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明帝国的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帝国的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九悟     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     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

    国泰商行涉足布匹行业,这没什么问题。商行在西北地区不就经营着数个织布厂制造毛衣、棉衣吗?

    而董朗家里就有布匹生意,甚至染料配方还是张昭卖给他的。所以张昭想要让国泰商行涉足布匹行业,实属正常。

    但是,炼铁行业怎么搞?

    国朝的铁矿是朝廷所有,私人开矿要给朝廷交钱,方才允许炼铁。除开资格外,炼铁技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各家都是敝帚自珍。

    张昭起身,拍拍董朗的肩膀,道:“元明,我年前叫你准备十五万年银子交给萧公公,这事你有印象吧?”

    董朗点头,疑惑的看着张昭。

    这么大的事,怎么会没有印象?国泰商行去年大半年的利润约为三十万两白银。张昭人还没回京中,就有书信来,叫他将利润提取一半给司礼太监萧敬。

    这十五万两银子以大明新军发展银行的银票占五万两,白银占十万两。至于这钱用来做什么,自然不是他一个小人物可以揣测的。

    张昭轻声道:“国泰商行是天子的!”

    董朗浑身一震,随即大喜。这意味着他们是皇商啊。这要经营铁矿就合情合理。

    张昭点点头,道:“我建议天子在宣府、榆林两镇开互市。届时要卖些日用品到草原上去。棉衣、毛衣咱们是不卖的。这是给我们自己人御寒用的。只卖丝绸给他们。

    但是,铁锅,美酒、玻璃却是必须要卖的。商行这边要做好准备。炼铁的基地可以放在唐山。”

    董朗神情郑重,应道:“嗯。我回亲自盯着这件事。”

    张昭笑笑,“你用心就好。炼铁的事不是几天就能完成的。回头我找工部、兵部要些工匠帮忙。总得先把铁锅练出来,再论其他的产品。我是准备在小镇中起高楼的。”

    钢筋混泥土了解一下。

    按照后世的标准,京城现在顶多发展到二环,外加一个南城。但是日后土地必定是稀缺资源,修建楼房也会是一种趋势。

    张昭和董朗聊完,带着陈泰绕道回北城。马车摇摇晃晃的在月光中走着。

    经济,归根结底还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他已经和岳父王承裕商议好再搞两点试点的事情。那么,如何吸收多余的劳动力,这就是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他已经在推动这件事。陈夕凤一口叫破。

    而朝中关于互市的争论,别看现在京城中的士子将他骂成狗,但他还是有把握推行成功。

    盖因,弘治朝的君臣,不是晚明时的那帮所谓的道德君子,还是知道做实事的。如果,真论削弱鞑靼人,这互市为何不能开?

    而开互市,张昭就得保证国泰商行在其中分一杯羹。他真搞什么大公无私,下次弘治皇帝会听他“忽悠”?

    贸易顺差,这笔利润给权贵们吞下去也是吞,给弘治皇帝吃一口有何不可?

    至此,他的整体布局基本完成,就等着弘治皇帝召开廷议,把事情落实下来。

    他之所以要国泰商行涉足布匹、钢铁行业,还有另外的考虑。

    众所周知,穿越者要改造世界,第一要务是要提高本朝的人口。而现在才是十六世纪初,美洲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三样高产农作物连影子都看不到。

    全球的地理大发现才刚刚开始啊!他想搜寻也没辙,除非他也推动大航海。

    但是,对明朝的利益集团而言,征服海外的土地,根本没有动力。他们连可见的陆地都还没征服完呢。西方搞大航海,那是因为奥斯曼帝国把贸易路线给掐断了啊!

    所以,要推动整个明王朝的国力增长,从人口红利上想办法有些难度。办法不是没有。那就是打下更多的膏腴之地,移民过去屯田,繁衍人口。

    然而,这比高产农作物慢太多啊。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口爆到十四亿?

    明朝人口统计数据,不同的历史学家给出的人口估算不同。最少的认为明末时只有六千万,最高的认为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有1.6亿人口。

    那他只剩下一个办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这个名词,不用过多的阐述吧?

    简而言之,就是他只能去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搞大机器生产,以当前的人口,爆发出更大的产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使明帝国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于织布机,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而钢铁产量是工业国家的能量体现。

    所以,张昭要让国泰商行现在就涉足布匹、钢铁产业!

    张昭坐在马车中,看着夜里的京城变得沉寂,灯光稀疏。心中微微感叹。

    以后不会这样了。

    日后的京城,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教育的中心。那时,京城将拥有近千万的人口,不夜城!

    …

    …

    城东一处富贵的府邸中,数人正在静室中密谋。

    这里是定国公府的府邸。定国公之孙徐光祚正面色兴奋的和其他两人商议着。

    旁边站着一名温文尔雅的书生,中等身高,身形清廋,闭口不言。正是今日上午大骂张昭、落第的金陵国子监生顾耀诚。

    成国公之子朱凤看顾耀诚一眼,“吕大人,此子没问题吧?”

    被称为吕大人的中年男子颌下长须,带着黑色的四方平定巾,一看便知是文官,道:“叔时有匡扶天下之心。自金陵而来,又深悉京中舆论。事无不可对人言,他听听无妨。”

    这其实是栽培后辈的意思。

    徐光祚忍不住翻白眼。

    他们几人汇聚在此,商议的是阻拦张昭废除天下卫所的事情。这件事触动了武勋集团的利益。

    定国公属于上公,但在永乐、宣德朝之后其府慢慢的衰落。徐光祚的爷爷老迈不堪。他是第一袭爵人选。最近底下的武勋们闹腾、串联。武勋之首,英国公根本不打算出头,而是选择观望。但他认为这是一次令定国公府重新回到政z舞台的机会。

    朱凤出现在这里自不用说了。他府上和张昭关系不佳。

    御史吕纪先和金陵魏国公府来往甚密,他本就是南直隶苏州府人。此次阻拦行动,主要靠此人来定计。

    吕纪先道:“张昭身得天子喜爱,想要扳倒他,一次两次是不行的。但是,必须要去做。本官决定上书弹劾他。另外,造势、联络就要看诸位的。”

第两百八十八章 弹劾奏章

    三月中旬,殿试前夕,京中针对张昭的舆论,或者说针对是否废除天下卫所的舆论忽而爆发,并且声势浩大。

    都察院江西道御史吕纪先连上弹劾奏章拉开序幕,他在奏章中力陈废除全国卫所之弊端,并弹劾张昭种种不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罪状:

    第一,藐视朝廷法令。将被贬到前顺天府通判方珍父子,他的小妾的父兄三人,假其为新军营效力,带回京中。

    若是人人效仿,置朝廷法令如何地?

    第二,以权谋私。

    趁着西北固原、宁夏两镇废除卫所试点之际,与地方缙绅相勾结,利益交换。

    三原王氏的瑞昌号拥有燧发枪、水泥的制造技术。如此重要的技术,怎么能交给地方缙绅?

    而张昭本人就娶了三原王氏的女儿为妾。

    并趁机在西北设厂捞取商业利益。经查国泰商行分别在灵州、宁夏城、红城堡、固原城等地设厂。

    第三,妄测圣心,骄奢淫逸。

    天子因其功赏赐府邸,张昭却要在京西南占地三千亩。美其名曰:求田问舍。敢问起楼阁花费几何?

    而且,张昭如此惺惺作态,是怕天子猜忌而效仿前朝故事吗?然而,如今是圣天子当朝!

    第四,欺君罔上,罔顾圣恩。

    王承裕为求官而屈身于张昭,何其无耻!堂堂两榜进士,不思报效国家,而嫁女给张昭为妾,相互勾结,谋夺利益。其罪几何?

    张昭如此行径,不是欺君又是什么?

    不得不说,吕纪先关于张昭的黑材料还是准备的比较充分的。他的奏章一经递交、传抄。立即引起科道的轰动,纷纷以此为蓝本,上书弹劾张昭。

    明朝的奏章上交流程,有两条途径。第一,经由通政司递交给内阁。第二,在会极门那里投递,每天都有小太监在那里等着的。

    吕纪先的奏章是交给通政司的。而通政司对奏章是要存档备案的。奏章内容根本没到宫中,就已经传遍。舆论迅速的发酵。

    而大明朝的舆论风潮向来是小弟们先上:开宗明义,表明这次我要搞谁,因为什么原因,不相干的人让开。

    大佬们不会在一开始就表态。

    在这股风潮之中,科道言官,六部主事这个级别的官员纷纷上书。不仅仅张昭挨骂,王承裕、王恕都被吊起来打,王小娘子亦被安了个“品行不淑”的骂名。

    这要是在现代社会,够的上打一架的标准了。但是,在大明朝的骂人特色中,只是一般般。大臣们骂皇帝,都敢连皇帝的祖宗一起骂的。

    在这“嘈杂”的骂人声中,有的人认为张昭提出和鞑靼人互市,是为了转移废除卫所的注意力。

    还有人骂张昭怯弱避战,封爵之后开始腐化。

    京城之中在短短的数天之内,仿佛一个巨大的木材堆被火星子的点燃,烈火熊熊。

    而张昭正在新军卫中。

    …

    …

    三月十八日,弘治十五年的殿试照常举行。题目是弘治皇帝给的:论与北虏互市之利弊。

    最终的一甲三人是:康海、孙清、李廷相。会试第一的鲁铎的名次是二甲第二。

    这一科的会试主考官是李东阳。这些士子全部都算是他的门生。

    殿试的时间就夹杂在这次舆论风波中。三月十九日,弘治皇帝下旨,令二十日上午在武英殿廷议与北虏互市之事。

    十九日晚,一场春雨不期而至。

    已经改名为“新军营”的新军卫军营外的住宿区中,没有在张昭身边当值的王武和妻子吴姗厮磨后,在房间床榻中说着体己话,窗外夜雨滴落。

    吴姗是原甘州卫指挥使吴桉的女儿,王絮雪的好友。本来家世不错,现在自然是衰落下来。固原镇的卫所、军户、军籍都废除掉了啊。

    而王武虽然因战场指挥失误被贬斥,失去带兵的机会,但作为张昭的亲卫首领,地位并不低,而且还是新军卫的元老。官任千户。每月的饷银60两。朝廷赏赐和战场缴获另算。

    吴姗枕着枕头,“老爷,妾身听说外面很多官员都在弹劾张相公,这没事吧?”

    王武幸福、惬意的躺着。他当日跟着相公、王姨娘游湖,倒是一眼看中吴小娘子,后来在固原城成就姻缘。

    “能有什么事?相公这是挡着一些人的财路了。在西北时,有新军卫镇着,你爹他们不敢动。回京之后,这天下的反扑压力都汇聚过来。闹腾的很。”

    吴姗担忧的道:“那还不怕?”

    这可不是在西北。张相公在新军卫的军权,指不定一道圣旨就会被剥夺。她跟着新军卫家属一路抵达京师。可是非常清楚新军卫的门道。新军卫有一门课,叫做思想教育课。每天都在讲忠君爱国。

    这或许也是天子并不猜忌张相公在京城外手握重兵的缘故。

    王武笑呵呵的道:“这天底下的事,总就是天子说了算。相公只要不在这上头犯错,有什么可怕的?

    相公这段时间在营中制定提高辅兵、乙等兵、甲等兵待遇的方案。没功夫理会外头的事。那帮人加起来,都打不过新军卫。

    睡吧,明天还要早起护送相公去皇城中。可以你家老爷我官职太低,不能进去看大戏。”

    “哦。”

    吴姗乖巧的应一声。不管她的少女时代是如何刁蛮,又是如何调皮、狡黠,出嫁从夫。她不可能如好友王小娘子那样,在张昭的宠溺下,还保持着少女时的本色。

    不过,她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是在想自家老爷说的大戏是怎么回事。

    邸报上不都在说废除卫所的事吗?

    和北虏互市的事情,有什么大戏可看?无非就是反对和支持罢了。

    …

    …

    二十日的清晨,张昭在军号中起床,洗漱完毕后,换上伯爵公服。头戴乌纱帽,穿右衽盘领纻丝绯袍,系玉带,踩黑靴,手拿笏板,坐马车进城。

    他刚刚签发了提高新军营普通士卒待遇的命令。将乙等兵的军饷从每月五钱银子提高到一两,甲等兵提高到一两五钱。小旗、副总旗、总旗各有提升。

    盖因有些新兵娶妻后,有小孩,家里开销增大。而京城这里的粮价还是一两银子两石。他必须得让军中精锐士卒安心训练、杀敌。而不是为柴米油盐苦恼。

    “以后物价还要涨。军饷也得慢慢提高啊。养兵的花销逐步增多。”

    张昭轻轻的抿抿嘴,把思绪回到今日武英殿议事上来。他需要给重臣们讲一讲贸易课。

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

    乾清宫中,宫女们帮弘治皇帝穿衣、洗漱。看天色,今天早朝自然是有免掉。

    其实,明朝自成化皇帝之后,皇帝不上早朝不是什么稀奇事。弘治皇帝在早朝上早开始懈怠。阁臣每次劝谏,点头而已。只是,弘治皇帝每天都会召见大臣,没人会说他不勤政。

    弘治皇帝在东暖阁中吃着早餐,清晨的阳光在宫殿檐角斜斜的照射来。太监萧敬在餐桌边侍立着,顺着天子的意思,讲着最近宫内外的一些“趣闻”。

    “殿试结束后,士子们在京中交游。基本都是在议论新秦伯张昭关于废除天下卫所的议论。”

    弘治皇帝喝着燕窝粥,神情温和,不疾不徐,“王承裕的折子递上来了吗?”

    “还没有。”

    弘治皇帝点点头,“嗯。这样也好。事情一件件的来。”

    自去年西北大胜后,本来今年开春以后就非常轻松的。他每日只是照常处理政务即可。最忙时就是二月份免掉河南灾税粮。可自打张昭回京后,他倒是忙起来。

    忙一点无所谓,能解决问题,让皇明蒸蒸日上,他并不介意。

    其实,是否和鞑靼人互市,他本来只打算和三位阁老、兵部尚书马文升商议。

    但是,在御前会议中,首辅刘健和次辅李东阳意见不符。刘健持反对态度。而李阁老支持张昭的提议。谢阁老又是另外一种意见。

    他不得不下令廷议此事。他个人内心中,还是倾向于张昭的方案。

    早饭后,弘治皇帝消消食,看了几本奏章后,就往武英殿而去。

    …

    …

    昨夜小雨,到二十日上午,云消雨霁。

    皇城东南的文渊阁中,首辅刘健交待服侍他的中书舍人几句,离开公房,往武英殿而去。

    沿途的官吏,纷纷避让在路旁。和刘健有关系的,则恭敬的行礼。

    稍后,李东阳,谢迁两人纷纷从文渊阁中出发。

    而此时,参加廷议的文武官员已经陆续的从东华门、或者西华门进宫,往武英殿汇聚而来。

    张昭上次来武英殿还是前年。因为,他教朱厚照踢足球,被刘健等人知晓,谢迁令人弹劾他荒废太子学业。

    当然,这件事的本质,是文官集团中的某些人想把他从太子身边清除出去。

    当时,在武英殿中的群臣规模要小得多。毕竟,涉及到皇太子的学业、名声。只有重臣在。

    而现在张昭走进武英殿中,就发现足有三四十人。或是绯袍,或是青袍。青袍很好理解,这是科道。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给事中都有廷议资格。

    张昭的便宜岳父,新上任的户科都给事中王承裕就在殿中。不过,他最近挨骂比较多,正闭目养神,并没有和同僚们交谈。

    绯袍自然是阁臣、尚书、侍郎们。外加都御史戴珊,通政使秦云舒,大理寺卿。

    相比于文臣们豪华的班底,武臣们就只有寥寥数人,俱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这还是和军务有关议事的廷议。若是人事议题,武臣就不用来了。

    大殿之中,以御座坐北朝南为基准,文左武右。张昭走到武臣班列的末尾站着。

    张昭刚一进来,各种目光就冲着他看过来。

    满朝文武大臣,见过张昭本人的不少,没见过他的一样不少。甚至几个科道言官在奏章上骂张昭骂的狗血淋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正主。

    张昭倒没什么好怯场的,目光平静的站在自己的位置处。正好在镇远侯顾溥下首。

    随后,净鞭三响,弘治皇帝在随行的太监们簇拥下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

    武英殿中群臣在建极殿大学士刘健的带领下躬身行礼。明朝和“我大清”还是有区别的,不是每次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大臣们有一定的体面。

    “平身!”弘治皇帝坐到御座上,俯视群臣,目光从武臣班列末尾的张昭身上扫过,开始议事。

    张昭关于和鞑靼人贸易的那本奏章,内容早随着邸报传遍朝堂,十三布政司。但是这本被内阁票拟后的奏章,还在弘治皇帝手中,此刻弘治十二年的状元、翰林编修伦文叙充任读本官,朗读张昭的奏章节略。

    等中年大叔模样的伦文叙朗读完,弘治皇帝环视群臣,徐徐的道:“诸卿对张爱卿此议有何疑虑均可提出来,让他解答。”

    武英殿中出现短暂的沉寂。

    今日议事的主题,群臣当然都是知道的。只是,最敢言的科道言官们最近都集中精力骂张昭搞的废除卫所的事。关于边贸互市,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观点,总不能在御前乱开口。

    户部尚书侣钟道:“张都督,本官有一事不解。何谓国内生产总值?天下之财九分,有其定数。按照张都督的观点,天下的财富是可以增长的?”

    侣钟够不上名臣的坎儿,但也算是能臣。在明朝有一种财富观点很盛行:那就是天下的财富总值是定数。

    朝廷收税也好,赈灾也好,都是在分配天下的财富,而不是创造出财富。

    至于说,每年税赋的多寡,这是因为在各个环节的开支增长、浪费,还有就是缴税百姓在减少的缘故,更多的财富、人口被缙绅们隐匿、获取。

    所以,这就有造成两种方法。第一,要求节俭。社会风气奢华往往会被士大夫们认为世风日下。第二,增加更多的在册百姓,增加税赋来源。

    王承裕在西北试点,废除卫所,给国家增加数万可以缴税的百姓。所以在废除卫所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就给其酬功升职。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清丈土地,清查人口?这个别问,问就弄死你。

    新军卫晋升为新军营,张昭是以伯爵的身份担任新军营都督,拱手道:“侣尚书,在下认为是的。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到边贸这件事上来,核心思想就是两条。第一,朝廷只收税,交易完全由民间商号去完成。

    第二,交易的物品要作出限制。用日常消耗品、奢侈品去交换战马,毛皮。”

    张昭根本没和户部尚书争辩,而是直接往贸易问题上带。去阐述劳动价值论,他疯了才干。他理论水平没那么高!

    户部尚书侣钟当然知道贸易的好处,他干的财务工作。他只是担心搞互市搞得亏本就麻烦。现在听张昭这么说,朝廷只管收税,点点头。

    这时,另外一人出声。

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

    说话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官员,身穿绯袍,身量微高,消瘦,长须飘飘,颇显俊逸之态。

    “张都督此言似是而非,讲的模拟两可。看似前景无限,实则是废策。本官有几个问题倒要请教张都督。”

    武英殿中正“开小差”的科道言官们瞬间振奋精神。说话的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宇。

    这个官职,在此刻的武英殿中不能算有决定性份量的。但是,刘宇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大学士刘健一手提拔起来的。

    早前,坊间传闻首辅刘健不支持互市,看来传言非虚啊!

    张昭知道开胃小菜之后,正餐开始,拱手道:“不敢。请老大人提问。”

    刘宇目视张昭,冷哼一声,道:“本官不知道你的劳动…创造财富这个观点是不是对的?但是,鞑靼人并非是傻子。在草原上,其部骏马或许仅仅百十两银子一匹,难道互市时,他们会以这个价格售卖吗?

    而你所说的丝绸、玻璃等奢侈品,售价动辄成百上千两,鞑靼人会买吗?本官是担心互市贸易根本无法做起来。

    根据昔年互市的经验来看,卖得最好的是酒、茶叶、盐、铁锅这类物资。以骏马换此类物资,最终,在双方的贸易真的能是大明占到便宜?

    你鼓动舆论,蒙蔽圣天子。居心何在?”

    任何事情,都怕有心人研究。像张昭要废除天下卫所,在汹涌的舆论中,连募兵制的弊端都被人指出来。此时,左副都御史刘宇对张昭的互市奏章研究就非常透彻。

    张昭给弘治皇帝说:我们卖奢侈品给鞑靼人,鞑靼人卖战马给我们,他们肯定亏。

    这是弘治皇帝对奢侈品没什么概念。什么奢侈品,他消费不起?所以,他并不觉得张昭说的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刘宇这种老练的官员看来,这是扯谈!

    鞑靼人又不是傻子。他们互市,是为了改善,追求美好的生活,他们要采购的是日用品。而历年的互市数据也显示出来这一点。

    而且,来边镇互市的绝大部分都是些牧民、小贵族。这部分人的需求就是日用品。你在市场里运一堆奢侈品来,难道他们会买?

    言官们纷纷交头接耳。

    “这话问在点子上。”

    “此策不可行。”

    “张都督到底年轻了些,于国事有些想当然。他在西北推行废除卫所制时,也是几番反复。此策只怕也要改改才行。”

    在武英殿中的纠察御史吼道:“肃静!”老大人们也是人,不可能个个都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遇到事情在御前私自议论几句非常正常。而朝廷在议事时通常设纠察御史维持秩序。

    张昭等议论声安静下去,方才从容不迫的道:“刘老大人别急着给我扣帽子。我自会解释。

    刘老大人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将奢侈品卖给鞑靼人,对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鞑靼人的社会架构,牧民是贵族的附庸,其部落的大部分财富是掌握在少数权贵手中的。

    所以,对日需品,诸如:酒、茶叶、盐、铁锅这类的商品的需求,它是有一个上限值的。

    我从来没有说过不卖日需品。而是日需品和奢侈品相比,量要小。这就是我在奏章中写到的,要将贸易总量提到百万两白银的级别以上,方才有效果。

    我敢问刘老大人一句,我朝的丝绸、玻璃、烈酒,对草原上的贵族没有吸引力吗?”

    张昭讲到这里,武英殿中的大部分人都听明白。

    说白了,就是用日需品把鞑靼人“勾搭”过来,形成相互信任的贸易基础。然后,把奢侈品大量的在贸易中卖出去。奢侈品的销售对象根本不是那些鞑靼牧民,而是那些贵族。

    至于说鞑靼贵族会不会买丝绸,玻璃,烈酒,这是基本不用想的问题。国朝的丝绸行销海外,千金难求!

    大明肯卖,草原上的贵族绝对会买。只不过,他们以前是靠抢。商队偷偷出塞那点量,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

    最后,总的算下来,大明是赚钱的。

    这就是张昭说的贸易顺差。

    李东阳轻轻的点头。难怪李幽给他回话,张昭说要到百万两白银以上。原来在这里等着的。

    刘宇微微愣了一下。他精心准备的问题,就这样被张昭三言两语化解。他总不能当众说瞎话,说鞑靼贵族不喜欢丝绸吧?

    张昭出列对弘治皇帝行礼,朗声道:“陛下,贸易的商品,一定要严加限制。

    譬如:药材是绝对不卖给鞑靼人的。不能为其人口繁衍增加。医书、各种工艺书籍,不允许其购买。铁锅,可以卖。但是铁块等战略物资一定要限制。

    而趁着双方贸易的东风,大明的四书五经、佛经、道经全部都可以往草原上传播。

    至于,打开奢侈品的销路,臣还有一个建议。但凡小国朝贡,陛下可以赏赐这些礼物,形成风气。而定价由朝廷说了算,不可叫大明亏损。”

    弘治皇帝微笑着点头,“张爱卿所言甚是。”

    文臣班列中,礼部尚书张升微微皱眉。总觉得朝贡这样搞,有失天朝上国的颜面。但是张昭也就含糊的提一句,而且涉及贸易,他也不好贸然开口反对。

    刘宇出列,对弘治皇帝躬身一礼,道:“陛下,臣还有疑问要问张都督。”

    等弘治皇帝点头后,转身侧对着张昭,再次质问道:“张都督,即便如你所言,大明可以在贸易中占到优势。但是,所需要耗费的物力、人力呢?

    比如在宣府开互市,是否需要调集多少兵马镇守,收税账目如何算,日常如何管理。若是将贸易量上升至每年百万两白银的级别,朝廷支出会增加多少?”

    这又是一条反对的理由。

    但凡做事,肯定需要耗费人力。而国朝的商税惯例是三十税一,而且还非常难收。一大堆人有商税豁免权。譬如举人上路,带一堆货物随行,他是不用交税的。

    进士、官员,那更不用说了。

    那么,如此规模的贸易交易,搞不好朝廷收的税,还不够各种互市开销的。

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

    大理寺卿宋隆出声附和道:“刘大人这个问题正是本官想问的,不知道张都督打算如何解决?”

    张昭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虽然是最近极其耀眼的军事新星,但对着五十多人的左副都御史刘宇,要尊称一句“老大人”。但是,对同为成化八年进士的宋隆而言,喊一句“小刘(刘大人)”却是没问题。

    马文升年岁颇高,时年七十七岁,看着老态龙钟,眯着眼睛,注视着武英殿中的局势。

    他在等张昭的答案。

    要说互市这个问题,和吏部尚书没什么关联,但真论起来,主要还是兵部、户部的事。然而,作为此刻朝堂中,仅次于三位阁老的重臣,这个问题,他有自己的看法。

    吏部天官倪岳已经于弘治十四年十月去世。他是随后接任。加衔少师兼太子太师。

    此时,兵部尚书的职位空缺,暂时由兵部左侍郎熊绣负责。朝廷内围绕着兵部侍郎这个位置明争暗斗。

    若非张昭班师回朝搞出一堆事情,这个职位早就该尘埃落定。

    他认同张昭对鞑靼的策略:即暂时不能出塞,将形势转化为战略进攻态势,而是要想办法削弱鞑靼人的实力,为将来的战略进攻阶段积累优势。

    但是,他不认同张昭所想要用的办法。他不认为互市,可以削弱鞑靼人的实力。这还不如选名臣坐镇边塞,时不时的和鞑靼人打几仗。

    当然,张昭正在慢慢的“说服”他。他在等张昭对刘宇这个问题的回答。

    张昭表情镇定,无视汇聚过来的朝臣们的视线,侃侃而谈:“刘老大人,宋老大人,这个问题剖析开,是要分为两条。第一,商税收入。第二,收税的人力支出。

    第一,很明显,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贸易,朝廷提供信誉担保,提供场地、保护,凡是在互市地点进行交易的商家无论贵贱,无论鞑靼或者大明的商人都要交税。税率应改为十五税一(7%)。

    同时,在日用品上要做调整,还要增加1%或者2%的税率。引导来此贸易的商家多贩卖奢侈品来此。

    各类商品的税率在实践中不断的微调。

    第二,要设立专门的税务机构管理此事。并允许其拥有类似于地方守备的士卒,专门用来查处逃税、漏税事宜。因为,互市地点需要征税,势必会有很多商人会逃税。

    查出一个,惩罚一个。按照违法金额,罚没十倍。若其货物不足的,令税务机构行文府县查封其资产。

    而鉴于税务机构权重,应有朝廷指派御史,定期巡查。”

    “这…”刘宇顿时陷入沉吟着,消化着张昭提出来的方案。至少,从明面上,他暂时找不出张昭方案的漏洞。

    至于说,商税收的有点重,但是新生事物无可厚非,并没有触及到大明境内的律法。

    大理寺卿宋隆亦无法可说。

    这时一名掌道御史走出来,高呼道:“陛下,祖宗成法不可废。哪有征收如此重的商税的道理?而且,国朝优待读书人,岂可与商人一例视之。”

    “胡大人,你这是胡说八道。既然去互市,哪有什么读书人?”

    李东阳的态度早就泄露出来,当即就有言官们出来反驳。什么祖宗成法,那是扯淡!无法是朝廷要收税,损害到边镇商人的利益。此人在此瞎说。

    等争(骂)论(人)声在监察御史的咆哮之下稍平息后,吏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王鏊出声道:“张都督,你要收鞑靼人的税,这如何收?鞑靼人不服王化,未必愿意交税。税务机构总无法跨境追缴。”

    张昭脱口答道:“这一条,要和鞑靼来的使臣谈清楚。而在互市中,但凡不交税的鞑靼人,不允许交易。由商人举报。胆敢闹事的,应有边军予以扣押,适用大明律。

    现在是皇明获胜,主动给他们提出互市!他们胆敢不遵守,那也没必要客气!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张昭的骨子里,还是个强硬派。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人干过蠢事。以为制定规矩,就可以互市。但是鞑靼人直接开抢,这比给钱买不爽得多?所以,先要把他们打疼!然后才能谈生意。

    王鏊微笑着颔首。

    他对张昭印象不错。之前,还和张昭在乾清宫的门厅中交谈过。

    张昭这话说的是有点狂。但是,在新军卫大胜鞑靼人的情况下,为何不能狂?而且,新军卫还在扩军。

    武英殿的大臣们心里多少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现在确实是大明占着优势。鞑靼人想要互市,规矩得守!而带来这种扬眉吐气感觉的就是张昭。

    弘治皇帝脸上带着笑。这话说的大慰朕心。

    李东阳笑道:“子尚,还是要和气生财。”说着,向弘治皇帝建议道:“陛下,臣请设税务司专职此事!”

    这话基本是为这场争论定下调子。大致上的一些问题,张昭都已经解答。剩下的细微末节的问题,等试点时再调整。

    弘治皇帝环顾群臣,咨询道:“诸卿以为呢?”

    武英殿中的大臣们不会看不到弘治皇帝的表情。这个时候议事有议事的规矩。刚才质询张昭时,位卑权重的言官们就算发过言,这时弘治皇帝问的是重臣们。

    首辅刘健神情肃然,道:“陛下,臣依旧认为此策不可行。但张昭的意思是先择榆林、宣府二镇试行。若能为朝廷开辟税源,可以尝试看看。”

    谢迁道:“臣以为可以尝试。”

    马文升道:“老臣附议。”

    见重臣们都同意,弘治皇帝心里松口气,大致有点底,对李东阳道:“准奏。”

    这两个字一落,算是给互市的议题画上句话。但是,又引出新的问题。即新增的税务司,要放在那个部门架构下?

    是兵部还是户部?或者单独列出来?这涉及到六部之间的权力大小,还有官帽子。群臣怎么会没兴趣?

    张昭悄然的退回到武臣的班列中。心中紧绷的情绪松懈下来。总算是搞定。今天的问题都是在预料内的,并没有特别刁钻古怪的问题。比较务实。

    中间十几个科道言官们争论起来,但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其实说明他们对此准备不足。而对废除卫所,想要如此轻松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还得想办法。

第两百九十二章 税务使

    关于税务司的归属问题,一帮大佬们引经据典,各陈己见,一直吵到快中午十二点时才由弘治皇帝敲定:

    税务司暂时单列,新增一名(正三品)的税务使,专职负责边贸之事。所得税钱,在边镇中设钱仓。因朝廷每年都要往边镇输送饷银、粮草。

    税务司每年和户部交接两次,核销开支、账目。所得盈余归太仓所有。

    太仓就是明朝的国库。有户部管理。

    税务司可下辖税丁,暂时为两个百户的士卒,采取募兵制。

    职责规定好,人选却没有当场缺定下来。很明显,弘治皇帝不打算在此廷议人事。人事问题小规模讨论就好。现在武英殿中的人有点多。

    而这个税务使的人选,张昭拥有很大的建议权。

    其实,明朝的各衙门,从名称上来看,有高低之分。最牛逼的自然是部、院。六部、都察院、翰林院,这都是当官去处第一流的部门。而寺、司、监这就差点意思。

    大理寺卿、通政使虽然都是九卿,但是和六部、都察院比起来份量轻的多。其余的什么太常寺、光禄寺等而下之。

    很明显,李东阳的水平非常高,拿捏之处炉火纯青,他直接给出的名称是“税务司”。这其实大致的就给了一个定位。

    当然,几番妥协,从职责上看,户部对税务司拥有一定的管辖权。

    临近中午,弘治皇帝感受着肚子空荡荡的,说道:“既然议定互市事宜,先予以榆林、宣府两镇作为试点试行。那么,诸位爱卿,朝中派遣谁作为使者前往鞑靼通知此事?”

    毫无疑问,因为有大胜的底气,还有着惯例。这件事的操作流程应该是,大明派人通知鞑靼小王子一声。然后,第二步,小王子派人来朝贡,请求互市。

    双方关于互市的谈判,会在京师举行。

    谈成之后,便是第三步,昭告天下并行文至边镇,由地方总督或文臣来组织商户、军队,开互市。

    议事到这里,群臣肚子都饿着。首辅刘健出列,当机立断的道:“陛下,可令翰林学士梁储为正使,出使鞑靼汗庭。”

    弘治皇帝应允道:“可。”

    梁储成化十四年的二甲第一,时年五十二岁,任翰林学士,主持过一届乡试。这是储相的人选。以他出使鞑靼,定不会坠了大明的声威。

    随着弘治皇帝敲定人选,今日的武英殿议事算是结束。群臣们纷纷往殿外走去,相互议论着。

    朝廷决定开互市,这算是近年来的大事。武英殿议事结算,而这件事还远未到结束之时。至少,张昭的政z前途基本绑在这件事上。

    而一个正三品的税务使,同样是京城官员们关心的事情。这谁不想要呢?就算没有廷议资格,但也是转迁的好地方啊!唯一可虑的是互市之事能否成功。

    等大学士、马文升离开后,张昭跟着人流缓步出殿。镇远侯顾溥和张昭说着话,感慨道:“张都督,英雄出少年啊!以后大明的军队就靠你来带领了。”

    顾溥是带兵的大将,负责十二团营的军务。他因为年岁过高,无法再继续领兵出征。

    张昭不久前找镇远侯府一起开美食街,顾新已经传话,准备投八千两银子进来。

    顾溥在殿中亲眼看到张昭颇受弘治皇帝的信任,因而释放善意。

    想想看,张昭只是挡住了文臣们的咨询,天子脸上的笑容都出来。倾向性太明显。可知张昭的份量。

    张昭自然不会拒绝镇远侯的善意,客气的拱手道:“侯爷谬赞。下官不管当。”

    顾溥捻须一笑,看着前面的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的背影,今天廷议,武臣就他们四人,说道:“不要自谦。”和张昭一起闲聊着走出武英殿。

    正说话时,一名小太监脚步匆匆的而来,“张伯爷,皇爷召你去乾清宫中。”

    张昭和顾溥告辞,跟着小太监往东而去,顺着宫墙、广场,到乾清宫中拜见弘治皇帝。

    西暖阁中,萧敬正在指挥太监们摆桌子,准备午饭。

    一般来说,皇帝登基之后,身边的大伴,都会荣升司礼监掌印太监,即太监中第一号人物。比如:正统的王振,万历的冯保。

    弘治皇帝当年是由周太后抚养长大的。并没有专门指定身边的大太监。他上任初的第一任司礼监掌印是公认的正人:弘恩公公。

    此时,萧敬会充当一部分“大伴”的职责。当然,会有专门的太监跟着弘治皇帝,满足其日常需求。

    弘治皇帝一身龙袍,正在案几边喝茶,吃糕点,见张昭进来,笑着道:“张爱卿今日在武英殿中应对得当,深合朕意。中午在朕这里用膳。”

    这话不是说张昭和弘治皇帝一起吃饭,皇后都得在弘治皇帝旁边单独摆一桌。天子是至尊,谁敢和他同席?张昭吃饭的地方是旁边的偏殿。

    张昭知道弘治皇帝这是为能推行互市而“酬功”,给他这份天子赐膳的荣耀。只得再次行礼,“臣谢陛下。”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道:“咱们君臣私下里说话,不必拘束。关于税务使,你可有人选?”

    张昭道:“臣忙着思索互市的规章制度,还没想此事。请陛下容臣回去再想想。”他口袋里哪有正三品文官的人选?他才蹿红多久?这件事,他打算和李东阳“沟通”一下。

    弘治皇帝理解的道:“嗯。这个人选很关键。第一,要能和气生财,第二,要可以震慑住鞑靼牧民来硬的。你回去想好后,用密折报给朕。”

    弘治皇帝对张昭宠信归宠信,但并不打算让张昭参与御前的人事议题。张昭现在还没有这个份量。

    张昭干脆的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喝口茶,温和的道:“你在新军卫中整日宣讲忠君爱国,朕是知道的。朝堂中弹劾你的奏章,你不必在意。这次废除卫所闹起来的风波,反倒是将互市这件事给压下去。这倒是意外之喜。免去那些言官聒噪。张爱卿,你和王承裕有商量过吧?卫所改革,接下来怎么走?”

    他想听听张昭的意见。

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

    张昭站在乾清宫的东暖阁中,微微低着头和弘治皇帝说话,“陛下,臣和王老大人的意见是,废除卫所试点固然成功,但是仍旧不能贸然的推广到全国。可以再取京师、天津卫两地作为试点。”

    弘治皇帝坐在铺着黄绸的官帽椅中,将细腻的青瓷茶杯放在手边的金丝楠木方形桌几上,好奇的道:“哦,这是什么缘故?”

    张昭道:“陛下,西北废除卫所的两个试点之所顺利,有两大优势。第一,都是军镇。卫所的土地基本都是被世袭的卫指挥使所吞掉。关系都在军镇中。

    第二,新军营坐镇西北,没有人敢乱动。只能乖乖的接受这个结果。

    而臣在西北办织布厂,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并将织布厂的股份分红给军中百户级别以上的将校。相当于是对土地的赎买。所以,阻力要小的多。

    而这两大优势,推行到全国而言,未必就行。

    选取京师,和天津卫两地,一则是可以减小推行的阻力。二则是等等固原、宁夏两镇废除卫所后,是否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样积累一些经验。”

    弘治皇帝讶然的看张昭一眼,叹道:“张爱卿,真难以想象你才十八岁啊。思维缜密。”

    张昭心里苦笑:我这哪里是思维缜密,完全是后世的经验教训。张居正在推行一条鞭法时,都知道搞试点呐。我傻了才会想着在全国推广。

    “陛下,臣对于废除卫所的事情,还有些别的想法。想说给陛下听听。”

    弘治皇帝摆手制止了要过来催他用膳的萧敬,道:“你说。”

    张昭道:“陛下,臣要废除天下卫所之事,现在京中舆论汹涌,喊打喊杀。王老大人的奏章也因此没有递上来。

    而且,今日讨论的是否与鞑靼人互市都因此而没有受到干扰。想要废除天下的卫所,任重而道远。

    臣请陛下先不要透漏再搞废除卫所试点的口风。

    理不辩不明,臣奏请陛下…允许臣办一份报纸,用来引导京中舆论。”

    张昭差点脱口而出:开报禁。后面迅速的反应过来,明朝有个屁的报禁。邸报是世界第一份报纸的雏形。现在根本没有报纸行业,哪里有禁止?

    大臣和百姓那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不说要造反的话就行。

    弘治皇帝疑惑的道:“报纸?”

    张昭解释道:“陛下,就是邸报的增强版。邸报上的消息,太过于简略,都是从六科廊房里抄的奏章,然后让消息传递在各衙门之中。臣想办一份报纸,不仅仅要摘抄邸报上的内容,还要允许天下人在报纸上对朝中政策发表言论。

    第一件事,就可以从讨论废除天下卫所是否有利开始。引导京中,和天下官吏来讨论。”

    弘治皇帝略一思索就明白所谓的引导舆论是怎么回事,把赞成废除卫所的文章多放一些在报纸上不就行了?笑道:“你这倒是奇思妙想。你的意思是等都吵得差不多了,再抛出京师、天津卫试点的消息。行啊,朕许你去做此事。”

    弘治皇帝对科道言官一点好感都欠奉。孝宗实录中记载着一些他的言官们的嘲讽。

    盖因言官们老是骂弘治皇帝,今天说这做的不对,明天说那做的不对。

    而弘治皇帝不是什么强势的君王,基本上都是躲着言官。嘴里纳谏,实际上我行我素。

    不过,他知道不能阻塞言路。终弘治一朝,因言获罪的大案基本没有。当然,小案子还是有的。

    而张昭的提议,他大略上看出一点苗头。引导舆论,是不是就是将言官们纳入管理的范畴内?

    明朝的惯例,都察院、六科,那基本渗透的和筛子一样,没有人能彻底的掌握,做到统一发声。

    实话说,这让他有点怦然心动。若是能约束言官,他以后的日子要好过许多。最少,耳根要清静些。

    张昭见弘治皇帝批准下来,朗声道:“陛下圣明。”

    他其实在这番话里打了埋伏。在天津卫搞试点,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他其实是想开海禁。当然,事情要一件件的去做。他只是留给引子,后面再不断的引导。

    他现在优先要处理的是美食街、互市贸易、涉足布匹、钢铁行业、废除卫所这几件事。

    当然,废除全国卫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总得搀点私货进去,保证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他可不想当张居正,身死家灭。

    而报纸之事,则是兑现给王小娘子的承诺。亦是日后做事的重要利器。报纸的作用之大,这一点弘治皇帝未必看得到。

    弘治皇帝看张昭的眼光,再多几分喜爱,颇有点长辈看晚辈的意思,笑道:“别拍朕的马屁。梁储出使鞑靼,往返还有数月。这段时间,你多和太子亲近。别老想着赚钱建你那个园子。”

    张昭略尴尬。这倒不是说弘治皇帝和他聊聊家常他不大适应弘治皇帝的风格。而是说,他想在京西北郊外修建占地三千亩的园林,这是自污的手段。

    弘治皇帝直接点出来,表明看穿他的想法。而其实弘治皇帝对他是很信任的。这就有点尴尬。

    而且,弘治皇帝知道他正在串联驸马都尉崔元,长宁伯府,镇远侯府,英国公府筹备建造美食街捞钱的事。

    张昭躬身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笑着点头,吩咐萧敬道:“用膳吧。”走到一丈长的餐桌边。门口等着的太监、宫女们依次上菜,而且还都带着口罩。

    张昭对传说中的皇帝用餐有点考据的兴趣,不过不等他多看,萧敬就派小太监将张昭带到偏殿吃饭。

    萧敬看着张昭消失在东暖阁门口、穿着一身绯袍的挺拔背影,心里笑着摇头:皇爷对张昭是真宠信啊!连张昭要求暂缓透漏废除卫所接下来只搞试点的消息都答应。

    在萧公公感慨时,张昭被引入到乾清宫的偏殿中,品尝传说中的御膳。

    武英殿议事虽然结束。但弘治皇帝今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有一批官员等在乾清宫的门房中,等待着接见。而张昭被赐膳的这一幕,自然被看到。

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

    按照一些清宫资料的描写,皇帝吃的御膳很奢侈。而且没有一口热菜,全是冷的。主要防止被下毒。

    张昭看弘治皇帝吃饭的架势,并没有那么夸张,他出来的时候,明显看到还在冒热气。

    而按照崇祯年间大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里面的描写,明朝的御膳并不好吃。跳脱一点的皇帝,都是直接让大太监请他们吃饭。每顿想吃什么吃什么。

    乾清宫的偏殿中,张昭在八仙桌前坐下,两个小太监将食盒提来,摆着八道精美的菜肴,主食是白面用油煎出来的饼子,撒了芝麻。

    “汗,这明朝的国宴也没那么夸张啊。”

    张昭嘀咕一句,开始吃饭。他正年轻着,饭量很好,这会儿快一点早就饿坏。

    他现在武英殿中陪着文臣们“鬼扯”,刚才又给弘治皇帝出主意,倒是错过饭点。

    张昭先吃个鸽蛋垫垫肚子,再尝一口麻辣活兔。兔肉被切的组成一个漂亮图形,飘着浓郁的卤汁味。这种卤汁的做法,兔肉吸饱了麻辣的味道。

    辣椒要到万历年间才传到中国。而古人早就有制作辣味的办法,用料是姜、花椒、胡椒、葱、蒜、芥末、茱萸等物。

    张昭用筷子夹起一筷子兔肉,只吃一口,就感觉口腔中的辣味在爆炸,浑身毛孔散开。舒坦!

    “我搞美食街有味精这个杀手锏在,亏本的生意是不可能的。但明朝还是有很多美食,这也得引进来。改天带婉儿她们去尝尝。”

    张昭脑海里的思绪一闪而过,大口吃着兔肉,咬着面饼,心中想着今天的事。

    自三月初回京开始,张昭大致就有一种感觉,仿佛有人在暗中盯着他。

    别误会,这不是玄幻或者武侠的世界,没有什么高来高去刺客、大宗师。而是,他感受到一些方方面面的约束,或者说恶意。

    这很正常,他要废除卫所,动了多少人的利益蛋糕?他在西北大胜,被弘治皇帝宠信,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朝堂格局,这又动了多少人的蛋糕?

    所以,有利益集团对他不满,这是肯定的事情。

    而这种不满,反映出来的便是京中的舆论对他的攻讦,那些奏章、流言真是可以把他吊起来打!还反映出来的,在朝堂上对他的质问,和要做的事情的阻拦。

    其实,这些人是哪些人,他大致有数。和卫所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大部分都是武勋集团,特别是老牌的勋贵。还有,侵占卫所土地的权贵、缙绅、大族。

    张昭是不打算学张居正的。张相公牛逼归牛逼,但是结局比较惨。他本人是累死的。死后,皇帝学生把他家给抄了。大儿子自杀。

    所以,张昭打算培养新的利益集团对坑旧的利益集团。他准备的是军功和工厂相结合的模式。在西北的织布厂就是一次尝试。培育新兴的工商业阶级。

    等报纸这事弄起来,他就准备把织布机丢出来。

    他今天在武英殿中和文臣们辩论,把和鞑靼人互市问题敲定,这只是和对手较量的开胃菜。接下来,废除全国的卫所,才是大餐!

    不过仅仅只是吃开胃菜,亦是大有收获啊!

    首先,作为武将,他很顺利的将手伸到军事以外的领域。在边境的互市贸易他是能说的上话的。

    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税务司的税务使人选,他有建议权。嗯,回头和李阁老勾兑一下,换点实在的利益。譬如,他垂涎兵部的火器制造、冶炼矿石的工匠许久。

    其二,税务司的相关业务开展,他可以上奏章,进行影响。

    其次的好处,他今天又在弘治皇帝面前刷了一波好感。没见弘治皇帝直接告诉他,最近多和太子亲近。

    这是弘治皇帝对他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爱护。他作为统兵大将,和太子混的熟,想想都知道好处有多少。

    张昭吃完饭,叫小太监打个包,再到东暖阁里谢恩。弘治皇帝还没吃完。略等了一会。谢恩后,离开乾清宫在奉先殿东侧的空地处找着正在踢足球的朱厚照。和他约好过两天去城外给报纸选址。再出宫返回小安镇中。

    …

    …

    张昭离开乾清宫时,正等在门厅里等候弘治皇帝召见的大臣们则是议论纷纷。

    皇帝赐宴,这属于一种荣耀,等闲不可得。张皇后甚至求弘治皇帝给她父母赐宴,以求成为“历史佳话”。

    “天子真是宠信新秦伯啊!”

    “呵呵,他未必不是另外一个李广。”

    “慎言!”

    能来见弘治皇帝的,基本都算是中高级官员,在陛见前聊天还是比较克制的。但是那么一股酸溜溜的意味还是透漏出来。

    天子宠信意味着什么,还用多说吗?

    翰林学士梁储穿着官服,坐在微偏的板凳中,沉静不言。他性情如此。

    心里琢磨着张昭这个人。

    要说张昭年少骄纵,也说不上。找天子划走三千亩地准备修建园林,这算不得多大的恶行。而观其在西北时上奏章请求在固原、宁夏两镇试行废除卫所,也是读书人的情怀:心系黎庶。

    但是,再观张昭之言论,可知他必定会在数年之后鼓动天子北征漠北。这是他所不愿意的。

    他被首辅刘阁老推荐出使鞑靼,离京前倒是可以去拜访下这位新秦伯。

    …

    …

    张昭回到小安镇中的住宅。外出游览京中风景的王小娘子刚好回来。

    张昭将打包回来的兔肉,烧笋鹅,糯米面蒸熟加糖碎芝麻(糍粑)交给韩娘子,叫她热一下,再端上。

    典雅的正房中,张昭看着八仙桌前举止优雅吃着兔肉的王小娘子,刚吃几口,就不复优雅的仪态。她被辣的满脸通红,小口的抿着温茶,小手扇风,“呼,好辣,好辣!”

    瑶琴、秋月两个俏丫鬟站着吃,纤纤素手拿着兔肉。形象一点都不淑女,但是很生动。

    张昭微微倚在靠背椅中,嘴角带着微笑,道:“絮雪,你们都少吃点啊。虽然有我每天给你们降火,但是吃多了容易长痘痘。”

    王小娘子忍不住娇嗔,娇媚动人,“夫君,你胡说呢!我才只吃两块兔肉,怎么会长痘痘?”

    至于她说张昭胡说什么,这就是情趣之中。

    瑶琴、秋月两个丫鬟娇羞的轻笑。

    张昭哈哈一笑,手枕在头后面,惬意的靠着椅背,道:“絮雪,最近准备做一篇关于废除卫所的策论吧。我已经想天子请旨,准备办报纸。”

    “啊…”王小娘子既雀跃又惊讶,发髻上精美的步摇在下午四点许的光线中摇曳着。

第两百九十五章 京师半日(上)

    王小娘子、瑶琴、秋月三人在张昭提醒后,将麻辣兔肉吃了几块便停下来。没有任何女孩子会不爱惜自己的容貌。

    瑶琴还有点贪嘴,看着兔肉,食玉大增。秋月在她背上轻拍一下,“你个馋嘴猫,还想吃啊?”

    瑶琴澄澈的眼眸瞪着秋月,斗嘴道:“少爷特意从宫里带回来的美食,我们不吃掉岂不是浪费少爷一番心意?”

    两个俏丫鬟都是一米七五的身高,可谓高挑、修长。偏偏又身段丰盈,峰峦高耸,凸凹有致。大长腿。两个很高挑的大美人,给人一种青春靓丽的美感。

    实际上,因为身高的缘故,身形略矮一点的男子,在她们面前会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触。她们的美丽带有一点压迫感。小黑胖子张泰平就有这种感触。

    而两个俏丫鬟,在张昭面前自然是娇媚可人,温柔乖巧。

    瑶琴的性情,看似天天读佛经、道经,其实更为活泼、俏皮一些。她的容貌比秋月更精美,如明珠生晕,清雅无端。

    而秋月胜在通身肌肤雪白。配合着她高挑、曼妙的身姿,如同一尊玉观音。她喜欢穿红裙,更显的肌肤如牛奶般。性格中有着仗义的一面。

    两人在八仙桌边闲扯,时而娇笑、打闹。青春少女。张昭则是和王小娘子说着报纸的事。

    王小娘子美眸中带着惊喜、讶然。她开始还有点恍惚,等张昭说完详情,和太子约好过两天去选址,她才回过神来,眼波流转,一双妙目落在张昭脸上,清声道:“夫君,我真的能执掌这家报纸?”

    她从西北跟着张昭来京师,纵然京师里有爹爹、姨娘在,有夫君对她的宠爱、纵容,她内心中还是有些孤独感。对当前的生活有些不大适应。

    婉儿姐姐对她自然没问题,安排的妥当。只是,她对婉儿管理张府的日常、人事、账目并不敢兴趣。

    她往日在闺中,第一喜好是和闺中密友们谈天论地,点评时政,时时有宴会。虽然夫君说她在时政上根本没入门,但她乐在其中。

    第二喜好是山水娱情,评论诗词、文章、音乐。

    她在南口村中,除开听南宫大家弹弹琴,其余时间都只能自己看看书。她在京中并没有朋友。夫君在的时候,自然可以缠着他说话,但他有时候会很忙。

    而现在若是能执掌报纸,让她颇为惊喜。至少,可以每天都顺畅的知道外界的时政消息。还能写文章评论。

    张昭看着忽而焕发神采、清艳的犹如神女般的王小娘子,将她搂在怀里爱怜,笑道:“这是当然的。不过,你得和你夫君的步调一致。不能唱反调。”

    见两人在一起,瑶琴和秋月两个俏丫鬟俏脸微红,也不斗嘴,收拾着餐盘出去。

    王小娘子腻声道:“这是当然的啊!夫君,你要我先写一篇废除卫所的策论,莫非是要声援我爹爹?”

    张昭道:“也算是吧。届时报纸上也要登录其他意见的文章。还要摘抄邸报。絮雪,你要起一个笔名,准备打笔仗。接下来,有的你忙的咯。”

    王小娘子转过身,面对着张昭,嫣然一笑,奉上一吻,开心的道:“谢夫君。夫君推行报纸,固然是为国事。可是能为我想着,让我参与其中。我很开心。我今日去京中的首饰、成衣店里看了看,还未沐浴…”

    话为说完,俏脸泛红。

    张昭顿时感觉心弦都被拨动,在她耳边道:“我们一起。”

    …

    …

    在小安镇休息了一天,张昭带着王小娘子、瑶琴、秋月返回南口村小住。三月二十五日,他方才悠闲的重返京师,和太子朱厚照在西苑碰头。

    “张昭,你怎么才来?走吧,本宫都等不及了。”

    朱厚照换过一身名贵的蓝色绸缎长衫,十二岁的青年眉细脸长,嘴角长出绒毛,头戴儒巾。见张昭从西苑而来,眉开眼笑,然后连声抱怨着。

    跟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谷大用自然不会认为太子是真的对张昭不满。

    张昭笑着拱手行礼,道:“臣住的太远了。接下里在城里,臣与殿下以朋友相称,还望殿下恕罪。”

    张昭手里有腰牌,他在皇宫中基本是畅通无阻。甚至可以直接到乾清宫外面求见弘治皇帝,如果他有急事的话。这时进西苑,自是很简单。

    朱厚照兴奋的摆手,道:“正该如此。我已经给自己取好名号。朱十二。子尚兄,我们走!”

    “诶…”驸马都尉崔元在一旁苦笑一声,跟着太子朱厚照、张昭出西苑。

    有驸马都尉崔元带路,出西苑不在话下。

    朱厚照作为太子,在皇城中还是有不少大臣认识他的。因而,朱厚照坐在马车中,谷大用跟在马车里服侍。他透过单向玻璃,打量着上午十时许繁华的京师。

    张昭、刘瑾、崔元三人骑着马,后面随从十几人跟着。

    崔元内心里还有些不安,骑马和张昭并肩而行,看着繁华的街道,低声道:“张伯爷,天子让你和太子亲近,你把太子带出来逛,是不是…”

    张昭微笑道:“驸马的担心我知道。圣上怪罪下来,我一力承担。驸马,太子长在深宫之中,如何能知民间疾苦?偶尔出来转转,也不为过。话说前汉时,那几个皇帝可是经常在关中闲逛。”

    崔元苦笑着摇头,“嗯。”他只能把心放宽。

    要论在天子面前的宠信,他这个妹夫和天子只能算是字画朋友,而天子前些天还给张昭赐膳。这不用比了。张昭圣眷正浓。

    说话间,张昭本来是带着队伍直奔正阳门外。他今天准备选好报馆地址。

    而报纸最大的信息来源,来自于六科里面的奏章。六科值房就位于午门外。

    报馆常常是要凌晨开始校版、印刷的。城内有宵禁不方便。放在城外的话,正阳门这里比较合适。

    哪知朱厚照等闲难得出来,吩咐道:“老刘,往京城里繁华的地方逛一逛。”

    有单向玻璃,朱厚照可以放心的在马车中观看京师日常的画面而不用怕被人发现。这比他之前来去匆匆,或者在马车里掀开一角看风景要好的多。

    转了一个多小时,从灯市口,棋盘街,国子监,菜市口,转到崇文门外,在清江楼二楼要两个雅间吃饭。

    朱厚照先痛快的喝一杯烫好的黄酒,亢奋的道:“子尚兄,到今天我才知道京城之繁华。按你所说,报纸要拿来卖,为何不把报纸设在这人流密集之处?”

第两百九十六章 京师半日(下)

    张昭和朱厚照的关系,其实一直经历着一个变化的过程。

    最开始是朱厚照喜好军事,想要招揽张昭进东宫,向张昭请教军事方面的问题。

    而张昭在进东宫后,迅速的展露出“才华”、“学识”,获得朱厚照的认同。

    之所以这两个词要打引号,是因为这并非明朝对才华和学识的定义。朱厚照在弘治十三年才十岁的年纪,他的儒学水平、诗词水平都是有限的。

    张昭所展露出的本事,是来自于后世的眼光、学识。而这恰恰对了朱厚照的胃口。

    当此之时,张昭有点类似被朱厚照倚重的“幕僚”。张昭这是初步在东宫站稳脚跟。

    之后,张昭回击宫中太监的陷害,搞出足球、练兵等事,帮朱厚照争得一些“自由”,在弘治皇帝面前加分,他和朱厚照的关系类似于朋友。

    这其实是朱厚照的性格有关。他比较讲义气。张昭帮了他,他待张昭自然就超越君臣这一界限。

    而此时,张昭从西北大胜归来,又教了朱厚照军棋推演,比例尺地图等物,带他出来“闲逛”,朱厚照和张昭的关系再亲近一些。这亦是弘治皇帝想看到的。

    张昭举止放松的喝着酒,解释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我捡主要的说。当前国朝的识字率非常低。所以,当前而言,报纸并非是卖给普罗大众看的。而是卖给官员、读书人、缙绅们看的。”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儒家文化一直讲究教化之功。明朝在各村落中都设有社学,自北宋时流传下来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也保留着,但是整体而言识字率依旧很低。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一旦开启后,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技术工人的培养,必须要推广教育。

    而如果是在工业革命中想要弯道超车,采取的措施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和夜校结合。

    这一点,张昭倒是不急。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而当前的世界时间轨迹,还没有进入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时期。而因为他的存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必定会是大明。

    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不用搞成千头万绪,不知道如何着手的局面。

    他的目标是很明确的:用报纸来对抗利益集团造起的舆论,推动废除卫所,释放劳动力。并以此为契机掌握舆论话语权。

    朱厚照一脸的恍然,叹口气道:“原来如此。酒楼下面的人流虽然密集,但是识字的却不多。子尚,你说报纸有教化之功,这如何教化?”

    崔元、刘瑾两人都看向张昭,颇为好奇。

    张昭端起谷大用给他倒的酒杯,先道一声谢,再轻轻的抿一口,笑道:“先教化读书人。再让读书人教化百姓。而想要让报纸上的消息为百姓所知晓,那就要花十年、二十年的力气去推广全民教育。所谓国富民强就是如此。”

    说到这儿,张昭顿了顿,因为雅间里还有刘瑾、崔元等人,他有些话不好对朱厚照说的太细。报纸存在的意义就是占据舆论高地啊!这是国家必须掌握在手中的利器。

    只看东林党掌握舆论之后,搞出什么事情来就知道。非我同党,即是小人。这绝对是一步都退让不得的!

    朱厚照重复一遍,疑惑的道:“教化读书人?”

    张昭压低声音道:“殿下,你回去问圣上就明白。”这话不好明说。但是弘治皇帝肯定懂。他天天被读书人骂,要是不懂才怪?所谓教化读书人,就是掌控舆论。

    朱厚照若有所思。

    八仙桌边就朱厚照、张昭、崔元三人落座。崔元坐在下首,他听懂张昭话里的意思,这是权术。便岔开话题,拍手笑道:“子尚,这可是你犯错了。”

    张昭就笑,“好,我自罚三杯。闲话说完,再叫一名乐师来弹一曲。我们吃酒。”

    雅间中的气氛随着女乐师拿着琵琶进来演奏乐曲而变得轻快。刘瑾、谷大用也被朱厚照按着坐下来吃酒,谈天说地。

    张昭道:“昔日汉唐时的长安,有东西两市,容纳南北、海外货物。奇珍异宝汇聚。我朝京师仅有南城一地。实际上,在城市建设上还大有可为。”

    刘瑾对此有点上心,道:“张伯爷的意思是?”他自诩将来是要执掌司礼监的人物,对治理天下还是很有抱负的。

    “城市要扩建啊!东西两面可以再由朝廷规划,建设新城。届时万国来朝,可以将这帮人的使馆安排在城东。”

    朱厚照插一句,道:“那子尚兄你的报馆也没必要放在正阳门外,放在东城外也合适。”

    张昭笑着道:“那也行。”要是从将京城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城市而言,把报业一条街放在东城外也可以。没必要选在正阳门那一块。

    正阳门外的正西坊是武勋集团的居住地。回头在报纸上骂他们,殊不好看。

    崔元对朱厚照道:“殿…十二,我和张伯爷在城东准备搞一个美食街,正好说起城市建设的事情,我们一会去看看。”

    朱厚照饶有兴趣的道:“好。”

    话音刚落,忽而听得酒楼外一阵阵的喧哗声。张昭几人到雅间的窗户往下看着。

    只见下面正围的里三层、外三层。两帮人正操着带着不同口音的对骂。旁观的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在一旁起哄。

    听了一小会,大致是双方发生碰撞,货物被打碎,要索赔。而货物是易碎的玻璃,价值很难评估。被索赔的那名南方口音的商人当然要尽力压价。

    朱厚照听的津津有味,还问道:“老刘,这玻璃大小、形状不同价格还不同?”

    刘瑾微微弯着腰,谄笑道:“殿下,玻璃制品都是张伯爷的国泰商行垄断。价格的事,他比老奴更清楚。”

    张昭心里一笑。听闻历史中记载,正德皇帝在宫内让太监、宫女们扮演商人,进行交易、买卖,他混在其中,乐不疲此。随口给朱厚照解释道:“殿下,玻璃镜子最便宜,工艺品价格高,而装饰用的大块玻璃、单向玻璃则是最贵…”

    正说着话,数名锦衣卫校尉飞速的赶过来。为首的校尉厉声喝道:“都散开。路都被你们堵住。你们两个,不愿意私了,去衙门里说清楚。”

    这年头,商人岂敢进衙门?那是肥羊送上门。纠纷很快得到解决。崇文门外大街的道路恢复通畅。

    张昭在酒楼上看着这一切,微微一笑。这算是他带来的一点改变吧。不过,这远远不够。

    此时的京城,和往日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朱厚照是很少出宫,觉得新鲜,感受到那种生活的气息。而刘瑾、崔元都习以为常。

    但是,等京师卫所废除之后,改变就会来了。此刻,还在前夜。

    他会逐步的激活这座城市,使之成为世界级的名城,东方之珠!

第两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

    这十几天的时间过去,担任美食街总经理的陈夕凤已经选好一块区域作为美食街的地址。

    从法华寺一带的青楼往东行10里,这里人烟相对稀少,只有两个村落,约几十户人家。剩余都是大片的荒地。

    陈夕凤正在动用股东们的人脉,在大兴县衙的主持下购买荒地。十万两白银的启动资金已经陆续到位,落在大明新军发展银行开设的户头上。

    镇远侯府出资8千两,占8%的股份。驸马都尉崔元出资一万两,占10%的股份。陈夕凤个人出资占2%的股份。陈记出资一万两占10%的股份。

    董朗代表董家出资,占5%的股份。英国公府占2%的股份。长宁伯府占5%的股份。

    张昭作为大股东,出资五万八千两,占58%的股份。婉儿给他留的6千两白银全部投入进去。他以个人的名义向大明发展银行借贷5.2万两白银。

    且不提张昭新秦伯的身份,他在京中任何一家钱庄都可以贷出大笔的白银。当然,京城中没有一家银行能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白银罢了。

    他个人做为大明发展银行的占股90%的大股东,这笔银子就可以很轻松的贷出来。不然,后世那些商业财团为何要控制银行?金融操作是以银行为基础的。

    当然,这笔银子拿出来,张昭是要付利息的。

    太子朱厚照跟着张昭、驸马都尉崔元来看了一圈,就返回宫中求见弘治皇帝。主要是目前这一片都是荒地,连建筑图样都没有,朱厚照兴趣不大。

    弘治皇帝正好在西苑中休息,把他召进含元殿中。

    朱厚照刚进宫中,就见父皇正在大案前作画,母后在旁边看着。被母后视为掌上明珠的永嘉公主并不在这里。

    朱厚照行礼后,和弘治皇帝说起今日的见闻,问道:“父皇,张昭说用报纸教化读书人,这是什么意思?”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狼毫笔,上面吸饱墨汁,正沉吟着。张皇后担忧的将朱厚照拉过去看他受伤没有,“皇儿,你怎么偷偷的跑出宫去,出了事怎么办?张昭真是胆大妄为!”

    由不得张皇后不紧张。朱厚照是她唯一长大的儿子。这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

    弘治皇帝早就知道。张昭和朱厚照约好出宫,他就得到消息。而他默许此事。显然,张昭给太子灌输了些新的东西。温和的笑道:“皇后不必紧张。京师这里很安全。”

    说着,挥挥手,让侍奉在含元殿暖阁里的太监、宫女都退下,再对正被张皇后折腾的朱厚照道:“那皇儿觉得读书人需不需要教化呢?”

    朱厚照一脸的问号。读书人教化个什么?略微一下,感觉有点头绪,但一下子抓不住。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见手里毛笔的墨汁滴到宣纸上染成一个墨团,一副画都要毁掉,但他并不心疼,而是继续教导太子,“外朝的御史是不是读书人?他们整天给朕说,这是祖制,那是祖制。这不许做,那不许做。朕是天子,还是他们是天子?

    再比如,这次京中的舆论风波,朝野都在弹劾张昭,说他废除卫所,是要祸乱天下。真的如此吗?”

    朱厚照大约有点明白了,但是十二岁的小正太还是很难用语言去总结他的感受,直言道:“父皇,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天下!不是御史的天下。”

    弘治皇帝满意的笑起来,一副老父亲的慈祥表情,孺子可教也,道:“嗯,你能这样想,朕心甚慰。回去再好好想想。不过这些话,就不要对先生们说起。”

    他执政十五年多,早就发现大明的权力架构、运行流程是怎么回事。皇权和相权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所以,太祖皇帝留下遗训,敢言立宰相者,杀!

    但是,皇帝的经历是有限的。不是谁都有太祖、太宗那样的精力。阁臣们的权力逐渐增长,文臣势大。而宣德皇帝让司礼监批红,创办内书堂,来抗衡外朝。

    皇权,由相权分散开的文臣集团,宦官。这是大明最基本的权力结构。厂卫就是皇权的利器。

    他执政以来,并不喜欢用太监干预国政,也不喜欢用厂卫。前朝往事足以为戒。他信任、依赖他的老师们,让他们担任阁臣,治理国家。所以,有些事情他会退一步。

    但是,有些东西得教给太子。

    文臣们既然掌权,就不希望身家性命寄托于皇帝一念之间。他们抗衡皇权的办法,其中之一便是掌握着舆论!上书骂皇帝,迫使皇帝屈服。

    之二是辞官。国家是无法离开大臣们治理的。否则就会出乱子。

    朱厚照受到父亲的鼓励,心中振奋,躬身行礼道:“是,父皇。”告辞退下去。

    弘治皇帝扭头对张皇后笑道:“皇后,不要生气。张昭是忠臣。”

    教化读书人,这小子是真敢说啊。他真的只有十八岁?连权术的东西都看的这么清楚?

    张皇后本来是张昭有点不爽的,擅自把太子带出宫。这成何体统?而这两天她弟弟又在她面前念叨张昭的不好。

    “娘娘,他张昭区区一个伯爵,怎么就敢在京西郊占三千亩良田。简直是持宠而娇!”

    “娘娘,臣也想要三千亩良田。给父亲、母亲多添一件衣裳,多添一道菜。”

    张皇后虽然当时把弟弟寿龄侯给骂了一顿,但心里对张昭还是有点看法的。

    她很清楚事情的经过。天子是酬功,赏赐他一栋府邸。派司礼监跟着他去挑。结果张昭在京西北郊外划走三千亩地。说是荒地,难道不能为良田?

    所以,她觉得张昭胆子很大,借着有军功胡来。这次带太子出宫给她的感受一样如此。

    不过,弘治皇帝亲口“求情”,张皇后固然能拿捏住丈夫,但不愿意为点小事而争吵,忽而展颜一笑,将脸上的阴霾都收掉,娇声道:“陛下如此说。臣妾自然是信的。呀,陛下,画染墨了。这大半天的功夫白费。”

    张皇后虽然年过三十,但忽而做小女儿形态,娇媚多姿,引人心动。

    弘治皇帝“哄好”老婆,教好儿子,心中很畅快,哈哈一笑,“不妨事。朕回头再画就是。”

    …

    …

    弘治皇帝教子时,张昭回到小安镇中。稍后,准备出使鞑靼的梁储来访。

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

    梁储带着轻车简从来访,还带有李教谕的一封书信。

    以张昭此时的身份、地位,即便梁储有“储相”之姿,他贸然上门来找张昭请教互市的事宜,还是需要一封引荐书。否则,张昭未必会见他。

    小安镇中,两进的小院里,屋后还有些车马声音。张昭这次进京,把家眷都带来。幼弟虎子也带在身边。张昭准备让他到新军营中的学校读书。

    南口村中的张氏私塾,终究是蒙童的课程,差点意思。张泰平在里面学习准备科举可以,但张昭并不希望弟弟变成一个秀才或者什么举人。他希望虎子学一点经世致用的知识。

    有他在,不需要虎子再从社会的底层一步步的爬起来。虎子如今十岁,将来的大明可未必只有四书五经才叫功名。

    因家眷都抵达,房屋有些不够。行李带的又多。梁储来访时,后面正在收拾。

    张昭在前院的小厅中和翰林学士梁储喝茶。三月底的春风吹佛着院子里的石榴树。午后的时光静谧流逝。

    梁储时年五十二岁,穿着灰色直裰,装束简朴。除了常见的文臣气度外,他的眉毛略有些短,国字脸上的气质显得刚毅。颌下有着几缕长须。

    梁储等张昭把李教谕写的信看完,客气的道:“张将军,在下前来是想请教和鞑靼人互市的问题。还望不吝赐教。”

    张昭有些奇怪。圣旨以梁储为正使出使鞑靼,“通知”小王子前来朝贡,顺便谈互市。这不是五六天前的事吗?梁储还没出发?

    “梁学士客气。事关国家大事,在下自当知无不言。”

    别看京师中舆论汹涌,都在骂张昭。但梁储对张昭的看法还不错。有些事情,在他这等智商的人物面前,和透明的没区别。见张昭态度谦虚,心里多了几分好感,说道:“

    在下此去草原见小王子,出使的事宜都有国家成例,心里并不担心。唯有一点,在下要请教一下张将军。朝廷和鞑靼人互市,若鞑靼人不安规矩交易,该当如何?”

    梁储并没有参与武英殿的议事。他目前还只是翰林学士,还不够资格。他了解这件事的渠道,只有张昭的奏章,还有重臣们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

    其实,这个问题,张昭在武英殿上回答过。

    张昭耐心的道:“梁学士,税务司会下辖税丁,用来征税,维护贸易秩序。我之所以建议在榆林、宣府两地放开互市贸易,主要就是这两地外的鞑靼部落,都是小王子的对手。

    近水楼台先得月。把鄂尔多斯万户和永谢布万户的鞑靼部落给养肥,这也算是一种制衡之策。而这两部,都是被新军营教训过,他们不敢乱来。

    若是不长记性,我奏请天子,把新军营拉到宣府军演一次,足可震慑宵小。”

    “军演?”

    “就是军中演武。让鞑靼各部的贵族来看看我大明男儿的英姿,让他们掂量一下,在互市中是抢划算,还是老实交易划算。”

    梁储听懂了,心中的担忧落地,点头道:“如此在下心中便有底气。”

    梁储往张昭这里跑一趟,看似是非常多余的。朝廷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做就完了。难道你一个翰林学士能推翻“廷议”的结果?但梁储偏偏就来了。

    梁储成化十四年会试第一名,殿试第四名。智商是没的说的。而且,此刻他五十多岁的年龄,见证两朝兴衰,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在宦海中如履平地。

    他不希望,由他出使鞑靼开启的是一个“混乱”的开端。最后,朝廷不得不再次对北虏用兵,并关闭互市。若是如此,他宁可不当这个钦差。

    和鞑靼互市,说是要收商税弥补用度,但这先需要朝廷投入的人力、物力。而一旦用兵,更是劳民伤财。与他的理念不符。

    再者,失败会给他的仕途带来一定的污点。他去鞑靼,不是说宣布旨意就完事,肯定要和小王子等人打交道的。他说的话,就是朝廷的承诺!

    当然,现在张昭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答案。

    张昭主动的和梁储说起互市贸易里的问题,把里面的一些“门道”都讲解清楚。如果他的记忆不太烂的话,他记得梁储未来会是大学士。提前熟悉一下也不错。

    而梁储也乐意听听张昭的观点。他自然看得出来,张昭不仅仅治军有名将之姿,在政事上也颇多想法。

    聊到最后,张昭见气氛不错,道:“梁学士,我已取得天子同意,近日将在京城创办一份报纸,每日出版,针砭时事。不知道梁学士近日可有文章?

    不一定得是关于废除卫所的,其他的文章亦可。”

    这话说的非常敞亮。

    梁储看张昭一眼,笑着道:“对于废除天下卫所,我是不同意的。废除卫所有利有弊。但边境地区没有卫所不行。张将军索要文章,我写出来,你会刊登吗?”

    张昭就笑,喝口茶,“这当然会。”

    梁储颔首,道:“那就一言为定。我明日会派家仆送来。”

    …

    …

    张昭敲定翰林学士梁储一篇文章,往后院而去。

    婉儿刚去隔壁院子把弟弟虎子的住处安顿下来,正和方晶、王絮雪在后院里喝茶闲聊。瑶琴、秋月两个身姿高挑、丰盈的俏丫鬟侍立在一旁。

    王絮雪穿着粉色长裙,华贵、惊艳,兴致勃勃的道:“姐姐,相公刚刚说报社地址定在朝阳门外。报社的技术都是由大内提供,他们有印刷技术。其余的可以招募,会把新军营中初级学堂里的二年级学生调派过去。

    编辑方面,京中国子监、落魄文人都可以招募。现在的问题就是文章从何而来。”

    李婉儿穿着青色的对襟褂子,身段婀娜,明丽娇美,和王小娘子是两种不同的风情。她执掌张府一年多,在管理上面颇有才华,漂亮的杏眼中闪过思索,道:“

    絮雪妹妹,我先从公中拨500两银子给你。二哥把银子都投到美食街去了。等这个月的白酒利润算出来,我再给你500两用作报纸的开销。每月一千两,直到报纸能盈利为止。”

    王絮雪心中感动,她和李姐姐没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是李姐姐待她确实很不错。赶紧推辞道:“

    姐姐,银钱用我自己的吧。不用公中的。主要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搜罗到足够两开版面的文章。”

    正说话间,张昭从外面走进来。

第两百九十九章 报名真理

    见张昭进来,妻妾、丫鬟们纷纷打着招呼。坐着的李婉、方晶、王絮雪都站起来,秋月、瑶琴两个俏丫鬟盈盈的行礼。一时间莺啼燕语,如同春暖花开。

    “二哥。”

    “相公。”

    “夫君。”

    “少爷。”

    张昭嘴角浮起温柔的笑意,和她们一一说着话,闲话片刻,这才挨着婉儿坐下来,问道:“你们都在聊什么?”

    婉儿介绍道:“正在说报纸的事呢。絮雪妹妹打算用她的嫁妆办报。二哥,这办一份报纸预估要花多少银子啊?”明亮的杏眼询问的看着张昭。

    张昭失笑道:“婉儿,这我哪里估算的出来啊?技术都是宫中的,应该花费不了多少钱。”

    王絮雪的嫁妆当时有十里,折合起来一万两银子是有的。她愁眉不展的道:“姐姐,家里的银钱都在美食街上,我就不添乱了。夫君,现在的难题是没有足够的文章。”

    张昭笑着道:“絮雪,创办报纸的本钱用你的私房钱也行。亏本了我养你。赚了算是一个产业。当然,赚钱的概率很大。这是新兴产业,独占鳌头。

    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回头发展起来,股份肯定要分出去。

    文章的事情好说。我刚才和梁储梁学士约了一篇文章。李阁老那里可以期待一篇。社论我来写。老泰山那里肯定有一篇,你回头去催他交稿。我再去找翰林学士王华写一篇。

    第一期基本就有了。我和宫里的萧公公打过招呼,雇佣几个书手到六科直房摘抄奏章。

    万事开头难。目前筹备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各种相关的人员、产业都没有兴起,所以想要做到每日出一期,还是有难度。大约三天一期是可以的。

    另外,报纸名称、售卖价格,销售渠道,你们都想好了吗?”

    张昭把文章难题瞬间解决,接着又抛出一连串的问题来。搞得有点想柳暗花明又一村,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又冒出来。方晶美眸看着他,笑颜如花,目光中带着骄傲。

    王絮雪有点发懵,她毕竟还是没经验,懊恼的拍一下自己的脑袋,“哎呀,夫君,我还没想到这些呢。名字倒是想了几个。”说着,叫秋月去西厢房里将这几天里想好的报纸名字拿来,“夫君,姐姐,方姐姐,你们帮我看看。”

    几个人都凑到案几边。纸面上的字笔画端庄、飘逸。王小娘子写的一笔好字。要说自成一家,那有点吹捧过头,但是确实看的非常舒服,很有特点。

    婉儿压根没看报纸的名字,而是惊叹道:“絮雪妹妹,你的字真漂亮。”她是书法爱好者,喜欢临摹颜真卿的字帖。主要是开始练字时,张昭是这么教她的。她练习颜体之后便钻研进去。她现在每日处理完府里的杂事后,会写一百个大字。

    王絮雪清瘦、白皙的俏脸上浮起笑容,自谦的道:“姐姐过誉。我不敢当。”

    张昭笑着摸摸婉儿的头,安慰明丽、娇美的娇妻,“书法的事急不得,不写十年都难入门。你慢慢练,将来也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目光扫过“大明新军日报”、“大明新报”、“张氏日报”等等几个名字,微微一笑,道:“絮雪,这几个名字都不好,改为真理报。”

    这个梗,估计没人懂。这是网文里的报纸常用名啊!大名鼎鼎。

    王絮雪不大理解“真理报”这个名词,不过既然是张昭想出来的,她也不想反驳。主要是她来来回回也没想出什么好名字。妙笔生花的王小娘子在新生事物上,还是无法把握其精髓。

    她清声道:“那便依夫君的意思。叫真理报。”

    事情敲定,张昭舒服的伸个懒腰,看看外面的天色。不知道何时,丫鬟们已经将油灯点上。

    “咱们来研究晚上吃什么吧。韩娘子把我教的那几道菜练好没有?”

    至于张昭晚上睡在那里,这倒不用研究。

    …

    …

    三月二十六日,张昭带着王絮雪在朝阳门外的厢中买好占地一亩的大院。这之前是一个扬州富商的住处。现在挂上真理报社的牌子。

    又进宫一趟,给萧敬送上一份日常的小礼物,把宫里的印刷设备、人才给弄到真理报帮忙。

    宫中经常要刊印佛经、四书五经等书籍,有一套专门负责印刷的班子。就挂在司礼监名下。

    张昭再让冯无忌将新军营初级学堂二年级的男女学生调来十几个,跟着后面学。同时,在京中发动人脉,招募印刷技术工人,待遇从优。

    活字印刷术有北宋是毕昇发明,发展到明弘治年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印刷流程大同小异。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活字材料的改变上。由泥字,演变为木字,铜字。

    木字和铜字印刷各有优缺点。明朝中期时大规模应用的是铜字。而木字印刷在清代时得到大力的推广,影响深远。

    铅字印刷机,张昭不会。暂时采取木字活字印刷术。他手里没钱去买铜。铜很贵的。

    二十八日,张昭到国子监中拜会国子监祭酒董恢,这个职位号称明朝小九卿。

    张昭顺便把入学手续办理了一下。三月初他回京面见弘治皇帝时,请求弘治皇帝允许他入国子监读书。他这段时间一直在休假,并没有办理入学手续。

    其实办理不办理入学手续,张昭都不可能在国子监中苦逼的坐监读书。

    这个入学手续先要去礼部办理学籍,再到国子监中登记、读书。

    张昭和董祭酒聊的还不错,他一个伯爵亲自来办理入学,这点脸面还是有的。

    而一切不合规之处,有弘治皇帝的口谕在前,礼部尚书张升也没给反对意见,国子监这里反正是将就着来,含糊着处理。反正,也没人指望着张昭能拿到毕业证!

    如今,监生这个名头又不值钱。

    张昭顺利的招募到一批便宜的文科生到报社中充当编辑。国子监监生的来源很多,有权贵子弟荫庇来读书的,但是秀才么,大部分还是穷的。

    张昭开的出价钱,没人会介意去真理报帮一下忙。

    如此忙碌数天,搞定硬件上的难题后,张昭向几个大佬约稿的文章也陆续拿到手。翰林,叫做清流华选,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自不比说。而王承裕官职虽然低,但其人是名儒,在士林中颇有名望。

    让张昭颇感以为的意外的是,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焦芳主动叫他儿子给送了一篇文章来。

    至四月一日,真理报如期开印。

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

    夜幕渐渐降临,明月高悬。

    位于朝阳门外的真理报社中正在忙碌着。一座座的院落灯火通明,印刷工人们紧张、高效的印刷着明日即将出版的报纸。

    雕刻,捡字,排版,调墨,印刷,分拣,装订。一道道工序,数百名工人,在皇城中要来的工匠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四名编辑校正完最后的清样,正在前院里喝茶,等着报纸最终印刷出来。

    汤玄策就是编辑中的一人。他是山东青州府人,在京师国子监中读书。监生之苦,苦不堪言。生活穷困不说,还极其的压抑。想要毕业,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

    他时年三十四岁,来京中三年。他当年因年纪渐大,在举业上无能为力,在县学中花了银钱到京师坐监读书,想着监生结业,不说参加会试,选一任小官做做亦不枉人生活一回。

    然而,等他到国子监中,才发现生活竟是如此的残酷。国子监中假期极少,又得住校,很难外出,监规又严,时常责罚。而且,国子监中的教授、博士授课敷衍,学风极差,完全要靠自己苦读。

    若是没有权势贿赂国子监中官吏外出快活,或者读书无望,这样的日子简直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

    国子监一共三个等级六个学堂。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学堂。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学堂。率性一堂为高级学堂。

    他读了三年,还是在初级学堂的广业堂中读书。根本看不到任何前途、希望。他人生的壮年时光,似乎都要消磨在这发霉、贫苦的国子监中。

    所以,当新秦伯到国子监中招聘编辑,每月有二两银子润笔之资,他立即报名参加,并因做事勤勉,迅速的在同行的三十名监生中脱颖而出。

    得以今晚在此值班,防止印刷出纰漏。

    为此事,傍晚时,国子监中几个同来做事的朋友还笑他:“汤兄,你在此勤勉如老黄牛又是何苦呢?这王掌柜是逮着你往死里用。每月二两银子不值得的。不如和我们喝酒去。”

    王掌柜是王絮雪从家中带来的仆人。她要做报纸,自然是用她的仆人执掌。

    但是,他却想着机会难得。人生到三十四岁还不做出点成绩,这辈子只怕也就如此。他并不甘心就此穷困潦倒,一生糊涂的过去。人这一辈子,总得活出个人样来!他很珍惜每一个可能让他人生发生改变的机会。

    汤玄策喝着茶,听着另外三名同事闲侃。这三位都是在京中五年以上的老鸟,他还融不进去他们的圈子。

    “今晚首次印刷千万别出事,出一个好彩头。我现在只希望这真理报能长期办下去,别倒闭。让我在京中能有一个谋生之所。”

    这时,一名消瘦的青年快步跑进来汇报道:“汤先生,有一个版型印出的字不清晰,要你去看看,是否需要重新排版。”

    汤玄策赶紧起身,“走,看看去。”

    真理报创刊号,定为两开,四个版面。所以,一共需要四个版型,连续不断的印刷。而在实际印刷中,木字沾墨,会出现变形等故障,导致印刷质量下降。这时,就需要重新排版。

    他作为编辑,就是去校队排版是否正确。捡字的工人只是粗通文墨,最终还是要他们这些编辑来把关。

    他刚才还想着别出事,立即就出问题。

    …

    …

    真理报在夜间开始印刷时,位于城北两里外的小安镇张府中,王小娘子亦在窗前徘徊,心中惴惴不安。

    她十七岁的人生,过的非常的精致、安逸。生活方面,不用她操心。王家是西北第一世家。又因有祖父的宠爱,她可以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用像别的大家闺秀学习女红,读女训,禁锢在家中。

    她的生活仿佛如梦似幻。她唯一的忧愁便是十六岁后她的婚事。而最终的结局非常好。她顺利的嫁给夫君,婚后的生活美满、如意。夫君很宠她。

    她因初来京师,没有好友,无事可做,感觉整个人都如同花朵一般在枯萎。幸而,现在有“创办报纸”可以供她消遣、娱乐。

    但是,在付出艰辛的努力之后,在报纸新鲜出炉的前夕,她却是担心失败。

    银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她是不想她的努力、夫君的努力白费啊。可是一想到印刷、发行等等环节,她心里就没底。这些事,她重来没有经历过。

    王絮雪穿着白色的烟笼梅花长裙,一米六八的身高,身姿窈窕婀娜,比例极佳。容颜清艳绝伦,闭月羞花。她在西厢房里坐立不安。时而在书桌前看看闺中好友吴姗写来的书信,时而在窗前眺望天空中的明月,时而看看主卧里灯光。

    瑶琴有点打瞌睡,手托着香腮,眯着眼睛,疲倦的道:“小姐,预留了一整晚上的时间,报社那边不会有事的。就看明天的销量,早点休息吧。”

    秋月提着铜制的暖壶过来给王絮雪添茶,也劝道:“小姐,事情都安排好。少爷写了社论。还有李阁老,老爷他们的文章。这样的报纸,京城里要还没人看就没天理了。”

    王絮雪略显清瘦、俏丽白皙的脸蛋上浮起一抹苦笑,美丽动人,清声道:“哎呀,我知道。尽人事,安天命。可这心里就是担心啊。你们先睡吧。我再坐一会儿。”

    “小姐你不睡,婢子们怎么睡啊?”

    正说话间,就见张昭从正房里推门出来,穿着白色的单衣,穿着木屐,头发随意的束起,一眼就看到窗户里身影姣好的王絮雪,点漆般的美眸,琼鼻,红唇,五官精致,花容月貌。过来在窗外和她说话,“絮雪,还没睡?还在为报纸的事担心?”

    王絮雪点头,“嗯。”随即美眸娇嗔,抿着嘴唇。自有一股明艳、娴静的绝色美人风情。

    秋月掩嘴噗嗤娇笑,青春俏丽。少爷坏死了。故意在窗户外面和小姐说话。这叫人瞧见像什么话?张生夜会崔莺莺?他要进来,她们难道会不服侍他吗?

    而小姐不好意思开口叫他进来。那不是引狼入室吗?噢,这样说也不对,少爷不是狼。

    张昭就趴在窗户边,嘴角带着笑,一本正经的分析道:“城外没有宵禁,报社那边有一晚上的时间印刷。按照确定好的清样,印刷300份不难。有问题可以及时纠正。

    我已经安排妥当,明天早上派人往各衙门里、宫中送过去。这些免费的报纸有几十份。剩下的两百多份以每份两文钱的价格售卖。到晚上要是卖不出去就送人。

    按照你夫君我的人脉,不至于在京中卖不出去200多份报纸。所以,你不用担心了。收支平衡现在肯定别指望,能把名气打出去,便是足够。”

    王絮雪自己乱想,觉得个个环节都会出问题。听张昭这么一分析,她心中的忐忑、不安倒是平息下来,变得宁静。漆黑明亮的眼眸凝望着张昭,并不掩饰她的崇拜、仰慕。清瘦的俏脸在张昭略坏的笑容下浮现出一抹嫣红,清艳无端。她仿佛忘记什么事,和张昭在窗口聊着报纸总编,架构这些事。

    春风吹拂这令人沉醉的夜晚。

    而印刷中的报纸正在一份份的叠好。这是厚重的历史土壤里冒出来萌芽。除了张昭,谁会意识到它的未来呢?

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变

    四月初二。

    清晨七点许,都察院江西道御史吕纪先,一身青袍官服,慢悠悠的抵达位于宣武门里街和西长安街交界路口的都察院,大明的三法司都在这里办公,没在棋盘街六部那里。

    作为正七品的御史,吕纪先当然也是需要上朝的。科道言官,在大明那是太祖皇帝以小制大,位卑权重的思想的体现。他们都拥有参加早朝的资格。

    散朝后,他便跟着同僚一起,缓步回都察院。

    在公房里坐定后,跟着他的吏员早就泡好茶放在书案上,温度适中。他美滋滋的抿一口,想着最近弹劾张昭的事。

    弹劾张昭,本质上还是要阻止张昭推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卫所。废除卫所,会严重的损害到武勋们的利益。

    第一,平常这些国公、爵爷们想要人干活,包括不限于种地,直接调卫所的青壮就行。这省多少事?

    第二,五军都督府拥有对全国卫所的管理权限。当然,调兵权在兵部手中。架构分别是: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所。

    张昭的新军就是按照这个架构设立的。

    先是新军千户所,继而升格为新军卫。都指挥使司相当于是军区级,明朝全国设21个都司。新军卫自然没法这样升,直接按照十二团营的架构升格为新军营,下辖一万五千人。

    大明朝,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通常是由国公、爵爷们担任。

    换言之,张昭要废除卫所制度,相当于把他们的权力给剥夺了。

    第三,卫所有大片的土地。土地和产出早就被权贵们瓜分一空。而这个权贵,其中武勋集团是要占大头的。

    张昭想要把卫所土地均分给军户,这严重的触犯他们的利益。即便张昭给出承诺,未来允许权贵们将占领的卫所土地出银子赎买过去。但无本的买卖,谁想付钱?

    吕纪先脑海中思绪一闪,将如今京城中骂张昭的舆论前因后果理的清清楚楚。

    他和金陵魏国公府有来往,骂张昭的开端就是由他而始。如今时间过去快半个月,这股声浪已经达到顶峰。

    吕纪先优哉游哉的喝一口温茶,想道:“也该出个结果了。该表态的都表态了。阁老们和天子总不能当没看到吧?”他脸上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正想着,调拨过来服侍吕纪先的吏员在门口冒头,轻轻的走进来,小声道:“老大人,关于废除卫所的事情有新消息了。”

    “哦?是谁表态了?最新的邸报呢,拿来我看看。”

    明朝的邸报是不定期的。通政司的右通政觉得抄录的奏章够了,就会发一期邸报。

    吕纪先以为最新的邸报下来。

    小吏忙解释道:“老大人,不是邸报。今天有新秦伯家的报童来给总宪送了一份报纸,名字叫做真理报。报上刊登了户部都给事中王承裕的文章。还有李阁老的文章。

    总宪大人刚看完报纸,叫了几个掌道御史进去商议呢。小人和张书吏相熟,他听的一鳞半爪,里头正在商议废除卫所的事。”

    吕纪先顿时沉吟,问道:“报纸呢?察院里谁还有报纸?”

    他时年三十三岁,在都察院六年。深知里面的门道。总宪大人虽然为执掌都察院,但是不可能有让都察院统一发声的想法,那叫“阻塞言路”。

    总宪大人现在估计是和几个掌道御史交流下看法。

    换言之,这张所谓的“真理报”上有令人动容的大新闻!

    小吏愁眉苦脸的道:“没有人有。老大人,那小报童送给总宪大人的报纸,其他人没多想。哪里想到会出大事呐。”

    吕纪先挥挥手,“你先出去。”这下他再也坐不住。负着手,在公房里来回踱步。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舆论上一片压倒性的优势,都是在骂张昭,抨击废除卫所的弊端。

    那这份出自张昭府中的报纸,必定是反击。而且,让都御史戴珊都动容。

    但是,他却看不到。这他么的!

    吕纪先心中焦灼感,忧虑感渐渐的升起来,如同火焰灼伤着他的心,随即他走出都察院,给下吏交代一声:他有事外出,径直往定国公府而去。

    …

    …

    和吕纪先吕御史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成国公的次子朱凤,金陵国子监生顾耀诚。

    张昭的300份真理报,优先供应宫中、各官衙,然后依托陈记的白酒销售体系在京中售卖,很快就卖光。

    在弘治年间,物价并不高。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米。折算下来,斗米五十文。小户人家每日赚个二三十文就能生活。一只鸭,一只鸡不过二十多文。

    所以,卖两文钱的报纸其实在平民而言,相对贵的。两文前能买两个馒头吃。

    但是,对读书人阶层,这又并不贵。价格实在不值得一提。两百多份报纸在早上7点许就卖光。

    宫中,内廷二十四司,外朝的官衙,国子监,顺天府,这些官方机构都收到一份免费的真理报。精准投放,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力非常大。

    想想看,吕纪先他们传播信息,靠的是邸报上摘录的奏章,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八卦,这信息量能比的上真理报上白纸黑纸写的文章?直接碾成渣!

    “这他娘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定国公府的一处小轩中,被确定未来要接任国公爵位的徐光祚郁闷的拍着手中的报纸。

    报纸一经传播,他立即派下人去高价收购了几份。现在正摆在几人面前。

    京中舆论,因这一份报纸陡然翻转。

    朱凤脸上的带着讽刺,抖抖报纸,“都说张昭是李阁老的乡党,这是没跑了。李阁老的文章登在上面,那个衙门的正堂官敢压着不给下面的人看?”

    顾耀诚默然不语。

    李阁老祖籍茶陵,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但同样的,他祖孙三代在京中生活。显然,他和张昭相交,他就是宛平乡党。政z人物啊!

    吕纪先盯着报纸,额头上的青筋不断的在跳。

    张昭这个王八蛋!

    他煞费苦心的搜集张昭的黑材料,呕心沥血的写奏章,又和徐光祚等勋贵合作,所营造的大势在一夜之间消失。

    真理报,一个四个版面。

    张昭在上面写了一个简短的头条。

    “本报征得天子同意,由我出资刊印,位于朝阳门外。今遍请诸位贤达撰文,旨在阐释真理,传播真理。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函投稿,共创美好、和谐世界。”

    这根本就没什么。关键是底下大标题的文章,署名李西涯。谈的是君臣一心,百官一体,建设大明盛世。殷殷期盼之情,字里行间可见。然后,表示对真理报的支持。

    但凡在京中当官,或者在京中士林混过,都知道这是谁。

    再更关键的是,李阁老表态支持真理报办报,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他和张昭关系好,满朝皆知。

    但是,但是…

    李东阳的文章之下,就是今天的戏肉。户部都给事中王承裕大谈特谈他在宁夏、固原两镇废除卫所的见闻,最终得出结论,废除卫所,利大于弊。

    他已上书奏请朝廷,为稳妥起见并积累经验,再将京师和天津卫作为试点。

    李东阳李阁老潜在的意思,你体会不到吗?他支持的是这个观点。

    你叫京师的舆论如何想?

    这并非说李阁老可以一言九鼎。而是王承裕白纸黑字的写着,只要不是利益相关方,只要有点脑子,都能判得出吕纪先之前骂的都是些屁话。

    再搞两个试点,在京中的阻力真心不大。

    不管废除卫所有没有坏处,咱们再试试嘛!反正,好处都是看的见的。给国家增加了数万自耕农。

    徐光祚看看桌边沉着脸的吕纪先,催促道:“吕大人,现在怎么办?”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75/ 第一时间欣赏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九悟所写的《明帝国的崛起》为转载作品,明帝国的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帝国的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帝国的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帝国的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帝国的崛起介绍:
弘治十三年夏末秋初,宅男理科生张昭穿越来到明朝。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繁华,美好,欣欣向荣又潜藏着王朝危机的时代,张昭一路青云直上,手持权柄,上佐天子,外镇四夷,书写属于他的华彩乐章。五千年的治乱循环,明亡后华夏文明的沉沦,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推荐九悟完本的老书,均订过万,《奋斗在红楼》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明帝国的崛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帝国的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