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这个大明太凶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全文阅读

作者:无语的命运     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37章 南京勋臣的闭门羹(第二更,求订阅)

    当阿巴泰领着残余的建奴踏上不归路的时候,在南京外城的城墙外,已经聚集了近六万官兵,这些大明的官军一边打扫着战场,一边在那安营扎寨。

    当然,按照大明的习惯,他们并没有忘记筑起“京观”!

    不过只是几个时辰的功夫,一座方型的“京观”就被树立在那里,不过这个“京观”却是无头的,那些脑袋一会还要献首于孝陵。

    现在南京城下的明军,并不都是朱国强的嫡系,既有他从辽东带回来的部下,也有虎贲军的官兵,当然还有“孔雀旗”的弟兄,也有黄得功等人带来的精锐。

    在朱国强纵马赶来的时候,城墙上的徐文爵、赵之龙、谢升等人,无不是愕然的看着他。

    现在怎么办?

    这杀神赢了!

    怎么办?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当初可是他们为了“城内百姓的安危”,把德世子拒之门外,现在人家赢了,接下来怎么办?

    不好办啊!

    确实不好办!

    这两天的仗,尤其是今天的那一仗,打的那是一个惨烈,死了那么多人,到时候德世子会不会怪罪大家?

    “各位,要是德世子进了城的话,必定会有人掉脑袋的,那人可是杀威赫赫啊!”

    那里还用他人提醒,过去,他们觉得那不过只是名义,可现在……瞧着城下的那一幕,不会有人再怀疑了。

    阵前成千上万的脑袋装在马车上——那都是从建奴的尸体上砍下来的,足足堆了上百车!

    他砍这些脑袋干什么?

    当然是献首于高皇帝灵前了!

    这家伙可真残忍,就不怕惊着高皇帝的灵!

    “那……就把他拦在城外?”

    “拦!”

    “必须要拦!”

    “怎么拦?”

    “自然是以大义相拦!”

    ……

    “大明德藩世子在此,还不快把城门打开恭迎!”

    在城下的兵丁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城上的谢升等人犹豫了一会,然后只见谢升向前迈了一步,傲然的走到箭垛边,大声答道。

    “南京官民谢过德世子救援之情,只是本官有一事不明,德世子为何未经朝廷允许,就擅自与虏首议和,私放虏首离开南京,莫非其中另有内情?”

    谢升一边说,一边拱手向北,大声道。

    “我等身为大明官员,奉皇命看守地方,自然要对朝廷、对城中百姓负责,在事情未明之前,还请德世子见谅,这城,德世子进不了!”

    说罢,没有理会城下的喧嚣,谢升又说道。

    “不过请德世子放心,我等已经筹备好钱粮,供大军赏赐,还请世子爷命令部下过江……”

    不等城墙上的谢升把话说完,已经面色铁青的朱国强,纵马来到城墙下,盯着城上的众人说道。

    “你们敢拦我入城?”

    “世子爷,非是我等要拦,实在是职责所在……”

    “职责所在,好一个职责所在!好哇!弄了半天,老子的兵马在外头和建奴拼命是居心叵测,而你们想要献城投降就是职责所在!哼哼,我要进城,谁敢拦我!”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盯着城上的众人,大声喝道。

    “开城门!”

    不过只有三字,但是这三字却让城头上的众人心头无不是微微一颤!这杀神真的要进城……不能放他进啊!

    “国公,这城门不能开啊,一但开了城门,这獠必定是要杀人的!”

    就在众人惶恐不已的劝说着魏国公不要开城门时,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到,有一队守城的官兵却悄悄的把城门打开了。领头的是一名身着盔甲的将军,在打开城门后,只见他走在众人前面,对着朱国强长揖道。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恭迎世子爷进城!”

    城门开了!

    城上的人,无不是一阵愕然,徐文爵、赵之龙等人皆是一副魂不附体的模样,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城门居然被人打开了。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则认真打量着梅春。

    梅春的先祖梅殷是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临终前嘱咐梅殷辅佐继承皇位的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在封地起兵反叛后,梅殷奉命驻守淮安,多次击退朱棣的燕军,朱棣被迫绕过淮安,改从扬州攻陷南京。朱棣夺取皇位后,梅殷被迫投降。但他依然心怀建文帝,咒骂朱棣,最终被朱棣流放辽东,在流放途中被押送的锦衣卫推入水中溺死。梅殷死后,朱棣打发梅殷的儿子去做守墓的清苦活,梅家开始世代承袭孝陵卫指挥使之职,传至梅春这一代已经历经两百多年。

    在历史的讽刺在于此,弘光年间手握南京兵权选择降清的赵之龙,先祖是赵彝,赵彝受命领官军迎击燕王朱棣。但赵彝却变节投降,协助朱棣攻陷南京。赵家历代都受到朱棣一脉的重用,到了明末世受厚恩的赵之龙变节降清。而先祖死于反抗朱棣,之后备受冷遇的梅家后人梅春却决定为朱棣后人的江山赴死效忠。

    清军进城时,举城皆降,只有梅春率部起兵于孝陵卫,同清军争夺城门,想把清军赶出南京,兵败后仅剩18人退到孝陵卫死守,最终以18人全部阵亡的代价消灭清军三百人。在《南明史》中留下寥寥一句“指挥梅春起兵于孝陵卫,死之。”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啊!只是可惜,大明朝从来没有用过这样的忠臣,不过,大明朝过去没有用他,现在自己可以用他。况且他还率先打开城门迎接自己。

    “故荣定公是你先祖,为建文孤忠致死,梅家世代忠良,今日你却献城于我,可怕九泉之下无颜见先祖?”

    世子爷的问题,让梅春一愣,然后他摇头说道。

    “世子爷领兵驰援南京,理应该进城!祖宗泉下有知,若我不开城门,才无颜见祖宗!”

    世间的事情都有一个理字。在梅春看来,人家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和东虏打了几天几夜,终于把东虏给打跑了。现在南京城安全了。可是就这么把人家给拒之在门外,这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他才会开这个门。当然他也知道打开这个门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呢?

    “那你看城上诸公如何?”

    面对这个问题,梅春先是沉默片刻,然后沉声道。

    “降虏既为奸臣!”

    “那我入城后,欲杀奸臣,你可会阻我?”

    轰的一声,话声入耳时,梅春只觉得的如雷鸣般,尽管内心惊讶非常,但是。他想了想,却起身为世子爷牵马道。

    “末将愿为世子牵马引路!”

    他的回答,让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好,随我进城去!”

    在领着人马进城的时候,朱国强看着城门内外的兵卒,他们大都穿着破旧鸳鸯战袄。

    “世子爷,他们都是孝陵卫的军户,守陵清苦,所以……让世子爷见笑了。”

    见笑?

    见笑什么?

    几年后,在南京守军皆降的情况下,就只有孝陵卫的一千多军户是其中的异类,他们是南京官军中生活最为困苦的一支,衣食无着,谁能想到这支已经被遗忘的军队最后居然会奋起反抗。

    看着一旁的持刀而立的军户因为寒冷而微微轻颤,见状朱国强便跳下马,走到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兵身前。

    “你叫什么名字?”

    “回世子爷话,小人赵连初,世代守护孝陵。”

    姓赵……

    老兵的回答,让朱国强默默的点点头,按史书上记载,孝陵卫军户董某赵某等因老弱无法上战场抗清杀敌,在听到明孝陵失守的消息后,带着妻女上吊自杀。

    是他吗?

    朱国强不知如何求证,他们只是小人物,甚至都没有留下名字,现在,也没有求证的必要了。

    “冷吗?”

    “有,有点,都是小的没用,身子老弱不争气!”

    不等赵连初把话说完,朱国强便把披风披在他的身上。

    “世,世子爷,这,这,小的怎么当得……”

    赵连初急忙想要脱下来,却被世子爷紧紧的按着手。

    “不要脱,先随我办完正事,再把属于你们的东西,都拿回来!”

    说在这话的时候,朱国强看到一阵人从城头上下来了,他们一看到朱国强,就纷纷长揖恭迎道。

    “我等恭迎世子爷进城……”

    好嘛!

    这脸变得,可真是和变脸差不多!

    刚才还在墙上推三阻四的,现在一个个的都在这里恭迎了。

    其实他们的心里也苦啊。

    就像徐文爵,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城门居然就这么被人给打开了。原本依照他的想法,只要靠的城门,把眼前的这位德世子给挡在门外。大家伙自然而然也就安全了。

    可是他姓梅的。居然把门给打开了。这可真是……等将来必定上报朝廷。狠狠的参他一本。

    看着那些站出来恭迎自己的勋臣文官。朱国强脸上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冰冷。最后,他把目光落在梅春的身上,然后又一次问道。

    “梅春,你告诉我,什么是奸臣!”

    面对德世子的问题,梅春不加犹豫地回答道。

    “降虏既为奸臣!”

第238章 来啊,把他们的家抄了(第三更,求订阅)

    降虏既为奸臣!

    此话一出,众人的心里皆是一阵发悸,很快,这悸就变成了毛,毛变成了怂!

    不怪他们怂,而是因为,现在人在屋檐下啊!

    “世子爷,非是臣等愿意降,实在是迫不得已,才行此缓兵之计啊!”

    “是啊,世子爷,我等当时也是和东虏虚以委蛇而已。”

    听着堂中众人的言语,朱国强只是笑而不语的听着他们解释。

    解释,你们就好好的解释!

    什么缓兵之计、什么虚以委蛇!

    不过都是笑话,但朱国强并没有反驳他们,他在等着,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表演,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的可真是表演艺术家啊!

    这演的可真像。

    终于在说道了诸人的良苦用心之后,又有人站出身来说道。

    “我等知道,世子爷必定对我等拒绝您入城身怀怨气,可是我等也是为城中百姓着想,世子爷麾下将军悍勇非常,此战何等惊天地而泣鬼神,若是有官兵仍然心怀疆场杀意,入城后因意外,杀伤百姓,百姓何罪,尽管遭此大劫,若是世子爷怪罪,尽请怪罪谢某一人。”

    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谢升,他那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很难让人相信就是眼前这人主张降虏!

    哼哼,当真都是一个“忠臣义士”啊!

    心有所想,朱国强忍不住感叹道。

    “哎呀,这么说,诸位可真是我大明的功臣,是我大明的忠臣义士了。”

    这般讽刺一句之后,朱国强倒也是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对一旁的人吩咐道。

    “侯方域来了吗?”

    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谢升等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他们又岂不知道侯方域是谁?

    在清军兵临城下的那几天,这小子可给他们传了不少消息,说起来,大家打从知道侯恂的儿子降虏后,非但没有为其不耻,反而觉得有些庆幸,毕竟,虏营中有熟人事情也就好办不少。

    早就被吓的魂牵梦萦的侯方域一进大堂,就急忙跪到地上。

    “小,小人磕见世,世子爷,世子爷康安……”

    好嘛!

    瞧着侯方域的那副模样,朱国强冷笑道。

    “头发剃了,辫子留了,不曾想连骨气都没了,这跪的倒是利索!”

    随口讽刺一句朱国强反问道。

    “侯方域,你告诉我那几天,想献城的有那些。”

    “回,回世子爷,小,小人知道的,都都招了,这,这中堂诸人差不多都,都是想献城自保,他们,他们还献了降书!”

    降书!

    众人闻言脸色骤然急变,他们无不是纷纷急声辩解道。

    “侯方域,你降虏便是降虏,为什么污我们清白!”

    “就是,你果然是和侯恂同路货色,居然也血口喷人!”

    “世子爷,别听他冤枉我等,这,这是在污蔑!”

    “正是,世子爷,我等世受国恩,又怎么可能降虏!”

    一时间堂中诸人无不是群情激愤,眼瞧着他们那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朱国强冷笑道。

    “好!”

    一声暴喝!

    朱国强大声说道。

    “好一个世受国恩,好一个绝不会降虏!好一群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啊!”

    音落朱国强便起身,盯着他们,然后笑眯眯的说道。

    “好,你们都是有苦衷,都是大明的忠义之士。来人,把降书拿过来,还有把钱谦益押来……”

    瞬间,堂内静了下来,众人皆是一副如丧考妣状,他们愕然的看着立于堂中的朱国强,他,他手里真的有那份降书!

    还有钱谦益,那老东西不是说,降书已经烧毁了吗?怎么会落到德世子的手中?

    其实,钱谦益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降书会落到德世子的手中,那份降书是他在虏营里保命的东西,已经给了东虏,至于怎么落到德世子的手里,恐怕他做梦都想不到,那可是阿巴泰的女儿换来的!

    绝对价值千金,不对,是值两格格!

    “德藩世子,你想干什么!”

    突然,原本还是一副可怜状的赵之龙大声喝道!

    “难道你想籍口杀我等夺城不成!”

    赵之龙的这声厉喝,让众人立即回过魂来,他们突然意识到——是啊,要是这么求饶的话,那就真是死路一路了,现在想要活就只有一条可走,死里求生!

    至于什么降书!

    只要一口咬定是假的,他能奈我何!

    况且,咬定他是想籍口杀人夺城,自然会有天天滔滔公议等着他。

    “德世子,难道你想杀尽留都满城百官不成!”

    “德世子,难道欲行大逆!”

    一时间,堂中尽是一片激愤之声,如果不是了解这些人的秉性,朱国强还真以为这些人是忠臣义士,他们都在这里慷慨激昂指责奸逆!

    其实,也就吃准了朱国强不会,不对,应该说是不敢杀他们罢了。

    南混们或许大都是宿娼不忘忧国的主,可他们绝对都有当给事中的潜力,他们当然知道如何为自己扬名。在大明因劝谏皇帝而遭受廷杖,或者被贬官,便是被贬斥那是可以邀名买直的,就是被当场打死还能留下清名。

    可皇帝什么时候敢打死过谏臣?

    即便是打,那也是“一不小心”。

    他们现在之所以这么大义凛然一个个都成了忠义之士,说白了,也就是想要以死求活,想要赌德世子不敢杀人,不对,是不敢杀那么多人,反倒他们还能把污名推给德世子。

    就像他们劝谏皇帝一样,那怕就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也可以落个廷杖邀名买直。让皇帝尽落污名,现在,不就是玩一个他们习以为常的小游戏嘛!

    没什么大不了的!

    面对这么一群忠臣义士的表演,朱国强冷笑道。

    “你们以为我不敢杀人?”

    “德世子若是心怀异议,试图篡位,狼子野心如此,焉能不杀我等!”

    谢升的这句话说的很有技巧,就是说——你要是想篡位,行逆,那就杀了我们吧,我们都是大明的忠臣,你要篡位,自然要杀忠臣的。

    “好,很好!”

    冷笑一声,朱国强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拿着手中的降书说道。

    “照着降书上的名字拿人,一个都不要放过,抄没他们的家产还有他们的家人,我军中将士为国不惜已命,把他们家产拿来犒劳我三军将士!”

    ……

    瞬间,行为表演艺术嘎然而止了。

    抄家?

    这不对啊!

    那有这么出牌的!

    一切都没啦!

    众人皆是一副不敢置信状,魏国公徐文爵更是激动道。

    “德世子,我魏国公府可是大明世勋,你焉敢……”

    对于他们来说,勋臣的身份证是他们一直以来横行无忌的护身符。往日里,朝廷对于他们的这个身份总是有那么点顾忌的。

    可是今天他们显然碰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主。不等他说完,朱国强便冷笑道。

    “从今以后,大明就没有魏国公了!中山王在天之灵要是看到他的子孙降虏,也会觉得的脸红!”

    “你,你区区一德藩世子而已,焉敢如此!”

    徐文爵顿时暴跳如雷到。大明朝是开国以来,除了高皇帝曾经这么收拾过他们。其他无论是换成任何一个皇帝总会对他们有那么几分顾及。

    哪怕就是成祖皇帝。也不敢对他们赶尽杀绝呀。毕竟这大明朝的天下是他们……是他们的祖宗打下来的!

    没有他们的祖宗用哪来的老朱家的天下!

    “我焉敢如此?”

    面对他人的质问,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你说我焉敢如此!”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通传到。

    “京城有内官前来给德世子宣旨,人已经到了门外!”

第239章 此乱命也,某不奉诏(第一更,求订阅)

    一路了拖了那么多天,尽管心里是百般的不愿,但是王良栋一行还是来到了扬州,这一路上走的是提心吊胆,那怕就是身边有上百锦衣卫,身为内官的王良栋,心仍然提到嗓子眼里!

    古人说什么“前有狼,后有虎”的,一开始的时候,王良栋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他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意。

    南下的这一路上,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他过的是什么日子!

    那是提心吊胆,分明就是日夜心惊胆跳。

    过了黄河后,他担心碰着东虏,被他们一刀砍了。

    随后的几天中,他接连听说几个消息,先是什么督师史可法兵败,近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这个消息只吓得他差点没跑回京城去。

    就在他于中都犹豫不决是继续往扬州宣旨,还是逃回京城,把这边的消息带给皇爷的时候,那边又有消息传了过来——德世子领兵去了南京。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与中都众人无不是半晌都没说话,到最后大都是长叹一声——世间忠义莫过于此吧!

    甚至于,他都觉得自己不用宣旨了。

    史督师领兵十万都全军覆没了,更何况那位世子爷麾下兵马不过才两三万人,这不是千里送人头嘛!

    就在他收拾着行李准备回京城,告诉皇爷德世子已经为国尽忠时,从江南传来的消息,只惊的众人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

    德世子赢了!

    阿巴泰被打的落花流水,甚至不得不跪地求饶,要不是那厮拿着被他掠来的百万百姓的性命威胁,估计南京城下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得,这差点得继续办!

    于是在阿巴泰开始放人的时候,拿着圣旨的王良栋就一路南下了,当然一路上他同样也碰到了被放出来的百姓,从他们的口中,知道了东虏是何等的暴虐,当然也知道了他们是如何在城中放满了柴火,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能将城里的百姓全都烧死!

    难怪德世子会放过阿巴泰和那些东虏,人家手里头绑着人质哪!

    心里这么嘀咕着,人就过了江,到了南京,正好,碰到世子爷搁这召见南京的勋臣和六部官员。

    现在,置身于堂中,瞧着堂中的众人,他的心里仍然暗自泛着苦。

    要命啊!

    这他么的是什么差事!

    爷们什么时候得罪了别人,居然落了这个差事!

    按道理来说,当中官的宣旨,那是本份,可那也得看是宣什么旨,是给什么宣旨。

    这个差事,可不就是有点要命!

    不说这路上的风险,就是宣旨的时候,要是德世子不接旨,到时候怎么办?虽说他带了百多个锦衣卫,可那些家伙还不够人家砍的,东虏他们挡不住,德世子麾下那些兵可是比东虏还狠。

    到现在他脑子里还会浮现出城外的“京观”,他甚至感觉还能闻到“京观”里透出来的血腥味,那味道,这辈子他都忘不了啊!

    万一要是惹恼了德世子……那可是会没命的。

    好!

    现在正好,南京的勋臣、六部官员,现在都在这!

    这下好了,有他们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众所周知,因为“靖难之变”大明的勋臣集团和南北两京一样,也分成了南北。京城那边自然是以靖难功臣为主,毕竟在朱棣迁都北京后,人家也要跟着过去,至于南京这边当然就是建文,不对,应该是洪武旧臣才对,这些老朱家的开国功臣,在朱棣北迁后就留在南京,这群人以魏国公徐家为首在南京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么多年以来倒也安分。

    所谓的安分,其实也是迫于无奈。南京虽然远离中枢,可毕竟,南京也有六部,也有文官,他们这些洪武旧臣,虽是开国功臣,可同样也是“建文旧臣”,自然的也就谈不上受宠。南京六部的官员们,并不介意踩着这些勋贵的脑袋调回京城,分分钟钟的教他们做人。

    当然了,他们也真不是什么好人,也侵占田产,也抢过民女,只不过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而已。当然了,这种合理是他们与南京的文官们多年争斗中斗争出来的。

    既不能当贤臣,也不能鱼肉百姓。前者是养望,后者是虐民。所以,当个勋贵真不容易啊!无论是办什么事,都要拿捏着分寸。其实这也和文官一样。贪赃枉法也要有那么点尺度。

    哎,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当然,这些王良栋真不在意,和他没关系,他一听说世子爷在见这些人就赶了过来,是因为这些勋臣,这些六部的官员们,可都是他的依仗啊!

    就是德世子再骄横,还能当着这些人的面,把他的脑袋给砍了!

    他可是皇爷派来宣旨的中官,他要是敢不遵旨,那就是抗旨,就是谋逆,有这么多的勋臣、有这么多的文官在这,他敢吗?

    老天爷保佑,让自己抓着这样的机会了!

    王良栋的心里暗自祈祷着,往南来的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最多的就是死,现在,好不容易跳出鬼门关的他,那里还顾得什么礼节,直接就火急火燎的宣旨了。

    皇帝的圣旨是二十天前发出来的,甚至原因正是史可法以及南京六部官员的弹劾,什么杀人夺兵、什么勒索商民,什么强抢民女,种种不轨,堪称大逆,但是念在他的宗室,且为国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呢,皇帝是大度的,是念及亲亲之谊的,所以——请他去中都高墙。你看,这个皇帝多么厚道。多么仁义。

    简直就是让全天下都挑不出毛病来。其实这话连鬼都不信。

    “……钦此!”

    终于,念完了圣旨后,王良栋看着德世子,再看着堂中一众勋臣文官,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现在,这份差事总算办完了!

    非但他长松了一口气,就连同徐文爵、赵之龙等人也是长松了口气!

    报应啊!

    报应啊!

    老天有眼,一道圣旨把这个杀神给摁住了!

    这下好了,这小子要给关进中都高墙了。众人无不是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样,原本还是心里发毛的大家伙儿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小子,你也有今天啊。

    他们看着面色铁青的德世子,心里那是一个痛快啊。

    好啊,就在片刻之前,这小子不还是要抄他们的家,不还是要砍他们的脑袋吗?

    这当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先前他不是很得意吗?怎么不得意了?

    哼哼!

    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宗室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想收拾他,不过也就是一道圣旨罢了。

    看着面色铁青,满面怒容的德世子,徐文爵突然大声说道。

    “德世子,难道你敢要抗旨不成?”

    其他人也都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在他们看来,只要眼前的这位德世子敢抗旨的话,那就正好了,这么多锦衣卫可就是专门拿人的。

    到时候指不定连中都高墙都不用去了,直接就在这大堂里把他给砍了。

    “世子爷,您老还是接旨吧!”

    王良栋手举着圣旨,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

    “世子爷都是有什么委屈只管写折子。到时候奴婢自然会带给皇爷,况且世子爷这次立下这样的汗马功劳,皇爷要是知道了,必定也会龙颜大悦,到时候又怎么可能还把世子爷关进高墙里头呢?”

    作为中官的王良栋,并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幸灾乐祸,而是语重心长的在那里劝说着。

    咱家也就是来宣读圣旨而已。

    他的心里这么寻思着,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会一直沉默着的世子爷说到。

    “此乱命也,某不奉诏!”

第240章 世子爷要谋逆(第二更,求订阅)

    “此乱命也,某不奉诏!”

    冷冰冰的一句话,从朱国强的嗓间迸出的瞬间,堂中众人皆被骇的睁大眼睛。

    他,他说什么?

    别说是王良栋傻了眼,就连徐文爵、赵之龙、谢升等人无不是傻了眼。

    不奉诏?

    这是什么意思?

    他想谋逆不成?

    就在这时,王子业、孙智、胡守金、沈豹、李度、曹虎等十几名将领率领着上百名穿着盔甲的兵士下闯了进来,得知消息的他们一进门,就大声喊道。

    “别放走一个人!”

    瞬间,王良栋傻了眼,他睁大眼睛盯着德世子,惊愕道。

    “你,你……”

    “世子爷,末将已经领兵进城,只要世子爷一声令下,末将就……”

    不等王子业把话说完,朱国强就厉声喝道。

    “放肆,你想干什么!”

    盯着王子业,朱国强大都喝道。

    “世子爷!”

    “某事国以忠,你难道要陷某于不忠之境?”

    训斥之后,朱国强大大喝道。

    “押他们去孝陵,我倒要天下人,要高皇帝看看,他们……”

    手指着徐文爵等人,朱国强大声说道。

    “他们一个个的做了什么!”

    ……

    衙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大都是穿着羊皮短大衣、鸳鸯战袄的官军将士,也有一些被喧嚣声吸引来的百姓。

    其实,从那几十名勋臣、百官从城门来到衙堂的一路上,他们就在那里大嚷着什么“德世子谋逆,欲杀他等篡位”之类的话语,从而向百姓们表示他们是忠臣义士,至于德世子,不过只是野心勃勃的谋逆之人。

    尽管在建奴打来的时候,南京城内的百姓都被吓的惶惶不可终日,可他们怕建奴,却不怕官军,或许他们不敢像那些人一样喧噪,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跟着过来看热闹。

    很多人都来了!

    其实来的人中也有不少官员,他们也来了,不过他们大都是没有决定权的官员,他们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身老百姓的布衣,其实,这些南混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不穿官袍,毕竟,穿官袍逛青楼、进画舫多有不便。他们听说消息后,自然也都跟着赶了过来,在这些人中,还有不少国子监的监生、士子,而龚廷祥就在其中,和同窗一同过来的他,同样也是愤愤不平。

    当然,他恼怒的并不是德世子,而是南京勋臣、官员的无耻,德世子领兵援救南京,在城外与东虏撕杀数天,终于杀退了东虏,结果却被人拒之门外,那些人简直就是无耻至极,而更让人恼怒的是——皇帝居然要把德世子关进中都高墙。

    这简直就是天下奇冤!

    勋臣无耻、百官卑劣、就连皇帝也是糊涂至极!

    当然,这些消息都是他们来孝陵的路上听说的,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消息都是朱国强特意命人传播出去的,为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告诉南京的百姓,今天南京发生了什么。

    舆论!

    是很重要的!

    那边就有人大声喊道。

    “世子爷出来了!”

    “世子爷出来了!”

    “世子爷……”

    已经有人看见德世子骑着马从孝陵里走出来了,他们纷纷大喊着向他行参拜礼。相比于南京的勋臣、百官,普通百姓对德世子的情感是真诚的,他们知道南京城能够保下来,多亏了德世子领兵来援,

    可就是皇帝实在是昏庸至极,居然要把这样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关进中都高墙。

    朱国强自己骑在马背上,他先看着周围的百姓揖手作礼,然后冲着陵前的官兵大声问道:

    “诸位将士,你们告诉我,我们从那里赶回的南京!”

    “从辽东!”

    门将的将士话声一出,周围尽是一片惊色,所有的官员、百姓,无不是愕然的看着德世子。

    他们从辽东赶回来?他不是在扬州吗?

    “我们为什么去辽东!”

    “奴可来,我亦可往,去辽东,直捣黄龙,糜烂辽东,尽诛沈阳建奴数十万!”

    官兵们的吼声落下的时候。原本满面愕然的百姓,无不是纷纷起身,仰头看着骑在马上的德世子。

    就在这时,只见有人捧出一托盘,盘上赫然摆着一个头骨。尽管空中尽是阴霾天色昏暗,站得远一些的人根本看不清那个头骨,只有站在前方的的人才看清楚了,当下都愣住了。

    “这是贼酋努尔哈赤的头骨,今日我献于高皇帝灵前,求高皇帝在天之灵明鉴,不孝子孙是何等荒唐,是如何鱼肉百姓,勒索官民……高皇帝!”

    一声长啸后,朱国强又开口了,大声道。

    “高皇帝!不孝子孙朱慈颖,自去岁年末,奉旨领八千兵马南下抗虏,自出兵以来屡有斩获,先于山东歼建奴千余精锐骑兵,又于徐州城下重创建奴……然朝中诸臣误我,为邀一已之名不惜离间亲藩,弹劾我意图不臣,令我往扬州待罪,不孝子孙唯有以死证明清白,然东虏入寇,不孝子孙焉能妄顾国事?唯能领兵两万以海路北击辽东,直取沈阳,尽诛城内建奴十数万,俘东虏伪后、伪妃、伪皇子数十人,伪勋臣重臣家眷子孙千余人……”

    周围的百姓一字不漏听到了德世子的话,百姓中间不断有人大声重复着他的话,一遍又一遍,让孝陵外面的人们都听了个清楚。本身这一路上,就被人引导着说道着德世子冤情的百姓们,无不是愤愤不平起来。

    他们听到了德世子满腹的委屈,听到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是如何被人糟蹋,如此忠心耿耿的忠臣,尽然要被关进中都高墙,这皇帝要何等的昏庸。

    “太祖高皇帝明鉴,不孝子孙,只知杀奴救民,不知何为擅增兵甲,不知何为擅杀贪官,不知何为勒索奸商,不孝子孙,今日献虏酋首级于高皇帝灵前,求高皇帝明鉴!若不孝子孙错,不孝子孙愿自缚于高皇帝灵前,高皇帝啊……”

    又是一声长啸!

    周围的人们无不是从这声长啸中听出了他的满腹冤屈。

    这天下到底何等的荒唐,才会如此?

    孝陵外面聚集的人们都琢磨起来了!

    眼前的这位世子爷,可真是不简单啊!

    当初引天火守济南,南下的这一路上,更是屡败建奴,这城外让人吓的魂不附体的建奴,更是被他杀了个干净!

    打去年济南开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德世子已经干成多少大事了?

    这本事,就是高皇帝再世,也不过如此啊!

    相比之下,当今的那位皇帝根本就是昏君啊!

    是啊!

    要不是昏君,又怎么可能任由东虏屡屡入寇,甚至还一路杀到江南,杀到南京,千百万百姓惨死。非但如此,甚至这昏君还嫉贤妒能,要把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德世子给关进高墙里头。

    当然,那些勋臣、百官也都不是玩意,他们简直就是无耻至极,人家德世子好心来救他们,他们倒好,非但勾结建奴要献城,甚至德世子打败了建奴后,还把人家堵在门外头。

    人家德世子除了和祖宗说道冤曲,还能怎么样?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被朱国强给蒙蔽了。也有不少官员、士人,已经识破了朱慈颖是在鼓动民心。不过还没等他们站出来戳穿德世子的狼子野心的面目,已经有人带头欢呼了。

    “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

    然后更多的人跟着欢呼起来了。

    “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

    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声后,周围顿时就是一片沸腾,人人欢呼。

    “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

    百姓们的欢呼,当然也让有些人只听得气得发抖,可是他们也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听得见,也不会有人在意了。

    现在正是民意滔滔、民心激愤的时候了,谁说话都不顶用!

    衙门之外,就只剩下欢呼的声音了!

    看到眼前的一片沸腾,朱国强在这一瞬间,他想了很多,甚至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现在这些老百姓就能把。他排到南京的皇宫里,做到朱元璋曾经坐过的那张龙椅上。

    现在时机成熟吗?

    现在这一切都太过突然了,即便是他本人也没有想到老百姓会那么突然的喊出这么一句话来。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冒冒失失的坐上那张龙椅。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尚且在淮安,在山东,还有二十万效忠崇祯的军队,现在坐上那张龙椅,会发生什么呢?

    时机还是不够成熟啊。

    但是现在却是决裂的时候了!他即便是决裂也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默默的点点头,然后大声说道。

    “我朱慈颖谢过百姓爱护,古往今来,皇帝有德者居之。然我大明自有天子在,天子可为奸臣蒙蔽,但是某绝不会行不义之事,现在我欲往孝陵拜祭高皇帝,献虏首于陵前,以告慰高皇帝在天之灵,洗不孝子孙让建奴入寇千里之罪孽……”

    说罢,朱国强便对周围的将士吩咐道:

    “牵马!去孝陵!”

第241章 高皇帝赐剑杀杀杀(第三更,求订阅)

    置身于孝陵的享殿之中,朱国强默默的仰视着高大的灵位这座亨殿与另一个世界的孝陵享殿有所不同,那座享殿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清军之手,后来在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主持下得已重建,只不过规格远小过去。作为大明开国皇帝的帝陵,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间,这里一直得到良好的维护。

    置身于殿中朱国强的神情稍显凝重。看着守卫于陵外的卫兵,那些卫兵都是孝陵卫的守卫者,守陵人,作为守陵人的他们,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忠诚,有明一朝他们是兵,守卫这里是职责所在,明朝消亡后,不许兵丁把守。可是他们仍然半隐居似的生活在明孝陵的附近,每天挂像、上香。一边躲避着改朝换代的风雨,一边继续用虔诚的守候,构建孤独的精神家园。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忠实的守卫在这里,斗转星移,岁岁年年。甚至直到21世纪,仍然固守着义士般的信念……

    面对这些人,朱国强的语气显得很客气。

    “你们都先退下去吧,我想一个人呆会!”

    所有的人都退了出去,现在若大的享殿中,只有他一个人。

    享殿里面灯火通明,高皇帝的牌位整整齐齐摆在那里上。朱国强进去后也不跪,而是站在那里。

    “高皇帝,我知道如果你在天有灵的话,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朱国强哼了一声。

    “你瞧瞧,你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从鞑子的手里夺回来的咱们汉人的江山,让儿孙们给败坏到什么地方了!”

    要是有人搁在旁边的话,肯定会被他话给吓死,毕竟,子不言父过,更何况这位那可是祖宗啊!

    有这么说祖宗的吗?

    有,他“朱慈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极为威严,甚至带着些训斥的味道。

    “你瞧瞧,现在天下的成了什么模样,一个个本应拱卫中枢,守卫江山黎民的藩王都被圈起来当猪养了,除了引胫以待,还有能怎么办?建奴入寇千里,千百万百姓惨死,可皇帝在干什么?原本应该为皇帝分忧,替天子牧民的百官又都在干什么?”

    摇着头,朱国强已经不说话了,他只是抱着胳膊站在那,双目直视着牌位。

    “高皇帝啊!我知道,你肯定是知道的,我并不是什么朱慈颖,也不是什么德世子,可我也是汉人哪!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汉人的江山毁在他们的手中,无论是你的子孙,还是所谓的勋臣百官,都不行的!”

    一开始的时候,朱国强是站在那里,可后来却坐到了那,就像是与人聊天一样。

    “当年高皇帝你起兵的时候,为的是什么?”

    “是皇位?还是其它?”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说到底,恐怕不想为鞑虏作牛马,作奴隶,你不想,我也不想……”

    “所以,我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天下的汉人不会成为鞑虏的牛马!”

    “就是因为我们不想,所以,我们才要做一些事情,你们那代人做了不少事,让我们汉人重新为人,现在……轮到我去做的,别人不想做的话,我会用鞭子教他们做,鞭子不行……那就用刀子吧!”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亨殿外面变得越来越喧闹了,看来那些被兵丁们拱带过来勋臣百官们已经不耐烦了,他们聚集到亨殿外大声的鼓噪着。

    “好了,往后我就是朱慈颖了,你就是我的祖宗,我……会替把这江山夺回来的!”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似乎真得融入了这个时代,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游戏的主导者在那里用高高在上的目光去进行这场游戏,一直站立在那的他突然迈步向前,走到太祖高皇帝牌位前的供桌,然后一伸手将供桌上的剑取下来,那柄剑是朱元璋的御用的剑,相传大明所有的尚方宝剑都是以它为型制。其实……显然不太现实,这不过只是一柄看起来很朴素的钢剑,朱元璋并不喜好珠宝金玉,起兵早期他用刀,后来佩剑,这柄百炼钢剑曾随他征战天下。看起来极为显眼,除了……它很锋利!

    拔出那柄剑的瞬间,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朱国强突然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血腥气,然后他的目光一厉,沉声说道。

    “不孝子孙谢高皇帝赐剑。”

    剑是高皇帝赐的?

    这话朱国强说出来,谁敢怀疑?

    至少殿中现在没有人。

    谁会怀疑呢?

    当朱国强提着剑走出享殿的时候,徐文爵、赵之龙以及六部百官都看着他,看到他手中提着一柄剑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无不是一阵诧异。

    他们虽然是勋臣百官,可是却没有资格进入享殿,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也知道享殿中供有高皇帝的生前之物!

    那柄剑是……突然,徐文爵等人的脸色无不是变得煞白,浑身顿时颤惹抖筛,看到德世子朱慈颖朝着他走来时,他的双眼中充满恐惧。

    “先前,你说区区一德藩世子而已,焉敢如此!”

    像是打量死人似的盯着徐文爵,朱国强冷笑道。

    “确实,我德藩世子而已,又焉能拿你这个国公怎么样?想要杀你,非得请旨不可!”

    摇摇头,朱国强又说道。

    “可现在天下时局如此,我身为宗室理应拱卫天下,守护黎民,而诸位所做所为却是人神共愤,诸位为一已之利,不惜勾结建奴,献出留都,如此罪孽,我又岂能坐视?……”

    盯着眼前的众人,朱国强并没有说话,而是抽出那柄剑。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这是高皇帝配剑,曾随高皇帝征战南北!”

    随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的威严,他用异常严肃的口吻说道:

    “今日,我请来高皇帝之剑,杀尔等,诸位罪孽深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今日,孤就在高皇帝灵前杀尔等,以正国法!”

    闻言,徐文爵的双腿一软,颤惹抖筛的他还没来得急说话,剑就似一刀寒光掠过,甚至都没有一声惨叫,伴随着一阵腥血喷溅出来,脑袋就像皮球似的摔掉在地上,在地上滚动着,滚来滚去的……

    世子爷居然一剑斩掉了魏国公的脑袋!

    所有人都看傻了眼,他们愕然的看着死不瞑目的魏国公,甚至可以看到他双眼中的恐惧和不可置信!

    世子爷杀人了!

    不但杀了人,而且还是亲自动的手,甚至还是一个国公!

    就是高皇帝那么凶残,也没有这么光天化日之下斩杀一个国公啊!

    “哒……”

    血顺着剑尖滴落在地上,热的血融化了冰冷的雪,在雪地上融化出一个个浅坑。

    朱国强的手中就这样提着剑,他冷冰冰地看着面前那些被吓的魂不附体的人,那些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德世子居然这么狠。他居然说杀人就杀人。

    哪怕就是高皇帝再世也不一定有他这么狠啊!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也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就是招惹了这个杀神!

    这个杀神可是连自己族叔都动过手杀过,对这样的省人根本就是自己找死啊。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明白的太晚了,他们无不是跪在地上哭喊着求饶起来。

    “杀了他们!”

    伴随着一声令下,一阵阵惨叫声传来,雪地上尽是一片殷红。

    对于眼前的这一切,朱国强连看都没看一眼,然后就大步就向外走去,先出了享殿,再出了孝陵……

第242章 东林君子要待价(第一更,求订阅)

    篡位?

    夺权……

    其实都没有!

    并不是说不想,而是因为的时机不够成熟!

    就像朱棣一样,那怕打下了南京城,也得故作姿态一番,才登上帝位,至少在崇祯主动退位或者失踪,或是被失踪之前,朱国强都不可能登上帝位。

    但有时候,皇帝,不过也就是个称呼罢了,有没有它,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现在,在孝陵杀了上百个勋臣、官员之后,南京已经是朱国强的南京了!

    过外五龙桥,过承天门、入端门,经午门,再过内五龙桥,入奉天门,再到奉天殿,终于,朱国强来到了南京的皇城之中,入目所及尽是一片荒凉——此时的南京皇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甚至就连奉天殿也已焚毁。

    看着眼前这片只剩下基座的宫殿,朱国强长叹口气,然后便退出了皇宫。径直去了魏国公府——现在那已经不再是国公府了,南京的那些侯爷、伯爷的府邸也都被一一抄没。正好用为赏给有功之臣。

    “世子爷,不知多少人盼着你住进皇宫呢。”

    跟在世子爷的身边,刘汉仪的语气稍带些讽刺的味道。

    “是啊,他们盼着我逾制,然后好说我是逆贼,其实……”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咧嘴笑道。

    “都做到了这个份上了,你说,我还怕别人说吗?”

    说罢,朱国强仰面大笑了起来:

    “说起来,我倒是要谢谢那些人!原本的要是他们不把我逼到这个份上,再怎么着,我也会再忍上几年,一时间还是下不了决心。可南京的这帮废物勋贵,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愚蠢至极!”

    他说这话时,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仿佛南京勋贵的所为正中他的下怀。其实,确实也是如此,如果南京的那些废物们不把他拒之门外,他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废物。

    降虏既是奸臣?

    其实,也就是说说,毕竟,他手里可没有百官的生杀大权!

    后来崇祯的圣旨,反倒帮他解决了不少问题,眼下的一切,都是便宜行事了!

    现在想起来,那些人的表现似乎还真的是智商不在线。他们这样一步步的助攻容易吗?

    可真是累到他们了。

    “世子爷,那咱们以后怎么办?既然和朝廷那边决裂了,接下来到底怎么办?还得世子爷拿个主意。”

    眉头微皱,似乎在替朱慈烺烦恼。

    现在世子爷手中掌握了不少军队。

    除了世子爷从辽东带回来的2万精锐外,还有黄得功、牟文缓、杨御藩三位总兵率领的6万大军。再加上旅顺那边钱军门率领的八万新军,再加上济南那边的几万乡兵,总兵力都能号称二十万了!

    可问题是朝廷那边人也不少,巡抚淮扬的路振飞在淮安有大军十万,在临沂在洪承畴也有十万精锐边军。

    而且大明现在多事之秋,在不说还有东虏、流寇在虎视眈眈,甚至就是海州还有多尔衮的几万建奴,一旦乱起来,就怕不可收拾啊!

    对于眼下的局面非常清楚的朱国强笑着说道。

    “眼下我只是不从乱命而已,君是君臣是臣,他仍然是天子,而我仍然是臣。打铁还需自身硬,想做大事,先练好内功!内功不练好,无论是朝廷、流寇亦或是东虏,都够咱们喝一壶的!”

    内功?

    “世子爷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面对刘汉仪的问题,朱国强随口说道。

    “第一步就是重建大都督府,节制内外诸军事!”

    首先是要建全机构,而重建大都督府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现在大明已经进入乱世,既然是乱世就必须要用治乱的那一套方式。

    其实大都督府就是现在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朱元璋当年在南京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又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

    有明一朝,它由最初的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五军都督府权力的削弱和兵部权力的加重,表明明朝的军事领导体制一直沿着以部制府,以文制武的方向变化着。尽管统一于文官的兵部又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但是这样的机构却不适合现在这个乱世。所以机构上的改变是自然而然的,重建大都督府,说白了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军政大权于一体,没有诸多牵绊的“战时最高统帅部”。

    当然,大都督府的重建在很多人看来,根本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毕竟,当年高皇帝就是靠着大都督府起家的。

    不过,对于南京的文官们来说,那怕就是那些事事都要关心,议论一下的东林党们来说,他们也被这位德世子给吓到了。

    德世子在孝陵一下子杀掉了数十名勋臣,上百个文官,着实让他们吓了一跳,那可不是什么杀气腾腾的宣言,而是血淋淋的脑袋!

    这一切无不表示德世子朱慈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呃,他还不是君!

    但是残忍好杀绝对是似二祖!

    对于这样的人,他们自然要敬而远之,过去他们可以邀名买直,虽说被当场打死还能留下清名。但那也是建立在被打死的机会极低的前提下。

    毕竟,人一死,一切可就都没啦!

    所以,自然的在**裸的暴行下,原本最喜欢搬弄是非的文官们,一个个的居然全都不敢言语了。

    当然,他们不敢言语,并不代表他们心中不会没有一丝期待,比如说期待着朝廷派大军过来平逆,其实,期待的又何止南京六部的官员,甚至就连大牢里头关着的几位,也是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朝廷的大军。

    “陛下必定会发兵过来救我等的!”

    尽管身处大牢之中,身为东林领袖的钱谦益,心底仍然是满怀期待等待着“王师”的到来。

    “德世子倒行逆施,意图不轨,必定为万民所指。”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对于钱谦益而言,他仍然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不像南京被残杀的那些勋贵同僚们一样。

    他们死的冤啊!

    德世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专横跋扈!居然敢一下子杀那么多人。

    别说是他一个区区德藩世子,就是当年高皇帝,也不见得感一下子杀那么多勋臣官员。甚至就是他成祖,也不一定敢就这么说杀就杀了。

    最少总要找个理由吧。

    呃……他还真有一个理由。

    “我等不过只是为了行缓兵之计,保住南京而已!难道这也是罪过吗?”

    钱谦益这么自言自语道。他这么说倒也不能说是错。要是换成当今的那位皇上的话,指不定还真就让他们给蒙混过去了。非但无过,甚至可能有功。

    但是这位爷显然不像那位那么好蒙。

    甚至于压根儿就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就那么直接杀人了!

    直到现在闭上眼的时候,浅歉意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些被砍掉脑袋的勋贵大臣。他们恐怕到死都想不到这位爷居然会下这样的狠手吧。

    “哎,”

    突然,隔壁传来了一声长叹。是谢升,和些文官一样,他并没有死在孝陵,而是和钱谦益他们一样都活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会饶他们不死?没有人知道。但是对于谢升来说,他心里不甘心啊。

    “他德四子那么乱杀无辜,就不怕天下民愤滔滔吗?”

    民愤滔滔?

    其实都做到了这个份上。还怕什么民愤,还怕什么民心?

    当然,或许会有那么一些顾忌,但绝对不会像过去一样任由他们把。任由他们去操纵。

    听着隔壁传来的话,钱谦益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其实我觉得也许对咱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坐在牢房里,钱谦益猛的站起身来,他那双眼睛突然冒出了某种渴望,对权利,对将来的某种渴望。

    “机会?比我现在身处大牢之中又有什么机会?”

    谢升恼怒到。

    “要不是当初你把咱们的降书献了出去,你我现在又怎么可能会落到这步田地?”

    “哎,谢老兄,话也不能这么说啊,当初我那也是迫不得已,其实我觉得眼下的局面对于你我来说确实是个机会,你想啊。德世子为什么会放过咱们。其实说白了,无论得是指将来想要干什么,他总是需要人帮他治理天下,要是你我识时务的话,指不定到时候可就是……”

    尽管钱谦益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原本还气恼不已的谢升突然冷静了下来,他也坐在那里开始考虑这其中的可能。

    哪里是什么,可能分明就是天赐良机啊。

    通其中的关键之后,谢升突然拍手说道。

    “哎呀,还是钱老弟,你看得清楚,世子爷之所以会饶过咱们一面,不还是想要借用咱们的本事为他所用吗?我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他肯定会见咱们,到时候……”

    到时候该怎么办?这事可真不好说,然后就这样直接降了他,要不要待价而沽?

    一时间这牢房中众人的心思开始浮躁起来……

第243章 一个人等于十万大军(第二更,求订阅)

    每一个人身处绝境的时候,总是想要把握住任何一个生机,这是人求生的本能。

    当南京刑部的大牢里,那些侥幸在孝陵活下来文官们,心思各异的,或是在那里满怀期待的等待着王师,并且不断诅咒着德世子,或者是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新机会来临的时候。

    石磊来到了魏国公,不对,应该是大都督府里,进入世子爷的书房内,先行了一礼,接着禀报道。

    “世子爷,臣刚从大牢那边过来。”

    “哦。”

    朱国强正低头翻看一本刚刚整理好的军中官佐名录。

    乱世之中抓兵权比什么都重要!

    这可是事关身家性命的事情,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目前,朱国强军中的官兵的来源有五个部分,一是从济南一路追随过来的子弟兵,二是收编刘良佐的余部;三是孔雀旗出身的水兵,四是黄得功、牟文缓、杨御藩带来的明军,五是辽东、山东编练的民壮。

    只要看这几个官兵来源,就知道朱国强真正的嫡系是什么,但是想要夺天下,可不是仅仅只靠什么嫡系,而是要把所有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如何这支来源纷乱的部队打造成自己的军队!

    这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既然是要打造,就需要对部队进行整编,而整编中如何调整军官无疑是重中之重。可如何整编,才不会激起他人,尤其是黄得功、牟文缓、杨御藩三人的反对,是朱强国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平衡利益最让人头痛,毕竟平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啊。

    “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将名册合在一起,朱国强看着石磊问道。

    “世子爷,他们中的不少人依然对您多有报怨!其实臣实在是看不明白,为什么要留他们的性命?昨天一起杀了多好!”

    面对石磊感叹,朱国强微笑道。,

    “杀人很容易!可是杀人诛心!之所以把他们留下来,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士林领袖,随随便便的杀了他们,必定会引起舆论的反弹,我是凭借一时民心占据的南京,想要像高皇帝一样,以南京为根本,在这里扎住根,不能仅仅只靠着一时的功劳,如果士林民心不站在我这边……”

    摇了摇头,朱国强的颇为无奈的说道。

    “当年成祖皇帝之所以迁都的京师,未尝没有江南对他抵触的原因,无论如何,现在于天下人看来,京城的那位仍然是正统,即便是我建了大都督府,虽然我还守着君臣之礼,可要是有人鼓动的话,不臣的名声还是会扣到我的头上,老百姓啊……”

    颇为感叹的长叹口气,朱国强反问道。

    “南京的老百姓或许会站在我这边,可整个南直隶呢?要是整个士林都说的我是叛逆!那么于百姓的耳中,我就是叛逆,就是的逆臣,所以,想要在江南站住脚,就非得和他们争取民心!争取民意!其实,也就是争取舆论!”

    另一个世界的经验告诉朱国强,争取舆论的重要性,得舆论者得天下,有明一朝那些个士绅,之所以能够动辄煽动民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基层话题权的掌握!

    而百姓为什么愿意相信士绅呢?

    因为这些士绅都是他们身边的‘大v’啊!

    官府那有身边那些耳熟能详的‘大v’们可信!

    而这也正是‘大v’们煽动民意的基础,所以,在朱国强看来,现在争取和控制舆论,甚至比打仗更重要。

    “我现在之所以不动他们就是想要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这些人拿出来,打一场舆论战。”

    舆论战。

    这个时代的人们显然想不到那么多。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很多帝王将相之所以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也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舆论。

    对于朱国强而言,无论是历史中或者现实里,他见到了太多用为赢得舆论而赢得政治斗争胜利的角色。

    “可是世子爷夜长梦多,把那些人留在那里,时间拖得越长,就越有可能出问题。”

    “没事,现在出问题总好过将来出问题。留着他们自然是有大用的,”

    笑了笑,朱国强便岔开话题问道。

    “我要的人找到了吗?”

    世子爷的询问,让石磊点头说道。

    “世子爷,那人就在南京,只要世子爷想见他,随时可以请他到府上来!”

    看来是历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他果然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在南京,这样倒也好,有他在这件事儿办起来更轻松一些。

    “那就请他过来吧!”

    接到大都督府的邀请时,余应甲只觉得双腿发软,毕竟,对大都督、对世子爷的杀名,他可是……耳闻目睹的。

    现在这位爷找自己干什么?

    余应甲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也就是个商人而已,而且还是书商,手里也没有太多的银子。便是那位爷想要银子,也不必来找自己吧。毕竟这城里头有钱的商人可是有不少哪。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啊。

    可万一他要是开口问自己要银子的话,到时候该怎么办?

    1000两。

    5000?

    还是更多?

    要命啊!

    不过,尽管内心惶恐不安,但是余应甲还是来到了大都督府,来到了大都督的面前。

    “草民见过大都督!”

    见礼后站在那的余应甲,看到大都督的手里正拿着一卷书。

    大都督在看书?

    什么书?

    作为书商的余应甲本能的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恰在这时,只见大都督放下了手中的书。

    居然是《北游记》!

    “令尊的这本《北游记》编得倒也还算不错,书不错,可这热度蹭得更是让人佩服!能够趁势推出,论起出书的心思,令尊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

    看着余应甲,朱国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因为明代的识字率极高,这极大的丰富了市井文化尤其是小说的繁荣,小说市场的繁荣,出版业自然也就极为发达。大明的书商懂得“以人为本”的经营策略,知道谋取利润才是经商根本,他们能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以市井小民的实际需求作为他们印刷书籍的出发点。

    什么医农工商、儒道佛学、时人诗文、黄冈密卷、高考作文选……群众需要什么书籍,大明的书商就会出品什么书籍,当然市井小民们最喜欢的书,永远是通俗白话小说,于是什么神仙鬼怪、才子佳人、和尚尼姑、官员名妓之类的小说,都被纷纷出版。总之,大明的书商会倾尽全力解决市井小民文化需求!

    面对小说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丰厚的利润回报,都在可劲地驱使着书商们想办法。大浪淘沙中,终于有一批书商,以惊艳绝伦却毫无节操的操作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而余应甲的父亲余象斗就是其中的翘楚!他非但会出书,更会蹭热点,《西游记》横空出世了,端的是万人空巷、洛阳纸贵。他立即整出了东南北游地,再加上盗版的《西游记》,东南西北让他给齐活了。不但如此,他还会抄袭,会盗版,会……绝对是个无节操无底限一心对群众需求有精准的把握的合格出版商,只不过……他死了!

    他死了不要紧,他儿子还活着,而且还在继续从事出版业推动着文化繁荣,他做生意的手腕和他爹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像他这样无节操无底限的出版商,正是朱国强所需要的。

    尽管不知道“蹭热度”是什么意思,但余应甲还是听出来大都督是在的夸他爹,自然也就笑纳了。

    “先父一生出书数百部,无一不受百姓欢迎,只可惜草民未能习得先父几成本事,现在只能勉强维持,实在是愧对先父!”

    余应甲是谦虚,他爹是一个标准的市场营销天才不假,可他也不差,余象斗在世时,主要是以在建阳活动为主,那地方是大明的盗版业中心。可余应甲却把生意带到了南京,并在这里站稳脚,将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如果不是朝代更迭,加之清军入关后的屠杀以及禁毁书院,禁止私传家学、禁止百姓聚集等愚民政策的推行,再加上文字狱等原因导致出版业全面衰退,恐怕他的成就不会比他爹差。

    “你和令尊不同,他既是出版商,更擅长编写小说,这一点,你不如它,不过你更擅长从事出版业,这些年你能把的生意做到现在,就可见一二了,这次我让你过来,就是想借你的才能为我所用!”

    有些人才对于这个时代的上位者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在朱国强看来,不说其他人就是眼前的这位,要是利用好了。他甚至等同于10万大军。

    “借我的才能?”

    诧异的睁大眼睛,余应甲不解道。

    “大都督,草民只是个书商而已!能有什么才能?”

    “借你卖书的才能!”

    冲着余应甲微笑道,朱国强对他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准备办一家报纸,嗯,准确的来说,是想要借你卖书的报纸去办报纸。”

第244章 祖宗就是拿来利用的(第三更,订阅)

    办报纸!

    商人是为了挣钱!

    而朱国强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掌握舆论,为了把知名大v手里的舆论权夺回来。

    在这个时代,想要掌握舆论,控制舆论,办报纸,通过报纸去影响普通百姓的思想。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份发行量可观的报纸,甚至等同于百万大军,在另一个世界,历史一次次地证明着这一事实。

    想要掌握舆论,就必须要办报纸。

    只不过,朱国强需要一个人去操办这一切!余应甲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毕竟像他这样看似无节操无底限的出版商有很多,但是还有市场营销才能的可不多。

    报纸容易,最重要的是要把报纸给卖出去。只有把报纸卖出去,卖给所有人才能通过报纸去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

    “报纸?是不是像朝廷的邸报那样的……”

    面对大都督的邀请,余应甲的话未说完,就急忙改口道。

    “不对,难道大都督是想办像坊间小报那样的报纸?”

    其实,明代文化的繁荣并不仅仅只是小说书籍出版业,以抄报行为代表的民间小报,也极其繁荣,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张学颜曾为30多种利润很薄的行业请求皇上免除征税,其中一行便是抄报行。

    那些抄报上,既有朝廷邸报的新闻,也有地方民间发生的一些新鲜事情。甚至这些抄报行为了争取读者,用银子收买六部小吏让他们抄写官员奏折,朝廷密闻,正是他们把大明朝“渗透”成了筛子,甚至就连崇祯皇帝想要议和那样的新闻,内阁还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登到了报纸上。由此可见抄报行的能力,当然也能看到抄报行为了吸引读者是何等的不遗余力。是满清的那些间谍都不需要到京城去打探消息,他们只需要买上几张小报,就能知道京城里的许多官场秘闻,朝廷密事。

    “可,这样的小报,实在是没什么赚头啊,当然大都督办报必定不是为了赚钱,只是这小报,顶多也就是卖个一两千份……”

    作为出版商的余应甲自然也知道,小报同样也是打击政敌的武器,难道大都督是想借小报打击对手?

    这种事情还是不沾的好!粘上了指不定也就把小命给赔上了。

    “一两千份?发行量太少了!南京有四十余万户,至少在卖十万份,像苏州,扬州,这样的城市都是人口百万的大城,算起来的话,发行个百万份是大有可能的!”

    其实要是办好了,又何止百万份,解放前识字率那么低,成百上千家报社竞争,发行过百万份的又岂止三四家!有百万份报纸作为宣传的基础,即便是那些“知名大v”再怎么颠倒黑白,也无法改变百万民众受到正面舆论影响。

    有了舆论作为基础,万事皆有可能!

    “百万份?大都督,这,这绝不可能!”

    作为书商的余应甲毫不犹豫的说道。

    “抄报不同小说,虽然除了邸报外,还有一些地方奇闻,可受限于篇幅,也就是简单几句话而已,一本抄报即便是用最劣的纸,少则数十文,实在是无趣的很,除非是读书的士人,寻常人是绝对不会买抄报的,有买抄报的钱,还不如买小说。”

    随后余应甲解释起了抄报贵的原因,什么雕版了,什么字体大小了,诸如此类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字大。

    “世子爷,您看,这一本书一列不过几十个字,一页区区几百字,抄报想要便宜,非得用小字不可,可字小刻起来费工费力,版的价格也就高了,得不尝失,得不尝失!所以抄报是便宜,第一是纸劣,第二是本薄,不过区区几十页,里面除了邸报外,压根就没什么看头。有这个钱买抄报,还不如多花两个钱买小说。”

    听着他的解释,朱国强笑道。

    “这个小字我来想办法!你帮我把这个报纸办起来,把它卖到全天下,怎么样?”

    面对大都督的要求,余应甲自然不敢拒绝,只是回答道。

    “大都督,想要把它卖遍天下,非得便宜不可!否则绝对没有可能!”

    “你放心,这些办法我来想,你只管把报纸给卖出去就行,好了,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

    面对世子爷的决定,原本还想一心拒绝的余应甲心里头那是一阵五味杂陈。

    自己明明应该拒绝的,可不敢啊!

    毕竟眼前的这位爷手里可是拿着刀的。怎么办?

    直到离开大都督府时,余应甲的心里就是各种念头闪动着。最后,他只能自己劝说着自己。

    “这样的报纸根本就办不出来,世子爷也就是想想而已。”

    搁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可能,但是在另一个世界,却有很多办法解决问题。从一本《中华印刷通史》里,朱国强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并没有选择技术复杂,需要字模铸字机等一系列复杂设备技术的铅活字印刷,而是选择了技术简单的石印术,这种印刷术发明于一个半世纪后,它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用脂肪性油墨将图文绘制在石版上,然后以化学混合液润湿石版的表面,使没有图文的石版细孔蓄有混合液,这是一个化学反应,使字画成为石头的一部分。

    与雕版印刷相比,石印术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它的优点就是省人省力,石印本印刷速度快,而且能印携带方便的袖珍小本,正得益于此,技术简单的石印术在传入中国后就得到广泛应用。

    石印术的技术非常简单,只要有适当的化学材料、原料以及基础教材,人们很容易掌握这一技术,当然即便是最简单的技术掌握它也需要时间。

    不过朱国强倒也不着急,直接把办《大明日报》的差事丢给了余应甲,还给他派了几个助手。然后就不再过问办报的事宜,毕竟,办报只是小事,争取舆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熟知世人禀性的朱国强很清楚,在眼下这个环境下,争取舆论支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仗!

    非但要打仗,而且还要打胜仗!

    在东虏入寇千里,杀戮百姓千百万的大前提下,只要能打仗,能打胜仗,再加上适当的宣传,民心自然而然的也就过来了。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打仗!但是打仗之前,必须要办好另一件事!

    “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置身于钟山下,看着眼前的这片地方,朱国强颇为感慨的说道。

    他所说的好地方,指的是建忠烈祠的地方——南京一战,虎贲营阵亡将士近三千人,这么惨重的损失可以说是他领兵以来第一次,而他们凭着个人的武勇和意志,向世人再一次重现了“汉兵以一敌五”辉煌,当然,与汉兵凭借兵器之利一样,虎贲营的官兵,同样也是凭借坚甲利兵。

    但这一战对大明的冲击力,甚至远超过远征辽东带来的震撼。毕竟,它不仅以少胜多打破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同样也打破了明军不能和满清野战的谣传。

    甚至现在江南有“虎贲难倾”的说法,说的就是南京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虎贲营”,也正因如此,无论如何朱国强都会给他们一个交待,一个魂归之处!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负主之臣,不可言忠,虽死沙场,其罪难赎。祈以骸骨归葬钟山之侧,求太祖高皇帝鉴此心……”

    念叨着陈无敌先前留下的遗书,朱国强语气凝重的说道。

    “把阵亡的将士们都安置这里,我皇明的忠烈祠就建在高皇帝孝陵的右侧,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将士守护,想来高皇帝在天之灵,也会倍觉安慰!”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将忠烈祠建在孝陵右侧,对于将士们而言,绝对是亲所未有的恩宠,尤其是在这个讲究风水的时代,这简直就是福泽后世的待遇,毕竟,这可是在皇陵之侧啊!

    闻言,万寿祺这位新任的应天府知府立即长揖道。

    “世子如此厚待军中将士,实在是古之未有的恩泽,将士们能追随世子爷这样的主公,可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感慨之余,万寿祺又说道。

    “请世子爷放心,臣一定尽力办好这件差事。”

    “嗯,不要怕花银子,将士们为了大明为了天下,把性命都丢了,咱们可不能心疼那点银子,这忠烈祠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让将士们都知道咱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荣誉……嗯,就从这里开始吧。”

    看着眼前的这片空地,朱国强想了很多,希望有一天那些将士们能够以魂归此处为荣。

    甚至这也是他选择钟山,则在朱元璋的孝陵一次建立忠烈祠的原因,就是为了粘朱元璋的光,为了让军中的将士知道这是一个风水极好的地方。

    毕竟古人讲究风水,风水好的地方,谁不想来?

    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来的,想埋在这里,行,为国尽忠吧!

    心里这么想着,朱国强孝陵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在默默地说道。

    “你可别怪啊,这么利用您,也是为了大明的天下不是!况且老祖宗不就是拿来利用的吗?”

第245章 忠心耿耿黄得功(第一更,求订阅)

    随后,朱国强又就建忠烈祠的事情,和万寿琪聊了一会儿,话题全是围绕着怎么建忠烈祠。如何把忠烈祠建得更加壮观雄伟。

    在这一点上,朱国强当然更有发言权,毕竟另一个世界,他竟然是了太多的雄伟壮观,甚至震撼人心的建筑。

    那些建筑或许不能够直接套在这里,但是至少可以借用他们的理念。这一句话,要把这里建造的极为雄伟,甚至于不逊于帝陵,只有如此人们才会觉得埋身于此是一种荣誉。

    有了荣誉感也就有了一切!

    在钟山呆了半天,然后朱国强就便回府,一回门前,他就问到。

    “黄得功他们来了吗?”

    现在自己这边最大不稳定因素是什么?

    就是黄得功、牟文缓、杨御藩三位总兵率领的近七万大军,这些兵马既有可能是他将来的征战天下的助力,同样也有可能是阻力。

    眼下,朱国强当然不会放过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人机会,所以,只是稍微安顿下来后,就立即召来了他们三人。

    其实,黄得功、牟文缓、杨御藩他们三人在得知世子爷招见时,心里也是提心吊胆的,毕竟,谁都知道那位世子爷干了什么。

    杀人!

    杀的还不是一般人,非但有勋臣,甚至还有一品二品的大官!

    这位世子爷也太狠了点吧!

    专横跋扈的人,他们见过,可是像世子爷这样专横、那般跋扈的主,他们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不是说藩王宗亲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吗?

    不是说他们在文官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吗?

    其实在大明,不敢在文官面前喘气的,何止藩王宗亲,勋贵、武将也都是如此,打从朱老四靖难夺了天下起,在继续削藩的同时,朱老四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燕王系的天下千秋万代,思来想去,得还是用文官吧,借文官的手打击藩王,打击打击着,曾经的猎狗也膨胀了,瞧着勋贵们、武将这些异类也不顺眼了,扯葫芦连秧子顺手打击了。在持续两百多年的打击下,大家伙搁文官面前都成了孙子。

    现在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个狠角色,瞧着那是一个解气啊!

    可解气的同时,心里也发虚啊,毕竟,这位爷可不仅是对文官狠,对勋臣一样狠,对武将,那也是……刘良佑和逃兵的脑袋可还在淮北的枪林上挂着哪!

    面对世子爷的召见,他们三人犹豫了很长时间,才决定过来,其实,由不得他们犹豫。毕竟,现在他们就在江南,他们自问自己麾下的兵马,绝对不是世子爷手中两万余精锐的对手,要知道,世子爷麾下的兵马可是敢以一万打三万东虏的狠人!

    大帅狠兵卒更狠!

    况且,他们就是想不来也办法,毕竟,船在世子爷的手里!除非他们打算丢掉手下的人马。

    所以也就只能也就乖乖的都过来了。

    “你说,一会见到世子爷,咱们说什么?”

    不等牟文缓把话说完,黄得功便说道。

    “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这行逆作乱的事,是绝对不能干的!”

    他的话声一落,门外就传来世子爷的话声。

    “劳三位军门久等了!”

    闻言三人皆是一惊,纷纷向走进屋的世子爷行礼道。

    “末将见过世子爷!”

    “免礼!都坐吧!”

    看着黄得功、牟文缓、杨御藩三人,朱国强语气严肃的说道。

    “方才我去了一趟钟山,和应天知府一道选了个地方,用来安葬阵亡的官兵,就在孝陵右侧,想来高皇帝必定也愿意这么多忠贞将士于灵前拱卫,嗯,有一件事和你们说一下。”

    看着眼前的这三人,朱国强郑重其事的说道。

    “安葬在那里的将士不限于阵亡在南京城下的将士,还有在江北阵亡的,牟军门,要是牟军门愿意的,令公子也可安葬于此。”

    朱国强的话未说完,牟文缓顿时激动道。

    “世子爷如此厚待军中将士,让老臣如何报答世子爷厚恩啊!”

    激动不已的他,甚至想要起身下跪,也难怪他会如此激动,古人最讲究风水,尤其是坟地,坟地的好坏事关全家人的安康,天底下有什么坟地的风水比得上皇陵?而现在世子爷却让他的儿子安葬在皇陵之侧,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

    自然而然的,牟文缓将忠烈祠给直接选择性的忽视了,而是完全把这当成了对自家的恩典。而且他说话也有极有技巧,直接称“老臣”,这压根就是投效了世子爷。

    而一旁的杨御藩顿时看傻了眼,卫所世袭军官出身的他,对牟文缓的归顺并不觉得意外。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世子爷太他狠了!

    不!

    是太高明了,简单就是高明至极!

    非但会算计活人,甚至就连死人都能算计……不对,是连死人都能利用!

    高皇帝还有阵亡的官兵,可都是他笼络人心的工具啊!

    别的不说,单就是这份心机,南京城里的那些位死的可真不冤啊!就是当真皇爷和他一比,那也是傻白甜啊!

    这天下……哎呀,这可是从龙之功啊!别看老牟是山里的土人出身,可这份玲珑心思,可是比自己见机的早,不成,不能落后于人!

    心思浮想间杨御藩的眼窝就是一热,立即感激涕零道。

    “世子爷如此厚待我等行伍粗人,我等无以为报,只能粉身碎骨报答世子爷知遇之恩!有世子爷在,必定能还大明一片朗朗乾坤!末将愿追随世子爷,为世子爷效犬马之劳!”

    哟,居然都跪下了,朝这两位感激涕零的模样,朱国强一时间却不知道应该扶起谁来了。

    三个总兵已经收了两位了,就只剩下黄得功了!

    见世子爷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黄得功顿时傻了眼,就大声说道。

    “世子爷,您心里有我们这些行伍粗人,如此厚待我们,按理,俺应该粉身碎骨报答您,俺也知道您委曲,这样的委曲,您受过,俺们也受过,可再怎么着,咱们也是大明的臣子,是万万不能谋逆的!”

    面对黄得功如此耿直的回答,朱国强认真的打量了一眼他,这黄得功啊!果然是和史书上所写的一样,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他的忠义出自天性,只要听到别人拿国家大事来规劝他,他总是心服口服,立即改正。

    “虎山,那么以你看来,我现在是在行逆做乱了?”

    “末,末将,末将不敢,只是,只是……”

    “我杀那些降虏勋臣不对?”

    面对世子爷的反问,黄得功不顾牟文缓的阻拦,大声说道。

    “这,这朝,朝廷自有法度在。”

    “可时局如此紧迫,我能等得起这天下又焉能等得起?”

    笑看着黄得功,朱国强肃声问道。

    “现在天下正是板荡之时,内有流寇作乱,外有东虏逼境,百姓流离失所,或是为寇杀害裹胁,或是为东虏杀戮,时局如此紧迫,谁又能等起来?现在多尔衮领兵数万,就在海州,不杀他们,我如何能安心领兵北上抗虏!”

    “杀得好!”

    突的牟文缓大声说道。

    “世子爷,那些人早就该杀了,不杀,不足以正朝纲,我大明之所会有今天,可不就是这些混账玩意给害的!末将不会说其它,从今往兵,末将便为世子爷牵马坠蹬!”

    与黄得功的忠不同,对大明牟文缓同样也是忠心耿耿,不过他忠的是大明,先后死了两个儿子的他,看事情的角度早就发生了变化,平虏也好,荡寇也罢,谁能带他打胜仗,他就跟着谁。

    对于老朱家的事,他……不想问,天下有德者居之。

    至于三人中资历最老的杨御藩,在牟文缓的话音落下时,也跟着说道。

    “朝中有奸臣,世子爷身为宗室请高皇帝剑杀之,也是理所当然,现在外有东虏横行,内有流寇作乱,时局如此,世子爷也只能便宜行事,”

    见杨御藩、牟文缓两人接连表了态,黄得功的眉头紧皱着,一时间,他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就在这时,他听到世子爷说道。

    “虎山,我知道你为难,要是你觉得我是乱逆,此次北上抗虏,你大可不随大军前行!”

    世子爷的话让黄得功一愣,世子爷要北上了!

    又要去打建奴了,自己这可真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时间,黄得功的心里尽是愧疚之情,只见他连忙抱拳说道。

    “世子爷忠义天共鉴,末将哪里会有那样的想法。要是世子爷北上抗虏,末将愿意为世子爷先锋!”

    连黄得功都带头这么说了。其他的两位但也是义不容辞道。

    “末将愿追随世子爷,北上抗虏!”

    见状,朱国强连忙对他们三人说道。

    “哎呀,我能得三位总兵相助,可真是如虎添翼啊。我相信此次北上,我大明必胜!”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这三位总兵,只要他们愿意在自己的麾下北上抗虏,那么对于外界来说,他们就是自己的部将。

    至于剩下的一切,就都交给时间了,当然还有一些手段。

第246章 有你在我放心(第二更,求订阅)

    北上抗虏!

    就在朱国强夺了南京的第三天,所有的一切就再一次围绕着战争进行了下去。

    近十万大军出征,粮草如何筹备,大军如何行进,诸如此类的事务都需要加以解决。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家,如何守住南京。毕竟南京是他立足江南的根本。

    也就是在这时候,朱国强来到了曾经的安远侯府,现在南京城内这些经营了近三百年的勋贵们的府邸、别业,大都被他抄没,具体抄家到底抄到了多少银钱,现在还在统计之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有很多!

    至于那些勋贵们在城中的府邸,其中不少都被他赏给了军中将领,这里是现在是陈府,是陈无敌的府邸。

    步入房间的同时一股药味儿扑面而来,呛的朱国强皱了下眉。在他进房时,陈森正要把陈无敌扶起来。

    “爹,世子爷来看您了!”

    前天刚醒来的陈无敌,正要起来时,朱国强便快步过去,按着他说道。

    “无敌,你的伤势还未恢复,躺好!”

    “世子爷,臣,臣……”

    尽管这是世子爷第二次来看自己,可陈无敌一开口,泪还是从他的目中流了出来,这几天只要一想到,世子爷用他的血救自己,陈无敌就恨不得粉身碎骨报答世子爷。

    什么样的主公才会用自己的血去救臣子的性命?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主公,能够像世子爷一样用自己的性命救臣子的命?

    古往今来,他陈无敌,恐怕是第一个被主公以命换命给救回来的臣子了。这份恩情哪怕就是粉身碎骨恐怕也难以报答。

    “别说话,别说话,好好养伤,好好养伤,把伤养好了,再随我一起出征。”

    听他这么说,朱国强便出言宽慰道。

    “世子爷要出征了!”

    陈无敌惊讶道,这么快就初中可真是超出他的意料。

    “嗯,去海州,多尔衮还在那,不把他打掉,睡不踏实啊!”

    朱国强笑了笑。

    “况且,现在全天下都在看着我。要是我不出兵,恐怕也就做实了想要谋逆的罪名。”

    “不过也就是乡野愚夫才会这么想。这么快就出兵,那南京这边……”

    尽管是武将,但陈无敌还是敏锐的意识到,世子爷出征后南京必定是暗流涌动。

    “南京这边事关重大,只靠万寿祺一个人,肯定是撑不住的……”

    摇了摇头,朱国强看着陈无敌说道。

    “想要威慑屑小,这边非得有一员大将作阵不可!现在钱德功在旅顺,所以……”

    看着陈无敌,朱国强的笑了笑。

    “我想借你的威名威慑屑小!”

    思来想去,在自己身边没有人比陈无敌更适合镇守南京。毕竟南京的这一战已经让他名震江南。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相信陈无敌绝对不会背叛自己,因为他的命是自己救的,用这个时代人们的理念来看,他是自己以命换命换回来的。

    有这样的恩情,在他陈无敌又怎么可能背叛自己?甚至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有任何人会来说服他背叛。

    “世子爷,臣,这,这那能当得起……”

    惊讶的看着世子爷,陈无敌刚想要起身,朱国强就笑道。

    “南京一战,你陈无敌的虎贲之名已经名震南北,有你在、有虎贲在,屑小必定不敢有什么异动!有你在这我放心!”

    一句“我放心”,道出了两人之间的信任,同样也让陈无敌感激涕零道。

    “世子爷,臣,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必定保证南京周全。”

    “不用你粉身碎骨!”

    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两日后,我就会领兵过江出征,到时候你不必送我,我离开的三天内,南京,嗯,应该说是南京周边各地,都不会有什么异动,他们会先观望几天,所以,这可以等到头七过后,也就是二七的时候,你率领虎贲营的官兵,去祭奠一下阵亡将士,如此,江南诸人自然也就知难而退了,毕竟……”

    笑看着陈无敌,朱国强得意道。

    “人是名,树是影,有你这一员虎将作阵,诺大的江南,就没有任何人敢犯南京半步,等到我回师之后,再来解决南直隶各地的问题!”

    尽管夺取了南京,朱国强并没有传檄南直隶各地归顺,毕竟,他还没有明目张胆要篡位夺权,他还是大明的臣子,还是……忠臣,所以,不能传檄南直隶各地。

    但眼下没那么做,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可并不代表以后不能这么做,所以,要等啊。

    但是等,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世子爷,你是要引蛇出洞?”

    瞬间,陈无敌就明白了世子爷的意思,世子爷之所以离开南京,并不仅仅是为了北击建奴,也是为了引诱江南各地的官员士绅,利用他们求功心切的心思,把南京丢给他们,一但他们有所异动的话。

    “一但他们有所异动,将来动手也就有了理由,我领兵击虏,而奸臣非但不筹备钱粮助我,反而意图断我后路,助虏卖国!其心可诛!”

    在自己人的面前,朱国强并不介意道出自己的想法——故意留下一个看似空虚的南京,把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暴露出来,这样才有理由收拾南直隶各地啊!

    有了一个出兵讨伐的理由,剩下的问题自然也就简单了!

    “世子爷,那臣要干什么?”

    “好好养伤,这些天,你只管好好养伤,最多半个月,南京周边肯定会有所异动,到时候,你再站出来,你不用讨伐他们,只管让他们知道,你已经养好了伤,领着几千虎贲就在南京等着他们,先让他们知难而退后,等我回来了,再收拾他们!”

    江南的那些官员有多么大胆?

    朱国强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投机之心会让他们想去夺回南京,同样,当他们发现陈无敌领兵在这里的话,必定会灰溜溜的逃回去。

    “那万一他们不撤呢?”

    “杀!”

    冷冰冰的丢下这句话,然后朱国强冷哼道。

    “杀了他们!一个不留!家中女眷一率贬为奴婢,赏给有功将士!”

    身处于这个时代,就要用这个时代的规则去处理的一些事情,现在入乡随俗的朱国强已经能够心安理得的去处理一些决定,比如,作为胜利者去享用一些战果,比如将在辽东掠来的女子赏给有功的将士。甚至就是在南京,将那些将虏的勋臣杀死后,也将他们的房产以及妻女赏给了将领。

    这不仅仅是胜利者对失败者掠夺,占有,同样也是粉碎旧阶级,建立新阶级的必定,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大势所趋。古往今来大抵上都是如此——一个新的权贵阶层的崛起必定伴随着旧权贵的毁灭。毕竟,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然,这也是笼络人心、巩固政权的必须!

    古往今来,利益的捆绑从来都是巩固政权最简单的手段。就像朱国强在济南把土地赏给那些只是协助守城,甚至战都未战的壮丁一般,说白了,就是为了笼络人心,就是为了用土地把他们捆绑起来的,然后,他们自然而然的会成为他的支持者,毕竟,他们的宅田土地都是世子爷赏赐的,任何人与世子爷为敌,他们的潜意识里都会担心,为敌人的人在将来会不会收走他们的宅田土地。这种利益上的捆绑,让他们无不是乐意为世子爷效命,为其而战!

    世子爷的吩咐,让陈无敌应声道。

    “臣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有句话臣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你说!”

    看着世子爷,稍微犹豫片刻,陈无敌劝说道。

    “世子爷,臣,臣以为世子爷志在天下,不应该只重杀伐,也应该施以德政,对那些人加以笼络,要是那些人都能给世子爷效命,自然也就可以成就世子爷的大业了。”

    陈无敌的话,让朱国强的一头皱了皱,有些不悦的问道。

    “比如呢?”

    “呃……”

    世子爷的反问,让陈无敌感觉到他似乎有些不快。

    “世子爷,臣……”

    “我知道,肯定是有人和你说了什么,我不想追究,也不会问你是谁说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别听他们的!”

    拍了拍陈无敌,朱国强笑道。

    “无敌,你只管好好养伤,等到养好了伤,就随我一起征战四方,我对你有大用,至于其它的事情,你就不问了,”

    有些事情确实不应该是陈无敌这样的武将来问的。文武殊途,文官不是和插手武将的事情,同样武将也不适合插手有些事情。

    很定是有人看到自己对陈无敌格外的恩宠,想要借他的口来游说自己。小气的人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

    “世子爷,臣错了,请世子爷责罚。”

    尽管世子爷并没有发火,但是陈无敌还是听出了世子爷语气中的不满,于是连忙陪起罪来。

    或许他是武将,但他并不傻。绝对没有持宠而骄的念头。甚至连这个念头动都不敢动。毕竟,有些事情,他确实不应该问。

    “什么罪不罪的,无敌,你好好的养伤就行。”

    朱国强随后又笑着和陈无敌聊了一会儿,然后才离开陈府,不过出门后脸色却显得有些难看……

第246章 为奴当如曹尔玉(第三更,求订阅)

    只重杀伐!

    离开陈府后,坐在马车上的朱国强的禁不住冷哼一声。

    尽管不知道是谁给陈无敌灌的**汤,但大致可以猜出来,肯定是有人把心思放到了刑部大牢上,那里面可是关着一百多个文官,那些文官里既然像钱谦益这样的东林钜子,也有像谢升这样的一部尚书,这些人的门生故旧何其之多。外面肯定有人想要营救他们,至于内部当然也有人希望自己放了他们,以笼络人心。

    当然,这种笼络人心有可能是为自己,也有可能为他们自己,即便是在自己人这边恐怕也有不少人和那些人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恩师,座师,同窗,同年,同乡,亲戚。自从有了科举考试,那些人就利用这样关系生成了一个几乎涵盖所有人的复杂关系网。

    而这种关系网恰恰是文官群体发展壮大的原因。也是他们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能够处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毕竟,无论是贵也好,武将也罢,它们的关系反而相对简单一些,要么是亲戚,要么是同乡。至于什么座师同年之类的关系,当然也是没有的。

    数量上的都是再加上密切的关系。让文官在官场上占尽了优势!即便是在自己这边,看似和大明的官场没有什么联系,但是,通过所谓的士林,还是和他们扯上了关系!

    当然,如果自己一开始的时候直接杀了那些人,这一部的那些人绝对不会说什么。那现在之所以会有所异动,恐怕还是因为看到那些文官被留在了大牢里。

    难道世子爷想要用那些人?

    朱国强相信,在内部这么想的人肯定还不少!

    如果不是想用那些人,为什么留他们的性命?

    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看到了机会,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帮自己笼络人才,恐怕也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自己同样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收得人心。

    “可惜,你们全都想错了!”

    目光中闪出一道狠色,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留他们一条命,是因为还不到杀人的时候,仁义?”

    哼了声,朱国强冷笑道。

    “要是仁义管用,还要什么法律!”

    冷笑着,想了一会,朱国强便寻思着,要不让回头让府中的人写一篇文章,专门给“京观”贺彩呢?,哼哼,说老子杀伐太重,我倒要让你们瞧瞧,什么是以杀伐为荣!

    其实,朱国强还真是以杀伐武功为荣!

    或许,这正是他与这个时代人们最大的不同,尽管他也深受文明礼仪的熏陶,可是,学习过历史的他,自然知道17世纪后的几百年间,其实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大家一边玩命的文明,一边玩命的野蛮,文明是修练自身,对自己的文明,至于野蛮,则是对异族、野蛮人的野蛮,按照西洋人后世的说法就是“文明世界遵从文明规则,对野蛮人自然应该用野蛮人的规则”。

    或许,这正是西洋世界近代崛起的根源——他们分得清!分得清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入乡随俗,什么是以彼之身还彼之道!

    教化仁义有用的话要刀剑何用?现在他们不习惯。不过是因为自己杀人杀的太少了,杀多了。他们也就习惯了。到时候,自然也就不会说什么教化仁义了。

    其实,那天在孝陵献完建奴的脑袋,彰显完军功后,朱国强还是按习惯把上万具建奴的尸体堆在南京城外,筑起了炫耀武功的京观。

    不过半天的功夫,在驯象门外,一座占地数亩的方型京观,就出现在南京百姓的面前,百姓们站在这个炫耀武功的京观前面,他们的心情可谓是复杂至极。

    他们固然满是自豪,但同样也是心惊胆战。

    这可是万人冢啊!

    这是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单就是往这一站,百姓们似乎也呼吸到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对于民风柔弱的江南百姓来说,这座京观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凝视着高达数丈的京观,他们在感觉畏惧的同时,同样也感受到某种自豪——看吧!即便是建奴猖狂,可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被世子爷筑成了京观!

    在这一瞬间,似乎柔弱的民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很多时候唤醒野蛮需要用血,要么是自己人的,要么是敌人的!

    只有血才能真正的唤醒野蛮!

    而只存于史书中的东西,同样也给那人群中的读书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德世子实在是暴虐的古今罕见,听说他在济南、在辽东、都筑有京观,德世子如此爱筑京观炫耀武功,实非天下之福!”

    “是啊,我大明讲究以德服人,如此暴虐又焉能……”

    不等那人说完,就有人大声反驳道。

    “德华兄所言诧异,以德服人,于那东虏蛮夷,如何修德政?如何以德服人?要是他们施以之教化,又岂会杀戮我百姓?”

    “正是,正是,东虏,蛮夷也,对蛮夷,就要用蛮夷的办法,以德服人,施以教化,那也得分人……”

    不得不说,有明一代在“华夷之辩”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明朝人还是能分得清得,大明的政治正确是什么?就是杀鞑子。那怕就是到了国家摇摇欲坠的时候,也是不改初心,杀鞑子可以,与鞑子和谈……绝对不可能!

    在这个巨大的京观附近,围观的人群中,不仅有普通百姓,有官员士人,当然少不得也有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在京观筑成后,就有和尚到此为其念经超度亡魂,不过,谁都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和尚中,却有一个人用异常复杂眼光打量着这座京观……

    长江边,穿着一身僧袍的和尚,凝视着长江,似乎是在那里念着经,也许是在那里超度沉于江中的建奴,出家人慈悲为怀,即便是建奴也得超度一二。

    “贝勒爷,奴才说过,汉人狡猾,万万不能相信,可是您……”

    置身于江边,曹尔玉不禁长叹口气,那天在贝勒爷决定上船离开时,他就留了一个心思,在别人上船时,他剃光了头发,然后穿着僧袍,得亏他是汉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话,这几天冒充着和尚的他,并没急匆匆的逃过江去,而且寄宿于城外的寺院中,因为父亲研读经文的关系,经文他倒也能说上几句,所以也没人注意他这个逃难来的和尚。

    躲了几天后,直到现在风声不紧后,他才离开寺院,但是在过江前,他还是来到了江边,祭奠死难的几万大清国将士,甚至就连同贝勒爷也沉入了江中喂了鱼——他在寺中藏身的第二天,就听人说贝勒爷一行上万人,四十艘大海船刚过镇江就被天雷劈沉了,那一带水流湍急,以至于船上的上万将士,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沉入了江水里!

    天雷!

    这世上难道真的有神仙?

    如果没有神仙的话,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劈沉几十艘船?

    当初他可是亲自上船搜查过,船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可船为什么沉了?

    在过去的几天之中,曹尔玉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后来想去,到最后反而越来越害怕了。

    当然,他害怕的并不是所谓的神仙,所谓的火神。

    害怕的是自己这么逃回大清国之后,到时候皇上和主子们会不会怪罪自己。

    要是到时候他们怪罪的话,又该怎么办?

    恐怕真的是性命难保了。

    也正因如此,他才在心里打定主意——他是从江上逃出来的。

    当初船被天雷击沉之后,他和很多人一样都落入了水中,只不过他相对幸运一些,在沉船的时候抱着一个木板漂到了下游,然后侥幸活了下来。

    这样的话骗得了几个人?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的这个说法能够被接受,那他就能活下来。

    当然,想要活命还要有些其他的功劳。

    想到这儿,曹尔玉又特意摸了一下自己背在身上的箱子。那个箱子里装着几枚他从战场上时来的炮弹。尽管重达几十斤,可是他仍然是走到哪带到哪,生怕他们丢了。

    只要帮主子们造出这样的开花炮弹。到时候主子们肯定不会再计较自己逃出来的过错。

    当奴才不容易。一个忠心耿耿的奴才更不容易。既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又要千方百计的讨好主子们,为主子们办好差事。这可真不容易啊。

    “哎,难啊!”

    又一次,曹尔玉把目光投向南京城,他之所以会冒险逃出寺庙,就是因为他刚得知一个消息——德世子要北上了!

    要去打王爷了!

    无论如何都要给王爷给主子报个信,千万不能着了那人的道啊!那家伙可实在是太狡猾了,几万大军,就那么让他给坑没了,给坑到了江里头。

    心急如焚的曹尔玉,很快就在码头坐上江船,过了长江,然后便一路北上,只不过一路北上的他并不知道,其实现在多尔衮的心情同样也是极为沉重的。

第247章 见了鬼的多尔衮(第一更,求订阅)

    流年不利!

    自打从几年前,改了国号的天启大清国似乎就是如日中天。当真是水能克火,这些年,大清国的国是一天强过一天。

    什么时候有过流年不利这一说?

    可现如今,似乎一切都变了。

    对于多尔衮来说,当接到范家人从关外送来的密信时,他的心里只剩下这么一个念头了!

    当真是见了鬼了!

    大清国今年是怎么了?

    打从去年兵临济南之后,原本气势正盛的大清国突然像是见到鬼似的,一下子变得流年不利,百事不顺起来。

    估且不说去年的济南的兵败,就是今年,打从入关后,大清国就没有什么事情顺当过,甚至于现在就连同老家都让人家给抄了。

    不对呀,按道理来说,不是水得克火得吗?怎么现在这把火眼看着就要把大清国的这锅水给熬干了。

    看一眼范永节,多尔衮的心情显得颇有些复杂,幸好自己在盛京留下了这么几个眼线,要不然在回师盛京之前,恐怕都无法得到这个消息。不知道这个消息,贸然回京的话最后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往坏了说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艺术。

    皇上啊!

    皇上!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派人通知一声?

    黄台吉当然不可能派人通知他!

    现在皇上害怕的是什么?恐怕就是他多尔衮知道这个消息后领兵回到盛京,他害怕的不是他班师回京,而是他挥兵造反!

    皇上啊!

    你可真是……真是不相信小弟啊。

    哎,其实,要是有机会,谁又会错过呢?

    当年,多尔衮争不过黄台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继承皇位,甚至在过去的这些年来,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削自己的牛录,但是现在不同了……机会!

    只是眼下这是合适的机会吗?

    对此,多尔衮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底。毕竟,对于他那个兄长的段,它是极为了解的。

    现在只是他的威望受到了打击。谈得上伤筋动骨吗?

    是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啊。

    “现在盛京的情况怎么样?”

    面对王爷的询问,范永节急忙回答道。

    “回王爷的话,现在盛京已经成了一片赤地,城中所有的男丁无论老少,都被明军斩杀,于城外筑成京观,只有年青女子得已幸存,但都被明军掠走,各府女眷也无一幸免……”

    回答王爷问题时,范永节特意抬了下眼皮,原本他以为王爷会勃然大怒,可不曾想王爷却没有丝毫反应,就好像被掠走的并不是他的妻女似的。

    大概这也就是成大事者和普通人的不同吧。

    “哦。”

    应了一声,多尔衮又继续问道。

    “那皇上呢?”

    “奴才来的时候,皇上还没有发兵,不过半路上听说皇上已经发兵去了旅顺,现如今被明军掠走的几十万包衣都在旅顺。”

    随后,多尔衮又一一询问着国内的事情,就这么一问一答差不多半个时辰后,才让范永节这个范永斗的族兄退下去,当然,他并没忘记赏赐他一笔银子,能不远千里把这个消息送过来,确实立下了大功。随后他就静静的坐在帐篷中,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

    差不多想了半个时辰后,多尔衮便喊来了自己的亲信,很快是巩阿岱、祁充格、谭泰他们都赶了过来,他们都是多尔衮的心腹,在他们进屋后,多尔衮把事情告诉他们后,众人无不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他们的妻儿老小可都在盛京,那怕就是做梦也想不到,盛京居然会被明军攻破,老窝让别人给抄了。

    “瞧瞧你们一个个的都成了什么模样,不过只是女人而已,没有了可以再娶、再纳,我们掠来那么多江南女子,还愁没有女子陪侍吗?”

    瞧着众人那副模样,多尔衮哼了一声,有些不悦的说道。

    “别忘了,就连皇上的福晋们也被明军抢走了,留在盛京里的几个皇子也被斩杀!”

    王爷的随口一说,让众人的神情无不是微微一变,他们几乎下意识的看到了一个机会!

    皇上的福晋们被明军抢走了!

    盛京是在皇上的手中被明军打下来的!

    皇上的威望必定会大为受损,如此一来……

    突然,原本如丧考妣的众人,像是想通了什么事?都把目光投向了王爷,对于刚走出林子没多少年的他们来说,女人从来都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今天你的老婆被人家抢了,明天抢了他的老婆,这本身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老婆被人家抢了,大不了再抢一个就是了,抢不回来,就抢其它人。

    女人,不过就是生儿育女的工具罢了!一个没有了,那就再去抢一个呗。况且他们也抢了不少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这些小人物是无所谓。可是,皇上不同。无论如何,一个连老婆都保不住的皇帝,肯定不是个称职的皇帝!

    再加上各旗的八旗旗主贝勒们的家可都在盛京,现在他们的老婆也都被人抢了,家也被抄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皇上的没有把家看好!

    那些既没了老婆,又没了家业的旗主贝勒们,又岂会眼巴巴的坐在那,他们必定也是满腹怨言,只要有……

    机会!

    这不正是王爷的机会!

    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当然也是他们的机会,他们都是王爷的心腹。这意味着他们远也得不到皇上的信任,可如果王爷成了皇上呢!

    这可是从龙之功啊。这可是泼天大的功劳啊!

    “王爷!”

    不等祁充格说话,多尔衮便伸手制止了他。

    “不要说话!”

    王爷为什么不让大家说话啊!

    难道说王爷就不想登上皇位?

    多尔衮怎么可能有不想!

    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也就是阿巴亥。当年努尔哈赤去世后,在黄台吉等人的一再强迫下,阿巴亥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怎么可能会忘记被黄台吉逼死的额娘。

    这么多年,他一直隐忍着,等待着,可眼下的机会成熟吗?

    “王爷,咱们差不多也是时候回师了,现在洪承畴离我不到百里,河南还有路振飞的十万明军,两路明军合在一起,可是不下二十万啊!”

    见王爷阻止自己说话,祁充格立即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于是便改口提出了他的建议。

    洪承畴不是现在才来,路振飞也不是今天刚到,他之后会这么说,其实就是告诉王爷,现在要回去,只有回去了才能弄清楚局势,才能从容部署一切。

    他的这个建议当然说到了多尔衮的心里,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多尔衮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端着茶杯在那里的思索着。

    回师容易,可是回师之后呢?

    就这么冒冒失失的回了师,万一到时候要是时机不成熟的话。皇上怪罪下来怎么办,尤其是现在阿巴泰还在江南。

    “王爷是担心阿巴泰吧!”

    废话能不担心他吗?不是担心阿巴泰的安危,而是担心如果阿巴泰还不和他一同退兵的话。便是他一个人退回去,也不过是给皇上找一个借口收拾他罢了。

    现在的关键还是在阿巴泰身上,阿巴泰好说服,问题是他身边的图尔格那可是皇上的人啊,他愿意退兵吗?。

    就在这时帐篷外有人禀报道。

    “多罗饶余贝勒命信使,送来给王爷的信!”

    多罗饶余贝勒就是阿巴泰,正担心他的多尔衮,急忙命人把信拿过来,展开一看,他的脸色就骤然急变道。

    “阿巴泰完了!”

第248章 要争皇位的多尔衮 (第二更,求订阅)

    阿巴泰完了!

    接以阿巴泰的信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上了船。只要他上了船,就必死无疑!

    尽管是同父胞兄,可是阿巴泰的死并没让多尔衮感受到多少伤感,相比于伤感,他更多的是感慨他麾下的三万精锐!

    三万精锐!

    大清国才多少军队啊!

    大清国确实没有多少军队,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原本应该在几个月后打响的松锦大战,这场关系大明与满清命运的决战中,满清才只有11万军队。

    十一万!

    这已经是满清动员的极限了!

    这次入关南掠,多尔衮率领三万,阿巴泰率领三万,他们率领的自然是大清国的精锐。可是现在呢?阿巴泰非但自己死了,甚至还葬送了近三万大军!

    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这那里是南掠,分明就是千里送人头啊!

    “阿巴泰,你到底有多蠢啊!居然连这么明显的陷阱都没有看出来?”

    多尔衮恨恨的骂道,他心痛的不是阿巴泰,而是他麾下的精锐,他甚至希望阿巴泰兵败,那样他还有机会收拢溃兵,可是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尽管还不知道阿巴泰的情况怎么样了,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必定已经沉入了长江中!

    “原本知道你蠢,可是没想到你居然这么蠢,简直比猪还蠢!”

    多尔衮恼羞成怒的怒骂道。

    他之所以会这么肯定阿巴泰,他们已经完了。是因为他相信德世子绝对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的。

    甚至之所以会把阿巴泰逼得除了走水路之外,别无他途,就是为了要他们的命。

    可偏偏阿巴泰还自己往死路上寻。死了不可惜,可惜的是几万大军啊。

    要是能够趁机把那些人据为己有,他现在就可以杀回大清国,和皇太极一决胜负。

    当然这也是想想罢了。除非他能够得到那些旗主贝勒们的支持。不过目前的形式来说,只要有银子绸缎,想要争取那些人的支持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德世子!”

    念叨着这个名字,多尔衮只觉得的头皮发麻,他突然意识到现在自己正处在一个困境之中——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前有路振飞的十万明军,后有洪承畴的十万明军,身处他们中间的自己,很有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现在怎么办?

    是撤,还是?

    撤?

    该往那里撤?

    二十万明军合兵一处,又该怎么办?

    一时间左右为难的多尔衮,沉思良久后,他想到了另一个人,于是立即对奴才吩咐道。

    “快,去请范永斗过来!”

    范永斗到了海州!

    差不多在朱国强从江口搭乘“孔雀旗”的船一路北上辽东的时候,尽管他能够用六分仪、钟表测量出经纬度,完成准确的海上定位,但是在大海上,他并没有千里眼,在他率领近三百艘大海船组成船队从黑水洋使入青水洋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在一百多海里外的黄水洋,在临着海岸线的浅海区,一条由三百多艘“遮洋船”的船队也在浩浩荡荡的一路顺风而下,驶进了海州湾,径直驶进了海州与郁洲岛之间的海峡。

    一上一下,在这一年,差不多双方都选择了海路,或许,这正是朱国强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

    当朱国强在辽东烧杀抢掠的时候,在海州的海峡之间,那些船只同样也没有闲着,成千上万的被掠来的汉人壮丁,在往船上装着抢掠来的粮食、布匹、绸缎以及各种金银珠宝。

    在过去的几天中,范永斗一直在负责着这件事——把多尔衮抢来的财物装上船,然后从水路运回大清。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去年的大旱,加之范家的收购粮食被抢,使得他们没有多少余粮卖到大清,导致去年大清国粮食严重不足的话。无论如何黄台吉也不会把心思动到海上。

    但是面对几百万石粮食的诱惑,谁能拒绝得了呢?

    最终在范永斗的劝说下,黄台吉同意他的建议——通过海路把抢来的粮食运回大清,搁往年这些粮食都是低价卖给范家的,范家再以粮食谋利,然后再通过海上把部分粮食卖给大清。毕竟,那么多粮食,即便是大清国想带回去,也带不走,但要是走海路的话,别说是几百万石粮食,就是上千万石,只要有船,就肯定能运到辽东。

    当然,范永斗并不是白白提出这个消息,他同样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几百万斤铜盆、铜碗、灯台之类的铜货,那些铜货和粮食一样,都是从千家万户的百姓家中掠来的,再加上从那些兵丁那里低价收购来的东西,这笔生意他至少可以挣到几百万两银子!

    “东西都装上船了吗?”

    一见到范永斗,多尔衮就问道。

    “回王爷话,现在海州那边的船上一共装了三百六十余万石粮食,还有各种布匹一百余万匹,船差不多已经装满了,只要王爷一声令下,船队就可以启程了!”

    范永斗的回答,让多尔衮想了一会,然后问道。

    “现在要是再往船上装人的话,那些船上可以装多少人?”

    “装人?王爷的意思了?”

    范永斗看着王爷,立即联系到堂兄先前告诉他的那个消息。

    大清国的京城盛京城被明军攻破了,而攻破盛京城的不是其它人,正是杀了他的儿子,抢了范家的粮食财物的德世子!

    这下子德世子与大清国的仇是结大了!

    现在王爷这么问,难道是想从海上走?

    “装人是能装,可是王爷,海上风急浪大,保不齐会有什么风险……”

    “这你不用担心,既然你们能平安的过来,那肯定也能平安的回去,你先去准备一下,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从海上离开。”

    多尔衮摆摆手随口说道。

    “可是王爷,那几百艘船就是装满了,顶多也就只能装下王爷的人马,王爷这次南下掠来的人丁牲口,可都带不走啊!这样劳师无功而返的话,到时候皇上万一怪罪下来。”

    尽管并不是旗下的奴才,可是范永斗却是一副为主子将来担心的模样,瞧那样子甚至比真正的奴才还上心,其实作为商人,范永斗永远都没有什么忠义可言,他的担心,更多的是基于利益。

    “这你不用考虑,现在最要紧的把人马带回去,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把人马带了回去,将来什么都会有的,可要是没有了人马……”

    一切可全都没有了,尤其是现在皇上那边的情况也是极为不妙,现在最重要的是能够全师返回大清,只要能全师返回,将来一切都好说!

    现在那怕是一兵一卒,他也不想损失。当然更损失不起。毕竟和黄太吉相比,他的兵力并不在优势,然后要迫使黄太吉退位,除了利用眼下的这个机会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军队,是手中的兵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走海路无疑是最安全的,至少可以避开明军!

    尽管阿巴泰已经死在水上,可是现在对于多尔衮来说,他同样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便是明知道德世子从海上兵进大清国,从海上走肯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相比于在陆地上陷入重围,这点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

    况且和阿巴泰最大的不同是这些船至少是他们自己的船,范家那也是自己人。

    终于,在安排好了退路之后,多尔衮的目光向北,心里默默的寻思着。

    “只是不知道,皇上那边怎么样了!”

第249章 黄台吉心里苦啊 (第三更,求订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现在黄台吉终于知道了这句话的含意。

    朕心里苦啊!

    朕心里的苦有谁能体会?

    “因为……没玩够!”

    那厮那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和这句话,在黄台吉的心底浮现的同时,让他顿时火冒三丈。

    “朱慈颖!”

    又一次,黄台吉的心底再一次涌起滔天恨意!

    夺妻之恨!

    杀父……不对,是挖父汗皇陵之恨,让他着实难消心头怒火!

    那个人不仅抢走了他的女人甚至还把父汗的皇陵给挖了!

    这这里还有一丝的天朝上国的气度。即便是他入关的时候也不曾想过要挖朱家的皇陵啊。

    但是这姓朱的,居然,居然,他怎敢如此。就不怕我把你们老朱家的皇陵也给挖了吗?

    挖人祖坟。

    难道你就不怕世人指责吗?

    显然黄太极忘了自己的身份,他不过就是一个叛逆乱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这样的叛逆乱贼,挖他的祖坟。那是理所当然的。

    他还真以为自己就是个皇帝了。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搁明人眼里他顶多也就是一个土酋,一土鳖。挖他的祖坟,那是看得起他。

    可是他心里苦啊!

    他的心里憋屈啊。

    如果此时有人看到他的话,一定会感觉仿佛是看到一只受伤的野兽似的,它在挣扎着,尽管叫人害怕、恐惧,但实则却是困兽犹斗的回光返照而已……他毕竟是君王,他身上仍然有身为帝王的气息,至少他自己这么以为。

    “朕若入主中原,非得掘你祖陵不可!”

    恨意绵绵间,黄台吉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福晋们,现在她们必定在其身下承欢,尤其是哲哲,也就是琪琪格,想到那贱妇居然把传国玉玺献了出去,她为什么献出去?

    不还是因为那德世子年少英俊嘛!非但连人抢了,甚至连人心也给抢走了。想到这他只觉得一阵气结,一日夫妻百日恩这么多年的夫妻,这么多年的夫妻居然说背叛就背叛了。他那通红的双目中又一次闪过一丝恨意。

    “哲哲,待到我破了明狗的长壕,必定将你那奸夫还有你这**碎尸万段!”

    其实,对于自己的福晋、妃子被掠,黄台吉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威望受损,在意的是那个传国玉玺。正是那个汉人的传国玉玺让他坚定了皇帝的信念,但是在他看来,这正是说明。。

    只可惜,现在老婆被抢了,玉玺也被老婆献人了,人货两空的黄台吉怎么能不恼火。

    “没玩够,没玩够……好一个没玩够!”

    冷冷的轻笑数声,黄台吉的眉头突然紧锁,他的心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另一个人来——他的一母胞弟多尔衮。

    要是多尔衮知道了盛京被明军攻破,福晋们被明军们掠走。在自己威望大损的情况下,多尔衮会干什么?黄台吉的心里没有底,在他的潜意识中,最大的威胁就是多尔衮!

    “皇上,奴才以为当今之计,明军已经不再是皇上的眼前大敌了!”

    伏跪在地上,范文程紧张不以的说道,其实,他也挺可怜的,尽管作为汉官,可他老婆曾被多铎抢去玩了好一阵子,要不是皇上插手,估计他那娇妻恐怕就便宜多铎了,可这边刚回来还没半年,留在盛京的老婆又被明军抢了。

    只要想到自己那相貌漂亮非常的娇妻,居然落到明军的手里,他心里就是一阵心痛,可再心痛又能怎么着,过去让豫王抢了,还能通过皇上讨回来,再不济等多铎玩够了也就送回来了,现在呢?在明军手里头,那怕人家玩够了,也不会再送回来。

    尽管心里头酸得很,也不妨碍他忠心耿耿的为皇上出谋划策,毕竟大家现在都有绿顶子的人。

    “明军不是,那谁是!”

    黄台吉故作不知的问道。

    “是,是……奴才不敢说!”

    做奴才做到范文程这样,小心翼翼的,可真不多见,他再次磕头时,黄台吉长叹道。

    “范先生是说多尔衮吧!”

    见皇上主动提了,范文程这才继续说下去。

    “奴才担心,他知道此事后,会有异心,毕竟,毕竟,奴才听说各旗的旗主对皇上已经是多有不满!”

    肯定不满啊!

    家没看好,结果让明军穿了空子,然后给抢了个干净,他们积累多年的财富和女人一并都让明军给抢了。别说是他们,就是自己想着那些妃子们现在明人胯下承欢,心里都堵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自然也不用说了。

    他们……他们可都是旗主啊!

    要是多尔衮回来了,要是他们勾结在一起的话!

    那到时候……更重要的是,现在唯一能拿银子、绸缎、珠宝,甚至女子给旗主们笼络人心的,也就只有多尔衮!尽管多尔衮和他一样,被明军抢了个干净,可问题是他这次入关明国,还是会和往常一样抢很多东西。

    要是多尔衮回师之后,利用那些旗主的不满,用他在明国那边抢来的银子、女人以至于奴隶来贿赂他们,去笼络他们。

    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站到多尔衮那边,尽管这些年他一直在加强皇帝的权威,但八王亭可不是摆设啊!

    那些大贝勒们可以推举他作为皇帝,同样也能把他拉下来!

    想到这,黄台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范文程,然后猛的对帐外大声喝道。

    “传令给豫王,让他立即领兵攻打明军长壕,限他三日内破壕!”

    豫王多铎是多尔衮的一母胞弟,或许黄台吉被朱慈颖刺激的险些失去理智,但是他并没有恼羞成怒,甚至在昨天被朱慈颖那般羞辱之后,他仍然下令安营扎寨,而不是进攻明军长壕。

    但是现在,他之所以下达这个命令,甚至只给多铎三天的时间,就是因为多铎是多尔衮的一母胞弟,他麾下的近万人马,可都是多尔衮的兵马。

    只能借刀杀人了!

    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要先借明军的长壕,消耗一下多尔衮的实力。要不然他们全兵在一起,到时候,吃亏的可就是自己了!

    皇上的旨意让范文程在心里长松一口气,心下自言自语道。

    “豫王爷啊,豫王爷,你也有今天啊!”

    想到豫王爷一会要率领麾下人马攻明军的长壕,范文程的心底冷笑着,当初豫王到家里抢人时,他只能跪在地上磕着头,从那天起,他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报复豫王的机会!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看到了豫王兵败身死的一幕。在心底冷笑之余,抬头看着心事忡忡的皇上,范文程便主动说道。

    “皇上,其实现在的局面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只是一时受挫而已,只要打下了旅顺,把属于咱们的东西都夺回来,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

    “哎,但愿吧!”

    黄台吉长叹口气,然后步出了帐篷,朝着南方看去,此时金州城尽管已经不再燃烧了,但依然冒着些黑烟,在金州城后面就是明军的长壕,长达十一二里的长壕,把大清国的精兵强将挡在了这边。

    现在,给了多铎三天的时间,可问题是,他能攻得下来吗?

    就在他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抬头便看到多铎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臣弟叩见皇上。”

    一见到皇上,多铎就连下跪行礼。而黄台极却客气的把他扶起来,然后说道。

    “怎么样,三天能打下长壕吗?”

    “皇上,臣弟……”

    不等多铎开口,黄台吉就语重心长的说道。

    “多铎,现在你我家眷妇人都在长壕后面,久拖生变,万一他们要是把你我的妃子都带到了明国,到时候,你我的颜面必定尽失,想要把他们夺回来,就只有打下了长壕了……”

    为了让多铎乖乖地到前线送死,就只有一个办法,都是用他自己的女人去刺激他。为此,黄太极甚至强忍着内心的酸楚提起他自己的妃子,甚至只差没有说那个德世子喜欢大被同眠了。果然被他这么一次激,多铎立即拍着胸口表示会三天内打下明军的长壕,夺回大家的福晋妃子,毕竟他的女人也在长壕的那边,也在明军的手里。

    在多铎离开之后,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好一会儿,皇太极才问到。

    “范先生,你说豫王会用全力打长壕吗?”

    “他必定会的,毕竟,他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

    范文诚的回答让皇太极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他便不再言语了。只是静静的看着南方。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又一次想到了多尔衮,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感觉多尔衮对自己的威胁远远超过明国,过去,尽管也有这种感觉,但是在他看来,多尔衮并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德世子啊,德世子,你当真下了一手好棋啊!你这一招,哪里是抢人,分明是要让我大清国陷入内乱啊。”

    心里感叹之余,黄太极的眼睛盯着远处,目光变得越发冰冷。

    “既然如此,那就先夺回旅顺再说!”

第250章 汉儿昨日血和泪(第一更,求订阅)

    长壕!

    或许是因为明军不擅长野战,或许是为了拱卫宁锦等地城池,所以明军往往在城外挖出长壕,以鹿岩等物阻滞清军,在清军清理鹿岩等物时,躲在壕墙后方的明军再以三眼铳、鸟铳等杀伤清军。

    不过,每每清军都能以穿着双层重甲的步兵破之。其实,清军自己也擅长用战壕,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以战壕围困战术,为了防止城内的明军与增援部队夹击,他们往往也会挖长壕围围困城池,历史上的松锦大战以及几十年后雅克萨之战,清军大都使用这一战术。

    而刚刚赶到金州的清军,同样也在明军对岸挖出了一道长壕,其实,他们挖长壕的目的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阻挡明军反扑。一道看似简单的长壕,有时候往往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已方的安全。

    而此时,身处长壕之中,关保盯着百丈外的明军长壕,眼中充满了疑惑。

    “这和明军的长壕不一样啊!”

    “可不是,你瞧,这伙明军压根就没在壕墙前边设鹿岩,按道理不会啊,你看山上的那么多林木,虽说不是大树,可用来当鹿岩倒也成啊。”

    “那为啥明军不用?你瞧他们阵前拉的,那是什么?”

    视线中,只能隐约的看到一根根木桩,木桩上似乎连黑线,那是什么玩意!

    “管他什么玩意,一会咱们杀过去,只管和过去一样,砍断它就是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有传令兵过来通传,让他们出发了。身为牛录章京的关保立即大声哟喝道。

    “快,再披一层铁甲,听说这伙明军火器厉害的很,大家伙小心一些!”

    随着一阵牛角号声,长壕后那些内穿棉甲外披铁甲的建虏重步兵出发了,披在黄色布面铁装甲外的铁色的扎甲,在雪光中映着一层幽暗的光泽,他们的手中无一例外的拿着的利斧之类重兵器,和过去一样,这些重步兵的任务,就是撕开明军长壕前的鹿岩,尽管现在明军的长壕前方并没有鹿岩,但是那些的木桩和连接木桩间的铁丝,仍然会阻挡大军的进攻,他们的任务就是斩断它们。

    当他们一步步的朝着明军的长壕走去时,在战壕胸墙后方,手握火枪的徐临山喘着粗气,尽管他身后的鞭伤已经结了疤,但是隐隐的还是能感觉到伤痛,但更深的伤痛在心里。

    我是人!

    我是人!

    我叫徐临山,家住……

    又一次,想到被清军焚毁的家宅,他的心底刻骨铭心的仇恨,更浓了几分,握着火枪的手也握得更紧了!

    “别急,等一会,等一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离远了,打不准,等他们到了一百米再打!”

    嘴里叼着用纸卷的烟卷儿,孙茂才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看似冷静的他,一边吸着烟,一边对身边的弟兄们说道。

    “大家都别急,就像咱们昨个在后头练的那样,眼睛盯着照门,压着准星,瞄准了打……”

    战壕里的兵,都是新兵,他们几天前还是任打任杀的奴隶,现在,他们却是战士,或许他们没有受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不再为奴”的信念却在支撑着他们!

    “我儿子,生下来就有足足六斤多的大胖小子,白白胖胖的大小子,长得可俊了,随他娘,他娘,虽说不是大家闺秀,可也是书香门第出身……”

    叼着烟,孙茂才一边吐着烟,一边闷声说道。

    “那天,我亲眼看着秀兰因为不愿被建奴糟蹋,被建奴一刀砍死,我儿子,被他抓住两只脚,转着圈的甩到远处的墙上,转圈的时候,他哭啊、哭啊,然后“咚”的一声就没声了,那人叫努克哈,我记着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孙茂才就像是在讲着与他不相干的事情似的,面上没有丝毫的波澜,不惊不怒

    听着孙茂才的话,周围的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一大串自己的或是别人的故事,无一例外的悲惨至极,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都不愿意回忆那些。

    “孙大哥……”

    在徐临山刚想要开口的时候,孙茂才又说道。

    “我们家上下十三口,就活下我和三弟,老三不知道被建奴扔到那个庄子里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可我知道,建奴欠下我们家十一条人命!我才杀了两个,不算利息,他们还欠我们孙家九条命,呸!”

    将烟蒂吐到地上,孙茂才盯着越来越近的建奴,然后笑道。

    “你们说,今天,我能连本带利捞回来吗?”

    “肯定能,孙大哥,他们还欠俺徐家上下一百多条人命哪!”

    徐临山咬牙切齿的说道,徐家可是大户啊!上下百多条人命,就那么没了,这样的仇恨,又怎么能忘记呢?

    “李家也就活下我自己!”

    “我姓啥?你不说我都忘了,像死人似的活了这么多年,原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报仇了,现在好了……老天爷开眼啊!”

    一时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他们没有说自己的故事,只是随口一句话,有的提到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到了兄弟,有的提到了妻子,有的提到子女,有的提到了家中的房子……他们的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遭遇,他们无一例都是被建奴掠来的,即便是有些人自幼生长在辽东,也同样没有逃过被掠为包衣奴隶的命运,甚至于相比那些这几年才从关内掠来的人,他们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他们的父兄被奴役,妻女被蹂躏,被掠走,而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目睹那一切,每一个人都有极为悲惨的过去。

    而正是这悲惨的过去,让他们与其它的新兵不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中,战壕里的气氛立即变了样,原本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应该胆怯,应该吓的面色苍白,应该浑身颤抖,可是现在呢?他们却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他们甚至有些跃跃欲试,甚至满怀着某种期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054/ 第一时间欣赏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作者:无语的命运所写的《这个大明太凶猛》为转载作品,这个大明太凶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这个大明太凶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这个大明太凶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这个大明太凶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这个大明太凶猛介绍:
穿越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你们别歪楼好吧!……好吧!听你们的!对她们要狠!对他们更要恨上加狠!这个大明太凶猛,对文官比流寇还狠毒,打女真那更是一个凶残,从东洋到西洋,来一起尝尝大明凶猛的铁拳……欢迎加入凶猛群:150536833vip凶猛认证群:150536544这个大明太凶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个大明太凶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