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三国之西州制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西州制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     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换

    曹操赶紧低下头,说:“娘娘息怒,请恕臣出言无状。”

    何皇后脸上几分薄怒,冷冷地说:“曹阿瞒,你也算是天下名士,想必见识不少。本宫且问你,你可知道我朝宦官,势力为何如此之大吗?”

    机敏的曹操立即会意,赶紧顺着何皇后的意思说:“这是因为,我朝自从孝章帝开始,重用外戚,执掌朝政。孝和帝继位之后,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一族也是满门公侯。朝廷政务,均出于窦家私门。

    孝和帝为了掌权,在永元四年联合宦官,诛灭了窦家全族。自此以后的皇帝,也均为冲年继位,外戚屡屡干政。而皇帝长大成人之后,自然不满于权力都紧握在外戚手中,便与孝和帝一样,策划诛灭外戚,夺回皇权。

    可皇帝贵为天子,幼冲之时又深藏宫中,接触不到其他朝臣;就算能接触到朝臣,也不知心腹。

    幼冲之年的皇帝们能够接触到的,也绝对信赖的,也只有朝夕相处、又犹如无根浮萍的宦官了。所以,与孝和帝一样,皇帝们也只能选择联合宦官,来消灭外戚。总而言之,若不是外戚势大,皇帝也不会重用宦官。”

    何皇后满意不已,说:“说得不错。本宫的两位哥哥乃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兵权之重,无人可比,他们有权力调动天下所有大军。兄长又是录尚书事,在朝政处理上有极大的权力。陛下还在时,本宫的兄长还不敢如何放肆;朝政政务,还是要由陛下最终下决断。可若是陛下驾崩了呢?”

    曹操继续顺着何皇后的意图,说:“没有陛下压着大将军,在皇位不定之时,大将军就成为了天下权力最大之人。娘娘还要依靠大将军支持大皇子,所以只得更重用他。但等大皇子继承大统,同样是幼年继位的大皇子,也就会面临与孝和帝、孝殇帝、孝安帝、孝顺帝、孝冲帝、孝质帝、孝桓帝、当今陛下同样的命运,那就是要与掌握大权的外戚斗争。大皇子的外戚,当然也就是大将军与车骑将军两人了。”

    何皇后点点头,说:“不错。前面几位皇帝的覆辙,本宫不想本宫之子再次重蹈。本宫也绝不想看见其他人抢夺本该是本宫之子的权力。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和本宫乃亲兄妹,本宫更不想骨肉相残。所以,本宫就需要你曹阿瞒。”

    话说到这份上,曹操怎么可能不知道何皇后的打算?他说:“娘娘可是需要臣下,在辅佐大皇子争位成功之后,再制衡大将军,保证皇权紧紧握在大皇子与娘娘手中?”

    何皇后满意不已,惬意地躺倒在座位上,微笑着说:“尚书台乃朝廷核心,尚书令更是要职,可左右朝政。选择你曹阿瞒作为尚书令,本宫没有选错。”

    曹操笑道:“谢娘娘!臣一定会殚精竭虑,以报答娘娘的知遇之恩!”

    “嗯,既然话都说开了,本宫也就直言不讳了。只要你二人完成本宫交代的任务,那么在陛下驾崩、本宫之子继承大统之后,就进你二人为三公,封为县侯!曹阿瞒,你可为司空;荀文若,你可为司徒!”

    三公可是最高职位,纵然是曹操与荀彧,也不得不为之心动。

    “谢娘娘恩典!”两人双双跪下谢恩。

    “行了,与你二人商议如此之久,本宫也累了。回去吧,做好准备即可!”

    “喏,臣告退!”曹操与荀彧便离开了。

    何皇后坐在凤座上一直看着曹操与荀彧两人走出长秋宫,当两人走下台阶、身影被台阶挡住时,何皇后还下意识站起身来,一直看着两人走下台阶,走出宫苑大门。

    何皇后沉甸甸的希望,都放在这两人身上。作为一个女人,她仇恨抛弃她的刘范;作为一个母亲,同时又作为一个皇后,她又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继承皇位,成为大汉天子,像大汉四百年那些先帝一样,在史册上也多多少少写下属于自己的几段篇章。而这两件事,无一例外都要紧紧依靠这两个人。何皇后不禁在心里祈祷,曹阿瞒啊曹阿瞒,你可千万别让本宫再次失望啊!

    ……………………………………………………………………

    曹操与荀彧走出南宫,骑上坐骑,向曹府行去。激动感仍在两人脑海里挥之不去,两人脑海里仍然回荡着何皇后那些诱人的承诺。

    荀彧微笑着说:“主公,明年,我等大显身手的时候就要到了!”

    曹操也乐开了花,说:“文若,司空与司徒那可是仅次于大将军与太傅的职务。我等二人若是真成了司空与司徒,那可就光耀门楣了。”

    荀彧也感慨道:“是啊!今日进宫,虽然让皇后娘娘训斥了一顿,却也收获不少。”

    曹操说:“不仅收获了表面上这些皇后娘娘的许诺,今日我等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收获。”

    荀彧不解其意,说:“哦?不知还有何收获?”

    曹操说:“文若,你有没有想过,之所以我等能得到皇后娘娘的青睐与重用,最初是因为我向皇后娘娘承诺,只要日后成为尚书令,就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对付刘范?”

    荀彧回想起来,说:“这倒是提醒了在下了!可在下不明白,皇后娘娘就算贵为**,权势滔天,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藏在深宫里的妇人,平时很难接触得到朝臣,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刘范。可皇后娘娘对于刘范,却表现出极大的恨意。按理说皇后娘娘应该与刘范素无往来,可这深深恨意,又是从何而来呢?”

    曹操点点头,说:“问得好。若不是今天来参见皇后娘娘,恐怕我也仍旧不得其解。”

    荀彧说:“哦?在下仍旧不得其解,还请主公提醒一二。”

    曹操笃定地说:“皇后娘娘之所以仇恨刘范,定然是刘范违背了对她的誓言。背信弃义之人,又有谁能不恨呢?”

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贪婪

    荀彧乃是杰出的谋士,经过曹操这么一点拨,荀彧也就明白了:“嗯,皇后娘娘最大的执念就是扶立大皇子刘辩登基嗣位,所以她才不惜对陛下痛下杀手。皇后娘娘不仅需要一个重臣帮助大皇子刘辩争位成功,更需要一位重臣来制衡大将军,保证皇位不至于旁落。

    而刘范在虎踞西州之前,乃是征北将军、冠军侯,父亲又是宗正,权势不可谓不大,手里还有强劲的征北军,也就是现在凉军的前身。如果能拉拢刘范,那么皇后娘娘的计划就稳固不少。

    所以,一定是皇后娘娘在以前拉拢了刘范,刘范也答应了帮助大皇子争位与制衡朝堂的要求。可谁知这刘范志不在此,一心只想占据西州,割据一方。故而最后只得违背了对皇后娘娘的誓言,皇后娘娘自然因此仇恨刘范。为了报复刘范,皇后娘娘这才提拔我等。”

    曹操点点头,说:“皇后娘娘仇恨刘范,却也是好事。毕竟陛下在明年大约就会驾崩,届时皇后娘娘就会进位为皇太后。若我等与大将军运气好,就能成功扶立大皇子继承大统。大皇子年幼,需要太后临朝称制。届时,国政由现在这位皇后娘娘、未来的太后娘娘决定。有未来太后的鼎力支持,我等就可以继续推行改革,并打击凉国了。”

    曹操与荀彧一路走,一路商量。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何皇后曾经与刘范有不为人知的私情。何皇后之所以仇恨刘范,确实是因为刘范违背了曾经的诺言。不过,何皇后与刘范的诺言不仅是扶立刘辩继位,何皇后更看重的诺言是刘范将他救出这个形同牢狱的宫廷,她能秘密地陪在他的身边。可何皇后认为刘范在西州风生水起,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国,却已经把曾经的誓言抛诸脑后了。这才是何皇后非要提拔曹操与荀彧来打击凉国的主因,但曹操与荀彧并不知道。

    ……………………………………………………

    几天后,大凉,姑臧城。

    看完了刘诞亲手呈上的情报,刘范把写着情报的书信轻轻搁在桌案上。毫无疑问,这份情报写的就是曹操应对贸易战失败的方法,以及曹操与荀彧对于收购世家豪族的田地的计划。

    刘范更为佩服曹操了,在贸易战失败后,汉廷从公卿大臣到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是不怨恨朝廷、不对朝廷失望的。而曹操却能够想出“先大棒后胡萝卜”的方法,轻松平息上上下下的怒火与怨气,甚至还让一些人对汉廷感恩戴德,更为拥护汉室。这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最为直接有效。

    同时,在贸易战之中损失不小的世家豪族们,或是为了偿还负债,或是为了维持家用,不得不卖出一部分田地。对于世家豪族而言,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贸易战能起到削弱世家豪族的实力的作用,这是刘范之前没有想到的。曹操却能趁此机会,低价购进大片田地扩展屯田。屯田制能在短时间内积累起大量的钱粮,汉廷手中的屯田越多,实力就壮大得越快。刘范不得不说,这曹操还真不愧为“治世之良臣”。

    刘范更为欣赏这曹操了,刘诞却不这么想,他忧心忡忡地说:“兄长,这曹孟德竟然如此能干,若任由他购置世家大族们大量土地扩展屯田,汉廷实力大增,必定对我大凉不利啊!”

    刘范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刘诞道:“弟认为,可由锦衣卫制定一个计划,扰乱曹操购田。绣衣卫大多数成员已经覆灭,再也没人能够阻挡我锦衣卫了。所以兄长只需要下达一个命令,弟一定能为兄长办成此事!”

    刘范惬意地在座位上半躺着,轻松地说:“不须如此。”

    “可是,若汉廷掌握了更多屯田,实力必然更上一层楼。现在汉廷掌握的屯田百姓有接近六百万人口,在官府籍上的自耕农与小地主,也有大约四千万人口。这已经是我大凉的四倍有余!若是不阻止曹操的计划,汉廷的实力恢复迅速,就有与我大凉开战的实力与底气了!”刘诞心急如焚地说。

    刘范笑道:“你以为屯田越多,汉廷会更强大吗?”

    刘诞一听,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刘范笑道:“非也!屯田越多,汉廷反而会更虚弱,甚至有垮台的危险。”

    “这是为何?还请兄长指教!”

    刘范翘起二郎腿,轻松地说:“我且问你,屯田制是怎么划分粮食收成的?”

    刘诞道:“若是官府出地出牛,则官府得到七成的粮食,百姓只能得到三成的粮食。若是官府只出地,百姓自己有牛,则官府与百姓各得五成粮食。”

    刘范道:“不错。这样的赋税比率,别说是比我大凉的农牧税二十五税一显得太过贪婪;就算是比起昏君刘宏推行的田税十税一,也显得吃相难看。百姓怎么可能一直忍受这等剥削?”

    刘诞有些疑惑,说:“可是兄长,根据情报,汉廷治下的百姓参加屯田的热情十分高涨,也没有表现出不满。”

    刘范笑着摇摇头,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与屯田制的百姓,都是些占田极少的贫苦小农。他们不过拥有一亩三分地,虽然田税已经改为三十税一,但他们永远也吃不饱饭,积累不起太多的粮食。而屯田制就不同了,虽然剥削太重,但却能给贫苦小农们提供更多广阔的田地。所以,就算剥削重达七成,但凭借着更广阔的田地,他们也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刘诞听了,更为疑惑,说:“那既然如此,汉廷的统治应该越来越稳固才是啊,怎会越来越衰微呢?”

    刘范摇摇头,微笑着说:“休文啊,你忽略了人性。”

    “什么?”

    刘范笑道:“人都是贪婪的,可以说贪婪是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驱动力。在最初参与屯田、得以收获更多的粮食收成时,贫苦小农们当然会对汉廷感恩戴德,拥护屯田制。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贫苦小农们长时间耕种着官府分发的田地,就会渐渐认为,他们既然耕种了这片田地了,那么这片田地就是属于他们的,而不是官府的。”

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

    一听刘范的解释,刘诞慢慢地有些明白了。

    刘范接着说:“当然,贫苦小农们也有可能不这么想。但在人性贪婪的驱动下,在时间迁延之下,他们会越来越不满于剥削严重。

    假设一个小农名叫张三,在没有参与屯田之前张三只有二十亩地,现今一亩产大约四斛粟,每年的收成只有八十斛,勉强能维持家里五口人温饱。

    参与了屯田制之后,张三第一年耕种屯田二百亩,二百亩粟田一年收成有八百斛。按照官七民三,官府分得五百六十斛,张三能分得二百四十斛。加上张三自己的田地所产出的八十斛,那就是三百二十斛。这就足以让张三丰衣足食,还能有不少的余粮。故而,这张三必定对汉廷感恩戴德。

    可在第二年,张三看着官吏们堂而皇之地把他种出的五百六十斛粮食拉走,这个时候张三必定会满心遗憾,心想要是这五百六十斛粮食要是属于他就好了,至少能吃个两三年;

    第三年,再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收割的粮食被人拉走,这时张三开始疑惑:官府只不过是出了田地,什么也没干,凭什么拿走收成的大头?第四年,五百六十斛粮食再次从他的指缝间流失,张三必定开始心生不满;

    第五年,又是五百六十斛消失在他的眼前,这时他想起没有参与屯田的小农们只需要付出三十税一,而同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却需要十税七,巨大的差异导致巨大的心理落差;第六年,他终于忍不住,连同其他与他同样不满的李四、王五们,拦住了收缴粮食的官吏们,官吏们回到县衙上报此事,县令亲自带领官兵前去抢回粮食,官兵众多,张三李四王五等人只得妥协;

    第七年,和张三一样不满的李四王五越来越多,数量超过了县里的官兵,他们鼓起勇气,拿着镰刀锄头打跑了寡不敌众的官兵,县令向州里上报这次叛乱的情况,州牧或者州刺史便派来更多的官兵,以叛乱之罪,杀了张三李四王五等人;

    第八年,张三李四王五的死,激起了更多的张三李四王五的熊熊怒火。成千上万的张三李四王五,攻破了县城,乃至占据了一两个郡,州牧派来的官兵也被他们消灭了。州牧只得上报朝廷,朝廷派来了数万官兵,经过一番苦战,还是把叛乱镇压了下去。

    第九年,大汉十二州都出现了张三李四王五,无数郡县被攻破,无数官吏被杀。有些张三李四王五,甚至还会头裹黄巾,再次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说到这,刘范停了下来。说了太长时间,口干舌燥,刘范喝了口酪浆润润嗓子。

    刘诞问道:“然后呢?”

    刘范两手一摊,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啊!”

    刘诞这才明白了,佩服之至地说:“弟明白了,随着时间推移,剥削严重的屯田制一定会激起百姓的不满,甚至很有可能激起大规模的叛乱。兄长真是循循善诱,明见万里啊!”

    刘范点点头,这本来也是应有之义。因为在历史上,大规模推行屯田制的曹魏,百姓纷纷离散逃亡,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小规模的叛乱。没过多久,屯田制就形同虚设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王朝敢大举推行屯田制。屯田制剥削实在太过严重,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定然是行不通的。

    刘范道:“所以,最好不要阻止曹操推行屯田制。因为参与屯田制的人越多,最后对汉廷心生不满的人就越多。汉廷若是陷入内乱,这对于我大凉,不失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刘诞点点头,佩服地说:“兄长英明!弟真是不能及兄长百一!”

    刘范摆摆手,说:“马屁可以留着,等以后再拍。还有没有什么要紧的情报,是我需要知悉的?”

    听了这话,刘诞脸上露出些许纠结的神色,说:“倒是有一件事,但弟不能确定此事是否重要到兄长需要知悉的地步。”

    “讲来。”

    刘诞道:“喏!据安插在西园之中的锦衣卫眼线传来的消息,昏君刘宏的身体每况愈下,消瘦得十分厉害,甚至到了皮包骨的地步。”

    刘范听了,精神一震。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在历史上,汉灵帝刘宏驾崩于公元184年,也就是中平六年的四月。现在距离中平六年四月,才不过十个月的时间。而现在突然传出刘宏的身体每况愈下的消息,刘范敢肯定,这刘宏看来是会沿着历史轨迹,在明年四月驾崩了!而刘宏一旦驾崩,就是吹响了东汉末年乱世到来的号角!届时,除了被凉国占据的凉州以外的十二个州,都会陷入大乱,这就是刘范发起一统战争的最佳时机!

    刘范道:“提高对昏君刘宏的监视力度,他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他的一举一动,我必须立即得知!”

    “喏!不过兄长,为何要突然提高对刘宏的监视力度?是有什么事要发生了吗?”

    刘诞是他的亲弟弟,刘范也不隐瞒了,笑道:“据我的估计,刘宏会在明年迎来死期。刘宏一死,汉廷说不定会发生一些变化,说不定有利于我大凉。”

    刘诞有些疑惑,说:“可是兄长,刘宏今年也才三十二三岁,正处于壮年,突然暴毙应该不太可能吧?”

    刘范笑道:“身体康健者,自然不会在壮年夭折。可刘宏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日日夜夜在西园里享受酒池肉林,异兽美人。酒色伤人,想必他早已叫酒色掏空了全身,如何还能坚持多久?”

    刘诞点点头,说:“这倒也是啊!”

    刘范又想到,一旦刘宏骤然驾崩,宫廷之中一定会生出不小的变乱。浑水才好摸鱼,或许他可以趁机将何皇后从宫廷之中救出来,安排在他的身边,履行在几年前对她的诺言。而且在历史上,董卓作乱,何皇后也遭遇毒手。不能及时兑现承诺,招致何皇后的怨恨,刘范本就自责不已。若是何皇后在大乱之中香消玉殒,刘范更不知如何自处了。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请

    刘范便道:“二弟,我有个不情之请,需要你去做。”

    “兄长跟我还客气什么?尽管吩咐就是。”

    刘范严肃地说:“天子驾崩,新帝继位,这期间是为最混乱的时期。我要你趁机将皇后何氏,从南宫之中救回来。”

    在以前,刘范就曾经将与何皇后的私情告诉过刘诞,刘诞知道此事。但一听刘范居然下达这样的命令,还是让刘诞十分意外。

    刘诞先是顺从地说:“喏,弟会亲自筹划计划。”

    但刘诞迟疑了一会,又硬着头皮说:“可是兄长,那毕竟是皇后啊!若是营救失败,天下人知道了,恐怕对兄长的名声不利。兄长三思!”

    刘范知道,他与何皇后的私情定然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哪怕是他最亲最近的人,也一定会反对他。因此对于刘诞的劝谏,刘范也并不意外。

    刘范道:“诞弟,你是我亲弟弟,你最为了解我,我是在意天下人的看法的人吗?”

    刘诞见劝不动,低下头说:“兄长乃当世豪杰,非寻常人,自然不会将天下人的意见放在眼里。”

    刘范道:“况且我对你与锦衣卫也有充分的信心,只要谨慎小心一些,天下人不会知晓此事的。”

    刘诞还是忍不住说:“可是兄长,万一真把何皇后接回到凉国,接到兄长身边。父母、嫂嫂们、还有大凉的重臣们若是知道,恐怕也会反对兄长的。”

    刘范无所谓地说:“他们那边,我自会解释。你只管救出何皇后。”

    见刘范如此坚定不移,刘诞知道自己劝不动,便无奈地说:“喏,弟一定办好此事!”

    刘范点点头,满意不少。

    刘范记得,在历史上,在刘宏死后,先是何进谋杀蹇硕成功,然后又鸩杀董太后;到了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的九月,何进诛杀宦官的提议没能得到何皇后的同意。为逼迫临朝称制的何皇后屈服,何进一边派亲信到兖州泰山郡募兵,因为泰山郡是出精兵之地;又接受袁绍的建议,命令当时驻扎于河东郡的董卓带兵进京。

    何进是意图以这两个举动,来向何皇后展示他作为大将军所掌握的强大军权,逼迫临朝称制、掌握最高权力的何皇后将手中的权力让予他,实现他独裁的野心,同时能够顺利地剪除宦官。

    但董卓成为了一大变数;何进也没意识到宦官集团的强大,轻率的何进被诛杀于宫禁之中。何进的部下,袁绍、袁术、曹操、鲍信等人便大举屠杀宦官,何皇后也死于战乱之中,宦官们带着少帝刘辩与刘协逃命,正好碰见进京的董卓。在这个权力真空期,董卓趁机收拢何进的旧部,成为了京城之中实力最强者。继而,董卓进京便引发了汉末的大乱……

    纵然刘范对于这些历史再熟悉不过,但穿越而来的他,已经给这个时代带来了诸多剧烈的变化。一个强大的凉国横亘在西州之地,就足以让这个时代所有方面都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刘范根本不能保证,历史还将沿着既定轨迹前行。何进掌权、董卓进京这些事,还会不会发生,刘范心里没底。明年的四月到九月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刘范心里更没底。

    刘范只能确认的一件事,就是刘宏的死,势必会打破宦官与外戚共同掌权、共同争权的平衡。到时候,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之间不可避免地两虎相争。那将是汉廷最为混乱、最为虚弱之时,或许也将是凉国整军备战、举旗东进的最佳时期。

    而凉国的改革才刚开始,一年数月之后,凉国的改革至多不过进行到三分之一。改革事大,凉国必然不能分出太多国力,放在东边的汉廷上。

    刘范考虑着,刨除掉放在推行改革之上的国力,以凉国剩余的国力,最多只能派出十五万大军。其余二十五万大军,若是一起出动,不可避免地会严重消耗凉国国力,严重掣肘改革的推进。

    而且凉国北有鲜卑、匈奴,西北有伊列,西有安息,西南有大月氏,可谓群狼环伺。虽然大月支和安息在岭西之战中遭受重创,但仍旧是实力雄厚的强国;伊列虽然驯服,但游牧民族历来是畏威不畏德,况且伊列还趁机吞并了众多康居、乌孙的遗民,实力大涨;鲜卑、匈奴虽在十军之战中被打残,但也因此对凉国怀恨在心……

    总而言之,凉国的所有邻国,都是凉国潜在的敌人。这也逼得刘范不得不以重兵留守凉国。十五个卫中,胜武卫驻扎于康州、扬武卫驻扎于天州、威骑卫驻扎于昆州、锐骑卫与靖武卫驻扎于夏州。

    其余的天策卫、剽骑卫、宣威卫、天武卫、羽骑卫、云骑卫、骁骑卫、锐骑卫驻扎在凉州;飞骑卫与锋骑卫则是远赴安息。这也让刘范只能从凉国四十万大军中抽出十五万大军,用于东方。

    而且,凉国还在向其境内最偏远的康州和夏州迁徙四百万人口。而明年刘宏就要死了,让刘范不得不更为焦急。安息帝国运来的粮食,也不知运到了哪里。而且刘范还把足足六万精骑放在安息帝国那里,如果不能赶在汉廷乱起时撤回来,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兵力短缺。

    见刘范陷入沉思,刘诞等得有些焦急,便轻声一句:“兄长?”

    刘范从沉思之中醒来,立即问:“赵云与张郃率领两卫凉军,行进到何处了?”

    刘诞想了想,说:“弟依稀记得,在前天传回的情报是刚过了天州的赤谷城。此城就是之前被大凉灭掉的乌孙国的国都。消息传递,总会有些延误。再加上已经过去两日,此时大约两位将军行进到了康州境内了。”

    刘范心里有些焦急,但也知道凉军铁骑一人四马换乘,昼夜兼行,能在十日左右的时间内,从姑臧城行进到葱岭以西,已经是算快的了。

    刘范本想通过锦衣卫下令给赵云与张郃,命令他们速战速决。但刘范又考虑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军的一举一动应该让身处战场的赵云与张郃决定。战场千里之外的他若是遥控,容易步了希特勒与常凯申公的后尘。便只得作罢。刘范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赵云与张郃能够早些战胜罗马军团,早日率军返回。

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见闻

    而在千里之外的葱岭以西,康州广阔的沙漠之中,正率领锋骑卫与飞骑卫六万骑兵不停奔行的赵云与张郃,并不知道此时他们正在被刘范记挂着。

    本来按照一人四马的配置,锋骑卫与飞骑卫六万骑能够不间断地换骑,从而不间断地奔行。按照凉国上等马匹的速度,他们本应该在此时行进到安息境内。但由于凉国已经开始了“西进运动”,也就是派遣四百万人口迁徙到康州和夏州圈地定居,从凉州到康夏二州的官道上都是西进的百姓。赵云与张郃只能走远道,故而此时才抵达康州境内。

    一路上,赵云与张郃见识到的,不仅是四百万西进移民的浩浩荡荡,还有西域二州的方兴未艾。当他们行进到西域二州时,看见的西域二州,已经是城池林立,乡邑遍地,新开垦出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头,新种植的胡杨沙棘郁郁葱葱。这等景象,让赵云与张郃,以及麾下六万骑,都倍感欣慰。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他们的凉国成长为不输于汉国的大国。这等欣慰之情,略微削减了些六万征人远征的疲惫感。

    当两卫行进到康州境内时,眼前的景象更令他们激动。因为康州已经零零星星有了些移民,移民们骑着马,尽可能多地圈占耕地和草场。康州的官吏们帮助他们将圈地注册在官府籍上,从此确定下圈地的使用权的归属。官吏们还招募移民们兴建起各郡县的城池与道路,整个康州到处都是生机勃勃。这时候的康州,就像之前的西域二州一样,赵云与张郃也相信,康州也会被建设成西域二州那样。

    等又过两日,锋骑卫与飞骑卫出了康州后,赵云与张郃就遇上了伊列王契必利尔亲率的大军。契必利尔次来,是来给凉军犒军的,给两卫赠送了许多军需,包括七万多头牛羊。尽管两卫在凉国境内,处处都有州郡与牧监提供补给,根本不缺军需,赵云与张郃也还是收下了伊列人的好意。

    赵云与张郃都知道,这伊列人在之前,不过只是个弱小的部落。只是因为站对了队,曾经跟随刘范打击乌孙、康居、大宛,并在三国被灭国之后,趁机吞并了三国的遗民;在岭西之战中,伊列人又临阵反戈,投靠胜利的一方也就是凉国,又趁机从安息帝国那里分了不少战利品;在刘范率军征伐安息帝国的途中,凉军顺手打败了游牧于乌浒河以东的栗弋人,凉国也看不上栗弋人那点家底,于是又给伊列人做了个顺水人情。

    赵云与张郃都不禁感叹,凉国就像一头猛虎,连续咬死了康居和乌孙这两头梅花鹿,又咬死了大宛和栗弋这两只野鸡。而伊列却像一只秃鹫,跟在猛虎之后,等猛虎吃饱后,再去食腐,吃些猛虎剩下的残羹冷炙。没想到,这秃鹫吃了不少腐肉,还真变成了一只雄鹰。

    现在的伊列,已经不是以前的伊列了。以前的伊列是个经常遭受南边的乌孙侵袭的小部落,与东边的呼揭、坚昆没什么区别。现在的伊列,有十余万落、近六十万人口,南与凉国以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为界,东邻坚昆、呼揭、西部鲜卑,西接安息。

    赵云与张郃心知肚明,这次犒军,伊列王契必利尔送上大量补给,表面上看是出于对于凉国的感谢,其实是在向凉国展示出伊列的强大与富裕。

    不过对于伊列人送来的大批军需,赵云与张郃也并未有多看重。毕竟凉国以战养战、以战养国,又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上占尽了便宜,幅员辽阔,人口千万,远远不是伊列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赵云与张郃也知道,之所以伊列人能够坐大,其实是刘范有意扶持的结果。毕竟若不是有刘范的允许,伊列人也拿不到康居、乌孙、大宛的人口;若不是刘范看不上栗弋人区区一个小部落,也不想放任栗弋人再盘踞于刘范准备设置为康州的花剌子模之地,伊列人也没机会吞并栗弋人。

    两人猜想,刘范之所以有意扶持伊列人,其实是为了减轻凉国的防务压力。因为在天州以北,就是呼揭、坚昆和西部鲜卑,这三者与凉国都不是很熟,鲜卑还曾经与凉国打过十军之战。为防备北方的坚昆、呼揭和西部鲜卑,刘范曾在康州驻扎着胜武卫与羽骑卫,在天州驻扎着扬武卫与云骑卫,也就是两州各两万步军、三万骑军。

    但因有伊列替凉国监视着坚昆、呼揭与西部鲜卑,天州与康州的防务压力减轻不少,刘范后来又将羽骑卫与云骑卫撤到了凉州。

    收下伊列的大礼后,赵云与张郃继续率军西行。终于在又过六日之后,抵达安息的希尔加尼亚城。希尔加尼亚城,位于安息帝国的帕提亚行省,以东就是曾经被凉军攻克的尼萨城。

    从希尔加尼亚城到康州,从西向东一路上都是安息帝国派遣的运粮车队。这次,沃洛吉斯五世派出数十万奴隶,征发了众多车辆,将与凉国交易的三千万斛粮食运向凉国。运粮车队因为有数十万奴隶,因此行进得十分迅速。毕竟从康州(花剌子模之地)到新月沃地有数千里之遥,而运粮车队走最前的,已经行进到了木鹿城,距离康州不远了。

    看着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车队,赵云与张郃意识到,即使是遭受了岭西之战那样的重创,安息帝国仍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国力仍旧远在初生的凉国之上。毕竟若没有雄厚的国力,安息帝国也不能完成运输足足三千万斛粮食这等壮举。

    而且,安息帝国能够毫不费力地拿出三千万斛粮食,低价卖给凉国来换取凉国的援兵,这在汉地是想都不敢想的。即使是在汉最鼎盛的孝武帝时期,北伐匈奴数十年就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所有成果。

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

    三千万斛粮食,汉地或许要积攒个三四十年才能凑齐。而拥有肥沃的新月沃地和波斯高原的安息帝国,却可以挥金似土。衡量一个古代封建国家的强大程度,主要有三个指标:户口、粮食、军队。安息帝国能有如此之多的粮食,说明安息帝国的战争潜力远远大于凉国。

    赵云与张郃明白,之所以安息现在需要凉国的援兵,只是因为在岭西之战中损失了三十万左右的兵力。可若等安息帝国缓个三年五年,便又可以恢复起当初胜兵五六十万的实力。总而言之,安息帝国,仍旧是凉国的大敌。

    有鉴于此,赵云与张郃干脆就放慢了西行的速度,停在希尔加尼亚城休整几日。当凉国两卫抵达希尔加尼亚城时,安息军已经与罗马军团鏖战了近一个月。赵云与张郃想着,让安息人与罗马人再耗个十天八天,放放安息人的血。两人想,反正安息血多,放放也无妨;况且两卫六万铁骑千里奔袭,星夜兼程,铁打的身体也快要累垮了,也应该停下来好好休息。

    ……………………………………………………

    与此同时,尼尼微城头上。

    沃洛吉斯五世一身金色铠甲,尽被血污染红。日暮之下,望着罗马军团徐徐退后,一排排投石机与云梯车也缓缓后撤,城下是遍地的罗马人的尸体,城头上的安息守军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沃洛吉斯五世喘着粗气,看着远处罗马军团整齐退却,他先是又愤恨又释然地啐一口,然后抬起手摘下头盔,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沃洛吉斯五世一看手中,没擦下血来,才意识到脸上的血迹已经凝固了。沃洛吉斯五世扭过头看向城头上左右两边,见安息守军们虽然经历了一场鏖战疲惫不堪,但神采奕奕,他不禁十分欣慰和满意。

    今天与前几天一样,罗马人发起猛烈的攻城攻势,投石机一刻不停地轰击尼尼微的城墙,罗马士兵如同蚁群般攀附上城,有好几次就快要被罗马人拿下了一大段城墙,幸亏沃洛吉斯五世、弗尔拉斯、提里德特等人率预备队救援,多次把占据城墙的罗马士兵反推下城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沃洛吉斯五世向左右看去,只见目之所及的尼尼微城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尸体;回头看去,后方的尼尼微城中的妇女小孩们抬走伤兵的担架,也是多得触目惊心。

    但毕竟是击退了罗马军团,保住了尼尼微城,又是一场胜利。沃洛吉斯五世高举起手中的双手剑,向安息守军们高呼:“安息必胜!”

    纵然疲惫不堪、身上带伤,安息守军们还是狂热地举起兵器,兴奋地大喊:“安息必胜!”

    提里德特与阿尔达班走到沃洛吉斯五世身边,沃洛吉斯五世拍拍提里德特的肩膀,勉励他继续守城,便与阿尔达班走下城墙,回到城中的行宫。

    见阿尔达班一脸忧色,沃洛吉斯五世疲惫坐下之后,便问:“怎么了?”

    阿尔达班道:“陛下,凉国派来的援军早已抵达了希尔加尼亚城下。”

    一脸疲惫的沃洛吉斯五世听了,精神一震,说:“这是好事啊!为何要忧心忡忡呢?”

    阿尔达班说:“可他们为首的两位将军说了,凉军千里奔袭,已然是人困马乏。需要停留在希尔加尼亚城下休整几日,才能再赶来前线。”

    沃洛吉斯五世一听此话,原本兴奋的神色快速消退,迅速换上了铁青的脸色。沃洛吉斯五世气冲冲地站起来,愤恨地说:“什么休整?不过是想坐山观虎斗,想看我安息人多流血而已!这些卑鄙的凉国人!”

    阿尔达班也咬牙切齿地说:“是啊陛下!为了换取凉国出兵相助,帝国不得不将国库中四分之三的小麦都以低价卖给凉国,还送给凉国几十个精通锁子甲制作技术和金银币铸造冲压技术的工匠。帝国付出了如此之多,凉国收了钱,却不为帝国办事,反而坐看罗马人蹂躏帝国的国土,真是无耻!”

    沃洛吉斯五世又坐下座位,无力地说:“可现在,帝国满打满算只有二十多万兵力。除去驻守帝国广大疆域的七八万大军,能够用来抵抗罗马军团的,只有十四万人。近一个月与罗马军团展开的攻防战,又消耗了两万多人,征兵的速度还赶不上阵亡的速度……帝国现在只能倚仗凉国的援兵了……”

    阿尔达班也无奈地说:“可凉军若想袖手旁观,难道帝国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帕拉亚斯说:“陛下可以写信给凉军的将军,承诺只要凉军及时赶到尼尼微城这里,便有丰厚赏赐。”

    沃洛吉斯五世摇摇头,说:“利诱是不行的。凉国的富庶,恐怕比起罗马帝国都是不遑多让了。区区赏赐,凉军的将军自然不会乖乖从命。”

    波斯王利斯乌斯毅然决然地说:“既然利诱不可行,那么不如威逼!”

    阿尔达班不解地说:“可现在是帝国有求于凉军,帝国怎么可能逼迫得了凉军呢?”

    利斯乌斯冷笑一声,说:“陛下以及诸位可别忘了,现在不仅是帝国需要凉国的精兵强将的支援,凉国同样也需要帝国的三千万斛粮食。就请陛下去信一封,告诉凉军的将军,如若他们迟来,那么帝国派往凉国的运粮车队也将放慢脚步。”

    一听这一妙计,沃洛吉斯五世拍掌大笑,说:“是啊!凉国人是忘记了他们同样有求于帝国,才敢如此放肆!”

    话不多说,沃洛吉斯五世赶紧用鹅毛笔写下一封信,命令通晓汉文的秘书再翻译成一封书信,两封信一同寄给希尔加尼亚城去。

    赵云与张郃见了信,以大局为重,也不得不赶紧拔营,率军向着西边的尼尼微城行进。过了五日,锋骑卫与飞骑卫抵达了贝希斯敦城,距离尼尼微城仅仅只有三百里的距离。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两军汇合

    凉军抵达了贝希斯敦城,距离尼尼微城如此之近,沃洛吉斯五世也就放心了,不再催促赵云与张郃。赵云与张郃命令两卫六万骑在贝希斯敦城休整三日,然后才开进到尼尼微城附近。

    在抵近尼尼微城时,罗马军团正在猛攻尼尼微城。赵云与张郃意图趁罗马军团不备,突袭罗马军团的后方。但罗马军团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侦察兵众多,提前发现了凉军。罗马军团立即停下攻城,徐徐向大营撤退。赵云与张郃见已经暴露意图,罗马军团撤退也井然有序,大概讨不了便宜,便没有率领凉军骑兵攻击罗马军团。

    见凉军终于赶来,还逼退了罗马军团,尼尼微城上安息守军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城头上的沃洛吉斯五世,也松了一口气。想起临行前刘范的叮嘱,要与安息人保持距离,以防安息人窃取凉军的武器,防范安息人可能的反戈一击,赵云与张郃命令两卫凉军在尼尼微城下结营安寨。如此一来,凉军大营也可与尼尼微城相互依凭。倘若凉军大营被攻,则尼尼微城守军夹击罗马军团之后;倘若尼尼微城遭受进攻,则凉军负责夹击。

    布置好之后,赵云与张郃带领一些亲兵,正要进入尼尼微城,却见尼尼微城城门大开,城门洞里涌出一群金甲骑兵来,为首的正是沃洛吉斯五世以及他的将军们。

    见沃洛吉斯五世摘下了头盔,下了马,一脸灿烂自信的笑容走向他们两人,赵云与张郃也立即下了马,迎上前去。

    因沃洛吉斯五世终究是皇帝,身份更高,赵云与张郃率先一拱手,说:“参见安息皇帝。”

    沃洛吉斯五世快步走上前,大手轻轻托了下赵云与张郃的手臂,用流利地道的汉话说:“二位将军不必如此。”

    赵云与张郃在岭西之战中也见过沃洛吉斯五世,但之前他并不通晓汉话。骤然听见沃洛吉斯五世说出流利地道的汉话,赵云与张郃都不免有些惊愕。

    看着两人精彩变幻的神色,沃洛吉斯五世略有些骄傲,笑道:“二位将军是不是诧异朕是何时学会汉话的?”

    赵云与张郃微微点点头。

    沃洛吉斯五世笑道:“朕知道,以后安息与凉国的外交关系,对于安息而言,或许会比与罗马帝国的外交关系更为重要。朕在岭西之战结束之后,就赶紧学习汉话。学了汉话以后,朕才知道,汉话竟然可以如此精妙。甚至其中还有一个‘朕’字,专门为皇帝自称而设。对于此字,朕真是喜欢得不得了。不得不说,你们汉人在语言方面真乃天才。”

    赵云微笑道:“皇帝谬赞了。其实我汉人不仅在语言方面有些天赋,在征战方面也是有些独到见解。”

    沃洛吉斯五世微笑道:“这位将军所言极是啊!将来一段时间里,你我两国要共抗罗马帝国,那不仅是盟军的关系,更是死生与共的弟兄,当加深感情才是。”

    “皇帝所言极是,我等两国当共抗强敌,生死与共。”赵云与张郃都道。

    沃洛吉斯五世说:“想必经历了岭西之战之后,两位将军都已经认识了朕。以你们汉人的话来说,就是‘不打不相识’。不过朕却还未知晓二位将军的名讳。”

    张郃道:“此乃将军赵云,字子龙;末将乃张郃,字儁乂。”

    听了两人的名字,沃洛吉斯五世大眼微微眯起,微笑道:“若朕记得不错的话,就是张将军远征大月氏,在其腹地攻陷了数十座城池吧?”

    张郃道:“微末之功,何足挂齿?”

    沃洛吉斯五世又看向赵云,笑道:“在岭西之战时,就是赵将军追得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吧?”

    赵云看不出沃洛吉斯五世笑容的背后是喜还是怒,不卑不亢地说:“正是。”

    沃洛吉斯五世的笑容有些僵硬,说:“赵将军当时率领凉军轻骑,一直追在朕身后。朕一刻也不敢停下来,唯恐被将军俘获。所骑的战马连续累死了六匹,才逃出将军的索命追杀。此次姐夫却派赵将军来支援朕,这意味着什么呢?”

    说完,沃洛吉斯五世直直地看着赵云,脸上仍旧挂着微笑,但已经有些收敛。

    赵云心里有些吃惊,听沃洛吉斯五世咄咄逼人的话,看来他对于岭西之战的失败、对于他仍旧怀恨在心,耿耿于怀。赵云在想,沃洛吉斯五世不会因此就与凉军闹翻,甚至还与凉国闹翻?

    张郃,还有沃洛吉斯五世麾下的弗尔拉斯、阿尔达班、提里德特、利斯乌斯、帕拉亚斯等人,也都感受到了沃洛吉斯五世的薄怒,以及横亘在他与赵云之间那层尴尬的气氛。沃洛吉斯五世保持着僵硬的笑容,直勾勾地盯着赵云。赵云也是不卑不亢地平视着沃洛吉斯五世的眼神。两人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但所有人都能明显感受到气氛在一点一点变得剑拔弩张。

    张郃心里焦急,忍不住想出言为赵云解围。就在这时,沃洛吉斯五世却突然双手拍掌,响亮的掌声炸裂了尴尬的气氛,他大笑道:“哈!这意味着朕的姐夫真是知人善用!赵将军能击败朕,证明赵将军有出色的指挥将才,有出众的统领骑兵的经验与能力。赵将军曾经攻入安息境内,对我安息的情况有较深的了解。姐夫派赵将军来驰援安息,意味着朕这姐夫,实在是知人善任!”

    听沃洛吉斯五世转而夸赞起赵云来,赵云以及其他的局外人都松了口气。

    但赵云并非没有感受到,隐藏在沃洛吉斯五世内心深处的,仍旧是对于岭西之战的失败的耿耿于怀。

    赵云谦和一笑,说:“皇帝过奖了。”

    沃洛吉斯五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安息将军们,说:“既然你我两国要一同对付罗马军团,那朕想,两位将军有必要认识认识朕的将军们。”

    沃洛吉斯五世便为两人介绍了下他麾下的将军们,赵云与张郃只是假模假样地看了几眼,因为他们并不打算与安息大军保持太近的距离,也不需要记住这些安息将军。

第八百一十八章 争权夺利

    相互认识之后,沃洛吉斯五世便带着众人回到行宫。在正殿里分宾主落座之后,波斯王利斯乌斯就站了出来,说:“我安息帝国遭受罗马帝国的趁火打劫,国家摇摇欲坠。值此危难之际,凉国不计前嫌,派出两位将军统率大军前来救援。我安息帝国自然是感激不尽。但不知两位将军所带来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啊?”

    赵云道:“我等奉命率领六万铁骑,前来救援。”

    一听这话,除了沃洛吉斯五世之外的所有安息人,都报以大声的嘲笑。赵云与张郃面不改色,没有说话。

    利斯乌斯奚落道:“两位不知道吧?为了换取凉国出兵支援,我安息帝国不惜将国库之中四分之三的小麦都卖给凉国。留给我安息军民的,只有区区一千万斛小麦。如此之大的代价,就换来区区六万骑兵?两位觉得这笔交易合适吗?”

    帕拉亚斯也说:“六万骑兵,恐怕罗马军团还不放在眼里呢!”

    赵云严肃地说:“首先,我大凉得到安息的粮食也是购买的,只不过价格低了一些罢了。其次,兵不在多而在精这一道理,诸位应该不会不知吧?我大凉这六万骑,均是精锐之师。况且我听闻现在安息帝国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怎么还嫌弃我大凉的六万骑过少呢?”

    见被赵云驳斥,阿尔达班又道:“既然两位将军已经率军赶来,为何不率军进入尼尼微城呢?帝国会给贵军提供所有军需粮秣。”

    张郃推辞道:“我军乃是骑兵,利在机动,善于野战。驻扎在城池里施展不开,对于当前局势于事无补。放在城外,伺机与罗马军团交战才更为有利。且我军大营与尼尼微城相互凭恃,罗马军团也不敢贸然进攻,否则容易被我们两军左右夹击。”

    见又被张郃以合理理由拒绝,沃洛吉斯五世有些着急,又递给提里德特一个眼神。提里德特会意,说:“虽然贵军六万之数不算少,但始终没有我安息大军众多。况且两军既然是盟军,就该统一调动,步调一致,这样才不会被罗马军团逐个击破。而我家陛下论地位与身份,都高于两位将军。安息大军与贵军,应该由我家陛下统一指挥才是。”

    阿尔达班说:“不错!而且我军是东道主,贵军是客军。按照客随主便之理,两位将军也应该听由我家陛下指挥调动。”

    赵云与张郃直到听到两人这番话,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安息的将军们一上来就多方刁难,原来是沃洛吉斯五世想抢夺指挥权,迫使他们二人听从安息帝国方面的指挥。

    但凉军身处安息腹地,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万一出了什么变故,安息帝国对凉军下手怎么办?为万全之策,赵云与张郃都决定保持住凉军的独立性,绝不能将指挥权拱手让人。

    赵云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行。如何应对罗马军团,我二人自有打算。虽说安息皇帝高于我二人,但我二人并非安息人,安息皇帝并非我二人的皇帝。我二人绝不接受安息的指挥。”

    沃洛吉斯五世见两人态度坚定,冷冷地说:“二位既然不愿意受朕的管辖,难道是想让朕接受二位的指挥吗?”

    张郃道:“两军与罗马军团的战事,当由我二人与皇帝一同商议。”

    沃洛吉斯五世冷冷地说:“无论如何,二位将军都不愿意接受我安息帝国的调遣吗?”

    赵云与张郃坚定地说:“事关重大,恕我二人不能答应。”

    沃洛吉斯五世陷入了沉默,一张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逼迫凉军将领交出指挥权,接受沃洛吉斯五世的指挥调度,这是在迎接赵云与张郃之前,沃洛吉斯五世与将军们商量好的。他们满以为,凉军兵力只不过是安息大军的半数,应该没有提出反对的勇气才是。但见赵云与张郃都这么坚定不移,紧紧地将指挥权握在手里,不给安息帝国染指的机会,安息君臣们都有些意外和着急。

    脾气最为暴躁的利斯乌斯站出来,冷笑道:“两位将军看来是对于自己所处的境遇,没有太深的感触啊!让我来提醒两位将军一下,现在两位正在尼尼微城之中,而两位麾下的数万骑都在尼尼微城外。只要我家陛下挥挥手,两位就不能活着走出这尼尼微城。所以我劝两位识时务者为俊杰,接受我家陛下的指挥调动。”

    赵云与张郃毅然决然站起身来,赵云怒道:“想必皇帝对于我凉军有所不知!在岭西之战后,我家主公对凉军进行了改革。其中一条便是军衔制,若将军阵亡,则由裨将之中军衔最高者统领;若裨将阵亡,则由中郎将中军衔最高者统领。以此类推,我军不会出现指挥不明的状况。即使我二人死在尼尼微城里,城外的我军也会迅速反应。若我二人不豫,麾下两卫,只得与罗马军团联手。罗马军团若是得到了我军的帮助,他们必定喜不自胜。”

    见威胁没有用,提里德特说:“虽然如此,但我安息也可以选择终止与凉国的交易。两位将军不愿意接受我家陛下的指挥调度不要紧,但安息卖给凉国的三千万斛粮食可就泡汤了!这是凉国所希望看到的吗?”

    张郃道:“恐怕诸位还不知道吧?我大凉与汉帝国之间的贸易战已经结束,大凉进口了汉帝国的一千五百万斛粮食,已经不再缺乏粮食了。安息不愿卖予大凉粮食,我大凉并不在乎。”

    见如此威胁也没有用,安息帝国的君臣们便都无计可施了。

    赵云道:“我二人坚持我军保持独立,我军与贵军与罗马军团交战,具体也必须要由我二人与皇帝一同商议。若皇帝不同意这一条件,那我二人就只好无功而返,留安息大军独自抵挡罗马军团的猛攻了。”

    张郃不屑地说:“方才末将进城之时,看见尼尼微城下堆积的尸体,已经高达一丈。想必战事十分激烈,罗马军团却仍旧能够保持猛攻之势,想必安息大军离了我军,也不好受吧!”

第八百一十九章 战局现状

    沃洛吉斯五世明白,现在是他求人,主动权不在于他的手里。沉默了片刻,沃洛吉斯五世突然对麾下的将军们用安息话呵斥了几句,又立即脸色变幻,脸上又挂上了灿烂的笑容,笑道:“都是朕管教无方,冲撞了二位将军了。既然二位将军坚持认为,我们两军的具体行动应当由二位将军与朕一同商议后决定,那朕答应了便是。”

    见沃洛吉斯五世最终还是松口了,赵云与张郃也暗自松了口气。毕竟他们也不想破坏掉安息帝国和凉国之间的交易,毕竟那是足足三千万斛粮食。

    赵云道:“我等初来乍到,还不知罗马军团的情况,也不知贵国目前的情况。烦请皇帝详细告诉我等,我等也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打败罗马军团的方法。”

    沃洛吉斯五世点点头,说:“提里德特将军,就由你来为凉国两位将军介绍介绍目前的战局吧!”

    提里德特也知道凉国这支援军的重要性,他点点头,认真地说:“是,陛下。两位将军请随我来。”

    赵云与张郃便跟着提里德特,走到正殿之中的一个沙盘边上。沙盘正中央是三座并排在一起、南北分布的城池;城池上插着黄旗,表示这是由安息大军占领的城池。在三座城池西边不远处,插着几面红旗,应该是表示罗马军团的军营。

    提里德特说:“两位将军请看,在我安息帝国首都泰西封城西北方向,在亚述行省之北、米底行省之西北、亚美尼亚之南,是我安息面向罗马帝国三座大城。三座城池从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比勒城、尼尼微城、亚述城。

    这三座城池位于我安息北部,贴近罗马帝国与亚美尼亚,是抵御罗马帝国入侵的最坚固的防线。三座城池位于新月沃地北部,以西是现由罗马帝国控制的叙利亚行省。如果这三座城池陷落,那么新月沃地就会全部暴露在罗马军团的面前,我安息帝国的首都泰西封城,也就无险可守。目前,阿尔比勒城已经被罗马军团攻陷,掌握在安息手中的还有尼尼微城和亚述城。”

    赵云与张郃仔细地看着沙盘,听着提里德特的分析,也顿时觉得有些棘手。虽然提里德特没说出安息大军能守住尼尼微城和亚述城,是硬撑着最后一口气,但赵云与张郃也猜到了这一点。

    提里德特又指了指沙盘边缘,在沙盘上标注为尼尼微城和亚述城以西,还有一座较大的城池。提里德特说:“二位将军再看,在尼尼微城与亚述城以西,在我安息帝国的西北角上,还有一座至关重要的坚城,叫卡尔密什城。卡尔密什城处于亚述行省最西边,靠近罗马帝国控制下的叙利亚行省,是抵御来自叙利亚方向的罗马军团的侵略的第一道屏障。卡尔密什城还处于幼发拉底河的西岸,是扼守幼发拉底河、阻止来自叙利亚方向的敌军渡河侵入安息腹地的门户。若是这座城池失陷,那么首都泰西封城同样会暴露在敌人的马蹄之下。”

    张郃说:“这么说,罗马军团是分成两支军队,一支军队进攻尼尼微城、亚述城和阿尔比勒城;一支军队进攻卡尔密什城?若是两个方向有一个被罗马军团突破,那么就大势已去?”

    张郃如此直白的话,安息的君臣们听在耳朵里,不免觉得有些刺耳。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提里德特艰难地说出:“是的。”

    赵云道:“那安息方面对于这两个战场上的罗马军团,又有多少了解?”

    提里德特说:“对于此次入侵我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皇帝康茂德十分重视。他不仅派出二十多个军团,总人数超过二十万人;而且还委任其最为信任的近卫军长官克里安德统率罗马军团,负责侵略安息帝国的战事。克里安德分出十七万大军围攻尼尼微城、亚述城和阿尔比勒城,又派出元老院中的一个名叫塞维鲁的善于统兵作战的元老,带领剩余五万大军,从叙利亚行省出发,向东攻打我安息帝国的卡尔密什城。罗马军团这次来势汹汹,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其中的罗马军团都是常年与我安息大军交战的劲旅,辅助军团也有很多弓箭手和骑兵。在上个月,罗马军团发起猛烈攻势,我安息大军不能抵挡,导致阿尔比勒城陷入敌手。尼尼微城、亚述城和卡尔密什城,也是岌岌可危。”

    赵云皱起了眉头,奇怪地说:“安息大军不是以重骑兵为主要力量吗?为何这次却龟缩在城池里,而不出城与以重步兵为中坚力量的罗马军团野战呢?”

    提里德特犹豫了一会,回头看向沃洛吉斯五世,这是在征询沃洛吉斯五世的意见。

    沃洛吉斯五世点了点头,提里德特才继续说:“因为岭西之战中,安息大军损失了不少的战马。在战争开始之前,安息大军确实还有不少的战马,安息大军也确实与罗马军团展开了野战。但随着激烈的战争的推进,战马损失很快,安息大军的骑兵们便没有了充足的战马了。而我安息大军擅长骑战,在步战方面并不是擅长阵战的罗马军团的对手。所以只得守在城池里,与罗马军团展开攻城战。”

    张郃说:“诸位不必担心,我大凉已经履行承诺,这次我等也给安息帝国带来了十万匹战马。安息大军应该可以出城与罗马军团野战,发挥优势。”

    一听这话,安息帝国的君臣们都十分受鼓舞,个个心里都有些庆幸与凉国达成了盟约,都把刚才威逼赵云和张郃的事给忘了一干二净。

    赵云又问:“我们汉人几百年前有一位孙武,他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我等只是获知了罗马军团的大致情况,还不知安息大军和安息帝国究竟是个什么状况。烦请皇帝告诉我等。”

    张郃也道:“尤其是尼尼微城、亚述城和卡尔密什城中,安息的守军还有多少人?估计能抵挡罗马军团多久?”

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

    一听赵云与张郃问起这个,提里德特、阿尔达班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坐在最上的沃洛吉斯五世。沃洛吉斯五世一时之间,也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直言相告。毕竟,安息大军的实力与情况是机密中的机密,不能轻易透露。

    赵云道:“皇帝,既然我等两军现在是盟军,就该互信。我大凉军队不远千里地赶来,就是为了帮助安息帝国渡过难关。如此,还没有诚意吗?我军还不值得皇帝的信任吗?”

    沃洛吉斯五世这才终于下定决心,说:“二位将军见谅。提里德特将军,我军的具体情况,你可快快说出来吧!”

    提里德特说:“是!我军刨除去驻守帝国其他城池的兵力,最多只能抽出十四万大军用于应对罗马军团。其中,三万人驻守卡尔密什城,十一万人驻守阿尔比勒城、亚述城和尼尼微城。在这里,罗马军团攻陷了阿尔比勒城,导致我军付出了一万多士兵的死亡;在卡尔密什城,那个元老塞维鲁十分善于用兵,部下的罗马士兵都十分崇拜他,听从他的命令。

    他以五万大军猛攻卡尔密什城,卡尔密什城也因此损失了一万多人。目前只有两万守军的卡尔密什城在塞维鲁的攻击下风雨飘摇,而在阿尔比勒城被攻下后,尼尼微城的北端也暴露在罗马军团的攻击之下。罗马军团得以从西和从北两个方向攻城,我军防守尼尼微城,不免有些吃力。”

    张郃问道:“那各个城池里的守军,士气如何?”

    提里德特叹了口气,说:“阿尔比勒城的迅速失陷,让我军士兵都十分气馁。士兵们都惧怕这会演变成是第二次图拉真入侵。而罗马军团不一样,他们听闻我安息帝国在与贵国的岭西之战中损兵折将,因此更不把我安息大军放在眼里,士气一直高涨。尽管猛攻造成不少伤亡,但罗马军团却乐此不疲。他们就如同地狱之中钻出的魔鬼,根本不在乎死亡。”

    听了提里德特的话,赵云与张郃对视一眼,都知道提里德特没有说出的是,安息士兵们此前已经败给凉军,锐气消磨殆尽,精锐也死伤大半。所以这次应对罗马军团的大举入侵,安息士兵才如此沮丧,士气低沉。

    沃洛吉斯五世问道:“二位将军,目前战局就是如此。不知二位将军在得知如此战局之后,可有何打算?或者有什么可以助我安息反败为胜的良策?”

    赵云摇摇头,说:“罗马军团势大,要想击败强敌,还需从长计议。末将认为,既然皇帝已经得到了战马,不如明日就率军出尼尼微城,与罗马军团正面较量。明日先请皇帝率军攻击罗马军团,我军在旁观摩罗马军团的战法,而后伺机而动,攻击罗马军团。”

    利斯乌斯一听,就大怒道:“岂有此理?!这是拿我安息士兵的血,来增长你等凉国人的经验!”

    沃洛吉斯五世也有些不满,看着赵云。

    赵云不卑不亢地说道:“末将说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军此乃首次面对罗马军团,毫无经验可言。贸然进攻,必定失败。若我军失败,恐怕对于贵国而言也是不利的,毕竟贵国目前只有我军这一支援军。而贵军有丰富的进攻罗马军团的经验,进攻罗马军团反而不易失败。”

    沃洛吉斯五世等人听了,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张郃脾气可就没赵云这么好,他冷冷地说:“而且将军恐怕说错了吧!这场战争本就是安息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流血战争,与我大凉并无干系。安息士兵流血,是为了安息,是为了他们自己,怎能说是为我军流血?我军士兵不远千里而来,为安息而流血。难道贵国不知知恩图报之理?”

    沃洛吉斯五世连忙代利斯乌斯道歉:“张将军息怒,这确实是我安息人的不是。”

    赵云问道:“那么皇帝同意末将之计划吗?”

    沃洛吉斯五世想了想,他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说:“好,就按照赵将军之计,明日朕率军先行进攻罗马军团。待二位将军初步掌握了罗马军团的战法和特点,还请二位将军不要犹豫。”

    “这是自然。”赵云与张郃说。

    商议好之后,沃洛吉斯五世便安排了宴席,给赵云与张郃接风洗尘。又派人给城外的凉军大营送去大批补给。

    送走了赵云与张郃之后,沃洛吉斯五世疲惫地倒在王座上。

    利斯乌斯犹豫不决地说:“陛下,真的要听从凉国人的计划吗?万一当我军与罗马军团陷入鏖战时,他们袖手旁观,坐观成败呢?”

    沃洛吉斯五世无力地说:“那还能如何?如果你等能想出击败罗马军团的良策,朕何必对凉国人言听计从?”

    利斯乌斯等安息将军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阿尔达班说:“可万一就算是凉国人看出罗马军团的破绽,却也打败不了罗马军团呢?”

    沃洛吉斯五世心里也有这个疑问,但他嘴上仍旧说:“在岭西之战中,你等也不是没有见识过凉军的骁锐。那时,凉军士兵还都是些屯田兵,不是常备军。而现在这支凉军,却是凉国的常备军。这支凉军战力应该高于罗马军团才是。”

    听了沃洛吉斯五世的话,众人也都颇为信服。

    沃洛吉斯五世又说:“况且不仅是凉国人初次面临罗马军团,罗马军团同样也不知凉军的底细。凉军以精锐轻骑兵为主,以重骑兵为辅,这是罗马军团所不熟悉的。或许,凉军会给罗马人带来意外惊喜。”

    听了这话,安息将军们也都有了不少底气和勇气。

    可想到明日未知的未来就要来临,沃洛吉斯五世的心里就越发没底。沃洛吉斯五世喃喃自语道:“希望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能保佑帝国早些打退罗马军团。”

    沃洛吉斯五世想了片刻,又虔诚祈祷:“同时,也希望光明神能赐福凉国人,我们帝国唯一的盟友。”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军对阵

    赵云与张郃回到大营后,吩咐凉军士兵们饱食一顿,不然在明日的大战里体力消耗太快。同时,赵云也安排下严密的巡防队,谨防罗马军团可能的夜袭。毕竟目前为止,他们还不知罗马军团的底细。罗马帝国又是个强国,强国往往多诡计。难保罗马人不会趁凉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发动夜袭。

    不过赵云是有些多虑了,整整一夜,对面的罗马军营都没有任何动静。第二天早上,吃过朝食的凉军吹响号角,赵云与张郃留下五千骑守营,万一战事不利,就由这五千骑来接应入营;其余五万五千骑,浩浩荡荡地出了大营,在尼尼微城下列好阵势。即将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遭遇一群陌生的强敌,锋骑卫与飞骑卫的骑兵们并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紧张和惧怕,而是血脉迸张,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明白,与罗马军团的战争非同小可,赏赐与荣耀也将非同小可。

    而安息大军可不这么想。安息帝国屡屡与罗马帝国交战,胜少败多,尤其是图拉真大帝的入侵给安息人造成的心理创伤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退的。守城战都打得十分吃力,更遑论出城野战了。不过令安息士兵们稍感欣慰的是,随着凉军一同前来的,还有大量精良的铠甲、兵器和战马。有了更充足更精良的装备,战力自然更强,这多少让安息士兵积累起了些勇气。

    不过狂喜的安息士兵们还是很快发现,凉国援助的铠甲和兵器他们特别眼熟。最后才认出来,这些都是凉国在岭西之战中缴获的安息大军的铠甲和兵器。只不过现在又兜兜转转,回到安息人的手里。

    在凉军出营列阵之后,沃洛吉斯五世命令尼尼微城和亚述城各自留下一万人守城,其余九万大军一同出城,汇聚在尼尼微城下,面对着对面的罗马军营。安息大军的大阵在凉军大阵的北面,刻意与凉军大阵拉开距离。

    见凉军与安息大军徐徐出动,很快罗马军团也徐徐出动,十五万大军也涌出大营。

    赵云与张郃仔细地注视着罗马军团的动静,以红色为主要基调的罗马军团,令他们心里多了层忌惮。

    这时,提里德特骑着马赶来。赵云与张郃一看,提里德特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金色鳞甲,几乎只露出双眼;而他胯下的战马也是以鳞甲覆盖着头部、颈部、前胸、半身。与凉军之中的甲骑具装不同的是,甲骑具装是人马具装,只有马的四腿没有铠甲的防护;而安息重骑兵也差不多,不过马铠只覆盖着的前半身,战马后半身的腹部、背部、臀腿都没有铠甲保护。这是比甲骑具装更省钱省力的方法,因为重骑兵的使命在于冲阵,可能被敌人伤到的只是人和马的前部,后部很难被杀伤到。不以铠甲保护战马的后半身,就省了很多铠甲,减轻了战马的负担。

    在岭西之战中,由于凉军胜得太容易,反而没有对于安息大军进行太详细的研究。赵云与张郃暗暗记下这一点,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心里决定,等回到了凉国,在凉军之中的讲武堂上详细介绍这一点。

    不过,看见提里德特仍旧一身重甲,安息大军仍旧以重骑兵为中坚力量,赵云与张郃都有些不屑一顾。因为以凉军数年的征战来看,轻骑兵才是骑兵发展的明路;重骑兵虽然凶猛,但机动力太差。

    在被以轻骑兵为主的凉军打得大败之后,安息人却没有反思,仍旧以重骑兵为主。且不说重骑兵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就说安息重骑兵身上的重甲,根本起不到多大的防护作用。因为安息掌握的冶炼技术很落后,铠甲硬度很低,远不如凉军的铠甲。在岭西之战中,凉军的骑弓射出的箭都能射穿安息人的重甲。败了还没有反思,也没有转变,赵云与张郃都不禁有些看低安息人,对视一眼,便都不屑地笑了。

    两人正进行着精神交流时,提里德特奔到跟前,纳闷地说:“二位将军笑什么?”

    “没有没有……没笑什么……”

    赵云道:“提里德特将军此来有何贵干?”

    提里德特说:“我家陛下怕二位将军不熟悉罗马军团,派我前来协助二位将军。”

    赵云与张郃用脚趾头一猜,就知道这沃洛吉斯五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表面上是来介绍,其实是来监视。

    赵云道:“好,那就有劳将军,为我二人说说这罗马军团有何特点。”

    赵云拿手一指对面仍旧在布阵的罗马军团,提里德特顺着赵云的手指看过去,说:“罗马军团分成两类,一类是由罗马公民组成的罗马军团,一类是由不具备公民资格的人组成的辅助军团。先说罗马军团,在其中,以资产多寡来划分兵种。最富有者,是军团之中的骑兵,每个军团均有六百骑兵;次之者,担任重装步兵;最次者,担任轻装步兵。

    轻装步兵戴有简陋的头盔,还有一块护胸甲,这就是他们所有的防护,装备有一柄短剑、一支标枪和一面圆盾。重装步兵则按照军职的高低,铠甲的防护程度不同。但基本都以环片甲为主,覆盖着上身,下身的小腿则有护胫保护。装备有剑、标枪、长矛、方盾。在接战时,通常一手持剑或矛,一手持方盾,凶猛地向前杀去。

    罗马军团以重装步兵为主,通常其中又以服役时间长短来划分阵列。青年兵居于前列,战斗力最强的壮年兵居于中间,经验最丰富的老年兵居于最后。

    每次接战,罗马军团先以轻装标枪步兵在最前,先用投掷的标枪打击敌军。按照你们汉人的长度单位来计算,标枪通常能投掷出六丈有余的距离。标枪比弓箭更沉重,罗马人体力又大,因此标枪几乎能穿破任何坚固的铠甲。而且罗马人的标枪有特殊设计,标枪投掷而出后,枪头会变得弯曲,避免被敌人捡到又投掷回来。而在战争结束后,罗马人又会捡回那些标枪,把枪头修直,重复使用。”

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与重甲

    赵云与张郃一边听提里德特的描述,一边注视着对面的罗马军团。

    提里德特继续滔滔不绝地说:“在标枪打击之后,先以青年兵冲散敌军。如果青年兵不敌敌军,敌军反而冲进了罗马军团的阵列之中,那么就由年富力强的壮年兵来奋勇阻击敌军。老年兵一般作为后备力量,不到最危险的时刻不会出动。在青年兵和壮年兵两列都不能抵挡敌军时,老年兵才会加入抵抗。在战事顺利时,老年兵一般只负责保护侧翼和后方的安全。

    不过,罗马军团有辅助军团的帮助,一般由辅助军团来保护侧翼的安全。一般而言,一个执政官和一个副执政官指挥一个集团军。一个集团军,通常由两个罗马军团和两个辅助军团组成。

    辅助军团的兵源,是那些不具备公民资格的行省居民。为了弥补罗马军团以重装步兵为主、兵种太过单一的缺陷,罗马帝国通常会征召行省居民组成辅助军团。辅助军团与罗马军团不同,兵种主要是来自高卢、日耳曼、克里特、叙利亚等边境地区的骑兵和弓箭兵,也有来自希腊地区的重步兵。有辅助军团的多兵种配合,罗马军团兵种单一的缺陷就被完美地解决了。

    在开战时,通常由罗马军团作为中军,并分出一些兵力作为预备队;由辅助军团作为左右两翼,保护罗马军团侧翼的安全。罗马军团的骑兵很少,一个军团通常只有六百骑兵,而且他们不会骑射。辅助军团的骑兵有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大多是以突击、骚扰、侦查为任务。”

    张郃说:“既然罗马军团的骑兵不会骑射,那这不是安息骑兵一大优势吗?”

    提里德特落寞地说:“曾经是。”

    张郃好奇地问道:“为何说是曾经?”

    提里德特转而换上神采奕奕的神色,说:“两百多年前,当罗马还叫共和国的时候,罗马有一名名叫克拉苏的将军,率领七个军团、六千骑兵和六千弓箭手,总计五万大军,远征我安息帝国。

    我安息则是由皇帝奥莱德率军亲征投靠了罗马的亚美尼亚,并派出名将苏莱纳率领一千重骑兵和九千轻骑兵在内的一万骑兵,前去阻击克拉苏。苏莱纳出身于苏伦家族,在锡斯坦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他的家族里,有众多直属的塞人骑兵。

    苏莱纳自知兵力太少,不敌克拉苏,便诱敌深入,不断引诱着克拉苏的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来到沙漠之中。在沙漠之中,克拉苏的大军筋疲力竭,为防我安息骑兵,他布置成空心方阵,即以罗马军团的重装步兵列为四面阵,阵里是弓箭手、轻步兵、骑兵和辎重。

    苏莱纳先派重骑兵冲阵,被罗马军团打败;克拉苏命令轻步兵和骑兵追击,又被苏莱纳的轻骑兵用密不透风的箭雨射了回去。然后,苏莱纳意识到了弓箭的威力,就命令弓骑兵们在距离罗马军团十丈左右的地方,向之骑射。罗马军团在箭雨之下损失惨重,克拉苏远远看见苏莱纳的大军那里还有很多驮着装满箭矢的箭袋的骆驼,知道这样下去必死无疑,便命令一千高卢骑兵和五千轻步兵冲击苏莱纳的大军。

    苏莱纳后撤,克拉苏就连忙带领军团向北撤退进入卡莱城。我安息大军不喜夜战,所以才让克拉苏逃了。第二天,苏莱纳率军进入罗马营地,杀光了克拉苏遗留下的五千伤兵。

    当时谣言说克拉苏已经逃回叙利亚,已不在卡莱城里。苏莱纳为了证实这一点,就诈称和谈,克拉苏亲自接见了苏莱纳的使者。证实之后,苏莱纳率军包围了卡莱城,克拉苏只得突围,其子小克拉苏战死。克拉苏则被我们安息人砍下头颅,并在其头颅里灌注黄金。五万罗马军团,也只有不到一万人逃回了罗马。因为这一战发生在卡莱城,因此称为卡莱战役。”

    这段安息帝国的光辉历史,提里德特越说,脸上的骄傲神色就越重。说到最后,他甚至激动到满脸通红。

    赵云有些为难地说:“我知道这是贵国值得铭记的战功,但这又与我们所说的骑射优势不再,又有何关系?”

    提里德特说:“怎么没有关系?在见识了弓箭的威力之后,罗马人也开始针锋相对地发展他们本就十分发达的武器装备。”

    张郃诧异地说:“罗马军团也发展了弓箭吗?”

    提里德特摇摇头,说:“不,罗马军团仍旧以重装步兵为主,使用标枪、长矛、剑和盾。”

    张郃和赵云更为诧异:“不发展弓箭,那他们怎么应对安息大军的弓骑兵?”

    提里德特说:“两位将军有所不知,罗马帝国征召了更多的行省居民作为弓箭手;又发展出了凶狠的弩炮。”

    赵云一听,更为诧异:“弩炮不是城池攻防战时才用吗?”

    提里德特说:“不不不,罗马军团还有用于野战的轻弩炮、**炮和连发弩炮。其中,连发弩炮没有普遍装备;**炮威力不大;唯有轻弩炮威力够强,装备较为普遍。在罗马奥古斯都时期,一个五千人的军团通常装备五十门轻型弩炮。在与我安息大军的作战中,轻型弩炮、**炮和连发弩炮对骑兵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打击。”

    张郃恍然大悟,说:“所以,安息骑兵的骑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提里德特叹了口气,说:“正是。按照你们汉人的长度计算,弩炮的射程长达二百三十步。而我们安息轻骑兵的弓箭的射程,却只有十丈到二十五丈左右。临战时,必须贴近罗马军团才能施展骑射威力,而罗马军团却率先能用弩炮打击我军。”

    赵云道:“这也是为何安息大军越来越重视重骑兵的原因,因为必须依靠重甲抵御罗马弩炮,才能贴近罗马军团,进而打败罗马军团。”

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

    提里德特点点头,说:“正是。”

    赵云与张郃默契地对视一眼,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安息大军不改变重甲传统,是有其现实考虑。两人都对之前的不屑,感到后悔。

    不过,赵云与张郃也知道,凉军不仅有轻骑兵,还有更厉害的弓弩,不必像安息大军一样,被迫转变为重骑兵。

    单单是采用臂张方式的大黄弩,在没经过将作监的改进前,射程也远到一里(汉1里等于415米);经过改进后,射程达到了三百五十步(汉1步等于1.38米,汉1里约等于300步)。臂张弩尚且如此,更别说是更为厉害的腰引弩和蹶张弩了。

    张郃说:“即使安息大军不能仰仗骑射本领打败罗马军团,但也能依靠重骑兵猛烈的冲锋,冲破步兵方阵才是。”

    提里德特摇摇头,说:“对于辅佐军团中的轻装步兵,破阵倒是有可能。但对于罗马军团,重骑兵的冲锋他们根本不惧。当然,他们也并非不惧,只是不会被冲垮,不会逃跑。”

    赵云不敢相信,说:“有多少人,能看着两人高的骑兵,挥舞着手中的长矛,凶猛冲锋而来的阵势,而不至于崩溃?”

    提里德特说:“赵将军有所不知,罗马军团军纪严厉,其中最严厉的是十一抽杀律。也就是一支逃跑败退的队伍,若是被抓住问罪,就要抽出其中十分之一的人来斩杀。这样,就迫使罗马军团的士兵不敢逃跑,只能鼓起勇气冲杀敌军。”

    赵云与张郃一听,这个十一抽杀律还真是别出心裁。既能够对士兵形成巨大的威慑,又不至于导致太多的伤亡。而凉军的军纪里,规定逃兵一律杀尽。这样的军纪严厉太甚,容易让逃兵更为不顾一切。两人都在想,等回凉国后,应该建议刘范实行这个十一抽杀律。

    提里德特又说:“而且罗马士兵极为重视荣誉,逃跑、战败、损失执政官、丢失鹰旗,在他们看来都是极为羞辱的事。极重的荣誉感,是促使罗马军团临阵不退、反而越战越勇的主要原因。”

    提里德特滔滔不绝地解释后,赵云与张郃也更为深入地了解了罗马军团。提里德特说完后,庞大的罗马军团也终于布好了阵。两人仔细一看,原来罗马军团仍然布成了保守稳重的经典阵型,即以罗马军团列成长阵,作为中军;以辅佐军团分成若干个小方阵,拱卫罗马军团,作为左右两翼。

    赵云与张郃一看,便知道这罗马军团这阵看似寻常,但却也是最为稳固,很难被攻破。两人低声交谈后,还是决定按照原定计划来,先让安息大军先行进攻罗马军团,然后再伺机而动。

    赵云正想让提里德特回去问问沃洛吉斯五世几时发起进攻时,却见安息大军那边跑来几骑,对提里德特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提里德特对二人说:“二位将军,我家陛下说,罗马近卫军长官克里安德派来使节,想要约见我家陛下还有二位。”

    赵云与张郃对视一眼,心里有些窃喜,他们迫不及待想要接近罗马人,以求更深地了解罗马帝国。而且刘范交代下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在战后与罗马帝国商定商税、关税和钱币兑换原则。既然罗马人主动找上门来,他们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赵云道:“好,我二人当与安息皇帝一道,前去会一会这位长官。”

    提里德特便带赵云与张郃奔到安息大军阵前,会同早已准备好的沃洛吉斯五世,一同率领一些亲兵,向着对面的罗马军团行去。而对面的罗马人,早以有一支队伍跃出阵外,在战场中央停下。

    赵云与张郃慢慢骑着马靠近,看见那一群罗马人均身披红袍,头戴金色头盔,盔顶是一排直立的红缨;其身上的铠甲是一整块铁片制成人的胸腹肌的形状,显得孔武有力;身上的甲衣只延伸到大腿中部,双腿并无裤子,只是在小腿捆着护胫。

    其中有一人,头上戴着的是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狮头,身上披着黄灰色狮皮,手中握着一杆类似权杖的东西,比人稍矮一些,顶上是一只金色的展翅欲飞的鹰,是其鹰旗手。为首的一人骑着大马,其余的罗马士兵均是步兵。

    慢慢靠近时,赵云与张郃的眼神一直没离开那些罗马士兵的铠甲,令他们眼神游走的还有每个罗马士兵所佩带的短剑。那些短剑的剑柄较长,可以双手持握,看来是既可以用来刺击,也能够用以劈砍。而令赵云与张郃感兴趣的,还有罗马士兵所用的标枪和长矛。标枪和长矛都不如一人高,赵云与张郃都不禁深感疑惑,因为这在东方是难以想象的。

    在东方的汉地,长兵器不仅是步兵方阵的必备利器,也是骑兵冲锋时的不二之选。一个步兵方阵,要与同为步兵方阵的敌军厮杀时,阵前的士兵均使用长矛大戟,先行刺击敌军;步兵方阵要应对身为骑兵的敌军的冲锋时,也必须用密密麻麻的长枪攒刺,才有可能保持方阵不被骑兵给破开。而骑兵冲锋骑兵时,先以骑射开路,后以长矛马槊冲杀,容易在一开始就压制住敌军。

    一般而言,骑兵用的马槊长达丈八;步兵的长矛则可能更长。而罗马军团的士兵居然使用如此短的标枪和长枪,让赵云与张郃都大跌眼镜。又看那些罗马士兵都拿着一面方盾,两人猜想,他们一定是一手拿盾,一手持矛;用盾保护自身,用矛来攻击敌人。这样的装备和这样的战法,赵云与张郃都明白,在面对骑兵的蹂躏时最为不堪一击。不过,两人也并非没有意识到,罗马军团几乎人人持盾,这样势必让其方阵更为坚固,让破阵成为一件难以实现的事。

    两人胡思乱想时,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罗马人的面前。赵云定睛一看,为首的一人端坐在战马上,他身上披挂着华丽的金色胸甲和锁甲,华贵的头盔上纵向排着一排直直的盔缨,背后是华美的红袍,这一切都让此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八百二十四章 亲切攀谈

    此人高鼻深目,小小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蓝灰色的两粒眼珠子,在眼眶里不安地游动着,向沃洛吉斯五世、赵云、张郃、提里德特四人,投出略带愤恨与不屑的眼神。古铜色的脸色,几乎让其棕色的眉毛隐遁无形;高高的颧骨与高高的鹰钩鼻树立在脸上,让此人看起来更显狡黠刻薄;尖尖的下巴也高高隆起,看起来就像要与鹰钩鼻的鼻尖,在其人毫无血色的嘴唇上空实现会师。

    尽管赵云与张郃不怎么了解相面,也知道相面术只是在汉人面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两人看到这为首的罗马军官,还是本能地感受到此人身上的邪气,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而且两人还发现,几乎所有的罗马男子都不蓄须。这与几乎都蓄须的身为汉人的他们,形成明显对比。

    两拨人互相打量对方,就花去了一些时间。打量对方时,两拨人也以眼神暗暗交锋。但还是沃洛吉斯五世这边人更多些,罗马人为首一人冷冷地用罗马语言对沃洛吉斯五世说了几句话。沃洛吉斯五世的翻译官翻译之后,赵云又命凉军配备的译者翻译,才勉强明白他的意思。

    罗马军团为首那人,便是近卫军长官克里安德,东侵安息的罗马军团的指挥官。克里安德冷冷地说:“沃洛吉斯,眼下的局势已经渐渐明朗了。在东西两条战线上,我罗马军团在东线拿下了阿尔比勒城;在西线,卡尔密什城也在元老院直属军团的攻势下摇摇欲坠,随时有破城的可能。你仍旧负隅顽抗,又何必呢?”

    沃洛吉斯五世也冷冷地回道:“朕早以告诉过你,安息人这颗高贵的头颅只可能被砍下,永远不会低下。”

    克里安德冷笑道:“安息帝国经过东方赛里斯人的摧残之后,你还能保持多少军队?我罗马军团北扫日耳曼,西平不列颠,向南拿下腓尼基,向东与你帕提亚骑兵争锋,本就是强兵雄军,迟早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要恢复图拉真皇帝的丰功伟业,夺回亚述行省。这只是在我们军团还没能彻底击败你的条件,在彻底击败你之后,相应的条件可就不是这么仁慈了。”

    沃洛吉斯五世咬牙切齿地说:“克里安德,你不过是依靠着诬陷佩伦尼斯才得以上位的奸诈小人,也妄想成为第二个图拉真?!亚述之地乃至叙利亚之地,本就是我安息帝国的领土,朕不仅要将你驱逐出亚述,还要把叙利亚也夺回来!”

    赵云与张郃在一旁看热闹,心里都十分满意。因为罗马人与安息人闹得越凶,安息人就越会将注意力放在西边。凉国就能腾出更多的卫,放在东方。

    听了沃洛吉斯五世的话,克里安德突然看了一眼赵云与张郃两人。安息人与罗马人相貌较为相似,都是高鼻深目。而赵云与张郃以及两人的亲兵,面目则与安息人极为迥异,在沃洛吉斯五世等安息人身边极为扎眼。

    克里安德看了一眼赵云与张郃,又看向沃洛吉斯五世,冷笑道:“你突然这么有底气,让我猜猜看,这底气一定是来自于东方的赛里斯人。”

    沃洛吉斯五世也不否认,冷哼一声。

    克里安德看向赵云与张郃,说:“请问你们两位,就是赛里斯人之中的凉国的将军吗?”

    赵云道:“不错。你可是大秦近卫军长官克里安德?”

    克里安德笑道:“大秦?这是个有意思的称呼。听说你们赛里斯人之所以称呼我们罗马人为大秦人,是因为我们罗马人长得高大健壮,就像秦人一样。”

    赵云道:“不错。我也知道,你们大秦人之所以称呼我们汉人为赛里斯人,是因为我们汉人与你们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丝绸。而赛里斯就是丝。”

    气氛突然转变,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慢慢变得和缓。克里安德笑道:“是啊!贵国的丝绸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宝物,深受我们罗马人的喜爱。在共和时代时,独裁官凯撒首次身穿丝袍走进元老院里,便立即引发了轰动。从此之后,我国就大量进口贵国的丝绸,一发不可收拾。”

    想到贸易战已经结束,凉国低价从汉廷那里买到了不可胜数的丝绸,赵云立即见缝插针道:“我们凉国在赛里斯那里夺得了大量的丝绸,也希望可以卖给贵国。”

    克里安德叹了口气,说:“但这恐怕难以实现了。”

    张郃问道:“为何?”

    克里安德拿手一指冷眼旁观的沃洛吉斯五世,说:“因为有这些帕提亚野蛮人的阻止。”

    沃洛吉斯五世闻言,怒瞪着克里安德。

    克里安德说:“凉国将军可知道,在一百年前,你们赛里斯曾经有一位的西域执政官班超吗?”

    听了这奇怪的翻译后,赵云困惑地说:“你是说,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

    克里安德点点头,说:“对对对!你们的都护,统领一地军政,就相当于我们罗马帝国的执政官嘛。那个叫班超的西域执政官,在打败了大月支人之后,曾经派遣一名叫甘英的使者,向西进发,想与我罗马帝国通使。”

    赵云与张郃也记得这段历史,点了点头。

    克里安德又看了眼一脸怒气的沃洛吉斯五世,说:“可是呢,这些帕提亚野蛮人害怕你们赛里斯人一旦知道了我们罗马帝国的强大,就会与我们强强联手,两国一同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他们。

    于是当时的安息王就欺骗了甘英,说要从安息帝国走到罗马帝国,必须要乘海船在海上颠簸三年才能到达,而且海上还多风浪,容易发生海难。甘英远道而来,不知实情,也就信以为真。甘英走到伊拉克、走到波斯湾之后,就向东返回了。”

    赵云与张郃也都知道克里安德没有说谎,这些都是实情,不禁多看了几眼沃洛吉斯五世,让沃洛吉斯五世有些尴尬。

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争

    克里安德叹了口气,说:“自此以后,赛里斯与罗马就断开了联系。为了寻求更大的贸易,我们罗马人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八十几年前成功派出使者,跟随商队来到贵国的国都,一个叫洛阳城的雄伟城市。那时,贵国的皇帝叫刘肇,他隆重地接待了我国使者,赏赐了金印紫绶,听说这是贵国高级执政官才享有的凭证。

    第二次是在三十多年前,我国使者乘着海船从帝国出发,来到了贵国南部一个叫交州日南郡的地方。我国使者向当时的贵国皇帝刘志,赠送了象牙、玳瑁、玛瑙等宝物。从此,贵国与我国才得以越来越频繁地交通往来,相互了解。使者返回后,我们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头,竟然还有一个与我罗马帝国不相上下的强国存在。”

    听了克里安德的话,赵云与张郃也不禁唏嘘,罗马帝国与汉帝国之间达成通使,真是不容易。

    克里安德又道:“所以,两位凉国将军也知道,我们罗马人与你们赛里斯人的意愿是一致的。那就是相互沟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畅通,不受帕提亚野蛮人的影响。而帕提亚人却千方百计地阻挠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阻止我们罗马人获得丝绸,这难道是能够忍受的吗?”

    赵云与张郃又不禁看了眼沃洛吉斯五世,因为赵云与张郃明白,一条畅通的丝绸之路,才符合凉国的利益。

    克里安德又煽动道:“所以,凉国何必要与安息人结盟,一起抗击我罗马军团的进攻?不如两位将军加入到我罗马军团这边来,一起进攻安息帝国。再说动两位将军的君主,在东方发兵进攻安息帝国。罗马帝国与凉国都是强大的国家,一同夹击安息帝国,然后就可平分掉安息帝国,从此两国之间的贸易就可以畅通无阻。我罗马帝国有买丝绸的需求,凉国有卖丝绸的**。这难道不符合凉国的利益吗?”

    克里安德这一番劝说,循循善诱,十分诱人,就算是赵云与张郃这样的名将,听了也不免心动。沃洛吉斯五世听了后,也颇为忌惮地看着赵云与张郃。

    沃洛吉斯五世心里明白,现在安息帝国处在最为虚弱的时期。而克里安德的设想却极富有可行性,万一凉国人真的倒戈了,赵云与张郃率凉军加入到罗马军团那边,刘范又派凉军来进攻安息帝国的东境,那么安息帝国便有被灭国的风险!

    但赵云与张郃商量之后,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执行刘范、贾诩等人商定的“先东战略”为好。

    赵云严正地说:“也就是说,贵国之所以进攻安息帝国,是为了扫除与我大凉通商贸易的障碍?”

    克里安德点点头,说:“丝绸之路需要秩序。”

    赵云道:“不错,丝路确实需要秩序,但这秩序已经建立。”

    克里安德道:“什么意思?”

    张郃解释道:“贵国可能不知道,我大凉在打败了安息帝国与大月支帝国之后,就与两国商定了丝路之上自由贸易事宜。规定大凉、安息、大月支三国,以及臣属于三国的小国之间,可以自由贸易。任何一国的商队进入他国,他国必须保护,为之负责;只需要入境后缴纳一次税,就不再缴税,并且税率维持在十五税一的水平;国与国之间的关税税率,必须要由双方一同商定。

    也就是说,丝路之上的秩序,已经在岭西之战之后建立了,既公平又可互惠。贵国可以加入其中,与我大凉商定自由贸易事宜,并与大凉通使。同时,安息帝国已经同意与大凉自由贸易。足下所说的贸易障碍,早已不存在。”

    克里安德听了,不屑地笑了,说:“丝路之上的秩序,居然要由区区一个凉国来决定?”

    见此,赵云冷冷地说道:“大凉之所以能制定这一秩序,是因为大凉有同时打败安息帝国与大月支帝国两个强国的实力。足下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大凉疆域比贵国更大一些,人口多达千万,雄兵多达四十万;百姓富裕,国家强盛。”

    克里安德不屑地说:“凉国能同时战胜安息帝国与大月支帝国,这确实令人惊叹。但凉国可还没有战胜我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与赛里斯帝国一样,都是屹立两百多年而不倒的历史悠久的国家。而据我所知,凉国仅仅是赛里斯帝国的附庸国而已,凉国的国主甚至都还未称王。一个新兴的国家,在侥幸打败安息帝国与大月支帝国之后,就以为能够强压下我罗马帝国。这是不是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见说着说着,凉国人又和罗马人吵了起来,沃洛吉斯五世不禁暗自庆幸。凉国与罗马帝国东西夹着安息帝国,若是两国同气连枝,那对于安息帝国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张郃冷冷地说道:“贵国真的不愿意答应我大凉的自由贸易原则吗?”

    克里安德也高傲地说:“以安息帝国之强,我罗马帝国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你们凉国?丝路之上必须要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而这个秩序必须要由我罗马帝国来制定!”

    赵云道:“自由贸易原则,对于丝路之上所有国家都是公平的且互利互惠的。虽说是由我大凉提出,但却也是由丝路之上所有国家所决定。罗马帝国若是加入,自然也是公平的,希望足下好好考虑。”

    克里安德不屑地说:“公平?在强者面前,没有公平。罗马帝国征服了诸多民族,高卢人、西班牙人、日耳曼人、不列颠蛮族、凯尔特人、犹太人都匍匐在罗马人的脚下,帝国得以向他们收取高额的行省税。同样,我罗马帝国也要让你们像他们一样,臣服在罗马人的秩序之下。不仅安息如此,凉国的丝绸的价格与税率,每年向罗马帝国出口多少,也要由罗马帝国说了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341/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所写的《三国之西州制霸》为转载作品,三国之西州制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西州制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西州制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西州制霸介绍:
  英雄立于世,莫若立足西凉,垦边屯粮,养百金之士,招万人之敌,揽鬼谋之士,收离丧之民,兴工商百业,抑世家豪族,成强秦而虎踞西州,观诸侯而虎视天下!待天下生变,则兵出潼关,席卷八荒,鲸吞四海,内斗诸侯,外逐强虏,使海内归一,九州并同,万民安庆,天下太平!待天下长安,则进击海外,开疆拓土,兼欧亚二州,并东西二洋,如此,可称快意!三国之西州制霸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西州制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