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帝国枭色TXT下载帝国枭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枭色全文阅读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帝国枭色txt下载     帝国枭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一章 流淌的铁水

    书案上,温热的茶飘荡着淡淡的清香。

    端起抿了口,刘钧缓缓道:“即日起,便清查四府田亩和户数。”

    来自当代,他深知地主乡绅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

    垄断土地不说,还将百姓变成他们的奴隶。

    如果不解决他们,他们便会像白蚁般将千里之提啃食殆尽。

    他让李然统计田亩和户数,就是为了了解当前景州有多少失地的百姓。

    李然见刘钧神色郑重,心中隐隐有了猜测,说道:“地方乡绅兼并田亩之事历朝历代皆有,朝代更迭概莫如是,只是这件事可比高鸿允难解决多了,毕竟要触犯很多人的利益。”

    “本王当然清楚,那李左傅是否支持本王?”刘钧目光闪烁。

    当代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懂得地主乡绅尾大不掉是因为其和士大夫阶层本就是一体。

    古代的士大夫其实就是地主阶层的代表。

    这样的一个阶层自然不会革自己的命,这才是问题无法解决的根源。

    “那殿下愿意将自己的田产拿出来分给百姓吗?”李然反问。

    “本王正准备这么做。”

    刘钧的回答让李然怔了半晌,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也曾深思过,但因为牵扯到四府上下所有官员,他最终也敢不去动这个心思。

    “李左傅家中有多少田产?”刘钧走到李然面前,逼视着他。

    他现在用李然,大体上是为了让他当个执行者。

    而不是政策的制定者。

    李然的知识虽渊博,但也无法透视未来,而当代的历史却让刘钧可以。

    “按照官府规制,当初下官分了三百亩良田。”李然并不避讳,“一般来说,官员除俸禄之外,官府都会配给一些田产。”

    “这次的田分了吗?”刘钧问道。

    “尚没有,因为四府已无多余的官田可分,下官正要请求殿下,将抄家得来的田产分给新任官员。”李然越说声音越小,心知估计是不可能了。

    “不用分了。”刘钧摆了摆手,“从今往后,景州的官员只领俸禄,不分田产。”

    李然苦笑,心道刘钧还是有些少年心性,任性胡来,于是劝道:“殿下,若是不分田产,只靠官员每月的俸禄是养不起一家妻小和仆役的,那他们便只会想法去贪,如此反而得不偿失。”

    刘钧当然想到过这个问题,这是个三妻四妾的时代,有些情况不能按照当代规则去办,需要徐徐渐进。

    “那分给官员的田亩要和百姓一样,而且为了补偿,本王会提高他们的俸禄,如何?”刘钧沉吟道。

    他现在决定改革俸禄体系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而因为现在是最佳时机。

    首先,除掉高鸿允,他威望大涨。再者,大量的官员被抄家关入大牢。

    这批官员才是景州根深蒂固的地头蛇。

    而新选拔的官员中四府本地官员只占半数。

    另外一半来自荣朝各州以及外四府。

    “下官需召集官员,探探他们的口风。”李然犹豫了一会儿。

    “嗯,你告诉他们,只有景州在,他们才能吃香的喝辣的,景州若是没了,他们纵有万亩良田,那也是扶余人的。”刘钧盯着李然的眼睛,这话也是说给他听的。

    李然闻言,望着刘钧看了半晌,忽然老脸一红。

    自觉不配为人师,以前自己谆谆教导刘钧勤政爱民。

    如今刘钧这么做了,自己却畏首畏尾。

    “既然殿下能舍了田产以待分给百姓,下官亦能舍得,此事下官定会一力促成。”李然坚定了心中的想法,改了口。

    刘钧满意地点了点头,李然还是识大体的。

    他这一步走出,官员便会和地主豪绅逐渐成为两个利益群体。

    到时候均田亩就容易多了。

    交代了这件事,刘钧让李然回去。

    自己从基地中拿出一份技术图纸看了起来。

    如果此次俸禄体系改革成功,那么对王府来说又是一份财政压力。

    这还要多搞些赚钱的行当,毕竟景州要崛起,将需要巨额的财富支撑。

    一直在勤政殿待到中午,寻思着时间到了,他向偏院走去。

    路上正遇到前来寻他的家丁,正如他预计的,这个时间点,龚铭和匠人将土高炉建成了。

    “殿下,和图纸上的一模一样。”龚铭拿着图纸,将高炉的各个部位对照给刘钧看。

    “不错。”

    刘钧围着高炉转了一圈。

    龚铭建造的这个高炉两米多高,直径一米左右。

    炉子中部偏下的位置也预留了鼓风口。

    炼铁的时候只要将陶罐塞入口子,用泥将缝隙堵住,再连接风箱便能够鼓风了。

    总得来说,高炉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主要的技术含量在于耐火砖。

    这种耐火砖可以承受一千五百到一千七百多的高温,而铁的熔点也在这个区间。

    “那下官便让泥瓦匠建风热炉了。”龚铭看刘钧的眼中全是崇拜的小星星。

    这次龚铭没有问刘钧风热炉是什么,因为他发现刘钧在上面做了注解。

    按照图纸上所言,有个叫温度的度量。

    铁融化的温度是一千五百三十多,而炼铁用的木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一千二百多。

    看到这,他才明白为什么铁匠炼不出铁水,只是炼出图纸上叫“海绵铁”的铁块。

    而只要建了这个风热炉,将叫“空气”的东西加热到几百度,用鼓风机吹到高炉的木炭中,高炉内的温度就足够提升上来。

    “下午本王会差人把料子送来,争取晚上能出铁。”刘钧没有理睬一副小粉丝模样的龚铭,正色道。

    龚铭精神一震,连连指挥泥瓦匠继续干活。

    傍晚的时候,一个比高炉稍微矮的密闭小炉子建成了。

    这个炉子只留了一个鼓风口,一个出风口和一个进料口。

    这时,三辆拉货的马车也来到了王府门口。

    一辆车上装了铁矿石,一辆装着石灰石,还有一辆是木炭和煤饼。

    刘钧吃过晚饭便来到院子中,太妃赵玉燕也被惊动。

    不过对刘钧稀奇古怪的想法渐渐习以为常,她来看了两眼就走了。

    “先放石灰石。”刘钧指挥。

    在古代石灰石已被大量使用,所以并不难找。

    明朝的于谦便有一首《石灰吟》,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可见石灰在古代不是稀罕物,而且常用来刷白墙。

    至于木炭则就更易得了,因为古代炼铁本就用木炭。

    富贵人家冬季用的火盆烧的也是木炭。

    景州的市集上便可以买到。

    ”再加铁石,最后加木炭。”刘钧接着指挥。

    铁匠依言将料子先后加入,引燃木炭,然后用一个有孔的陶瓷盖子将料口盖上。

    这时一个匠人将煤饼塞到风热炉中点燃。

    令一个匠人开始鼓风,煤炭燃烧,风热炉中温度不断升高。

    通过出风口,热气不断涌入高炉内。

    于此同时高炉一侧的铁匠拉动风箱,向高炉内鼓风。

    刘钧在一旁静静等待,提着精神。

    半夜的时候,一股红色的铁水终于从高炉中缓缓流出。

第六十二章 豪山乱

    “成了,成了!”

    龚铭一边大叫,一边手舞足蹈。

    火红的铁水源源不断,像是泉水从土地中涌出。

    铁匠们也放下手中的活,冲过来围观。

    头一次见到流动的铁水,他们激动地相互紧紧攥住对方的手。

    看向刘钧的眼神像是看神仙一般。

    待铁水冷却,一个铁匠用铁锤敲了凝固的铁水。

    铁水薄的地方断开,露出白色的断层。

    “白口的。“铁匠说道。

    龚铭和刘钧也凑了过去,正如匠人所说,的确是白口铁,也就是生铁,古人叫铸铁。

    当代说法是含碳量高于2%的铁。

    而这便是高炉炼出来的正确产物。

    “要的就是白口铁。”刘钧说道,指着铁水流淌的地方,“想要锻铁也很简单,在这里挖一个池子,池边同样用耐火砖砌。

    让铁水流进去,一边流一边用柳棍搅拌,最后会变成锻铁。”

    龚铭等人张口结舌,图纸上没有写这个,他们自然不清楚。

    刘钧说的这个法子来自明朝的《天工开物》。

    用柳棍搅拌的目的是让生铁水中的碳充分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燃烧,如此含碳量便会降低,变成含碳量低于0.2%的熟铁。

    “天色晚了,殿下还是回去休息吧,明日再来。”胡为不忍再让刘钧继续熬夜。

    刘钧点了点头,虽说事情还只完成了一半,但基础问题解决了,下面的事就简单多了。

    在胡为的护送下回到寝殿。

    门口,汤圆因为等刘钧太晚在门口睡着了。

    见刘钧回来,忙要去给刘钧烧热水洗澡。

    刘钧拦住,让她回去休息,自己径自回房睡觉。

    隔日,刘钧早早又去了院子,

    这时龚铭和匠人们正黑着眼圈在一起说笑。

    地上,一个蓄铁水的池子已经建好了,里面有不少冷却的铁块。

    “殿下,这法子还真有用,生铁真变熟铁了。”

    见刘钧过来,龚铭拿着个铁块过来。

    “忙了一夜?”

    刘钧拍了拍龚铭的肩膀,这位三十余岁的匠造司主事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他。

    “下官想着早点给殿下做出来。”龚铭用乌黑的袖子擦了擦脸,结果让脸上更添了炭黑。

    刘钧接过铁块,看了眼断口细腻,不像生铁那么粗糙。

    “辛苦了,今天休息一天吧,本王让膳房给你们备上好肉好酒。”刘钧笑道。

    能够大量生产生铁和熟铁,下面的事就简单多了。

    昨天第二份入图纸上的锅,其实就是坩埚炼钢法中的坩埚。

    这种炼钢法出现在1740年代,正是这种炼钢法终结了固态钢的时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出液态钢。

    而坩埚炼钢法的关键便在于坩埚的材料。

    和耐火砖一样,这种坩埚需要陶瓷黏土制造。

    因为坩埚需要承受一千六百度的高温。

    而炼制的办法就是将白口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加上石灰石除硫。

    这样炼出来的钢质量上乘,在十八世纪成为车床刀具,模具钢的材料。

    “谢殿下。”

    龚铭和众匠人满脸笑容。

    刘钧微微点头,不再打扰他们,让他们回去休息。

    自己则来到勤政殿从基地中拿出一份图纸。

    这份图纸的标题是《铁模铸炮》,对他来说这才是冶炼钢铁的真正目的所在。

    高鸿允死后,他并不是高枕无忧了。

    因为扶余人策划内部动乱失败,必然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战争手段。

    以他的了解,这个世界的扶余人比当代的棒子更加寡廉鲜耻。

    历朝历代依靠附庸中原王朝苟延残喘至今。

    如今却诬称扶余人才是中原的主人,颇有不破景州不罢休的架势。

    基于此,刘钧认为他接下来要面对恐怕是和扶余国你来我往的长期战争。

    这场战争将极为耗费财力物力人力。

    所以他才会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捞钱。

    而想要以弱胜强,赢得这场战争,除了要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提升景州的武器水平也是必要的。

    火绳枪的装备,只是让景州赶上时代大潮,说不上超越。

    而火炮就不一样了。

    据他所知,东洲的火炮大多使用青铜铸造,造价十分高昂,只能少量装备。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冶炼钢铁的技术不过关。

    但对他来说,这个问题解决了。

    景州再掌握《铁模铸炮》技术,完全能够造出铸铁炮。

    因为坩埚炼钢技术,甚至还能造出性能更加优质的钢炮。

    如此一来,在火力上景州便能够压制扶余国。

    想到这,他心里踏实了点。

    小小的景州想要活下去,只能靠攀科技。

    如此看了一个时辰,刘钧心里有了计较。

    准备等匠造司建造出一个小型的钢铁坊再付诸实施。

    这时,王府外突然想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接着李然急匆匆来到勤政殿。

    “怎么了?官员们不同意?”

    李然的脸色不好看,刘钧以为是俸禄的事不顺利。

    摇了摇头,李然道:“豪山府出事了?”

    刘钧顿时心一沉。

    平儿告诉他豪山山贼的事后,他一直记在心里。

    所以豪山新任知府黄方上任后,他便让其去探查。

    “依殿下之令,黄方上任后便派遣豪山府兵校尉清缴山贼,不曾想豪山府兵被山贼埋伏,死伤大半,那山贼趁势而起,裹挟了不少流离失所的百姓正攻打豪山府清水县。”李然急急说道。

    刘钧眉头紧锁,虽说他收留了一部分外四府流民。

    但还有二十余万流民仍在四府流窜。

    因外四府被扶余人所占,他们自然怨恨靖王府的无能。

    他昨日之所以找李然谈土地之事便是为了统筹安排,让这些流民安定下来。

    但现在看来,还是被有心人利用了。

    “把薛常青叫来。”刘钧对侍奉一旁的胡为说道。

    尽管百姓是无辜的,但是被山贼裹挟,他们便成了一只威胁景州的力量。

    他不想自己的封土上出现一个李自成。

    胡为被吓得不轻,十五年前汉王席卷三州的威势至今人们还在口口相传。

    不多时,薛常青匆匆来到,从胡为口中,他已经得知民乱之事。

    “殿下,末将愿领护军府将士出征。”

第六十三章 志同道合

    “不行,本王要亲临豪山府,荡平民乱。”

    刘钧否决了薛常青的请求。

    “殿下,这……“

    薛常青本以为刘钧找他来是为了领军出征,闻言,当即怔住。

    “殿下要亲征?”李然怀疑自己听错了。

    刘钧点了点头,薛常青是一介武夫,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杀杀杀。

    面对外敌时这种方式自然没错,但现在他面对的是景州的百姓。

    这些百姓被山贼裹挟只是因为生活困顿,怨恨王府的不作为。

    压制他们的方法不能全靠武力,还要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日子是有希望的。

    “没错。”刘钧望着豪山府方向,“四府沦陷,百姓流离,饿殍遍野,这都是本王的过错,此事自然应当由本王解决。”

    虽说依旧是小靖王留下的烂摊子,但刘钧毕竟继承了他的身体和记忆,他就当是还债了。

    而且,高鸿允之事只是让他在官场立了威。

    军中将士对他印象虽有改观,但距离薛常青和苏缙在军中的威望还差得远。

    若是打好这一仗,从此无论是官场还是军队,他的影响力都会直线上升。

    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对护军府有信心。

    山贼声势浩大,但最终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面对装备大量火绳枪,战阵熟练的护军府士兵,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不妥,殿下年少,又无战场上厮杀的历练,若是有个意外,刚刚有起色的景州谁来主持大局。”薛常青急了。

    自从刘钧将《步兵操典》交给他,又教他练兵,又给将士吃肉,银子紧着护军府花。

    他心中已认同了刘钧,对老靖王的忠诚和拥护也转到了刘钧身上。

    “薛将军所言极是,如今的景州可以没有下官,也能没有薛将军,但绝不能没有殿下。”李然表情悲怆。

    对他而言,世上最珍贵的事情莫过于良臣遇明主。

    这一个月来,刘钧的表现他一一看在眼中。

    虽然行为古怪,特立独行,但放眼荣朝,像刘钧一样待人宽和,视民心为良药的人少有。

    能服侍这样的靖王,他心甘情愿。

    “本王没说自己一人去,不过此次劳烦薛将军为副将而已。”‘

    二人能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刘钧心道自己总算没信错他们。

    那高鸿允百般撺掇自己出景山塞与扶余人大战才是真的居心不良。

    “原来如此,倒也不是不能,正可以让殿下增长些见识。”薛常青紧绷的面容一松,忽然大笑起来。

    李然暗自捏了把冷汗,这下他放心了。

    有薛常青在,至少关键时候会制止刘钧的莽撞行为。

    他道:“殿下既要亲征,是否心中已有计策?”

    刘钧点了点头,“昨日本王找你商议田亩的事便是也考虑到这个问题,说起来,外四府的流氓俱都是失地的百姓,无田可耕,他们又无谋生的手段,自然成为不安定的隐患。”

    “下官也在想这个问题,只是四府流氓众多,哪来这么多田亩安置他们?”李然叹了声,随口道:“除非殿下将各府地方豪绅的土地拿来。”

    说完,他突然醒悟,见刘钧微微点头,不禁骇了一跳,“殿下,下官只是胡说,这么做怕是要闹乱子的。”

    “你怕他们闹乱子,但百姓的乱子就在眼前,何况田在百姓手中,尚能缴纳足额的赋税,他们何曾缴足过。”薛常青哼了一声,“苏缙老将军借粮的事你也清楚,景州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连一粒粮食都不肯借,田留给他们何用?”

    李然哑口无言,争辩道:“你薛常青懂,我不懂吗?只是民乱未息,现在就动地方豪绅,怕乱上加乱而已。”

    “李左傅说得对,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本王准备将官田,王府的田产以及抄家来的田产拿出来分给四府流民,再招一部分进入工坊,如此一来便能防止山贼继续裹挟更多的流民,致使一发不可收拾。”

    顿了下,刘钧继续说道:“等这件事平息,本王准备将景州所有土地收归官府所有,重新勘测田亩,按户数钧田地。”

    “收归官府?”李然听出其中的要害,刘钧没有说收归王府,成为王府私产。

    点了点头,刘钧说道:“这叫土地归百姓共有,官府分田到户,自负盈亏,只是一条,自此耕地不可买卖,世间便再无地方豪绅,土地兼并也就没有了。”

    一番话说出,李然呆若木鸡,这些日子从刘钧口中冒出的惊世之言再也没有比过这个。

    他这是要完全灭掉四府豪绅。

    只是细想之下,他认为这的确是解决景州弊急,挽大厦将倾的办法。

    放之荣朝,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只是那满朝文武即便有此心,也无人敢提,敢施行。

    刘钧若是在景州这么做了,他便是古今第一人了。

    一念及此,李然微微激动起来。

    读书为官之人,谁不想青史留名,供万世瞻仰。

    追随刘钧,这种奢望或许不是不可能。

    “殿下圣明,下官愿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李然神色郑重。

    薛常青虽然肉疼,但咬着牙说道:“末将愿意捐出家中田产为天下公田。”

    刘钧提出这个想法时,心中本来还有些忐忑。

    毕竟这么做等于是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一旦施行,定然会引起激烈的反噬,甚至朝廷官员也会对他横加指责。

    只是不这么做,他便只能看着景州慢性死亡,最终落得和大明朝一个下场。

    既然穿越为王,他便要有敢人之不敢的气魄。

    对他而言,民心才是最强的武器。

    只有民心加上科技,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否则只靠搞科技,不问民生,他顶多只能算个技术员,担当不了一州之王的重任。

    正是想到这些,才最终让他下定决心。

    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必然要牺牲一个阶层。

    历朝历代,古代王朝的粗暴分配最终导致百姓失去财产,将财富汇聚于地主豪绅阶层手中。

    现在,趁着景州船小好调头,他必须当机立断,来一场与历史的豪赌。

    而在这之前,紧要的是统一四府官员的意见。

    所幸的是,李然和薛常青选择了站在他这一边。

    有此志同道合的臣子,他顿感欣慰不已。

第六十四章 宝贝

    王府大门前。

    刘钧骑在一匹黑色高壮的战马上,身上穿戴一副黑色鳞甲,脖颈上系一条红色披风,加上头上戴的翅冠头盔,相当拉风。

    这幅甲胄是老靖王的,因为身形相差无几,他就拿来穿上了。

    “钧儿,战场上刀剑无眼,定要小心才是。”

    赵玉燕拿着手绢不断擦着眼泪。

    得知刘钧要随军出征,她的心便悬了起来。

    只是她清楚,身为靖王,刘钧早晚要经历沙场,舍不得,她也不能拦着。

    心里疼惜,也只能淌淌眼泪。

    “母妃安心,有薛将军同去,孩儿不会有事的。”刘钧安慰道。

    薛常青伴在刘钧身侧,劝道:“只要末将活着,殿下就不会伤一根毫毛,太妃切勿挂念深了,伤了身体。”

    赵玉燕含泪点头,心知此次是刘钧自己决定的,他无法责怪薛常青和李然多事。

    护军府大军已在城外集结。

    刘钧不想耽搁了行军,延误战机。

    马上向赵玉燕拱了拱身子,下令护卫在他前面的亲军兵马前进。

    正要策马前行,这时汤圆从府内跑了出来,将一个香囊塞到了他的手中。

    “殿下,这是奴婢,平儿,青儿三人连夜做的护身符,只愿殿下能够安然归来。”

    汤圆面颊红红的,又转向胡为道,“殿下晚上的时候喜欢蹬被子,夏夜虽热,但也要勤为殿下盖上,行军辛苦,免得又受凉。”

    胡为眼睛溜溜的转,笑的意味深长。

    此次行军不便带女眷,所以刘钧带上了他。

    “汤姐姐安心,回来定还你一个毫发无损的殿下。”

    汤圆闻言,脸上的红一下晕到了脖颈,一跺脚,折身跑了。

    “再乱说,小心掌你的嘴。”赵玉燕瞪了眼胡为,责怪他当众说这些没羞臊的话。

    接着他又看了眼刘钧,见刘钧神色如常,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一个月来,刘钧性格变了很多,更像个靖王同时,她却发现刘钧没以前那样贪酷风月了。

    当初她把汤圆给刘钧做贴身丫鬟时,汤圆同意了。

    这便等于她今后是刘钧的人了,她自己和刘钧都明白这点。

    若是以前,刘钧早就急匆匆行了好事,但现在刘钧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

    她也不清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为母亲,她自然希望刘钧多多延绵子嗣,但作为靖王之母,她又希望刘钧专一政务,风花雪夜虽好,适宜即可。

    马上,胡为顿时蔫了,闭上了嘴。

    刘钧笑了笑,随着队伍前行,沿着朱雀抵达北门,又上了官道,向豪山府去了。

    刚才赵玉燕的表情他看在眼里,只是在保持淡定而已。

    他自然清楚汤圆的角色便是红楼梦中通房丫头的角色。

    正因如此,汤圆才是王府中地位最高的丫鬟,而且住的地方也在他寝殿隔壁。

    这便是古代的奴仆文化,简单来说,汤圆的身份相当于没有身份的姬妾。

    即便将来他纳了王妃,汤圆依旧能随侍在身边的。

    这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汤圆比他更清楚。

    只是即便男人本色,他也不能对一个不到十四岁的丫头下手啊。

    放到当代,那是要枪毙的,所以凡事隔层纱最好,不必点破。

    略略想了会儿,刘钧放下这件事,将注意力转到平叛这件事。

    此次出征,他带走了四千护军府士兵,留下一千戍守景阳城。

    根据豪山府知府黄方送来的消息来看,那伙山贼不过千人。

    但因裹挟了豪山府流离的百姓,人数达到了上万之众。

    因为毗邻外四府,豪山府的流民规模仅次于武平府,大概有六七万人。

    他必须趁着这伙山贼未裹挟更多的流民前击败他们。

    “殿下,只需三日的路程,我们便能抵达。”

    薛常青和刘钧并行,手中拿着一副毛笔画的简陋地图,上面描绘有豪山府的山川,河流,道路,城池等物。

    刘钧点了点头。

    景州的地形类似当代的山西,不过是缩小版的。

    南北约四百公里,东西约二百公里。

    豪山府紧邻景阳府,在景阳府的东侧。

    从景阳府出发,一百五六十里就能抵达豪山府的清水县。

    两日后。

    护军府大军进入豪山府,又一日时间向清水县进发。

    抵达豪山府后,黄方便带了当地向导,亲自前来为护军府大军引路,并差遣民夫为大军运粮。

    “殿下,清水县城墙牢固,清水县令白玉堂依托城墙,召集城内百姓抵御贼兵,如今清水县尚未被攻破,只是贼兵势大,且不断派人抓捕乡民,裹流民充入贼兵,若不能及时镇压,只怕恐成大患。”

    临近清水县城,黄方忧心忡忡。

    “这白玉堂倒是没选错,若是让贼兵入了城,再打就难了。”刘钧叹了声。

    黄方道:“殿下慧眼如炬,下官对此子倒也颇为欣赏。”

    二人正说话间,前方探查的斥候队来报。

    薛常青听了回报,对刘钧道:“殿下,贼兵就在前方二十里处驻扎,围困县城。”

    刘钧闻言,四处看了看,见前面有一颗易于攀登的梨树,十分高耸,便下了马来到树下。

    “帮下本王。”刘钧抓住一个枝丫往上爬,令胡为在下面撑着他。

    胡为依令,扛着刘钧的腿让刘钧上了树。

    “殿下,这是做什么?”薛常青和黄方站在下方,一头雾水。

    刘钧没有说话,只是笑笑,沿着茂密的枝丫继续往上爬。

    十四岁的身体正是最灵活的时候,加上每天锻炼,刘钧爬起树来一气呵成。

    到了梨树的中部,他骑在一根粗大的树干上,从袖子里掏出了望远镜。

    这是他放入基地的野外生存用品,毕竟废土上说不定要捡瓶盖。

    属于高倍望远镜,二十里的距离对这款望远镜来说不是问题,从树上依然能够看得清。

    拿着望远镜看了会儿,刘钧基本掌握了乱军的布置。

    清水县是个建在平原上的县城,四周都是田地。

    这样的空旷的地方最适合火绳枪阵列的发挥。

    “殿下拿的是什么?”刘钧从树上下来,薛常青不禁问道,他看刘钧拿着这个东西看了半天。

    刘钧也没准备瞒着他,将望远镜的目镜对着薛常青的眼睛。

    薛常青一开始不明所以,不一会儿便吃惊的合不拢嘴。

    因为他发现这个东西里树叶分明的一棵树竟然在十分遥远的地方,眼睛根本看不清上面树叶的轮廓。

    这是什么宝贝?

    他完全傻了。

第六十五章 借题发挥

    “殿下,这是何物?”

    薛常青一副见了鬼的样子,活了四十余年,他第一次失去了冷静。

    对他而言,这简直是神仙法术,如何不惊?

    黄方站在一旁,伸着头,想要看看到底是何物?竟会让这位护军府大将军在众人面前失态。

    刘钧有意借着望远镜彰显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便将望远镜又递给黄方,简单说了用法。

    黄方只看了一眼,便和薛常青一样变成了呆头鹅般。

    “殿下,这是何法宝?”黄方神色惊恐,就差将刘钧看作天上的神仙了。

    刘钧拿回望远镜,挂在脖子上。

    “此非法宝,而是两块琉璃磨成凸凹两块圆片,交叠起来便能够望的远了,所以才叫望远镜。”

    在古代,封建迷信横行,即便是读书人也是相信怪力乱神的。

    黄方和薛常青把望远镜当做法宝很正常。

    “琉璃?只是琉璃怎会如此澄澈透明?”黄方越发不解。

    “因为他们只懂一种造法,还有一种法子能够造出透明的琉璃,而且,本王就会这个法子。”刘钧解释道,扬起了头。

    薛常青露出崇敬的神色,“这么说,这望…远镜也是殿下所造?”

    刘钧点头,又摇头,“这个不是,但本王能造出差不多的。”

    “啊呀。”薛常青赞叹了一声,“殿下真乃景州的福王啊,有这望远镜,战场之上料敌先机,再合适不过。”

    眼睛转了转,他几乎央求道,“殿下,末将戎马半生,为景州出生入死,几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从未向王府要什么,这个…您看…”

    一边说,他眼睛一边死死盯着刘钧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

    黄方的目光同样落在望远镜上,只是他是文官,又不行军打仗,自然是没有理由要的。

    不过他感叹道:“没想到只是一个小小琉璃竟然有如此神效,真是令人惊讶。”

    刘钧暂时没理会薛常青,而是顺着黄方的话说,“所以说,读圣贤之书固然能够治国平天下,但尔等视之微末的奇淫巧技亦能够御敌强国。”

    黄方闻言,不得不点头承认。

    毕竟这望远镜实在神奇。

    转向薛常青,刘钧说道:“老将军不必着急,打了此仗,本王送你便是。”

    “谢殿下,谢殿下。”薛常青喜的眉飞色舞。

    若不是大军在前,他就要手舞足蹈了。

    刘钧笑了笑,话锋一转,问道:“这些日子,本王研造纺纱坊,又是卖胭脂,官场中是不是颇有微词?”

    “这的确有些,不过都是一些眼孔浅薄之辈,下次若有人再非议,末将便打掉他的门牙。”薛常青扬了扬拳头。

    刘钧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拿出望远镜,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扭转古代文科至上的风俗,为景州埋下理科成长的种子。

    他要让荣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景州诞生。

    炫耀望远镜的效果达到,刘钧捡起一块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在树上,他将清水县外乱军的分布看了个一清二楚,现在画出来给众将领看。

    “清水县在我们正北,现在北门的乱军最多,而且本王在北门聚集的乱军中看见不少衣着盔甲的乱兵,这些乱兵恐怕就是山贼。”刘钧说道。

    薛常青点了点头,“只需击败山贼即可,这些乱民不足为惧,不过依仗人数多,彼此壮胆而已。”

    刘钧也是这个想法,二人商定之后,他下令大军继续前行。

    一个小时后,他及护军府士兵抵达了清水县北门。

    因为清水县周围地势空旷,距离清水县三里的时候,他们便被乱军发现。

    不过令他们意外的是,乱军不但没有逃走,而且还调集各个城门的流民汇聚于北门,似是要同刘钧决一死战。

    “骑兵保护左右两翼,三千中军列横队,一千为预备队。”

    马上,刘钧一边用望远镜观察敌军阵列,一边下令。

    得到他的命令,传令兵立刻纵马来回呼喊,将命令下达下去。

    原本以纵队前进的士兵在各营校尉的督促下,一边走一边改变阵型。

    距离乱军三百米时,阵型已经变为前面三排火绳枪手,后面三排长矛兵,长达五百米的横阵。

    薛常青见刘钧指挥井井有条,暗自点头。

    他看得出来,这都是《步兵操典》中对敌时,可以灵活选择的战阵。

    由此看得出来,刘钧也常常研究兵书……

    清水县城门上。

    白玉堂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天气炎热,贼兵却围城不退。

    他只能每日组织城内百姓上城抵御。

    数日来,贼兵屡次攻打,城内衙役和百姓死伤众多。

    更有那见风使舵的不良之辈见大势已去,欲趁夜间偷偷打开城门,迎贼兵入城。

    若不是他发现的及时,清水县已然易主。

    但即便如此,城内也是士气低落,王府大军再来晚些,他便要支撑不住了。

    所以,当他看见军中那烫金“刘”字王旗时,不禁眼中泛起热泪——清水县有救了!

    城下。

    万余衣衫褴褛,拿着木棍,钉耙,生锈柴刀各色兵器的流民乌泱泱地挤在一起。

    他们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俱都身形消瘦,面容饥黄。

    一些穿着盔甲的人在他们中穿行,口中喊道:“靖王无道,献王当起,你们前面的便是靖王的大军,丢失外四府,他任由我们忍饥挨饿,自己却在景阳城中锦衣玉食,美人作伴,如此昏王,怎配为景州之主。”

    初见官府军队,贼军中流民本心中惊惧。

    听闻此言,不少人脸上涌现出怒色,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失去故土,妻离子散,他们怨。

    但这么久了,王府对他们不闻不问,这怨便成为了恨。

    如今有人领头,这积怨余恨终究使得他们要与官府来个你死我活。

    乱军之中,一匹赤红骏马上安坐一位身量粗壮的汉子。

    汉子满脸横肉,络腮胡须,身穿盔甲,此时面色阴狠。

    他便是贼众口中的献王。

    府兵前来清缴山寨时,他设伏大败府兵。

    心知官府要擒杀自己,他自然不肯束手就擒,令手下到处招纳流民,许吃许喝,不几日便聚合了万人,要学那汉王揭竿而起。

    “吃他娘,喝他娘,吃着不够有献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汉子声如洪钟,高声叫喊,他麾下的贼众顿时附和呐喊起来,一时间声势浩大。

    “杀了官兵,打到靖王府,活捉靖王,开仓放粮,给我杀!”

    怒睁双眼,汉子拔剑指向护军府大军。

    站在前排的山贼引导着百姓慢慢向前走去。

第六十六章 一战而定

    “这乱贼竟学汉王当年起兵的号子,真当他自己能当第二个汉王了。”

    高呼声传来,薛常青啐了口,表情不屑。

    但见贼军向护军府士兵走来,神色逐渐严肃起来。

    “哎,可惜了许多百姓,战端一开,难免要有死伤。”黄方悲声道。

    在他看来,这个山大王裹挟百姓,无非是狗急跳墙,怕被官府捉捕,困兽犹斗。

    “百姓只是心中不平而已。”刘钧淡淡道,“薛将军,派个嗓门大的到阵前将本王招抚流民的布告念给他们听。”

    薛常青示意身侧的一名号令官,对他说了一些话。

    纵马前出,来到两军中间,号令官喊道:“靖王有令,外四府之流民即日起可前往景阳城官府领取耕田,或进入工坊,由官府秋收前供应吃食,望尔等速速散去,若执迷不悟,仍追随奸人,当格杀勿论!”

    号令官长期负责传递军中号令,嗓门如洪钟,且纵马距离贼兵只有三十余米,声音轻松传到流民耳中。

    听说能分到田地,贼兵中顿时有不少人停下了脚步。

    他们窃窃私语,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在人群中散开。

    自称献王的山大王见了,心中暗暗着急,叫道:“官府的话可曾可信,他们不过只是怕了,骗你们放下手里的刀剑,若是你们都散了,他们便不会再管你们的死活,而跟着我,你们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流民们闻言顿时又觉的有几分道理,一时间向前也不是,向后也不是。

    “杀!”

    叫喊过后,他给了手下一个狠厉的眼神。

    一众山贼抽出兵刃纷纷上前,他们很清楚,只有趁着人多势众击败官府大军才能活下去。

    否则一旦流民散去,他们这点人马根本不是官府的对手。

    “杀,杀,杀!”

    山贼们叫喊着,仗一旦打起来,这些百姓跟着他们也得跟,不跟也得跟。

    所以,在百姓没有完全被官府说动前他们就要动手。

    队伍重新向前。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相聚五十米的时候,贼众向护军府士兵发起来了冲锋。

    喊杀声震耳欲聋。

    战阵后,刘钧已经洞察了一切,望远镜中,山贼头子脸上长几根毛他都能数的清。

    正如黄方说的一样,山贼才是这次祸乱的根源。

    “殿下,该射击了。”薛常青急道。

    五十米的距离转瞬即逝,一旦被这么多人冲击,火绳枪将没有任何优势。

    到时候紧凭一千余长矛兵对付数量众多的乱民很难。

    “放到三十米。”刘钧说道。

    火绳枪的准头很差,距离放的越远,效果越差。

    在近代殖民战争中,英国正是凭借将敌人放到三十米内的打法所向披靡。

    不过这个战术需要士兵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配合。

    这些日子,护军府的演练他看在眼中,他相信护军府士兵能做到。

    薛常青额头上冒出细微的汗珠。

    这次战事他不怕输,怕的是输了刘钧会出现意外。

    若是那样,他就万死难辞其罪了。

    “杀!”

    为了鼓舞流民,山贼们冲在最前排,眼见官府士兵越来越近,他们扬起了手中的刀。

    护军府士兵的战阵纹丝不动,但前排的火绳枪手眼睛却不时瞄向身边的同伴,疑惑为什么现在还不下令射击。

    直到贼兵冲到三十米的距离时,“射击”的命令突然响起。

    已经紧绷到极限的火绳枪兵立刻扣动扳机。

    “砰砰砰……”

    随着一阵白烟冒起,火舌喷吐出铅弹射向冲过来的山贼。

    第一排士兵射击结束,第二排士兵急身上前完成第二次射击,第三排士兵又急速完成第三次射击。

    三次射击一气呵成,时间只在十秒内。

    “啊……”,“啊……”

    黑火药冒出的白烟笼罩了战场。

    因为风自南向北吹,烟雾笼罩了冲过来的贼兵,一阵阵惨叫不断在其中响起。

    烟雾散尽,两军士兵看见了一地尸体,足有七八百人在三轮射击中受伤死亡。

    “快逃啊!”

    流民们何曾见过如此干脆利索的杀人手段。

    来自内心的恐惧战胜了他们心中的怨恨,也不知道谁带的头,众多流民乱哄哄的溃散开来。

    “骑兵追击,将剩余的山贼全部擒下。”刘钧继续下令。

    山贼和流民在人群中很容易区别。

    流民衣衫破漏,因为长期吃不饱又饿的很瘦。

    而山贼则相反,劫人财货,衣着武器都不错,一大半甚至还有盔甲。

    “殿下,真是令末将看不透啊……”

    薛常青令人去传令,转脸看向刘钧。

    他经历过很多战事,从未见过战场上一次能造成这么多伤亡的打法。

    战场上,新兵胆小,容易逃跑造成反冲军阵。

    所以,一般站在前排的都是老兵,精锐。

    两军对垒,主要就靠这批老兵精锐拼杀,谁的精锐先耗完,往往就先崩溃。

    此次山贼同样这么做了,流民在后,装备优良的山贼在前。

    但刘钧这一波直接就全灭了敌人的前锋。

    不要说是流民,即便是真正的军队也差不多会崩溃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钧淡淡笑道,“远距离射击看似发射的次数多,但其实造成的伤亡并不如抵近射击。”

    “原来如此。”薛常青点了点,像个虚心的学生。

    因为他能够感受到,在火器运用方面,刘钧似乎比他高超许多。

    虽然不知道刘钧是从何处学来的,但经此一战,他再也不敢轻视刘钧了。

    边想着,他边看向战场。

    此时,百余护军府骑兵如入无人之境。

    一波射击,山贼死了大半,剩下的被吓破了胆,只顾逃命。

    骑兵举着马刀来回在人群中穿梭,马刀落下便倒下一个山贼。

    那山大王见势不对,骑着马想要逃走,但裹在流民中根本无法动弹。

    几个胆大的流民见官府赢了,又有先前的承诺,想立功邀赏。

    拿着钉耙对着山大王便是一下,将其打落马下。

    “明天就可以回景阳城了。”

    刘钧拿着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第六十七章 逼问

    砰的一声。

    捆缚手脚了的大汉被两个士兵重重摔在刘钧面前。

    半柱香的时间,山贼被来去如风的骑兵砍杀殆尽,擒了山大王的流民将其交给护军府士兵。

    流民组成的乱军溃散后,刘钧不准备就让他们这样再次散去。

    所以清缴山贼后,他又令骑兵将逃散的流民驱赶回来,准备带他们前往景阳城安置。

    “你就是献王?”

    刘钧下了马,坐在一块木桩上,薛常青和黄方侍立在身侧。

    “成王败寇,要杀就杀,何须这么多废话?”

    被叫献王的山贼扬着头,怒哼一声,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呦,还挺横,想死,没那么容易。”胡为啐了口,翻了个白眼。

    “想怎么样,尽管来就是,哼一声,老子就是个孬种。”山贼头子瞪着刘钧,“你就是靖王?哼,算你有点本事,放马过来吧。”

    刘钧沉静如水,并不准备同这个山贼磨牙。

    这种亡命之徒一般还是有些胆色的,否则也无法出来干劫道的买卖。

    让他老实下来,非得大刑伺候一番不可。

    “刀斧手何在?”刘钧叫道。

    得令,一高一矮两个粗壮大汉扛着近乎一米长的大刀从身后出来。

    “参见殿下。”

    将刀拄在地上,刀斧手单膝下跪,向刘钧行礼。

    刘钧令二人起身,对山贼头子说道:“一刀砍了你,岂不是让你太痛快了,以前杀人劫货的勾当不说,此次攻打县城,造众众多百姓死亡,若让你痛快了,本王怎么对得起他们在地府的亡灵。”

    “他们乃是替天行道,只可惜没杀掉你这个昏王。”山贼头子依旧嘴硬。

    刘钧冷哼一声,俗语言慈不掌兵,义不行商。

    他坐在靖王这个位置上,面对是各种没有下限的敌人。

    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子民未来能够生活富庶繁荣的景州,免受外敌凌辱。

    他决不能有妇人之仁,否则景州迟早会被没有下限的敌人摧毁。

    “这刀不适合行刑。”刘钧淡淡问道:“你们二人谁割肉的本事好?”

    稍矮的刀斧手道,“回殿下,小的以前是卖肉的,一刀下去,瘦肉不带一点肥,肥肉也不带一点痩。”

    “如此甚好。”刘钧拿出一把匕首交给他,“今日本王交给你个差事,办好了有赏,办砸了无罪。”

    “但请殿下吩咐。”刀斧手道

    刘钧点了点,站起来绕着山贼头子转了一圈,指着旁边一棵树,让士兵将山贼捆在树上。

    转身对刀斧手道:“本王让你割他三千刀,三千刀完,他还不能死咯。”

    刀斧手听了顿时面露难色,但刘钧说了办好有赏,办砸了无罪,便硬着头皮来到山贼头子面前,上下打量从什么地方下手。

    薛常青和黄方面色如常,心里没觉得刘钧残忍。

    这些年不知多少人死在这帮山贼手中,再重的刑法对他们都不为过。

    “靖王我xxxx……”山贼头子被绑在树上后不断叫骂。

    “动手吧。”

    刘钧催促刀斧手。

    矮个子刀斧手点了点头,找准了位置便削了一刀。

    本来叫骂的山贼突然惨叫一声,接着又骂起来起来。

    随之又是第二声惨叫,叫骂,第三声惨叫,叫骂。

    一直到第十声的时候,山贼王突然不骂了,叫道:“靖王爷爷,你是我亲爷爷,求你给个痛快,绕我了吧。”

    刘钧依旧坐在木桩上,胡为拿着扇子给他扇风。

    六月的太阳毒辣辣的,晒的人汗如雨下。

    闻言,刘钧来到山贼头子面前,问道:“你叫什么?”

    “钟汉常。”

    山贼头子眼中再没了刚才的桀骜,只剩下恐惧。

    “那山寨中同你饮酒的将军是何人?”

    刘钧对山贼头子施刑不是没有目的的,平儿那日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这山贼造反定是蓄谋已久。

    否则他们何来这么多盔甲?又怎会想到裹挟流民这个点子?

    “你怎么知道!”山贼头子睁大眼睛,不可置信。

    略一思索,他顿时明白过来,“定是那逃走的贱蹄子告的官,难怪府兵寻来,坏了我的好事啊!当初就该杀了她。”

    “啪!”刘钧甩了他一个耳光,“若不是她告诉本王,还不知道此次会有多少百姓受你蛊惑,惨死在战场之上,说,到底是何人与你密谋的?”

    山贼头子不想说,但想到不说会被继续折磨,只得说道:“是汉王的人。”

    “汉王!”刘钧和薛常青俱都吃了一惊。

    他们本以为这件事和扶余人有关,没想到却是汉王。

    “胡说八道!”那汉王辖地最近的楚州也和景州隔着梁州,怎么会跑到这里来谋事。

    “那自称飞将军的人说汉王志在天下,当年接受招抚不过是缓兵之计,如今庙堂昏暗,百姓困苦,汉王自当再起,替天行道,劝我以献王名号起兵,趁景州民怨沸腾之时夺了景州,以待时机一到,与汉王大军前后夹击,夺了梁州,胜州和明州。”山贼头子缓缓说道。

    “哎,养精蓄锐十五年,汉王终是露出其狼子野心了。”黄方长叹一声,“殿下,此事应当上报朝廷,警惕朝堂才是。”

    “汉王之心,天下皆知,何须殿下上报,再者,那登基的崇宁帝对景州见死不救,我等又何必操这个心。”薛常青背负双手,脸色不愉。

    黄方怔了下,微微摇头,这时他才想起自己如今是靖王的臣子,便不再反驳。

    刘钧沉默不语。

    在他看来,汉王的之所以会来景州搅风搅雨,是因为这段时间景州的形势混乱,百姓对王府的不满几乎已达到极限。

    若是操之得当,他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再得一景州。

    其实说到底,还是景州的底层出问题了,否则汉王和这个自封的献王根本无法煽风点火。

    “给他个痛快吧。”刘钧对刀斧手说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让汉王的阴谋破产很简单,最终还是落实对流民的招抚尚。

    至于黄方说的上报朝廷,他觉得也不是不行。

    毕竟表面上的假情假意还是要有的,撕破脸不利于他的生意。

    他还想从朝廷大把大把的赚银子的呢。

第六十八章 凯旋

    “殿下回来啦!“

    “殿下清水县大败贼军,凯旋而归。”

    “……”

    景阳城。

    已是傍晚,落日的余晖中守门士兵的身影被拉的很长。

    暮鼓敲过三声,他们正要关闭城门。

    一名骑兵从官道上纵马而来,扬起漫天尘埃。

    守将王寿向城门看去。

    只见暮色中,骑兵的身后黑压压的一条线,看不清是什么。

    近了,他才看清前面飘扬的旗帜,上面画着靖王的图案。

    “这才几天就回来了?”

    王寿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

    靖王出征豪山府,景阳城人人皆知,他们本以为这场战事少说也要打个月余。

    没想到只是七天护军府大军便回来了。

    “去清水县少说也得三天,这来回就六天,难道一天就打完仗了?”王寿傻了眼。

    胡思乱想的时候,报信的骑兵已冲过城门,沿路继续叫喊着。

    街道上的百姓闻言纷纷驻足,听到大胜的消息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这一个月来,他们口中交谈最多的便是靖王。

    毕竟连日来有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景阳城发生。

    议论声中。

    护军府大军渐渐到了城门口,从朱雀门以贯而入。

    当被骑兵护在中央的刘钧出现在城门口,王寿和守门士兵俱都单膝跪下,喊道:“恭贺殿下得胜而归。”

    “这次景州上下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小瞧殿下。”

    因为刘钧打了胜仗,胡为自己脸上也沾了光,得意洋洋。

    连日行军,刘钧身体上虽有些累,但精神却很旺盛。

    在当代,他不过一个普通人,行军打仗也只能在小说,电视中过过眼瘾。

    但清水县一战,他可是亲自指挥的战斗,而且大获全胜。

    对他来说,这是一次从身体到心灵上洗礼。

    今后,他不仅有文治,还有武功。

    而一个文治武功俱全的靖王自然会让景州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挑不出刺来。

    “低调,低调。”

    刘钧心情大好,不由把当代的流行词说了出来。

    “低调,何为低调?小奴这就去找低调。”胡为一脸茫然。

    闻言,刘钧轻轻笑了起来,他道:“所谓低调讲的是行事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彰显。”

    胡为了然,又念了两句,道:“这个词倒是言简意赅,有趣,有趣。”

    旁边薛常青不忘拍马屁:“近日殿下常出奇言妙语,乍听觉得古怪,但每每细想却韵味十足。”

    一边说,他一边抚摸着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

    清水县战事结束后,刘钧兑现了承诺,将望远镜送给了他。

    返程这三天,他一直挂在脖子上,晚上睡觉也不摘下来。

    想到靖王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好东西,他自是百般巴结,在刘钧面前讨个好。

    刘钧瞥了眼薛常青,懒得理会他,这几天他的马屁自己都听腻味了。

    想起跟在大军后面的流民,他说道:“薛将军,还有一事,你派些士兵在城外维持秩序,今晚就让流民暂且在城外安歇。”

    “是,殿下。”薛常青只顾着把玩望远镜,差点忘了这事。

    调转马头,他点了些兵马出了城。

    目送薛常青离去,刘钧催马向王府而去,又叫胡为将刘让叫到王府。

    炫耀归炫耀,但正事还得办,这么多流民总得安抚下来。

    一路回了王府,得知消息的王府众人由赵玉燕领着,已经在门口等候。

    “恭贺殿下得胜而归,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府众人向刘钧高呼道。

    “起来吧。”刘钧下了马。

    刘钧走的这几日,赵玉燕每日担忧,此时忙拉住刘钧上下仔细端详,泪眼汪汪,“钧儿可受伤了?”

    “没有,此次孩儿只一次进攻便将贼兵击败,不过相当于去豪山府游玩一圈而已。”刘钧神色轻松。

    赵玉燕听了,频频点头,眼中带着骄傲,“你父王在时,常常说你今后定不及他,我看呀,他是十分之一都不及你。”

    “殿下真厉害,那个山大王呢?”

    平儿汤圆三人跟在赵玉燕身后,此次征伐,平儿比谁都关心。

    “本王让人砍了他的脑袋。”刘钧对着她说道。

    平时嘻嘻哈哈的平儿听了,顿时哭了起来,在刘钧面前跪下,“谢殿下,我娘的仇终于报了。”

    刘钧把她扶了起来,摸了摸她的头,“想哭就使劲哭吧,哭出了就好受,以后心里的坎儿也就没有了。”

    虽然平儿一向乐呵呵的,但她能够看出这丫头心里过不去的坎儿,这个坎儿就是杀了她娘亲的山贼。

    平儿点了点头,回到汤圆身边,又趴在汤圆怀中哭起来,青儿出言安慰。

    众人正说着话,刘让坐着轿子到了王府门口。

    天色已经不早,刘钧让王府众人各自散了,同刘让到了勤政殿。

    “下官已经听说殿下大胜而归,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刘让连连道喜。

    刘钧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次他想低调都不成了。

    实力不允许啊。

    “马屁留着明天再拍吧,这次本王带回了近万流民,他们就在朱雀门外安歇,你现在立刻叫些人到城外建几个粥棚,熬些粥散给流民,明日一早再组织流民盖些草棚居住。”刘钧吩咐道。

    他找刘让来,不是为了听他跑拍马屁,而是为了这件正事。

    刘让本来看笑嘻嘻,一停近万流民吓得一个哆嗦。‘

    他可清楚,这些流民老老实实倒无妨,要是闹起乱子可就是兵。

    不过对刘钧的命令,他一向忠实执行。

    应了声是,他忙去办了。

    送走刘让,刘钧紧绷的精神放松下来。

    他去豪山府打仗的时候便交代李然去各府安顿流民。

    如果各府有闲余的土地就安排在本地。

    不能安置的便带到景阳城作为劳力储备起来。

    这次他将近万流民带到景阳府就是这个目的。

    除掉高鸿允,此次又解决了民乱这个隐患,自此景州基本上再无大的内患。

    所以,接下来他便要大力办工坊,大把捞银子。

    而工坊需要的不紧是技术,还同样需要大量的技术匠人。

    毫无疑问,这些失去土地的流民最适合作为技术匠人培养。

第六十九章 女儿情

    昏黄的,摇曳的烛光中。

    刘钧舒适地躺在摇椅上,青儿和平儿为他捏着腿。

    汤圆站在旁边,一勺一勺为他喂着酸梅汤,面露淡淡笑意。

    回到寝殿,连日行军的疲倦似乎一下全部涌上了上来,他是动也懒得动。

    于是三人主动要求下便有了这一幕。

    “殿下真的要割那山大王三千刀?”青儿脑中冒出一副血淋漓的画面,忽然打了个寒噤。

    “三千刀都便宜他了,不知多少女子遭了淫/辱,死在山寨中,我每日都能看见有尸体被扔出去。”平儿只觉十分爽快,她经历过才体会到仇恨。

    汤圆怜惜地看了眼平儿,柔声道:“奴婢觉得这汉王也非良人,不然为何去找这么个凶残的山贼起事,若让他成了,景州只怕也是个地狱般的境况。”

    刘钧喝了口酸梅汤,嘟囔道:“这话对极了,他若真是一心为民,十五年前又怎么会接受招安,不过一个贪权忘义的宋江罢了。”

    “宋江?宋江是谁?”汤圆喂汤的勺子停在刘钧的嘴边,顿下了才给刘钧喂了口。

    “这就说来话长了,有一本书叫《水浒传》,这宋江便是书中的人物……”

    夏夜漫长又无趣,刘钧向三人大概讲了里面的内容。

    “可惜了这么多好汉,都为他宋江升官发财丢了命。”青儿入了戏,不由发狠,手上的力道突然一重。

    “嘶。”正被按摩到酥软的刘钧顿时龇牙咧嘴。

    “呀,青儿该死。”回过神来,青儿一脸歉疚。

    “无妨,继续。”

    刘钧没有责怪她,使用童工已经是罪大恶极了。

    此时若是有个摄像头对他现场直播,估计他已经被喷子的口水淹死。

    所以,还要啥自行车?

    “殿下真好。“

    青儿低了头,一脸羞赧。

    “咳咳。”刘钧喝到碗里的酸梅汤把自己呛到了。

    这丫头才十二岁呀,这是什么表情?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从摇椅上站起来,“你们两个早点回去歇息吧,这里有汤圆就行了。”

    “殿下的故事还没讲完呢?”平儿还不想走。

    “下次,下次。”刘钧翻身上床,摆手赶人。

    “你们就让殿下早点歇了吧,赶了几日的路呢。”汤圆抿着嘴直笑,推着出门。

    转身,她来到床前为刘钧脱去外衣。

    见刘钧腰上系着自己送的护身符香囊,心里不禁一甜。

    这香囊其实又哪是她和青儿,平儿一起做的。

    而是她连夜挑灯绣的。

    自答应了太妃,她便心知今后是刘钧的身边人了。

    初时,她对刘钧的印象只是道听途说,如今侍奉下来,却觉的平日里那些自允风流的才子都比之不如。

    加上朝夕相处,她自是待刘钧不比旁人了,。

    而得知刘钧出征打仗那日,她更是心中担忧,这才明白已经习惯了刘钧的存在。

    胡思乱想着,她再看刘钧,发现刘钧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睡着了。

    摇了摇头,她为刘钧盖上薄薄的绸缎被子。

    出了寝殿在隔壁的厢房睡下,又是一阵遐思才睡下……

    隔日。

    寝殿被阳光映的透亮时,刘钧起了床。

    洗漱穿衣,刷了牙,他没有偷懒,依旧还是首先去护军府跑步。

    “见过殿下。”

    “见过殿下。”

    “……”

    护军府校场上,遇到刘钧的将领和士兵俱都躬身行礼,眼中带着由衷的钦佩。

    以前,刘钧来跑步,他们只是看个热闹。

    如今清水县一战,护军府士兵无一伤亡,轻松取得大胜。

    零伤亡的战绩,即便是薛常青和苏缙也是从来没有做到过的。

    再见刘钧时,他们这些只看重行军打仗的兵油子自是收起了轻视之心,心中给刘钧冠上了文武双全的头衔。

    “见过殿下!”

    正跑着,汤舟领着飞狐卫一群人追赶了上来。

    众人齐声高喝,把他的耳膜震的生疼。

    胡为捂着耳朵,竖起兰花指点了下汤舟,“要死你呀,这么大声。”

    “得罪,得罪。”汤舟面皮一紧。

    当初见胡为时,他还不觉的有什么。

    时间长了才发现胡为有些娘,而且总喜欢和王府的丫鬟玩。

    一开始他不理解,后来才知道胡为小时候的悲惨事。

    “嗯,一个个肌肉都出来了。”

    刘钧没理会胡为,目光在飞狐卫队员身上一一扫过。

    这段时间汤舟发狠的练还是有成效的。

    以前的孤儿,如今都像个兵了。

    “嘿嘿,上次飞狐卫给殿下丢了面子,以后可再也不会了。”汤舟一边跑一边说。

    马坚咬着牙点了点头,说道:“殿下,那张氏和抓到的刺客被我们折腾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张嘴了,供出了景阳城内影卫的名单,联系的暗号也说了。”

    刘钧点了点头,他不想问汤舟用的什么刑罚,只想要结果。

    沉吟了下,他道:“张氏和刺客被抓,他们定会警觉,只怕暗号和人都会更改,不过掌握了他们行事的规律也是不错的,先不要动,留心监视些日子麻痹他们才是。”

    “是,殿下。”汤舟应了声,他们的计划和刘钧说的差不多。

    讲了自己的事,汤舟又道:“恭贺殿下凯旋归来,现在护军府上下都十分钦佩殿下,殿下威信大涨。”

    说完,他领着飞狐卫高呼一声,“恭贺殿下得胜归来。”

    见薛石往这边来,带着人赶紧溜了。

    “薛大傻子,你也是来恭贺殿下的吧,最好想点别致的词,殿下都听腻味了。”

    见薛石过来,胡为露出蔑视的眼神,上次被薛石抽的一鞭子他记到现在。

    薛石是个男人中的战斗机,刘钧这样的小鲜肉他都看了不自在,总想给练成肌肉男。

    何况胡为这种偶尔会露出点娘态的人。

    所以二人见面就是掐。

    哼了一声,不理会胡为,他与刘钧并排跑步,严肃脸突然笑的像青/楼中的老鸨一样,“殿下,末将也想要望远镜。”

    “你爹不是有一个吗?”刘钧问道。

    基地中也就是一箱子望远镜,这可是坏一个少一个的宝贝。

    “我爹只给末将看了一眼,就锁了起来,说末将要是敢动就打断末将的腿。”薛石哭丧着一张脸,罕见露出哀求之色。

第七十章 民心

    “不行。”

    校场上,薛石死皮赖脸地跟着,刘钧吐出两个字。

    “殿下……”

    薛石不肯死心,那望远镜对他来说实在太过震撼了。

    只因看了一眼,昨晚上他一夜都没睡着。

    “噗呲。“

    胡为一听,笑了起来,对薛石挤了挤眼睛。

    薛石恶狠狠回了眼神,但还是不肯放弃,学着薛常青将自己以前的功劳罗列出来。

    刘钧不为所动,心道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道:“你不必讨要了,给了你,其他将领怎么看?这望远镜本王明着和你说,的确还有些,想要也可以,拿军功来换。”

    从豪山府回来的时候便有各营校尉向他讨要望远镜了。

    不必说,这个消息将来也会传到边军。

    你一个,他一个,他这有限的存货就没有了。

    所以他早已有了想法,这望远镜就当是军功章,谁立了大功就赏给谁。

    “末将倒是想立功,可是没机会啊。”薛石挠了挠头。

    “急什么,外四府还在扶余人手中,你还怕没有仗打吗?”刘钧冲他笑了笑。

    薛石露出了然的神色,“末将明白了,到时候这望远镜肯定有末将一个。”

    说罢,他突然加速追上前面的飞狐卫,扬着鞭子像赶小鸡一样赶人。

    “这薛石真是个怪胎。”胡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见薛石依旧精力旺盛,不禁吐槽了一句。

    刘钧望着薛石的背影,若有所思。

    和薛常青出征这几日,他们也聊过薛石。

    薛常青虽然望子成龙,但不得不承认薛石不适合当摆兵布阵的大将。

    委婉点说,他适合当个张飞一样的猛将。

    当然,这不是说薛石无用,相反,战场非常需要他这样敢于带头冲锋的猛人。

    所以二人商议了下,有鉴于火绳枪阵机动性不足的缺点。

    今后他们要加强建设骑兵。

    清水县一战证明,火绳枪兵只能击溃敌人,却无法消灭敌人,后续的追剿必须由骑兵来完成。

    而护军府上下骑兵不过二百人。

    即便边军中骑兵数量不过两千人。

    这个数量的骑兵在扶余人动辄数万的骑兵面前完全就是个菜。

    不过想要拥有一支强大骑兵的愿望是好的。

    现实却是残酷的,首先骑兵必须要有优良的战马。

    在荣朝,一匹战马能够卖到三十多两银子。

    换算一下,相当于当代的二万块。

    正因为如此,在古代想要看谁家有钱没钱,只要看家中有没有马就行了。

    “一个骑兵最最佳配置是三匹马,一千骑兵就是三千匹,近乎十万两银子,难怪说养骑兵比修长城难多了。”刘钧感慨了一句。

    据他了解,这还是马匹的钱。

    平日,战马也是十分娇贵的,不是说喂点草就能糊弄。

    这倒是和当代汽车需要烧好油,定期保养一个道理。

    一边想着,刘钧一边停下了脚步。

    在没有足够的骑兵前,拿回外四府几乎不可能。

    因为他的补给线随时都会被扶余人截断,到时候被包饺子。

    到了那时,扶余人根本不需要交战,直接困死他们就行了。

    “饭还是要一口口吃啊。”刘钧叹了口气。

    景州的底子太薄,他虽然急不可耐想要大杀四方,但是终究要面对现实。

    正如马克思哲学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他还是先老老实实搞发展才是正道。

    想到这些,他带着胡为来到了朱雀门外。

    “殿下。”

    因为昨夜忙的太晚,刘让就在粥棚里睡着了。

    见刘钧过来,一个官员叫醒了他。

    “辛苦了。”

    刘钧表扬了一下刘让,这萎靡的刘让顿时精神起来。

    连珠炮似地将昨晚他如何指挥,如何安抚流民的事倒了出来。

    刘钧频频点头,他已经看到城外一字排开的十个粥棚。

    此时粥棚前的陶锅中正冒着热气,饭香飘得很远。

    流民在粥棚前排着队,依照次序打粥吃饭。

    见刘钧到来,流民中出现一阵骚动。

    一个老者忽然向刘钧跪了下来,接着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众流民纷纷下跪,“谢殿下不杀之恩,谢殿下施粥。”

    清水县时,不少流民以为参与叛乱必死无疑。

    因为在荣朝任何地方,只要参与谋乱,无论诸王还是朝廷绝不会有任何怜悯。

    而刘钧不但没有杀他们,甚至连句斥责都没有,现在还连夜让人施粥。

    他心中自然有根秤。

    声浪一声盖过一声,一声比一声响亮。

    胡为喃喃道:“原来这就是民心啊,以前殿下出门,人见了都是躲的。”

    刘让和不少在场的官员也震慑住。

    一个个看向刘钧的眼神也有了不同。

    “起来吧,老丈。”刘钧要走上前去扶起老丈。

    但姜季同立刻走到二人中间将刘钧隔开。

    “殿下,人太多了,最怕有心人混在流民中,对殿下不利。”姜季同的眼神不断扫视流民。

    护卫士兵的站位也隐隐将刘钧挡住。

    刘钧皱了皱眉头,姜季同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于是他实话实说道:“诸位请起把,近些日子有扶余人在景州作乱,本王不便与诸位走的过近,还望诸位不要责怪。”

    刘钧笑盈盈的,声音又柔和,流民听了越发觉得这位十四岁的靖王和蔼可亲。

    老人道:“殿下能与我等说话,已经是给天大的脸面了,怎敢奢望亲近。”

    一边说,他一边同周围人眼神交流。

    众人纷纷点头。

    刘钧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外四府被扶余人攻占,苦了诸位,以前本王被扶余人安插的奸臣高鸿允蒙骗,不知诸位疾苦,如今本王除掉了他,才知你们疾苦,今后本王不会再让你们流离失所了。”

    “高鸿允是谁?”

    “据说是王府的右傅。”

    “他是扶余人?真是坑苦了我们。”

    “……”

    流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矛盾很快转移到高鸿允和扶余人身上。

    自觉以前错怪了王府,心怀愧歉。

    刘钧这次来一是为了收人心,第二是让他们有个盼头。

    于是继续道:“诸位暂且在这里歇息,今日配合官府登记造册,这几日官府会为你们分配田产,安排工坊,愿意种田的,官府发足一直吃到秋收的粮食,愿意入城进工坊的,每月能拿到月钱,一切随你们自己。”

    听到能够分田入城进工坊,众多流民顿时激动起来。

    他们之所以被叫流民就是因为居无定所。

    现在有了去处,便自此可以安家了。

第七十一章 以工代赈

    朝阳褪去红色的外衣。

    清晨难得的清凉被炙热的光线烘散。

    朱雀门官道两侧的柳树上,一排排黑色的夏蝉趴在树梢,鸣声阵阵。

    “谢殿下大恩,谢殿下。”

    “殿下真是在世圣王。”

    “……”

    刘钧宣布的政令再次引起骚动。

    流民们争相称颂。

    抬起手压了下,刘钧道;“尔等既为本王之子民,这是本王当行之事。”

    转向粥棚,他道:“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本王便不打扰你们吃粥了。”

    一边说,他一边向城内走去,同时交待陪同的刘让照应好流民。

    “李左傅在景阳城吗?”到了城门口,刘钧问道。

    强忍着困意,刘让道:“殿下出征后李左傅便去了武平府,昨日傍晚方回,因担心打扰殿下休息,下官没有让人通报。”

    刘钧点了点头,让胡为去叫李然勤政殿议事。

    他解决了豪山府的流民,这流民最多的武平府现在什么状况,他需要了解,以统筹规划这批流民。

    胡为得了令,先一步去叫李然。

    当刘钧回到王府的时候,李然已经在勤政殿等候。

    “恭贺殿下大胜而归。”见到刘钧,李然面露慈师般的笑容。

    刘钧是他的学生,如今且不管这学生是不是自学成才。

    总之,刘钧建功立业,他总归脸上有光。

    “本王不才,承蒙左傅夸奖了。”刘钧笑道。

    记忆里小靖王经常被李然鄙视,现在被恭维,他倒是挺爽的。

    “哈哈哈……”李然笑了起来:“殿下谦虚了。”

    沉吟了一下,他道:“下官昨日方归,在武平府已将殿下制定的政策用快马传到流民耳中,只是武平府闲余的耕地有限,静安府也差不多,估计至少还有八万的流民需要在景阳城安置。”

    “八万?”刘钧被唬了一跳。

    他知道两府安排不下近二十万的流民,但没想到还会剩下这么多。

    加上他带回来的一万余流民,这景阳城附近将有九万流民。

    “景阳城有多少田能够分给流民?”刘钧对这些数据都不清楚。

    现在他越来越明白王府左傅右傅职位的重要性。

    也明白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宰相。

    因为无论是帝王还是他,根本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插手。

    很多事情都需要咨询他们才能掌握。

    “景阳城的官田多,加上抄家来的田产,总共有三十万六千五百三十二亩闲置的良田,按照景州的政策,一丁分田十亩,最多也就能安置三万余流民。”李然对各府闲置田产的数字倒背如流。

    “这样的话,还有六万流民。”刘钧皱了皱眉头。

    古代因为亩产太低,所以一般来说个人田分的田多。

    因为按照一亩产两石粮食算,十亩地也就产粮二十石,两千多斤。

    而当代一亩地基本亩产八百斤。

    这还是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代,若是灾荒之年,亩产会更少。

    对一家三口来说,春秋两季四千多斤的粮食便是他们全年的收入。

    这些粮食要吃,还要交税,还要拿去一部分卖钱去购买农具,盐,棉纱等生活用品。

    一年下来,好一点的人家能富余几百斤粮食。

    那不好的便只能举债度日,家中孩子根本上不起学。

    古往今来,农民的日子都是很苦的。

    放之当代,若只是以种田为生,那日子也是过不下去的。

    不过当代的农民可以入城打工,种地当成副业。

    可古代可就没这个条件了,农民只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所以,想要改善百姓的生活,让他们的子女上的起学,他就必须给百姓们创造工作岗位。

    “这六万人就交给本王吧。”一番深思,刘钧有了决定。

    很显然,只把流民送去种地是个很愚蠢的决定,他需要这批人帮助他打造工业基础。

    “殿下想要把他们安排到工坊中?”李然说道。

    刘钧给了流民两条路,一条路满了,便只能走另一条路了。

    刘钧点了点头,“你也清楚只靠农赋是无法维持景州上下的,唯有商贸才能给景州希望。”

    若是以前,李然还会反对。

    但是如今四府的支出是靠胭脂的利润支撑起来的,他就无话反驳了。

    “只是苦了殿下,怕要被朝廷大臣和其他诸王嘲笑,丢了颜面。”李然叹了口气。

    对这位年仅十四岁的靖王,他越来越赞赏。

    这天底下有太多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人。

    “总比丢了景州基业强,颜面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刘钧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搞清楚了还会抵达景阳城的流民数量,刘钧让李然回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有大量流民涌向景阳城。

    一时间景阳城外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施粥的棚子连绵数百米,每日耗费的粮食上千石。

    “殿下,六万人,这么养着也不是个事,一些人吃饱了没事干,寻衅滋事,这几天抓了不少人,长期以往,会出乱子的。”

    朱雀门外,刘让哭丧着一张脸。

    一万多人的时候,他还能接受。

    现在六万多人,每天六万张嘴,府库的粮食是一车车往外拉。

    身为景阳知府,他总得提出实际的问题。

    李然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刘钧。

    毕竟这事刘钧自己揽下来了,想必有自己的打算。

    “本王没想着白养他们,而是准备以工代赈,否则只会把他们养成伸手党。”刘钧淡淡道。

    “伸手党?”李然和刘让都怔了了下。

    “就是喜欢伸手要,却不愿付出的一群人,哪天你要是不给了,他们还会骂你。”

    刘钧简单解释了一句。

    “哎呦,这个词贴切。”胡为及时送上马屁。

    李然和刘让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他们对刘钧口出别致的新词已经习惯了。

    “王瑜,他们就交给你了,你不是嫌人手不够吗?现在六万流民总够了吧。”刘钧对李然身后的王瑜说道。

    今天他把王瑜叫来就是为了以工代赈。

    历史证明,无论是难民,灾民,只要白养着,时间久了就容易养成大爷,哪天你要是不给了。

    他不会记得以前的恩情,跳起脚就骂你。

    所以有聪明人发明了以工代赈,这便是让官府建设基础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

    “够了,够了,太够了。”王瑜哈哈大笑。

    刘钧点了点头,对姜季同道:“将以工代赈之事告知流民,若有那好逸恶劳,只想白吃白喝的,就给点盘缠,让他们自行离去,这点骨气都没有,留之无用。”

    出门的时候刘钧就让姜季同准备了锣。

    这时他走到人群中间,将锣敲的震天响。

    ps:今晚一章,明天补回来。

第七十二章 姗姗来迟的生意

    “靖王殿下有令,凡聚集之流民,今日起由工曹王瑜统一发配劳役,参加者,至晚可凭竹签领取粮票,多劳者多得。“

    人群聚集,姜季同使出吃奶的劲叫喊,脖子上隆起道道青筋。

    “劳役?粮票?”一开始听到劳役两个字,百姓们神色木然。

    一年中他们必须给官府免费当差一段日子,这便是服役,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但是他们还是头一回儿听说服役还有什么粮票。

    “什么是粮票?”

    一个人大着胆子问道。

    姜季同举起手中的一张纸片向众人展示了一下。

    “这张纸上写着米一斤,干了活,拿着它就能这换一斤米。”姜季同说道。

    “一斤米,这么多。”流民们纷纷动容。

    这段时间他们忍饥挨饿,几乎没吃饱过,一斤米足够三口之家吃一天了。

    “官府的告示不是说让我们来分田,安排我们进工坊的吗?凭什么让我们干活。”

    有好事之人在人群里喊了句。

    姜季同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了一个抱着胳膊,吊儿郎当的人身上。

    刘钧来时已经料到可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毕竟流民不尽是好人,还有些以前外四府的泼皮无赖。

    这些人还未逃难时在本地便是欺压良善,好吃懒做的主。

    现在自是不肯出力,只想捞好处。

    眯着眼睛他一个字,一个字说道:“四府流民众多,人多而田少,殿下甚至已将官田和王府田产拿出分配,先来者,自然先得之,如今所剩流民只能进入工坊,给尔等分配劳役便是为了建造工坊,安置你们。”

    “原来是这样。”

    不少人理解了官府的做法。

    “干活拿粮票,这等好事平日都没有,有什么可挑的,不要贪心不足了,你们不干,我干。”一个汉子嚷了声。

    “就是,有饭吃,有活干还想怎么样,我也干。”

    “有我一个。”

    “……”

    流民们纷纷涌过来。

    姜季同继续道,“想干活的,去粥棚登记,领竹签,会有人带你走,不想干活的,领几十文钱当盘缠,爱去哪儿,去哪儿,滚蛋,但想要在这闹事,且问我的刀答不答应!”

    说话时,姜季同盯着刚才挑事的青年。

    刘钧交给他的文雅话也变了味。

    城门口。

    刘让冲姜季同竖起了大拇指,“话就该这么说。”

    转过头,他对刘钧道:“殿下,这帮流民中鱼龙混杂,一味的仁善只会让一些有心之人大着胆子闹事,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刘钧微微点头,建造工坊是事关景州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自然不敢有半点马虎。

    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以工代赈。

    一来让流民通过劳动获取粮食,自立自强。

    二来则在劳动的过程中甄选入住匠造村的人。

    像刚才那种好吃懒做,只喜欢挑事的,他不会塞入自己的工坊。

    这一点,他已经跟王瑜说了,让其在监察的时候筛选。

    “王瑜,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了。”

    眼前流民纷纷前去领取竹签,刘钧说道。

    “下官发…保证让殿下满意。”王瑜本又要发誓。

    被李然瞪了眼,收回了口头语。

    流民的事解决了,刘钧松了口气。

    交代李然和刘让继续盯着,他回去了。

    到了王府,他忽然发现一辆辆豪华马车停在门口。

    众多穿着绸衫的商贾聚成一堆儿,正在商谈着什么。

    刘轩站在门外,同他们说着些什么。

    “殿下回来了。”

    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众多商人几乎同时转头看向刘钧。

    接着一个跑的比一个快向刘钧冲来。

    “站住!”姜季同吓了一跳,连忙让侍卫冲上前去,将商人们拦住。

    刘轩这时也小跑着过来,一脸喜色,“殿下,这都是从其他州过来的商贾,咱们的胭脂从景州卖到其他各州后,经过这些日子,名声大噪,求购者络绎不绝,他们都是其他州过来的,想要从咱们王府拿货。”

    缓了口气,他继续说道:“殿下出征时就有些商人陆续过来,现在人越来越多,我不敢拿主意,所以让他们等殿下回来。”

    “殿下,王府的财运来了。”胡为眼睛里银光闪烁。

    在他眼中,这些商人就像是行走的银子。

    “他们说要多少货了吗?”刘钧轻摇纸扇,抵御酷暑。

    “总共二十六万瓶。”刘轩一个手比二,一个手比六,激动的声音都轻微颤抖。

    “多少?”

    刘钧本来还算淡定,一听到这个数字,怀疑自己听错了。

    “二十六万瓶。”刘轩又补充了一句,“千真万确。”

    “一瓶五两,二十六万瓶还不得一百三十万两银子。”胡为喘着粗气,“殿下,咱们景州的府库一年的赋税也没这么多呀。”

    “这还用说,咱们景州本来就地少,靠农赋这点银子,还不得饿死。”刘钧强装淡定,心里却在猖狂大笑。

    等了这么些日子,玉人胭脂的名声总算是传到其余各州了。

    压下激荡的情绪,刘钧对众商人道:“诸位不要着急,既然来了,本王定然不会让诸位空手而归,你们暂且回去,明日本王会定了地点,诸位到那里商谈。”

    他大概数了下,这门前至少也有三百多的商人,全都叫到王府里实在太吵闹,也不安全。

    准备专门腾出个地方作为贸易洽谈之用。

    “是,殿下。”

    众商人见刘钧这么说了,只得赶着马车离去。

    待众商人都散了,刘钧将刘轩叫到了勤政殿。

    “王府的生意今后会越来越多,不能再这么随性,免得让人看轻了王府。”沉吟了会儿,刘钧说道。

    对他来说今后景州的经济支柱就是贸易,王府不能再像街边小贩一样你来我卖的,应该建立一个专业的商业机构。

    他以前将部分孤儿送到王府的店铺中历练就是为了今日准备的。

    刘轩点了点头,等待刘钧下文。

    “你跑一趟王府各个店铺,将各掌柜都叫到王府。”刘钧说道。

    接着他又对胡为说道:“你去将李左傅叫来,今日咱们景州要成立两个全新的衙门。”

第七十三章 工商二司

    “呦,这不是李掌柜吗?”

    “孙掌柜有礼了。”

    “……”

    朱雀大街上,两个穿着同样服色的中年人相遇。

    “李掌柜这是……”孙掌柜问道。

    “哦,殿下差人叫在下前往勤政殿议事。”李掌柜微微得意。

    以前他见都见不到刘钧一面,今日被宣见,自然觉得脸上有面子。

    “在下也要去勤政殿。”孙掌柜回了一个笑容。

    李掌柜一听,兴奋顿时荡然无存,却狐疑起来。

    他正想着,忽然又见到几张熟面孔,都是王府店铺中的掌柜。

    众人聚在一起,更是觉得要有什么事发生。

    兴奋变成了担忧。

    等他们到了王府勤政殿,见左傅李然也在,越发心中惴惴。

    “小的参见殿下。”一字排开,十二个掌柜向刘钧行礼。

    “免礼。”刘钧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以前王府的田产店铺都是太妃过问的。

    这些掌柜的他自然没见过,能力,人品如何他也不清楚,等回去了,他还要问问赵玉燕。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要宣布的事。

    李然也有些蒙圈。

    现在的刘钧一会儿一个想法,他感觉自己就要跟不上了。

    “李左傅,今日叫你们来是为了分享一件好事。”

    人都到齐了,刘钧朗声说道。

    见刘钧神色兴奋,李然也不由高兴起来,“不知是何事?”

    “这几日,王府又能入账一百多万两白银。”刘钧和刘轩对视一眼,说了出来。

    “一百万两!”

    李然骇然,前些日子,王府卖胭脂赚了十二万两银子,这就让他几夜未睡着觉了,“莫非殿下又卖出去一批胭脂?”

    刘钧点了点头,望着同样目瞪口呆的掌柜的。

    “下官真没想到,一个个小小的胭脂竟能至如此。”

    长久以来,因为府库银子不多,他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现在刘钧让他有了种一夜暴富的感觉。

    说出这些,刘钧就是为了打开李然的心理防线,方便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李左傅,你说商贸重不重要?”刘钧突然问道。

    “重要,当然重要,若不是殿下填补了府库的亏空,四府上下官员的俸禄都发不起了。”李然神情恳切。

    “这就是了,鉴于商贸如此重要,所以本王想要成立两个新衙门,一个名商贸司,一个名工业司。”刘钧缓缓说道,“商贸司设主事一名,官位六品,副主事两名,从六品,工业司同样如此。”

    下面站着的刘轩一听,眼神里顿时有了光芒。

    李然一怔,这才明白刘钧说了刚才那番话的目的。

    “下官明白了,只是这两司的官员如何甄选?”

    若王府没赚这么多银子前,他认为增加府衙,不过是增加财赋负担。

    但现在他的看法完全变了,说不定以后整个景州就要靠这两个衙门活着了。

    “本王已经有了人选,刘轩任工业司主事,至于工业司副官和商贸司官员,本王还准备再甄选一番。”

    “谢殿下隆恩,下官定不会让殿下失望。”刘钧的话音落下,刘轩将身子深深一躬,眼眶微微发红。

    他本以为自己一辈子也就只能在王府替刘钧打个杂,没想到今日竟能摇身一变,成为六品官员。

    而这是多少读书士子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

    李然平日便颇为欣赏刘轩忠厚,加上刘轩办事利索,倒也支持。

    “李左傅也没异议,看来对你颇为认同,以后你便不是本王身边跑腿的了,大小也是个官,当记住,不能对不起身上的官服。”刘钧说道。

    刘轩重重点了点头。

    刘钧这时看向十二个掌柜,“叫你们来,是为了告诉你们,今后王府店铺俱将划入商贸司,由商贸司管理,至于商贸司主官的人选,本王准备了一场考试,你们俱都可以参见,念在你们是王府的人,若你们考的好,本王会优先录用。”

    “是,殿下。”掌柜们心中一震,面露狂喜。

    他们虽读过些书,但都是久试不第的人,正因为如此才到王府谋了个差事。

    和刘轩一样,他们本以为此生为官无望,但没想到却冒出这个机会。

    “不知殿下要考什么,我等好回去准备。”一个掌柜问道。

    “商贸司,重的商贸,重点自然是经商之道,其实数术,文章也是要考的。”刘钧说道。

    众人闻言,心中会意,琢磨着回去看什么书。

    定下此事,刘钧让刘轩和掌柜各自回去。

    留下李然继续商议两司和考试事务。

    “景阳城朱雀大道和明玉大道边有一处抄家得来的店铺,不如就将商贸司的衙门定在那里,工业司按照殿下所说,主管各类工坊,不如就让刘轩去府衙坐堂。”

    商议到两司办事之所的时候,李然说道。

    刘钧点了点头。

    李然继续道:“不过殿下举行这场考试,需要何资格?”

    “只要认得字,会算账就可以参加。”刘钧说道。

    这个是硬性条件,不认字固然可以经商,但作为王府官员就说不过去了,至少主官和副官是不能做的。

    既然是考试,自然择优录取。

    李然张了张嘴,古往今来选拔官员的考试从未如此潦草,他道:“殿下,下官以为,还是要郑重一点。”

    “李左傅的意思本王明白,只是工业司和商贸司不同于府衙的政令制定和执行,而在于对匠技和商道的领悟,这两样本就是读书人之所轻,限制的太高,只怕选不到有真才的人。”刘钧说道。

    他举行这场考试选拔两司官员只是其中一个目的。

    另外一个目的便是为了扭转景州读书人的思想。

    荣朝其他地方他管不着,但在景州不读圣贤书,亦能当官。

    这对读书人来说绝对是种冲击。

    这些读书人虽迂腐,但也不都是不懂变通之辈。

    为了当官,他们自然会尖着脑袋去学考试设定的内容,一改只重文科的风俗。

    李然身为读书人,自然想为读书人发声。

    但刘钧的话却也极有道理,想到如今景州危难,或许只有刘钧之法能救景州,他便不再说了。

    “你回去后便将招募官员的告示贴出去,六天后举行考试。”刘钧说道。

    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更多的人前来应试,只能先紧者景阳城附近的人。

    以后,他会将这种考试变成定制,每年举行两次,淘汰不合格的官员。

第七十四章 一石三鸟

    朱雀大道与明玉大道交汇的十字路口。

    刘轩将写着商贸司三个烫金大字的匾额挂在一间三层店铺上。

    这个店铺曾是前任景阳知府秦庆云的家产。

    自被查封后便一直闲置,今日刘轩揭了封条,启用此处。

    虽说他是工业司的主事,但因商贸司暂时无人,依照刘钧的意思,在没有选拔出合格的人选之前,他暂时兼任。

    对此,他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短短的时间内,先是他父亲任景阳知府,接着又是他胜任一司主官。

    刘钧给了他们家太过的恩宠。

    得知他当了官之后,他的父亲刘让连夜去王府叩谢,回来后,高兴地喝了一坛子酒。

    大醉中告诫他,终其一生不得辜负王府的恩赐。

    他不爱说话,但内心却是敏感的,即便他的父亲不说,他也会这么做。

    因为他感受的出来,刘钧是真的信任他。

    “再往中间来一点,对。”

    认真校对了匾额,刘轩对身边的差役道:“你速去通知商人前来商贸司,说殿下会在这里同他们商洽贸易事宜。”

    差役应了声是,转身离去。

    刘轩又端详了一会儿匾额,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红色官服。

    昨天晚上,李然便派人将一套官服给他送来了。

    今日又派了六个差役供他驱使,现在他倒是真的有几分官员的模样。

    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他在心里对刘钧又是一番感念。

    “你去一趟纺纱坊,拉一车纱线过来,这么多商人过来,正可以让他们品评一下,说不定还能卖出去些。”刘轩又对另外一个差役道。

    说罢,他进了商贸司,又让剩下的差役整理了下屋子,备了些茶水。

    一个时辰后。

    得到消息的商贾驾着马车先后抵达。

    姜季同先带着一部分侍卫抵达,他们一一检查商贾,防止他们携带利刃,图谋不轨。

    随后,刘钧在侍卫的护卫下来到商贸司中。

    “参见靖王殿下。”

    见到刘钧,坐在小板凳上的商贾纷纷起身。

    此次跋山涉水前来景州,他们就怕空手而回,因此担忧了数日。

    刘钧让众人坐下,赞赏了看了眼刘轩。

    这小子脑子转的很快,提前将纱线送来了,倒是省的他提醒了。

    “诸位前来的用意本王已经知晓,不过在这之前,诸位不妨先看看景州的棉纱?”刘钧说道。

    刘轩会意,立刻叫差役将棉纱取出,一一分发到商贾的手中。

    “咦,这棉纱真好。”一个商人拿到棉纱,惊呼一声。

    他麾下的生意很多,其中也有棉纱。

    卖了这么多年的棉纱,他还是头一次见到粗细均匀的棉纱。

    和他一样,不少懂行的商人也纷纷点头。

    “好纱。”一个商人问道:“殿下,若是王府肯出售胭脂,这棉纱在下也一并要了,只是不知这棉纱多少钱一锭。”

    “两钱五一锭。”刘钧笑眯眯地说道。

    他昨日便打着注意趁机推销棉纱。

    按照刘轩说的,纺纱坊的棉纱已经堆积成山了。

    “两钱五一锭?”商人们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景州的棉纱基本上三钱一锭,这还是普通的棉纱。

    这上好的棉纱居然只卖两钱五一锭。

    “你们没有听错,就是这个价。”刘钧笑盈盈的。

    因为珍妮式纺纱机同时能够纺八十个棉纱,所以相同的人力成本下,他们的效率是八十倍。

    一锭棉纱的成本自然是下来了。

    而他采取这个价格还有另外一层目的,那便是低价抢市场。

    在当代,对商家最重要的便是市场占有率,放在古代也同样适用。

    如果整个大荣朝都用景州的棉纱,利薄多销下,利润同样惊人。

    而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扩大纺纱坊,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为百姓提供赚钱的机会。

    “两钱五,当真?”又一个商人惊呼道,“在下愿意现在就和王府签署契约,今后景州的棉纱产多少,在下就要多少。”

    “你想得美,凭什么都给你……”其他商贾不乐意了,一个个指着那个商人骂。

    见屋里喧闹嘈杂起来,刘轩拍了拍桌子,“肃静,肃静。”

    “诸位不要着急,这种棉纱要多少有多少?”刘钧说道,“其实今日本王过来不是为了卖胭脂和棉纱,而是要告诉诸位今后一应贸易直接来商贸司即可。”

    “这商贸司是做什么的?”来时,商人们也看到匾额了,但不解其意。

    刘钧来这最大的目的是为商贸司正名,他道:“商贸司直属王府管辖,主事乃是六品官员,契约上盖了商贸司的印,便等同于盖了王府的印,今后王府出的货物俱都通过商贸司出售。”

    “这便等于是官府了。”商人们窃窃私语,交谈后算是安心了。

    清了清嗓子,刘钧喝了口刘轩递过来的茶水。

    “还有一点,本王建议诸位在景州留下个人,以便及时将景州新出货物的信息传回去,如此你们便不会错过发财的机会了,比如这棉纱,你们不来,岂会知道?”

    “王府还有何新书的货物?”有商人听出了其中的关键信息。

    刘钧微笑点头,“这些货物可一点不比胭脂差。”

    他让商人留下的目的很简单。

    古代交通十分不方便,信息的传递可谓是龟速。

    就拿胭脂来说,从造出来到试用,到传播到其他州用了很长的时间。

    即便如此,现在还有距离远的州不知道。

    所以他想让这些商人和马锡,西秦等国的商贾一样,直接派人常驻景州。

    这样王府可以及时召他们前来展示新的货物,省的浪费大量的时间。

    而他们也能够第一手拿到货物。

    于此同时,一个城池的繁荣靠的就是外来人口。

    商贾的涌入必然会促进景州的消费,促进景州繁荣。

    如此一石三鸟之事,何乐而不为。

    “这的确要好好考虑。”有人开始踌躇。

    他们都极为精明。

    心知赚第一手的重要,在这点上,他们自然不甘落于人后,一个个的盘算起来。

    对他们来说,若是王府真的再能出几个新奇的货物,他们倒真要留人在这里。

    不过他们也不敢全然相信,因为毕竟要耗费钱财。

    所以,一些商贾暗自决定先让下人带着货物回去,自己在景阳城待一段日子瞧瞧。

第七十五章 沐浴液的诞生

    王府膳房。

    胡为正在掏灶台下面的灶灰,脸上抹得黑一道,白一道。

    膳房里的厨子站在一旁十分尴尬

    “胡陪侍,这种糟活还是让我来吧。”厨子有点过意不去。

    怎么说胡为都是靖王身边的近臣,地位比他们高。

    现在他干着,他看着,总感觉过意不去。

    “不行,殿下交代的事,不能含糊。”胡为表情认真,将锅灰慢慢倒进陶罐中。

    扬起的粉尘呛的他直咳嗽。

    “殿下要灶灰干什么?”厨子十分不解,这些东西他们平日里都是直接倒掉。

    擦了擦脸,胡为兴奋道:“殿下要的,那肯定是有大用处,肯定又是赚大钱的点子。”

    上次柳叶的事已经让他对刘钧敬佩的五体投地。

    装了满满一罐子灶灰,胡为这才满意,抱起来到了后院。

    此时,寝殿前的空地上,刘钧正指挥着家丁支灶台。

    “殿下,灶灰来了。”胡为将罐子放在地上。

    “噗…哈哈……”

    汤圆三人跟在刘钧身边看热闹。

    见胡为脸上像黑炭一样,顿时笑的前仰后合。

    刘钧转头一看,摇了摇头“赶紧去洗把脸,都比锅底黑了。”

    “啊?”

    胡为平时极为爱干净,一听说顿时慌了神,用袖子遮了脸就跑。

    汤圆看向罐子里灶灰道,“殿下早上起来就要这灶灰,这东西到底有何用处?”

    “说了你们不懂,待会儿你们就明白了。”刘钧神秘兮兮的。

    昨天下午回来后,刘轩便在商贸司同众多商人签了契约,卖出了二十六万瓶胭脂。

    商人缴纳银子后,内库又收入了一百三十万两。

    同时,刘轩还将这段时间生产出来的六万锭棉纱卖了出去,又赚了近两万两银子。

    不过为了留住众多商人,他也将大话说出去了,向他们保证王府近日会有新的货物。

    所以,今早起床,他便忙碌起来,要给王府再添一样畅销品。

    而这便是深受女性喜爱的沐浴液。

    “在里面加点水。”

    端详了一下灶灰,刘钧命令道。

    这灶灰科学点,应该叫草木灰,是草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

    他依稀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化学课上老师讲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事实上也是如此,草木灰中的约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二的成分是碳酸钾。

    也就是说一斤草木灰能够得到一两左右的碳酸钾。

    不言而喻。

    他找草木灰的目的就是提取这个东西。

    然后他会再用其制造氢氧化钾,最终制造液体皂,也就是沐浴液中的一种——皂基液。

    至于固体皂,他自然也会。

    但固体皂需要碳酸钠,也就是纯碱。

    在古代基本上都产自天然碱矿,据他所知,景州境内是没有这个矿的。

    虽说市面上能买到,但无疑会提升成本。

    所以,他暂时不准备生产固体皂,而是准备派人直接去碱矿地购买囤积一段时间纯碱再行生产。

    这样既能降低成本,也能够防止固体皂大卖后被人掐脖子。

    而且比起纯碱,碳酸钾转化的氢氧化钾,用途只多不少。

    像洗头膏,雪花膏这种膏状用品中都要用到。

    “再搅拌搅拌。”加了水后,刘钧继续下令。

    同时他又让别的家丁准备好纱布,盖在一个空的陶罐上。

    搅拌均匀后,他让家丁抬起草木灰液倒入空罐中。

    通过过滤,一种黄色的液体渗入了空罐子中。

    “熬吧。”

    和上次煮柳叶一个道理,剩下的步骤就是加热烘干了。

    半柱香后,陶罐中的水渐渐干涸,底面留下一层大体白色,但稍微发黄的粉末。

    家丁们将这层粉末刮了出来,放在瓷碗中,交到刘钧手中。

    点了点头,他让几个家丁散了,又叫来别的家丁。

    虽说王府的家丁都是孤儿,基本上不离开王府。

    但和熬煮柳叶一样,他每个步骤都换不同人来操作,防止技术被一个人全部掌握。

    这次来的家丁,刘钧让他们拿来了生石灰。

    这便是石灰石煅烧过的产物,也就是将碳酸钙变成氧化钙。

    将氧化钙和碳酸钾一起放入水中。

    吸了水的生石灰开始冒出白烟,将水加热,同时产生化学反应,变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此时又和碳酸钾反应,最终变成了氢氧化钾和碳酸钙。

    因为碳酸钙比较重,盆中很快分层,底面是白色的碳酸钙,上面澄清的液体则是饱含氢氧化钾的溶液。

    “把上面的清水瓢出来。”刘钧继续吩咐。

    制造液体皂直接使用这种溶液就行了,不必再烘干。

    最后一步便是制造液体皂了,当代来说,沐浴液一般都用橄榄油。

    因为橄榄油自带清香,但橄榄这种东西产于南方。

    荣朝的书籍上也是这么记载的。

    今后他会想办法从南方买橄榄过来,但现在是没必要用这种高大上的东西的,最初级的皂基沐浴液就够用了。

    所以无论是动物油脂,还是麻油都可以。

    到了最关键的一部,刘钧再次换人。

    接下来便是名声赫赫的皂化反应了。

    刘钧让家丁准备了两个锅,一个锅中是麻油,另外一个锅中是氢氧化钾溶液。

    两个锅同时加热,等锅里冒出小气泡,水温接近**十度的时候,他让家丁将氢氧化钾倒入麻油锅中。

    剩下的步骤是搅拌了,将锅底的火灭了,两个家丁奉命拿着木棍一下不停,剧烈搅动。

    约莫二十分钟后,锅里的液体变成了乳白色的,像是酸奶一样的膏液,这便是液体皂了。

    同固体皂中氢氧化钠作为材料不同。

    固体皂需要加盐将皂液析出,同时得到甘油这种副产品。

    但钾皂不需要加盐,而是直接和甘油混合。

    因为甘油本就是众多化妆品中的必备成分,具有润肤,保湿的作用。

    “成了。”

    刘钧深深吸了口气。

    忙碌了一上午,总算是没有白费。

    “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平儿将手指塞到嘴里,就要流口水。

    汤圆,青儿和胡为俱都傻了眼。

    在他们眼中,这简直和变魔术一样。

    人人嫌弃的草木灰在刘钧手中最终变成了这么一锅晶莹玉润的东西。

    “真的和仙法似的。”汤圆还处在震惊中。

    “不能吃。”青儿拉住平儿要往锅里伸的手。

    “殿下,这东西有什么用?”胡为一副猴急的样子,眼睛盯着刘钧。

    “这叫沐浴液。”刘钧成就感爆棚。

    在当代便有皂基沐浴液,但因为制造成本低,售价低,利润少,商家都不愿意生产。

    这才有了氨基酸沐浴液等一大堆新概念,其实这种钾皂基沐浴液也是不错的。

    相比烧碱制造的固体皂,钾皂既有不错的清洁作用,碱性物质对皮肤伤害也小。

    更因为里面还有甘油,对皮肤还有滋润保养的效果。

    想到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试验一下,于是道:“今天中午,本王请你们洗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40/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枭色最新章节!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所写的《帝国枭色》为转载作品,帝国枭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枭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枭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枭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枭色介绍:
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乱世之中,枭雄并起,列国争霸。他只得种种田,搞搞工业,带领自己的子民走上帝国荣耀之路……帝国枭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枭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枭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