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三国之西州制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西州制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     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凉州改革续

    经过贾诩和田丰的清查,被销斩首了的豪强们,家里拥有共两亿四千万钱,粮秣三十八万六千多石,耕牛十一万三千多头,良莠不齐的马匹四万两千头,正好可以让刘范充公掉;豪强们还占有凉州近百分之八十三的耕地,在豪强们的保护和耕耘下,这一大片耕地比小农的私有土地还有肥沃,甚至比官家的耕地还要好,水利设施和各色农具也较为完备。最重要的是,豪强们还囊括佃户大约五万户、二十二万人,凉州登记在官府户籍上的人口,不过区区七十多万,而六百家豪强就拥有二十二万人口,他们的富贵强势,在凉州的地头蛇地位,可见一般。

    这些人口,大多数是豪强们在战乱和饥荒的年月,趁机掠夺和逼迫来的,他们被豪强们所隐藏起来,不在官府的户籍上,官府无法管理,也不能豪强本身收取佃户们的赋税,他们只受豪强的控制。刘范将这二十二万人按照一家一户组成许多个新的村庄,并选举出三老,帮助凉州州牧府管理基层。

    这二十二万豪强的佃户,自然是无罪的,但还有豪强家的忠实拥趸,尚未被定罪。精通刑罚的田丰,主持清查豪强的拥趸,最终确认一共有三万多人被判定有帮助豪强作恶的行径,刘范便判他们服徭役,美其名曰“劳动改造”,用这样的方法来赎罪。

    加上叛军的俘虏一万三千多人,被判处服徭役的人,超过了四万多人,正好可以用来恢复凉州的风貌。

    但没有官员层层管理,治理凉州不可能。于是刘范的第六件事,就是派遣十二位太守赶赴各个郡县,之后,刘范再起用凉州本地的士子,出任各个县的县令。凉州自古以来就是彪悍之地,不是像江浙地区那样的文风兴盛的地方,所以凉州本地的士子,治政水平很低。但好在十二个太守都是人才,只要县令们听话,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碍。而且,因为刘范这次查抄豪强,大大震慑了凉州人,所以县令们都认为刘范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对于刘范的任命,每人敢拒绝,更不敢在风声紧的时候,搞**活动。

    东汉的行政体系是中央到郡,然后到县,中央政府的命令,只能在县这一级得到贯彻,到了底下的乡就不好说了。因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关系,都是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就是大家族们控制的年月。到了近代,西方思想进入中国,中国社会才演变成家与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近代化和现代化两次变革,将大家族**成了一个个小家庭。但在后世中国的发达地区,也就是北上广,社会关系又被细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很多乡都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说了算。但刘范清除豪强之后,凉州的家族势力遭受致命的摧残,剩余的家族,更不敢忤逆来自州牧府的政令了。有了各个郡县的长官,地方下也不敢抵触政令,所以,凉州开始恢复正常秩序。没有地方的配合,州牧府的命令只能辐射到临近的武威郡和金城郡。

    所以,刘范又准许各个郡县的长官自己选拔基层小吏,帮助官府管理基层事务。中国古代,所有的中央政府只任命地方长官,而授权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再任命下属。比如说师爷,都是县官任命,不属于公务员,不是财政保障人员(吃不了皇粮),只吃县官给的工资。

    第七件事,刘范命令郡县长官清查凉州户籍和丈量土地。为刘范的威势所迫,没人敢弄虚作假。几天之后,各地纷纷呈上报告,刘范一统计,凉州有百姓六十三万七千五百多人。本来凉州人口有七十万之众,因为叛军大肆烧杀抢掠,竟然致使凉州百姓死了十几万人,只剩下这区区六十三万人!别看六十三万人貌似很多,但其实这点人口根本不算什么。早知道,同时代的南阳郡和汝南郡,人口均超过了两百万人!两个郡加起来,土地还没有凉州的七分之一大,但人口却是凉州的足足六倍有余!而且,大汉的都城,雒阳城,人口就有将近五十万人口,一个城池就能和凉州匹敌,可见凉州的落后了!

    即使是加上从豪强手中解救回来的二十二万人口,那凉州也只不过有区区八十五万人口,在总人口保持在五千多万的大汉,简直就是个零头!刘范失望不已。只有八十五万人口,别说组建十万大军了,发展人口就够他忙活的了。

    但人口少,也不是没有好处,人口一少,凉州的耕地就相应地多了起来。第八件事,刘范下令,不管是有自己的土地的农民,还是以前是豪强佃户的百姓,都可以无偿获得一块二十亩的耕地。

    现在正是春季的三月,正是耕种的时候。第九件事,刘范下令,分发给每户农民五石的粮食,用做耕种的种子,也可保证百姓们不会饥荒;每个村庄,配备几头耕牛,各家可以轮流使用,但这头耕牛仍然属于公家,如今困难时期,使用耕牛免费;将豪强家中的农具分发给困难的农户,并且许诺不收取凉州

    两年赋税。有了这些措施,相信凉州的农业生产很快就可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第九件事,刘范遣服刑徭役的人,有叛军的俘虏一万三千多人,豪强的爪牙三万多人,令他们去疏浚凉州的各个河道,以及修缮各个重要城池的城墙。刘范知道街亭重要,所以,又从这四万三千多人中挑选出较为强壮的两万人,前去街亭,在街亭山下,河道旁边建立起一座军事堡垒,为了迷惑雒阳朝廷方面,刘范对外宣称是建立起一座城池而已。

    为了提高服徭役人员的积极性,刘范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比如说,服刑时积极者可以享受一顿肉食,还可以减免服徭役的日期。有了这些政策,这四万多服徭役人员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街亭城的雏形很快就出现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

    办完了凉州要紧的九件事,刘范又把眼光从凉州放到羌地上。其实,羌地指的就是羌人居住的地方,氐族后来崛起,与羌族一同生活在羌地。羌人和氐人主要居住在后世的青海省东北部,就在青海湖的湖畔的草原上,有的还居住在后世四川省的西北部和湟河流域。这些地区,大多数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适合放牧,但耕种是天方夜谭。所以汉人并未向羌地扩张,还把羌地当做不毛之地,嗤之以鼻。

    没有扩张进羌地,所以汉人明知道那里就是羌地,但却不明白羌地内部的情况,天气、地形、河流,一概不知,所以即使是汉人打败了羌氐两族,但都很难入侵羌地。羌氐两族依靠羌地,逐渐在凉州站稳脚,并发扬光大,两族双双成为对凉州的致命威胁。羌地也不止只有羌氐两族,还有很多人口很少的组群,比如说小月氏,大概有不过五万人。

    如果能将羌地连同羌地上的所有游牧民族全都囊括为用,那正好可以利用羌地来饲养牲畜,以及用羌地上的众个民族超过五十万人来弥补凉州的人口缺憾,而且,羌地十分广阔,正好可以让大汉开疆扩土,增加凉州的战略纵深。总而言之,夺取羌地,只有好处,没有一点坏处。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四月中旬,等凉州的豪强势力基本被肃清,秩序开始恢复稳定,刘范便指派赵云率领疾风营,带着北宫伯玉和阿吉,以及他们的部下十几个人,向神秘而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羌地进发。北宫伯玉一行人就是疾风营的引路人,有了北宫伯玉这些人的指引,赵云果然找到了羌族以及氐族等部落,并清楚地标明了进入羌地的路线。

    有北宫伯玉和阿吉等人劝降,羌人和氐人都没有一丝反抗,羌氐两族见疾风营能深入到这人迹罕至的羌地来,本就惊讶得合不上嘴;又见自己的首领都成为汉人的俘虏了,更加诚惶诚恐了。赵云顺利地将羌氐两族集中起来,点数了一下两族的人口,有四十二万多人。等羌氐两族百姓默认了汉人入侵的事实,赵云便押解

    这四十二万人回凉州。

    当然,羌氐两族能够拥有这么多人口,家底那也是很丰厚的,赵云最终统计出来,两族一共有牛二十八万五千多头,绵羊六十七万四千多头,山羊三十一万头,马十二万六千多匹,这对于凉州来说,简直是大丰收!

    刘范最为高兴!亲自去府,迎接赵云回来。人虽然回来了,但如何处理这乌泱泱的四十二万人,还是个问题,但也不是难题。经过和田丰、贾诩两人商议,刘范最终拍板了,留下三十万羌氐两族在凉州,把他们按照家庭,分成一个个个体,然后再将这三十万人分散到凉州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插进汉人的村庄,并命令各个郡县必须教导汉民帮助羌氐两族,教会他们如何耕耘。

    其余的十二万人,则被遣回羌地,和留在凉州的羌氐两族一样,他们也被按照家庭单位所分割,之后一百户组成一个个旗,每个旗选举出一个旗长。为此,刘范将羌地划分为西平郡、青海郡、湟源郡三个郡,并授予每户各一百亩草地,每个旗各一万亩草地,并在后世西宁市建立西平郡的郡府;于刚察县建立青海郡的郡府;于化隆县建立湟源郡郡府。

    羌氐两族留在凉州的三十万人口,很快就被空旷的凉州所吞没,治理起来,想必也不会太难;就是回到羌地的十二万羌氐两族有些难度,要是他们不服教化,又起兵造反,就够刘范操心了。贾诩建议,治理青海郡、西平郡、湟源郡等,必须要任用一位羌氐两族都信服的人,如此,羌氐两族才不会闹腾。刘范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还让谁去羌地三郡管理。田丰向刘范献言,举荐了一个人,刘范听后,顿时觉得田丰知人善任!田丰说的就是马腾。马腾的母亲和妻子都是羌人,他的身上,以及儿女马超、马岱,马云鹭身上,都流着羌人的血脉。羌人也知道他的祖先是大英雄,又知道他有羌人血统,所以十分尊敬马腾,把马腾看做是自己人。后来,马超威震羌族,被羌人称为“神威天将军。”估计也和马超身上的羌人血统有关联。

    刘范便书信一封,请马腾辞掉官军校尉的职位,前来凉州,担当护羌校尉,兼任羌地三郡太守,总揽羌氐两族事务。马腾得到了信件,激动不已!在马超和马岱成为刘范的侍卫、马云鹭和刘范玩暧昧时,他就知道,他是离不开刘范了!而且刘范也很符合他的条件,所以马腾早就盼望刘范将他纳入麾下了。

    而且,刘范开出的条件也是十分优渥,护羌校尉,主管羌人对大汉、大汉对羌人的一切大小事务,可谓位高权重;羌地三个郡的太守,可比马腾现在的官职校尉要大得多了。马腾出于前途,凉州是非去不可了;而且他也有意投靠刘范,不然他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把马家三个子侄辈全都送给刘范做侍卫,要知道,侍卫的职业虽小,但胜在和领导亲近,非领导亲信者,不可为侍卫。

    于是,马腾在接到刘范的信后的第二天,就主动把印绶还给上官,自己带着马家一家老小,全都去往西边的凉州了。

    敲定了羌地的话事人,这还不算完,因为在刘范的规划中,还有一件事是最最要紧的,也是最最核心的,这件事就是在羌地三郡以及凉州推行汉化。

    后世人常常听到一些汉粉聚集在一起议论,纵观古今中外,汉人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汉武帝手里紧紧握着的尚方宝剑,而是万世师表——孔子手上捧着的《论语》。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学,又糅合了道家思想、释家思想,共同组成汉文化的主体。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差点就被五族灭绝,幸亏还有汉文化这一纽带连接着所有汉人,所以汉人才得生生不息。后来,隋朝建立,汉文化遭受来自五胡文化的冲击,又有前代的战乱,所以衰退。隋文帝不仅保护了汉人的族群,他还在天下安定之后,下令光复汉文化。因此,汉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最久,也是唯一没有断绝的文化。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处置两族

    世上所有分歧巨大的问题,永远都是由根本利益的冲突和碰撞而引发的。羌氐两族之所以和汉人不对付,那是因为两方之间都想要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不可避免地要立足于打击对方的基础上。汉人不仅想要铲除羌氐两族对己身的严峻的军事威胁,还想将羌氐两族这样的蛮夷化为文明,也就是将汉人的普世价值观推行给羌氐两族,使之沐浴清化,文明启蒙;而羌氐两族就没有汉人想的复杂了,他们只是想把汉人的土地占为己有,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踩在汉人的尸体上,走向强国强军的星辰大海。

    这就是不可避免地矛盾。由于传统儒家很注重宣扬个人对天下的责任感,所以自认为代表着先进和文明的汉人,不可能停下教化蛮夷的脚步,一心使之同沐圣德;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限制,生活在环境恶劣的草原之上的羌人和氐人,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最佳的侵略对象不是西域,也不是匈奴和鲜卑,而是汉国。

    而这时的大汉,人口繁多,农业发达,军事强大,文化昌盛,自与罗马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并列四个大帝国。但由此,汉人心中也滋生了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汉人认为,自己的文明是最先进的,所以其他落后蒙昧的国家和民族都应该依照汉人的规矩行事,如果蛮夷们不愿意,那汉人就会认为蛮夷们不接受汉化,这还是蛮夷们不开化的特点。出于人道主义和心中坚定的对其他民族的责任感,汉人就必须帮助蛮夷们脱离苦海,和汉人们一同跨入文明的门槛。

    这种思想,其实和后世的美国的所作所为没什么两样,美国为什么天天跟如朝鲜和古巴这样的小国闹腾,就是因为美国人普遍认为,他们那些非民主国家还处处不如美国,出于无奈,所以美国要承担起挽救他们的责任。所以,美国四处烧杀抢掠,不仅是为了保持其全球霸权,而且还要在保持霸权的同时,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普世价值观,也就是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

    现在,代表汉人的刘范已经打败羌氐两族,两族和汉人之间的土地之争也化为乌有了,剩下的一个利益冲突,就是羌氐两族和汉人的族群差异:羌氐两族自有语言,不讲汉族;两族不吃饭,吃肉;两族不穿汉服,穿旃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对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能说得通。两族与汉人之间的差异,恰好是两族的民族特点,也是他们的身份认同。有了这些差异,汉人不会把羌氐两族当做自己人;羌氐两族亦然。文化认同不一样,那就会导致战争的发生。

    所以,消除这些文化差异,统一文化认同,才能让羌氐两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消弭,两族化为汉人,汉人才会真的信任两族;羌氐两族认为自己是汉国的一员,才不会再起兵造反;羌氐两族不造反,凉州才能真的保持安宁;凉州安宁,刘范才能成全自己的野心。所以,羌氐两族的汉化事宜是现下最紧迫的事。

    马腾一进州牧府,就被任命为护羌校尉加三郡太守,次日赶赴已经被赵云勘察清楚了的羌地,着手管理羌氐两族,并开展汉化事宜。有了马腾,但马腾却没有足够的属官辅佐他,要想让一个人管理近十二万人,那是天方夜谭。刘范想了想,就准许马腾在羌氐两族中挑选官员,作为自己的下属。

    另外,为了贯彻汉化政策,刘范特意下令强制任命了一万多个有点学问的凉州士子和党人,留六千在凉州,专门教导和教导羌氐两族的汉化,比如说,教他们说汉语,写汉字,种植农作物,吃粟米饭;另外的四千多人,则是派遣进羌地,但羌地的羌氐两族还要保持着放牧,不必学汉人农耕。

    上次缴获的两族的牲畜,包括十二万六千匹马,加上在陇县缴获的战马七万多匹,一共有近二十万匹马。刘范计划将二十万匹马中不够标准的两万五千匹,上贡给汉灵帝刘宏,用来安定朝廷反对刘范在凉州兴风作浪的声浪,也让刘宏充分认识到,只有刘范才能给他这么多好处,要是没了刘范,他也就不会好过;剩下的马匹,刘范挑出品质最好的五万匹,作为战马;品质稍微低一些的两万匹,可以用来运送军粮和辎重;其余的马匹,除了留给凉州农民耕田的三万匹,刘范还给羌氐两族,让他们继续饲养。

    加上刘范在进攻凉州之前的战马八万多匹,刘范一共拥有战马十三万匹!这些品质优良的战马,是日后征战沙场必不可少的大杀器,自然不能再让羌氐两族饲养了。

    为了饲养这些战马,刘范特意找到了山丹军马场。山丹军马场,在西汉时就被用作马场,饲养战马的历史源远流长。此地还专门为汉室皇家饲养马匹,汉室以蒙古马为主,又引进西域马,在山丹军马场繁衍,培育出了山丹马。山丹军马场在张掖郡,也就是后世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故此,刘范下令让张掖太守姜冏先在山丹军马场准备一番,然后他再在羌人之中挑选几千多善于饲养马匹的人,负责饲养培育战马。当然,刘范也没有忘了他的骆驼,骆驼有一万多头,刘范一直想把骆驼用作军用,但发掘不出用处,所以一直搁置着。好歹骆驼可以吃,所以刘范还是坚持饲养。

    除了马儿和骆驼,还有牛二十八万五千多头,刘范计划,留下五万头给凉州运送军粮和辎重;十三万头充为公用,给农民们使用;其余的牛就分给回去的羌氐两族。羊分为绵羊和山羊两种,刘范留下二十万头,以便让凉州军有功将士食用。留下的羊,一同被赶去山丹军马场。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响

    刘范实行完上述政策,并在凉州各地引起反响时,距离刘范歼灭叛军、光复凉州之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这一月,是刘范重生以来最累的一个月,但同时也是他最快乐和满足的一个月,因为他首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不仅手握两万多大军,而且还霸占了差不多有一百平方公里广阔土地的凉州!虽然凉州的条件,放眼全国还属于条件很恶劣的,论人口繁多不如中原,论物产丰饶不如河北,论地势险固不如巴蜀、关中,论鱼盐之利不如齐鲁,论商业兴盛不如吴地,凉州有的只是人民的狼性,但这也不妨碍刘范对占领凉州而沾沾自喜。

    早知道,今年刘范才不过十八岁,这就做了一百平方公里土地上

    一百二十多万人民的王,并领导着一支精锐之师,有两个顶级谋士、几个出色的大将辅佐身旁,更有几位绝世美人围绕在身边,。纵观古今,在这样的年岁,取得这样的成就,着实不容易。刘范得意之时,却不知道有人比他还要高兴。

    首先就是远在雒阳城里的汉灵帝刘宏。刘范打败叛军之后,又进军羌地,缴获了许多宝贝,并“慷慨”地给了他一些零头。刘范上贡给他两万五千匹良马(灵帝没出过宫,在他看来确实是良马)、牛五千头,羊三万只,还有就是给凉州十三个太守买官的钱。

    众所周知,汉灵帝刘宏在西园卖官鬻爵,还专门指派心腹宦官去管理。西园的规矩,官员的价格是用工资乘以一万倍而得的,按照西园的明码标价,一个太守的工资两千石,所以太守的价钱是两千万钱。十三个太守,乘以两千万,那可就是足足两亿六千万钱了!早知道,刘范抄家凉州豪强,除去其他难以估计价钱的,最后只不过得了两亿四千万钱,要是真的按照西园的价给钱,那刘范都还算亏了。好在管理西园的宦官,正好是亲刘范的大太监赵忠。

    刘范先联系赵忠,让赵忠和汉灵帝砍砍价。最后汉灵帝的意见出来了,降价可以,但只能降到两亿钱。刘范依然觉得太贵了,于是跟赵忠商量,汉灵帝每降价一千万,刘范就给他一百万!赵忠大喜!于是又和汉灵帝动嘴皮子,最终凉州十三个太守的价格降到了一亿钱。刘范也支付了赵忠一千万钱,一共加起来,刘范为了太守,一共花了一亿一千万钱。

    虽然价格降了不少,但刘宏得了一亿钱还是很高兴的,早知道,全国的赋税,因为各地世家瞒报、各级官员层层拦截,最终进到国库里的,只不过是三亿多钱。刘范给的,这就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了,而且还有许多价值不菲的牲畜,马匹刘宏就留下一万多匹装备给南北两军,其余的马匹和牛羊,刘宏全卖出去,最后赚了几千万钱,这都足够他多建几十座宫殿了。满手的钱,这让刘宏高兴坏了,更让他隐隐地意识到一点,只有刘范在凉州才能给他带来这么多好处。凉州偏远又贫瘠,人民困苦得衣不蔽体的,要不是有刘范在,他刘宏不可能得这么多钱,也不可能为他击败叛军,重新统治凉州。

    高兴的还有凉州百姓。刘范不仅帮他们铲除了无恶不作的十万叛军,还帮他们摆脱了豪强们的控制,更难得的是,刘范在饥荒爆发之前,及时地分给他们足量的耕地和口粮,让凉州数十万百姓免于饿死的灾难。很多百姓都是没有土地的,即使有,也只不过是一亩三分地而已,刘范却将豪强的土地分给他们,不管有没有自家的土地,每家每户都分得了足足二十亩土地!

    得到土地的同时,他们还被告知,可以免费轮流使用官府的耕牛,早知道,百姓们没有耕牛,耕田时都是让家里的大人拉犁,辛苦劳累,不言而喻。百姓们能用耕牛,耕田的效率就高了,而且官府的耕牛很多,不用排上多少时间就能轮到自家。于是,凉州百姓纷纷对刘范歌功颂德,全州无一人不喜悦的。

    凉州汉人高兴,凉州的羌人和氐人也高兴。两族本来身在羌地苦寒之地,又与凉州多次火拼,两族的情况因此是每况愈下。所以韩遂举事时,北宫伯玉和阿吉知道坐山观虎斗才是最好的战略,但最后两族已经很穷困潦倒了,如若不进凉州抢掠,那么情势不堪设想。

    两族早就听说过刘范在幽州干过的事,尤其是听说鲜卑人被斩首十九万不止、镇北军只不过伤亡几百人之后,更对刘范畏惧不已了。听说朝廷要派刘范来,两族本能地就反对出兵。但北宫伯玉和阿吉还是固执己见出兵了!两族五十多万人心里就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当疾风营兵临羌地时,他们的预感果然应验了,但两族早已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更畏惧疾风营的武力,所以出奇地没有反抗。

    他们被押送进了凉州,以为自己也要像倒霉的鲜卑人一样,要被刘范砍掉脑袋,垒成京观了,结果没几天就传来州牧府的命令:不杀人了!剩余的四十二万人闻言,无不感激得痛哭流涕!虽然知道刘范不会杀人了,但他们仍然以为,他们会被流放去做苦役,但戏剧性的事又发生了,刘范不仅不流放他们,还把他们按照家庭送往凉州各地,与汉人杂居,他们不仅能得到一块耕地,还有官府的人来教导他们说汉话,还送给他们汉人的华美衣服;甚至还有同村的汉人来教他们耕种!昨天,他们还和汉人势同水火,你死我活;今天,汉人却待他们如汉人一般,这让他们不得不感慨万千。 他们与汉人一起耕作,一起居住,从用筷子和作揖学起,他们开始逐渐地把自己也看作是汉人了。

    当然,刘范只在一个月内就攻下了凉州,他在京城的党羽也是十分高兴,刘焉、卢植、黄琬、刘虞等人无一不发信恭喜,并在信上写上关于治理凉州的建议,刘范看了,颇有裨益。

    天下人也兴奋异常。凉州百年之乱,没想到只在一个月内就见了分晓。刘范铲除了叛军,更铲除了祸乱的源头:凉州豪强和羌氐两族。特别是刘范推行的汉化政策,瞬间化两个大族为汉人,这极大地满足了天下人的民族自豪感。加上刘范之前打败檀石槐的事迹,刘范的形象在天下人的心目中,从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变成了闪闪发亮的民族英雄,不论是世家大族,还是普通的农夫、贩夫走卒,都将刘范与霍去病相提并论;更有许多心怀大志的人,私下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开始筹谋投奔于刘范麾下,建立一番不世功勋。

    当然,有高兴的,也就有不高兴的,比如何进一派。何进与他的拥趸们本来以为,叛军有足足十万之众,又占据天时地利,刘范长途跋涉,千里奔袭,客场作战,多有不便,肯定难以取胜;就算刘范侥天之大幸,真的打败叛军了,但刘范还要直面凉州本地的豪强以及战败后心有不甘的羌氐两族。何进都已经计划好了,万一刘范真打进凉州,他就发动豪强们造刘范的反,如果有必要的话,他还可以发动羌氐两族造反。但还没等他的使者队伍越过函谷关,西边就传来消息,说刘范用一场静心策划的鸿门宴把豪强们都给弄死了!

    没等何进掀桌子,西边又传来消息,说是刘范又收服了桀骜不驯的羌人和氐人。何进难过得哭都哭不出来。接着,刘范在凉州实行改革,凉州大治。何进趁机上奏汉灵帝,指责刘范改变祖宗之法,心怀不轨!结果不等刘焉等人反扑,汉灵帝第一个就不同意。何进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曹操提醒他,刘范进攻了不少好东西给汉灵帝。何进气绝!要是汉灵帝肯要他的钱,何进也愿意进贡,以换取汉灵帝的信任。

第一百四十章 艰难选择

    刘范虽然兼任武威太守,但改革事大,所以武威郡的政务还是由田丰担当。当改革差不多尘埃落定后,刘范不仅身体累了,心也累了。于是,刘范让贾诩和田丰接手,自己回府休息去了。

    刘范一打下凉州,就定全州治所于武威郡的姑臧城,又在姑臧城中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州牧府。这座州牧府,刘范可能要有几年的时间住在里面。州牧府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府中还有一个花园,面积占全府的二分之一,种植着众多花卉佳木,现在是早春时节,万物勃发,花园里鲜花盛开,百花齐放,重重花香交织交融,人闻了精神抖擞,提神醒脑。当刘范苦恼的时候,就到花园三径走一走,走回去时便茅塞顿开。

    深夜,刘范着一件薄衣,斥退扈从,独自一人走入这花的海洋。刚一踏入园中,一阵香气就扑面而来,刘范深吸一口气,心旷神怡,但这次例外,淤积在心中的烦恼竟没有如烟散去。刘范寻了一块光滑的大石头坐下,静静地思考他的问题:我这么做对吗?

    想着这个问题,刘范想到了自己重生当天,自己对自己发下的壮志:逐鹿中原,成就一番王业、霸业。当时的雄心壮志,经过一天天的发酵,逐渐地变成了如今的疑惑,每当刘范在朝着成功的路途上更进一步时,他都会转身回头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又看向前方,看看选择了的这条路是否是不归路,该不该再走下去。当刘范看见大汉底层百姓的生存景况之时,第一次开始怀疑这一点。大汉的百姓们,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要供养骑在他们脖子上的大地主大官僚阶级,苦不堪言。当上层社会在享乐之时,他们却饿殍遍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朝不虑夕。处在统治阶级得刘范,自知罪孽深重,更不想再害了他们。因为成就霸业,就免不了要杀人,杀人即使非直接杀人也能间接杀人,这意味着,刘范踏下的每一步,每个脚印里都蓄满了殷红的血液,这些血液,属于陈旧的统治阶级,更属于底层人民。

    一旦天下陷入乱战,百姓将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就像历史上那样,经历了三国乱战之后,当晋朝建立时,本来有五千万人口的中国只剩下区区几百万人,蛮夷的数量都比汉人的多,人多力量才大,汉人不如蛮夷,于是最终五胡乱华又上演。

    刘范自觉自己正在拯救大汉,包括拥兵自重,包括占领凉州,这都是为了以后和天下群雄逐鹿中原而做的准备。但刘范现在脑海里冒出一个想法:要是失败了呢?要是不能一统天下呢?要是这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呢?想想看,他失败之后,天下的局势将会比历史上更加糟糕,百姓遭受到的冲击也会变得更加严重,中国的历史可能也会改变,可能晋朝没了,隋朝没了,唐朝没了,宋朝没了,元朝没了,明朝没了,清朝没了,民国没了,社会主义中国没了……所有已知的历史一切都变了,而且情况会可能会变得更坏!

    之后,后人们就会把失败的他当做一个笑话,一个悲剧,整日讽刺,整日羞辱,从前取得的功绩,只能是失败前的一闪而过,后人和历史只会记得前人的错,却从不提前人的优点。什么击败鲜卑,什么收复凉州,都只会是刘范失败之前的回光返照,人们会抓住他失败甚至被杀死的事不放,闭口不提之前的辉煌!人们会把他吊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他视为千古罪人!如果真是这样,那刘范做这些吃力不讨好,又有什么意思呢?人活在世上,不就是为了名利二字吗?

    想到这里,刘范头痛欲裂。不仅历史会随着他而改变,而且他身边的人也将受到莫大的波及。刘焉如果没有听信他的话,与何进针锋相对,帮刘范博取利益,他完全可以像历史上那样,躲进益州关上门就可以过一过当皇帝的瘾,穿皇帝该穿的衣服,戴皇帝该戴的冠冕,坐皇帝该乘的车,住皇帝该住的房子,根本不用担心刘范的未来会怎么样;如果黄琬没有听信刘范的话,为他在朝堂上呼风唤雨,那他完全可以像历史上那样,出任豫州牧,受尽后人赞颂,也不用担心杀身之祸;如果卢植没有听信刘范的话,他完全可以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之后回家乡军都山隐居,深受后人褒扬,还能把牌位放在孔子的旁边,享受太庙的香火,接受众位皇帝的跪拜;如果贾诩没有追随刘范,他完全可以像历史上那样,辅佐曹操成就一番事业,最终让曹操给他荣华富贵,福泽子孙;如果赵云等将领没有追随刘范,他们也可以在历史上成就自己一番,名列“五虎上将”,威震四海。

    刘范只庆幸自己救了蔡琰和田丰,如果刘范没有改变蔡琰的命运,她将成为卫家的罪人,更会被匈奴左贤王抢回匈奴,过一段悲惨非人类的生活;如果刘范没有改变田丰的命运,田丰还是会被愚蠢的袁绍给杀了,平白辱没了一身的横溢才华。但刘范转念一想,若是他们追随他之后,他失败,他们也会随之失败,那他们又该怎么办?

    所有被刘范所改变命运的人,新的命运都系在刘范一个人身上,只要刘范一朝失败,那他们都会随之失败!刘焉、黄氏、刘诞、刘瑁、刘璋、黄琬、蔡琰、貂蝉、卢植、刘虞、贾诩、田丰、黄忠、赵云、张郃、张辽、文聘、高顺、魏延、马腾、马超、马岱、马云鹭、凉州军士兵、凉州一百二十万百姓,乃至天下人五千多万,他们的命运都会随之改变,极有可能会坠入深渊!

    如果失败,不能一统天下,那天下会分裂得更彻底,枭雄鹰扬,连番混战,一同把所有人都推向深渊!百姓深受其害,伤亡惨重,如同曹操写的诗《蒿里行》一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历史列车的轨道被他所变更,从已知的方向和终点,驶向深渊!

    刘范自然不愿看到这一幕。但他已经停不下来了。凉州改革已经完成,再想收回成命已是不可能,所有他的人都在等着他,他的人没有他不行,他也不能舍弃他的人。他舍不了凉州,舍不了凉州军,舍不了蔡琰和她腹中的骨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都不舍不得。但舍不得,意味着历史改变,他的人,可能都会从云端坠入深渊。这是一道致命的选择题,而刘范不得不做。但只有两个选项,两个都有危险。

    刘范想到这里,头疼得无以复加。早知如此,他就该在重生之时给自己来个了断,到今日时就不会如此纠结了。刘范将脸埋入双手,也埋入阴影之中。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忧

    就在刘范独自一人神伤之时,忽然近处传来一阵衣服碰触花叶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刘范记得,他已斥退所有扈从,园中只有他一人,静得只听得到微风轻抚花叶的悦耳之声。但这个声音显然是人所发出来的。刘范听到这个声音,下意识地抬头一看。一看,正有一个绰约而略显丰腴的身影站在他的面前,面带醉人的微笑,看着那抹笑意。刘范仿佛听到了银铃般的笑声。刘范仔细看看,才发现是蔡琰,好奇的同时,又喜悦得不能自已。

    蔡琰看着刘范好奇并掺杂着激动的眼神,白皙的脸上略微红了一些,天姿国色的脸,在黑暗中仿佛一轮明月,微微地蕴着暖暖的光。蔡琰微微地给刘范道了一个万福,并用软糯的语音对刘范道:“妾身见过夫君!”

    刘范一拍脑袋,急忙站起来扶住蔡琰的腰身,道:“呃,免礼!免礼!我早已让众人退下,只身进这后花园,并未允许任何人进来,你又是如何进来的?”

    任红昌微笑着道:“但且说是来服侍夫君,典大护卫便准了!妾身这便进来了,打搅夫君了,请夫君恕罪!”

    原来是典韦自作主张!刘范恍然大悟。刘范点点头,暗想典韦聪慧,粗中有细,拿捏恰如其分。任红昌道:“妾身见夫君在此思考,脸上尽是烦忧之色,妾身敢问夫君在想什么?可否告诉妾身,或许妾身能为夫君释解一番呢?”

    刘范点点头,想到自己的问题,于是对蔡琰道:“来,先坐下,冬寒未褪,春暖将至,这石头上还凉,你就坐在我腿上!”

    刘范坐在冰凉的石头上,让蔡琰坐在他温暖的大腿上。蔡琰立即就坐下了,兴奋得仿佛是捡了稀世珍宝。蔡琰靠在刘范身上,刘范伸手揽住她微微变宽了的腰。

    刘范皱着眉头,艰难地道:“琰儿,你觉得,我所做的一切对吗?”

    任红昌听了,有一丝不解,刘范连忙补充,道:“比如说,我对凉州改革,汉化羌氐两族,和大将军也不对付,让父亲和堂兄在朝堂上为我主张……我做的这些,真的是对的吗?”

    蔡琰用手指揉搓着一缕垂下的秀发,认真地想了想,温柔地对刘范道:“那夫君,你自己觉得对吗?”

    刘范想了想,本想说“对”,但想到失败的后果之后,又想说“不对”,最后终究是两个答案说不出来。刘范纠结地道:“我也不知道!这才来问你!”

    蔡琰道:“那夫君,你告诉妾身,你做这些事,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又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刘范屏住呼吸,在脑海里天人交战,最终鼓足了勇气,扬起拳头,朗声道:“我想凭借一人之力,改变历史,挽救汉室,挽救天下苍生,斩除奸邪,赚来一个朗朗乾坤!依靠凉州发展,招贤纳士,救济百姓,和天下的枭雄们斗上一斗,最终一统天下,将天下治理成盛世,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的!”

    听完刘范的一番慷慨激昂之语,蔡琰女流之辈也深受感染,体温慢慢上任。蔡琰笑道:“夫君好志向!可恨妾身一介女流之辈,不能学男儿为夫君征战沙场,出谋划策!”

    刘范点了点蔡琰温润的鼻子,轻轻地抚摸着蔡琰微微鼓起的肚子,深情地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老老实实地坐月子,几个月后,给为夫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这对于我来说,就足够了!”

    蔡琰听完,像吃了蜜糖似的满足。蔡琰又笑道:“既然夫君的志向远大,又何必愁苦?现在夫君可是一州之主了,手握两万五千雄兵;资产丰厚,冠绝天下;手下又有一群能人,一统天下,也不是很难啊!”蔡琰眨着大眼睛,天真可爱。

    刘范闻言,长长地叹了口气,道:“琰儿说的对,我现在手上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本不该在此坐叹;但琰儿你想想,要是我失败了呢?”

    蔡琰闻言,放开了捏在指缝间的青丝,深思熟虑。刘范继续补充道:“若是我失败了,父亲母亲他们该怎么办?跟在我身后的这一大群人,他们又该怎么办?你和你的肚子里的孩子又该怎么办?他甚至还没有看过这个世界,如果我失败了,别人会把他说成是贼人的孩子,还会……”正当刘范还要继续说下去,蔡琰眼疾手快,伸出一指放在刘范的唇上。刘范冷静下来了。

    蔡琰认真地看着刘范的眼睛。道:“夫君,你不是贼人!真的!即使你失败了,你也仍然是英雄!至少还是妾身心目中的大英雄!”

    刘范慢慢地冷静下来了。刘范道:“好吧!那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

    “如果夫君成功了,又该怎么办?”蔡琰反问。

    刘范转过头看了蔡琰一眼,惊异不已。刘范道:“若能拯救天下的人不止我一人,且他们的才能胜过我千百倍又怎么办?”

    “谁又有资格和能力拯救天下?谁的才能又能胜过夫君千百倍?”

    “呃,比如说曹操啊,袁绍啊,刘备啊,孙权啊!他们都是英雄!夫君自愧不如!”刘范觉得这四个人的能力最接近统一全国。

    “什么曹操,什么袁绍,妾身都不放在眼里!在妾身眼里,只有夫君一人能拯救整个天下!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才能能胜过夫君千百倍!夫君自可胜过他们千百倍,又何须妄自菲薄呢?”蔡琰斩钉截铁地道。

    “可是,如果我失败了,你们都会受到波及啊!”刘范苦恼不已。

    “那夫君,妾身要问你,为什么像贾先生、田先生这样的俊杰,这么多能人心甘情愿地让驱使?为什么公公和堂兄心甘情愿地听你这个晚辈的指挥?他们不就是怀着和夫君一样的志向,想和夫君一起实现吗?”蔡琰朗声道。

    刘范一时语塞,竟被蔡琰说得说不出话来。蔡琰道:“天下眼看就要坠跌进入昏暗的深渊了,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也是有识之士所痛心疾首,不想看到的!故而那么多有识之士怀着和夫君一样的心思,那就是既然不能阻止乱世的降临,那就在乱世之中尽力补救!所以他们才蜂拥而至,心甘情愿地跟在夫君这个主公的身后,帮夫君做了那么多大事啊!”

    听了蔡琰的话,刘范恍然大悟,仿佛压在肩上千钧重的巨石,一下就被蔡琰放下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拨云见日

    蔡琰不再轻轻地摇晃小腿,而是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刘范不断游离的眼瞳,像极了一只紧紧盯着猎物的母狼,势要把眼前还在躲闪的猎物给吞入腹中方可罢休。蔡琰道:“夫君刚才说,你指望他们那些人来拯救天下?难道夫君就连自己的能力也不信,偏偏去信那些夫君所不了解的人?他们真的能如夫君所愿,拯救天下,挽救黎民百姓吗?”

    刘范的心中的答案是“不”,但他没有说出口。蔡琰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蔡琰继续道:“夫君想要的天下兴盛太平,汉室地位稳固,百姓富足安定,不可能依靠别人为你实现!夫君想要的,终究还要自己努力赚来,别人不可能给你这个结果,求人不如求己啊!”

    好似黑暗之中亮起一盏明灯,刘范本能地更紧地抱住怀里的蔡琰。蔡琰又道:“况且夫君不仅仅属于你一个人,你还属于所有和你制造了羁绊的人!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夫君消极怠世的!”

    “羁绊?”刘范听不懂。

    蔡琰解释道:“就是和夫君建立了感情的人,感情就是一种羁绊,夫君,妾身说的对吗?你要为他心伤,他也要为你心伤!你和和你制造了羁绊的人,已经合为一体,谁也不能失去谁!你不仅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他们着想啊!公公婆婆、你的军师们,将军们,士兵们,谁会愿意看到夫君停止前进的脚步呢?”

    刘范道:“之所以我惧怕失败,就是因为怕他们也会被我所连累!我知道,你们对我都是真心的,凡事都依我为先,这我都看在眼里!事到如今,我早已离不开你们了!所以,我不能让你们跟着我冒险,我宁愿我自己承担罪责,也不要让你们为我而受伤!”

    蔡琰听了,整颗心都融化了。蔡琰轻轻地将头依偎在刘范的肩上,像一只蝴蝶,依恋着一朵花。蔡琰微笑道:“夫君为我们好,我们怎会不知?但妾身觉得,夫君应该冒这个险!不为我们,也要为天下无辜的人着想!”

    刘范看了蔡琰,嘴唇动了动,终究是说不出话来。蔡琰道:“当我们和夫君制造了羁绊,就已经知道今生要一步不离地跟在夫君身后了!如今夫君为了我们要退步,那怎么行?不是为了实现和夫君一样的理想,又怎会有这么多人在夫君麾下做事?他们早就知道终有一天要为夫君和理想牺牲,若理想不得实现,心声不得主张,他们又怎会对夫君服服帖帖的?夫君不必害怕,成大事者,哪个不是要牺牲的?想当年,高祖为了霸业,还曾经让太公和吕后差点被项王给扔进大鼎里给烹了呢!可太公和吕后有埋怨过高祖吗?还不是继续辅佐在高祖的身边,最后助高祖夺了这天下?如今,公公愿做夫君的太公,妾身不才,也愿做夫君的吕后,夫君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刘范叹了口气,道:“高祖是高祖,我是我!他能放的下太公和吕后,我却放不下父亲和你!我这一生,只会有一个父亲,也只会有唯一一个真正的妻子!要是你们受到伤害,我就是得了天下也不会自在!”

    蔡琰听到“唯一一个”时,感动得泪水微微润湿了眼眶。蔡琰勉强笑道:“夫君不用怕,只要放开手脚去做!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刘范低着头,道:“你这么说,我更加不敢了!”

    蔡琰闻言,有些着急地道:“那妾身要问一句夫君,如果夫君不敢,就不会感到遗憾吗?”

    刘范想也不想,脱口而出,道:“当然会遗憾!”

    “如果夫君不参与到争霸之中,你敢保证汉室能继续延续下去、其他诸侯能保证人民的生命吗?”

    刘范抬起头,想了想,道:“不敢!”

    “那夫君对自己一统天下、扫除群雄又敢保证吗?”蔡琰慢慢地诱导着刘范,就像一个母亲,在远处蹲着伸出双手,鼓励她的孩子步履蹒跚地向她走来。

    刘范想了想,道:“不敢!但我敢保证我会竭尽全力,尽我所能!”

    蔡琰高兴得笑了,小嘴弯弯,露出玉牙。蔡琰笑道:“这不结了?夫君身为汉室宗亲,高祖的后人,你不拯救这汉室的天下,那谁还来拯救?”

    听到这句话,刘范顿时回想起了以前刘范劝导刘焉时,也这么说过,顿时,好似阴暗的乌云被一束刺眼温暖的阳光若刺透,阳光照射到大地上,大地上绽放出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刘范一下就醒了!对啊!拯救天下的重任,非他不可!

    见刘范神色变得欣喜,蔡琰又道:“夫君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了!没有了!都没有了?多亏琰儿你的点拨,不然我真要放弃了!”刘范神采飞扬,精神抖擞。

    蔡琰笑道:“其实妾身知道,夫君是绝不会放弃的,你只是还过不了这个坎,等过了之后,自然就会醒悟过来!妾身只是加快了夫君思考的进程!”

    “休得推脱!琰儿你的功劳,夫君一定会记在心里!夫君会对琰儿一辈子好的!”刘范抱紧了蔡琰,吻了蔡琰额头一口。

    蔡琰松了一口气。刘范又笑道:“得了百万大军,得了整个天下,也不如得了你一人!若我是皇帝,定要被你所迷惑,**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哈哈!”

    “夫君胡说!”蔡琰稍稍用力地掐了刘范一把,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刘范抚摸着蔡琰微微凸起的肚子,欣慰地道:“有三个月多了吧?”

    蔡琰闻言,也低头看向自己的肚子,怜惜地抚摸。蔡琰微微点点头,道:“嗯!”

    刘范笑道:“要是他是个男孩儿,那以后夫君就带他上战场,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蔡琰道:“那要是她是个女孩儿呢?”

    “那也行,夫君就教她武功,让别的混小子都不敢正眼瞧她才好!”刘范道。

    蔡琰推了推刘范,道:“当初就应该让我父亲教我武功,不然看你还敢不敢娶我!”

    刘范笑道:“丈人还会武功?”

    “那当然了!我父亲的武功可好了,要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定要把你给打趴下!”蔡琰骄傲地抬起头。

    “嘿嘿!那他还不是乖乖地把你送给了我?你还送给我这个!”说着,刘范指着蔡琰的肚子。

    蔡琰打开刘范的手,道:“以后啊,妾身要自己养着他,不让你看!”

    “好了!好了!这夜里凉,我们还是回房去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改革

    有了蔡琰的鼓励,刘范的心思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又有了争霸天下的热血沸腾。于是第二天,刘范又投入到治理凉州的事务中去。脑子高度发热的刘范,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之前已经进行了的改革还不够彻底不够完善,于是决定再次进行新一轮改革,将凉州的改革更深化,更细化。经过和田丰、贾诩两人的一番讨论,刘范心里有底了。

    四月中旬,州牧府向所辖的十六个郡下达一系列政令,揭开了此次改革的序幕。上次的改革分为两部分,对凉州的改革,对羌氐两族的改革;而这次的改革则是分为农业、商业和工业三个部分。

    在社会生产力欠发达的农耕时代,自然以农业生产最为重要,所以刘范的改革首先对农业进行改革。

    农业改革第一条:两年之后,也就是凉州不再享受免税政策之后,凉州免除其他苛捐杂税,只征收农民一种税收,即农业税,二十抽一,也就是百分之五的税率。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统治时期时,三位贤明君主定下的税率只有十五抽一,甚至有过二十抽一;而汉灵帝登基称帝之后,定下的税率是十抽一,过分剥削农民,导致越来越多的自耕农为了逃避收税,而自愿沦为世家大族的附庸。因为世家大族能让他们从官府的户籍上消失,逃离官府的逼税,而且世家大族收取的租子也比税率低一些。

    第二条:奖励农业生产。在一村之内,官府将酌量奖励亩产最高的农户,而且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者将被罚服徭役十年之久。此举不仅能提高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还能让那些二流子成为徭役大军的生力军,让他们以服从徭役的形式,为凉州做贡献。

    第三条:鼓励农民养殖家畜家禽,饲养牛羊“三鸟”者,每饲养一只或一头,官府将酌量补偿农民养殖成本,并帮助农民销售出去,或者官府直接包收购。这其实是刘范想要为以后凉州军考虑,打仗需要体力,增加体力必须大量食用肉食,不仅可以供应凉州军,也可以促进凉州的农产品商业化。实行小农经济的古代中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实现了农产品的商业化,经过了农产品商业化浪潮之后,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见农产品商业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性。

    第四条:实行粮食垄断制度。凉州农民生产的多余的粮食不能卖给世家或者商人,只能卖给官府,每一个郡兴建一座粮仓,农民秋季收获之后,官府按照合理价格收购,如若敢私下卖给世家和商人,则加税为十抽一,且不能使用官府的耕牛,不得耕种官田。

    凉州的土地实在是太少,而且贫瘠得连草都难生长;气候也不够温暖,因为大陆性气候和深处内陆所以降水很少,灌溉农田仅能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加上持续了近百年的动乱,人们都去杀人或者被杀了,根本挤不出时间去耕耘,凉州土地不断荒废,土地肥力慢慢地削减,所以凉州能生产出来的粮食很少。救济水深火热的凉州百姓,并发给被剥夺大多数牛羊马匹的羌氐两族补偿粮食之后,本来拥有四百多万石粮食的刘范,也只剩下两百二十万石粮食了,而且日后还要招揽和供养遍布全国的千万流民,恐怕二百万石粮食储备根本不足以滋养那么多人口。如果不发展凉州自身的农业,囤积凉州的粮食,那日后发展就无从提起。

    第五条:鼓励兴修水利。参与由官府牵头的兴修水利工程者,可以按照工作量的多寡,优先使用官府下发的耕牛、马匹用以耕种,并可以获得官府奖励的农具,水利工程也可以优先利用。

    第六条:青苗法。每当五月份农作物青黄不接时,官府为农民提供贷款或谷物给农民,等秋天收割粮食之后,再连本带息地偿还给官府,利息也定得十分低,仅仅百分之一。五月份时,农作物正值青黄不接,这时候,经常有世家大族假惺惺地贷款给农民,其实是高利贷,农民也知晓其中利害,但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接受高利贷。如果农作物得到丰收还好,但如果农作物遇到了天灾**收成不好,那农民无力偿还高利贷,就只好把土地、子女卖给世家大族了。这样卑劣无耻的手段,其实非常多见,世家大族通常都是依靠这一招,慢慢地将农民们的土地一点一点地吞并掉。

    青苗法并不是刘范的创造,这是北宋王安石的一条改革措施,就是这一条,让北宋的世家们损失严重,所以他们反抗激烈;又因为有的地方官府乱加贷款利息,损害农民的利益,所以弄得天怒人怨,最终,王安石改革不了了之。

    第七条:募役法。官府每年摊派给每个丁男的徭役,丁男可以支付给官府一定的钱粮,就不用服从徭役。刘范使用这一政策,就是为了让农民避免服徭役时与农忙时节所冲突,不得不服从徭役,只能放弃耕耘自家的田地。有了募役法,每当农忙时节,官府摊派给丁男徭役时,丁男们可以上交给官府一些钱粮,之后就不必参与服徭役,官府可以用这一笔钱招募不用耕种的人去完成徭役的任务,是为“募役法”。

    虽然凉州得以免除了两年的赋税,但人民仍然要服徭役。汉律规定,每个丁男都必须服更卒徭役、正卒徭役、戍卒徭役,其实这都是服兵役的意思,只是时间长短不同、待遇不同而已;还有外役,就是被调出所在的郡去外郡服役;如果犯法了,还有服貲役,例如,被判处服徭役的叛军俘虏,以及豪强的余孽,他们这些人服的徭役就是資役。

    第八条:公私土地超过一百亩地的家庭,没有资格再享受官府授予公田的政策,而且农业税征收十五分之一,超过一千亩的征收十分之一,不能免费使用官府提供的耕牛农具等,而且不能私自开垦荒地,违者没收土地,罚为服徭役五年。

    经过刘范的抄家浪潮之后,凉州土地还能超过一百亩的,就只是世家大族了,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压制,他们很有可能会利用改革的优惠暗中发展势力。

    第九条:凉州一切荒地收归官府所有,除了官府,其他人不能开垦荒地。凉州的荒地确实很多,但凉州的生态环境很脆弱,人们也没有如同后世那样的环保意识,大多数土地如果开垦,就会沦为沙漠。要是过分开垦,可能会扩大凉州沙漠化的面积,威胁到农田。

    第十条:建立户籍制度,将全凉州的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计入户籍之中,并发放身份证明,当然凉州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业人口。属于农业人口的,没有官府的许可,不能离开本郡,也不能从事除了农业以外的产业。

    第十一条:羌地三郡的牧民,只可饲养牛羊,或可帮助官府饲养出合格的战马,官府给予优惠,比如,饲养出一匹战马,官府可免除掉一家一年的徭役等。

    第十二条:羌地三郡出产的牲畜,官府可帮助销售,或官府包收购。

    第十三条:羌地三郡每一百户,官府建立一个兽医站,帮助牧民治牲畜的病,并帮助牲畜配种。

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业改革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对于一个国家,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但处在农耕文明,商业被处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极力打压,不能长远地发展;东汉末年的科学技术也十分落后,除了官营的工厂,工业也无从说起。所以,刘范的第二步改革是商业改革。

    商业改革:第一条,削减关于商业的税率,免除苛捐杂税,只收取商人增值税,税率定为十二抽一。汉灵帝刘宏曾许诺免除凉州的赋税,其实他的意思是免除凉州农人的税,商人的税依然要收取,毕竟重农抑商是大汉的国策,不能本末倒置。

    但刘宏把话说得太满了,所以刘范得以钻空子,将商人的税削减到十二抽一。别看十二抽一税率很大,其实之前大汉王朝甚至还禁止人民从事贱业,谁经商,谁就要被杀头流放!即使是放松了政策,但大汉依然要打击商业,还立了许多名目来剥夺商人的资产,将所有的税加在一起,商税可能会高达三抽一、二抽一!至于甄家和糜家这样的大商人,其实也是依靠贿赂官员、逃税等见不得人的手段,才得以逃避税收,赚取大量利润。

    第二条:在十六个郡的治所中,划出两个区域为“东坊”和“西坊”,专门租赁给商家,供商家开店经商,每月收取租金,并派专门的官吏管理。先报名者可优先租得店铺,并享受一定的优惠。比如说,武威郡的郡治是姑臧城,武威郡便可在姑臧城的城东和城西的居民区各划分出一个坊,官府赎买坊中的房屋,改建为商铺,商铺集中的这两个地方就被称为“东坊”和“西坊。”坊市制度在唐朝才有,因为人们购买商品都在东西两坊内进行,所以后来购买商品也被称为买东西。

    第三条:每个太守属官增设一位“商曹”,专门管理和监督本郡的商业,并派下属监督本郡的东西两坊;州牧府属官中的部郡国从事监管全州商业,直接管辖。东汉的制度,每个太守都有五个属官:郡丞,功曹,主薄,督邮,督尉;州牧的属官也有五位,分别是治中从事,别驾从事,薄曹从事,兵曹从事,部郡国从事。

    这些属官中,郡丞是郡守的副手,相当于后世的副市长;功曹掌管一郡的人事,相当于后世的市人事局局长;主薄掌管全郡的文书典籍,相当于后世的市统计局局长;督邮负责监察一郡的大小官员以及世家大族的言行,相当于后世的市纪委书记;督尉掌管一郡的兵丁,相当于后世的市公安局局长。

    州牧的属官中,治中从事掌管一州中的纠察事务,相当于后世的省纪委书记;别驾从事辅佐州牧处理政务,相当于后世的副省长;薄曹从事分管一州的文书,相当于一省的统计厅厅长;兵曹从事分管一州的兵事,相当于省公安厅厅长;部郡国从事监察所有太守,每郡一个,相当于省里派去卧底在太守身边的纪委书记。

    这些官员,没有一个是管理商业的。刘范增设一位商曹,并让工作最闲的部郡国从事负责带领商曹,以确保商业改革的平稳进行。(由于理政人才都去当太守监控全州了,所以刘范只好让田丰兼任治中从事和薄曹从事,贾诩兼任别驾从事和兵曹从事,而每郡一个的部郡国从事就改变职能,不再卧底在太守身边,专职负责管理商业。)

    第四条:鼓励凉州本地的豪强从大地主转变为商人。凉州豪强应官府号召,主动转变为商人者,今年可以免除一年的增值税,并且官府可以用高于市场价格的钱来赎买豪强剩余的耕地,由豪强转变而来的商人,还可以优先挑选凉州的十三个郡治县城的东西两坊的店铺,第一个月不必缴纳租金,免费使用官府的店铺。

    经过上次的“大清洗”运动之后,凉州的豪强几乎都死绝了,只有百分之几的豪强始终恪守道德,并未有迫害百姓或者勾结反叛势力的行径,所以没有被刘范邀请参加那次的鸿门宴。但这些得以残存的豪强都是实力比较小的豪强,不能对刘范产生威胁,但在刘范的统治之下,他们也没有多少实力再保持家族的繁荣。如果刘范给他们这么一个机会,豪强们势必会先小心翼翼地试探一番,得到经商红利之后,肯定会争先恐后地从事商业。

    第五条:鼓励外州商人来凉州经商。外州的商人来凉州经商者,可以免除增值税半年,并且可视情况而定,在各个郡治的东西两坊中租赁商铺,第一个月可以免除一半的租金。

    凉州的豪强太少,真正对经商积极的豪强就更少了,所以,振兴凉州商业,不能只依靠凉州本地的豪强,更应该招商引资,把其他富庶州郡的商贾都吸引到凉州来。有了外郡商贾的补充,凉州的商业才好发展,如若外郡商人经商受益,此举也能刺激本地的豪强积极投入到经商浪潮中来。

    第六条:实行市易法。在每个郡治设置一个市易司,太守属官商曹,专门派遣下属进行管理。市易法的含义就是,在商人的货物卖不出去或者囤积得太多了,官府的市易司就用低于市场价格一些的价格购买商人的商品货物,然后也不是直接就帮商人卖掉,而是先囤积起来。等到商品货物价格上涨,商品供不应求时,市易司再把这些商品货物以市场价格卖给商人。这样,商人可以将多余的商品销售出去,降低了囤积货物的成本,降低亏损额;官府也可以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此举更能防止其他大商人趁机收买小商人剩余的商品,之后囤积居奇,进而达到控制市场、危害小商人和官府的目的。

    第七条:均输法。官府采购商品时,采用就近原则,直接在驻地购买,并优先购买凉州本地豪强的商品。这样,官府不必千里迢迢地去外地购买,直接在本郡购买,可以大大节省官府的财政开支,提高官府的行政效率;也可以支持本郡商业的发展。

    第八条:改善交通。官府出资修建联通凉州各个大城池之间的道路,并在每五十里设置一个驿站,驿站配备有旅舍和仓库,可以供官府的官吏和过路的商人休息,商人可以将商品储藏在驿站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官吏们出门办事;还有利于用交通将凉州各个孤立的城池连成一片,遏制分裂势力,降低镇压反叛势力的难度;更有利于商人经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将货物暂时储存在驿站之中,也可以防止商品被偷盗。

    第九条:鼓励商人与西域各国通商,再次打通早已断绝了的丝绸之路。与西域通商者,官府在今年可以给予一些补贴,并在玉门关设立市易司,商人销售不完的商品,市易司可以依照市易法购买。

    因为凉州动乱太多,所以鲜有大汉的商人再通过凉州进入西域,与西域各国通商。如今凉州已经平定,是时候再开通丝绸之路了。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上最重要的沟通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西域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如若开通丝绸之路,并鼓励商人们走出去,那凉州的商业就会飞速发展,因此抽取得的赋税,估计凉州不用收农业税,都能自给自足了。故此,刘范还计划开建一条从街亭到玉门关的官道和一条从街亭通往阳关的官道,以便与西域通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业改革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没有发达的工业,社会生产就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产品难以加工成为工业品,商品的品质也难以提高。所以,改革凉州的农业和商业之后,必须要对工业进行改革。但处在农耕时代,工业就只是落后的手工业。特别是中国五千多年的经济。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每个人家里都可以自己生产生活必需品,如衣服、鞋袜等,都可以自己种植桑树养殖蚕虫,以及自己缫丝编织,不用求助于工厂或者手工作坊。

    但这样零碎的手工业太落后了。第三部分的改革,就是针对手工业的改革。但除了官营手工作坊之外,民间的手工作坊很少,不成规模,所以,改革也集中在官营手工业上。

    工业改革:第一条:鼓励民间开办各种手工业。民间主要生产陶瓷、衣物、家具、农具、车具等生活必需品,取消苛捐杂税,只收取增值税,第一年手工业开办者,官府不收取增值税,并奖励给发展势头强劲的手工作坊一些钱粮。

    第二条:垄断兵器打造业,严禁民间再打造兵器,只有官营工厂才能打造兵器。但官府可以赎买那些兵器作坊,聘用作坊主为官营作坊的坊主,继续经营作坊,但所有兵器只得由官府采购,且利润收归官府。

    在中国古代,民间是可以自由打造兵器的,就连杀伤力巨大的弓箭,民间也可以制造。因为古代当兵,官府都太穷,只好让士兵自己采购自己的兵器和战马,比如《木兰诗》中就描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时的遭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士兵来自富裕家庭的,装备就好,战斗力也强。比如,唐朝军队的兵源大多数来自中型地主阶级,而且唐朝人普遍富裕,所以**士兵装备很好,不仅穿得起昂贵的明光铠,而且还买的起骏马,因此**战斗力十分强大。

    但私人有权打造兵器,就容易让心怀不轨的人得到帮助,比如,韩遂的叛军在起事以前,都是购买兵器,而非抢夺官府的兵器库。所以,为了防止叛乱再次发生,也为了将军工集中起,形成规模,便于生产,刘范必须取缔私人兵器作坊。

    第三条:将凉州本地的官营作坊和刘范带到凉州的工匠合为一体,在十三个郡都建立若干个官营工厂,按照生产门类不同,每个厂只生产一类产品。每个郡的官营工厂中,包括一个军工厂,专门为凉州军打造兵器,并招募那些私人作坊的工匠为工匠,让他们按照刘范的规矩打造兵器。

    第四条: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意思就是官府先出资建立官营企业,等官营企业盈利变多、商人们见钱眼开之时,再以低价、无息、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有雄厚资本并与官府有密切联系的商人。说白了,就是官府帮那些有资本的商人开办企业,然后商人支付给官府赎金,就可以得到官营企业,官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商人的工人,为他人作嫁衣裳。由此,商人接手官营企业后,凉州的手工业就可以得到快速发展,官府也可以赚取商人购买官营企业的利润,增多财政收入。

    第四条:所有手工业也归商曹的市易司管辖,市易司也可以按照市易法,在私人开办的手工作坊的订单很少的时候,市易司先以低价买下来,等来订购手工作坊的商人多了,再把那些手工品卖给手工作坊。

    第五条:官府优先购买私人手工作坊的产品,并给予高出市场价格的价格,以这种形式支持私营手工作坊的发展,比如农具,官府购买,可以再发放给各郡农民使用,这样可以让农民意识到私营手工作坊的优越性,激发农民购买私营手工作坊的产品。

    第六条:鼓励官营工厂,特别是军工工厂提高生产技术,发明出新发明。为此,刘范特意招募来了东汉的大发明家马钧,出任官营工厂的总负责人,并亲自传授给他一些东汉还没有的东西,如椅子、床、改进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曲辕犁、珠算等。没有椅子,刘范整日待客都得跪着,太累;没有床,只能睡在硬邦邦的榻上,不舒服,而且还可能让一些虫子老鼠爬上低矮的榻;还有,没有厕纸,这是刘范重生东汉末年最大的痛!每次如厕,他都得学古人,用一种名叫厕筹的短竹条来那个,十分痛苦!没有活字印刷,看的书都要手抄,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唐朝的曲辕犁十分灵活轻便,耕田起来很方便;珠算可以用来进行所有计算,包括加减乘除、开平方、开立方,都可以!后人实验过,使用珠算比使用计算器更加便捷。

    除了上述的伟大的发明之外,马钧作为一代大发明家,自己也有功底,马钧能重现黄帝发明的指南车,并发明了能在高低不平的地方灌溉农田用的翻车,以及能大大提高纺织绫罗绸缎效率的织绫机。这些刘范都记得真切,便又提示他发明这三样很重要的发明。

    第七条:政企分离制度,将官营工厂和官府分开。官营工厂除了马钧总领之外,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官府下发经费,工厂生产,然后官府采购的时候,可以挑选着采购,不必计划采购。包括军工工厂如此重要的部门,也实行政企分离制度,官府只给经费,生产出来的刀枪剑戟等,太守的属官督尉检验之后,再根据各厂的报价购买。因此,刘范命令各郡的督尉收归凉州军体系进行管理。否则太守染指军事,则会危及州牧府的管辖。

    此举,可以提高各个官营工厂的积极性,促使官营工厂提高产品的质量,官府也可以采购到最物美价廉的商品,间接提高了官府的行政效率。

    第八条:官府兴办工会,工会负责处理所有私营官营工厂中工匠与雇主的纠纷,并且帮助商人和工厂之间建立联系,帮商人找到合适的产品,帮工厂找到销路。此举不仅有利于缓解劳资矛盾,也可以让工厂受益匪浅,助长工厂的发展。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视察东市

    关于三个产业的改革终于落下了帷幕,刘范披着袍子,依靠在卓案之上,坚持用已经爆起青筋的右手提笔写完公文上的最后一笔,终于写完了!点完最后四点之后,刘范的右手手指便像紧绷绷的弹簧一般弹开,将指间的狼毫笔扔在桌上,任凭它在桌子上晕染出墨韵。侯在刘范身后的贾诩和田丰虎视眈眈地看完刘范写完最后一个字,然后将公文带走,教州牧府的小吏们誊抄。刘范舒服得呼出一口气,和着袍子,惬意地仰躺在地毯上……

    几天之后,改革像一场大风,从姑臧城蒸腾而起,吹遍凉州大地上的所有城郭和村庄,一场产业变革由此开始了。

    ……

    又是几天后。现今的姑臧城里,比起以往已经大不一样了,城东和城西各有一块区域被划分为市,被官府称为东市和西市,变成了姑臧城人口积聚最快的地方。两市之中往来的人们,摩肩擦踵,人山人海。东市之中,有一个地段十分好的店铺,店主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儒雅的商人,姓卢名义,在几天前,卢义还是凉州地界上为数不多的豪强大家,因响应州牧府的号召,成为商人,把自家的大部分耕田卖给了官府,不仅价格高,而他自己也优先在东市得到这个店铺。卢义租的店铺位于东市的中心,往来的人们大多数愿意来他的店里消费,久而久之,他的柜子都被倚叠如山的五铢钱堆满了。

    卢义的店铺里经营的是丝绸和陶瓷,本来凉州并不生产这些精巧玩意儿,但随着改革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陆续有外州商人来凉州经商,卢义眼光独到,知道凉州缺乏丝绸和陶瓷,于是便收购外州商贾的丝绸陶瓷,在姑臧城转卖。

    正在卢义招呼客人时,一位世家公子进了他的店里,身后还跟着两个管家模样的人,另有几个精壮的打手缀在后头。卢义觉得,这人必定是大主顾,于是赶紧迎上去,笑脸相迎,道:“公子,您想要买些什么东西啊?”

    只见那世家公子神仪明秀,丰神俊朗,玉树临风,翩翩少年,身上既带有一丝高贵之气,又不失几分武人的高朗,更多几分文人的清高自持的韵味,颇让人捉摸不透。卢义也看傻了。那公子打量了一下店中的布局和选购的客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而,那公子道:“本公子想买些丝绸,你这里都有哪些丝绸啊?”

    卢义笑眯了眼,道:“公子真是慧眼如炬啊!小店不才,其他商货卖得不好,只以这丝绸最佳!不论是大汉哪里的丝绸,几乎都有!公子,您请看,这匹丝绸啊,是蜀绣!”说着,卢义走到货架面前,拉下一块花华美的绸布,展示给那公子看。

    那公子看了之后,点点头,道:“你说全国各地的丝绸都有?”

    “有有有!您看,这匹是楚地出产的,这匹是吴地出产的,哦还有,这匹是越地出产的!说句狂妄的话,这些绸布,那都是咱们大汉的精品啊!不仅蚕丝精细,而且刺绣的绣娘,都是挑选自资格老的绣娘来的呢!”卢义如数家珍,兴奋得脸红。

    那公子惊讶不已,道:“哦?吴地和越地,在凉州千里之外,竟也能到凉州来经商?”

    卢义答道:“公子有所不知啊,州牧大人改革之后,各地的富商蜂拥而至,本来这些丝绸已经运到蜀地,之后蜀地商人得知凉州重商,又转卖到凉州!”

    那公子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道:“店家,不知你在此店经商,可有市易司的官吏行不法之事?或有其他不法之徒扰乱治安?”

    卢义不知为何眼前这个公子要问这个,但为了让他留下,还是耐心地解答道:“这倒是没有!州牧大人威势赫赫,并未有官吏敢顶风作案,再说了,这姑臧城,那可是在州牧大人的脚下,谁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犯事?”

    “那我听说,州牧还鼓励私人开办手工作坊,看店家如此精明,应当已经建起手工作坊了吧?”

    卢义听了,得意地笑了笑,他确实建立了一家手工作坊,招募几十个工匠为他制作陶瓷。卢义道:“公子好眼力!鄙人不才,确实教了一座作坊。您看,这就是鄙人作坊烧造出来的陶瓷!”说着,卢义又抬起一个瓷器,只是普通的白瓷而已。

    刘范点点头,道:“这个瓷器烧的好!光泽不错,色调也鲜活。这些陶瓷除了在这东市里卖,还有别的商人来订购吗?”

    卢义道:“有有有!天南海北的,尽来鄙人的作坊买,然后又倒运回中原去!”

    那个公子兴趣未减,又继续提问,道:“听说州牧大人鼓励商人去西域互市,店家家资丰厚,可有西行的打算?听说不少商人都对西域趋之若鹜呢!”

    卢义作揖,道:“谢公子指点!不瞒公子,鄙人正想等购置好车马,招募来一些伙计,就要往西域走一走呢!这东市里的商户,大多数都已经去过西域了,听他们说,和西域各国经商,竟然比在这东市里经营还要赚钱呢!”

    公子点点头,道:“好!店家,这些东西我全都要了!”说着,他指了指几排货架上的丝绸。身后的管家赶紧递给卢义一手的金块。卢义拿到了钱,数了数,竟比丝绸的价格还要高,于是抬头就道:“公子,您给钱给多了!”

    那公子却已经出了店铺,头也不回地道:“不必了!那些是赏给你的!”说着,一行人瞬间被街上的人流所吞没,不见了踪影那些丝绸也没有带走。

    典韦替刘范推开前面的人流,贾诩和田丰跟着后面,还是扮作一副管家的模样。之前那个公子就是刘范。刘范深居州牧府,虽然知道改革应该会给凉州带来一些好的改变,但他没有亲眼看见,觉得不安心,又想起后世那些大腹便便的地方官员们出行视察调研时,前呼后拥的,威风凛凛,于是便找来了贾诩和田丰,一同到姑臧城的东市去视察一番。

    据说东市比西市更胜一筹,一路走来,这个观点终于得到了印证。东市的所有店铺只在一天之内就被消息灵通的商人全部抢光,后来的商人只得望市兴叹。东市不仅商铺多,往来的人也十分地多,甚至比雒阳城还要热闹。挤在人流里,刘范热了一些,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两边的商铺不断有商人扯着嗓子吆喝,口中介绍的商品种类繁多,吆喝的口音也是一个比一个奇怪。刘范感叹道:“没想到这东市竟如此繁华热闹,雒阳城都没有这东市拥挤!”

    贾诩道:“主公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姑臧城是主公的心腹,凉州的心腹,又有主公的政策支持,可谓是遍地黄金,商人们岂能不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

    刘范点点头,道:“我原想凉州的豪强和外郡的商贾,这些人可能还会对我的政策抱有怀疑态度,可能会等看到东市有利可图后,才会蜂拥而至,却没想到只在一天之内,这里就被商人所占领完了!还有众多外郡的商家,因离凉州太远,道路不通,消息不灵,因抢不到东西两市的商铺,也抢不到官营的手工工厂,故而个个想着方儿地来求我呢!现如今,我的州牧府里都被礼品给堆满了。你们是我的左膀右臂,想必你们的府邸里礼品也不少吧!”

    贾诩道:“主公英明!有不少凉州的故旧前来向属下问询,想要取得东西两市的商铺,可惜现在都没了!不过,想必元皓老弟的也有不少吧!元皓在冀州和雒阳,故旧可是不少呢!”

    田丰道:“确有众多冀州和雒阳的故人前来给属下送礼,都想让属下为他们争取一二商铺工厂等。但主公明鉴,属下都没敢答应下来。”

    刘范点点头,道:“求人送礼,这都是我意料之中之事;况且,元皓的品格我还是很相信的!”

    贾诩闻言,急得道:“主公明鉴,属下也可是一个都没有答应啊!”

    刘范笑道:“我知道!按照你之作风,肯定是先留下礼品,安抚客人们一番,让他们先回去,然后再找机会和我说说是吧!”

    贾诩听罢,尴尬不已,干笑道:“呵呵,还是主公了解属下!”

    刘范道:“嗯!既然还有如此之多人相互竞争,我们也不必把鸡蛋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工厂是大体卖出去了,只剩下核心的军工工厂了。不如这样,等咱们回去之后,你们就拟一份公文,告知来凉州经商的商家,以后工厂、商铺,都必须租赁而不是买断!凉州所有的商铺工厂,都必须以拍卖的形式卖给商家租赁之权,价高者得,让商人们把价钱都抬起来,官府才能多挣着钱!”

    贾诩和田丰道:“喏!”

    刘范道:“还有,官营工厂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你们就再拟一份公文,让马钧再创立起数十家工厂,其中重点开办纺织厂和制瓷厂,中原的世家大族,包括赶来西域行商的外国蛮夷,都稀罕这两样商品,让他多建些,钱不够,我还有得是!”相传,凯撒买到了一件中国丝绸,当他穿着丝绸袍子进入元老院时,轰动一时,许多罗马人都赶潮流,竞相购买来自遥远东方的丝绸。

    贾诩和田丰连忙点头,记在心里。刘范又道:“对了!还有茶叶!你们还要再拟一份,鼓励巴蜀和吴越的商贾多将茶叶卖到凉州来!外国的蛮夷也很稀罕。一旦茶叶卖到了西域,必得高价。”

    茶叶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名片,和丝绸、陶瓷并为中国古代外贸三大商品。但东汉喝茶的人很少,只有士大夫阶级才爱喝、能喝,大多数人还是偏爱酒。直到唐朝的茶圣陆羽写出了《茶经》之后,古人才开始了解茶,并恋上饮茶。刘范为了提升茶叶的名气,便提前将茶道传授给州牧府的下级官吏们,借助这些小吏的传播和追捧,茶道开始传播到了东州,不少文人墨客士大夫都开始理解和接受茶道,因为如此,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就增多了。可惜凉州种不了茶,只能引进其他州郡的茶叶了。

    贾诩和田丰也很迷恋茶叶,于是纷纷记下。贾诩道:“主公,还有吗?”

    刘范想了想,道:“没了!等我有主意了,再告诉你们吧!你们两个脑子又不是形同虚设的,想出了什么方法就告诉我!”

    “喏!”两人道。

    一旁的典韦挠了挠脑袋,道:“主公,既然东西两市的商铺如此兴旺,那不如把凉州所有的城池都变为市,这样商铺多了,咱们也可以多赚一些钱!”

    刘范闻言,笑而不语。贾诩道:“典大统领有所不知,物以稀为贵,若是扩大市的范围,只恐怕商人们也不愿再出高价租赁市里的商铺了!且全城都纳入市的范围,主公还得买完全城的房屋呢,这又得花费不少钱啊!”

    典韦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田丰也补充道:“没错!而且全城的房屋都变成了商铺,那居住在城里的人就少得多了!街上全是商铺,市易司也管不过来啊!”

    刘范道:“说的不错!上次就有几个假佐和书吏和我反映,最近常有一些住在坊里的人私自开设店铺,市易司很难管理!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不然以后商人学乖了,就不再热衷于挤破头去争抢市里的商铺了!”

    典韦天真地道:“末将还有一计,可以让凉州的商业兴隆!”

    刘范好奇不已,道:“哦?恶来不仅懂得行军打仗,竟也懂得商贾之道?你说说,怎么可以让凉州的商业再次兴盛!”

    典韦摸摸长满胡茬的下巴,道:“依末将看,主公还可以让村庄也开辟出几个商铺,那农户们一定也会像商贾们一样争抢商铺!”

    刘范、贾诩、田丰,三人闻言大笑。典韦不知所措。刘范拍拍典韦厚实的肩膀,道:“恶来还是老老实实地练兵吧!”说着,刘范便先走了。

    典韦不懂刘范笑什么,便屁颠屁颠地跑去求教贾诩和田丰,道:“两位军师,主公他是在笑什么啊?怎么俺就不明白呢?”

    贾诩笑道:“主公这是在笑话大统领的计策啊!大统领想啊,农户们都是为主公种田的,要是开辟了商铺,他们都去经商了,谁还会留下为主公耕田呢?没人为主公耕田,主公没有粮食,就不可能再动兵了!”

    田丰道:“而且村庄分布广泛,各个郡的市易匹根本管不过来,到时候农户也和城里的商人竞争,就会导致凉州市场秩序大变,到时候,主公可就管控不了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两位先生真是聪慧,怪不得主公那么器重你们!谢两位先生了!”说完,典韦像模像样地给两千作一揖,又屁颠屁颠地追上刘范。此时,他们已经出了东市。

    典韦咧嘴大笑,道:“主公真是英明!手段真是高明啊!”

    刘范点点头,道:“回去啊,多和两位军师学学,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看着书,长些见识!”

    典韦道:“喏!末将回去就去读书,争取也能给主公出谋划策!”

    刘范笑道:“不需你出谋划策,但要你帮我多打些杖就好了!”

    “喏!”典韦高兴得跟吃了蜜糖似的。

    贾诩和田丰也追上两人,道:“主公,现在是五月了,正值农民们收割麦子的时候,要不要去看看?”

    刘范点点头,看了一眼头顶的太阳,已经挂上了天中央,道:“现在天还早,不如就去看看吧!”说完,一行人便回到州牧府,换乘了战马,便往姑臧城外走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问政于野

    刘范一行人几十骑出了姑臧城,往东奔驰,不久就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金色的麦的海洋,在五月微微发烫的阳光的照射下,每当微风拂来,麦浪便从风头倒向那头,最后麦浪变成金色的海浪,轻轻地拍在田垄上,又像激起浪花似的,几粒金色的麦子在风中飞扬。每当麦浪卷拂时,隐藏在麦田中的农夫们才显现出来。

    农夫们都是极为精壮的汉子,他们穿着土黄色或淡青色的洗衫,露出臂膀上古铜色的皮肤,皮肤之下,是饱满结实的肌肉,仿佛要冲破皮肤的束缚。他们弯着腰,一手一把镰刀,一手抓住麦秸,一手持镰刀快速而精准地割裂,只不过是一秒钟之间,他们面前的麦田就愈发变小,而身后便堆起一堆堆的麦秸。麦秸上都长着一大穗麦穗,麦果子鼓胀鼓胀的,有的果皮裂开,露出一些果肉,仿佛麦子的脂质要裂缝流出来一般。有时凉爽的风停了,农夫们便直起身子吆喝,唱着凉州的山歌,腔调苍凉慷慨,在广阔的麦田之上传播得极快。

    每一块麦田,面积都接近二十亩,而且还有一条引自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河流,流到这里,服徭役的人还修建了一条水渠,在低处往高处时,水流不上去,便安装有一座翻车,依靠河流的水力,不断旋转,圆轮上有密密麻麻的竹筒,水力推动翻车,翻车旋转,然后圆轮上的竹筒便舀起水,将水倒在高处的水渠里。这样,河水就能由低到高,流向所有的麦田。但现在五月,麦田不需要水了,农夫们又将水渠引向他们的村庄外围,那里有饲养的牲畜和家禽,被圈在圈子里。

    刘范看着一望无际的麦浪,静静地聆听风吹麦浪的声音,又有微风袭来,将头上的头巾、身上的衣带、战马的马鬃拂去,深吸一口气,满鼻子都是麦子成熟后香甜的味道。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

    享受一番,刘范发现农夫们纷纷出了田,奇怪不已,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妇姑挑着水和干粮来犒赏他们了。汉子们各自找到自家的妇女,取了干粮,就着水壶,半躺在树林里歇息,和妇姑们打趣。刘范便带着一行人走向那树林,想要询问一下农夫们。

    一接近树林,为表示尊重,刘范便下了马,牵着马步行,一群半躺着的汉子们天热,都脱了上衣,依在树干上休息,一见刘范一行人,不仅穿着富丽堂皇,而且人手一匹马,顿时惊奇不已,个个都站起来。

    刘范来到汉子们面前,先微微作了一揖,道:“敢问各位壮士,都是哪个村庄的?”

    汉子们诧异不已,但对于不了解的事物和人,人都是不敢轻易拒绝的。汉子们都道:“禀公子,我们都是对面王家庄的!不知公子有何贵干?”

    刘范想了想,道:“我来自蜀中,乃是蜀中一家商贾,听闻你们凉州牧改革,重视商贾这等贱业,便带着一些盘缠来了。初来这凉州,不懂凉州的规矩,故我想向众位讨教讨教,这凉州的规矩!”

    一个汉子听完,兴奋地道:“来凉州经商?那公子来对了!我们凉州啊,实行了改革,现在遍地都是黄金,只怕你是捡也捡不完啊!”

    另一个汉子道:“那公子算是来晚了!现在各个郡治的商铺都给卖光了,而且还有好多外郡的商贾进凉州来经商,俺们每天都能看见一群的商人经过俺们村,要赶着进姑臧城做生意呢!”

    刘范听罢,装作一副失望的模样,摇头不止。刘范又道:“既然经商无望,我便问问各位壮士们吧!刚刚我见你们正在收割,不知是为哪家做事?这一片田亩又是谁家的?”

    汉子们异口同声地道:“都是州牧大人的!”

    “哦?都是凉州牧的?”刘范暗自欣喜。

    汉子们道:“大人杀光了那些豪强,把田地列为官田,每家每户都分得二十亩,但不需买卖。俺们种的是州牧的田,交税只用交二十抽一!”

    “哦!原来如此!你们州牧作为一个外州人,杀了你们凉州那么多人,你们恨他吗??”刘范眨了眨眼,期待不已。

    汉子们面面相觑,然后道:“他杀的都是俺们凉州的败类,替天行道,俺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恨他?再说,他给了俺们这么多恩惠,不仅给俺们田,还给俺们用官家的牛耕田,还给俺们好多好多补贴,他可是咱们凉州人的大恩人啊!”

    刘范听了,心里暖洋洋的,又道:“可你们州牧在外郡人看起来,那都是吃人的魔头:在幽州,他就杀了鲜卑人十九万,用几万个头颅垒成了一个大京观;又在凉州强令羌人和氐人进凉州定居,剥夺羌氐两族的牲畜,此举又是否太过心狠手辣了?”

    一个领头的汉子,皮肤稍微比其他人黑一些,他站出来,道:“公子此言差矣!州牧杀的是鲜卑人,为的是咱们大汉好,那可是大英雄啊!而且俺以前就是羌人,以前俺们住在羌地,被贬为奴隶,让那些小头目们随意打骂,而且常常连吃的都没有!直到州牧遣兵进羌地,俺们才得到解脱!州牧不仅没有怪罪俺们入侵凉州,还专门派人教俺们说汉话,穿汉衣,俺们还学会了耕种,生活可比在羌地上过的好的多了!”

    刘范听了,惊奇地道:“你是羌人?”

    那汉子认真道:“是!不过,现在俺已经是汉人了,俺还有自己的汉地名,叫王二蛋!”说完,其他汉子就哄堂大笑。

    刘范点点头,道:“这倒是个好名字!我见你们的麦田长势很好,今年的收成可还好吗?”

    “好着呢!今年俺们凉州风调雨顺,州牧底下的官老爷也不敢欺负俺们,不像以前一样,又派人来催税,今年一定是丰收年!呵呵!”

    刘范欣慰地点点头。刘范又道:“你们是只种田吗?”

    “那倒不是,俺们家里,多多少少都养着好些猪啊,牛啊,羊啊,鸡啊,鸭啊,有的家里还养着马呢!以前养着这些牲畜,要是让官老爷和地主老爷撞见了,定要被抢了去!俺们哪还敢养啊!直到州牧主政,俺们才觉着自己是个人!现在俺们一个月都能吃上几次肉呢!”

    刘范听了,仿佛小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鲜红的奖状一般,展示给其他同学时,得意洋洋,满面春风。刘范又道:“那你们觉得,现在的生活还好吗?”

    “好啊!当然好了!”

    “至少比在羌地的好!”

    “有吃有喝的,也没了地主老爷欺压,那多好啊!呵呵!”汉子你一句,我一句的,时而开心地笑出来,笑声里全透露出自信和喜悦。他们却没发现刘范的双眼已经湿润了。

    刘范又道:“那你们现在还有什么事,想让州牧为你们做?”

    一听这句,汉子们愣了一下,一个汉子道:“不用劳烦州牧了!俺听说,州牧这几天一直都在批改公文,可累坏了!他还年轻,俺们没别的要求,只愿他身体康健就好!”

    “是啊!是啊!要是州牧累坏了,还可了不得!”

    突然一个汉子高高举起手,道:“俺想让州牧扩军!俺想当兵!”

    刘范惊喜不已,道:“为何要当兵?”

    “好多人都在传,皇帝器重州牧,让提领五十万大军!俺想着,家里还有丁男,俺便想参军,跟着州牧打天下!”

    这句话说完,汉子们顿时议论开了,纷纷同意。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发明

    “是啊!是啊!听说州牧大人带兵以来,可是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连黄巾贼张角一家和鲜卑的大单于檀石槐,都是他杀的!哎呦!那两个人可不得了!”

    “对啊!州牧大人带兵进凉州,只打了区区两场仗,就把凉州给打下来了,多威风啊!”

    “俺听说,州牧大人底下的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左右两个军师,都是神鬼莫测的老神仙啊!跟在州牧大人后面,肯定不会打败仗!”

    “凉州军的待遇也特别好,听说他们一天能吃一顿肉呢!那该多好啊!”说着,这些汉子都不自觉地咂吧咂吧嘴。

    刘范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道:“可凉州军选人很严苛,不够身高,不够力气的,不可能进入凉州军!而且凉州军的训练特别严苛,一天要训练六个时辰,连骑马都要骑三个时辰呢!吃肉?那都是训练表现好的士兵才能吃牛肉,其他士兵只能吃猪肉。这么辛苦,你们经受得住吗?”

    汉子们听了,面面相觑,都失落不已,只有那些长得好的兴奋不已。刘范问完了问题,便道:“壮士们,我这就走了,你们休息吧!恶来,去拿些钱赏给壮士们!”

    典韦早就准备好了,便发放给在场的汉子们,汉子们各个都推脱,道:“公子,俺们是老实人,你只问了俺们几个问题,俺们可不能要你的钱!你带走吧!”

    刘范道:“各位壮士不必客气,这只是些小小意思。你们拿了,可以给家里的孩子买些个精巧玩意儿,也可以给自家的婆娘扯几尺布,做些新衣裳!收下吧!”

    典韦和虎卫军士兵递给汉子们。汉子们见不好推脱,便收下了,并道:“谢公子!”

    “再见!”说着,刘范跨上马鞍,快马加鞭地走了。剩下几个虎卫军也急忙骑上马追上去,一个汉子揪住一个虎卫军的袖子,客客气气地问道:“诶诶,兄弟问一下,你们家公子是谁家的公子啊?”

    那虎卫军看了一眼眼巴巴的汉子们,骄傲地笑道:“什么我家公子?那可是冠军侯、州牧大人!你们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什么?州牧大人?那真是他?”汉子们仿佛被雷劈了一般。

    虎卫军士兵听完,便骄傲地拉起自己的袖子,露出凉州军特有的黑铁护腕,只见护腕篆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字:凉州军。汉子们各个挤过来看,看到这三个字,都吃了一惊。虎卫军士兵道:“我可是州牧大人的亲兵,虎卫军!他这次便服出访,就是要来考察一下你们过得好不好,你们不必担心!回家可要记得,给大人立起生祠啊!”

    “不劳兄弟你叮嘱,俺们全村家家户户都供着大人的牌位呢!”

    ……

    刘范又回到官道上,感慨万千。贾诩建议,去看看姑臧城的官营工厂。刘范应允,因为他要的椅子、床都被马钧发明出来了,还有其他的发明还没有消息,刘范也不知道军工工厂的能力,于是贾诩带路,一行人前往姑臧城的官营工厂。

    姑臧城的官营工厂集中在姑臧城外,形成一个工业区,已经被卖掉的官营工厂也还在那里。这个工业区是武威郡设立的,外围仅仅是一道矮矮的墙。刘范等骑马进入工业区,拿出了凭证,无人敢阻拦。刘范向工业区里看去,第一眼就是往来匆忙,穿着各色衣衫的工匠,其中以中老年妇女最多,因为工业区中最多的就是纺织厂。说是厂,其实也只是商人们购置十几架织布机、织绫机,再招募一些妇女,就组成一个厂了。虽然规模小,但因为集中管理,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好,还常有外郡商贾前来下订单。为了保障工匠们的权益,刘范还特意规定,每天工匠只得工作四个时辰,也就是后世的八个小时。

    不久,马钧便带领一群人来接见刘范。马钧等都半跪下来,道:“属下拜见主公!”

    刘范道:“起来吧!这工业区,我还是第一次来,德衡,你便带我四处看看吧!”

    “喏!不知主公想看什么部门?”马钧道。

    “嗯,先不急,你可发明出了我跟你提过的那些东西?我只接到你送来的椅子和床,这两样东西最为简单,其他的倒是比较难造!”刘范还是想想那些东汉所没有的。

    马钧道:“回禀主公,属下正想跟主公汇报呢!属下不辱使命,已经将主公所需要的发明全都发明出来了,但还不知道主公的标准如何,还请主公移步!”

    刘范大喜,心想,不愧是一代名匠啊!那么多精巧玩意儿,尤其是造纸术,技术含量很高。刘范便道:“好!带我去看看!”

    马钧便引领刘范一行人来到一座工厂,并补充道:“主公,这是属下特意开辟出来研制机密的地方,并派了专门的人保护,私营工厂的商人很难接近,更别说进入盗窃主公的机密了!”

    刘范道:“你做的很好!下次,把这个工厂和军工工厂都迁移到深山里去,工匠和他们的家人都要严密监控,不能让他们泄露出去,几天后,我会另建立一支两千人的部曲,专门监控,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我的机密!知道了吗?”

    “喏!属下都记住了,请主公放心。主公请,里面即是主公的发明。”马钧走在前面,带着刘范进了工厂,里面是一条条生产线,许多工匠正一板一眼地在组装部件,有的是刀枪这类武器,还有的是椅子和床。马钧指着工厂的一角,道:“主公请看,这就是属下按照主公的吩咐改良的造纸术。”

    刘范一看,还真是,正有十几个工匠在抄纸,一张张在阳光的照耀下通透白皙,金色的阳光像水一样透过纸张,泄在地上。刘范眼睛一亮,那些纸张和后世的纸差不多,刘范捏起一张纸,撕了一角,嘶啦的一声,确实和后世的纸没多大区别。田丰命人拿来笔墨,刘范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墨水既不是很快就被吸收,也不是完全渗不透,并未有墨晕。想想以前用竹条上厕所的悲惨经历,刘范拿着这些纸,简直要喜极而泣!

    刘范又道:“这些纸张质量很好,就是不知道产量高不高,原材料贵不贵!”

    马钧满面春风,道:“回禀主公,这些纸张生产量极大,一个月就能生产出满足凉州所有官府使用的量来,而且原材料也不贵,不过是些河边的烂渔网和烂木头就能制造出来。”

    刘范道:“好好好!这些纸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先给官府使用一些,不能让外面那些商人给偷师了去!”

    “喏!主公请看,这还有呢!这是主公要的珠算!”马钧呈上一部珠算,并亲自计算了一番,后世中学还教授珠算,所以刘范会用。正当刘范喜不自胜时,马钧又递给刘范一样东西,道:“主公请看,这是属下造的泥活字!”

    刘范看了看,上面一排排的活字是《论语》,《论语》应该是古代最畅销的书籍了。刘范道:“能用吗?”

    马钧笑了笑,道:“当然了!来人!”几个年轻的工匠拿来墨水,用毛刷在活字上刷了一层墨,然后拓在纸上,片刻之后,一揭,展现在刘范眼前的纸上,已经出现了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字!

    字不大不小,墨水没有晕,刘范从上到下读了一遍,感觉和后世的书差不多,道:“嗯!这个造的也好!”

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宝

    马钧道:“谢主公夸奖!主公还请看,这就是属下造的曲辕犁!”说着,一个瘦弱的工匠拎着一副曲辕犁向两人走来了。刘范见那曲辕犁比东汉农民所用的直辕犁更加小巧轻便,仅仅一个瘦弱的人都能抬得起,那想必农人们使用起来也不会感觉太重。工匠将之奉上,刘范接过曲辕犁,亲自拎了拎,感觉这副曲辕犁还没有他的剑重(他的剑大约有十斤重)。曲辕犁的犁铧是用铁来做的,但在工厂中试验曲辕犁太麻烦,必须要找到耕地才行,刘范懒得再废这个劲,也信赖马均的手艺,便道:“好啊!有了曲辕犁,凉州的农人耕田时就不用过于劳累了!德衡的发明,顿时减轻了凉州农人们的莫大负担,可谓是凉州的大功臣啊!”

    马钧谦虚地道:“这都是主公提点属下的功劳,属下这才有了灵感,若没有主公天资聪颖,那属下就算是再厉害,也断断是制造不出来的!例如珠算,主公还对算术如此精通,纵是天上的神仙都要在主公面前叹一声自愧不如啊!”

    刘范听了这话脸都红了,旁人都以为他这是太过于激动了,其实只有刘范自己知道,这是惭愧。刘范道:“我虽有灵感,但也要德衡为我制造出来!况且德衡也是名匠,改进的织绫机,比往常的要快上不少;还有翻车,能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灌溉高处的田地,着实不容易!对了!还有指南车,你可发明出来了吗?”

    马钧道:“指南车属下已经造好,经属下实验,确实可用!但指南车属于军用,故而属下将之放在军械制造厂中,请主公随属下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刘范打了个激灵,对啊!他还有好多关于武器的主意呢!近几日来一直专注于改革大业,却把武器的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刘范便跟着马钧,步入武威郡的军械制造厂。十三个郡的军械制造厂,其工匠都是选拔自跟随刘范进入凉州,本来是江夏人的工匠,鲜有凉州本地的工匠能够通过测试,进入军械制造厂工作,这也是出于安全着想,凉州刚刚属于刘范,还不太安全;唯有以前就是江夏刘黄两家仆人的工匠,才能让刘范放心地驱使。

    一进军械制造厂,刘范等人便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的声音,还有工匠鼓风机冶炼铁矿石时发出的呼呼的声音,并伴随着一阵热浪向进入军械制造厂的人袭来。

    顶着火热的热浪,刘范等人终于进入了军械制造厂,马钧展示出了他再现的指南车。相传,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蚩尤使出诡计,让神仙帮他把黄帝军阵弄得飞沙走石的,方向难辨。黄帝在天上也是有人的,黄帝命人造出了指南车,他的军队这才走出了迷阵。马钧估计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能重现指南车的人了。刘范很好奇,上古时代,黄帝的指南车到底长什么样的,一看,只见地上有一辆类似于小推车似的木车,车上有一个木头小人,小人伸出手,指着南方。马钧为刘范做了演示,马钧抬起指南车的推把,原地打转,但无论马钧带着指南车朝向哪个方向,指南车上的小人的右手始终指着南方。

    刘范顿感惊奇,于是自己也亲身尝试一番,果然,当他将指南车转向北方时,车上的小人会随着刘范的动作,默契地自动转向南方,和刘范相反。刘范越玩越开心,一连转了几圈,方才停下。刘范拍拍手,道:“这指南车确实是好!但它有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体量太大了,运输上颇为不便!”说到这里,刘范脑海里闪过一道光,想起了指南针!

    刘范又道:“哈哈!我想到主意了!德衡,你去找来磁石,把磁石打磨成一根针!”

    马钧不明白要磁石有什么用,但知道刘范一向点子最多,便去拿来了一块磁石,并快速打磨成一根针,刘范将针放在桌子上,并依据指南车,用笔在磁针的一端涂了黑色,然后放在手上把弄,不管刘范如何转身,磁针黑色部分始终会指向南方。围观的众人看得都惊呆了!没想到仅仅一枚磁针都能将天地的方向给分辨地一清二楚!马钧更是吃惊,没想到他费尽心机重现的黄帝牌指南车,居然会输给区区一枚磁针!

    刘范看着众人那可以塞进三个鸡蛋的嘴,得意忘形地道:“你们看!这枚磁针便可指明南北,而且便于携带!我将之命名为指南针!”

    马钧吃惊地道:“主公真是天资聪颖!没想到仅仅用一枚磁针就能辨明南北,真乃神人啊!”

    刘范笑道:“其实,这磁针也是有不少缺点的,如果所在区域中有大量的铁或者磁石,这指南针就不管用了!若论说携带方便,指南车不如指南针;但论说稳定性,指南针不如指南车!”

    众人信服。刘范道:“等我回了州牧府,必会下令让十三个郡的军械制造厂量产指南车,你不仅掌管所有的军械制造厂,还兼任武威郡军械制造厂的负责人,可以先让工匠们开工,只生产五百辆指南车即可,但指南针要生产一万枚。指南车和指南针,都作为我的重大机密,制造方法绝不能泄露出去!明白了吗?”

    马钧惶恐不已,道:“属下领命,定不敢懈怠管理,若有嘴巴不干净的和耳根子长的,属下必会让他永远闭嘴!还请主公放心!”

    听到马钧如此决绝,刘范也就放心了。刘范又想起一些问题来,道:“制造军械,恐怕要耗费不少的铁矿石,我要看看你们是如何冶炼钢铁的!德衡,带我去看看!”

    “喏!主公这边请,那里便是冶炼铁矿石的车间!请!”马钧带着刘范走向冶炼铁矿石的车间,越靠近那冶炼车间,气温就不断地攀升,仿佛空气中也燃起了大火,直烧得人外焦里嫩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341/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所写的《三国之西州制霸》为转载作品,三国之西州制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西州制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西州制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西州制霸介绍:
  英雄立于世,莫若立足西凉,垦边屯粮,养百金之士,招万人之敌,揽鬼谋之士,收离丧之民,兴工商百业,抑世家豪族,成强秦而虎踞西州,观诸侯而虎视天下!待天下生变,则兵出潼关,席卷八荒,鲸吞四海,内斗诸侯,外逐强虏,使海内归一,九州并同,万民安庆,天下太平!待天下长安,则进击海外,开疆拓土,兼欧亚二州,并东西二洋,如此,可称快意!三国之西州制霸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西州制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