炼,重新规划主营业务方向,如此才能避免与另外两家过分竞争的同时,在私下还能有强有力的合作。

    当然,限制腾飞集团的天花板必然也会松绑,战斗机和远程运载火箭不再成为阻碍,但也正因为如此,该如何界定才要更加慎重。

    “哦,对了,我记得腾飞集团主导的运—18NB并不是他们一家做的,除了西北航空厂外,其他航空制造厂好像也有参与?”

    也不知过了多久,坐在最上首的大领导突然问了一句,一旁的大领导点了点头:“这方面,总部的老冯清楚。”

    说着便看向会议桌外围的一位列席会议的部委领导:“老冯,你来介绍下具体情况。”

    “是!”老冯闻言站起身,如数家珍的介绍道:“正如几位首长所说,运—18NB并非腾飞集团和西北航空厂两个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完成的生产,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产业链配套模式,用腾飞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党高官庄建业同志的说法,未来航空制造业是个越来越专业化,精密化的新型协作体制,指望一家企业,一个单位通吃全部不现实,于是他便在运—18NB运输机的制造商推广了全产业协作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说着,老冯展开笔记本,扫了一眼数月前去西北航空厂和宏通厂调研时,记录的笔记,略微组织了下语言便再次说道:“腾飞集团星洲飞机制造厂主要承担机头、驾驶舱设备、中央翼盒、机翼和机身整流罩,方向舵,发动机托架,前起落架舱门的生产制造。

    宏通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负责起落架整流罩,货舱跳板的制造。

    西北航空厂主要承担垂直尾翼,机翼蒙皮,总部机身,机身设备,襟、副翼组件以及30%后机身组件。

    成功集团承担平尾,发动机舱,襟、副翼连接机构,升降舵的生产和制造。

    航天第二研究院第二制造厂负责机翼前缘、襟、副翼组件,襟、副翼驱动机构,主起落架舱门。

    航天第四研究院第一制造厂负责外翼盒和襟、副翼组件……”

    老冯一口气说了十余个单位,近三十余家配套企业,听得会议室众人的是惊叹连连,没想到一架运—18NB的生产制造竟然涵盖了航空航天领域这么多家的配套企业。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么多家来自不同领域,分属不同产业的实体,竟然会并行不悖,完整而有效的成为一个及其自洽的产业闭环,从而能够自发的组成运—18NB的生产产业链,若非亲耳听到,在场不少人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要知道国内形成这样的产业链闭环可使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资源方才勉强确立。

    可腾飞集团用的是什么?竟然把航空航天诸多企业用一款运—18NB联系紧密的连在一起?

    “哈哈哈哈~~~”

    就在众人惊疑而又困惑之际,坐在最上首的大领导忽然朗声笑了起来,旋即环顾了下会场内的众人:“你们不是还在纠结中国腾飞的业务范围嘛?庄建业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们他的业务范围就是一架运—18NB,能在航空航天两大业务领域纵横的人,的确有些本事,一个中国腾飞我们还只是有个概念,他却已经把架子搭起来了。

    说实话,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既然要去抗洪一线视察,顺道就去看看这个腾飞集图,想要加中字头,说什么也要悄悄他们究竟还有多少成色!”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么大!

    坐在最上首的大领导此话一出,会场上的其他大领导都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列席会议的老冯连忙应道:“那我立即去通知腾飞集团,让他们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

    结果还没等老冯把话说完,最上首的大领导忽然问了一句。

    老冯登时就怔在哪里,刚准备解释便听最上首的大领导继续说道:“这准备,那准备,结果看到的都是天下太平,结果呢?这次长江大堤是怎么溃的?豆腐渣工程还少吗?”

    老冯闻言即刻讷讷不语,而坐在上首的大领导则环视会场:“我要看的是真实情况,不要粉丝过的天下太平,腾飞集团改组的事情涉及到未来十年、二十年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我们无论如何也马虎不得,不要通知腾飞集团的人,连当地的主管官员也一并不通知,就直接去,想要承其位,就必须受其重,腾飞集团要是受不了,那就算天王老子来也没办法。”

    “明白了,首长,我这就去安排行程。”领会到大领导意思的老冯连忙点头,坐在最上首的大领导颔首表示同意,旋即将目光投向军内大领导:“你跟我一起吧,毕竟你在装备方面是行家。”

    “好的!”军内大领导毫不犹豫的点头。

    ……

    两位大领导准备秘而不宣的去调研腾飞集团,并就此决定腾飞集团未来的事情,位于J市6号简易机场上的众人自然是不知道,哪怕接受询问的薛卫东,同样是被蒙在鼓里,没办法,实在是军内大领导的电话挂的太突然,就好像突然给他打的电话一样,令他特别的猝不及防。

    不过薛卫东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因为机场上的那架隶属于“金头盔”部队的运—18NB运输机的加油机改装已经完毕,地面保障分队更是加满了燃料准备起飞去给空降兵部队所属的运—18NB运输机进行伙伴加油。

    这个行动连了解各种内情的军内大领导听到后都有些诧异,就别说在机场内的那些个部队领导和干部了,几乎各个都是震惊的。

    得亏“金头盔”部队所属的运—18NB运输机未经允许禁止搭乘人员,不然的话,在场的这个部队领导和干部真想冲进去,然后瞧瞧运输机给运输机空中加油到底是个什么样。

    连部队的人都如此好奇,就别说派驻在机场内媒体记者了,更是一个个的好奇到爆炸。

    奈何这类伙伴加油属于敏感类军事活动,禁止图像拍照,令中央TV等电视媒体很是郁闷,却不影响一众军报记者的采访,尤其是对薛卫东这个“金头盔”部队的指挥官,更是他们重点攻略的对象。

    这不,薛卫东放下电话没多久,就被记者们给围住了。

    若是其他媒体,薛卫东连“无可奉告”这四个字都懒得说,直接让手下的官兵撵人。

    问题是围住他的都是一水的军报记者,甚至有几位还来过他部队做过专访,这就不好拒绝了。

    “这样,各位,我在这里做个统一的答复吧。”

    面对一众军报记者的狂轰滥炸,薛卫东着实是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是应付不过来,又逃不掉,只能停下脚步,沉声回应道:“前苏联的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最大供油量为65吨,别说跟我们的运—18NB相比了,就是美国的KC—135空中加油机也比伊尔78少了整整18吨。

    但我并不为认为我们的运—18NB就比伊尔78空中加油机要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我觉得要比伊尔78要更好,毕竟加装空中加油组件的运—18NB最低飞行速度为210公里\小时,能够给绝大多数的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

    这方面伊尔78显然无法适应,毕竟它的最低飞行速度比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还要快,所以它只适用于战斗机或轰炸机。

    在这方面运—18NB自然不是问题,别看运—18NB配备的是四台涡扇螺旋桨发动机,但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805公里\小时,足可以涵盖绝大部分国内作战飞机的一般时速。

    所以,尽管运—18NB最大载油量只有47吨,即便加装两个舱内拓展油箱,整个燃料的携带量也不过58吨。

    最多只能提供40吨的航空燃油,哪怕不济伊尔78,但对目前的国内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装备好坏就跟脚下的鞋子一样,不是好看、漂亮才是最好,而是合适、舒服才是最适用的,恩~~~就说这么多了,我还要执行任务,抱歉。”

    匆匆的说了几句话,薛卫东便不再停留,直接冲开面前的记者,回到了自己的地面指挥的位置。

    那些个军报记者们到是还想问些其他的问题,却被机场内维持秩序的官兵给拦住,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

    ……

    同样心不甘情不愿离开的还有李瑞宏。

    他的跪地求饶终究没有获得宁晓东的原谅不说,还被发飙的宁晓东把他绿了迈克·蔡的事情给捅了出去。

    这下可好,身在魔都,整个身家被救灾物资高位套牢的迈克·蔡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得知自己居然被绿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绿,是那种天苍苍,野茫茫,辽阔草原绿家乡的那种超级绿。

    可想而知迈克·蔡的心情会是如何。

    真真是杀人的心都有了。

    没办法,本来准备大赚一笔的救灾物资倒买倒卖,到得如今一分钱收不回来不说,还要亏到连姥姥家都回不去,准备找个人安慰安慰,结果却得知自己最信任的女伴被李瑞宏这个猪一样的男人给拱了。

    得亏迈克·蔡被绿也不是第一次了,算是有些承受力,不然,说不定真的能从魔都18层的办公室上一跃而下,来一个一了百了。

    迈克·蔡究竟如何,李瑞宏是管不着,也没法管,他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在庄建业和宁晓东面前晃了,再晃?再晃就不是让你亏钱,把你名声毁掉,而是真的要命了。

    “就这怂货,还想学人索罗斯做中国的资本巨鳄?我呸~~”

    眼见李瑞宏驾驶着帕杰罗载着女伴逃之夭夭,宁晓东狠啐了一口,庄建业也准备附和几句出出气,可还没等说话,电话又响了,接起来一听,便不耐烦的说道:“大领导?视察?那就让他察去呗,不是我说你,老林,这么多年,你就这点出息,来个领导就把你吓这样,这么多年你怎么跟我混的?这么扯淡,出去别说你认识我,丢人,还大领导,有多大?”

    林光华手里拿着电话,望着窗外一众警卫和便衣,以及那个簇拥在中间,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大领导,都快哭了:“有多大?跟天那么大!”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为了效率

    “跟天那么大?我说老林,你是不是被你媳妇儿给吓傻了?”

    庄建业不以为意,这么多年各类的领导、首长,庄建业没见过一百,也瞧见了八十,那个不是大领导?就算是总部首长亲自,也无所谓,都是老熟人了,谁不知道谁呀?

    更何况,说句不好听的,以如今自己在航空、航天业内的地位,不大不小也算个领导了,怎么别人来视察就要高自己一头?我还说他没事找事儿,耽搁企业正常运转呢。

    也不怪庄建业这么想,近些年各级领导的调研、视察跟八十年代那种贴近实际的作风相比,渐渐有些变味儿、走样。

    往往是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媒体记者环绕左右,警车开道,豪车压镇,哗啦啦的就涌进企业里,生怕别人不知道有领导路过此地,真真就差打出闲人回避的字样。

    这样的人过来,往往能把人折腾的半死。

    其中就有一次,一位地方领导非要进无菌车间参观,进就进吧,结果这位领导非要展现自己的突出的形象,不穿防护服。

    庄建业也没惯着他,不穿就不让进,结果这位从其他省调过的领导当场就发了飚,说什么腾飞集团风气不好,庄建业太霸道,别人不敢碰,他就要碰一碰。

    结果……

    碰了个仕途尽毁。

    至此,庄建业对这类毫无意义的视察和调研根本就不搭理,爱谁谁,想看,没问题,但别想着有什么好招待;不来?更好,免得自己麻烦。

    当然了,作为企业,能这么干的也只有庄建业,没办法,谁让人家腰杆子就这么硬。

    正因为如此,一听又是什么大领导来,庄建业是本能的烦躁,结果就在庄建业变着花样的吐槽所谓大领导时,林光华忽然压低声音在电话里说了一个名字,正叨逼叨的庄建业就如同被掐住喉咙的小鸡仔,连扑腾翅膀的力气都没有了。

    因为都已经被惊愕顺着七窍飘散到九霄云外去了。

    然后足足愣了两三分钟,这才开口回了句:“的确比天还大,老林,你等着,我这就回去!”

    说完便挂断电话,抬眼看向宁晓东:“赶快帮我安排一架飞机,要快!”

    宁晓东闻言同样愣在哪里,然后如同看傻子一样看向庄建业。

    “跟你说话呢,看我干嘛?一架飞机~~我现在就要回星洲。”庄建业有些急切。

    “不是,老庄~~”宁晓东依旧愣愣的看着庄建业:“你知道这里是哪儿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庄建业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在J市,是在抗洪抢险的一线,这里所有的机场都被管制,除了救灾物资外,根本无法起降普通的民航客机。

    “那汽车呢?四个小时能到星洲嘛?”庄建业又问。

    “一千六百公里的距离,开车四个小时,你别告诉我你家汽车能开这么快……”宁晓东眼见刚才还淡然到反复看透一切的庄建业,忽然跟换了个人似的,连常识都不知道,不由皱眉问:“你怎么了老庄,不就是领导视察,至于这样吗?”

    “至于!”庄建业毫不犹豫的回道:“因为他是……”

    说着庄建业压低声音说出一个名字,宁晓东听罢,绿豆大的小眼睛猛的睁大,表情更是要多精彩有多精彩,旋即一拍大腿:“靠,这得回去,这必须回去……”

    ……

    J市与星洲相隔一千六百公里,庄建业和宁晓东如何叫嚣着快点回去尚且不提,大领导在军内大领导的陪同下已经来到腾飞集团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庄建业这个当家人不在,林光华这个二当家自然要支棱起来。

    哪怕他现如今神色发白,两股战战,背后还不足的冒着冷汗,可还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面前站在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身侧。

    “这里就是你们设计飞机的地方?”

    星洲总部6号楼,航空器设计中心三楼,大领导看着满是计算机工位的办公场地,偏头问向身旁的林光华。

    林光华赶紧回答:“这里是基础设计一室,像这样的地方,星洲总部这里一共有六个,全部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

    “基础设计?”大领导皱眉。

    “啊~~主要是对航空器的气动、结构等基础性的东西进行深入的设计和优化,毕竟我们所生产的航空器并非是最完美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对自己的产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他们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哦~~”大领导闻言,点点头,刚准备继续问些其他东西,忽然看到对面有几位工作人员推着比飞机上服务推车大了几圈的推车出现在这间坐满航空设计师的办公场地内。

    旋即就看到这些个工作人员就如同在飞机上服务旅客一样,询问各个工位上的员工需要什么,然后就把已经装好的咖啡、茶水、蛋糕、零食甚至是纸巾等物品放在工位上。

    “你们的员工加餐还送货上门?”大领导见到这一幕有些好奇,便开口询问。

    “是的,这主要是为了提高设计师们的工作效率。”林光华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如实答道。

    闻言,不等大领导开口,一旁的军内大领导便皱纹问道:“提高效率?增加配餐人员不是增加了人工成本?管理上也多了一个部门,不应该是降低效率?我看国外的公司搞这种加餐都是让员工自己去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本增效。”

    “之前我们也是沿用国外公司的管理办法,不过通过实际的运作却发现,员工自己去拿加餐效率反而大幅下降。

    因为员工在加餐前就会提醒自己,加餐要来了,要做好去吃的准备,然后起身,走过去,挑选,顺带与同事交流下,等回到自己的工位上,之前的设计思路大概率是被中断的。

    如此在想之前的思路,等一切进入正轨,下班的时间到了,一个人如此,是个人如此,一百个、一千个人都如此,那效率上的损失十分惊人。

    所以我们参照航空服务,把加餐直接送到工位上,让设计师们被打断思路的时间减少到最低,反倒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林光华连忙解释:“所以我们最终将这个办法确定为制度,在全集团推广,用我们董事长庄建业同志的话来说,一切都是为了效率。”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最最隐秘的老底子

    “一切为了效率!”

    大领导听罢林光华的话,先是微微怔了一下,旋即重复了一遍最后一句,旋即看向旁边的军内大领导等人:“你怎么看?”

    “这个……”

    军内大领导张口欲言,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其实不止是军内大领导有这种感觉,其他陪同大领导过来的首长和领导同样如此。

    没办法,实在是被腾飞集团这套提升效率的做法给惊到了。

    无论是说腾飞集团把人心算到了骨子里也好,还是认为他们真的把效率当成生命也罢。

    见微知著,能在加餐这件小事上都把效率问题做到了极致,以至于都动用了心理学,伦理学,统筹学,概率论,分析学等多种学科,可以想见,腾飞集团在效率方面的执着程度达到了何种程度。

    也就是说,在其他生产环节领域,腾飞集团的效率优化会更加明显且富有成效。

    这种将效率刻进骨子里,且形成基因化制度的企业,别说是在国内凤毛麟角,就是在世界范围也不多见。

    这让军内大领导等人如何评价?

    说是中国特色?

    这种把人心往骨子里算的做法,无论如何跟特色这个褒义词搭不上边。

    可不说是中国特色,国际上似乎还真找不到应用多种学科来精算效率的先例。

    国内,国际都没有相关的先例,面对这样的新生事物,在场的领导们尽管不会像八十年代那般惊诧莫名,却也处于谨慎,不便做过多评价。

    大领导当然知道军内大领导他们的所思所想,见无人应答,也没恼,而是笑容温和的重新看向林光华:“你们腾飞集团在效率方面一直这么执着吗?”

    林光华犹豫了下,也想来一个欲言又止,可骨子里老派知识分子的实诚加强两位大领导亲至带来的压力,另林光华只是瞬间便不在隐瞒,于是话锋一转,带着三分无奈,七分叹息继续说道:“为了生存,我们只能这样。”

    “为了生存?”大领导眉头不由得深深的舟起来:“你们腾飞集团的盈利能力不是还可以吗?”

    此话一出,周围人都齐刷刷的看向林光华,因为熟悉大领导的人都知道,这话的潜台词是,你们腾飞集团繁荣的外表难道是假的?

    要知道以腾飞集团的盈利能力,早已经脱离生存的范畴,而是进入另个该如何活得精彩的境界。

    结果林光华张口就说生存,这是不是矫情,就是另有隐情,可不管是哪一种,按照大领导性格,都是不喜欢的。

    林光华自然是不清楚大领导是什么性格,但被这么多的领导和首长注视,心里的紧张自然更加剧烈,但还是勉力支撑着说道:“我们目前的国际市场份额只能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面对波音,空客,通用,罗罗这样的巨头,我们只有招架之功,尚无还手之力,如果不在内部的创新和产品线进行更有效率的迭代和发展,我们很难保住现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而丧失国际市场,对腾飞集团来说是致命的,因为我们68%的盈利来自国际市场。”

    “将近70%。”

    “这么高的比例!”

    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听了林光华的话,几乎异口同声的发出了惊叹!

    连两位见惯了世事变迁,喜怒不行于色的大领导都如此,就别说其他人了。

    要知道航空航天领域虽然准入门槛高,但国内在这方面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这个行业不但是高门槛,更是高度垄断。

    而欧美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早就形成垄断并筑起了极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基本是把该吃的,不该吃的肉全都囫囵到嘴里,剩下的一些汤汤水水,原本还能让一些后进国家多少能吃点儿,可随着冷战结束,集成前苏联强大航空航天家底儿的俄国人贸贸然的杀入国际市场,一下子就把西方发达国家留下的那点儿汤汤水水也给占了。

    这下连那些稍有技术的后进国家都没办法在这领域立足了,就别说技术和体制和这些后进国家差不多的国内企业了,要么是仰人鼻息,要么就是捡些发达国家不爱干的脏活累活勉强试一试。

    可即便如此,总体的盈利也只占全年营收的10%以下,不能说忽略不计,但也绝称不上支柱。

    所以在这一领域,国内的企业几乎有一个算一个,不是靠着国家的订货输血,就是在国内的民用市场上艰难刨食儿。

    用三十多年后的一句流行语来形容,那就是内卷相当严重。

    若非如此,国家为什么削减了的脑袋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不是国内的市场不足以支撑如此门类的众多的工业体系,需要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才能让包括航空航天领域的诸多行业顺利的生存,发展并壮大。

    然而,就在国内经济进入一个瓶颈期,肉眼可见的内卷日益加深,各位大领导苦苦思索破解之道之时,林光华一句腾飞集团海外利润占到总额的68%。

    这哪里是什么矫情和隐情?分明就是强心剂和肾上腺激素好不好。

    一个被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垄断的行业,腾飞集团居然能够做到海外营收占主导,这个成功经验若是能够推广,那对经济的推动和国家的发展简直无法估量。

    所以大领导在稍微稳定情绪后便询问道:“光华同志,你们是怎么选择把主要营收放在国际市场?没有考虑过风险吗?”

    “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腾飞集团从成立那天起就拿不到正规的航空器生产批文,但做对外出口的话,却能拿到临时生产许可,以便能够出口创汇,后来企业发展,这个模式也就成了定式,再加上我们董事长庄建业同志也说过,赚国内老百姓的钱那不算本事,挣国外资本家的钱那才是本事,所以我们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现在。”

    林光华抓了抓脑袋,有些尴尬的回应道,事实上却是将腾飞集团这么多年最最隐秘的老底子一点不剩的全都抖露出来。

    得亏庄建业不在这里,否则绝对能上去拿针把林光华的嘴给缝上。

    就算跟大领导交代,也不能这么实话实说呀,诉苦、卖萌、撒娇最后在抹两把眼泪,好让大领导金口玉言,把快到期的各类许可再往后延几年再说,可是现在……

    就连大领导都难以置信的看着林光华:“你们腾飞集团至今都没有正规的航空航天产品生产许可?”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历史遗留问题

    林光华点点头,脸上的无奈之色更甚。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魔幻的,腾飞集团这么大个企业,至今都没有一个正规的生产许可,换句话说,整个腾飞集团的航空航天产品都处在一个灰色地带。

    可既便如此,腾飞集团却靠着航空航天的研制、生产和制造成为国内颇具实力的工业制造集团。

    更吊诡的是,上到总部,下到地方竟然从来没拿这个事情找过腾飞集团麻烦。

    各方就好像这事儿不存在一样,彼此熟知,却又心照不宣的默默不提。

    就好像搭伙过日子的两口子,男主外,女主内,晚上床上运动不避嫌,实际上双方在老家有老婆的有老婆,有老公的有老公,本身就不合法,就别说拿合法的结婚证了,但不妨碍人家跟正常夫妻一样过日子。

    诡异、魔幻、无奈却又合情合理。

    没办法,谁让腾飞集团从二十三分厂开始就先天不足呢。

    当时的二十三分厂虽然隶属于永宏厂,实际上却是浣城主导的地方性企业,永宏厂只不过是技术指导罢了,自身别说航空产品的生产许可了,就算能做出个螺丝钉就算烧高香了。

    所以当时庄建业、林光华等人被踢到二十三分厂后连吃饭都成问题,上哪儿还能弄什么航空、航天产品的生产许可,就算有哪个心思,以当时庄建业等人的咖位也没那个能力。

    之后腾飞集团在庄建业等人的带领下,靠着卖小人雪糕,生产制冷设备配件,以及出产电风扇积累出一定的资本,开始转型研制航空产品,进而瞄准无人机,开始全力突破。

    然而当时的无人机全部被军方把控,属于敏感技术类,别说是腾飞集团这样初出茅庐的小厂,就算是航空工业部下属的那些个大厂,想要名正言顺的生产销售无人机都很难。

    可当时腾飞集团要扩大航空产品线,浣城地方想要提高财政收入,扩大当地就业,怎么办?

    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吧?

    于是在当时浣城市地方领导的主导下,腾飞集团的无人机产品绕开了部队的限制,挂靠体育产业,以航空动力模型的名义申报、审批并生产。

    以至于到了现在,腾飞集团出产的各类型无人机飞的满天都是,挂上小型炸弹,都能对固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了,可所有的无人机无论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大规模用于出口,品类上依旧写着航空动力模型。

    无人机如此,固定翼飞机就更吊诡了。

    腾飞集团从运6开始,就在运输机、民用客机方面独领风骚,推出了诸多型号,然而这些产品若是细细追究下来的话,居然没有一款是属于腾飞集团的。

    就拿腾飞集团固定翼飞机的开山之作运6来说吧,它的正式报批名称是运5改进型,所属单位是当时航空工业部下属的一个飞机设计单位。

    尽管后来这个单位经营不善,被腾飞集团给事实上兼并了,但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航空工业部的某些因素,导致该设计单位依旧以事业单位的形式半独立存在。

    还有让腾飞集团名声鹊起的运15和运17,也都是挂靠这个设计单位,以运5大改,运5深改的名义报批获准的。

    换句话说,腾飞集团推出的一系列运输机,都是运5的各种改进型。

    至于让腾飞集团在国际民航领域崭露头角的TRJ—500支线客机,同样是这个设计单位以运5民用改进型申报的,并以此为基础与巴西航空工业集团合作,衍生出ERJ—140支线客机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情。

    哪怕是现如今已经起飞重量达到125吨的运—18NB,同样是运5的最新改进型。

    即便庄建业等人觉得用运5这样的小身板儿,去申报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25吨,载重量38吨的中大型运输机实在有点儿扯淡。

    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因为腾飞集团手里只有个运5这么一个资质许可能用。

    就这腾飞集团还没办法完全说了算,毕竟那个设计单位一直是半独立的,若不是腾飞集团用各种利益捆绑,估计早就单飞了。

    至于什么教练机和轻型战斗机方面,用的则是该设计单位的另一款经典老机型,初教6,套路跟万能的运5一样,初教6更是开挂到差不多能有隐身,与下一代作战飞机对决的程度。

    至于航天产品,就更不用说了,清一色体育产品配件,连航天方面的字样都搭不上边,以至于腾飞集团已经在国际上形成实施垄断了卫星散热设备,到如今的出口名录中还写着运动员自动散热器,搞得不明所以的人各种懵。

    魔幻到如此程度,总部、部委、上级的人都是瞎子嘛?

    当然不瞎,非但不瞎,他们的眼睛反而雪亮雪亮的。

    可如此雪亮,怎么还能让腾飞集团靠着给运5、初教6各种开挂一路绿灯呢?

    原因很简单,腾飞集团带来的利益够大,给出的回报够足。

    其他不说,如果那个部委因为审批卡在哪儿,都不用腾飞集团亲自出面,腾飞集团所在的几个地方领导就能集体进京,堵在那个部委门口要说法。

    不给腾飞集团老旧型号改进型,无法投产,三、四万人的就业问题你部委给解决?每年几个亿的利税你部委给?由此带动的地方经济发展停滞,你部委帮着拉动?

    几个硬核问题往部委面前一堆,然后就去财政部门要明年的财政转移拨款,各个狮子大张口,一副明年完求蛋的模样,试问如此做派谁能受得了?

    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一批了事,你们跟腾飞集团爱咋搞咋搞,反正别再来烦他们部委就行了。

    如此,就这么竟然一直维持到现在。

    当然,中间腾飞集团不是没有获取航空航天产品许可资质的努力,但却遭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阻力。

    想想也知道,这是那些航空、航天领域的友商们捣的鬼。

    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腾飞集团在航空天空领域的持续发展,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试问那些个大厂谁心里不突突?

    没有生产许可资质,腾飞集团除了用运5和初教6两个老型号自欺欺人的改进外,就只有跟航空、航天口的大厂合作研发这一条路可以走。

    靠着腾飞集团全产业链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水平,这么好的事儿,谁不爱干?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

    最典型就是就是现如今的成功集团和西北航空厂了。

    成功集团背靠腾飞集团的高端航材和发动机,从歼7开始,可谓一路开挂,如今已经成为下一代作战飞机的主要承包商。

    西北航空厂同样不为人后,在战斗轰炸机、大型运输机、远程轰炸机以及民用客机等领域跟腾飞集团可谓是全方位合作。

    相继推出FBB;改进型轰6等款现代化机型,成为近几年国内航空领域少有能够推陈出新的企业。

    有这两个珠玉在前,其他航空制造企业自然不为人后,争着抢着想跟腾飞集团合作。

    若是外人看到这么火爆的一幕,都以为腾飞集团是不愁嫁的黄花大闺女,被各种豪门大户的贵公子你争我夺。

    然而事实却是,你争我夺不假,但腾飞集团却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至多算是个青楼花魁,贵公子们你争我夺更不是为了长相厮守,而是睡一晚,玩一玩,多占些便宜罢了。

    不然,腾飞集团申请许可的时候,这帮家伙到是帮着点儿呀?结果非但不帮,背地里还各种小动作。

    就算是跟腾飞集团穿一条裤子的成功集团,在听说腾飞集团想要争取许可,甩开他们单干,当家人黄峰也是急急的跑去京城极力的阻止此事。

    至于航天工业那边,就更不用说了,你可以生产,也可以研制,小打小闹我全当看不见,可一旦上了规模,要么分利润,要么把技术共享,不然……你的运动员散热系统是个毛线的东西?信不信给你归类到敏感技术?

    为此,腾飞集团没少跟航天那边斗智斗勇,最后还是联合地方向上施压,外加每年分出所属航天产品13.78%的出口利润才把这事儿给解决。

    “所以……各位首长……我们这些年实在是……”

    离开时6号楼的设计中心,在前往车间的路上,林光华就此事还在介绍着,只是说道动情处一个将近四十岁的油腻大叔,竟然情难自禁,目中含泪,忍了又忍终究是没忍住,哇~~的一声哭出来。

    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见状,只能是默默的叹息,然后连声安慰,好在林光华及时忍住,抹了两把脸上的泪水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效率,也必须要持续的创新,不然我们在国内没名没分,在国外面临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把自己做成唯一,后果就是灭亡。”

    顿了一下,林光华稳了稳心神,然后接着说道:“基于这个现实,我们集团上下始终绷着一根弦,那就是没效率,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今天你不前进一步,明天就有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追上、赶超然后被滚滚的洪流所淹没。

    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要求自己居安思危,树立危机意识,然后逼迫自己不断的提升效率,无时无刻不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如此让合作伙伴无法轻易的放弃你,让市场因为的效率和创新更加钟情,让竞争对手在追赶中绝望,这才是腾飞集团的核心思想和发展的源动力……”

    林光华还在说着,但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却在不经意间交换了眼神,都从彼此的眼眸中发现了一种叫做久违的东西。

    是的,真的是久违了,久违的熟悉。

    如今腾飞集团的局面不正是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早年间投身革命时所经历过的吗?

    只不过革命战争年代结束,国内建设时期开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潮涌动,一夜暴富,追求物质,自由奔放,造富神话,让当初那种在危机中谋求发展,在艰苦中努力勃发的拼搏精神渐渐消磨掉了。

    然后便是日益浮躁的社会和不断内卷的现实。

    以至于不少学者、专家乃至体制内的领导都在宣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做法过时,那时候的思路迂腐,既然敞开国内就要学习先进,靠拢西方,如此才能解决一切。

    可是呢?

    今天在腾飞集团他们看到的却不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腾飞集团有,但更多的却是自己独立的创新和不断的拼搏,在看似不可能的局面下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与当年革命战争时期是何曾的相似。

    就在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在这个问题上达成默契之时,缓了一口气的林光华也说到这问题:“我们集团董事长庄建业同志这么多年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都会送他们每人一部毛选,用他的话说,读懂了毛选就读懂了斗争的艺术和创新的价值,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经验总结和处事原则,在这个事情上与我们企业发展是非常契合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毛选?每人一部?”

    大领导闻言有些愕然,没想到腾飞集团居然将毛选当做指导书籍,让集团内的干部职工广泛阅读学习。

    要知道在此时的体制内,也做不到这一点。

    然而林光华却不假思索的点点头,旋即将手里的笔记本展开,递给大领导:“别说是新员工,就是我这个干了十多年的老家伙,还要隔三差五的写一些毛选心得呢。”

    大领导接过笔记本一看,可不是嘛,上面正是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篇写得读后随笔。

    大领导扫了两眼,然后又拿了其他几位腾飞集团陪同的高管和员工的笔记本看了看,几乎都有这类的阅读随笔。

    于是把所有员工的笔记本重新送还之后,大领导忽然一声长叹:“我们都以为腾飞集团如何如何盈利能力强,如何如何强,是一个特例,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特殊时期造就的结果,可是今天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他们有先进的思想武器,有居安思危的奋进意识,有不惧艰难的创新拼搏,这和革命战争年代何其的相似,当年我们能成立新中国,如今又如何不能造就一个令举世瞩目的中国腾飞?”

    说着,环视了下左右,然后将目光定格在林光华身上:“光华同志,今天来你们腾飞集团着实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呀,怎么样?接下来你们有什么技术上的好东西,可别敝帚自身,组建中国腾飞光有思想可不行,枪杆子同样也要硬。”

    “这个……”

    林光华没想到大领导会说这么一番话,激动之余,老脸颇为尴尬,伸手抓了抓头,讷讷的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咱们还是调头吧,前面的那个车间……呃……体现不出我们的实力……”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军陆战队一号

    静,现场出奇的安静。

    虽说达不到落针可闻的地步,但在夏日微风的吹拂下,也着实显得有些诡异。

    没办法,林光华这大实话实在是把大领导等人给雷到了。

    啥叫前面那个车间体现不出实力?

    敢情你们腾飞集团还给他们这些过来视察的大领导们留了一手呗?

    去其他企业,巴不得把最好的,最棒的全都拿出来,好让这些领导瞧瞧这些年取得的成绩,以便日后或是张口要钱,或是趁机索要优惠政策。

    腾飞集团可倒好,把最好的留下来,让大领导们瞧一般的,啥意思?腾飞集团后面的“集团”还想留着,不想加“中国”了呗?

    林光华也知道自己一时激动,嘴瓢瓢了,没经过大脑就把大实话给哔哔出来了,恨不得当场给自己两个耳光。

    可就是把脸打肿了,也没那个后悔药吃了。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林光华,任谁遇到了两位大领导突然莅临,心里都是慌的,能勉强接待就不错了,至于安排视察流程哪里有那个多余的心思。

    于是一句:“按照以往的程序般。”就把这事儿给揭过去了。

    问题是腾飞集团的程序和其他企业单位的程序可不一样,别人的就算不拿出最好的,也是差不多的上乘货。

    腾飞集团最多就拿出点中档产品应付、应付,因为人家腾飞集团就没指望那些没事儿就安排视察、调研,来刷存在感的所谓领导再来,所以是能简化就简化。

    结果一听大领导要在腾飞集团基础上组建中国腾飞,兴奋之下的林光华忽然想起,如今的视察路线Low得很,怎么能体现中国腾飞的底蕴?于是一高兴就……

    然后……然后……然后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就在林光华不知所措之际,他忽然发现想,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似乎已经没人在意他的的失误,而是一个个神色古怪的瞧着天空的某个方向,甚至有些还两两聚在一起在哪里窃窃私语。

    “你们这毛选读得好啊,声东击西,围点打援居然用得这么溜,看来平时也没少用在别处吧?”

    这个时候,军内大领导忽然开口,语气谈不上严厉,但多年的威仪还是让这句话颇具震撼力。

    林光华脑袋已经不是懵了,而是嗡嗡的,啥声东击西,啥围点打援?这话单独拿出来自己都听得懂,怎么合在一起就跟听天书一样?

    眼见林光华懵里懵懂的模样,军内大领导冷笑一声:“行了,到这个时候你这拖延时间的阻击战术就不用演了,庄建业回来啦!”

    一句“庄建业回来了。”立时就让林光华反应过来,没想到老庄相隔千余公里这么快就赶回来了?

    但想想也的确应该尽快赶回来,这次视察的领导可不是一般的总部级别,而是跟上层的大领导,是真正做政策导向的人,尤其是那个中国腾飞的事情,自己一个书呆子实在是应付不过来,还是交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庄吧。

    “咦~~你怎么不担心,难道庄建业来了,万事就都能解决?”这个时候大领导忽然看向神色明显轻松的林光华,不禁好奇的问了一句。

    林光华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好怕的了,便实话实说:“主心骨了回来了,我相信他总有办法。”

    “哦~~~”大领导有些意外,但更加好奇:“那我倒想看看,这位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搅风搅雨的少帅,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说着,偏过头,询问身旁的机要秘书:“庄建业是坐直升机过来的?”

    “是的!”机要秘书点头:“被空管拦在了8公里外的空域。”

    “如果没问题,就让他进来吧!”大领导吩咐。

    “是!”机要秘书应了一声,旋即转身传达下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天空上便响起螺旋桨的轰鸣,声音不算太大,但也没有静到让周围的事物感觉不到,而是那种刚刚好的范围。

    其他人到没什么,军内大领导搞了一辈子装备,光听这声音,脸色就变得有些异样,察觉身旁老同事有些不对劲,大领导便问了一句:“有什么情况吗?”

    军内大领导摇了摇头:“情况都正常,就是……就是……就是这直升机的噪音控制太好了。”

    说着不禁笑了笑:“抛开如此噪音的战术性不谈,座舱里的舒适性是绝对有保证的,最起码不会像其他的直升机那样,不带降噪耳罩根本待不了要好很多。”

    “这么说,来的这款直升机应该是个新型号喽?”大领导敏锐抓住了军内大领导言语中的关键词,皱眉发问。

    军内大领导怔了一下,刚想要说些什么,随着一阵骤然而起的风,一架菱角分明,体型远超直—12,甚至比下马的直—15还要大上一圈儿的直升机,缓缓从高空下降。

    可即便看着体型不小,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像直—8plus重型直升机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反而看着更加轻盈、灵巧且十分的萌~~

    而从实际的飞行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从出现在众人眼前,到快速下降高度,直至平稳落地,更个过程快速且利落。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是一款介于中型与重型直升机之间的大型直升机做出来的动作。

    然而见到这一幕的军内大领导,却看着落到地面的直升机是目瞪口呆,好在螺旋桨掀起的风以及噪音的阻隔,让周围人没听清楚军内大领导的惊呼,否则便会骤然耳膜炸裂的灌进一句:“直—8MAX……这么快就出来?”

    然而就在军内大领导盯着那架全身涂着海洋白的直—8MAX直升机怔怔出神之际,直升机上,靠近驾驶舱的一体化舱门忽然放下,走里面快速跑下一个身穿西服,头发凌乱的年轻人,旋即不顾螺旋桨掀起的大风,一路小跑着来到大领导跟前,扯着嗓子一脸谄媚的喊道:“哎呀呀~~大领导,您能莅临我们腾飞集团真是让我们全集团上下欢欣鼓舞,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别的也拿不出手,一架海军陆战队一号,还请您好好帮我们指正指正~~~”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军专属

    “海军陆战队一号?这不是美军的叫法嘛?”听了庄建业的话,一位负责陪同的领导不禁皱眉询问。

    庄建业可不是林光华,不怕你搭茬,就怕你不说话,一听有人问,脸上那谄媚的笑容立马绽放到极致:“美国有海军陆战队一号,咱们国家怎么就不能有?更何况我身后的直—8MAX本来就是为海军陆战队量身打造的大型直升机,叫海军陆战队一号不是正应该?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事事都学人美军,其实叫海军陆战队十号也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咱们国家海军陆战队的空中轻骑,只要海军陆战队的名头不去掉,叫几号都无所谓。”

    说着,庄建业便搓着手看向大领导,带着几分羞涩的询问道:“老首长,要不您帮着订个数?”

    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彼此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直—8MAX直升机其他人不知道,作为最顶层的几个人,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还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当时瓷都直升机制造厂在完成直—8改进型竞标,并最终确定由腾飞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和重要的配套生产供应商后不久,又提交了一份补充计划,即直—8小改方案,以却别之前提交的直—8大改。

    基本的参数与现如今的直—8相当的同时,在运行成本和有效载荷上进行全方位优化,使其成为适合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大型多用途通用直升机。

    之所以如此,也是没办法,谁让海军愣是没瞧上直—8的大改方案,也就是现如今的直—8plus重型直升机呢。

    这倒不是海军矫情,对重型直升机没有需求,可问题是就算有需求拿什么承载直—8plus重型直升机这样一个最大起飞重量28.6吨的大家伙?

    是航空母舰还是两栖攻击舰?

    偏偏这两款能够搭载航空器的主力舰只,海军连个毛都没有,装备这么重的家伙又有什么用?在近海慢悠悠的遛弯儿嘛?

    与其如此,还不如些小型固定翼飞机来的划算呢。

    更何况现阶段的海军更多的是需要解决防空和反潜这两个阻碍编队远洋行动的超级难题。

    防空自不必说,国内正在持续发力。

    关键是反潜,特别是对潜艇威胁最大的航空反潜,历来是海军的一大短板。

    所以相比重型直升机的吨位,海军更加迫切的需求是一款能够兼顾反潜、反舰、扫雷、中继指导、通信指挥、远海救援、舰机协同等任务的综合性舰载直升机平台。

    或许有人会说,海军不是已经装备了直9、直12以及从俄国进口的卡28等舰载直升机了吗?

    海军是有这些直升机不假,可问题是直9和直12的吨位太小,能够承载的设备有限,续航时间不足,无法在某一海域持续的搜寻。

    要知道反潜这东西就跟钓鱼一样,除了彼此煎熬就只有煎熬,哪一方要是先没了耐心那就输了。

    在这方面潜艇是有天然优势的,反正躲在水里装怂不出来,你能把我咋地?

    直9和直12都是6吨以下的小型直升机,就跟幼儿园的小孩子似的,蹦跶蹦跶看似很活泼好动,但耐久性却差得很,要是中午不睡个午觉根本没法坚持。

    再加上吨位小,搜索设备也不可能搭载齐全,更是影响搜索效率,令本就低下的续航力空耗在无用功上。

    卡28在吨位上到是比直9和直12吨位要重,反潜能力也更加突出,但作为进口产品,货源天然受到了限制,平时还好,若是战时,消耗过大被人卡脖子怎么办?

    更何况卡28直升机在引进国内时,俄国人只保留了反潜和救援套装,并没有给水雷搜索和排除套装,想要,还得另外加钱。

    这使得国内的卡28直升机的应用范围被极度压缩。

    如此种种都让海军迫切的需要一款适应多重任务的大型舰载直升机。

    最好能够拥有欧美海军普遍装备的“海王”直升机的指标和性能,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的马岛海战当中,英国海军装备的“海王”舰载直升机表现出色。

    无论是反潜、救援、扫雷亦或是反舰都能独当一面,而且因为其平台足够大,更成为航母舰载预警机的绝佳平台。

    正因为如此,即便美国的SH—60“海鹰”舰载直升机足够优秀,欧洲国家还是有不少抱着“海王”不放,即便是“海王”年久失修,不堪重负,欧洲人聚在一起愣是弄出一个同级别的EH—101直升机。

    反正任美国人说得天花乱坠,欧洲人就是要更大的,功能更全的大型直升机。

    没办法,人美国有航母编队,两栖攻击舰打击群,上面多重的直升机都能放,欧洲人没那个条件,想要在远海多一重保障,就必须让直升机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是建军思路上的根本诧异,与对错无关。

    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海军大型舰艇的建造计划陆续提上日程,海军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欧洲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结合近段时间的海战实战战例,海军想要个13吨级的舰载直升机实在是情理之中。

    更何况,海军下属的海军陆战队同样对直升机渴求的要命,如果海军的13吨级的舰载直升机能够兼顾他们的话,那对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将是个极大提升。

    如此种种都意味着重型的直—8plus没法下海,因为过高、过长的机体远远超出舰艇机库的尺寸,即便是加长加宽也装不下,只能是另起炉灶再弄一个海军版的。

    这要是放在以前,怎么也要憋个几年,才能勉强拿出一个不成熟的方案应付海军。

    问题是现在主导设计的不是腾飞集团嘛,他们最拿手的就是效率,而航空器怎么干才效率?当然是模块化了。

    所以腾飞集团在直—8plus方案上就将模块化的理念应用到了极致。

    不是嫌弃直—8plus太高嘛?我减一台发动机总行了吧?

    不是觉得直—8plus太重嘛?我把宽度变窄的同时,进一步减少铝锂合金等金属材料的使用,增加复合材料的比例。

    不是觉得直—8plus太长嘛?我把直升机主旋翼和尾部都设计成可折叠形式,让尺寸更紧凑的同时,符合舰艇机库的承载要求。

    ……

    如此种种一番优化下来,海军专属的直—8MAX舰载直升机便应运而生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

    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尽管对直—8MAX舰载直升机的前后脉络很清楚,并且非常支持这款大型舰载直升机的发展,却没想到这款有可能影响未来海军二、三十年的重要航空装备进展这么快。

    更没想到庄建业会坐着这款直升机赶到这里。

    一时间,诧异,惊奇,难以置信在两人心中瞬间转化为同一种情绪,那便是好奇。

    想不好奇都不行,听听庄建业说的名字,“海军陆战队一号”,要知道那可是美国总统专用的直升机代号,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最神秘,最先进,最权威的存在。

    既然如此,谁不想看看中国的“海军陆战队一号”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是不是跟美国的同类型号一较高下?是不是真的能够不负“海军陆战队一号”的名头?

    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尽管睿智而又冷静,可他们也是人,是人就免不了有些不明就里的思绪夹杂其中,此时此刻,面对眼前的那架通身海军白,外表充满肌肉感的钻石棱角机身,两人的这种情绪便如同野草一样疯长。

    哪怕两人面上毫无表情,瞧不出喜怒,可事实上之前林光华的失误,庄建业来后那种谄媚的阿谀,早已经被两人放到一边。

    只是出于领导的矜持,不必言明,这才努力压制着心里的冲动罢了。

    庄建业是什么人?

    要是连这点儿苗头都看不出来,腾飞集团也走不到今天,于是立刻停止那些毫无意义的命名、献宝的无用之功,正式向大领导发出邀请:“老首长,要不咱们先去看看咱们自己的‘海军陆战队一号’吧!”

    大领导等的就是庄建业这句话,当即笑着点头:“哈哈,那就过去瞧瞧咱们自己的直升机。”

    庄建业闻言,也不多话,赶紧前方带路,而此时落到腾飞集团厂区空地上的直—8MAX直升机已经关闭了发动机,两名飞行员早已在一体化的座舱旋梯前笔直站立,待大领导和军内领导走过来,立马立正,敬了个军礼。

    大领导见状并没说什么,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但周围的陪同人员却明白,大领导这是对庄建业搞的这处形式主义略微有些反感。

    无他,只因为美国总统乘坐“海军陆战队一号”时都会有这个保留的仪式,很明显,庄建业就是参照美国人的做法来安排的。

    问题是人家美国人有那个能力和实力摆谱,从而让世人看到自己超级大国的气度,国内有这个条件吗?

    然而这个疑问在一众人进入直—8MAX的客舱后即刻荡然无存。

    因为这已经不是条件不条件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跟美国同类型号掰一掰手腕的事情。

    6.5米长的客舱内,被分成两个空间,一个是机要员乘坐的普通客舱,后面则是首长所在的高级坐席。

    普通客舱设置了四个座位和一个独立卫生间,后补的高级坐席则是按照六人作为布置,其中两个豪华座椅对置安放,中间设置了一个小桌,上面设有保密卫星通信电话在内的数种对外联络系统,在豪华座椅的对面是一条1.8米的长条沙发,挤一挤能够坐下四人,宽松的情况下三人最好。

    将前舱门关闭,整个高级坐席就是个相当不错的小型会议室,几位大领导完全可以在路途中将一些需要敲定的事情在这里讨论出一个初步的结果。

    若是其他机型,这样的10座配置可能会显得局促,但直—8MAX的客舱不但有6.5米长,最宽处足有2.5米,最重要是的是,客舱的高度有1.82米。

    别说普通国人,就是一般的西方老外站起身子都不会感到局促。

    不说其他人,军内大领导是个典型的齐鲁大汉,身高足有一米八,可他站在客舱内既不用弯腰也不用低头,轻松自在的东看看,西瞧瞧,显得十分的愉悦和轻松。

    “这里既是休息室,也是会议室,即可在途中进行小型会议,也可以将沙发展开成为一张简易的床铺,在上面休息。”

    庄建业站在高级坐席的沙发旁,弯腰搬动下面的拉扣,沙发一下子弹起,然后向前延伸,最后“咔~~”的一声重新固定,刚才的沙发秒变一张单人床。

    与此同时,庄建业又走到另一侧的豪华座椅边上,按动了一个按钮,那个座椅的靠背便迅速下降,很快便成为一个躺椅。

    这还不算,庄建业在靠近豪华座椅旁的桌子下方和舱壁上连续按动隐藏把手,小型冰箱、写字板、收纳隔间一一的呈现出来。

    让包括大领导在内的一众人看的是目瞪口呆。

    实在是没想到这么大一个地方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东西。

    “对了,建业同志,在这里开会或休息会不会很吵?毕竟是直升机,通常情况下,噪音很难控制。”

    就在庄建业卖力的介绍着这架直—8MAX高级VIP要员直升机的内部情况时,一位来自部队的陪同领导忽然开口询问。

    刚刚把一个隔板收起的庄建业,直起腰,顺带按紧隐藏卡扣,这才笑着回应道:“一般的直升机是这样,但我们直—8MAX却不是一般的直升机,要知道它的本职工作是舰载反潜直升机,所以最大的特点就两个字,安静。

    至于有多安静……”

    说着庄建业谄媚的看向大领导:“老首长,您看能不能让飞行员启动下飞机,不用飞机起来,就在地面试一试客舱的舒适度。”

    大领导与军内大领导相视一眼,又询问了身旁的机要秘书,最后点点头:“可以!”

    庄建业得到许可,自然不废话,立刻让两名飞行员启动飞机,然后关闭舱门,随着螺旋桨桨叶重新旋转起来,机舱内也同时传来机械振动和呜呜~~的杂音。

    但与其他直升机那种比拖拉机还要暴躁十多倍的噪音相比,直—8MAX客舱内的震动和噪音却小得可怜,撑破天也就是普通客机的水平,不但不影响正常交流,就算是真的躺床上眯上一会儿同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便在这时,直升机高级坐席对面的显示屏上忽然亮起,出现一组参数,刚才那位部队领导只看了一眼,便面露惊容:“外部噪音85分贝,客舱噪音60分贝,怎么会这么低?”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机

    惊讶的不止是陪同大领导过来的这位部队领导,其他有军队背景的领导和首长同样是相当惊讶。

    没办法,实在是直—8MAX所展示出来的噪音控制水平实在是超出了一众人的认知范畴。

    外部噪音85分贝是个什么水平?

    也就是繁忙马路上车流往来穿梭所产生的音量。

    对一般人来说,这个音量会觉得有些吵,但对于一款配备了涡轴发动机、减速器、桨毂且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4.8吨的大型直升机来说,简直就跟挠痒痒差不多。

    要知道同级别的直—8直升机的原形款,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机舱外音量可是达到了108分贝。

    仿制的老款直—8由于系统整合不完善,导致噪音控制还不如被仿制的原型款,达到了112分贝,几乎与第一代的直5直升机的噪音相当。

    这也是为什么,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明明是法国航空工业界为法国海军专门打造的海上专用大型直升机平台,按理说应改成国内海军极好的专业反潜直升机的改装平台,却在放置后,成为一款只能对外宣传的吉祥物的重要原因。

    自身的噪音太大,即便是集成了当时最先进的机载声呐探测设备,也没办法准确的搜索到潜艇的准确位置。

    因为直—8的三台发动机这么一吼,声呐员还想听见海底的声响?满屏都是直升机本身的震动!

    而伴随着巨大噪音,便是剧烈的振动,其振动水平基本维持在0.2克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两百斤的胖子脱光了坐在上面,能很明显的看到身上的肥肉如同水波一样上下左右的翻滚不停。

    如此情况下,试问什么样的精密探测仪器能受得了?

    估计还没抓到什么潜艇,固定在机舱里的探测仪器就先自己被振散架了。

    基于此,即便八、九十年代的海军即便手里拥有与“海王”直升机同级别的平台,却没有转化成为如同“海王”直升机那般舰载直升机经典,关键的原因就在这里。

    之后不得不选择体型更小的直—9担任舰载直升机,承担编队航空反潜重任,也是这个原因。

    因为直—9的原型机,法国“海豚”直升机属于第三代直升机,机舱外噪音控制在95分贝,内部可以做到85分贝,再加上其他的特殊技术处理,可以正常使用机载声呐探测设备。

    仿制的直—9很好的继承了“海豚”直升机的降噪特点,这才被海军青睐。

    相比之下,腾飞集团倾力打造的直—12在这方面都不如直—9,机舱外噪音水平在98到102分贝,机舱内也基本上维持在90分贝左右。

    振动水平比老款的直8要低,为0.12克,却大于直9的0.1克,因此对水声设备的探测精度影响很大。

    正因为如此,海军并没有大批量装备直—12,只是少量采购,即便如此,为数不多的直—12还都给了海军陆战队使用,可见海军对直—12上舰并不看好。

    这也是没办法,当初直—12的研制更多的是解决有无问题,考虑的并不全面,有些瑕疵在所难免。

    然而到了直—8MAX可就不一样,既然明确了这是一款给海军使用的舰载直升机,那就必须考虑海军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于是降噪减震必然成为一项重要指标来完善。

    于是这一完善,就“完善”出一个世界先进水平。

    要知道85分贝只是直—8MAX机舱外的噪音水平,舱内只有60分贝。

    60分贝呀,两人正常说话的声音就是这个水平。

    这在一款机械结构复杂的直升机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种噪音下的振动水平能有多少?

    “0.05克!”

    庄建业给出了一个低到了极致的数字,比如今海军已经普遍装备的直9直升机的振动水平降低了一倍。

    相较于老款直8更是降低数倍。

    也就是说一个两百斤的大胖子脱光了坐在上面,也就跟做波音737或空客A320客机差不多,不但不会浑身肉颤,反而还会觉得挺舒服。

    这对海军远洋编队来说……

    “这对我们未来的海军远洋编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就在包括大领导在内的众人开始尝试设想到海军编队的战斗构成时,庄建业便已经毫不讳言的给出了答案,不仅如此,庄建业还进一步说道:“正如刚才所说的,直—8MAX的最大特点就是安静,然而除了安静外,它的空间还足够的大。

    眼下的直—8MAX高级VIP版本的客舱只有6.5米,但真正的海军款舰载型却足有7.06米长。”

    说着庄建业走到前面的普通客舱,在客舱中间双手环抱做了个大圆的示意动作:“所以这位置下面会设置一个360度的环形对海搜索雷达;然后在这个位置放一个吊放式主动深水声呐……”

    话音未落庄建业又穿过人群,走到座舱三分之二处,在长沙发的位置笔画一下,然后快步走到机舱最后面,指着两处位置继续说道:“这里则安装两个环形声呐浮漂发射装置,每个装置配置10个声呐浮标,两具一共可携带20个声呐浮标。”

    说完又退后,在机舱中部的格挡门后指着一处位置借着介绍道:“而这个位置可以安放探测设备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和综合通信设备。而这里……”庄建业又拍了拍门外:“就是信号控制和操作台,可以设置三座,也可以集成到两座,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最后配合搭载的四枚轻型反潜鱼雷以及机体尾部的收放式磁力探测仪,以及4.5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其作战能力不亚于一款小型的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所以只需两到三架直—8MAX,就可对远洋舰艇编队提供相当有利的反潜警戒和搜索……”

    就着直—8MAX高级VIP的豪华客舱,庄建业为大领导等人描绘出一个集对海搜索雷达、磁力探测仪、声呐浮标、主动深水吊装声呐、轻型反潜鱼雷在内的综合性搜索、定位以及攻击的综合性反潜直升机的内部情况。

    先进自然不言而喻,不说其他的,光是4枚轻型鱼雷的载重量,就已经远远超过现如今的直9,就更别说4.5小时的续航时间了,从俄国进口的卡28纸面数据也不过如此。

    可问题是……

    “你说的这些固然很诱人,但对平台的要求极高,你确定你们的直—8MAX能够胜任?”军内大领导可是装备领域的行家,听罢便皱了皱眉头,直言不讳的开口质问。

    庄建业却十分从容的回应道:“当然可以胜任,因为这款直—8MAX算是真正的四代机!”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球柔性桨毂

    “四代机……真正的第四代直升机?”

    听了庄建业的话,其他人还很茫然,但跟装备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军内大领导却沉吟着开口:“与上几代直升机相比,第四代直升机在材料、动力以及航电上都有着极大的进步,你们腾飞集团和瓷都直升机厂合作的直—8MAX动力方面应该不差,材料上也应该没问题,航电或许跟国外相比要差了些,但也勉强够用……”

    军内大领导不愧是装备领域的行家,谈起直升机和各个厂家的优势可谓是如数家珍。

    事实也的确如此,腾飞集团在直升机方面不缺材料、动力和工艺,唯独欠缺的是系统整合的经验,所以与瓷都直升机厂合作,便很好的弥补了这个劣势。

    就拿眼下的直—8MAX来说吧,所使用的是两台功率为2484千瓦WD—63ZB涡轴发动机,相当于3377轴马力。

    该发动机是在直—8plus重型直升机所配备的WD—63Z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的基础上,减掉两级高压压气机和一级低压涡轮后,并增加噪音抑制功能后改进而来。

    当然了,若是在其他国家,一款用于海上的专用直升机有个1800到2000千瓦的涡轴发动机就够用了,毕竟这类海军装备的舰载直升机的最大升限有个3500米就够了,毕竟是用于低空反潜的直升机,飞高了也没用。

    但国内不还有个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嘛,谁又敢保证以后的直—8MAX不能由海向陆,与它的同胞兄弟直—8plus重型直升机高低搭配,成为驰骋高原的空中轻骑?

    加上腾飞集团在直—12的时候考虑不周的前车之鉴,因此腾飞集团十分固执的为直—8MAX配备功率更大的涡轴发动机。

    不仅如此,腾飞集团还在直—8MAX的材料上下足了功夫。

    以往的直升机即便使用复合材料,基本上集中在蒙皮和地板这样次承力结构上,框架、桁梁这样的主承力结构还是要用到铝合金甚至是钢材这样的金属材质。

    哪怕是直—8plus重型直升机都没有逃出这个窠臼,复合材料的使用占比也没超过25%。

    但到了直—8MAX,复合材料的使用占比一下子提高了55%,不但蒙皮和地板使用了复合材料,就连作为主承力结构的盒型框架都是用了腾飞集团开发的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

    换句话说,除了因为技术原因没办法使用复合材料,其余能够使用复合材料的地方,腾飞集团一样都没落下。

    之所以如此大规模使用复合材料倒不是腾飞集团为了耍酷炫技,向世人宣告腾飞集团在复合材料方面有多NB。

    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尽可能增加复合材料使用量。

    没办法,谁让直—8MAX第一要务是作为海军的舰载直升机使用呢。

    海上的高盐、高湿天生对装备具有腐蚀性,一般的金属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根本就抗不了多久,与之相比复合材料在耐腐蚀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再加上国内在特种金属表面耐腐蚀处理上的技术还不过关,于是一番权衡下,腾飞集团还是选择自己更拿手的复合材料来应对机体的抗腐蚀问题。

    如此,便造就了直—8MAX,这款迄今为止国内航空器中复合材料占比最高的机种。

    当着,这么一来也带来一个不良后果,那就是发动机和材料的配置太高,导致成本急剧上升。

    再加上2500千瓦级别涡轴和大规模复合材料的特殊加工当中涉及到的复杂工艺,使得本就高企的成本被进一步推高。

    以至于一架装备齐整的舰载反潜型直—8MAX的单价达到了5.28亿人民币,几乎是直—8plus重型直升机的两倍。

    而为高端人士打造的直—8MAX高级VIP“海军陆战队一号”的单价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9亿人民币,居然比运—18NB的单价还要高。

    当然,这些售价的事情,庄建业并没有跟大领导他们透露,不然这帮人绝对会说,直—8MAX最大的特别哪里是安静,分明是贵!

    为了不让钱这种俗物阻碍腾飞集团跟高层抱大腿,庄建业脸不红心不跳的全当没这档子事儿,至于以后会不会令大领导们咋舌,那就不关他庄建业的事儿了。

    反正大腿已经抱住了,想甩?没门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此刻让军队大领导知道直—8MAX售价不菲,此时此刻的军队大领导也没那个心思去咋舌了,因为一番盘点下来,军队大领导早已被心中的一个想法给震到了,以至于皱着眉头,不可思议的呢喃着:“应该不可能……可要是不这样,怎么可能称为第四代……可要是第四代就必须……”

    然后抬头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庄建业,有些不确定的问:“你们不会已经掌握了球柔性桨毂的核心技术了?”

    其实庄建业很想说,比球柔性桨毂更先进一代的无轴承桨毂他们也已经掌握了,并已经应用到了直—12的验证机上。

    若是其他人,庄建业估计也就大着胆子往无轴承桨毂上靠了,只要能多拿经费,怎么先进怎么来已经成了业界行规,庄建业又不是圣人,能多拿经费凭啥不能挑先进的说?

    问题是面前的军内大领导搞了大半辈子装备,庄建业不相信这样的人不会不知道如今碍于材料特性,无轴承桨毂只能在轻型直升机上进行推广,大型和重型直升机,由于摆动力矩过大,目前还没有一款复合材料能够承受,因此就算想应用也没办法,只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桨毂结构。

    就比如说直—8plus重型直升机,使用的就是直—8老款的全金属铰接式桨毂。

    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噪音特别大,也正因为如此,直—8plus重型直升机只能停留在第三代直升机范畴,至多能算个3.5代。

    因为第四代直升机,特别是第四代大型或重型直升机所使用的桨毂早已不是复杂的全金属铰接或半铰接桨毂,而是一种大量应用弹性材料的球柔性桨毂。

    很明显军内大领导能说出球柔性桨毂这个词,就说明他很清楚无轴承桨毂和球柔性桨毂的区别与应用范围。

    所以庄建业只能心里哀叹一声,遇到个懂行的领导,经费最少损失两个亿,但面上还是颇为激动的冲着军内大领导恭维道:“首长真是厉害,一眼就能看出直—8MAX应用了球柔性桨毂,厉害~~厉害~~”

    然而军内大领导对庄建业的恭维理都不理,而是带着几分激动的神色,上前一步,语音颤抖着继续询问:“这么说,弹性轴承技术你们也攻破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得航空发动机者得天下

    军内大领导此话一出,稍有工业常识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旋即难以置信的看向庄建议。

    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弹性轴承,这东西可是现如今国内的一大空白。

    众所周知,直升机最关键除了涡轴发动机外,便是轴承。

    腾飞集团能够在自身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直升机领域取得如此大事成就,除了在航空发动机方面拥有航空霸权外,便是在轴承方面,领先于其他友商。

    但归根结底还是还是航空发动机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毕竟腾飞集团在这方面不像飞机、卫星这些航空航天产品那般,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而是真真正正的大佬。

    因为在这个领域腾飞集团拥有着全套生产许可证和产品生产资质。

    这到不是说其他友商不想在这方面如同航空器航天器哪般限制腾飞集团,而是他们本身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特别的拉胯。以至于他们想限制也限制不了。

    怎么限制?

    一款涡扇6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前前后后经历十多年,也没搞出个所以然。

    最后十号工程还得从俄国进口大功率航空发动机,这本身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就如同十号总师在定型会上说的那样:“要么在一个型号上,坚持不懈。要么就干脆别做,反反复复、各种折腾、费时耗力、浪费资源,简直就是拿着型号当儿戏。”

    与之相比,腾飞集团。从最开始的D系列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开始,始终稳扎稳打,不畏辛劳,默默的埋头苦干,可谓是咬紧了就不松口,十余年来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享誉国内的WD品牌旗下涡喷、涡扇、涡桨、涡轴四大系列航空发动机不说,在航改燃的工业燃气轮机方面同样独领风骚。

    以至于其D系列工业燃气轮机已经在中小型工业燃机方面打得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三菱毫无招架之力,基本上和通用确立了国内中小型燃机的两强格局。

    问题是腾飞集团怎么可能满足于中小型工业燃气轮机的成就?

    必然要向E、F这个级别的重型工业燃气轮机发起冲击,可以想见,未来十五到二十年,国内工业燃气轮机市场又是一片的腥风血雨。

    但不管未来如何,腾飞集团靠着自己的坚持不懈,最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产业链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经历十多年连型号都拿不出来的产业群体,和一个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方面冠绝国内,并积极向大功率军用航空发动机进军的企业怎么比?

    不说别的,连十号工程总师都选腾飞集团,各种用了都说好,就别说是其他人了。

    所以就算那些友商在最终型号上阻碍腾飞集团获得所谓的生产资质,但也不得不承认。能阻碍一时却阻碍不了一世。

    毕竟国内的情况跟美国、欧洲、俄国都不一样,他们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都很发达,早已经形成成熟的配套,但国内却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受困数十年,绝对的是得航空发动机者得天下。

    而这也是腾飞集团这么多年拿着运五、初教六、直八各种肆无忌惮、疯狂疯狂魔改的底气所在。

    若是换成其他企业,在没有型号是生产资质的情况下这么作死,早就被航空航天的这些个友商们活活玩死了。

    怎么可能?让你活蹦乱跳到现在。

    然而落到腾飞集团身上,他们半点法子都没有。

    战斗机要不要发动机?

    教练机要不要发动机?

    运输机要不要发动机?

    直升机要不要发动机?

    就算是航天领域,巡航导弹要不要发动机?反舰导弹要不要发动机?

    防空导弹要不要发动机?

    还缺了发动机。

    航空航天这两大领域讲寸步难行。

    所以,他们不对腾飞集团妥协又能怎么办?

    事实也的确如此。

    尽管这些友商们阻止腾飞集团获得新型号的审批和资质,可一旦腾飞欲腾飞集团遇到实质性的困难和麻烦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甚至宁肯挡枪、背锅,也要帮着腾飞集团度过难关。

    就比如说前段时间腾飞集团与美国通用电器,在工业燃气轮机领域再次爆发激烈竞争,在双方僵持的关键时刻,庄建业向航空航天那帮子友商们发出现金流枯竭,产能跟不上。

    准备削减未来两年航空发动机的供货量,以应对通用电器在工业燃气轮机方面的激烈竞争。

    得到消息的友商们立刻就急了。

    然后也不管是对是错违不违反市场经济原则,集体跑到有关部门口,逼着这些决策部门。制定有利于国产燃气轮机发展的政策。

    与此同时,发动各自的人脉,和下属单位尽可能的购买腾飞集团的工业燃气轮机。

    一时间,导致通用电器工业燃气轮机在华销售业绩直接跳水。

    通用电气虽然也找了一些关系,可面对那些更有关系的友商们,通用电气的关系毛的用都没有。

    最后只能动用其他手段限制腾飞集团工业燃气轮机的出口,逼迫腾飞集团让出一部分国内市场。

    而这又要涉及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问题。

    就不是腾飞集团和庄建业能拍板儿的的。

    但不管怎样,经过这么多年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的研制和生产,腾飞集团除了在。涡轮叶片、压气机、燃烧室,等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

    与航空发动机密切相关的其他部件同样有着非常大的进步。

    轴承,便是这其中最为显著最为显著的一项。

    毕竟航空发动机内部如果没有轴承配合的话,怎么能旋转的起来?

    所以腾飞集团的轴承不但要可靠,而且要轻便,更要耐用。

    正因为如此腾飞集团在轴承方面下的功夫同样不小。

    就比如说,应用在直12甚至成为S—70直升机进口轴承替代品的氮化硅陶瓷轴承,就是腾飞集团用钱硬生生砸出来的。

    当然其他企业想学腾飞集团也不太容易,除了钱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技术。

    要知道腾飞集团的材料研究不单单是在国内,就算在国际上也属一流,所以,碳化硅陶瓷轴承不过是腾飞集团在复合陶瓷材料方面一个普普通通的成果。

    就如同此时此刻令军内大领导在内的一众领导都惊讶弹性轴承是一样的,都不是腾飞集团刻意去立项攻关的东西,而是在材料上达到了这个水准,最终水到渠成而已。

    正因为如此你让庄建业怎么回答军内大领导的话?

    非要说:“啊~~~这东西没什么,我们就是在平时的实验研究当中,就搞定了……”

    这让其他人怎么想?

    要知道包括大领导在内以前可都是在企业担任过领导职务了,这话说出去。那不是生生打人脸了?

    更何况。打人脸有什么好处?毛都没有好不好。

    所以,庄建业,心思一转,不禁仰天叹了口气,瞬间眼泪在眼圈,对军内大领导。感慨的说道:“老首长八年啊~~整整八年啊~~我们用了一个抗战的时间,填补了国内这个空白。再累再苦,流血流汗,有您这句话都值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臭不要脸算个屁呀

    听了庄建业的话军内大领导说实话有点懵。自己都说了什么呀?

    就值了?哪儿值了?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然而还不等军内大领导反应过来庄建业目光含泪的继续说道:“我们也是没办法呀,老首长,腾飞集团这些年难啊~~

    大家伙儿都看到我们表面风风光光,可谁又知道我们心里的苦啊~~~都以为我们有钱。可事实上,我们穷的很,不说其他的,上级单位让我们托管永宏厂、圆里厂等一众经营不善的企业单位,那能是碰碰嘴唇就能办到的?

    上上下下加一起两万多口的人,都等着我们腾飞集团,给一口活命的饭吃,光这一块,每年没有个二、三十个亿亿,根本下不来。

    所以我们没办法,只能在闷头高精尖领域一条路走到黑,因为别的地方我们无路可走,想造飞机。只能靠着运5;想生产直升机,只能靠着直8。

    英文字母,一共就二十六个我们总不能从A一直做到Z吧?那样我们不成砸招牌的骗人鬼了?

    所以我们只能挑着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儿、累活儿去干,去找那些别人捏着鼻子走的周期长,效益低,回报少的项目去做。

    我们也想赚快钱,也想躺着就能大把数钱,问题是那些个好项目我们腾飞集团这个后娘养的根本就排不上。

    可工人要吃饭,企业要发展,怎么办?只能去找别人不要的,懒得去做的市场,默默的负重前行,因为这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

    就比如说直8MAX上应用的弹性轴承,它的应用范围真的很小很小,到目前为止,除了在直升机领域,我们没接到其他任何来自其他领域的订单。

    很显然,这次一的弹性轴承,我们赌输了,订单少就意味着出货量少,出货量少就意味着单品的成本高,成本高就意味着用户采购量不可能多。如此循环下来就是个无解的死结。

    而我们的弹性轴承八年来的投入是多少?

    36个亿!

    整整36个亿呀,各位首长,就算直8MAX卖到10亿人民币一架,也要10年才能勉强收回成本。

    可既便是亏到姥姥家,我们业从未跟上级诉过一句苦,报过一次冤,因为我们知道这种东西天生伴随着高风险。

    然而明知如此,我们也没办法赚不赚钱也得上,因为留给腾飞集团的,千里华山这么一条路,不想死就得闷头走下去。

    所以这八年来啊,我们可是把老底子都掏空了,才做出这么个弹性轴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这种世界级的球柔性桨毂的生产和制造。

    老首长、各位领导,我今天不是在诉苦,就是在阐明一个事实,我们腾飞集团,没有你们想象的有多大的实力、有多少的现金、有多少的资产,我们有的就是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

    庄建业隐隐闪动的泪光,默默的滑落下来,但菱角分明的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男人独有的倔强。

    也不去抹眼泪,更不说什么软话,就那么面对着一众领导如同聊家常一样,把腾飞集团这些年的遭遇一一讲述一遍。

    眼见于此,包括大领导在内的一众人等,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时候。没瞅着中庄建业都已经哭了吗?

    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更何况还是一位堂堂的,大企业的掌门人?

    必然是心里头受了委屈,不然怎么可能哭得跟个月子里的娃?

    当然了,大领导他们只是从此时此刻庄建业的状态来推测,而军内大领导,等一些懂行的人却一个个老脸直抽抽,心里更是一个个不断的哀嚎:你庄建业简直臭不要脸!

    弹性轴承应用范围仅限于直升机?没接到其他行业订单?我呸~~是你们腾飞集团根本就没把弹性轴承的消息放出去好不好,只要放出去,你看看高速列车、船舶制造、风力发电这些个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会不会来你们腾飞集团这里堵门不?

    弹性轴承的确是最先在直升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应用的领域却并不仅限于此,就比方说国内普遍使用的铁路运输,普通火车,使用普通的金属轴承,就可以了但时速达到一定程度的高速列车,普通的金属轴承就很难胜任了。

    主要是因为金属轴承的重量大,附件多,维护复杂,相较之下弹性轴承,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因为弹性轴承是利用橡胶的切变原理来实现轴承的扭转。

    因此弹性轴承不像普通的金属轴承需要滚动和润滑元件,也没有摩擦和磨损问题,不需要润滑和维护,更不必加装密封圈、保护罩和防尘盖。

    相应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所以自诞生以来便在航空、轨道交通、汽车船舶风力发电、振动疲劳试验台等高端设备上全面取代传统的金属轴承。

    成为新一代的高端轴承。

    正因为如此很早就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然而轴承这东西跟航空发动机一样都是原理简单,但想要做出精品却极其困难,弹性轴承也是一样,原理也不难,就是利用天然橡胶的特性,与金属薄片进行叠加,形成一个切变的叠层。

    层层堆起,从而实现轴承的旋转功能,但这种与金属片的叠加过程需要一个十分复杂的硫化工艺处理过程。

    就这个工艺,世界范围内,只有美国、欧洲和俄国所掌握,并且严禁对外技术输出。

    国内相关部门摸索了数年也没掌握这项工艺。

    按理说腾飞集团,也很难攻克这个难题,毕竟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不是橡胶,不过,他们在研究金属材料与其他复合材料合成的过程中,尝试了上百种的硫化处理工艺。

    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可以将天然橡胶与铝锂合金紧密贴合的硫化过程。

    当时还没觉得什么,做为一个技术储备封存起来。

    直到直8MAX立项,海军要求,直8MAX能够在远海进行简单的海上维修维护,并能保持十五到二十天的正常运行能力。

    如此要求下,以往的金属桨毂显然无法适用,因为海上的高盐高湿,会腐蚀内部的金属轴承,桨叶与桨毂主件的连接处,出现腐蚀现象,影响飞行安全。

    除此之外,全金属轴承桨毂,中的金属轴承需要润滑、滚动、防尘盖,等附件,导致整个机构十分复杂,维护保养特别困难,陆上保养还好,远洋编队的舰艇上,着实是能要人亲命。

    所以简化势在必行,腾飞集团所掌握的无轴承桨毂对大型直升机来说无法应用,全金属桨毂,又无法满足海军的需求。

    于是合作的瓷都厂便提出使用球柔性桨毂,采用弹性轴承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想法是,从俄国进口弹性轴承由国内负责设计桨毂。

    结果俄国人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无奈下只能只能自己解决,瓷都厂那边倒是没什么东西腾飞场这边,刚开始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结果在储备的资料了一番就翻到了铝锂合金和天然橡胶的硫化处理。

    最难的事儿就这么解决了,弹性轴承自然是顺利了落地。

    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少,甚至都已经成为业内的佳话。

    可是呢,庄家也偏偏就痛哭流涕的说他们用了八年时间,耗费三十多个亿才完成,旁人也没得办法,谁让只有腾飞集团才能做出这种弹性轴承呢。

    这就是把事情做到了唯一,自然就可以随心所欲。

    硬,可以霸气外露;软,当然也就可以耍贱卖萌!

    至于会被说臭不要脸,庄建业根本就不在乎,相较于中国腾飞的四个字,臭不要脸这三个字算个屁呀。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总装一架飞机

    是的庄建业现在已经知道了有关中国腾飞的事情,没办法,腾飞集团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嘛,哪怕有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在场,也不妨碍腾飞集团的干部职工偷偷告诉他这件事情。

    庄建业面儿上不说,但心里却激动的很,中字头企业,能干点事可就多了,更何况,扩大规模之后,现如今半合法状态下的腾飞集团诸多业务,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中国腾飞合法的主营业务,届时征服星辰大海,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的能够成为现实,毕竟卫星生产的许可不用在假借他人了。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现如今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是忽悠也好,悲情也罢,先把中国腾飞的入场券拿到手再说。

    于是乎,众所周知的佳话到他这里就成了受尽委屈的坚持,之所以这么干,原因无他。就是让各位领导看看腾飞集团是是能够按下心来打磨精品,并最终真的能做出世界级的产品的。

    至于其他庄建业管那么多?面子要是能当饭吃,腾飞集团的坟头草都能当柴火烧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即便军内大领导等一众内行清楚庄建业这是实在舍得二皮耍贱卖萌,奋力讨好,却也说不出其他。

    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整个国内只有腾飞集团能做出美国、欧洲和俄国这三个顶级航空巨头才能生产的弹性轴承。

    剩下的别说是弹性轴承,就是腾飞集团之前研制生产的碳化硅陶瓷轴承,他们都做不出来。

    至于腾飞集团已经在当下的国内高端轴承市场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说白了就是垄断!

    面对这种不争的事实,你让军队大领导他们怎么说?要知道,那可是轴承啊,无论是上天飞的、地下跑的、还是水里游来,凡是跟机械沾一点边的,都脱不开轴承。

    若非如此轴承的相关制造行业也不可能被归类成为所谓的战略哈,战略产业。

    其他不说,二战时期美国人空袭德国,首要打击的目标中最重点标注的便是遍布德国境内的轴承生产厂,因为只要打掉了轴承的产能德国人的作战飞机和坦克,便飞不动。跑不了。完全成为一个铁疙瘩,任人宰割。

    正因为如此轴承,尤其是高端做菜,在任何一个国家当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腾飞集团不但拥有碳化硅陶瓷轴承的生产能力,又具备了弹性轴承的工业化。生产工艺,那对国家各个行业的发展和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求的腾飞集团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借人家短?更何况,其他企业单位在弹性轴承研制方面用了十几年也没搞出个所以然。

    你又怎么好意思说,腾飞集团的弹性轴承是从故纸堆里里扒出来的淘汰货?那是在打腾飞集团的脸吗?根本就是冲着所有相关单位在开地图炮。

    正因为如此,就算知道庄建业是在瞎掰,军内大领导等人心里再恨得牙痒痒,面儿上依旧保持一种原来如此的叹息模样。

    当然这些事情自然有人会小声告诉当先的大领导,对于各种利害关系更是门儿清的大领导来说就更不用说了,在相关人员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小声交代清楚后,大领导立刻就从口袋里掏出手绢,递给庄建业。顺势拍了拍肩膀,面容和蔼的安慰道:“小庄,别伤心!你们遭遇过的,经历过的,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们今天来,就是要看你们腾飞期存真实的一面,因为我们觉得,现如今国内的企业浮躁气太重,没有把握到企业的本质上。

    所以。我们今天过来就是要看看你们腾飞集团是怎么安下心来搞发展、做经营,为国家航空行业事业,肩负起自己应有责任的。”

    庄建业一听大领导的话,心里差点儿没笑出声来,看来中国腾飞有门儿了,但面上却依旧悲泣欲绝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感动,接过大领导递过来的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泪痕:“谢谢老首长的关心和理解,我们腾飞集团的责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定会踏踏实实完成我们的工作和国家交付给我们的任务。”

    大领导当然听懂了庄建业话里的意思,微微点了点头,再次拍了拍中间页的肩膀,旋即迈步走出了机舱。

    然后回首看了看机身霸气无比的直8MAX满意的说了一句:“这是款好直升机!”

    这才回过身再次看向庄建业准备说些官面上的话然后就此告别,毕竟这次来腾飞集团。不过是临时起意,他们的视察目的地还是在抗洪一线。

    然而还没等大领导开口,一名身穿腾飞集团工服的厂区高管急匆匆的跑了,却被警卫人员揽下来。

    而那位高管显然是有急事儿来找庄建业,大领导见到这一幕,示意放人过来,那位高管这才来到庄建业面前,先将一份文件递过来,旋即一脸无奈的说道:“东航、南航的订单已经确定了,再加上琼州航空和部队追加的订单,整个运—18NB系列飞机的订单量达到了六十二架。

    成功集团那边的总装厂产能明显不足,黄峰,黄总刚刚打电话过来说如果这六十二架分五年,他们还能勉强完成,两年内全部交货他们无论如何也办不到!”

    “办不到就不用他们了。”庄建业闻言,眉头不由得上调,脸色顺势一沉:“总装个飞机用五年?哪儿用那么长时间?技术、人才、设备。哪样没给他们?

    怎么还是生产效率这么低?你跟黄峰说,六十二架飞机总装不用他们了,把咱们的0号组总装车间腾出来,满负荷生产的六十二架飞机。多久能完成?”

    哪位高管皱了下眉想了一会儿:“如果其他配件供应及时的话,五天就能完成一架飞机的总装……”

    “五天?”高管话音未落,庄建业便将对方的话给打断:“五天才总装一架飞机,这么慢的话,我还启动0号车间干什么?三天一架,所有飞机一年内交付,行不行?不行我就换人!”

    此话一出那位高管倒没什么,准备离开的大领导,原本眯起的老眼骤然增大,三天总装一架飞机,这是什么效率?真把生产飞机当生产香肠了吗?然而,令他更为诧异的是那位高管沉吟了一会儿,旋即毫不犹豫的点头:“三天就三天,0号车间的话应该不难。”

    说完又汇报了一些事情便拿着文件快步而去,大领导看着高管远去的背影忽然转头看向庄建业,意味深长的问:“小庄,三天一架飞机……你确定?”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儿

    其实不只是大领导,惊疑这个问题,包括军内大领导在内的一众领导和首长都对这个问题非常的关心。

    三天一下飞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产能竟达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程度,而产能的爆发就意味着飞机生产数量的极具提升,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十分巨大。

    二战时期苏联人是怎么压垮德国人的?不单单是军队的英勇善战,更是武器装备产能的大爆发硬生生堆死德国人的。

    就比如说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苏联人总结的经验就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只要一一方比另一方多三百辆坦克和两百架作战飞机,多的那方就会赢得胜利。

    正因为如此,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武器装备的产能变成为各个国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由于门槛高、技术难度大,历来成为武器装备产能的短板所在,特别是随着航空器、航天器的快速迭代对技术、人员、设备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导致在某些工艺和生产方面想提高产能十分困难。

    旁的不说现如今那个航空器、航天器上不用一些碳纤维复合材料?如果没有自动铺丝机的话,就凭人工一层一层如同泥瓦匠般将一张一张碳纤维材料叠放在一起,最终构成一个飞机框架。

    少说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还是熟练工人才能达到的程度,根本就是想快都快不起来。偏偏自动铺丝机的生产和制造基本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里,高端的人家不卖低端的你买了也没什么用,因为只能用在小型飞机或轻型飞机上,稍稍涉及到敏感,人家就会通过内置的GPS定位系统将设备锁死让你用都没得。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结束后苏联能够疯狂爆产能,等到了七八十年代却在三代机、大型民用客机,甚至是一度独领风骚的大型运输机方面的产能逐渐跟不上节奏的原因所在。

    因为以往苏联人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日益精密化的航空、航天生产制造。

    返回到国内,国内的航空航天产业根子上还是学习熟练的那一套,所以六、七十年代生产歼5、歼6这类复杂程度相对较低的一代机的时候还能用规模去爆才能,等到了歼7、歼8这样相对复杂一点的二代机的时候,规模边际达到了极限产能也出现了个瓶颈。

    到了运9和轰6改的时候,复杂程度更高技术要求更大产能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往往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才能出产一架飞机。

    尽管如此如此低下的产能还能把各个配套厂商和组装厂忙了个半死,平时还好这要是在战时工厂受到攻击,如此可怜的产能极有可能会被直接打断,从而让国内失去运输机和轰炸机的战时生产能力。

    这便是大领导他们一直担忧的问题,所以当他听说腾飞集团能够做到三天总装一架飞机的时候,除了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好奇。

    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看看腾飞集团是怎么办到的。

    要知道庄建业所说的三天一架,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型飞机和轻型飞机,那可是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25吨的运—18NB运输机,不禁能够承载三十余吨的载荷,实现全疆域运输,且通过快速改装能够成为优秀的空中加油机。

    甚至经过大概,能够具备一定的轰炸机功能。

    无论从技术上、能力上、性能上,都远远超过一、两个月才能生产一架的运8,这样的情况下腾飞集团能说三天生产这么一架复杂的飞机,吹牛皮倒也罢了,若是真的,可以想见。对国家的战略助力将是根本性的。

    不说别的,一旦东南沿海进行军事斗争,航空装备受到巨大损失。国内要是有几条腾飞集团这样三天能生产一架大型飞机的生产组装线,战时的补充将不再是个难题。

    所以大领导这边话音刚落军内大领导那边也即刻打消了马上离开的念头,对着庄建业。

    更加直截了当的说道:“让我们看看吧,我们这次来,说白了就是想看看你们的家底儿,中国腾飞,是我们未来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改革的一个试点,不能交给没有本事的,有什么好好的就拿出来,如果藏着噎着影响我们的决策判断,那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你们一家企业的发展,更有可能是整个行业的大发展。”

    “嗯。”军内大领导,话音刚落,大领导便赞同的点点头,然后更加开门见山的说道:“小庄,我们也不瞒你,我们的确准备组建一个中字头的大型企业生产联合体,业务包含航空航天两大领域,但究竟是中国腾飞还是中国什么的,还得看具体企业的情况,如果你们腾飞集团能行,就交给你们腾飞集团;要是其他什么集团,能力更强,就交给其他企业组建,总而言之,有多大的能力,就单多大的责任。

    所以呀,这些事情,你小庄心里,可要有个数!”

    有数,庄建业心里当然有数了,两位也大领导,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了,庄建业心里要是在没点儿逼数,还不如直接那块豆腐撞死了。

    其他的庄建业不敢说,家底儿这东西,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航天航空领域的,他庄建业就没怕过谁,因为不少的友商家里的东西还都是腾飞集团专门为他们打造的。

    再加上腾飞集团凡事留一手的做派手里的东西能差了?

    所以也就是场合不对,否则,心花怒放的庄建业,冲着大领导嘚瑟的招一下手,来上一句followme!

    当然,就算没有followme,庄建业还是用最快的速度,最恭敬的方式将两位大领导带到了零号车间,然后从正门迈入这间迄今为止腾飞集团最大飞机生产车间,随即指着一侧正在进行生产的设备介绍道:“老首长我们腾飞集团最新研制的NB—8600五坐标数控蒙皮铣床,是目前国内,哦~~不,应该说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大型蒙皮加工设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507/ 第一时间欣赏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安溪柚所写的《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为转载作品,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介绍:
永宏厂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工厂,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沉浮,逐步走向没落,艰难时刻,庄建业等人接过担子,从最基础的机型开始,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将濒临倒闭的永宏厂插上翅膀,再次腾飞。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