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三国之西州制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西州制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     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六十六章 黄氏搬家

    于是刘范拍板了,就让刘诞出任锦衣卫的指挥使,领导锦衣卫开展情报活动。但刘诞还在江夏竟陵县,陪在母亲黄氏身旁。刘范也很想念黄氏,于是索性请黄氏和刘诞、刘瑁、刘璋一起从江夏搬到凉州姑臧城来住,这样既可以让刘诞接手锦衣卫,也方便了刘范奉养黄氏、敦促刘瑁和刘璋。

    接到刘范的信,黄氏和她的三个儿子都很高兴,都决定动身前往凉州,投奔刘范。刘范在信中说过,他又纳了四个小妾(就是甄脱、糜贞、马云鹭、貂蝉),并且其中的两位已经有了身孕,黄氏知道后,十分激动,这意味着老刘家成功地开枝散叶了。刘范知道,汉代的婚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就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他纳甄脱、糜贞、任红昌、马云鹭四女为妾室,按照惯例来讲都算是非法结婚,因为黄氏和刘焉都不曾知晓,只有让黄氏接纳了她们,这才算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中国古代,小妾的地位就处在大妇和女仆之间,十分尴尬,既是大妇的备胎,也可以一着不慎被贬为女仆,这不仅取决于她们的丈夫,也取决于父母和家里正室的意见。尤其在女性地位比较高的东汉,人们家中的母亲和正室的地位稳固如山。比如说,如果黄氏和蔡琰,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刘范纳妾,那刘范多半要放弃纳妾。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凄美的爱情故事,府吏的母亲讨厌府吏的妻子,即使府吏与其妻子有多么恩爱,最后府吏还是被迫把妻子给休掉了。正室的地位,尤其是在汉朝,几乎和其丈夫的地位相差无几,如果正室是个妒妇,那她丈夫就别想靠近其他小妾。

    所以,刘范不仅是邀请刘诞来凉州,更要黄氏来凉州,也好给甄脱、糜贞、马云鹭、任红昌她们一个名分。但刘范出于不刺激黄氏,就没有在信中提及他将要派给刘诞的任务。如果黄氏知道刘范要让刘诞出任锦衣卫的指挥使,那黄氏一定会极力反对。刘范考虑的是,等刘家除了父亲刘焉之外都进了凉州定居,刘诞和黄氏也来到了凉州,那就有利于造成既定事实,就算黄氏不同意,但已经没有退路的她最终也多半会默许的。

    但刘家的基业以及刘范取得的张角的宝藏都扎堆在江夏竟陵县,要想让整个刘家都搬到离竟陵有千里之遥的凉州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氏经过严谨细致的考虑之后,决定保留下刘家的大部分基业,并拜托和刘家亲如一家的黄家,也就是黄氏的娘家,让黄家帮忙照顾刘家的基业;而黄氏则带着刘范的三个弟弟和刘范的宝藏前往凉州。包括土地、大部分奴仆、家宅等,刘家都暂时交给黄家帮忙打理。

    八月下旬,黄氏率领着她的三个儿子走上了通往凉州的道路。刘范又怕有居心不轨的人对黄氏一行人下手,特意派遣典韦带着三千虎卫军前去保护。刘范知道,让黄氏、刘诞、刘瑁、刘璋进入凉州这一举动,就是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再鲜明不过的信号了。刘范的亲人,除了刘焉还在雒阳任职之外,全都从分封给宗亲爵位和封地的竟陵县离开,聚集到刘范的身边,这就代表着刘范已经把凉州看成自己的地盘了,或者说凉州已经是刘范的地盘了。

    要是朝廷知道了,肯定会怀疑刘范有准备要举兵造反的嫌疑。因为在中国古代,古人都没有安全感,而且统治者们都过分强调君王心术,所以君主和外派的文臣武将之间形成了这么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如若君王派遣一位文臣或者武将远离君王的手掌心,那么文臣或武将就必须把自己的家人大多数都留在首都。君王们认为,家人是文臣和武将最重要的羁绊,如若他们敢在外地造反,或者背叛君王,那君王还可以杀掉他们的家人。为了家人的安全,被外派的文臣或武将是不可能背叛君王的。

    比如,西汉时,苏武被派为使节,出使匈奴,结果苏武被他的猪队友坑害了,被匈奴单于扣押下来,并流放到北海即贝加尔湖那里放羊。北海离汉国太远了,消息闭塞,加之后来匈奴又因此和汉国断交,所以汉武帝以为苏武不回来了,一定是背叛了他,于是汉武帝痛下杀手,杀了苏武的全家。后来,苏武被放回来时,只有他的妹妹还活着。

    看似不过一次普通的亲人团聚,其实暗藏着玄机,可能刘范一着不慎,朝廷对他的态度就会急剧恶化。虽然知道这一举动实在玩火,是在挑战朝廷的底线,但刘范也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迟早刘范的家人都要进入凉州的,如若等到实力变强再请求黄氏搬家进凉州,那朝廷会更敏感。现在刘范的实力还相对来说比较弱小,朝廷或许还会没那么在意。

    而且朝廷多半也不敢阻挠黄氏搬家,不仅因为刘范还受汉灵帝的信任,更因为经过上次改革的风波之后,使天下人对刘范在凉州的分量有了充分而新的认识。在朝堂上,不仅是何进和他的党羽之臣,还是其他的正直无私的清流派朝臣,还是墙头草朝臣,心中都默许了刘范在凉州的地位。汉灵帝也知道,凉州太穷了,比交州和并州还穷,如果不用刘范在凉州“搜刮民脂民膏”的话,那他就无法继续修建供他享受生活的宫阙了。

    果然不出刘范所料,黄氏在竟陵县准备搬家的时候,竟陵县令、江夏太守、荆州刺史都向朝廷秘密通报了这件事,但朝廷议论了几下,也就没了下文;身为刘焉刘范父子的死对头,何进也没有反对,并命令那些相关官员不要阻挠黄氏搬家。

    因为袁绍和袁术给何进分析,说之所以刘范要让黄氏搬家进凉州,这是因为刘范开始把凉州视为自己的地盘了。只要刘范的势力都从东州窝进了凉州那个鬼地方,那刘范对东州、对朝廷的影响力就会大幅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刘范不再对朝廷感兴趣了。刘范一从朝廷上离开,就会留下一个权力缺口,正好有利于何进扩张势力。何进听了袁家两兄弟的分析,觉得十分有道理;他最得力的谋士郑泰也没有反对;曹操也不反对袁家兄弟的提议,但越来越认为刘范有举兵造反的嫌疑……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驾临

    东汉的官道就是稍微平坦一些的平地,从竟陵县前往西北方向的凉州,最近的路上还要经过相当于无人区的神农架山区和横亘南北的秦岭,道路十分崎岖难行,加之八月份降雨量很大,道路上全是泥泞,所以黄氏搬家起来十分费力,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刘范一直从八月下旬等到九月下旬,才听闻黄氏在虎卫军的护送下终于抵达了长安城。

    终于,黄氏一行人披着十月上旬未退的夏日阳光进入了凉州境地,刘范出姑臧城迎候黄氏进城。刘范率领着姑臧城内全体官员出到姑臧城外,由于他的五位妻妾中三个怀有身孕,所以刘范就让她们在家里等着。老远地刘范就看见了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一片遮天蔽日的烟尘。这么大股的烟尘必定是大型车驾才能造成的,刘范猜想,一定是黄氏到了。正如刘范所料,那烟尘正是黄氏的车队和虎卫军三千人马造成的。

    随着车队的快速靠近,刘范的心跳也慢慢加快,他已经有七个月多的时间没见过黄氏和她的三个弟弟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对于穿越来得到的这个家,刘范总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一方面,刘范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个家,这个家里的家人并不是他的家、他的家人,他的家、他的家人远在一千几百年以后;但刘范穿越这么久了,在刘家生活了一段日子了,已经把刘焉看做是他的父亲、把黄氏看做是他的母亲,把刘诞、刘瑁、刘璋看做是他的亲弟弟。

    每次刘范都将自己真的视为“刘范”或者说从心里就渴望真的是“刘范”,能够得到“刘范”所应得的一切而不会自然而然地感到羞愧难当和心如刀绞,但他知道这不可能,他的身体还是“刘范”,但他的灵魂却是刘范。每次刘范凝视着刘焉和黄氏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在一千几百年后的亲生父母,并自动把眼前刘焉看成是他的亲生父亲,把黄氏看成是他的亲生母亲。每次这么想的时候,刘范都羞愧不已,不仅是对他的亲生父母感到羞愧,也是为刘焉和黄氏夫妇感到羞愧。想起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在一千几百年的后世,并可能永远地失去了他这个唯一的独生子,刘范的心就痛得有如刀绞,他不敢想象他的亲生父母失去了他之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想起刘焉和黄氏对他的好,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时,刘范就感到难受不已,他们对刘范这么好,却没想到,眼前的儿子却不是他们真正的儿子,刘范这是冒名顶替了!

    …………

    心头一番心酸滋味的刘范一直在深思着,差点忘了黄氏和他的三个弟弟就要到了。刘范见车驾已经离他不远了,于是只好收拾好自己的心事,快步向黄氏的马车走去。但黄氏见刘范向她走来,激动不已,便在典韦的搀扶下,下了马车。见母亲已经下车、长兄正向他们走来,刘诞、刘瑁、刘璋三兄弟也不敢失了礼数,也急忙下车,端端正正地站在黄氏身后,等着刘范上前。

    刘范走到黄氏面前,已经能看到黄氏那对闪着泪光的眼睛和她那略微消瘦的脸庞。刘范行礼,道:“孩儿拜见母亲!”

    “小弟拜见长兄!”刘诞、刘瑁、刘璋也对刘范行礼。

    “快起来!快起来!这地上多脏啊!”黄氏等刘范说完话之后,急忙伸出双手去扶起刘范,刘范起身了,黄氏又帮他掸了掸膝盖部位衣服上沾染的黄土。

    刘范哽咽不已。刘范道:“谢母亲!母亲和三个弟弟一路上舟车劳顿,这就跟孩儿回府歇息吧!”

    黄氏点点头,道:“好好好!为娘听说你又纳了四个妾室,其中还有两个已经怀有咱老刘家的骨肉了,这可是咱老刘家的大事,范儿快快带为娘回府,为娘想要看看她们!”

    刘范没想到黄氏对他的下一代如此上心,甚至比他还要上心。刘范笑道:“喏!母亲,孩儿没征得您和父亲的同意,就私自决定纳妾,还有她们身子骨都弱,最近阳光过于毒辣,所以孩儿未曾让她们出来迎候,还请母亲恕罪!”

    黄氏道:“你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又何必事事都要征求为娘与你父亲的意见?再说这天确实是热,不让她们出来迎候也是应该的!为娘不怪你!走吧!带为娘看看你的新媳妇吧!为娘也好久没见到琰儿了,不知道她的身体还好不好?”

    刘范笑道:“母亲不必担忧,琰儿身子骨还好,肚子里的孩子也很正常,母亲可以放心了!”

    “为娘怎么放心的下?你一个大州牧,每天要处理多少政务和兵事,又要应对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朝廷,哪里有时间和精力照看她们?你也是男人了,也不能终日沉迷在女子之间。而琰儿她们又都是第一次怀胎,没有经验。这次来凉州,为娘就负责照看她们,你也好腾出手来去干你的大事去。”黄氏一边说着,一边十分期待看到满堂的媳妇都挺着大肚子来见她的情形。

    刘范笑道:“谢母亲大人关怀,孩儿先替孩儿的媳妇们和您未出世的孙子孙女谢过母亲了!”

    黄氏点点头。刘范笑道:“母亲上车吧!孩儿带您回去看媳妇去!诞儿、瑁儿、璋儿,你们三个想不想见见你们新的四个嫂子么?”

    “想,想!”刘璋和刘瑁终于突破了礼制的束缚,欢快而兴奋地喊道,四只白嫩嫩、胖乎乎的小手和四个冲天辫晃晃悠悠的。

    “弟弟也想!”只有刘诞最为老实,举手投足之间已经全然像是个大人了。刘范暗中观察刘诞的举止言谈,看了比较满意,假以时日,必定能担负起锦衣卫的重担。

    “好!那大兄我前面带路,你们陪着母亲在后面跟着!”刘范笑道。

    “喏!谨遵兄长命令!”三个小孩子说完,便簇拥着黄氏上了富丽堂皇的四牡马车,典韦不放心黄氏和刘氏三个兄弟,便亲自坐在车上驾驭四匹高大雄壮的雄马。刘范对典韦的行为很满意,冲他点了点头,典韦则憨笑着回应。

    刘范便跨上他的坐骑,一匹从西域乌孙国偷偷买回来的汗血宝马,此马的品质,比汉灵帝、糜竺、甄尧在大婚时送给他的汗血宝马的品质还要高。只见此马通体漆黑,全身上下连带着没有一根杂毛,肩高七尺,头高九尺三寸;全身肌肉发达,皮肤下的肌肉好似在顶撞着皮肤,皮肤隆起一块块肌肉;双目炯炯有神,凌厉如剑锋,就算是驯马的老手,也不敢多看它的双目一眼;它的鬃毛长一尺许,如同披挂在脖子上的黑色铠甲,马尾长三尺许,在微风的吹拂下,或是它高兴时微微拂动时,有如二八少女的青丝;两耳尖尖如刀,四个马蹄也是一片漆黑,浑厚敦实,蹄子用力一踏地,地面就发出一阵震动,地上的沙石不停地抖动;当它极速奔驰在绿油的草原上、蔚蓝的天空下时,就有如一道黑色的闪电一般,只不过是一息之间,它便能奔驰出几十步,真的是快如闪电!

第一百六十八章 驯服烈马

    这匹汗血宝马,还是刘范特意托付一个凉州商人,出凉州进西域,再进到乌孙国里买来的,刘范为了这匹马,付出了足足两百万钱!但刘范觉得这点钱还远远配不上这匹宝马。刘范虽然不是专业的熟练的相马师,但当他和马儿第一次四目相对之时,他从灵魂深处就认识到,这就是他所需要的最好的坐骑!

    当时,被刘范委以重任去西域买马的商人从西域回来,并将三千多匹各种血统的西域马赶进了山丹军马场内,刘范听闻这一批西域马中也掺杂有汗血宝马,便心血来潮亲自去山丹军马场挑战坐骑。正当他在观察马群时,有军士来报,说有一匹汗血宝马他们用了各种手段,甚至动用了酷刑都不能驯服它,刘范一下就来了兴趣。

    因为热爱优良马匹的刘范知道,蒙古马才比较桀骜不驯,西域马相较于蒙古马来说还是比较驯良的,包括其他的三千多匹的西域马,面对军士们的束缚,都没有表现出多少反抗的苗头。刘范一看,只见一匹如同黑色闪电的高大壮硕的马儿,全身血迹斑斑,被一大群凉州军士围在一个马场里,面对着凉州军士投出的套马杆,它一一灵活地躲开,继而向凉州军士发起反击,凉州军士有一百多人,因为爱惜它所以都不敢再和它相抗。然后马儿又使出死劲冲撞马场的栅栏,眼看栅栏就要被撞出一个大洞了,刘范连忙跃进马场,阻止马儿的行动。

    马儿见刘范阻拦它,怒起,便向低下头向刘范冲撞而去,如果它得逞的话,刘范必定要被它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于丢掉性命。刘范见怒不可遏的马儿向他撞来,像一列火车一样,势不可挡,一往无前,刘范心里也是极为恐惧的。马场里众军士见刘范眼看就要被马儿给撞飞了,都惊呆了!刘范极度的恐惧之下,便大吼一声,马儿被吓了一跳,略微怔了一怔,但还是奋力向刘范撞去。科学证明,人在恐惧和愤怒之下,想办法的速度反而比冷静时更快,在那一刻,刘范有了主意。

    刘范便直挺挺地等着马儿向他撞来,就在马儿如同火星一般的头离刘范**不过十厘米之际,刘范又大喝一声,然后从地上腾跃而起,双手合十,紧紧地抱住马儿的头,身体略微向左侧开,巧妙地躲过马儿的头;刘范又大喝一声用以壮胆,他趁着马儿的头未曾撞到他的双手时,双手快速反转,作为刘范身体的支点,支撑刘范的身体在空中绕一个半圆,降临在马背上空,刘范放开顶着马儿的头的双手,并同时张开双腿,让身体自由落体,最终刘范正好跨上了马儿的后背。

    跨上了马背,也不代表刘范脱离危险,毕竟马儿仍在高速奔驰。所以刘范落到马背上后,又赶紧用双手抱紧马儿粗壮用力的脖子,情急之下,刘范也顾不得形象了,又用嘴咬住马儿那风中飘扬的鬃毛。这下,刘范算是骑上马儿了。看到这一幕,原本都认为刘范肯定要被马儿撞飞、必死无疑的众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刘范竟然使出这么冒险的招数,不仅避开了极速狂飙的马儿,还反败为胜,骑上了马儿的后背。马儿也感受到了后背传来的重量感,知道背上有人了。于是马儿立即收住四只蹄子,刹车,马蹄一连搓开了几丈的草皮,弄得马场人烟尘弥漫它才停下。

    刘范见马儿停下,还以为马儿这是要屈从于他了,于是暂时放开了紧紧地咬着马鬃的嘴,但还是不松开抱着马儿脖子的双手。马儿对此极其愤怒,便长嘶一声:“希律律”!尖利而响亮的嘶叫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山丹军马场!其他的军马听到它的叫声,纷纷向它围了过来。

    马儿昂首怒目,高高地人立起来,四蹄腾空,扬起四个石块般大小的蹄子,在空中踢动;它引颈向天,不停地甩动脖子,马鬃像云卷云舒一般迎风飘扬,仿佛一面黑色的旗。马儿这是想要把挂在它脖子上的刘范给甩下来,但刘范已经决心要收服它了,当然不会如此容易就让它把自己给甩下来了,这样在场的军士也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刘范紧紧地抱住马儿的脖子,还有意用手掌紧紧地按住马儿脖子上的主动脉,他知道,驯服一匹烈马,就必须要让它知道他的主人能够置他于死地,这样,马儿从心里就会对主人产生恐惧,之后才会对主人产生敬畏之心,最后,马儿才算是被驯服了。

    马儿感受到了主动脉上刘范手掌传来的压迫感,血液供给开始不足了,马儿心急如焚,立即扬开四蹄,玩命似的围着圆形的栅栏极速奔跑,军士们见状,吓得立即跳出马场。马儿围着圆形马场栅栏奔跑,就给刘范增添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由于马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刘范竟被马儿甩起来了,整个身体除了双手和头还停留在马儿的身上,都被甩起来,半悬在空中,在这一刻,刘范感觉自己是太空人一般,身处太空中,没有一丝重力的束缚。

    但这么美妙的感觉慢慢地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眩晕。马儿快如闪电,一瞬之间就能跑完马场一圈,刘范跟着它绕圈子,头脑越来越不清醒,越来越眩晕,感觉只要一着不慎,他就会送来抱住马儿脖子的双手,离马而去。想到这里,刘范赶紧强迫自己脑子变清醒,并奋力用意识强迫大脑保持清醒,刘范想着,他绝不能输给这匹马,他今天一定要战胜这匹马!于是,刘范重新用力搂住马儿的脖子,并咬紧牙关用力按压住马儿的主动脉!

    这是一匹马和一个人之间的斗争,就看谁最先停手,输赢只在一瞬之间,也只在一念之间。若刘范脑海里再冒出放弃的念头,他就会被马儿从身上重重地甩在地上,很有可能脊梁骨都会被摔碎;若马儿大脑缺氧,坚持不下,那它只好停下,并且心甘情愿地认刘范为主人,受刘范支配命令。这是刘范要用性命赌马儿的效忠。刘范绝不放弃,若不能得到这匹马,人生亦无所乐趣可言;马儿也是这么想的,它需要的主人必须要能击败它,而不是它蹄下的尸体!

    考验刘范的定力的时候到了!刘范自己也知道,他使出吃奶的劲逼迫自己在极速旋转之中保持头脑清醒,并用手指用力顶住马儿的主动脉,阻止马儿血液供给给它的大脑,刘范狠狠地咬紧牙关,仿佛要自己咬碎自己的牙齿;马儿也是拼了命了,它脖子上的主动脉连接着心脏和脑仁,若是主动脉还是被刘范一直压着,那它的大脑很快就会缺氧,进而它将不得不停下脚步,向刘范屈服。于是马儿不顾身上的血一直在流淌,又加快速度,它的四个蹄子仿佛并没有踩中地面一般,而且踏着风,马场栅栏边上的绿草很快被它踩灭,露出黄色土壤。

    刘范除了头部还很清醒之外,全身都已经麻木了,根本不受刘范指挥,当然他也没时间指挥其他身体部位。特别是紧紧抱着马儿脖子的双手,裸露出的皮肤都是紫红色的。马儿席卷整个马场,奔跑时卷起一阵阵大风。越来越强劲的风呼呼作响,划过刘范的眼睛,刘范绝望地闭上双眼,咬着牙等着,他想,就在坚持最后一刻,若是马儿投降则已;若它不投降就找寻机会跳出马场!

    就在这关键一刻,就在刘范准备放弃的时候,令刘范欣喜若狂的是,马儿渐渐疲惫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速度就像流水一般慢慢地流逝,不过几瞬,马儿的速度就降低到刘范可以伸展四肢的程度了。最后,刘范又骑上了马儿的后背,并可以伸展一下酸痛不已的双手。马儿驻在了原地,然后不停地大口大口地喘气,口吐白沫,两只大大的鼻子随着呼吸不停地起伏,它身上紧绷的肌肉也是一张一弛的,它的皮肤下还渗透出一滴滴红色的汗水,在阳光下显得如同血丝一般,十分狰狞恐怖。

    刘范也累极了,松开了钢圈似的双手,颓然坐在马背上,像只狗似的舌头一伸一缩,快速呼吸空气中身下马儿传来的一阵汗味,刘范感觉好极了!就像马儿流出血汗,刘范也是全身大汗淋漓,但却也是酣畅淋漓,经过这一斗,刘范觉得这次斗争远比上阵杀敌还要疲惫不堪。

    刘范休息好了,便得意忘形地拍了拍身下的马儿,好像是在提醒它:你已经被我给征服了!马儿早已停止了喘息,被刘范拍了拍,它愤懑不平地打了个响鼻,又故意用力地踏了一脚地面。刘范见了它的反应,猖狂地大笑,然后跳下滑溜溜的马背,揪了揪它的鬃毛,又强行用手按低了马儿骄傲高贵的头颅,抱着它的头,和它再次四目相对。马儿一动不动地、不卑不亢地盯着刘范的眼瞳;刘范也报以同样的眼神,紧紧地盯着马儿那漆黑如碳的眼瞳。刘范能从马儿的明亮灿烂的双眸中看到他的倒影,马儿也能从刘范明朗星灿的眼瞳中看到它的倒影,刘范和马儿,他们是在看着对方,但更像是在看着自己。仿佛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一般,一人一马一动不动,却又针锋相对,眼神如电。四目相对了许久,马儿的眼神中那凌厉的光终于被刘范的眼神里的光芒给逼了回去,马儿终于不敢再正视刘范一眼了。

    刘范看到这一幕,便揉了揉马儿结实的脖子,替它擦了擦血色的汗水,马儿则对他用头儿轻轻地拱了供,还用它的舌头掠了掠刘范的脖子,很痒。但这意味着,它是他的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刘诞之思

    刘范轻轻地捶一下马儿那结实得如同钢铁般的胸膛,马儿低着头慢慢地踱步向后退却一些。刘范又为马儿用手指指缝梳理了一下它额前的鬃毛,马儿感觉到十分舒适,轻轻地哼了一下鼻子。刘范得意地笑了,然后向马场外还惊魂未定的军士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上前来。军士一愣一愣地慢慢靠近刘范和马儿,马儿见军士们靠近,又想攻击他们,这把军士们吓了一跳。刘范不紧不慢地用手抱住马儿的正正方方的头,不让它动弹。

    军士们便给马儿套上了辔头、缰绳、马鞍、马镫,又小心翼翼地为它钉上了马蹄铁。在此期间,马儿非但没有反抗挣扎,而且还十分配合军士们的行动,在钉马掌时它还特意略微扬起蹄子,忍受痛苦一动不动地让军士帮它钉完四个马掌。工作完了,军士们身不由主地离开马儿一段距离。刘范却不以为然,他立即踏上马镫,翻身上马,再次骑上了马儿。这下,马儿和刘范的关系就得到完全地确定了。刘范用双腿夹了夹马儿的腹部,催促马儿奔跑起来,马儿果然顺从地飞扬起四个蹄子,乘着风,不踏地,一跃就飞跃出了马场,跨越了马场高达一丈有余的栅栏,然后四平八稳地落在草地上。

    刘范怕马儿太累了,于是轻轻地勒了一下缰绳,马儿随即停下驻足。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的凉州军士、商人、相马师、牧马人以及正在围观的几万匹军马,均对傲然屹立在马背上的刘范,报以响彻整个山丹军马场的掌声和马儿的嘶鸣声。刘范得意不已,对人群和马群挥了挥马鞭,马儿也骄傲神气地打了几个响鼻,并用蹄子在地上踢踏。

    有个机智的商人上前,劝刘范给他的坐骑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刘范心想,他的坐骑全身漆黑,奔跑时有如天上快速飞飘的乌云;速度飞快,能够追上大风吹拂;四只蹄子在奔腾时好像只踏着风而不临地,应该用它的特征来给它起个响亮的名字。

    本来刘范想给它套上昭陵八骏中的一匹的名字,但八骏中大多数名字都和突厥人有关,不够响亮,让现在东汉的人听了,会觉得怪怪的。最后,刘范绞尽脑汁,想起了《拾遗记》中记载的周穆王的八骏,分别是:绝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书中对它们的描述和赞美分别是:绝地马,足不践土;翻羽马,行越飞禽;奔宵马,野性万里;越影马,逐日而行;逾辉马,毛色炳耀;超光马,一形十影;腾雾马,乘云而奔;挟翼马,身有肉翅。

    刘范觉得绝地马的特征和眼前他的坐骑十分相似,两匹马都是飞奔起来时蹄子不沾土地,而是乘着大风。刘范又想起了后来的吴国名将周泰的坐骑也是全身漆黑,其马名叫黑云马,和刘范的却也十分近似。刘范于是给坐骑起名叫“追风绝地黑云马”,平时的时候就省略为黑云马即可。刘范的坐骑,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刘范为了努力贴合历史,曾送给的赵云一匹白马,起名为“照夜玉狮子”;曾送给张辽的一匹灰色的汗血宝马,起名为“灰影”;曾送给黄忠的一匹全身赤红的汗血宝马,起名为“燎原火”;曾送给魏延的一匹全身同样漆黑的汗血宝马,起名为“乌骓”。这些战马的名字,都是在《演义》中和三国迷心中鼎鼎有名的名字,而其他将领的坐骑的名字,都是刘范自己乱起的。

    ……

    言归正传,却说刘范领着黄氏和他三个弟弟进入姑臧城,当路过姑臧城东门时,好奇心重的刘诞、刘瑁、刘璋纷纷探出头来看姑臧城的城墙,见城墙宽而厚,并配备有瞭望塔、箭楼、瓮城等军事设施,感到十分惊奇;又看见城门下两旁整齐划一地站立着的亢龙营军士,个个高大威猛,他们身上的盔甲华美耀眼,胯下的战马雄赳赳气昂昂,手中的武器锋利锐气,又不禁发出一阵感叹。刘璋还努力地伸小手出车窗,想要摸一摸一个军士的战马,军士还跟淡定,但那匹战马却不买刘璋的账,朝他瞪了一眼,还用蹄子踏了踏地,吓坏了没见过世面年纪幼小的刘璋。刘璋即被吓得哭出声来,刘范听到了,又猜到了原因,便骑着追风绝地黑云马返回到马车旁。刘璋看见刘范骑着另一匹比那匹吓唬他的马更为雄壮的马向他走来,立马破涕为笑,笑逐颜开,伸出手要骑马。刘范便伸手进车中把小刘璋抱出来,将他放在马鞍上、刘范的身前。

    小刘璋激动不已,双手不老实地在高桥马鞍上拍来拍去,他甚至还大胆地对黑云马伸出魔爪,用手轻轻地抚摸了几下黑云马飘逸的鬃毛,见黑云马并没有理会他,刘璋还故意用手试着揪了揪鬃毛,黑云马这才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来,警告刘璋不要轻举妄动,刘璋又被这个庞然大物吓到了,身体一颤,便转身缩回刘范的怀抱里。刘范摸了摸刘璋的头,鼓励他不用害怕,刘璋这才慢慢地恢复勇气来,再次在马鞍上坐稳。

    见状,还在马车里的刘瑁眼红不已,也嚷着要骑上马背,刘范便又伸手去把他揽入怀里,放在刘璋身后。两个小孩子在马背上不老实地乱动,黄氏对此忧心忡忡,叮嘱刘范不要让他们掉下马背。刘范自然会,他还把至关重要的缰绳交到刘瑁和刘璋的手上,他们俩却不懂缰绳是干嘛用的。刘范手把手地演示给他们俩一遍,刘瑁比刘璋反应更快一些,便先抢到了缰绳。刘范道:“你说一声'驾’试试!”

    刘瑁犹豫了一下,便奶声奶气地冲安分守己的黑云马喊一声,道:“驾!”一边说着,刘瑁还学着刘范的动作用他的两截短短的腿夹了几下马肚子,黑云马还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它知道,让它走的不是刘范。刘瑁见黑云马不动蹄子,又叫了几声“驾”,但黑云马不买他的账。刘瑁失落不已,扭头回来,可怜巴巴地看向刘范,稍不注意,他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刘范便拍了一下黑云马的屁股,黑云马感受到这熟悉的分量便缓缓地走动。刘范笑道:“看吧!马儿听你的话了!”

    刘瑁听了刘范的话,信以为真,笑逐颜开,刘璋也学着三哥刘瑁的样子,叫几声“驾”,马儿稍稍加快了速度。以为马儿真的听话了,刘瑁和刘璋两个小孩高兴不已,悠悠的马背上荡漾开铃声般悦耳动人的笑声,让每个人听了,心中的水平如镜的湖水荡漾开一丝涟漪。刘范一手牵引着缰绳,一手搂着刘瑁刘璋两兄弟,心头点起一支蜡烛,燃起温暖的光。

    唯有刘诞安安稳稳地坐在马车里,陪在母亲黄氏身旁,静静地看着那两个小孩在马背上嬉戏,脸上只是浅浅的笑,眼里却还留存有一丝对他们的羡慕。刘诞就如同刘范一般,也是少年老成。在原来的历史上,在现今的三四年之后,当刘范在朝廷上担任中郎将时,二十岁的刘诞也当上了治书御史,职位也不算低,虽然其中未尝就没有刘焉的作用和他的出身的因素,但年纪轻轻就能作一御史,也是很不简单的。

    在今年,也就是中平二年、公元一百八十五年的六月份时,刘诞的年龄又增了一岁,为十六岁。而且刘诞在黄氏的管教下,已经通习四书五经,还因为刘范的缘故而广泛涉猎兵家、农家和墨家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十分有道理,但在崇尚儒学的东汉,都算是歪门邪道,在后世就叫邪教。

    刘诞之所以敢顶风作案学习邪教思想,就是因为刘范喜欢。刘范不不仅是喜欢,还重视这些思想,甚至于改革中都用到了许多墨家和农家的思想。刘诞的梦想就是想在兄长刘范之下作一个官,能帮到刘范一点,哪怕只是一点也好。

    在来凉州之前,刘范就在信中提及要派给刘诞一个十分重要的官职,并申明这个神秘的职位甚至要比贾诩和田丰的军师一职更加显要。看了信的刘诞十分激动,他想,他很快就能在刘范之下任职,也能像兄长的文官武将们帮到他了!尤其是刘范曾说过,这个职位非亲信人等不可随任,刘诞更是高兴。刘诞也不是不知道很有可能刘范在做的所有事都有造反的可能性,但刘诞又想,刘范是宗亲,是高祖的后代,没有可能对自家的天下社稷造反。所以刘诞一心就像快些赶到凉州,赶到兄长的地盘上,帮助兄长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心思单纯、涉世未深的刘诞却不知道,刘范将要交给他的职位,却可能对他的将来的人生旅程造成重大改变,还可能会彻底毁了他!

第一百七十章 家婆教媳

    当刘范和刘璋、刘瑁在马上嬉戏、刘诞坐在马车中沉思之时,他们已经通过了姑臧城东门,进入了姑臧城。越进入姑臧城里,人群的嘈杂声就越来越嘈杂。听到车外纷纷扰扰的声音,黄氏和刘诞都下意识地撩起窗帘,伸头出车窗,好奇地看向窗外的姑臧。只见姑臧城里的百姓,贩夫走卒的、小市民的,还有在市

    里租赁门户的商人,都赶着热闹围在道路两旁,想要看看州牧大人的家人都是些什么人。

    黄氏看着嘈杂的人群很久,忽然扭头对刘范道:“范儿做得好!”

    刘范不知道黄氏的意思,便问道:“母亲,孩儿什么做得好?”

    黄氏微笑着指了指拥挤嘈杂的人群,道:“你看看,姑臧城里的百姓红光满面,面容饱满,身形充腴,衣裳整洁,人群中尚有黄发与垂髫,一看便知他们不曾受过饥饿窘困之苦,当是丰衣足食!不像咱们江夏老家那边,饥民遍地,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比起其他的州郡,凉州都可谓是天堂了!嗯!你这个州牧也不是白当的!”

    刘范这才懂得黄氏的意思,原来是在夸他治理凉州有功。刘范感觉好极了,感觉飘飘然的。刘诞听了黄氏的话,也看了看人群,发现姑臧城的百姓果然脸上都没有饥饿之状,而且还是精神百倍的神情。刘诞点点头,笑道:“母亲说的不错,不仅是这姑臧城的百姓,就连城外乡村中的百姓,他们脸上皆未曾有过饥饿之色,人们口粮丰裕,家中饲养的禽兽成群,衣衫整洁干净,房屋皆用红砖构建,家中的孩童和老人都怡然自乐。如此的景象,是在别的州郡所看不到的。小弟听说,就连司隶刺史部也爆发了饥荒,出现了河内的丈夫吃妻子、河南的妻子吃丈夫的惨剧!来凉州的路上小弟还在奇怪,为何天下许多流民都愿意来凉州如此偏远荒凉的州郡,现在小弟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兄长善于治政的缘故!”

    刘范笑了笑,道:“其实这治理地方也没什么难的。咱们大汉地大物博,百姓精明强干,只要官员们都奉公廉洁,国家不过分地剥夺人民之财富、降低赋税、减少徭役,与民休养生息,多多发展对人民有益之业,何愁大汉不兴?何愁治理不成?”

    刘诞点点头,对刘范虔诚地拱手,道:“兄长高见,小弟受教了!”

    刘范笑道:“高见谈不上。等你在凉州任了职位,你也会和很快懂得这个道理的。只要你肯勤勤勉勉,肯吃苦耐劳,大事不难成矣!”

    刘诞闻言,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那兄长,小弟的职位究竟是什么?”

    刘诞见黄氏也在看着他,目光如炬,想要直接告诉刘诞,但却有害怕黄氏反对,于是对刘诞道:“不急不急!等回了家,兄长为你接风洗尘之后再说也不迟!咱们先回去吧!”

    刘诞只得放下好奇心,道:“喏!”

    不一会儿,一行人到达了州牧府前。州牧府大门口,挺着个大肚子的蔡琰正带着糜贞、甄脱、马云鹭、任红昌四个妾室,站着等待黄氏和她们的三个叔叔的到来。老远地黄氏就看见蔡琰了,只见蔡琰始终面带微笑,肚子高高地隆起,额头上出了些汗水,两个侍女搀扶着她。黄氏心疼蔡琰,更心疼她的孙子,黄氏立即叫停了马车,在刘诞的搀扶下,快步向蔡琰走去,越走近,黄氏脸上的笑意就更加浓郁。刘范也急忙下马,并把刘瑁和刘璋也抱下来。蔡琰命侍女放开搀扶着她的手,便要对黄氏行礼。黄氏眼疾手快,立即伸出手扶住了正要艰难地弯腰的蔡琰。

    黄氏心疼地道:“琰儿啊,你怀有身孕,身子骨虚弱,以后就不必多礼了!”

    蔡琰出身于书香门第,自然不答应,笑道:“这怎么行?母亲是长辈,琰儿不仅要给您行礼,琰儿肚子的孩子也要给祖母行礼啊!”

    黄氏满意地道:“好好!琰儿真是越来越乖巧懂事了!”

    “谢母亲夸奖!”蔡琰像吃了蜜糖似的欢喜。

    黄氏又用手绢为蔡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刘范埋怨道:“这日头这么热,你也不知道让琰儿进屋歇息!”

    蔡琰连忙为刘范说好话,道:“母亲,夫君说了,多晒些太阳对我们的孩子,能让孩子发育得更好!”

    刘范尴尬地笑了笑。黄氏不满地道:“那也不能在太阳等候如此长久啊!还是琰儿懂得体贴,你可要多对她上心些,懂了吗?”

    刘范尴尬地道:“喏!孩儿知错了!”黄氏这才放过刘范。

    黄氏又发现蔡琰身后还站着四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穿着打扮不下蔡琰,其中任红昌也在,黄氏自然认识她。心中暗自猜想,这四个女子应该就是刘范说的妾室了。刘范给蔡琰一个眼神,蔡琰心领神会,便对黄氏笑道:“母亲请看,这就是夫君新纳进府的四位美人!”

    闻言,糜贞、甄脱、任红昌、马云鹭立即异口同声地给黄氏行礼,深深地道了一个万福,道:“妾身糜贞(甄脱、任红昌、马云鹭)拜见母亲!”

    刘诞、刘璋、刘瑁也对她们行礼,道:“弟见过嫂嫂!”

    见四女都彬彬有礼,黄氏满意地点点头,道:“好好!都起来!”

    “喏!”四女起身,低着头,捏着手。

    刘范笑道:“母亲,红昌你还认得吧?”闻言,貂蝉又给黄氏道了一个万福。

    黄氏笑道:“当然认得了!红昌侍奉老身也有段时间了,作为妾室还是不错的!”

    “谢母亲夸奖!”貂蝉激动不已,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母亲,糜贞是东海糜氏之女、甄脱是无极甄氏之女、马云鹭是扶风马氏之女!”刘范又给黄氏介绍糜贞、甄脱和马云鹭。

    黄氏听完,更加满意了,她道:“好啊!好啊!你们都是身出名门的,嫁来我刘家也是委屈了!但你们如今已是刘家了,不仅要勤心侍奉你们的丈夫,更要早些为刘家开枝散叶,繁育子嗣!老身听说,已经有两人怀有身孕,是谁啊?”

    任红昌和甄脱闻言,立即站出身来,骄傲地道:“启禀母亲,是我们怀有身孕!”

    黄氏满意地对她们俩点点头,道:“嗯!好,你们要多注意保养些,千万要照顾要腹中的孩子,不可唐突了!”

    “喏!”甄脱和任红昌美滋滋地道。

    看到这一幕,马云鹭和糜贞羡慕不已,都埋怨自己身子不行。黄氏又对没怀孕的马云鹭和糜贞道:“云鹭、贞儿啊,你们可要加把劲了,争取早日怀上孩子,好为刘家开枝散叶啊!”

    听到黄氏说这番话,马云鹭和糜贞既兴奋又羞涩,她们俩羞怯地点点头,道:“谨遵母亲教诲!”刘范闻言,就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又有事要做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诺千金

    刘范见黄氏吩咐完了四个新人,便道:“母亲,这该说的也说完了,咱们就赶紧进府里去吧!孩儿已经备好了宴席,为母亲和三位弟弟接风洗尘!”

    黄氏一路上舟车劳顿的,又在阳光下站了许久,身体也有些疲乏了,便点点头,道:“好!进去吧!”于是刘范和五位妻妾、三个兄弟还有一大群侍女便簇拥着黄氏进了州牧府,当夜,刘家便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宴席之后,刘范让蔡琰带着四位妾室两个年幼的弟弟下去玩耍,黄氏和刘诞留了下来,他们知道,刘范肯定有要事相商。

    黄氏坐在上面,刘范和刘诞坐在下面。三人饮茶。刘诞笑道:“兄长,你要给弟安排什么职位?现在可以说了吧?”

    刘范闻言,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黄氏也很关心到底刘范要给刘诞什么样的工作。刘范笑道:“这个职位,正如我在信中所说的那样,对我非常重要,就连我的两个军师也不能胜任,非你莫属。”

    刘诞闻言,心脏“怦怦”地跳动。刘范知道,他必须要告诉刘诞,而且锦衣卫指挥使确实也只有刘诞为他掌握了,于是便狠下心,笑道:“这个职位,就是锦衣卫的指挥使!”

    “什么?兄长你说什么?”刘诞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新奇的官职。

    刘范解释道:“是这样的,兄长我在凉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既能掌控整个凉州地庶政,也能统领一支有十万军士的虎狼之师,更能命令不少商贾为我所用,几乎凉州已经成为我的国土。但凉州离中原太过遥远,道路交通近乎断绝,消息往来十分闭塞。往往中州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大事,我在凉州皆是在大事发生后的两三个月才能获知,我既不能干涉,也不能从中趋利避害,对我十分不利,甚至这还造成了战略计划的失败。”

    刘诞一丝不苟地听着。刘范道:“比如说之前的五官中郎将董卓之事。董卓其人与我有过节,我与他可以说是不共戴天之仇,在他出任将军之前,他还只是父亲手下的一个小小的属官——五官中郎将,那时他还不能对我造成威胁。但不料休屠贼入侵并州,其人趁势鹰扬于并州,势力急剧膨胀,对兄长我十分不利,而我却在事情发生之后才从官府的邸报中获知,并对他的做大做强一无所知,也对他无计可施。若我消息灵通,或许还能早些阻止,但因凉州的地势过于偏远,手下亦无可用之手段,才把他从雒阳那个牢笼里放走!董卓此人颇有些才干,掌握并州之后,势力也很快提升,竟能与我争锋,这就是因为消息不同的缘故。”

    刘诞越听就略懂几分。刘范喝了口茶,又道:“故而,有鉴于此,兄长我打算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为我专门收集和传递情报,这个机构就叫锦衣卫,是愚兄给起的名字。”

    听到这里,刘诞好像知道了些什么。刘范紧张地看了看黄氏,黄氏的脸色还算正常。刘范艰难地张开口,继续说道:“锦衣卫不仅执行收集与传递情报的任务,其主要职能还有执行刺杀和卧底任务、监察凉州全体官员和凉州军各级军官,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

    黄氏对此惊讶不已,她立即双手支撑起半个身子,口气严厉地道:“什么?你想要诞儿为你带领锦衣卫?是不是?”说着,黄氏身上仿佛升腾起一股怒火,正在熊熊燃烧。

    谁也不能轻视母性,为了孩子,母亲或许能付出一切。刘范知道,这一刻他总是要经历的,于是刘范硬着头皮,望着黄氏那如同火炭般赤红的眼瞳,怯生生地道:“是!”

    刘诞闻言,脸上露出了惊奇之色。黄氏则是怒不可遏,怒发冲冠,她冲刘范吼道:“不行!这坚决不行!诞儿怎能出任那种官职?!你另派其他任务与他不行么!偏偏要如此低劣的官职!”

    刘诞陷入了深思。刘范苦不堪言,还是努力顶住来自黄氏那油然而生的压力,努力地解释道:“母亲你听孩儿一言,孩儿真的是没办法了!不然孩儿怎敢想到二弟啊!”

    黄氏抱着手,一双明朗的眼睛严厉地瞪着刘范。黄氏的这种眼神,刘范只在战场上见过。黄氏气呼呼地道:“谁言锦衣卫指挥使只可诞儿做?!你的两个军师、还有那一大群将军,难道就无一人可堪此重任么!如果不能,你要他们有何用?!”

    刘范道:“母亲您听孩儿一言,他们早已被用到别处了,例如护送您来凉州的典韦,虎卫军如今已是无他不行。孩儿手下之人虽多,但孩儿的需要却比人多……”

    黄氏不满地打断刘范的话,道:“什么需要比人才多?你只需登高一呼,纵是天纵英才,何人不应?何必必要诞儿?你那个锦衣卫指挥使,如此低劣卑鄙,虽然母亲知道,你现下正需要它,但也不能让诞儿担任啊!诞儿可是你的亲兄弟,你也忍心让他从事起来卑鄙龌龊的职业?!”

    刘范闻言,简直要给黄氏跪下了。刘范苦苦哀求道:“诞儿与我同出一家,骨肉相连,孩儿怎会不顾念手足情深?”

    “那好办!那你给诞儿找一个太守或者参军当当,不得再提起锦衣卫指挥使一事!”黄氏爽快地道。

    “母亲,孩儿我……”刘范竟无言以对。刚刚还热火朝天的厅堂之中,瞬间安静了下来,静得能听到堂外风吹落秋叶的声音。黄氏和刘范都不再多言,母子二人都看向一旁不发一言的刘诞。他才是这场争辩中的关键。

    从头到尾,刘诞都是默默然,一动不动地看着地毯,也不知再想什么。刘范和黄氏都以为,刘诞多半是要拒绝了,不然他不会沉思如此之久,其目的就是要让黄氏帮他对刘范说出拒绝之语,这些话刘诞是不好说出口的。

    黄氏瞪了刘范一眼,问刘诞道:“诞儿,你可愿意?”

    刘范也看向刘诞,他多么渴望刘诞能答应下来,因为刘诞是锦衣卫指挥使的不二人选,他若是不同意,刘范也只好身兼多职了;但同时刘范又多么渴望刘诞能立即拒绝,想到他任职锦衣卫后可能带来的毁灭性改变,刘范真的是痛入骨髓。这就像吸食毒品一样,明知道不可为,但又不得不为。

    听到黄氏温暖的话,刘诞一怔之后,便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刘范座前,黄氏和刘范都以为,刘诞这是要给刘范作一长揖,然后婉言拒绝了。看到这一幕,黄氏松了一口气;刘范也是。但出乎黄氏和刘范的意料之外,刘诞确实像他们所预想的那样,先恭恭敬敬地为刘范作一揖,但刘诞却毅然决然地抬起头,用一种壮士断腕的语气对已经愣了的刘范道:“二弟刘诞不才,愿许兄长以驱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驷马难追

    “真的?!”刘范闻言,欣喜若狂,一下就从椅子上蹦起来,双手扶住刘诞的肩膀。刘诞毅然决然地迎上刘范那期待的眼神,平日里温润如玉的眼瞳此刻却坚硬如钢。刘诞坚毅地对刘范点了点头,道:“弟愿做锦衣卫指挥使,辅佐兄长成就大业!”

    刘范听完刘诞的话,发自肺腑地感到感动!锦衣卫指挥使这种官职,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个小偷,就是个奸细,平时做的事都是偷窃、偷窥、埋伏、刺杀、欺骗等损人利己的卑鄙龌龊的事,在普世价值观里,比起低贱的商人还要低贱,因为商人好歹还能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这种职业却是损人利己的。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业比起刘诞原来的出仕做官的理想,不知道要差得十万八千里。

    刘范想到刘诞时,就觉得不可能说服他、说服黄氏,只是抱着尝试一下的心理,刘范这才敢开口。但没想到刘诞竟然敢接下锦衣卫指挥使这个注定是烫手山芋的活儿,刘范真心感动。刘诞为了帮助他完成大业,甚至能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理想。刘范觉得,这一点事很多人都做不来的。

    刘范笑道:“好好好!有二弟助我,我便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了!哈哈!”刘范兴奋地拍了拍刘诞还很柔嫩的肩膀,刘诞低头微笑。一心想让刘诞出仕做官的黄氏见状,还是不能理解刘诞的决定。黄氏惊讶地道:“诞儿,你可是决定好了?你就不再多想想吗?”

    刘诞对黄氏作揖,淡淡地道:“是的,母亲,孩儿已经决定了!”

    黄氏还是难以置信,道:“那个工作如此低贱卑鄙,你怎能接受?一听母亲的话,勿要听你兄长胡言乱语,你还是要出仕做官的好!”

    刘范紧张得不行,若是刘诞又被黄氏所劝服,那就空欢喜一场了。刘诞道:“母亲,兄长是真的需要孩儿,指挥使这个职位,非兄长之亲信不可为,再没有人能比孩儿合适了!母亲也说了,兄长和孩儿兄弟手足,那兄长此刻正需要孩儿的辅佐,孩儿怎能推脱?”刘诞的语气坚定而自信,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能力,刘范听他这么说,总算是放心下来了。

    黄氏还是觉得指挥使太过于卑鄙龌龊了,忧心如焚地道:“可是……”

    刘诞立即打断了黄氏的话,道:“母亲,孩儿心意已决;且古人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孩儿已经答应了兄长,不可再改了!”

    对此,黄氏给刘诞一副瞠目结舌的表情,心中的失望和忧虑之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刘范看着黄氏,觉得黄氏十分伟大。大堂之中又陷入了安静。一会儿,黄氏颓然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脸色不好,也不看刘范和刘诞,默默地转身,要走向后堂。刘范急忙伸手,道:“母亲?”

    黄氏便叹了口气,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黄氏道:“好吧!既然诞儿已经同意了,那为娘也没意见了,你们干自己的去吧!不必再来找为娘了!”语气哀怨。

    刘范笑道:“母亲别啊!您是我们的母亲,孩儿怎敢不劳烦母亲?”

    刘诞也道:“是啊!母亲且消消气,兴许指挥使这个职位不像母亲想象的那样糟糕呢?再说了,兄长也会帮孩儿提点一些的。”

    黄氏道:“娘老了,你们也长大了,翅膀硬了,能自己飞了,也有自己的思想了,为娘也不反对。但范儿,为娘同意你用诞儿为指挥使,你可必须要好好提点他,不能让诞儿走火入魔、误入歧途!不然,为娘拿你是问!懂了吗?!”

    刘范干笑道:“喏!孩儿向母亲保证,一定会好好教育好诞儿,不让他误入歧途,诞儿还会是母亲的好儿子!是吧?诞儿?”刘诞点点头。

    黄氏欣慰了不少,道:“好吧!为娘身子乏了,你们自己商量吧!”说着,黄氏转身向后堂走去。刘范和刘诞道:“恭送母亲!”

    ……

    锦衣卫,全称叫做“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本来洪武帝设立锦衣卫主要还是用来充当他的侍卫和仪仗队的,但后来大明朝政坛上发生了许多事,洪武帝也越来越多疑,于是他脑洞大开,突发奇想,才锦衣卫变为特务机构。洪武帝还专门招募朝廷上那些芝麻官来充当锦衣卫的检校,用他们来监视、侦察官吏,这时候的锦衣卫还算是和御史差不多的官,但越到后来,锦衣卫的职能又扩展到其他一些见不得光的领域。

    洪武帝不仅给锦衣卫招募官吏,还特意为他们配置一身的高档装备,例如飞鱼服和绣春刀,寻常人不可能穿的到。洪武帝的继承者们还赋予了锦衣卫多项特权,以确保锦衣卫特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锦衣卫还配备有专门的刑讯设施,有专门的监狱和法庭,还有针对朝廷大臣的“诏狱”,许多明朝的忠直的大臣就是死在诏狱里的,有一段时间,朝臣们都以能在诏狱里受气而感到骄傲,因为那代表着他们的清正廉洁。锦衣卫还能随意给不爽他们的大臣罗织罪名,拥有一系列的生杀大权。

    故而,锦衣卫就是统治者盯着官吏们的一双雪亮雪亮的大眼睛,更是统治者们放在官吏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但刘范并不是十分需要锦衣卫为他监视官吏的不法行为,他更想让锦衣卫为他执行情报任务、卧底任务、暗杀任务等更高级的任务。所以,出于安全的考虑,刘范必须要任命一个亲信中的亲信来管理锦衣卫。或许明朝的皇帝任命锦衣卫指挥使时可以随心所欲,但刘范不能。因为明朝皇帝手里不仅有锦衣卫这张牌,还有东厂、西厂等备胎,在明朝皇帝眼里,锦衣卫就是一个政府机构;而只有东厂和西厂才是皇帝的。但刘范只有锦衣卫,他也不想再费神建立其他的机构。

第一百七十三章 锦衣草创

    锦衣卫本是洪武帝设立的十二个亲军卫之中的一个卫,卫就是明朝的一个军队的编制。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所以锦衣卫不论后来怎么发展,身上仍然留存有军队的影子。这也影响到了锦衣卫各级官职的命名。锦衣卫的官职从上到下分别是:指挥使(一人)、指挥使同知(两人)、佥事(两人)、镇抚(两人)、千户(十四人)、百户、总旗、小旗、力士,最低的力士就是普通的特务,在执行任务时也叫作缇骑。

    刘范在后世生活时,特别喜欢看有关于锦衣卫的影视剧,尤其是喜欢锦衣卫身上那华美威武的飞鱼服和他们腰间的绣春刀。爱屋及乌,所以刘范决定锦衣卫的各级官职还是秉承着明朝的名称。

    但刘范已经把锦衣卫讲给刘诞管理和带领了,于是刘范便让刘诞上阵,他在背后教导他一二。

    首先,刘范就要教刘诞学一些武艺,但武艺这种东西要经年累月才能练成,从没有一蹴而就的,所以刘范只在每天早晨带着刘诞练习一些简单易学的武艺。第二,刘诞要学习管理之道,这不仅包括管理学,更包括上位者的气势的培养,在注重人治的中国,决定一个上位者的成败与否的一个关键就是个人魅力。对此,刘范特意带着刘诞先在州牧府里的各个衙门参观,让他看看包括贾诩和田丰在内的大官小吏是怎么管理的。

    刘范又觉得儒学让刘诞变得太过于谦恭,身上的气质像个儒雅的士大夫,而非锦衣卫指挥使那种杀气腾腾的官,所以刘范又给他一本《韩非子》和一本《法经》。这两本书不仅宣扬“势”、“术”的思想,还强调主上的培养。这么强悍的书,刘范就是想用它们来抵抗刘诞脑中坚固的儒学思想,太善良的人不适合锦衣卫指挥使。

    刘诞就像一株盆栽的牡丹,本来花开的好好的,但刘范却又要裁剪他的花叶,让他长成梅花。在刘范的裁剪下,刘诞一天一天地变化了,身体不像以前那么虚弱消瘦了,变得粗壮起来,白皙如雪的皮肤也变为小麦色;嘴里不再整日碎碎念诗云子曰、之乎者也,而是《韩非子》中坚硬刚强的字句。刘范觉得这样行了。

    于是刘范丢给刘诞三千万钱,让他自行建立起锦衣卫,可以运用所有手段,然后甩手走了。面对这仅有的三千万钱,刘诞最初的心情都是崩溃的。虽然三千万钱不少了,但只有钱也不能建立起锦衣卫那么复杂的机构,必须还要刘范提供的其他的支持,但刘范不管,只给刘诞这三千万。刘诞看着摆在他眼前的一大堆钱币,平日里养尊处优没见过大风大浪的他,是真的慌了。刘诞甚至还想过要放弃,但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

    刘诞便整日沉迷于酒肆之中,用酒精来迷醉他混乱迷惘、一片空白的头脑。刘范就在刘诞身后看着他,他的一举一动刘范都会感到心惊肉跳。最终,刘诞想开了,他想,终究他是逃不掉的,那还不如拼上一拼,说不定还会成功;如果失败了,面对兄长也能有个交代,心里也解脱一些。

    于是刘诞开始干了,第一步就是要招募锦衣卫的人员,招兵买马。但这个就麻烦了,锦衣卫的要求就是隐秘,除了刘范、刘诞、贾诩、田丰之外不能让别的人知道,至少在草创之时不能。如果像刘范招兵买马、选贤举能那样大张旗鼓,就完全违背了刘范的要求。刘诞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想既然用软的不行,那就只能硬着来了!

    刘诞便暗中在刘家仆人中挑选了二十多个可靠的,在白天时观察人群中谁比较适合加入锦衣卫,然后在夜里,由刘诞亲自带头,带着二十多个仆人前去绑架那个他相中的猎物。将目标绑架到刘家之后,刘诞软硬兼施,先用酷刑消磨掉目标的锐气,然后再好言相劝,许以重金,最终拿下此人。依靠这样的手段,刘诞在三个夜里就得到了七十多个锦衣卫。

    但总是这样也不好,刘诞又把目标瞄准向逃亡进凉州的流民。流民中有一些人,全家丧尽,了无牵挂,正适合加入到锦衣卫。还是绑架的老办法,刘诞就在进入街亭的要道上埋伏,支持绑架过往的独身男子。不到半个月,刘诞便“招募”到了三千多名锦衣卫,并在刘范的许可下任命了锦衣卫的各级官员。这样,锦衣卫就基本建立完成了。

    见刘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刘范十分高兴,鼓励刘诞继续努力。刘诞便依照刘范的吩咐,用钱去凉州官营工厂中订购了几千套飞鱼服和几千把绣春刀。飞鱼服上的飞鱼,其实并不是鱼,飞鱼很像蟒,只是在蟒的身上加上了鱼鳍等鱼的特征而已。在明朝,飞鱼服只在蟒袍和斗牛服之下,它也不仅是锦衣卫的服装,一些受皇帝喜欢的大臣也可以穿。

    飞鱼的基础是蟒,蟒就是四爪龙,但汉朝时龙的地位相当于一般的瑞兽,所以飞鱼也不受重视。所以飞鱼服很容易缝制,但绣春刀就不好弄了。绣春刀的工艺很复杂,为了快些装备锦衣卫,刘诞只好降低要求,就普通的凉州军装备的马刀稍稍改变一些工艺。

    三千多个锦衣卫力士,穿上了华美的飞鱼服,拔出锋利的绣春刀,自有一股威严。刘范视察了几次都很满意。接着,刘范又给刘诞提出新的要求,必须把锦衣卫的行动扩展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司隶雒阳、并州太原、冀州成都等重点地方,要多安排锦衣卫的

    渗透;更要让锦衣卫渗透进各行各业中去,特别是商业。商人是流动的,锦衣卫借着行商的名头,来往各地之间比较隐蔽。

    刘诞领命,回去就训练锦衣卫,并把三千多锦衣卫派出到全国各个城池去,特别是政治意义重大和军事意义重大的城,比如在雒阳城这样的政治意义重大的城池,锦衣卫主要的活动就是收集朝堂上的情报,以便刘范应对朝廷;在汉中郡南郑城这样军事意义重大的城池,锦衣卫就要将汉中郡的军事要道和各处关隘的布防情况收集好,以便刘范日后攻略益州。为了开展情报活动,有的锦衣卫的探子还进入到朝廷的部门中任职,还有的甚至参了军,就在重点关隘上当兵。

    在开展业务的同时,锦衣卫也不忘继续扩大,不断地依靠刘诞传下来的秘诀“招募”力士,力士就是锦衣卫最底层的探子。锦衣卫在十月时建立,在刘诞的手中不断完善和扩张,最终在十一月中旬时完善得差不多了。完善了的锦衣卫共有三万两千七百八十四人,其中指挥使一名(便是刘诞)、指挥使同知(就是副手的意思)十名、佥事一百名、镇抚一千名,其余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有三万一千多人。

    说白了,刘诞的锦衣卫比明朝的锦衣卫更加庞大。刘诞的锦衣卫,职能也比明朝的多,其按照部署探子的地方,暂时划分为十个部,分别是凉州部、并州部、司隶部、冀州部、益州部、兖州部、青州部、荆州部、幽州部、豫州部。在部之下,又以任务的分类设置有司,分别是:刺杀司、反贪司、刺探司、传情司、卧底司、军情司、联络司、后勤司、刑讯司、扩展司。

    刺杀司就负责刺杀;反贪司只有凉州部才有,刘范用来打击凉州的贪污**;刺探司专职刺探情报;传情司负责传递情报;卧底司就安插在重点地方的重点人物身边,也负责刺探情报;军情司只负责刺探军事方面的情报;联络司负责沟通其余九个司,统筹安排九个司;后勤司就是负责后勤,也负责给锦衣卫探子们分发薪水;刑讯司,就负责严刑逼供,主要针对贪官;扩展司就是继续用刘诞的手段扩展锦衣卫。

    每一个指挥使同知负责管理一个部,每一个佥事负责管理一个司,两级官员都直接向刘诞负责,刘诞再对刘范负责。

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发展

    每一个部负责一个州的行动,比如凉州部就只负责凉州的行动。因为东汉的政治重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商业重心、农业重心都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所以刘诞目前只在北方的十个州安排了锦衣卫,虽有荆州部,但其实锦衣卫只能在荆州的长江以北的辖地活动,益州也是如此。徐州、扬州、交州,锦衣卫都没有在那里扎根。十个部中,以凉州部和并州部的锦衣卫探子最多,凉州部有五千人,并州有六千人。凉州部的锦衣卫探子还被安插进凉州军去,为的是刘范对全军都了如指掌,并预防叛乱的出现。

    但为了锦衣卫,刘范可是花费了不少钱,三千万钱都不够锦衣卫花的,刘范后来又追加了五千万钱给刘诞,主要是锦衣卫的工资太高了,甚至比凉州军士兵的粮饷还多上一些,足足每人一个月赏两百钱。有些特殊岗位要求的职业素养更高,所以工资更高,例如要求最高的刺杀司,能为刺杀司效劳的刺客,都必须拥有过三年的游侠经历,轻功好,心理素质好,精通下毒、飞镖等杂活,所以刺杀司的刺客工资为一千钱。

    为了传情司传递情报方便快捷,刘范海忍痛割爱,给传情司配备了战马,并提供经费让他们训练鸽子和鹞鹰;为了刑讯司,刘范还准许刑讯司对贪官等采用酷刑;为了卧底司的卧底潜伏到重点人物身边,刘范给他们买衣服装身就花费颇巨了。

    锦衣卫的台子建立起来了,那刘范的心思也活泛了。之所以并州安排了如此之多的人员,就是因为,刘范想要董卓……

    ……

    大汉中平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并州,太原。董卓当上并州牧、掌握并州之后,就在太原安家落户,州牧府也设在太原。这一天,董卓正在与他的麾下文武商讨大事。董卓高高地坐在上面,下面是济济一堂的文臣武将。董卓还是老样子,肥胖得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大肚子,满脸的横肉,满脸的络腮胡,被肥肥的脸夹着的一双细小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红红的酒糟鼻。不同的是,董卓现在心情总是大好。

    董卓在平定黄巾起义时被刘范欺负,气早已憋了一肚子;后来好不容易班师回朝准备得高升了,能打击打击刘范的气焰了,结果吝啬的朝廷只封给他一个中等军官——五官中郎将,却不想竟然是刘范的父亲——刘焉的属官,所以当董卓在雒阳为官时又被刘焉欺负,曾几何时,董卓都想要告老还乡了。但他没有。

    董卓还想着要报复刘焉刘范父子呢!他曾会如此轻言放弃?董卓就在刘焉手下等着,等一个时机,他可以打翻身仗的时机。结果没想到,和刘焉唱反调的何进主动来勾搭他,董卓知道这就是个机会,于是董卓投靠了何进,果然,投靠了何进之后,刘焉也要对他让上三分了!

    最让董卓自豪的是,当匈奴的休屠部落入侵并州,何进为了保护自己的羽翼——南军,便提议朝廷不必理会休屠人时,他自己看准了这是个好机会,所以大胆地向何进毛遂自荐,去并州驱赶休屠人。何进见他是北军的中郎将,不在南军的序列中,于是放心地向皇帝举荐他,由此,他终于逃出了雒阳城,进入到并州这更广阔的新天地。

    董卓此人也有很大的能耐,他不仅用一支临时在北军中凑齐和在并州各地抓壮丁来的军队,运用自己的指挥才能和超凡的眼光,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休屠骑兵,还趁势收复了长期被匈奴部落和鲜卑人占据的并州北部郡县,一举成名,震惊天下。时人纷纷拿他与刘范相比,称他为民族英雄,董卓每每听到这种评价,都会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刘范,更要夺取汉家的天下!

    不错,董卓心里对天下的**早就有了,身为男人,谁又不想称孤道寡、君临天下呢?现在,摆在董卓面前的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看出了汉朝已经疲惫衰老了,并敢预言不出几年,汉朝一定会倒塌,届时,他就可以趁乱夺取至尊之位了。

    但首先,董卓知道,他的实力远不及刘范的实力强盛,他必须早些取得一个安身之地,然后潜心发展自身实力,赶超刘范,才更有把握夺取天下之权。为此,董卓竟然敢拒绝朝廷的命令,率领自己的军队留在并州。但这也并不是冒险,董卓身居朝廷,他知道朝廷现在只不过是只纸老虎而已,要不是还有往昔四百年积累的威严,天下早就不是汉家的了。果然,朝廷真的不敢再对董卓采取第二步措施,只好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虽然其中未免没有何进帮董卓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朝廷没那个实力。朝廷只想安稳。

    就这样,昨天还只是个小军官的董卓,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个不亚于刘范的封疆大吏,手下还有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尽管战斗力难以保证,但好歹也是有些威慑力的。

    董卓清楚地知道,就凭借这样的实力,是完全比不上刘范的,所以,董卓又在并州招揽了更多的军队;打击世家大族以获取并州所缺少的人口;和盘踞在太行山上的黑山军讲和;和北方的匈奴人开通互市,购买匈奴人的马匹。不仅如此,董卓知道,他身边只有他的三个弟弟:董越、董璜、董旻,和李傕、郭汜两个部下难以成事,所以又在并州招贤纳士。

    不得不说董卓运气好,他一共招揽到了包括吕布这样的顶级战将在内的几名大将,还招揽到了两位文士,李儒和李肃。李肃口才好,李儒智计高,董卓最倚重的还是李儒,正是李儒为他制定了总体的战略,所以董卓才发展得如此快速。而且吕布的武艺是董卓见过的人中最高超的,他手下十几名大将一起围攻吕布一人,也不能将他拿下。

    为了笼络人才,特别是李儒和吕布,这一文一武两个人,董卓甚至舍得把他最宝贝的女儿嫁给李儒,他还认了吕布为义子。董卓把主要的政务大胆地交给李儒,把军务交给吕布来管理,其余的文武董卓也没有冷落,平时皆是仗义疏财,不管手下人有什么要求,董卓都尽量满足,由此,董卓得到了手下人的鼎力相助,并州和董家军越来越强盛。

    对待并州人,董卓的做法是学习刘范,对世家大族下手,因为这样可以把世家大族的财富和耕地占为己有,也可以把世家大族隐匿的户口给夺回来,扩大收税面,增加赋税。董卓虽然不能像刘范那样对待百姓掏心掏肺,但也能降低一些赋税,减免一些徭役。所以并州人民对他还是有些好感的。

    但随着董卓日益骄固,日益渴望扩军,他又放弃了原来的政策。董卓的目标是扩军到二十万人,并且全部是骑兵,他知道难以在军队的素质上和凉州军一较高下,所以就力图在军队数量上是压倒刘范。所以,董卓又把税率提高回原来的十抽一,为了减少粮饷开支,董卓直接以徭役的名义抓壮丁充军!但如此低劣的手段不可能长久,只会对打击并州的元气,对他没有好处。所以董卓又把目光放在路过并州的商旅。

    商旅大多十分有钱,例如东晋的大富豪石崇,他发家致富的秘诀就是在当荆州刺史时抢劫过往荆州的商旅。董卓不仅抢劫商旅,还敢抢劫前去给皇帝进贡的外国使节,靠着这个卑鄙龌龊却又行之有效的办法,短短几个月,董卓就发了大财了!本来董卓家在陇西郡临洮县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世家大族,有钱有势有关系;而且他也不在乎百姓的死活,所以扩军二十万,对他来说很容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对比

    董卓深知,刘范的凉州军,不仅普通军士都是万里挑一的西凉勇士,而且凉州军的军纪严明,训练严苛,他的董家军,可不是换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并州军,就能一下子就超过凉州军。乱世之中没有一支强大忠诚的军队,就等于吃饭不用筷子,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机智如董卓怎会不知?他将并州军交给吕布一干武将和他的三个弟弟整改,他就在背后统筹安排,宏观调控。

    并州军的士兵,都是地地道道的并州人。在中国的大地上,总有这么一个规矩:越是穷乡僻壤、环境越是恶劣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就越发的彪悍、刚强、泼辣、坚毅!由于并州主要处在后世的黄土高原和太行山上,环境恶劣,土壤贫瘠,水源稀少,农业落后,又有黄河的摧残,导致并州人也很彪悍。但凉州人的彪悍程度是并州人无法企及的,更何况,凉州军中还有很多羌人和氐人,他们即使是被汉化了,但身上还留存有蛮族的习性,身体也更健壮。性格彪悍,打起仗来更加卖力气,甚至爱上杀人之感。董卓知道,他在兵源的素质上就先输给刘范一大截了。

    在军纪上,并州军也无法和凉州军相比。董卓军建军时,朝廷一分钱不给他,没有粮饷,董卓怕军队哗变,于是就放纵他的士兵去抢劫普通百姓和一些世家大族,这就给并州军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后来董卓急剧扩军,又缺钱花了,他没得办法,又放纵并州军去抢劫,杀人越货、杀人放火的,什么罪都敢犯。所以并州军的军纪十分败坏,动不动就全军出动去抢劫,所有的并州军士兵,活脱脱地都是抢劫犯!

    士兵的素质和军纪,董卓的并州军无法和刘范的凉州军相比,那董卓只好严加训练了。董卓效仿刘范制定的训练大纲,给并州军严格规定训练,力求样样训练都能赶超刘范的凉州军。例如,刘范规定,凉州军每训练五天便休息一天,那董卓就规定,并州军每天都要训练,没有休息日;刘范规定,一天之内,凉州军训练六个时辰,那董卓就规定并州一天要训练七个时辰!这样,并州军的素质很快就提升上来了。但不同的是,刘范不仅注重训练,还注重训练士兵们的知识功底。董卓在这一点上没有学习刘范,他认为,士兵只要打好仗就行了,学那么多知识,反而会让士兵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并州军的管理不利。

    刘范的凉州军更得意的地方、并州军所不能企及半分的地方,还有其士兵的优待政策和伙食的丰盛。凉州军普通士兵一个月的粮饷,就是普通农人两个月的收成,也是并州军士兵的四倍有余;凉州军全军每天都能吃上肉,连战马都能在饲料中掺上鸡蛋,这样有利于补充士兵的营养,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应对繁重的训练。后来刘范提前发明了磨面技术,凉州军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烧饼和面条。并州军就没这个福分了,别说烧饼了,就连汤里能多放点盐,那并州军士兵就感到幸福了。

    不仅凉州军的普通士卒的素质不是并州军士兵可以比的,而且凉州军的将领也不是并州军的将领可以比的。戚继光训练戚家军时,就注重培养将领的素质;孙子也将“将孰有能”放在打仗的关键中第二重要的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董卓发迹之前,他就领略过刘范的风采;随着后来刘范的逐步壮大,他麾下的大将涌现得越来越多,比如埋伏射雕谷的赵云、箭术百步穿杨的黄忠、一人独四将的张郃、生擒韩遂的文聘,这些著名将领,董卓都听说过。凉州军不仅只有这些大将,听说还有能和黄忠相持一百回合而不下的典韦、与张郃平分秋色的张辽等等。董卓对此感到惶恐不已。

    但董卓的武将虽然比不上刘范的,但好歹还是很不错的,他有吕布、徐荣、李傕、郭汜、樊稠、牛辅、胡轸、段煨、张济、张绣、董旻、董越、董璜等十三名上将,吕布的武艺自不必说;其他的将领武艺也能处于中中、中下的水平,他的三个弟弟水平比较低下,都在下上的水平。另外,他的谋士李肃也能客串为武将。对于并州军那样的军队,有这些武将的带领也算合适了。

    在军旅上董卓比不上刘范,在民政治理上他更比不上。刘范的凉州,人口在十一月时已经积累到了两百五十万;而并州由于之前的不太平和后来的董卓抓壮丁充军的政策,致使水深火热的并州人民纷纷逃离并州,赶往地下天堂——凉州,所以并州的人口渐渐地降低到八十多万。之所以并州人口没有降低得更多,那还是因为董卓抄世家大族的家,把世家大族的佃户都释放出来的缘故。

    并州人涌向凉州,这就是董卓的实力下降,换来刘范的实力上升了,这董卓能忍?身为一个屠夫,董卓马上就颁布法令,阻止并州百姓逃离并州,他采取的措施就是杀,无休止的杀,他企图用杀戮吓阻住那些想去凉州的人。另外,董卓还巧妙地利用扩大并州军的方式,留下并州的人口,因为并州的二十万男子都在并州军中,所以军属只好留在并州。但这两个方法不管用。董卓的杀戮,没有遏制住逃亡大军的势头,只能让人民恨透了他;有些士兵还和军属串通一气,士兵逃离并州军,和军属一起逃离并州。

    董卓再怎么凶恶,也懂得人口的重要。无奈之下,董卓只好颁布法令,像刘范那样吸引流民进入并州。原本并州临近冀州、司隶、兖州等流民聚集的州郡,很容易就能招来流民,但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流民们都不敢进并州,怕被董卓所杀。故而并州只吸引来了区区十几万流民,远不及逃离去凉州的人多。

    刘范又对董卓采取了一个卑鄙的对策,就是暗中和无极甄家、东海糜家等商贾合作,让他们去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并州大肆购买粮食。这不仅导致并州的存粮越来越少,还导致并州百姓因此逃往凉州。董卓听说了这个情况,大惊失色!天下人都知道无极甄家和东海糜家是刘范的亲家,董卓用脚趾头算算就能知道这是刘范在搞鬼。董卓于是便颁布法令,效仿刘范,严禁私人买卖粮食,粮食只能卖给官府。虽然措施采取的正确,但因为发现得太晚,并州的存粮只有区区几万石了,只能供养他的并州大军,却不能吸引流民了。董卓从此知道,在这么下去,他迟早要被刘范整死于无形之中,甚至不用打仗,他就已经输给刘范了。

    被刘范整惨了的董卓,也觉悟了,他竟然也开始学好了,不仅学刘范的措施,大大降低赋税,还减免徭役,还慷慨地把从世家大族那里讹来的土地交给流民耕种。中国百姓就是这么纯朴,只好有人对他好,但凡是只好一点,也会感恩戴德。随着董卓态度的转变,流民也不那么害怕董卓的屠刀了,为了生存,许多流民便进入并州。进驻并州的人数越来越多,逐渐赶上逃往凉州的人数了。但被董卓祸害了几个月,并州的元气大伤,即使是董卓励精图治,也不可能赶上还在如火如荼地进步的凉州了。同理,董卓永远也赶不上刘范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

    并州不可能超越凉州,董卓不可能超越刘范。清楚了这一点,董卓就傻了。没想到董卓为并州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并州还是没多少起色。董卓感到十分气馁和失望。但生活总是要继续的,董卓也只能继续发展自身实力。

    ……

    董卓和他的文武们都济济一堂,坐在并州州牧府大堂之中商量并州军政要事。董卓坐在一张产自凉州的楠木雕龙太师椅上,手上拿着一份产自凉州的纸张,纸张就是一份报告。董卓虽然是莽夫,但好歹也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子弟,一些文学素养总是有的。董卓翘着二郎腿,专心致志地阅读报告。堂中的众文武,李儒、李肃、吕布、郭汜、李傕、徐荣、段煨、樊稠、牛辅、胡轸、张济、张绣、董越、董旻、董璜,都静静地等着董卓,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分心。

    良久,董卓看完了手上的报告。看完后,董卓觉得豁然开朗不已。董卓放下报告,看向李儒,用他那粗犷野蛮的口气问道:“这么说,本月进入并州的贱民一共只有三万多人?”

    李儒也就是他的女婿。李儒看出了董卓眼中的火焰,便小心翼翼、低声下气地道:“回禀岳父,就是这么些。”

    董卓一听,立即大怒,一手用力拍在桌子上,“啪!”地一声,极为响亮,声音响彻整个大堂,每个人都被董卓的暴怒吓了一跳,即使是吕布也不敢抬头看董卓一眼。董卓拍案而起,背手而立,大怒道:“咱家不是学刘范那个贼子,承诺给他们钱、给他们粮、给他们地了么!为什么他们不来并州,偏偏要跑去凉州那个鬼地方?难道咱家的并州,就不是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了吗?他们那些个贱民,难道就非凉州不可了吗?!哼!”

    董卓的部下跟久了都知道董卓的脾气,暴躁如雷,只要一言不合,董卓甚至能一怒之下杀掉人!所以董卓正在气头上,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让董卓发泄完再回答他。董卓的脑子如同被火点着了,根本冷却不下来。董卓气得无以复加,双手叉腰,愤愤不平地在座位上走来走去,牛鼻子里不断喷出粗气,仿佛生气的巨龙,从鼻孔里喷出火焰。走动的时候,董卓的大肚子就随着他摆动的幅度晃晃悠悠,像极了一头猪。就算十一月天气寒冷,董卓穿得厚,但他的大肚子仍能被看出来。

    董卓太过于肥胖,经不了一直走来走去,终于累得气喘吁吁。董卓一边极速地喘息,一边怒吼道:“你们说说,啊!咱家为了这些个贱民,是花费了多少精力,用了多少手段啊!咱家敢无视朝廷,擅自给他们降低赋税、减免徭役,咱家甚至还要给他们钱粮和土地,就和刘范给的一模一样,他们却一个都不来!咱家对他们可谓是仁至义尽了,可他们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个贱民罢了,草芥一般!要不是咱家可怜他们,他们还不早被饿死了!”

    “那咱家想不明白了,咱家的并州,那可比凉州离冀州和兖州近,刘范能给的,咱家也能给!凭什么冀州和兖州的贱民,个个都发了疯似的进凉州去,凭什么不来咱家这更近的并州呢!他们难道真的傻到不明白,从冀州和兖州到凉州如此遥远,在路上就能被饿死的道理吗?!”董卓说完,从桌上抄来一个瓷罐,用力地

    摔碎在脚下,白洁的瓷片像雪花一样四处飞溅。

    台下的人还是不敢插嘴。董卓又怒道:“最近咱家还听人说,说咱家暴虐、残酷、阴险,并州人都恨透了咱家!他还说什么并州人都恨不得扒咱家的皮,吃咱家的肉!咱家一听就大怒,立即让人把那个人砍成了几截!哎呦,他那肠子都流了一地了!哈哈!”想起杀人时的场景,董卓竟然转怒为喜,开怀大笑,仿佛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笑话。董卓虽然笑着,但底下的人听完他的话,都个个发抖了。

    董卓笑着,脸上的横肉不停地甩动,有时挤压了小眼睛。董卓阴冷地笑道:“哼!纯属是放屁!啊!你们见过哪个暴虐的人,像咱家这样关心黎民百姓么?你们见过哪个残酷的人,连税都少收的么?你们见过哪个阴险的人,像咱家这样对待他人唯以真诚的人么?哈哈!都没见过吧!”

    听到这句话,底下的人才抬起头,都唯唯诺诺地道:“是!”

    董卓满意地点点头,道:“哼!量你们的眼光,也不可能见过!”

    停顿了一下,董卓渐渐平复了一下怒气。想了一会,董卓平静下来了,对李儒道:“虽然那些个贱民不想来并州,那咱家也还要多招些!凉州可是有近二百五十万人口,咱家的并州论土地可比凉州多大上不少,人口却只有这区区的几十万!李儒,你给咱家念念,每个郡都有多少人口?”董卓朝李儒吼了一声。

    李儒被董卓突如其来的吼声给吓了一跳,继而平静下来,道:“喏!禀岳父,并州一共下辖九个郡、一百二十多个县,总人口如今为八十八万三千三百多人,其中,太原郡人口最多,有三十五万人口;上党郡位居第二,有二十二万人口;雁门郡有;西河郡;定襄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上郡!”

    董卓点点头,对李儒对并州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感到十分满意,更对把女儿嫁给他感到庆幸。李儒不仅治理并州民政十分尽心尽力,还能为他出谋划策,可谓是大才一枚。董卓想着,刘范身边的那两个谋士已经让他吃尽了苦头;要是这样的人才也是刘范的人的话,那他就没法活了!

    董卓忧心如焚地道:“唉!咱家的人口如此稀少,必须再招揽多些贱民来并州!李儒,你素来主意出的最多,你有什么主意?”

    李儒不禁咽了口口水,道:“禀岳父,小婿觉得,岳父您应该少杀点人,多给那些贱民们一个好印象,这样他们就都会进入并州而非凉州了!”并州距离中原更近,紧紧地贴着冀州和兖州,但流民们就是愿意去比并州更远的凉州,也不敢冒险进并州,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凉州给的条件更好,而是因为刘范的人格魅力比董卓要好。董卓杀戮过多,滥杀无辜,引起了流民们的反感和惧怕,为了生命安全,流民们宁愿跋涉上千里路去凉州,也不愿踏入并州半步。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并州谋士

    董卓自然知道,流民不来并州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残暴。但董卓极其好面子,当然不会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了。董卓听完了李儒的话,虽然理亏,但还是强硬地怒道:“哼!若不是咱家杀人,这并州能那么快就平静下来?再说了,咱家杀的都是活该被杀的人,他们死有余辜,有什么好可惜的?咱家杀人,那可都是为了并州着想,那些贱民小家小户的能懂什么?你继续说!”

    李儒见董卓并未怪罪他直言,而且冲流民们发火,就知道董卓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只是不好意思亲自反省罢了。李儒便道:“岳父说的是,岳父说的是。小婿认为,若想吸引流民进入并州,岳父务必要约束好并州军。小婿身为并州军的军师,对并州军的军纪略有耳闻,时常见到有士兵大摇大摆地走出军营,去抢劫百姓的家资。更有甚者,竟然有将领专门带队前去的。这对岳父的影响很不好,希望岳父能管一管。”

    闻言,很多并州军的将领看向李儒的眼里都有怒火,就连一向和他交好的吕布,看向他的眼神也变了。董卓闻言,陷入了沉思。李傕站出来,道:“禀主公,士卒去抢掠百姓的家资,这也确实时有发生。但李军师所说的,有将领亲自去抢掠的事,那可是没有发生过啊!望主公明察!”董卓不理李傕。

    樊稠也站出来,不满地道:“是啊!主公!朝廷不给咱们粮饷,并州的粮食也被刘范给买走了!要不是用这一招,并州军的粮饷都凑不完,士卒们离心离德的,主公何谈什么保持二十万大军?”

    董卓脸上并无多少变化,心里还在想着别的事情;而李儒则是涨红了脸。郭汜也道:“李将军和樊将军说的对啊!现在我军都靠这一招来筹措粮饷,若是让士卒们停止抢掠,那我军没了粮饷,并州也没了存粮,如果发不了粮饷的话,士卒们必定不愿参军,那我军岂不是要散了?但若是没有我军,主公怎能和刘范对抗?”

    董卓闻言,叹了口气。李儒痛心疾首地道:“可要是不停止抢掠,流民谁敢进并州来安家?并州人又有谁还敢留在并州?没有足够的人口,怎么可能供养得起并州军?这孰轻孰重,各位将军还看不出来吗?!”

    李儒的一番话,把刚刚站出来争辩的三个人都给说红了脸。但并州军的抢掠才符合他们的利益,即使是知道这样只会削弱董卓的实力,但他们也不会再多言。李儒道:“主公?”

    董卓道:“好吧!传咱家的命令!以后凡是并州军的士兵,都不准再去抢掠百姓,谁要是再敢去,就按照军法从事!但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并州缺乏钱粮,完全地不抢劫也是不行。以后并州军士兵只可以抢掠过往并州的商旅,每次抢劫所得的钱粮布帛,两成归士兵所有,八成上交给官府。都听见了吗?”

    “喏!”董卓的威严,任是谁也不敢轻易冒犯,并州军的将领们也只好听话了。董卓道:“咱家的并州种粮食不易,前一阵子又被刘范用诡计买走了几乎所有的余粮,咱家现在的府库里那是空荡荡的一粒米都没了!可没有粮食,咱家又该如何供养这近二十万大军?”董卓愁苦地道。

    李儒道:“岳父无忧,小婿早就有主意了。”

    董卓欣喜地道:“你道是何主意?”

    李儒道:“小婿对此,有开源与节流两个计策。至于节流之计,小婿以为,如今岳父粮食主要被用于发给并州军士粮饷,以并州军二十万之众,每月即使只给少许,岳父之花费也颇为巨靡。小婿听闻岳父近来劫掠过往并州的商旅,所得的金钱十分繁多,但所获得的粮食很少。小婿以为,可以用劫掠来的金钱更换粮食,日后发给军士粮饷时,不再发给粮食而改发金钱。这样,岳父既可以安抚军士,继续保持大军安定忠诚;而又可囤积粮食,供养大军军粮,又可吸引流民,实是一举两得。”

    董卓听完李儒的话,觉得他的节流之计十分可行,但又顾及到可能损害到并州军的利益,会引起并州军将领们的反对,于是董卓又看向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诸将,对吕布道:“奉先儿,还有你们,你们觉得李儒的计策如何?”

    吕布和李儒的关系很好,即使是《三国演义》中也提到过这一点。吕布顾及到和李儒的关系,便道:“义父,孩儿觉得此计可行。”

    见吕布都没有反对,其他的将领也没有多大的意见。董卓放心了,道:“嗯!那下个月即可施行!你继续说!”董卓看向李儒。

    李儒道:“喏!岳父,至于开源之计,小婿以为,岳父既然手中有用不完的金钱,不如也学刘范的诡计,派人去产粮丰裕的州郡抢购粮食。此事施行越早越好,不然刘范有以无极甄家和东海糜家为首的商人支持,各个州郡的粮食早就被他买走了!但此计并不可长久,岳父若是欲粮食丰备,则必须效仿刘范之计策,鼓励并州人勤事农桑。并州是岳父之地,只要并州能产粮,那岳父也能增强实力,供养大军,以便日后与刘范争锋。”

    董卓觉得有些道理,便道:“嗯!说得好!这两件事你就和李肃安排去吧!你们可得赶在刘范小贼买完粮食之前买到足够的粮食,咱家的钱有的是,你们要多少,咱家就给多少!不管你们用些什么手段,咱家只想看到买回来的粮食。懂了吗?”

    李肃和李儒一样,也是并州军的军师,也是并州的别驾从事,但明显董卓更偏爱更倚重李儒,而常常轻视李肃。董卓更把女儿嫁给李儒,奠定了李儒在并州权力系统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拉低了李肃的地位。这让李肃十分不满。

    听到董卓终于提到自己,并给他派了任务,李肃高兴不已,立即道:“喏!李肃领命,必当完成任务,谢主公信任!谢主公信任!”

    不像李肃的激动,李儒则是淡淡地道:“小婿领命!”

    董卓和其他部下看到两人之间的千差万别,暗暗冷笑。历史上的李肃在董卓麾下也十分不得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董卓因为有了李儒,就不太需要李肃了。论智谋、论大局、论执政、论抚军、论奉承之道,李肃一样也比不上李儒,他只能在口才上和李儒一较高下,比如说,在《演义》中吕布就是被他所说服,杀掉丁原投奔董卓的。并不是李肃没有才能,只是他的才能在李儒面前不太显眼而已。

    李肃因此郁郁不得志,因此渐渐地恨上了董卓和李儒,最后背叛了董卓。在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之后,董卓派遣李肃去检查司徒王允家,因为曹操用去刺杀董卓的刀就是王允的镇宅之宝——七星刀。当搜查王允家时,他发现果然七星刀不在家!事情到这一步已经很明显了,就是王允在暗中支持曹操刺杀董卓!但李肃知道这件事之后,却被王允家的歌姬貂蝉所劝服,没有向董卓揭发王允。这就是因为李肃因不得董卓信任而心生反意了。

    后来,吕布和王允串通一气,要杀掉国贼董卓!王允知道李肃可以争取过来,就派他去郿坞引董卓回长安见皇帝,在长安城内结果掉董卓。果然李肃十分听话,完美地完成了王允的任务,成功地把董卓引进长安城。在去长安城的路上,还不断有人暗示董卓将有人要对他下手,是李肃一一化解了多次危机,这靠的就是他的口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并州军事

    现在的李肃,即使是被董卓征辟为谋士,和李儒平起平坐,却也不受重视。不仅是因为董卓更重视李儒、轻视他的缘故,还因为吕布的缘故。李肃和吕布是同乡好友,二人同是并州五原郡人,他们在少年时就相识了,彼此的友情十分牢固。多么美好的场景呵,如果李儒不出现就更好了!后来吕布和李肃一同被董卓征辟之后,吕布又结识了李儒。

    李儒结果因为其才能而被董卓倚重,吕布也因为他的蛮力而被董卓认为义子。李儒主管并州政事,吕布主管并州军事,两人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差不多,两人的事务也有很多交集,所以吕布渐渐看上了李儒,故意疏远了李肃。而且李肃知道,吕布表面上看起来面容俊美,是个好人;但其实他是个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趋炎附势的小人。之所以吕布走近李儒、故意疏远他,是因为吕布知道将来李儒的前程比李肃更好,接近李儒比接近他更有利可图。

    所以,不仅是董卓不看重他,就是吕布也不再把他当做好友。并州最有权力的三个人:董卓、吕布、李儒,三个人都和李儒关系不好,所以李肃苦闷不已。苦闷之余,也开始埋怨吕布无情无义,但他更多的是埋怨董卓和李儒。李儒虽然有才能,但也不是个好东西,他也经常排挤李肃,这让李肃在并州官场的地位很尴尬,可以说是可有可无之辈。

    ……

    言归正传。董卓见吩咐完了关于政事的事情,又决心问问并州的军事。并州军平时都是董卓亲自管理,但在董卓事务繁忙的时候,都是吕布带头领导并州军。由于吕布的高超的蛮力,其他将领也对他马首是瞻,但暗下却对吕布专擅权力的行为和居功自傲的言论十分不满。

    董卓扭头问吕布道:“奉先儿,如今咱家的并州军士兵一共凑到多少员了?”

    因为董卓既缺钱又残暴,并州男子都不愿参军,所以并州军的扩军十分缓慢,不像刘范的凉州军,只要刘范登高一呼,十万军队只在几天之内就凑齐了。吕布负责扩军,怎会不知并州军士兵不够?吕布惭愧地道:“回禀义父,并州军现在只招募到了十一万员士兵,还,还有……”吕布悄悄看了董卓一眼,只见董卓已经发怒了,怒目圆睁,正在瞪着他,于是吕布说话都结巴了。

    即使吕布见利忘义,义父毕竟是义父,吕布对暴脾气的董卓还是十分敬畏的。历史上就是这样。在“董太师大闹凤仪亭”时,董卓气不过吕布和貂蝉私通,顺手拿了吕布的方天画戟就扔向吕布!方天画戟十分锋利,董卓的力气很大,要是真刺中了吕布,那吕布不死也要残废!但吕布避开了方天画戟,浑身无事。面对武力不如他的董卓,吕布第一反应不是回身杀了,而且落荒而逃,在跑出门时还撞到了来劝架的李儒。由此可见,吕布是有多么惧怕他的义父——董卓了。

    董卓的小眼睛此刻涨得大大的,眼珠子上一条条暴起的血丝都能清晰可见。董卓沉声道:“还有什么?继续说!”

    吕布只得咽了一口口水,艰难地道:“还,还有,一些不开眼的军士逃……”

    吕布还没说完,董卓就怒到用力地拍桌子,一只肥厚的大手狠狠地拍在桌子上,桌子啪啪响,桌上的文书都散落一地。大堂之内又重回恐怖的气氛之中,吕布更是抬不起头来。

    董卓怒道:“吕奉先啊吕奉先!咱家待你可是跟待亲儿子一样啊!还让主持并州军事务!而你却是这般报答咱家的么!嗯!你说!”

    吕布九尺高的身躯颤颤巍巍的,他抬起头来,底气不足地道:“求义父恕罪!孩,孩儿必将整肃并州军,不再让义父担忧!”

    董卓冷哼一声,道:“哼!这样最好!你必须在明年开春之时,给咱家凑齐二十万大军!不然你就提头来见,懂了么?”

    吕布诚惶诚恐地道:“喏!孩儿定不辱使命!”

    董卓怒气稍减,又坐了下来。董卓道:“士兵不足,咱家不怪你!那你可从匈奴人那里买回了多少战马?”

    匈奴人的战马很贵,所以并州军现在只装备了三万多匹,其余的几万士兵都是步兵。吕布知道可能又要被董卓责骂了,心急之下,看到了李肃,他有了主意了!吕布道:“义父,主持购买匈奴战马的是李肃李从事!您问他吧!他对战马的情况可是了如指掌啊!”

    李肃一听,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董卓想也没想就问李肃,道:“李肃,你给咱家说说,战马买到手多少匹了?”

    李肃心中暗暗埋怨吕布推卸责任,但确实他也有购买战马的责任,他只好硬着头皮道:“回禀主公,属,属下无能,只买,买回来两万多匹!”

    “什么?!”董卓又拍案而起,怒目圆睁,极视畏畏缩缩的李肃。

    “你竟如此无能,那咱家要你有何用?!”董卓吼道。

    “主公你听我解释啊!其实是匈奴人记恨主公上次打败他们,又欺负主公要依靠于他们,所以匈奴人才故意加价,属下这才没买到马啊!”李肃极度恐惧之下,却正好把责任推卸给了匈奴人。

    董卓听完,愣了一下,怒气也不再那么强烈了。董卓点了点头,道:“原来是匈奴人搞得鬼!看来咱家是错怪你了!”

    李肃道:“属下愚钝,也负有一部分责任。”李肃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随机应变,一边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众人见李肃如此机智,不禁心生钦佩。

    “那你可有什么办法?”董卓对李肃道。

    李肃压力减轻了,便坦然自若地道:“禀主公,属下以为,主公可先派吕将军带兵去威吓匈奴人一番;待匈奴人震怖,再以低价胁迫其答应,则匈奴人必定会乖乖地给主公奉上战马!”李肃这句话,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又给了吕布一个立功的机会,更体现出他李肃不计前嫌,大人有大量。

    这也只是个不好不坏的计谋而已。董卓道:“好!即按照你说的去试试,奉先!”

    “孩儿在!”吕布兴奋地道。吕布知道,李肃非但不因为他的推诿而怨恨,而且还以德报怨,给了他一个打仗的机会,十分感动。

    “等回云中之后,你就带兵去解决掉几个匈奴部落,把人口、牲口、粮食、金钱都给运回来!但也不能过于刺激匈奴人,抢了几个部落就停手,万万不可冒犯如休屠部落等的大部落。等匈奴人屈服,你再用低价买马,懂了么?”

    “喏!孩儿定不辱使命!”吕布慷慨激昂地站起来,抱拳,并给了李肃一个感激的眼神。

    董卓点点头。

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杀大贼

    之后,董卓又和众人商议了一些事,无外乎就是让他的部下们赶紧扩张和训练好并州军、管理好并州内政、吸引流民进入并州、提防太行山上的黑山军等等杂务,一直说到了中午,到了饭点。董卓是个大胖子,虽然吃的多、身体丰腴,但他和其他胖子一样,都耐不住饥饿,所以一到饭点,他肚子就叫得极响。

    董卓的肚子叫了,董卓便要用餐。董卓喊道:“来人啊!”

    声音未落,一个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侍女便轻轻地蹑步进入大堂。低着头的侍女走到董卓面前,抬起头看了董卓一眼,眼里却有一股杀气。侍女用娇滴滴地声调问道!:“小女子见过主公!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董卓和吕布,这一对同样好色成性的父子,看到一条母狗都能发情,更何况看见这么漂亮的女子了!两人笑眯眯地盯着那侍女看,仿佛能看透侍女的衣衫,看到衣下包裹着的美丽匀称的酮体。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侍女衣下不仅是美丽的酮体,更有能除掉他们的利器!

    董卓从上到下地给侍女来了个全身检查,窃喜之余又发现这个侍女虽然穿着董府仆人的制服,但他却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霸占过。董卓好色,几乎全府稍有一些姿色的侍女都让他给糟蹋了。但如此美貌的侍女,却没没被他糟蹋过,这太奇怪了。

    董卓便问那笑吟吟地侍女道:“美人儿,你是哪年进的府啊?怎么咱家都没见过你啊?嘿嘿嘿!”

    侍女还是一副迷死人不赔钱的笑容,道:“回主公的话,小女子是前些天才进的府里,主公繁忙,故而没见过小女子。”

    “刚进来的?好好好!刚进来的,那也是咱家的女人!你啊,下午就去准备准备,好等咱家雨露恩承,如何啊?”董卓淫笑着道。

    那侍女见董卓这幅模样,已经够恶心的了;又听见他说要她侍寝,差点就露出呕吐的神色了。但她还不能如此。众人心中虽然也很恶心,但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好憋着不笑。

    侍女还是笑吟吟地道:“喏!”

    董卓又道:“好好好!那你先下去吩咐后厨准备好菜肴,下午便去后堂等着咱家!你们都留下一同进餐,何如?”董卓又对众人道。

    侍女道:“喏!”

    众人怎敢拂逆董卓?他们也应允道:“谨命!”

    不一会儿,那侍女退下又捧来一个小鼎,鼎中盛着冒着热气的羹汤。那侍女迎上董卓色咪咪的眼神,一直把小鼎放在董卓的桌上。她道:“禀主公,后厨的菜肴尚未烹饪完毕,厨人怕主公等急了,先让小女子给主公送来一道羹汤,请主公先品尝!”

    董卓只专心致志地盯着侍女看,一眼也没有看那道羹汤。董卓一把抓住了那侍女滑嫩的小手,侍女吓了一跳后也没有把手抽出来。董卓把她的小手攥在手心里,用另一只手仔仔细细地揉摸,一寸滑嫩的肌肤也不放过。董卓淫笑道:“美人儿,来,和咱家一同用餐可好?”说着,董卓便用他肥厚有力的手把侍女给拉到他的身旁。

    侍女听了,竟然露出惊异之色,她结结巴巴地道:“小,小女子不过侍女罢了,怎敢和主公一同进食?这不是折煞了主公吗?还是主公自己喝羹汤吧!汤凉了可就不好喝……啊!”侍女惊呼一声。

    侍女的话还没说完,董卓又伸手把侍女拉下,让她坐在自己的怀里,也就是他的大肚子上。董卓一边紧紧地搂住在他怀里动来动去的侍女的腰肢,上下其手;一边伸手拿起小鼎里的勺子,舀了一勺羹汤,对侍女笑道:“来来来!咱家的美人儿,来和咱家喝一口汤如何!哈哈哈哈!”说着,就拿着勺子要喂进侍女的嘴。

    侍女连忙左右摇头,避开董卓的勺子,并紧闭双唇,不管董卓怎样,她都坚决不喝。董卓千方百计地想要侍女喝汤,都不能得逞。时间久了,董卓也就怒了,放开了侍女。李儒见刚才侍女还对董卓言听计从,就连董卓要她侍寝也没有反对,但董卓不过让她喝口汤,侍女就反应如此巨大,李儒感到很奇怪。李儒便一边观察那侍女,一边在深思着什么。而其他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董卓调戏那侍女,皆觉得与有荣焉。

    见董卓放下勺子,侍女松了一口气,她立即拿来勺子,舀了一勺汤,给正在气头上的董卓喝。侍女一改刚刚的模样,顺从地道:“主公还是让小女子给主公喂汤吧!”

    董卓见侍女终于配合了,便欣喜若狂地伸嘴去喝汤。就在那一瞬间,李儒突然想明白了!李儒立即站起身来指着董卓,大喊道:“岳父万不可喝汤!”

    但李儒还是慢了一步,董卓还是喝了一口汤。听到李儒的话,董卓本能地就吐出一些汤来。那侍女惊慌不已。

    董卓急切地道:“怎么了?怎么了?”

    “汤里有毒!这个女子必是刺客!吕将军,快快去拿住她,勿要让她给跑了!”李儒大喊大叫,脖子都红了。

    一听这话,不论是董卓给是吕布,亦或是其他的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大堂之内,众人都乱作一团,纷纷起身之后又不知所云地看着李儒。董卓立即醒悟过来了!吕布愣了!那侍女见阴谋被拆穿了,便显露出原形,她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苍凉慷慨!侍女阴笑道:“哈哈哈!不错!那汤里确实有毒,而且是剧毒!董贼,你已经喝了汤,就等着受死吧!哈哈哈!”

    董卓闻言,惶恐不已,又立即干呕;吕布也醒悟过来,身手敏捷的他就要擒住了那侍女,其他的将领也都磨刀霍霍。结果那侍女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便从腰间快速取下一个锦囊,扔进嘴里,不停地快速咀嚼,锦囊被她咬着。渗透出一滴滴紫色的液体。李儒看到那侍女如此,惊道:“不好!她要自尽!”

    吕布立即飞起一脚踢中了那女刺客抓着锦囊的手,女刺客一吃痛,放开了已经流出紫色液体的锦囊。吕布大喝一声,又是一脚,把女刺客给踢翻了,上前抓住了她。女刺客痛得叫了一声。

    董卓还在干呕,却干呕不出。女刺客又笑道:“董贼啊董贼,你就别白费劲了,你已喝下毒药,就别想再吐出来了!等死吧!哈哈!啊!”女刺客痛叫一声,因为吕布见女刺客如此嚣张,竟不费劲地扭断了她的一条臂膀。

    董卓惶恐不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所措。李儒灵机一动,道:“岳父!岳父,你不要着急!眼下最着急的,是要给岳父催吐!董越将军,你快去厕所取些粪便来!要快!一定要快!”

    一听这话,董卓感到奇怪不已。董越也是,但出于对李儒的信任,便真的去取粪便去了。董卓见董越去了,便问李儒道:“贤婿啊,你要粪便做什么?不会是给咱家喝的吧?”董卓发着抖。

    李儒郑重其事地道:“正是!等岳父饮下粪便,恶心之下,就能把肚子里的毒给吐出来了!岳父不可嫌弃,这可是保住性命的唯一的办法了!为了性命,您就忍一忍吧!”

    “啊?什么?你要咱家喝粪?!这万万不行,万万不行!”董卓当然不会愿意吃大便了!

    “岳父忍一些便是,命最重要啊!”李儒苦苦哀求道。

    “是啊!这虽然恶心难忍,但这也是唯一保命的方法了!主公还是忍一忍吧!”李肃等人都意识到紧迫性了,都慌了。若是没了董卓这个主公,他们也会烟消云散,所以他们力劝董卓吃大便来催吐,保住性命。

    董卓执拗地道:“不行!这坚决不行!咱家身为鳌乡侯、并州牧、日后要登基做皇帝的人,金身玉体,怎可饮下此等秽物?!不成!这坚决不成!”

    李儒坚持道:“岳父不可!以前勾践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还主动尝了夫差的粪便呢!这说明尝粪并没什么,岳父不必嫌弃!”

    说着,董越回来了……

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粪

    只见董越脸上一副嫌弃的表情,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董越一手提着一个小木桶,把木桶放得离他尽量远,一边提着木桶,董越一边捏着鼻子。那木桶里盛装着的就是从厕所粪坑提取到的新鲜的粪便,还冒着一股鲜香气味,更有几只苍蝇飞在上面,时而在上面叮几下,嗡嗡地叫唤。董越快步走进大堂,木桶里的粪便飞溅出来,沾染了大堂的地毯。

    董卓一看到董越提着一坨黄黄的粪便走向他,就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喉咙一阵腻歪,但却仍吐不出来。董越放下木桶,问李儒道:“李军师,你要的粪便拿来了!但你又用它来为何事?”

    李儒捏着鼻子道:“这正是给主公催吐的关键啊!”

    “啊?什么?大哥你,你要吃……!”董卓惊讶不已,看向董卓。董卓用一种极其无奈悲哀的眼神看了董越一眼。

    李儒狠下心来,道:“主公,准备好了吗?”董卓知道为了保命,这是不可避免的,故而只好壮士断腕,悲痛地点点头。

    “那好!众位将军,别愣着了!快来把主公给控制住!”李儒道。

    众位将领听完,脸上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董卓,又不敢真的上前来。

    董卓真的怕死了,他知道要是不及时催吐,吐出毒药,他的性命难办。于是董卓也横下一条心,道:“还不快来!”

    一听到董卓允许了,并州军的将军们立即惶恐地上前,把董卓的四肢和头都给控制住,并逼迫他张开嘴。李儒亲撇开袖子,用桌子上的毛笔蘸了一点黄黄的东西,伸向董卓的嘴里。董卓看着那黄黄的一点离自己的嘴唇越来越近,拼命地挣扎。但被十几个将领控制着,使董卓动弹不得,眼看那一点黄黄的就要靠近了,董卓又急得大喝一声!

    董卓的这一喝不要紧,却像一声惊雷,吓得李儒心里一紧张,就索性闭上眼睛,把蘸着粪便的毛笔戳进了董卓大张着的嘴!就在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瞬间,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那一刻,董卓的上颚首先感受到了一丝柔嫩,继而他认识到进嘴里的是大便,又大喝一声,响亮至极。李儒马上把毛笔抽出来,却惊讶地发现,毛笔上已经没有一点黄黄的了!

    李儒再看向董卓,只见董卓已经呆住了,脸色由土黄色变成红色,又由红色变为白色,白色又变为紫色,好看至极,众人都看得呆了!然后董卓突然虎躯一震,用力地一甩手,把抓着他的将领们都给甩开,然后他朝着地面便是大呕!

    众人见董卓终于呕吐了,便立即离他远点,看着董卓把大前天的饭都给吐出来了,恶心不已。董卓吐得满地都是秽物,很久他才吐不出来,最终停止了呕吐,坐倒在地上不断地干呕,老泪纵横,呼吸急促。李儒又命令董家的仆人们拿来清水,让董卓漱口,董卓一连漱口漱了几十遍才冷静下来。

    众人扶着董卓回到座位上,拍拍他的后背让他顺顺气。良久,董卓终于平复下来了。董卓回想到有女刺客,便怒吼道:“把那个**给咱家押上来!快!”董卓吼得声嘶力竭,一头黑发散落在肩膀上,随着他的急怒一起一伏,使他像极了一头暴怒的雄狮。

    一直在控制女刺客的吕布连忙把女刺客踢到董卓面前。董卓看到那女刺客依然在对他笑,嘲讽他,怒火攻心,抓起桌上他的州牧的印绶就向那侍女砸过去。

    被砸中头部的侍女只是闷哼一声,继而又抬起头大笑。董卓怒道:“大胆刺客!你给咱家说清楚!你是谁人派来刺杀咱家的!”

    李儒也怒喝道:“快说!不然杀了你!”

    那女刺客只是猖狂地放声大笑,不理董卓和李儒。吕布又飞起一脚,踢得那身体消瘦的女刺客大叫一声,口吐鲜血。那女刺客咳嗽,咳出血来,殷红的血染红了她的衣襟。等咳干净了,董卓又怒道:“说!到底是谁派你来的!”

    那女刺客笑道:“哼!并无人指使,只我独来尔!你董仲颖在并州滥杀无辜,鱼肉百姓,谁人不想杀你而后快?!总有一天你是要死在他人手里的,等着吧!哈哈哈!”

    董卓听说女刺客是因他在并州的大开杀戒而行刺,竟然更加大为光火。但李儒立即阻止了他,他看出了这女刺客是在撒谎,于是忽然道:“他们给你多少钱?”

    女刺客下意识地道:“一万多钱!”说完,她就后悔了。

    李儒笑道:“还说无人指使?”

    “哼!别想再从我的嘴里套出什么,我已经服下毒药了!”女刺客不紧不慢地道,仿佛是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李儒大惊!想起刚刚女刺客确实拿出一个古怪的锦囊放入嘴中,便急忙对董卓道:“岳父,快趁她尚未毒发身亡,严刑逼供!不然就来不及了!”

    董卓也意识到这是他探查幕后凶手的唯一机会了,便道:“不错!奉先儿,快快上刑!”

    “喏!”说着,吕布就要出去拿来刑具。但那女刺客却坦然自若地道:“来不及了!我的毒药,不过几息就能置人于死地!咳咳!”说着,女刺客咳出血液来,董卓和众人一看,那血已经是黑色的了,血液中还有凝结起来的血块。

    董卓和众人都十分失望,那女刺客不一会儿大叫一声,死了。董卓命人把尸体拖出去,又命令董府的管家追查,结果才发现,那个女刺客是以是另一个侍女的表亲而顶替进来的。董卓是陇西临洮人,在他的死对头刘范掌控凉州之后,董卓就不放心,怕刘范会对他家下手。后来董卓当了并州牧,为了安全就命令董家全家从临洮县迁到并州来。那名女刺客,就是得到了幕后黑手的命令,趁着董家搬家时一片混乱而混进董家的,并在董家蛰伏了两个月,故意隐藏起来,不让董卓发现他。

    查到这里,案情已经很明了了。李儒冷静地道:“刺客从凉州而来,必定是刘范安排的刺客!不然其他势力没有原因要对岳父下手!”

    董卓一听就用力地掀翻了桌子,怒道:“刘范!咱家定要将你碎尸万段~!啊!”因为太过于愤怒,董卓最后竟然口喷鲜血!众人大惊失色!吐完了血,董卓一闭眼,一歪头,就软塌塌地倒下了,昏迷不醒!吕布等将领立即扶住了董卓,李儒急忙大喊道:“快去请大夫!快!快!”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341/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所写的《三国之西州制霸》为转载作品,三国之西州制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西州制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西州制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西州制霸介绍:
  英雄立于世,莫若立足西凉,垦边屯粮,养百金之士,招万人之敌,揽鬼谋之士,收离丧之民,兴工商百业,抑世家豪族,成强秦而虎踞西州,观诸侯而虎视天下!待天下生变,则兵出潼关,席卷八荒,鲸吞四海,内斗诸侯,外逐强虏,使海内归一,九州并同,万民安庆,天下太平!待天下长安,则进击海外,开疆拓土,兼欧亚二州,并东西二洋,如此,可称快意!三国之西州制霸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西州制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