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TXT下载我要做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要离刺荆轲     我要做皇帝txt下载     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两百一十四节 拍马屁

    在文武大臣们的簇拥下,天子刘启缓步走上船头。

    看着脚下的这艘艨艟巨舰,刘启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他很满意这艘楼船。

    他记得很清楚,十年前,他随先挡幸河东时,先帝所乘的楼船,似乎只有他脚下这艘巨舰的一半大小。

    “少府做的不错!”天子随口吩咐道:“赐五十金!”

    身边随侍左右的将作少府岑迈连忙谢道:“臣不敢当,应该的!”

    但言语间却难免有些自豪。

    除了少府衙门,当世还有那个衙门能打造出一支如此庞大、先进以及坚固的舰队?

    楼船起航。

    首先驶离码头的是三艘相对较小的战船。

    然后是五艘运载着士兵的运兵船。

    天子座驾与大臣彻侯所乘的车船紧随其后。

    在其后是随行侍从、宦官、侍女与皇后所乘的凤船。

    所有的战船加起来,总计六十四艘,在宽阔的江面上一字排开,井然有序的摆出一个完美的阵型,破流而行。

    对岸的刘德看着这场景,只觉得心旷神怡,无比向往和期待。

    而在岸边等候天子御驾的河东军民,却被场景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六十四艘像小山一样的艨艟巨舰,在大河之中迎风破浪,风吹在楼船的风帆上,发出呼呼的响声,阳光下的大河,碧波粼粼。

    刘德吞了吞了唾液,这么庞大的舰队。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是天子卤薄啊……”袁盎也赞叹着:“果然尽显威仪!”

    听袁盎这么一说,刘德再仔细一看,可不是吗?

    江面上的舰队摆出来的阵型不就是天子在陆地上的法驾吗?

    按照制度。天子出巡,有卤薄仪仗。

    所谓‘“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大多数围观的百姓并不懂什么卤薄,他们只觉得看到这种阵仗,从心中就生出敬畏来。而懂得卤薄的贵族官员,则早就已经跪在地上,恭迎天子法家。

    战船一艘又一艘。缓缓的靠向岸边。

    但河东的码头渡口,显然不足以一次停泊如此多的大型战舰。

    所以,大多数的战船,仅仅只是来到岸边。并未向码头停靠。而是原地抛锚,让后面的天子御舟与皇后、大臣所乘的船先到码头。

    刘德见此情形,连忙带着河东郡大大小小的官员、贵族,一起向码头走过去。

    同时,早已经安排好的乐队开始演奏起了南风,这是养民之乐,也是地方迎接天子时必奏的一个乐曲。

    刘德当先一步,走到码头时。刚好便宜老爹的法驾已经卸载完毕。

    天子銮车六马拉车,此外。还有五辆副车,每车四马相拉,这些是随行的侍中与武官所乘,另外还有保护和簇拥天子车驾的三十六辆战车在左右。

    刘德领着河东文武百官与彻侯贵族们,上前叩首参拜道:“儿臣刘德恭迎父皇法驾驾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必须要说明一件事情,这时候,大臣拜见皇帝或者皇子拜见皇帝,都没有人说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

    咳咳,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得等刘彻封禅泰山,感觉山呼万岁之后,马屁精们才想到原来马屁还可以这样拍。

    毫无疑问,刘德为了拍自己老爹的马屁,已经完全不要节操了。

    因此,跟在刘德身后的文武百官与彻侯贵族们,一开始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但是,很快,他们就全部跟着叩首:“臣等恭迎陛下法驾,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前来迎接天子的河东军民数千人也跟着附和:“我等恭迎陛下法驾,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千人一起三呼万岁,刹那间声势响彻天地,即使过了许久,山谷河流之间,依然有余音在回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天子刘启两耳之中,万岁之声不断回响。

    这让他感觉真是太爽了!

    “吾今日始知皇帝之贵!”当年高皇帝在享受了叔孙通带领的百官朝拜与礼仪后,因此感慨。

    天子刘启,如今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感觉。

    他只觉得之前上朝出巡什么的,与现在相比,简直弱爆了!

    只有这样的场面,才是皇帝应有的尊荣啊!

    他心中虽然很享受,只是,他的性格向来不怎么会轻易的表露出他内心真正的感受。

    因此,表面上,他还是一副很淡定的模样,肃穆而立,站在銮车之上,挥手让车驾前行,来到刘德面前,道:“诸卿平身!”

    然后,他看了一眼刘德非常满意的朝刘德点点头。

    然后,天子车驾继续前行,首先在列队恭迎他的河东郡兵阵列之前检阅了一番,然后,来到百姓与吏员之前,巡视一番,再回到刘德等百官身前。

    “朕承先帝之遗德,以眇眇之身以获持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两年于今!昔者朕皇父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抚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奢欲,不受献,不私其利,罪人不帑,不诛无罪,出美人,重绝于天下。朕虽不敏不明,无有先帝之德,然亦愿随先帝之治也!上帝降以宝鼎,非褒朕,乃是嘉太宗孝文皇帝也!”天子刘启站在銮车上,高声向着文武百官,军民百姓宣告着:“其诏:命承宝鼎以奉太宗孝文皇帝宗庙,世世代代,尚飨不绝!赐天下百姓民爵一级,其除今岁租税,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两匹,赐河东百姓民百户牛一酒十石!”

    然后,站立后天子身后的数十位童子齐声将天子诏命复述三遍。

    刘德见了,脸颊有些抽动,老爹这个闷骚,居然把高庙里刘邦的唱诗班都给带来显摆了!

    而河东官民闻言,却是欢天喜地的跪下来,这一次一个个都心悦诚服的叩首:“陛下圣恩,臣等无以为报,唯顿首顿首,以谢君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得不承认,官僚们学起东西来真是快!

    这才一眨眼功夫,他们就不需要提醒,就能脱口而出,三呼万岁,而且毫无违和感。

    ps:妈蛋,键盘貌似有两个键有些不灵了,特别是空格键,时灵时不灵的。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都是4更!

    嗯,其中一更等会发,另一更我会定时到明天,嗯,也可能两章都定时明天,咳咳,因为我不知道什么能写完,太晚了的话,还是明天发比较好,因为订阅多啊~

    但这不影响我的更新~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一十五节 汉鼎!

    看到这一幕,天子刘启心里都要乐开怀了!

    就一个字:爽!

    但他表面还是相当从容的扬扬手,道:“上帝降宝鼎,懋褒社稷,朕即不敏,兢兢焉惧弗任……”

    然后他看向刘德,命令道:“刘德,请宝鼎出,朕与百姓吏民大臣同观!”

    刘德连忙叩首道:“谨遵父皇之命!”

    于是,他朝宁成义纵点点头。

    不多时,一辆花团锦簇,周身点缀着无数鲜花的大马车在四匹纯白的骏马拉着从军营中慢慢走过来。

    刘德再一挥手,乐声顿时一变,开始变得庄严肃穆。

    当此之时,音乐在政治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自古以来,礼乐不分家。

    后世的人可能想不到,在这个时代,你要是唱什么流行歌曲,十之八九,会被人当祸害给拖出去砍了。

    正所谓‘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能奏什么音乐,甚至什么样的人能听什么样的音乐,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甚至正史之上,还有着晋平公强行听师旷奏乐,结果因为德薄,无福听师旷之乐,导致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的记载。

    因此,对于乐曲的选择,刘德是经过深思熟虑,甚至还有大臣百官们商讨了许久后,才定下的最终奏乐名单与顺序。

    马车来到天子法驾前,义纵与宁成伏地。跪在车的两旁。

    然后,有五名身穿绛衣的力士上前,先对天子一拜。然而才卸下车厢,露出了载于车中的一个大鼎。

    这时候,编钟大作,连响五声。

    为什么是五个力士,编钟响五声?

    这自然是有原因。

    汉承秦制,虽然继承了秦代的大部分的律法甚至政治设计,但有一个东西绝对没有继承。那就是圣数。

    秦人以十二为圣数。

    譬如秦人行半两钱(十二铢),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金人。秦代田亩长宽都是一百二十步。

    甚至秦代的律令、诏书,也是十二字一行,十二篇一章。

    而汉室,以五为圣数。这是因为高皇帝刘邦。册立黑帝,建五帝庙的缘故。

    所以汉室朝廷的官吏,每五天给一天汤沐之假。

    天子每五日,必召集大臣,朝会一次。

    甚至连贵族们喜欢的一种棋类游戏,都是以五为本,五五二十五为终。

    所以,刘德铸造出五铢钱后。呈给便宜老爹,便宜老爹立刻龙心大悦。非常支持,要什么政策就给什么政策。

    当然,这时候,朝廷还没有明确规定,五是社稷的圣数。

    只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用五来作为汉室的象征。

    历史上是刘彻在太初元年,改行历法,定朔月时,顺便明确规定‘数用五’,从此,五才真正成为汉室的吉利数字。

    但不管怎么说,随便什么时候,五对于汉人来说,总是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

    天子刘启非常满意刘德的安排,在心里点点头,想着:“连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刘德果然深的朕心!”

    但他此刻大部分的注意力全部都被车中的巨鼎所吸引。

    “请鸣雌亭候上前一览宝鼎!”天子刘启对着左右道。

    “请鸣雌亭候上前一览宝鼎!”宦官们宣告着。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巍颤颤的拄着拐杖,走到人前,她先对天子一躬身,然后,在左右侍从的搀扶下,走到车前,仔仔细细的打量一番,然后点头道:“老身观此宝鼎,隐约有神光溢出,庄严肃穆,神圣,确是禹皇九鼎之一,只是不知是哪一个?”

    鸣雌亭候许负这么一说,顿时,许多人都坚信了,宝鼎一定是禹皇九鼎。

    实在是许负的名声太大了。

    当年,秦始皇时,她一出生,就被地方官视为祥瑞,上报秦始皇,秦始皇亲自册封为神女。

    七十多年来,许负在民间,就好像后世西藏的活佛一般,有着崇高的地位。

    这时候,从河东官民的人群中走出一个白袍老人,他拄着拐杖,来到人群之中,朝着天子拜道:“老朽司马季主呈奏陛下,以老朽浅见,及卜卦之像,此宝鼎当为故宋宗室之徐州鼎,宋亡,鼎落于魏,深埋汾脽,天意合当汉兴五十年而出,何也?乃高皇帝起于丰沛,鼎立天下之故,合该于汉兴五十年后,遇圣皇秉政而出,为汉鼎也!”

    这老人一自报姓名,顿时,无论大臣还是贵族纷纷侧目。

    许负与司马季主,当世最有名望的两位神道之代表,阴阳家的巨头,都认为是真鼎了,谁还敢说是假的?

    而且司马季主所说合情合理啊。

    所有的疑问都能解释了。

    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

    高皇帝刘邦起于丰沛,正好是古代的徐州之地。

    那么,这个宝鼎是徐州鼎,谁敢有异议?

    难道,你敢认为汉室不配拥有徐州鼎?难道你敢质疑高皇帝得天下的事业的正义性?

    至于鼎身没有铭文款识,那也很好解释,宋国即亡,夏后也湮灭于历史中,宝鼎有灵,知道自己要成了汉鼎了,所以鼎腹铭文款识自动消去,就是等着圣皇来为它重刻铭文啊。

    敢反对这个的,肯定是认为当今不是圣皇!

    刘德听了,不得不承认,司马季主的业务水平,比许负这个神棍高了不止一截,这一段背书,等于是在天下人面前,确立了此鼎实实在在就是禹皇九鼎之一,而且还是象征着汉室的徐州鼎。

    刘德反应非常快,立刻跪下来,拜道:“恭喜父皇得汉鼎!”

    其他文武大臣也立刻反应过来,这种拍天子马屁的机会可不多啊!

    于是纷纷恭贺道:“陛下得汉鼎,乃是天意,臣等为陛下贺,为社稷贺,为天下苍生贺!”

    天子刘启顿时龙颜大悦!

    司马季主!

    此人大名他自然是早有耳闻,几次曾想当面请教甚至征辟,但可惜此人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拒绝出仕。

    而且此人之清誉,天下仰重,他都出来恭喜自己了,那说明自己这个天子确实是负天下之王,五百年一出的圣王!

    于是,天子刘启笑道:“司马老先生言之有理,确实当是汉鼎,朕自当为宝鼎重铭铭文,以记述上帝之飨!”

    ps:1点多了,定时发吧,这一章8点,等下那章10点。

    求订阅啊~

    嗯,这几章为了写好,我光是查阅的资料就是十几万字啊~

    特别是刘启的言行,为了写的像汉代皇帝的诏命,我脑子都想疼了……

    恩,明天大概还是4更!甚至5更,因为500推荐票貌似很简单就能完成,而且,就几张月票就能达到50月票的加更了~

    嗯,要说明一下,我今天定时的两章不算明天的更新量的~

    只是我为了订阅多一些,不得不定时发布,因为白天更新,显然订阅多啊!

    但我又是每天睡觉睡到11点的懒货……

    so

    就出此下策了!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一十六节 基本盘

    直至此刻,刘德知道,自己的弄虚假做工程是大功告成了。

    其实应该也不算弄虚作假,实在是挖出来的那个鼎,缺乏足够的真凭实据与文字证据来证明它的真伪。

    “起码能唬弄人一两千年吧?”刘德心里寻思着。

    这倒是不用怀疑!

    刘德以皇子,准储君的身份亲自下场,天子参与,百官背书,加上诸子百家巨头的一致认定,假如还不能蒙上一千年甚至两千年,那就太失败了!

    要知道刘德记得很清楚,后来他的弟弟鲁王刘余,就跟人合伙炮制了这个大骗局,直接蒙了上千年,甚至是到了天朝,还有人相信真有古文尚书,要不是清华简的出现,说不定能一直蒙下去。

    司马季主见到大功告成,于是揖首拜道:“老朽此间事了,先行告退……”

    对他来说,这样的场合,他是一刻都不想多留,特别是许负在场,更让他感觉难受。

    假如不是刘德写了那两句话,对他触动很大。

    司马季主甚至根本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出现。

    于他而言,在场大多数大臣,都是一身臭味,只为自己私利的伪君子,他根本不屑为之为伍!

    天子刘启闻言,连忙出言挽留道:“司马老先生,还请留步,朕慕先生之大名许久了,只是一直缘悭一面,如今先生既然来了,就还请留下来。不吝赐教……”

    司马季主顿时大感头痛。

    只是,对于汉家天子他还是很尊重的,他不屑的是臣子们的德行。

    在心中叹了口气。他无奈的道:“既然陛下有命,老朽敢不奉诏?”

    天子刘启闻言大喜,连忙道:“来人,快为司马老先生备车,朕今夜要亲自拜会老先生,请教先生一些问题!”

    怪不得刘启如此欣喜,司马季主。可不仅仅是一个算命先生,他同时还是当世声名显赫的大学问家,哲学家。要不是他性格太文青了,恐怕早就位列九卿甚至三公了!

    要知道,在此时,卜算也是国家大政之一!

    对于卜者。特别是司马季主这等级别的卜者。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刘德见此情景,却是知道自己欠下司马季主一个天大的人情。

    因为他用原主的文青思维稍稍一想,就明白司马季主答应便宜老爹的邀请,到底有多么困难!

    刘德记得,当年东陵候邵平罢官之后,去找司马季主卜卦,企图获得一个吉利的卦象,以作为他东山再起的心理仪仗。

    结果司马季主连卜都不给他卜。直接告诉他:你老了,不行了。该干嘛干嘛,别想着东山再起了!

    要知道邵平可不是什么伪君子,更非小人。

    人家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做官,而且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农家学者,邵平所栽种的西瓜,可是至今都是一个招牌。

    要说污点的话,最多也就是邵平曾经献言萧何,让萧何自污,以保全其身。

    可就这么一个只有这个污点的邵平,在司马季主面前都没得好脸色,甚至还拐着弯骂了邵平一顿。

    又若贾谊,当年跟宋忠两人请教司马季主,结果被司马季主狂喷一顿,几乎喷到生活不能自理,差点得了抑郁症。

    从这两个事迹就能看出司马季主的洁癖到底有多严重,他就是个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的人。

    如今,他为了刘德的那两句‘继往圣之绝学,开天下之太平’的承诺,做出的牺牲,不可谓不大。

    想到这里,刘德就朝司马季主躬身一揖,因为他从原主的文青思维中,感受到了司马季主所做的巨大牺牲。

    正所谓文青惜文青,原主残留的少许意识,让刘德不由自主的揖首致敬。

    “司马先生,您就等着看我怎么继往圣之绝学,开天下之太平吧……”刘德摒弃掉原主的那点文青思想,在心中道。

    嗯,文青什么的,刘德玩不起!

    “当然,我的某些方式,您可能不一定喜欢……”刘德在心中说道。

    用文青的那一套办法,继往圣之绝学都可能够呛,就别说什么开天下之太平了。

    想开天下之太平?

    首先就得找到替代中国百姓受苦的人。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肉弱强食!

    …………………………………………

    天子刘启很高兴,河东官民百姓更高兴。

    不得不承认一点,跟后世朝代特别是满清的帝王出巡,结果搞得沿路百姓叫苦不迭,骂娘跳脚不同,汉室的百姓,最喜欢皇帝出巡到自己的家门口。

    因为,历来刘氏出巡,对于地方百姓来说,就一句话:散财童子来了。

    自刘邦开始,刘氏天子每次出巡地方,必然都会给所到的地方百姓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赏赐。

    这一次也是一样。

    河东百姓们不仅得到了免除今年租税的优惠政策,更获得了加爵一级的赏赐,而一百户一头牛,十石酒的赏赐,更是大手笔了!

    一百户共享一头耕牛,看似很少,但河东郡有户二十余万户,这就是差不多两三千头耕牛了。

    如此多数量耕牛,对于今后河东郡的大部分百姓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特别是地主们,更是心中高兴的很。

    这些耕牛真的会按照一百户一头平均分配?

    呵呵?

    相信的都是傻瓜,笨蛋!

    当然是谁有关系,谁先用喽!

    许多人立刻就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但他们不知道,刘德也打起了耕牛的小算盘。

    “两三千头牛啊!”刘德在心中寻思着:“利用好了,就是一个大大的政绩啊……等田叔来河东赴任,我等跟他好好说道,要尽量将耕牛分配给无牛,缺乏壮劳力的家庭……”

    刘德可是记得很清楚,他前世在河间国,为了给自己的百姓一些福利,有一年,他特地从老爹那里求来了一千头牛的福利,结果,这些牛第二年分配的时候,居然全部都是分配给了河间的地主豪强,至于普通百姓,底层民众,连牛长什么样子都没见到过……

    刘德可是一点都不相信,河东的地主会比河间的地主高尚到哪里去!

    有这个前车之鉴,刘德觉得,还是先让田叔做好分配预案比较好。

    反正,这河东郡,刘德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基本盘的,而河东的百姓,特别是底层百姓的支持,对刘德来说格外重要。

    ps:我靠,3点了……

    嗯,收工睡觉了~

    这一章定在10点吧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一十七节 兄弟

    天子刘启得意洋洋的带着文武百官,走到已经被他命名为‘汉鼎’的大鼎之前,兴致勃勃的欣赏着载于大车上的宝鼎。

    百官们一一上前,观摩和打量已经失踪了上百年的‘徐州鼎’。

    梁王刘武也带着自己的臣子,在一旁观摩。

    “梁王!”天子刘启笑嘻嘻的朝着刘武走过去,拉着刘武走到御驾之前问道:“朕的‘汉鼎’怎么样?”

    刘武动了动嘴唇,低头拜道:“陛下得宝鼎,臣弟无以为贺……”

    天子刘启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个胞弟,心里头不舒服了。

    但对于刘武,刘启很清楚,他必须拉拢、稳固,让刘武为他卖命。

    所以,要好好安抚一下,让他心里不至于产生嫉妒甚至怨恨。

    于是,天子刘启走上前,拉着刘武的手,将他扶起来,道:“刘武啊,朕与你,一母同胞,骨肉兄弟,血浓于水啊!朕不是早与你说了吗?在朕面前,没有君臣,只有兄弟!”

    既然暂时不好打利益牌,天子刘启就只好大打感情牌了,作为几十年的兄弟,刘启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弟弟了。

    刘武听了自己的兄长的话后,心里头是暖洋洋的。

    只是,当不成皇太弟,还是让他非常郁闷的。

    “侄儿拜见皇叔!”这时候,刘德的声音从天子身后传来。

    刘武闻言马上低下头,他下意识的不怎么想跟刘德照面。

    但刘德却好像完全没看见刘武的态度一样。热情的走上前来,躬身对刘武一拜,道:“皇叔。侄儿有个东西,送给您……”

    刘德不动声色的从怀中掏出一本精美的图书,递到刘武的面前,道:“这是侄儿近日以来搜集天下诗赋名家所做的名篇三十六章,修为合集,请皇叔赏鉴!”

    对付文青,刘德还算是有经验的。

    前世他的河间国王宫里。就有一堆文青,对于这些家伙的喜好与性格,刘德非常了解。也知道怎么对付他们。

    刘武喜好诗赋,基本上在诗赋面前,刘武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因此,一见到刘德呈递到他眼前的诗赋文集。立刻就眼睛都挪不开了。

    刘武接过那文集。翻开书页,只见开头第一篇就是三字,再看文字,优美华丽,动人无比,简直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好的诗赋,没有之一!

    “好赋!好赋!”才看了一段,刘武就已经不顾场合拍案叫绝。拉着刘德的手问道:“此赋作者何人也,请皇侄为寡人引荐!”

    “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刘武满脸的回味道:“好赋啊好赋!”

    “寡人恨不能与此人把臂同游!”

    刘德低头,轻声道:“回禀皇叔,此乃小子家臣司马相如之作,待回转长安,小子就命司马相如过府与皇叔把酒同欢!”

    刘德抬起头,看着刘武,他的嘴角轻轻微笑着。

    司马相如算是立功了!

    但是,刘武现在的表态,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呢?

    刘德觉得,可能是一半一半吧。

    刘武却笑着道:“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刘德轻笑一声,伸出手,与刘武击掌盟誓。

    对刘德来说,刘武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爹看到了,他能摆平刘武,这就够了!

    天子刘启看着刘武与刘德击掌盟誓,他脸上微微笑着,走到两人中间,道:“若是太后在此,见到你们叔侄如此亲密,想必会非常高兴……刘武啊,朕决定了,明岁以刘德为储,你是刘德的皇叔,你觉得朕的决定怎么样?”

    刘武闻言,脸色微微一怔,但刹那就恢复了正常,拜道:“臣弟安敢非议陛下之策?”

    刘德一听自己老爹的话,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肝都在扑通扑通的跳动着,拼尽了全力,他才勉强抑制住心中的激动,让自己保持着镇定的模样。

    但天子刘启,却是在密切的关注着刘武与刘德的反应。

    他很清楚的看到了,他说话的时候,刘武的手臂与双脚都出现了明显的颤抖和悸动。

    刘德更是瞬间就脚下都晃动了一下。

    这些讯息告诉他,刘武心里面肯定对他的这个决定不满,至少,心里面是有想法的!

    于是,刘启拉着刘武的手道:“父皇诸子,如今就剩下你我兄弟了,这天下社稷是朕的,也是你的,朕最近身体一直不好,朕有些担心啊,万一朕要是有个什么意外,刘德年纪又轻,关东诸侯虎视眈眈,特别是刘濞,无一天不想改天换日,要是朕真出现什么万一,刘武啊,你得帮朕好好辅佐刘德!”

    这番话,刘启完全就是真情表露。

    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

    四月以来,他几乎每隔十天半个月,身体就要出一次毛病,不是这里,就是那里。虽然都是小问题,虽然大都最多几天就好了。

    但再这样下去,很显然,是拖不了多久,就要出大问题的,而万一如此……。

    正因为这样,他才急着跟刘武摊牌。

    借着九鼎的风头,天下归心,诸侯安分的这个时机,跟刘武摊牌。

    刘武要是愿意点头,为少主羽翼,为社稷屏障,当然是皆大欢喜了。

    若不愿意,甚至哪怕有一句假话,被他察觉到了,那么,他也顾不得什么兄弟情,太后的面子了!

    实在是梁国对他太重要了!

    刘武听着自己的兄长真情实意的话语,心中非常震动,他惊奇的看着自己的兄长。

    他们兄弟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

    当年兄弟两人年轻时,一起在长安闯祸,一起在三辅游玩,玩累了就抵足而眠。

    这份感情,即使是如今一个是天子,一个是诸侯王,也没有削减多少。

    以刘武对自己兄长的了解来看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皇帝哥哥没有说谎,他的身体确实出问题了!

    这时候,刘武想起了自己的弟弟,那个不受人重视的代孝王刘参。

    五年前,刘参病逝。

    他可是哭的稀里哗啦,亲自去代国吊丧致哀的。

    连刘参出事,他都伤心了大半年,他岂能无视自己的亲兄长,皇帝大兄的生死和请求?

    “陛下请万勿说这样不吉利的话,陛下必然长命百岁,长临天下……”刘武跪下来,拜道:“然,若陛下真有不测,臣弟虽然愚钝,但也愿效周太伯,为社稷效死!”

    ps:抱歉啊,今天状态太差了,各种卡文,各种头疼,写了一天,才写出一章,我有罪啊,本来今天要写5章的,但奈何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导致我今天一整天脑子都昏沉沉的。

    嗯,今天的5更就放到明天吧~明天一定做到!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一十八节 认可

    听了刘武的话,天子刘启非常高兴,他拉住刘武的手,又拉住的刘德的手,道:“刘武你能这样想,朕非常欣慰……这样,你们叔侄两个谈谈吧……朕去陪一下大臣勋贵们……”

    说着,他就负手离开,将空间留给刘武与刘德。

    刘德听了自己老爹的话,心中却是非常震惊。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前世老爹会在平定吴楚之乱后,就马上过河拆桥,将对刘武的承诺与誓言抛在一边,册立刘荣为太子甚至连半点虚情假意的戏码都不愿意演。

    再联想到册立太子后,老爹就再也没有亲近过任何女人了,再没有跟之前一样,有子嗣出生前世刘德最后一个弟弟,后来被封为常山王的刘舜,是在刘荣被册封为太子的那年出生的!

    刘德知道了,假如不是身体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甚至问题严重到直接导致其丧失生育能力,以老爹的好色程度,岂会如此?

    这么想着,刘德就在心中叹了口气,随着王娡姐妹失宠,恐怕,今生他只会有十一个兄弟了……

    刘武心里也无法平静下来。

    他看着刘德,好半响才喃喃自语道:“陛下的身体,真的严重到要托孤的地步了吗?”

    似是在问刘德,又似在自问。

    他与天子的兄弟之情,不是用语言能叙述出来的。

    他记得小时候在代国,每到冬天。王宫都特别冷,他们兄弟两人只能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

    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四位哥哥因为受凉感染了各种疾病而早夭。

    那时候刘武虽然小。但却记得清清楚楚,有时候大兄冻得直打抖索,但依旧紧紧的抱住他的身子,将大部分的被子盖在他身上。

    刘德听了刘武的话,却是在心中摇摇头。

    说实话,对于老爹的话,刘德也是半信半疑的。

    皇帝的话。真当真那就是傻瓜了。

    老爹的身体或许真的问题很大,但绝对没严重到要托孤的地步。

    不然,恐怕这时候。丞相申屠嘉应该跟着来河东,以备万一天子出现意外,能记录遗诏。

    况且要托孤,也不是跟刘武托孤!

    而是应该向窦太后、薄皇后或者粟姬托孤。

    说到底。老爹还是跟前世一样耍了自己的兄弟……

    “父皇自有天佑。应该是无事的!”刘德低头答道。

    刘武拿着刘德给他的那本书,看了看,问道:“这就是白纸所装订的书吧?”

    他抬头看着刘德,道:“不错!”

    刘德不大清楚,自己的这个文青皇叔是在表扬他,还是赞赏那本白纸装订而成的书。

    刘德微笑着谦虚道:“皇叔缪赞了!”

    望着刘德,刘武心里有些羡慕。

    这个侄子文学素养很不错,在诗赋一道上有着非常高的天赋(原主)。这几个月来,所做的种种事情。也显示着他相当高的手腕。

    与刘德这个侄子一比,他的五个儿子,就一个比一个废物了。

    刘德却是弄不清楚刘武此时心里的想法。

    但有一点刘德很清楚,他想要顺利的坐到太子的宝座上去,刘武的支持,非常重要。

    刘武虽然是个文青,在政治上幼稚的一塌糊涂。

    但刘武的梁国,却是毫无疑问的当世第一大诸侯国,拥兵十万,雄霸关东,前世吴楚之乱,吴楚叛军数十万,在梁国面前碰的头破血流,梁王军队,在战后统计战功斩首时,与周亚夫大军是不相上下。

    不止如此,梁王刘武还是窦太后的心肝宝贝,窦太后向来最爱刘武。

    要是能得到刘武的默许甚至支持,对刘德稳固自己的地位,帮助之大,无法想象。

    那要怎么才能让刘武心甘情愿的放弃皇太弟之梦,俯首称臣,认可刘德成为太子?

    便宜老爹是大打感情牌。

    但刘德跟刘武这个皇叔感情并不像自己老爹与刘武一样深厚。

    而且,作为晚辈,打感情牌也不合适。

    利益交换的话,这个世界除了皇位,还有什么能收买刘武?

    刘德可是记得很清楚,自己的这个皇叔,后来为了皇位,走火入魔,派遣刺客刺杀大臣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头疼啊!”刘德抚着自己的额头,低声念叨了一句

    有什么办法能让梁王放弃与自己争夺储君,反而反过来支持自己呢?

    刘德正头疼的时候,却听到刘武说道:“皇兄身体不适,身为太子,刘德你要多多关系,日夜伺候在左右,寡人下个月就要回封国了,母后与皇兄,就拜托太子了!”

    刘德抬起头,满脸吃惊的看着刘武。

    他完全无法理解刘武为什么会忽然之间做出这个表态。

    要知道,前世的时候,刘武为了他的皇太弟之梦,可是曾经与王娡结盟,共同在窦太后面前黑刘荣的啊,后来更做出了刺杀大臣这样的事情来。

    但,不管刘武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做出的这个决定。

    刘德知道,刘武一旦做出这个表述,他以后都没办法反悔了。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君臣名分一旦定下来,再反悔,就是叛贼了。

    只有刘德在太子之位上一天,刘武就必须老老实实的俯首称臣。

    “皇叔教诲,侄儿谨记于心!”若连这个时候都不懂该怎么表态,那刘德也白活三辈子了!于是刘德立即低头颔首道:“就请皇叔放心好了,侄儿一定会好好的孝顺父皇与皇祖母,必不至令皇叔担忧!”

    “这样,寡人就放心了!”刘武点点头,然后转身一言不发的离开。

    他的心中,也不明白为何他会如此轻易的就承认和认可了刘德成为太子。

    只是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他,刘德做太子,才是最合适的。

    他年轻,有魄力,这几个月来所做的种种事情,都已经为刘德奠定了基础,赢得了人心。

    白纸和考举,让天下士林和舆论交口称赞,皆以为贤。

    在汾脽挖出宝鼎,又给他笼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而且,天子方才的话,让他很清楚,假如他不支持刘德的话,那么恐怕,皇帝兄长就要拿他开刀了。

    不说别的,天子若撕破脸不顾及窦太后的脸面,将他与代王刘登的封国对调,他就吃不消!

    最重要的是……

    刘德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他的前世,刘武之所以孜孜不倦的追求皇太弟之位,不过是拉不下面子而已。

    先是刘荣当太子,国立长君,本来没什么好说的。

    可,皇帝哥哥前脚还说千秋万岁后传位于梁王,转眼就卖了刘武,册立刘荣。

    刘荣要是有本事,那也罢了。

    可偏偏刘荣是个窝囊废,朝野都有很多人不喜欢刘荣做太子。

    即使如此,刘武也最多不过是在窦太后面前黑了黑刘荣。

    然后,刘荣被废,新太子居然是年仅四岁的刘彘……

    这让刘武能服气才怪!

    ps:写了差不多4个小时写好这一章,哎,换了无数个思路,最后还是觉得不满意,但也没办法了。

    只能是给刘武上个debuff了。

    但其实,有时候,人要脑残起来,智商真可能没有下限,特别是刘武这样的文青

    嗯,今天五更这是第一更,还有4更,我继续去码字~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一十九节 一箭三雕

    当天晚上,天子在大阳县城赐宴群臣与军民。

    宴席连摆数千席。

    几乎每一个大阳百姓,都被赐下了一顿丰盛的酒肉齐全的晚餐。

    至于随行大臣,勋贵彻侯与百家名士,则是在县衙与天子同饮。

    刘德坐在便宜老爹身边,临襟正坐,环顾着周围的大臣与诸子百家的名流。

    老实说,大部分人他都不认识。

    特别是百家的巨头们,他是一个也没见过。

    天子刘启喝的有些微醉了,他放下酒樽,对刘德吩咐道:“刘德,你去代朕去给百家博士们敬酒!”

    他这话倒没错,基本上,如今想要被人承认,你是某派或者研究某个典籍的巨头,你首先得被汉室天子,征辟为博士,只有做过博士之后,才能被人承认和认可。

    连博士都没做过,就只能说明,你还是嫩了些……

    只是,这些百家巨头,通常都是在博士位子上蹲了几个月就用各种理由和借口辞官了。

    汉室天子设置的博士官,对百家巨子来说,也就是个镀金之职。

    所以,这些百家巨头,基本都是前博士。

    刘德连忙起身,领命道:“诺!”

    于是,他举起酒樽,在两个宦官的带领下,来到百家名流们所坐的一角。

    见到刘德走过来,十几个原本分成几个小派系各自在一起议论与说话的诸子百家巨头,纷纷起身。

    “殿下。请容奴婢为您一一介绍……”领着刘德过来的一个宦官,轻声的慢慢的对刘德说着。

    他与章德不同,甚至与大多数的宦官都不同。说话轻柔有度,听着也很舒服,最重要的是没有一般宦官所有的那股子阴冷。

    刘德仔细一看,认出这个人来了,原来是熟人,前世时刘荣为太子后,他是便宜老爹委任的太子、宫宦者令。嗯,后来带兵将粟氏外戚清洗的也是他。

    刘德后来听说,此人是专门为天子负责搜集宫廷内外情报的细作头子。

    想到这里。刘德就开始悄悄的留意此人了。

    刘德相信,他的身边,肯定也有这人安插的探子和耳目,只是不知道是谁?

    这宦官领着刘德来到名家们面前。

    “这位是故刑名博士张恢。张公大人!”这宦官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的将一位老者介绍给刘德。

    “张公在上。小子有礼!”刘德连忙躬身致敬。

    晁错的老师,谁敢掉以轻心?

    况且,除了晁错外,像后来的廷尉赵禹据说也曾经在张恢门下旁听,算是半个弟子!

    张恢是个七十余岁的老人,身体已经干瘦的就像一个骨架了,但精神状态很不错,他连忙弯腰还礼:“老臣不敢当!”

    “这一位是故楚太傅申公老大人!”这宦官毫不停留的继续道。

    刘德连忙再次致敬:“小子刘德拜见申公!”

    与张恢比申公的身体就强健许多了。至少,申公的面容饱满。满面红光,他不需要人扶,就站起来弯腰揖首,道:“老臣拜见殿下,殿下万万不可如此多礼!”

    “应该的!”刘德笑着道。

    对于申公,他还是很尊敬的,特别是,刘德如今还在打着卫绾那个寡居女儿的主意。

    而申公是卫绾的授业恩师……

    那宦官又一连为刘德引荐了儒法黄老派的几位巨头。

    然后,就来到了一个年纪四十多岁差不多五十岁,在一众巨头中显得格外年轻的男子生前。

    刘德抬头看着他,挥挥手,制止了宦官的介绍,上前一步,揖首拜道:“敢问可是子都先生当面,学生刘德谨拜之!”

    若论当今天下,那个文人,刘德最尊敬。

    毫无疑问,除了胡毋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胡毋生字子都,刘德当面称为子都先生,并无不妥。

    这男子微微愣了愣,不得已,与刘德对拜苦笑道:“臣不敢当殿下如此重礼!”

    “当得起!”刘德再拜道:“先生筑馆麓台,授业传经,有教无类,小子素来敬重!”

    当今天下,只有胡毋生这么一个巨头,公开的在麓台授课,来者不拒,甚至某些贫寒子弟,还能受到胡毋生的接济。

    前世之时,刘德曾听人说,胡毋子都的麓台学苑,前后二十年,教育出了千石官员不计其数,两千大员数位,丞相一位,其余乡间官吏,数不胜数。

    没有胡毋生二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和播种培养出来的数以千计的知识分子与官员,董仲舒、刘彻想玩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想都别想!

    对于这样的人,再怎么敬重都不为过!

    刘德于是再拜道:“我闻先生麓台著述,教授子弟,异常辛苦,我愿上奏皇父,请立麓台为国苑,一应支出与开销,俱由少府报销,使先生能广招师长,大开山门,收录天下有志之人,无论贫贱富贵,有教无类!”

    胡毋生闻言,瞳孔陡然放大。

    这是日思夜想,做梦都想要获得的东西啊。

    当年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孔子能教育这么多弟子,除了学生们奉献的学费外,要是没有他的先师子夏、子贡,颜回等弟子在一边帮忙,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也曾想过,留几位学业完成的弟子在门下帮他教授学生。

    但没钱啊!

    他门下又没有一个子贡那样的有钱弟子,学不了孔子当年的手段……

    他连弟子们练字和读书所必须的笔墨有时候都负担不起!

    就更别说给那些有成的弟子开工资了。

    为此,他不知道发愁过多少次了!

    如今刘德一见面,就抛出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怎能让他不激动不高兴。

    于是,胡毋生也顾不得什么保持形象了,立刻就跪下来拜谢道:“老臣为天下士子与贫寒子弟拜谢殿下厚恩!”

    “先生不必多谢,这是应该的!”刘德笑着道。

    支持胡毋生,对刘德来说,可谓一箭三雕。

    首先,胡毋生能安心做教育事业,在这个时代,每多一个读书人,汉室的国力就增强了一分,而这是刘德所喜闻乐见的事情。

    读书人多了,特别是贫寒子弟多了,刘德的考举规模才能不断扩大,否则天下总共就几万十几万读书人,还玩个屁的考举啊,改成科举算了!

    其次,胡毋生的麓台学苑获得国家扶持,财政支持,说不定就能让一代恶人公孙弘摇身一变,成了麓台学苑第二任山长……

    再者,就是刺激诸子百家了。

    黄老学与法家,什么都好,就是他们只教育贵族和大地主子弟,这一点很不好!

    必须引入竞争,让这些家伙乖乖的去从事教育事业。

    ps:还有3更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节 三个条件

    左右众人,看到刘德与胡毋生两人三次对拜。

    许多人顿时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特别是如今谁不知道,白纸是掌握在刘德手上,被严格保密的一个产业?

    刘德现在公开支持胡毋生办学,那么可以想见,胡毋生岂非是能拿到大量的廉价甚至免费白纸?

    要是那样的话,其他诸子百家还玩什么?

    胡毋生有了刘德的支持,必然以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来传播和宣扬他的学问与理论。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也就罢了。

    万一,刘德要是在将来的考举,偏向胡毋生的学派,譬如说玩个一次录取一百人,结果七十个出身麓台……

    这些巨头,此刻是真慌了。

    他们可以不在乎功名利禄,也可以不在乎个人的荣辱沉浮,但他们各自学派的命运与未来,却不能不在乎。

    “殿下,老臣若是也开山门,广收门徒弟子,不拘地位贵贱,是否也可请殿下上奏陛下,与老臣的同样待遇?”申公是第一个反应过来,放下面子,恳求的。

    这对申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当年,他也不过是个寒门士子,有幸得到他的老师浮丘伯教导,学习文化,后来又与师兄楚元王刘交、弟子楚夷王刘郢合力,整理,刊行天下,成为鲁诗派的开创者。

    自从他因为与刘戊闹了矛盾,愤而辞官之后。这些年就一直在广收弟子,只是不如胡毋生那样大张旗鼓,来者不拒而已。

    更何况他的老师浮丘伯是荀子的亲传弟子。荀子这一派的人,本就是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

    不要忘了,李斯就是荀子教出来的!

    “自然可以!”刘德笑着回应,他站起身来,对着诸子百家的巨头们道:“诸位大贤长者,只要愿意开山门,收弟子。小子都愿效子都先生之例……只是,有些条件……”

    “殿下请说……”张恢站出来拜道,作为法家巨头。张恢当然清楚,皇室做事,绝对不会有心血来潮,或纯粹的敬重等个人问题。

    特别是刘氏立国五十多年来。就算孝惠皇帝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深意的!

    而刘德……

    据张恢在长安听到的传言和弟子晁错所说。是从小就被养在太宗孝文皇帝膝下,坊间传闻,当年,刘德的名字都是太宗孝文皇帝所取,意为德者治之。甚至还有人说:‘上以为皇次孙类己,于是复对皇后道:朕后世,此子当王天下!’。

    反正,这些版本的流言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被传的人尽皆知。

    虽然张恢从他的弟子晁错口中得知。这些流言,都是天子故意放出来的。

    但从这些流言以及晁错的描述中。张恢很清楚的看到了一个行事果断,懂得分析局势,同时城府深重的皇子,储君。

    这样的人岂会受到感情啊个人喜好的影响,而妄自行事?

    必有深意!

    不是宣扬其政治主张,就是为其地位造势!

    不过……

    这样的储君、皇帝,正是法家的最爱!

    满脑子仁义道德,循规蹈矩的皇帝,显然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不会重用法家。

    只有野心勃勃,胸有大志的统治者,才会对法家重视、厚遇。

    刘德想了想,对众人道:“诸位长者,打开山门,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教化万民,小子与父皇必然是欣喜的!”

    “然……”刘德低头看着地面道:“小子的条件之一是:所有入读士子,必须经由县令登记名字、籍贯,清查无有罪案、劣迹在身!凡不在官府登记的,一律不可入学,一经查获,以律法问罪!”

    这是必然的!

    否则,万一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儿子犯了法,改个名字藏进书院中,谁能找到?

    自古以来教书育人之地,在中国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别说官府了,就是皇帝,也轻易不敢进去抓人!

    没有这个预案,这些学校,迟早都会变成藏匿豪强贵族犯法子弟的地方。

    众人听了,却是对视一眼,这个条件完全能接受,于是纷纷点头。

    刘德继续道:“其二:所有山门学生,必须通过由官府与诸位长者共同主持的考试,才可准予毕业,发放由学苑与所在地郡守衙门共同签发的文书印信!余者皆不可发放任何证明文书!凡是非通过正式考试,即自行休学者,诸位必须将之除名,不可再视为弟子!读书之时,犯法者,亦如此!”

    这就是刘德留下的暗门了。

    要是放任这些人的学校,官府却没有相应的制衡力与威慑力。

    时间一久,用屁股都能猜到会发生什么?

    看看东汉的太学生,再想想明朝的秀才公们,还有北洋有事没事就上街散步的大学生们。

    刘德可一点都不希望,二三十年后,他想推行某个政策,结果跑出一帮举着‘汉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的牌匾的大爷们。

    学生好好读书就行了!

    只要还没到亡国灭种的绝地,就不需要他们跑出来唧唧歪歪。

    而且大多数的学生运动都证明了,学生们的一腔热血,常常被一帮冷血自私无耻的学棍和政客利用了。

    所以刘德得给学生们上个紧箍咒。

    再没有比毕业证书,更能让学生们安分守己的玩意了。

    但刘德这个条件一提出来,许多人都开始犹豫了。

    只是考虑到,官府确实有这个权利,而且,刘德所说也还合情合理,更还保留他们的一些权利,勉勉强强,他们想着国家承认与支持还有财政补贴的好处,才不情不愿的答应

    “其三:所有入学士子,我会上奏父皇,每岁每人补贴一千钱,发放米十石,油盐一升,,诸位长者,必须保证,所有补贴物资,皆由学生自己手持官府发放的学籍文书去官府衙门领取,而不可以任何借口,代替学生领取!”刘德严肃的道。

    很显然,刘德在这里又留了一个暗门。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贪污同时也是一个制衡手段。

    每年每个学生补贴一千钱,十石米,一升油盐。

    这是必不可少的要给读书人的福利。

    否则,这些学苑里的学生恐怕就没有来自底层的学生了。

    这对刘德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而且这个政策一出,显然就能收买人心,特别是读书人的人心。

    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那个朝代那个政府补贴过读书人……

    ps:第三更了,还有2更,继续码字去,求订阅0

    嗯,明天目测也是5更。

    但后天目测只能23更。

    原因,咳咳,我后天要陪老婆逛街买衣服,嗯,你们懂的,所以我提前跟大家请假先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一节 教育之野望

    但是,刘德的话,就不那么让在场的巨头们舒服了。

    不管哪个学派,总归认为自己是君子的。

    君子怎么能被怀疑?

    君子怎么能被监督?

    对刘德话语明显带着的提防与不信任,很多人心里非常不舒服!

    只有申公与张恢等少数几人是坦然面对的。

    张恢好解释,法家喜欢秩序,为了秩序牺牲点个人利益他们能接受。

    申公则是他受的教育是荀子的思想,荀子提倡人性本恶,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但其他人就未必了。

    “殿下……”一位巨头出列道:“夏校殷序周痒,三代共之,教书育人之地……”他垂首道:“请殿下三思!”

    其他人纷纷道:“请殿下三思!”

    刘德听了微微一笑。

    这还真是个好借口呢!

    当然,刘德相信这些巨头完全不可能贪墨给学生那点钱。

    这一点,刘德能用脑袋担保!

    看看这些人,每一位都是各自学派的巨头。

    人品道德修养方面,天下公认!

    但是,他们清廉,他们不贪,不代表后来者不会,更不代表将来他们的家属不会!

    最重要的是,补贴由政府发放与老师发放,是两回事!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讨论的余地。

    不接受刘德的条件,大可以自己去单干嘛……

    学术自由。刘德管不了,也懒得去管,但想拿财政补贴。国家官方支持与认可,就得服从他立下的规矩!

    当然了,话不能说的这么直白,得婉转些,给这些巨头一个台阶下。

    刘德笑着看向众人,抬手道:“诸位长者所说,小子安能没有考虑。学校,教化之重地,人伦之场所也!”

    刘德热情的道:“我会上奏父皇。请立法,学苑之中,文官下车,武将下马。每所学苑。再赐以学田若干,用以奉养师长,抚恤孤独,其以彻侯例!”

    这是后世官学常用的一个手段,某地官学,必然有学田若干,来给官学的老师与贫困学子补贴。

    但刘德在后世的学田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就是这些田赐给某个学校了,但管理权与使用权不归这个学校具体的某个人所有。而是作为彻侯的食邑一样,每年到了收获季节。将这些田的收益拨付给学苑。

    所以,这些田可以离这些学校十万八千里。

    这就能杜绝学田开着开着变成了私人所有,更能在学校不听话的时候,朝廷想收回就收回。

    少了许多麻烦,而且便利不少。

    再加上学校里文官下车,武将下马的规定,给足了诸子学派面子。

    巨头们一听,马上就知道,刘德是铁了心一定要学生们自己去领补贴,否则,他就不会发!

    文人们通常都是碰到了硬钉子后,就会自动自觉的绕行。

    而且,仔细想想,貌似刘德殿下所说也很合理啊……

    由朝廷发放补贴,显然是在告诉学生们,谁在养他们,是明述君臣之道嘛……

    身为臣子,他们怎么可以跟天子抢人望呢?

    这么一想,许多人心里就舒服多了。

    于是,大家都避而不谈学生们必须自己领补贴的事情了,选择性的无视了这一条。

    立刻就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了,到底多少学田供养一个学苑,有没有一个硬性标准。

    不然,要是大家都一样,那么,那些弟子比较多的人,岂非是吃亏了?

    要知道,这可是学田啊!

    一旦定下来,只要朝廷不回收,就能世世代代的为学苑输血,只要利用得当,就能保证自身学派千年繁荣!

    张恢对此是深有感触的。

    杂家与名家并入法家,不就是这两个学派传承几乎断绝,为了延续下去,只能选择与法家融合吗?

    而彼时,杂家与名家,若有这么个制度,能保证他们的传承,他们是否还愿意与法家合并?

    “以小子目前的浅见,我认为,诸子学苑,每人一亩学田,应该是恰当的……”刘德解释着:“每三年,朝廷与地方官府进行一次审定,以决定学田数量!”

    每人一亩?那就是说,那一派的学生弟子多,那一派就占尽上风喽?

    于是,儒家各派系顿时大喜。

    特别是胡毋生与欧阳和伯两人,更是喜上眉梢。

    如今,儒家派系里,最大的两个山头就是他们两个!

    但其他人也没什么不满。

    特别是一直以来被公羊派踩在脚下的谷梁派的巨头张放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有了这个政策与利好,谷梁春秋,应该能喘一口气,延续下去了!

    刘德却是在心里笑了起来。

    每个学生一亩学田,看起来好像很多。

    但其实,毛毛雨啦!

    又不是真把田给学苑不过是假给学苑。

    刘德自己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此时田税是三十税一,也就是说,一亩土地,出产四石粟米,一亩地的田税不到十五斤粟米……

    然后,刍藁税,一百亩是五十五钱,平均一亩一钱都不到!

    就算天下有一百万读书人,汉室政府的支出,在学田一项上,一年最多几百万钱,毛毛雨啦!就算加上给学生们的补贴,一百万人一年也不过是一万万钱加一千万石米,小意思啦!

    还不够后来刘彻漠北决战开销的零头,甚至还没有便宜老爹这一次赏赐给河东军民的赏赐的一半。

    你要知道,去年,汉室中央政府的赋税收入,入库就是钱将近四十万万。

    培养一百万读书人,一年开销不过只占用中央财税收入的四十分之一,怎么算都是赚死了!

    而如今天下人口,最多五千万。

    怎么算刘德都觉得,不可能一下子就冒出一百万读书人!

    五十个人里面出现一个识字的知识分子?

    民国时期都办不到!

    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也办不到!

    要是真能有每年一百万读书人入学,那么,刘德就可以考虑进行工业革命,殖民全球,剥削全世界了。

    一年诞生一百万知识分子?

    十年就是一千万!

    还弄不出蒸汽机,搞不定风帆战列舰?

    实际情况的话,据刘德了解,可能连十万新生都不倒,一年两三万新生就可以烧香拜佛,酬谢神明了。

    刘德很清楚的记得一组数据。

    前世,胡毋生在麓台教书,前后将近二十年,总共有七八千人在他门下听讲……

    申公在鲁地开门教学,虽然是只收精英,但前后将近十几年,也不过百余名正式弟子,记名弟子三四百……

    如今的天下,自耕农什么的,显然是不大可能有机会读书,他们照料自己的土地都忙不过来……

    你要知道,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标准的一夫五口百田……

    只有那些家里多少有些积蓄,至少有耕牛与铁器帮忙耕作的中小地主以上的家庭,才有余钱和闲情逸致来供养后代读书识字。

    而有这个条件的,目前天下,每一百户中,能有三四户,就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要是代国和右北平、上郡这种穷的连皇帝都不好意思收刍稿税的地方,一百户里能有一户,都可能是个奇迹!

    “所以,任重道远啊……”刘德在心中感慨着。

    怂恿诸子百家巨头们开山门教学,只是第一步,打基础的第一步。

    等他们教育出了足够的读书人,扩大了考举的基础后刘德就可以考虑建立一所或者数所国立大学,专门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

    这样,差不多用五十年时间,应该能做到每年都给一百万民众扫盲。

    然后,汉室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了……

    刘德也不是没想过,现在就搞什么大学。

    但没人啊!

    建立一所大学容易,找老师就难了!

    像现在成名的百家巨头,肯定不愿意屈尊到一个政府教育机构里上班,就算愿意的,也未必能接受与其他学派在一个学校里呆着。

    至少,现在的墨家和儒家要是放到一个屋子里,肯定是先分出个生死,再谈其他。

    ps:呼呼,四更了~等下那章定时到明天早上吧~

    顺便,祈祷一下点娘的系统不要抽风~昨天就抽风了,这点娘!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二节 刘安要悲剧了

    刘德走回自己的坐位,先朝便宜老爹一拜,然后,才坐下来。

    “跟博士们说了什么呢?”天子刘启笑呵呵的低头问着刘德:“跟朕说说看……”

    刘德连忙躬身道:“正要禀报父皇!”

    “儿臣奉父皇之命,与诸位百家博士长者们谈了一会……”刘德出列,跪下来道:“父皇,夏有校,殷有序,周有痒,而我汉家无此教化之机构,因此,儿臣想呈请父皇,准许百家诸子各开山门,传授弟子,由朝廷对各派学苑进行补贴……”

    刘德将他与诸子百家巨头们达成的协议,一一复述。

    天子刘启听完,呵呵的笑道:“既然刘德你已经答应了博士们,那就放手去做吧,朕支持你!”

    这种事情属于典型的开支小但收益大的事情。

    作为当今天下的至尊,天子刘启显然比刘德更了解如今天下,每年都读得起书的人能有多少?

    最多一万人!

    一年两三千万钱的支出,对于朝廷来说,简直是九牛之一毛。

    但却可以收买天下人心!

    特别是地主官僚阶级的人心。

    同时还能让这些诸子百家巨头帮忙培养未来的官僚。

    怎么看都算赚大了!

    “朕这个儿子,果然不愧是朕选定的太子啊……”看着刘德,天子刘启心中也是自豪的。

    去看望一趟博士们,本来他不过是希望刘德过去跟当今天下掌握了士林舆论的巨头们打个招呼混个脸熟而已。

    哪里知道刘德这一去。不止收拢了这巨头的心既然他们要办学苑,要拿朝廷的补贴,那么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些一直游离在体制边缘的巨头们就算被收编了。

    就这一点,天子刘启觉得都足以表彰刘德了。

    更何况,还能收买人心。

    天子刘启毫不怀疑,这个政策推行之后,至少那些想读书,愿意读书上进的地主富商子弟。统统都会心向朝廷。

    吴王刘濞为什么能得到吴国上下支持?

    不就是他用着盐铁的暴利,来收买整个吴国三郡上上下下了吗?

    朝廷推行别的政策,刘濞还能用他的财富来与朝廷争夺人心。

    但是。刘濞的财富,无论如何都收买不了诸子百家的巨头!

    这些百家的巨头们,要是能被财富收买。

    朝廷早就干了!

    这么一来,就算是吴国内部。恐怕也会出现问题了。

    这是很简单就能推理出来的结果。

    吴国的年轻人要上进吧!

    但吴国地处南方。离传统的中原文化圈十万八千里,文学气氛向来不怎么浓郁。

    这些年轻人想要得到最好的教育,拜最好的老师,就得走出吴国,来到中原。

    这么一来,这些年轻人就会自动的被汉室影响,灌输一堆忠君爱国的思想回去。

    假如这样下去,用不了十年。吴国内部就要分裂了!

    “朕这个儿子,若是父皇还在。恐怕会很喜欢呢!”天子刘启想着。

    长安城的那些刘德类太宗皇帝,刘德从小就很受太宗皇帝的宠爱,刘德是太宗皇帝一手养大的等等流言,都是他下令放出去的。

    目的是给刘德造势。

    再加上章德的使命完成后,百姓们怕是立刻就要无比的同情和拥戴刘德了。

    当然,这还要看刘德的演技如何。

    若是演的逼真,说不定能让无数百姓愿意为之效死!

    “路是铺好了,就看你怎么走了……”天子刘启在心中道。

    同时,他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自己有些饱胀的胃部。

    他的胃,情况不太好!

    胃为五谷转化之所,精气化生之地,乃是人之根本之地。

    而通常,胃一旦出问题,就再难好转了。

    天子刘启很清楚的记得,他的皇父,最开始就是从胃开始,身体不断恶化,只拖了三年,就去世了。

    他比起自己的皇父,年轻一些,身体也强健一些。

    但恐怕能拖的时间也不过四五年,甚至更短。

    “这四五年时间,朕要帮你扫清障碍,削平乱臣!”天子刘启看着刘德,心里想着。

    “继往圣之绝学,开天下之太平……”

    “朕也有此愿啊!可惜,时间不多了!”他将头仰在御座上。

    郎中令周仁曾经建议他完全的放弃治理朝政,将国事托付给丞相与九卿,以太子监国,然后,他安心静养一到两年,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吃药,加强锻炼,就能延缓甚至祛除病痛。

    但他拒绝了。

    因为,他的皇父也拒绝过当时御医的类似提议。

    如今,他算是明白了自己皇父当年的选择了。

    “朕是天子,九五至尊,天上地下唯朕能作威作福,安可如妇人一般,为了活命,放弃权利,苟延残喘?”

    “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

    “朕是天子!天子死而余威在!”

    这么想着,他的精气神就攀至巅峰,身体的所有不适全部不翼而飞!

    “你起来吧,去替朕见见将军们!”刘德只听到自己的老爹命令着:“条候周亚夫,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俪寄,将军栾布,这些都是先帝留给朕的柱国大将!你以后要向这些将军多多请教,要多问将军们军旅之事,要好好学习!”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诺!”刘德躬身一拜,这时候,穿越以来,两辈子,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他的父皇的父爱。

    这种感觉特别温暖。

    在这刹那,他甚至觉得以前老在心里腹诽自己的老爹,是有些过分了……

    刘德已经至少二十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去吧……”天子挥挥手道:“朕也要去跟彻侯勋臣们好好谈一谈了……”

    既然来到这河东,身为天子,自然免不得要单独亲自接见河东河西河内的彻侯们。此三郡,是长安的外围屏障,也是汉家的粮仓和钱库。

    刘德拜别老爹,在两个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县衙中一个别院。

    将军们都被安排在这里。

    一进门,刘德就看到了,一副巨大的地图,被挂在别院的墙壁上。

    一个个代表烽燧与哨岗、军营的三角形在地图上被密密麻麻被标记出来,在地图的中心,所有三角形拱卫的地方,一个城市赫然显目的矗立着:寿春!淮南王刘安的都城!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三节 将军们,请写书吧

    “殿下……”见到刘德进来,将军们立刻躬身迎接。

    “诸位将军无需客套……”刘德走到那副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三角形,他问道:“诸位将军在讨论淮南国?”

    “是的,殿下!”中尉周亚夫站出来,道:“陛下收到淮南国丞相张释之密奏,淮南王刘安接见了吴王刘濞的秘使……所以陛下已经传召淮南王前来面圣了……臣等目前就是在讨论,万一淮南王不奉诏,朝廷大军的进军路线……”

    “这到底想要闹哪样啊?”刘德听着心里腹诽不已,在如今的局面下,刘安居然还跟刘濞眉来眼去,只能说,这个家伙真是不知死活!

    现在,汉室有宝鼎出现的这个利好。

    别说是刘安了。

    没看到连楚王刘戊都乖乖的安分守己,没去跟刘濞瞎凑合了吗?

    “好好的写你的淮南子,编纂你的山海经不就得了,非要跳出来……”刘德摇摇头,只能说,刘安这是作死啊!

    淮南、衡山、庐江这三个藩国,是目前天下最没有底气跟朝廷掰腕子的诸侯封国。

    原因很简单,这三王,是在先帝孝文皇帝十六年时被册立的,至今才不过八年时间。

    在那之前,这三国是属于现在的城阳王刘喜的封地。

    八年时间,就算是穿越者,自带系统老爷爷,恐怕也没办法跟长安掰腕子。

    所以,刘德也没怎么关心淮南国到底会怎样。

    刘德觉得。就算他借个胆子给刘安,刘安也不敢造次,只能乖乖的来河东。跪到天子脚下认错谢罪。

    否则,大兵压境,小小的淮南国,立刻就要被碾碎了。

    刘德更好奇,刘安来河东面圣,张释之会不会跟着来?

    按照制度,诸侯王朝天子。其国内的丞相与都尉、内史,都是要跟着随行,向天子汇报的。

    “也不知道我老爹是否原谅张释之了……”刘德在心里想着。

    张释之其实挺可怜的……

    为汉家辛辛苦苦做牛做马。忙活了十几年,结果最后到头来落得一个晚景凄凉,这也算了,连他儿子。孙子甚至曾孙。从此仕途坎坷,备受打压和排挤。

    张释之家族的悲剧程度,在整个西汉历史上都能排进前十。

    刘德很欣赏张释之,并不希望看到他最后有这么个下场。

    但是,这个事情,刘德是完全帮不了张释之的。

    只能是张释之自己去跟老爹解开这个恩怨。

    前世张释之及其子孙的悲剧下场,就是因为,他到死都没有在正式场合。正式得到天子的赞赏。

    底下的官员一看,好嘛。你家都得罪了皇帝了,于是,没有任何人敢亲近张释之的子孙,没有任何人敢提拔张释之的子孙,所有人都对张释之的子孙敬而远之。

    这是官僚的特性。

    因此,张释之想要避免他的悲剧命运与其子孙的悲剧,唯一的办法就是,得到汉家天子在正式场合的原谅和嘉奖。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而这一次,淮南王刘安面圣,或许就是张释之最后的机会了。

    刘德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张释之创造一些良好的条件。

    但周亚夫等人,却明显得到了天子的命令,也不管刘德有没有兴趣,拉着刘德在地图前,一一的为刘德讲解了,假如刘安不奉诏,朝廷大军会怎么行动。

    针对着不同情况,分析局势、刘安应对,与汉家军队的应变之道。

    刘德听了,感觉大为受益。

    这些知识是他前世所无法获得的。

    听完周亚夫等人的讲解后,刘德消化了一下,然后,看着站在他身旁左右的将军们。

    周亚夫的老爹是周勃,开国大将,战功赫赫,所以周亚夫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家学渊源和他自己勤奋好学的努力。

    曲周候俪寄,他的父亲是曲周景候俪商,他本人更是常年在长城一线与匈奴对峙的大将。

    弓高候韩颓当,他是匈奴跑过来的降臣,在匈奴之时,他就是重臣,担任过匈奴某个部落的相国,再往前推,韩颓当的父亲是卢绾的手下,跟着卢绾一起叛逃到的匈奴……

    将军栾布,他是彭越的发小,从汉初的乱军中杀出来的大将。

    这些人,是汉室勋臣贵族军事集团最后的余晖了。

    这些人死后,汉室的勋臣贵族们,再也没有如此兴盛过了。

    周亚夫的后代,从此不见于史书。

    俪寄是个熟女控,也死在熟女手上……刘德记得,前世这货胆大包天,居然想娶平原君为妻。

    平原君是谁?

    当时的皇后王娡的生母……

    于是果断的被ko了。

    韩颓当嘛,可能知道他的很少,但是……

    他儿子知道的人就很多了。

    韩嫣是他的长子,韩说是他的幼子……

    好好的将军世家,居然变成了搞基世家……

    栾布嘛……

    嗯,后世的土地爷就是以其为原始素材构筑的……

    于是,刘德看着这些将军们,现在最出色的大将们,道:“诸位将军可为兴致著书?”

    刘德虎视眈眈的看着周亚夫道:“条候,卿父子两代相继为大将,于军旅之中前后七十余年,可谓当世第一将门,且我方才听君侯言及军伍,分析局势,已不弱古之司马骧且、孙子吴起,何不将这些著于竹帛,不使前人专美于前?”

    周亚夫听了瞳孔猛然放大,写本书?这倒是个好主意!

    刘德转身,看着韩颓当,又道:“弓高候深谙骑射之道,能奔袭千里,离合而战,何不将此种种妙法与心得著之于竹帛,开一派之先河?!”

    韩颓当闻言,低头沉思了起来,心中却翻滚着滔天的巨浪作为降臣,他最受不了的毫无疑问的就是别人看他的异样的眼神,每次见到陌生人,他都会怀疑对方在心中嘲笑他是‘三姓家奴’‘背主之臣’。

    特别是每每周亚夫独处,他都能感受到周亚夫的鄙夷与不信任。

    若能写出一本书,作为天下骑兵的教材,那么……

    谁还敢瞧不起他?

    就是文官们恐怕也得恭恭敬敬的拜他一声韩公或者韩君侯!

    刘德又看着俪寄:“将军亦然,将军多年坚守长城,为汉抵御匈奴,劳苦功高,先帝曾褒将军诏曰:带砺山河,朕命尔唯懋哉!小子浅见,功名利禄如浮云,著书立作,方为大功!”

    最后刘德对栾布拱手道:“将军先随彭越,后随臧荼,此二者,虽乱臣也,然必有过人之处,将军何不试之将其带兵之道,著于文字,好叫后人知道,有彭越、臧荼曾在这个世上来过?”

    栾布闻言,低头沉默不语,但心中却已经决定一定要写书了。

    ps:今天,白天楼下商店促销放那个小苹果,吵得我心烦,然后加上懒癌发作,咳咳,拖拖拉拉的到8点才开始码字,恩,我太废柴了~

    今天5更是不可能了,我尝试一下4更吧,目测可能只能做到3更~

    恩,就是这样,后天在补上吧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四节 你行的!

    “殿下,请留步……”

    刘德刚走出别院,就听到身后传来了栾布的声音。

    “将军何事?”刘德回过头,微笑着看着栾布。

    其实,栾布还真跟后世的土地爷没什么相似的地方,他身高差不多将近一米八,身材魁梧壮硕,即使年已六十余,依然如同铁塔一般。

    这很正常,刘德记得,当年栾布微贱时,与彭越两人一起给齐国的酒商做保镖。

    当时和现在,所谓给人做保镖,除了要保护老板的安全之外,还承担着万一某人买了东西不给钱,武力讨债的责任。

    没有一个高大魁梧的身材,健壮的体魄,是吃不了保镖那碗饭的!

    刘德望着栾布,在汉室,名布的臣子,基本都是猛将。

    英布如此,季布如此,栾布也如此。

    “殿下,臣真的可以著述彭越、臧荼用兵之道?”栾布双眼望着刘德,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渴望。

    他早年微贱时,是臧荼提拔了他。

    臧荼叛乱,为高皇帝击败,他被俘,是彭越出手,救了他,这两人一个是他的恩主,一个是他的兄弟兼救命恩人。

    两个人他都很敬重。

    只是,不管臧荼也好,彭越也罢,都是叛贼,特别是彭越,高皇帝刘邦亲自下令看下他的脑袋,传首睢阳。

    给这两个人立书,会不会犯忌讳?

    刘德看着栾布,微微一笑。道:“将军尽管去写吧,小子为你担保,不会有任何人找将军麻烦。更不会有任何人为难将军!”

    “五十年了,尘归尘,土归土,况且,臧荼、彭越,有罪的是他们的行为,不是他们的用兵之道!”刘德走到老将军面前。为其理了理甲胄上的衣带,道:“且,臧荼、彭越用兵之道。就是我皇祖高帝也是赞许的!将军就放心的去写吧!”

    别说是写彭越的用兵之法了,就是给彭越作传,都没有人去管的!

    后世的史记,可不仅仅给彭越立传了。还给英布、陈烯、刘濞这些大叛贼都单独立传。也没见刘彻把司马迁怎么着。

    “诺!”栾布闻言,只感觉瞬间整个人都轻松了,浑身上下一下子就充满了力量。

    臧荼、彭越,这两人一直是他的心结,总觉得亏欠了这两人什么。

    如今,他已至垂暮之年,能在入土前,为这两人留下传承。就算对得起他们了,即使日后九泉相见。也不会惭愧。

    望着栾布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奔跑着回去准备写书的样子,刘德摇摇头笑了一声。

    正欲抬脚,身后又传来了人声:“殿下……”

    刘德回过头,发现是弓高候韩颓当。

    “卿有事?”刘德微笑着问道。韩颓当应该是有些混血,他的外貌中明显有着东西混杂的味道,这不奇怪,匈奴人控制了整个中亚触及延伸到了南亚与西亚,他们甚至逼的月氏人不断西迁,远走上万里。

    而在此时,中亚与南亚地区,密布着亚历山大东征军后裔所建立的无数小国,他老爹娶一个金发碧眼的希腊女人,没什么好奇怪的。

    后来韩颓当的儿子韩嫣,就是以外貌,与女子无异,皮肤白皙,深受刘彻的宠爱,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臣粗鄙,不识典故,也能著书?”韩颓当望着刘德,紧张无比,他是在匈奴长大的,匈奴人能懂的写一二三四就不错了,即使他老爹教了他识字,但,匈奴那地方去哪里找典籍?

    所以,他的文化水平,也就停留在只会基本的读写上,再深奥一点要引经据典,写出优美的文字,那就实在是为难他了!

    “当然可以!”刘德呵呵一笑,觉得韩颓当有些可爱。,刘德问道:“卿著书,给谁看的呢?”

    “武官们!”刘德笑着道:“一般武官,可能还不如卿,卿以为,他们能看得懂太过深奥的东西?”

    “我倒是觉得,卿写出来的兵书,说不定,比其他人的更好呢!”刘德笑着道:“兵书又不是比的谁的文字好看,正如战场上,诗词歌赋做的再好,能敌得过刀枪剑棒?”

    韩颓当听了,顿时大受鼓舞。他揖首道:“既然连殿下都认为臣能写出一本书来,那臣,一定写出来!”

    然后他就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刘德却留在原地回味了一下栾布与韩颓当两人的言行

    让将军们写书,这是第一步。

    等他们的书写好了,刘德就会找个机会要一本过来,然后,刻成雕版,印刷个几百本,将之作为他的太子卫队的基础教材。

    实在是此时的兵法书籍太少了。

    不过等寥寥数本。

    就这,大多数的带兵将军都可能没机会接触到这些。

    只有彻侯子弟,才能有机会接受这些兵书的教育。

    所以,刘德才要鼓励将军们写书啊,支持他们写书啊,不管写出什么样的书,文笔烂根本不算缺点,反而是优点!

    刘德甚至觉得越详细越好。

    以前,孙武与司马骧且的兵书,那是没办法,限于竹简的条件,只能尽可能的压缩内容。

    但现在有了白纸。

    刘德甚至觉得,将军就算在书里画插图,甚至把一个小事给捏碎了,一条条罗列出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有了这样的书,刘德才有机会以他的太子卫队为基础,培养出一支军官教导队伍。

    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军校,专门培养军官,刘德都想好了,以后要是有条件,所有郡国司马以上军官,全部都必须是上过军校的人来出任。

    打仗,靠匹夫之勇,一头热血就嗷嗷叫着向前冲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将来的战争,是钢铁的战争。各种技术兵器,肯定会层出不穷,一个文盲,不懂兵法的人,肯定玩不转。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现在,汉室弩兵集群,一个文盲带军,最多也就靠着经验指挥部队防御和反击。

    但假如是一个懂的测定风速,位置与远近的有文化的军官,那胆敢攻击他的人,肯定会撞个头破血流。

    这两者,谁能在战场上获胜,几乎是不用想的事情!

    ps:嗯,彭越跟栾布早年确实是给人做保镖的。史记记载是:为酒人保,汉书音义解释:为酒家做保佣也。可保信,故谓之保。

    可见在秦汉之交与之后,是有保镖这个行业的,而且保镖们还兼职讨债。

    所以彭越与栾布的身高体重是能推断出来的,没有足够高大健壮的体魄,怎么吃保镖这碗饭?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五节 棉花有着落了

    第二天下午,刘德站在吴山脚下的一个山坡上,稍微动弹了一下身子,刘德问着身边的宦官们:“王兄到哪里了?可有消息?”

    “殿下,前世宗正说,代王已经离吴山只有三十里了,想来,再过片刻,就应该能到了吧?”一个宦官答道。

    “哦……”刘德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今天他干了一天迎宾的活了。

    从早上到现在,不断的迎接河东、河内、河西、太原、赵国等地赶过来朝觐天子的彻侯们,脸上的肌肉都笑得有些僵硬了。

    但没办法,老爹身边现在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迎接彻侯大臣的活,就只能让他来做了。

    特别是诸侯王们,必须由刘德亲自迎接,其他大臣无法代劳。

    不久,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浩大的车队。

    一面代字旗帜映入刘德的眼帘。

    代王刘登来了。

    刘德于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冠旒,策马带着迎接的队伍迎上前去。

    见到刘德的迎接队伍,对面的车队停下来,从一辆四马拉驰的马车上,走下来一个年纪与刘德差不多的身穿王袍,头戴九旒的男子。

    刘德连忙露出笑脸,迎上前去:“可是王兄当面?小弟有礼了!”

    说实话刘德笑的连他自己都感觉有些虚伪。

    代王刘登,名义上是刘德的堂兄,但实际上。刘登这一系诸侯王,在汉室的诸侯谱系中的存在感几近于零,就是燕王那一系的存在感都比刘登这一系存在感强多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证明代王一系究竟有多么不受重视。

    一般诸侯王是三年一朝。唯独代王,从代孝王刘参开始就是五年一朝,汉室天子,从来没有特别下诏,想过要将代王召到长安来。

    而且,代国出了名的穷!

    汉律中有一条法律就特别规定,代地地恶。刍稿税可以减免或者不征。

    至于田税……

    呵呵,在一个亩产连两石都很难的地方,又能收多少田税?特别如今税率是三十税一。

    更令人心寒的是。代国地广人稀,所以连人头税跟徭役钱都收不了多少。

    所以,当初,刘武所代王迁为梁王时。先帝都懒得将刘武的代国重新划归为郡县。直接并入了刘参的太原国。

    不过这二十几年来,代国发展的不错,这从刘登能凑齐一支完整的诸侯王出巡仪仗,乘坐王驾马车前来就能知道。

    代国要是还是前十几年的那个穷酸样,是根本没有财力凑齐这样一支队伍与仪仗的。

    “殿下客气了,寡人愧不敢当!”刘登下了车,朝着刘德一礼,道:“劳动殿下远迎。寡人惭愧!”

    “王兄切勿如此!”刘德回礼,然后挽住刘登的手。道:“我虽与王兄久未蒙面,但王兄与我,手足兄弟,骨肉相连,闻知王兄前来,我自然要出迎,以尽兄弟情谊!”

    刘德这番话,让刘登感动的几乎都要掉眼泪了。

    天可怜见,自从他老爹去世后,他这一系就再也没得到过朝廷的赏赐,更没有什么慰问和嘉勉。

    他在晋阳王宫里单机了七八年了,从一个垂鬓童子,成了一个有孩子的父亲,总共就见了两次天子。

    一次是去年天子登基,一次是今年太皇太后驾崩……

    说起来都是泪啊!

    如今刘德一番话,说的他的心里暖暖的。

    嗯,至少,朝廷,天子,殿下还是记得他的……

    对刘登来说,这就够了!

    因为他最怕的就是朝廷不记得有他这么一个诸侯王,那么以后要是有什么好处,那肯定也没他的份了。

    譬如,换个地方做诸侯王……

    嗯,代国这个又冷又穷又偏僻又危险的地方,若有可能,他是不想再呆了!

    于是,刘登垂首道:“寡人无德,又无功于社稷,面见天子,寡人也惭愧,更不敢当殿下亲迎……”

    刘德笑了笑。

    代国的资料,他已经从晁错和宗正哪里看过了,包括但不限于代国这些年的人口户籍增长与田亩数量增长。

    从这些资料里,刘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最近七八年,代国的人口、田亩和编户都在稳步增加,每年的增幅虽然都不大,但是,每年都在增长。

    对于代国来说,这样的成绩,真是难得!

    你要知道,代国不仅仅多山地恶,还直面匈奴的威胁,匈奴人隔三差五的就跑代国打秋风。

    因此,自晋阳以北的广大地区,目前实行的是军民一体,全民皆兵制度。

    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代国的人口特别是编户数字持续增加,代王这一系,最起码是合格的!

    嗯,现在,不折腾的诸侯王都算的上贤王了!

    “王兄常年居于代北,不知可曾听说过有一种叫棉花的东西?”刘德问刘登道。

    “棉花?”刘登一脸雾水,他在晋阳王宫里宅了七八年,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于植物什么的真的不了解,也懒得去了解,反正,国事他交给丞相,军事交给都尉、卫尉和中尉,其他的事情的话,内史也能帮他处理。

    于是,他转头,唤来自己的丞相,问道:“丞相可听说过棉花?”

    他的丞相摇摇头:“臣未尝有闻也!”

    于是,他又叫来自己的中尉,问道:“将军可曾听说过棉花?”

    中尉也摇头拜道:“臣不知也!”

    就在连刘德都感觉失望的时候,刘登却还是信心满满,他对刘德道:“殿下勿慌,丞相不知,中尉不知,寡人内史一定知道!”

    过去七八年他治理国事就是这么来的。

    先问丞相,丞相解决不了,问中尉,中尉也没办法的话就找内史,总能有一个人帮他解决问题。

    从他即位起,他就是这么过来的,反正过去七八年,他的臣子们基本没有让他失望过。

    就是去年,匈奴大举入寇的情况下,他在大臣们的帮助和辅佐下,也守住了晋阳和大多数城市,没有让匈奴人得到什么便宜。

    于是,他唤来内史,问道:“爱卿可听说过棉花?”

    他的内史让刘德有些好奇,跟韩颓当一样,刘登的内史明显是混血儿,而且是匈奴人与塞种人的混血。

    圆脸,大眼,鼻孔还有穿孔存在,显然,这是一位匈奴降臣。

    不过这人一开口,却是一口纯正的不能再纯正的官话,他跪下来拜道:“回禀大王,小臣曾经听臣父说过,西域似乎有一种花,名为棉花,乌孙昆莫曾献此花为匈奴老上单于寿礼!”

    刘登听完,一脸得意与骄傲的对刘德道:“殿下您看,寡人没说错吧!”

    刘德终于刘登是怎么治理国政的,他走的是惠帝刘盈的路子!

    而知道棉花匈奴人也有,这就给刘德解决大问题了。

    “棉花有着落了……”

    想要棉花,需要打仗吗?

    不需要!

    等今年十月按照惯例,匈奴与汉室会各遣使者问好各自的君主,到时候,刘德托派遣去匈奴的使者带回棉花就行了,最多给匈奴人一些好处就是了,无非就是黄金与丝绸嘛!

    ps:嗯,今天南宁下好大的雨~所以逛街购物的计划泡汤了……我乖乖的滚回来码字了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六节 扫把星

    将刘登接到吴山之上,刘德马上又得到了报告,赵王刘遂已经到了大阳县境内。

    于是刘德又马不停蹄的前去迎接。

    刘遂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莽汉一个,几乎跟当年的淮南厉王刘长是一个磨子刻出来的,说话嚣张跋扈,口无遮拦。

    刘德也没把他放在心上,只是例行工作的客套了一番,将他带到吴山,就算交差了。

    但刘遂的随行卫队,却给刘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支弓马娴熟的精锐骑兵,人数大概在四百到五百左右,虽然数量少,但刘德一点都不怀疑,这支卫队在战场上能抵得上四千甚至五千普通军队。

    “早就听说刘遂有一支精锐骑兵卫队,号为‘冲卫’!”刘德望着那支一直保护在刘遂左右的骑兵,流着口水,他真想想个办法,把那支骑兵,弄到他手下来。

    因为传说,刘遂的冲卫,是从整个赵国的郡兵中,经过层层选拔,仔细挑选出来的,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当此之时,一支精锐骑兵所能发挥出的战斗力远超人们的想象。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后来刘彻的羽林卫和八校尉,每一支都不过千余人甚至最多几百人,但他们在战场上却发挥出了几千甚至几万人的作用。

    然而,刘德也只能想想而已。

    诸侯王的亲卫,就算天子。也很难弄到自己手里来。

    除非……杀了刘遂或者废了刘遂!

    刘遂之后,如今身为大将军的窦婴,也领兵从荥阳赶来朝拜天子。

    刘德自然是马上前去迎接。

    “殿下!”一见面。窦婴就笑着躬身道:“别来无恙!”

    如今的窦婴,可谓是达到了他人生的一个巅峰。

    身挂大将军印信,统兵十余万,兼有齐赵六国兵权在手。

    男人一旦掌握了权势,立刻整个人的面貌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的窦婴,与之前相比,少了一些文雅的味道。多了一些雷厉风行的气势,左右簇拥的都是关东各郡的都尉与司马,让刘德看了。都有些感慨。

    刘德还记得,当初,窦婴被晁错一拳打破了额角的狼狈模样。

    如今,晁错怕是再也不敢那么对他了。反而。要在窦婴面前规规矩矩。

    “有劳大将军挂记,我一向还好!”刘德笑着还礼:“大将军身在荥阳,一切可好?”

    “回殿下的话,臣一切都顺遂!”窦婴站起身来,将他身边跟随的军官一一介绍给刘德。

    “殿下,这一位是雒阳都尉程嘉!”一位黑脸都尉出列朝刘德一躬身:“殿下,末将程嘉有礼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请殿下赎罪!”

    “程都尉好!”刘德眉毛一挑。这可是一位战将,在吴楚之乱中,以军功封侯。

    你要知道整个吴楚之乱,汉室只有寥寥数人最后因军功封侯。

    其中有四位彻侯是因为死王事而被封侯,简单的说是拿命表了忠心后才封其子为候,剩下的每一个的战功都是不容置疑的。

    特别是程嘉随后被任命为江都国丞相,直接进入中两千石大员的序列。

    随后,窦婴又向刘德介绍了数位都尉,全部是他目前手下用的顺手的大将。

    最后,来到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之前,窦婴介绍道:“殿下,这一位乃是臣目前大将军行营的主薄司马,协助臣协调关东各郡国兵马,姓季名心!”

    刘德闻言,瞳孔不免稍微放大了一些。

    季心啊,如雷贯耳呢!

    “末将拜见殿下!”季心与之前的将官们一样微微躬身道。

    “故河东郡守季公是足下何人?”但刘德还是要装出一副不知道他背景的模样问道。

    “正是家兄……”季心低着头,老老实实的回答者,但心里却不免有些火了,人人都只知他的哥哥,却不知道他,真让他无奈!

    但谁叫他哥哥名声太大了呢?

    号称季布一诺,价值百金啊!

    刘德点了点头,心里下意识的就让他稍稍远离了季心一步。

    为什么?

    季心堪称汉室的一大扫把星啊!

    几乎有沾之倒霉,触之遭殃的神奇功效,地位越高的人与他们亲近,遭灾更厉害。

    譬如说,当年季心跟舞阳侯樊哙私交甚笃,结果樊哙绝嗣,舞阳封国废除。

    再譬如当年先帝时,将军陈武与季心以兄弟相称,结果新君登基,陈武被一脚揣回老家种田了……

    还有袁盎,当年,季心杀人犯法,躲到吴国,是袁盎收留了他,结果后来袁盎被刘武咔嚓掉了……

    这扫把星的神威,后来甚至还传给了季心的家奴与手下。

    譬如,季心有个家奴叫季夫,后来有军功就改回本姓:灌。

    嗯,就是那个后来坑死了窦婴的灌夫……

    总而言之,刘德觉得,离季心远一点,总是没错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世除了剧孟外,关中的季心也是游侠头子,但刘德却舍近求远,跑去雒阳征辟剧孟。

    实在是季心的超自然扫把星威力太强大了!

    可刘德千算万算,没想到窦婴居然把这个扫把星给请了过去……

    想了想,刘德觉得这挺符合窦婴的为人。

    窦婴本来就很亲近游侠,喜欢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

    前世灌夫就是在他手下出人头地的。

    只能说是命运使然啊!

    刘德看了一眼窦婴,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告诉窦婴这个残酷的事实比较好,反正,有他罩着,窦婴应该悲剧不了,最多也不过是跟陈武一样的下场……

    季心却是有些狐疑,望着似乎对他有些疏远的刘德,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能尴尬的笑了一笑。

    刘德却是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带着窦婴急匆匆的来到吴山脚下,将窦婴与瘟神季心一起送到天子营帐中,他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殿下……”

    刘德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发现是王道领着褚强,朝他走来。

    说实话,刘德已经习惯王道照顾他的起居,这王道不在身边,他总感觉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头。

    毕竟,两辈子了,这种习惯很难改变了。

    褚强却是走到刘德面前,跪下来道:“殿下,草民已经安顿好家小了,随时愿为殿下效劳!”

    “善!”刘德点点头:“等回长安以后,需要借助先生的地方还有很多……”

    ps:等下还有一更~~~~~~~

    恩,今天有大推荐,但我好2,好颓废~

    明天后天多写点吧。

    嗯,周日晚上我会总结下本周的更新数量,计算一下这周任务的完成度。

    基本上我感觉应该能完成承诺。

    以后每周都是如此,每个周末会总结更新量~这样大家就能知道我这个废柴这一周的工作成绩,到底有没有达成目标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七节 自以为是的刘安

    淮南国王都寿春。

    刘安望着摆在案几上的天子诏书,不安的来回走动。

    “寡人的两位王弟不知道有回信了没有?”刘安眉头紧锁的想着。

    自从前日接到天子诏命后,他就一直在犹豫,这河东到底要不要去?

    这河东要是去了的话,那他就是羊入虎口了。

    能不能囫囵着回来,就只能看天意了。

    所以,他才马上传书他的两个胞弟,衡山王刘勃与庐江王刘赐,请他们与自己一同面圣,这样,三王齐聚,就算天子想拿他开刀,也得考虑影响。

    只是……

    那两个胞弟会不会跟他一条心呢?

    这是个大问题!

    他们兄弟三人虽然同在一域为王,各自封国也是犬齿相依,然而,关系却未必很亲近。

    尤其是衡山王刘勃,跟他打小就不对路,面和心不合。

    至于吴王刘濞?

    刘安觉得,除非刘濞现在起兵,否则,是指望不上这位王叔的。

    吴国在淮南国的下游,大军逆流而上,起码要过三道汉军设下的关卡与防线。

    特别是当年英布叛乱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尤其是楚越地区的控制和威慑,汉室朝廷沿着长江、淮河设立了数个郡县,作为缓冲区域,为的就是防止英布旧事重演。

    尤其是,淮南国的头顶,就是荥阳。

    驻扎在荥阳的大军,顺江而下。两三天就能出现在淮南国。

    然后,像捏蚂蚁一样捏死他。

    而吴国军队,到时候可能连反应都来不及!

    当初。济北王刘兴居叛乱,举兵十几万,可从起兵到覆灭,加起来还没有一个月,真正与朝廷对阵的时间不过半个月。

    刘兴居可是有拥立大功,而且根基深厚的宗室重藩,与他这样的才做了八年诸侯王。王位还是施舍得来的人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刘兴居在朝廷面前都像鸡蛋撞上石头一样一戳就破,更何况他?

    所以,眼下只有去河东这么一条路。

    可他又怕!

    尤其是他听到消息。他的表弟周阳由被抓了。

    虽然还没公布天下,也没有公布到底是什么罪名。

    可刘安却记得清清楚楚去年和今年,他从他的那个表弟那里买了差不多五十万石存粮。

    这事情要是被披露出来,曝光在长安天子面前。

    他想不死都难啊!

    私蓄粮草。不管怎么解释。都是谋逆大罪!

    刘安正想着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噩耗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首先,他的从弟衡山王刘勃回信告诉他,未得天子诏命,藩王不可私自出国。他是汉家忠臣,怎么可以违反汉法呢?

    庐江王刘赐倒是委婉许多了,托病不出。

    看着这两个弟弟的信,刘安气的肺都要炸了。

    刘勃也就罢了。刘赐选择袖手旁观,真是让刘安非常伤心。

    “寡人要是活不了。你也别想活!”刘安气呼呼的想着。

    刘赐的把柄,他手上拿的可不要太多了!

    别的不说,刘赐有个宠姬叫徐来,徐来有个哥哥叫徐庆,两人有乱伦之行……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刘赐有时候也会参与……

    汉律,乱伦者死,不分地位高低贵贱,触及这条红线者,必死无疑。

    至于刘赐这种行为,一旦被披露,那就不仅仅是被诛杀的问题了,而是要杀全家!

    “去将丞相来见寡人!”刘安想了许久,觉得或许可以向丞相张释之请教。

    他觉得张释之与他可谓算的是同病相怜,甚至可以说是同仇敌忾了!

    他老爹死于先帝的阴谋,张释之,被今上赶出长安,发配到他这里。

    到任这几个月以来,张释之本人虽然没说什么,但他的家人,对于长安的怨言,可不是一句两句了。

    刘安经过仔细观察后,觉得,或许张释之可以与他结盟。

    若能得张释之这等天下知名大臣的帮助,鼓舞国中军队士气,历数长安天子无德之罪,可能还能跟荥阳的朝廷大军周旋一二。

    于是,刘安又道:“再请吴使入宫来!”

    如今,想要他去河东面圣,他是没那个胆子的。

    万一周阳由招出了与他交易的事情,那么,他一到河东,估计等着他的就是廷尉的狱卒与文武百官共同会审的结局。

    只能是横下一条心了。

    因为,去河东,很大几率是死路。

    不去,就是抗命,违抗天子,还不造反,那就是必死无疑。

    只能横下一条心,与吴王联络,约定一同举兵,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但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丞相张释之必须坚决的站在他这边支持他一起反抗朝廷。

    假如张释之不支持他,那么,他就只能乖乖的去河东,碰运气了。

    对此,刘安是考虑的很详细的!

    只有张释之支持他,他才有机会坚持到刘濞救援,否则,完全没有一丝可能。

    没多久,王宫侍者就带着张释之走到刘安的王宫大殿。

    “不知大王唤臣来有何吩咐?”张释之垂首拜道。

    “丞相辅佐寡人已经一年有余了……”刘安想了一下,组织一下语言,道:“不知,丞相对寡人怎么看?”

    张释之再拜道:“大王文思敏捷,聪慧过人,老臣以为实乃明主贤王也!”

    刘安一听此话,心中暗喜不已,于是问道:“那丞相以为,长安天子与寡人相比如何?”这就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自己不服的意图了。

    张释之闻言,嘴角露出笑容,却俯首不让刘安看到他的表情,拜道:“老臣昏聩年老,安能妄断?”

    刘安一听张释之这话,心里更是把持不住了。

    “我就知道,刘启倒行逆施,天人共怒,连张释之这样的名臣都心怀不满了!”刘安心中激动的想着。

    “长安天子以私怨,弃丞相于淮南,实乃昏君也!”刘安终于不再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直接对张释之问道:“前时,吴王遣使与寡人密约,共反长安,清君侧,匡扶社稷,不知老丞相以为寡人当如何回复?”

    张释之听了,心中却是大喜过望。

    他这一年多来的循循善诱与种种设计终于生效了。

    自从贬到淮南以来,张释之就一直在想着怎么让天子不再计较他过去的得罪之处。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立功。

    那还有什么办法比制止谋反,擒拿反臣更大的功劳呢?

    于是,张释之拜道:“若大王欲与吴王起兵,老臣请为将,请大王赐虎符与老臣,老臣愿为大王先锋!”

    刘安却不疑有他,兴高采烈的取出自己的调兵虎符,呈递给张释之,正襟而拜道:“国中军政,寡人尽托于丞相,请丞相为寡人定计!”

    “诺!”张释之拿了虎符在手,心里狂喜不已。

    有了这个这淮南国的兵权就到他手上了,刘安,等于就是一只待宰羔羊了!

    ps:嗯,这一章定时到明天八点吧。

    顺便说一下,历史上刘安就是这么简单轻松的被张释之骗走了虎符和兵权。

    史记是这么记载的: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兵应之,其相曰:大王欲发兵应吴,臣愿为将。王乃属相兵,淮南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

    刘安真是纯洁可爱的小白兔啊,也不看看张释之是谁。

    明天后天会将这个星期的全部欠债还掉。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第两百二十八节 第一次主持廷议

    这一日,刘德正陪同着代王刘登游览吴山附近的风光。

    这时候,王道悄悄走过来,在刘德耳畔耳语一阵。

    刘德听完,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刘德在心中感慨着,回头对刘登拱手道:“王兄,父皇相招,请恕我失陪了!”

    说完,他就登上王道带来的马车,急匆匆的朝着吴山上的天子行营而去。

    当刘德来到天子营帐之中时,帐中已经坐满了两千石大臣与随行的校尉以上将军。

    见到刘德到来,文武大臣纷纷起身相迎。

    “殿下……陛下召集我等文武大臣,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窦婴走在刘德身旁,轻声问着。

    “淮南王刘安被他的丞相软禁了……”刘德长出一口气,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啊……”窦婴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

    是啊,怎么会这样呢?

    刘德抬头望着帐篷的顶部。

    只能说,刘安跟张释之都是在作死啊!

    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以此时的情况来分析。

    刘安被自己的丞相抓了起来,肯定颜面扫地,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他都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而张释之……

    没有朝廷的命令,就私自软禁自己的君主。

    怎么看,都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尤其是站在皇帝,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看。这种臣子,要不得!

    用后世人的思维是很难理解此时的统治者的思维模式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初,季布的舅舅丁公为项羽手下大将。汉高帝刘邦在彭城一战几乎全军覆灭,狼狈逃亡。

    丁公奉项羽之命追击刘邦。

    两者在彭城以西的原野短兵相接,刘邦几乎就要丧命于丁公之手,这时刘邦急了,使人传书丁公求情说:两贤岂相厄哉?意思就是说,您是英雄,我也是英雄。我们两个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这对您没有好处,不如放我一马!

    于是,丁公不管是出于养寇自重的心理也好。还是真的脑残了也罢,果然不再为难刘邦。

    等到刘邦击败项羽,登基称帝。

    丁公以为自己有功,就跑去邀功。结果被刘邦一刀砍了……

    理由是: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要‘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栾布。

    当初,刘邦砍了彭越的头,枭首雒阳,下诏: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栾布从齐国赶到雒阳,跪到彭越的头下大哭祭祀,然后还收埋了彭越。

    结果屁事没有,还升官加爵。拜为都尉,至今受到汉室天子的敬重。不论刘邦、吕后、惠帝。太宗、今上都视为国家忠臣,栋梁。

    这就是差距啊!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来说,身为臣子就应该忠于自己的主君。

    即使淮南王刘安要造反,身为大臣,也不该在他没有造反之前就动手,而是应该苦苦劝谏,然后上报天子,由天子定夺。

    这才是忠臣的模板。

    而张释之如今,一没有请奏天子,二没有苦苦劝谏,而是用蒙骗的手段,骗取了军权,然后软禁了刘安。

    当此之时,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大可能会欣赏这样的行为。

    相反,恐怕会厌恶这样的行为。

    要是以后人人都效仿张释之的行为,那这天下秩序,岂不是要乱套了?

    上下尊卑还要不要,人臣伦理还讲不讲了?

    这么一思考,刘德也明白张释之前世为什么非但没有论功行赏,反而被长安厌恶,刘德就记得,当时,张释之软禁了刘安后,他的父皇第一时间不是马上嘉奖张释之,而是立刻命令曲城候蛊捷率兵进驻寿春,打着救援的旗号,接管了张释之的兵权,等同于解除了张释之的一切职务。

    于是,随后张释之迅速病情加重,几个月就死了。

    这么想着,刘德就叹了口气:“恐怕刘安最后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反而是张释之,要被责罚了!”

    道理很简单,刘安实际并没有真正的举兵造反,不过是口头上说过那样的话。

    没有实际的谋反罪状。

    本来,这样的话,一般的诸侯王也是必死无疑,即使不死,也要被贬为庶民。

    但是,刘安不是一般的诸侯王啊!

    他老爹刘长死的那么惨,就算是为了先帝的面子考虑,也得给予优待,至少,不能让天下人觉得,刘氏这是借题发作,打击报复,秋后算账什么的。

    更何况,即使不考虑这些问题,也要考虑刘安的两个弟弟怎么想。

    衡山王刘勃与庐江王刘赐,这两个诸侯万一要是觉得朝廷想对他们下手,马上起兵,联络吴楚,这等同于使得吴楚立刻就能循江淮而上,进逼齐赵、荥阳,威胁雒阳。

    一旦局势发展到那个地步,现在,老实的齐赵诸侯,恐怕也会不安分起来。

    正是这些问题加在一起,才是前世刘安在吴楚之乱平定后并未被问罪,甚至没有被责罚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得想个办法救一下张释之,起码,不能让他有前世的下场!”刘德心里寻思着。

    想要救张释之,使之无罪有功,就必须证明,刘安确实谋反了,不是嘴巴上说,而是实际在做,并且必须是铁证如山,让人信服!

    “或许根仓是个突破口……”刘德寻思着。

    周阳由一把大火烧掉了根仓一百多万石存粮,刘德一直觉得,这可能与刘安有关。

    本来,刘德是打算留着这个事情慢慢发酵,也不想马上就捅破这个马蜂窝。

    但现在,为了张释之,没有办法,只能做出改变了!

    这么想着,刘德就走到他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没多久,一个宦官走进来,来到刘德身边,在刘德耳边耳语几声,刘德听了,不停的点头。

    然后,刘德站起身来,对着满帐大臣将军们拱手道:“诸位臣工,小子奉父皇之命主持本次廷议!”

    刘德这话一出,文武百官立刻肃静不语。

    汉室制度,廷议是最严肃和最重要的议事方案。

    一般用于审理国家大政,战和之策,以及极为重要的犯罪。

    现在,肯定不是审议国家政策的改动的时候,更没有议论战和问题的必要,那就剩下一个了:审议某人是否有罪。

    而且这个某人肯定是诸侯王或者外戚。

    不是诸侯王或者外戚的罪行,用不着大臣共商,廷尉就足够治罪了

    “请殿下示下!”内史晁错出列拜道:“所议者何事?”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14/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要离刺荆轲所写的《我要做皇帝》为转载作品,我要做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皇帝介绍:
前世,穿越之后,刘德忙着给哥哥擦屁股,给舅舅们擦屁股,给老妈擦屁股,可惜最后依然功败垂成。
今生,重回穿越之初,刘德发誓,再也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了。
今生……
“我要做皇帝!”
朕即国家!
我要做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