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从慎重开始TXT下载大明从慎重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一笑澄明     大明从慎重开始txt下载     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45章 一举三得

    “太上皇,香料被江盗劫了。”

    看见太上皇整张脸如同面具般,僵硬又难看,严恪松心中有些犹豫。

    朱厚照自己也说了,随便告。

    诸公看向严恪松,水师被百十个江盗劫掠,就像听到两军十万兵马交战,最后却只战死了十六个人般。

    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

    “可否请诸公回避?本官有要事,需私下禀报。”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帝丑更不可外扬。

    严恪松仔细想了想,回避了诸公,事后如何,由太上皇自己定夺吧。

    东宫,

    严成锦听说朱厚照劫了朝廷的香料,顿时惊为天人。

    这么蠢的主意,朱厚照是怎么想出来的?

    “臣今日身体有恙,需告假一日,还请新皇不要说见过臣。”

    朱厚照对老高贪生畏死已经习惯了,摆了摆手乐道:“你去吧。”

    接下来,就该命人收购京城的香料了。

    不出两日,香料的价钱一定会飞涨。

    小太监抱着云展跑进寝殿:“新皇,太上皇让您去奉天殿。”

    片刻后,朱厚照很快来奉天殿,太上皇弘治瞧他拿着账本,合着这逆子正在清点脏物。

    “你为何要劫船!”

    父子相互凝视片刻。

    “父皇请看这账目,儿臣与父皇许诺,国库的银子要比父皇增添一倍,去岁秋粮是一千七百万两。

    与三千万两相差甚远…”

    弘治年间,秋粮为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翻一翻,大抵就是三千万两。

    税银并不会稳定上涨,也有回落的可能。

    太上皇弘治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休要狡辩,与你劫香料何干?”

    “儿臣与老高说,要哄抬香料的价钱,父皇和诸师傅不许,儿臣才劫的。”

    若他不认,父皇也不敢将此事泄露出去,让天下人耻笑。

    至于诸位师傅,恐怕也已经猜到是他了,何须再去解释。

    父皇和诸公见识太短浅,与他们说了反会遭到反驳。

    一刻钟后,严成锦来到大殿中,见老爹和朱厚照颓然站在一旁,太上皇疑惑的目光扫来扫去,就猜测应该还没问出什么。

    “你说吧!”

    严成锦沉吟片刻,“不知道太上皇说哪件事?”

    “有几件事?”

    “三件,新皇劫船,臣并不知晓,香料就藏在良乡衙门的府库,此为其一。

    新皇哄抬香料价钱,是为提高税银,此为其二。

    太上皇想给臣父赏赐,至今还未给……此为其三”

    严成锦全都说了出来。

    他也明白朱厚照的意图是,能动手的就不和诸公讲道理,毕竟诸位师傅讲道理是讲不赢的。

    “严卿家为何一定要哄抬香料的价钱?”

    太上皇弘治皱着眉头,心中却不想让弗朗机人赚去银子。

    可从这三两句话中,也听明白与严成锦有莫大的干系。

    “诸公说香料是西洋货不能抬价,但殊不知,炒香料的价钱是值得的。

    百姓肚子饿时,会买栗米果腹,不会买丝绸,可吃饱饭时,又会想穿得体面些,要买丝绸,可穿得体面后,又会想装饰自身的府邸,采办楠木家什和沉香

    故而,天下发展到不同的阶段,百姓会追求不同之物。”

    太上皇弘治露出沉思之色。

    严成锦继续道:“臣推断,眼下应士绅需求之物,正是香料。”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先吃得饱,再吃得好。

    短短八个字,却蕴含着百姓需求变化的马斯洛原理,但太上皇应该是听不懂。

    太上皇弘治眸子微凝,“严卿家怎敢笃定,香料会兴盛下去?”

    丝绸的价格都会跌落,更遑论是香料。

    “臣猜的,眼下士绅追捧之物,应当只有香料。”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产物。

    香料至少还能流行几十年,能打败香料的,只有……

    鸦片。

    太上皇弘治抬眸看了严成锦一眼,“寡人且相信你二人一回,卖了银子充入国库,寡人就不追究了。”

    从奉天殿出来,又出了宫。

    长安大街上,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不远处还有售卖香料商贾,想必是从弗朗机人手中买来。

    “老高,朝廷总不能公然售卖香料吧?”

    朝纲有言,不可与民争利。

    故而,朝廷抄了官员的家底,多充入宫中或者委托牙行售卖,没有朝廷直营售卖的形式。

    香料终究还是要归牙行来卖,这样国库就抽不到银子。

    “只提高香料的商税,不就能抽到税银了?”

    许多香料,在后世不值钱。

    可在明朝,香料却极为值钱。

    京城和江南一带尚好,诸如西北那样偏远的地域,连士绅也不一定能吃到油闷茄子这种菜。

    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材料。

    这是物质极度匮乏带来的需求,香料正是如此。

    士绅们光有银子,可大明的土地上却没有香料,调味品单一。

    所以,胡椒、茴香和八角等香料,在明朝十分值钱,就如同最初的盐一般。

    放在后世,估计没几个人稀罕。

    来到京城的迎客松酒楼,严成锦和朱厚照点遍了店里的菜,发现只有一盘用香料。

    严成锦看了眼有些不乐意,“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不一会儿,王不岁就屁颠屁颠的来了。

    朱厚照险些忘了,这是老高的酒楼。

    “怎么都没有香料?”

    “爷,放香料价钱不就贵了吗,小的要亏本的……”

    “放,若不放,士绅如何知道香料是用来吃的,对了老高,沉香可以吃吗?”

    “……”严成锦。

    一晃过去几日,百官猛然发现喜欢的香料的涨价了。

    胡椒,由十二两变为二十两,茴香由一钱银子变成三钱银子。

    可朝廷丝毫没有将抓江盗的动静。

    百官递给疏奏给太上皇弘治,皆被留中,香料价钱上涨后,开始有百姓琢磨种茴香和沉香等作物。

    甚至,有士绅雇佣大船,出海寻找香料。

    这等小事原本不会上报朝廷。

    可见朝廷许久没有动静,王琼满脸心痛:“太上皇,胡椒、丁香、沉香等货,价钱已高至近两倍,可朝廷如今还未找到八船香料……”

    “有人期货囤积,臣请乞,应当按律清查!”兵科给事中张佐开口。

    朱厚照心虚的转头看了诸公一眼。

    发现诸公也在看着他,朕与老高合谋抬高香料的价钱,想来诸公知道了,才会安静的站在一旁。

    见时机成熟,严成锦站出来一步,“臣请乞,提高香料的税额四成,以压低香料的价钱。”

    “臣附议!”

    “臣等附议!”

    百官们怔住一下,纷纷点头附议。

    可恶的弗朗机人哄抬香料的价钱,正好抽一抽他们的血汗钱。

    蒋冕知道真正哄抬香料的人是谁,“此举,反会令香料的价钱更高,弗朗机人用香料交易丝绸,会换走更多丝绸,严大人不知?”

    “朕可令唐宋国进贡香料。”朱厚照喜滋滋道。

    太上皇弘治微微一怔,下一刻,眸子放出光来。

第846章 万里宣召

    蒋冕始终有些疑惑,新皇和严成锦一唱一和之间,心中总觉得有古怪之处。

    太上皇知道却不提,那就是纵容了,本官也暂且先看看。

    诸公凝神看过去,心中大抵也是这样的想法。

    “儿臣可以下旨,大明与唐宋国通贡,用铁器交易香料。”

    朱厚照看过唐宋国的舆图,老高说唐宋国缺甲胄兵器,以往,是老高用银子从采办,再送去唐宋国。

    王守仁用这些兵戎甲胄,再扩大唐宋国的疆域。

    太上皇弘治眉头微微皱起,静静倾听片刻,却感受到心中激动难以平静。

    严成锦注意到太上皇微表情的变化:寡人想白嫖。

    “唐宋国有香料?”

    诸公不言语,却瞪大了眼睛,几乎不可闻的绵长呼吸也变得略微粗重了一些。

    心中的期望放在唐宋国上。

    朝贡许久,未听说过那里有香料。

    想了下,朱厚照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命谷大用将刘淑妃请来。

    后宫不能议政,更不能登朝堂。

    只不过,诸公却顾不了那么多了。

    刘淑妃当初以使臣的身份入宫觐见,今日,姑且就当她是使臣吧。

    “唐宋国和周围诸夷,的确有许多香料,与大明不同,唐宋并无多少粮食和作物。”刘淑妃道。

    大明有粮食而无香料,唐宋则是空有香料而无粮食。

    太上皇和诸公对唐宋并不了解,此刻,终于相信了朱厚照的话,可众人依然如同梦中。

    尽管已经临近十月,身上穿着颇为暖和棉衣,可在凉风下的诸公还是觉得凉飕飕的。

    想起先前唐宋与大明交易铁具,却被他们无情拒绝了……

    “香料比铁器昂贵,他们如何肯换?”

    国王若有脑子,应该是不会换的吧?

    众人听罢,皆是若有所思,先前轻视了唐宋的百官,面色渐渐凝重起来。

    “儿臣的威武大将军之名远播西域,只需一封檄文和一封圣旨,不怕唐宋不换。”朱厚照喜滋滋地看着周围百官,开始臭屁起来。

    “……”严成锦。

    诸公心中怀揣着一种兴奋和期待的情绪,刘淑妃是那里的公主啊!

    ……

    阿拉格,晨光渐起。

    茅草上躺着一个瘦弱的身影,下意识的翻了个身,又睡了过去。

    来到这里没几日,钱宁莫名其妙中了剧毒,险些命丧黄泉。

    想起来,是吃了刘瑾递过来的馒头。

    幸亏,王大人救了他一命。

    这时,屋外有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铁器碰撞的声音,是去大明交易的那只特殊商队回来了。

    钱宁连忙爬起来,趿鞋去开门。

    “王大人在府中吗?”

    “在”

    这原本是一个亲王的府邸,被作为王守仁的住所,寻常的时候,刘养正和严嵩几人在此议事。

    至于德里苏丹的皇室,则被幽静在一座皇宫中,日日酒池肉林,好不惬意。

    宁王率领的三十几兵马,皆已被王守仁归为麾下,作为唐宋国的京营,守在城外。

    朱拱樤拿着信函走进正堂,王守仁也放下书。

    “严大人的书信。”

    两人一起落座,不用王守仁吩咐,刘瑾已经遣人去请严嵩和刘养正几人,随即,端上来几盘刚做好的小菜。

    朱拱樤道:“严大人让我等督造大船,随朝廷下东洋。”

    “可如今,北方突厥人还未平,何来力役造船,且我等也无良乡那般精湛的工程师。”严嵩微微皱着眉头。

    王守仁坐在凳子上,接过朱拱樤的信函,从头到尾看一遍细细打量着每个字。

    如此仓促,只能抢弗朗机的商船了。

    在唐宋国的港口,停泊着许多弗朗机采办香料的大船。

    “新皇要刘伴伴回京。”

    王守仁察觉到严嵩等众人的眼神,颔首点头道:“不错,新皇已经知道此事。”

    刘瑾倒茶的手猛然一抖,还以为这辈子也不能回朝廷了,可这回……

    谷大用死定了,竟然敢夺咱的掌印太监之位!

    一旁的钱宁不敢靠近刘瑾。

    他被关在此处,就是怕泄露了唐宋的秘密,此刻听到,意味着他也能回京。

    “小强哥,咱一起回去吧?”

    ……

    晃眼三月过去,

    鸿胪寺卿洪远率领使团出行,带着一封檄文和一封旨意。

    若唐宋不与大明通贡香料,就读檄文。

    内阁,值房。

    “淮安府袁修传来疏奏,清江船厂已督造福船一百艘,马船八十艘,坐船六十艘……”

    蒋冕举起手中的疏奏,微微眯着眼睛似乎有些看不清。

    “这么说来,大船已经督造好,接近出海的时日,应当推举这次出东阳的人选了。”

    诸公面目严肃,出东洋之人通常为皇帝信任之人。

    也就是宦官,如三宝太监。

    可如今太监被严成锦削得弱如猪狗,能管一管宫中的醮斋,就已经算不错了。

    若要派大臣去,也必须是三品以上的官职,意味着要在六部中挑选。

    短短一封疏奏,诸公就已经预测了许多。

    严成锦什么都没说,老爹刚从两广胜利而归,最适合前往东洋,恐怕会被诸公推举。

    横渡太平洋有许多风险。

    与在近海交战不同,太平洋周围是茫茫大海,连个参照物也没有,只能根据阴阳官判断天象和罗盘辨别方位。

    能提供淡水和食物的小岛,也只有十几个,大船未必能找到。

    且在船上人口聚集,又容易爆发疫病。

    “家父身体有恙,恐怕不能出海。”

    诸公闻言面色变得古怪起来,他们想到推举的人,正是严恪松。

    可此子,却先一步说出来断了他们的念想。

    “此事耗费靡费众多,严恪松大人是个人才,严成锦大人莫要心口开河。”

    蒋冕知道严成锦打什么主意,这么补充了一句。

    一刻钟后,去文华殿商议时,诸公在太上皇弘治面前提起此事,了。

    太上皇弘治也觉得严恪松合适,视线往左侧扫去,看见严成锦已经皱起来的面容。

    “严卿家,能否寻到海外的黄金州,就看此行,不可轻易信口开河。”

    太上皇弘治语气缓慢,有几分劝说之意。

    严成锦眸子微微抬起,直视太上皇弘治的眼眸,努力的让太上皇弘治有几分愧疚之感。

    “家父在屯门海战中负伤,此行出海遥远,恐怕会命陨当场。

    死不足惜,只怕彼时,朝廷的舰船无人调度,方寸大乱。

    臣怕坏了太上皇的好事,才不举荐家父。”

    看着严成锦信誓旦旦的样子,诸公脸上微微抖动。

    太上皇弘治也沉默了,侧头看向旁边的萧敬:“派御医去严府看看。”

    “………”严成锦。

第847章 刘瑾回京

    萧敬领着刘文泰走进府邸,看见严恪松在院中练剑。

    咱本来还想提醒一下,可你这光明正大在院中练剑,让咱还怎么帮你?

    他嘟囔着牢骚一句。

    “文官果然都是骗人的……”

    与大多数大夫不同,刘文泰本身就是庸医,号脉从来就没有准过,今天专程挑他同行,也算是对严成锦仁至义尽了。

    “严大人的身体确有不适。”

    刘文泰一边号脉一边抚摸胡须,摇了摇头道。

    萧敬瞪大眼睛,真号出病来了?他就知道带着刘文泰来会有惊喜。

    若是汪神医号脉,他必然深信不疑,可是刘文泰号脉,恐怕和牵一只狗来号脉没有区别。

    “行,那咱回宫复命了,刘御医给严大人抓几副药吧,算了,算了,还是别抓了。”

    萧敬咧嘴笑笑,眉飞色舞的吩咐着,从来没有这般高兴。

    来时,他还害怕得罪了严成锦,但刘文泰号完脉后,心头一切压力都烟消云散了。

    回到奉天殿,大步走进殿宇中。

    太上皇和诸公本身就对严成锦有些怀疑,此子定是不想自己的父亲离京,才说患病,推辞出海的旨意。

    “太上皇,严左侍郎真病了。”

    “???”严成锦。

    声音如浩荡洪钟,传入大殿中的角角落落,严成锦几乎一下子就打起精神来。

    “谁号的脉?”

    太上皇弘治微微蹙着眉头,脸上已经流露出些许担忧之色。

    可那日,严卿家入宫缴旨,也未见他身上负伤。

    “是…是刘御医。”

    萧敬也没有犹豫,直接将刘文泰说了出来。

    周太后信任刘文泰御医,以他对太上皇的了解,太上皇也会信任刘文泰御医。

    此乃,爱屋及乌也。

    刘文泰?

    严成锦心下微动。

    “如此一来,臣举荐兵部尚书张敷华。”

    他连忙拱手,朝廷定会派一位命官指挥舰队。

    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最有可能被指派去寻找黄金州。

    诸公面面相觑,萧敬和刘文泰总不会骗他们。

    或许,是在九边时留下的旧疾。

    ……

    张府,

    张敷华苦笑一声:“这次,本官真的要离开京城了。”

    朝廷督造六百艘大船,随行小船无数,朝廷需派遣信任的大臣督军。

    严恪松有疾,不能出海。

    兵部只剩他能堪当大任。

    “嗯,这次严成锦不举荐,太上皇和新皇大抵也会派公实兄出海,只是,此子怕会举荐其父,为兵部尚书。”

    蒋冕正目看着张敷华,再看向一边正在走来的下人,淡淡开口道。

    言外之意,等你回京城,兵部尚书也就换人来坐了。

    下人快步走过来,“老爷,严大人来了。”

    张敷华皱着眉头许久都没有说话,静静的坐在位置上好一会儿,然后抬眸看向蒋冕,又转头看着那道走进来的两道人影。

    虽然是被迫无奈出海。

    可严成锦举荐他后,总有一丝被害的感觉。

    很是不爽。

    张敷华和蒋冕对朱厚照见礼之后,恭敬的站在一旁。

    “严大人,来我府上做什么?”

    张敷华的声音平淡,言语中很客气,却能从音调中听出缺少一丝热情,不是热情好客的态度。

    严成锦沉吟片刻,看着有些生闷气的张敷华。

    朱厚照嘴唇蠕动,乐道:“张师傅不着急离京,还有一人,这两日应当快到京城了。”

    张敷华和蒋冕立即会意相视一眼,转过头愣愣的看着朱厚照。

    “敢问新皇,是谁?”

    “朕的神勇太监,刘大伴。”

    朱厚照一字一句,话说起来极为有面子,虽然在一般人听起来很平静,但听在严成锦的耳朵里,是极为装逼了。

    张敷华还以为新皇换个一大臣去,

    原来是个太监。

    最终还是长叹一声,他这次出海是非去不可了。

    看见张敷华眼中似乎有失落之色,严成锦补充道:“寿宁侯和建昌伯也会同行。”

    你他娘的尽给我找些废物。

    张敷华对严成锦很是不满,碍于新皇在这里,他也不好说什么。

    “张大人莫要看不起此人。”

    张敷华眉头一紧,却也并非愚蠢之人,“他有什么本事不成?”

    “命硬,可保张大人一路平安到黄金岛。”

    “……”张敷华。

    “……”朱厚照。

    ……

    京城,长安街。

    “新皇时常提起刘公公,说您是座下第一神勇太监,说不准,今后还要执掌司礼监呢。”

    刘瑾瞪了钱宁一眼。

    “奴婢说错了?”

    钱宁身上背着大包小包,一路伺候刘瑾回京城,可算没被他毒死。

    刘瑾站在长安西街上,犹豫着先入宫还是去严府。

    咱上次回京城,第一面没去严府问候,才被严大人又撵出京城了啊。

    这次,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眨眼间,刘瑾很快就到了西区,那座破旧的院落前,转头吩咐。

    “你在这儿等咱!”

    钱宁愣神地打量这座破旧的府邸,墙漆脱落,裸露出青石,瓦片上有个碗口大窟窿,也无人修补。

    便随意开口道。

    “刘公公,这府邸也太破了!”

    “是又破了点……”

    刘瑾嘀咕一句,心中沉重的敲了敲房门。

    此时,书房中。

    严成锦伏案正在涂涂画画什么,他依稀记得美洲的金矿和银矿分布,在舆图上大致画了方位,黄色为金矿,银色为银矿。

    “少爷,刘公公回来了。”

    何能与刘瑾是老熟人了,声音中带着些许兴奋。

    “带他来新府的正堂,本少爷一会儿就出来,算了,还是在旧府的正堂吧,不用给他上茶,本少爷怕他下毒。”

    何能脸上的笑意僵硬,撇撇嘴后,很快就去照办了。

    严成锦落下几笔,如果画的不对,反而会误导张敷华等人。

    收起大宣纸,在火盆上烤了烤,墨迹逐渐收干。

    这才将宣纸卷起来,大步走去旧院的正堂。

    “奴婢刘瑾,见过严大人。”

    刘瑾话音停顿一下,然后微微抬眸。

    看见严成锦站在他五步之外,还戴上了人笼嘴。

    “你这狗奴才,也不知道给本官来一封信,本官都快把你忘了。”

    求求你,快忘了我吧……

    刘瑾面色铁青,此刻竟有些后悔来严府了。

    说不定,严大人真的就把他忘了。

    “嘻嘻,严大人还记得咱,那是咱天大的荣幸,不知道严大人拿着这张大纸,可是要给奴婢的?”

第848章 奴婢也有梦想

    刘瑾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次回京,他打算留在司礼监当大垱。

    严成锦将三尺长的宣纸交给何能,何能又交给刘瑾。

    “带在身上,你可知道此行,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刘瑾神情既错愕又有些恍惚。

    看着这张硕大的宣纸,脸色有些复杂,能猜到严大人要派他离开京城。

    可他也想和严成锦谈谈的梦想。

    他的梦想,就是在宫里当司礼监掌印大太监。

    可严成锦问书生的梦想,却从来不问他的梦想是什么。

    “严大人,奴婢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握草~

    严成锦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刘瑾身上,光想马儿推磨,不给马儿吃草,是不行的。

    “你说吧。”

    刘瑾眼前一亮,连忙道:“奴婢也是有梦想之人,奴婢的梦想就是……”

    “当司礼监的掌印大太监?”

    “是呀!”

    刘瑾心中大喜,严大人与新皇同气连枝,若有他首肯,半只脚就踏上那个位置了。

    微微抬着头,眼巴巴的看着严成锦。

    “本官会帮你美言几句,先让新皇给你司礼监大垱吧。”

    刘瑾眼眸中放出光彩,那是梦想跨出第一步的兴奋之感。

    随后反应过来,立即躬着身子朝严成锦叩拜。

    “奴婢谢过严大人。”

    ……

    紫禁城,

    朱厚照看见刘瑾回来欣喜异常,刘瑾自己给自己美言,说严成锦夸赞了他,还让他当司礼监大垱。

    “呀,老高真是这般说的?”

    “是呀爷,奴婢一直记在心里呢。”

    等严大人给自己美言,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司礼监大垱拿到手,他才能安心,一旁的谷大用面色难看,看着刘瑾,可是不知吃坏了什么,竟然觉得小腹疼痛,喉咙发紧。

    “爷,奴婢要去如个厕……”

    朱厚照一侧头,发现谷大用嘴唇乌黑,鼻血都流了出来,一看就是吃坏了东西的模样,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去吧去吧。”

    “多谢爷,奴婢去去就来……”

    刘瑾浑若无状,发生了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汪神医不在宫里,那就只能入土为安了啊。

    去司礼监通报萧敬一声,记入司礼监的名册。

    “咱还以为,你死在外头了呢。”

    萧敬对这个小太监颇有印象,几次离开紫禁城不见人影。

    若不是新皇宠幸的太监,早就禁绝他入宫了。

    “为何只有你一人回来,严嵩呢?”

    太上皇弘治面露诧异,随后仔细看着这个严成锦当初极力推荐出海的小太监。

    本与严嵩一同前往弗朗机,出使各国。

    晃眼过去几年,他以为严嵩和这个小太监已经葬身鱼腹。

    可如今,又回来了……

    严成锦抬起眸子,还没教过刘瑾如何应对。

    但刘瑾,是他见过鬼点子最多的太监,以前,常常给朱厚照出主意。

    “严大人还在弗朗机游说,怕太上皇等得焦急,特命奴婢,先行回京。

    怕耗费靡费,奴婢一人从弗朗机国,走回京城。”

    那可有一万多里啊……

    太上皇弘治吃惊的望着刘瑾,眼底深处闪过些许感动。

    或许,是从小受过宦官恩惠的缘故。

    宦官虽身体残缺,受人歧视,在他眼中,却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诸公眼中也异彩连连。

    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从利弊分析上来看,想证实还需派人去弗朗机国查探,也就不纠结了。

    “明日,臣准备行装出发。”

    “还要如何准备,不如今日出发吧,朕都拟好兵书尚书的人选了。”

    “……”张敷华。

    “咳咳,新皇顽劣,张卿家莫放在心上,寡人在朝中,盼着你回来。”太上皇弘治郑重的道。

    还是太上皇说话好听,不过,既然新皇发话,张敷华也只能今日动身了。

    ……

    东暖阁,

    如今京城和京畿之地,渐渐有了一些起色。

    十一月底,很快要到年末结余了。

    朱厚照一时兴起,叫来王琼清算岁入的收成,可等算完后,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米麦六百三十万石,钱钞票一千八百万石,绢二十九万匹……

    “可是你贪墨了朕的功绩。”

    “哎呀,是真的,不信新皇自己算算!”

    王琼拉了拉袖子,将算盘上的算珠归位,递给朱厚照。

    即便平日谦和有礼,气量也大,可被朱厚照说贪墨了钱粮,也端不住脸,这可不止是名节,要降罪的。

    严成锦侧耳倾听。

    虽然推广了番薯和玉米,但受虫害、土地贫瘠、天灾、作物本身基因未被改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作物的产量并不高。

    一个番薯上全是虫窟窿,吃起来发苦,难以下咽。

    亏他以前还以为,哪里都和京城这般,可以种出三指大的番薯。

    “老高,我夸下的海口,怎么办?”

    严成锦有些伤脑筋。

    农药对于增产有一定作用,但却也会带来其他影响,上一世也是宣扬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万一在大明普及了。

    总归有一天,自己也会吃到。

    所以,农药他是不想推行的。

    而化肥,凭借如今刚刚启蒙的化学,大明和化肥的距离,有一座喜马拉雅山那么高。

    眼下,只能用天然肥料。

    如此一来,只剩杂交改良基因一条路了,将不同作物品种种在一起,不知会不会有惊喜?

    “臣也不知道。”

    朱厚照是喜欢放嘴炮的人。

    转眼又会在诸公面前吹牛逼,还是先自行试试。

    ……

    文华殿,晨光普照。

    太上皇弘治端起瓷碗呈了一碗八宝粥,就自顾自地吃起来。

    “寡人听说,厚照偷偷让户部算了今年的岁入?”

    萧敬清楚,太上皇也想知道今年的岁入有多少银子。

    但新皇却不来禀报,想必是账目不好看。

    若是平时,早就来耀武扬威了。

    “奴婢这就去请王大人。”

    片刻后,王琼静静的望着太上皇弘治的脸廓,眼睛一眨不眨,仿佛想看穿他的想法般。

    诸公也跟着一起来了,静静的侯在一旁。

    只见,太上皇弘治无声翻着账目。

    “严卿家也看过了吧,他说了什么?”

    太上皇弘治将账目合起,放在御案上,当初那两个家伙说要把功绩翻一翻。

    可如今,岁入虽有增长,却离夸下的承诺,还差近乎一半。

    “臣不敢说。”王琼缩着身子,低着头。

    “说。”

    “做人不能太贪……”

第849章 亲临固安

    近午时分,冬日阳光明媚。

    朱厚照看了固安县令的疏奏后,丢弃到一旁,看向新来的伴伴:“召老高来。”

    谷大用还躺在惠民药局。

    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醒过来。

    那小太极微微抬眸,见朱厚照在气头上,躬着身子道:“严大人今日没进宫。”

    这狗官懒政失职,也不叫朕一声。

    朱厚照乐了,命人牵马,转眼就换上了一身纨绔子弟的华服。

    一顶蓝色的小轿行走在田间,前往良乡衙门,似乎是抄了近路,没走官道。

    “老高,我许久没在良乡买到新物件了。”

    “……”严成锦。

    离开京城没告诉任何人,这厮竟后脚就跟来了。

    “臣这次来,就是要批评宋景,总想着臣给他画图纸。”

    严成锦声音有些起伏。

    到了理学院时,学院内的朗朗读书声传来,良乡的工程师在教舍内授课。

    看墨板上写的数字,似乎在教算学。

    “臣张贤……”

    张贤正要回衙门,看见朱厚照骑在黑色的大马上,躬身拱了拱手见礼。

    随即,又朝严成锦的轿子微微躬身。

    “张贤,朕想封你为固安县县令,那里的百姓都骂朕是狗皇帝,你去替朕管教管教他们。”

    朱厚照起初觉得张贤木讷,老高说张贤是朕的勇士。

    还真是。

    良乡和房山人人称赞张贤,这就是在称赞朕啊。

    “这、这恐怕不好。”

    张贤此刻听到朱厚照的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朱厚照笑容变得不高兴,还以为张贤听到会十分兴奋,忍不住要跪下谢恩,宣扬他的美名。

    此刻,张贤脸上却是一阵苦涩。

    这是几个意思?

    “张贤说得不错,新皇换个人去吧。”

    严成锦伸手把轿帘落下,原本大宛在顺天府最清贫。

    周彧归还占据的田地后,固安成了顺天府最穷的,百姓贬斥皇帝。

    固安讼风严重,百姓拥到衙堂告状,县令苦不堪言。

    固安的位置,在顺天府和保定府的交界,即唐时的幽州。

    因唐时至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能耕种的田地寥寥无几。

    但固安县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

    温泉。

    传言出水口的温度,能将一张鱼皮生生烫熟。

    但碍于封建礼教,士绅和百姓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躺胸露乳。

    温泉资源一直没开发出来。

    隋唐皇帝喜欢泡汤,修建的华清宫在西安,京城享受不到。

    如今,香料在大明盛行,配合温泉,或许能源源不断赚银两。

    就是不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温泉。

    “新皇何故要调张贤去固安?”

    “固安的父母官,弹劾朕!”

    朱厚照咬着牙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严成锦。

    走进理学院,宋景正在院落中教导城墙建筑,一旁站着几个求知如渴的工程师。

    “严大人。”

    “为何夜香可浇灌瓜果?为何南北土地肥瘦不同?可曾仔细想过?”

    宋景心中微动,严成锦的话让他想起理科中的一些学术。

    眼神呆滞良久,直到严成锦和朱厚照离去。

    严成锦也不知道,能不能启发个大明版尿素出来。

    ……

    奉天殿,

    下早朝后,太上皇弘治回到文华殿阅奏。

    看了眼外头的天色,已经是申时一刻。

    “厚照还在东暖阁阅奏吗?”

    太上皇啊,您可太不了解您儿子了。

    萧敬眼中的光彩暗淡下去,甚至有些躲闪,“一大早就出宫了,去了良乡理学院,随后,又去了固安县。”

    太上皇弘治平整的眉毛渐渐皱了起来,寡人可是阅奏到现在了啊。

    还留了三本疏奏,想考考他如何决断。

    “严成锦也去了吧?”

    “是。”

    萧敬感受到太上皇鼻息的沉重,忙补充:“新皇也看了疏奏,才出宫散心。”

    太上皇弘治面上不信,片刻后转身,“拿来给寡人看看。”

    片刻后,翻开固安疏奏,面上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心肺中的愤懑正慢慢燃烧起来。

    萧敬冷汗直冒,看过这封疏奏,只怕没几个不生气的。

    “难怪厚照会出宫,换成是寡人,也要被气出宫。”

    “是……”

    萧敬反应极快,在太上皇弘治说完后,补上了一句。

    这时,李东阳和蒋冕几人似乎有事要奏。

    “诸位卿家,先看看这封。”

    这一刻,李东阳和蒋冕几人的目光,齐齐落到那本疏奏上。

    固安县诉讼成风,百姓终日不干农活,却向朝廷请乞赈济钱粮。

    前几日,更有不要命的廪生,将棺材抬到衙门中,大骂朱厚照。

    这廪生的老母,是活活饿死的。

    “臣以为,穷,固安百姓如此。”蒋冕声音有些沉重。

    廪生,是考上秀才后,朝廷拨专款供养的生员。

    每日膳米一升,鱼肉盐根据时价而定。

    靠着朝廷这笔供养费用,足够养活两人,再多,就养不活了。

    毕竟,固定县在京城和保定府交界,古往今来,大多数位于交界的地方,是最贫穷的。

    太上皇弘治长吁一口气。

    “厚照和严卿家去固安县,定是解决此事去了。”

    ……

    固安县,一处山岭中。

    “快,还有些烫,再放一些山泉进来。”

    朱厚照白花花的身子泡在池中,咋咋呼呼的,烫得龇牙咧嘴。

    十几个锦衣卫和小太监,卯足了劲儿搬开几块大石,把山泉放进来。

    何能看向严成锦讨好似的笑道:“快要冬天了啊,少爷您泡吗?”

    “先让新皇试试毒再说。”

    严成锦并不着急,地泉水和山泉水,都是流动的动态水,也不算脏。

    几个锦衣卫忍不住,泡在下游的位置,明明龇牙咧嘴,却又不愿意出来。

    “你们是何人!怎敢在野外做这等龌龊之事!”

    县令李朝接到民妇报官,带着衙役匆匆前来,看见有人在此衣裳退尽。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这不就是今日弹劾他那狗官吗?

    县令李朝也在死死看着朱厚照,眼下就数这个人最伤风败俗,脱得最多。

    “你家住何处!”

    朱厚照:“乃在京师。”

    “有跑这么远沐身的吗?好你个信口开河的小子,来人,将此刁民擒上来。”

第850章 昏君啊

    “臣不知是新皇,恳请恕罪。”

    昏君啊!

    百姓一点也没骂错。

    不在宫中阅奏,竟偷跑来固安县泡野汤,今日证实,百姓骂得不冤。

    李朝抬头看见朱厚照还泡在汤中,惬意得咧嘴喜滋滋的样子,眉头又皱了几分。

    “新皇阅过臣上的疏奏?是给银两,还是让臣强行安民?”

    “没看,老高,皇帝沐汤被打搅,该定什么罪?”

    李朝面上抖了抖,气不打一处来,凭直觉,朱厚照压根没想管此事。

    或许,是看到疏奏,知道固安县这么个地方,特意跑来玩玩。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指着鼻子就骂。

    而是一直侯在旁边,耐心的等朱厚照起来,注意力放在旁边的严成锦身上,破轿、年轻、老高……与传闻相符,难道他是……

    “严大人看过御史上的疏奏吗?”

    严成锦刚想下汤,看见李朝看向他,皱眉思索片刻。

    “什么疏奏?等本官回京看过后,再告诉李大人。”

    “……”李朝。

    京城里传出的事,听起来十分荒谬,但如今一听,便对严成锦谄媚新皇这件事,信了几分。

    “若新皇不理,那…那臣再上疏,奏明太上皇了。”

    李朝朝着朱厚照作揖,想引起朱厚照的注意。

    能带朱厚照去衙堂看看最好不过。

    可朱厚照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望了眼汤中的人影,气咻咻的带着衙役走了。

    ……

    在乾清宫洗漱完毕,去坤宁宫用膳,却不见朱厚照和朱载堃。

    太上皇弘治转过头,萧敬:“出宫了。”

    “……”太上皇弘治。

    半个时辰后,坐在奉天殿的御座上,也不见严成锦上朝。

    李东阳了解太上皇弘治,先开口:“严成锦请乞告假一日,固安县令上疏,新皇昨日在野外汤池****,想必又是去固安了。”

    百官好奇心愈发重了。

    固安有汤池,在牛驼镇内,滚烫如热汤,周围又无楼宇遮蔽。

    太上皇弘治咬着牙齿想了想,自己也许久没有微访了。

    固安县贫苦至何种地步,他正好去看看。

    “退朝吧。”

    诸公对了对眼神,太上皇又要微访?

    几人等在大殿中,等百官退去后换上衣裳,随同出宫。

    在马车上,太上皇弘治手中拿着一把折扇,目光转向旁边的景色。

    固安,是顺天府所管辖。

    可以看见千里沃野,水渠遍布,却极少有百姓劳作于阡陌中,不该荒废的良田也荒废了。

    太上皇弘治回想起那封疏奏,不免对固安县令有些生气。

    “如此丰腴之地,固安县令竟还向朝廷请乞赈银,该严惩!”

    “据臣所查,似乎都是晋商的地。”

    蒋冕刚查看黄册的时候,也感觉有疑惑之处,田亩数量多的县,应当富庶。

    可看鱼鳞图册上的名字,才知与百姓无关。

    “原、原来如此。”

    太上皇弘治两只耳朵通红,似乎暴露了何不食肉糜的愚蠢,有些丢脸面。

    马车里的气氛一下子尴尬了。

    “新皇和严卿家在固安做什么?”

    马车的帘子上有一道影子,随后,牟斌的声音从外头传了进来。

    “新皇和严大人,似乎正在解决此事。”

    固安能给百姓的营生不多。

    良田多在晋商的手中,没有白白买来送给百姓的道理。

    蒋冕听到牟斌的禀报,脑子不禁想到。

    严成锦和新皇该不会要弄汤池吧?

    李东阳沉着眉头,心中暗自道,恐怕晋商要倒霉了。

    此子向来不会无故而动。

    王不岁去江南做买卖,随后,严成锦就在京城动了徽商,如今来固安,想必是要动晋商。

    此子想让良商,成为天下第一商帮?

    这时候,天边隐约照进来一点阳光,李东阳抬眸看向蒋冕和张升,除了太上皇弘治,恐怕他们几个都想到一块去了。

    固安县,衙门。

    “大老爷,又有人来告状的了。”

    这时候,府外的鸣冤鼓隐隐响起。

    李朝微微抬头看去,刚开衙门,密集的百姓排队等着告状,像是约好一起来的。

    “何苦为难本官?”

    百姓其实没有事,就是想来衙门找他的麻烦。

    “活不下去了,不找你找谁?”

    一个老头怒瞪着李朝,宛如教训自己的儿子,这狗官的***也是向着士绅的。

    固定县大部分田地,归晋商所有。

    以前,他们还能租来耕种,钱粮也交得起。

    可商税提高到两倍后,这些晋商就涨田租弥补商税。

    收成差时,种田还要赔银子,谁还敢种?

    说起来,都是朝廷害的。

    “太祖说,贫苦无产业,无劣迹,乡里称善的人,赐良田土地,月供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你这狗官为何不给?”

    一个穿着青裳秀才模样的老头暴喝。

    这是高皇帝昭告天下的《昭天下养老之政》。

    “定是你贪了银子!”

    百姓群情激愤。

    李朝真是欲哭无泪,恨不得直接说,你们去野外的汤池找皇帝要吧。

    可是他又不敢。

    谁知这些百姓气急了,会不会绑了朱厚照。

    “本官真的上疏了,还亲自跟皇帝说了,请大家相信我。”

    “一个七品芝麻官能见皇帝,你搁这儿骗谁呢!”

    “……”李朝。

    ……

    固安县,某荒野山林。

    朱载堃和严方来在热泉中嬉闹,没一会儿,传来朱厚熜的哭声。

    严成锦独自躺在小池中,周围围是都察院的衙役,和叶准的锦衣卫。

    从站位上,考虑到了任何一个角度。

    上一世没体验过,听说温泉能延寿,不知真假,严成锦也试试。

    “老高,卖热汤,能解固安百姓之困?”

    朱厚照望着旁边不远处。

    王不岁正在卖力吆五喝六,指挥力役修建客栈、酒楼和道路。

    五千多个力役,在良乡工程师的指挥下,半日,就把客栈搭出框架。

    “新皇要相信臣,臣泡这热汤,也是实地考察。”

    趁着固安之事,他要动晋商了。

    良乡商会,还是很弱的。

    大明没有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很难比较,良乡商会到底有没有进入三大商帮。

    先宰了再说。

    朱厚照认真起来,这些汤场的地是士绅的。

    将热汤卖出去,也是士绅赚银子啊,关百姓何事?

    “就算卖热汤,这是士绅的地,又并非寻常百姓的地,他们如何能收到银子?”

第851章 真香

    “汤池吸引北直隶的士绅,百姓就能做些小买卖,勉强糊口。”

    大明对旅游业的威力,还没有概念。

    上一世,奥会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不知给当地贡献多少收入。

    汤池,也是这样。

    “只怕,晋商不肯把这块地卖出来,而士绅很难在山野林间,袒胸露乳。”

    朱厚照想起良乡那个老流民,“老高,你想让百姓在这里卖些烧饼茶水?”

    姓梁的老流民,靠卖烧饼在京城买了两座小宅院,丰衣足食。

    还在良乡开了一家烧饼铺。

    像老高所说,谋生,也不一定要种田。

    旁边,山林的老树被砍去,铺出一条十尺宽的松散土路,王不岁拿着先前写好的契书跑过来。

    “少爷,那些士绅不愿意卖。”

    这一带,基本是晋商的地盘,他们不差银子。

    看见良乡商会在这里大兴土木,似乎要做买卖,更不想将田地卖出去了。

    “把他们通通砍了脑袋,抢田地过来,嘿嘿,老高,是这样没错吧?”

    老高这家伙,心里定是恨不得他这般做呢。

    换成是以前,他定要敲诈严成锦一笔银子才会帮忙。

    可如今,唐宋扩张需要银两。

    而唐宋国的香料和银子,又是运回大明国库,这就是他的事呀。

    “新皇说什么?臣什么也没听到。”

    “……”朱厚照。

    不远处的山林,停着七八顶轿子。

    几个晋商在单筒望远镜中,眺望山下,力役的背襟上写着大大的“良”字,是良商的力役。

    看样子,要在这里修建客栈、酒肆和茶楼。

    这样更不能卖了。

    这时,王不岁指着几人,对着小太监喊道:“就是他们。”

    “你们几人,是山下的晋商?”

    “公公,官爷……这是出什么大事了啊?”

    几个晋商连忙扶住旁边的下人,一脸诧异和恐惧。

    绕是历经大风大浪,可看见太监和锦衣卫手中的镣铐,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新皇下旨,要买下这方圆十里的山林,你们不卖就是抗旨,全部砍死!”

    晋商们倒吸一口凉气,深谙官场的黑话,明明没有圣旨,却说他们是抗旨,这就是强征土地啊。

    传闻在西苑养着虎豹,新皇动不动就要把人丢进去,实施犬刑。

    所谓犬刑,就是把犯人和十几条恶犬,关在一起。

    活活把人撕碎,生吃了。

    想到这里,胆小的士绅已经吓出一摊尿来。

    “卖!我们卖,不,银子也不要了,几位官爷劳累,这些银子不成敬意。”

    “不成敬意!”

    “不成敬意!”

    “不成敬意……”

    很快,小太监就眉飞色舞带着几张契书和一沓银子回来。

    “爷,他们说白送,还要给您银子。”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大傻子?”

    “……”严成锦。

    此时,不远处的官道上。

    太上皇弘治放眼望去,这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土地,白色的雾气升腾而起,笼罩整片山林。

    宛如仙境,在略微寒冷的冬日尤为明显。

    水池中有小黑点,不时移动一下,好像是人的脑袋。

    “寡人还以为你二人是来解决固安之事,严卿家!你竟和新皇在此酒池肉林。”

    片刻后,到了山脚的汤池,太上皇弘治本来还想教训一下朱厚照。

    但周围还有百姓和力役。

    对朱厚照的名声不好,才稍微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严成锦见礼:“太上皇可要进来泡一泡?”

    “寡人不泡!”

    身后的诸公,也是一脸剑拔弩张的样子。

    “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那寡人还是泡一泡吧。”太上皇弘治面色缓和。

    “……”严成锦。

    片刻后,太上皇弘治和诸公在汤池中。

    但严成锦已经换好衣裳,站在一旁,让人丢八角、茴香和豆蔻等香料。

    朱厚照嘴角抽了抽,凑近严成锦,“老高,这不是炖回锅肉用的吗?”

    “新皇粗鄙,此物也可入浴。”

    浑身舒服后,太上皇弘治眉头微微蹙起,开始兴师问罪。

    “你二人来固安泡药汤,却谎称解决固安之事!”

    “父皇,儿臣已经想到让百姓富庶的计策。

    在固安卖热汤,可令百姓如良乡般富庶起来。”

    诸公慢慢蹙起眉头。

    发现有许多漏洞,固安远在顺天府的边界,距离京城有一个多时辰,距离保定府也有两个多时辰。

    “来此落脚的士绅,少之又少,如何敢保证就能赚到银子?”

    “且这里荒芜人迹,没有良乡的工坊和码头,如何能兴盛起来?”

    李东阳看着大小不同的汤池。

    虽然泡起来很舒服,但恐怕不会再来第二次。

    一来是离京城太远,无暇离京,二来是一旦人多了,更不好抛头露面。

    望了眼山外的风光,烟雾氤氲,刚好笼罩着半座山峰,好似云山。

    倒是游山玩水的好地方。

    “臣有九成把握,能让此地兴盛起来。”严成锦道。

    太上皇和诸公听得很是平静,这次出宫微访固安,正是想看看严成锦如何处置。

    大抵猜出此子想买热汤。

    但有许多不通之处。

    “敢问太上皇,这热汤如何,可算得上是天下第一?”

    “嗯”

    “敢问李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身轻如燕?”

    “嗯”

    “敢问蒋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精气充沛?”

    “嗯”

    “敢问张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力大无穷?”

    “嗯”

    “敢问崔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还能再活五百年?”

    “……”众人。

    严成锦暗自腹诽,刚才还说不泡呢。

    古代,皇室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士大夫们附庸风雅,喜欢拿宫中贡品来提升自己的逼格。

    像李东阳等人,是闻名天下的大儒。

    有他们的贺词,读书人会慕名而来,固安是在顺天府和保定府的边界,是江南商贾北上的必经之地之一。

    严成锦开始正色道:“臣请旨,固安县衙门和御史衙门搬来此处。”

    县衙门和御史衙门迁移后,繁盛地带也会跟着迁移。

    “你要重修衙门,这要多少银子?”

    诸公虽在泡汤,却也在思索。

    令他们疑惑的是,严成锦让良商买下此地,有趁机侵占田地的嫌疑。

    “良乡商会,捐赠两座衙门。”

    “……”诸公。

    人家都捐衙门了,糜费还有什么好说的。

    太上皇弘治心下微动,看此子和朱厚照能折腾出什么浪花来。

    若一月内固安的之事不解,他便要出手。

    泡汤消耗体力巨大,半个时辰,太上皇弘治和诸公离开。

    严成锦让王不岁搬来几块大石头,朱厚照兴致勃勃地道:“老高这是要做什么?”

    “太上皇口含天宪,自然要将他和诸公的话刻下来,当做招牌,不过,此事是冒名大罪,臣不敢。”

    朱厚照立即会意,喜滋滋的道:“朕敢,朕也要题字。”

第852章 甲天下

    百姓听说招募力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从衙门奔赴牛驼镇看看。

    虽然知道这里有热汤,却无人会去沐身,毕竟,沐身后肚子就会饿得发慌。

    “大人,外头讼状的百姓都走了?”衙役禀报。

    李朝从昏睡中睁开眼睛,衙堂上,刚才吵得死去活来夫妇,没了踪影。

    衙堂外排队等着告状的百姓,也凭空消失了。

    “人呢?”

    李朝自言自语一句。

    旁边的衙役忙靠拢过来,脸上带着些许笑意:“刚才有人来招力役,八分纹银一日,全都走了。”

    李朝用藤枝漱口刷牙,噗地一声吐出水来,呛了几下。

    “汤池来招的?”

    “是啊大老爷,如今百姓也不来闹事了,天下太平真好啊!”县丞身穿宽袖褐袍,笑吟吟的站在旁边。

    “好个屁!”

    李朝吓得连瓷碗都掉了,新皇该不会是想在固安,建一座华清宫吧?

    皇帝沉溺酒色,那他上疏将朱厚照引来,就是千古罪人了啊。

    想到这里,李朝就觉得引狼入室了。

    县丞诧异的看着李朝,似乎是想确认李大人是不是有病,这时,门外走进来一个小太监和两个锦衣卫。

    “李大人接旨!”

    李朝是个官员,说话也有股读书人的儒雅和随和,满脸郑重的跪了下来,“臣李朝,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在汤池泡得高兴,泡得舒服,县的衙门也搬来汤池吧,钦此。”

    这是圣旨?

    李朝抬头,眨了眨眼睛:“没了?”

    小太监:“没了。”

    县丞和衙役们暗自腹诽,如此没有文化的圣旨,还是头一回接到。

    小太监看傻子似的看着他们:“这是白话圣旨。”

    冷风徐徐,李朝接过圣旨后心情沉重起来,忍不住去汤池看看。

    与前几日不同,汤池立着两块巨大石头,上头还有大红字:

    固安汤池甲天下!

    落款,朱厚照。

    皇帝赐墨宝,是十分慎重的事。

    可在后面的几块大石上,连续看见了朱佑樘、李东阳、蒋冕、张升等人字,好似庆贺开张的花篮般。

    李朝面上的肉抖了抖,“敢问新皇,太上皇何时来题字,臣怎么不知道?”

    “他们是这么想的。”

    “……”李朝。

    反正冒用太上皇和诸公的名义,也怪罪不到他头上。

    轻叹一声,往前走几步李朝意识到什么,忽地,看见力役把衙门的官案和鸣冤鼓,抬来汤池了。

    ……

    奉天殿,

    太上皇弘治捧着瓷碗,夹了一把腌白菜在上头,“固安之事如何?”

    “新皇替您和诸公题字,如今乡道还未建成,就有许多士绅前去泡汤,听说招募力役,一日给八分纹银。”

    太上皇弘治微微一凝滞。

    严成锦问泡汤如何,他猜到会题字,可此法,始终不能疏解民困,固安的田地总不能不要了吧。

    勺了两口粥后,来到奉天殿上朝。

    “严卿家为何要卖热汤解困,难道千里沃野,要闲置着不成?”

    严成锦意味深长的嗯了一声,让太上皇弘治有些尴尬。

    “此事,臣还在查,或许,也无法解决。”

    牵扯天下佃户,他还需要一些时日,也不一定能想出对策。

    太上皇弘治思索一下,也听出了此事还有深意,就如同往常一样,陷入沉思。

    蒋冕诧异的转头看向严成锦,并未多说什么。

    “宾之兄,你这小婿又要折腾了。”蒋冕小声嘀咕。

    太上皇弘治几乎第一时间看向蒋冕,“蒋卿家何意?”

    “这…严大人来说,还是本官来说?”

    严成锦沉吟片刻,道:“佃户的田,是从地主手里租的,碰到灾年赈济,赈银会发到地主头上,越是灾年,地主越是富有。”

    地主,就是士绅。

    灾年的时候,他们能收到两份钱,一份是佃户上缴的租金,一份是朝廷发放的赈银。

    太上皇弘治一动不动,这是听得很认真的表现。

    “开汤池,闲置千里沃野,就是这个缘故,佃户,在灾年时收不到银子。”

    李东阳道:“英宗皇帝时,朝廷曾下令律法,租金只能是田亩价钱的三成,但士绅们见状,都不租了。”

    朝廷有政策,士绅也有对策。

    你限制了租金,我就不出租了,最后吃亏的还是佃户。

    所以,这条律法没多久就废除了。

    严成锦说无法解决,就在这里,虽然能用律法规定租金,但士绅不租了,你又能如何。

    就如同上一世,对于某蛋的租房策……

    而先前交一笔保费的新政,是针对农户。

    但农户和佃户不同。

    农户是有田地的,佃户是没有田地的,靠租借士绅的田地。

    天下百姓有许多是佃户。

    回到都察院,看了历年律法,如李东阳所说,英宗时,就曾管制过佃户的租田。

    可这些地主,一面提高租金,一面又给佃户放高利贷。

    一棵韭菜,同时割两刀。

    是割韭菜的鼻祖。

    熬到下值,从午门出来,尽管才是十一月,傍晚的风,还是让人感觉凉飕飕的。

    “大人……大人!”

    一道哭嚎的声音打破平静。

    严成锦微微撩起帘子,就看见十几个士绅跪在轿子前,手里举着银票。

    何能笑嘻嘻的跑过来禀报:“少爷,他们说他们都是晋商,要送银子。”

    “大人……求求你不要为难我等。”

    胡长岳率先开口,严成锦把江南的徽商搞得家徒四壁,前几日听说,现在轮到他们了,吓得从山西赶来。

    “晋商就你们几个?”

    “大人,我们几个是先收到消息的。”

    “列位是对税赋的有贡献,固安之事不是要整饬各位,列位多心了。”

    严成锦在思索着,究竟是先搞这几个晋商,还是晋商集合一起搞?

    晋商,是一定要削弱瓦解的。

    朝廷不能让商人聚拢太多的银子,一旦垄断起来,就彻底掌控经济了。

    上一世,据说***……

    慈禧也向晋商借过钱,可见,三大商帮中最应该提防的,应该是晋商。

    回到书房中,思索了一夜。

    三大商帮各有特色,晋商就是圈地,占地极多。

    第二日,严成锦就去了东暖阁。

    “臣想到法子了。”

    “你说。”

    “新立律法,士绅租赁田地租金,不得超过两成。

    田亩超越五百亩者,每多五百亩,加收一成赋税。

    若租赁给佃户,则不必征税,犯律者,没收全部家财。”

    明律中,有许多漏洞。

    但新立一条律法,对于都察院来说,很简单。

    “那你来写圣旨,朕来盖章。”朱厚照喜滋滋的说道。

    老高要搞晋商,晋商是拥有土地最多的士绅,不是多少人要喊冤,想想便觉得有趣。

    “送佛送到西,圣旨也应该新皇来写才对。”

    “可朕给你发俸禄了。”

    严成锦掏出一百五十两银子,“退给你。”

    “……”朱厚照。

第853章 为何称颂?

    华盖殿,

    香气四处飘逸,这是萧敬从内帑中取来的香料,闻着提神醒脑。

    太上皇弘治抬眸。

    牟斌正夸着大步走进来,“新皇方才下了一封圣旨,要整饬晋商的田地,新拟了一条税目。”

    萧敬连忙走下来相迎,呈递疏奏。

    “下去何处?”

    太上皇弘治看完疏奏上的每个字,是朱厚照昭告天下的一封旨意。

    每超出五百亩,就增加一成赋税,租给佃户的不算。

    士绅的田地,大多超过五百亩。

    这是逼着士绅将田地租给佃户啊。

    而且,只是在英宗朝的律令上,新增了一条名目。

    牟斌见太上皇弘治看完了,忙道:“贴在宫墙上,北直隶各州县和山西,也特意去了圣旨。”

    身为锦衣卫的头目,牟斌比一般的官员了解更多。

    北直隶、陕西和保定府一带,都是晋商的地盘。

    晋商又以圈地为主。

    这封旨意是针对晋商的,牟斌忍不住又道:“严成锦好像派人去山西打听,谁要卖田地。”

    “……”太上皇。

    圣旨刚下,这个家伙就派人去收购田地。

    若说没有关系,他也不信。

    太上皇弘治往复看了三遍,目光陷入沉思中,这些年良商对朝廷的利处,比晋商高。

    反正都不掌控在朝廷手中。

    两者选一,他选良商。

    “告诉严成锦,未通报寡人就下这封旨意,寡人要严惩他。”

    “太上皇,这?”

    “可是,念在他也是替朝廷着想的份上,就让他将功抵过,欠良乡商会的银子,一笔勾销。”

    “……”牟斌。

    还以为太上皇要怪罪严成锦,没想到是打白嫖的主意。

    不错,朝廷还欠着良乡商会一百多万两银子。

    “锦衣卫再派人去山西看看。”

    这时,李东阳几人颇为凝重的走进来,“太上皇,新皇……”

    “不必多说,寡人知道了,且观后效吧。”

    李东阳几人微愣一下,将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走出奉天殿后,牟斌一路上想着该怎么告诉严成锦,太上皇贪了他一百万两银子。

    但想到严成锦精明的性子,任何隐瞒,都是不尊重此子的智商。

    “贤侄啊,太上皇说,与良乡商会的银子两清了。”

    “嗯,这个自然。”

    严成锦心情反倒大好,太上皇岂会看不出他要削晋商。

    晋商,通过高额田租和高利贷,收割百姓银子。

    这封圣旨出,会令晋商失去一笔稳定的收入,没了银子,做需远程买卖的晋商,都要仔细考虑一下。

    而良乡商会,从良乡发家起步,良乡巴掌大的地方,早就没有地了。

    正是需要买地的时候。

    ……

    山西,

    晋商看到旨意时,暗骂朱厚照是昏君,却又不敢去京城告状。

    微商都被朝廷治得服服贴贴,更遑论,他们就在皇城边上啊。

    被安上谋逆的罪名,不是闹着玩的,那朱厚照也不是讲道理的人。

    “去,快去找佃户。”

    拥有万顷良田的士绅,若是按新律缴税,种田得赔银子!

    光是交赋税,就能把人交死。

    他们是绝对不会卖地的。

    故而,一些晋商纷纷找佃户租赁,只要有佃户肯租他们的田地,不用缴多余的税赋,田地就算保住了。

    一时间,佃户被当成宝一般,士绅们纷纷降租,唯恐佃户不租。

    有些急需银子做买卖的,算下来不如卖地划算,干脆把不好的田地卖了。

    ……

    紫禁城,

    皇宫中虽有楼台亭榭,但太上皇弘治喜欢背负手,站在奉天殿的御阶上。

    准许了朱厚照的圣旨,可心中依旧有些忐忑。

    若没有良商顶替,是不敢这般做的。

    “太上皇,属下接到山西的疏奏,士绅们四处寻找佃户租赁,降低田亩的银两不等,有的已经降至一亩八分纹银。”

    牟斌语速缓慢,明显看见太上皇的身躯一颤。

    一亩地种出来的粮食全部卖掉,大抵是一两银子。

    只收八分纹银,很低了。

    太上皇弘治大喜过望,声音却很平静和低沉,“去,去召各部大臣来。”

    英宗皇帝想压制田租,却未能将事情做成。

    而他却做成了啊!

    日后下去地府,见到高皇帝,也敢拍着胸脯称,他尽职尽责了。

    片刻,诸公来到奉天殿。

    在山西布政使司的疏奏中,得到晋商们降租的消息,猜出太上皇弘治唤他们来此,是出于炫耀。

    还不等太上皇弘治开口。

    “太上皇圣明!”

    “太上皇圣明!”

    严成锦脸微微转过,看见朱厚照面色如打了霜的茄子,一副死了亲爹的表情。

    他也跟着喊了一声:“太上皇圣明!”

    朱厚照满脸通红,死死瞪着严成锦。

    太上皇弘治面露喜悦之色,皇帝嘛,总喜欢听臣子称颂的。

    而且事情做成了,也不算是拍马屁。

    “旨意是儿臣写,是儿臣派人送去山西,可为何诸位师傅要称颂父皇?”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一脸认真的问。

    大殿中气氛有些尴尬,

    诸公不想称赞朱厚照,一夸就得意得闯出祸来。

    可这确实不是太上皇的功劳…

    “寡人生了你,给了你江山,功绩还不够吗?”

    不等朱厚照说什么,小太监走进来禀报:“太上皇,鸿胪寺卿到京城了。”

    太上皇和诸公面上的喜意慢慢退去,眨眼间,变得凝重起来。

    当初派洪远去唐宋,商讨铁具交易香料。

    不知,通贡香料能不能谈成。

    半个时辰后,百官列于朝堂上。

    鸿胪寺卿洪远带着一行十多个官员,站在在大殿中央,诸公的目光皆落在他身上。

    “臣洪远,幸不辱命,唐宋愿与我朝交易铁具。”

    霎时,太上皇弘治一副喜上眉梢的样子。

    诸公也发出带着喜悦的笑声。

    可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只是,臣此番去唐宋,查出有一个细作,藏在朝廷中。”

    气氛仿佛凝固了般,大殿中的笑声戛然而止。

    太上皇弘治的笑容渐渐收缩,换成满脸严肃的模样。

    诸公心头咯噔一下,同样有些猝不及防。

    严成锦微微蹙眉。

    他并未给唐宋写信,刘淑妃也不知道唐宋是他派人建立,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想到这里,他不由将目光投向朱厚照。

    把密信寄到哪里,送给谁,接头暗语是什么,这厮统统不知道。

    居敢偷偷给王守仁写信。

    真尼玛是作死帝……

第854章 细作,是新皇

    “朝廷,有唐宋的细作?”

    太上皇弘治眸子凝紧,若有所思的表情上带着疑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诸公还沉浸在惊疑中,脸上带着些许凝重。

    “此人知晓众多朝事,想来在朝中地位不低。”

    洪远瞥了太上皇弘治一眼,又微微底下头去。

    严成锦看了眼朱厚照,只见这厮身体僵硬住了。

    就知道是这厮传信无疑了。

    下一刻,朱厚照却有些生气了。

    头一回给呆子传信,就被人发现了,老高平日是如何给呆子传信的?

    被朝廷逮住是小,耽误了他的事才是大。

    他教王守仁怎么打突厥人,还没走到唐宋就被人抓住了,这三人真是饭桶,一点也不如朕的刘大伴。

    延误了军机!

    “父皇和朕最讨厌细作,你是如何发现的?可有证据?”

    圣人说得好,知错就改。

    “雁翎刀,是朝中官员和禁卫所佩,臣截获一把。”

    他在唐宋与安南布政使司的官道上,看到三个粗衣武夫,但却佩戴宫中禁卫的雁翎刀,不像寻常的百姓。

    西南多贼寇,随行的车驾中也有禁卫高手,想拦下询问一番。

    可那三人却是大惊,先动起了刀,随后就抓了起来。

    “太上皇可要呈上来?”

    洪玉向太上皇弘治投去询问的眼神,太上皇弘治会意点头,随后,小太监抱着一把刀走进来。

    真是宫中的雁翎刀。

    下一刻,朱厚照浑若无事的转过头,来看向蒋冕,“蒋师傅,可是你遣人去的?”

    “新皇,可不能乱说!”

    蒋冕气得脖子通红,这可是叛国大罪,还会有辱名节。

    “崔师傅?”

    “臣派人去唐宋做什么?”

    崔岩想拍死朱厚照,此事是万万不能开玩笑的,这厮却点了他的名字,百官都看过来。

    严成锦侧头看着那把雁翎刀。

    刀截获了,人应该也被抓了,洪远显然是个精于算计的人,敢断定是朝中高官,定是有其他证据。

    却不在朝堂上说出来,只亮出一把雁翎刀。

    不知道洪远掌握了多少证据,也不知道朱厚照给王守仁写了什么。

    他也不能冒然开口。

    若让太上皇和诸公知道王守仁在唐宋,就有些麻烦了。

    刑部尚书刘宇站了出来,“光凭一把雁翎刀,如何能断定此人在宫中身居高位?”

    诸公点头,雁翎刀虽然是朝廷官员佩戴。

    但坊间的士绅,喜欢跟风仿制,偷偷铸造一些来显摆,尤其是安南那样的地方,朝廷管制不到。

    洪远沉吟片刻,忍不住道:“太上皇,不如…先退朝吧?”

    严成锦心中微动,果然还有其他证据,要私面太上皇。

    ……

    东宫,

    “老高,朕传信给呆子,竟被洪远抓住了,不如你弹劾那混蛋,让他致仕!气死朕了。”

    传书去唐宋,至少也要三个多月。

    好不容易走了一半路,竟这样白费了。

    更重要的是,那封信,是他苦思冥想和翻了许多兵书,耗费数个日夜,才写出来,寄托着他打赢突厥人的希望。

    呆子没了他的计策,如何打赢突厥人。

    很难再写出一模一样的来。

    “???”严成锦。

    当细作还想把别人抓起来,果然当皇帝就是爽。

    “臣这时候写弹章,岂不是暴露了身份?新皇何时写信,写了什么,怎么不告诉臣?”

    朱厚照露出随意的笑容,沾沾自喜的声音响起。

    “是对付突厥人的计策,朕把六韬看了一遍,寻出了对付突厥人的计策,呆子的兵法,总归是不如朕的。”

    说完,又露出洋洋自得的笑容。

    “……”严成锦。

    你要是说和王守仁五五开,我也就勉强信了。

    “只怕洪大人连密信也截获了。”

    “怕什么,反正又不会怀疑到朕的头上,总不可能是朕叛国吧?就算被父皇发现了,也是被揍一顿,朕不会连累你的。”

    朱厚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反倒拿起豪笔立即再写一封。

    严成锦瞥了一眼,这厮要顶风作案啊?

    ……

    奉天殿,

    萧敬明显感觉殿中的气氛有些压抑,许久了,还没人开口说话。

    “臣若说出来,请太上皇勿怪。”

    “寡人不怪你,说吧。”

    “臣怀疑,给唐宋写信的人,是新皇。”

    咚!

    芴牌砸落在地上的声音响起。

    咚!咚咚!

    李东阳和蒋冕几人手中的芴牌,骇得接连从手中掉落下来,压下心头的震撼。

    怎么可能是新皇?

    他可是堂堂的大明皇帝啊!

    太上皇弘治几次想要张嘴,却发现说不出话来。

    洪远微微抬眸,与诸公惊骇的目光对视,他推测出这个结果时,也是丝毫不相信。

    “洪卿家抓住来人了?”

    太上皇弘治心中莫名相信几分,这逆子有什么干不出来。

    “原本抓住了一人,可过了三日,两人返身来救,三人皆是武艺高强之辈,都逃走了。”

    “那洪卿家如何敢断言?”

    “太上皇且看,若无证据,臣不敢胡乱指认。”

    洪远从袖口中抽出一封书信,太上皇神色凝重,有些不敢相信,字迹看不出是谁的。

    但通篇有股圣旨的味道。

    皇帝身为九五之尊,睥睨天下,久而久之,用词自然不懂用卑躬谦和的笔法。

    而且,谈论了三边和西北卫所的兵备和位置。

    边关卫所,寻常官员根本不知道在哪儿,更遑论是兵备。

    就差在信上落款,朕是朱厚照了。

    “诸位师傅怎么看?”

    “呃咳咳……咳……”

    李东阳率先咳嗽几声,虽然没有回答,可他这样的举动显然也认为是新皇。

    “臣以为,当请新皇来问问。”

    蒋冕说完这句话后,其余几人也纷纷点头,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

    东宫,

    朱厚照还在写第二封书信,严成锦没去拦着,他总有出宫的时候,这厮还会写第三封。

    大殿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朱厚照不慌不忙的收起豪笔。

    “爷,太上皇和诸公召您去奉天殿一趟,让您立即过去。”奉天殿的门监道。

    “要我过去做什么?跟父皇说,朕无空。”

    小太监笑了笑,道:“说、说您是细作,要您去问一问……”

    他都快吓死了,却见朱厚照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

    片刻后,朱厚照出现在奉天殿中,如若无事看着众人。

    “这封书信,可是你写的!”

    “是儿臣写的。”

    诸公这会儿只觉得天旋地转,脑袋一片空白。

第855章 投桃报李

    太上皇弘治皱着眉头,声音很平静。

    “为何要传密信去唐宋?!”

    萧敬心头不由促紧,太上皇生气到极致时,才会平静的拽着拳头。

    “刘淑妃远嫁京城,儿臣看见她常常久站窗前,顾盼西南,是想家了,才代她写一封书信去唐宋。”

    朱厚照眼睛往上一番,马上就了主意。

    此事牵扯到老高头上,就会变得不简单了,不能让父皇和诸公想到老高。

    要是被天下知道,老高藏匿宁王的叛军在唐宋,会引起轩然大波,父皇也会将王守仁等人召回京城。

    唐宋自然亡国。

    太上皇弘治踢了踢御案,骗谁呢?

    “通篇是论兵法马政,如何出兵,刘淑妃会写这样的书信给她父亲?”

    诸公也怀疑过是刘淑妃,可这是用圣旨的口吻,而且,刘淑妃识大体,不会写这般招惹是非的书信。

    不多时,小太监快步地走进大殿:“太上皇,刘淑妃说,她没有站在窗前顾盼西南。”

    “……”朱厚照。

    太上皇弘治瞪着朱厚照,眼里明显多了一丝血丝。

    “重新说。”

    大殿再一次陷入僵局。

    “儿臣听闻唐宋与突厥交兵,身为唐宋驸马,自然想替唐宋出一份力。”朱厚照毫不犹豫。

    太上皇弘治眼中露出明悟之色,这个理由比刚才的合理多了。

    诸公闻言,没什么表情,新皇喜欢打仗,这回竟管到唐宋去。

    李东阳看了朱厚照一眼,才朝太上皇弘治拱手。

    “唐宋虽是大明的朝贡国,但也不好干预他国朝事,且若是兵败使唐宋亡国,这骂名……”

    打胜了还好,若是打败了还惹一身骚。

    蒋冕深以为然,面色凝重:“李公所言有理,这是圣旨,唐宋也不敢忤逆,幸亏没有送去王城。”

    皇帝写的密信,那就是圣旨。

    诸如朝鲜,册封朝鲜王和大妃,要向大明皇帝请旨,得到旨意才能任命。

    朝贡国都是如此。

    太上皇弘治站起身来,甩袖转身站在御阶上,眸子掩饰不住喷出怒意,落在朱厚照身上。

    “这是第几次?”

    “第一次。”

    朱厚照腆着脸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若不认,父皇还要追查下去,老高就暴露了。

    走西南的官道最快,那三人禁卫才抄官道。

    看来下次要从长安走丝路,老高定应该也是从这里送出去的。

    太上皇弘治中气十足的声音郑重又充满警告。

    “国君不可轻易降旨,以后不许再送,此事也不能为难洪卿家,你记住了吗?”

    “儿臣记住了。”

    洪远暗自捏了一把汗,虽然有太上皇的口头嘱咐,可朱厚照是会守规矩的人?

    此时,竟有些后悔把此事说出来了。

    只能厚着脸皮道:“臣、臣也是公事公办,新皇勿怪。”

    “退下吧。”太上皇弘治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朝太上皇弘治作揖,却大剌剌转身走向御案,伸手把那封密信揣入怀中。

    “……”萧敬。

    诸公见状,知道刚才全白说了。

    朱厚照也不是脸皮薄的人,在诸公怒目圆瞪的注视下,像没事的人一般走出大殿。

    太上皇弘治只得叹息一声。

    “新皇顽劣已成定性,还望诸位师傅不要放弃教诲。”

    “臣等定当鼎力辅佐,不敢有丝毫松懈。”

    李东阳微微躬身,随后,蒋冕几人也连忙作揖表露决心。

    朱厚照揣着信,一个拐弯就来到了宫墙下。

    一刻钟后,来到惠民药局找谷大用,禁卫虽武艺强,却都是木头脑子,不如伴伴好用。

    随后,又与谷大用搀着拐杖来严府。

    见到严成锦,谷大用堆着笑意:“严大人好呀!”

    “谷公公还活着。”

    严成锦微微凝视,刘瑾下的是剧毒,八虎的生命力果真异于常人一些。

    看来谷大用也是人才。

    “嘿嘿,还多亏汪大夫。”

    幸亏,及时让人送去惠民药局,不然真凉了。

    本还要在药局住半月,可新皇要召他回宫,他就偷跑出来了,新皇离不开他,这自然是高兴的。

    “老高,你重新帮朕送去给呆子。”

    关上书房的门后,朱厚照掏出那封给唐宋的书信。

    不借助大明的西边卫所,呆子很难打赢突厥人。

    “……”严成锦。

    这厮把信拿回来了。

    “每三月才能写一封密信,频繁送信,会被诸公发现。”

    “那你告诉朕,你是如何送的?”

    “……”严成锦。

    ……

    紫禁城,十二月却还未飘雪。

    几日过去,十几辆马车停在午门广庭,唐宋的香料如数送至午门广庭外。

    萧敬把云展搭在右手的臂弯,朝御案上的太上皇说了一句。

    “太上皇,唐宋国的香料来了。”

    太上皇弘治手执着豪笔,笔尖在疏奏上轻轻滑过,随后停了下来。

    “邀诸公和各部大臣,随寡人去午门看看。”

    香料,有好坏贵贱之分。

    好的香料,炒到了三十六两银子,差的只能卖十两一斤,从香料的品种和品质,就能看出唐宋有无心意。

    大臣听闻后,也是放下手中的活。

    香料是真金白银,是要认真慎重检验的。

    李东阳几人站起身来,没多说什么,一起走向午门广庭。

    没走多远,空气中就能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香气,像是药草,又像是橡木,似乎许多香料混杂在一起。

    唐宋国使臣,知道朝廷要验,早已打开了木箱。

    王简看向月洞中,一群身穿官袍官帽,黑须黑鬓的人朝这边走来,为首两人一老一少,皆穿着龙衮袍。

    “唐宋使臣王简,见过尊敬的太上皇,见过新皇,见过诸位大臣。”

    朱厚照莫名生出亲切之感,呆子派来的人就是激灵,喜滋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免礼。”

    王简眉头微动,新皇倒是好说话的人。

    “这里是十万斤香料,还请大明皇帝派人看名目清点。”

    “不用点了,拉去甲字库吧,朕还不相信你吗?”

    甲字库,是新皇的内帑。

    诸公有些不悦,但看到送来的香料却兴奋起来。

    胡椒和沉香最贵,能卖二三十两一斤,而这两物却最多。

    茴香不值钱,反而最少。

    唐宋简直拿朝廷当亲爹对待了啊!

    王琼拿着账目,一车一车翻开来看,眼睛猛地放出光来,呼吸也略微粗重。

    他娘的,这、这得多少银子了啊?

    霎时,诸公觉得良心有些过意不去了,圣人说投桃报李。

    这是投芝麻报西瓜呀。

    送给唐宋的铁具,不值这么多银子。

    太上皇弘治细细捧起一把胡椒,不由感慨:“好东西啊……这香料,是上品!”

    “臣奉国君之命而来,有一事请求尊敬的大明皇帝。”

    王简微微躬身。

第856章 回一份厚礼

    文官们抚须而望着王简。

    先进献贡品,后才有所求,这是先礼后兵,必然不是简单的事。

    “香料,在大明盛行后,许多弗朗机势力进唐宋的疆域摘砍,我朝无力阻止,只能任由其采撷。”

    王简微微躬着身子,朝太上皇弘治作揖。

    太上皇弘治忽然有些心疼,“不要银子?”

    “是,每年砍掉的楠木,不计其数,更遑论是香料等物,突厥人也垂涎。”王简如实禀报。

    东南有许多野生的香料和木材,尤其是楠木。

    但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犹如大明南方的十万大山,唐宋人口本就不多,很难派人守护。

    王琼鼻头微微一动,看了太上皇一眼。

    “弗朗机人抢了就拿来大明卖,臣以为,强盗之举,实在可恶。”

    心里感觉吃了亏一般,这些香料,本来是进贡给朝廷的。

    诸公心里稍微有些明朗,话说到这里,无非是一个目的。

    借兵嘛。

    “不知使臣想如何?”

    这使臣是精于心计的人。

    先是送十万斤香料,后又告诉他们弗朗机人随意抢掠,让人心痛,就算是他们,也不免动摇。

    “下次入朝,请大明皇帝派遣大军,护送使臣团。”

    王简微微作揖,仍旧没有抬头。

    “要多少人?”

    “安南布政使司的十万兵马。”

    太上皇弘治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动摇了,十万大军都够起兵了。

    护送是假,想借大明兵力对付其他势力,才是真。

    “太上皇和诸公,可知道奥斯曼帝国?”王简见他迟疑,抬头问。

    太上皇弘治和诸公心念翻腾,面颊微微僵硬,显然是不知道海外的事。

    王简敏锐的察觉出,自顾自地道:“奥斯曼,是突厥人的分部所建,国力比大明只稍弱一些。

    若朝廷不借安南的兵马,唐宋难以维持太久。”

    突厥人仅有一小股,约莫七万人,但奥斯曼帝国给其增援。

    故而,就算是老师王守仁,也极难将突厥人彻底剿灭。

    诸公良久没有说话。

    西洋竟有与大明相近无几的朝廷?

    “先领使臣回鸿胪寺,洪卿家代寡人设宴。”

    ……

    奉天殿,

    安南的十万大军,是镇守安南布政使司,防止安南人暴乱。

    安南人向来不服从汉人,冒然调安南大军去唐宋,安南又会僵乱中。

    蒋冕皱着眉头率先道:“臣以为不可。”

    “唐宋想运送香料,可以走西北的丝绸之路,何须从安南来大明?”张升也赞成道。

    仅过去几个呼吸间,严成锦开始疯狂推测。

    这个时期,奥斯曼帝国在征讨西亚诸多王朝。

    或许,是大明开海禁引起蝴蝶效应,让其将目光转向东方的唐宋诸国。

    奥斯曼和帖木儿两大帝国曾有交战,但帖木儿亡了。

    足以证明奥斯曼有点东西。

    如今,王守仁打的是帖木儿的后裔。

    “臣以为,当派兵。”

    太上皇弘治看向严成锦,露出奇怪的表情,然后看了眼站在旁边的朱厚照。

    “安南又如何处置?”

    “臣说派兵,是派安南的兵马,让安南与弗朗机交兵,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安南兵败后,还留有八万多残兵,被遣散为农。

    随时可以再次召集,留着反而会生动乱。

    诸公心中一动。

    这个招真是够狠的,安南屡次想起事,是因受父辈的挑拨教诲。

    等安南的壮年都被死光,新生的安南人受儒学汉化,会淡化安南对朝廷的仇恨。

    鞑靼人杀壮年,却抚养其孩童,就是这样的道理。

    “臣以为可。”

    蒋冕对此也很赞成,只要调离了安南,管他们去哪儿。

    翌日,太上皇弘治宣王简上朝,说了朝廷的决定。

    “谢大明皇帝!”

    与恩师所说的相同,朝廷会借安南的兵马。

    有了这群兵力,弗朗机人想再登唐宋的港口,就难了。

    王简出了奉天殿,一个拄着拐杖的小太监邀请他去另一座宫殿。

    入门就看见,小太监们在努力装车,已经有五辆马车停在东宫的大门口。

    “公公,这是……?”

    “新皇的回礼。”

    有一车是书籍,堆放在起来足有四个大箱。

    王简疑惑拿出来一本翻开,是军队的编制和职级,与大明的稍有不同,从营兵、百户、千户……

    第二本,练兵,每月训练二十日,每日训练七个时辰,每个时辰休息一刻钟……

    其中,有一本墨迹还发亮,显然是刚写出来不久。

    “这、这是?”

    谷大用却笑道:“京城外,还有五门红夷大将军,也是回礼。”

    王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未听说过朝廷回礼送火器。

    这新皇真是好啊。

    不过,他却不敢收,此事也不知太上皇知不知道,若坏了两朝的邦交,得不偿失。

    红夷大将军虽然金贵,却能通过走私购买,只是多花一些银子。

    “多谢新皇的美意,臣实在不敢收。”

    谷大用瞪着眼睛,阴恻恻地道:“王使臣,别不识抬举。”

    刚回宫办第一件事,砸了,咱如何跟新皇交代?

    再者,还有刘瑾这个强敌,咱自然不能输给刘瑾那狗太监。

    “这封信,你也一起带着,给你们的主子。”

    ……

    华盖殿,

    散朝后,朱厚照跟着太上皇弘治来到这里,连同御案,也一起搬了过来。

    太上皇弘治虽觉得奇怪,却也没说什么。

    这逆子或许是有事向他请教。

    萧敬却有种火烧眉毛的感觉,想对太上皇弘治说什么,但朱厚照朝他投来威胁的眼神。

    一次又一次,他只能把话咽回去。

    这时,小太监凑到朱厚照耳边,小声:“爷,人走了。”

    朱厚照喜滋滋的站起来,朝太上皇弘治微微作揖。

    “父皇,儿臣要回东暖阁了。”

    “奇了……这逆子怎么来与寡人一起阅奏。”

    等他走出大殿后,太上皇弘治仔细一想,喃喃自语道。

    “新皇给唐宋国回了五车厚礼,还……还送了五门红夷大将军!”萧敬小声道。

    太上皇弘治一听这话,手上的动作也顿住了。

    “此时,应该已经走出京城了,可……可要派人去追?”萧敬见太上皇弘治的胸口猛烈起伏,吓得有些腿软。

    太上皇弘治抬头看了眼殿外,揉了揉额头,许久之后。

    “大明是天朝,皇帝口含天宪,送去的东西,岂有收回之礼?

    莫让诸位师傅知道。”

    “…………是。”萧敬。

第857章 无所不通

    大清早,神宫监的小太监在广庭扫雪。

    严成锦在路上没注意到,走在前面的是谢迁父子,谢丕从南方治水回来,似乎又立功了。

    诸公面色凝重,都有事要禀报。

    金钟响起,百官鱼贯入奉天殿中,手里哈着热气。

    李东阳道:“撒马尔罕贡使请旨,让朝廷支给贡使团入境一切饮食和道路费用,共计六万两白银。”

    太上皇弘治眉头一挑,忍不住想说:让他们今后别来朝贡了

    诸公虽未出声,但面色也有些不满。

    年关了,各国使臣纷纷入京朝贡,但唯独这撒马尔罕,要报销路费。

    严成锦知道撒马尔罕,这是上一世的乌兹某克某坦的疆域。

    百姓贫苦,尚且需要朝廷庇护。

    朝鲜、暹罗、吐蕃和哈密都是带贡品来。

    唯独撒马尔罕,是抱着拼团做买卖的心思来。

    他们采办明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再回到本土贩卖,赚取差价。

    还要大明报销路费。

    一点不亏。

    但也不能怪他们,那地方鸟不拉屎,实在太穷了。

    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贡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既然是朝贡,朝廷应当支给这笔银子,只是这数额?”王琼有些不乐意。

    这是来大明碰瓷的吧!

    百官颔首点头,想比之下,唐宋国君简直是圣人。

    太上皇弘治沉声道:“让他们五年来一次,不必每年都来,贡使入京人数,限定在一百人,户部拨给糜费吧。”

    “遵旨!”

    王琼看了周围一圈,到他禀报了,心中有点兴奋感。

    “唐宋的香料折算成白银,为八百三十七万两,加上岁入的商税和农税,有四千五百余万两。

    再减去俸禄、军饷、赈银和造船糜费。

    国库,有储银一千九百余万两。”

    太上皇弘治略微动眉,国库竟有一千九百余万两剩银?

    这算是盛世吗?

    诸公也眼中一亮,朱厚照眸中迸发出精神头,认真听着。

    父皇在位时,流水虽然多,但国库储存的银两,最多五百万两。

    这可比父皇在位时,还要多出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严成锦微愣一下,弘治皇帝时,朝廷大力发展基建,投入巨大的靡费。

    现在朱厚照捡了便宜,该花的银子在弘治朝花了。

    若是后世评价,应该成为弘正盛世吧?

    太上皇弘治尽管有心憋着,可此时,眉宇间也抑制不住笑容。

    “王爱卿不错!”

    王琼心中微动,注意到太上皇已经换了称呼,忙躬身谢恩。

    严成锦道:“臣以为,是时候扩建东城了。”

    京城,只扩建了南城。

    东城,是京城的东面,那里有许多从天津卫乘船来的商贾入京,堪称人流第二大关口。

    “这小子又要糟蹋银子了。”王琼咬着牙齿。

    李东阳视线回转,落在严成锦身上。

    崔岩还沉浸在国库增收中,被严成锦一句话拉了回来。

    年轻的官员,就是不知存银子。

    若他们得了银子,那是要藏起来的,此子却总想着把银子花掉。

    “严卿家,如今已经是算是盛世了吧?”太上皇弘治道。

    魏书说,天下开泰,四方无虞,就是盛世。

    但盛世应该如何判断,太上皇弘治和诸公也没有标准,不知用什么来衡量。

    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盛世。

    朱厚照也好奇和紧张的看着严成锦。

    严成锦沉吟片刻,才开口道:“臣以为,盛世当分为,一级盛世,二级盛世,三级盛世。

    一级盛世,是百姓食无虞,衣无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朝廷和百姓的仓库具丰实。

    此乃最低的一级盛世。

    二级盛世,是人口增添一倍,文坛兴盛,百业峥嵘,丝路和海路交易繁荣,天下不分户籍。

    三级盛世,天下家家户户穿丝绸,出行有车马,田地百亩,存银不下五百两。

    朝廷至今,连一级盛世,也未能达成。”

    将世界的财富和粮食,全部掠夺来大明,或许会出现一个五级盛世。

    但他没有说。

    朱厚照很认真的听着,老高说的一级盛世,就是盛唐。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如今,百姓的米缸中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像老高说的一样,只是朝廷有银子,但百姓没有银子。

    远不到一级盛世。

    李东阳虽也听出了,一级盛世就是大唐。

    只是此子“润色”了一下。

    尚且还在情理之中,二级盛世,稍微努力一下,或许能达到。

    但是三级盛世,这……这压根不像是能治理出来的天下。

    诸公也皱着眉头,你搁这儿忽悠谁呢?

    “严大人,不是本官针对你,人人家中纯银不下五百两,这如何能做到?”蒋冕板着脸。

    太上皇弘治此刻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严成锦说的盛世中。

    “蒋卿家所言有理,这如何能做到?”

    严成锦思索不片刻,怎么跟诸公说,总不能说掠夺天下的钱粮,全部搬来大明。

    古人对盛世的天花板,就是大唐。

    但他,见过比大唐更繁荣的盛世,那就是上一世。

    户户都能掏出五百块钱,只是到了这种时候,五百块钱就不值钱了。

    “臣也不知道。”

    这个家伙又不敢说了…

    太上皇弘治逐渐回过神来,细想如今大明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赈济,百姓仓库中没有存粮。

    的确,还算不上盛世。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现金/点币等你拿!

    不由得失落几分。

    “可是这与建东城有何干系?”

    “百姓在京城无处落脚,会如何?”严成锦反问。

    朱厚照眸子微动,抬头:“会向外迁移?”

    “不错。”

    人口越来越聚集的城市,就会越来越繁荣。

    而人口流失的城市,会迅速衰落下去,最终荒废成为空城或者小城,诸如现在的长安。

    上一世同样适用。

    判断要不要投资买房,就看这座城市的人口是不断汇聚,还是向外流失。

    若是不断汇聚,经济就会越来越繁荣,房价就会越来越高。

    若是不断流失,经济就会萎靡,房价自然就会跌落。

    而吸引人口聚集的,是工坊、国子监和朝廷。

    只要朝廷不迁都,就会一直聚集。

    天下的商贾来京城赚了银子,却不能安家在此,又会返回原籍,或另寻他处购置宅邸。

    这便是流失的过程。

    太上皇弘治微微眯着眼睛,有些不解,只能故作听懂了,命萧敬散朝。

    诸公还留在大殿中。

    “方才严卿家所言,扩建东城与盛世有何干系?”

    “太上皇随臣出宫一趟?”

    太上皇弘治看看窗外的光线,还没到巳时,就点头同意了。

    诸公相互交换一个眼神,对严成锦说的三个盛世颇感兴趣。

    也命人回值房去取衣裳。

第858章 扩建东城

    京城,长安街。

    太上皇弘治穿着一身青色的儒裳。

    严成锦和李东阳跟在身后,李东阳小声嘀咕:“成锦,你莫不是忽悠太上皇吧?”

    “李公莫要乱说,本官这是谏言。”

    “可你说的一级盛世,就是大唐,其后却还有二级,三级,难道还有比它更鼎盛的吗?”

    李东阳有些想不明白。

    盛唐,已经是历朝中出现过最高的盛世。

    严成锦却说,还有两级比它更高的,尤其是三级盛世,听起来压根就不像可以实现。

    严成锦没有多说什么。

    万一掠夺天下一半财富真的成功了,那不就是三级盛世了吗?

    反正太上皇弘治也觉得,是他编撰的,姑且先让他这般觉得吧。

    等真正实现的时候,惊骇于言表,没准要给他升官。

    “到了。”

    太上皇弘治抬头看去,这是良乡商会在京城的一处牙行,不少行脚商在牙行外吃午膳,准备离开京城赶路。

    另外,还有许多士绅、书生、力役和官差进出,似乎用过午膳要去营生或读书。

    “哎……这不就是牙行吗?”萧敬咋呼道。

    “严卿家为何带寡人来此?”

    严成锦却不说话,走进牙行背后的后院,穿过堂廊。

    只见,两层高的楼宇打开着窗户,窗户里形形色色的人在忙碌,有些已空,只挂着衣服。

    “这些都是有银子,却买不到宅邸的人,过几年就会离开京城。”

    沉吟片刻,太上皇弘治走进屋,只见壮汉在弄烧饼,准备出门做买卖。

    “敢问兄台,一年可赚取多少纹银?”

    壮汉看着七八个男人涌入家中,有些慌了心神,连忙护住自己的妻儿,却不敢答话。

    王不岁上前给他说了几句,又给二两纹银。

    “一年可得四十两银子。”

    壮汉虽然开口,却极为小声,似乎怕周围邻居听见。

    四十两银子?

    太上皇弘治微微一怔,一月就是三两多,比许多衙役和太监都要高了。

    诸公也听得稀奇,堪比府上的账房。

    严成锦直接问出关键,“为何不在京城买宅院?”

    “买不起……也无人愿意卖,京城门面两间,到底四层的宅地,五间房,要花三百两银子,不如回乡去买。”

    这是地段稍差的宅邸。

    地段好,又热闹且挨着国子监、惠民药局等地的宅地,要贵一百两,且士绅都不愿意卖,只租给百姓。

    “京城中,有许多这样的百姓,靠典房和租房为生,等过几年,就要离开京城,京城即便不会变成长安,也兴盛不起来。”严成锦道。

    没有人做买卖,京城就会萧条。

    多点开花发展不好,汇聚于京城,大明才会越来越繁盛。

    算起来,京城如今只有一点二环,连二环也算不上。

    太上皇弘治陷入沉思中,他以为百姓有宅邸可住,没想到,竟有如此多典房与租房的人。

    “为何士绅不愿卖宅邸?”

    “若有几处宅邸,全部典出去的租金,足够再买一套,

    且,要是人人都有宅邸,京城的宅邸还租给谁?”

    诸公自然是明白,就如同士绅喜欢将田地,租给外来的流民和佃户。

    不愿租给本地的农户。

    “这些人有马夫、衙役、伙计和商贩,若全都离开京城,工坊和客栈酒楼

    招募不到客人,工人的价钱就会上涨。

    故而,京城需不断扩建才是。”严成锦道。

    康乾盛世,人口将近增加至四亿。

    京城等地萌生出许多工坊,但清时的皇帝,没有扩建京城,将人口聚集起来。

    这是康乾盛世衰败的原因之一。

    太上皇弘治和诸公没有这么高的远见和觉悟。

    严成锦虽然知道。

    但普天之下莫非黄土,京城的地皮是皇家的,尤其是要动这么大一块地皮,他才不惜耗费口舌。

    况且,也要户部拨给银子。

    随后,严成锦又带着太上皇弘治看了几座府邸,都是典房在京城的商贾,无处买房。

    太上皇弘治的眼眸已经发生了变化。

    诸公跟在身后喟叹几声。

    严成锦道:“京城每年有人来,也有人离开,出入相等,京城一直这般维持下去,臣一句话……”

    “严卿家说。”

    “京城不会更加兴盛的,新皇若是昏聩无道,京城反会迅速衰败下去。”

    毕竟,许多都是无宅邸的人,跑了也就跑了。

    “老高,你为何要拿朕来作注释,威武才像是昏聩的储君。”朱厚照有些不服气。

    太上皇弘治颔首:“你二人都不得不防。”

    “……”朱厚照。

    “……”严成锦。

    诸公也是颔首赞成,百姓若是在京城买宅邸扎根,大抵就不会跑了。

    除非……

    王朝迁都。

    太上皇弘治沉吟许久后道:“寡人且就相信你,让良商开出东城吧。”

    诸公心中微动,看来又要准备银两购置府邸了。

    等太上皇弘治走后,王不岁面露喜色的走上前,“少爷,咱们这次开多少地皮?”

    “与南城规模相同。”

    严成锦开口说道。

    朱厚照走过来,“老高,朕要分一半银子。”

    “卖宅邸不赚银子,臣也是做亏本买卖。”严成锦白了这个家伙一眼。

    听说这厮搬空了半个甲字库,打起仗来倒是大方。

    “那朕怎么听说,开南城时,你赚了银子?”

    “臣没有,谁说的?”

    谷大用心虚的低下头去。

    朱厚照却兴致不减,“朕不批银子,你也建不成。”

    “那臣给新皇一百两。”

    朱厚照一副“你搁这儿侮辱谁”的表情。

    “十万两!”

    “行吧。”

    你不压一压吗?

    见这个家伙如此爽快答应,朱厚照忽然有种要少了的感觉,可谁让他是皇帝呢。

    只能下次再坑这狗官了。

    不过半日,京城就传出要建东城的消息,百姓争相庆贺。

    京城一座普通的三进三出宅邸,要花一千三百两左右。

    而一个百姓普通的收入,一年二七两纹银。

    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新建东城后,没准就有了奢望。

    至于地段、朝向、布局,他们压根不敢奢望,能有一处落脚的地方,就是不错了。

    士绅们唏嘘不已,京城不能随便动土。

    良乡商会居然又要动土了。

    ……

    蒋府,

    “朝廷是何意?要整饬本王?”

    定国公徐光祚吃着花生米,嘴里却吐出这样一句话。

    朝廷传出要动土消息,东面尽是他的官田,也不与他打招呼。

    “国公去找严大人。”

    蒋冕身子也不动弹,轻飘飘回了一句。

    “找便找。”

第859章 国公大财

    长安大街,一辆马车挤开周围的行人,踏踏而行。

    “老爷,听说严成锦手段狠辣,要不就算了吧?”管家劝了一句。

    “老夫身为国公,岂会怕他,定要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老爷威武!不愧是定国公,老爷,到了。”

    徐光祚心跳剧烈呼吸急促,满脸细汗,脑子里一片空白。

    朝廷有旨,藩王勋贵有事,要先向司礼监上疏,不能自行进宫。

    蒋冕不帮他奏报,只能来找严成锦。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严成锦是都御史,他自然不敢得罪。

    可他定国公,也是武将之后,算得上是朝廷为数不多的国公了。

    他也是要脸的人。

    尤其东区的士绅,推举他向朝廷请乞,不管能不能拿下来,总要走个形式,不能弱了定国公的名头。

    咚咚咚!

    “要死啊,你敲那么大声干什么!”

    徐光祚都要吓死了,一脚就踹向身旁的管家。

    “老爷,咱们不是来寻仇的吗?”管家一脸委屈。

    “是啊。”

    咚咚咚咚!

    “你、你真要死啊!”徐光祚吓得心脏都跳出来了。

    管家有点生气了,“老爷,咱们到底是不是来寻仇的?!”

    “是啊!”

    咚咚咚咚咚!

    “你、你真的要死啊!”

    管家:“………”

    片刻后,徐光祚整理了一下衣裳,让管家和下人回马车上等候,越远越好。

    随即,轻轻地拉起门环,叩了三声,一声也不多。

    这是礼数。

    门子透过门缝,瞧了几眼。

    有人正站在门前,比了比手中的一百两银子,“劳烦帮老夫通报一声,定国公徐光祚求见。”

    此时,正堂中,

    王不岁道:“少爷,东面的地大多都有主了,朝廷占得不多,小的收不回来……”

    南城建成后,士绅们看见卖宅邸赚到很多银子,不愿意出让东区的良田和土地。

    朝廷准许建宅邸,他们自己有银子也能建。

    何须卖给良乡商会?

    “可否请少爷,禀报太上皇,下一道圣旨?”

    “本官不能向太上皇请旨,你出两倍的银子,砸到他们卖为止。”

    朝廷不能与民争利,不能强买强卖。

    太上皇弘治没应允他多少亩地,考虑,或许就在于这里。

    “不…不是钱的事儿。”

    王不岁面露难色,他愿意给三倍的银子,可士绅们偏要跟良商作对,就是不卖。

    说实话,这地卖多少银子都亏。

    换做是他,也会捂在手里。

    “少爷,定国公徐光祚求见。”门子往里探了探脑袋。

    “定国公?小的去顺天府看黄册,定国公的地最多,东面的士绅推举他向朝廷上疏,是来找少爷要说法的。”王不岁见状道。

    “不见。”

    严成锦倒不是怕得罪定国公,只是还没看过他的宗卷。

    不多时,门子再次折返回来,“少爷,他说他不是来寻仇的。”

    严成锦诧异的抬头。

    很快,看见穿着青色绸缎的男人走进,像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士绅,并无一眼让人记住的颜值。

    被严成锦看到的瞬间,徐光祚身子畏缩,心里把蒋冕的列祖列宗问候了一遍。

    谁不怕这小子的弹章。

    可不来,又弱了定国公府的气势。

    他想了许久之后,最后还是决定来了。

    “国公请落座。”

    “不敢……不敢……”

    严成锦心中计算一番,难不成徐光祚有什么把柄,怕他查出来,才不敢落座。

    一会儿回了都察院,他就让方学查查宗卷。

    “贤侄啊,我听说你要开东面的地皮?”

    “国公何意?”

    “士绅们委托我,向朝廷讨个说法,我去找蒋冕,他又让我来找你,东面可是你督建的?”

    “定国公来找本官讨公道?”

    “我想入股。”

    “……”严成锦。

    徐光祚见严成锦被自己的想法惊愕了,也有些得意。

    “本国公自己建宅邸,不劳烦良乡商会,你看如何?”

    说道这里,徐光祚笑了下,已经坐下端起茶水,平江伯都栽在都察院手里了。

    为了这块地皮,被都察院盯上,有些不值得。

    “听说京城的士绅不肯配合?本国公有一计。”

    “英国公去了大同,京营统领空缺。

    若贤侄能让老夫当上京营统帅,士绅必定投献老夫,老夫再把地,给你。”

    徐光祚语气不紧不慢,甚至有些诙谐,却时刻打量着严成锦的脸色。

    “定国公不怕被戳脊梁骨?”

    “哼,自古以来,哪个国公会受士绅投献,我也为了报效朝廷,在兵法上,叫以退为进。”

    严成锦突然凝起眉头,三两语就判断出。

    此人大才!

    “国公可会射艺兵马?”

    “不是我胡侃,若不是张懋有祖先恩荫,未必能比得过我!兵法谁不懂?”

    徐光祚说完就站起身来,走向院子中,接过何能的大弓,放箭就中了靶心。

    严成锦沉吟片刻,问道:“定国公入股多少银子?”

    “先一百万两银。”

    ……

    奉天殿,

    萧敬给太上皇弘治平整了疏奏,压上玉镇纸。

    “东门的士绅不给良田,定国公还扬言,要严大人付出代价,太上皇可要下一封旨意?”

    太上皇弘治睁开眼睛,“定国公要寻严卿家的麻烦?”

    京畿之地,多封给了国舅和定国公。

    “是啊,带人上严府去了。”

    萧敬刚想多说几句,小太监就领着严成锦进来了。

    “臣请旨,将北面和西面的城墙,也一起修建了。”

    “你何来这么多银子?”

    太上皇弘治也想一次到位,但国库只有一千五多万两。

    “本来没有,但定国公入股了。”

    “……”萧敬。

    太上皇弘治回过头来看向萧敬,萧敬忙道:“奴婢刚才说的都是真的……”

    严成锦目光微闪,却又道:“说到定国公,京营如今空缺,不如先让定国公统领?”

    太上皇弘治沉吟片刻,抬眸:“你为何替他请乞?”

    严成锦将方才的事逐一说了一遍,太上皇弘治虽是皱眉,但没有阻止。

    京城始终要扩建,早晚也要收回士绅的地。

    “你与厚照商议吧。”

    “臣谢过太上皇。”

    王守仁没有银子养安南的兵马。

    扩建京城,不止是为朝廷,也是为了筹集一大笔军饷。

    等他建完东城、西城和北城,筹到银子,唐宋就能向奥斯曼出兵了。

    西北边陲的官道,都设有钞关和巡守的士兵。

    此事,的确得跟朱厚照商议。

    如何将这一大笔军饷运到唐宋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一笑澄明所写的《大明从慎重开始》为转载作品,大明从慎重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从慎重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从慎重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从慎重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从慎重开始介绍:
明朝弘治十一年,一个慎重的灵魂悄悄穿越到了京城的西北角,但他并没有马上出去浪,而是在府上先呆上六个月…………PS:自己做的封皮,感觉还是没传达出轻松爽快的感觉,书友不要被书皮误导,其实这是一本轻松剧情的历史文大明从慎重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从慎重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