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医侦朝野TXT下载医侦朝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医侦朝野全文阅读

作者:沐轶     医侦朝野txt下载     医侦朝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43章 深圳堡

    1266年,11月1日,广南东路,宝安镇,深圳堡。

    “哈,又到深圳了,真是令人怀念啊。”

    呃,这种如此可疑的话语,不是从某个股东口里说出来的,而是朱泾少校的感想。

    当年,他和他的船员们流落临高,后来就是先设法找船来到了自家人在宝安镇设立的这个基地,才得以回到本土的,当然会对这里怀念了。

    广南两路的头号贸易重镇自然非广州莫属,但北风起的季节,溯珠江而上实在是不方便。因此东海商社就在宝安镇设置了一处基地,平日买买卖卖,临到季节了就把本地货物囤积在基地里,等舰队来一次装卸了货物便可走人了。这处基地就是深圳堡了,位于宝安镇南边一处港湾旁边,因为湾内水颇深,是个好港口,所以入乡随俗起名叫深圳。

    商社在这里修了棱堡、码头,又驻扎了一些武装商人,还派了张正义过来主持成立了广南工作组,在天南之地上蹿下跳,又是做生意又是募人出海的。这种**裸的殖民行径看在本地人眼里,实在是……没什么啊。

    人家同样是朝廷认证的良民,来了不偷不抢,反而和和气气做生意,还出钱雇人做工修路买粮买水,买地盖座大宅院又怎么了?虽说有疑似驻兵的行径,可我们广东人向来武德充沛,宗族械斗起来纠结上千人持刀弄枪都不算事,人家海商养上百多个打手那不更是稀松平常么,难不成还能为这点破事去报官?

    就算报了官,官府也不会管的啊。东海国是朝廷亲藩,国中大员和贾相关系融洽,小小州县的绿袍官哪里敢得罪他们?与其整天瞎想这个,还不如想法在生意上跟东海人搭上门路呢。人家向来是白花花的现银元付账,童叟无欺,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啊!

    这不,一见大批巨舶泊入了深圳港中,临近的居民非但不惊慌,反而欢天喜地地挑着蔬果迎了过来。堡中的酒家和姑娘们也张罗了起来,迎接这些北客的到来。

    呃,这里作为海贸重地,到处都是憋坏了的水手,合适的娱乐设施自然是必要的。

    不过深圳的产业也不仅只有这些,堡里的工作人员利用当地木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简短的加工产业链,向本地人收购来各种木材,利用本土运来的水力机械加工成板材,然后发包给本地人制造成各种日用品,后者在南洋很有销路。在堡外,不少人为了接活,就地建屋住在了这里,已经有了个工业区的苗头。

    另一边,这次南下的符凯伟、高川、杜松林、周兴等股东,也与当地的张正义等人会面,热络地问候起来。

    张正义是今年日本局势大局已定之后趁着北风的尾巴南下的,其实到这边也没几个月,不过过了一个酷热的夏天,明显是黑了不少。

    “让我看看货单……”几人刚坐定热络了一会儿,张正义就进入了正题,拿着货物清单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阵子,他心中有底,便说道:“这些毛皮人参之类的北货多给我留两箱,钟表和镜类也留几件,都记帐上,我好拿去走关系用。”

    东海商社在广东的贸易,主要是“卖”而非“买”。此时广东并未有后世那般高的开发程度,但几百年安靖,也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据户部绍兴二十三年的统计,整个广南东路有五十多万户居民,再考虑到统计遗漏,总人口应当在三百至五百万的范围内。这个数量,已经与高丽、日本、三佛齐等大国相当了,而且由于生产技术和自然环境的优越,人均gdp还要高得多。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舰队带来的北货和自产商品有很好的销路,即使是皮毛这类在当地几乎用不上的东西也有土豪买去收藏的。相比之下,能买的东西反而不多,物产要么与江南重合,要么与南洋重合,价格上没什么优势,只是空出舱位之后不得不买些东西补仓罢了。

    高川立刻竖起来耳朵来:“怎么?这边有人找你麻烦吗?”

    张正义摆摆手:“不是,过阵子我打算去安南拜访一下,到时候好给安南大员们送点礼物。”

    这时符凯伟不屑地哼了一声:“那些越南猴子有什么好拜访的,你看中哪块地,兄弟们直接打过去就是了。”

    张正义眉头一皱:“你们这些个毛病能不能改改,都多大人了还整天打打杀杀的。安南又没什么油水,我们去搞它有什么好处?反而历史上他们对蒙古人打得不错,说不定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呢。”

    符凯伟赶紧笑了一下:“张哥儿说得对啊!这搞事还是您专业些。你这来广南也好几个月了,对这片是怎么打算的?”

    张正义扔给他一根香蕉,说道:“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在的形势来看,蒙古人应该一时半会儿对岭南这边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我们在这边也就没有重大的战略利益,所以工作主要是服从商社的大利益……说实在的,一是在商业上尽可能赚取利润,反哺本土,另一个就是支持你们在南洋和西洋的开拓了。”

    他还没说完,杜松林立刻就捧起了臭脚:“张大哥不愧是前首席,觉悟就是高啊!”

    张正义瞪了他一眼,喝了口茶,又继续说道:“关于前者,倒是好说。广东市场很大,有钱人多又讲究,连貂皮都能卖得出去,更别说那些钟表眼镜等新鲜玩意儿了。倒是收购些什么平衡贸易有些麻烦。好在这边的甘蔗种植和制糖业已经有不小的规模了,我准备投资一点,再搞个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呃,你们南洋也得参加进来,把糖类出口控制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白糖制法泄密了。”

    对白砂糖的垄断,使得东海商社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但是毕竟黄泥过滤法没多大的技术含量,随着时间的增长、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工人的增多,这个方法还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出去。而且当初后勤部为了保密,没申请专利(申请了就得把方法公开了),所以商社还没法撕破脸去限制山寨厂商。说来也有意思,东海商社对于蒸汽机、电学、天文学乃至社会学理论这些至关重要的高精尖知识都是完全开放的,毫不怕人学,却在白糖辣椒这类无关紧要的东西上保密,要是百年后被人知道了,说不定又得引发各式各样的猜测。

    当前,技术扩散的规模还不大,但可想而知未来几年内肯定会迅速传播出去,届时白糖就无法谋取如此高的暴利了。为了应对这一点,东海商社一方面改进制糖技术,凭借质量和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效应取胜,另一方面则釜底抽薪,试图控制源头的原料产地。只要把广东、南洋这些主要产糖地区握在手里,别的地方零星产的那点糖还能翻天吗?

    说到这里,符凯伟想起了什么,对张正义说道:“对了,电信组特别嘱咐过,说上次韶州那些铅锌矿要多收购些回去,就要矿,不要粗炼出来的,订货单上有,等等你好好看看。”

    张正义一愣:“为什么,不是说那些矿质量不行吗?等等……电信组?怎么是他们?”

    广东多山,矿产资源丰富,尤其铅锌矿很多,之前就采购了不少随船运回去。但是其中有一些炼出来的锌品质很差,相关部门很是嫌弃,本来都指明不要韶州(韶关)矿了,这怎么突然又转性了?而且这铅锌都是冶金部门用的多,怎么又跟电信组扯上关系了?

    符凯伟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周围,确定无人之后,小声说道:“原因找到了,是因为韶州铅锌矿里混有杂质,所以影响了性能。但是这杂质可不简单,里面有锑,还有一些超出了我们以往的预料的东西,是锗……”

    “什么?”张正义感觉世界观一下子混乱了,这画风不对啊,“锗,你是说做半导体的那个?我们蒸汽机都刚整利索呢,怎么就倒腾起锗来了?”

    符凯伟笑了一下:“还不是无线电逼的?电信组攒了个小无线电系统出来,看得大会大喜过望,拨了好些资源过去,还定了个五百公里通信的远期指标,这可就苦了他们了。这么远的距离,技术难题一大堆,所以电信组的余莫他们就想起了这个锗。余莫对业余无线电有些研究,据他说,锗并非越纯越好,掺杂一定杂质的时候反而能更好地发挥半导体作用,所以即使以我们的水平努努力也是能做出来的。锗晶体管是可以手工制造的……我也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但就算搞不出真正的晶体管,只要能做出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波器,那也非常有用了。”

    张正义震惊道:“终于把无线电搞出来了?”

第544章 无线电

    是的,东海商社现在有无线电了!

    相比历史同期的技术进度,东海人在通信行业上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电信并非在技术上特别难,而是那时没有这个理论基础或者说思路,所以才出现得晚。而东海商社这帮人则正相反,让他们去搞一些需要手艺和积累的早期的工业装备技术,那基本全是一摸黑,反而对于电力和通信理论,不少人都有相当深厚的根基,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历史上,无线电的发明人颇有争议,但本质上,它的发明应当归功于麦克斯韦。是得益于这位祖师爷奠定了电磁学的理论基础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人才能将电磁波转化为实际应用。而在电磁波的存在被赫兹验证后,意大利的马可尼、俄国的**夫还有美国的特斯拉等人,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用简陋的手工工具迅速做出了可用的无线电系统。这说明无线电的实现在技术上并不难。

    一般来说,有技术不等于就可以迅速普及。就比如有线电报,早早就有了雏形了,但是无法大规模铺设出去——就算电线无铜,这年头铁线也值钱得很,照样有一堆人去偷。所以只能小范围铺设,直到有了交通警察系统和铁路,才能顺势覆盖出去。

    相比之下,不需要线路的无线电,在这个时代要实用得多。有了无线电系统,散布各地的堡垒和据点就能连成一线,舰船和部队也能随时保持联系,战略价值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但相应的,无线电的技术含量也要高得多,虽然原理不过是发射电磁波,电路图上只有寥寥几道,但也不是能轻易实现的。

    但是他们毕竟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不用走历史上的歪路。早几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到了近期,等到电力组捣鼓出了相对成熟的电容、电感、电阻等基本元器件之后,电信组便可以制造简单的电路发射电磁波了。

    这种无线电就是19世纪末马可尼发明的那种,原理是利用高压火花放电时产生的电磁振荡来传递信号。

    这种电火花电报有很大缺陷,它发射的电磁波是“全频率”的,发射时会对周围的电磁环境造成巨大的干扰,使得一段时间内只有一台设备能用。同时,由于能量散布在广阔的频段区间内,不能集中到某一特定的频率上,因此有效功率很低,需要强大的发射功率才能弥补,花费巨大代价才能延长通信距离。

    但好处是实现起来简单。当初马可尼自己在家里就捣鼓出了这套系统,之后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到足以跨越大西洋通信的地步,难度并不高。当然,他研究过程中克服一系列难题并发明相应的工具的伟大贡献是不可否定的,这不,现在这些成果就直接被东海人拿过来了。而如果想升级到更高级的无线电系统,比如超高频交流电或者电子管,那就太难了,需要高度真空的玻璃罩和钨丝——有这个技术都能出灯泡了。

    而且相比早期原始无线电,东海电信组对自己的系统做了三项重大改进。

    其一,是增加了电感-电容(lc)电路对电磁波进行谐调,使得宽频谱的无线电能集中到狭窄的频段上,减少了干扰,增加了传输效率。

    其二,是采用了改进型的天线。早期无线电是用大面积的金属箔作为信号的发射源,效率低难布置,而东海版用了成熟的线状天线,易布置且发射效率要高上了许多。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应用了短波信号。

    早期人们对电磁波在地球上的传输特性并不清楚,只模糊地认识到波长越长越容易衍射,传播距离也就越长,因此为了取得更长的通信距离,就拼命建设巨大的通信天线以增加波长。这一来耗费巨大,效果却不明显。但后来偶然发现,过去被认为通信距离有限的短波信号偶尔却能传播到极远处,经过进一步研究才发现短波信号可以借助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在天地之间不断反射,因此可达极远的通信距离,甚至可达地球的另一端。

    短波信号不但能达到极远的通信距离,对设备的要求也低了许多,不再需要建设巨大的天线和供能设备,可以做得小巧便携,甚至单人就能携带。因此,短波通信迅速取代中长波,成为人类无线电的主要应用频段。后世,大部分军用和民用无线电都是走的短波,中波一般用于城市广播和海上通信,长波应用场景很少,只用于与潜艇通信等特殊的任务。

    有了这三项改进,东海无线电的性能相比历史上的原始版本可谓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甚至可以说,在当下这个极端纯净的无线电环境中,只要功率够大,把信号送到地球另一端也不是不可能。理论上,借助电离层的反射,仅仅只需要5w(没错,是五瓦而不是五千瓦)的发射功率,就足以与地球的另一端进行短波通信。东海版的发射机虽然粗糙,效率不够高,但把规模堆上去了,达到这个标准还是不难的。

    经过高川的简单讲解,张正义算是大概明白发报机的原理了,但又不解地问道:“那这和锗有什么关系?”

    “通信是双方行为,有了发报机,还得有接收机。但发报机把信号送出去容易,可是远处的接收机把信号有效分辨出来就没这么简单了。我们现在用的氧化亚铜……”高川刚张嘴,又闭上了,说道:“嗯……这个还是演示给你看吧,反正也是得安装到深圳堡的。”

    张正义不明所以,但很是好奇,跟着他离开了会客厅,去了荧惑号上。

    高川带他来到舱内的一台接收设备前,打开电源,指着它仪表上的指针说道:“这就是一台用了氧化亚铜检波器的通信接收端,看,现在指针毫无反应。”

    接收端需要特定的设备接受信号,才能实现无线电通信。马可尼当年用过一种金属粉末检波器,原理是无线电经过的时候金属粉末会聚合成通路,从而使电路上的其他部分做出反应。东海电信组没有那么原始,直接选用了一种氧化亚铜检波器。这是电解产业的研究成果,用电解铜片低温氧化而成,原先是用于整流的,也就是把繁杂的电流整流成单向的直流电,但检波与整流其实是一个原理,所以也能用于接收电信号。氧化亚铜检波器技术不复杂,相比金属粉末检波器性能已经高了不少,但是灵敏度依然感人,无法分辨出远距离传播衰减后的信号,倒是近距离的舰队通信还可以,所以这批船普遍装备了。

    张正义莫名其妙地点点头:“现在又没无线电,动了不才是见鬼么?”

    高川嘿嘿一笑,命旁边的准尉打开一个箱子,自里面取了一个檀木盒子出来。檀木盒子里面是一个丝绸包,包里又是一个黑木盒子,不过这个木盒子表面上有许多金属触点。

    高川珍重地拿起这个黑木盒子,展示给张正义看:“看,这把‘旧设备’的三极管拆出来做成的检波器模块了,性能不可同日而语。元器件都封装在里面,我就不拆开给你看了。”

    张正义咽了一口口水:“别拆了,别弄坏了。”

    然后,他就看着高川切断电源,打开设备的面板,将里面一个红木小盒子拆了下来,然后把这个黑木盒子装了上去,又接通了电源——见鬼了,指针真的左右晃动起来了!

    “这这这……”张正义张大了嘴,话都说不利索了,“这是信号?是哪来的?本土的信号?”

    高川看了看表:“12分……不,应该是临安发的报安信号,不同地方的通信站即使不发信,也会定时发信号报平安,发送次序是按时间错开的。以后手册上有详细规章,我现在不细说了。总之,我们的发射端很成功了,问题出在接收端上,自制的氧化亚铜只能检测一两百公里,所以装上去不会有什么反应。而这就是‘那时的’器件的厉害,比现在做出来的山寨货强多了。这些器件用一件少一件,但至少你这级别还是能配上的,你以后坐镇广南,照样能跟本土随时通信了!”

    张正义瞠目结舌,然后很快振奋起来:“这东西的意义,再怎么称赞都不为过啊!”

    高川切断电源,取下黑木盒子,叹气道:“不过也就那点,用完就没了。”

    然后,他又去柜子取了另一个小盒子出来。这个盒子仍然是红木的,不过上面画了一个黄色的闪电标志。“而这就是新的希望了,里面装的是自制的锗晶体检波器,就是用铅锌矿里分离出的锗做成的。也不简单,这一盒标价199元呢。”

    说着,他就把盒子装了进去,又合上了开关——片刻之后,指针动了起来!

    借助旧时空的三极管,东海人已经能实现较远距离的远程通信了。但这毕竟是不可持续、不可复制的,只能暂时顶替一下,想真正成功的话,必须利用完全自产的材料才行。因此,当在铅锌矿中发现了锗的端倪后,电信组的余莫就想到了晶体管的可行性。

    余莫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对这个领域的发展史有所研究。狭义上的晶体管出现在电子管之后,二战过后才成熟,这不是东海商社能企及的领域。但广义的利用半导体效应的“晶体管”出现的很早,在马可尼之后不久,就有人把方铅矿(硫化铅晶体)用于检波,因为它在受到电磁波刺激的时候,电阻会骤然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用来指示信号。这实际上就是因为硫化铅晶体形成了一种半导体,东海人现在用的氧化亚铜也是类似的原理。二十世纪早期很流行一种“矿石收音机”,其中用于接收信号的“矿石”就是这类有半导体效应的矿物。

    当时的人们只知道这些矿物能用来检波,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后来进一步研究,才发现根源是它们的半导体特性。后来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半导体产业,实际上最初就是通过对这些检波矿石的研究开启的。

    科学家们研究了大量的矿物,最终找出了最优秀的半导体——硅,从此信息产业便一发不可收拾。但在硅之前,也有一些别的物质被发现有很好的半导体效应,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锗了。

    锗这种金属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发现和提纯了,但一直没发现有什么用,直到半导体效应被发现后才被重视起来。锗晶体管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大量研究和制造,直到硅晶体管的成熟才退场。它有不少缺点,比如不耐高温、不耐潮湿等等,但有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制造简单——硅需要极高的纯度才有实用价值,但是锗不需要太纯,稍微有点杂质反而能更好地发挥半导体效应,自然掺杂就形成p型,再扩散上一层锑就能制造简单的pn结甚至pnp构型三极管,不需要精密机械介入,用手工就能生产。

    中国七十年代有不少小厂,从提纯到生产,几十个工人手工操作就把锗晶体管做出来了。在更早的时候,ibm是雇了一帮纺织女工来制作晶体管的。而这样的早期晶体管甚至是足以制造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的,东海人并不需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只求能够做出一种粗糙简陋的检波器就够了,即使一年只能出几百个,也是个难以想象的巨大革新——这不但意味着检测灵敏度大幅提升、通信距离极大延长,还意味着发射端也可以做得更为小巧紧凑,可以普及到更基层的单位。而这无疑会带来一场战略上的革命。

    高川带来的这个闪电盒子,就是内置了锗晶体的检波器模组,由电信组组织高级技工手工生产。它的灵敏度虽然比起三极管还差上许多,但也比氧化亚铜强多了,甚至足以实现上千公里的远程通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是本时空自产的,具备广阔的可能性!

    所以,韶州疑似存在的锗矿资源,对于这次技术革新非常重要!

    张正义深深吸了口气,然后握拳道:“我明白了,一定要将锗来源牢牢确保下来!”

第545章 占城沙漠

    1266年,11月9日,占城国,宾特罗。

    “越看这越是一个奇迹啊。”

    宾特罗城东方的一座小山脚下,杜松林负手而立,一边感受着南边吹来的带着腥味的海风,一边看着东北方的滚滚黄沙,不禁感叹了起来。

    中南半岛的东部海岸线呈“s”形,从北到南先向西凹,又向东凸。占城国大致占据了曲线东南部向东凸的这一段土地,而宾特罗就位于这道圆弧的顶点处,也就是后世越南潘朗市附近。如果这个名字你不熟的话,那么它附近有个大名鼎鼎的金兰湾你一定知道,那可是整个南洋地区最好的军港之一,先后被法国、美国、苏联人看中,可是大有影响力。

    当年远洋舰队第一次南下的时候,由于遭遇了风暴,并未来到占城国。当后续舰队把这一课补上的时候,他们却惊喜地发现,宾特罗出乎意料地适合进行开发——因为这里居然有沙漠!

    这事听上去有点毁三观:什么,南洋那么多雨湿热的地方居然有沙漠?而且,沙漠明明是生机绝迹之处,怎么就适合开发了?

    但这地方还真是有沙漠,不光宾特罗本地有,周围的海岸也星罗棋布散布着不少沙漠。不过这些沙漠却不是因干旱而形成的,而是因为含盐量太高才使得寸草不生,在一片翠绿的南洋地区形成了一道奇景。在后世,这一片也是越南的一处旅游景点。

    沙漠在别的地方意味着不毛之地,毫无利用价值,但在疟疾肆虐的南洋却是块难得的宝地——没有植被和地表水,就没有那么多讨厌的蚊子,就意味着外来人口可以大规模聚集!

    缺乏淡水、不适合耕种的问题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些沙漠规模都不大,往往临近处就有河流和良田,从那里取得补给就可以了。

    除了沙漠,宾特罗西部的高原地带也是块好地方。那里由于海拔高,气候与云南一带类似,四季如春,相比周围的热带平原要凉爽得多,只是交通不便,不是东海人眼下能触及的。

    看来,宾特罗能发展成占城国的一大重镇,不但是因为它处在航路的必经之地上,还跟这里独特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啊!

    “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问平?”杜松林感慨了一阵子之后,突然发生问道。

    在他背后,一名身着袍服的青年人正要行礼禀报,就被他先声制人了。

    这个名为韩问平的青年先是一愣,然后更加佩服起杜东家的敏锐直觉来,于是走上前去,崇敬地说道:“是的,这无疑是奇迹!我们正应该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才对。”

    韩问平原本是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因故退役后被杜松林挖了来,帮着给南下的宗教人士搞军事训练——这在国内简直是造反的大罪,也就南洋情况特殊,大会才捏着鼻子批准了,毕竟这边形势复杂,没两把刀子还真不行。

    杜松林转过身来,挂着标志性的笑容问道:“辛苦了,城内情况如何?”

    韩问平之前被他派进宾特罗城里去,探查“敌人”的情形,现在正要回来复命:“回禀东家,城中以婆罗门教为最多,仅城内就有七家神庙,城外听说更多,城主也信此教。佛教也有三座庙,但本地人信奉得不多,主要是来往的唐商和真腊、安南、三佛齐商人在拜。此外,天方教虽只有一座大庙,但势头颇为猛烈,来往此地的大食商人捐了不少钱进去,里面的和尚也时常向外人传教。长此以往,恐怕过段日子就不只一座了。”

    历史上,天方教传入占城后迅速传播,甚至一度成为了占城的国教……直到后来占城被安南灭了。

    杜松林听完了报告,略微皱了一下眉头,又瞟了一眼旁边的沙漠,腹诽道:难不成沙漠地区特别适合某教传播?不行,看来这里是不能放过了啊。

    这次南下,他的预定计划是先前往西洋郡和龙牙门,在那边扎下根基,把守住南洋的西大门,再慢慢向内扩张。但是现在来看,宾特罗也是个好地方嘛,别的不说,光是这个地理位置和便于安置移民的气候,就有很大价值了。

    他又思考了一会儿,觉得预定计划还是不能改,但这里也不能就这么放弃。正好,龙牙都护府有在此设一个商站的想法,那干脆搭个东风吧。

    想到这里,他便看向韩问平,问道:“韩问平,当地的土语,你能说多少了?”

    韩问平把头一低,有些羞愧地说道:“此地与西贡虽近,言语却不通,我与白兄弟学的那些,在当地几乎用不上,安南言语亦不可用。不过当地有唐商习得土语,我可与他们请教。之前也学了两句,‘哈软那’是见面问候,‘图罗’是告别,假以时日,应当能学个入门。”

    杜松林听了,满意地点点头:“问平如此好学,上苍必会眷顾你的。不光要学土语,还要把真正优美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汉语传授出去。或许一开始他们学不了文字,但用拼音教他们学话也是好的。这你自己领悟,多的我也不说了。如此便好,你再从护卫中选上十七人,我将郑明君和他的弟子派来辅佐与你,再留下一批材料和经费。你们便与都护府的商站合作,在此地设法扎下根来。你可愿接受这个任务?”

    虽然是询问,但言语间并不容他否定。而韩问平也没有否定的意思,相反对这个任务大喜过望,当即俯身表示愿意接受。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宾特罗行事,是要低调还是高调呢?”

    杜松林摇摇头,严肃地说道:“若是在中原,自然要以低调行事,但在这个地方可行不通。韩问平,你要记住,在这等蛮荒国度,土人畏威而不怀德,是没法用华夏的仁义礼仪去行事的。你对他们好一次,他们或许会感激你;但你一直对他们好,他们反而会认为你软弱可欺,过来抢夺你的东西。因此,要时刻握紧你的枪,若是有人图谋不轨,就直接以武力倾轧过去,让他们知道文明的力量!记住,你背后有强大的后盾,不用束手束脚!”

    韩问平听了,激动地说道:“是!”

    杜松林点点头:“很好,你办事,我放心。你先回去选人准备吧,郑绍君那边我也会跟他说明的。”

    “为东海而战!”韩问平虔诚地高颂了一遍口号,然后便退下了。

    稍后,高川从小山后走了出来。他刚才去察看前面的沙丘了,回来之后见杜松林在装神弄鬼,不好意思打断他,就躲在一边等待,现在可算是能出来透气了。

    “啧啧,老杜,你搞的这一套还真是……别的不说,你们这组织也忒严密了点,猛则猛矣,也难怪别人提防你了啊。”

    杜松林摇摇头,道:“不管是什么时候,需求总是存在的,硬要压制只能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更难控制,还不如光明正大组织起来,更好管控。”

    高川哈哈笑道:“也是这个道理。只是我们这些人都懂,所以怎么都好说,但万一时间久了,物是人非,万一失去控制了怎么办?所以有人担心也是正常的。”

    杜松林笑了笑,说道:“‘我们’失去对它的控制……这里面,谁是‘我们’?如果是指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话,那么你与其担心他们力量不足,还不如担心他们因为力量太大而固步自封,真正地堕落下去。这时候,有个独立于他们之外的力量,对他们也是一种制约啊。”

    高川又是一愣。现在股东们的子嗣也不少了,如今正是小学前后最惹人怜爱的时候,只听说有想着怎么让子孙千秋万代的,现在居然有想着给他们找点麻烦的。“呃,你可真是高瞻远瞩啊。”

第546章 坤甸

    1266年,11月29日,婆罗洲,坤甸

    一艘星火级挂足了帆,正在向东航行。但这片热带海域中风力微弱,船即使满帆也只能慢慢地飘,过了老半天,才泊入了坤甸岸边的临时营地中。

    坤甸就是后世印尼的坤甸,位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西部海岸上。坤甸这个名字并非土语音译,而是汉语,指的是广西出产的一种优质树木,华人下南洋来到此地,发现这里也盛产同样的坤甸木,因此给起了这个名字。当年,哦不对,是后世清朝时期(1777),著名的罗芳伯就带领一帮华人在坤甸成立了著名的兰芳公司,“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兰芳公司,坤甸本地也几乎没有什么居民,只间或有一两个村落,偶尔有唐商或大食商人来这边落脚。此地之所以被东海人看中,是因为海洋部想在赤道位置设立一处天文台,这条线上的选项并不多,最后就选中了这个坤甸。此地虽然距离龙牙门远了点,但走水路还算方便,水土条件要比苏木岛(苏门答腊)那边好一些,还有热带硬木等特产,又有江河交通内陆,沿江处有一些沙土地,有利于防蚊。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对于北方人来说肯定是谈不上宜居的,只是勉强能生活罢了。

    龙牙都护府本来也有意对婆罗洲展开探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各自出人组成一支探险队,这次就随着远洋舰队一起南下了。探险队配了两艘星火级,到了龙牙门之后,载上一些本地向导,没休整几日,就来到坤甸了。

    他们的营地搭在一处河边高地上,只是随意用铁丝网围了两圈,没怎么建设,因为仍需寻找建立天文台最佳的地点,现在在这里只是临时落脚。

    探险队扎营之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留在营地附近探索,另一路乘船在周围转悠,看看附近有什么人在。今天这艘星火级,就是海外探索完毕归来的队伍。

    “南洋的天气,还是这么见鬼,难怪赤道在这呢!”

    武新知等人从星火级上下来,热得不行,满嘴抱怨。但他们还是不敢怠慢,老老实实用纱罩遮住皮肤,才敢下到岸上,进入了营地,直到进了里面一个大帐篷中,才脱了下来。

    里面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男子正在摆弄一台巨大的望远镜,其中一人见武新知他们回来,打招呼道:“哟,武中尉回来啦,可是辛苦了啊。”

    他是崂山学宫天文系的一名教师,名叫别一峰,原先也是那里的学生,因为悟性好,学成后被王闻之留下继续深造兼任教了。这次就是他带着几个有志于此的学生来这里主持天文台工作。

    天文系与海事学院有着密切的交流,武新知读书的时候就曾经受教于别一峰,现在见了他,立刻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见过别老师。”然后又指着望远镜问道:“怎么这就装起来了,不等天文台修好再说么?”

    别一峰摆摆手,说道:“这颠簸了四五千公里过来,得先看看坏没坏。还好,没坏。再说了,我觉得这地方其实就不错了,先扎下来,准确的赤道点慢慢找吧。对了,你们在南边发现什么了没?”

    武新知拿出一个本子和一张地图,递给他,说道:“我们在南边找到两个城镇,一个离我们约75公里,叫‘万年屿’,另一个更远,叫‘苏门榜’。再往南走了一段,没发现大规模的人烟,我们就回来了。路线和坐标都记录在上面了,过了坤甸,果然太阳就在北边了啊,世界真是神奇。”

    别一峰翻看了一下这份记录,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路线和负数的纬度值,开心地笑了出来:“好,好啊,终于看到南纬了。南边还有一个爪哇岛,那么再南边又是什么?若是行驶到南纬三十度以南,会不会又有一片如中原般宜居的土地呢?真想去看看啊。”

    武新知憧憬而坚定地说道:“会的,不单是那里,整个地球都必将展现在我们眼前。”

    “好啊,”别一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这几天也有点发现。附近有两个村落,里面的土人不是蛮子,是知道以物换物的,赵星他们换了不少东西回来,其中有些挺有意思,你来看看吧。”

    武新知跟他走到一个架子前,观看起这些土特产来。其中,有两个用鲜艳羽毛扎成的头冠,旁边还有两枚硕大的蛋,不知道是什么鸟类出产的。又有几件粗糙的木制品:一个人偶,四肢近乎球形;一个两头粗的哑铃状物体,摇一摇可以发出声响;还有几块不规则的木片,都是用本地硬木雕刻的,很是粗糙,没什么价值。其余部位放置的也是些杂物,比如一柄石斧,刃处颇为锐利,还有一些木薯之类的果实,已经被吃了一部分。

    一边看着,别一峰一边又补充道:“土人那里还有些铁刀、硝珠之类的东西,他们拿着挺宝贝,但都是外面来的不值钱,我们也没看中。这些东西都没大用,不过他们肯拿出来换,就说明是知道劳有所获的,我看以后可以设法收买他们帮着伐木。除了这几样,还有些真正的好东西,你看。”

    说着,他从旁边搬过来一个小木桶,用力把垫了布的盖子一拔,把里面露出来给武新知看。

    武新知凑了上去,只见里面是一些奇怪的乳白色液体。“这是什么?”

    “树胶。”别一峰拿着一根小竹签从桶里挑了一点,液体粘在棍上粘稠地流淌着,“当地有一种树,土人叫什么‘古塔波察’的,砍了之后就有这种树胶,唔,就叫它古塔波胶好了。土人把这种胶涂在衣服和屋顶上,可以防水,我估摸着应该和杜仲胶类似。古塔波树在这边不少,我们可以收集一批,明年送回本土,希望真的能用吧。”

    “真的?”武新知听了大为惊喜,“要是能替代杜仲胶,那可就大有前途了啊!”

    杜仲胶是中国的一种特产,提取自传统中药杜仲,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实际上,杜仲胶和天然橡胶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都是聚异戊二烯,但是分子结构不同,天然橡胶为顺式,杜仲胶为反式。这就导致了杜仲胶的性质与天然橡胶有很大差异,后者在自然状态下是易形变有弹性的橡胶体,而前者则是硬邦邦的固态物质,更像是塑料,只有加热到60度以上才体现出弹性。

    这样的特性使得杜仲胶无法替代橡胶的作用。这一度让工业部的股东们大失所望,他们曾通过商业渠道购入一些杜仲提取杜仲胶,寄希望于这种本土特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橡胶特性,这样就能提前解锁一些黑科技,比如高压密封件和绝缘导线。但最后还是不行,这两个东西差得实在是有点大。

    但是,杜仲胶无法替代橡胶,不代表它就没有用——即使只能当作塑料来用,但塑料也是东海商社紧缺的啊!

    后来他们开发出了杜仲胶的不少用途。它和橡胶一样可以用硫磺来进行交联,使得性能相比最初的胶体有了很大的进步。硫化后的杜仲胶可以用来制造防水层、绝缘体,不过由于无法形变,这些产品只能是硬质的。但杜仲胶相比橡胶有个好处,就是它不怕海水腐蚀,可以用于特殊场合,尤其是海船上。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制造轮胎,虽然弹性不佳,不能与橡胶轮胎比,但比起原始的木制或铁制轮胎还是要好多了。

    所以说,杜仲胶是东海人现在能获得的一种珍贵的材料。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它太“珍贵”了,十斤杜仲能出一斤胶就不错了,而且东海还不产这东西,是关中那边出产的,只能进口,又贵又少。因此,它的使用非常受限制,当前基本只有科研机构在用。

    可想而知,如果坤甸发现的这种古塔波胶能替代杜仲胶,那将是多么大的一次进步!不仅工业和其它部门会收益于此,对于南洋地区的开发也会大有助益——开设种植园种胶不比种甘蔗香料什么的有意义多了?

    ……

    另一边,西洋郡。

    西洋郡地悬海外,无法得到本土工业体系的有效支持,发展速度比起国内的城市要差了一大截。但是,经过朱龙草等人几年的经营,现在的西洋郡相比最初的罗卫城还是进步了不小,已经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市政府仿照商社早年的发展路线,在临近的山中开山取石、挖窑烧炭,再用上一些从本土运来的建材,在这里建设了一处码头、一个高大的牌坊、一条贯通城区的石板路、一个独立于城区的石质小型棱堡还有其它的零零星星的建筑。

    市内的秩序经过整顿也好了不少。在鞭子与罚款的督促下,各家商铺居民收拾好了自家附近的卫生,栽花种草、填平水坑、定点投放垃圾、养猫养狗,大大改善了环境,减轻了疫病和疟疾的威胁。看到环境确实改善之后,原先一肚子怨气的居民也认可了这些新举措。

    虽说人口与经济规模仍未拉开差距,但西洋郡无疑已经成为临近地区中“文明”的代表。

    而现在,这些“文明人”就要把“文明”散播出去了。

    关税同盟号和暴雨、冰封三艘烈焰级卸掉货物后轻装上阵,十几艘各式武装商船紧随其后,搭载着上千名士兵和数十门大炮,气势汹汹地向南杀了过去。

第547章 夺取苏洛鬲

    1266年,11月30日,龙牙半岛,苏洛鬲。

    “砰砰砰……砰!”

    刘横生正哆哆嗦嗦地将咬开的火药包往枪管里倒去,旁边却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响,吓得他手一抖,洒了不少出去。

    他身边,大约一百个身穿红黄色制服的“士兵”排成了三行横队,又分成了左中右三段,是标准的东海军三排制连线列队形,但却歪歪扭扭的,毫无正规军的气势。刘横生身处最左边的第一排,刚刚打完了一轮齐射,现在正在装填,队伍中不少人也跟他一样是一副怂样,火药洒了不少,甚至还有把铅子都掉地上的——这还算好了,总比装了两遍的强。

    他们这些人是孙天和商行家大少爷孙洪言所雇佣的私军,在本土应募之后,勉勉强强训练了一个多月,就稀里糊涂上了船,顺着深秋时节的寒风一路来到了炎热的龙牙半岛上。船上过了这么久,该吐的早就吐完了,到了西洋郡之后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恢复性训练”,然后便在大少爷的带领下,参加了龙牙都护府组织的“征蛮联军”,来攻打这苏洛鬲城了。

    苏洛鬲城,或称吉打城,是龙牙半岛西岸著名的文明古城邦,位于后世马来西亚双溪大年附近(后世也有一个吉打,不过那是近代北迁后新建的城市,不是古吉打城)。它是原先龙牙半岛上最强盛的势力之一,对临近好几个弱小城邦形成了类似朝贡体系的羁縻关系。当初西洋郡根基不稳的时候,对这个城邦采取了友好的政策,而统治苏洛鬲的阖思诺密王吃不准这些异邦人的来头,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默许了他们对罗卫等城的占领。

    但是几年后,事情起了变化。西洋郡需要人开发,东海公民兵分得的大片土地需要人来开辟,关税同盟内商人们建设的种植园同样需要人手,这使得他们对人口极为渴求。而作为半岛上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之一,苏洛鬲自然就被盯上了。一开始,他们只是温和地去那里招募工人,但是上了规模被阖思诺密发现后无礼地驱逐了(至少报告上是这么写的),这就没办法了,只能用拳头来让这些独裁者学习文明的规矩了。

    这支“征夷联军”成分很杂。主力是西洋郡的一个“合成营”,总数也就四百人,但是步骑炮俱全,普通步兵大多是在当地雇佣的土兵,而军官、骑兵、炮兵则主要是本土和南宋招募来的汉人,用的马则是几年来从印度搜罗来的,品质比起本土其实还要好一些。由于情况特殊,西洋郡的军制与本土并不一样,封建味道很浓,军官和士官们在分得了大片土地的同时,也要继续尽军事义务为龙牙都护府服务。但也不完全是义务,打赢之后,分给他们的好处也少不了,因此他们的战斗意志是很高的。

    除了这个营,还有一大堆杂牌部队,包括杜松林领的一帮人、本地海商(海盗)的手下、各本土海商的私兵等等。他们在西洋郡集中后,乘船南下来到了苏洛鬲(虽然两地有陆地连接,但由于开发程度低,路上到处是原始森林阻碍,各城邦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个陆上孤岛,走陆路不如走海路),准备跟着都护府吃点肉。

    指挥这场战斗的朱泾倒是挺绅士,先给城里下了战书,等到第二天才在城外决战。

    苏洛鬲城建在山水之间,北边是一座不小的山,南边有一条大河,西边是海,东边是农田,再东边就是茫茫的原始密林了,战场就选在城南与河边的空地上。

    阖思诺密王匆匆拼凑了两千人的军队出来,里面一大半明显是临时抓来的壮丁,但是有六头战象,身披华丽的毛毯,顶着高大的战塔,声势颇为吓人,不少第一次见到大象的北兵被吓得不轻。

    对于战象,朱泾倒是不怕,大炮轰两下,这些巨兽就成友军了。问题反而在真正的友军身上,身边十几家隶属不同势力的小股部队聚在一起,口令都不通,这才是令人头疼的啊……于是,他干脆让他们往两翼散开,各家自己看着打,一路平推过去,事后按表现分赃。然后,开炮吧!

    孙洪言所带领的“天和军”,位于东边的右翼正中,朱泾看他们装备训练还可以,矮子里面拔高个,就放在了中坚的位置上,负责解决硬骨头。

    呃,还真啃到骨头了。主阵龙吟炮齐鸣之后,守军的军阵就陷入了混乱,战象受惊后发疯,拉来的壮丁四散奔逃,其余正规士兵见势不妙,也向外逃了出来。其中有一股向东奔逃,就撞上了天和军所在的右翼,他们见天和军阵型单薄,认定这里是薄弱点,就朝这边冲了过来,然后,就撞上了一百杆新锐的火枪……

    刘横生所在的第一排一轮齐射,立刻将好几个溃兵打翻在地。呃,杀伤虽然不多,但硝烟和巨响带来的气势够足,一下子就把剩下的吓住了。紧接着就是第二排,一下子又打倒了近十人。

    “好!”孙洪言看到火枪齐射如此犀利,远远隔着百多米就吓阻了敌人,非常兴奋,正要下令第三排开枪,就被莫汝荣拦住了。

    “大少莫急,先等一排装填完再说,不然火力会断档。”

    “哦,是这样啊。”孙洪言转头看向第一排,对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皱眉头,“之前练得好好的,一上战场就慌成这样。”

    也亏对面是没见识的土人,不然趁这功夫冲过来,这群新兵非得吓得屁滚尿流不可。

    莫汝荣摇头笑了一下:“就训了两个月,能这样就不错了,我去看看。”

    他朝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走了过去。正在装填的士兵们见到这个平日动不动就抽鞭子的魔鬼教官到来,更加紧张了。站在边缘的几名士兵甚至已经板起了背上的肌肉,准备挨打。

    不过莫汝荣却没有像以往那样破口大骂起来,而是和颜悦色地说道:“别抬头,继续装填!抬过头的也不要紧,你们可以看到,对面那群土人已经被你们打得溃不成军,畏缩不前了!我们是最勇猛的华夏子民,古有言‘一汉当五胡’,现在我们在这里,至少能一汉当十蛮。该害怕的不是你们,而是他们才对!好了,抬枪,预备,让敌人见识一下你们的力量!”

    被他这么一顿激励,士兵们的紧张情绪缓解了不少,手也不抖了,顺利完成了装填,抬起枪来又瞄准了前方。

    不过就在这一会儿,发生的事情让莫汝荣大皱眉头。他们队伍右方,有一伙穿着奇怪衣服,留着秃头发型的人,举着长刀冲上了前面去,逮着发愣的土兵就砍了起来。这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凶猛异常,冲上去之后很快把临近的土兵杀散,其余的土兵被他们的气势吓住,也回头向西边奔逃了过去。

    “他nn的,”莫汝荣见了这场景,忍不住骂了出来,“这帮子倭人打仗不行,抢人头的本事倒是一个顶俩。”

    这些日本人是今年初日本战争的失败者,以北条家的人为主,还有一些凶猛的和尚。西洋公司准备安排他们在印度次大陆上建立一个据点,以后再源源不断把别的旧幕府势力送过来,最好能成立一个邦国,在印度好好折腾折腾。现在这批人是过来助战的,顺便积累一下经验,也赚点外快。呃,不得不说,这些武士虽然在正规作战中表现不行,但在这种小规模作战的时候确实凶猛,砍得土兵是屁滚尿流。

    这时,其余的友军见到占了上风,也不再等待,拿着各式兵器,争先恐后地向前冲了过去。

    莫汝荣转头看了一眼南边的指挥台。临时搭起来的钢架望塔上,朱泾仍然镇定,指挥着主力向北稳步推进过去,一边还在不断扫视着战场,战场虽乱,但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目光之下。莫汝荣压下打友军一轮黑枪的冲动,抽出军刀,对士兵们喊道:“抬起枪来,亮出你们的刺刀,喊起口号,我们向前推过去!”

    ……

    征蛮联军的大部分成员打起仗来没什么章法,但打赢了之后清扫战场那叫一个如风似火,很快就把残余的敌军消灭或俘虏,然后进入了苏洛鬲城中。

    西洋营径直去了阖思诺密王的王宫,把这个最大的战果确保了下来。而其他队伍则分区划片去了城内各处,“编户齐民”,毕竟获取人口是他们来这里最大的目的之一。当然,这过程中难免就产生一点混乱了。

    两日后,混乱结束,残余的抵抗势力要么被剿灭,要么蛰伏起来,联军的控制稳定下来。然后,杜松林把联军中的头目们召集了起来,这次作战虽然是朱泾少校指挥,但他这个在现场的股东才是军中地位最高的,因此战后的分赃也要由他来主持。

    朱泾做完战争的评价报告后,杜松林笑呵呵地对众人说道:“如此,首功自然是西洋营的,人力资源和财富就按规矩去分。剩下的诸军里面,表现最好的当属孙大少的天和军,大家没意见吧?”

    他有意把自家的军队漏了过去,但整座城都是他们的了,也就不需要分赃了。剩下的矮子里面拔高个,天和军虽然没抢到多少人头,但在面临冲击时临危不惧,开枪击退了敌军,为后面的反攻创造了条件,确实算表现最好的了。

    孙洪言听了之后非常激动,这杜东家和朱少校果然慧眼独具,看出了自家的苦功啊!

    “东家谬赞了,我军不过是恪尽职守,尽一份绵薄之力罢了。”

    “哈哈哈,”杜松林笑了一下,“孙大少不用客气,按之前定下的规矩,首功可以获封一个自治领,我可以在苏洛鬲附近划出一片区域来归你管辖,或者在其它地方帮你拿下一块单独的领地,你想要哪个?”

    这便是分疆裂土之酬了,东海商社对这块看得很松,只要你选的不是特别要紧的地方,随随便便就能划一块地出去。只是画线简单,自己打过去可不简单,现在有了都护府作为后盾,无疑就轻松了许多,作为一次作战的报酬很公平。

    孙洪言大喜过望,他几个月来一直拿着南洋地图翻来覆去的看,等的就是今天啊。至于选哪个,还用说么,当然是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治领啊!虽说可能荒凉偏僻了点,但完全自己做主的感觉岂是当个镇长能比的?

    “谢过杜东家,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槟榔屿开疆拓土,为龙牙都护府镇守一方。”

    槟榔屿是苏洛鬲西南边一个岛屿,离岸比较近,后世曾经被英国人占据成为殖民地,一度发展成华人占多数的发达城市。不过现在这个岛尚未有效开发,只在沿海有几处村落。选这个岛,将来的扩展会受限,但没有邻居也少了许多扯皮事,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杜松林看了看地图,觉得这孙大少还是有点眼光,这槟城是个好地方。不过他对此无所谓,世界上好地方多了去了,这里也不算什么,若是都视作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开发,那么哪年哪月才能开发出来?“好,那过后我便向都护府申请,册封你为槟城大夫,‘永镇’于槟榔屿。”

    “大夫”是全体大会斟酌之下,决定给予自治领建设者的一种称号,还有一个稍低一级的“士”,用于颁发给有功人士,这次也发出去不少。这多少有点僭越之嫌,但反正天高皇帝远,管他呢。

    在计划中,自治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由多人及多股势力协同管理的“共和领”,另一类就是槟榔屿这样一家独大的“独立领”。这两者各有优劣,前者控制起来更容易些,但是只能靠自然增长,后者虽然将来可能会有些隐患,但是领主会自发招募移民、发展领地,能够迅速扩大规模。总体的安排还是要服从大战略,关键地区由都护府自己管辖,次一级的设置共和领,其他地方就随便用独立领分封出去吧。

第548章 华罗城

    1266年,12月2日,印度,华罗城。

    在征蛮联军悍然入侵苏洛鬲,在当地建立邪恶的殖民统……哦不对,是建立了新的秩序的同时,高川也率领他的自由贸易号,以及第二舰队剩下的两艘烈焰级望月、摘星,不怀好意地到达了印度西北部的华罗城。

    以后世的地理概念来看,华罗城位于卡奇半岛的西侧,也就是后世印度共和国领土的最西端,地处海岸线上,没多远就是巴基斯坦了。东海人一直想在南亚次大陆上获取一个稳固的据点,几年来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这里。

    就水文条件来说,华罗城附近到处是浅滩和泥沼,没有深水区,并不适合建设港口。但这一点暂时可以忍,相比之下别的条件都很合适。

    就气候来说,这里是干旱区和湿润区的交界,再往西过于干旱,而再往东受充沛的季风影响,雨水过于充沛,导致气候湿润易滋生疟疾,不适合中国人生活。

    就地理环境来说,华罗城虽然与大陆连接,但是西边是千里沼泽,北边是千里荒漠,只在东边有一条狭窄的宜居带与其它地区连接,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陆上孤岛,可以免于与德里苏丹国这样的强权直接接触。

    就战略位置来说,这里位于来往没翼港和古里港航线的中点上,可以为东西贸易服务,也便于对大食地区和印度西部进行干涉。同时,富庶的印度河流域就在旁边,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就人文环境来说,这里是多年来大食波斯地区渡海前往印度的入口,人种、部族、文化混杂,既有本土印度人,也有多批次的外来者,甚至还有不少非洲黑人,信仰也是多种多样,适合浑水摸鱼。

    更重要的是,据商人的报告,华罗城附近有煤炭出产。虽然是品质很差的褐煤,但也是现在商社在西洋区域找到的唯一一处煤矿,意义重大。这最终导致了西洋公司做出了在此设立一个稳固基地的决定。

    今日,三艘烈焰级小心地绕过恼人的浅滩,到达了华罗城外。

    华罗城名义上归属遮鲁其亚王国统治,但这个王朝已经衰落不堪,正在内陆地区与新生势力瓦赫拉打生打死,对这里并没有实际控制力。这座城市也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池,而是一大片互不统属的小型聚居区的统称,每个聚居区以血缘关系或帮派关系为纽带进行自治,相互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洋洋洒洒占了好大一片地域。

    如今正是贸易季节,东海式船只也不是第一次来到华罗了,因此他们的到来并未引发当地的警觉,照样有顶着瓜果蔬菜的小商贩和赤膊的力工过来讨生意。12月是温带的冬季,如果是在本土已经寒风凛冽了,但在这里却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之一,气候凉爽,降水也合适。因此,当下也是这座城市最活跃的时候,虽然免不了脏乱差,但是人头攒动,别有一番活力。

    高川走出舰桥来到舷边,摸着身边的一门黑黝黝亮闪闪的“鲨”炮,看着下面形形色色的白人、黑人和印度人种,又看看岸上的一片棚户区,真是一个感慨万千。这景象在后世视频中很常见,对他来说可真是熟悉而又陌生。

    他看了一会儿,就转头问道:“明君,你的族人是住在哪里?”

    他问话的对象是旁边一个年轻男子,装束与常见的宋人类似,身穿一件深青底金边的宽松道袍,头顶戴着布冠,不过面貌之中却依稀能看出胡人的特征,目深鼻高。此人名叫明息之,是古波斯拜火教徒在中国的后裔,家住广州,后来通过深圳堡的关系,被族中派来给西洋公司帮忙。

    拜火教,又称祆教,早年盛行于波斯,虽然在后世没什么影响力,但它二元论的世界观(光明与黑暗对立)以及使用纯洁女性为神职人员的设定影响深远,在文艺作品中经常换个皮出现。到了现在,这个宗教已经相当衰落了,波斯本土受大食帝国的影响,基本完成了绿化。但它在境外仍有不少残余,在中国形成的摩尼教分支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只是毕竟失去了根源,这些残余也只能渐渐与当地融合。像现在的明息之,就几乎是一个纯粹的儒生了,但他们的家族仍然以祆教为纽带,与海外的族人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使得他们在远洋贸易上掌握了不少话语权。虽说到现在这点话语权甚至已经比不上新兴的绿波斯商人了,但仍然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就比如现在他就被西洋公司请了来,作为在华罗城打开局面的向导。

    明息之其实也只是跟着长辈来过这里一次,说不上多熟悉,往岸上看了好一会儿,才指着一座白色石质建筑说道:“是那边。”

    高川点了点头,又转身喊过一人来:“左辛!你挑些礼物,跟着明公子,去他亲戚家府上拜访一下,说明我们的来意。”

    左辛是商务部出身,精明能干,现在分到西洋公司来辅佐高川。他听了之后立刻接令,然后对明息之做了个请的手势,把他带到一旁商谈具体细节去了,丝毫不用高川费心。

    “好了,现在得好好谋划一下我们的‘公司总部’了。”高川对此很满意,又把几个随船军官召集了起来,准备对周围展开一次侦察。

    这些年轻军官是“军事地理勘测处”的人。这是一个由海陆军捏着鼻子协办的结构,用于在各地查勘军事情报,补充统计组的不足,这次也分配给了西洋公司一些力量。

    高川与他们商议了一会儿,又抬头看了看西边的乌云,说道:“看来要下雨,趁这个机会,你们赶紧把临近的情况摸排一下吧!”

    ……

    另一边,符凯伟率领的第一舰队正在朝没翼港前进,途中却突然遭遇了大规模的风浪。

    “浪来了,转舵,右满舵!”

    船帆已经降了大半,依靠着剩余的两面底帆和自然水流,荧惑号艰难地转了个向,将三角形的艏部对准了前方袭来的巨浪。周围的四艘烈焰级和其它顺风级也做出了类似的举措,不过节奏不一,各自歪七竖八的,只能各听天命了。

    “咣!”

    巨浪迎面撞上了荧惑号的艏部。荧惑号是烈焰级的放大版本,排水量高达一千吨,但主要大在长度和宽度上,干舷高度并未有太多提升,因此还是被浇了个透心凉。巨浪在将船体整个抬升的同时,一部分也越过艏部,冲上甲板,给甲板上的大炮和水手好好冲了个澡,并且顺着各类孔洞流入了炮甲板,又通过炮甲板中的排水沟和泄水孔流到外面去。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渗入了更下层的甲板中。

    “损管报告!”舰桥中的符凯伟立刻吼了起来。

    紧接着,副官对着一个黄铜传声筒转述了他的命令,声音通过铜管传向了底舱。稍后,铜喇叭中传回来了损管长的粗犷的报告声:“底舱轻度进水,抽水机正常工作,无大碍!”

    符凯伟松了口气,但又转身往背后看去,同时吼道:“轮机报告!”

    在舰桥后方,主桅与艉桅之间,原先放置人力绞盘的“动力中心”位置现在多了一间小木屋,里面安置了一台“火山-1”小型立式锅炉和“新星-150”小型蒸汽机,用于为操帆、收锚以及抽水等简易机械提供动力。平时,这套系统运行得不错,但在现在如此颠簸的高海况下,符凯伟很怀疑它还能不能正常工作,要是突然坏了,可就得赶紧抽调人手去转抽水机了。

    还好,现在从舰桥往后看去,动力中心仍然在冒着淡淡的烟雾。

    小木屋里面,“轮机长”王铮正绑着安全带,察看蒸汽机的运行情况。他因为之前在黄岛港务公司对付实验蒸汽船,有了一定的的经验,因此被挖来上了荧惑号,照顾新装的蒸汽机。虽然手下就两个人,看顾的也不过是台小机器,但他也被按了个“轮机长”的头衔,待遇等同于中尉。“机舱”内噪音大,传声管里喊了好几嗓子他才听到,紧张之下脱口而出:“暂时没问题,机器稳着呢,不过我们最好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虽然船只在巨浪的作用下不断摇晃和上下颠簸,但蒸汽机依然在稳定地运行着,飞轮不时发出吱嘎的响声,但无脱落之虞。一根皮带连接到临近的人力绞盘上,带动下层舱室中的抽水机工作着——这套机构依然保留着,作为应急时的备份,呃,不应该称作备份,因为实际上它仍然是主要的动作系统,蒸汽机只是替代人力给它提供动力。相比蒸汽机的可靠性,锅炉炉膛内不断晃动的煤炭和水体以及偶尔溅出的火星才是更令人担心的问题。

    听到夹杂着机械噪音的吼声从传声筒里迸发出来,符凯伟又安心了一些。不过看着周围的大浪和在风浪中挣扎的几艘船只,他也安心不起来了。

    “是啊……得尽快离开这鬼地方。但只靠这两面破帆,能往哪去?只能随波逐流了啊!”

    还好,这次风浪只是普通的冬季北风的一次突然袭击,不是真正可怕的夏季热带风暴,在忍耐了几个小时之后,风浪就过去了。

    看着风雨过后出现的夕阳,船员们都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符凯伟长长出了一口气,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一下子跳下了指挥席,说道:“快,发无线电信号,让各船集合!”

    经过几个小时的漂泊,第一舰队已经散得到处都是,现在视野内只能看到追云和乘风两艘船了。虽然已经事先设定了集结点,但多一重保障总是好的。

    ……

    破浪号上。

    “动了动了!”

    两名实习军官看到“授时仪”上的指针动了起来,双双激动地叫出声来。但两人很快安静下来,拿出纸笔记录指针上传达的信号。

    现在的无线电系统太过简陋,别说将信号加载到波形中了,甚至连信号强度都无法很好地控制,只能通过有规律的通断来传达信号。信号以两秒为间隔,两人一边盯着旁边的航海钟的秒针,一边记录着指针的摆动。

    不久后,本子上就写满了0和1,一人继续盯着仪表,另一人则拿出密码本开始翻译起来。

    “第一段是……时间,16:53,与航海钟一致。谢天谢地,这些钟虽然不准,但总归是经受住了风浪的考验。”

    “第二段是……集结点,西经60.5,北纬22.5,是预定的集结点苏尔港无误。”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不,是新的授时。接下来应该没了,你继续看着,我去报告舰长!”

    虽然只是一堆看上去杂乱无度的数字,但却给了这两个年轻军官一丝温暖的慰藉……在这茫茫无边的大海上,他们不是孤独的!

第549章 火油贸易

    1266年,12月5日,没翼港。

    经过一番风浪洗礼后,第一舰队成功重新集结。舰船表面的漆和零碎装饰被冲掉了不少,看上去有些狼狈,但是柞木材料的主体结构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依然坚固,只要再简单修整一下就又是一批好船了。他们检修后从集结地继续出发,平安到达了目的地没翼港

    以七声礼炮的问候作为先导,舰队在海平面上显现了出来,引发了港中居民的注意。很快,传递消息的信使骑着马奔向各方,等到舰队入港的时候,商社在本地的合作伙伴,以陈氏唐商和纳巴汗·没翼家族为首的一众商人已经等在码头上了。

    符凯伟是第一次来到天方世界的这处海港,自然对这些人不熟。但是不要紧,舰队中有贸易专员专门处理这些事情,他只要上前打个招呼就行了。

    “啊,原来是符先生,阿剌赐你平安!”一个蓄着大胡子的青年人听了通译的介绍,热情地走上前来,按大食礼仪与符凯伟握起了手,这让他既熟悉又有些不适应。

    这个大胡子是没翼家族的萨林·舍利夫·艾什勒弗·杜兰·阿吕·亚哈姆·纳巴汗·没翼。阿拉伯人的名字可以分四节,第一节是本人名,第二节是父名,第三节是祖父名,第四节是部族名。这个萨林的祖父与当初跟狄柳荫交易的那个买买提的父亲同名,那么算下来萨林就是买买提的子侄辈了。

    符凯伟听了通译的介绍,对这一长串名字一阵头晕,然后也不管了,从身后副官手上取过一份礼物,送给萨林,说道:“你好你好,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萨林命仆人将礼物接了过去,客气了一下,便当场打开来看,不禁惊叹了起来。

    盒子里面是一个青花瓷盘和一个小瓶,青花瓷盘上精妙地绘制了一个人像,正是他叔叔的头像。天方教教义是禁止描绘人类画像的,不过现在的阿拉伯人尚有文化自信,禁忌没那么严格,虽然本教画师不能画人像,但请别的宗教的人来画却是没问题的,不少有地位的人都会这么做。这副头像是之前舰队中的画师描绘下的,后来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先是转化为唐式风格的人像(唐朝风格对波斯绘画有很深的影响,在大食地区也有一定的接受度),又使用阿拉伯风格的书法技巧,把线条转化为了阿拉伯文字,最后烧制到了瓷器上,形成了一个中西结合的艺术品。

    “真是美妙,我叔叔一定会高兴的!”萨林对此大为赞赏了一番,又取过那个小瓶子。这是一个小玻璃瓶,里面流淌着一些深紫色的液体,凑近瓶盖还能闻到一丝淡淡的酒味,“这是?难道是酒吗?……呃,这可不行。”

    符凯伟摇摇头,说道:“不,这是染料,紫色的染料,你们拿去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的!”

    这个时代,染料要从天然物质中获得,产量少、品种也少,色牢度不高,价格自然也很昂贵。在寥寥可数的几种可选颜色里面,紫色是其中最为珍稀的一种,从某种贝壳动物中提取的贝紫甚至一度被罗马帝国指定为专用色。欧洲和大食地区受此影响,也将紫色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价格当然同样高贵。但在中国,由于有紫草这种富含紫色色素的特产植物,所以紫色并不算特别昂贵(但也不便宜),这就产生了不小的盈利空间。

    符凯伟拿来的这瓶染料,就是用酒精从紫草根中萃取出来的高浓度紫色染料,不但上色效果绝佳,还解决了植物储存和海运的难题,即便染出的紫色和罗马贝紫并不是一个色调,但想必仍然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将来也有望成为一个大宗出口项目。如果反响好的话,接下来还可以开发其他种类的染料,这年头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大红大绿的鲜艳颜色,怎么卖都不会亏的。

    萨林也是见过世面的,听了通译的转述后,立刻明白了这种货物的价值,脸上笑开了花:“好,好,果然是好东西!符先生,请随我来,我家准备了宴席,专门欢迎远来的朋友!”

    原本东海商社并不需要这么费心地准备外销货,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以及来自热带的香料和白糖,再加上一点自产的新鲜玩意儿,就足以卖出一笔大钱了。但是经过几年的经营,他们意外地发现在大食地区有买不完的好东西,比如阿拉伯马、一些异域奇珍还有最近发掘出来的粗炼火油。这么一来,就需要有更多的销项才能满足他们的采购需求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们在贸易上吃亏了,恰恰相反,这种进出平衡的贸易模式才是健康的贸易模式。双方买卖的大部分都是工农产品而非不可再生的稀缺物资,这意味着这种贸易行为是可持续的,贸易规模可以不断扩大,更符合商社的长远利益。

    相应的,没翼家族对这样的合作模式也非常满意,双方的关系逐年加深,现在商社已经不需要按配额买马了。呃,只不过他家的好马数量也有限,就是敞开卖也不能提供太多。

    说到火油,符凯伟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因此在买买提家接受过宴饮后,便提出要求,想去他们开设的炼油场进行参观。

    纳巴汗·没翼家族从狄柳荫那里得到了炼油法的秘密之后,成功开创了一大财源,对此欣喜若狂的同时,自然也是严格保密,把场地设置在了一处秘密的港湾之中,严禁外人接近。不过这个技术既然是东海人提供的,那么对他们也就不是秘密,再鉴于双方的良好关系以及这次他们又带来了不少好东西,所以买买提便同意了这个请求,派人带他去了炼油场。

    ……

    “哟呵,还真有些手段啊。”

    符凯伟到达浓烟滚滚的炼油场后,对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产设施实在是有些惊奇。他本以为这里会是一个极为原始粗陋的血汗工厂,实际上确实也没错,但血汗工厂也是分等级的,这一处显然是比较高级的那种——里面分了不同部门和工序,还有不少简易机械和车间,操作起来井井有条,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炼油厂位于没翼港北边的一个小港湾的内部,港湾入口狭窄,便于防守,内部有高山包夹,可以遮挡海上的视线,确实也是附近能找到的最好的藏身地了。唯一的问题是在于此地并不产油,需要从外界运原油过来提炼,长远来看有从渠道泄密的风险。

    此时,正有一艘大食特色的谢贝克船停泊在港湾中,一队黑人奴工从船上背下大陶罐装的原油,在监工的催促下,吃力地背负到了山地间的炼油场中。

    奴工们的表情痛苦而麻木,但符凯伟也没有余裕去同情他们,因为这座炼油场的工人几乎全都是奴工,一个个同情过去得到什么时候?

    大食人用奴隶的水平比东海人强得多,能够压榨出比雇工还高的性价比,也是一种本事。不过这处炼油场用了这么多奴工,不光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是出于保密的考虑,至少不用担心他们下班后出去吹水了。

    原油运抵之后,首先进入一个……就叫它预处理车间吧,一帮奴工把陶罐架到火上,一边搅拌一边加热,等火候到了一定程度再拿下来送往下一道工序。加热用的燃料是一些黑色的块状物,看上去并不像煤,考虑到此情此景,应该是炼油剩余的沥青。以他们的工艺肯定是没法把沥青和油完全分离的,能当作燃料来用也不意外,不过这废物利用的思路还是可以的。要知道,即使在21世纪,某些战乱地区的土炼油厂还在烧木炭呢。

    “杜兰君,这是在做什么?”符凯伟指着这个“车间”,询问起了陪同他来参观的没翼族人杜兰。此人是这座炼油场的“工程师”之一,旁边的通译很快把话传达给了他。

    符凯伟虽然在提问,但其实他对这道工序的作用十分了然,这显然是为了去除一些石脑油之类的轻质馏分。这些东西燃点低,易爆燃,在这种粗糙的生产流程中容易引发事故,因此要提前“蒸”出来。他这么一问,只是想了解一下杜兰他们的理论水平。

    杜兰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该不该透露技术秘密,但想了一下,还是觉得没必要拿捏:“这么先煮一下,之后炼油的时候就不容易起火了。”

    符凯伟听完翻译,点点头,看来他们虽然不懂理论,但在实践中还是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爆炸过。

    他又看了看那几个正在蒸煮的陶罐,无形的轻质馏分正不断逸散到空气中,实际上这仍然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仍有可能爆燃,怪不得这个“车间”建在一处山坳里呢,看来出事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轻馏分对操作工的健康也有影响,呃,不过显然监工们是不在乎这一点的。

    下一道工序就是正式炼油了。两个奴工用一根大木棍挑着一个煮过的陶罐,送入了后方一个石砌的“车间”中,而这个“炼油车间”正滚滚地向上冒着黑烟。

    符凯伟一开始还有些奇怪,波斯湾的原油应当质量很好啊,这些黑烟是怎么出来的?等到他冒着生命危险凑过去一瞥,才明白过来——这些黑烟并不是分馏产生的,而是油类燃料燃烧产生的。在油炉之上,又是一个“先进”到让他有些意外的炼油炉,由陶制管道和青铜器件混合组装而成,原油加热气化后,经过一个长长的斜管道,进入三个“分管道”中,冷凝成不同级别的火油。这套设备虽然粗糙,但构造原理相当超前,看来阿拉伯人悠久的蒸馏酒的历史还真给他们攒下了不少经验啊。

    杜兰适时解释道:“炼出的油分三种,其中‘轻火油’用作灯油很好;‘中火油’可以当作燃料和武器;‘重火油’虽然也可以烧,但是很不容易点着,不好卖,所以我们就自己拿来烧炉子。烧不完的还可以煮盐。”

    符凯伟笑了一下,还真是能废物利用啊。他们现在的这三级分类法,恐怕没法套用后世的标准,不过有标准总比胡搞好,总归能让人放心些。这里产出的燃油,可有相当一部分是要装上船运回本土,成为工业发展的血液的啊!

    ……

    符凯伟参观完成后,就回到了没翼港的商站。

    这个商站是商社在唐坊购置的一处宅院,平时并没有安排人驻守,只是委托给陈家打理,等到贸易的时候才来居住和存货。等他回去的时候已经快天黑了,他本来没打算做什么事,现在又没什么娱乐,只等吃了饭就与那个亚美尼亚舞姬交流一下国际形势。不过没想到买买提居然来拜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就在屋内等着他。

    “这是?”符凯伟有些奇怪,昨天刚见过面还一起喝过黑茶呢,今天怎么又来了?不过还是做出笑脸打起了招呼。

    买买提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客套一会儿后,很快就进入了正题:“符,不瞒你说,我是来跟你谈一笔大生意的。”

第550章 谋国

    1266年,12月16日,哩伽塔。

    “看见了吗?”

    “看见了,就在西北边那个小海角后面,有四艘中型海船和多艘小船。那边没港又没人烟,那些船呆在那里不动,显然有问题。”

    “好,就这么继续前进,准备好火炮,给他们点教训看看!”

    巡航舰“自由贸易”上,高川与刚从桅杆上爬下来的船长一问一答,很快决定了接下来的动向。

    他们在华罗城与明息之的族人取得联系后,初步接入了当地的关系网,接下来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所以高川就把一部分人手和摘星号留在了那里办事,自己带着自由贸易号和望月号前往没翼港。

    不过他们没有直接开过去,而是途中去了哩伽塔(马斯喀特)访问了一下。哩伽塔是比没翼港更大的一个港口,只是唐商在当地的力量不强。虽说商社暂时在此没有业务往来,但对于将来要在这一带大展拳脚的西洋公司来说,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情报还是很有必要的。

    他们在哩伽塔并未停留太久,只大致了解一下情况,采购了一些食水,画了几张素描,就继续西行了。

    不过,在港中停泊的时候,总是有些鬼鬼祟祟的人在盯着他们,而船队刚一出行,就有两艘小船紧跟着缀在后面,显然是不怀好意。船长命令桅杆望斗上的瞭望手加强警惕,然后果然发现前方的港湾中藏匿有伏兵——按照一般人的经验,在这个距离上难以发现远处的船只,而近了之后又会被海角的丘陵遮挡,是个伏击的绝佳地点,但是在望远镜中,他们的身形暴露无遗。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么个适合海盗伏击的地点,应当被本地势力牢牢控制起来才对,怎么今天突然就冒出一伙强人了,这背后有猫腻啊。

    但也无所谓了,无非是又一伙自不量力的小贼罢了。

    两艘巡航舰接近海角的时候,藏在后面的伏兵果然一股脑冲了出来,借着北风,帆桨并用,向这一黑一白两艘“笨拙”的大船席卷而来。

    “哈哈,来得正好!”高川跳下舰桥,亲自操纵起一门鲨炮来,“我已经多年没见过血腥了!”

    西洋公司和第二舰队这次远行执行的是“开拓任务”而非贸易任务,火炮配备率要比第一舰队的船高得多。自由贸易号的火炮几乎是满编,望月号也装备了一半以上,而且全部是150mm级别的大炮,火力根本超出了这个时代海盗的想象。

    高川手中的“鲨”短重炮是一种深受海军水手喜爱的火炮,就射程和穿甲能力来说,它并不如前一级的巨龙炮,但现在东海海军并没有那般强大的对手需要对付,而攻击小而灵活的目标的时候,可以发射大颗粒葡萄弹和超量霰弹的短重炮就具有明显的优势了。

    它的优势不仅在杀伤力上,还在炮架上。由于重量轻,后坐力相对小,所以鲨炮不需要四轮炮车,可以放置在一种回转炮架上。炮位甲板上安装了一道半圆形的钢轨和圆心位置的炮桩,回转炮架一端放在炮桩上,另一端的滑轮放在钢轨上,可以如同指针一般摆动,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横向射角,获得一个巨大的射界。因此,在对付近身小目标的时候,鲨炮不但威力卓绝,还能很便利地瞄准,更增添了效能。

    就像现在,高川一脚随意把炮架一踹,几百公斤的鲨炮就轻松转了一个方向,炮口指向了左前方一艘正在朝这里靠近的双桅桨帆船。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弹?”他死死盯着那艘海盗船,头也不回地对身边的炮手问道。

    “是实心弹。”炮手是一名海军中士,现在也有些紧张,倒不是因为战事,而是因为担心哪里出了岔子,把这位东家给炸了。

    “很好,那么二百米开火吧。”

    实际上钢鲨炮平射的射程远不止二百米,不过再远也打不准,还不如放近了再打呢。

    这时,舰桥上的技术军官也汇总好了舰船两端的测角仪报来的数据,计算(估算)出了敌船的距离:“1800,1500……”

    双方相对而行,短短一千多米的距离在几分钟内迅速被拉近,高川握着拉火索的手因兴奋和紧张而微微颤抖。舰长看到他的样子,苦笑了一下,放弃了按操典来一次齐射的打算,下令道:“自由射击!”

    “500……400……”“轰!”

    一声巨响突然传来,火炮开火了!

    不过却不是高川操作的那门鲨炮,而是底下炮舱中的一门“鲸”炮。它同样是150mm口径,但倍径增长到了12(相比最初的设计稿d2有所延长),有效射程要比鲨炮远一截,所以更早地开火了。只是炮舱内的火炮要通过狭窄的炮窗发射,鲸炮用的也是传统的炮车而非回转炮架,射界有限,只有一门射角合适的炮开火,其余的仍在待机。

    “轰!”“*的!”

    这下就真是高川的炮打响了……呃,说来尴尬,他是听到底下的炮声后,下意识就把手中的拉火索给拉响了,出手之后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忍不住骂了一句出来。

    两枚炮弹一前一后从自由贸易号上发射出去,然后双双落水,激起两根水柱,并未取得战果,只是让海盗船上的人吓了一跳。

    “**的,”高川嘴上仍然骂骂咧咧的,“这么远就是在浪费炮弹,来,下一发装葡萄弹!”

    海盗船们既然并未遭受实际损失,因此也就没有放缓进攻的步伐,仍然快速朝着两艘巡航舰接近着,很快就进入了二百米内。然而到了这个距离,它们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轰轰……轰……轰轰轰!”

    自由贸易号左舷剩余的十四门火炮瞄准冲得最快的那艘双桅船,狠狠地将巨大的实心弹砸了过去。而在这个几乎近身的距离上,命中率显著提升,至少有八枚炮弹打到了船上。可怜这艘小船,在传统的跳帮战中如鱼得水,但却从未考虑过这种级别的打击,一下子就被这些炮弹打了个千疮百孔。船体结构被巨大的动能所摧毁,木屑四溅,船上的海盗们损失惨重,惶恐异常,不知所措。一部分反应快的已经哭着喊着逃离了这艘破船,但还有不少人彷徨地在甲板上奔跑着,似乎还在试图挽救这艘船。

    这种执念最终害了他们,早先发射的两门炮已经装填了葡萄弹,对着拥挤的甲板再次打了过去。这次可就不会落空了,十八枚小铁球横扫了甲板,顿时出现了好几个断手断脚甚至胸腹穿洞的海盗,给剩下的人留下了深深的恐惧。

    “呼……”高川成功打了一炮,感觉挽回了一些面子,“自不量力,我的船左舷火力可是很足的。”

    剩余的海盗船只见此惊变,也一下子被吓傻了,进攻的势头顿时放缓。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露出了獠牙的两艘烈焰级狞笑着朝他们扑了过去,很快形成了风卷残云之势。

    高川回到了舰桥上,满意地看着己方满船的大口径火炮逐一将海盗船打成了海上残渣,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对船长说道:“停火吧,让陆战队下海抓几个舌头回来,看看到底是谁这么不长眼。”

    ……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消灭完海盗后,船队愉快地在第二天抵达了没翼港。

    高川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不过他还没怎么参观,就被符凯伟拉到了商站里,讨论起了最近没翼家族的奇怪动向。

    “什么,他们想买火炮?”高川很是惊讶,“之前不是已经卖给他们猛火油柜了吗,难道还不够用?”

    猛火油柜是宋军的一种武器,实际上就是一种原始的油泵,两人按压一个跷跷板式的手柄,挤压油箱,可以把燃油喷射出数米远去,点燃后烧杀敌军(说来讽刺,这东西应该是从灭火用的水龙车发展出来的)。这东西射程太近,对于东海军来说没什么用,但对于刚刚发掘出炼油奥秘的大食人来说正是急需的东西,因此之前的远洋舰队就卖给过他们一批。而且这批外售货还是工业部改良后的版本,射程可达十五米,比宋军用的还要强多了。

    按说有这种利器,大食人也该满足了,怎么还贪得无厌想买火炮呢?

    符凯伟脸色有些古怪:“他们是想着自立为国了……”

    “立国?”高川哑然失笑,“我们的这些老朋友还真是有理想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符凯伟按了按太阳穴:“之前老买买提来找过我,后来我又跟负责大食贸易的李安东他们讨论了一下,大致有了点眉目,更详细的等接下来我们开会再说吧。大概情况就是,现在大食半岛上多的是被蒙古人赶过来的旧贵族,各个都想着收复故土。但想打回巴格达去的话必须联合起来才行,而联合就需要个领头的,于是谁都想当这个领头的……呃,他们就这么自己先打起来了。”

    “哈哈哈哈……”高川忍不住笑了出来:“大敌当前还内讧,这些阿拉伯人还真是有传统啊……呃,我们似乎也没什么说他们的资格……那么,我们的老朋友也是想当这个头头了?”

    符凯伟犹豫了一下,说道:“呃,怎么说呢,没翼家族实际上与他们不是一路的。他家是原先就在这一带扎根的本土势力,并不是逃过来的,所以一开始没打算掺和这事,只坐山观虎斗,准备谁在中央支持谁。不过他们这几年赚了不少钱,而逃亡贵族们里面多的是穷疯了又有点私兵的,因此就盯上了他们这块‘肥肉’,趁我们不在的时候打了过来。”

    高川忍不住打断了他:“你这说法,怎么我们好像他们的保镖一样……算了先不管了,那么,既然他们现在还活蹦乱跳的,自然是打赢了啰?”

    符凯伟点头道:“是啊,他家本来也是有些实力的,再加上新产的火油武器,击败小股敌兵还是不难的。不过就是这么赢了几场,也让他们自信心爆棚,野心也大了,想着染指盟主宝座了。当然,他们也没热血上脑直接打过去,还知道自己实力不足,因此就想着从我们这里引入火炮。”

    高川点点头,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火炮这个要慎重,但也不是不可考虑。毕竟蒙古人都会了,传过来也就几年的事,既然趋势不可阻挡,还不如在这上面赚点钱呢。我倒是觉得,如果没翼家有野心,我们不光可以卖武器,也可以支援他们一下,对未来的战略也是有好处的。不过问题在于,他们有胜算吗?”

    符凯伟想了想:“胜算?稳赢肯定是不行的,但并非没有胜利的可能。他家在当地有不少熟人,亲戚网盘根错节,与其他本地家族大都有联系。这些人虽然不会立刻支持他家,但如果他家打出了声势,八成也会投靠的。南边山里还有个熟识的伊玛目叫亚里巴的,平时屁事不管,但如果有他支持,事情也会好办一些。”

    高川听了,严肃地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认真地考虑一下这事了。若是能在半岛上扶持一个傀儡国,那么无论对短期利益还是长期战略都是件好事。短期来说,自然有不少方便;长期来说,一个由薄弱的独裁者统治的国家,要比一堆零散势力要好控制得多,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会忍不住出卖国家的利益。而且,我们操作得好的话,可以借这个机会封锁住大食半岛的海岸,摧毁他们的航运业,垄断这里的海贸,也阻断他们向外传播的通道……对了,说起这事,昨天我来的时候,路上遭遇了一波海盗,是故意冲我们来的。最后抓了几个活口,说是哩伽塔那谁谁看中了我们的船,安排了一场伏击。当时还有些莫名其妙的,现在看来,我们是已经卷入这场冲突里了。”

    听到海盗,符凯伟并没有为高川的安全所担心,反正他人都活生生地坐在这儿了,肯定是把对方收拾了一顿,反倒是因为他所描述的前景而感到一丝兴奋:“这么说,你有意参与进来?”

    这种事情事关重大,在本土肯定是要开大会决定的,但在这遥远的海外无法及时沟通,所以才有了自主权极高的西洋公司,而高川作为西洋公司的总经理,自然对此有决定权。

    高川冷笑了一下:“当然要参与进来,但是要参与到什么程度、取得一个什么结果、拿到什么好处,还得好好规划一下。但首先,我们得亮出肌肉来,让这些半岛人知道我们的存在才行。对了,章恺和王文统他们已经去了伊尔汗国,不知道能有个什么结果,这两件事要纳入一起考虑才行。”

第551章 同行

    1267年,2月15日,伊尔汗国,大不里士。

    “圣殿骑士团?”

    章恺正在与一个身披红十字白袍的泰西胡人操着生疏的大食语对话,听到对方用一个奇怪而又有些印象的词组作自我介绍,赶紧翻了一下手中的词典——这是文化部整理出来的一份手册,主要目的是统一来自不同渠道的外语译名,以免产生混乱。

    说起来,东海人给这个时代贡献的一大新学就是语言学。在此之前,也有唐人学会别国语言的,但只是“会说”,并没有将语言的构成作为一门学问来分析。直到东海人引入了符号化注音法和语法分析,语言学才正式成为一门学问。当然,这门学问也只是刚起步,这本词典的标注也很粗糙,但是关于泰西也就是欧罗巴的一些词语却出奇的详细,也不知道是哪里学的。

    章恺作为东海商社能用的少数精英人才之一,近几年也是忙得很,这次又作为使节陪着王文统等人,来到了伊尔汗国的首都大不里士,拜访新上位的阿八哈汗。

    大不里士位于后世伊朗北部,也是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连接处,自古就是商贸重镇。不过伊尔汗国定都于此,主要还是出于气候考虑,当地气候凉爽又有大片草原,正适合蒙古人的习惯。他们到达这片地区时间不长,尚未被当地文化所同化,大汗仍然居住在城外的帐篷里。而城中也住着人,既有原住民,也有随蒙古人西迁的突厥人、回鹘人、汉人和新近投诚的高加索基督徒。

    东海使团在巴士**陆后,走了一千公里陆路到达大不里士,到现在仍未得到大汗的接见,一直住在城里。他们闲着没事,只能到处找人聊天,顺便也获取一些当地的情报。

    到了今天,章恺就遇到了一批同行,也就是新来的一个使团,上前找他们聊了几句,就发现他们是什么“圣殿骑士团”的人。

    对面那个叫“约翰”的胡人听到他复述了这个发音,高兴地用大食话一个词一个词地说道:“对,基督-所罗门-庙-贫穷-骑士-团体。你们是中国?可真好看。遥远的东方?是鞑靼大汗的臣民吗?”

    虽然两人来自相聚遥远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文明,都只能通过非母语的生疏的大食话进行交流,但连说带比划,却出乎意料地能聊起来。两人都对彼此的背景很感兴趣,于是很快就热络了起来。章恺通过他的自我介绍,渐渐弄懂了泰西的一些情形,而约翰看着章恺拿出的一张简易世界地图,也对遥远的东方有了全新的认知。

    圣殿骑士团,是欧洲和基督教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个组织,是维持十字军东征后在东方建立的几个国度的中坚力量,曾经多次以少胜多战胜过天方教军队。它与其他由大贵族或教会从上而下建立的军事力量不同,是由少数几个穷苦而信仰坚定的骑士从小而大创立起来的,最后得到了罗马教廷的认可,所以名字里有“贫穷”一词,以显不忘本。

    不过,这个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与最初的贫穷完全相反,成为了欧洲最有钱的势力之一。

    这个时代,是欧洲封建制度最鼎盛的时期。这意味着邦国林立,大大小小的领主多如牛毛,土地被划分为互不统属的零星小块,相互之间存在着强大的有型和无形的壁垒,人员和商品流动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圣殿骑士团作为被教廷认可同时又在各国具有很高声望的组织,却可以在各国间畅行无阻,既不用交税,也不用凭证通行。这就使得他们在商业和金融上具备了很大的优势,凭借这个优势,他们在全欧洲建立起了一个牢固的金融网络,帮助各国权贵保存财产,并且放高利贷谋利。可以说,圣殿骑士团,就是当前欧洲最大的银行。

    呃,这凭借武力、文化和商业寄生于一个大规模经济体的模式,怎么听着跟东海商社有些像?

    还真是同行啊!

    不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后来(1307年)发国国王腓力四世从圣殿骑士团那里借了一大笔钱不想还,就伙同自己操控下的教宗宣布圣殿骑士团为异端,污蔑其信仰邪神、搞同性恋,发兵剿灭了这个组织。真是令人唏嘘感叹,希望东海商社不要蹈这个覆辙吧。

    顺带一提,圣殿骑士团在葡萄牙的分会经此异变后,改组成了“耶稣会”,不问世事,专心对外传教。后来就是这个耶稣会随着葡萄牙商船到达了中国,给那时的明朝带去了一系列新式火器和新学问。从这一点来看,双方也算得上“老朋友”了。

    话说回来,圣殿骑士团最终覆灭,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根基之地耶路撒冷王国被埃及的马穆鲁克剿灭了,这个组织成了无根之萍,自然无法对抗强大的国家力量。相比之下,另外两个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因为有自己的根据地,所以同样是做着放贷生意,最后也活得好好的。

    而耶路撒冷王国的最终灭亡是1291年的事,也就是说在1267年的现在,他们仍然在苦苦支撑着。虽然耶路撒冷已经被天方教夺回,但仍然有几个城池掌握在基督教势力手里,圣殿骑士团也一直在寻找壮大的方法。他们早年寄希望欧洲老乡的帮助,但是近几次十字军东征,要么打歪了(把君士坦丁堡给抢了),要么打输了,几乎没得到什么战果。现在马穆鲁克由一位叫拜伯尔斯的强人领导,攻势咄咄逼人,去年连下两城,近来又有再次讨伐的意向,耶路撒冷王国彷徨无助,于是就求到了蒙古人头上。

    呃,实际上,现在伊尔汗国和基督徒的关系比较微妙。从一方面来说,旭烈兀一路西征过来,打的大多数是天方教势力,却收纳了不少基督徒仆从军,蒙古诸部中也有信奉景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的,他们是有合作空间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双方的关系又不是很融洽,因为同为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在进攻东欧的时候杀了不少人,被基督徒所不耻(实际上他们自己东征的时候杀的平民也一点不少)。

    几年前,在蒙哥身死、旭烈兀东归的空档期,蒙将怯的不花曾经一度与十字军建立的安条克公国(大致位于后世黎巴嫩与叙利亚西部一带)结盟,共同征讨天方教。但是在蒙军南下的路上,耶路撒冷王国的部分领主敌视蒙古人,在背后做出了偷袭的举动,导致怯的不花怒而与之决裂。这一事件影响深远,在当时导致了蒙军背腹受敌,被马穆鲁克击败,在后来就导致了耶路撒冷王国失却了一个强援,此后被马穆鲁克接连蚕食。呃,这么来看,他们纯属自找的。

    这两国本来是该相互仇视的,但老话说得好,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几年来,事情渐渐起了变化。一来,伊尔汗国正式与金帐汗国决裂,从同胞兄弟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同时他们又在马穆鲁克手里吃了不少亏,战略形势不佳,需要改善;二来,耶路撒冷王国被打得灰头土脸,也没法再高傲了,加上这么多年也搞清了不同蒙古人的区别,对伊尔汗国也不敌视了,是根稻草都要抓住,于是就趁着阿八哈新登基的时候过来求援了。阿八哈的母亲就是景教徒,他本人对基督教的态度也还不错,还与重建的罗马帝国有联姻,或许会考虑一下再次结盟,但谁知道呢。

    章恺与约翰对着地图比划了老半天,一边叽里呱啦说着话,一边记着笔记,还真弄明白了不少东西。

    “怎么你们知道这些?”约翰看着章恺的那副地图,很是好奇。

    这副地图自然是非常准的,但他并没有足够的地理知识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只见章恺能循着他的话,大致标出罗马、巴黎、君士坦丁堡等著名城池的位置,和他的印象好像也大差不差,所以非常惊奇。要知道,对方可是传说中的赛里斯人啊!自己对对方几乎一无所知,对方却对自己这边如此了解,怎能不让人惊奇?

    章恺随口回答道:“哦,是有威尼斯人到过我国,他们教给我们的。”

    虽说如此,但他其实对此也是有所怀疑的。这份地图是上面接触过威尼斯人之后公布的,说是根据他们的协助画出来的。但他是与那几个威尼斯人接触过的,他们除了嘴皮子伶俐些,实在是不像有本事画出这么精密地图的样子。那么,这些地图到底是怎么来的?

    “威尼斯人?真正的?”约翰对威尼斯人的观感很复杂,一方面他们是通过地中海支援十字军的盟友,一方面也是圣殿骑士团在欧洲业务的竞争对手。他确实听说过威尼斯人神通广大,能一路把生意做到遥远的东方去,但威尼斯人对此一直视为商业秘密严加保守,他知道的也不多,没想到今天居然意外确认了这一点。

    想到这里,他对这些神秘的东方人更加产生了兴趣:“多少时间你们来这里?什么关系是你们和鞑靼人?”

    “来这里要三个月吧,但只有冬天能来。至于是什么关系……”章恺差点被问住,但想了想又说道:“蒙古人也分很多种,我们与一部分敌对,但也可以与另一部分交往合作。”

    约翰初听有些奇怪,但想想也是,他们欧洲人不也是这样么。他转念一想,这些赛里斯人能与蒙古人作战,又能航海到达这里,那么肯定有过人之处吧?“怎么是你们战斗的?能你们帮助我们战斗吗?”

    章恺一愣,怎么战斗?那肯定是用枪用炮啊,可“火枪”“大炮”该怎么翻译?于是只得随便扯了几个单词。至于帮他们作战……先不说为什么要帮,你们可是在海的另一端啊,我们怎么过去?

    “火焰长矛?大型抛石机?”约翰对这几个词组略微奇怪,但也并没有超出他的想象。对方说的也是,就算他们想帮助神的子民,又该怎么下手呢?他想了想,又心生一计,问道:“什么物品你们带来,可以你们卖我们吗?”

    既然无法直接支援,那只要通过赛里斯人的手赚到了钱,不就相当于变相支援了圣战吗?要知道,他们的丝绸和瓷器都是价比黄金的珍稀货物啊!

    章恺听到这个,倒是起了兴趣,销售渠道自然是越多越好嘛。“交易当然欢迎!你们能到哪里取货?”

    两人谈到了点子上,正要再详谈,却突然有人来找到了章恺,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章恺从来人手上接过一张羊皮纸文书,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竖行的蒙文——这是早期的“回鹘式蒙古文”,用回鹘字母拼写蒙古语,后来逐渐变化成了现代蒙文——不过左下角却盖着一方“辅国安民之宝”的汉字大印,也就是忽必烈赐给阿八哈的王印,彰显他的正统地位,看着分外令人亲切。

    “这上面写的是?”他学过一点蒙语,但并未完全掌握,简单听说可以,文字就只看得懂几个词语,连不成句。

    于是送信来的波斯使者就给他读了起来,经过使者的解说,章恺欣喜地明白了文书上的内容:“哦?阿八哈汗终于要接见我们了?”

第552章 以汉制夷

    1267年,2月16日,伊尔汗国,大不里士。

    东海使团一行人跟着阿八哈汗的侍从官,先出了城,又进入了他在城外的大帐中。

    等待了多日之后,章恺终于能见到这个一国之主级别的大人物了,多少有些激动和紧张。而使团中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王文统则见惯了这样的大场面,对此荣辱不惊,闭目养神着,等待正式接见。

    相比之前漫长的等待,今日进入正题后,流程却分外简短。使团在会客大帐中坐了没多久,还没把帐中的波斯风格华丽摆设看个透彻,正主阿八哈汗就到了,于是正式的拜见仪式就这么开始了。

    阿八哈今年不过三十岁出头,皮肤黝黑,肌肉也很结实,一副典型的蒙古人模样,在生活上也恪守蒙古传统,尚未因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堕落。

    使团按照侍从的指引行礼后,就将准备好的贺礼送上。商务部不知道这位新汗的喜好,就准备了三种风格的礼物:一类是丝绸、瓷器和上等茶叶这些传统的东方奢侈品;一类是座钟、望远镜等奇巧工艺品;还有一类则是精良的断离剑和钢胆板甲等武器装备,其中甚至还包括两把旧式的白虹手枪,反正火器的秘密应该也通过忽必烈的手传到这边了,不差这么两件。

    “我东海国听闻大汗登基,特意跨越万里大海,来到大汗身边,送上贡礼作为庆贺。希望东海国能与伊尔汗国缔结友好关系,通商往来,合作共赢,兴旺发达。”

    送上礼物后,章恺就用仓促背熟的蒙语送上了贺词。说完之后,就低下头忐忑地等待阿八哈的回应,心里想着这三类风格不同的礼物,总有一样你该喜欢吧?

    果然,阿八哈看到前面那些好东西,就露出了笑容;试用过望远镜后,差点要拍案叫绝;最后拿起闪亮亮的盔甲和长剑,更是一个爱不释手。

    “好,来人,赏他们一百枚迪拉姆,赐酒!”

    阿八哈毕竟刚当领导没多久,没什么城府,喜怒皆行于色,一高兴就觉得有面子,一有面子就放起赏来了。

    实际上,光是有东方使节万里迢迢过来朝贺这件事就够让他有面子了,更别说送来的真的是好东西呢。之前,他听到下人报告有汉人来访的时候,先是不敢相信,后来直接笑了好几天,又招来手下熟悉东方情形的人问了个明白,才正式接见,也是因此拖了这么久。

    不过他毕竟也是当领导的,高兴过后还是不忘正事。喝过一杯酒后,阿八哈的脸色严肃了起来,问道:“你们东海国,我是知道的。你们在中原跟大汗的部民打过,还让大汗吃了亏。能打成这样,说明你们确实是好汉子。但是,你们就是大汗的敌人,而我则是为大汗看守牧场的,所以我和你们也是敌人。你们怎么会想着和我做友邻呢?”

    章恺听了个囫囵个,正要回答,王文统却拦住了他,然后用标准的蒙语对阿八哈说道:“当年成吉思汗起兵对抗大金国的时候,他的部众,比如克烈部、乃蛮部等,都曾经是他的敌人,但后来却变成了他的亲密伙伴。后来成吉思汗攻入山东的时候,济南的将军张荣曾经对他坚决抵抗,但是后来也成为了他的忠实部下。这说明,敌人和朋友不是对立的,不能因为他是‘敌人’,就一定要与他为敌。成吉思汗尚且如此,更何况您呢?”

    听他搬出了成吉思汗,阿八哈就不好说话了,总不能说祖宗的不对吧?他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眼前一亮,问道:“难道,你们也有意归顺大汗?”

    章恺一愣,怎么话题说到这个上了?这可不好啊,要是有风言风语传了出去,这可是重大外交事故啊。于是他对王文统示意了一眼,让他赶紧否认。

    王文统笑了一下,说道:“自然不是。如果忽必烈大汗打到我们那去了,或许可以商量,但不是还没有吗?不过,正如我之前说的,敌人和朋友是可以共存的,只要不起战事,我们还是可以友好往来的嘛,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对后世人来说是个很理性的选择,因为后世人的价值观中“利益”是最大的。但对于现在的蒙古人来说,则不是很好理解,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征服”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而虚无缥缈的“利益”……不就是钱和珍宝么,靠抢不就有了么?

    这个说服不太成功,阿八哈汗又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去找别儿哥和海都他们呢?他们与大汗作对,对你们来说不是更有好处么?”

    别儿哥是占据了东欧的金帐汗国的可汗,从前几年开始就与伊尔汗国为争夺土地而进入敌对状态,甚至一度兵戎相见,正可谓同室操戈。而海都是窝阔台系的嫡长,一向认为蒙古帝国大汗的位子是该他家来坐的,蒙哥和忽必烈这些人不过是篡位者,因此一直在背后支持阿里不哥闹事,近年更是直接跳了出来,控制了察合台汗国与忽必烈作对。所以说,蒙古的四大汗国,现在分成了本部-伊尔和金帐-察合台两个集团相互对抗,理论上东海国应该找金帐和海都结盟才对。

    王文统心里骂了一句:这不是找不到他们么,所以才只能来找你了。但面上依然自信地微笑着:“他们背信弃义,非是正人君子所为,而可汗您诚实守信,对大汗忠心耿耿,更值得我们敬仰。”

    阿八哈受了这个马屁,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之后,他盯着王文统问道:“那么,我又为什么要相信你们呢?”

    王文统抱拳往东方行了一个礼,说道:“从成吉思汗一直到现在的忽必烈大汗,在中原都重用来自西域和大食的色目人,可汗可知道是为什么吗?”

    阿八哈一愣,说道:“难道不是因为这些色目人臣服于我们大蒙古帝国了吗?”

    王文统摇摇头,说道:“汉人和契丹人同样臣服了,但大汗却未曾那般重用他们。归根到底,这是因为色目人在中原是外来者,只能依赖于大汗,没有反叛的可能,所以大汗才会重用他们。”

    阿八哈听了,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正如其理。”王文统趁热打铁道:“而在这里,我们这些中原人才是外来者,因此我们想在这里赚钱生财,就必须依赖可汗您,为您做事才行。更何况,与中原的情况还不一样,大汗与色目人虽同心,却非同族;而在伊尔汗治理的兀鲁思,我们与可汗您既是同心,又是同族。您看,我们不都同是黑发黑眼么?往祖上说,都是炎黄子孙啊,这亲缘就又近了一层。不客气地说,我们可比被您和您父亲征服的那些异族更值得您信任。”

    阿八哈哈哈一笑,紧紧盯着王文统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几个东海使节的样子,果然都是黑发黑眼。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喊过侍从,把今天的礼物中的一面一尺长的银镜翻了出来——当煤化工产业能提供少量的氨水之后,就可以通过银镜反应大量制造高品质的镜子了——照着上面好一顿看,果然自己除了脸盘大了点,和这几人长得居然挺像。

    他点了点头,承认王文统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又抬头看了看王文统,突然问道:“对了,老人家,你是谁?”

    王文统叹了一口气,往东方行了一个礼,说道:“不瞒可汗,我曾经一度为忽必烈陛下效力,官至平章政事,操理财政………………后来受此牵连,黯然下台。之后我也不愿意再去给女婿效力,就在东海国教教书了,这次还是他们硬拉着我,才过来做了个使臣。此话句句为真,可汗可派人去中原打听一下,说来这也是丢人事,还请可汗不要介意。”

    虽然他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避重就轻、春秋笔法,非但不像是他背叛了忽必烈,反而有了种受害者的感觉,再加上阿八哈对中原的事也没什么实感,因此很容易就蒙混了过去。

    听了这席话,阿八哈反倒对他“擅长理财”的自我描述很感兴趣。他的伊尔汗国现在攻势受挫,抢无可抢,而安置部民要钱,打仗采购军械补给又要钱,可谓入不敷出,因此渐渐也开始启用旧波斯和阿拉伯有能力的文臣。历史上,伊尔汗国一直受困于这个财政问题,直到几十年后,他的后辈合赞汗引入了采邑制,将军队分封到各地,才基本解决了钱荒。但也因此导致蒙古部民战斗力颓废,为最终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你是说理财,这一国该如何赚钱呢?”

    “不亏是可汗,关心的问题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王文统见正戏来了,先捧了个臭脚,然后头头是道地解说了起来:“这治国,说到底和牧羊是一个道理,羊越多,才能有更多的毛和奶,若是杀了羊,固然能……………………因此,就是要获得更多的土地,蓄养更多的人民,才能从他们身上收取更多的税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细节……”

    “好!”他深入浅出地讲解,听得阿八哈是醍醐灌顶,大为受用,当场叫好起来。然后,可汗犹豫了一下,又问道:“这确实是长远的法子,但是现在就想变出钱来的话,该怎么办呢?”

    王文统笑了一下,然后指指章恺:“不瞒可汗,现在正有一个赚快钱的办法。”

    章恺站起身来,对阿八哈行了一礼,说道:“若是可汗能授权我们在南方海上建立税关,对过往商船抽税,我们可以为可汗取得每年三十万迪拉姆的税赋。”

    迪拉姆是东欧和大食地区常见的一种小银币,重约3g,铸造方众多,品质不一,大多都很粗糙。商社带来的精良的东海银元在这里一枚几乎能换五迪拉姆,三十万迪拉姆也不过是六万元的水平,不算太多,但对于阿八哈也不无小补了。

    此时他们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那就是再次玩弄起东海商社惯用的扯虎皮做大旗伎俩,借助伊尔汗国的威势,名正言顺地封锁波斯湾口,收取过路费。从波斯湾进入底格里斯河到达叙利亚再转运到地中海,是这个时代东西货物交流的主要通道,每年过往的财富何止亿万!只要卡住了这个口子,几百万迪拉姆的收益也是手到擒来,上贡区区三十万的份子是轻轻松松。

    当然,即便不借助伊尔汗国的虎威,单靠东海商社自己的力量去封锁波斯湾,也不是做不到。但是这么一来,很有可能同时触怒传统海商和伊尔汗国两个庞大的势力,他们联起手来日夜骚扰、封锁陆上商路,那最后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就上点供解决烦恼呢。而蒙古人一向治理粗疏,懒得管理细节,经常大手一挥就把地盘分配给各领主自己经营,只要定期上缴一定税赋或者尽军事义务就行了,想让他们同意并不是不可能。

    果然,阿八哈仍然是个传统的蒙古人,对于海贸的巨大利润毫无概念,一听“三十万迪拉姆”,立刻眼睛都放光了。“三十万?好,你们需要什么?”

    章恺没预料到他的反馈这么简单,反而犹豫了,想了一会儿后说道:“不敢奢求可汗给太多东西,只要把南方海上几个叫‘忽鲁模思’的小岛分包给我们就可以了。”

    “忽鲁模思?”阿八哈听到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于是招来一个近臣一查,果然发现在波斯南部确实有这么处市场,已经包给一个旧包税人了,不过税款只有寥寥几千迪拉姆,跟这些东海人开出的天价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气得拿起刚到手的断离剑狠狠往空中一劈,骂道:“这些混蛋,居然骗了我这么多钱!”

    说完,他又大手一挥,对章恺等人道:“那好,便依了你们,我不光把这个岛给你们,连周围百里的海岸和土地都一起给你们,你们得给我好好收税!”

    章恺大喜,刚要行礼道谢,就被阿八哈的一声“但是”给拦住了。

    “但是!”阿八哈眼珠子一转,事情果然没这么简单,他指着王文统说道:“你们口说无凭,得把这个王老先生留下来给我做事。明年此时,你们得把三十万迪拉姆送来,不然,哼哼,休怪我无情!”

第553章 沙漠风暴 一 古里营

    1267年,4月15日,印度,古里,故临堡。

    时间到了四月,正是印度的所谓“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几乎滴雨不下,温度奇高,很是难受。若是熬过这个月到了雨季,反而会凉快些,当然那时就要饱受无尽的雨水的困扰了。

    古里南部的中里河畔的一处高地上,由于地势稍高又有风,住着要稍微好受些。这里坐落着一个四角形的小型棱堡,周围的丘陵地带散布着直线分割的大块耕地,地中有不少黑皮肤的农夫正在耕作着。而在堡中,这里的主人们却躲在凉爽的石屋中商议着什么。

    “今天叫兄弟们过来,是为了商议战争保险基金的增值方案的。”

    棱堡内部的会议厅中,杜为先中尉走上讲台,开门见山地讲出了主旨。

    台下坐着好几十个年轻男子,都和他一样,穿着东海军的作训服,说明他们有着共同的军方背景;但是没穿统一的红马甲,而是各自有着不同的休闲搭配,这说明这次会议不是一次严肃的正式军事会议,而只是一次普通的议事会。

    东海商社开辟了途径古里的贸易路线后,鉴于这个大商港的重要性,在此留下了一部分人员,在中里河畔建立了一个据点,也就是这个故临堡,名字取自古里的另一个汉译名。古里城的南毗王受他们的威势所迫,装作无所谓,而东南边的耳那国派了少量兵力来试探过,结果崩了一嘴牙之后就不再来了。

    中里河畔原先因战乱而荒废了不少土地,现在这些土地就被留守的东海人据为己有,其中大部分用作了公田,但也有相当数量分配给了每个士兵。这些士兵有的是本土来的嫡系军官和士兵,也有的是宋朝招募来的水手,还有少量是高丽、日本乃至龙牙半岛的外来人,但现在他们都有了统一的文化背景。他们从临近招募来农夫耕种,自己收取租佃,由于价格公道再加上周围人口密集,吸引不少人过来,算下来每年收到的租子也着实不少,一个个都成了拥地几百亩的地主。

    去年高川过来之后,宣布故临堡纳入西洋公司管辖,每个人都要尽军事义务,但同时也确认了这些人员的公民权,并且允许他们组成一个小型的自治体,对当地的民政事务可以自行商议决定。从此,这座小堡及周边的土地就真正成为了“他们的城”,这个故临堡也成了东海控制区内第二个完全由公民构成的自治体(第一个是瀛山岛的瀛山县)。

    从短期来看,这可以降低商社对这里的维护费用,公民们热情高涨,不但自行练武,承担了防御费用,甚至还能向上反哺一点。但从长期来看,在第一代公民的热情耗尽之后,第二代公民就未必会对上头的事如此尽心了,甚至可能产生离心倾向。不过商社也顾不了那么远的事情,先把眼前的搞好再说吧,故临和本土既有文化纽带,又依赖于本土提供的军备和商品,二十年内都不用考虑什么独立问题。

    这些公民兵里面,杜为先并非故临公民中军衔最高的,不过他炮手出身,数学很好,所以被众人推举来管账。他今天所说的,是关于“战争保险基金”的议题。故临的规矩,公民收入要交公两成,一成是公用的税赋,另一成就是纳入这个基金,单独储存核算,一旦发生了战争,损坏了堡外的田地,就用这笔钱来进行赔偿,所以叫“保险基金”。这边收入不低,几年下来,这笔钱也近千了,公民们跟东海商社打拼,思维是比较活跃的,眼看着这么多钱躺着发霉也不是个事,于是就想合议一下去搞个投资把它们盘活起来。

    “做买卖吧,咱们可以再添条船,跑没翼一趟就赚回来了。”

    “但是风险太大了吧,万一沉了可就要倒贴货款了。别的钱赔了也就赔了,这个基金赔了可就坏事了啊。”

    “要不放出去吃息?我看古里城里有不少婆罗门庙都是对外放贷的,月利怎么都有个一成,咱们也可以借给商人们赚这个钱。”

    “但还是不够稳妥吧,万一他们卷钱跑了怎么办?”

    “只借给有根底的商家呗,而且多散出去几家,风险就小了。”

    “有根底不就是有势力,万一他们不还怎么办?”

    “嘿嘿,有人敢不还?问过老子手里的‘风暴’了吗?”

    见讨论的火候差不多了,杜为先咳咳两声,打断了他们,说道:“大家说的有理,放贷收息是比较稳妥的。但是那些婆罗门的放贷法子过于原始,不好用。我看啊,最近本土银行业搞得挺兴旺,我们也可以学一下,自己开家银行,吸储放贷,岂不美哉?不光可以放给外人,咱们自己人要做事也可以去贷款,不是两相得益吗?”

    说着,他又掏出一本《银行学》放在桌上:“上次随船送来不少书报,我看这本书就写得相当有道理,谁有兴趣可以拿去看一下,学知识总是好的嘛。”

    看到这本大部头,绝大部分公民兵都发怵起来,很快就有一个黑瘦子用生疏的普通话喊道:“杜大,我们信你,你说开银行,就开吧!”

    杜为先轻轻一笑,说道:“那好,不过咱这银行总得有个章程,有人监督账目,还得起个名字……”

    “咚——咚——”

    正在这时,窗外传来几声钟响,打断了他的话。故临堡中经常响钟,比如晨起、有商船到达时都会敲响,但这几声钟声则不寻常,这是东海海军到达时才会敲响的欢迎声!

    杜为先一愣,紧接着就下意识地立正,朝窗外河口的方向行了个礼,然后对堂下说道:“我们的船来了,先出去迎接,银行的事过后再说!”

    ……

    自由贸易号缓缓驶入中里河,等到停泊进故临堡码头的时候,已经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在这段时间内,散布各处的公民兵早已集结在堡外,带领他们训练好的四百余名“古里营”士兵,等候在码头上了。

    “同志们辛苦了!”高川从舷梯上走下来,看到整齐的军阵,心生豪情,装模作样地打起了招呼。

    而古里营的土著士兵们则在军官的带领下,用生疏的汉语喊出了回应:“为东海而战!”

    东海商社建立故临堡这么个据点,还下放了自治权,自然不可能仅仅为了在古里打下一个钉子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为了利用这里充沛的人力资源——当前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域,几乎有用不完青年男子,相比千里迢迢从中国移民过来,还是就地募兵要更为方便快捷。同时也要更廉价,只要开出一年十塔尔的饷银(相当于二十东海银元),就有蜂拥而至的应募者,几年下来,已经攒到四百多人了。故临堡的公民兵们在这里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商社训练这种廉价的兵员,以满足开拓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可以“借用”这些士兵为自己开疆拓土,不然你以为堡周围这么大片土地难道真的是白捡的吗?

    这些印度士兵大多皮肤黝黑,身材矮小,是典型的“达罗毗荼人”。他们穿着本地商人生产的脏脏的白色作训服和靛蓝色马甲,精气神自然不能跟正牌的东海兵相比,但以当地的标准来看,他们都面色红润、补足了营养,动作“整齐划一”,很有精锐气象。实际上,高川就是为他们而来。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章恺他们终于从大不里士返回了,也带回来了好消息:外交任务圆满成功,阿八哈汗大手一挥,不但把忽鲁模思(霍尔木兹岛)及周边岛屿包给了西洋公司,还稀里糊涂地把附近一直到印度的海岸线都划给了他们。当然,这段海岸线基本都是无人区,本来也不在他的治理之下,也真的就是随手一划,并没什么实际意义。说不定,阿八哈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似让东海人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诱导他们去与那一带的残余部族势力乃至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对抗呢。

    但这并不要紧,这个时代的人对王权看得超乎想象的重要,只要有可汗命令这张虎皮在,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土地入手再加上阿曼地区的风起云涌,一个庞大而获利甚厚的计划在西洋公司的参谋室中成型,而这个计划就需要足够的武力做后盾,再从本土调兵已经来不及了,因此高川就决定把古里营给调过去。

    等到高川走到场地前,营长徐民大尉先是朝他敬了个礼,然后就转向队伍一侧,喊道:“报数!”

    紧接着,士兵们就从右到左,操着生疏的汉语,开始报数起来。

    “一,两,三……满伍!”“一排到齐!”“二排到齐!”……

    最后,徐民将数字汇总起来,小跑到高川面前,报告道:“报告首长,古里营应有五百一十七人,实到四百六十五人,另有五十二人执勤。请您检阅!”

    高川挥挥手,说道:“很好,稍息吧!”

    说实话,他来之前对这支军队的训练情况并不太放心。毕竟古里堡只有不到百名公民,相互之间都熟识,没法形成完善的监督体系,他们要是贪污点经费、训练时不上心,那几乎没人可制约。但现在来看,训练度还算不错,或许是因为现在时日尚短,他们尚未到动那些心思的地步。但不管怎么说,未来还得想个办法才行。

    说完,他又对徐民问道:“这些兵怎么样?”

    徐民犹豫了一下,说道:“跟汉兵没法比,但也能用。不瞒您说,印度这边的人是分四等的,和尚和神婆一等,兵将一等,普通民人一等,奴婢又是一等。邦国之间打仗,通常只有第二等的兵将去打,他们一般有家传的武艺和甲衣,力气也大些,确实是好战士。我们募不来那样的兵,只能从贫民里募,虽说如此,倒也不差。他们就是有些笨,但好歹听话能吃苦,只要有口饱饭,五十公里拉练都能挺着走下来。不客气的说,我们这些兵,论单打独斗肯定赶不上一般的印度兵将,但列阵而战,就是一千个兵将过来也照样把他们打趴下!”

    “是吗?那好啊!”高川打了个哈哈,又将信将疑地看了看这些低种姓的印度士兵。

    出于历史原因,他对印度人的战斗力相当怀疑,总觉得中看不中用,一上战场就该露馅了。但实际上,普通的印度平民吃苦耐劳又有服从性,在线列步兵时代是非常优秀的士兵,只要有合适的指挥,就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历史上,英国在印度殖民地募集的部队相当好用,参与过大量的战争,历次殖民地冲突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后来的一战二战也有不错的表现。到后来62年一触即溃,与其说是兵的问题,不如说是上层军官无能——将熊熊一窝啊!

    这几年里,公民们带古里营出去大大小小也打了好几场了,大胜说不上,但总的来说可以称得上“临危不惧,进退有度”:在敌军发起进攻的时候能保持住方阵,在对方被火炮轰散之后又能统一队形前进不争抢人头,能做到这一点,就称得上一支强军了。

    “很好。”高川听了徐民讲解的几个战例,终于放下心来,一挥手招来西洋公司的几个雇员,抬下了两个大木箱,打开之后露出里面白花花的现大洋,哦不对,是东海银元,对着士兵们喊道:“放赏!一人一元,等到了华罗城之后,再赏两元;此后每战得胜,都必有奖励!”

    士兵们莫名其妙拿了赏银,欢喜无比,效忠的口号喊得更响亮了。稍后,他们就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高川本来计划当月就出发,结果不巧撞上了恐怖的西洋夏季风暴,因此只能缩在古里堡里,等到下个月风暴过去,才乘舒适的西南季风北上到了华罗城。

第554章 沙漠风暴 二 训练

    1267年,5月13日,华罗城。

    “立正!”

    随着一声熟悉的口号传来,辛格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虽说他本来就站得很直了。

    上个月,西洋公司从古里营征兆了三百余名士兵和公民军官,组成了一个典型的76人制四连步兵营,辛格也被选入了其中。刚出海的时候,这些绝大多数是第一次上船的旱鸭子无不吐了个底净,不过经过近十天的海上航行后,他们基本也清完肠胃了,能在船上站住了,一下岸,就进入华罗城北方的新华堡营地中投入了训练。

    新华堡是西洋公司在华罗城设立的基地,离城区还隔了一大段距离,气候也更干旱些,好处是港口条件稍微能好一点(但仍然水浅淤塞,称不上好港口),有淡水,并且离煤炭产区很近。将来,这里预定是要重点建设的,不过现在时间紧迫事情又多,因此只粗粗圈出一块地皮来,雇当地人夯了个土围子,内部搭了些帐篷,只能算作临时驻地,说实话,就是放弃了也不可惜。

    五月份就已经进入了印度的雨季,不过新华堡这里纬度偏北,处在季风区的边缘,雨量并不大。气温倒也跟着略微降了一点,虽然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很热,但对于这些土生印度人来说却相当干爽,正是训练的好时候。如此训练没几天,一个个就又生龙活虎了。

    辛格是普通的农家子弟,是家里的第十一子,因为实在是找不着出路,才去了东海人那里当兵,父母对此也无所谓,反正不缺这么一个儿子。说起来,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同村人的时候,还引发了一阵哄笑——你个首陀罗也配拿起刀枪?但后来他们古里营真的打出了赫赫威名,乡邻也就不好说话了。

    不过说真的,他自己对此也有些疑惑,他在古里营整天训练的大部分都是排队、站军姿、走远路这些看上去跟战斗毫无关系的事情。真打起来,不过是军官们拿炮对敌人一轰,剩下的他们这些士兵只要举着长矛走过去就行了,连血都不怎么见,这真的算打仗吗?

    直到前不久,他才终于接触到了真正能用来杀人的武器,也就是火枪。而这钢铁玩意儿令他爱不释手,只可惜练习的机会不多,得好几人轮着用,真想也有自己的一把啊。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几个军官已经到达了训练场上,在他们这整个营排成的方阵前走了一圈,然后站到了前面的空地上。与此同时,两辆满载箱子的马车也到达了阵前。

    一个穿着金边制服的高级军官走到了主席台上,辛格认得他,他就是把他们带到这里的那个大王,听排长说是整个西洋公司最大的王了。

    这个大王在台上稀里哗啦一通讲,辛格也没学会几句中国话,只模模糊糊听懂了“战斗”“银元”几个词组,也不知道听错了没有。

    不久之后,大王就走了下去,换了一个辛格比较熟悉的黄上尉过来,也就是他们营的教务长。黄上尉与另两人从马车上抬了一个箱子到台上,从里面取出一把崭新的火枪举在手里,扯着嗓子,用辛格比较熟悉的中国话和印度土语混合的语句喊道:“现在开始赐予火枪,训练成绩好的先来,第一名,0127号,辛格!”

    辛格打了个激灵,条件反射式地喊了一声“到”,然后一溜小跑跑到了台子上,对黄上尉行了个礼,然后做出了一个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站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黄上尉看到这个小伙子端正的姿态,比较满意,把手中的鸟铳往胸前一持,然后交到了辛格手上,对他敬了个军礼,严肃地说道:“从此之后,这把枪就是你的了!你要像对待自己的老婆一样,时刻不能将她离手,要好好爱护,好好维护,睡觉也一起睡,精心保护好她!”

    辛格拿着手里的枪,心简直要飞到天上去了,一阵手忙脚乱,最后左手按住枪,右手敬礼,大声地喊道:“是!”

    ……

    黄上尉一个接一个地将新鲜的鸟铳授予印度士兵们,这种充满了仪式感的仪式让他们倍感珍重。

    时间不多,当三百把新枪都发放下去之后,士兵们紧接着就开始了射击练习。

    他们在古里的时候,由于当地火枪存量不多,所以上级只是把他们当长矛兵来用。不过之前因风暴而困在古里的那段时间里,高川让公民兵和海军水兵们对他们进行了紧急的火器训练,到了新华堡之后又继续练了一阵子,现在倒也能用个有模有样了。

    “砰砰……”

    在军官的指令下,一个排的第一班对着五十米外的草靶打出了一轮齐射。由于已经经过了多轮练习,士兵们把这轮射击完成得很好,打完之后一个个都游刃有余的样子,带着轻松的笑容。

    不过一旁的高川看到这个样子,非但不喜,反倒皱起了眉头,叫来排长,问道:“你给他们用了多少火药?”

    排长是随船过来的古里公民,姓牟,他不知高川有何所指,老实答道:“是训练用的一克药。”

    高川摇摇头,说道:“不行,就这点药力,发火之后肩都不动一下,当是按摩呢?换标准装药,弹头也换成重弹,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后坐力!”

    牟少尉还有些犹豫,问道:“但是这样是不是耗费有些大?”

    高川一挥手,怒道:“这都要打仗了,还吝啬什么!不用管这些,尽管用,能打多少都算我的!”

    “是!”

    “——等等!”

    牟少尉完全理解了他的决心,转头正要找军需官领弹药,高川却又喊住了他。

    “呃,对了,你取弹药的时候看着点,纸包弹里用来密封的油,可别是牛油啊。”

    ……

    稍后,牟少尉取来了正规弹药让士兵们练习,劲力大了许多,终于有模有样了。

    但高川又看了一会儿,还是有些不放心,转头回去喊来了助手左辛,对他吩咐道:“去,把骑兵排调过来,然后再去城里雇些会骑马的过来,最好能雇五十个。”

    左辛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很尽责地去了。

    等他走后,高川有些焦虑地掰了掰手指头:“时间不多了啊。”

    此时,符凯伟已经带着第一舰队返航了,高川手头能动用的,也就只有自由贸易号和第二舰队的摘星、望月总共三艘巡航舰和若干辅助船只。船不多,但也还算够用,现在更需要的是一支充沛的陆军力量。

    西洋公司上下也有好几百人,但开船需要人,看守老巢也需要人,所以他能抽调的人手不多。最后一般腾挪,只拨了些海军陆战队组成一个轻步兵连,又抽了些炮手组成一个炮兵连,再把有马上功夫的选出来勉强组了个骑兵排,如此加上这个四个古里线列步兵连,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合成营了。如果运用得好,这个五百人的合成营未必不能以一敌三,但是匆匆凑成,急需训练和磨合,为此不得不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办法了。

    现去城里雇人需要些时间,但调自己的兵还是很快的,不一会儿,骑兵排就接到命令赶到了训练场上。这个骑兵排大部分成员都是自己人,是海军中难得的骑术不错的人才……但说实话,相比真正的骑兵,也就是“会骑马”罢了。因此这段时间,他们也在没翼家族派出的骑士的协助下苦练骑功,希望这临时抱佛脚有用吧。不过相比本土骑兵,他们有个优势,那就是坐骑全都是正牌的阿拉伯马,比本土的杂交品种要强了不少。但假想敌骑的同样是同级别的好马,所以这也不算什么优势了。

    “各自闭门苦练能练出个什么来?现在开始,给我步骑对练!”

    高川把现场的军官们叫过来开了个小会,他们很快会意,各自安排了起来。

    ……

    “站住了,都给我站住了!”

    “拿开你们的臭手,等我说‘预备’再放到扳机上,谁都不准提前开火!”

    “今天谁怂了,晚上就不准吃饭!”

    牟排长声嘶力竭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着,但辛格脑中却一片麻木,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正在朝自己逐渐奔来的大批骑兵,只有手中的枪能给自己些许慰藉。

    在古里的时候,因为周边林地茂盛,骑兵施展不开,因此虽然也常见马,但是“大群”骑兵奔腾的画面还真没见过。现在真的见到了,虽然只是不到三十骑,但……妈呀,这也太吓人了!

    实际上,无论是以东海骑兵的标准还是大食骑兵的标准,这个骑兵排的冲锋都只能用“稀烂”来评价——队形松散,进退无序,姿态不稳——这哪里是冲锋了?完全只是一窝蜂瞎跑而已啊!

    但就是这么一窝蜂的瞎跑,就跑出了一个宽大的正面,几乎和整个营横阵差不多宽,在阵中的菜鸟来看格外气势惊人,也难怪吓得要死啊。这时候没拔腿就跑,说明他们还算不错了。

    “预备——”

    牟排长的声音传来,但辛格依然发愣,没做出反应,气得他一枪托敲到了他头上,大声喊道:“预备!”

    辛格这才如梦初醒,余光瞟了一下右边,发现同处第一行的其他蹲着的战友已经把枪举起来了,他便赶紧也把枪抬了起来。

    说来也怪,当枪上肩,照门准星目标三点一线的那一刻,他反而却冷静了下来,粗重的呼吸也止住了,旁边的喧闹也不顾了,心里就只剩了“命中”一个目标。

    牟排长估了一下距离,骑兵还有三百多米,不是个开火的好时机。不过看手下们那副动摇的样子,再等一会儿说不定就要走火了,反正这也只是第一次练习,还是先开火适应一下吧,于是果断喊道:“放!”

    “砰砰砰……!”

    命令一下,士兵们如释重负,纷纷扣响了手中的扳机。当然,枪内只有火药没有弹丸,所以并不会真正对骑兵造成伤害,只是一阵噼里啪啦有些吓人……还真吓到了!

    看到硝烟腾起、听到枪声传来,虽然并没有受到伤害,但冲锋中的菜鸟骑兵们还是吓了一跳,居然有好几骑就这么撞到了一起,可真是丢人啊。

    这看得高川是一脸黑线……还好事先演练了一下,不然真直接拉上战场的话,得丢多大的人啊!

    哦,不对,丢人事小,丢命可就事大了。

第555章 沙漠风暴 三 小试牛刀

    1267年,6月5日,华罗城。

    “我堂兄问的是,”明息之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把身边一个胡人的话翻译给了高川听,“‘你们确定这些印度人能打仗?’”

    在他们身边,两支部队正在聚集。一支是明家自己的私军和打手,大约有二百人,其中大约有一半骑着马,剩下的也各持着刀枪剑戟,大部分都是雅利安人样貌,身强体健。另一支则是西洋公司下属的第一合成营,五百余人,都穿着统一的白底深蓝色制服(为了与正规军区分,西洋公司的兵的马甲是深蓝色的,用印度出产的靛蓝染成),队列倒是排得挺整齐,但手中只有“短矛”,士兵还大多数都是印度人,这就不免让明家人看低了一眼。

    常在印度打拼的人都知道,印度土人懦弱又瘦小,不是合格的战士,只能撑个场面,真打起来还是要靠高贵的白皮刹帝利才行。就拿华罗明家来说,他家多年来一直内部联姻,又刻苦修炼武艺,这才常年有着充足的武力可用,得以在华罗城站稳脚跟。而在他们看来,高川手下的这些人,唯一的优点就是人多了——五百人虽然放在正规战场上不算什么,但在印度地区以小规模部族械斗为主的战争模式中也不算少了——而战斗力就很可疑了。

    印度的耕地、人口和文明主要聚集在两条河附近,也就是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其中,印度河流域历史悠久,粮食和棉花生产量巨大,不过这条河的通航条件却不是很好,流量较小、多浅滩暗流,并且中上游存在一些难以通行的险峻激流段。因此,海船是不便于直接进入印度河的,一般都是在河口附近把货卸掉,再由熟悉水文的本地商家换小船分销往上游各地。

    而印度河口的港口条件同样很差,因为泥沙量大,形成了大大小小密布的淤积沙洲,无法直接在河口建城,只能在附近另寻他处。河口以西过于干旱,少有人烟,因此东侧的华罗城地区就成了通往印度河流域的主要转运港了。可想而知,这么一座地位关键的港城,能够牵扯到多大的利益。

    为了争夺这个巨大的蛋糕,华罗城聚集了错综复杂的各方势力。经过多年斗争,他们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平衡,但也绝不意味着和平,各大家族之间依然存在着凶险的明争暗斗。而随着时间进入六月,印度西岸开始出现一段平静的西南季风期,适合沿岸航行,因此区域贸易就又开始兴盛起来,往来华罗城的船只再度增多,这又一次将发生冲突的概率曲线推上了高峰。

    到了今年,一股新势力的加入,更是为这个局面增添了变数。

    明家在华罗城经营了数百年,可谓根基深厚。他们和西洋公司没有什么过往交道,当然也没什么利益冲突,现在通过明息之这个“亲戚”作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之后,就有了一定的合作空间了。西洋公司需要一个本地代理人为他们疏通渠道,而明家也可以借助这些外来者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可谓一拍即合。

    明家在当地有个对头,同样来自波斯的索索达家族,后者不但背弃了拜火教,还跟明家在业务上有着严重重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沟通后,明家便通过明息之邀请高川共同出兵,给索索达家一点教训,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贸易季中收敛一点,同时也检验一下这些传说中的东海人的战斗力。而高川这边经过半个月的高强度练习也小有所成,正打算着搞个以战代练,对此也是欣然应邀,于是便有了今天这次的协作行动。

    不过,双方这么一照面,对彼此都有些失望啊!

    明家那边对合成营的观点自不必说,而高川同样觉得明家这些人乱哄哄的,典型的乌合之众,显然不是干大事的样子(废话,要能干大事早就一统华罗了),很是失望。

    这下他听了明息之的翻译,心里顿时一通吐槽,好啊,我还没说你们什么呢,你们倒是先倒打一耙了?真是愚蠢啊!

    但他也不好公开羞辱合作伙伴,只能说道:“哈哈,就算是印度人,只要用的好照样能打!等下就请好好看看吧!”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荒野上同样汇聚来了两支人马。明家堂兄辨认了一会儿,介绍道:“东边那支是索索达家的人,来了三百多……哼,恐怕是把小娃娃和老头子都叫来了。西边那支是诺阿家的人,应该是来给索索达家助战的。你们注意一下,待会儿打起来的时候,重点朝索索达家打,诺阿家只要打退就行了。”

    说着,他又给高川讲解起其他的一些规矩。

    华罗势力经过多年争斗,也发展出了一套“斗而不破”的潜规则出来,也就是如果不能一口把对方全吃掉,那么就要手下留情,不可逼人太甚;而失败者也会主动让出一些利益,回去积蓄力量等下次再讨回来。

    这看上去有些迂腐,但实际上也是符合当地的战争环境的。当地人打仗的技术一般,筑城建堡的技术却不错,各家多代积累,都有坚固的石堡和庄园。若是打到你死我活的境地,往往发展成残酷的攻城战,攻城方死伤惨重,守城方同样不好受。即使是围城不攻,也要占用大量的人手,耽搁做生意赚钱的时间,得不偿失。因此,还不如野战分出胜负就果断停战,对双方都好。

    高川稀里糊涂地听他讲解,不置可否,等他说完,便指着对面问道:“可以打了吗?”

    此时对方的人马已经进入了战场,在己方阵前二百多米的距离站定,隔空骂战了起来。自己这边,明家的人也已经忍不住开始朝对面骂了回去,而合成营的人或许是因为语言不通没听明白(即使同是印度人,不同地区语言也是不通的),一直站着队列没动作。

    明家表兄听了一愣,你们怎么这么急?但想想让他们打头阵也好,于是摇头道:“好,你们先派人上去试探一下,如果……”

    高川听了个“好”,不待明息之翻译完,就对着手下的黄上尉下令道:“好了,开炮吧,剩下的你来指挥!”

    “是!”黄上尉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收到命令,立刻提起了精神,然后提步小跑到了营横阵正中的炮阵处,对着那边的炮兵连喊道:“开工了,都给我动起来……这个距离还调整个屁诸元?直接来三发实弹急速射!”

    西洋公司缺人手,但是会打炮的人可一抓一大把,因此这个炮兵连编制很足,足足配备了六门精钢打制的轻便龙吟炮。这下子收到了开火指令,他们可来了劲,稍微确认了一下炮口,就接二连三把炮弹打了出去。

    “轰轰轰轰轰轰!”

    一通冲天巨响突然在战场上传开来,无论是己方的明家人还是对面两家的人,都瞬时吓了一大跳,人员下意识缩了脖子然后向四周张望,马匹更是受了惊吓骚动起来。

    明家人还好说,只是受到了惊吓,但真正受到了打击的索索达家那可就真是一个鸡飞狗跳了……巨响过后,阵中就出现了一堆残肢断臂和红白之物,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的打击?

    不光索索达家,明家人和诺阿家也是就这么看呆了。

    这是什么魔法,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威力?

    呆滞过后,两家人也开始做出了反应,明家人开始兴奋地呼喊助威起来,诺阿家则开始有人往阵后退去……反倒是受了打击的索索达家人由于太过震惊,一直呆在那里,过了半晌之后才惨叫了起来。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轰轰轰轰轰轰!”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轰轰轰轰轰轰!”

    三发急速射在半分钟之内就完成了,而这段时间内,敌方诸人的表情已经从挑衅完全转变成了极度的惊恐,能继续站着,纯粹是因为吓傻了而已。

    看到他们这副样子,黄上尉也不让炮兵继续轰击了,直接对部下们下令道:“步兵推进,骑兵往右翼迂回!”

    火炮的轰鸣停歇了,军乐队的鼓声适时响起,而步兵横阵则条件反射式地随着节奏动了起来,一动就是一堵墙朝前压了过去。

    墙前的敌军,无一不是高种姓的外来征服者,而这道墙中的士兵,无一不是低种姓的土人。若是换了个场景,后者只有给前者低头**的份,但在此时此刻,后者黝黑的面庞在前者眼中却如同恶魔一般,而前者懦弱而动摇的姿态在后者眼中无异于最甘醇的美酒,名如胜利的美酒。

    一部分敌军拔腿就跑,骑马的那些跑得尤其快。但还有一部分剩了下来,或许是因为试图抵抗,或许是因为吓傻了,总之是留在了原地。黄上尉估算了一下距离,决定不再把时间浪费在保持队形上,果断下达了命令。

    “立正——”“预备——”“放!”

    步兵们先是齐刷刷一停,然后机械地抬枪上肩,扣动扳机。在一片硝烟之中,前重后轻的扩张弹头顺着光滑的枪膛向前激射而去,虽然弹道并不如正牌陨星枪那般稳定,但在这百多米的距离上也够用了。三百枚铅弹蜂拥而至,瞬间还站着的敌军就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人更是陷入了崩溃。

    “嘟嘟嘟……”

    随着冲锋号响起,蓝白衣的步兵们便展开了从军以来的第一次冲锋。

    他们不再保持队形,而是散成小队提着枪就向前冲去,十几秒后就与残余的敌军发生了接触,狠狠将刺刀向他们刺去。换了平常,一个刹帝利或许能打倒三个首陀罗,但在此时武艺毫无用处,一个接一个被扎成了刺猬。

    “胜利,这是胜利!”辛格一脚踏着一个白皮老爷,反复将刺刀扎入他的胸膛中,鲜血从中涌出,一直沾湿了他的裤脚。他体内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急剧分泌,后背和大脑幸福地发麻着,这种前所未有的滋味让他欲罢不能,人生之大美妙便在于此!

第556章 沙漠风暴 四 澳门

    1267年,6月20日,忽鲁模思岛。

    西洋公司第一合成营在华罗城郊外的神勇表现,给明家带去了深深的震撼,同时也给他们带去了一些困扰——以往几家械斗,都是打到一哄而散为止,打得虽热闹,但输赢伤亡都不大,也好下台阶。但这次可大不一样了,东海人虽然只是轻描淡写打了几轮,但足足害了索索达家上百条性命,这可怎么收场?

    呃,要不要一不做二不休,去灭了索索达家满门?

    但最后结果还好,索索达家还算识相,没搞什么“为了荣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类的破罐子破摔,而是逃回去惊魂稍定之后就老老实实送了金银美女过来,表示赔礼和臣服。

    明家不愿意把事情闹大,高川也觉得没必要为了明家骤然破坏华罗城的规矩、招惹其他大族的憎恨,因此就大度地接受了索索达的赔礼。呃,送来的十个美女,他自己只留了一个小丫头收拾房间,剩下的都分发给有功的部下了。

    经此一战,西洋公司在华罗城是彻底打出了威名,对将来的发展很有好处。除此之外,也收获了即时的好处,那点赔款并不算什么,关键是索索达家为了表示臣服,送了十二名骑术精湛的家养武士到高川手下听命。

    这些家养武士便是所谓的“古拉姆”,意为“奴隶战士”,是大食地区在过去的数百年间极为兴盛的一种军事阶层培养形式,也就是从小买来健壮的奴隶,经过刻苦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强大的战士。这些古拉姆虽然是奴隶,但是经过了当地人极为擅长的洗脑,而且养成之后待遇并不低,甚至可以参与大政决策,因此大都是非常忠诚而好用的。他们曾经为天方教势力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著名的马穆鲁克,实际上就是古拉姆的顶级形态。但到了这个时代,古拉姆制度已经开始衰落,不过却不是因为这个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原先作为奴隶来源的突厥人已经普遍皈依天方教,而天方教义禁止捕同教徒为奴,所以兵源匮乏、无以为继,最后只能渐渐被其他封建兵制替代了。

    索索达家蓄养的这些古拉姆自然不能跟国家级的古拉姆相比,更别说马穆鲁克了,但依然是不错的战士,马术娴熟,可以马上射箭和持刀冲锋,比合成营的那些三脚猫骑兵是强多了。

    拿破仑的那个对马穆鲁克的著名的评价,让后人容易对这类战士产生一些轻视的印象,但他们在小规模战斗中的强悍战力仍然是不容否定的,而且也正是东海军所需要的——正面冲阵的工作有火炮来做,并不太需要重骑兵,相反侦察追击清剿散兵等工作是少不了灵活的轻骑兵的,古拉姆干这活正拿手。实际上,拿破仑本人在率军打败了马穆鲁克之后,也雇佣了不少马穆鲁克补充到自己的骑兵队伍中,可谓真香。

    除了索索达家,明家和诺阿家也送来了一些战士表示好意,城中其他的大人物听说了之后,也普遍派了几人过来听命。当然,后面那些人的意图除了示好,更多的是为了打探消息。高川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在意,一概笑纳,这样他就一下子多了五十余个骑兵可用,足以把骑兵排扩充成骑兵连了。

    然后,他把这个骑兵连,连着整个第一合成营,一股脑打包上了船,向西航行到了大食地区。想打探消息?半年后再说吧!

    他们先到了没翼港,在那里让旱鸭子们休整一段时间。上岸之后,高川又与没翼家族取得了联系,了解了一下周遭地区的最新动态。在确定暂时没有战事风险之后,他便跟他们要了一批向导,气势汹汹地杀向了忽鲁模思海峡。

    ……

    “走吧。”高川检查完两把x32手枪后,将它们插回腰间的枪套中,对身后的萨林招了招手,“现在开始就不能回头了。”

    萨林上次接待完符凯伟,这次又紧接着被伯父派来给高川帮忙,此时也跟这个东海大人物一样,披挂上了坚固的全身板甲。不过由于天热,为了防晒,他又在外面罩上了一件白布罩袍。

    他苦笑着摇摇头:“按你们的话说,我们家可是上了你们的船了。哈,不说了,就这样走吧。”

    西洋公司拿到伊尔汗的虎皮之后,并没有立刻进驻忽鲁模思,因为那时力量不足,周边形势也不太配合,骤然起事可能生变。实际上这个贸易岛的情形和当初的崇明岛差不多,盘踞岛上的虽然只是股不大的小势力,但一定和周边的大商业家族达成了利益交换,否则不足以在岛上站稳脚跟。解决包税人容易,想梳理好这个利益网却不容易,你当然可以以力破巧,但要是把商人都打成了仇敌,即使占着这个岛又能收谁的钱呢?

    这几个月里,高川一边训练新兵,另一边也派人与没翼家族交涉,终于达成了一份合作协议。没翼家族将联合没翼港周边的其他大食海商,支持西洋公司对波斯湾口的控制,共同压迫哩伽塔系和波斯系的其他海商。

    与此同时,这不仅是一份经济协议,还是一份政治协议。西洋公司反过来也要支持没翼家族牵头成立的军事联盟,后者将试图一统阿曼地区,集中力量打回巴格达去……呃,至少口号是这么喊的。

    因此,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没翼家就派了一些兵力来帮助高川夺取忽鲁模思岛。虽说东海人实际上在军事方面并不需要帮助,但这也是一种合作的姿态,而且,有本地人做向导,总归要方便点吧?

    两人走出了船舱,来到舰桥之上。

    此时,西洋公司的三艘烈焰级已经倾巢而出,带领着两艘运输船和没翼家的五艘大小船只,还有两家唐商也开着船过来助拳,将忽鲁模思岛周边的海域封锁了起来。

    两人所乘的自由贸易号正对着岛上的港口,在港区中,该岛的旧主人,一帮号称“墨林商团”的海商,正驾着他们的桨帆船,试图进行最后的抵抗。

    高川观察了一阵形势,就对舰桥上的左辛问道:“他们还没有回应吗?”

    他们毕竟是文明人,得讲个先礼后兵嘛,之前就派了几个使节去岛上劝降。不过这都好一会儿了,到现在还没音讯。

    左辛摇摇头,说道:“西里儿他们去劝降了,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噫!”

    突然之间,对面一艘大船的桅杆上吊了一个人上去,紧接着又有两个。这下子劝降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因为从望远镜中看过去,被吊起来的三人正是西里儿等几个使节!

    旁边的萨林看了,愤怒异常,因为西里儿正是他家的人。“可恶,阿巴斯这是自寻死路!”

    高川也感觉被小看了,怒气冲冲地喝道:“这帮野蛮人,无可救药!来人,挂起血色旗语,全部歼灭,一个不留!”

    “破!”

    水手们也看到了这幅场景,同仇敌忾,听到命令之后发出了怒吼,然后迅速动作了起来。一连串鲜红的旗帜被从尾到头悬挂到了顶部的旗帜索上,海翼帆也渐次升起,在风力的催动下将船体推向了港区;侧舷的炮窗一个个被打开,强大的鲸炮被推了出来,黑洞洞的炮口直指不识抬举的敌船,即将喷吐出愤怒的烈焰!

    ……

    “轰……轰!”

    又是两声炮响,萨林忍不住向后踉跄了一步,下意识地抓住栏杆让自己稳定下来。

    稍一定住,他就意识到失态,赶紧松开栏杆,站直身子,板正表情,以免露出懦弱的姿态丢了面子。实际上是没用的,因为苍白的脸色已经出卖了他,但在周围人打炮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也没人真的在意他是个什么样子。反正人第一次见到火炮的反应都差不多,谁会管那些闲事呢?

    刚刚的两门火炮发射的是霰弹,一前一后对着右舷不远处的墨林旗舰甲板横扫过去,无数铅子瞬时将甲板上的人给洗了个干净,只留下一片鲜血和哀嚎。

    “咣当!”

    炮声之后没过多久,自由贸易号就与敌船撞在了一起,右舷从侧面恰好擦到了敌船的左舷,展现出水手们精湛的操船技巧。

    “杀!”

    紧接着,就有海军陆战队的人放下登舷板,领着一群印度士兵冲到了敌船上,对上面展开了清剿。嘛,所谓的清剿,也不过是拿着刺刀对甲板上的伤员补刀而已;间或有一两个胆大的跳出来偷袭,也很快被铅弹或刺刀打成了筛子。

    虽然只是呆在安全的船上观战,但萨林的心脏依然忍不住狂跳起来——太可怕了!

    早先,他和他家里人只是从各种渠道间接得知东海人的战力很强,比如说去年底在哩伽塔干脆利落地干掉了阿兹德家的人,因此才做出了结盟的决定。但没想到他们居然有这么强!

    火炮轰鸣之下,仅仅只要一艘船,就把墨林商团的船接二连三打成了碎片,周围来助战的其它小船根本就只是配角啊!

    由此,他不得不对自家与这样强大的朋友结盟感到庆幸,为叔父的高瞻远瞩感到佩服。但也不由得产生了一丝疑虑,这样强大的盟友,难道真的会仅仅甘心于做个“盟友”吗?

    “威武,威武!”

    正在这时,突然传来的一阵欢呼声打断了萨林的思绪。他朝前走去,把着栏杆往下看去,原来是登陆敌船的公司士兵从船舱中逮了几人出来,为首一人虽然灰头土脸却衣着华贵,应该是首领一级的人物了。

    不久后,此人被带回了自由贸易号上,按倒在了舰桥后方的露天甲板上。

    高川走到舰桥后方,居高临下鄙夷地看着他,问道:“你是谁?为何要残忍杀害我们的使者?你这样是要下地狱的你知道吗?”

    萨林带来的通译随即将他的话翻译成了大食语,说给了俘虏和周围的萨林等人听。

    俘虏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你这该死的咖啡乐,向你们屈服才会真的下火狱!你们,还有北方的鞑靼人,都是阿剌诅咒的恶魔!我的斗争是为阿剌而战,我会上天堂的!哈哈哈……”

    他这说了一大通,高川还没听懂,萨林就先勃然色变了,朝他怒喝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阿剌的意志岂是能随你胡乱扭曲的?即使是珍珠崖的亚里巴伊玛目也欢迎我们的中国朋友呢,你又算个什么东西?”

    那人斜眼瞅着他,不屑地说道:“老子就是墨林商团的团长杜卡!看你这懦弱的样子,你是没翼家的人啊……啧啧,自不量力的猪,就算你们能夺了我的霍尔木兹,也无法战胜真正的力量。马斯喀特的阿兹德大人会为我报仇的!”

    萨林一愣,怎么你也跟阿兹德牵扯上了?

    阿兹德是哩伽塔的一个世家大族,和没翼家族也有隔了几代的亲戚关系,实力雄厚。之前,可以说就是他家纠结了哩伽塔的一帮势力试图一统阿曼,才挑起了这次事端。墨林商团与他家有联系是早有预料的,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忠心啊。

    此时,高川也听完了翻译,不禁哼笑了一声,掏出一直没用上的手枪对空啪啪打了两枪,对杜卡说道:“呵呵,你那个阿兹德也已经朝不保夕了,有梦还是下去做吧!”

    说完,他又转头对舰长下令道:“好了,也别跟他们废话了,打出信号去,开始登陆吧!赶紧把岸上的旧势力清扫一空,然后对忽鲁模思的商人们宣布我们的新规矩!”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砸吧砸吧嘴道:“这个名字也太绕口了,得改改才行。”

    他环首看了看周围的海面,北方是陆地,南边海面远处依稀能看到大山的影子,稍一思索,就笑着说道:“这地方看住了波斯湾这个大澳的口子,有如大门一样,那就叫澳门吧。”

第557章 沙漠风暴 五 没翼公

    1267年,7月2日,澳门岛。

    “解散!”

    随着排长的一声令下,辛格所在的这个排迎来了难得的休息时间,每人领了两颗椰枣,然后散到了旁边,一边用制式竹筒水壶喝着淡黑茶水,一边嚼了起来。

    他们刚刚进行了又一次步骑对抗演练,或许是因为早就习惯了,这次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即使对面的骑兵骑着高头大马真的把无头箭矢抛到了头上也毫不动摇。因此军官们对他们非常满意,不但发了椰枣,还许诺了今晚加菜。

    实际上,经过了长期练习和两场真刀实枪的较量,这些兵已经脱离了新兵的阶段,算得上即使在本土也不至于排名末位的真正战士了。

    辛格躲在一棵在澳门岛很少见的矮树下面,感受到了一点炎炎夏日难得的清凉。他们印度人虽然耐热,但也不是真不怕热,热天总归是难受的。但大食地区的干热要比印度的湿热好上一点,至少汗水容易散发出去。他扇了扇风,又抬手解开了领扣,然后就摸到了上面的两个星形绣花,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由于在之前的战斗中勇猛敢战,他被军官们第一批提拔为上等兵,授勋的时候黄上尉还亲自对他许诺道:“现在你们虽然只是普通一兵,但将来我们肯定是要扩军的,等新兵进来就必须有人来带。能让谁带?就只有从你们中提拔了。所以,小伙子们,好好干,将来你们可以成为班长、排长、连长乃至营长!”

    这让他激动不已,同时也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新信念——果然命运是要靠自己拼搏的啊!

    他解开领口透了透气,一边遐想着未来,一边打量起西方不远处高地上的建筑工地来。

    在那边,有好几百个工人,既有本地的一些力夫,也有从波斯或没翼雇来的工程队,正在上上下下忙碌着,修建一座简易的六棱堡。工序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下方取土,运到工地上,再夯成多边形的土墙,除了位置关系要注意一下,别的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令辛格更感兴趣的是那些工人,其中有些人比他还要黑,但也有一些比他家乡的刹帝利和婆罗门还要白,而这些白人在这边却从事着低贱的体力工作,自己这些人反而在监督着他们,这种感觉真是美妙啊!

    第一合成营就驻扎在工地东南侧,虽然士兵们大多数是印度人,但经过了战火的考验,又与东海人同属外来者,因此西洋公司对他们还是相当放心的。现在也不让他们帮忙做工,而是继续进行军事训练,这既是为了应对战争考虑,也是为了震慑鱼龙混杂的工人们,可以随时介入整顿秩序。说起来,人为制造族群割裂、以少制多,可是哪个时代都不过时的统治手段呢。印度人虽然在印度遍地都是,但在大食却是少数族群,啧啧,大有可为啊。

    ……

    另一边,高川也正在工地上视察。

    西洋公司的到来,给澳门岛带来了新的秩……呃,秩序暂时还看不太出来,但变化确实是很大的。

    这段时间里,周边的海商势力迅速产生了分化。

    一方面,由于有伊尔汗的大旗在,又有没翼家族的协助,因此大部分小商人和与没翼港关系近的海商都接受了这个新的领主。毕竟中国人没立什么过于严苛的规矩,也没来抢他们的家产,而且他们并不想去尝尝那种恐怖的火炮的滋味。

    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一部分海商则迅速聚集到了西洋公司的对立面,与哩伽塔方面以阿兹德家为首的一帮势力联合到一起,排斥这些外来者。

    就这样,波斯湾口分裂成了两个对立的势力,裂痕迅速扩大,摩擦日益增多,冲突一触即发,空气中充满了火油味道。

    现在西洋西部地区盛行西风,海贸份额最大的印度和东方商船很少在这个季节往大食跑,倒是从东非回来的船有一些,但进波斯湾的也不多,所以暂时也收不了什么过路费。高川他们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先站稳脚跟,一边在岛上和周边海域清除异见分子,一边向周边的居民和商人宣示自己的存在,一边花了大钱募工,紧急修建一些军港和堡垒等防御设施。

    澳门岛面积不算小,不过中部和南部全都是干燥的山地,没什么利用价值,港口、市场和绝大多数居民都集中在岛北的一处狭窄海角区域中。原先的墨林商团就在海角北部的尖端修建了一小片石屋和堡垒,西洋公司攻下之后,觉得这个位置还算不错,水深也足够,就笑纳了旧设施,把新基地也设在了这里。他们雇人在这里依一处高地堆土成墙,按照简易标准修建一座六棱堡,虽然时间不多,但好歹已经有个雏形了。

    “很好,”高川看着这个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得回忆起当年他们刚登陆时的场景,呃,说真的,这些工人做的可比当年的股东们强多了。“这些工人还挺听话的,等工期结束可以招一批来训练成兵员嘛。啧啧,有这么两层土,再包上一层石材防雨,就固若金汤了。”

    说曹操,曹操到。不久后,一艘谢贝克船驶入了澳门港。它是一家没翼港海商的船,与西洋公司签了合同,从南边运一批石料过来——没翼港附近多山,采石业和石工业比较发达,能批量生产四四方方的石材,正好用来给棱堡包边。实际上,棱堡这种低矮的城墙的防御力主要靠夯土,砖石包裹住外层只是出于防水的需要,可以增加土墙的耐久性,不然几年过后就被雨水冲塌了。当然,澳门这里干旱少雨,防水问题不太严重,但总归有备无患嘛。

    码头上,被高川安排来担任“海关关员”的邵子实带人检查过新到的石材,见品质规格数量都无问题,便给船主开了条子,用半生的大食话说道:“辛苦你了。还是老规矩,去船上领钱即可。”

    他指的“船上”是停泊在码头另一端的自由贸易号,现在岸上设施不完善,大部分人还是住在船上,出纳室和库房也设置在上面。现在这艘船正在进行例行的保养,甲板上有水手清洁上漆自不必说,连水下也有人潜了下去在清理船底,可谓呵护备至。

    大胡子船主接过条子,感激地一行礼,不过却并未立刻动身,而是喊手下取来一个扁平的小木匣子,交给邵子实说道:“这是没翼家的买买提大人送给高大人的信,请务必送达。”

    邵子实一凛,赶紧双手接了过来,看到盒子的表面果然贴着一张精致的黄纸,上面用中文和大食字写着“致亲爱的高……”等两行文字。他不敢怠慢,喊人接过场面,自己带着盒子一路小跑跑到了工地上,找到了高川,告诉了他这件事。

    “哦,买买提来的信?”高川往东南看了一下,想想应该也到时间了,就带人走到一处僻静地,对邵子实说道:“好,你给我读一读吧。”

    邵子实拆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封书信,先展示给高川看了一眼,然后拿在手里磕磕绊绊地翻译了起来:“敬启,天保佑……你的朋友买买提。”

    高川听完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我们这老朋友可真能忍啊,只称埃米尔?好嘛,可以送他个口号了,‘广积椰枣,缓称苏丹’。”

    原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亲戚好友的拱火,没翼家族的家主买买提终于不甘于隐藏于幕后了,决定正式割据一方,称雄建制。为此,他广发英雄帖,邀请各方好汉前去没翼港观礼。

    大食地区常见的统治者称号有三种。最高的是哈里发,这是****的最高领袖,相当于有了世俗权力的罗马教宗或者神权加身的中国皇帝,分量不够的绝不敢这么称呼。稍次一级的是苏丹,相当于“王”,一般比较成功的统治者都会这么自称,比如著名的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首领都是苏丹。再次一级的就是埃米尔了,它原先是王朝兴盛时分配给地方总督的职衔,但是随着分裂割据渐渐成了一般军阀和领主的代称,相当于“公”一级。

    看这样子,买买提还是忍住了诱惑,没有一步上天称苏丹,而只是自称埃米尔,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了。

    “哦,不对,”邵子实又看了看信,“不是买买提自己封的,是南边一处叫什么‘珍珠崖’的山里,有个叫亚里巴的伊玛目,封给他的这个称号。”

    “哦?”高川有了兴趣,“这个伊玛目有些耳熟啊。左辛,这家伙有资料没,他是什么个态度?”

    “在!”旁边的左辛立刻应答,不假思索地答了出来:“这个亚里巴家也是阿曼地区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据说跟看守圣地的哈希姆家族一样古老,在当地威望深重。不过他们武力不强,主要是以‘智慧’闻名。就现在的情报来看,亚里巴应该是两不相帮,坚守超然地位。这次能册封买买提,下次未必不会也册封阿兹德。”

    高川点点头:“老狐狸就应该是这样的,不需要站队,不管谁赢了都得对他客客气气的。不过这倒是无所谓,别给我们拖后腿就行了。”

    他突然又想起当初杜松林说的一些话来,不禁笑出了声:“如今大食人群龙无首,若是能捧出一个大而无当的领袖来,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行了,这边的建设还算平稳,我们收拾收拾,去给老朋友捧场吧。啧,该送什么礼物好呢?唉,可惜现在时节不对,要是贸易季,乘船回去临安,替他讨一个中国皇帝册封的‘没翼公’回来,岂不美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13/ 第一时间欣赏医侦朝野最新章节! 作者:沐轶所写的《医侦朝野》为转载作品,医侦朝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医侦朝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医侦朝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医侦朝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医侦朝野介绍:
京城大户苏家招穷秀才入赘,只因张半仙说他将来会官居一品。没想到赘婿进门后霉星高照,苏家生意大败亏空,秀才又治病死了人,赔得个家徒四壁。秀才羞愧自尽,穿越法医秋无痕借尸还魂。娘子一家人却坚信赘婿终有一天会出将入相,为此拼命攒钱为他捐官入仕。面对吃糠咽菜的家人和即将倒闭的药铺,秋无痕有心无力,因为他是法医,不懂中医。好在,他脑袋里凭空多了一个神奇药葫芦。逆袭由此开始。医侦朝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医侦朝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医侦朝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