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秦工程兵TXT下载大秦工程兵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秦工程兵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大秦工程兵txt下载     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二十五章 懦夫的借口

    沈兵一声令下霍木桑四个城门同时打开,各有军队出城布阵。

    其实秦军的主攻方向是东面,其它方向不过是虚张声势。

    否则,若秦军只攻一面,塞琉西联军其它方向就可以轻松的向东面增援,就有可能出现敌军的防线一重叠着一重,怎么打也打穿的情况。

    此时秦军四面同时出击,塞琉西联军就不明虚实,于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兵力分散的情况,这样秦军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主攻方向是东面也是经过充分考量的。

    塞琉西指挥部也就是阿凯夫斯的位置在东北,从东面与北面突围都能快速赶到目的地。

    但北面火绳枪兵之前已打过,罗马军团已经有所准备。

    何况对火枪而言,东面重进攻的马其顿军团显然更容易突破、

    原因是火绳枪毫无疑问是这时代的攻者之王,即便是最坚固的盾牌和盔甲都无法挡住它的进攻。

    罗马军团因为有巨盾又身着盔甲,这两层防护在百米左右虽然同样无法挡住火绳枪,但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火绳枪的威力,二来百米左右的距离对火枪兵已十分危险……若罗马军团抛下巨盾全力冲刺,百米距离只怕不需半分钟,而半分钟火枪兵只能打出一到两发子弹,这显然极为危险。

    马其顿军团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们手里拿的是小盾,主武器是一把超长枪。

    小盾很难对马其顿士兵起到防护,火枪兵至少能将其阻在150米之外。

    同时超长枪对火枪兵而言几乎就是废物……因为敌人若是要端着超长枪冲锋速度不可能快,就像罗马军团若是手持巨盾冲锋一样。

    然而,罗马军团可以抛掉巨盾快速冲锋,马其顿军团却无法抛掉超长枪冲锋……超长枪手为了减轻重量,进攻武器通常只有超长枪,即便冲进火枪阵也是赤手空拳无法作战。

    更重要的,还是马其顿士兵没有与火枪兵对阵的经历,所以并不知道采用什么战术。

    在沈兵看来,对阵火枪兵尤其只有三千火枪兵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直接用骑兵冲阵。

    要知道骑兵的速度可是火枪兵的克星,火枪兵在射程内往往只来得及打出一发子弹敌人骑兵就已经到面前了,然后就是近身肉搏,而这时火枪兵基本毫无还手之力。

    这也就是初期火枪兵还要配置一定比例的长枪手的原因……万一遭到骑兵冲阵长枪手就可以在阵前架起枪阵掩护。

    沈兵虽然研发出火绳枪,但因为时间的原因没附带将军刺弄出来……研制配套的军刺其实并不简单,因为这意味着需要在步枪上增加一个刺刀托。

    最早的军刺其实是直接装在枪口里的,不过这样一来步枪就无法射击了。

    当然,沈兵不会傻到将火枪兵这个弱点告诉敌人,同时骑兵也并非塞琉西联军所长。

    秦军一动塞琉西联军就紧张起来,他们纷纷派出部队排成方阵迎战,一列紧接着一列,而且就像之前阿凯夫斯说的,他们将所有的投石机都搬了上来,密密麻麻的在第二梯队排成一排,后方还有投石机在陆续往前运。

    很明显,他们想用投石机这种远程装备压制住火枪兵的火力然后乘机进攻。

    然而,秦军并没有进攻。

    确切的说是其它方向的秦军没有进攻,他们只是站在城墙脚下静静的等着。

    秦军没动塞琉西联军也不敢动。

    因为城头有敌人的投石机,有弓箭手,还有那令人恐怖的火炮……只有脑子进水了才会去进攻这样的城墙。

    东面的秦军却已经开打了。

    王贲一声令下,数十台投石机就朝敌人发射出石弹。

    原本这还要使用霹雳火球的,但自从有了火绳枪后再加上这里又是运输困难的霍木桑,所以火药一度十分紧张。

    更何况此时石弹就能完成的任务也没必要用霹雳火球。

    塞琉西联军所使用的扭力投石机虽然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重量轻适合机动等优点,但其致命的缺点是射程短、精度不高……筋束扭力嘛,其大小是无法调节的,生产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完全看运气,不像秦军所使用的配重投石机可以通过调节配重提高精度,甚至还可以通过战前试射进行调节。

    石弹划过秦军兵士头顶,以一个个完美的曲线落入敌人阵中,霎时就将马其顿军团推上来的二十余台投石机砸得粉碎。

    木屑横飞,惨叫连连,负责投石机的士兵要么被石弹击中要么就被四射的木块射伤,个个都倒在血泊中。

    这一来在后方指挥的赫克托尔就傻眼了,他又怎么会想到秦军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丝**的火枪兵竟然还会配上投石机!

    “阿凯夫斯这个蠢货!”赫克托尔气急败坏的骂道:“他要害死我们了!”

    马其顿与塞琉西虽然都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开创的马其顿帝国分裂而来,但往往就是内部分裂的国家其矛盾才更为突出。

    这有些像“兄弟嬉于墙而御于外”。

    其实兄弟不仅“嬉”于墙,他们平时还会明里暗里的比较……与家门之外的人比实在太多了,有许多比不过也无法比,但关起门来至少要成为家中最优秀的一个。

    于是每逢佳节或过年相聚时,免不了要比较一番。

    赫克托尔就是这样的心理:埃及的托勒密王国由于地理和气候等原因比较弱小,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马其顿和塞琉西。

    赫克托尔时刻都想给不可一世的,而且还抱着重现亚历山大帝国荣耀的安条克三世一点教训。

    现在,他却又急又恨的发现,马其顿军队也许要因为阿凯夫斯的愚蠢而付出代价了。

    “这肯定是阿凯夫斯的诡计!”赫克托尔大叫:“他就想看到我们被丝国人打败并死伤惨重!我们上当了!”

    其实,作为一名将军,尤其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并不适合说这样的话,因为这些话会让士兵以为自己只是替死鬼而不愿作战。

    “将军!”副官大声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赫克托尔想了想,就下令:“撤退!往两边撤退……另外,马上向阿凯夫斯求援!”

    “是,将军!”

    赫克托尔还为自己懦夫行为找到了借口:“阿凯夫斯如果认为投石机可以打败敌人,那就让他来试试!”

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书《魔法复兴从小兵开始》已发。

    写的其实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大革命,战役、装备、过程甚至人物都是真实的,之后还会有拿破仑的二十六元帅。

    但不敢用真名也必须加上魔法,原因是什么就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士兵此时处于痛苦的转型瓶颈期,其实跟士兵一样的写手有很多,环境因素造成的,怨不得什么……必须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能希望环境改变适应人,士兵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做好从头来过的心理准备。

    新书吸取这本书的教训,注重刻画人物性格以及改善配角、女主缺失的问题。

    士兵希望各位书友能看看新书提点意见,好让士兵发现问题,乘这时还能改得动偷偷的修改下,顺便提高自己以适应现在网文的新环境!

    因为同时在写新书,这本书就只能每天一更直到完结。

    感谢各位。

    ————————

    发现马其顿军团仅仅只是因为投石机被毁就撤军时,沈兵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不过这似乎又是情理之中。

    因为塞琉西联军是一些互相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组合在一起,他们之间免不了互相猜忌、互相怀疑。

    同时,沈兵敏感的察觉到马其顿指挥官很可能是想把丝**这个烫手的山芋让给塞琉西。

    因为即便他们互相之间不合,也不愿意被丝**队打败而全军溃退,这同样也不符合他们本国的利益。

    因此,沈兵第一时间就让传令兵打下旗号命令王贲暂缓行军。

    王贲在看到命令时就有些愣了。

    此战从一开始就定计为“速战速决”。

    既是“速战速决”且此时敌包围圈又出现缺口,本该以神武军快速突围直奔目标,为何还要暂缓行军?

    正疑惑时,就有部下来报:

    “校尉,东面一万塞琉西大军正往我军方向进发!”

    王贲瞬间就明白了。

    攻击塞琉西指挥部的计划其实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两翼分别有一万军队,距其只有五里。

    五里,这对步兵而言或许需要两刻钟才能赶到,但骑军却不需一刻钟。

    于是很可能会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当神武军全力进攻塞琉西指挥部时,首先赶到的援军是敌人骑兵,不久敌人步兵又接踵而至,最后援军越来越多……此计划也就败了。

    而沈兵这样先暂缓进攻实际上就是将原汇集在指挥部两翼的塞琉西军往霍木桑方向调动,而且这调动必定是骑军在前步兵在后,于是留给神武军突袭的时间会更长。

    至于另一面的塞琉西军,王贲猜,大将军应会同时命北面发起进攻。

    王贲猜的没错,沈兵马上就在北面增兵并且同样用投石机进攻罗马军团的扭力投石机。

    毫无意外,依旧是秦军投石机大胜……物理性能上的差距在战时是基本无法弥补的,而且会造成战术上的一大缺陷。

    马尔库斯马上就面临这个问题:原本联军是打算以投石机压缺敌火枪兵,但现在投石机却被敌方投石机压制,那是否意味着上一场战斗的失败会重演?

    罗马军团倒是没有撤退。

    一来是罗马军团军纪严明而且视撤退为耻辱。

    二来是此时的塞琉西与罗马尚未起冲突,于是马尔库斯没有像赫克托尔一样的猜忌心理。

    但马尔库斯也第一时间就向阿凯夫斯求援:“你的战术没有任何意义,丝国人的投石机比我们的先进得多!我们应该后撤十里与他们作战!”

    马尔库斯的想法是正确的。

    因为这时的罗马军团是攻守两难。

    守吧,敌人投石机射程远威力大,守在原处就只有被砸。

    攻吧,敌人背靠城墙,罗马军团一靠近,就会遭到敌人上下两处的立体打击。

    因此,最适合的战术就应该像马尔库斯说的那样,后撤十里,这样才有进攻的空间。

    阿凯夫斯不了解马尔库斯这话的深意,因为有了之前赫克托尔的消极殆战,阿凯夫斯想当然的以为马尔库斯同样是做着“保存实力”将皮球踢给塞琉西的打算……

    这是联军的劣势,他们看起来强大,但其实会存在许多沟通、协同及利益分配上的问题。

    于是,当阿凯夫斯看到马尔库斯的命令时,就板着脸下令道:“命令部队增援。这些胆小鬼,让他们看看塞琉西军队是如何作战的!”

    就此,两翼两支万人大军都被沈兵成功调动往霍木桑方向前进。

    这对沈兵来说倒是个意外的惊喜。

    又等了一刻钟见时间差不多了,沈兵就朝传令兵点了点头。

    传令兵当下就朝王贲打出旗号,王贲大手一挥,就带着早已做好准备的神武军策马自马其顿军团让开的通道突出重围。

    神武军的好处,就是其下马就是攻击极强的火枪兵,上马将武器换成弓箭就是精锐骑兵,甚至因为有马蹬马鞍,他们还可以是骑枪、骑盾兵。

    至于担心装备太多……那纯粹是马匹载重量的问题,由于此番做的是“速战速决”的打算,所以每人只带一日干粮,省下的空间和载重,除了冷兵器装备都用来装霹雳火球和火枪弹药了。

    每人两匹快马,一匹马装载火枪装备,定量携带五枚霹雳火球,五十发火枪弹药,及一把火绳枪及备用火绳、火折子之类。

    另一匹马用于携带箭矢、粮食等冷兵器装备。

    而且每样装备都有它自己规定的位置……这么做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成级数的提高作战效率。

    比如在马上作为骑兵使用时,不至于要用箭矢时才发现它在另一匹马上。

    再比如下马当火枪兵时,若是没规范只怕都记不起弹药放在哪匹马哪一侧。

    这些或许只是小事,但在战场上战机稍瞬即逝,这些小事造成的后果很有可能是血淋淋的失败。

    此时的赫克托尔见那些火枪兵翻身上马就成了骑兵不由大惊失色。

    他原以为火枪兵必然像马其顿方阵一样受限于严整的队形只能是步兵。

    会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火枪兵的确需要严整的队形,而且在马上无法装弹,这都使其无法成为骑兵。

    赫克托尔又哪里会想到,这些火枪兵原本就是由精锐骑兵训练出来的,火枪兵只是其副业。

    此时的赫克托尔已隐隐感觉事情有些不妙了。

    因为如果是步兵突围,塞琉西联军不需要过于担心……步兵速度慢,于是塞琉西联军就有更多的反应时间。

    但如果是骑军而且还是战力能辗压塞琉西联军的骑军,那就可以说是乱窜一通无人能挡了。

    此时的他原本应该尽快向阿凯夫斯示警好让他有所准备。

    但赫克托尔转念一想:如果这么做,不就承认是自己犯下的错误吗?更何况,将要面对这个难题的将是阿凯夫斯……他被打得越惨对马其顿越有利,另一方面也更证明马其顿撤军的合理性。

    想到这,赫克托尔就当作什么也没看见。

第五百二十七章 玛尔山丘

    神武军快速自缺口突围的时候,迎面正碰上赶来的增援的塞琉西骑兵。

    塞琉西骑兵因为有之前的大败,此时骑兵只剩千余人马。

    他们听命令是前往增援,还道马其顿军正与丝**杀得难分难解,于是骑军远远抛下步军以松散的一字长蛇阵直奔霍木桑城东。

    哪想赶到时先是见马其顿军排着整齐的队形分列两侧,中央只有一些被砸烂的投石机及数十具尸体,而丝国骑军却风驰电掣般的越过马其顿军朝他们直奔而来。

    毫无疑问,塞琉西骑军被杀得大败。

    神武军在王贲的指挥下先是弯弓搭箭朝敌骑射出一拔箭雨,没有防备的敌骑纷纷中箭倒地。

    不过秦军也只来得及射出一箭,两军相对而行不久就近在咫尺。

    秦军又抽出青铜剑和藤盾对着塞骑军一通乱砍乱杀,可怜的塞骑军瞬间就被砍到一大片,只一照面就倒下了八成只余两百余人。

    这一方面是马镫和马鞍的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敌我双方阵形的问题:秦军兵力充分展开呈进攻队形,而塞军却是一字长蛇的行军队形,两军一对阵就是秦军包围塞军之势,于是还没开打就胜负已分。

    王贲也不恋战,丢下那幸存的两百余骑扬长而去……神武军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不会因为这两百人就耽误了大计。

    而那两百余塞骑见那阵势,又哪里还敢追,赶忙分为两边躲进马其顿步兵方阵中。

    王贲带着神武军继续往前急驰,不久就与随后赶来的塞琉西步兵相遇。

    塞琉西步兵如临大敌,远远的就停下脚步排起方阵准备作战。

    然而,秦军却没有半点停留,直奔东北而去,其间只有几名神武军手痒朝步兵方阵射了几箭。

    带领这支军队的是个叫提格兰的副将,他是阿凯夫斯的得力部下同时也是他的女婿。

    提格兰望着丝国骑军的行军方向马上就意识到不对。

    “该死!”提格兰大叫:“他们的目标是玛尔山丘,他们要进攻我们的指挥部。”

    “将军!”部下有些不相信:“可他们是骑兵,而且只有三千人。我们在玛尔山丘有五千人。”

    部下这意思是,三千骑兵怎么可能能攻得下五千塞琉西精锐驻守的山丘。

    但提格兰却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没看到他们马背上的那根管子吗?”提格兰说:“那或许就是罗马人说的火器。”

    接着提格兰就不再迟疑了:“马上增援玛尔山丘!”

    提格兰的反应还算是比较快的,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重点所在。

    然而,此时他的部队已距离玛尔山丘十余里,以塞琉西重装步兵的行军速度只怕要半小时。

    十余里,对全速奔跑的骑军而言不过倾刻间。

    当王贲带着神武军出现在玛尔山丘下方时着实吓阿凯夫斯一跳……赫克托尔才刚刚求援,怎么敌人骑兵就出现在山脚下了?

    难道在赫克托尔求援的那一刻,敌人已经突围?

    然后阿凯夫斯就明白了。

    他咬了咬牙,骂道:“可恨的马其顿人,他们应该与丝国人站一起。”

    不过阿凯夫斯没有抱怨什么,第一时间就让部下为他穿戴上盔甲,并走拿起短剑走出帐篷,对正紧张地做应战准备的部下叫道:

    “是的,我们被马其顿人出卖了,否则敌人不可能会这么快就出现在这里。”

    “这不是好事,但也不是坏事!”

    “因为这证明马其顿人都是懦夫,他们配不上马其顿帝国这个称号!”

    部下发出一阵欢呼。

    正如之前所言,塞琉西与马其顿是兄弟敌人的关系,所以彼此都想把对方比下去。

    顿了下,阿凯夫斯又继续说道:

    “丝国人能吓倒马其顿人,但吓不倒我们!”

    “我们要让丝国人看看,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同时我们也要让马其顿人知道,谁才是让亚历山大感到骄傲的勇士,谁……才是帝国的荣耀!”

    部下大声欢呼起来,并用盾拍打着盔甲,嘴里“霍霍”有声,一时磨拳擦掌士气如虹。

    这五千卫队是塞琉西的精锐,其中超过七成是跟随阿凯夫斯征战多年的老兵,阿凯夫斯常用自己的财富为他们增发军饷……这有些像楚军训练及素质比常规军更好的私兵。

    再加上塞琉西军又有地理和兵力上的优势,因此这一仗谁胜谁负此时还是未知之数。

    王贲没有马上动手,虽然时间紧迫。

    他带着部队先绕了山丘一圈,发现山丘南缓北陡。

    于是就不需要多想,选择了南边较缓的一面。

    随着王贲一声令下,神武军纷纷下马并取下枪弹在山丘下布阵,马匹则用简易木桩在身后固定好由分由几人看管。

    王贲也不多说什么,命令士兵们装好弹就沿着山丘斜面往上攻。

    阿凯夫斯迟疑了一会儿,就下令部队发起反攻。

    阿凯夫斯这个选择很聪明,他从罗马人那么知道丝国人手里的武器是百米外可以击穿盾牌盔甲的武器。

    在这基础上,阿凯夫斯当然要主动进攻拉近彼此的距离,否则隔远了只能是一排接着一排被敌人打倒。

    果然,塞琉西军一动秦军就不得不停了下来……两军或是相对运动,那么很快就会发展成近身作战,这是秦军不愿意看到的。

    等塞琉西军逼近一百米时,秦军就在王贲的指挥下举起火枪,接着一扣扳机弹丸就在枪声和烟雾中朝塞琉西军飞射。

    塞琉西士兵接二连三的倒在血泊中,他们甚至被丝**这种令人恐怖的武器吓得顿了一下。

    但也仅仅只是顿了一下而已。

    很快他们就再次朝前迈开脚步,为了给自己壮胆,他们每迈出一步还发出“霍”的一声。

    “砰砰”,一批子弹再次将最前排的塞琉西士兵打倒。

    这让塞琉西士兵情不自禁的加快的脚步,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越快缩短距离才越能避免死亡。

    山丘的倾斜度增加了他们的速度,这给了他们逼近秦军的机会。

第五百二十八章 调虎离山

    火枪一声声轰响,塞琉西士兵一批批倒下,整个玛尔山丘都弥漫着火枪和硝烟和塞琉西士兵的鲜血。

    但尽管如此,塞琉西士兵还是坚定的挺着超长枪一步步朝丝**队前进。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唯一的机会就是逼近敌人然后将这些入侵者置之死地。

    站在山丘上观战的阿凯夫斯见此心下颇感安慰,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亲卫的作战表现也不枉他平时散尽家财精心培养。

    接着阿凯夫斯一颗悬着的心就慢慢放了下来。

    因为他发现虽然丝**队直到现在还没有伤亡……丝**队占据了远程武器的优势,他们可以在一百米外轻易击倒塞琉西重装步兵,而塞琉西军却拿他们没办法。

    如果说有什么能威胁到丝**队的话,那就是投石机和弓箭。

    但所有的投石机都被阿凯夫斯调往步兵队内用于进攻,山丘上一台都没有。

    至于弓箭……也不知道丝国人用什么做的盔甲,那一根根箭矢飞射下去,却怎么也无法将其射穿。

    但是,因为山丘居高临下的原因,再加上亲卫士气好、体力强,塞琉西军队的战线正一寸一寸的向丝**队逼近。

    九十米、八十米……

    阿凯夫斯知道,只要再往前推进十几二十米,塞琉西军队就能威胁到丝**队了。

    这是因为塞琉西军队还有另一种杀伤力很大的短程武器:标枪。

    一般而言,标枪的投掷距离为五十米。

    但因为塞琉西军居高临下,于是其射程会增加十几米。

    到时塞琉西军只需一片标枪下去压制丝**队的火力,接着步兵再乘此机会加快速度往下冲……敌人非旦无法对玛尔山丘构成威胁,反而还会被围歼。

    这甚至都不需要援军赶来。

    就在阿凯夫斯在憧憬着不久之后的胜利时,丝**队的反应却让他有种无力感。

    只见丝**前排放完枪之后不再像往常一样装弹,而是直接分成两边从队列间的空隙穿过排在队尾。

    取而代之的是第二队举枪射击,接着同样也不装弹,打完一发子弹后就端着枪后撤至队尾。

    阿凯夫斯气得眼皮都忍不住跳了几下。

    他当然明白丝**队为什么这么做。

    这种像滚筒式往后滚的做法,能使丝**队在不影响作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敌我间的距离。

    只要丝**队继续这样“滚”下去,塞琉西步兵就永远也不可能冲到敌人跟前与其近战。

    塞琉西步兵见此脚步也为之一滞,他们不知道这样继续打下去是否还有意义……他们看起来就像是敌人的靶子而自己却对敌人无可奈何。

    阿凯夫斯马上就察觉到这一点,他想也不想就冲着部下大叫:“继续进攻,我会让第二亲卫团包抄他们的后方!他们就要完蛋了!”

    塞琉西军大喝一声作为回应。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前方塞琉西步兵步步进逼,两翼则派出另一支部队包抄,这样就算丝**队像滚筒式的一边后退一边开火,但还是会被包围至无路可退,最终只有被围歼一种可能。

    不过此时阿凯夫斯所有兵力只有五千人。

    正面投入三千步兵与丝**队以阵,两翼包抄的部队就只有将守在北坡的第二亲卫团调来。

    阿凯夫斯认为这不会有什么问题。

    因为北坡较陡并不适合丝**队的火枪进攻……原因是这坡度一陡,火枪队列往上一站,就会出现前排士兵高出许多挡住枪口的问题,就算前排士兵蹲下也是如此。

    再说了,北坡兵力虽然被调空,但若有危险,阿凯夫斯也只需要将南坡的第一亲卫团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翻过坡顶就可以杀回来了。

    于是阿凯夫斯没有多想,令旗一挥,驻守北坡的第二亲卫团就分成两个部份下山整队接着自左右两翼包抄丝**。

    然而,阿凯夫斯没有想到的是,这正是王贲所希望的。

    从一开始,王贲定的主攻方向其实就是北坡而非南坡。

    因为它明白:五千敌人虽不算多,但也将近三千神武军的两倍。

    三千神武军要击败五千敌人不难,难就难在要在两刻钟内完胜并脱身,否则这次突击将毫无意义。

    然而,若是中规中矩的进攻想达到这个战略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此,就只有实施调虎离山之计先将一面敌人调空再实施奇袭。

    因此王贲才假作进攻较为平缓更易进攻的南坡。

    敌人果然上当将北坡兵力调空实施包抄。

    王贲又等了一会儿,见两翼塞琉西军已渐渐合围上来,就大喊一声:“上马,转自北坡!”

    “上马,转自北坡!”

    ……

    神武军纷纷收起枪跑下山来各自跨上马匹,动作干净利落且有条不紊。

    塞琉西军还道丝**队是自知不敌要逃走了,纷纷举枪高声欢呼起来。

    他们没有追击的打算,因为任谁都知道,以他们这身重装再加上手里的一把超长枪,无论如何也无法追上身着藤甲的丝国兵,何况他们还有马匹。

    但阿凯夫斯却没那么乐观,因为他见丝**军容整齐不慌不乱……没有任何一支军队逃跑甚至撤退会这么从容的。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阿凯夫斯心底油然而生,他感忙大叫:“第二亲卫团,拦住他们!”

    传令赶忙挥动旗语下令。

    两翼第二亲卫团得令马上加快速度打算合拢包围圈。

    这可难为了这些步兵,要知道这些重装步兵平均负重在四十公斤左右,若为了防护或是多带些粮食,则可能达到五十公斤,差不多就相当于背着一个人作战。

    虽然塞琉西步兵身强力壮训练有素,但这负重要是步行还好,一旦加快速度奔跑起来没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的动作也没有神武军快。

    其实并非没有神武军快,而是神武军先头部队冲出包围圈时在两侧抛下几枚霹雳火球,硬生生的将第二军团的合围阻住。

    接着,神武军一突出包围圈就掉转马头奔向了北坡……

    阿凯夫斯有种上当的感觉。

第五百二十九章 擒贼擒王

    “回防北坡!”阿凯夫斯大声下令。

    第一亲卫团当下就将后军转为前军,前军转为后军往从南坡转向北坡。

    这对第一亲卫团而言并非难事,他们已经在平时的训练中无数次演练过了,现在自然驾轻就熟。

    阿凯夫斯心下有些疑惑,丝**从更陡的北坡进攻又能有什么作用呢?难道不是重复上一回的战斗经过?

    甚至阿凯夫斯还认为丝**队会更凶险,因为第二亲卫团已经在山下并做好包围丝**的准备。到时,丝**就插翅也难飞了。

    下一秒阿凯夫斯就明白了……由于北坡更陡,山顶距离山脚的直线距离更短,甚至都在火绳枪的射程之内。

    于是,几排丝**士兵就站在山脚下举枪对准山顶棱线,塞琉西军一冒头,就“砰砰砰”一排子弹。

    塞琉西军士兵一排排倒下,尸体在山丘顶堆积之后马上又成为后方进攻部队的阻碍,塞琉西军一时竟攻不上去。

    此时,秦军却分出一部精锐手持刀盾长枪高喊着朝山项阵地猛攻而来。

    由于北坡是一片空白无人防守,因此秦军在北坡的进攻速度很快,只眨眼工夫就冲近了山顶阵地。

    而塞琉西军在火枪的打击下才刚刚攻过山顶阵地。

    这时阿凯夫斯又发现一个让塞琉西军尴尬的地方,塞琉西军无法组成枪盾。

    塞琉西军的超长枪并非只需第一排,而是后续三排甚至五排长枪兵用超长枪组成一道枪墙。

    兵力上没什么问题,塞琉西兵依旧是第一亲卫军团,依旧有两千余人……原本有三千人,南坡一战时死伤五百余人。

    问题在于山顶阵地有一个由反斜面到正斜面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刀盾等短兵器基本没有影响,但对塞琉西军手里的超长枪……那就是由这个角度自上而下的转变成另一角度,在这转化的过程中后方长枪根本无法与前排长枪组成枪墙。

    更严重的还是,当敌人冲近山顶阵地时,塞琉西军手里的超长枪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放下对敌。

    于是,当秦军冲上了山顶阵地时,面对的就是一群群毫无抵抗能力也几乎没有攻击力的敌人。

    秦军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举起刀枪对着敌人就是一阵乱砍乱杀。

    这情况下,任第一亲卫团是阿凯夫斯的精锐也是束手无策,纷纷丢下超长枪后退,而后方的塞琉西军又不知道另一边发生什么继续往上顶,许多逃跑的塞琉西士兵就被穿在自己人的超长枪下。

    这时秦军又抽出“霹雳火球”点燃了朝山顶阵地另一面猛抛……“霹雳火球”是球形的,抛到另一面就会到处乱滚。

    塞琉西士兵看着那球形的玩意滴溜溜的滚到脚边不由惊慌失措,阵形马上就出现一片不小的骚乱。

    随着一片轰响,这骚乱又进一步扩大。

    到处都是崩溃逃跑的士兵,他们居高临下反冲回来将原本严整的队形冲得一片散乱,很快就失去了塞琉西精锐应有的样子,而丝**队则紧追其后步步进逼。

    阿凯夫斯见情况不妙,赶忙带着卫兵要撤退,然而前后都是士兵挤成一堆,想挪下脚都不容易,又哪能轻易逃得掉。

    王贲正在突击队中,他远远看到一名将军在山顶处冲着部下呼喝……塞琉西的将军很容易识别,他们的头盔上都有很明显的弧形头饰,身旁往往还有个长方形军旗,一眼就能看到。

    王贲将长枪往该方向一指,喝道:“拿下敌酋者,赏金百两,生死不论!”

    神武军将士大喝一声就全力往阿凯夫斯方向进攻。

    阿凯夫斯见事情不妙,赶忙摘下头盔混到士兵群中想乘乱逃走。

    然而却哪里还来得及,王贲紧紧盯着目标,从部下手里接过已装好弹的火绳枪瞄准没戴头盔的阿凯夫斯,一扣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弹丸就飞射而出正中阿凯夫斯右肩。

    并非王贲枪法好,也不是火绳枪精度高,而是此时敌我间距离不过十余米,便是凭感觉也有相当的精度。

    阿凯夫斯大叫一声倒地不起,由于人群密集且挤成一团,想救他的亲卫竟近不得身。

    不只近不得身,阿凯夫斯还是逃兵的踩踏下惨叫连连。

    等王贲一众人赶到时,发现阿凯夫斯已经被踩死了……名燥一时的塞琉西大将军,不是死在敌人手里却是被自己亲手培养的亲卫军团踩踏而死,也是一种悲哀。

    王贲赶上前举起青铜剑“咯嚓”一声将阿凯夫斯的脑袋砍下,然后冲着四周的塞琉西兵大喊:“尔等主将业已授首,还不快快受降?”

    虽说中原和西欧在文化和军事上有许多差异,但若是主将被杀还是会对部队士气造成很大的打击及混乱的,尤其这还是塞琉西联军,尤其阿凯夫斯还是联军之首塞琉西军的主帅。

    正全速赶往玛尔山丘增援的提格兰看到溃败下来的塞琉西亲卫军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因为这代表玛尔山丘已经失守。

    提格兰只希望阿凯夫斯能跟着这些溃兵一起逃出来,但很快他就失望了,因为他远远的看到塞琉西军旗在斜插在玛尔山丘上,旁边还有一名丝国将军手举人头向周围示威。

    “是阿凯夫斯!”提格兰说:“我们来得太迟了!”

    赫克托尔在知道阿凯夫斯战死时震惊不已。

    他虽然知道那支从包围圈里冲出去的骑兵会搞出大乱子,但也没想到它才出去不久就攻下玛尔山丘并杀了阿凯夫斯。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马其顿军队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敌人挡住。

    然而战争就是战争,它从来就没有“如果”。

    赫克托尔本想戴罪立功继续驻守,但转念一想……如果继续守下去或者打了胜仗,等塞琉西联军稳定下来时,第一件事岂不就是追究马其顿将敌人放出包围圈的责任?

    但是……如果把这场仗打成烂仗,那么就有可能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于是赫克托尔就对部下说道:“做好撤军的准备,塞琉西军队已经被丝**队打败了,他们近三万大军居然抵挡不住三千敌人的进攻!”

第五百三十章 长生不老药

    新书已发,《亮剑之军工系统》。

    之后一段时间是新书两章,大秦一章,大秦结文之后新书保持三更。

    欢迎各位书友提意见。

    ——————————

    赫克托尔带着马其顿军队一撤,塞琉西联军便就此崩溃。

    原因是这几支队伍不管是谁,只要单独面对秦军都无法与之匹敌,尤其是在之前几次大战之后他们更是明白这一点。

    因此,阿凯夫斯的死以及赫克托尔的动摇,就使各国的私心全都暴露出来……若是走得迟了,岂非变得独自在后头对阵秦军为他人作挡箭牌?

    于是马其顿一撤罗马也跟着撤,托勒密紧随其后。

    不过托勒密却是后来者居上……托勒密是埃及军队,他们大多是轻装,无论是步行还是骑马都要比其它国家的重装步兵要快得多。

    走在最后的是塞琉西的部队。

    这一来是因为他们的位置更远,二来是阿凯夫斯战死无人指挥,结果部队乱成一团三五成群的不成规模。

    沈兵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尤其他所领的数万大军清一色的都是骑军,这时就正是追杀敌人的时候。

    于是城门一开,大军便倾巢出动四处追杀。

    一时满地都是塞琉西联军士兵的尸体,还有被他们丢弃的超长枪、盾牌盔甲等。

    沈兵命令部队主要追杀罗马军队。

    原因是沈兵知道在往后数十年里罗马将崛起并成为欧洲的统治者,出于平衡势力的战略考虑,当然要打击强大的而扶植弱小的。

    沈兵甚至还派出使者与托勒密和马其顿两军联系,希望能与这两国结盟。

    之所以选择这两国,是因为秦军原本就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甚至这场战争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是当罗马崛起时,马其顿和埃及必然就有与秦军结盟的需要……那时塞琉西在安息等国的骚乱下自身难保了,当然无力助其抵抗罗马,能帮得上他们的就只有秦国。

    因此,沈兵下令只要是托勒密和马其顿两国的部队就一律放行。

    这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就是罗马与塞琉西都以为自己被出卖了,托勒密和马其顿其实早就投靠了丝国。

    这其中尤其是马其顿,赫克托尔放丝国骑军出城直接导致了阿凯夫斯兵败身亡。

    虽然赫克托尔其实并没有投靠秦军,但这样的事又岂是三言两语解释一番就能罢休的,这直接导致欧洲四国互相猜忌再也无法组成联军了。

    至于塞琉西,沈兵认为只需要把安息和大宛收服了就差不多了,甚至安息可能比塞琉西还危险,因为史上就是安息的壮大导致塞琉西的灭亡。

    从这点考虑,沈兵打算在蓝氏和霍木桑两城扶植角斗士出身的贾拉里势力。

    因为奴隶和角斗士天生就与王公贵族凑不到一块去,他们的壮大甚至有可能会动摇安息和大宛的统治,这就有些像中原由奴隶制往封建制的转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时安息和大宛城内还有数不清的奴隶期待着被解放。

    总之,沈兵认为把这地方搅得越乱越好,最好是各国打成一片,秦军最后来收拾残局就行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来自蓝氏城的信使匆匆来报:

    “大将军,公子请大将军速去蓝氏一趟,中原有变!”

    沈兵有种不祥的预感。

    中原有变?

    中原能有什么变?

    不过扶苏会在这时候以“中原有变”来请,自然不会是小事。

    于是沈兵没有多想,带上几百名亲卫就一路朝蓝氏城紧赶。

    赶到蓝氏城时已是傍晚时分,守城万夫长妫录匆匆赶来接驾,之后就凑在沈兵身旁小声说道:

    “大将军,咸阳来了使节,说是带来了圣旨要赐死扶苏公子!”

    沈兵不由大惊,一愣之下就赶忙问:

    “公子是否还安在?”

    妫录拱手道:

    “大将军放心,属下说服了公子,就算要死,也等大将军到了再说。”

    沈兵不由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也不多话,加了几鞭策马直奔扶苏住所。

    途中,沈兵就暗想:

    “既然咸阳已派人来假传圣旨赐死扶苏,那便是嬴政已死了。”

    “却不知为何会早了这许多年。”

    接着又一想,又暗道一声好险。

    若不是那兹阳公主骗了扶苏来此,这圣旨去的只怕就是西域或是龙城了。

    那时他沈兵距离扶苏十万八千里,又哪里救得了?

    因此,也是合该扶苏命不该绝。

    沈兵不知道的是,此事却也是由沈兵而起。

    扶苏跟随沈兵这些年来自是从沈兵这学到了许多,诸如行军作战、工业农业,乃至治国之道也有所改变。

    在沈兵忙于征战之时,嬴政暗里对扶苏考察了一番,便有心立扶苏为太子。

    赵高一听,这还了得,赶忙去找李斯商议:

    “若是让皇上立了扶苏为太子,便大势已去,我等再无翻身机会。”

    “如今该如何是好?”

    李斯脸上阴晴不定。

    他其实也考虑过告老还乡安闲的过后半辈子。

    但李斯却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身为秦相这么多年可以说是结仇无数,一旦失势必定会有人乘火打劫置他于死地。

    所以,此时的李斯是骑虎难下,只能让自己一直处于权力的颠峰。

    既是如此……

    李斯一咬牙,就低声对赵高说道:

    “一不做二不休……”

    赵高听着连连点头。

    想杀嬴政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自嬴政懂事以来想害其性命的或不下千人,但嬴政还是安然活到现在。

    这虽说有些运气,但与嬴政的谨慎却不无关系。

    比如各种食物,必先亲眼见太监试吃才放心,便是赵高送上的也不例外。

    但赵高却有他的办法。

    一日,正是嬴政感染风寒身体欠佳之时,赵高匆匆自门外托着一个锦盒入内,口称: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大将军在大宛寻到了长生不老药,派人星夜送来,请皇上食用。”

    嬴政一听,就“腾”的从床上坐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接过锦盒打了开来,见里头只有一颗黄豆大小的丹药。

    “这便是长生不老药?”嬴政有些不信。

    赵高又呈上一封信,道:“皇上请看,这是大将军亲笔所书!”

第五百三十一章 兹阳

    书信的看起来确是沈兵所书,说的都是如何寻到仙人及仙人赐药云云,还有沈兵大将军的印章,见此嬴政当下就信了三分。

    但也只是信三分而已。

    因为嬴政心知这些东西都可以伪造。

    嬴政这么想是对的,赵高本人就是书法大家,模仿字迹及伪造印章对他而言只是小事一桩。

    真正让嬴政无可奈何的,是仙药只有一颗。

    仙药只有一颗便无法让人试吃……若是让别人吃了,嬴政又吃什么呢?

    甚至嬴政都不敢刮一些下来,只怕会影响了药效无法长生不死。

    踌躇了许久,嬴政只得一拍桌,道:

    “罢了罢了,若是无法长生不死便终归难逃一死。”

    “多活几日少活几日又有何异?”

    因此就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吃下了“仙药”。

    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当晚嬴政便死在寝宫内。

    由于嬴政的行宫十分庞大,且嬴政出于担心遇刺,是以行踪向来都是对臣子保密,满朝大臣月余见不到嬴政真身都是常有之事。

    赵高利用这点玩起了把戏,假装嬴政还活着,只是在行宫内寻欢作乐,政事都由他打理。

    另一方面,赵高又伪造圣旨快马赶去西域赐死扶苏。

    不想在西域没寻着人,使者又匆匆赶往蓝氏城,于是扶苏直到这时圣旨才赶到。

    沈兵还道扶苏行馆定是一片愁云甚至哭声四起,不想赶到时却见扶苏正与兹阳公主在把盏对饮。

    两人见沈兵进门,赶忙起身相迎,兹阳公主一又美目更是留在沈兵身上就移不开了。

    “这便是他人传言刀枪不入的藤甲吗?”兹阳公主问:“不知大将军哪天也给兹阳打造一身。”

    沈兵那是又好气又好笑,都什么时候了兹阳公主还有心情想着藤甲。

    摒退下人之后,沈兵就明知故问道:

    “听说皇上下旨赐死公子,不知可有此事?”

    扶苏点了点头,回道:

    “确有此事。”

    “不过,兹阳认为这定非父皇旨意,扶苏觉得有理,是以并未放在心上。”

    “扶苏只是担心父皇安危。”

    沈兵意外的看了兹阳公主一眼,暗道这兹阳看似年纪不大却有如此城府?

    兹阳公主似乎看穿了沈兵的想法,她上前优雅的给沈兵斟了一杯酒,不急不缓的说道:

    “大将军莫怪,兹阳自小在宫中长大,早已看惯了宫内的尔虞我诈。”

    “今趟不过就事论事而已。”

    “究竟如何,还要大将军作主。”

    听着这话沈兵就明白了。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生存及成长环境不一样也造就了其某方面的特长。

    兹阳公主看似对外界许多物事一无所知,但在宫中长大的她对宫廷的争权夺利却是再熟悉不过了。

    于是便如此这般的分析给扶苏听,倒是先把扶苏给说服了。

    沈兵不知道的是,扶苏之所以肯听,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沈兵的功劳。

    史上的扶苏是由淳于越这个大儒培养的,并且是在性格养成最关健的少年时期,在这时期培养起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此之后是很难改变的。

    同时蒙恬也无意改变扶苏的儒家思想……蒙恬认为以扶苏这种偏向儒家的思想施以仁政没什么不好。

    再加上嬴政对扶苏的态度一直不明朗。

    于是乎,史上的扶苏在接到赐死的圣旨时便信以为真,带着些无奈又带着些迂腐,就真的自杀了。

    但是现在……

    扶苏跟随游历的不是蒙恬而是沈兵。

    沈兵的那一套思想和做法可以说是将扶苏整个颠覆,虽不能说是连根拔起,却也是恩威并济两者兼长。

    再加上因为沈兵的原因嬴政对扶苏越发信任和器重……

    这时却突然下旨赐死,扶苏不怀疑才是怪事了。

    这也省下了沈兵许多麻烦,他沉呤了一会儿,就问了声:

    “你们以为……皇上能有何危险?”

    扶苏将目光投往兹阳。

    这类事自幼跟随淳于越且是大秦长子的他根本接触不到……这有些讽刺,但却是事实,因为地位高至公子将来还极可能成为太子继而成为皇上的人,是没人敢对他耍心机的,即便有也是千方百计不让扶苏发觉。

    于是扶苏虽是同在宫中长大,但在他眼中的皇宫却是一片祥和。

    兹阳公主就不一样了,姐妹间的明争暗斗,妃嫔间的争宠等等……于是在这方面反倒是兹阳公主更有发言权。

    兹阳公主遥遥朝沈兵举杯,说道:

    “此间只公子、大将军、兹阳三人,我等生死同舟,兹阳便直说了。”

    听了这话沈兵就暗呼这兹阳厉害。

    “生死同舟”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其实却有深意。

    扶苏若是死了,沈兵就失去了对抗赵高一党的支柱,起军就成了反叛。

    沈兵或是死了,扶苏就没有对抗赵高的基础,起军多半是功败垂成。

    至于兹阳……不管是扶苏死还是沈兵死,换作是赵高支持的胡亥上位,则必然要将其余兄弟姐妹尽数杀光。

    因为以胡亥的辈份,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你上位?

    此时若是不杀,有朝一日必成后患。

    因此兹阳的性命其实也是与沈兵和扶苏连在一起的。

    沈兵是个现代人,会知道这些并不奇怪。

    但如果兹阳公主仅仅只是凭着推论就想到这些……那就太可怕了。

    兹阳公主似乎也察觉到沈兵眼里的震惊,这倒让她有些意外。

    她轻叹一口气道:

    “兹阳只道大将军只擅长行军作战,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如今这一切……大将军只怕早已了然于胸了吧?”

    沈兵也不否认,点了点头,道:

    “沈兵却是低看了公主。”

    兹阳公主迎上了沈兵的目光:

    “那么,不知大将军是更喜欢如今的兹阳,还是之前的兹阳?”

    扶苏有些听不懂两人在说什么,他皱了皱眉,说道:

    “兹阳,正事要紧,莫要扰乱了大将军的心思。”

    兹阳幽幽一叹,低下了头:

    “兹阳何德何能,哪有本事扰乱大将军的心思?”

第五百三十二章 推测

    兹阳公主停了一会儿,似乎是在等沈兵的回答。

    见沈兵不接嘴,兹阳公主就笑了笑,说道:

    “兹阳在咸阳时,其实就察觉赵高的野心了。”

    “此人受父皇重用,俨然成为父皇的喉舌,大秦庙堂大小官员均要由赵高才能联系到父皇。”

    “是以文武百官无不对此人巴结奉承,便是当朝丞相李斯也要让他三分。”

    “若说天下还有能随时见着父皇的,就非赵高莫属了。”

    扶苏皱眉道:

    “虽说扶苏早知赵高绝非善类,但这难道不是父皇的对意?”

    “我等若以此猜测赵高有异心,未免……”

    兹阳公主点了点头,说道:

    “宫廷中事,公子所知不多,是以不了解这其中心思。”

    “许多事,看似是父皇下的决定,实则却是旁人有意无意建言所致。”

    “便若父皇建了诸多行宫又不让他人知其行踪,这何尝不是受赵高所惑。”

    “赵高之所以如此,便是利用有人刺杀父皇及求仙心切之机,让父皇远离群臣。”

    “一旦父皇远离群臣,他赵高虽是一宦官,却也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扶苏不由大惊,道:“竟有此事?”

    沈兵微微点头,心下对兹阳的心思慎密又添了一分敬佩。

    这些倒是沈兵没想到的,现在想想觉得还真是。

    秦始皇自小就有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却被赵高所利用。

    简而言之,就是得了天下的秦始皇明明可以用加强警卫或搜身等方式与群臣正常接触,却偏偏要把自己藏起来。

    而藏起来的理由不仅仅是刺杀,还有求仙。

    因为方士告诉嬴政仙人是不会在人多的时候出来见他。

    这两点就让嬴政把自己藏了起来将所有政务都通过赵高行使,于是赵高就成了联系嬴政与群臣的唯一纽带。

    因此,赵高虽说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小的宦官却权倾天下。

    史上的他甚至隐瞒嬴政的死讯及下假圣旨赐死扶苏这样的事也干得出来。

    沈兵有理由相信,那个哄骗嬴政说仙人会来见他的术士,或许都是赵高布的把戏。

    若当真如此,这赵高应是早就布下此局了。

    其人城府之深,实是令人胆颤。

    兹阳公主继续说道:

    “公子长年身居高位不谙宫廷内斗。”

    “大将军则长年在外征战。”

    “不知这些也是常理之事。”

    “然宦官成天无事以揣磨圣意为业,又岂能不将父皇的心意拿捏得精准?”

    “若是以此为基础推测,这下旨欲置公子于死地者,兹阳以为并非父皇而是赵高。”

    “其目的,便是扶持胡亥上位以巩固手中大权。”

    “大将军以为然否?”

    沈兵点了点头,此时的他也不得不对兹阳公主另眼相看。

    他作为现代人知道这些并不奇怪,但兹阳公主仅仅只是推测出来,那就非同一般了。

    不过这其实也不难猜到,史上蒙恬想必也猜出个大概了。

    因为很明显,若不是嬴政赐死扶苏必定是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就只可能是在嬴政身边的赵高。

    这也是蒙恬劝说扶苏不要自尽随他一同回咸阳面圣的原因。

    只是扶苏没有听蒙恬的建议。

    其实就算蒙恬带扶苏一起回去也没用。

    因为蒙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以为嬴政是被赵高蒙蔽不知赐死一事,却不知嬴政已经死了。

    所以,扶苏若没有当场自尽而是与蒙恬一同回咸阳,那其实是自投罗网。

    就像现在的沈兵也不可能带扶苏回咸阳一样。

    扶苏倒是不关心自己,他面无血色的问着兹阳:

    “如此说来,父皇岂非身处险境?”

    兹阳瞄了沈兵一眼,说道:

    “公子勿需担心。”

    “谅那赵高也不敢拿父皇如何,父皇多半在宫中还不知此事。”

    “否则,赵高又如何能瞒得了群臣?”

    扶苏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道:

    “此话有理,如此甚好。”

    但沈兵却知道兹阳公主这说的不是真话。

    因为这事其实可以倒推出嬴政的处境。

    若嬴政还活着,或者说安然无恙只是被蒙在鼓里,那么赵高赐死扶苏一事迟早会传到嬴政耳中,到时赵高哪里还有命在?

    现如今,赵高既敢赐死扶苏,则说明嬴政已遭不测或毫无反抗能力了。

    兹阳公主之所以不说,只是因为担心扶苏不顾一切回咸阳救驾而已。

    “那么。”接着扶苏又问:“为今之计,我等该如何是好?”

    兹阳公主将一双美目转向沈兵,微微颔首,道:“往后一切,应由大将军定夺。”

    沈兵朝扶苏拱手道:

    “属下以为,我等应稳、防、等三字!”

    扶苏奇道:“稳、防、等?此三字何解?”

    沈兵解释道:

    “稳,便是要稳住西域及匈奴。”

    “皇上赐死公子一事不久之后必定会在西域及匈奴间传开,且必有于属下不利的谣传。”

    “于是刚刚才安定下来的西域及匈奴各部便再次蠢蠢欲动。”

    “我等应将其稳住。”

    扶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大将军此言有理。”

    “赵高若要害我,必然会传出不利大将军的谣言。”

    “最常用的,莫过于谣传大将军谋反。”

    “如此一来,秦军担心家人遭受诛连而人心不齐,西域及匈奴见有机可乘,必定起兵叛乱。”

    “若是稳不住,塞外将再无我等容身之处。”

    沈兵心下甚慰,扶苏这些人随自己游历确是长进了不少,这分析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接着扶苏又说道:

    “那么这个防字,便是防备赵高以父皇之名派人来攻?”

    扶苏笑了起来:

    “若是我等能稳住,以大将军之才,又有谁是大将军的敌手?”

    “是以这倒勿需担心。”

    接着扶苏便皱起了眉头:

    “那么这等字……”

    “大将军说的可是坐等赵高生变?”

    接着扶苏就“腾”的一声站了起来,道:

    “大将军,若是如此,父皇焉有命在?”

    沈兵看了看兹阳公主,眼神有些无奈。

    兹阳公主也无可奈何,这事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下去了。

第五百三十三章 西域

    见沈兵和兹阳公主二人沉默不语,扶苏就说道:

    “大将军,我等在稳、防之后便已是稳操胜券,此时为何不反攻?”

    沈兵回答:

    “塞外军队大多为骑兵,他们擅长在野外作战而不擅攻城。”

    “反攻秦军驻守的城池,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扶苏反问:

    “难道我等便坐视父皇为奸人所害而无动于衷不成?”

    “若是如此,我等又与赵高之流有何区别?”

    扶苏着急的在案前走来走去。

    沈兵回答道:

    “这就要看,公子是胸怀天下还是胸怀皇上了。”

    扶苏愤怒的反问道:

    “胸怀天下又如何?胸怀父皇又能如何?”

    “扶苏若是见死不救便枉为人子,谈何胸怀天下?”

    沈兵接着说道:

    “若公子胸怀天下,便该明白,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卒亦有父亲,亦或同是父亲。”

    “公子岂可为一己之私,为自身的孝道而陷千万人于不孝?”

    沈兵这么一说扶苏就愣住了,但依旧是愁眉不展。

    沈兵接着说道:

    “更何况,即便我等打到咸阳城下,公子以为便可救出皇上?”

    “赵高又岂有不知自己罪不可恕之理?”

    “他若是自知必死,又如何能放过皇上?”

    “是以,公子此举实不是为救皇上,而只是用千万士卒的死伤掩世人耳目,使公子免受‘不孝’之骂名而已。”

    “公子若是当真要这般行事,恕沈兵不奉陪。”

    “公子亦称不上当世明君无法治理天下!”

    扶苏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好半天才说道:

    “如此说来,父皇他……”

    兹阳公主安慰道:

    “大将军此言有理,若我等镇守塞外按兵不动,父皇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却是攻入咸阳,反倒逼着赵高与父皇同归于尽。”

    “公子勿要再做如此打算了。”

    扶苏点了点头,说道:

    “确是扶苏不智,便以将军之法行事。”

    大的战略方向是定了下来,但难处却在第一步,稳。

    或许是为了转移话题,兹阳公主直接问沈兵:

    “大将军可有把握稳住塞外局势?”

    沈兵摇了摇头,道:

    “正如公子所言,赵高一党为瓦解塞外军力,必会放出谣言说我沈兵意图谋反。”

    “如此一来,秦军便不可信,甚至神武军都不例外。”

    “这并非他们不信沈兵,而是他们家人都在秦国而秦法极为残酷。”

    兹阳公主和扶苏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就像扶苏因为其父皇有了危险就差点乱了分寸一样,秦军士卒在秦国又何尝没有父母兄弟?

    而且他们若是跟着沈兵一起背上“谋反”的罪名,那就不仅是满门抄斩的问题,更是有连坐诛连的问题。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住?

    “我们是否可以封锁消息?”扶苏问。

    沈兵摇了摇头,道:

    “却是迟了,此时谣言只怕已传遍西域及龙城一带。”

    这是很正常的,谣言传播的速度要比想像的快得多。

    而若是西域、匈奴、月氏等部都知道谣言,又如何能瞒得了身在其中的秦军?

    兹阳公主说:

    “秦军若不可信,匈奴只怕也无法依靠。”

    这很现实,国与国之间讲的是利益,当年沈兵能打没错,但起家的兵却是秦军。

    现在秦军没了,沈兵就是“虎落平阳遭犬欺”的局面,那些曾经被沈兵收服的国家和部落又哪里会不顾自身利益跟沈兵讲情义?

    沈兵回答:

    “依沈兵之见,可靠的部队就只有两支。”

    “一是革庾所部的一万匈奴骑军。”

    “二是剺所部蒲类军,有两万余骑。”

    “此外,月氏妫录或也可用。”

    “总兵力应有三万余骑。”

    这还是沈兵早做准备的结果,而且这次出征还将大多信得过的骑军带出来,否则只怕连这些骑兵都没有。

    只是沈兵怎么也没想到嬴政会提前几年死,于是有些措手不及。

    扶苏说:

    “若是以这些兵力,大将军可否稳住西域?”

    扶苏这话问的是。

    若能稳住西域,那么匈奴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沈兵回答:

    “若只是西域,那还好说。”

    “但若是秦军在我等立足未稳之时就派兵出征……”

    然后扶苏就明白这其间的凶险在哪了。

    扶苏之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以为沈兵所说的稳、防、等是一个接一个的来。

    但事实却是当沈兵在西域着手“稳”时,赵高一行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等沈兵稳住局势时才出手。

    于是,在西域就很可能会出现势均力敌、你争我抢的局面。

    沉默了一会儿,扶苏又问:

    “大将军以为赵高等人会派何人出战?”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杨端和。”

    扶苏似乎也早就想到这一点,当即就反问了声:

    “赵高就不担心你说服杨端和将其拉入我方帐下?”

    沈兵叹了口气,回答:

    “正如之前所言,杨端和若是敢反,全家老小难免受诛连。”

    “便是杨端和敢反,其部下也会因为担心家人而不反。”

    “到时只怕连杨端和都自身难保。”

    扶苏不由皱起了眉头:

    “此人对大将军极为了解,且拥有大秦的兵力和补给,大将军又打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再加上西域诸国态度不明,鹿死谁死尚不可知。”

    扶苏这一点倒是分析得很对。

    往常,无论是月氏还是匈奴,其重要性都在西域之上。

    因为西域诸国太弱也太分散了,一个地区就有三十六国。

    哪国要是敢反,沈兵随便带上几千上万人就能将其灭国。

    但如果这其中再加上一支秦军,一支由杨端和率领的秦军……这问题就大了。

    因为西域地形特殊,其极度缺水,于是利守不利攻。

    只要西域偏向杨端和向其敞开大门或是为其提供淡水,那沈兵就算比杨端和厉害几倍也是无计可施。

    当然,也有西域国会偏向沈兵的。

    但这样一来,沈兵在塞外的“稳”就无从谈起。

    就在沈兵和扶苏都为此感到头疼时,兹阳公主却说了一句话:

    “兹阳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五百三十四章 近在咫尺

    扶苏说道:

    “此间便只有我三人,兹阳有话旦说无妨。”

    兹阳公主看了沈兵一眼,又犹豫了下,然后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说道:

    “大将军应知,若要稳定西域,龟兹便至关重要。”

    沈兵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点勿庸置疑,龟兹是西域第一大国,周边十余个国家都是看龟兹王脸色行事。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龟兹在西域的影响力甚至连秦国都有所不及……秦国虽然强大,但天高皇帝远,而龟兹却近在咫尺,这两者间谁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是以,若是能争取到龟兹,那西域半壁江山就稳了。

    西域若是占了一半再加上沈兵的影响力和战绩,那西域三十六国哪还有不服之理?!

    沈兵也想过此点,但问题是……

    沈兵苦笑道:

    “公主有所不知,沈兵已与龟兹交恶,只怕……”

    兹阳公主打断沈兵的话道:

    “大将军与龟兹交恶,不过是因为与兹阳的婚事罢了。”

    “若大将军公布天下,说要休了兹阳迎娶无忧,大将军以为如何?”

    扶苏闻言不由大惊失色:

    “兹阳,你……”

    兹阳公主面若寒霜的打断了扶苏的话:

    “公子,兹阳亦不愿如此。”

    “然只有此法才能找到无忧化解如今僵局。”

    “若是休了兹阳迎娶无忧,大将军与龟兹便再无交恶之说。”

    “甚至大将军到时已是龟兹的乘龙快婿……”

    “再加上龟兹又有野心一统西域,我等又何愁西域不稳?”

    “西域一稳,便是秦国派来大军,只怕也只能无功而返。”

    “大将军以为如何?”

    扶苏听着有些心动。

    因为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损失,不过就是休了兹阳让她受点委屈而已。

    要知此事关系重大,几乎可以说是左右整场战役的生死,是以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扶苏心想,大不了,等大局已定时,再由他作主为沈兵和兹阳证婚。

    不想沈兵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公主也太小看我沈兵了。”

    “沈兵既已娶公主为妻,那么公主便是我沈兵的女人。”

    “公主一没犯错二未口舌(古人七个休妻的条件之一),沈兵为何要休你?”

    “更何况,沈兵又岂是那种以裙带关系获利之人?”

    扶苏有些不理解。

    因为这时代以裙带关系获利可以说是稀松平常,政治婚娶更是数不胜数,沈兵为何会如此不屑。

    不过沈兵这番话,听在兹阳公主耳中却十分受用,尤其是那句“沈兵的女人”……兹阳公主乍听之下还道是听错了,再细细将沈兵所言咀嚼一遍才确定沈兵所言正是此意。

    刚才还成熟干练的兹阳,这一瞬间似乎又变回了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顿了一会儿,兹阳公主才继续说道:

    “大将军何必如此?”

    “大将军与无忧公主原本便是两情相悦。”

    “若非父皇将兹阳赐婚予大将军,大将军早已与无忧完婚。”

    “又何来以裙带关系获利?”

    沈兵皱眉挥了挥手,道:

    “此事莫要再提。”

    “西域之事沈兵自会处理。”

    “为今之计,便是要赶在杨端和进驻西域之前赶回西域。”

    “否则做什么都无济于事。”

    说着便起身向扶苏告辞。

    扶苏点头道:

    “也只好如此了。”

    等沈兵走后,扶苏就感动的对兹阳公主说道:

    “难得兹阳愿为大局着想如此委屈自己,扶苏心中有愧。”

    兹阳公主微笑着回答:

    “公子不必如此,大将军并未应下,兹阳自然也未曾受此委屈。”

    扶苏叹了一口气:

    “难得兹阳有这份心,扶苏已是心满意足!”

    “他日若扶苏能上位,必不忘兹阳今日之恩。”

    兹阳公主回答:

    “公子言重了。”

    “其实兹阳做如是想,何尝又不是为了自己!”

    扶苏奇道:

    “为了自己?”

    兹阳微微点头:

    “若大将军兵败西域赵高成功扶胡亥上位,兹阳又如何能幸免于难?”

    “若性命都无法保存,又谈何婚嫁?”

    扶苏无言以对。

    兹阳公主站起身来,说道:

    “是以,公子且听兹阳一言。”

    “公子即便是为天下苍生着想,也该劝说大将军休了兹阳,而不可意气用事。”

    “兹阳告辞。”

    说着兹阳便转身离开了,只留下扶苏一人皱眉苦思。

    扶苏终究还是没有去劝沈兵,最后倒是在沈兵就要带着兵马返回西域时兹阳劝了一回。

    兹阳公主单独请了沈兵,摆了一桌酒菜说是为沈兵饯行。

    但沈兵心下其实知道兹阳公主为的是什么。

    果然,才喝不到三杯,兹阳公主就问道:

    “大将军当真不考虑休妻之事?”

    沈兵笑了笑:

    “若沈兵会做出此事,并不是沈兵了!”

    兹阳公主又问:

    “既是如此,大将军为何又不愿以兹阳为妻?”

    沈兵无言以对。

    兹阳公主笑了起来:

    “兹阳敢说,寻常人心下是何想法,皆逃不出兹阳这双眼睛。大将军也不例外。”

    “兹阳猜,大将军依旧对无忧公主痴心一片,不知道兹阳是否说对了?”

    沈兵没有否认。

    兹阳公主又问:

    “若有一天,兹阳也如无忧般离开,不知大将军是否同样如此?”

    沈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觉得许诺之类不过都是空话,他只是越发觉得眼前这小丫头不简单。

    兹阳笑了笑,跪坐在案前静静的看着沈兵,过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罢了,兹阳不想再为难大将军了。”

    “大将军可知,无忧公主若是不希望龟兹王寻到她,还有何处可去?”

    沈兵一愣,马上就明白了兹阳这话的意思:

    “你知道无忧在哪?”

    兹阳公主缓缓点头,道:

    “否则,大将军以为兹阳为何来蓝氏?”

    “要查无忧的下落其实简单,龟兹此前除了在西域经商外,还与蓝氏和大宛有马匹买卖。”

    “这些皆由无忧公主经手。”

    “蓝氏既已为肸顿翕候所占自是不适合藏身。”

    “那么只有……”

    沈兵“腾”的一下就站起身来:

    “大宛,你是说无忧就在大宛城内?”

第五百三十五章 马店

    大宛城,库车马店。

    马店其实不是马匹买卖的店,而是供马帮、马贩子住宿的客栈。

    这也是无忧公主的经商的高明之处……

    正所谓庸医就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良医却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无忧公主在经商方面就颇有良医的风范。

    她要替龟兹在大宛物色良马,并非直接在大宛开家马铺或是直接去马市挑选。

    因为无忧公主知道,真正的良马,是不需要牵到马市上出售的,它们一旦出售,还没拉出门就已被觊觎已久的买家抢走了。

    所以,想要购到良马更重要的不是马铺,而是情报。

    而马匹情报最多的地方,就是马帮、马贩聚集之地:马店。

    无忧公主这天又购到了一对上好的大宛马。

    这对于其它人来说只怕是天大的喜事,因为这是一对而非一匹……一对就意味着只要精心培养使其受孕,很快就能产下一匹匹小马,这几乎就可以说是摇钱树。

    然而,无忧公主却一点都没有高兴的样子。

    无忧公主刚将两匹马安置好,贴身丫环库雅就匆匆跑了进来,然后压低声音在无忧公主耳边说道:“小姐,听说秦军要回西域了!”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库雅对无忧公主都是以“小姐”相称。

    无忧公主像是被针扎了似的转头望向库雅,问:“这么快……”

    库雅点了点头,道:“塞琉西联军被杀得大败,沈兵似乎无意西进,所以……”

    无忧公主怅然若失。

    虽说她并没有再见沈兵的打算,但不知为何,即便是知道沈兵在附近也能让她感到安心。

    在无忧公主心烦意乱时,库雅就在旁边说道:

    “小姐,这沈兵却是好生了得!”

    “西域各国、匈奴各部,全都被他打得无力还手。”

    “现在就连塞琉西联军也是兵败如山倒。”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收服他的人?”

    无忧公主一边检查马匹缰绳一边没好气的回答道:

    “依我之见,你去试试倒也未尝不可。”

    “说不定把那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收了呢?”

    库雅笑了起来:

    “我尚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不过我却听说……”

    “那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无论到何处,都命人张贴一位女子的画像。

    “还许下了万两黄金以谢知情人。”

    “却不知那女子姓甚名谁,让这大将军一顿好找。”

    “真是羡煞旁人也……”

    无忧公主手上一滞,接着就“哼”了一声,说道:

    “若是四处张贴画像,我却未何没见着?”

    库雅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说道:

    “小姐又不是不知道,这大宛还未等大将军带兵来攻便已示弱了。”

    “此时大宛已可算是半个盟友,那大将军如何能到这来寻人。”

    无忧公主别过头去不理库雅,自顾自的指挥下人调配精料。

    别看无忧公主一副表面不在的样子,其实库雅的一句句话,就像是一座座大山似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此时的她只在心里求库雅能放过她。

    但库雅却依旧不识趣,凑了上来又说了句:

    “小姐,大将军明日可就要起行了……”

    没等库雅说完,无忧公主就脸色一寒,骂道:

    “你这丫头,打发你去买粮,何时让你去打探这些消息来了?”

    “使了银子也就罢了,可带回些有用的东西?”

    “若再如此不知好歹,便把你嫁了马帮倒也省心!”

    库雅哪里还敢放肆,赶忙跪了下来,连声赔礼:

    “小姐恕罪,库雅再也不敢了!”

    无忧公主转身要走,但目光随即就再次转了回来,然后愣愣的望着后堂入口……

    沈兵仅带几个亲卫,乔装成马贩的身份进入大宛。

    此时的大宛与秦军的关系十分微妙。

    说它是秦军的盟友吧,它却是被秦军的“淫威”所摄不得不低头。

    说它是秦军的敌人吧,它又不敢与秦军对抗。

    所以沈兵只能乔装成马贩前去寻人,若是被大宛知道他在城内,俘其为质也未可知。

    沈兵按兹阳给的地址寻到了库车马店,在店内寻了一会儿却没见着人,却在这时听到后堂传来一阵骂声,赶忙带人寻去。

    那下人不知来者是谁,勿自阻止道:

    “客官,后堂乃养马之地,闲人免进!客官……”

    自有亲卫上前推开下人,沈兵几步穿过过道抬头一看,正中那个身着皮袄头戴棉帽的不是无忧还能是谁!

    无忧公主愣了好一会儿,她甚至都觉得是眼花了,待认真看了几眼才发现当真是沈兵,霎时两行清泪就随着多日委屈一起夺眶而出。

    正跪在地上的库雅感觉到小姐表情不对,回头一看就被吓住了。

    她赶忙起身挥退下人,接着让伙计在后堂外把风。

    反应过来的无忧公主也意识到危险之处,抹了把泪水就上前将沈兵拉到一旁,道:

    “你为何来此?”

    “要是让那大宛王知晓,非得……”

    话还没说完,就被沈兵一把搂进了怀里,沈兵只说了三个字:“跟我走!”

    说完拉着无忧公主就往外走。

    蓝氏城,兹阳公主静静的为坐在对面的无忧公主斟上一杯酒,说道:

    “姐姐莫要谢我,兹阳不过是为大秦和性命尽绵薄之力而已。”

    无忧微微一笑,道:

    “妹妹莫要说笑,若妹妹只是为大秦和性命要寻无忧回来,只怕便不需等到此时了!”

    兹阳一愣,暗道这无忧公主果然名不虚传。

    无忧公主说的没错,若兹阳只是为了大秦为了保全性命,那么在知道无忧公主下落的那一刻就该告诉沈兵。

    但她却一直在犹豫,并以“休妻”来试探沈兵。

    直到兹阳发现沈兵不愿休妻甚至不惜为此以身犯险时,这才下了决心告诉沈兵真相。

    谁也无法体会表面看似轻松的兹阳,在面对这个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但无忧公主却是同病相邻之人,是以深知其中苦处。

    良久,兹阳才问了声:

    “如此,依姐姐之意……”

    无忧公主没回答,只是以双手端起了酒杯……

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机

    沈兵出发前往西域时没有带上王贲和神武军。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说了……他们是秦军。

    沈兵给王贲的命令是:驻守霍木桑和蓝氏,没有命令不许返回中原。

    王贲很坚决的执行了命令,没有迟疑,也没有疑惑。

    沈兵这么做其实是不想让王贲一干人为难。

    其实碰到这种情况,沈兵并非不能带神武军一同返回西域作战。

    比如可以以“勤王”或“清君侧”的借口,让士兵们以为自己是站在朝廷的一边……史上有许多叛乱都是这样发生的。

    如果士兵们以为自己是在朝廷一边,那么就不担心自己的家人。

    不担心自己家人就会全力为沈兵作战。

    至于打完之后回咸阳是否发现家人被杀……那时已成定局想反悔也没用了。

    然而这事沈兵做不出来,他宁愿让王贲等人不插手这场战争。

    因此,呆在霍木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王贲没有说什么。

    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他父亲王翦早已派人送了密件过来,着他要小心应对。

    王贲当然知道沈兵不可能谋反。

    沈兵若是成心要反,普天之下又有谁能挡得住!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王室之间的权力斗争波及到了沈兵。

    也就是有人不愿意扶苏上位。

    王贲同时也是扶苏的坚定支持者,因为他知道扶苏仁慈,相信他将来会是个明君。

    所以王贲在心理上是站在沈兵和王贲一边的,神武军中的将士也大多如此,大秦军民也大多如此。

    然而,王贲在中原还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

    王贲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他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家人。

    因此,他无法跟沈兵一同回西域作战。

    在此之前,他还一度想着,如果沈兵要带他以及神武军回西域的话,该如何选择。

    王贲不知道如何选择,他甚至想,这一刻来临时他只能自刎。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既不背叛沈兵又保全家人。

    所以,当沈兵命王贲驻守霍木桑时,王贲心下是松了一口气。

    接着又马上明白了沈兵的苦心。

    想了想,他就拱手对沈兵说了句:

    “大将军恩德,王贲无以为报。”

    “若此行大将军有何闪失,王贲在此立誓,必取二贼狗命为大将军雪恨!”

    说着“嗵嗵嗵”给沈兵磕了三个响头,转身离开了。

    沈兵这时才知道王贲对中原的情况一清二楚,否则也不会有“二贼”之说了。

    临行时,王贲收集了所有的火绳枪并其主动上交。

    用王贲的说法,是“此去西域大将军或用得着”。

    实则沈兵知道王贲还有另一个担心,若有朝一日,王贲不得不带兵与沈兵一战的话,此时将火绳枪上交就不会出现以沈兵的武器对付沈兵的情况。

    不过当然,沈兵不认为他有一天会与王贲一战。

    因为此去西域,就是一个你死我活之局:要么扶苏成功上位,要么赵高李斯成功扶植胡亥上位。

    若是前者,则沈兵和王贲便又是战友。

    若是后者,则沈兵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就像蒙恬一般成了等着问斩的阶下囚了。

    沈兵没有拒绝,接收了火绳枪用其装备蒲类军并命其一路训练,同时昼夜兼程赶回西域。

    目标就是龟兹。

    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沈兵知道这时赶的就是时间。

    杨端和也非易与之辈,若是迟了让他占了先机,到时只怕有龟兹的支持也迟了。

    沈兵猜的没错。

    事实上,在赐死扶苏的圣旨赶往蓝氏的时候,赵高就意识到事情可能不会顺利了。

    原因很简单,攻于心计的赵高知道扶苏有可能会被圣旨逼死,但若有沈兵在侧则几乎不可能。

    这也是赵高会在这时动手的原因。

    他原以为沈兵正远征大宛,留下扶苏一人在沙洲,赐死扶苏多半能成。

    扶苏一死,沈兵就失去了依托,要么束手就擒要么在塞外自立为王,这都无法影响到赵高在中原的布局。

    然而千算万算,赵高就是没算到扶苏竟然会被兹阳带到了蓝氏。

    应该说,赵高是漏算了兹阳公主,他不知道兹阳公主已看穿了他的心思。

    兹阳公主其实是有意为之。

    这与其说是扶苏与胡亥之间的斗争,或是沈兵与赵高、李斯一党的斗争,还不如说是兹阳公主与赵高之间的较量。

    显然,兹阳公主更胜一筹。

    兹阳公主之所以能胜出,并非她比赵高更有心计,而是赵高不知道存在兹阳公主这个“高手”。

    甚至在扶苏前往蓝氏城时,赵高依旧以为这只是巧合。

    既然扶苏在蓝氏赐死无望,赵高自然要紧锣密鼓的接着走下一步。

    于是刚得到消息就马上就发布圣旨:

    “扶苏欲加害皇上夺取皇位,沈兵与之一同谋反!”

    “命杨端和带兵二十万前往征讨!”

    大秦庙堂为之震动,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其中不乏有扶苏的支持者提出异议,却马上就被“参与谋反”之罪问斩……

    圣旨和玉玺都掌握在赵高手中,他要怎么写就怎么写。

    文武百官又不知嬴政已死,不知圣旨其实是赵高一人所为,又有李斯这丞相在旁策应配合,哪里还有人敢怀疑。

    于是杨端和就带着二十万精锐稍事准备就往西域开拔。

    说来也讽刺,沈兵已打通了大秦前往西域的通道,且一路设置补给城寨,此时却方便了杨端和。

    不仅这二十万大军畅通无阻直抵沙洲,后方补给更是源源不断的前送。

    杨端和查探了地形之后,当机立断挥兵直取西域。

    用杨端和的话说,就是:

    “西域缺水之地易守难攻,若待沈兵回援西域才出兵,我等便毫无获胜算。”

    于是,当沈兵带着三万余骑返西域时,西域两个重要的门户:姑师及楼兰已先后落入杨端和的控制之中。

    杨端和甚至没有进攻,他只是派兵赶到两地然后宣读圣旨,说秦军暂驻此城云云……

    沈兵若是再迟几日,只怕连龟兹也是如此。

第五百三十七章 龟兹王

    沈兵是半个多月后才赶回龟兹的。

    应该说沈兵等人还有些运气,此时天气已渐寒,若再等些时日等大雪将瓦罕走廊给封了,沈兵就要坐等明年再返回西域了。

    沈兵到达龟兹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无忧公主一起去见龟兹王。

    虽说沈兵不愿意依靠裙带关系获利,但若是这裙带关系已是既成事实,那获点利沈兵也是不介意的。

    龟兹王接见沈兵和无忧公主时表情有些不自然,只客套了几句就寻了个借口说有事与无忧公主私谈。

    沈兵心领神会,自个在大厅里一边尝着侍女送上的葡萄美酒一边气定神闲的等着。

    其实沈兵知道龟兹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此时的沈兵已与之前的沈兵不同了。

    之前的沈兵是秦国大将军,不仅自身能征善战还代表着强大的秦国。

    而此时的沈兵,却是秦国的反贼,不管是谁收容他都要掂量掂量的。

    不过沈兵却不急,因为他知道龟兹王不是无忧公主的对手,他对无忧公主很有信心。

    沈兵猜的没错。

    在沈兵来之前,龟兹王就收到杨端和发来的圣旨了,于是在收到消息说无忧公主与沈兵一同前来时,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坐立不安。

    但他又敢明着得罪沈兵。

    一来担心女儿在沈兵手中,二来则是担心沈兵一怒之下不顾一切先灭了龟兹再说……

    没有人会怀疑沈兵是否有这个能力,尽管他此时已成为“反贼”。

    龟兹将无忧公主领到书房,就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

    “公主怎生如此不知是非,你可知那沈兵已反了大秦,此时大秦已出兵二十万前来征讨?”

    无忧想也不想就回答:

    “知道!”

    龟兹王气苦的说道:

    “既是知道,你还敢将其领到龟兹?”

    “若是让那大秦将军知晓了带兵来攻,我这小小的龟兹岂非受池鱼之殃?”

    无忧公主没有正面回答龟兹王这个问题,而是说道:

    “父王,与沈兵一起的还有大秦公子扶苏。”

    龟兹王一愣,然后就更是如坐针毡了:

    “便是那欲加害秦皇上位的公子扶苏?”

    “你可知自己闯了大祸了!”

    “那大秦若是知晓公子扶苏在此,哪还有倾全力来攻之理!”

    相比起如大祸临头的龟兹王,无忧公主却显得很轻松:

    “父王,你还真信了那些谋反、加害的说词?”

    龟兹王回答: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

    “大秦如是说,便不是也是。”

    “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与我龟兹无关,我等不插手才是上策。”

    无忧公主不急不缓的说道:

    “父王可曾想过,若是赵高得势扶持胡亥上位,龟兹将会如何?”

    龟兹连赵高和胡亥的名字都没听说,他只知道被派到西域来的秦将是杨端和。

    不过听无忧公主的语气,不用问也知道这赵高、胡亥就是此时大秦的掌权人。

    龟兹王回答:

    “我又如何知道他们会对龟兹如何?”

    顿了下,又补了句:

    “此地山高地远,谅他们也不会如何!”

    无忧公主笑道:

    “若是在之前,亦即沈兵未打通西域之路时,确是山高地远不会如何。”

    “但现如今,沈兵已败匈奴退月氏收复河西走廊,并沿途修路搭桥,甚或设下驿站和城寨以供补给,秦军甚至能派二十万大军前来征讨沈兵……”

    “又怎会‘不如何’?”

    龟兹王听无忧公主这么说,心下不由暗惊。

    这无忧公主说的是,这以前大秦之所以没有涉足西域,是因为有匈奴和月氏夹在中间。

    可现在匈奴、月氏都被打通了,沙洲直接就成了大秦的领土……这与西域便是近在咫尺。

    往后哪还有无视西域发展的道理?

    龟兹王虽说没有什么战略眼光,但弱肉强食的道理还是懂的。

    若是沈兵被击败,不管大秦由谁上位,都会兵压西域将其纳入版图之内。

    到时……

    见龟兹王陷入苦思,无忧公主就继续说道:

    “父王当知,若任由大秦兵临西域,龟兹乃至西域灭国便只是早晚之事。”

    “反之,若是父王助沈兵等人一臂之力……”

    “不管是胜是负对父王都大有益处。”

    龟兹王不由奇道:

    “此话怎讲?”

    无忧公主说:

    “父王应知沈兵的本事,普天之下又有谁能彻底击败沈兵并砍下他的项上人头。”

    “沈兵便是败了,也不过是避走草原或远走蓝氏而已。”

    “到时有沈兵这个顾忌,大秦必不愿与龟兹开战而只会采取怀柔之策!”

    龟兹王点了点头,暗道此言有理。

    沈兵手下有大批骑军,而且长于用兵。

    而秦军则多是步兵。

    步兵又怎能追上骑兵?

    是以只要用兵得当,沈兵似乎便是不败之局。

    另一方面,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若没有沈兵这个威胁,秦军反倒会拿龟兹开刀。

    无忧继续说道:

    “若沈兵胜了,便更是名利双收。”

    “到时父王不只是助沈兵获胜,更是助扶苏成为大秦皇上的功臣。”

    “试想,到时父王若提出些要求,比如统一西域……”

    “秦皇还能不答应?”

    被无忧公主这么一说,龟兹王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统一西域一直以来都是龟兹王的梦想,奈何国力有限同时也是因为西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统一进程困难重重。

    但如果能得沈兵甚至大秦相助,那统一西域还不是弹指之间?

    接着龟兹王突然像想起了什么,就问了声:

    “那么,公主与沈兵的婚事……”

    任无忧公主成竹在胸,被龟兹王这么一问也羞得低下了头,无过也仅仅只是片刻而已。

    无忧公主收起心神回答道:

    “我等可以等沈兵胜了这场仗再考虑婚事不迟。”

    “若是败了……”

    龟兹王点了点头,道:

    “有理,有理。公主所言甚是!”

    其实无忧公主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

    她知道沈兵此战不会像龟兹王想的那样避走草原或是蓝氏,这是生死之战。

    所以,若是败了,那便是连性命都没有了,还考虑什么婚事?

第五百三十八章杨端和

    在无忧公主的一番劝说下,龟兹王的态度果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原本甚至都不敢接待沈兵担心受牵连的他,从后堂出来时就一脸的笑容,便大将军长大将军短的问候,话中还隐隐有将沈兵内定为婿的意思。

    至于扶苏和兹阳,那就更是被奉为上宾以大秦公子的待遇侍候着。

    事兵沈兵问无忧公主:

    “公主就不怕,沈兵若是败了连累你父王乃至整个龟兹吗?”

    无忧公主对龟兹王说的那些虽然也没什么大错,赵高若是成功扶持胡亥上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阴狠的赵高当然会将西域纳入版图。

    但是……

    若龟兹王站在赵高一边,赵高至少会过一段时间寻个借口才好下手。

    但如果龟兹王站在沈兵一边,赵高连借口都不需要找了,打败沈兵马上就会拿龟兹开刀。

    无忧公主回答道:

    “早些迟些又有何区别?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些日子罢了。”

    “是以兹阳也并非欺骗父王,龟兹的生路的确只有一条,那便是与你沈兵为伍!”

    “你若不希望无忧负了父王负了龟兹,只需打败赵高便可!”

    沈兵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显然,无忧公主的眼光要比龟兹王长远得多。

    龟兹王站在沈兵一边的好处,就是沈兵手下多了两万龟兹骑兵。

    不过其实不能称作是“多”,因为两万龟兹骑兵原本就是分为几城驻守,每城不过数千人。

    这点兵力用于守城还略显不足,更不用说将其抽调出去作战了。

    所以这些兵其实是动不了的,包括周边听命于龟兹的小国也是如此。

    其实沈兵拉拢龟兹也不是为了那些兵,说实话沈兵也看不上这些兵……语言不通、指挥困难、战斗力也值得怀疑。

    沈兵更需要的是以龟兹为大本营,得到它的补给和水源,以及龟兹在西域的声望和影响力。

    否则,沈兵这数万骑军在西域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与杨端和的二十万大军一战了。

    沈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游骑四处打探杨端和的消息,最后得到的一个字,就是“稳”。

    杨端和没有急进。

    他原本可以用圣旨加部队的方法拿下更多城池,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杨端和在拿下姑师和楼兰两城后,就在沙洲与这两城之间的路线上构筑补给点,尤其是水源处,就更是建了城寨以重兵防守。

    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战术,以退为进,沈兵看着地图不由皱起了眉头。

    杨端和那边,李岩还看不懂杨端和的做法,他有些奇怪的问:

    “将军,我等原本可以兵临龟兹城下给龟兹王压力使其不敢接纳沈兵。”

    “为何我等却坐视沈兵进入龟兹而按兵不动?”

    杨端和回答道:

    “沈兵此人智计百出用兵变化无常,且善用骑兵偷袭。”

    “若我等短时间内占了许多城,看似得了不少便宜,但却是处处是漏洞处处都需提防。”

    “而沈兵在西域又颇有声望,到时难保不遭其偷袭而后院失火。”

    “第一战尤为关键。”

    “若第一战沈兵赢,则西域各国便对其抱有莫大的希望,于是我等便难以在西域立足。”

    “反之亦然,若沈兵第一仗败了,情况便对其极为不利。”

    李岩不由“哦”了一声,微微点头。

    同时心下暗叹,杨端和与沈兵两位高手过招,他这个婢将连看都看不懂。

    在沈兵这边,看到的就是杨端和几乎是连成一体的像铁三角似的防御体系,三个点分别是沙洲、楼兰、姑师。

    据说杨端和还在城内布设了大量的弩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弩手所配的就是沈兵研制的前端加了铁环的秦弩。

    秦弩乃守城利器,以它再加上城墙守住水源,攻城部队又能坚持几天?

    何况沈兵所属的部队还是擅长野外作战不善攻城的骑兵。

    更厉害的还是,自姑师起到沙洲有一千多公里,这其间的水源均被杨端和以城寨控制,沈兵若是要长途奔袭的话,人马所需的水又从何而来?

    于是这铁三角就像一把叉子似的顶在沈兵的脖子上让他动弹不得。

    沈兵找了个时间,到阵前与杨端和见了个面。

    “老将军别来无恙?”沈兵一见到杨端和就恭敬的朝杨端和拱了拱手。

    杨端和只微微点头,道:

    “大将军,不想你我也有对阵沙场之日,实是造化弄人。”

    “不过事已至此,我杨某也只得全力以赴,望大将军海涵!”

    沈兵表示理解。

    其实很多话不需要说得太清楚,杨端和是个明白人,他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绝不会相信扶苏会在这时候谋害皇上……皇上对扶苏越来越满意,要立扶苏为太子之心天下皆知,扶苏在此时加皇上岂非与自己过不去?

    若扶苏没有谋害皇上,那沈兵又岂会谋反?

    然而,圣旨就是这么写的。

    家人又在大秦,一旦抗旨就是满门抄斩之罪甚至诛连九族之罪,谁又敢忤逆?

    “沙场之上身不由己!”沈兵回答:“沈兵深知这道理。沈兵此来只是想告诉老将军,此战沈兵没有余地,只能全力一战,请老将军小心!”

    杨端和哈哈大笑起来:“能让名震天下的沈兵全力一战,我杨端和也是此生无憾了!”

    说着两人拱了拱手,便各自转身回到己方阵营。

    回到军营后,兹阳公主见沈兵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就奇怪的问了声:

    “大将军难道已想到破敌之策了?”

    沈兵摇了摇头。

    “那为何大将军自信满满?”兹阳公主疑惑的问。

    沈兵回答:

    “杨端和以二十大军控制两千余里水源,并且以守代攻,使我骑兵毫无用武之地。”

    “此局无法可解。”

    “但是……”

    “或许赵高可以帮我一个小忙!”

    兹阳公主一阵疑惑,然后突然就明白了,她瞪大了眼睛点头道:

    “此计甚妙!”

    “难怪大将军会有意来此见上杨端和一面。”

    “杨端和……只怕要被迫出兵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君臣不和

    自古君臣不和或是彼此不信任都会坏事。

    比如赵王听信谣言换了廉颇,又比如赵王自毁长城杀了李牧。

    还有岳飞、杨家将等,看似是被奸臣所害实则是受君王所忌。

    杨端和无论是兵力还是补给或是声势都远强于只有几万骑军的沈兵。

    但沈兵却拥有一个杨端和没有优势:

    扶苏绝对信任沈兵,能做到放手让沈兵打而不干涉。

    而杨端和与咸阳的关系却更多的是以家人受到胁迫而不得不战。

    如果在咸阳统筹全局的是秦始皇嬴政的话,或许会给杨端和足够的自由……这是嬴政的优点,逢战他只定战略而不干涉将军怎么做,只要达到他想要的战略目标就行。

    问题就在于幕后指挥的不是秦始皇而是赵高。

    赵高虽然攻于心计擅长内斗,但却绝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目光长远的将军,李斯也不是。

    相反,越是攻于心计擅长内斗者,便越是提心吊胆的以为别人会害他、反他、杀他。于是他们就要使尽各种手段牵制、监视、干涉,甚至指挥。

    赵高对杨端和也是如此。

    他不可能放心让杨端和带着二十万大军去西域与沈兵作战,何况赵高早就知道杨端和与沈兵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因此赵高派了他最信任的太监幸炽为监军与杨端和一同前往,且一路增设驿站留下信鸽,以使前线的消息能尽快送到咸阳,同时咸阳的命令也能尽快送到前线。

    沈兵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沈兵却知道赵高肯定信不过杨端和。

    于是就有意与杨端和见上一面说一番废话。

    杨端和当然不知这是计,只以为沈兵是想在战前与其说清楚……其实沈兵的确也有此意,只不过他是在叙旧的同时也下了套而已。

    这些废话是没有其它人听到的,因为沈兵与杨端和相约只有两人单独见面,不带一兵一卒。

    这很正常,这种场合若是带兵就显得没诚意了。

    于是,这些“废话”在监军幸炽眼里就不是“废话”了,何况太监闲着无事就总爱搬弄是非,如今又有了这一出,幸炽不打杨端和小报告那才是怪事了。

    幸炽是这么跟赵高说的:“杨端和按兵不动,且秘会沈兵,其心叵测,请中车府令速做决断!”

    赵高一看不由大怒。

    这还了得?明知沈兵是反贼居然敢与其秘会?

    当下就想将杨端和家人拿了下狱,但转念一想,此时杨端和还只是秘会沈兵。若是拿了他的家人,杨端和没了顾虑,岂会公然举兵与沈兵一同造反了?

    于是便没敢动手,只是以飞鸽传书监督杨端和立即出兵攻打龟兹捉拿扶苏。

    赵高这做法其实是有深意的:

    若杨端和不愿出兵攻打龟兹,那便证明杨端和有异心,那么赵高就要考虑让幸炽以圣旨夺其兵权另令他人领军。

    若杨端和出兵攻打龟兹,赵高便可以坐山观虎斗。

    老谋深算的赵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其实是中了沈兵的计谋。

    杨端和收到这个命令时还与幸炽争了一番:

    “那龟兹距离姑师少说也有二百余里,我等劳师远征且没有水源,如何能攻下?”

    幸炽则想当然的回应:

    “我等有二十万大军,将水运送到二百里外又有何难?”

    杨端和只“唉”了一声,这些宦官又哪里知道运水的人也是要喝水的,所以并不是人多就可以办得到。

    然而,任杨端和如何解释,幸炽只说一句:“这是皇上的圣意,你敢不从?”

    赵高会这么急着攻龟兹也是有原因的。

    咸阳已有许多人为嬴政最近的不太正常的行为起了疑心,其中尤其是赐死扶苏。

    就算传言是真,扶苏要害死嬴政,被嬴政发现后才赐死扶苏。

    嬴政也该上朝跟群众交待一声吧。

    这么久不上朝,是不是扶苏下的毒太过厉害导致龙体欠恙了?

    甚至有人因此怀疑嬴政是否命不久了!

    这都使庙堂上下一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赵高担心继续这样下去瞒不了多久,群臣万一知道嬴政已死,赵高就再也不能假传圣旨一手遮天了。

    为今之计,就是尽快杀了扶苏为胡亥上位做好准备。

    于是赵高才如此急着攻打龟兹。

    杨端和被逼无奈,只得发兵攻打龟兹。

    只不过杨端和先用了几天时间做了些准备……西域沙漠地区缺乏木材,杨端和需要收集足够的木材沿路建城寨以及制作攻城器械。

    接着杨端和又征集了大批的骆驼用于驮水,这才往龟兹派出了五万大军。

    这让幸炽很不满意,因为杨端和手里有二十万大军却只派了五万大军去进攻龟兹,而沈兵手里至少有六、七万军队……包括龟兹军。

    幸炽甚至以为杨端和这是对他的敷衍。

    不过因为杨端和借口拒见幸炽,幸炽也只好作罢。

    另一面的沈兵听说杨端和出兵而且目标是龟兹,不由大喜。

    沈兵当然知道杨端和的想法:

    既然不得不出兵,那便派出一支能自保的军队。

    五万士卒不多不少,进可攻退可守,一旦被围困后续也好派兵前去救援。

    然而杨端和又哪里会想到,这五万大军很快就会成为沈兵的一个诱饵,一个让杨端和不断派兵来援却又救不出的诱饵。

    秦军步卒行军速度不快,走了十余日才赶到龟兹,他们一到目的地就对龟兹展开了攻势。

    这支部队由李岩所领,为了使大军不致无水,李岩遵照杨端和的嘱咐,一路上每寻到一处水源便设下城寨并以三千精锐驻守。

    于是当李岩一行人赶至龟兹时只余四万人。

    四万人进攻龟兹虽说略有不足,但此战就像杨端和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应付幸炽且自保,并非要真的拿下龟兹。

    李岩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他若是全力攻城,说不定还真能拿下龟兹。

    因为沈兵和扶苏已带着大军提前出城在城外隐匿,城内只剩下胆战心惊的龟兹王带着一万龟兹兵士全力守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164/ 第一时间欣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大秦工程兵》为转载作品,大秦工程兵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秦工程兵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秦工程兵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秦工程兵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秦工程兵介绍:
机械设计专业的沈兵穿越到秦朝。他只想简简单单的活下来,谁曾想这是个非生即死的世界,不思进取就会被淘汰。手无缚鸡之力的沈兵只能用发明来武装自己,改良投石机,双倍射程下敌人连根毛都碰不到,躺着就把对面打翻;云梯设计一下,几十号人一拥而上,翻墙夺旗开城门,又攻下一座城池;那什么护城河、瓮城等,更是小菜一碟!于是……灭六国,定匈奴!平西域,征罗马!泽国江山入战图,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秦工程兵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秦工程兵,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