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脸谱下的大明TXT下载脸谱下的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脸谱下的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狂风徐徐     脸谱下的大明txt下载     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见鬼了!

    杨继盛这个名字在明朝历史中有着不轻的分量,后世的史书上细细描述着这个读书人不顾安危弹劾严嵩的高洁品性,以及在狱中用一块碎片割腐肉的强悍意志。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杨继盛只有血勇没有谋略,但他的死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钱渊并不清楚,他虽然没有改变杨继盛的命运,但那封信却让杨继盛的死成为了一条导火索,虽然这条导火索并不会立即点燃。

    之后钱渊又连续接到张居正、王世贞两封信,让他意外的是,虽然多有人同情杨继盛,但朝中一片风平浪静,反而是外地群情汹汹。

    比如徽州府。

    同样是山区,但徽州府和贵州、云南是不同的,这里文风颇盛,读书人的比例很高,明朝从永乐之后基本每一科都出进士,这些年又连续出了胡宗宪、汪道昆、殷正茂这些名人,士林中对严嵩持有的态度和东南保持一致。

    四月初已经略略有些热了,钱渊坐在半山腰亭子的最外围,无奈的看着被围在中央的徐渭在那破口大骂。

    一阵山风拂过一旁的树林,钱渊偏头侧耳细听,努力忽略徐渭那带着污言秽语的骂声。

    和其他士林中人一样,徐渭痛恨严嵩窃权罔利,惟意媚上,贪污受贿,但他的痛恨显然比其他人更加强烈。

    钱渊倒是能够理解这种情绪,徐渭的老师薛应旂几番被严嵩诬陷最终罢官归乡,他的好友兼姐夫沈炼弹劾严嵩被发配关外,如今杨继盛死于狱中,很难说沈炼有什么样的下场。

    好好一场诗会最终成了徐渭的个人表演,钱渊这些日子实在是听腻了,干脆起身在山上兜了圈。

    松明山位于西溪南乡,这里就是汪道昆的老家,今天的诗会也有汪家子弟参加,钱渊按照方位推算了下,估摸前世也曾经到这块儿旅游过,他记得歙县周围有不少古民居景点。

    从山上放眼望下去,粉砖黛瓦的民居点缀着青山绿水,远远看见高耸的马头墙,拿出望远镜还能看见巷子里有行人穿梭,井口处有妇人捶衣。

    “少爷,要不要逮几只?”护卫指着不远处林间飞窜的野鸡。

    钱渊偏头看了眼,“算了吧……对了,刘洪,丹阳那边有回报吗?”

    刘洪是最早跟着钱渊的那批人,因为胆大心细,又曾经出去跑单帮很受王义、张三看重,后来被钱渊派出去查王翠翘家世。

    “少爷放心,一直有人盯着,一明一暗两拨人。”刘洪低声禀报,“其实那女子不可能将家人接出海外,那可不是享福,反而是受罪,更别说还有个已经过了院试的秀才侄儿。”

    “但迁居他地是有可能的,让人盯紧点,后面可能用得上。”

    “是。”刘洪笑道:“昨儿刚接到王哥的信,据说在义乌大展威风呢。”

    王义跟着戚继光去义乌招兵,据说到现在才召了几百人,而且一个月下来淘汰了将近一半,王义现在是军中教习,据说名气不小,下手挺狠。

    钱渊往亭子那边漫步走去,“怎么?手痒了?”

    “嗨,少爷在哪,我们就在哪,不过好几个月……兄弟们也憋的慌。”

    “有吃有喝,还有银子拿,有什么憋的?”

    “这不是闲的嘛。”刘洪嘿嘿笑道:“大伙儿都说呢,五十多号人一年下来不少银子,都怕少爷把人散了去。”

    钱渊脚步一顿,半转身道:“如果顺利的话,可能明年就要入京,回头你问问吧,未必都肯跟着我……回松江,去杭州看宅子,或者从军。”

    “少爷说哪里话,拿了您的钱,吃了您的饭,那就是您的人,哪个敢起心思,小的锤死他!”

    的确,在这个时代,恐怕找不到一个比钱渊更好的主人了,因为那些护卫在钱财、饮食、住宿之外的得益下,心理层面最需要的是一份尊重。

    隐隐听见亭子里的互相吵闹声,喝得醉醺醺的徐渭都已经操起砚台要干架了,钱渊赶紧加快脚步。

    “别别别……”

    “啪!”一声钝响,一个中年人捂着脑袋栽倒,头上隐隐有鲜血流下。

    钱渊无语的看着徐渭还在那发酒疯,低头看看石桌上墨迹纵横的几首诗,呃,真心没看懂,也不知道这厮是书狂草还是因为喝醉了。

    “怎么回事?”

    一个稍微年轻点的文士苦笑道:“那位……姓严……”

    特么这也是原因啊!

    钱渊瞪圆了眼睛,半响说不出话来,要是徐阶日后万人唾骂,你徐青藤要不要往自己脑袋上来一下?

    一场诗会就这么潦草结束,大部分人无奈又兴奋的离去,估摸着徐青藤因为姓严就要痛殴对方的传奇事迹很快就能传播开了。

    其他人都走了,就钱渊留下来照顾吐得稀里哗啦的徐渭。

    看这厮脸色苍白还在嘴唇微动,钱渊捂着鼻子凑上去听了听,忍不住噗嗤笑道:“蒙蔽君上……人家严嵩还真没这胆子!”

    “今上登基没几年就驱逐首辅杨廷和,百官哭门都毫不动容,手腕如此了得,之后更有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严嵩就算想瞒怕也瞒不过……”

    “杨淑山?他不是病死的嘛。”

    “徐华亭又不是他爹,自然不会去救。”

    “对对对,徐华亭是他老师……”

    钱渊口中轻言细语,眼中毫无一丝笑意,虽然杨继盛据说是病死在昭狱中,但严世蕃强令不准为其收尸……拉得一手好仇恨,徐阶估摸在暗地里偷笑呢。

    钱渊知道自己几个月前的猜测没有错,在这次交易中,徐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自己的学生,以生命为代价向严嵩发起挑战的学生。

    “你想做什么?”

    “呵呵,当然是考举人,考进士。”

    钱渊坐在石凳上悠悠道:“要不去汝贞兄幕府帮帮忙,就是不知道你是愿意做杨继盛,还是做李东阳。”

    “反正他胡汝贞是选了做李东阳……”

    正德年间刘瑾权倾天下,刘健、谢迁被勒令致仕,唯有李东阳即使遭士林嘲讽,旧友学生反目,也相忍为国,因循隐忍,委曲求全数年后,终得以清扫奸党,谥号文正。

    终于清醒了些的徐渭踉踉跄跄的扶着亭柱爬了起来,晃着脑袋喃喃道:“不行啊……徐某人这脾气……看到赵文华那厮就想骂!”

    “说不得操起砚台砸过去……上次也就是倭寇袭城……”

    “没你钱展才这左右逢迎的本事啊!”

    钱渊都被气笑了,是左右逢源还是左右逢迎?

    你徐渭都醉成这样了,居然还不忘刺我一句!?

    黑着脸的钱渊正要上前狠狠怼上几句,突然守在亭子外的刘洪一声暴喝。

    “少爷,小心!”

    钱渊讶然转头看去,十多个手持长刀的汉子正无声无息的掩来。

    毫不停歇的高速冲刺,古怪的发髻,狭长的刀刃,都显示出,这很可能是一股真倭!

    见了鬼了!

    老子都躲到徽州府,还能撞上倭寇!

第一百八十二章 开端

    嘉兴府海盐县。

    小河边数百兵丁环绕中,安坐在一块平坦大石上的胡宗宪面色严峻,平伸左臂让人裹伤,视线落在数百米外还在厮杀的战场上。

    自杨继盛病死狱中,胡宗宪的处境愈发艰难,虽然浙江文武官员更加俯首帖耳,但江南士林对他和赵文华的鄙夷已经是街头巷尾人人尽知的了。

    胡宗宪并不沮丧,他冷静的分析过,所谓的江南士林大部分都是士绅,而这些士绅往往就是那些富商甚至海商的幕后。

    在和钱渊的书信来往中,那位松江秀才很古怪的提起一件事,东南沿海大规模的抗倭已经持续两年了,但这两年徽州人丁丝绢税购买丝绢的价格并没有明显的浮动。

    胡宗宪从那影影绰绰的文字中发现,这是钱渊在提醒他,打了两年战,海商最迫切的商品,也是前些年出口量最多的商品,丝绢,价格居然没有浮动。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虽然官兵和倭寇打得如火如荼,但私下的海贸并没有中断,甚至成交量都没有太明显的降低。

    胡宗宪心里在叹息,钱渊说的没有错,倭乱不是一两年平息的,也不是仅仅靠武力镇压就能平息的。

    裹好了伤口,胡宗宪试着挥动,手撑着石头再次站起,大踏步向前走去。

    环绕的将官眼中都透出佩服的神色,他们才不管胡宗宪是怎么爬上来的,他们只看到这位新任浙江巡抚上任之后,自己不再光着脚行军,能吃饱喝足,手中军械不再破破烂烂,甚至还亲身上阵以至于负伤三处。

    东南抗倭的文官中多有杰出者,但如胡宗宪、谭伦这般亲身上阵的并不多,胡宗宪短时间内就用他的魄力征服了大批军中悍将。

    看到后面主帅再次拔出长剑,官兵们士气更盛,这时候一股身穿蓝黑布衣的兵丁从河对岸大步冲来,两个回合就搅乱战阵,当先两将手舞两把苗刀冲锋陷阵,勇不可当。

    倭寇阵脚大乱分散逃窜,胡宗宪指挥若定让官兵谨慎追击,干瘦的脸上露出笑容,“久闻瓦氏双刀,真是名不虚传。”

    五日前八百倭寇从海盐登陆,汤克宽不能挡,胡宗宪亲率千余兵丁来援,三日苦战将倭寇驱逐至海边,又急调田洲狼兵来援,这一战仅仅斩获的首级就超过三百,是王江泾大捷之后胜果最大的一战。

    胡宗宪心里充斥着满足感,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不仅仅树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也在向朝中诸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胡中丞。”腰佩两把苗刀的瓦老夫人大踏步走来,“出海追击吗?”

    “不。”胡宗宪摇摇头,“俞总兵不在,海战倭寇优势太大。”

    瓦老夫人也赞同这点,抗倭将领中,唯有俞大猷最善海战,早在嘉靖三十二年就曾经在海上大胜倭寇,一个月前又在松江外海击败来犯的倭寇,烧毁船只十三艘。

    “老夫人,调配的补给还够吧?”胡宗宪请瓦老夫人在大石上坐下,“如有缺额尽管说,不然日后钱展才可是要问罪的。”

    “胡中丞说笑了。”瓦老夫人有点不习惯。

    自从来到东南沿海,胡宗宪是第一次对狼兵表露出极大善意的文官,即使是之前的吴百朋、聂豹也远远不及,各种物资调配、赏银、军械补充都是最优先的。

    “不说笑不说笑。”胡宗宪摆手笑道:“前任浙直总督周珫一意驱逐广西兵,但之前钱展才一力劝说赵大人留下田洲兵,断言田洲兵必定是抗倭的中坚力量。”

    顿了顿,胡宗宪又道:“钱展才目光深远,能料他人不及……他言老夫人忠心报国,为沿海百姓必不忍离去。”

    随着胡宗宪的讲述,瓦老夫人的思绪越飘越远,去年在吴江遇到的那个青年……不,应该是被钟南俘虏的,当时全军上下饥肠辘辘,沿途官府士绅畏之如虎,唯有那青年态度截然相反,巧思妙想将田洲狼兵拉去了松江。

    瓦老夫人忍不住扑哧一笑,去年末在松江陶宅镇,那华亭秀才说民间传唱“花瓦家,能杀倭。”

    但实际上瓦老夫人让人打听过,这句话实际就出于钱渊之口,不过如今已经在松江、苏州、嘉兴等地传唱开了。

    在张经、李天宠、聂豹陆续被召回京城的时候,钱渊曾经私下和瓦老夫人有过一番深谈,他保证田洲兵不会受到歧视,各方面补给都会及时送到。

    当时的瓦老夫人并不相信,毕竟说出这番话的只是一个虽有名望到年纪尚轻甚至没有一官半职的青年,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她安下心来。

    “胡中丞。”瓦老夫人收拢思绪下定决心,“田洲儿郎出征已将近一年之久,死伤不少,四千兵如今只剩下三千不到……”

    “老夫人放心,拨付的赏银、抚恤都第一时间发放。”胡宗宪有点提心吊胆,没有田洲狼兵,后面他实在没什么信心。

    这几个月来,任环在太湖追击倭寇遭伏击,据说朝中已经准备将其调离,另选苏松兵备道副使了。

    之后曹邦辅在嘉定击溃倭寇追击到陶宅镇,被倭寇反击大败,曹邦辅几乎是仅以身免,赵文华上书弹劾。

    卢镗卢斌父子、俞大猷、谭伦、唐顺之、戚继光都在招募新兵训练,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战力,如果田洲兵这时候撤走,那真是寡妇死了儿子,没指望了。

    胡宗宪又劝道:“钱展才对老夫人期望甚高……还请老夫人三思。”

    瓦老夫人宛然一笑,“胡中丞误会了,一些伤残儿郎先回广西,另外召集两千儿郎再赴东南。”

    胡宗宪愣了下,霍然起身行礼,“老夫人高义。”

    瓦老夫人起身避开,“胡中丞亲身上阵杀倭,我瓦氏土司何敢惜命?”

    胡宗宪还想再赞上几句,以他的性情是希望将这支田洲兵握在自己手上的,可惜钱展才在田洲兵中的名声太响亮了。

    还没说出口,不远处突然传来喧哗声,胡宗宪皱眉转头看去,幕僚王寅急匆匆的快步走来。

    “大人,北新关遇袭!”

    胡宗宪眯着眼仔细问:“什么时候的事?多少人?”

    “昨日下午,百多倭寇。”王寅低声道。

    胡宗宪转头看向还在收拾的战场,边上瓦老夫人立即道:“让钟南抽调五百人随大人南下。”

    胡宗宪立即放下心了,五百田洲兵的战力对付百多倭寇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他绝想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一百八十三章 倭寇的目的

    虽然已经隔了将近两天,但北新关外还是一片狼藉,看着被收拢起来的几百具尸体,胡宗宪脸色极为难看。

    “八百兵丁围攻,倭寇持刀大呼冲阵,死一百三十七人,伤百余人,余者溃散。”

    “被烧毁三座村落,百姓死伤四百余人……”

    刚刚在海盐大胜一场,脑后勺却被狠狠砸了一棍,胡宗宪有点晕眩感,杭州前卫、后卫的那些老爷兵如今都在杭州城内,守御北新关的都是山东兵,战力还算不错,居然如此轻易被击溃。

    “大人。”王寅吸了口凉气指着不远处,那儿堆放着各式被劈断的兵刃。

    胡宗宪走近细看,有长枪的枪杆,有被从中间劈断的腰刀,甚至还有裂开的铠甲。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走来,“中丞,有点不对劲。”

    “伯鲁兄。”胡宗宪点头打了个招呼,“如果没猜错,应该都是真倭……不过,一具尸体竟然都没留下!”

    自从上任浙江巡抚后,有了底气的胡宗宪开始大批招揽人才,虽然有如徐渭这样不理会他的,但也有愿意入幕为抗倭出力的,比如钱渊推荐而来的昆山名士郑若曾。

    胡宗宪知道郑若曾在嘉定和钱渊并肩作战,钱渊赞其有谋略之才,胡宗宪亲往昆山相邀,郑若曾慨然应诺。

    “不仅仅如此。”郑若曾摇头道:“自海宁登陆,昼伏夜出,至北新关击溃官兵,杀戮百姓……”

    顿了顿郑若曾声音放轻却加重语气道:“但倭寇没有劫掠财物。”

    胡宗宪瞳孔微缩,同样低声道:“查实了?”

    “嗯。”

    “去哪儿了?”

    “绕过临安,从西天目山边南下,过昌化,侵入严州府。”

    “严州府?”胡宗宪眯着眼来回踱了几步,感觉嘴唇干燥得都撕扯不开。

    浙江是遭倭寇侵袭最严重的的一个省,但也不是所有的府洲都遭倭寇侵袭,其中严州府和衢州府因为不靠海很少遭遇倭乱,这股倭寇的行踪实在有些诡异。

    用不着地图,胡宗宪脑海中有非常清晰的印象,王寅常年在浙江、福建活动,也很清楚附近的地理位置。

    “从严州府继续南下就是衢州府,再往南就是福建了。”

    “应该是往东吧,东面是绍兴府或金华府。”

    “戚继光和卢斌正在金华府招募新兵,要不要派人过去?”

    郑若曾轻轻摇头,“这股倭寇……如果往西……”

    “徽州府?”

    众人还在猜测,突然一声厉喝声在不远处响起。

    “让开!”

    “滚开!”

    “王寅……胡宗宪,胡汝贞!”

    声嘶力竭的暴喝声和兵丁的训斥声同时响起,众人讶然回头,谁有胆子在公开场合如此大呼浙江巡抚的名字,要知道如今浙直总督杨宜就是空架子,东南一地除了赵文华就是胡宗宪了。

    “徐文长?”王寅诧异快步走过去解围,“文长,怎么来……文长?”

    额头尽是大滴大滴的汗水,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看上去颇为滑稽,徐渭不管不顾推开王寅,气喘吁吁的向着胡宗宪方向狂奔而去。

    “胡汝贞!”

    “徐先生,歇息些再说话。”胡宗宪扶住看上去已经脚软的徐渭,“水,快拿水囊来!”

    “胡汝贞!”徐渭低喝一声,右手死死拽住胡宗宪的手臂,“你想召徐某人入幕府?”

    “呃……”

    饶是胡宗宪沉稳,也被徐渭这句话扰的心神不宁,不知所措。

    “我答应你。”徐渭死死盯着胡宗宪的双眼,“派兵入徽州府……倭寇……”

    “什么?!”

    “徽州府?”

    一秒钟的停顿后,七嘴八舌的询问声同时响起。

    郑若曾印证了自己之前的猜测,倭寇真的选择了最不可能的一条路线,西进入徽州府。

    胡宗宪和王寅都在咬牙切齿,徽州府虽然是先后几代倭寇首领的出生地,但从没有遭到倭寇侵袭,这次乡土只怕要遭难。

    徐渭努力撑起身子,“钱展才……去救……”

    嘈杂声登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郑若曾第一个反应过来,“展才被倭寇抓走?”

    徐渭正要点头,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

    王寅回头看向被巡抚衙门侍卫拦着的几个汉子,依稀认出以前在食园见过,他知道徐渭这些日子都在钱渊那儿厮混。

    “是,少爷被倭寇抓走……”

    “是昨天下午。”

    “具体人数不清楚,当时有几十个倭寇,护卫们正在追击。”

    “徐先生立即启程来杭州,太过劳累……”

    王寅和郑若曾细细盘问了好一会儿,才向胡宗宪禀报。

    “应该就是那股倭寇,从严州府西进徽州府,在歙县松明山突然抓走了展才。”王寅咬着牙低声道。

    “必须派兵追击,徽州府只有新安卫,卫所兵不堪用。”郑若曾看了眼徐渭,“任由这股倭寇穿插南直隶烧杀抢掠,朝中只怕多有弹劾。”

    能一击之下击溃八百山东兵,这股倭寇战力相当强悍,仅仅靠那几十个钱家护卫和新安卫的卫所兵,显然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是徐渭为什么第一时间奔赴杭州,并答应入胡宗宪幕府的原因。

    正在思索的胡宗宪突然眼角余光瞥见跟着自己南下的狼兵头目钟南一脸阴沉,他知道钱渊在田洲狼兵心目中的地位,据说这钟南和钱渊以兄弟相称。

    低头看看已经昏厥的徐渭,再抬头看看一脸担忧的王寅和郑若增,胡宗宪知道不管是为公为私,出兵是必然的。

    这时候巡抚衙门有军报送到,胡宗宪看了几眼吩咐道:“总督衙门派五百兵,另抽调两百田洲兵,钟南领军,立即启程。”

    二把刀精神一振,二话不说回身就去准备,田洲兵自抵达东南多受钱渊恩惠,自然是迫不及待。

    胡宗宪将军报递给郑若曾,“这股倭寇……”

    郑若曾迅速浏览一遍,忍不住叹息,百余倭寇侵入严州府后攻入淳安县,杀县丞及县人百名,后劫掠船只沿新安江入徽州府,沿途击溃新安卫近千兵丁,徽州守隘官民兵壮五百余人,见贼悉数溃散。

    王寅在脑海中复盘一遍,低声喃喃自语,“的确不对劲。”

    这股倭寇从海宁登陆,北新关、西天目山、昌化、淳安、歙县,行动极为迅捷,似乎他们有着明确的目的。

    胡宗宪脸色是最难看的,原因很简单,倭寇已经侵入歙县,如果一路西进还好,休宁、黟县、祁门,不过这一路多山难行,而且人丁稀少,那么倭寇很可能会选择北上。

    从歙县北上,就是绩溪。

第一百八十四章 侥幸

    倭寇侵袭的消息已经遍及整个徽州府,虽然此地交通不便,但这种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

    千余新安卫兵丁一触即溃,数百乡勇还没等到倭寇就溃散而逃,整个徽州府战战兢兢,知府、知县无不躲在城内两腿战战,唯有徽州通判钱铮领乡勇追击。

    从大里说,倭寇来袭,钱铮有守土之责,虽然这些年的磨砺让他的处事手段多了些圆滑,但却没能消磨一个士大夫的本性。

    从小里说,侄儿来投,钱铮保护不力以至于被倭寇生擒,不说吴颜去见寡居的大嫂,侄儿是这一脉这一辈唯一的男丁,说得不好听点,他钱铮日后养老都得靠钱渊呢。

    小小村落里,钱铮坐立不安的煎熬着,看见护卫们走进院子,急匆匆的两步赶出去,“怎么样?”

    “没见着人。”杨文阴着脸低声禀报,“但搜查到一些痕迹,应该是往绩溪方向,明日一早就走。”

    钱铮咬着牙来回踱了几步,低声问:“渊哥儿几次击败倭寇,不会是专门来抓他的吧?”

    “可能性不大。”杨文略略提起精神,详细解释道:“少爷虽然几度败倭,但只在崇德县城直面倭寇,所以少爷虽然因为战功名扬天下,但倭寇不太可能认得他。”

    顿了顿杨文补充道:“就算歙县是徐海的老家,也很难弄清楚少爷的行踪,更别说倭寇将少爷抓走……并没有下手……”

    说到这,杨文忍不住飞起一脚揣在旁边的刘洪大腿上,后者被硬生生踹倒,但只闷哼一声一言不发。

    “在杭州,王义说的清清楚楚,但凡不在城内,少爷身边不得少于十个护卫,谁给你胆子只带四个人上山!”

    钱铮低头看见刘洪脸上还是青一块紫一块,这是当日被闻讯赶到的杨文一拳揍的。

    刘洪手撑着地面爬起来,低着头还是一声不吭,他的确没什么话说。

    那一天,十余个倭寇突袭的时候,刘洪没有第一时间掩护钱渊下山,而是领着四个护卫拔刀迎战。

    但没想到这股倭寇武艺精熟,七八个人缠住护卫,其余倭寇追击扯着徐渭往山下逃的钱渊。

    徐渭明显酒没醒,居然拔出装样子的长剑,结果被钱渊一脚踹了下去正好被赶上来的护卫救下,而钱渊可怜的被倭寇揪着衣领子拖走。

    当杨文从歙县城内赶到松明山后,一巴掌将刘洪扇翻,山上的四个护卫三死一伤,倭寇劫掠小镇带着五六个俘虏逃窜,其中就有钱渊。

    在杨文看来,这种事是可以避免的,钱家护卫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在东南高层中是有不轻分量的,华亭城外、临平山两战都证明了他们的战斗力。

    更何况……自家这位少爷是天降魔星,几乎每次出行都会碰上事,什么倭寇围城,什么土匪打劫,应有尽有!

    院子里气氛极为压抑,这时候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默。

    “杨头,有消息。”

    冲进来的护卫一脸喜色,让众人提起的心暂时放回肚子里。

    “张头那边查到,今日下午倭寇袭坑头村,有人见到一个青衫人,听描绘打扮应该就是少爷。”

    “有没有受伤?”

    “应该没有,也没有被绑。”

    钱铮长长松了口气,但立即转头看向顾承志,“吩咐下去,绝不能提起渊哥儿的名字。”

    “对,对。”顾承志连连点头,“渊哥儿是倭寇的死对头,估摸着他的名字在海上也颇有些名气了。”

    虽然知道钱渊还活着,但众人依旧眉头紧锁,现在他们只敢在后面影影绰绰的跟着,不敢直接追击,不敢出手,投鼠忌器啊,谁知道倭寇逃窜之前会不会一刀劈死钱渊?

    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喘着大口粗气靠着树干一屁股坐在山地上的钱渊心里也很清楚。

    不得不说,虽然钱渊这两年从未放弃过晨练,但如此大运动量的行军还是让他吃不消,不说这些倭寇口里说的是倭语,头上梳着古怪的发髻,仅仅是如此强悍的行军能力,就能判断出,这应该是真倭,而且是倭人中最精锐的浪人武士。

    “姓谭的!”一个粗汉一脚将钱渊踹了个跟头。

    钱渊翻身爬起来走到一个大腿上中了一箭的倭寇身边,从怀里取出药粉撒了些上去,又取出一块白布裹上用力勒了勒。

    连续处置了三个受伤的倭寇后,钱渊起身迅速转头扫了眼,心里默数了遍,八十九人,只少了三人,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走散了。

    八十九人并不全部都是倭人,其中有六个明人,刚才踹了脚钱渊的就是个明人,而且是他的老相识。

    看有人看过来,钱渊乖巧的走到一个略微偏一点但并不远的位置蹲下来,很快,三两个人也凑了过来,有的是在松明山下小镇被抓来的,有的是路上被俘虏的,这些人都有相似的身份,要么是医馆中人,要么是药行的伙计。

    一共抓来六人,其中一个年纪有点大又在路上崴了脚,倭寇很利索的将其处理掉,剩下五人年纪都不大,勉强跟得上倭寇才得以生存。

    钱渊看了眼靠过来的这三人,虽然他能理解这些人在恐惧下抱团的心理,但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钱渊半起身往边上移了七八步又蹲下来,抬头看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倭寇中穿梭不停,被踹上几脚趴在地上还谄媚笑着。

    钱渊有点糟心,这种事都有人抢着做……想逃出生天必须博得倭寇一定程度的信任,这是钱渊无奈之下的选择,但还没等他凑上去,这个叫王陆的小子就抢在前面了。

    “看什么!”之前那个壮汉走过来丢了块饼,“一个书生居然也跟得上,脚力健的很啊。”

    “李哥。”钱渊脸上习惯性挤出一个同样谄媚的笑容,“其实我小时候是青浦人,每天走到华亭去上私塾,练出来的……”

    李福撇撇嘴蹲下来拍拍钱渊肩膀,“别怪哥哥,这不是没办法嘛,再说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特么真有脸说这种话,如果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把你们杀个干净,老子都能直接立地成佛了!

    但钱渊认真的点头赞同,“是是是,李哥说的是。”

    “要我说,这些倭人也是傻的,坑头村人丁多,又有寨墙,非要硬着头皮打。”李福低声嘀咕了声。

    钱渊没继续说话,只摆出一副不明就里的表情。

    实话实说,虽然李福该死,但钱渊挺感谢他的。

    因为李福就是两年前钱渊在嘉定大捷之前,在吴淞河畔遇见的那股倭寇之一。

    金老大被一网打尽杀了个干干净净,但实际上漏了一人,那就是之前被杨文一棍打断腿没有进嘉定县城的李福。

    也正是因为李福知道钱渊是药行的人,可能懂些医术,钱渊才侥幸留下一条命。

    低下头的钱渊轻轻探出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感谢归感谢,如果能逃得生天,老子找十七八条壮汉好好服侍服侍你。

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军

    来到这个时代,钱渊原先做着醉生梦死、娇妻美妾的白日梦,在不得不挺身而出后,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让自己这枚棋子在不同棋局中都变得更加重要。

    在杭州,钱渊巧舌如簧让自己在浙江巡抚王民应面前有着不轻的分量,借此为父兄复仇。

    在嘉定、崇德,钱渊展现出的理政能力,适时的杀人立威,以及身边的钱家护卫都让他成为不可或缺的棋子。

    再之后在陶宅镇,在临平山,钱渊一步一步让自己变得更有分量,以至于名扬天下。

    同样的事情在这个应该是临时组合成的倭寇团体里发生,虽然之前那个摔下山谷受伤的向导并不是他救回的,但他前世在刑警队学到的急救、止血手法让他脱颖而出,他撕裂长衫下摆,一路狂奔跟上倭寇的脚力让倭寇没有将其视为累赘。

    五个被俘者中,钱渊是最引人瞩目的,因为他明显是个读书人……虽然在李福言语中他是个读书不成做了药行账房的读书人。

    但钱渊也是最不引人瞩目的,遇上乡勇、官兵他会瑟瑟发抖,跟着倭寇逃窜他会连滚带爬,休息时他会安静的蹲在那盯着地面,疗伤时他会尽力尽责。

    钱渊的表演显然很有说服力,至少比其他几个被俘者更有说服力,那几个人总是四处张望,总是眼珠子乱转。

    当然了,那位叫王陆的小伙子是个例外,这只舔狗似乎患病了。

    是一种钱渊曾经听说过,却没见过的怪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钱渊悄悄踮起脚尖从人缝中看见,王陆精神奕奕的从山下爬上来,一路跑到倭寇头领身边,向着一旁的翻译兼向导指手画脚说着什么。

    一个人下山居然不逃跑,而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探查任务回来报信,这特么不是有病是什么?

    王姓向导是个面色黝黑的中年人,徽州本地人,懂日语,不用说肯定以前是海商,就是不知道是跟着徐海还是汪直的。

    回头吆喝了几声,倭寇们开始收拾东西,擦拭长刀,倭寇首领是日本人中难得的高个子,大踏步走来,看了几眼被俘的五人,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钱渊蹲下缩成一团,眼睛盯着地上正在爬行的蚂蚁,耳朵却悄悄竖起仔细听。

    他前世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懂些日语,后来曾经和一家日本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日常用语算不上陌生。

    虽然相隔数百年,后世的日语和现在的倭语有不小的差别,但钱渊在这几日里不停的用心揣摩。

    他大致听懂了这句话。

    被倭寇夹带着下山的钱渊攥紧了拳头,视线落在了很是活跃的王陆身上。

    沿山间小路走了一个多时辰,钱渊依稀判断出一行人是往绩溪方向,隔着两座山看见官道,曾经走过那条路的钱渊知道那是通往绩溪县城的。

    绕过绩溪县城,又走了大半个时辰翻过几座山,倭寇们在一处山林边停下了脚步,钱渊远远眺望,山下是一片令人炫目的金黄色,一条如玉带般的河流环绕着数百间民居。

    钱渊忍不住转头看了眼那位向导,这位还真够直接的!

    他前世曾经在这个季节来徽州旅游过,知道这是哪儿。

    ……

    胡氏在徽州府是有独特地位的,这个姓氏在徽州府人丁不是最多,但出的人杰却是最多,被公认为徽州第一姓。

    比如刚刚被贬谪归乡的前工部尚书胡松,他隶属于遵义胡;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胡适、胡雪岩,他们隶属于明经胡,也称假胡。

    当然了,如今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出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龙川胡。

    胡氏家族主要集中在绩溪,分为四支,其中三支都居于绩溪县城,唯有一支在城外,这就是龙川胡氏。

    倭寇自进入徽州府境内后一直所向无敌,所遇官兵、乡勇无不一触即溃,反倒是攻村寨觉得棘手,乡民们在有出色指挥者的前提下能体现出徽州人特有的悍勇。

    而龙川村恰恰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指挥者,嘉靖五年进士,曾以都御史巡按辽东、宣府的胡宗明。

    长久边塞的经历练就了胡宗明不俗的指挥能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胡宗宪身上的军事战略眼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这位堂兄。

    “别慌,别慌!”胡宗明疾步在村口处来回奔走,“都想想清楚,倭人凶残无人性,老子娘都在身后!”

    “县里援兵很快就到,畏缩逃窜者,族法不饶!”

    胡宗明咬着牙在心里暗骂,还好上次堂弟让侄儿回乡带了批兵刃过来。

    看倭寇们缓缓逼近,到五十步距离举刀大呼狂奔而来,胡宗明厉喝一声,“点火!”

    龙川村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一边靠山,虽然不是悬崖峭壁但也不可攀登,另一边靠河,水流急促不可渡。

    河流和山川在西边汇合,倭寇们只能从东边唯一的村口攻入,胡宗明这一把火让村口几栋民居连同道路全都熊熊燃烧,短暂的将倭寇拒于村外。

    十几个倭寇不畏生死大呼冲入火堆,被裹挟着上前的钱渊侧耳倾听,隐隐有兵刃相交声、惨呼声传来。

    大量家具、杂物和树木让本就狭窄的道路难以通行,几个倭寇勉强爬上去却被长矛、长杆捅下,后面的村民远远掷出的石头甚至射出的弓箭让倭寇不得不退却。

    “还真不愧是胡蛮子的老家。”李福骂了句,看看王姓向导喊道:“王兄弟,等火熄了吧。”

    倭寇首领无奈的收兵,但村口处的大火越烧越旺,远远能看见村民向火堆里投掷各种稻草、木材。

    钱渊不知道倭寇会不会攻陷龙川村,但他必须为自己考虑,于是,在乱糟糟的人群中,他缓缓接近目标。

    就在这时候,村口处传来响亮的锣鼓声,村民们齐声高呼,“援兵到了,援兵到了!”

    钱渊霍然回头看去,几百步外的道路转弯处突然涌现出一大批人,最前面是他极为熟悉的一幕,三根狼牙筅顶在最前面,盾牌手守在狼筅手身边,后面是密密麻麻的长枪。

    倭寇们并不畏惧,只分出五十多人大大咧咧抽刀迎上去,在他们看来,这些援兵不过是些样子货,只怕还没交手就会一触即溃。

    但接下来发生的让倭寇们胆寒,他们的长刀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刺出的长枪轻而易举的洞穿他们的身躯,后面投掷出的短矛甚至将几个倭寇钉在地上。

    就算想绕过去攻击侧翼都没戏,一边是山崖,另一边是深达数米的沟壑,倭寇们几乎是被赶着往回逃。

    钱渊眯着眼仔细看去,伴随着一声爆喝,刘洪从狼牙筅中冲出,用力掷出长枪洞穿一名倭寇的后背,拔出腰刀狂奔连续砍翻了两个倭寇。

    跟在刘洪身后的是几十个身穿蓝黑色布衣的士卒,钱渊嘴角动了动,他认出带头的是二把刀。

    留守的倭寇们慌张起来,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角色。

    “啊啊……”

    凄厉的惨呼声突然响起,连绵不绝,钱渊偏头看了眼漠然收回视线,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

    除了钱渊和王陆之外的三个被俘者突然发足向着村内狂奔而去,但几个倭寇大怒之下追上后乱刀相加,就在村口处将三人砍翻。

    还未失去的三人就在还熊熊燃烧的大火边惨呼翻滚,显然,村民们没有出来援一把的想法。

    “走,走,快走!”李福扯了把钱渊,“跟紧了。”

    钱渊默然无语,跟在李福身后加快了脚步,眼角余光瞄见慌张的王陆也跟了上来。

第一百八十六章 活下来

    来到这个时代,钱渊原先做着醉生梦死、娇妻美妾的白日梦,在不得不挺身而出后,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让自己这枚棋子在不同棋局中都变得更加重要。

    在杭州,钱渊巧舌如簧让自己在浙江巡抚王民应面前有着不轻的分量,借此为父兄复仇。

    在嘉定、崇德,钱渊展现出的理政能力,适时的杀人立威,以及身边的钱家护卫都让他成为不可或缺的棋子。

    再之后在陶宅镇,在临平山,钱渊一步一步让自己变得更有分量,以至于名扬天下。

    同样的事情在这个应该是临时组合成的倭寇团体里发生,虽然之前那个摔下山谷受伤的向导并不是他救回的,但他前世在刑警队学到的急救、止血手法让他脱颖而出,他撕裂长衫下摆,一路狂奔跟上倭寇的脚力让倭寇没有将其视为累赘。

    五个被俘者中,钱渊是最引人瞩目的,因为他明显是个读书人……虽然在李福言语中他是个读书不成做了药行账房的读书人。

    但钱渊也是最不引人瞩目的,遇上乡勇、官兵他会瑟瑟发抖,跟着倭寇逃窜他会连滚带爬,休息时他会安静的蹲在那盯着地面,疗伤时他会尽力尽责。

    钱渊的表演显然很有说服力,至少比其他几个被俘者更有说服力,那几个人总是四处张望,总是眼珠子乱转。

    当然了,那位叫王陆的小伙子是个例外,这只舔狗似乎患病了。

    是一种钱渊曾经听说过,却没见过的怪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钱渊悄悄踮起脚尖从人缝中看见,王陆精神奕奕的从山下爬上来,一路跑到倭寇头领身边,向着一旁的翻译兼向导指手画脚说着什么。

    一个人下山居然不逃跑,而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探查任务回来报信,这特么不是有病是什么?

    王姓向导是个面色黝黑的中年人,徽州本地人,懂日语,不用说肯定以前是海商,就是不知道是跟着徐海还是汪直的。

    回头吆喝了几声,倭寇们开始收拾东西,擦拭长刀,倭寇首领是日本人中难得的高个子,大踏步走来,看了几眼被俘的五人,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钱渊蹲下缩成一团,眼睛盯着地上正在爬行的蚂蚁,耳朵却悄悄竖起仔细听。

    他前世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懂些日语,后来曾经和一家日本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日常用语算不上陌生。

    虽然相隔数百年,后世的日语和现在的倭语有不小的差别,但钱渊在这几日里不停的用心揣摩。

    他大致听懂了这句话。

    被倭寇夹带着下山的钱渊攥紧了拳头,视线落在了很是活跃的王陆身上。

    沿山间小路走了一个多时辰,钱渊依稀判断出一行人是往绩溪方向,隔着两座山看见官道,曾经走过那条路的钱渊知道那是通往绩溪县城的。

    绕过绩溪县城,又走了大半个时辰翻过几座山,倭寇们在一处山林边停下了脚步,钱渊远远眺望,山下是一片令人炫目的金黄色,一条如玉带般的河流环绕着数百间民居。

    钱渊忍不住转头看了眼那位向导,这位还真够直接的!

    他前世曾经在这个季节来徽州旅游过,知道这是哪儿。

    ……

    胡氏在徽州府是有独特地位的,这个姓氏在徽州府人丁不是最多,但出的人杰却是最多,被公认为徽州第一姓。

    比如刚刚被贬谪归乡的前工部尚书胡松,他隶属于遵义胡;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胡适、胡雪岩,他们隶属于明经胡,也称假胡。

    当然了,如今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出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龙川胡。

    胡氏家族主要集中在绩溪,分为四支,其中三支都居于绩溪县城,唯有一支在城外,这就是龙川胡氏。

    倭寇自进入徽州府境内后一直所向无敌,所遇官兵、乡勇无不一触即溃,反倒是攻村寨觉得棘手,乡民们在有出色指挥者的前提下能体现出徽州人特有的悍勇。

    而龙川村恰恰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指挥者,嘉靖五年进士,曾以都御史巡按辽东、宣府的胡宗明。

    长久边塞的经历练就了胡宗明不俗的指挥能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胡宗宪身上的军事战略眼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这位堂兄。

    “别慌,别慌!”胡宗明疾步在村口处来回奔走,“都想想清楚,倭人凶残无人性,老子娘都在身后!”

    “县里援兵很快就到,畏缩逃窜者,族法不饶!”

    胡宗明咬着牙在心里暗骂,还好上次堂弟让侄儿回乡带了批兵刃过来。

    看倭寇们缓缓逼近,到五十步距离举刀大呼狂奔而来,胡宗明厉喝一声,“点火!”

    龙川村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一边靠山,虽然不是悬崖峭壁但也不可攀登,另一边靠河,水流急促不可渡。

    河流和山川在西边汇合,倭寇们只能从东边唯一的村口攻入,胡宗明这一把火让村口几栋民居连同道路全都熊熊燃烧,短暂的将倭寇拒于村外。

    十几个倭寇不畏生死大呼冲入火堆,被裹挟着上前的钱渊侧耳倾听,隐隐有兵刃相交声、惨呼声传来。

    但接下来发生的让倭寇们胆寒,他们的长刀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刺出的长枪轻而易举的洞穿他们的身躯,后面投掷出的短矛甚至将几个倭寇钉在地上。

    就算想绕过去攻击侧翼都没戏,一边是山崖,另一边是深达数米的沟壑,倭寇们几乎是被赶着往回逃。

    钱渊眯着眼仔细看去,伴随着一声爆喝,刘洪从狼牙筅中冲出,用力掷出长枪洞穿一名倭寇的后背,拔出腰刀狂奔连续砍翻了两个倭寇。

    留守的倭寇们慌张起来,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角色。

    “啊啊……”

    凄厉的惨呼声突然响起,连绵不绝,钱渊偏头看了眼漠然收回视线,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

    除了钱渊和王陆之外的三个被俘者突然发足向着村内狂奔而去,但几个倭寇大怒之下追上后乱刀相加,就在村口处将三人砍翻。

    还未失去的三人就在还熊熊燃烧的大火边惨呼翻滚,显然,村民们没有出来援一把的想法。

    “走,走,快走!”李福扯了把钱渊,“跟紧了。”

    钱渊默然无语,跟在李福身后加快了脚步,眼角余光瞄见慌张的王陆也跟了上来。

第一百八十七章 继续追击

    龙川村。

    村口处被烧毁的民居摇摇欲坠,被整理收拾出来的道路上还时不时看得见血迹,被收拢起来的尸体堆放在村外,不远处正有人在砍伐大树制作棺材。

    哀嚎哭泣声遍布全村,挑白丧服处处可见,虽然倭寇没能攻入村内,但最后一波中有三十多村民被杀,溃散的官兵、乡勇死伤愈两百,令人难以相信对手只是一股不满百人的倭寇。

    村子中央的大宅中,胡宗明坐在主位,钱铮、顾承志、钟南、杨文等人坐在下首,个个神色黯淡。

    不远处的柴房中。

    被死死绑在椅子上的王陆无力的垂着头,头上扎着绷带,但浑身上下遍体鳞伤。

    “哗!”

    一盆刚从井中打出的凉水泼来,王陆一个激灵,哆嗦着试图蜷缩起来。

    刚刚从义乌一路急奔而来的王义阴着脸举起木棍将王陆的下巴挑起,“再说一遍。”

    王陆咳嗽几声,吐出一颗牙,勉强张口道:“我是被倭寇俘虏的……不抓倭寇抓我……”

    “四月三十日,你下山为倭寇采买烧饼、肉食,还买空了两个药铺的药材。”

    似乎比之前消瘦一些的徐渭踱过来,一步抓住王陆的下巴,眼神中闪烁着凶光。

    “五月三日,你出现在绩溪县城外,又绕路去了龙川村,有三个上山砍柴的村民认出了你。”

    “而那条路正是倭寇突袭龙川村的途径。”

    “这么巧?”

    徐渭松开手,一个巴掌扇过去,“你觉得……我把你交给龙川村会如何?”

    “别……别别……”椅子上的王陆挣扎起来,他太清楚后果了,活埋都是痛快的死法。

    “是……是那个药行的账房砸我……”

    “什么药行账房?”

    “那个蓝衣的……他叫谭渊,据说是松江府一家药行的账房,倭寇里的明人认识他……”

    “咳咳。”一旁的王义轻轻点头,示意那就是钱渊。

    这时候,门被推开了,张三疾步进来,附在徐渭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你是汪直的堂侄?”徐渭抿抿嘴,虽然还不能全盘想通,但依稀知道了些什么。

    “继续?”王义操起刚打出来的刑具。

    “继续。”

    哀嚎声继续响起,三盏茶后,徐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走出柴房。

    “处理掉?”张三低声问了句。

    王义还没回答,徐渭脚步一顿,“不,关起来,日后说不定还有用处。”

    三人走进一直保持沉默的大堂,第一个问话的是钱铮,他紧张的看向徐渭,生怕带来什么坏消息。

    “倭寇入徽州府大致九十人左右,歙县松明山附近劫掠六人,其中五人要么是医馆的医生、学徒,要么是药行的伙计,因为倭寇向导受伤……”

    “那渊哥儿为什么……”

    王义看了眼杨文,“前年崇德大捷之前,少爷曾经路遇一股劫匪,其中一名劫匪因为断腿没有入崇德县逃得生天,正好在这次倭寇中。”

    “咯吱。”杨文握着扶手的右手忍不住用力,正是他打断了那人的腿,“当时少爷是花钱买了条路,冒充的是松江顾家药行的账房。”

    “其中一人受伤无法跋涉被杀,三人在龙川村外被杀,仅有两人,一是展才,二就是王陆。”徐渭继续道:“村外一共捡出十具倭寇尸首,也就是说倭寇还有八十人左右,其中七十多人都是真倭。”

    “真倭?”胡宗明挑挑眉头,“可懂汉语?”

    “不懂。”徐渭看了眼供词,“从王陆的供词来看,这股倭寇会继续北上……呃,应该是旌德。”

    众人沉默下来了,视线都集中在钱铮身上,因为旌德是归属宁国府的,按规矩来说,钱铮这个徽州通判是不可以越境追击,而这次援军大部分都是本地乡勇、卫所兵。

    “继续追击。”杨文才不管钱铮怎么想。

    “这次护卫战死十八人,重伤九人。”王义接过话茬,“从义乌过来三十二人,一共还有五六十人可用。”

    “嘉定、崇德、华亭、临平山……”张三咬着牙道:“咱们可从没吃过这么大的亏,更别说少爷还在他们手里。”

    “总督衙门派来的三百兵丁压根就派不上用场。”钟南摸着腰间的苗刀摇头道:“徽州卫所兵、乡勇……我这边还有百五十人,一起两百多人,只要小心点,应该问题不大。”

    一直想说话却插不进嘴的钱铮一捶桌面,“继续追击,一起去,出银募乡勇。”

    王义微微点头,转头看向胡宗明,“伤员就留在龙川,还望……”

    “此事老夫一力承当。”胡宗明摆摆手,“只是这股倭寇……实在有点诡异,徽州府素来贫瘠……”

    “之前在杭州,胡中丞就觉得这股倭寇极为古怪,杀戮极多,战力非凡,到处放火,却几乎不劫掠财物。”徐渭手捧热茶却不喝,舔舔发干的嘴唇道:“三日前村外那一战,倭寇人数虽少,却极为狡猾……滑而有谋,猛而善斗,非常贼也!”

    胡宗明长长叹了口气,他致仕已有六年,再无起复之心,堂弟胡宗宪上任浙江巡抚不到半年,倭寇突袭从来没有染指的徽州府,而且径直扑向了龙川村,这对龙川胡氏来说可真不是个好消息。

    钱铮看看左右,试探问道:“渊哥儿如何了?”

    徐渭和王义对视一眼,后者勉强笑道:“还算不错,至少没伤,也没遭到虐待。”

    “有把握救出来吗?”

    大堂内沉默下来,这种事谁说得准,三日前倭寇看似要退却,三个被俘者趁机逃脱却在村口处被一一砍死。

    钱铮不顾体面的用力揪了把头发,如果侄儿死在倭寇手中,自己如何向寡居的大嫂交代,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兄长交代。

    “展才年未满二十,于东南沿海屡有战功,胸藏万策,腹有良谋。”

    徐渭高声道:“如今虽被倭寇裹挟,只要不被倭寇甩开,展才必然有机会安然脱身。”

    鼓舞士气的话谁都会说,但谁都听不进去,自从倭寇入侵徽州府以来,死于刀下的兵丁、百姓多达数百人,其凶残可见一斑。

    “大不了,徐某人这条命赔给他!”

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弃

    自从倭寇袭北新关之后,胡宗宪的眉头就一直没松下来过,当老家龙川村遭倭寇袭击的消息传来,当夜巡抚衙门的书房里油灯彻夜不熄。

    不到一百人的小股倭寇,这在持续了三四年的东南抗倭战局中算不上什么大事,台州、绍兴、嘉兴这些地方……倭寇人数不上五百都不会往上报。

    但就是这一小股倭寇惹得江南、浙江大震。

    没办法啊!

    东南沿海驻扎十余万大军,杭州、嘉兴附近也有数万大军,但一股不到一百人的倭寇从嘉兴府海宁登陆,袭杭州击溃八倍于己的官兵,两昼夜奔波侵入严州府破淳安县城,之后西进徽州府连连大胜。

    想想看吧,倭寇横跨四府,嘉兴府、杭州府、严州府、徽州府完全拿他们没办法,几乎每一次对阵都被对方轻松击败。

    在胡宗宪心目中,这股倭寇的战斗力急速上升,因为龙川一战,就连屡屡在战场上有出色表现的钱家护卫、田洲狼兵也遭败绩。

    “大人,军报。”王寅疾步走入书房。

    胡宗宪看了眼王寅的神色,苦笑道:“说吧,知道不是好消息。”

    王寅脸上也是一片苦涩,“倭寇侵入宁国府,旌德县典吏蔡尧佐率千余兵丁出击,大败,倭寇破城屠掠。”

    现在是横跨五府了,胡宗宪面无表情的在心里琢磨,最近几天和赵文华联络似乎有点少。

    用屁股想想也知道,人家张经王江泾大捷,自己借赵文华压制浙直总督杨宜,却让倭寇深入南直隶腹地,也就是凤阳府离的稍微远点,不然自己只怕性命不保。

    胡宗宪起身站在悬挂的地图前苦苦思索,这股倭寇到底想干什么?

    这个问题有人知道,但可惜获知答案的是个穿越者,而且还处于被倭寇裹挟的状态。

    在龙川一战后,钱渊顺利的在倭寇中扎下根,向导的伤势至今还没痊愈,干掉王陆之后,钱渊的安全得到暂时的保证。

    对于这个药行的账房先生,倭寇们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很有用,而且非常好使,经常出现他们还没让向导、明人翻译,那小子就能安排妥当。

    这是当然的,在一起厮混了已经一个多月,除了个别字眼,钱渊基本能听得懂倭寇互相之间的交谈,自然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所以,钱渊也知晓了很多细节。

    比如,这股倭寇登陆时是九十七人,至今还剩八十三人,战死十四人,这是一个恐怖的数据,连打带跑近千里,击败几十倍于己的官兵乡勇,只死了不到两成人。

    但钱渊注意到,仅仅龙川一战,死了十人。

    这意味着龙川是倭寇的重点目标,毫无疑问,这股倭寇是冲着胡宗宪去的。

    这是钱渊的理性分析。

    但当这股倭寇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北上,并攻克旌德县的时候,钱渊终于确定,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南京。

    这是前世留下的印记。

    在后世描绘戚继光、俞大猷的伟大的时候,往往会塑造出倭寇凶猛强悍的形象,所以一个例子经常出现。

    七十二个倭寇登陆东南沿海,一路烧杀抢掠,无人克制,所遇官兵乡勇皆不能挡,最终一直冲杀到南京城下,南京守备松弛,出战大败,最终任由倭寇在城外耀武扬威。

    亲眼目睹后的理性分析,加上前世读书留下的印象,钱渊很确定,这股倭寇是冲着胡宗宪,或者说是冲着胡宗宪屁股下的位置来的。

    一旦倭寇屠了龙川村,不说胡宗宪心神大乱,要知道他虽然父母双亡,但祖母还没死呢,到时候必定要归乡守孝。

    一旦倭寇出现在南京城外,就算没有破城,朝中必定问罪,压制杨宜成为抗倭实际指挥者的胡宗宪必定是首当其冲。

    但这股倭寇是什么来历呢?

    钱渊的视线落在身旁的李福身上,这厮在倭寇中地位不低,应该知道点什么。

    “那就是泾县。”李福指了指前方。

    站在山坡上远远眺望,钱渊看见低矮的城墙,这附近他前世没来过,完全没有地理上的熟悉感。

    “虽然肯定打得下来,但弄不好又有伤亡。”李福挥挥手,“绕过去算了,对了,你待会儿老实点,别给我弄什么幺蛾子。”

    “不会,不会。”钱渊习惯性摆出谄媚表情,“都听李哥的。”

    干趴下王陆的好处一点点显露出来,钱渊的安全得到暂时的保证,而且还能陪着仅有的三四个明人时不时去城镇采买食物、药材。

    顺利的买了一大包裹馒头,又买了几袋米、半扇猪肉,还买了几口铁锅,这都是准备制作成干粮的,钱渊前生今世练就的厨艺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又进药房买了一大批药材,李福等人在门外等着,让钱渊在里面和伙计商谈。

    钱渊眼神闪烁不定,这是他第一次采买药材,之前倭寇都是直接抢的。

    钱渊没有理会伙计的介绍,视线在药柜上的药名来回移动。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要……”

    “有多少都有。”

    这时候,门外传来喧哗声,钱渊身子一僵,迅速回头看了眼,扯了扯伙计的衣袖,指了指药柜,“还有这个。”

    不去理会外面的嚷嚷声,钱渊丢出银子算账,背着包裹往外走。

    “持刀拿枪的,路引拿来看看!”

    “别是倭寇吧?”

    “兄弟们,去县衙叫刘捕头来看看!”

    李福好笑的看着这帮地痞流氓,敲诈敲到正主头上来了,看钱渊已经出来了,他伸手用力一拨将围着的混混推开,大步往城门口走去。

    这帮混混还真不是盖的,居然随手操起一旁人家的晾衣杆什么的冲上来。

    “噌!”

    刀光在空中一闪而过,狭长的刀身毫不费力的劈断晾衣杆,将一个混混的手臂劈断。

    凄厉的惨呼声陡然响起,拥挤的人群登时如沸腾的水一般骚动起来,凶神恶煞的李福持刀冲杀,人群迅速向两边散开。

    就在这时候,钱渊丢下了包裹。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

    但是,下一刻。

    钱渊僵在原地。

    年轻的妇人被劈倒,还没学会走的幼儿摔在地上,只知道嚎啕大哭。

    闪亮的刀尖轻易的穿透孩子的身躯,李福直起身高高举起长刀。

    哭泣声转瞬即逝,鲜艳的血从刀尖留下,在刀身上刻下一道红色的痕迹。

    最懂得权衡利弊得失的钱渊僵在那,一股热血毫无来由的充斥着他的大脑,这一刻,刚刚进入刑警队的那段岁月的片段迅速在他脑海中闪现。

    “愣着干什么!”李福吼了声。

    钱渊低下头掩饰着充血的眼眸,他拎起包裹背在身上,沉默的跟在李福身后。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享福

    倭寇从浙江西进南直隶入徽州府,再一路北上的消息早就遍传大江南北,虽然只有三四持刀倭寇,但泾县的守城兵丁竟然不敢抵挡,也不敢去关城门,一哄而散逃窜开,让李福等人施施然安全出城。

    一个时辰之后,还在惊惶中的泾县更乱了,守城兵丁两腿哆嗦着看着从被卷起的漫天黄烟中出现的军队,狭长的长刀、古怪的口音发髻让他们胆战心惊。

    不过,来的并不是倭寇。

    前去问话的护卫急匆匆跑回来,“一个时辰前,倭寇在城内闹了一通,兵丁、百姓死伤十余人,知县领兵追击。”

    这护卫是最早一批跟着钱渊的,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问过了,少爷在城内出现过,宝蓝色长衫……下摆被割断。”

    “泾县知县?”徐渭心思急转,“带了多少人追击?”

    “三百多兵丁乡勇。”

    “杨文,你我先去。”王义吆喝一声,“这边交给钟兄弟。”

    王义和杨文来的正是时候,泾县的知县丘时庸在距离县城七八里处被汇合的倭寇打得落花流水,三百兵丁乡勇只死伤十余人就大部溃散,要不是援军来得及时,丘时庸难逃一死。

    “跑的倒是快!”杨文狠狠一刀劈在树干上,眼睛盯着远去的倭寇背影,其中那个蓝宝色身影不快不慢,却没有回头张望。

    “虽然龙川一战被倭寇伏击,但前前后后倭寇在你们手上至少丢了七八百条人命。”气喘吁吁赶来的徐渭扶着树干。

    的确如此,看到有援军赶到,倭寇本不以为意,但看到几只狼牙筅顶在前头,倭寇首领立即下令撤退,知道这帮人不好惹。

    “有……有个……”三十多岁的知县丘时庸狼狈的坐在地上,勉强爬起来,强作镇定道:“那个身穿蓝色衣衫的……看样子像是倭寇谋主。”

    “狗屁!”张三瞪着牛蛋大的眼睛,右手一用力抽出长刀。

    “张三!”

    “张三!”

    徐渭和王义同时厉喝阻止,钱渊被倭寇裹挟的消息如今还被严格控制中,一旦消息走漏,被倭寇知晓……

    丘时庸被张三的长刀吓得又坐回地上,茫然看着周围兵丁视线带着的杀气,想解释什么但又不敢说话。

    还真不能怪他这么想,倭寇和官兵乡勇刺刀见红,杀声震天,而钱渊被三四人“簇拥”站在远处观战,虽然距离远,但丘时庸这种文官能敏锐的通过细节感觉到那是个读书人。

    倭寇向来是以海商、渔民、倭人、罪犯为主力,很少有读书人甚至士子卷入其中,而读书人出现在土匪、倭寇中,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梁山上的谋主吴用。

    王义亲自带着精锐远远跟在倭寇后面,杨文、徐渭一行人暂时在泾县落脚,直到夜幕降临,王义才疲惫的回来。

    “径直往北去了。”王义接过毛巾擦了把,“这附近地形我不熟悉。”

    徐渭趴在地图上看了会儿,“往北有两处,一是偏东的宣城,二是正北的南陵。”

    “啪!”徐渭一巴掌拍在桌上,“之前猜测的没错,是南陵!”

    钱渊很确定倭寇下一个目标是南京,这是他通过倭寇的行踪、前世的记忆,以及种种情况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而比历史提前几年进入胡宗宪幕府的徐渭也作出了同样的猜测,这股倭寇除了在龙川一战之外,奔跑迅捷,从不恋战,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

    进入徽州府后,倭寇径直北上,绩溪、旌德、泾县,下一个是南陵,再往北是芜湖,一旦过了长江就是太平府,再北上……就是南京。

    在旌德县被破后,徐渭敏锐的察觉到倭寇的行动目标,并立即写信派人送回巡抚衙门,虽然南京守备兵力充足,但多年不历战事,一旦战败或有失,杨宜、赵文华、胡宗宪一个都跑不掉。

    因为长途跋涉导致疲惫不堪的徐渭猛烈的咳嗽了一阵,脸色愈发苍白,“不用想了,倭寇不敢走官道,我们直接从官道去南陵!”

    徐渭猜的没有错,“南陵”这个地名也出现在倭寇嘴里。

    虽然不清楚前世安徽省的地形,但大致的方位还是有数的,在脑海中换算了下,钱渊小心翼翼的试探问道:“李哥,南陵……好像是芜湖附近?”

    “哎呦,你个账房先生对地理倒是挺精通的。”一旁的王姓向导笑道:“家里有人经商?”

    这年头,对地理熟悉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走南闯北的商人。

    “父亲兄长经营棉布、茶叶生意,以前听他们说起过。”钱渊立即顺着杆子往上爬,“可惜两年前都没了……不然说不定还能继续进学考个秀才,也不至于做个账房。”

    “不会遇上劫道的了吧?”

    钱渊脸色黯淡下来,叹了口气,“沥港。”

    “哎,也是个可怜人。”李福亲热的搂着钱渊的肩膀,“以后有什么打算?”

    毫无疑问,李福并不是个蠢人,他当然知道,纷乱的泾县内,这个青年是有机会逃脱的,但却没有逃。

    钱渊小小翻了个白眼,“还能有什么打算……就盼着你们带我享福了!”

    “哎,还有怨气呢。”李福哈哈笑道:“海上风吹雨打,说不上什么享福,不过倒是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口袋里能落得下银子!”

    钱渊将背上的包裹往上抬抬,“这还不算享福?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口袋里别说银子,铜板都招不到半个!”

    “明白人啊。”李福大笑,“朝廷非要禁海,禁特么个屁!”

    钱渊连连点头,他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禁海禁得东南沿海一片水深火热,其实朝廷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解决倭寇,甚至可以参与进入逐步取得主动权的。

    李福看了眼钱渊,想了想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塞过去,“留着吧,看你那傻样……在那家药行门口傻的都不敢动。”

    钱渊回忆着前世电影里的宝宝,努力挤出一个憨厚的笑容,“谢谢李哥。”

    看着李福大步走向前面,钱渊右手摩挲着匕首的刀柄,有些滑手,等会儿撕块布裹上,别到时候失了手。

第一百九十章 试探

    穿越到这个时代,钱渊在和人交往中往往会显得特立独行,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一点,从最早的张居正、王民应,到后来的陆树声、戚继光、聂豹,甚至社会地位不高的逃兵王义也很早就察觉到了。

    他能和文官士子谈笑风生,能和商贩走卒一起唾沫横飞,能和护卫们一起在华亭县的清晨狂奔……

    钱渊并不是如这个时代的士子那样偶尔平易近人,前世的社会有各种不公,但人人平等的观念却铭刻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

    在商海中跌爬滚打了那些年后,钱渊更是学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所以,当他下定决心之后,以令人膛目结舌却很难察觉的速度融入到这支负有特殊使命的倭寇中去。

    低矮的山丘上,李福丢下长刀爬到树上,焦急的眺望远处,片刻后他笑着跳下来,拍着胸脯说:“来了来了,都说了别急……信不过我,还信不过老王的眼光?”

    半躺在草坪上的王姓向导嘿嘿笑了笑,用倭语说:“估摸着官兵早知道他了,就算回去也是个死。”

    聚集在一起的倭寇们没有松懈,直到穿着一身青衫的钱渊从树丛中钻出来,倭寇们这才轻松下来。

    “看清了,看清了。”钱渊接过王姓向导递来的尖锐树枝在地上画了个潦草地图,时不时摸摸脑袋回忆,“南陵县城在这儿,大概十多里路吧,不过进出搜的挺严的,要查路引……我就没进去。”

    “城头有守兵吗?”

    “有,不少兵呢。”钱渊用树枝点了点距离南陵县城十多里的另一处,“这里能走……打听过了,翻过这座山就行。”

    王姓向导点点头,“我知道这座山,分界山,在往那边就隶属于芜湖了。”

    “不过也有兵。”钱渊撇撇嘴,“不敢凑的太近,远远看了几眼,乌压压一片。”

    “无所谓。”李福哼了声,“径直杀过去就是。”

    看钱渊脸色一变,王姓向导好笑的说:“跟紧了别掉队。”

    “是是是……”

    看着王姓向导去和倭寇首领商讨,钱渊主动去刷锅生火,将几块昨日抢来的腊肉剁碎丢进去,烧了三大锅腊肉饭。

    钱渊在心里嘲笑自己,走了个王陆,还有自己!

    论主观能动性,自己可比王陆强的太多了。

    也就是没有另一个钱渊,不然自己后脑勺八成也会被砸一石头。

    不过,我可没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掀开锅盖,令人垂诞三尺的肉香飘来,引得倭寇们纷纷抽着鼻子涌来。

    李福挖了一大碗,支支吾吾的说:“啧啧,光凭这手厨艺,以后有的是你好日子过!”

    倭寇们个个端着碗蹲下来狼吞虎咽,就连一向冷漠的倭寇首领也向钱渊递来一个善意的眼神。

    钱渊憨厚笑着没说话,心里却在想,吃吧,吃吧,两年前那姓金的也吃的香的很。

    已经是六月下旬了,就算露营也不冷,众人就在山林里熬了一夜。

    夜深了。

    蜷缩着的钱渊突然睁开眼,满天星斗映入眼帘,这是前世从来没见过,今生从来没注意到过的美景。

    只可惜自己身边的全是一帮禽兽。

    离开泾县已经有半个多月了,那年轻妇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总在耳边回响,李福长刀上的血迹总在脑海中不停闪现。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钱渊总会睁开眼,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从来不是个圣母,也从来不想做个圣母。

    但那一刻,心底深处的愤怒引发的热血让他决定要做些什么,而且他并不后悔。

    侧耳细听,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有夜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见蝈蝈的鸣叫声。

    前世做了两年的冷板凳,下海后在商海中打拼近十年,钱渊早就养成了做每件事之前都要权衡利弊得失的习惯。

    风险要尽量小,成本要尽量低,可能的收益未必要多大但必须有增长潜力。

    但这次的选择违反了他所有的原则。

    钱渊缓缓坐起,犹豫了下没有去摸包裹里的那把匕首,小心的踩掉鞋子,光着脚踩在草坪上,一点一点向前挪去。

    “咕咪,咕咪!”

    钱渊脚步一顿,抬头看见一道黑影在树林上空穿梭。

    应该是只猫头鹰。

    出乎钱渊本人预料之外的是,曾经在嘉定城外要扶着长枪才能不脚软的自己,心里没有一丝惧怕,双脚有力的踩着地面,手心处甚至都感觉不到潮湿。

    前世十二年的磨砺似乎没有一点用处,在某些特定方面对钱渊没有起到哪怕一丝丝的影响。

    这半个月来,钱渊脑海中反复的回忆自己在刑警大队的那两年,年轻富有朝气的冲劲,似乎不合时宜的正义感,还有那时刻蓬勃而出的热血。

    渺不可闻的声音在树林间响起,钱渊刻意的加重了脚步,甚至还不小心踢到了一个倭寇靠在树上的长刀。

    但没有一个倭寇醒来,呼噜声依旧响亮。

    钱渊没有放松警惕,他悄悄绕过聚集在一起的倭寇,向着外围走去。

    大树边,两个守夜的倭寇靠在树干上,一个已经呼呼大睡进入梦乡,另一个还勉勉强强,但也头一抬一垂,看样子快撑不住了。

    找了个草丛,钱渊脱下裤子蹲下,聚精会神的观察。

    又过了两刻钟,那个倭寇终于放弃抵抗,手一松,长刀坠落在泥地上,身子往下一滑进入了梦乡。

    就在钱渊露出笑容的时候,一道黑影突然出现在面前。

    虽然给予那个叫谭渊的账房先生不小的信任,对方也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回报,但李福心里总有着隐隐约约的不安。

    所以,每晚他都睡在钱渊身旁。

    当他一甩手没有触碰到任何东西的时候,即使强大的睡意让他难以睁开眼睛,但他依旧霍然坐起。

    “怎么睡得这么死!”

    拎着刀的李福看了眼呼呼大睡的两个守夜倭寇,还没打定主意怎么做,一声怯怯的叫声在身后响起。

    “李哥,李哥。”

    李福猛地转身什么都没看见,警惕的慢慢拔出长刀,结果对面的草丛分开,一个脑袋探了出来。

    “在这儿干什么呢?”

    “出恭。”钱渊无辜的仰起头。

    李福翻了个白眼走过去,瞥了眼笑骂道:“倒有个白屁股……”

    “滚滚滚……”钱渊立即换了个方向,小声啐骂几句。

    “嘿嘿,真够臭的!”

    “您拉的肯定不臭,香的很。”

    “还跑到这来,也不怕守夜的骂死你。”

    “不来这,换个地方,万一你们以为我跑了怎么办?”

    “跑了就跑了呗。”李福解开裤腰带,稀里哗啦开始放水。

    钱渊展开早就准备好的大叶子,“都干了那么多了,光人命都救了七八条,回去怎么都是个死。”

    “放心吧,只要有命挺到南京城外……”李福小声说:“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回了海上……其他的不说,先让你开开荤!”

    “什么意思?”

    “嘎嘎嘎……”李福闷笑几声,“小子你识文断字,到时候至少做个账房先生,说不定还被哪位老大拉到身边做个军师呢。”

    “真的假的?”

    “真的,徐海身边有个军师,光是美娇娘就两个!”

    看钱渊脸上那浮想联翩的表情,李福揉揉眼眶,“好了没有,回去吧。”

    “好了,好了。”

    “待会儿离我远点,这臭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狠辣

    “啊啊啊!”

    尖锐的嘶吼声在耳边回响,钱渊已经无法考虑更多,只能跟在挥刀呐喊冲锋的倭寇身后狂奔。

    一路奔向严阵以待的南陵县派出的官兵。

    分界山其实只是一座小山丘,因为地处南陵、芜湖之间命名,南陵县丞陈一道身着软甲,腰佩长剑,高声厉喝,“放箭!”

    看着如雨的箭支飞来,钱渊的面孔都扭曲了,难不成自己会死在这儿?

    但下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傻了。

    倭寇一手持刀,一手遮挡面部,犹自发足狂奔,箭支压根就无法刺穿他们的身躯。

    钱渊甚至清晰的看见,为首的倭寇首领扬手将几只飞来的箭支扫飞,特么这是开了挂啊!

    还真不是开挂,宁国府附近多雨,又碰上黄梅天,弓弦软的没什么力道,再加上这些卫所兵……能拉开弓射出箭支就算是精兵了。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和往常一样,还没等到短兵相接,官兵们就溃散了。

    钱渊放缓了脚步,悲哀的看着这一幕,倭寇们冲入人群大砍大杀,片刻间血花四溅,官兵们争先恐后的四散奔逃,逃不走的居然跪地磕头企图逃得一命。

    凄厉的惨叫声在右侧响起,钱渊转头看去,一个身着软甲但明显是文官的中年人一剑刺穿跪在地上磕头的兵丁,转身高吼几声,几十个手持长枪的兵丁围拢过来。

    “不退,不退!”陈一道一巴掌将儿子扇翻,厉喝道:“纵死不退!”

    钱渊细细打量,那几十人应该不是卫所兵,看装扮应该是乡勇……民兵比正规军更居战斗意志,这是明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四散追杀官兵的倭寇们开始聚集起来试图将这伙人一口吞下,倭寇首领明显怒了,老子都放着南陵县城不打,你们居然还敢缠着不放!

    十几个倭寇缓缓逼近,到十余步距离横行移动,时不时作势冲阵引得阵型松动。

    一声厉喝后,倭寇们举刀冲锋,虽然刺出的长枪连续捅翻了三四个倭寇,但剩下的倭寇顺利的冲入阵中。

    钱渊摇摇头,只看了几眼就转过头去,虽然陈一道的气节令人赞赏,但不通战阵,不晓兵法,只靠血勇,只能说是以卵击石。

    仅仅两盏茶工夫,围拢在一起的阵型被倭寇硬生生凿穿,陈一道父子皆战死当场。

    钱渊快步走过去,定睛看了眼陈一道的尸体,从背后的包裹里取出伤药、棉布,开始为受伤的五六个倭寇止血包扎伤口。

    突然听见一阵叽里咕噜的倭语,钱渊竖起耳朵听了一阵,陈一道的勇气激怒了倭寇首领,这伙人休息片刻后居然返身杀向了南陵县。

    “哎哎哎哎哎……特么一群白痴!”王姓向导在后面跳着脚大骂,“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就是,人家把城门一关,难道还打得下来?”李福也在大骂,“万一又碰上个松江钱渊那种人,得全死在那!”

    居然能听得见这个名字,钱渊嘴角抽搐了下,手上不停,头埋的更低了。

    “眼看着就快到长江了!”

    “真是一群蠢货!”

    钱渊默不作声的继续做事,在心里默算,这一战死了六个倭寇,还有四个倭寇伤势不轻。

    略略偏头观察了下王姓向导和李福,钱渊轻轻吐了口气,包扎的更加用心了。

    钱渊倒是不担心南陵县城,守城兵力是不缺的,而且逃散的官兵肯定会先抵达,只要城门一关,倭寇短时间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辙。

    但实际情况出乎钱渊的预料之外。

    仅仅半个时辰后,倭寇们狼狈的逃窜归来,还没爬上山丘就不停大喊大叫,做着赶紧逃的手势。

    “怎么回事?”

    “又是那帮举着竹竿的家伙!”倭寇首领一脸忿忿,“半路遇上,后面还跟着一两千兵丁。”

    “走,快走!”

    钱渊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眼神乱瞟在心里默算,少了至少十三四个,看来杨文还真有两把刷子,难怪戚继光几次开口讨要。

    “受伤的怎么办?”钱渊小声问李福。

    一旁的倭寇首领毫不犹豫的抽刀在手大步走过去,几声闷哼后,受伤的四个倭寇手捂着流血的胸口倒在地上。

    钱渊心里一阵发凉,他刚才做了些手脚,试图用伤员拖慢倭寇的行进速度,但没想到倭寇首领如此狠辣。

    “没事,倭人命贱得很。”李福小声传授,“回头在海上,只要有银子……不对,用丝绢、茶叶换,便宜的很,五峰船主和徐海手下都有大批大批的倭人。”

    “走吧,快点。”

    “那帮家伙快到了,真够讨厌的,特么从哪儿冒出来的,一路追了好几百里路了!”

    钱渊无语的跟上,要不是你们神经病把老子带上,人家怎么会死咬不放?

    ……

    分界山上,徐渭叹息着让人去通知南陵县衙,陈一道是浙江余姚人,是徐渭的同乡,父母都亡于倭寇之手,如今父子两人都伏尸此处。

    “数了下,山上十具倭寇尸首,加上之前杀的十四人,一共击杀二十四人。”张三踮着脚尖试图寻找倭寇的踪迹,“现在还剩?”

    “大约五十多人。”徐渭脱口而出,“展才……问过了吗?”

    王义脸色有些古怪,“问过了,少爷看样子……挺不错的,一个南陵县衙的衙役说,看见少爷跟在倭寇身后。”

    虽然知道现在钱渊还陷于危险中,但张三还是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他对钱渊有着莫名的信心,这来源于两年前杭州城内发生的一切。

    张三是最早跟着钱渊的,而且被钱渊视作心腹,他亲眼所见,少爷通过一系列让人看不懂的操作,突然一举翻盘。

    “不去南陵县!”徐渭不耐烦的赶走衙役,喝道:“拿地图来!”

    杨文和张三两人亲自张开地图,徐渭几乎趴在地图上仔仔细细看了好一会儿。

    王义试探问:“繁昌?”

    繁昌位于芜湖西南部,靠近长江。

    “去南京要渡河……”徐渭喃喃自语,“虽然人数不多,但也要至少两艘船,或者一艘大船……难道早就预备好了?”

    “如果早就预备了船只,那追击就没有准确目标,倭寇速度比我们快的多……”

    “一旦渡河……”

    徐渭舔舔嘴唇,拿过水囊灌了一气,“去太平府!”

第一百九十二章 抢功?

    倭寇在东南沿海肆虐是朝廷能够容忍的,毕竟从明朝太祖时期开始,倭寇就开始闹事了。

    但严州府、徽州府、宁国府这些内地府洲陆续被闹了一通,倭寇居然一路北上,而且销声匿迹,突然渡过长江出现在太平府境内,这个消息让整个南直隶震动。

    毕竟太平府一旦挡不住,这股跋涉千里的倭寇就将出现在南京城外。

    当涂是太平府的府治所在地,知府、知县这些文官个个战战兢兢,唯有坐在主位上的中年官员镇定自若,发号施令。

    府衙大院里,徐渭和钱铮在角落处窃窃私语。

    “还是先生料事如神,芜湖从各地调集重兵,结果倭寇绕过芜湖,悄无声息的渡过长江。”钱铮长叹一声,“看来倭寇是早有预备。”

    这个观点已经不新鲜了,徐渭担忧的看着大堂,“这操江提督什么来历?”

    “史褒善,字文直,开州人,嘉靖十一年进士。”钱铮低声介绍道:“先后出任辽东巡按、江西按察副使、河南右布政使,去年九月以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防备倭乱。”

    “江西按察副使?”徐渭对这些事很是熟悉,追问道:“是巡查兵备还是治理学政?”

    按察副使职责很多,有的负责海防,有的负责巡查兵备,有的负责治理学政兼提学副使,还有的省份要负责刑名。

    “治理学政。”

    徐渭冷笑一声,“这是个没上过战场的书呆子啊,看吧,看他有什么好下场!”

    看钱铮还没反应过来,徐渭想了想仔仔细细解释了一遍。

    早在旌德,徐渭就写了信送到浙江巡抚衙门,胡宗宪立即派人通知南京,但南京名义上囤积重兵,但实际兵备松弛,毫无战力。

    到了太平府之后,徐渭和胡宗宪取得联系,这股倭寇虽然人数不多,但招惹的麻烦太大了,胡宗宪已经急令应天巡抚曹邦辅,新任苏松兵备副使王崇古率兵来援。

    但就在这时候,操江提督史褒善召集文武官员商讨抗倭事宜,毫无疑问,这厮是想抢功。

    毕竟倭寇如今也就五十多号人,而史褒善手下兵丁数十倍于敌,他觉得胜战是稳稳的……但徐渭不这么看。

    这股倭寇之所以难以剿灭,一方面在于其战力强劲,武艺高强,另一方面在于人数少,行动迅速,容易隐藏。

    一旦倭寇悄悄绕过大军,突然出现在南京城下,史褒善必然是第一个被问罪的。

    徐渭和钱铮悄然走进大堂,就在门口处仔细倾听,史褒善倒是没那么傻,几乎将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全都放出去,决不让倭寇安然通过太平府。

    徐渭撇撇嘴,这办法是个笨办法,也聪明不到哪儿去,关键是兵力分散后,能不能剿灭那股倭寇,如果吃个败战,那麻烦就大了。

    发号施令完毕,众人退出大堂,史褒善在心里久久盘算,如果能顺利剿灭倭寇,自己的资历已经足够,至少能回京都了吧。

    “东翁。”一旁的师爷笑着说:“恭喜东翁,这股倭寇从浙江巡抚和总督衙门眼皮子底下溜走,一路横跨五府,最终在东翁手中全军覆没。”

    “也就百多人,算不上什么。”

    “横行千里,砍杀军民愈五千,这可不是普通倭寇。”师爷突然压低声音,小声道:“不知道东翁听说了没有……”

    “什么?”

    “据说钱展才和倭寇在一起。”师爷鬼鬼祟祟的说:“不然徽州通判钱铮为何会一路追击……”

    史褒善沉默片刻后低声道:“自两年多前王民应毁沥港,倭寇侵入松江、苏州,钱展才屡有战功,人脉极广,如今在江南好大名声……”

    “据说胡中丞想招他入幕府。”只是个秀才出身的师爷显然有些羡慕嫉妒恨,“想必是千金买马骨吧。”

    “如今胡中丞麾下尽是名士,就连文衡山都为其整理文书。”史褒善摇摇头,“据说徐文长也入幕了?”

    “的确如此,徐青藤才华横溢,兼有文韬武略。”也是绍兴出身的师爷吹捧了一番才说:“今日他身边有一人……杨文,已经让人打听过了,是钱展才身边护卫头领。”

    “噢?”史褒善翻开军报细细看了看,“六月二十九,倭寇渡江袭李家镇,约莫五六十,大都髡头鸟音之真倭,其酋红衣乘马,另有一青衫人伴其左右。”

    “都说钱展才被视为倭寇克星,父兄还死在倭寇手上,没想到……”师爷装模作样长叹一声。

    “惟锡兄和钱展才订交,以兄弟相称。”史褒善摇头道:“他曾言,钱展才年纪轻轻却心机深沉,老谋深算,但胸有一腔热血,气节无双。”

    看了眼心腹师爷,史褒善加重语气道:“无论是嘉定、崇德、松江、杭州……”

    师爷一时被噎得无言以对,在舆论中,护送家眷去杭州,却孤身一人回返松江的钱渊是有着极高赞誉度的,更别说之后冒险出城,在临平山大败倭寇。

    史褒善没继续说说什么,手捋长须在心里琢磨,如果没有猜错,那青衫人应该就是钱展才。

    从徽州府到太平府,一路近千里路程,倭寇却没有杀了他……难道要养肥了,要知道过年还有大半年呢!

    丢开军报,史褒善不再想这些,只吩咐了声,“击溃倭寇后,让下面人注意一点,别伤了他。”

    “是。”师爷刚应了声,外头传来大声禀报。

    师爷几步赶出去拿来军报,“大人,应天巡抚曹邦辅、苏松兵备道副使王崇古已带兵抵达南京。”

    “来的好快。”史褒善脸色阴了下来,他从来没考虑过兵败的可能性。

    之前倭寇虽然一路横跨严州府、徽州府、宁国府,一直杀到太平府,但在他看来,倭寇横行无忌的最大原因在于,这三个府洲都已经百年无战事,兵备松弛,兵丁乡勇都举不起刀,拉不开弓。

    但太平府不同,在去年倭寇围扬州后,朝廷重设操江提督一职,史褒善麾下多达数千战兵,而且还刚刚从江宁镇调来六百兵,都是兵精粮足的精兵,指挥朱襄、蒋升都是将门出身,是南京出了名的武艺高强。

    所以,史褒善认为,胡宗宪这个不要脸的是让王崇古、曹邦辅来抢功的……东南沿海那么多倭寇还不够你胡汝贞杀的?

    不会就是因为北新关那场大败吧?

    这时候,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大人,刚刚收到消息,倭寇破马厂镇!”

    史褒善拍案而起,喝道:“好!”

    跪在下面的小兵一脸茫然,师爷却捋须点头微笑,这消息还来得真是及时。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能再等了

    世上总有天才,也总有庸才。

    但最惨的不是庸才,而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蠢材。

    看着眼前这一幕,钱渊简直要被气得吐血。

    从徽州府到太平府,仅仅他亲眼目睹,三座有城墙的城池被攻破,十余个小镇被劫掠,数十个村庄被焚毁。

    因倭寇而死的官兵、百姓不下千人,战死沙场的文武将官已经是两位数了。

    这些难道还不能让南京提高警惕吗?

    挡在倭寇面前的是不到一千的兵丁,瞪大眼睛细看,能清晰的看见排在前面的官兵个个骨瘦如柴,几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兵举起的兵器简直就是颤颤巍巍,长枪的枪杆细得……估摸还没教堂里的教鞭粗!

    “别怕,样子货而已。”李福大大咧咧的拍拍有些颤抖的钱渊的肩膀,“待会儿别跟的太紧,杀散了再跟上。”

    正在擦拭长刀的倭寇首领也完全没把对面的官兵放在眼里,高吼道:“今晚歇息一晚,明天去南京逛逛。”

    哄闹声、戏谑的怪叫声登时响起,对面的官兵立即一阵骚动往后退了十几步,惹得倭寇一阵大笑。

    钱渊也往后站了站,踮起脚尖眺望,官兵后阵中有几个骑着马的将官,其中一人正在指手画脚。

    早在去年和吴百朋的闲聊中,钱渊就对朝廷官职选拔制度大加批驳,在钱渊狂风暴雨但有条理的狂喷中,吴百朋完全没有反驳的借口。

    原因很简单,朝廷往往是品级、气节、资历、背景来决定职位,而不去管这个人有没有能力胜任。

    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史褒善品级、资历都很合适,但他从来都没有过指挥作战、平乱的履历,最多是刚刚入仕以御史身份巡按辽东逛了一圈。

    钱渊面无表情的将背上的包裹放下,找了些布条打了几个结,扎扎实实的捆在背上,然后直起身看着准备好的倭寇们开始冲阵。

    和在南陵外的临平山一样,官兵射出的箭雨基本没有给倭寇造成任何阻碍,倭寇们一手挡在脸上,口里大呼不已,发足狂奔,到五十步内,另一手渐渐抬起,举起长刀。

    史褒善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在他印象中,这些官兵个个凶神恶煞,在长江南北几乎无人敢挡,每次操练也都精神奕奕,龙精虎猛。

    一旁的江宁镇指挥朱襄愁眉苦脸,他心里是有数的,这帮手下敲诈勒索都是好手,对着百姓都是高高在上,让他们去和倭寇对阵……其他的不说,军械都好几十年没换过了,有的弓箭据说还是成化年间的!

    另一旁的蒋升到是不慌不忙,看了眼催促自己上前的史褒善,“护卫大人是下官应尽之责……”

    想了想,蒋升补充了一句,“倭寇没马。”

    史褒善感觉喉间有些甜丝丝的,这是要完蛋的节奏!

    转眼间,倭寇已经冲入阵中,刀光挥舞,迅捷如风,惨叫声连绵不绝,官兵们阵型立即崩溃,四散奔逃。

    但问题是,左侧是一座山丘,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灌木丛,而右侧是一个不小的湖泊,大量兵丁丢下兵器,返身回窜。

    “完蛋了,倒卷珠帘。”远远看着的王义当年久历战阵经验丰富,嘀咕了声,“还偏偏选了个好地方,逃都没地方逃!”

    “王哥,你看!”杨文将望远镜丢过来,伸手指着战场后方。

    “是少爷!”王义惊喜的低呼声,惹得一旁的护卫、狼兵一阵骚动。

    “走,走走!”

    王义一把拉住杨文,“现在路都被堵死了,多少人上去都会被败兵先冲溃。”

    “绕过去,绕过去!”

    “快快!”

    “不用太多人,十几个就够。”

    王义迟疑了会儿,又举起望远镜细细看去……呃,少爷和留守的两个倭寇正在谈笑风生,还捣了个倭寇的胸膛一拳,看样子相处的不错。

    咽了口唾沫,王义摸摸后脑勺,他实在想不通……明明是被抓去的,结果混成一伙儿了,而且似乎地位还不低!

    突然,山下传来的马嘶声打断了王义的思绪,他转头看去,倒卷的败兵将官兵后阵完全摧毁,试图骑着马逃走的将官和亲兵们被愤怒的败兵拉下马。

    蒋升还算是聪明的,虽然史褒善坚持不肯离去,但他抢过缰绳,然后给马屁股来了一鞭。

    而朱襄就惨了,还想着收拢几个兵丁……实际上这都是他私人财产,结果被败兵直接扯下马。

    还没等朱襄大骂,倭寇已经杀到面前。

    倭寇首领一脚将其踢倒,刀光闪过,朱襄的六阳魁首飞将出去,鲜血如瀑布一般从无首的躯干中喷射而出。

    这一幕让官兵彻底崩溃。

    王义咬着牙用力一拳捶在石头上,大喝道:“跟我来!”

    倭寇大呼举刀追击,官兵们惊骇胆裂之下拥挤着逃散,狭窄的道路容不下那么多人,大量被踩伤的兵丁哀嚎着躺在地上。

    一直追出数百步,前面一片开阔地,道路侧翼突然出现一股一两百人的兵丁,倭寇们立即停下追击的脚步,谨慎的转向直面。

    这次跟着倭寇冲杀在前的李福心里嘀咕了句,又是徽州府那些家伙,都追了近千里了还像牛皮糖似的的死缠不放。

    倭寇首领忌惮的看着对面战阵顶在最前面密密麻麻的竹竿,百人登陆之后这几个月横行数千里,他只在这股家伙面前吃过亏。

    龙川一战虽然先败后胜,但死伤了十多个兄弟,后来南陵城外遭遇,被狼狈赶走又丢了二十多个兄弟。

    倭寇首领犹豫了下,没想到对面却阵型前移,顶在前面的狼筅手大步往前走,盾牌手、长枪手紧随其后,两翼已经抽出苗刀的田洲狼兵目光凶狠。

    王义和钟南的想法很简单,这边缠住倭寇,那边绕过去的十几个护卫应该能将钱渊抢出来。

    倭寇首领不再犹豫,做了个撤退的手势。

    有龙川一战的教训在,王义和钟南不敢贸贸然追击,步步为营向前抵达之前的战场,远远看见退走的倭寇中那一抹青色。

    “怎么办?”本就黝黑的钟南经历了几个月的暴晒,浑身上下一片黑,“他也是傻,就两三个人守着,直接跑了……或者往湖里一跳!”

    “别急……别急。”王义回想着徐渭的交代,“这儿不是徽州、宁国府,大片平原没什么山,你们先回去,我带几个兄弟跟上去,

    摸摸清楚……”

    “实在不行,晚上偷袭把人抢出来。”钟南低声说:“再继续下去,应天巡抚带兵到了,只怕玉石俱焚。”

    “嗯,不能再等了。”

    不能再等了,这是徐渭、王义、杨文共同的想法。

    恰巧的是,钱渊也这么想。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渭

    “蠢货!”

    “十足的蠢货!”

    “自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是倭寇口中食肉中餐!”

    被骂成狗的史褒善脸上一片湿润,却木然坐在那无语,他被败兵裹挟一路败退到临近江宁镇才勉强停下,赶来的徐渭问清楚之后立即跳着脚破口大骂。

    “蠢,蠢,蠢!”

    徐渭声嘶力竭,手指都快戳到史褒善鼻子上了。

    周围一片文武官员个个像木头桩子一样毫无反应,当然,他们并不是尊重才名遍传天下的徐渭,而是畏惧被视为胡宗宪幕府第一任的徐青藤。

    片刻后,徐渭突然嚎啕大哭,眼泪滚滚而下。

    “东南何其不幸,有这种蠢货,倭乱何日才能平定!”

    史褒善痛苦的闭上双眼,他无言也无颜反驳,兵败马厂,倭寇很可能会侵袭江宁,要知道江宁镇已经隶属于南京了,

    想想吧,倭寇侵入南京这么大的事,必然上达天听,这么大的黑锅……史褒善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是最合适背锅的那个。

    史褒善已经想放弃了,但身边的柳师爷却没有。

    幕僚是分很多种的,有出谋划策的,有整理文书的,有负责钱粮的,有专精刑名的,甚至还有专门陪东家喝酒取乐,以琴棋书画娱人的。

    但所有种类的幕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要遵守规则,他们就必须为东翁的利益、前景着想。

    所以,虽然和徐渭是同乡,但这位绍兴柳师爷站了出来,而且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为东翁史褒善开脱。

    “你说什么!”

    暴喝声来自于钟南,这位狼兵头目最先站出来,双目圆瞪,右手已经摁住刀柄微微抽出闪亮的苗刀。

    田洲狼兵跋涉数千里援东南,却遭人鄙夷,在最潦倒的时刻和钱渊相遇。

    钟南感谢钱渊的援手,也感谢钱渊将田洲狼兵拉到松江,但最能触动他的是来自钱渊的尊重。

    柳师爷倒不怕钟南在众目睽睽之下动手,往前走了两步,继续说:“倭寇从嘉兴府海宁登陆,遭官兵追击窜入严州府,但侵入徽州府之后……突然北上,一路连破数城,渡长江试图侵袭南京,其中内情令人深思。”

    “你个王八羔子……”徐渭咬牙切齿上去就是一拳砸在同乡的腮帮子上。

    “别,别打!”

    “拉开,快拉开!”

    被拉开的徐渭还不肯罢休,随手操起茶盏扔过去,柳师爷闪身避开,带着茶水的茶盏全砸到刚进门一人身上。

    “这不明摆着的!”柳师爷狼狈的躲在人身后,“有人看见钱展才和倭寇谈笑风生,他们压根就是一伙的!”

    “必是他钱渊怂恿倭寇北上……说不定几次破城都是他捣的鬼……哎呦!”

    其他人还只是回骂几句,但忍无可忍的杨文和张三抢将上去,一人一脚将柳师爷硬生生踹飞。

    他们最怕的就是钱渊被倭寇裹挟的消息传出去,万一落到倭寇耳中,那钱渊绝无幸理。

    这边钟南、杨文、张三、徐渭已经摆开架势准备把柳师爷痛殴一顿了,一声厉喝声在门口响起。

    “都给老夫住手!”

    被茶水泼了满脸的老人一脸怒容,黝黑的脸庞上还透出丝丝血迹,这是被破碎的茶盏刮破的。

    史褒善强笑着起身拱手,“孟静兄……”

    话还没说完,又有三人出现在大堂门口,皆顶盔掼甲,目光炯炯。

    史褒善哀叹一声,认得其中两人是领兵来援的应天巡抚曹邦辅,苏松兵备道副使王崇古。

    为首的老人大步走进来,毫不客气的训斥道:“你徐文长仗着谁的势,在这儿嚣张跋扈耀武扬威!”

    史褒善嘴角扯了扯,当然是仗着浙江巡抚胡宗宪的势。

    一直阴着脸的钱铮勉强拱拱手,他认得这位就是自己的前任,大名鼎鼎的赵贞吉。

    天下皆知赵贞吉性烈如火,今天一见确实名不虚传,一进门不问青红皂白就冲着徐渭发飙……显然,这是冲着胡宗宪去的,说的更准确些,这是冲着胡宗宪身后的赵文华去的。

    庚戌之变中,赵贞吉在西苑对着赵文华破口大骂,从此被严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至今也不过只是个南京户部主事。

    徐渭喘着粗气没有反驳,他名气大,但人家赵贞吉名气更大,两个人还都是王学门人,更何况是他扔出的茶盏。

    看场面控制住了,赵贞吉满意的点点头,脸色终于好看了点,向众人介绍来人,除了曹邦辅、王崇古之外,另一人是苏松海防道佥事兼吴淞副总兵董邦政。

    董振邦团团做了个揖,向杨文点了点头,他认得这是钱渊身边的护卫头领。

    “刚遭兵败,多少事千头万绪,却为这种小事争吵。”赵贞吉一甩衣袖,“待剿灭倭寇审一审,自然知道实情。”

    “被倭寇掳走,救回来还要审讯。”钱铮突然开口道:“这两年被倭寇掳走的百姓成千上万,难道日后都要一一审讯?”

    徐渭忍不住冷嘲热讽道:“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钱家子助倭寇,那就是罪过。”赵贞吉冷冷道:“就算之前立功又如何,功不抵罪,倭寇横行数千里,杀戮百姓,焚毁村落……”

    “呸!”徐渭乖张的脾气上来了,不管不顾的狂喷道:“姓赵的,一个小小南京户部主事,还真当自己是个官了!”

    “徐文长!”

    “不就是和徐华亭穿一条裤子吗?”徐渭指着赵贞吉大骂,“真当天下人是傻子了!”

    “小小六品官,又从无领兵履历,怎么就这么多没有自知之明的蠢材!”

    “个个眼热跑来抢功,也不怕丢尽朝廷颜面!”

    董邦政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徐文长这张嘴……呃,真不比钱展才逊色,难怪能那般投契。

    赵贞吉的脸黑如锅底,又透着丝丝红色,徐渭这番话涵义颇深,他自然是听得懂的。

    赵贞吉的确是和徐阶穿一条裤子,但这次来太平府还真不是来抢功的,南京那帮大佬个个胆怯,将城中名望最高的赵贞吉丢出来,而他又勇于任事。

    不过赵贞吉对钱渊的确没什么好感,这要追溯到去年崇德一战了,当时钱渊以纵兵洗城要挟大户出银出粮,后来一状告到南京,赵贞吉对钱渊颇为鄙夷。

    强行忍着怒气,赵贞吉偏头懒得搭理徐渭,“倭寇当前,议事为重,将闲杂人等赶出去。”

    大堂内沉默了片刻。

    赵贞吉诧异的回头看去,曹邦辅双眼似开似闭,似乎什么都没听见;王崇古低着头看着地面,董邦政抬头看着天花板。

    赵贞吉和徐阶的关系太紧密了,曹邦辅前几个月被赵文华找过麻烦,自然不敢距离赵贞吉太近,真怕回头赵文华拿自己开刀。

    而且曹邦辅是得聂豹举荐升任应天巡抚的,他知道众人口中的钱展才和聂豹关系极为密切。

    而王崇古从常州兵备道副使转任权重的苏松兵备道,是胡宗宪推荐的,而且他和钱渊的老师陆树声是同年,关系非常好。

    董邦政就更不用说了,和钱渊是旧交,而且他这次赴南京,手下还有两百田洲狼兵呢。

    赵贞吉看着装傻的三人,又转头看了眼冷笑着的徐渭,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在这时候,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人狂奔而来,推开阻拦的下人冲入大堂。

    “杨头!”

    “怎么说?”

    来人伏在杨文耳边,“打探清楚了,王哥带人盯着。”

    杨文忍不住摸摸腰间的刀鞘,转头道:“走!”

    赵贞吉愣愣的看着,看着钱铮、徐渭、杨文、张三、钟南都迅速走出门,就连曹邦辅、董邦政也跟着出门,迟疑了会儿后,王崇古也跟了出去。

    刚才还喧闹的大堂内冷冷清清。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准备

    数十倭寇横行数千里,杀戮数千人,早已有了可止小儿夜啼的凶名,在马厂镇又一战击垮千余官兵,太平府上下皆战战兢兢,附近的村落更是一扫而空,全都跑光了。

    光着上身的李福嘀嘀咕咕的往厨房里探头,“太凶了还真不一定都是好事……辛苦兄弟了。”

    “现在才知道啊。”钱渊翻了个白眼,“不过也习惯了,就是烧饼、烙饼、面条之类的我不会做。”

    这一路上,钱渊担任的就是医务兵、炊事兵,到后期基本上就是后勤主任了。

    在这座不过数十民居的小村落里找到了不少食材,但可惜人都跑光了,钱渊只能亲身上阵。

    舀了一勺水高高的浇进锅里,钱渊吼了声,“王哥,抽两根,小火就行。”

    “好嘞!”坐在灶台后的王姓向导应了声,抽抽鼻子笑道:“还真有一手好厨艺,谭兄弟……”

    “哎哎哎,王哥叫我小谭就是,叫谭兄弟……”钱渊苦着脸说:“总觉得我应该姓王。”

    “哈哈哈……”王姓向导大笑,笑声突然戛然而止,厉喝道:“姓李的,要点脸!”

    抓了根鸡腿的李福赶紧一掀门帘出去了,惹得王姓向导大骂,钱渊窃窃偷笑。

    ……

    距离村子六七里处的小山丘上,杨文谨慎的低下身摸过去,一直拿着望远镜的王义警觉的回头看了眼,这才矮着身一同下去。

    “一直吊着,大约四十多人,看到少爷在搬运柴火,好像做了厨子……”王义一口气将情况说完,才接过张三递来的水囊大口灌着。

    “这天太热了,一丝儿风都没有!”杨文擦了把滚滚而下的汗珠,“曹邦辅、王崇古已经带援军赶到,对了,董邦政也到了,还带了两百田洲兵。”

    “现在人呢?”

    “和二老爷、徐渭都在二十里外。”

    王义琢磨了会儿,低声说:“望远镜到了夜间就没用……很难确定少爷的具体位置。”

    “不能再等了!”杨文咬牙切齿将之前发生的一幕低声说了一遍,“打了败战就想让少爷背黑锅……”

    “我在边关见得多了,天下乌鸦一般黑!”王义脸色发黑哼了声,虽然有所区别,但他又想起了当年天下皆道其冤的曾铣。

    “那就今晚动手,希望少爷能找个隐秘地方躲着点。”王义皱眉左顾右盼,“护卫还有多少没受伤的?”

    “四十多人吧。”

    “我这边再抽调六十人,凑个整数。”钟南握着苗刀主动说:“放心,都是刚从嘉兴府赶过来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

    “那好,就百人,宁缺毋滥。”王义转头叮嘱杨文,“等夜深人静之时再动手,你回去一趟,让他们挑一批人过来,人不用多,但一定要精锐,一旦杀进去就迅速补上。”

    ……

    钱渊还在厨房里挥舞锅铲,时不时和烧火的王姓向导聊几句,心里在一点一点的推算。

    “好了,好了,最后一道菜。”钱渊大声吆喝着让李福进来将菜盆端出去,顺手接过王姓向导递来的湿毛巾,“这鬼天气,娘的太热了!”

    “已经不错了,我坐在灶口上更热!”

    “那是因为王哥你胳膊受伤,其他事做不了……噢噢,说错了,说错了!”

    看着王姓向导掀开门帘出去,钱渊眼神闪烁不定,倭寇为了这人在松明山附近抓了好些医生、药行伙计,恐怕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熟知地理吧。

    这个人有问题,钱渊回想起那么多次倭寇冲阵,大部分时候李福都带着两个明人和王姓向导留在后面,似乎并不是在盯着自己,反倒可能是在保护王姓向导。

    舀了碗饭掀开门帘走出去,就在厨房不远处的空地上,乱七八糟放着十几张桌子,倭寇们正在狼吞虎咽,毕竟从早上就和官兵纠缠,中午击溃官兵,到现在才捞到一顿饭吃。

    钱渊忍不住有点想笑……前世他就是个嘴挑的吃货,在刑警大队太忙,后来被发配到宣传科坐冷板凳,没事干才练出了这手厨艺。

    事实证明,多学点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前世的钱渊刚刚下海的时候搞团建,好几次就是他亲自下厨做饭……手下人都吐槽,这算哪门子团建。

    这一世,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厨艺陆续征服了张居正、陆树声、俞大猷、瓦老夫人、吴百朋、俞大猷……呃,虽然只是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而在钱渊被倭寇裹挟的后期,担任后勤主任的他也征服了倭寇的味蕾,这是他迅速融入的一大因素。

    特别是今天,钱渊在马厂镇搜集了大批的调料,刚进村就放出话来,今天大家吃饭要小心点,别把舌头咬下来。

    看着“谭渊”蹲在角落处刨饭都不去夹菜,一个倭寇居然友善的将两盘菜端过来……

    远处山丘上的王义忍不住心里吐槽,用少爷您自己的话说就是,这社交能力杠杠的!

    但下一刻,那个倭寇瞪大了眼睛,嘴里叽里咕噜骂着什么,众人回头看来,倭寇首领走过来忍不住一巴掌拍在钱渊肩膀上,笑骂了几句。

    王姓向导伸长脖子看了看,笑道:“都说饥荒年也饿不死厨子……还真是!”

    李福看着钱渊碗里的鸡腿,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家伙太贼了!”

    “这是好事,不然回海上,到哪儿都站不住脚。”王姓向导看了眼显得有些腼腆的钱渊,心里琢磨徽州还真出人才啊!

    先有许家四兄弟,后有汪直,又有徐海闹出好大声势,而这“谭渊”也不是个普通人物。

    这一路上王姓向导都是由钱渊照顾,他看得很清楚,这青年虽然脚力颇健,但没甚武力,胆子略微有点小,但打理杂事井井有条,什么都能想到前面。

    ……

    看到倭寇围住钱渊,王义和杨文都琢磨要不要提前动手了,直到倭寇散开,他们才放下心。

    “吓死个人!”

    王义抹了把汗,回头看见张三已经回来了,赶紧拉着杨文下山。

    “都安排妥当了。”张三详细解释道:“护卫四十人,田洲兵六十人,不带狼牙筅,只带盾牌、苗刀、匕首、长枪。”

    “后续是董邦政亲自带队,抽调四百亲兵,都是从苏州府、嘉兴府、松江府带来的,不是本地兵。”

    都是跟了钱渊一两年的老人,王义和杨文迅速在地上画了个草图。

    “这村落依山靠水,只有一个出口,倭寇安排了两个哨。”

    “我来负责。”钟南低声说:“带人抹掉,以前在广西干过。”

    王义略一思索点点头,“好,那就休息,等后半夜。”

    在心里反复盘点,王义知道准备工作已经做到了极致,现在只盼着有好的结果。

    不过,王义准备好了,但钱渊还没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17/ 第一时间欣赏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狂风徐徐所写的《脸谱下的大明》为转载作品,脸谱下的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脸谱下的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脸谱下的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脸谱下的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脸谱下的大明介绍:
钱渊只想在这个动荡的嘉靖年间好好活下去,但他发现这并不容易。即使保全了自己,但在这场东南倭乱中所见的一切让他无法置之不理。但渐渐的,渐渐的,钱渊发现他所遇到的那些或留名青史,或遗臭万年的大人物,都带着一副和后世描绘完全不同的脸谱。可能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脸谱下的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脸谱下的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