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绞明TXT下载绞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绞明全文阅读

作者:珩毅     绞明txt下载     绞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06章 捞偏门

    从古至今,别看商贾们拥有大量财富,过着富裕的生活,但商贾的社会地位一直不怎么高,连穷酸书生都可以鄙视商贾。

    当然,商贾地位再怎么低,也要比普通老百姓高。

    而人们对商贾鄙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商贾们为了钱什么都敢做,若是有做够的利益,他们敢出卖/国家的利益。

    这不,枪骑兵师从大草原上俘虏三千鞑靼人带回来,就有商贾盯上俘虏中的女人,打算用来做皮肉生意。

    人民军统治下也是有青楼存在的,不过和以前相比,青楼数量大大减少,开青楼的商贾怎么可能有清白的,一查一个准,人民军每占领一地甚至可以将所有青楼都取缔。

    若不是没有办法,哪有女人会愿意出卖自己的身体,即便是过苦日子,能够活下去就行。

    或是因为丈夫重病无钱治病,或是被人/贩子拐卖,或是犯了罪被贬为贱籍,各种原因下,她们不得不通过出卖身体换取金钱,人也在渐渐麻木。

    人民军来了,将开青楼的商贾全部抄家,给予这些女人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她们可以搬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们的地方,找个老实人嫁了,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起码现在吃饱饭是没有问题。

    大部分女人都选择开始新的生活,但也有一小部分女人放弃了,她们不知道离开青楼自己该怎么生活,她们感觉自己太脏了,只有青楼能够继续容纳她们。

    人民军将青楼的所有权交给留下来的女人,起码今后不会再有人压榨她们,她们能够过得轻松一些。

    人民军统治下各地青楼数量大大减少,但不管是什么时代,青楼都是不可或缺的,便有想要捞偏门的商贾继续将目光放到青楼上,想要通过开青楼赚大钱。

    人民军还没有彻底取缔青楼,不过对新开青楼进行各种限制,课加重税,但依旧无法阻拦某些商贾开青楼,只不过因为愿意进入青楼的女子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这些商贾想要通过开青楼赚大钱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随着枪骑兵师从大草原俘虏三千鞑靼人的消息传开,一些商贾将目光放到女俘虏身上,在她们看来,这些异族女人总可以放到青楼出卖身体吧。

    十几个商贾跑到渤海所这边询问,人民军最终选定三个商会,将除了成年和接近成年的男性俘虏全部交给这三家商会。

    在三千俘虏送到渤海所没几天时间,便有负责管理苦力的人民军派人过来,将俘虏中成年和接近成年的男性全部带走,仅仅只有几百人,他们都算是战斗力,凡是上了战场,基本上都要死,剩下这几百人都是留守居住地的。

    剩下的俘虏全部交给三家商会,还是完全免费的,人民军的举动让三个商会的东家非常疑惑,甚至担心这里面会什么阴谋,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三个商会还是将所有俘虏都接收了,并且人民军还悄悄告诉他们几句话。

    “你们不要的俘虏,全部装船送到我们指定的海岛去,不允许滥杀无辜。”

    “你们需要的俘虏,可以打骂,但不允许打成残疾,更不能杀人,可以放到青楼中,也可以……”

    同时三个商会的东家也知道人民军免费将所有俘虏都交给三个商会的原因,人民军将会课加重税,税率高得可怕,但依旧没有阻挡三位商贾做这个生意的想法,并且请求人民军在有新的鞑靼人俘虏后,可以继续交给他们。

    几位商贾已经确定好留下哪些鞑靼人,全部都是女性,成年女性还有女孩子,挑选容貌好的女性送到青楼,容貌一般的女性卖给大户人家做奴仆,容貌差的女性卖到乡下去。

    很快,渤海所关押的三千俘虏全部清空。

    今后对于俘虏的异族人,人民军都会这般处理,买卖/人口这种事情不是人民军应该做的,随着今后开民智,会对人民军的声望产生影响,人民军要尽可能从这些事情上抽身,甚至于今后俘虏带回来都不会被人民军关押,直接送走。

    对于俘虏的事情,人民军高层都不会关注,若不是一些俘虏对人民军有些用处,人民军都不会带一个俘虏回来,让他们跟着自己部落全部埋葬在大草原中。

    枪骑兵第一师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离开投入到新的训练中,最短半个月时间后,枪骑兵第一师将会再次征战大草原,枪骑兵第二师也在快速组建中,预计一个月时间就能组建完成进入到训练状态。

    人民军新兵训练时间往往只有三个月,即便是火枪兵、炮兵,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也能够投入到战斗中。

    但枪骑兵不行,枪骑兵的训练时间将多达半年,枪骑兵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学习火枪、骑术、骑砍等。

    按照枪骑兵第一师征战大草原的频率,预计枪骑兵第二师还没有完成训练,第三师甚至第四师都会开始组建。

    人民军对大草原的作战计划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现在王盛荣将更多的目光放到辽东去,那里还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女真人,一个是倭寇。

    不管对方有没有侵略华夏大地,只要是异族人,在人民军眼中就是敌人,更何况还是野心勃勃的异族人,倭寇将高丽高都攻占了还没有停下脚步,可能在打完女真人后就要攻击人民军,人民军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十万人民军守住辽东没有多少问题,甚至能够开疆扩土,不过目前方南并没有让人民军开疆扩土的想法,即便是面对大草原上的敌人,人民军也只是派出枪骑兵师征战,而不是将一部分区域实际占领。

    除了枪骑兵师,人民军目前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人民军实际占领区建立一道方向,抵御任何外敌的入侵,另一个则是清扫人民军占领区内的山贼土匪,无论这些山贼土匪躲得再远,人民军都要想办法将这些山贼土匪全部剿灭。

    想要开疆扩土,还要等到人民军正式建国后才会进行。

第407章 转移进行时

    三月上旬,哈喇忽剌率领超过十五万瓦剌骑兵向鞑靼人占据的大草原发动进攻,短短半个月时间里,鞑靼人最少有六分之一地盘被瓦剌人占领。

    面对超过十五万瓦剌骑兵集群进攻,鞑靼人各个部落凭借自身力量根本无法抵挡,只能一退再退,有些来不及撤退的鞑靼人只能拼死战斗或者向瓦剌人投降。

    面对瓦剌人的入侵,布延彻辰汗立即站出来,命令各部落出兵,将瓦剌人赶回去。

    虽说布延彻辰汗被人民军打败两次,威望大降,不过现在鞑靼人中还没有人的威望比布延彻辰汗高,而且人民军征战大草原很快就会退走,而瓦剌人来了却会将鞑靼人损失的草场都占领。

    面对布延彻辰汗的命令,各部落纷纷出兵,等到布延彻辰汗抵达前线,麾下已经有近十万鞑靼骑兵,并且聚集过来的鞑靼骑兵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这里毕竟是鞑靼人的地盘,即便与人民军的战斗中鞑靼人死伤六、七万,但极限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

    只要鞑靼各个部落齐心,将瓦剌人挡住甚至赶走不成问题。

    瓦剌人和鞑靼人都是骑兵为主,单骑战斗力相差不多,双方还真不敢进行大战,很容易出现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往往是数百骑到数千骑之间中小规模战斗,预计最好的结果应该是鞑靼人让出一部分草场给瓦剌人,结束这场战争。

    瓦剌人和鞑靼人的战争还在继续,三月下旬,枪骑兵第一师第二次征战大草原,这一次枪骑兵们一人双马,携带足够的物资,能够在大草原上战斗更长时间。

    更重要的是人民军已经了解到瓦剌人和鞑靼人正在开战,他们的战场在西边,东边鞑靼部落的战斗力大减。

    这一次枪骑兵师在大草原待了整整二十天,覆灭鞑靼人部落多达五个,杀敌过六千,俘虏过五千,缴获的牛马羊足有八万多头。

    也是因为枪骑兵师再一次征战大草原,原本和瓦剌人僵持的鞑靼人,被迫让出更多草场结束这场战争,布延彻辰汗要尽快带着大军回去将华夏骑兵赶走,若是布延彻辰汗不选择撤军,家在枪骑兵师肆掠地区的部落首领就要带着族人先走。

    人民军一次又一次给鞑靼人带来伤痛,布延彻辰汗对人民军的仇恨已经到了极限,真恨不得饮其血食其肉,然而人民军的强大让鞑靼人每次都失败。

    等到布延彻辰汗带着大军赶回去,枪骑兵师已经带着俘虏和战利品离去,即将回归渤海所。

    胜利!又一次大胜,枪骑兵师在渤海所开庆功宴,渤海所的八十三师和边境营的战士们都分享到枪骑兵师胜利的喜悦,他们没有机会征战大草原,现在他们希望枪骑兵师多征战大草原,他们也能够多分享胰腺癌胜利的喜悦。

    枪骑兵师归来后,王盛荣与田哲坐在一起,商议接下来枪骑兵师的行动计划。

    田哲认为枪骑兵师连续两次从渤海所北上进入大草原,恐怕接下来鞑靼人会对渤海所更加警惕,北面的鞑靼人部落也会搬离这里,不想要成为下一个被枪骑兵师覆灭的部落。

    在这种情况下,田哲率领枪骑兵师下一次再征战大草原,会换一个地方出关,若不是瓦剌人距离边关有点远,田哲还想带领枪骑兵师与瓦剌人打交道,看看瓦剌人和鞑靼人哪个更强一些。

    王盛荣同意田哲的计划,下一次枪骑兵师征战大草原归来,就会募兵组建枪骑兵师第三师,目前枪骑兵第二师已经组建完成,正在训练中。

    要是能够两个枪骑兵师一起征战大草原,绝对能够一次带回来更多战利品。

    另外,得知枪骑兵师带着大批俘虏归来,多个商会闻风而动,想要从人民军这里接收俘虏的鞑靼人。

    ……

    已经是四月下旬,距离人民军正式建国时间越来越近,位于广州城的人民军中央政府,各个部门都在向武昌城转移,兵部和礼部转移的最快,其他部门也转移小半,预计七月前就能全部完成转移。

    从广州城到武昌城,在苦力们的努力下,已经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将两城连接上,广东境内的铁轨路也修通到边境区域。

    道路的畅通让人民军中央政府转移起来非常方便,先乘坐铁轨马车,到了广东与湖广背景地区再换乘普通马车,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非常的平稳。

    人民军中央政府差不多已经转移一半,方南也准备搬家前往武昌城的新家,到了武昌城再过几个月,他就要建国称帝,这种种变化让方南和妻子们感慨万分。

    曾几何时方南只不过是想要过上好日子,却走上推翻明廷的道路,距离人民军举旗到今天,已经快要八年了,在人民军举旗前,方南和学生们还用掉好几年时间进行筹备,十多年时间推翻正处于最后巅峰时期的明廷,困难程度非同一般。

    从人民军起家后明廷不断派遣大军来围剿就能够看出来的实力,到李成梁统军时,明廷竟然聚集超过九十万大军,精锐部队不在少数,若是换成其他人,基本上不可能坚持下去。

    一切都过去了,明廷已经被推翻,人民军即将建立新的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四女中,胡筱雅的感慨最深,从幼时到今天,她一直陪伴在方南身侧,亲眼看着人民军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两县之地到一府之地再到一省之地、五省之地最终统一华/夏大地。

    这时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在胡筱雅看来,这是一条必然会成功的道路,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比她还了解方南。

    “只要夫君想要做,就一定会成功。”胡筱雅深信着。

    大乔小乔姐妹跟在方南身边要比朱尧姜长,但朱尧姜感受比二乔更加强烈,她是明廷的公主,却眼睁睁的看着明廷覆灭,而覆灭明廷的却是自己夫君。

    不知不觉中朱尧姜已经喜欢上方南,但是朱尧姜又非常害怕,害怕方南将朱家人都杀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爱与恨中挣扎,只有死亡才能让朱尧姜解脱,好在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第408章 免死金牌

    五月初,方南正式入住武昌新城区皇宫,建国事宜加速进行中。

    人民军大都督都从广州城搬到武昌城去了,广州城不少大户人家也跟着搬往武昌城,他们已经提前在武昌城买好府邸宅院。

    住在“皇城”跟前,不管人民军有什么变动,他们会是最先知道的一批,一旦人民军政府下达的什么政令对他们的产业有巨大影响了,他们也能够第一时间对自己的产业做出改变。

    人民军已经统治整个华夏大地,作为人民军治下财富能够排到前十的三位商贾江赐、夏景山、梁新,也都先后搬家到武昌城来。

    夏景山是三人中最后搬到武昌城来,他来到武昌城没几天时间,便有两位人民军政府官员上门来,向夏景山送出一份邀请函,以及一份通知书。

    上门的两位官员都比较年轻,人民军政府官员都比较年轻化,不过人民军高层基本上都已经三十岁左右,已经算是中年人,年轻指的是二十岁左右,预计在人民军政府的职位不会太高。

    不过不管上门的人民军政府官员职位高低,夏景山都立即出来接见,人民军政府官员上门,肯定不会是什么小事。

    夏景山猜对了,两位人民军政府官员上门,的确不是小事,对于夏景山来说是非常大的事。

    “夏先生,人民军中央政府邀请你于阳历八月一号阴历六月初七参加开国大典。”官员一边说一边将一份红色镶金边蒙皮的邀请函递向夏景山。

    听到官员的话语,夏景山脸上满是激动,双手颤抖的接过邀请函,参加开国大典,可不是什么人能够去的,他夏景山却获得这个机会。

    还没有完,另一个年轻官员拿出一份通知书,不过没有递向夏景山,而是先说道:“夏先生,因为你乐善好施,大都督欲赐予你仁爵爵位,不知你是否愿意接受?”

    “仁爵是什么?”夏景山内心冒出一个疑问,不过既然是人民军大都督赐予的,没得说,必须接受,夏景山当即肯定的回答道:“接受,我愿意接受。”

    见夏景山愿意接受,官员才将通知书递给夏景山,通知书写着通知夏景山于阳历八月一号在武昌城皇宫接受封爵。

    封爵在开国大典之后进行,封爵也是分封功臣,在封爵结束后还会举行阅兵式。

    官员知道夏景山会有很多疑惑,便继续为夏景山解释封爵的事情。

    人民军即将建国,国号“夏”,大都督称帝,赐予有功之臣贵族爵位,爵位分六阶,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仁爵,又分为三等,世袭罔替、递减世袭、终身制。

    “夏先生,仁爵只有终身制,不可以传承给儿子孙子,不过你的儿子孙子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仁爵爵位,若是你能够被封为男爵,每年还可以获得俸禄。”

    最后官员让夏景山注意,成为夏国贵族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若是有违《贵族行为准则》,轻者仅仅是警告,重者罚款,严重者会收回爵位。

    将需要的事情都说完后,两位官员没有接受夏景山的挽留,被夏景山亲自送出府门。

    送走两位人民军政府官员,夏景山脸色的喜悦终于守不住了,参加开国大典让夏景山高兴,被赐予仁爵爵位更是让夏景山激动的想要跳起来,只不过先有开国大典的事情在前,夏景山在知道自己被赐予仁爵爵位时也激动,但表情能够收揽一些。

    贵族,即便只是最低等级的仁爵,连俸禄都没有的仁爵,只是终身制的仁爵,就足以让夏景山兴奋的极点。

    夏氏商会越做越大,更是背上一个“富可敌国”的名号,夏景山真想杀了将“富可敌国”按到夏氏商会的小人,拥有这个名号可不好,以前朝代里,哪一个富可敌国的商贾都不会有好下场,虽说人民军按照规则办事,但夏景山也担心人民军给夏家按个罪名给抄家了。

    在这种情况下,夏景山只好每年拿出大把平等币修路、修桥做善事,让夏家获得一个好名声,希望人民军因为夏家的好名声不对夏家下手。

    没想到人民军居然因为夏家的“乐善好施”,赐予他夏景山仁爵爵位,最低的贵族爵位也是贵族,即便贵族没有任何特权,夏氏商会也能够放心大胆的做生意。

    仁爵爵位相当于另一种意义的“免死金牌”,不是说夏氏商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然后有一次免死机会,而是夏氏商会在人民军法规下作生意,只要不违规,人民军就不会对夏氏商会下手。

    “若是能够得到更高级别的爵位就好了。”想着官员说的仁爵前面公侯伯子男五大爵位,夏景山非常羡慕。

    公侯伯子男每年都有俸禄,夏景山能够看出来,没有俸禄的仁爵似乎有些多余,又似乎专门是给他这种大商贾设立的爵位,江赐和梁新都拿出大把平等币做善事,他们会不会也被赐予仁爵爵位。

    不管仁爵爵位再差,也会受到商贾们欢迎,希望自己多一个仁爵名号,若是他们知道商贾可以通过做善事获得仁爵爵位,其他商贾肯定接下来会拿出更多的平等币做善事,求一个仁爵爵位。

    “人民军真不简单,老百姓真幸福。”夏景山感慨一句,他已经能够想象到接下来情景,商贾们拿出更多的平等币做善事,直接得益的是底层老百姓,人民军人民军,不愧是人民的军队,即便已经统/一华夏大地,也没有忘记底层老百姓。

    夏景山也曾想过,会不会人民军只是打出一个给老百姓分田的口号来让老百姓支持他们,等到覆灭了明廷,人民军就会成为新的明廷,到了今天,夏景山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人民军真的不一样,人民军是真的想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收到开国大典邀请函,又收到封爵通知书,夏景山高兴,当即喊来管家,给夏府还有夏氏商会所有人多增加一个月薪酬作为奖金。

第409章 可笑的联合

    夏景山被赐予仁爵爵位,同样拿出大笔平等币做善事的江赐和梁新也被赐予仁爵爵位,这一次勋贵院一共选取十位做善事的商贾,被方南赐予仁爵爵位。

    当然,仁爵爵位不是为商贾专开的,其他人通过其他方式也能够获得仁爵爵位,方南也希望更多的商贾通过做善事获得仁爵爵位,不过仁爵爵位不能泛滥,泛滥了,其价值就低了,没有人再在意仁爵爵位。

    因为仁爵爵位的事情,搬家到武昌城的江赐、夏景山、梁新三人又坐在一起,三人话语中满是感慨。

    随着仁爵爵位的事情悄悄扩散开,许多大商贾都后悔万分,早知道做善事做得多会被赐予仁爵爵位,他们也会多做善事,钱对于他们来说都快要成为一个数字了,多花出去一些钱换得一个仁爵爵位,他们非常愿意。

    一份份开国大典邀请函和封爵通知书被人民军政府官员送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人民军即将建国,人民军大都督即将称帝,许多人早已经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距离八月一号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人民军的战斗却一直没有停下来。

    清剿境内山贼土匪的任务还在继续中,鞑靼人已经不敢再闯边关,但西南方东吁王朝调集数万人进攻云南,被何言的第三集团军击退,在击退敌人后,人民军并没有太深入敌境,直接退了回来。

    相比于视野开阔的大草原,山林地形的战斗对人民军来说更加麻烦,人民军有组建山地师、丛林师这些部队,但人数没有敌人多,而且山林地形限制火枪。

    若是可以,人民军更想要一把火将丛林全部烧掉,没了丛林,火枪的威力便能发挥出来。

    地形的不同,使得鞑靼人在闯边关后,人民军会派出枪骑兵师报复鞑靼人,甚至于枪骑兵师征战大草原成为月常,枪骑兵师每个月都会出征大草原一次,覆灭鞑靼人部落,将大批牛马羊带回来。

    但对于东吁王朝就不行了,山林地形可以布置各种陷阱,还有着大量毒虫毒蛇,即便人民军的丛林师进入到其中,也会出现较大死伤,人民军的准备还不够充足,所以目前人民军对东吁王朝以防守为主,等待人民军做出更充分的准备,再向东吁王朝开战。

    东吁王朝的地盘很小,还没有鞑靼人地盘的三分之一大,对于屡次进犯华夏大地的东吁王朝,人民军高层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将东吁王朝覆灭。

    大草原上,瓦剌人与鞑靼人的战争已经结束,瓦剌人获得原属于鞑靼人的大片草场,鞑靼人在与人民军战斗中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一些草场,不想要再损失更多族人。

    枪骑兵师第二次征战大草原回归后,布延彻辰汗派人联系哈喇忽剌,说鞑靼想要与瓦剌联合,一起进攻华夏大地,布延彻辰汗表示,双方只要联合,就一定能够占领华夏大地,鞑靼人和瓦剌人有共同的祖先,不应该继续打下去。

    在布延彻辰汗看来,人民军实力非常强,若是鞑靼和瓦剌一起出兵将人民军打败甚至占领华夏大地,这是最好的局面,鞑靼能够复仇,还能够从华夏大地获得财富、粮食、女人。

    若是鞑靼和瓦剌联手都无法打败人民军,布延彻辰汗自然是想让瓦剌人死伤更多一些,鞑靼人尽可能少死伤,只要瓦剌人死伤多一些,那鞑靼就不需要再担心瓦剌过来抢草场。

    很快,使者将布延彻辰汗的话带到哈喇忽剌面前。

    “联合?哈哈。”

    听到布延彻辰汗想要鞑靼和瓦剌联合,哈喇忽剌直接笑出声来,瓦剌和鞑靼虽然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是这么多年下来,瓦剌和鞑靼早已经成为敌人,双方都恨不得将对方消灭或者吞并,将所有草场都占了,哪有联合的道理。

    刚刚结束的瓦剌和鞑靼的战争,哈喇忽剌感觉鞑靼人就是强撑着,要不是鞑靼人还有着足够的战斗力,哈喇忽剌真想一次就将鞑靼吞并。

    鞑靼人还很强,所以哈喇忽剌只能一次次将鞑靼收割,这一次夺取鞑靼人一部分草场,下一次再夺取一部分草场,鞑靼人的草场不断减少,放牧的牛马羊减少,族人也会减少,当鞑靼人需要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鞑靼人彻底消灭或者吞并。

    而且哈喇忽剌感觉布延彻辰汗的“联合”有些不怀好意,以前不联合,现在却联合,一定是因为在华夏人那里吃了大亏,想要报仇。

    或许华夏人的战斗力真的增加了,瓦剌人无法攻破华夏人驻守的万里长城,但哈喇忽剌不相信华夏人进入大草原能够打败瓦剌人,如今在大草原上,即便鞑靼人也不是瓦剌人的对手,更不要说华夏人。

    不过哈喇忽剌没有完全拒绝布延彻辰汗的“联合”提议,哈喇忽剌有一个要求,只要布延彻辰汗同意了,那瓦剌就和鞑靼联合,哈喇忽剌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鞑靼再割让一片草场,大概占据鞑靼人现在控制草场的六分之一。

    收到哈喇忽剌的回复,布延彻辰汗满心的愤怒,恨不得咬死哈喇忽剌,布延彻辰汗不可能放弃六分之一的草场换取与瓦剌人联合,因为与瓦剌人、华夏人的战争,布延彻辰汗在鞑靼中的威望继续下降,愿意听从布延彻辰汗命令的部落越来越少。

    在那六分之一草场上放牧的部落,绝对不愿意离开,更何况布延彻辰汗感觉双方联合进攻华夏人的胜率也不是很大。

    无奈,布延彻辰汗只能传令大草原南边和西边的部落,小心华夏人还有瓦剌人,不知不觉间,鞑靼已经衰落到如此地步,布延彻辰汗恨呀。

    在大草原东边,建州女真和倭国大军已经将海西女真覆灭,活着的海西女真人不是向北山女真臣服,即使向建州女真臣服。

    在覆灭海西女真后,倭国大军停下脚步,倭国高层发现覆灭海西女真的用处并不大,海西女真生活的区域远远比不上华夏大地,还不如挥军进攻华夏大地。

第410章 三姓家奴

    倭国在占领高丽后变得自大,但自大不是傻子,他们能够看到己方和建州女真一起进攻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获得的利益更多。

    这场对海西女真的战争,倭国除了占领一些冬季会酷寒难耐的土地,再就是俘虏一些女人。

    而且这些女真女性野性十足,征服女真女性,对倭国士卒来说有着强烈满足感,只是其中也有不少危险,说不定这些女人会用自己的牙齿从倭国士卒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使得越来越多倭国士卒放弃征服这些女人。

    反而是建州女真,在对海西女真的战争中死伤不少人,但收服的人加入到建州女真,使得建州女真人口迅速增加,兵力早已经突破十万。

    倭国人不愿意生活在海西女真的地盘,但建州女真不会介意,本身建州女真的地盘和海西女真的地盘接壤,生活环境不会相差太大。

    更何况建州女真看起来只是名义上臣服倭国,并不怎么听从倭国命令,对于现在的局面,倭国大军统帅宇喜多秀家非常不高兴,毕竟对海西女真发动战争,倭国也死伤不少士卒。

    “接下来的目标是华夏大地,明与人民军的战争是人民军胜了,两虎相争一死一伤,人民军肯定也不会好过,现在进攻华夏大地是非常好时机,命令建州女真进攻与我军一起发动进攻,若是建州女真不同意,那我军就先进攻建州女真!”

    宇喜多秀家与众位倭国大军众位高层商议后,做出决定。

    在宇喜多秀家看来来,若是建州女真听从命令一起进攻华夏大地,也能够减少己方人员死伤,建州女真不听从命令,那就先灭掉建州女真,建州女真的实力还不如海西女真,既然能够以不算大的代价将海西女真灭掉,同样能够轻松将建州女真灭掉。

    相比于海西女真的地盘,似乎建州女真的地盘比海西女真的地盘好不少。

    倭国使者将宇喜多秀家送到努尔哈赤面前,趾高气昂的倭国使者让努尔哈赤见了真想一刀砍了。

    不过努尔哈赤没有冲动,笑着回复倭国使者,说建州女真因为进攻海西女真死伤比较多,暂时需要休养生息一下,无法立即出兵。

    “必须立即出兵,不出兵,你们就是背叛,倭国大军会立即到来!”倭国使者嚣张的喊道,看起来似乎根本不担心自己身处敌营。

    面对如此嚣张的话语,努尔哈赤极力压下心中的怒火,转而让手下送上来五百两黄金,希望倭国使者能够在宇喜多秀家面前给建州女真说说好话,给建州女真一些时间,建州女真一定会出兵,若是倭国使者成功说服宇喜多秀家,还会有五百两黄金奉送。

    在努尔哈赤金钱攻势下,倭国使者话语依旧嚣张至极,却同意在宇喜多秀家给建州女真说好话。

    努尔哈赤礼送倭国市值离开后,笑脸立即变成怒容。

    “真是可恶,一个小小的倭国使者在我面前竟敢如此嚣张,总有一天要杀了你。”

    从进攻海西女真的战斗中,努尔哈赤看出来倭国大军实力不弱,当然,努尔哈赤更多的认为,是建州女真和倭国大军一起出手打海西女真一个措手不及,才能够以不算多的死伤覆灭海西女真。

    若是倭国大军进攻建州女真,只要建州女真做好准备,努尔哈赤认为己方能够挡住倭国大军,不过建州女真也会死伤不少人。

    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不会蛮干,对倭国使者再愤怒也没有变现出来,反而礼送出境,不希望倭国大军进攻建州女真。

    愤怒之后,努尔哈赤开始思考进攻华夏大地这件事,人民军覆灭明廷成为华夏大地新的统治者,看起来两者相争,人民军胜利了也会付出巨大代价,可从鞑靼人与人民军的战争中死伤惨重来看,人民军的实力很强。

    努尔哈赤不认为建州女真和倭国一起出兵就能够打败人民军,反而己方有可能死伤惨重。

    思考过后,努尔哈赤脑海中出现好几个选项:

    第一个选项,建州女真听从倭国的命令一起出兵进攻人民军,尽可能让倭国大军冲在前面,只要倭国人死伤多了,受到重创的倭国大军会退回到高丽,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进攻建州女真,但需要小心人民军进攻建州女真。

    第二个选项,要是倭国大军真的进攻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就像西方撤退,想办法在大草原上占领一块地盘,不过鞑靼人与人民军的几场战斗死伤不少人,但鞑靼人剩下的实力依旧比较强,不是那么容易就从鞑靼人手中夺下一大片草场的。

    第三个选项,向人民军臣服,让人民军出兵一起进攻倭国。

    三个选项中,努尔哈赤更中意第三个选项,以前建州女真依靠臣服明廷,才能够对抗海西女真,而明廷仅仅是要了建州女真一些贡品,并没有派兵攻打建州女真。

    能臣服明廷,也可以臣服人民军,只要维持臣服明廷时的局面即可。

    想到这些,努尔哈赤立即召集建州女真各部首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中威望非常高,几乎没有人反对努尔哈赤的命令。

    随即,努尔哈赤派出使者往辽东去,上表人民军,建州女真愿意臣服于人民军。

    努尔哈赤的使者还在路上,人民军枪骑兵第一师已经开始第三次征战大草原。

    已经有两次征战大草原的经验,枪骑兵第一师在征战大草原上是越来越数量,甚至总结出一套作战计划来。

    比如大军进入大草原,先分出多个侦察小组分散到四周,通过望远镜更先发现敌人,然后派出一支小队过去将敌人放牧的牛马羊,等待更多鞑靼人过来抢牛马羊。

    鞑靼人已经知道人民军枪骑兵征战大草原的事情,知道枪骑兵的一些情况,比如枪骑兵的服饰和武器,通过这些特征确定是人民军打来了,就不会聚集人手抢回牛马羊。

    枪骑兵也跟着做出改变,弄出几队鞑靼人服饰武器的枪骑兵,引诱鞑靼人。

第411章 一个比一个嚣张

    枪骑兵师第一次第二次征战大草原都是从渤海所北上,如今因为一直有鞑靼人在渤海所外监视着,枪骑兵师换一个西边的关卡出关,五千人一万匹马浩浩荡荡冲入大草原中。

    枪骑兵师进入大草原的第二天就有了收获,先是灭了一个近二十帐的阿乌勒,之后又灭了一个超过六十帐的阿塔阿依马克。

    到了第三天,枪骑兵师遇到的鞑靼人更多了,一连覆灭鞑靼人好几个部落,杀敌过三千,俘虏三千多人,缴获近八万头牛马羊,第四天结束,枪骑兵师启程回家。

    人民军枪骑兵师再一次进入大草原大开杀戒的事情很快被布延彻辰汗,身为鞑靼人的可汗,即便被人民军打败多次死伤数以万计的鞑靼勇士,布延彻辰汗依旧站了出来,向各部落发令,要求各部落带着人集合,将进入大草原的人民军灭掉。

    然而两天时间过去,布延彻辰汗只聚集一万多骑,其中三千骑出自王庭本部。

    第一次时布延彻辰汗率领一万一千骑进攻人民军枪骑兵师,一战过后残存不到两千骑,枪骑兵师却没有死伤多少人,这一次聚集的人数比第一次时还少,布延彻辰汗怎敢带着这点人马进攻枪骑兵师。

    布延彻辰汗感觉,想要将枪骑兵师赶出大草原至少需要二万骑,想要将枪骑兵师灭掉,至少需要三万骑,而且还要做好己方出现大量人员死伤的准备。

    然而鞑靼各个部落根本布延彻辰汗灭掉人民军枪骑兵师的机会,只有少部分部落听从他的命令带着族人来集合,只有这点人,布延彻辰汗不敢再一次出击,担心重蹈覆辙。

    到了第三天,没有更多的鞑靼勇士聚集过来,布延彻辰汗彻底失望了,让各个部落首领带着族人回家。

    “不能再这样下去,一次又一次,还要再死去多少人?”

    可大部分鞑靼部落已经不听从布延彻辰汗的命令,他已经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一幕重复发生,布延彻辰汗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好。

    曾经布延彻辰汗有着莫大的野心,如今他的野心已经彻底消失,他现在只希望让鞑靼人继续统治这一片大草原,抵挡人民军还有瓦剌人。

    只是目前看来想要完成这个想法的可能性很小,西边瓦剌人野心勃勃,想要占据更多的草场,南边人民军也一次又一次征战大草原,鞑靼人的实力不断被削弱。

    “唉”

    布延彻辰汗叹息,不再继续思考下去。

    没有鞑靼人集合起来,枪骑兵师这一次归程会比较顺利。

    枪骑兵师还没有回归关内,努尔哈赤的使者已经来到人民军控制下的辽东,想要面见驻扎在辽东的人民军统帅第一集团军副军长韩林。

    “建州女真派来的使者?我就不见了,问问有什么事情,不重要的话直接赶走。”韩林向副官吩咐道。

    努尔哈赤派来的使者知道倭国人嚣张,没想到这人民军更加嚣张,连他的面都不愿意见一下,但使者不能因为人民军嚣张,就放弃自己任务,直接向韩林的副官告诉自己此行来意,建州女真想要向人民军臣服。

    “建州女真想要臣服?”

    副官认为这算是重要的事情,立即回来向韩林禀告。

    听着副官的话,韩林直接挥挥手道:“不接受,不接受,直接将人赶走,说不定我们哪一天还会率军进攻建州女真,异族人而已。”

    “遵命!”

    副官出去直接派人将建州女真使者一行人全部赶走,不走就全部抓起来,贬为苦力给人民军修路修建水利设施去。

    因为建州女真使者这事,韩林又想起辽东境内高丽国那几千人,高丽国都亡国了,还依着高丽国国王的身份想要在人民军治下获取一些待遇,希望人民军出兵赶走倭国大军,帮助其复国。

    高丽国王还想要派使者前往北平城、武昌城甚至是广州城去,想要去说服大都督出兵高丽。

    纯属是多想,即便高丽国有着一部分华夏文化传承,但人民军不接受高丽国臣服,只想将高丽国全部吞并。

    高丽国和倭国一样,弱小的时候臣服,自以为强大的时候就会反噬,历史上也是有高丽国进犯华夏大地的时候。

    韩林准备寻个由头,将高丽国一行人都赶走,不愿意走就全部抓起来,苦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另一边,使者归来,将人民军的嚣张告诉努尔哈赤,听着使者的话,努尔哈赤满心怒火,眉头也深深皱起。

    “人民军居然不接受我们臣服?”

    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建州女真有十万可战之兵,明廷接受建州女真的臣服,倭国也接受建州女真的臣服,原本努尔哈赤认为非常稳妥的事情,怎么人民军会不接受建州女真臣服?

    “难道是这个人民军统帅对我们有仇?”努尔哈赤猜测道。

    既然无法向人民军臣服,那努尔哈赤就决定改变思路,和倭国一起出兵进攻人民军统治的辽东,成功击败人民军最好,不成功也要让倭国人死伤惨重。

    就算事后人民军出兵报复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也不害怕,明军都打不过来,人民军也难。

    做出决定后,努尔哈赤又派出使者前往高丽,告诉宇喜多秀家建州女真已经休息的差不多,可以派出十万人马与倭国大军一起进攻人民军。

    因为之前努尔哈赤用金钱利诱,那倭国使者成功说服宇喜多秀家,给予建州女真休养生息的时间,与此同时宇喜多秀家也在让倭国大军进行准备。

    去年丰臣秀吉准备三十万大军进攻高丽,前期只派出十多万人就成功拿下高丽,准备的三十万大军都已经来到高丽,在与高丽和之后海西女真的战争中死伤几万人,宇喜多秀家手中还有二十七万人马。

    这二十七万人马大部分都驻扎在高丽,一部分驻扎在海西女真占领区,不过海西女真那片土地环境比较差,若是能够占领辽东甚至华夏大地更多区域,海西女真那片地盘不要也罢,可以用来奖赏建州女真。

    为了进攻人民军,宇喜多秀家一共准备二十万大军!

第412章 三十年

    方南搬家到武昌城已经有一个月时间,随着建国日逐渐接近,方南也忙碌到没有多少休息时间,预计这种忙碌状态将会持续到建国后最少半年时间,等待国家走上正轨,方南的事物才会减少一些。

    方南忙碌主要还是因为方南自身能力高,比臣子们都高,重要的事情都要方南亲自来,才能走上最正确的道路,要是臣子的能力更高,那方南反而可以让臣子们做更多的事情,自己也能放松下来。

    最近方南忙碌的一件事情是制定修路计划。

    “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方南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即便活了第二世,也难以忘记。

    前世是如此,今世也是如此,自人民军举旗占领地盘后开始,将那么多为恶的人贬为苦力,驱赶他们去修路,如今整个广东省各个城市之间都已经用水泥路连接起来,重要的城市之间还修建有铁轨路。

    广西、湖广、江西、福建四省的水泥路也是越来越多,随着人民军占领整个华夏大地,各省都在修建水泥路,准备将所有城市用水泥路连接起来,实际体验来看,水泥路的确方便各地商业贸易。

    当然,水泥路更重要的作用是加深人民军对各地的控制,通过水泥路,只要有足够多的马车,人民军可以快速将一支部队从一地送到另一地去,随着铁轨路路程增加,人民军调动部队的速度将更快。

    修路对人民军很重要,对即将建立的夏国同样很重要,所以方南要制定一个庞大的修路计划。

    实际上之前年份里方南就制定不少修路计划,一省之地、五省之地时都有制定各自的修路计划,占领整个华夏大地后也有一个大略的修路计划,现在只不过是制定一个详细的修路计划。

    整个修路计划分为铁轨路和水泥路。

    铁轨路修建计划十年为一期,一共分为三期,总计三十年。

    第一期铁轨路修建计划,任务是将都城武昌城与四座陪都广州城、北平城、蓉城、申城用铁轨路连通,从全国地图上看就是以武昌城为中心,一条铁轨路从南到北,一条铁轨路从东到西,若是距离某个省城或者市城近,尽可能为这些重要城市也囊括进去。

    第二期铁轨路修建计划,任务是将所有省级城市都用铁轨路连通。

    第三期铁轨路修建计划,任务是将华夏大地上尽可能所有城市都用铁轨路连通。

    为期三十年的庞大铁轨路修建计划,其中问题也不少,铁轨路也是需要跨过黄河、长江的,甚至还要挖掘隧道,但目前人民军的建桥技术并不足以修建横跨黄河或者长江的大桥,对于比较负责的地势也难以挖掘隧道。

    问题是有,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只能暂时略过,先将其他路段完成。

    在四、五年时间里,人民军在修建铁轨路时多少掌握一些建桥和挖掘隧道技术,水泥和钢铁是人民军掌握这些技术的有效保障。

    在广东省,已经有超过十座钢铁大桥架在一条条河上,让铁轨路得以跨过阻路之河。

    方南无法在这上面给予太多的帮助,建筑师们自己在修路过程中慢慢摸索,让人民军的建桥和挖掘隧道技术不断提高。

    实际上三十年修建铁轨路计划,其中就有方南留给建桥技术和挖掘隧道技术提升的时间,若是技术水平足够,人民军动用上十万苦力修建铁轨路,可能二十五年内就能够完成所有计划,并且还不会太赶。

    为了生产出足够的铁轨,方南已经批准再建立两个大型钢铁厂,仅仅琼州钢铁厂已经无法满足接下来夏国的大建设。

    另外蒸汽机车项目组对火车的研究也有不小的进展,已经开始打造原型机,或许最多三年时间内,就有能够投入实用的火车出现在铁轨路上。

    即便没有火车,通过特制的马车跑在铁轨路也比在水泥路上便捷不少。

    同样长度的铁轨路其造价要比水泥路高得多,铁轨路修建计划度如此庞大,水泥路修建计划同样不会不会小了。

    整个水泥路修建计划同样长达长达三十年,铁轨路修建计划分为三期,而水泥路修建计划分为五期,每期六年。

    水泥路修建计划前三期和铁轨路修建计划的三期差不多,第一期将都城武昌城与四座陪都广州城、北平城、蓉城、申城连通,顺路的省城、市城、县城也都连接上,第二期将所有省城都连通,第三期将所有城市都连通。

    到了第四期,水泥路就要从城市往下修,将所有的镇乡都连接上,第五期则是“村村通”,用水泥路将所有农村都连接上。

    三十年的水泥路修建计划,一直修到村村通,也不算是太赶,主要还是因为人民军有大量苦力可以用,这些苦力人民军只需要管吃喝拉撒睡,连工钱都不用发,可以从早干到晚,就算苦力累死了也没有人多少什么。

    只不过对待苦力要尽可能“好”一点,防止苦力暴/动,苦力可是非常的好的劳动力,吃苦耐劳,能够省去人民军很多麻烦。

    随着人民军统/一华夏大地,华夏大地内部的苦力来源骤然减少,除了还没有剿灭的山贼土匪强盗,只剩下违反人民军律法的人,今后想要更多的苦力,只能加大从外界获取。

    目前大草原上的鞑靼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来源,枪骑兵师三次出征大草原,为人民军增加超过一千名苦力,占人民军拥有苦力总数的几百分之一。

    未来随着更多枪骑兵师组建完成,不断征战大草原,会有更多的鞑靼人被俘虏回来成为苦力,修路修建水利设施。

    视情况而定,若是夏国的财政收入比较多,还会拿出一部分资金雇佣农闲是的农民参与到修路中,对待农民可不能像对待苦力一般,农民工工作时间有明确限制,还会发足额的工钱,有农民工加入,道路修建计划也能加快一些。

    至于修建水利设施,农户人都知道水利设施对自家田地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要工钱就加入到其中,希望能够尽快修好,即便遇到天灾,有水利设施在,自家田地上的庄家也不会减产太多。

第413章 倭寇与明军孰强孰弱?

    方南很忙碌,周磊、赵弘、程心远、胡壮等人民军高层更加忙碌。

    方南的忙碌主要是制定各种发展计划,政务主要是处理一些国家层面上的重要事情,次要的事情都交给周磊和各部自己处理。

    显然,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重要事务并不是太多,次要事情占据大部分,单独各部的事情各部自己处理,小事不用汇报,重要一点的事情需要周磊审阅一下,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周磊去处理。

    如此下来,反而其他人民军高层比方南还要忙碌,甚至睡眠时间都不充足,不过人民军众位高层干劲十足。

    曾经他们只是深山中一山民,梦想很简单,就是吃饱饭,没想到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居然成功推翻明廷,成为华夏大地新的统治者,治下亿万百姓。

    虽然是一步步从山民走向今天的地位,但他们心中依旧非常激动,同时也牢记老师的叮嘱,既然身处此位,就要尽职尽责,万万不能懈怠。

    他们每天处理政务很累,但却很高兴,这是老师带领他们打下的江山,他们希望大家建立的国家会越来越好,就算自己累一点也不要紧。

    武昌城这边继续忙碌着,东北区域新的战争就要爆发。

    进入到六月,建州女真和倭寇军队调动频繁,驻守在辽东的人民军统帅韩林基本上可以判定,建州女真和倭寇的目标都是人民军,预计来袭的敌人将多达几十万,人民军也要尽快做好战斗准备。

    目前韩林麾下军队总兵力多达十七万余人,其中人民军整编师共十二个,合计十万人,留下的原明军二十个营共七万二千余人,为协从军,人民军一个整编师搭配两个营为一个作战单位,合集一万四千余人,以此为单位驻守在各处。

    随着建州女真和倭寇的军队调动,韩林也开始调动麾下各部,将大半军队集中到与建州女真和倭寇的边境区域,小半军队守卫沿海地区,反而是内部驻守的部队少而又少。

    时间快速流逝,建州女真十万人马,倭寇二十万人马,差不多都已经聚集齐,不过双方不是聚集起来一起进攻,而是分两个方向进攻,倭寇从东边进攻,建州女真从北边进攻。

    倭国二十万大军由宇喜多秀家亲自统率,想要一战攻进人民军驻守的辽东区域,尽可能将整个辽东都占领。

    建州女真十万大军由努尔哈赤率领,努尔哈赤没想要真打这一战,只打算佯攻一下,做给倭寇看,死伤一点不听从他命令的女真人就会选择撤退,不过若是人民军实力不强,努尔哈赤愿意多死伤一些人攻进辽东。

    时间进入到六月下旬,建州女真大军和倭国大军向前推进,目标分别是鹦鹉关和九连城,驻守在鹦鹉关的是人民军第三十三师,师长于示,驻守在九连城的是人民军第十九师,师长段小楼。

    目前两处区域各人民军一个师,协从军两个营,另外得知建州女真和倭寇的进攻目标,韩林又从其他地方紧急抽调两个火枪团分别支援两处,使得这两处区域驻守兵力都超过一万五千。

    建州女真大军不着急进攻,倭寇急急忙忙,最先接近九连城,准备发动进攻。

    倭寇二十万大军不可能都到了,先锋军足有五万人,已经接近人民军第十九师驻守的九连城。

    根据侦察兵探查到的情况,师长段小楼了解到倭寇的兵种分布情况和以前的明军差不多,以步兵为主,骑兵很少,步兵中装备一小部分火枪和火炮,并且倭寇中穿盔甲的人不多。

    “似乎战斗力不会比明军精锐高。”段小楼猜测道。

    猜测归猜测,不管再怎么认为倭寇实力如何,即将到来的这一仗段小楼都要认真去打,人民军从成立起每一场战斗都非常认真,统帅不能有任何自大

    倭寇先锋军接近九连城时已经进入到下午,不过倭寇先锋军指挥官小西行长没有任何想要让大军休息的想法,大军继续推进,想要一举拿下九连城,天黑后在九连城休息。

    不得不说,从战国时代走出来的倭寇,先后击败高丽和海西女真,即便只是一个倭寇军中一个普通士卒,也自大到极点,认为倭寇大军能够轻松战胜所有敌人,小西行长下达进攻的命令,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

    距离九连城只有一千米,倭寇先锋军继续缓缓推进,一千米的距离,十九师装备的佛郎机炮和榴弹炮都可以发威了。

    不过段小楼没有着急命令炮团开炮,显然对面的倭寇不了解人民军的实力,不能立即开炮,火炮无法给倭寇带来多少伤害,让倭寇近一点,到时候火枪、火炮一起开火,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作为倭寇先锋军,小西行长心中也有一些疑惑,距离九连城已经如此近了,怎么敌人还没有开炮,难道敌人没有装备火炮?

    敌人没有装备火炮更好,己方能够更轻松攻占九连城,小西行长驻守在九连城中的敌人愈加轻视。

    八百米

    六百米

    四百米

    直到进入到四百米距离时,倭寇先锋军的火炮部队才停下来,准备构建火炮阵地。

    段小楼自然不会等着倭寇将火炮阵地构建完成挨炮轰,当即命令全军火炮部队、火枪部队开火。

    霎那间,火枪部队发出第一波攻击,超过七百枚铅弹直直与倭寇先锋军迎面相撞,直接便有超过五百名倭寇中弹。

    这还是火枪部队的第一次攻击目标是倭寇的火炮阵地,要是攻击其他倭寇密集的地方,会造成更大的杀伤。

    第一波攻击结束,三秒后第二波铅弹来袭,紧随其后的还有上百门火炮喷吐出上百枚炮弹。

    遭遇到人民军攻击的倭寇先锋军有点被打蒙了,隔着四百米的距离,敌人的火力怎么可能如此凶猛?

    “进攻!进攻!”小西行长冲出指挥刀大喊道,根本不在意己方出现的一点死伤。

    冲锋的命令已经下达,倭寇越过战友的身体,向九连城发起冲锋!

第414章 意志不敌绝对实力

    面对数以万计的倭寇发动冲锋,驻守在九连城的人民军第十九师火器部队有条不紊的进行反击。

    每五秒钟左右就有一波超过七百枚铅弹被射出去,与倭寇密集的冲锋队形相撞,给倭寇带来至少六百减员。

    佛郎机炮、榴弹炮、虎头炮也在不停的向倭寇喷吐炮弹,虽说杀伤效果远远不如两个火枪团,但也给倭寇带来不少死伤。

    距离九连城大概八百多米远区域,小西行长指挥倭寇先锋军攻城,根据之前的调查,小西行长知道九连城中驻守的敌人数量远远不如己方,原本小西行长认为先锋军能够较为轻松攻下九连城,可战斗只进行一小会,看着己方的人员死伤,小西行长感觉这场攻城战难打了。

    冲在最前面的倭军士卒距离九连城已经不足三百米,可前进这短短一百米距离,先锋军死伤人数恐怕已经超过三千,虽说整个先锋军的兵力多达五万人,但现在还没有开始攻城,仅仅是在冲锋路上就损失如此多兵力,等到开始攻城,那时候又会损失多少兵力。

    小西行长眉头已经深深皱起,己方具有绝对兵力优势,应该能够攻下九连城,但他不想要看到己方死伤太多人。

    要知道倭国的目标可是攻占整个华夏大地,华夏大地太大了,亿万人口,是倭国人口的好几倍,兵力同样是倭国的好几倍,仅仅攻占一个九连城就损失太多兵力,就算倭军目前所有兵力都损失掉,也无法攻占华夏大地多少地盘,这不是小西行长愿意看到的。

    “可能驻守在九连城的是敌人精锐。”小西行长只能如此安慰着自己。

    战斗继续,倭军继续向九连城冲锋,人民军第十九师火器部队也不断反击,倭寇先锋军在付出巨大死伤代价后,终于进入到九连城一百米范围内。

    倭军中也是有火枪兵和弓箭手,倭军装备的鸟枪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米,冷兵器部队继续向前冲锋,火枪兵停下脚步,准备给火枪装填弹药,向城墙上的人民军战士攻击。

    然而人民军居高临下,更是装备望远镜,清楚看到倭军中的火枪兵正在做进攻准备,段小楼当即命令己方火枪兵转而向倭军火枪兵开火。

    硬顶着一波又一波铅弹,倭军距离九连城越来越近,倭军中数量不算多的火枪兵却在人民军火枪兵攻击下死伤惨重,人民军根本不给倭军火枪兵发威的机会。

    除了火枪兵,倭军中扛着云梯的人也是人民军火枪兵重点关注目标,人民军火枪兵一次又一次将扛着云梯的一部分倭军士卒打死,却有更多的倭军士卒悍不畏死上前扛起云梯,继续向前冲锋。

    不得不说,从战国时代走出来的倭军,在战斗意志上丝毫不比人民军曾经面对的明军精锐差。

    不过就算倭军战斗意志再顽强,在人民军进攻下,倭军每前进一百米就要付出上千人死伤,如此惨重的死伤,让小西行长心痛不已,甚至有下令撤兵的想法,可已经死伤这么多士卒,就这么轻易撤退,那死伤数千士卒做出的努力就白白浪费掉了。

    现在小西行长只有一个想法,攻城,只要攻下九连城,死伤人数多一些也能够接受,要是连九连城都没有攻下,甚至没有杀死多少敌人就撤兵,而己方死伤好几千人,这种败仗他无法接受!

    “进攻!进攻!”

    终于,倭寇先锋军在付出超过七千人死伤后,终于冲到九连城下,云梯即将架起,我军士卒马上就要开始攀登城墙。

    城墙上,原本最前位置的火枪兵们已经退到后面来,取而代之的是第十九师掷弹兵。

    “点火!扔!”

    下一刻,几十上百枚手榴弹从天而降,有运气不好的倭军士卒直接被手榴弹砸倒甚至砸昏,然而这不是结束,砸到地面上的手榴弹轰然爆炸开来。

    轰!轰!轰!

    一连串爆炸声中,城墙下汇聚的倭军士卒们已经全部倒在血泊中。

    倭军撤退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倭军士卒还在继续向前冲,有倭军士卒想要重新将云梯架起来,然而人民军的手榴弹就好像用之不尽似的,不断向城墙外抛出,甚至尽可能向远处抛。

    短短时间里,已经有数千枚手榴弹被掷弹兵们抛出,城墙外近二十米范围内已经铺满倭军士卒的尸体。

    这二十米距离对倭军士卒来说就好像噬人巨兽一般,只要冲过去,就会死亡,在这短短二十米距离内,已经有数千倭军士卒倒下,但是手榴弹依旧没完没了的从天而降。

    经历过战国混战,又经历过对高丽、海西女真战争的胜利,充满自信而又自大的倭军士卒们终于怕了!

    他们不敢再继续前进一步,前方就是死亡之地,谁进谁死,他们不愿意就这么白白死在这里。

    战场上的变化太快了,快到小西行长都没有反应过来,己方就已经死伤惨重。

    攻城?

    根本不可能成功,倭军连架起云梯攀登的机会都没有,甚至于连城墙二十米范围内都不敢接近。

    小西行长脸上满是不敢相信,战无不胜的倭军居然会在这一个小小的九连城碰壁,就这么短短一阵功夫的进攻,倭军已经死伤多少人,似乎已经过万了。

    “撤军!撤军!”

    小西行长愤怒而又无奈的下达撤退命令。

    撤退命令下达,后队转前队,倭军开始撤退,但是人民军不会这么轻易让倭军撤退,城墙上,掷弹兵们后退,两个团的火枪兵们重新回到自己的战斗位置上,炮兵们同样上前操纵火炮。

    “开火!”

    一波铅弹再一次向撤退的倭军袭来,超过六百倭军士卒倒在战场上。

    一波结束,新的一波到来,倭军士卒看着身后的战友不断倒下,他们终于慌了。

    “快跑!”

    在人民军火枪兵的进攻下,原本倭军有序撤退直接变成溃逃了,落在最后面的倭军士卒疯狂的向前逃跑。

    只要,只要能够比其他人跑得快一些,就不会死在这里!

第415章 晚了一步

    直到倭寇远离九连城一千米远,人民军的攻击才结束。

    十九师师长段小楼并没有盲目派人出城追击倭寇,这一战十九师杀敌上万,但倭寇先锋军剩下的兵力已经要比十九师多出不少,在远离城池的地方进行战斗,即便人民军会胜,也有可能出现较大人员死伤。

    更何况刚才攻城的倭寇只是先锋军,倭寇大部队还在后面,十九师兵力远比倭军少,十九师的任务是守住九连城,没有必要在其他战斗战斗中损耗兵力,更不用在这种大战中刻意去抓俘虏。

    随着倭寇远去,九连城城门打开,先登战士们手举盾牌在前,协从军还有十九师普通团的战士跟在后面,他们的任务是打扫战场。

    九连城外的战场上已经堆积大量倭寇尸体,还有一些受伤的倭寇在苟延残喘,必须尽快将这些倭寇尸体处理掉,否则容易产生疫病。

    人民军的医学发展速度较慢,还无法有效治疗这种疫病,一旦发生疫病只能采取隔离方式,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疫病死去。

    既然无法治疗疫病,那就尽可能铲除滋生疫病的土壤,同时加快医学研究。

    远离九连城,小西行长将后面溃逃的士卒收拢,清点一下人数,只剩下接近三万人。

    听手下汇报这个数字时,小西行长直接愣住了,五万先锋军进攻一座小小的九连城,还没有打死多少敌人,己方就损失超过两万人?

    太不可思议,太可怕了,是敌人太强,还是己方太弱。

    “这是一个陷阱,我们中计了,敌人将最精锐的军队都放在九连城,真是可恶!”小西行长愤恨的说道。

    “对,这是敌人陷阱。”

    “不是敌人强,是我们中了敌人的阴谋诡计。”

    “可恨,敌人就不敢与我军堂堂正正一战。”

    听到小西行长的话,手下们纷纷附和起来。

    能够先后覆灭高丽和海西女真,倭军上下都明白自己的“强大”,倭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任何敌人能够一对一战胜倭军。

    倭军这么强大居然被人民军打败了,肯定不是人民军比倭军强,这是人民军的阴谋诡计,先锋军中计了,才死伤惨重。

    如此一来,小西行长直接将先锋军打败仗的原因推到“敌人的阴谋诡计”上,打败仗他有错,但更多的是敌人的问题,就算换一个人来率领进攻九连城,也会惨败。

    这是小西行长真实想法,而不是想出来的借口。

    按照这个思路,小西行长派人前往中军向宇喜多秀家汇报。

    两个时辰后,宇喜多秀家收到小西行长的战报,不去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先锋军惨败,宇喜多秀家勃然大怒,损失两万人,这可是自从倭军征战高丽、海西女真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大损失的败仗。

    宇喜多秀家一共调集二十万大军进攻人民军控制的辽东,第一战就损失两万人,大军的十分之一,这仗怎么打的,要是按照这个情况打下去,倭国可以绝了占领华夏大地的心思。

    宇喜多秀家虽然愤怒,不过他接受小西行长的言辞,先锋军是中了敌人的阴谋诡计才死伤惨重,也只有这个言辞,才能够很好说明战无不胜的我军为什么会遭遇大败。

    和小西行长一样,宇喜多秀家同样认为我军天下第一,战无不胜,既然如此,先锋军被人民军大败,肯定是其他原因,小西行长的话语就很好的解释了先锋军为什么会大败。

    接下来只要倭军小心谨慎,不再中敌人的阴谋诡计,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而且阴谋诡计再厉害也不敌绝对实力,现在倭军还有十八万大军,一个小小的九连城拦不住倭军,更何况还有建州女真的十万大军。

    一定要为战死的倭军士卒报仇,杀死辽东所有敌人。

    惨败的倭军先锋军在远离九连城的地方休整,等待后面的大部队汇合,在先锋军外,有一支建州女真的人马一直在盯着先锋军,见到先锋军打败,立即派人返回,想要将战报向首领努尔哈赤汇报。

    只要这份战报送到努尔哈赤手中,努尔哈赤就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民军的实力,不会轻易是试探人民军,即便只是一次试探,也有可能让建州女真死伤惨重。

    然而九连城与鹦鹉关之间的距离可不短,在倭寇先锋军进攻九连城的时候,建州女真大军距离鹦鹉关已经没有多远。

    因为建州女真名义上臣服倭国,宇喜多秀家派了一队人进入建州女真大军中,督促努尔哈赤率军向人民军进攻。

    努尔哈赤以行军劳累要休整一下为借口,让建州女真大军暂缓进攻鹦鹉关,可军中倭寇不断要求努尔哈赤快一点发动进攻,听得努尔哈赤心烦,恨不得将这些倭寇都杀了。

    倭寇可以杀,但不能现在杀,现在将倭寇杀了,一旦被宇喜多秀家知道了,恐怕倭国大军就会转过来先进攻建州女真,这是努尔哈赤不想要看到的。

    努尔哈赤被倭寇催得不耐烦,终于决定率领大军对鹦鹉关发动进攻。

    十万人马在手,鹦鹉关守军连两万都不到,建州女真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努尔哈赤认为自己想要的话,就一定能够攻下鹦鹉关。

    但努尔哈赤不打算现在就攻下鹦鹉关,先对鹦鹉关的人民军试探一下,将那些不怎么愿意听从自己命令的人作为先锋,试探进攻鹦鹉关,这些人全死了最好。

    先吃一次“败仗”,就可以多休整一些时间,让另一路倭寇冲锋在前,让倭寇多死伤一些人,那倭寇对建州女真的压力就会大大降低。

    地盘都被倭寇占领了也好,等人民军收服辽东的时候,双方大战,建州女真就可以在一旁看戏,积蓄实力,总有一天建州女真也有入主华夏大地的机会。

    送“倭寇先锋军大败战”报的人骑着马即将追上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大军,努尔哈赤却已经命令大军向鹦鹉关前进,准备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

第416章 运气说

    十万建州女真大军,四万骑兵,六万步兵,武器以弓箭、长刀为主,装备有一些以木板为主体的盾牌,基本上看不到火器的身影。

    女真人以放牧狩猎为生,擅长骑射再正常不过,虽说之前建州女真臣服于明廷,每年还要朝贡,但明廷对建州女真的商贸限制很大,根本不会让太多的生铁或者铁器流入建州女真,若是流入的多了,显然会提升建州女真的实力,不利于明廷管控建州女真。

    在这种情况下,建州女真大军中能够身穿盔甲的人是少而又少,更不会有多少火器流入到建州女真。

    不过相比于火器,努尔哈赤更信任手中的弓箭,即便在和倭军一起进攻海西女真,努尔哈赤依旧是这个想法。

    在视野开阔的地形上战斗,倭军装备的鸟枪射程还要超过女真人手中的弓箭一些距离,不过鸟枪的射击频率不如弓箭高,同时弓箭手无法一直拉弓射箭,但火枪兵可以,只要火枪不出现问题,火枪兵就能一直操纵火枪进行攻击。

    然而在山林地形尤其是丛林地形,因为树木遮挡,火枪根本发挥不了多少威力,在丛林中突然遭遇弓箭手敌人,火枪兵根本不是弓箭手的对手。

    建州女真居住区域就是以山林为主,所以努尔哈赤更信任手中的弓箭,也自信能够凭借地形抵挡倭军进攻。

    建州女真大军距离鹦鹉关越来越近,攻城战即将开始,建州女真大军中骑兵数量占据总兵力的五分之二,但骑兵又无法骑着马冲到城墙上,努尔哈赤已经命令一些骑兵放弃战马步行,其中就包括一些经常违背努尔哈赤命令的人。

    为了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放弃战马以步兵身份参与到战争中,努尔哈赤已经做出承诺,只要先攻进鹦鹉关中,财富、女人随便抢。

    听从努尔哈赤命令的人位置尽量靠后,而不听从努尔哈赤命令的人都抢着往前,想要更快攻进鹦鹉关,在他们看来,十万大军攻城,怎么也不可能失败。

    努尔哈赤也是打算用这些人的生命去试探驻守在鹦鹉关的人民军实力。

    鹦鹉关城墙上,三十三师师长于示通过望远镜观察着不断向鹦鹉关接近的建州女真大军,此时最前面的建州女真距离鹦鹉关已经不足九百米。

    人民军搜集到一些关于建州女真的情报,大致了解建州女真武器装备、兵力等,面对没有装备火炮的建州女真大军,于示准备将敌人放近一些距离打,别隔着五、六百米距离就开火,将敌人打跑了却没有杀伤多少敌人。

    战场上,女真人自信的大步向前迈进,城墙上,火枪兵、炮兵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八百米

    五百米

    二百米

    “开火!”

    伴随着火光和黑烟,超过七百枚铅弹还要大量炮弹飞离城墙,迎面与正在大步冲锋向前的建州女真大军相撞。

    “撞击”中,建州女真大军停顿一下,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冲锋,仅仅六、七百人的死伤无法让其他女真人停下冲锋的脚步。

    人民军的攻击也没有结束,一波波铅弹向女真人袭去。

    “咦?”

    于示惊讶一下,望远镜视野中大约六、七百米距离,似乎出现一群重要目标,他们骑着马,走走停停,衣着模模糊糊看起来也不普通,疑似是建州女真首领,就算不是首领也会是其他大人物。

    感觉是建州女真的大人物,于示当即对前方位置战斗的火枪兵下达新的命令道:“你们连,给我朝那个方向攻击。”

    接到师长的命令,这个火枪连连长当即指挥已经装填好弹药的二排向目标方向发动攻击。

    “二排,瞄准,开火!”

    下一刻,便有超过三十枚铅弹向着努尔哈赤一行人所在飞去。

    战场上正在观察战况的努尔哈赤隐约间感觉一丝危险,他转头想要向四周观察一下,一枚铅弹直接从他脸庞划过,在他的脸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还有一枚铅弹直接击中努尔哈赤身下战马头部,在铅弹巨大威力下,战马无力的往大地上跌倒,连带着努尔哈赤也重重的摔在地面上。

    努尔哈赤的运气还算好一些,和努尔哈赤相比,周围建州女真一众高层以及努尔哈赤的护卫们在一波三十多枚铅弹攻击下,直接被重创十几人,这些不铅弹重创的人,几乎不可能活下来。

    还没有结束,仅仅六秒钟后,第二波铅弹袭来,又是十几个人被重创。

    努尔哈赤跟着战马一起摔倒在地,一条腿还被战马压着,还没有来得及抽出腿站起来,身体正好被战马挡着,已经濒临死亡的战马又为努尔哈赤挡下一枚足以致命的铅弹。

    感受到周围的情况,努尔哈赤不敢站起来了,老老实实躲在战马后面,尽可能的将自己的身体向战马身下掩藏。

    “什么情况,谁在打我,是城墙上的敌人?”因为突然而至的袭击脑海混成一团的努尔哈赤已经懵了。

    第三波铅弹袭来,又是十多人被铅弹命中,努尔哈赤的战马再一次被两枚铅弹击中,还有看到努尔哈赤被战马压着的女真人想要过来救起努尔哈赤,也被铅弹击中。

    第三波铅弹结束没多久,努尔哈赤身边已经围了一圈人,他们要为首领挡住那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袭击,人墙内努尔哈赤在手下的帮助下,将腿从战马身下抽出来。

    或许这世界真的有运气一说,三波超过一百枚铅弹向努尔哈赤所在位置袭来,努尔哈赤的战马接连被四枚铅弹击中,而努尔哈赤除了脸上一道伤口就是跟着战马摔在地上产生的跌伤,原本身体就强壮的努尔哈赤面对这点伤害根本就不影响身体行动,依旧可以骑马战斗。

    努尔哈赤没有再骑上战马,在人墙的保护下,努尔哈赤向手下询问战场上的变化,却发现短短时间里战场上已经发生让他难以想象的惊人变化。

    “怎么会死伤这么多人?撤军,快撤军!”

第417章 自以为然

    从努尔哈赤一行人遭受到第一波铅弹袭击,到努尔哈赤在人墙的保护下站起来,这短短几十秒时间里战场上已经发生让努尔哈赤都无法镇定的巨大变化。

    最前方的女真人已经冲到城墙下,接受人民军掷弹兵的手榴弹洗礼,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已经有数千女真人倒下,其他女真人也不敢继续接近城墙二十米范围。

    终于,努尔哈赤下达撤军的命令,大军开始后撤,城墙上火枪兵重新来到最前方,用手中的火枪送建州女真大军离开。

    待建州女真大军撤退到安全位置,经过清点,十万大军出战,活着回来的还有八万六千人,也就是说仅仅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就损失一万四千人,不听从努尔哈赤命令的人差不多死光了,还死了一些听从努尔哈赤命令的人。

    得知大军剩余兵力,努尔哈赤脸上满是严肃,能够打败明廷成为华夏大地新的统治者,努尔哈赤知道人民军的实力不弱,可仅仅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就损失这么多人,人民军的实力超出他的想象。

    强,太强了。

    在撤退路上努尔哈赤就已经想明白攻击自己的人就是城墙上的人民军,还是用火枪攻击,隔着这么远距离用火枪攻击,这已经不是他印象中的火枪,射程如此远的火枪,就算只装备一千支,建州女真大军也无法攻下鹦鹉关,更不要说还有那种能够爆炸的火器。

    有那种能够爆炸的火器在,建州女真大军根本无法攀登城墙,连靠近城墙都做不到。

    就在努尔哈赤凝思遐想的时候外面喧闹起来,听声音,努尔哈赤能够猜测到是军中的倭寇。

    在大军撤退的时候,监视倭寇先锋军的女真人回报说倭寇先锋军遭遇大败,努尔哈赤便明白鹦鹉关的人民军和九连城的人民军一样强。

    不过遭遇大败的倭寇已经有着较强实力,而且建州女真也损失不少兵力,还不是和倭寇翻脸的时候。

    “让他们进来。”

    听到首领的命令,护卫们放倭寇走进来。

    “你们太弱了,十万大军还攻不下一个鹦鹉关,你们这样弱,连臣服倭国的资格都没有,给你们三天时间,必须攻下鹦鹉关!”领头的倭寇嚣张的说道。

    倭寇的话努尔哈赤听不懂,不过倭寇一行人中有翻译,翻译成努尔哈赤能够听懂的话语。

    吃败仗都没有愤怒的努尔哈赤,因为倭寇的话愤怒起来,不过这愤怒被努尔哈赤压在心里,只要倭军再遭遇惨败,多少死伤一些人,努尔哈赤就敢与倭寇翻脸。

    毕竟到时候倭寇的敌人不止是建州女真,还有人民军,倭寇就算想要攻打建州女真也不能派出所有兵力,还要留出一部分兵力防备人民军。

    暂时还不能翻脸,努尔哈赤客气的回应,表示建州女真刚刚一战死伤惨重,需要时间休整。

    倭寇原本不同意建州女真休整更长时间,不过在努尔哈赤金钱攻势下很快便同意了。

    进攻是不可能再进攻,驻守在鹦鹉关的人民军如此强,就算十万大军全力进攻也几乎不可能攻下鹦鹉关,现在努尔哈赤只想拖时间,拖到倭寇再吃败仗,倭寇死得越多努尔哈赤越开心。

    而实力强劲的人民军,努尔哈赤却没有过于担忧,努尔哈赤有信心能够依托山林地形抵挡倭寇,同样有信心依托山林地形抵挡人民军,人民军比明军强,但也不可能在山林地形中打败建州女真。

    在建州女真大军退后休整的时候,宇喜多秀家率领的倭军主力终于与小西行长率领的先锋军汇合,两军加起来足有十三万人马,兵力都快要是九连城人民军的十倍。

    两军汇合后,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长坐在一起,想要详细了解先锋军之前的战斗,仅仅是通过书信无法将战斗所有内容都描述出来。

    火枪和手榴弹是小西行长话语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先锋军遭遇的这两种火器攻击,先锋军才死伤惨重,宇喜多秀家对人民军装备的这两种火器非常惊讶。

    人民军有火炮,倭军也有火炮,不过在战斗中火炮即便数量达到数百门,也无法给敌人造成多少杀伤,就算炮弹能够爆炸也是一样。

    火枪倭军也有装备,可倭军装备的火枪射程最大也就是一百五十米或者再远一点,而人民军装备的火枪,射程居然超过六百米,这怎么也无法让宇喜多秀家相信是真的,敌我双方装备的火枪差距太大了。

    还有那种能够扔到城墙下爆炸的火器,对倭军也造成大量杀伤,在进攻的时候用处不大,从城墙下都无法扔到城墙上,但守城的时候就能够发挥出来威力。

    为什么这样的火器都在敌人手中?

    宇喜多秀家非常烦躁,听小西行长这么一说,九连城难打了。

    宇喜多秀家召集军中高层开会,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会议中,一个思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敌人将最精锐的部队放到九连城来,倭军想要攻下九连城会死伤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都选择换一个地方进攻,不可能敌人所有部队都这么强。

    另外还要想办法将驻守在九连城的敌人引出来,倭军的目标是攻占整个辽东区域,九连城的敌人要是不想办法灭掉,还会给倭军带来较大损失。

    守城是这支精锐部队的优势所在,那野/战就不会有太多优势,倭军可以趁机将之剿灭,灭掉这支精锐部队,倭军拿下整个辽东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故。

    打开地图,最终宇喜多秀家将倭军下一个进攻目标放在九连城北的长奠堡,虽然需要行军一天多路程才能够抵达,但长奠堡比九连城小,敌人驻扎的兵力会比九连城少很多,宇喜多秀家不相信十多万大军连一个小小的长奠堡都拿不下。

    接下来倭军将兵分两路,宇喜多秀家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前往进攻长奠堡,小西行长率领一支部队留在九连城外,要是驻守在九连城的敌人选择支援长奠堡,就寻找机会将九连城攻占,宇喜多秀家也会寻找机会在外面将敌人的这支精锐部队灭掉。

第418章 引诱

    翌日,宇喜多秀家率领十万大军北进,目标长奠堡,小西行长率领三万人留在九连城外,伺机攻占九连城。

    驻守在九连城的人民军第十九师一直关注着倭军动向,见倭军大部队北上,师长段小楼几乎可以断定倭军是想要换一个进攻目标,不过也有微小可能是与建州女真大军汇合。

    十九师的任务就是守住九连城,其他地方自有别的部队驻守,十九师需要将倭军动向尽快向统帅韩林汇报,只有韩林的调令来到九连城,十九师才会离开九连城,暂时段小楼的目标依旧是城外的三万倭军。

    十九师不能离开九连城主动向兵力更多的倭军进攻,该怎么让倭军主动进攻九连城,上一次一战消灭两万倭寇,倭军轻易不会进攻九连城,连大部队都走了。

    段小楼召集十九师团级以上军官开会,集思广益,会议上众人相处一个办法。

    十九师会假装派出援军前往北方支援,随着九连城中人民军兵力减少,倭军就有可能向九连城发动进攻。

    十九师防守九连城的主要部队是火枪团、重炮团、掷弹团、先登团,其他部队大部分都可以假装作为援军离开九连城。

    计划已经确定,新的一天到来,十九师一部分人马“悄悄”离开九连城北上,“一不小心”被倭军发现。

    得知九连城中的人民军走了一部分,小西行长大喜,之前他率领五万先锋军进攻九连城却吃了败仗,损失两万人,这是他的耻辱,只有攻下九连城,才能洗刷他的耻辱,似乎攻占九连城的几乎来了。

    不过小西行长没有着急,下午,倭寇后军五万人与小西行长部汇合,总计八万人马。

    在宇喜多秀家率领十万倭军北上的第三天上午,确定那部分人民军是真的远离九连城了,小西行长率领八万大军再一次接近九连城。

    担心人民军主力没有离开九连城,小西行长决定投入一万人马先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

    一万倭军不断接近九连城,距离九连城大约五百米区域,倭军炮兵开始架设火炮阵地。

    望远镜视野中,段小楼看到倭军依旧在五百米远的地方构建火炮阵地非常无语,倭寇还真是不长记性。

    攻城的倭寇才一万人左右,段小楼能够看出来这是倭寇在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十九师主力依旧在九连城中,不能全部开火将倭寇给吓走了。

    当即,段小楼命令火枪团一个营向倭寇的火炮阵地发动攻击。

    攻击开始了,第一波一百余枚铅弹直接向着倭寇火炮阵地撞去,杀伤至少五十个敌人,三秒后第二波攻击紧随而至,又为倭寇增加五十多死伤数字。

    在火枪团一个营的攻击下,倭寇的火炮阵地基本上废了,转而这个营又开始向已经进入到冲锋状态的倭寇步兵开火,一波一百余枚铅弹下去,至少杀伤八十名倭寇。

    见到己方被人民军攻击,小西行长严肃面容渐渐褪去,最后竟然变为笑脸。

    想到几天前率领五万大军攻击九连城时,同样时间下,上一次死伤人数是今天的好几倍,人民军的火力变弱了,意味着九连城被小西行长忌惮的火枪兵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这一次一定能够攻下九连城!进攻!”

    伴随着小西行长的命令,更多的倭寇投入到战斗中,面对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倭寇,段小楼没有让更多的火枪兵开火。

    在付出过千死伤后,倭寇终于冲到九连城下,云梯即将架起,这时候,段小楼又命令掷弹团一个营开始向城外抛手榴弹。

    几十上百枚手榴弹从天而降,砸到地面上爆炸开来,飞舞的碎铁片让倭寇的身体变得残破不堪。

    然而和几天前掷弹团饱和式进攻相比,这一次只要一个营的掷弹兵往城外抛手榴弹,密集程度不够,杀伤倭寇的效果也减小不少。

    远处指挥战斗的小西行长看着九连城城墙下的手榴弹爆炸的火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火光强弱上足以看出来威力大小。

    战场上数以万计倭寇向着九连城聚集,城墙下聚集的倭寇也越来越多,小西行长准备用一些士卒的生命去消耗人民军的手榴弹。

    感觉到时机差不多了,段小楼立即命令掷弹团剩下的两个营也投入战斗,随着段小楼命令下达,几秒后从天而降的手榴弹骤然增加,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距离城墙近的区域内几乎已经看到还能够站着的倭寇。

    城墙上掷弹兵们开始用力向尽可能远的地方投掷手榴弹,渐渐的,城墙外二十米区域内原本就是血色的土壤颜色变得更深了。

    远远的看到城墙下变强的火光,小西行长突然明白了,他又中计里,敌人的主力部队根本没有撤走。

    “撤退!快撤退!”

    敌人主力部队没有退走,倭军在死伤几万人也无法攻下九连城,继续战斗下去只会死伤更多士卒,现在只剩下一个选择,就是撤退。

    倭军开始撤退了,火枪兵来到城墙最前方向撤退的倭军发动攻击,两个团的火枪兵一起发威,每一波铅弹下去都要超过六百倭寇倒下。

    倭军死伤数字快速增加,看得小西行长是满心的愤怒却无处释放,可恶,太可恶了,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他会跌倒两次,耻辱,这是耻辱!

    在人民军火枪、火炮的欢送下,倭军用了十分钟才彻底出了人民军攻击范围,为此有过万倭军士卒倒在战场上,其中过半人都还活着,但是中弹的他们只能在战场上哀嚎着,等待死亡降临,他们的战友根本就不会回来救他们。

    见到倭军远去,九连城城门打开,先登战士在前,开始清理战场,每一次进行守城战时,先登战士的任务主要就剩下两个,一个是在城墙上举起盾牌为战友遮挡敌人弓箭手射出的箭矢,另一个就是战斗结束后出城打扫战场。

    手持盾牌的先登战士,能够比较轻松的将战场清理一遍,要是换做火枪兵,只能在远处用火枪将躺在地上的敌人一个个重新“点名”。

第419章 尸体铺路

    小西行长率领八万倭军进攻九连城,最终只有六万五千人离开,足足一万五千人倒在战场上,加上几天前的战斗,足足有三万五千人倒在九连城外。

    三万五千人,这可是三万五千人,倭军在征服高丽的过程中也没有损失这么多人,征服海西女真时死伤人数更少,如今在敌人的一座城池下就损失如此多人,这太匪夷所思了。

    九连城中人民军的强大恐怕会让小西行长终身难忘,小西行长已经不打算继续进攻九连城了,接下来就等宇喜多秀家的战报,要是宇喜多秀家指挥大军也吃了败仗,那倭国可以绝了占领华夏大地的念头。

    就在小西行长率军第二次进攻九连城的时候,另一边,宇喜多秀家也在率领大军进攻长奠堡。

    实际上昨天下午倭军就已经接近长奠堡,不过宇喜多秀家比较谨慎,倭军行军一天多路程,身体有些疲惫,需要时间休息才能恢复战斗力,所以在今天上午才对长奠堡发动进攻。

    九连城是一座城池,勉强可以驻守一万五千人,长奠堡是一座大一些的堡垒,或者说一座小城,城池面积比九连城小很多,城墙也低矮不少,人民军在这里只驻守五千人,主力部队有火枪兵一个营,先登兵一个营,掷弹兵一个营,一个榴弹炮营,以及其他冷兵器部队。

    在倭军抵达长奠堡当天夜里,又有火枪兵两个营、掷弹兵一个营、先登兵一个营赶来支援,使得长奠堡内火枪兵达到一个团规模,掷弹兵和先登兵各有两个月,战斗力提升一倍多。

    战斗打响,在宇喜多秀家指挥下,十万倭军一起扑向长奠堡。

    犹豫敌我双方兵力差距非常大,长奠堡守军的任务不是尽可能杀伤倭军,而是尽快将倭军击退,在倭军进入到长奠堡一千米范围内时,榴弹炮营就开始攻击。

    一枚枚榴弹砸到倭军阵列中,给倭军带来微小死伤,不过这能够爆炸的炮弹让宇喜多秀家大开眼界,要是这种火炮多一点,也能够产生巨大威力,宇喜多秀家想着等攻下长奠堡缴获这种火炮后,也要让倭国多打造一些出来装备给倭军。

    倭军前进三百米,人民军火枪兵和虎头炮先后发威,虎头炮发射的实心炮弹,给倭军带来的杀伤效果还不如榴弹炮,但火枪兵的战斗力不可小觑,每一波铅弹袭来,都有超过二百五十名倭寇倒下,每前进一百米距离,倭军就要损失大约一千名士卒。

    宇喜多秀家终于体会到小西行长的感受了,还没有给敌人带来多少死伤,己方大军每前进一步都有几十上百人死去,几乎是以己方士卒身体铺路,才接近敌方堡垒。

    宇喜多秀家带领大军先后征服高丽和海西女真,这是宇喜多秀家的辉煌战绩,宇喜多秀家足以自傲,开始现在遭遇的战斗让宇喜多秀家内心的骄傲渐渐退去,面前的敌人的确非常强,这才是倭国的大敌,倭国想要占领华夏大地,必须将面前这个强大的敌人灭掉。

    前进!继续前进!

    倭军在付出六、七千伤亡后,终于来到长奠堡城墙下,就在倭军士卒以为自己能够成功登上城墙杀死城墙上的敌人抢夺长奠堡内的财富、女人时,几十上百枚手榴弹从天而降,迎接倭军的到来。

    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城墙外的倭军士卒全部倒在血泊中,但是倭军的进攻没有因为上千倭军士卒被手榴弹炸死炸伤而结束。

    已经损失这么多兵力,宇喜多秀家决定必须攻下长奠堡,若是连长奠堡都无法攻下,这一次进攻辽东的战争就彻底失败了,还白白损失好几万人,这个代价小西行长无法承受,宇喜多秀家也无法承受,他这指挥官位置肯定会被丰臣秀吉撤掉。

    战斗在继续,每当城墙下大部分倭寇都倒下,掷弹兵们都会暂停进攻,长奠堡储备大量手榴弹,若是一直扔手榴弹,能够炸死三万倭寇都算是多的,而城外倭寇数量足足有十万,手榴弹必须省着点用。

    掷弹兵的攻击停下来了,倭寇以为人民军手榴弹扔光了,继续接近城墙,随着城墙下倭寇想要架起云梯攀登城墙,掷弹兵又开始扔手榴弹,在将城墙下的倭寇炸得差不多,再一次结束攻击。

    这样的攻守模式已经持续好几轮,为此倭军已经死伤上万人。

    “那种能够爆炸的火器敌人还有多少?”

    看着士卒死伤不断增加,宇喜多秀家心态都快要崩了,总以为那种火器敌人用光了,但是随着倭军进攻,又会有更多火器被扔出来,好似源源不竭一般。

    从倭军接近长奠堡开始到现在,倭军死伤人数已经多达两万,占大军五分之一人数,却连长奠堡的城墙都没有登上去,再损失下去,这一仗就真的不用打了。

    惨烈的战斗吓得一些倭寇逃跑,并且随着战斗的继续,出现逃兵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有许多倭寇不相信人民军手榴弹用光了,即便军官再怎么驱赶,都不愿意前进一步。

    当倭军死伤人数超过两万四千后,没有见到一点攻克长奠堡的希望,宇喜多秀家终于下达撤退命令。

    来时以倭军士卒尸体铺路,撤退时也要以倭军士卒尸体铺路!

    最终只有七万一千倭军士卒成功撤出长奠堡人民军攻击范围,意味着在长奠堡外战场上,有两万九千倭军士卒倒下。

    “不打了,不打了,这个敌人太强大了,我们远远不是对手,如此强大的敌人,我们怎可匹敌?”

    第一次遭遇惨败,年纪轻轻的指挥官宇喜多秀家心灰意冷,若是他知道小西行长率军攻击九连城又损失一万五千人,恐怕真的是有要死的心。

    两万,一万五千,两万九千,三次战斗一共损失六万四千人,出征的倭军总计才二十万人,几乎损失三分之一兵力。

    随着惨败,宇喜多秀家的野心彻底破碎了,什么攻占华夏大地,就连一个小小的辽东,二十万倭军都无法攻占,要知道守在城中的人民军远小于倭军,倭军却一次又一次败退。

第420章 先后顺序

    战争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人民军第一个将射程超远的前装线膛枪以及手榴弹投入到战争中,一场参战双方多达几十万人的战争,可能仅仅几天就会结束,敌人不是被人民军打退了,就是直接打崩了,相比于死伤惨重的敌人,人民军却没有损失多少人。

    这就是先进武器带来的优势。

    宇喜多秀家率领二十万倭军进攻人民军控制下的辽东,三次攻城战,总计损失六万四千人,最终只带着不到十四万人马狼狈撤回到倭军掌控下的高丽,并且在对辽东防线上,宇喜多秀家布置重兵把守,防备人民军报复。

    倭军可以吃败仗,但不能把高丽都丢了,若是继续龟缩在倭国本土,仅仅是内斗都会让倭国失去再次对外扩张的机会。

    另一边,努尔哈赤也收到倭军又连续两次打败仗的战报,虽说努尔哈赤还不知道倭军死伤多少人,但第一次时倭军就死伤上万人,这两次死伤人数也不会少,现在倭军已经撤退,预计短时间内再也不敢进攻辽东,还要防备人民军报复,对建州女真出手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建州女真大军中,倭寇使者还在催促努尔哈赤对鹦鹉关发动进攻,这一次努尔哈赤不需要忍受了,直接命令手下将军中所有倭寇都杀了,然后撤军回家。

    接下来努尔哈赤将更多的目光放到北边的北山女真身上,努尔哈赤内心中已经出现一个粗略的计划,先统/一女真,再征服鞑靼人,拥有足够的实力后再考虑倭军控制的高丽乃至华夏大地。

    另外因为之前进攻鹦鹉关这一战,努尔哈赤对火器原本比较轻视,但人民军火器的威力让努尔哈赤对火器重视起来,准备想法设法去打造出人民军装备的火器,也能提升建州女真的实力。

    不过建州女真想要打造出火器,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或许今后因为人民军,建州女真和倭寇再一次联手,可以从倭寇这边得到一些火器。

    倭军和建州女真先后撤军,坐镇辽东的韩林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手中军队只有十七万人,其中人民军整编师共十二个,合计十万人,协从军二十个营共七万二千余人。

    而敌人倭军足有二十万人,建州女真也有十万人,总计三十万。

    若是韩林率领十七万大军在正面战场上与三十万敌人交战,韩林认为也能够以不多的死伤将敌人击溃。

    可是如今韩林需要分兵把守辽东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剩下的部队需要布置在东、西、北三个方向,需要同时面对倭寇、建州女真、鞑靼人。

    在这种情况下,韩林只能让各部以城池抵御来袭的建州女真和倭寇,守城的人民军和敌人相比,兵力差距非常大。

    索性在火器优势下,人民军一次又一次将来袭的敌人击退,损失惨重之下,倭寇不得不撤军,倭寇撤军了,建州女真也跟着撤军。

    战争胜利了,韩林非常高兴,不过对倭寇和建州女真这两个敌人,韩林很是愤怒,小小倭寇和建州女真,居然敢进攻人民军,胆子真是大的每边。

    韩林真想率领大军出辽东,将建州女真还有盘踞在高丽的倭寇都灭掉,不过韩林也知道的目前人民军的情况不足以支撑韩林发动对外战争,韩林需要等,等待人民军正式建国。

    距离人民军正式建国只剩下一个月时间,身为第一集团军副军长,未来将会出任北方军团军团长,韩林也要赶回武昌城参加开国大典。

    人民军正式建国后,才会考虑发动对外战争,韩林到时候担任北方军团军团长,可以主导对鞑靼人、瓦剌人、建州女真乃至倭寇的战争,前提是上面决定对外发动战争。

    枪骑兵师每个月都会出关进入大草原,去进攻鞑靼人,这种情况在人民军内部不算是完全的对外战争。

    人民军对外战争的定义是打出去,并且占领敌人的地盘,化作自己的地盘,这才是真正的对外战争,没有得到敌人的地盘,算哪门子的对外战争。

    像枪骑兵师这种进攻鞑靼人,却没有抢走鞑靼人的地盘,鞑靼人会被枪骑兵师杀死不少,但是鞑靼人很难灭亡,只要给鞑靼人就会,就会继续袭扰边关地区。

    想要解决鞑靼人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占领大草原,将鞑靼人彻底覆灭,或者将鞑靼人赶得远远的。

    韩林知道人民军建国后才会发动对外战争,但也知道人民军对建州女真或者倭寇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比较小,相比于建州女真和倭寇,鞑靼人才是最好的选择,原因也有好几个。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鞑靼人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鞑靼人放牧的牛马都是人民军缺少的,进攻鞑靼人,人民军能够获得大量牛马。

    其次大草原地形平坦,人民军的火器部队能够发挥出来全部威力,只要有足够的火枪兵,来多少鞑靼骑兵都是死。

    而且人民军占领一部分草原,也可以安排人在草原上放牧牛马羊。

    与对鞑靼人发动战争相比,对建州女真发动战争要差一些,对倭寇发动战争是最不合算的。

    建州女真好歹也会放牧,攻击建州女真能够获得一些牛马,只不过建州女真生活的区域对人民军火器部队有不小的限制,进攻建州女真会让人民军付出更多的伤亡。

    而倭寇与放牧没有任何关系,攻击倭寇,除了能够获得一些土地,就是俘虏一些倭寇作为苦力,暂时来说人民军也需要苦力修路修建水利设施,不过对人民军来说,牛马的重要性要大于苦力,并且人民军在进攻鞑靼人的时候也能够俘虏一些鞑靼人带回来作为苦力使用。

    “预计要三、五年后才能打建州女真或者倭寇吧。”韩林自己做出一个猜测。

    随着枪骑兵第一师不断征战鞑靼人,带回来大批战马,新的枪骑兵师在组建中,给人民军三、五年时间组建足够多的枪骑兵师,到时候枪骑兵师就可以纵横大草原,将整个大草原化作人民军的牧场。

    只有覆灭或者赶走鞑靼人、瓦剌人,人民军才会选择新的目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081/ 第一时间欣赏绞明最新章节! 作者:珩毅所写的《绞明》为转载作品,绞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绞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绞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绞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绞明介绍:
万历中兴,明朝最后的辉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过上好日子,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绞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绞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绞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