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掌握全镇

    黄明征与焦方杰拖着李觉往屋外走去,李觉真是怕了,不住地向黄明远求饶,却没人理他,直到府门口,不久哭嚎声戛然而止。堂上众人无不内心一紧,直起身子,正襟危坐,再也不敢有丝毫言语。

    所有人都感觉脑子不够用,黄明远怎么敢?

    侯莫陈熋和陈乂也吓得赶紧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黄明远看着他们,没再吐出“斩”字。

    “将这几人拉出去,杖责五十军棍,刚才反抗者加倍。”

    这时守卒没人再敢观望,一溜的跑过去将几人抓起来,拖着往门外行刑。而侯莫陈熋几人根本不敢言语,乖乖地去领杖刑去了。

    此时的议事堂内,终于有了一股肃杀的味道,众人是胆战心惊,唯恐这新来的镇将盯上自己。黄明远看着下面这些恭谨有加、噤若寒蝉的众人,止不住的雄心油然而生。

    而在一旁的几个文官,也是脸色不甚自然,新来的镇将倒是一句话就把一位从六品上的帅都督杀了。可是接下来面对上官的问责、李家的反扑,这个小小的车骑将军能应付的了吗?

    黄明远丝毫不在意堂下众人或是担忧或是幸灾乐祸的想法。现在都蓝估计快要动手了,大同城未来的防御战都没几天了,到那时谁会再管一个小小的帅都督是怎么死的,即使他出身很高贵,还能比万分危急的军情与突厥人杀戮的屠刀高贵。至于战后,自己若守住大同城自然是风头无两,若守不住那就是一个死了。

    如果自己的时间很充足,那黄明远不介意跟李觉几个人过上几手,好好整合一下大同城。可是现在大战在即,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支部队抓在手里,至于手段,那都不是重点。

    而李觉,就是自己掌握这支部队道路上最好的垫脚石。

    侯莫陈熋几人挨完军杖后,狼狈的返回自己的位置,还不敢有什么言语,心里是既恨又怕,屁股上的伤都顾及不了了。

    黄明远很明白这支隋军绝对是一支精锐,虽然李觉几人脑子不好,看不清形势,可确实也把这支军队练成一支劲旅。可大同城在历史上最终是失守了的,自己如果想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守住大同城,期望能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军队战力已经不现实,那自己只有在资源配置、人员利用等细节方面下手了。

    两个越骑营,是大同城最锋利的两把尖刀。要想破局,越骑营是重点。两个帅都督中李觉已被杀,而侯莫陈熋被杖责,自己必须要掌握这两支力量。

    于是黄明远任命侯莫陈熋假大同镇司马,代替请病假的韦云起主持军务。然后命原本就担任大帅都督的郑言庆、黄明祯二人暂领骑兵二营帅都督职务。又将从九原城带来的两百骑兵分别划入两个营中。

    郑言庆趁夜突围,数百里求援,袭杀于谙,偷袭龙丘山,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持重决胜,锐不可当。而黄明祯阵前杀将,铁骑破军,火烧贼器,诛杀蔡道人,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

    二人皆不缺才能,也跟随黄明远几经战阵,屡立大功,将最重要的主力交于二人,黄明远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甚为放心。

    至于两个步营,严孝武出身不高,算是所有人中投效之心最热切的,黄明远了解过他的资料,擅长练兵,也算是一员能干之将。而陈乂虽然是陈永贵族子,但陈氏家族声名并不显赫,在关陇世家中根本算不得什么,跟随李觉也不过是畏惧其家世。今黄明远之威,陈乂已不敢有所违抗,所以黄明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替代,仍让其留于原任。

    至于新带来的五百步卒,则交给焦方威统领,焦方威骁勇无畏,在婺州战后也被升任帅都督的职务。

    而焦方杰则任都督,统领全镇斥候部队。

    至于跟随他来的吴增、范文林、阙谌、李子仁几人,黄明远皆任命为伙长,阙谌、李子仁还在各自步营中代理都督职位。而黄青和黄明征率领其余家将及镇将府守卒,充当黄明远的卫队正副队正,当然原来的那批守卒是不能用了,还得从军中再选出一批精锐士卒。

    而李子孝本身有镇曹参军事的职务,黄明远让他取代李费担任功曹参军事,协助长史王歆管理镇中各类事务,同时掌管镇中官员请假、出差、礼仪、医药、选拔、考课、工资、福利、铺设等事物,算是长史王歆之下实权第一人。

    至于真正能协助黄明远参赞军机的人,黄明远还需要另选他人。本来司马韦云起是最合适的人,可他现在称病不出,明显是不愿效命于黄明远,估计是看不上黄明远的出身。这也导致真正大战来临时,黄明远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诸将之中,虽都是多经战阵之人,甚是勇猛,但能担大用者却是寥寥无几。黄明远有过培养将领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时间,只能在战后再施行。诸人中佼佼者,唯有愿大同镇朔州雁门人蔡知运、洛阳人刘云芳和丰州来将朔州马邑人张文远三人,算是才能显著,可堪大用之人。

    掌握了军队、人事和物资,黄明远算是初步掌握了这支大同军,接下来他便要面对真正的挑战了,是龙是虫,在此一举。

    黄明远在知道要赴任大同后就已经在默默思考破局之道了,很明显大同之局并不好破,而且他没法告诉所有人突厥人就要来啦,否则他要是动作太大,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糟了。

    擂鼓聚将和议事之后,黄明远让大部分人都离去,只留下几位帅都督和一众高级文官。准备布置一下接下来要应对的事情。

    众人三三两两的散去,没想到这个新来的镇将如此厉害,还好自己没能成为那只儆猴的鸡,以后跟着这位做事,可不能被抓到把柄了。

    黄明远初来乍到,就杀了一位帅都督,打了两位帅都督,在众人眼中黄明远这汹汹气势都快上天了,

    当然也有有心人在考虑着黄明远能不能应付下来李家的反扑。这李家子,就是再是旁支,那五姓七家的崇高地位也是没人能辱的,就黄明远这个黄口小儿,等着吧。

第三十二章 战前准备

    几人分别站定,黄明远便下令道。

    “侯莫陈将军,你暂领镇司马的职务,不知能否在一个半月之内将大同城的城墙所有的缺口与疏漏处进行修缮。”

    “这个······”侯莫陈熋有些为难,现在大冬天的,根本就非突厥人的打草谷期,没必要如此紧张吧。再说这时节天寒地冻的,修缮城墙太难了。

    “侯莫陈将军,你必须想办法在一个半月之内完成城墙的修缮工作,有任何困难你都可以提,但是我希望在半月后看到修缮一新的城墙。”

    “那将军,首先我们缺少人力,新的糯米也没有发下来,而且天寒地冻的,也没法弄黄土·······”侯莫陈熋虽然很怕自己的要求惹得黄明远不满,但也不敢盲目的拍胸脯保证,毕竟完不成任务黄明远是真敢砍他的头,索性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黄明远一挥手:“行,那你的意思是只要人力、物力都能满足要求那你就可以完成任务是吗?”

    看黄明远的态度,侯莫陈熋也不敢推脱。

    “诺!”

    “那好,我做主,昨天运送物资的那批役夫全都交给你,其他全城非工匠的役夫和住户不论男女,也全部交给你,连夜赶工。这次从九原来我带了一批新糯米,还有五百斤铁,你组织工匠连夜将其打造成铁锹和铲子,同时我还从九原要了几位烧砖工也都给你,你缺什么都给我说,但必须在一个半月之内修缮好城墙。”

    “你还要在城墙的四角处各增加一个防御箭楼,再增加一条斜行城墙,勾连两座城墙组成一条新路。”

    侯莫陈熋大吃一惊,城墙还有这么修的,那不城内就成了一个八角形了吗?那施工量要增加到多少?

    他却不知道黄明远也在为此懊恼,如果时间充足,完全可以再在外城外圈再修一个棱堡或圆形城墙,同时将墙面修成一个反向斜坡,再在城门处修几个瓮城,那么整个城池的防御力将大大增强,现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城墙根本没办法大动,只能减少两城墙间的距离,增强支援效果了。

    侯莫陈熋也没有办法,黄明远话都说成这样了,他就是不要脑袋也得硬着头皮往上冲了。

    黄明远却是没工夫管侯莫陈熋的想法,继续布置道:“骑军将整个大同城四周方圆五十里的树木全部销毁,超过十斤重的石头全部送往城内。”

    郑言庆与黄明祯也是不解其意,不过二人并没有犹豫,齐声答道:“诺!”

    “步军在大同城外要挖出三条宽两丈五,深一丈的大沟。在外城城门内也挖一条陷马坑,暂用木板盖上。”

    陈乂和严孝武也不敢有其他言语,直言道:“诺!”

    看到这,王歆算是明白了,这是要打仗啊,内心也是止不住紧张。

    “将军,是突厥要来寇边了吗?这才刚入正月,众将士还在欢度佳节,冰天雪地的,从没有过这样的事啊。”

    “王长史勿忧,没有什么突厥寇边,只是有备无患罢了。”

    王歆却是不信,没事谁在大冬天里动作这么大,否则朝廷也会追究下来的。不过大同城在第一线,有什么消息也是从大同城传往内地,王歆的确最近没收到什么消息。只是对于这个有些愣头青的新镇将,怎么看怎么像有事情要发生。

    “王长史,您最好近期内将城门外所有草市都关闭,同时开始在城内大规模制作投石车。”

    王歆这次真的是惊住了,关闭草市,那牵扯是不是太大了,你知道这中间涉及到多少人的利益,搞不好引起两国大战怎么办?

    “将军,是不是有些草率了,草市牵扯太多,引起两边误会就麻烦了。”

    “王长史放心,我们并不是关闭草市,只是临时整顿,整顿好了马上开放。”

    “可是······”

    “王长史请放心,此事我已向军帅禀报,所有责任,有我一应承担。”

    见黄明远如此坚决,王歆本就不是一个态度强硬的人,也只好默认了黄明远的命令。只不过大规模建造投石车,这是要向突厥出兵吗?

    所有的命令黄明远一条一条的发布下去,虽然众人大多不理解,但想想还在镇府门口旗杆上挂着的李觉的人头,众人就不寒而栗,只能按照命令去完成。黄明远自己也知道自己霸道的行为让众人不满,可是自己根本没法向众人解释,难道告诉他们自己未卜先知吗?

    随着众人开始忙碌起来,这座冰雪里的城市也开始燥热起来,整个城内的军卒和役夫、工匠一同施工,将不大的大同城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靠近边境的一些游牧部落最先获得了消息,马上开始转移以防止被隋军打击。突厥王庭也收到大同城的异动,可是已经没有人再在意了,因为都蓝和达头终于联合起来,向着突利和大隋露出了獠牙。

    众人散后不久,因为能独立领军,按照自己的设想建设军队了。黄明远先从军医营的开始改革。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魏晋时期已经有成编制的军医出现了,《太平御览》中记载晋朝刘德“官至太医校尉”;《资治通鉴·晋纪》中记有晋武帝时程据为太医司马,还有金疮医和折伤医等等很多名目。至于类似军医的组织更是从春秋战国就开始了。

    而对前世历史知之甚祥的黄明远,很明白军医对于军队的意义。一些得到有效救助并能够重返战场的士兵一般会成为一支军队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就曾将一批重返战场的部队组建成荣誉1师,这支部队后来迅速成为正面战场上一支有生力量。军医对士兵来说不仅仅是救助他们的**,更是带给他们活的希望,带给他们向前战斗的勇气。

    原来的大同城也有几名巫医之流,黄明远将其中滥竽充数的人物全部遣散,并强制将全城的医生聚集入军营中,然后挑选了一批干净、勤快、机灵的年轻役夫充入军医营中做学徒和护士,作为中坚力量。

    同时在每营设有“检校病儿官”,每日巡查伤病员情况和饮食起居,以便安排医疗和后送,各营的辅兵中也专门抽调人员组成担架队,便于战地救护。

    军医营内成立了卫生宪兵,各营都宣告了新的卫生条例,禁止随地便溺,定时洗涮衣物,定时撒石灰消毒,改革厕所的建造与使用······一系列强制措施实行下,各营很快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对于军医兵,黄明远也亲自撰写规范,主动教授卫生人员战地救护、消毒知识,并使用后世白色为军医兵制作制服,一时之间整个军医营内白衣如雪,焕然一新。

    事实上,很多战争中,士兵真正死亡的原因是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当场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当年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让伤病员的死亡率下降到2.2%,而在他之前伤兵有一半能活下就谢天谢地了。黄明远并不需要军医营的人有多高明的医术,在这个生病了都要靠神鬼的年代这也不现实,但他希望通过军医兵的细心呵护,将受伤士卒高居不下的死亡率降下来。

第三十三章 故人重逢

    不管对黄明远的命令认不认可,众人还是迅速忙碌起来。

    大同城可不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城,它既是阴山下对敌的第一线,又是隋突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它的任何动作都迅速进入周边人的眼球中。因为有鱼俱罗的关系,所有的弹劾和议论都暂时被压了下来,不过鱼俱罗还是去信黄明远,不要有这么大的动作,否则他也不好交代。黄明远只能一边对内逼迫众人加速完成任务,一边对上进行敷衍,以保证战前准备可以如期完成。

    事情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黄明远也依旧每天在城内外巡查,寻找大同城在防御上的缺漏。

    这日上午,黄明远刚来到城北外的一处草市上,便听到熙熙攘攘的吵闹声。因为大同城关闭了城周围的所有草市,所以引得很多来此置换物品的牧民大为不满。只是因为隋军强盛而暴虐,很多小部落敢怒不敢言。

    黄明远远远望去,只见一群隋军将几个胡人团团围住,看样子这几个胡人是来贩卖马匹的。草原上这样的小部落很多,平时依附于大部落,但有时候他们有了些零碎物品也会来汉城附近换些盐巴之类的必需品,不过这种部落在物竞天择的草原上属于炮灰级的角色,很多这种零散的交易者会被其它部落悄悄地盯上,然后消失。

    只见这几人大冬天的穿的破破烂烂,一身兽皮衣服也是又脏又旧。当前的男子并不是胡人常有的秃顶结辫,而是像汉人男子一样束发留须,黄明远远远地看着,并没有再向前去,他对那胡人男子已经有了些兴趣。

    只见那伙隋军好像是和这几个胡人的冲突闹大了起来,几名隋军抽出腰间佩戴的横刀,组成个大三角阵就向几名胡人冲去。

    黄明远看着他们小股部队实战能力,心道他的这些部下军事素质还不错,打架也知道布阵。

    只见前边两名隋军一左一右分别从两侧持刀向胡人头人砍去,胡人男子急忙向后躲闪同时要抽出兵器,但哪里还有时间。才刚退半步,身前这两人又是一个急变,横切过去的横刀突然向下,又向胡人头人腰部斜切过去,而最后一个在中间位置的隋兵趁着那胡人左右招架的机会,举起长矛向胡人头人小腹刺去。三人配合默契,不过顷刻间这名胡人头人竟有命丧当场的危险。

    一旁的几名胡人看此情景也不敢怠慢,马上拿起手中的弯刀去救援头人。哪知三名隋兵刀势仍然不停,浑然不顾他们的攻击,原来是后面的几名隋兵已然上前,堵住了那三名隋兵的防守空挡。几人又是摆出一个大三角阵内一个小的锥形进攻阵,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令人叫绝。

    却见那胡人头人也不慌张,极速后退中竟然还能有时间抽出大车上的步槊,槊杆一抖,两把横刀正中槊身,两名隋军如遭雷击,竟然差点握不住刀把。那男子也是横槊在手,向前刺去,竟然正中最后一名隋兵的矛头,重击之下,那矛不堪重负,竟被击断。男子回手之间又是一个横扫,长槊击在两名隋军腰部,二人瞬间便被这横扫一击击倒。

    这男子持槊而立,其威势锐不可当。瞬间击破三人联手攻势,又击伤二人,场上主客形势立刻易主。

    跟在黄明远身边护卫的黄青也是一惊,没想到在这小小的草市中竟然有如此勇猛的胡人。怕这名胡人杀伤剩余几名隋军,立刻手持长弓,对着那胡人就是一箭。

    那胡人男子仿佛身后有眼一般,持槊背向黄明远几人的他在利箭疾驰而来时竟然感应过来,槊尖反身一挑,那弓箭立刻扫飞。同时抬起头来的他也看到远处有几名隋人将领过来。

    这群胡人见又有隋军来支援,心知不妙,赶紧向这个头人靠拢。

    而剩余几名隋军见此人竟然如此神勇,也不敢轻易上前,只是持刀枪与之对立,使对方轻易不能得脱,以等待支援。

    短时间内,双方竟形成对峙形势。

    黄明远本来见这男子留着汉人发饰,本就对这人有好感,走近了再见这人竟然右衽更是满意起来,习华夏风习,看来这胡人是心向汉人的。真是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尘暂蓬勃啊。

    黄明远在护卫的簇拥下,走到跟前,也不顾其他人,随手拉起地上躺着的两名隋军。拍拍二人的肩膀,鼓励了一下,又让黄青去将二人送下去治伤。

    再去看那胡人汉子,那胡人汉子看到黄明远的模样,大吃一惊,忍不住失语道:“来人可是远哥。”

    听到那胡人男子的声音,黄明远转过身来有些疑惑,自己从未来过北疆,这胡人男子是谁。

    只见那胡人男子放下步槊,双手撩起前额散落的头发,是一副还略显稚嫩的面容。

    “大兄,是我,斛律啊!”

    听到这胡人男子的说法,黄明远也吃了一惊,看着他仍然和自己记忆里幼年时相似的面容,黄明远真的惊住了。七年未见,自己从没想过在这里见到自己儿时的伙伴。

    “是阿晟,真是你。”

    黄明远一把将斛律晟拥入怀中,眼中热泪沾满眼眶。斛律晟也是激动万分,这几年万分的小心与委屈俱都化作重逢的喜悦。自开皇十二年长安一别,兄弟二人再次重逢。

    这一抱,是述说着兄弟二人七年未见的思念,是依然真挚的兄弟情。

    斛律晟是朔州高车族人,是北齐名将斛律光的孙子。而在南北朝后期,将星璀璨的乱世里,斛律光却是最闪亮的一颗。从邙山到定陇,从玉璧到汾水,“落雕都督”一个人吊打一群关陇名将,威震天下。其将星闪烁遮蔽了同时代所有名将的光辉。奈何身边都是猪队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北齐武平三年,昏庸无能的北齐后主高纬在听信奸佞小人祖珽、穆提婆的谗言下,竟诛杀了斛律光满门,乃自毁长城也。斛律光死后,北周才敢大举对北齐用兵,五年后,北齐灭亡。

    斛律晟是斛律光最小的儿子斛律钟都的儿子,当年斛律家被灭门时斛律钟都因年少得以免死,北周灭齐后被周朝封为崇国公,隋朝开皇年间做到骠骑将军后去世。而斛律晟也因此被在北齐灭亡后改嫁给开府骠骑将军元仁的斛律废后所收养。

    黄明远和斛律晟是儿时相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斛律家在大隋虽然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家族,但二人儿时一同骑马学弓,亲若兄弟。等到斛律钟都死后,斛律家更是势衰。在姑姑家待了几年后,为了家族的发展和斛律部的未来,斛律晟便离开了大隋,回到了草原。

    却没想到,经此一别,时光匆匆,已过了七个春秋。黄明远拉着斛律晟的手久久不能分开,二人一同回到了城中镇将府。

第三十四章 斛律境遇

    黄明远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斛律晟。

    到现在黄明远还记得他离开时说的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远哥要为家族的强盛而努力,而我也必须背负起斛律家的荣誉与未来。我的家在草原,我的族人也在草原,我必须回到那里,与我的族人在一起。”

    进的府内,没有旁人,二人在大堂上开酒起宴,不亦乐乎。

    原来斛律晟回到斛律部后,过的并不容易。斛律部虽然根基尚存,但人丁不足,族中耆老又是倚老卖老。斛律家主枝零落,又十几年不在部落中,斛律晟更是年幼,这一切一切沉重的压在斛律晟的肩膀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小心翼翼地领着斛律部发展了几年。经常在生与死的边缘来回的挣扎,让一个稚嫩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头狼。他夺回了属于他的权利,也让这个残存的小部落一点点强大起来。

    二人对桌畅饮,直喝到夕阳西垂,月满西楼。

    “阿晟接下来准备怎么办,现在隋突边境形势越来越复杂,斛律部一个小部落在阴山脚下游牧,危险性可是不小。”

    听到黄明远的问话,斛律晟也是放下酒杯,露出了愁容,长叹了一口气,却压不住内心的焦灼。

    “不瞒兄长,我斛律部本属高车一族,算是漠北铁勒民族的一支,本身跟他突厥人就有亡国灭种的仇恨。这几年都蓝可汗与突利可汗的斗争是越来越激烈,我们这些小部落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逢源,都得进贡,到现在很多部落已经过不下去了。现在不时有投靠对方的部落被攻灭,我们这个突厥人眼中的异族也是几次险遭灭亡。”

    “斛律部不过二千余人,能挽弓的战士不过六百余骑,当然在他们突厥人眼中不算什么。”斛律光苦涩的笑笑。

    “那阿晟想没想过迁徙呢?不在突厥人的眼皮底下生活。”

    “怎的不想,可我们高车人有句古话,找不到自己羊盆的人,在草原上还不如卑贱的小偷。我们高车人祖地在漠北,但漠北久远,再说到了漠北就一定有好日子过吗?至少这苍茫的阴山还能为我们遮风挡雨。”

    “很多部落都是如你们这样吗?”

    “草原上的部落,就像星星一样数不尽。能天天吃得上肉的,就只有那几个了。”

    听着斛律晟的话,黄明远有些思索,可能自己对有些东西有些遗忘了,自己其实还有一些可用的上的力量。

    知道斛律晟的困境,黄明远也没什么办法,虽然现在自己所处的位子可以给斛律晟一些帮助,可草原上弱肉强食的法则根本不是谁可以更改的。只是那突然的发现让黄明远灵光一闪,这场仗,恐怕还有些打头。

    “其实很多部落也是依附大隋的,很多部落可以在靠近长城的隋朝势力范围内进行游牧,可是现在的我还没办法影响到这个层面。不过我仍然认为,都蓝和突利都不是一个好的主人。因为只要你们还在大隋攻击范围之内游牧的话,总有一天会碰到大隋的攻击,而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都蓝还是突利,都不会管你们的。你也明白,大部分的关陇将领跟你之间,即使不是仇人,也不会喜欢你们。”

    斛律晟听着,无奈地露出一脸的苦笑。这能怪谁,难道怪祖父太能征善战,打败和杀死的北周兵将太多了?父亲当年早早就抑郁而终不就是因为太多的关陇贵族不断地为难吗?而自己,难道也要赴父亲的后路吗?

    “阿晟,我也不瞒你,你也看出来了,现在隋突之间虽然没有真正开战,但大同城这风声鹤唳的紧张是瞒不了任何人的。这次不仅仅是隋突之间会有大战,就是都蓝和突利的矛盾也是真的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了。这一次,大隋、都蓝、突利甚至达头之间是必然有一番大战的,不管结果如何,但我想,输的一定不是大隋。”

    黄明远脸色也严肃起来,放下酒杯,走到斛律晟面前。

    斛律晟也站了起来,看着这位儿时的兄长。

    黄明远扶着斛律晟的肩膀,郑重的说道:“这话我只说一次,你记住了。你回去之后,最好赶紧翻越阴山向北去,不要往东或者西面,两边都会成为战场。一直走,向漠北走,绕过都蓝和突利,不要回来。这次漠南的这场战争,不知会有多少部落要陨落,各势力也会重新洗牌。”

    斛律晟吃了一惊,立马反应就是听从黄明远的话,回去组织部民向漠北转移。可是未及片刻,就又颓然的坐在了胡凳上。两千多人,天寒地冻,没有补给怎么转移。这个时节翻越阴山,穿越瀚海,能活着到达漠北的不知还能有十之一二,可到了漠北天知道会有什么在那等着他们。可是不走,又怎么办,四方混战之下,他们要在阴山脚下等死吗?

    斛律晟突然之间感觉天地间竟没有一席容身之地,他的部落,他的部民到底要身往何处,这样乞活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斛律晟整理了一下思绪,望着黄明远,问道:“那兄长这里,隋突一旦开战,大同城首当其冲,兄长这是要死守大同吗?”

    “大同城是大隋的边塞,也是突厥人的噩梦,我这次不仅仅是要将突厥人挡下来,还要让突厥人对大同城感到恐惧。”黄明远望着远方,淡淡地说道。

    斛律晟沉思了一会,又问道:“凭借坚城强弩,未必不可一战,然久攻必破,久守必失,突厥挟泰山压低之势而来,单凭守城是不可能击破突厥人的。若是让晟来守城的话,我便会用主力步军守城,骑兵在外游弋,用城池拖疲拖垮突厥军,最后用在外游弋的骑兵破敌吗?”

    听到斛律晟的话,黄明远有些惊住了,他知道斛律晟对战争的天赋与敏感是远超于常人的,却没想到斛律晟仅仅凭自己的只言片语与态度就想到自己接下来的战术准备。自己也是刚刚才想到这种方法的可能性。这家伙真的是有沈毅之姿,战术兵权,暗同韬略,临敌制胜,变化无方。若得遇天时地利,未必不如他的那位祖父斛律光啊。

第三十五章 舍命相随

    黄明远坐正身子,面色严肃起来。

    “果然瞒不过阿晟,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光是死守大同城,太简单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的是大破突厥,甚至有可能的话,留下都蓝。”黄明远倒是吹牛不打草稿,却忘了前几天还在为怎么守住大同城殚精竭虑呢。

    “下次你我兄弟再见面时,丰州的牧场当有斛律部的一席之地。”

    听了这话,斛律晟真的是惊喜到了,惊得是兄长的雄心,喜得却是兄长一旦成功,斛律部在隋军的庇佑下放牧这将不是梦想。

    “兄长既要守城,又要突袭,恐怕兵力有所不足吧。”斛律晟马上又看到黄明远这个想法的致命缺陷。突袭不是不可能,但大同城毕竟只是个边城,兵力不足,如果突袭人数过多,势必没法守城,但突袭人数少了又不足用。而且大同军数百骑出城突袭突厥人,无论是潜伏、补给、情报等等都是大问题,兄长的想法是好的,但实现的可能几乎为零啊。

    看到斛律晟有些沮丧了,黄明远也不说其它。只是握着斛律晟的手说道:“阿晟莫担心,这阴山脚下,零散的力量也不少,我总会有办法的。”

    听到这里,斛律晟却是豁然开朗了。

    的确如此啊,不仅仅是他斛律部希望得到大隋的庇佑,希望为大隋牧马的部落在阴山南北不知凡几。而想求得大隋庇佑,虽然有兄长的帮助,但斛律部难道就可以袖手旁观了。

    “这是一个大功,也是斛律部最好的机会。”斛律晟在心里默默地念着。

    想到此,斛律晟立刻跪了下来,说道:“此战,斛律部愿效死为大隋而战,愿兄长成全。”

    看到如此,黄明远在心里是真的笑了,自离开长安后第一次如此的兴奋。

    “阿晟这是作甚。”黄明远立刻要扶起斛律晟,可斛律晟跪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兄长愿为斛律部求得一线生机,晟感激不尽。可自家人知自家事,先大父在世时,得罪北周旧人颇多,虽有兄长为之转圜,可晟也不愿让兄长难做。晟身无长物,唯有斛律部两千部民可为大隋效死,愿兄长成全。”

    “晟弟之心,做兄长的如何不知,为兄答应你就是了,为兄替大隋百姓谢你。”扶着斛律晟站起身来,二人连日来的阴郁皆是一扫而光。

    黄明远替斛律晟斟了一爵酒,说道:“说实话,我也知道此事过于弄险,一旦有所疏漏,恐怕大同城将难以幸免。但除此之外,恐别无他法。今明两年,隋突之间将会大战连起,如果这次让都蓝破了大同城,进入丰州平原,那我的万般的雄心壮志也只能付诸流水。因此,为兄不得不冒险一搏。”

    “我只能给你三百骑,我会想办法让他们悄然出城,其他的兵力需要你自己想办法,我会让郑言庆给你带去一批装备。但一旦大战开启,我也顾不得你们,选择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都需要你和郑言庆你们自己做主。你可以联络一批小部落和你一同行事,战后我也会允许他们在隋境放牧,但你切记要保密。”

    “兄长放心,晟知晓。”

    这边斛律晟在和黄明远为斛律部的未来在商谈,他带来的几个族人早已是议论纷纷。大同城新来的镇将和族长看来有些关系,此次可能还会因祸得福。

    一个头扎碎辫、一脸腮红的胡人小娘子等的极不耐烦了,却还不见斛律晟回来。

    “大兄,三兄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这些隋人有什么诡计啊。”直说的一旁陪酒的黄明祯和陈乂二人满脸尴尬。

    “小妹休得胡说。”那男子瞪了胡人小娘子一眼,说道:“在这乖乖等着就是。”

    “那怎么三兄还不回来?说不定这群隋人偷偷把三兄藏起来了。”

    男子还想再训斥,只听屋外有人说道:“妹子,我可没把你三兄藏起来,要

    不你出来看看你三兄是不是好好的。”

    众人一听,全都站了起来,出门迎接。原来是黄明远和斛律晟一同过来了。

    看着走进屋里的黄明远与斛律晟二人,那胡人小娘也忍不住问道:“三兄,你没事吧,他是谁啊?”

    “小妹不得失礼。”斛律晟急忙训斥这女子。

    “无妨。”黄明远摆摆手,笑着说道,“小娘子,看看我的诡计有没有让你三兄怎么样了?”

    这小娘闹了个脸红,直羞得说不出话来。又小声说道:“大坏人,真小气。”

    又是引得众人大笑。

    黄明远和斛律晟互相介绍了来人,那训斥小娘的男子是斛律晟的堂兄斛律达,小娘是堂妹斛律敏儿,二人俱是斛律光之弟斛律羡的后人。当日斛律光惨遭灭门时斛律羡一家也因牵连一同受难,只是因为当时斛律羡担任幽州刺史,子孙不少逃入草原。后来斛律晟去草原后,斛律达主动将族长之位让与斛律晟,又主动帮斛律晟安定族内局面,算是斛律晟最能干的臂膀。

    “今日我大同城招待不照,怠慢了草原上的朋友。几位不要嫌弃我们失礼了啊。”

    “我和阿晟有如骨肉兄弟,他的兄弟姐妹也是我的兄弟姐妹。”

    虽然有斛律敏儿时不时的瞪着黄明远,一行人还是宾客尽欢。直到第二日一大早,黄明远才将装满物资的斛律晟一行人送出城外。看着黄明远送给他们这么多的物资,斛律敏儿也不好再对黄明远不客气。

    “大坏人,你要是来我们部落,我们指定比你招待的更好。”斛律敏儿扭着手说道。

    黄明远笑笑,没有说什么。

    “晟弟,保重。为兄将万事托付于晟弟了。”

    “兄长,保重。兄长放心,晟必舍命相随。”

    斛律晟一行人也翻身上马,离开了大同城。

    黄明远正欲转身回城,却听到远方有银铃般的声音传到耳边。

    “大坏人,一定要来我们部落,你要不来,我就永远叫你大坏人。”

    黄明远看着消失在天地尽头的斛律晟一行人,远方只剩下一片白茫茫。

    时间不多了,希望斛律晟能够顺利。自己必须把握好这次机会,因为自己需要在乱世来临前尽可能的去削弱突厥人的实力。哪怕血流成河,哪怕烽烟万里。

    他知道,当那个女子穿上嫁衣,嫁给别人时,自己的心就硬如磐石,坚不可摧了。曾经那个温文尔雅的黄明远已死,现在的黄明远要为自己挣出一片江山。

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来

    黄明远自斛律晟走后,便让大同镇内仅有的两个越骑营大张旗鼓地分批出城砍伐树木,虽然旗帜高扬,但每次回城的部队都少上几骑,在斛律部的接应下潜伏入斛律部内。这样如此半个月后,郑言庆的一整个越骑营便悄悄地离开大同城,潜伏入阴山脚下。

    事实上,虽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更善于骑射,可是无论是从装备补给还是从组织纪律上跟中原王朝的正规军相比都是天差地别的。黄明远从来没想过让这些胡骑打主力,无论从忠诚度还是作战能力上他对这些胡骑并不信任。

    真正突袭的力量还是郑言庆的这三百骑。胡骑主要作用是帮助郑言庆部潜伏与向导,能够保证郑言庆所部突袭的突然性与成功性。郑言庆部虽然人少,但都是精锐。历史上同时期的窦建德二百八十人七里井雾天大破薛世雄和苏定芳二百骑突袭颉利可汗大帐都是其中的经典。只要战机合适,并不在于突袭者有多少人,只要骑兵打垮敌人的指挥中枢,形成倒卷珠帘的形势,对方有再多人也无力回天。而这个时侯,斛律晟率领的胡骑便可以痛打落水狗,扩大战果了。

    而在大同城的黄明祯所部,则仍旧打着两个营的骑号在城内活动,毕竟大同城内外,突厥的探子不知有多少。

    对于斛律部的出现,不仅保证了突袭的可实行性,还让黄明远看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在隋突边境游牧的小势力。这些双方都不重视的力量,正是接下来大同城攻防战中最好的炮灰。

    于是黄明远令刘云芳和蔡知运二人分别招募大同城附近心向大隋的小部落与马匪流寇助阵,还命令李子孝将整个大同城内的青壮奴隶收揽一空。并允许这些人立功后就可以加入大隋户籍。虽然引得他们原来的主人颇为不满,但这批人自是无比欣喜,也是卖力的操练,虽然成军时间不长,但在战场上当炮灰却是足够了。

    黄明远私自募兵和招揽马匪流寇的做法本来就引得长史王歆不满,而解放奴仆的行为更是让王歆七窍生烟。这次王歆没有再忍让,跑到黄明远这里和他大闹了一场。要求黄明远解散私自招募的马匪与奴隶。黄明远自是不能答应,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这次王歆却是不愿善罢甘休,自己一个人上书弹劾了黄明远。

    而黄明远却是顾不得王歆的弹劾,

    ··············································································································································

    “真是岂有此理,他这是要大同城大乱啊。”

    “王公,这关闭草市、招募私兵、解放奴隶······这新来的镇将这是要干什么?您可不能再任由他在这大同城内作乱了。”

    “我要向朝廷上书,这大同城还是不是朝廷的城池了。”

    这边黄明远在为即将来临的大战做准备,而已经对黄明远高度不满的大同城官吏也在搞串联。

    黄明远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些地头蛇的利益。这些地头蛇虽然官职不高,但身处边境很多都和大隋的豪门世家有些关系,在这里帮着他们倒卖物资、买卖人口等等活计做的是不亦乐乎。黄明远是一刀打在了他们的要害处,容不得他们不奋起反击了。

    长史王歆也不认可黄明远的做法,他认为自己有必要阻止黄明远再这样胡搞下去。大同城的这些地头蛇也乐的长史王歆给他们挑头,也都一股脑的在王歆跟前上蹿下跳。

    看着这种情景,王歆明白,自己势必要跟黄明远撕破脸了。至此,一个以长史王歆为首的抱团反抗黄明远的小集团便就此成型。

    黄明远一直没有放松对大同城内部人员的监视。被那么多谍战剧熏陶的他很明白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对他的意义,这些官吏的尿性他比谁都清楚,根本容不得自己放松对他们的看管。自己也是因为超前的情报才敢在大同城如此行事的。

    因此他一入城,立刻安排吴增组建一支直属于自己的情报队。吴增是他儿时好友,为人又甚是机灵,是目前他身边最合适的人选。王歆等人私下一串联,黄明远就收到吴增的汇报。

    知道王歆动作后的黄明远,自己也忖度了自己来到大同城后的不足。并不是自己真的多么霸道,比自己霸道的人多了去了,而是自己碰到了这群人的痛处,关草市、收集人力、买卖奴隶、限粮、打击走私······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短短时间内自己干了这么多事,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伟大领袖***告诉我们,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是斗争胜利的不二法门。如果时间足够,自己应该一次打击一拨,然后行动一波又一波,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大同城。

    而现在,因为时间原因,自己铺的摊子有些过大了。

    好在还有机会补救。

    在两汉时期,长史和司马都是由有权利开府的将主自己任命的,二者命运息息相关。但两晋南北朝以后,朝廷渐渐掌握了对开府官员高级属官的任命权。而长史、司马、参军事等职务也慢慢成为政府任命的正式职务。到隋朝后,更是确定了属官的征辟要由吏部的同意。官员再也无权随意征辟自己的属官了。

    而长史、司马、治中、别驾、参军事等职务也从长官的私属从官变成了官方任命的正式官员,是中央政府监视、掣肘高级官员的重要力量。自己之前并没有管告病假的司马韦云起,而现在长史王歆却在串联反抗自己。如果二人合流的话,真的会对自己接下来的布置产生重大影响。

    而现在,对方不会不管韦云起这么一股重大的力量。二人的合流已经成为必然。

    看来,自己需要主动出击了。是时候去看看这位近半个月来一直告病在家的司马韦云起了。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出身韦氏东眷阆公房,唐朝新城公主驸马韦正矩的堂兄。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后隋炀帝时期,孤身一人前往突厥借兵两万并运用计谋击溃契丹人,取得俘获敌人四万人的辉煌战果。堪称有勇有谋,世之少有。

    本来以韦云起的身份,官居中枢的符玺直长,无论资历、出身都不可能担任一个小小的边镇司马。只是后来得罪了隋文帝的驸马内史侍郎柳述,后被柳述寻了个由头贬为大同镇司马。韦云起也是执拗,不听族人劝告,坚持要来大同城。

    当日黄明远杀李觉后,韦云起不愿参合进黄明远和李氏的斗争,因此一直告病在家。但最近半个月来,大同城暗地的骚动越演越烈,韦云起也是坐不住了。只不过他并不是王歆那样的纯文人,他看得出黄明远是要打一场大战。只是现在并无消息传来,他也不知道黄明远到底有什么把握。

    不过黄明远看得请自己的处境吗?韦云起在等着黄明远的到来,如果黄明远不是真的蠢到家了。

第三十七章 韦府交锋

    初更时分,入了夜的大同城显得格外的静谧。融入暮色的城池内,只有那呼啸的冷风在嘶鸣。偶尔有打更的更夫走街串巷而过,一声声更声敲击着众人的呓语,也敲击着值夜人的心。整个大同城安详的睡着了。

    黄明远放下忙了一天的公务,从夜幕中穿过,领着几个侍卫静悄悄地叩响了韦云起的府门。

    韦云起出身顶级的世家豪门,在大同城的院子布置虽然很俭朴,却是秉承了世家的那种深厚底蕴,掩不住一份大气与庄重。此来大同城,韦云起并未带家眷赴任,在家中管事的是一位从长安跟随而来的老仆。

    进了院子的黄明远让其他人在门厅休息,自己独自一人跟着那韦氏老仆径直往韦云起书房而去。

    书房内的韦云起还在读书,听到下人的汇报,心中却是暗暗笑了,果然这黄明远还是忍不住来求自己了。这人做事的确大气磅礴,但是还是有些稚嫩了。

    黄明远之前也只是在进城那晚见过韦云起一面,今日一见,韦云起虽然貌不惊人,但略显消瘦的身子却是难掩那份英气。看着韦云起那份从容不迫,黄明远心中暗暗地叫了个好,果然不愧是单骑破契丹的盖世名将,真是气度不凡。

    不过看他气定神闲的样子,看样子是吃定了自己。只是,自己也不能让这韦云起牵着鼻子走啊。

    黄明远向韦云起走去,却是故意露出面色一惊的样子。

    “韦兄,你大祸临头矣。”

    本来韦云起还想等黄明远有什么说辞呢,却没想到黄明远突然有此言语,一时之间,竟弄得韦云起摸不着头脑。

    “黄车骑何来此言,我这半月尽在家里卧病,从未出门,有何大祸。”

    黄明远收起那副吃惊面容,笑了一笑。

    “哦,韦兄竟然还不知道。自己端居在坐,却不知祸之将至,再不有所作为,恐怕就为时晚矣。”

    韦云起更是有些懵了,现在大祸临头的该是这家伙吧。他不是来拉拢自己的吗?怎么反倒危言耸听起来。

    黄明远也不顾韦云起的惊诧。自顾自的说起来。

    “满城文武,有见识者,唯公与明远二人也,其余不过冢中枯骨,守户之犬,碌碌小人矣。公可知今日大同城之形势,吾之作为,公恐怕亦全晓得,公认为明远为愚人否。”

    韦云起听到黄明远的话,心想,这小儿倒是还有些见识。不过也不答黄明远其它的问话,只是回道:“将军腹有良谋,自是非愚人也。”

    “那既然韦兄也不认为我是愚人,可知我刚一赴任却大动干戈,更是得罪了满城文武,是为何故。非吾之愿也,乃不得不如此。”

    “大同城边关重镇,文武十之**皆在关陇贵族手中,此非社稷之福,亦非圣上之福。韦氏乃关中世家,千年清名,誉漫天下,正是社稷可信重依托之家。明远赖皇命而至丰州,今公却关门闭户,卧病不出,知之者以为公是有嫌隙于明远,不知者以为公不满于陛下也。”

    韦云起听了,更是大惊失色,哑然失语,久久不能自已。黄明远莫非疯了,这些暗地里的东西,如何能放到桌面上。

    “将军慎言,将军慎言啊。”

    黄明远却是并不害怕与韦云起捅破这层窗户纸,二人交谈,出之我口,入之你耳,韦云起也并不能怎么样他,自己的话却是把韦云起的心神祸乱不轻。

    也不管韦云起的想法,黄明远自顾自地继续说起来。

    “自去年末,突厥都蓝和突利二酋之间矛盾愈演愈烈,双方下属势力早已发生冲突数十起。矛盾尖锐已难以调和,双方之间必有大战,恐就在今年。突利是我大隋挟制突厥的一枚重要棋子,有失不得。今突厥内战一起,我大隋必不能置身其外。无论战况如何,大同城都是重中之重,明远提前准备,公认为可有错处。”

    “今年进入二月以来,公并未就职。但我这边可是消息不断,突厥的都蓝汗庭本部兵马调动频繁,恐怕双方开战就在近日了。”

    “将军是否多虑了,现在冰天雪地,马瘦毛长的,这季节开战,突厥人马如何受得了,突厥人不会如此不智的。”韦云起有些怀疑道。

    “要是放在平常时节二人自是爱惜马力,不会妄动干戈。可今时不同往日,都蓝汗位都快没了,如何还在乎什么季节开战,他现在是受得了受着,受不了也得受着。”

    看着黄明远这斩钉截铁的话语,韦云起也是不由得不信了,自己其实也怀疑这段时间突厥恐有大动作。看来自己的猜测多半会成真了。

    “将军备战,理所应当,旁人自是不可多言。不过,云起久居家中,并未阻拦将军,无论如何,祸事也不可能找到云起身上吧。”

    听了韦云起的自辩,黄明远却是露出不以为然的脸色。

    “韦兄此言大谬,此事跟公有莫大关系。”

    韦云起听了却是更糊涂了。

    “世有明者必有愚者,众看门守户之辈根本不知时局,不懂变通。然这些

    人就像护食之犬,稍有人动其棒骨,就撕咬不停。今大同城暗流涌动,串联成风,已误了边防大事。若战事稍顺,我这举报上去,朝堂追究下来,三木之下,众鬣狗会举谁为首?,若无人指使,谁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黄明远说到这,一动不动地盯着韦云起,看的韦云起心里直有些发毛,黄明远不会是要屈打成招,诬陷自己吧。

    黄明远根本不管韦云起内心的波动,自顾自地说道:“今日大同城,无论家世、影响力还是能力,舍公其谁也。公尝并不亲近这些地头蛇,还有比公更好的替死鬼吗?”

    听到黄明远的话,韦云起也是凉了半边身子,一颗心止不住的扑扑直跳。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本就疾恶甚,在大同也没什么朋友。又是贬官,若有人上报到中枢,那柳述巴不得找自己的麻烦,恐怕自己真得不到好。

    黄明远看了韦云起一眼,又继续说道:“战事顺还不过是公抗衡主官、利令

    智昏之过罢了。若战事不顺,却是众人阻碍边防,导致大祸,而致使这一结果的主谋乃何人也?谁人可比公更适合,若最后私通敌国、阴谋乱政的帽子被扣上,恐难去矣。韦兄自问,朝廷处置你一人还是大同城半城文武,更或者,韦兄自问,能否活着入长安。”

    “咚!”韦云起手中把玩的镇尺砰然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第三十八章 云起献策

    韦云起还强自镇定,满脸的冷汗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鼻中粗气急促,仿佛要把心呼出来。

    外边等候吩咐的老仆听到屋内有东西破碎的声音,吃了一惊,马上叩门问道:“郎君怎么了?”

    韦云起听到有人打扰,低吼一声:“滚出去!”

    却是吓得老仆赶紧离开。自郎君懂事起,一直是彬彬有礼,从没见过郎君有如此失态的情景。

    黄明远说完也不再言语其它,自顾自地在坐在那品起茶来。韦云起挺直身子,死死地盯着黄明远,却不见那自娱自乐的黄明远再有其它言语。见自己根本奈何不了黄明远,韦云起忍不住怅然若失,颓然地坐在了榻上。

    韦云起心里很明白,黄明远没有说错。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激烈化,自己身为镇司马,根本就无法置身事外,反而有可能成为一方的替罪羊。

    黄明远所处的形势看似凶险,但它毕竟手握兵权,是朝廷任命的一镇之长,除了朝廷没人可以将他如何。而自己无论愿不愿意,如果不和黄明远联盟,一定会主动或被动的被推出来和黄明远打擂台,那样的话,无论胜负,自己都不会有好下场。

    自己还纳闷最近这群人怎么敢动作这么大,却忘了他们早已经找好了替死之人,而自己还笑黄明远为人稚嫩,不懂谋身,却不知自己早就是别人碗里的菜了,真是可悲可笑。

    思及至此,韦云起也是拿得起提得下的真汉子,马上想明白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投入黄明远这一方。只要在未来的隋突大战中立下功劳,自己未必不能借此翻身。

    火光电石之间,韦云起已经思索好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今日自己输了,无论如何是别想再拿捏得住黄明远了。

    韦云起却是放下自己的骄傲,一俯身,向黄明远拜去。

    “云起鼠目寸光,竟自落入那群守户之犬彀中,蒙将军不弃,亲自劝解,云起虽驽钝,亦知恩情。愿随将军扫除边患,安定大同。”

    韦云起心知,今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己虽有磅礴之志,奈何事已至此,只能为黄明远之爪牙了。自己自负才略,却是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场。

    见韦云起拜向自己,黄明远也是吃了一惊,这些世家子弟眼高于顶,今日韦云起竟然不齿下跪,看来韦云起也是真的明了自己的处境,未来有如此成就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黄明远知道自己也不能真的让韦云起跪拜自己。这些世家子弟,极重脸面,双方还需要合作,稍稍对其敲打一番就是了,没必要在这虚礼上挣些便宜。

    黄明远急忙将韦云起扶住,说道:“云起兄如何至于此,明远如何受得起。兄之才,惊艳绝伦,胜明远十倍,明远虽不才,亦愿同云起兄共襄大事。”

    黄明远硬拖着要拜下的韦云起,二人一同坐到榻上。

    韦云起见黄明远并未露出骄纵之色,这才心有所安,这结局,对自己大体还不算坏。

    既然双方主从关系已定,黄明远也没必要跟韦云起客套。自己在对突厥作战的战略布置上一直以来都是单打独斗,的确需要韦云起给自己一些不同的意见。因此黄明远便直截了当地问道:“今隋突大战已成定局,战起之时,必将祸乱整个大同。韦司马久历军事,腹有韬略,未知对明远有何见教。”

    听到黄明远的问询,韦云起也是平静了心神,心道看来这黄明远还是很重视自己的。

    今晚跟黄明远的对话自己一直处于下风,令韦云起很是难受,现在自己也得在黄明远面前好好地展现一番能力,省得让黄明远小觑了自己。

    “大同城城坚兵利,奈何兵微将少,一旦突厥人全力攻击,我军未必可以坚守太长时间。而丰州虽不甚远,但都蓝若兵进大同,必然会派兵牵制我丰州援军。若丰州援军轻骑而来,都蓝以金狼卫士阻之,援军未必能及时突破突厥封锁,到那时将大事去矣。”

    “大同城以东,阴山山脉与牟那山(今乌拉山)在此交汇,形成一个狭长的谷地,两头宽而中间窄。突厥军从阴山以北攻击大同城,必无法走阴山小径,只能从大同谷地穿过。将军可在此处,大张旗鼓,广布营帐,都蓝见此必小心防备。待其穿过谷地,发现我军在欺骗于他,必然勃然大怒。若其放松警备,我军在此潜伏之轻骑对其当头一棒,必能重重折其士气。我军前后两次打击,若都蓝疑神疑鬼,则可为大同赢得数日时间,待都蓝到时,我丰州援军早已至矣。”

    听到韦云起的策略,黄明远在心里也不禁对韦云起叫了一声好。这韦云起虽不善谋身,但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战术大师,如果可以,给自己做个参谋长刚刚好。只可惜他出身顶级豪门,并不怎么看得上自己,短期内是没希望了。又腹诽道这李渊老小子到底埋没了多少名将,历史上的韦云起喋血益州真是可惜了。

    想到这,黄明远感到韦云起确实是给自己提了个醒,在城东那片较为狭长的区域筑上一座新戍堡确实可以将整个大同城隐藏入丰州平原上,那时的大同城的防御压力将大大减轻。只是现在时机不到,战后,大同城东的确需要一座新城。

    二人就着大同城周边地图畅谈了很晚,黄明远也将自己对大同的防御对韦云起一一作了解读,韦云起也给了黄明远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当然,黄明远在斛律部埋下的杀招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不是不相信韦云起,而是黄明远总是习惯性的给自己留下一些底牌。

    直到鸡叫了头边,二人才发现两人一同畅谈了一夜。对于黄明远的诸多设想,韦云起也是佩服之至,黄明远虽然年轻却迫的自己甘愿俯首,果然才绝天下。

    而对于黄明远,成功将司马韦云起拉入己方阵营,今天的目的可谓圆满完成。

    自己和韦云起联手,在账面上实力已经超越了对方。

    不过,现在大战将起,自己肯定不能让对方做大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大同保卫战。因此长史王歆便成了黄明远破局的另一个关键。

第三十九章 同心协力

    现在的长史王歆还在被那些反对派举为头领。

    平心而论,王歆虽是太原王氏偏支出身,但家境并不富裕,自己一步步走上今天的地位,还是有能力的。只是为人稍显怯懦,才学有余,魄力不足,虽年已四十,但并没有一展抱负。

    王歆此次反对黄明远,也是出于公心。

    对付这么一个略显迂腐的人,黄明远有几百种办法让他不能再反对自己,可是黄明远不愿意如此。王歆在自己心里,还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好官,自己没必要也不能将所有与自己持反对意见的人都打倒。

    思及至此,黄明远知道,自己也得和王歆谈谈,好好改善一下二人关系。而且王歆虽然微不足道,但毕竟是大同城的二号人物,一旦用好了,还能狠狠地给那些私底下蝇营狗苟的老鼠们一个教训。

    黄明远一直在寻找一个契机。

    刚入了二月,众人的工作还没到繁忙期。

    这日议事完毕,众人离去之后,黄明远把王歆留了下来。

    看着王歆对自己爱搭不理的样子,黄明远也是哭笑不得。自己见过形形色色的各类官员,却没见过如此不通官场人情世故的,他这近二十年官场是如何度过的,果然年已四十还是个八品小官不是没道理的。别人私底下打生打死在明面上也是你好我好,这王歆却是把自己当阶级敌人对待了。

    不过,自己见多了各类小人,王歆这种人不也是那种不可多得的吗?

    也罢,自己不与他一般见识了,就当尊敬老人家了。

    “今日留下王公,远无他意,唯求同心协力,共赴危难。”说着,黄明远便

    向王歆鞠了一躬,久久不曾起身。

    看到黄明远的样子,王歆也吃了一惊。这是什么情况。上次二人闹崩,黄明远也没有只言片语,今日为何如此这般?

    王歆也不受黄明远的礼,别过身子,冷冷地回道:“将军之礼太重,折煞老夫了。”

    黄明远也不回话,只是默默地从袖子中抽出一张纸,递给了王歆。

    王歆接过纸去,搭眼一看,纸上的内容却让他如遭雷击,此时这张轻若鸿毛的纸在他看来重若千钧。王歆将纸放在桌上,一时之间竟无法平复内心的震荡。只见那张纸上写着六个字:“都蓝欲寇大同。”

    万万没想到,突厥人真的要来了。

    自开皇四年以来,隋突大战之后,突厥已经很少有大军寇边了。

    开皇三年,隋文帝乘突厥内部矛盾加剧与灾荒严重之机,命卫王杨爽、河间王杨弘、豆卢勤与秦州总管窦荣定等并为行军元帅,率军兵分八路反击突厥。诸军进击顺利,隋朝获胜,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从此以后,都是隋朝压着突厥打,隋突边境的隋朝官吏也渐渐丧失了该有的警惕心,沉溺于以往的辉煌中。历史上的丰州也是在这种原因下才迅速丢失了大部分地区的。

    因为相较丰州,河东地区更为富庶。一般情形下突厥很少进犯丰州,丰州虽近,山河险阻,实难克之。而这次,都蓝主动进击丰州,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事实上,如果不是突利告密,搞不好隋朝真会吃个大亏。

    王歆知道自己不懂军事,这个时候全要仰仗镇将黄明远,也不能再置气了,保住大同城才是首要事。

    “将军有何吩咐,歆必在所不辞。”关键时刻,一个有良知的好官的作风立刻就体现出来。王歆并没有怀疑事情的真假,因为他知道大同城有一支间谍队伍只向每一任镇将负责,这是作为边城最高指挥官的权利,黄明远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开玩笑,他也开不起。

    “明远之前整军备战,正是对突厥入侵有所怀疑。但明远年少德薄,急功近利,不曾考虑众人意见,让王公见笑了,请王公见谅。”

    结果已经出来了,那黄明远之前的做法虽有不妥,但也就不能再说是胡作非为了。王歆本就和黄明远没什么私人恩怨,今日黄明远又主动道歉,也就不愿在这关键时刻节外生枝,索性也就和黄明远重归于好。

    “将军大义,若歆再有异议,岂不是鼠肚鸡肠。请将军驱使,歆必应之。”

    看到王歆的态度,黄明远也是放下心来。

    这封信当然不是真的,事情是真的不假,但一个小小的边镇,在突厥境内潜伏的三五只小虾米,怎么可能获得如此重要的信息。这全是黄明远为了打动王歆而自己编的。不过历史上,都蓝准备寇边正是二月份的事情,也就是说就在近日,所以黄明远也并不算说谎。

    黄明远与王歆商量了一下向丰州和朝廷汇报的事情。虽然突利消息未知,但历史上此时都蓝可汗应该已经动手,所以自己也不用担心事情会有反复。进攻的号角一旦吹响,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停止的。

    “今日王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以国为先的情怀令明远佩服,不过还得委屈王公几日,继续和明远作对。有情报说,大同城内官员中还有突厥人的探子,只是现在尚不清楚是谁,还得麻烦王公暂时和他们虚与委蛇,勿使胡虏了解我大同城真实情况。”

    听到黄明远的要求,王歆也是不住地点头认可。黄明远说的的确有道理,也罢,自己还是与他们再进行一段时间吧,也不疑其它,点头称是了起来。

    “就依将军之意。”

    黄明远听到王歆肯定的答复,也是心内一喜。果然这王歆还是不太懂政治斗争啊,自己让王歆继续与自己争斗,迷惑的可不仅仅是那些潜伏的探子,最重要的是迷惑那群四处串联的地头蛇。待到时机一到,便把他们一网打尽。

    有镇将府内的仆人伸着脑袋偷偷察看议事堂内情况。

    “将军既然如此一意孤行,一旦引出大祸,莫怪歆没有提前劝告。”

    “王长史多虑了,这些小事,没必要麻烦王长史操心。”

    王歆一甩袖子,夺门而出,一边走嘴里还不住地大呼道:“独夫,国贼。”而

    在屋里的黄镇将也摔了两个杯子。

    一时之间,一众下人,谁也没有胆量去触这个眉头。而黄镇将与王长史大吵一架的事却很快发酵起来,一时间弄得满城风雨。

    黄明远和王歆之间依然不冷不热,仿佛没发生过什么,但一切瞒不过有心人,这群有心人也在互相商讨,蠢蠢欲动了。

第四十章 大战开启

    在黄明远与王歆商谈后的第三天,黄明远一直等待的突利奏报终于来临,经大同城到达丰州,六百里一路疾驰,直奔长安。突利可汗状告都蓝可汗正在制造攻城器械,准备大举攻击大同城。

    大隋的反应非常迅速,这边突利的奏报刚一到达长安,隋朝内部便有了对策。

    隋文帝命在河东的并州总管汉王杨谅为元帅,以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尚书右仆射杨素出灵州,上柱国燕荣出幽州,三路进击突厥。

    很明显,隋文帝要把众人眼中都蓝这次小小的劫掠当成一场大仗来打,十五年未逢大战,好像突厥人已经忘了大隋兵锋的锐利。

    同样,黄明远也是这么想的,等了这么久,都蓝终于来了。就让突厥人的鲜血染红他走向胜利的路吧。

    这时的大同城,那些之前很活跃的地头蛇全都沉寂了下去。突厥的入侵也让他们大吃一惊。现在黄明远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义,进入了战时,那什么都会发生。以黄明远那心狠手辣的风格,如果让他找到机会,他一定不介意再拿众人的人头来树威的。众人不敢再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动作,全在等待这场战役的结果。

    而大同城的众将士没人在乎这些人的想法。当战争来临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开始了动员。黄明远与韦云起经过长时间做出的战备方案开始实施。

    大同城的二月,寒风彻骨。阴山脚下,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战争已经开始。

    在隋军紧急调动应付战争的时候,已率众南徙的突利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大祸临头了。

    突厥的王族全都姓阿史那氏。突利可汗名染干,是突厥上任可汗莫何可汗阿史那处罗侯的儿子。都蓝可汗名雍虞闾,是前可汗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的儿子。因沙钵略可汗嫌自己的儿子雍虞闾懦弱,不能对抗西突厥,故死前遗命立自己的弟弟处罗侯为可汗。处罗侯立,号莫何可汗。莫何可汗西征中箭去世后,突厥牙帐的众贵族拥立雍虞闾为突厥大可汗,号都蓝可汗。而染干是小可汗,为突利可汗,居北方。

    事实上,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实行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种王位继承制方式并存的制度,导致国家往往有好几位合法的继承人,而且各人都继承了父辈的势力,因此极易发生动乱与分裂。突利可汗与都蓝可汗都是前任可汗的儿子,二人都有突厥汗位的合法继承权,天然就存在对立局势。

    开皇八年,刚即位的都蓝可汗娶了自己和突利的小妈前北周大义公主宇文氏为可贺敦(突厥皇后)。因为大义公主心思故国,暗中与西突厥泥利可汗联合,隋文帝为了防止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隋朝,准备除掉她。

    而这时的突利可汗就在里边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先是派遣使者来隋朝求婚,隋文帝命裴矩对突利可汗说:“只有杀掉大义公主,才答应求婚。”突利可汗为了获得隋朝的支持,也为了削弱都蓝的实力,便向都蓝可汗进谗言陷害大义公主。发怒的都蓝可汗在帐中把大义公主杀死。等到都蓝可汗后来明白过来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多次对突利进行报复。

    到了开皇十七年,隋文帝真的与突利和了亲,将宗室之女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可汗为妻,还教他学习六礼。然后,隋朝的反间计就更加活跃。厚待突利,多给赏赐,还先后派遣牛弘、苏威、斛律孝卿作为使者,而这些人都是宰相级别的。都蓝看到自己的待遇还不如突利,勃然大怒,说道:“我是大可汗,隋朝待我反而不如染干!”于是就断绝向隋朝朝见贡奉,多次侵扰隋朝边境。

    而这次,都蓝再也忍受不了这个突厥的内奸了,一定要亲手除去突利,为了他的汗位,也为了大突厥的未来。

    明面上,他派遣大将阿史那拔都为主帅进击丰州,阿史那古列都为主帅进击代州,其弟都速为主帅进击朔州,其女婿仆骨忽都为主帅进击蔚州。他自引大军居其后为接应,所部十几万主力齐出,直奔隋朝而去。

    但事实上,南线只有都速率领的不到两万主力打着都蓝的旗号在大张旗鼓的南下,而都蓝则亲率其余主力,由大将阿勿思力为前锋,准备攻击突利本部。

    是夜,一支绘制着金狼头的大纛悄悄度过独洛水,无数辫发疤面、手持马刀的突厥骑士像一股洪流一般向着度斤旧镇而去。

    而此时,在度斤旧镇牙帐的突利依然不知,还在为自己的得意作为而沾沾自喜。

    “哥伦,都蓝犯隋的大军已经到了哪里?”

    “禀可汗,都蓝从于都斤山牙帐刻木点兵后,我牙帐西面原有的五个万骑已经向都蓝牙帐汇聚。现在都蓝手中至少汇聚了十五个万骑的兵力,其中至少六个万骑向其东南方向隋人的朔州、云州地区进军,还有至少三个万骑已经向着隋人的丰州方向进军。现在都蓝的大帐已经过了达兰堆。”

    听到哥伦的汇报,突利更是心里乐开了花。将金杯中的马奶酒一饮而尽,又用袖子摸摸嘴,对着右侧首位的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说道:“史蜀胡悉,这次多亏了你的建议啊,我那位好堂哥又和大隋死磕去了,看他这次又得崩掉多少颗牙,再来几次,他那大可汗的位置看看还有没有人承认。”

    留着山羊胡的史蜀胡悉得意又讨好的说道:“都蓝妄承天命,人心不符,是天要灭亡他。可汗是苍狼神的子孙,留着高贵的血液,是天地所承日月所生大突厥的共主,怎能是都蓝可比的。”

    “哈!······”

    “不过大汗也得小心汉人奸谋,现在都蓝进犯隋境,隋人危急,如果长孙晟让我军提前和都蓝决战那就坏了。大汗一定切记,都蓝不和隋军主力交上手,我军不进击于都斤山。”

    “军师放心,这次本汗一定不让他长孙晟糊弄了。”

    大帐内推杯换盏,胡女飞旋,一时直聊的宾主尽欢。

    这时在突利的牙帐内,有人已经坐不住了。长孙晟连续看着最近几天的奏报,却是心里不住地疑惑,暗道这都蓝的军队调动不正常啊。长孙晟迟疑了一会,还是向突利的中军大帐走去。

第四十一章 不相为谋

    听到帐前附离(可汗亲兵,地位高于一般军士)的汇报,突利是不想让长孙晟进来的,尤其是在这个酒酣耳热、君臣得宜的时刻,可是没有办法,突利不愿得罪长孙晟,还是让附离引他进来。

    看着这个不甚强壮甚至略显儒雅的男子,突利是又爱又恨。爱他让自己终于有了一争汗位的能力,恨得却是这一切是以分裂大突厥为代价的。而一切都和这个男人有关,自己是迫不得已。但总有一天,自己会统一大突厥,恢复苍狼神子孙的荣耀。

    看着进来的长孙晟,突利用尽可能和蔼的语气问道:“长孙将军,今日来小汗帐中有何公干?”

    “禀可汗,不知可汗可曾注意到都蓝最近一段时间的调兵动向?”长孙晟躬身问道。

    “将军是说都蓝那厮南侵之事,之前我已向大隋天子奏报了。将军请放心,只要大隋天兵一到,染干必亲提大军,为天子讨伐都蓝。”

    “可汗,今日末将并不是为此事而来,而是末将看到斥候的奏报,发现都蓝主力有向其东南方向进击的意图。而我们西部的拔野古部也在向南运动,如果都蓝对我牙帐有意图的话,我军有被都蓝两面夹击的危险。”

    “原来长孙将军说的是这件事,此事本汗已知。将军但请放心,都蓝是不敢来此的。他手中集结的十五个万骑已经有九个向大隋边境进发,凭他现在手中六个万骑根本不可能对我牙帐有威胁。至于拔野古部,屈古棱早就对都蓝不满。他本在独洛河北,向南是为了向奚人进军,并不会对我军有什么威胁。他已向我知会过,这事我早就知道。”

    看到突利可汗对此事不以为意,长孙晟有些着急了。

    “可汗不能只看他们表面的力量,都蓝虽然只有十五个万骑,但北海的铁勒九姓和金山以东的十三个万骑还并未有什么情况传来,现在都蓝与拔野古已经包围了我军三面,不得不防啊。”

    突利看着长孙晟着急的样子,心里顿时有些畅快。你长孙晟平日里总拿大隋来压我,今日又想让我提前出兵,与都蓝决战,好延缓都蓝南下的脚步,给隋军北上提供时间,自己这次却是不能如了他的意。

    看到突利在斟酌如何回复长孙晟,史蜀胡悉便走上前来。

    “长孙将军多虑了,可汗陛下已经多次联系了铁勒九姓,大家约好一同共击都蓝。都蓝不动还好,他一但南下,铁勒攻其北,我军攻其东,配合大隋天子的大军,一举将都蓝消灭在长城线外。至于金山十三个万骑,他们离牙帐路途遥远,又有达头在西线牵制,必不会成为我们的隐患。”

    “可是!”

    “长孙将军,我大军各万骑已经在集结中了,即使都蓝对我军有什么不轨,我军手中九个万骑也足以应付都蓝的进攻。即使坚守度斤旧镇,也足以支撑到大隋天兵来援,到时内外夹击,也可大破都蓝。”史蜀胡悉侃侃而谈,颇有些挥斥方遒的意思。

    突利看到平时自己的部将皆不善言辞,每每和隋将议论战事,皆口拙不能言,令隋将耻笑。今日史蜀胡悉在长孙晟面前给自己大涨颜面,也让他中原王朝不敢小觑我突厥人才。

    看到这种情形,长孙晟知道自己再说什么突利也不会听下去,也不便再多说什么。突利的布置并没有问题,而且自己虽然是大隋使者,手持节旄,却也不能实际指挥突厥人。虽然隋强突利弱,但突利也是大隋不可或缺的。只得做罢,再领自己所率领的使节护军继续注意情况吧。

    看到长孙晟无奈地走出大帐,突利也是略显兴奋,今日终于没有被长孙晟撺掇着提前与都蓝决战,史蜀胡悉功不可没。现在部落里有大隋的好酒与美食,阿史那家的男儿当一醉方休。

    当突利还在温暖的大帐里酒酣耳热之际,都蓝的大军已经冒着风雪,一路向度斤旧镇而来。

    “斩突利者,封俟利发。”

    “我以苍狼神的名义明誓,突利部落里所有的人口、牛羊、财富,我一概不取,全都赐给你们,希望你们用你们的铁骑与弯刀把他们拿回来吧。”

    ······

    一路风雪之中,不时的有骑手倒毙在行军途中,一些军队里的小头目裹着羊皮袄在队伍中来回地鼓动士气,防止有更多的人在寒冷中沉沉睡去。

    “赶紧渡河,天亮前必须全部渡河完毕。”

    都蓝可汗并不像突利他们以为的那样去了达兰堆,而是已经率部到了独洛水。他发誓自己要亲自宰了突利这个狗娘养的。

    都蓝坐在马上,披着自己的大氅,寒风中,又忍不住裹紧衣服。

    冻的坚硬的独洛水面,不时有马匹和骑士倒下,再也起不来了。呼啸的风毫无阻挡的从河面掠过,带去一阵迎面的杀意,在这零下二三十度的夜里渡河,简直跟自杀没什么区别。都蓝知道,此战之后不管胜负,他都将元气大伤。可现在只有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渡河,他才能避过突利哨骑的侦查,完成对突利牙帐的包围,继而全歼突利所部。

    而为了这个目标,他这个大突厥独一无二的大可汗已经和西面达头那个叛徒的后代合作了,还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现在的突利,是他心头上的一根毒刺,已经不得不除了。

    这一切,都是突利害的!

    “达头现在到哪了?”都蓝歪着头问身边的附离统领阿史那直哥。

    “禀大可汗,达头小可汗主力已经沿着大漠边缘从南面向度斤旧镇进发,现距突利牙帐还约三百余里。”

    “还有这么远。”都蓝皱皱眉头,暗道他不会是借着行军的借口在漠北渗透势力吧?

    和达头和盟就已经是迫不得已了,自己堂堂的突厥大可汗还需要等他达头。

    离目的地三百里,行军再加上休息,就需要超过两天的时间。现在自己度过独洛水后离突利不到百里,要是再等达头一天的时间那肯定会暴露踪迹的。

    自己这次决不能让突利跑了!

    没有等待的时间,那就顾不得达头了,只能自己来。因此都蓝果断的指挥军队继续前进,也因此和从南面围堵突利的达头可汗所部拉开了几十里的防御空挡。虽然对骑兵来说几十里不算什么,但在这寒冷的冬天,能见度大幅度降低,已经足够有所作为了。

第四十二章 同室操戈

    一路向东进发的都蓝军并没有受到什么阻挡,甚至直到离突利牙帐不到二十里的地方,突利的斥侯才发现疾驰而来的都蓝军。但二十里对于骑兵来说瞬息而至,根本不能让突利各部进行什么有效地抵抗,甚至突利所部的骑兵根本没有将本部战马的马速提上来。

    突利虽然有九个万骑,但都彼此分散游牧,并未集结,守卫牙帐的只有突利的本部附离,战力虽强但人数稀少。

    刚一交战,都蓝军的主帅阿勿思力俟斤率领本部万骑就像一把凿子一样迅速凿进突利军的中军。整个骑兵部队呈箭头状,把突利军那微不足道的防御线迅速撕开。前锋的士兵每次挥刀,必闪现一片血花。荒原上尽是倒毙的突利军骑士,只留下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哀鸣。不多时,仓促上阵的突利所部阵线已经支离破碎。只剩下一口气苦苦撑着。

    见此情形,突利并不死心,自己的绝对主力并未出击,还有机会。他命令中军左万骑设阿史那都射率领中军的金狼卫兵向前反击。

    这时长孙晟的卫士也向突利方向靠拢过来。手持强弩的隋军,向着在突击的都蓝军连续发射利箭,顿时一片人仰马翻,掀起的阵阵尘土混满了血液,凝固在寒冷的冬天里。

    看到隋军弩阵取得了成果,阿史那都射的万骑也手持马刀向着阿勿思力的本部万骑对冲过去。马匹踩踏着人的尸骨撞向对面的马匹,马上的骑士用马刀轻易地撕开对手的肌肤,然后被鲜血溅的满脸都是。到处是落马声、惨叫声、厮杀声······

    阿史那都射的万骑果然是突利最大的本钱,在如此危机情形下也能够稳定住防线。但这绝不是都蓝愿意看见的,自己现在的军队并不比突利多多少,一旦突利稳住了局势,在突利的地盘上,以突利的实力,结果尤未可知。

    都蓝可汗看见情形有些焦灼,也不管自身安危了,马上令手上的预备队出击。

    就在阿史那都射的万骑止住了突利军的颓势,阿勿思力的进攻也受阻的时刻,都蓝军另一汗庭主力骑兵郁射施部的万骑到达,撞向已经向前脱离两翼的阿史那都射部。阿史那都射前锋主力早就和阿勿思力部混在一起,无法转向。被郁射施部的骑兵拦腰横切后,瞬间被冲散成两截。此时阿史那都射亲军早就被冲散,自己还骑在马上大呼后军向前军靠拢,而阿勿思力的骑兵在士气大振的情况下已经搅碎了阿史那都射的反击箭头。散开的骑兵如潮水一般向着阿史那都射涌去。

    一位高速前进的都蓝军骑士手持着有些生锈的弯刀穿过缝隙的空挡,一刀砍在了阿史那都射的背上。阿史那都射突遭重击,差一点坠落马下,不过他仍然手持弯刀,反手砍去,将那个偷袭自己的都蓝军骑士砍死。而这时更多的人群又涌了上来,其中一个骑士一刀砍在了阿史那都射的刀上,阿史那都射的弯刀被磕飞出去。阿史那都射吃了一惊,还未及反应,便感觉脑门一疼,却是不知道被谁一刀削去半个脑袋,瞬间不能活了。

    阿史那都射一死,整个万骑更加混乱,紧接着不知谁又砍倒了阿史那都射的本部万骑的大旗。整个万骑士气大落,不少人向突利的中军逃去。都蓝军尾随其后,一路追杀阿史那都射万骑崩溃的士兵。

    突利望着这般景像,手脚冰凉,却是不知该如何反击。

    已经靠拢到突利周围的长孙晟看到这般情景,知道现在形势已经刻不容缓,突利军已经面临崩溃,而自己手上的隋军只有几百人,根本没法挽救局势。

    长孙晟来到突利马前说道:“可汗,今我大军军阵已破,大势难以挽回,唯有壮士断腕,将主力退往独洛水以西,重新结阵,会合东线的三个万骑,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啊。”

    突利刚想同意长孙晟的意见,旁边的儿子阿史那咄吉世一把拉住突利的马缰。

    “父亲,今日若撤,牙帐就全丢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

    拉住突利马缰的阿史那咄吉世跪在突利的马前,大声地哭诉道:“父亲,若是丢了牙帐我们还能去哪?”

    突利也知道今日一退,势必自己在牙帐的部众、牲畜、财富、家眷全都保不住了。想到自己的女人今后要在都蓝的胯下婉转承欢就心如刀绞。可是今日大势已去,不撤退也没有办法了。

    看到突利难以决断,咄吉世立马向突利说道:“父亲,现在局势虽然万分危机,但我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让儿臣带队冲击阻挡都蓝军一下,如若真的没有办法再撤也好啊。”

    “可汗,现在情况危机,今日都蓝突然袭击我军。恐其它方向也将有敌,若今日都蓝各军一旦将我军包围,那真的大势已去了。”看到突利竟然还要再战,长孙晟真的急了,现在摆明了都蓝早就算计好了突利,那之前向他们靠近的铁勒各部也肯定有问题,一旦他们合拢包围圈,那突利牙帐真的就成死地了。

    “长孙晟!”咄吉世对着长孙晟怒目而视。

    突利想了一下,终究还是不忍心放弃自己多年来的积蓄。

    “好,咄吉世再率本部右军万骑前去阻敌,阙勒给咄吉世压阵,哥伦和奥列射各率本部堵住缺口。有溃兵敢冲击军阵者,立斩无赦。”

    喊出这声“立斩无赦”,突利终于稳定了心神,现在自己未必不能翻盘。

    而咄吉世看到父亲终于将一个本部万骑交给自己,也开心起来,相较于自己的那些部民,一个主力万骑,才是自己应该握有的真正力量。

    见突利不听从自己的建议,长孙晟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都蓝的其他部队的围拢速度能再慢一些,给突利留出更多的反应时间。

    而此时战场上,因为突利的孤注一掷,突利军最后一支生力军被投入战场,还真的止住了突利军的崩溃局势。虽然突利全军还是节节败退,但是已经延滞了都蓝军骑兵的高速。

    看到如此情景,突利大喜,只要东面的援军到来,自己今日未必不能翻盘。

    天越来越黑,一轮弯月已经开始东升。

    只要撑到夜里,结果还真的难以预料。可惜,这次好运没有再降临到突利的身上。半个时辰后,都蓝派往两翼迂回的两个万骑正式到达战场,都蓝的兵力也已经达到五个万骑,超越了突利军的实力。

    看到敌人这股生力军的加入,早已疲惫不堪的突利军更是士气大落。整个大阵就像一头受伤的巨兽被都蓝军的突骑切成了好几段。

    有人高喊:“败了!败了!”

    成群的溃兵倒卷回突利中军,整个残兵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荒原上来回逃窜。咄吉世早已不知道在哪里了,而给他压阵的阙勒也不知被谁一刀砍了,死的不能再死了。

    突利见此情景,知道不能再犹豫了,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立刻率领身边的附离调转马头就向东逃去。

第四十三章 大败亏输

    突利军中军的大纛早就不知道被丢弃在哪里。火光冲天、杀声震宇,倒地的尸体盈野。整个战场成了都蓝军的屠宰场,刚才还奋死作战的突利军在都蓝军的马蹄下瑟瑟发抖,等待着都蓝军的蹂躏与屠戮。

    看到突利临阵脱逃,长孙晟也没有了办法。这个时候,只能令隋军众人紧跟突利的步伐,撤离了战场。

    今日的仗已大败,自己不能再丢了突利和安义公主了。

    突利残军趁着夜色向东度过了独洛水(独洛水呈倒着的几字,三面包围突利牙帐),都蓝军的追兵在后紧追不舍。肆虐的铁色洪流一路掩杀溃兵不计其数,整个冰封的独洛水边倒毙的马匹、死尸堆积如山。

    而突利大帐那边,突利军大败,突利逃跑,整个牙帐已经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就像一个脱光衣服的少女一样暴露在都蓝军的眼前。早已经疯狂的骑士“嗷嗷”怪叫着冲进牙帐内,马上载着的是抢到的妇女,马前挂着的是砍掉的男子头颅。牙帐内到处是魔鬼的嚎叫声、牛羊的叫声、男子的惨叫声与女子的哀鸣声。入了夜的突利牙帐在火光的遮映下闪烁,就像一片被扒了皮的人间地狱······

    直到第二日早上,渡河西去疾驰了一夜的突利众人才得以喘口气。

    看看围在自己身边不足百骑,突利不禁悲从中来,自己的部落和财富全都便宜都蓝了。好在自己在东线还有三个整编的万骑,自己还有资本翻身。突利发誓一定要率军打回来给都蓝好看。

    只是现在的突利还不知道自己眼中的救命稻草,那还停留在东线仅剩的三个整编万骑早就已经是过去式了。

    在阿勿思力俟斤突袭突利大营的时候,一直在东面南下的铁勒诸军也张开了自己的獠牙,突然向突利的军队发动了攻击。

    放松大意的突利军被铁勒诸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突利军主帅阿史那勃列哥在此之前在彻夜饮酒狂欢,大营的防守也等若为零。等到铁勒军大军杀到,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便呼啸着冲进了突利军的营寨内······

    宿醉未醒的勃列哥听到卫士的急报,睁开惺忪的睡眼走出营帐,大寨内一片狼藉,根本分不清敌我,到处是血腥的杀戮。有卫士忙牵来战马伺候勃列哥上马,可他哪还能骑的了马、弯的了弓,一个不慎翻身过度,竟然从另一面翻了过去。还高喊着“我的刀呢?刀呢?”早就引得铁勒军的注意。

    在大寨内的铁勒军望着还在原地混乱的勃列哥众人,眼神里都放满了光。无数的突骑向着他们冲来,争抢之下,只留下一地的死尸。

    阿史那勃列哥的死标志着突利军的彻底崩溃,这个突利还在厚望的三个万骑军团,已经只剩下待宰的羔羊了。

    刚度过独洛水的突利终于和儿子咄吉世、堂弟哥伦等人会和,全部人马满打满算只剩下几千骑,还个个带伤,而自己积蓄多年所有的牛羊、家眷、财富全部被丢弃在牙帐内。

    此时复仇心切的都蓝可汗也不客气,将突利留给他的战利品全都照单全收,又尽杀了突利的兄弟子侄。

    众人清点了残余力量,突围后的突利众人才发现原来昨夜逃得匆忙,竟然把突利的可贺敦安义公主给忘在了牙帐之中。突利知道现在的自己本钱全无,如果再没有了隋朝的支持,那就真的翻身无望了。

    望着厮杀一夜、疲惫不堪的残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突利终于咬咬牙,下令道:“全军返回,救出可贺敦。”

    听到这个命令,咄吉世一把扑倒在突利跟前,求道:“父亲不可以啊,今日若回头,则必死无疑啊。”

    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咄吉世,突利突然一鞭子抽在他身上,骂道:“蠢货,如果救不出隋朝公主,让他在都蓝那受了辱,丢了隋朝的面子,那咱爷俩就都会被隋朝抛弃,不想死也得死了。”

    “可贺敦就是死也不能留给都蓝。”

    突利调转马头,下令道:“全军回头。”

    不待传令兵传完命令,后面一阵烟尘滚滚,是一小股骑兵追了上来。还以为是都蓝追兵追上来了的突利军众人,一阵惊慌,马上拉开架势准备再战。

    突利众人远远地见对方军中有一快马赶来,身穿隋军盔甲,手持军旗,正是之前跟突利失散的长孙晟众人。

    当时突利全军大溃,战场上早已不辨敌我,长孙晟也知道仅凭自己手上的几百人根本没办法再力挽狂澜,但也不敢丢下安义公主独自逃命。

    长孙晟率领几百人冲入牙帐中安义公主的大帐,保护着安义公主,还裹挟了一些突厥贵族然后向东逃去,也因此慢了突利一步。

    安义公主身为女儿家,本来就身体柔弱,从没经历过如此剧烈的动荡与波折。先是战乱受惊,寒冬时节又急奔一整夜,身体早已不堪忍受,刚出牙帐不到五十里就病倒在马匹上。长孙晟又要照顾安义公主,又要杀退沿途的追兵与溃军,直一夜没停歇。身边几百人奋不顾身的拼死相搏,才终于掩护安义公主杀了出来,但也仅仅只剩下百余人了。

    见到前方有突厥骑兵,长孙晟也是吃了一惊,好在上前之后发现是昨夜提前逃走的突利,一行人终于放下心来。

    突利看到救了安义公主的长孙晟也是一脸尴尬,昨夜光顾着逃命,竟然把最重要的隋朝公主给忘了。还好有长孙晟,否则即使自己下定决心回军,结局也很难料。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突利一把握住长孙晟的手,就要像长孙晟拜去。

    “今日承长孙将军大恩,我父子感激不尽。他日若脱此大难,我父子必当厚报。”

    长孙晟连忙托住突利要下跪的身子,自己可没资格受突利如此的大礼。同时也没把突利的话放在心上,即使今日突利是真心相待,可惜以突厥人“畏威而不怀德”的性格估计脱离了险境后,早就忘了。

    “可汗严重了。末将职责所在,不敢忘却君恩。今都蓝来势汹汹,我军初战不利,还望可汗早作打算。”

    “长孙将军放心,来日我军会和东面三个万骑,必将一雪前耻,今日请将军随我暂向东行。”

第四十四章 突利南逃

    众人也顾不上鞍马劳顿,向东行了不过百里,便见东线有溃卒逃来。其云“阿史那勃列哥已被铁勒人击败,自己也已身死,东线三个万骑全军覆没”。

    听到溃卒的回报,突利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东线部队是自己最后翻身的资本,没了东线部队,就靠着没有部落、没有补给的几千人,自己就是逃了出去,连这个冬天都度不过,很快就会湮没在这荒凉的草原上。

    而这时的长孙晟再也忍不住了,来到突利跟前说道:“可汗,为今之计,只有先南下隋境,等待天子大军反击都蓝,再作打算。请可汗速做决断。”

    突利知道现在的自己别无他法,只能先投奔大隋,借助大隋的力量再打回来。今日先暂作忍耐,来日再与都蓝和背叛自己的铁勒人算总账。

    这时另一波残兵在突利的儿子俟利弗的带领下也和突利会和。

    俟利弗一看到突利,就跪下来抱着突利的大腿大哭道:“阿爸,都蓝把所有没逃出来的兄弟们都给杀了,还把所有的女人和姐妹贬为女奴,分配给了他的部下。”

    听到俟利弗的话,突利经过一夜的风波,心里也几度剧烈变化,终于忍受不住打击,一口鲜血喷出,“啊”的一声大呼,从马上摔了下来。

    众人七手八脚的将突利弄上马,也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听从长孙晟的建议,一路向隋境进军。

    入夜时分,又下起雪来,突利一行人只得在附近找了一个羊盆(羊盆是漠北游牧民族对于那些祖辈在迁徙放牧途中,选择将牲畜集中停留过夜的地方的称呼)暂时停了下来。向南长驱千里,一路尽是追兵,还有大雪挡路,现在的情形已经极为危险了。

    入夜时分,长孙晟斜靠在马旁,披着披风一边小憩一边思考,总觉得自已有什么地方疏漏了。望着南方阴深深的夜幕,看不见任何的人影,却像一个巨蟒一样,要将世间万物吞噬。

    长史黄蒙缩着身子,走到长孙晟身边,又坐了下来,狼狈的说道:“这鬼天气,一直下个不停,估计咱们这一路很难见到人影了,怎么补给粮草啊?”

    “没有人影?怎么会没有人呢?”

    “将军是怎么了,现在这鬼天气,搞不好白毛灾就要来了,哪个不去羊盆和山里避风雪了。怎么可能会有人?”

    “对,就是这个,我说怎么不对劲,现在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啊,南边怎么可能会没人。都蓝废了这么大功夫对我军进行了包围,怎么可能不在南线布置一支军队。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碰到他们,这说明在我军南线有一支隐藏的都蓝的主力部队在试图拦截我军。

    现在离昨天的大战已经一天一夜了,这说明都蓝在南方的部队应该离我军很近才对。叔育,你马上去安排游骑向南寻找都蓝的部队。我去找突利可汗。”

    在这大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白茫茫一片的时刻,突利的残部在这个羊盆里,慰藉着仅有的一点温暖。长孙晟的匆匆而至对于突利来说又是一种侥幸的残忍打破。

    突利对于长孙晟的分析是认可的,没人比他更了解他的那位好堂兄,他的这位堂兄对他满满的都是仇恨与杀意,他一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逃向南方的。可能很快南方的部队就会杀到。

    只是现在白毛风起,众人根本无法在寒夜里离开这个温暖的羊盆,除非他们想冻死在前进的路上。所以只能在这里停留到明天早上,而现在众人根本不知道都蓝的部队什么时候到达。

    望着白茫茫的天地,苦苦的等待更是令人恐惧。可是众人没有办法,只能在这里苦挨,祈求都蓝的军队不会尽快发现他们。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夜的大雪刚停,众人顾不上疲惫与苦寒,继续向南进发。

    可是不过刚行一个时辰,斥候便来报前方不远处发现有不明军队。

    突利众人大惊,这支部队在这种时候出现在这个地点,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支部队是都蓝在南线预留的军队。虽然现在草原上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能见度不高,但敌我双方毕竟相聚不是太远,自己数千骑的队伍根本没法隐藏,只能硬着头皮接战。

    好在他们遇到的只是达头的先头斥候部队,人数不多。突利众骑,一鼓作气,凭借人数优势,迅速冲散了达头军的阵型,哥伦、咄吉世分别指挥部队左右包抄,将散乱的达头部队分割包围,迅速歼灭。

    只是战后的众人没有欣喜。都蓝没有在南方布置军队的原因知道了,那是因为南方有达头的军队。这只能说明都蓝和达头二人已经联合,东、西突厥要合力抗隋了。长孙晟的心情也很沉重,达头来了,那么都蓝在金山以东的部队也肯定调过来了,足有十三个万骑,六七万部队,这些军队将会对接下来的战斗肯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突利更是如遭雷击,现在都蓝与达头都联合了,那整个大突厥还有自己什么事?

    达头名阿史那玷厥,是西突厥的可汗,在位已经二十余年,这在这个王位更迭频繁的草原上并不多见。其父室点密是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阿史那土门的弟弟,自己更是都蓝、突利二人的祖父辈。在隋朝分军八路反攻突厥的战争中,达头先是中途擅自退兵,致使沙钵略可汗为隋军所败。后来又乘机联合东突厥西部的割据势力阿波可汗等反对沙钵略可汗,不再奉东突厥号令,导致了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可以说达头是阿史那家族乙息记可汗(都蓝与突利二人的祖父)一脉真正的竞争者与仇人,现在为了对付突利,都蓝竟然和达头都握手言和了。难道都蓝对自己的仇恨已经超过对西突厥叶护可汗(室点密)一脉的仇恨了吗?

    既然碰到了达头的先头部队,虽然突利取得了胜利,可是突利一行人的踪迹却也是暴露了。

    得到消息的达头马上指挥部队对突利残部进行围追堵截。

    而突利这面,既然行踪已经暴露,也不再珍惜马力,顾忌其它,放开了步子向南狂奔。突利一行人趁着都蓝提前攻击突利牙帐而和达头拉开的几十里的空挡,大胆穿插,侥幸逃了出去。而达头的部队就像瘟疫一样,不断地尾追、驱赶突利的部队。

    突利也在途中汇集了一批失散的溃兵,队伍也近万人,一路过境如蝗虫一般,一连劫掠了数个小部落,才凑齐了南下的补给。

    突利默默地告诉自己这一切只是为了让接下来的大突厥变得更好,但草原上一路留下的尸体与突利一行人的暴行却将这份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四十五章 碛口惨败

    突利牙帐战后的第十三天,已经南下狂奔两千多里的突利一行人终于被都蓝和达头的大军堵在了碛口,即今天的二连浩特东南。

    双方隔着不到二十里,大战一触即发。

    突利手持弯刀,压下心中那份不安的躁动,向着自己的部下高呼。

    “苍狼神的子孙,引弓之民的骄傲。今日,都蓝与达头背叛了苍狼神的荣誉,我将带你们去将他找寻回来。今日战胜了敌人,所有获得的财务全部交由你们共同分配。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将士们随我突击吧。”

    不知道的还会以为突利是强势的一方呢。

    众人跟随他在草原上已经艰难跋涉了很久了,无论是士气还是忠诚度都很难说有多少。虽然是画饼充饥,但这些精明而又天真的牧民还是宁愿相信可汗的承诺,去用手里的刀去换取财富与女人。

    这些引弓之士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摆着零零散散的阵型向着前方达头军冲去,颇有些一往无前的效死之意。

    骑兵的对冲颇有些像今日坦克的对战,连人带马再加上装备约七八百斤高速冲锋的骑兵,互相之间就像凿子一样冲进对方之中。挥舞着弯刀的骑兵借着马速,劈砍在对方身上,溅起一行血花。双方骑士们却顾不得自己和对方身上的伤势,因为他不能让自己的马速降下来,否则就成了别人的活靶子。双方对冲去好远,尸体才落下,满地都是掉落的残缺尸体,不断有残肢断体被崩的各处都是。

    突利一方咬紧牙关,这次要是冲不出去,那就得全部留在这里了。

    一支打了败仗的残军,此时却宛若熊罴出山一般雄武。而武器装备都很精良的隋军也在用强弓劲弩为突利的骑兵做着掩护,一排排飞箭带走无数性命,在如此险境里竟然被突利杀开一条血路。看着达头的防线出现缺口,这时突利军众人也充满了希望。

    可是终究还是都蓝对突利的恨意占了上风,在这暴雪飞驰、不辨方向的天气里,都蓝竟然能够紧紧咬住突利不放,终于在突利与达头决战时率领主力赶到了战场。都蓝一挥手,大队的骑兵如决了堤的洪水一般向突利后军涌去。

    这时都蓝的大将阿勿思力骑着马上前来,说道:“大可汗,今日突利贼子已如入笼中之鸟,虽有决战之心,已无决战之力。现不过因为身陷绝境才爆发出一股悍勇,对战达头取得了优势,但其势必不能长久。若我军缓些进攻,必能使突利贼子与达头两败俱伤。若我军速攻,突利贼子所部必将因士气大泄而不战自溃,甚至还会投降达头,那将不堪设想。”

    都蓝看着自己这位得力大将,神色有些复杂的变化,想说什么又没有说。良久,才缓缓说道:“今日在此围捕突利,必将尽其全功。”

    都蓝不同意缓攻,阿勿思力也没办法,只得指挥部队全力突击,希望务必在达头之前将突利弄到手。

    都蓝大军的到来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着身后大股骑兵挥舞着弯刀疾驰而来,之前面对达头军还在拼死血战的突利骑兵,士气瞬间就降落至冰点。一些忍受不住的骑兵很快就向两侧逃去,很快就引起雪崩式的反应,突利之前的攻击势头马上消散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群躁动不安的待宰羔羊。

    之前被突利压着打的达头军也是憋了一肚子火,此时见到突利军队已经崩溃,也不忘痛打落水狗。两支部队将被挤在中间狭窄区域待死的突利军分割成无数块,然后迅速消灭。

    曙光破灭,身陷绝境的突利已经不抱什么希望,提起手中的弯刀就向自己的脖子刎去。却见旁边的史蜀胡悉眼疾手快,一把将突利手中的刀夺了过来,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立刻围住突利防止他再次自杀。

    “可汗不可啊,当年阿史那先祖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仅余一儿刖足断臂,弃草泽中,仍能与狼交合,延育子孙。及至伊利可汗,仍能翦灭柔然,鲸吞草原。可汗今日虽遭困境,但仍有勇士相随,来日未必不能再起啊。”

    这时在前方指挥战斗的长孙晟也来到突利身边。

    “大汗勿忧,大隋天子已派遣大军北上,不日必将北破都蓝,护可汗重返于都斤山。”

    一行人七手八脚的把突利护在中间,不断地左突右冲,企图杀出一条血路,但始终没能如意,核心部众不断战殁,形势变得万分危机。

    就在这要命的时刻,突利西南方向的攻击渐渐薄弱下来,众人也来不及顾忌其它,一股脑的向西南方向突去,血勇奋战之下,竟真的开出一条通道,护着突利杀了出来。

    在后面的阿勿思力眼睁睁地看着突利一行人向西南奔去,虽有心追击,却因为战场所隔,不得寸进,只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出去。

    突利虽然逃了出去,但跟随他成功破围的骑兵已不足千骑,剩余的部众都被留在了碛口的战场上,等待命运的安排。阿勿思力心恨突利逃了出去,只能把一腔精力施放在这些吓破胆的残兵上。于是下令部将肆意屠戮突利残部,更是直杀得血流成河。

    ··········································································································································

    “可汗这是何意,为何今日放走了突利那贼子。”阿勿思力骑马来到达头可汗身前,不逊的问道。

    “将士们力战不敌,竟让突利破围而去,本汗也是没想到啊。”达头无奈地说道。

    看到达头身边几人对自己怒目而视,阿勿思力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多说其它。“哼”了一声,不再言语,挎着腰刀骑马离去。

    看着阿勿思力离去的背影,达头可汗轻蔑地笑了。

    达头可汗的儿子都六问道:“父汗今日为何在战场上放走了那突利。”

    “突利活着不好吗?”

    “可是我们这次不是来讨伐突利的吗?”

    “讨伐他不假,不杀他也不假,可如果突利死了,谁来跟都蓝争突厥大可汗

    的位置,突厥控制在伊利可汗一脉太久了。他们在草原上住的太久了,早已忘了突厥人的家在金山,是叶护可汗一脉世代在守护着祖地。”

    “那父亲当时把突利抓起来不是能更好的控制他吗?”

    “那你觉得对面的都蓝会愿意吗?如果真的照你所说,我们现在已经和都蓝开战了。”

    “记住,狼群会用脑子去战斗,只知道用蛮力的那是鬣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