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三章 坚守待援

    当夜,率军撤回大营的宇文述代替周罗睺总领各军,成为事实上的全军总指挥。

    今日隋军与突厥人激战一日,双方打得参差不齐,但究其原因,还是双方准备的都不充分。突厥人还没有完全消除对隋军的畏惧,是战场上的突厥骑兵畏首畏尾的主要原因。

    杨广和宇文述、元寿等诸将齐聚中军大营,为了隋军最后的命运而作出最后的决定。

    杨广是大隋的晋王,代表着大隋的脸面,所以只有战死的晋王,没有投降的杨广。若是杨广自己忘了,众人会帮他记起来。

    所以此战,隋军只能战,不能有其他的想法。

    杨广紧绷着脸,坐在上首,却是像大病了一场,有些怏怏地说道:“诸位,今日事已至此,该怎么战,都说说吧。”

    杨广一直对自己的才能很信任,所以若非万不得已,杨广绝对不会就此事询问众人的。可现在,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今日众将在外抵挡突厥人,他自己也在帐中,细细地思索着自己的命运。无论怎么算,现在的他好像都已经大厦将倾,除非他能够反败为胜。但反败为胜何其难也,看看外面铺天盖地的突厥铁骑,杨广觉得自己做不到。

    这时他才想到黄明远,想起那个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养子,若我儿明远在此,孤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听得杨广的问询,底下众人各自窃窃私语。

    杨广有些不耐烦地说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这时元寿先站出来,他是大军长史,又是老臣,素来为杨坚敬重,倒也不怕得罪杨广。

    “王爷,今日之事,倒也不必追究责任是谁,当务之急当是怎么从这里突围出去,保住大军主力不失。无寿县公(吐万绪爵位)、齐郡公(权武爵位)等人俱是当世名将,久与突厥交战,深悉军情,王爷需悉纳之。”

    杨广听得脸色发青,袖中的指甲都快把手指掐破了。孤今日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个老匹夫,不就是说因为我不听你们的才落得今日下场。

    看杨广脸色不善,周罗睺赶紧上前打圆场说道:“王爷,今日末将观突厥所部,不过十余万,较之我军虽多,但也所差无几。今日我军是遭其骤然攻击,措不及防,才有所损失。现在步迦的底牌尽出,此情况下,我军若拔营向南突围,步步为营,突厥人是绝对拦不住我的。”

    众将也都赞同周罗睺的看法。今日虽然骤然应战,损失惨重,但其实隋军也没落下风。突厥人企图以蛇吞象,但大隋也可以中心开花。

    现在众人担心的其实是水和粮草的问题,那突围就成了必然,否则粮草告罄,十多万大军就成了软脚虾了。

    元寿等人对此也没有意见,元寿争得一直是大军的主导权,而不是让这支大军走向毁灭。

    看众人俱都赞同,杨广也只得同意。

    就待众人决定以突围为蓝本制定计划时,老将慕容三藏却站了出来。

    “王爷,诸位将军,若是步迦手中只有今日之敌军,自是拦不住我等。但若是步迦可汗故意示我以弱,在前方埋伏大批军队,专待我军突围而出,远离营盘。再迅速发动攻击,我军大批的步军在草原上可是跑不过胡骑的。”

    权武有些不以为然地站出来说道:“野王县公(慕容三藏爵位)想多了,就是步迦可汗想多设埋伏,他也得有这么多军队啊。”

    “齐郡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步迦可汗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就是跟我们来一出包围与突围吗?若是没有极大地把握歼灭我军,步迦可汗折腾这些干什么?”

    段文振忽然说道:“若是我军不突围,等到突厥人慢慢围上来,岂不是更加麻烦。再说现在我军被包围在山下,四面受敌,终不是长久之事。”

    今日的事情,让众人也不知道步迦可汗手中到底有多少军队,但所有人都一致认为,现在的步迦可汗所拥有的的军队,远比战前估摸的要多得多。

    众人听得慕容三藏的话,感觉好像也很有道理,但段文振和周罗睺的话,也不错。

    现在好了,走,怕突厥人有埋伏;不走,待在这里干什么啊。

    慕容三藏打开地图,指着丰州说道:“诸位看着我军虽然北上转战了千里,但其实我军离丰州高阙古塞口,也不过才两三百里,大军两三日便可以到达丰州。同样,若是无论是灵州的军队还是朔州的军队从丰州赶来支援,不过是半个多月。再看冠军侯山,突厥人只在此地布置了三万余骑兵。我军完全可以先攻破冠军侯山,在此坚守,突厥人铁骑再厉害,还能攻山不成。”

    听得此言,杨广的眉头皱得更狠了。

    让五弟杨谅来救他,恐怕比杀他还可怕。

    元寿反驳道:“慕容将军想当然了,若是援军不到,我军岂不白白困死在冠军侯山。”

    众人点点他。这些人久在杨素帐下为将,心道他们跟河东那群人可不是一伙的。去年大同之围朔州军离着大同这么近,赵仲卿不也没有救援黄明远吗?

    “元太府,灵州可是还有杨太仆,包括长孙将军、崔将军、黄将军和丰州鱼将军所部,不下六七万人,足够杨太仆有回旋地余地了。”

    这时候众人还不知道泥利可汗偷袭灵州的事。若是清楚杨素也面临着十几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也不会如此淡定了。

    慕容三藏反对突围是有道理的,虽然从冠军侯山向高阙塞不过二百多里,但沿途都是阴山余脉,地形崎岖,难走大军。而两侧又都是草原,正好方便突厥人沿途追击自己。

    而且慕容三藏更担心的是这个时候若是古高阙塞已经失守,突围的隋军就被突厥人堵在了阴山北侧,那个时候再想打防御战,可就晚了。

    元寿还想再说什么,这时杨广忽然战起身来,说道:“就按慕容将军说得办。”

    “可就是坚守,粮草也不过二十余日。”

    “就是杀马也要守下去。”杨广却是狠厉起来。

    看杨广如此决断,虽然有不同意见,但众人也只能执行命令。

第七十四章 隋军动向

    杨广敢这么坚决是有底气的。

    当然他没把希望寄托在杨素身上。杨素那个家伙,支持自己也不过是想成为朝中第一人罢了。就是自己死了,他还能支持别人,绝不会为了自己卖死力的。若是自己遭遇生死之危,绝不可指望这老家伙能为自己舍生忘死。

    杨广的底气主要是源于黄明远,他相信自己这个养子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救自己的。

    黄明远是个会创造奇迹的人,他当年能以几千人击破都蓝可汗,现在也一定能够成功突破突厥人的封锁,接应自己。

    杨广的意志便是整个隋军的意志。

    大军既已决定坚守,众人便各自动了起来。坚守荒山,除了要有足够的粮草还要有充足的水源。因为不知道要坚守多长时间,光靠大军所带的水源不保险,所以隋军必须要从弥娥川取水。

    现在隋军的周围,东面的是驻扎在冠军侯山的步封所部。日间一战,其三万大军伤亡惨重。也是步迦故意削弱步封的实力,才将其布置在这个方向的。

    隋军的北面不远便是弥娥川,覆罗、思结、浑等铁勒炮灰部落和褥但旧将阿史那阔出、阿坦所部,共计三万余人,被步迦可汗布置在这里隔开突厥军,也是一直消耗部队。

    西面是吐如纥与薛延陀等亲突厥的铁勒诸部;而南面则是达头的大将也烈,儿子莫贺咄亲自率领的突厥主力。

    而步迦可汗在西南驻营,随时支援各军。

    毫无疑问,背靠弥娥川的各军实力未必是最弱,但处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是最不愿意和突厥人死战的队伍。

    这些人也清楚步迦可汗消耗他们的目的,所以一旦战起,这些人绝不会和隋军死战的。

    当夜,过了丑时。

    隋军准备趁夜向冠军侯山和弥娥川南岸两处突厥军发起攻击。

    突厥人早就防备着隋军突围,也在南线和西线布置了重重陷阱,却没想到隋军的主攻方向是北面和东面。

    这种结果也是步迦可汗认为隋军会选择突围导致的。他认为有冠军侯山和弥娥川这两处天然屏障,隋军从北面和东面突围,插翅也难逃。

    当夜,宇文述集中一万五千主力骑兵,由周罗睺指挥,再配置一万步军,打开北门,向着弥娥川而去。同时,由宇文述亲自率领主力步军和弩兵,攻击冠军侯山。

    冠军侯山山势呈狭长型,像个倒置的勺子,南宽北窄,南低北高。突厥人将军队布置在南面较为平坦处。

    隋军的战略目的不是和步封所部决战,而是要在冠军侯山上开辟一块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整场战斗,北面的战斗率先开始。

    周罗睺手持长槊,一马当先,与轻勇数百骑直冲虏阵,短兵相接。当晚突厥骑兵还各自在帐中酣睡,哪有防备,周罗睺趁夜袭营,杀得突厥人血流成河。胡骑各自四散。

    数里的距离顷刻而至,周罗睺又命各军赶紧装水回营。

    等到周罗睺的大军开始返回,突厥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待看到隋军突围是假,取水是真。这些胡骑也来了胆量,全都一窝蜂地上前,准备追击隋军。

    突厥人马快,眼看要追上隋军。忽然前面的隋军中散开一条路,正是周罗睺带着数百铁骑回返,直冲入突厥阵中来。马槊起处,胡骑纷纷落马,各各倒退。

    胡骑见隋军主将勇不可当,本来就不愿为步迦卖命,又怎么会下死力损失自己的力量。遂看着隋军远去,各自收兵。

    阿坦本来还想率部追击,阿史那阔出一把抓住他。

    “没了这点本钱,你我在那个人面前什么也不是。”

    此话瞬间浇灭了阿坦的热情,没了底气的他立刻收拢军队,稳守大营。阿史那阔出则返回自己的营帐,上报步迦可汗他们又打退了隋军的一次突围,领功劳去了。

    这边周罗睺打得轻松,那边宇文述却是遇上了不小的麻烦。

    与周罗睺大张旗鼓的拉开架势不同,这边宇文述的行军却是很隐蔽。本来宇文述所部已经悄悄登上岭头,占了一块开阔高地,准备移营。

    宇文述的目标比较偏僻,本来也不会引动步封军。奈何这老儿不放心,竟然大半夜的亲自查看隋军情况。

    偷偷上山的隋军正巧遇到步封,隋军因此暴露。

    步封这老儿这个时候不知道明哲保身,见隋军上山,反而跟隋军拼起命来。

    眼看隋军登上岭头,控制了一大片区域,将要站稳脚。步封也不顾自身安危,一边调军,一边亲自率数百骑亲军抵挡隋军。

    步封所部驻扎在岭上,不过是拒险而守,兵力其实是相对分散。今日白天一战,所部更是损失惨重。

    步封的大军从金山到牙帐,从牙帐到燕山,又从燕山到阴山。所部越打越少,好处却没能得到多少,众人心中其实早就充满了怨言。众将对步迦可汗将他们放在死地和隋军死磕极为不满,纷纷要求离开冠军侯山。

    奈何步封死忠步迦,对于麾下众将的要求置之不理,只是靠昔日威望和强硬态度压制众军。

    其实步封心里也苦,他也看出来步迦可汗的企图。但当日背叛了褥但可汗的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而且步封一直认为步迦可汗可以中兴突厥,今日若是能歼灭了这一大股隋军,光靠着缴获,也能让突厥人过上一段好日子。

    部下的不满他不是不知道,但他坚信,只要众人忍过这段时间,突厥人的好日子一定会到来。

    可惜步封的这番心血注定白费。

    今夜遇敌,步封大军的反应却是拖拖拉拉,眼看隋军拥上岭头,却是不见有人从营中赶来支援步封。

    步封数百骑,落在隋军的包围之中。

    步封左冲右突,却是无法突围,眼看身边仅剩不过十余骑,心知今日在劫难逃。再看看远处久久没有支援的大营,心里更是满是哀伤。

    为了避免被俘虏的命运,步封拿起弯刀,横向自己的脖子,将一腔热血,洒在了他挚爱的草原上。

    步封的死,代表着当初沙钵略可汗时期最强的一代草原骑兵就此终结。或许,不久的今后,也是草原铁骑的终结吧。

第七十五章 再出阴山

    黄明远沿着黄河东岸一路北上,经磴口之后来到了丰州永丰县(今杭锦后旗东北)。这个时候杨广被围困在弥娥川南的消息也已经传来,虽然众说纷纭,好在没有隋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

    黄明远准备从丰州出高阙,直向西北方向。

    这时鱼俱罗也得到了黄明远北上的消息。本来他对于黄明远不在灵州反而来丰州有些诧异,直到黄明远向鱼俱罗借兵,才把鱼俱罗惊住了。

    杨广的连战连捷的消息也传到了丰州,怎么也无法想象才过了几日,主客形势大变。

    鱼俱罗作为亲晋王的一员,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丰州的安危了,赶紧从丰州抽调了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兵,这已经算是把丰州的机动兵力给抽空了。

    黄明远跟鱼俱罗来不及寒暄,当日就向高阙塞而去。

    黄明远从灵州北上时带足了马匹,这数千步军也成了骑马步兵了。就是为了能够最快的赶到弥娥川。

    在阴山以内,黄明远没有贸然出塞。因为根据侦骑得知,突厥人在对面布置了约有五千骑兵,就是为了防范隋军救援。打败这支部队不难,但若是这支部队被打散,将情报传给了步迦可汗,黄明远再想突然出现在战场上,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就难了。

    黄明远命张长逊率领两千骑兵绕过阴山,从北面隘口出塞。同时在北上之前,黄明远又传令高震和斛律晟二人秘密率部向狼山方向靠近。

    黄明远准备前后夹击这股突厥部队,凌敬却劝道:“主公,虽然低弱我强,但是骑兵作战,难保没有漏网之鱼。此战的核心,就在于一个防字,若是能让我军从防突厥人走漏风声,变成突厥人要防我军走漏风声,仗便好打了。”

    “君直何意?”

    “主公,步迦将这五千胡骑放在丰州外围,既是为了防范我大隋救援晋王,也是为了防范晋王处的援兵向丰州求援。若是这时候有支部队从西向东而来,主公认为这个时候谁更害怕。”

    “妙啊。”

    黄明远抚掌大笑道:“君直之才,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也。”

    有了总体策略,黄明远布置起来便更如虎添翼。他先是让黄明辽率领三百余骑连夜出狼山以南;然后命令张长逊、斛律晟、高震等人在北方的破胡口(今赛乌素地区)一带蛰伏,等待突厥军队。

    而黄明远则率领主力悄悄靠近高阙塞一侧。

    被派往丰州西北监视隋军动向的阿兹尔这些日子过得很是暴躁,手底下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苏尼没能参与在弥娥川一带聚歼隋军主力的战斗。

    想想隋军那诱人的装备,大批的物资,阿兹尔就恨得要死。在这个地方待了十几天了,连个隋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难道自己要在这待到大军返回草原吗?别人都是一车车的物资、女人往回拉,自己却像个斗败的野狗一样,只能看家护院,这如何能忍。

    这几日,阿兹尔也放松了对两侧隋军的监视,而是把重点放到了怎么多打点草谷,省得自己空手而回。

    阿兹尔很快发现自己的西侧有一支数百人的骑兵狼狈不堪地向东逃来。见到迎面而来破烂不堪的隋军大旗,阿兹尔一愣,立刻就反应过来弥娥川的隋军败了,这是逃向丰州的隋军残部。

    看着对方的杨字大纛,阿兹尔的心止不住剧烈跳动起来。莫非自己如此的好运,竟然碰上了逃跑的隋朝王爷。

    这时阿兹尔已经顾不上再监视隋军,也忘了自己打草谷的副业,现在他满脑子就想着抓到隋军的王爷,那样自己以后就发达了。

    阿兹尔驱赶着手上的五千大军向对方杀去。相隔十余里,双方都已经能看到对方黑压压的身影。这时的隋军可能已经是惊恐交加,也不与突厥人交战,立刻向东北方向逃去。

    阿兹尔眼看大鱼就要跑,这个时候又怎么能放过隋军呢。一挥手,也向着东北方向隋军逃离的影子追去。

    黄明辽向东北走了大约一百余里,来到了破胡口。这里地处阴山北麓,地势平坦,四面尽是阴山余脉围阻,是个骑兵围点打援的好地方,因此也命名为破胡口。

    黄明辽逃得快,阿兹尔追得也凶,双方一路奔了一百余里地。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众人饭也没得吃上一口,一路颠簸的紧,就连这些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草原民族也受不了。

    看到对方在前面终于放慢了速度,阿兹尔一喜,这些隋人终于受不了了。紧追了一整天的突厥骑兵也来了精神,俘获了隋人的王爷,收获肯定少不了。

    突厥人大号吹响,三三两两的骑兵排着松散的队形向隋军杀来。而来防止隋军走脱,阿兹尔还任命其弟朵袜率领千余骑兵向北包抄,夹击隋军。

    离隋军还有两三里,阿兹尔感觉到不对劲了,这些隋军吓傻了吗?怎么不逃,反而转身迎战。

    “兄弟们,随我杀胡。”

    黄明辽长槊一抖,数百骑向锥子一样杀入突厥人阵中。

    这时忽然战鼓响起,阴山北侧便是无数的弓弩对着突厥人射出。长矛飞驰,铁矢追月,直杀得对方人仰马翻。

    “有埋伏,快撤。”

    阿兹尔惊慌着就要回撤,但哪还能逃得了。以逸待劳的隋军纷纷从埋伏地杀出。张长逊从东,斛律晟、高震从北,黄明远从西,将阿兹尔的五千骑兵包围在了破胡口内。

    突厥骑兵已经赶了一天的路,战力早被消磨地差不多了,哪还能应付得了如狼似虎的隋军突击。

    黄明辽的大槊,连挑带砸,碰着即伤,沾着就忘。数百虎狼之兵压着数千胡骑打,一时蔚为壮观。

    这时候,阿兹尔所有的美梦都忘记了,只是想着逃命。

    身后是一群溃散的余部,成了阿兹尔的催命符。

    黄明辽马快,带着百余骑冲入突厥阵中,杀透敌阵,自己身边的兵马也被冲散,不过一二十骑。

    黄明辽紧握大槊,向众人问道:“诸君可敢随我再战。”

    众人齐声道:“敢不效死。”

    黄明辽乃持矛跃马,杀入突厥阵中。

    阿兹尔还在溃军中咆哮,未发现黄明辽快马已到,刚听得大喝,转过头去,就看到偌大的影子砸了下来。

    这时黄明辽身边的亲兵跳下马了,割了阿兹尔的脑袋,大喊道:“贼将伏诛,降者免死。”

    崩溃的突厥骑兵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第七十六章 使至胡营

    就在黄明远北出阴山之时,裴矩也在雄阔海等人的护卫下来到了泥利可汗的大营之中。

    这个时候的裴矩虽然还没有像隋炀帝时期那样,受命经略西域,撰写《西域图记》,出使铁勒,游说高昌,修筑伊吾,反间射匮,总领北蕃军事,诱杀史蜀胡悉。但其几次出使东突厥,往来于隋朝与启民可汗之间,其盛名倒也为许多突厥人熟知。

    进了泥利的大营,立刻便有一群胡人持刀围了上来。这些人满脸横肉,用刀指着裴矩等人,就要缴了雄阔海等人的军械,给隋军一个下马威。

    雄阔海跟着黄明远这么长时间,什么时候受过这种侮辱,一勒马缰,单手倒提大斧,双眼圆瞪的看向众人。

    “我看谁敢?”

    几名胡人皆惧,惊得竟然不敢上前。

    带头的突厥将领阿史那叱利脸上有些挂不住,推推嚷嚷地过来。

    “兀那汉子,这里是我大突厥的营地,怎敢如此放肆,还不放下手中兵器。”

    一排的弯刀也对着雄阔海。

    雄阔海早就得到了裴矩的授计。他知道这时候不能落了隋军的威风,但也不能激怒了对方,便装作很傲慢的样子,向对面的突厥人扯着嗓子喊道:

    “听说你们突厥人勇武,那敢不敢与我比试比试一番?”

    裴矩早就料到进入泥利可汗的营中不会平淡。现在他们势弱,更是不能弱了隋军的气势,所以早就向众人定计,若是突厥人耍蛮,隋军一方便和对方赌斗一番。

    看到雄阔海要比试,阿史那叱利笑了,这个南蛮子,也敢比试。

    阿史那叱利来到雄阔海面前,满脸鄙夷地说道:“软弱的中原人,你们想和苍狼神的子孙比什么。”

    这时最擅射的韩浚提着弓箭说道:“听说你们草原人最崇拜射雕手,不是猛士,根本射不到大雕。不知道你们军中有没有射雕手啊?”

    也不管突厥人,说着已经抽出弓箭。

    这时空中正盘旋着一只泥利可汗养的大雕,看到隋人,尖叫起来。这大雕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忽然向着隋人俯冲着飞来。

    “扁毛的畜生,也敢在人前放肆。”

    韩浚抬起胳膊,张弓搭箭,正中大雕。那雕在空中哀嚎了一声,扑棱着落了下来。

    在场的突厥人都看惊了,这个隋军真是厉害。草原人崇拜大雕,认为他们是神的使者,但能够射杀大雕的勇士他们更是崇拜,认为这些人是得了神的庇佑,才能够射杀大雕。

    而看到泥利可汗豢养的大雕被射杀,隋人尽皆欢呼的场面,叱利的脸都青了。

    这是可汗最爱的一只雕,自己该怎么向可汗交代?

    韩浚对着众人,微微一笑,单手将弓放在身后,立在裴矩身侧,不在说话。

    这时,手提巨斧的雄阔海,忽然一挟双腿,向前冲去。对着前面一匹嘶鸣的烈马,一招“力劈华山”斩了过去。那马被从背部被斩为两截,内脏呼啦啦地撒了一地,“轰”得一声,倒在地上。

    众人被雄阔海的神力惊到了,杀马容易,但横切却难,这么犀利地横切更是如石破天惊之力,更是神乎其神。如此摧枯拉朽之力,在草原上也是无敌的勇士。

    叱利这个时候已经说不出话来,满脸地愤怒与尴尬。本来今日是为了羞辱隋人的,没曾想,却让隋人给羞辱了。

    这个时候隋人士气提上来了,身边的突厥人也满是敬佩。叱利也没必要再折腾了。

    可是根据泥利可汗的意思,要打磨一下隋军的锐气。因此叱利只是把裴矩等人带到一处位于牛羊圈的帐篷,看管了起来,也不再过问。

    看到位于牛羊圈的帐篷,雄阔海怒火中烧,单手就提起领他们来的一名突厥士兵。

    “贼子安敢如此辱我?”

    这时裴矩止住了要爆发的雄阔海,说道:“牛羊圈里能随时吃牛羊肉,也挺好。”便带头走了进去。

    进了帐篷,裴矩也不急着求见泥利可汗,而是每日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连叱利都有些怀疑隋军前来的目的根本不是求和,而是消遣他的。

    叱利要看看这些南蛮子能撑几日。

    过了两日,还是不见突厥人的动静,雄阔海有些焦急起来。

    “长史,我带着你杀出去吧,看样子这些胡狗是不准备谈了。”

    裴矩却是一脸淡定,自顾自地吃饭。

    “雄将军,这有吃有喝,还可以歇着,这么好的地方,哪里去找。”

    雄阔海焦急地问道:“可是长史,若是我们被困在这里,还怎么和突厥人和谈,石咀山恐怕等不了太久了。”

    裴矩拉着雄阔海坐下,说道:“雄将军放心,时间拖得越久,石咀山就越安全,我们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等着吧,泥利马上就要坐不住了。”

    雄阔海不知道裴矩为什么这么淡定,只能挠挠头,等着裴矩的安排。

    ····································································································································································

    这几日泥利可汗感觉真是糟透了,本来在西域待得好好地,奈何手下众人都劝他来隋地走一遭。

    这该死的玷厥先是劝自己攻打河西,牵制河西的隋军,他难道忘了当年的高越原之败了吗?然后他又让自己偷袭石咀山。自己从瓜州(今敦煌)一路是提心吊胆,昼伏夜出才来到贺兰山西的。

    若非是那该死的戈步,竟然敢抢在本可汗之前出兵,恐怕被隋军埋伏的就是他了。经过拒胡峡时,看着布满山谷的尸体,泥利可汗对步迦可汗的话产生了深深地怀疑,看着吓得都快丧了胆的阿勒坦,无论如何他也不敢相信隋军是精锐尽出,而石咀山堡只是个空城啊。

    泥利可汗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向石咀山进发。这个时候也没法回去,否则步迦可汗不兑现自己的诺言,他们就白跑一趟了。

    泥利可汗一路上小心翼翼,哨骑前出,防止隋军的伏击。

    好在大军过了威虏岭后,平安来到了石咀山堡下,可马上,泥利可汗就被石咀山堡前隋军恐怖的城防给吓住了。

    石咀山堡不大,却是依山而建,阻北控南。隋军在城门前挖了几十条形态各异的壕沟,又设置了数百个冒着狰狞杀气的拒马。看着城头和山顶上布置的冒着寒光的弩炮,泥利可汗的头皮都发麻了。

第七十七章 国士之报

    此时的西域诸国林立,混战不休。作为一个诸侯,很不好混,而在步迦可汗这样的老狐狸跟前游走,就更难混了。往日被步迦可汗压制的很,其实泥利可汗本身并没有太强的实力。这两年不过是趁着步迦可汗无暇西顾,泥利可汗才收拢了一大批势力,却也不是很忠诚。

    本来步迦可汗大败灵州,泥利可汗还以为自己的好日子来了,可没想到步迦可汗很快就统一了两突厥,成了大突厥名义上的共主。原本那些对自己趋之若鹜的墙头草,这个时候也开始朝三暮四起来,背着自己跟步迦可汗勾勾搭搭。若不是为了内部安稳,也为了这表面的风光,泥利可汗是无论如何不会来隋境的。

    泥利可汗也是狡诈,自己保存实力,却是让一些附属部落和阿勒坦的余部去试探隋军的战力。

    号角一起,挥舞着弯刀的骑兵一排排的冲了上去,然后就倒在了冲锋的路上。隋军仿佛疯了一般地倾倒滚木礌石。

    整整两日,突厥骑兵根本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在石咀山堡下,只留下无数的残缺尸体。

    第三日,正被进攻的隋军墙头,忽然竖起一杆“杨”字大旗,石咀山堡的城门同时打开,无数的骑兵向着攻城的隋军冲来。突厥大军措不及防,阵势大溃,倒卷着逃回本营。

    隋军紧追不舍,冲入突厥营内。混乱的人群冲散了突厥大军的阵势,整个突厥大营成了隋军的狩猎场。

    突厥人哀鸿遍野,泥利可汗无奈,连退了三十里才止住溃军。

    这时候众人才知道城内的守将竟然是杨素。

    杨素的威名太大了,整个北方,提起杨素,无人不丧胆。看到杨素的出现,泥利可汗终于确定自己恐怕被玷厥这个狗东西给骗了。连隋军主帅“战神”杨素都来了,谁说隋军防御空虚啊。

    数日的进攻折损了泥利三千余骑,再看看一旁被他逼的损失惨重的阿勒坦,泥利可汗准备好好跟隋朝使者谈一谈了。

    现在正是隋人求自己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得从隋人身上榨取点东西。

    ······

    这日傍晚,正吃过晚饭准备休憩的裴矩等人便听闻泥利可汗有召。

    众人大喜,马上就要向突厥大帐而去。裴矩却是表现的很淡定,起身洗了洗手,又理了理头发,直到突厥人等得不耐烦了,才翩翩然而去。

    到了泥利可汗的大帐前,帐门口正摆着一口大锅,水煮的鼎沸。

    裴矩仿佛没有看见,自己进得帐内。此时只见泥利可汗高坐上位,帐下分坐两侧。泥利可汗等人看到裴矩进来,故意不理睬他,各自饮酒吃肉。

    裴矩环视了众人一周,冷冷地说道:“有贤明之士来而可汗不纳也,怪不得被步迦可汗压着打呢。”

    裴矩一句话就让气氛降到零点,泥利可汗眼光像冰刀一般,瞪着裴矩。裴矩双眼有神,直视泥利可汗,丝毫不显畏惧。

    “隋朝使者以为本可汗的刀不利吗?”

    裴矩说道:“我为解可汗之难而来,是为客也,可汗以刀斧加之客人之身,为何如此无礼乎。”

    泥利可汗冷冷地说道:“解我之难,真是笑话,那你说说我有什么大难。使者看见帐外那口大锅了吗?要是你说不出来,就别怪我把你推出去,用大锅煮了。”

    裴矩刚着头说道:“若是矩说得不对,别说煮了矩,就是矩也要因此请可汗将肉汤分我一口。”

    泥利可汗一愣,没想到裴矩这么说。

    多少直认为自己是勇士的人,被这口大锅吓得瑟瑟发抖。泥利自从从一个汉人那里听到这个刑罚后,便一直对其青昧有加。他喜欢看到人们被大锅里的沸水吓得屁滚尿流的神态。

    今天的裴矩没能如他愿,他看得出来,裴矩是个勇士。

    裴矩甩甩袖子,对着泥利可汗说道:“可汗远道而来,兴致尚属盎然,却不知若是步迦可汗真的大胜,可汗还能不能再回到西域。”

    泥利可汗脸色有些不自然,故作不懂地问道:“这是为何?”

    裴矩问道:“那请问可汗,步迦可汗是何许人也?”

    也不待泥利回道,裴矩便自顾自地说起来:“大突厥自当初伊利可汗开始,便各分东西而治,已数十年。步迦可汗先逐铁勒于牙帐,再会盟诸部于于都斤山,一统两突厥。其威望在整个突厥,风头无两。若是他再挟新定草原之威,大胜我朝,岂不成了草原的神灵,出口成宪,无人可挡了吗?”

    泥利听得裴矩的话,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步迦可汗,其威势已经少有,不亚于当初突厥全胜时期的沙钵略可汗了。

    这时裴矩突然问道:“可汗以为步迦的敌人是谁?”

    泥利一愣,脱口而出道:“不是你们大隋吗?”却是感到裴矩问的有些莫名其妙。

    裴矩却一本正经地说道:“可汗答得对,也不对。”

    泥利听得是一头雾水。

    “可汗说突厥的敌人是大隋不假,但步迦的当务之敌却不是大隋。大隋和突厥双方都是猛虎雄狮,两两相斗,非短时间可定。若是一旦相持,损耗过大,双方就是握手言和也不是不可能。但攘外必先安内,可汗若是步迦,难道不想翦除国内的敌人,完全一统各族吗?可汗以为步迦在国内的敌人是谁?”

    泥利可汗这时心中想骂人,你这说得不是我吗?

    看到泥利可汗脸色几番变化,裴矩接着说道:“若是威加海内的步迦可汗想要斩草除根,可汗以为自己可以挡乎。”

    泥利可汗一惊,连手中的酒杯都几乎握不住。

    泥利可汗将手中摇晃的杯子放在了桌子上,平复心情了良久,才说道:“真是胡说八道。我是正儿八经的突厥小可汗,谁奈何得了我?”

    裴矩看了泥利可汗一眼,仿佛像看白痴一样。

    “可汗的汗位是当年传承阿波可汗的,可是当年阿波可汗不也是被沙钵略可汗给处死了,要知道当年阿波可汗才是正统的大突厥可汗继承人。可汗,当年阿波可汗败了,还能逃到西突厥寻求庇护。可今日可汗若是败了,又能去哪里呢?”

    这时裴矩的话终于击中了泥利心中的患处。

第七十八章 倒戈相向

    泥利可汗自步迦可汗当上两突厥可汗之后,便一直担心自己的处境。昔日自己还能在东、西突厥之间左右摇摆,利用步迦、都蓝二人的争端而屹立不倒。但现在,面对步迦可汗,自己真的只剩下或降或亡的选择。可是当了二十多年的可汗,泥利可汗是绝对不愿意再臣服于人的。

    是选择步迦还是大隋?

    泥利可汗心中的天平还是倾向于隋朝,因为隋人太远,而步迦太近。隋人打败了他也消灭不了他,唯有同为草原部落的步迦才会成为他的生死大敌。

    泥利可汗狠狠地盯着裴矩,就跟一只饿狼看见了美味的食物。

    “玷厥许我为西突厥可汗,你们隋朝能给我什么?”

    裴矩仿佛听到什么笑话,“哈哈”大笑起来。

    这笑声让泥利可汗一阵恼怒。

    “使者以为我做不得西突厥可汗吗?”

    裴矩做出强忍住笑意的样子,说道:“这话,可汗你自己信吗?别忘了,当年雄极一时的沙钵略可汗,可就是因为时为西突厥可汗的步迦背叛,才折戟沉沙,功亏一篑的。”

    泥利可汗心里一凉,是啊,当年沙钵略可汗携四小可汗率四十万大军攻隋,其势何等强盛。而步迦中途擅自退兵,致使沙钵略可汗为隋军所败。步迦又趁机联合其伯父东突厥西部的阿波可汗等人反对沙钵略可汗,不再奉东突厥号令,最终导致了东、西突厥正式分裂。

    这才过去了不到二十年啊。步迦会让自己成为他的第二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步迦一定会选择先消灭自己的。

    泥利可汗此时双目赤红,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问道:“你们隋朝总不会什么也不愿付出,白白让我为你们效力吧?”

    “怎么可能,只要可汗愿意,西突厥可汗之位就是你的。甚至未来成为步迦第二也不是不可能。”

    泥利可汗鄙夷道:“你们当我傻吗?西域、中原相隔万里,你们凭什么保证我能当上西突厥可汗。”

    “正因为我们双方相隔万里,所以我们才会成为朋友。可汗想,若是步迦兵败,那些追随他的人怎么会原谅他。到时候东突厥大乱,还有谁能成为可汗一统西域的拦路石。到时候,可汗成为西突厥大汗,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吗?”

    泥利可汗皱着眉头,在细细思索着利弊。

    突然泥利可汗说道:“这些不过都是你的说辞,说到底我还是没有好处。我要十万匹绢,二十万斤铁,才能和你们大隋结盟。”

    裴矩很郑重地摇了摇头。

    此时泥利可汗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你们大隋就不在乎玷厥的几十万大军吗?毕竟玷厥现在的兵锋正指向大隋。”

    裴矩笑着答道:“可汗,战机转瞬即逝,若是让步迦大胜,可汗你就是要再多的绢和铁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为步迦做嫁衣而已。毕竟,大隋和西突厥太远了,谁也不可能统治谁,我们才是天然的盟友。”

    看着笑语晏晏的裴矩,泥利可汗最终无奈地低下头。

    当天,泥利可汗和裴矩在帐内达成了秘密盟约。

    而泥利可汗并没有认识到这其实只是身为一个地方官的裴矩与他达成的没有任何保护的盟约。

    裴矩代表大隋同意与泥利可汗的部落有条件的通商,同时也会让泥利可汗通过朝贡的形式补偿泥利可汗大批的绢和盐、铁,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打败步迦可汗的基础之上。当然,若是双方真的打败了步迦可汗,这个盟约还会不会存在,谁也不敢保证。

    泥利可汗也不是傻得,他也清楚这份盟约规定的很多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保障。但现在隋人咬死了要留待战后支付,隋人等得,自己却等不得。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击败步迦,给自己的生存求得一线生机。

    泥利可汗把裴矩留在了军中当做人质,虽然这样做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泥利可汗怕自己实力不足,又联络了步离可汗之子阿史那库头和他一起倒戈。二人的身份其实都差不多,都是步迦可汗不得不翦除的势力,因为他们在最重视血统的草原上,都拥有突厥大可汗的继承权。二人长期以来,因为势力弱小,是天然的盟友。

    当夜,二人突然对同为盟友的阿勒坦所部发动攻击。本来就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的阿勒坦大军措不及防,毫无还手之力。

    泥利、库头二人的铁骑踏破了阿勒坦的营寨。到了第二日黎明,这支戈步最后的余部只剩下满地的尸体和投降的溃军。

    为了表示大隋的诚意,泥利和库头也一同在石咀山堡城头底下见到了杨素,这个自他们年幼时就耳熟能详的名字。近十余年来,大突厥最恐怖的人。

    看着杨素身后一排排的骑兵,那冒着寒光的马槊和箭镞。原本人迹稀少的城头上,现在慢慢地都是大旗。

    二人也是一阵后怕,若是没有之前戈步和隋军大战一场,就凭隋军的兵力,在拒胡峡,他们恐怕也得大败亏输。

    杨素果然老奸巨猾,他隐藏了大批军队,将石咀山堡装扮的很虚弱,一定是在赚取自己上当。

    二人很庆幸反戈一击,才没有被杨素的大军消灭。

    这个时候,二人完全被杨素的掩饰所蒙蔽,真的以为有所准备的杨素手中握有大批的军队。

    双方商定共同攻击步迦可汗。

    泥利可汗和库头二人也掉头向北方而去。二人这个时候,是最希望步迦可汗战败的。因为只有如此,步迦可汗才没有可能再找他们的麻烦。

    二人北上,寻求机会,希望可以和隋军一同击败步迦。

    杨素没有率大军和二人一同北上,二人也以为杨素对他们不放心。其实二人心底更是对阴险狡诈的杨素感到恐惧,巴不得离对方能远点,省得被隋人给卖了。

    这个时候,泥利可汗忽然对裴矩说,要警惕步迦可汗的儿子都六手上的三万大军。这支部队本来是和他们一同侵扰河西,但一直落后于他们,但目的地恐怕也是灵州。

    当然泥利可汗是怕隋军吃亏还是希望隋军可以趁机消灭这支步迦可汗的嫡系部队,那就不得而知了。

    杨素闻知还有突厥部队在附近,也不敢轻易调动手上的二万部队北上,只得命令崔弘度率大军向北,沿着黄明远的路线,救援杨广。

第七十九章 长安反应

    长安的风月永远不懂边关的风雪,就在北地众人都在为此战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完全不知道此时的长安已经沸反盈天了。

    当然,长安诸位关心的不是那些正在前线为国拼死的将士们的生死。

    杨素的消息传回长安,杨坚正在仁寿宫避暑。拿着这份战报,杨坚头惊得发昏,几乎站立不住。强忍着要涌上心头的鲜血,杨坚赶紧从仁寿宫返回大兴城。

    在皇宫这个大漏勺里,什么信息都没法做到完全保密。不到一天的时间,几乎大兴城内的所有人都知道晋王的大军被突厥人包围了,危在旦夕。

    很快,谣言四起,甚嚣尘上。甚至有谣言说,晋王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晋王身死,突厥人已经杀入关中了。

    这个谣言一度引起了长安居民巨大的恐慌。城内居民各自向东出逃,城内粮价飞涨。虽然杨坚立刻派人彻查流言,严惩了造谣者,但已经无济于事。

    今年杨坚确实是极为不顺。先是太子不孝的事情,伤透了他的心,虽然最后查得是二儿子杨广的计策,但被伤害的心情,早就无可挽回。

    接着是突厥人六十万大军入寇的消息让他殚精竭虑。一封封边关的奏报堆积在杨坚的案头,让杨坚比以往更加憔悴。

    而刚送走杨广大军没有几日,就在六月丁丑(二十日),杨坚的三儿子秦王杨俊去世。

    杨坚本来很喜欢这个儿子,后来因为杨俊骄奢淫逸,便将其罢黜官职。

    杨俊本来就被老婆崔氏给毒个半死,后来病重时向杨坚上表请罪,算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却受到杨坚的斥骂。杨俊既羞愧又恐惧,病势愈加沉重而死。

    杨坚是自作孽,不可活,一番高大上的做派没想到把自己儿子给骂死了。

    杨坚脑子也是昏了。杨俊死后,群臣为了迎合文帝的旨意,便奏请说:“汉代栗姬的儿子刘荣,郭皇后的儿子刘疆都因其母获罪而被废黜。如今杨俊两个儿子的母亲也都犯了罪,所以他们也不应该作为继承人。”文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以秦孝王封国内的官员为丧主主持祭祀。

    杨俊也是悲哀,父亲不慈,妻子不贤。人死了,子女连为其发丧的资格都没有。也可以看出,皇室之间,杨坚所标榜的父子情其实是多么可笑。

    当然,杨坚在统治后期越发的喜怒无常自不必说。但他将要选定的继承人,他最看好的儿子,竟然危在旦夕。而同样受其牵连的还有整个帝国的北方防御,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现在的杨坚,就像一个将要爆炸的火药桶,却是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杨广大厦将倾,马上有亲太子杨勇的人落井下石。侍御史元条上表弹劾杨广,立刻被杨坚以妖言惑众,离间君臣之罪下狱。北方的战情没有最终定论,杨坚绝不会随便处置杨广的。

    杨勇一党也看出了杨坚的决心。这个时候更不敢贸然行事,以防遭到杨坚的打击。柳述比谁都会拿捏自己这个岳父的想法。

    但不得不说,杨广的出事,是太子一党喜闻乐见的。一旦杨广死在塞外,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杨勇的地位了。就连往日里以仁厚著称,此时已被亲兄弟逼入墙角的杨勇,也巴不得杨广回不来。

    杨勇还比较克制,极力表现出一个好兄长的样子,但可惜杨勇一党有太多的猪队友拖后腿。很多脑袋不怎么清醒的杨勇一党,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显摆起来了。

    典膳监元淹、副将作大匠高龙叉二人都是杨勇的心腹,素来受杨勇宠信,骄纵恣睢。往日杨勇势弱,身边人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这次杨勇眼看要时来运转,他们也跟着显摆起来。

    这日,二人在相国苏威的宴会上遇到河南王杨昭,不知是脑子坏掉了,竟然敢开口讥讽杨昭。本来杨昭以仁厚闻名,这次却一反常态,不顾苏威的劝阻,直接杖责了二人。杨昭也因此名动长安。

    杨坚知道此事后,不仅没有怪罪,还特地嘉奖了杨昭,将元淹和高龙叉二人免官。因此,众人皆惊,明白了杨坚的心思,不敢在放肆。

    当然,浅薄之人很多,能看清形势的也不少。

    整个朝堂上,因为此事,众人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若是只有被围的杨广一人,就是死了,其实也没多大事情。但那是北地最精锐的十余万大军,要比杨广重要的多。周罗睺、慕容三藏、段文振、权武、吐万绪、黄明远······哪一个不是名震北疆的大将,这些人可都是大隋北疆的脊梁。

    这个时候,朝堂上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领军来救援晋王。

    若灵州没有杨素压着,北地现在得炸窝了。灵州现在丢了都有可能。

    杨素在奏章中写得很清楚。步迦可汗的军队有数十万,远比朝廷原本预计的多。灵州需要朝廷火速支援。可现在灵州、叠州、秦州、原州、夏州、丰州、豳州等各总管府的精锐都被抽调一空,还得安排各部宿卫关中,哪有军队支援杨广。

    这时候就显示出杨坚的老辣了。

    杨坚先是命元胄、李圆通等人分头征召部队,抽调关中、关西兵马提前西进,由杨素亲自指挥,又令关中、关西各州郡再一次集结府兵,补充长安的缺额。

    现在已经确定突厥人在河东地区的攻势为佯攻,杨坚又命令清漳王杨雄、并州长史宇文弼二人率领五万河东部队从岚州渡河,先期支援灵州。河间王杨弘率领部分河东军从朔州沿胜州、丰州,救援冠军侯山。

    杨弘和杨广的关系很亲密,倒也不怕杨弘不尽心。晋王杨广每次入朝,杨坚就任命杨弘代理扬州总管之职,等杨广回到扬州后,杨弘又返回蒲州。

    杨坚还命令汉王杨谅和史万岁率军出长城,扫荡漠南,逼步迦可汗回援,以减轻杨广所部的压力。

    看着各军像一架机器一样,杨坚勉强压下来自己的担心。现在长安、塞外相隔万里,通信困难,杨坚也没有办法遥控杨广所部的突围。

    现在杨坚把能做的一切都做了,他只能期待杨广能够力挽狂澜了。

第八十章 儿女枉悲辛

    杨广大军被围,其实影响最深的不是朝廷的这些大人物。因为所有人都清楚,现在杨广大军虽然被包围,但步迦可汗想吃掉全副武装的十余万晋王大军,也不是简单的事。

    现在灵州有杨素,各路大军也都往灵州调拨,不到尘埃落定,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所以那些现在的嚣张与背叛其实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受此事影响最深的其实是有家人是被围将士的一群人。他们才是时刻担心大军情形,也最盼望亲人平安归来的一群人。

    这群人中就也包括南阳郡主杨清儿。

    她的父亲和良人都在茫茫黄沙中浴血奋战,她盼望父亲和黄明远都能够平安归来。杨清儿外柔内刚,比其他人想象的要坚强的多。

    杨广被包围的事情传来后,一同失去消息的还有她的翁舅(指丈夫的父亲),宇文家的掌门人宇文述。宇文述出事,宇文家中瞬间失了顶梁柱,靠宇文化及、宇文智及这些纨绔子弟是没有办法支撑起家门的。

    更令杨清儿赶到绝望的是她的丈夫宇文士及。

    杨清儿万万没有想到,往日里看起来淡定从容的丈夫跟他的那些兄弟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鼠目寸光,一样的狼心狗肺。一看杨广要失势,不想着援救父亲,而是上赶着去求见柳述、元岩等人了。他是怕大伯父当了皇帝以后清算他们吗?

    可杨清儿只能装作不知,每日看着宇文士及丑态百出,还得与其虚与委蛇。父亲不在。现在自己不能乱了方寸,她得帮着父亲稳定局势。

    对于郡主府内的各种流言和慌乱的奴仆,杨清儿立刻就下狠手整治。若有人胆敢惑乱人心,直接交给管事押出去发卖了。

    连续处置了十余人,包括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乳母。

    杨清儿的强力镇压总算扛住了风雨飘摇的宇文府。她跟往常一样出席宴会,宴请客人。也在人前谈笑风生,顾盼生辉,甚至比往日更加开朗了许多,仿佛跟没事人一样,令独孤皇后都啧啧称奇。

    可是没人知道杨清儿一个人的时候的无助与哀伤。

    父亲什么消息都没有传来。丈夫已经想着下船了,还能指望他帮一把正饱受冲击的兄长,稳住晋王府的形势吗?

    这时候杨清儿无比想念那个无所不能的男人。有他在,阿耶会没事吧?

    这日,杨清儿又来到晋王府陪伴自己的母亲。

    萧妃自杨广的消息传来之后,虽然在人前强装镇定,但终究扛不住这千钧重担。萧妃这几日怏怏不乐,倒在了病榻之上。

    为了宽慰母亲,杨清儿每日都冒着酷热来看望母亲。

    萧妃躺在榻上,未施粉黛,看着较往日清减了许多。看着女儿,又想起生死未知的丈夫,也是哀伤起来,抱着女儿就落下了泪水。

    “也不知你阿耶现在怎么样了。若是早知如此,我又如何会支持他去争这个太子之位啊,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也好过出生入死啊。”

    这个时候,萧妃也顾不得王妃的仪态了。现在的她只是个期盼丈夫平安回来的普通女人。

    “阿娘放心,阿耶会平安归来的。阿耶身边有明远护着,就是刀山火海,也是无忧的。”

    说到黄明远,萧妃生气起来。

    “若不是黄明远唆使你阿耶领军出征,你阿耶又如何会身处险境?”

    杨清儿一惊,忙问道:“是谁跟阿娘说此事全怪明远的。”

    萧妃有些莫名其妙地说道:“你二兄说黄明远为了争功,拉出你阿耶,才有了今日祸事的。你阿耶也是,这个时候正是太子之争的关键,自当妥妥地待在长安,如何因为黄明远的撺掇而弃内就外了。”

    杨清儿却是坐直了身子,一本正经地说道:“母亲,此话不可再说。黄将军是父亲麾下大将,为阿耶出谋划策是他的职责。再说让阿耶领军也是大父的意思,跟黄将军根本没什么关系。”

    萧妃倒是知道女儿的旧事,还以为南阳郡主故意为黄明远推脱责任,有些恼怒地说道:“那是你的父亲,就是黄明远也比不过的。”

    杨清儿一听母亲生气,有些羞赧,脸上涨得通红。

    “母亲,孩儿已经是宇文妇了,莫要再乱说。”

    萧妃也知道女儿心中的痛,不再言语。

    杨清儿却是认为自己说的没错,便再次说道:“母亲,阿耶离开北地十余年,当年旧部,早就物是人非了。现在在险境之下,唯一能够信任的其实只有黄将军。黄将军与阿耶的感情不亚于亲父子,就是拼死也会保护阿耶的,母亲万不能让将士心寒啊。”

    萧妃见女儿又为黄明远说话,还想再训斥女儿,这时从门外传来杨昭的声音。

    “母亲,阿妹说得对。”

    杨昭从外边走了进来,一身大汗。刚才杨昭与郭衍一番密议,正是听取对方对杨勇的监视。

    现在虽然杨广身陷险境,给了太子杨勇希望,但其实使得双方原本对立的矛盾有所减缓。杨昭在长安城内能做的反而更多了。

    “母亲,现在唯一让我放心的就是明远在阿耶身边。从裴长史那里传来的消息称,明远已经击破了突厥人包抄我军粮道的主力部队,并率领轻骑向北找寻阿耶。凭明远的本事,救回阿耶,只是时间问题。母亲不要忘了,明远可是下一个霍去病,斩杀过突厥可汗。

    母亲,这个时候,人心叵测,不想让阿耶回来的人不在少数。现在我们唯一能够指望的,其实只有明远。有些话,真得不能多说。”

    萧妃看长子和长女都训斥自己,一时气恼,转过身子不说话。

    杨昭看看母亲,又看看妹妹,有些怜意地说道:“妹妹也不要太过担心,要相信明远的能力。”

    杨清儿点点头,又有些哀伤地说道:“宇文士及的事情,让兄长费心了。”

    提起宇文士及,杨昭也是一阵气愤。这个油面光的男子,真是禽兽不如,到了关键时刻,果然靠不住,还想着抱柳述的大腿。他难道忘了自己的亲爹和岳父都还生死未知吗?

    杨清儿说着,却是脸上的泪流了出来。只有在大兄面前,他才可以卸下平日里的伪装,能够悲伤一会。

    杨昭抱着杨清儿的头,却是没有说话。

    妹妹,难为你了。

第八十一章 当仁不让

    虽然杨昭坚信黄明远能够带杨广回来,但对此战最后的战争胜负,隋军的幸存,却也不敢报太大的希望。

    这个时候,侥幸想着隋军能完完整整地回来,是不切实际的。

    而到时十余万大军倾丧,势必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若是杨素跟着父亲身边,杨素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其实就是杨广承担了这个责任也没有什么。大父的性格很复杂,有时候对子女很苛责,但那多是在生活方面;更多的时候,他都能大度的原谅子女在军政上的错事。

    开皇十八年,五叔汉王杨谅和上柱国王世积二人率领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疾病,隋军死了十分之**。但最后大父也没怎么处置五叔。

    所以只要黄明远能够救回父亲,父亲便平安了。

    当然,父亲争的是太子之位,这次大败肯定极大地削弱了父亲的声望,以后父亲能否东山再起恐怕很难说。

    杨昭希望趁着这段最后的安定时光,大肆扩充势力,为将来做准备。

    然而,杨昭再是能干,也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今外有大厦将倾、局势崩塌的不利形势,内有人心惶惶、树倒猢狲散的混乱局面,母亲、二弟、妹妹······所以人的烦忧都压到了杨昭的身上,让杨昭喘不过气来。

    杨昭虽然开府三年多了,但其实身边并没有什么幕僚,而杨广身边得用的张衡、裴矩、宇文述等人这时候竟然都不在身边。杨昭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得用的人商量。

    这日一早,杨昭就在书房等候,王妃崔氏因为秦王之事,正被杨昭厌弃,这时候也不敢上前打扰。

    等到有一人从外风尘仆仆的赶来,杨昭马上站了起来,亲自出书房迎接。

    “六郎,孤可等到你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黄明远的六弟黄明襄。他刚从蜀中游学回来,也没回府上,顾不得歇息一番,进入城中,便前来杨昭府上。

    杨昭本来跟黄明襄并不熟识。去年平康坊一事后,杨昭记起黄明远曾说自己的六弟才智渊博,多谋善断,其才在自己之上。

    往日杨昭也以为这不过是黄明远自谦,想给自己这个弟弟铺路。后来杨昭几次招黄明襄来府。二人一番相谈,杨昭发现黄明襄涉猎广泛,见识深刻,多谋善断,才华横溢,是当世少有的大才。杨昭这才发现黄明远所言不虚。

    黄明襄博闻强识,精于天人之会。相对黄明远的大气磅礴,走文人路线的黄明襄和杨昭在性格上很相似,一样的少年老成,一样的善于隐忍。所以二人之间,因为脾性相投,很快就成为了好友。

    黄明襄性敏达,长于谋计。

    他处心积虑接近杨昭是有目的的。他知道若是晋王登基,兄长是要显闻于晋王一朝的。但对于未来,黄明襄觉得要未雨绸缪。豫章王与大兄关系不睦,而河南王却和兄长恩若骨肉,将来兄长必定亲河南王而远豫章王。为了防止杨昭成为第二个太子杨勇,黄明襄也主动为杨昭谋划,使其能够得到父母之爱,稳定地位。

    有了黄明襄的佐助,杨昭也逐渐和母亲的关系亲近起来。平日里时不时的送个小礼物,陪母亲吃个饭。虽然还不会像杨暕那样,时刻在母亲跟前撒个娇什么的,但也能有限度的和萧妃改善关系。

    萧妃从小没有受过传统的世家大族文化教育,本不是什么大野心的女人,她更像一个普通妇人。与儿子疏远的责任其实主要在杨昭这里。谁家当娘的都希望自己十几岁的儿子能够行孝于膝前,不希望他整日在自己跟前跟应付公事一样。

    母子关系和睦了,杨暕再想进什么谗言就难了,再加上南阳郡主在一旁帮着杨昭说话,一时母慈子孝,让时人称颂。

    而在不知不觉中,杨昭将黄明襄依为自己的有力臂助。

    这次,黄明襄在蜀中得到杨昭的密信就风雨兼程的往回赶。杨昭煎熬了这些日子,见到黄明襄,总算舒了口气。

    二人进了书房,不待杨昭开口询问,黄明襄先问道:“今日事已至此,前途未卜。王爷此时身在悬崖一侧,往前一步很可能就是粉身碎骨,明襄先请问,王爷尚还有战心吗?”

    杨昭一愣,问道:“六郎,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今日晋王生死未卜,整个晋王手下诸人的目光都放在王爷身上,王爷这一进一退,可就担的是无数人的生死。

    若是王爷惊忧晋王之事,不敢再谈太子之位。那王爷便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同时向圣人上请罪书,求圣人将你废为庶人;私下里再重金贿赂东宫云昭训、唐令则、夏侯福等人,与太子叙伯侄之情。圣人垂爱王爷,而太子也为人宽仁,虽然王爷以后成了闲散宗室,但总算也能保得性命。”

    杨昭神色一厉,看着仿佛刚才话不是从自己嘴里出来的黄明襄问道:“若是孤不愿意呢?”

    黄明襄听到杨昭的回道,正色身子,对着杨昭行了一礼,答道:“那王爷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战?”

    “对,不管晋王爷能不能回来,此一战之后,王爷将再也不是晋王身后的普通子嗣了。晋王若能回来,王爷便能给晋王安定好后方,成为晋王一派中举重若轻的势力;可晋王若是回不来,王爷便得带着整个晋王党,继续同太子争这个储君之位。到时候胜者君临天下,败者死无葬身之地。”

    杨昭完全被黄明襄惊到了,储君之位,这恐怕离他很远吧。

    杨昭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孤不过是个皇孙,哪有什么资格跟大伯父争太子。就是阿耶回来,遭此大败,能保全自身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想着什么争位啊。”

    黄明襄盯着杨昭说道:“王爷,你要记住,圣人不是因为晋王的贤德而想废了太子,而是因为太子的不贤,才想立了晋王。就是没有晋王,也会有蜀王、汉王等人把太子拉下来。因为想废了太子的,是圣人,所以太子非废不可,无可挽回。”

    杨昭一愣,也不再说话,却是在心底默默地盘算了起来。

第八十二章 杨昭崛起

    气氛有些冷,看着黄明襄有些殷切的眼神,杨昭有些坚定地说道:“那六郎,孤若是选择战,又该怎么做?”

    黄明襄说道:“若王爷敢赌上一把,那便要下猛药。首先,王爷要上书圣人,请战救父,奏章要一道接一道的上。”

    杨昭一愣,说道:“这不是胡闹吗?大父怎么会允孤领兵呢?”

    “正是因为圣人不会同意,所以我才让王爷请战。王爷请战,不是让王爷真的去领军,而是要让天下人看到王爷反击胡虏的决心,让圣人、晋王乃至满朝文武看到王爷的孝心,就足够了。”

    杨昭没想到还能这么做,他想说这不是欺骗吗?但想想,还是没有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接着,对外,王爷要表现的很淡定,越淡定越好,不要刻意拉拢什么人,跟平日态度无二,最好让众人以为王爷跟不知道此事一样。但对内,王爷一定要强力镇压住整个晋王府,胆敢有异心的,一定要下狠手镇压,忽使王府有任何疏漏出现。”

    杨昭点点头。这条虽然很难,但他明白黄明襄的用意。妹妹就做得很好。自己都没有信心了,如何让别人对你有信心。没人愿意支持一个软弱之君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王爷不要怕得罪人,但一定要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声音,哪怕对上太子也不用担心。若是圣人有意更换太子,一定会支持王爷的。剩下的事王爷根本不用去做,圣人会为王爷安排好一切的。”

    杨昭点点头。

    “还有,王爷最近要多去看看圣人和圣后。先前太子之事,秦王之事和现在晋王之事都让二圣心中烦忧,作为二圣最宠爱的嫡长孙(杨勇无嫡长子),王爷在此时刻,自当当仁不让的陪在二圣身边。”

    “明襄有心了,孤记住了。”

    这时,尧君素在门口求见,报杨昭,王妃请示是不是要准备晚上的膳食。杨昭突然被打断,很是生气,对着尧君素说道:“让她赶紧离开。”

    尧君素离开后,黄明襄看着杨昭,问道:“王爷很不喜欢王妃。”

    杨昭的脸上有些不自然,说道:“崔氏是前秦废妃的侄女,那个毒妇,竟敢毒杀亲夫,崔家真是好家教。”

    黄明襄正色劝道:“王爷,现在离王爷最近的兵马中,除了家兄所部,就是武乡郡公(崔弘度的爵位)所部。现在武乡郡公很重要,王爷切不可因秦王事迁怒于王妃。当此之时,切勿因小失大。”

    ·····························································································································································

    这时候,杨坚和独孤皇后也在谈着杨昭。

    杨坚从军多年,知道刀剑无眼的道理,也不敢说杨广一定会回来。而且杨广若是丢了大军,作为制衡太子的棋子的作用也便废了,回来又能怎么样呢?

    “这些日子,昭儿将晋王府打理的妥妥当当,又稳住了人心,使晋王府没有生乱。昭儿虽然年幼,但也素来老成,若是一旦阿摩真有个好歹,昭儿也能担得起更重的担子。”

    当年杨勇的长子杨俨刚出生时,杨坚和独孤皇后一起抱来抚养他,杨勇却心中另有想法,连连派人索要。

    后来杨昭出生,杨广主动将儿子交给杨坚夫妻抚养。

    杨昭是被杨坚和独孤皇后养大的,二人又素来不喜杨勇与妾侍云昭训野合而生的长宁王杨俨,所以把对孙子辈的宠爱都放到了杨昭身上。从河南王这个天下第一郡王封号就可以看得出。

    杨昭三岁时,在玄武门的石狮子旁玩耍,杨坚与独孤皇后到了那里。当时杨坚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独孤皇后肩上。杨昭看见了,便回避在一边。杨坚因此感叹杨昭天生来就有长者的心性,是谁教他这样做的?对杨昭感到很奇异。

    后来,杨坚曾对杨昭说要为他娶妻,杨昭应声哭泣。杨坚问其缘故,杨昭回答说:“五叔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数年也不得相见。我怕结婚后也要离开您,因此哭泣。”杨坚感叹他有至性,特别钟爱他。

    独孤皇后想想生死未卜的儿子,又想想小小年纪便要重任在肩的孙子,悲从中来,轻轻抽泣。

    杨坚将独孤皇后搂进怀里,独孤皇后靠在丈夫的胸口,说道:“那罗延,趁着我们俩还有时间,总得未雨绸缪,培养培养昭儿啊。若是阿摩真的回不来,至少还有昭儿能够担起这副担子。”

    说着,独孤皇后的泪忍不住又落下来。她再是好强,也是一位母亲。一子刚去世,一子又身处险境,这时她的内心仿佛俱碎一样。

    杨坚没有说话,思索着妻子的建议。

    这几日,他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长子杨勇已经彻底的伤透了他的心;三儿杨俊早丧;四儿杨秀奢靡骄纵,妄行不法;五儿杨谅肆意恣睢,好勇无谋。本来以为还有次子杨广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但若是次子也去了,这万里山河,自己真的不知道该交给谁了。

    想想那个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子,杨坚的心里总算充满一些慰藉。或许自己的妻子说得对,孙儿杨昭仁孝贤明,或许可以继承这个庞大的帝国。

    长安的风雨来到很快,而且每次都是那么急骤。站在风眼的人望着外边的人羡慕,而外边的人却拼了命地向进入风眼。

    次日,河南王杨昭上书圣人,请求率兵救援晋王杨广。虽然杨坚没有同意,但也在朝堂上夸赞了杨昭的孝心和勇气。

    长安城内外,一时俱传河南王仁孝贤明,有古之仁君之风。

    第二日,监察御史张孝穆上书弹劾太子杨勇私通朝臣,阴窥圣人,意图不轨,在朝堂上惊起一番渲染大波。杨坚命大理寺卿赵绰严查,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被任命为淅州刺史,调出长安。

    同日,河南王杨昭被任命为岐王,授任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杨昭封地岐州,就在京兆的一侧。

    自此,原本并不在众人眼中的杨昭迅速显赫起来。原来晋王麾下已经灰心丧气的旧部,也纷纷对杨昭纳拜。杨昭收拾好人心,开始走出了自己通向君主之位的第一步。

第八十三章 单骑退敌

    长安泛起的涟漪对于北地将士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所有战后的荣誉与诽谤,都是因为活下来才有意义。

    黄明远骑在马上,望着远处的冠军侯山,其轮廓已经隐隐可见。

    眼前不高的的冠军侯山,是道天堑。

    靠着冠军侯山的地形,突厥人才能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包围隋军。

    据黄明远的侦骑得知,突厥人的主力都集中在南面和西面,两处约有十余万人的骑兵部队。

    而因为冠军侯山东侧地形险峻陡峭,都是悬崖峭壁,人尚且不能翻过,更无论是骑兵了。所以步迦可汗忽视了整个冠军侯山东部的防御,其在冠军侯山以东的大片区域,其实只有五千骑兵屯驻。而这些人的关注点还是冠军侯山过来的隋军。对于东面可能出现的危险,这群人是一无所知。

    越靠近被包围的冠军侯山,黄明远所部暴露的危险就越大。黄明远的目的不仅仅是救杨广一个人,而是尽最大的可能将隋朝大军给带回去。可他不是超人,也不是疯子,黄明远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若是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杀过去,自己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进入突厥人的包围圈,和杨广团圆。

    而裴矩与泥利可汗和谈的成功,算是给黄明远吃了一个定心丸。

    黄明远得到裴矩的信之后,就准备等泥利可汗的部队。只有他的军队来了,才能最大程度的牵制突厥人。加上崔弘度和自己,诸军里应外合,未必不能直接击破步迦可汗。

    而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杨广的军心。杨广被包围十余日,能否等到外围隋军发动总攻的日子黄明远也不知道。黄明远准备派人进冠军侯山去送信,而当仁不让的是黄明辽。在不被突厥军队发现主力部队的情况下,黄明辽只能利用个人的勇武将信送到。

    “大兄放心,我必不辱使命。”

    黄明远拍拍黄明辽的肩膀,这个时候,也只能拿着亲兄弟的命向上冲了。自己身旁能做到的,现在只有黄明辽。

    当夜黄明辽带着蒙跃和十余骑好手,饱食一顿之后,便披挂跃马,挺槊带弓,离开了大营,向西而去。而同时,黄明远下令大军立刻向北移驻,避开接下来突厥骑兵的侦骑。

    黄明辽等人,一路疾行,本来准备避开突厥人侦骑,绕道向南进入冠军侯山的。

    可黄明辽等人往西行了十余里,便有突厥人的值夜骑兵向他们的方向而来。众人没有办法,只得一路向北。黄明辽不愿意返回,便被这群人压得靠近了突厥的大营。

    北面便是突厥人的一处哨卡,高十余丈,窥视远处的冠军侯山。

    眼看着几人再往北绕便要被哨卡的突厥军队发现,遭其两面夹击,但又不能退回去。黄明辽心一横,便决定直接向西,走直线距离,直接踏破突厥大营,横穿过去。

    这营寨本来就是为了监视西边隋军的,对东面可能出现之敌毫无防范。

    众人靠近突厥营寨,正值天黑之时,人群中又有会突厥话的士兵。黄明辽等人以突厥游骑应对,对方的人懒洋洋地也没怎么注意。待到看到后面的人尽着隋军衣甲,突厥人大惊,刚想叫喊,黄明辽抬手一槊,正刺中其咽喉。

    见黄明辽动手,其他人各持横刀长矛,随着黄明辽向前冲去。

    进得营中,黄明辽骑在马上俯身捡起一根火把,用力向前掷去,正中远处的草料堆。其他人也纷纷放火,随之杀入。

    当夜,突厥统帅苏穆尔部首领阿集因温池之战旧伤复发,疮口疼痛,正卧于帐中。忽然寨内喊声大震,人马大乱。又听帐下亲兵报道:“一军从寨东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

    苏穆尔阿集大惊,心如火烈,胸前疮口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

    这时黄明辽早就杀入突厥营中。

    黄明辽持槊当先,悍不可挡,在寨中左冲右突,连戳死数人,踏开一条血路。十几人宛如射出的利箭,以黄明辽为箭头,其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

    靠近中军,阿集的亲兵抵御强烈。对面的人也不管是谁,有想靠近中军帐的,尽被亲兵直接持弓箭射杀。黄明辽想直扑苏穆尔部大帐,被对方弓弩射回。再看天色渐明,北边鼓角喧天,突厥人开始组织起抵抗了。

    黄明辽也不恋战,掉头就走。

    突厥人也发现了黄明辽的踪迹,在后紧追。黄明辽在前,单人匹马,破开阻拦,带着众人向西而去。十几人一鼓作气,在突厥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横切过突厥营寨,冲到了对面。

    这时眼看突厥人紧追不舍。黄明辽便让蒙跃为他压阵,自持槊而立,断后退敌。

    数百骑突厥人发现对方人少,便抖擞精神,骤马追来。黄明辽持槊将众人堵在突厥营寨的西门之内。

    突厥人欺黄明辽人少,一拥上前,看着要赶上。黄明辽忽然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突厥人阵中来。掌中大槊乱刺,手上钢鞭乱舞,中者无不纷纷落马。突厥人畏惧,纷纷倒退,不敢上前。

    黄明辽提槊看着众人,复缓缓而行。

    突厥人有猛士追来,见此场面大怒,咆哮着就向前追来。

    黄明辽回头看到有不畏惧者,大骂道:“尔等鼠辈,安得不惜此命也。”提鞭拨马,又转身杀入突厥人群中。那个过来的突厥猛士挥刀便砍,却根本不是敌手,早就让黄明辽一鞭削掉了半个脑袋,不知死哪了。

    黄明辽又用大槊砸死数人,众人都散开四逃。黄明辽遂倒提着钢鞭,再次回马缓辔而行。

    此时西门处的突厥人越聚越多。众人连追四五番,皆被黄明辽一人杀退。只见满地落尸,拥在寨门口。

    眼看已方众人已经远去,黄明辽也不欲再和这些人纠缠,遂一挟马腹,和蒙跃二人扬长而去,只留下面面相觑的突厥人看着黄明辽的背影。众人终究是畏惧过甚,竟没人敢追。

    等到天色已亮,早就看不到黄明辽等人的身影。只有残破不全的突厥人营寨和满地的尸体,述说着黄明辽等人的故事。

第八十四章 使至山上

    黄明远的到来非常及时,因为这个时候被包围隋军其实已经乱了,士气低沉,人心思变。人心开始动荡,军队才会走向覆灭。

    之前因为隋军的紧急转移,使其成功击破了步封所部,抢得了冠军侯山的北部山岭。隋军扎营山岭之上,居高临下,据险与突厥人相持。突厥人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让隋军从容上山。之后再试图攻击隋军,已不可为。突厥人数次发动强攻,皆毫无所获,只留下满地的尸体。

    步迦可汗也知道凭现在的情况,围住隋军可以,但让所有人舍生忘死的去围歼隋军,这些心怀鬼胎的各族族长可没人会干。

    现在,突厥和隋军成了僵持局面,步迦可汗打也打不下冠军侯山,只能围住隋军,待其粮尽。

    隋军坚守了数日,每日物资消耗巨大。士兵的士气开始低落,军心有些不稳了。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也试图去振奋军心,但是被包围的事实不是随意几句漂亮话就可以化解的。

    这时众人也在思索当初选择坚守原地,等待救援的做法是否正确。看到突厥人这几日并没有选择主动攻击,有人推测其实突厥人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强。

    突厥人已经黔驴技穷了,再在此坚守下去反而会被突厥人困死。对此,很多将领都劝杨广重新组织大军突围。

    杨广也是犹豫不决,但现在的形势容不得他们再犯错误了。杨广相信黄明远会率援军赶来,但经不住众将纷纷进言,杨广决定再等几日。若是再没有消息,大军就选择突围。

    当然隋军不知道此时南线的崔弘度正率军赶来,而东线的黄明远离冠军侯山东面也就只有不到百里的路程了。

    眼看又过了几日,还是不见援军动静。又坐不住的元寿等人再次来到杨广的营帐内,希望杨广下令突围。

    慕容三藏苦劝无果,就在这时,负责隋军东面防御的段文振给众人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是匆匆赶到冠军侯山的黄明辽。

    当日黄明辽等人冲破突厥人的围追堵截,一路向西,不久便到达了冠军侯山的山岭东侧。此处山势陡峭,陡坡高达十余丈,非人畜可能过。

    眼看几人若是再绕道南下,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晋王。黄明辽遂下令众人弃马上岭,攀岩而上。

    贸然上山,又怕众人正上山时遇到突厥侦骑追来,黄明辽便让蒙跃带人先上,他自在后面断后。

    领头的蒙跃才上了半山腰,便早被上面监视的隋军发现。

    上面的隋军见东侧攀爬而上的人也不多,且皆身着隋军衣服,也不声张。等到蒙跃等人爬上岭后,便一拥而上,将几人拿下。

    等到蒙跃报出身份,众人大惊,又半信半疑。

    一圈人看住了蒙跃,便放下绳子,将下边的隋军也拉了上来,一同看住。等到黄明辽上来,亮出自己的印信,这些人不敢怠慢,忙去禀报上官。

    负责看守东面的段文振听到信后,赶紧赶来。他认出了黄明辽,也是大惊,忙带着黄明辽来到杨广帐内。

    这个时候,突围一派和坚守一派的将领还正在杨广的营帐内争论不休,段文振领着黄明辽就闯入了杨广的营帐。

    看到段文振如此失礼,身边还带着一个一身血污的小将,众人一愣。这时黄明辽赶紧下拜杨广。

    杨广是认得黄明辽的。这些日子整日提心吊胆,今日见得黄明远派来的人,岂不高兴,赶紧上前将黄明辽扶了起来。

    众人这才知道是黄明远派的人冲破重围,到达岭上。帐内诸将的心中无不惊讶,各自盘算着此事。

    杨广可是不管众人的想法,忙问道:“四郎是如何到此的?”

    黄明辽说道:“禀王爷,家兄提兵在破胡口击破胡将阿兹尔,现已率大军驻扎在冠军侯山西北不到百里处,特遣末将前来见王爷。”

    “好!”

    杨广脸上堆满笑容,心怀大慰地说道:“关键时候,还是明远让孤放心。”

    待到知道黄明辽领着十余骑,冲破突厥防线,马踏突厥营寨,杀伤无数冲到冠军侯山脚下,杨广也是惊呆了。杨广为黄明辽的勇武而感到惊异,对其非常喜欢。

    众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涌上前去,将黄明辽包围,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着外面的局势和援军的情况。

    黄明辽也没有隐瞒,将拒胡峡和石咀山堡的战事一一述说。众人听后也是后怕不已,没想到步迦可汗还有如此毒计。若是石咀山堡真的丢了,灵州也就完了,大隋忙着守御关中还来不及,哪还有人会来救他们。

    再等到黄明辽说裴矩单身赴泥利可汗大营,劝得泥利可汗撤兵倒戈,也是欣喜异常。

    杨广眼眶中含着热泪说道:“明远,弘大皆国士也,古今贤者,亦难有与其二人相媲美者。”

    众人也心内赞同,若不是二人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整个北地的局势恐怕真是要无可挽回了。原本很多人对黄明远的才华不以为然,这次很多人才真正正视起来黄明远的能力,这真的是一个“霍去病第二”啊。

    “此次,家兄让末将告诉王爷,再在此地坚守半个月,等到武乡郡公和泥利可汗的大军赶到之后,双方内外夹击,争取一举击破突厥大军。”

    “再等半个月?”有脾气暴躁的将领听到黄明远的要求有些急不可耐。

    这时元寿也在一旁对杨广说道:“王爷,大军最多还有十日之粮,若是再等半个月,恐怕撑不过去。”

    这时的杨广却不为此所动,若是不能洗刷自己的屈辱,他如何回长安。他现在不仅要胜,还要一场大胜,才能让自己堂堂正正地返回长安。为此别说是等半个月,就是再等半年他也愿意。

    杨广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就等半个月,就是杀马也得把这半个月给我撑过去。”

    众人忙称诺。

    虽然还得再待一段时间,但总算有了最后的希望,众人能够摆脱被俘虏的厄运了。诸将各自回返自己的岗位,励兵秣马,半月之后,准备一举大破胡虏。

第八十五章 定计破胡

    这边黄明辽离开之后,黄明远也没有闲着。他一边将部队隐藏在较为隐蔽的毂辘原(今巴音温都尔),一边派人联络着崔弘度和泥利可汗二人。

    崔弘度倒好说,当日杨素命令崔弘度北上之后,崔弘度马上汇聚了秦州、原州的骑兵主力,直奔北方而去。

    崔弘度是博陵崔家的嫡子,也是个有名的酷吏,在长安号称“宁饮三升醋,不见崔弘度”。他的妹妹和侄女都是王妃,亲妹妹就是那个敢毒死秦王杨俊的崔氏。

    秦王妃以罪诛,崔弘度也忧恚,若不是大战起,他这时候早就请罪辞官了。为了能够减少杨坚对博陵崔家的忌恨,崔弘度对于援救杨广之事丝毫不敢怠慢。而且杨广的嫡长子杨昭是他的侄女婿,因为秦王妃之事,杨昭对崔家心有不满,甚至一度准备请旨废了河南王妃。

    为了家中子弟的未来,崔弘度就是死,也得救回晋王。

    虽然崔弘度无论是资历还是官职都在黄明远之上,但杨素有令他要听从黄明远的指挥,而杨昭更是和黄明远极为亲厚。因此崔弘度虽然看不起那个新崛起的小字辈,但也愿意给黄明远面子。

    崔弘度勒马在冠军侯山以南,等待黄明远的指挥。

    而泥利可汗那里就不好联络了。隋军本身并没有掌握泥利可汗的行踪,而且黄明远也并不信任泥利可汗。毕竟到时候各方加起来共有三四十万大军混战,一个轻易的举动,都有可能引起重大的变化。这泥利可汗太反复无常了,若是泥利可汗到时在双方决战的关键时刻再次反戈,隋军恐死无葬身之地。

    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不可信任之人的身上,黄明远不会这么做。

    黄明远命焦方杰将鹰击军向西南方向派出,积极联络泥利可汗,同时命人打造渡河所用的船只,准备到时候强度弥娥川。

    到时候战起,黄明远准备先是一举歼灭南方突厥的几千游骑,然后从弥娥川南下,直击突厥人背后。

    到时候翦除了侧翼和身后的敌军,隋军主力背北向南,坐东望西,身后有弥娥川和冠军侯山两道天堑护卫,就是泥利可汗有什么想法,隋军也不畏惧。

    而崔弘度的大军到时候从南往北打,游荡在南线突厥人外围,护着突围隋军的另一翼,整个隋军必然万无一失。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被围隋军战力充沛上,否则光靠外围的几万兵马,是很难击破突厥大军的。

    突厥泥利可汗这边,对于隋军的联络答应的很痛快,借助隋军的力量一举击败步迦可汗,甚至将对方弄死,才是他的真正愿望。

    当然,泥利可汗对隋军也不放心,若是到时候解围的隋军搂草打兔子,连他一起收拾了,他可没地方去哭。因此泥利可汗打定了主意,要离隋军远一点,到时候见机行事。

    最后泥利可汗经过和裴矩一番交涉,由泥利可汗从西线进军,主攻西线的铁勒各部,其主力和隋军拉开空挡。反正大隋也不怕有漏网之鱼往西南方向走。

    而且双方又约定,战后双方不仅要平分战利品,还要将所有的俘虏都交给泥利可汗。

    这个时候,为了胜利,隋军也只能完全答应对方的条件。

    双方分别从三面包围了冠军侯山,按各自约定出兵的时间,准备开始了最后的盛宴。

    ·······················································································································································

    各方协同好之后,黄明远反而成了四支部队的联络官。

    黄明远这里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到时候虽然兵力最少,但绝对是整个战场最重要的点睛之处。

    黄明远准备在战前先把冠军侯山东面的这颗钉子给拔了。

    但若是黄明远主动发起攻击,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能会暴露隋军援军从三面向突厥军队包围的事情,影响了接下来的突围战。

    黄明远也不敢贸然行事,待到部下的侦骑打听到突厥其军的情况,黄明远心里有了一个计策。

    当日黄明辽破军冲营,烧毁了突厥苏穆尔部大半个营寨。其部人马相互践踏,死伤盈野。战后清点,混乱中苏穆尔部伤亡不下一千余骑。

    族长阿集知道后又急又怒,伤口因此崩裂,血流如注,不能视事。其亲信高昌奴隶出身的白文盛因此得以掌握大权。

    白文盛本来不过是个被俘虏的奴隶,但是却擅长萨满巫师的本事,凭借着给阿集联络天神,排忧解难,成了阿集的心腹。阿集对其是言听计从。

    掌权后的白文盛专断独行,动辄谮毁诸将﹐乃使上下离心。阿集的弟弟阿狄该恐惧,害怕被其所杀,乃准备篡取部落族长之位。

    对于这种部落内部的纠纷,就连大可汗也没法解决。只要部落的政治态度不变,其实谁当族长都是可以的。

    阿狄该本来就是部落里的实权人物,兄长没有多少时日了,而自己的侄子尽皆年幼,不能主事,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下一任族长。他又如何能够容忍一个奴隶压到他的身上。

    这日,双方再次为部落的控制权发生冲突。

    白文盛试图在大帐内议事的时候,埋伏军队,趁机扣押阿狄该,解除阿狄该的兵权。而阿狄该也不愿束手就擒,当场各持兵器和白文盛的伏兵对峙。

    众将各有偏颇。虽然大多为阿集的忠臣旧部,但众人又如何愿意支持白文盛收拢兵权呢。

    超出白文盛的意料,本来一场很普通的扣押事件很快演变成部落内部的兵变,双方积压的矛盾立刻引燃。各自支持双方的军队在营内混战一场,打得血流成河。

    本来还在养病的阿集还以为隋军又打来了,跌跌撞撞的要爬起来指挥大军抵抗。他身边的亲信早就让白文盛给换光了,还是一个侍从偷偷告诉他部落里发生了内战。

    阿集听了之后,竟受不住打击,疮裂吐血而亡。

    白文盛乃将阿集的尸体用毛毡包了,秘不发丧,又秘密除掉一批非本派的将领。同时以阿集的名义,调集各军,围剿阿狄该的叛乱。

    阿狄该实力不足,被白文盛击败,只得向南逃到原来的老营驻扎。他一边在此地收拢力量,准备等待机会,反攻苏穆尔部大营;一边又派人前往步迦可汗处,希望步迦可汗能够为其主持公道。

第八十六章 趁火打劫

    苏穆尔部的动静闹得很大,为了部落的权力之争,双方好像忘了自己是在战场上执行任务,竟然不管不顾的内战起来。

    步迦可汗此时无暇顾及苏穆尔部,只是派遣了一个亲信来部落里调解阿狄该二人的争端。但涉及到手上的权利之争,没有真刀真枪,就是亲爹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步迦可汗明显希望苏穆尔部自己内部解决权力之争。这个时候,他还在不断压缩隋军的生存空间,这个毫不重要的战线上,他真的没有足够的精力再次关注。

    “胡虏找死,真乃天助我也。”

    正愁怎么消灭苏穆尔部的黄明远喜出望外,终于有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可以将对方一网成擒了。

    黄明远时刻关注着苏穆尔部的动向。他倒不是怕歼灭不了对方,而是担心一旦战役打响,自己区区万余兵力,却又有两个方向要进击。若是被苏穆尔部的军队拖住了自己的部队,自己不能及时偷渡过弥娥川,那之前的全盘计划就都要被耽搁了。

    现在阿集部落的内讧给了黄明远一个提前发动攻击的机会。黄明远准备在总攻之前提前一夜向阿集所部发动攻击,就地歼灭对方。

    但时间一定要快,若是这边乱久了,影响了步迦可汗的动作,或者让什么消息传到步迦可汗那里,难保步迦可汗会再次抽调部队接手苏穆尔部的防区。那样的话一切就全部都露馅了。

    阿狄该兵败难逃,驻营之后,任凭白文盛怎么挑衅,都是坚守不出。白文盛无奈,只得撤回大营。双方各自舔舐伤口,准备再战。

    而在此时,他们无暇顾及的西北方向,黄明远的大军已经整戈待发。

    黄明远将所部一分为二。

    他命令欧彦亲自率领三千骑兵从东面绕过苏穆尔部的大营,然后从南线直扑阿狄该的大营,务必保证将对方驱赶向北方。自己则率领剩余主力在苏穆尔部大营以北十余里处设下步军大阵,准备全歼苏穆尔部大军。

    当夜,太阳落山之后,苏穆尔部人马俱已入睡。

    从隋军大营扑出一支战意盎然的铁骑,一路向南而去,很快消失在夜幕里。

    阿狄该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对面的白文盛身上。这个该死的贱奴,竟然敢染指部落的权利,阿狄该发誓抓住这只高昌来的贱奴,一定要把他剁碎了喂狗。

    而在此时,趁着夜色的掩盖,欧彦的大军像出笼的猛虎一般,伸着可怖的爪牙,扑向了阿狄该的大营。

    苏穆尔部本身只能算是突厥内部一个二流的部落,虽然阿狄该和白文盛双方内斗的热闹,其实两人所部都是大小猫两三只,并没有多大实力。

    阿狄该现在的兵力远逊于白文盛,双方一共不过三四千人又是经历了一番大战,而且白文盛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苏穆尔部大部分的资源。所以现在阿狄该所部其实不过七八百骑。

    阿狄该的大营也是个老营,因为时间紧迫也没怎么修缮。

    隋军攻击的突然,这些胡骑都来不及阻挡,就被对方破营而入。阿狄该还以为是白文盛迂回南方来攻击自己,咆哮着要跟白文盛决一死战。但看到对面的隋军衣甲,却让他连胆气都丧了。

    不是说隋军被包围在冠军侯山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阿狄该立刻反应过来,隋军这是突围了,下意识的就要组织军队抵抗。但这铺天盖地的隋骑他哪还能抵挡地住。不过一刻钟,阿狄该的大军便崩溃了。阿狄该也被乱军裹挟着向北逃去。

    隋军在后紧追不舍,但并没有加快速度,大肆杀戮,就是希望这群人可以倒卷着冲击苏穆尔部的大营。

    果不其然,这些人下意识的朝后方而去,没逃散多久,就来到白文盛的军前。白文盛的大军面对逃溃的胡骑也大惊,还以为是阿狄该意图袭营呢。双方本来就是敌人,他们如何会放对方进入。

    这时候隋军也追到营前,不断驱赶胡骑。

    白文盛在军中也反应过来了,这是隋军,马上就组织军队反击。

    胡虏全是骑兵,当然不可能坚守在营内。双方南北相进,挤压着这些阿狄该部的溃兵,各各撞到一起。

    这时白文盛的南北各有数百骑从后斜插苏穆尔部的大营中,瞬间就把营寨的防御撕开了口子。这些铁骑直趋中军,将白文盛军的阵型搅个稀烂。

    此时被双方夹杂在一起的阿狄该也是怒了,前有狼,后有虎,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你白文盛不给我活路,别怪我下狠手。

    无路可逃的阿狄该此时竟然主动竖起了白旗,向隋军投降。

    欧彦哪有功夫处理阿狄该的队伍,便派个传令兵要阿狄该一同攻击白文盛。

    阿狄该正愁不知道该如何报仇,隋军这次却是如了他的意了。他掉过头来打白文盛更是积极。

    隋军绕过阿狄该部直接冲击白文盛军,而阿狄该也带着手下,一拥而上,缠着白文盛军打。看那凶狠的样子,这些人显得比隋军都勇猛,早就没有了刚才的落魄样子。

    白文盛遭遇四面围击,军队越打越乱。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名将,平日里不过是靠着装神弄鬼忽悠别人,这时候早吓破胆了,忙下令各部向北逃散。

    这群残存的混乱部队,一路溃逃。欧彦率军沿路掩杀,斩首级无数。

    白文盛率部向北逃了十余里,便是心都寒了。北方的原野上,一排排严阵以待的隋军,手持利弩,正对着自己。

    自己对面的隋军指挥官一声令下,便见千万支利箭像飞翔的银龙一般,向他们涌来。白文盛所部的骑士大眼圆睁,满脸的不敢置信。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利箭射破他们的胸膛。

    无数人来不及惨叫就成了一个个亡魂。

    隋军的军阵向前缓缓移动,不断挤压胡骑的移动空间。白文盛最后只看到那泛着寒光的大刀,向自己挥来。

    当夜,苏穆尔部大营被攻破,苏穆尔部覆灭。

    而苏穆尔部的覆灭直接打通了黄明远所部与隋军被包围主力的联系,为此战的胜利取得了先决条件。

第八十七章 驱狼吞虎

    战后,黄明远便命人迅速打扫战场,其目的是不要让溃卒逃到南线。

    投降的阿狄该被引着战战兢兢地来到黄明远的面前。今日反戈,不过是没有办法的事,隋人根本不会信任自己,阿狄该也担忧隋人会怎么处置自己。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黄明远直接让阿狄该统帅其部落所有部众。不仅对其好言相待,恩遇有加,还许诺战后为其向大隋天子请封。

    阿狄该激动地用刀划破自己的脸颊,宣誓为黄明远效忠。黄明远赶紧上前为其止血,又将自己的披风给阿狄该披在身上。

    阿狄该千恩万谢的退了出去。原本在投降的时候他只是想死中求活,别说再求部落权利,能够保得性命已经是奢求。这时候,阿狄该忽然感觉,跟着这位隋朝将军,成为一个隋人,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黄明远对阿狄该的礼遇众将不解。黄明远向来是除恶务尽的人,对这些胡人没有什么好脸色,当初在漠南打了这么久,也没招揽一个部落。

    而且苏穆尔部这千余胡骑实力低下,不仅没什么大用,反而会限制了黄明远大军的行动。

    黄明远对众人说道:“此战之后,突厥对于大隋就再也不是什么威胁,一味地讲求杀戮,是很难真正征服草原的,我们要学会‘以胡治胡’。”

    虽然黄明远极力笼络阿狄该,但阿狄该手上的这些降人却是要严密监视。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就是反水,也是常事。因此黄明远令张长逊率部和阿狄该组成一军,同时行动。若苏穆尔部胆敢有异常,立刻动手处置了。

    黄明远所部,打通了通向杨广大军的路,便要恢复和主力大军的联系。

    而且黄明远今夜直袭苏穆尔部大营,也是待时而动。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导致黄明远原定行动时间的变化。接下来为了防止被突厥主力侦知这边形势,大军势必只能提前发动最后的突围了。

    黄明远准备快速向弥娥川北部靠拢,而派遣欧彦和李袭志二人前往冠军侯山见杨广。

    陆贞却是拦住黄明远劝道:“郎君,这个时候,晋王被围月余,心神俱疲,盼救若渴,若是第一支到达的救兵赶到,势必会铭记于心的。”

    黄明远听了默然,点点头。

    黄明远便命令大军在冠军侯山以东修整待命,自己率着十余个骑士向山上而去。

    夜间的战斗,离冠军侯山不远,山上监视胡骑的隋军早就发现了这边的异常,并立刻报知了杨广等人。

    杨广听到消息后心乱如麻,却束手无策,只得和众将焦急地等待了一夜。

    因为他们知道黄明远在东面,还以为黄明远被发现了,正和隋军激战呢。但形势不明,黄明辽又立劝他等待黄明远的消息,所以杨广终究没有贸然行动。

    黄明远登上冠军侯山,见此苍茫的景色,蔚为一振。

    此时正值拂晓时分,第一丝阳光刺破了阴云的昏暗,橙红色的光燃遍了整个天际。初生的朝霞,仿佛要照亮整个天际。

    值守的段文振在山岭上守了一整夜,今日一见黄明远上山,惊喜交加。拉着黄明远的手忙问道:“黄将军,缘何在此?今夜大战,是为何故?”

    “龙岗公(段文振爵位),王师大胜胡虏,勿忧矣。请带我去见晋王。”

    “好!”

    二人匆忙向中军而去,这时候杨广早接到消息,赶来迎接黄明远了。

    黄明远快步上前,离着杨广还有三四步远,就扑通跪下,两眼噙泪地说道:“王爷,明远来迟了。”

    杨广赶紧上前,握着黄明远的双手,激动万分而又语无伦次地说道:“好!好!好!来了就好啊!”

    杨广连说三个“好”字,这个时候,见到黄明远,他的心才真正安了下来。这几日提心吊胆,半辈子没有受过此种委屈,可杨广却不敢表现出来。这个时候真的是将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这声“好”里。

    一旁的众将看了也是嫉妒万分,黄明远和晋王的亲密,真不是常人可以离间的。常听说黄明远和晋王二人亲若父子,今日一见,此言不虚。

    而且这次黄明远真是显达了,就是圣人也得感谢他的功劳。

    一旁的宇文述上前扶起激动的杨广,又问道:“还不到约定时间,黄将军缘何来此?昨夜又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杨广也反应过来,拉着黄明远起身问道:“明远,外边形势如何?”

    黄明远禀道:“王爷,各位将军。昨夜胡人驻守东面的部落内部发生内乱,为了怕步迦干涉,趁此机会,我提前歼灭了对方。这次前来,就是来见王爷,准备提前发动突围的。”

    “提前发动突围。”众将一惊。

    黄明远坚定地说道:“对,提前突围。趁着步迦还没有反应,我军直接突围,我从北,崔总管从南,大军直扑突厥大军的南翼,一举击破突厥人的包围圈。”

    杨广有些吃惊地问道:“不是说我们联系了泥利可汗吗?若是没有他的配合,我军能够突围成功吗?”

    “王爷放心,原本我们是需要泥利可汗策应的,但现在不用了。我想现在泥利可汗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来帮我们拖住步迦大军的主力。”

    众人一惊,忙问道:“泥利可汗暴露了。”

    黄明远笑着说道:“王爷且听我说。之前北上时,我从灵州借了杨太仆二十几个文官,出了阴山之后,我命人绕道将他们全部送到了西面铁勒诸部的营中,劝降各部族首领。而且还把泥利可汗和阿史那库头二人投降大隋,意图夹击步迦大军的情报告知了各部。到时只要能够动乱了胡人各部首领的决心,一旦战斗打响,这些人势必明哲保身,我们的目的便也达到了。”

    宇文述有些担忧地问道:“黄将军,你贸然将消息告诉对方,这些胡人部落心思难定,若是有部落将此番信息告诉了步迦怎么办?”

    黄明远笑道:“褒国公勿忧,我就是要借他们的口让步迦知道此事。国公试想,步迦孤注一掷的一战,会让泥利可汗搅了这个局吗?若是他知道现在隋军援兵未到,而周围只有泥利可汗的援兵,他会逃走呢?还是再次赌一把。要知道,为了帮步迦下定这个决心,我可是将泥利可汗的驻营地都告诉他了。”

    众人脸色一变,黄明远这是驱狼吞虎之计,真是万分狠毒啊。

    “若是步迦加紧对我军的攻击呢,毕竟我军的援兵也快到了。”

    黄明远笑道:“褒国公,是严阵以待,坚守不出的我军好击败,还是措不及防的泥利可汗好击败。若是步迦可汗认为可以十万大军看住我军,再十万大军击败泥利可汗,你说他会不会赌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