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之掉崇祯面前TXT下载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txt下载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96 走火入魔(为柯基kk万赏加更)

    “先生,此言当真?”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惊喜地确认道。

    张明伟一听,顺势挣脱了崇祯皇帝的手,双手一摊道:“陛下,我什么时候有骗过您?”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喜不自胜,在张明伟面前,搓着手似乎想了下什么,然后就又抬头看向张明伟说道:“那些好东西,朕的意思是,那么多可以挖的金矿什么的,会不会先被别人给挖掉了?”

    看来他是患得患失了啊!

    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据我那个时候的资料,天下最大的金矿在南非,离大明非常地遥远,据估计,那个金矿大约有一亿两千万斤左右,就是一万万两千万斤。如今这个年代,应该都还没有开发的。陛下尽管放心好了!”

    这个时候虽然有亿这个字,但是,还没有用来表示一万万,反正张明伟估摸着崇祯皇帝听不懂,就给他换算解释了下。

    还真别说,崇祯皇帝的脑子硬是转了好一会,才大概明白一万万两千斤是多少。一想明白这点,他的那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当然,这样说一个皇帝不好,但是,此时崇祯皇帝的状态,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过了好一会,崇祯皇帝才回过神来,笑着看着张明伟又问道:“先生,那银矿呢?”

    “……”张明伟听得无语,心中想着,您不是应该和我谈谈怎么具体地安置藩王宗室么?为什么尽问这些没到嘴的鸭子,你就不怕知道了之后睡不着?

    然而,他虽然是这么想着,可看着崇祯皇帝那殷切地目光,就只好满足他的好奇心道:“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在美洲,也就是和大明隔着一个大洋的那边,估计大概有四亿斤左右吧!”

    这些资料,作为一个专业写穿越历史的,还真别说,都是有查过的,因此他都能记得。

    崇祯皇帝在脑海中又转换了下亿这个单位,兴奋地又搓搓手,就好像这些金银都落入他口袋一样的高兴,然后抬起头,又想对张明伟说话了。

    张明伟发现不对,立刻向他一竖掌说道:“且住!陛下,再问这些,对于眼下并没有多大意义。到了合适时候,就算陛下不问,我也会给陛下说的!”

    崇祯皇帝一听,脸上明显很是有点遗憾。表情犹犹豫豫地,似乎还有点舍不得不问。

    见此情况,张明伟便对他说道:“最后一个,我说一个我们能够着的银矿,排名全世界第七的。我说了之后,陛下就可以安心了吧?”

    一听他说能够着的银矿,也就是说离大明非常近的,顿时,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立刻又捞起张明伟的手,连声说道:“先生快说,先生快快说来……”

    就他这神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急得想上厕所却发现被人占着茅坑一样焦急。

    崇祯皇帝是知道,先生口中的世界,是真正的世界,而不是只是大明范围而已。

    张明伟见他催得急,便连忙回答道:“双尖子山银矿,白银储量大概在四千万斤左右,就在关外巴林部族的双尖子山上。”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不淡定了,立刻对张明伟说道,“先生,我们来讨论下反攻辽东的事情吧……”

    这是想钱想得走火入魔了么?

    这一刻,张明伟真不想和崇祯皇帝说话了。

    想牵手是不是?你牵着就行!张明伟这么想着,索性闭上了眼睛。

    “先生,先生?”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连忙叫唤道,“先生可是身体不舒服了?是晚上没休息好么?”

    唉……

    张明伟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时候,他算是知道,钱财真能动人心!看看,堂堂大明皇帝,一听到这些金银矿,都成啥样了!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也回过神来,好像这个大明皇帝是个穷鬼来的!

    这么一想,张明伟心中就感觉好了一点,睁开眼睛道:“陛下,如果你想谈这些,我可以和你说个几天几夜都可以,但是,这要是又有丢城失地的奏章来了,陛下可不要怪我!”

    “丢城失地”这四个字,犹如当头一棒,敲在了崇祯皇帝的脑袋上,让他一下完全清醒了过来,立刻露出了惭愧脸色。同时,也有点尴尬,应该是意识到他刚才似乎非常失态了。

    于是,他连忙咳嗽几声,左右看看没人,才正色对张明伟说道:“好吧,先生,我们还是谈谈这藩王宗室吧?”

    对,这才像个样子!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便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藩王世袭,封在国内,这必然是不行的。因此,可以给予藩王真正的权力,但是却以分封到海外为前提。一开始,可以是大明临近所在,然后再封远一些。”

    说到这里,他举起右手,握着拳头后竖了一个指头说道:“第一,能解决国内土地兼并的根本问题,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也能让朝廷保证能收到赋税!”

    接着,他又竖起第二个指头道:“第二,藩王外封,和大明同宗同源,对大明的认同感也会非常高。如此一来,以后再大一统的话,就等于和国内一样。”

    “第三,就是和西夷争夺世界的控制权,好东西,可不能就被他们先占了去!”张明伟说到这里,晃了下三个指头道,“藩王封建海外的好处,不管是眼下对国内有好处,对于未来也同样有非常大的好处。”

    看到崇祯皇帝在认真思考的样子,他便又补充说道:“藩王宗室要封海外之前,可以让他们给地方乡绅做出表率。在守城征集钱粮时,必须积极配合。这样的藩王就优先就藩海外,甚至可以选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就藩。只要有他们带头了,地方官的胆子就会大起来,而那些地方乡绅也不敢阳奉阴违。”

    这是说到最初的话题了,崇祯皇帝认真思考着。如此一来,是从几个方面对于地方上防贼国策进行了补充。这些措施能到位的话,相信肯定会好于眼下。

    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或者说是疑虑,就听他对张明伟说道:“先生,这藩王封建海外,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给了他们军政大权,万一他们最后强大起来,反噬大明怎么办?”

    听到这话,张明伟不由得“呵呵”笑了一声,然后才回答道:“陛下,如果在子孙后代,由大明这么好的条件下,竟然还会被一个封到蛮荒之地去的藩王给反噬,您觉得你有这样的子孙后代么?”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哑然。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算藩王反噬了,那也还是朱家的天下!这么一想,他也就释然了。更不用说,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

    于是,崇祯皇帝就这个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事,认真地和张明伟讨论了起来。

    不过张明伟对于宏观的把握还行,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如何具体操作为好这些,却是有点力不从心了。

    因此,在张明伟的建议之下,崇祯皇帝就召集股肱之臣商议这个事情。

    当然了,这个股肱之臣,其实就是张明伟举荐的那些。

    “什么?藩王封建海外?”

    一听崇祯皇帝的话,顿时,这些臣子,不管他们之前觉得自己有多博学,也没见过或者想过竟然可以这样?

    一时之间,议事的文华殿内,惊讶声响成一片。

    藩王宗室的问题,对于朝堂上的有识之士来说,肯定是个头疼的问题,也是极力想要解决的问题。毕竟他们又没有眼瞎,如今藩王宗室成为大明的负担的事情,他们自然都是看在眼里的。

    可在以前,他们的目光都是局限于大明国内。也是因此,就觉得藩王宗室这个问题有点无解。

    而此时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就等于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更高层次,也就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上看问题的窗户。

    不过还是受限于他们对世界认知的局限,讨论问题时,很自然地也受到了影响。

    对此,张明伟不得不再次站了出来,让内侍拿来一份《坤舆万国全图》,挂在屏风上之后,当即给他们讲解起世界形势来。

    佛郎机人,红夷等等他们在哪里,什么地方很重要,甚至地图上什么地方标记有错误,张明伟也顺便都讲了一下。

    于是,文华殿内,他在那地图前侃侃而谈,一众大明顶尖的官员,包括皇帝在内,全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第一次听到的事情。

    真别说,就像小学生上课那么认真!

    张明伟的渊博学识,再一次深深地震惊了文华殿内的这些人。特别是不知道他来历的那些人,就更是震撼了。

    一般来说,对于整个世界这么熟悉,这肯定是有去游历过。然而,兴国公这么年轻,可能么?

    因此,当张明伟讲完之后,文华殿内显得非常地安静。殿内的这些人,一个个都在呆滞状态。

    今日所闻,实在是闻所未闻也!

197 拉出去砍了

    对于藩王,明末的官员不是没有打过主意。

    比如说户部尚书倪元璐,在李自成攻打陕西的时候,就曾向崇祯皇帝建议说:“天下的藩王,谁能与秦晋相比?秦晋之地山势险要,是用武的邦国。请谕令秦晋二王,以讨伐贼军保全秦地责成秦王,以抵挡贼军不入晋地责成晋王。”

    “王能杀贼,给王以大将军的权力,不能杀贼,则拿出王所有的资财作为军饷,以免为贼盗所得。平定了贼军,应封二王每人一个儿子为亲王,也足以明报了。二王难道不以十一宗之祸为鉴吗?贤明之王忠贞又善于计筹,必定知道怎么处置!”

    这种建言上述之后,崇祯皇帝留中不发。

    你说秦晋两地是用武邦国,让他们掌握军权去平定贼乱。真要有那个能力平定賊乱的话,他们怎么可能还会乖乖交出军权,只换回一个儿子当亲王,可能么?

    成祖当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这个建议中有一点却和张明伟的建议是一样的,那就是都看上了藩王的资财。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良久之后,便都回过神来。

    就听内阁辅臣堵胤锡先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国公之策甚好!既避免藩王坐大而反噬,又能让他们把资财拿出来以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更能彻底解决我大明藩王宗室之顽疾,实在一举多得之良策也!”

    与其像猪一样圈养,总有一些藩王会不甘心的,而海外又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莽荒,这就会成为他们积极争取军政大权的动力。

    “陛下,臣附议!”兵部尚书闵洪学跟着奏道,“如果地方上有藩王提供资财,何愁没有钱粮抗贼!”

    吏部尚书左懋第也想跟着奏对,结果却见崇祯皇帝向他们摇摇手说道:“诸卿,先生之策,朕是赞同的。朕把卿等叫来,乃是商议如何具体实施,在藩王分封海外之前,让他们先把钱粮主动拿出来?”

    一听这话,众人哑然,不过都能理解,随即互相一笑,便开始考虑起这个问题来了。

    ………………

    与此同时,远在陕西这边,有一处豪门深宅内的大堂,一群人正在饮酒聚宴。不但是大堂上有三桌,在大堂外面,都有好几座。

    他们一边喝酒吃菜,红光满面吃吃喝喝,一边还在看着院子中间台子上的舞姬表演。

    不过只有大堂正中间的一桌子人,并没有在意桌子上的美食美酒。一个个的脸色有点严峻,正在商量着事情。

    “老夫今日召集诸位过来,乃是共商一个对付那孙扒皮的对策!”主位上的那人阴沉着脸,对其他说道。

    听到他这话,就坐他身边的一个胖子立刻回应道:“还能怎么对付,人家有兵有权,我们又动不了,只能和以前那样,从朝堂上想想办法了!”

    “是啊,是啊!”另外一个高个子也是连忙附和道,“我们在座的,在朝堂上都有关系,不如一起写信如何?中原不是大乱,那李贼闹得很凶么?就让朝廷催着他快点出关剿贼,祸害别地去好了!”

    “嘿嘿,万一打不过李贼,那就一劳永逸了!”胖子一听,脸上露出阴沉地笑容道。

    主位上那人听了,点点头说道:“老夫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务必要保证一次成功,最好再凑一笔钱走走如今朝堂上权势滔天的兴国公门路,说不定见效更快!”

    “对,这个我赞同!”高个子听了,连忙回应道,“只要兴国公开这个口,孙扒皮就断然没有抗旨不遵的可能!”

    “你们说,这兴国公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一下子如日中天?”

    “……”

    这些人一提及兴国公,也免不了开始好奇他的来历,一时之间,也有点歪楼了。

    不过他们已经明确了方向,倒也有这个时间讨论讨论。

    可是,正在这个时候,却听门口那边,传来了“嘭”地一声响。

    这么大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立刻转头看去。

    只是一会的功夫,就见一队队地军卒,鱼贯而入,很快就布满了大堂内外。一个个手握刀枪,都是杀气腾腾的。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要么不敢动,要么就吓得站了起来。

    只见门口方向,一群将领簇拥着一名大红绯袍官员大步而入。

    一见到这人,主位上的主人连忙迎过去,同时脸上挤出笑容道:“啊呀,原来是总督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和他一桌的那些人,也纷纷跟着迎过去,同时一边拱手一边七嘴八舌地恭维了起来。

    “总督大人日理万机,难得驾临,真是幸甚幸甚!”

    “小人仰慕总督大人久矣,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之龙!”

    “……”

    然而,他们都还没说完,就看到三边总督孙传庭,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孙扒皮冷眼扫向他们。顿时,被目光触及,就犹如一双大手一下掐着他们脖子,不管合适不合适,悦耳不悦耳的恭维话,全都说不出来了。

    孙传庭扫视了他们一眼之后,走到边上一桌,打量了下桌子上的美食,甚至还拿起一壶酒闻了闻。

    看到他的动作,这些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孙总督这是什么意思?按理来说,他又不是没得喝?

    他们正想着,忽然就见到孙传庭猛地用力把酒壶往地上一摔,“啪”地一声,顿时四分五裂,里面的酒水洒了一地,立刻一股酒香四溢。

    周边的那些人,被这声响吓得都是打了一个哆嗦。

    直到此时,孙传庭才冷声开口,向他们喝道:“本官给你们一个面子,让你们自己把侵占屯田给交出来,把吃掉的粮食补回来,便既往不咎!可你们不是抵赖,就是说没钱粮。真当本官的话,形同放屁么?”

    “孙总督误会了,误会了啊!”那主人一听,连忙强行挤出笑容解释道,“您看我们聚在一起,不都是在商议,怎么让总督大人满意么?”

    “呵呵!”孙传庭听了,一声冷笑道,“让本官满意?不知道孙扒皮这个号是谁替本官取的?既然你们是这么定义本官?那本官就做一回这孙扒皮。”

    说到这里,他便厉喝一声道:“来吧,把这些侵占屯田,拒不交还的刁民全都押出去砍了!”

    “遵命!”他身后的那些将领军卒一听,立刻齐声领命,声音之大,总之,吓得有不少人都软倒在地了。

    看到那些军卒真得上来拖人,这些人就都慌了。

    “孙传庭,你这是挟私报复,我们要告你!”

    “孙总督,朝中刘御史乃是我本族宗亲,不看佛面看僧面,有话好说!”

    “孙扒皮,你这是要造反,我们要告你!”

    “……”

    总之,有的人求饶,有的人威胁。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做,很显然,孙传庭带兵过来,是已经下定了决心的。压根就不理他们,只是冷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犹如杀猪一样嚎叫着被军卒拖走,也不走远,就在门口那,嚎叫声突然就断了。

    随后,一个个首级就被军卒给提过来给孙传庭核实。

    看了一会,孙传庭转身,面对身后的将领喝道:“这些人妄为一方乡绅,鱼肉乡里不说,还敢侵吞军田,这是形同造反。去把被他们侵吞的钱粮缴入军营,张榜告示。如不主动交换钱粮屯田者,此乃榜样!”

    “遵命!”众将一个个兴奋地一起大声回应,随后便立刻离去。

    要说以前,他们还真不敢这么做。哪怕是孙传庭以前清屯充饷之时,也没有用这种手段。

    可是,这一次,孙传庭更霸道不说,他们也欣然接受,概其原因,就是孙传庭给他们看了圣旨,是有皇帝背书,准他这么做,那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倒是孙传庭身边的亲信家丁孙五想,看着老爷自己坐到座位上去吃吃喝喝起来,便小声提醒道:“老爷,一次杀这么多人,会不会闹得太大了一点?”

    孙传庭没有回答,在他身边的孙大却笑着说道:“我从京师回来向老爷禀告的时候,你不在,当然担心了。我就告诉你吧,朝堂上天翻地覆了,不用为老爷担心!”

    一听这话,孙五哑然,连忙追问道:“这才过去两个月左右吧,能有多少天翻地覆的?”

    孙大听了,呵呵一笑,便把他奉命回京打探到的情况再捡重要的说了一遍,说得孙五瞠目结舌。

    就连边上在吃喝的孙传庭也停下来,侧着耳朵再听一遍。

    与此同时,他心里还是非常地感慨:有幸被这位突然崛起的兴国公看重,给予自己足够的权力和时间来整顿军备,自己又岂能真得对中原贼乱不闻不问。

    也是如此,孙传庭一搞明白这份圣旨背后的事情之后,就没有一点耽搁,当即带兵来这里杀鸡骇猴。

    如果能尽快筹集足够的钱粮,就能早点练得精兵出关剿贼,如此方不负皇帝此番信任,不负国公力挺自己之意!

198 晋商押到

    他这边在想着,孙五那边,却是听得一惊一乍的。

    “什么,他疯了么,这样的告示都敢出?”

    “我以为老爷有点莽了,没想到他在京师竟然都这么干,真是太莽了!”

    “……”

    孙传庭听不下去了,刚好吃完了一只鸡腿,就留下了个鸡骨头,当即向孙五丢了过去,喝道:“混账东西,兴国公是你能诽谤的么?”

    当然,他也不是真得生气。这些家丁,都是他的心腹,说句不好听的,上了战场,还得要这些家丁舍命护卫,自然不会刻薄他们。

    孙五任凭那鸡骨头砸中他,一点都不在意,只是一脸欣慰地对孙传庭说道:“老爷总算在朝中有靠山,再也不用担心这些贪官污吏在背后捣鬼,暗害老爷了!”

    明明剿贼立下功劳无数,结果却硬是坐了这几年的牢狱之灾。这个事情,给他们的印象显然很深刻。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孙大伸手打了下他的脑门道:“你个乌鸦嘴,呸呸呸!”

    说到这里,孙大又转头看向孙传庭道:“说来也奇怪,这位兴国公在之前,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的。”

    听到这话,孙传庭也是好奇。

    一般来说,不管什么,都不可能无缘无故被封为国公的。那安置难民之事,就孙传庭看来,是远远达不到要封国公的地步。

    可是,不管如何,皇上最终还是封了他为国公。

    如果说,兴国公力挺他孙传庭,让皇上给了他这么一道旨意,还叮嘱他要趁着杀贺人龙立威的机会,严肃官军军纪。这些事情,孙传庭其实也都能理解。

    但是,他不能理解的是,那位兴国公举荐了长沙知府,然后就直接进了内阁;举荐了外放的给事中,竟然直接升迁吏部尚书。还有,和兴国公沾点关系的副总兵周遇吉,也是被封了忠贞伯……

    如此种种,真得就让他疑惑了:皇上为何如此深信于他?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孙传庭也不吃了,转身就往外走,同时吩咐道:“让将士们都把这些酒菜吃了,灾年浪费,那是要天打雷劈的!”

    他一走,孙大他们这些亲卫自然要跟着走,看看那一桌桌的好酒好菜,还真是有点馋。哪怕他们是孙传庭这个总督的亲卫,平时也绝对吃不到这么好吃的。

    虽然有点不舍,还是跟着孙传庭走了。不过孙五还是忍不住问道:“老爷,我们去哪里?”

    “回总督府,我要把这边的情况上奏朝廷,让皇上知道我这边的情况如何!”

    一听这话,孙大和孙五等人都有点讶然。

    他们都是孙传庭的心腹之人,自然知道他们老爷平时的做法,估计不可能这时候会写奏章。

    他们正想着,就听孙传庭又说道:“另外,朝廷对辽之策并不妥当,我也要陈述一二,提醒朝廷注意!”

    听到这话,孙大几个人顿时就明白了。原来老爷这是要向兴国公示好!

    要知道,那对辽之策是兴国公一力主持,如果有问题能提醒的话,必然是能加深兴国公的好感,这条大腿,就算是抱稳了!

    ………………

    与此同时,要被抱大腿的张明伟,也和崇祯皇帝等人商量出了藩王宗室的大概,首先就从开封周王下手,让他为天下表率,拿出钱财来守住开封,如此就让他第一个就藩海外。

    刚忙完了这事,从山西返回京师的京营押解着粮草人犯的队伍终于到了。

    事实上,一直有快马禀告行程。因此,张明伟这边早就知道什么时候会到。

    于是,他就先出了一期《明报》,大篇幅地讲解了八大晋商的祸害,事先给京师这边打了个底。

    因此,当这一日,京师上下听说六大晋商押解进京的时候,竟然难得有这么一次盛事,只要有空闲的人,全都拥出城去看。

    明白了晋商是如何助纣为虐,帮助辽东建虏祸害,京师上下,那些受建虏荼毒的人,一个个都是咬牙切齿地,可谓群情汹汹。

    基于这样一个实情,京师这边,也出动了五城兵马司的军卒,把押解囚犯的道路都给看住了。

    在等待期间,所有人的话题,自然是免不了有关晋商的。

    “你们说,他们的良心怎么就这么黑呢?为了赚几个钱,竟然害死了这么多人!”

    “只是赚几个钱?他们赚得钱,都能吓死你。别的不说,光是京师中的钱铺,都已经有很多钱了!”

    “就算赚再多的钱,也不能帮着建虏祸害我们大明啊!”

    “呵呵,这样的人还少么?《明报》上面的通缉榜看到了没有?就排在上面的汉奸,哪个不是助纣为虐,害死了无数人的?”

    “是啊,要不是《明报》上列出来,真得是不知道!”

    “……”

    虽然《明报》到眼下为止,一共就只是出了五期,大概三天一期的样子。可是,因为《明报》是第一份报纸,又是崇祯皇帝题词,又是兴国公的产业,还是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总编,加上还有进士老爷在开专栏,如此种种的噱头,就算内容是狗屎一样的,也绝对在京师差不多是家喻户晓了。

    更不用说,《明报》的内容,包括了上到官员,下到百姓都有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虽然是二十文一份报纸,可还是供不应求,达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最新一期的《明报》有五万份之多,也一样很快就卖完了。

    基本上,在京师稍微有钱的人家,有读书识字的,肯定会买一份看看。要不然,出门去听到别人在谈而自己啥都说不出来,那就是太掉价了!

    也是如此,《明报》上的内容,那是第一时间传达给了京师上下。而不只是各种小道消息,各种打听消息之类的。而《明报》上的观点,自然也是最影响京师上下的。

    就算有人不认同《明报》上的观点,比如有一部分商人,就还是觉得朝廷是看上了晋商的钱,才会编排出那么多的事情。可他们没法去反驳,更不可能影响到多少人,注定只能是少数而已!

    《明报》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了。

    此时,京师上下都是基于《明报》上了解的内容在讨论着,忽然,就听到有人喊了起来:“来了,来了!”

    听到这话,大部分人便不再说话,而是抬头远望。

    果然,在官道的尽头,有一队骑军在前面开道,随后就是长长的队伍。护卫着中间的无数大车。

    离得近了之后,这些围观的京师百姓便看清楚之后,不由得一个个都是非常地震惊。

    “这一车一车的,竟然都是粮食,这得有多少粮食啊!”

    “可不是,看看,都还没望到头呢!难怪粮价这么贵,原来是这些杀千刀的晋商在暗地里收集!”

    “最可恨的是,他们是要把这些粮食运到辽东去!饿死我们,而去养活那些建虏!”

    “他们就不是杀千刀的,而是杀万刀的!天底下,怎么会有他们这么赚黑心钱的人呢?”

    “……”

    看着一车车的粮食,原本就对那些晋商感到愤怒的京师百姓,就更为愤怒了。对晋商的讨伐之声,都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这让有一部分有异见者,吓得都是管好自己的嘴巴,那敢让旁人知道!

    一车又一车的粮车送入京师,可以预见,京师这边的粮价绝对会恢复正常。这让京师百姓又心中踏实了不少。

    等了好久,粮车过去后,又是其他物资的车辆,比如铁器茶叶盐巴等等。数量上虽然没有粮食多,却也有不少。

    这些东西,又是让围观的京师百姓气得大骂那些黑心肠的晋商!

    在这些车辆都过去之后,京师百姓终于看到了一辆辆的囚车。这其中,有十来辆囚车是一车一人,剩下的囚车都是一个大笼子,里面管着一群人。

    都不用守,那些一人一车的囚车上,肯定关着的都是主犯。

    看到这些囚车过来,围观人群顿时骚动了起来。

    愤怒的叫骂声,响成了一片;有多远吐多远的口水,喷成了一片。有不少押送的官军,甚至都遭受了鱼池之殃。吓得那些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军卒连忙用上吃奶的劲去喝斥那些愤怒的人群。

    这个动静,是前所未有的。实在是因为《明报》的出现,让尽可能多的人都知道了通虏晋商的罪行,以及他们什么时候会押解过来。

    围观人群正在激动着时,忽然有人大声惊叫了起来:“鞑子,看,竟然还有鞑子!”

    果然,就见其中一辆囚车上,关着一个金钱鼠尾的鞑子。并且在一个大笼子中,也关着不少金钱鼠尾。

    这可是活着的鞑子啊!

    一直以来,大明对建虏的战事,基本上都是败仗告终。就算是少得可怜的几次赢的战事,也都是守城战。不要说活着的建虏了,就是死了的建虏首级,都是个稀罕物来的。

    因此,京师百姓看到竟然有活的建虏时,顿时就轰动了。

199 爱国主义教育

    建虏几次入侵京畿之地,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虽然没有攻下京师,可是,京师上下,多少在城外都有亲朋好友,或者田地资产之类,全都遭了建虏祸害。

    可以说,京师百姓,包括那些达官贵人,全都和建虏有仇的。也是如此,原本历史上,想和建虏议和却要偷偷摸摸,实在是会引发众怒的。

    此时,京师百姓看到活着的建虏,立刻引起了骚动。有一些愤怒中的百姓,甚至冲破了五城兵马司军卒的阻拦,竟然是不管不顾地要冲过去打那几个建虏。

    亏了里层还有京营将士守着,才好不容易把这些愤怒的百姓拦了回去。

    虽然如此,却可以看到,围观人群的情绪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点。和爱屋及乌有点相同的,因为建虏的关系,对这些通虏晋商的恨,也更深了一层。

    这晋商要押解入城,张明伟也是来瞧热闹的,不过没往人堆里凑,而是在城头上。看到这一幕之后,他心中立刻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于是,在晋商和建虏全都押入刑部大牢之后,张明伟便赶到紫禁城,向崇祯皇帝再次提议道:“陛下,如今是恢复朝廷声誉,赢得民心的好机会,一定要善加利用才好!”

    崇祯皇帝这边已经知道了外面的盛况,毕竟就那声势之大,连皇宫里都能听得到。此时听张明伟这么一说,他当然是愿意的,连忙问道:“先生如有妙策,不如速速道来!”

    “第一,就是我之前提过,要对晋商进行公审。要尽可能地让所有京师百姓都参与进来,都来讨论晋商通虏之案。如此,才能让这晋商通虏案的影响最大!”

    崇祯皇帝听了,虽然点点头,可还是有点疑惑地说道:“朝廷发一个告示,不是也能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么?而且先生所言,这所有京师百姓都参与,这又怎么可能?三法司会审,就那么一点地方啊!”

    这个时代的所谓公审,其实就是如同县衙审案一般,放一些百姓到院子里旁观。那院子才多大一点地方,因此崇祯皇帝才有此一问。

    张明伟听了,当即一笑道:“陛下,这事儿就特事特办,可以在午门那搭个台子,就在午门这边审案,如此一来,就能有更多的百姓可以围观。”

    “啊?”崇祯皇帝没听过竟然还可以这样,不过还是疑惑地问道,“那就算这样,也不可能有多少人能围观吧?远了的人群,不但看不清楚,也听不到啊!”

    张明伟一听,立刻再回答道:“所以,可以让各街坊选出代表,让代表近前听审。这样代表回去之后,又能把细节告知各街坊,也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诧异,看他的表情,似乎是还能这样?

    张明伟见了,便补充说道:“陛下,让各街坊选代表,其实就是维持这事的热度,让京师百姓以街坊为单位先热议一波,加深对晋商通虏案的影响。只要参与进来的人越多,以后就能让更多的人对通虏之事引以为戒。”

    “另外,我在《明报》上也会做一些引导,不是朝廷无能,而是有内贼里应外合,被晋商、还有那些叛将从背后捅刀子,朝廷实在是太难了!把百姓对朝廷丢城失地,无法保护他们的责任,分出一部分到这些汉奸身上。”

    崇祯皇帝听到这些话,已经把握住了张明伟说话的中心意思,当即高兴地说道:“好好好,而且此事乃是第一次这么做,必然更能引发兴趣对不对?”

    “陛下英明!”张明伟听了,并不介意送上一个马屁。

    崇祯皇帝听得高兴,便连忙带着期待问张明伟道:“那要不,朕亲自审讯这晋商通虏案?”

    这么好的事情,这么难得的事情,想必也会在史书上留下浓浓的一笔,崇祯皇帝不由得跃跃欲试。

    不过毕竟这个事情乃是第一次,他亲自审问的话,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没把握,就问一问先生了。

    张明伟听了,稍微一想,便点点头道:“可以啊,陛下亲自审问,文武百官旁听,再加百姓代表围观,这可以说是我大明朝的第一大案,必然传遍天下。估计建虏那边都能传过去,让那些汉奸也感受下我们大明上下的愤怒!”

    崇祯皇帝听得兴奋了,当即拍板道:“好,那就这么办,有关的事情,先生去安排!”

    于是,就这么的,张明伟立刻赶回去,召集陈圆圆等人,商议加印一期《明报》的晋商通虏特刊。

    也亏了张明伟本人就是码字专业户,只是写文章而已,他一会一篇,一会一篇,那是真爆肝了。速度之快,文章之多,让朱媺娖和陈圆圆等人,都有种瞠目结舌的感觉。

    虽然先生的话,都是白话,可是,任何人都能读懂不说,还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浓浓地感受到建虏的残暴,朝廷将士的英勇杀敌,更有晋商在背后为了黑心钱而资助建虏,由此带来了多少人的无辜往死,这些人原本是不用死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章,又把那些投降建虏,影响恶劣,带给大明极大地不利影响的汉奸,也再次提出来喷了一顿。当然,也有对一些忠烈的歌颂,比如卢象升、曹变蛟等人,主要是用以对比。

    最后,也有少量文章,是呼吁朝廷上下,团结一心,杜绝背叛的话,大明就不可能出现眼下这种乱世末日的情况。爱家,就要爱国,国好,则民安。

    就这么的,《明报》的这期晋商通虏特刊,头版就是有关公审的通告和详细规则,剩下的,就都是这些文章了。

    这份特刊,张明伟没让收钱,而是免费发放,并且是加印了十万份。京师百万人口中,基本上是平均十个人有一份报纸。宣传之大,影响之广,特别是在如今舆论的背景之下,效果真得是非常好。

    在等待公审的这段时间内,街头巷尾,床头床下,无不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那些在这个时间点从外地来京师的人,自然也都参与了进去。哪怕他们可能是南方人,没有对建虏的残暴感动深受,可在这么一个大舆论的环境下,也势必是会被影响的。

    这不,就在一处客栈大堂内,每桌的话题都离不开这晋商通虏。于是,其中有一桌,带着南方口音的,有一个年轻人就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不就是一些黑心商人,至于么?”

    他这话一出口,顿时就引来了隔壁几座的口水。

    “他们岂止是黑心?这是没心!”

    “什么至于不至于,你试试你爹娘被杀,你媳妇被掠走么?”

    “你知不知道,如果不是这些晋商给建虏消息,建虏会两眼一抹黑地进关来?”

    “……”

    一开始,这个年轻人还试图反驳,说什么“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建虏又到不了闽粤”之类的话。结果,就引来了更多的愤怒。

    “听说南蛮重利,如今看来果然有晋商第二的潜质,要我看,把他抓进去审审看,说不定又是一个晋商。”

    “怎么没关系,朝廷为了建虏而收税,没有影响到你们?”

    “建虏引发了流贼大乱,你们南边没有被波及?”

    “……”

    甚至有的人说着说着,就不限于口水攻击,而是握着拳头就想打人了。

    这一下,那年轻人就怂了,不敢再辩,赶紧溜了。

    这一幕,被角落里安安静静地在喝酒吃菜的一桌人都看在眼里。

    看着那人灰溜溜地走了后,其中一人便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来京师一趟,竟然撞上了这么大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忽然恨声说道:“天下大乱,我们被逼……”

    “慎言!”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同桌的人给及时阻止了。

    那人回过神来,连忙左右看看,发现其他人都在讨论这晋商通虏案,倒没有人有关注他们,便松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又道:“大哥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之所以会这样,并不只是朝廷的错。就如那《明报》上所说,要是大家齐心协力,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乱世!”

    说到这里,他又用手捅了捅一个正在看《明报》的同伴道:“要不,你再给我们念念,好像还有几篇没念完呢!”

    那人听了,点点头道:“当然可以!”

    他说话的时候,神情中满满地敬佩,没想到离开京师没多久,国公竟然搞出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太厉害了!

    另外一个同伴,凑过头去,低声说道:“等这公审案子结束之后,我们再找门路么?”

    最先开口的那人听了,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肯定了,我们不但可以看看这个事情的结果,还能等大哥那边配合,效果才能最好。”

    就这样,没几天,公审晋商的这一日,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来临了!

200 公审

    “爹穿新衣服出门,是要过年了么?”

    “是啊,今天是个好日子,比起过年都要好啊!”

    “那我也要去!”

    “不要瞎掺和,爹是被选为代表,代表懂不?去观审的!皇上都在,明白不?”

    “……”

    “夫君,你揣着公公婆婆的灵牌干什么?你不是去听审的么?”

    “我就是要让爹娘在天之灵亲耳听到,到底是谁把他们都害死了!”

    “……”

    “那些该死的奸商肯定会被凌迟,你们几个机灵点,一定要抢几块肉。”

    “那是肯定的,还有那些建虏肉,也要。”

    “壮志饥餐建虏肉,笑谈渴饮奸商血!”

    “……”

    总之,京师中的绝大部分人家都等待这一天好久了,一大早的时候,就打着招呼出门了。

    人群犹如水滴,汇聚成溪,最终又流向午门那边的人海中。

    不过午门这边,因为皇帝要亲自公审的原因,不但五城兵马司的军卒早已在戒严,而且靠近紫禁城这边,更是出动了勇卫营,还有锦衣卫。

    没有被选为旁听代表的,不管有钱没钱,有权没权,都只能在隔离线外远观。而那些旁听代表,则接受严格的检查之后放入会场,到达指定地点等待。

    隔离线外,时间还没到的这会儿,大部分人便在窃窃私语,低声说着今日的盛况。

    “以前抓活叛贼头目,都没有像今日这样隆重,这公审更是闻所未闻,你们知道这是为何么?”

    “这还用说,肯定是因为这次的这些奸贼叛逆更招人恨!”

    “对了,哪怕之前西南奢安之乱,还有以前正德年间的宁王之乱,最多也是献太庙而已。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公审。不但是因为这些晋商,还有建虏祸害我们更甚,还有一个原因,你们知道不?”

    “还有什么原因?有话就快说,藏藏掖掖地干什么?”

    “你这人说话就没意思了!其实啊,我告诉你们,是因为一些有钱人不相信,硬要说朝廷没钱,诬陷了有钱的晋商。为了正视听,所以才有今日的公审。”

    “谁他娘的乱说?《明报》上说得清清楚楚,能瞎编么?”

    “《明报》上说得再清楚,也不如公审来得有说服力吧,是不是?”

    “这倒也是!不过真要说起来,这几个月来,朝廷连续抄家,我算算看啊,有原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嘉定伯府也算吧?”

    “当然算,还有成国公府朱纯臣,对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首辅周延儒,吏部郎中吴昌时……”

    “咦,这么一算起来,朝廷还真得抄家无数……难怪有人会那么想了!”

    当广场上的人低声议论到这里时,声音就压得更低了。不过闲得无聊,话题又非常吸引他们,不少人就又继续往下聊了。

    “朝廷收税都不收了,这钱从哪里来?看看,收税哪有抄家来得快!”

    “是哦,这段时间来,朝廷真是发大财了!”

    “对啊,要不然,哪来的钱去安置辽东军民?哪来的钱重组京营,发军饷?”

    “不过这抄家来的钱,总有花光的一天吧?到时候怎么办?”

    “所以说啊,那些有钱人家就担心了啊,万一朝廷没钱被朝廷盯上了怎么办?”

    “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被抄家的那些,哪个不是罪有应得?那些有钱人只要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怕什么?”

    “所以这次才要公审啊!不但是给我们看,更是要传去南方,那边的有钱人才更多,他们才更担心。”

    “有道理,就算不用公审,《明报》上都说得清楚了,自然是相信朝廷的。不过南方就不好说了,可一旦公审之后,南方人难道还敢歪曲事实?”

    “还真别说,京师中造谣的那些人,有不少是南方人。他们甚至在暗地里说,这些事情全是兴国公搞出来的!说兴国公之所以会得皇帝圣宠,就是因为他能为朝廷搂钱又不伤民!而朝廷眼下又正是缺钱的时候,这不,就对上眼了!”

    “咦,这么说来,好像还真是。”

    “所以说啊,有些人在中伤兴国公呢!说他只会抄家,其他什么都不会,就是大明的来俊臣,是历朝历代未有过的酷吏!”

    “……”

    当说到张明伟时,人群中的议论就两极分化了。

    总结来说,就是没钱没势的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会驳斥这种说法,举例子无非是张明伟之前处理难民之事。

    而那些有钱有权的,就有不少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张明伟就知道抄家!

    人群正开始围绕兴国公开始争辩的时候,忽然不知道听到谁大声喊道:“来了,来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自发地停止了议论,纷纷闻声抬头望去。

    只见从刑部大牢过来的那条路上,一群军卒正押解着一辆辆的囚车过来。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晋商和建虏的出现,顿时把什么兴国公的话题都抛到脑后去了。他们的眼神,一个个都犹如实质利剑,刺向囚车里的人,把他们三刀六洞。

    囚车上的八大晋商,当他们再次面临人民群众的愤怒时,还是忍不住颤栗不止。

    以前的他们,那见过这等阵势!

    如果说,他们从一开始向辽东走私朝廷严禁东西并提供消息时,就知道朝廷不会放过他们。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可是,面对京师百姓的“夹道欢迎”,那迎面扑过去的“热情”,是真得远远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是什么情况?人在哪里?出了什么事?

    真得,他们全都是懵的!

    在他们被关到刑部大牢时,因为是皇帝要公审,那些牢卒也就没有凌辱他们,不过从言谈举止之间,却也透着浓浓地恨意。这让八大晋商就更是不解了!

    这么多的人,都是素不相识的,凭什么这么恨自己?

    就他们想来,他们的所作所为,最多是被朝廷、被皇帝所恨而已,可如今这情况,到底怎么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张明伟就是利用他码字练出来的文笔,把他们这些晋商的危害,造成的直接以及间接后果,全都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这不,看着这些晋商的囚车过来时,这一次,终于有人开始高声怒骂起来,而不再是吐口水。毕竟要骂就只有这么一次了,公审之后肯定没机会再骂了。

    等到这时候,八大晋商听到他们的骂声,看到有人甚至举着灵牌在骂他们时,忽然明白了过来。可如此一来,他们就有点傻眼了。这是万人唾骂,要遗臭万年了么?

    就算是传说中跪在临安岳王庙的秦桧夫妇,估计也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待遇吧?看这个架势,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比起那秦桧夫妇都要惨?

    一想到这个后果,原本已经有了死的觉悟的这些晋商,顿时全都不寒而栗。

    如果说只是死而已的话,他们当初绝对是有想过,干出通虏的事情来,万一被朝廷发现的话,肯定是难逃一死。甚至全家老小陪葬,也是有心理准备的。

    可是,就连死之后,依旧是遗臭万年那种,比起秦桧夫妇还要惨的那种,他们事先估计是真没想过了。

    不过此时此刻,不管他们有没有想过,都已经不重要了。

    在万人唾骂声中,三声炮响,就见文武百官,从紫禁城内列队出来,就在紫禁城下分别站立。不用说,这是公审马上要开始的前奏。

    果然,那些维持秩序的军卒就开始大声吆喝,让午门广场上肃静。

    八大晋商得此机会,好不容易喘口气,可却发现,这又是什么场面,怎么这么大的场面,搞不懂啊?

    就在他们的诧异中,竟然连崇祯皇帝都出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来时,再一次震到了八大晋商。

    这种场面,要是下场能比秦桧夫妇还好,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而崇祯皇帝和他们心情恰好相反,面对山呼海啸般地山呼万岁声音,看着那么多的人向他行礼,说真的,他喜欢这个场面。

    “先生这个公审主意,真得很好!”崇祯皇帝还没等公审开始,心中就已经下了定论。

    接下来,就很自然地,崇祯皇帝按照张明伟给他安排的公审事项,开始公审这八大晋商了。

    那么多人的面前,展现皇帝威严,把大明身上的毒瘤暴露在大众广庭之下,然后再干掉他们,赢得那么多百姓的拥戴,说真的,崇祯皇帝很投入。

    有黄云发的供词在先,又有一车车的物证,更为关键的是,抓这些晋商的时候,连同辽东派过来联系的建虏也一并逮到了。

    更不用说,就算八大晋商不肯认罪的话,他们这些通虏晋商群体中也有人是会认罪的。比如,被范永斗伤透了心的老婆孩子等等。

    这次的公审,并不是在于犯罪事实不清楚,而是为了公之于众,引起百姓对罪犯的愤恨,和对朝廷的感激。

    在整个流程走完之后,一直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张明伟走到了前台。很显然,他有话要说。

201 为后人戒

    为了写书,早上六点半的闹钟,晚上基本都是十一点多才能睡觉,键盘已经敲坏了几个,每天至少六千字更新。为什么会这么坚持,无非是为了稿费。

    如果没有正版读者的支持,为爱发电,又有几个作者能坚持。因此,衷心希望大家到.asxs.来支持正版。

    如果实在没钱,.asxs.现在的赠币已经给作者算钱了。你可以在.asxs.签到一下,做下任务什么的换取.asxs.币用来看书,用实际行动支持你喜欢的书。

    这本书的加更是:万赏加一更,盟主多加一更,一百月票加一更,周推荐票是四千加一更。

    这也就是说,如果满足上面的条件,我就有多码字的动力。这其中,推荐票是免费的,只要你来.asxs.投推荐票,达到条件了就能让我加更。

    如果你真喜欢这本书的话,恳请来.asxs.支持,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小说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202 意外之财

    只见这人环视周围这些同伴,和每个人的眼睛都对视了一眼,随后看向他对面那个高大健壮的汉子说道:“大哥的心愿,你们不是不知道。且再看看吧?”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默然。很显然,他们认可这个话。

    不过在沉默了一会之后,壮汉还是皱着眉头说道:“之前就有传言说他是清官,活菩萨,因此大哥和军师都说值得一试,我们便来了。到了京师之后,打听之下他确实帮了难民,还把钱都捐出来,是个清官、好官,这一点确实没错。”

    说到这里,他明显有点担心地说道:“看国公这手段,就只知道抄家问斩,虽然是杀贪官污吏和奸商,该!可是,我们在朝廷的眼里是反贼啊!万一把我们也咔嚓了怎么办?就算没有,他得罪的人多了去,别是明天被别人给抄家问斩,反而牵连到我们怎么办?”

    “是啊,军师,白天听不少人说国公只会这种手段的,有史为鉴,必然不能长久的!”另外一人也跟着附和道,“军师是个读书人,想必比我们更清楚吧?”

    儒雅这人,也就是他们的军师听了,很想说你们不要担心,我跟过国公一段时间,知道他心地善良,并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抄家问斩的人。要不然,真要嫉恶如仇,不讲一点缘由的,那他当初也不会被国公收留了。

    至于国公会不会长久,至少目前来看根本不可能。皇帝紧张在意国公,远超任何人想象,更非那什么来俊臣可比。

    有见过哪位臣子被皇帝派了大帅级别的人贴身侍卫?有见过哪位臣子有公主随侍身边?当今皇帝对国公的重视和紧张,远非外人所能想象!

    可是,真要这样摊开了讲的话,特别是他们都还有疑虑的时候说出真实身份,反而会失去这些人的信任。

    朝廷不是没有答应过招安,然而一放下武器之后,就把人都给杀了。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洪承畴当年就干过好多次。

    还有,之前张献忠等人在南方受招安,然后又反叛朝廷,这种事情的发生,也同样让朝廷和义军之间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增加了再被招安的难度。

    因此,如果不是义军首领信任朝廷这边主持招安的人,那这事就非常难。

    本来他有心想要去禀告国公,看国公怎么说。可是,这些人又和他形影不离,也找不到机会独自消失一长段时间。

    想着这些,蓝天保就决定还是继续隐瞒身份,等待合适时机,至少他们对国公不再那么有疑虑的时候再公布身份,牵针引线,完成这份大功。

    只是,如何让这些人相信国公的人品,相信国公的地位不会变?蓝天保想着这些,一时之间,却也没有好办法。

    他正在想着,却听到那壮汉叹了口气之后,便又对他说道:“军师,要不你再给我们读读报纸吧?”

    所有人中,就只有蓝天保识字。

    其他人一听,都不想这气氛再沉重下去,便纷纷跟着要求了起来。

    “对啊,军师,再给我们念念吧?”

    “我喜欢听那个《射雕英雄传》,军师再念一段吧?”

    “我想听那些点评文章,犀利,说出了我心中想说的!那些贪官污吏,还有奸商,从头到脚都坏透了,但我却说不出来。”

    “啊呀,这两个我都爱听,怎么办?”

    “军师,军师,都念一遍吧?”

    “……”

    感受到气氛热烈了起来,一个个迫切地催着自己,蓝天保无奈之下也只有同意。不是他不想念,而是每天晚上都念,就几份《明报》,都已经念过好多遍了!这些人也真是,听不厌么?

    不过回头想想,好像也确实如此。那时事点评的犀利,让普通人都能知道文章传达出来的意思;而那什么《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就更是吸引人了,每一期都那么扣人心弦,让人愤怒让人担心。

    看来国公手下肯定又有不少人才了!蓝天保这么想着,心中不由得有点失落地感慨道。

    忽然,他猛然间好像想起了什么,便没管那些人催促,立刻展开报纸,翻来覆去的查看了起来。不但查看了一份,还去看另外一份。

    看到他这样子,壮汉等人就不解了,其中壮汉便有点纳闷地问道:“军师,您这是在找什么?”

    蓝天保没理他,又翻了一会之后,才佩服地感慨道:“这人的才学真是厉害啊!”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好奇了,连忙问道:“谁?军师你说谁厉害?”

    “是啊,都能让军师说厉害的人,肯定是很厉害的。谁啊?”

    “这《明报》里面还有讲什么厉害人物么,快给我们讲讲?”

    “是那位丘处机么?要我说啊,还是江南七侠更厉害一点!”

    “别瞎扯,听军师说就是了!”

    “……”

    蓝天保看着他们,在他们的期待中,缓缓地一字一句道:“中原五白!”

    “中原五白?”众人不解,都是有点疑惑:中原五白,这是什么名字,没听说过这号人啊?

    不过他们随即明白过来,这个估计是外号,就跟他们同行中经常取名什么闯塌天,扫地王什么的一样。

    蓝天保明白他们这么问,只是因为自己给他们念《明报》的时候,不念作者名字的原因。

    于是,他便展开《明报》,然后一边用手指着一边说道:“看看,这些文章,还包括这故事,全都是这个叫做中原五白的人所写。我还翻看了前面章节,那些说到你们心坎里去的文章,几乎都是这个中原五白所写。”

    说到这里,蓝天保想了下便补充说道:“这个《射雕英雄传》精彩吧?我可以告诉你们,以前从来没有过,而是这位中原五白所创!”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惊讶了。

    “不会吧,这个人这么厉害?”

    “我听说过,文章中能看出一个人的好坏。这个中原五白肯定是个好人!”

    “那是肯定了,要不然,能写出这么好听的故事。我估计啊,是个忠烈之后!”

    “……”

    听着他们说话,蓝天保心里也是暗自庆幸,幸亏是一个人所写,国公手下的人才还不多,看来自己要抓紧了。

    ………………

    第二天,京师很多人都去看八大晋商的尸骨被铸造成铜像,跪在大明忠烈祠前。朝廷规定,可以用铜钱去砸围在围栏里的铜像,却不能去碰。

    谁也没想到,这八具铜像下,很快就落满了铜钱,以至于到后来,官府不得不派了军卒专门守在这里,定时打扫这些铜钱。这也算是一笔意外之财了!

    蓝天保一行也参与了一会,如今正在回客栈的路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蓝天保有点感慨地说道,“如果死后能在这忠烈祠占据一席之地,永享百姓香火的话,也就不枉来人世一次了。”

    “是啊!”壮汉也是羡慕地说道,“看到朝廷武官也能入祠,希望能有那么一天吧?”

    蓝天保听了,看向他低声说道:“你是军中有名勇将,如果我们真能完成大哥心愿的话,我觉得你可以!”

    壮汉听了,不由得心生欢喜,不过马上想起如今的情况,便又有点黯然。

    正在这时,忽然就见大街上有一骑飞驰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太子报捷,玻璃问世;太子报捷,玻璃问世……”

    听到这动静,所有人都有点哑然,纷纷看着这位报捷信使飞驰向皇宫方向。等到看不见时,他们便回过神来,顿时就都议论了起来。

    “太子不是南下了么?这是报什么捷?”

    “是啊,玻璃问世,听着好像很厉害的东西,只是,有人能告诉下,这玻璃是什么东西么?”

    “是知道呢,不过如此隆重,还说问世,估计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吧?”

    “……”

    蓝天保一行人也是不明白,一时之间,他们都在好奇地打听。然后,却没有人知道,倒是蓝天保有点疑惑地说道:“该不会是本草纲目中所载吧?”

    一听军师好像知道点什么,壮汉连忙问道:“这玻璃到底是何物?”

    “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蓝天保缓缓地说完之后又道,“此物似乎只有西夷所出,太子能把这东西搞出来?”

    听到“水玉”、“水精”之类的名字,壮汉等人本能地觉得,这东西肯定很贵重。这么一想,他们不由得诧异地说道:“如果太子能搞出这东西,那朝廷还会差钱么?”

    听到这个问题,蓝天保不由得一愣。对啊,这么一来,朝廷岂不是有了一个钱财来源了?

    他正在想着,忽然又看到有一骑快马驰来,同时还在喊着什么。

    壮汉等人见了,不由得奇怪了,道:“这是什么情况,又有什么事情?”

    蓝天保自然不可能知道,不过好在快骑过来,都不需要等多久,就听到那快骑喊声了。

203 还国公一个公道(加更)

    “国公高义,水泥好用!国公高义,水泥好用……”

    听着快骑的喊声,看着快骑往紫禁城方向而去,一众人等,这才反应过来。

    就听壮汉挠了挠脑门,一脸纳闷地问蓝天保道:“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是啊,这水泥是什么泥?”另外的人也是不解。

    “国公高义,这个国公是谁?”

    “……”

    虽然大明的国公有好多,可是,蓝天保本能地认为,刚才快骑口中的国公,肯定是兴国公!至于水泥是什么泥,那还真不知道了!而且这个泥好用,和国公高义有什么关系?

    说真的,蓝天保也没法回答,于是,他便淡淡地说道:“此事不用急,我们等个两天,就能知道真相了!”

    其他听到的人,也都和他们一样,全都不明白玻璃啊,水泥什么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过他们能感觉出来,这应该是好东西,毕竟是来向皇帝报喜的!

    于是,他们就都好奇地等待着朝廷的官方通告。

    ………………

    紫禁城内,崇祯皇帝正和张明伟他们在文华殿议事呢,就报消息的就来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连忙让第一个报信的,赶紧把带来的玻璃呈上去。

    呈送御前,当然不会是背在背上的包裹,而是一个托盘,放着几件玻璃器皿,上面盖一块红布呈送的。

    王承恩是从头到尾知道怎么回事的,亲自从内侍手中接过,笑呵呵地呈送到御前。

    在一众臣子的期待下,崇祯皇帝迫不及待地揭开红布,然后就像看那啥一样看着那几件玻璃器皿,小心地拿起一件看了起来:“嗯,不错,不错,这和西洋和尚进贡的那玻璃水晶杯一样!”

    说完之后,他又小心地放下,然后拿起另外一件说道:“这是玻璃镜片么?可以,可以!”

    …………

    看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才想起什么,连忙向王承恩吩咐道:“来来来,端下去给诸卿都看看。”

    说完之后,他又连忙转头看向张明伟道:“先生,你也看看怎么样?”

    “奴婢遵旨!”王承恩高兴地回应一句,然后小心地端起托盘,给下面的文官端了过去。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随后便去看一起送来的太子奏章。

    玻璃杯这些东西,只有少数大明上层,或者说商业发达的南方豪强,才有见过。毕竟大明还没有这个,都是西洋传教士带来的。大明这边有的,就是水晶了。而水晶之昂贵,却是众所周知的。

    在文华殿内议事的,都是张明伟举荐,一下得升高位的这些。有人见过,有人没见过。此时看到朱慈烺特意选过之后送来的这些玻璃器皿,无不感到惊讶。

    兵部尚书闵洪学最是有见识,端着一个玻璃杯说道:“陛下,此物据说原本只在西洋有产出,很是昂贵。太子殿下能造出来,该是有不少南方有钱人会抢着买了!”

    “国公请看,此物晶莹剔透,如若文人雅士聚会,端着此物喝酒赏月之类,该是会非常受人欢迎!”站在张明伟身边的左都御史刘宗周也是笑着向张明伟说道。

    听到这话,由张明伟举荐,不但免去牢狱之灾,还升任工部尚书的原松江知府方岳贡也是点头附和道:“国公可能不知道,这东西在南方抢手着,甚至连那些有名的风月场所,也是以此物来招待有钱贵客。”

    张明伟听着他们的介绍,也不以为意,随便点头回应下。

    方岳贡见了,还以为他不信,便又强调道:“下官所言,句句属实。太子得此打造之法,真乃是一个聚宝盘也,只是不知道成本几何?”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看完了太子的奏章,高兴地抬起头来正想说话时,刚好听到了方岳贡的话,不由得哑然,随后便笑着说道:“方卿有所不知,这玻璃制造之法,乃是先生所创。”

    “……”方岳贡一听,有点傻了,然后看到其他同僚都笑呵呵地看着他,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不过他也是洒脱,回过神来后,便连忙向张明伟一礼说道:“原来如此,失敬失敬!”

    张明伟见了,便微笑着说道:“这玻璃的制造成本其实很低,如今能卖钱供应朝廷之用外,最重要的是,这玻璃还有很多用法,都是造福百姓之物。”

    有关玻璃的事情,之前已经说过一次,也就是方岳贡入朝晚,没赶上。其他人却都是知道的,全都一个个笑呵呵的,也不知道是在笑方岳贡呢还是为这玻璃已经烧制出来而高兴。

    倒是闵洪学年纪摆在那里,老成持重,便给方岳贡解释道:“国公向朝廷献上了两个聚宝盘,其中之一便是这玻璃制造之法。如此一来,长江以北的税收留在地方,朝廷也能有钱财来源,不至于耽搁大事。”

    一听这话,方岳贡不由得大吃一惊,这玻璃之物,他是知道有多贵的,没想到是国公所献,另外竟然还有一个堪比玻璃的好东西,国公也献给了朝廷?

    这么想着,他便不由得非常感慨,转头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从江南过来,沿途所闻,发现地方上对国公颇有微词……”

    “可是说先生只会抄家,是个酷吏?”崇祯皇帝听了,一点都不惊讶,直接便问道。

    民间传言,如今在锦衣卫那边都有收集,有关兴国公的消息,自然更是会关注。朱媺娖作为张明伟的身边人,当然知道这事,早就给她父皇说过了。

    方岳贡一听皇帝知道,便立刻点头回奏道:“陛下英明,微臣以为该还国公一个公道。”

    “方卿所言极是!”崇祯皇帝听了,便笑着说道,“有一人都快被气坏了,一定要朕做主,给国公一个公道,朕早就答应了的!如今这玻璃已经问世,自然是到公布的时候了!”

    听到这话,张明伟自然知道崇祯皇帝所说得这个人是朱媺娖了。当初她看到消息时,就很气愤,说要告御状去。

    而方岳贡一听,不由得很是好奇,很想问问是谁,不过皇帝刚才要说的话,都已经说了。既然没说,那应该是不想说,因此他只好憋住不问了。

    但这个不好问,不妨碍他好奇地问另外一件事:“不知道国公所献另外一样聚宝盘,是何物件?”

    崇祯皇帝听了,正想回答时,忽然殿外又传来动静,却是山永巡抚左应选的奏章到了。内侍转呈奏章上来,自然也是把那主题词给说了:“国公高义,水泥好用!”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哈哈一笑道:“看看,正说着呢,这奏章就到了。”

    水泥烧制之法要公告天下的前提,就是要先证明这个水泥确实如同描述上所说。而山永巡抚那边最先按照张明伟所说去烧制水泥,用于修筑长城防线。由他那边先用了都说好的话,那就是最好的注释了。

    方岳贡一听,就知道这个不知道为何物的水泥,恐怕就是国公所献的另外一个聚宝盘了!

    果然,崇祯皇帝一听奏章之后,不顾他的皇帝形象,当即哈哈大笑道:“左卿的奏章上说了,这个水泥果然如同先生所言那般功效,非常好用。他在奏章中预估,长城防线,估计一个月之内,就能修筑完毕。比起原本预计,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最为关键的是,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群臣一听,纷纷向崇祯皇帝恭喜。

    而崇祯皇帝则走下了御座,来到张明伟的面前,收了笑容,感慨地说道:“世人皆道先生只会抄人家财,朕明日就还先生一个公道。”

    “其实我并没有在意!”张明伟听了,只是微笑着说道,“用心做好事情,时间久了,世人自然会知道。”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哈哈一笑道:“朕要不做的话,有人可是不会答应的,会怪朕的!”

    一听这话,殿内好几个人都知道,皇上所说这人是谁了。毕竟国公身边有什么人,时间久了,他们自然都知道。

    随后,崇祯皇帝便召见通政使,明旨要求他出一份邸报公告天下,至于邸报内容,坤兴公主早就准备好了的,只是由崇祯皇帝转给通政使而已。

    这种事情,还能讨好权势滔天的兴国公,通政使自然是很乐意的。

    于是,他回去之后,便立刻赶工,印发崇祯皇帝所给得那份邸报样本,派发给京师各衙门,并且快骑送往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

    在这一份邸报上,公告了兴国公向朝廷进献了玻璃、水泥制造之法的事情,还有玻璃、水泥的用途,都列举得很详细。另外,还有水泥的具体工艺配比,并原样刊登了左应选的那封奏章为证。

    甚至这份邸报上给八卦了一个消息,就是《明报》中的中原五白,其实是兴国公的号,也叫笔名。

    都不用说,当这份官方的邸报一派发出去之后,首先就在京师引发了轰动。

204 公布身份的时候到了(加更)

    新的一日到来,蓝天保很是发愁。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留在京师的日子越来越少,但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却没有丝毫进展。

    他想过半夜溜走,想过茅房遁,但是,无奈他是义军中少有的读书人,被封为军师,因此,这些人都非常在意他的安全,时刻有人保护,压根就没有给他单独离开的机会。

    眼下唯一能改变国公在这些人心中的印象,恐怕就是昨天那个“国公高义,水泥好用”了!

    因此,蓝天保一起床,便吆喝着大家一起去客栈大堂用餐,顺便探听下有什么消息。

    然而,壮汉的兴致却是不高,在去的路上,小心地对他说道:“大哥那边的消息,怕是这两天就会传到京师。估计到时候,京师这边会查得严了。军师看看,我们要不要做点准备,防止到时候走不了?”

    蓝天保听了,心中不由得更急,不过表面上却没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说道:“不急,我自有分寸!”

    那壮汉一听,便信任地点点头。很显然,蓝天保在他的心目中还是有威望的。

    到了客栈大堂,一如既往,点上包子馒头之类,他们一边慢条斯理地吃起来,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别桌的消息。

    然而,他们所听到的消息,都还是昨天的那些,这让蓝天保有点失望。

    一顿早餐,再慢条斯理地,也终归是有吃完的时候。眼看着报纸馒头吃完,壮汉等人都抹抹嘴巴,看样子是想走了的时候,忽然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众人闻声看去时,却见有人蹿入了客栈内。人未看清,大嗓门就已经嚷开了:“天大的消息,天下的消息啊……”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人顿时精神一振,肚子填饱了,接下来便是这精神追求啊!

    于是,有性子急的人,便连忙问道:“有新一期的《明报》了?快快找个识字的人读一读,到底是什么天大的消息?”

    “还是先读《射雕英雄传》吧,我都等不及了,那个小叫花子到底是什么人?”

    “不不不,还是先看看又有什么奇谈怪论吧,我最喜欢这个了!”

    “……”

    听到他们的这些话,那个报信的人伸手乱摇道:“没有的事,《明报》要是不出特刊的话,大概是后天才有呢!”

    一听这话,有认识他的人便不满地说道:“张老六,那你嚷嚷什么?害得我白高兴了一场!”

    “就是,不是《明报》,还能有什么天大的消息!”

    “……”

    那吴老六一听,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露出神秘之色道:“那谁来和我赌一把,要是我说得不是天大的消息,你们这餐我请了。可要是承认我说得是天大的消息,你们请我,如何?”

    一听这话,那肯定是有天大的消息了。

    蓝天保不由得心中一动,便开口说道:“掌柜的,好酒好菜招待这位小哥,记我账上!”

    吴老六闻声一看,便大步走过来,自来熟地往蓝天保的邻桌空位上一座,一边等着掌柜上菜,一边笑着对蓝天保说道:“多谢这位公子!我跟您说啊,我这个消息,可是第一时间从衙门邸报那边听来的,绝对是大消息。”

    一听这话,那壮汉不由得心中一凛,随后便和其他同伴打眼色。

    蓝天保明白他的意思,邸报上的消息,那是官府的报纸了,刊登的多是国家大事。由此推断,估计是那边的消息传来,朝廷震惊了。

    想着这,他还是微微摇头,然后看向吴老六,露出笑容问道:“不知道是什么大消息?”

    “和兴国公有关的,你们绝对想不到的,算不算大消息?”吴老六非常有把握地问道。

    一听这话,顿时,大堂内的所有人立刻竖着耳朵听了。甚至和吴老六熟悉的那两人,都坐了过去。

    实在是兴国公如今的权势滔天不说,而且来历还很神秘。和他有关的,那肯定是大消息。至于是不是天大的消息,那就再听听看了。

    在众人的期待下,就见这个吴老六故作神秘地问道:“你们可知道,《明报》上那个中原五白是谁么?”

    “总不可能是兴国公吧?”蓝天保听了,顺着他的话猜测,但却不相信地反问了一句。

    “啪”地一声,却是吴老六一拍桌子,吓了他同桌的那两个熟人一跳,而他自己却似乎没有知晓,只是看着蓝天保一伸大拇指道:“这位公子聪明,正是!”

    “什么?”蓝天保只是顺口那么一说,却没想到是真的,一时之间,他都有点难以置信。

    如果说国公点评那些时政文章,他还信。可是,那个中原五白同时还连载那《射雕英雄传》。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体,而且还要写得那么好,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身为读书人的蓝天保,又自诩有能力,他是有这个感悟的。

    这么想着,他就纳闷,以前跟随国公的日子里,可从未听说过国公有这方面的才华啊!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却是分不清那么多道道的。

    就比如说后世,只要听到有人说是计算机毕业的,于是,就有了你怎么不会修电脑的疑惑一样。

    这个时代也一样,在他们看来,文人么,你写文章可以,那就是都可以的,没区别!

    因此,吴老六那两个熟人在经过最初的诧异之后,很快恢复了正常。有可能是刚才被吴老六吓一跳的原因,其中一人便带着一点不屑对吴老六说道:“这算什么天大的消息?我看你啊,是来骗吃骗喝的!”

    吴老六听了,用非常鄙视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很有把握地问道:“那要是我说,昨日不是有快马飞报的玻璃问世,其实并不是太子发现的,而是兴国公向朝廷进献的玻璃烧制之法呢?”

    一听这话,另外一桌明显看着是商人的,忽然震惊地问道:“什么,真有此事?”

    有人不明白什么是玻璃,因此对他们的震惊有点莫名其妙,这个商人显然是懂的,便给他们解释了一些,最后说道:“真要能烧制出玻璃来,那绝对是座金山银山,还不发财了!这……这……真是兴国公知道烧制之法,然后献给朝廷,由太子去督办烧制出来了?”

    “那还有假?”吴老六一听,显摆地说道,“邸报上都说了,这玻璃啊,还不止你说得这些用途呢!”

    说着,他又巴拉巴拉地把他之前听到的内容描述了出来。

    蓝天保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太子南下,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事情在的。难怪他之前的时候,甚至都去了国公府上,对国公也很是有礼。

    这么想着,他心中大喜,连忙对壮汉说道:“看看,国公果然是高义啊,这么能发财的祖传技艺,就这样献给了朝廷!以后谁还敢说,国公只会抄家,不会其他了?”

    壮汉听了,连连点头。

    说实话,之前听到说那中原五白是国公时,他就已经认为国公是个好人了。如今听到国公还进献了这么好的技艺给朝廷,自然早已改变了他心中兴国公的印象了。

    可就在这时,刚才震惊的那个商人已经恢复了正常,带着一点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语气说道:“这也只是献给了朝廷,换来一个国公的爵位,又有什么高义不高义的?”

    一听这话,吴老六顿时就不高兴了,转头看着那商人,冷声说道:“南方来的吧?”

    兴国公的名声,在北方,特别是京畿之地一带绝对是好的,至于那边,估计就不好说了。因此,他便有此一问。

    那商人一听,看到满屋子不少人带着敌视他的目光,便一下知道自己怕是惹了众怒。虽然他心中有点不服气,可还是不敢犯众怒,便低头去吃喝了。

    吴老六见了,冷哼一声,然后转头又看向蓝天保道:“这位公子说得没错,国公之高义,根本就不是那些捡钱眼看的商人所能仰望的。”

    说到这里,他便又补充说道:“邸报上还说了,国公见山永巡抚那边修筑长城很是费时费力,便又公开了一种叫做水泥的烧制之法。昨天的报信,应该是有人听到了吧?就是山永巡抚按照国公的烧制之法去试了……”

    一听这话,蓝天保顿时惊喜地插嘴道:“国公高义,水泥好用?”

    “正是!”吴老六听了,点点头道,“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这水泥的妙处在哪里……”

    说着,他便把水泥的好处给说了一遍,特别是说道这水泥在雨水天气,不会泥泞,修筑堤坝也是非常好的材料时,刚才那商人的眼珠子顿时就睁大了。

    南方多雨水,在古代时候,最是受雨水之苦了。商人就更不用说,一到下雨天,行商买卖都困难了好多倍的。但是,如果有了这水泥……

    他正在想着,吴老六就已经在那感慨道:“这么好的东西,要是换我的话,传子不传女都是必须的。可没想到,国公竟然把烧制之法公之于众,说这是改善民生的好东西,当为天下人用之。不收取一文钱啊,就这么白白地扔了一个聚宝盘。呀,真是可惜啊!”

    此时此刻,一众人等,才算是真正明白,国公高义,原来是源自于此!

    整个大堂内的人,不由得对兴国公的认识,又改变了好多。

    正在这时候,却见那商人的身子都有点抖,急促地问道:“你是说,这水泥的烧制之法,全部刊登在邸报之上,没有保留?”

    “哼!”吴老六一听他问,不由得重哼一声,然后不屑地说道,“你以为是你啊,国公是何等人,既然公之于众,又岂会保留?”

    这话一说完,这个商人竟然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很显然,他绝对是去找邸报了。

    掌柜的看到他出了店门,心中也同样不屑,不过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催着伙计道:“快快,追上去,他娘的钱还没付呢!”

    这个事情,蓝天保却是没去关心。他扫视了一眼同伴,明锐地发现他的同伴都很激动,便立刻知道,很显然,他的同伴已经被这几个消息给震惊了。

    都不用问,兴国公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绝对没得说了!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兴奋起来,该是公布身份,立功劳的时候到了。

    于是,他使了眼色,回房商议事情。

    壮汉等人心领神会,便纷纷回房了。

    “啊呀,他怎么走了,我的饭钱怎么办?”吴老六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看着满满一桌菜,不由得失声交道。

205 遇到了贵人

    掌柜的听到,便笑呵呵地说道:“我已经替你把帐记载那位客人的名下了,他们住这里,押金多着呢!”

    听到这话,吴老六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后便笑着说道:“看看,还是这位外地客人豪气吧!”

    听他这么一说,他的熟人微微有点脸红,不过不甘心地说道:“这么有钱,该不会是关外来的吧?急于听到水泥配方,就这么大方了!说起来也是的,水泥这么好的东西,国公竟然全部公开,那万一要是被建虏得去了怎么办?”

    一听他的话,吴老六就不高兴了,对他说道:“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合着有人出钱愿意请我就是通虏了?那位公子答应请客的时候,我可有说水泥配方的事情?”

    周围的人听到,纷纷谴责那人,最后搞得那人脸上无关,便强行分辨道:“我只是假设而已,假设!但是,你们也不能否认,这水泥配方这么公开,是不是会被建虏得去吧?如此一来,以后朝廷官军要是去光复辽东的话,岂不是会越加难打了?”

    吴老六心中已经不待见这个熟人了,当即反问道:“怎么个难打法?建虏凭借着水泥把城池修筑地更坚固了?他们需要修么?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野战怎么打赢建虏再说!”

    “那万一将来有一天,能野战打赢建虏了呢?”双方还真是杠上了。

    吴老六听了,呵呵一笑道:“锦州之战,犹在眼前,这么快就忘记了?”

    “围困之法?那很耗钱粮的啊!”

    “难不成你认为辽东的城池,没有水泥就不坚固了么?还是说,有了水泥之后,建虏会把城池再修高一丈?他们有那个人力物力么?”

    那人一听哑然,一时想不到怎么反驳。

    辽东是酷寒之地,物资短缺,人口也少,想要修筑城池,绝对是大事。再把城池修高,那得要很多人力物力,建虏会这么干就怪了。再说了,修得再高,野战不行的话,一切都是白搭。

    吴老六见他说不出话来,心中得意,便又对他说道:“邸报上说了,南方多涝,一到雨季,不是道路泥泞难走,就是河堤被冲毁,粮田被淹,房屋倒塌。为大明百姓计,这水泥配方才公开,准许大明百姓可依国公之法烧制水泥,用于兴修水利,铺路搭桥,解民之困!”

    说到这里,他冲那个熟人说道:“来来来,你来说下,是担心被建虏得到水泥更重要呢,还是解决南方涝灾更重要?”

    他的话刚说完,就有其他食客跟着说道:“我们北方多旱,同样也是要兴修水利,这水泥也要用上的啊!”

    吴老六听了,转头看了说话的人一眼,赞同道:“所以说,我们大明已经乱成这个样子了,却有国公为民如此,此等高义之举,我们佩服都还来不及!”

    明末风气之败坏,已经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程度。晋商通虏是一个例子,南方豪强千方百计偷税漏税也是一个例子,还有扬州盐商在这乱世纸醉金迷,朝堂上的党争也是……

    而这水泥配方的公布,在百姓看来,这完全可以算是一个聚宝盘,但兴国公却选择了公开,就一下和这个时代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公的好坏,老百姓便一下知道了。之前那些有关国公只会抄家,说他是酷吏的传言,便不攻自破。

    “就是,就是……”客栈大堂内,其他人纷纷附和吴老六的话,让他那熟人连忙改变态度,跟着赞同。

    ……………………

    不说大堂内,就说蓝天保带着人兴冲冲地回房,照样有人在外面放哨,一群人在里面议事。

    “诸位,你们怎么说?”蓝天保第一句话,就是带着一丝激动,扫视众人,当即问道。

    壮汉等人听了,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壮汉先回答道:“国公高义,举世无双,我们信他!”

    “对,这么好的东西,为了民生百姓而公开,这世人又有几人能做到?我信国公!”其他人也跟着纷纷点头附和。

    “看看其他人,那是想着法子往自家搂钱,又有谁有这么好心?”

    “我娘说了,钱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能看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我想起来了,之前为了解决京师城外难民问题,国公不就是把自己的所有钱财都捐出来了么?”

    “对对对,如今朝堂上的那些官,我不管其他人,就只有兴国公,才最是能让人相信的。只要他能答应招安我们,便肯定是没问题!”

    “有此功劳在,就是免死铁券!我们也不用担心他会被弹劾,倒台,对不对?”

    “其实啊,能写出《射雕英雄传》那么好的故事,又岂是坏人?”

    “……”

    蓝天保听着他们在七嘴八舌地说话,甚至有人赞同的理由,都越来越不靠谱,他便明白,这些同伴是真心觉得国公很好,才会这样的。

    不过公布身份这事,关系实在重大,因此,他决定还是先试探一下,便等他们说完之后才问道:“如此,那我们就想法子去联系国公那边看看?只是不能否认,此事怕是有危险。”

    “我去好了!”壮汉一听,当即回答道,“为了大哥的重托,为了兄弟们的将来,我愿意去!”

    “我去,还是我去好了,反正就算我死了,损失也不大!”

    “你们都别说了,我口才比你们好,让我去好了。要是能见上国公一面,也算是值了。”

    “我等江湖中人最是佩服这等高义之士,我也愿去!”

    “……”

    名声的好坏,不管古代还是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古代,就尤其重要。

    看着一众人等纷纷抢着要去联系兴国公,蓝天保心中非常欣慰,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等了一会,才对他们说道:“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说,我就向诸位兄弟交个底。之前有隐瞒,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一听他这话,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些人互相看看,一时之间,显然都有点莫名其妙,最终那壮汉不由得疑惑地猜道:“该不会军师你贪了兄弟们的钱?”

    “……”蓝天保一听,顿时无语。

    回过神来,他脸色郑重地说道:“诸位兄弟,我是认真的!”

    见他如此,其他人便都看着他,脸上的疑惑之色并为减少。

    蓝天保扫视他们每个人的脸,和他们的眼睛对视,最后,看向壮汉,缓缓地说道:“其实,我是卧底!”

    “卧底?什么卧底?”壮汉一听,不由得更加疑惑了。其他人也是,不知道卧底是什么意思?

    蓝天保一听,顿时回过神来,感觉有点好笑,那严肃认真面对身份公开的心也顿时轻松了一点。不过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他还是重新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这是国公说得,我本身其实是国公的家丁!”

    “国公?哪个国公,你不会说是兴国公吧?”壮汉一听,当即哈哈一笑道,“军师,你不要开玩笑了!”

    “是啊,军师,你是想抢这个功劳么?大哥可是说过,要我们务必保证军师的安全。”

    “对对对,我们的命贱,你是有学问的,和我们不一样!”

    “……”

    听到他们一心为自己考虑,蓝天保也有点感动,便提高了一点声音,再次认真地重复道:“我真是兴国公府上的家丁,是奉国公之命,前去投奔李闯王的。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大哥被截住了!”

    听到他这话,房间里再次安静了下来。一众人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过了好一会之后,壮汉才狐疑地确认道:“军师,这事可不能开玩笑,你可别为了去见兴国公就乱编故事!”

    蓝天保听了,实在无语,便认真地说道:“是真的,我爹娘,还有弟弟都还在兴国公府上呢!”

    说到这里,他主动又说道:“其实,我当初对大哥说得话,也都是真的。只是后来隐瞒了一点没说,就是我被锦衣卫抓住之后,是兴国公刚好路过,救下了我兄弟俩,了解情况之后,便收留了我们一家人。”

    听到这话,房间里又安静了下来。到了这时候,他们基本上算是相信了蓝天保的这话了。一时之间,显然是有点难以接受。

    过了好一会之后,壮汉忽然开口说道:“军师,还是你的运气好啊!”

    其他人听到,也都跟着点头附和。

    “是啊,你是在落难的时候遇到了贵人。不像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终只能起来造反了!”

    “但凡有一条活路,谁想冒杀头之罪呢!”

    “……”

    看到同伴没有人对自己喊打喊杀,反而都是羡慕,蓝天保心中也有点感动,便开口说道:“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国公,我要是能活下来,估计被这世道逼迫之下也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的。”

    说到这里,他郑重地说道:“如果兄弟们信我,我必将把大哥和兄弟们当初的情况禀告给国公,你们和我当初都是差不多,有情可原,我相信国公必定会同意招安我们!”

206 形势严峻

    为了写书,早上六点半的闹钟,晚上基本都是十一点多才能睡觉,键盘已经敲坏了几个,每天至少六千字更新。为什么会这么坚持,无非是为了稿费。

    如果没有正版读者的支持,为爱发电,又有几个作者能坚持。因此,衷心希望大家到.asxs.来支持正版。

    如果实在没钱,.asxs.现在的赠币已经给作者算钱了。你可以在.asxs.签到一下,做下任务什么的换取.asxs.币用来看书,用实际行动支持你喜欢的书。

    这本书的加更是:万赏加一更,盟主多加一更,一百月票加一更,周推荐票是四千加一更。

    这也就是说,如果满足上面的条件,我就有多码字的动力。这其中,推荐票是免费的,只要你来.asxs.投推荐票,达到条件了就能让我加更。

    如果你真喜欢这本书的话,恳请来.asxs.支持,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小说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207 小袁营(加更)

    张明伟见问,便马上回奏道:“陛下,这个小袁营,或可招安之!”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的人不由得都大失所望。特别是崇祯皇帝,更是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不过好在说出这话的是兴国公,崇祯皇帝主动提醒道:“先生,张献忠招安之后背叛朝廷,可就是去年的事情啊!”

    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可也都在心中点头。看看当初力主招安的熊文灿,那是被腰斩弃市了的。这要是换其他人提招安的话,估计皇上勃然大怒了。

    然而,张明伟听了,却依旧坚持己见道:“陛下,虽然张献忠受招安之后又反叛,可刘国能呢?不是招安之后一直为朝廷效力,最终战死疆场。还有那个白广恩,同样受招安之后一直在为朝廷效力。”

    听到这话之后,崇祯皇帝感觉到张明伟的固执,忽然之间,他心中一动,该不会这个小袁营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被招安,证明对朝廷忠心的吧?如果真要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刚好可以招安之?

    他心中正这么想着,兵部尚书闵洪学却为了自己恩主的前途,向张明伟劝解道:“国公有所不知,如今朝廷的力量消耗甚多,贼势甚大,这种时候再去招安,就算能招安成了,贼人必定也是要求甚多,一个不满意,再次造反的可能性极大,不比当年了啊!”

    一般来说,他说得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如果朝廷没有足够兵力来威慑,确实很可能会让贼将有异心。其实都不用说贼将了,就说左良玉,要是朝廷又足够兵力威慑的话,你看他还会不会倨傲不训?

    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和兴国公的关系极好,自然也都是点头附和,想要兴国公放弃这个念头。

    可谁知,他们却听到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先生既然这么说,那定然是有先生的道理!”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的这些人,除了王承恩之外,其他人顿时就有点傻眼了。刚才皇帝不是还主动提醒国公说贼人容易降而复叛,怎么这么快就又改口了?

    回过神来,他们看看崇祯皇帝,又看看兴国公,心中那是真纳闷。为什么崇祯皇帝会如此信任兴国公,他们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就好像兴国公说一,皇上就会说一;哪怕皇上一开始说二,也会马上改口说一!这……这简直太夸张了吧?

    “陛下,如若真能招安这小袁营,使之真心能为朝廷所用的话,这中原局势便能立刻扭转!”闵洪学皱着眉头说道,“有了这支军队,再辅以京营,联合白广恩等五路游击,便具有对左良玉所部的优势。如能击败左良玉所部,西进则可以赴开封和李贼决战,南下则可以和黄得功所部合击张献忠等贼寇。”

    说到这里之后,他露出无奈之色道:“可是,招安这小袁营的变数实在太大,左右局势,一旦反叛朝廷,那局势之恶劣,也是前所未有。招安之策,慎之,慎之啊!”

    内阁辅臣堵胤锡也是立刻附和,赞同兵部尚书对眼下局势的分析,同样力主招安要慎重。

    不用说,其他人也跟着附和,一时之间,文华殿内的意见基本上是一面倒的。

    如果招安成功,那局势就会很有利;反过来,如果招安失败,那局势就会非常严峻。崇祯皇帝明白了这点之后,心中就更是迫切,便连忙有点急不可待地说道:“好,那今日之意暂先这样,诸卿先去忙吧,先生留下,朕还有事要问!”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都是人精,一听之下,就知道崇祯皇帝估计是想私下里问国公有关这招安的事情。不过,虽然想到了这点,可他们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他们退下,难道有关这招安的事情,有什么见不得人,不能让他们知道的么?

    心中虽然纳闷,可皇帝已经这么说了,他们也是无奈,只好告退。

    王承恩心中也是好奇,很想留下来听听,可无奈就是不见崇祯皇帝发话,就只好依依不舍地随着其他文官一起离开了文华殿。

    最后,就连内侍宫女都退出了文华殿,崇祯皇帝便连忙迫不及待地问张明伟道:“先生,这个小袁营在后世也是有名?”

    说完之后,见到张明伟果然点点头,他顿时大喜,连忙追问道:“还请先生速速道来,真能招安之?”

    刚才兵部尚书的话,崇祯皇帝是听得清楚的。如果真能招安成功的话,那局势会大大有利于朝廷,这是他非常盼望的一件事情。

    张明伟自然也看出了崇祯皇帝的急切,也不墨迹,立刻便给他介绍道:“根据我看到的资料,这个小袁营的领袖叫袁时中,和一般贼寇不一样。当初河南、河北、山东大饥时迫不得已造反,不过却一直存了被招安的心思。”

    崇祯皇帝听到他开始介绍,便聚精会神地听着。

    “他当初被朝廷官军击败之后,投奔了李自成,但是相处不来。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已经坐大,有了改朝换代的野心,因此就想吞并其他流贼来壮大他自己,统一号令争夺天下……”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色就很不好看了。哪怕他知道,自己最终是被李自成逼死,可听到李自成有改朝换代的野心时,还是很不痛快。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那个曹操罗汝才所部会被李自成吞并,罗汝才也会被李自成所杀。这个袁时中及时察觉,便去南方投奔张献忠。但这个时候,张献忠其实也有这心思。袁时中又怕,就又和张献忠分开……”

    “那他就投降朝廷了?”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心中一动,连忙急切地问道。

    张明伟听了摇摇头道:“当时是有和朝廷剿贼总督接触,但是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他也有主动向朝廷说,杀朝廷叛将作为招安的见面礼。不过最终这个事情,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最终也没成功……”

    “那他最后到底是怎么了?”崇祯皇帝一听,心中顿时有点急了,连忙追问道。

    张明伟听了,叹口气说道:“最终他又去了李自成那边,然后被李自成所杀,军队被吞并。”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失望,这和他所想象中的并不一样,便皱着眉头对张明伟说道:“先生,那从这些事上看的话,也不好肯定他是否真心想要被招安吧?”

    张明伟听了,点点头说道:“光从这些事情来说,确实难以对他下定论。不过他还有事情,我刚才没说!”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又升起了一线希望,连忙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张明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敬重,严肃地说道:“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今年十月份的时候,建虏在奴酋阿济格的统领下再次入寇,肆虐关内。这个袁时中原本在南方,听闻之后,毅然领军北上抗击建虏!”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露出难以置信地神情,他是流贼啊,竟然也会主动从南边跑到北边来和建虏打仗,难道他不知道建虏军队的赫赫威名?

    看到崇祯皇帝这么吃惊的样子,张明伟很理解。当初他查到这份资料的时候,也是相当吃惊的。因此,他便继续介绍道:“他领军北上之后,好像是济南府又被建虏攻下,他打败了在济南的建虏,主要是蒙古八旗,把被掠去的大明百姓都救了下来。这里,有一件事情让我相当吃惊。”

    一听让兴国公都吃惊的事情,崇祯皇帝不由得也非常好奇,连忙问道:“什么事情?”

    张明伟认真地说道:“他救下那些百姓之后,对他们说道,家里还有人在的,就放他们回去,并且每人给五十文路费。不但如此,他的军队,并不劫掠百姓,因此被百姓称之为佛兵!”

    崇祯皇帝听得真得非常震惊,这种事情,就连朝廷官军都做不出来吧?他实在有点难以置信,便确认道:“先生,此事当真?”

    张明伟听了,双手一摊道:“陛下,史料上这么写的,到底是真是假,我也难以确定啊!”

    说到这里,他端正了下态度,正色说道:“也是基于这份史料,我才想着,这个小袁营,应该可以招安的。至于到底如何,到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换句话说,这个事情,招安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却没法保证。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开始想着这个事情。

    张明伟见他低头思考,便开口说道:“陛下,如今这小袁营是否被招安关系重大。而以我的名声和身份,我觉得如果我去接触这个小袁营的话,说不定招安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抬起头看着他,有点担心地说道:“先生要是亲自主持此事,如何联系之?应该是要出京吧,万一和记载不一样怎么办,先生岂不是有危险?”

208 回家了(为月票200加更)

    张明伟听了,沉吟片刻之后,便看着崇祯皇帝回答道:“那这样好了,我派人去保定那边核实下小袁营的情况,比如他们的军纪,口碑,顺便也能查查他们的真实兵力之类,心中有个底之后再决定招安之事!”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说道:“好,这样才是稳妥,要不然,朕不放心先生的安全!”

    “陛下,事情紧急,那我就立刻回去布置这个事情了!”张明伟知道以这时候的交通,来回要费不少时间,便马上提出要求道。

    事实上,要说急,崇祯皇帝更急,因此,他自然是立刻同意了。

    ………………

    长安大街的张府门口不远,有两人停步,望着张府那边一会,随后,其中一人转头看向另外一个壮汉说道:“你真决定了,跟我一起去见国公?”

    “嗯!”壮汉听了,没有犹豫,点点头说道,“我信得过军师!”

    先开口这个人,自然是蓝天保了,他又问壮汉道:“虽然我信得过你,可为了国公的安全,还是要先把你绑了的。你考虑清楚了?”

    “军师没有带我去锦衣卫衙门,而是到国公府上来见国公,就已经说明军师其实是在为我考虑了,这个我明白的。”壮汉还是没有犹豫地回答道。

    蓝天保听得有点感动,不过他还是提醒道:“进了国公府,如果国公不同意招安的话,我肯定会全力保证你的安全,为你求情。但是,要是国公还是执意抓你的话,谁也阻挡不了的,你想清楚了?”

    壮汉点点头道:“为了大哥,为了兄弟们有条出路,值得试试。再说了,我相信国公是个好人!”

    听到这话,蓝天保又想开口说话,但是,壮汉却有点不耐烦了,当即抢先说道:“军师,平时你可不是这么婆婆妈妈的,还啰嗦什么,前头带路便是!”

    蓝天保一听,不由得一笑,看来还是自己多想了。

    于是,他便伸手拍了拍壮汉的肩膀,并没有说话,便转身往张府大门而去。

    看着张府大门越来越清晰,想着马上就要见到亲人,蓝天保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在心中默默地说道:“爹,娘,还有弟弟,我回来了!”

    之前从国公手中接任务时,他其实已经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那时候,和爹娘还有弟弟的分别,真得犹如生死离别一般,如今还是列列在目。

    不过不管经历了多少凶险,吃了多少苦,今日终归是回来了,而且还可能会立功,说真的,蓝天保此时的心情,要还能平静就怪了!

    越走越近,很快就到了张府门口。

    大门紧闭,张府两字的牌匾,依旧横在上面,左右两座石狮子,也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所有的这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蓝天保驻足打量着这一切,心中又是很感慨。

    不过他记得自己是有正事,便转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壮汉,向他点点头,然后迈步走向侧门,准备去扣门环。

    可谁知,还没等他走近呢,那侧门便被人推开,人未出,声音却传了出来道:“爹爹是去当差,不是去逛街,你个小孩子跟着干什么,回去读书识字,否则回来打不死你!”

    听到这声音,蓝天保有点意外,脑海中想了下,便立刻想到了一个人。

    不过这时,那人已经牵着马走出来了,身穿黑色的飞鱼服,腰垮绣春刀,身材高大,显得英武不凡。看样子,还是个总旗。

    这和印象中的又不一样,蓝天保一时愣住了。

    那人这一出门,也刚好看到了面前有人,定睛一看,随后便惊喜地说道:“天保哥,是你?是你回来了!”

    听到这话,看到面容,蓝天保也是认出来了,便笑着说道:“是我,刘兄弟,你这是当官了,锦衣卫总旗啊?”

    以前一起在国公府上的时候,虽然能跟随国公进出锦衣卫衙门,甚至还能使唤一些锦衣卫校尉。但是,他们其实都是白丁而已。

    因此,在看到刘金穿着一身锦衣卫总旗衣裳时,蓝天保下意识地便有点羡慕。

    刘金听了,回以一笑,然后便连忙冲着里面喊道:“儿子,快去报信蓝公蓝婆,就说天保叔叔回来了!”

    喊完之后,他快走几步,就到了蓝天保面前,伸手猛地一拍蓝天保,欢喜地说道:“哈哈,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你都不知道,一会你爹娘知道了,还不高兴坏了!哈哈!”

    蓝天保想着自己的父母,同样很激动。正想说话时,刘金已经注意到他身后的那位壮汉,便带着一点好奇说道:“咦,还带了一个客人回来?哈哈,天保哥的朋友,就是我刘金的朋友。来来来,快里面请!”

    壮汉之前一直跟在后面,自然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都看在眼里。听到这位锦衣卫总旗说话豪爽,让他也很是有好感,便抱拳说道:“在下袁壮飞!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嗨,什么大人不大人的,你是天宝哥的朋友,便叫我一声刘金便是!”刘金听了,当即笑着说道。

    边上的蓝天保听到他们的对话,便对袁壮飞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之前给你说过的,当初和我家一起被国公收留的那家子。”

    一听到这话,刘金就立刻回忆起了当初卖儿卖女的不堪往事,他不想再想,便连忙用手一示意道:“来来来,里面请!”

    而袁壮飞听了蓝天保的介绍,便知道这位也是遇到了贵人,在卖儿卖女的时候遇到了兴国公,然后被兴国公给收留,如今更是当上了锦衣卫总旗,这让他很是羡慕。

    不料就在这时,却听蓝天保说道:“先不急,把袁兄弟绑好了再进府!”

    “……”一听这话,刘金顿时傻眼。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便转头看向蓝天保,却见他还真拿出了绳子。

    这一下,他就摸不着头脑了。看他们的样子,该是朋友吧!怎么进国公府还要绑了再进?国公府上,也没这个规矩啊!

    袁壮飞其实有点尴尬,不过这是事先就说好的,因此,他也没说什么。

    刘金回过神来,还是有点纳闷地问道:“这……这是……”

    说真的,他都有点不知道该什么说好了。

    蓝天保并不想告诉他详情,只是对他说道:“等会见过国公之后,你应该就明白了。”

    “国公不在府里,好像是进宫了,要不就是在锦衣卫衙门!”刘金此时大概猜出,可能和国公交代蓝天保去做的事情有关,便提醒他道。

    蓝天保此时有点尴尬地把袁壮飞给绑了,便对刘金说道:“你看看绑结实没有?”

    很显然,他这是要避嫌。

    刘金只是看了几眼,便点了点头道:“没问题。”

    说真的,他还是有点迷糊,看着应该是蓝天保的朋友,可是为什么又要绑着他呢?

    蓝天保才不管他想不想得明白,只是对刘金说道:“还请刘兄弟去一趟锦衣卫衙门,要是能见到老爷,就说我回来了,并有重要消息,和当前局势有关的,要当面禀告老爷!”

    “好!”刘金听了,知道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便立刻答应道。

    蓝天保一抱拳说道:“那就有劳了,我和袁兄弟在门房等老爷!”

    听到这话,刘金点头。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就走,而是大步回到门里,向里面喊了几声,立刻出来了几个锦衣卫校尉,然后对他们说道:“天宝哥回来了,你们在门房看着他们,我去禀告老爷!”

    “遵命!”几位锦衣卫校尉听了,立刻答应一声。

    刘金接着转身,看向蓝天保和袁壮飞,抱拳一礼道:“得罪勿怪!我立刻就去锦衣卫衙门。”

    说完之后,他便立刻翻身上马,“驾”地一声,飞驰而去。

    看着刘金离去,蓝天保转过身,认出有一个锦衣卫校尉是以前见过的,真要说话时,却听到了从里面传来的喊声:“天保么,是天保回来了么?”

    话语中,带着浓浓地惊喜,不对,是喜出望外的那种。

    一听这话,蓝天保的眼睛顿时就红了。因为他听出来了,是他娘的声音。

    ………………

    锦衣卫衙门这边,张明伟刚从宫里回来,坐着想了一会,决定还是派刘金去查探小袁营的情况放心一些,可一问之下才知道刘金不在衙门,便立刻吩咐手下人去找。

    坤兴公主看到这情况,不由得有点好奇地问道:“先生,又有事情要吩咐刘金去做了?”

    之前的时候,刘金完成了护送梁知县的事情,还活捉了两个刺客,可以说干得非常漂亮。因此,坤兴公主便记住了这事。

    此时一听,她便立刻又往这方面猜了。

    张明伟倒是没有瞒他,点点头有点严肃地说道:“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让他去办!”

    他这话才说出口,坤兴公主还没八卦呢,就见刘金从外面飞奔着进来,一看到张明伟,便立刻抱拳禀告道:“老爷,蓝天保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人,让绑着在府里等老爷,说是有急事禀告!”

209 这事情真是难办啊

    张明伟听得一愣,自己不是让他去投奔李自成的么,还没联系就回来了,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

    想到这,他便有点疑惑地问道:“他还带了人回来,有重要的事情禀告?”

    “是的,老爷!”刘金回答一声之后,想起什么,便连忙补充说道,“他说和当前的局势有关。带来的那个人,看着好像是他朋友,却把他给绑结实了,如今在府里锦衣卫校尉的看押下,在门房那等老爷!”

    一听这话,张明伟不由得有点惊喜,和当前的局势有关,自己是派他去卧底的,还绑了一个朋友回来,该不会是自己缺什么,就来什么了吧?

    这么想着,他二话不说,当即站起来就说道:“走,回府!”

    ………………

    张明伟匆匆回府,果然在门房里看到了蓝天保,眼睛红红的,好像还哭过了一样。

    “小人见过老爷!”蓝天保自然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张明伟,便立刻上前见礼。

    张明伟笑着说道:“是见过你爹娘了,都没事,好着呢!”

    虽然现场没有看到蓝天保的爹妈,不过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肯定是见过了。不过蓝天保还有重要的事情要禀告,因此就把他们父母劝回去,或者是他父母明事理,先离开了。

    蓝天保听了,也不否认,点点头。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父母,他就知道,父母在国公府上过得很好,心中对国公自然是非常感激的。

    因此,他心中记得正事,便第一时间禀告道:“小人未能完成国公交代下来的事情,没能投靠成闯王所部,半路被小袁营给截住了,蒙其首领袁时中看重,当了小袁营的军师……”

    一听这话,张明伟真想放声大笑。自己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之前的布局,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比蓝天保去了李自成那边,绝对是要好多了。

    “……袁时中一直心怀忠义,无奈没有门路,听说了老爷的名声后,便北上寻找机会,派了小人……”蓝天保说到这里,看了一下袁壮飞道,“还有这位,叫袁壮飞,是袁时中的堂弟,一员猛将,一起前来京师核查老爷,看能不能有机会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张明伟心中已经非常高兴了,这真是瞌睡就遇到了个枕头,顺带着还带一个眼罩的好运气。

    他转头看向那个被绑着的壮汉,点点头道:“既然是心怀忠义之士,绑着干什么,快快解绑了!”

    虽然是问话,其实张明伟当然知道,这是为了向他表示,他的安危在蓝天保心中是第一位的。

    不过如今可不比当初,身边有一群锦衣卫校尉保护,刘金也在身边跟着,安全地很。

    说起刘金,还真是捡到宝了。他的身手,确实很厉害,当初只是饿得狠了,又不敢还手,才没机会看到他痛打周毕安的家奴。

    那侯恂是什么人,派去的刺客自然是挑选过的,身手了得,可就算这样,也被刘金给干掉了,甚至还活捉了两个,让归德府失陷一案真相大白。

    他在这么想着,蓝天保已经依言解开了袁壮飞的绳子。

    刚才从兴国公一进门的时候,袁壮飞就已经在第一时间关注这位权势滔天的国公了。

    虽然他看到兴国公身边跟着很多人,但是,他并没有感觉到兴国公有那种当官的高高在上的架势,面对府里的家丁,也没有喝斥如奴仆的轻视。就反而更多的像,他大哥对他以及和兄弟们一般。

    这个意想不到的第一时间的印象,让袁壮飞对兴国公的感觉非常好,便在松绑的第一时间,就向兴国公跪了下去,抱拳说道:“草民袁壮飞,奉大哥之命,愿向朝廷弃暗投明,戴罪立功!”

    劝降小袁营的事情,这就成了?

    张明伟感觉有点不大真实一样,可是,事实又在眼前,他也就没再多想,便笑着说道:“呵呵,心怀忠义之士,如今可是难得啊!快快起来,走,大堂说话!”

    跟在他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朱媺娖,听明白了这些,同样是非常高兴,甚至她都想第一时间回皇宫去给父皇报喜。因为她知道,父皇很担心眼下的局势。

    没一会,就到了大堂上,张明伟便问袁壮飞道:“小袁营真心弃暗投明的话,我可以保证,绝对既往不咎,以后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也都只看功劳,不论其他。”

    袁壮飞听了大喜,便又一次谢过国公。

    不过,当张明伟问起具体的要求时,袁壮飞便答不上来了。之前来京师的时候,只是来探听消息,那想过会和当朝国公给联系上。

    对此,张明伟便对他说道:“张献忠降而复叛,想必你是知道的。如今朝堂之上,对于招安叛贼,多有忧虑。袁时中如果相信我的话,就只能无条件接受招安,由朝廷来安排小袁营,以示诚意。”

    虽然这话说得在理,可在袁壮飞这边来说,他还是有点犹豫的,万一朝廷变卦怎么办?那个时候,就是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

    这么想着,他便据实回答张明伟道:“国公,此事还需要我大哥做主才行!”

    “好,想必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

    张明伟让人把袁壮飞带走之后,自然是问蓝天保有关小袁营的具体情况了。

    “小袁营一共多少人马,能战之士有多少?”

    “回老爷,小袁营一共有十一万人马,但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能打仗的大概在两万五千左右。”

    “这么说,小袁营也是裹挟了百姓?”张明伟问这话的时候,就有点不喜了。

    蓝天保一听,便连忙回答,替袁时中解释道:“老爷,小袁营中的普通百姓和闯王所部的普通百姓不同,他们并没有被驱赶打仗,而是遭灾没了活路的百姓而已。这次领军北上,那袁时中也说过,如果招安的前提条件,就是想知道朝廷会如何妥善安排这些百姓!”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马上补充道:“对了,袁时中和闯王对普通百姓态度的不同,也导致他和闯王的相处并不融洽!”

    听到这话,张明伟不由得又高兴起来,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当即又问道:“那这么多人的吃喝怎么解决?”

    “打土豪、贪官所得。”蓝天保听了,立刻便回答道,“也是因为这样,袁时中手下对他都忠心地很,很多人愿意为他拼命。但是,普通百姓的负担太大,也同样让小袁营不堪重负,举步维艰。”

    本来张明伟还想问下,小袁营是不是像史书上记载,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还发路费的,被百姓称之为佛兵。可此时一听,却不用再问,应该是差不离了。

    这样的反贼,其实才能称之为起义军,在这明末,还真是异数。或许也是不够狠吧,斗不过李自成他们。

    说真的,张明伟还真有点感慨,便又开始问一些有关小袁营的细节方面。

    ………………

    而与此同时,在紫禁城内,崇祯皇帝担心局势,正在发愁。

    如今眼下的局势,李自成所部已经是第三次在攻打开封,按照先生所说,这一次是会被李自成攻陷的。而原本历史上所没有的,左良玉所部形同叛逆,威胁朝廷之举,如今更是成为了一大威胁。

    小袁营能招降的话,朝廷就具有优势,而小袁营不能招降并真正为朝廷所用的话,中原必定会被李自成所部攻占,河北山东等地很可能成为左良玉所部的地盘,而小袁营已经北上,必定危及河北,京畿之地。搞不好的话,很可能以后朝廷的诏令都出不了京师,京畿之地将是烽火连天。这种情况下,如果建虏再掺和一脚……

    想到这里,他都不敢再想下去了。

    正在这时,内侍来报,说兵部尚书闵洪学求见。

    崇祯皇帝在云台召见了闵洪学,听到他奏道:“陛下,微臣想了好久,如今之计,怕是只能调长城防线的兵马南下,迅速平定或者击溃小袁营,唯有如此才是破解当下局势之策!”

    长城防线的兵马,是辽东军民内撤组成。这些辽东军民,都是军户来的,有军队的底子在。原本是利用长城防御关外建虏。如果野战的话,恐怕必须要训练之后才可以。但是,对付由百姓组成的流贼,应该还是有优势的。

    闵洪学回去之后想了好久,衡量了好久,只想出了这么一个应付的办法。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犹豫地说道:“可据山永巡抚所奏,如今长城防线尚要月余才能完工,且他们要防备关外建虏侵关,如果撤兵南下,万一建虏入关怎么办?”

    “陛下,松锦之战才过,建虏也须休养生息,微臣以为,短期内该是不会入关。”闵洪学表情严肃地说道,“如果能在短期内用最快时间击溃这股流贼,便立刻北返,如此便能两边兼顾。”

    “可是,要是不能在短期内击溃这股流贼呢?”崇祯皇帝听了,反问道,“万一建虏入关,那祸害岂不是更大?”

    听到这话,也是闵洪学最担心的。一时之间,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这个事情,真是难办啊!

210 朕之福星

    崇祯皇帝见此,便还是无奈地说道:“那就还是先看看先生那边的招安情况再看吧!”

    闵洪学一听,反而摇头道:“陛下,如今小袁营这股流贼的兵锋正盛,能真正招安的可能性,恐怕比建虏入关还要小。为稳重之举,微臣以为还是要两手准备的好!”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说真正招安那股流贼的可能性非常小,还是不要指望的好。

    崇祯皇帝倒比闵洪学要更多一点信心,毕竟他听张明伟说过有关小袁营的事情。但是,闵洪学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招安这个事情,现在一点眉目都没有,如果就只是寄希望于此的话,万一招安不成,那就真得是非常被动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有点意动了。

    一直看着他的闵洪学见此,便立刻向他奏道:“陛下,不如去旨山永巡抚,让他先准备兵马,如此万一招安不成,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虽然会耽搁蓟镇一线的防务,可微臣还是觉得有必要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考虑了好长一会之后,便最终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却听到内侍奏报道:“陛下,兴国公来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有点惊讶,先生不是要去忙招安的事情么,怎么这么快就又进宫了,总不可能招安的事情就有眉目了吧?

    虽然觉得不可能,他还是立刻传见了。

    “托陛下洪福,招安的事情有眉目了!”张明伟一看到崇祯皇帝,便笑着奏道。

    “……”崇祯皇帝听得哑然,想什么来什么,这是真的么?

    闵洪学听了,却是眉头一皱,便开口提醒道:“国公年轻,这招安之事可是涉及军国大事,稍有不慎,后果便是很严重,非其他事情可比。”

    他已经是七十多的人了,宦海浮沉,却也没见过朝堂上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当然,皇帝除外。

    起复之后,和张明伟交往也少。虽然有听说张明伟之前的事情,不过那些都不是军国大事。

    哪怕当初张明伟领兵剿灭房山县的贼人,那是牛刀杀鸡,和如今这种动辄几十万军队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

    因此在兵事上,张明伟还没有能让他信服的成绩。这年纪又摆在这里,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张明伟不了解兵事上的严重性,便有了这个提醒。

    张明伟听了,倒是点点头,同意闵洪学的说法,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小袁营的人来找我了!”

    “什么?”崇祯皇帝和闵洪学一听,顿时失声惊讶。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事情。

    张明伟一听,便知道自己说得不够具体,便又对崇祯皇帝奏道:“当初我领兵去房山县剿贼的时候,先派了人过去探听消息,因此那次的事情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我回来之后就派了府里的一个家丁去投奔李自成所部当密探,以便来日可以用上……”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这个事情,他听朱媺娖给她提过。说真的,当初他是听过就忘,觉得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死半路上的可能性更大。

    “……我也没想到他在半路上就被小袁营给截了,因为是读书人,谈吐让袁时中折服,当上了小袁营的军师……”

    崇祯皇帝听得哑然,竟然运气这么好?

    “……然后袁时中和李自成等贼寇合不来,就想去投奔张献忠,结果半路听到了我的名声,便在我那家丁的劝说之下改为北上,并派我那家丁和他的一个堂弟等人到了京师,想来看看有没有被招安的可能……”

    边上的闵洪学听得目瞪口呆,竟然还有这等好事,这是不是大明气数未尽?

    不过以他的年龄,还有他的经历,在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回过神来,便明白这完全是国公的功劳。未雨绸缪,果然有了惊人收获!

    一想到这,闵洪学又有点吃惊。重新打量着张明伟,好像又发现了国公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可却有这个年龄段所没有的沉稳!

    看来,对于国公,还真得不能以常理论之!

    其实,张明伟一直是这样,而是他自己心态变了。

    虽然还没有听完,崇祯皇帝的脸上,却已经有了笑容,在听着张明伟转述有关小袁营的事迹,虽然不至于先生在后世看到的那么夸张,却也不会相差多少。他便知道,真正招安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如此一来,局势就会有利于朝廷!

    等到张明伟一说完,崇祯皇帝便忍不住开口称赞道:“先生真乃朕之福星也!”

    那可不,我好好地在爬山,结果就那么脚一滑,就掉你面前来了。不是你的福星,那就有鬼了!

    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便微微一笑道:“陛下,时间紧迫,我看我不日出京,尽快招安这个小袁营,这样也好早日对付左良玉所部和解开封之围!”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刚想点头,不过却又马上摇头道:“先生可不能有失,朕派其他人去便是。”

    说到这里,他看到了闵洪学便道;“就由闵卿去招安,然后统领军队剿灭左良玉所部,再解开封之围!”

    那个左良玉,竟然还敢喊出“清君侧”的话来,真当朕是好欺的么?

    “……”闵洪学听得无语,皇帝这话的意思,就是国公这命是命,我这命就不是命了?

    不过这也只是他内心的一点吐槽而已,就见他立刻回奏道:“老臣领旨!”

    张明伟一见,没想到是这个情况,便想说话。

    崇祯皇帝一见,便对他说道:“再给十个小袁营,朕也不会置先生的安危于不顾!此事,就这么定了!”

    “……”张明伟已经张开的嘴巴,便成了“O”型,没能说出话。

    他能理解,因为自己的特殊来历,还有对崇祯皇帝的帮助有多大,这都是已经证明了的。崇祯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是特别奇怪,这应该跟男女感情……不是,跟其他友谊之类没关系。

    转头看看闵洪学,都这么大年纪了,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肯定很丰富。他不但带兵平定过云贵那边的土司叛乱,而且还在叛乱剿灭之后,改土归流,推行汉化教育等等措施,都是做得很不错的。

    有他出面,又是兵部尚书的身份,应该也是可以招安小袁营的。

    这么想着,虽然张明伟的内心,其实还是想领兵出去打仗的。可认真想想,还是算了。倒不是说怕死,而是眼下已经是大明亡国前的两年,经过自己呕心沥血之下,局势已经稍微有所改观,可千万不能前功尽弃!

    最关键的是,崇祯皇帝这次很坚决,直接就拍板了,那闵洪学也领旨了。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张明伟在京师,开始谋划起远在福建的大财主,顺带着,也要和太子回信,告诉他做什么事情,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忙。

    而闵洪学这边,则领着才组建不久的京营,共计两万人马,出京往保定而去。

    ………………

    北直隶真定府城内,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哭喊声,哀嚎声。穿着官军服饰的军卒,正在城内四处劫掠。

    而在城头上,一名穿着大红绯袍的官员,看着城内的这一切,便皱着眉头对他身边一个将近五十岁的老将说道:“这是不是太过火了?不开城门,杀了那知府便是。如此烧杀,我们如何能在此驻扎?”

    那老将听了,不以为然,看着城内乱相,随口说道:“大人这是不知道带兵的难处啊!如今朝廷不给俸禄,又要养这么多兵,要是让他们喝西北风,谁还跟我?”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眼那文官,然后又强调道:“没有足够的兵力,朝廷一道旨意,我们就是绑缚刑场杀头的下场了!不,或许还是满门抄斩,又或者是诛九族?”

    虽然是说着这么恐怖的罪名,不过他的脸色却是一点都不惊慌。

    那文官一听,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又恨声说道:“逆子,逆子啊!”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兴奋地声音回应道:“爹是在找我么?”

    这文官闻声看去,却见马墙那边,正上来几个人。为首那个是锦衣后生,在他的身后,则是跟着一群家丁,竟然扛着几个年轻女人。

    一见之下,这个文官气得用手指着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却一直说不出话来。

    那锦衣后生一点都没在意,反而对那老将说道:“大帅,这还真是过瘾,看到谁不对眼,一刀杀了;看到哪个漂亮,直接抢了,真是痛快!”

    说着话,他用手一指身后家丁扛着的几个女人道:“我挑了几个不错的,给我爹和大帅送过来。”

    “你……”那文官气得发抖。

    反而那老将,却是哈哈大笑道:“侯公子是真性情,不错,不错!”

    这个侯公子,就是卖了归德府的侯方夏了。不用说,文官就是侯恂,武将就是左良玉了。

    “我去找梦庚世兄了,他抢得比我还快!”侯方夏说完,让家丁丢下那几个女的,就又匆匆下城头了。

    侯恂看着这一幕,一口气没过来,差点就晕过去了。

    就他本意来说,其实是没想着谋反的。都是被这个逆子拖累,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664/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为转载作品,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介绍: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