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室可兴TXT下载汉室可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室可兴全文阅读

作者:长歌入汉关     汉室可兴txt下载     汉室可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章 刘玄德窥视东郡

    刘备西上时,公孙瓒也举兵从渤海南下。

    刘备据泰山后,公孙瓒驻兵于渤海接近清河国和安平国的边境县城——修县。

    张飞从西平昌进兵至安德县。

    修县公孙瓒、安德张飞、高唐田楷三军呈弓型,公孙瓒与田楷是弓之两端,张飞是弓背,虚虚将位于弓弦位置的平原袁谭半包围住。

    公孙瓒一动,袁绍主力大军也动,进兵清河广川县,与公孙瓒遥遥相对。

    刘备派使者至公孙瓒处,对他道:

    “袁本初部卒精勇,又有沮、田、审、辛等为腹心,麹、颜、文、张、高等为爪牙,难以卒破,请将军严阵待之,将其主力牢牢牵制住。

    备今据泰山,不日将提兵掩袭黄巾,顺势而破曹操,破曹后将与将军并力,夹击本初,冀州不难定也”。

    公孙瓒回复称善,坚壁与袁绍相持。

    同时,公孙瓒也联络黑山张燕、于毒等,建议他趁袁绍大军外出,内部空虚,积极采取行动。

    这段时间刘备也大体上将黄巾兵力及分布弄清楚了。

    王喜等有众二十万不是虚词,确有如此之多,但里面胁裹了不少饥民、老弱,能战之兵大约在七八万左右,且兵器不全、甲衣亦缺,与当日公孙瓒所破黄巾之实力在伯仲之间。

    击败这批黄巾的难易程度又低于公孙瓒。

    原因在于当日黄巾之聚众一处,而现在王喜的二十万大军却分布在济北、东平、任城、鲁国、沛国的十几个县城,兵力未集,可以分而击之。

    王喜也不是不想集兵,但集中在一地,粮食不足以供养如此多人,只能分开就食于诸县。

    王喜有兵三万,在东平国无盐县,是最大的一股,且其下壮卒较多,足有两万人。

    青雀有兵一万,在东平国寿张县。此人原为本地贼寇,因王喜入兖,借势而起。

    司马俱有兵一万,在济阴郡廪丘县。

    巢集有兵两万,在山阳郡瑕丘县。

    张圭有兵两万,在任城国樊县。

    周豹有兵三万,在鲁国蕃县。

    黄牛有兵两万,在鲁国驺(音邹)县。

    此人乃沛国贼寇,北上依附王喜等,势力也迅速膨胀。

    其余还有十几股小贼,分散在诸县及乡野。

    刘备刚破的鲁县、蛇丘、巨平、成县四贼,皆属此辈。

    由于济北已被王喜等抢掠一空,他们看不上眼,才将残羹冷炙让给了这些小贼。

    现在黄巾大体上形成三块,一是王喜、青雀、司马俱的北部集团,加上小贼,有兵七万;

    二是巢集、张圭的中部集团,加上小贼,有兵六万;

    三是周豹、黄牛的南部集团,加上小贼,有兵八万。

    以北部集团最为精锐,中部次之,南部虽众,战力最弱。

    刘备召集军议,商讨方略。

    刘政道:“擒贼先擒王,政以为当急取王喜,据东平,与济北连成一体。”

    刘晔也道:“西据东平,南下任城,方可拥有大泽、亢父之险,以与曹操相拒,晔亦建议攻王喜。”

    其余谋士皆附从刘政、刘晔之议,鲁肃独道:“君皆观兵略,未知人心。黄巾群贼皆目光短浅之辈、色厉内荏之徒,若我军迫王喜太急,曹孟德遣使招抚,难保王喜不举众投之。黄巾自是我军剿灭之对象,但大敌却是曹孟德。

    以肃之见,不如暂缓攻击王喜,提兵据东郡之河南诸县,切断曹孟德与袁本初联通道路,再徐徐图之。”

    刘政、刘晔皆有所触动,陷入思索。

    刘备发问道:“子敬似担心袁本初南下?”

    鲁肃道:“不无可能。若我军不据黄河之险,一旦袁本初分兵来攻,将使我军陷入腹背受敌之危险。”

    刘政先向刘备谢罪,道:“政见利忘危,险误大事,请刘公降罪。”

    刘晔也觉得鲁肃说得有道理,不情愿地跟着刘政向刘备谢罪。

    刘备面现怒色,责道:“二卿视备何等人也!岂会因言致罪!二卿且起,日后若再做此举动,是陷备于不义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须如此小心!”

    将两人拉起,按入席中。

    刘政道:“却是政等见外了。鲁君所言极是有理。袁本初性情宽宏,广揽英才,麾下智谋之士云集,必有能看出当前局势之人。

    若放任我军破曹操、据兖州,则其将陷入公孙伯珪与我军夹攻之被动局面。

    若政为袁本初谋士,必建议其稳住公孙伯珪,趁我军与曹孟德恶战之时,提兵自东郡渡河南下,直击我军后背,则我军殆矣!”

    刘晔也道:“即便袁本初不愿与我军正面作战,亦可派一支奇兵经东郡、穿济北,掠济南,袭齐国,动摇我军根本之地。”

    刘备知道历史上袁绍有多谋寡断的毛病,但现在他还是意气风发的上升期,不敢断定他一定还会这样。

    如果自己是袁绍,是一定不会坐视青州牧刘备占据青兖二州的。

    谁知道袁绍会不会如他界桥大战公孙瓒时表现得那么英武果决?

    据说当时麹义在界桥南以强弩破公孙瓒后,袁绍大军追之,见公孙瓒败,不复设备,而公孙瓒部下骑兵突然反击,围袁绍数重,弓矢雨下。

    田丰欲扶袁绍退入假墙中躲避,袁绍将头盔掷在地上,慷慨激昂地道:“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

    强弩乱发,多所杀伤,后麹义来迎,将公孙瓒骑兵杀退。

    东郡是曹操之根基,其重要性如济南之于刘备。

    刘备若取东郡,必能使曹操分心。唯一可虑的是自己是打着讨伐兖州黄巾的名义来的,就算这个名义有些问题,但还算拿得出手。

    东郡可没有黄巾,自己悍然进攻东郡,势必影响自己的名声。

    刘备将顾虑对二刘、鲁肃讲了。

    刘政献计道:“此事易尔,蛇丘之外尚有数股黄巾小贼,驱之入东郡即可。我军以追贼之名,先将谷城、临邑、茌(音迟)平、东阿拿下,并占据苍亭津黄河渡口。”

    刘备道:“也只能如此了。”

    这个理由不算好,但勉强可以交代,欺负一些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外人是没问题的。

第六十一章 曹孟德行险一搏

    东平国无盐县。

    王喜盔甲鲜明,意气风发,冷笑着对曹操使者道:“我大军二十多万,遍布兖州,谁能相抗?

    曹操区区一万士卒,居然还妄想让我归降于他,岂非做梦?

    他忘记之前惨败了吗?忘记鲍信是怎么死的?

    刘备来又怎么样?别以为我看不出刘备是来跟曹操抢地盘的,怎么会联合一气来对付我?

    就算曹操和刘备合兵,也不过两万多人,我大军二十万,且各据险要,刘备又能奈我何?

    回去告知你家主公,速速归降,不然我大军一至,将你等化为齑粉!

    念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就饶你一次。

    来人,给我将他耳朵割去一只,作为对曹操轻视我军、蔑视我等的惩罚!”

    曹操使者大惊,骂道:“尔敢!”早被黄巾兵抓小鸡一样拉了下去,惨叫一声,一只血淋淋的耳朵被割了下来。

    王喜命人给曹操使者包扎好伤口,又责骂一番,让他滚蛋。

    曹操使者快马加鞭回到曹操大营,向曹操哭诉遭遇。

    曹军上下皆勃然大怒。

    夏侯惇请命道:“贼子欺我太甚,惇愿提兵攻之,必提其人头来见主公!”

    夏侯渊也争先:“渊请急行军击之,必可趁其骄而无备而破之!”

    其他如曹仁、曹洪等也皆纷纷请缨。

    曹操虽然愤怒,却能保持冷静,道:“诸君且稍安勿躁。王喜凶顽,不服王化,固然可恶;刘备在后,蠢蠢欲动,更是大患。

    目前前往冀州请援使者尚未回来,本初帐下多有智谋之士,必能看出我军安危对其重要,但就怕本初惜身,不敢行险。

    我军不能完全寄希望在本初身上,灭贼拒刘全仗自身。

    诸君应不只考虑王喜,还得防范刘备。”

    回顾帐下谋士,面带殷切,道:“诸君有何计解我军困局?”

    荀彧道:“王喜不识大局,妄自尊大,既有此念,轻易难以招降,当举兵攻之。

    但其士卒众多,盘踞诸县,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破之要诀在于一个疾字。

    惟其能疾,方可不引来刘备插手。”

    程昱道:“文若所言极是。若不能速破王喜,我军势必陷入与其纠缠相持之中,刘备若乘势来攻,将大不利于我军。

    昱以为当切断王喜与其他贼寇之联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举全军而破之。

    若破王喜,其余诸贼势必震恐,降之易矣!然后再与刘备决于东平。”

    曹操见两人都强调速取王喜,计谋可取,心中略定,又问低头沉吟的戏忠,道:“志才有何策破王喜?”

    戏忠抬起头来,细长的眼睛中闪动着精光,道:“忠对荀君和程公速破王喜之议深表赞同,但忠以为不应全军攻击王喜。

    首先,大军行进,不论如何速进,动静都不会小,必惊动王喜,使其有备。

    其次,就算王喜与他贼联系被暂时切断,但王喜本人亦有两万精兵,我军仅一万多人,仓促难以破之。

    再次,若王喜见我军大众前来而惧,不出城与我野战,而是坚守无盐,则我军仰攻坚城,更为不利。

    综上,虽欲速破而不可得也。”

    荀彧、程昱、陈宫以及诸曹夏侯等皆陷入思索中。

    曹操忙问:“既如此,计将安出?”

    戏忠道:“忠建议采取骄兵之计,可根据王喜骄狂,将计就计,再派使者前往,不是说降,而是托为求和。

    言刘备明讨黄巾、实取我军,刘备豺虎,不可共事,我军愿割东平国与之,并将上表王喜为东平相,与之共拒刘备。

    王喜必麻痹大意,我军可派一支精兵,星夜进军,掩袭王喜,将其擒杀,然后回破寿张司马俱,取东平陆,与刘备隔汶水相持。”

    荀彧道:“此计太过行险,若王喜谨慎有备,我孤军深入敌后,易进难出。”

    程昱思索片刻,道:“昱以为此计或可一试。此计成败有两个关键,一是说客要取信于王喜,使其相信我军诚意,从而松懈守备;

    二是掩袭王喜中军之兵既不可太多,太多难以掩盖行迹,又必须极为精锐,方能担此大任。”

    陈宫慨然道:“宫受曹公厚待,忝为军中大将,又在东郡略有薄名,想必王喜亦知宫之名,宫愿往王喜军中一行。王喜见宫单身而至,必不会有疑。”

    曹操摇头道:“此行凶险,公台去不得。”

    陈宫坚持再三,曹操只得答应,道:“公台见到王喜,不要怕许诺太高,割东平一国太少,可许以东平、济北二国,东平相职位太低,可将兖州刺史也让给他,带我印绶去,务必要让他相信我军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如此。此去九死一生,公台务须珍重!”因流涕。

    陈宫变色道:“曹公何必做儿女之泣!王喜竖子,安敢害吾?且若我军猝至,其何来害吾之暇!”

    曹操拭泪,命在军中招募敢死之士随陈宫出使。

    军假司马乐进应募。乐进乃东郡卫国人,曹操起兵讨董,乐进为帐下吏。

    曹操连吃败仗,蹉跎两年,乐进一直得不到表现机会。

    直到曹操提兵入东郡,派乐进回老家募兵,募得千余人,才被曹操任命为军假司马。

    乐进虽然容貌短小,但剽捷若豹,胆气过人,击黑山、战黄巾时常冲锋在前,频频立功。

    曹操关注他已久,早有提拔之意。

    今见他如此踊跃,对此行毫无惧色,赞道:“真壮士也!”当场提拔乐进为陷阵都尉,率勇士十人护卫陈宫去王喜处。

    又讨论带兵袭击王喜之将。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皆道:“仁、惇、渊愿往!”

    此行最多带两千兵,太多了容易被发现,也不是一个轻松差使,两千对两万,绝对是九死一生,故而军中四员大将,曹洪犹豫了一下,出列就慢了些。

    他见曹仁三人皆上前,将自己拉在后面,忙也跟上,道:“洪亦愿往!”

    曹操赞道:“卿等皆虎胆之士!妙才善于趋急,可为统领,吾从各军调两千精兵于你,对王喜务求一击必杀!”

    夏侯渊昂然应诺。

    戏忠又建议夏侯渊伪装成黄巾兵,若被发现,可谎称汝南黄巾来投。

    曹操称善。

第六十二章 袁本初议赚公孙

    清河国,广川县,袁军大营。

    袁绍将曹操使者打发下去,将曹操亲笔书信传示帐下文武,道:

    “孟德近有黄巾环伺如群狼,远有刘备窥视如饿虎,实难支撑,故恳请我军相助。吾本欲救之,奈何公孙瓒步步紧逼,脱身不得。救与不救,请诸君议之。”

    帐下一名四十多岁、面容方正的文士道:“公孙瓒步骑三万近在修县,我军应对其一人还觉吃力,哪有兵力可分?

    曹孟德精兵万人,破黄巾、擒刘备虽难以办到,但收缩防线、坚守城池,足以支撑数月。我军可在破公孙后再南下救之。”

    此人姓审名配,魏郡人,现任冀州治中从事,深得袁绍信任。

    奋武将军沮授出言反对审配之议:“正南之议不妥。刘备兵精将勇,此番西上,正看准孟德新入兖州立足未稳且与黄巾贼作战疲惫之机,一旦举兵猛攻孟德,孟德将一朝瓦解,何能相持?

    孟德若破,刘备挟青、兖之兵北上,与公孙瓒南北对进,合击我军,吾等死无葬身之地也!因此以授之见,当速解孟德窘境。”

    沮授四十多岁,巨鹿郡广平县人,少有大志,擅于谋略,名声极大,资历很深,他曾举茂才,两任县令,后为冀州牧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

    袁绍取冀州后,任命沮授为奋武将军,监护诸将。沮授在袁绍军中地位与淳于琼仿佛,但威望远高于淳于琼。

    淳于琼为袁绍坐镇后方,并未来广川前线。

    南阳人许攸现为袁绍帐下谋士,也是个大有来历的人物。

    少时任侠好义,与袁绍、曹操皆交好。

    公元一八四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人周旌等谋废先帝,立合肥侯为帝,欲趁先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

    不料先帝撤销北巡之议,欶王芬罢兵,并召其入朝,王芬惧而自杀,许攸亡命,被袁绍藏匿于府中,与逄纪一起跟随袁绍逃出洛阳,发起讨董。

    后袁绍计夺冀州,许攸也曾出谋划策。

    他出言附和沮授:“沮公所言极是。刘玄德宗室之后,延揽豪杰,礼贤下士,其志非小,若被他袭取兖州,日后必为明公大患!

    当趁其尚未成势之时,将其扼杀。孟德不可不救,玄德不可不击。”

    田丰、逄纪、荀谌等皆以为应救曹操,且需遏制刘备发展势头。

    审配见所有人都反对自己之议,也只得住口不言。

    臧洪在曹操接任兖州刺史后,被袁绍任为东郡太守,接任曹操,并未跟来。袁、曹两人实际上将东郡一分为二,袁绍控制黄河以北诸县,包括博平、聊城、乐平、发干、阳平、东武阳、阴安、顿丘、卫国;

    曹操控制黄河以北诸县,包括临邑、谷城、东阿、范县、濮阳、白马、燕县。臧洪对刘备具有强烈的认同,若他在,势必与袁绍等人争论一番。

    还有刘备的刎颈之交、任督军从事的牵招,也被袁绍留在后方,协助淳于琼监视黑山、征集粮草等。

    刘备破臧洪后,第一时间就派人潜入魏郡,见到牵招,邀请他南下。

    牵招以袁绍厚待,不忍背之,犹豫良久,婉拒了刘备。

    然后这几个月刘备发展态势极为凶猛,降乐安、威北海、入东莱,一统青州。

    渐渐有人在袁绍面前谗言中伤牵招,言其与刘备暗通款曲,尽泄机密。

    袁绍遂疏远牵招,不让他参与军政大事。牵招心中郁愤,又有解脱之意,已下决心这次冀州应付过公孙瓒来攻之危机后自己就脱身南下。

    袁绍遂问道:“既诸君都言相救。如何行事?是按照孟德提议,行围魏救赵之计么?”

    田丰道:“丰有三策,请主公择之。其一,即孟德之计,派一支奇兵,可以骑兵为主,绕过高唐,经平原,潜入济南,然后大举抢掠,破坏刘备后方,刘备势必分兵还救,则孟德压力顿减。

    说不定孟德还能抓住刘备分兵机会,先与黄巾伪和,然后全力进攻刘备,一举破之,然后收降黄巾,尽有兖州之地。

    此计对孟德自是上计,对我军而言,不仅与刘备结下生死之仇,而且那只奇兵估计会遭受巨大损失,

    另外,面对公孙瓒进攻,我军分兵后也将更加困难。孟德定兖州后,自会派兵助我,但远水不解近渴,我军短期内必然面临较大压力。

    其二,舍弃公孙瓒,全军急行军南下,自东郡渡河,与孟德合力攻击刘备,将其歼灭后再攻击黄巾毛贼。此计坏处是公孙瓒若进犯魏郡,大掠郡县,收割我军民之庄稼,将使我军蒙受巨大损失。

    此计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军能够在兖州施加更大的影响和控制,以免日后曹兖州离心离德,有独立之念。

    其三,趁现在局势微妙,形势复杂,乱中取利,先破大敌公孙瓒,然后再回头对付刘备。

    若公孙瓒军破走,刘备将不敢全力攻曹,最大可能性是退兵固守,是不救而救曹操也。”

    袁绍道:“第三策固然大善,但如何能破公孙瓒?”

    田丰胸有成竹,道:“公孙瓒勇而无谋,贪而忘身,丰有一计,或可破之。”

    袁绍大喜,问道:“计将安出?”

    田丰遂说出一番话来,满座惊叹,袁绍道:“田公真吾之良平也。以吾观之,公孙瓒必入公彀中。”

    许攸、逄纪、荀谌等人又在田丰之计基础上多有补充,堵上漏洞,将计策加以完善。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日,袁绍自广川出发,尽举大军,东下进逼公孙瓒,屯兵于长歌亭,距离公孙瓒之修县不到三十里。

    公孙瓒心惊,忙派侦骑哨探,则袁绍顿兵于长歌亭,营盘一望无垠,气势极为雄壮,并未来攻。

    公孙瓒心中疑惑,袁绍放弃坚城,于野外扎营,又不一鼓作气前来攻修县,意欲何为?

    是要逼自己与他在野外决战?想起刘备之信,或许这是意图速败我军,以便南下?袁绍既然想速决,那就不能让他如愿,自己当依照刘备建议,坚守不出,将他牢牢牵制在大河以北。

第六十三章 陈公台单刀赴会

    身材干瘦、脸色黝黑的孙石头压低声音,满脸焦急,道:“司马,咱们距离袁军大营太近了,很容易被袁军哨马发现。还是快回去吧。”

    他是右北平人,今年二十七岁,猎户出身,因箭法好,骑术精,被选入侦骑中,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已经三年。

    被他称为司马的是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壮汉,面相凶恶,他瞪了孙石头一眼,低声骂道:“尚未探听到有价值的消息,回去做什么?再敢啰嗦,休怪我军法无情!”

    此人姓严名纪,故冀州刺史严纲之弟,现任公孙瓒帐下军司马,统领数百骑兵,见袁绍动向诡异,派了几波侦骑都未能打听到具体缘由,遂自告奋勇请命前来。

    公孙瓒嘉其忠勇,拨十余名精锐侦骑于他。

    严纪骑术精湛,带着孙石头等人一路小心隐藏,逼近长歌亭五里尚未被袁军发现。

    因仍旧未发现袁军异常,严纪再次向前,渐渐超出安全范围,距离袁军大营极近。

    孙石头等皆恐惧,建议迅速后撤。

    严纪怎肯后撤,怒斥孙石头后,命继续向前,务必要摸清楚袁军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袁军营盘连绵如山,望楼林立,刁斗森严,严纪借着月光望去,连巡逻兵士的五官都看的清楚,各营的旗帜、坐落更是清楚。

    前军有大旗,上书一个“麹”字,这是杀兄大仇人麹义。

    左营上书“颜”字,右营“文”,当是颜良、文丑;

    后营“张”、“高”,当是张郃、高览。

    中军大营则是“袁”。

    严纪越看越觉得颜、文二营有些异常,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严纪决定等到天亮再仔细看看。

    孙石头等人情绪大落。

    严纪等人找了个野树凌乱、灌木丛生的土丘,藏身其中,按倒战马,铺开毡子,躺下休息。

    严纪望着天上弯月,久久难以入睡。

    严纲战死,幽州严氏在公孙瓒中地位直线下降,严纪能保住骑兵军侯之职还有赖于长史关靖之力。

    关靖字士起,太原人,本为州吏,以严酷闻,后去职,至幽州有利,见公孙瓒。

    公孙瓒与之相谈,对其才智深为钦佩,引为谋主。

    公孙瓒任奋武将军后,以关靖为长史。

    关靖虽得公孙瓒信任,但军中众将自严纲以下皆对其很是反感。

    这次严纲战死,关靖本想落井下石,转念一想,或许这是拉拢严家残余势力靠拢自己的最佳时机,于是举荐严纪领严家部曲及骑兵。

    公孙瓒从之。

    严纪闻知,亲自登门拜谢关靖。

    关靖终于在军方多了一个盟友。

    在严纪野外无眠之时,无盐城中也有一人独立中庭,负手望月,心情复杂。

    此人身高七尺,身着便装,面貌刚毅,正是曹操麾下大将陈宫。

    陈宫迎曹操于东郡,说万潜于兖州,立有大功,现在曹操军中地位极高,相当于沮授在袁绍处之地位。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各领兵两千人,职衔为校尉、骑都尉、别部司马之类。

    陈宫的职衔则为中郎将,在曹操军中独此一人。

    陈宫志欲匡扶汉室,观袁绍心怀异志,遂不从辟用。

    他与曹操乃是旧识,对其杖毙蹇图、讨伐黄巾、清平济南、忠义讨董等举非常佩服,认为曹操智勇兼备,乃兴复汉室、拨乱反正之能臣,遂在曹操脱离袁绍南下后,立即率宾客部曲迎之。

    曹操果然不负他之期望,击败白绕、于毒,在东郡站稳脚跟,如今入主兖州,若再破黄巾,举兵西迎天子,则汉室可兴。

    想到这里,又想到刘氏几个宗室,不提无兵无勇的刘虞,刘焉异志昭然,刘表坐观成败,雄武过人的刘备却比刘焉更为跋扈,居然托以讨贼之名,意图兼并兖州,虽号称忠义,又岂能蔽塞天下人之耳目?

    让人思之叹惋愤怒!

    陈宫在曹操处请命后,即可快马东下,日夜兼程,终于在入夜时来到无盐。

    王喜久闻陈宫之名,知晓其他曹操军中地位,也比较重视,当夜就接见了他。

    听到陈宫转达的曹操和谈之议,见曹操顶不住压力向自己服软,王喜意得志满,仰天大笑,道:“曹孟德一向自诩英雄,如今也向形势低头了吗?”

    陈宫道:“天下谁人能与大势相抗?上使拥雄兵数十万在前,刘玄德提精兵于后,虽霸王在世,对其情形也当束手。曹公顺应时势,能屈能伸,自有英雄之器。上使又何必讥嘲?”

    一味低头逢迎,反而遭王喜怀疑,陈宫必须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营造出不得不低头的悲愤,才能让王喜相信诚意。

    王喜见陈宫深入敌营,还能昂然维护曹操,对其刚烈无畏也很是佩服,又问道:“曹公表我为东平相,朝廷能接受吗?”

    陈宫心中鄙夷,口中却慷慨激昂地道:

    “上使不见张燕、杨凤么?反于黑山,劫掠州郡,而朝廷用之为平难中郎将、黑山校尉。

    上使又不见韩遂、马腾么?反叛于西凉,攻杀太守,荼毒西州,而朝廷用之为将军。

    上使为一国相有何不可?若上使要跟韩马相比,觉得国相一职太低,曹公愿奉上使为兖州刺史。

    不过曹公有个条件,君得兖州后,当与曹公盟誓,助曹公取豫州。

    目下豫州无主,郡守割据,贵我合力,取之不难。

    届时上使据兖州,曹公据豫州,兖豫合力,天下不足定也。此霸王之基!”

    王喜咧嘴笑道:“霸王基业,我怎么敢妄想!不过,曹公当真愿意奉我为兖州刺史?”

    王喜虽是黄巾群贼中的佼佼者,为二十万黄巾兵之盟主,但内心深处仍旧不自信,远没有张角的大志,幻想着朝廷能谦辞重礼地招抚于他。

    既有这样的心思,又是面对陈宫这样的人物,很快被忽悠得失去判断能力。

    陈宫遂出示兖州刺史印绶,献给王喜。

    王喜见曹操如此意诚,将担忧放下,欢天喜地,设宴款待陈宫,并请陈宫次日返回山阳,向曹操复命。

    陈宫怕王喜事后反复,而夏侯渊来不及到无盐,坚持不去,表示愿在王喜处为质,请王喜另派人去见曹操。

    王喜彻底相信曹操、陈宫,通知全军。

    黄巾兵欢呼震天。

    军中将领更直接称呼王喜为使君。

    陈宫这边虽事情顺利,但他对夏侯渊能否及时赶至,仍旧担忧。

    夏侯渊的袭击才是真正的杀着。

    若他不能及时发动袭击,等王喜从狂热中回过神来,势必增加变数。

第六十四章 刘纬台卜筮定策

    孙石头大呼道:“司马快走!”在严纪马屁股上划了一刀,战马受疼,驮着严纪发狂般向东奔去,而自己却用力一夹马腹,停住战马,调转马头,向追兵冲去。

    一行十余侦骑侯到天明,终于看清颜良、文丑军营情况,发现袁军异常之秘,但也被袁军发现,数十骑呼啸追来。

    先是十骑留下断后,阻拦袁骑,争取了些许时间,追骑再次赶上。

    孙石头虽然惧死,但危急关头反而发挥大勇,一起逃走就是全死,自己留下阻敌,或许能让严纪脱身,将军情带回。

    因此举刀大呼冲向追来的十余名敌骑。

    以一当十,奋不顾身。

    严纪也不回头,大呼道:“孙兄弟,我必为你报仇!”

    伏在马背上狂奔,两行热泪从脸庞上滚下。

    追骑付出一死一伤的代价将孙石头斩落马下,眼见追严纪不及,忙拉弓射箭。

    严纪只是埋头驰奔,终于摆脱追兵,冲入修县城内,身中三箭,血染甲衣。

    胯下战马也中了两箭,气力已竭,生命透支,入城后马失前蹄,摔倒在地,悲声长嘶,去死不远。

    严纪无暇顾及爱马,奔入军营。

    卫士一连串向公孙瓒汇报:“严司马重伤归来!”

    公孙瓒刚起身洗漱完毕,正准备召集众将议事,忙命严纪入内。

    严纪脚步不停,冲入室内,连滚带爬,向公孙瓒叫道:“将军,袁军颜良、文丑乃是空营,其军队不只去向!”

    刚刚支撑着说完,眼前发黑,昏死过去。

    公孙瓒忙命医士救治。

    医士报是失血过多,其余无大碍,将箭矢取出,敷药裹伤,喂食热汤,在地上铺上毡子,放平休息。

    不一时众将齐至,公孙瓒将严纪刚才带回的军情告知众将,问道:“颜、文皆袁贼悍将,所部精锐,兵力占袁军近半,今暗中离营,必有诡计。诸君以为当如何应对?”

    公孙瓒之弟公孙范坐镇渤海,前线诸将中自冀州刺史严纲战死后,以兖州刺史单经为首。

    界桥一战,单经负伤,自此对袁绍有些惧怕。

    他面露疑色,道:“莫非袁绍派颜良文丑抄我军后路?断我粮草?”

    不待他人发言,关靖忍不住反驳道:

    “袁本初与我军对峙,并不占上风,岂会分兵远袭南皮?

    南皮城坚,公孙太守有兵数千,足以守之。

    袁本初岂会如此无智?必非如此。”

    邹丹道:“事实明摆着,袁绍就是分兵了。他不知道剩下兵马已非我军之敌了么?”

    关靖道:“以靖所料,颜良文丑之兵必不会太远,必在左近,以与袁绍中军呈犄角之势。”

    王门本为公孙范部将,近来很受公孙瓒信任,为校尉,领兵两千,年龄三十多岁,相貌不俗,他提出看法:

    “曹操为刘青州所逼,必会派人至袁绍处求援,袁绍莫非是派兵援救曹操去了?”

    曹操在山阳,刘备在济北,距离较远,袁绍长途奔袭,不太可能。

    但平原距离广川不远,袁绍之子袁谭有兵近万,正与公孙瓒所任平虏中郎将田楷和刘备所任振威中郎将张飞在此对峙。

    若颜良文丑与袁谭合力,先破田楷及张飞,然后迅速北上再与公孙瓒对峙。

    这并非不可能。

    若田楷和张飞被破,刘备势必担心济南安危,只能回军,则曹操之危就解了。

    此举的关键是袁绍能否在公孙瓒反应过来之前将田楷、张飞击败,然后及时回军之袁、公孙前线。

    关靖也犯了难,若颜良、文丑果真南下,此时乃攻击袁绍之良机;

    若颜良文丑并未南下,只是虚晃一枪,还在左近潜伏,如果攻击袁绍大营就有些冒险了,遂将自己疑虑说与公孙瓒。

    公孙瓒犹豫难决。

    一人长身而起,开口道:“此又有何难,待某卜筮一番,必能判明颜文二贼之动向!”

    众人看去,只见那人峨冠博带,五绺长须,面如冠玉,仙风道骨,正是参军事刘图刘纬台。

    刘图,河间人,以谶纬卜算有名于幽冀。

    公孙瓒与之一见投契,约为兄弟,并为子公孙续娶刘图之女为妻,非常器重。

    公孙瓒道:“善。请刘君卜之!”

    汉自光武以来,谶纬、卜筮广为流传,上至朝政大事,下至亡斧失羊,多有卜卦之事。

    刘图遂灼龟观兆,摓策定数,得出结论是:颜、文二人南下;公孙瓒军大吉!

    公孙瓒喜悦,单经、邹丹等犹疑,关靖不置可否。

    商议终日,最终公孙瓒还是无法下定决心,遂加派侦骑南下哨探。

    ******

    魏郡,邺城。

    一家食肆的密室内,正有两人在密谈。

    张固面带迟疑,问道:“朝廷当真能破袁绍么?”

    他职位为军司马,属于建忠将军淳于琼麾下。

    他对面一人一身黑衣,相貌阴柔,道:“袁绍东为公孙瓒精兵所逼,西为张中郎将大军所困,既无名分大义,又众寡不敌,岂能长久?

    若再得司马自内响应,杀栗成,据魏郡,则袁绍进退失据,必死无葬身之地。

    自冀州牧壶公以下必深德军侯,司马得校尉、将军之职易如反掌。”

    此人名于智,乃冀州牧壶寿、平难中郎将张燕、西山校尉于毒所派。

    张固道:“壶公是董卓擅权时朝廷所派吧?现在王公秉政,壶公还能代表朝廷吗?”

    于智道:“袁绍割据,不管朝廷是谁主政,都不会坐视。壶公长者,冀州名士,威望素高,王公岂会轻易撤换!这点张司马多虑了。”

    张固难以决断,道:“且容我考虑考虑。”

    与于智作别,悄悄离开。

    于智大皱眉头,也别无良策。

    这张固是他们在魏郡兵中最容易打动的了,不敢再接触更多人,以免引起怀疑。

    淳于琼粗莽无谋,栗成一介文士,黑山军并不将他们放在眼里。

    比较可虑的是督军从事牵招。

    此人勇猛果决,智谋深沉,是个很难对付的狠角色。

    听闻此人与青州牧刘备关系不错,为何不投刘备,反而在袁绍处蹉跎呢?

    还如此尽心卖命,实在是想不通。

    除了牵招,还有东郡太守臧洪也有些难办。

    此人自丢青州后,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在郡奖率军民,劝耕急农,将东郡打理得井井有条。

    郡兵近两千,皆为精壮,不可小觑。

第六十五章 张益德先败后胜

    与田楷书信来往后,振威中郎将张飞提兵四千,自安德出发,向平原城进军。

    从安德至平原不到六十里,一马平川,道路非常好走,张飞行军速度很快,早上出发,第一天走了大半行程,在东乡扎营安歇。

    为防袁谭偷袭,张飞留神戒备,但一夜无事,袁谭未至。

    次日,张飞军正在用餐,斥候飞报:“将军!袁谭来袭!”

    张飞心中微惊,急问:“距此多远?”

    “不到十里!”

    张飞大怒:“平原城距此尚有二十余里,为何袁军距此不到十里才来呈报?吾派尔等哨探时曾命必探明袁军动向!尔玩忽职守,依军法该杀!来人!推下去砍了!”

    亲兵将哭喊求饶的斥候拉下去,须臾斩首,呈回首级。

    张飞道:“将首级传示全军!即刻列阵备战!”传令兵接令而去。

    张飞刚刚列阵完毕,西边烟尘滚滚,人喊马嘶,袁军已至。

    袁军更不停留,直接撞入张飞军阵中。

    中军一人身披玄甲,手执大戟,二十五六岁年纪,长相虽然一般,但身躯高大,气势不凡,正是南路袁军之主将、袁绍长子袁谭。

    袁谭生于公元一六七年,与弟弟袁熙皆为袁绍亡妻阎氏所生。

    阎氏死后,袁绍续娶刘氏,生袁尚。

    袁尚貌美聪慧,深受袁绍喜爱,远胜袁谭、袁熙。

    袁谭成年后,因有勇力,故从袁绍征伐,取冀州、战公孙,袁谭有功。

    袁绍在界桥击败公孙瓒后,因袁谭请命,遂任命他为讨寇校尉,率兵三千东巡清河、平原,以击田楷。

    袁谭军纪严明,赏罚公正,作战常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爱戴,又有大后方为依托,粮草不缺,因此连破田楷,将他赶到黄河以南。

    袁谭在清河、平原间抚慰豪强,征募士卒,兵力至万人,威震一方。

    闻张飞与田楷两路进逼,帐下谋士许持道:

    “张飞自安德前来,一路无险可守,难以阻拦,不如任之。而田楷欲渡河北上,我军可于半渡而击之,破之易矣!”

    袁谭道:“不然。田楷久与我军作战,熟悉我军情况,必然加紧设备,万分谨慎,若发现我军,必不肯渡河,我军虽欲半渡而击而不可得也。

    而张飞向称勇武,自恃其勇,必不为备,虽兵精将猛,若事出突然,无所用也。”

    于是留三千兵守平原城,亲率精锐步骑七千人入夜东下。

    袁谭跃马舞戟,率军猛攻荡寇校尉陈恺部。

    陈恺部新兵较多,战力本低于其余三部,加上列阵仓促,未用早饭,气力不济,抵挡不住袁军的暴烈攻势,很快溃退。

    陈恺连杀数人,难以阻止败兵后退。

    袁谭军齐声欢呼,紧追陈恺部,驱赶败兵向张飞中军冲击而来。

    陈恺败退,其余三部士卒皆变色,脚步犹疑,作战意志一落千丈。

    鹰扬部军司马谢安急对张飞道:“将军,形势不利,请暂退,我率部为后拒。”

    张飞怒火冲天,但也知道败局已定,遂下令命谢安断后,向东后退。

    袁谭衔尾追击,毫不放松,直追到入夜方才止步。

    张飞军一路奔逃,入夜时距离安德县已不远。

    张嗣闻前方兵败,率一千士卒前来接应。

    张飞整顿军队,武猛校尉谢荣部和忠义校尉李器部折损不大,战力完整。

    荡寇校尉陈恺部仅剩下六百多人,战死者倒不是很多,多数是逃散尚未归建。

    谢安部血战断后,损失最重,折了一半。

    张飞愤怒难以遏制,命将陈恺绑了,骂道:

    “汝请命为前锋,吾看汝连破海贼,士气可用,方予以准许。

    岂料汝竟然如此无用,统军不力,临敌崩散,冲乱大军!

    以吾之本意,必将汝斩首示众,以治汝败军之罪!

    念在汝是故旧元勋、数立战功且汝本人也力战负伤的份上,吾饶汝不死,送汝至主公处,由主公定夺罢了。汝有何言?”

    陈恺本一言不发,闭目等死,闻张飞不杀,道:

    “恺有何面目见主公?请解绑,恺自裁以谢罪!”

    张飞冷冷道:“这却由不得汝。来人,将他押送往兖州请主公发落,路上小心,不得让其自尽。”

    命人写了谢罪书以及自己下一步方略,急送给刘备。

    处理完陈恺,张飞命详查临敌后退的士卒。临敌后退或转身奔逃者,人人所见,军法官很快将这些人甄别出来,捆绑待罪,共计一百二十七人。

    张飞一声令下,将逃兵在全军面前全部斩首,首级高悬。

    全军上下无不战栗胆寒。

    张飞骑在马上,面向全军将士吼道:

    “袁谭小竖,不过是趁我军不备而偷袭,正面作战,岂是我军对手!

    我军乃自败,非败于他手!

    袁谭小胜,必轻视我军,我军再往击之,必可取胜!

    今夜休整,明晨再向平原进发。

    若遇敌军,再有后退者,皆杀!

    行军纪者,不必军法官!

    士卒后退,什长杀之!

    什长后退,都伯杀之!

    都伯后退,屯将杀之!

    屯将后退,军侯杀之!

    军侯后退,司马、校尉杀之!

    司马、校尉后退者,吾亲杀之!”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刘备所置振威中郎将张飞在小败于袁谭后,严明军纪,劝率士卒,自安德再次西上。

    一路无事,二十二日至平原城下。

    袁谭率兵出击。

    张飞以一屯兵协助军法官掌军法,执刀斧列于阵后,命反后退者皆杀,自己不顾刘备告诫,披重甲,执精矛,亲自冲锋陷阵。

    谢荣、李器、谢安等部一级将领,夏侯博、张仲等曲一级将领,皆感奋,跟随张飞冲击敌阵,遂破袁谭。

    张飞斩杀数十人,擒袁谭军中悍将韩焯,毙袁谭骑将周光,身披七创,威震袁军。

    袁军夺气,坚守不出。

    田楷军亦至,与张飞合围平原。

    袁谭谋士许持等建议速往广川求援,袁谭道:“大人军于广川,正与公孙瓒相对,岂有兵援我哉?我军当自救耳。”

    巡视城中,修葺守具,做长期坚守之打算。

第六十六章 公孙瓒见利忘身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孙瓒接到刘备所任振威中郎将张飞求援急信,言两日前为颜良、文丑攻击,如今退守安德,颜良、文丑攻势猛烈,张飞在安德最多只能坚守三日,请公孙瓒速派兵救援。

    求援使者三十来岁,自称张骥,乃张飞族人,见公孙瓒没有答应立即派兵,先怒后悲,向公孙瓒及众将叩首不已,额头溅血,叫道:

    “将军!若不救张将军,安德失守,颜良、文丑将席卷西平昌、般县、乐陵诸县,挟大胜之威以击将军侧背,将军亡无日矣!”

    公孙瓒道:“汝且退下休息,容吾思一万全之策。”

    张骥悲怒道:“将军若不肯出兵救安德,请少拨士卒与骥,骥自统之以赴敌阵!”

    公孙瓒不许,命亲兵将张骥带下去休息,张骥愤怒不已。

    公孙瓒面露兴奋,问众将如何应对。

    刘图率然出列,意气风发,道:“卜筮验矣!今颜良、文丑攻张飞,袁绍大营空虚,正可趁机破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刘备以前在公孙瓒军中时,单经、邹丹等将对他非常忌惮,后刘备雄起青州,单经、邹丹等人变为妒忌、艳羡,又夹杂着佩服、仰视,听刘图的意思是不救张飞,单经迟疑道:“不救张飞,刘青州会否事后迁怒于我军?”

    刘图反驳道:“张飞有兵数千,兵强马壮,据坚城以守,颜良、文丑皆野战之卒,攻具不整,何能破之?所谓只能守三日,不过是故作危词以激我军救援罢了。

    又,即便张飞受不住安德,亦可退走,不过是暂时将数县临时送给袁军,又有何害?届时我军大破袁绍,尽有冀州,区区数县还不是传檄可平?

    届时帮刘玄德收回平原诸县,再赠送于他,刘玄德只能感谢我军,又怎会迁怒?”

    公孙瓒微微颔首,以为刘图所言有理。

    局势波谲云诡,已经超出关靖的判断能力之外,他眨巴着眼睛,绞尽脑汁思索,仍旧有些混沌,但公孙瓒的心思他却清晰无比,公孙瓒是看上独取冀州的大利了。

    关靖思前想后,也觉得攻破袁绍主力是上上策,破了袁绍,颜良、文丑不过是藓芥之患,岂能独存于平原!算了,还是顺着主上的意思来吧。

    关靖也建言:“刘公所言极是。先难后易,破袁绍后,直取邺城,先得冀州,占据大义名分,然后再与张飞燕、刘玄德商议下一步盟约。

    届时我军据幽州、冀州,张飞燕据并州,刘玄德据青州,合兵南下,吞并天下易如反掌。此万世之基也。”

    公孙瓒大喜,遂厉兵秣马,激励士卒,即日出营,往攻袁绍于长歌亭。

    张骥见公孙瓒不救张飞,含怒而去。

    袁绍果然兵少,不敢与公孙瓒野战,坚守大营不出。

    公孙瓒军士气高涨,单经、邹丹、张吉、王门等皆亲冒箭矢,莅临第一线指挥作战,攻势极为猛烈。

    袁绍大营摇摇欲坠。

    袁军将士皆恐惧。

    公孙瓒来攻说明其已然中计,但众人都未料到公孙瓒的攻势居然如此之猛,尚未动用全军就将大营冲击得危如累卵。

    荀谌急对袁绍道:“公孙凶顽,难以抵挡,请主公速派使者至审、颜、文三将军处,命其速攻公孙瓒背后,以解我军之危!”

    田丰坚决反对,道:“公孙瓒营中尚留有数千士卒未动,且其新锐,尚未疲惫,现在令审正南等进攻,就如燕雀尚未入笼而牵绳,游鱼尚未上钩而举竿,必无所得,公孙瓒可从容抽身而退,是失机也!

    请明公勿干扰审正南之判断,颜、文二将军亦精于战阵,自能判断出何时敌军疲惫,必会抓住战机。”

    沮授道:“田公所言极是。公孙士气高昂,非攻击之时,须当其气衰志堕,方可一举建功。”

    袁绍遂对荀谌等道:“正南必不会辜负吾之期许!卿等慎勿提催促其出兵之议!”

    亲自披甲,冒着箭雨,巡视营中,激励士卒,竭力守营。

    ******

    刘备驱赶一小撮黄巾小贼北上,至济水时,贼寇已经四散无影。

    刘备遂北渡济水,驻兵临邑城下,命人招降临邑令沈邺。

    沈邺严词拒绝。

    刘备遂命攻城,即日克临邑,擒沈邺。

    沈邺拒不投降,刘备将他释放。

    刘备又攻茌平,茌平令陆奇投降。

    刘备与其交谈,则言语无味,文采既无,武备又缺,遂将其免职,以县丞蒋习领县令。

    一路顺遂,东下攻东阿,遇到硬茬。

    东阿令枣袛(音纸)守具齐备,晓畅守城之法,刘备攻半日,不能下。

    枣袛本年三十五岁,颍川阳翟人,很早就名闻州郡。

    关东诸侯举兵讨董时,枣祗投入曹操麾下。

    曹操败依袁绍后,袁绍闻枣祗之名,多次礼辟他,都被他托病拒绝。

    曹操领东郡后,以枣祗为东阿令,镇守东郡之东南部。

    枣祗劝课农桑,积谷屯粮,并且勤修武备,组织操练军民,修葺城守之具,在曹操击于毒时作为大后方,提供粮草、武器,为击破白饶、击走睢固、保有东郡立下大功。

    接到刘备劝降书后,枣袛回书道:

    “君挟青州之众而来鄙州,兼并之意昭然,不臣之心跃然。

    袛虽蒙昧,然知大义,既受曹公厚恩而忝牧此县,必为朝廷尽忠,为曹公守土,君虽凶横,难服祗之心、难屈祗之志也!

    且祗正告于君,曹公英明果决,用兵如神,兖州遍地豪杰,足以为君之敌。

    君虽一时得志,覆亡之日不远!慎之!慎之!思之!思之!”

    众将见书后,皆怒,纷纷踊跃请命继续攻城。

    刘备道:“枣袛,贤士也,须得生擒,不可杀之。”

    关羽扬武军奉命攻城,扬武军辖朱樟虎威部、陈禄厉锋部、吴福辅义部、左黑虎建义部四部。

    关羽命吴福、左黑虎先攻。

    刘备军有备而来,攻具齐全,吴福、左黑虎先是率领士卒推车将土石倾倒入护城河内,付出几十人伤亡,将其填平,然后将云梯推出。

    这十几架云梯都是事先制作好的,攻城效果远比以前简单制作的粗陋云梯好过太多。

    这些云梯其下有轮,上有防帘、抓钩等,又名云梯车。

    士卒顶着木楯,冒着矢石将云梯车推到城下,往城墙上一靠,抓钩牢牢抓住城头,然后自云梯上攀援而上。

    云梯这侧是个斜面,脚踏处是踏板而非横木,士兵轻易不会摔下,速度也提高很多;另外,云梯顶上挂着防帘,能够阻挡守兵视线和箭矢,攻城士兵安全性大大提高。

    十几架云梯顺利搭在城墙上,吴福、左黑虎大喜,忙命士卒攀登。

    眼看第一排就要攀上城头。

    城头落下一片箭雨,然后无数黑压压的东西落了下来。

    吴福看去,却是一堆干柴,正自疑惑,城头上火光耀眼,无数火把抛落下来。

    关羽忙命敲击铜锣,将云梯撤回。

    上午攻城时枣袛一幅疲于应付的模样,并未施展此计,却是在麻痹刘备军,等刘备军一举将云梯车推出,方才祭出杀招。

第六十七章 臧霸阙宣欲死斗

    这几日天气干燥,抛落的柴火很快被火把引燃。

    虽然关羽鸣金及时,还是有一半以上的云梯被焚毁,数十人被烧伤烧死,惨不忍睹。

    撤退下来的士兵被死者惨状触动,士气大落。

    刘备只得命令暂时休整。

    在公孙瓒与袁绍苦战冀州、刘备苦攻东阿之时,徐州刺史陶谦正意气风发,扬威沛国。

    自击败薛礼、占据彭城后,陶谦又进兵沛国,攻克萧县,等候臧霸前来汇合。

    陶谦的盟友下邳阙宣也率军至竹邑。

    阙宣本年三十八岁,下邳人,因杀人亡命于草泽,啸聚群贼,为盗淮、泗间。

    黄巾起于青、徐,阙宣聚众数千人,袭占夏丘县。

    陶谦率臧霸、孙观等讨之,一时难以攻下,又以其众精悍,遂派人招抚。

    阙宣为保实力,也不愿与陶谦硬拼,遂名义上向陶谦归降,但实际上夏丘仍由其控制。

    这次入豫州,陶谦不愿意将阙宣留在腹地,也邀同来。

    阙宣身躯雄壮,鹰扬虎视,相貌不凡,向陶谦道:

    “陶公,如今豫州无主,正可乘虚取之。为何止步不前?”

    陶谦字恭祖,扬州丹阳郡人,生于公元一三二年,本年六十一岁,身高接近八尺,虽然头发花白,但剑眉星目,精神矍铄,顾盼间极有威势。

    陶谦是个大有来历的人物。

    其父曾任会稽郡余姚县长,在陶谦幼时去世,陶谦无人管教,以放荡不羁闻于县中,到十四岁时仍旧用布帛做战旗,骑竹马与乡里儿童玩耍嬉戏。其

    同乡、原苍梧太守甘公见其容貌而异之,将女儿许配给他。

    甘公夫人得知后非常不满,怒道:“妾闻此子游戏无度,如何以女许之?”

    甘公道:“他相貌奇特,必成大器。”

    陶谦后来发愤读书,考上太学,成为太学生,在州郡为官,后被举为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后迁为幽州刺史,又征拜为议郎。

    公元一八四年,陶谦五十三岁,西凉北宫伯玉反于三辅,陶谦被任命为扬武校尉,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将其击败。后皇甫嵩被宦官所谗免职。

    公元一八六年,陶谦五十五岁,朝廷又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平西凉叛军,陶谦、孙坚等为张温参军事。

    虽然张温待陶谦甚厚,陶谦却非常看不起张温,曾当众侮辱张温。还好张温大度,未曾对他进行打击报复。

    公元一八八年,陶谦五十七岁,青徐黄巾复起,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以讨之。

    陶谦自老家丹阳招募精兵,又招抚亡命东海的臧霸、孙观等人,击破黄巾,保徐州平安,流民多归,郑玄当时也从青州逃依陶谦。

    公元一九零年,陶谦五十九岁,关东诸侯讨董,陶谦指出天子在董卓控制之中,贸然讨伐,将会危害朝廷和天子,拒绝参加行动。

    但这并非陶谦实际心中所想,他是看到袁绍已任盟主,自己加入只会增加袁绍声望,是为自己培养对手。

    公孙瓒也以同样说法拒绝参与讨董。

    两人心态大同小异,都是将袁绍视为大敌。

    其后关东诸侯混战,袁术与袁绍反目成仇,结公孙瓒袭击袁绍后背,袁绍亦结刘表扯袁术后腿,中间夹着兖州刺史刘岱首鼠两端,两边下注。

    陶谦因不认同袁绍,被公孙瓒拉拢着引兵北上东郡,威胁袁绍侧翼,策应公孙瓒正面攻势。

    结果公元一九二年正月陶谦先被曹操、袁绍合兵击破,公孙瓒也败于袁绍之手。

    陶谦回到徐州老窝舔干伤口后,再次振作,琅邪相阴德和东海相刘馗本就被陶谦压成了傀儡,他又南逼广陵太守张超,西迫彭城相薛礼。

    因张超之兄乃陈留太守张邈,张超本人又极有名声,陶谦一时无法将他压服。

    薛礼却没有这么硬的根基,陶谦一举将他赶走,表任汲廉为彭城相。

    听了阙宣的问话,陶谦呵呵一笑,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谆谆善诱地道:

    “阙君失之过急。须知熟物之法,最重火候,若火候不到而举箸就食,则成夹生,难以下咽。

    豫州虽无主,但亦有豪杰,汝南太守徐璆(音球)曾随朱公破黄巾,有忠直气节;

    沛西谯县许褚屯聚一方,威震豫州;

    陈王宠善射,十发十中,陈相骆俊励精图治,人民富强。

    此三郡皆不可小觑。”

    阙宣不屑道:“徐璆区区儒生,许褚一介武夫,刘宠待罪之人,陶公何须忌惮?

    宣一人,提兵三千,足以破此三郡!”

    陶谦眉毛微微一抖,随即笑道:“阙君英姿杰出,自然远胜此三人,但以力取之,麾下健儿必有伤亡,非上策也。

    老夫有一策,可施压三郡,威临豫州。”

    阙宣大喇喇地道:“愿闻其详。”

    陶谦心中对阙宣态度更为不满,阙宣将自己放在陶谦盟友的身份上,而陶谦却实际上将阙宣视为自己属下,与臧霸、孙观一般。

    两人认知出现差异,矛盾是必然的。

    不过陶谦能忍,并未让阙宣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换上笑脸,道:“李傕、郭汜擅权乱政,老夫欲举大义、清君侧,率徐、豫州郡而讨之。豫州诸郡若有不从,老夫与阙君可率兵讨之。

    此举先礼后兵,有理有据,压服豫州诸郡将事半功倍。”

    阙宣道:“陶公此计大善!请速行之。”

    陶谦道:“待宣高、仲台到来,老夫与其商议后,即发檄文。”

    阙宣轻蔑道:“臧霸小子,有何资格参与此大事?”

    帐外一人冷冷道:“霸有无资格,非尔可置评!”

    一行人掀帐而入,与阙宣对峙。正是臧霸、孙观、孙康、尹礼、昌豨五人。

    陶谦亲兵一脸惶恐地向陶谦跪下谢罪:“明公,属下难以拦住臧都尉等。”

    陶谦摆摆手,让他起来。

    阙宣见臧霸等手皆按在刀柄上,眉毛竖起,也按刀起身道:

    “尔等欲何为也?欲刺我否?尔等齐上,某亦无惧!”

    臧霸等攻夏丘时,臧霸族弟臧文战死,因此臧霸与阙宣结仇。

    臧霸道:“何须齐上,霸一人即可取尔项上人头!”

    阙宣大笑道:“竖子!吾纵横淮泗二十年,所杀之人不可胜数,所见豪杰车载斗量,还从未有人敢在我面前发如此大言!且来斗!”

    呛哴一声将环首刀抽出。

    此刀比寻常环首刀稍短,刀锋森寒,刀脊黑红,似乎饱饮鲜血。

    阙宣虽名声极大,但臧霸并不惧他。

    少年亡命,迄今十年,杀过悍匪,会过豪侠,身具天赋,手握精兵,年龄不到三十,正处于力量巅峰期,天下虽大,何惧他人!

第六十八章 陶谦移书讨李傕

    陶谦见阙宣、臧霸欲火并死斗,当即命亲兵阻止。

    他身边亲兵皆自丹阳兵中精选出来,雄壮威猛,勇武过人,迅速将二人隔开。

    陶谦斥责道:“方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汝二人当携手共建大事,岂可因私仇而相斗?若必欲争个高下,可于战场之上看谁立功最多!”

    臧霸知道陶谦欲借重阙宣之兵,自己定无法报仇,便冷哼一声推刀入鞘。

    阙宣斜睨臧霸,向陶谦点头示意,横刀而出。

    待他出帐后,昌豨忍不住道:“陶公,阙宣根本没有把您放在眼里,为什么不直接将他干掉,将他部众吞并呢?”

    陶谦瞪眼道:“是何言也?正是招徕英雄之际,岂能无故而杀大将?休要胡言!”

    昌豨撇撇嘴,向陶谦行礼谢罪。

    陶谦遂问臧霸刘备情况。

    臧霸道:“刘使君降应劭,据泰山,已立于不败之地。观其行止,将提兵西上,与曹孟德争兖州。”

    陶谦花白的眉毛微微抖动,皱眉问道:“曹孟德略通兵法,非寻常郡将,刘玄德能败之否?”

    他曾被曹操击败,但并不认为曹操多厉害,不过是借着兵多、欺自己孤军罢了。

    臧霸对刘备十分推许,道:“刘使君雄姿杰出,帐下文武济济,又乘曹孟德之弊,必能破之。”

    陶谦转又担心刘备过于轻松击败曹操、掌握兖州,一旦其掌握青、兖二州,要么将窥视自己的猎物豫州,要么将图谋自己的根本徐州,盟友变死敌,最好是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而自己独得豫州。

    陶谦心中盘算,觉得自己这边进程必须加快,先抚慰臧霸一番,命他先下去休整,命人将州治中王朗、参军事曹宏等请来,商议下一步行止。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人,本年四十岁,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任彭城国菑丘县长。

    公元一八五年,王朗因杨赐逝世而弃官服丧。及后获举孝廉,不应辟命,隐居乡里。

    后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辟其为治中。

    陶谦性刚戾,王朗不得已应命。

    王朗博学多才,雍容高华,但兵略非其所长。

    听到陶谦欲举兵讨李傕,王朗仍旧坚持当年不得举兵向朝廷的观点,道:

    “天子今在李傕、郭汜掌控,与当年董卓情势完全相同,若举兵向长安,必害天子,危及社稷。李傕、郭汜枯恶不悛,必遭天诛,如同董卓。

    明公在袁冀州讨董时曾拒之,如今为何又效其故智?”

    陶谦皱眉道:“今日形势与当年岂相同耶?董卓暴横,其麾下西凉虎狼之军皆服其统帅,吾固知关东诸侯必败。

    如今李傕、郭汜、张济、段煨等各掌一军,分赃不均,内乱纷生,必有欲借外力而打压对方者。

    吾讨李傕、郭汜,张济、段煨等必心喜,则我军在朝廷有内应也,天子必可保全,内外合击,李傕、郭汜必败。”

    王朗对陶谦强词夺理非常不认同,道:“李傕、郭汜、张济、段煨虽各掌军,但视关东为敌,若我军攻之,必同仇敌忾,一致对我,何有内乱之生?”

    参军事曹宏不等陶谦回答,跳出来叫道:“王公不通兵略,不知天下大势。袁绍跋扈,欲立新君,是另一董卓,曹操与其同恶相济,狼狈为奸,宛如昔日吕布。

    今二人一据冀州,一据兖州,合逼关中,隔绝我徐州与朝廷联系,若不早举大义,早迎天子,必为董、曹二贼所乘。届时我徐州沦为鱼肉矣!

    陶公高瞻远瞩,布局深密,非王公所能参透。”

    曹宏,丹阳人,陶谦同郡,本年三十二岁,以辩才闻名,陶谦十分信重。

    王朗大怒道:“君自恃口辩,只知迎合主意,阿谀奉承,曾无一计而助徐州,还敢大言炎炎么?朗羞于君同坐!”

    就欲拂袖而去。

    陶谦忙劝住王朗,又呵斥曹宏,令其向王朗道歉。

    曹宏不情不愿地道歉。

    陶谦又向王朗长篇大论解释一下自己举兵之理由。

    王朗见陶谦坚持,也没有办法,只得道:“明公欲立威德,朗则认为明公应奉使长安,朝奏天子,以得名分。或许明公之策可行。”

    陶谦见终于“说服”王朗,心情大好,命集众将,约定三日后兵发沛国治所相县。

    沛相袁忠面对陶谦攻势,一筹莫展。

    袁忠是个瘦高老者,本年六十岁,出身汝南袁氏,为袁贺次子。

    其兄袁闳,早年就以节操闻名,见世将乱,不应征辟。

    公元一六七年,党锢之祸将发时,袁闳散发绝世,欲隐居深山老林,因母老不宜远遁,于是在院子里筑一土室,无门,饮食从窗户里送入,潜身十八年。

    黄巾起,攻掠郡县,百姓逃散,而袁闳在土室内读经书不辍。

    黄巾贼敬袁氏,不入其乡里,乡人依袁闳避难,皆得免祸。

    当年袁闳卒于土室,年五十七。

    后人称“袁闳室”。

    袁忠与其兄一样,也是以经学、节操闻名,与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为友,遭禁锢不得入仕。

    黄巾起后,党锢解,袁忠被任命为沛相,乘苇车到官,以清亮称。

    兵略武事非袁忠所长,难以清平郡内盗贼,仅保沛国治所相县周边数县而已。

    陶谦、阙宣、臧霸兵临相县城下,袁忠出迎,但不向陶谦行礼。

    陶谦优容之,遂向袁忠解释自己欲集合诸郡讨伐李傕之事。

    形势比人强,袁忠表示无可无不可。

    陶谦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名望不足,推尚在司隶中牟的天下名将、行车骑将军朱俊为太师,移檄诸州,同讨李傕,奉迎天子,并以徐州刺史陶谦、前杨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沛相袁忠、前九江太守服虔等的名义给朱俊写信,以为国家遭“李傕、郭汜之祸,幼主劫执,忠良残敝,长安隔绝,不知吉凶”,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惧,但自己才干不足以克济祸乱,请以朱俊为元帅,率兵西讨李傕、郭汜,奉迎天子。

    檄文下后,陶谦先驻兵于相县观望局势,并暗中移书于南阳袁术,请其北上,欲与袁术重申盟约,以便日后刘备屯兵兖州后,两家并力抗之。

    袁术得书大喜,遂出南阳,进入颍川郡。

第六十九章 审配潜行击公孙

    刘备猛攻东阿三日,不能克。

    鲁肃自悔失计,向刘备谢罪,道:“肃小觑天下英雄,未料到枣孝恭如此善守,请主公治罪!”

    刘备将他拉起,道:“吾亦久闻枣孝恭善于内政,天下人皆不知其晓畅战阵攻守,卿何能知之?卿何罪之有?”因问计将安出。

    其实刘备是知晓枣祗具有不俗守城能力,《三国志》记载,吕布袭取兖州,只有荀彧夏侯惇守鄄城、枣祗守东阿、靳允守范县未失。

    但料想自己一万多兵,定能破东阿,谁知枣祗之能仍旧出乎自己的估计。

    鲁肃道:“东阿已疲,五日内定可攻破,但我军却难以耽搁这五日,也难以承受这五日攻城之折损。不如且置之度外,留一部兵足以守之,使之无法威胁我军侧翼。

    目下一是应急取苍亭津,烧毁渡口,以绝袁军;二是速提大军入东平,直取无盐王喜,若破王喜,则派使者说降黄巾诸部,收编后再与曹孟德决之。”

    刘备然之,遂留关羽扬武军左黑虎部监视东阿,命赵云折冲军管亥部奔袭苍亭津,将应举部暂编入扬武军,卫靓部暂编入折冲军。

    刘备领五营两军共一万两千多人即刻自东阿南下,直扑无盐。

    刚渡过济水,行经须昌县,张飞先后两拨使者同时俱至。

    第一拨使者是押解陈恺之使者,第二拨使者后出发,却日夜兼程,昼夜奔驰,追上了陈恺。

    第二拨使者带来一个令刘备难以接受的消息:袁绍大破公孙瓒!

    刘备大怒,数次告诫公孙瓒,让其牵制袁绍主力即可,怎么还是被袁绍所乘?

    张飞使者也不知道具体情形如何,只是得知袁绍大破公孙瓒后,兵分两路,一路追击公孙瓒败兵,一路南下,来攻张飞。

    刘备收拾怒火,急召掌下文武商议。

    ******

    时间转回两日前,长歌亭战场上。

    公孙瓒兵多,又因界桥败于麴义强弩之下,这次多备弓弩,层层压上,半包围住袁绍大营,箭矢如雨下。

    麴义之强弩兵虽然凌厉,但比较适合狭窄区域,一旦对方散开,强弩上弦慢、杀伤覆盖面不足的弱点顿时显现,一时难以对公孙瓒军造成太大阻碍。

    袁绍披甲执槊,亲临前线,鼓舞士气,指挥抵抗。

    严纪率数百骑兵从袁军大营前呼啸横掠而过,偏身开弓,朝着袁绍大旗处洒落一片箭雨。

    袁绍左右甲士忙举盾格挡。但严纪自一侧掠至,来势突然,打了袁绍军一个冷不防。

    袁绍闷哼一声,被一箭射中肩窝,还好骑弓力弱,不然这一箭就要了袁绍的性命。

    众甲士忙扶袁绍躲避入帐中,荀谌眼睛都红了,道:“将军!事急矣!”

    沮授也有些迟疑,叫田丰名字道:“元皓……”

    后面未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白。

    田丰却摇摇头,没有说话。

    袁绍坐在席上,在医士将箭取出、敷药裹伤后,一跃而起,命卫士再次给他披甲,拿起大槊,大笑道:“贼射术何其差也!”

    不顾沮授、荀谌等所劝,再次奔至前线。

    众将士见袁绍裹伤再战,皆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校尉张郃吼道:“主公天威,我等此时不效死杀贼,更待何时!”

    奋勇向前,其麾下士卒皆踊跃跟随。

    校尉高览亦举矛叱喝本部士卒杀贼。

    在两人带领下,袁军发起反攻,不仅将正在攻营的单经军杀退,而且开营出击,将邹丹、王门、张吉等全部杀退,然后从容回营。

    袁军欢呼震天。

    公孙瓒大怒,严责单经、邹丹等将,倾巢而出,亲带白马义从居中,公孙胄、单经、邹丹、王门、张吉、楼飞等一字排开,如洪水泄地般向袁绍大营发起总攻。

    在袁绍万分危急之时,修县之南、渤海郡与平原国边境处,一座小山谷中,一彪人马正弓箭在腰、刀矛在手,随时准备出击。

    而中军帐内却在激烈争执。

    一员将身高八尺,膀大腰圆,面若灵官,相貌威严,正是校尉颜良,他瞋目向帐中一人道:

    “主公危在旦夕,尔还不欲出兵,意欲何为?”

    另有一员将也是身高八尺,面如獬豸(音蟹至,一种似山羊的神兽),须发黑密,乃是校尉文丑,他也紧随颜良向那人喝道:

    “吾二人决议出兵,尔欲拖延,且在后面就是!”

    那人四十多岁,面容方正,身披甲胄,正是冀州治中审配。

    他被袁绍临时委任为征虏将军,担任此支奇兵的主将,闻听颜良、文丑呼喝,面色一沉,冷冷道:

    “吾受主公委任,对此次行动有专断之权,若有违吾节度者,吾可依军法斩之。尔二人欲试吾法乎?”

    颜良、文丑被他气势所慑,只得拜伏道:“吾等不敢。然斥候一连串回报,主公确实危急!请审公明察!”

    化名张骥欺骗公孙瓒的文士乃审配族弟审邺,也向审配进言道:“将军,以邺之见,已到进兵时机,迟恐生变。”

    审配道:“吾心中有数。尔等无须多言。速去准备行军事宜。”

    颜良、文丑只得告退,自去整顿士卒。

    在颜良、文丑如热锅上蚂蚁般的不安等待中,审配独坐大帐,心中也并非表面那么平静,他默默计数,推测着场上局势。

    若早到,公孙瓒未投入全军或士气未落,若晚到,袁绍大营被破,援兵再至也于事无补。

    不能早,也不能晚,要刚刚好才行。

    审配受命带颜良、文丑合计近万士卒南下,伪装攻击张飞,实则横于渤海、平原之间,隔断张飞、田楷与公孙瓒的联系,又伪装张飞使者向公孙瓒求援,使公孙瓒做出错误判断,陷于彀中。

    这一击必须保证不出差错,不然袁军之损失难以承受。

    颜良见审配迟迟不下令进兵,再也无法忍受,大叫一声,拍马挥刀,就要在所领士兵面前动员北上,忽见中军帐方向一骑飞奔而来,叫道:“审公有令!出兵!”

    颜良、文丑等众将士皆呼万岁。

    他们皆知敌人中计,因此迫不及待想要给不加防备的公孙瓒以重重一击,战意极为高昂。

    审配遂急行军北上,半日即至长歌亭。

    公孙瓒军前锋已攻入袁军大营,两下正在混战。

    审配急命擂鼓。

    鼓声大作,杀声震天。

第七十章 颜良跃马刺邹丹

    公孙瓒见前锋已攻入袁军大营,而袁军仍旧士气高昂,死战不退,大为疑惑。

    败局已定,顽抗何为?

    袁军如此坚韧,有何仗恃?

    想到这里,公孙瓒突然心中一寒,生起一股不祥之感。

    他勒住战马,凝神倾听,南方隐隐传来一阵人喊马嘶之声。

    极目眺望,一道黑线自天边压来。

    黑线移动,慢慢看清是一彪人马,刀枪林立,旌旗招展,向这边疾驰。

    约有二里左右时,战鼓轰鸣,杀声震天。

    三杆大旗上分别写着“审”、“颜”、“文”三个大字,高高竖起,仿佛直插苍穹,在公孙瓒看来是那么刺眼。

    公孙瓒急命邹丹、张吉领兵阻击。

    那彪人马转眼杀至。

    为首两员大将,驰骏马,执大戟,高呼杀贼,一马当先,冲入邹丹、张吉军阵之中。

    正是颜良、文丑!

    颜良自呼己名:“颜良在此!”

    挥戟左右劈刺,残肢横飞,鲜血飞溅,眨眼间连杀三四人,穿透邹丹防线。

    邹丹身高臂长,武艺精熟,在公孙瓒军中也是以勇悍敢战、数有战功才升上来的,并非寻常庸将。

    他见颜良、文丑来势凶猛,急率精锐拦截,取弓引箭,飞射敌将。

    颜良见此数箭力道凶猛,非普通弓手所射,不敢大意,左手急提战马躲过两箭,右手挥戟如风磕飞三箭。

    距离近的公孙瓒兵士看出便宜,举矛刺击颜良胯下战马。

    颜良急避已经不及,战马悲嘶,挨了一矛。

    颜良怒发如狂,暴吼一声:“鼠贼敢尔!”一戟将其斩为两段。

    邹丹又拉弓射来。颜良恶狠狠地紧盯着他,用力一夹战马,迎着邹丹就冲了过去。

    邹丹接连射向颜良要害,颜良低头侧身,以避箭矢,但战马丝毫不停脚步,手中大戟也左右劈刺,杀出一条笔直血路,直通邹丹。

    邹丹大惊。

    界桥之战,公孙瓒军被麹义强弩所破,其后接战并不太多,公孙瓒也不能说是溃败,算是被击退,袁军仅斩得千余首级。

    公孙瓒直接退回渤海。

    邹丹并未能见识到颜良的勇武。

    今日一见,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邹丹急弃弓取矛,迎战颜良。

    颜良目**光,怒吼如雷,大戟狂劈,交手不到十记,就将邹丹斩落马下。

    跟随颜良身后的亲兵急奔邹丹。

    邹丹麾下亲兵也扑上来,将邹丹抢走。

    邹丹被颜良斩中胸膛,五脏暴露,已经是有出气,没进气,话也没能再说出一句,就此毙命。

    颜良大戟挥过,将邹丹部掌旗兵刺死,探身将“邹”字大旗的旗杆握在手中。

    文丑运气不佳,未能斩杀大将,但死在他手下的百人将、都伯等足有十几人之多。

    公孙瓒分出阻挡颜良、文丑的两军瞬间被破。

    审配更驱数千步卒杀入阵中,向公孙瓒中军席卷而来。

    袁绍也指挥麹义、张郃、高览、朱灵等人发起反攻。

    公孙瓒军前后受敌,顿时大乱。

    田丰又命人高呼:“尔等已中袁公之计,四面皆伏兵,顽抗下去死路一条!放下武器,即可免死。拨乱反正,则有厚赏!”

    公孙瓒军士气更是跌落到谷底。

    公孙瓒见败势已无法挽回,怒吼一声:“退兵!”率领白马义从,拨马斜刺里便走。

    公孙瓒一走,场上军队更是立时崩解,皆放弃抵抗,一心逃命。

    是役,袁军斩杀公孙军士卒数千,杀公孙瓒军中悍将邹丹、张吉等,俘虏近万,公孙瓒仅带千余骑兵逃脱。

    其余一万多士卒皆逃散。

    公孙瓒败回南皮,收集败兵,仅得两千,加上公孙范之兵,共五千步骑,士气低落,人皆怀惧。

    刘图脸色惨白,心中猜到或许颜良、文丑根本就没去攻击张飞,而那张骥也可能是袁军假扮,但他曾言之凿凿地说颜文二人南下、远离长歌亭,自己可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于是指责张飞未能牵制住颜良、文丑,致使己军为袁绍迂回所破。

    公孙瓒觉得有理,破口大骂张飞,又命派使者去寻刘备,命其斩张飞。

    袁绍抱伤召集会议。

    审配建议急追公孙瓒,趁机破公孙范,收复渤海。

    田丰则认为刘备日后威胁更大,建议提兵击张飞,然后奔袭济南,取了刘备根本之地,待刘备回兵时,再与曹孟德东西并进,一举破之。

    沮授、许攸、逄纪、郭图、许攸、荀谌等各拥一方,争执不下。

    袁绍难以决断,遂采取折中方案,命略做修整后,麹义、颜良、高览等带兵两万北上追击公孙瓒,文丑、张郃、朱灵等带兵一万南下攻击张飞,袁绍自己则留在修县养伤。

    张飞破袁谭、围平原后,按理本该派人告诉盟友公孙瓒自己动向,但张飞心中早因公孙瓒当年薄待刘备而对其不满,又看不起公孙瓒的跋扈凶残,因此并未派人与公孙瓒联络。

    猛攻平原两日,平原城虽然摇摇欲坠,但就是勉强支撑住,难以攻下。

    张飞心中急躁,亲自抱伤上阵,指挥攻城。

    再次付出上百条人命后,张飞头脑稍微冷静了些,命退兵,回到营帐中,苦思方略对策。

    参军事周贯被刘备派至张飞军中,作为张飞的军师和智囊。

    周贯因对张飞道:“将军!如今孙袁对峙,未知胜负。平原处于前线,我军又仓促难以攻克,久陈兵于其下,必有危险。不如暂舍之,先退兵至黄河之南,把守霍亭渡口,扼住袁军南下之咽喉要道。”

    张飞轻蔑地道:“此腐儒之见,胆怯之语!袁本初虽三万多兵,公孙伯珪兵卒亦差相仿佛,又据守修县,袁本初如何能遽破之?估计一两个月都难以分出胜负。

    而我军与田子模合兵近万人,平原城中袁谭兵仅三四千,难道在一两个月内都不能破之吗?”

    周贯反被张飞说动,是啊,公孙瓒士卒与袁绍相差不多,就算不能击败袁绍,总能支持一个月吧,如今平原疲敝,如果有一个月时间,还是有攻克的把握的,一旦攻下,平原就成了刘备军在黄河以北的桥头堡,日后向冀州发展就有了立足之地。

    正在犹疑,忽有斥候急报。

    张飞听到消息,瞠目道:“败速何其疾也!”

    周贯听到公孙瓒被败消息,也心中震惊,忙道:

    “将军!袁本初向来视我军为大敌,如今破公孙伯珪,必南下进攻我军,请速退兵至黄河以南,以守卫济南!”

    张飞道:“公孙伯珪新破,袁本初不去追击他么?会调转矛头对付我们?”

    周贯道:“袁军中亦有智者,必能看出刘公英雄仁武,日后将为袁本初大敌,或会建言将我军提前扼杀。

    我军总体实力还远逊于袁绍,若其悉军来攻,我军实难当之。此乃生死之事,不可不慎啊!”

第七十一章 审时度势弃平原

    张飞听了周贯所言,望着摇摇欲坠的平原城,仍旧有些不甘心,想要再攻一次。

    周贯道:“将军忘却蛾贼如何败于漯阴城下乎?”

    张飞幡然醒悟,向周贯道:“非君之言,飞必损伤我军,请受飞一拜!”

    向周贯拜倒致谢。

    周贯文弱,拉不起张飞,忙也拜倒还礼。

    张飞起身,将周贯拉起,两人相视一笑,互相对对方有了新的认识。

    张飞觉得周贯阴沉酸腐下实有大智慧,周贯觉得张飞粗猛好杀外亦有文人气。

    计议已定,张飞马上派出使者至刘备处送信,告知公孙瓒战败消以及自己今后方略,然后命传令兵至各部下令整军收兵。

    田楷急来询问张飞为何对平原城撤围。

    张飞遂告知公孙兵败消息。

    田楷大惊,道:“主公兵败,袁贼必紧追不放,吾当袭击袁贼根本,为主公争取脱身时间。”

    周贯劝阻道:“蓟侯义从精骑骁锐无比,从容脱身不难,无须行围魏救赵之计。如今担忧的是袁绍派兵南下,围剿将军与我军于大河以北。

    以贯之见,贵我两部当以保存实力为上,将军不如跟随我部撤退至河南。

    一是防备袁绍大举南攻,二是万一袁绍不来南,有贵我两部在平原,袁绍也不敢全军北攻蓟侯。

    我等保存自己,就是为蓟侯后援!”

    田楷犹豫一番,遂决定随张飞南下。

    兵贵神速,两人当即拔营,经霍亭津渡口南下。

    袁谭见张飞、田楷突然撤兵,推断战场形势必然有变,本欲追击,但有心无力,只得作罢。

    文丑等急行军奔至平原,追至河畔,张飞、田楷已全军渡过黄河,于霍亭津南列阵,望北大声讥嘲笑骂。

    文丑暴怒,欲渡河攻之,被张郃、朱灵力劝方止。

    张飞、田楷屯兵高唐,见袁绍并未悉军来攻,便不烧绝霍亭津渡口,只是重兵把守。

    文丑等见张飞、田楷在侧虎视,亦不敢分兵取西平昌诸县,两下隔河对峙。

    ******

    刘备军帐中,鲁肃道:“当下兖州共有三方势力,黄巾兵最多,但一盘散沙,且失人心;

    曹操兵力次之,有刺史名分,兖州诸郡皆服从之,唯将士因与黄巾连战月余,略有疲惫;

    我军兵最少,且是客军,不请自来,所仗者不过是士卒精锐、入兖州来未遇恶战,战力保存完好。

    时间原在我军一方,只要坐山观虎斗,行黄雀之事即可。

    然公孙遽败,形势急转而下。

    若袁本初腾出手来,悉军南下,与曹孟德并力图我,我军难挡。

    当速战速决,击破曹孟德或者削其实力,以免日后两线作战。”

    刘备颔首道:“子敬所言极是,我军当与孟德速决。然黄巾群贼横断其间,当如何行事?请诸君畅所欲言。”

    刘晔道:“若欲控济北,以随时窥视兖州,我军须据寿张、无盐、宁阳、瑕丘一线,此三者乃东西要道,兖州锁钥,三县之间从北向南依次有凤凰山、青龙山等山川,易守难攻。

    若能全据此线,兖州日后则长期处于我军兵锋之下。

    我军可分兵而扰之,不出一年,兖州将破败。

    如今寿张为青雀所据,无盐为王喜所据,瑕丘为巢集所据,驺县为黄牛所据。

    我军可先取寿张,再取无盐,然后进击曹操。”

    刘备一直将曹操视为平生大敌,刚在济南站住脚后,就派人伪装商贾深入兖州,绘制地图,搜集情报,对兖州地形了如指掌,知道刘晔之言有理,便道:“既如此,我军可速进兵。”

    陈恺败军失利,刘备先行严责,待陈恺闭目等死时,又执其手,抚其背,呼之为弟,出言相激,命其立功赎罪,降职为都伯,编入关羽军虎威部朱樟麾下,作为前锋。

    陈恺流涕道:“恺随主公近十年,受主公恩养,情重如山,自知才能不足,但凭一腔热血,必为主公效死!”

    须昌县城东靠凤凰山,并非交通要道,刘备舍之不攻,急行至寿张。

    刚渡过汶水,来到寿张城外,营盘未立,斥候回报,曹操派夏侯渊、陈宫袭杀王喜,已取无盐。

    刘备大惊,曹操与王喜之间相隔不近,中间还有数股黄巾小贼,曹操如何能无声无息偷袭得手的?

    斥候还未探明具体情形,无法得知。

    无盐在汶水以北,曹操据无盐,则北可威胁肥城、谷城、富成三地肥沃平原,东可威胁章县、蛇丘、巨平等县聚集的汶水两岸,并窥视泰山,则刘备西上兖州希望获得的富庶区域尽难保全,意图占领的战略要地也失去作用。

    因为无盐正是封锁链条的重要节点,若无盐失,则全链条就失效了。

    刘备心中发急,但知道此时必须镇定下来,否则急必出错。他连吸几口气,一脸平静,从容问帐下参军事,计将安出,方可速破寿张。

    鲁肃擅长战略及大势,刘晔善于推断敌情,揣测人心,刘政则长于诡计。

    鲁肃不说话,刘晔道:“根据情报,青雀为人奸狡,喜保存实力,乱中取利。若时间允许,围之月余,当能逼降之。

    但现在时不我待,须速破,招抚之计难行。可先笼络麻痹之,然后挥军急攻。”

    刘政补充道:“我军可扎营立寨,筑长围,大肆制作攻具,做长期围攻之状,同时派使者去见贼首,伪行招抚。

    今夜凌晨之前,借夜色掩护急攻之,全军破釜沉舟,悉众齐出,必能一鼓而下之。”

    刘备采纳,立时照行。

    寿张城中,自称“飞天将军”的青雀,也与麾下议事,商讨如何对付刘备。

    青雀本名不知,三十五六岁,身高七尺,枯瘦精干,左脸上有一个巴掌大的青色胎记,一双三角眼闪动着狡诈的光芒。

    他本是东平盗贼,啸聚数百人,藏身大野泽中,由于其身轻如燕,狡如黄雀,又脸有青记,故人送外号青雀。

    王喜入兖州,声势浩大,郡县震动。

    青雀伪称黄巾先锋,攻破寿张县下数乡,众至数千人,吓走寿张令,得据其县,而后四处掠夺精壮,迅速扩张至万人,自称“飞天将军”,派人拜见王喜,表示服从其指挥。

    王喜与其约为兄弟。

第七十二章 摧锋陷阵擒青雀

    青雀帐下一员首领大言道:“刘备不过一万多兵,还不如我军兵多,我军又依靠坚城,刘备能奈何得了咱们?

    王盟主距离我军不远,大军数万,若与我军两下夹击刘备,定能击破刘备,届时俺要打头阵,说不得斩杀刘备的大功就归俺了!”

    曹操刚破王喜,无盐与寿张隔着汶水,消息尚未传到寿张城来。

    青雀骂道:“放屁!刘备是那么好破的?如果刘备那么无能,王盟主还会被他赶到兖州来?说话动动脑子!”

    那首领乃是跟随青雀从贼的老人,梗着脖子道:“那依大头领的意思,该怎么对付刘备?总不能向他投降吧?”

    青雀骂道:“闭上你的臭嘴!打都没打,还没试试刘备深浅,投什么降?”

    那首领嘟囔几句,不说话了。

    青雀道:“咱们先派人去请示王盟主,看他有什么方略,是战是守,听王盟主统一指挥。”

    他是决定不跟刘备硬磕的,自己跟刘备无冤无仇,硬磕将损失自己手下弟兄,划不来,还是让与刘备有仇的王喜去对付刘备吧,自己在后面趁火打劫就是。

    刘备并未将寿张城四面包围,青雀使者从南门出城,绕了个弯,向东而去。

    使者刚派出,青雀就迎来刘备派来说降的使者。

    那使者口才便给,舌灿莲花,青雀只是一脸假笑,大说刘备的好话,谈自己对刘备的敬仰,但并不采取归降的实际行动。

    使者只得告辞。

    青雀请使者带了珍宝财物等厚礼,请献给刘备。

    将使者打发走后,青雀登城观看,只见刘备大军安营扎寨,堆土起丘,制作攻具,做攻城准备。

    看其营寨规模,占地极广,规格较高,看来是准备做长久围攻之打算。

    青雀又有些忧虑,心道俺与你又无仇怨,寿张又不如无盐富庶,你不去攻无盐,跑来打俺的寿张干什么?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深夜,镇东将军、青州牧刘备派折冲军骁武部太史慈率骑兵隔断寿张与无盐之间的联系,自率大军猛攻寿张。

    第一波攻势由关羽、赵云军发起。

    朱樟率领原关羽统带的虎威部,此部在关羽调教下,勇武善战,乃刘备军中精锐。

    当日朱樟败于典韦手中,失去摧锋营军司马之位,虽然在武技上败得心服口服,但战阵杀敌方面心中还有所保留。

    这次刘备立扬武、振威、折冲三军,朱樟被调入关羽麾下,提拔为军司马,统领虎威部,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朱樟对关羽敬若天人,调来后欢喜无比,干劲十足,卖出浑身解数,终于赢得士兵拥护,卯足了劲要立下奇功。

    近来取泰山、破济北,皆没遇到什么大战,朱樟虽有斩获,却非大功,让他心中憋着一股气。

    今日攻青雀,正是用武之时!

    他对降罪至他麾下作都伯的陈恺道:“文悦,立功赎罪正在今夜!”

    朱樟与陈恺乃是旧识,都是轻财重义的豪侠,区别在于陈恺家贫,很早就投奔刘备,朱樟则是刘备奔公孙瓒为军侯时方来投。

    陈恺道:“必不为君之后!”

    朱樟瞪眼道:“且看!”

    火光烛天,鼓声如雷,刘备军在黎明前最黑暗之时,也是守兵最困倦之时,发起三面进攻。

    青雀军骤出不意,惊慌失措,防守失当。

    朱樟和陈恺各自登上一架云梯车,争先恐后,向上飞速攀爬。

    守兵叱喝呼喊,挺长矛下刺。

    朱樟左手盾,右手刀,盾格刀挡,顶着数根长矛的刺击向上艰难攀登。

    云梯车狭窄,腾挪困难,对于朱樟这样以剽捷为长的战将非常不利。

    朱樟与守兵交手上百记,仍旧难以冲上城头。

    陈恺遇到的困难与朱樟差不多。

    两人都是属于那种速度型战士,如猿如豹,力量并非所长,若在平地之上,脚下有根,腾挪纵横,方能发挥最大战力。

    现在虚悬半空,无处躲闪,又是借着夜色攻城,虽然火把照射,仍旧看不清楚对方长矛来路,就难以攻上去。

    随着时间推移,城上守兵渐渐开始适应,城内士卒源源不断往城头上增援,破城的时机在逐渐消失。

    刘备下令道:“典韦、刘猛、蒋钦、周泰!上前攻城!若卿等不能破城,吾与关、赵二将军当亲自攻城!”

    典韦吼道:“韦若不破此城,提头来见明公!”

    刘猛、蒋钦、周泰岂甘后人,皆怒吼:“不破城,必不还!”

    四营士卒皆为悍勇虎士,在四将带领下,志气激烈,吼声如雷,如猛虎饿狼,直扑寿张城。

    刘备命赵云军之孙符部率弓箭手上前,与城头守兵对射。

    城头守兵居高临下,孙符部损失不小,但在刘备严令下,也只得咬牙坚持。

    刘备脱下甲胄,挽起衣袖,率领十余名鼓手,亲自擂鼓。

    鼓声越敲越急,四营虎士脚步越来越快。

    典韦身披两重铁甲,不执盾牌,两手各握一柄沉重的大铁戟,交叉护住面门,“通通通”踩上云梯车。

    沉重的身躯压得云梯颤颤巍巍,似乎要散架。

    刘猛也身披两重铁甲,左手大盾,右手环首刀,踏上另一架云梯。

    蒋钦身披重甲,双手握着一柄长戟,云梯登到一半,长戟勾连,已锁住一名守兵探刺下来的长矛,猛然一拉,将撤手不及的守兵给拽了下来,跌落城下,死于非命。

    周泰虽然也壮猛过人,但身体天赋大不如典韦、刘猛,但他悍不畏死,居然不披甲,也不执盾牌,两手各握一柄加长加厚的环首刀,迎着守兵长矛奋力劈斩。

    四将各登一架云梯,手下虎士紧随其后。

    典韦面对守兵长矛刺击,躲都不躲,就用双铁戟交叉护面,就这么直直冲了上去。

    长矛刺在铁甲上,不入。

    典韦虎吼一声,猛扑上前,用身体将六七名居高临下的守兵反推得向后退去,大步踏上城头。

    典韦先登!

    刘猛、蒋钦、周泰三人用眼睛余光瞥到,顿时一阵郁闷,各奋其勇,紧跟着登上城头。蒋钦、周泰受了点轻伤。

    典、刘、蒋、周四人皆当世虎将,尤其是典韦,那是号称“恶来”的人物,“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大铁戟挥舞开来,碰着就死,磕着就伤,迅速在城头站稳脚跟,将四营虎士源源不断接上城头。

    典韦等将城头守兵杀退,顺着踏道下到城中,直奔城门。城外关羽、赵云军早在城门外列阵以待。

    守卫城门的士卒很快被典韦等人斩杀干净,城门被打开,关羽、赵云军开入城中。

    朱樟、陈禄、陈恺、吴福、章进、孙符等争先恐后,奋勇杀敌。

    城中虽有近万士兵,但士气低落,不成建制,被刘备军砍瓜切菜般一阵冲杀,或降或散。

    摧锋四营将士将城门打开后,也返身重新杀入城中。

    天色刚明,刘备军已破寿张,斩杀敌军两千多人,收降五千多人,典韦生擒敌酋青雀。

    又过一个时辰,在外游弋的太史慈部将乘乱欲东逃无盐的一彪贼兵全部俘虏,足有三千之多。

第七十三章 十步出刀斩王喜

    整兵入城,一阵忙乱,待到中午,后续斥候将曹操破无盐经过大致探明清楚,报给刘备。

    由于消息传递的滞后性,上述大事实际上都发生在这几天时间。

    现在刘备结合斥候情报,在脑中将事情整理了一下,终于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

    六月十日,刘备入兖州。公孙瓒南下。袁绍北上。张飞整兵于西平昌

    六月十五日,刘备据泰山。公孙瓒屯修县。袁绍屯广川。张飞至安德。

    六月十七日,曹操得到刘备据泰山之消息,飞报袁绍求援,同时派使者说王喜,夏侯渊带兵两千出发。

    六月十八日,刘备取成县会见臧霸。

    六月二十日,刘备取临邑、茌平。袁绍进屯长歌亭以逼公孙瓒。张飞为袁谭所败。曹操使者陈宫见王喜。

    六月二十一日,刘备攻东阿。张飞破袁谭,与田楷围平原。

    六月二十二日,袁绍大破公孙瓒。

    六月二十三日,刘备放弃东阿,南下。当夜,夏侯渊偷袭无盐,陈宫斩王喜。

    六月二十四日,刘备在须昌得知公孙瓒大败消息。当日进兵至寿张,又得知曹军破王喜消息。

    六月二十五日凌晨,刘备取寿张,擒青雀。

    原来,当日王喜接见陈宫后,以为曹操真心结盟,全军欢天喜地,不复设备,憧憬等待着使者带回双方正式定盟的时间、地点,届时王喜和曹操将亲会面歃血结盟。

    六月二十三日傍晚,一彪军队行至无盐城外,盔甲歪斜,灰头土脸。

    领头将领身材高大,胡须黑密,一脸凶相,他将大众停留在城头守兵射程之外,自己带着几十人上前,声称驺县黄牛之兵,驺县为徐州刺史陶谦所破,黄牛不知所踪,自己沿途北上,各路黄巾渠帅都不纳,只得前来投奔盟主王喜。

    无盐城守门小头领将信将疑,让“黄牛败兵”停在城外,自己要去向首领逐级汇报。

    黄牛败兵大怒,在领头将领的鼓动下,大声鼓噪叫骂:“俺等素闻盟主仁义,才千辛万苦来投盟主,又饿又累,你这厮不管吃食也还罢了,连入城休息都不让么?

    你这厮见事不明,办事不力,杀了你,盟主也不会怪罪俺们!”

    数十人一窝蜂向城门冲来。

    无盐城与曹操军所在的山阳相距不近,又隔着大野泽,中间乡里盘踞着十几股黄巾小贼,有数万之多。

    此城已算是黄巾势力的腹地,城门平时并不关闭,只到夜间才关。夏日白昼漫长,现在距离关闭城门时间还有片刻。

    守门小头领大怒道:“俺是跟随盟主起兵的元从老人!你们敢动俺一根汗毛,盟主必将你们剁为肉酱!”

    命手下士卒瞄准“败兵”首领放箭。

    那“败兵”首领对这十几支稀稀落落的箭矢躲都不躲,带着数十名异常凶悍的“败兵”疯虎般直扑过来。

    眨眼间来到城门处,环首刀寒光闪过,两名守兵死于非命。

    其余“败兵”也是人人搏命,以伤换伤,顷刻间斩杀数十人,将城门控制在手。

    守门小头领才骇然醒悟,这未必是“败兵”,可能是敌人假扮,遂尖叫道:“敌袭!敌袭!”

    本歪七扭八坐在旁边谈笑嬉戏的几十名城门兵在敌人大开杀戒时,已经在慌乱列阵,在都伯带领下,向刚入城门的几十个敌人杀来。

    那领头将领正是夏侯渊,他所带入城之兵皆猛士,数个照面就将城门兵全部杀死杀散,遂据城门,将城外停留的人马接应进来。

    夏侯渊一边派出数股人马四处放火,声称黄牛因王喜处事不公,举大军三万来攻;一边率领精锐主力直扑王喜所在的东平相府衙。

    沿途遇到小股黄巾兵,夏侯渊不加理会,遇到大队黄巾兵,夏侯渊则整军猛攻,必将其杀散而罢。

    城内黄巾兵虽有两三万人,但分散在城内东西军营。

    通往府衙的路上最多六七千人阻路,又出不意,被夏侯渊势如破竹般击败。

    王喜闻报大惊,忙组织直属精锐部队抵抗。

    府衙边驻扎了王喜亲领的三千精锐,很快列好阵势,甲兵齐整,刀矛如林。

    陈宫所居驿馆与府衙相距不远,闻城内生乱,知道是夏侯渊终于到来,也不及埋怨夏侯渊来迟,带着乐进等勇士急奔府衙,到府衙外见王喜精锐已列好阵势,顿时心中一沉,忙高声向守兵道:“吾有一计,可退叛兵!请速报于上使!”

    守兵知晓这是自己盟友,忙报于王喜。

    王喜正心慌意乱,忙请陈宫入内。

    陈宫带着乐进等人欲入内。

    守兵拦住乐进等,道:“陈先生一人入内即可,其余闲杂人等在外相侯!”

    陈宫大怒,喝道:“局势危急,吾退兵之策正需此数人相助,何能在外?再有耽搁,吾与尔等皆败死矣!还不退下!”

    昂然入内。

    守兵不敢拦,悻悻看着陈宫及乐进等十一人入府。

    在院中中庭正撞见王喜。

    王喜身披甲胄,手执精矛,在数名甲士簇拥下,欲出府亲自指挥军队,急对陈宫道:“公台有何计退敌?”

    陈宫道:“此计着落在我帐下从事身上。文谦,速上前禀报于上使!”

    转头向乐进示意,眸中杀机毕露。

    乐进面色不变,举步上前。

    王喜见乐进身材矮小,不满七尺,容貌甚陋,有些失望,此人能有何计?

    任他一步一步近前。

    他却不知乐进虽然矮小,但勇武与典韦、许褚这样的猛将相去不远。

    《三国志》光记载乐进“先登”就有数次之多。

    “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昽于苦,皆先登有功”,官渡之战中“斩绍将淳于琼”,后“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次数在五子良将《张乐于张徐传》和十猛将《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位列第一。

    乐进面色平静。

    一步,两步,三步……体内气力越蕴越足。

    四步、五步、六步……衣袖下右手五指屈伸。

    七步、八步、九步……

    场上气氛有些诡异,风声不闻,厮杀声似乎远去。

    王喜面露疑惑。

    陈宫目射杀机。

    王喜身边甲士感觉有些不对劲,手握刀柄。

    十步……

    吼!

    宛如平地起雷霆!

    乐进发出一声怒吼!

    右手握住刀柄,脚下力踏,身子腾空而起。

    庭中方砖被踩碎一块!

    王喜只见眼前寒光一闪,觉得颈间一凉,然后自己似乎飞腾而起,地面上的东西距离越来越远,最后是一片黑暗。

    乐进斩王喜!

第七十四章 招降纳叛争朝夕

    王喜护卫甲兵大骇,急上前斫杀陈宫、乐进等人。

    乐进等十人皆精选死士,无不以一当十。

    陈宫亦非普通文士,持剑不惧,手刃二人,因大呼道:

    “入城之兵非黄牛也!乃曹公之大军!尔等何不早降!”

    院外一阵大声喧哗,听得是上千人齐声大呼:“夏侯渊!夏侯渊!夏侯渊!”

    却是夏侯渊在府门外与王喜精兵恶战,麾下曹兵高呼其名。

    曹操与黄巾恶战两月,虽然屡败,但黄巾也无法攻入山阳郡。

    夏侯渊是曹军悍将,作战暴烈迅猛,黄巾兵皆忌之。

    府内王喜兵士不过数十人,闻声皆恐惧,又见王喜已死,已无所归,于是都抛却武器,拜倒在地。

    陈宫好言安抚,命将王喜首级高悬,步出府门,高声道:

    “王喜已死!曹公有令,降者免死,且继续担任旧职!尔等不降何待!”

    王喜三千精锐虽然勇悍,但见首领已死,彷徨无计,发一声喊,或散或降。

    夏侯渊、陈宫迅速将降兵编入军中,持王喜首级急攻东、西大营。

    黄巾兵无战意,半日功夫夏侯渊、陈宫就据全城,所杀不过两千,但俘获万余人。

    其余大多数黄巾弃城而出,分成数股逃散。

    夏侯渊兵仅两千,看守这么多降兵,压力极大,急派乐进率一屯兵东下,去迎曹军主力。

    ******

    刘备军中,刘晔道:“王喜死,无盐破,黄巾兵其余首领必怀犹豫之计。明公当速派人招降。”

    鲁肃道:“廪丘司马俱已成瓮中之鳖,若说服其归降,则可威胁东郡、济阴;瑕丘巢集、樊县张圭,位于泗水之畔,位置重要,不可不取,应急遣使抚之。”

    刘备颔首,道:“任城吕虔,有胆策雄略,受吾之委任破贼校尉,今黄巾垂破,正可招之,使之举兵向樊县,威胁张圭后路。”

    遂派辅义校尉吴福及假佐胡志去廪丘说司马俱。

    廪丘在济阴境内,距离寿张百里左右,路途平坦,但之间隔着汶水、济水、瓠子河三条河流,单人经过还可以,大军经过则要费一番周章。

    刘备给吴福、胡志二人命令是最好能说服司马俱撤到寿张附近,以便集中兵力对付曹操。

    胡志上次请刘晔时见刘晔年少,蔑视无礼,自作主张,回临菑后被刘备重重训斥一顿,羞惭而退,惶惶不可终日。

    这次出兵兖州,刘备所带文吏名单中有胡志的名字,胡志仿佛遭遇大赦,长长吐了一口气。

    刘备激励他道:“次道,司马俱阴狠乖戾,自命不凡,望汝深思熟虑,好好措置说辞,将其说服。若能办成此事,封赏不难得。”

    胡志道:“下吏敢不尽心!”精神昂扬而去。

    刘备派恭义校尉章进及王文去瑕丘县说巢集。

    王文之前说乘氏三李失败,但说应劭有功,刘备曾当众对他进行表彰。

    派州假佐韩非去樊县见张圭。

    韩非字子鸢,大姓韩家子弟,喜诵诗三百,又喜读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刘备破臧洪后来投。

    张圭本为齐国临朐黄巾,与韩非同郡。故派韩非往说之。

    派州假佐任新去说吕虔。上次任新说服吕虔接受了破贼校尉一职,出色完成任务。

    吕虔曾表示刘备若入兖州击黄巾,自己原为前驱,此时是他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派赵云率太史慈部、章进部、孙符部及卫靓部,进剿收降寿张县周边乡野间小股黄巾。

    章进南下瑕丘,恭义校尉部暂由曲军侯王虎统领。

    刘备留关羽扬武军及武卫五营驻兵寿张,并对青雀降兵进行整编。

    攻破寿张,共俘获八千多人,但经过挑选,只选出三千多符合条件的精壮。

    刘备将其编为三部,让青雀复原名高甲,任命为奉义校尉;升武卫营假司马徐盛为军司马,统领其中一部;升先登营军假司马蒋钦为军司马,统领另外一部。

    ******

    在刘备加紧整编降兵、招降群贼、派兵出击的同时,无盐县中陈宫、夏侯渊也得到刘备破寿张的消息,众人皆大惊。

    陈宫却宽慰众人道:“吾军本兵虽少,足以守城。刘玄德虽兵多,绝不会曝兵于吾坚城之下。勿忧其东来。”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自己仅两千兵,听闻刘备有兵过万,众寡实是悬殊。

    夏侯渊却私下对陈宫道:“将军,降兵多,我军少,万一刘备兵临城下,即便不攻城,降兵亦可能为乱,不如皆杀之。”

    陈宫大惊,责夏侯渊道:“是何言也?彼已归降,岂能杀之?一万之众,尔一言杀之,残暴之甚也!

    且时移势易,彼身在城中,无有兵甲,吾等又命其自举首领而任之,待之以诚,服之以信,吾保其必不反。”

    夏侯渊只得改容谢罪。

    陈宫对夏侯渊十分不满,但忧心公事,转过话题,道:

    “不忧刘备攻无盐,唯当心其伏袭曹公。请速派人前往山阳提醒曹公。”

    夏侯渊忙派出五名勇士骑马出城,往西而去。

    陈宫又道:“王喜伏诛,遍地黄巾无主。可派人持王喜首级往说之,降之不难。此事当速行,不然必为刘备所先。”

    既然陈宫不惧刘备,夏侯渊也有虎胆,遂派军侯杜松、楼异领兵一千出城,自己仅留千人坐镇无盐城。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底,曹操得到夏侯渊先后两拨使者报信后,非但没有绕行入无盐城,反而从巨野北上,直扑寿张城,想要打刘备一个冷不防。

    但刘备对偷袭向来防守严密,尤其是进入兖州、面对曹操,更是侦骑四出、广设耳目。

    赵云正追击一股两三千人的黄巾,至于东平南,接到侦骑报告遇到曹军斥候,各有损伤。

    双方斥候几次碰撞,试探,深入,互相探知对方虚实。

    曹军有一万多人,已有防备,赵云知晓如果正面对敌,自己难讨好处,遂派快马向刘备报告,同时放弃追击黄巾贼,北上回转寿张。

    曹操闻赵云部仅四千多人在野外,下令道:“刘备将赵云孤军在外,此天赐良机,众将士随我速击之!擒杀赵云者,赏十金、授校尉!”

    众将踊跃,遂留两千人运辎重攻具等徐行,自率轻兵八千,调转方向,改往东北,急行而进。

    正午,曹军于赵王乡萧亭与赵云遭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90/ 第一时间欣赏汉室可兴最新章节! 作者:长歌入汉关所写的《汉室可兴》为转载作品,汉室可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室可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室可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室可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室可兴介绍: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汉室可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室可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室可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