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王冠TXT下载大明王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王冠全文阅读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大明王冠txt下载     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零九章 战争的艺术!

    在接到朱棣旨意后,狗儿立即发动攻势,派出神机营五万:其中骑军三万,两万步卒,并火炮百门,向着吴哥王朝的兵力防线全力扑过去。

    万象城往南一线,四国联军兵力防线比较简单。

    根据地理位置布防。

    左线,是占城的兵力设立防线,因为左边的后方就是占城的国界,右线上是大城兵力布防,也是方便撤回国内。

    中间两线则是吴哥王朝和澜沧王朝的兵力防线。

    从大明的位置来看。

    吴哥在澜沧的后面。

    所以一旦攻破吴哥王朝的防线,神机营就可以直接扑向桑森泰所在的陪都,那么澜沧的兵力就只有迅速回撤。

    如此以来,占城和大城要么撤回各自的国境,要么迂回兜抄大明雄师的后方——前提是他们有这个胆子。

    率领五万神机營出击的是徐辉祖和李谦。

    李谦为主,徐辉祖为辅。

    因为当下的科技还没到那个地步,所以徐辉祖和李谦两人,尽管知道让神机营的骑军快速穿插后,步卒推动火炮跟上是最好的闪电战,但没办法做不到。

    因为不可能一打下来就立即修水泥路。

    而没有水泥路,就澜沧国内那些狗屎一样的官道,火炮的推进反而是个问题。

    所以火炮基本上只有攻城才用。

    神机营三万骑军,根本不去攻城——神机营骑军,从来就不是用来攻城的,它的作用就是快速穿插,将敌军防线上的城池之间的支援全部切断。

    保护后方的神机营步卒在火炮的配合下攻城。

    当一座城池力的兵力,被游曳的神机营骑军切断了的支援,再被火炮轰城,然后在巷战中遇到步卒的火铳密集的轮番射击,想不崩溃都难。

    很快,吴哥王朝的防线就兵败如山倒。

    所谓的兵力优势根本不存在。

    地利?

    也是不可能的。

    人和?

    随着刘宁然和于谦两人在攻占区展开统战工作,各种利民消息传到后方去,澜沧子民渐渐觉得大明战后的政策很诱人——有点像大土豪分田地的政策。

    四国联军的人和也渐渐失去。

    这个消息这么传递到四国联军防守区域去的?

    不是大明的细作。

    这不得不说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可以说她心中有了一个长远的野望,因此选择放弃了国家——摩诃黛维。

    偷偷去大明看了一场灯光秀的摩诃黛维深切的感受到了一个事实:四国联军永远不可能打赢大明。

    而摩诃黛维真的是自私?

    不是。

    她在看过那一场灯光秀后,心中之震撼无以言表。

    她想让澜沧也能如大明一般。

    但她又知道,就靠她和澜沧的那些人,永远不可能让澜沧出现不夜之城,所以她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澜沧要成为大明这样的不夜之城,就必须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所以摩诃黛维全力支持大明。

    有她在澜沧的势力接应,大明雄师其他的不说,至少在信息方面,是全线碾压四国联军,而且有摩诃黛维的支持后,刘宁然和于谦两人的战后统战工作,事半功倍!

    吴哥王朝兵败如山倒。

    澜沧主将棠古尼昂见势不对,急忙从防线上抽出兵力去补防、支援,被徐辉祖率领的神机营骑军击溃几次后,棠古尼昂知道大势已去。

    他只能放弃吴哥王朝,全力防守他自己的防线。

    但是——

    吴哥王朝的主将也不是傻子啊,你妹的棠古尼昂,老子是过来帮你守国土的,结果是人是狗都在秀,就老子一个人在挨揍?

    这有锤子意思。

    撤兵!

    老子不管你澜沧,先保存兵力回去守好自己的国土。

    吴哥跑了。

    吴哥王朝这一跑不要紧,桑森泰的陪都立即暴露在大明雄师的面前,棠古尼昂除了骂猪队友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将兵力回撤去保护陪都。

    他一撤兵力,战场和大城也想各回各家。

    然后四国联军就土崩瓦解。

    相互之间再没有任何支援和联防。

    战争的残酷就在这个时候彻底的展露在世人眼前。

    这也是一场艺术!

    众所周知,在冷兵器时代,信息传递落后,一万几万还好说,上了十万兵力的行进和撤退,对主将的能力,以及对将士的素养要求极高。

    《大决战》中中国电影史上最长长镜头的行军方式就是例子:五线行军,当中留给骑军和机动部队,五线兵力过桥时变两线,过桥后继续变五线,这种行军方式和战术素养,也需要在九几年才能实现。

    十五世纪的四国联军不可能做到!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绝对不是一句话而已。

    而四国联军中能有韩信?

    不可能!

    大明,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于是,狗儿大监、李景隆、沐晟三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三人各自率领一线兵力,放弃了所有的粮草和辎重,只率领骑军和少量火铳部队,开始追击。

    战争史上,在后世别列为经典教材的一场追击战,在永乐十二年展开序幕。

    大明雄师的骑军不过十来万。

    分成三线之后,每一线不过三万多骑——这还是打下鞑靼之后才有的规模,有了鞑靼牧马的补充,才能有这么多的骑军。

    若是没有打下鞑靼,大明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军。

    须知骑军最贵。

    马贵,装备贵。

    当然,骑军有这个规模,也需要感谢黄昏和郑和,前者让朱棣成立了大明皇家银行,可以用民间财富,并掠夺了交趾和八百大甸的资源。

    后者下西洋给朱棣带来了海量财富。

    总之,此刻的大明雄师之中的骑军,冠绝天下。

    然后……

    三线兵力十万骑军,开始追逐占城、大城、澜沧的四十来万人,在澜沧这片广袤土地上,上演了一场经典教学。

    尽管大明雄师的骑军吃方便面已经吃得发吐。

    甚至都长了口疮。

    但作为战士,一旦骑上战马,一旦发现敌军踪迹,骑军将士就能忘记一些,因为前面的敌人是军功,是荣华富贵。

    更因为,他们是中华儿女。

    中华,之所以是中华五千年,正是因为有这些脊梁,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古代如此,现代亦是如此。

第一千章 大将军雄霸,天下第一!

    棠古尼昂还好,毕竟经过这一系列战事后,他成了四国联军中最耀眼的将星,狗儿大监等人虽然没有轻敌,但这一连串的战事打下来,发现整个四国联军之中的高层将领中,还真就只有这么一个人杰。

    其实底层将领中也有。

    可惜没有得到重用。

    比如,在徐辉祖和李谦突击吴哥王朝时,有一个守城将军就选择了出城迎战李谦,然后佯败——甚至为此放弃了数千人的将士性命,任由这数千人被李谦歼灭。

    确实够狠。

    李谦因为一路战事太过顺利,没有提前放出斥候去查探完所有的地形,发现敌军溃败之后,立即率军追击。

    然后就被引到了一处丛林沼泽里。

    神机营火铳的威力被完全限制住。

    李谦两万人被围!

    关键是围困他的吴哥王朝兵力,也只有两万人不到,但占据着沼泽丛林的地利,加上丛林里沼泽中湿气大,导致很多火铳弹药发潮。

    一个无法射击的火铳部队,基本上就是待宰羔羊。

    眼看这两万人要全军覆没。

    关键时刻,徐辉祖到了。

    徐辉祖也没料到吴哥王朝中竟然还有这等奇才,所以他更不敢率领神机营骑军进入丛林沼泽,他只能选择帮助李谦突围。

    可如何突围?

    徐辉祖最后想了一个办法:招安!

    很是讽刺。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因为骑军不敢进入丛林沼泽,而拖延下去,李谦和两万神机营步卒必死无疑,到时候一旦这两万人全军覆没,大明在整个中南半岛的战略都可能被打乱。

    这个责任谁也背不起。

    所以招安一事,徐辉祖不遗余力。

    但此事也讲究谋略。

    徐辉祖到了那处丛林后,立即将兵力分开,三万神机营骑军分成三千一组,共十组,相互支援相互拱卫,行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然后着人去通知吴哥那位名叫雄霸的偏将,说你已经中了我的诱敌之计,但观将军你也是有才之士,我大明君王最善用人,也喜欢将军这样的人才,你现在如果投降,我大明必将优待于你,待平定澜沧,哪怕以后打下吴哥王朝,将军便是那吴哥王朝军中第一人。

    雄霸也不傻。

    让使臣回去告诉徐辉祖,说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今天你们这两万步卒我吃定了,神仙来了也保不住,我雄霸说的!

    徐辉祖无奈的很。

    好在李谦聪明,在丛林之中找了个高地,看似是自断后路的找死之路,但在当时情境下,却是最优选择。

    占据高地后,李谦立即命令人将所有的树木砍掉,然后点燃,清理出一片空旷地带,利用点燃的树木带来的温度,将弹药小心翼翼的除潮。

    当然不能直接烘烤。

    利用灰烬的余温。

    然后有了空旷地带,又有了弹药可射击,李谦这才守住阵地,但也只能守而无法进攻,好在有方便面,一时间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然后……

    僵持了近一个月。

    眼看着战事无法推动,应天的朱棣一封旨意快马加鞭送到万象,给了摩诃黛维。

    摩诃黛维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摩诃黛维去了应天后,并没有一直呆在应天,而是赶到万象配合刘宁然和于谦做战后统战工作,在得知前线这个战况后,接到朱棣的旨意,摩诃黛维立即日夜兼程赶到,找到雄霸,只说了一句话,那位大将军就投降了。

    那句话很简单。

    “君可见过火树银花不夜天,可曾见过不夜之城耀黑暗?我摩诃黛维见过了,在大明的应天,而我相信,澜沧以及吴哥,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和大明一起出现这样的奇景。”

    当然,雄霸这样的人,不可能真的被这样一句话说动。

    真正让雄霸投降的,还是摩诃黛维拿出朱棣的圣旨承诺:澜沧被破之后,摩诃黛维将为王,若是吴哥归顺于大明境内,摩诃黛维也将为王,而你雄霸,将是这片区域的军事第一人,也将拥有神机营保护你的子民和家人,甚至可以率领神机营去打下更辽阔的疆域,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机会成为大明王朝的卫青霍去病!

    一字不提荣华富贵!

    有圣旨为证。

    雄霸于是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投降了。

    朱棣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当然有他的考量,一个月的僵持中,朱棣和众多臣公分析,再加上万象城的姚广孝一语定性:雄霸之才,不在徐辉祖之下!

    于是朱棣下了决心。

    重用雄霸。

    雄霸投降,李谦解围。

    于是大明将士见到了这位雄霸大将军:身材魁梧至极,满脸的麻子,目光狠厉,话不多,但整个人透着一股无情。

    雄霸投降后,只问了摩诃黛维一句话:朱棣说话算话不?

    摩诃黛维笑说天子一言。

    雄霸嗯了声。

    然后徐辉祖和李谦开始清点战场,然后着实震撼了,才悚然发觉雄霸的才华,竟然高深至此:雄霸围困李谦的兵力,不过一万三千多人还活着。

    雄霸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能赢!

    他在赌。

    赌大明一定会招安他。

    而他的赌注,就是他麾下的两万人——当然,这两万人已经只剩下一万三千多人了。

    有四千多人被雄霸作为诱饵放弃而全歼。

    还有一千多人,他们并不是死在刀戈之下,而是在丛林之中围困李谦时,因为他们没有大明那样的方便面,所以出现了粮草短缺,然后这些人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见了。

    这个事不能说。

    说了,雄霸今后再有不能统军。

    当然,这一万三千多人的吴哥王朝士卒并不知道真相。

    他们只知道当没有粮草后,将军就会带领人去狩猎李谦的神机营,然后折损许多袍泽,而雄霸也会带回来许多的肉。

    说这是从大明那边抢过来的。

    没人怀疑。

    而袍泽的不断牺牲,也让雄霸麾下士卒一直保持仇恨,士气从不低落,一直高昂,这也是雄霸能一直以劣势兵力围困李谦的原因。

    但是徐辉祖和李谦却知道真相,因为围困期间,他们根本就没有和雄霸厮杀过。

    而最后知道真相的几百人,在雄霸投降之后的当天下午,就因为“叛逃”而被雄霸派兵全歼——确实够狠。

    所以徐辉祖第二天找到出发去应天的雄霸,拍了拍他肩膀,“你够狠,但是我大明的实力,不会让你再用这等计谋。”

    雄霸眼神落寞,许久望着头顶天空道:“这也是我投降的原因。”

    我想要舞台。

    我想要的舞台,不是这种牺牲袍泽的舞台。

    但吴哥王朝给不了我,因为那群蠢才有强大的家世背景,就可以总领军事,像我雄霸这样从泥泞里爬出来的人,能做到偏将守一座城池,已经顶天了。

    但大明可以。

    在吴哥王朝撤退之时,雄霸就看清楚了整个局势:大明一统中南半岛已经势不可挡。

    他没有选择,若是跟随那群蠢才撤退,雄霸知道自己只有一个下场:死。

    所以他破釜沉舟。

    赌了一把。

    用数千袍泽的性命来赌了一个未来:他的未来,已经麾下一万多儿郎的未来,为此他不惜一些牺牲,也不惜背上骂名。

    我可以狠,那是因为不狠,大家都得死,但是大明有方便面,有神机营,有水泥官道,在这些优势下,只要给我三万兵力,我雄霸可以平推满剌加!

    我。

    大将军雄霸!

    天下第一!

第一千零一章 大明的杀神白起!

    半个月后,朱棣见到了投降后快马加鞭来到应天的雄霸。

    作为马背皇帝,朱棣着实是很震撼的。

    他从没想到,世间竟然还有雄霸这种兵道,或者说这已经不是兵道,太疯癫了,所以朱棣在见雄霸之前,对这个人非常抵触。

    毕竟我华夏文明,做不出雄霸这样的事情来。

    也不需要他做这样的事情。

    袍泽为食。

    这岂是一个为将者所为。

    乾清殿中,内侍康宁按剑而立,之外除了一个礼部郎中作为翻译,再无其他宫女内侍,这不是朱棣粗心大意,是朱棣有信心,哪怕雄霸是假投降来刺驾,他也应付得了。

    他是朱棣。

    马背皇帝。

    江湖手段虽然不行,但真要和人捉对厮杀,朱棣不惧怕任何人。

    何况还有康宁。

    和郑和、李谦一样,朱棣身边的内侍,几乎都会那么“几手”,康宁的功夫也还不错,何况在殿外,还有东厂的提督内臣王振等人。

    雄霸跪在地上。

    态度不卑不亢。

    朱棣仔细打量着这位被狗儿大监形容为“恶将”的雄霸,颇为惊心。

    雄霸身材高大。

    不是那种浑身挂肉的高大,粗大的骨架上几乎是皮包骨,看起来就像是一具巨大的骨架在行走,头大而方正,尤其是颧骨特别突出,显得整个脸极其的方正,眼眸极小。

    这种面相,比起姚广孝的倒三角眼还要戾气。

    就这面相,便可以吓哭小儿。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此人一脸的麻子,密密麻麻在脸上,平添了一股凶恶之气。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人确实是面带凶相,从他这相貌来看,他的兵道如此狠辣,也就可以理解了。

    想了想,道:“起身罢。”

    雄霸并不意外。

    他知道朱棣,永乐大帝朱棣,一个盖世英雄,藩王登基千古未有,这样的人岂会惧怕自己——自己起身之后,其实和朱棣在五步之内,若是刺驾,便说“秦王绕柱”的局面。

    雄霸没有起身,“罪臣不敢。”

    朱棣暗暗颔首。

    还行,是个知道轻重的人。

    问道:“你是吴哥王朝的世家子弟?”

    雄霸摇头,“罪臣在吴哥王朝起于微末之间,能坐上偏将位置,也是罪臣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罪臣最初只是边关一小兵。”

    朱棣大为意外。

    就吴哥王朝那种用人非得世家的尿性,雄霸能从边关小兵到一个偏将位置,想来必然是战功卓著——根据线报,吴哥那边的战事军功,基本都本世家子弟吃了个精光。

    就这样,都被雄霸爬到了偏将位置,可见他的战功有多显赫。

    微微颔首,“给朕说说,围困李谦那一场战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吴哥兵力已经全线撤退,你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雄霸抬头,直视朱棣,“因为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

    朱棣讶然,“你看出来了?”

    雄霸微微颔首,“兵败如山倒,四国联军一旦撤退,将澜沧桑森泰的陪都暴露出来,大明雄师继续南下攻取陪都,那么四国澜沧灭国,吴哥、占城和大城的军伍之中,军心崩溃,几乎再无法抵挡大明雄师,四国灭国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根据罪臣的推测,吴哥、占城和大城的兵力根本撤不回国内,就会被大明雄师追杀崩溃。”

    几十万大军,就那群世家子弟,除了棠古尼昂,谁有本事撤得回去?

    不出意外的话,此刻的澜沧国境内,四国联军真在遭受大明雄师的追击、屠戮!

    朱棣嗯了一声,“但以你的能力,能够能率领你麾下两万儿郎撤得回吴哥才是,为何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选择并不算很好。”

    雄霸摇头,“确实,罪臣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能力,但是区区两万人撤回去有什么用,大军倾覆在澜沧,罪臣带着残兵回去,也是一死。”

    朱棣讶然,“吴哥掌权者,如此短见?”

    雄霸颔首,“高层皆如是。”

    朱棣笑了。

    这样的政权,失了人心,不灭国才是怪事。

    雄霸继续道:“罪臣从小受尽折磨,从泥泞里摸爬滚打长大,又在边关尸首里活到今日,说爱国,大概罪臣自己都不信,罪臣想要的,是像您这样的君王,和您治下的大明雄师之中的环境,让罪臣一展所长,也为了给麾下儿郎谋取一个未来。”

    朱棣颔首,“朕知道你的意思,也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朕还是有点不明白,你明明可以直接投降的,为何要上演这么一出。”

    为困李谦,袍泽为食。

    这种行径,就不怕被朕忌惮么。

    雄霸苦笑,“没有办法,四国联军的后勤就靠澜沧国,本来就很困难,吴哥军队之中也没有大明雄师军队之中的方便面,所以罪臣没得选择,撤兵是死,不如兵行险招,拖住两万神机营士卒的性命作为筹码儿投降。”

    顿了一下,“如果罪臣不这么做,简单投降的话,那么罪臣此刻岂能跪在这里面见大明君王,又岂能博得您的重用。”

    朱棣眯缝起眼,“其实李谦只要再坚持半个月,你就输了,是不是?”

    雄霸点头,“是的,只不过李谦再坚持下去,被围困的两万神机营非战斗减员也会很恐怖,陛下您绝对不愿意让神机营承受这种损失,所以您一定会劝降于罪臣——在陛下眼中,区区一个雄霸,大概是不如一百名神机营士卒的罢,不过陛下错了。”

    顿了一下,自信睥睨,“我雄霸,可比五万神机营!”

    朱棣无语,这也太狂了,没甚在意,问道:“你怎么知道朕一定会重用你?朕心疼我大明儿郎,岂敢让你去率领他们,将来他们岂非也会成为袍泽饱腹之肉。”

    雄霸摇头,“容罪臣僭越,陛下打下澜沧、吴哥、占城和大城后,疆域宽广,根据罪臣的分析,陛下之后将会顺势拿下满剌加,再然后,便说要攻打漠北的瓦剌和兀良哈,甚至亦力把里和西域,陛下需要将才,也需要兵力,那么澜沧、吴哥、占城和大城的残兵,就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让罪臣去率领他们作为攻打西域的先锋,其实棠古尼昂若是不会战死,也会被陛下重用,不过他的兵道过于中庸,无法达到一鼓作气的尖刀效果,而罪臣的兵道为恶,打西域作为先锋最合适不过。”

    顿了一下,“威势蒸蒸日上的大明,在仁义之师之余,也需要铁血手段威慑四夷,所以需要罪臣这样一个恶将,正如当年的大秦需要一个杀神白起,罪臣不敢自比白起,但自信可当一个杀人恶将,为大明雄师打造出一个无敌的名声!”

    朱棣暗暗惊心,这个雄霸眼光着实狠辣。

    而且有自信。

    关键是也有雄心。

    很好。

    大明,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恶人。

第一千零二章 大明不需要圣母!

    朱棣沉吟半晌,点头,“你且先下去。”

    待雄霸下去之后,朱棣对康宁道:“去,让王振把东厂提督黄昏喊来,关于雄霸是否重新投入到中南半岛战场之上的决定,朕要问问他,还有,吴与弼今年好像要参加科举,吴浦是有功之臣,朕也得找黄昏问问。”

    官员子弟好当官,就是这个原因。

    简在帝心实在方便。

    如果吴与弼科举不中,朱棣记在心里了的话,到时候给一个恩科进士,也是可以的。

    黄昏此刻正在应天城外,和“时代实业”的领导人一起视察工厂的修建。

    自不夜之城的打造后,黄昏发现,无论他用什么新词汇,大明的朝野之间都能接受,毕竟黄昏在朝野官民之间,俨然如神。

    神,创造万物。

    创造一点新鲜词汇也不算什么怪事了。

    看王振赶来,黄昏听后大感意外,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到风云里面去了,竟然还有个雄霸,还是个大将军。

    咦。

    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书,里面就有个天纵奇才,也是个大将军,也是满脸的麻子,也是个兵行怪招的人。

    并且那个雄霸还是个武林高手,用的剑名叫“血泪”。

    那本书好像叫《霸剑之十大杀手》。

    想了想,对身旁的人叮嘱,让他们负责好这座关于研发生产火车车身的工厂的进度,黄昏也来不及去换朝服,和王振一起去乾清殿。

    一路急行,来到乾清殿外,果然看见一个长得很凶的魁梧汉子。

    皮包骨,犹如恶鬼。

    这应该就是雄霸了。

    黄昏上前,按照大明读书人的礼节行礼,笑道:“雄霸大将军?”

    站在一旁的礼部官员急忙翻译。

    雄霸点头。

    黄昏看向他腰间,“作为以为将军,不应该佩剑乎?”

    雄霸看向远处的侍卫。

    黄昏恍然,也是,来见天子,哪能让你佩剑。

    雄霸上下打量黄昏,“妖臣黄昏?”

    黄昏愕然。

    雄霸解释道:“在澜沧在吴哥,所有人提起你,都说你是妖臣,倒不是说不尊敬,反而是出自内心的敬畏,你做的那些事,着实是多智如妖似那诸葛孔明。”

    黄昏哈哈一笑,“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小小的凡尔赛一下。

    转身进殿,行礼。

    朱棣笑道:“你不呆在东厂,又去修建什么工坊?”

    黄昏也笑道:“官道的兴建上去了,自然需要配套的交通设施,微臣此举是在打造曾经说过的那个火车,陛下,要想富先修路,路有了,火车也必须得有,如果有火车的话,这一次在中南半岛,李谦被围的事情基本就是个小事。”

    朱棣不置可否。

    这不是小事,就算有火车,在沼泽丛林里,你没有相应兵力,也没办法破雄霸这你死我活的局,没办法,战争就是这样。

    胜败因素太多,有时候一个细节决定成败。

    朱棣道:“殿外的雄霸你已经看见了,觉得这个人怎么样,朕被他说服了,打算将来攻打西域时,用他作先锋,不过朕想着他是吴哥的将军,如果让他去中南半岛,是否能更快速的击溃四国联军的军心?”

    黄昏沉吟半晌,“围攻李谦,雄霸奇谋,但不得不说,我大明雄师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谋略,让他率领大明儿郎去打中南半岛,只怕会引起兵变,但如果让他率领中南半岛的兵力,去打西域,倒可能是有奇效,所以微臣不太赞同。”

    朱棣嗯了声,“朕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先将他安置在应天,还有一事,朕今天看到礼部那边关于秋闱的章折,我记得吴与弼今年似乎有意参加科举?”

    黄昏笑道:“是的,今年微臣还有个关于教育方面的大举动,当然,功劳不是微臣的,是吴与弼花了十多年时间做出来的事情,仅此事,吴与弼就可当之无愧的成为新科状元!”

    朱棣摇头暗笑,“科举可不是看功劳定名次,是要看才华的,不过你既然这么说了,吴与弼的一甲中第,朕准了,只要他能进殿试。”

    殿试是朱棣亲自考核,名次也是他排,这个主观操作性很大。

    黄昏叹了口气,“当年靖难之后,吴与弼看过的事情很多,包括王艮、景清他们的事情,其实吴与弼对科举真没多少兴趣,这一次愿意来参加科举,一则是吴浦督促的,还有一个,其妻子张红桥也希望他能给他还没出生的儿子谋一个未来。”

    张红桥也怀孕了。

    朱棣嗯了声,“他为啥不是很喜欢入仕,读书人读书等身就是为了自己么,如此想法,实在狭隘自私,正如多年前徐妙锦说的那句话一般,朕很喜欢: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黄昏也恍然,叹道:“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这话应该再补一个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本该是是顾炎武说的。

    结果情境使然,竟然被自家婆娘先行一步。

    恐怕徐妙锦可以因为这一句话就能名垂青史了。

    朱棣眼睛一亮,“哟,小子挺有才情。”

    很是惊艳。

    黄昏补充的这一句,不论是从平仄押韵还是从意境上,都堪称完美,你让朝中黄观之流来对,也不见得能有黄昏这一句好。

    这小子感情还有点才情。

    黄昏干笑一声,“话说回来,出来雄霸这件事后,中南半岛那边的局势如何了?”

    朱棣略有不爽,“因为雄霸在沼泽丛林困住了李谦,徐辉祖驰援,导致对吴哥退兵的穷追猛打策略没有施行,不过不影响李景隆、狗儿和沐晟那边的战略,狗儿如今率领大军在追澜沧的主力,李景隆在追占城,沐晟在追大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三线兵力,至少已经斩敌数万,只怕此刻中南半岛的战局已经是一边倒。”

    本该是摧枯拉朽。

    可惜,雄霸这个人横空出世,导致没有完美的达到战略意图。

    黄昏沉默了一阵,“让雄霸去吧,他导致的损失,让他自己给咱们找回来,我倒很想知道,一个敢把袍泽用来当口粮的人,率领他麾下儿郎去打澜沧,究竟会造成何等的局面。”

    前提是不能让他领大明雄师。

    朱棣沉默了一阵,“他自比杀神白起。”

    黄昏悚然。

    许久,才缓缓的道:“为了以后着想,咱们在中南半岛那边确实需要一个白起,陛下只管让雄霸去,杀他个血流成河也无妨。”

    社会的进步,需要牺牲,那就牺牲。

    身居高位,黄昏已经看开。

    大明不需要圣母!

    不过朱棣显然没有这意思,“朕还是不打算用雄霸去中南半岛,朕打算让雄霸率领他那一万多儿郎,去攻打亦力把里,出兵的借口都有了。”

    这是雄霸的投名状。

    而大明不需要投入任何兵力,只需要给雄霸支持粮草即可。

    很划算。

    这一次,要看雄霸是否真的能成为一个杀神。

第一千零三章 吴哥王朝的铡刀!

    黄昏翻了个白眼,“国库里钱在发霉了?”

    朱棣:“???”

    黄昏,“今年夏天,瓦剌和兀良哈势必还要侵扰边关,中南半岛那边,至少还要一两年才能彻底解决问题,陛下您竟然打算这个时候去收复亦力把里?”

    亦力把里,其实就是“伊犁巴里”。

    属于新疆。

    所以黄昏的用词为收复,而不是征服。

    朱棣:“……”

    刚想发火,好你个黄昏,在老子面前没大没小了,真以为成了老子妹夫,就敢如此嚣张跋扈了,你小子冷落徐家四妹的事情老子还没给你算账呐。

    转念一想,三线开战是有些疯癫了。

    还是先修路算了。

    朱棣现在是确确实实看到了修路的好处,比如现在要去打兀良哈,简直不要太方便,从顺天一条水泥官道直接可以抵达失捏干的王都附近,骑军正常行军也就十多日左右便可抵达。

    这在以前你敢想?

    想都别想!

    不过没了面子,朱棣也对黄昏没好脸色,大袖一挥,“朕现在不想和你说话,滚罢。”

    圣旨下来,黄昏哪敢怠慢。

    还真的故技重施,在地上滚起圈来,一直滚到门口,站起来拍了拍衣衫,大笑了一声,“陛下,微臣滚了,您有事再召唤微臣便是。”

    说完便要走。

    朱棣哭笑不得,这小子……你好歹也是四品的东厂提督,在朝野之间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这么不要面子的?

    喊道:“皇后让朕问问你,四妹和你怎么回事?”

    黄昏站住,头也不回,边挥手边说:“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陛下您和娘娘就别操心了,微臣现在忙得像狗,但也不会让徐四妹受委屈的。”

    朱棣扯了扯嘴角。

    得。

    清官难断家务事。

    可皇后着实担心徐家四妹,听说徐家四妹在黄府整日里郁郁寡欢,自成婚之后日渐消瘦,已经没个人形了,就连徐妙锦都照顾不好。

    殿外,雄霸看着黄昏从殿内滚出来后潇洒离去,看得目瞪口呆。

    大明君臣,如此相处?

    匪夷所思。

    思绪还没落下来,就听康宁来到门口尖声喊道:“雄霸觐见。”

    不须身边的礼部官员翻译,雄霸也能听出这话。

    朱棣对再次进殿的雄霸道:“朕不打算让你去中南半岛,也许你心中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朕作为一代君王,不能让臣子去做那刀锋向亲人的事情,你既然诚心降我大明,朕亦不能辜负你之一片诚心,如此,亦力把里那边,汉王朱高燧还在堪舆地图线路,你在京畿待上一段日子,等那一万余和你一起降了的士卒抵达陕西之后,你便去那边罢,到时候时机成熟,你和汉王两人配合,拿下亦力把里,可有信心?”

    雄霸没有领旨。

    他轻轻的说了一段故事,或者说一段过往……

    ……

    ……

    从皇宫出来,在一位户部官员引领下,走在去往朱棣赐给他的府邸的路上,看着应天的繁华之处,雄霸唏嘘不已。

    不知何年何月,吴哥才能如这大明一样。

    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万家灯火。

    人人带笑。

    大明……真好。

    记得那年,有个少年站在床畔的泥泞里,看着简易木架上烂草里躺着的已经不成人形的女人,眼里已经流不出一丝泪水。

    泪已流干。

    穷人,不配矫情。

    躺在一堆烂布上的女人,为了养活她和自己这个不知道爹是谁的孩子,做过了任何事,甚至甘愿躺在破庙里,任由一群恶乞丐在她身上轮流蠕动……只是为了将半个馒头藏起来。

    但就算如此,最后也只带回来指甲盖大小。

    吃不饱。

    母子二人,只能继续将随处可见的草煮烂了吞进肚子里,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呕吐,一次又一次的在屋子后面拉肚子。

    浑身力气耗尽。

    但终究还活着。

    活着,就要想办法继续活下去。

    天一亮,她又拖着几近崩溃的身躯去了城里,再不吃东西,她会死,少年也会死,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但她知道她是一位母亲。

    她恨这个世界,她知道少年也恨,可她没能力改变,她只有用尽她的一些,哪怕有一丁点的希望,也要让少年活下来。

    她去庙里偷供果。

    被肥头大耳的和尚打了个半死。

    尽管如此,带回来半个。

    她吃了一小半,给少年留了一小半,因为她要活着,少年才能活着,哪怕是看不见希望,两母子也要活下去。

    晚上又是煮野草。

    她在大将军府邸后面的烂泥沟里和大将军家里的狗抢食,反而被狗咬掉了四根手指,狗饱餐了一顿,她也成功抢到了那几根只剩下的猪排骨。

    回到烂屋里,她看着他这一辈子第一次吃排骨,难得的笑了笑。

    狼吞虎咽的少年看见了那笑容。

    也是最后一次看见那笑容。

    永生不会忘记的笑容。

    几天后,她的手掌开始腐烂,再也没有力气起床,就这么瘫倒在床上,少年站在床边,闻见了她身上的腐臭味道。

    从她手掌里,从她的灵魂里。

    她在流逝。

    少年没有哭。

    也许是回光返照,她的脸色忽然红润了些,睁开眼,看着少年,从没读过书的她呢喃着说了一句很好听的话:对不起,不该带你来看这个世界的,以后,你自己好好活下去。

    她睁大着双眼看着少年,满是愧疚和不甘。

    对不起,没能看着你长大。

    对不起,我尽力了。

    她的目光开始空洞。

    脸上的红润渐渐褪去,眸子也渐渐变得空白,没了色彩,少年从那黑白的眸子里,看见自己的身影慢慢消失。

    她走了。

    少年沉默了很久,没有埋葬她。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拿起家里唯一的铁器柴刀,走出破屋,走进城里,来到那位大将军府邸后面的烂泥沟里。

    他要搏命。

    既然有狗,那就有肉。

    他砍死了一条狗,坐在泥泞里,撕着生肉狼吞虎咽,被惊动的大将军拖着肥胖臃肿的身材,满身都是西域美酒的香气,在美女搀扶下来到烂泥沟畔,看了少年一眼,问道:“你叫什么。”

    少年没有抬头。

    大将军点点头,“很好,以后你就是我的狗了。”

    他成了边境一小兵。

    只是为了活着。

    只是为了有一天告诉吴哥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有的人,只是想活着而已,你们只需要少喝一杯西域美酒,我们就能多活一年,既然你们不改变,那我来改变。

    少年,名叫雄霸。

    ……

    ……

    朱棣坐在椅子里,神情深沉。

    许久,才叹了口气。

    他相信雄霸说的那个故事,他相信那个故事里的少年,直到今天,朱棣才知道,原来大明之外的其他地方还如此凄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

    既然如此,就让故事里的少年,去吴哥打破那黑暗!

    ……

    ……

    翌日,吴哥叛将雄霸,加封杂号大将军。

    是一个大明从没有过的封号。

    新鹿大将军!

    吴哥既失其鹿,便应有新鹿。

    大将军雄霸,作为一把铡刀,将带领他麾下的一万余儿郎,从澜沧国境杀回吴哥,大明不给他任何一兵一卒,只给他后勤支持。

    如果他能,那边杀穿吴哥。

    如果他不能,那便由大明雄师,由那神机营,来为吴哥王朝重塑新鹿。

    大将军雄霸,择日重返吴哥!

第一千零四章 夫妻间的那点儿小事

    历史记载的,后人感兴趣的,永远都是社会高层的事情,正如没人知道雄霸是怎么长大的一样,大明这般也是如此。

    顶多就是对那什么秦淮八艳啊或者那什么李师师之类的,有一些茶余饭后的阅读兴趣。

    毕竟饱暖思**。

    看管了朝堂和世家的阳春白雪,偶有的下里巴人也是和**有关。

    其实,所谓富贾人家都阳春白雪,也就那样。

    比如此刻。

    黄昏从皇宫出来后,想起了朱棣的话,决定今天将公事放在一边,回家去陪陪怀孕了的卡西丽和乌尔莎。

    然后解决掉徐家四妹的事情,再给吴与弼的科举之路做点准备。

    吴与弼必须科举!

    这一点黄昏在决意推动教育改革后就下了决心,也只有让大教育家吴与弼来参与这个事情,才能尽善完美。

    乌尔莎和卡西丽的肚子已经越来越大。

    两女的身材也开始走样。

    根据西域人的特点,顾及生产之后也难以瘦到以前的窈窕柳枝腰了,黄昏倒是不在意,高矮肥胖各有风情。

    何况黄昏大官人吃腻了。

    现在更喜欢技术流和风情流,对长相什么的,要求反而不高。

    之前和小宝庆成婚。

    小宝庆火热的很,本来就是热情似火的性子,再无拘无束惯了,对房事也是率性妄为,有一次甚至主动提出想试试与宁夏一起和黄昏滚床单。

    被徐妙锦训斥了一顿。

    结果非但没有收敛,晚上竟然还主动要求捡肥皂。

    黄昏那个无语……

    和小宝庆相反,徐家四妹本来就一直和小宝庆不对付,两个女子的性格万全相反,徐家四妹基本上看不见笑脸。

    待人处事也冷若寒冰。

    虽然都已经长大成人,两人依然不过一米五左右,而且两人都很是为国家节省布料,并且都是骨小肉少的那种女子,除去性格不谈,几乎就是初中生的样子。

    白幼直来着。

    徐家四妹含蓄内敛,自新婚之夜后就开始躲着黄昏,甚至一度躲进了皇宫,徐妙锦和徐皇后问她原因,也从来不说。

    搞得所有人都以为是黄昏欺负了她。

    但真正原因两人心知肚明。

    所以黄昏去西院探望了卡西丽和乌尔莎后,找到徐家四妹——大妇徐妙锦在督促黄豆芽和黄豆苗两兄妹读书。

    绯春也在。

    小宝庆带着通房丫鬟宁夏去“逛街”了——顺便拉着娑秋娜。

    真正意图不言而喻。

    要找娑秋娜学习床笫媚术,自成婚后食髓知味,小宝庆一门心思都要榨干黄昏,或者说,她的骨子里就是一个妖媚的人。

    西院女子闲聊时,穆罕穆拉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位公主殿下有性瘾。

    真相基本如此。

    徐家四妹坐在小轩窗前,懒画了峨眉,轻梳妆,望着窗前新柳怔怔发呆,看见黄昏进来,急忙起身福了一福。

    不愧是大家闺秀。

    黄昏负手来到她书桌前看了看,笑道:“这画的千里莺堤,为何只见一燕独立,折磨我家这小娘子只愿当一只孤燕?”

    徐家四妹蹙眉不语。

    黄昏笑眯眯的坐下,“今儿个没人,有些话本来即使作为夫妻,也不好说出口,可你三姐要操持整个黄府,分外忙碌,你大姐归为天下母后,不能听这些外臣闺房事,想来想去,还是我最合适来说。”

    徐家四妹脸色变得很是尴尬。

    有些想躲了。

    黄昏见状无奈,知道徐家四妹敏感,没办法,只得起身,“既然你还是害羞,那我也便不说了,我去找个人来与说你这其中事情。”

    转身出门来到西院,找到近来不怎么走动安心养胎的卡西丽和娑秋娜,如此这般一说,娑秋娜笑眯眯的看着卡西丽,“你和她情况类似,你去说罢。”

    卡西丽只得去找徐家四妹。

    其实黄昏和徐家四妹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就是新婚之夜,黄昏因为早就吃腻了,所以没那么多耐心,来了个直捣黄龙。

    可徐家四妹是个雏儿,而且身体纤细,那经得起那等折腾。

    于是痛得死去活来。

    哪怕新婚几日之后,腹部依然时刻隐痛。

    于是便本能的以为,每一次房事都会这样生不如死,于是便对黄昏有了恐惧的心,而黄昏也是后来仔细回想才知晓自己的粗鲁伤害了徐家四妹。

    有句话说的很好。

    渣男懂一切女人。

    黄昏对徐妙锦痴情,也对其他女人用情,但这不表示他不是一个花花心肠的男子,也就是封建社会满足了他三妻四妾的愿望。

    所以黄昏当然懂女人的,也知道有些事情需要解开,要不然徐家四妹整日里活在忧虑之中,只怕会影响健康。

    徐家四妹是一个传统女子。

    相夫教子是她作为一个妻子的职责,铭刻在她心里,但她现在又畏惧黄昏,这样的矛盾一直在她心里,迟早变成林妹妹。

    既然有卡西丽去说,黄昏便抽空去找吴与弼。

    吴与弼这一次被吴浦和张红桥说服去参加科举,但也仅仅是去参加而已,并不会为了科举中第而认真努力,所以黄昏需要钱点拨一下。

    没办法,教育改革的事情非吴与弼莫属。

    黄昏去时,吴与弼正在练字——和以前找吴与弼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编字典不一样,现在吴与弼空闲了许多。

    因为那本字典花了他十一年的时间,终于编好了。

    但也就是编好而已。

    校对审核等其他事情都还没进行,吴与弼打算花五年时间慢慢做完这些工作,黄昏也是如此认为——这本字典,现在牵扯到了教育改革。

    而教育改革,已经不仅仅是触及读书人利益的事情,是会影响整个大明的社会形态的事情,一旦教育改革施行并且成功,到时候的大明百花齐放,很可能进入真正的工业社会。

    马虎不得。

    已经成婚,且要当爹的人了,当吴与弼看见黄昏,还是透着亲热,并且依然以小弟自居:“你怎么来了,有事让人来通知我就行。”

    黄昏在桌子边坐下,“刚从乾清殿回来,陛下说起来你要参加科举的事情。”

    吴与弼很是吃惊,“陛下连这些小事也知道?”

    黄昏笑了笑。

    不知道才怪。

    你要知道,朱棣是大明的君王,拥有锦衣卫和东昌提督这样的直辖力量,他对信息的掌握绝对是这个天下的第一人。

    整个大明大概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像《琅琊榜》那种,一个江左盟就能凌驾梁帝的信息力量,这放在历史上,就嘉靖几十年不上朝那种君王都不可能,换成朱棣是梁帝,梅长苏还没走出江左盟,就被朱棣派大军给剿灭了。

    大明境内,绝对不允许有如此强大的江湖势力。

第一千零五章 我要这大明天下遍地读书声!

    吴与弼放下笔豪,走到旁边,先给黄昏倒上一杯温茶,又给他自己倒了一杯,这才撩了撩衣衫,缓缓在一旁坐下。

    黄昏平日里忙成一团。

    别说他吴与弼,就是徐妙锦和黄豆芽、黄豆苗,这些日子都难得见到他一面,这大下午的却出现在这里,显然有大事要说。

    吴与弼问道:“陛下知道我要参加科举,怎么说的?”

    黄昏陈述事实:“陛下说你若是参加科举,只要能进殿试,他保你一甲中第。”

    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每一届科举的天下前三人,这个荣誉很高。

    而且硬。

    吴与弼笑了笑,并不兴奋,对于他而言,参加科举一方面是尽孝,免得每日里被父亲嘀咕,另一个是让妻子张红桥顺心一些,也顺便给未出世的儿子谋一个未来。

    至于能考到什么位置,是一甲还是二甲,还是同进士,吴与弼真不在意。

    当官有什么好?

    风险大还累。

    你看看王艮景清他们,还有方孝儒,这些读书人落了个什么下场。

    远的不说,你看黄昏当官后,累成什么样。

    不值得。

    所以最好考个同进士,然后被朱棣丢进翰林院闲置一辈子,又或者是丢尽国子监的太学,那是最好,也算是给父亲妻、妻子和儿子一个交代了。

    黄昏知道吴与弼的小心思。

    今天就是来打消他这个心思的,咳嗽一声,掂顺了思绪,这才缓缓地道:“与弼,在很早以前,我还没闻达于朝堂,也还没振奋于工业之时,我对你无心功名的态度是支持的,不过今日不同往时,你也看见了,当下大明威加海内,我们已经打下来鞑靼、安南和八百大甸,这些地方都已经成了我大明的布政司,大明的疆域,扩大了三分之一还多,这几年陛下在朝堂和地方上的捉襟见肘你也看见了,连老和尚姚广孝都被逼得不的不去澜沧那边老带新,希望于谦和刘宁然早日成才能支撑大局。”

    吴与弼颔首,“太学双璧的才华,我自人不如。”

    黄昏摇头,“非不如也,是你们在各自领域的擅长不同,太学双璧,皆擅国政,而与弼你这些年醉心于书本,治政才华不如这两人,但你的知识厚度,却是这两人远远不及的,说句毫不客气的话,这个天下论对各项书籍的掌控,论知识量,你吴与弼说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十年吴与弼为了编修字典,什么书没看过?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吴与弼现在腹内才华,就是一位大儒,只不过他还沉寂在黄府之中,尚未让他满身才华散发的书香气震惊天下而已。

    吴与弼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读书人相轻。

    黄昏其实也算读书人。

    但吴与弼知道,黄昏说的就是事实,这不是吴与弼狂傲,实在是编修这本字典,吴与弼这些年看到书太多太多。

    像他这样的人看书,可不是一目十行。

    熟读。

    且要知其义。

    而解惑。

    这才是真正的看书。

    黄昏继续道:“你有才华,如果不愿意功名社稷,做一个陶渊明,其实也可以,可是我大明当下的境况你也看见了,人手短缺至极,连地方官学中的杰出人才,都被破格录用为官吏了,每一届的科举进士,也几乎都直接被用在地方,没几个被丢进翰林院国子监去磨砺,因为没有这个时间,陛下需要人才,或者说,我大明的千万百姓,需要人才来带领他们走在光明的道路上。”

    吴与弼微微颔首,“道理我都懂。”

    黄昏笑了笑,“所以,像你这样的人才,一身才华,若是用在官场上,自然是大材小用,是天下最可耻的浪费——”

    吴与弼眼睛一亮,“你也觉得我不应该去参加科举?”

    如果连黄昏都支持自己,那自己就可以有借口理由去给父亲吴浦、妻子张红桥解释,可以正大光明的不参加科举了。

    黄昏摇头,“不,我要你去参加科举。”

    吴与弼糊涂了。

    黄昏忽然顾左右而言其他,“与弼,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今儿个一大早我出黄府之后,看着满街走的小娘子,一瞬之间我有一股错觉,怎么回事,怎的我大明京畿已经满街满城尽旗袍了?须知早些年,在我和鲜衣布庄的何必在联手推出旗袍后,也只有烟花巷的女伎喜欢穿旗袍,所以当时我第一错觉是怎的我大明京畿满城尽女伎?”

    有的旗袍清纯,所以黄昏那一刹那的错觉很诡异,觉得女伎也走清纯风了么,大明的烟花生意已经达到后世水准?

    而且女伎这么一大早就起来了?

    吴与弼呵呵一乐。

    这些事情他不太关心,但也确实知道,随着女伎带起潮流,以及黄府众多女子牵头,京畿之中权贵人家的女眷也开始穿旗袍后,随即传到寻常百姓家。

    如今旗袍已经成了潮流,和襦裙一样,是女子最为寻常的衣衫。

    黄昏继续道:“待我清醒过来,我很是欣慰,这正是我当年推出旗袍的初衷,接下来空闲后,我还会推出唐装、衬衫、t恤、西服、皮鞋等一些列衣服,让大明的服装文化变得丰富多彩,我要天下百姓,在服饰文化上享有高度的自由!”

    吴与弼略微茫然,“这和我参加科举有什么关系?”

    黄昏斩钉截铁,“关系很大!”

    吴与弼洗耳以闻。

    黄昏端起温茶喝了一口,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知道今天没有时间去忙其他事情了,在吴与弼这边出去,还要去找徐家四妹交心聊天。

    搞不好晚上还得用实际行动来宽慰徐家四妹。

    于是也便不急了。

    缓缓的和吴与弼说了很多关于今后大明的工业、政治走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告诉吴与弼:不论大明的工业还是政治需求,大明都需要很多的人,尤其是读书人。

    吴与弼渐渐有些明白了。

    黄昏最后说道:“所以,要有更多的读书人,势必要牵扯到教育改革,而我让你编修的那本字典,就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神器,但它的推广,不仅需要朝堂的力量,也需要有名气的大儒来推动,叔父黄观不行,你爹也不行,黄淮这些人也不行,我们需要一个熟读这本字典后参加科举中第的一甲状元来推广这本字典,更需要这个一甲状元来担任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个状元他今后的余生,都不会是在仕途,而是在教育天下,他会是一个教育家,一个读书人,一个名垂青史的教书先生——”

    说到这里,黄昏沉默了一阵。

    外面天色已经黑了。

    差不多了,吴与弼是个读书人,但不迂腐,而徐家四妹那边还需要自己去下最后一味药,否则这娇好女子真的会变成林花谢了春红,人生太匆匆。

    黄昏起身,缓缓向外走,吴与弼也起身相送,黄昏走到门口,才轻轻的拍了拍吴与弼的肩膀,轻轻地道:“与弼,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目光深沉望向外面的万家灯火。

    “从一开始,我要的就不仅仅是一本字典。”

    “我要的,是这大明天下遍地读书声!”

    “我要的,是这天下遍地读书人,都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才是繁华盛世!”

第一千零六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吴与弼看着黄昏走在灯光下的背影,忽然觉得那背影有些孤单。

    让人想起了那年那天,黄昏从溺水中醒来,当时的他不知身在何处,夜半时候,两个还一起分了当时还不是后娘的周婶儿送的糕点。

    十二年过去了。

    他在独行。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亿万黎民,从锦衣卫的刀光剑影中,在朝堂的尔虞我诈中独行,走到了今日,也塑造了一个吴与弼无法想象的盛世出来。

    而我吴与弼在做什么呢?

    我在编修一本字典。

    仅此而已。

    做的远不及黄昏的百分之一。

    佛家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何况只是科举,何况科举之后自己做的依然是学问,以及教书育人,这算什么地狱的刀山火海。

    我吴与弼有何惧怕的?

    想到这吴与弼哈哈大笑,旋即狂笑不止,一袭青衫在夜风中飘摇。

    书生意气睥睨而出。

    吴李氏搀扶着肚子略微隆起的张红桥恰好来叫吴与弼吃饭,看见这一幕,两婆媳对视一眼,吴李氏悄声对张红桥道:“你看与弼这神态,像不像书中说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张红桥眼里光彩熠熠。

    点头。

    抚摸着肚子,满身心的幸福。

    ……

    ……

    黄昏去西院,卡西丽和娑秋娜在交易怀孕心得,见大官人归来,卡西丽上前如此这般一说,黄昏微微颔首,旋即嘿嘿贼笑道:“我记得你当初可没这么痛,可是快乐得很。”

    卡西丽娇小,甚至比小宝庆还娇小。

    但是那种敏感体质。

    一碰就要春意盎然的那种。

    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戏份,就能迅速进入水月洞天的节奏,毫无生涩,感觉甚是完美。

    卡西丽也不羞涩,“人和人不一样啊大官人。”

    就如娑秋娜,虽然大家学的同样的媚术,但她天赋异禀,就靠那天赋,说让大官人你什么时候投降,那你就得什么时候投降。

    无关媚术。

    仅仅是籜龙裹尸而已,没有哪个男人能拒绝这样的女子,你要知道,传说中的杨贵妃也是如此,但仅此而已,便塑造了杨贵妃这样的千古宠妃。

    黄昏点头,“那我去给锦姐姐说一下。”

    卡西丽捂嘴偷笑,“我已经去找夫人说过了,大官人你今夜只管住在徐家四小姐那里便是,不过这一次你可别猴急了,别再吓着了她。”

    这些年,西域女子都已经学会了大明官话。

    黄昏唔了一声。

    院门口传来声音,“她就是丑人多作怪,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博取小昏子的垂青呢,小昏子,你可不能被她骗了啊,让她继续去装孤高清傲呗。”

    不用想,就知道是小宝庆、宁夏和娑秋娜回来了。

    黄昏一阵无语。

    看着精气神极好的小宝庆,暗道果然是会哭的有奶吃,小宝庆可没那些羞臊,甚至比西域家姬还要胆大,这些日子她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最多。

    娑秋娜笑意吟吟的走在最后。

    小宝庆一溜烟跑过来,拉住黄昏的手搁在胸口上摇晃,“晚上我陪你好不好。”

    黄昏:“……”

    没有纵容她,板着脸道:“我知道你和四妹之间关系不好,但也要有个度,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不解开她的心结,后半生可没人和你斗智斗勇了。”

    小宝庆啊了一声,“这么严重?”

    旋即嘀咕着说了一句。

    黄昏听了个真切,越发无语。

    你是公主啊。

    怎么能如此不顾身份地位说这么粗俗的话。

    小宝庆说的“我看她就是欠……”。

    别说黄昏无语,其他女子也都很少无语,暗道咱们这位公主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女子,这种话作为女子怎么说得出口。

    小宝庆嘿嘿贼笑一声,拉着娑秋娜跑了。

    黄昏叮嘱卡西丽和娑秋娜好好养胎后,离开西院去找徐家四妹了。

    晚上是一场体力活。

    而且极为考验耐心。

    也就是说,晚上基本上是为徐家四妹服务,消除她对夫妻房事的恐惧,但是黄昏又怕啊,万一徐家四妹也食髓知味,变成下一个小宝庆的话……

    老子怕不是要被榨成人干。

    ……

    ……

    大明国内,工业建设热火朝天。

    黄昏的时代商行,仿佛疯癫了一般,疯狂的在境内各大城镇的郊区,选择合适的地方修建各种工坊,甚至也设立了化工研究的部门,开始对橡胶、塑料下手。

    塑料这个是个大难题。

    首先需要黑油,也就是石油,大明境内采取石油很难,不过也不是没有,而且今时今日对石油的运用很少,朱棣也不太重视,所以黄昏得到石油不难。

    化工方面黄昏开始涉足,不过重点还是在金属的冶炼工艺上。

    现在都工业进程,最主要的还是钢铁方面的。

    黄昏只能按照西方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来对大明进行工业升级,毕竟照着前例,有个模板可以学习。

    何况当下蒸汽机和内燃机都还没有攻克,更别说电动机了,没有这些东西,拿头来攻克化工、微生物和医学方面的难题啊。

    时代商行是一个巨大的敛财机器。

    但黄昏的各项操作,让时代商行的盈利成了个中转站,所有的盈利基本上都拿去升级工业,可惜,受限于时代和知识体系,进步很是缓慢。

    唯一的好消息,蒸汽机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

    但要彻底制作出蒸汽机,还需要时间。

    所以黄昏未雨绸缪,在应天城郊设立了研发火车车身的工厂,目的就是蒸汽机一旦研发出来,大明就能有火车奔驰在官道上。

    修铁路?

    以大明当下的局势,没有这个钱来挥霍。

    所以黄昏研发的火车,其实是小车身,最多只有三节车身,这样不需要正儿八经的铁轨,官道上的铁轨就可以凑合着用。

    相当于有轨蒸汽机车。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明还要外扩,需要海量的财富,不可能将财富全部拿来修建铁路——修铁路的话那可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黄昏的计划是先用有轨蒸汽机车,等打下日本,有了石见银山,那时候就可以考虑在全国境内修建铁路了。

第一千零七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大明作为封建主义皇朝,资源国有,修铁路所谓的天文数字,不过是人工费而已,大明拿得出这个钱,甚至不需要很多钱。

    有个东西叫徭役。

    真正掣肘黄昏修铁路的,是钢铁产量!

    早就说过,钢铁产量才是一个帝国的指标。

    大明的巅峰人口,各项史册记录不一,有说一点二亿,有说一点四亿,但不管怎么说,永乐十二年的大明人口,黄昏去户部看了,在医改之后,人口已经接近八千万。

    其中幼儿数量暴增。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再有个几十百把年,又得搞计划生育……

    说不准要不了几十年,也许十多年后就要因为粮食危机控制人口,这个问题黄昏早就在思忖,这会成为一个超级难题。

    大概率要搞海外移民。

    所以说,要想让大明真正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强的工业国度,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

    本质上,黄昏从不觉得自己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强。

    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哪怕是为此和皇权闹翻,黄昏也要推动教育改革。

    不改革,何以开民智?

    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又如何进入新时代?

    教育不改革,黄昏又怎么让中国提前进入热武器爆发的时代?

    ……

    ……

    暂且不提国内的工业之路和改革之路。

    不出黄昏意料,中南半岛的战事打了一年多后,漠北那边,瓦剌的马哈木又联系上了兀良哈的首领,说大明现在虽然很强大,但大明雄师深陷中南半岛的战局之中,北方边关肯定兵力孱弱,咱们这个时候兵分两路,也不去管鞑靼了,先越过长城去抢劫一番再说。

    兀良哈也是头铁。

    去年的教训没有吃够,觉得马哈木说的有道理,于是派来骑军南下,配合瓦剌,兀良哈绕过了鞑靼区域,采用游击方式叩关山海。

    张辅一直镇守山海关,见状大喜。

    老子闲了一个冬天,闲得蛋疼,兀良哈这群哈皮终于来找事了,今年不打到你老巢去,我张辅以后还有什么面子去和徐辉祖平起平坐?

    出关,大战!

    战了个痛快。

    同样的,瓦剌大军在马哈木的率领下,从甘肃一带叩关,镇守那一带的是去年因为战功擢升的靳荣,以及一定数量的神机营。

    郑亨率领大部分神机营坐镇在马儿哈咱的王都。

    见状立即分兵两线。

    其中就有林东来的神机营中军驰援靳荣——这也是朱棣授意,靳荣是汉王朱高煦的人,还是应该掣肘一下,不能让靳荣成长得太快。

    所以派林动来去分靳荣的战功。

    朱棣从不膨胀。

    哪怕大明如今欣欣向荣,他依然秉记着君王制衡。

    马哈木不愧一代枭雄。

    学习能力极强,去年之战吃了亏,今年有用学样,竟然和靳荣、林东来战了个你来我往,而这场战事也让大明吃了个信息上的闷亏:

    瓦剌竟然拥有了一支三千人的火铳部队!

    大明根本没得到相关谍报。

    瓦剌骑军的战力,加上火铳的输出能力,马哈木率领的三千人火铳部队一路面,就打了靳荣一个措手不及,一场四千人的全军覆灭令整个朝野震惊。

    战报传回京畿,朱棣怒不可遏,要不是靳荣第二封战报来得快,朱棣责令出发靳荣的圣旨就已经发出去了。

    靳荣被马哈木杀了个措手不及后,并没乱了阵脚,采取稳打稳进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以五千步卒作为诱饵,将马哈木的三千火铳部队引诱出来,然后集中神机营中军,双方来了一场火器与火器的较量,最终大明大胜。

    毕竟大明神机营对火铳的使用更为娴熟,战术掌握得更好。

    不过此战并没有将瓦剌的火铳部队全歼。

    双方因此陷入割据战。

    马哈木有火铳部队,能让大明雄师多一分忌惮,可兀良哈没有啊,尤其是靳荣那边四千将士全部阵亡牺牲的消息传到张辅耳朵里后,这位爷可就真正的怒了。

    然后兀良哈的大军就后知后觉的知道错了。

    可惜没有后悔药。

    张辅集中北方一带的优势兵力,甚至根本没等兵部那边招募到的部分新兵的支援,张辅就杀出了山海关,以少量神机营作为尖刀,对着兀良哈的大军就是一阵狂轰滥炸。

    这一打,直接打到兀良哈的老巢。

    而在奴儿干那边的亦失哈因为有赵王朱高燧的帮忙,也抽出了身,从驻防奴儿干的兵力中勉强抽出了一万五千人,配合张辅,对兀良哈的王帐展开围堵。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秋天,第一场霜降之前,大明从顺天派出来大量官员,送了大批粮草过去,在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兀良哈王帐处,设立了一座布政司。

    并重设朵颜三卫。

    兀良哈,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兀良哈的元帝国后裔,被朱棣一怒之下,杀了精光。

    大快人心!

    整个大明为之一振,到现在大家才知道,咱们的陛下不是不打兀良哈,是没空理他而已,你看,陛下一认真,兀良哈就完蛋了。

    想来也是。

    你兀良哈又不是鞑靼和瓦剌,没有那么宽广的战略纵深,竟然这么跳,大明连鞑靼都能轻易灭掉,何况你区区一个兀良哈。

    要不是因为有瓦剌的马哈木在帮你分担压力,你兀良哈比鞑靼还灭得快。

    这就是战略。

    大明为何要先灭鞑靼?

    就是防止兀良哈和鞑靼、瓦剌联合起来,灭了鞑靼后,兀良哈和瓦剌之间隔了一个鞑靼区域,基本上只能各自为战。

    现在好了,鞑靼早以成为大明疆域,如今兀良哈被纳入疆土,设立朵颜三卫,加大了掌控,再有奴儿干都司那边的配合,整个漠北,就只剩下瓦剌。

    不过看这局势,瓦剌的马哈木确实有点能耐,靳荣和林东来一时之间拿他不下。

    鞑靼的失捏干和马儿哈咱见状,觉得应该讨好一下大明,于是上书京畿询问朱棣,陛下若是同意,我俩就派出王帐护卫,帮助靳荣和林东来围剿瓦剌马哈木。

    被朱棣拒了。

    兀良哈已经被灭,瓦剌跳不了多久,鞑靼区域还是保持稳定的好,不宜再起战事。

第一千零八章 不吞亡国恨,将士皆与山河同碎!

    相对于北方战事的局势,南方战事的局势更隐晦难懂。

    有一说一,在得知瓦剌和兀良哈叩关时,狗儿、徐辉祖、沐晟、李景隆、李谦,以及刚抵达中南半岛的雄霸,都以为南方战事要暂停了。

    大明再富有,也不可能连续两年在南北两条战线上展开如此大规模的战事。

    国库绝对撑不起。

    这个不怪他们,他们根本不知道大明皇家银行在这当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只要这个银行的信用不破产,大明对外作战就永远是全国人民出钱来支撑军队。

    实际上,大明皇家银行真没有破产。

    尽管已经在加印宝钞。

    但随着交趾、八百大甸乃至于鞑靼那边的矿产资源开采运回国内,尤其是金银矿场的开采,以及国内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程度上达到了稳定物价的功能,加上郑和航海带回来的利益,足以支撑大明的战事。

    何况还有时代商行。

    时代商行没有给大明皇家银行支持现金,但遍及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的时代商行一直坚持宝钞支付,进一步稳固了宝钞的信用。

    是以物价虽然略微上涨,但并未通货膨胀,国内百姓的情绪依旧稳定。

    甚至高昂。

    你要知道,当下的大明已经打下了交趾、八百大甸和鞑靼,今年又灭了兀良哈,大明王朝威加海内,万民与有荣焉。

    民间一些富贾甚至在拿钱拿粮来支持南方的战事。

    民族凝聚力,永远是这片神州的骄傲。

    在国内这样的形势下,朱棣没有对南方战事做出任何指示,也就意味着,狗儿需要按照先前的战略,继续统筹全局。

    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尤其是四国联盟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民族在面对灭国困境时爆发出来的能量,当然,懒惰到了骨髓里的非洲黑叔叔们例外,那是真的让人看不见希望的懒惰。

    李景隆追击占城兵力,从澜沧一直打进了占城的国境内。

    占城的国境也很奇葩。

    比交趾还要狭长。

    它的国境就像一条豌豆荚,这就意味桌它的战略纵深多变,如果你有水师配合,那么它的战略纵深就毫无优势,但如果没有水师,那么它的战略纵深优势就会数倍的扩大。

    李景隆就面对了这样的困局。

    在进入占城境内之前,因为是追击兵败如山倒的溃兵,李景隆斩获颇丰,将士所获军功的首级,在一路追击的路上,堆砌了数座壮观的京观。

    李景隆原本不想处理这些京观。

    但于谦和刘宁然得知状况后,立即写了一封章折到应天,同时派人去通知李景隆,为了战后工作的开战,请李景隆一定要按战场规矩处理占城牺牲将士的尸首。

    咱们大明毕竟是仁义之师。

    不管事实如何,你必须做出这个样子,后续才好宣传,才好洗脑,才能让设立的布政司不会面对太多的民反。

    李景隆这才悚然惊醒。

    于是派人处理了那些人首京观。

    但进入占城国境后,占城那边的抵抗忽然间就有力了,原本一天可以推进一百多里,进入占城攻克几座城池后,便陷入焦灼之中。

    这其实很好理解。

    对于占城士卒,去澜沧打仗,那不是保家卫国。

    但现在山河破碎在前。

    由不得他们不拼命。

    何况堂堂一座占城国度,不可能没有一个人杰,吴哥能出雄霸这样的大将军,占城也有传奇英雄从尸山血海里崛起。

    将军阮景天就是这样的人。

    阮景天于大厦将倾之际,站了出来,在一次战事中,以区区三千六百人守住了李景隆两万大军的攻城,寸步不让,其后更是借着夜色反攻李景隆,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景隆接连丢失两座城池,几乎退到了占城边境线,才稳住局势。

    阮景天也一跃成为大将军。

    负责前线所有的军政事务,成为占城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最后的希望,而阮景天也不负众望,利用占城独有的战略纵深,竟然以劣势兵力和李景隆打了个旗鼓相当。

    和李景隆的困境差不多,其他三线兵线也遭受到了同样的困局。

    首先是沐晟。

    沐晟追击大城兵力,甚至还没进入大城的国境线,就遭遇到了大城最后的挣扎,大城那位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将军知道,一旦让沐晟进入国境线,那么大城灭国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他必须用尽一些力量,将沐晟的兵马拒绝在边境线以北。

    这位大将军才能也不算出众,但他却是个心灵鸡汤大师,在大军守护边境时,占城士卒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保家卫国的热情,每逢战事必死战。

    而沐晟当然不愿意自家儿郎和敌人换命。

    再加上战线到了大城国境线附近,大城大军的后勤不再依靠澜沧国,靠着在家国境内的百姓支持,大城在得到强力的后勤支援后,战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于是战线推进极为缓慢。

    但双方都战事一刻没停,而且每逢战事,必然惨烈无双。

    大城士卒,宁死不丢寸土。

    是以每一场战事后,不论是大城还是大明赢了,都会无比尊重的厚葬牺牲的将士,彼此之间虽然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但彼此之间却已经互相尊重。

    不在像先前那般,大明对大城士卒,只有蔑视。

    这个时候,沐晟无比怀念神机营——他的沐家军中也有火器部队,可数量略少,还不足以影响这样一场灭国战事。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澜沧国内。

    当吴哥、占城和大城的兵力撤退,澜沧王国的陪都暴露在大明雄师的视野之中后,澜沧国的将士终于明白,已经不能再依靠吴哥、占城和大城了。

    他们必须依靠自己。

    何况没有了占城、大城和吴哥,澜沧国的后勤补给压力骤减,有了强大的后勤支撑,前线军队的战力也开始爆发出来。

    更何况还有名将棠古尼昂。

    这位被大明将士戏称为“糖姑娘”的澜沧名将,在退无可退之时,激发出了他作为一个帅才的潜力,以劣势兵力面对狗儿的大军,利用地势布置防线,竟然让狗儿无法寸进。

    澜沧军中,甚至有“与山河同碎”的豪言。

    三线战事,同时变得惨烈无比。

第一千零九章 来自泥泞里的血泪的愤怒!

    不管大明出兵的理由如何,也不论大明有何等的强势,公平的站在上帝视觉来看,大明都是侵略者。

    而大明在中南半岛投入的神机营有限。

    区区五万人。

    狗儿又把这五万人分用到三条战线上。

    兵力分散之后,敌军守将面对神机营采用你打我退的战略,只有面对其他兵种才会一较雌雄,而神机营也不敢突进太深,所以神机营的优势就这么被抵消了。

    这三线惨烈是惨烈,至少大明没有败相,但是——

    真正惨烈的不是这三线,是雄霸那一线。

    新鹿大将军雄霸,被朱棣一纸圣意送回中南半岛,和他一起投降的一万四千多人,在汇整之后,剔除失去战斗力的伤病,还有一万四千人。

    狗儿原本已经准将这些人送去甘肃,准备投入到亦力把里。

    结果陛下圣旨一来,狗儿懵逼。

    陛下竟然让雄霸率领这一万四千人去打吴哥王朝。

    开什么玩笑么。

    别说区区一万四千人,长途远征,隔了一个澜沧,就是十四万人,也不见得能打下吴哥王朝,何况这一万四千人本来就是吴哥子弟。

    雄霸带领他们一旦回到吴哥,岂非纵虎归山。

    但圣旨如此,狗儿不敢抗旨。

    按照圣旨,从后勤之中准备了一万四千人一个月的粮草——全是方便面,大明雄师吃方便面都已经吃得发吐,哪可能把其他好吃的粮草给雄霸。

    而且陛下的旨意也是给雄霸方便面。

    雄霸很快抵达万象。

    他的一万四千人都被解除武装后看押在这里,负责看押的是由交趾、八百大甸组织起来的杂牌军,战力不高。

    因为前方战事焦灼,狗儿最近没在前线,提前几天回到万象等待雄霸接收粮草和士兵。

    老实说,狗儿对这一万多降兵很头疼。

    杀?

    不敢杀。

    放?

    也不可能。

    可这一万四四千人消耗的粮草,也让狗儿肉疼得很。

    而且大明军伍之中对这一万四千人极为尊敬,你要知道,就是这一万四前人,在雄霸的率领下,差点和两万神机营士卒来了个玉碎。

    那可是战无不胜的神机营,而且是两万。

    沙场舞血人,历来尊重强者。

    万象城前,狗儿看着新鹿大将军雄霸,这位大将军如今穿大明的制式盔甲,腰间佩着他的一柄宽大的刀。

    一个人从大明京畿来到了万象城。

    狗儿笑了。

    如果雄霸要跑,那么这一路他就跑了,虽然不知道陛下用什么方法,但狗儿相信陛下,他现在也相信雄霸是真心投诚于大明。

    当然,事实上还需要雄霸继续给大明的投名状。

    狗儿身边有负责翻译的人。

    雄霸,这个长得很丑很凶的满脸麻子的男人看见狗儿的第一句话,不是什么沙场厮杀后将军见面的话,而是一句让狗儿摸不着头脑的话,“吴哥王宫里那种可让一个宫殿黑夜不见黑幕的光明神器,如今已经满京畿了,狗儿大帅可曾回去见过?”

    狗儿一脸茫然,“什么意思?”

    雄霸继续说道:“很美,我也希望,十年二十年后,我吴哥的辽阔江山之上,也有那么一两座城市,能如应天一般,成为这不夜之城。”

    狗儿这才反应过来,震惊莫名,“黄昏真的做到了?”

    雄霸没有说话。

    他看着远方那些眼巴巴的望着他的心腹儿郎,沉默了一阵,才轻声道:“我这一万四千儿郎,全是从泥泞里活下来的狗,他们能活到今天,不是吴哥那些高层将领的施舍,是和我一样,在泥泞里找食才苟延残喘到今天,当然,当初我率领的两万人,也有富家子弟,不过在围困李谦的丛林沼泽里,已经逐一被我处理了。”

    不管是好是坏,雄霸都没有恻隐。

    他对吴哥的富贵世家,从骨子里充斥着仇恨,而在沙场之上,没有人有这个耐心去查证你一个富家子弟曾经的过往。

    既然你是富家子弟,既然你暂时在我雄霸之下,那你就该死。

    雄霸知道,在围困李谦的丛林沼泽中,那些成为食粮的富家子弟和他们的心腹之中,肯定也有好人,可也只能痛下杀手。

    否则他达不成自己的目的。

    够狠。

    才是雄霸能走到今天的立身之本。

    狗儿沉默了。

    作为一个将领,他真的非常不认可雄霸的兵道,不过陛下既然用他,狗儿就选择相信,沉默了一阵,问道:“何日出兵?”

    雄霸按住腰间长刀:“明日。”

    生长于吴哥,该还给吴哥的,已经还了……围困李谦后,徐辉祖为了救援李谦,没有去追吴哥的兵马,这使得吴哥王朝几乎没有多少战损就撤回了国内。

    雄霸自认现在已经不欠吴哥了。

    狗儿颔首,“你们的兵刃今天晚上就会分发下来,明晨,你们一个月备用的方便面,也会全部送到营帐来。”

    雄霸摇头,“不要一个月,只要十天。”

    狗儿讶然,“十天?只够你穿过澜沧的国境进入吴哥地界,没有粮草,你们要如何和吴哥王朝的兵马厮杀?”

    雄霸没有解释,说了个事实:“那里,是我和一万四千儿郎的故土。”

    何愁无粮草。

    狗儿见状也不勉强,甚至松了口气。

    想了想,“陛下的旨意是让你独自帅军去吴哥境内,你可清楚了,澜沧这边战事正紧,一旦你进入吴哥,就不可能有后援了。”

    一万四千人,去打一个王朝,怎么看都不可能。

    雄霸没有回答。

    他走向远处,走向他的儿郎。

    战俘营里顿时沸腾如滚锅水。

    雄霸两字的声音响彻云霄。

    狗儿看着这一幕,眼睛微微刺痛,这样的人,在军中拥有这等军心和威望,难怪可以和神机营玉碎,就算不用谋略,选择正面和大明雄师厮杀,也会造成巨大的战损。

    确实可怕。

    雄霸在战俘营前站定,深呼吸一口气,按住腰间长刀,“和我之前与你们说的一样,我去过大明京畿了,见过了大明天子,也见过了大明京畿的繁华,我相信,只要我们用献血去拼搏,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人,也能在吴哥看见大明京畿那样的繁华,我准备回去,你们呢,准备好了吗?”

    没人回答。

    但所有战俘在这一刻的安静和决然,绽放出让狗儿心惊胆战的战意。

    狗儿忍不住思索。

    吴哥王朝究竟烂到了什么地步,才会出现这一群叛兵?

    雄霸没有听到回答,但他已经知道答案。

    点头,“很好。”

    是时候用我腰间的长刀,让吴哥那群高高在上的人知道,让那个宁愿给狗吃排骨也不施舍百姓一碗粥的大将军知道,什么是来自泥泞里的那些血泪的愤怒!

    腰间长刀,名字就叫“血泪”!

第一千一十章 王朝丧钟!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有很多描绘了富贵人家都生活,而我们后人知道更多的,也是富贵人家的生活。

    后世的读书人,包括黄昏,历朝历代中最喜欢的是宋朝。

    因为宋朝的读书人生活最安逸。

    但没有人去探究过,在这些王朝富庶的阴影下的角落里,那些底层人士是怎么在泥泞里用血泪来谱写时空里流逝着着的无人知晓的故事。

    所以有了一些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等等。

    我们从诗句中知道,上层建筑吃着底层百姓的膏腴,但仅仅是知道而已,我们并不清楚,那个年代的穷人究竟是何等的水深火热。

    也许是像白毛女。

    也许比白毛女更凄惨。

    我们无法想象,因为我们活在整个中华历史最为繁华的一个时代。

    而读书人向往的大宋,农民起义一百多次,很能说明问题。

    富宋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吴哥王朝,历三十四代君王,628年国祚,是东南亚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但在永乐十二年,也就是1425年,吴哥王朝已经处于末期。

    王朝末期社会现状如何,我们可以从唐宋元明清的末期窥视一二。

    但吴哥终究是一个庞大的王朝。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王朝。

    明末。

    清兵入关,可就是这样,已经烂到了骨子里的大明军队,也曾用他们从永乐时代传下来的破烂火铳,打得满清八旗痛不欲生。

    雄霸的一万四千人,游走在澜沧国境内,像一个幽灵。

    棠古尼昂没有去管他们。

    他也没心思去管。

    更不想管。

    吴哥王朝的事情,澜沧这边也想看热闹,反正棠古尼昂是不相信,区区一万四千人,能够掀翻一个王朝——你雄霸又不是书生佩剑的大唐王玄策。

    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战力和野心,一万四千人进入吴哥王朝国境,都是飞蛾扑火。

    哪怕是一万四千多神机营也一样。

    战争,有一个永远不可忽略因素。

    兵力对比。

    和棠古尼昂一样,大明的三线将领,包括徐辉祖在内,也不认为雄霸进入吴哥王朝后能掀起多大的浪花,他们都认为雄霸是陛下用来恶心吴哥王室的一个棋子而已。

    事实却给了众人一个大大的耳光。

    巴色。

    是雄霸进入吴哥王朝后第一个目标,也是整个吴哥王朝北方的最大重镇,自大军撤回吴哥后,为了防止大明雄师追过来,吴哥王朝在此屯兵十万,由那位大将军领军驻守。

    在吴哥王朝的军政界,所有人都认为,十万雄师占据地利高城,大明没有二十万人,绝对功不下巴色,更不敢绕开巴色继续南下。

    巴色不破,则吴哥稳如泰山。

    雄霸的一万四千人,从边境线上叩关,迅速进入巴色以北的山脉之中,占据了一座名叫燎原的小城作为据点,开始筹谋攻取巴色。

    雄霸大军,挂的不是大明王旗。

    而是他自己的军旗。

    这一场飞蛾扑火的战事,是给大明的投名状,但雄霸也是为他自己,为他麾下的一万四千儿郎,也为整个吴哥王朝那些在泥泞里用血泪求生的人们而打。

    大将军罗贞陀罗,出身王室。

    年少骁勇善战。

    不过人都会老,雄心也会老,罗贞陀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此刻他站在巴色的城墙上,看着远处地平线处的丛林,满是皱纹的脸上十分平静。

    他知道,在丛林的后面很远处,有一群带着复仇之焰的恶狼。

    群狼之首是雄霸。

    一条自己养出来的狗。

    罗贞陀罗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到雄霸,当时他用一把柴刀砍死了自己五条狗,他就在泥泞里,撕着狗肉生吞。

    罗贞陀罗问他叫什么名字。

    雄霸没有抬头。

    他只是专心的吞咽着献血淋漓的狗肉,然后悄悄握紧了柴刀。

    在那一刻,罗贞陀罗就知道,那个少年会是一条血腥的恶狼。

    只是他没想到。

    多年后,这条恶狼张开了獠牙,要撕咬的人竟然是自己这个主人。

    罗贞陀罗一点也不意外。

    罗贞陀罗太清楚王朝当下面对的困境——一个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的王朝,能有什么下场,就算这一次没有大明,也有其他邦国来吞食吴哥的国土。

    只不过是早一步和晚一步灭亡而已。

    罗贞陀罗没有懊恼。

    作为一个军人,他只知道一点,他是王朝的王室,他是王朝的大将军,只要他活着一天,就不允许任何刀锋挥舞着砍向在都城吴哥的王室。

    除非踏过他罗贞陀罗的尸首!

    生于王室。

    那便为王室而死。

    一生所为,仅此而已。

    我罗贞陀罗打不过大明的狗儿和神机营,还打不赢你雄霸的一万多人?

    天大的笑话。

    巴色城墙高铸,将士们回到国境内整顿已有月余,战力已经恢复,又有强大的后勤支援,别说雄霸,就是此刻盘踞在燎原小城的是大明雄师,罗贞陀罗也有一战之雄心。

    所以罗贞陀罗不打算等雄霸来攻城。

    雄霸不是傻子。

    他只有一万多人,根本不可能来攻打巴色。

    他一定会绕过巴色。

    但这样一来,罗贞陀罗就会很头疼,因为雄霸和那一万多人都是吴哥子民,他们熟稔这片土地,如果让他们绕过巴色进入身后广袤的疆域,再要围杀他们,将越发困难,搞不好最后会让雄霸在吴哥王朝上演出一场靖难之战。

    必须将雄霸扼杀在眼前那片丛林中!

    罗贞陀罗想到这里,缓缓侧首,问身后的副将真耶,“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付盘踞在燎原小城的雄霸,等他来攻城,又或者是任由他绕过巴色?”

    真耶出身将门世家,眼光狠辣,闻言立即道:“大将军,末将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大明还陷在澜沧、大城和占城,我们真正的敌人,或者说,就算是没有大明南侵,我们真正的敌人,一直都是像雄霸这样的人。”

    大厦之倾,狂风骤雨的外因,往往只是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让大厦崩溃的,几乎都是根基。

    而吴哥的根基,早已腐朽。

    真耶有点不好的预感。

    小城燎原。

    这也太巧合了,难道雄霸真要成为那星星之火,成为敲响王朝丧钟的那个人?

第一千一十一章 一战灭一城!

    罗贞陀罗微微点头,按照大明那边的话来说,自己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年轻时候在沙场上留下的伤势吞并了雄心。

    对余下人生也没了多少憧憬,去年又一直在澜沧沙场奔走,身体越发日暮西山。

    就为王朝最后一战罢。

    杀雄霸。

    拒大明。

    仅此而已了。

    对真耶道:“雄霸应该是要绕过巴色,毕竟他现在有大明的后勤支持,那种叫什么方便面的,着实是让人羡慕,所以我们不能让他鱼入大海,真耶,明日你率领四万人去剿灭雄霸,巴色留下六万人守城即可。”

    真耶立即领命。

    战场上,说是四万人,并非真的是将四万人全部投入战局。

    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根据战场地势。

    所以有阵型一说。

    真耶率领四万人出来巴色之后,立即运筹帷幄,分兵数路,对小城燎原进行包抄,同时在绕过巴色的线路上设立拦截兵力。

    所谓的拦截,并不是要将雄霸的一万四千人拦下来,而是撕咬着不让其快速行军,等来支援后再展开大规模的攻击。

    真正去进攻燎原城的,不过两万人。

    小城燎原,并无城墙。

    坐立在一座山脚下,依山而建,一边是山,一边是河,并无天险可守。

    真耶的两万大军在城区外并没有遇到雄霸的兵力,只是在从两边进入城区后,才遭遇了巷战,这是一场无比惨烈的战事。

    任何词语都不足矣形容其惨烈程度。

    真耶作为将门出身,从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这样的人很惜命,所以无论是什么战事,真耶都不会身先士卒。

    所以他并不清楚燎原城内巷战的真实情况。

    他只知道,数次攻城投入的一万多人中,已经折损了四千多人,但就是这样,燎原城的核心区域依然还在雄霸大军的掌控之中。

    无论他派出去的兵力如何强攻,始终会被打退回来。

    小城燎原到处都是尸首。

    真耶反而不急了。

    只要雄霸大军还在这座没有城墙的城里面,那就一些万事大吉,不管他们有多强的抵抗,迟早是个死,就算是围而不攻,雄霸也会因为粮草殆尽而全军覆没。

    真耶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反正他不急。

    大明还在澜沧,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才能推到澜沧桑森泰的陪都,再打到燎原来,至少也得明年开春之后,这漫长的时间里没有后勤支援,也没有兵力补充,雄霸能坚持几个月?

    围而不攻,并不是说大家就坐在城外看热闹。

    每天还是要派出一定兵力去骚扰。

    但不管什么时候,真耶都发现对面有人在抵挡,只不过抵挡力量确实越来越弱,真耶见状越发信心满满。

    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

    五六天后。

    真耶估摸着雄霸的大军应该粮草耗尽,而之前两次的骚扰,受到的阻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没有意料错,雄霸的大军已经饿得没有抵抗能力了。

    真耶开始率领心腹兵力向燎原城核心区域突进。

    走在满目苍夷的巷道上,真耶看着废墟里的一些尸首,心情愉悦,这些尸首几乎全是雄霸的人,己方的尸首早就处理了。

    雄霸一万多人,在漫长的巷战中至少死了有四千人,剩下几千人应该早就耗尽了粮草,应该饿得奄奄一息,这些头颅和军功都是自己的。

    而大将军罗贞陀罗已经年迈,只要熬过今年大明的南侵,自己就能取代罗贞陀罗,成为吴哥王朝军界第一人。

    未来如此美好,真耶岂能不高兴。

    跟随在真耶身边的一个底层将领忽然有些紧张的道:“将军,有些奇怪,你看这些尸首中,有好些都没有穿盔甲,不像是雄霸的大军,更像是燎原城的穷苦人。”

    真耶冷笑一声,“雄霸率领的那只军队,本就是泥腿子为了活命凑在一起的,里面甚至还有大量的奴隶,没有盔甲并不稀奇,何况他们还投降了大明,大明不会蠢到还要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盔甲罢,能将兵器还给他们就不错了。”

    那个底层将领不说话了,只是暗暗担心。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片刻之后,真耶率领主力,几乎没有任何阻拦的来到了燎原城的核心区域,然后眼前的一幕让他有些懵逼。

    他没有看见雄霸。

    也没有看见奄奄一息的几千叛军,他只看见了一千人多人,血红着眼睛盯着他们,而在这一千多人的旁边,还有一大堆的尸骨。

    确却的说,是一大堆的骨头。

    只有骨头没有肉的尸骨。

    真耶震惊莫名。

    怎么可能?!

    这些天的抵挡一直就只有这一千多人?

    加上死在巷战里的,最多不过三千人!

    其他人呢?

    真耶想不明白,但先前提醒真耶的那个底层将领却已经明白了真相:从始至终,守这座城的都只有两三千人,其他人全是这座城的底层穷人。

    有钱人早就跑了。

    剩下的穷人,也没有粮食,所以这就解释了那些有骨头没有肉的尸骨。

    这些人……

    竟然在啃食袍泽坚持!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面对两万大军,竟然坚持了差不多十天。

    何其多恐怖。

    那幸存的一千多人看见真耶的大军后,没有绝望,也没有呐喊,只是一脸决然的冲了上来,那毫无生机而充满仇恨的目光,让真耶浑身出了一层冷汗。

    他终于知道,自己身后这个王朝究竟腐烂到了什么地步,竟然培养出来这样一群饿狼,这个王朝的穷人,究竟是何等的期盼着王朝大厦的倒塌。

    真耶有些疑惑,之类只有这么一点人,那么雄霸和他的主力呢,去了何处?

    不可能离开了燎原城。

    因为真耶在燎原城的周围设立了兵力拦截,那些地方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雄霸难道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厮杀一触即发。

    但在厮杀爆发的一刹那,真耶耳畔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

    不是大明神机营的火炮。

    而是……

    仿佛是燎原城后面的山塌了?

    真耶抬起头看向城后面的山体。

    魂飞天外。

    但见山腰上烟尘满天而起,无数巨石汹涌着翻滚桌碾落下来,摧枯拉朽的直奔燎原城——真耶终于知道雄霸在哪里了。

    在山上!

    那滚滚的巨石,比大明的神机营还让真耶感到恐惧。

    可是真耶惊恐的发现,同样被巨石笼罩的那一千多人,在明知必死无疑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任何畏惧的缠战着自己的大军,似乎要拉着大家一起走向地狱。

    真耶想跑。

    但仅仅是想跑而已,他已经迈不开步子。

    滚滚巨石如洪流,淹没了小城燎原。

    山巅。

    雄霸按刀而立,默默的看着巨石碾压过小城滚入河中,溅起浪花,一如血花。

    小城燎原,在这一刻从人间消失。

第一千一十二章 出任布政司使!

    燎原城一战之后,雄霸绕过巴色,进入了吴哥境内腹地,一场星火开始在吴哥广袤的疆域中散发出光彩,一点一点的让这座大厦的根基不断的湮灭。

    一战又一战。

    雄霸的一万四千人,从燎原城牺牲三千,打到后面,反而变成了两万、四万……

    人越来越多。

    吴哥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外有大明虎视眈眈。

    内有雄霸星火燎原。

    大将军罗贞陀罗被从边境抽调回去,率领大军围追堵截雄霸,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政府军发动的每一场战事,对雄霸的义军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

    没钱。

    没粮。

    这是封建王朝农民起义的现状。

    但雄霸在坚持。

    ……

    ……

    大明京畿。

    黄昏视察了九跌河发电站,前几天城里出现了大停电,检修之后发现机组被烧了一组,组织人员迅速抢修之后,又成立了问题专组,要攻克出现的问题。

    今天视察,主要是就这个问题做出大的部署,拿到反馈消息,方便顺天那边的工坊在工艺上施行改进和补救。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算问题。

    真正让黄昏头疼的是冶金工艺进步太慢,工业进程,不管是蒸汽机、内燃机还是电动机,都有个特种钢材需求。

    也就是说,冶金工艺决定了一切。

    所以黄昏认为他现在在冶金上面的投入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大投资。

    但他现在面临个问题:没钱。

    盘子实在是拉的太大了,就靠时代商行赚的钱,已经不足以支撑黄昏在工业上的推动策略,黄昏要想推动工业,必须考虑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

    所以这几日他一直在规划。

    交趾那边,因为有黎族的配合,最适合黄昏在那边开展工程,这就意味着黄昏要走一趟交趾,偏生他这段时间抽不开身。

    家里有事。

    卡西丽和乌尔莎快要分娩了。

    黄府又在扩修。

    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原来的院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黄昏和小宝庆商量了一番,将公主府拆了,所有的地皮全部用来修高楼。

    既然已经有水泥,也有钢筋,顺天那边的坊子已经修了不少,有丰富的经验,黄昏打算在公主府的地皮上,修一座水泥别墅。

    这也得花不少钱。

    而且修这个别墅是黄昏亲自设计,所以他一时之间走不开。

    另外,修这个别墅朱棣还送了个大礼,从太湖那边运了一堆的太湖石过来——这个极其昂贵,不说材料价格,仅是运费,都让黄昏这样的土豪肉疼。

    所以黄昏急需大量的钱。

    从九跌河回来,刚坐下喝了口茶,来了个小内侍,说陛下有旨,宣东厂提督黄昏觐见。

    黄昏无奈,只得去皇城。

    一路之上问那个小内侍,小内侍也不敢得罪黄昏,旁敲侧击的提醒,说快要入秋了,陛下不喜欢北方的湿冷,好像是打算去顺天,然后就不再回应天了。

    黄昏知道这是必然的。

    朱棣迁都这事已经准备了多年,顺天那边的皇城已经可以让朱棣入住并办公,再有个五六年,就可以正儿八经的迁都。

    历史上也是这样。

    倒也没意外。

    只是奇怪,朱棣要北上,为何召见自己,该不会是打算把自己也带到顺天去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自己被留在顺天,那么意味着公主府修的别墅浪费了不说,还需要在顺天修一个大别墅起来。

    浪费钱嘛。

    到了乾清殿,黄昏见礼之后,朱棣直奔主题,“朕知道你忙,也就不绕圈子了,最近都局势,你可都了然?”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何况还掌控着东厂这样的机构,又有锦衣卫赛哈智等人的配合,黄昏岂会不了解国内外局势,不解的道:“莫非中南半岛出现变故了?”

    那边的战事,大概还要半年。

    老实说,中南半岛的战事拖了一年多,大明确实有点扛不住了。

    朱棣摇头,“没有变故,根据最近都军报,因为郑和下西洋途中归来,顺便在占城的王都外登陆,数万士卒杀了占城一个措手不及,李景隆旋即挥师南下,接连挫败阮景天,最迟再有一个多月,大明雄师就可以全境占领占城。”

    黄昏大喜,“郑大监这是奇兵啊!”

    帮了大忙。

    占城的国境狭长,如果没有水师,阮景天利用战略纵深,真的可以和大明来一场八年抗战,但一旦水师出现,将占城一分为二,切断后勤和支援,那么它的优势消失殆尽。

    别说八年,半年都熬不过去。

    朱棣情绪高昂,“三宝这一次在下西洋归来途中的擅自出兵,确实有兵家大才,占城已经不足为惧,大城那边,沐晟也终于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徐辉祖利用神机营骑军的机动性,穿插几次之后,出其不意的采取枭首战术,竟然差一点将大城王室一网打尽,不过饶是如此,也将大城的大军切割成了几个独自为战队的小兵团,战局也进一步明朗,应该在春节前后,沐晟和徐辉祖就能饮马大城王都。”

    黄昏哦了一声,“这是好事啊,在吴哥那边的雄霸呢?”

    朱棣颇为动容,“不得不说,雄霸真的是个人才,你知道他现在在吴哥有多少人马了?足足五万,让吴哥朝堂的兵马东奔西逐疲于奔命,只要狗儿打下澜沧之后,顺势进军,占领吴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黄昏问道:“还没打下澜沧?”

    朱棣点头,“棠古尼昂确实是个人才,虽然败多胜少,但依然让大明雄师无法觊觎桑森泰所在的陪都,朕打算让摩诃黛维去劝降棠古尼昂,再启用摩诃黛维的势力。”

    黄昏若有所思,“前者恐怕难以成功。”

    哪有那么多投降的将军。

    朱棣嗯了一声,“试一试罢。”

    不急。

    最多再有半年,大明就可以全部打下澜沧、大城和战场,旋即最多三五个月,就能配合雄霸,将吴哥王朝覆灭。

    两年多的时间,拿下整个中南半岛,不亏。

    继续道:“今天宣召你,是兀良哈那边的长平布政司出了点问题,派过去的布政司使因为水土不服,病逝他乡,所以朕打算让你去长平布政司担任布政司使。”

    黄昏心中狂喜,面上不动声色,“微臣领旨。”

    早就想去经营北方了。

    黄昏的目标,一直都是欧洲,而北方和西域就是通往欧洲的驿站。

第一千一十三章 殖民之路

    只有站稳北方和西域,才能去经营欧洲。

    北方是通往莫斯科公国的必经区域,西域是西亚的要道,如果不走海路,要去欧洲,就必须从西域那边打出来一条走廊。

    老实说,黄昏很不愿意去想西伯利亚那边的事情。

    拿破仑和德国就是前车之鉴。

    可又不得不想,现在不想办法弄一下莫斯科公国,等他发展成沙俄了,他就要来弄老子,哪能纵容他如此嚣张。

    朱棣起身,“陪朕出去走走。”

    走在御花园内,朱棣挥挥手,示意康宁不用跟着,两君臣来到一座凉亭,朱棣负手站在边缘的假山石头上,看着池中莲叶下的游鱼,“其实这段时间朕一直在想,打下中南半岛后应该要如何治理,元朝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黄昏理解朱棣的这种心态。

    一个封建王朝要治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的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考验的不仅是中央集权制,也考验了君王的能力。

    曾经的苏联就是例子。

    但是局势已经发展成这样,打了中南半岛不治理的话毫无意义。

    想到这黄昏叹道:“微臣知道陛下的担心,中南半岛距离我大明确实有点远,陛下的后人稍微能力差一点,中南半岛就可能成为尾大不掉的顽疾,所以微臣的计划之中,从来没有将澜沧和吴哥、占城、大城纳入疆域。”

    朱棣讶然,“什么意思?不在那边设立布政司?”

    黄昏摇头,“也要设立,但归根到底,还是扶持傀儡政权。我们需要的不是中南半岛的政权,而是他们的资源,抓住这个主要矛盾,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朱棣不解,“这和附属国有什么差别?”

    黄昏沉吟了一阵,“有差别的,附属国只是朝贡而已,但朝贡那点东西哪能满足我大明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的尽可能是获得他们都矿产、农业资源和人口红利。”

    顿了一下,“其实微臣有一个新词汇来形容这种操作:殖民。”

    朱棣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黄昏笑道:“其实很简单,打下中南半岛后,扶植傀儡政权,让它们自理政事,我大明在那边设立布政司级别的官府机构,并且驻扎军队帮助稳定局势,同时,采用惠民政策,将中南半岛的百姓视作我大明百姓,只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了,那么中南半岛的阴谋家就不会得到民心,然后我们再利用中南半岛的资源发展国内,只要我们能对中南半岛行成经济、军事和科技……嗯,科技这个词有点难以解释,简单点说,就是技术。只要我们在这三个区域的水平远超中南半岛,那就能保持中南半岛的稳定,同时我们要优化移民政策,尽可能是搜刮当地的人才。”

    继续道:“这是个极其复杂的局面,需要详化每一步的操作,简而言之,我们要把中南半岛当做自家的后花园来经营。”

    只要大明继续在工业和科技上领先,中南半岛就会一直是殖民地。

    想了想,“其实微臣还有个想法:文化同化。只要我们能够用数十上百年的时间,来同化中南半岛,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这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文化同化!

    而要在中南半岛文化同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你首先得让中南半岛的百姓有书可读,这样才有机会文化同化。

    朱棣微微颔首,“朕再思考思考罢。”

    这些事情其实哪是一对君臣三言两语能解决的,需要满堂的臣子经历无数次大小朝会商议,再不断细化政策,最后去施行。

    黄昏也不再说。

    反正教育改革的事情,局势会逼得朱棣让步,按照朱棣的尿性,打下来的江山,哪有可能让它白白跑走的可能。

    朱棣又问道:“长平布政司那边,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黄昏想了想,“应天这边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好,大概还需要一个月左右,微臣争取在大雪封路之前,抵达长平布政司罢。”

    朱棣颔首,“好。”

    沉默了一阵,“姚少师在澜沧那边,帮助刘宁然和于谦处理当地政事,朕倒是不担心,不过中南半岛的战事,朕深恐夜长梦多,所以打算增兵,你觉得如何?”

    黄昏想了想,“兵部那边是不是招募了神机营?军器院那边配上了相应的火器了吗,这支神机营组建成型了?”

    朱棣笑道:“组建起来了,五万人,军器院那边没少抱怨,毕竟钢铁有点跟不上,他们也吃力,朕也不怪他们,没办法,咱们现在的需求实在是太大,按照这个局势下,朕不得不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统筹铜铁矿的开采和冶炼了。”

    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

    黄昏笑道:“陛下,早就该这样了,现在只是打中南半岛,以后还有其他地方,都需要大量的火器,而且微臣早就说过,我大明雄师要逐步逐步的淘汰所有的刀剑枪戟,大明雄师百万,理应全部配备火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其他国家行成军事上的碾压优势。”

    不仅要配备火铳,还要不断的升级、改良、换代。

    大明应该率先进入热武器时代。

    朱棣点头,“话说这么说,可若是如此,铜铁矿的需求将是无比巨大的,但是从中南半岛运铜铁矿回来,成本也是巨大的,得不偿失。”

    黄昏呵呵一乐,“陛下,再给微臣三五年时间,等蒸汽机研发出来,有了火车之后,国外的资源运回国内,将不再是问题——不过当下,我们还是可以折衷一下,在当地开采再在当地冶炼,然后利用大船走海路运回到国内来。”

    朱棣眼睛一亮,“就在当地冶炼?”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黄昏笑道:“当然,这样一来,我们也能利用当地的人力,当然,这个人力不能采用徭役的方式,而是发放工资的那种,也算是给当地战后恢复经济,同时安稳民心。”

    朱棣嗯了声。

    这些事都不是事,毕竟他有一整个朝堂的文臣来出谋划策。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72/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所写的《大明王冠》为转载作品,大明王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王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王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王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王冠介绍:
1402年,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朱棣身骑白马万人中,入主紫禁城,加冕为帝,青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的两个字。
永乐。
1402年的同一天,一位现代人来到应天城,用一生繁华,打造出另一顶王冠。
大明王冠。
大明王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王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王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