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TXT下载我要做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要离刺荆轲     我要做皇帝txt下载     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二十七节 看望

    看完王温舒的卷子,刘彻又翻了几十张,不禁有些乏味了。+◆頂+◆点+◆小+◆说,

    因为这些家伙写的答案,几乎都是假大空的那一套。

    至今为止,一个理解刘彻问这道题目的心思的人都没有……

    “知己难求啊……”刘彻感慨了几句,然后,下一份卷宗,就让他眼前一亮,不为别的,就为此人姓公孙名弘字季,嗯,是的,就是那位把汲黯坑的五体投地,搞的董仲舒生活不能自理,弄死了主父偃,在史书上留下了‘弘竟以丞相终’的平津侯公孙弘!

    老实说,刘彻对公孙弘的印象很不好。

    因为,这货是汉室历史上出了名的小人,而且还是真小人!

    “姑且看看这位小猪朝唯一的能在丞相位子上寿终正寝的平津侯的水平吧!”刘彻想着,就翻开公孙弘的卷子。

    公孙弘的卷子上的字迹,非常漂亮。

    看的出来,这位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微微扫了一眼,刘彻的嘴巴就有些因为惊讶而微微张开。

    因为,公孙弘完美的解答了那道困扰了无数人的算术题。

    这道题目出了一年多,被人解答出来,没什么疑问,但问题是,答出来的居然是公孙弘!

    他可是胡毋生的弟子!

    学的是《公羊春秋》!

    又不是墨家那帮天天钻研数学和几何的家伙……

    但想了想,貌似研究数学也是现在儒生的必修课……

    譬如后来司马迁带头,带领儿宽枚乘等一批之士。编篡了太初历,计算了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

    这可是比这道数学题还难n倍的超级计算工程。

    便是后世专门研究数学的研究僧。博士甚至教授,估计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不借助电脑,就完成对此的计算。

    这么一想,刘彻也就点点头。

    接着去看公孙弘的策文。

    只看了一眼,刘彻就移不开视线了。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刘彻心中感叹着:“难怪公孙弘可以成为小猪朝唯一的政坛常青树,不倒翁,单单是这份政治敏锐度,就足以令其屹立不倒了!”

    公孙弘很完美的挠到了刘彻的痒痒处。

    他的这篇策文,准确的找到了刘彻到底想说什么的关键。

    是的……

    正是制度,也只有制度!

    虽然受限于时代局限性。公孙弘也只能说到这里,但,这就足够了!

    刘彻站起身来,手中拿着这份卷子,轻轻的将它放到王道手里,吩咐道:“去,抄录十数份,分别去给颜异、汲黯、张汤、义纵等朕近臣看看,让他们好好学一下。人家的思考方式!”

    刘彻这却是找到机会,开始宣泄了。

    他身边近臣十几人,一个想到这个地方的都没有!

    真是……

    “拿笔来!”刘彻命令着。

    一位侍从立刻捧着一支毛笔,递给刘彻。刘彻提笔在那卷子上加了一句话:朕闻自古王者易制以合天下,士大夫贵戚重臣,为天下表率。当嘉与民更始。

    写完这句话算是对公孙弘策文的补充,刘彻就挥手道:“告诉他们。明日,朕要看到他们的奏疏!”

    仅靠公孙弘这个现在还不起眼的士子的一篇文章。是造不出势的。

    所以,刘彻需要自己的亲信心腹们,掀起一股上书潮,带动朝野舆论。

    “诺!”王道恭敬的点头。

    刘彻看着王道远去的背影,心里头却是松了口气。

    事实证明,当皇帝也不容易。

    特别是碰到臣子们无法领悟自己心意的时候,那个尴尬,不是皇帝是体会不到的。

    将此事处理完,刘彻觉得,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今天他都看了差不多两三个时辰的卷子和奏疏了,再这样,恐怕将来会出现什么肩周炎一类的顽疾。

    劳逸结合,才能活的更久!

    于是,刘彻吩咐道:“摆驾宜兰殿!”

    宜兰殿是义婼的寝宫,说起来,自打义婼怀孕后,刘彻已经有些日子没去看她了。

    这女人,尤其是怀孕的女人,要多哄。

    正好今天有些空闲,刘彻觉得过去看望慰问一下给他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义婼。

    嗯,你没看错。

    对刘彻来说,义婼的怀孕,就是最大的功劳。

    不然的话,无后的皇帝,位置,始终是不安全的。

    皇帝只有有了子嗣后代,才是一个完整的皇帝。

    不然,下面的人可是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的。

    而有了子嗣,不止是刘彻的位子稳固了,便是大臣们也能找到主心骨和寄托的对象 。

    算算时间,义婼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

    大概在明年正月或者二月左右就能给刘彻诞下血脉。

    对于义婼,现在宝贝的不只是刘彻。

    整个朝野都在关注着这个为天子怀上血脉后嗣的妃嫔。

    只要不发生意外,义婼生下的孩子,假如是女孩,那就是大长公主,汉室,大长公主的特权,并不比诸侯王少,因为一般,长公主都会肩负起帮助天子照料那些幼年皇子的责任,这样一来,等于是给了长公主与未来的天子拉关系的机会。

    吕后时期的鲁元长公主,可是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甚至她的一生可以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就叫《公主该怎样操纵朝政》。

    是男孩,那就更可怕了。

    皇长子!

    天然具备向皇储位置发起冲击的存在。

    更关键的是,后位至今未确定。

    假如或者万一,未来义夫人变成义皇后,那么,皇长子立刻子凭母贵,直接获得皇储的预备位置,甚至直接被确立为皇储。

    可能也是因为感受到义婼的压力,馆陶才会那么迫不及待……

    只是……

    想着陈阿娇,刘彻揉了揉太阳穴。

    这是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因为他清楚,陈阿娇,先天不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她的后位,注定就将充满波折。

    只要太皇太后一归天,刘彻都很难确保,陈阿娇一定能继续呆在皇后大位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薄太后一样,能跟刘彻一拍即合。

    而且,有了粟姬的教训,刘彻也不认为,将来会有什么妃嫔会愿意让自己的子嗣跟皇后走的太近。

    对于吸取经验教训这个天赋,刘氏皇宫的女人,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未完待续。。)

    ps: 423还没改过来吗?

    我记得我改了的……

    我马上要坐车,等我到了长沙,再看看吧~

    估计是点娘抽风了

第四百二十八节 战争!

    当刘彻走出宜兰殿时,已经接近黄昏了。⊙四⊙五⊙中⊙文+,

    抬头看了看苍穹,想着反正还有时间,刘彻决定去石渠阁视察一下《大汉英烈传》的编篡工作。

    可谁知刚走到石渠阁门口,刘彻就接到了来自辽东郡的八百里加急奏报。

    刘彻看完密封的奏报后,脸颊抽动了一下,感觉火辣辣的疼。

    “传令:立刻召丞相、在京两千石以上将军、南北两军校尉以上军官立刻来宣室殿商议军国之事!”刘彻立刻下令,想了想他补充道:“再让人去将梁王请来旁听!”

    辽东郡发来的奏报,只说了一件事情:七月二十七,朝鲜王袭辽东,杀东部都尉。

    这个事情等于是一巴掌狠狠的扇在了刘彻的脸上。

    甲子诏谕以来,刘彻营造起来的声势,也被这个巴掌扇的支离破碎。

    “妈蛋,朝鲜这帮蠢货是把朕当成天朝那帮缩卵了吗?”刘彻在心里骂了一句:“就算是天朝的绥靖派,要是遇到这样被人杀到家来,宰了一个军区司令的事情,恐怕也忍不住要种蘑菇了吧?”

    刘彻很清楚,对于朝鲜的挑衅,他必须给予迅速果断且毫不犹豫的回应。

    不然的话……

    不说匈奴四夷怎么看他这个汉室天子,恐怕就是国内的地主豪强和列侯阶级,都要骑到刘彻的脑袋上撒尿了。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看得起一个自己的臣民被人跑到家里杀了,还不报复的政权。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刘彻现在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天子一怒。流血漂橹,伏尸百万!

    只是……

    这个事情发生的太早了!

    若是晚个半年就好……

    刘彻心里不无遗憾的想到。

    若是半年之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时候。梁王刘武送来的五万军队,刘彻已经消化完毕,那时候,就算朝鲜不这么干,刘彻也会逼着他们走上战争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留给刘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现在已经八月了,再有两三个月,冬天就来了。

    东北的冬天,有多么可怕。后世人人知道。

    也就是说,刘彻必须赶在冬天到来之前,解决掉朝鲜,不然,战事一拖延,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譬如,到时候匈奴觉得朝鲜是个不错的战场,玩起了志愿军啊阿富汗啊一类的模式,刘彻跟谁哭去?

    这么一想。刘彻就立刻放弃了以梁**队为主力的想法。

    梁**队虽然在去年的吴楚之乱中表现出了足够的战斗力。

    但,梁军毕竟是内陆诸侯武装,不说装备,人员素质。单以战术来看,他们已经过时了。

    你能想象,在汉军已经全面淘汰战车的今天。梁军中却还保留着完整的大规模战车部队吗?

    而朝鲜多山,若是派梁军为主力过去讨伐。且不说能不能速胜,单单就是朝鲜的地理环境。就已经足够让梁军喝一壶的了。

    “看来,得派出羽林或者虎贲去走一趟了……”刘彻心里想着。

    想要速胜朝鲜,就必须有一支尖刀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朝鲜的心脏,一击毙命。

    不过这样也好,军队,总归是要拉出去打仗的。

    装备再精良的军队,不拉出去打几仗,也不过是个花架子。

    后世有部电视剧说的好,军人就要敢于亮剑!

    半个时辰后,宣室殿中,一片肃杀之气。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汉室军队,已经成了主战派的大本营。

    像当初樊哙、栾布那样的主和派,已经迅速边缘化了。

    尤其是周亚夫成为丞相后,对军队里的主和派进行了打压,提拔了一大批主战派军官。

    现在,长安南北两军之中,队率以上的军官,几乎没有一个主和派。

    他们虽然现在大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只要看看天子星夜召集群臣,而在场大臣都是武将,大家也就能猜出一些事情来了。

    “要打仗了吗?”许多人心情激动的猜测着。

    对于武将来说,只有战争才是他们喜欢的事情。

    没有战争,就没有斩首,没有斩首,就意味着没有封侯拜相,飞黄腾达的机会。

    “难道是诸侯有畔?”有人心里揣测着。

    片刻之后,当刘彻身着甲胄,全副武装,带着侍从踏进宣室殿时,许多人都是心里一惊。

    这可了不得!

    汉室历史上,除了高皇帝刘邦外,就只有太宗孝文皇帝曾经亲被甲胄,执锐器召见将军。

    而那一次,太宗孝文皇帝是准备御驾亲征,去跟匈奴人决一死战的!

    “难道有人惹恼了陛下?”有人心中猜测着。

    但他们立刻就在心里打消了这个猜测——现在梁王可还逗留在长安呢!

    有梁王在,天子不可能冒着社稷倾覆的危险御驾亲征——即使天子愿意,东宫、朝野群臣,也不会同意。

    “臣等拜见陛下!”周亚夫领着将军们上前行礼。

    刘彻摆摆手,径直走上龙榻,一屁股坐下来,双手拄着天子剑,环视群臣,道:“朕刚刚接到消息,辽东郡东部都尉成望,在三日前巡视呗水时,为朝鲜袭杀!”

    说起来,这个成望也是作死。

    刘彻此时已经得到了王道的情报系统从辽东郡发来的紧急情报。

    根据这个情报显示,成望是被几十个朝鲜人,在呗水附近乱箭射死的。

    而当时成望仅仅带了十来个卫兵……

    更关键的是,根据汇报,成望最近两个月,一直都是只带十来个人,就沿着呗水巡视边界,甚至有时候,他专门往朝鲜人在对岸的哨所和军营附近凑。

    看样子是故意在挑衅朝鲜人。

    刘彻能说他什么好呢?

    泥菩萨也是火气的!

    更何况卫家?

    当然,这些事情,刘彻是不会告诉天下人。

    他告诉天下关于此事的版本,成望必须是一个公忠体国,孝顺清廉,一心为民做主的好官。

    可这样一个好官,人民的好儿子,却被卑鄙无耻的卫满朝鲜政权闯进汉室境内杀死。

    不报复,还算是人吗?

    卫满朝鲜政权,必须从根子上,从**到精神,全部摧毁!

    只有这样,才能稍稍慰藉成都尉的在天之灵!

    “锵!”刘彻拔出那柄象征着汉室法统的天子剑,杀气腾腾的对着将军们道:“是可忍!”

    他把剑劈向一盏宫灯,将那宫灯中的烛火劈灭:“孰不可忍也!”

    这一句话,刘彻就给今天的会议定下了基调。

    对朝鲜,只有战争,也只能是战争!

    朝鲜不灭,刘彻决不罢休!(未完待续。。)

    ps:在亲戚家,条件不是很好,码字好难受~~~~~~~~

第四百二十九节 庙算(1)

    刘彻定下了对朝鲜的基本基调后,将军们立刻就开始嗡嗡嗡的议论起来。⊙四⊙五⊙中⊙文⊙,

    “陛下,朝鲜目无君上,行大逆,臣愤慨无比,愿为先锋,为陛下取朝鲜王首级,悬于北阙,以儆效尤!”刘彻刚刚收下的狗腿子韩颓当立刻就跳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顿时,无数人捶胸顿足。

    毫无疑问,谁都清楚,与强盛的汉朝相比,朝鲜就好比是一个羸弱无比的孩童。

    汉室甚至都不需要动员禁军,只需要燕国和辽东、渔阳等地的驻军和郡兵动员起来,就能毫无压力的碾压朝鲜。

    卫满朝鲜政权,能存在到今天。

    仅仅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一:匈奴的存在,让汉军投鼠忌器,不敢在有匈奴在侧的情况下脱离长城,出塞作战——万一要是被匈奴伏击,那可就有去无回了。

    其二,则是历史的遗留问题。

    卫满朝鲜的建立在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当年汉室力量不足的缘故。

    现在,匈奴掣肘已去,刚刚确立的和亲条约,再次确认了汉室对朝鲜的宗主权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室天子出大军讨伐不臣,匈奴人不可能插手。

    最多只能偷偷的给匈奴提供一点帮助,或者给匈奴人准备一条逃亡的通道。

    而只要匈奴不插手,当今天下,谁能阻挡汉军的铁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匈奴的战争,等若是一场几乎没有风险。必胜的战争。

    而战争,永远是军人最好的机会。

    多少黔首。通过战争,一跃出头。奠定家族的家业!

    多少默默无闻的军官,通过战争,一举成名,封侯拜将,走上人生巅峰?

    多少将军借战争之机,趁势崛起,步入朝堂?

    去年刚刚发生的吴楚之乱,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战前,现在的丞相周亚夫不过是中尉。两千石而已。

    战事一起,立刻拜为太尉,位列三公,凯旋之日,天子亲迎,益封一万户,进位丞相,位列人臣巅峰!

    其他如左将军俪寄,前将军韩颓当。大将军窦婴等等都是榜样!

    而从一介家臣,摇身一变,被拜为将军的灌夫,更是励志无比的故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闻到战争的血腥味的军队,就跟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哪里能安静得下来?

    尤其是。韩颓当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居然跳出来想摘走先锋这个能获利最多的位置?

    真是跟天子方才所说的那句话一样:是可忍。孰不可忍!

    刚刚跟随大将军窦婴,捞足了好处。坐火箭一样的从一个小卒子,直接升成了将军的灌夫,立刻就跳起来,道:“弓高候当世名将,声名远震,朝鲜撮尔小国,弓高候岂非是牛刀杀鸡?某不才,愿为陛下取朝鲜王首级!”

    韩颓当立刻就怒目圆瞪,怒视灌夫。

    倘若别人被韩颓当这么一瞪,恐怕立即就在气势上弱了三分。不由自主的就会退却。

    但灌夫是谁?

    出了名的二愣子啊!

    自从他升职为将军后,得罪的人的名单,圈起来能绕长安一圈。

    甚至就连刘彻都听说过这位莽夫将军的大名!

    甚至,前不久,他连梁王刘武的家奴,也暴打了一顿?

    他又岂会害怕韩颓当这么一个前朝遗老?

    当下,立刻毫不客气的反瞪回去,鼻子里还哼哼有声。

    汉室的军队向来如此,为了抢功,在皇帝面前上演全武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像韩颓当与灌夫这样的行为,相对来说,还是很克制的‘和平’举动。

    更重要的是,灌夫的靠山大将军窦婴和韩颓当的大哥曲周候俪寄以及老上司丞相周亚夫都保持了沉默。

    因此,只要不笨,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两个派系相互的试探。

    看到这样的情况,刘彻摸了摸下巴,感觉这场景有些讽刺。

    他没记错的话,前世,窦婴与周亚夫可是盟友啊!

    甚至这两人还为了刘荣那个废柴,跟先帝闹的很不愉快!

    可谁成想……

    只能将此归纳为蝴蝶效应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一山难容二虎,周亚夫与窦婴在没有共同利益和诉求的情况下,走向对立也是可以想象的!

    不过这样也好!

    刘彻需要有人去平衡周亚夫的影响……

    要是窦婴真跟周亚夫好的穿同一条裤子,那刘彻就要考虑,扶持其他人去跟周亚夫、窦婴集团唱对台戏了。

    只是……

    刘彻猛然间想道:“万一,周亚夫与窦婴是在朕面前演戏呢?”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像!

    不过没关系,派系的对立一旦形成,就很难再走回头路了。

    尤其是,周亚夫代表的列侯勋臣势力与窦婴代表的东宫外戚势力,天然就有着利益的分歧。

    就算他们两个愿意和睦相处,互相扶持,恐怕下面的人也会忍不住制造矛盾。

    刘彻忍不住看了一眼周亚夫和窦婴,但很可惜,这两人都面无表情,肃立在殿中。

    “老狐狸!”刘彻在心中腹诽了一句。

    不过没有关系,不管他们是演戏也好,还是真的也罢,对刘彻都只有好处。

    这么想着,刘彻就站起身来,道:“两位将军还是先不要争了!”

    “还是先谈谈该怎样进军吧?”刘彻淡淡的道。

    这时候,灌夫与韩颓当才算冷静了一下,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狠狠的坐下来,不再言语。

    刘彻继续道:“夫战,庙算也!朝鲜虽小,然,猛兽捕猎,尚尽全力,何况军国大事,死生之地?”

    “请诸位将军谈谈看,朕当如何调军,如何进军,各部如何协作?”

    这确是一个关键问题。

    西汉的卫满朝鲜的地理位置,与后世的主体帝国的地理位置差不多重合。

    他的首都王险城也就是后世的平壤。

    乍一看,好似只要拿着后世志愿军入朝的思路就行了。

    但实际上,刘彻知道,这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时隔两千年,不仅仅时代不同,气候不同,甚至就是地理情况也完全不同!

    因为,在此时的东北,尤其是从燕国到辽东郡的那一段路,大抵是后世的山海关外,现在是一片汪洋沼泽,大军想通过哪里,千难万难!

    这是刘彻在研究了辽东郡汇报给朝廷的奏疏后知道的事实。

    因此,刘彻才算明白,为何后世小猪攻略朝鲜,起初再三受挫,最后调动杨仆的楼船舰队,泛海攻击,才取得成功——不是楼船部队上的水兵战斗力比陆上的荀彘强,而是沼泽和东北的道路限制从辽东出发的汉军的战斗力。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汉室还没有打造出那支后世小猪时为了征服三越而打造的楼船舰队。

    这就意味着,泛海攻击这个选项并不存在。(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节 庙算(2)

    刘彻的话音一落,将军们立即就明白了天子潜在的意思——谁能提出一个被获得广泛认可的方案,谁就是这次朝鲜攻略的主帅。△¢四△¢五△¢中△¢文△,

    这也是汉室一直以来的传统。

    反应过来的将军们,哪里愿意放弃这个正大光明的争夺的机会?

    何况,像这种能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的机会,可是必然能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

    而在过去两个月,特别是刘彻放风要对朝鲜动手以后,汉室的将军列侯们,就已经开始琢磨起了万一自己被征召,该怎么应对的方案。

    这两个月来,几乎所有有点上进心的贵族军官以及勋臣列侯,都是有空就拿着辽东和朝鲜的地图堪舆以及有关朝鲜的情报进行研究。

    几乎所有人,都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有了一定的备案。

    因此,几乎是瞬间,就有一位将军出列拜道:“回禀陛下,末将以为,真番、马韩等外番,当可作为助力,倘若陛下命末将为帅,末将就以大军主力为锋矢,渡过呗水,传檄东夷诸国,联络策反朝鲜国内贵族大将以为内应,如此,末将可以立下军令状,三月必为陛下取朝鲜王首级!”

    刘彻闻言,看向那位出列的将军,随即点了点头。

    此人正是公孙贺他爹公孙昆邪。

    有公孙贺通风报信,传递消息,刘彻相信,公孙昆邪应该早就了解了自己一定会对朝鲜下手的决心和意志。

    在有充足的准备下,构思出这个战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刘彻自然也自己私底下与义纵和剧孟以及身边的近侍武臣。在沙盘上推演过这一方案。

    此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风险。

    只要按部就班。徐徐图之,朝鲜是必然灭亡的!

    哪怕匈奴介入也是如此!

    因为朝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只要汉室依照这个策略部署军事行动,内有外患,腹背受敌之下,除非朝鲜军队出现一支奥特曼,不然,就是无解。

    只是相对的,这样按部就班的稳妥方案在剔除了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时间。

    三个月,只是最乐观的估计而已。

    在沙盘上进行兵器推演的时候。刘彻发现,卫氏朝鲜政权在理论上可以坚持最多八个月。

    但是……

    “别说八个月……就是三个月,朕也不能接受啊!”刘彻在心里想道。

    因为,你要知道,去年吴楚叛乱,从兴起到被平定,总共也就三个月!

    换句话说,假如汉室对朝鲜的战争超出三个月……

    那么,匈奴人。三越会怎么想?

    在有吴楚之乱做对比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会想:咦,同样的一支军队,扑灭自己国内号称百万叛军。用了三个月,如今对付一个全国人口加起来才几十万的小国,也拖延至今。

    简单的算术题之后。难保不会有蠢货得出:俺比百万汉军强的结论。

    更麻烦的是,内部蠢蠢欲动的诸侯王们。智商余额,可没有几个充足的。

    万一这些诸侯王以为自己已经窥破了朝廷的虚实。认为朝廷主力身陷朝鲜,自己谋大事的机会成熟了……

    要知道,前世吴楚之乱有七国出兵,九国参与。

    现在,汉室才不过剪除了四国。

    刘彻只是做了简单的加减法后也知道,至少还有五个居心叵测,对朝廷态度暧昧的诸侯在外。

    太宗孝文皇帝当年动员关中军民凡二十万,步骑十万,战车五百乘,欲与匈奴决一死战,结果济北王刘兴居在汉军刚出萧关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举起了反旗,直接导致了那次汉室苦心筹划的大决战胎死腹中,甚至为了打发匈奴人快点离开,不得不答应了许多苛刻的条件。

    现在的诸侯王,别说是刘兴居了。

    刘兴居他爹刘肥的能力也拍马都赶不上!

    所以,刘彻很怀疑,要是汉军主力在朝鲜陷入拉锯战或者阵地战,战事迁延,没准那个皇叔皇伯,二两马尿下肚以为自己得了天命,那就搞笑了!

    而且,另一个问题,也限制了汉军在朝鲜的军事行动持续时间。

    现在已经是八月了。

    而辽东郡一带最迟在十一月,就会进入大雪纷飞的时节。

    刘彻可不想学拿破仑,去品尝一下冬天站在自己敌人那边的味道。

    所以,这个方案自然早就被pass了,不过,刘彻当然不能直接说出来,那样的话,太打击臣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了。

    于是,刘彻笑着赞赏道:“典属国的提议朕觉得还是不错的,真番、马韩诸国,确可以出些力气!”

    公孙昆邪心中一喜,毕竟能得到天子的夸奖,对他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公孙昆邪可是非常希望这次朝鲜攻略,由他来主持。

    这样,他就能摆脱典属国这个泥潭了。

    要知道,典属国虽然号称是两千石的朝臣,但实际权力还不如地方上的一个都尉司马,干了几个月以后,公孙昆邪就已经在策划着逃离这个大坑了。

    而,朝鲜,就是他的希望!

    但,刘彻很快就话锋一转,道:“只是……东夷诸国,国小民寡,朕以为,能起的作用有限,最多不过能牵制一部分朝鲜军力,关键,还是我军的行动!”

    刘彻看着群臣,问道:“朕以为,朝鲜战事,当控制在两个月内,最好一个月就解决!”

    “必须在第一场雪降临前,就平定朝鲜,至少要拿下王险城,诸卿以为如何?”刘彻环视着武将们。

    但刘彻的语气,与其说是在询问,倒不如说是在划定红线。

    在十一月的冬雪来临前,汉军必须解决朝鲜。

    而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将军,就不必来参与这次指挥权的争夺了。

    在这个问题上,刘彻不担心将军们中有人学习圆嘟嘟,来个五天平辽。

    因为,在汉室,这种设计军国谋略的事情,主帅都是立下军令状的,至不济也要定下一个战斗目标。

    一旦没有达到出战前立下的军令状的要求或者战斗目标,那等待这位将军的是极为严酷的军法处置。

    而这些处罚中,即使是最轻的处置,也是死刑!

    严重的则是族诛!

    是以,没有人敢在这个事情忽悠人,因为一旦他做不到,他就要做好死全家的准备!

    前世,小猪朝的马邑之谋中,大行王恢即是以此传统被处死。(未完待续。。)

    ps:今天被主编催更了~~~~~~

    我擦~~~~~~~

    但现在我还在长沙,实在没办法,只能等回去以后爆发了~

第四百三十一节 庙算(3)

    两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要灭一国!

    将军们的呼吸开始沉重。⊙四⊙五⊙中⊙文↖,

    灭朝鲜,容易!

    但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要灭亡朝鲜,却是极难的!

    而一旦时间一到,没有完成任务,等待诸将的,必然是残酷的军法处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敢跳出来拍胸口说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的将军,几乎是一个都没有!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弱弱的提议道:“若是自齐鲁浮海攻击,兴许是可以的!”

    此议一出,顿时无数人眼前一亮,就连刘彻都不禁站了起来。

    “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刘彻心里道。

    齐地诸侯,向来有着楼船舰队,虽然规模不大,但,能出海是肯定的。

    而且,齐地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向来非常发达。

    早在秦代,秦始皇就命令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乘坐舰船出海寻找海外仙山。

    根据后世史书的猜测,徐福的舰队,最终应该是抵达了霓虹。

    能将三千童男童女以及保护这些童男童女的武装水手送抵日本,齐地的航海造船技术,即便还不能进行远洋航行,但想来近海巡逻,承担输送军队,跨海登陆一类的任务,应当是可以完成的。

    历史上,当小猪还没建造那支征服了南越的楼船舰队时,就已经在齐地命令方士出海寻仙了。

    更重要的事,刘彻想了起来,好像前不久。刘阏还曾经请求过刘彻从齐地诸侯中抽调一批熟练的造船工人去支援江都的造船大业。

    这么看来的话,恐怕。即使是吴王刘濞留下来的造船工业系统中的人也笃定:齐地的造船技术,尤其是在航海技术方面。是超越吴国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

    “多好的机会啊……”刘彻摩挲着双手,按捺不住的笑了起来。

    假如出征地点是在齐鲁地区的话。

    那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汉室主力和朝廷的大员能明目张胆,大摇大摆的进入齐鲁诸侯的地盘。

    只要军队进去了,那齐鲁诸侯想要玩花样,就不可能了。

    而且,随着军队的进入,齐鲁之地的地方民政以及官员任免、赋税征收等权利,自然就会被汉室朝廷所掌握。

    等若是兵不血刃。就能解决长久以来困扰汉室的齐鲁之地诸侯势力尾大不掉的问题。

    能大大增强汉室的中央集权,再辅以推恩令,不出三十年,庞大的齐王一系诸侯势力,就会自动瓦解。

    对于这些好处,刘彻自然不会看不到。

    刘彻不由得就对那位提出这个建议的将军多看了几眼:人才啊,这样的人才应该提拔重用,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然后,刘彻的思维就有些停顿了。

    因为。这位提出建议的臣子姓徐名悍,乃是第二代祝兹候徐悍。

    这位可不简单。

    他的父亲是高皇帝刘邦的小弟,跟班,在刘邦还没斩白蛇起义前。就已经跟在刘邦身边跑腿了。

    等汉室建立的时候,这个当初的小弟,也已经成为一个屡立战功的战将。虽然比不上樊哙、季布、韩信、曹参这些万夫不敌的猛将,但在汉室开国的那些武将里。也能算得上一号人物。

    吕后在位,此人被任命为常山国丞相。

    当时的常山王名叫刘义。

    刘义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少帝……

    由此可见。这位在吕后面前的地位了。

    也因此,这位被吕后奉为松兹候。

    但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等吕氏垮台,太宗孝文皇帝从代地入主长安,即天子位后,清洗了几乎所有与吕氏有关的贵族。

    然而,松兹候却依旧屹立不倒。

    非但没有被清算,反而予以重任!

    不仅仅任命其为左将军,执掌驻扎灞上的野战军,更称其为长者,时常请教其军国大事,坊间传闻,这位松兹候在早年曾经有恩薄太后,更传的神乎其神的是:这位松兹候,就是太宗孝文皇帝的启蒙老师。

    这些传闻,刘彻不知道真假,但可以肯定的是,太宗孝文皇帝对松兹候一家是发自内心的宠爱。

    徐悍的父亲在太宗孝文皇帝中元六年去世,天子举哀,赐谥曰:夷。

    徐悍即位松兹候,这种荣宠有增无减!

    后元六年,太宗孝文皇帝部署六路大军抵御匈奴入侵。

    松兹候徐悍以棘门将军,单独领一军驻扎在棘门。

    当时另外五路大军分别是河内太守周亚夫,驻屯细柳,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驻屯飞狐,将军苏意,驻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宗正刘礼居中调度,驻屯灞上。

    合计步骑二十余万,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中央政权所能调动的全部野战军。

    假如这还不能说明什么的话。

    那么,一年后,太宗孝文皇帝驾崩,遗诏命令以中尉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总督陵寝安保,任命徐悍为将屯将军,负责陵寝周边安全和警戒,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负责为陵寝填土。

    从这道遗命,很轻易的就能看出,徐悍在太宗孝文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周亚夫、徐悍、张武三位受命大臣,周亚夫是受命辅佐新君,稳固军队的肱骨大臣,张武是追随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国入长安的从龙之臣。

    徐悍何德何能,能在这两人中间插班?

    这些事情,本来刘彻是没可能去注意和观察的。

    毕竟,前世,松兹候一系早在皇帝老爹即位时就已经没落了。

    而今生,无论吴楚之乱还是后来刘彻即位,皇帝老爹也没特别提示和暗示刘彻应该去接触松兹候。

    事情的改变,发生在刘彻命人编篡《新农书》的时候。

    因为……

    徐悍的老爹以及徐悍自己,居然是当前汉室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农业开发,技术推广方面当之无愧,世所公认的专家!

    而且不是那种嘴炮吹出来,舆论捧出来的专家!

    松兹候一家,是有真凭实据以及实实在在的成绩的!

    一个数据就能说明一切问题。

    在初代松兹夷候徐厉还没被封为松兹候前,松兹县是一个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穷乡僻壤。

    而今天的松兹呢?

    假如汉室有评选十强县的活动,那么它铁定能进前十!

    一万一千三百户的总户数,人口更是高达十余万,拥有耕地数十万亩,其中水田面积几乎占到了一半……

    松兹县还是目前汉室唯一一个修建了大量人工水库的县级行政单位。

    其辖区内,各种渠道密布,湖泊池塘连成一片,甚至,在徐厉在世时,松兹县还开挖了一条人工运河……

    要不是松兹是徐家的封国,而徐厉又是松兹候国的主人,凭此政绩,徐厉足以名载史册。

    即使不是如此,当世,舆论也普遍承认,松兹候世家,确实可以算进太宗孝文皇帝名臣之中,松兹夷候徐厉的神主牌,甚至就摆放在太宗孝文皇帝庙的侧殿的配享大臣牌位之中。

    与之同在一起的,包括了绛候周勃,曲逆候陈平等等。

    而刘彻编篡《新农书》松兹县的成绩以及经验,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丰碑。

    特别是,松兹县的水利系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来给天下郡县做榜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彻当然就不可避免的知道了松兹候。

    对于松兹候徐悍,刘彻也一直想结交。

    但没有机会。

    因为……

    徐悍跟张释之、赵绾、邓通等人一样,都是倒霉催了的得罪过先帝仁宗孝景皇帝,而被打入另册的成员。

    刘彻就算再怎么饥不择食,也不能不顾及先帝的颜面和他自己的名声。

    如今,徐悍站出来,给刘彻提供一条新的攻朝思路,不仅仅解决了刘彻一直困扰的战略问题,更给了刘彻与之接触了解和封赏的机会。(未完待续。。)

    ps:明天晚上9点的火车回南宁,大概后天能到~~~~

    嗯~~~总算结束了长沙旅游活动,可以回去好好写了~

第四百三十二节 庙算(4)

    “松兹候的意见,朕以为很不错!”刘彻略带欣赏的褒奖着。△¢四△¢五△¢中△¢文∈↗,

    松兹县,他即位以来,就一直想着把它当成典型,搞成类似后世天朝‘农业学大寨’一样的典型。

    因为,松兹县,就是西元前的世界,人类战胜自然的绝佳例子。

    而且,其境内规划合理,设计科学的水利系统,是当前环境下,最符合现实也最可操作的一个模式。

    要知道,根据刘彻掌握的情况,松兹的所有水利设施,包括运河、人工水库以及人工湖泊、池塘,全部都是徐悍与其父亲徐厉带着自己的家臣以及松兹的居民,靠着简单的工具,一点点挖出来的。

    当下得了这个借口和理由,刘彻立刻就开始刻意得拉拢徐悍。

    “朕觉得,这次讨不臣之朝鲜,就以徐卿为帅……”刘彻一屁股坐下来,对着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这最后一句问询,刘彻特意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

    群臣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天子这是已经决定了……

    虽然许多人心里都有些不服气,然而,在汉室,想改变一个皇帝已经决定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譬如先帝削藩,连丞相都一个劲的反对。

    但,那没有用!

    况且,军国庙算,本就是天子能一意孤行的事情。

    于是,他们只能心悦诚服的拜道:“陛下明见万里,臣等愚所不能及也!谨奉诏,如命!”

    这样。朝鲜之战的主帅就被定下来了。

    徐悍自己都有些稀里糊涂,不太明白。为什么,忽然之间。天子就已经任命他为这次伐灭朝鲜的三军统帅了。

    但作为三朝元老,还曾经单独统帅一支军队与匈奴对峙过的老将,徐悍不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政治敏锐度,都是水准线之上的,闻言,立刻就跪下来,叩首道:“臣悍谨奉陛下之制!”

    刘彻扫了一眼群臣,站起来,道:“既然诸卿都公推徐卿。朕就命徐卿为左将军,赐节印,执掌大军,出征朝鲜!”

    本来,按照程序,像这样重大的事情,刘彻必须还要拿到朝议上,经过丞相三读,群臣无异议和反对声。才会正式任命。

    然而,刘彻现在不想等到朝议了。

    因为,马上刘武就要来了。

    刘武一来,他必然会为自己的手下韩安国以及张羽争夺主帅之职。

    可惜。刘彻是说什么都不会将主帅的职位交给一个有诸侯王背景的臣子——哪怕这个臣子现在已经专职,成为了汉臣。

    更何况,朝议三读。本来就是走个程序而已。

    皇帝定下的决定,大臣们再怎么反对。也是无效!

    甚至有时候皇帝还会耍无赖——明明所有人都反对,但皇帝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譬如不给大臣发言的机会,又或者安排一堆托挤掉和占用一堆可能会反对的臣子的发言机会。

    这样,就营造出了朝廷一致决定,就某某事件,委派某臣主持的假象。

    譬如先帝任命晁错主持削藩,就是通过这么个无赖的办法,在朝议上光明正大的通过的。

    然而,此事不似先帝削藩,涉及到决定谁为主帅这样的事情,原则上,刘彻还需要得到东宫太皇太后的首肯。

    这样一来的话,假如刘彻拖到朝议上,那么,很可能,刘武就会从中耍花样,将韩安国或者张羽放进备选名单中,然后通过太皇太后,拿到主帅的位置。

    这个可能性虽然很小——因为这样做,等于打刘彻的脸,导致西宫(未央宫)与东宫(长乐宫)之间的矛盾激化。

    但也不能不防。

    毕竟文青们的大脑回路,一般人是很难猜测的。

    他们可能会因为傲娇、顽固或者幼稚等一大堆原因,干出许多明显与常理相悖的勾当!

    刘彻正想着刘武的时候,殿外就传来了宦官独特的嘶哑唱名之声:“梁王面圣!”

    然后,刘彻就看到了有些日子没见的梁王刘武带着他的左膀右臂韩安国与张羽迈步走进大殿。

    “臣刘武拜见陛下!”刘武走到殿中,还算恭敬的对刘彻一拜:“恭问吾皇安康!”

    “朕躬安!”刘彻笑着走下龙榻,步下御阶,扶起刘武,亲切的道:“长安炎热,将皇叔从甘泉宫请回来,是朕有要事相商!”

    刘武这些日子,一直陪在东宫太皇太后身旁。

    最近,长安城的炎热远超去年同期,所以,太皇太后带着东宫的众人一起去了甘泉宫避暑,享受温泉去了。

    自然,刘武也跟着过去了。

    所以,考举这段时间,刘武实际上并不在长安,而是一直在甘泉宫陪着老太太。

    不得不说,刘武这个文青,确实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

    自打他来了长安以后,每日都要给太皇太后请安三次,甚至,太皇太后的饮食起居,事无巨细,刘武都要过问和插手。

    不论刘武这么做是否有他的个人动机在其中,最起码,这样做,给他刷了不少声望。

    也难怪太皇太后一直将之当做自己的贴心小棉袜了。

    甚至曾经有过想让刘武即位的想法……

    倘若是刘彻刚刚登基那会,刘武别说像现在这样天天刷声望了,便是连长安,也不许他来。

    现在嘛……

    刘彻看着刘武,眼中只有三个字:冤大头!

    刘武的梁国,是非常富庶的。

    府库中的积蓄,虽然还比不上刘彻的少府府库存款,但也相差不远了!

    尤其是去年平叛战争,刘武在吴楚可是捞足了油水,别的不说,吴楚境内的藩王财产以及附逆贵族、地主、官僚的家产、土地以及奴仆,几乎被汉军与梁军瓜分一空。

    根据刘彻掌握的情报,刘武的梁军起码抢到了三成以上的份额。

    而根据后世的史书记载,梁孝王刘武的府库财产,足足有数十万万钱。

    这笔钱,几乎能与汉室一年的财政收入相媲美了。

    但很可惜,刘武这个文青拿了这笔钱,没有用在改善人民生活,兴修水利等方面。

    这货跟小猪一样,穷奢极欲,特别是在刺杀袁盎一案被揭露,彻底丧失了朝廷信任以及登临皇太弟的机会后,这货比小猪还疯狂。

    他修建的梁园,周长数百里,几乎就是一个翻版的上林苑。

    他的王宫,富丽堂皇,连未央宫都比不上。

    他的王陵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根据后世考古发掘的发现,梁孝王墓,斩山为廊,穿石为藏,气势恢宏,磅礴无比,结构复杂。

    这货给自己的陵寝建造了如同生前一样的王宫,配置了客厅、寝宫、马驷、兵器库、演武场、兵营以及冰窖、奴仆居所等等。

    刘彻不明白了——一个死人要冰窖干嘛?做冰淇淋吗?

    至于陪葬品,那就不比小猪那个败家子差多少了。

    精美的壁画,精致的金器,这些只是寻常的玩意。

    完整的鎏金车马器,几乎能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的骑兵俑、步兵俑,成群结队,这些依照规矩制度,都是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陪葬品……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货居然还给自己的陵寝厕所配置了精致的坐便器……

    嗯,就是后世现代的坐便器,虽然是石质的……

    为了方便死后还能继续与自己的王后吟诗作赋,游览他的国度。

    刘武居然还在他的陵寝之中修建了一条地下隧道,直通他老婆的王后陵主殿。

    这条隧道,就是后世神话传说中的黄泉路的原版……

    但是……

    这货给自己的地下王宫堆了这么多宝贝,到头来,却还是便宜了别人。

    东汉末年,摸金校尉在曹操的带领下,凿开了刘武的墓葬,然后,挖出来了数万斤的黄金……

    之后,历代摸金校尉纷纷来到这个祖师爷们工作过的地方朝圣和发财……

    就这样被盗了两千年,到天朝建立,居然还能挖出大批金银器以及完整的大量文物……

    只能说,刘武这个败家子,败家败的刘彻心里都在滴血!

    与其让刘武日后带着这么多的财富到地下,然后养活摸金校尉们,刘彻觉得,不如将这些财富用在开拓疆域,开垦土地以及殖民的事业上。

    但,怎么让刘武心甘情愿的掏出钱来,那就要看刘彻自己的忽悠本事了!(未完待续。。)

    ps:马上要去坐车回家了~~~~~~~大概明天早上能到家吧~

第四百三十三节 忽悠(1)

    刘彻热情的拉着刘武的手,走到徐悍面前,面带微笑,无比亲和的介绍了起来:“皇叔来得正好!为皇叔引荐一下,这是朕刚刚任命的左将军徐卿,将主导对朝鲜的征讨事宜!”

    刘武闻言,脸色顿时就有些发白。△¢四△¢五△¢中△¢文》,

    但刘彻就像完全没看到一样,自顾自的道:“徐爱卿乃是三朝元老了,当初太宗孝文皇帝时,曾驻屯棘门,与北虏对峙!”

    在中国能被称为虏的敌人,从来都是国家的生死大敌。

    以对政权的威胁来看,北虏南虏什么的,向来都是仅次于内部的叛乱分子以及农民起义的可怕敌人。

    而曾经与这种级别的敌人掰过腕子的人,自然就有资历了。

    在中国,资历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有它,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但没有它,肯定是处处受制。

    徐悍也很配合,闻言,立刻就对刘武恭身道:“臣悍见过大王……”

    刘武顿时就被噎住了。

    任凭心里有天大的不满和委屈,也只能咽下去。

    刘彻这一招,学的是他老爹前世后来对付刘武的招数。

    刘武是个文青,好面子,爱风光。

    常常一顶大帽子压下去,刘武再怎么不愿意,也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正是被皇帝老爹坑了n次,坑出了心理压力,最后刘武才会出现逆反,铤而走险,雇佣杀手刺客。行刺朝廷大臣。

    这就好比一根弹簧,你一直压。一直压,总有一天。它会反弹,你曾经压迫的力量有多大,反弹的力道就有多大。

    刘彻对此自是心知肚明。

    但他毫不畏惧。

    大不了不过是被太皇太后埋怨一句:皇帝果杀吾儿。

    至于刘武会不会被坑惨了,愤而举旗造反?

    这个刘彻从不担心,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何况文青?

    当然了,打完一巴掌,必然要给一颗甜枣。

    不然。刘武凭什么又出兵又出钱?他又不是白痴?

    像前世老爹那样的做法,在刘彻看来,完全就是杀鸡取卵,也破坏了国家的信誉。

    刘彻旁若无事的笑着道:“皇叔放心就好了,有徐爱卿在,朝鲜必然手到擒来,至迟在明年春天之前,朕就会下诏,敕封皇弟为朝鲜王!”

    刘武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

    朝鲜虽处江湖之远。更非中国传统的范围之内。

    但,再怎么说,那也是一个幅员上千里,大小数十城的大国。

    而且。卫满朝鲜对朝鲜开发的还算可以,起码,人口还是比较多的。再从内陆迁徙移民,应该是可以达到两百万到三百万左右的人口。

    这样一个藩国。放在汉室来说,已经不小了。

    当世能与朝鲜比肩的。也就他的梁国,刘将闾的齐国以及刘泽的燕国了。

    既然皇帝都当着群臣尤其是丞相的面再次确认了一定会封他的儿子刘明为朝鲜王,刘武也感到很满足了。

    顿时就将来之前,他的谋士羊胜说的那些话给抛在脑袋后面。

    本来,羊胜都已经说服了刘武,一定要争取到征讨朝鲜的主帅位置。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韩安国、张羽的五万军队不会脱离控制,更可借机渗透到汉军中,将来,进可以窥视大宝,退可以保权柄不堕。

    老实说,对这些,刘武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他心里更是一点危机感都没有!

    对刘武来说,只要东宫太皇太后还在,他就不怕任何阴谋手段。

    有老母亲在,哪怕天子,也动不了他分毫。

    这就好比一个亿万富翁是绝对不会去考虑明天早餐有没有的问题的。

    他们只会考虑,明天早上是吃牛奶还是干脆去空运一条金枪鱼回来做寿司。

    更重要的是,刘彻一直以来给刘武的感觉,都是对他这个皇叔无比尊重和信赖,又是准许赞拜不名,又是给予剑履及殿的特权,还特批给予天子仪仗,准许出入称警,行文用制,禁中骑马。

    如此一来,刘武实质已经能跟天子一样,威风八面,还不用去头疼那些琐碎的杂事政务。

    对于一个文青来说,面子得到满足了就好。

    刘武现在就感觉,自己的面子已经得到了满足。

    既然如此,那么,谋士的意见和建议什么的,那就可以丢到垃圾桶里去了。

    反正,他养着那些谋士,也只是为了妆点门面的。

    他真正喜欢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做出优美诗赋,用华丽的辞藻,来描绘风景的文人。

    于是,刘武恭身回礼道:“陛下信重,臣铭感五内!”

    刘彻呵呵一笑,道:“皇叔,朕年少,于军国大事,所知不多,皇叔长者,国之栋梁,向来为朕所信重,朝鲜征伐之事,还请皇叔给朕做些参谋,给些意见……”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刘彻却一点要请刘武出谋划策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是赶在刘武说话之前,就继续道:“在皇叔来之前,众臣一致以为,自齐地出楼船,泛海登陆朝鲜,是最佳方案,朕已经看过地图和情报了,觉得此议确实不错,不知皇叔以为然否?”

    刘武能知道个什么?

    去年吴楚之乱,刘武除了在睢阳坚决抵抗这一点确实值得褒奖外,几乎没有拿出过任何值得赞赏的提议。

    睢阳保卫战中,这货更是一天七次派出使者向长安告状。

    到今天,刘武还对周亚夫一肚子的意见。

    但,作为文青,刘武拥有文青们与生俱来的天赋,那就是不懂装懂。

    他咦咦哼哼几声,符合着刘彻道:“陛下明断,臣岂有什么意见?况且以臣看来,泛海而击,确可出其不意,兵法云:以奇胜,以正合……”

    刘彻连忙装出一副洗耳恭听,专心致志的模样。

    但心里面却是不以为然。

    出其不意?

    嘿嘿,跨海攻击、登陆,可不是什么出其不意!

    这可是一项涉及科学的军事行动。

    别说是现在,就是两千年后的天朝,望着台湾海峡,渡海登陆,依然是一个大难题。

    这其中牵扯到的种种调度和配置以及舰船的出发时间,编队,航向等等问题,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安排、计算,分配任务。

    是以,其实,渡海攻击的成本和风险,其实是远远大于,走燕国,经辽东郡向朝鲜用兵的。

    当然,刘彻也可以不考虑这些问题,跟小猪一样,简单粗暴,不顾伤亡的下令大军渡海。

    但那样的话,一旦遇上风暴或者海难,那损失,就足以令人欲哭无泪。

    刘彻永远记得一个真理:打仗,有利可图,才会使人趋之若鹜,倘若亏本,就算上层强力推动,下层也会全力反对。

    像后世的米帝,一场沙漠风暴,干翻了萨达姆,顺便送了毛熊下地狱,顿时吃的满嘴流油,膘肥体壮,连说话都嗓门大了起来。

    可到了新世纪,一场阿富汗战争,一场伊拉克战争,亏得内裤都赔了进去,这时候,米帝国内不仅仅群起反对,无数人反战,就连原先的主战派,都拼命撇清自己了。

    而在西元前的世界,战争倘若不能带来收益,那下场可就比米帝惨多了。

    轻一点,可能会导致主和派势力迅速坐大,从此汉室再不敢轻言战争,严重一点的话,更会导致巨大的政治事故,因战争而发生兵变乃至政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刘彻不仅仅要用最合理科学的方案来布置作战任务,还要尽可能的让参战官兵,人人利益均沾。

    就像秦朝那样,只要对外战争获得胜利,参战官兵不说人人发财,只要出现一批暴富之人,那么,下次再对外作战,那肯定是人人争相恐后,士卒将校舍生忘死。

    历史的帝国,都是如此建立的。

    如前代的秦朝,西方的亚历山大,罗马,乃至后来的西班牙帝国、日不落帝国、美利坚帝国。(未完待续。。)

    ps:明天开始努力更新~

第四百三十四节 忽悠与变化

    刘彻牵着刘武的手,走到悬挂着齐鲁地区地图以及辽东、朝鲜等地区的地图的墙壁前,感慨着道:“皇叔请看:朕欲兵分两路,一路由左将军统帅齐、淄川、胶东、胶西楼船舰队,自齐地泛海,直取王险城,另一路,朕打算以驸马都尉义纵为将,统帅羽林卫以及燕、辽东诸郡郡兵,渡过呗水,直插朝鲜腹心,皇叔久历战阵,当可给朕提些意见……”

    刘武对军国大事,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而且,那个文人不喜欢纸上谈兵呢?

    反正嘴炮可以随便开,万一要是出了纰漏,那就肯定是前方的将军没能贯彻自己的意图,决断失误所致。

    当下,刘武微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开启了自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旅。

    他指着地图上的齐国以及胶西、胶东、淄川等国,大大咧咧的道:“回禀陛下,臣确有些愚见,臣愚以为,齐人怯懦,而鲁人惜身,非足以委以大事者!”

    得,开地图炮了!

    刘彻眉毛一扬,不过……

    话又说回来,这地图炮开的,还真有些符合普世价值。

    在中原地区,尤其是北方的中国人看来,齐鲁地区的人,真真是无药可救的胆小鬼和吝啬到了极点的守财奴的综合体。

    这个认知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看法,而是多数人所共认的一个常识。

    就连后来太史公司马迁都说:齐人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

    至于鲁人:地小人众,敛啬……

    而齐鲁地区之所以会这样被人画成靶子。连躺在地上都能中枪。

    在刘彻看来,其实是一小部分齐鲁地区的贵族士大夫阶级留给人的印象太过糟糕了!

    想当年,秦王扫六合,就连最弱的燕国都有荆轲刺秦王的反抗和呐喊。

    其他诸国也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唯有齐国,不战而降……

    颇有些数十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的味道。

    楚汉争霸中,齐人更是再次打了一次酱油。

    特别是楚汉争霸后期。项羽乌江自刎后,鲁地的贵族儒生集团们表演的太过分了。

    在天下人。尤其是北方的贵族士大夫阶级们看来,你们鲁人不是说要给项王殉葬吗?宁死不降吗?

    尼玛大爷带了几十万大军来了,你们就降了?

    这算个什么事情?

    裤子都脱了,你丫给大爷我看这个?

    这一来二去。自然而然,齐鲁地区就成了北方人印象中的嘴炮大军根据地。

    这话呢,其实也没错……

    齐鲁地区的贵族士大夫阶级以及文人集团,基本上都是靠着嘴炮混日子的。

    但是……

    齐鲁的农民,战斗力可不小!

    特别是胶西、胶东的渔民们,可是这个时代中国最敢冒险的群体。

    自打算发展航海事业后,刘彻就命人收集天下各郡的渔业资料,结果发现,齐地的胶东和胶西渔民最多。而且捕捞的大都是海鱼……

    敢冒着随时可能丧命的风险出海捕捞的人,岂会是什么贪生怕死之辈?

    况且,历史也证明了。齐鲁地区不是缺乏能征善战的战士,而是缺乏能带领军队勇敢作战的将军、官员!

    当孙膑之时,谁敢说齐人怯懦?

    当田单之时,谁又敢说齐人除了嘴炮就不会别的了?

    只能说,齐鲁地区的百姓是被自己上层那群贪生怕死,贪图享受的贵族官僚士大夫给坑了的可怜人。

    只是。这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说出口。那齐鲁的儒生肯定要撒泼打滚耍无赖。

    刘彻微微笑着,看着刘武没有说话,等着刘武自己跳坑。

    刘武却是兴致越说越高,对齐鲁地区的暴发户和那帮眼睛长在额头上的儒生,整个汉室朝野,其实看得起,也没几个。

    于是,刘武对齐鲁的民风习俗大加鞭挞了一番后总结道:“臣以为,征伐朝鲜,请陛下用我中国子弟就足以了,至于齐鲁之众,就不必上阵了……”

    刘彻一听,笑容更盛。

    中国这个词汇,在古代分广义与狭义两种情况。

    刘武此时所说的,毫无疑问,是狭义的中国。

    指的就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尤其是以雒阳为核心纽带的河东、河西、河南,但刘彻知道,刘武指的,实际上是梁国。

    不得不说,文青的思路,总是很容易就被猜出来的,特别是刘武,这位大汉皇叔有着根深蒂固的小资情结,顺风时容易得意忘形,一旦逆风,立刻六神无主,病急乱投医。

    不管是去年的吴楚之乱,还是前世后来的雇佣杀手刺杀朝廷大臣,都将刘武的这个特性暴露无遗。

    而现在,刘武正是他最得意的时候。

    唯一一个能在法理上压制他的皇帝兄长死了,新登基的天子,不过是个乳臭味干的少年,东宫太皇太后又是他最大的靠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武心里面已经悄悄的拿自己与周公作对比了。

    自比周公的刘武,当然渴望更多的人的认同以及更多的褒扬与赞美。

    刘武现在感觉,文人们写诗作赋来捧他的马屁,已经不能满足他了。

    他得做出几件足以名垂青史,让后人仰视的成绩出来。

    而这次朝鲜攻略,对刘武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刘武此刻,只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此次征讨朝鲜,以汉家兵锋,朝鲜必是无可阻挡!”刘武在心里想着。

    此事。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肯定能得出汉军必胜的答案。

    朝鲜国小民寡,而且腹背受敌。他背后的真番、马韩等国,早就跑来长安朝贡和表忠心了,汉家大军一出,卫满朝鲜注定要灭亡。

    唯一的疑问只在于,朝鲜人能抵挡多久?

    刘武在心里稍稍算了一下,就觉得,朝鲜人能抵挡汉军一个月。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以汉军刚刚经历过吴楚叛军的精锐之师,碾压一个夷狄小国。还是那种连南方三越都不如的小国,在刘武看来,肯定是手到擒来。

    这么想着,刘武就迫不及待的道:“朝鲜无道不臣。天人共怒,陛下兴王师讨不臣,天经地义,臣虽不才,也愿效犬马之劳!”

    刘彻等的就是刘武的这句话。

    他呵呵一笑,道:“皇叔有心了,朝鲜孛逆,朕自当诛之,只是。朕之所虑,在于朝鲜民众!”

    刘彻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道:“朝鲜君臣孛逆。小民何辜?大战之后,必有无数人流离失所,朕每忧于此,心有不安……”

    “陛下圣仁,倘若朝鲜君臣知陛下之心,必羞愧而死!”刘武立刻送上一个马屁。

    刘彻踱了一步。他自然清楚,刘武想干嘛。

    他想在这次对朝鲜作战中出风头!

    就算竞争不到主帅的位置。恐怕,他也想在其中留个名。

    但,刘彻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军队,只能也必须由他自己掌握。

    其他任何人,就是儿子老婆,也不能插手。

    这是他的安身立命之基!

    但是,之后朝鲜的开发,以及建设,却是需要刘武来出力了。

    这也是刘彻愿意将朝鲜交给刘武的儿子的原因。

    以刘明为朝鲜王,不仅仅是要拉拢和麻痹梁王一系,更大的目的,还是树立一个榜样,一个实验区。

    反正,朝鲜那边就算出了问题,走了岔路,那也影响不到汉室。

    所以,很多想法,在朝鲜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的去做了。

    刘武哪里知道这些?

    他顺着刘彻的话,道:“陛下勿忧,臣已经准备好了工匠与吏民,朝鲜一下,臣立刻就命他们动身,前往朝鲜安抚黎庶,建立衙门……”

    刘彻闻言,嘴角不经意的抽搐了一下。

    虽然刘彻本意也是让梁国来承担朝鲜的开发费用以及初期的建设费用。

    但刘武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刘彻心里还是有些接受不能。

    好歹压下心里的不舒服,刘彻勉强挤出些笑容,道:“皇叔有心了!”

    算是认可了刘武的做法。

    也让刘武心里,更加肆无忌惮了。

    本来,刘武方才那句话出口,心里也有些后悔,因为,未经天子许可就自作主张,这多少有些暨越了,但,现在人家皇帝都不在乎,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此时,刘武完全浑然忘却了他的亲叔叔淮南厉王的故事。

    在刘武看来,淮南厉王那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无论如何是没法与他相比的。

    况且,有太皇太后撑腰,他又怕什么?

    只要不扯旗造反,谁又能制裁他?

    心中没了顾忌,刘武说起话来,就更加的嚣张了。

    他对刘彻微微躬身,道:“陛下,此次伐朝鲜,臣请以臣所献之五万军队为主力,好叫四夷看看,我汉家君臣团结如一人的模样!”

    若是一年以后,刘彻把那五万人消化掉了,他自然乐得如此,可是现在……

    肉都没消化,强行吞咽,只会有一个结果:消化不良!

    所以,刘彻这次根本就不打算让韩安国、张羽的军队上阵。

    但刘武还是要忽悠的。

    刘彻笑了笑,道:“皇叔所言,朕也觉得可行……只是……”

    刘彻看了看身后的臣子们,毫不犹豫的把锅丢了过去:“大臣皆曰:高皇帝祖制,士非教不得征,韩安国、张羽所部固然精锐,可如今还在整训期间,贸然出征,乃是对将士们不负责任,也违背了高皇帝的教训。朕不为也!”

    不得不说,刘邦定下的这条规矩,在刘彻看来。确实是汉室为数不多,与后世齐平的制度。

    此时,这个大帽子甩出来,刘武一时间也没了说话的理由了。

    只是,在心里,刘武对周亚夫的敌视又深了几分。

    暗暗下定决心,继续在太皇太后面前给周亚夫上眼药。

    可怜的周亚夫。不知不觉,就给刘彻当了mt。拉稳了仇恨。

    不过,话又说回来,臣子不就是拿来背锅的吗?

    刘彻正准备回头跟臣子们说点什么。

    忽然……

    “报!”

    一个背负着紧急传令的使命的士兵,被插着象征着十万火急的令箭。一路狂奔,畅通无阻的跑进殿中,看到刘彻,立刻跪下来,道:“报!陛下,辽东郡八百里加急军情急报!”

    说着,他就将一个密封的竹筒呈递在手上。

    一个宦官接过来,递给刘彻。

    刘彻心中狐疑了一下:难道朝鲜人作死主动进攻了?

    然后,他就拆开那密奏。

    只看了一眼。刘彻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天助我也!天命在汉,朝鲜败亡,指日可待也!”刘彻拿着密奏。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

    不怪他失态,实在是这个消息太好了!

    密奏中只有一句话:东夷濊君南闾氏携全族二十余万口,拨乱反正。

    刘彻立刻走到地图前,看起了朝鲜的地图。

    在地图上,朝鲜的版图之中,有一块巨大的地盘上。插了一面小旗子,上面写了一个名字:濊人。

    通过地图。刘彻很清楚的看到了,朝鲜的版图,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与匈奴联络的通道——濊人的地盘,恰恰就卡在朝鲜与匈奴联络的通道上。

    历史上,小猪就是先得到了濊人的效忠和归顺,并在濊人的地盘上设置沧海郡,进行管辖,数年后,发动灭朝鲜战争。

    此事,刘彻本来都忘了,但濊人一投奔,他立刻就想起来了。

    而且,濊人归顺的影响,还不至于此。

    首先,濊人归顺后,就意味着朝鲜国内还有更多的部族处于动摇之中,也就说是,刘彻只要军事与政治双管齐下,朝鲜问题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予以解决了。

    甚至可能不需要楼船舰队冒着风险进行两栖登陆——作为穿越者,刘彻深知,颜色革命,可比战斧导弹厉害多了!

    其次,刘彻或者说汉室,喜当爹了。

    因为假如刘彻没记错的话,那么在后世的历史上,未来会有部分濊人,或者说已经有濊人泅渡到了霓虹,成为了后世霓虹人的祖先。

    你要知道,在汉代典籍记载中,濊与倭是同义字……准确的说,倭是濊的通假字……

    ………………………………………………

    数日前。

    朝鲜国国都,王险城。

    此时,正是一年中,王险城风光最美好的时节。

    绚烂的杜鹃花,开满了整个城市,田中的粟苗,也到了将要成熟的时候。

    只是,与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相比,朝鲜王宫之中,却是一片死气沉沉,人人都是愁眉苦脸,就连往日的奢华燕饮与歌舞之声,此时都已经消逝一空。

    整个朝鲜王国的上上下下,此刻,一片哀嚎之声。

    自从半个月前,驻扎在呗水的一个脑子被驴踢了的军官带人袭杀了那个汉朝的辽东郡东部都尉后,整个朝鲜,立刻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中。

    数月前,汉室天子的诏谕中,可是说的明明白白: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招呼已经给你们打了,谁要再不听,休怪哥哥我杀人了!

    倘若仅仅是这样,那也就罢了。

    毕竟,朝鲜君臣觉得,有匈奴爸爸在,汉人也未必真敢出关。

    可随即,派去匈奴的使者回来告诉朝鲜君臣:匈奴人认为,汉匈盟约已定,朝鲜属于长城之内,归汉朝皇帝管辖。

    换句话说,当了朝鲜五十几年保护伞的匈奴爸爸忽然告诉朝鲜君臣:嗯嗯。哥已经跟汉朝皇帝拜过把子了,你们归汉朝皇帝处置,哥不发表意见。

    想象一下。后世的呆湾,忽然有天清晨醒来,发现对面的天朝大军已经磨刀霍霍了,可米帝爸爸的第七舰队却回复:这是天朝内政,俺们不干涉……

    呆湾有多如丧妣考,此刻的朝鲜,就有多么沮丧。

    没有匈奴爸爸撑腰。就凭朝鲜这小胳膊小腿的,别说是抵抗汉室的精锐了。

    就是燕国和辽东的驻军。也能轻松吊打朝鲜那不过万千人的常备军。

    在东亚这块地盘上,事实证明,决定这里命运的,只有匈奴与汉室。

    而朝鲜的悲剧。恰恰在于此。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朝鲜王卫准慌乱的对着自己的贵族大臣武将们问道。

    “大王,臣以为,我们应该整军备战,征调所有的奴隶和农民,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汉朝未必就能渡过呗水天险!”有人颇为硬气的道。

    但,此话,别说是那人了,就是卫准自己都不信!

    朝鲜的人口太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国内的贵族中,有不少的人。本身就是亲汉的。

    作为一个与汉室毗邻的国家,卫满朝鲜,想要隔绝汉朝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是:跟真番、马韩一样,朝鲜国内,思念故乡。甚至愿意给汉室大军带路的人,不知道多少!

    要不是因为国内的亲汉派势力越来越强。朝鲜吃饱了撑着要去认一个匈奴爹?

    说到底,朝鲜选择亲匈奴疏远汉朝,本质上是为了保持独立自主。

    不然,没有匈奴撑腰,国内那些觉得汉朝是天堂的贵族农民甚至奴隶早跑光了!

    可以想象,一旦汉军开到,现在殿中这些贵族将军,起码有一半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即使是最反汉的那些当年的罪人后代,叛军后嗣,心里面恐怕多多少少也打起了以他卫氏父子头颅来保身家平安的主意。

    这不是什么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正在进行的事情。

    卫准,可是他那几个蠢货儿子,作为一个从襁褓中即位,被人当成木偶一样操纵了二十年,还能夺回权力的国王,卫准的耐心与智慧,都是在水准线之上。

    他可不信,这殿中都是忠臣孝子,会愿意为了他卫家流光最后一滴血。

    “不可!”又有人道:“大王,如今长安天子震怒,据闻以命辽东郡郡兵动员,根据探子回报,就连燕国的郡兵,也开始集结了!”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燕人!那可是燕人啊!

    百余年前,在中国内战节节败退,屡败屡战的燕国鱼腩,给朝鲜这个国家留下太多恐怖的回忆。

    卫氏朝鲜政权中的土著贵族,或许不会害怕长安的三辅兵,但绝对畏惧那些从燕地杀过来的征服者。

    当年,卫满以千余叛军残部以及两千多号罪犯,袭击王险城,发动兵变时,就是让部下穿上了燕国的军服,用燕军武器,结果,偌大的王险城,上万的守军不战而逃……

    即使在今天,燕兵之于朝鲜土著,几乎就等于超级赛亚人。

    “燕兵要来了……”无数人手足无措。

    毕竟,比起从没见识过的中国军队,曾经杀的朝鲜人丢盔弃甲,一溃三千里的燕兵,才是最让人畏惧的!

    但另一批人却在暗自庆祝。

    “王师要来了!”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啊!”

    无数个念头在这些人心里流转。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亲汉派。

    但,这些人心思再快,也没有另外一人快!

    “报!”殿外一个武将急匆匆的跑进大殿,跪下来禀报:“启禀王上,濊君南闾率全部二十五万口,投了汉人了!”

    顿时,整个大殿一片鸦雀无声,人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所谓濊君,是朝鲜国内最大几个部族首领之一,濊,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商周时期,他们就已经活跃在历史上了,直到今天,濊人的分支多如牛毛,甚至朝鲜半岛上多数的土著民族都能跟濊人牵扯上关系。

    而卫满朝鲜国内的这个濊人部族,是目前所有濊人分支中最大的一支,人口二十几万,在朝鲜半岛上算是一个巨无霸了。

    更关键的是,濊人的地盘,正好隔在匈奴与朝鲜之间。

    换句话说,随之濊人易帜,投降汉朝,朝鲜人再也不可能从匈奴那里一丁半点的援助,甚至,可能连派人去哭秦廷,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濊君,孤可待你们不薄啊!”卫准脸色苍白,咬着牙齿道。

    但,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用了。

    至于派兵讨伐?

    姑且不说现在朝鲜军心士气皆无,一出发,恐怕没走到半路就要散了大半。就算能坚持到濊人那边,又有什么用?

    濊人本身就有着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次投靠汉朝,必然能得到汉朝的军队援助。

    而且,卫准心中此刻还有着一丝丝的幻想:汉朝皇帝要是能吃了濊人的人口地盘后,心满意足,自己再赔礼道歉,缴纳一笔贡赋,发誓从此臣服,或许能挽救危机?

    此时此刻,卫准心里再也没有什么自立、独立一类的概念了。

    在大厦将倾时,他所求的,只是保全自己现在的荣华富贵。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五节 宣传与冲突

    濊人的归顺,瞬间就压过了刚刚完成的第一轮考举,成为了长安城最热门的话题。△¢四△¢五△¢中△¢文∽↗,

    大旗党们坐在酒肆里,喝着小酒,拍着胸脯:“诸君可知,这濊人归顺,乃是圣天子下的一步暗棋,圣天子早知朝鲜卫氏脑后有反骨,故暗命辽东西部都尉彭吴,暗与濊君往来,许以大义,濊君果然拨乱反正,举族以地内附,断朝鲜、匈奴联络之道,使朝鲜立成瓮中之鳖!”

    “撮尔朝鲜,灭亡可期!”

    这些人口才了得,说起来话,嗓门也特别大。

    更关键的是,从他们嘴里吐出来的话,又是濊人与北部都尉之间的秘密往来,又是朝廷几次三番的暗中联络。

    寻常百姓谁知道这些,谁懂这些?

    顿时就被他们说得激动无比,一种身为天朝上国公民的荣誉感油然而生。

    特别是,关中的百姓,本就愤青居多,听了这些论调后,大家伙热血沸腾,纷纷道:“先生说的不错,朝鲜撮尔小国,安敢犯吾中国虎须?”

    这时候又一个大旗党适时的站出来,在火里加一把柴。

    他故作神秘,却又偏偏非常大声的道:“诸位有所不知啊,俺有个外甥的朋友的表舅在宫里当差,据说,当初朝鲜人袭杀东部都尉成公后,圣天子勃然大怒,对左右道: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又道:朝鲜多行不义必自毙!果不其然,濊君反正,朝鲜自食恶果!王师一到。怕是举国上下,立为齑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根深蒂固的皇帝肯定是好的的思想。

    老百姓们通常也不会去想太多。

    因此。这话顿时就引起无数人的叫好声。

    适时地,又有人鼓动道:“依俺看。这次攻伐朝鲜,上阵的士卒将校,恐怕要发财喽!大家伙想想看,去岁吴楚之乱,那些出征的士卒,谁不是背了许多财物回来,至于将校大臣,更是赚的盘满钵满……”

    这下子,老百姓们胸膛里顿时就沸腾了起来。

    关中百姓。自打秦代开始,就是中国最好的兵源。

    而且,对于战争的狂热和好战程度,都是远超其他任何地区的。

    因为,关中人知道,打仗,是能得到好处的。

    在秦之时,一个立功的士卒,立刻就有媒人上门做媒。商人奉上礼物,官府礼敬有加。

    汉室以来,虽然较之秦代,有所不如。

    但对士卒的抚恤和赏赐。却是没有减少的。

    所以,汉人没有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想法。

    恰恰相反。在这个文官集团还没有开始统治的时代,底层民众唯一的没有限制的上升通道。就是通过战争,立功。授爵,授官,授宅。

    朝鲜虽穷,虽然偏远,但那好歹也是一国,国都中必然有着数十年来的积蓄。

    只要破了朝鲜国都,那还不是……

    “不行,俺得回家,叫俺家大人给俺去跟里正说说,俺也要当兵!”当下就有着许多人在心里动起了心思。

    北方的农民,可不是内陆的齐鲁地区的农民。

    北方的农民每年冬天都要接受一个月的军事训练,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组织技巧。

    然后,每个男子二十三岁后,都要服两年义务兵役,一年是在长安的南北两军中实习,一年到边郡戍边。

    换句话说,在北方,凡二十五岁以上的农民,基本上,遇到战争,直接可以拉出去,披上甲胄,拿起武器,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或许,在某些郡县,这个制度可能已经松懈了一些。

    但在关中,这个制度,直到今天,还是被严格执行的。

    因为,刘氏向来就是把关中当成自己最后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来建设的。

    当然,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战争。

    总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想要发出来。

    酒肆中,一个儒服男子,看着这一切,眉头皱了起来。

    “怎能如此?关中之民,不习仁义,不用道德,反以武力相威胁,真真是礼乐崩坏,人心不古啊!”这男子心中想着,只觉得胸膛里烦躁的很。

    想他自鲁地奔波千里,来到长安,希冀以文章道德礼仪求上进。

    可结果,进了考举的考场,他愕然发现,特么的考举不考文章,也不考仁义,通篇要嘛就是问些无聊的问题,要嘛就是问些算术或者乱七八糟的琐事。

    在他眼中,本该是为国选才,选取那种经世治国,有着完美人格与道德的宰相之才的考举,却沦为了下里巴人的欢宴,一群泥腿子与暴发户,不过念了几天书,也居然牝鸡司晨,想要做官了!

    叔叔能忍,婶婶也忍不得!

    他的许多朋友都议论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他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如今见了关中百姓,居然为了钱财和发达,就一个个踊跃参加,报效国家。

    心中的怒火更是按捺不住了。

    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他: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无数的长辈也告诉他:以暴制暴,逞匹夫之勇,终不得长久(如暴秦),只有广施仁义,以道德教化四夷,才能长治久安。

    甚至,他的长辈们,每日念在嘴边的话都是:以德报怨,方为君子之道。

    此刻,见了泥腿子们,居然都叫嚣着战争,杀光朝鲜人。

    他心里再也不能忍耐不住了。

    你们怎么可以对朝鲜如此喊打喊杀呢?

    你们配吗?

    国家大政,军国庙算,是你们能议论的吗?

    真是礼乐崩坏!

    人心不古!

    他嗦的一下站起来。考举的不顺利,其他学派士子的讥笑。特别是,就连同属儒家的一些派系。也拿着一种狐疑的眼光看待,还有长安贵族以及权贵们,只追逐那些黄老、法家的士子,对他这样出身儒家圣地鲁地的士子,不屑一顾的神态——就他妈连墨家都骑到头上耀武扬威了!

    当今天子甚至在上林苑专门给墨家腾出了一块地方……

    这些种种过去的不愉快以及难堪、压抑,此刻,顿时如火山爆发一样,宣泄了出来。

    或者说,以前。面对墨家,他打不过,面对法家,他说不过,至于黄老派?不是官二代,就是贵二代,他扛不住。

    而对于平民百姓,尤其是这酒肆中,绝大部分的百姓。都属于黔首时,他终于找到机会爆发了。

    “一派胡言!”他高声的道:“圣天子安会说什么‘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话,兀那汉子。尔可知,谎称圣言,乃是死罪!”

    单以嘴炮实力而论。只要不扯实际,单就理论。进行空对空,当世就是法家。也要在鲁儒面前甘拜下风。

    这男子显然对这些嘴炮技能掌握的十分熟练,一开口,就先扣个大帽子过去。

    反正,在他看来,像这样的宫禁秘闻,岂会被小老百姓们知道?

    而且即使那个人所说的,确实是真的,谁又能给他证明?

    只要没有人能给他证明,那他就是矫诏!

    矫诏可是三族的大罪!

    当年,枳候薄昭,堂堂国舅,都因为矫诏,而被迫自杀!

    按照常理,他这么做没错。

    在最初,酒肆中的人,也确实被吓到了。

    但是……

    他忘记了,这里是关中,是长安,是天子脚下!

    在这里,刘氏密布探子,进行舆论的操作,尤其是新君即位以来,对操纵舆论,宣传工作格外重视,单单是拨下去进行宣传的经费,就几乎相当于过去九卿级别的衙门的开销了。

    更不提,如今明面上负责宣传工作的是天子近臣司马相如,而实际上主持宣传工作的,却是天子身边的心腹近臣:王道。

    过去数月以来,王道按照刘彻的命令,招揽了大批的无业游民和游侠,进行相关的宣传动员。

    而今天在这个酒肆中的那三位大旗党,毫无疑问,俱是被收编的宣宣。

    倘若在天朝,这种被金钱收买,为政府张目的爪牙,是被人骂做五毛的,别称:姓赵的赵家人。

    属于过街老鼠,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发现了,肯定是唾骂不已,虽然两者针对的论点不同……

    但在如今,这份工作,属于国之爪牙,天家鹰犬,高大上的不行!

    这些被收编的人,以前都是无业游民以及游侠,属于那种桀骜不驯,最不遵从社会秩序的人群。

    这些人有个特征:不相信嘴炮,只相信拳头!

    “你说什么?”那个先前鼓吹自己的外甥的表舅是宫廷中人的男子猛的一下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骂道:“居然敢侮辱俺?好叫你知道,俺可不是好惹的!”

    他橹起袖子,狞笑着接近那个儒服男子,足足七尺的身高,蒲扇一样的巴掌,瞬间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了过去。

    游侠做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一言不合,就开打,才是游侠的本质!

    砰砰砰!

    顿时,酒肆就只听到人体被砸到地上的声音以及那儒服男子的哀嚎声。

    一刻钟后,游侠大概是觉得打够了,也或者是担心弄出人命,这才松手,朝那个已经被他揍的鼻青脸肿的男子吐了个唾沫,道:“这次算你运气好,俺最近读书了,讲道理了,要换了以前,俺非一剑捅了你不可!”

    儒服男子看着对方,直觉告诉他,对方没有撒谎,那人说的是真的!

    要是以前,绝对会杀人!

    而且,对方那满不在乎的表情,证明他确实曾经杀过人……

    顿时,这儒服男子就吓尿了……

    是真的尿了!

    裤裆都湿了一大片!

    “哈哈哈……”那游侠看到这一切,哈哈大笑:“俺算是知道,为啥当年高皇帝会讨厌你们这些家伙。又胆小,又没种。还没实力,偏偏喜欢唧唧歪歪。你们这样的人不招人烦才怪!”

    酒肆中的百姓也跟着笑了起来。

    看不起儒生,尤其是齐鲁地区的儒生,这可是关中人的通病!

    也是关中人的传统。

    那儒服男子闻言,却是低下了头。

    对方戳到了他的痛处!

    当年,汉室的建立者高皇帝刘邦,可不仅仅是讨厌儒生这么简单。

    他完全就是恨儒生,甚至是恨到了骨子里。

    某次,刘邦在路上遇到一个儒生,一脚就把人家踹到了田里的泥巴中。还取下对方的帽子,在他帽子上撒了泡尿。

    刘邦甚至曾经公开说:儒生不是腐儒就是竖子。

    这句话给儒家造成了致命一击。

    时至如今,关中人看到戴儒冠,穿儒袍的人,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骂一句:腐儒!

    而看到儒生被打,关中人也多半会幸灾乐祸,倘若这儒生是自己作死,那更是喜闻乐见。

    是以。尽管这儒生在酒肆中被揍了一刻钟,尽管门外就有巡逻的士卒,但一个人也没帮忙去叫士卒来干涉,更没有人去报案。

    这儒服男子一咬嘴唇。心道:好汉不吃眼前亏。

    再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门外的巡逻士卒。

    在他想来,自己立刻出门去找官府来抓人。应该是可以的。

    “矫诏大罪,你们死定了!”这儒生心里狠狠的想着。然后捡起自己散落在地上的儒冠,像逃命般逃出了这酒肆。奔向在路上巡逻的一支卫队。

    看到一袭黑袍的汉军,这儒生泪流满面,像见到亲人一样大喊:“我要报官,我要报官,方才有人在这酒肆中矫诏,还殴打鄙人!”

    这些士兵一听矫诏两个字,立刻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抽出了兵器,领头的军官,看着那儒生,非常严肃的道:“带路!”

    在汉室,无论什么原因,什么人,只要跟矫诏两个字搭边,就是一个死字。

    而相应的,抓捕矫诏的罪犯的官员、军官,立刻就能立下大功,封侯那是痴心妄想,但升官却是肯定的!

    ………………………………

    当夜幕降临时,刘彻却遇到了烦心事。

    一天之内,长安城中发生了三十余起疑似‘矫诏’的事件,还发生了一百多起斗殴,死了三个人。

    五官中郎将衙门不敢怠慢,立刻就将这些事情,上奏到了刘彻面前。

    刘彻看了奏疏后,自然知道,没有人矫诏,这些事情都是授意王道安排下去的做的宣传工作。

    而且,五官中郎将衙门也核实了那些打人者的身份,都是密探,有着身份竹符和备案。

    倘若没有死人,这事情也就这么算了。

    但关键是死人了!

    而且死的都是来自齐鲁地区的儒家士子!

    这可算捅了马蜂窝了……

    任何政治派系都会抱团取暖,党同伐异,儒家尤为甚者。

    而且,死者来自齐鲁地区,向来就是以撒泼打滚闻名天下的鲁儒一系。

    所以问题就严重了。

    别说鲁儒派系没有影响力。

    确实,他们朝中没什么人。

    顶多撑死了也就一个颜异。

    但,就跟后世的公知们一样,鲁儒一系,有着庞大的舆论影响力,特别是齐鲁——吴楚地区,鲁儒派系影响极大!

    譬如鲁申公,桃李满天下,他门下甚至有诸侯王弟子!

    譬如那个去年死在长安的刘戊!

    而且,再扯些关系的话,就连晁错,其实也跟鲁儒们多多少少有些香火情——晁错仕途的起点是以天子使者慰问尚书传人伏生,伏生授晁错《尚书》,这才使得晁错能脱颖而出。

    除了这些外,如今的宗正刘礼,红候刘富,还有现任的中郎将卫绾,都能跟鲁儒扯上关系。

    另外,就算这些人不为鲁儒说话,刘彻也得慎重对待此事。

    不然的话,齐鲁地区的贵族士大夫恐怕就又要跳脚了。

    此事,倘若处理不好,一个不小心,就会演化成南北矛盾。

    那就麻烦了!

    历来,地域矛盾一旦激化,都会让人投鼠忌器,甚至有时候国家不得不给予某些地区特殊待遇。

    譬如后世的明朝就发生过有名的科举南北分榜。

    刘彻看着奏疏,思虑片刻,然后就定下了决心,提起笔在奏疏上批复:高皇帝约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又诬告连坐,儒生侮人,其师长弟子家族三代中人,三年不得考举。

    这就叫各打五十大板。

    杀人必须偿命,这是汉法的核心精神,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故意杀人,就一定要给死者一个交代。

    刘彻也不愿意破坏这个立法的核心。

    不然,今天,游侠们可以仗着自己是天子密探,杀人无罪,明天,列侯子弟,就敢骑着马当街撞死平民。

    这个口子开不得!

    但,假如鲁儒们以为,刘彻会对他们屈服,那他们就要大错特错了!

    笔杆子算个屁!

    枪杆子才是王道!

    就以齐鲁那帮软蛋儒生,刘彻笃定,他们绝对不敢对自己的决定唧唧歪歪。

    他们倘若不服,刘彻就会让他们服气!

    历史上,齐鲁地区的儒生,可是出了名的墙头草。

    五胡乱华,他们今天跟这个主子,明天又跪在另外一个主子脚下。

    蒙元入侵,山东曲阜的孔家第一时间上表,祝贺蒙古大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便一脚将对他们不薄的宋朝给踢到爪哇国。

    朱元璋得了天下,这帮家伙立刻磕头。

    满清入关,第一个带头剃发的也是他们。

    甚至日本人来了,他们也照样跪舔……

    就这帮软脚虾的三板斧,刘彻都摸清楚了,无非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假如这三招不行,肯定立刻认错,假如统治者露出一丝想要强硬的态度,那他们立刻就跪地三呼万岁,天子圣明。

    而这,不仅仅是后世证明了的事实,便是在如今,也是被历史证明过的。

    假如鲁儒会有骨气,那中国男猪都能夺得世界杯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六节 收买(1)

    丁亥年八月六日(甲子)。

    长安城的街坊,铺满了鲜花,南北两军,分列两侧,欢迎举族归顺而来的濊人首领,南闾信。

    午时三刻,南闾信的马车在典属国公孙昆邪的引领下踏进长安城。

    “阿父,这就是长安吗?”南闾信的两个儿子用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座在过去,只在传说中才听过的城市。

    而长安,也果然跟传说中所说的一样,漂亮、干净、整洁,甚至就连街道上,都见不到半分的垃圾。

    道路两旁,更是种满了鲜花。

    蝴蝶飞舞,蜜蜂追逐,巍巍渭河,潺潺流动,碧波荡漾,鱼群往来,真是如同仙境一般。

    与之相比,他们过去所见过的最大的城市王险城,简直就简陋得跟乡下的集市一样。

    南闾信闻言,笑着点头,道:“是,这就是长安!”

    他心中也是激动无比,就如同一个朝圣的信徒,见到了心目中的神明一样。

    濊人本是有别于农耕和游牧民族之外的渔猎部族。

    他们在山林中狩猎,在草原上放牧,在河流中捕鱼。

    因此,自从被驱逐到东北的原始丛林后,濊人就一直以原始的奴隶制度形式存在,直到今天。

    在南闾信之前,濊人的首领对于中原,基本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朝鲜的王险城,所知的世界,也只有朝鲜半岛和旁边冰天雪地的世界。

    但。到了南闾信这一代,汉室的力量开始复苏,从辽东郡北部和西部出发,前往濊人控制的地盘贸易的商旅越发多了起来。

    商旅的增多,使得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

    在这个时代,汉文明就像照亮世界的太阳一样,吸引着所有渴望自强的人。

    南闾信自然也不例外。

    十年之前。南闾信的大帐中,就已经有汉朝的破落文人存在。教他识字算术。

    慢慢的耳闻目濡,潜移默化,就连南闾信自己都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反正,最近这些年来。汉朝在他心里,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理想国,一个天堂,他心中渐渐有了只要是汉朝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只要是汉人的文化,就必然比濊人自己的文化,朝鲜的文化高级n倍的心态。

    有时候他甚至有冲动:干脆带着全族人民,一起投奔幸福安康的汉朝算了。

    只是现实让他忍住了这些冲动。

    原因很简单。依照汉朝的政策,归顺的异族,不管是谁。不管带了多少人来投奔,统统都要打散重新安置,至少也会把首领什么的调走。

    可他堂堂的濊君,这濊人的共主,在部族中可以生杀予夺的至高存在,为何要去汉朝低三下四的做个臣民呢?

    比起在本族可以肆无忌惮。可以无法无天,可以随意杀人。决定他人命运,归顺汉朝,就成了一个闲暇时他才会去想的问题。

    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南闾信甚至严禁汉人与濊人的平民、奴隶交往、交易,一切涉及汉人的事情,都必须也只能由他处理。

    汉人的书简、文人,更是管控的重点。

    特别是汉人中一个孟子的人的著作,南闾信不允许濊人中的任何人

    当然,他的兄弟子嗣不在其列。

    这种情况,本来会继续延续下去,或许等到南闾信的儿子即位以后,才会有所改观。

    但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

    王险城的卫家自己作死,偏偏要招惹汉朝!

    汉朝的强大,南闾信可是从那些教他读书的文人哪里了解过的。

    幅员数千里的辽阔国度,拥有七百万以上的户口,带甲百万!

    汉人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动不动就是百万百万级别的死伤数,确实吓尿了南闾信。

    他的濊人部族,加上奴隶和老弱病残,总共也就二十五万口,还不够汉朝皇帝塞牙缝的。

    更可怕的是,这是被事实证明过的铁证!

    去岁汉人内部的战争,吴楚两国动员数十万军队,与汉朝天子大战。

    单单是双方投入的兵力,从纸面上看,就已经超过百万了!

    吴王刘濞的使者也曾经路过濊人的地盘,根据刘濞使者所说,吴王发兵八十万,楚王三十万,赵王二十万。

    当时南闾信听完后,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

    他实在很难理解,上百万的军队,是个什么概念。

    但随后,他彻底的为汉朝倾倒了。

    吴楚赵三国,号称的百万大军,三个月就灰飞烟灭。

    汉军主力几乎没有太大损失……

    天兵天将啊!

    难怪汉人嘴上总是说:天兵一到,立为齑粉!

    果然是齑粉啊!

    与之相比,南闾信觉得,濊人在汉人面前,大概不比一只蚂蚁强多少——要知道,他就算把吃奶的劲都用出来,也最多动员两万人。

    这么一算,卫家就成了一艘破船了,随时都可能沉没。

    尤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救卫家的匈奴人,都跟汉朝天子联姻修好。

    这样一来,南闾信立刻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既然卫家这条船要沉了,他南闾信可不愿意跟着这艘破船一起沉到海底。

    恰好那时候辽东郡北部都尉彭吴的外甥贾生来濊人的地盘交易,他立刻接见,提出了内附的想法。

    彭吴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的昏头昏脑,立刻就加紧联络,两边,一个是想马上逃离卫家的大坑,一个是想着尽快把这个天大的政绩捞到怀里,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了协议。

    本来,南闾信归附汉朝,多少是有些不怎么爽的。

    毕竟,归顺了汉朝,虽然能享受汉朝贵族的荣华富贵,住到宽敞无比,犹若仙境的豪宅中,但,从此却可能失去了可以主宰他人命运,予取予求的自由。

    虽然他的汉人老师们都劝他:中国一令吏,都胜过夷狄一国君。

    但,毕竟没真正在中国待过,也不知道真假。

    与之相比,想杀人杀人,想吃啥吃啥的酋长生活,显然更有魅力。

    因此,归顺后,南闾信其实挺纠结的,因此也留下了些暗手,万一要是汉朝皇帝坑了自己,他就煽动部族的奴隶和牧民,跑的远远的。

    这纠结感没持续多久,南闾信就接到了汉朝天子的诏书。

    不仅仅嘉奖了他的‘深明大义’,赏赐丰厚,更重要的是确认了他可以继续执掌濊人部族大权的地位。

    虽然身份从几乎完全独立的濊君,变成了要受到汉朝控制的沧海君,要接受辽东郡郡守和汉室丞相府的管辖。

    但诏书说的明白。

    濊人的全部大小事务,若无辽东郡、丞相府或者天子诏书,皆由沧海君独断。

    而且,这个沧海君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永光休烈!

    对于奴隶主来说,一切能世袭的东西都是好的!

    特别是权力与地位!

    更别提,这个权力与地位得到了汉朝皇帝的背书!

    南闾信自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的子子孙孙的特权地位都得到了保障!

    只要汉朝不倒台,他家族在濊人的地位,就不可动摇。

    南闾信顿时就为自己之前留下的那些暗手感到羞愧了。

    “天子待我如此厚遇,我却……真是罪该万死!”南闾信心里想着:“我以后一定要忠诚于汉朝天子,我南闾家世世代代要当汉朝天子的走狗!”

    这是南闾信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换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奴隶制的酋长,处在南闾信的位置上,大概也会这样想。

    因为,对于奴隶主来说,只要能保障他的地位和权力,给人当狗没什么不好!

    反正,就算是死,死的也是下贱的奴隶和牧民。

    用奴隶的血肉来换取自身的富贵与地位,这样的买卖,太划算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节 收买(2)

    未央宫,与后世的明清紫禁城不同。

    未央宫在建造的最初,其基调核心就是:非壮丽无以重威!

    那要怎样才能让这座汉朝天子的居所能在外人见到它的第一眼的瞬间,就被视觉带来的冲击震慑住,进而膜拜这座宫殿的主人,汉家天子,不敢轻视?

    主持未央宫与长乐宫营建工程的汉室名相萧何为此费劲了他所能用的一切手段与心思。

    最终,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未央宫,让刘邦看了都目瞪口呆。

    其基座以龙首山的黄土填充,并尽可能的高于地面,尤其是作为主殿的宣室殿,加上建筑,竟然高达三十五丈!

    汉初一丈,大概合后世的米应当是2.7米左右,也就是说,宣室殿实际上有将近九十米高!

    几乎与后世30层左右的大厦相差不多。

    在西元前的时代,一座如此雄伟的宫殿,仅仅只是高度,就足以让任何初次见到它的人,忍不住对其顶礼拜膜,对于加强汉天子的威权与神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未央宫,不仅仅是这样。

    其规模之大,也同样让人震惊。

    整个未央宫宫殿群,周回二十八里,总面积几近五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明代紫禁城的大小。

    再加上仅仅是它的基座,就远远高于长安城的任何建筑。

    是以。未央宫与长乐宫,实际上,就像两座矗立在云端的神宫。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长安。

    站在宣室殿的殿阁之上,你甚至不需要费力,就能将整个长安城尽收眼低!

    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装b,更是为了震慑。

    相当于告诉长安的贵族、大臣,天子。就在宣室殿中注视着你们!

    是以,汉室大臣奏疏之上。常有这样的话:陛下明见万里,此臣所不能及也。类似的话语,这并非是纯粹的拍马屁,而是一种类似于写实的隐喻。

    皇帝站得高。自然能看的远!

    刘彻此时就站在未央宫宣室殿前的台阶上,看着正自司马门方向,亦步亦趋的朝他走来的濊人首领,汉朝的沧海君,南闾信一行。

    濊人们到底长了个什么样,是否与霓虹人存在什么关联,刘彻暂时还不知道,也看不清楚。

    但……

    “他们抬着一只白虎是要闹哪样?”刘彻挠了挠头。

    刘彻身旁静立的大鸿胪周仁似乎看出了刘彻的疑虑,道:“陛下。据臣所知,濊人以虎为神,敬献白虎皮是濊人表示臣服。永远忠诚的意思……”

    “据典属国的报告,沧海君以为,陛下乃是神明,当以白虎敬献!”

    “哦……”刘彻点点头:“原来是一张白虎皮啊……朕还以为他们要送一只活的白虎呢!”

    至于濊人敬献白虎皮来表达自己愿意臣服汉室的态度……

    刘彻却并不怎么信。

    他深知,想要一个异族心悦诚服的服从汉朝,以汉人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为汉朝流血流汗,还毫无怨言。靠一张白虎皮是不可能的。

    只有汉室自己永远强盛,汉人的力量永远强大,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并且不敢有异心。

    不然的话,只要你稍微露出破绽,安禄山就是榜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濊人的这个马屁拍的不错!

    濊人的高层既然以为汉天子是神明在世,刘彻觉得,不妨就顺水推舟,坐视了自己乃神明的事实——至少,让濊人承认汉天子就是他们的最高神!

    后世霓虹的天皇,不就是靠着什么在世神的名头,忽悠国民吗?

    霓虹的例子告诉刘彻,纳粹没有撒谎,谎言只要重复三千次,就能变成真理!

    另外,满清的乾隆皇帝,也曾经成功的让藏传佛教的活佛们承认自己是文殊菩萨,从此开启了中国统治者在西藏地位就是文殊菩萨的传统。

    甚至连天朝的boss也是如此……

    这些成功的例子,都告诉刘彻,对愚昧的宗教来说,你是不是神不重要,只要收买笼络了对方的高层,那么,你就一定能成为神!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彻挥了挥袖子,道:“走吧,回宣室殿,等候沧海君觐见!”

    实则是,刘彻想要再整理一下行头。

    让对方真以为他是神的化身!

    像类似这样的忽悠和装神弄鬼的把戏,刘彻早就把技能点给max了。

    回到后殿,刘彻就命令侍女为他重新整理行头。

    将旒珠放大,冠帽抬高,再命人取来高祖斩白蛇剑——再没有这柄天子象征的圣剑更能彰显刘氏天子君权天授的了!

    尤其是五十几年持之以恒的宣传下来,别说是濊人这种文化程度还停留在原始的部族社会的民族了。

    就是长安城的百姓,也对这柄剑迷信无比。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汉人深信这柄剑确曾斩杀过一位神帝的子嗣……

    而在对外的宣传中,汉室更是不遗余力的强化了这柄剑上附着的神圣光芒。

    到了刘彻手中,这柄剑,刘彻进行了一些‘高科技’的处理。

    譬如说,刘彻命令少府,为这柄剑重做了剑鞘,在剑鞘表面,极为败家的镀上了一层金属铬……

    剑身更是被重新精加工,打磨,并撒了些能发光的粉末在里面。

    反正花俏怎么来。

    至于这柄剑是不是还能实用?

    皇帝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当皇帝都被迫要拿起武器战斗的时候,这个政权,也就到了末日了。

    那个时候就是给一个高达,恐怕也没法挽回局势。

    就这样,刘彻持着这柄天子剑,登上宣室殿的龙座,面北而座,然后,摆了几个poss,最终选择了他自认为最威风最自得的一个姿势。

    他临襟正坐,左手持剑,抬头挺胸,目视前方,静待濊人前来朝觐。

    刘彻很清楚,他只需要作出一个类似神明的姿态就可。

    而神明,是不需要与凡人对话的。

    神与凡人之间,过多的交流,会破坏神的威权。

    所以,后世的霓虹,才会有所谓的鹤音,各种宗教也会各自奇奇怪怪的宗教用语。

    为的就是塑造神秘感,让人相信,自己就是神或者神的代言人。(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节 收买(4)

    南闾信亦步亦趋,缓缓的在典属国公孙昆邪的带领下,走上宣室殿前的台阶。

    他抬头看了看那仿佛如在云端俯视苍生的宣室殿,脸上的震撼之色久久不曾褪去。

    而随他一同前来汉室朝觐的其他濊人贵族,表现的比他还要不堪!

    有些人甚至就是一步一跪的来到这宣室殿前的。

    不能怪他们见识少!

    实在是未央宫这样的建筑,对于濊人来说,太过神话了一些。

    就如同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人忽然发现,有两位剑仙在太空斗法,仙剑发出的余波将自己的卫星全部绞碎一般——这样的视觉震撼,确实很容易就能颠覆一个人的三观!

    譬如二次世界大战时,太平洋某个小岛上的居民,见到了米帝的战斗机,立刻将之看做神明,建立图腾膜拜。

    濊人本就愚昧,将未央宫视为神宫,自然很正常。

    但南闾信终究是多了些见识,也与汉人打过许多交道。

    他自也听说过有关未央宫的故事。

    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此刻,站在这宏伟壮丽的宣室殿前,南闾信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失!

    汉朝能建立一座这样的神宫,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汉天子办不到!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这句过去汉人常与他说的话。此刻,化作事实,出现在南闾信眼前。由不得他不信服!

    汉天子既能修建出如此不可能存在的宫殿,那自也能做出其他在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

    百万大军,挥之即来!

    而我南闾信,马上就能觐见这样一位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君主,并成为他的走狗,这是何其的幸运啊!

    难怪真番、马韩等国的君主,来过长安。朝觐天子后,立刻就成了汉家的忠狗!

    给这样伟大的君主当走狗。不丢人!

    甚至,在某一刹那,南闾信的心中还有过一种:哪怕只是在长安给汉天子当一个看门的小卒,恐怕也比在域外蛮荒做个君主强多了的想法!

    但也只是一刹那而已。

    “沧海君……”典属国公孙昆邪带着南闾信来到宣室殿的殿门口。然后走过来道:“请沧海君稍后,本官先去通传……”

    然后就留下南闾信一行人在宣室殿前的殿门口,他自己则带着人,走进宣室殿中。

    南闾信站在门口,回首看了看远处的长安城,一切尽收眼底,长安是如此的繁荣,它的庞大,超乎了南闾信的想象。

    整个城市。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

    南闾信砸了砸舌头,偷偷的在心中估算了一下:恐怕仅以长安的人口,就已是濊人的两倍甚至更多!

    若在以往。倘若他见到这样的场景,恐怕心中会以恐慌居多!

    而此刻,他心中满是自豪与幸福。

    能有一个如此强大的宗主国,天下之大,濊人还需要怕谁?

    而他南闾家的富贵,也可以与汉室一样。千秋万代的传下去。

    正这样想着,典属国公孙昆邪从殿中走出来。来到南闾信身前,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有诏:宣沧海君觐见!”

    南闾信连忙反应过来,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叩首,道:“臣信谨奉诏!”

    他已经接受汉天子的册封,自然就是汉臣了。

    然后,南闾信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以及濊人的贵族们,跟着公孙昆邪,朝着那个金碧辉煌,雄伟壮丽,无时无刻不在震慑着他们灵魂的宫殿走去。

    跨过殿门门槛的那瞬间,南闾信只觉得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的剧烈跳动着。

    眼睛的余光,使他稍微看到了一些殿中的场景:整个大殿大的足以同时容纳上千人在此宴会,殿中,一条条巨大的神农张牙舞爪的攀附在一根根大柱上。

    大殿两侧,铁塔一般的武士,肃立两侧。

    阳光从殿门斜照进来,将南闾信的影子在光滑如同湖面一样的地板上拉的老长。

    最上首的庄严御座之上,一位年轻贵人临襟正坐,他手持着一柄宝剑,南闾信能明显的感受到,对方在注视着自己。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南闾信整个人被莫名的力量支配着,他无师自通的立刻匍匐在地,道:“粗鄙野人南闾氏朝觐圣天子,恭问圣天子安!”

    南闾信的汉话说的还算流利,最起码,刘彻能听懂。

    刘彻看了看这些进殿的濊人,视线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

    “濊人果然与倭人有些亲戚关系……”刘彻在心中想着,最起码,这些朝觐的濊人贵族中,有几人是用着一些特殊涂料,将自己的脸涂成白色的,看着有些奇怪。

    而根据辽东郡北部都尉的汇报,濊人被辽东郡的边民称为白人,原因是他们喜欢在自己脸上涂抹些白色颜料。

    “若是天朝的民宗委在此,恐怕立刻就要保护这些人的民族特色了吧……”刘彻心里想着,就朗声道:“朕躬安,沧海君平身!”

    然后,他就接着道:“沧海君,有件事情,可能典属国未有你说清楚,朕,就亲自对尔训诫一番罢!即为汉臣,则自当移风易俗,用中国文字,习中国制度,书同文,车同轨,切记,切记!”

    当然,那些濊人奴隶、牧民什么的,爱怎样怎样,刘彻懒得干涉。

    只要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汉化了,下层的百姓其实想不汉化也不行!

    南闾信闻言,连忙脱帽谢罪(他与汉人交往日久,对一些汉人礼仪已经很熟悉了)道:“陛下赎罪,此(他指着那几个脸上涂成白色的人)皆濊奴,不可用中国礼仪待之!”

    刘彻闻言,大喜,赞道:“善,即是濊奴,那就是朕多心了!”

    刘彻也懒得去管那些人是否是奴隶,有这么个台阶就好!

    不然,要让周亚夫那头犟驴知道了,恐怕要连夜入宫找自己谈人生理想了……

    或许后人很难理解,但在此时,假如某个汉室的郡县或者诸侯国,别出心裁的想玩一个自创文字,制度的潮流,那么,汉室绝对会在第一时间,纠结所有能纠结的力量,将他从肉体到灵魂全部毁灭!

    自齐恒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以来,中国文化、制度,在某种形式上就已经深入人心,秦始皇后,更是强化了这个传统。

    作为传统的捍卫者,周亚夫在这些方面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刘彻更不会让步!

    实际上,刘彻对卫满朝鲜政权,一定要处之而后快的原因,大部分也是:这些家伙居然打算另起炉灶,国内无论是官员制度还是行政制度,完全与汉朝迥异。

    关键的是丫还是农耕文明。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正如后世隋唐两代前仆后继,也一定要灭亡高句丽一样。

    刘彻很清楚,不灭了朝鲜,怎么在未来建立大中国文化圈?(未完待续)

    ps:这两天吓死我了~

    昨天无缘无故右锁骨上貌似有淋巴肿胀,两腮也疼,还有发烧~大爷啊,吓尿了啊~

    还好是虚惊一场~~~~~

第四百四十一节 奖励生育

    当然驻军最大的好处,还是在于能悄悄的消化掉濊人,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后世,二战时,米帝大兵千里迢迢来到英吉利。

    可怜当时英国大兵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不是在欧陆与纳粹拼命,就是在机场、港口、雷达站和舰船上,留下一大堆寂寞的深闺怨妇与可爱少女留守。

    嗯,结果就是二战结束后,当英国大兵回到家中,纷纷发现自己喜当爹了……

    根据英国人自己统计,二战后的婴儿潮中,至少三分之二的英国beby的老爹是米国大兵……

    至于后来米帝驻扎在霓虹和思密达,也没少为当地的人种dna库丰富一二。

    霓虹那个没节操的,甚至直接就上了慰安所创收。

    而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用屁股都能猜到,汉军入驻濊地后会发生什么?

    当兵三年,老母猪都能赛貂蝉!

    别说濊人妹子中有些漂亮的存在,就是全是凤姐,大兵哥们也不会嫌弃。

    而对濊人妹子来说,嫁给汉人,是她们唯一的上升通道。

    只有嫁给汉人,她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摆脱为奴为婢的命运!

    “民族融合,最终还是得靠大棒说话!”刘彻在心里寻思着。

    顿了顿,刘彻自己在心中补充一句:“这是真理!”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导致从今以后。地球上再也没有了濊人这个民族,失去了文化多元性什么的……

    刘彻对此嗤之以鼻。

    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倘若只剩下一个民族,一个文明,或许会变得更和平更安全。

    总比五个大块头,手里全部拿着能互相毁灭对方n次的核弹头,相互大眼瞪小眼好多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解决战争,永久和平的最佳方案——天下大同。

    刘彻在比较了他所知的所有文明与民族后。深深的觉得,天下大同的这个理想。只有汉人才最合适承担。

    只是……

    这条道路注定了任重而道远。

    刘彻估计,即使是最理性的情况,也需要一千年,甚至永远不可能实现。

    但。最起码,也得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是?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不幸消亡的民族与文明?

    谁会记得他们?

    或许历史会偶然提及一下,某某地区n年前生活过某个民族……

    但除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谁关心?

    这样想着,刘彻隐隐觉得,已经知道了自己穿越重生的意义所在。

    “汉人乃天选之民,朕身为天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朝上国。最起码也要独霸东亚,殖民南亚!”

    这个理想难吗?

    看上去似乎很难!

    但在差不多两百年前,有位欧罗巴的天之骄子。统帅他的军队,从西方而来,一路跨越山与海,大漠与戈壁,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横跨亚欧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至今,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军的后代依然广泛的生存在整个西亚、南亚以及中亚。

    甚至。还有着由这些人的后代所建立的国家。

    譬如,后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宛。就是希腊-马其顿军事贵族的后裔所建立。

    还有大夏也属于希腊人后裔建立的政权。

    在更远的西亚,此时,希腊化的现象更加严重。

    安息以及大秦(罗马)都是希腊化的国家。

    假如此时有卫星地图的话,那么很轻易就能发现,即使距离亚历山大东征已经过去两百年,但马其顿-希腊军事贵族们在欧罗巴-亚洲的广袤土地上,播撒了无尽的种子。

    只是,亚历山大命不好,死的太早!

    他倘若再活个十年八年,稳固自己的帝国,甚至不需要维持统一,那么,恐怕现在汉室出门都能碰到一个希腊化的城邦国家……

    亚历山大这个死基佬短命鬼都能办到的事情,假如刘彻办不到,那刘彻就可以自己给自己贴个穿越者之耻的标签了。

    当然,想完成这个伟业,摆在刘彻面前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题,就是打垮匈奴。

    只要打垮或者击败匈奴,迫使其西迁,那汉室不仅仅可以独霸整个东亚的霸权,更可借口追击匈奴,沿着匈奴人迁徙的步伐,一路西行,将殖民地向着中亚、南亚、西亚甚至欧罗巴延伸。

    哪些太远的地方,刘彻不需要掌握。

    只要将文明传播过去,建立殖民地,通过收买、分化、拉拢还有条约等种种方式,汉文明就能在当地扎根下来,然后逐步的靠大棒武器,后宫兴国,来实现统治。

    这样想着,刘彻仿佛看到了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中华文明圈。

    以中国本土九州为核心,无数的卫星分封诸侯殖民地环绕,在最外围,仆从国与藩国林立。

    不同于亚历山大帝国。

    这个文明圈以文化认同以及朝贡体系为核心。

    只要做到这一步,刘彻觉得,他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看来,朕要发布诏命,鼓励生育,为未来殖民做好人口准备了!”刘彻想着。

    在这个世界,人口就是话语权。

    若是亚历山大的帝国,当年能有几千万马其顿或者希腊人,那么,今天刘彻要考虑的恐怕就是跟匈奴结盟,共同面对白人的侵略,希腊化的威胁,而不是考虑灭了匈奴,独霸东亚。

    更别想什么殖民印度,后宫兴国了。

    因此,酒宴之后的第二天,刘彻就召集了九卿和御史大夫、丞相,在宣室殿中闭门商议了整整一天。

    到翌日,也就是考举第二轮的开始之日,刘彻下诏宣布鼓励生育,跟之前汉室天子鼓励生育的诏书不同。

    刘彻这次再也不拿假大空的内容以及模糊的奖励来忽悠人了。

    他拿出了真金白银来诱惑天下人。

    根据他的这道诏命,从即日起,天下夫妇,假如在婚后五年内,不能生育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么,每年口赋加征一倍,且不得享受包括授田、假田以及假租税在内的诸多朝廷给贫民的福利。

    这就意味着,孩子生得不够多的话,那么这对夫妇就要遭罪了!

    而有惩处,自然就有奖励了。

    按照诏书规定,生育了三个孩子的夫妇,可以获得一年免征田税与口赋的福利。

    生育了四个孩子的,可以获得两年的赋税徭役全免的待遇,并且可以优先得到朝廷授田以及假田的机会。

    生育了五个孩子的夫妇,除了可以享受三年免徭役赋税的待遇外,还可以迁徙至关中,已在关中居住的,则能获得五千钱的奖励。

    家庭拥有十个以上孩子的丈夫,除了可以获得以上优待外,在六十岁后,可以获赐几杖,成为三老人选。(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节 人口倒逼战争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天子诏书一下,关中首先震动,随即天下震动!

    刘氏政权的支柱,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首先对这个天子的诏书表示了欢迎。

    因为,很明显,这个诏书最大的收益对象,就是他们。

    贫民和黔首这个社会最底层的阶级,别说是生四个五个了,能养大两个孩子,就已经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只有地主阶级才有那个余力来养大更多孩子。

    但大地主贵族官僚阶级,并不需要天子诏书中的所谓奖励。

    他们指缝夹里随便漏一点出来,就比那个奖励多多了!

    只有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们有那个能力养育大量的后代,并将他们拉扯大。

    然而,即使是中小地主阶级,想要养大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也是非常吃力的。

    更何况,孩子一多,将来分家时,会是一个大问题。

    不知道多少小康之家,就因为分家,一下子跌落到了平民黔首的地步。

    所以,汉室民间有着非常广泛的溺婴传统。

    不止是女婴会被溺死,便是男婴,假如出生的日子不吉利,哥哥们已经够多了,等等原因,也会被溺死。

    而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出生率非常高。

    这就导致,每年实际上都有大量的婴儿,还没来得及睁眼看看这个世界。就被自己的父亲、祖父亲手溺死。

    民间将这种行为称为不举。

    残忍吗?

    确实残忍!

    然而,愚昧或者说理智,主导了人们的这种行为。

    尽管士林舆论一直在鞭笞这种愚昧自私的溺婴行为。但收效甚微。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人权概念,更不存在母婴保护法律。

    父杀子,天经地义,无可违逆!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假如有办法。谁愿意亲手去杀自己的孩子?

    而且多数家庭还存在着一年杀一子的悲剧传统——出生率太高了!

    刘彻的诏书,毫无疑问给了那些饱受杀子折磨的家庭一个解脱的方向。

    他们终于能有理由说服自己和族人。养大那些呱呱落地的婴儿,而不是将他们遗弃或者溺死。

    毕竟,对于中小地主来说,免徭役赋税。优先假田甚至迁徙关中,赐几杖,这些都是很有诱惑力的。

    而且,一个儿子,只要养大了,就是一个壮劳力——大多数中小地主家庭,都是亲自下地劳作的——坐在家里收租的,那都是真正的地方豪强,与官府勾结起来的恶霸。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后来的汉光武刘秀。

    刘秀没造反前。读过书,游过学,但他更下过地。拿过锄头。

    而刘秀家族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祖父至少还曾有过贵族的头衔,是货真价实的刘氏宗亲。

    两天后,刘彻又在这道诏书上补了一刀。

    他命令丞相、御史大夫,在汉律中加了一条,并将这一条法律放到了官员考绩的条目下。

    这条法律是这样说的:凡有四百石以上。子嗣不及三人,皆课殿。又,凡有不举者,皆罢!

    这明显就是抄袭的后世寄生委的一票否决制度。

    只不过,寄生委是生多了的滚蛋,刘彻这边是生少了处罚,溺婴者罢官。

    这条律法一出,顿时好评如潮。

    舆论皆以为是仁政。

    当然偶尔有几个不合蟹的声音嚷嚷着说什么此乃秦法。

    但没什么人鸟他们。

    秦法?

    整个汉律就是山寨的秦律……

    不管怎么说,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刘彻觉得,至少可以在未来十年到五十年内形成一股婴儿潮。

    将整个汉室的人口,推向一个新高。

    最起码,在二十年后,刘彻觉得,汉室人口应该能达到大约一千万户,约七千万左右的水平。

    五十年内实现人口破亿的伟大构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这西元前的时代,只要人口破亿,那就几乎等于是发明了原子弹。

    你要知道,假如五十年后,汉人人口成功破亿,那么,很有可能其他生活在地球上其他地区,包括南极洲的人类加起来,可能也没有汉人多!

    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足够刘彻完成将来的殖民计划。

    当然,假如人口真的破亿,不,甚至只需要达到一千万户的水平,汉室的压力,也会变得巨大无比。

    到那个时候。

    摆在刘彻面前的,估计就只有两条路了。

    一条是用铁与血,剑与火,去为自己那些嗷嗷待哺的子民开拓生存空间。

    另外一条……

    在农业社会,特别是在这个农业技术相当原始,连铁器都还没普及开来的时代,七千万人口,以目前汉室的土地状况,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炸弹。

    仅以时下最普世一夫五口百亩模式来计算,养活这七千万张嘴巴,至少需要十二亿亩土地,折算成后世的面积,应该是六亿亩左右。

    后世中国有着完整开发的国土,但耕地面积却不过20亿亩。

    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刘彻就知道。

    假如他不能帮自己的子民弄到足够的生存空间,足够多可以养活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的土地。

    那么,以中国百姓的传统,他们是绝对不会愿意坐在家里等死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中国农民活不下去了的真实写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到那个时候。就算圣母再多,他们要是不想被农民杀全家,就只有跟着刘彻。一起去征服异域,殖民印度了。

    而只要能养活这些新生的子民,再配以汉室的民兵训练体系,稍作改良后,出台一个动员机制。

    到那个时候……

    汉人就可以一个局部动员,拉出上百万把刺刀教欧罗巴鬼畜做人。

    真正的投鞭断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人口就等于国力,等于税收。等于战斗力。

    只要能养活那个数量级的人民,那么,汉室朝廷必然能得到充足的税收以及足够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更大规模的建设与创造。

    “这大概算是西汉版本的人口倒逼战争了吧?”刘彻站在北阙的阁楼上,远眺着长安的风光。

    但这个计划最后能完成到什么地步。刘彻心中还是没有多少底。

    毕竟,这个时代是医学的荒漠,新生儿出生率高,死亡率更高!

    而且疾病横行,像后世的小病流感和已经几乎杜绝的鼠疫,在这个时代,却是真正的杀手,每年夺走无数人的生命。

    在这个时代,人类是相当脆弱的。

    譬如。东汉末年,战乱与风寒联手制造了‘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惨剧。

    甚至贵族地主阶级。也成批的死去。

    便是现在,刘彻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

    前世的经历让他知道,十余年后,汉室将迎来立国以来最大的天灾!

    这是一个地震+干旱+鼠疫的超级组合。

    它在一年之内夺去了上百万条生命,造成了大半个中国一片素白。

    这个超级组合,在前世。迫使汉室不得不下令,禁止喂养牲畜粟米。甚至连官员的衣服,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大的灾难!

    好在刘彻是穿越重生而来,因此,他此时可以避免这个悲剧再次发生。

    他清楚的记得,这个超级灾难在哪里开始,在哪里达到高潮,又在何时结束。

    因此,刘彻已经开始布局了。

    一个最明显的信号,就是刘彻下令,将上庸县南移,尤其是上庸县城,直接迁徙到远离龙门断裂带的地区。

    前世,上庸县大地震,持续二十二天,几乎将整个上庸夷为平地,死难者数以万计。上庸县县城更是成为了一堆碎石瓦砾。

    这场超级地震,以刘彻估计,最起码,也有八级。

    但它并非是全部的地震。

    只是大陆板块活跃时期的一个小小写照。

    除上庸外,汉室一年之内遭遇了其他四场大规模地震。

    汉中郡、衡山国以及云中郡成为重灾区。

    河东郡,河西郡以及关中受到严重冲击。

    更可怕是,地震之后,或者说地震的空隙中,干旱与鼠疫横行,这才是真正要命的东西!

    刘彻就记得清清楚楚,前世,面对这个灾难,整个汉室都是手足无措。

    朝廷不得不宣布几乎等于后世的紧急状态,对粮食和布匹以及食盐进行严格管制,对灾区进行强制隔离。

    此事,在后世史书上,不过是一句‘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的记载。

    但作为过来人,刘彻知道,在前世,这个巨大的灾难,就是击垮他那个本来还可以撑几年的皇帝老爹的罪魁祸首。

    这场超级灾难后的第二年,皇帝老爹就驾崩了。

    而现在,刘彻必须感谢上苍,让他有重生再来一次的机会。

    他登基后,就不断的通过各种动作,来为这个还有十几年就将到来的超级灾难做着准备。

    迁徙上庸只是其一。

    将大量的地震灾区的百姓,迁徙到安全的东北以及朝鲜、南方的吴楚,这些工作也都已经展开了。

    当然,各自借口也都有不同。

    而且,暂时来说,动作幅度都很小。

    但还有十几年时间,足够刘彻赶在灾难降临前,撤出灾区大部分的人口。

    至于剩下的,不愿走的。

    刘彻是皇帝,自然有办法让他们走!

    “不过,此事将来,恐怕会成为朕神化的标志性事件!”刘彻摸着下巴想着。

    这几乎都不需要去想。

    这就是神迹!

    是君权天授的最佳证明!

    恐怕此事之后千百年,刘彻可能会成为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节 儒家的困境

    进入八月后,气温明显的回落了。

    长安,不再那么炎热。

    甚至,就连中午时,也有徐徐微风吹来。

    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长安城两宫之一的长乐宫,再次喧哗了起来。

    去甘泉宫避暑的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回到了她们的权力核心之上。

    每日,都有着数不清的大臣贵族,想尽了办法,想要挤进长乐宫,去到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面前露个面。

    同时,太皇太后的回归,给予了儒家派系沉重打击。

    本来,儒家一系,是想在今年的考举中大干一场,争取取得击败当政的黄老学,成为显学——至少要让人看到儒家的力量。

    一开始,儒家的计划确实很顺利。

    在所有的参考士子中,儒家各派系加在一起,几乎占了将近六成!

    换句话说,其他法家、黄老、墨等学派的参考加起来,也没儒家的人多。

    人多,就是力量!

    只要最终在政治上不出漏子,儒家毫无疑问,就将成为本次考举最大的赢家!

    更能在天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肌肉,同时,获得更多贵族、重臣的重视。

    只是……

    偏偏就在政治上出了漏子!

    鲁儒这根搅屎棍,充分的继承了他们的前辈的搅屎精神。

    把大好的局面。搞出了一团糟!

    公羊学派和燕诗派系花了将近五十年,才扭转过来的形象,被鲁儒们一夕毁灭!

    表面上看。斗殴事件,天子是各打五十大板!

    即杀了那些杀人的游侠,又给予了鲁儒一系的闹事者严厉的惩处。

    但实际上……

    现在的儒家各派系,真是宁肯天子放过那些杀人的游侠!

    因为,首先,将堂堂读书人跟一群目不识丁的丘八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掉身价的事情。

    这也就罢了!

    没面子就没面子罢!

    但偏偏。经过秦人改造的关中,有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传统。

    甭管自己内部打成什么样的猪脑子。面对外人,关中人向来没话说,撸起袖子先干一架再说!

    更别提游侠这个成分复杂,背景深厚的群体了!

    关中的游侠。跟关中的地主、商人以及贵族阶级,存在着一个诡异的共生关系。

    许多游侠实际上就是某些大人物的黑手套,用来做那些不适合自己去做的脏事。

    天子砍了三个游侠的脑袋,流放了十几个,徒刑了七八个。

    游侠们不敢恨天子,只好把矛头对准了惹事的儒家。

    在关中的游侠看来,死掉的那几个兄弟,都是被儒家害死的!

    他们可不管,你公羊派其实跟鲁儒派除了读的书差不多。但实际上无论思想还是行为,都完全南辕北辙。

    更麻烦的是,就连关中的百姓也觉得。这个事情是鲁人对关中人的挑衅……

    而游侠们又有着各种各样的渠道,能跟那些肉食者搭上关系。

    而朝廷的肉食者们,大部分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关中人——虽然绝大部分的贵族大臣都是移民,但他们都把家安在了关中。

    于是,在这一连串奇妙的化学反应后。

    当窦太后从甘泉宫回到长安后没两天。她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论起对儒家的不满和敌视,窦太后绝对是汉室所有太后中最极端的一个!

    老太太年纪大了。眼睛也瞎了,心眼更是小的跟针眼一样。

    去岁辕固生对她的冒犯,让她一直就耿耿于怀,铭记于心。

    对于鲁儒的猖狂和傲慢,她更是厌恶无比。

    想想看,你若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徒,笃信着自己的信仰,但偏偏有另外一个家伙在你面前疯狂的攻击你的信仰,还作死的宣扬自己的信仰比你的信仰高级一万倍。

    你会怎么着?

    恐怕一个巴掌将这个可恨的家伙扇出门去都是轻的了!

    但你若是一个国家的大人物呢?

    将这个家伙挂路灯,都已经算得上是仁慈了。

    偏偏辕固生好死不死的就干了这种事情。

    这要是能让窦太后心里舒服那才怪了!

    对儒家来说,更糟糕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此事,于是,儒家组织起来的游说团队中,辕固生的大名赫然在列。

    然后,此事,又被有心人给捅到了窦太后面前。

    窦太后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再与刚刚得知的鲁儒闹事的消息一对照,顿时就是火烧雷霆崖。

    当下就把刘彻叫过去训了一顿。

    倘若只是这样,刘彻做做样子,象征性的给予儒家一些不疼不痒的惩罚,这事情,合合稀泥,大概也就过去了。

    可问题是,当考举第二轮的成绩单公布后,这事情,立刻就不可避免的滑向了儒家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一个局面:在总计三千人的第二轮考举士子参考人数中,儒家各派系加起来,共计有一千八百余人。

    而第二轮的成绩单一公布,晋级的一千五百名士子中,儒家占了差不多九百人!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了。

    第一轮考举,你们儒家占了大头,那也就算了!

    毕竟贵族勋臣集团的子弟,没几个人愿意去基层吃苦,大家都盼望着在长安的九卿衙门或者某个安逸的部门当官。

    但,你们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一些吧?

    第二轮你们还要占掉一半位置?

    叔叔能忍,婶婶都忍不得!

    你要知道。汉室现在的贵族勋臣阶级中,有超过八成,都是黄老学的拥护者!

    利益矛盾加上政见不同。立刻就让整个贵族勋臣阶级将炮口对准了儒家,猛烈的轰炸起来。

    而作为朝中,除了黄老学外的另外一个大派系:法家,一看到儒家居然来势汹汹,一口就要吞掉考举大半的官职。

    法家的巨头们也坐不住了!

    道统之争,路线之争,意识形态之争。不会有人客气,更不会有人去讲什么君子风范。

    于是。朝野之间,反儒舆论迅速成形。

    而且来势汹汹。

    在刘彻意识中,几乎能与建元新政废黩后,各派系联合起来打压儒家相提并论了。

    一时间。关于儒家的各种黑材料与‘反动言论’,满长安的飞舞。

    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儒家干过的丑事,肮脏事情,都被人翻了出来。

    在这其中墨家贡献了将近七成的dps输出!

    有句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墨家作为战国时期。与法家、儒家并列的显学,又岂是浪得虚名的?

    墨家虽然式微,但它的传承没断!

    别的不谈。一本《墨子》之中,就能找出许多儒家的黑材料了。

    有的甚至直接深挖了孔夫子当年干过的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情,更直击孔夫子自己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表现。

    有图有真相,有事实,有例证。甚至还有时间地点人物。

    即使这些都是捏造的,但儒家想洗白。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这些事情的证人名字叫墨翟!

    更麻烦的是,这些事情跟之后孔夫子的徒子徒孙们的行径一一对照,然后,大家哦了一声,纷纷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也就罢了!

    谁家没点黑历史呢?

    涉及道统之争,相互抹黑对手,本来就是常态。

    若是在以往,儒家可以或是高冷做一个‘吾儒门自有道理在此,此等言论空穴来风,不足为信’的模样,或是干脆不予理会。

    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洗地。

    因为,只要没有演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大讨论,这些问题就不可能对儒家造成半点伤害!

    但偏偏,这次儒家犯了众怒,这次,他们就算想洗地,也没有人愿意听了。

    这就跟后世网络上的公知们一样,你想辟谣,也得让这些家伙愿意听你得!

    儒家的巨头们,在这来势汹汹的舆论面前,手足无措,六神无主,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但,只要不是白痴,所有人都明白:假如再这样下去,儒家别说崛起了,怕是立刻就要面临人人喊打的局面!

    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苗头出现了。

    朝野中,已经有些人在阴阳怪气的拿着高皇帝当年对儒家的一些言论说事情了,更有些急躁的家伙,干脆翻出了鲁儒当年站在项羽那边,顽抗王师的劣迹!

    这事情倘若继续发酵下去,儒家五十年的努力变成一场空不说。

    就是道统都有断绝的风险!

    秦始皇可就干过焚书坑儒的勾当!

    儒家不管那个派系,都绝对不愿意再次面临国家暴力铁拳的打击!

    于是,颜异就被儒家当成了希望……

    现在儒家的情况,真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时刻。

    倘若再争取不到天子的保护和羽翼,那些现在还在试探的各方势力,肯定会群起而攻之。

    到那个时候,儒家最好的下场,恐怕也不过是跟墨家一样,

    便是变成第二个名家,被人一口吞掉,成为法家或者黄老学的分支,也未可知!

    涉及自身道统存亡,颜异不敢怠慢,立刻入宫求见天子。

    颜异求见之时,刘彻正在清凉殿中陪着陈阿娇玩耍。

    陈阿娇这个已经内定,不,已经确定的未来皇后,现在,一点皇后的样子都没有,很是天真烂漫的在刘彻的殿中嬉戏着。

    对于这个表妹,兼未来的皇后,刘彻还是很怜惜和同情的。

    因此。对她也极为宽容和宠爱。

    这份宽容与宠爱,并非伪作,而是真情表现。因此,在旁人眼中看来,当今天子,对于未来的皇后,确是爱惜至极。

    东宫对此非常满意!

    陪着陈阿娇玩闹了一会,刘彻就得到了颜异觐见的消息。

    “宣他进来罢!”刘彻抱起陈阿娇,走到龙榻上坐下来。

    他与陈阿娇的婚期已经确定了。就在下个月的初六,宗正说。这个日子很不错。

    但刘彻心里,却还是很别扭!

    娶一个十二岁不到的loli,这简直就是犯罪!

    因此,最近。刘彻有些心烦。

    但,这种事情,对于刘彻的身份来说,顶多也就类似一个大概:吸烟有害健康,但我还是吸烟的苦恼。

    刘彻真正关注的事情,还是最近儒家的境遇。

    老实说,对于儒家的处境,刘彻一点儿也不同情!

    杀人者人恒杀之!

    论起独霸话语权,儒家可谓是真正的高手!

    旁的不说。他们能把黄老学这样一个哲学与政治的思想派系逼成一个装神弄鬼的宗教,在人类历史上,这都是头一遭的。

    甚至连实用性极强的法家。都不得不披上一层儒皮,来忽悠人!

    而他们自己内部的撕逼,更是让人膛目结舌。

    牛李党争,新旧党争,浙党、晋党、东林党,中国历史上。不断刷新政治下限,教育人民什么叫为了政治斗争可以牺牲国家、民族的。就是这些家伙的徒子徒孙。

    因此,看到儒家围攻,刘彻心里还是颇有些暗爽的。

    但,作为皇帝,刘彻却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国家的政策和战略。

    那样的话,他跟牛李党争,新旧两党以及他所最不耻的东林党有什么区别?

    况且,平心而论,儒家在中国的政治版图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方行政以及教育普及还有文明进步方面,儒家的作用,都不可替代。

    因而,刘彻实际上已经决定,让儒家在这次围攻中过关了。

    不然,你以为,这朝野的舆论,为何至今还没有显现出要把儒家赶尽杀绝的姿态?

    不是他这个皇帝压着,那些投机者,早就蠢蠢欲动了好不好!

    但儒家想要过关,不付出点代价,却是不可能的了。

    黄老派的贵族勋臣阶级跟法家联手起来,还有东宫的支持,关中地方舆论的倾向,想摆平这一切,老实说,错非刘彻是天子,更牢牢的把持了军权,换了其他人,恐怕此刻要考虑的,就是落井下石,顺应民意了。

    即使如此,想要平稳的安抚那些来自各方的不满和意见,刘彻也不可能大手一挥,就直接保护儒家过关。

    ……………………

    “陛下……”颜异一进殿,立刻就跪下来,哭了起来:“请陛下救救儒门罢!”

    在颜异看来,儒家的情况,确实是已经糟糕到了极点了。

    仅仅是东宫,就像一座大山般,压在了儒家所有派系的头顶之上。

    从东宫流传出来的太皇太后对儒家的恶意,已经是昭然若示。

    据说连天子,都因此被太皇太后训斥。

    至于朝野舆论,对于儒家更是非常不利!

    游侠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关系网络,在整个关中,对儒家进行了无差别的各种黑。

    偏偏墨家还拿出了真材实料,一个个例子和故事,说的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

    而儒家在楚汉争霸时期,将屁股放在项羽那边,更成了儒家自己都没办法说清楚的污点。

    毕竟,在所有的学派中,只有儒家是曾经明火执仗的公开与高皇帝对抗……

    而黄老学与法家趁机落井下石,更是雪上加霜。

    此刻,整个儒家,可没有小猪朝后,独霸朝野舆论的霸气。

    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北方,尤其是关中,却没有多少影响力,对军队和上层贵族,更是几乎没有半分影响。

    在这样的形势下,儒家的许多派系,都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整个儒家的思想与定位,都需要再次调整!

    这对儒家来说,并非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

    从孔子至今,实际上,儒家的思想体系,已经是完全换了一个模样。

    别说孔子,就是子夏、孟子从坟墓里爬出来,也未必认得。

    是以,经过这个打击,儒家内部的聪明人们,迅速的开始评估起自己的思想与行事方针,许多人开始进行调整,以更适应关中地区的贵族和上层统治者的需要。

    这跟董仲舒观察了小猪的思想后,立刻修改自己的体系,送上‘天人感应’这个大礼包一样。

    这是儒家几百年下来,进化和演变的结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单单是物种,思想也是一样。

    旁的不说,便是后来的天朝,天朝太祖倘若有一天从坟墓里爬起来,你看他还能认识那个新世纪的天朝不?

    便是太宗,估计都可能会有再上井冈山,打倒反动派的冲动……

    刘彻并不知道,儒家已经开始了自我革新和自我演变的准备。

    但他知道,儒家必须改变。

    不仅仅儒家,未来,黄老学、法家、墨家乃至于农家都需要自我的改变,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

    世界,总是在不断前进的。

    去年可能还是很先进的东西,到了明年,恐怕就要烂大街。

    刘彻希望,汉室的思想界,能一直保持活力。

    因此,他才希望百家争鸣。

    不然,以他自己的喜好,他肯定全力扶持法家,考举也会向法家倾斜。

    毕竟,不管是黄老还是儒家,都会自己的想法和小动作。

    但法家不会有。

    法家只会听皇帝的话,哪怕,这个皇帝是个白痴笨蛋暴君,下的命令都是错误百出,可能导致天下动荡。

    对刘彻这样有着先知先觉的重生穿越者,法家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那样的话,刘彻很清楚,充其量,自己的成就也最多是个秦始皇,人亡政息,二世而终。(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14/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要离刺荆轲所写的《我要做皇帝》为转载作品,我要做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皇帝介绍:
前世,穿越之后,刘德忙着给哥哥擦屁股,给舅舅们擦屁股,给老妈擦屁股,可惜最后依然功败垂成。
今生,重回穿越之初,刘德发誓,再也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了。
今生……
“我要做皇帝!”
朕即国家!
我要做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