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贞观俗人TXT下载贞观俗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贞观俗人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贞观俗人txt下载     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85章 快刀斩

    他们以前连自己的房屋都没有,只能居住在达图家,晚上随便找个角落睡觉,也没有私产,可现在秦人居然要给他们分田,还正式给予他们市民身份,这在他们看来,这个市民身份,应当就是以前的阿利平纳马马黑了,与纳贡者一样。

    有房屋有田地,不再是被奴役的身份,他们激动的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激动的阿利平纳贡者和奴隶们,都纷纷欢呼。

    接下来推选村长、副村长、乡勇队长、里长、保长、甲长等也都很积极迅速。

    单思礼在麻叶村呆了三天,这三天一边把一船船的麻叶村摩诃利卡、提瓦马等运回旧金山,一边就是把这村里原达图和他的武士等的财产搬走。

    而贾武负责的是清量田地,分田落户等。

    把麻叶村的田地,重新按唐尺丈量一遍,然后登记,分发。最好的那份田当然留为公田,这些阿利平也都没意见,甚至认为理应如此。

    然后剩下的田分发给阿利平们。

    不论是以前的纳贡者,还是过去的奴隶,如今都是旧金山市下的麻叶村民,按人头分地。

    其实麻叶村不缺地,这里是一片肥沃的河口平原,只不过垦荒不易,毕竟就算是烧荒的刀耕火种,在缺少工具牲畜等情况下,每个人能种的地也是有限的。

    以前麻叶村的达图的土地政策就是不管你是开荒还是摞荒,只要种了地,他就得收十分之一的地租,种什么他就收什么,不是固定租额,而是按田地产出收。

    “这些人需要更好的农具、种子和耕牛等。”贾武转了几天,对这里多了很多了解。

    “他们这普遍用当地的侏儒水牛种地,可这些水牛就跟头羊似的,而且普遍缺少铁制农具,耕种水稻为主,但种植技术还很落后,都是直播为主,连育秧移栽都不会,田地产量很低,好在这里地多,随便种就是玩,也有不错的收获,另外他们也种蕉麻,会用外层粗麻制作麻绳、内层细麻做麻布,不过这效率嘛很一般。”

    “以前麻叶村也会自己晒盐,还会捕渔,打捞珍珠等,不过我感觉很不划算。”

    贾武提议,以后就让这里的村民专心种植水稻和蕉麻,也可以教授他们种一些甘蔗等,然后制盐采珍珠制麻这些就不要搞了,浪费时间,他们可以从旧金山把盐布等运过来贩卖。

    这样一来,让麻叶村成为一个纯粹的粮食和蕉麻种植地。

    “我们拿农具、牲畜甚至种子、盐、布等过来,换他们的粮食、蕉麻等,这样他们就能紧紧依附于我们了。”

    秦家旧金山盐厂的晒盐效率非常高,盐好价格还不高,比起麻叶村民自己制的盐,成本相差太大了。

    贾武认为保留这个麻叶村,让他们以后成为旧金山下的一个农业种植村大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征农产品税,也可以征役,更不用说通过盐布农具等商品的出售,能够轻松的从这里换走大量的农产品。

    单思礼认为这些人终究不是唐人,并不可靠,但是眼下如此安排,也确实比直接把人都运走强。

    把人都运走了,那这个村子就废了,这些田地也都废了。

    “只要我们把这麻叶村经营的好了,那我相信其它的巴朗盖村社,或是大家屋村社看到变化后,以后我们再去招安他们,估计阻力就没那么大了。”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前往旧金山的船也再次回来,该走了。

    麻叶村现在已经完成了编户入籍,分田到户的工作,村民们也都选出了村长等,完成了里保甲邻的编排。

    甚至还拉起了一支二百人的村勇队,代替过去的摩诃利卡,负责轮流值守保卫村子,维持治安。

    村长等依依不舍。

    他们恳求秦家留下一位拉图在村里。

    现在秦家全都撤走了,他们总觉得不踏实,怕到时事情再有反复,如今分到手的田地会被再夺走,那些原来的奴隶更怕新得的自由民身份再被剥夺。

    如果有位秦家分封的拉图在此,就踏实多了。

    “放心吧,你们现在是秦岛旧金山市麻叶村的村民,是秦家的人,有事情你们直接来旧金山报告就行了,我给你们留了一条船。”

    村长满脸忧色,“对面的拉图马苏耳在这里被杀,就怕他们家报复,他们实力强大,麻叶村不是对手。”

    “我们这次回去,会顺便灭掉马苏耳的巴朗盖的,到时他们那边就跟这里一样了。”

    村长立马激动的表示,麻叶村民愿意组织青壮协从作战。

    “你们不是战士,还是留下来种地吧。”

    不过村长却十分忠心的拍着胸脯,砰砰作响,坚持要去参战。

    贾武笑着对单思礼道,“二哥你看,这些人还是挺淳朴的。”

    “哼,算这家伙识相。”

    “若是他不识相,二哥是不是要换掉他?”

    “那还用说,这点眼力劲和忠心都没,为何要让他当村长?”

    两人大笑。

    单思礼大声称赞了村长等一群村干部的忠心,然后勉为其难的表示,既然大家如此忠心热情,那么他也不好过于拒绝大家的热情。

    于是,最后决定让麻叶村的那二百村勇集结,跟随过海去征剿马苏耳的巴朗盖。

    清晨。

    几条大帆船载着旧金山保安队五百精锐保安,又二百麻叶村勇,驶向相距百里外的马苏耳巴朗盖。

    先向西沿着民都洛岛北海岸航行,经后世的加莱拉港附近,折向北航,驶入八打雁湾,抵达河口附近的巴朗盖。

    这一次,单思礼的进攻计划很简单。

    直接杀过去。

    先以骑兵突袭,然后刀盾兵、弓箭手跟上。

    马苏耳的巴朗盖是这一带最大的巴朗盖,拥有两千余户,一万多口人,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居留地,而是还成了远近有名的港口、贸易集镇,拥有了一些加工产业,吸引许多周边的人过来交易。

    马苏耳有支达二十多条船的船队,其中有五条七丈多长的大船,经常出海贸易兼做海盗,他的家丁亲兵是最多的。

    只是这也是相对于其它的巴朗盖而言,对于过江龙的秦家来说,这么点实力,不值一提。

    中原随便一个沿海的县城,不比这强?

    仅那简陋的木栅墙,就毫无防御可言。

    单思礼选择在凌晨突袭。

    天微微亮,巴朗盖还处于熟睡之中,保安队的船悄悄驶近······

    战斗毫无悬念,虽然马苏耳早死在了海对面的麻叶,但这里的人并不知道,对海对面这几天发生的巨变一无所知。

    以马苏耳巴朗盖帆船的速度,正常他们驶抵麻叶,就要差不多三天的时间,所以仅过了三天时间,谁也不会想到什么意外。

    骑兵迅速封锁了村社四面,然后刀牌手们翻越栅栏进村,打开村门,引兵而入。

    麻叶村勇人手一面木盾加一把斧头,还有一把长矛。

    这是保安队授给他们的武器。

    村长带着这些村勇,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勇气,最先冲入村中,他们表现出了极不错的爆发力。

    冲入村中,如虎入羊群,扑向一个个沉睡中的茅草屋。

    长矛刺扎,斧头劈砍,盾牌格挡,三个村勇一组,并肩作战。

    保安队员们乐的跟在后面,张弓持弩远程射击支援。

    黎明的晓色中,村中到处都是喊杀之声。

    马苏耳村的战士虽多,可此时始料未及,许多人都还在梦乡之中,匆忙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根本来不及集结,不少人直接被堵在了屋里。

    一个人要面对着好几个人的围攻,甚至还时不时的有暗箭冷弓来袭。

    麻叶村勇一边杀人,一边还不忘记了抢劫,看上眼的刀剑武器,或是屋中值钱的东西都要顺走。

    不过保安队的纪律严格,战斗未结束前并不会去搜夺战利品,更不会因争战利品而互相大打出手。

    他们如狼一样,专注而凶悍。

    天亮,单思礼坐在属于马苏耳的大屋厅堂中,笑着听取战报。

    “这些村勇原本多是纳贡者和奴隶,也没接受多少训练,今天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说争夺战利品私藏缴获这些,也属正常。”

    “不过呢,纪律还是得有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嘛,告诉村长他们,昨晚所有的私藏的战利品都要拿出来,当然,我也不会亏待他们,参战的每个村勇都会获得一份赏赐的。”

    “规矩已经说了,谁若是还要私藏战利品,甚至是奸淫杀人,那我可就要执行军法,杀无赦了。”

    接到传话的村长吓一跳,赶紧派人把麻叶村勇都召了回来,一通喝骂,命令所有人把藏的东西都拿出来,并让他们都老实的坐着,不许再出去了。

    有些人不太愿意,村长也是个狠人,一番搜身后,抓到的就是一通大脚踹,踹的鼻青脸肿的,“你想死,可别连累了我们!”

    一些乡勇很不服气,觉得拼死拼活结果啥也不许抢,正心怀怨气,结果保安队过来,给他们送来了不少猪牛还有酒,说是犒赏的,又额外的送来了许多钱财等物,“这些也是赏你们的,自己分下去吧。”

    “战斗已经结束了,所有人封刀,不许出去抢劫,更不许奸淫和杀人,违者立斩!”

    保安队控制了村社,接下来就是如在麻叶村时一样的处置,把摩诃利卡战士和提瓦马带走,公开把马苏耳一家的成年男丁处死,把一些摩诃利卡的队头腰斩。

    剩下的阿利平纳贡者和奴隶们全都授为旧金山市民身份,然后分房子分地,入籍落户。

    麻叶村勇大吃大喝三天,帮了几天忙,然后便带着许多赏赐,心满意足的被送回了麻叶村。

    单思礼与贾武处置完马苏耳巴朗盖后,也扬帆返航旧金山。

第1186章 女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阿爷,这是什么意思啊?”

    镇南,太平。

    魏公堡里,林邑王世子范仁问秦琅。

    “我知道,庄子说北海里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有几千里。鲲变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当他迁徙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阿爷,我说的对吧?”

    一个比范仁还小的可爱姑娘笑着答道。

    秦琅搂着小丫头笑着道,“你们觉得可能吗?”

    范仁想了想,又摇头,“我见过最大的海兽,是一只搁浅在海滩的巨鲸,长达六丈有余,重达十万斤,拥有巨大的脑壳,好像是一只巨大的蝌蚪一样,我曾听王宫里的先生讲,说南海里最大的就是这些鲸鱼,据说这种鲸鱼还能产出龙涎香,”

    秦淑旁边的妹妹李婉拍着巴掌唱道,“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密制一个微辣,来瓶美酒我们勇闯天涯······”

    范仁对这小妹满是吃货的歌谣无语,很认真的对秦淑道,“几千里大的鲲和鹏,肯定只是神话传说,不可能是真实的。”

    这话引起了秦淑的非常不满,立即反驳,“你没有看到不表示就不存在,阿爷说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是如同太阳那样的一个巨大的球,只是上面遍布海洋充满了水,是一个大水球,而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太阳看着虽小,但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是我们脚下大地的一百多万倍呢。”

    “天上的月亮距离我们,有八十万里之遥,我们脚下大地是月亮的五十倍大·····”

    范仁摇头,“不可能,月亮明明比太阳更大,怎么可能太阳是月球的几百万倍大?而且月亮离我们也不远,怎么可能有八十万里之遥,再说,你这些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是阿爷告诉我的,阿爷的的话肯定是对的。”

    秦淑对于范仁这个异母兄长一点也不客气,小嘴伶牙利嘴的。

    小丫头李婉立即咐和姐姐,“对,阿爷的话就是对的。”

    秦琅也林邑女王范琳还有公主丽质等一群人坐在一边,看着他们拌嘴,只觉得好笑。

    秦淑和秦婉都是秦琅的小女儿,打小精灵古怪,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有时秦琅也就顺便给她们科普科普,小姑娘也喜欢听,别人总当秦琅说的这些是胡扯,但只有她们坚信不移。

    “阿爷给我做过观星千里镜,可以看到月亮上的山丘和谷地呢。”

    秦琅有空的时候,确实给她做过一些简单的天文望远镜、显微放大镜这些玩意,虽说粗糙吧,但也确实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对于这小姑娘来说,那太神奇了。既能看到几十万里外的月亮上的山谷,也能看清十几里外的人,甚至能把一滴水里微不见可的一些小东西看清楚。

    而诸如把冰块磨成一块凸境,聚阳光便能生火这些小实验,更是让小家伙非常着迷。

    正因此,所以读逍遥游时,别人认为上面记载的什么几千里大的鲲鹏不可能的时候,她却觉得是真的。

    对于山海经里的各种神奇事物记录,更是坚信不移。

    范仁看的有些文弱,却也是个拗脾气,并不肯让着妹妹,于是两人在那里斗嘴,你来我往的不停。

    林邑女王是刚从洛阳朝见过天子回国路过武安太平港,特意前来拜见秦琅和公主等的。

    自女王继位以来,几乎每年都要不辞辛苦的赶往中原朝见天子,对朝廷十分恭敬,也引的天子和朝廷的十分满意。

    公主和女王会面,倒也没发生什么火星撞地球的事情,两人反而笑声不断,既然她们都不尴尬,秦琅倒也还好。

    “这次特意带上世子前往洛阳朝见天子,圣人很喜欢世子。”

    公主给了两人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两人坐在廊庑下看着范仁,女王缓缓说道,“孩子确实长大了,一转眼个头都这么高了,很难得他的汉话说的很好,连庄子的逍遥游都有读。”

    “我请了十几位大唐儒士给世子做先生,儒家九经都有认真学习的。”公主说到孩子很自豪,这个孩子的身上有几分秦琅的影子,儒雅而又聪明,长的也俊秀。

    “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们之间难道还需要见外吗?”秦琅道。

    “嗯,刹利·伊奢那先这些年一直纠缠不休,屡屡派使者来提亲,我都拒绝了。”

    “就是那个真腊王?”秦琅问。

    女王有些无奈的道,“就是此人。”当年伊奢那先还只是王子时,他兄长真腊太子与还是林邑公主的女王订下婚约,后来伊奢那杀了自己的兄长夺储,要求由他来与公主继续联姻。

    公主恶此人凶恶残暴逃婚,伊奢那先便暗里支持林邑国中大将叛乱,攻破王都杀死了林邑王,后来范琳遇到了秦琅,最终在秦琅的帮助下,向大唐借兵复国成功。

    当年的真腊王子也成为了真腊王,凭借着其手中的精锐象军,打遍周边无敌手,灭了许多小国,并把曾经的宗主扶南国的残余势力打的是抬不起头。

    刹利伊奢那先登上国王之位后,按传统改名伊奢那跋摩一世,他在几次入侵林邑失败之后,开始转而谈判,试图通过联姻来改变两国的关系。

    实际上还是想换种想法来控制林邑。

    想当年,真腊本来只是扶南国的一个封建属国,扶南国曾经历史悠久也十分强大,不过扶南国与中原的秦汉等帝国不同,他属于一个比较松散的联盟体系。

    如真腊等大量的小国,都属于扶南的封国,据说真腊国一开始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扶南在扁担山脉南北分封的大量贵族,因此真腊国王以前也被称为是扁担酋长。

    而扶南国王这个盟主,按扶南高棉语翻译就是山谷帝王之意,故也称为山帝。

    扶南历史悠久,但在几代前,真腊国也仅是扶南分封的一系列封国中的一个。

    伊奢那先的伯父,本是扶南国王子,后来和亲娶了真腊国王的公主。在真腊老国王去世之后,扶南国凭着强大的宗主实力,硬是让儿子这个真腊女婿,做了真腊国王,并改名拔婆跋摩一世。

    只是扶南老国王也没有料到的是,他这种鸠占鹊巢的手段,为扶南国埋下了隐患。

    当扶南老国王去世后,已经掌控了真腊的这位扶南王子立即跟自己的兄弟,现任扶南太子争夺王位,他宣称自己拥有父亲留下的遗旨令他继位。

    扶南太子怎么可能接受?

    于是扶南内乱,拔婆跋摩一世派同母弟杀利质多斯统真腊大军进攻扶南太子,一路势如破竹,逼迫的扶南太子迁都躲避。

    拔婆跋摩一世在位不久病逝,当时已经掌握军政大权,并有灭扶南大功的国王之弟杀那质多斯那于是继位为王,称为摩诃因陀罗跋摩,在他的控制下,真腊几乎吞并整个扶南国。

    扶南只有零星的反抗,扶南王室被迫乘船出海,一直跑到了爪哇,在那里他们击败了当地的原本信奉湿婆教、由珊阇耶家族统治的诃陵王国,继续打起了扶南国的旗号。

    国王继续以山帝自称,因此也被外人称为山帝王朝,也有人称他们为夏连特拉王朝,或是沙伦达腊王朝。

    说回真腊这边,摩诃因陀罗跋摩带领真腊称霸一方,其子伊奢那先更是远近闻名的恶太子,在其死后,伊奢那先继位,成为真腊第三位国王,号称伊奢那跋摩一世。

    跋摩一世继位后继续扩张政策,东征西讨几乎战无不胜,可偏偏在与林邑的交战中,却胜少败多,皆因为林邑国经内乱之后,女王全面内附中原大唐,内行汉化改革,外行依附大唐政策,又开海兴商,甚至是雇佣唐人佣兵与真腊做战,凭借着强悍的唐人佣兵,真腊几乎没怎么赢过。

    打不赢那就和亲,伊奢那跋摩一世,开始一直想要娶林邑女王,甚至公开说不介意女王跟秦琅的那点事,将来也愿意把范仁当亲儿子对待等等,可女王哪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就是想借联姻吞并林邑。

    当年他伯父为扶南公主驸马,后来做了真腊王,等扶南王一死,都敢要求继承扶南国王,若是让伊奢那先娶了林邑女王,他肯定想要吞并林邑的。

    女王一直不答应这事,于是不死心的伊奢那先又想一计,先是提出让他儿子真腊太子娶林邑公主,公主还是不肯,于是他现在又提出要把真腊公主嫁给林邑世子范仁,反正就是要和亲联姻,甚至公然宣称,若是女王不肯联姻,那么他就要亲自带兵来打。

    反正这事没完没了的态势。

    而偏偏这时在爪哇岛也成功立足,重建起山帝王朝的扶南王子,这位曾经扶南太子的儿子,如今也一心想要反攻回扶南,在海商那听闻林邑与真腊又起冲突后,也马上派了太子亲自出使林邑,不仅送去许多香料等,还提出了联姻请求。

第1187章 公主有喜

    山帝提出与林邑和亲联姻的请求,并表示如何联姻随女王决定,不管是林邑世子娶山帝公主,还是山帝太子娶林邑公主都行,只要两国和亲联姻结盟,共同对付真腊就行。

    女王一时陷入两难。

    “你自己的想法呢?”秦琅问。

    “伊奢那先残暴不仁,但他这些年东征西讨,真腊国力强盛,其麾下有一支数量庞大且战力很强的军队,尤其是拥有的五千象军,更是了得。之前虽然真腊与林邑多有交战,但都只是边境上的小打小闹,一直没有大打,这次伊奢那先是真的动了怒,据说他已经在全国动员,若是林邑不肯和亲,他就要亲自率十万人马来攻。”

    秦琅只是笑了笑,“真腊国能出动的了十万大军吗?”

    “十万大军是没问题的。”公主对真腊的实力还是比较了解的,如今的真腊,几乎把原来的扶南国彻底吞并了,只剩下一些山区还有些反抗者。

    “十万大军当然能够集结的出,但问题是要维持这样一支大军可不容易,打仗并不是兵多就行的,想当年中原前朝的隋帝杨广征辽东,可是一次性征派了一百一十二万大军,可结果也并没有打赢只有几百万人口的高句丽!”

    现在的真腊几乎占有后世整个柬埔寨地区,实力还是很强的。

    虽说如今的真腊国,其实就是扶南王子到真腊当女婿后做了真腊王,再后来抢夺了兄弟的扶南王位,本质上来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真腊国,而应当说还是扶南,或者说是扶南和真腊合并后的。

    历史上扶南国之所有曾经强盛一时,也是跟东南亚海上贸易分不开的,在那时来自地中海、印度、中东和非洲等西方的商人经马来半岛和暹罗湾去往中国前,总要到扶南进行休整。

    可是后来发现了新航道,直接取道巽他海峡走南航线,许多商船直接绕过扶南,利用巽他海峡将商品运往中国,扶南于是国势日衰,许多属国相继自立。

    而在扶南国王憍陈如阇耶跋摩死后,长子留陀跋摩杀嫡弟自立后,扶南国似乎就陷入了这种内斗不休的恶梦循环之中,此后扶南国内讧不断,国势也就不断衰弱。

    等到伊奢那先伯父当了真腊国王上门女婿,后来又杀回来夺了嫡兄的王位后,虽说将真腊和扶南合并,暂时结束了内乱,实力确实加强许多。

    但是,当初伊奢那先伯父去世后,他父亲就凭手中兵马强夺了侄子的王位,然后伊奢那先也本不是世子,也是凭手中掌握的兵权夺了兄弟的储位。

    真腊王室内部的这种争斗一直很激烈,而且还有扶南王室的不断反抗,表面的强大之下,隐藏着许多不安因子。

    相比之下,林邑国倒是安稳的多,这些年林邑国强民富。

    虽说在北边损失了不少疆土,但与大唐的友好关系,让他们分享了海贸的红利。

    不过也许正因为这些年林邑海商兴盛,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反倒使的现在林邑国中的贵族官员们都不愿意打仗,当年他们面对秦琅强势的划走日南,租走岘港时,就表现的很懦弱。

    如今真腊威胁要和亲,否则兵戎相见,国内居然很多人认为那就和亲好了,如果和亲就能避免战争,那是很划算的。

    这种声音还占了主流。

    他们甚至愿意给真腊进贡岁币。

    林邑的贵族官员们都忙着享受,享受着来自海上的这些奢侈精美的商货,享受着贸易的红利,谁还愿意打仗。

    有人提议,干脆每年送给真腊人一些钱财算了。

    “他们都这样想的吗?”

    “虽不是所有人,但持这种态度的人很多。”

    秦琅也不由的摇头笑了,“林邑国这些年改革,行均田制,租庸调税法,又行府兵制,听说你们的府兵也不少啊?”

    “嗯,拥有一百多个军府,南衙十二卫拥有十多万府兵。”女王道,林邑国编设十二卫,拥有一百多个军府,南衙有十多万府兵,说来也不弱了。况且,女王还有一支北衙六军,每军三千,也有一万八千人,其中部份还都是唐佣兵。

    每年林邑国都要花费大笔钱财,向大唐订购军备,北衙六军中甚至还有两军是专门的水师。

    但是,有句老话说的好,一支军队强大与否,不是看装备,而是看意志。

    表面上林邑学中原的军制,照猫画虎,可确实只学了点皮毛,反正南衙十二卫军,基本上都是大小贵族豪强们掌握的,而且就如现在一样,一提打仗都没什么斗志。

    以往跟真腊的冲突交战,也主要是女王的北衙禁军出动,还主要是靠的唐佣兵出手。

    都是花钱打仗。

    现在真腊摆出要拼命的态势,林邑国内立马就怂了。

    “当年扶南王派儿子去真腊做上门女婿,后来做着做着就成了真腊王,如今真腊王这是又想故伎重施了?派个儿子来林邑当上门女婿,将来也想继承这林邑王之位?”

    秦琅对伊奢那先没半点好感。

    不过林邑国内的这种软骨头的观点,他也没法左右,虽然如果他是国王,他可能会直接拒绝真腊的威胁,跟他们真刀真枪干就是了,可他也明白女王的难处。

    虽有强大的大唐为后盾撑腰,但大唐也不可能事事都管,毕竟现在真腊也向大唐朝贡。

    “你是林邑摄政王,世子和公主也都是你的儿女,我想听你这个父亲的意见。”

    秦琅苦笑,话到这地步,他哪还不能明白公主的难处。公主之意,明显也是没有其它办法了。

    “既然如此,那不如两头联姻,你让真腊王伊奢那先送公主到林邑,嫁给世子范仁,两家和亲缔结联盟,划定边界,树立石碑,以解决纷争,再跟他们在边境上建立边市,双方贸易,化干戈为玉帛。”

    “另一方面,你们还可以与山帝王朝联姻,把公主下嫁给山帝太子,两家结亲联姻,加强海上贸易合作等。”

    “如此就能打消真腊的阴谋吗?”

    “当然不够,但起码能暂时满足他们。”

    女王望着秦琅,“如果你能去林邑,有你这摄政王在,想必伊奢那先不敢有半点轻举妄动的。”

    “这很难。”秦琅道。

    “我知道,只是说说。”公主也是苦笑,虽然两人相距不远,可相见一面却难,公主年年前往中原朝贺天子,既有尊奉大唐之意,也有借机跟秦琅多见两面的心思。

    “若是你觉得还不够,可以找一位林邑王室女,送到中原,送入太子东宫,或是哪位皇子府中。”

    公主微微一笑,“挺好。”

    两人沉默了一会。

    范仁跟几位兄弟姐妹们一起玩,玩的很开心,年轻的孩子还比较天真。

    “我时常忆起在通海的时候,杞麓湖畔的红嘴海鸥,不知道还好吗?”公主伸出手,握住秦琅的手。

    “嗯,杞麓湖畔年年都有红嘴鸥过冬,程处默现在调任镇南大都督府长史了,另外牛见虎也还是南洋水师的统领,林邑若真有事,你可以直接找他们俩个。”

    女王却不想提这个。

    “今晚能陪我吗?”

    秦琅望着女王期盼的眼神,“好的。”

    “公主不会吃醋吧?”

    “她能理解的,事实上,她知道你要来,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你碰上了一个贤惠温柔的好妻子,真羡慕你们。”

    这一晚,秦琅便专心陪着范琳,公主丽质很大方。

    几位姐妹不解。

    “公主何必让她?公主是大唐金枝玉叶,嫡出公主,那范琳不过蛮夷女酋而已,论爵位也不过是个郡公罢了!”

    “并非如此,只是感叹女王对三郎也是一片情真意切,至今都还不肯嫁人,一个女人拉扯着两个孩子也不容易,一年也就能见三郎一两次,我岂能做那个恶人?”

    璎珞奴笑道,“公主说的也是,范琳虽是林邑王,可充其量也只是三郎的一个外宅妇而已,咱们公主可是正妻大妇,何必跟个外宅妇较真呢?”

    丽质突然干呕起来。

    “姐姐莫不是有喜了,赶紧叫大夫来!”

    魏公堡有家庭大夫,来了后迅速把脉。

    “恭喜公主,此乃喜脉也。”

    “确定吗?”

    “绝不会有错的。”

    “能知道是男孩女孩吗?”

    “这个,时日尚短,还不太清楚,但从脉象来看,男孩可能更大。”

    公主激动的无法言语,其它几个陪嫁的姐妹们也一起为公主高兴,终于怀上了。

    “赶紧去告诉三郎。”

    公主叫住,“今天就让三郎好好陪女王吧,先不要打扰他们了,明日再说不迟!”

    几个女子于是围住大夫,叽叽喳喳个不停,询问着各种安胎保胎的注意事宜等等,甚至如璎珞奴这样心急的,甚至干脆询问起公主如何也能早点怀上孩子,甚至也怀个男孩。

    惹的大家都笑。

    太平城中,一处别致幽净的庄园,这是女王在太平城的一处隐秘庄园,两人在此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

    女王依偎在秦琅的怀里,满面海棠春色,香汗未消,“真想这一刻永远停留!”

    “那就梅开二度!”

    “好,再给我个孩子吧。”女王一副任君采撷的样子,惹人冲动。

第1188章 围攻旧金山

    冷风夹着细雨,终于让太平港有了一丝冬意。

    太平港还残留着些新年的味道,街道上还有新春的红对联红福字张贴着,上元节的彩灯也并未完全去除。

    林邑女王终究还是没有在太平港多做停留,乘坐着女王号南下。走前,她把世子留了下来,让爷俩多相处些时间。范仁虽舍不得母亲,却也喜欢跟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

    临别时,秦琅让女王回去后通知真腊王刹利伊奢那跋摩一世,和亲联姻可以,但只接受真腊公主和亲林邑世子,秦琅还要求真腊王现在就把公主送到太平港来,说是要亲自见这位公主,并为他们举行订婚礼。

    而同时,他也让女王回去后通知山帝王朝那边,答应将公主和亲下嫁给爪哇的山帝太子,但是秦琅希望山帝派太子也来一趟太平港,让他见一面。并提出,林邑公主在年满十六岁后,才正式出嫁山帝王朝。

    “这个刹利伊奢那先我很不喜欢,这人居然敢威胁我的女人,还敢打我儿女的主意。”

    秦用嗯了一声,“确实太嚣张了些。”

    而秦勇则直接问道,“我亲自去一趟真腊,灭了他。”

    秦琅确实有此意,伊奢那先统治的真腊如今国势日涨,吞并扶南之后,不仅占有几乎扶南全境,而且还向北不断扩张,此人一心扩张,又这么嚣张,那终究是个威胁。

    “对此人不要来明的,能不能来点暗的,手段隐秘一些,将他毒杀之类的?”

    秦勇很自信的道,“只要肯下功夫,哪有做不成的事。只要三郎有这个想法,我来安排这事。我亲自去趟林邑,我们秦家在林邑还是有不少人马的,就算在真腊那边,也有些关系。”

    他说的简单,但秦琅也知道,真腊虽说在大唐眼中不算什么,可在中南半岛上,如今也算是第一等一的大国,一国之王,不是那么好算计的。当然,只要有心,以秦家的实力,说夺真腊国王位不敢说,但要密谋暗杀一个真腊国王,却未必没有机会的。

    “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要钱支钱,要人调人。”秦琅眼中暗含杀意。

    秦用则问,“三郎之前不是已经答应要让六郎娶真腊公主了吗?”

    “一码归一码吧,真腊国的实力毕竟摆在那,所以若是和亲能够避免林邑真腊两国的战争,也是众人希望的结果。朝廷未必愿意看到林邑与真腊开战,就是对在林邑的一众大唐海商们来说,也不愿意开战的。”秦家做事,当然也得顺大势而行。

    秦用笑着道,“三郎你这一边结儿女亲家,一边却要暗杀掉亲家公,这也是没谁了。”

    “谁家这亲家公还总想打我女人的国家的主意呢?”

    杀掉伊奢那先后,秦家还可以看情况,选一位伊奢那先的王子支持他登上王位。

    “真腊国吞并了扶南之后,扶南湾也是我们海商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点,若能让真腊国也如林邑一般开放海贸,这对我们大唐以及秦家来说,都是有巨大好处的。”

    真腊现在尽占扶南之地,后世整个泰国湾北部以及马来半岛的北部地区,都是真腊控制的,环后世泰国湾这么广阔的海岸线都在真腊控制下,虽说海商早就寻找到了经爪哇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的南航线,扶南湾航线重要性下降。

    可在秦琅看来,扶南紧邻林邑,控制着这漫长的海岸线,依然是北航线的重要航道不说,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大唐海贸商货的销售地,而其土产的一些香料等,也是深受唐商喜欢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贸易市场,当然没有理由放弃。

    大唐这些年扶持林邑,让林邑全面归附大唐,同时全面的加入了大唐的这个贸易体系之后,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显眼及巨大的,如果能把真腊也纳入这个贸易体系之中,对大唐有好处,对秦家这个以海贸为本的家族来说,更是好处巨大。

    杀掉真腊王伊奢那先,跟扶持一位亲唐的真腊王子继承国王之位,这事并不冲突。

    “我们手是不是伸的太长了,如今全力经营秦岛,还有余力去经营真腊那边吗?”

    “量力而行,着手布局吧,这么大的市场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况且我们以后若要经营秦岛,那么真腊对我们来会非常重要。”

    秦家要发展秦岛,既要依托中原大唐,但又不能完全依靠大唐,否则容易被卡脖子,所以得提前安排好,多个方向发展。

    与林邑、真腊、干佗利、山帝、渤泥甚至倭国、新罗等国发展贸易往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郎打算什么时候再去秦岛?”

    “暂时去不了了,公主怀有身孕了,我得多陪陪她。”这个消息,让几位秦家元老们都欣喜不已,“公主终于怀有身孕,秦家有嫡了。”

    “是男孩吗?”秦用更是迫不急待的问。

    “大夫说可能是男孩。”

    “忠武王在天保佑啊!”

    接下来,秦勇亲自赶往林邑国,负责筹划刺杀真腊国王一事,当然他表面上的此行目的,是代表秦琅前去商量和亲之事。

    秦琅把金银岛那边的事务,安排秦用过去,让秦用出任旧金山市长,兼金银岛总管事,由他代表自己全权负责整个岛上的事务。

    他留下来专心的陪着公主。

    因为公主妊娠反应比较严重,孕吐厉害,又吃不好睡不着,秦琅便特意把公主带到了下龙湾的神龙岛庄园里居住,这边相比起繁华热闹的太平港更加宁静。

    为了保证公主身体健康,秦琅还从各地抽调了数十名大夫,在岛上建立了一个下龙湾医院,还早早准备了稳婆、奶妈,又让有生产育儿经验的一些家臣妻子过来相陪。

    几位陪嫁的媵提出不让玉箫等妾侍跟上岛,这事让玉箫等十分委屈,秦琅也明白长孙柔几姐妹的意思是怕有人在公主怀孕时下黑手。

    虽说秦家后院关系向来较为和谐,可是在早前也出现过婢妾意图下毒谋害怀孕妾侍胎儿之事,虽说那次事露,秦琅大怒下把那婢妾直接配给了一个农庄上的奴隶,后来也再没有哪个敢有这等心思。

    可她们提出这种要求后,秦琅也只好亲自去跟玉箫们解释,只说她们也只是为公主担忧,让她们安心留在太平魏公堡。

    玉箫等委屈的很,却也只得留下,这种时候硬要跟着公主去下龙湾,那是惹不自在,本来好不容易相处的不错的关系,恐怕就要起裂痕,更别说万一真有点意外,谁担的起责任?

    公主倒是表现的很通情达理,说姐姐们都十分好,不必见外,可最后秦琅还是只带了公主上岛,连长孙柔几姐妹都没带。

    每天一起漫步,听听琴,秦琅甚至亲自为公主做孕妇餐,有定期的检查,产婆和家臣妻子们陪伴,传授一些怀胎、育儿的经验等,日子倒是还不错。

    公主虽说还是吐的厉害,晚上也睡眠不好,但总体精神还算不错。

    可如此这般小心,公主还是意外见红,吓了所有人一大跳,好在此时岛上的大夫中,有皇帝听闻公主怀孕后,特意从洛阳调来的尚药局的御医贡奉们,在经验丰富的老奉御的妙手下,经过他的保胎秘方调理,倒是有惊无险。

    等到怀孕三个月后,公主的身份已经稳定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大的反应了,甚至睡眠都好了许多。

    公主在秦琅天天变着花样的饮食下,人也丰腴了许多,肚子终于慢慢突起了些,公主走起路来,也开始叉腰。

    皇帝从洛阳陆续派了许多经验丰定的内侍、宫人等过来,几乎全面接管了下龙湾庄园里的事务,公主的饮食,包括日常用品,接触到的一切东西,都要经过他们的严格检查。

    绝不会允许会有半点意外出现,麝香之类危及孕妇胎儿的东西,更是被从整个岛上移除出去。

    整个神龙岛还由水师负责守卫,庄园由皇帝派来的金吾卫和百骑站岗,小岛几乎处于封锁隔离状态,平时三五天才会有一次补给船过来。

    这天,随补给船上岛的还有一些经秦琅的汇报。

    “原本是不想来打扰三郎和公主的。”

    上岛来的居然是旧金山市的保安队骑警队长贾武,“只是现在岛上情况有些复杂,所以还是想要请三郎拿主意。”

    “出了什么事?”

    “之前我们派人去招安岛上的土人,被旧金山西南大岛上一个叫麻叶村的土著部落袭击了我们的使者和商船,于是后来我们便在保安队长单思礼的带领下,率三条大船,数百保安前往讨伐。”

    围剿麻叶村很成功,接着又灭了八打雁,他们对这两个大土著村子采取了诛杀土酋,掳走精锐,然后给那些原来底层的纳贡者和奴隶们入籍分田,并颁布了秦家推行的律令、税赋等,走时,还带走了六到十二岁之间的土人孩子去旧金山读书,又给他们留了些武器等组建了村勇,委任了村长、保甲长等,让他们保甲联防。

    “你们做的很不错啊。”秦琅听完后表示赞赏。

    贾武苦笑,“这次行动确实还可以,可是我们的行动也激化了许多其它巴朗盖村的反抗,他们迅速的联合起来,主动的开始来袭击我们的淘金矿点,以及垦荒的屯庄,甚至是在沿海偷袭我们的船只等。”

    “我们保安队也立即予以反击,派出侦骑侦察这些反抗土人的村落位置、人口数量等,出动人马反击。我们连续攻破了他们数个巴朗盖村,可是反抗的土人却越来越多,甚至他们已经准备围攻旧金山城了!”

第1189章 重招旧部

    秦琅把贾武带到码头,寻了处地方坐下。

    迎着海风,听着海鸟声声。

    “你慢慢说来,不急!”

    贾武也是没有办法才赶来向秦琅求援的,这岛番都已经要来围攻旧金山了。事情说来其实倒也不复杂,秦家之前在马尼拉湾登陆后,跟在此处的土人交过几次手,土人被击败后被迫迁走。

    秦家呢,也没有怎么赶尽杀绝,走了也就算了。

    当时秦家一心是要建立起根据地,后来又忙着招募人过来淘金开矿,建立种植园。

    有一段时间,秦家跟岛番还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的。

    可随着秦家在岛上势力稳固,除了开矿、垦荒外,也开始建立起了城池、屯庄,并开始向四面的岛番招降、通商。

    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通商和招安后,随着麻叶村和八打雁村之战,岛上秦家和土著算是正式进入了第二阶段。

    秦家连灭了两个千户以上的大巴朗盖,尤其是对这两个村子的处置之法,深深震动了其它的巴朗盖甚至是大家屋土人。

    四个达图被杀,五马分尸。他们的家族男丁被腰斩,而他们的家丁亲兵也都被俘虏带走,连自由的提瓦马都没放过,最后只留下了阿利平。

    这个下场,让所有的达图们都愤怒万分。

    秦家这是根本不给他们留下半点活路啊,这不仅仅是要他们纳贡,不仅仅是要当他们的罗阇,还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于是乎,虽然最早起来串连的马苏耳兵败身死,可其它巴朗盖迅速的串连起来,他们决定不再搬迁撤退,决定联合起来跟秦家决战。

    甚至主动放下了数百年的恩怨,与第一批移民与土著融合的大家屋村社们联盟。

    他们奔走串连,歃血为盟。

    各个巴朗盖村和大家屋联合一起,每个村子的达图、长老们,带着村中的贵族、武士们汇聚起来。

    他们在秦家的压迫下,头一次全面联合起来。

    推选出指挥军官,制订袭拢的作战计划,开始跟秦家战斗。

    旧金山保安队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可是数量并不是很多,在与土人开战后,开头是屡战屡胜,可是越打越不对劲,因为这次的土人越打越多。

    随着时间推移,虽然他们数次击败了来袭的土人,甚至也派出侦骑找到了一些土人的村社,发起了反攻报复。

    但是,更多的土人从四面八方的汇聚过来,保安队在野外不断受到袭击,最后不得不全都撤回到了旧金山和几个淘金营地。

    “我们已经不得不放弃了好几个淘金营地和一些种植庄园,那些人跟蝗虫一样,到处都是,而且十分猥琐,总是在暗夜里出现,防不胜防。我们损失了不少人,如今野外的运输队都不安全了,我们保安队人手有限,捉襟见肘,防了这里防不了那里。”

    “而且我们先前打下的麻叶村和八打雁村,也都被这些土人攻占,他们将那些归附我们的土人全都屠杀了,一个没留。”

    两个村子两千多户,一万多人呢,就因为他们归附了秦家,并在他们要求加入他们的时候,有些犹豫,就立即攻破村子屠光了所有男女老少。

    正面作战,保安队依然还是很强的,可问题是现在这些土人到处袭击秦家的淘金营地、矿场、农庄,以及运输的车、船等,并不跟秦家保安队正面作战。

    秦家现在摊子铺这么大,保安队数量终究有限。

    “我们也开始让各处组织团练自保,可还是有些吃不消。”

    “如今不仅是旧金山这边陷入土著围攻之中,新金山那边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秦琅认真的听着,他也没料到吕宋岛如今那边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本来一团散沙般的土人,居然能够迅速的联合起来,甚至以往互斗了数百年的新旧移民大家屋和巴朗盖之间,也能因为秦家这个共同敌人而联合起来。

    “如今我们许多矿点和农庄都被毁,或者被迫停产,许多运输也停止了,每天的损失十分巨大,而我们还侦知,这些土人竟然还在准备计划联合围攻旧金山城!”

    秦琅安慰他,“若是土人真有这个打算,那反而倒不怕了,这倒是个破局之法,如今这些土人一直跟我们玩游击战,搞袭击破坏,会让我们很头痛,但他们如果敢集中起来,还敢来围攻旧金山,这就是头脑发热自寻死路了。”

    “三郎,我们需要援兵,保安队终究数量有限。”

    “我们得发动群众,把秦岛上所有的矿工、农户、商贩等都发动起来,可以设立赏格,比如杀一个岛蕃可以来领多少赏钱,男女壮弱老少各是什么价格,而俘虏一个又是多少,只要赏格够吸引人,我相信大家都愿意起来战斗的。”

    “当然,我们还需要向大家提供趁手的武器装备,甚至帮助他们训练等。”

    “援兵我会调派的,武安府这边我们秦家还有许多家臣,各家手里都还有不少家丁护卫,另外我们在南海也还有不少佣兵团,也可以抽调过去。”

    当然,秦琅认为现在秦岛那边,最需要的不仅是援兵,而是一个整体而又坚定的战略计划。

    比如接下来要如何应对这些土人,剿杀还是招安?

    剿是什么力度,抚又要什么条件。

    是打防御战,还是主动出击?

    只有全局统筹,才不容易乱。

    冷静下来后,秦琅仔细的开始思索着吕宋那边的局势,可以说如今土人的反抗,其实也是必然。

    因为秦家肯定是要不断扩张的,而这终究会让他们与原来的土著之间有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甚至是根本式的。

    就算秦家的策略已经有所保留,比如制订了招安政策,只要归附秦家,那么保留他们的土地、财力、奴隶等,只向他们征收什一税等,这些都还算是相对温和的,并没有说所有人顺者昌逆者亡,

    也不是说秦家就是要把每个村子攻占,把所有人贬为奴隶,把所有的财产掳为已有。

    虽说秦琅也早划定了红线,将来秦岛要以汉人为主,要以汉文明为基业,但是在早期,如朝廷的那种羁縻政策也还是有必要的,只要肯归附合作的,肯定也还得优待。

    当然,如果秦琅能够更温和一些,比如说只要那些村子肯接受招安,接受并尊奉秦家为吕宋岛之主,那么秦家就授封他们为达图,保留他们原有的一切权力,甚至连什一税这些也不征半点,也不要求他们送质子,或服劳役等,相信土人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但是对秦琅来说,这样的让步太大了。

    所以现在土人联合起来要打秦家,这应当说是当初就能预料到的,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已。

    当天,秦琅跟公主说要回一趟太平港,处理一些事务,公主倒也没阻拦,问了是出什么事了吗,秦琅说只是些杂事,公主也没放在心上。

    告别公主后秦琅乘船返回太平港,然后派人去召集秦家当初在武安分封的一众封臣。

    这些人如今都是武安都督府五州十五县里的乡绅豪强,全是地主,兼经营工商,个个都是实力派。

    此前秦琅授封他们的骑士封号,后来朝廷给他们授予相应勋官,然后也在乡里担任着乡长里正保长等这些乡里职事。

    朝廷派来的都督府长史、州检校刺史、知县等官员们代表着皇权和朝廷,管理的是武安的城池市政,但在乡里,皇权不下乡,实际管理的却是这些勋官们。

    他们这些年依然紧密团结在秦家周围,小日子可以说是过的很好的,手里有田地,又经营着矿山、作坊,兼做海贸,当年跟着秦琅南下的多是大唐勋戚贵族豪强家的庶子、旁支子弟之类的,如今谁不在武安府挣下了一大片家业?

    秦琅有召。

    各家接到消息后,都迅速赶到武安太平港。

    魏公堡里,众人云集。

    连都督府那边都惊动了,都督府长史连忙亲自赶来拜见秦琅,询问是发生了何事,怎么突然聚焦了武安府几乎所有的乡绅豪强?

    “是生意上的一点事情,长史不用担忧。”秦琅忙着跟家臣们见面,招待长史的是一位管事。

    “生意,什么生意出事了?”

    “海外的生意,不是武安府这边的。”

    另一边。

    秦琅走进喧闹无比的花园露天会场,热情的跟一众老伙计们打招呼,绝大多数人的名字秦琅都能准确的叫出。

    热闹的转了一圈打完招呼,秦琅回到上座。

    “大家静一静!”

    秦琅双手下压,全场立即鸦雀无声。

    “最近呢公主怀孕,我呢也一直在龙岛上陪伴,也好久没有见大家了,今天特意召大家来呢,是因为金银岛那边出了点事,一些岛蕃土著在闹事。金银岛秦家投了不少钱,花费了很多力气,当初呢,也拉了大家一起,在座的基本上如今也在那边投了钱或直接在经营,所以现在那边出了点事呢,跟大家也都是息息相关的,我呢特此通报大家一声。”

    贾武出来,把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

    然后秦琅接着道,“事情呢就是这么一个事情,不大,但是也都事关各位利益,所以也得跟大家都通报一下。”

    “还有呢就是既然岛蕃要跟我们开战,那我们也不能惯着他,我打算要开始反击灭了他们,现在就是希望大家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当然,事后也不会亏待大家。”

    “等击败扫灭这些岛蕃之后,我们按大家出的力和立的功,分享胜利果实,除了俘虏的岛人、缴获的钱财牲畜等外,岛蕃的村社田地,到时也一起瓜分。”

    秦琅提出到时要按当初在武安府分封骑士一样,把岛蕃的村社田地等拿出来分给各家,分封的田地山林可世袭永业,并可享受这些土地上所有征收的租赋的三分之一。

    这等于是秦琅将在金银岛,再来一次武安骑士分封,此话一出,众人无不精神大振!

第1190章 秦骑士团归来

    当年这些庶子旁支们跟着秦琅南下,在一片蛮荒的武安打下了如今的这份家业殊为不易。

    当初大家能够征服俚僚蛮夷,甚至还能往攻句町、和蛮,靠的是什么?是一腔热血,是秦琅给他们的分封承诺。

    当年秦琅也确实兑现了承诺,推恩分封他们为骑士,分给他们土地为采邑,让他们经营发展,建立屯庄,招募移民。

    十年热血。

    只是后来朝廷颁下天子令,朝廷修改了世封制度,把当初给秦琅的许多便宜之权给收走,也对他们这些秦家的世封地推恩再封家臣们也重新约束,比如把骑士封号改成了勋官等。

    当然,秦家当初承诺给他们的那份食邑却没变,朝廷给秦家武安府三分之一的税赋,秦家再从这三分之一里面,拿出了三分之一给自己分封的那些家臣们。

    一直到如今,将近二十年了,大家也都还在享受着自己采邑里的这笔税赋收益。

    不过,朝廷的政策变化,让秦家失去了许多封地大权的同时,也让他们也跟着失去了许多曾经拥有过的权力。

    曾经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采邑上,一切自己说了算,后来他们成了乡贤绅士。好在魏公不曾亏待过大家,带着大家这些年采矿开坊,经商贸易,倒也家业兴盛。

    如今秦琅再次提出了当年分封之策,无异于又点燃了当年熄灭的那股火。

    “朝廷到时会不会又来摘桃子?”

    有人问出了担忧。

    曾经的武安府也是一片蛮荒,甚至当初整个岭南地区,也仅广交桂几州是朝廷实控,其它地方都是土酋们控制的,连税赋都不纳,也不入版籍,他们南下,白手起家,苦心经营,战俚僚蛮夷,开荒拓垦,好不容易才经营起来,结果最后朝廷说收就收走了。

    “金银岛跟武安府不同,武安府是大唐疆土,朝廷授封给我秦琅,我带大家来此开发,后来朝廷政策调整·····不过金银岛那是海外之地,并非我中原旧疆。”

    又有人道,“那是否会跟流求岛一样?当初魏公带我等登上流求岛时,那也是海东化外之地啊,可后来我们征服岛蕃,建立城池,移民垦荒,但后来朝廷不也就顺势设州置县了?”

    “流求岛与中原相隔很近,隔海相望,早在秦汉之时,就已经有中原朝廷派人上岛经营过了,但是金银岛距中原极远······”

    当然,最重要的在于,秦琅态度比较坚决,跟大家也没保留的说明,金银岛不会是流求,更不会是武安,大家过去经营,不用担忧。

    虽然没说万一朝廷真要在上面设州置县将怎么办,可既然秦琅这么说了,大家还是不由的心动起来。

    当初各家曾经短暂的做过分封骑士,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土采邑,可是还记的非常清楚的,那种领主滋味可不是一般的好。

    如今的乡绅虽也不错,可哪如分封领主的味道?

    之前各家也开始跟着秦家往金银岛经营,但主要还是参与采金挖矿这些,而现在秦琅提出要在那边建立起一个新的领地。

    到时大家都是分封领主。

    “诸位若是愿意,就请留下,共同谋划商议,如果有不愿意的,我自然也不强求,便先请回去,就当今日没来过。”

    秦琅这话一出,底下众人纷纷站起来道愿从三郎。

    在场众人,曾经都是秦琅分封的骑士家臣,跟秦琅那也是有着近二十年的交情,大家都了解秦琅的为人,他从不会亏待自己人。

    秦琅不喜欢画大饼,他更喜欢跟大家分享利益。

    以共同的利益来缔结联盟,他认为这是最牢固的关系。

    大家跟着他多年,也早证明了他秦琅的为人。

    “三郎就说要怎么做吧,我们都听三郎的!”

    将近二十年过去,曾经的那个庶子团,如今许多人也已经头发花白,甚至有些人已经逝去,站在这里的换成了他们的儿子。可大家对秦琅的信任,却不会有半点改变,只比当年在长安时更相信。

    “武安府如今很繁华,这个是我们一手打下来的,金银岛相比之下,孤悬深海,偏僻蛮荒,但是我觉得那地方不仅盛产金银,而且也有肥田沃土,所以我想在那里再经营开发,也算是为我们的家族再谋一块产业。”

    众人点头。

    “咱们也算多年的老伙计了,所以这次我还是希望并肩再上。其实那些岛蕃也没有什么可惧的,虽说人多点,但咱们这些年,打过流求、征过俚僚,攻过句町,打过和蛮,何时曾怕过?”

    “只要我们认真起来,谁也挡不住我们。”

    统一了思想,确认了共同的利益前景,接下来的事情反倒简单了。

    各家自己报名,把能出动的家丁护卫等派出来,前往金银岛集结,征剿岛蕃土人,等击败征服这些蕃子后,到时再按各家出力多少,功劳大小,再来论功行赏,分封领地便是。

    其实秦家并不是没有能力独自击败土人,但秦琅还是决定召集旧日家臣骑士们,因为他很清楚,秦家虽然如今实力很强,但想要在吕宋建立一个稳固的势力,还是拉上大家能够更稳固。

    秦家做为吕宋岛最大的领主,然后下面分封一众家臣,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维护和开发吕宋。

    集众家之所长,一起开发和守护吕宋。

    当年南下的庶子团,经过十几年,如今也早成为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势力了。

    再加上秦家本身庞大的集团,也加入分封,那么就能形成一个更加团结稳固的势力。

    独狼难斗虎豹,唯有形成狼群才不惧任何敌人。

    秦琅拿出来的分封之法,明显比李世民的世封制度更大方,李世民的世封制推行到如今,已经是个假世封了,除了能够拥有一个世袭的都督或刺史的虚衔外,就只有实际上的三分之一的税赋收益了。

    这样的世封,相比起武德初那种只有虚封食邑的封爵来说,当然还是提升了不少好处的,但是相比起汉魏那种裂土分封的真正封爵来说,还是差太远了。

    秦琅拟的推恩分封之法,骑士们得到的领地,是实实在在的土地,虽说也只能享受三分之一的租赋收益,并不是完全独享,但是领地上的田地、池塘、水泽、山林等也都属于他们。

    所有领地都统一实行秦家制订的律令、税法等,但是封臣们却拥有自己领地内的行政、司法、军事等权,秦家有监察权。

    秦琅打算推出的是有如西汉的郡国兼行制,比如说骑士领地内,封臣骑士们负责行政司法军事等权,自己管理内政,且按领地大小,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士和民兵等,并需自备武装,要统一接受秦家的指挥调度,类似于大唐的府兵,平时自备武装,打仗时得自带干粮,甚至平时除了训练,还要轮流去番上宿卫或戍边镇守。

    而在各个骑士领之上,秦家会设立乡、镇或县、郡等更高级区划,会委派官员统一管理等。

    既要保证骑士分封领地内的权力,也要保证秦家这个封建主的控制权。

    重要的港口、关津等,肯定是秦家直辖控制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秦琅分封的诚意是很满的,并不是过河拆桥说变就变的那种。

    之前秦琅本来是打算慢慢来,一步一步的,尽量低调一些,不要搞的过份张扬了,可是现在既然土人这么上窜下跳的,那不动真格不行了。

    暂时也就顾不上其它了,把老伙计们都拉上,开干。

    秦琅的这些旧封臣骑士,如今也都是一地乡绅,还普遍都在乡团中任职,手下的团练乡勇,多数也都是他们的村民们,不仅有着不错的训练水平,也还拥有基础的武器装备。

    更别说,他们还都有一些自己的家丁护卫,那些人可是非常精锐的。

    秦琅跟大家商议,大家把手里的船都凑一凑,有船的都尽量先调过来,各家的人马先在太平港分头出发,登船出海,先沿海南行去林邑沿海的占婆岛汇聚集结,在那边进行人员整编和装备补给。

    毕竟在武安府兵器管制很严格,大家平时也只能拥有一些横刀、木枪、软弓这些玩意,如强弓劲弩硬矛大枪这些是不许拥有的,更别说陌刀马槊和铠甲了。

    好在秦家在海外也早就建有不少秘密的佣兵训练营地,那里不仅训练佣兵,也悄悄打造一些一些铠甲军械。

    对付岛蕃用不着太好的装备,横刀长矛再加软弓都远强过他们了,但有条件也不能浪费,有的就都配备上。

    选择在林邑占婆岛也是因为这里不是大唐疆域所属,做事不用担心违反大唐律法,另外呢,还可以从林邑这边得到一些补给,包括装备等。

    在这边进行装备补给和人员编配后,再往吕宋岛送过去。

    众人都一脸轻松,对于平岛蕃土人毫不担忧,只要过去了,那还不手到擒来?

    当年他们第一次南下上流求岛时,那时才多少人马?可不也把流求岛蕃打的落花流水,纷纷臣服?

    他们在武安打俚僚,后来志愿从征句町、和蛮时,那些人不比金银岛上的黑瘦猴子们强?

    众人都觉得这也就是三郎照顾大家,有意要给大家分一杯羹,否则秦家自己完全有能力灭掉这些土人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秦琅这种利益均沾的做法,其实也是有意拉大家一起下水,毕竟大家基本上也都是出自朝中勋戚权贵豪强之家,哪怕是庶子别支,那也是一家人啊。

    这么多人跟着秦琅占金银岛,就算朝廷有意见,可有这么多人在朝中帮忙说话,事情肯定也更有转圜余地。

    喜欢吃独食的人走不远,能够利益均沾的人才能得众人支持嘛。

    “来,举杯!”

    “干!”

    把酒倒满,众人一起举杯,豪气干云的大喊一声,干。

    一仰脖子,一口干掉杯中酒。

第1191章 吃不上四个菜

    武安都督府长史王波利的坐在书房里,这几日武安都督府众秦家旧部齐聚魏公堡,这让他很不安。

    可他百般打探,也只得到些简单的消息,据说是秦家在海外金银岛的矿场被土人袭击,秦琅要召集旧部过海去围剿土人。

    王波利原为宋州刺史,后因曾依附于魏王而被贬为武安都督府长史,到了这繁华的太平港,才知道武安府这长史难做。

    秦琅这个都督实际不掌都督府事务,秦琅长子秦俊虽为武安州刺史,但也一样不掌州务,都督府长史实际上是武安都督一府五州的最高长官。但来了这里才知道,秦家在此影响力太大。

    事事都得考虑他们,甚至受他们影响。

    而自秦琅从京中去职回到封地后,他这个长史就更难当了,如今秦琅又搞出这么大动静,却还处处不与他知晓,做为地方长官,他有义务向朝廷报告,而且他还拥有皇帝赐予的密奏资格,这种事情,更应当向皇帝密折奏报。

    但是他又犹豫着,平时秦家其实对他也还不错,宋州刺史任上被贬来此后,秦家很给他面子,反正他这长史基本上什么也不用做,这里也一切井井有条,遇到什么麻烦事,直接找秦家,秦家一出面,就都解决了。

    如果现在向朝廷奏报,那无疑可能会因此得罪秦家,以后估计在此就不好呆了。但不报告,可如果其它官员奏报上去,到时他又不免会被怪罪。

    报告写了好几遍,每次写完又被他扔入了火盆之中。

    “阿郎,有客拜访。”

    “不见。”

    “是秦家管事。”

    王波利一听赶紧站了起来,“不早说,我亲自去迎。”

    前厅里,秦管事正在喝茶,长史随从小心的侍候着。

    “哎呀,秦管事怎么来了,可是魏公有事吩咐?”

    秦管事笑着先送上了一份礼物,不是什么黄白俗物,却是一幅字画,居然是秦琅写的一副瘦金书法。

    “哎呦,魏公大作,无功不受禄啊。”

    秦管事开门见山,“魏公本来想亲自来拜访王长史的,只是又怕影响不好,所以便让某前来······”

    一番话语过后,王长史表情凝重,心情更加纠结了。

    秦管事说魏公召集旧部,确实是因为金银岛那边有土人袭扰,所以才找旧部过去帮助,这件事呢,魏公不希望朝廷那边被这点事打扰。

    “王公今年快六十了吧?”

    “嗯,五十九了,秋来便是花甲之年了。”王波利捋着胡须叹道,一生宦海沉浮,老了。

    “听说王公的大公子如今在西京任录事之职?”

    王波利不由的面带苦涩,他快六十了还在地方任职,但起码也是都督府长史,这也是正五品上的职事,这还是他受了魏王牵连,本来他先前已经做到了宋州刺史,宋州那可是户口九万家,人口近百万的中原大州,正经的从三品实职重臣。

    若有贵人相助,再进一步就能入朝为尚书或九卿或是三省侍郎了。

    只是相比起他,他虽然有好几个儿子,可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嫡长子都三十五六的人了,结果现在也仅是从九品的录事而已。

    而其它的几个儿子更是一个不如一个,几个嫡子还能凭着在国子监读过书的经历,再靠着他的关系,勉强谋了个流外吏职,而几个庶子就干脆连流外都混不上了。

    说来这也是朝中无人的原因,如秦琅这样的顶级勋戚宠臣,就算是收的义子,年纪轻轻都已是一军军使,正经的五品职事。而如他这样没什么背景的,虽说半生沉浮,兢兢业业,好不容易做到上州刺史,可也转眼就被贬,自己的儿子更是没机会。

    “犬子无能,既无文采又不精骑射,考不了科举,立不得战功,蹉跎岁月,也仅得一录事矣。”

    管事笑笑。

    “听说大公子为人慷慨,十分不错,连魏公都有所耳闻。若是大公子愿意,魏公倒是可以帮忙,安排大公子到镇南来,安排个从八正九的职事,倒也不难的。”

    王波利怔了一下。

    然后秦管事继续道,“就算是其它几位王公子,若是愿意来镇南,也好安排的。”

    “对了,这次金银岛那边出了点意外,我们打算要过去教训下那些土人,不知道王公的几位庶出的公子愿不愿意一起去帮忙?当然,也不会白劳烦的,等剿灭征服那些土人后,到时那海外荒岛上的土地,也可以分给经营······”

    秦管事简单的透露了点。

    王波利听出来了,这岂不就跟秦家以前刚来武安府时弄的分封骑士家臣一样?

    到海外去征服土人,然后分封土地?

    “其实现在朝中勋戚贵族,地方士族豪强,哪个没在海外经营点产业嘛,或是挖矿划是种植又或是捕奴什么的,金银岛是秦家发现的,那里有金矿,也可以种植,若是用心经营,收益应当也还是不错的。”

    秦管事掏出一张纸来。

    “这是那边岛上的一块地,三千亩,很不错的一块地,弄点人过去,一个田庄就起来了,每年万把石粮是不差的,就算抛去开支等,收益也还不少的。”

    老王内心犹豫,不断挣扎。

    “王公考虑一下?”秦管事起身,“我先告辞了。”

    “且慢。”老王终于叫住已经走到门口的秦管事。

    “魏公需要我做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王公给朝廷和圣人的奏报上,简单的一笔带过金银岛的事情,一点小事,不值得浪费笔墨,惊扰圣人和朝堂嘛,以后关于金银岛,也如此。”

    老王咬咬牙。

    “就算我不奏报,可这里还有这么多朝廷的官员,甚至是暗桩眼线,他们也会奏报的。”

    “这事王公就不必操心了。”

    老王点头。

    本就是因支持魏王而被连贬数级,从三品贬到五品,如今秦琅来拉拢他,若是拒绝,他担心自己这长史也做不成了。

    至于说把这事报告皇帝,可这种事能拿来说什么,本也是无凭无据的事,再说秦琅那是什么人,天子宠婿,贞观四贵之一啊。

    老王一把年纪了,朝中也没有什么后台,以前他在朝中全靠宰相王珪,但王珪早死了。

    又因支持魏王而被贬谪岭南。

    “金银岛只是魏公的一点海外小产业而已,谁家不如此呢,这点小事不值得惊扰圣人对吧?”

    老王马上点头,“确实如此。”

    秦管事满意的笑着道,“大公子的调令很快就会从吏部发出,其它几位公子就有劳王公去信召他们前来了,希望能够动作快点,晚了可就赶不上趟了。”

    老王亲自把秦管事送到了门口。

    秦管事出了王长史这边门,很快又去了下一位官员家中。

    马车中,秦管事的儿子问,“这人不过是个被贬谪之人,何必如此拉拢?”

    “你懂什么,虽然王长史这样的官员,确实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但既然他是武安都督府长史,那有好处也分润他们一点又有何不可呢?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

    “这也太便宜他了,白捡这么大好处。”

    “哈哈哈,你啊还是太年轻,也就这么点格局。多看,多想,多学!”老秦教导儿子。

    一个被贬谪的武安都督府长史,在太平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秦家这次还是很给面子的主动找上王波利,当然不是怕他。

    “知道为何咱们魏公能这么成功吗?因为魏公好交朋友,朋友遍及朝野满天下,所以魏公做事,支持的多反对的少。”

    “再一个,魏公向来大方。你看我们父子原本仅是一商行的奴隶,可后来到了秦家后,魏公是怎么待我们的?我们做事努力,魏公不仅让我们吃饱睡好,甚至还给了我们赎身自由,后来还给们顶身股分红,咱们爷俩为魏公效力十几年,如今身家那也有数千贯,曾经的你何曾敢想过?”

    “就说金银岛吧,咱们爷俩可还从没踏足过岛上半步,但魏公也给了我们爷俩岛上三千亩地,虽说这地还得我们自己招人去开垦经营,但这可是三千亩地啊,一般人谁有这么大方?”

    老秦感叹着,“什么叫成大事者,什么叫慷慨大方,这就是。魏公做事,那才真正叫人心服口服死心踏地呢。”

    小秦道,“阿爷,你说金银岛上这三千亩地咱家要去经营吗,那么远的海外,如今土人又闹事。”

    老秦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懂个屁,不要眼睛只盯着鼻子尖前的那一丁丁东西,要眼光长远。魏公如此大费周张的全力经营金银岛,那还有错?咱们要做的就是紧紧跟随着魏公,魏公给了咱爷俩岛上三千亩地,那就得经营,还得好好经营,全力经营。”

    “我现在这里的差事走不开,你带你几个兄弟过去。”

    “现在那边还那么乱,要不晚点去?”

    “呸,什么好事都让你占全了?狗娘养的,老子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玩意?”

    小秦被老秦骂的满脸口水,不敢吭声,只好道,“那我去还不行吗?”

    “这辈子你也就这点出息了,这辈子也吃不上四个菜!”

第1192章 可喜可贺

    “大喜呀!”

    东宫门前,翰林大学士知制诰许敬宗站在迎接到来的一众政事堂宰相们,远远的,他就叉手行礼。

    数位紫袍金符玉带的宰相们走来,最前面的是中书令马周摄吏部尚书,然后是检校中书令、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接着是知门下省事房玄龄,再是右仆射高士廉,然后是黄门侍郎褚遂良、中书侍郎崔敦礼。

    只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检校侍中、兵部尚书李绩仍镇守并州,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不过今天在这六位政事堂宰相的后面,还有三位紫袍大臣,分别是御史大夫韩仲良、大理寺卿孙伏伽以及刑部尚书刘德威。

    三法司长官的出现,无疑让今天的这次会议有些不一般。

    “大喜,大喜。”马周笑着点头,只是笑了两声却咳嗽不断,这位政事堂首相,如今深得皇帝和监国太子的信任,可身体却已经公认的不行了,整个人瘦的出形,尤其是一双腿,据说已经到处溃烂,甚至脚趾都烂掉了几个。

    刚才马周就是乘小辇来的,这是太子特赐。

    没有人知道马令公还能坚持多久,但肯定没多久时日了。

    “令公要保重身体啊,圣人和太子还要倚重你呢,”许敬宗笑着上前搀扶马周。

    “我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报效君恩深厚。”

    长孙无忌在一边道,“马相公可万不能如此说,你还这般年轻呢,公务放一放,多休养休养。”

    马周也点头,“我现在这病体,路都要没法走了,继续留在政事堂也只是尸位素餐,今天我要趁着这大好消息,向太子乞骸骨退休了。”

    几人说着进入大殿。

    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张行成,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上来迎接。

    入殿,众人各解披风,落坐。

    这时许敬宗也换上了一副严肃的面孔,“今日太子召集诸位大臣前来,有重要事情商议。”

    片刻后,太子承乾到来。

    落坐后,目光缓缓扫过大臣们脸上。

    “刚接到西域捷报,左骁卫大将军、昆丘道行军大总管李社尔,右骁卫大将军、昆丘道行军副总管李何力,两位郡王领兵入西域,出高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右监门大将军阿史那弥射为左右先锋,攻入金娑山南,蒲类海东的沙陀碛,大**月部,斩首七千,处月酋长沙陀金山携子沙陀辅国率部请降。

    金山归附后主动率部往攻处密,斩首三千,处密降。

    欲谷设之臣阿史那贺鲁惶恐,遣使请降。”

    “而镇西大都督府长史郭孝恪也趁机发兵再攻焉耆,破焉耆王城,斩处那啜留守之吐屯官,并擒处那啜所立伪焉耆王薛婆阿那支,郭孝恪数其罪,斩于军前。焉耆九城,传檄而定!焉耆都督府收复!”

    “可喜可贺!”众人皆拍掌赞叹。

    这次唐军的西域作战,那可是狮子搏兔全力以赴了,仅看派出的几位统兵大将那就是阵容豪华无比。

    郭孝恪和侯君集不用说,那都是猛将。

    就说阿社尔和李何力,两位一个以前是东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封镇漠北的拓设,一位是原铁勒契苾部的少当家,本身都是能征善战的异族猛将,归附大唐多年,如今统领的部下,那是有大唐精良器械加成的精锐唐军,且他们对于突厥人的习性和战法也相当熟悉,更别说两人麾下的西征军是突厥、铁勒和吐谷浑和党项、唐军的联合兵马。

    再说两位先锋官,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原本是一对堂兄弟,都是密点世的五世孙,不过这兄弟俩曾经是一对死对头。当年贞观初西突厥内乱时,大唐册封泥孰为大汗,也封弥射为小可汗,结果步真也想自立为可汗,对此不满,于是突袭弥射部落,杀其弟侄二十余人,结下死仇。

    弥射被迫率处月处密等部归附大唐,后来更是亲自入朝,并就此留在朝中任职,他把处月处密诸部属交给了阿史那贺鲁,贺鲁是弥射叔父曵步利设射匮特勤劫越之子,让他代为统属诸部。

    而步真虽击败了堂兄弟弥射,自立为咄陆叶护,可诸部并不服,尤其是后来大唐朝廷也下诏封贺鲁为叶护,步真最后无奈,也只得归附大唐入朝为官。

    本来这弥射和步真两兄弟都入朝后,处月处密诸部由贺鲁任叶护代为统领,也算暂时安定下来,谁知道这贺鲁也是个有野心的,后来跟欲谷设又打的火热,最后结盟,并在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这事上,表示了全力支持。

    所以这次朝廷要对处月处密二部先动手,就是因为贺鲁这人摇摆不定,反复无常,加之这二部就处于高昌附近,占据的地理位置很关键,既是天山南北之间的口上,也处于西域和漠北之间的节点上,还时刻威胁到高昌、焉耆。

    因此这次选了社尔和何力两个妹夫前来为帅,又让本来就曾统属过处月处密二部的弥射和步真兄弟俩过来。

    这二人也是厉害,一到西域就憋着股劲要压过对方,一个比一个卖命,于是外号为沙陀部的处月部第一个遭殃。

    弥射和步真打的沙陀金山一天之内连败十三阵,一路逃了七天,都没能逃掉,最后只能跪地求降。

    弥射和步真兄弟俩七天败金山数十阵,共计斩杀处月部七千余口,这也算是下了死手了。

    金山再不降,就得被屠光,不降不成。

    而叶护阿史那贺鲁却远水难救近渴,还没等他召集人马来援,投降了唐朝的沙陀金山带着刚改名为沙陀辅国以示忠心的儿子,转头就第一个冲向了处密部。

    三战皆捷,连斩三千余级。

    处密部也被打崩了,尤其看到是处月部的沙陀金山打前锋,弥射和步真这两位老上司带队,后面还有社尔和何力这两大杀神,毫无斗志了。

    要知道在多年以前,何力的爷爷可是在金山高昌一带建立过铁勒汗国称过可汗的,而当年这个铁勒汗国也在西突厥的攻击下坚持了十余年,契苾哥愣曾经没少教过处月处密这两西突厥别部做人。

    至于社尔,他当年从漠北来到西域,立足可汗浮图城,也是在沙陀碛不远的,当初处月等部,也都曾经向这位处罗可汗的儿子归附称臣过的。

    一万多颗首级,在金娑山下,蒲类海边上,堆起了两座大京观,有如双子塔一般。

    处月、处密虽说也是突厥大部,但被斩杀了上万人,也算是元气大伤,再无半点反抗大唐的勇气。

    叶护阿史那贺鲁原本还想抵抗,可处月二部直接把他派来的手下押到了唐军面前,再不肯听他们的了。

    贺鲁虽说手底下并不仅有处月处密二部,他支持欲谷设称汗后,欲谷设也对他不错,授封他叶护封号,让他成为仅次于他之下的西突厥第二号人物。

    让他居于多罗斯川,统领处月处密、哥舒、葛逻禄诸部。

    他的驻地距离高昌足有一千五百里地,位于金山西麓,眼看着欲谷设还在河中地区征讨米国康国等昭武九姓,唐军却已经一棒子把处月处密二部打服,他跟欲谷设一个东一个西,相距几千里,中间还隔着乙毗射匮可汗。

    而唐军这次动真格的,猛将如云精兵如雨,贺鲁立马怂了。

    主动的派使者来找弥射,说自己当初不该听信欲谷设的谎言,受他蛊惑等,又说自己辜负了弥射,没能把交给他的处月处密等部管理好,如今愿意悔过自新,再次归附大唐等。

    贺鲁也是没办法,名义上他管辖的部众挺多,可如葛逻禄、哥舒本就是强部,他的控制力也有限,眼看着这次欲谷设估计也回不来了,他便干脆的投降了。

    反正投降对于突厥人来说,一点都不会有心理障碍。

    “贺鲁此人,摇摆不定,叛服无常,跟欲谷设都是一类人,鼠首两端,不过呢,孤仔细的考虑过西域的局势后,认为眼下大唐的首要之敌是欲谷设然后是龟兹,既然沙陀金山、阿史那贺鲁等来降,那么不妨先受之。”

    大唐要吞并西域的战略目标是不会改变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怼天怼地怼空气,围绕着最终吞并西域这个大目标,手段可以复杂多变一些。

    想当初密点室西征,统领十大首领,率兵十万,从东突厥大草原西征西域诸胡国,当时的十大部落便是弩失毕部、咄陆部、葛逻禄部、处月部、处密部、伊吾部、沙陀部、契苾部和薛部、延陀部。

    在突厥最初西征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两厢的分属。

    后来密点室征服西域,在西域站稳脚跟,传承数代,西征突厥也就自成体系,号称西突厥,甚至后来还曾试图争夺突厥大可汗的称号。

    达头、阿波等都曾短暂的统一过东西突厥各部。

    当年的西突厥十大部落,也渐形成了西突厥嫡系的两厢十姓部落,以及其它杂部。

    这两厢也就是弩失毕和咄陆两部各发展分化出来的五大部落。

    其咄陆五啜:一曰处木昆·律啜;二曰胡禄居·阙啜;三曰摄舍提·暾啜;四曰突骑施·贺逻施啜;五曰鼠尼舒·处半啜。

    弩失毕有五俟斤:一曰阿悉结·阙俟斤;二曰哥舒·处半俟斤;三曰拔塞干·暾沙钵俟斤;四曰阿悉结·泥孰俟斤;五曰哥舒·阙俟斤。

    当然,东西两厢十姓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正如当初西征时两厢也只是十大部落中的两部,到后来发展成两厢十姓。然后还在不断发展,如突骑施部又析为贺逻施啜和索葛莫贺啜两部,而当年十大部之一的处月、处密、葛逻禄等也还在,而沙陀部则并入处月部。

    这些部落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在左右两厢之中,左厢咄陆诸部酋长皆称为啜,这个啜其实代表的正是突厥嫡系之意。右厢弩失毕诸部酋长称俟斤,本就是指异姓突厥,而铁勒等首领也一样是称为俟斤的。

    当年西突厥搞出了十姓本部,以及诸杂部的区分,继而后来又弄出来东西两厢,分为五咄陆和五弩失毕,从中再分出嫡系和杂系,这种做法,本就是取乱之道。

    西突厥多年以来的内讧,本就是东西两厢分化所导致的,到如今,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就比如说如今贺鲁率执舍地、处木昆和婆鼻三部万余帐请求归降,这其中执舍地又称为摄舍提部,和处木昆一样都是五咄陆部之一,是西突厥核心本部。

    而这个婆鼻部则很有意思了,他原来是车鼻施部落的,车鼻施呢则是铁勒部落,大致在高车西迁、突厥西征这个时间段进入了西域,在铁勒高车王族伏罗氏衰弱后,甚至还接替他们成为了西域铁勒部族的首领,在中原隋朝末年的时候,他们与薛延陀部,联合建立起了契苾-薛延陀汗国。

    没错,车鼻施又称契苾部,后来被突厥镇压后,部份融入了西突厥,成为了车骑施的一部份,一部份呢则迁去了东部,投奔了薛延陀,还有一部份则随契苾何力归附大唐,成为了大唐安置在河西一带的契苾诸部。

    车鼻施人并入突骑施后,被称为黑姓突骑施,这跟铁勒人在突厥中被称为黑突厥都是一样的。

    而突骑施呢,本身来说是西域的乌孙、月氏、悦般诸部融合的产物,这些也称为黄姓突骑施,后来他们强大起来,又合并了许多部落,如车鼻施等,把那些后加入的称为黑姓突骑施。

    如今的西突厥就是这样混乱,既有东西两厢的两大传统阵营对立,同时呢,就算同是五咄陆或是同是五弩失毕的各部,也在内讧分裂,你支持咄陆,他支持射匮,甚至就是同一个大部落,可能也因为各自支持不同的人而导致再次分裂。

    做为游牧部族,其本身同一个部落也因为传统制度的原因,而导致是分散且容易分裂的,更别说在当今这种复杂的大环境下。

第1193章 诛功臣

    并入突骑施中的车鼻施一部中的准鼻部,就跟摄舍提和处木昆一起跟着贺鲁降唐,但是贺鲁统领的哥舒、葛逻禄等部,他就不降。

    甚至突骑施中的准鼻部的同族的车鼻部其它部,也没降。

    承乾的意思就是,既然贺鲁来降,还能拉来上万帐的三部人马来,那就得表示欢迎,对于之前的事情呢,可以既往不咎。

    鉴于居于金山南麓的葛逻禄部和居于伊丽河域的突骑施这两大部落还没归附,所以承乾提出就在这两部落之间设立一个瑶池都督府,授封贺鲁为瑶池都督。

    这个地方大致就是在后世的准噶尔盆地一带,都督府驻地约在克拉玛依绿洲。

    不过对于被打服的处月和处密二部,太子却另有安排,在高昌北面的天山以北,沙陀碛以南,设立一个正式的经制州庭州,置轮台、金满、蒲类、沙陀几个县,并置军镇守捉。

    将这个重要的盆地要冲,置为直接统治管辖之下,移民屯田驻军,既可庇护南面的高昌、焉耆、伊吾,同时也守住天山中段北麓的山口。

    大唐也将正式跨过天山,在天山北麓建立起一个经营据点。

    至于说更西北边的瑶池都督府,暂时只是一个羁縻都督府,让贺鲁与他手下的三部迁到这边来,并招募更多的部落人马来。

    将摄舍提、处木昆、准鼻三部分置双河都督府、匐延都督府、盐泊都督府,分割车骑施与葛逻禄两大强部。

    “再授贺鲁为右骁卫将军,授封贺鲁之子咥运为右骁卫中郎将,入朝侍卫。”

    马周咳嗽着建议,“贺鲁虽降,但其人无信,不过迫于形势,随时都有可能再反,就算令其派质子入朝,估计也不会有太大拘束作用,倒不如趁现在时机,命贺鲁为昆丘道行营的前锋总管,命其率其三部发兵从征龟兹,如此驱虎吞狼也。”

    承乾对这个提议很赞同,“处月处密二部,也都令其率部从征龟兹。”

    对于击败处月二部时缴获的万余匹战马,承乾指示不必返还,但对于俘虏的二部人口,可以返还,令其随金山等军前协征效力。

    长孙无忌很不客气的提议,“当令处月、处密、执舍地、处木昆、准鼻新归附五部,各进贡牛羊和马匹骆驼,以资军用。”

    “准。”承乾也听出这是借机削弱突厥人,以及补给唐西征军之意,马上应允。

    既然西征第一阶段目的已经达成,击败并迫降了处月处密二部,还意外的得到贺鲁的请降,朝廷正式新设庭州,又设了个羁縻的瑶池都督府,可以说开局非常顺利,更别说郭孝恪还带来意外之喜,再下焉耆。

    现在只需要准备西征第二阶段战事就可以了,灭龟兹。

    龟兹的实力还是相对较强的,而且经过这第一波征讨后,大唐也跟自己扶持的乙毗射匮可汗算是撕破了脸,接下来可能就要面临龟兹、乙毗射匮可汗甚至还有乙毗咄陆可汗三家的联合对抗。

    不过承乾依然觉得没什么问题。

    “西征之事,就这么议定,接下来谈点其它的。”

    承乾缓缓开口,“孤这里有一些弹劾奏章,却是告工部尚书张亮谋反之事。”

    此话一出,殿中十分安静。

    张亮那是圣人潜邸旧臣,而且是极得信任的心腹,虽然公认的不知兵是个草包将军,但是张亮长于行政,他这些年担任过的职务极多,多数都还是做的非常出色的。

    再一个,张亮也是曾经入过政事堂短暂做过宰相的,也曾做过御史大夫,统领御史言官。

    年前才调回朝任工部尚书,虽说大不如前,那也是八座之一啊。

    太子开了这个口后,便没再继续。

    殿中一阵沉默之后,中书令马周先开口,“可有证据?”

    太子让内侍把整理好的材料交给马周观看。

    马周咳嗽着仔细看完,越看越心惊,这份材料可谓是十分详实,其上面弹劾的罪名也极多。

    最主要的就是宠信术士、萌生异志以及私养义子五百。

    长孙无忌没急着去看材料,他用余光打量房玄龄。

    张亮原是郑州荥阳的普通百姓,年轻时家贫,但人长的英俊倜傥,外表敦厚,隋末时,主动投奔瓦岗李密,一开始并不被重用,直到后来张亮密报李密说军中有人欲谋反。

    凭着这次告密,李密挫败了一次谋反,于是张亮渐得李密信任,后来授为骠骑将军,隶属于镇守黎阳的徐世绩麾下。

    李密败,随徐世绩、郭孝恪等降唐,授为郑州刺史,可郑州为王世充所夺,张亮只得逃入山中,再授为检校定州别驾。刘黑闼反,徐世绩奉命讨伐,令张亮守相州,河北军来攻,张亮见敌势大,直接弃而逃走。

    再后来,房玄龄举荐张亮加入了秦王府,开始为李世民奔走山东,招揽好汉,搞起了情报工作,在这块他表现出众,做的还不错,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尤其是后来意外失手,被建成元吉捉住,任如何严刑拷打都不曾吐露半个字,所以李世民救出他后,对他更加信任,于是成为了秦王府心腹。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张亮也是深得信任,虽没有什么过硬的军功战绩,可这官职却也是连连高升。

    从秦王府的骠骑将军,到李世民登基后的右卫将军、镇抚使、怀州总管,长平郡公等,再到御史大夫、光禄卿、夏州等三州都督,再进金紫光禄大夫、相州大都督府长史,陇右经略使,青海道经略安抚使,然后封郧国公,甚至一度拜相。

    总结张亮的人生,出身贫贱,后来隋末风云主动加入瓦岗,但打仗不行,所以靠告密才上位,后来归附唐朝后,也是表现极差,因此从开始的刺史到后来的别驾,再到后来的秦王府骠骑将军,官职是越当越小。

    但他在秦王府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为李世民暗中奔走,招兵买马,搞地下情报工作,做的还不错。李世民登基后,他也管了一段时间的百骑,再后来又去做御史大夫,管弹劾监察,都可以说发挥的不错。

    后来外出做都督,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每任一职,都会暗派手下侦知治下官吏百姓们的善恶细隐等,然后以此寻找突破口,每每有奇效,确实出了不少政绩。

    他还主动的与赵郡李联姻结亲,抛弃结发妻子,而娶了赵郡风流放荡的李氏。民间甚至有一个传闻,说张亮跟汉初的陈平很像,出身普通但长的好也好色,而且大方。

    不同的是陈平盗嫂,而这个张亮却让别人搞自己妻子。

    李氏与人私通,张亮撞破奸情后,不但不敢声张,反而帮助摭掩,甚至为了她们奸情方便,还将此人收为养子,让他改姓张,还取名慎几。

    据说,后来张亮收养子一发而不可收拾,到如今收了五百义子。

    有人说这些养子都是李氏的面首情人。

    这虽然是个玩笑话,但有张慎几的例子在,张亮的五百义子里面,肯定不止一个李氏的奸夫情人的。

    张亮对李氏畏惧,对她的行为不但不敢管,还得帮忙摭掩不说,甚至还得忍受李氏对张亮的指手划脚,甚至经常让张亮为她循私枉法。

    张亮信术士,其实也都是因李氏而起,因为李氏就好信这个,在她的影响下,张亮也变的相信这些术士,对一些术士所说的那套东西很相信。

    比如张亮胳膊上张了些像鳞片一样的东西,李氏就让术士来看,还说吾夫臂有龙鳞起,若举大事,可乎?

    于是这名叫公孙常的术士立马顺着他的话说,此乃真龙之像。

    而李氏也说张亮近来睡觉的姿势越来越像条龙!

    公孙常立马说这日后必定大贵啊!

    又说有弓长之君当别都,还说张亮这个名字在八卦书上是应了帝王之名,是天授富贵等等。

    而李氏后来又宠信了一个术士程公颖,让他帮忙寻找一处有王者之气的地形建新宅。

    总之这些东西,写的详详细细,马周看了都惊讶无比。

    这一看就不简单。

    他目光看到长孙无忌嘴边的笑容,也看到他在冲房玄龄笑,马上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张亮原是瓦岗的人,投李密,后来隶属于徐世绩也就是如今的坐镇在并州的宰相李绩,然后他当初随李绩降唐后呢,表现一般,连丢了几座城,是房玄龄把他举荐给了李世民。

    而在先前魏王争储之中,张亮也确实有支持魏王之意,无疑张亮是跟房玄龄一致的,不管是私下往来结盟,还是其它,他们脱不开干系。

    马周想到了之前被杀掉的刘洎,说到底也是因为曾经支持魏王泰而被杀的。现在太子又拿出张亮谋反的弹章,这是又要杀人了吗?

    是长孙无忌继续清洗魏王党,还是要借张亮拉房玄龄下水?

    这背后到底是那位如今开始沉迷于修道服丹的圣人之意,还是太子的意思?

    马周突然觉得有些悲哀,如今的朝堂,没有了圣人,没有了秦琅,有的只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完没了的党争,让人厌烦。

    良久。

    大臣们都已经看过一遍。

    褚遂良开始率先发难,“这上面写的如此详实,只需按图索骥,一一对应的查证就能弄清楚了吧?这公孙常和程公颖是否确有其人?他们对这些又是否招供承认?”

    “还有张亮五百义子这事,也好查吧?”

    御史大夫韩仲良马上接话,“御史台已经奏请太子展开调查,目前已经将公孙常和程公颖拘捕讯问,得到二人一一证实。”

    “那这个张慎几呢?”

    “也已经拘捕在审。”

    张亮被弹劾的罪名远不止这几条,其它的还有一大堆,什么贪污啊赎职啊,以权谋私,侵占田地等等。

    不过相比前面宠信术士搞这些名应图谶以及蓄养五百义子形同谋反的事,其它的贪污之类的倒算不得什么了。

    如果前面的这些证实,那就是确确实实的谋反,乃十恶不赦之罪。

    贞观以来对功臣们的惯例,只要不谋反一切好说,就好比侯君集,犯了那么大的事,可皇帝不也还硬保下来了。

    养五百义子,那就是心怀不轨的明证。更别说,多少重臣大将,都是倒在这种图谶之事上的,这种东西沾都沾不得,碰都不能碰,一碰就玩完。

第1194章 秦琅谋反

    “张亮乃是开国功勋,朝廷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太子缓缓道,“孤已经将此事奏报圣人,圣人口诏,命御史大夫、大理寺卿、刑部尚书联合审理此案,中书舍人、给事中以及翰林学士会同审理,镇抚司与百骑司、殿前司配合审理取证。”

    “在调查结果出来前,张亮暂停一切职务,到门下省内接受调查。”

    马周听出来,这是有备而来的。

    太子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而褚遂良、韩仲良两人那积极落井下石的样子,充分说明这事情长孙无忌脱不了干系,甚至就是操刀者。

    房玄龄阴沉着脸,一声不吭。

    一石二鸟,向张亮下手,暗里可能指向房玄龄,甚至是李绩。

    “咱们按老规矩来,该调查的调查,该拘的拘,孤相信这些弹劾,绝非空穴来风。我们既不能冤枉一位好人,也绝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就算是开国勋臣,可如果敢谋反作乱,那也绝对不能赦免宽恕!”

    太子说完,起身离开。

    盖子已经捅开,结下来事情会如何发酵,就看各方的表现了。

    马周失望的离开,他都没来的及向太子请辞。

    没有兴趣与其它大臣们谈话,马周出了殿,坐上小辇出宫,到家便立马上了一道辞表,再次请辞一切官职,这次态度十分坚决。

    他已经没有兴趣再参与这些事务之中了。

    辞表让人发出去后,马周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端着酒杯没有喝,他现在已经碰不得酒了,只能闻一闻。

    闻着酒香,思绪不由的回到了十八年前。

    他犯宵禁被武侯锁拿,还挨了顿揍,身上布衣尽是大脚印,十分狼狈的蹲在街铺边,然后他遇到了路过的秦琅。

    那时的他还是那么的年轻,甚至带着丝骄狂和率真。

    两人就这么相识,他为自己跟武侯说了情,甚至还安排他去府中做宾客。

    想想那段岁月,过的好快啊。

    秦琅举荐他进镇抚司,后来又举荐他入圣人面前,得圣人青睐,从此青云直上,一介寒门布衣,只用了数年时间就进了中枢。

    到如今,更是成为了政事堂首相的中书令。

    想那个时候,大唐上下君臣一心,每天想的是如何对抗突厥人的压迫入侵,如何解决天下大乱过后的治理,如何解决财政困难,如何整顿兵马,君臣一心,同心协力,大家可以为了解决一件问题,而不眠不休。

    而如今的大唐已经如此强盛,东征西讨所向披糜,曾经强悍的突厥早就不复存在,西突厥也只是苟延残喘,朝廷的财政更是前所未有的好,每年上亿的财收,年年都还能有大量节余。

    可是如今却没有当年的那种共同奋斗的感觉了。

    皇帝现在整天沉迷于修道服丹,不问政事,朝政尽交给太子监国摄政,可这位太子虽得民间称赞,马周却觉得太子并没能成为他和秦琅曾经希望的那样。

    太子很厉害,可是太子不仁。

    君王得仁,一个君王不仁,这是国家的不幸,也是帝国的隐忧。

    可是这些,他管不了了,他的身体已经彻底的不行了。

    又闻了一口,他终究没忍住,轻轻的喝了一口。

    酒液在嘴中打转,那种久违的滋味,让马周飘飘欲仙。

    再睁开眼,马周又提起了笔,他开始写信,给远在镇南的秦琅写信,这封信没写朝中发生的这些事情,他只是回忆起两人相识,一起奋斗的那些日子,最后提了个请求,希望他走后,秦琅能够帮忙照顾下他的妻子儿女们。

    他知道秦琅的为人,把妻小家族托付给他们,不会错的。

    马周的辞呈太子没准。

    但马周不再上朝,也不再任事,他给太子和皇帝再上辞呈。

    两次不许,那就三次。

    第三道辞疏上去后第二天,皇帝带着太子亲至马周府上慰问。

    “臣的消渴症已经太严重了,如今腿脚已经走不了路了,而且精神不济,做不的事了,请圣人准许致仕。”

    李世民叹了声气,“朕的消渴症也加重了,气疾风疾并发,这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马周劝谏,“还请圣人保重身体,但臣斗胆进谏,丹丸并非药石,更不能治病,莫误信术士奸邪!”

    太子在外侯着,没有外人在,李世民便也不隐瞒,“朕也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吧,良医问遍,也没人可治朕这身症状。朕的身体朕知道,也没几年了,所以这几年我都是尽量放手,让太子监国,让他能够早点锻炼出来吧。”

    “张亮·····”

    马周刚提了张亮名字,李世民已经摇了摇头,“弹劾张亮的那些都是真的。”

    “圣人要如何处置张亮?”

    李世民叹了声气,“若是朕的身体好,朕也许就能饶他一命,毕竟张亮也是开国功勋,他犯的这些蠢事,也成不了气候,可朕如今这身体,如何能留张亮这种蠢人?所以,还是让朕来处置了张亮吧,也免的脏了承乾的手。”

    马周听了,没有为张亮求情之意,“其实先前刘洎·····”

    “朕知道是怎么回事,刘洎之死确实有些冤,但是,朕还是那句话,朕也没几天了,有些事情朕想走之前替承乾做好。”

    “张亮还会牵涉到其它人吗?”

    “借这事,该敲打的朕还是会敲打一下的,朕打算把房玄龄免职,让他退下来,就在家安心颐养天年吧,他跟着朕打天下,也是辛苦了大半辈子,劳苦功高,虽然之前走错了几步路,但朕还是希望他能有个善终的。’

    “朕会敲打下李绩,将他贬去辽东做个刺史,辽东今后不会太平,以李绩的本事,到那边正好可以再立些功劳,到时让承乾再把他提起来。当然,若是李绩因此就有怨言,朕走前会把他一起带走。”

    这些话不应该对臣子说的,可皇帝就是说了。

    马周也就静静的听了,并没有过于惊讶。

    良久,皇帝打破了沉默,主动的说到了秦琅。

    “张亮的案子如今基本上查的差不多了,现在有人开始弹劾秦琅,说他意图谋反。”

    马周望着皇帝,“是有人想借秦琅来搅浑水?房相出手了吗?”

    “是崔仁师。”

    “崔仁师?”

    “嗯,一个愚蠢的家伙。”

    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早年做御史时办了几件大案,也算得李世民赏识,后来又做了中书舍人,能力还是挺出众的。

    跟同是博陵崔的崔干、崔敦礼比起来,其实崔仁师的能力更强一些,但最后拜相的却是崔敦礼,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的。

    不过崔仁师毕竟也很有能力,所以这些年仕途也还不错,皇帝亲征辽东时,他跟韦挺负责后勤粮草运输,时任门下省给事中职,因为出现了运输士兵逃亡一事没及时奏报,而被皇帝除官为民。

    不过皇帝回朝后,还是马上又起用他为中书舍人并检校刑部侍郎,可以说是赏识非凡。

    当初崔仁师被除官为民,其实并不真的是因为有运输士兵逃亡没上报之事,真正的原因还是当时的刘洎被杀一案,皇帝杀了刘洎后,顺便把之前支持魏王的一些官员又敲打了一遍。

    比如崔仁师之前也是支持魏王的,所以皇帝找了个理由把他除职,过了段时间又起复,甚至还更加重用了。

    只是崔仁师估计是没吸取教训。

    当朝中如今爆出张亮谋反亮的时候,崔仁师这个检校刑部侍郎不但没低调,反而也凑起热闹,他居然弹劾秦琅谋反。

    弹劾的内容倒不是捏造,说的也是有理有据,比如说秦琅在海外招募训练佣兵护卫,大量移民到海外去开采种植等等,他据此说秦琅有不臣之心,意图海外建国等等。

    随便换个什么时机,崔仁师的的弹章李世民都会是另外一个态度,但他却选在张亮谋反案这个时期,而且还是皇帝要借张亮谋反案,再狠狠的收拾几个不识时务,还有不该的想法的臣子,甚至要把房玄龄、李绩等敲打一番的当口下,他搞这么大一个事情,李世民就不高兴了。

    圣明的贞观天子,立马就认定崔仁师这是要搅浑水,不是真的要弹劾秦琅,否则早不弹劾晚不弹劾你现在弹劾,他就是想保房玄龄,而这种行为在李世民看来,就是魏王党的死灰复燃。

    如今的天子是最不能容忍魏王党继续存在,甚至是继续的朋党行为的,崔仁师撞在了皇帝的刀尖上。

    “朕已决定,把崔仁师流放连州。”

    马周问,“秦琅绝不会有谋反之心,崔仁师所弹的这些,其实朝中勋戚门阀哪家没有一点。”

    “朕又岂不知,秦琅近年行事,确实有些逾越之处,但说有二心要谋反还不至于,海外建国之说就更加荒谬了。不过,有些事情确实是有些过火了。”

    “那就请圣人也降旨责罚,略加惩戒。”

    李世民笑笑,“朕头痛了几天,一时想不好要如何敲打惩戒才恰当,就怕一个不当,这小子真的来个扬帆出海,跑去林邑当他的摄政王或是跑那金银岛当个南海岛上国王了!”

    “圣人说笑了,秦琅不是那种人。”

    “哈哈哈!”

第1195章 圣人之忧

    皇帝数年不上朝不问政事,但不表示皇帝就已经不能掌控朝政了。李世民只是自知身体状况不好,有意放手让太子多加历练,只要不出大问题,他便在旁边看着就好。

    朝廷中书省的六位中书舍人掌管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全国各地和朝中官员上呈的表章文书是先上六部二十四司,然后按类总汇尚书省,再经门下省转中书省。

    中书省内部针对尚书省六部,分署制敕,以六中书舍人分押尚书六司。

    由六位中书舍人负责草阅,然后还要提出相应的意见再交给皇帝,谓五花判事。同时皇帝的诏令,也是交由中书舍人负责起草。

    皇帝虽不上朝,但中书省这边,中书舍人们每次都要把官员上呈的奏章一式两份,一文呈监国太子,一份呈送皇帝这边。

    李世民基本上不会批复,除非重大事件。但所有奏章都有一份呈报,所以皇帝对朝中动向也是了如指掌。

    更别说,皇帝在正式的奏事制度之外,他曾经借鉴了秦家的密折制度,授给一些官员秘密奏事制度。

    大唐正式的官员奏事制度,按奏事的内容等不同,分为八种。在秦以前,统称上书,秦统一天下后,改为奏事。到了汉代,又细分出了章、奏、表、议,比如说出师表啊、陈情表啊这些就是表,章以谢恩,表以陈情,奏以按劾,议以异议。

    而到了唐代,官员奏书又细分到了八类。分条陈说的奏章叫疏和状,把机密奏章称封事,非表非状的奏章称为膀子,臣子上书六种基本体裁,奏抄、奏弹、露布、议、表、状。

    奏抄、奏弹和露布三种,需先交门下省给事中驳中,侍中审定,经审核认可然后报送皇帝画可批准。

    议、表、状三种门下省不须审核,而是交由中书省,先由中书舍人先审阅并做草拟初步意见,再上呈皇帝批阅,重要事务,还要经御前会议或转发给政事堂宰相会议讨论,再经皇帝审批画可。

    可以说,奏章虽然有多种形式,但奏章内容正是朝廷决策的重要依据。

    李世民不问政事,但还一直要求把所有奏章都抄录一份给他,就可看出他实际还是一直在掌控着信息的。

    更何况,皇帝除了这些公开的奏章之外,他如今还给了上千官员密奏之权。一般的奏章都是公开的,且议表状等都是较严格的格式,还有严格的呈奏制度,但皇帝给许多官员以密折之权,就完全打破了这种严密的规矩。

    朝野内外,上到某位尚书、侍郎,再到大将军、中郎将,外到哪位刺史、都督,又或是折冲校尉、州参军事,甚至是某位守捉使、市舶使等,总共有一千多名官员获得了李世民授予的这种资格,而且是不公开的。

    他们随时可以上奏给皇帝,奏章无须经中书舍人或给事中,便可直达翰林院,由他们转呈皇帝面前,且由皇帝本人亲启并回复。

    当然,在这种密折之外,其实朝廷本身也还有一个密奏制度,称为封事,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这是汉代开始就有的,官员们遇有秘密事项要陈奏,为防泄露消息,奏章要封口,以黑绸口袋,贴上双重封条呈进。

    不过这种封事,虽说每个官员都能上陈,但也还是要经过中书或门下两省的,与能够直接呈递皇帝并得到皇帝回复的密折还是有很大区别。

    再加上直接为皇帝刺探天下消息,秘密监视的镇抚司、殿前司和百骑司这三司,皇帝的耳目可以说是遍及天下,消息十分灵通,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隐瞒的了皇帝的。

    在信息掌握这块,李世民远远超过太子,更别说朝中的宰相大臣们。

    他们知道的李世民知道,他们不知道的李世民也知道。

    崔仁师上封事密奏秦琅谋反种种行为,李世民其实早知道了。

    真当他的情报三司是吃干饭的,还是他在岭南授予密折之权的官员都跟秦琅穿一条裤子了,还是说整个岭南的官员们也都被秦琅收买了,明的奏本和暗的封事就没一个人报告秦琅的行为?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皇帝一直没有管,对于屡屡密奏打小报告的那些官员,皇帝的批复也都是朕知道了,卿办事辛苦等等。

    大唐立国数十年,发展到如今,有一套相当严谨的制度,有如精密的仪器,谁想轻易的钻空子,是很难的。

    张亮谋反案,其实也早有人密奏报告过了,李世民也只是一直压着,一来是张亮的行为虽然蠢,但还不至于能马上造成什么坏结果,所以皇帝只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处置。

    至于秦琅的这件事情,李世民则是完全不同的态度,首先李世民不相信秦琅这是要造反,二来秦琅的行事,虽然有些过线,但这在当今也属于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勋戚豪门都在这样干,只是秦琅搞的比较大而已。

    皇帝杀刘洎,因为他不该还扯上魏王,甚至又与房玄龄等暗里往来,这犯了皇帝的大忌。张亮这次要被杀,也几乎完全是这个原因,他就是因为是魏王党的原因,才被李世民召回朝任工部尚书的。

    当着马周的面,皇帝也说了,张亮是个蠢人。

    张亮造不成反,这种人就算造反也不会有多大的危害,但现在皇帝身体不行了,他打算借张亮再来整顿一下朝廷,给太子承乾再扫清一下路。

    借张亮这个案子,让房玄龄彻底退下来,把李绩贬谪敲打一下留给承乾去做人情,甚至还要借张亮案,把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这些如今抬头的五姓七望再给敲打一下。

    五姓七望既得用,又得防,不能让他们窜的太快太高。

    博陵崔出了个宰相崔敦礼,现在再把分支的崔仁师给除官为民流放,也算是敲打警告一下他们,而赵郡李、范阳卢氏,先前一直支持魏王李泰,这次当然也得好好收拾警告一下。

    太子承乾的储位任何人都不能再动摇,这件事情再无半点余地。

    之前李世民曾经犹豫过,所以对于魏王党什么吴王党确实也就放任了,但当他做出决定,尤其是如今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那么就不容再有半点触碰底线的行为了。

    就算是老伙计房玄龄,该让也还得让。

    “朕听说太子对于近年勋戚士族参与工商贸易之事很不满,尤其是许多勋戚士族往海外开拓之事尤其不满,认为这导致了人口大量流失,甚至让地方上的团练乡勇也渐缺废,长久下去,必成祸患,你怎么看这事?”皇帝问。

    马周沉吟良久,“说来这些都是朝廷不抑兼并、大兴工商才导致的,商人逐利,而勋戚士族更加如此,朝廷既无律令禁止,则他们自然就会追逐此利益,这是必然的。”

    李世民点头,凡事有因必有果,朝廷重商当然也带来了财税上的富足,而财税富足这才能够富国强军,才能打遍周边无敌手,才能拓土开疆不断。而军事上的强大,以及不断开疆拓土,又带来了大量新征服之地,可以有大量田地授分给那些贫困无地的百姓,让他们成为自耕农甚至是小地主。

    当然,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勋戚士族豪强们也凭借着手中的资源,以工商获利,以贸易大赚,不仅让他们有更充足的财力在中原大肆兼并土地,大起豪宅园林,也让他们胃口大开,开始走出国门,跑到海外去拓张和殖民。

    “秦琅在南海金银岛上建起了旧金山和新金山两座市镇,虽以市为名,但其招募到岛上淘金、屯田、做工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二十万之众,这已经相当于中原一个大县人口了,甚至超过许多边州人口。”皇帝说道。

    这个数字还是很惊人的。

    眼看着这金银岛人口不断在增,李世民也是没法继续无视下去了。虽然有大半的人都只是去淘金的,可现在秦琅也确实在岛上进行定居移民,这些定居者,可绝大多数都是中原过去的,这是挖大唐的墙角啊。

    虽说李世民也可以直接一纸诏令,仿流求之例,在金银岛上设州置县,可他也知道,若是这样做,无疑就是强摘秦琅的桃子,必然会激起秦琅的不满。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金银岛不比流求,距离中原太远。

    再一个,如今对秦家的海外产业如此处置,先例一开,那对其它勋戚士族豪强们的海外产业,是不是也要这样做?

    这已经不是秦琅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牵涉到如今几乎整个勋戚士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世民也不得不小心的考虑,不敢轻举妄动。

    “秦琅肯定不会在海岛上称王建国的。”马周再次道。

    “确实,秦琅不是张亮那种蠢人。”李世民叹声。

    马周想了想,又道,“臣以为金银岛实在距中原太过遥远,这不比流求岛和琼州岛与中原大陆仅隔海相望,所以改土归流也没有什么太大障碍。”

    “你的意思是不理它?”

第1196章 画野分疆

    “你放心,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今日你我所说的话,不会出这间屋子。”李世民安抚马周,让他放开了说。

    马周微微颔首,然后正色说道,“臣本布衣,得魏公举荐于陛下,方有今日,魏公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与魏公私下关系也很好,但今日臣不敢有私情影响国事。金银岛这个事情,不是个例,但却是个典型。”

    “太子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大唐虽大,疆土万里,人口一千二百余万户,可也不能让人口流失出去,否则长此以往,就成大患。”

    皇帝点头赞许。

    人无远虑,近有近忧。

    格局得长远。

    秦琅挖朝廷墙脚这种事情,不能轻视,而且秦琅不是个例,若是放松了,以后就是大麻烦。

    “然魏公也非有二心,只是如今重工商兴海贸的大环境下使然尔,朝廷对于这种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能搞一刀切。”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呢?”李世民问。

    这中间的平衡点并不好拿捏,尤其那人还是秦琅。

    秦琅海外开拓,可以说只是商业行为,但毕竟挖朝廷墙脚,抢夺大唐人口,往重里说,这事更复杂。

    说到底,还是金银岛这样的海外之地该如何定位的问题。

    到底是就这样不黑不白,还是说要纳入大唐?

    总得有个说法,而且最好是早点做出决断,否则时间日久,以后可能越麻烦,若是等到太子继位后再来处置,说不定更复杂麻烦了。

    马周咳嗽了几声,倒是彻底豁出去了,反正他也没了几天了,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何况天子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心牢记,天子以国士之礼待他,他当然要以国士报之。

    “臣以为,金银岛这样的海外开拓之地越来越多,遍及东西二洋,甚至听说远在海东的极北边,如今在沿海、大河口等处都有不少这种开拓点,多数是以贸易站点的形式存在着,与当地土人交易,然后也开垦一些土地进行屯田,甚至建有堡垒,训练有武装护卫等,流鬼国夜叉国这等东北极寒的冻土冰原上都有了这样的不少商站,收购各种珍稀的皮毛、药材等,而南边在南洋诸岛上,也有许多这样的商站,与当地人贸易香料、象牙等,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了。”

    “臣以为,这些并非是坏事,甚至对于大唐来说,是有好处的,这些贸易站点,相当于我大唐贸易的前哨站点,对于我大唐的对外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有极大的支持作用,值得鼓励。”

    “这些贸易商站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从中原带走了不少人口,有些只是招募过去经商、护卫、种地、开矿等,这些人家依然在中原,赚到的钱也是带回中原。虽然这些人多数在当地也会纳一些当地的蛮夷女子为妾侍婢女甚至生儿育女等。”

    在马周看来,这种只是过去经商赚钱的,其实影响不大,这就好比朝廷开放海贸以来,每年大量人下海一样,只是经商赚钱,家还在中原。

    他们本质上也那些海船上的水手啊,丝绸之路上的驼队的伙计等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当一些海外的商站发展起来后,他们开始往那边移民,搞永久定居,不仅是招募人过去,甚至开始把家眷也都移过去,一去不回了。这才是真正的人口流失,挖墙角行为。

    至于说商站赚的钱不会纳税啊等等,这倒是次要的。

    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税收,人口也是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国家资源,既是税源也是兵源。

    虽说在如今大唐的税赋等制度下,取消了人头税,主要是征的以田亩为主的地税和以家庭财产为主的户税,更多的财政收入还是工商税收,连劳役也都是改成了折钱,摊丁入亩等。

    因此朝廷现在对人口的控制力度不从过去那么严格,本身是允许人口有限流动的,并不一味的要强迫百姓束缚在土地上。

    但问题是,朝廷以往允许人动也只是允许在大唐境内流动,想迁移到国外去,那是绝对不允许的行为的。

    任何朝代都不允许。

    马周很大胆的提出了一个想法,“臣以为既然这些海外商站等地有利于国,但又因于远离中原,并不适合纳入直接管辖不便置州设县,那何不大胆一点,将其设置为海外领地。”

    “何意?”

    “就是朝廷可以把这些既成事实的海外之地,正式承认,将他们纳入大唐,但不是做为直属的疆土,而是做为海外的殖民领地。如金银岛,处于南洋深处的大岛,乃是秦家发现并开始经营的,那朝廷或许可以将其正式授封给秦琅,做为其分封领地,允许他们开拓并管理金银岛。”

    “分封领地?”

    “与武安府这样的世封领地不同,给予更多的权力,相应的呢,朝廷也获取金银岛上部份权力。”

    “你细致一点说。”李世民没急着反驳,而是让马周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马周提出,大唐现在除了直接控制的中原各道外,还将边疆上原来大量的蛮夷之地也改土归流了,但是边远地区,依然还有不少未能直接控制的地区,于是这些地区仍然设为羁縻都督府、州县等,他们名义上纳入大唐疆域,但基本保持原有的统治,册封授命原来的酋长首领为都督、刺史等。

    甚至其人口不入户籍,也不缴纳税赋,只是定期朝见、进贡,其余一切事务都自治,朝廷不予干涉。

    在武德时,几乎整个岭南地区,以及西南的黔中、云南、安南甚至是剑南的川西,以及青海等地,对那些俚僚蛮夷,朝廷当初都是实行羁縻制度。

    李渊当年颁下诏令就说的明白,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华夏,是以昔王御宇,怀柔远人,义在羁縻,无取臣属。

    羁縻的本意就是牛马的缰绳笼头,给那些难以控制的地区,推行羁縻制度,就是给他们套上笼头缰绳,本意也只是为了能够安抚约束。

    对于羁縻政策的原则,就是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之不追。既其部落置州列县,可保留本部兵马,给予所谓土丁土军等名义。同时立柱结盟,划定界限,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贸易往来。

    羁縻州府外,大唐现在还有附庸国、藩属国、朝贡国等几类,比如说新设的瑶池都督府,就是个新设羁州府,阿史那贺鲁受大唐册封,但本质上大唐不干涉他们内部事务,自己也依然统领兵马,对于瑶池都督府内的所有事务都有自主权,但是贺鲁不是国王。

    而如苏毗国,他原来被吐蕃灭亡吞并,在上次唐吐战争后,吐蕃被拆分,苏毗国被大唐扶持复辟,但是此时的苏毗国实际上早已经是娘氏等各城邦自立,苏毗国也只空有其名。

    因此完全依仗大唐才有其名,因此苏毗就是大唐的附庸国,大唐在苏毗境内是直接有驻军的,同时苏毗国王在军事、外交等方面,也要受大唐的控制影响,必须依附于大唐,并没有完全独立自主的权力。

    不过相比起羁縻府州来,他的规格要高一些,相对来说地盘也大些,比如一般的羁縻州府,只是一个部落,其首领一般受封为都督或刺史,而附庸国称国,其首领一般授予国王衔号,并拥有大唐的国公郡公之类的爵位。

    像契丹、奚虽然实力也挺强,但却也仅是羁縻都督府,还没能成为附庸国。

    而如林邑、新罗、西突厥这样的则是藩属国,他们几乎拥有完整的主权,但是臣服于宗主国,接受宗主国的册封,定期朝贡,双方一般是接壤的邻居,关系密切。

    而如真腊、干佗利等国,一来距唐较远不相邻,二来他们与大唐的关系并不算密切,只是双方贸易关系较好,尤其是有朝贡贸易关系,大唐也一般会象征性的封赠其国君封号等,但这种关系并不对称。

    实际上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马周建议,对于如金银岛这样的勋戚士族等的海外领地,直接设立经制州县是不合理的,也没必要。

    但完全放任不管,也不应当。

    “不如便按传统,于要荒蕃服之地,设立羁縻领地,画野分疆,许其自治。”

    “世镇、世土,世官、世人!”

    原则上,谁发现谁占领,谁占领所自治,他们可以奏请朝廷,请赐自治。朝廷下旨,画野分疆,设立自治领地,许其世袭永镇。

    就跟饶乐、松漠、瑶池等这些羁縻之地一样。

    当然,因为两者之间也还是有些不同的,故此也可以细分一下,比如说这些得到承认的自治领地,若是从中原移民过去,必须得到朝廷的许可,同时对移民征收一笔重税,这样能避免人口流失。

    “允许世袭永镇,然承袭须奉朝命,虽在万里之外,皆赴阙受职!并按距离远近,规定其入京朝集的间隔,按距京城之远近,分番轮流入京朝集!”

    近的一年一朝,远点的两年一朝,远的三年一朝或五年一朝。要保证这些领主定期入京朝见!

第1197章 吕宋国

    除此外,马周还建议行推恩令,这些自治领一代代的推恩分封,就跟大家族分产一样,不让他们维持大家族制。虽说推恩分封后,领地还是一家之地,但几代下来,关系可就复杂了。

    “再有一个,自治领地必须推行大唐之律令、税法。”

    朝廷可以允许自治领拥有自治之权,可以给他们行政司法甚至是统兵之权,但是他们却得严格采用大唐的律法和税律等。

    “其领地山川河流矿石渔产等全归领地所有,但税赋三分之一,须上缴朝廷国库,余者归领地自留。”

    养兵养官等等,朝廷一概不管,修水利赈灾民等,也都是自己负责。

    朝廷直接抽三分之一的税,因为距离远,所以这笔税直接折成金银等轻货上缴。

    除了不允许自治领地互相攻伐,不许侵犯朝廷疆土等,允许他们自己开拓领地等,反正朝廷不干涉。

    李世民听出来了,马周的提议确实很胆大,这根本就是一个权力更大的世封制度,要说区别,那就是如今朝廷推行的世封制有两个,一是授封给宗室皇族以及实封国公以上的世封,授为世封都督和刺史,授封在边疆之地,都是武德朝时的羁縻之地,世封永镇。

    只不过到如今,这些世封实际也仅保留了封地三分之一的税赋收益,还有对封地都督、刺史职的世袭权力,以及对封地的监察之权。其余的行政啊司法啊军事等权力都没有了,连封地的护卫亲兵都一再压缩,基本上就是点世袭的空头官衔,以及还算不错的经济收益了。

    而另一种世封,是在辽东新征服的高句丽旧地上推行的,把那些山区地带,拿出来分封给有勋的将士们,甚至是所有有爵位的非世封实封爵以及虚封爵们,这种世封其实只是授予不多的土地,从百亩到几千亩,只享受三分之一的税赋收益,且爵位勋官这些是不能世袭的,只土地世袭。

    爵位、勋官跟封地不挂钩。

    而现在马周说的这个世封领地,那就很诱人了,完全就相当于是汉代时的诸侯国,裂土封疆啊。

    拥有自治大权,只须上缴三分这一的税赋给国库就好了,其它的朝廷不干涉你的内务。

    “只要朝廷加强控制人口流出,那么这些海外的自治领就不是隐患,特别是要禁止工匠流出。”

    如果一个普通的男子移民到海外自治领地去,朝廷强制征收他们一笔重税,比如说收个四十贯五十贯钱,一个技术工匠,收个七十贯一百贯的,那么自治领除非搞非法偷渡移民,否则这个移民成本太高,他们还不如直接征服土人或买奴隶过去发展。

    至于说将来会不会威胁朝廷,马周认为可能性极小,毕竟不管是西汉的七国之乱,还是西晋的八王之乱,首先他们这些都是朝廷宗室名王,二来他们的封地极广且处于朝廷腹心之地,所控制的疆域以及人口等,都是极其庞大的。

    而如金银岛等这种海外领地,注定规模难以很大,就算金银岛现在有近二十万人,但并不是其领地人口,多数只是去淘金的唐人。再者,金银岛这样的也只有一个,更多的海外领地都是些商站、矿场,几十人或几百人为主,千人规模的都不多。

    如果放开让他们建领地,允许他们征服周边土著,地盘肯定能扩大不少,但是这顶多也就是成为以前岭南、南中等地的那些豪强土著,而如爨氏啊田氏啊谢氏等发展了数百年上千年,也只是一地豪强,根本威胁不到朝廷中央。

    更别说在那大海之中的金银岛啊,在林邑以南的什么婆罗洲啊,在那什么遥远冰原上的流鬼、夜叉国海边的什么地方,离大唐不是数千里就是上万里,这种能成什么威胁?

    等他们有能力威胁到中原的时候,估计都几百上千年以后了。

    反正这种是不用操心的。

    真正能威胁到大唐这种级别的大一统王朝的,永远只会是在中原腹心,甚至永远只有那些士族门阀才有可能改朝换代的。

    利用那些贵族豪强向海外拓张,也还有不少积极的好处,比如说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啊,能够增加税赋啊,获得更多的原材料啊,甚至扩大商品的外销量,乃至于能征服更多土著,为大唐提供更多的奴隶等等。

    当然,弊端也肯定会有一些,但有这么多好处,加强引导,适量监管,那总比视而不见的强。

    李世民没急着表态。

    羁縻制度古已有之,能存在这么多年,当然是有很大的道理的,可说到底不外乎是朝廷鞭长莫及,无力控制,所以只要求能够臣服就好,这种制度千百年下来,好处也确实不小。

    当然,若是有实力的时候,朝廷该出手时也还是会出手的,所以羁縻制度也不过是个工具而已。

    中原王朝对岭南、西南地区,向来的政策就是不断的吞食推进,是一个支持汉人豪强大姓不断南迁,然后征服土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豪强与朝廷那当然都是各得其利的。

    其实现在勋戚豪强等虽然都参与工商贸易中,也有许多在海外搞些商站啊商屯、开矿等,但规模确实都不大,也就秦琅的金银岛是个异类,毕竟除了秦琅,也不会有第二个人,会这么极端的全力去经营这么块海外之地。

    基本上所有的勋戚豪强,也仅仅是把工商贸易当成是个赚钱的营生,家族重点当然还是中原,还是朝堂。

    也唯有秦琅,如今却总想着什么狡兔三窟,什么海外经营,也只有他有这个实力和决心,能够调整整个秦家的方向,源源不断的汇聚资源投入海外。

    别人家都是在外面赚钱的,只有秦家是在亏钱往外投的。

    虽然太子承乾说如今百万家下海,十分惊人,但多数都只是去赚钱的,家还在中原。下海赚钱也是寄回家,并没太大影响。

    如秦琅这种有长远经营打算的并没几个嘛。

    但李世民也不得不考虑这个已经出现的问题,既然有了一个秦琅,肯定也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而且现在就算只有一个秦琅,他已经把自己当初经营武安封地的那些旧家臣,都联合起来,要在海外经营,公开的口号就是再建一个庶子团,为各家再建一块产业。

    那些人也确实很支持,所以金银岛肯定是能发展起来的。

    当然,这个所谓的能发展起来,也有限。毕竟就如西域高昌国,从汉代经营西域屯驻起,到大唐灭掉高昌国,这数百年的时间经营发展,还是背靠中原,处丝路要点,屡屡在中原动荡之时,接纳中原流民,但到灭亡时,经历了四姓统治,可这个所谓高昌国也不过是个几万人的小国,也就是大唐边州的水平。

    而如岭南的冯氏、冼氏、宁氏,南中的爨氏、田氏、谢氏、赵氏等,各个号称数百年豪强,动则称拥兵一二十万,但是顶多能在边远当个土蛮王。

    从这方面来考虑,以金银岛远离中原的位置来说,朝廷确实没必要太过担忧。

    李世民现在真正要考虑的是,要不要开这个头。

    就算是羁縻都督、刺史,也是朝廷名器,不应当轻易授予的。

    马周提议,纳资。

    就是在海外有这种商站据点的,也有意想凭此获得个世袭头衔的,可以掏钱。打个比方,秦琅的金银岛,地盘大资源好,朝廷可以设个羁縻州府,比如以土人所命之名吕宋建个吕宋都督府或吕宋州,授秦琅或其子一个吕宋都督或刺史。

    秦家掏一笔钱,比如说一万贯,上交给朝廷国库是皇帝内库,然后朝廷正式设立这个吕宋羁縻都督府,给秦家这个世袭的官职。

    或者掏八千贯,设吕宋州,授吕宋刺史。

    总之,不白给,得交笔钱,羁縻区划等级高,交的钱就多。从都督到刺史再到县令、乡长、里正啥的。

    李世民不由的笑了,这不敛财嘛。

    但马周觉得这也不丢人。

    本来还挺严肃认真的,李世民倒是被他弄的轻松了不少。

    “魏公的武安都督府世封,是只享有三分之一的封地税赋。如果朝廷把金银岛授封为秦家领地,则朝廷只享有三分之一的领地税赋。”

    两种差别巨大,一目了然。

    “如果秦琅不愿意交钱呢?”

    马周笑了笑,“魏公肯定愿意掏这钱的,能用钱换爵衔还是世封,这买卖他肯定不会错过的。”

    虽说掏钱买这爵衔,就意味着海外领地正式纳入朝廷管辖,要缴纳领地三分之一的税赋,朝廷还有可能派出税务官过来监督,但是这意味着得到朝廷正式承认。

    不掏这钱,当然不意味着就不用缴税了,如果不缴税,朝廷可以给予封禁。毕竟相比起这些海外领地来,各家的大本营可都在中原国内。

    朝廷随便一句话,他们就不敢因小失大。

    纳资授衔,不算亏本买卖,各取所需。

    朝廷真正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加强人口管理,尽量避免大量人口流出进入这些海外领地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会是什么真正的威胁。

    海外领地上的人口也登记入籍,同样要上报朝廷户部,这些人也是大唐的子民,甚至能获得参加大唐科举、应募从军,为官做吏等的资格。

    反正在马周看来,大唐如此强盛,难道还担心海外的这些小殖民地?

    “好,朕便派人去问一问秦琅,他愿意要个吕宋都督头衔还是吕宋刺史衔,愿意掏多少钱来换这衔,还有,他把朕的二十万子民弄到吕宋岛去,是不是得给朕一个交待,若是他想把人留下,一个起码也得给朕五十贯吧?二十余万,就算一千万整数算了!”

    皇帝笑着说道。

第1198章 承乾

    难得父子同车而行。

    马车是一辆四**马车,六匹雄骏战马拉动,在洛阳主干大街上平缓的行驶着。车厢内很宽敞,坐榻几案尽有,犹如一个移动的房间。

    “马周人之将死,开始胡言乱语了。”

    太子很不客气的批评马周。

    李世民却只道,“朕倒觉得马周只是想事情比较长远。”

    承乾有些激动,“父皇何故也出此言?秦琅在金银岛所为,本就已经形同谋反了。”

    “倒没那么严重。”李世民淡淡道。

    “臣怀二心,岂不就是谋反?”承乾对自己的老师却没半分客气。

    “你心里真是这般想,觉得秦琅在谋反?”

    “儿臣以为,谋反这种事情不只论心还得论迹,而如今秦琅所做所为,无不表明他不仅心里跟圣人离心离德,就是行迹也已如此。”

    “那兴工商开海贸以来,无数勋戚士族豪强皆参与其中,许多家纷纷在海外经营,难道都在谋反?”

    “那不一样,秦琅在金银岛所为,已经不仅仅是贸易了,他就差公开建国称王了。”

    皇帝还是很淡定的摇了摇头。

    “那你觉得要如何处置?”

    “谋反乃十恶之首,罪不可赦,但念在秦琅为圣人天策元从,协谋靖乱功臣,贞观以来也是功勋着著,故此可设想保全他一命。可派百骑将秦琅带回洛阳,加一荣衔在洛阳养老。”

    皇帝笑了。

    “秦琅才三十来岁就养老,不觉得太早了?”

    “恕其一死,已是莫大的恩宠了。”

    皇帝正色,“那你觉得秦琅能乖乖的回京吗?如果他不肯奉诏回京,又当如何处置?就算秦琅回京了,可你考虑过秦琅的名望吗?”

    “我来告诉你,假如你真要这么做,你只有杀了秦琅,否则你会发现后患无穷。可如果你真杀了秦琅,先不说他肯不肯乖乖让你杀,就算真让你杀了,你又如何收场?秦琅在朝中的威望,在民间的威望,你考虑过吗,秦家的人脉关系,你考虑过吗?”

    “你没考虑过,你只是把复杂的事情想简单了,就算你坐到了朕的位置,难道你就以为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你觉得皇权是如何体现的?”

    李世民给儿子倒了杯茶,“皇帝从来不是天然高高在上的,甚至皇帝也不是天生的,否则又怎么会有王朝更换?就算是皇嫡长子也未必就能成为太子,而就算太子也未必就能成为皇帝。”

    承乾的脸色微变。

    “我李家曾是西魏八柱国家,也是北周唐国公,又为前隋旧朝,还是皇亲国戚,奋数世之力,机缘巧合之下,这才能建立大唐。我原也仅是皇嫡次子是秦王而已。”

    “我李家能有天下,既因为我们家本关陇八柱八家之一,更因为高祖当年能够联合勋戚贵族,招纳英雄豪杰,这才能进取关中,继而统一天下。我能继承大唐江山,除了我当年开国征战的功勋,也因我有许多坚定的支持者,其中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杜淹,武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刘弘基长孙顺德等等······”

    “这天下虽是一家之天下,但却非凭一人打下来的。”

    “知道朕为何要杀张亮,却没杀侯君集吗,知道朕当初为何连建成元吉都杀了,却能数次宽恕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吗?”

    “杀是因为谋反,不杀是因为没谋反。”

    李世民叹气。

    “知道为何皇帝常自称孤家寡人吗?这是要时刻警醒自己,莫让自己真成了孤家寡人。一旦成了孤家寡人,那天下也就守不住江山要亡国灭朝了,杨广便是例子。”

    “当皇帝虽至尊无上,但并不是行事就可无所顾忌,恰相反,坐到了这个位置上,你才能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危险,你得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争取更多的人支持你。而不是想着今天除掉这个,明天赶走那个。你每多一个敌人,你的位置也就危险了一分。”

    “马周比你清醒的多,他确实是不行了,但今天说的话却是谋国之论,是长者之言。秦琅是何人?他不仅仅是朕打天下的大将秦琼的儿子,本身也是大唐功勋最着著的重臣,他为大唐立下的功勋数之不尽,而秦琅在朝中的人脉关系,也不比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差。”

    张亮搞图谶,蓄养五百义子,各种不法,确实作死,他本也是勋臣,但皇帝还要杀他为何,因为张亮不仅是搞这些,他还牵扯上了魏王,牵扯到魏王党,所以皇帝要杀他,也因为张亮在朝中没有什么太深的根基。

    杀了张亮,还能顺便敲打下赵郡李,让房玄龄识趣的退休。

    而秦琅在朝中的根基可比张亮强太多了,朝野的名望也不是张亮赶的上的,更别说秦琅并没有犯什么根本性的大错。秦琅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忠于皇帝李世民,同时坚定的支持太子承乾的,走的正道,队也站的好。

    本身功高望重。

    在民间秦琼早封神了,秦琅也早成天王级人物,秦家在军方还是军功新贵的领头羊,秦琅本身在军方的威望也是无人可及。

    如果仅仅因为秦琅在海外搞了个岛,弄了些人过去采矿种地,朝廷就要治他谋反罪,要杀他,谁会支持?

    他不过做了许多人都在做的事情,只是做的比较大点而已。

    “秦琅可是朕留给你的宰相,是你将来的辅政大臣,你舅父这人,你应当也看出来了,好揽权,同时也不能容人,喜欢排除异己,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但相比起房玄龄来多有不如,就是马周也比不上。”

    “若将来他在你朝中辅政,没有个秦琅这样的重臣平衡,容易出事。秦琅早年性子有些急躁甚至带点轻浮,但这些年沉淀,已经很稳重了,他也不是那种权力**很强的人,只是有点被害妄想症而已,总想着给自己给秦家留点退路,朕也不知道他为何会这么想,不过现在听你的想法,倒觉得他也不全是被害妄想症了。”

第1199章 震惊朝野

    皇帝毫不客气的指责承乾的不懂事。

    “不让下属比自己有本事的上司不是好上司。”

    连臣子都容不下的皇帝,自然也不是好皇帝。

    “难道就因为秦琅功高望重人脉广,就连天子也要忌惮他?”

    “错,不是忌惮,如果秦琅真的谋反,那么就算他功比天高,姻亲朋友遍及朝野,门生故旧满天下,那么该出手也得出手。可问题是,秦琅反了吗?”

    “你不要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你再换个角度去想想。”

    李世民也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承乾突然钻了牛角尖,秦琅可是承乾的基本盘啊,秦琅、长孙无忌这一直都是承乾最强力的支持者,况且现在承乾还娶了秦琅的异母妹,而秦琅又娶了承乾的亲妹妹,这关系难道会比娘舅长孙无忌差?

    放着这么有力的支持者不好好珍惜,还想着要治秦琅谋反罪,这不是自己挖自己的墙角?

    这是什么奇葩的想法?

    张亮、房玄龄这种支持魏王的,那才得深深警惕,秦琅这种都是心腹中的心腹了,承乾却觉得他在海外搞点产业赚点钱,就要收拾?

    “官职爵位虽朝廷名器,不能轻易授予,但该给的时候还是得给,杨广继位后废隋文帝爵制,仅留公侯伯三等,多少门阀勋戚贵族都被他夺了爵,好多都是当年在关中建立西魏北周的家族,历经几代爵位不变,到了杨广这直接就夺爵了,甚至好多隋朝开国的元勋功臣,也被他夺了。”

    “所以结果你也看到了,全天下都反杨广,连他一手建立的禁卫亲军骁果军都反他,还把他弑杀了。”

    官职爵位当然不能随便给,但对于重要的功臣该给就得给。

    人家秦家做点买卖,都还给掌柜的和伙计顶身股分红,你这当太子的连人家在海外搞一点领地都不肯给?

    又不需要朝廷什么,既不割土又不裂地分户的。

    李世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当初武德天子虽然高官显爵到处给,但给的都是散阶和虚爵,而李世民继位之初就给了许多实封,后来又推出世封制,以分赏功勋以及安置宗室。

    如今又针对勋官泛滥和权益不足情况,特要在辽东再行勋封。

    所以跟马周一番谈论后,李世民已经坚定主意,认为只要朝廷不打算更改国策,不禁海抑商,那么如秦家这样在海外搞商站甚至是居留地的情况就不会改变,那么与其假装看不见,倒不如积极应对。

    起码也要把其纳入体系之中才是上策。

    承乾想的是堵,李世民想的却是疏。

    堵不如疏,这是肯定的。

    因势利导,让事情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内,这才是帝王真正该考虑的事情,而不是钻牛角尖逆势而为。

    就好比五姓七望在民间名望极强,李世民也曾非常厌恶,但李世民也没凭一已之恶,就非要跟五姓七望过不去,一心一意死磕到底,那不是明君所为。李世民很小心的在处置着五姓七家,一边拉拢一边敲打,这些年过去,五姓七家如今不也服服贴贴为大唐贞观盛世贡献着一份力吗?

    “承乾。”李世民叹了声气,“朕给你选好了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你舅父长孙无忌和你妹夫秦琅,以及英国公李绩。此三人皆是能臣,秦琅和李绩还皆是出将入相之才。”

    用此三人,可互相牵制,秦琅可平衡长孙无忌,而李绩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平衡秦琅。长孙无忌现在是关陇派的核心,而秦琅是军功新贵的领袖,两人相互平衡。

    李绩呢虽说坐镇并州多年,也没什么突出的功绩这些年,但他曾是瓦岗创始人,当年秦王府的核心武将班底,多出自瓦岗。所以李绩到时就可以平衡秦琅,随时取代他。

    “苏定方和许敬宗此二人你也可以重用,另外张行成、于志宁、高季辅、褚遂良也堪倚重。武将这边,程咬金、牛进达、刘兰成等自不用说,而杨国忠、思摩、思力、社社、何力等虽为异族,但也忠心耿耿能力出众,关键时候可堪大用。”

    皇帝这番话说着已有几分托孤之意了,承乾听的不禁眼泪流了出来。

    “阿爷为何说这些,您还春秋鼎盛······”

    “好好听朕说,朕的身体说不定哪天随时就走了,朕知道你志向高远心气强,但当皇帝最得有耐心,皇帝不是冲锋陷阵的,更不是力战群雄的。皇帝要当好不容易,你得平衡好各方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朝堂还是地方。”

    “其实皇帝就如同是一辆高速奔驰马车的车夫,你要驾驭好拉车的马匹,那些就是你的臣子,你还要掌握好你马车的方向,保护好你马车上的货物,那是你的子民。尽量顺着大道走,不要走小道捷径,弯道时要减速·······”

    皇帝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

    十八年天子,李世民也早从当年那个秦王,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皇帝,如果不是身体跨了,李世民这个年纪,本来再当十八年皇帝也是有可能的。

    太子还是显得稚嫩了一些,但他已经没有太多时间给承乾去历练了。

    他只能尽量为了扫除一些障碍。

    ·······

    贞观十七年,夏。

    中书令摄吏部尚书马周病逝于家中,皇帝下诏辍朝五日,赠幽州大都督、鲁国公,谥文贞,陪葬昭陵,配享太庙,令其嫡长子承袭鲁国公爵位。

    马周临死前,让儿子把他十几年来给皇帝的奏折都翻了出来,亲自将这些底稿一把火烧光。儿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马周说春秋时的管仲、晏婴经常数落国君的过错,显得自己很伟大,还让史官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名留千古,这是对君王的不敬。圣人与我有知遇之恩,我岂能这样不敬呢?

    马周之子把父亲遗表送到御前时,李世民知晓了这件事情后,不由的大为动容,继而想到了魏征。

    当初魏征在他征辽时病逝,他死前就把他给皇帝提过的谏议等都整理了一遍,还特别郑重其事的让儿子交给史官,这些材料条理清晰,内容翔实,上面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魏征提了某条谏议,皇帝不愿意,最后被魏征强谏死诤,迫皇帝不得不采纳。又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想出去游玩打猎,被魏征声色俱厉的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痛改前非不再玩物丧志,甚至还有记录着比如某年某月某日魏征面见皇帝,结果皇帝正在玩鸟,见魏征到来,来不及把鸟拿走,只好藏在衣袍内,魏征看到了,就故意拖延奏对时间,也不点破,最后那只皇帝喜欢的鸟活活的被闷死在衣内,他魏征通过这样的方式又谏了皇帝一把。

    之前史官把这事奏报李世民,还将这些材料交给皇帝看时,李世民还觉得魏征是忠谏良臣,可现在马周一番遗言,让李世民马上对魏征大为不满。

    越想越气的李世民,尤其是想到当年那只被他活活憋死的鸟,皇帝下令,派人把魏征的墓碑推倒,那是当初李世民在东征归途中亲自为魏征写的。

    皇帝还下令改魏征谥号文贞为襄,不让魏征跟马周一样以文贞为谥,而是给了降了一个档次的襄为谥。

    最后皇帝手诏取消魏征长子魏叔玉与衡山公主的定婚,皇帝改封衡山公主为新城公主,改赐婚于马周长子。

    次月,三司会审张亮谋反案,上奏当斩。

    皇帝手诏,命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二人再审,仍奏报谋反罪立,当斩。

    于是命房玄龄到狱中为张亮送别,押赴洛阳西市问斩,并没收其全部财产,仅留下其元配所生少子一人为其继承香火,续弦赵郡李氏亦被一同问斩。

    事后,御史大夫韩仲良弹劾房玄龄审理张亮一案时循私,意图为张亮脱罪,请求有司调查。

    皇帝召房玄龄当面斥责,房玄龄叩首谢罪。皇帝下令有司调查,最后查证房玄龄确有偏袒张亮之意,当罪。皇帝以房玄龄功高望重且年老体弱,特许其致仕归家养老。

    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崔仁师诬告秦琅谋反,皇帝下旨让太子调查此事,查无此事。

    太子下令,判定崔仁师诬罔罪立,减死,流放边疆。

    太子赐秦琅绢五百匹,银瓶一对安抚。

    同月,皇帝以李绩交通张亮事涉谋反为由,贬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侍中摄兵部尚书、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为陇右叠州都督!

    李绩被贬第二日,皇帝下诏,以南海金银岛置吕宋都督府,授秦琅为世封吕宋都督,许秦琅子孙世袭永镇。

    吕宋都督府为秦家世封永镇,世土世治,许自置僚属,许自招护卫,行政司法税赋军事皆自治,领地税赋所得,上缴三分之一入国库,余皆自留······

    此诏一出,震惊朝野。

    皇帝的使者赶往武安宣诏,秦琅上表谢恩,并随表献钱十万贯谢天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44/ 第一时间欣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贞观俗人》为转载作品,贞观俗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贞观俗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贞观俗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贞观俗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贞观俗人介绍: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到那时,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做个俗人,贪财好色,放荡自由。贞观俗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贞观俗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贞观俗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