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汉从吹牛开始TXT下载大汉从吹牛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汉从吹牛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末日游侠     大汉从吹牛开始txt下载     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44章 朕要的是广武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人反应了过来。

    王不饿这种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殿试,其实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懂的人自然不懂,懂的人自然懂。

    但是对于那些懂的人,却普遍的认为这一届的殿试水平是比较高的。

    而在后来也更是将这一届的殿试称之为经典之作。

    当然,有些套路用一次就够了,明年若是还这么用的话,那么绝对不会体现出什么更好的效果了。

    “陛下,学生觉得书院的课程理应增加实践课程,不然的话科举策论是偏重于实践,但学生们又普遍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所以写出来的答案普遍失真,不能将个人才华完全发挥出来。”一名考生左思右想,决定以这一次的科举来说事。

    以往的科举根本就没有这么难。

    好歹前面也经过了不少次,在科举开始之前,他们也都看过往年的科举试卷。

    基本上可以确定,若是按照以往的水平来出卷子,基本上是个人就能过。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的科举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前面的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但一篇策论直接撩翻了上千人,这难道还不够惨烈的吗?

    后来在查阅试卷的时候,这些人发现,他们丢分最多的地方就是那篇策论。

    科举是公平的,但科举又是不公平的。

    对于考上的人来说很公平,对于没考上的人来说自然不服气。

    但服不服气,结果就在这里放着呢。

    而经过了这一次的科举,也渐渐的让他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自从今年开始,往后每一年的科举只会越来越难。

    随着明年东西南北四大书院的投入使用,名额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

    而坊间又有传言,往后朝廷每年开科录取的人数,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后将会是在名额范围内择优录取,而不是只要成绩过线就能录取。

    而对于这些能站在殿试考场的人来说,这些都无所谓了。

    因为他们已经突出重围了,不需要再去跟那些人一起争夺那些仅有的名额了。

    所以,这个时候去提一些增强学生实力的建议还是很不错的。

    起码能够从某个方面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若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朝廷来安排才行,那朝廷还干不干别的事情了?要那三十六个郡守又有何用?这些事情朕自己做了不行吗?还能为朝廷节约一些开支!”王不饿直接回应道。

    这个思路类似于后世的实习。

    但是讲真的,这个办法其实并不好。

    更多的只是一个形象工程,一个为了得到完美数据而‘造假’出来的结果。

    后世需要这个数据,但是现在却不需要。

    现在的大汉社会,有足够的能力吸纳这些书生。

    现在大汉的教育制度,还没有溢出的现象发生,所以去考虑那些数据层面的东西还有些太过于遥远了一些。

    再一个!

    在古代为官,其实是全靠自觉的。

    毕竟交通联系相对滞后,不说山高皇帝远的也差不多,若是自觉性不足的人当了官,那会出现什么场面?

    何为实践?

    跟后世那种需要练手的技术性工种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实践经验,说白了就是一个生活经验。

    以前因为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所以不知道某些事情放在某个方面该怎么办。

    现在已经经过了系统性的学习,在你的脑子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只需要将你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直接套入到这个框架中就可以了。

    想不到一个全局的问题,可以进行细节化处理,专一去盯着一个问题解决。

    人无完人,科举时间有限,只考虑一个方面也不是不行的。

    只要你的思路没有问题,那就没有问题。

    为官一任是五年,不说五年都用来做规划,去思考,用一年的时间总没问题吧?

    一年内还想不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就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想,想完了这个再去考虑下一个,一年的时间也足够了。

    所以说,这名考生虽然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却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过于理想化,生活经验,对于当下大环境的了解严重缺失。

    仅凭这一点,他就直接被踢出了前三的位置。

    同样的,急于表现自己,生怕别人抢在他前面,这一点,直接将他踢出了前十的位置。

    当然,优点也不是没有。

    如果后面有人表现的更差,甚至连站出来发表意见都不敢的话,那么他会排在他们前面的。

    但后面的人若是表现比他好,比他稳重,那么恭喜,喜提本届科举第二十名的好名次。

    说好的畅所欲言,结果刚有人说话,王不饿一句就怼的人哑口无言。

    这又让本来其他想要说话的人瞬间把话给咽了回去。

    皇帝怼人的口气那是一点也不谦虚,这让他们还怎么敢继续畅所欲言?

    见下面的考生们一时间不知所措,也没人敢在站出来开口说话。

    王不饿倒也不着急,反正有一天的时间呢。

    于是转头问道:“有没有什么需要朕处理的公事?”

    “有,广武侯刚才派人送来了一道奏折,是关于官员方面的。”

    “朕先去处理点事情,你们先在这里慢慢的想,不用急,等朕处理完了回来再说就行了。”王不饿微笑着朝着众人说道,旋即朝着陈平等人去了个眼神。

    王不饿前脚刚刚走到大汉殿的后殿,接到信号的陈平也紧跟着走了过来。

    “陛下!”

    王不饿点了点头,直言道:“殿试那边你先盯着点,多注意他们的表现,现在的大汉已经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南征北战了,国家需要迅速的稳定下来,对于官员的选择也要有所倾向,朕希望要的是一个广武侯那种人,而不是十个项羽!”

    陈平老老实实的听着,不断的点着头。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虽然之前皇帝没有说,但是大家也都猜到了。

    这跟皇帝是怎么想的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而是只要不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都会这么选择的。

    再换一句话来说,历史走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就必然要发生一些事情,这是绕不开的,是历史自然规律,大汉也不能免俗。

第645章 另开门路

    说白了,王不饿想要的,是团队人才,而不是那种单打独斗的类型。

    在这里王不饿也不是在拔高广武侯陈铁山,更不是在贬低项羽。

    而是因为大汉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就当下环境而言,需要更多的广武侯陈铁山这种人。

    虽然陈铁山在能力上面不如那些名臣,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是有些人永远也没有的品质。

    项羽固然厉害,可是现在大汉还有仗给这种人打吗?

    就算是有,现在大汉的武力储备也是完全够用的。

    新的军事模式开启之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汉都不会缺少军事方面的人才。

    古代说的什么名将之后,将门虎子。

    无非就是继承了家中的兵法和一些作战心得,让他们在宏观战局方面的能力远超其他人。

    但是现在大汉有军校,各级人才对应着不同的培训科目,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接受更高端的军事教育。

    而关于人才的培养,最简单的其实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方面的人才。

    最难的是科研层面的人才,这才是真正需要日积月累的,而且有些东西还不是时间能够解决的。

    离开了大汉殿,王不饿直奔议事殿。

    广武侯陈铁山送来的奏折已经静静的躺在案台上等着王不饿去翻阅。

    翻开奏折,是陈铁山对于最近一些工作的汇报。

    而主要的工作重心,也已经在朝着西域那边转移了。

    当下的首要任务,便是制定计划。

    起码过去带多少人,带什么人,都安置在哪里,这个是要准备好的。

    若是什么事情都等到了地方再去考虑,那就晚清了。

    毕竟西域不是内地,消息加上人员的来往,一套下来这一趟就要一年多的时间。

    时间上是耗费不起的。

    而这一次因为是要深耕西域,所以陈铁山依据自己的经验,加上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一些西域情况整理了一份新的计划。

    整个西域对于官员的需求数量是巨大的,现有的人员根本就不够。

    甚至一个城哪怕只派一个人去,也有很多城池是空着无人管辖的。

    所以,陈铁山这次去,打算直接带去全套的班子人员。

    但是西域足有一百多座城,对应的就是一百多座县。

    单单只是这些官员,就要上千人之多。

    中原的官员人数还有些不太够用呢,在让他带走一千多人去西域,这又怎么可能?

    不过陈铁山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所以直接提出了建议,有经验的官员至少要有三成,余下的可以用尚未正式踏入官场的科举生,让他们到西域去经营。

    若是人员依旧不足,陈铁山则计划从西域驻军中转换部分人员。

    当然,这个是最后的考虑,而时间也是在最后,在那些西域驻军退役的时候,会尽可能的将他们留下。

    但是人留下倒是好说,可身份的转换却是个问题。

    总不能让人家留下来就当一个不入户部的吏员吧?

    那种地方,不管怎么说,人家只要愿意留下来,起码也得是个有品阶的官员身份才行。

    即便如此,也不一定会有太多人愿意。

    而如此一来,形同于破坏了朝廷的规矩,皇帝若是同意了,科举制的意义何在?

    看完了陈铁山的一些计划和设想,王不饿也陷入了深思。

    尽管朝廷将西域那个地方吹的天花乱坠,但是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场,对于西域的热情是不低的。

    但是真要是说要让他们去西域生活工作,恐怕站出来报名的真没有几个。

    单单只是听着那距离就足够让人退却的了。

    单说后世去偏远地区的,那还得给不少的补助呢。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还真不是补助的问题。

    毕竟那么远的距离,搞不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去就是永别,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广武侯建议朝廷对西域官员另开门路,给予一定的优待,如退役将士愿意留在西域了,可直接办理官籍,你觉得如何?”王不饿看着张良,问道。

    这事他觉得可行,但还是有些不太能拿定主意。

    或者说是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太广,王不饿需要好好的斟酌一下。

    况且万一基层的反应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实际上报名的人太多了,超出需求的人数又该怎么办?

    这个政策是只开一年?还是每年都开?

    “先招人,据报名人数而定,不论结果如何,到时候都会堵住一些人的嘴,况且西域那地方,大多数人真的未必会愿意去。”

    “再者,将来以后,中原官场和西域官场,很有可能会形成两个完全对立的群体,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张良缓缓的开口道。

    尽管保养的很好,但是自打今年开始,张良的身体也还是越来越弱了。

    脸色比以往更加苍白了许多,各种名贵的药材,各种补品应补尽补,可效果却始终不太理想。

    而今年天冷的时候,张良几乎就是在家里养了一个冬天,直到天气热了,这才勉强来宫中上班。

    可即便这样,也还是三天两头见不着人。

    倒不是故意翘班,而是身体真的扛不住了。

    历史上张良是什么时候去世的王不饿有些记不太清楚了,但看架势的话,应该也没几年了。

    而看着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的张良,王不饿心头也满是无奈。

    想到这里,王不饿不由得叹了口气,道:“让不疑去吧!”

    张良的长子张不疑,如今不过六品官职,即便如此,也是因为沾了张良的光。

    一个刚满三十岁的年轻人靠着自己在和平时期是很难走到这一步的。

    而瞅着张良的状况,王不饿到底还是心软了。

    “陛下,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的路走的已经够快了!”张良摇了摇头,否定了王不饿的好意。

    然而王不饿却挥了挥手,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培养谁还不是个培养呢?你为大汉做了这么多,朕也没给过你什么优待,朕不能让咱们老臣寒了心呐……”

    主意王不饿基本上有,只是最后求证一下图个心安而已。

第646章 看不透

    古往今来,开国功臣能有好下场的并不多。

    不说远的,就说距离最近的秦朝。

    也不说开国,就说点比较实在的。

    商鞅如何?

    对秦朝的功劳不小吧?

    结果又如何?

    秦始皇横扫六国,手下名臣猛将如云。

    可是这些人最后的命运又是如何?

    除了老奸巨猾的王翦得以善终以外,其他的,还有谁是善终的?

    前朝的教训历历在目,张良原本是一心想要复韩的。

    但是后来他发现,韩国是不可能复国的。

    韩王后人没有那个能耐,加上当时的天下大势,汉国也不可能给他们那个机会。

    加上王不饿也是韩国后裔,虽然跟韩王室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但好歹也算是个韩国人。

    凭借着韩国人的身份,张良说服了自己。

    起码这个天下最终还是韩国人的天下,无非就是换了个主而已。

    况且原先的旧主后人也没人能撑起这个大梁,现在这个结果也还算是不错的了。

    张良的主动退休,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年见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对于一些人和事,早就已经看开了。

    历来的开国君主,哪会那么祥和的跟手下共富贵呢?

    扪心自问,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干。

    就算把张良放在王不饿这个位置上,他也会想办法搞掉一批人的。

    例如说,现如今依旧被重用的韩信,英布,灌婴等人。

    特别是韩信和灌婴,整个大汉的发家史有多长,这俩人的资历就有多深。

    特别是在军中,这俩人的威望一点也不低,虽然还不及皇帝,但是在局部地区,他俩的威望是可以撼动皇帝的地位的。

    这种情况下,即便执行了新的军事制度,也不敢保证就真的能万无一失。

    所以到了这里,问题基本上就已经摆在台面上了。

    解决还是不解决?

    怎么解决?

    对于手握兵权的人,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方法无非也就那几种,要么是自己主动退下来,来个平稳落地,老老实实的荣华富贵过完后半生,等自己老了以后,说不定皇帝念及旧情还能照顾一下子孙。

    另一种就是想办法逼反,一口气将其连根拔起,彻底消除隐患。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指的不只是针对皇子皇孙们的,对于他们这些开国功臣,也同样适用。

    但是让张良没有想到的是,至今为止,王不饿都还没有清算任何一个老臣。

    而所有的老臣,也都依旧被重用着。

    张良当然知道现在君臣和睦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在他看来,王不饿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并不是一个稳妥的,能够永绝后患的办法。

    但却是一个能让皇帝留下一片好名声和人心的最好办法。

    但是不管怎么说,王不饿这个人,张良始终看不透。

    至于说将张不疑调往西域这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张良心中也有些没底。

    “陛下,现如今对西域下这么大的功夫,划算吗?”张良问道。

    “划算!”王不饿直接点头肯定道。

    西域的价值不是距离的远近能够决定的。

    “只要能够在西域站稳脚跟,并且在那里耐心的经营,他所带来的回报,绝对是值得投入的。”

    “那边的气候可以大范围的种植白叠子,也能产粮,北部更是可以放牧。”

    “粮食自给自足就可以了,在西域种植的白叠子,足以供应整个大汉所需了。”

    张良紧紧的皱着眉头。

    在他看来,这个理由并不能成立,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白叠子在中原也能种,虽说环境可能不太适合,产量有所影响,但是具体的影响并不大,再者,南部还有那么多的空地,拿来种植白叠子也是能够跟上所需的。”

    “虽然西域环境气候合适,但是距离太远了,往来一趟开销巨大,无形中又会拉高白叠子的价格。”

    张良的话让王不饿有些哑口无言。

    首先,张良并没有否定朝廷拿下西域的价值,他否定的只是当下阶段,朝廷是否值得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开发西域。

    因为中原地区都还没有开发完呢,现在大汉的人口数量依旧很紧张。

    内需都还不够用呢,还要大量迁徙百姓到西域去,这合适吗?

    换而言之,现在的大汉,虽然说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还远远没有到不得不扩张的地步。

    扩张可以进行,但是在扩张完成之后,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进行经营就可以了。

    完全没必要立刻去下这么大的功夫,朝廷消耗不起,也支撑不起。

    但是王不饿现在总不能告诉张良说,西域的各种矿产储量是惊人的,拿下了西域,对于大汉未来的矿产资源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话说出去谁信?

    就算张良相信了,那好,这些矿产资源现在有什么用?

    目前为止能够用上的也就铁和铜,最多在家一个煤炭以及黄金,可除了这些还有啥?

    告诉他还有石油和天然气?

    还是说有很多的稀有金属?

    有多少稀有金属王不饿自己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些东西能用在哪个地方。

    石油和天然气又该怎么开采?

    这也是个大问题,所以,说这些等于没说。

    这也是让张良等人觉得看不透王不饿的主要原因,做事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但大家却很难看透他这么做的真正原因。

    然而对于王不饿来说,事情却远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蒸汽时代已经来了,科学院的实力也在逐步的增强。

    未来的百年内,大汉将会迎来一场科技大爆发。

    那些资源现在用不上,不代表将来用不上,等到用得上的时候才想起去经营,那就太晚了。

    若是就在现在,趁热打铁的去将西域好好的经营一番,等到能用得上那些资源的时候,西域遍地都是汉人,那些原本的土著也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者与汉人融为一体了,那个时候,还会有这些麻烦吗?

    王不饿并不是故意针对某一个群体的,而是后世的一些经历给了他很不好的体验感官。

    虽然知道哪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但是现在有机会来解决这个问题,又为什么不去解决掉呢?

    “西域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交通也将不会是问题……”

第647章 科举结束

    王不饿决定了要开发西域,那就是要铁了心去开发的。

    交通有问题,那就大力去开发交通。

    西域并不缺少资源,大不了就地开采来建设。

    就算耗费十年,二十年又能如何?

    投入到基建中的费用,并不浪费。

    因为大量的基建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最好办法,或者说,是保底的最好办法。

    这种事情在后世有活生生的例子,根本不需要去担心效果的。

    美帝曾经用这一招摆脱了经济危机,兔子也曾经用这一招,硬生生的为自己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且基建这玩意儿,投入的越多,回报就越多。

    但是具体怎么运作,还是得好好的考虑一下。

    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王不饿又起身返回了殿试现场。

    不得不讲,殿试其实是很无聊的。

    无非就是皇帝出一个题目,一群人跟着作答。

    本质上来说,王不饿是不太喜欢这种方式的,因为一场考试并不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才能。

    但既然是考试了,又必须要有个先后排名才行。

    也就是因为这是第一届改革后的科举,王不饿想亲自体验一下才亲自来的。

    反正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明年是打死也不来了。

    就算是殿试,自己也不参加了,到时候指派一个大臣过来就行了。

    反正后世的皇帝经常这么干,这种熬时间的事让别人来替代,自己最终给评个分就行了。

    回到了殿试现场,场面似乎与自己离开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

    “什么情况?”王不饿将陈平叫到了身边问道。

    “老样子,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他们也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陈平小声回应道。

    这事儿也不能完全怪那群考生。

    主要还是因为王不饿给的考题实在是太操蛋了。

    没有明确的题目,甚至连个范围都没有,这让人怎么答?

    各自商议过后圈定一个范围?

    这个是不现实的,圈定哪个范围?

    这个范围是你我都擅长的吗?

    如果我不擅长这个范围,那我为什么又要主动暴露自己的短处呢?

    如果你不擅长这个范围,那又怎么可能会迁就我呢?

    所以,最终的结论只能是各自挑选各自擅长的范围,意见是不可能统一的。

    “给他们分发笔墨,各自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王不饿摇了摇头,直接吩咐道。

    二十个人呢,一人一张嘴说下去也会说的自己头晕眼花。

    本来还想着轻松点结束呢,结果最后还是走了老路子。

    众多考生见到开始分发笔墨了,这才不由得松了口气。

    写和说,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验。

    而有些人也是这样,你让他写的时候,他能写的头头是道,一二三四写的纹理清晰。

    但你要是让他说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不会有这么清楚的思路了。

    加上皇帝和那么多大佬都在现场看着呢,身上的压力又能小的了?

    拿到了纸笔,考生们纷纷焕发了一副荣光。

    一个个开始低头奋笔疾书,而看到了这一幕,王不饿也很是无奈。

    终究还是走了应试教育的路线。

    但是吧,快乐教育那一套咱又玩不来,也不想去那么玩。

    再说的深撤一些,单单只是从教育方面,就能看出一个国家的本质。

    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自律性,快乐教育培养的是人类的天性。

    何为天性?

    快乐就完了,管他东南西北呢!

    而两者又是各有优劣,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应试教育这一套更合适一些。

    任何知识和经验都是需要积累的,应试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人类的思维发展,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是可以改变这一点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后世,当我们在某个方面的经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做到返超并不难。

    有很多方面之所以我们没有能够返超,一直受到对方的限制。

    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一层层的专利限制。

    有这些专利在,我们就不能用他们的那种模式和思路,想要返超,就只能另辟蹊径,重新走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如果大家都不在乎这些专利,不去管这些东西的话,你看那帮人还能潇洒几年?

    当然,在创新方面,快乐教育自然有快乐教育的优势。

    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了,二战时期也就是兔子工业基础太薄弱,物资太匮乏,所以没办法完美的体现出来两种制度的优劣。

    但是到了后面,朝鲜,越南,当我们的物资不再像之前那么匮乏的时候,哪怕技术不如,哪怕就是拿着人命去堆,我们也一样能扛下来。

    朝鲜的时候伤亡比例是比越南的时候伤亡比例大的多的。

    再到最近的事情,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

    坐在高台上的王不饿,思绪胡乱的飞着,不断的思考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对于大汉未来的规划,他需要做一个长久的考虑了。

    如今皇长子王邦已经八岁了,这个皇帝,王不饿已经有些厌倦了。

    现在王不饿总算是明白了老马曾经说过的话,我从来不碰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只有当你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才会明白其中的无聊。

    站在王不饿现在的角度的话,来说这句话就是我从来都不想当皇帝,我对权力没有任何的兴趣。

    虽然很装逼,但是!

    这一刻王不饿是真的开始认真考虑退休的事情了。

    今年三十二岁,在干个十年,四十二岁,那时候王邦就十八岁了,虽然还是个稚嫩少年,但是在这个年代,这个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已经到了当爹的时候了。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何必要将自己搞的那么疲惫呢?

    建元八年的殿试,在王不饿认真考虑退休的过程中结束了。

    这一届的殿试给人的体验感并不算好,很多人都觉得压力山大,毫无头绪。

    很是无奈,却又不得不做。

    当试卷被交上去之后,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有信心的。

    以至于这帮人在离开皇宫之后,外人看到的只有一个面孔,满脸的沉重与遗憾!

第648章 学渣的痛苦

    洛阳城外。

    一个豪华的车队缓缓的朝着洛阳城门驶来。

    路上往来的行人车辆纷纷退避至道路两旁进行避让。

    就凭借着车队前方挂着的两道旗帜,就没人敢阻挡在车队的前方。

    官员阶级有没有特权?

    答案是有的。

    但是只有级别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特权。

    例如说最基本的路权。

    车队前方挂着的两道旗帜,一道为关字旗,一道为广武字旗。

    单看一道旗帜或许会有些不明所以然,但是当两道旗帜同时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这两面旗代表的人是谁了。

    关字旗代表的自然是关中,但关中是一个大区域,内含数郡。

    一般的郡守打的是郡旗,例如三川郡守,打的就是三川二字的旗帜。

    而后面的广武字旗就更明显了,这是典型对应侯级别的规格,包括旗帜的外形也都是如此。

    两者加在一起,答案自然就出现了。

    关中大都督,广武侯陈铁山!

    大汉有很多大都督,但是能在大都督前面加上一个地区名字的,只有广武侯陈铁山这一个。

    所以,他的级别实际上是在郡守之上的。

    或者说,这就是皇帝派去的钦差。

    因为关中大都督并不是一个常设的职位,也不是一个固定的职位。

    当初只是为了巩固关中地区才单独开设的这个职位。

    随着陈铁山如此大张旗鼓的返回洛阳,也就意味着关中大都督这个职位暂时告一段落了。

    而到了陈铁山这种级别,已经享有路权了。

    走在路上有优先通行权,行人车队必须进行避让。

    入城的时候有优先通行权,所有正在排队等候入城的百姓,必须暂时退出等候区,等他进去以后在重新回来等待检查进城。

    当然,这是一种礼仪制度,虽然是长久存在的,但事实上并不是经常出现这种场面的。

    那些大臣们不是每一次出去都要挂旗的,而没有挂旗的时候,百姓自然分辨不出你是谁。

    真正用的多的,也就是各郡郡守上任,或者类似于陈铁山这种受到征召回洛阳的时候。

    豪华马车内,陈铁山的心情有些复杂。

    看着窗外陪伴了自己许久的亲兵,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进入洛阳之后,就是他们的道别之日了。

    自己即将卸任关中大都督之职,这些隶属于关中兵营的士兵,也需要解职回归军营,等候新的任务。

    从今往后,尘归尘,土归土,大道朝天,各走一方。

    这些熟悉的面孔,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爹,咱们真的要去西域吗?”陈铁山的儿子陈锋之脸色有些阴沉的问着。

    “嗯!这事儿基本上已经定下了,最迟明年开春就要出发!”陈铁山点了点头。

    “爹,咱能不去吗?你去跟陛下说一说啊,打陛下起事你就跟在他身后,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咱也不说去个好地方享福,也不能每次都把咱扔去没人要的地方吧?这就算是撸羊毛,也不能只逮着你这一只羊撸不是?”陈锋之有些急了。

    西域那地方虽然很火热,但是陈锋之由于身份问题,能够接触到的消息也不少。

    所以他很清楚,那个在民间被传的很火的地方,其实日子苦的一逼。

    所谓的美好,那都是在幻想中营造出来的。

    路途的艰辛,生活习惯的不同,甚至气候都不一样。

    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去,谁知道再回来就是什么时候了?

    当年关中需要人去安抚,陈铁山去了,蜀郡需要收复,陈铁山又去了。

    收复蜀郡之后需要安抚,需要恢复正常,陈铁山便留了下来。

    蜀郡那边安顿好了,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又把陈铁山调回了关中。

    虽然给了个关中大都督的职位,但关中辖区各郡早已安排完了人,陈铁山就是个坐在高台上看着下面人表演节目的那个。

    真正需要陈铁山做的事情,好事几乎没有,各种扯皮推搡的事情都是他的。

    现在关中也彻底的稳定了,又把陈铁山踢去西域了?

    就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谁肯去?

    在陈锋之的思想中,陈铁山是开国功臣,是跟在皇帝身后最早的一批人,也是吃了最多苦的一批人。

    凭什么人家都能在三川郡,在颍川郡那种好地方?

    就算是个郡守,日子过的也比陈铁山舒服的多了。

    大家都是老臣,凭什么就陈铁山自己需要被来回折腾?

    虽然陈铁山嘴上不说,但陈锋之可早就满肚子的怨言了。

    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是潇洒的过日子?

    哪个身边没有一群人恭维着?

    再看看自己,被陈铁山不知道从哪搞来的一份家训给处处限制着,稍有犯错便是严厉惩罚。

    说是二代,自己这日子过的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呢,除了吃喝不愁,不用为生活操劳以外。

    但是有些时候,这人不信邪是不行的。

    以前陈铁山还觉得家庭是限制一个人未来的主要因素。

    现在陈铁山终于相信了,除了家庭以外,人本身才是决定自己能走多远的关键。

    看了眼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陈铁山更是满脸的无奈:“你但凡多少争点气,你爹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爹,我本身就不是读书的料,能认识字就已经不错了!”陈锋之倒也不觉得尴尬。

    学习是挺认真的学习的,态度认真到连老师都觉得难以置信。

    但是该不会还是不会,跟努不努力是没有关系的。

    认真了三年,也就能认全字,至于其他的,依旧一窍不通。

    不是咱不努力,而是真的学不会啊,学渣的痛苦,有些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也正因为如此,陈铁山才会如此的无奈。

    若是学习不认真也就算了,自己还有理由收拾他,现在自己怎么办?

    儿子不争气,自己的家业虽然不算大,但也不算小,若是不趁着还能干动,多给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攒点资本的话,等到将来自己蹬腿了,这个家早晚得让他给败光,要么就是被人给骗光!

    “那些没用的话就别说了,这趟去西域,是你最后的机会了,若是还不行的话,以后就在家安稳的当你的富家子得了……”

第649章 西域经略

    陈锋之永远也不会明白,陈铁山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正是因为看透了陈锋之烂泥扶不上墙的性格,或者说,是陈铁山看到了陈锋之的天花板在哪。

    这跟努不努力是没有关系的,他的潜力就在这里。

    陈锋之只看到了哪里不稳定就把自己踢去哪里?

    他却看不到,在他眼中是被皇帝撸羊毛,虽然自己总是东奔西走,但是自己的官职却是在不断的往上走着。

    其他几个人日子过的倒是舒服,可如今已经是建元八年了。

    一个郡守他们当了足足八年的时间了,最多就是从一个郡换到另外一个郡,职位不管怎么变,他最终还是郡守。

    虽然郡守镇守一方,也属于封疆大吏了。

    可是他们的天花板依旧在那里,等到这些人退下来以后,他们的子孙怎么办?

    只知道图安稳,皇帝给了你安稳富贵的日子,可这又何尝不是在消耗往日的情分?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也不可能一直被你消费的。

    陈锋之若是争点气,趁着陈铁山现在还在位,很轻易的就能把他给扶上去。

    况且陈铁山现在不过四十多岁的年纪,按照现在这身体,这种生活,不说多的,干到六十岁总没问题吧?

    十几年的时间,不说把陈锋之扶到郡守这个位置上,起码也能让他成为郡官吧?

    到时候继承自己广武侯的爵位,哪怕是降爵一等呢,凭借着这个身份,接下来接任郡守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只要担任郡守期间不犯什么错误,稍微有点功劳,进入朝廷也是没问题的。

    如此一来,他们老陈家不就延续下去了吗?

    真以为那些豪门大户,名门贵族都是一夜崛起的啊?

    所谓的底蕴,何为底蕴?

    但凡陈锋之争点气,按照陈铁山这种计划安排,三代往后,他老陈家也是有底蕴的豪门望族。

    虽然底蕴可能不如那些老牌贵族,例如说张良那种自身就有传承的贵族。

    但是相比较起这帮白手起家的老弟兄们来说,他老陈家绝对是可以的。

    但是很可惜,计划的再好,也抵不过有个不争气的儿子。

    若是心思不正可能还有的改,可像陈锋之这种硬伤,陈铁山是真的没脾气。

    但不管如何,这都是自己下的种,不到最后实在是无能为力的那一刻,陈铁山也还是不想彻底的放弃。

    “陛下,臣来述职了……”议事殿,陈铁山依旧是那副老成持重的姿态,双手捧着官印。

    说是述职,其实就是来卸职的。

    关中大都督这个职位已经不需要了,官印自然是要上交的。

    不过陈铁山倒是没有什么不舍,接下来他还会拿到西域经略使的官印,虽然换了个名字,但身份地位却一点也没变。

    “这些年来辛苦你了!”王不饿看着又苍老了一些的陈铁山说道。

    大臣们家中的事情,王不饿也是知道的。

    但是这种事情他也没办法,这属于不可抗力原因,就算是皇帝也改变不了结果。

    “陛下,起码比起那些战死的弟兄们来说,臣还是幸运的,他们就是想操劳也没有这个机会!”陈铁山笑了笑。

    辛不辛苦的自己知道,皇帝的话他也不会太当真。

    最重要的是这种话也没办法去当真。

    “不说那些了!”王不饿摇了摇头,他并不想提起那些战死的弟兄们。

    有些话不是靠嘴说的,人都已经死了,还去说那么多干啥?

    绝情吗?

    并不是,对于那些战死的弟兄,每一个人,王不饿这边都是有记录的。

    除了那些找不到家人的以外,其他的家属,每年都能从县尉那里领取一笔补助。

    虽然这笔补助不多,给的也是粮食,家里面并不缺,但王不饿是一直没有忘了那些人的。

    有些事情,做比说更重要。

    “你对于西域的经营策略朕大致看了下,官员的构成没什么问题,但是人数方面朕现在也不好给你一个肯定的说法,这件事情接下来还需要你去操办。”王不饿直接说到了西域的问题。

    “这个没问题,臣这段时间就在长安办这件事情,不过也需要一些人手来辅助,毕竟西域不是其他地方,有些话还是要见面聊一聊的。”陈铁山对于这个情况早有预料,所以也并不意外。

    “另外就是关于西域的经营问题,现有的结构可以不用做出太大的改变,但是未来的重心,需要进行有计划的改变,你到了西域之后,首要任务便是寻找各种矿,煤矿,铁矿,金银铜矿,甚至是一些未知的矿,都要不停的去找,能用上的就用,不知用途的就做一个详细的记录,迁徙的人口,甚至包括土著人口,可以有计划的向矿产地聚集,形成新的城池。”

    “特别是铁矿,先不要去管有没有足够的冶炼能力,有多大的开采能力,就开采多少,就算让那些矿石堆在那里等着冶炼也无所谓。”

    “另外就是一些质地特别硬的石头,也要开采出来备用,短期内可能用不上,但是当这些材料储备到了一定数量的时候,朕有大用。”

    陈铁山微微皱了皱眉头。

    关中也有各种矿,对于开采,陈铁山也是有所了解的。

    早些年的时候开采这些矿并不容易,是一个密集劳动型产业,是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的。

    但是在西域那个地方,这么操作是不太现实的。

    “陛下,西域迁徙的人口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用于采集矿产的,不然生存没办法保障,而采矿又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劳作,单纯的依靠人力的话,恐怕效率不会太高,现在倒是有一些采矿设备,可是这些设备的重量太大,从洛阳运输过去也很难!”

    陈铁山想了想,继续说道:

    “所以说,臣的想法是,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用来探测矿产的专业队伍,然后科学院那边看能不能支援一些人过去?矿上需要的设备可以就地生产,虽然从头开始是麻烦了一些,但也比从洛阳运过去要划算,另外就是矿产肯定会有,万一数量要是够多的话,总不能每一次都从洛阳运过去吧?”

第650章 改变

    从陈铁山做出的规划上面,王不饿看到了一丝的欣慰。

    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来自己的一些努力,终究是改变了这个社会。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很多小细节方面根本就注意不到,当你反应过来,猛然再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那些被自己忽略掉的事情,正在悄悄的改变着。

    这些年来,王不饿的一贯作风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不论是学科还是官员的任免上面,都遵循着这一准则。

    这么做的好处是巨大的,劣势当然也有。

    但是相比较而言,对国家的帮助是巨大的,劣势只存在于个人身上。

    例如说现在一个官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跟着品阶的提升去任何一个对应的职位上,基本上就是在本系统内进行晋升。

    所有官员最终的命运,无外乎就是各部尚书,这几乎就是他们的天花板了。

    像那种工部侍郎调去吏部担任尚书的,这种事情还会发生,但概率已经是极低的了。

    正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效率自然是可以保证的,质量同时也是可以保证的。

    “探矿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了,这事儿朕来安排,到时候你只管拿结果就行了,科学院那边你跟王忌接触一下,做一个计划出来!”王不饿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事儿他在行,他有经验。

    就算没经验也不要紧,比葫芦画瓢谁还不会啊?

    后世的黄金部队,这不就是给自己一个抄袭的机会呢吗?

    直接照搬模式就行了,而且这事儿交给部队来负责,也是挺能让人放心的。

    当然,会不会有人偷矿什么的倒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那些矿产所在的地方,未必就是人员密集的区域。

    他们是需要经常上山下野的,一年四季都要在荒郊野外度过。

    就算是在后世,这种环境也不能确保是安全的。

    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呢?

    现在的野生环境还没有被破坏,没有部队的保护,一群人常年在野外奔走,估计要不了三年这批人就会彻底的消失。

    王不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黄金部队有了,那么路桥部队是不是也要提上日程了?

    让陈铁山在西域积攒铁料,本质上还是为了修建铁路而准备的,甚至王不饿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计划要进行多少年。

    而修路的话,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太少,这项工程放在现在这个年代,可能动则就是二十年往上的时间。

    基础的路倒是好修,最难的还是钻洞架桥。

    铁路的事情倒是可以暂时推一推,现在的硬性条件还达不到那一步。

    前期甚至可以用硬木来代替铁轨,虽然容易损坏,但是胜在便捷。

    不过桥倒是可以考虑修一修了。

    就算修好之后不铺设铁轨,也能正常的使用。

    这年头为了跨过一条河或者一道峡谷,多走几十里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若是有多座桥梁来链接,这不是更加方便了吗?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讲……”看着王不饿陷入了深思,陈铁山有些忍不住了。

    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基本的大方向也定下了,剩下的细节已经不需要去每一句都阐述了。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没时间再去说自己的那点破事了。

    虽然以陈铁山的身份,就算是不说也没什么关系。

    皇帝不会为了这点事就去跟他计较什么的,前提是自己别做的太过份。

    但是这些年来陈铁山哪天不是如履薄冰?

    不说,反倒不是他的性格了。

    “你与朕之间,还有什么该不该讲的呢?”王不饿笑着看着陈铁山。

    “是关于臣的儿子陈锋之的事情,这次去西域,臣想给他个机会试一试,如果不行的话,以后就彻底不管了,让他安心做个富家子罢了。”陈铁山脸上略带着无奈的说道。

    王不饿微微皱起了眉头。

    关于陈锋之的事情,王不饿当然是知道的。

    不只是陈锋之,自己能叫得上来名字的大臣,家里面啥情况自己都一清二楚。

    这个陈锋之也的确是个奇葩。

    说他是个废物吧,该努力的时候倒是挺努力的,可就是不见效果。

    一般来说,在对待这种人的时候,是有两种方法的。

    要么从文,要么从武。

    可陈锋之从文实在是学不会,从武又不想去,着实让陈铁山没少头疼。

    让他在西域那边试一试,王不饿觉得倒是没什么问题。

    毕竟陈铁山不会把他放到太远的地方,身边也不可能不安排人看着,不然以陈铁山的性格,一旦陈锋之做出什么奇葩的事情,他会内疚到死的。

    可是没什么问题归没什么问题,王不饿却是不太看好陈锋之入仕。

    可能他压根就不是这块料,学习了几年的时间,成绩甚至不如洛阳书院学了一年的学生。

    而资源对比,虽然陈锋之没有进入洛阳书院,但是一直跟在陈铁山身边的,他接触的更多的是实践操练,理论上来说,要比书院的学生知识更加扎实的。

    可结果偏偏就不是如此。

    王不饿想了想,决定换一个思路试试。

    若不是实在没办法了,陈铁山不会跟自己开这个口。

    答应倒是简单,失败了也无所谓,但作为第一批的老臣,王不饿也是不想让陈铁山失望的。

    “锋之的性格就是这样,天赋可能不在仕途上面,做一些尝试倒是不打紧,可就怕尝试过后依旧不行,之前也不是没有做过尝试,朕觉得还是先让他去矿上待一段时间吧,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他的兴趣点,然后才好去做出具体的安排,不然犹如大海捞针一样,只能不断的去试错,最终还是没有结果。”王不饿说道。

    从政不行,从武没兴趣,剩下的就是从商了。

    民间商业不到万不得已陈铁山是不会同意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官商了。

    矿场也属于官商,虽然带着商,但也是有官职品阶的,也算是个体面活。

    “谢陛下……”陈铁山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办法,他也觉得陛下说的对,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陈锋之的路,不然一切都是白折腾。

    之前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只不过陈铁山不死心,所以想在尝试一下而已。

    可天赋就不在这里,尝试的再多,也未必会成功。

第651章 两支部队

    王不饿想了想,直接让人去将兵部尚书王离,工部尚书王陵,还有王忌,以及彭越这四个人给叫了过来。

    这是一个需要多部门配合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且组建好了之后,新的部队归谁管?

    这也是个大问题,特别是牵扯到科学院这方面的,能进入科学院的,都是有一定长处的,放他们离开科学院,不说他们自身是不是愿意,就是朝廷也不太情愿。

    如何平衡双方,又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才是关键所在。

    不大会儿的功夫,四人纷纷来到议事殿。

    王不饿也没有叙旧,直接开口道:“朕打算组建两支新的部队,一支为黄金部队,一支为路桥部队。”

    “黄金部队?路桥部队?”王离愣了下,这俩部队怎么这么奇怪呢?

    但是转眼看了下来到议事殿的人,皇帝既然直接说正题了,那就说明参会的就这么多人了。

    而来的这几个人,显然是要参与进来的。

    但是这两个部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难道就是挖黄金的部队?

    黄金有什么用?

    与其单独组建一支部队去挖黄金,还不如去挖铁挖青铜呢,起码一个是硬性资源,一个是货币资源,哪个不比黄金更金贵?

    没错,这年头黄金并不金贵,主要是用途太少,多数为皇帝赏赐所用。

    拿他当货币来使用都是行不通的,外面根本就不收。

    除非大家谈好了,人家愿意收,然后在约定一个价格。

    “黄金部队就是用来寻找各种矿的,金矿,铜矿,铁矿,煤矿,各种各样的矿产,已知的,未知的,只要到过的地方,都要进行查验,然后进行统计记录,为以后做准备,这支部队需要很多专业的人员来操作,探矿的,领路的,保护的!”

    “而另一支部队就简单了,主要就是用来修建一些桥梁道路的,虽然民间也有人可用,但是有些东西,是民间搞不了的!”王不饿直言道。

    “陛下,黄金部队倒是可以,这个问题也不大,组建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路桥部队臣觉得没太大的必要,按照现在的模式,工部那边出技术人员指导,民间出人来施工就可以了,有任务的时候干活,没任务的时候解散,一旦组建了部队,那就不管有没有任务朝廷都得养着他们了,而且还有日常所需,后勤的压力也会不小。”王离认真的想了想,说道。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寻找各种矿,这个不管是为了现在还是为了将来,组建这么一支部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反正现在这种事也在干,只不过都是让各地自行在辖区内寻找,然后上报而已。

    现在就是将他们组织了起来,由朝廷来统一管辖。

    好处就是专业性更强了,能找到的矿肯定会越来越多。

    坏处是从全国局面来讲,找矿的速度肯定会慢,因为就算组建了黄金部队,也不可能同时在全国找矿,朝廷也养不起那么多人。

    但是路桥部队的话,这个是真的没什么必要。

    反正在他们看来,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人员的吃喝拉撒,军饷的支出,就算工程建设方面能够节约一点,可又能节约多少?

    “非也!非也!”就在大家都认为没必要的时候,王忌却突然站了出来。

    一句非也说的人有些迷茫。

    王陵扭头看着王忌,这要不是皇帝在这里,就凭这一句装逼的话,王陵就得狠狠的锤他。

    龟儿子现在长本事了还?

    竟然敢跟你爹玩这一套?

    看着王陵威胁的眼神,王忌瞬间打了个冷战,连忙缩着脖子道:“蒸汽车已经有了原型,初步试验结果还算不错,陛下下令接下来要利用蒸汽车,开发出一系列的工程用车,例如说利用蒸汽车的动力,在前面安装一个铲子,平推过去就能把路面推平。”

    “又例如说,将轮子改为滚筒,直接在路面上来回碾压,很快就能将松散的地面压实,可以省去翻土炒土这个复杂的工序,同样可以省去打夯这个费时又费力的工序。”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换装了新式工程设备的路桥部队,一千人规模的效率,恐怕足以抵挡一万人的工作效率,另外也有一些架桥的设备正在研究当中,不论是什么设备,短时间内都不可能供应民间的,就算是供应了,价格也不会低,能买得起的人也不会多。”

    “所以说,组建一支部队来干这事儿,还是挺合适的!”王忌直接说出了原因。

    作为科学院的负责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科学院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以及研究进度了。

    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新的设备肯定是会投入使用的。

    甚至在一年内,这些东西就需要进行实战验证。

    交给路桥部队来试验装备的可靠性以及提供改进意见肯定是最合适的。

    而且这玩意儿是新东西,就算朝廷决定出售,他们也未必能玩的转。

    当初组建科学院的时候,一些大臣们还有挺大的意见呢。

    然而现在呢?

    科学院的威力已经渐渐的体现了出来,不说每天都有新东西出现,起码每个月是都有新东西出来的。

    管他暂时能不能用得上,早晚有一天是能够用上的。

    当然,科学院现在还正处于探索阶段。

    就目前而言,一个车辆研究院显然是不够用的,所以,在拿到项目之后,岳山接受了王忌的建议,将一些自己无暇顾及的项目委托给其他团队进行集中公关。

    这样可以大大的加快研究速度,同时也能让其他团队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这些都是通过时间的积累,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

    而且正在通过实践,一步步的去验证,去改进。

    “不错,但也并不是全对,前期的确是这样的,需要这些人来试验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需要这些人来掌握这些设备,到时候可以通过他们快速传播,除此之外,有些路段,也必须要由他们来修建才行,到了后期,这支路桥部队会转换为专为部队开山架桥的部队,犹如北边的大河,这支部队可以在半天之内架起一座桥梁供部队通过……”

第652章 朕又飘了

    “什么?半天时间就能架起一座桥?”王离大吃一惊。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王陵疯狂的摇着头。

    然后又下意识的看向王忌,似乎是在问,你们科学院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然而这一次王忌也一脸无辜的看着王不饿,这事儿俺是真的不知道啊。

    然而面对着众人的质疑,王不饿却是笑了起来。

    “你们啊,这思维还是没有跟上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上天,朕也坚信,有一天是会上天的!”

    “……”

    王离:俺不信……

    王陵:俺读书少,别骗俺……

    彭越:你们在说啥?

    王忌:我特么突然间心里面好方啊……

    上面的动动嘴,下面的跑断腿。

    这个事儿吧,王忌也经历过,是真的经历过。

    虽然最终成功了,结果还不错,但是那种过程的体验是真的不友好的。

    然而王不饿却懒的解释。

    当机械化时代来临的时候,这些还困难吗?

    半天的时间在黄河上搭建起一座浮桥,很困难吗?

    放在现在来说,那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放在后世,技术难度其实并不高。

    也就是没有必要,不然的话,后世的舟桥部队是可以直接从大陆搭建一座浮桥到宝岛的。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座桥是能搭建起来的。

    其次不能确定的是,这座桥能不能走人,走装备。

    主要是距离太远,海面情况太复杂,随便来一阵大一些的浪花就受不了。

    如果不考虑正常通行的话,这个要求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而且可以保证的是,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三天。

    而浮桥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箱子,然后通过连接件将其连接在一起,仅此而已。

    面对窄一些的河流,可以一口气搭建到对面,就是先搞两个箱体进去,固定好一端,将两个箱体连接在一起。

    之后车辆上去,从微端放下第三个箱子,连接好之后在放置第四个箱子,一直到河对面。

    这种适用于河流不宽,水流缓慢的地方。

    基本上十个左右箱子就能到对面,或者是湖泊这种地方。

    而类似于黄河这种河面够宽,水流又相对急一些的地方。

    则是直接在岸边一口气扔进去,全部在靠岸的地方组装完成,然后在利用推进装置进行九十度夹角横推过去,最后岸边两端固定,一座浮桥就这么搭建好了。

    对于没见识过的人来说这很困难,但是对于王不饿这种见识过,甚至没少走浮桥的人来说,其实很简单。

    只需要对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装就可以了。

    可别小看了这玩意儿,虽然舟桥部队自身没有什么战斗力,也不是战斗部队。

    但他的作用可一点也不小,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成熟的舟桥部队,能让整个部队的进军速度提高一成以上。

    如果是南方那种多河流的地带,更是能提高三四成的行军速度。

    这又意味着什么?

    还需要多说吗?

    至于上天,这个是真的不难的。

    飞机做不到,热气球难道还做不到吗?

    只需要研究一下喷火装置就可以了,燃料什么的就太好找了,石油,煤炭,都是可以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效率问题。

    但这年头的热气球你要啥效率?

    能升到天上就行了,到时候热气球充当瞭望塔,或者干脆主将站在上面指挥战斗,战场情况一目了然。

    你还在几十里外呢,我这边就发现你了,还玩啥?

    大汉要走的路还很长呢。

    王不饿当然知道,也从没指望能一步登天的,那不现实,也不可能。

    二十一世纪的成就,那是全世界共同努力了二三百年才有的结果呢。

    现在只有一个大汉,王不饿觉得,不走弯路,不出错误的话,五百年能达到后世那种水平就算不错了。

    嗯,现在是公元前多少年来着?

    王不饿也记不清楚了,因为他压根就没搞清楚过公元前多少年是哪一年。

    反正大概就是二百年左右,也就是说,到了公元三百年的时候,大汉就能达到二十一世纪那种水平了?

    卧槽……

    王不饿突然觉得自己膨胀了。

    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与其幻想那些有的没的,倒不如先给自己建个小目标?

    比如说,有生之年,先修他个三纵三横?

    “行了,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两支部队的规模暂定一万人,五百人为一营,黄金部队每营配置五十至一百名专业人员,其他的为护卫后勤人员,负责携带一些装备,后勤,以及保护全营安全。”

    “路桥部队也是五百人为一营,每营十到二十个专业人员,凡是专业人员,全部按军官定级!技术主官与营主官级别相同。”王不饿直接说道。

    这个事儿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了,更不需要商量,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完全就是照搬后世的模式,而这种专业性质特别强的部队,虽然这些专业人员不能担任主官,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掌控这么多人。

    但因为这是专业部队,所以离开了他们这些专业人员,这个部队就废了。

    就拿黄金部队来说,每个营的专业人员,级别最高的,肯定就是跟五百主同等级别了,只不过一个管军事,一个管技术,军事是配合技术的,但是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技术是需要听从军事的。

    哪怕一个营有一百个专业人员,那么这一百个专业人员,级别最低的,也会是屯长这个级别的。

    原因无他,就因为专业。

    在这支部队,这些专业人员才是真正的骨干,其他人是可以随意调换的。

    这就叫术业有专攻,在谁的领域,谁有话语权。

    看着王不饿的态度,众人不得不无语的应了下来。

    说是来开会商量的,倒不如说是来通知他们的。

    整个过程没人能插得上一句话,全程都是王不饿在安排的。

    虽然没有安排到每一个人,但基本的轮廓是有的。

    例如说黄金部队的组成,就需要斥候本部那边抽调对探索环境能力比较强的斥候加入进来。

    一万人,那就是二十个营,与之对应的,斥候本部那边至少要抽调四百到五百人加入黄金部队。

    工部那边则需要抽调至少一千人对于勘探有一手的人加入进来,余下的就是兵部的事儿了。

    是将其他部队整建制划过来?

    还是新招募部队,或者从各个部队抽调人手过来。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一波最受伤的肯定是工部无疑。

    因为不论是黄金部队,还是路桥部队,其骨干都是要从工部抽调的。

第653章 洛阳铲

    洛阳南郊外,陈锋之就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突然失去了乐趣一样。

    说好的是去当官的,结果却把自己骗来挖矿。

    虽然自己不太情愿去当官,可更不想来挖矿啊。

    但是没办法,有些事情,他说的不算。

    初到矿上,陈锋之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见到了负责人,对方早已接到了通知,然后便给陈锋之安排了一个人带着。

    对于这种特殊人物,矿上是不大喜欢的。

    活干不成不说,还到处都是事。

    可上面安排下来了,不管又不行。

    挖矿又不敢用,人家也未必会干,但还必须要让他体验到矿上的辛苦,趁早让他打消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于是,陈锋之便被带着来到了一个属于技术岗位,但是却又很费力气的岗位上。

    “小李,你拿这是什么东西?怎么看着这么奇怪?”看着领着自己的技术人员手中拿着一件奇怪的工具,陈锋之不由疑惑道。

    到底是什么技术工种?

    他的工具竟然只有两件?

    一件是长约一米,还没有手臂粗的一个圆筒?

    确切的说,头部是半圆形,后方则是一根铁棍子,另一手则拿着一把锤子?

    “陈公子,这叫洛阳铲,科学院那边研究出来的新东西,别看这东西不起眼,用起来就可方便了。”李怀扬了扬手中的洛阳铲,介绍道。

    对于陈锋之,他也没什么好感。

    虽然不知道陈锋之之前都干了点啥,但是对于这种背景颇深的人来说,他们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好感的。

    所谓的好感,那得拿出实际的行动才行。

    反正在得到这帮人的认可之前,大家都不会待见他的。

    至于说会不会被穿小鞋,穿就穿呗,大不了上告便是了。

    别人的资历都老,干的时间也长了。

    所以,接待陈锋之这种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落到了刚刚结束实习,转正不到两个月的小菜鸟身上了。

    “这玩意儿有啥用?”陈锋之大感好奇,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的。

    先前那管事的告诉自己说,今天让自己去见识一下所有矿上都不可能缺少的东西,离了这东西不说干不成活,起码干活的效率降低一半。

    在见到这洛阳铲之后,他还真有些不太相信,不知道为啥,总感觉那货是在忽悠自己呢。

    “用处大着呢,咱们挖矿往哪挖,挖多少,全靠这玩意儿来指挥呢,他说挖几尺,那就只能挖几尺,就算你多挖半尺,也能保证让你见不到矿。”李怀有些骄傲的说道。

    “这玩意儿有这么神奇?”陈锋之仔细的打探着洛阳铲,伸手接过来掂量了一下。

    发现入手之后很沉重,一股冰凉的感觉传来,一看就知道是好料打造的。

    铲头更是被打磨的锃光发亮,不说犹如兵器一样尖锐,起码用点力刺在一个人的身上,是绝对能刺透的。

    “何至于此啊,就说这地下若是有个坟墓,我只要挖到这个位置,就能明确的告诉你这个棺材的走向和位置,直接照着挖就是了,保准能让你见到棺材,一点都不带差的。”李怀在洛阳铲上比划了个位置,大约只有三十厘米左右的位置。

    当然,具体挖到哪才能确定,这个也是根据情况来决定的。

    如果是没有开垦过的荒地,三十厘米的深度就足够了。

    若是熟地,则需要更深一些才能确定。

    原理当然很简单,就是通过挖出来的是不是回填土来确定。

    确定一个墓的位置并不难,但盗墓贼是如何确定这个墓是否有盗掘价值的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

    一般而言,盗墓团伙里面都有一个略懂风水的人。

    先通过风水学来判断哪个位置大概率会有大墓,然后直接拿着洛阳铲连着打一排洞。

    这个洞不需要太深,四十厘米就足够用了,用洛阳铲的话,大概也就是连着打三四下就差不多了,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够了。

    若是一排盗洞全部都是回填土,那么就证明他们脚下的是个大墓,有盗掘价值。

    若是断断续续的,且断开的频率比较高,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盗掘的价值了。

    只能证明这是一个墓葬群,但单个墓的规格较小,里面就算是有一些财物,也没有盗掘的价值,还不够耽误事的。

    但是一个装备其实是部分好坏的,用他的人是好人,那就是好装备,用他的是坏人,自然就是坏装备。

    洛阳铲到了李怀这种人手中,那就能发挥大用处了。

    而洛阳铲,同样是现在探矿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没有洛阳铲之前,探矿主要凭借的是经验,对矿区周围的环境,土壤,植物进行观察,然后来确定下面是不是有矿。

    然后在进行挖掘确定,这种方法效率极低,而且也不稳定,不能确定这座矿到底有多大。

    而有了洛阳铲就不一样了,除了可以探明矿的大小,位置,还对矿的开采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性。

    进入矿区,李怀用实际行动向陈锋之演示了洛阳铲的作用。

    找到先前用来探矿的孔,而这个时候这个孔已经非常短了,不过这是必然的。

    李怀直接将洛阳铲放进去,开始拿着锤子一锤一锤的敲着尾部。

    随着重力的击打,洛阳铲一点点的进入了深处,李怀不停的晃动着洛阳铲,以防止被卡住。

    对照着铁把上的标尺,到了位置便将洛阳铲取出,直接观察洛阳铲中带出来的煤炭,然后在将其倒在地上去观察。

    没什么问题之后,继续重复之前的行为。

    一连几个洞都是正常的,这意味着在李怀探明过的位置,继续往里面开采一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日落的时候,这才出现了一些问题。

    “陈公子,你能看出来这个有什么问题吗?”李怀将洛阳铲递到陈锋之面前。

    “有石头……”陈锋之翻着白眼说道,大概有四分之一都是石头,这特娘的得是多瞎的人才看不出来问题啊?

    “不错,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位置往后一米的位置有石头,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来验证一下,看这是一块单一的石头,还是一座山,通过这个可以确定背后有没有矿可以开采,到时候生产任务自然就可以根据探明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免得到时候遇见一块大石头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哪边是山,哪边是矿!”李怀解释道。

第654章 学渣的逆袭

    这年头不是后世,也没有那么多先进的仪器。

    不可能利用声波信号来探测地下矿产或者石油什么的。

    真要是跟后世那种方法一样,那就爽歪歪了。

    探头插入地下也就十来厘米,一排线连着过去,设备上一看,地下的所有情况全都一目了然。

    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即便只是一个洛阳铲,放在现在这个年代,那也是足够先进的东西了。

    多的不敢说,领先世界一千年这个牛逼还是敢吹的。

    探矿就跟探墓一样,不过探矿看的不是回填土,而是一直往下探,通过加接连杆来增加长度,看带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由于天已经黑了,所以李怀只能在这里做了个标记,然后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煤矿采矿区是禁止有任何明火暗火出现的。

    虽然这玩意儿没那么好点燃,可一旦点燃了,那就很难扑灭了。

    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着火,这个矿就算是半废状态了。

    因为这些失误让一座宝贵的矿成为废矿,这个责任没人能担当得起。

    陈锋之忽然觉得探矿似乎挺有意思的,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特别是当他看到李怀一通费劲儿之后,将内部的土或者矿,或者石头带上来,一探背后究竟时候的感觉。

    就是那种心痒痒的,跟猫抓了似的,很想亲自上手去体验一把。

    很想去探访一下每一个地方。

    总结一下,就是陈锋之觉得自己对探矿这件事情很有兴趣。

    当一个人兴趣来了的时候,往往会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动力。

    就好比上学的时候,作为一个学渣,突然发现自己对于某一科好像有着异常的天赋,然后在上课的时候会格外的认真。

    考试的时候也更是格外的简单,大眼一扫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那种痛快的感觉就不要提了,那是在其他科目上永远也体会不到的感觉。

    (学渣的逆袭,狗作者就是这样,历史称霸全班,其他科目永远吊车尾,于是我选择了写历史小说……)

    回到办公地点,李怀将今天的情况汇报了上去。

    这种每次只探一米深度的情况,其实就是根据生产计划来安排的。

    在一个是人手不够,设备也不够。

    洛阳铲虽然好用,但是链接用的套筒却不多。

    加上套筒越长,损坏的概率就越大。

    现在汉朝的资源还不能够支撑他们随便去乱造的。

    所以探矿这方面,也就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安排,只要能跟上生产就行了。

    于是,李怀这边得到了人手加强。

    负责人明天给李怀这边增派了两个人,三个人同时对发现石头的那块区域进行加强探查,争取尽快确定石头的大小,以决定是否改变开采计划。

    “李兄弟,走,咱们到外面吃两口!”下了班,陈锋之便火急火燎的拉着李怀往外走。

    这么多年了,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感兴趣的事情了。

    就是不知道老爹那边同不同意。

    但是管他呢,老爹同不同意那是以后的事儿,起码自己找到前进的动力了。

    看来这皇帝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嘛……

    等等……

    外面都传言说皇帝有识人之明,灌婴,韩信,陈平,彭越,张不衣,甚至还包括了他老爹。

    这些人都是皇帝一手发掘出来的,这些人的能力各有不同。

    但是很显然,现如今每一个人都混的很舒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过的那叫一个游刃有余。

    难道说,皇帝知道我在这方面有天赋?

    对,一定是这样的,不然皇帝又怎么会让我来矿上呢?

    陈锋之强行为自己安利了一波,他哪会知道,王不饿只是让他来试试,如果不行的话,就只能走官商那条路了。

    再不行的话,那就是谁也没办法了。

    但是这些事情陈锋之不知道啊。

    “陈公子,还是别了吧,食堂一样能吃的……”看着外面的饭庄,李怀有些怂了。

    煤矿外面的饭庄,多以酒肉为主。

    这年头的人都节省惯了,但是每天干的都是体力活,在吃上面若是不认真点,这体力可能就跟不上。

    煤矿的食堂也会有肉,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且不是每天都有。

    有些时候工人们嘴馋了,就会到外面来买一些解解馋。

    当然,寻常的食物在这里是卖不出去的。

    矿工们也是要过日子的,所以,这里最经常出现的一幕就是,要么是矿工来打包买走。

    要么就是一个个的端着碗过来吃饭。

    大概意思就是去饭店吃饭的时候,自带素菜去的那种感觉。

    李怀求学这么多年,这才刚转正俩月,工钱也还很低,根本就经不起他这么折腾的。

    而陈锋之这种贵人,便宜的东西人家会吃?

    再者,跟着这样的人来,你能让人家出钱?

    李怀虽然刚出来不久,但是一些基本的社会经验还是有的。

    那些老资历为什么不想搭理陈锋之,还不就是因为在某些事情上面,你不得不站出来。

    就好比现在,你敢让陈锋之结账?

    万一人家不高兴了呢?

    万一人家给你穿小鞋了呢?

    “今日你尽管放开去吃就行了,钱的事情你不需要操心,再说了,请你吃饭也是有目的的,接下来我要问你一些关于探矿的事情,你只要知无不言就行了。”陈锋之笑着拉着李怀便直接走了进去。

    进入饭庄之后,陈锋之二话不说,直接哗哗哗的点了几份菜。

    奢侈鬼奢侈,但陈家的家风还是告诉陈锋之,不能铺张浪费。

    点的菜贵便宜无所谓,但一定要能吃多少就点多少。

    只有两个人,陈锋之点了四个菜加一个汤,然后又让店家上了一壶酒。

    结果店家直接上了一小坛,在这地方,还想论壶喝酒?

    看不起谁呢这是?

    对此陈锋之也并没有介意,反正一小坛也不多,两个人还是能喝完的。

    为了让李怀放心一些,陈锋之直接就跟店家结了账。

    “吃,尝尝这边的味道如何!回头有机会的话,我请你去关中那边吃,有一位老师傅那手艺真是绝了,据说之前是给始皇帝做饭的……”陈锋之热情的招呼着。

    李怀一脸懵逼的看着陈锋之,啥段位啊?

    始皇帝的御厨都能找到?

第655章 这是门技术活

    陈锋之幼年也是个贫苦家庭的孩子。

    大概也就是在他十来岁的时候,家里面的日子这才好了一些。

    而当时陈锋之也是跟着祖父母还有母亲整日东躲西藏的,以躲就是两三年的时间。

    那时候陈锋之还小,还有些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躲。

    总是以为是在躲避战乱。

    直到长大了一些之后,陈锋之这才明白,当年他们为什么要躲。

    他爹跟着造大秦的反了,他们这些直系亲属能不躲吗?

    在造反成功之前,当然是有多远躲多远。

    而当时这些人的家属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情况。

    直到汉国建立以后,这些人才算是重见天日。

    到了汉灭秦之后,这些人心中的担忧便彻底的没有了。

    摇身一变,他们从造反者的身份变成了创业者,打江山的身份。

    一个个的也更是从艰苦的百姓,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汉的新贵。

    当然,陈锋之现在并不想来炫耀这些。

    他的家风家规也不允许他来炫耀这些。

    若不然的话,现在这里的人会不知道他陈锋之是陈铁山的儿子?

    而且还是长子,未来的广武侯接班人?

    “李怀,能跟我讲一讲你探矿的事情吗?”陈锋之跟李怀喝了杯,然后开始问道。

    “真讲探矿?”李怀有些懵了,这富家子到底是咋了?

    好好的福不享,偏偏来了解探矿?

    探矿虽然听着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就是个苦逼的活。

    每天累的要死要活的不说,而且还提心吊胆的。

    探测也有不准确的时候,有时候明明探洞打下去证明后面有矿,但是挖下去的时候却发现压根就没有矿。

    而且有时候人不信玄学是不行的,李怀就遇见过一次奇葩的事情。

    “当然要讲,不然我来这里是干啥的?虽然我家里挺有钱的,也算是有些地位,但是我也不想坐吃山空啊,当官又不会,学习又学不进去,只剩下探矿了,这次要是再不行的话,我爹估计就不管我了。”陈锋之愁眉苦脸道。

    虽然嘴上说的很坚决,但陈锋之肚子里清楚的很。

    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知道老爹的无奈。

    他也很想努力,可总是找不对方向,他的努力也没有任何的成果。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

    “行,那就讲一讲吧,不过探矿的事情还是挺多的,这一时半会儿的可能也说不完。”李怀说道。

    “没事,反正我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只要你不烦的话,我每天都来这里请你吃饭,你就负责跟我讲这些事情就行了。”陈锋之笑着点头道,钱他不缺,天天来这里也能消费的起,最关键的是,只要自己能学到东西就行了。

    “那行吧,那我就先讲一下现在是怎么探矿的。”李怀点了点头,开始整理着思绪。

    陈锋之也开始一脸认真的准备着。

    李怀当年的成绩并不算好,在他们那一届基本上属于吊车尾的存在。

    能够考入洛阳书院,完全是因为占了专业的光。

    地质探测这个专业基本上没什么人报,毕竟是冷门专业,而且前景也不好。

    虽然能混个官职,但谁又想每天去矿上干活的?

    要么就是去荒郊野外的?

    同样的都是几年努力,同样都是洛阳书院,凭什么有人能坐在庙堂之上,他们却只能在荒郊野外的到处乱跑?

    而且未来前途也不如那些人?

    所以,冷门专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

    李怀成绩不行,又不想复读,毕竟家里面支撑不起这个开销。

    所以便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找一个冷门专业报考,说不定有机会考进去。

    于是,李怀果真考了进来。

    通过四年的苦读,整个人变黑了,毕业之后,通过科举,成功的进入了工部。

    然后被分配到了洛阳郊外的煤矿进行基础探测。

    “这探矿的第一步,就是认真,心细,很多东西都隐藏在暗中,若是不够心细的话,有可能会错过很多重要信息的。”

    “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学会看土,记住各种各样土的模样。”

    “这挖开过的回填土,跟没有挖开过的土层是不一样的,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回填土土质疏松一些,而且颜色略浅。”

    “没有挖开过的土层,土质坚硬,密度较大,除了通过眼睛来观察以外,在打洞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傅这一铲子砸下去,基本上心里面就有数了。”

    “而没有挖开过的土层,深度不同,颜色也是不同的,像是煤矿这种就比较好认了,带出来就能一眼看到,黑乎乎的一大片,除非你不认识煤。”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第一步是探测,探测到下面有矿之后,就是近一步的探测。”

    “首先要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往下打,打一个更深的洞,要探出来这个矿往下到底有多深。”

    “曾经我们勘探届就闹出过一个笑话,因为没有经验,刚使用洛阳铲不久,很快在地下十米左右的位置探到了煤矿,简单的探测了一下范围,面积还挺大的,于是就开始组织开采了。”

    “结果费尽心机挖了一个十米的大坑,开采了不到半米的深度就没有煤了,也就是说,这一片的煤层只有不到半米,而为了开采这些,要把覆盖在上面的十米土层给挖开。”

    “开采出来的煤就算全都卖了高价,都还不够挖土的工钱呢。”

    “经过这一次之后,后来在探测的时候,就要先探一下深度,确定这个矿有没有开采的价值。”

    “除了这些以外,地下还是有水的,通过对挖出来的煤进行判断地下水位怎么样,有些地方虽然有煤,深浅也合适,但地下水太丰富了,这种矿根本就没办法开采,强行挖开的话,好不容易清理完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满坑的水。”

    总而言之,现在的勘探,总结一下就是先找到,在看范围,再确定能不能开采。

    而依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地下开采是不现实的,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只能露天开采。

    所以只能选择那些距离地表比较近一些的矿来开采。

    所以,勘探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还是一门技术相当高的活,没有经过系统性学习的,最多就是个二百五选手。

第656章 那龟儿子在干嘛

    半个月的时间,陈锋之如同像是海绵被扔进了大海一样,疯狂的吸收着周边的水份。

    那种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感觉,原来是如此的舒服,如此的美妙。

    论努力,论毅力,陈锋之并不缺。

    若是没有那点毅力,陈锋之也不可能在明明什么也学不会的前提下,仍旧坚持努力学习了两年的时间。

    现在陈锋之总算是明白了。

    学不会不是因为自己笨,而是因为没有找到方向。

    跟着李怀的这半个月时间内,陈锋之每天都在疯狂的吸收着李怀的精华。

    每天晚上,他都要请李怀到外面的饭庄内大吃一顿。

    半个月来,陈锋之和李怀两人吃遍了整个煤矿外的饭庄。

    虽然花费巨大,但是陈锋之却觉得这是值得的,而且还是超有所值。

    半个月的时间,自己学习了李怀两年才学完的知识。

    当然不是什么系统性的学习。

    而是李怀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将实际运用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知识率先传授给了陈锋之。

    特别是煤矿勘探方面的经验,等陈锋之学会了这些之后,在一点点的去补习其他的知识。

    毕竟那些东西在这里很难遇见。

    而实践又是最好的老师。

    在煤矿上,李怀直接用现实来教学,甚至让陈锋之亲自动手,两人扒着挖出来的标本一点点的分析讲解。

    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就算学习一年,到了工作岗位上依旧什么也不会。

    唯一能够起到帮助的,是那些知识的累积,可以在他熟悉之后完成一个华丽的加速。

    但是在此之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朝廷为什么要让通过科举的官员先进行两年的暗访?

    不正是因为这些吗?

    那些一直待在教室里学习的才子们,从根本上来说是脱离了实际的。

    需要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来让他们清晰的了解到现实的残酷。

    要让他们对民间有一个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来消化他们所学的内容。

    同时,也要让他们心中保持一丝敬畏。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其中的可怕。

    就好比只有自杀过一次的人,才会明白生命的可贵,才不会再有第二次自杀的念想。

    陈铁山最近心里面有些焦急。

    自从陈锋之来了煤矿之后,便与家中的联络不太勤快了。

    唯一的一次联络,还是让人回来说一声缺钱了,让家里派人给送去一些钱。

    而关于陈锋之在煤矿上的动态,陈铁山却一点也不清楚。

    接连忙活了大半个月的功夫,陈铁山终于跟各个部门确定了最终的方案。

    虽然组建两支新的部队跟陈铁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他也没有直接的管辖权。

    但是这些人终究是要在西域行走的,作为未来西域的最高官员,陈铁山是必须知情的,甚至要在某些方面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的。

    所以,黄金部队二十个营,有九个营分配到了西域。

    路桥部队二十个营,有四个营分配到了西域。

    但是这四个营前期并不会去西域,具体什么时候去,还要等兵部这边的通知。

    就目前而言,黄金部队和路桥部队,是直属兵部管辖的,跟地方驻军没有任何的关系。

    除此之外,陈铁山也在疯狂的了解着关于西域的一切。

    现在西域那边很稳定,但稳定的原因是因为那边还有大量的驻军。

    可那些驻军终究不是属于西域的驻军。

    二十万的蜀郡兵营驻军,二十五万的北营骑兵和月氏混合骑兵。

    这些人,几乎九成以上都是要撤回来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所以上任之后,陈铁山还面临一个驻军锐减的现实,所以他还要防备驻军撤走之后,西域会不会再生波澜。

    虽然朝廷也会补充新的兵员进去,但是西域的总兵力已经确定下来了,不会超过十万人。

    而且,在抠苍孜孜不倦的进谏下,陛下已经同意了裁军。

    当然,这跟抠苍的进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能让王不饿同意裁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天下太平了。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之前疯狂的扩军,那是因为匈奴未灭,西域还没有真正的纳入版图,所以需要那么多的兵力去形成碾压局面的优势。

    西域那地方派十万人去一样能解决战斗,无非就是这场仗打的时间长短而已。

    也许两年能打完,也许三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呢?

    兵力不够,在一些大的战术上就没办法去很好的布局。

    你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进行包围分割,怎么能快速的消灭敌人呢?

    派十万人去,只能正面进攻,通过战斗来消灭对方,赶跑对方。

    但这并不是长久的办法。

    所以朝廷虽然派了四十五万大军去西域,一时间让抠苍苦不堪言,整个朝廷都在缩减预算来支撑军费的支出。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

    战争只打了一年不到的时间,然后西域便成大汉的领土了。

    接下来驻军,已经不算是远征了,最多算是偏远地区的戍守,军费稍稍降低了一些。

    可即便如此,户部那边也有些扛不住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战事依旧存在,那么户部就算扛不住也得接着抗。

    现在北方隐患没有了,西方隐患也不大,唯独剩下西南和南方。

    但是这两个地方的敌人并不强大,只是需要耗费一些精力而已。

    所以,在这半个月内,一群人争论不休。

    而最终的安排就是,西域驻军十万,北方草原驻军十万,蜀郡兵营驻军五万,南郡兵营驻军十五万,同时负责岭南区域的军事驻守。

    在大汉内部驻扎多少人,这是一个争议点,也正是因为暂时没能确定这个点,所以没办法确定最终裁军的人数。

    除此之外就是裁军的方法,这也是个巨大的争议点。

    当然,这个是正规军的人数,城防军并不属于正规军。

    而且现在的城防军也跟以往不一样了,多以正规军退役人员为骨干,各地征召的徭役来担任士兵。

    所以军费所需甚少,百姓对于这种徭役也并不抗拒。

    毕竟每年也就半个月,也不用跑远,就是去本县县城戍守就行了。

    但不管怎么说,陈铁山手头上的事情算是暂时忙完了,他终于抽出时间来矿上看一看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到底在干嘛了……

第657章 卧槽......

    来到了煤矿,陈铁山仔细的观察着这里的情况。

    他发现这里要比关中那边的煤矿情况好了太多太多。

    各种那边见不到的设备,在这边已经出现了。

    那边还在用老式的牲畜动力传送带,这边的已经换上了蒸汽机传送带。

    笨重的蒸汽机吭哧吭哧的转动着,烟囱内冒着滚滚白烟,还有个小一些的烟囱冒着黑色的烟雾。

    周围的空气中隐隐的有一股酸腐的味道,猛然一闻会让人有些不太舒服。

    但随着空气的流动,那种味道基本上闻不到了。

    更换的只是一种劳作的方式,可是效率却提升了不止一星半点。

    关中那边依靠牲畜来提供动力的传输带,并不能运输太重的煤炭。

    但是在这里,陈铁山看到的是传输带上满满的都是煤炭,要比关中那边的多了几倍。

    而另一边,是一座座高高的煤山,有人正在往上面淋着水。

    “那是什么东西?”陈铁山指着煤矿上几个旷工手中的设备惊奇道。

    不怪陈铁山见的世面太少,而是这玩意儿大多数人都没见过。

    只听见砰砰砰的响声,然后一根铁棒便咚咚咚的剧烈震动着,再然后,煤就挖出来了?

    “广武侯,那是新型的采矿设备,全名为蒸汽钻机。”跟在陈铁山身边的煤矿负责人介绍道。

    这种机器刚来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刚来的时候还以为就那回事呢。

    结果三天过后,当矿工熟悉了之后,那效率就更是不要提了。

    一台这玩意儿,一天开采的数量,能抵挡五十个人的开采量。

    而控制这一台机器,只需要四个人就够了。

    主要还是为了安全起见,不然的话,两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这个蒸汽钻机是科学院那边最新研究出来的,具体的情况下官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他们那边根据蒸汽机进行改动的。”

    “体格缩小了一些,动力也减小了不少,但是用来开矿的话是足够用的。”

    “因为煤矿上不能有明火,不然一旦失火,这个损失谁都承担不起,所以那边在设计的时候就直接加了一个架子,四个角支撑着,防止倒在地上让里边的火露出来。同时又进行了多次固定,防止工作的时候出现倾倒。”

    “上方加煤,温度到了以后开始工作,通过下面的那根钢钻去钻脚下的煤炭,每一次能够钻入地下大约手掌那么深。”

    “使用的时候四个人站在四周,缓慢的移动就好了,钻头不断的冲击着脚下的炭块,将其打成小块,后面的人直接过来清走就行了。”

    “这么好用?”陈铁山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虽然不太敢相信,但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眼前。

    就算是不相信也得相信。

    那四个人抬着那台整齐钻机缓慢的走过去,后面地上便有一片等着被清理的煤炭碎块。

    陈铁山在想着,是不是在下面安装一个轮子推着走会更好用一些?

    因为他见到每一次都要对准位置,而且还有一些没有钻掉的煤炭需要后面的人拿着铁镐或者大锤砸下来。

    不过即便这样,这个效率也让他很震惊了。

    要知道关中那边的矿,现在还在依靠纯人力采集呢。

    就是一个人拿着一根铁棒,一个人拿着大锤砸上去,然后就清理吧。

    费时费力不说,效率也很一般。

    虽然比起十年前效率已经提升了数倍,但是跟现在的蒸汽钻机相比较起来,那还是太落后了。

    而且在这个地方,也不需要担心燃料的问题,只需要定时加水就行了。

    没有燃料了直接低头捡起来几块炭块丢进去就行了,连跑都不用跑。

    负责人笑了笑,又说道:“还有两种呢,一种跟这个差不多,就是直接反了过来,可以用在垂直开采的时候,那个也是固定好的,开采的时候位置基本上是固定死的,这个不太好用。”

    “另一个最好用了,直接就没有四周的架子,用的时候把临时的架子搭建起来固定好,然后吊在上面,只需要一个人在后面顶住就行了。而且还可以调节上下高度,方便得很。”

    陈铁山如同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在这个黑不溜秋,到处都是黑人的煤矿上看的眼花缭乱的。

    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细节。

    虽然这个蒸汽钻机已经做足了保护,但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在矿场内还是放置了不少的大水桶。

    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从里面取水来给钻机加水,真要是发生了意外,也能很快就把水取来将其扑灭。

    果然,成败在于细节。

    看了一遍洛阳煤矿之后,陈铁山更加坚定了要让科学院支援自己的想法了。

    洛阳煤矿依靠大汉科学院,不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都是这里先用,甚至科学院还会在这里做一些试验。

    就这里的画面,外面哪一个煤矿敢想?

    陈铁山同样也清楚,虽然自己就算是带走了一些人,在那边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太多的新成果。

    但是这个关系一定要走到的,到时候可以让科学院每年派一批人过去支援,把最新的技术带过去。

    虽然不及洛阳这边,但比起其他地方应该也会好很多的。

    毕竟西域那边的定位是要能够自产的。

    “前些日子不是有个叫陈锋之的年轻人来了矿上吗?”陈铁山终于问起了正事。

    煤矿上的先进设备再多,对他来说也就是花里胡哨的东西,早晚自己手下也会有的。

    相比较于这些,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儿子。

    “说起那个陈锋之可是神了,说真的,要不是陈锋之背景不一般,下官都想建议工部直接走个程序把他收了算了,刚来的时候下官还觉得这不过是个没事干的富家子弟呢,结果几天之后就让下官大跌眼镜,每天拉着带他的师父出去吃喝,回来就把他师父掏的一干二净,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愣是把他师父的存货掏了差不多一半,现在别的地方还不好说,但是在这座矿上的勘探,基本上是难不倒他了……”

    听着负责人的吹捧,陈铁山此时此刻只有一个想法。

    ‘卧槽……’

    ‘又让陛下给看准了???’

第658章 蓦然回首

    陈铁山百思不得其姐,更是被自己心中突然出现的这个想法给震惊了。

    王不饿的识人之名早就被大家认可接受了。

    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无人可用,结果王不饿安排一个人去干啥,结果这个人就干的很好。

    到后来大家渐渐的成长起来了,一切也都开始正规划了。

    蓦然回首,大家这才发现,原来王不饿还真的就是个伯乐。

    这些年来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去发掘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位置。

    有些事情其实是经不起算的。

    当真正有精力和时间坐下来一一盘算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发现王不饿在这方面到底有多强大。

    例如说,王不饿认为张良有大才,所以在张良来了之后便开始委以重任。

    在起家阶段,甚至直接将敖仓交给张良来负责。

    那个时候的张良有什么?

    他什么也没有,除了顶着韩国贵族的名头以外,所做的事情更是一无所成。

    即便这样,王不饿还是相信他能够成功。

    于是,张良用后来的表现告诉众人,王不饿没有看错。

    王不饿说张不衣不适合领军作战,这让当时的张不衣很是郁闷不解。

    后来倒是给了张不衣一次机会,虽然那一仗打的也不错。

    但事实证明,张不衣领军适合干那种搂草打兔子的活,真正让他去执行战略任务的时候,是不合适的。

    因为到现在看来,当年张不衣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为后来的西域之战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当日若是让韩信或者灌婴站在张不衣的位置上,或许会想办法跟匈奴人打一仗,尽量消耗一下他们的有生力量的。

    而在禁卫军大将军这个位置上,张不衣却做的很好。

    这些年来从禁卫军中走出了数千基层军官,于是乎,每年禁卫军选拔的时候,各军将士都是拼了老命也要争一把的。

    紧接着便是灌婴,当年灌婴是以游商的身份加入汉军的。

    结果王不饿在见到灌婴之后,便给了他一个机会,随后灌婴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

    后来还发掘了韩信这种猛将,而对于韩信,王不饿也同样没有吝啬给予机会。

    在灭楚一战的时候,王不饿更是给予了韩信绝对的信任,和绝对自由的发挥机会。

    而韩信也没有让人失望。

    如果说这只能证明王不饿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的话,那么接下来立国之后,王不饿的一系列操作也是让人震惊不已的。

    没什么声名的王陵被任命为工部尚书。

    曹参接任吏部尚书。

    张苍上任户部尚书。

    田儋负责商部的事情。

    王离则负责兵部的事情。

    事实证明,这些人都很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甚至在这个位置上,就目前而言,是找不到比他们更适合的人的。

    除此之外,王不饿还一手建立了大汉的三级教育制度,科举制度。

    称帝八年,三级教育制度开展五年,现如今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渐渐的跟了上来。

    虽然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观察这个成果,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现行制度下,大汉百姓对于朝廷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大人们有机会工作赚钱,赋税逐年都在降低,甚至还有抵消赋税的机会。

    小孩子有学习的机会,以往学习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根本不感高攀的事情。

    但是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件事情,知识改变命运。

    就算没能进入洛阳书院,没有能够参加科举考试。

    但只要能够进入郡学,那就可以学个一技之长了,只要人灵活一些,基本上可以保证这辈子衣食无忧。

    虽然未来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大。

    但是现在大汉社会展现给世人的是一种只要你肯努力,生活就会越来越好的风貌。

    没本事的人就多下点力气,找工作赚钱,找不到工作就努力耕种,保障一家人有的吃。

    有知识的就参与到更高一级的事业中。

    总而言之,大汉的今天,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也是他们不敢想的。

    十一年前,谁又敢想?

    八年前,他们只是希望自己一家人可以不饿肚子而已。

    这些年来大汉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陈铁山这个亲历者都没反应过来。

    若不是今天来到了这煤矿上,突然间让自己有了这么多感触。

    恐怕自己还想不到这些问题呢。

    蓦然回首,这才发现,他们用了十一年的时间,走了诸夏数百年都没有走完的路。

    强大的国家,富庶的生活,轻薄的赋税,学习的机会,和平的社会。

    悄然无息之间,故国思想竟然没有了……

    不说完全消失了,但是现在若是有人敢站出来说要造反,恐怕地方上的百姓都不会同意。

    这么多年打来打去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能够安稳的过日子吗?

    贵族们争来争去,受伤的只能是基层的普通百姓。

    陈铁山不由得感叹着,大汉能有王不饿这个皇帝,真的是上天赐给诸夏的幸福啊。

    更不要说,现在蒸汽机已经出现了。

    听说朝廷是想将其运用在车辆上的。

    结果现在车辆还没有见到,反倒是先运用在了采矿上面。

    高效的效率,让陈铁山又一次意识到,大汉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

    而接下来,应该会有一大批人被淘汰了。

    因为他们跟不上现在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跟不上。

    能够被留下来的,只能是那些愿意接受改变,并且真正意识到不同的人。

    “走吧,带我去见一见陈锋之!”感叹完了,陈铁山这才开口道。

    虽然负责人说陈锋之在这里很不错,很有潜力。

    但陈铁山却总是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毕竟是自己下的种,什么尿性也只有自己清楚。

    之前废了那么大力都没有什么效果,这来到矿上半个月就展现出了天赋?

    反正不管怎么说,在没有亲眼所见之前,陈铁山便总是感觉自己听到的就跟做梦一样。

    矿区很大,负责人带着陈铁山来到了李怀和陈锋之两人负责的区域。

    “广武侯,那便是陈锋之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784/ 第一时间欣赏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末日游侠所写的《大汉从吹牛开始》为转载作品,大汉从吹牛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汉从吹牛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汉从吹牛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汉从吹牛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汉从吹牛开始介绍:
秦二世元年,王不饿低调的吹了个牛,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人相信了。牛皮越吹越大,信众越来越多,王不饿坐在龙椅上满脸的忧愁,我真不想吹牛啊……大汉从吹牛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汉从吹牛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汉从吹牛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