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道长去哪了TXT下载道长去哪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道长去哪了全文阅读

作者:八宝饭     道长去哪了txt下载     道长去哪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二章 我来了

    李天王这样的仙界大佬,和文昌帝君的地位是差不多的,他被殷夫人催促着去了桂香府,殷夫人则回来陪着李十二说话,问一问哪吒在东唐的近况。
    聊了半天,胖家将就进来了:“老爷请夫人和元君去花厅相见。”
    见了之后,李天王道:“元君托付的事,我去找了文昌帝君,帝君已经答允了,但尹书合道,未引来天地异象,于规矩不合,需至我麾下为将,过渡些日子,快则三五月,慢则一年。”
    李十二连忙谢过:“多谢天王费心。”
    殷夫人道:“些许小事,不用那么客气。”
    李十二道:“这可不是小事,我师兄和那弟子能上天为司命,对东唐是件大事,天王和夫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东唐必尽全力。”
    又坐着闲谈片刻,李十二返回东唐,仙职已定,就不能再瞒了。
    在元君庙里,尹书一脸惊喜:“老师回来了?”
    顾佐笑道:“回来却又要走了,尹书,你能合道,我心甚慰。”
    张富贵则一扫百年颓丧,重新焕发了生机:“神君……”
    顾佐笑道:“师兄因何见外?”
    于是张富贵改口:“师弟,我终于追上你和十二的脚步了。”
    当年大家一起在云梦宗修行,张富贵修为最高,打起架来也是主力,之后就慢慢出现了分际,到了最后,顾佐和李十二双双合道的时候,他却只在元婴徘徊。也许,这就是他足不出户,闭门苦修的重要原因,直到今天合道,终于和当年的师弟师妹站在一个层次上了。
    所以他过来见面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追上了你们的脚步”,这就是他一百年的心魔,今天说出来,心魔算是解了。
    听了他这句话,李十二忍不住想落泪,顾佐也唏嘘不已。
    见过之后,便是正题。
    “我隐匿踪迹七十年,在为东唐谋一桩大事,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若是成了,今后我东唐再不受人欺负。”
    “如今我也能为东唐尽一份力了,有什么要做的,师弟请说。”
    “老师吩咐就是,无有不从!”
    “我将赶赴灵力诸天,也不知三年还是五年,亦或十年。从灵力诸天返回天界比较难,连山蟠龙阵无法往返,事成之后,须得拜表返回。表章先达接引殿,后送桂香府。接引殿有精确道长,桂香府有田骈、傲云,但他们再熟、再好,我最信任的还是你们二位,到时候切切不可声张,悄悄引我回来便是,也不可见诸文字,否则必有人害我。”
    听顾佐说得那么严肃,这两位也都严肃起来:“放心吧。”
    顾佐续道:“我已为你们谋得仙位,师兄去桂香府为司命。尹书先至李天王麾下为将,一年之内再去接引殿。此事关系重大,尹书和师兄切切不能说出去。”
    过了两天,桂香府降下符诏,分别赐张富贵和尹书一元之寿,张富贵超擢简拔,入桂香府为司命,尹书从军,在降魔大元帅托塔天王麾下为将,领二百天兵。
    得到这个消息,百花门上下又是欣喜又是遗憾,他们最希望的结果是张富贵留在东唐做神仙,可惜世事不能尽如人意。
    百花门举办了推选大会,将张富贵推选为终身荣誉掌门,由于龙头大长老莫五力辞,新当选的掌门是伍胖子,而伍胖子又在闭关,所以掌权的还是莫五。
    莫五不愿为掌门的心态和百年前一样,可见三娘子给他带来的压力和心理阴影有多大。不管监了青坛的苦桑道人怎么力挺他,他都拒不松口,始终秉持初心:三娘子对百花门没有下手,那是因为神君压制的结果,万一哪天神君不在了……呵呵……苦桑你斗得过孙三娘吗?
    苦桑说,神君怎么可能不在?
    莫五说,神君失踪七十年了好不好?我料再过三十年,孙三娘可能就会有所举动!君不见青山老掌门尸骨未寒……
    苦桑说你拉倒吧,青山尸骨都寒透了!
    不管怎么说,伍胖子挑起了百花门大梁,成为了百花门第三代话事人,据说定了一个百年发展大计,从闭关的居所门下塞了出来,具体是什么内容,外人无从得知。
    尹书上天就低调了许多,除了他原来虎溪门那些老人,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也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
    倒是刘玄机、金蟹将军、高仙芝、李嗣业等等举办了小型宴席为他送行。其实这么看下来,他在东唐的根基反而比张富贵要深厚得多。当年随顾佐前往巫江一战的经历,令他一生受益无穷。
    本体顾佑在天上待了十来天后便回来了,晋第十八世界的情况打探到不少,都写在一份报告中,交给顾佐后,又去赶下一场,继续打探另外一个灵力诸天的消息。
    等到高长江通过改造神像炼制的信力鼎完成后,顾佐就称得上万事俱备了,这方大鼎可以储存百亿信力,是下界的必须品。
    携带准备好的大量物资,尤其是百万灵石,以及瓶瓶罐罐的各种灵丹,包括许多五台天特产的朱果、瑶池琼浆玉液,顾佐悄然进入虚空通道。
    按照坐标连续跃迁十多次后,顾佐望着眼前的虚空墙壁打量多时。其实这里与别处并无不同,但在虚空通道中,想要准确找到这个位置,无异于海底捞针,甚至比海底捞针的可能性还小。
    事到临头,还是有些小紧张,从上界往灵力诸天不难,有准确坐标就行,难的是一旦进去,就需要挣够六亿信力值才能返回,要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回头看了一眼李十二,顾佐道:“等到恒翊世界大成,咱们就有真正自己说了算的家,谁也不怕了。”
    李十二点头:“晋第十八世界四天,等于混沌世界一天,我等你三十年,你如果不回来,我就过去。”
    顾佐在晋第十八世界能活至少二百六十年,但以两人的共识,如果一百二十年都无法捞够六亿信力值,就说明顾佐在这个世界遇到了麻烦。
    顾佐点头,揽过李十二,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转身进入墙壁。
    眼前的虚空细线陡然密集起来,连成一片一片的光云,顷刻之间,顾佐便从光云中脱身而出,身边漂浮着一朵朵白云,俯身下望,是无尽的山川。
    做了几个深呼吸,感觉空中的灵力非常稀薄,与混沌世界的浓稠完全无法相比。
    气海中的真元也很难发挥出来,就好像出水的管子被堵上了一大半,只能淅淅沥沥往外滴落。就连领悟的诸多大道规则,都感知模糊了,犹如外面罩上了一层细纱。
    这是高级世界向低级世界降临后受到的规则束缚。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合道才能飞行的灵力世界,自己就是最顶尖的存在,啥也不怕。
    顾佐缓缓飘落——晋第十八世界,我来了!

第三十三章 晋太元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南阳名士刘雅于书房中津津有味的读着一封书信,面前的一碗春面只吃了两口便被他忘了,全副身心沉浸在信中描述的故事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读罢,刘雅掩卷叹息,心绪久久不平,起身转了几圈,摊开纸笔匆匆回信:“元亮吾友,君之所闻真邪?梦邪?桃花之源斯美矣,果为真,吾愿访之。盼复。”
    将信交给仆役,令其送往柴桑后,刘雅等待几日,实在等不及了,干脆来到浔阳江边,往江水之中抛了个茶杯,那杯子化作一艘小船,载着刘雅顺江而下,直趋柴桑。
    好友陶渊明隐居修行之处便在柴桑左近南山之下,到了以后,刘雅却没有看见陶渊明,问童子,童子回道:“子骥先生,谢东山邀我家先生过访,已去三日。”
    谢东山就是谢安,庐陵郡公,如今隐居会稽东山,修为已至合道,天底下最负盛名的大名士。
    陶渊明和刘雅也号称名士,却无法与谢安相比,也难怪他这个不为权贵折腰的高洁之士要应邀而去,他应的是谢东山之邀,非谢太傅。只是不知被招去做什么。
    “何时能归?”
    “先生说,少则半月、多不过月余便可返回,子骥先生有要紧事吗?”
    “你家先生送书于我,言道武陵有溪,沿溪有桃树……算了,待你家先生回来……”
    “子骥先生说的是桃花之源?”
    刘雅本待放弃,此刻又忍不住惊喜:“你知道?”
    童子道:“那武陵渔人曾来我家告知此事,央我家先生助其寻访,只是语焉不详,我家先生去了一回,也没见到什么桃花。刘太守也去了一回,同样一无所得。”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最不一样的那个,别人无所得,自己肯定不会如此,于是刘雅连忙问了武陵渔人的所在,赶去寻找。
    渔人很好找,刘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溪边钓鱼,刘雅在旁边看了多时,终于忍不住上前搭话。
    “这位渔翁,敢问是祖上传下的垂钓之术么?怎的如此之快,几乎下竿就有。还是说,这鱼竿是件宝贝?”
    “贵人过誉,小人哪里有什么家传之术,小人就是个普通渔夫,这鱼竿也不过是根竹子,不当半个钱。小人钓得快,实赖这根鱼线。”
    “哦?能借我一观否?”
    “有何不可?看就是了。”
    刘雅接过来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以真元探之,普普通通,唯一的奇特之处,就是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于是还给渔人。
    “看不出什么东西打造的吧?小人寻了很多人都说不知,但一下钩,片刻就是一尾,每天收获个百八十斤不成问题,不过半年光景,小人家里也起了三间瓦房。”
    “这是从何而来?”
    “半年前,小人缘溪而上,见一山洞,入洞之后,别有一方天地,村中有百十户人家,不愁吃穿,日子过得平安逍遥。问其来历,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只说是东唐子民。村中有位仙长,自称白虎神君弟子,名丁仙姑,护佑村寨,法力无边。这鱼线便是仙姑借我的,说是让我用三年。”
    刘雅道:“原来如此,身怀此宝,你就不怕为强人夺去?”
    渔人道:“仙姑说了,无论被谁拿去天边,她也能找回来。”
    刘雅点头道:“你说的这洞天之地,能否引我前往?”
    渔人挠头道:“也不知怎的,自从出来后,便寻不到回去的路了,寻了多次也找不见……但此事绝非小人说谎,这鱼线便是明证,我那村中乡邻却是信的,已经起了白虎神君庙,每日祭拜不停。”
    刘雅请他带自己去了村里的白虎神君庙,庙小,神像也小,刘雅看着神像,只觉威严而肃穆,渐生崇敬之情,于是心中更感好奇,敬拜了三柱香,请那渔人引自己再寻一趟。
    那渔人其实也想再回去,并不推辞,只是道:“若是找不到,贵人也请莫怪。”
    于是再次来到溪边,登上小舟,渔人划桨上行,渐入山中幽深处。
    舟行多时,山林更密,天色渐暗,那渔人指着溪边一棵桃树道:“那洞天附近,便是这桃树之源,桃树极多,花开得极为茂盛。”
    刘雅目视桃花自眼前慢慢离去,问:“当日来时,你舟行多久?”
    渔人道:“说不清,似乎很久,又似乎只在片刻光景……这里又有桃树……”
    “又有是何意?应当有,还是应当没有?”
    “又有了……似乎……和上次所见相似!”
    渔人加快了行舟之速,脸色渐渐胀红:“还有……越来越多,贵人,怕是找到了!”
    桃树愈多、桃花愈盛,就连刘雅也紧张了:“这是你当日来时的景象?山洞呢?”
    渔人奋力划桨,刘雅也取出件法器来,挂在舟尾,以真元法力相助,小舟如离弦之箭,向着溪水上游疾射。
    行不多时,山林更密,更见幽静,前方忽然出现个山洞,洞中隐隐透出光亮。
    渔人兴奋得手舞足蹈:“贵人,你看,就是此处,你可真是贵人……快快快,随小人进去……”
    于是弃舟登岸,入洞前行,不到百步,眼前豁然开朗,满山桃树,将这天地都染红了。
    穿出桃林,寻小迳下山,一片阡陌房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他们的到来,引起此间村民注意,有几个顽童围了上来,将他们引入村中。
    那渔人是二次前来,已经混过个脸熟,村中耆老便热情相待,杀鸡煮酒,好生招待。
    刘雅是个金丹修士,在南阳也称得上一号人物,但到了这里却发现,这些村民中,修行者比比皆是,金丹者不在少数。
    于是将话题引向白虎神君,闲谈之间,村中耆老向他介绍:“山中有位九姑,乃白虎神君弟子,神通万能,贵客若有心,可向她请教。”

第三十四章 入门

    东面桃山之麓,有座道观,名怀仙观,耆老引着刘雅入观拜谒,先向殿中神像上香,果然便是那渔人村庙里的白虎神君。
    敬香已毕,道观的主人丁九姑出来了,果然是位女冠道姑。
    刘雅还待上前见礼,丁九姑拂尘一甩,他便拜不下去了,心中大惊,暗道怕不是位前辈真仙?
    于是诚心求教修行上的疑难,几个问题抛出,丁九姑随意答复,指点得恰到好处,发人深省,听得刘雅如痴如醉。
    在村中住了三日,刘雅想要拜师,却被丁九姑含笑相拒:“我自家学艺尚未有成,老师的本事,皮毛都未曾学到,哪里就敢收徒?”
    刘雅跪伏于地,死活不愿起来:“晚辈是真心求拜,仙姑修为精深,远超我十倍、百倍,哪怕做个记名也好,还请仙姑恩准。”
    丁九姑被他求得推拒不过,只得沉吟道:“你且起来,待我问过老师再说。”
    刘雅问:“是神君么?他老人家也在此间?”
    丁九姑道:“我师修得无上大道,在天上大仙之中也是顶尖的人物,此番下界,是为传道而来,这方天地,乃信手为之,待回转天上后,便自消解。”
    刘雅恍然:“怪道这桃花源难以寻访……”又激动道:“既是传道,不知晚辈是否有缘?”
    丁九姑道:“你且等着,我去去就回。”
    刘雅也想跟去,却不好意思开口,在道观门口目送,就见丁九姑只是往前走了几步,却忽然就出现在对面山头上,再行几步,便消失不见。
    这等骇人听闻的手段,莫非就是传言中的缩地成寸?果然是得道的真仙人物!
    弟子如此,做师父的又会怎样?看来此番前来,自己是真来对了。
    这白虎神君是真神仙啊!
    心情忐忑的等了多时,又回观里向神君像诚挚祷告多时,丁九姑终于回来了。
    “老师说,刘子骥是个有缘的,允我收你为徒,但收徒也有二法,一为入室弟子,二为记名弟子。”
    “我愿为入室弟子,随侍丁师身边。”
    丁九姑微微一笑:“你都不听一听何谓入室,何谓记名?入室者,学我怀仙观仙术,废尔原本所学,从头开始;记名者,你依旧按你原本的功法修行,有难处时我来为你解惑。你再考虑一下。”
    刘雅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个呼吸,便下定决心:“愿为丁师入室弟子,寻求真仙大道!”
    于是丁九姑便收了刘雅,传他搜灵诀功法。所传之法,与原法相同,只多了一样功课,便是每日晨昏定省,向白虎神君敬拜上香。
    说是废弃原本功法重头再炼,实则很快,当年丁九姑等怀仙馆第一批弟子,修行时要为灵石发愁,在这里却不需要。虽然比不上混沌世界四大部洲那么浓郁的混沌灵力,但这个世界的灵力还是支撑得起搜灵诀的,因此刘雅很快进入角色,两个月便筑基成功。
    筑基成功那天,丁九姑给了刘雅三枚朱果,刘雅服下一枚后,面色大变,立刻趺坐化转。
    这朱果是五台天的特产灵果,对合道修士都有益处,何况刘雅,一枚朱果便让他进入筑基后期,第二枚朱果下去,重结金丹,服用第三枚后,刘雅比他来之前的修为又进了一步,入了金丹后期。
    搜灵诀是万金油,什么道术都能施展出来,而且像模像样。丁九姑随意选了两种道术传授给刘雅,又给了他一柄天庭炼制的高阶飞剑,令他斗法实力大增。
    半年时间,刘雅便如换了个人一般。
    他还想再继续学下去,丁九姑却告诉他,学无止尽,除了学以外,还要经历世间坎坷磨砺,从中领悟修行之道,于是刘雅才依依不舍的辞别老师。
    临行前,丁九姑道:“你也知晓,搜灵诀于天赋资质所求不高,为师准你广受徒众,引有缘人入道,光大怀仙观道法,令百姓受益。”
    离开桃花源后,刘雅兴冲冲再赴柴桑,这次终于见到陶渊明了。
    说来也巧,陶渊明正在为那篇关于桃花源的文字结尾,刚刚写完最后一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疑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正在吹干墨迹时,刘雅闯了进来,见到这句话,不禁哈哈大笑:“元亮,我找到了,我见到了!”
    陶渊明又惊又喜:“子骥你没死?半年杳无音讯,都以为你死了……什么找到了?见到了?”说着,将桌上的文章揉成一团,抛出窗外。
    刘雅笑道:“桃花源啊,我找到了!”
    童子正巧从外间烹了茶送进来,退出后见了窗外地下的纸团,收了起来,到外间展开一看,又小心翼翼捋顺抹平,暗道家中钱粮已不敷使用,干脆还是老办法,拿老爷的文字出去换些米粮回来便是。
    书房中,陶渊明拉住刘雅问道:“果然寻到桃花源了?”
    刘雅道:“你猜怎么着?这桃花源非世间凡处,乃是真仙洞天,时而得见,时而不见,一切皆在有缘二字!”
    陶渊明急道:“快些说来!”
    刘雅道:“此为白虎神君下凡显圣,要传道统。我已拜入门下,师从丁仙姑学法,我师乃真仙高修,所传之法名搜灵诀,最是直指仙途的大道……”
    说了一下午,将自家半年来的经历原原本本吐露出来,听得陶渊明喜上眉梢:“前番应邀前往东山,是谢公请我去做彭泽令。我素不喜为官,只是谢公为天下名士,诚挚相邀,却不好推辞,只答应回来考虑些时日。今日子骥算是为我解忧了,有仙可访,还去做什么官?走走走,子骥引路,带我寻那桃花源的所在,我也要拜入神君门下!”
    刘雅风尘仆仆往返了数百里,此刻也不怕累,说走就走,携陶渊明再次赶赴武陵。
    他是怀仙观弟子,溯溪而上,准确找到了地方,直入怀仙观,求告老师丁九姑。
    丁九姑照例去拜望白虎神君,回来后道:“老师同意了,但不是收在我门下。我有位师弟,修为不亚于我,在西山之上立千秋观,他听说是你要修仙,愿传你道法,只是有个条件。”
    陶渊明恭恭敬敬道:“还请仙姑相告,晚辈无有不遵。”
    丁九姑笑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每晚抽出半个时辰来,教我那师侄念书。”

第三十五章 广开山门

    陶渊明在千秋观学道一年,修为进境极快,不止是搜灵诀修行迅捷,和小草朝夕相处,心情也非常愉悦,真元的积累速度远超预期,且心思更是透彻,什么道法都一点就透。
    不到半年时间就恢复了金丹修为,且破境后期,再过半年,竟然一举迈入元婴!
    可惜,遵照白虎神君法旨,陶渊明需要离山了,回到世间弘扬大道,只得和老师贺孚、师兄贺小草依依惜别。
    他在千秋观修行期间,怀仙观那边也陆陆续续又收了几个弟子,有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江陵刘程之,皆为名士,几人常常在一起谈论道法,相互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除此之外,千秋观二道长贺竹也收了几个记名弟子,有淮南太守刘敬宣、散骑常侍张诠、江州主簿庞遵,甚至还有谢氏大族的谢景夷。
    上述之辈,大多是慕名而来,都读了陶渊明那篇桃花源记文字,陶渊明也不知怎么流传出去的。
    尤其文章最末一句提到的刘子骥访而不得,引发了大量观注,都向刘雅打听其中的究竟,被刘雅一齐带进了桃花源。
    原本陶渊明不是很喜欢和达官显贵打交道,但老师贺孚转述白虎神君的话,告诉陶渊明,大道修行不止在己,也要度人,于是陶渊明做了一个决定,接受征辟,入为江州祭酒,主教化地方。
    与此同时,刘雅在涅阳五朵山开馆授徒,弘扬搜灵诀功法,与陶渊明一个在野、一个在朝,相得益彰。
    搜灵诀对入门的要求极低,但凡稍有资质者皆可修道,这与北方五斗米道,江东上清派、灵宝派、金丹派,江南李家道、帛家道、于君道等形成鲜明对比。
    不到两年光景,怀仙派便在南阳、江州两地开枝散叶,势力大涨。
    这一日,侍中张玄行船使于江陵,路过阳岐时,见有人踩水而来,立于船边欲上舟驾,张玄见他登萍渡水而两足不湿,知是修行高人,于是喜而相纳,问其姓字,自称刘程之。
    刘程之、周续之和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素有贤名,张玄也是听说过的,又问其来意,刘程之道:“偶得鱼鲜,料使君舟中当有脍具,是故来耳。”
    张玄令人取脍具出来,刘程之拿着个胳膊大的鱼篓往外倒,一尾又一尾,足足倒出百八十斤,这才收了篓:“余者先养着,明日再食。”
    一场鱼宴,张玄船上百十人皆得享鱼脍,皆赞鲜美。张玄问其何以求,刘程之笑答:“只求口腹之欲,无他!”言罢,飘然而去。
    张玄为其风度所折,甚为惆怅,环顾左右:“此高人也,吾不能得之,憾事矣!”
    随侍者有王嘉、孙彻、马俭,俱为楼观道士,私相议论:“我楼观一脉,自梁祖飞升后再复式微,我等居张侍中幕下,存振作之志,惜无尺寸之功,不若往说刘程之来投,也好让使君高看一眼。”
    禀张玄后,张玄大喜:“若说得此人来投,当记三位之功!”当下停船,送三人上岸。
    三道追着刘程之行了七、八里,却始终追之不上,只得高呼:“刘道友慢行,楼观门下前来拜访!”
    刘程之这才止住脚步,回首笑道:“使君舟中,早见诸位,一直相奇,却原是楼观门下,难怪!”
    三道都问:“此言何意?”
    刘程之道:“我师尝言,我这一脉,源起楼观。”
    三道大喜:“程之兄也为楼观弟子?却不知分属何脉。”
    刘程之道:“我师丁仙姑,乃怀仙一脉。”
    三道面面相觑:“惭愧,孤陋寡闻,却不知传自哪位祖师?”
    刘程之道:“我师祖白虎神君,传自尹祖。”
    这辈分就太高了,三道都央求刘程之带路,要拜见丁仙姑。
    刘程之也不推拒,将三道引入桃花源,于怀仙观拜见丁九姑。
    三道只是筑基修为,丁九姑都不用展示道法,便压得三道喘不过气来,简短相谈,于道法上的指点更是醍醐灌顶。
    又说及来意,丁九姑道:“也罢,楼观隐落、大道衰微,老师也心中不忍,程之可随张侍中入京,振我楼观道统。”
    三道大喜,迎刘程之而归,入于张玄幕中,巡视之后归京。
    张玄与刘程之夜夜清谈,对其甚为倚重,纳其谏,回京后建通道观,交王嘉、孙彻、马俭主持,一年间,便收道士四十余人,皆由刘程之传授搜灵诀。
    桃花源中,等最后一名弟子辞别山门,顾佐大袖挥动,收了恒翊世界投影,山水恢复原貌。
    半个月的休沐期开始了,让大家都休息休息,顺便回乡传扬一下道法吧,弟子们总窝在山里,是不人道的,也不利于弘扬道法。
    这三年里,他研修恒翊世界投影之法,道法越来越趋于成熟。
    固化后的世界与固化前的神识世界有本质上的不同,进行投影时差别极大。
    初来乍到,投影时纰漏很多,顾佐只敢以之哄一哄武陵渔人之类的平头百姓,陶渊明、南阳太守这等身具修行的访客前来探寻时,便只好藏拙,直到半年之后有了成效,才试着拿刘雅练手,之后慢慢放开。
    到了如今,举手投足间挥洒自如,做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投影出来的效果,甚至比虚空藏菩萨当年投影胜花敷藏佛国世界还要真实,足可乱真了。
    要说到差别,就是差在了地盘的大小上。当年虚空藏菩萨投影胜花敷藏世界,是可以容纳顾佐和魔礼海斗法的,不知几千几万里,而顾佐投影的恒翊世界,只能躲在山谷中,以桃花源打掩护。
    当然也比刚刚下界时增长了许多。
    三年的潜心发展,已经有四万余人崇信白虎神君,每日为他提供信力三千圭。
    这与目标值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全年算下来有一百多万圭,如果维持不变的话,需要六百年才能攒够他回去的六亿圭。
    不过万事开头难,从一无所有到四万人信奉用了三年,有了四万信众后,接下来应该会快上许多。
    顾佐休整了半个月,休沐期已经结束,该准备继续开门授徒了。
    “准备好了吗?”
    贺孚、丁九姑带着村中的百姓齐声禀告:“准备好了!”
    顾佐大袖一挥:“开山门!”

第三十六章 道争

    各宗各派争道于京城,谁在建康能够立足发展,谁就在道统之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以于此建观立庙的宗派不下数十家。
    通道观在建康的出现,起先是件不值一提的事情,道观立于紫金山下偏远之地,并不在城中,方圆又不过亩许,房屋只得七八间,白虎神君殿还不到一丈高,谁会看得上这样一座小庙?
    但搜灵诀的功法特点就是接地气,但凡稍有资质,皆可纳入大道之门,极大的降低了入道门槛。
    但凡世人,谁不想学仙成道?哪怕实在不是那块料,让我当个炼气士也行是不是?哪怕我一蹦到不了三丈高,一丈我也满意是不是?哪怕我没有能力玩高大上的飞剑,让我打个响指搓个火苗也行是不是?
    道观一建,又有侍中王玄财力支持,更有刘程之传授搜令诀,根基就立住了,从最初的王嘉、孙彻、马俭三道开始,一年内便扩至四十余人。
    随着修炼搜灵诀效果的显现,第二年时,通道观的道士数量便炸了,直翻十倍,四百多!
    四百道士,意味着十倍于此的信众,通道观从此立足于建康,挤进了建康二十大宗派之列。
    张玄对此很是意外,尤其这些信众之中,不少都是大族子弟出身,比如谢景夷、张诠自武陵学成归来后,常往通道观**,带动了谢氏、张氏两大高门部分族人对楼观道怀仙派的认可和信奉,也增强了他在朝中的底蕴。
    为此,张玄拨钱八十万,扩建通道观,半年时间便造就了一座占地八亩的大观。观中立三座大殿,最前便是白虎神君,中为尹祖妙乐天尊,后为老君,两个配殿还立有尹轨、郑履道、梁谌等祖师神像,表明了通道观所属的楼观道一系传承,并将白虎神君放在了老君、尹祖之后楼观第三代传承祖师位子上,一并尊崇信奉。
    顾佐并不介意与楼观列祖共享信力,如果这套体系能顺利获得世间认可,顺着晋第十八世界之后因果分化的一系列灵力诸天中,他都能稳享灵力分成。
    仙神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果造就的世界却是无限的,晋第十八世界分枝而成的世界越多,对他的好处就越大,如果能够一带十、一带百,他获得信力就能翻十倍、百倍,这也是在诸天万界收获信力的最佳方式。
    挤进建康前二十之后,怀仙派声威大振,尤其是江州、武陵、南阳等地,反过来受到了深远的影响,顾佐日获信力达到一万圭,修行搜灵诀者超过万人,信众估计超过十万——这是他下界第四年的成绩单,甚至他本人还没怎么显圣,一个桃花源的策划,就令他收获满满。
    到了第五年,楼观道怀仙派信众超过二十万,通道观道士达到六百人,在建康的信众达到三万人,直接冲进了建康宗派前十名!
    顾佐每日收获信力达到一万五千圭,这意味着他每年能够收获六百万。这些信力都存在他带来的大鼎中,等他决定返回时,一次性向天庭拜表缴纳,就像这个世界其他宗门修士飞升一样。
    但再进一步发展就难了,新崛起的楼观道怀仙派终于引起了建康几大宗门的关注,对楼观道的流言蜚语开始在建康传扬起来。
    王嘉、孙彻、马俭等几位主持道观事务的道长都破境金丹,修为的提升带来了自信心的提升,他们开始反击流言蜚语,并将目标锁定在了两家宗派身上,李家道和帛家道。
    最终露头的是帛家道,一个在建康排名前五的宗门,起因是张玄参奏了丹阳许迈“血食生民”,“行厌胜之术”。
    许迈为丹阳豪族,张玄不知他是帛家道在丹阳的分坛祭酒,由此惹怒了早就对楼观虎视眈眈的帛家道。
    帛家道尊奉长寿道人帛和为祖,帛和是传于吉《太平经》的法师,曾得《三皇天文大字》、《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神丹方》之真传,道统来自金阙后圣帝君,在上品高门中颇有根基。
    于是将军桓冲上书,奏请封禁楼观道,打算从根子上斩断张玄的势力。他的理由是,楼观道士鱼龙混杂,贩夫走卒充斥其间,层次太低,不利于大道弘扬。
    这种看上去极为可笑的理由,却真真切切是这个时代的风尚。
    可惜楼观道怀仙派也不是只走下层路线的宗门,顾佐下界之初,就是两条腿走路:以名士为骨干,以百姓为根基。在这个注重名士风议的时代,抓住名士便有了保护伞。
    一时间,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刘雅、谢景夷等纷纷发声,朝堂上又有左将军长史羊松龄、散骑常侍张诠、淮南太守刘敬宣、治中邓玉、江州主簿庞遵等鸣不平,倒打了帛家道一个措手不及。
    眼见攻讦不成,对方举起了大棒,帛家道立刻抛出了道争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和怀仙派论法辩难。
    怀仙派接受了挑战。
    所谓论法辩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后面那一场,说白了就是斗法,谁高谁低,按实力说话。
    斗法约定三场,帛家道出头的分别是金丹修士周子良、元婴修士华侨,以及天师祭酒、炼虚高修李东。
    这是怀仙派传道之后遇到的第一件重大挑战,刘程之立刻赶回桃花源,和陶渊明、刘雅、羊松龄等一干弟子面见恩师丁九姑。
    “金丹和元婴都好说,我为金丹圆满、元亮或景夷皆为元婴,可堪一战,我等誓死不堕师门威名,但炼虚一节,恐只能请师尊下山了。”
    “或是我师、我师叔出手也可。”这是陶渊明的话。
    丁九姑沉吟道:“尔等稍待,兹事体大,为师去禀过你们师祖再说。”
    转到后山,不用丁九姑禀告什么,顾佐已然清清楚楚。
    别说丁九姑和贺孚,这里的任何一个人他都派不出去,都是投影,并非真实存在,怎么斗法?有他在后面撑着,显示个道法什么的还可以,真刀真枪去干,几下子就得露馅!
    再说了,这些人出都出不去,谈何斗法?

第三十七章 三战

    虽说一切都是直接投影,派不出人去,但顾佐并不怵斗法。在储物法器中捣鼓片刻,扔给丁九姑一堆东西,交代她一些话,便让丁九姑回去了。
    “老师说了,帛家道上承之祖为金阙后圣帝君,其名李弘元,于北都宫掌江河海神,与老师在蟠桃宴上见过一面,位列下席,见老师须僻道相让。李真君传承道统不少,但皆撮尔小宗,不值一提,若为师或尔等师叔伯出山,没得跌了身份。是故此战由你们出手便是。”
    这话听起来就感到很提气,众弟子皆感振奋。
    刘程之问:“该当如何应战,还请老师示下,我等必不堕师门威名。”
    丁九姑道:“程之可战周子良,元亮可战华侨,至于对方天师祭酒李东,可由景夷应对。”
    谢景夷很是心虚,他拜入丁九姑门下时是元婴前期,五年后破境入了后期,是师兄弟之中修为最高者,但让他出战炼虚级别的李东,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
    弟子们也都将这种安排默认为放弃一局,于是陶渊明道:“可换弟子对阵李东,景夷师兄战华侨,如此更稳妥一些。”
    这是下驷对上驷之法,只要刘程之、谢景夷获胜便可。
    但帛家道出战的三人,周子良是金丹圆满,华侨是元婴圆满,这两关想要得胜本就很难,再有李东这个炼虚前期压阵,稳稳吃定了怀仙派。随怀仙派怎么布置,别说赢两场,一场都难。
    丁九姑道:“我怀仙派行事,不做此等小聪明,就算胜了也不服众,还不如不打,为师的意思,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全都要赢,一场也不能输。”
    却见丁九姑取出三套甲胄,分别交给三人:“这是天庭宝甲,高阶顶级法器,有此甲防护,想要受伤也不容易。”
    三人大喜,当场试穿,同门师兄弟间验证了几次,仓猝间几乎无法破防,信心立刻大增。
    丁九姑又掏出三件法器:“这套三阳一煞剑分少阳剑、中阳剑、老阳剑,妙用无穷,若是三剑合一,可化为一件法宝。现赐予你三人分掌,以之斗法,足可应敌。”
    三人接剑,已是喜得说不出话来。
    丁九姑道:“六月斗法?如今尚有一月,今日便传你等怀仙派秘法:丹符术。上阵之时,威力无穷……不仅程之、元亮、景夷可学,你等为怀仙门传道呕心沥血,都有功劳,便一起学就是了。”
    余者本来已是眼红,闻听丁真人要传秘法,此刻都雀跃不已。
    丹符术本就是搜灵诀配套的道术,有了搜灵诀为底子,修行起丹符术来相当快捷。半个多月后,桃花源外的山中便经常响起密集的丹符爆炸声,朝云小娘子的笑脸在天空中绽放如花。
    临别之际,丁九姑取出朱果相赐,以丹符术远程攻击,以朱果补充真元损耗,这种战术搭配是相当厉害的,不提刘程之和陶渊明信心满满,谢景夷都生起了越境争胜的强烈念头!
    突击磨枪一月,效果极为显著,刘程之、陶渊明和谢景夷斗法实力大涨,被师兄弟们簇拥着离开桃花源,前往建康。
    帛家道与怀仙派的论道辩难被皇帝御准,放在台城进行。台城就是宫城,这是皇帝要亲自观战的征兆。不仅是皇帝和重臣,建康城中排在前二十的宗派都抵达台城下的校军场,可谓万众瞩目。
    头三天是说法辩难,你一句我一句,是真说真辩,各自引经据典,追根溯源,表明谁更正统,谁的理论更扎实,更接近于道的本源。
    时人好清谈,好辩经义,两边口才都属上乘,各论妙法,说得是天花乱坠。最终,还是要属怀仙派一方略胜三分。毕竟都是名士,名士名士,以何为名,当然是辩才无碍。
    但皇帝却没太过关注辩难,宗门有没有本事,嘴上说得再好,都不如手上见真章。事涉门派道统之争,比的是宗门各修行阶段的整体实力,所以要打三场。
    第一场斗法开始了,由近来京中颇有名望的刘程之对阵周子良。
    张玄在殿台上有些紧张,楼观道是他在扶持,若是斗法失利,过去几年的心血就全然白费了,而且对他朝堂声望的打击也会很大。
    刘程之立于场中,向他笑了笑,以示安慰,掐诀之间,身上覆盖了明晃晃的战甲,手中一招,少阳剑祭出,于头顶嗡嗡鸣响,引而不发。
    帛家道出阵的周子良神情凝重,取出柄鬼头刀,抢先动手,前两招被刘程之闪过,第三式杀招没有完全避开,在肋下划过,顿时火花四溅,却毫无损伤。
    刘程之不管不顾,反手一剑斩去,惊骇莫名的周子良立时中招,肩头鲜血四溅。
    接下来,就没有周子良出手的机会了,朝云小娘子的笑脸将台城覆盖得密不透风!
    张玄大喜,三场斗法只要赢得一场,就算输了两场也无妨,因为他们对阵的是大名鼎鼎的帛家道,就这一场胜利,便可令楼观怀仙派在建康立住脚跟。
    接下来陶渊明对阵华侨的斗法,就要比刚才激烈得多了,在元婴修士这个层级,战甲和法器体现出来的效果差别,就没有金丹层级那么大了,经过一番苦战,陶渊明以一招“采菊东篱下”战胜了华侨。
    三场比试中最具有分量,也最能代表一家宗门高端实力的斗法拉开了序幕,元婴后期的谢景夷对阵炼虚前期的天师祭酒李东。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斗法,没人认为谢景夷能胜,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是,谢景夷能坚持多久。
    帛家道修士纷纷道:“天师,一定要干净利落啊,这是我道最后的颜面了!”
    李东是到场帛家道修为最高者,大祭酒郑隐原本是要到场的,但听说怀仙派没有炼虚高修出面,也不知对方是不愿来丢人,还是压根儿就没有炼虚高修,因此便也不好出面了。
    今日连败两阵,李东这一战就比较关键,当然他也深具信心,当下点头,缓步登场,向着对面的谢景夷拱手:“请指教。”
    谢景夷还礼:“前辈请。”
    李东微笑,正要出手,忽然怔住了。
    仰头望时,天空飘起了雪花。
    六月飞雪!

第三十八章 待客

    又一张符出手,李东的心情却沉到了低谷,这张大威力云符本可驱散满天黑沉沉的乌云,让风停雪歇,此刻却只起到极其有限的作用,让台城上方的雪花凝住了片刻。
    片刻之后,雪花继续下落,李东再次陷入之前极度难受的状态,每一片雪花落下,都会带来极其轻微的阻滞感,一片两片没什么,十片百片也无碍,但千片万片之后,阻滞感就十分明显了,带来的后果是真元运转不畅,道术威力大减。
    一切就好似,这台殿、这建康、这世界与自己隔着一重轻纱帘幕,自己是在另一处天地中斗法。
    反观对手,却如鱼得水,任何道术施展起来,都凌厉无匹,威力巨大,将元婴修为发挥到了极致。
    斗到现在,李东已然明白,这天象的显现,应当是门高明的道法,只是他很难想象,这是什么道术,或者是什么符法,才能做到眼前的一切?
    激斗一个时辰,当李东真元被这雪花耗尽、黯然准备承认失败的时候,雪停云开,对面的谢景夷也同样法力耗尽,无力再战了。
    这一场战平。
    谢景夷在一片欢呼声中下场,李东却在台殿之上四下环顾,寻找着始作俑者。可惜他什么都没有发现,只能落寞而归。
    这一战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巩固了张玄在朝中的地位,皇帝御批,同意了张玄的上奏,下令惩办许迈,劾查帛家道厌胜之术。
    此后,各家宗门针对楼观道的小动作立刻烟消云散,正式承认了通道观在京中的地位,由此,怀仙派在各州郡蓬勃发展起来。
    谢景夷一时间也成了风云人物,被族长谢安招至东山详询,一番对答后,谢安道:“景夷此战出尽风头,却不可骄狂,真以为自己能胜李东。”
    谢景夷道:“此战未败,当是我师丁真人在背后出力,侄儿知晓,绝不后沾沾自喜。”
    谢安道:“汝师丁真人怕也做不到这般地步,当为白虎神君的仙家手段。我已命你九弟出钱,在会稽郡小孤山中择地建观,尊奉白虎神君。”
    谢景夷大喜:“多谢三叔!”
    谢安道:“你回一趟桃花源,问问你师祖,我拟以怀仙为道观之名,不知可否?观成之日,能否请你师祖来我郡中相会。”
    谢景夷迟疑道:“三叔,我在桃花源,也从未见过师祖……”
    谢安想了想道:“无妨,若白虎神君不便,我可亲自前往,拜会神君。”
    想要拜会白虎神君的并非只有谢安,帛家道大祭酒郑隐已经提前来了,一叶扁舟,直趋武陵。
    弃舟登岸,郑隐环顾四下烂漫的桃花,目光凝重,亲手摘下一片花瓣,打量多时,又将花瓣送回桃枝,桃花如同初生一般,无丝毫损伤。
    郑隐怔怔良久,向着那洞中透来的光亮处,一躬到底:“霍山郑隐,请见白虎神君!”
    语毕,恭恭敬敬肃立于道左相候。
    那石洞中光线陡然转亮,郑隐只觉无数细线飞驰而过,转眼间,已至桃山之巅。
    崖畔有石桌,桌边端坐一道,正含笑望向郑隐。郑隐是天下大能,帛家道的顶梁柱,合道大修士,世间万千修士,他一眼便能看破虚实,但眼前这一位,却令他望之而似不见,眼前空空如也,对方却又明明白白坐在那里。
    郑隐深吸了口气,上前参拜:“霍山郑隐,拜见神君。”
    顾佐伸手延请:“郑君请坐。”
    郑隐告了个罪,坐在顾佐对面,顾佐再请:“郑君用茶。”
    郑隐先给顾佐斟上,才给自己倒了一盏,捧到嘴边,只觉茶味极香,沁入心脾之中,一股灵力化入腹中,赞道:“此茶……莫非是天上之物?”
    顾佐道:“当年赴瑶池蟠桃宴,觉此茶殊异,便赞了句好,王母见我甚喜之,故此赠了二两,今日郑君前来,便取出共饮。”
    一番话,顿时引发郑隐对天庭的无限暇思,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我一好友姓郭名璞,字景纯,前些年飞升,不知神君可知?”
    顾佐点头:“郭景纯接桂香府符诏,登北都宫为水仙伯,注《水经》,我听说过他。你帛家道尊奉的祖师金阙后圣帝君,也在北都宫,蟠桃宴上也曾见过,只是离得远,没有说过话。你还有个弟子,名葛洪,如今在天庭天师府效力,前几年曾来勾陈宫拜见我,我不在,错失了相见的机缘。”
    郑隐失神道:“原来……如此……”
    顾佐道:“郑君,你弟子葛洪已然飞升,为何你至今留在此界?”
    郑隐如实道:“飞升需六亿信力,帛家道信众六十万,每年只得一千万圭,需耗费六十年之功,我弟子葛洪年岁比我大上许多,我若飞升,他恐来之不及。”
    顾佐点头,又问道:“你知天下有多少人么?”
    郑隐道:“大约八百万人。”
    顾佐道:“九百六十万人,论理,每年三亿圭信力都应该有的,两年便可飞升一个,可实际上呢,十年都未必能走一位。这其中的道理想必你也知晓?”
    郑隐道:“天下分裂,北秦南晋,战乱不休,神君所言三亿之数,均摊到每一个信众头上,那是三十多圭,太难,实际只有十多圭。这是其一。”
    顾佐点头:“大家忙着打仗,信众流离失所,自然达不到这个数。你接着说。”
    郑隐又道:“我大晋宗门太多,贫富不均,如上清、灵宝和三皇派,宗门里多年以来积储着十亿、十几亿信力用之不去,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合道修士,而有些宗门,合道修士却需苦等数十年,往往蹉跎而去。这是其二。”
    顾佐道:“你说的这两条,便是病根。若不解决,将来会越发艰难。我查过你们这一界的问题,两百年前飞升一人,只需四亿,一百年前为四亿八千万,如今已至六亿,离天界越来越远,打开飞升通道所需信力会越来越多,若不解决这个病症,长此以往,你等合道如何自处,汝等后辈怎么飞升?”
    郑隐躬身道:“还请神君指点迷津。”

第三十九章 整合

    通过下界五年的实践,顾佐深知要想稳扎稳打发展怀仙门,固然可以在几十年内完成六亿信力目标值,但这么干实在太费劲了,而且等他“飞升”之后,如何保护怀仙门道统不衰,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晋第十八世界只是他获取信力的一个点,他需要如蜻蜓点水一般播下种子,而不是在某处栖息下来长久耕耘,说到底,诸天万界无量信众在等着他,哪里有工夫每一个世界都耗上几十年?
    在他的设想中,一个世界最多十年,这便足矣!
    郑隐是晋第十八世界最顶尖的人物之一,他提出来的问题直指根本,是这个世界信力上不去,飞升困难的主要原因。
    能看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不少,可惜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所以顾佐当仁不让,决定把重担扛在肩上。
    “我意整合各家宗门,郑君是否愿意相助?”
    “如何整合?还请神君明言。”
    顾佐理了理思路,道:“整合分为两步,首先整合大晋各家宗门,以崇玄署统之,朝廷管世俗,崇玄署掌教化。各宗各派不得私存信力,所有信力,归崇玄署接管,有合道需要飞升或道门弟子受箓时,由崇玄署统一安排。”
    郑隐想了想,道:“恕我直言,神君之能,固然可以整合出来,但神君走后,各家各派又会陷于纷争之中。”
    顾佐道:“那就在整合之时,各宗各派一并协商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崇玄署的大政,由合道修士共同决定,成立一个……天师堂,每一位合道,在天师堂据一席之地。”
    郑隐想了片刻,道:“只怕前期的争执,就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
    顾佐道:“先抓大宗门,议定个章程出来,大宗门定下来后,再召集小宗门商议完善。”
    郑隐点头:“第二步?”
    顾佐道:“大晋道门整合之后,请北方五斗米道过来商谈,他们若不来,我就亲自过去请,请来之后若不能达成协议,就不要走了。”
    郑隐有些兴奋了:“第三步,南北各宗整合之后,吊伐北秦!”
    顾佐点头:“就是如此,一年一个台阶,三年完成。郑君愿意否?”
    郑隐俯身拜倒:“愿为神君效犬马之力!”
    顾佐问:“先请哪些大宗来我处商议,郑君可为参赞。”
    郑隐当即掰着指头算起来:“上清杨曦、灵宝葛巢甫、三皇派鲍靓,三派大小事务,可一言而决!”
    顾佐道:“李家道和你家也属大宗,不可或缺。此等大事,少了谢安石也不行,请郑君代我一行,请他们来我桃花源做客。”
    郑隐思虑许久,干脆先至会稽郡东山来见谢安,白虎神君所言在理,此等大事,没有仰天下之望的谢安参与,肯定阻碍颇多,而且谢安出面的话,再请其他各宗就容易多了,可信度也高一些。
    至东山时,却没见到谢安,于是由其子带路,来到山阴若耶溪畔的小孤山,在这里见到了谢安。
    看着眼前一片大兴土木的工地,郑隐问:“安石公要建宫室园林?”
    谢安道:“祝融道人勿怪,这是在建白虎神君庙,我拟名怀仙观,景夷已经征得神君同意了。”
    郑隐笑道:“我怪什么?神君是天上仙君下凡,隐唯有崇慕而已。此来也是想请安石公前往桃花源,共赴神君之会。”
    当下便将事情说了,谢安大喜:“如此一来,江山一统有望矣!此事我必竭力促成!”
    有谢安出面奔走,很快便邀齐了上清派杨曦、灵宝派葛巢甫、三皇派鲍靓、李家道李弘,大家一起来到桃花源。
    入桃源之前,郑隐先指着溪边桃花道:“诸位,神君之道,可由一花而见。”
    看罢,众皆凛然,肃穆而入。
    顾佐于桃山之巅宴请六位合道,向他们道:“有在座诸位,天下合道已聚其半,有些事情可以摊开来说了,我之意,郑君想必已经知会诸君,具体该当如何,你们定个条陈出来,我不插手,总要令诸君满意。你们满意了,天下人才能满意,天下人满意了,我也就满意了。”
    谢安问:“神君下界,是为天下分合而来么?”
    顾佐摇头道:“我为信力而来,天下纷争太久,此界信力不畅,故此下界。”
    这一问就是问到了点子上,顾佐的回答,也毫不遮掩的讲清了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商议时所要遵循的原则——把信力做大。
    顾佐不去管他们怎么争执,只要压着他们在这里争吵就好,吵着吵着总能吵出一个结果来。
    在这六个合道里,谢安肯定是希望促成此事的,他最想要的应该就是北伐大业的成功。郑隐和李弘处于弱势,为飞升计,当然也希望顺利建起崇玄署。
    阻力比较大的是杨曦、葛巢甫和鲍靓,这意味着他们要将信力拿出来分享,但整合大晋各宗各派的好处也很明显,他们的影响力将会更大。从长远来看,还有分润北方五斗米道信力的机会。正如顾佐说的那样,把饼子烙大了,每个人分到的才能更多,所以他们三人也没下车的意思。
    谈来谈去,在桃山上谈了三个月,六位合道依旧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其间,杨曦谈急了,向郑隐动手,旁边的人怎么拉都拉不住。
    顾佐略施法术,送来一片桃花,形成墙障,杨曦和郑隐顿时有若隔世,明明就在眼前,却走不到对方身前。
    实际上,因为受到世界规则压制,顾佐无法施展七重金山世界,这一招不过是徒具其形而已,七重最多只能有一重,看着唬人,试探一下也的确唬人,真正打起来尽全力出手也是能够破解的。但杨曦等合道没见过,被“真正的仙术”这一噱头唬住了,不敢再以道法相斗。
    但依旧谈不成。谢安有点着急,向顾佐建议:“神君干脆出面压一压,杨、葛、鲍三位道友有些过于纠缠既得之利了。”
    顾佐拒绝:“我出面当然可以,但强压下来的条款,放到将来必成隐患,只有各家宗门真正愿意接受的东西,才有长久的约束力。”
    谢安正失望时,顾佐又补充了一句:“既然现有的合道谈不出结果来,干脆把所有合道都请来,我已向龙虎宗、净明派发出邀请,两家合道将至,到时候,大晋的合道便齐了,商议起来就更有头绪了。”

第四十章 庐山坐论

    龙虎宗、净明派两位合道的加入,给杨曦、葛巢甫和鲍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对谢安、郑隐和李弘一方的巨大支持。
    当谢安继续在很多问题上做出让步之后,杨、葛、鲍三人终于同意了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将大晋所有信力合并,统一交由崇玄署掌控。
    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将在各宗门之上成立崇玄署,执掌布道教化之责。今后各宗各派产生合道修士后,飞升所需的信力由崇玄署安排,谁先完成飞升的准备,谁就飞升。
    协议对各家宗派的发展也做了规划,京中不再增设道观,地方州郡交由各宗,各宗各派以现有势力和规模为基础,划分布道范围。
    举例来说,比如把江州、南阳划分给楼观道,那么今后只许楼观道在这两个州郡增设道观,其余各宗均不得增设,但别家宗门已经设立的道观,依旧可以招收弟子、赚取道产,楼观要保证其正常布道。
    崇玄署大政皆出于所有合道组成的天师堂,具体事务则从各家宗门抽调修士担当。
    经过半年的艰苦谈判,这项协议终于达成一致,并由顾佐亲自点名的庐山道士陆修静编订各宗各派经书总目。
    陆修静是个炼虚散修,无宗门派系,更喜好钻研道家经义,常年在庐山修行。听说白虎神君专门指定他来编纂道经总目,非常高兴,立刻接下了这项任务。
    将宗门经书加入道经总目,这是奠定将来自家在道门中地位的大事,各宗各派对此极度重视,几乎都是由宗主、掌门或祭酒亲自前往庐山,协助陆修静。
    陆修静穷其一生搜罗各宗各派道经典籍,许多宗派失传的经书,他那里都能找到孤本,基础本来就好,再由各家宗门积极配合,半年时间便定下初本,取名《三洞经书目录》。
    成书之后,又邀请各家宗派上庐山校订,于是大大小小五十七家宗派齐聚庐山。
    借此机会,得顾佐授意,八位合道便在庐山召开道门大议事会,完善修改协议条款,并修纂《天下宗派簿》。
    这次大议事中,确定了崇玄署的架构,官方认可了五十七家宗派,对各宗各派的地盘进行了划分,并规定了所有宗派共同敬奉的十六位祖师,包括三清、尹祖、张天师等等,其中顾神君赫然在列。
    崇玄署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建信力池,总揽天下信力的支配。顾佐将自家收存的信力第一个倒入信力池中,各家各派遵循执行,信力池中立刻就存储了二十二亿信力。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奠定了晋第十八世界的道门秩序,决定了天下大势的发展,史称庐山坐论。
    大事议定之后,顾佐完成了此行下界的任务,按照庐山坐论的约定,他可以排入第一序列,以六亿信力打开虚空通道,返回混沌世界。
    同时,由于他本人被列入此界公认的祖师名录之中,并且排在第五顺位,今后晋第十八世界的大部分道观之中,都会出现他的神像,而因为他下界的时间最近,显圣事迹最新,所获信力占比也会非常大,甚至超过三清和尹祖,排名第一。
    今后每一次合道飞升,每一次为修士授箓时,在向天庭支付的信力中,都有他一份信力。经过前后六年的了解,尤其庐山坐论时各宗各派的“自承家底”,顾佐对大晋第十八世界的信力缴纳量已经心中有数。
    倘若保持目前的规模不变,每隔十五年左右会有一次飞升,向天庭供奉信力六亿圭;为了沟通天界,获得天师府认可的箓职,具备使用符法的资格,每一位道士受箓时同样要缴纳一笔信力,按照箓职的高低而不同,由几万而至几千万不等,这一笔信力实际远超飞升所缴纳的信力,每年大约在八千万至一亿左右。
    两者相加,顾佐估算下来的数字是平均每年一亿两千万至一亿四千万,他本人可在其中占到一千六百万以上。
    下界六年,顾佐完成了任务,对比混沌世界的时间,相当于东唐过去了一年半。
    所以说,做什么事情还是要从天下大局上入手,一年时间便完成了之前五年才能达成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将这种格局形成了制度,可以确保他攫取的信力占比将来不会显著减少。
    顾佐依旧没有回去的打算,他要确保这套制度平稳运行三年,形成制度惯性。最关键的是,北方五斗米道还没容纳进来,天下未曾一统,岂能一走了之?
    庐山坐论之后,谢安就一直纠缠在顾佐身边,要求他尽快将整合北方五斗米道纳入议事日程,到年底时,顾佐终于开口了:“向寇天师下书,我要和他一晤,地点由他定。”
    寇天师名谦之,北方五斗米道天师祭酒,实际掌控着北秦大地数百万信众的教化,也是北秦国师。
    其人“少修张鲁之术”,为五斗米道教徒,后又师成公兴,随其入嵩山修炼,隐居石室,取食采药,由是修行大成。
    真正奠定他在五斗米道威权的,是他对五斗米道进行的改革,主要措施是不收租米钱税,不行男女合气之术,要求五斗米道“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他还要求把过去直接诵念道经改为“乐诵”,即诵经时用音乐伴奏,也就连唱带诵。
    经他改革后的五斗米道被称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传播广泛,成为北秦国教。
    如此人物,还是颇受大晋各宗钦佩的,顾佐也不忍伤之,决定和他好好谈谈。
    庐山坐论的影响是深远的,北方的寇谦之也早就听说了,并为此焦虑不安,接见了送信的谢景夷后,向他了解完情况,寇谦之将五斗米道四大天师的另外三位——成公兴、李谱文和殷绍召集起来商议此事。
    成公兴和李谱文都建议,将所谓白虎神君请来相见,如果真是仙君下凡,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不是,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殷绍问:“如果不是,就不加入?”
    成公兴笑道:“这等大计,自然要加入,如果不是,新立的天下道盟,便当以我北教为主!”

第四十一章 待到雪停时

    寇谦之答应和白虎神君会晤,却不愿去庐山,而是约在嵩山相见。嵩山是五斗米道的大本营,以静轮天宫为道场,在这里相会,就算白虎神君当真是仙神下界,他们也丝毫不惧。
    顾佐同样不惧,虽然他的修为层次被世界规则压制,由准金仙而下合道,但真元法力是顶尖的——普通两、三个合道才能与他抗衡,对大道规则的领悟也不是当世任何修士所能理解的——就算只能施展皮毛,也足够在道法上立于不败之地。
    就好似当年在通道玄都世界时,下界的南山道人一样,崇玄署以叶法善和吴正节两大合道、司马道隐和李含光等六名炼虚、李泌和道玄等十余元婴之力,再以连山太极蟠龙阵相助,这才将南山道人困住。
    南山道人只是普通仙神,顾佐在天庭百年,甚至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五斗米道想要对顾佐不利,又该出动多少人?该使用什么阵?
    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
    嵩山之巅,静轮天宫,除了四大天师外,再无一个五斗米道士。南北会晤不是小事,需要秘密进行,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泄露的风险。
    顾佐自空中徐徐飘落,望着对面的北教四大天师微笑招呼:“应诸君之邀,我来了。”
    只是这一手,便证明顾佐是合道无疑,但想要证实他的仙神身份,依旧不够。
    寇谦之上前拱手:“听说神君下界,我等修士,皆欣喜若狂,还请神君入静轮天宫奉茶。”
    成公兴、李谱文、殷绍等三天师也拱手相邀。
    没人在前引路,而是请顾佐先行,想必入这静轮天宫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要看一看顾佐的本事。
    顾佐抬眼望去,静轮天宫前是座五层高坛,牌坊上镌刻着“玄都坛”三字。灵域扫过,便知这坛上布了阵法,有八十一处阵眼,含八十一道杀招。
    顾佐本人就是阵法行家,又有灵域相助,阵法中的气机聚散、凶杀生克之理便在心中。若以蛮力破阵,不仅难看,也显不出他的本事来。
    当下点头:“那就叨扰了。”
    虽然受世界规则所限,妙法菩提难以施展完全,七重金山世界最多只得一重,但这大阵也远远不及须弥天的七重金山,怎么可能困得住他?
    迈步而入,打出一重无形的金山,将左侧阵法凶杀气机挡住一瞬间,再以仅剩皮毛的岁月枯荣之道将时光稍微拉长几分——也就只做到这一步,顾佐便从容越过了右侧大阵发出的九道凶杀之力。
    然后继续前行,第二步登上玄都法坛的第二阶,继续照此办理,接着是下一阶……
    五步上到坛顶,又五步而下,轻飘飘举重若轻,法阵就好似完全没有发动一般。
    成公兴、李谱文和殷绍大奇,各自试探法阵,却发现这法阵并未失效,而且确实发动了所以杀招。
    这就很是匪夷所思了。
    寇谦之回望三位天师,那三人各自微微摇头,满脸狐疑。
    于是寇谦之跟上顾佐,把臂相邀:“请入内!”
    这位白虎神君不会是个虚影的魂魄吧?
    顾佐任其手臂缠上来,笑了笑:“请。”
    没问题,活生生的人!
    寇谦之进一步试探,浑厚的真元之力发出,想看看顾佐的修为,却没有迎来预料之中的反击,似乎石沉大海。
    疑惑之间想要脱开手臂,却哪里挣脱得开,被牢牢吸附于顾佐身边,怎么都挣脱不出来,被顾佐“携”入天宫,略显狼狈。
    进去之后,顾佐才轻飘飘将他放开,自顾自入座大殿中央高位。
    成公兴、李谱文和殷绍不悦,待要发作,却被寇谦之拦住,向他们三人微微摇头,这是向他们表示,来到多半就是白虎神君本尊了,可不敢造次,于是四位天师于下首相陪。
    寇谦之神色越发恭敬,亲自烹茶,为顾佐斟上。
    顾佐毫不客气,举茶饮了,却又从袖中飞出托盘,盘中是果子和灵酒。
    “这是本神君下界所带的朱果和玉液琼浆,今日欣喜,请诸君共尝。”
    这两样东西就是他最好的身份明证,凡是吃过喝过的,都不会再有更多怀疑。
    寇谦之到了此刻终于心服口服:“神君下界,我等此刻方迎大驾,还请勿罪,但有所需,便请明示。”
    顾佐道:“三年之后,我将重返天界,此三年内,望诸君为我分忧。”
    寇谦之问:“神君之忧,在于何处?”
    顾佐道:“我之心忧,一者道门支离,宗祀不顺,混迹入道者良莠不齐,大小派别驳杂不纯,令信众多有迷惘。二者天下破败,庙堂分裂,南北两立而江山不统,百姓苦于战乱而生灵涂炭。”
    殷绍忍不住问:“神君之忧,亦我等之忧,只是若行道盟,谁主谁次?江山一统,谁又居庙堂之高?”
    顾佐微笑道:“谁主谁次,我无暇顾之,诸君可去庐山相谈,至于江山归由哪家……天庭桂香府和天师府名录中,尔等此界,名之为晋,这应当便是天意。”
    殷绍道:“北秦势大而南晋势小,江山合该……”
    顾佐打断道:“我以为,若论势大,天意最大,若有与天意不合者,本神君自当正本清源!”
    此言一出,四位天师尽皆无言,顾佐有没有正本清源的能力?恐怕是有的,如果要正本清源,首当其冲必是五斗米道,或者说就是他们四位天师。
    南边的消息已经非常明确,大晋道门已然捏合成一个整体,八位合道成了一家人。过去五斗米道为天下宗派翘楚,可以抗衡南方的原因,在于他们四个合道是抱团的,如今形势不一样了,单论实力,五斗米道已非南宗道盟的对手。
    更何况还有一个白虎神君,单单一个白虎神君,光是天仙下界这么个身份,就如大山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成公兴道:“还请神君宽延些时日,兹事体大,我等须从长计议。”
    顾佐既是来说服他们的,同时也是压服他们的,信手一挥,嵩山便降起鹅毛大雪,静轮天宫立时被雪花覆盖。
    顾佐端起酒杯,淡淡道:“三年之后,我须回返天界,没有太多时间,雪停时,便请诸君给我一个答复,好不好?”

第四十二章 白虎神君开心颜(为娘扣三三生日加更)

    顾佐没有太过于压迫五斗米道四位天师,并不要求他们立刻给出答复,而是寄予良苦用心,希望他们能在静轮天宫中认真讨论这件事,所以下了场雪,委婉的提示他们不要外出。
    可一番良苦用心却不被四位天师理解,毕竟都是在这一界跺跺脚就震动天下的人物,又没有见识过天界那种合道仙神满天宫、真仙帝君一校场的景像,就算明知实力不济,依旧受不得这份鸟气,自尊心遭受严重挫折,忍不住就往外闯。
    这就是囿于见识所限,没有被生活狠狠摔打过的典型:吃亏受了委屈还得让我忍着,凭什么?
    于是顾佐用事实告诉他们凭什么。
    任他们想尽办法,出尽全力,也无法走出这大雪天,下不得嵩山半步。
    大雪一连下了七天,四位天师终于悟了,向顾佐禀明了他们愿意为神君分忧的决心,主动请求去庐山一晤,为道门、为信众解倒悬之苦。
    于是雪停了,天晴了,白虎神君开心颜!
    三个月后,五斗米道四位天师加入了崇玄署天师堂,郑隐和谢安赶到桃花源向顾佐禀告双方商谈的一系列条件,顾佐对此并不在意,他关心的是信力池。
    “五斗米道积存的信力极多,如今都进了庐山信力池,总计已达四十亿!”郑隐很是兴奋,这意味着他的飞升问题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了。
    如果这个数不变,这一界合道修士飞升,以及大量修士受箓,加在一起每年能为顾佐贡献两千万圭,已经超额完成了他下界的目标。
    这是顾佐目前能达到的最好效果,但只是目前。
    晋第十八世界有百姓九百多万,连一千万都不到,实在是太少了,究其原因,就是长年战乱不休闹的,所以他才有三步走的计划。
    不用他提示,谢安已经忍不住了,立刻进言:“神君,道门一统,天下也该一统了!”
    顾佐表示同意:“让五斗米道想办法,一年之内,我要看到天下一统。”
    得了神君指示的谢安立刻去见寇谦之,寇谦之深感为难:“时间太紧了,我等加入道盟之事,还不敢在国中宣扬,就是为了多一些时间、多一些准备。”
    谢安道:“这是神君的要求,他不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神君的意思是,多等一月、一天,他老人家都于心不忍。”
    寇谦之叹了口气:“那我仔细想想,和他们几位商量商量。”
    五斗米道虽为北秦国教,对世俗影响力巨大,但不可能说让符氏退位符氏就乖乖退位,他们原本的计划是三年完成神君的心愿,但提前到一年之内,计划势必就要做出较大的调整。
    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只能走战事一途,大兴兵戈,给符秦王氏和贵族权臣重重一击。
    在和谢安等人筹划多日后,方略便拿了出来,然后双方各自回去加紧布置。
    寇谦之等天师回到北方后,立刻开始鼓动北秦君臣南征,他们以种种神迹和天象来昭示天王苻坚,预测大战一定能获胜。
    寇谦之进言,他认为南朝历年积弱,民心不安;又值国君病体沉疴,时不多矣,政局将不稳。如出兵征伐,定会取得胜利。于是在宫中大作法事,祈祷胜利。后对苻坚说:“此战必克,陛下以武应天运,当以兵定九州!”
    其后果然传来晋帝病重的消息,符坚大喜,于是尽起国中大军,得二十六万,举兵南征。
    谢安自己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举荐其侄谢玄为将,率北府兵八万迎战于淝水。
    秦军声势之大,可投鞭断流,大晋朝堂之上闻风丧胆者比比皆是。
    就连谢玄也很不踏实,屡屡向谢安求计。但谢安神色自若,只道:“朝廷已另有安排。”过后默默不语。
    谢玄不敢再问,便请好友侍中张玄再去请示。谢安于是驾车去山中别墅,与亲朋好友聚会,然后才与张玄奕棋,赌一座别邺。谢安棋艺不及张玄,但张玄心神不宁,反而败给了谢安。
    赢棋之后,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别邺给你啦。”说罢便登山游玩,到晚上才返回。
    他这番气度平复了朝堂的慌乱,更稳住了前方军心。
    至十二月底,晋军主动发起决战之约,请秦军后退三里以便大军过江,部将们都建议不可让出正面,苻坚询问随军天师殷绍的意见,殷绍道:““陛下岂不闻半渡而击之?”
    苻坚大笑,纳殷绍之策。
    第二日,晋军猬集江边准备渡江而战,秦军依约后退三里,准备半渡而击,谁知大队刚开始后退,就有五斗米道祭酒朱序、张天锡等聚兵齐喊:“前军败了!”
    秦军阵脚大乱,被抓住机会渡江的晋军冲杀过来,当即崩溃。败退之中,符氏王族和重臣权贵早被道众盯上,一个个做了刀下之鬼。
    晋军乘势席卷北地,在五斗米道的配合下,仅仅用时三个月,便实现天下一统。
    至此,顾佐的三步走完。
    天下太平的第二年,他就明显感到了信力的增加,道士们受箓的也越来越多,单是受箓贡献的信力,便给他带来了一千五百万圭,再过一年,这个数值猛增到三千万!
    巨大的增幅令顾佐很是惊愕,又重新调阅卷宗,查核数字后,他发现应该是一千八万才对,多出来的这一千二百万无论如何找不到出处。
    冥思苦想而不得,自然要咨询东华帝君,东华帝君笑道:“这有何难?每一个灵力诸天的产生,都是因为足以改变世界运转惯性的大事发生,由此出现了新的灵力枝节。你的这一番干预,必定是产生了新的灵力世界。”
    顾佐喜道:“这么说,这一千二百万信力,是新产生的灵力世界贡献的?”
    东华帝君摇头:“这一千二百万信力,应当是原本的晋第十八世界贡献的,我们所处的是新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你增添了一千八百万信力。或许还不止,你对晋第十八世界的干预太大,或许产生了不止一个灵力世界。这几个世界相互产生的因果很大,如郑隐他们再想飞升,六亿恐怕不够了!今后会越来越多,这一次你是捞着了。”

第四十三章 回家

    按照东华帝君的推测,顾佐在晋第十八世界搞得有点大,造成的因果超出了世界运转惯性的承受范围,直接产生了晋第某某世界,甚至有可能不止一个。
    比如通过庐山坐论,将南方各家宗派整合进了崇玄署,很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将五斗米道拉进了崇玄署,或许又产生了一个新的世界,紧接着是晋灭秦,这又是一个世界。
    在一层层灵力世界的叠加中,信力贡献量也在累加,而对于合道飞升来说,每一次新的世界产生,距离主天界的“距离”就越远,打开飞升通道所需要的信力也就越多。
    顾佐又在这里耐心等待了一年,呵护着这个世界按照他规划的制度平稳运行。这一年里,他发现自己收获信力达到四千万——在没有人飞升的情况下获得,从侧面证实了东华帝君的猜测。
    如果按照一比四的时间比,等他回到混沌世界的时候,每年的收获量将是这个数字的四倍,如果加上合道修士飞升的贡献,平均下来每年有望拿到两亿圭。
    再如果,天下一统后的人口数增长到四千万、五千万,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此刻,恒翊世界已经固化了一千二百多万亩土地,形成一个半径百里的圆形世界,完全将人口密集的王城固化显现了出来。
    在如意帝君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这片固化世界的人口达到七万,每年为顾佐贡献一百五十余万信力。平分给仙界和酆都世界,每年可以分别固化十万亩大小。
    令人遗憾的是,在晋第十八世界传授搜灵诀而产生的四万多道兵并没有出现在王城,而是在远离王城三百里的东南方向行成了一个聚集点,没有能够固化出来,及时为两界开拓添砖加瓦。他们的出现,也令恒翊世界的总人口达到三十八万。
    到了今天,顾佐真正体会到了道兵最大的用途,尤其是当三界大成,架构了完整的内循环后,道兵的数量突破了洞府世界上限,道兵在增加人口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这四万余新增道兵,如果本体死亡,他们当然也会随之死亡,却可以通过酆都世界投胎,重新轮回到人界,相当于永久增加了恒翊世界的人口。
    现在反思起来,用道兵作战不过是下策而已。
    根据测算,如果照目前的固化进度进行下去,恒翊世界想要固化出下一个人口聚集点,需要百年以上,因此,经过四十二位恒翊群仙的一致认可,大家决定现在就固化两界。
    两界的固化会从中心开始,这个中心不是方位中心,而是规则与实质综合衡量的中心,所以无法判定具体位置,于是四十二位仙神各自分开,尽量平均的分布在每一处,各自分别占据一块区域,尽量做到最短时间里固化其中的一、两位,以便让仙界和酆都世界最快恢复运转。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顾佐向大家告别:“诸位,希望尽可能早一些见到你们。”
    众仙都笑:“迟早的事!”
    于是顾佐将两座自己的神像分别打入神识,立于仙界和酆都世界,为其开光,又将人界百姓的信力分别引入两座神像。
    稍等片刻,两界都固化出了第一块土地,赞时看不出是在什么位置,一柱香后,两块土地就拓展到了六亩大小。
    仙界固化出来的是一块草地,绿草如茵,开满了鲜花,酆都世界固化出来的是一座荒凉的峡谷,还有几座坟茔,依旧分辨不出位于何处。
    一天之后,开拓的两界扩展到了二百八十亩,还是未能辨别出来。
    一个月后,两个世界分别固化了八千多亩,差不多半径有三里地。天界已经看出大概的眉目,已经出现了海水,应该是在海边,只是不知是五仙山附近的海边,还是三岛十洲中的某个岛,酆都世界则显现了两侧的荒山。
    三个月后,固化出来的世界已有两万五千多亩,顾佐终于认出了仙界固化的位置,却是个岛,十洲中的祖洲。
    祖洲无仙居住,距离祖洲最近的是五仙山中的解阳山,两者相距三百多里,按照目前的进度,需要十年才能将如意帝君固化出来。顾佐有点挠头,不容易啊。
    至于酆都世界,他依然无法辨认位置,酆都世界太荒凉了,除了少数地方以外,绝大多数都很像,或许只有魔礼海他们这些酆都世界的宫主才能辨别出来吧。
    不过酆都世界倒是固化出来六个鬼卒,多少给了顾佐一些安慰。
    至此,顾佐已经下界八年另四个月,眼看一切情况都很顺利,他决定返回混沌世界了。
    将郑隐招来,顾佐向他请教厌胜之术,郑隐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多问,原原本本和盘托出。
    厌胜之术只是小道,学起来并不困难,顾佐用了几天时间便熟练掌握,他上了庐山,召集天师堂所有合道相会,向他们宣布,自己要回天庭了。
    顾佐微笑:“算来,我下界已历八年之久,托诸君之福,赖诸君之力,心愿已经达成,该当回去了。与诸君共创的这份基业,还望诸君珍惜,否则各位将来飞升之后,我在天庭可要和你们算一算账的。”
    这句话是笑着说出来的,却满是杀伤力,听得十二位合道心头一凛。
    顾佐又道:“将来诸位总是要飞升的,在我返回天庭之前,有个小小的要求还望诸君成全。”
    众合道皆言:“神君但请吩咐便是。”
    顾佐取出绢帛,上面写了句誓言:不泄白虎神君下界之事。又画了刀、雷、火三重道符。识货的一看,便知是厌胜之术、心誓之法。
    尤其郑隐,心中更是苦笑。
    只听顾佐道:“得罪了,我下界之事,确有苦衷,绝不能传扬出去。不是信不过诸位,这心誓文书只管四百年,四百年之后,诸位在天庭愿意怎么说都悉听尊便。来来来,愿意为我保守机密的,请在文上发出心誓。先说好,全凭自愿,我绝不强迫。”

第四十四章 深耕

    白虎神君的一点小小要求,满足起来并不困难,十二名合道很快就自愿在绢帛上画押签字,发了心誓,保证飞升之后不将他下界之事泄露出去。
    这个秘密将会保守四百年,换算为混沌世界的时间也有百年,一百年也差不多够了。
    在众合道的陪同下,顾佐向天庭拜表上书,从信力池中引来信力,打开虚空通道。
    拜表上天后,立即传到接引殿,从“晋世界”台案处显现,被值守的一位司命发现,将表章收了。正要展开查阅,旁边立刻围上来一位,正是在降魔大元帅麾下为将一年后调任接引殿的尹书。
    “我来办理就是,前辈去歇着吧,晚辈继续学习熟悉……多谢前辈给机会。”尹书塞了一把灵石过去。
    那司命笑着将表章给他:“小尹很勤奋,将来前程远大!”
    尹书道:“前辈多关照。”
    表章来自一个新的灵力世界,未曾标注过方位坐标,但从它出现的位置判断,应该是晋第十八世界的衍生世界,尹书心头一跳,将其标注为晋第十八甲世界。
    连忙翻阅,果然是个法号叫做如花的道人拜表飞升,于是向另一边关注着自己的精确道人点点头,精确道人走到刚才接表司命的身边,热情的拉着他到外面闲聊。
    趁此机会,尹书将接到拜表时法阵自动记录的痕迹消除,拿着拜表匆匆前往桂香府。
    张富贵正看着对面的傲云道长,两只拳头攥得越来越紧,傲云道长兀自不知,捏着根鸡腿满嘴流油,嘴巴吧唧吧唧个不停。
    就在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尹书出现了,冲屋子里的张富贵勾了勾手,张富贵起身出门。
    傲云道长望着他们离去,遗憾的叹了口气,嘟囔了句:“想吃就说出来嘛……无趣……”
    和尹书在偏僻角落碰了个头,张富贵匆忙取了份诏书前往宣诏殿,殿中无人,于是抓紧时间完成仪轨,按照拜表来的坐标,将宣诏书打了进去。
    刚刚打进去,尹书拍了拍头,道:“诏书是空白的,还没写……”
    张富贵也挠了挠头:“有点紧张,忘了……”
    尹书问:“会不会有影响?”
    张富贵想了想,道:“飞升没影响,但是没赐下寿元。”
    尹书道:“寿元应该用不着吧,那就没事。”
    对顾佐来说,没赐下寿元的确不算事,但他接到诏书时还是愣了愣,这怎么空白的?转念一想,可能是张富贵他们怕泄露自己的行踪而刻意为之。
    只是空空荡荡一份诏书,啥也没有,就这么飘荡在天上,也没有以往曾有的宣诏声在天际回荡,着实诡异,庐山顶上十二合道都有些懵圈,各自猜测天意。
    顾佐干咳了一嗓子,飞上去,将那诏书扯到手中,取出纸笔,快速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匆忙之间也没有堆砌华美的章句,就是大白话:“诏白虎监兵神君速归天庭!”
    写完后将笔扔了,拍了拍手,向庐山众合道拱手:“我去也,诸位天上见!”
    潇潇洒洒踏上信力构筑的虹桥通道,消失不见。
    一干合道仰天望了多时,郑隐喃喃道:“还能这样?”
    寇谦之也不敢置信:“居然能这样?”
    杨曦、李谱文等忽然一窝蜂飞下庐山,在三叠泉周围仔细搜寻,须臾之间,见有大袖在林中一晃而过,于是众皆追逐。
    “谢安拿到了,在他手上!”
    “抓住谢安,挡住他,别让他跑了!”
    “安石公,那笔是神君留给道盟之物,不可妄取啊!”
    “谢公,此为镇压世界之宝,不可动了私心杂念!”
    顾佐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举在晋第十八甲世界庐山之上引发一片骚乱,踏着虹桥进入了虚空通道。
    望着虹桥飞入某处虚空墙壁,知道这是信力投入天师府的信力海中,不禁又多看了两眼。信力当真是种神奇之极的力量,不同于一切顾佐已知的真元法力,体现了超越诸天万界的规则优越性。
    连山太极蟠龙阵都打不开灵力世界和混沌世界的通道,信力居然就能硬生生穿越过来,此中真义,令人思之而敬畏。
    这一道虹桥耗费的信力超过了六亿,为八亿之数,果然是大大高于原来的数量,表明刚才飞升的世界距离主天界又“远”了一些,打开通道的难度增加了。
    八亿信力投入天师府信力海中,实时分到了每一个相关仙神的头上,顾佐一瞬间就拿到了其中的一亿零六百万,应当是其中所获最多的。
    其余将近七亿则分到了别人头上,其中有三清、有尹祖,也有张天师,还有魏华存之辈,都属于躺下赚信力的,张天师和魏真人分那么多信力没啥用,真正得益的是三清和尹祖,典型的不劳而获,着实令人羡慕。
    但顾佐并不嫉妒恨,人家今天能躺赢,是因为之前的努力,当顾佐努力努力再努力之后,将来也会走到躺赢的一步。
    前方来了接引天使,正是精确道人,顾佐将天庭战甲罩上,遮住面容,和精确道人默默点头示意,随他转身去了南天门,又从门外直接下了东胜神洲,两人之间一言不发。
    东唐水伯元君洞府中,李十二还有些不敢相信:“怎么就回来了?”
    顾佐笑道:“跟那边待了八年多,不回来做什么?”
    李十二道:“我这边刚两年又一个月。收获如何?”
    顾佐道:“超额完成任务!”
    李十二忙问:“多少?一千万?两千万?不会是三千万吧?”
    顾佐轻描淡写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这两年弄了两个多亿吧。”
    李十二被震到了:“今后呢?”
    顾佐道:“来,给爷捶捶腿,这个腰酸背痛的……咱们这里一年当他们四年,所以算下来就不是原来那点了,每年应该在两个亿吧。那边人太少,还不到一千万,谢安他们向我保证,二十年让人口翻一番,到时候也许有三亿或者四亿。”
    李十二喜道:“原来是这么算的,怪道东华帝君能一年九千亿,下回咱们挑个人多的,比如三千万、四千万的世界,那不是一年得有十亿了?”
    顾佐笑道:“这次先不忙,咱们要深耕。”
    李十二不解:“深耕是什么意思?”
    顾佐合身扑上:“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十五章 晋又太元中

    所谓深耕,指的是对晋第十八世界的周边世界反复耕耘,尽可能挖掘出更多的信力贡献。
    这个世界以及周边世界的最大缺点是人口太少,但对于去过一次的顾佐来说,却有着另外一个显著优势:获取信力的套路已经玩熟了,反复去刷就是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顾佐很快便将目标锁定在晋第十七世界,只猫在水伯元君洞府中准备了一个月后,便启程出发了。
    降临之后,望着下方有些熟悉的山川,呼吸着有些熟悉的空气,顾佐哈哈大笑:“晋第十七世界,我来了!”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南阳名士刘雅于书房中津津有味的读着一封书信,面前的两碗春面只吃了一碗便被他忘了,全副身心沉浸在信中描述的故事里。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吾亦盼之。”
    读罢,刘雅掩卷叹息,心绪久久不平,起身转了几圈,摊开纸笔匆匆回信,询问真假。
    将信交给仆役,令其送往柴桑后,刘雅坐回桌边,忽然挠了挠头:“怎么会有两碗面?我以前就吃的两碗么?不记得了……”
    等待几日,仆役未归,他干脆不在家干等了,来到浔阳江边,取出茶杯法器,化作小舟,直趋柴桑。
    到了好友陶渊明隐居的南山之下,刘雅却没有看见陶渊明,问童子,童子回道:“子骥先生,太守邀我家先生前往武陵源,已去多日。临别时先生嘱咐,若子骥先生到了,请往武陵源。”
    刘雅大喜,连忙赶往武陵,到了地头,于溪边见到一位渔人钓鱼,刘雅在旁边看了多时,终于忍不住上前搭话:“敢问可是发现桃花源头的渔翁?”
    那渔翁道:“莫不是又来寻访桃花源的?”
    刘雅忙道:“正是,可否请示路径?”
    那渔翁道:“贵客不问我这鱼竿就要进山么?”
    刘雅愕然:“鱼竿怎么了?”
    渔翁道:“桃花源里有位仙姑借我此物钓鱼,说是若有人询问鱼竿,便可带路进山,贵客您不问,我是不好带路的。”
    刘雅忙道:“问问问,敢问这鱼竿……有何奇处?”
    渔翁道:“承惠,三十文。”
    刘雅无语,只得掏钱,那渔翁才开始解说鱼竿的妙处,什么鱼线如何神奇,什么但凡下钩,片刻就是一尾,每天收获个百八十斤不成问题,又是什么家里也起了三间瓦房之类,叨叨个没完。
    好在最后掏出点干货,告诉刘雅,说是山中别有一方天地,村中有百十户人家,不愁吃穿,这些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村中有位仙姑,自称白虎神君弟子,护佑村寨,法力无边云云,令刘雅对山中的景象多了几分期待。
    直到此刻,渔人才说完,又非拉着刘雅进村去看白虎神君庙,说是进山必看的景点,不看不给带路。
    刘雅无奈,只得从了。临走时,那渔人冲旁边树下招手,那边又出来一位,接了渔人递过去的草帽和鱼竿,渔人道:“三伢子,你先守着,我带客人进村。”
    三伢子戴上草帽,接过鱼竿往水里垂下,眼神却瞄着下游旅人来处,满脸期待。
    刘雅去了村里的白虎神君庙,按照渔人的指点,高价请了三柱高香敬拜神像,这才终于坐上了入山的小舟——理所当然又交了十文船钱。
    刘雅问:“你这么收钱,就不怕白虎神君生气么?”
    渔翁笑道:“丁仙姑说了,但凡愿意入山学道的,没人在乎这点小钱,在乎这点小钱的,那就是没有仙缘。”
    刘雅顿时笑了:“言之有理。”
    渔人操舟上行,渐入山中幽深处。舟行多时,山林更密,天色渐暗,刘雅忽然指着溪边一棵桃树道:“便是这桃树么?花开得极为茂盛啊。”
    渔人道:“客人也听说了?那里就是这番光景,美不胜收……”
    船行片刻,刘雅指着岸边:“这里又有桃树……”
    渔人加快了行舟之速:“是啊,越来越多,快到了!”
    桃树愈多、桃花愈盛,就连刘雅也紧张了:“山洞呢?”
    话音刚落,前方拐角处便出现了一个山洞,洞中隐隐透出光亮。
    刘雅随渔人弃舟登岸,入洞前行,不到百步,眼前豁然开朗,满山桃树之下,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好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还在赞叹时,陶渊明如风一般卷到,拉着他往里走:“子骥来了,快随我去拜师。”
    刘雅问:“是丁仙姑吗?”
    陶渊明摇头:“非也,仙姑不得空,咱们去拜见贺师。”
    刘雅道:“贺师是谁?我只听说丁仙姑。”
    陶渊明道:“贺师便是贺师,讳孚,炼虚高修,不比仙姑差。仙姑在给太守和程之、寻之他们用药,他们平日服用五石散太烈,也不得法,仙姑正以保精丸辅助仙术为他们驱毒……”
    过不多时,就见迎面来了三位道士,个个神思不属,口中念念有词,从他们身边过去,陶渊明介绍:“那是楼观道士,名王嘉、孙彻、马俭,正在习诵经文。”
    刘雅点评:“修为浅薄,楼观果然式微。”
    陶渊明笑道:“今后就要昌盛了,白虎神君便是楼观一脉,见此界楼观不振,特意下界护法。”
    刘雅忙问:“白虎神君果然是天仙下凡?道行如何?”
    陶渊明叹道:“如大海之渊兮,似幽谷之深,将来你就知道了,他是妙乐天尊一脉的大威能者,踞西方勾陈宫,蟠桃宴上的常客!咱们这里,上清派厉害吧?其祖师魏华存夫人被天庭封为元君,想见白虎神君却不得其门而入。帛家道也不错吧?其祖帛和,在天庭不过是个地仙,够不到白虎神君一根手指头,你说厉害不厉害?”
    正说时,天上一片祥云升起,陶渊明和刘雅抬头,只见祥云之上几位合道自桃山顶上并肩而落,正在相互议论着什么。
    刘雅不禁骇然:“安石公、郑天师、杨天师……都来了……”

第四十六章 掌门之位

    一朵青云自天边飞过,状如鸨鸟,
    东唐修士都抬头仰望,各自艳羡,纷纷猜测,是哪位高修又合道了,而且引发如此异象。
    一阵浪笑自东溪北岸传来,正是伍胖子破关而出,闭关五年,已是合道仙人!
    不几日,天庭降下诏书,封伍胖子为接引殿司命,赐一元之寿。
    得封仙位,伍胖子却很是愕然,先找莫五、空仓道人和查六:“钱使出去了么?”
    这三人都摸不着头脑:“使出去了啊,二十万灵石,请的是五通神帮忙运作,他老小子说没问题的,怎么会?”
    正不解时,天上下界一仙,直飞东溪,空中兜了个圈子,落到四人面前,看模样是个童子,正是五通神。
    四人连忙围了上来:“怎么搞的?不是说好了落石国城隍吗?怎么变卦了?”
    五通神苦笑:“原本是妥妥的,北都宫都打点好了,伍掌门只要合道,甭管有没有引发天象,都让落石国宋城隍给你腾地儿,等桂香府去人询问职司时,就安排这个去处。可谁知桂香府那边压根儿没来过问,直接给伍掌门安排去了接引殿。”
    伍胖子问:“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五通神道:“我去桂香府问了傲云道长,他说这是文昌帝君交代下来的,他也没办法,还把收我的五千灵石也退还了。这二十万灵石我给你们带回来了,事儿没办成,我自个儿还往里贴了三万,这事儿闹的……”
    说着,一脸肉疼的归还灵石。
    伍胖子伸手拦住,道:“这是说哪里话?没有退回的道理。事情没有办成,咱们交情还在,怎么能让你亏钱呢?你也是尽力了的。”
    五通神喜笑眉开:“多不好意思……那行,我先收着,今后伍掌门上天为仙,咱们都互相照应,一笔写不出俩伍字!”
    伍胖子道:“既然是一家人,能不能打听出来,文昌帝君怎么点我去做劳什子司命?我自问何德何能……”
    正说时,顾佑来了:“伍掌门,元君请你过去说话。”
    于是伍胖子连忙跟着顾佑去了,等他从水伯元君庙回来后,叹了口气,向赶来的莫五、空仓道人和查六道:“我当以大局为重,上天赴任。”
    这三位都跟着唉声叹气,其实天庭旨意下达后,他们已经做好了接受的心理准备。
    伍胖子没有多说这件事,而是道:“至于掌门之位……”
    莫五指着空仓道人:“我提议空仓接任!”
    空仓道人摆手:“查六当!”
    查六向莫五劝进:“莫龙头威望素著,就不要再辞让掌门之位了,孙刑坛又如何,怕她怎的?”
    莫五瞪眼:“你不怕你当?”
    空仓道人向伍胖子道:“要不掌门继续兼任着?”
    伍胖子摇头:“富贵掌门已有先例,上天为官就要辞任,我不好破例,否则被人戳脊梁骨,说我恋栈不去。”
    空仓道人继续建议:“干脆找个不怕的人来当?”
    顺着这条思路想来想去,大家都想到一位,便是双拥模范叶迦僧,此人于东溪北岸养望三十年,无论从哪一条来看,都无可挑剔,颇有几分“叶迦不出,乃苍生何”的味道。
    只是上回邀请过他出任长老就被拒绝了,这回又怎么请他出山呢?
    最后大家想了个办法,伍胖子将兼任的独豹长老卸交出来,请疤道人担任,疤道人是元婴后期,也具备了担任长老的条件。
    疤道人和叶迦僧是铁打的关系,由他来劝说叶迦僧,兴许就有可能。
    伍胖子点头:“就这么办,我退位让贤,也不做荣誉掌门,那是富贵掌门的称号,我不去抢,我做百花门总顾问就行。告诉疤道人,他的独豹长老之职和叶迦僧的掌门之位挂钩,同进共退。”
    莫五道:“就怕疤道人舍不得刑部之位,不愿辞官。”
    伍胖子笃定道:“放心,他在刑部一年挣几千灵石?有两千吗?来咱们这里,百倍之数!”
    伍胖子的话果然应验了,疤道人辞官下海,成了百花门独豹长老,最为关键的是,他真的为百花门带来了深孚众望的新掌门——叶迦僧。
    叶迦僧就职登位的那天,天子都专门派遣内侍鱼朝恩前来道贺。
    伍胖子将掌门印信交给叶迦僧,向他道:“大师,百花门今后就托付给大师了。”
    叶迦僧笑道:“我可担不起,有什么事还是莫长老他们定夺,需要我出面帮你们分忧的时候,贫僧冲杀在前就是了。”
    众皆大笑。
    叶迦僧又道:“富贵掌门、伍掌门先后升天,既是我百花门之幸,又是我等之不幸,伍掌门到了接引殿后,可要常回家看看,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家里人。”
    伍胖子道:“就算我上天了,也还是百花门的总顾问嘛,会在天上为百花门筹谋尽力,掌门大师这句话就见外了,当罚三杯!”
    伍胖子终于上天了,成了接引殿的司命,尹书和精确道人和他密议,将种种处置方式尽皆告知,于是伍胖子走马上任。
    上任后的第二个月,他就亲自接到了来自晋系列世界的拜表,翻看落款,果然是如花道人飞升,于是和尹书、精确道人使个眼色,匆匆送往桂香府。
    张富贵接了拜表,带他前往宣诏殿,一个起课宣诏,一个在旁放风,将顾佐接了回来。
    回到水伯元君庙,李十二更是诧异:“这才一年就回来了?那么顺利吗?”
    顾佐笑道:“这回就比上次快多了,套路都是现成的,人也是那些人,唯一遗憾的是,两个陶渊明、两个谢安,将来就看谁先合道了……不,还不止,恐怕得新增了五六个。”
    李十二道:“消解因果,又不是谁吃了谁,合一而已,夫君叹息什么?这次闹得很大吗?收获如何?”
    顾佐道:“这回不小,一年弄到了五个亿,将来人口上去了,还能翻番!”
    李十二捂嘴道:“怎么那么多?”
    顾佐得意道:“我把晋帝也干掉了,扶谢道韫做了女皇帝,所以信力大增,估摸着分出来两个灵力世界都不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83/ 第一时间欣赏道长去哪了最新章节! 作者:八宝饭所写的《道长去哪了》为转载作品,道长去哪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道长去哪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道长去哪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道长去哪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道长去哪了介绍:
顾佐举着宗门的牌匾,热情如火,眉毛笑着了弯月:“劳驾,这位兄台,你愿意加入怀仙馆么?”这世道,修仙难,招人更难!道长去哪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道长去哪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道长去哪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