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四章 最漫长的一夜 十五 定乱

    单凭这姬威一人的话就要召重臣入宫,此事看起来有些草率了。

    但众人看到杨坚盛怒之下的决定,却没人敢上前劝说。这无论杨昭还是黄明远都是太子的敌人,苏威这个老狐狸不说话,谁还会帮太子说话。

    杨坚正下着命令,听到外面乱起,杨坚有些愠怒,马上命侍卫去查探一番。

    这时内常侍陈义吓得屁滚尿流地爬进殿内,宫廷礼仪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圣人,圣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杨坚看着这个陈义狼狈的样子,眉头微皱。最近这陈义越来越不会办事了,心野的都没处了,看来人心乱了心思便不在侍奉自己身上。

    杨坚越想越气,站起来对着陈义呵斥道:“慌慌张张,语无伦次的,成何体统,朕哪里不好了。”

    陈义听到杨坚恼了,赶紧跪下一个劲地请罪,杨坚不耐烦地让他赶紧回话。

    “圣人,东面建春门方向火起,侍卫有来报:建春门方向隐隐有喊杀声,疑似兵变,请圣人定夺。”

    杨坚眼睛微突,听到这话,猛地站了起来。

    他转头看向苏威,也从苏威的眼睛里看到了惊恐。建春门方向,那可是连接着东宫啊。

    这刚有人告发太子,东宫就乱了。

    苏威虽然年老,但机警的很,第一个反应过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杨坚的安危。他跪在地上向杨坚说道:“请圣人立刻移驾玄武门,招驻守在北苑的左右卫军入宫平叛。”

    杨坚还没有从太子造反的消息中醒悟过来,此时双手止不住的颤抖,微微弯曲却无法握紧。终于,杨坚像喷发一样冷冷地吐出两个字“逆子”。

    听到杨坚的话,底下几人皆是心底一寒,这个时候的杨坚就像一头暴怒的狮子,马上就要失去理智。

    众人也不敢劝解,眼看杨坚都气糊涂了,现在还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吗?还不赶紧撤退,再晚一会太子就打过来了,难道成了太子的俘虏才好。几人忙看向苏威,这个时候,杨昭因为身份的原因不好评论太子,苏威身为朝中重臣,自是苏威该上前的时候。

    苏威心中默默一叹,自己是宰辅,任何时候都是要给圣人背锅的。

    苏威再次说道:“圣人,此时情况尚还不明,未必一定牵涉到太子,还是平叛为上,一切等事了方能处置。”

    看苏威说得句句是堂堂正正,义正言辞,黄明远也不禁赞叹这些官场老政客的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啊。

    “不是他还有谁?无畏,你不要替这个逆子说好话,你觉得除了这个逆子,还会有第二个人能够兵发大兴殿吗?”

    此时除了姬威以外谁都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姬威本来以为自己只是前往大兴殿告发太子,没想到太子真的造反了。姬威不是一个傻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太子跟前隐藏的这么好。

    想到晋王那边信誓旦旦地让他告发太子,再看着莫宁奇妙的动乱,此时他心中有些明白晋王的意图。太子的为人他比谁都清楚,太子就不是一个会造反的人。他不住地后怕,幸亏自己当时选择了晋王,晋王连太子的部下都能调动起来造反,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当然现在所有人还迷糊着呢,至少所有人都认为真的是太子主使的这场兵变。所以这时候苏威的劝解不过是隔靴搔痒,根本压制不了杨坚的暴怒。杨坚其心底就认为是太子造反。

    而且此事将杨坚之前对太子杨勇所有的不满都激发出来,一幕一幕的在脑海中回旋。太子的造反捅破了他对朝堂严密控制的假象,此时一辈子在权力场上打转的杨坚恐惧了,因为他对此事根本没有任何掌控。而且任他再是威加海内,像他这样被儿子杀死的帝王也不在少数。

    帝王对于个体来说近乎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可杀人者人恒杀之。中国历史上死于非命的皇帝大大小小超过六十人,其中“子杀”更是重中之重。被儿子逼着上吊自杀的楚成王,饿死在沙丘的赵武灵王,被乱刀砍死的宋文帝,被刺杀身亡的魏道武帝······这些人哪个不是一时之英雄豪杰,最后不都是死在自己的亲儿子之手。

    杨坚脑中一片眩晕,他不敢想象自己也要跟这些人一样受历史的耻笑。

    眼看杨坚有些呆滞,杨昭不能避嫌不说话了。他本身久病未愈,强拖着病躯说道:“大父,这个时候,还是以您的安危为重。请大父立刻撤到安全地带,您在,大隋的社稷就在。若是真的让叛军攻到大兴殿了,那大隋江山、天下万民怎么办?万不可让社稷落到杀父篡位之人手中啊。”

    看杨昭要支撑不住,倒在地上,黄明远马上上前一步扶住杨昭。

    这时候的杨坚也如梦方醒,自己还没有死,自已还有大军平叛,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个逆子如了愿。

    “崔彭,崔彭,杨安,杨安,死哪去了。”

    杨坚对着门外大声咆哮,原本守在门外的侍卫头子杨安赶紧进殿。

    “圣人,今日崔将军在军营入值,是由末将负责戍卫大兴殿。”

    杨坚这才想起备身将军崔彭不在。崔彭是杨坚的心腹大将,恒典宿卫。性格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杨坚在朝堂上,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杨坚甚嘉之。杨坚常对人说:“崔彭值守的时候,我睡觉才能安稳。”

    不过这样也好,崔彭在军中,这说明负责戍卫的备身府军还是可靠的。

    杨坚便向杨安说道:“杨安。你马上派人查看叛军攻到哪了;再命人去皇后宫中看看皇后怎么样了。其余人,马上送朕和岐王、苏相前往玄武门。”

    “诺!”

    这时杨坚又转过来对陈义说道:“陈义,你马上持朕的手谕从西面绕道前往崔彭将军的大营,令他立刻入宫平乱。”

    “诺!”

    杨坚到底是跟执掌了天下二十年的天子,胆识、心机、能力都是顶尖之人,一旦清醒过来,立刻便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现在元颍缺的是时间,杨坚缺的也是时间。

    就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占先机了。

第三十五章 最漫长的一夜 十六 庸主

    这时候整个大兴宫都乱了起来,火光冲天,四处喊杀声一片。宫中的内侍、宫女、郎官不明觉厉,纷纷乱窜,搅得人仰马翻。

    这边元颍和龙风在建春门的进击无比顺利,而从武德殿东缒城而下的胡云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武德殿本是个偏殿,本来就没有什么防御,所以胡云很容易的便拿下武德殿。百余人也来不及修整,便直奔中华殿而去。

    中华殿是后寝的主殿,杨坚平日里不宿在前朝和后宫的时候,都会在中华殿休息。而这几日杨坚因为政务的操劳,已经半个月没去后宫各殿,只有独孤皇后天天往返于自己的甘露殿和中华殿之间,不辞辛劳的照顾杨坚。

    这也是元颍要求龙风必须派一路人马直奔中华殿的原因,只要拿得杨坚夫妇,东宫军便进可攻退可守,晋王杨广和禁军的反扑也会投鼠忌器。

    杨坚又没有什么嫔妃,往日里也就在甘露殿和中华殿之间来回跑。若是平日,杨坚还真有可能被胡云堵在中华殿内。

    杨坚的身边常备的亲卫也不过数十人,又是措不及防的应战,个人能力再是骁勇,也未必及得上训练有素、进退有据的军队。

    万幸今日杨坚因黄明远伏阕之事而留在了大兴殿内,没有回后宫。因为不知道今日要耽误多久,杨坚担心独孤皇后夜里出来会受风寒,因此提前派人通知独孤皇后莫要来了。

    也是这一耽误,让杨坚夫妻二人皆幸免于难。

    杨坚不在,独孤皇后一个人也是睡不着。正坐着呢,忽然看到东南面火起,政治敏感性极强的独孤皇后立刻就知道不好。她活了快六十年,经历的政变也不只一起,眼看是动乱起于东南,哪还能不明白此事必然跟自己的长子杨勇有关。不管是不是杨勇谋逆,恐怕杨勇都牵涉其中了。

    天子、圣人都陷于此难中,若是一个不好,便是父子身死、社稷崩坏的局面。

    若是旁人,和杨坚伉俪情深,这个时候第一个便是想到杨坚,怕是要迫不及待地便会前往前朝查看杨坚的安危。但独孤皇后却非常人,她聪慧过人,识达今古,值此危难之际立刻明白杨坚恐怕会被困在前朝,她若是前往,也是有来无还。

    独孤皇后知道,对于杨坚,江山社稷比他自己都重要。因此独孤皇后一边命身边亲卫从西侧绕道前往大兴殿向杨坚报信,自己则立刻前往玄武门,准备调兵平叛。

    玄武门地居龙首原余坡,地势较高,俯视宫城,如在掌握,是宫城北面的重要门户。没有攻城器械的叛军是绝不可能攻得下玄武门的。而且城外驻守着大批的禁军,除了圣人,只有她才是最适合调兵平叛的人。

    胡云扑了一个空,等他到了之后,殿内的重要人物早就走光了,只有一群内侍、宫女缩在墙角里瑟瑟发抖。所幸杨坚不少的符印、玉玺都在这里,全被胡云一股脑的打包了。

    中华殿毕竟是天子之殿,虽然宫女艳若桃李,一个个都能掐出水来,但胡云可不敢造次,更不敢胡乱杀人。这个时候,天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胡云忙向北面的甘露殿扑去。

    但甘露门早已关闭,独孤皇后心细如丝,离开时早就安排人关闭甘露门,为她争取时间。

    而胡云身边只有百余人,急切之间也不得下。没有办法,胡云又率军折回中华殿,向南面的中华门攻去。首选已经不可能了,现在只能尽可能地扎在中华门,阻挡南北了。

    大兴宫内纷乱无比,东宫内的杨勇也是心急如焚。远在东宫明德殿的太子杨勇这时候也听到西面的混乱之声,眼看远处东宫与大兴宫相隔的宫墙上有若隐若现的火光,还以为是杨坚知道自己兴兵,在派人征讨,早就吓得魂不附体。

    这时候包括宗胜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也不知道元颍已经中计兴兵了,还抢得了上风。

    杨勇摊在椅子上,瑟瑟发抖地说道:“孤说不兵谏,你们非让孤兵谏。现在好了,圣人已经知道了此事,派大军来剿灭你等了,连孤也要被你们牵连了,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不等众人说话,杨勇仿佛想起了什么,慌张地爬起来,呼喊着“孤要见圣人,孤要见圣人,孤要立刻向圣人说清楚,兵谏之事不是孤的本意”,杨勇声音高响,传透内外,听得周围的众人脸色不住地变化。

    这时候就怕军心不稳,太子还动摇军心,他是不能成事专门败事啊。众人怕杨勇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还是萧子宝忙上前一把抓住杨勇止住他的话。

    “储君莫慌,刚才底下人来报,太子左卫率的元将军已经提前率军进攻建春门了,这不是圣人派的兵,是我军的得胜之师。”

    杨勇听到元颍,忙抓着萧子宝的手问道:“萧爱卿,不忌(元颍字)也来了,他在哪,快带他来见孤。”

    萧子宝忙劝道:“储君,元将军已提前进兵大兴宫,正与大兴宫守军鏖战,现在正等在储君您的援兵,望储君速做决断,赶紧下令增援。”

    杨勇听到元颍也参与了萧子宝等人的谋划,心中一惊,难道兵谏之事真是人心所向吗?杨勇又听元颍已经在攻击建春门,更是又惊又喜,心道元颍果然是忠臣啊。

    不过让杨勇派人增援,杨勇却是有些犹豫。他本来就不擅长兵事,只知道大兴宫守卫森严,自己这边又没有什么兵力,这时候选择救援元颍,那谁来护卫他。

    而宗胜见杨勇如此重视元颍,虽然之前知晓,此时心中也是愕然。幸亏王爷出奇计将元颍调去先动手了。否则若是元颍在这里,他们所有人都要靠后了。宗胜抬头,看到萧子宝也在看向自己,二人互相看了看,皆没有说话。宗胜内心里明白这一次一定要把太子杨勇和元颍隔绝开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勇正犹豫着,忽然有元颍的急报到。之前元颍兴兵时派来问询杨勇真假的人早就被杨广派出的人秘密击杀了。这一次是宗胜等人眼看元颍动手,事已成定居放松了警惕,才让对方进来的。

第三十六章 最漫长的一夜 十七 烈女

    送信之人进殿之后,忙向杨勇贺喜。

    只见元颍的信使说道:“太子殿下,元将军已攻破建春门,正向中华门和大兴门进军,请太子殿下速派人增援,并立刻至大兴门处指挥战事。”

    元颍想着事情宜早不宜迟,把杨勇接到军中,既可以防止杨勇受到伤害,还能以最快的速度拥立杨勇登基,所以这才又派人前来东宫报信。

    宗胜却是被此消息惊呆了,驻守建春门的人是猪吗?建春门不是号称守卫严密的吗,这才多长时间建春门就丢了。晋王原本可是准备在建春门外活捉太子的。

    不过其他人对此消息却是感到很振奋,沈福宝更是咧着大嘴“哈哈”大笑,并对杨勇高声说道:“王爷,天赐良机啊,趁此机会,我等何不一鼓作气杀进去,取了这个皇位?”

    杨勇还没反应过来,哆哆嗦嗦地向左右问道:“真的建春门就胜了,不忌进军这么顺利,莫不是圣人有埋伏?”

    眼看杨勇还有迟疑,宗胜并不想杨勇支援元颍,他刚想上前劝阻,这时候从殿内忽然冲出一女子,横剑跪到了杨勇面前。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勇的宠姬云昭训。

    历史上提到杨勇被废黜,就绕不开他和云昭训的事情。云昭训的父亲云定兴本为北齐官员,周武帝宇文邕灭齐之后举家移居长安。云昭训的名字不知道,昭训为太子妾的封号,正七品,可册封十六人。上面还有良娣、良媛、承徽等封号。单论云昭训的等级,因为身份的原因在宫中都排不上号。

    奈何云昭训得杨勇喜欢,宠冠东宫,就是当年太子妃元氏活着的时候也不能略其锋芒。云昭训姿色娇美,杨勇未当上太子时结识于民间,与其野合怀孕生下了长子杨俨,大隋建立后被封为昭训。虽然云昭训年过三十,容颜不再,但为杨勇连着生下来三个儿子,被杨勇宠爱的很。

    往日云昭训多因受杨勇宠爱不得独孤皇后喜欢,挂着一个祸乱东宫,魅惑太子为内外不少人诟病。独孤皇后甚至怀疑太子妃元氏就是太子杨勇和云昭训二人合谋杀死的。但云昭训有心计的很,并不是一个以色娱人的女子,否则也不会以一个野合之人压得正牌的太子妃抬不起头来,更接连生下杨勇的长子、次子和三子。

    这些日子杨勇身陷绝境,她也看得很清楚,若是没有外力,杨勇必然被废。而连位高权重的高相国都因为保太子而折戟沉沙了,太子还能指望谁帮他力挽狂澜呢?

    云昭训作为从底层一步一步上来的人很现实,她知道她现在能够宠冠东宫是因为杨勇是太子,一旦杨勇被废,别说是她朝思暮想的皇后宝座了,恐怕就是她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未必能保。独孤皇后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很可能在太子被废后,一壶鸩酒、一袭白绫便直接把自己处死了。

    云昭训一直在想破局的办法,可是她一个弱女子又没有家族依托,一丝宠爱出了东宫根本没用。所以云昭训虽然一直在筹谋,但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

    今日萧子宝、宗胜等人的逼宫让她眼前一亮,太子往日沉寂的很,的确该放手一搏了。今夜若是太子得胜,太子直接登基,那她的皇后之位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杨勇的态度也让她愤恨,这份头脑,这份胆识,白瞎了他坐的这个位置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太子还犹豫寡断,难道要让晋王把刀砍到他们的头上时他才能醒悟吗。

    眼看宗胜架着杨勇起了事,但杨勇又为是否直接杀向中华殿迟疑,云昭训也忍不住学着宗胜等人的办法,好好逼一逼杨勇了。

    眼看云昭训跪在地上,杨勇连忙吃惊地要扶起她来。云昭训横剑不让杨勇向前。

    “爱妃,快把剑放下,你这是作何?”

    云昭训横着剑,赤着脚,披头散发地对着杨勇哭述道:“殿下,今日众将士为了殿下不惜舍生忘死,毁家纾难,冒了多大的风险,可殿下屡次迟疑,难道要让众位的心血付之东流,等到大兴宫的内侍拿着鸩酒、白绫才肯醒悟吗?若是殿下放心不下我等,妾身请殿下将我等杀了以明志,也让殿下无后顾之忧。省得他日晋王占得东宫,我等东宫的侍妾受到折辱。”

    看着云昭训横眉冷对,又哭得梨花带雨,杨勇心儿都酥了。最是受不了云昭训半嗔半怒的撒娇,到底怎么办,这真是让他左右为难啊。

    “怎么就······怎么就······就要闹到这种地步。”

    这时长宁王杨俨、平原王杨裕、安城王杨筠也跑过来。杨俨身穿一身甲胄,提着长剑,虽然稚嫩,但英气逼人。杨俨持剑跪在地上说道:“父亲,儿子愿随父亲一战,宁死不降。”

    声音铿锵有力,让周围的东宫臣子都心中一震。

    而杨裕、杨筠二人则上前抱着母亲一起痛哭。

    云昭训又对着杨勇喊道:“殿下,妾身这些年深得殿下厚爱,无以为报,殿下就杀了我等母子三人,也能痛痛快快地争这一场。是赢是输,都不后悔,就是输了,黄泉路上,奈何桥畔,有妾身母子三人陪伴,我们全家也不孤单。”

    云昭训的话,字字泣血,让人听了忍不住落泪。众人暗暗心道,原来只听说太子殿下独宠云昭训,还以为云昭训是妺喜、褒姒一类的祸国殃民之辈,没想到却是如此忠义、节烈之女,太子有幸啊。

    杨俨单膝跪地,大喊道:“父亲,拼了吧!若是事有为难,儿子先死。”

    杨勇也被云昭训这一手弄得血往上涌,不由说道:“爱妃这是作甚,孤从你便是,从你便是,何至于此。”眼角已经满是泪珠。

    杨勇快步上前扶住云昭训和两个儿子,不知是感动还是余悸地说道:“爱妃大智大勇,有爱妃此言,勇无憾矣。”

    杨勇又扶起长子杨俨,提着佩剑,拉着他走到众人跟前,众人高呼“万岁!万岁!”群情激愤,杨勇对宗胜果毅地大声说道:“小胜子,全军兵发中华殿。”

第三十七章 最漫长的一夜 十八 受命

    宫中纷乱,各处都在争抢时间。

    杨坚安排妥当后,马上让侍卫护送着他从大兴殿后门向北而去。从大兴殿往北便是中华门。中华门这道城墙将整个宫城分为内外两部分,向北经中华殿、甘露殿,走西横街,千步廊便能最快的到达玄武门。

    而且这一路门禁颇多,也能有效地挡住叛军的进军速度。

    杨坚选择走这条路线不为错,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元颍根本不是单从建春门方向来的,而是两路并举,南北夹击,所以当杨坚向北走的时候,东宫军早就有部队绕过来包抄他们了。

    杨坚身子骨倒还硬朗,刘德、陈乂在一旁护着他,倒也速度不慢。而苏威和杨昭都禁不起这等颠簸,只能由侍卫架着向前走。

    黄明远也接过一个侍卫递给的横刀,跟着几个侍卫在前开路。

    夜色郁郁葱葱,忽明忽暗。

    众人急急忙忙地向北而去,离着中华门有不到百余步,正见中华门大门紧闭,上面漆黑一片,看不到什么身影。虽然中华门夜里关闭是常例,但到底不是宫城外门,相对来说较为自由一些。

    今日因为杨坚在大兴殿处理政事没有返回,按道理来说中华门是不应该关闭的。

    刘德身为内侍太监,这些事都归他管,没给圣人留着门是一大疏漏,因此他见状脸色很难看,忙像杨坚请了个罪。

    这不是问罪的地方,杨坚让他快去叫开门,刘德便急赶着向前,骂骂咧咧道:“这群兔崽子,又是偷懒不过,圣人没回宫,谁敢胡乱关的门。”就要上前叫门。

    刘德刚上前几步,后面的黄明远一把拽住刘德的胳膊说道:“少监且慢,此处诡异,恐有埋伏,我们最好还是另寻他路。”

    “黄将军多虑了。”刘德不以为意地说道。

    杨坚被众人围在中间,看前面的刘德停了下来,有些不悦地喊道:“刘德,怎么不走了?”

    “圣人,这就走。”

    刘德顾不上再搭理黄明远,甩甩袖子,便一个人上前,对着城门喊道:“刘白奴呢?圣人在此,还不快打开大门。”

    刘白奴是中华门的监门校尉,因脸上有白癜(白癜风,隋代巢元方著作中曾提到),因此被唤作“白奴”。此时他可不在城门楼子里,断作两截的尸首早就被扔到城墙一角了。

    看城头上也没人答应,刘德有些怒从心起,带着几个侍卫就要去叩门。

    眼看刘德离城门也就二三十步,忽然城头上有身影立起,接着便是人影张弓搭箭,向底下几人射来。

    几个侍卫猝不及防,立刻中箭倒在血泊中。

    黄明远离刘德不远,马上上前,用刀拨弄开几支羽箭,单手提着刘德的领子向后急退。

    众人也被此景惊住,忙上前惊慌失措地护住杨坚。

    幸好这里是内宫,城头上也没有什么滚木礌石,滚烫金汁之类的,否则众人都得消耗在这里。

    刘德死里逃生,连裤子都吓尿湿了,坐在地上后怕的一个劲地拍着胸脯。

    杨坚的侍卫若是单论武艺,都是个顶个的好手,但这毕竟不是个人功夫的较量,而是双方在打仗。众人在战阵方面就弱了些,就连杨坚的侍卫头子杨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明远指挥着众人一路向后退到弓箭射程外的地方,看中华门没有打开,叛军也没有趁乱攻击,遂放下一条心来。这里面的敌人应该不多,否则早杀下来了。不过城门紧闭,没有攻城武器,短时间也攻不下来啊。

    看黄明远有条不紊地指挥众人,杨坚也看明白了,他的这些侍卫忠心、能力都不差,但若是较黄明远相比打仗的本事还差不少。众人身为杨坚的亲卫,往日里不能说没见过血,但也不过是杀一些死囚、俘虏之类的,锻炼一下胆量,但却没有一人真的上过战场。

    今日怕是得靠黄明远了。

    杨坚把黄明远叫到身旁,对黄明远说道:“黄卿,汝家三代忠良,汝大父为王师,汝父殁于王事,汝更是久在边陲,数破突厥,有大功于社稷。今日大隋值危亡之时,天下万民太平危在旦夕,黄卿长于军事,朕便将朕与天下的安危托于黄卿了。今日应敌,一应诸事,全由黄卿决断”

    黄明远听到这话,赶忙跪在地上,眼中泛着泪花说道:“蒙圣人厚爱,明远敢不效死乎?”

    苏威等人看着黄明远也是心有羡慕,这等大功,可不是谁都能随便立的。

    黄明远倒是并不在乎这些,眼中泛泪也是最近演戏演习惯了所致。不过他很清楚杨坚可不能死在这里或是落到杨勇的手中,否则晋王便回天无力了。

    “现在局势危急,明远可有主意?”

    黄明远之前一直没有说话,但是止不住内心的翻涌。这杨勇为人怯懦,根本不是一个造反的料,而且看叛军这布置,环环相扣,细致有序,也是完备的很,根本不像是杨勇能够设计出来的。难道柳庆、元岩都参与了此次叛乱?

    也没有时间让黄明远多想,黄明远马上向杨坚说道:“圣人,中华门险峻,叛军坚守中华门不出,急切之间,我们也攻之不下。臣料从北面包围我们的人不多,现在宜先撤回大兴殿再做打算。”

    大兴殿是个独立的宫殿,正北是大殿,从大兴殿往左右到正面其三面都是围墙,分别有左延明门、右延明门、大兴门勾连于外。然后大兴门作为主城门,外面再通过嘉德门、广阳门通往皇城。

    大兴殿地势较高,又有围墙防御,若是真的无法到玄武门,倒是一个据守的好地方。

    杨坚点点头,说道:“爱卿既然有办法,之后决策便不必再报臣。既然朕将此事全委于你,你可一决之。”说着便从腰间将随身携带的一枚玉玺交给黄明远。

    “黄卿,这是‘皇帝行玺’,你且拿着,代朕行天子之权。”

    众人一惊,这“皇帝行玺”乃皇帝六玺之一,是皇帝发布诏命所用的印信,这代表黄明远拿着这枚印信,至少名义上可以随意草拟圣旨,其权威性可见之大。若是再加上身为宰相的苏威背书,便是正儿八经的圣旨了。

    黄明远也不由得赞叹,杨坚果然大气磅礴,能行人所不能行之事。

第三十八章 最漫长的一夜 十九 临危

    黄明远也是果决之人,知道这个时候自己是代表着晋王承担这份责任,别人可以推脱他是不能推脱的。乃接过“皇帝行玺”,说道:“圣人信重,明远但九死必捍卫圣人安危。”

    说着黄明远提着横刀向众人走去。

    众人的第一选择还是玄武门,黄明远便安排人前往中华门以西的肃章门、西上合门查探究竟,看能不能有路绕过中华门。

    当然若是此策不可行,便只能选择坚守大兴殿。而真的要想坚守大兴殿,则除了要守卫大兴殿主体大殿外,还要守住左延明门、右延明门、大兴门三门。不过杨坚身边的侍卫不过百人,若是分在四面上,其兵力根本捉襟见肘。但三门相扣,若是缺一门这围墙之阵便破了。但黄明远也不敢放弃三门独守大兴殿,否则对方一把火,这杨坚也绝难逃生。

    黄明远安排直阖将军杨安守大兴殿,护在杨坚身旁。而左勋卫郎将王威、直斋庞长寿分守左右延明门,自己则领着二十余人前往大兴门了。

    大兴门作为整个宫城的核心城门,险峻异常,居高控下,极为易守难攻。

    黄明远安排数人将大兴殿内的重物全都抬到大兴门下,堵住宫门,自己则带着几人登上了大兴门的城墙上。

    黄明远向东望去,火光一片,喊杀声不断。东面的城墙上人头涌动,影影绰绰,眼看是双方在城墙上鏖战。

    黄明远心中一紧,建春门直通东宫,往日里杨坚为了防备杨勇,最是重视建春门的防御,那里光是守卫的兵丁也布置有数百人。再加上建春门城高三丈,坚不可摧,杨坚也放心的很,万没有这么快就要被攻破的道理。

    忽然黄明远又听到马蹄嘶鸣的声音,接着那马蹄的震动由远及近,越来越响,震得整个城墙都在抖动。

    叛军竟然有马。

    今日的一桩桩一件件的变动都让黄明远应接不暇,而叛军竟然有一批成编制的骑兵更是让黄明远的心沉到谷底。

    这大兴城建的,横平竖直,整个皇宫内苑虽然宫门不少,但仍然四通八达。又兼道路宽阔,正是适合骑兵奔驰作战。现在对方已经抢占数处城门,又沿着城墙往来交错,若是对方再接着用骑兵大肆突进,怕是用不了多久,大兴宫就会被叛军拿下了。

    眼看远处的骑兵奔驰而来,很快就要杀到大兴门下。黄明远乃提起长弓,拉得如满月一般,向远处的黑暗中射去。那箭如划破黑暗的一道曙光,势如破竹一般,准确地找到一名骑在马上的骑兵。

    虽然在城头上看不到是否射中,但远处一阵闷哼,便听到有落马的声音。

    这大兴宫内的侍卫其实日常是不配备弓弩的,尤其是这种远程武器似乎对天子的安全更有威胁。因此除了紧急时刻,宫中的弓弩都被存放在侍卫们拿不到的地方。

    大兴殿里有一座属于天子的小武库。也是因为杨坚早年是武将出身,闲暇时候常舞刀弄剑才设置的。

    这次为了御敌,杨坚也顾不上里面很多兵器都是他珍藏多年的珍品了,全都一股脑的拿了出来。好弓好刀俱是不少,但就是长兵器不足,弓矢更是稀缺。

    黄明远已经安排内值的一些内侍前往兴仁门西的右藏库,但能不能带回来一些装备却是要看运气了,黄明远却是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上面。

    眼看守备武器不足,黄明远又令人将大兴门上的城楼给拆了,其梁木也能充当些滚木礌石。

    黄明远的一箭不知是射到了什么人,但如此凌厉,却是让叛军的攻势为之一弱。眼看黄明远一箭射出,其他几人也搬起拆下的房梁、砖木向城下的叛军骑兵狠狠砸去。

    虽然黄明远等人没几人,但底下的叛军也是措不及防。今夜一路下来,所向睥睨,无能挡者,倒是让他们忘了及时防御。

    眼看大兴门巍峨高耸,虽然底下的骑兵对着城头破口大骂,但急切之间,也拿黄明远没有办法。

    终于龙风率领的大股部队杀到了大兴门下,开始对大兴门大规模攻击。整个大兴门的城墙东西长数百米,再是险要,光凭黄明远一二十人根本守备不过来。

    龙风看城头上抵抗得很,乃故技重施,准备以多打少。乃令数百人扛着云梯在城墙底下一字排开,底下的弓弩手也是不停地向城头抛射,压得黄明远等人根本抬不起头来。

    黄明远只得令二十余名侍卫各守一段城墙,自己则提着横刀来回的补防。

    这些侍卫单人勇力确实不凡,但奈何叛军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人登上城墙,便三五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有前有后的交替前进。

    很快城头上的侍卫便出现了伤亡,不是被抛射的弓箭射中,便是被叛军一窝蜂地围在一起,左右腾挪不开便被乱刀砍死。

    叛军在城楼上是越聚越多,还有人顺着城墙一侧的楼梯向下要去开城门。形势越来越险峻,眼看这样用不了半盏茶的功夫大兴门就要陷落了。

    黄明远也顾不得城头的防御了,若是被对方的骑兵冲进了大兴门内,众人都脱不得难。

    黄明远也发了狠,将弓背在身上,一手横刀,一手提小圆盾,向着人流冲去。对方眼看他满身血污,又是在发号司令的,忙上前想拿下他。

    见对方涌上前,黄明远抬起左手圆盾就撞在对方的兵器上,这重重的一击已经足够小兵脱力了。但黄明远的身子没有停,右手的横刀顺着脚步就横切过去。横刀势快,飞驰过两三秒,身旁几人的伤口才裂开,满肚子的脏器不要钱地往地上流。

    黄明远也不在意,就这么一挡一劈,连着砍翻五六人。叛军心惊,不敢再上前,黄明远乃一路杀到楼梯口。

    城头上的叛军越来越多,守不住的侍卫都向黄明远处集合。

    黄明远眼看城门楼子是守不得了,再待在城墙上也是徒劳,只能落得被围歼的下场。因此黄明远便让侍卫们立刻下楼,挡住城门,自己则守在楼梯口为所有人断后。

第三十九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 险境

    叛军眼看黄明远持刀立在楼梯口,如一夫当关之势,也没人敢上前。这时有个小头目见对方太悍勇,忙令十余人拿矛向黄明远乱戳。

    这矛长丈余,十几根长矛攒在一起对着前方突刺,倒是势不可挡。黄明远靠在楼梯口,对方再一突刺,黄明远无论是位置还是攻势都落在下风。

    眼看对方步步紧逼,黄明远无法近身,只能一步步后退。后面又是下楼梯,再退下去就要被居高临下的叛军给乱矛戳死了。

    黄明远无法,只能丢了手中的圆盾,向对方掷去。这些人见有兵器砸来身子一顿,黄明远则趁势向外一侧,贴着楼梯口的外侧,伸手抱住矛杆。右手横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对方就是一阵乱砍,连劈倒数人,血肉崩飞。肉沫碎块崩的众人满脸都是,无数的鲜血顺着黄明远的头盔和衣甲流成小河,“滴答滴答”的在混乱的战场上倒是显得格外的诡异。

    黄明远丢下怀中的长矛,没死的几人早就吓破了胆,哭喊着向后逃去,连滚带爬,莫不可笑。

    黄明远也不管这些人,现在楼梯口的位置已丢,城墙算是完全丢了,他只能且战且退了。他又回身砍倒两个靠近的叛军,有叛军顺着另一侧的楼梯早就下去了。

    龙风在远处看着黄明远骁勇无人敌,乃令人乱箭攒射,也不管是敌是我,直欲击杀黄明远。黄明远看着飞来的弓箭,眼看对方不分敌我的打击,立刻一跃跳上楼梯的扶手。

    龙风等得就是黄明远露出破绽的时候。见黄明远没有支撑,乃亲自张弓搭箭,向黄明远射去。黄明远也是一个神射手,急促而来的弓矢把空气都挤压的凝重了,黄明远侧身一躲,那箭贴着黄明远的左肩飞过。

    黄明远躲过这箭,却是没了落脚地,一脚踩到一把横刀上,一个鹞子翻身,跳了下去。

    在城头上的龙风眼看一箭没有射中黄明远,马上又是一箭向黄明远射去。

    黄明远正翻身下坠,忽然听到有羽箭袭来的声音,那破空之势,更加凌厉,不亚于前一箭。黄明远暗叫一声“坏了”,自己这正翻身下坠呢,哪有什么着力点,也没法改变运动方向。

    无奈之下,黄明远只得腰腹用力,手中的横刀抢先刺到扶手上,却是借着这个一击的力,让身子转了一个方向。两脚顺势落地,手中却是抓着那个对方射来的箭。

    黄明远顺着箭来的方向一看,正看到在城墙上伫立的龙风,他正做收起长弓的样子,两人却是正好对上目光。黄明远看对方眼神犀利,如寒光射电一样,立刻便看出此人是个不弱的神箭手,若是再由着对方对自己狙击,下一次自己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黄明远还半跪在地上没起来,却是对龙风有了杀意。现在对方肯定想不到自己还能还击,于是右手顺势抽出背上的长弓,拿起刚才龙风射的箭,也不瞄准,就是这么还击去。

    黄明远手中这弓是用比钢铁还要坚硬但非常轻的紫檀木制作而成,号称有万石之力,是杨坚的珍藏。黄明远本就射术惊人,更兼宝弓威力巨大,这一箭如穿石撼山一般,威势无两,直奔龙风而来。

    龙风哪想得到黄明远深陷重围,还有胆量和功夫对自己下手,等到箭到身前之时再想躲就晚了。也亏得龙风身法灵捷,那箭躲过心脏,正中龙风左臂,将龙风左臂的骨头都射断了。

    龙风疼的眼睛凸起,牙都要咬碎了。

    黄明远也不管射没射中,将弓挂到身上,顺势从地上捡起一根长矛。这长兵器在手,虽然不如枪使得痛快,但适合大开大合的作战。黄明远左突右刺,宛若惊鸿,身似游龙一般,将城下的叛军杀得一个对穿,也是痛快得很。

    这种时候,两军肉搏,靠士气大过靠技术的时代,百人将比万人将更有威慑力。黄明远杀得对方连连后退,几无人能挡。眼看叛军有惧意,龙风知道再让黄明远杀下去怕不是得让叛军吓破胆了。

    为了除掉黄明远,强忍着疼痛的龙风令部将熊厦前去杀了黄明远。

    这熊厦身高一丈,重过两百斤,手中一对短镗,身披重甲,嘴里不住地嘶鸣,真跟一头暴怒的熊瞎子一般可怖。

    黄明远眼看对方杀来,挺矛便刺。这熊厦看着笨拙,却是灵巧的很,两支短镗立刻举起挡住矛头。双方重重一击,震得黄明远手都抖了。

    黄明常年练弓,无论是爆发力还是臂力都超乎常人。不过这壮汉似乎更在其之上,单是力量怕是不亚于其弟黄明辽与雄阔海了。

    就在黄明远一愣神的功夫,这熊厦的铁镗一击又扫了过来。等到铁镗扫到黄明远眼前黄明远才发现,已经是躲不过了。

    黄明远忙用手中铁矛击去。“铛”的一声,两相碰到,黄明远手中铁矛头受不住击,应声而断。

    借着这个缓冲,黄明远急向后退了两步,稳住阵脚。这铁镗不过四尺,堪堪掠过黄明远砸到地上,留下一个大坑。

    不过两个回合,黄明远就头顶冒汗。

    停在一旁的黄明远喘着粗气,这莽汉太勇武了,一身气力更在自己之上,难以立敌啊。单这一个莽汉自己就不好对付,若是再相持下去,剩下的侍卫都要被叛军给杀光了。

    不能再顺着对方的心思打了,自己得另寻办法。

    黄明远放眼望去,眼看殿前的空地甚大,黄明远心中一动,立刻向反方向跑去。若是与这壮汉比较力气,敌攻我防,则落在了对方彀中。而双方拉开距离,则攻防之势易主,自己无论是用长弓还是其他兵器,都能占得上风。

    眼看此时活着的侍卫完整的已经没几个了,黄明远边向后跑边大声呼唤众人赶紧后撤,保存力量。

    几个残存的侍卫听到命令后,各自一瘸一拐的,丢下面前的敌人,也向后奔去。黄明远边跑还顺势捡起地上两把横刀。

    那熊厦眼看黄明远要跑,赶紧急追。这人伤了龙风将军,威胁巨大,如何能不除。不过这壮汉虽然体格上不错,但就是莽了些,照着黄明远逃跑的方向紧追不舍,眼看就离厮杀的众人越来越远。

第四十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一 破军

    黄明远横刀在手,跑得是速度飞快,眼看身后的熊厦跟不上黄明远的速度,渐渐落在了身后。

    黄明远眼看对方被自己带远了,又渐渐放慢速度。只见对方离自己不过一二十步,黄明远突然回身,把手中的横刀猛地向对方掷去。这一击甚是凌厉,直奔熊厦的心口,奔跑中的熊厦一惊,忙用手中铁镗去挡。刚扫开一把横刀,第二把横刀又到,原来黄明远是一手一把横刀掷出,双方差个半秒钟,正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熊厦也是高手,身形矫健,眼看另一柄刀飞来,正朝心口,另一把铁镗猛地一提,击在那横刀上,将其撞飞。

    黄明远两击不中,熊厦放心了。

    可熊厦还没开心半秒,忽然一破空之箭飞来,正中熊厦胸口。那箭来势汹汹,暴烈如霹雳,直没入熊厦腹中,只留箭羽露在外边颤动。

    熊厦的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往前走了几步,手不住地前伸,终于硕大的身体轰然倒地。

    对面的黄明远放下长弓,松了一口气。

    原来黄明远刚才那两把掷出的横刀都只是诱饵,是为了牵制住熊厦的注意力。熊厦不提防黄明远箭快,一左一右扫开横刀,见黄明远手上空了,便大意起来。

    黄明远这一箭,是练得连珠箭的精华,核心就是快,电石火花之间搭弓急射,正中身前没有防御的熊厦腹部。

    黄明远的箭,一旦射出,就是如流星赶月一般,非等闲之人可以躲过。知道黄明远射术的人即使如宇文成都一般的猛将都未必不中招,更何况是不了解黄明远的熊厦。

    可怜熊厦好个万夫不当的猛将,若是在边疆也是威震胡虏的勇士,可惜就这么死于非命。

    熊厦一死,周围的叛军也是一愣。这熊厦之猛超乎常人,东宫军中众人都视其为天人,可他就这么被轻易杀死,众人如何不惊惧。

    黄明远才不管叛军如何想的,他立刻捡起地上一把横刀别在腰间,又捡起一根长矛向叛军杀去。

    黄明远与熊厦的熬斗耽搁了一会功夫,趁着这个时候,城头的叛军已经都下楼来。单凭大兴宫卫士一二十人自是挡不住数百人的冲锋。黄明远还在和熊厦浴血奋战之时,早有叛军的大力士打开城门,放叛军的骑兵进入。

    大股的骑兵蜂拥入城,直冲其内。

    黄明远大惊,立刻高呼众人撤退,自己也提着长矛向北跑去。

    叛军骑兵马快,眼看挥舞着横刀的骑兵就要杀到跟前,肆意屠戮这些侍卫,因此为保存这些侍卫黄明远乃持矛断后。

    当先一马疾驰而来,意图撞到黄明远身上,再踏翻对方。黄明远不躲不闪,正对烈马。等到马几乎近身,忽然一矛前搠,闪过马身,正中骑士身上。

    见骑士落马,黄明远也不停歇,顺着向前的冲劲,单臂抱住马头,翻身上马。

    那马往前突了几步,才被黄明远勒住。黄明远两脚一挟马腹,单手调转马头,一手提着长矛拦住了大股骑兵的前路。

    若是让这群骑兵冲锋起来,今日这些残存的侍卫一个也活不了。现在黄明远手上缺的就是兵丁,现在人最重要,多一个便是多一份力量,他如何会白白牺牲这些侍卫。

    黄明远一边让这些侍卫给杨安、王威、庞长寿三人发讯息,告诉他们大兴门已丢,所有人向大兴殿靠拢;一边准备挡住对方的骑兵攻击,给这些侍卫的撤离赢取时间。

    不过这很冒险,黄明远知道自己不能和叛军混战到一起,否则一旦被叛军的骑兵团团围住了,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多少钉。

    东宫军统领骑兵的将领邙太眼看对面的黄明远横刀立马拦在人前一愣,这人也太大胆了,刚想令人上前扑杀,黄明远动了。

    只见马上的黄明远手持长矛斜插入东宫军骑兵的前锋位置。因为城门处狭窄,所以叛军数百名骑兵并不能一股脑地涌入,正好给了黄明远机会。

    黄明远从侧边插入对方阵中,迎面撞上的骑兵只能侧着身子迎战,黄明远便可靠着灵活性与爆发力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只见黄明远抽出一支箭来,猛地刺向战马的屁股。马儿吃痛,一跃而出,向前奔去。

    黄明远没有加速的时间和距离,只能靠取巧了。

    吃痛的战马疾驰,黄明远握紧长矛,照着一名马上骑士,猛地向前突刺。黄明远虽非猛将立身,但一身悍勇远超常人。这一矛刺去,杀意浓烈,杀气凛然。对方骑兵来不及防备便被刺落下马。

    黄明远见一击得手,顺手抽回长矛,紧接着向四周横扫而去。

    若是别的将领,这个时候都是以力取胜,靠着蛮力将对方扫落下马,可黄明远本来就长于枪矛之术,为了节省体力,如何会这么做。

    原来黄明远出矛之时便看准了身边几人的位置,所以这扫出去的矛不长不短,正好从对方前腹划过,从左到右直直地切开腹腔。

    人的腹部本来就防御薄弱,黄明远这一击如“蜻蜓点水”,恰到好处,被扫中者无不肚肠散落一地,哀嚎着从马上倒了下来。

    扫开这几人,黄明远狠夹马腹,让马快走。他不准备继续往里突击,而是贴着叛军前军锋部杀出。这样既不用往里冒险,还能打乱对方前锋的出击,影响对方其他军队的前进。

    黄明远杀得很快,沿途不断扫落东宫骑士下马,眼看要透敌而处,忽然前面有两骑将挡住他的去路。

    这二人正是在最前边领军的叛军骑将桂杰和郎全二人。二人本来是领命强攻大兴殿的,看黄明远在军中肆虐,已经打乱了他们的阵型,如何能忍。但大军快速向前,是不可能停下来调头追黄明远的,那会引起前后人马的相撞、踩踏。

    因此二人无奈,只得看着黄明远一路向前突击。

    二人倒是一起征战,配合多时,急向黄明远的一侧调转马头脱离大队。黄明远快要杀出来时,二人正到黄明远眼前。

    二人各持兵器,一前一后,一守一攻,准备将黄明远留在这里。

    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两个叛军骑将,黄明远眯着眼,微弓着腰,一手持矛,准备迎战二人。

第四十一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二 浴血

    对黄明远来说,是不愿意遇到对方的骑将的。

    眼看两人强攻过来,黄明远眉头一皱,这两人定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一旦逼得自己马速停下来,后面涌上来的骑兵便可以将自己团团围拢住。

    对面主攻的桂杰先到,当先就挺矛向黄明远的胸口狠狠刺去。桂杰可能不知道黄明远刚才与熊厦的斗战,所以过于高看了自己。黄明远见对面的矛刺来,不躲不避,而是挺矛与桂杰对刺。

    这黄明远的矛术其实更像是枪术,所以长矛刺出,矛头飞速旋转,正好若蛇头一样不停的在盘旋,其矛快速旋转之下形成密不透风的防御网,哪是桂杰这种三流武将抵得住的。

    这矛飞速地旋转缠住桂杰的矛,两矛相拧之下桂杰的矛脱手而出。黄明远的矛虽然在旋转但攻势依旧没有停,瞬间便直奔桂杰的胸部,搠了一个大洞。桂杰不敢置信地看着黄明远,“啊”的一声倒在地上。

    从桂杰出手到黄明远将桂杰刺落下马只不过是一瞬的时间,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主要是黄明远速度太快。

    郎全落后桂杰一步,等到郎全到了之后,桂杰已经死了。黄明远毫不拖泥带水,一把抽出桂杰身体里的长矛,又挑飞两个骑士,便向郎全刺去。

    郎全本事跟桂杰属半斤八两,他也是看到桂杰的死猛地一愣,不过一瞬的时间,马虽然已到,人却失了神。

    不过这个时候,谁会管你有没有反应过来。不等郎全回过神来,黄明远的长矛已经扫去。郎全见有东西扫来,忙向后一仰,企图躲过这一击。见矛从身上三寸高之处扫过,郎全勉强松了一口气,可就在这时,刚才那矛突然停住变向向下刺去,正中郎全。

    长矛戳破了腹腔,鲜血喷得到处都是。

    本来按惯性矛应该向前扫过去的,不过黄明远这矛术学了枪术中的抽法,在扫过去的时候其实也在盘旋,就这样扫向郎全的枪在他上部反向抽到他的肚子上。

    不过这矛杆不如枪杆软,所以这中途变向还是耗费了黄明远很大的心力。

    不过这也值得,桂杰、郎全二人一死,把周边的东宫骑兵都吓傻了。这些骑兵也不过是骑马步兵,没见过什么大阵势,没有主将指挥立刻乱成了一锅粥。

    不过杀死二将后,黄明远也不停歇,继续向前出阵。

    黄明远绕过这群骑兵,来到了大兴殿的台阶上。这时候其他存活的侍卫都已经逃到这里了。黄明远抬头看了看,一群人中,只剩下大小猫六七只,勉强放下心来。

    黄明远从马上跳下来,向上狂奔了几步,忽然摘下背后的弓,向身后的骑兵射去。

    原来黄明远已经看到又有将领从后赶过来,为了争取赶回大兴殿的时间,只能狙杀对方。

    这箭势如破竹一般,正中还在指挥军队的苟福,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已经成了黄明远的箭下亡魂。

    远处城门上的龙风看着下面无敌的黄明远倒吸一口凉气,他驻守了东宫数年,大兴宫里的人物如数家珍,可今日这大兴宫里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位杀神般的人物。

    眼看周围的士兵渐露出怯意,龙风没有办法,不顾肩膀的伤,亲自下了城墙,准备去围攻大兴殿。

    这大兴殿因为是主殿,地势高耸,光台阶就有九十九阶,高二三十米。

    黄明远带着几名侍卫快速上了台阶,后面的东宫军士也已经来到了台阶底部。万幸有这些台阶,骑兵上不来,但眼看四面八方都是东宫军士,黄明远也是一阵为难。现在就是一点一点拖延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真刀真枪的坚持了。

    这时候分守两侧的庞长寿和王威都已经通过东西长廊赶到了大兴殿。二人所处的左右延明门因为只是普通的宫门,城墙上无法立人,反而更容易戍守。不过三处宫门,一处丢了,其余两处也不必守了,反倒不如集中兵力坚守大兴殿。

    夜色中黄明远站在大兴殿前,手握长矛,血水顺着衣摆流了一地。

    此时天色昏暗,大兴殿前的广场上尽是影影绰绰的身影。黄明远第一次站在这个天下的权力中心前,仿佛望穿山河,睥睨时空,胸中豪情跃于心中。

    今时今日,天下的安危决于自己手中。

    这时候庞长寿和王威也带着人向黄明远这里集中,眼看底下的东宫军就要发起攻击,众人心中低沉起来。庞长寿、王威等人也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不由得望向黄明远,皆把希望寄托在黄明远身上。黄明远和庞长寿、王威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看出危急,决战时刻就要到了。

    大兴殿前站着三四十名还幸存的侍卫,个个带伤,能战者并没有几人。

    黄明远看看这站在殿前能战的三四十人,众人看向黄明远的眼中满是期盼。这些残兵已经是黄明远现在能指挥的全部力量了。

    黄明远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能够赶来,现在他也只能靠着这些人尽量的拖时间了。黄明远背上的疮口早就已经裂开,但这个时候黄明远也没有办法去顾忌伤口了。他强忍着伤痛,尽量不让众人看出他受了伤。

    整个大兴殿前有五六十米宽,凭借着这四十人肯定挡不住东宫军的千军万马。而且大殿内也没什么檑木之类的东西,几十米的地形优势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要是杨坚等人能战,自己也能带着他们杀出重围,可是现在杨坚、杨昭、苏威等人老的老,病的病,要是带着这几个人突围就是活靶子啊。

    黄明远心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算一步了。

    气结于胸,黄明远忍不住对天长啸。这啸声犹如天地咆哮,又似风波乍起,惊天动地,众人皆惊。

    “兄弟们,我们已经退无可退了,后面就是大兴殿,后面就是天子,我等深受国恩,正是为国捐躯的时候,誓死保卫天子!”

    “誓死保卫天子!”

    “誓死保卫天子!”

    这声音澎湃激昂,这声音震彻云霄,在大兴殿的上空久久地回荡,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

第四十二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三 忠良

    众人高声呼喊了这几句,不仅士气上来了,连胆气也壮了许多。

    这些人都是杨坚精心培育的侍卫,算是杨坚的私兵,对杨坚的忠诚度极高。喊出“保卫天子”的口号能够唤起这些人的同仇敌忾之心,同时也打击对面叛军的士气。

    在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发动叛乱的也只是将而不是兵,这些当兵的不过是听从命令。或许攻打皇宫这些人可以接受,但直接攻杀天子,这些人无论如何不会这么做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越是普通人,越畏惧天子。

    下面的东宫军听到上面杨坚侍卫的喊声,果然纷纷受到震动,连进攻也犹豫起来。

    底下指挥的龙风看势头不对,心中一惊。他是元颍手下第一将,立刻就明白了黄明远的居心,马上喊道:“弟兄们,别听他们的,他们是逆贼,他们在挟持天子,我们杀过去就赢了,封妻荫子,富贵一生。”

    龙风喊出来优厚的封赏,希望能够财帛动人心。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人都看得明白了,谁是忠臣谁是逆贼还不清楚吗?师出无名,势头一落,叛军的心中也开始震荡起来。他们现在还在围攻大兴殿,只是东宫军占优,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这些人怕是会立刻就作鸟兽散。

    这时候还在大兴殿的杨昭听到了黄明远的长啸,有些吃惊,马上就要强撑着病体出去看一看状况,不过立刻便被杨坚呵止了。

    “大父,我······”

    “你又不能上阵厮杀,出去干什么,只能添乱,万事都交给黄将军。”杨坚毕竟是老江湖了,很明白今日能不能守住大兴殿就看黄明远的本事。今日若是殿破,杨坚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但杨昭却是活不了。

    杨坚早就把黄明远与杨昭的关系查个一清二楚,也只能将寄托于黄明远会为了杨昭死战。

    但愿黄明远能撑到伽罗带兵赶来的那一刻。

    不过杨坚是天子,他是不会完全信任哪一个人的,所以他一直命令刘德去观察外面的形势,防止黄明远或者其他人有什么想法。如果真的事有不谐,情非得已之下,也不是不能选择太子杨勇。

    不过这个时候,要想让黄明远誓死效忠,是需要给黄明远一些好处的时候了,好马儿也需要好料草啊。

    杨坚让刘德将黄明远叫入殿中。

    黄明远不知道这个时候杨坚想做些什么,又能说些什么,不过还是让庞长寿、王威二人紧守殿外。而黄明远将长矛交给一个侍卫,自己空手进了大殿。

    进入殿内,杨坚正高坐在正座上,杨昭和苏威则分列左右。

    黄明远赶紧下跪行礼。都到了这个时候,杨坚依旧面不改色,依旧如常,果然是晋乱三百年后第一人,如此气度、风采令人佩服。

    这时候杨坚没有像刘备、宋江那样刻意地高待黄明远,嘘寒问暖,反而是刻意保持着天子的威严。这个时候,杨坚身无片铁,能威慑众人的,唯有他的天子身份。

    “黄卿,外面的局势如何。”

    “禀圣人,叛军势大,已攻入大兴殿前,末将正率军阻挡。”

    “那可能挡住叛军?”

    黄明远有些为难,今日怕是挡不住对方了,不过自己得给杨坚信心,谁知道他一旦看到局势不对,会直接将杨昭丢给叛军,选择向太子杨勇倒戈。

    “禀圣人,此战,我军必胜。”黄明远斩钉截铁地说道。

    杨坚点点头,身旁的杨昭、苏威也是面带喜色,能守住就好,只有能守住大兴殿,那就大势还在手中。二人倒是都很信任黄明远,毕竟是少见的一员名将啊。

    不过杨坚却不这么认为。

    杨坚虽然一直在大兴殿内端坐,但是毕竟也当过二十多年的将军,今日战场的形势和双方实力的对比他很清楚。黄明远的确是个骁将,但对面的叛军可不是一人,而是数千人,黄明远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杨坚有些意味深长地问道:“黄卿,君无戏言,不可乱说,对面的叛军可是有千军万马。朕可是根据卿的判断下决心的。”

    黄明远很清楚杨坚的意思,但仍然面不改色地说道:“圣人放心,虽千万人,吾往矣。”

    “好!”

    “好!”

    杨坚听得为之动容。杨坚这种人,御极天下二十年,早就把自己看作至高无上的神了,但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又怎么会愿意让自己受制于人。如果能够击败叛军,保持权利,那杨坚也愿意全力支持黄明远。

    “黄卿,你果然是一员勇将,不可挡也。今日我祖孙二人将性命托于卿身,望卿能再续神奇,大破叛军,安定大隋的江山社稷。”

    “诺!”

    接着,杨坚又说道:“黄卿,我记得卿之父可是当年战死在江州的原左勋卫骠骑将军黄牵。”

    黄明远点点头。

    “黄卿是个忠臣啊,可惜早早的就为国捐躯了。黄卿当年在江州受了委屈,这些年一直不明不白的,是朝廷欠了黄卿的。此战之后,当还黄卿一个公道啊。”

    黄明远神色激动,赶紧跪下说道:“臣代先父谢圣人隆恩。”

    外面军情紧急,双方也没在殿内耽搁。黄明远忍不住心中在笑,杨坚果然一出手就打到自己的软肋上,让自己欲罢不能。若想还父亲一个公正,自是此仗要胜;若是自己败了,连命都不一定保住,那就万事皆休,什么也别提。

    圣人真是打得好算盘啊,当初父亲死时,王世积、权武都是朝廷重臣,圣人自是要笼络他们而冤屈了父亲。现在王世积、权武都死了,自己却成了改变大隋命运的关键人物,那圣人自然也能为了笼络自己向死人开炮了。杨坚打得一手好牌,两边都是好人,真是厉害啊。

    可是自己不吃这一套,你早干嘛去了,这个时候想用一点恩惠来拉拢自己,怕是小觑黄明远了。

    黄明远对杨坚的诱饵毫不在意,哪怕他今天真的就是死也要挡住叛军,但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杨坚。

    自己是忠良,是晋王的忠良,是杨昭的忠良,但绝对不会是杨坚的忠良。

第四十三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四 突变

    如果说今夜的故事全部都在凌敬的计划之中,所有人都被凌敬的引导或有意或无意地拉入局中,那么此时的凌敬则是一个毁灭者。因为今夜所有发生的一切到现在为止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已经失控,包括凌敬。

    这个时候无论是杨坚、杨勇还是杨广,都发现自己对局势无能为力,整个大兴宫的形势像一列火车一样向着难以掌控地方向极速地前进。所有人都在这列火车上挣扎,或是拉住疾驰的火车,或是随着火车的失控走向毁灭。

    一切的失控都只是在短短两个时辰之内发生的。

    午夜,广阳门。

    此时站在人后的杨广握着剑,看着久攻不下的广阳门,脸色凝重,内心无比地焦躁。仿佛之前每过去的一分一秒,都在燃烧着杨广的心神。

    杨广不明白,明明是自己设的针对太子的局,形势如何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原本的局面是杨广和张衡、裴矩定计,利用隐藏在东宫的奸细姬威、唐令则、宗胜等人,鼓动太子杨勇谋反。

    一旦东宫军动手,那么准备好的杨广便可以以平乱的名义率领部下直趋皇宫,击破东宫军。到时候木已成舟,杨勇谋逆,杨坚怕是不得不立杨广为太子了。

    张衡等人也知道杨坚对杨勇防备的很深,所以也只是想办法让杨勇的部下动起来。东宫的残兵败将素来缺乏训练,不堪大战,真的大战起来,东宫军怕是连守备甚严的建春门也过不去。至于自己的这些手下,杨广倒是信任的很,虽然现在在城内的只有八百余人,但都是当初在冠军侯山经历过与突厥人的血战的,个个骁勇,非东宫的样子军队可比。

    当初为了让元颍起兵作乱,杨广故意让唐令则在元颍的军中迷惑元颍,省得元颍见了杨勇之后真相大白。但却没有想到的是,元颍是个有真才实干的人,或者说他是个真正的枭雄,没有了东宫那群废物的掣肘,元颍反而发挥出一百二十分的实力。

    东宫十率的编制原有接近三万人,经过杨坚屡次削减,现在仍有接近万人之多。这十率之中,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墙头草,真正完全忠心于杨勇的也没有几人。但身为东宫十率,与杨勇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众人未必要跟着杨勇谋反,也若是杨勇成功篡位也绝不会反对。因此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坚守不动,虽然发现了东宫的异常,但都故意装作不知。

    而且东宫十率其实也不都是守在东宫内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常驻东宫之中。

    若是仅凭这些军队,杨勇如何翻腾起浪花来。

    但奈何现在局势不同,圣人步步杀机,杨勇也不是个傻的。当初杨广兵败消息传来之后,他就请求让东宫左卫率府进驻东宫,弥补东宫防御的不足。

    杨坚在这个时候也不敢过分刺激杨勇,双方经过一番博弈,相互进行了妥协。随着左监门府的军队进驻东宫,东宫左卫率府也进驻东宫。

    而现在就是这众人眼中区区两千的兵力,将整个大兴宫搞得天翻地覆。元颍凭借突然袭击,再加上手中近千的骑马步兵,以多打少,已经完全控制了外宫。

    现在龙风率部分主力攻打大兴殿,元颍和胡云分别驻守广阳门和中华门抵挡援军。只要龙风这边获得了天子,则大事可期。

    杨广这边早就集合了士兵在府里。为了多钓一些关陇世家陷进坑里,杨广还让姬威联系了不少亲近杨勇的世家,邀请他们一同出兵。这个当口儿,就是多杀几个关陇世家,也没有太大影响。

    当然,各家的家主都是些浸润权利之道多年的老狐狸了,哪个不是腥风血雨里滚了无数回合才挣得的现在的地位,很多人原本就对杨勇并不看好,也不急着下注,便各自严守门户,坐看结果。但也有一些家族赌徒心严重,或者已经在杨勇这艘破船上下不来了,真就信了姬威的鬼话,召集家里的私兵,向大兴宫杀来。

    本来杨广的计划是没有错的,但他算漏了元颍的实力,等到杨广的平叛军队赶到大兴宫时,进展神速的元颍所部已经占领了广阳门。

    战斗还没开始,晋王军预定的计划便立刻作废。现在攻守之势易主,杨广要先抢下广阳门,才能进入宫城。但大兴宫的城墙高达数丈,广阳门更是大兴宫的门户,杨广之前哪里预料到会攻城,别说提前准备攻城器具了,就连作为掩护的弓箭也没有多少。

    屋漏偏逢连阴雨,晋王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求锤得锤了。

    就在杨广这边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些支持太子的世家私兵也向晋王背后杀来,而这些人还是杨广弄来的。晋王所部腹背受敌,立刻陷入危局。

    晋王的计策绝对不能说无效,但现在局面的形成,说到底还是晋王手上兵力太少。晋王军只不过千余人,若是在平地里,这些世家私兵和东宫卫士就是翻个倍也绝对不是晋王军的对手,但东宫军仗着城墙的防御,晋王军在底下干看着却是没有办法。

    皇城内倒是有不少的十六卫官兵,但大多都是执勤的人,不能顶用。而且现在太子和晋王大打出手,在众人的眼中这是他们杨家自己的事。若不是有什么想法的,众人躲还来不及,也没人敢上前,引得惹火烧身,只得观望。

    杨广看着高耸的广阳门,时间却是一分一秒地过去。每过去一秒,意味着杨广的胜率便要降低一分。

    对于元颍,杨广倒也熟悉,北周名将大将军长湖郡公元定之孙,家道衰落。先随杨俊伐陈,后来在河西为将,倒也是个能干之臣,但也仅此而已。

    不过这个元颍素来沉默寡言,与上级关系也不好还得罪了上官,后来入了东宫,杨广对其也不怎么关注。

    可就是这个人今日竟然成了心腹大患,简直难以置信。

    望着如浪花一般不断冲上去又被东宫军打下来的晋王军,杨广的心沉入底,后背竟湿透了。

第四十四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五 饮鸩

    夜幕下的广阳门,灯火通明。城墙上下,人头攒动,喊杀声震天。

    杨广和元颍各自看着对方,心思各异,更是沉重。这不单单只是一场政变,大隋立国以来二十年的安静或许会就此烟消云散。

    看到元颍在城头,杨广心想若是真的攻不下广阳门,先试着劝降一下元颍,然后趁机让部队看能不能绕道广阳门左右的长乐门和永定门,打破僵局。

    杨广大声对元颍说道:“元将军,今太子造反,天下共讨,大势已去,天子命我平叛戡乱。现在各路平叛大军都向大兴宫赶来,太子覆灭只在顷刻之间,将军何不弃暗投明,打开广阳门,以报君恩。”

    元颍听到杨广的话仿佛听到最好笑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这杨广黔驴技穷了,这个时候反而劝降起自己来。可他越是装得淡定,越是无计可施。

    元颍也回道:“杨广,你枉顾君恩,忤逆叛乱,现在阴谋泄露,作乱失败,竟然还敢口出狂言,快快下马认罪,天子可留你一命。”

    造反这个事,越是反,越讲究个名正言顺,师出是不是有名,关系到军队的士气,可马虎不得。

    这个时候,杨坚被困在内宫出不来,也就任元颍自说自话了。我就说你是反贼你能奈我何,反正杨坚这个时候不能出来反驳。

    其实两边都打着正义的幌子行不正当之事,也没有谁占礼。

    不过杨广这个时候的确是不占上风,这么晚了带着人闯宫,谁知道你想干什么,他反倒像那个要造反的。

    这时候不待杨广要说话,元颍又在城楼上高喊道:“杨广,你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你以为你在这里拖住本将,部下便可以从长乐门和永安门入城,我告诉你做梦,圣人的平乱大军已经赶来,翦灭尔等群丑只在旦夕。”

    听到元颍的话,杨广脑子一轰,计策败露了,这下麻烦大了。

    杨广抬头望向黑暗中的广阳门,如此的气势雄伟,坚不可摧,杨广心中第一次有了一丝的惧意。今日难道真的要在这里折戟沉沙?

    看杨广心思或有变化,张衡忙上前一把拉住杨广的马缰绳说道:“王爷,这个时候正是两军决战之时,不进便退,今日我们已经走上绝路,没办法回头了,只能和元颍决一死战。”

    杨广看看张衡,又看看广阳门,心中不住地摇头。单凭这晋王府的几百人,他们是绝不可能打破广阳门的。

    杨广叹了一口气,问道:“广阳门坚,急切之间难以攻下,建平可有办法?”

    之前张衡在看到广阳门失守之后也是一惊,这丢了广阳门,他们就进不去宫城内,筹划的再好也没有用。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衡也担心一旦元颍俘获了杨坚,纵有万般算计都会成空。现在杨广问计,张衡只得无奈地说道:“王爷,我们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为今之计,只有广招忠于王爷的将领带兵前来助战,到时候这些家族私兵也能充当一些人头。”

    杨广无奈地点点头,若非万不得已,他是绝不愿意让各家的私兵来助阵的。今日让各家的私兵来击败东宫军,这是拿着大隋的威严让各大家族踩啊。而且经此一事,这些关陇世家的气焰高涨,行事怕是会更加无法无天。

    但杨广是个理智的人,虽然选择向各世家妥协后患无穷,现在的目的是胜利,所以他只能饮鸩止渴了。

    这时杨广身边的段达忽然说道:“王爷,您怕是忘了我们在城内还有一支铁军可用。”

    见杨广一愣,段达说道:“王爷,黄将军今日入城,可是带了上百的铁骑,这些人的可都是骁勇善战的大同军,战力惊人,就是突厥人都畏之如虎。”

    段达是杨坚、杨广父子两代人的心腹,在北周杨坚担任丞相的时候,便被任命为大都督,总领亲信兵,常常跟随在隋文帝左右。

    后来段达兼任晋王杨广的参军,成为杨广的心腹。

    段达是晋王府的老人,黄明远也曾跟段达学过兵法,因此双方关系也较为亲密。凌敬还想着让狼牙骑今日也一展雄风,所以特意让黄青贿赂段达,使其在杨广面前提起狼牙骑。

    听到段达的话,杨广这时喜出望外,一支上百人的精锐骑兵对于杨广来说是雪中送炭啊,让他如虎添翼。

    杨广马上令段达前去调这支军队前来。

    眼看将要有一支生力军加入,张衡也放下心。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黄明远所部都是骑兵,也没办法攻城啊。看着高耸的广阳门,张衡眼中泛着寒光。眼看又一波攻击失败,张衡对杨广说道:“王爷,有黄明远军我无忧矣。今日广阳门难破,若要摧敌,我军可用火烧。”

    杨广一愣,抓着张衡的手说道:“建平,这可是广阳门,是天子的门户,你知道火烧广阳门这对大隋意味着什么?”

    张衡当然知道,大隋二十年来积攒的威望或许会随着这把火而烟消云散。此战无论胜败,恐怕都会让朝廷的统治力量大损。

    可现在还有别的办法吗?

    张衡说道:“王爷,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今日攻不破广阳门,王爷就连以后都没有了,还担心什么呢?”

    杨广脸色一青,张衡说的没错,让太子大兄得了江山,自己恐怕什么好也没有,横竖是一死,待自己夺得皇位再慢慢收拾烂摊子就是了。

    杨广目露凶光,不就是火烧广阳门,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衡见杨广同意,一挥手,早就准备好的晋王士兵各自抱着一捆木材上前,堆到广阳门的木质大门处。

    熊熊烈火拔地而起,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很快就烧得半个大兴城透亮。这火映得所有人的脸通红,混着血色,是如此的耀眼。

    无数的人望着这堆火心思各异,或有欣喜;或有哀叹;或有不解;或有畏惧,不一而足。而发生在大兴宫的这场政变也正式完完全全落入满场良贱的眼中。这场火撕开了大隋所有的遮羞布,和之前的“都六之乱”和在一起,成为所有人眼中大隋的挽歌。

第四十五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六 凌敬

    为了一个目的,付出的越多,为之牺牲的也就越多。可能到了最后,这个目的已经变了性质了,再也不是当初的追寻。

    杨广或许从来没想过牺牲大隋的威严,但事到临头,你会做出很多让自己瞠目结舌的选择来。

    杨广看着这把火,也目露疯癫之色。烧吧烧吧,孤看这天下有谁可以挡孤,这天下终究是孤的。

    早就趁乱逃出晋王府,来到黄明远府上的凌敬也看着这把大火,忍不住大笑起来。他举起酒杯对着大火,又倒在地上。这杯酒,敬那些怀才不遇的寒门子弟,敬那些脑满肠肥的世家贵胄,更敬这个吃人的世道,就让这把烈火烧去腐朽的黑暗,打开新时代的大门吧。

    子长兄,凌敬不负所托。

    黄府的黄明祯看到西面皇宫火起也是一惊,这个阵势,怕是谁发动了政变,可兄长还在皇宫内呢?

    黄明祯等人都聚在一起,眼看无计可施,便前往凌敬处寻找凌敬。

    正巧凌敬在院子内喝酒,见到几兄弟走来也是笑脸隐隐,完全没有一丝对黄明远的担心。

    黄明襄立刻便觉得不对。皇宫生乱,左右逃不过晋王和太子之间的事情,凌敬可是刚从晋王府上回来,难道今夜之事与他有关。

    黄明襄直觉今日之事有问题,便问道:“凌先生可知今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六郎君多虑了,不过是晋王和太子为争储位,双方是狗咬狗一嘴毛,跟我们却是无关。”

    黄明襄反驳道:“如何跟我们无关,大兄还在皇宫里。”

    黄明襄铁青着脸,他虽然不知道凌敬到底做了什么,但是他本能的感觉到凌敬在今日的事情中牵扯颇深。

    黄明襄低低地说道:“此事真的跟先生有关?”

    对于黄明襄的质问,凌敬是满脸笑容,他并不准备瞒着黄明襄,或者说是黄明远,这都是可以和他一起实现理想志同道合的人。

    看着看向他的黄明襄和黄明祯等人,凌敬笑着说道:“六郎君,光靠主公在边陲挣军功,得多少年才能成为朝廷的柱国啊。十年苦寒不如一遭站队,凌敬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主公啊。”

    黄明襄心中的火立刻就涌出,果然是凌敬。现在大兄身在皇宫,估计也困在里面出不来了,一旦出事,正在崛起的黄家经不起这般打击。

    黄明襄指着凌敬说道:“凌先生,你就祈祷我大兄没事吧,否则你会有什么下场你自己知道。今日之后,有什么事情你向我兄长亲自说。”

    黄明襄说得很不客气,不过凌敬并不在意,他早就想过今日之后会出现什么后果,为了天下苍生,总有人得付出些什么。

    凌敬笑着说道:“诸位郎君,今日过后,一切种种,敬都会向主公说明,不过现在,估计晋王的人快到了。广阳门发生大火,那说明晋王的攻击并不顺,或许会向我们求援,还请几位郎君做好准备。”

    黄明襄半信半疑,黄明祯却是知道军情如火,凌敬不会对此事开玩笑。他马上令黄青将狼牙军集合起来。又让二兄黄明聪将自己和二叔的亲兵以及家里的护院、家仆都集中起来待命。

    很快段达就来到了黄府。

    众人将气喘吁吁的段达迎入府中,看到正好凌敬也在。段达也没有过问凌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而是让黄明祯赶快出兵广阳门。

    凌敬上前询问道:“段将军,我军战事如何?”

    凌敬虽然猜测到晋王进军不顺,但也不明白哪里出了过错。今日计策绝对是出其不意,凭晋王的实力,必胜无疑。太子怕是连东宫都突破不了,怎么还能达到广阳门,没道理啊。

    段达脸色一变,也知道瞒不住黄家人,只得长话短说道:“凌先生,不知道东宫军今日怎么这么厉害,竟然在我军赶到之前便抢占了广阳门,王爷久攻不下,只得招你等前往救援。”

    听到这个结果,凌敬也是一愣。太子都在晋王的算计之中,怎么还如有神助。现在的局势之危急凌敬也明白了,本以为晋王能够快速赶到大兴宫与天子汇合,圣人和黄明远都是有惊无险。可若是杨广的援军久候不到,黄明远可就真的可能折到大兴宫里。

    必须赶紧打通与黄明远的联系。

    凌敬马上转身对黄明祯说道:“三郎君,我们得赶快,主公可能支持不住了。”

    黄明襄听到这话就是上前,马上被黄明祯阻止。大敌当前,就是要处置凌敬,也得是兄长回来。

    黄明祯也知道黄家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晋王身上,而且兄长还在宫中生死不知,无论如何这个兵他都得出。

    凌敬看着对他目光不善的黄明襄,后背发凉地说道:“六郎君放心,这次敬也跟着前往大兴宫,若主公出了什么差池,凌敬必当以死谢罪。”

    黄明祯说道:“凌先生,之前的事情暂且不说,现在要全力以赴救援兄长。”

    现在黄家由官职最高、历经战事最多的黄明祯调度。

    今夜城中大乱,黄家毕竟是老巢,也不能出差错,黄明祯让二兄黄明聪和黄明离、黄明襄三人率领私兵、家仆守卫黄家;自己则带着凌敬、黄青、雄阔海、秦琼、韩浚等人和上百名狼牙骑直奔广阳门。

    黄明祯一直都是大同军的三号人物,其威望不在郑言庆之下。虽然黄明祯不是狼牙骑的统帅,也已经不在大同军任职,但黄明祯是黄明远的弟弟,黄青等人也是信服,因此部队指挥也是倒也畅通。

    黄家在大宁坊,众人打开坊门,大批的骑兵如夜色中的闪电一般疾驰而去。众人从廷嘉门直趋广阳门,刚走到东宫的广运门时,凌敬突然叫住黄明祯。

    “三郎君,既然广阳门久攻不下,我们这些骑兵赶过去怕是也无用,何不绕道广运门,经建春门,然后直趋到广阳门之后破敌。”

    黄明祯想了想,广运门内还有左藏库,能够为军队提供大量的补充。而且真的若是事情无法挽回,圣人落入叛军之手,他们也能直捣黄龙,直取太子,逆转局势。

    黄明祯一挥手,大军立刻调转方向,向广运门内突击而去。

第四十六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七 巾帼

    五更的长安城,已经有了些许的悸动。天还未亮,但皇宫处的火光冲天,城中的百姓早就被惊醒了。满城的老幼,不论高贵或者低贱的,都望着皇宫处的大火,充满着担忧与恐惧。

    此时的大兴宫内形成了僵局,双方各有优势又各自相持不下。黄明远带着人坚守大兴殿与叛军周旋;杨广和元颍在广阳门形成了对峙之势;杨勇则被负责戍卫东宫的郭衍挡在了显德门(唐避中宗讳,改明德)。

    现在也看不出谁胜谁负,局势越发的诡异了,无论是太子还是晋王都骑虎难下,不能回头,只得选择孤注一掷了。

    这种情况下,若是有一股外力撬动这个僵持的局面,则瞬间便会让局势变得清明起来。

    当然,现在也是大隋王朝最虚弱的时刻,若是有人此时有实力从中破局,挟天子以令四方,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司马懿、杨坚。

    凌敬也是在叹息如此美妙的时机,可惜黄明远力有不逮又没有什么威望,即使控制了杨坚也不会得到众人承认的。

    当然,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人,此人就是独孤皇后。

    其实无论是杨广在谋划此事的时候还是元颍在攻打大兴宫的时候,都下意识的没有重视独孤皇后的作用。

    诚然,独孤皇后的确在这个朝堂上很有权利,对整个朝局的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她毕竟是个女人,更大的依仗是杨坚。在这个宫廷政变真刀真枪的时刻,根本没有多大的能力去力挽狂澜。充其量也就是前汉的王政君、后汉的何太后、北魏胡太后这样的人物,再有不甘,也只能等待命运的裁决。

    杨广和元颍都小看了独孤伽罗。接下来在这场政变中她不仅不是束手无策、刍豢待宰的羔羊,反而成为这场政变中最大的变数,一手撬动了东宫军原本触手可及的胜利天平。

    负责包围中华殿的胡云本来手底下兵力就不足,所以在独孤皇后走脱之后,胡云根本没有能力派人去追击独孤皇后。他现在最重要的是抢在杨坚反应过来之前和鲍冲合兵一处,拿下中华门,堵住杨坚的退路。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杨坚果然被挡在了中华门,而独孤皇后在侍卫、内侍的护卫下一路向北逃出皇宫。

    一个女子,在兵荒马乱、不辨敌我的宫中,即使她是当朝皇后,能保全自身就不错了,还能想其它吗?

    但独孤伽罗偏偏不是普通人。她十三岁的时候父亲独孤信被权臣宇文护以赵贵叛乱“同谋罪”逼迫自尽,族人流放,家族没落。而嫁到杨家的独孤伽罗以一弱女子的身份成为独孤家族最大的支柱。无论是在北周宣帝宇文赟面前赐皇后杨丽华自尽的时候,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还是盛怒下杀死了尉迟氏,砍断双手送给杨坚,都尽显北地女子的决然节烈、坚强风慨。

    所以独孤伽罗离开中华殿之后,立刻想的就是调兵平叛。

    很快独孤伽罗就靠着身边几十名侍卫接管了玄武门,负责戍守玄武门的正是独孤伽罗的侄子,其二兄独孤善之子右勋卫车骑将军独孤览。

    控制了这里,未来平叛大军的通道便被打开了。

    站上了玄武门的城墙,望着南面的熊熊烈火,独孤皇后的心如刀割,父子相杀,骨肉相残,丈夫多年的心血就这样被烈火所燃烧。

    不过独孤皇后没有自怨自艾,她的伤痛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却是坚毅之情。

    现在独孤皇后最重要的是赶往北苑的十二卫驻军,领大军进宫平叛。不过独孤皇后也不敢贸贸然的前往北苑军中,谁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和长子一同谋逆,若是分不清敌我,变要被对方直接挟持了。

    幸好独孤家族势力庞大,各军中都有子弟,独孤皇后也有能相信之人。确认了各军营的位置,独孤皇后直奔右卫军中。

    独孤皇后要找的正是右卫将军独孤楷。独孤楷,本姓李,为齐人。他的父亲李屯,跟随北齐高洋和北周在沙苑大战,兵败被擒,编为独孤信部下,后来渐得亲近,得到独孤信的信任,赐姓独孤,所以独孤楷其实是独孤家的私兵出身。

    独孤楷少年谨厚,杨坚为丞相,楷督杨坚亲信兵。隋朝建立后,独孤楷又担任右监门将军,是杨坚和独孤家族都能相信的一人。

    虽然十二卫军都要戍守京城,但核心力量还是左右卫军和四府中的左右备身府。而恰好今日独孤楷正在军中。

    独孤伽罗进营时,独孤楷其实已经将军队集结完毕,就等着进军命令。

    看到皇后来到军中,独孤楷又惊又喜。本来见到皇宫骤然乱起,谁是叛军谁是忠臣根本分不清楚。独孤楷身为禁军大将,无论是朝廷制度还是不敢贸然趟这趟浑水,他也不敢在没接到命令之前猝然进军。因此眼见宫中越发混乱,独孤楷满是焦急,可就是不敢动手。

    独孤皇后解了独孤楷之忧。虽然不知道独孤皇后的立场,但独孤皇后可是他的当家姑奶奶,是独孤家族的支撑,自是可以信之从之的。

    “独孤将军,今社稷沦落,苍生罹难,正是国家危亡之时。东宫叛乱,背弃人伦,尔等身为朝廷忠臣,自是要忠于天子,为国讨逆,上报君恩,下光门楣。”

    独孤楷听到独孤皇后也不犹豫,马上接令点兵。

    独孤皇后见状松了一口气,拉着独孤楷说道:“修则(独孤楷字),这江山社稷和天子都拜托你了。”

    独孤楷马上跪禀道:“独孤楷怎敢不誓死以报君恩。”

    大军本就已经点起,只待一声令下,便能鱼跃而出,杀向皇宫。独孤楷让人竖起大旗,晓谕三军,然后命人将独孤皇后护在中间,大军直奔玄武门杀去。

    到了玄武门后,独孤览便将军队和城门交给了独孤楷统一指挥。独孤楷命令一部分军队接管玄武门,保证此要道始终在手。即刻方便进军,同时也能够护住大军的后背,挡住城外其他军队进城的道路,杜绝了其他人浑身摸鱼的可能。

    布置完一切后,独孤楷并没有贸然进击,而是令独孤览率部前驱试探,而独孤楷和独孤皇后则直趋玄武门西的兵营。

第四十七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八 援军

    宫城内部的戍卫主要靠左右备身。此时的左右备身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编制,从属于左、右领左右府,不过统帅左右备身的备身将军已经出现。

    现在的备身将军分别是杨坚的亲信将领崔彭和李悊。崔彭是杨坚的心腹出身,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而李悊是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子,李安之弟,李虎的孙子,唐开国功臣李孝恭的亲叔叔(李安少子)。李安、李悊兄弟二人都是从北周时期就为杨坚的心腹,及被周赵王谋害杨坚,兄弟二人灭亲奉国。后来兄弟二人同掌亲军,历史上也甚为少见。李安之子琼,李悊之子玮,始自襁褓,乳养宫中,至是年**岁,始命归家,其见亲顾如是。

    按道理来说,其实独孤皇后先来找崔彭和李悊二人更合适,因为此二人忠于杨坚,离叛乱又最近。

    不过现在人心难测,谁知道二人可不可信。而且李悊跟杨勇关系不错,跟杨广的关系却是极为疏远,所以独孤皇后宁可耗费时间也要先到独孤楷军中,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独孤楷的大军进到备身军中,崔彭、李悊都甚为吃惊。虽然二人的身份都已经不需要再在杨坚跟前值守了,不过今夜凑巧二人倒是都在军中没有回家。

    今夜事变之后,二人也没有闲着,马上准备调兵平叛,可二人也跟独孤楷一样,都犹豫的是不知道要打谁。虽然现在有独孤皇后的命令,但独孤皇后来的很突然,又有独孤楷的大军压境,甚是蹊跷。

    崔、李二人其实不太敢出兵,毕竟现在局势不明,谁敢保证不是独孤家窜通太子或者晋王造反叛乱,他们弄巧成拙怎么办。

    眼看二人心中有疑虑,独孤楷就要强行接掌备身府。崔、李二人是一军之主,自是不会束手就擒,双方冲突是一触即发。

    这时候独孤皇后告诉自己不能慌,为了避免内讧,好省出时间赶紧进入宫中平叛。独孤皇后一摆衣裙,给崔彭、李悊二人跪了下来。

    崔彭、李悊见独孤皇后突然下跪,俱是一惊。他们二人不管信不信独孤皇后的话,也不敢让独孤皇后给他们下跪,毕竟现在宫里打生打死的那两人都是她的儿子,谁赢了她都是皇太后。

    崔彭、李悊跪了下来,连连口呼“不敢”!

    独孤皇后一边拉着一人说道:“崔将军,李将军,圣人就在大兴殿遭到东宫叛逆围攻,危在旦夕。今能救圣人者,唯将军二人也。本宫乃圣人之妻,身下有五子却仅有圣人一夫,难道会为了儿子而置圣人于险地吗?”

    崔彭、李悊也是心中一震。独孤皇后素来以贤闻,朝野威望深厚。今日能够如此折节,怕是今日发生之事真的是太子兵变,与晋王无关。

    崔彭打定主意,无论主使者是谁,先把圣人救出来再说。而李悊虽然不太愿意出兵,但崔彭、独孤楷都坚持,他独木难为,也只得听命而行。

    看到崔彭、李悊都同意出兵,解除了后顾之忧的独孤皇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独孤楷的兵力不在崔、李二人之下,但时间不等人,而且现在的大隋却是再也经不起一点折腾了。

    独孤楷、崔彭、李悊三人各点兵平叛,向大兴殿出发。这场轰轰烈烈的叛乱也马上就要进入最**的地方了。

    独孤楷的进军速度很迅速,但已经移驻到中华门的胡云本来就是盯着北面禁军的,立刻就发现了独孤楷等人的动向。

    胡云手上加上鲍冲所部勉强只有三百人,守个中华门都力有不逮,哪有本事去挡住独孤楷的平叛大军,因此胡云立刻便将北面有警的消息传给了元颍。

    胡云、鲍冲二人也算是死忠于元颍,虽然事不可违背,双方力量悬殊太大。但为了给元颍争取时间,二人仍从中华殿搬来大批的布帛、家具堵塞在门内,准备一旦坚守不住,就放火烧门,隔绝内外。

    而正在广阳门和杨广僵持的元颍听到这个消息一惊,北苑禁军怎么来的这么快?单凭太子左卫率区区两千余人,怎么可能扛得住右卫军的攻击呢?

    现在龙风那里对着大兴殿久攻不下,元颍手上也没有预备力量。元颍心急如火,怎么太子殿下的援军还不到啊。

    太子的援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禁军却是终于赶到了中华门。

    中华门是隔绝内外朝的咽喉,甚是险要,而胡云又用檑木堵塞了城门内侧两条上去的楼梯。

    胡云所部三百余人驻守在上面,倒也排的满满当当,各持弓箭对准了远处的禁军。攻下左藏库的太子左卫率可不缺准备,之前元颍就跟他们送来一批强弓劲弩。

    站在城楼上向北望去,夜色里的禁军隐隐约约仿佛如蝗虫一般多。城头上的叛军无不紧张起来。

    这边没等到禁军靠近,城头上就有稀稀拉拉的弓箭射下。反正也掩盖不住了,胡云便命令城头上的守军不要命的向底下的禁军倾泻弓箭、檑木。

    虽然独孤楷所部兵力充足,但中华门高大,他们攻城准备又不充分,被胡云三百人挡在城下过不得去。

    眼看双方都在同时间赛跑,最后还是独孤皇后献计,将中华殿的支撑柱子给拆了做撞木,众人听完都是一愣。

    独孤皇后怒斥道:“都这个时候了,还顾及什么身外之物。”

    独孤楷马上带人将大殿的支撑柱子给拆了下来,然后命士兵抱着向城门冲去。城门内外,箭如飞蝗,无数禁军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经过禁军不间断的自杀式冲击,大门也不堪重负,轰然倒塌。禁军终于打开了中华殿的大门,打通了救援杨坚的道路。

    眼看城门要破,胡云脸色决然的命众人将城门以南堆放的大量布帛、木柴、家具等东西点燃。这些都是易燃物品,遇火瞬间燃烧起来。

    冲天的火光隔绝了大门的内外,也挡住了禁军向南进入大兴殿的道路。独孤楷等人惊呼、哀叹,却是不等火灭,真的无法通过了。

    城头上的胡云手握横刀,望着不断冲向城头的禁军,狰狞的诡笑着,混着这一闪一闪的滔天大火,甚是鬼魅。

第四十八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二十九 愚蠢

    其实不怪元颍对杨勇怨念这么大。整场叛乱开战这么久,说好的双方协同作战,其实一直都是元颍自己一部在孤军奋战,直到现在太子也没有赶来。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就要飞了,元颍怎么能愿意。

    不过现在也怨不得杨勇,他倒是想赶快前往大兴殿接受这场动乱,但现在他被郭衍挡在了显德门,他是想去也去不成。

    杨勇下定决心要兵围大兴宫之后,马上命宗胜向还没有完全响应太子起兵的太子左右内率军发起攻击。

    这太子左右内率可以说是杨勇的贴身近卫,虽然像个筛子一样被无数势力不停地渗透,但里边的士兵、将佐大多都亲近杨勇,所以很快宗胜就拿下了这两支部队的指挥权。

    原太子左卫率司马,现任太子右内率副率夏侯福杀了军中主将,率先领军响应太子兵谏。夏侯福也是太子杨勇的亲信,当年夏侯福曾在房间里与杨勇开玩笑,引得太子右庶子刘行本问罪,并把夏侯福交执法人员治罪。但杨勇极为喜爱夏侯福,没过几日就为夏侯福讲情,将他释放。

    而太子左内率是黄明祯,作为主将还没有上任,因此军中并无主将,原率更令晋文建也率领太子左内率景从太子。

    拿下了太子内率四军,杨勇手上也有两千余人,勉强和元颍部相同。杨勇任命宗胜为主将,沈福宝、晋文建、夏侯福三人为副将,向建春门而去。

    若是这支部队能及时地赶到广阳门或者是大兴殿,那么杨广将不会有半分的机会。整个隋朝的历史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不过历史的惯性或许太强烈了,可能上天也不愿意让杨勇登上帝位,使得历史走上另一条不明的岔路,所以宗胜的所部最终没能迅速赶往大兴宫支援元颍。

    因为郭衍挡住了宗胜。

    作为杨勇的看守者,郭衍的能力自是不必多说。

    郭衍在隋朝初建时就担任过行军总管,驻军平凉以防备突厥的侵犯。后来他又曾主管开凿广通渠,缓解关中粮荒;任朔州总管,实行屯田制度,积累军粮;平定陈朝残余势力的叛乱。无论功劳、资历郭衍都不弱于任何人,可以说是一个能文能武,文武兼备的能人。

    不过郭衍看不上软弱无能的杨勇,倒是一个资深的晋王党。

    杨广也将郭衍依为自己的心腹,后来想办法将郭衍从洪州总管任上调回长安担任太子左监门率,负责监视太子。后来杨坚把东宫的防御交给了左右监门府,郭衍又担任左监门府将军,还是负责监视太子。

    这今日东宫的骚动郭衍也发现了,不过还没等他准备出手就得到了杨广从宫外传来的命令。郭衍看完命令是又惊又喜,看守了杨勇这么长时间,跟个管营的一样,老子终于不用把守宫门了。

    在密信中杨广让郭衍将杨勇的人马牵制在东宫内,不让其部与元颍所部会和。因此郭衍马上调集手中的军队,登上显德门准备据守。同时郭衍还让部队做出一副要猛攻显德殿的样子,引诱杨勇防守东宫。

    这显德殿是东宫的主殿,就在显德门北面。郭衍将兵驾到显德门,这相当于将刀放到了杨勇的肚子底下,杨勇怎么能接受。

    若是杨勇选择先率军攻入大兴宫,这郭衍不得端了自己的后路啊。

    这时候杨勇又犯了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毛病,放不下了,一旦进攻大兴殿受阻,后方又被郭衍端了,自己这不就是腹背受敌吗。

    因此脑袋发昏的杨勇决定先歼灭郭衍所部,再赶往大兴殿。

    这个不分主次的愚蠢决定为后来造反的太子节愍太子李重俊等人做了一个表率,也为杨勇的失败敲响了丧钟。

    宗胜虽然看出杨勇在这里跟郭衍进行拉锯就是耽误时间,但为了自己的立场什么也没有说。而其他诸如沈福宝、晋文建、夏侯福等人都是武将,看不清形势,更不可能有什么意见。

    唯有杨勇的亲信,通直散骑侍郎元衡觉得不妥,可他是个文人,不通军事,所以对于军事上的事情也没有太大发言权。

    就这样,明明是一件错误的决定,竟然没有人反对。

    杨勇没想明白,一旦没有拿下大兴殿而禁军提前赶到,杨坚的平叛命令发出,对于杨勇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就是守住一个完好的东宫又有什么用呢。

    就是真的不放心,带上几个年长的儿子,有个继承人也就是了,其它的东西,你若不是太子,还能守得住吗?

    当然,杨勇没有这么觉得。或许是他舍不得自己家里的莺莺燕燕、瓶瓶罐罐之类的。

    所以他和郭衍在显德门打得是不亦乐乎。宗胜命令沈福宝几次带队冲锋都没有拿下显德门。郭衍虽老,但却是老辣的很,防守异常严密,宗胜费尽心思也没有能得胜。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个时候离起事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这时元衡觉得不对劲,心中如火的他对杨勇劝道:“殿下,我们还是赶紧去支援元将军吧,若是元将军败了,就是殿下打败了郭衍还有什么意义。”

    杨勇这时候也是如梦方醒。对啊,好像是本末倒置了,元颍还等着自己。这时候杨勇也不顾及东宫的花花草草了,马上令宗胜掉头赶往大兴殿。不过他现在想走了,郭衍却未必让他走。

    杨勇要着急忙慌地赶往大兴殿,可是在他面前的不是什么无名小辈,而是久经战阵的郭衍。郭衍会让杨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杨勇能调动的东宫军队约有四千人,而杨广手下的亲信部队不到千余人,双方相差四倍,这也是杨广为什么在一开始就一定要将元颍和杨勇分隔开的重要原因。除了担忧元颍影响了杨广引诱杨勇起兵作乱的事情,也担心这完完整整的四千军队在元颍的手上,发挥出来的力量过于强大,真的就乱拳打死老师傅了。杨广没信心能打过对方。

    毕竟本来说好的是去平乱的,要是被乱平了,那不尴尬了。

    杨广给郭衍的密信没有其它要求,就是让郭衍死死地拖住杨勇,等待自己解决完元颍再去消灭杨勇。

    对郭衍来说,这个任务还是比较艰竣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