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秦工程兵TXT下载大秦工程兵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秦工程兵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大秦工程兵txt下载     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零六章 市场

    这说起来有些讽刺,沈兵想将西域的奴隶解放出来,其结果却是会遭到这些奴隶的进攻……
    因为这些奴隶不只是行为,思想也被贵族所控制。
    这也是汉朝时设在西域的都护府总是被西域百姓围攻的原因之一……
    西域都护府是汉设在西域的最高机构,负责在西域筑长城、屯田,乃至将先进的屯田技术教给当地百姓。
    这些当然是好事,当地百姓学到了屯田技术增加产量,甚至将他们奴隶的身份变成农民……农民虽然依旧是受压迫阶层,但无疑比奴隶要好得多,百姓没道理不拥护。
    问题在于这一来绝大多数西域百姓就都希望成为大汉子民,这直接动摇了西域贵族的利益。
    于是贵族就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蛊惑百姓,基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百姓便群起而攻之。
    因为知道这些,所以沈兵只能先从这些贵族的利益出发而不是百姓。
    王贲似乎也想到这些问题,于是就皱着眉头问:
    “大将军,你就不担心那丘就却……”
    虽然王贲没有说下去,沈兵却明白他的意思。
    丘就却手里如果握着兵权,那自然不会甘心总是为沈兵所用。
    沈兵回答:
    “所以他身边的亲卫才是我们的人且限制其行动。”
    “调兵谴将之类的事,自然须得我等同意。”
    王贲点了点头,这实际上就是把丘就却软禁了,然后再借丘就却之口发号施令指挥月氏大军。
    但王贲又说:
    “只是这也并非长久之计,时日一久……”
    对于这一点沈兵则完全不担心,他笑了笑回答道:
    “大秦以军功晋爵论赏,而月氏则是贵族子弟独占功劳。”
    “大秦百姓只需遵纪守法便能安居乐业,月氏百姓则是为奴为婢苦不堪言。”
    “所以这‘时日一久’,应是月氏贵族而非我等担心才对!”
    “校尉以为然否?”
    王贲这才疑虑尽释连连点头称是。
    道理其实很简单。
    此时沈兵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只有一个原因:西域百姓不明真相易受贵族蛊惑蒙蔽。
    既是如此,那随着月氏军民与秦**民交流增加,“时日一久”之后百姓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比如平时闲聊就会说到彼此有什么什么好处。
    那月氏军民肯定比不了,接着就一传十十传百……那时秦军再要将月氏贵族甚至西域贵族废除就容易得多了。
    因此,要想两地有认同感并促进和平的统一,民间百姓的交流相当重要。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似乎所有人对沈兵这安排和做法都很满意。
    对丘就却而言,虽然亲卫被换成了秦军兵士且自由受限权力受限,但他原本是战败的降将,原本只想着能活命受到较好的待遇就不错了,谁想现在居然还能成为月氏王!
    这幸福感有如从地狱升到了天堂,那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当然对沈兵充满感激且尽心尽力为秦军做事。
    至于月氏军民……月氏王依旧是月氏人,而且还是声望较高的丘就却大将军,这从感情上就更容易接受。
    同时在如此强大的秦军的统治之下,对他们来说也更有安全感。
    对贵族而言:沈兵既没有动贵族也没有改制度,充分保障了贵族的利益,原本担惊受怕的他们也是暗松了一口气。
    于是沙州的局势和秩序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一场灭国之战的交接就有如换一个月氏王般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沙州站稳脚跟后,沈兵第一件事就是飞鸽传书到河套,让秦军已准备好的商队出发。
    事实上在此之前秦军的商队已经出发了。
    只是因为不确定秦军是否能在沙州取胜,所以商队只行进至西套并在那里等待。
    此时沈兵一将战胜的喜讯传回去,这支商队马上就从西套出发前往沙州。
    两千多里,大概四十天左右就到了,沈兵这边也要做好接受这些物资及进行贸易的准备。
    这方面沈兵尽数交给丘就却去处理。
    有句话叫“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所以沈兵知道只要在军权上对丘就却进行有效的限制,其它权力视情况放宽没多大问题。
    何况丘就却对沙州的情况及贵族中的人脉也广得多,处理这些事应该得心应手。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丘就却第一时间就在沙州开辟了一个专门用于接待秦军商队的存储和留宿区。
    这时沈兵甚至都有些羡慕游牧民族了,因为他们所谓的开辟一个地区就是搭起一个个帐篷,几天就完事。
    如果说有什么防护的话,那就是用栅栏将这片地圈起来。
    这要是秦军来整,少说也得几个月甚至更久才初具规模。
    另外,丘就却还在新区与沙州城之间建立了一个交易市场。
    这一来中原商队与沙州之间的交易就方便了……之前中原绸缎换东西会有很多麻烦,主要是因为月氏没有自己的货币通常是以物易物。
    若是一匹绸缎拿出来换香料……所有的香料都不够半匹绸缎怎么办?裁成两段?
    另外还有物品分散的问题,中原商人要换到中意的东西往往要将沙州逛上一遍甚至有时一遍还不够。
    这其间难免就会起争端、语言不通、纠纷等问题。
    丘就却在中间建起一个市场就方便多了。
    中原商队将绸缎、布匹等运到市场,月氏人则将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运来,在市场明码标价还有人管理以及处理纠纷……极大的减少了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
    更有甚者,丘就却还乘势组建起了自己的商队。
    丘就却是这么跟沈兵汇报的:
    “大将军。”
    “月氏并不富足,中原商品一批批运来,本王恐月氏无法尽数换足!”
    “以本王之意,不若由月氏组建商队将换来的物品运至西域。”
    “于是月氏又可自西域带来更多中原所需……”
    沈兵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往西那就是要经过荒漠地区,是要用骆驼运输而且需要经验。
    这不仅可以增加月氏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以接力的方式打开西域的市场将秦国的影响力延伸出去。

第四百零七章 骑军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秘战无声》,喜欢谍战的兄弟可以关注一下。
    ————————
    当然,不只是月氏商人有兴趣去西域经商,中原商人也同样可以。
    据说沙州商人之后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以沙州为起点起程赶往西域前,因为要跨过一片凶险的沙漠地带。
    为了祈福,于是成行之前都会在山上凿洞窟建佛像,回来之后便可还愿。
    时日一久,这洞窟就越来越多,就成了现代著名的“莫高窟”。
    由此也可知沙州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在沙州补水补粮做好准备再出发,以古时的条件想要到达西域几乎不可能。
    这些事沈兵就没多管,他更多的是做军事上的打算。
    骑兵瞬间就多了五万,而且还是擅长骑射的月氏骑军。
    首次检阅,沈兵见这些月氏骑军士气高昂军容严整,就知自己的做法没错了。
    现在能指挥得动而且能较为放心的指挥这支军队,有相当一部份原因是让丘就却当了月氏王,否则这些月氏骑军看沈兵的眼神只怕就是充满了怀疑、戒备和抗拒,而不像现在这样期待中还带着敬畏。
    沈兵不知道的是,这些骑兵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的确有月氏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秦军刚刚将他们打败,而且他们还败得心服口服。
    游牧民族通常有个习惯,那就是敬畏强者。
    如之前所言,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一种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就像狼群以最强壮的狼为王一样,月氏人认为屈居强者之下也是理所当然的。
    何况秦军还是以不到四万的兵力十分干脆的击败了月氏七万大军。
    更让月氏心惊胆颤的还是……秦军那有如变魔法般的又是“霹雳火球”又是“毒烟”又是“火弹”。
    他们早就被秦军这些新装备吓坏了。
    此时成为秦军的盟友……当然名义上依旧是盟友,于是马上就有了一种安全感和自豪感。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国的观念不是很强,甚至其本国就是各部、各族互相吞并融合在一起的结果,也更容易接受眼前的现实。
    不过这支骑军兵力虽多但终归还是无法担大任。
    毕竟他们的军官大多是月氏贵族。
    沈兵很清楚一点,月氏贵族有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此时委屈求全跟随秦军就是为了活命,所以在关键时刻是无法期望他们不顾一切的献出生命与敌人作战的。
    同时对于月氏骑军来说,他们其实是月氏贵族的奴隶,是附属物。
    所以根本不存在舍身杀敌成为英雄后就有赏赐乃至晋爵封地之说……这同样使他们没有牺牲自己的动力和理由。
    因此沈兵看重的终究是自己组建的骑军,也就是剺带领的以蒲类骑兵为基础的西域骑兵。
    他们就有牺牲自己的动力和理由了。
    因为其由秦军指挥也就随从秦制,二十军功爵位制对他们同样适用,他们要是战死立功,家人就会获得封地,且爵位还可以传给孩子。
    简单的说,就是月氏军依旧是一支没有灵魂、没有军魂,甚至连国家认同都处于混乱状态的军队。
    对此沈兵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
    于是不用想,继续扩大蒲类骑兵的规模大量面向月氏招收新兵。
    这一招新兵影响就大了。
    沙州共有四十万人口,月氏统领征兵时,百姓是能躲就躲……他们在月氏置下是奴隶,当兵除了死伤之外几乎得不到任何东西。
    但秦军招兵就不一样了,有人身自由不说还有军功爵位,更重要的还是可以让家人入秦籍。
    这一点是必须的,如果家人不入秦籍,那么兵士立功晋爵后,又如何把封地和爵位给其家人?
    这么大的诱惑这么大的反差,那当然是加入秦军。
    于是不过短短十余日,剺置下的蒲类军已由五千余人增至万余。
    这其实也是沈兵有意为之……骑兵不能由蒲类一家独大,就算剺对沈兵忠心耿耿也不例外。
    大量招收月氏骑兵后就会形成蒲类、月氏两大势力。
    事实上应该说是三大势力……第三势力就是西域各国来投的散兵,他们若是实力太弱就必然会抱团取暖。
    这三大势力之间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竞争关系于是互相制衡。
    不过当然,在军中“拉帮结派”终究不是好事。
    在今后的战斗中,沈兵会将那些立功升迁的军官互调。
    也就是月氏兵升迁后调到蒲类,蒲类兵升迁后调至月氏,散兵同样操作。
    时日一久,这军中帮派自然而然就会被打散了。
    让沈兵意外的是月氏居然也有冶炼铜铁的技术。
    问了丘就却后才知道月氏的冶炼技术是从秦国那学来的。
    丘就却是这么回答沈兵的:
    “原本我等也不愿费事冶炼铜铁,只需使用牛马或毛皮与秦国交换即可。”
    “冶铁即费事耗时且质量不佳,倒不如多养些牛羊!”
    这一直都是装备和技术上的一个巨坑。
    现代有句话叫“造不如买”。
    简单的说,就是许多东西如果要自己造的话,比如生产坦克、飞机,这其中投入的研发费用及人才培养的时间和资本成本都是个无底洞。
    单从钱的角度来说的确是“造不如买”,因为造的费用会比买贵得多,有时甚至是投入几十倍的资金进去造出来的东西却比不上买来的。
    于是为什么不直接花点钱买呢?
    又便宜又省事,还更高大上。
    然而,一旦买了某种装备而放弃自己造的话,其结果就是军事被它国卡脖子注定要成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所以网上以某国拥有购买的先进装备说事……直接忽视就好,购买装备而不会自行生产,一旦开战那就是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反之,若是自行生产的装备再加上工业基础及生产能力,那就是损失一个可以生产两个,可以越打越多。
    简而言之,购买的装备基本可以说是花瓶,用于和平时期充充门面用的。
    月氏原本可以用以物易物从秦国买到金属,但若是被赶到沙州远离秦国……就不得自行生产了。

第四百零八章 据险而守

    史上的月氏其实是因祸得福,因为其从秦国学会冶铁,对其在西域成为强国乃至西迁至蓝氏城轻松立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此时的西域还处在青铜时期,而月氏到汉朝时冶铁技术也逐渐成熟。
    至于电视剧中说西域的冶铁技术比中原更先进,甚至匈奴从西域学习了冶铁技术于是装备比中原更先进……那纯粹是为了将敌人塑造强大,中原能击败它便越显中原的智慧。
    西域的冶铁技术其实是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从中原带去的。
    另一个冶铁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是在中东,现今土耳其一带,出土铁器比中原还早一千年。
    虽然土耳其是亚洲国家,但因为与欧洲不过隔了一条海峡,于是在亚述帝国灭亡了赫梯古王国之后,就将赫梯古王国较为成熟的冶铁技术带往欧洲使原本落后的欧洲瞬间就进入了铁器时代。
    此时的中原则还处在春秋时期,过了几百年到战国末期中原铁器还没能广泛用于军事。
    不过沈兵的出现改变了这现状。
    此时的沈兵在考虑一个问题,西域也可以说是中原潜在的对手,那么他是否应该将新铁技术教会月氏以提高其生产力?
    若这新铁技术扩散到西域而另一面的中原却因人为限制……比如秦始皇因为担心百姓谋反而收尽天下金属制成铜人,使冶铁技术的发展陷于停滞,那么将来西域是否会反过来对中原形成技术优势?
    思虑再三,沈兵觉得还是应该在西域发展新铁。
    首先在西域发展新铁有个好处,那就是更安全、更容易保密……西域山高皇帝远不说,周围的百姓对冶铁技术大多没多少兴趣也没经验,甚至就连月氏的冶铁工人都是中原奴隶。
    其次,秦军所需的铁如果都要从中原运来,那运输成本就太大了,尤其军队对铁的需求可以说是永无止境。
    所以沈兵没多想,当下就一道命令让欠带着一个冶铁团队随商队从河套赶到西域。
    沈兵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在沙州建筑两个城寨并各布下五千军力驻守。
    这两个城寨的位置其实就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阳关”及“玉门关”。
    古诗句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及“春风不渡玉门关”。
    这其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指的就是这两个关卡,它们几乎可以说是中原能完全控制的最远端,也是沙州对外最重要的两个交通枢纽。
    守住这两关用木栅按地形连接起几座山,再修筑起一些简易的工事和土堡,就大概的可以阻止匈奴进入河西走廊。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汉朝时可是在这一带修建起长城才能彻底阻住匈奴。
    于是肃州那一万驻军也不需要了,只留下一千在原地,余者尽数调往沙州。
    沈兵也有想过在沙州修筑长城完善其防御。
    事实上沈兵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因为河西走廊的地形十分特殊,其两侧是山脉只有东西两个出口。
    西面出口是沙州,东面出口西套。
    若以历史走向发展,蒙恬在西套就修筑长城以阻匈奴进犯中原了。
    但既然沈兵已控制了西面的沙州自然就不需要在西套修建长城。
    于是在沙州修筑长城就是有必要的,因为其一旦完工,就可保沙州立于不败之地……游牧民族不擅攻城,不管是匈奴也好西域三十六国也罢,面对长城只能无可奈何。
    这就是兵法所说的“进可攻退可守”,到时沙州就可以放心的发展。
    难处就是秦军才刚在沙州站稳脚跟,补给、物资和兵力都不足,在这时劳民伤财修筑长城是否合适?
    若是从月氏征劳工,是否会引起月氏乃至西域各国的反感?
    想想沈兵觉得此事还是应再作打算,至少应等到秦军在沙州的统治地位无法撼动时再开始这工程,否则一个不好搞得天怒人怨造起反来,那就前功尽弃了。
    这时王贲匆匆走进帐篷向沈兵报告道:
    “大将军,大事不好,匈奴已攻占姑师和楼兰两国。”
    沈兵不由大感意外,反问了声:
    “攻占?你是说……匈奴占了两城并驻守?”
    王贲点头回答:
    “正是!”
    沈兵会感到意外,是因为匈奴从来都是劫掠而不会占据某座城并驻守,如今却一反常态占了两城,难道匈奴是要与秦军打攻防战?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因为在五原匈奴就有过据城而守的情况,现在不仅没有吸取教训似乎还想尝试。
    摊开地图看了看,沈兵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姑师与楼兰两国是通往西域各国的门户,一北一南的将沙州与西域分隔开。
    更重要的还是,从沙州出发到姑师和楼兰分别有一千里和一千五百里。
    而且这一千里和一千五百里不是沙漠就是无人戈壁……
    秦军要进攻这两国首先要通过这片无人区。
    正如之前所言,这片无人区即便是对本地沙州人而言都极为凶险,前往经商都要筑洞窟建佛像祈福,常常是一去就不复返。
    那么秦军又怎么进攻这两国?
    就算赶到了这两国城下,又要以彼兵对阵以逸待劳的匈奴大军。
    更严重的还是,匈奴大军必定会守住水源,到时秦军如何在无水的状态下与匈奴作战?
    沈兵想的没错,这就是匈奴的想法。
    确切的说是冒顿单于的想法。
    冒顿单于在知道秦军攻占沙州后大为震怒,他一度想赶往西面亲自指挥此战。
    但又担心这会是秦军的声东击西之计,那边将他调了去这边又自狼口出击。
    再加上详细了解此战经过后,就知道这并非右贤王指挥失误。
    因为即便是冒顿打这场仗只怕也同样想不到秦军会以奇兵突袭沙州。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阻止秦军西进呢?
    想来想去,冒顿以为,如果还是按匈奴老战术也就是在草原等秦军来攻的话,就只会失去西域。
    西域一失,匈奴就会遭到秦军的两面夹击处于被动。
    所以,冒顿分析态势后,认为只有主动占领姑师和楼兰据险而守。

第四百零九章 难题

    匈奴要拿下姑师和楼兰很容易。
    因为在此之前姑师和楼兰几乎就可以说是匈奴的属国,这其中尤其是姑师……
    姑师的位置正处于西域东北向,每次匈奴出入西域都要经过姑师并劫掠一番。
    数次之后姑师王就意识到这么下去不行,再让匈奴劫掠几次姑师只怕就要分崩离析了。
    于是姑师王就与匈奴讲和,条件就是每年给匈奴进贡牲畜,匈奴大军经过时还会为其提供住宿、食物和水。
    冒顿觉得这条件不错,匈奴大军不仅得到一个前进基地还能得到想要的牲畜,何乐而不为?
    于是姑师就成了匈奴的附庸,说是为虎作伥也不为过。
    楼兰也差不多,它虽是没有与匈奴讲和,但每次都是当匈奴大军兵临城下,他们就赶出几千头牧畜出来,就像交保护费一样。
    匈奴见这楼兰只有一千多户人家一万多人口,一次赶尽杀绝下一回就没这好处了,于是得了牧畜就离开,就像形成了一种默契。
    但此一时彼一时。
    冒顿知道凭姑师、楼兰自身的力量绝挡不住秦军……姑师不过五千兵力,楼兰只有三千,在秦国大军面前这点兵力不过就是毛毛雨。
    冒顿有个想法,就是匈奴可以协助姑师、楼兰驻防。
    但冒顿也知道这并不现实。
    他知道姑师、楼兰都是因为畏惧匈奴的劫掠才不得不臣服,这要是秦军兵临城下……这两国没有从背后给匈奴一刀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抵抗秦军?
    于是冒顿一不做二不休,命熏狁以共商联合抗秦为名抢先一步占领了姑师和楼兰。
    然后匈奴分以三万、一万大军驻姑师和楼兰。
    姑师和楼兰都有土城……这是两国为防匈奴而建。
    谁又想到这些土城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为匈奴所用。
    接着熏狁命两处以姑师、楼兰百姓为苦役继续完善加固土城,再将其余六万骑军驻扎在沙州以北。
    熏狁的想法是这样的:
    一旦秦军进攻姑师或楼兰,他这六万骑兵便南下进入沙漠地带攻击秦军补给。
    到时秦军路上得不到水,赶到姑师、楼兰城下也得不到水,看他如何能攻城?!
    沈兵承认自己失算了。
    这中间一千余里缺水的沙漠地带是他没考虑到,在这种特殊的地形上水就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中之重。
    所以沈兵一拿下沙州后,就应该马上出兵姑师或楼兰,只要拿下一国就可以在千里之外获得一个据点于是就不会有缺水之忧。
    现在却因为被匈奴抢了先而处于被动。
    王贲接着说道:
    “大将军,属下问过月氏人,说是姑师和楼兰均有土城。”
    “此城高约十三尺,厚二十余尺,要攻下或是不难!”
    秦军擅长攻城,一秦尺二十三厘米,中原那七、八米高的城墙那是动不动就三十三尺。
    所以楼兰、姑师那只有十三尺高的城墙只能算是矮墙,对秦军来说只是小儿科。
    王贲的意思,是即便秦军缺水,数万大军去攻这样的城墙也不在话下。
    但沈兵却摇了摇头,道:
    “即便那城墙只有十余尺,却不比寻常。”
    “校尉可知此去姑师尽是不毛之地,到时我等如何伐木造攻城器械?”
    这么一说王贲就愣住了。
    没有木材是个大难题,到时别说投石机了,就连攻城的梯子都没有。
    难道还要从沙州伐好木运到姑师或楼兰去?
    这显然不太现实。
    因为一支军队用于攻城的木材可不在少数,此去千余里,不说秦军还要携带食物、箭矢、水,只这木材的体积和重量就很难在沙漠上运输。
    且在途中必定会遭到匈奴的骚扰和进攻。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在这茫茫沙漠中到哪去找投石机用的石头制作石弹!
    总不可能连石弹也一起运去吧!
    其实更可怕的还不只这些……
    沈兵又补了句:
    “何况,匈奴手中还有‘霹雳火球’。”
    “我相信匈奴必定会将‘霹雳火球’用于守城!”
    这是当然的。
    匈奴此时在中原边境大批购买制作“霹雳火球”的原料用于生产,此时数量想必已有不少。
    其实这些原料可以说是沈兵卖给匈奴的。
    然而,沈兵虽然能控制也就是说紧急切断其来源,但在这场仗中却没有切断的必要。
    因为匈奴不需要多少“霹雳火球”,便可以将城下的秦军炸得七零八落。
    王贲当然知道“霹雳火球”的威力,于是当下就急了:
    “大将军,这……这该如何是好?”
    “这姑师和楼兰两城不下,我等便只能守在沙州。”
    “虽说沙州水草富足,但我等却在此地坐视匈奴吞食西域而无能为力……”
    一直在旁没说话的李岩插了句嘴:
    “大将军,若是无法进攻姑师、楼兰两城,我等可否进攻匈奴主力?”
    “若匈奴分兵驻守西域,主力则必定兵力不足。”
    “而我军有五万余,再加上月氏五万,已足以与匈奴一战了!”
    沈兵微微摇头。
    若只是从兵力对比来说的确如此。
    秦军有四万步兵万余骑军,加上月氏骑军就是十万。
    匈奴总兵力也不过十万。
    往常秦军只有匈奴半数兵力都能将其击败,何况此时兵力对比是一比一!
    但沈兵却知道,战争这东西不是看兵力对比就可以的。
    秦军的主力其实还是那近三万余步兵再加神武军。
    除此之外蒲类军算是实力不俗,但最近扩编太快由五千人迅速增长到万余,此时还没完成训练磨合,更不会看旗号行军作战。
    至于那五万月氏军……
    只要贵族势力一天没有被连根拔起,兵士一天没有摆脱奴隶的身份拥有凭军功晋爵的权力,沈兵就不敢对他们抱有希望。
    反观匈奴骑兵,却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
    且若是进攻其主力的话,就意味着很可能会被他们带到草原深处……
    到时步骑混编的秦军如何作战?
    是骑兵等步兵还是两者分开?
    所以沈兵认为进攻匈奴是迟早的事,但不是现在。

第四百一十章 火炮

    沈兵与王贲、李岩的讨论没有结论,但沈兵心下已经有了主意。
    沈兵分析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先将不可能的排除,剩下有可能的再有针对性的想办法。
    此时面临的这情况,就是攻击匈奴主力不可能,将其排除之后就只有攻城。
    用旧式直接攻城墙的战术也不可能。
    就像之前所说的,尽管楼兰与姑师的城墙都是矮得多的土城墙,但秦军无法从沙漠中得到木材于是也无法大规模的制作攻城器械。
    再加上匈奴手中的弓箭、弯刀以及“霹雳火球”……想要攻上这土墙却是难上加难。
    有个常用的方法就是挖地道毁城墙。
    这方法在中原或许可以,但在沙漠地区……地道还没挖多远就会把自己给埋了。
    思来想去,沈兵认为只有将火炮整出来才能打赢这场战。
    虽然火炮也重,同时还要携带炮弹,但它与投石机相比却有本质区别。
    投石机所需木材质量未必会比火炮轻,且命中率低破坏力小得多,于是需要很多石弹和木材才有望砸开城墙。
    火炮就不一样了。
    虽然火炮的精度同样不高,但因为火炮的弹道较平直,以横亘在面前的城墙为目标能成级数的提高命中率……
    弹道平直就只需考虑炮弹垂直高度的问题,垂直高度若不超出城墙范围,无论散射面积多大精度多差都能命中目标,这也是现代加农炮相对榴弹炮的优点之一。
    其次就是火炮的破坏力大。
    两个优点一结合,就决定了如果用火炮进攻只需要携带少得多的火炮及炮弹就能炸塌城墙。
    想到这沈兵就不再迟疑了,当下就去月氏王庭见丘就却。
    此时的丘就却正在与休密翕候商议组织贸易和组建商队的事……带残兵逃往西部的只有肸顿翕候,其它四位翕候尽皆投降秦军并成为丘就却的助手。
    这也是沈兵说月氏军队依旧由贵族势力把持的原因。
    由于形势的需要,沈兵不能用过激手段将这些贵族铲除并取而代之,反而暂时还要保护他们的利益……想推翻贵族的统治其实要从其内部逐渐瓦解。
    一见沈兵进来,丘就却和休密翕候赶忙起身相迎:
    “不知大将军驾到,本王有失远迎!”
    由于丘就却找来了翻译在旁随时侍候着,所以沈兵倒是能听懂。
    沈兵回了礼后就说道:
    “沈兵此来并无要事,就是想向大王讨几个铁匠。”
    “大王知道,数战下来我军装备损耗甚巨。”
    “我军虽有随军铁匠却是杯水车薪,是以……”
    丘就却赶忙回答:
    “这是自然,大将军有此需要,本王自当全力相助。”
    “莫说只是讨几个,便是尽数交由大将军也未尝不可。”
    接着丘就却又问了声:
    “大将军此言可是匈奴又要来犯?”
    此时的丘就却虽说是月氏大王,但其权限只是管理内政及与中原的贸易,军事方面比如情报打探那都是一无所知。
    沈兵微微点头,道:
    “沈兵刚得到消息,匈奴占领了姑师与楼兰两国。”
    丘就却一愣,不过还有些不信:
    “此言当真?”
    “那姑师原本就降了匈奴,匈奴为何还要将其占了?”
    沈兵无奈的回答: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匈奴应是担心我军往西有了立足之地,于是先下手为强!”
    丘就却是长年征战的老将,一听沈兵这话就明白了,接着眼神就转为愤怒,骂道:
    “匈奴真是欺人太甚!”
    “西域已对其一再忍让,却没想到终究还是逃不脱灭国的下场!”
    接着话锋一转,说道:
    “如此,大将军准备如何应敌?”
    “月氏与秦国为盟友,此战月氏必全力相助!”
    沈兵感激的拱手道:
    “多谢大王好意。”
    “不过姑师与楼兰不过区区数万匈奴而已,就不劳大王费心了!”
    丘就却点了点头:
    “如此,就辛苦大将军了。”
    “本王相信以大将军之才,定能旗开得胜还西域安宁!”
    这番看起来似乎是极为正常的对话,但其中却是暗潮涌动。
    丘就却哪里会关心什么西域的安宁,他只是急于想要拿回兵权而已。
    但沈兵又哪里会笨到信了他的话,只轻描淡写了几句就敷衍过去。
    至于月氏军的兵权,其实是掌握在王贲的副手李笺手里。
    沈兵是以两军协同作战的名义将李笺派到月氏军任教官。
    而且不只李笺一人,他是带着五百人的教导团。
    这些教官一安插下去就是在月氏军各层贵族军官中任副手。
    沈兵交待过李笺一干人:
    “想要在月氏军真正的控制并指挥月氏军,就要以秦军视其兵士,明白吗?”
    李笺广读兵书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于是在部下那交待一番就带着手下走马上任了。
    所谓的教官,就是在月氏军中用秦军那一套训练。
    平时兵士就习惯了教官的指挥,若教官又把他们当人看而贵族军官却视他们为奴隶……真要有事起冲突时,可想而知兵士更愿意服从谁的指挥。
    这些还是其次,这么做还有几个好处,比如促进月氏与秦军的交流让他们明白人并非一定得做奴隶并非生来就低人一等,于是对贵族军官有了反抗之心。
    另一个,则是教官有一定的晋升权:在训练中谁优秀就升谁为伍长、什长,甚至屯长、百将。
    月氏贵族是不将这些基层军官放在眼里的,他们要当就当五百主或是二五百主及以上。
    问题在于……
    若这些基层军官都由教官任免,那么他们自然而然会有种受赏识的感恩之心,到时他们更愿意听提拔他们的教官还是不可一世的贵族?
    做月氏军是奴隶,秦军就是自由人可以以军功晋升封赏。
    那么月氏军更愿意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所以沈兵这么做,其实就是从基层慢慢将其挖空。
    可以想像,用不了多久,月氏军就会被沈兵牢牢控制在手里甚至被同化成秦军,到时丘就却想要兵权都拿不回去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铁芯铜炮

    古时制炮从技术上来说其实比制枪容易。
    原因是火炮可以用厚厚的铜、铁堆使其没那么容易炸膛,而火枪要求单兵携带,所以要求重量轻,这决定了枪管不能太厚,于是炸膛就是常有的事。
    以至于制枪时不得不先铸成整根铁棒然后用钢钻慢慢钻,往往一个工人长达数月时间才能钻出一根合格的枪管。
    火炮就没这么麻烦了。
    最原始的火炮就是直接用泥土做成炮模胚子,然后将铜水浇铸进去,冷却后取出金属管,再用铜箍或铁箍一圈圈的箍在炮管和药室周围就可以了。
    当然沈兵要制的火炮不会这么原始……
    这种原始的火炮同样存在炸膛的问题。
    沈兵是让铁匠将火炮铸成两层,内层是铁铸,用的是新铁。
    目前沙州还没有新铁,不过这问题不大,沈兵直接将月氏几个冶铁作坊划到秦军置下,包括作坊的工匠。
    然后将高炉推倒制上水车就成了。
    至于煤,倒不是必须的。
    事实上用煤炼铁并不能提高铁的质量,而是能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此时沈兵制炮用的铁不多,用碳完全可以解决。
    负责这些冶铁作坊的是个叫铭的秦人。
    其实也不知道他算不算秦人。
    他与往利清一样,在父母一代被月氏所俘,于是自小在月氏长大,生活习惯等都与月氏人无异。
    因为铭会说中原话,于是月氏王就让他负责管理那些来自中原的铁匠。
    铭第一时间就与沈兵套近乎:
    “不知大将军却是何方人氏?”
    “属下父母乃咸阳人,因与月氏经商被劫所以才流落至此。”
    “属下一心向往秦国却无法逃脱,今大将军前来也算是让属下得偿所望了!”
    沈兵不置可否。
    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铭在月氏能混到负责月氏冶铁的位置上,那就是深受月氏信任的。
    若深受月氏信任就必然以各种形式向月氏王表过忠心,此时他说一心向往大秦……也就不太可信了。
    但沈兵却不管这些。
    因为沈兵已经交待了王贲,所有被纳入秦军置下的铁匠,其家人也一并搬来在秦军的严密看管之下不得出营半步。
    对于这一点沈兵可不敢马虎,因为仅仅只是新铁技术就是大事了,再加上火炮技术那还了得?
    既然铭已经被看住,那么沈兵也就无所谓他所说的“一心向往大秦”是真是假了。
    沈兵将火炮的草图递给了铭,说道:
    “铸造这种铜炮可有难处?”
    铭一看,就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不难,不难!属下马上为大将军制作!”
    的确不难,它说到底就是根铜管。
    确切的说是外层铜管内层铁管,只不过需要在药室处留个火门供点火用而已。
    沈兵问了声:
    “要多久可以制成?”
    铭计算了下,就回答道:
    “若是要以新炉制新铁浇铸,只怕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制成!”
    沈兵点了点头:
    “制二十门,另外再以新铁制出弹丸!”
    铭应了声就退下了。
    这铁芯铜炮是清朝才有的东西。
    只不过清朝制炮是像制枪一样用整根铁柱钻出炮膛的。
    这样造出的炮更坚固精度也更高,缺点是耗时极长。
    沈兵此时不需要这样的精度和寿命,就用浇铸的方法快速成形。
    浇铸的缺点是易炸膛,铁芯铜衣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炸膛的风险……两者一结合,就得到一款能快速制作性能又不错的火炮。
    之所以铁芯铜衣能减少炸膛风险,是与火炮使用时受热膨胀有关。
    如果炮身全部由铜制或是铁制,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炮管受热不均,发射之后热量总是由内往外扩散。
    若将炮管分为内壁和外壁的话,内壁的受热永远比外壁多。
    于是内壁受热膨胀更大形成一种张力,硬生生的将外壁撑开。
    若要认真分析的话,这其中还有内外壁相同夹角下弧长不同的问题:
    内壁距离圆心近,只要受一点热量膨胀很小的一点长度,外壁就需要膨胀几倍的长度才能与其相适应。
    其结果就是发射几枚炮弹之后外壁就会产生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裂纹,若裂纹不多还好,但随着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最终连在一起……这时再发射炮弹就“轰”的一声炸膛了。
    这就不是单纯堆铜堆铁就能解决了,甚至堆更多的铜铁将炮管做粗,其内外壁受力不均的情况就越严重。
    现代解决这问题的方法,是使用“单壁自紧”的技术。
    简单的说,就是让内壁一生产出来就相对外壁处于更紧缩密度更高的状态,其受热膨胀就恰好与外壁的膨胀相适应,于是就不易炸膛。
    这技术说起来简单,但在现代却是全球能掌握的都没几个国家,日本就因为没有这技术而坦克炮管不得不从德国进口。
    即便如此,日本还能自吹自擂每生产出一款坦克便称其为“亚洲第一”……
    铁芯铜炮之所以不易炸膛:
    一是因为铁本身的特性就是韧性和张力更好,不像青铜那样脆而易折。
    更重要的是铁与铜的膨胀系统不一样。
    铁的热膨胀系统是12.2,而铜的热膨胀系数是17.5。
    于是这种内铁外铜的特殊结构,炮管受热膨胀虽说不能达到“单壁自紧”那样相适应,但却能成级数的降低了炸膛的风险。
    这事沈兵就交给王贲监制。
    王贲是法家出身,心狠手辣不说办事还十分严谨,沈兵可以放心。
    只是王贲却对监制火炮颇有微词:
    “大将军,我等正苦寻如何进军西域,制作这铁管又有何用处?”
    “难道它能助我等破匈奴不成?”
    沈兵笑着回答:
    “却是让校尉猜着了,这铁管正是用来破匈奴的!”
    王贲满脸写着不信:
    “这铁管……可以破匈奴?”
    “大将军莫要说笑了!”
    沈兵只是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许多事想解释也解释不清。
    比如跟王贲说这铁管能将实心铁弹打出数百步远……那就更是超出他能想像的范畴。

第四百一十二章 信

    火炮的铸造进行得很顺利,这归功于铭会知道统筹分配。
    在新铁还没冶炼出来的时候,铭就先用青铜制火炮的外层。
    不过在这其间来自中原的商队就赶到沙州了。
    商队带来的不仅有大量的丝绸、布匹,还有欠的冶铁团队及火药原料。
    沈兵没有多想,马上就让欠的团队接手制作。
    市场贸易却进行得不太顺利。
    这并不是说月氏人不喜欢丝绸。
    事实上丝绸这东西不管到哪都会受到追捧。
    问题就是丝绸太贵了,一匹丝绸运到沙州就可以换两到三匹马……寻常百姓哪里能拿出三匹马来享受丝绸。
    所以只有月氏的贵族换得起,这其中甚至包括丘就却,他就一口气换了五十匹丝绸用于制作衣物。
    然而能换得起丝绸的贵族毕竟是少数。
    中原商队带来的数万匹丝绸却不是月氏贵族能消化得了的。
    百姓交换更多的却是布匹。
    虽然它在沙州也能卖个好价钱,一匹布可以换得一只羊,但跟丝绸相比却差了许多。
    沈兵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状况:
    沙州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匈奴切断,于是沙州的月氏商队即便想做丝绸生意也不敢购买……
    做买卖这东西,就必须低价买高价卖出才有钱赚。
    如果丝绸无法运至西域而只能在月氏售卖,那其实没钱赚。
    商人都不傻,都等着看形势。
    由此沈兵也可以看出,其实月氏百姓对秦军能突破匈奴的包围不是很有信心。
    若月氏估计秦军能击败匈奴打通前往西域的商路的话,那么就会乘着这丝绸价格还不算高时大量买入。
    一旦秦军打了胜仗确定商路通畅了,那时丝绸的价格必定会蹭蹭往上涨。
    沈兵从丘就却那知道自己猜的没错。
    这次却是丘就却来找沈兵的,他劝着沈兵:
    “本王已听说匈奴占领姑师及楼兰之事。”
    “据闻匈奴在楼兰驻兵一万,在姑师驻兵三万。”
    “且以楼兰、姑师两城百姓为奴隶日夜不停的修筑城防……”
    “以本王之见,大将军应完善月氏的城防为上,西进来日方长,日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沈兵知道丘就却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现在秦军与月氏其实是在一条船上。
    原因是月氏经与秦军一战后元气大伤……
    这元气大伤不是说月氏死伤了多少兵士。
    事实上月氏损失的部队并不多,原有七万到现在还有五万,还有一部份逃往西部。
    问题在于秦军一来且将教官渗透进的月氏队伍中已撼动了月氏的奴隶制度……许多月氏军民都表现出愿意加入秦军的想法。
    这很正常,能做自由人能以军功晋爵谁不愿意?
    若不是沈兵为了照顾月氏贵族的利益严令不得随意入秦籍,只怕月氏大军早就再“投降”一回了。
    然而月氏军民虽是没有这么做,但思想却已大多倒向了秦军。
    所以,即便沈兵放手将指挥权交还给丘就却,他依旧很难控制。
    丘就却明白这一点。
    于是,秦军若是因为急于进攻败于匈奴,那么匈奴接下来就会反攻入沙州了。
    丘就却还希望自己继续当这个月氏王,同时也是为沙州的利益考虑,所以当然应该先构筑好沙州的防御再考虑其它。
    沈兵回答道:
    “请大王宽心。”
    “我等便是要进攻匈奴,也会留一万兵士在沙州驻守。”
    “只要能守住阳关、玉门关两处,沙州并无陷落之忧!”
    沈兵这么一说丘就却就放心了。
    贸易那虽不是很顺利,但对秦国商队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暂时还没卖掉的丝绸可以存储在沙州,只需留几个人一边看护一边卖就可以了。
    商队则带着大批皮毛、种子、牲畜等返回秦国,然后到西套换了丝绸布匹后再将其运来……
    如此这般往返,用不了几次那财富就成级数上升。
    而这一批富起来的人很快又会吸引各地的百姓和商人云集至西套跟进……沈兵已经打开了一条商路做好铺垫了,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沈兵处理各方事宜时,一名信使进帐送来了扶苏给沈兵的一封信。
    信中先是大概说了下河套及西套的发展状况,然后笔锋一转就提到了咸阳:
    “不知大将军可有听闻父皇又请了候生。”
    “先有卢生后有候生……据闻都是赵高引荐,说是这二人能为父皇寻得长生不老药。”
    “扶苏希望他们确能寻获此药!”
    然后就没了下文。
    不过沈兵却知道扶苏这话中的意思。
    扶苏其实是在怀疑“长生不老药”的真实性。
    其实不只是扶苏怀疑,只要脑袋还清醒的人都知道这不大可能。
    但嬴政是何许人也,他认定的事谁敢反驳?
    就连扶苏这个公子也不例外。
    其实尤其是扶苏不能议论,因为他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居心不良”的帽子:
    扶苏身为公子是不是不希望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
    因为一旦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就意味着扶苏没有机会成为皇帝。
    于是扶苏就可能有意从中作梗甚至对皇上不利……
    所以扶苏在信里只能隐晦的告诉沈兵这事。
    想到这,沈兵随手就取出火折子将信烧了。
    对于这事沈兵无法发表什么评论,因为此时沈兵的身份也极为特殊……他是扶苏的半个老师,与扶苏有利益关系。
    如果沈兵劝说嬴政,比如没有“长生不老药”之类的,那是不是就有与扶苏串通的嫌疑?
    到时不仅会害了自己,还有可能会连累扶苏。
    不过沈兵也不怎么担心。
    因为他知道这卢生、候生,之后还有个徐福都掀不起什么大浪。
    卢生、候生不过骗了些钱财,因为没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躲了起来引发了“坑儒”事件。
    徐福那边代价比较大一些,还骗走了三千童男童女。
    沈兵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于是也只有随它去了。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话,那就是这些所谓的方士都是赵高引荐。
    难道赵高和李斯有什么启图?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试炮

    沈兵想来想去,也猜不透赵高和李斯有什么阴谋,于是只能作罢。
    沈兵心下暗想:
    “大不了就像历史说的一般,等嬴政死后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要赐死扶苏呗!”
    “如果是在以前,还需要担心。”
    “但是现在……当沙州已被秦军控制在手里的时候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沙州这地方对外有阳关、玉门关两处防守,对内则是狭长的河西走廊。”
    “且距离秦国还数千里之遥。”
    “只要一自立……至少沙州能守得住吧!”
    当然这只是保守的想法,其实以沈兵现在手里的十余万军力再加上正在培养的骑军以及占有优势的装备,与其余秦军都有一拼之力了。
    又过了几天,欠就使人来报说是铁芯铜炮已制出了一门。
    这比之前铭说的要提前几天,不过这并不奇怪……欠对新铁的铸造早就熟能生巧,而浇铸法需要的只是把新铁冶炼出来然后浇进模具就可以了。
    沈兵没有急着去验收,而是让王贲去取几个药包来。
    所谓的“药包”就是火炮发射用的火药包。
    与其它火药不同的是,这药包里的火药就不再是胡乱配比了,而且硝石的比例还与现代黑火药一样,占四分之三。
    沈兵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制出的火炮到时运到匈奴城下却因为威力不足而无法发挥作用。
    带着王贲、李岩两人乘坐马车赶到冶铁作坊的时候,就见欠正在打磨火门。
    如果说这浇铸炮有什么难度的话,那就是火门了。
    因为这火门是要求在厚厚的炮壁上留下一个小孔。
    这个孔不能太大,大了就会漏气严重使火炮的威力成级数降低。
    这样一个小孔无法用泥胚完成……泥胚只适合用于大面积成形,若是留这么一个细长条的泥在那,只怕两下半就被倒入的铁水给冲垮了。
    另一方面,此时又没有钻孔工具,想要制好后再在炮壁上钻出一个小孔做火门,只怕没几个月时间是完成不了的。
    为此欠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先打制一个铁皮,然后将铁皮卷成一个空心小管,在里头填充上石墨粉两端封闭。
    等铁水浇铸下去后,就飞快的用这根铁棒插入泥模内……铁管有一定的厚度,在铁水内没有那么容易熔化,于是就能保持住大致的位置并与铁炮融合在一起。
    而铁管内的石墨粉其熔点高达3600度,远高于铁水的1500度,于是其始终不会融化并将铁皮撑开。
    待模具冷却后,只要将铁管两端铲断倒出石墨粉,一个细长的小孔就成形了。
    听欠的介绍,沈兵不由对古人的智慧感到叹服,他们总是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完成看似十分复杂的事。
    不过欠看着那木架上铁芯铜炮也有些不明白,问了一个与王贲同样的问题:
    “大将军,我等制这铜铁管又有何用?”
    “此物重七百余斤,只怕很难用于战场……”
    秦时的七百余斤其实只有现代的三百多斤。
    沈兵之所以不把它做得更大,并不是因为没有铜铁,而是因为想着将来是要拉着它在沙漠行军……三百多斤是骆驼长途运输的载重上限,实在不行用马车装也没多大问题。
    沈兵也没多做解释,只是从王贲手里取过一个圆柱形药包塞了进去。
    当然,这其中要用一根木棍将药包捅到药室塞紧。
    接着再放一颗实心铁球进去,同样用木棍将其顶到底部以防在中部卡住。
    接着就取一根长针自火门探入刺破药包,抽出长针后再插入早就制好的导火索……这导火索其实可以直接用火药代替,也就是用长针刺破药包后就从火门处倒入火药。
    由于火门只是个小孔,很快就会被火药填满,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内外相通的点火通道。
    但很明显,导火索比火药要安全得多。
    因为一旦操作不当,那火药就散乱得到处都是,一点火很容易就会点着放置在外的药包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就是用火药点火基本上是一点就开火,而导火索则会有一点时间延迟,这样点火的炮手有时间避开。
    从没操作过火炮的古代兵士当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的经验,于是沈兵宁愿多花点时间让人制作导火索。
    一切准备妥当后,沈兵就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取出火折子。
    正要点火就被王贲阻止了:
    “大将军,这些小事让属下代劳便可。”
    “大将军还是避远些!”
    王贲知道那药包里装的是火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才让沈兵避开。
    沈兵也没拒绝,毕竟他自己也不确定这火炮到底能不能成,若是因为制造工艺落后第一发就炸膛呢?
    不过,若是这样考虑的话,就应该让一个亲卫去点。
    但已经来不及了,正当沈兵这么想的时候,王贲已吹燃了火折子然后往导火索处一点……导火索当即“索索”的跳着火星往炮体里钻。
    过了一会儿,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众人只见炮体剧烈的震动了下就翻到了一边……却是炮架不稳。
    沈兵脑海里想的就是,应该将炮架改进一下,或是装上一对轮子让它能更好的消耗掉后座力而不是死死的顶在地上。
    而且装上轮子后还便于战场机动,比如要转移时就可以直接用马拖拉。
    再一看众人,全都呆若木鸡的望着那门炮,好半晌他们才反应过来,疑惑的问着沈兵:
    “大将军,便是如此吗?”
    “此物……却是以巨响吓退敌军?”
    沈兵“呃”了一声,然后就意识到他们并不知道炮弹已在这过程中发射出去了。
    这也不怪他们。
    炮弹飞出去的速度很快,同时炮口还有一道浓烟,再加上那声巨响把他们吓得三魂丢了六魄……谁还会去注意有没有东西从炮口飞出去。
    沈兵笑了笑,对两侧的亲卫说道:
    “往前两百步,去找找弹丸!”
    亲卫愣了下:
    “弹丸?”
    “大将军说的可是那铁球?”
    沈兵没好气的点了点头:
    “正是铁球,找到便指出位置!”

第四百一十四章 射程

    亲卫将信将疑的往前走。
    在他想来,那实心铁球至少也有数十秦斤,这又如何能打出两百步远。
    可是越往前走就越是心惊,因为在三百步左右的确有一道被重物砸出的土坑……
    铁球以较为平直的弹道射出时方向主要是往前,又因为它是球形而不是现代炮弹的锥形,所以会在地面以“打水飘”的方式往前跳。
    亲卫那是一脸不信,难道这铁球居然能打到三百步?
    其实这是亲卫无知,类似这种级数的铁芯铜炮其有效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都能达到1500米。
    沈兵制作的这铁芯铜炮质量虽说因制作工艺、原料等原因略逊一筹,但打出三百步远还是不在话下,若调整好角度也就是以四十五度角发射,少说也能打出六百步。
    最终亲卫在四百步外找到了铁球,然后他们既兴奋又有些怀疑的晃动了令旗。
    之所以说“怀疑”,是因为他们不确定那铁球是不是本身就在那此时碰巧被他们找到的!
    王贲、李岩等人不由纷纷变色。
    王贲眼里透着兴奋,说道:
    “大将军,此物竟能将实心铁球抛射出四百余步?”
    李岩一边打量着铁芯铜炮一边说:
    “这……这便是投石机?能抛射铁弹的投石机!”
    “且射程要比投石机远得多!”
    欠毕竟是铁匠,知道铁球落地后会滚动,于是就说了句:
    “此物射程或没有四百余步!”
    沈兵也不解释,回答道:
    “不若我等再试一发如何?”
    说着就将命亲卫将火炮抬了起来,同时在炮架下方垫上石块使火炮仰角大致呈45度……之所以设计时不用45度角,是因为火炮用于攻城尤其是摧毁城墙时不需要45度角。
    45度角虽然能打得最远,但同时弹道也太高呈抛物线,如此一来其命中率就成级数下降。
    另一方面,就是这时代基本没有超过射程两百步的装备,这就意味着火炮可以在三百步内放心的进攻,于是增加射程对于当前来说就不是很重要。
    这一回会麻烦一些,因为还要清除炮膛内的残留物。
    其它的便都如之前一般操作,然后“轰”的一声,又打出一枚铁球……这一回因为众人都有心理准备,所以都看清了,有一个东西从炮口腾的一下飞了出去,然后在老远的地方落地接着就不见了踪影。
    距离太远,众人只依稀看到远处有沙土飞溅。
    过了好一会儿,王贲就感叹道:
    “此物何只四百步射程,少说也有六百步!”
    古时可没有什么“有效射程”之说,且投石机也没有“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应该是近代步枪的概念……子弹、炮弹的速度超过音速时飞行得比较稳定,散布面积就小,于是音速飞行的距离大概就是“有效射程”。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有些枪械本身制作较粗糙震动大,在音速距离散布面积也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于是“有效射程”就近一些,比如AK47。
    反之,有些步枪因为制作精密震动小、子弹体积小,在超出音速距离后受空气阻力影响小,其散布面积依旧在可接受范围内,于是“有效射程”就远一些,比如M16。
    秦时根本就没有超音速的装备,所以能打多远就叫射程。
    沈兵不理会这些。
    事实至少在这时候沈兵是不需要理会这些的。
    三百步外随便的火炮怎么轰,还考虑什么射程、有效射程……
    不过在方便搬运及机动方面倒是有必要改进。
    沈兵想了想,就又为火炮设计了几个提把。
    这些提把是与炮箍为一体的,分布在炮身的两侧,可以用绳索穿过其中吊运,也可以作为人工搬运时的握把。
    另外……
    再加上炮耳吧!
    所谓的炮耳,就是在炮身中后部一左一右加上两个突起的圆柱形,炮身可以以其为轴旋转,于是就可以调节俯仰角。
    若是固定俯仰角,到时运到战场才发现打不到城墙就尴尬了。
    另外就像之前说的一样还要配上轮子。
    而且因为它是要在沙漠上机动的,所以需要更宽的轮子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这样才能避免陷入沙地中无法动弹。
    一边想一边画,不久一辆炮车就出现了,那样子有些像西部电影里用的老式火炮。
    然后沈兵就将草图递给欠,说道:
    “便按此样式制作,二十门!”
    “每门至少配一百枚弹丸!”
    欠应了声,便小心翼翼的接过草图。
    王贲直到这时才敢问:
    “大将军,此物可有名字?”
    沈兵回答:
    “火炮!”
    王贲点头道:
    “这名字倒也有形像。”
    “以火药发射弹丸的砲,故名火砲!”
    被王贲这么一说,沈兵发现还真是……
    古人把投石机称作“砲”,那么这以火发射的砲不就是火砲了?
    只不过因为它是以火发射的,所以这石字旁的“砲”也要改成火字旁的“炮”了。
    这火炮并不是发明出来就完事了。
    接着就是炮兵的训练。
    沈兵直接将李岩部队中的三弓床弩兵几批过来调了过来。
    原因是这火炮的发射其实和三弓床弩的发射是一个原理,比如调整俯仰角。
    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三弓床弩兵原本就担负着发射“霹雳火球”的任务,总算是接触过火药并知道它的厉害,于是更有警觉性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更需要保持谨慎的是运输药包的那些兵士……他们可是推着一车的药包跟在火炮后方随时补给。
    这一车药包若是不小心被点燃或是发生意外,那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沈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首先是药包距离火炮必须足够远,然后一次送去一个药包……宁愿麻烦一些也要保证安全。
    其次,除了负责点火的炮兵外,其余兵士必须隔绝易燃物尤其是火折子。
    不仅自己不能使用还必须在周围设下警戒线阻止闲杂人等进入。
    否则,奸细只需要抛过来一根火把,就可以将其引爆岂不冤枉?
    于是这配上的就不只是炮兵,还有用于警戒的护卫。

第四百一十五章 炮弹

    每门炮以五十人编制,且还分配了十匹马五辆马车。
    这让沈兵有些头疼,原本他以为一门炮只需要十几、二十人都了不起了,没想到进入编制阶段才发现问题很多。
    比如炮车需要多少人机动和操作?
    少说也要二十人吧,而且还是在有马力的情况下。
    另外还有运输药包的,运输弹丸的,负责导火索和备用火药的等等,这些都要有人有马车。
    七算八算结果发现没有五十人似乎都动不了。
    沈兵这时候就羡慕起现代的自行火炮了……什么东西都装在一辆车里,只需要几个人控制,油门一踩想去哪就去哪。
    五十人分配一门炮,二十门炮就需要一千人。
    这对于秦军来说可是不小的损失。
    其中有些任务似乎可以交给劳役或是从月氏新征来的兵,比如运送弹丸。
    但一来这也省不下多少人,二来在加入月氏兵语言不通又会造成混乱,三来是月氏兵文化水平不高有些笨手笨脚的……
    沈兵担心会出什么乱子,于是干脆全用秦军兵士。
    在火炮没造好之前,训练用的就是模型。
    这模型其实就是一个两轮的炮座,上面加上一段与火炮长度相同大小相近的木头,然后让兵士练机动和操炮。
    其中就只炮弹是真实的。
    这球形炮弹的制作,欠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这时其制作铁器大多是用模具浇铸再打制,要将其制成能与炮管内径大小差不多的球形并不容易。
    炮弹小了就存在漏气严重威力过小的问题,炮弹大了又塞不进去。
    欠的方法,就是先用木头制出适合大小的炮弹。
    然后用这个炮弹压出半个球形泥模。
    接着再将两个半球熔合在一起再略作调整。
    用这方法制作速度快且误差小,很快就制出几百枚直接用于训练。
    然而,在训练时还是冒出一个新问题:用火折子点火不方便。
    火折子虽然是随身携带且想用就可以将其吹燃。
    但它毕竟是明火,炮手操炮时免不了沾上火药粉末,于是身上的衣物极易被点燃进而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火折子毕竟是用来引火的东西,它没点燃的话还可以用多次,但点燃之后也只一分钟左右就烧完了。
    于是就需要炮手频繁的灭火、吹燃,点引线,再灭火……
    沈兵想到的替代品就是火绳。
    这火绳的制作十分简单,就是将细长的植物晒干然后编成细绳。
    若这细绳不易燃就可以视情况在其中加些火药粉。
    要用时就将其一头点燃然后吹熄,于是它就会始终保持着火星缓慢碳化,就像拜佛用的供香一样。
    然后用这火绳去点燃导火索就要安全得多,不仅能长时间使用还可以隔一段距离点火。
    前后共用了三周,那二十门火炮才接二连三的造了出来。
    而这时炮兵们已经被练得闭着眼睛都知道如何操作了。
    这时沈兵才让他们使用真的炮并换上真的药包。
    接着几天后又开始了第一次试射……
    虽然炮兵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在一个个还是被火炮接二连三“轰轰”的一阵爆响吓得呆愣当场,有些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也起不来。
    这在沈兵的意料之中,而且也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早就试过火炮厉害的李岩这时就威风了,冲着那些兵士大喊:
    “炮声便能将尔等吓成这样,若是到了战场又如何能操炮对敌?”
    “都起来!”
    李岩那样子让沈兵都觉得有些好笑,之前他第一回试炮时也好不到哪去。
    这其间倒是丘就却来问了一次:
    “大将军,近日冶铁作坊方向为何总是响声雷动?”
    “莫不是大将军以‘霹雳火球’练兵?”
    沈兵“哦”了一声,回答:
    “正是如此。”
    “大王有所不知,‘霹雳火球’乃守城利器。”
    “而匈奴手中也有‘霹雳火球’。”
    “沈兵正苦思对策呢!”
    这么一说丘就却就明白了。
    匈奴有“霹雳火球”他也是知道的,当初匈奴还送了月氏几颗。
    所以这秦军和匈奴都惹不起啊,双方都有“霹雳火球”炸来炸去,月氏只能在中间瑟瑟发抖。
    不过丘就却当然想不到,对于秦军而言这“霹雳火球”早就落后了。
    在兵士训练的时候,沈兵脑袋里又在思考着另一个想法了:
    既然这火炮已经整出来了,那么不能只是让它攻个城就完事了。
    秦军主要的敌人始终是匈奴,且最大的威胁一直都是草原地区的骑兵。
    火炮能对付草原骑兵么?
    沈兵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应该说,火炮肯定可以用来对付骑兵,但沈兵手里发射实心铁球的火炮却不行。
    它不仅对付不了骑兵,甚至对步兵都没有很大的优势。
    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战例的。
    在现在的法国有个叫勃艮第的地方……它当时还不属于法国,称为勃艮第公国。
    这勃艮第就装备了大量的火炮,然后就不可一世以为自己可以扩张领土了。
    结果与只装备长枪、长戟这些落后装备的瑞士方阵一打,却几次惨败甚至因此而灭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火炮射速太慢有诸多局限,面对步兵的冲锋也仅仅只能打出十次齐射。
    另一方面,则是火炮打的是实心弹,这实心弹其实没有多大的杀伤力。
    这一仗的直接结果,就是瑞士雇佣兵在欧州名声大噪,各国都以能雇到瑞士兵为荣。
    可想而知,如果这种发射实心弹的火炮对付步兵都没有优势,对来去如风的骑兵又能起多大的作用?
    且上了战场开到草原,这一千名士兵才只能操控二十门火炮……还不如给他们每人发上一张弩呢!
    想着,沈兵就觉得有必要再扩展一下火炮的威力。
    比如将实心弹改为散发弹。
    又或者将实心弹改为装药的高爆弹……
    这其中尤其是装药的高爆弹,这种炮弹如果出来,那就不是弓弩能比的了。
    因为它不仅打得远,还会在敌人中间炸开射出弹片……

第四百一十六章 引信

    炮弹的研发可以用“刻不容缓”这个词来形容。
    这主要是由火炮部队的编制决定的。
    如果火炮部队像沈兵之前想的那样小编制,也就是一门火炮只需要十几人再配上几匹马就行,那是否要开发威力更大的炮弹还无所谓。
    一门炮十几人,二十门炮也不过两百多人。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这两百多人就由主力来掩护就可以了。
    但现在一门炮的编制却要五十人,二十门炮变成了一千人的大编制……这在行军队伍里可就排成长长的一队。
    而且这些炮兵因为是运输主力的原因必定要轻装简行:
    他们要么负责火炮机动和操控,要么就负责药包和炮弹的运输,总不能一手握着长枪一手推吧,又或者背上还背着几个箭壶!
    能携带的充其量就是一把防身的青铜剑。
    如果他们在途中遭到匈奴突袭呢?
    那是不是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
    此去虽说是去攻城,但却有一千余里的路程且匈奴还有六万骑军在旁虎视耽耽。
    指不准什么时候就要与匈奴骑兵在沙漠地区怼上了。
    想到这,沈兵就不再迟疑了,当下就画了草图交给欠去制作。
    装药的高爆弹其实并不复杂。
    这其中的难点其实是引信。
    最初的高爆弹,那是直接将炮弹装上导火索,点燃之后塞进火炮然后再点燃药包将其发射出去。
    这种发射方式的缺点就不用多说了。
    首先是太危险。
    点燃导火索的炮弹在炮膛里待发,万一出什么状况没发射出去呢?
    比如发射药包受潮,导火索受潮,又或者导火索燃烧速度较慢……那就“轰”的一声把自己炸了。
    另一个缺点,就是哑火率高。
    点燃的导火索很可能在炮弹掉落地面时被砸灭了……若导火索那一面恰好正对着地面,重重的来一下就成了一颗哑弹。
    于是,这几乎就是在用炮兵的性命为代价发射炮弹,而且这炮弹还至少有三分之一炸不响。
    这方案不用想,马上就被沈兵舍弃。
    另一个更安全、更科学的方案就是制作木质引信。
    这木质引信就是一个小指粗的长锥形小木棍,中间镂空装上燃烧很稳定的硬质火药。
    要使用时将其往炮弹预留的引信孔一插,不用点火直接塞进炮膛。
    开炮时燃烧的药包就会将引信点燃,然后炮弹就会飞到敌人阵地爆炸。
    如果说有什么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它必须保证引信一端背向药包。
    否则,药包被点燃时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木质引信整个“塞”进炮弹里连带将炮弹引燃于是炸膛。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将炮弹固定在一个带有凹槽的圆柱形木托上。
    这样制出的炮弹整体与现代的手枪子弹神似。
    它实际上是滑进炮膛的,于是引信一端始终朝向另一侧。
    药炮被点燃后,炮膛里会瞬间充满火焰,在将炮弹推出炮膛前就将引信点燃。
    这种炮弹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还在使用。
    沈兵要的就是这炮弹。
    它只需要简单的几步:
    一,空心球体。
    二,带凹槽的圆柱形木托。
    三,引信。
    前两者都比较容易,引信有些难度。
    困难处在于没有可以稳定燃烧的硬质火药。
    不过沈兵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法:
    将引信做成两层,外面一层大小等都一样,中间也是镂空的。
    里面一层原本应塞上硬质火药,沈兵就用木管缠上普通导火索取代。
    普通导火索的缺点就是燃烧速度太快且速度不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内层木管刻上一道道螺旋凹槽,导火索沿着凹槽螺旋而上。
    于是这导火索看起来只有引信的长短,但实际上却是绕着其圆周一圈圈的往下延长了引爆时间。
    这炮弹的制作会比普通实心弹复杂一些,而且还需要铁匠、木匠及火药相结合。
    不过对欠等人而言却是小事一桩,不过几天的时间就按沈兵的要求制出了数十枚。
    沈兵试了几次,对情况很满意。
    当然,这所谓的“试”不是拿着炮弹试,而是试引线的燃烧时间……这里的关键就是引线燃烧时间是否足够慢。
    所以沈兵要做的只是随便挑了几个引信出来,然后点燃这一头看看其燃到另一头的时间。
    欠向沈兵报告道:
    “属下等严格按大将军要求制作,不敢有半分懈怠。”
    “为了让引信燃烧速度更慢,已大幅减少引信中的火药。”
    沈兵点了点头。
    引信速度可以说是“宁缺勿滥”,也就是说宁愿引信无法引燃也不能让它过快引燃炸药。
    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炮毁人亡。
    好在秦军对工匠及装备的制作要求都极为严格。
    比如这些引信都详细记载了是出自哪些工匠之手何人监制……引信、炮弹之类的与寻常装备不同。
    秦军对寻常装备比如弓、盾、盔之类的,会在装备上就刻下制作人,如果有质量问题就直接追责。
    但炮弹、引信刻了也没用,用上一回就炸粉碎了,想找责任人也找不到。
    于是监制就会将其登记在册并分箱装,比如某某制作的引信装这一箱,若出什么问题……这事故的严重性只怕那工匠都要满门抄斩。
    因此工匠们哪里还敢粗制滥造,每一步都严格按要求制作。
    这也为火炮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接着沈兵又试射了几发炮弹……那炮弹一发过去,就在几百步外“轰”的一声炸开。
    在周围观看的王贲等人初时还不明白沈兵折腾这折腾那的是为了什么,直到这时才明白这炮弹的厉害。
    他们愣了一会儿后随即便兴奋的欢呼出声:
    王贲激动的大叫:
    “大将军,此物……此物居然能如‘霹雳火球’一般炸开?”
    李岩则用不可思议的表情望向远处被炸起的烟雾,说道:
    “岂只是‘霹雳火球’。”
    “它只怕比‘霹雳火球’还要厉害数倍!”
    李岩说的没错,它的确要比“霹雳火球”厉害数倍。
    因为这炮弹的装药量更大且火药配比也不同,再加上还有爆开、飞射的弹片……

第四百一十七章 方略

    火炮的出现给了秦军确切的说是给秦军几个将领足够的信心……此时火炮还是秘密武器没有对外公布,只有王贲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于是在接下来制定进攻方略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更难进攻的姑师而不是楼兰。
    王贲说:
    “我等有了火炮,那城墙便不在话下。”
    “于是我军便可轻松攻进城内与敌巷战!”
    “而我军有四万匈奴在姑师不过三万,且我军擅长近战……匈奴又如何是我军敌手?”
    李岩也赞同道:
    “校尉此言甚是。”
    “且此去姑师路途更近,道路更熟悉……”
    说着李岩就瞄了剺一眼,接着说道:
    “有熟悉地形的蒲类军相助,我军实乃如虎添翼。”
    “属下也建议进攻姑师。”
    也难怪李岩会这么说,关于这方面沈兵问过剺,他的部落也就是蒲类是西域最东边的国家,原本与匈奴接壤,西边就是姑师。
    因此蒲类就成为第一个为匈奴所灭乃至四处逃亡的西域国家。
    沈兵将目光转向剺,问:
    “剺校尉的何见解?”
    此时的剺已被沈兵晋升为校尉统领蒲类军……蒲类军其实已不能算是蒲类军了,其新加入的月氏骑军其实更多。
    不过当然,这些骑军需要像剺这样既懂中原规矩又通西域风情的人来训练。
    剺沉默了一会儿,就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大将军若愿先攻姑师,属下自是求之不得。”
    “只是……”
    沈兵明白剺这话的意思。
    秦军若能成功的攻下姑师,也就离蒲类复国不远了。
    但如果攻打的是楼兰……又是几百里的距离。
    沈兵问:
    “只是什么?”
    剺回答:
    “只是此去姑师路途虽近且更易行走,但中途却只有一处可以补充水源。”
    “且匈奴很可能已在此处设下陷阱……”
    剺这么一说沈兵就明白了,沙漠地区永远是水源最重要。
    匈奴六万大军就在北面与姑师遥相呼应,他们又怎会不知道中途还有一处可补充的水源?
    如果这六万大军事先在水源周围埋伏,到时是去取水呢还是不取水?
    沈兵又问:
    “那么楼兰呢?”
    剺回答:
    “楼兰则有两处可处可补充水。”
    “且其中一处还十分隐密,便是西域人知道的也不多,料想匈奴不会有准备。”
    沈兵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我认为我等应进攻楼兰而非姑师。”
    李岩反对道:
    “可是大将军,我等若是进攻姑师,便可将楼兰的一万匈奴与其主力分割。”
    “到时楼兰并不战而胜!”
    “我等以火炮之利,属下以为可以一试!”
    沈兵摇了摇头,说道:
    “若进攻姑师虽是可能将匈奴一分为二,然西有姑师南有楼兰,侧后还有六万匈奴主力虎视眈眈!”
    “我军实际是处于匈奴的包围之中。”
    “我虽有火炮之利未必会败,但便是胜也是惨胜。”
    “且一旦我军补给被断……火炮也就成了一堆废铁!”
    “我等又何必急于一时?”
    这其实是王贲和李岩等人看到火炮之后被刺激得有些过于自信了。
    但沈兵却知道火炮依旧有它的弱点并非无坚不摧。
    另一方面,沈兵知道制定作战计划最忌讳的就是战略目标不明确。
    此战是要在西域打下一个地方站稳脚跟?
    还是包围匈奴位于楼兰的兵力?
    又或者是与匈奴决战歼灭其有生力量?
    很明显,秦军的战略目标是第一个。
    只不过因为沈兵的一顿操作让王贲等人头脑发热忘了这个主要战略目标了。
    秦军走南线更远没错,但匈奴主力走南线也同样远。
    且匈奴习惯了骑着马来去如风的,让他们骑骆驼深入沙漠数百里……这只怕有些难为他们。
    若是骑马进入沙漠吧,仅仅只是马吃的草就会是个大问题。
    因此两线的利弊其实很明显:
    北线更近,但补给线就在匈奴主力眼皮底下,而且是往匈奴的包围圈里钻。
    南线更远,但补给线远离匈奴主力更安全,且攻击的是匈奴增援线的最远端楼兰,其驻军也只有一万。
    王贲冷静思考一番后,就点头说道:
    “大将军所言甚是。”
    “我等应先取楼兰而非姑师。”
    “甚至取楼兰之后不取姑师也未尝不可。”
    “匈奴之所以驻楼兰及姑师两地守之,是为阻我大军进入西域。”
    “而一旦我军已取楼兰,匈奴驻守姑师并失去意义。”
    “于是匈奴亦只能弃城而走。”
    王贲这话说的对。
    尤其楼兰一战后,匈奴知道秦军有火炮能硬生生将那土城轰塌……那只擅机动作战而不擅守城的匈奴还守在姑师做什么呢?等死吗?
    此战歼灭的匈奴或许不多,但却能轻松挫败匈奴的阴谋便能以极小的代价解救西域两个大国……姑师及楼兰在西域已经算大国了,尤其姑师,西域三十六国里比它大的就只有月氏和龟兹。
    不过月氏其实并不算在西域三十六国内,因为在汉朝时月氏已西迁至蓝氏城在西域之外了。
    那么这一仗下来,对西域三十六国造成的影响又会是什么?
    对匈奴的影响又是如何?
    再加火炮的威摄……西域各国就该知道这地头谁才是老大了吧!
    分析到这,李岩也就没话说了,当下就一致同意从南线进攻。
    准备的时间整整用了十余天。
    而且兵力还是一减再减……
    这主要由于沈兵等人对沙漠行军没经验所以才估算错误。
    若是要往楼兰派出三万大军,那需要携带多少粮食和饮水?
    另外还有箭矢、火炮、弹药……这些需要多少骆驼才行?
    带着马匹上路,那需要带多少草料和饮水?
    这些不算不知道,详细跟剺算了下才发现进攻姑师根本就不现实……只怕将月氏所有的骆驼都征集了也不够三万人行军使用。
    幸运的是定下的方略就是进攻楼兰。
    于是秦军就将兵力锐减至一万一千,多出来的一千是熟悉地形的蒲类骑军。
    再从月氏征集了两千匹骆驼才算准备妥当。

第四百一十八章 补水点

    即便如此,秦军此行还是轻装简从将许多可有可无的装备撤掉。
    比如原本枪兵、刀盾兵都随身带着一张弓及几个箭壶,现在一律取消,全部改成干粮和水。
    除侦骑外,骑兵全都下马步行,马背上驼的就是一个个装满水的水袋。
    这么做一是考虑到初期不太可能遭遇匈奴骑兵。
    且即便遭遇匈奴骑兵也有准备,骑兵一旦收到侦骑的示警,只需将马背上的水袋一松将其翻在地上,然后就可以上马作战了。
    另一方面,战马部队最先消耗的就是战马驮运的物资,于是用不了多久战马就会“解放”出来。
    干粮主要是在月氏被称作“馕”的东西,秦人称其为“胡饼”,也就是胡人所制的饼之意。
    胡饼应该说在沙漠及缺水的戈壁长途远行时最好、最方便的食物。
    一方面它可以长时间保存方便携带。
    同时它也包含了一定的水分……炒面粉也方便携带同时体积还小,但它完全是干炒,以其为干粮的话显然需要消耗很多水,在缺水时便极难下咽。
    更重要的还是胡饼营养较为全面,其制作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盐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旦”。
    所谓的“斯亚旦”就是西域特有的黑草籽,很像黑芝麻。
    沈兵认为这主要是为了补充维生素。
    最后再赶上一万头西域特有的“阿勒泰羊”。
    这种羊是西域特有的,其优点是四肢刚劲有力肌肉发达、不仅能长途跋涉还能忍饥耐渴、抗严寒、耐暑热,抗病力强。
    路上碰到有些干草让它们啃啃也能生存,若是饿死了当晚就可以做为食物用于补充军粮。
    做了这些准备后,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开始几天还好,虽说没有水但路上偶尔还能见到杂草。
    第三天起就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烈日一晒温度就蹭蹭往上涨,脚下踩的就像是一个铁锅似的。
    听剺介绍,这片沙漠被称为“库姆塔格”,也就是“沙山”之意。
    这名字倒是贴切,因为目光所及到处都是一座座由沙组成的山峰,秦军就在山脚下绕来绕去穿行,有时还不得不翻山而过……所以在地图上沙州距离楼兰看起来没那么远,但实际距离却要远得多。
    一路上倒是无惊无险,只是行军第十三天到达第一个补水点时,发现该处已被匈奴下毒,水里到处是翻着白肚皮的鱼,周围还有一些饮水中毒而死的动物。
    这早在秦军的意料之中。
    因为此战争夺的就是水源,包括秦军要拿下楼兰也是如此。
    匈奴想要尽可能的让秦军无力攻城,当然就要阻止秦军补充水。
    李岩有些担心的问了沈兵一声:
    “大将军,剺所言的第二个补水点,若也被匈奴下毒……”
    这就是进攻楼兰的缺点、
    凡事有利就有弊,进攻楼兰虽说能使补给线更安全面对的敌人更少,但问题就在于行军及补给线过长……一千五百里。
    秦军已经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但能带的水也只能坚持三十日,这还是以最小配给计算。
    若以每天五十里计算,这水量恰好能让秦军走出沙漠。
    但走出沙漠之后呢?
    缺水的秦军是否能马上攻下楼兰?
    或者说那时已疲惫不堪且知道饮水不足的秦军还有没有能力攻下楼兰?
    若不能,则等待秦军的很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即便拥有火炮也不例外。
    所以途中有一个补水点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体能的问题,还关系到秦军士气问题。
    沈兵也有些担心,于是他就找来了剺。
    沈兵没有问剺确不确定第二补水点是否安全这些废话,因为剺也无法确定。
    剺只是说第二补水点比较隐密,就连西域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原因是它是在一处山崖断谷中岩石中渗出的一点水流,且还没流出谷外就已干涸了,没有深入其中根本发现不了。
    但此时的匈奴已全面掌握了姑师和楼兰,这其中尤其是楼兰……楼兰更靠近这补水点,百姓知道的必定更多。
    若匈奴从楼兰百姓那知道这补水点呢?
    剺无法确定这一点。
    所以沈兵直接下令道:
    “你即刻带上蒲类军赶往第二补水点查看情况!”
    “若匈奴没有发现,便在周围保护。否则即刻回报!”
    剺应了声是,领着一千蒲类军带上水和食物就出发了。
    等剺一行走了之后,沈兵考虑一番,又让仞追上剺,交待道:
    “密报!”
    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剺却明白这其中的用意。
    沈兵担心第二补水点也被匈奴破坏到时会影响士气。
    结果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就在沈兵一行人往楼兰进发时,剺就派了个信使将密信亲自递给了沈兵。
    原来第二补水点也被匈奴发现,匈奴让人用乱石将补水的山谷给封上了。
    沈兵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就对信使点了点头下令道:
    “很好,你这便回去告诉校尉,令其守着水源,不可让匈奴造次!”
    信使听着一阵疑惑,但在沈兵的注视下还是应了声,接着就原路返回了。
    李岩问了声:
    “大将军,补水是否出了状况?”
    沈兵回答:
    “只是遭遇少量匈奴,不过幸运的是校尉已将其击退!”
    “你马上派出一千军士前去接应。”
    李岩应了声,然后就指派了一千步卒前去寻找剺的部队。
    同时沈兵大张旗鼓的下令:
    “补水点已在我军控制之中,我军已无补水之忧!”
    “加快速度赶路,全力拿下楼兰!”
    将士们哄然应声,信心满满的朝楼兰方向前进。
    沈兵或许是在骗他们,但在战场上有时就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时让他们知道真相并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沈兵认为秦军携带的水足够使用……
    沙漠白天热夜晚冷,只要安排好避免在最热的时间段行军,晚上再多行军几小时,那么就会在赶到楼兰时多出些补给。
    到时,就看楼兰城墙能在秦军的火炮下坚持多久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援兵

    所谓演戏演全套,沈兵接着还派人给剺送去一封信,如此这般这般的交待了一番。
    然后,剺等一行蒲类军就恰好在秦军赶到楼兰前返回部队,他拍着马背上的水袋大喊:
    “我等已带回了饮水,让我等痛快的攻楼兰几天!”
    一时秦军将士们欢声雷动,士气又增了几分。
    李岩没看出毛病,但王贲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凑到沈兵身边压低声音道:
    “大将军,那水……”
    沈兵瞪了王贲一眼,然后王贲心下就了然了。
    王贲没看错,剺一行水袋里装的其实不是水,而塞着杂草看起来圆鼓鼓的样子。
    王贲之所以能看出毛病,是因为他发现剺一行嘴唇已渴得干裂且萎蘼不振哪里像是运水回来的样子。
    不过好在秦军兵士大多没这么细心,若是有人上前察看只怕就要露出马脚了。
    沈兵估计的是对的,因为秦军连夜赶路减少水的消耗,使秦军提前一天赶到了楼兰。
    楼兰,因其在现代发掘出一个边长三百多米的近正方形古城因此为现代人所熟知。
    不过此时的楼兰并非出土古城的位置……
    就像月氏、乌孙随着战争迁移一样,楼兰也经过迁移,只不过它的迁移是因为水源枯竭不得不改道而南迁。
    此时出现在沈兵面前的这座楼兰城似乎与出土的有些相似,城墙同样是三百余米宽的正方形。
    三百余米……这要是放在中原简直就可以说是一个村而不是一座城,也难怪匈奴只能在此屯兵一万。
    远远的看见秦军前来,楼兰城头就吹起了牛角号并燃起了狼烟。
    然后整个楼兰就紧张起来,散步在远处的匈奴匆忙往楼兰赶,另有两队人马大概各两千人则整队出城并往两翼散开。
    从这一点看匈奴的守城战术又有所提升,知道守城不能死守而“攻守结合”。
    比如此时的楼兰,若匈奴将一万人全部集中在城里,那么秦军就可以放心的将其城门封锁并包围,不需要考虑另一面甚至连夜袭都不需要担心……匈奴全被封在城里,一有什么动静秦军很快就能发觉。
    但若留六千守城而另四千出城……就会给秦军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那四千匈奴就会突然出现在秦军身后发起进攻,或者在秦军爬着木梯攻城时匈奴突然从侧翼杀至里应外合将秦军杀退。
    由此可知,匈奴是做着持久战的打算。
    王贲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对沈兵说道:
    “匈奴或有援兵,且应在赶来的路上!”
    沈兵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匈奴分兵城外虽然有“攻守结合”的作用,但却有个弱点,那就是一旦被秦军封锁就无法补给,尤其是水。
    匈奴骑兵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依旧分兵城外且没有带多少补给。
    那就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城外有水源,二是有援军。
    城外有水源几乎不可能。
    剺等人对这一带并不陌生,知道楼兰附近都是缺水的沙漠……甚至楼兰的水源也不多,只有一块小绿洲。
    这也是之后楼兰不得不放弃原城而迁移的原因。
    所以就只剩下一个可能:匈奴有援兵,这些援兵带着大量补给,而且在最近几天就会赶到。
    沈兵和王贲猜的没错,匈奴的确有援兵。
    这是匈奴在探得秦军走南线时才做的动作。
    秦军走南线取楼兰这一着是出乎熏狁的意料之外,甚至也在冒顿单于的意料之外。
    因为在他们想来,姑师距离近、水源充足更重要的还是路好走……不像楼兰那样到处都是沙山,要在山脚绕来绕去还要翻山越岭。
    这也是楼兰与姑师两国地域虽是一北一南紧挨着,但由北线至姑师只有一千里,而南线至楼兰却有一千五百里的原因。
    一千五百里,以寻常行军速度算起来就需要三十天,如果途中补水点被破坏,那就很难跨越更别说攻下楼兰了。
    于是冒顿和熏狁就放心的经营姑师,想着秦军跨入他们包围圈之后怎么怎么打。
    结果却有探子来报秦军走的是南线。
    这一来熏狁所有的打算就落空了,他一边上报冒顿单于一边紧急调兵增援楼兰。
    熏狁派出的援兵有两万。
    其采取的增援方式便是中原常用的接力战术。
    也就是从主力分出两万兵马来赶往姑师,同时姑师分出两万兵马赶往楼兰。
    这样一来姑师兵力没有变化,增援时间却快了一倍。
    之所以匈奴迟来的,则是因为匈奴碰到了与秦军同样的问题:深入沙漠需要大量的骆驼和准备。
    姑师一国的国力肯定是支撑不起匈奴这两万人的行军,于是匈奴首先还得到周边去劫掠一番。
    凑足了骆驼和补给之后然后才匆匆往楼兰赶。
    沈兵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如果两万匈奴援军及时赶到楼兰,这兵力对比就大了。
    匈奴三万对秦军一万。
    且秦军还长途跋涉严重缺水。
    最重要的是缺水状况还会一直持续。
    反之匈奴,却是占着水源以逸待劳。
    到时就算秦军有火炮只怕也无济于事。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匈奴援军还未赶到,同时还分了四千骑兵出城。
    这四千骑兵一时半会是不会出现在秦军周围……因为他们要的是出奇不意,要的是给秦军心理压力,要的是在秦军攻城时的里应外合。
    如果一出城马上就迎战秦军就没有这效果。
    于是城内就只有六千匈奴,不擅长守城的匈奴守着一道只能算是土墙的城墙。
    如果说这土墙有什么改进的话,那就是城门处增加了瓮城,四个城角加上了烽火台,城墙另一侧布上了大量的投石机。
    沈兵有理由相信,这些布置都是匈奴守五原城时学去的,因为楼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么建城也不知道这么布置。
    如果是在之前,秦军面对这样的布置的确很难攻下。
    但是现在……
    匈奴肯定想不到,秦军一旦开始攻城,那拿下城池的速度就是他们拍马都追不上。

第四百二十章 试射

    沈兵一挥手,秦军就按制定好的计划上前将楼兰城包围了。
    秦军的兵力分配是这样的:东面也就是正面四千人外,其余每面都是两千人。
    北、西、南三面布置两千人不是为了攻城,而是为了防止敌人逃脱。
    要做到这点很简单,秦军只需要在两百步外布好阵形:前方设下拒马枪再布下长枪兵,以防敌军骑兵冲阵,后方一排排的全是强弩兵,一张张弩箭高举着对准着城门。
    楼兰城不大,一面城墙只有三百多米也就是两百余步。
    这么小的城墙每面当然就只有一个城门。
    而且这城门还不大……这或是由楼兰人口不多或建造工艺不发达决定。
    因此以两千秦弩封锁城门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至于正面,那就不用说了。
    一千火炮兵在中间,两千步卒分列两侧,剺带领着一千蒲类军则在后方策应。
    驻守楼兰城的匈奴是个额斯维的万夫长。
    正如沈兵所猜,他曾打过五原之战与沈兵交过手。
    不过他当时不在城内,而是与冒顿单于一起围攻沈兵一部。
    在五原之战前,额斯维一直以为中原人驻城而守是一种贪生怕死的表现……大多匈奴人都是这么想的,且还认为城池没用,因为它只能保护城内的百姓。
    至于城外,秦军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烧杀劫掠而无可奈何。
    然而五原一战后,额斯维就对城池的想法有所改观了。
    因为额斯维难以想像,秦军如何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反败为胜。
    思来想去,额斯维认为就只有一个原因:秦人知道攻城和守城的方法而匈奴不知道。
    五原战败后果惨重,匈奴因此不得不撤出整个河西。
    于是额斯维才认识到城池的重要性。
    西域的情况可以说是介于草原和中原之间。
    说是介于两者之间,是因为西域既不像中原那样到处是山是河,占领某个重要城池就能封锁一整片地区,又不像草原那样城池封锁不住任何地区。
    究其原因,是西域沙漠地区的交通虽然像草原一样也是四通八达,但是缺水。
    而城池往往就是建在有水的绿洲。
    因此想占据水源就必须长期占领某处而不能像在草原里一样随打随跑在哪都能生存。
    于是,匈奴要想进军中原或西域就必须学习守城攻城战术。
    额斯维就是其中之一。
    楼兰一战他自认有十足的把握。
    这一是因为城外没有可以制作攻城器械的树木,这些树木早就被匈奴给砍光了。
    二是因为城外没有水源。
    三是因为匈奴援军将在两天内赶至。
    换而言之,就是秦军必须在两天内拿下楼兰。
    然而……
    额斯维站在城头往后看了看城内堆积如山的投石机,那是他这段时间动员了所有劳力包括楼兰百姓转为奴隶制作的。
    额斯维几乎可以想像发起进攻的样子:
    两百步时投石机石弹成片成片发射出去将秦军砸伤。
    一百步时匈奴手中的弓箭就能发挥作用。
    到城墙脚下……那就是让秦军尝尝他们自己的“震天雷”的厉害的时候了。
    而秦军连木梯都没有。
    额斯维想像不出秦军还能有什么方法攻破楼兰。
    他甚至以为就算没有援军他也能轻松应付。
    这时额斯维就看到秦军推出了十几个东西……其实一共有二十个,额斯维没数清楚。
    这些东西有些像中空的树干,开口的一方对准城墙,因为它们在投石机的射程外,所以额斯维只能看着秦军一阵折腾。
    “那是什么?”额斯维问,心下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亲卫一脸懵的回答:
    “属下不知。”
    “以往从未见过,不若属下等去查探一番?”
    额斯维只皱了皱眉就摇头否定了这个方案。
    他相信根本不需要查探,等会就能知道那些是什么或是做什么用的了。
    额斯维想的没错,另一边秦军炮兵已做好了发射准备。
    虽是所有炮都做好发射准备,但第一批只让一门火炮开火。
    这就是炮兵所谓的“试射”。
    其原理是火炮都是以统一大小的泥模浇铸出来的所以差别不大。
    弹丸也是一样的大小一样的重量……虽然以秦时的铸造工艺落后无法十分精确,但也能将误差控制在五克的范围内。
    药包则是经过严格的称重药量相同。
    于是,一门炮若以某个角度能命中城墙,其它火炮也差不多能命中。
    “试射”可以成级数的降低弹丸偏离目标的风险。
    随着沈兵一声令下,炮手就点燃了导火索。
    接着只听“轰”的一声,一枚弹丸就飞射出去。
    明显偏高了些,弹丸越过城墙击中其后不知何物,发出一阵木块崩倒之声。
    于是其余炮手都往下调炮口角度。
    在秦军忙活的时候,站在城头上的额斯维就被这一幕吓了一跳,大惊之下又问了声:
    “那是何物?”
    “竟有如此威力能两百步外击毁投石机!”
    原来刚才那枚弹丸恰好命中城墙内的投石机。
    那投石机却是配重型投石机,且装好石弹处于待发状态。
    火炮发射来的实心弹丸却是铁制,高速飞来那冲量又哪里是投石机能承受,只听“咔嚓”一声,投石机主梁就被击断,配重失去支撑重重砸下,当下整个投石机就成了一堆废木。
    旁边准备操控投石机的匈奴兵士自然也是被砸得一片惨叫。
    不过当然,没人能回答额斯维的问题。
    就在额斯维和亲卫面面相觑时,只听又是“轰”的一声,对面一片烟雾之后又飞射来一发弹丸。
    这一回弹丸准确的命中了城墙。
    额斯维也感受到了,因为自脚下传来一阵沉闷而有力的震动。
    不等额斯维反应过来,秦军方向就一片“轰轰”之声。
    接着十余枚弹丸就接二连三的打到城墙上并深深嵌入土墙内。
    若说之前是像是马蹄狠狠的给城墙来一脚,那么现在,就是千军万马在踩踏着城墙。
    额斯维很快就明白会有什么后果了……城墙已形同虚设。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164/ 第一时间欣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大秦工程兵》为转载作品,大秦工程兵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秦工程兵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秦工程兵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秦工程兵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秦工程兵介绍:
机械设计专业的沈兵穿越到秦朝。他只想简简单单的活下来,谁曾想这是个非生即死的世界,不思进取就会被淘汰。手无缚鸡之力的沈兵只能用发明来武装自己,改良投石机,双倍射程下敌人连根毛都碰不到,躺着就把对面打翻;云梯设计一下,几十号人一拥而上,翻墙夺旗开城门,又攻下一座城池;那什么护城河、瓮城等,更是小菜一碟!于是……灭六国,定匈奴!平西域,征罗马!泽国江山入战图,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秦工程兵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秦工程兵,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