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九十三章 立魏王制

    不过这个魏王的身份也没让众人猜测多久,很快,宫中便下诏:

    “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内史令左卫大将军岐王杨昭,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庶绩惟允。职兼……努力更新中----请稍后刷新访问

    此章节正在努力更新ing,请稍后刷新访问

    手机访问的帅哥美女,先注册个会员好吗!!!

    注册本站会员,使用书架书签功能,更方便阅读

    如果此章是作者求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请先收藏此页,方便等下阅读,不然等下找不到此章节咯

    推荐大神作者:林羽江颜---------都市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

    %3a%2f%2fm..%2fbook%2f18%2f18289%2f

    内容简介:

    师父临别之际,给文天留了一句本门压箱底的保命真言,说是勤加修炼,必有奇效ps:本书中所有术法、道诀、功法秘技等,均来自本门密藏,不得真传者且勿妄自修炼。切记切记!谨之慎之!

    %e3%80%80%e6%9c%80%e4%bd%b3%e5%a5%b3%e5%a9%bf%e6%9e%97%e7%be%bd%e6%b1%9f%e9%a2%9c%e8%bd%ac%e9%80%81%e9%97%a8%e5%9c%b0%e5%9d%80%ef%bc%9a%3a%2f%2f.%2fbook%2f18%2f18289%2f%0a%0a%e3%80%80%e3%80%80%3a%2f%2fm..%2fbook%2f18%2f18289%2f%0a%0a%e3%80%80%e3%80%80%e5%86%85%e5%ae%b9%e8%af%95%e8%af%bb%ef%bc%9a%3a%2f%2f.%2fbook%2f18%2f18289%

    第1章目睹自己被火化

    “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准备后事吧。”

    病房外医生的声音很轻,但病床上的林羽却听得一清二楚。

    可能人死之前连听觉都会变得格外灵敏吧,尤其是母亲的哭声,分外尖锐。

    因为见义勇为付出生命,林羽并不是第一个,对此他并不后悔,只是觉得对不起母亲。

    父亲死的早,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到,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如今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海市人民医院,与母亲的生活正要明亮起来,没想到却出了这种意外。

    “该死的老天。”

    好人果真没有好报,林羽低声咒骂了一声,眼皮再也撑不住,缓缓合上。

    “我的儿啊!”

    一声凄厉的哭声猛地将林羽惊醒,他睁眼一看,发现自己此时竟然站在床尾,而母亲正扑在床上嚎啕大哭。

    “妈,你哭什么,我这不好端端的在这吗?”

    林羽大喜,以为自己神奇痊愈了,伸手一拍母亲,发现自己的手竟然从母亲的身体中穿了过去。

    母亲没有丝毫的反应,依旧扑在床上痛哭。

    林羽神色一变,抬头看到床上竟然还躺着一个自己,面色干瘪发青,显然已经没了生气。

    我死了?

    林羽低头看了眼站在床尾的自己,发现身子有些虚白,而且微微有些透明。

    林羽大惊,原来人死之后真的有魂魄!.m..

    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母亲都感受不到。

    在护士的帮助下,母亲忍痛给林羽穿上了寿衣,随后护工把他的尸体运上了殡葬车。

    母亲跟着上了车,坐在他的尸体旁,紧紧的攥着他的手,红肿的眼窝中泪水不停地往外涌,“羽儿,你放心走,妈把这边的事情办完了,立马就下去陪你。”

    对于她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全部,儿子死了,她活在世上,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一听母亲想要寻短见,林羽顿时急了,学着电影里还魂的场景躺到尸体上,但是没有任何作用,每次坐起的,都只有自己的魂魄。

    车子很快到了火葬场,缴费之后,工作人员简单给林羽化了个妆,递给林羽母亲一个号码牌,接着焚化人员推着林羽的尸体去了焚化大厅。

    “不要!”

    当焚化人员将他的尸体推进焚化炉的刹那,林羽瞬间崩溃。

    随着肉身的燃烧,林羽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变弱,身上有无数淡淡的光点向四周流散而去,魂魄也正在慢慢的变淡。

    与此同时,他的眼前开始闪现出另一个世界,入眼所及都是无尽的黑暗,夹杂着红通通的火焰以及凄厉的惨叫声。

    地狱!

    这是林羽意识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强大的恐惧感瞬间将他吞没。

    他的魂魄下意识的在空中乱冲乱撞,光点仍旧不停的从他魂体中飘出,而且速率越来越快。

    他眼中的地狱世界也越来越清晰,能听到下面一个神秘沙哑的声音正在呼唤他。

    此时焚化炉内林羽的身体近乎燃尽了,灰烬中一块碧玉色的吊坠突然在烈火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是林羽外公去世时留给他的,自小戴到现在,穿寿衣的时候,母亲特意没有摘下来。

    吊坠光芒越来越盛,随后砰的一声破裂,一缕碧绿色的光影猛地从吊坠中窜出,一下附着到了林羽的魂魄上。

    紧接着他脑海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我乃你祖上圣人,从今日起,你便是我传人,得我医道术法,悬壶济世,渡人渡己”

    随后声音消散,庞大的信息量陡然间充斥进林羽的脑海,医道玄术、修行法诀及祖上的一些游历经验一股脑的涌入了林羽的脑海中。

    着脑海中的信息,林羽感觉十分兴奋,仿佛打开了一新世界的大门。

    但这股兴奋劲转瞬即逝,得到秘术传承又有何用,自己已经是个马上要下地狱的死人了。

    这个念头闪过,林羽脑海中突然跳出一条有关还魂术的记忆。

    记忆显示,通过还魂术,死去后魂魄未散的人可以附体重生。

    但是林羽的肉身已经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了,不过好在关于肉身损坏的还魂方法也有记录,“肉身陨灭,化鬼,觅**,后附之。”

    林羽倒吸了一口冷气,意思是说自己肉身损坏,要想复活的话,只能通过还魂术化为鬼,找别人的肉身附体。

    要知道在人类的意识里,鬼可是邪恶的化身啊,况且自己要是上了别人的身,不相当于变相剥夺了别人的生命吗?

    犹豫的功夫,林羽的魂魄已经越来越淡,只剩下了一道幻影,耳边的声音也愈发的清晰。

    林羽咬咬牙,看着接连被推进焚化大厅的尸体,突然来了主意,死人不行,那活死人应该可以吧?

    数分钟后,林羽来到了清海市最大的植物人托养中心。

    很多植物人是没有意识的,一辈子都醒不过来,他们活着的只有身体,林羽认为,选这种人附身,就不算杀人。

    起先林羽还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找过去,寻找合适的身体。

    但发现自己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很快将要消弭殆尽,那个来自地狱的呼唤声也越来越急促。

    林羽来不及多做思考,瞅准一个二十来岁的男性植物人,念起还魂术,陡然间化为一缕白烟,奋不顾身的钻了进去。

    “你逃不掉的!”

    与此同时,耳边的呼唤声陡然变成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林羽便失去了全部的意识。

    等林羽再醒过来的时候,只感觉强光刺眼,过了片刻才适应过来,低头一看,自己正躺在病房里。

    成功了!

    林羽兴奋的差点叫出来,猛地坐起,看了眼自己的新身体,迫不及待的撕掉手上的针管,接着跳下了床,但脚一落地,身子一个踉跄摔到了地上。

    可能因为长时间躺着的原因,这个年轻人的肌肉有些轻微的萎缩。

    林羽踉跄着爬起来,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日历,发现已经是第二天了,触摸着床和墙壁,感受着手上传来的冰冷温度,感觉就跟做梦一样,自己昨天才死,没想到今天又复活了。

    稍微活动下,适应了这具新身体,接着他便迫不及待的冲出了医院,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去见自己的母亲。

    此时包子店里挤满了人,十几个小混混叫嚣着让林羽母亲还钱。

    为了给林羽做手术,林羽母亲被迫借了十几万的高利贷,得知林羽死了,小混混们便急不可耐的来讨债了。

    “你们放心,我这几天就把店卖了,拿到钱就还给你们,求你们先离开吧。”

    林羽母亲红肿着双眼恳求道,希望赶快把他们打发走,儿子刚走,她不希望他走的不安宁。

    “草,你这个破店才值几个钱,你儿子都死了,我们一走,你要是跑了我们管谁要钱去?”领头的黄毛混混骂骂咧咧道。

    “你们放心,我肯定不会跑的,我凑够钱,马上就还给你们。”

    “不行,今天说什么我们也要拿到钱!”黄毛不依不饶。

    “可是我现在真的没钱,你们也知道,为了给我儿子治病,钱都花光了”

    林羽母亲心如刀割,沙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

    “没钱也行,这样吧,你把你家那栋破房子过户给我们吧,就当还债了。”黄毛眼睛滴溜一转,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林羽母亲微微一怔,房子是林羽外公留下的,虽然有些老旧,但是地段很好,按照清海现在的房价,起码能卖个两三百万,他们这简直是在明抢啊。网更新最快电脑端:://./网更新最快手机端::/m../

    但是现在儿子死了,家也就没了,留着房子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清债,自己也就能安心的去了。

    想到这里,林羽母亲万念俱灰的点点头,刚要答应,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怒喝。

    “不行!我们家房子起码值几百万,你们这是抢劫!”

    紧接着林羽驾驭着他的新身体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

    “**的,哪来的野崽子,关你屁事!”黄毛气不打一出来,看着林羽身上的病号服,还以为是哪里跑出来的神经病,冲过来扬手就是一巴掌。

    林羽下意识一躲,伸手一推,黄毛整个人瞬间飞了出去,飞了足足有五六米远,在空中划过一到弧线,砰的摔到了里面的桌子上。网更新最快电脑端:://./

    “给老子弄死他!”

    黄毛捂着胸口惨叫了两声,随后一声令下,其他十几个混混立马冲了上来,围着林羽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林羽连忙抬手还击。

    接着包子店里响起了一片哀嚎声,小混混们惨叫连连。

    他们十几个人一起上,竟然连林羽的衣角都没有碰到,而林羽的拳脚打在他们身上,就如同被车撞了一般。

    只需要一拳,他们便疼的起不了身。

    林羽自己也无比震惊,都说鬼上身力大无穷,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而且这些人的动作在他眼里显得十分缓慢,很好躲避。

    “报警!报警!”

    黄毛被眼前这一幕吓坏了,他见过能打的,但是没见过这么能打的,简直非人类啊。

    一听要报警,林羽母亲赶紧冲过来抓住林羽的手,急声道:“小伙子,他们要报警了,你快走吧,这里我来处理。”

    “妈,你说的什么话啊,我哪儿能扔下您啊。”

    林羽高兴地眼泪都要出来了,还能活着见到老妈,真是太好了。

    听到他的称呼,母亲微微一怔,一脸茫然的看着他。

    看着母亲的眼神,林羽瞬间醒悟了过来,自己是活过来了,但是却换了一副身体,母亲根本不认识自己。

    “不好意思阿姨,看到您我就想起了我妈,所以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您别介意。”

    林羽怕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吓坏母亲,急忙编了个瞎话。

    “没关系,小伙子,你快走吧,我们家的事不能连累你。”林羽母亲一边说,一边把他往外推。

    林羽没答话,摸起桌上的筷子一扔,筷子飞速射向黄毛,砰的一声,将黄毛刚按上110的手机钉到了墙上。

    黄毛吓得脸都白了,墙上的筷子离着自己耳朵也就一厘米,要是稍微出点偏差,那钉在墙上的可就是自己的脑袋。

    “救命啊!杀人了!救命啊!”黄毛吓得顿时惨叫了起来,声音里说不出的委屈,明明是他们先欠自己钱的啊。

    “别嚷嚷了,这钱我替秦阿姨还!”

    林羽冷声说道,既然自己复活了,那这些债理应由自己来还。

    “小伙子,这怎么能行,你我第一次见,怎么能让你替我还钱?”林羽母亲有些疑惑的看着林羽,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伙子给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林羽知道她姓氏这点,她并不吃惊,儿子见义勇为付出生命的事情好多网友都知道,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也都被扒了,很多好心人都要来给儿子送行,她都谢绝了。

    “好,这可是你说的,那你把钱给我们吧。”黄毛可不管林羽为什么替别人还钱,只要能拿到钱,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给我三天时间。”林羽说道。

    “”黄毛有些无语,说的这么牛逼,还以为立马就能把钱拿出来呢。

    “怎么?你不相信我?”

    见黄毛没说话,林羽皱了皱眉头,语气有些冰冷。

    “相信,相信,不过大哥您得跟我说下您的名字吧?”看着林羽冰冷的眼神,黄毛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名字?

    对啊,早上走的急,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来的及看呢。

    “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这样,三天后,还是这里,你只管过来,我到时候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林羽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全赖自己这具身体。

    他心想既然能住在托养中心,这个年轻人家里再普通,起码也能拿个十几二十万出来吧,先要来用用,等自己赚了钱,再还回去。

    见识过林羽的身手,黄毛也不敢多说什么,刚要点头答应,突然眼神怔怔的望向店外,好似被什么吸引住了一般。

    林羽也好奇的跟着往外看去,只见门口不知何时来了一辆红色的宝马x5,车门一开,迈出来一截白皙修长的美腿,随后车上下来一个身材高挑,身穿白色波西米亚长裙的美女。

    m../book/18/18289/

    长裙美女拨了下乌黑的长发,摘下墨镜,白皙的皮肤和精致的容颜简直惊为天人,黄毛和他一帮手下都看呆了。

    林羽不禁也被吸引了,这个美女相貌和气质确实都属于极品。

    长裙美女抬头看了眼包子铺,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快步走了进来。

    ./book/18/18289/

    “美女,买包子吗,要什么馅儿的?”

    林羽不由的脱口而出,以前老帮母亲卖包子,见人就这么一腔,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

    “你叫我什么?”长裙美女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语气不悦。

    “美女啊。”

    林羽觉得自己的称呼没问题,不禁有些疑惑,头一次见喊美女还有不愿意听的。

    长裙美女打量他一眼,冷声道:“行啊,何家荣,昏迷两个月,连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了。”

    ://./book/18/18289/

    ://m../book/18/18289/

    内容试读:://./book/18/18289/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天下安康》,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一百九十四章 辞让封赏

    摆好香台之后,杨昭带着手下众人大礼参拜,待到听到使者宣读圣人封给杨昭“领司空内史令雍州牧左卫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郑廓兰河会洮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上柱国”的官职时,众人都愣住了。

    杨昭瞪着双眼,听到这串官职简直难以置信。

    三公、三师是整个朝廷名义上最高的官职,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地位崇高,一般多是封给一些不掌实权的老人。比如当年力挺杨坚上位的第一重臣李穆被封为太师;左右了当年杨坚与尉迟迥胜负的于翼被封为太尉。因为这个官职太显眼了,所以当朝之中也只有杨广因为灭陈大功,官居太尉。

    说实话,现在的杨昭是不够资格担任三公、三师的。

    待听到最后“加赐金辂一、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的旨意,众人都麻木了。

    金辂,同“金路”,天子御车,车身饰金而得名。而衮冕之服,后世的《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在唐朝,“衮冕”在众多的唐朝天子服装服饰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大裘冕。所以金辂、衮冕之服都是天子的御用之物,就是太子都不能僭越。虽然历朝天子也会赐下一些给一些功勋卓著的老臣以示恩宠,但杨昭年纪太轻,杨坚用在这里,绝对是有其它意思的。

    而且金辂、衮冕之服、玉璧、前后鼓吹、班剑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加起来,也太碍眼了。

    黄明襄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杨坚不会是真的准备直接立杨昭为皇太孙吧。黄明襄越想越觉得杨坚可能有此意,若是去除了杨广,杨昭的确是杨坚的唯一选择。

    想到这里,黄明襄不是欣喜,反而有些担忧起来。虽然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杨昭推上皇位,但说实话,黄明襄也是把眼光放到二十年后,他从来没有想过今时今日,用不了几年,杨昭就能成为天子。

    很明显现在杨昭的实力异常弱小,不具备主宰乾坤的实力,即使当了皇太孙,也只能算是杨坚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而且现在最尴尬的事情是,即使现在杨昭再是显赫,再是有可能被立为皇太孙,这也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晋王杨广废了。

    而现在,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别人不知道,但黄明襄清楚的很,现在兄长已是成竹在胸,就等着时机一到就将突厥人一网打尽。相信用不了多久,塞北的捷报就会传来。那个时候,晋王的声誉将会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是老牌的亲王,一个是新进的宠孙,到时候,父子相见,双方成了竞争者,处于弱势一方的杨昭要如何自处。

    而且黄明襄也有私心,弱势的杨昭成了皇太孙,到时候杨坚为了培养他,将会尽遣一些老臣、重臣辅佐,从杨坚选用裴矩为杨昭的长史就能看出。

    杨昭的性格老成,跟他那个喜爱奢华、性子跳脱的大伯父完全不同,是众人心目中的完美君主形象。一旦让杨昭在这些老臣堆里待得时间长了,而无论是兄长还是自己,到时候对杨昭的影响力都会减弱。黄明襄可不想费了这么一大堆功夫,最后却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这时候杨昭也听出了圣旨的意思,瞬间就惊得后背都湿透了。

    此时的杨昭有些茫然,连圣旨都忘了接了。

    “王爷,接旨吧!”

    “王爷,接旨吧!”

    那个内侍提醒了两遍,杨昭才如梦方醒,忙伸手去接圣旨。手伸到一半,

    杨昭忽然又反应过来情况了,立刻又将伸出的手收回来。

    这种情况,杨昭是根本不敢乱接,能给他帮助的此时唯有黄明襄了。杨昭忙转过头去看向身后的黄明襄。

    这时候黄明襄看到杨昭的眼神,忙轻轻摇了摇头。杨昭会意,立刻伸手将接的样子变成推状。

    那内侍也没想到杨昭会拒接圣旨,急得是满头大汗。

    “哎呦我的魏王啊,您就别难为奴婢了,接了圣旨吧。”

    杨昭这时候早就恢复了清明的样子,义正言辞的拒绝道:“大父厚爱,杨昭本不该辞,可杨昭功勋微薄,大父如此重赏,杨昭愧不敢当······”

    说着杨昭又大礼参拜,伏在地上,没有起身。

    这时场上众人也被这变故弄呆了,不明觉厉的几个人这时候都恨不得亲自上前,替杨昭接了这道圣旨。这些日子他们跟着杨昭征战,跟杨昭拉上了关系,也有了杨昭的烙印。若是杨昭被封为皇太孙,他们立刻就会水涨船高。没看到东宫十率,光正四品的卫率就有八人。在这些位置上镀个金,未来就是平步青云。

    杨昭伏在地上,众人也不知道杨昭的想法。

    这些日子,黄明襄跟在杨昭身前出谋划策,众人也逐渐知道了这个杨昭的小军师。众人忙去看黄明襄,希望黄明襄能够劝阻一下杨昭。但黄明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任凭众人使尽颜色,黄明襄也不看他们。

    内侍无奈,只能上前要扶起杨昭。这魏王也真是的,圣人的赏赐这么丰厚,怎么就不接旨呢。难道要跟戏文里演得那样,三辞三让啊。

    无论这这内侍怎么劝说,杨昭就是不接圣旨。而且内侍不走,他还不起来。这宫中内侍没了办法,难道还能在这里待着眼看着魏王跪在这里啊。这要是有人起来坏心,告自己一下子,那干爹也饶不了自己。

    内侍心中叹了一口气,这差事真不好干,还以为是个美差,能提前跟魏王打打关系。现在好在,关系没打成,要再是劝下去,恐怕会让魏王忌恨自己。

    传旨的内侍一脸无奈地离开了,以前只听说过三辞三让皇位的,怎么还有人连个王位也辞的。忽然,这个内侍心中一动,听说这位的封赏已经超越太子了,要当新太子了,可不是要三辞三让的功夫啊。

    杨昭自是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接旨散了之后,他马上急匆匆地离开了。现在的形势让他有些发懵,他得和黄明襄好好商量商量。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家亲情

    杨昭和黄明襄急匆匆地进入帐中,没等黄明襄坐下,杨昭便急不可耐地问道:“六郎,大父此为何意?”

    看到杨昭的样子,黄明襄还是忍不住叹到,杨昭还是太年轻了,这个时候城府还是欠缺。

    黄明襄没有急着回道杨昭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若是平日,这样的封赏,或是为了捧杀,或是为了造势,王爷认为圣人是在捧杀王爷,还是在为王爷造势?”

    杨昭心里其实也是有些明悟的,否则不会求助黄明襄,更不会直接不接圣旨。只是他现在搞不清局势对他的利弊,所以感到自己无从下手。

    杨昭试着说道:“捧杀自是不大可能,大父没有那么做的理由。但是造势,大父要为孤造什么势?”

    “皇太孙的势。”

    黄明襄一针见血地说道。而黄明襄直接捅破事情的真相,更是让杨昭满脸愕然。虽然他也知道,若是阿耶即位,自己也有可能登上那个位置。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会这么快。

    杨昭有些疑问地问道:“六郎,怎么会是皇太孙,那若是大父立孤为皇太孙,那阿耶怎么办?难道是让孤直接越过阿耶吗?”

    “王爷,恐怕是这样了。”

    杨昭“腾”地一声从榻上站了起来,连连说道:“那怎么行?那怎么行?孤怎可如此不当人子。”

    黄明襄叹了口气,有些低落地说道:“王爷,现在的重点不是晋王将会怎么办,而是现在王爷的处境啊。圣人是要未雨绸缪,若是晋王真的不在了,为了大隋江山只能立王爷。而圣人担忧自己时间不多了,才会这么急着帮王爷造势,其目的就是想让王爷的势力迅速强大,饶是一旦有变故,好可以安然地继承皇位。但王爷想没想过,圣人的此举,虽然极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大隋后继无人的情况,让皇位能够平稳过度,但也将王爷推到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杨昭还有些没明白。

    黄明襄接着说道:“王爷要成为皇太孙,其前提是晋王回不来,否则为了大隋的安稳,圣人也不会让王爷登基之后,再给王爷留下一个太上皇。但现在,王爷有没有想过,若是晋王不但安然回朝,还携破突厥之大功回朝,到时候晋王必然名满天下,人心所向,而王爷怎么办?圣人再要重新推出晋王,那之前为王爷造的势又怎么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王爷想没想过,若晋王回来看到王爷一副要取代他的样子,晋王会怎么想?到时候王爷将会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别说皇位了,就是自身的安危也是个问题。”

    杨昭被黄明襄说得大汗淋漓,嘴张开的几乎合不拢。虽然他也想过这样不合适,但也没想到会直接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啊。

    “六郎,是不是言重了?”

    黄明襄抬头看了杨昭一眼,有些冷冷地说道:“天家无父子,王爷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王爷若是想不明白,难道不记得史书上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卫灵公废掉太子蒯聩,蒯聩出逃,卫灵公死后蒯聩之子辄即位。蒯聩要赶回卫国争国君,被儿子卫出公辄击退。卫出公辄当了十二年的国君,到最后仍被其父卫后庄公蒯聩赶下王位。卫后庄公与卫出公不是父子吗,不照样是子拒父,父谋子,全无一丝父子感情。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不是父子吗,不照样有沙丘之变?南宋文帝刘义隆和废帝刘劭不是父子吗,不照样是刘劭弑君?为了皇位,父子恩情又如何。”

    “六郎,你要明白,孤宁可自己去死,也不会伤害阿耶的。”杨昭重重地说道。

    黄明襄盯着杨昭的眼睛良久,才长叹一声,说道:“王爷这话,我信,王爷信,甚至是晋王信,但天下人会信吗?王爷身边的人和晋王身边的人回信吗?王爷没看到今天你辞让封赏众人的表现吗?只怕到时候就是王爷不愿意,王爷身边的人也会推着王爷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恐怕就是王爷你也身不由己啊。”

    杨昭身体一震,重重地坐到了榻上。

    忽然杨昭跪坐好,长鞠一礼,伏在地上,说道:“今日,孤陷入危难,已经手足无措,但请六郎教孤。”

    黄明襄赶紧上前要扶起杨昭,但杨昭却是怎么也不起来。

    黄明襄和杨昭相对而跪,最后眼神狠厉地说道:“为今之计,恐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死谏。王爷需昼夜兼程,在此事发酵变大之前,赶回长安。以死劝谏圣人收回成命。到时候天下人自然会知道王爷的决心,圣人也将不会再逼迫王爷。只是如此一来,圣人怕是要对王爷失望了。若是晋王回不来,王爷恐怕会弄巧成拙,到时候丢的就是皇位。此事还需王爷谨慎考虑。”

    这时杨昭赶紧站起来说道:“六郎,孤不用考虑,孤相信阿耶可以回来,孤马上返回长安,求大父改变意愿。”

    看到杨昭这么斩钉截铁,黄明襄有一些如释重负,也有一些吃惊。他还担心杨昭放不下这个皇太孙的位置。若是他一意要当这个皇太孙,到时候自己的大兄反而会落入两难的境地。

    “王爷可想好了?这可是容不得反悔的。”

    杨昭重重地点点头,说道:“六郎,孤想得很清楚,别人怎么做孤不管,但孤一定会以大隋江山和阿耶为重。杨昭宁可将来做不成这个皇帝,也不会做一个不忠不孝的儿子。”

    杨昭这时候就要让人给他备马,还是黄明襄劝阻了他。

    “王爷先写一封辞让信,让圣人有个准备。”

    杨昭点头应允,回到帐中写道:“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

    这个时候,黄明襄看到杨昭的真挚,也不禁赞叹。若是杨昭为帝,天下有幸。这个时候,黄明襄忽然想到,若是杨昭为帝,大兄是不是比在晋王身边更为重用,为什么一定非得等晋王即位,再让杨昭争太子位呢。至少,杨昭与大兄的感情不弱于晋王。

    黄明襄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自己是鞭长莫及,而大兄一定不会答应。而现在尽力保护杨昭,就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难之地

    杨昭将军队交给黄玠,然后和黄明襄马不停蹄地向长安而去。于此同时,一骑快马从骁果军营中而出,直奔丰州而去。

    这时候的大隋的西路大军还不知道最近长安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他们还沉浸在与步迦可汗主力决战得胜后的喜悦中。

    隋军与突厥在卢伦河东岸的最终决战一共进行了三四天才完全结束。至此,除了隋军有意放回草原上的几支铁勒部落,步迦可汗与泥利可汗前前后后共近四十万入侵大隋的军队,皆全军覆没。

    整个草原、西域几乎因为这次大败,壮丁丧尽。又因为今年草原大旱,牧草枯死,牛羊马匹尽皆暴毙,步迦可汗的穷赌没能为草原获得希望,草原饿殍满地,人皆易子相食,整个漠北绿洲地区尽是倒毙的尸体,不计其数。整个草原都被隋军打断了脊梁。

    当然隋军也为这次百年不遇的大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隋军西路军不算关中后来派遣围歼都六的部队,前前后后共参战二十四万主力部队,涉及包括辅兵、役夫等辅助人员高达四十五万人。为了此战,大隋消耗粮草、银钱不计其数,光是补给粮草就搬空了长安内外十几个粮仓府库,可谓是穷尽国力。自开国以来,除了当年的伐陈大战之外,皆无此等规模的大战,亦无此等规模的胜战。

    此战经过也是跌宕起伏,隋军虽然先胜后败,但最终取得大胜。算上从泥利可汗部收取的突厥人首级,隋军前后共斩首十七万级,各种俘虏、降卒不下十几万人。战马俘获高达七十万匹,牛羊两百余万头,其它缴获的物资堆成了无数的山丘,不计其数。

    隋军此役主力部队前后阵亡、重伤者高达九万余人,军队主体伤筋动骨,无伤者几乎没有。北部边境的叠州、灵州、夏州等地的主力部队伤亡过半,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原来的实力。

    战后,杨广为了快速返回关中,将除了要献俘和收归府库的战略物资以外,其它的牛羊、马匹、俘虏全部分给了众将士,也算平息了当初众人在冠军侯山被围的愤怒与积怨。

    而黄明远凭借着几次大胜和攻克了步迦可汗的大营,成了此战最大的赢家。此战中,大同军光是牛羊就获得约五六十多万头,三万多突厥俘虏,粮草、财富等物资总额超过了丰州十年的收入。

    而且因为丰州军的大功,杨广将十五万匹战马留给了丰州军,并要上报杨坚,在丰州建设一处马场,这也填补了两套地区作为大隋重要的战马补给点却没有养马场的尴尬。此后,丰州军的战马补充将会更加便利。

    对于丰州军抓获的俘虏,也让人眼馋。在长安,一个能干的奴隶值数万钱。而黄明远俘虏的奴隶中不管是突厥人,还有人高马大的白皮胡和昆路奴。杨广私下里曾表示希望黄明远将这些俘虏送一些给启民可汗,以缓和双方的矛盾。但被黄明远拒绝了。

    黄明远同时还劝杨广,这些俘获的奴隶尽是草原的骨干壮丁。若是不能屠杀殆尽,便要将其贬为奴隶,打乱分散到中原各地,如此这些奴隶很快就会被中原庞大的人口所消化,过个一二十年,再不复存在。

    但若是将这些胡人继续留在边陲地区,即使这些人现在选择为大隋放牧,看似对大隋有利,但若干年后,等这些人缓过来了,必成边陲大害。但这并没有引起杨广的重视。

    这次战争看似改变了杨广的性格,但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杨广自卢伦河之战后,又恢复了往日的自负。或许在他眼里连带甲百万的步迦可汗都被他击败了,干什么还要在乎这些被俘虏的胡人呢。

    黄明远也是无能为力,这些国是方面的东西,他对杨广的影响还是太浅了。杨广自有自己的想法,在困厄的时候他是不得不听别人的,但你若真的以为杨广乐于纳谏你就错了。

    这些边陲胡人的问题还是需要黄明远主政丰州后再去处置,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裴矩要回京的问题。

    黄明远接到黄明襄给他的密报时正值从灵州转来的招裴矩回京的旨意到达。这路内侍也是从长安到灵州,又从灵州到崔弘度营中,才恰好遇到杨广大胜突厥,裴矩平安归来的事情。

    圣人这么急迫的招回裴矩,还可以勉强说成是裴矩立下大功,但这个魏王长史到底是什么官职,仍旧令众人捉摸不定。

    魏王是谁。

    不仅仅众人不知道,就连传旨的内侍也不知道。大隋凭空多了一个亲王,而且还不为人知底细。

    众人猜测什么的都有,甚至连杨广都怀疑是不是圣人直接放弃他了,要扶植别的兄弟。

    黄明远倒是有些怀疑。他一直没有断了和长安的联系,长安到丰州,再到冠军侯山,黄明远花费巨大,维持着这条道路的畅通,就是为了可以时刻了解长安的动向。

    黄明远怀疑不会是杨坚将杨昭立为魏王了吧,这种事情杨坚倒是做得出来。果然,黄明襄及时赶到的书信证实了黄明远的猜测。

    看到六弟给他的信中描述的内容,黄明远也坐不住了。杨昭要出事了,以杨广的深沉心思一定会怀疑杨昭的。

    原本为难的不是杨广而是杨坚,问题不是杨广能不能回去,而是杨广携大功回长安,杨坚到底这么安排杨广。

    现在跳出了一个杨昭,对杨坚来说可操作的余地就大了。即使杨广逼迫的再狠,杨坚也可以用杨昭制衡杨广。毕竟杨昭也算拯救了长安的人,功劳足以授予皇太孙。而对于杨广和杨昭父子来说,无论如何,都会被推着对立起来,除非一方选择放弃。

    而以黄明远对杨广的了解,他宁可不要这个儿子,也不会放弃垂涎已久的皇位。

    而杨昭无论如何,都将陷入一个两难的境遇。

    若是两军交战,黄明远自是不惧任何刀枪箭雨,但现在政治场上,虽然没有硝烟,但更加残忍和无情,黄明远也不敢自诩能够了解的透彻。现在只求六弟跟在杨昭的身边,能够帮着杨昭化险为夷吧。

第一百九十七章 翁婿商议

    黄明远急匆匆地来到裴矩的帐内。因为杨坚催促的紧,裴矩明日一早就要启程。今日下午裴矩因为这件事又和杨广商议了一下午,这个时候,身体疲倦,已经躺下睡了。

    “丈人可曾睡下?”

    听到黄明远到来,裴矩是急匆匆地起身,只着内衣,便让人将黄明远迎了进来。裴矩心里清楚,这黄明远估计是为了白天自己被授予魏王长史的事,看来这处事不惊的黄明远也有坐不住的时候。

    看到黄明远脸色很是难看,裴矩忙屏退左右,问道:“明远可是为白日之事?”

    黄明远思虑再三,终是没有和裴矩绕圈子,而是有些无奈的说道:“岳父大人,魏王可能是河南王。”

    裴矩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忽然他脑子“轰”的一下明白过来,圣人这么着急忙慌地催他回去,这是要让他辅佐杨昭上位。

    这时候裴矩才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圣人会做单独封赏自己这么不合常理的事情,圣人会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杨昭。

    圣人好手段,把自己这个晋王最重要的谋士完全跟晋王割裂开。换做魏王是别人,无论是谁自己都不会尴尬,晋王也依旧会信任自己。唯有河南王,这次注定会父子、君臣离心。

    黄明远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紧紧地盯着裴矩。

    而裴矩也是感到极为地棘手,自己就这样卷入杨广与杨昭父子的冲突中,很容易会同时得罪两方。

    裴矩来回地踱着步子,他没有问黄明远消息的来源是否准确,自是因为他相信黄明远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欺瞒他。

    忽然裴矩抬起头来,问道:“明远跟河南王关系很好。”

    黄明远跟杨昭的关系是瞒不过任何人的,不过裴矩这个时候问这件事情显得意味深长。黄明远与裴矩两人双目互相盯着,都试图从对方深邃的眼睛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黄明远静静地点点头,才说道:“我和河南王倒是交情不浅,若是王爷和河南王相争,我还不知道该帮谁。”

    在裴矩面前,黄明远选择示弱装傻。

    而黄明远的话一说出口,裴矩立刻就明白了黄明远和河南王的牵扯。

    “糊涂,什么叫不知道该帮谁,这还有不知道的,你只能帮王爷。别说对方是河南王,就是圣人,你也只能帮王爷。”

    裴矩气愤地斥骂道。

    对于黄明远的意气用事,裴矩倒不是真有多么气愤,反而有一些放心。在这种站队问题上,黄明远还是显得稚嫩了。不过这个时候,怎么站队关系到未来是不是要掉脑袋的,黄明远如何能这么糊涂。

    看着黄明远默不作声,裴矩也只得长叹一声,说道:“此事圣人既然已经诏告天下,其影响已是难以挽回。不管如何,河南王和王爷的裂痕都会出现。万望河南王能够知晓其中的厉害,辞了这次的封赏,给王爷一个台阶下。否则,就是父子真的相争起来,怕是一切皆休啊。”

    裴矩不住地摇头,圣人这步棋走得好啊。虽说圣人如此做实属无奈,但却是完全打乱了杨广回京的计划。杨广想携击破突厥的大功而回京定鼎太子之位的意愿恐怕也要落空了。为了维持皇位的稳定,恐怕圣人以后还会不断地提升河南王的位置,用来制衡晋王。

    以裴矩对杨广的心胸了解,他是绝对不会容忍自己的儿子成为自己前路的绊脚石的。就是将其毁了他也会在所不惜。

    翁婿二人说得多了,裴矩倒是没有避讳。倒不是裴矩疏忽,而是裴矩从心底还是把黄明远当成小辈的,对其也多以教育的态度为主。

    连裴矩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杨昭的意思,看来杨昭是绝不可能胜得过晋王的。

    黄明远继续装傻示弱。

    “岳父大人,河南王已经辞了这封诏书,而且连夜回长安求圣人收回成命。”

    裴矩一愣,对黄明远的话有些愕然,忙问道:“此事明远是怎么知道的?”

    黄明远装作有些不愿将实情说出,有些支吾地说道出“自己的弟弟在杨昭军中”。料来黄明远的弟弟,现在不过是个毛孩的年龄,裴矩也没放在心上。不过黄明远能赶在晋王之前将消息传回来,也是有些底牌。

    看到事有挽回的余地,裴矩松了一口气,只要杨昭自己坚决不做杨坚立的靶子,那一切便有转圜的余地,杨广也能重新按着旧计划,对太子之位发起攻击。

    “岳丈大人,小婿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心神不安,难以决断。今日前来,就是想向您求个办法。”

    “是为你也为河南王吗?”裴矩有些了然地问道。

    黄明远点点头。

    “若是为你,那你怕是多虑了,你不过是边镇的一将,自是干涉不到朝廷废立的大事,你该怎么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怎么做你自己的事情。难道圣人还会专门问你的态度吗?”

    黄明远一愣,就这么简单吗。

    “晋王是个慈父,河南王是个孝子,父子之间,恩若骨肉。无论是在晋王面前,还是在河南王面前,都是晋王不会怀疑河南王,河南王也不会做出任何不孝的事,再无其他。”

    黄明远明白,裴矩这是要自己尽量和稀泥。虽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但也是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

    “河南王的信到了吗?”

    黄明远一愣,裴矩问的是什么信,难道他知道自己和杨昭私底下通信。

    看到黄明远的迷惑,裴矩还是叹一声黄明远太年轻了,虽然不缺才华,但离世故还远着呢。

    “河南王在关中做了这么大的事,难道还没有一封书信给晋王汇报一下关中的情况吗?之前驿路断绝还能有推脱,这个时候,河南王的书信应该已经到了才对。”

    黄明远一拍脑袋,立刻明白了。裴矩要以河南王名义写给杨广的信,谁写的不重要,但重要的是,现在必须有这封信到晋王的面前。

    看着裴矩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黄明远也松了一口气,今日弄清了裴矩的意图,还把杨昭的意思间接通过裴矩转给了杨广,总算没有白忙活。而且裴矩的办法对自己的确有效,也不枉自己拜了这个岳父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辞让不许

    这边黄明远还在为怎么处理杨昭封王的事情绞尽脑汁,而杨昭此时已经带着黄明襄等人回到了长安。

    当杨昭辞让了杨坚的封赏之后,杨坚并不以为意。

    这自己养的孙子,杨坚很清楚,好心肠太多了,有什么功劳都推出去,肯定是自己司空、魏王的封赏将杨昭给吓到了,杨昭才会推辞封赏。不过不要紧,等杨昭想明白了就会接受。因此杨坚命人再次写了一封封赏杨昭的圣旨,准备再次发往原州。

    可没等封赏的圣旨出京,杨昭却是一路风尘滚滚的回京了。

    从原州到长安,沿着泾河一路顺河而下,接近七百五十隋里的路程,杨昭等人却是昼夜兼程,跑了三天两夜才到达了京师。

    这一路虽然都是走的官道,但也有关岭山河阻隔。杨昭等人人不解衣、马不解鞍的赶路,到了长安,众人的大腿都磨得满是血。

    杨昭身子弱,根本下不了马,还是尧君素亲自上前将其扶进城的。

    巍峨的大兴城,古朴庄重,威严肃穆。杨昭等人从光化门进程,刚出城门洞,旧时的长安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风物名胜尽收眼底。长安还是那个长安,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突厥人进入关中而变得凋敝起来。看着这满眼的盛世繁华,他们拼尽全力守护住了这座城池的安宁。

    忽然之间,杨昭原本动荡不安的心变得安宁下来。

    杨昭令手下众人先行回府,自己一个人前往大兴宫。黄明襄自是放心不下,便带着几人一同跟随。

    杨昭本就身子不好,这些日子连日征战不过是强撑着病体。这几日连日赶路,又正好秋老虎酷热,身子早就撑不住了。

    刚离开人,杨昭身子一个趔趄,就要倒地。尧君素赶忙上前要去扶住杨昭,却被杨昭一把推开。他是大隋的王爷,自有其该守护的尊严。

    此时的杨昭两腿重若千钧,每走一步,两条大腿内侧都磨得生疼。可杨昭不敢停下来歇一下,他生怕自己停住脚,就会倒下。

    永安门处的守门侍卫早就看到这边的情形。自是立刻就认出了来人是炙手可热的魏王,赶忙要上前去搀扶。魏王看样子很是不好,他们可不能让魏王在永安门出事。

    杨昭同样不让人扶他,而是一步一蹒跚的走进宫内。几个侍卫看得是胆战心惊,但畏于杨昭之令也不敢上前。

    杨昭有通行的腰牌,倒也不必等候。

    进入大兴宫内,直到中华殿前,杨昭要走接近大半个时辰。虽然没有人敢上前问询杨昭,但此事早有人前去通报给杨坚的随身内侍。

    这些内侍也吃了一惊,魏王不是还在原州领军,什么时候来的长安。

    关于杨昭的事情没人敢隐瞒,内侍赶紧前往望云亭禀报杨坚。杨坚夫妻此时正在南海池边垂钓,清风垂柳,好不舒畅。不过二人一听说杨昭回京了,顾不得收拾妆容,扔下钓竿就去接杨昭。

    祖孙离得老远,杨坚夫妻就看到杨昭拖着两条腿,一步一步往前挪。夫妻二人当时的心就软了。

    “昭儿。”

    “昭儿。”

    杨坚夫妻赶紧疾步上前,扶住要摇摇欲坠的杨昭。

    看到杨坚夫妻二人的脸,杨昭一片惊喜,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松下这口气,也没了强撑着的劲,他再也撑不住,立刻倒了下去。

    只听见杨坚疯狂的喊“太医!太医!”

    杨昭再醒过来时已经是傍晚,这时其母晋王妃萧氏和其妻崔氏都已经赶到宫中,守着病榻上的杨昭。

    看到杨昭醒来,众人满是欣喜。

    杨坚也急忙从主殿过来探望杨昭。顾不得众人的问询,杨昭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就要给杨坚行礼,被杨坚给按住了。

    对于这个孙子,杨坚是越看越喜欢。有戡平定乱的才华,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有悲天悯人的仁心,也有杀人立威的决断。甚至他认为,几个儿子还不如这个孙子像自己。

    可惜这孩子身子骨有些弱啊。

    杨坚有些怜爱地说道:“都已经是魏王了,还职兼文武,往后更要帮着大父处理国事,还是这么莽撞不爱惜身体,那怎么行呢?”

    听到儿子被封为魏王,萧妃和崔氏也是满心欢喜。尤其是在杨广生死未知的情况下,杨昭被杨坚抬举,一方面也起着稳定晋王府形势的作用。

    不过此时病榻上的杨昭却不见喜意,甚至脸色变得越发的难看。崔氏还以为杨昭难受,忙上前要看看杨昭的情况。

    杨昭不耐烦地一把推开崔氏的手,翻滚着就要下榻来。

    眼看杨昭滚下来,众人又是一片惊慌失措,杨昭却拒绝了众人的搀扶,强忍着跪在地上。

    “求大父免去杨昭魏王的爵位和司空的官职。”

    众人又是一惊,而杨坚原本伸过去要扶起杨昭的手停在了半空中,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

    场面一时变得凝重,而众人各自屏住呼吸,没人敢多说话。

    “昭儿是嫌大父给你的官小吗?”杨坚有些开着玩笑的说道。

    杨昭赶紧叩头道:“昭儿不敢,昭儿绝不是在乎官职的人。”

    “那是为何?”

    杨昭紧说道:“大父,无论是魏王的爵位还是司空的官职,都是朝中重职,绝非杨昭可以承担的。杨昭自论无论是德行、能力尚都不足以担任如此重职,因此请大父可以撤去这道圣旨。”

    杨坚“哈哈”大笑起来。

    “昭儿还真是老实,谁说昭儿不配当这个司空,做这个魏王。当日突厥人进入关中,长安危急,是昭儿力挽狂澜于危难之中。千里驰骋,击破突厥,才使长安没有暴露在突厥人的铁蹄之下。单凭此等功勋,昭儿就有资格担任大隋的司空和魏王。而且昭儿是朕的嫡长孙,从小养在朕的身前,昭儿担任这个魏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时萧妃和崔氏也不知道杨昭为什么辞让,还真以为杨昭是老实呢,忙急着给杨昭示意让他不要这么做。

    这时杨坚让人扶起杨昭,杨昭却又说道:“大父,四叔、五叔是昭儿的长辈,为大隋镇守一方多年,尚且没有官封三公,昭儿如何能立在诸位叔父之前。”

    杨昭摆明了一定要辞去这个封赏。

第一百九十九章 祖孙博弈

    杨坚能够感受到杨昭的决心。他和杨昭一样,都是那种老成、内敛的人。这种人轻易不会下决定,但一但做了决定便是八匹马也拉不回,绝不会因为外物而受影响。

    不过杨昭决心已定,杨坚的意志更是坚决。所以杨坚亲自上前,扶起杨昭。

    杨坚亲自扶他了,杨昭也无法再跪着,只得起身。

    杨坚说道:“你四叔、五叔虽然镇守一方,但也没有得立大功,自然不能官封三公。而你的功劳却是世人皆知的,即使位在他们之前,他们也无话可说。”

    这时杨昭明白大父是一心要让自己做这个魏王和司空了。大父现在性子越发严酷,不允许别人忤逆,若非是自己,今日谁要如此忤逆大父的意思,谁也别想有好。

    但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接了这个位置,否则让自己和阿耶如何自处。

    这时杨昭知道不能跟大父硬顶,若是想遂了自己的心意,自己只能以情动人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次杨昭忽然又跪在了地上。

    杨昭想,我这样拉下面皮恳求,虽然大父不喜,但至少也能让大父不至于逼迫自己太狠。

    当然杨昭的想法很是丰满,但离现实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昭儿,你闹够了没有。”

    这时候皇帝不急太监急,看不清祖孙二人博弈形势的萧妃突然跳了出来,打了杨昭一巴掌。

    如果说之前杨昭的推辞还有礼让的成分,作为一个儒家士子,总是要让一切显得那么的名正言顺。但杨昭这一跪真的让所有人都看清楚杨昭的决心。

    对于杨昭来说,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了些分量。但在晋王出事,晋王府大厦将倾的时刻,所有人都清楚,杨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杨坚的看法。而现在杨昭冒着得罪杨坚的风险,也要推辞掉杨坚对他的封赏,这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困惑。

    看到杨昭再次跪在地上,萧妃的头上直冒冷汗,她现在要被自己这个儿子给逼疯了,大病初愈的她站都站不直,要倒在地上。还是一侧的崔氏看到萧妃的样子,忙用身子撑起要倾倒的萧妃。

    萧妃强忍着推开崔氏的搀扶,抢在杨坚动怒之前,一把拉住杨昭。情急之下,她竟然当着杨坚夫妻对面打了杨昭一巴掌。

    这个儿子读书都读傻了。要是真的触怒了圣人,晋王府这一大家子该怎么办,真以为圣人是可以讲道理的吗。

    萧妃打完杨昭自己也吓了一跳,不过她强撑着做母亲的尊严,两眼怒视着杨昭。

    杨昭被打的一惊,才发现面前盛怒的母亲。

    自己的母亲担忧自己杨昭心里也明白,但事情不是母亲想得这么简单啊。

    杨坚这次完全收敛了心思,他不再把杨昭当做一个孩子。杨昭冒着触怒自己的风险,还要严词拒绝,这是有想法啊。

    但杨坚还是觉得自己很受伤,自己为了这个孙子的上位,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寒了几个儿子的心,可杨昭却不理解自己。难道他不清楚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吗?

    看到杨坚变化的脸色,独孤皇后一把抓住杨坚的臂膀掺住他。杨坚身体不好,一旦动怒,血往上涌,很容易再次引发中风。

    看到杨昭低着头,独孤皇后也怒不打一处来。

    她忙扶着气得有些哆嗦的杨坚坐到榻上,又站起来指着杨昭问道:“昭儿,你可知你这样推辞是寒得你大父的心啊,你知道你大父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吗?你又知道这个魏王领司空意味着什么吗?是大隋的万年江山,是天下的黎明百姓,是苍生疾苦,是家国社稷。你大父是要你担起这千钧重担的,可你现在这样,让他如何敢把这重任交给你。”

    独孤皇后说到最后,眼角都忍不住噤泪。自己怎么过得就这么难,人家的子孙个个争气,自己的子孙却是一个个不省心。若是大儿子争气,二儿子还在,他和丈夫何苦还在这个年龄依旧苦苦挣扎算计,又何苦老泪纵横啊。

    杨昭听到大母的训斥,脸上也满是泪水,一个劲地在地上叩头,连额头都磕青了。

    “孙儿让大父大母失望了,可孙儿真心不能接受这份封赏,否则阿耶要是回来了该怎么办?”

    不知杨昭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把心里真实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听到杨昭的絮叨,杨坚立刻就心里一动。杨昭难道知道了自己的用意,也担心若是杨广回来之后,会父子二人相争。

    对于这一点,杨坚之前的心头也是一阵担忧。二儿子的性格他也算了解,是个不弱于人的主,将来父子相争不是好事啊。但杨坚最后仍然决定推杨昭上位,否则要是杨广真的回不来了,而杨昭羽翼未丰,就凭自己这个身子,还真不一定能拖到杨昭成人。

    杨坚揠苗助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以后会产生的祸患,他已经顾不及了。还是今年那场大病,让杨坚真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

    “你担心你父亲有想法。”

    杨坚的话语立刻就让众人一愣,场上气氛为之一重。众人这时好像才发现,最近光谈杨昭要封魏王了,却把那个曾经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太子的晋王给忽略掉了。

    杨昭心中也是一紧,自己将这件事摊到了明面上,可千万不能弄巧成拙了。

    杨昭直起身子,对杨坚说道:“大父,杨昭很清楚大父、大母对杨昭的期许。杨昭虽然年幼德薄才浅,但也知道担当,知道责任,怎敢让大父、大母为杨昭白白费心。杨昭此次略立薄功,都是将士用命,祖宗庇佑,本不足挂齿,但大父愿意重赏,杨昭便有些许私心。”

    杨昭看看了众人,又接着说道:“阿耶出兵西北,身陷危急,杨昭虽然盼望阿耶能够旗开得胜,但也知道兵家之事,不可以常理忖度。若是阿耶能得胜还朝,自然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若是阿耶真的败了,他日回到朝中,少不得被人攻讦。即使到时候大父回护,但众口铄金,阿耶恐怕也地受些委屈。阿耶或许愿意,但杨昭不愿意啊,阿耶为国奋战,九死一生,即使真的败了,也不应该受此屈辱······”

    杨昭趴在地上,一字一句,让人感觉烈酒灼烧了伤口,生疼。

第二百章 仁孝之子

    说到这里,杨昭有些哽咽了,强忍着泪水,才勉强说出话来。而一旁的萧妃这时候也想起了还生死未知的丈夫,早就默默地泪流满面。

    杨坚夫妻也沉默了,杨昭说得不错,若是杨广此战胜了还好,若是败了,还不如死在战场上,省得回京之后再受刀笔屈辱。虽然杨坚可以抹平他的罪状,但丧了几十万大军,还有什么脸再争夺储位。

    杨昭停了停,接着说道:“杨昭想着自己虽然侥天之幸,功勋稀薄。若是阿耶真的败了,杨昭不敢奢求祖父原谅阿耶,但若是能够以此功来减弱阿耶一分的罪状,换取阿耶能平安无事,杨昭也算无悔了······”

    说道最后,杨昭也忍不住大哭起来。

    这时候的杨昭也是动了真感情,这几个月的担惊受怕与殚精竭虑让他耗尽心力,却连个派遣忧愁的人都没有。这一次,或许是真的受够了这种与亲近之人的各称心机,杨昭越想越哀伤,忍不住放开了心扉,痛哭起来。

    这时候情绪早就有些失控的萧妃再也忍不住心酸,上前一把抱住杨昭。此时的她早也已泪流满面。

    “儿啊,是阿娘错了,阿娘不该打你啊。”

    看着母子抱头痛哭的样子,满殿之人心头满是心酸。杨昭与萧妃都是锦衣玉食的华贵之人,若不是心念着晋王,又怎么会如此失态。

    原本站在萧妃一旁儿媳崔氏可能也是触景生情,况且这个时候丈夫与婆婆都哭了,她又怎么能无动于衷,也跪在地上抱着杨昭哭了起来。

    杨昭的话,让杨坚都有些凄凄惨惨。

    年纪大了,有时候就见不得让人感动落泪的事情。他走上前,摩挲着杨昭的头发,喃喃地说道:“痴儿啊,痴儿啊。你天生长者,怀赤子之心,心性淳朴,让朕都不忍再多说一句。”

    这个时候,杨坚都有些嫉妒自己的二儿子了。虽然杨广只有两子,其长子杨昭却是雅性谨重,有君子之量,比自己五个儿子都强啊。

    当然,若是杨坚这么对杨广说,那杨广估计是不承认的。自己其他四个兄弟的确不堪,但自己绝对是个超级优秀的儿子。

    殿中场面一度失控,任凭杨坚之前准备了多少的话语去劝杨昭,此时他也开不了口,谁能强迫一个愿意用所有战功换自己阿耶平安的仁孝之人。

    这时候气氛凝重,独孤皇后眼看杨坚若不当场表态就下不来台,赶紧站出来圆了这个场子。

    “我有个好儿媳,也有个好孙子,还有个好孙媳。”说着走下来扶起杨昭母子三人。

    独孤皇后握着萧妃的手,说道:“你也别太担心,阿摩会平安的。阿摩是圣人和本宫的儿子,还容不得他人欺辱。”

    独孤皇后又扶着杨昭说道:“你这孩子,总是忧思过多,大父和大母难道还没想过你阿耶的事情吗?”

    说着,独孤皇后用手巾为杨昭擦去眼泪。

    而杨昭这时候也恢复了仪态,向杨坚和独孤皇后告罪。

    这时候,杨坚是什么话都不能再说了,只好让杨昭休息,自己和独孤皇后离开了杨昭的寝殿。杨昭现在的身子虚弱,不养好身子,杨坚也不会让杨昭出宫的。

    杨坚心情沉重的离开了,虽然他理解杨昭的行为,但他的想法仍旧没有变。杨昭是个好孩子,是承继宗祧最合适的人选。

    因此,杨坚命人将杨昭在殿中的表现宣扬出去,让众人都知道他的仁孝。太子在父亲生病的时候狎妓宴饮;而杨昭在父亲出事之后,却是至孝至贤。两相比较,杨勇又凭何为太子。

    当夜,杨昭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心力交瘁,病倒在了榻上,又是引起众人一番惊慌,让宫中鸡飞狗跳。

    ····························································································································································

    入夜之后,虽然秋老虎还是燥热,但到了夜间,已经是清凉如水了。没了白日的沉闷,夜幕下的大兴宫在灯火通明中越发显得静谧。满天星斗,像夕阳西下时,湖面上的碎金,晶莹透亮。

    杨坚一个人坐在中华殿门前的台阶上。

    这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接着来人便把一件大氅披在了杨坚的身上。杨坚不用看也知道来者是谁,便向对方伸出一只手。

    独孤皇后搭上杨坚的手,顺势坐下,而杨坚则将独孤皇后顺手揽在了怀中。

    “昭儿怎么样了?”

    “还好,太医说‘是劳累过度,又心思沉重,伤了心神’。昭儿吃了一副药,已经睡了,崔氏正在榻旁守着呢。”

    杨坚轻“嗯”了一声,也没言语。夫妻二人相拥在一起,望着天上的银河,谁都没有说话。

    过了良久,杨坚才喃喃地问道:“伽罗,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

    “那罗延是天下之主,所思所想的都是家国社稷,百姓疾苦,自是不能以常人心思度之。这万里江山,是荣耀,也是责任,一般人,担不起啊。”

    杨坚闭上眼睛,叹了一口气。

    “若是勇儿争气一点,朕又何苦一定要废了他。勇儿品行不坏,虽说爱玩乐了一些,若放在太平之时,也算个合格的太子。但当太子合格,当皇帝却不一定合格啊。现在关陇世家在逼朕,关东世家也在逼朕,朕的命令出不了长安就大打折扣,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啊。”

    杨坚虽然自称是弘农杨氏的后人,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个寒门,杨坚老爹杨忠也不过是个半奴隶半侍从的军痞出身,其身份浅薄的还真没几人看得起。

    所以为了收拢权利,杨坚杀了王谊、刘昉、宇文忻、梁士彦、元谐、虞庆则、王世积等重臣,贬黜了李德林、郑译等功臣,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固杨家的统治。但现在,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却始终没有多大的效果,杨坚老了,有些扛不动了。

    “圣人想怎么处置?”独孤皇后轻轻地问道。

    “昭儿身为皇室子孙,生来就跟别人不一样。他是天选之人,继承皇祚是他的责任,昭儿逃不脱。”杨坚斩钉截铁地说道。

    看着这满天星斗,浩瀚的银河,杨坚感觉自己的心可宽广的容纳整个天地。他是天地的主宰,可决天下之事,又怎么会定不下一个区区的继承人。

第二百零一章 岐门走犬

    到底还是杨昭身子骨弱,杨昭在榻上躺了数日也没见好,因此被杨坚夫妇一直留在大兴宫里。

    这份待遇是其他皇孙想都不敢想的,但杨昭却偏偏不想要这种待遇。

    倒不是杨昭不愿意呆在皇宫里,而是在宫里养病的这段时间,杨昭便再也没有见过宫外的黄明襄等人,跟骁果军也几乎失去了联系。

    靠着偷偷摸摸的书信联系,杨昭勉强知道宫外的信息。但没有杨昭在外坐镇,任黄明襄再是机智无双,终究是个没有什么威望的孩童,也不可能压得住岐王一党。

    众人众说纷纭,但人心有些乱了。

    幸好,没过多久,黄玠等人已经带着骁果军赶回。

    不过杨坚没有让骁果军赶往长安,而是直接命令骁果军到达泾阳(今陕西泾阳)后,原地待命。

    这让黄明襄很是狐疑,骁果军不能留驻长安城,杨昭的底牌就少了一多半。现在杨昭又在大兴宫出不来,难道杨坚还要隔绝杨昭与外界联系吗。

    这想法倒也不是不可能,没了外边谋士的出谋划策,杨昭一个人在宫里很容易被杨坚说动心。

    黄明襄带人连夜赶回了泾阳,骁果军意义重大,他得确保对这支军队的掌握。

    杨坚已经决定保留这支骁果军,好光明正大地私吞众贵族的私兵。因此杨坚以天子的名义,褒扬骁果军将士为国效忠的忠勇,免除了他们的奴仆身份,还特赐良家子身份,赐予土地。

    奴仆们成军了,而原本各王、公主等人的侍卫本就是大隋在籍官吏,自是各归各处。而原本东宫的十率,则因此被忽略了。

    不过之后杨坚行了一个昏招,为了安抚杨勇,他又把东宫十率调回了东宫,因此后来酿成了大祸。

    奴仆成军,其中充斥着大量各贵族的核心私兵。杨坚建立骁果军是收拢、压制贵族世家的势力,而不是让这支部队成为了贵族世家予取予求的后花园。因此他又以安置骁果军将士为名,命黄玠等人在泾阳整编军队。全军裁汰老弱,锤炼精锐,同时清理各世家贵族的死忠分子,最后将全军整编成两万大军。

    而那些世家豪门和豪门奴仆此时则有苦说不出。人家拯救关中于危难之际,是关中百姓的恩人,你还要把人家当奴仆,有没有良心啊。至于这些一个想跟着主子走的奴仆们,可没人会询问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真的不想离开自己的主人。

    杨坚将这支军队停在泾阳,离长安不过一河之地(泾阳在渭河以北),既不显眼,关键时候却又是一个依托。

    杨昭虽然以左卫大将军领骁果军,但并不能实际统帅军队。为了照顾杨昭的感情,也是让杨昭能光明正大的扶植私人力量,杨坚特意询问了杨昭对于骁果军的人事安排。

    杨昭也是觉得即使不当这个皇太孙,但有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没有坏处,他还要在杨广登基后当皇太子呢。因此杨昭便推荐了黄玠和薛世雄二人担任骁果军的统领。之前领军的黄玠、段达、麦铁杖、薛世雄四人中,段达和麦铁杖其实是杨广的心腹,黄玠因为黄明襄的关系倒是对杨昭颇为亲近,而薛世雄的能力更是为杨昭喜欢,所以最后统领的职务便落入黄玠和薛世雄二人的彀中。

    当然,杨坚也不会让这支军队脱离自己的掌握,因此任命隋朝宗室、河间王杨弘之子杨庆、仪同相州长史郭绚、乐平公主的女婿柱国广宗县公李敏、司空阴寿之子仪同阴世师四人为骠骑将军,分领诸军。

    杨庆、李敏都是皇亲国戚,郭询、阴世师也是隋朝忠臣,有这些人实际领军,杨坚也不担心骁果军脱离自己的指挥。

    朝廷又命苏威的儿子苏夔为骁果军长史,独孤皇后的长兄独孤罗庶长子独孤开远为骁果军司马。至此,一副以杨昭而核心,骁果军为基础的军事班底就此建成。

    杨坚为杨昭选拔可用之人费劲了心思。苏威自幼聪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更兼得士人之心;独孤开远足智多谋,算是世家子中少有的俊才。

    除此之外,为了帮着杨昭招揽人心,当日,门下省又神速的下发了关于此次平定都六之乱的功臣的封赏,令人啧啧称奇。

    什么时候门下省办事也是这么有效率了?

    而众将所有功勋,全部都是按照杨昭的上报封赏的。杨坚连派人查验一番都没有。

    其中黄玠以勘平定乱,领军先登之首功晋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位,赐爵成武县开国伯,赐绢彩两千匹,授检校备身将军领骁果军左统军。

    薛世雄晋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位,赐绢彩两千匹,授检校备身将军领骁果军右统军。

    郿县县丞张方翼以迟滞胡军,保境安民,斩将破敌之功,授从四品上上仪同三司,赐绢彩千匹,右迁从六品上通事舍人,一步登天。

    这个通事舍人还是杨昭专门为张方翼求来的。

    当日张方翼的沉稳干练令杨昭称奇,不是哪一个县丞都能在外有重兵压境,内无兵马粮草的其情况下力挽狂澜。

    通事舍人又叫中书通事舍人,主要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隋初沿北齐之制置谒者台,罢谒者官,置通事舍人十六人,承旨宣传。通事舍人最重要的权利是可直接参预政务的处理,相当于中央书记处的机要秘书。虽然品级不高,但权势颇重。

    黄明祯以全歼胡虏,斩杀敌酋的战功,晋从二品上大将军位,赐绢彩三千匹,晋爵平阴县开国侯,加食邑五十户,右迁从四品上太子左内率。黄明祯虽然履立大功,但年纪太小,也只能安置到太子十率。不过太子十率是镀金的好地方,黄明祯在这待上几年就能出去做一方大将了。

    而刘云芳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代州灵丘车骑府车骑将军。这也是黄明襄下了一番心思的,三叔黄蒙担任代州刺史,代州是边州,没有心腹将领怎么能行。

    而黄明聪授正五品上仪同三司,迁千牛备身,担任杨昭的侍卫。

    而黄明襄也被授正五品上仪同三司,担任岐王主簿。

    黄家数人进入朝廷还有岐王府的权力核心,虽然黄明远还没有回京,但整个邹山黄氏已经开始崛起。

第二百零二章 君臣相谈 上

    裴矩已经走了数日,整个西路军也在修整当中,准备返回灵州待命。军中无事,杨广此时格外的清闲。

    此次出征,差一点就全军覆没,杨广有得意过,恐慌过,期盼过,也失望过。到最后,这些经历反倒让杨广的心性成熟了不少。

    没经历过挫折的人,如何能体味成功的喜悦。所以现在的杨广,磨去了那过往的浮躁,变得更加深沉了。

    若是以前,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魏王的消息一定会让杨广感到吃惊,甚至是坐立不安。一个未知的人马上要侵蚀自己的领地,杨广怎么可能坐得住。

    但现在杨广并没有惊慌,他甚至表现的跟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淡然。而私底下,杨广一个个忖度这个魏王的可能性。

    既然是亲王,总不可能是凭空冒出来的人。

    三弟杨俊已去世,其子被囚禁,老三这一支不可能;老四杨秀自杨武通事件之后,便不为父亲所喜,父亲若是为削掉老四的兵权,将其封为魏王,调出蜀中倒是可能,但又是司空,又是雍州牧、凉州总管的却是不可能;老五杨谅还在东路军中,战事不结束,无论如何不会单独封赏他一个的。

    会不会是长宁王杨俨?作为大兄的长子,圣人在准备废黜大兄的太子之位前,让其为魏王,安抚大兄也是可能的。

    杨广思索了一圈,最后也没定下是谁。但无论是谁,杨广也不畏惧。现在的杨广是有依仗的,这数十万突厥人的头颅就是他问鼎储位的依仗。

    杨广还是那个杨广,性格再深沉了,原本的自负仍是一如既往地刻到骨子里。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杨广便又坐不住了。

    长安来讯,圣人加封岐王为魏王,领司空。杨广更纳闷了,怎么又多出来一个岐王,自己离开长安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好在这些问题没有困扰杨广多久,在打通了到灵州的通讯当天便解决了杨广这个难题。

    新封的魏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嫡长子原河南王杨昭。

    杨广听得是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住。父亲这是要做什么,难道他准备将大隋的万里江山寄托在杨昭这个十几岁的娃娃身上吗,自己还没死呢。

    杨昭在晋王府大厦将倾之际撑起了门楣;杨昭在突厥**乱关中之时带领一批奴仆、家丁全歼了三万多突厥主力,安定了关中······

    杨广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么厉害了。又是领兵,又是打仗的,还能将原本分崩离析的晋王府团成一起,重新获得圣人的信任。

    听到这些,杨广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他苦心培养的长子没有让他失望,做得比他想象的都要好。可是杨广偏偏高兴不起来,圣人怎么就动了心思要培养起杨昭了。就是培养杨昭,那也是自己登上皇位以后的事情。

    此时的杨广是恐惧的,是不是父亲已经准备放弃他才会培养杨昭了?他害怕会成为儿子的踏脚石,然后被父亲打落在尘埃里。

    杨广的脸色立刻就从晴变阴,此后几日,俱是满脸的烦躁与愁容,使人不敢接近。

    这个时候,大军已经拔营南下,向东经过狼山之后再沿着黄河向南去。

    没了战事,众将将各营打理的倒也井井有条。除了宇文述几次和杨广连夜商议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而眼看离灵州越来越近,黄明远也心中更加不安。这些日子,杨广一次也没有找自己商议过杨昭的事情,这在平日里是不可想象的。

    或许现在的杨广对自己有了一丝忌惮,忌惮自己真的选择帮了杨昭会多恐怖。杨广是个疑心很重的人,越是身边人他越放不下心。

    这日,黄明远终于收到黄明襄从长安传来的信息。杨昭的所作所为堪称经典,终于让一颗心悬着的黄明远放了心来。

    黄明远决定找杨广摊牌。这个时候,越是想左右逢源,越容易被排除在外。裴矩说得对,自己只能选择晋王。

    到了晚间,又是夕阳西下。

    北面宽广无垠的沙漠里,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而身旁的黄河里,倒映着落日的霞光,映得半边天都呈暗红色,水天一色。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黄明远长舒一口气,径直走向杨广的大帐前。

    此时的杨广也坐在大帐前的车上看天,还是自斟自酌。看到黄明远过来,忙向黄明远招手。

    “明远陪孤看一下落日吧。”

    杨广也没有问黄明远来做何事,便直接让黄明远坐下。平日里杨广注意身份惯了,像这样坐在大车上跟散人一样,还让黄明远跟他坐在一起是绝难见到的。

    黄明远坐下后,杨广递给他一个酒杯。

    杨广又端起酒壶,斟满一杯,一饮而尽。

    “你倒是个聪慧的,竟然能弄出这么好的酒,让世人欲罢不能。世人皆道英雄烈好,但孤不喜欢,那英雄烈喝得人跟火烧一样,太辣嗓子了。还是这终南雪绵软悠长,回味无穷。”

    杨广这个时候倒是跟黄明远谈起酒了。

    “烈酒喝得是气氛,绵酒喝得是滋味。若是大口大口的喝绵酒,也就没有这悠长的回味了。”

    杨广听到这,也是满脸同意。他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觉着酒杯就吟唱道:“今夜长城下。

    云昏月应暗。

    谁见倡楼前。

    心悲不成惨。”

    或许今日杨广真的是心有所感,体内的文青细胞爆发,写的诗也是这么直白。黄明远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劝他。

    “明远,这样的天色,你没有什么想吟诵的吗?若论诗才,你小时便屡出金口,时无人可比啊。”

    黄明远笑笑,有些羞赧地说道:“王爷,当时年幼,不太懂事,现在才知道当时有多放肆了。”

    杨广摆摆手,说道:“幼儿的话才没有任何的掺杂,更质朴一些,你这几年是老成的过了,失了年轻人的朝气。现在景色正好,正该放松一下。”

    见杨广有意,黄明远也不得不吟诗一首与杨广和之。

    “胡行长城边,烽火绕长安。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北逐胡骑,提刀斩燕然。”

    黄明远吟完良久,杨广都没有说话。

    “好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好个‘塞北逐胡骑,提刀斩燕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单提一点都没什么值得说的,放在一起却是一副悠远的画面。边塞之美,将军之勇,尽书于诗中,孤不如啊。”

    黄明远倒是一副平常心,完全不像刚做出如此澎湃激昂的诗的样子。只是一个人静静地立在身后,等着杨广在欣赏这天与地与人的无边风景。

第二百零三章 君臣相谈 下

    两人站了约半个时辰,天已经完全黑了。夜幕笼罩,就着“噼啪”的火声,显得更加的静谧。

    这时杨广突然转过身来,对着黄明远说道:“明远此来,有什么想说的,就全告诉孤吧。”

    黄明远没想到杨广会这么直接,有些踟蹰地说道:“王爷,昭哥是个贤孝之人,不会做不忠不孝的事的。”

    杨广猛地抬头看向黄明远,对黄明远知道此事很是诧异。这几日他虽然神色不对,但关于杨昭的事情他从没向任何人说起过,黄明远从何知晓的。

    忽然杨广想到这事也有几天了,而且估计黄明远一直没断了和灵州、丰州的通信,这样的大事,黄明远没道理会不知道。

    杨广心底笑了笑,有些嘲笑自己更加疑神疑鬼了。

    “王爷,我家六弟一直跟在昭哥的军中,所以也知晓一些昭哥和骁果军的事情。昭哥所作所为,全是为国为民,更是为了王爷,绝无半点私心。”黄明远有些急切地说道。

    “根本不需要他有什么私心,因为他需要的圣人会全帮他做了。”听到黄明远为杨昭说好话,杨广压抑了几天的心情此时面对黄明远终于爆发了。

    “你知道吗?圣人不仅让他担任司空,加封魏王,还赐了金辂、衮冕。你知道金辂、衮冕是什么东西吗?那是只有圣人才用的。圣人还对着朝臣亲口说的,魏王贤德,可承继宗祧。翌日他百年之后,就是由魏王承继天下。”

    杨广一个劲地喃喃地说“魏王承继天下,魏王承继天下。”他指着黄明远的鼻子,咆哮着说道:“若是由魏王承继天下,那将来要本王做什么,混吃等死吗?”

    杨广此时跟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爆发了。

    黄明远也不说话,静静地听着杨广的絮叨。现在的杨广更需要一个倾听者,而不是劝他怎么做,从而激怒他。

    过了良久,杨广总于长舒了一口气,恢复了些许清明。

    他对着身边的黄明远说道:“孤没想到能来劝孤的第一人竟然是你。孤还以为你就是得到消息,也会故作不知躲着孤,可你却是不怕避嫌,还敢来孤跟前帮昭儿说好话。你就不怕,因为你和昭儿的关系,孤会怀疑你吗?”

    杨广指着外边,对黄明远说道:“你看看军中那些人,哪个没有渠道得知这个消息,但可有一人前来跟孤说说话的。这些人全都故作不知,因为他们准备闷下声来,好抢先去捧新王的脚。孤是过去式了,没必要再在孤跟前浪费时间。”

    黄明远心中叹息了一声,事关皇位的传承,众人在不清楚内幕的情况下,不来才是对的,毕竟是你父子二人相争,外人能够怎们说。现在的杨广是越来越偏激了,很多时候,已经有听不进话的苗头。

    “王爷,不会的。或许圣人有什么想法,但昭哥却是个仁孝之人,如果让昭哥在皇位和您之间二选其一,昭哥只会选你。”

    “不可能。孤承认,杨昭的确贤明仁孝,但他太老实了。只要圣人要他坐这个皇位,他就一定会向圣人屈服的,他根本无法违逆圣人的意思。”

    杨广明显对黄明远的说法不以为然。那不是一城一地,一山一水,那是能够主宰天下、拥星揽月的皇位,是杨广这些年来日日夜夜朝思暮想的皇位。他无法想象有人会在其唾手可得时选择放弃。

    黄明远心道,您看着往日霸道了些,但其实才是真的不敢违逆圣人的话,恰恰是杨昭这样的君子,心中有道,一旦做了决定便会心智坚定,哪怕圣人也绝不屈服。杨广和杨昭之间缺的就是一份坚定的信仰。

    “王爷,您还是对昭哥不了解,您还是看看这个吧。”

    看到杨广满脸不信地样子,黄明远默默地从胸口处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杨广。

    杨广接过信来,满是狐疑,不明白黄明远给他信做什么。

    “王爷,我家六郎跟魏王岐王亲善,因此陪着他,从长安打到原州。明远当初在外,消息没有断绝,因为也知道此事。

    当时王爷兵败的消息传回长安后,人心思变,满朝文武尽是落井下石之辈。为了保住王爷的基业,岐王不得不站出来稳定局势,也因此让圣人看到了他的才能。之后突厥的偏师杀入关中,直逼长安,王爷为朝廷内外千夫所指。岐王没有办法,为了给王爷争取时间,他才拖着病躯,请命出战,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冒死出了长安。之后虽侥幸成功,但岐王却是夙兴夜寐,身体受损。

    的确,圣人是因为很多原因,要封岐王为魏王,还领司空,更把很多僭越的东西赐给岐王。可是王爷你不知道,岐王为了推辞这番任命,从原州跑了八百里到长安,三天两夜没停歇,腿都磨烂了。他又拖着病躯,从宫门一路走到大兴宫,冒着触怒圣人的风险,跪在圣人面前,求圣人收回成命。

    他已经站都站不起来了,可他宁可从病榻上爬下来,也不愿做这个魏王。因为他说‘杨昭想着自己虽然侥天之幸,功勋稀薄。若是阿耶真的败了,杨昭不敢奢求祖父原谅阿耶,但若是能够以此功来减弱阿耶一分的罪状,换取阿耶平安无事,杨昭也算无悔了······’

    王爷,为了您,昭哥连命都不要了,更别说是一个区区的皇位。”

    说到这,黄明远眼角也有些湿透了,声音有些嘶哑,简直声泪俱下。

    他真心有些为杨昭不值。

    若是异地而处,杨广绝不会为了杨昭做这种付出的。俗话说:只有狠心的子女,没有狠心的父母。但在皇家,父母、子女之间很难有真挚的感情。武则天能扼死女儿,唐玄宗能强抢儿媳,很多父母比子女更绝情。

    而杨昭绝对是此中的异类吧。

    杨广听得有些愕然,他从不知道这其中竟然会生出这么多的波折,也没有人告诉他杨昭现在病得要死了。他所得的消息是杨昭侥幸得到圣人的欣赏,圣人准备立杨昭为继承人。而为了能够大隋江山安定,有传言说圣人准备立子杀父。

    杨广这些日子急得不知所措,甚至有想过带着大军反了。可是他知道自己能够聚拢起多少人,根本不敢放手一搏。

    杨广手有些哆嗦的打开信封,上面都是黄明襄对杨昭当日在宫中表现的详细述说。信中最后还说,杨昭回京之后,便一直倒在病榻上,病得很严重。

    “昭儿,我的昭儿,是为父的错啊。”

    这时候杨广看得两眼噤泪,才如梦方醒。想到生死不知的长子,便想赶往长安,好能看一看杨昭。

    “明远,是你说的对。孤这个当父亲的,还不如你更了解自己的儿子。”杨广脸色有痛苦,有压抑,更有无可奈何。若是可以,他真的想找个地方好好哭一场。

第二百零四章 奸计败露

    杨广强忍住悲伤,又问道:“明远,现在长安的情况怎么样了?”

    “禀王爷,现在圣人解除了对岐王的封赏,但保留了骁果军的编制,令其驻守在泾阳。而岐王还在大兴宫内养病,具体情况我也不知。”

    杨广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因为这些事情连黄明远都知道,而他一个亲王却不知道,简直难以置信。

    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杨广有些着急了,他感到自己这几日得到的信息是不是有问题。难道还有人敢故意给自己传递假消息来蒙蔽自己吗?

    看到杨广皱眉的那一刹那黄明远就全部明白了,果然杨广的情报系统出了问题。虽然杨广性格强势多疑,但杨昭都以命来保他了,杨广无论如何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之前杨广的表现只能说明杨广对杨昭之事全然不知。

    看来这一切果然跟杨暕有关系。

    郑言庆被陷害的事情,让黄明远积了一口恶气。萧家人太心急了,王爷还没登上皇位,萧家人已经忍不住要下手除了自己。还有一个一直看自己不顺眼的杨暕,贪横跋扈,骄奢淫逸,若非生在帝王之家,简直连乞丐都不如。这次不趁此机会斩断他们的手,难道还让他们再故技重施吗?

    事情的确跟黄明远想的一样。

    杨广离开长安之后,为了继续维持自己情报系统的运转,他便将情报系统交给自己的王妃负责。

    萧妃一介妇人,小聪明是有,但哪里懂这些,因此便又交给了自己最亲近的儿子豫章王杨暕。

    杨暕早就对兄长不满,这个时候,正好趁机对兄长下手。而黄明远更是杨暕必除之人。

    黄明远在灵州,鞭长莫及,所以杨暕便把目标放在了当初同样无视他的郑言庆。郑言庆远在朔州,又孤立无援,还能不入彀。到时候,折了黄明远一员大将,也能挫一挫他的锐气。

    而同样对黄明远有想法的还有萧家人。以萧瑀为代表的兰陵萧家对黄明远很是不满。萧瑀一直希望通过影响杨广和杨昭父子来达到恢复萧家地位的目的,但杨广父子却对此并不配合。

    杨昭和这个舅舅关系也不好。

    后来萧瑀发现,黄明远对杨广父子影响太大了,尤其是太子案,更是让萧瑀胆战心惊。在心里,萧瑀便把黄明远当做一个对手,更认为黄明远是个祸害。

    萧妃的掌握了杨广的情报系统也没能瞒得了天天在其身旁的弟弟。因此萧瑀知道此事之后,立刻便想着,可以借助杨广的情报系统,除掉黄明远。

    萧瑀看不上杨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和杨暕合作。萧瑀唆使这杨暕向黄明远下手,又暗暗迷惑杨暕,让杨暕以为萧家已经倒向了自己。

    就在这种情形下,杨暕和萧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定下计策,准备除掉郑言庆,却没有顾忌当初杨广为了埋下这么多的棋子花费了多少功夫。杨暕是个没脑子的;萧瑀却是不在乎杨广力量的损失,反正也不是萧家的。

    后来没有成功,杨暕还担心杨广回来会归罪于他。但后来杨广在冠军侯山出事,终于让原本完全忠于杨广的情报系统,出现了裂痕。

    而萧瑀帮着杨暕,一边提拔了一批向杨暕反水的人,一边又将一大批对杨广忠诚的部下或是贬黜,或是处死,终于掌握了这支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当然在此期间,萧瑀也没有忘了给萧家携带私货,利用杨广的情报系统扩充萧家的势力。

    之后,突厥人乱中原,杨坚以奴仆建骁果军,杨昭率军破胡······整个事情快速变化的令人应接不暇。看到兄长先是得封亲王,还掌握兵权,接着又大破突厥,更是封了司空,杨暕的眼都红了。

    他认为那些东西都应该是他的才对,而不是给杨昭这个废人。

    眼看着皇位离自己越来越远,杨暕决定动手除了杨昭。

    可惜这也没能如愿,因为杨昭回京之后,便进入了皇宫,再也没出来,杨暕根本没有找到动手的机会。

    对于杨暕来说,唯一的好消息便是杨昭又病了。

    正在杨暕无可奈何的时候,亲信乔令则偷偷进言道:“王爷对岐王无能无力,不代表晋王也对岐王无能为力,只要让晋王知道岐王有觊觎皇位之心,还想越过晋王直接登位,晋王必会对岐王下手。”

    杨暕听到后连呼“好计谋”,便依乔令则之计,只告诉杨广杨昭对其的威胁,其他事情一概不提。

    果然杨广中计,几乎要闹出起兵作乱的闹剧来。

    这时候黄明远看时机已到,便又从胸口掏出一封信,交给杨广,说道:“王爷,这封信或许对您有用。”

    有了上封信,这封杨广一点也不敢马虎,忙仔仔细细地观看信中内容。

    看完了信中的内容,此时的杨广脸色泛青,几乎要喷出火来。

    “此事当真?”

    黄明远拱手道:“王爷,此事千真万确,明远第一次看时也吓了一大跳。但

    下手之人坚称与萧瑀有关,不过史万岁身边的那些探子都是他自己处置的,情况不明。”

    “哼!”

    杨广冷哼一声,不知道他是在哼黄明远还是史万岁。

    “你倒是胆大,就不怕这事真的是孤指使的吗?”

    黄明远腹诽道:“那你得有多低的水平。”当然也只能腹诽,黄明远说道:“王爷若是想取明远的命,一张纸足矣,何用这么麻烦。”

    杨广冷冷一笑,说道:“你倒是机灵。”

    但杨广此时眼中已经是止不住的杀气。这时他还能不明白,自己早就让萧瑀给堵了耳朵,蒙了眼。而且恐怕不只是萧瑀,杨暕这个逆子肯定也在所难免。

    萧氏愚妇,致如此祸事,坏了自己的大事,几乎令自己万劫不复。

    这时候见时机已到,黄明远便告退而去。

    这时,杨广忽然说道:“明远,你也老大不小了,早该结婚了。这次便跟着孤回长安。”

    黄明远脸色一变,马上笑着说道:“王爷,丰州军大战刚过,急需修整,离不开我。”

    杨广一瞪眼,斥骂道:“丰州军再需要你,难道还能比孤说得更管用。今日回京,便是图穷匕见之时,若是真的难起,孤身边除了你,还有谁可用啊。”

    “诺!”

    黄明远跪在了地上。

第一章 咸阳古渡

    进入十一月后,天气越发的严寒。秋水微凉,斑驳的色彩也渐次发黄变皱,凋枯凄零。秋叶纷纷零落,漫天飞舞着,连同飞扬的尘埃,把上苍搅得灰蒙蒙一片。而时间在这最后的飞舞中变得清冷而哀婉起来。

    此时远处的渭水虽尚未结冰,但寒风扑面。一路南来的黄明远一行人在此勒住了疾驰的战马。

    大军南返,归心似箭。大军昼夜兼程了十几日,一路上不断有军队离开,回归到那些翘首以盼的人群中去。

    大军从进入灵州之后,一路上穿州过县。因此每日官道两旁,都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荆钗布裙的女子以及黄发垂髫的幼子成群结队的在路两旁等待,各自呼唤回家的儿郎。人群中不时的出现欢呼雀跃的声音,或者又是嚎啕大哭。

    黄明远知道,每一声的嚎啕大哭里,或许是一个战死沙场的儿郎再也无法归家,他的死亡倒下的很可能是一个家庭。

    每每这个时候,黄明远更能感受到自己肩头的重任。身为一个将军,身后是千家万户,败不得。

    众人看惯了沙场上的你死我活,这个时候才发现其实得胜归来时去见战死同袍的家人的场面更可怕。那一份份期盼,那一道道心若死灰的泪水,很多时候无声却令人恐慌。

    回京的大军过了泾阳之后,离长安已经不远了。除了杨广出京时率领的京师禁卫以及要回京受赏的将领,其它各州的府兵皆已回归本州了。

    朝廷发往各军的赏赐要到大封赏以后才能经各骠骑府、车骑府下发到他们手中。当然除了官职外,众将士也不在乎这些三瓜两枣的封赏。此次大战,但凡能活着回来的,此时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黄明远跟杨广一路南下到了泾阳之后,便在此分了手。杨广直接率众将继续南下,而黄明远则是请假绕道泾阳的骁果军营,探望自己的叔父黄玠。

    黄明远这些年一直待在扬州,偶尔公干也是来往于扬州和江南各州郡。而黄玠更是一直在边地为将,所以叔侄二人其实很少见。

    看到黄玠一跃而成骁果军的主将,黄明远也为其欣喜。但是因此黄玠也进入了晋王府这个大烂泥塘里,黄明远其实是不愿意的。虽然黄明襄希望留下二叔在京给自己一些臂助,但这几年朝廷之患在内不在外,黄玠待在长安风险不比边塞要小。而且黄明远自己一个人愿意去闯荡,但并不意味着全族上下都要进入争位的陷坑中去。

    黄明远在泾阳留了一夜,叔侄二人对月畅饮,直到天明。虽然叔侄二人已多年未见,但血缘里的关系,并不感到陌生。

    看着黄明远身边静默如山的卫士,再看看风采不凡的侄子,黄玠心中不住地感慨这个长侄比当年的大兄要更加天资卓绝,更加的胆大才高,也比兄长更加的精明果决。或许当年他们几兄弟做不到的事情,这些子侄辈的可以做到。

    长安日近,黄明远也不能在此多待。第二日一早,黄明远一行人便离开泾阳,直奔南面的渭水渡口而去。

    旅泊穷清渭,长吟忘浊泾。东流的渭河水冲击出古老的关中平原,滋润了八百里关中的土地,让这里成为一片天选之地。而关中也在前汉灭亡沉沦之后,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胡汉交杂,再次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古老的渭河渡口,沿河的栈台石已磨得发亮。

    这是渭水封冻前最后的繁华时光了。从两淮往长安运粮的商旅此时拼了命地向长安云集,唯恐哪天大河冰封,被堵在半路上。

    西来的商旅在东面的灞桥渡口根本排不上队,有机灵的船商便向东在这处古咸阳渡口过河。

    虽然比不上灞桥渡口的繁华,但这里也繁忙地紧。人流涌动,马蹄声乱,吵杂的声音让这里越发显得欣欣向荣,大抵一座商业城镇的形成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的吧。

    这里不仅商旅众多,也是从长安通往关北的要道。

    从这一路往北就是甘泉了,那里冬暖夏凉,是个夏天避暑、冬天养生的好地方。因此这里与长安之间来往多人,达官贵胄不绝如缕,更不时有公子王孙之人上前抢道。

    这种事见得多了,黄明远也不愿做什么除暴安良的大侠多生是非。长安不大点地方,什么物质都紧缺,可就是官多,敢抢道的也都不是凡人。自己虽然不怕事,但也不愿惹事。

    黄明远做不出那些欺男霸女的事情来,因此命手下亲兵包下一辆大船,又让他们去排队等候过河,自己便领着其余人向渡口头上的几处酒家走去。这里不是东来或西出的货物收储地,只是灞桥渡口和咸阳西渡口的一个分流点,因此运输业和商业发展起来也没有多长时间,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草市。

    不过毕竟是焕发新生的渡口,还是有不少人流在此歇脚的。因此在沿着渡口往东走,倒还是有几家客栈和饭店,连青楼都有两家。

    眼看今日渡口人极其多,都拥堵在码头上,怕是不到傍晚很难渡河了。

    黄明远也不愿在太阳底下等着,便准备进入一侧的酒馆内,边歇边等。

    众人往东走没多远,便看到有不少豪华的车辆停在一处店门前的路上,门口还有手持刀剑的从人。

    黄明远打眼瞅了一下,看对方车辆的款式,对方应该是哪个豪门大族的家眷。但未着标记,也看不出具体身份。不过对方的侍从虽然都是普通家丁打扮,但只看他们手中所持的刀剑,便尽是备身府的制式兵器,而且黄明远还看到有手持弓弩的人。

    这个年代能用得上备身府制式兵器,还敢堂而皇之持弓弩的人,其身份恐怕也不简单。

    黄明远没有贸然的往里闯。这种豪门贵胄家中规矩多,也避讳多。而且对方有女眷,自己更是没必要失礼。

    眼看对方几乎要把几处门店前的道路都堵住了,黄明远也不准备过去了,便命手下调头,去前边第一家小酒馆等着便是。

    黄明远这一行人,也没有穿甲胄。众人各持刀剑,骑着骏马,尽是些粗人武夫。这两日官军大胜,来往两岸的军校多了去了,因而黄明远这行人并不太引人注意。

第二章 有故人邀

    虽然黄明远等人不显山漏水,不过对面的人却并不敢轻视。

    他们也发现了黄明远一行人。领头人还有点本事。他看出了黄明远的部下身上有一股很重的杀气,这是只有百战余生的老兵才会有的。虽然这些人其貌不扬,但举手投足之间的武人气质却是绝难掩藏。

    很明显对方看出黄明远一行人应该是刚返回的西路军将士,他们害怕这群武夫会有什么失礼的事情,因此暗暗对黄明远防备的很。

    这些世家大户身边的能人异士不见得少,不过这些人大多是各大家族豢养的打手,黄明远没工夫和和这些人打交道。

    在前开路的韩浚倒也没了搞头,他举起腰间的酒壶,对着对方摇了摇,又笑了笑,算是告诉对方自己没有恶意。韩浚当马匪习惯了,很多时候还是江湖游侠的心态。

    不过这次韩浚是搞错对象了。对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回应,而且眼光防范的很,丝毫不敢怠慢,目送黄明远等人进了酒馆才松了口气,不过又严密监视起来

    黄明远这一行人上百人,尽是些精壮汉子。这次回京为了以备不时之需,黄明远将手头上残存的狼牙骑兵全带来了。这些人进入大堂后,围着黄明远呼啦啦地坐了一片。虽然不是战场,但狼牙刀却是离不得身的。

    酒馆本来不大,这时候涌入上百人,瞬间便被挤得满满当当的。有普通商旅看这架势吓了一跳,早就结账走人了。

    黄明远也不管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这个社会若是总是谈论平等,自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因为是行军途中,一群人没人喝酒。一人几个汤饼,一碗熟羊肉羹,也能驱驱寒,倒也吃得痛快。

    黄明远和陆贞二人则是对坐在窗户旁,陆贞在看黄明远,而黄明远却是在看渡口来往的行人。

    整个大堂内没人说话,倒显得很是低沉肃穆。

    这时门口处有一人进入大堂。众人立刻将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旁,他吓得一凛,忙高呼道“我找主事的。”

    黄青看了黄明远一眼,走上前去,示意自己就是主事人。

    这送信人杨七早就被满屋子的肃杀气氛吓得张不开嘴,战战兢兢地说道:“我家······我家主人····主人邀请贵主去对面一晤。”说着忙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来交给黄青。

    黄青接过信去,让杨七等着,便上前将信交给黄明远。

    黄明远打开信,邀请人也没有写明身份,只是说自己是黄明远的故人,希望一见。

    黄明远见此皱起了眉头。来人有些藏头露尾的,若是真的是熟人,必不致于此。不过对方应是有女眷,不像是能做什么事情。

    黄明远让黄青应下此事,那杨七如遇大赦,忙逃一般的离开了这家酒馆。

    杨七出了店门,终于长出一口气。想自己怎么也是贵人府上的管事,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平日里可是威风八面,就是大兴城的县令也可以不鸟他。人人见到自己都得叫一声杨管事,可看到这群布衣打扮的武夫,竟然不由自主的想跪下来,真是晦气啊。

    想想大堂内那低沉压抑的气氛,众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仿佛要吃了自己一般,杨七不禁有打了个哆嗦。这是一群煞神啊。

    这边送信的人离开后,陆贞和凌敬二人都劝黄明远不要前去。毕竟这里是京兆,不比丰州,他们在此地没有多大的势力。而看对方护卫的样子,恐不是常人,且是敌是友难辨。

    “既然别人都请了,哪还能因为害怕而不去。”

    黄明远解下披风,递给陆贞,自己一个人提着配剑向邀者的客栈走去。对方的架子的确不小,看此时道路上人来人往,他们却堂而皇之的堵着几个店铺的道路,而周围人却没有敢反对的就可知。

    雄阔海不放心,提着熟铜棍跟着黄明远。

    到了客栈外,守门的人自动给黄明远露出一条道。雄阔海再想跟着,却被对方拦住了。雄阔海当即就要发怒,黄明远一摆手,让雄阔海再门口等着。

    到了门前,一个看样子像是领头的人拦住了黄明远,要黄明远交出手中的配剑。

    看到这样子,黄明远有些笑了,对方还真是大人物啊,什么时候自己还得交剑了。

    黄明远也不说话,转身就走。身后的宇文尺一惊,什么人如此不识抬举,接着便是一怒,伸手就要向黄明远肩膀抓去。

    宇文尺自认自己是千牛备身出身,手上功夫也是不错,在长安就难有低手。看对方不过二十上下,再是厉害功夫还能高到哪里,因此并不将黄明远放在心上。

    听到身后风动,黄明远知道对方动手了,他自是不能让对方制住丢人。因此在对方手伸过来将要抓到黄明远的肩膀之时,黄明远却是猛地向后一靠,后背撞在了宇文尺的前胸上。此时黄明远不光腿动,右手早就抢先搭到宇文尺的胳膊上。左腿一绊,顺手就拧住对方的胳膊,制住了对方。

    一切发生的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宇文尺本事也不错,可太自负了,所以顷刻间被黄明远生擒了。

    其他护卫一看,赶紧向黄明远围起来。这时候雄阔海见黄明远动手,也不闲着,大喝一声,一棍打翻身前人,就向黄明远冲去。

    眼看双方就要起冲突,这时从门内走出一位女子。此人身着浅色糯裙,外边披着一件袄子。

    见此女出来,众人忙一闪。

    这女子脸上毫无表情,一看就是高这些护卫等级不少,只见此人说道:“主子说了,请黄将军入内,可不摘配剑。黄将军,宇文统领失了礼数,还请将军莫要怪罪。”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这女子行事大方得体,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家的管家娘子,根本不会想到此人只是一个女仆。

    黄明远眼中闪烁着光,自己对这个神秘人物越来越有兴趣了。

    不过黄明远没有动,而是把头扭向了一旁的雄阔海。现在双方动了手,接下来的情况就不好说了,黄明远不会为了些许虚名而将自己置于险地的。

    那女子立刻会意,便说道:“这位壮士自是也可以跟着进来。”

    宇文尺看的是愤愤不平,而黄明远看也没看他,自跟着在前面引路的女子进入店内。

第三章 乐平公主

    径直上了二楼,黄明远让雄阔海守在门外,自己跟着前边引路的女子进房。进得包间内,黄明远立刻赶到一阵热气扑面而来。这包间内点着火炉,倒也温暖。

    抬头望去,包间内有一年约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此女面色祥和,不着彩妆,身穿素色大袖纱罗衫,头戴高髻,坐于靠窗一侧。而她身旁则站着一年轻妇人,不过二十余岁,脸眉娇艳,容颜俏丽,穿着桃色小袖高腰长裙,外披红色帔风,倒是恣睢得很。

    不待黄明远说话,这年轻女子倒上前来,抬起头来左右前后打量了一下黄明远。忽然“嘤嘤”笑问道:“你就是黄明远,也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吗。”

    黄明远没想到要见自己的竟会是两个妇人,心中有些不解。自己跟这二人素未相识,这二人不知避讳贸然见自己,不知是为何。

    黄明远也只得拱手道:“正是在下,不知娘子是谁?”

    那小妇人又“嘻嘻”笑了起来,用帕子捂着嘴说道:“阿娘你看,他果真是连我都不认识了,他小时候我还抱过他呢。”

    “英儿莫顽皮。”

    黄明远愣住了,这母女二人很明显是认识自己,可自己怎么什么印象也没有啊。

    “黄将军请坐吧。”

    正疑惑间,见那年长女子招呼自己,黄明远便在一角的位置坐下。是福不是祸,先看看对方的来头再说,而且坐在角落处能够把控全局,护住身后。

    那年长女子抬眼看着黄明远,脸上满是慈和之色。

    “十几年不见,没想到你都这么大了。当初见你的时候你被你阿娘抱着,还在襁褓之中,后来我去了河东,与你娘失了联系,便再也没有见过你了。”

    听这女子的说法,此人估计是跟自己的父母有些关系,不过应该多年没来往了,因此黄明远故意问道:“夫人与我可曾相识?”

    那年长的妇人仿佛又想到曾经的旧事,思绪被拉的悠长。

    “明远,我叫你明远吧。未亡人和汝母当年是一同长大的姊妹,是手帕交,我幼年也曾跟着黄师读过几年的书。后来我和你母亲各自嫁了人,见得才少了。刚才我在楼上看到你,觉得你的面容跟你父亲很像,这才命人打听,没想到果然是你。”

    黄明远心中这才舒了口气,原来此人是母亲的旧相识。

    看这母女二人的样子,也是非富即贵,不像有歹意。不过对方不说明身份,估计是有什么顾虑,黄明远也不便多问。

    黄明远放下戒备,以平常心对待,倒是和这妇人谈得很是愉快。大多数时候是妇人向黄明远询问一些关于黄明远的祖父和母亲的情况。黄家的情况倒也简单,母亲更是十多年没有离开邹山了。不过黄明远也是两年未曾回家,很多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

    “小远子,你还记得阿姊吗?”

    那年轻女子应该已经是为人母之人,不过却是活泼的很,嬉笑调侃,插科打诨,倒是弄得黄明远很尴尬,而这女子却是乐此不疲。

    眼看天色渐晚,已经到了下午,还得急着渡河,黄明远也不得不起身告辞了。

    这妇人也没多留黄明远,看样子是不打算告诉黄明远身份。

    这时一旁的年轻女子忽然对黄明远说道:“小远子,虽然你现在成了将军了,可我比你大,你也得叫我阿姊。你小时候可是都在我后面跟着的。我住在广宗县公府上,你要是回京后敢不来看我,你自己等着。”

    广宗县公?

    黄明远脑中的弦忽然一闪,他终于知道对方是谁了。

    广宗郡公是太师申国公李穆之侄,原幽州总管李崇的封号。开皇三年李崇战死幽州后,便由其子李敏降级继承。

    李敏,字树生,杨坚以其父死王事,养于宫中。李敏美姿容,善骑射,工歌舞弦管。开皇初,周宣帝后乐平公主有女宇文娥英,妙择婚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宫者,日以百数。公主选取敏,礼仪如尚帝女。

    李敏这家伙治政理事的能力没多少,倒是个标准的世家子弟,仗着岳母的身份,倒也显达。

    这母女二人的身份,显然不可能是滕妾。

    且这年轻女子让黄明远去广宗县公府上找他,而且那年长妇人又自称是未亡人,与黄母有旧,且跟着黄明远的祖父学习过,那这母女二人的身份就很明显了。二人正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老婆孩子,杨坚的女儿和外孙女,乐平公主杨丽华和其女宇文娥英。

    乐平公主杨丽华常年或是在封地,或是在女儿家,几乎不出席各种聚会、活动,也难怪黄明远认不出对方。

    此次因为宇文娥英刚生下孩子没多久,身体不便,李敏便一直带着宇文娥英和乐平公主在甘泉避暑游玩。眼看天色渐凉,京城乱象又渐生,不少家庭被卷入太子晋王之争,李敏便坐不住了,急着要赶回长安。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李敏和一群狐朋狗友又出去涉猎,被耽搁了行程,乐平公主母女就赶到了李敏的前头。这时为了等后面的李敏,乐平公主母女便一直在客栈里停留,正巧遇到了要返回长安的黄明远。

    既然是乐平公主,这低调而奢华的气场便有了解释。

    对于这个前朝皇后,当朝长公主,黄明远并不怎么了解。不过此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和王莽之女王嬿,曹操之女曹节几人并为历史上几大节烈皇后之一。

    黄明远倒是知道自己的母亲与乐平公主曾经有旧,小时候自己还真见过乐平公主母女二人。宇文娥英大黄明远五岁,当年圣人为宇文娥英选夫婿的时候,母亲还笑着对自己说,乐平公主曾经把宇文娥英许给黄明远了,这还悔婚了。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时间流逝,白云苍狗,宇文娥英后来就嫁给了李敏,而黄明远也没有再见过乐平公主,倒把此事给忘了。而且宇文娥英终究身份特殊,自己娶了她弊大于利;而乐平公主也担心黄家势弱,护不住宇文娥英,双方这才都不提此事了。

    黄明远看着母女二人,有些迟疑地问道:“可是长公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