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关山纪年TXT下载关山纪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关山纪年全文阅读

作者:风起深秋     关山纪年txt下载     关山纪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章 九鼎!

    我看向凌轩,脸上的表情是不加掩饰的疑惑。

    凌轩见我看他,潇洒的一笑,开口问道。

    “怎么了韩川,还有什么问题。”

    “既然你说你不清楚这里与陈庆之北伐之战有所关联,那你又因为什么对这个地方如此了解?”

    我其实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凌轩听见我的疑问表情一怔,神色间居然犹犹豫豫,不肯开口,反而是看向春亭。

    亓芷没来没想到我说的蹊跷,而当她见凌轩犹豫的样子,好奇心反而被勾了起来,像个孩子一般拉着凌轩的衣角开始撒娇。

    “凌轩哥哥,说啊说啊,你为什么这么了解,是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闻吗?”

    没想到,亓芷无往不利的撒娇攻势这次却没有取到应该有的效果,凌轩更加犹豫,却依然不曾开口吐露半字。

    见状,我们更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能让凌轩如此小心,一个字都不敢吐露出口?

    凌轩求救一般的看向春亭,眉目间满是不知所措。

    春亭长叹一声,谨慎的走了出去,查看外边是否有人之后,回到房间,关严门窗,严肃的开口。

    “瓦岗之事是我派凌轩去查的,因为事关重大,所以他不敢乱说。”

    我想了想,认真的对他说道。

    “算了,我们也就是好奇心使然,其实并不是有多在意这些事情,既然不方便就别说了。”

    众人闻听,也都纷纷表态,如果事关重大,人多嘴杂,大家都可以理解凌轩的谨慎,此事就这样过去算了。

    春亭却摇了摇头,神态出奇的严肃,看着我们,极其认真的开口。

    “在座的人都不是局外之人,或许你们自己没有察觉,但是能坐在在这里的无一不是天意的安排,尤其是你,韩川,你是整件事情最终的宿命之人,你们全都有资格知道这件事。”

    “但是你们一定要发誓,此事关乎神州安危,你们绝对不能说与任何人听,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

    我们见春亭难得的严肃,纷纷点头,同时忍不住在心中联想,即使说到这关山传承千年的雕像也未见他如此模样,而现在,又是什么事能让春亭如此严肃?

    没想到春亭第一句话就语出惊人。

    “其实凌轩也不知道我派他去到底是要干什么。”

    凌轩在一旁如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神情如同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一般,充满委屈。

    “亭哥当时就是告诉我让我去查查这个地方,近几十年有没有人暗中在哪里进行过调查,我就随口问了一句为什么,结果亭哥给我大骂一顿,你们是不知道那骂的有多惨……”

    怪不得凌轩一听我问他反应如此强烈,看来是想起春亭骂他的时候,情不自禁就犹豫了起来。

    凌轩看春亭没有反应,小声开口,一边开口一边往门口走去。

    “那什么亭哥,我就不听了,我出去给你们把风,等你们说完了我再回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来凌轩这是被骂怕了,生怕春亭自然不想让他知道其中的秘密,留在这里惹得他再次暴走,决定走为上计。

    “不必。”

    春亭拦住要走的凌轩,示意他坐下。

    “过去不告诉你是时机不到,既然今天你能坐在这里,证明你本就是这宿命的一环,你放心,今天我不骂你。”

    说完,他再一次推门而出,检查四周之后,回到屋里,正襟危坐,从他口中一字一顿的吐出一段事关神州的记载。

    “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哐当!

    春亭说完,亓芷与沈浪毫无反应,满脸迷惑,我与薛楠不顾桌上的古籍残本猛然起身,由于幅度太大,居然直接将桌子掀翻,彼此对视,脸上的惊讶溢于言表。

    而凌轩闻言,也终于知道为何春亭如此谨慎,不用他人吩咐,他自觉的走到房门处,监视着外边的动静。

    亓芷与沈浪看着如临大敌的凌轩,再看看目瞪口呆的我和薛楠,丝毫不清楚为何只是一段简简单单的话,却让我们所有人有了这般反应。

    “川哥……你们这是怎么了?”

    沈浪看情况不太正常,小声试探的问我。

    我摆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忽然听到这么重大的消息,一时之间我的大脑居然一片空白。

    春亭看着我和薛楠凌轩的反应,居然笑了。

    “放松点,我当初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反应和你们一样。”

    亓芷一脸茫然,看向春亭,迟疑地问道。

    “亭哥哥,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大家这么大的反应。”

    春亭拉着我和薛楠坐下,示意我们冷静一下,转身对茫然的二人说道。

    “你们知道什么是国之重器么?”

    沈浪虽然家境富裕,可听到这里还是忍不住眼前一亮。

    “我滴个乖乖,是传国玉玺还是司母戊鼎?”

    传国玉玺是秦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初称始皇玺,刘邦称帝后改称传国玉玺,通体为蓝田玉所制成,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历来是各朝帝王认为自己是天下正统的代表之物,足可称得上华夏神器。

    司母戊鼎,又称商后母戊鼎,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更显威武凝重之感,足上蝉纹线条清晰,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充分展示了商周时期的精巧铸造工艺,同样可称国之重器。

    春亭笑着摇了摇头。

    见状,沈浪失落的低下头,小声嘀咕。

    “我还以为你们说的是这些国宝呢。”

    春亭似乎喜欢这种捉弄沈浪的感觉,笑吟吟的开口,让沈浪再度激动。

    “这两样确实称得上国之重器,可比我们说的东西,还是差上一点。”

    沈浪终于理解了我们为何如此失态,司母戊鼎是目前所发现古代最大的青铜器,而传国玉玺更不必说,君不见朱元璋虽然登上帝位,却因为没有传国玉玺而郁郁寡欢,可想而知这有多么重要。

    如今春亭却说这些还差一点!?

    “差一点?就这都差上一点!?”

    春亭不再微笑,缓缓开口,将刚才那句略有残缺的话完完整整的说了出来。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我们说的,正是禹帝所铸的九州鼎!”

第二章 铸鼎镇神州(上架第二更)

    哐当!

    这二人同我刚才一样,随着春亭话音落下,沈浪和亓芷猛然起身,刚刚才扶起来的桌子转瞬间又被无情掀翻。

    到了现在,他们终于理解了刚才我为何只听见半句话就如此震惊。

    身为华夏人,又有谁会不知道那代表着天下的九州鼎?

    “九……九……九州鼎?”

    沈浪因为过于激动,居然一时语塞,磕巴起来。

    屋中自然没有人笑话他的激动,同样,也没人回应他的疑问,我同薛楠凌轩依然在震惊之中,而唯一可能解答这个疑问的春亭又并未开口。

    鼎,本意是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而且也是古代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大禹铸造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

    据传,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因为天下共有九州,所以下令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在荆山之下铸成九鼎,借以显示自己成为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可如今,春亭居然说他有九鼎的消息?

    这又如何能让我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激动,用颤抖的声音询问春亭。

    “春亭,你的意思是,之前你派凌轩去那滑县调查的事情,与九鼎有关?”

    春亭并未回答,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我们的反应,反问我对九鼎有过多少了解。

    我定了定心神,从脑海中搜刮着自己此前看到的有关记载,不确定的慢慢开口。

    据说夏朝之时猛兽鬼怪众多,大禹铸九鼎辟鬼神,他在九鼎上分别刻有各州的山川河流珍禽异兽,还有大禹治水之时所遇到的各种神仙魔怪,以自己的神力将其镇压,鼎成之后将图像拓出,并昭告九州百姓。

    因为大禹用自己的神力镇压鼎上刻画的各路妖魔,所以保证了百姓在出入川泽山林时,不会遇到有害的东西,即便魑魅魍魉存在于川泽山林之中,它们也不敢轻易的害人,因为大禹做了这样利于万民的功德,上天非常高兴,于是放心的把天下交付给他,这就是传说中夏朝天命的由来。

    可以说夏朝天命便源于九鼎,所以九鼎也自然而然的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是夏商周三周真正的镇国之宝。

    说到这,我停了下来,试探性的看着春亭,想知道我说的究竟是对是错。

    春亭却没有反应,继续问了我下一个问题。

    “那为何这华夏之宝,后世却再无下落?”

    凌轩比我们先冷静下来,他已经忘记了曾经被春亭痛骂的过程,听见询问,在我之前抢先开口。

    “九鼎象征九州,据传阳鼎为六,阴鼎为三,分别为豫州鼎、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梁州鼎、雍州鼎,而在夏朝被商所灭之后,这九个鼎就迁之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又为周朝所灭之后,九鼎又迁到了周朝的国都镐京。”

    “在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公开展示出九鼎,直到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曾营造洛邑,并将九鼎置于此城,请周成王亲自主持祭礼,然后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九鼎安静的在周朝供奉多年,直到战国之时,秦始皇的祖父秦昭襄王攻破周朝,准备取走九鼎迁回咸阳,谁知在搬迁途中,居然有一个鼎落入泗水之中,苦苦寻觅了许久居然也找不到一丝踪影,秦昭襄王无奈之下只得将剩余的八个大鼎运回秦国,直到始皇死后,这传说中的九州鼎便再无消息。”

    说完之后,凌轩同我一样,看着春亭,想从他口中得知究竟真相是什么样的。

    “说的都对,但也都不对。”

    春亭看了看我们,忽然笑了。

    “这九鼎确实为禹帝所铸,但是根本不是为了什么铸鼎辟鬼神,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成为九州之主,禹帝此举实则是为了天下太平。”

    他喝了口水,神色中的恭敬明显是对禹帝一人。

    “禹帝耗时十三年,方才成功治理水患,而弱水幕后之人自然不会在这十三年之中毫无作为,等到禹帝治水成功之后,他感知到神州出现了九处缺口,九为数之极,若不加以阻止,这九处缺口一直向外渗透当初女娲留下护卫神州的力量,总有一日,这神州的屏障将会破碎,到时难免又是一番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

    “可禹帝分身无力,他只有一人,缺口却有九处,就在这时,伯益对他提了一个建议。”

    “铸鼎镇神州!”

    亓芷也缓了过来,虽然还是有点茫然,但是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思考,她看向春亭,浑然没有发觉自己的声音中同样带着颤抖。

    “普普通通的鼎又怎么可能镇得住神州的缺口?”

    “普通的鼎当然不可能,若是禹帝所铸呢?”

    春亭斩钉截铁的开口,语气中满是对禹帝的佩服之情。

    “禹帝本就是天柱中人,道法神通自然不在话下,同时他取天下九牧所贡之铜,其实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利,而是这九处位置正是出现缺口之处。”

    “禹帝取九牧所贡之铜,集天下之铜收集神州气息,同时禹帝从铜中提取到那人残存的气息,知晓了他是如何对这九处缺口进行损坏,然后在荆山之下,用自己无上的神通,将九牧之铜熔于一炉,然后铸出了十八个大鼎……”

    “什么!?”

    听到这里,我不敢置信的开口,怀疑自己听错了,明明是九鼎,为何春亭口中却是十八个大鼎?

    春亭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解释。

    “禹帝的确是打算铸造九鼎以镇神州,可这事关系重大,自是不能逢人便说,若是收集天下九牧之铜,却什么结果都没有,他又如何对天下交代?”

    我们众人目瞪口呆,彼此对视,眼中都是不敢置信,过了许久,凌轩才试探性的开口询问。

    “所以说……九鼎一直都是假的?真正的九鼎从铸造之时就已经被大禹送去神州缺口,从未现世!?”

    春亭听闻,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正是如此,夏商周三朝所供奉的九鼎从始至终都是假的!”

第二章 铸鼎镇神州(上架第二更)

    哐当!

    这二人同我刚才一样,随着春亭话音落下,沈浪和亓芷猛然起身,刚刚才扶起来的桌子转瞬间又被无情掀翻。

    到了现在,他们终于理解了刚才我为何只听见半句话就如此震惊。

    身为华夏人,又有谁会不知道那代表着天下的九州鼎?

    “九……九……九州鼎?”

    沈浪因为过于激动,居然一时语塞,磕巴起来。

    屋中自然没有人笑话他的激动,同样,也没人回应他的疑问,我同薛楠凌轩依然在震惊之中,而唯一可能解答这个疑问的春亭又并未开口。

    鼎,本意是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而且也是古代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大禹铸造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

    据传,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因为天下共有九州,所以下令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在荆山之下铸成九鼎,借以显示自己成为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可如今,春亭居然说他有九鼎的消息?

    这又如何能让我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激动,用颤抖的声音询问春亭。

    “春亭,你的意思是,之前你派凌轩去那滑县调查的事情,与九鼎有关?”

    春亭并未回答,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我们的反应,反问我对九鼎有过多少了解。

    我定了定心神,从脑海中搜刮着自己此前看到的有关记载,不确定的慢慢开口。

    据说夏朝之时猛兽鬼怪众多,大禹铸九鼎辟鬼神,他在九鼎上分别刻有各州的山川河流珍禽异兽,还有大禹治水之时所遇到的各种神仙魔怪,以自己的神力将其镇压,鼎成之后将图像拓出,并昭告九州百姓。

    因为大禹用自己的神力镇压鼎上刻画的各路妖魔,所以保证了百姓在出入川泽山林时,不会遇到有害的东西,即便魑魅魍魉存在于川泽山林之中,它们也不敢轻易的害人,因为大禹做了这样利于万民的功德,上天非常高兴,于是放心的把天下交付给他,这就是传说中夏朝天命的由来。

    可以说夏朝天命便源于九鼎,所以九鼎也自然而然的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是夏商周三周真正的镇国之宝。

    说到这,我停了下来,试探性的看着春亭,想知道我说的究竟是对是错。

    春亭却没有反应,继续问了我下一个问题。

    “那为何这华夏之宝,后世却再无下落?”

    凌轩比我们先冷静下来,他已经忘记了曾经被春亭痛骂的过程,听见询问,在我之前抢先开口。

    “九鼎象征九州,据传阳鼎为六,阴鼎为三,分别为豫州鼎、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梁州鼎、雍州鼎,而在夏朝被商所灭之后,这九个鼎就迁之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又为周朝所灭之后,九鼎又迁到了周朝的国都镐京。”

    “在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公开展示出九鼎,直到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曾营造洛邑,并将九鼎置于此城,请周成王亲自主持祭礼,然后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九鼎安静的在周朝供奉多年,直到战国之时,秦始皇的祖父秦昭襄王攻破周朝,准备取走九鼎迁回咸阳,谁知在搬迁途中,代表豫州的那尊鼎居然落入泗水之中,苦苦寻觅了许久也找不到一丝踪影,秦昭襄王无奈之下只得将剩余的八尊大鼎运回秦国,直到始皇死后,这传说中的九州鼎便再无消息。”

    说完之后,凌轩同我一样,看着春亭,想从他口中得知究竟真相是什么样的。

    “说的都对,但也都不对。”

    春亭看了看我们,忽然笑了。

    “这九鼎确实为禹帝所铸,但是根本不是为了什么铸鼎辟鬼神,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成为九州之主,禹帝此举实则是为了天下太平。”

    他喝了口水,神色中的恭敬明显是对禹帝一人。

    “禹帝耗时十三年,方才成功治理水患,而弱水幕后之人自然不会在这十三年之中毫无作为,等到禹帝治水成功之后,他感知到神州出现了九处缺口,九为数之极,若不加以阻止,这九处缺口一直向外渗透当初女娲留下护卫神州的力量,总有一日,这神州的屏障将会破碎,到时难免又是一番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

    “可禹帝分身无力,他只有一人,缺口却有九处,就在这时,伯益对他提了一个建议。”

    “铸鼎镇神州!”

    亓芷也缓了过来,虽然还是有点茫然,但是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思考,她看向春亭,浑然没有发觉自己的声音中同样带着颤抖。

    “普普通通的鼎又怎么可能镇得住神州的缺口?”

    “普通的鼎当然不可能,若是禹帝所铸呢?”

    春亭斩钉截铁的开口,语气中满是对禹帝的佩服之情。

    “禹帝本就是天柱中人,道法神通自然不在话下,同时他取天下九牧所贡之铜,其实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利,而是这九处位置正是出现缺口之处。”

    “禹帝取九牧所贡之铜,集天下之铜收集神州气息,同时禹帝从神州缺口之处提取到那人残存的气息,知晓了他是如何对这九处缺口进行损坏,然后在荆山之下,用自己无上的神通,将九牧之铜熔于一炉,然后铸出了十八尊大鼎……”

    “什么!?”

    听到这里,我不敢置信的开口,怀疑自己听错了,明明是九鼎,为何春亭口中却是十八尊大鼎?

    春亭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解释。

    “禹帝的确是打算铸造九鼎以镇神州,可这事关系重大,自是不能逢人便说,若是收集天下九牧之铜,却什么结果都没有,他又如何对天下交代?”

    我们众人目瞪口呆,彼此对视,眼中都是不敢置信,过了许久,凌轩才试探性的开口询问。

    “所以说……九鼎一直都是假的?真正的九鼎从铸造之时就已经被大禹送去神州缺口,从未现世!?”

    春亭听闻,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正是如此,夏商周三朝所供奉的九鼎从始至终都是假的!”

第三章 真假九鼎(上架第三更)

    听完春亭所言,我们如遭雷击。

    原来九州鼎并不是传说中的虚拟之物,而是真实存在过的九尊大鼎,大禹当年确实铸造了九州鼎,可真正的九鼎居然从铸造完成之日,就被大禹送去镇压神州缺口,千年以来从未现世,而夏商周三朝所供奉的九州鼎更是从始至终都是假的!?

    春亭看样子很是满意,饶有兴趣的看着我们被他接连不断的信息所吓到的模样,他笑了笑,语气间满是对我们的捉弄。

    “别激动,这有什么稀奇,你们想想,禹帝既然已经收天下九牧所贡之铜,若是什么都没有做出来怎么办?他自然需要一个堵住天下人嘴的理由,反正这鼎铸一个是铸,铸九个也是铸,那索性就铸十八个又怎么了?”

    沈浪已经无力反驳,他耷拉着脑袋,严重是不是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

    “亭哥,那好歹是传承了三个朝代的镇国之宝啊,禹帝真就那么狠心做了个假的?”

    “假的又怎么了?”

    春亭周了皱眉头,口中的语气满是理所当然。

    “这十八尊大鼎,材料是一样的,形制是一样的,上面雕刻的内容是一样的,就连铸造者都是一样的,除了假九州鼎上没有禹帝本身的神力之外,其他地方与真的丝毫没有差别,同为天下九牧之铜,这又有什么不可以?”

    春亭一番话,虽然听上去很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可仔细想起来,却让人如鲠在喉,说不出的怪异。

    这突然其来的信息量让我们更加无力思考,一个个瘫在座位上,脑中如同一团乱麻。

    “年轻真好。”

    春亭喝着茶水看向我们,神情不在严肃也不再促狭,反而在话语中满是感慨。

    “当年那人将这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同你们的反应简直一模一样。”

    沈浪看春亭兴致不错,终于问出了一直都想问出口的问题。

    “亭哥,有个事我一直都挺想问你,你看啊,你在我们眼里那真是神通广大,无所不知,你这么大的本事究竟是谁教给你的?”

    沈浪话音刚落,春亭的表情骤然间发生变化,有憧憬,有畏惧,有敬重,更多的却是一丝无法掩饰的怀念。

    “是一个完美到无法形容的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已经过了很久还没有回来。”

    没想到春亭还有这么侠骨柔肠的一面,明明是一句偶像剧中很常见的俗套台词,可从他口中说出,我们却听出了无尽的感慨。

    亓芷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开口,生怕刺激到现在春亭那副脆弱的样子。

    “那……亭哥哥,你说,这个人还会回来么。”

    春亭听完一愣,随之居然邪邪一笑,之前由于他在我们面前一直不苟言笑,我们倒还真是从未发现,春亭笑起来,到还真的有几分不羁放荡的帅气,在气质上丝毫不会输给那些所谓的明星。

    “傻孩子,我就是太久没见他,有些太过想念,他又没死,当然会回来,只是不知道会是何时。”

    我们闻言长出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春亭口中这人是谁,可是居然能让春亭这般人物都如此想念的人,想来一定不是一名平凡之人,若是已经离世,那可真是一件遗憾之事,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拜托春亭让我们见上一见。

    而春亭见我们居然有闲心去考虑他的本事来自何处,不免又气又笑,看着瘫坐的众人开口恐吓道。

    “怎么?看你们这个样子,从震惊中缓过来了?要不要我再给你们添把火?”

    春亭这句话吓的我直接坐起了身子,连忙对他摆了摆手,我现在可真的是经受不起他这狂轰乱炸一般的惊吓。

    “别别别,春亭,你悠着点,我总感觉认识你久了之后心脏容易出问题,以后你要说什么秘密之前先和我提前知会一声,我好准备速效救心丸。”

    春亭也许是因为说出了心底的秘密,放松之下心情大好,这个平日里严肃到可怕,一丝不苟不善玩闹之人居然也同我们开起了玩笑。

    “那你快去,我等你把药买回来再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

    春亭现在这个欠揍的模样真是恨的我牙根直痒,可是偏偏我又对他没有任何办法,有求于人的同时又技不如人,我也只能强忍着打死他的冲动,对他嘻嘻哈哈,试图蒙混过关。

    “别闹了春亭,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你想说就继续说下去,我就不信还有什么能比九州鼎是假的更让人震惊。”

    春亭听见我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本来不应该属于他的奸笑,我见状知道不好,刚要开口阻止,就看见他那带有诡异笑容的眼神,同时他的声音幽幽传进我的耳中。

    “那我可就说了,这真的九州鼎其实混的还不如假的,假的起码接受了三朝供奉,可真的不光没人供奉,最后的结局更没好到哪去,过了不知道多少年,结果就被人给熔了。”

    熔了……

    熔了……

    熔了!!!???

    我们面前可怜的桌子今天第三次被我们掀翻,而我们毫无将桌子扶起来的想法,纷纷看着春亭,脸上的表情已经无法形容。

    你之前说九州鼎是假的。

    好,我忍了,毕竟真的九州鼎在镇压神州缺口,假鼎起码也是相同材质相同规格,事关神州安危,所以禹帝供奉假的九鼎用以堵天下人之嘴,这可以理解。

    可真的九州鼎被熔了!!!???

    那可是大禹收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造的国之重器,同时在其中还蕴含着大禹的神力,是他用来鼎镇神州的重要之物,没看见就算假鼎都被夏商周三朝当成镇国之宝一样的常年祭祀,可这真的居然说熔就熔了?

    春亭显然预料到了我们听见这消息之后不会平静,在说话的同时就走到了窗边,我们再一次掀翻桌子的时候,他回过头看着我们的一片狼藉,居然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哈哈哈,你们别怪我,实在是太怀念了,我当年真的和你们一模一样,看来那人当年也是故意的,哈哈哈哈……”

    看着春亭的笑容,我却隐隐有些心酸,不知道这些话在他心中憋了多久,他每日那威严的样子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他对他自己的保护,只是在今天,他看到了如同他当年一般的我们,这才让他有了这番恶作剧的心思。

    在坐之人除了沈浪,个个心思通透,我能想到的他们自然不会不知,我们忍着心酸,配合着春亭的笑容,一时之间,房间内充满笑声,而其中究竟有几人是真心在笑,那又有谁会真的清楚……

第四章 春秋战国(上架第四更)

    一番欢笑过后。

    春亭第一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他靠在窗边,好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我们。

    “行了,别笑了,我笑这是怀念从前,你们一个个年纪轻轻的,瞎跟着凑什么热闹。”

    沈浪没心没肺,最适合装傻充愣,他挠了挠头,露出那标志性的傻笑,献媚般的看着春亭。

    “我也不知道,我就看亭哥你开始笑,然后他们都开始笑,不知不觉,我就跟着笑了。”

    有这么个开心果在,真的是想不开心都难。

    嬉笑过后,到了说正事的时间。

    我示意沈浪搭把手,然后我们二人把桌子挪到一旁,生怕一会从春亭口中再听到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秘闻,到时候倒霉的又是这无辜的桌子。

    忙碌过后,我重新坐好,平静了一下心情,对春亭开始了好奇的询问。

    “春亭,既然你说九州鼎是大禹用来鼎镇神州之物,这事关神州安危,又是什么人会将其熔化,难道是弱水中人发现了九鼎的秘密么?”

    “那你真是冤枉了弱水,或者说你高估了他。”

    春亭好整以暇的坐在一旁,看着我和沈浪挪走了这今天惨遭蹂躏的桌子,脸上又浮现起了笑容,听见我的询问,他不急不缓,随意的说道。

    “虽然神州的九个缺口是弱水所为,但那也是因为黄河决口,冤死之人所带来的怨气所为,而在禹帝鼎镇神州之后,有禹帝的神力屏障包围,他也不能随意的再次去到缺口之处。”

    “禹帝的神力虽比不上补天的女娲、怒触不周山的共工,可和弱水比起来,最差也是个平手,加上九牧之铜上神州的气息,弱水可没有办法去那九处暗动手脚。”

    春亭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连忙追问。

    “既然不是弱水,那又会是谁,难道还有其他势力想要颠覆神舟么?”

    “你的思路就是错的。”

    春亭漫不经心的开口,一张嘴就否定了我的猜测。

    “弱水所为从来都是想要颠覆神州,可这熔了九鼎的人所做却是为了华夏安宁。”

    我的大脑又开始转不过来,明明有人毁了这镇压神州气运的九州鼎,为何在春亭口中却不见恼怒,只有赞赏?

    房门处的凌轩虽然一直关注着门外的动静,可这千年的秘闻他自然不会错过,从头听到现在,他第一次发出了属于他的疑问。

    “亭哥,这个人为什么要熔了九州鼎?”

    “你看你看,凌轩就比你聪明,问到点子上了。”

    春亭不加掩饰的赞赏,接着向我们说起了又一段秘辛。

    禹帝耗时十三年治理水患,而好不容易治水成功之后,他感知到神州出现缺口,在伯益的建议之下,他决定取九牧所贡之铜,同时集天下之铜收集神州气息,亲手铸造了十八尊大鼎,九尊留给夏朝供奉,同时也是留给天下人看,然后在另外九尊大鼎中融入自己的神力,分别镇压在神州缺口之上,以保华夏无忧。

    而女娲留下的神州屏障自然不是凡物,虽然在这十三年中被弱水利用怨气进行了九处损坏,可随着禹帝鼎镇神州,鼎中包含着他自己的神力,虽然不及女娲高深,但是毕竟出自天柱,与这神州屏障本属同源,鼎中的神力缓缓外泄,外泄的神力又被这屏障所吸收,日积月累之下,这九处缺口居然自行弥补,神州屏障再度完好无损。

    薛楠听到这眼前一亮。

    “原来是这样,鼎中的神力反哺神州屏障,等到屏障完好之时鼎中已经没有神力,怪不得会有人熔了九鼎,原来那时候的九鼎已经不再是鼎镇神州所必须之物。”

    凌轩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

    “那也说不通,就算九鼎没有神力不能再镇守神州,可那毕竟是禹帝所留之物,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将其熔化,毕竟就连假鼎都被视为王权的象征,何况是这真真正正的九州鼎。”

    “急什么急,我不是还没说完么。”

    春亭故事讲得不急不缓,倒是把我们听故事的人急得够呛。

    “神州屏障既然已经完好无损,这九鼎又已经没有神力,自然应该将其取走,虽然神力不在,但这鼎却依旧是禹帝亲手铸造,按理来说本不该损毁,可谁承想,刚刚修复完好的神力屏障居然再一次出现了缺口。”

    说到这,春亭话风再度一转,问了我们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你们对春秋战国的了解又有多少?”

    我们哑然,怕是随便找一个刚学历史的孩子,都能从他口中听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而到了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割据,史称战国七雄。

    我们几个人七嘴八舌开始说起在自己心中所了解的春秋战国,而春亭只是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并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春秋与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部分,其实并无明显的分界线。

    由于犬戎攻入京师,周幽王死于烽火戏诸侯,从那之后周王在诸侯间的威望急速下降,在周平王向东迁都之后,周朝国力越来越弱,后世称这一时期为东周,而所谓春秋,所指的就是在这之后的东周前期。

    自平王开始,周朝国力日益衰微大权旁落,各个诸侯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国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小范围内自立为王,新兴的诸侯国逐渐取得实质性的权利,实际上等于接替周朝的天下共主之位。

    而所谓战国,由名字就可以得知,所指的是东周后期各个诸侯彼此战争的时代,在经过春秋时的争霸之后,周朝境内的诸侯数量大大减少,通常来说,一般指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结束了春秋时期,与此同时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而直到秦时换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落下帷幕。

    战国时期是各种学说发展的黄金时期,诸子百家互相交错,百家争鸣。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之举,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廉颇李牧的疆场厮杀,以及战国四君子之间的纠缠斡旋等等等等,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时期。

    我们说完脑中的记载,纷纷不解的看着春亭,明明是说九鼎与神州安危,怎么又说到春秋战国了?

    亓芷怯怯的发问,似乎是在埋怨自己才疏学浅,跟不上春亭的思路。

    “亭哥哥,这春秋战国和九鼎有什么关系么?”

    春亭一边踱步,一边听我们说着彼此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听见亓芷所问,他在窗旁停下脚步,望向远方,在开口时不知不觉间又是那熟悉的威严。

    “如果说禹帝是第一代关山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第二代。”

    “别人也就算了,韩川,既然都说你是鬼谷转世,听到战国你难道就没有什么反应么?”

    随着春亭开口,我神色一怔,然后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而这鬼谷子,正是战国生人!

第五章 禹帝失踪 鬼谷出世(第五更共万字!)

    兜兜转转,这线索似乎又回到了鬼谷子身上。

    或者,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也许是回到了我自己身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交相辉映大放异彩,据后人统计,各种学派加在一起实则不止百家,甚至有上千家之多,但流传较广被后世所知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到了最后,就只有区区十二家被发展成为各种学派。

    而这最后的十二家,无不为后世人所传颂,即使过了千年,依然有人在研习其中的真谛,分别为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无论从那个角度算起,谈及诸子百家都不可能绕过纵横家,同理,也自然不能绕过身为纵横家始祖却同时身负数家之长的鬼谷子。

    鬼谷子,本名王诩,道号玄微子,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有人说他是卫国人,也有人说他是陈国人,还有人说他是魏国人,可不论哪种说法,地点虽有不同,在时间上他却都是战国时人。

    相传其人额前生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

    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家尊其为王禅老祖,在历史上,他是与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而他的各位弟子同样不是简单人物。

    苏秦以合纵之术,身配六国相印;张仪用连横之法,以横破纵,身为相国游说各国,受封武信君;孙膑的田忌赛马以及《孙膑兵法》到现在依然流传于世;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

    一怒诸侯惧,安居天下息。

    鬼谷一脉人才辈出,这十个字用在这里绝不夸张。

    这是曾经我心中的鬼谷子以及纵横一脉,而现在,经过这么久以来同关山以及秘闻的接触,鬼谷子在我的心中却早就已经变了模样。

    一个传承千年的神秘势力的实际掌舵人,一个并不沽名钓誉,而是真真正正拥有通天彻底道法神通的高人,与此同时,他还有这让我最难以理解的一个身份。

    据说我是他的转世之人。

    可像鬼谷子这么一个通天彻地的大人物,居然会转世成我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

    我看着左手上的山海环,摇了摇脑袋,试图从脑中将这不靠谱的想法去除掉,装作无赖的模样看着春亭,强硬的让自己的语气变的不善。

    “春亭,你们也别总劝我让我相信自己是什么鬼谷转世,我就是我,也还好弈和没在这,看他和我说话那个客气劲我真是浑身不适应。”

    “你会相信的。”

    春亭并未在意我的语气,反而笑了笑,眼中又是那让我看不懂的神情。

    未等我开口拒绝,他摆了摆手,示意我不要在纠结这个话题,而是往后说起。

    “接下来的事情要从禹帝失踪开始说起。”

    薛楠在听到鬼谷子的时候,看了看我,也许是顾及到我的原因,并未开口,而现在,听见这传说中的人物居然失踪了,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不自觉的惊呼了出来。

    “失踪?大禹这般身份怎么可能失踪?”

    史书上称大禹在位的第十年向东而行,到了会稽后去世,在其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这也就是历来所称父传子家天下的由来。

    春亭的脸上也露出了疑惑,看得出来,他也仅仅只是知道大禹失踪,却不知道去往何处。

    “或许没人能告诉你答案,是在关山的记载中明确的指出,禹帝并未死亡,而是与伯益后稷二人一同失踪,有人猜测是回了天柱,还有人猜测是在某个地方镇压什么影响华夏安宁的妖魔邪祟,如此种种都是猜测,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早已无人知晓。”

    “第一代关山其实只有禹帝及伯宜后稷三人,而三人失踪之后,是鬼谷子自称魁首,在世间搜罗人才,将关山发展壮大,同时将关山的来历以及使命记录下来传于后世,可是关于他自己的来历在关山中却并没有记载,我们仅仅知道一件事情。”

    说到鬼谷子,春亭脸上出现了尊敬,连称呼都变成了魁首而并未直呼其名。

    “禹帝何时失踪,鬼谷何时出世!”

    “虽然没有记载,但是我自己曾有过怀疑,魁首可能是禹帝门徒!”

    春亭也许是说的多了有些口渴,从茶壶中满满的倒了一杯茶水,润了润嗓子之后向我们解释着他的猜测。

    “禹帝失踪,鬼谷出世,从时间上完全可以对得上,而且魁首一身修为通天彻地,战国之时早已不是神话时代,俗世中偶有修为之人,却并无一人如魁首这般高深,这天下怕是没人有资格做魁首的老师。”

    “同时魁首知晓一应秘闻,包括女娲补天的事实,禹帝治水的经过以及铸鼎的原因,我之所以能够清楚这些秘闻,其实就是根据魁首流传给后人的记载,而九鼎事关神州安宁,禹帝断然不可能轻易对人说出,只有魁首和禹帝有所关联,这才能够合情合理。”

    我们听着春亭所说,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如此说来,鬼谷子若是大禹之徒,这一切的不合理就都说的过去。

    “魁首本来是打算派一批人出去自立门户,以此作为关山在世俗的根基,可最终不知道为何,他却没有派出手下的心腹,而是亲自走出关山发展鬼谷一脉,从此化名鬼谷子行走世间,由于魁首地位高贵,所为在关山内部自然不会有人质疑。”

    “就在魁首游走世间之时,却意外的感到世间充满怨气,在他仔细调查之后,发现这神州屏障居然再度出现了缺口。”

    沈浪听的双眼放光,如同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好奇心爆炸。

    “又有缺口?亭哥,还是弱水中人干的?”

    春亭没等回答,只见凌轩双眼一亮,似乎是有所想法,他看着春亭试探的开口。

    “亭哥,我有个猜测,你听听对是不对。”

    见春亭没有反对的意思,凌轩缓缓开口,对我们讲出他脑中所猜测出的结果。

    “依我看,弱水中人既然第一次是靠着黄河决堤的怨气损毁屏障,而春秋战国连年征战厮杀不休,无数在沙场上阵亡的士兵,心中都怀着自己国家未能统一天下的怨念,正是这股怨念,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在本就已经遭受过损坏的神州屏障上,再度打开了缺口。”

    春亭意外地看了看凌轩,点了点头,承认了他的猜测。

    “不错,居然凭借自己的猜测就猜出了事情的真相,魁首一番调查,同你的猜测一模一样,也许是因为禹帝曾对他有过交代,又或者是因为他从别处听来的传言,总之他最后想到了一个同禹帝一样的做法。”

    “取天下之铜,再一次铸成器物,以此来镇压这神州第二次出现的缺口!”

第六章 鬼谷子的两个决定(求票求订阅)

    毁灭其实是为了新生。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考虑,那春亭所说的九鼎被熔倒是可以理解。

    既然九鼎所镇压的神州缺口已经恢复如初,而这九鼎之内已经没有了大禹所留下的神力,虽然说依旧是宝物,但是出于神州安危的出发点,毁灭是为了新生,是为了去铸造另一尊镇守神州的器物,将其熔化重铸倒是可以说得通。

    可是据我所知,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规模铸造的记载,如此大事想来瞒不住天下众人的眼睛,君不见就连大禹都是连铸了十八尊大鼎,取出其中九尊留给天下人,若是鬼谷子也做了同样的事,为何我却从来不曾听闻?

    好奇的将我的疑问说与众人,众人都觉得有道理,只有春亭,似笑非笑的看了看我,口中说出的话让我再次陷入自我怀疑。

    “谁告诉你再一次镇守神州的是鬼谷子?”

    ……

    明明就是你!

    如果不是你莫名其妙的说到鬼谷子,谁又会联想到他!

    心中暗暗腹诽,但是我却不敢表露出半分,生怕他一生气闭口不言,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若是他现在改变主意不打算告诉我事情的经过,怕是我会急的当场暴走,虽然说我应该打不过他……

    收起心中的胡思乱想,我重新研究起春亭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难道镇守神州的并不是鬼谷子?

    可是春亭说的清清楚楚,第一代关山是大禹伯益后稷三人,而在大禹失踪后,第二代关山就是由鬼谷子所发扬壮大,同时也是他发现了第二次出现的神州缺口,做出了再一次以器物镇压神州缺口的决定。

    虽然对鬼谷不甚了解,可是看春亭提及鬼谷之时敬佩的反应,想来鬼谷子同样是一个为了天下安危,不惜以身犯险的奇人,但是他在做下决定之后,居然没有亲自镇守神州,难道中间还有什么故事?

    “非是不想,实是不能。”

    春亭看着我们迷茫的样子,终于不再吊人胃口。

    “你们想想,刚才在我说到禹帝铸鼎镇神州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必要的条件?”

    凌轩记忆非凡,他皱着眉头,几乎一字不落的重复起刚才春亭所说。

    “禹帝收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集天下之铜收集神州气息,同时从神州缺口处提取到那人残存的气息,然后在荆山之下,用自己无上的神通,将九牧之铜熔于一炉,铸成九州鼎。”

    亓芷掰着手指头,开始一个一个的胡乱猜想。

    “是没有九牧所贡之铜还是无法从神州缺口处提取气息?或者说是荆山出了问题?鬼谷子没有大禹的神通?”

    “问题就出在了这铸造的材料之上。”

    春亭看着亓芷傻傻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缓缓开口,对我们解释道。

    “不管禹帝同魁首究竟是何等关系,总之魁首最终做出了和禹帝一样的选择,决定以器物镇压神州,可是春秋战国连年征战,各诸侯之间彼此互不相让,天下并未一统,没有真正的天下共主出现,又该以何等身份收集天下之铜。”

    沈浪一阵傻笑,在一旁说着风凉话。

    “说了半天这不是白说么,想到做不到,想到也白搭。”

    春亭闻听,用力的瞪了沈浪一眼,见沈浪被他吓的不喊再随意开口评论前人,这才继续开口。

    “万幸的是,由于魁首发现的早,这缺口还并未造成大的影响,于是魁首用自身法力,在这新出现的几处缺口上加以压制,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至少可以保证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大的问题。”

    虽然不是我们遇到的问题,但是女人总是比男人更爱联想,薛楠听到这里忧心忡忡,焦急的说到。

    “可是那也不是个办法啊,总不能鬼谷子就天天守在缺口附近吧,何况缺口应该不止一处。”

    “所以,魁首思前想后,最终做了两手准备。”

    春亭点了点头,特意看了看我,仿佛漫不经心的说出鬼谷子接下来的举动。

    “第一,先去找寻可以替代九牧之铜的材料,而第二点,则是用最快的时间想办法天下一统。”

    亓芷一阵诧异,她睁大了水汪汪的眼睛,好奇的问道。

    “哪有那么容易找到替代的材料,大禹那般人物还是收集天下九牧之铜才铸成九鼎,难道鬼谷子比大禹还要厉害,找到了能与九牧之铜相比的材料?”

    “魁首的第一步与第二步是循序渐进的,他并不需要完全替代九牧之铜的铸造材料,只需要找到可以暂时镇压用来过渡的宝物,同时在这个时间想办法促进天下统一,再重新收集天下之铜,这宝物便可以功成身退。”

    沈浪一听到宝物,双眼放光,我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就这样财迷的人居然会是传说中沈万三的后代。

    “然后呢亭哥,鬼谷子找到宝物了么?”

    “最终魁首找到了两件宝物。”

    春亭却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那宝物到底是什么,而是再一次带有深意的看向了我,问出了又一个与这些毫不相关的问题。

    “李斯的《谏逐客书》你们可否读过?”

    我们全都轻轻点头,表示曾经看过,只有沈浪,一脸茫然的看着我们,嘿嘿傻笑。

    见他这样子,我们只好先为他普及了一下常识,同时暗暗想着自己今后如果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好好学习,绝对不能像沈浪一样,不学无术!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年韩国人,师从荀子,学得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车同轨书同文,这些远瞻性的举动全部都是他向嬴政所建议,为秦帝扫平**一统天下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最终官拜秦朝丞相。

    始皇嬴政如此多疑之人,居然能信任一名并非秦国本土之人,最终让他坐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见此人有多么的忠心耿耿与非比寻常。

    而《谏逐客书》便是他所写,是他为始皇嬴政所呈上的一篇奏章,因为秦帝认为秦国的客卿都是想游间于秦,于是准备下令驱逐,而李斯那时并未成为丞相,也在被驱逐之列,虽然惶恐不安,但在临行前他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下达这样的命令,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文章叙述从秦穆公开始全部以客致强的事实,同时说明秦若无客辅助可能未必强大的道理,强调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最终打动了始皇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可李斯其人师从荀子,学的是帝王之术,并不是纵横家之人,那这李斯的《谏逐客书》,又与鬼谷子有什么关系?

第七章 随侯珠 和氏璧

    春亭见到我们对沈浪的解释,知道自己不用再多浪费口舌,微微一笑,开口就是《谏逐客书》中的原文。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沈浪虽然不学无术,但是不懂就问,丝毫不觉得丢脸,他听到春亭所说如听天书,看着我们,眼中的询问之意溢于言表。

    薛楠没好气的开口,为她继续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秦帝有着来自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立的是以翠凤羽毛装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形容秦帝生活的奢华与享受。”

    沈浪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我听了半天其实什么都没听懂,就听懂一个和氏璧一个太阿剑,这宝物不会是这两样吧?”

    春亭拍了拍他的肩膀,随意的开口,同时看着我们的表情。

    “说对了一半,和氏璧确实是其一,而另外一件并不是太阿剑,而是随侯珠。”

    他似乎想看到我们再次惊讶,可让他失望的是,我们如同早已知道一般,听见这常人无法相信的事情,居然丝毫没有反应。

    没办法,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听到了太多上古秘辛,从鼎镇神州,到九鼎被熔,大禹失踪鬼谷出世,我们在一次次的震惊之中早已麻木,相信无论春亭口中再说出什么离奇古怪的事情,我们也只会苦涩的一笑,暗暗感叹自己孤陋寡闻,绝不至于再次目瞪口呆。

    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

    和氏璧,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和璧、和璞等,为天下奇宝,据说在战国时期,秦昭王甚至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千古难寻的美玉,赵国名相蔺相如夺回和氏璧,完整送回邯郸的故事,后人曾详细的记录与书中,因此有了完璧归赵的典故。

    而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应该是见于《韩非子》。

    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人名为卞和,他在荆山之处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他知道这是有宝之处,于是带着这枚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手下玉工查看,玉工却说这只不过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于是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而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带着璞玉去见楚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一口咬定这只是一块没什么稀奇的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再等到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带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一直哭到眼泪流干开始泣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这是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明明无罪却备受刑辱。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到果真是稀世之宝,文王派手下匠人将此璞玉细心雕琢成玉璧,以卞和的名字,命名为和氏璧。

    等到了战国时,赵国太监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给赵王写下书信,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和氏璧。

    而此时秦强赵弱,赵王害怕自己献出和氏璧却得不到城池,左右为难之际,幸亏名相蔺相如请命奉璧至秦,到达秦国献上玉璧之后,他见秦王果然绝口不提城池之事,据理力争,宁死不辱使命,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最终得以完璧归赵。

    兜兜转转,和氏璧终究还是落到秦国之手,等到祖龙嬴政统一天下,命咸阳玉工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他御用之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玉玺。

    而随侯珠虽然不像和氏璧那么出名,却同样是一件稀世的珍宝,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国之双壁。

    传说中同样是春秋之时,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因为见这条蛇有些灵性,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所以此地被后人称为“断蛇丘”。

    而等到了一年之后,随侯乘船时突遇风浪,一大蛇于水中衔明珠献上,原来正是那日被救之蛇,痊愈后前来报答随侯那日救助之情。

    传说随侯珠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如月之照,可以烛室,因为来源的故事,因此被称为随侯珠或者灵蛇珠,也有人称其为明月珠。

    随侯珠最终随着随国的消亡而流失,随着楚武王开始伐随,随国经过几次顽强的抵抗却最终还是败于楚国,虽然未见史料记载,不过想来就是这个时候,随侯珠落入楚王之手。

    而从《谏逐客书》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祖龙嬴政统一天下之后,随侯珠与和氏璧这春秋二宝都在他的手中,和氏璧还有被做成传国玉玺这样的野史传出,而随侯珠却从此再无消息,只是坊间隐约有人传说,随侯珠最终随嬴政殉葬,因为其明亮的原因,在秦陵地宫内代替了墓室中本来的万年灯。

    珠联璧合,随珠和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最初都是用来形容这两件稀世珍宝所用,而这两样宝贝最终都落与祖龙嬴政之手,难道嬴政就是鬼谷子所找到镇压神州之人?

    听完这些描述,沈浪两眼放光,搓着双手,问向春亭的眼神就差没流出口水。

    “亭哥,这可都是宝贝,你说现在这些宝贝到底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薛楠伸手将不正经的沈浪推到一旁,从她口中替我们问出了共同的疑问。

    “春亭,你刚才说到鬼谷子要寻找宝物暂时去镇压神州缺口,可这两样宝物却都在秦始皇手中,难道鬼谷子最终是从秦始皇手里得到的这两样宝物么?”

    春亭笑了,笑容中满满的诡异,开口所说果然同我们想象的大不相同。

    “你们为什么不会觉得,是魁首将这两样东西送给了祖龙嬴政呢?”

    ……

    以下不足200字不收费。

    昨天五更万字,后台数据并不理想,安心每日双更。

    打赏加更,月票加更。

    感谢大家理解。

第八章 长平之战

    鬼谷王诩,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

    祖龙嬴政,横扫**,所向披靡,一统天下。

    仔细想想,这两人一为战国时期,一为战国末秦朝初,从时间上看倒也刚好能够对上。

    莫非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

    等等。

    春亭刚才说过,鬼谷子经过思考,决定首先要去寻找可以替代九牧之铜的材料,其次则是要用最快的时间想办法天下一统。

    而暂且不论鬼谷子有没有得到和氏璧以及随侯珠,很显然在历史上他并没有做到天下共主的位置,在战国之后,第一个真正的天下共主又正是手握春秋二宝的祖龙嬴政!

    事出反常必为妖,尽管有些离奇有些巧合,可经过这么多事情,我见过的离奇之事难道还不够多?

    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

    我早已被春亭所说的大量秘闻震惊到麻木,即使有了这样大胆的猜测,却还是毫无表情,沉思过后只是简单的望向春亭,虽然是疑问,但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难道说……祖龙嬴政就是替鬼谷子镇守神州之人?”

    “呦,长本事了。”

    春亭轻呼一声,似乎是没想到我这么快就猜测出事实的真相,并未否认,带着赞赏的点了点头。

    “其实也称不上替,毕竟祖龙嬴政就是第三代关山魁首。”

    果然如我所料。

    尽管我猜到了结果,却还是被我自己的猜测所吓到,已经麻木的脑袋不在清醒,傻傻的看着春亭,等着他对我解释。

    “有点早了,我们还是先从战国说起。”

    春亭并不想直截了当的对我们说到秦帝之事,他再次开口,视角重新转回到了鬼谷子身上。

    魁首费尽心思,终于在世间找到了可以暂时镇压神州缺口的两样至宝,而这两样至宝,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和氏璧与随侯珠。

    而在他找到随珠和璧之后,将其置于神州缺口处,暂时控制守护神州的屏障不会再进一步被破坏,继而开始下一步的行动:一统中原收集天下之铜。

    说到这,春亭停了下来,笑容诡谲的看着我们。

    “你们还真以为这皇帝是那么好当的?更何况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

    还不等我们回答,他就自顾自的继续说了下去。

    魁首知道,想成为皇帝没有那么容易,气运一说可能有人认为就是无稽之谈,可既然想当天下共主,就一定要有帝命,没看见战国时期那么多的诸侯连年征讨,却从无一人能染指天下共主的位置,身无帝命之人纵使运气再好,身手再高强道法再高深,也终究当不了那一代帝王。

    这个问题很麻烦,身怀帝命之人又怎么可能随处可见,魁首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办法,就在这时,他又发现了新的蹊跷。

    春亭再次停了下来,端着茶杯浅浅的品了一口,如同孩童时老师提问一般问向我们。

    “你们还记不记得,凌轩刚才说神州屏障再次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知道我知道!”

    亓芷听的正来劲,一见春亭提问,宛如一个上课的孩子,兴高采烈的举手回答。

    “凌轩哥哥刚才说,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方诸侯连年征战厮杀不休,无数在沙场上阵亡的士兵,心中都怀着自己国家未能统一天下的怨念,正是这股怨念,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在本就已经遭受过损坏的神州屏障上,再度打开了缺口。””

    “不错。”

    春亭点了点头,放下手中其实早就凉了的茶杯,又问了一句。

    “那依你们看,这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怨念又出现在哪?”

    怨念这个东西可大可小,完全是看个人心态,春亭忽然这么一问我们彼此一怔,一时之间不知他所问何意。

    春亭见状,看似无意的提点了我们一个方向。

    “换个角度,战国时期,何处阵亡之人最多?”

    这么一问,我们都清楚了春亭的意思,他话音刚落,薛楠和凌轩一阵惊呼,几乎同时在口中吐出四个字,只不过这二人口中说出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杀神白起!”

    “长平之战!”

    从凌轩口中说出的主持是那场战争的将领,而从薛楠口中说出的,则是那场战争的名字。

    春亭点了点头,起身出门,说是去换一壶热茶,留我们几个在这里没有方向的讨论。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武艺高超之人比比皆是,道法高深之人也不在少数,纵使帝命难寻,可无论那朝那代,却也少不了那帝王之位。

    但是如果真要说到兵法超群,领兵打仗杀到天下畏惧不敢与之交锋的,却并不在多数。

    孙武,兵法家的鼻祖,被称为兵家至圣,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备受后世兵法家所推崇,可是真算下来,在战场上直接或间接死于他手的人,只有吴楚之战一场战役而已,虽然兵法当世无双,但是世人算不得惧怕。

    白马军神陈庆之,四十一岁开始领兵北伐,虽然说他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攻城三十二座,但说起来也只是单纯的攻城,虽然威震中原,其实死于他手之人并不是许多,算天下震惊,但同样并不算惧怕。

    在三国时期,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张文远,虽说也曾在逍遥津有“八百破十万”的传奇战绩,但那更多靠的是偷袭,张文远带着手下八百死士趁夜袭击孙权,见到成效之后转身回城,而且孙权虽然号称十万,其实并不尽然,仅仅是号称而已,这一番偷袭虽然精彩,但是依然不至于让天下惧怕。

    兵仙韩信,国士无双,王侯将相一人独揽,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从这个角度来看,兵法卓绝,但是同样的,韩信更多的是依靠计谋取胜,硬实力上也不至于天下惧怕。

    如果认真的算起来,不依靠个人武力,仅仅靠着兵法领兵作战,从而杀到天下臣服,对手无不闻风丧胆之人,历史上只有一个。

    毕竟他在长平之战足足坑杀了四十万人!

    因为他就是武安君白起,华夏千年公认的人屠!

    ……

    以下内容不满200字不收费。

    打赏加更,上推加更,前排出售龙套名额。

    相信我,我爱你们,比心。

第九章 人屠白起

    杀神,人屠,武安君。

    这三个称呼,所描述之人都是白起。

    白起,又称公孙起,邑人,战国末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同时亦是四大名将之首。

    仔细算算白起一生的战绩,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心生敬畏。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在秦相魏冉的推荐下为主将,这是白起第一次大规模的作为主将领兵参战,初出茅庐的他就在伊阙大破韩魏两国联军,同时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

    而过了没多久,白起奉命领兵伐楚,楚军战败不敌,无奈之下只能割让上庸、汉水等以北的土地,试图向秦国求和。

    而等到他再度对楚国进行征讨时,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接连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他率领部队越过秦楚边境山区,断了敌方的后援部队,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

    在鄢郢之战,白起率秦军一路长驱直入,势不可挡,他直接带兵攻破楚国都城郢、别都鄢,焚毁了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对楚军造成重大伤亡,同时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

    到了华阳之战,白起与魏冉共同带兵,率秦军在韩国华阳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战争,魏赵两国同样未能阻止这杀神前进的脚步,秦国大获全胜,进而占据了魏国大片城池,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者多达十三万,溺毙赵卒二万余人。

    而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则是那震惊千古的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最终决战,同时也是他杀神人屠之名的来历所在。

    长平之战前期是消耗的持久战,秦国由于连年征战,国内粮草储备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并不占优势,而且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秦王思前想后,最终决定用出反间计。

    赵王年轻气盛想要出击秦国,但精通兵法的廉颇坚守不出,并未听从赵王命令,再加上秦国的反间计划,赵王于是弃用名将廉颇,反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改守为攻,他改变了廉颇布置下的的防御部署,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用白起换下了本来主持战场的王,于是,这场杀戮盛宴就此开始。

    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率秦军于赵国长平一带同赵**队发生决战,赵军参战四十五万余人,秦军参战多达百万,白起势不可挡,赵军最终不敌战败,秦国获胜进而占据长平。

    而不知为何,嗜杀的白起居然下令,将四十五万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用以报信。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这一战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同时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白起同样因为这一战役,一战封神,由于他冷酷下令坑杀所有降卒的举动,因为这血腥的手段,因此被后世之人尊敬而且畏惧的称为“杀神”、“人屠”。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纵横捭阖从无败绩,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

    伊阙之战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大破楚军,鄢郢之战攻入郢都,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而长平之战更是一举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人,用血腥的方式,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千古杀神的基础。

    据后世考证,白起一生从无败绩,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余万人,而仅仅在他一人手中,便足足埋葬了超过百万的各国士兵,如此暴力可怕的战绩,宛如上天派来终结乱世的使者,让天下无不为止惊叹恐惧。

    可就是如此传奇的人物,最终的结局却是因为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在秦昭襄王五十年,被赐死于杜邮。

    在唐朝开元十九年时,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特意设置武庙,以周朝开**师姜太公吕尚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左列第一正是白起。

    沈浪从小对于这些所谓的英雄事迹就倍感兴趣,思索了半天,感慨的自言自语。

    “这白起也真是愚忠之人,说让他死他就去死,我要是有他这样的本事,秦昭襄王若是敢让我死我就敢让秦朝改朝换代。”

    “荒谬。”

    此时春亭正好回到房间,手中拿着新沏的热茶,听见沈浪所言,他板着脸说道。

    “都过了这么久,面对这些秘闻之时却还是如此想当然,谁告诉你白起死了?”

    ……

    春亭真的是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意想不到,这千古人屠最后的下场听起来居然不是同史书一般被赐死于杜邮?

    春亭并未搭理我们呆如木鸡的反应,而是吹了吹冒着热气的茶杯,轻轻的品了一口滚烫的茶水,满意的坐了下来,开始继续侃侃而谈。

    春秋战国烽火不休,各诸侯连年征战死伤无数,于是弱水中人从战死的士兵身上提取怨气,借此冲破了神州屏障,并在屏障上留下缺口。

    魁首虽然清楚的知道,神州屏障就是因为战死之人的怨气才被弱水所损坏,但是他却并没有办法,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更何况是春秋战国那样的时期,各方诸侯间为了争夺天下共主你死我活,只要一日天下未能统一,这中原就一日不得安宁。

    迫于无奈之下,魁首只好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堵不如疏,与其放任各诸侯彼此征战厮杀不休,倒不如暗中扶持一方,帮助这一方扫清障碍,让天下无人敢与其争锋,从而在根源上解决怨气的出现,等到出现身怀帝命之人时,江山一统君临天下。

    几番考量之后,他最终所选择帮助的一方正是后世成功天下一统的秦国,魁首隐于幕后未曾出面,而在明面上帮助秦国扫平障碍之人,正是被后世称为杀神的白起!

    ……

    以下内容不足200字不收费。

    这几章进展缓慢,不过这一段是本卷核心内容的铺垫,请诸位耐心观看,感谢。

第十章 屠万是为雄

    原来如此。

    白起这尊赫赫有名的千古杀神居然同样隶属于关山。

    联想起关山这神秘复杂的背景,白起为何能够摧城拔寨所向披靡,一生从无败绩的神话似乎有了答案。

    可是依然还是有问题在我心中让我不断的疑惑。

    既然神州屏障出现损坏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而死亡士兵的怨气,白起这一生所向披靡百战不殆,带领秦军对各国的兵士足足屠杀了甚至有百万之众,这么说来,他岂不是反而帮助了弱水中人对神州屏障进行损坏么?

    我皱着眉头,向春亭提出了我的疑问,春亭欣赏的看了看我,手捧着茶杯,淡淡开口。

    “你能想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只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没有白起,天下同样会有黑起,黄起,就算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出现,各国的厮杀也不会终止,堵不如疏,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将杀戮置于自己的掌控下。”

    “白起虽然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降卒,但是天下都因为这血腥的屠杀而畏惧,从那之后再无大规模的斗争,若是没有长平之战这四十万士兵的牺牲,怕是纷争不断,积年累月之下,战死之人又何止百万?”

    “我懂了,白起这就叫以暴制暴,以杀止杀。”

    凌轩听完春亭所言,似乎了解了白起这一番杀戮背后的意义。

    薛楠也一副了然的表情,幽幽开口,充满了对白起所作所为的肯定。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白起这一番杀戮,说起来还真的是英雄中的英雄。”

    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也懂了。

    在那样纷乱复杂的环境之下,就算白起不去征战天下,同样会有另外的人为了天下共主之位吐露苍生,既然如此,杀一个人是罪人,杀一万个人就是英雄,如果杀得百万人能够震慑天下人不敢起兵与之相较量,那他便是英雄中的英雄。

    白起以一人之力,硬生生的在战国乱世中杀得百万人,虽然残暴血腥,但是收效迅速,以一个最为快捷的方式让天下不敢妄动刀兵,以此终结了那段旷日持久的战乱时期,如此说来,倒确实不能说他残忍嗜杀,他只不过是用了一个最为简单暴力的方式,让天下重归安宁。

    春亭见我们都理解了白起的做法,双目中似有追忆,缓缓的继续说了下去。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魁首再未犹豫,他从关山中找出最精通兵法谋略的白起,让他去往秦国,辅佐秦昭襄王扫平天下统一中的阻碍,白起领命而去,同时在他四处征战的过程中,魁首也并未空闲。

    他将和氏璧与随侯珠置于神州缺口处,靠着两样宝物中蕴含的能量暂时镇压缺口的扩大,同时他开始思考,对于白起杀戮造成的影响,又该如何补救。

    既然是战争,谁都清楚死亡难以避免,更何况白起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以杀止杀,短时间内势必会造成更多的杀戮,魁首思前想后,只能暗中跟随白起,在他每一次带兵屠杀之时,以自己的神通控制怨气的外泄,以防弱水之人用同样的方式再次损坏神州。

    魁首派出白起辅佐秦昭襄王,白起也果然不负众望,凭借着自己精妙的兵法造诣,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几年征战之下,终于到了与赵国最为关键的长平之战。

    赵国的士兵当然不可能是白起的对手,但是与此同时,弱水中人早已察觉魁首与白起的计划,在长平有所布置,一番苦战之下,魁首不再隐藏于幕后,而是愤然出手,帮助白起成功的打赢了这场战国末期决定天下归属的重要战役。

    白起丝毫不在意天下人对他残忍嗜杀的骂名,为了一劳永逸,让天下人不敢妄动刀兵,他狠心下令,将长平的四十五万降卒全部坑杀,魁首在一旁掠阵,防止怨气被弱水中人利用,一番安排之下,果然天下震惊,同时与预料中一般,从此再无人敢挑衅杀神之名。

    就这样,秦朝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而魁首距离神州安宁,所需要的也仅仅只是身怀帝命之人而已。

    偏偏就是这样的条件,却让所有人无计可施,只能苦苦等候,一直等到魁首失踪,祖龙出现。

    沈浪听到鬼谷子居然同大禹一样失踪,没脸没皮的和春亭开着玩笑。

    “又失踪?亭哥,这听上去魁首还是个高危职业,还好你不是真正的魁首,不然没准哪天我们睡醒了是不是就看不见你了?”

    春亭听见沈浪的玩笑,却满脸严肃不见笑容,显然他也充满疑惑,不清楚这具体为何。

    “我也很好奇,关山历史传承有序,上至女娲补天禹帝治水,下至崇祯煤山自缢明朝亡国,历朝历代均有记载不曾遗漏,唯独各代魁首的下落却始终是个谜。”

    “从上古开始,每一代的魁首最后都是不知所踪。有的是找到了传承者,交代好了后事之后神秘失踪,还有的是此前并无任何端倪,却忽然就人间蒸发,而且无论哪一位魁首,都再也没有过出现在世间的记载,宛如一个诅咒一般。”

    “就算我一直确信韩川就是魁首转世,可我也同样不清楚这样做的目的到底为何,就仿佛从上古开始,魁首就一直在筹备一个天大的计划一般,不知道何时才能解开这层玄机。”

    我听到这,或许是因为春亭一直说我是鬼谷转世,联想到可能有一天我也会人间消失,表情极度丰富。

    我们都能看出春亭对魁首的尊敬,同时自然也能感受到他心中那种并不弱于我们的疑惑,或许因为他太过尊敬魁首,这疑惑甚至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想了想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终也只能无奈的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安慰。

    “别想了春亭,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真如你说,魁首这千年以来一直在筹备什么计划,也许只是因为时机不到,所以你才一直猜不出来,等到时机合适,你自然就会知道这一切的前因后果。”

    “还有,你也别总提我是什么鬼谷转世,其实我真的不相信这些说法,不过我也可以配合你,毕竟我也想弄清楚,到底这个转世的说法是怎么传出来的,我生而为人,居然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这也未免有点太过可悲。”

    “你说的对,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都只是时机未到。”

    春亭不愧是见过世面之人,听我说完,飞快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露出了那副我们熟悉的威严笑容。

    “至于你的身份我也就不再废话,不过韩川,你毕竟是宿命之人,总有一天,你一定会相信自己身为鬼谷的宿命,而且我冥冥中有种直觉,那一天已经并不遥远。”

第十一章 白起?蒙恬?

    并未在意春亭口中的深意,我淡淡一笑,继续开口向他询问。

    “然后呢春亭,既然鬼谷子也神秘失踪,接下来白起不会一起失踪了吧?”

    春亭却笑了,笑容中满是诡异。

    “史书上不是写的很清楚,白起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被赐死于杜邮。”

    亓芷嘟着嘴,不加掩饰的对春亭产生质疑。

    “亭哥哥,你刚才不是还说白起没有死么,怎么这么一会就自相矛盾了。”

    春亭揉揉她的小脑袋,宠溺的一笑。

    “这并不矛盾,其实说起来,他身为白起这个身份确实已经死了,因为等到他再度现世之时,早已换了另外一个身份,做了另外的事情。”

    薛楠不知不觉间,悄悄靠近春亭,同时疑惑的开口。

    “奇了怪了,白起既然已经诈死隐世,想来就是见秦朝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他已经不想打算继续领兵厮杀,那他又为何会再度现世?”

    春亭看到了薛楠自以为隐蔽的动作,却并未出声点破,他继续开口,说着白起的前世今生。

    “虽然女娲已经为神州设置了自己的神力屏障,但是神州却缺少一道实际意义上的防御工事,魁首失踪之前,与白起进行了一番密谈,密探的结果就是白起再度出山之日,要为神州再建立一道物理屏障,以防各方游牧民族对中原进行骚扰,以此确保华夏安宁。”

    凌轩虽然同我们一样不清楚这些隐情,不过他跟随春亭时间毕竟要比我们长,刚才的惊愕之后,他很快的恢复冷静,第一个跟上了春亭的讲述,听春亭所说,他仔细的想了想,不确定的说道。

    “莫非这白起再次出山之时,用的身份就是名将蒙恬?”

    春亭欣慰的看了看凌轩,满意的点了点头,喝着茶水,让我们自行分析其中究竟。

    物理屏障,名将蒙恬……

    将春亭所说与凌轩的猜测结合到一起,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鬼谷子与白起所谋划的物理屏障,竟然就是大将蒙恬主持修建的万里长城!

    蒙恬,秦朝名将,出身世家,自幼胸怀大志,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他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真正的做到了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同时他兼修万里长城,深得秦始皇宠信。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连设三十四县,而且他渡过黄河,占据阳山,修筑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秦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其后,蒙恬受命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约一千八百余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时逢祖龙驾崩于沙丘,胡亥暗中谋划之下,导致蒙恬吞药自杀。

    他是华夏西北最早的开发者,在驻守上郡十余年间,威震匈奴,令匈奴不敢轻易南进,同时监修万里长城与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堪称一代名将。

    蒙恬死后半年,咸阳城内动乱频频,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大屠屠杀良将忠臣,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蒙恬死后一年,秦失众望,各地纷纷开始暴动,诸侯挑衅,边关失守,河套之地复为匈奴所占,最终,匈奴虽未占领咸阳,却成功统一北方草原,成为了华夏几代帝国最大的敌人。

    蒙恬死后四年,刘邦进入关中,大秦帝国自此灭亡,世间自此开始进入楚汉争锋的时代,秦朝的辉煌已成过去。

    ……

    而这长城,明显比蒙恬更加为人所知,若是说起神州的物理屏障,这被称为天堑的万里长城自然当仁不让。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华夏古代最为知名的防御工程,它并非只是孤立的一道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重镇连接到一起,如同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的军队,用以抵挡外族入侵。

    而关于长城修筑的历史,则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周幽王时期,让天下为止笑谈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各方诸侯纷纷铸城用来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开端,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直到秦横扫**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带领近百万劳动力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从这开始,才有了万里长城之称。

    自西周时期开始,长城连续不断的修筑了两千多年,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每一朝代都不曾忘记对长城进行修缮与扩建,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每个时代所修筑的长城长度累积起来,共有十万里以上,其中仅仅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甚至都超过了万里。

    而长城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同时也是华夏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在长城出现的两千多年以来,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号召国人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长城的南北文化再次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在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还有闻名遐尔的昭君墓等,均是这番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

    就连著名的丝绸之路,同样是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开辟和维护着东起长安,西到大秦全长两万余里的交通干道,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文化上,长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都无可置疑。

    若是以春亭的说法,蒙恬便是传说中的人屠白起,那这修筑长城一事便是他与鬼谷子精心谋划,以他二人通天彻地的本事,想来这长城最初的用处便并不是为了抵挡外族的侵略,或许还有着更加不为人知的目的。

    一个足以持续千年,历朝历代都心甘情愿去继续修缮扩建的目的。

第十二章 长城与龙脉

    我不再妄自揣测,而是将脑中的想法讲给春亭,试图向他求证,这万里长城到底是不是如我所想一般另有其他用处。

    春亭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放下手中的茶杯,让我将山海环从手中取下。

    我虽然不明其意,却还是如他所吩咐,将山海环取下,然后交到他手,静静等着他为我答疑解惑。

    他轻轻抚摸着山海环,满脸的怀念,未等我开口催促,他伸手指向这指环上的一处纹路,让我仔细观看。

    这山海环在我手上戴了十多年,我自然早已清楚,此物非金非银,而是木质,在其上没有任何连贯的图案,只有一些奇怪的纹路,并非文字,也并非历朝历代所用的雕刻纹饰。

    顺着春亭手指的方向,我看向这熟悉又陌生的指环,发现了一丝以前从未注意的细节。

    在春亭所指之处,有一处纹路,曲折蜿蜒,如龙似蛇,看上去有些眼熟,却想不到何处所见,更不知春亭让我观看的目的何在。

    春亭刚才为了让我想通陈庆之北伐与大禹治水的关联,曾拿来了一副地图,让我在地图上标识出二者的行进路线,而现在他见我没有关于这纹路的头绪,却并不直接说出其中玄机,而是再次拿起了这幅地图,递到我的手中,高深莫测的开口。

    “既然你没有想法,不妨与这地图相对照,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听他所说,我接过地图,在地图上认真的寻找,试图找到与这纹路类似的地方。

    由于我之前从来没有往这方面联想,现在经过春亭点拨之后发现,这纹路蜿蜒曲折,并没有固定的走向,倒还真与某些山川河流的走势有些类似,只不过华夏地形辽阔,一时之间我还并未找到。

    亓芷盯着春亭手中的指环纹路,似乎有所发现,她走了过来,手中拿着刚才我标注线路所用之笔,在我们疑惑不解的眼神中,并未开口,而是专心的在地图上进行着勾画。

    随着亓芷在地图上的勾画,我双眼一亮,终于清楚了这指环上神秘的纹路到底代表着什么。

    正所谓俗话说的灯下黑,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反而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察觉,而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我们在这里从九鼎开始,探究大禹,探究鬼谷子,探究白起探究长城,春亭既然让我在地图上寻找出与山海环纹路一样的地形走势,就一定是彼此有所关联,而我却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长城,真是天大的失策。

    亓芷终于停止了在地图上的勾画,随着她最后一笔落下,众人围在地图旁查看,这纹路与长城的走向果然出奇的一致!

    春亭见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将山海环重新交还到我手中,看着我认真的说。

    “你手中这指环之所以叫山海环,就是因为这指环上的纹路暗合天下几处重要山川河流的走向,虽然不知具体何意,但是想来魁首一定在这山海环之内蕴藏了某种秘密,你身为魁首转世,时机一到你自然会清楚。”

    “而这万里长城,确实不仅仅是魁首用来抵御匈奴入侵的防御工事,在关山的记载中虽未言明,却隐晦的提了几笔,说到这里有天大的机缘,而至于其真正的作用却并未记载,我也并不清楚,只是隐隐猜测或许与龙脉有关,若有一日你能真正的完全驾驭这山海环,或许就能从中得到一切的真相。”

    听见春亭又说到我鬼谷转世的身份,我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接过山海环重新戴回手上,看着眼前的华夏地图,试图将他所说的这些串联到一起。

    战国末年之时,白起为秦昭襄王扫平天下统一的所有障碍,接着鬼谷神秘失踪,白起诈死隐世,此时的关山弱水进入了一个难得的休眠期。

    而等到白起再度出世之时,却已经换了一个身份,从此世间再无人屠,而是多了一名在秦帝手下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的大将,多了一名真正做到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名将,蒙恬。

    蒙恬在秦帝统一六国后,自榆中至阴山连设三十四县,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而他最终的目的,却是修筑了那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在明面上为防御工事,遏制了匈奴的南进,而在暗地里另有玄机。

    而听春亭的意思,这长城的修建居然隐隐与龙脉有关,我们已经知道龙脉的源头在昆仑,也就是传说中的天柱不周山,如此看来,这修建长城确实是一个关乎华夏兴亡的举动,也难怪后世之人,无论那朝那代都一直修缮扩建,从未有过懈怠。

    而既然都说到了这里,那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一个人。

    一个哪怕再过千年,却依然无人能比之人。

    千古一帝,祖龙嬴政!

    嬴政其人,自古不能以常理度之,后人对他一向毁誉参半,曾有评价曰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春亭说过,鬼谷子无法铸造出镇压神州的器物,并非是因为他没有这个本事,而是因为他没有帝命,无法一统天下,从而去收集天下之铜,我们身为后世之人自然清楚,最后真正扫平**一统天下之人,并非鬼谷子,也不是白起,而是祖龙嬴政。

    既然长城的修建是鬼谷子失踪前与白起所谋划,以他二人的本事,修建这样一座长城一定不会仅仅只是用来抵御匈奴的进攻,而白起既然化身为蒙恬,那他的所作所为就一定要得到嬴政的允许,这修建长城真正的目的也一定瞒不过祖龙嬴政。

    况且春亭刚才也已经承认,祖龙嬴政就是第三代关山魁首,如此说来,嬴政在其中到底又是什么样的身份?

    嬴政到底仅仅是因为身怀帝命,才在关山的帮助下成为了这天下之主?

    还是说他已经知晓整件事情所有的来龙去脉,从而心甘情愿的镇守神州去做那救世之人?

    而且据春亭所说,关山历代魁首最后的下落成谜,无一人是死亡离世,全都是最后莫名失踪,从此杳无音讯。

    可是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宫,而祖龙嬴政既然身为关山第三代魁首,按照春亭的说法,自然难逃失踪的宿命,这到底是史书记载有误,还是春亭记忆出现了错觉,又或者是他对我们有所隐瞒?

    想到这里,我看向春亭,语气中不自觉的充满了对嬴政的尊敬。

    “春亭,看来我们是不是要说到祖龙嬴政了,这千古一帝在关山的千年计划中,又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身份?”

第十三章 千古一帝 祖龙嬴政

    春亭也笑了,点了点头,言语间满是由心底发出的尊敬。

    “没错,我们是该说到祖龙嬴政了。”

    沈浪好奇的看着我们,看样子在他的想法中,无法理解为何我们提到一个千年前的古人,居然不约而同的心生敬意。

    “川哥,亭哥,为什么你们一提到秦始皇这么尊敬,连表情都变了一副模样,我听说他就是一个暴君,暴政残忍天怒人怨,至于你们这样尊敬么?”

    “一派胡言!”

    春亭听见沈浪所说,面目严肃,对他怒斥道。

    “若是把华夏自古以来所有帝王放在一起进行排序,其执牛耳者一定是祖龙嬴政,千古一帝绝非虚言!”

    沈浪缩了缩脖子,不敢继续开口,而我点了点头,对春亭的说法深以为然。

    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如此种种的评价,不论是褒是贬,都掩盖不了秦始皇这个人对华夏千古以来的影响。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祖龙,乃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一生毁誉参半,可无论有多少诋毁,都阻挡不了后人为之神往,千古一帝绝非虚言。

    祖龙嬴政是首次完成天下大一统的决定人物,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称为皇帝的君主,他横扫六国平定中原,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以一己之力,奠定了华夏两千余年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后人俗称秦始皇。

    他不仅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而且还规定后世之人,在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他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只是没成想这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却仅仅十五年就分崩离析。

    贾谊在《过秦论》中曾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意思就是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发展秦国前六世遗留下来的基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他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名,为百官之首,掌政事,而太尉则执掌军事,为最高军事长官,并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掌图籍秘书,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分工明确。

    在地方上,他废除了导致诸侯四起的分封制,改良为郡县制,改币制整交通,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民族文化的融合一统做了天大的贡献。

    在军事上,始皇派手下大将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匈奴作为秦后历代王朝的生死之敌,在秦朝时同样不敢妄动刀兵,生怕秦帝一怒之下将其斩草除根。

    我们在一旁细数祖龙一生的功绩,沈浪听后,怯生生的开口询问,似是怕春亭再度迁怒与他。

    “可是,我常听老人说,说秦始皇暴政不堪,焚书坑儒,征集壮丁修建阿房宫建筑帝陵,是个残忍十足的暴君,为何你们口中的秦始皇差距这么大?”

    “荒谬,你口中的老人可曾亲眼看见过祖龙做了这些天怒人怨之事?”

    春亭气极反笑,开口讥讽道。

    “祖龙确实曾有过焚书坑儒之举,可他烧的都是无用之书,从未焚烧过医学、农牧等实用书籍,而坑儒更是滑天下之大稽,祖龙所坑乃是四百六十名欺世盗名的方士术士之流,从未冤枉过任何一个好人,这又何错之有?”

    “为了华夏安危,就连朱重八征集壮丁修建陵墓你们都可以理解,为何到了祖龙嬴政之时你们就满腹疑问?”

    原来如此。

    传说中的秦始皇陵看来同样是为了华夏安危所建,想来其中一定也安置有某尊雕像,难怪千年过去依然无人能够进入其中,取出秦帝珍宝。

    换句话说,也许终有一天,我也会进入那传说中“宝石为天,水银为河”的秦陵地宫,不知为何,想到这里我的脑中一片恍惚。

    并没察觉到我在一旁的恍惚,春亭情绪异常激动,他又开口询问道。

    “你们可知华夏帝王众多,为何唯独秦始皇被尊称为祖龙?”

    薛楠伸出手,拍了拍春亭的后背,试图让他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同时开口,疑惑的回答道。

    “祖为开始,龙为人君,祖龙便是第一位横扫**,平定天下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这个说法不对么?”

    春亭见薛楠的举动,目光一怔,随即开口的语气也柔和了许多。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禹帝同样是天下共主,可为何从来没人质疑过始皇祖龙之位?”

    说到这里,他却猛然住口,似乎是剩下的内容现在还不能让我们知晓。

    见他闭口不言,我们猜测或许他有自己的打算,并未难为与他,薛楠在一旁沉默许久,她想起了春亭所说关于关山历代魁首的秘闻,又想到书中关于秦始皇最后的记载,忍不住疑惑,开口询问。

    “春亭,那到底秦帝最后是死了还是失踪了?”

    春亭整理了一下情绪,反问道。

    “你们好好想想书中的记载,难道就不觉得史书中记载的祖龙之死疑点重重么?”

    听他所说,我回忆起脑中关于嬴政驾崩的记载,发现果然如他所说,疑点重重。

    那祖龙最后到底是如同大禹鬼谷一般神秘失踪,还是真的如书中记载,东巡途中崩与沙丘宫?

    而我们本来是在探究九鼎的下落,现在居然牵扯到这千古一帝,难道九鼎最后在秦帝之手?

    这第二次镇压神州缺口的器物,嬴政倒是是否铸成,这神州缺口又是否被再次镇压?

    既然春亭已经说到这里,我们也就不再继续妄自猜测,而是看着他,等待他开口,说出关于这千古一帝最后的秘闻。

第十四章 祖龙之死?

    春亭也没让我们失望,看他的反应,他果然知道其中玄机。

    看见我们期盼的眼神,他淡然一笑,拿起茶杯轻轻的啜了口茶,看样子情绪已经平复,淡定对我们问道。

    “换个角度,你们不妨想想,书中关于祖龙之死的记载,究竟有几分可信。”

    凌轩博学多才,此刻他终于有机会一一显露,在我们听见春亭所言认真思索之时,他自信的开口,从口中飞快的说出在史记中关于始皇驾崩的记载。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见沈浪与亓芷不解的眼神,凌轩不厌其烦的再次开口,为他二人进行了翻译。

    他所说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在东巡的过程之中,于平原津得了重病,而当车队行进到沙丘平台时,秦始皇觉得自己已经支撑不下去,便留下遗诏给公子扶苏,让公子扶苏在他驾崩后,回到咸阳参加治理他的丧事。

    而当时这份遗诏却并没有交给使者也并没有公开,而是存放在中东府令赵高之处,等到七月丙寅日,秦始皇重病不止,在沙丘宫逝世。

    这个时候,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逝世,担心皇子们趁乱制造变故,就对此事严守秘密,并不发布丧事消息。同时每走到适当的地方就献上饭食,百官如同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曾受宠幸的宦官知道秦始皇已经驾崩。

    由于秦始皇死在半路,李斯怕公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知道秦始皇已死,天下有变,于是下令日夜兼程赶回咸阳,并将秦始皇的尸体置于车中,从井陉到达九原,时值炎夏,秦始皇的尸体在车中发出了臭味,他下令随从官员,让他们往车里装一石有腥臭气的腌鱼,用腌鱼产生的气味掩盖住尸体腐烂所产生的臭味。

    与此同时,赵高与胡亥、李斯秘密商量,拆开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传位之信,同时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同时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赐命他们自杀。

    车队一路行进,从直道回转咸阳,到达咸阳方才发布始皇驾崩治丧的公告,胡亥继承皇位,就是二世皇帝,同年九月,将始皇安葬在郦山,也就是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千古一帝,自此长眠于骊山。

    在曾经读这段记载中,因为我从来没有涉及到其中,所以不曾有过细想,可现在经过这么多的秘闻,我联系到一起仔细思索,只觉得诡异莫名,疑点重重。

    姑且先不论祖龙到底是驾崩还是失踪,仅仅史记中李斯更改遗诏这一说法,恐怕就解释不通。

    李斯师从荀子学得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为秦帝扫平**一统天下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最终官拜秦朝丞相,而始皇嬴政如此多疑之人,居然能信任一名并非秦国本土之人,最终让他坐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见此人有多么的忠心耿耿与非比寻常。

    祖龙千古一帝,看人的眼光自然不会有误,李斯身为能够让他都如此信任之人,即使始皇真的驾崩与沙丘宫,他又怎么可能伙同赵高,在暗中更改始皇旨意,同时加害公子扶苏,蒙恬蒙毅,让那软弱无能的胡亥最终登上帝位,从而断送了大秦的基业?

    而大将蒙恬既然是白起化名,作为曾经杀戮百万的人屠,即使化名蒙恬,同样能够“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他被祖龙下令修建长城,我们已经有过猜测,这长城或许与龙脉有关,他既然负责如此重要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仅凭一封信就自杀于世,怎么想这都并不符合他那杀神人屠的赫赫威名。

    而公子扶苏,据记载其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远见,受祖龙之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虽然春亭故事中并未提到扶苏其人,可是既然能与蒙恬一起去修建那事关神州龙脉的万里长城,想来也不是一般任务,如此人物自然也不会在口空无凭之下,仅仅因为一封书信就自尽而死,更何况蒙恬与他在一起,就算是有人加害,也难敌这杀神之威。

    以此类推,关于祖龙之死的时间与地点,同样大有文章。

    据《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驾崩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但经过后世考证,该年七月并没有丙寅日。

    而在秦始皇驾崩的地点上,记载同样出现了问题,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崩于沙丘,可《赵正书》则记载始皇病重时已经到达柏人,两相比较之下,不难看出其中互有偏差,令人不解。

    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关于秦始皇最后的死亡之谜,在各处记载中均有不同,让人很难不去怀疑,到底这些记载,其中究竟有几分真实可信。

    联系到李斯与蒙恬的诡异行为,我心中有了大致的猜想,或许这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写实,始皇当日并未在沙丘宫暴毙,而是另有蹊跷,所有记载都是由后人杜撰而成,只是不知此举到底为何。

    将我心中的疑问和盘托出,众人听后都表示大有道理。

    我们本打算依靠自己的努力,试图猜测出其中蹊跷,可是一番思考之后,脑中疑惑更深。

    无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春亭,他是在座唯一知道这些上古秘闻之人,从他口中说出的故事,自然要比这些杜撰而出的记载要有说服力。

    春亭见我大致的猜出其中真相,终于不再闪烁其词,站起身,面向西北先深施一礼,然后转回身面向我们,面容威严,缓缓开口。

    “祖龙嬴政是多么通天彻地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任凭赵高更改遗诏,其实他并未在沙丘宫暴毙,但是他也并未失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673/ 第一时间欣赏关山纪年最新章节! 作者:风起深秋所写的《关山纪年》为转载作品,关山纪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关山纪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关山纪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关山纪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关山纪年介绍:
十三年后,让你体验到如同当初鬼吹灯般的悬疑探险。几十年前一起离奇的失踪,竟意外的牵扯出了隐藏千年的故事。本书又名:《华夏历史倒叙之路》《韩川与他的朋友们奇妙游记》《九鼎与传国玉玺通用维修指南》《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主角不知道的千古秘闻之旅》等等……目前进展(袁天罡)杨广衣冠冢→(常遇春)朱元璋地下皇陵→(陈庆之)禹河故道→(武则天)万象神宫Ps:本书内容无任何诸天、漫威成分,书中糅合华夏千年所传正史野史上古神话,请诸位仔细斟酌是否合乎口味。书友群:543121277 欢迎诸位莅临指正关山纪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关山纪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关山纪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