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TXT下载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全文阅读

作者:彼岸之筏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txt下载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11 澳门宣言

    此时此刻,玛格丽特女公爵和则济丽婭小姐也远远的坐在会场的一个角落里,她们优雅地用扇子遮住半张脸,安静地听孙老演说,偶尔也会捂一捂口鼻,估计是受不了弥漫在会议厅里的酒气吧。

    然而女公爵和亨克小姐并没有离开,她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演讲者,她们听的也很专注,时不时的也显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所以......综上所述,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是要建立一个只是让少数人或者少数阶层获得暴利的经济制度呢?还是要建立一个能让大多数人找到发展机会、自己的社会位置和个人尊严的的经济制度呢?

    很明显,后者是一个更公平的制度!而公平的经济制度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并将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繁荣和幸福!

    而那些腐朽僵化的、自私自利的管制思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它会让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孕育着自由和生命的商业社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暴力革命——殷鉴不远啊,各位!

    最近发生在英格兰的动荡告诉我们,向往自由和自由贸易的人们,可以为了这些自由抛弃他们的国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绅士们,我不得不在这里指出,这个世界即将发生巨变!那些统治者们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权力,甚至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各位应该记得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尼德兰低地的革命吧?

    从本质上讲,那就是西班牙旧势力在尼德兰长期僵化统治的结果,而荷兰人的联省自由贸易,却造就了尼德兰地区的经济奇迹!荷兰人的崛起,是有其背后的深刻意义的,摆脱了贵族羁绊的尼德兰人民,让这个小小的沼泽低地国家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获得了经商的自由!

    自由!还是自由!一句话,自由之上,再无价值!

    各位,在这些现成的示范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继续保守着国家重商主义的陈规陋习呢!?

    澳洲人崇尚自由,因而也崇尚自由贸易,当然了,所谓的自由不是恣意妄为,古代华夏的伟大哲人早在两千年前就做过精确的阐述,那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背后意思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你不欲为时则可不为!没有人逼着我去做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同时我也没有道义上的理由去剥夺他人的自由。

    这就是自由的真谛和精髓!

    然而,我们这些两千年后的后辈们是怎样做的呢?从眼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好像忘记了人类先辈们的教诲!

    当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人们受够了异教徒的歧视和欺辱,然而若干年后西班牙人却把尼德兰人当成异教徒来歧视和欺辱!

    英格兰人曾经痛苦地回忆起别自己在海外港口时所遭遇的各种贸易歧视,如今却又连续通过了诸如《航海条例》这样的法律条文来歧视其他国家的商人。

    在这里,我不得不指出,这也是当前尼德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上战争的根源!

    一句话,重商主义的桎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得这个世界变得四分五裂!

    而一个分裂的、相互敌视的世界,将会导致战乱不止、商业凋敝和的繁荣的消失,最终,人们将生活在悲惨的世界里!

    女士们,绅士们,我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如今的世界早已经不是过去的世界了,自从贵国伟大的恩里克王子让探险船队穿越西非洲的博哈多尔、自从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自从哥伦布驾驶着三条卡拉克帆船抵达西印度群岛、自从达迦马的船队到达了印度、自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现实!

    从那个时候起,这个星球就应该是、也已经是被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了!

    而且从那个时候起,人类就应该毫无阻滞地互通有无,不分种族和阶层,更没有什么地区和身份歧视!

    所谓“重商主义”的陈词滥调早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因为它与世界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也正是如此,我们澳洲人将致力于在这个世界促进自由理念的传播和自由贸易法律体系的建立!

    澳洲人从来不屑于向全世界隐瞒以下观点:澳洲联邦鼓励、支持一切向往自由和自由贸易的人们去打碎旧世界的一切旧壁垒,废除一切歧视性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倡导门户开放,机会将均等!

    我希望各位注意,这不仅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伟大变革,这还将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将是史无前例的、改变整个世界的社会革命!

    在这场革命的过程中,对于追求自由和高尚的幸福的人们来说,失去的只有枷锁,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市议会,这个演讲的法文版本被市议会的书记员们仔细地记录了下来,并一直保存在市政厅的档案柜里,成为新世界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这就是在一六五七年的年底,当这群穿越者们正式登上新世界的历史舞台时,发表的第一份公开的政治宣言。

    史称:《一六五七年澳门宣言》。

    若干年后,《澳门宣言》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和新大陆流传,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政治文件。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在史书上记载说,这是澳洲人第一次对这个世界发出的声音,很震撼,也很突然。

    在此之前,澳洲人一直默默无闻,整个“文明世界”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叫澳洲的地方和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一群人,而自从澳洲人在远东的这个葡萄牙人的港口出现后,世界将为之改变......

    然而与此同时,与市议会大厅里的气氛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叫哈利酒吧的地方。

    李俊明代小山带领的观光团在市民们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个酒吧,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砖石结构,有着葡萄牙风格的门厅和东方的屋顶和院落,酒吧坐落在中庭,一道院们连接着后院,显然这是一个前店后家的场所。

    听市民们说,这个酒吧的主人是澳门华商乔家的大公子。

    看着天色不早了,大街上的商贩也渐渐消失,李代二人原本打算让大伙回骄傲号的,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夜市这种场合的存在,大家通常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商贩们也是这样。

    不过呢,澳门城没有内陆城市通常有的夜禁,人们在夜晚也有去处,比如青楼或者酒吧。

    显然作为“带队老师”,两位肯定不会把这些少年们往青楼带,听市民介绍说,哈利酒吧是澳门挺有名气的地方,于是在大伙的强烈要求下,两位只好一路问着过来,毕竟这群旧世界的孤儿们,几乎没有在酒吧里喝酒享乐的人生经验,这一回就算是给大伙开开眼吧。

512 哈利酒吧

    当然了,开开眼可以,但还是有前提条件的:晚上九点前必须离开,九点半之前必须回到骄傲号,这是顾船长定的死规矩,必须遵守。

    哈利酒吧是一座两层的灰砖粉墙小楼,从整体上看,基本上是中式建筑样式,朱门画窗加上飞檐雕梁的门厅和黑瓦龙脊的青砖粉墙。

    但是一楼墙面却是用条石砌了一圈,加上了一个大门厅,让这个建筑有了一点西式石屋的混搭风格。

    酒吧的窗户是用砖头砌的拱形,木头做的千叶窗里微微透出一点光线,除了窗户外,一楼只开了一扇朱门,门口上方突出一根铁条,上面有一面招幡,上面大书一个“乔”字。

    终于找到了这个据说是澳门城里最好的酒吧,大伙见了很高兴,纷纷推门一拥而入。

    扑面而来的,不是陈年木气和酒香混搭而来的空气,而是一种冷清,此时的酒吧里弥漫着某种神秘和孤寂的氛围,整个酒吧非常的空旷,也十分的昏暗。

    于是这群年青人咋从阳光明媚处进来,眼睛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过了片刻才看清楚周围的情况。

    此时一个中年男人枯坐在吧台后面,看来是酒吧老板了,吧台上一盏孤灯,一个大号木杯,身后的酒架上隐隐约约地看见一排木桶和木桶下部的黄铜水龙头,水龙头擦得锃亮,在昏暗的灯光下成为这间房子里的唯一亮点。

    船员们看着空荡荡的大厅,一时不知道该去哪里,房子里面除了摆放着桌椅和桌子上的烛台外,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根本不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灯火通明的房间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红裙舞女穿梭其间,低语浪笑此伏彼起……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难道是我们来早了吗?”

    “确是早来,无妨无妨,早来便是早客,敢问诸位客官想喝什么酒?”

    老板居然立刻起身回应道,脸上笑咪咪的。

    哎!这老板会官话啊,这太好了,终于找到一个能开口的了,这一路唉,我们比划手势胳膊都比划肿了……

    众人感慨一番后,立刻拥到吧台旁边,七嘴八舌地要老板拿酒,口气也尽量学得像个酒客——老板!来一瓶朗姆酒!

    一瓶?

    哦,应该是一杯吧?

    对对对,一大木头杯子,想起来了,你们不用玻璃瓶子装酒……

    嗯,老板!

    你这里有什么酒啊?每样都来一杯!

    哦?呃,小店有大麦威士忌、黑麦伏特加和琴酒……

    哟,还很齐全哎!

    每一种来一大杯吧……

    老板,有加来利口酒吗?或者雪莉酒?或者阿瓜维特酒?

    哎呦,艾鲁什,你怎么知道这么多酒名?

    嗳?当年玩游戏,在大航海时代的航海游戏里……

    这样啊……老板,有龙舌兰吗?

    别闹,龙舌兰酒现在还是墨西哥土人们的秘制,这个世界还没有流行……

    老板!来瓶二锅头!

    窝靠!别拿人家开玩笑,以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二锅头**……

    “几位小哥是澳洲人吧?承蒙惠顾,让小店蓬荜生辉啊,这位小哥年纪轻轻,就如此见多识广,老夫佩服之至,不知小哥所述之阿瓜维特酒,可是欧罗巴极寒之地所产的烈酒?”

    “哎?老板居然知道啊!”

    “乔某略知一二……”

    “那,乔老板,你有这种酒吗?”

    “颇有类似,本店秘制一酒,用葡萄酒为基,使麦芽糖发酵,另外老夫还用一味香料混制其中,不知小哥能品出一二否?”

    老板笑眯眯地拿出一个黄铜杯子,到了一些递给了眼前的艾鲁什,他对这位个高过其他伙伴大半个头的年青人观感不错。

    “谢谢,那,那给我尝尝看……呃!?”

    “小艾,好喝不?”

    “嗯……还行,有一股桂皮药酒的味道……”

    “小哥果然是个中高人啊!传说澳洲人奇能之士颇多,老夫见识了!”

    “老板,这干红葡萄酒泡中药我老家那里人人都会,您加的是桂皮,我们那边都加杜仲灵芝,您居然也有此制法!我们那是三百年前……呃,佩服佩服,老板,赶紧大杯拿来!这是银子!”

    此时艾鲁什旁边另外一个年青人掏出一块银锭就往桌上拍,然而还没拍到桌面,半空中就被一只大手截住,艾鲁什听到耳边一个不大的声音说道:

    “周瑞!给银子的时候别嘚瑟,礼貌一点……”

    艾鲁什周瑞等哥几个扭头一看,居然是顾晋!

    “顾船长也来啦?!”

    “来了,孙老演讲完,我们回骄傲号路过酒吧,就听说你们在这里…..”

    “船长,您老人家来了,一起喝酒呗!”

    “对啊,喝酒喽!船长请客……”

    这群年青人一看顾船长也来了,赶紧脖子一缩溜就到后面的酒桌上等酒,还起哄让顾晋出银子请客。

    顾晋先只好对这群年青人点点头,笑着说:

    “你们喝你们喝,请客没问题,但是要下回,因为我出门没带银子,现在我们有点事情,需要段医生跟我走一趟澳门的医人庙,刚才有人向我们求医。

    所以代医生,你现在喝不成酒了,俊明你一个人留下带队吧,请大家务必在九点前结束娱乐,晚上九点半以前回船。”

    顾晋说完见众人纷纷点头,这才回头对酒吧老板拱拱手笑道:

    “少年们下船伊始,有些兴奋,若有失礼之处还望老板海涵一二……”

    “无妨无妨,少年心气,当年老夫也是有过,倒是令人羡慕呢!”

    “承让承让,孩子们年纪尚轻,不可酗酒,望老板有所节制,另外,饮酒不可空腹,还请老板上些佐酒之物……”

    “客官放心,老夫早有准备,如若有缺,就去唤人采办……”

    顾晋听了后微笑点头,招呼大伙一声,便回头一把拉住代小山走向门口,对他说道:

    “小山,跟我去一个地方,小段已经先去那里了……”

    两人出了哈利酒吧的大门,代小山就看见一辆半敞棚的四轮马车停在街边,驾驶位置上坐着一个黑人车夫,见到顾代两位出门走来,立刻跳下马车脱帽鞠躬,然后打开车门恭敬地请二位上车。

    顾晋对车夫点头致意,钻进了车厢,看见代小山也钻进来了,便拍了拍车夫的后背,一声鞭子一声轻响,马车开始在石板铺就的街道上颠簸前行。

    “谁求医啊?哎?这是谁把我的医疗箱也放到马车上了?难道是谁得急病了?”

    看到代小山仍然处于不明就里的状态中,顾晋压低音量,表情严肃地对代小山说:

    “不是我们的人,是一群孩子,哦,是圣母院的嬷嬷们来求医的,她们看起来很焦虑。

    我们都知道你是搞传染病出身的,关于咱们的医疗技术,具体来说,就是你的医术已经名声在外了,如今你代医生的名气可是比我们任何人都大……”

    “是嘛?没感觉啊。”

    “很多人都认识你,特别是皮蒙特他们……你的青霉素带了多少?刚才车夫告诉徐志,仁慈堂里好像在闹传染病,属于很厉害的瘟疫,如果你治好这些孩子,我有一种预感,咱们将在澳门名声鹊起……”

    “是吗?放心吧船长,咱们的青霉素多的是,这几个月我们几个医生基本上就干这个了,另外,我们还搞出来了其他衍生品,比如疑似链霉素……”

    “疑似?”

    “是啊!”

    “你们医生说话都这么真实吗?”

    “没办法,条件有限,在这个时代,就要有死马当成活马医的绝无和勇气。”

    “服了你们了……”

513 仁慈堂

    “哎,船长大人明鉴,对于制药而言,我们现在是有理论少实践,所有一切都在摸索,不过我们有把握用黑箱模拟的方式作出以下相对可靠的药品出来。”

    “不懂,但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其实也简单啦,我们有精确全面的资料,连具体工艺数据都是现成的,只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再加上对质量要求不高的话……搞出这些广谱抗生素是没问题的。”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感觉有些梦幻。”

    顾晋望着代小山回应道。

    “是这样的,我们用鸡蛋清和木竹纤维培养出了一些土壤放线菌……呃,太专业的我就不说了,总之搞出来的一种灰白色粉末,里面肯定含有链霉素这种东西……”

    “如果真的是链霉素的话,你们你改变世界啊!只是这种东西你们真的不知道精确成分吗?”

    顾晋听到这里有些担心地说。

    “还需要分析,目前还是半成品,需要临床试验。”

    代小山语气淡淡地回应道。

    “好吧,这种药品能治疗什么?”

    “各种结核病、黑死病以及细菌性痢疾、泌尿道感染和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其它传染病……”

    “真的啊?这个真能行吗?问题是你们连精确的成分都没有搞清楚,就敢用在大活人身上吗?”

    顾晋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后者,又看了看前方马车夫的背影。

    “那又怎样?如今这些传染病死亡率这么高,总不能因为这些就眼睁睁的干看着不用吧?”

    “哎,这也是啊…..”

    顾晋感慨了这一句后就再没有说话了。

    “船长,不管怎样还是需要临床试验的……不过我们有信心,成功几率很高,因为我们不过是重复前人的过程而已,一旦成功,结核杆菌肆虐人类的历史将提前结束……”

    代小山知道刚才自己的那句话有些让人不安,就赶紧补充了一句。

    “怪不得你们都秘而不宣,那些抗生素都带来了吗?”

    顾晋压低声音问道。

    “带了不少…..嗯,对了船长,你刚才说的那个仁慈堂是个什么机构啊?”

    黑暗中,马车的颠簸让代小山赶紧抓紧了扶手,稳住身形的他看了一眼顾船长问道。

    “这个仁慈堂是个教会机构,是当年天主教澳门教区的首任主教贾耐劳创立的一座慈善救济院,建立于一五六九年,历史都近百年了,这个仁慈堂里有一家孤儿院,收容对象很广,除了当地的孤儿以外,还有华人混血子女和女奴隶的子女,此外还有一家救济医院和一家麻风病人救济收容所。”

    顾晋在黑暗的车厢里低声回答道。

    幽暗的街灯下,伴随着马蹄声的哒哒作响,代小山沉吟半晌回应道:

    “如此说来,这是一家教会慈善机构了,想不到,这个时代这么早就有这种机构……涨知识了……”

    顾晋听了在黑暗里回应说:

    “根据小朱的说法,仁慈院虽然是天主教宗教组织,但是在澳门,还是一个半官方的社会救济机构,比如给孤儿找一个寄养人----通常是贫困的寡妇,仁慈堂每个月给这样的寄养人发放津贴,直到孩子七岁为止。

    其它工作还包括为无依无靠的儿童、孤女、寡妇和‘从良妇女’提供保护、赎救宗教战争的俘虏、为囚犯提供特殊保护,并对贫穷的病人进行上门访问等等……”

    “妓女和囚犯?这个时代居然还有这样的机构啊!真没有想到……”

    黑暗里代小山回应了一句。

    “给饥饿的人食物、给干渴的人饮水、给衣不蔽体的人衣物、给穷人和朝圣者提供庇护、给生病的人医疗并且让死去的人得以安息,这是基督教的教义……”

    “顾船长,感觉您老人家对基督教教义很熟悉啊?”

    “像我这样走南闯北跑遍各大洋的人,是要跟各种人打交道的,这些都是职业要求,是基本功课嘛……”

    顾晋解释道。

    “呃,我倒是听说王工是基督徒呢。”

    “嘘!要注意保密哦,因为她不是天主教徒,她是信新教的,放在如今的澳门,那就是异端……哦,对了还有,据朱博士考证,澳门仁慈堂是亚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欧洲慈善机构了,在世界各地同性质的机构还有不少,是一个世界性机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四八五年,一个叫里斯本弟兄会的组织……”

    “看来又是一个有背景的,只是我有一个疑问,您说这些机构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呢?”

    医生一脸好奇地问道。

    “主要是慈善捐赠、去世人的遗产赠与和弟兄会会员的月费。

    对了,我听朱博士说,旧世界的仁慈堂有时还担当银行的角色,向社会发放低息信贷,据说利息很低,大概是百分之六到七吧,到了后来,还推动了博彩业的发展,把获得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当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还不是很清楚……”

    顾代两人议论了一阵后,不知不觉马车就到了澳门市政议事厅的前面,而市政厅小广场的旁边,就是仁慈堂。

    对于多次到访过旧世界澳门的顾船长而言,仁慈堂所在的这个地方,他是很熟悉的。

    当然了,跟旧世界看到的那座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两层白色洋房不同的是,此时的仁慈堂只是一片看起来很普通的中式宅院,只不过院子的大门上有一座高耸的木制十字架,表示这是一家教会机构。

    马车快到大门口了,两个穿着黑色袍裙头戴白色头巾的修女出现在院子的大门口,她们看见马车过来了,便立刻走了过来,夜幕中,修女们步履匆匆,显得很焦急。

    借着幽暗的街灯,代小山还看见两位嬷嬷身后还跟着两个人影,待走近了才看清楚,那两位居然是徐志和朱北国,此时代医生注意到,这两位的脸色有些煞白,表情十分地严肃,或者说,是受到了某种惊吓更为确切。

    看到马车停下,徐志赶紧上前,他介绍了跟在身边的两位嬷嬷,这两位嬷嬷简单地跟代小山见了礼,此时后者一脸严肃,在徐志的翻译下,他跟嬷嬷们进行了一阵简单焦急的对话,代小山终于得知,仁慈堂的孤儿院目前正在闹一种很厉害的瘟疫。

    然而具体是什么样的瘟疫,嬷嬷们显然也说不清楚,只是说,有不少孩子突然发烧咳嗽,浑身无力,然后就因为呼吸衰竭而很快死亡。

    既然问不出更多的情况了,代小山只能点点头转身要回马车上拿医疗箱,然而一回身,发现身后的黑人车夫已经替他背着了,于是他也不多废话,立刻带着这位黑人车夫急步走进了院门。

    大门里面是一个中等大小的院子,左右各有一排平房,正面平房中间有一个门洞,那里还有一扇门,看来这是一坐普通的两进两出的中式宅院。

    此时此刻,代小山又看见几个人从旁边的一个房间里走了出来,接着灯光,代小山定神一看,居然是孙老!

    此时跟在孙老身后的还有几个人,代小山看着也有些面熟——他们好像是在中午的餐会上认识的市议会的议员。

    另外还有几个教士打扮的陌生人,众人见代小山来了,也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一涌而上,拱手的拱手,脱帽见礼的脱帽见礼,代小山对这个阵势一时手足无措,只好四处摆手,面露微笑点头示意。

    然而他发现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例外都面带忧色,他的微笑好像没有得到回应,孙老见状几步上前一把拉住代小山,低声对他说,小山啊,很明显这里正在闹瘟疫呢!

    孙老的声音有些颤抖,看得出来,他很紧张。

514 被魔鬼诅咒的人

    “孙老,你看了现场没有?具体情况如何?”

    代小山紧走赶紧上前低声询问道。

    “唉,我和小朱小徐都进去看了一眼,靠!……本大叔怕是晚上睡觉时要做噩梦了......呃......刚才我问了几个议员,不知道为什么,澳门这些年几乎每年的初冬都有瘟疫,很是奇怪。

    然而今年还算轻的,去年这里的孩子病死了三分之二!

    当时澳门城里也死了六百多人,今年情况还算好的,显然这个时候瘟疫还暂时没有流行到街面上,但如果不采取行动,恐怕也是迟早的事情。

    总之孤儿院里现在正在死人呢,里面院子的大屋里躺了六十多个发病的孩子,有的已经有明显不行了,小山啊,你进去看了以后,一定要给我评估一下,咱们自己人到底有没有危险知道么?”

    代小山看得出来,此时的孙老非常的紧张忧虑,于是低头稍微想了想后对孙老安慰道:

    “应该不会,别忘了穿越前妮可给我们每个人都吃了红色药丸,还有,我们小的时候谁没有打过预防针种过疫苗呢?别担心了,咱们的人应该没事。

    当然咱们也不能大意,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我倒是建议您赶紧派人去通知哈利酒吧的船员们,让他们先回船避一避,最好能让段大夫给他们检查一下身体。

    总体而言,我觉得还好了,没关系的,一切我进去看看后再说!”

    “好吧,你自己千万要小心,哦,本来段大夫也想来看看的,但是后来我们又一想,咱们不了解这里的底细啊,万一出了个三长两短的,那咱们就亏大了。

    再加上段医生不是一直晕船吗,身体一直都没有调养好,所以我们最后没有同意他来,考虑到你是传染病领域的专业人士,就只好辛苦你一趟了,不过,你也千万别勉强,别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哈哈,放心吧孙老,别忘了穿越前我可是堂堂传染病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呢!”

    代小山立刻笑了笑大声回应道,孙老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这才松开了一直拉住代小山的双手,此时顾晋赶紧过来招了招手,于是黑人车夫走上前把那个医疗箱交给了代小山就退出了院子,顾晋在旁边低声对代小山说:

    “那个安置病孩们的大屋就在第二进的院子里,刚才我们几个从院子门口看了一眼,看不下去……正看见几个人正在往外抬尸体呢,就给吓着了,那里面真的......总之你要有思想准备......”

    “怎么啦,船长,怎么您老说话也吞吞吐吐的?”

    “呃,里面的那些照顾病孩的人,都……都是特么麻风病人!那模样长得……惊悚……黑灯瞎火的……乍一看到那模样,如见鬼魅有木有!反正我看着都瘆的慌......”

    显然顾晋说这个是为了给代小山打个心理预防针,别像刚才徐志朱北国哥俩那样,给吓得都叫出海豚音来了。

    “靠!怪不得刚才看见徐志和朱大博士他们俩,脸色煞白煞白的,受刺激了这是?”

    “恐怕你进去看了也一样......”

    此时顾晋沉声回应道。

    “好了,我知道了,这个时代的麻风病确实是不治之症,不过呢,只要假以时日,我们也是能治疗的......”

    于是说着话的代小山就熟练地背上了药箱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脸的淡定,昂然向第二进院门迈步而去......

    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望着医生的背影,人们鸦雀无声,无不动容,几个传教士和两位嬷嬷还不停地在胸口画着十字,口里还念念有词......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特别是欧洲人,其实对烈性传染病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防治认识,比如对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还有与病人分开吃饭等等,很多人不仅知道要远离生病的人,还知道要烧掉病人用过的东西和衣物。

    但是,也就仅仅如此而已。

    毕竟,这是一个还不知道有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存在的时代,所以人们主动治疗这些瘟疫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些简直就是近乎神巫之术。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治疗方法几乎毫无作用,于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对付瘟疫的方法只有隔离这一条措施还算有效。

    显然,这是一种极为被动且残酷的做法,那些生病被隔离后的人,命运非常的悲惨,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不幸的病人自生自灭。

    总之一句话:所有都交给上帝去裁判。

    因此,那个时代,没有得病的、还能在瘟疫区自由活动的人,大概只有两类:得了病的和虽然没有得病,但此时已经不惧怕死亡的人。

    那么什么样人具备这样的条件呢?

    显然,那些有一定行动能力但年龄已经极老的老人,还有,就是那些麻风病人。

    特别是后者,这些可怜的人们,他们(她们)如今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这种场合照顾病人,收敛尸体,他们(她们)必须、也应该去直面撒旦的分身----病魔,因为,在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眼里,他们和她们都是一群被魔鬼诅咒的人……

    所以,对于生活在“正常”环境下的人们而言,那里的场景绝非一般人能承受的,更是不可能在那种环境里呆上哪怕几分钟——因为那里的情形实在是太令人恐怖了。

    然而这位从澳洲来的代小山医生却昂然而入!对于院子里的嬷嬷们和传教士们来说,在此时此刻,这位澳洲人在所有人的眼里,一定是上帝派来战胜病魔的天使......

    此时此刻,有几个传教士和嬷嬷也不由自主地想跟着代小山进去,但立刻就被孙老顾晋他们几个拦住了,孙老他们告诉这些时刻准备化身为圣徒和圣母的信士们说:

    等等!

    yes!wait!

    一切等代医生出来再说!

    徐志有些着急地阻拦这些嬷嬷和传教士们,连英语都急出来了。

    开玩笑,你们吃过红色药丸吗?就这么进去,到时候传染到整个澳门城都闹瘟疫算谁的过?

    然而其中有两个嬷嬷却坚决表示要进去,在孙老他们表示了对传染担心后,她们却说,我们已经是经历过好几次瘟疫的人了,如今还活着,既然上帝没有召唤我们去天堂,那么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留在这里照顾孩子们的。

    好吧,看来这些嬷嬷已经有免疫力了,其实每一次瘟疫爆发,总是会有极少数这样的人出现,这是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在渐渐地发挥作用的表现,听了嬷嬷们的表述,孙老他们立刻从中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孙老和徐志对视一眼,后者对嬷嬷说,既然如此,你们这些日子就不能出院子了,知道瘟疫结束,你们同意吗?看到嬷嬷们一脸坚毅地点了点头,两人这才放行了。

    此时的代小山已经进了院门,嬷嬷们急赶两步走在了前面带路,一行三人就这样直奔院落正中的一间大屋。

    到了门口,嬷嬷们停住了脚步,代小山也跟着止步,嬷嬷们回头望着代小山,尽管语言不通,但代小三看出,嬷嬷们的眼睛里透出了一丝期许,不过,此时在代小山的眼里,嬷嬷们的眼睛里透出来的,更多的是某种悲哀。

    于是代小山在门口顿了顿,无声地着对嬷嬷们点了点头,留给了她们一个迷人的微笑,脸上显现出一副毅然决然的表情,轻轻地推门而入……

515 又是死马当成活马医

    浑浊而略带臭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迫使代小山迅速把挂在脖子上的口罩戴上,从半开的门口望进大屋,代小山正好看到两个老人正准备抬着一副担架从大屋的一角走向屋角的一排大床。

    此时两位老人背对着大门,完全没有注意到进来的人,他们虽然蹒跚着抬着担架,然而担架并不显得沉重,因为那上面只是躺着一个幼小的身躯----是个小小的孩子。

    代小山目光所及,立刻看到到屋子里的地面上,还停放好几具裹着灰色麻布的幼小躯体,这是瘟疫死去孩子们吗?

    作为传染病医生的代小山,立刻觉得这里的事态确实很严重了,没错,肯定是某种烈性传染病,而且到现在为止,这间屋子里一直在不断的有人死去!

    听到身后的动静,两个抬着担架的老人回头抬起了脸,他们吃惊的望着来人,然后下意识地赶紧撩起围巾把自己的脸遮住。

    此时此刻的代小山果然差一点被吓得尖叫起来。

    然而传染病专业的职业素养让他忍住了,因为他见过真正的麻风病是什么样的,显然眼前的这两位老人都是麻风病人,当然了,医生很清楚,那狰狞的面相并不代表他们是魔鬼,特别是看到老人们那悲哀的眼神的时候。

    麻风病人在这个时代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是魔鬼附体的人,是不详之物,人们认为也只有万能的上帝才能拯救这些人的灵魂,因此,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基督教教会才会关照一下这个不幸的群体----因为在《圣经》里和各种传说中,上帝之子耶稣曾经拯救过麻风病人。

    两位老人下意识地回避让代小山的心中一阵怆然,他努力保持镇静,并在脸上挤出一丝微笑,显然老人是看见了这一幕,看见来人正对着他们微笑,还说了几句他们听不懂的话,两位老人当场跪坐在地,低头喃喃念叨着什么,然而再也没有抬起头来。

    不过来者好像没有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急步走向大屋的内部,他的目标环绕着大屋四壁的通铺,吃惊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地躺着的孩子们,居然躺得满满的!

    此时在大屋里的代小山,鼻子已经稍微适应了这里面的空气,哪怕隔着口罩,他也能闻到一股人畜粪便的混合气味,随着越来越深入大屋的内部,这种扑面而来的恶臭越来越强烈,直到屋子的最里面,差一点把医生熏得一个踉跄。

    于是代小山只能勉强地扶住大屋里的一根木梁,他皱着皱眉头,手掩口罩的缝隙,让鼻子受到的刺激稍微小一点,然后再度环顾四周。

    大概是有人进来搅动了屋子里沉闷的空气,顿时有咳嗽声和微声的**在从大屋的四处传来,代小山迅速环视通铺,上面一共躺着大约有五、六十个孩子,这些孩子都盖着薄薄的麻布,男孩女孩都有。

    紧接着,代小山的目光被最明显的几个孩子吸引,那几个孩子正在麻布下剧烈地抽搐。

    于是代小山赶紧走近检查,他发现这些抽搐的孩子都神志大多数都不清,有的在昏睡,有的已经没有了动静,一模额头,高烧,揭开麻布,这才赫然发现,不少孩子的身上都出现了皮肤坏死的症状……

    大屋里,那两个麻风病人就这样呆呆地望着这个有奇怪装束的人神入了大屋,一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此时代小山回过头来,嘴里喊着什么,然而他带着口罩说话显然无法让对方听懂自己说什么,于是他赶紧走到门口,挥手示意,两位嬷嬷赶紧上前……

    对于院子外面的人们而言,代小山和两位嬷嬷进去后,一时间鸦雀无声,虽然这只是片刻的时间,但这样的等待显然是很折磨人的。

    当孙老他们也开始等得有一点着急的时候,众人猛然听见里面的大屋传来一阵骚动和声响,这声音从寂静里突然爆发,显得十分的突兀,伴随着这些声响,还夹杂着孩子们的咳嗽声与哭声。

    众人听到了里面的动静,让院子里的传教士和嬷嬷们变得更加的不安,但是这些人又不能进去,因为那些澳洲人正拦在入口处。

    还好,从这些澳洲人的面部表情上看,他们好像非常的平静,于是这也让传教士和嬷嬷们稍微安静了一点,于是大家只好就这样听着远处大屋里的动静,继续在不安中等待。

    这真的是漫长的等待——足足过了五分钟后,代医生终于再度出现在院子门口,此时众人都莫名松了一口气,但并没有人主动上前问话,大家只是担心地看着医生。

    直到此时,这些传教士和嬷嬷们才注意到,医生身上斜挎着的医药箱上,有一个鲜红的十字——这是十字架的标志!看到这个标志,一时间大家都呆住了。

    朱北国见代小山的脸色也有点不好,就赶紧走上前拉着代小山上下看了看说:

    “小山你没事吧?”

    代小山此时确实有些喘嘘,脸色也不算好,但神情还算平静,只见他轻声回应道:

    “呃……没事没事,刚才我让嬷嬷们开门开窗户通风呢,还让那俩位老人把孩子们都抬到院子里,大屋里根本不能呆人!院子里空气好歹新鲜一些……还有,尼玛我知道这里闹什么瘟疫了......”

    “什么瘟疫啊?”

    朱北国小声问道。

    “初步确诊是肺炭疽......”

    “窝靠!炭疽啊!”

    朱北国突然惊呼了一声,他知道,在这个时代,炭疽病的五日内死亡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别叫别叫!一惊一乍的,其实没事的!反正咱们的人都没事,早就免疫了,只是你们别吓着外人……”

    代小山回头看见孙老和顾船长正一脸关切地望着自己这边,赶紧走过去对两位低声说道:

    “孙老,顾船长,这是烈性炭疽病,请你们告诉在场的澳门人,让他们赶紧组织人把后院大屋背后的牲口棚给迁走,迁得越远越好!还有,把那个粪坑也给填埋了,再撒一层石灰粉,麻痹的,人畜混居,不年年闹瘟疫才怪!”

    “我们有办法治疗吗?”

    此时朱北国跟了过来,语调有些紧张地问了一句。

    “也许有办法……”

    “什么叫也许啊?!”

    此时朱北国的声音里透着某种惊恐。

    “也许的意思是,我们在实验室里试制的抗生素还没有经历过临床试验,全大夫说过的,我们新搞出来的抗生素成分有些复杂,里面有青霉素还有链霉素等等成分,当然还有其它的东西,有的毒性还挺大……”

    代小山小声回答道。

    “那……怎么办?”

    朱北国有些紧张地说。

    “直接用呗!还能怎么办?反正比什么也没有要强……”

    代小山淡定地回应道。

    “又……又是……死马当成活马医?”

    此时的朱北国突然想起了几个月前的某个场景。

516 赞美上帝

    “那是当然的了!所以现在赶紧派人回妮可号,把医疗室里的那三个大纸箱抬过来,那里面有好几个陶罐,装的是青霉素和实验用的链霉素干粉末,其中一个纸箱里的泥封陶罐里装的是提纯后的注射液,全都要带过来,这些都是全大夫在我们临出发前特制的,说是也许能治疗鼠疫之类的烈性传染病,至于效果怎样说也不清楚,但是现在也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其实这个时代的人,身体还是挺能扛的,而且这是一群小孩子,免疫系统正在建设中,也许真的行……”

    代小山全然不顾朱北国受到惊吓的连,自顾自地对他吩咐了一通,显然,他对大屋里的情况有些焦虑。。

    “呃,听你们医生说话怎么都有是心惊肉跳的……”

    朱北国嘟囔了一句,就没有再说什么。

    显然,朱北国有些担心这些药的医疗效果,但代小三立刻安慰朱北国说:

    “哎,你就别纠结这个了,我不过是说点实话而已,放心,这些药的效果肯定不错,因为这是在十七世纪,好了,我不废话了,你们赶紧的吧!动作要快点,这肺炭疽发病很快的,我刚才大概看了看,估计里面有一小半的孩子,如果二十四小时内没有注射或者口服这些青霉素的话,那就很可能没命了!

    还有,让段哥也来吧,毕竟他也是医生,都这方面的专家,放心吧,我们都不会有事的......”

    代小山这一番吩咐下来,大伙立刻分头紧急照办。

    于是孙老顾晋带着朱徐他们开始四处指派人,又跟议员们紧张地交涉,接着,嬷嬷们和传教士们也围拢过去,过了一会儿,徐志跑来告诉代小山,教士们和嬷嬷们也想帮忙,

    代小山听了点头同意,赶紧跑过去对嬷嬷们说,孤儿院里那些没有尚未发病的孩子其实也是身处危险之中的,他要求嬷嬷们立刻打开所有的宿舍窗户通风,并把孩子们转移到另外的院子里,但是最好不要把宿舍里的被褥衣服带出去,然后,所有的地方都要撒上石灰。

    至于那些已经患病的孩子,也要尽快转移到干净的房子里,实在不行,放到通风良好的院子里也行。

    然后又吩咐传教士们去找大铁锅,架到院子里上火烧开水,再找一些白布和干净衣服过来,大屋里面孩子们身上的衣服要全部脱下,孩子身上麻布也要全部放到铁锅里用开水煮半个小时以上。

    接着又吩咐教士们去找生石灰,越多越好,过了不久,段乐越侯相麟李三多哥几个也坐着马车赶到现场,他们从马车上抬下来三个大纸箱,里面咣当咣当的,听起来貌似有很多陶罐,代小山看见特效药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跑过去叫上哥几个,两位医生开始给哥几个分配具体的治疗工作......

    两个小时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但仁慈堂的这两个院子已经变得人声鼎沸,一大群人在院子里来回穿梭地奔忙着,在两个院子的中央,几个大号水锅里的水被煮开了,烟火和水蒸气交织在一起。

    此时人们的鼻腔里充斥着石灰的气味,整个院落与几个小时前的死寂完全判若两个世界。

    此时此刻,代小山和段乐越正在里面的院子里忙着,很快,一个个身上盖着干净白麻布的发病孩子被担架抬到院子里,孩子们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投入了开水锅中,侯相麟和李三多当两位医生的助手,分别上去按着孩子们的胳膊,代小山和段乐越一人拿一个注射器,从起开了泥封的一个陶罐里抽了一点液体,推了一下排出气体,熟练地一针注射下去。

    然后拿起水杯给每个孩子不由分说地灌下含有疑似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粉末的温热水。

    孩子们在注射喝水完毕后,旁边的两位嬷嬷赶紧用白布把孩子的身体裹好,只露出了胳膊和肩膀,这天气虽然不冷,但还是要预防感冒,因为此时这些孩子身体极弱,经不起任何冷热交替。

    孩子被裹好后,由徐志和朱北国负责抱到另外一间屋子里,每次朱徐二人抱着孩子进来,都有几个嬷嬷迎过来,她们接过孩子,放到事先安排好的床铺上。

    此时整间屋子里已经是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石灰水的气味冲天,现在,已经有几个孩子躺在那里了,里面还有几个嬷嬷们正在那里给孩子们喂水、摸着孩子的脑门试体温,并随时观察报告孩子的情况。

    随后,具备一些医疗急救经验的顾晋也加入了进来,这个小组是顾晋和孙老组成的,顾晋拿着注射器刚刚给一个小女孩扎完针,孙老就在旁边抱起送给站在旁边的嬷嬷,然后又到下一个孩子身边继续注射。

    院子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的,有的在给火塘添柴,有的在添水,有的在搬运石灰,还有送饭的晾衣服的,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整个院子虽然人来人往,却是井然有序……

    大家就这样忙活了一个通宵,到了第二天的中午,终于有好消息传了出来:

    院子里孩子们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任何一例死亡,各种迹象表明,纳些患病孩子们的病情也明显地停止了恶化。

    细心的嬷嬷们还发现,所有患病的孩子们正在慢慢恢复神智!

    随后没多久,嬷嬷们终于欣喜地发现,这些孩子们的高烧已经开始消退,原先非常严重的咳嗽也大大的减轻,不少孩子的睡眠逐渐沉稳,呼吸也变得均匀,面色也正在恢复血色,而且已经没有孩子抽搐了。

    至此,众人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原本从那天上午直至昨天傍晚,这个院子里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死一个孩子,然而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居然已经没有任何死亡发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于是,整个院落都沉浸在巨大的欢腾之中,兴奋的嬷嬷们飞奔而出,她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仁慈堂的掌院嬷嬷,随后,市议会和布加诺总督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片刻之后,从圣保禄大教堂到圣母雪地殿教堂,悠扬的钟声一齐敲响,与此同时,教堂里的人们高声地唱着赞美圣地的诗句,人们虔诚地祈祷着,是上帝派来了澳洲人把肆虐了澳门城十几年的冬季瘟疫给扑灭消了!

    澳门市民十几年来终于没有在这段时间里人心惶惶地避居城外,或者临时住在船上,城外的棺材铺破天荒地没有了以往的生意——这场瘟疫,只有六个孩子因为病情严重不治而身亡。

    根据亲眼目睹澳洲人救治过程的教士们说,当时本来有四个小女孩被认为已经断气死亡了,但代医生仔细查看了一番后,给每个孩子都打了一针,然后,奇迹讲究发生了,所有的小女孩居然苏醒了过来!

    上帝保佑,她们都活了!

    仅仅过了一天,澳门满城都在传说着澳洲人和他们的神医代小山的传奇故事。

    澳洲人和教士嬷嬷们昨天晚上几乎是通宵的忙碌,让每个患病的孩子接受了一种叫“注射术”的治疗方法,这是教士们给取的名字,到最后,整个孤儿院里的孩子----包括那些没有患病的都被“注射”了。

    至于那些接受了治疗的病孩,根据代神医的说法,这些孩子已经没有危险了。

    果然,才过了两天,一部分孩子居然已经可以下地了,但是代神医仍然不让这些孩子回到自己的住处,他要求这些孩子——包括负责照顾孩子们的嬷嬷和传教士们都不能离开院子,他告诉特地赶来了解情况布加诺总督说,这种隔离需要持续一周。

    于是,代神医的吩咐像圣旨一样被严格地执行了。

517 关于澳洲人的“对等”

    以此同时,澳门城周边的石灰窑生意好得出奇,因为澳门市民在昨晚看见了教士们如何用石灰水撒扫庭院,如何用石灰去填埋粪坑和阴沟。

    于是市民们出于对瘟疫的恐惧,加上这也是传说中的代神医的吩咐,不少市民也开始效仿这一做法。

    结果在随后的那些日子里,澳门城里几乎到处都充斥着烧生石灰的气味,市民们走在街上,脚底下都踩着石灰,人们甚至时不时地从一些洞开的大门口外窥见一片白皑皑的庭院,大大小小的水沟里时不时的排会出一缕白色的石灰水,大街两边的明渠水道也流淌着灰白色的石灰水,总之,目前整个澳门城几乎被石灰给覆盖了一遍,就连总督府也不例外。

    就在全城的钟声齐响的时刻,布加诺总督正从家中往孤儿院赶,一路上他的秘书和黑人管家已经喋喋不休了一路,都是关于澳洲人如何用神奇的方法消灭了瘟疫的事情。

    其实总督大人已经在出发前就做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立刻给予澳洲人和澳洲货物“最优惠税收”待遇,力争让澳洲人把澳门作为面向大陆的原料与成品的采购中心。二是给予在澳门那四家参与了这次贸易的华商“国民待遇”,也就是说,将给予与葡萄牙商人平等的贸易地位。

    虽然要实现这两个决定,还要说服市议会的议员们,但布加诺总督认为问题不大,因为那四家实力强大的华商本来就跟市议会的绅士们有着复杂深厚的人脉关系。

    显然,这两个决定的背后其实有着重大的贸易利益,通过这两天的交流,总督大人已经了解到,澳洲人十分需要大陆的矿产和各种原材料,而澳门作为与清廷关系不错的“柔远之夷”,恰恰有充分的条件成为这个中转集散中心。

    虽然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商机和多大的前程目前谁也说不清楚,但从澳洲人的“豪富”和葡萄牙商人们反馈回来的采购量看,仅仅是当前的买卖生意,哪怕是“最优惠税收”,也至少能让今年澳门总督府的税收绝对值增加三成!

    当然了,以上这两点也是孙老后来在市议会大厅里与总督当面交涉过的事情,而且澳洲人很公平地提出,“最优惠税收”是双向的,表示一旦澳门港减少双方的贸易壁垒,给予澳洲联邦在贸易方面的优惠,那么葡萄牙商人在澳洲联邦控制下的所有港口也将享受对等的待遇。

    此时无论是布加诺总督还是皮蒙特,都注意到澳洲人从孙议长、舰队司令顾晋,到他们的贸易代表们,都一直在强调“对等”两字。

    显然,这已经明确地表述出,澳洲人自己港口的对外开放程度,取决于对方港口的开放程度。

    同时,两位总督也注意到,每当澳洲人说,将“对等地给予葡萄牙商人贸易税收优惠和非关税壁垒减免”的时候,并没有提及葡萄牙东印度公司,而只是笼统地说:

    “给予葡萄牙籍商人对等优惠和便利……”

    显然,这个说法让总督和澳门的议员们有些紧张。

    因为,这意味着那些数量巨大的、如散兵游勇般活跃在南洋的各种小海贸公司、甚至是个人商贩,最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跑到澳洲人那里做生意。

    要知道澳洲人手里有珍奇的澳洲货,因此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澳洲人的名声鹊起,将有越来越多的海商会自发地跑到澳洲人那里,成为人家的贸易伙伴。

    显然,这是因为只有在澳洲人的港口,他们才不会被各种歧视性的税收和贸易壁垒所限制,而这些葡籍的的客户们,原本只能在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羽翼笼罩下生存,在澳洲人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外国港口愿意庇护他们。

    对于这些海商而言,只要简单地进行一番利弊权衡,就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澳洲人的怀抱,而在过去,东印度公司一家独大,哪怕葡印公司对他们有更多的盘剥,这些商人也必须忍受。

    而且,澳洲人早就明确说明了的,这个待遇不仅仅只给葡萄牙商人,二十针对全世界然后一个国家的商人!

    是的,澳洲联邦的孙议长已经在市议会发表了他们的宣言,显然这个宣言不仅仅是说给葡萄牙人听的,而是对这个世界发出的声音。

    由此,布加诺总督完全可以合理脑补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当孙老的演讲结束后,潜伏在澳门城里的各国情报员们,肯定会千方百计地拿到演讲文本,大约一个月后,这些翻译文本可能就会出现在巴达维亚荷印公司的总部,可能就会出现在马尼拉总督府的案头,然后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可能会被送到印度次大陆的各国东印度公司总部。

    其它的就不说了,如果澳洲人也让荷兰人接受这种“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理念的话,荷兰人必然会成为澳洲人的盟友。

    显然,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这帮来自尼德兰底地的、唯利是图的商贩们,这帮异教徒,他们的眼里只有生意!

    好吧,如果真的是那样,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南洋地区的贸易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嗯,自从澳洲人出现后,情况好像发生了某种变化,敏锐的总督和议员们都隐隐约约地觉得,这种变化可能是颠覆性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何去何从呢?大概只有上帝知道……

    不得不说,对这些形势变化想得最多、最深远的是澳门总督布加诺总督,因为他的澳门港突然多出来了一个竞争同胞对手——帝汶。

    他知道那位流亡总督皮蒙特肯定跟澳洲人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好吧,为了能收复那个属于葡萄牙人的、富饶的南洋贸易据点,皮蒙特的这个做法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也很担心,这样会让澳洲人的贸易重点从此转移到帝汶岛,从而使得澳门港可能渐渐地失去传统的主导地位。

    尽管澳门是所有欧洲国家唯一的在远东大陆的贸易据点,但是澳洲人显然有一个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好像只对城里的那些亲大明的华商群体感兴趣,而且他也从各方渠道了解到,澳洲人里确实有一大群人很不喜欢北方那个鞑靼王子的朝廷。

    这已经不是传闻了,而是真实的存在。

    特别是当孙老他们多次向他主动打听起内陆大明朝廷的现状时,布加诺总督就明显地看得出来,这群澳洲人对那位流亡到内陆西部群山里的、目前渺无音讯的大明皇帝充满着同情。

    因此,他必须采取某些主动行动来巩固澳门与澳洲人的关系。

    现在,瘟疫的事情已经解决,总督认为应该跟议员们认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他要给予那些亲大明的华商群体公平对等的地位,他打算跟仍然活跃在两广一带,特别是广西沿海一带的大明总兵和游击将军们取得联系。

    当然了,他还要投其所好,继续维持与大清官员的利益链,以便能够顺利获得澳洲人感兴趣的各种物资,要知道,这些物资中有许多是禁止外运的,不过布加诺总督有办法得到这些物资。

    他相信,市议会里的这些议员也一定会同意他的做法。

518 医生们的打算

    澳门的总督和市议员们心里也清楚,虽然“最优惠”的税收让市**降低了税率,但如果真如孙老说的,自由流通造成的贸易繁荣将让未来的澳门富得流油的话,这当然就是应该做的事情。

    而且,那些议员们谁没有大陆方面的生意渠道呢?澳洲人的采购清单上列有上百种商品,议员们会感兴趣的……

    此时此刻,在澳门港东码头的最南端,卡萨公主号的停泊位附近,已经变得人来人往,十分的热闹。

    帝汶流亡总督皮蒙特先生正坐在船长室的高背椅上,对着来访的一众客人们喋喋不休地讲着什么。

    如今的皮蒙特非常的忙碌,他有许多大事要做。

    除了招募士兵、采购武器弹药、准备出海给养以外,另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拉一波出海打仗的赞助了。

    卡萨公主号,这艘高大雄伟的中型盖伦帆船如今已经修缮完成,因为许多地方都得到了加强,使得这艘战舰成为帝纹流亡总督的座舰。

    于是在卡萨公主号停泊的这个码头上,这段日子里经历了门从可罗雀到宾客盈门的巨大转变。

    自从澳洲人来到澳门那一刻起,随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当初皮蒙特和他的船员们对澳门市民们讲述的“奇遇”没有一件事是假的。

    因此皮蒙特在澳门城经历了被漠视、被鄙视到被理解、被敬佩的整个过程,这个大伏大起的人生经历,让他这些天都兴奋得无法睡个好觉,但他仍然感觉不到疲惫,甚至还有一些亢奋。

    如今澳门城里的富人们,终于对皮蒙特即将开始的收复帝纹之旅抱有信心了,这两天前来商议投资这场战争的人络绎不绝,当然了,在进入正题之前,他们必须听一遍诸如:

    “我早就告诉过你们xxxx,而你们当初却是xxxx,现在才知道xxxx,虽然有点晚,但我可以考虑xxxx……”这一类的开场白。

    但是不管怎样,来宾们都很有耐心且态度恭谨地听着这些絮叨,而且今天最新的消息是,澳洲人已经正式承认了,他们确实与皮蒙特总督签订了一个共同开发帝纹岛的协议,并且妮可号和骄傲号也将参加收复帝力城的战斗。

    接下来,在收复帝力港后,将把那个港口建设成一个重要的澳洲货集散中心和澳洲人的采购中心!

    据说,市议会的议员们在前几天的餐会上见到的各种澳洲商品——包括那种神奇的香料,都将在皮蒙特总督的帝纹岛进行大宗贸易。

    当然了,皮蒙特也表示,你们如果赞助我,那么你们将获得这些贸易的一定份额,据说,皮蒙特再度要根据对帝汶收复战的贡献度来划分贸易比例。

    而且还有小道消息说,除了玛格丽特女公爵外,还有四大华商参与其中,另外一个确切信息说,布加诺总督已经以私人名义入股了……

    与门厅若市的卡萨公主号相对应的,是南边那个深水码头的热闹。

    因为骄傲号就停泊在那里,每天从早到晚,各种大小船只穿梭往来于妮可号和骄傲号之间,因为大宗交易都在码头广场上进行,所以这里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从朝阳出生到夕阳西下,码头上和海面上的繁忙一直没有消停过。

    除了做大宗生意的商人以外,这里还有各类小商小贩,当然还有穿梭其间看热闹的市民们。

    因为澳洲人时不时的会下船来买东西,这些人有的还来自远处海面上的大铁船,而且他们好像根本不在乎眼前的商品价格,唯一的要求就是质量,为此澳门城里的一些商铺甚至在广场上临时搭起了摊位,专门满足这些豪客们的消费。

    当然了,市民们的另外一个看点就是那些集体下船的“小和尚”们,如今的澳门市民已经对澳洲人相当熟悉了,毕竟这是一群非常受欢迎的消费者,而且还都是大家公认的、这座城市里最靓的一群靓仔。

    因此,这里经常会有澳门城里妹子们结伴穿梭在人群里看热闹,其中葡萄牙的、混血的妹子都有……

    直到夜幕堪堪降临,小广场的热闹才终于消散……

    时间回到刚刚扑灭瘟疫的那条下午,昨天折腾了一夜的孙老他们还在睡觉,此时顾晋却下令,除了下午去孤儿院检查的代小山和几个助手外,今天晚上所有人都不能离船,澳门城现在瘟疫刚刚得到控制,虽然大伙有免疫,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晚上禁止外出,至于的下船观光获得也要看情况再做决定,总之一切都要以安全为中心。

    到了晚上,段乐越代小山他们几个终于回来了,于是船上那帮无聊的船员们发现,医生们一回船就跟孙老顾晋他们谈了很久,然后连晚饭都只是拿了个馒头就走,那两位一声也不多说什么话,而是把自己关在医务室里写东西去了。

    过了一会儿,通讯室里的徐志和朱北国他们突然变得忙活起来,他们好像正在用电报跟家里联系着什么事情,于是年青人们拦住了从昨天起,就一直跟着医生们在孤儿院忙碌的徐志问道:

    “徐哥,你们几位神神秘秘的都在忙什么呢?”

    徐志听了赶紧回应说,我们正忙着发电报啊,医生们写一段,我翻成电码,然后交到朱博士那里发报呗!

    “有什么事情啊?”

    众人又问。

    “哦,内容是关于那些孤儿院的孩子们的,两位大夫想收留那些孩子……”

    徐志补充了一句。

    “什么?我们需要孩子吗?”

    “貌似,我们好像更应该招成年劳动力吧?”

    “是啊,成年人才是劳动力啊!”

    “这个嘛……算了,一句话我也说不清楚,我现在只是个译电报的,孙老说了,明天一大早就要开会讨论,听说红楼那边也要同步开会,还说这是个重大的讨论事项,听说明天医生们还要作个专题报告呢,朱博士和李律师也在医务室里参与讨论,明天,等明天讨论的时候再说啦…… ”

    徐志匆匆忙忙地解说了一番就走了,只留下一群年青人站在那里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但都莫衷一是……

    果然,就在船队抵达澳门的第四天一大早,所有人都接到了顾船长的通知,今天的下船观光暂时终止。

    上午八点半,大家又接到孙老的通知,立刻集中到妮可号上开会,参加人员是除了李三多等几位留守骄傲号的以外所有人员,会议地点是船员大餐厅,会议由孙老主持。

    孙老的开场白言简意赅,他说今天是我们这里和家里同时开会讨论,议题只有一个:代小山和段乐越医生联合提出的一个议案:收留收养澳门仁慈堂孤儿院里所有的孩子。

    孙老接着说,至于能不能收留、怎么收留,这些讨论大家先暂时放一放,让我们首先听一听小山和段大夫他们的书面报告吧,好了,两位医生,你们谁开讲?

519 孩子们的归宿

    “此事小山是首倡,还是小山讲吧。”

    看得出来,两位医生都有些睡眠不足,估计昨天晚上是熬夜了,听到孙老点名,段乐越捂嘴打了一个轻哈欠,看了一眼旁边的代小山回应道。

    后者听了,也揉了揉有些睡眠不足的脸,看了看摆在面前的一张纸,点点头说道:

    “好的,这个书面报告一共两份,一份在孙老那里,也电报给家里讨论去了,在这里我就脱稿讲讲。”

    果然是是熬夜了的原因,代小山的眼睛有些红,一开口声音也是沙哑的。

    “呃……大家都知道,从前天晚上到昨晚,我们忙碌了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我们不但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另外一面,还真正接触到新世界的教会,说老实话,对于我们而言,有点颠覆三观。

    我和段哥跟孤儿院的安格薇尔院长嬷嬷接触很多,现在我们知道了,她同时也是圣母院的院长,我想,现在我们应该是朋友了。

    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澳门城里的声望很高,原因是她所做的慈善事业确实挽救了不少幼小的生命。

    关于收留孤儿院孩子的事情,起因是出于医生的职业习惯,我要求给每个患病的孩子每天早上增加一个鸡蛋以补充营养,然而我发现安格薇尔院长面露吃惊的神色,没错,你们没有听错,不是为难的神色,而是吃惊。

    我随口一问说,难道有什么困难吗?

    她笑着摇摇头,说根本没有鸡蛋,鸡蛋这种东西在孤儿院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孩子们的餐桌上过,包括我和其他嬷嬷们也几乎没有鸡蛋吃。

    然后她详细的介绍了自己和孤儿院近两百个孩子的食谱,每天的早餐是稀粥和咸菜,中午是一块黑面包或者馒头,没有菜,只有晚餐稍微像样一点,有黑面包或者馒头,外加炒青菜和菜汤。

    肉汤在周一和周五晚上有,如果没有肉汤的话,有一些时令水果代替,好了,所有就是这些了。

    这也是为什么孙老他们这两天满世界买鸡蛋送到孤儿院的原因。

    然后,我又问了一下这些孩子们的出路问题,院长嬷嬷告诉我,孩子们没有父母亲戚,所以他(她)们通常的出路就是给别人做工或者出嫁,女孩在六岁的时候就有人要了,通常是一些大户。

    当然也有普通人家,大户人家是来买仆人的,而普通人家是来买童养媳的。

    还有一些商人,他们的船上需要水手,一些年龄到了十到十二岁的男孩,会被船长们买了去,船上需要一些孩子做杂工,或者做见习水手。

    因为这些孩子多多少少在教会学校受到过识字教育,还是基督徒,因此人也通常比较可靠,能吃苦也肯吃苦,干活也比较勤快,所以这些孩子长大后,还是比较受买主欢迎的,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便宜。

    我们之间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可以说是很深入了,然后当我把一包实验室里出产的青霉素药粉交到院长嬷嬷手里时,我看见嬷嬷底下了头,而且我能确定,她的眼睛里有泪花。

    我猜她一定是想到了什么,她最后低声说道,至于这些孩子的最终命运如何,孩子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她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她一定是听到了什么,或者知道了什么。

    但是她无能为力,因为孤儿院能把孩子们养到七八岁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我听得很清楚,徐志当时翻译的也很准确,院长嬷嬷在给我介绍这些孩子的时候明确说的是“买”,是的,孤儿院把孩子养大,然后卖给用户,嗯,你们不要惊讶,这个时代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上也没有什么未成年人和青春期的概念,是否成年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干活和不能干活,女孩子成年的标志就是来没来月经——哪怕小女孩八岁就来了也是回被视为成年。

    “买卖人口?”

    “估计还有人口贩运……”

    “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些行为简直就是犯罪,但是,在这个时代,可能还是挽救生命的善事呢。”

    “不过确实有些颠倒三观……”

    “问题是咱们也是孤儿,应该你理解吧?”

    听到这里,代小山赶紧拍拍手人大会安静,然后继续说道:

    “好了好了,请大家不要吃惊了,在这个时代,社会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正常的,而且孤儿院能做成这样就已经是这个社会上下公认的、受到赞赏的、典型的慈善事业了!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样的孤儿院的情况,这些孩子的结局是什么?于是这时我就突然想到,我们北边的大陆上,那个大清,有没有孤儿院还是个未知数呢!

    想到这里,我又专门问了院长嬷嬷一个问题,我说,假设,我强调了假设这两个字,如果我们把这些孩子都买下来可以吗?

    嬷嬷当场回答道,如果你们能买下,那是这些孩子们的福气,孩子们一定是受到上帝的青睐了……

    然后我又问了一个问题,我当时对院长嬷嬷说,请原谅我问您一个残酷的问题,您可以不回答,嬷嬷回答说,她亲眼见过所有残酷的事情,尊敬的医生,您问吧。

    我说,看得出来你们的资金短缺很严重,那么,如果有人在你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有人放了一个弃婴在你们的门口,你们怎么办?

    嬷嬷沉默了一会,她抬起头面对我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她告诉我,最困难的时候,她们----嬷嬷们只能用大声祈祷来掩盖孩子的哭声,直到婴儿再也不哭为止……”

    这时代小山停顿了一下,看着安静的会场,呼出一口气,继续说道:

    “然后,我就说……我明白了,那么,我假设一个情况,院长嬷嬷……假设,您现在没有资金问题,那么尊敬的院长嬷嬷,您能收养多少孩子呢?”

    “代哥,虽然你说假设这个词,但我明白已经明白你的想法了,本人表示完全支持!”

    “哎哎!魏鸿,等代哥把话说完……”

    众人显然有些不满魏鸿打断了代小山的讲话,此时医生倒是笑着对后者点点头,接着对大伙说道:

    “各位,安格尔嬷嬷听我这么一说,当时就有点惊讶,她就那样定定地看着我,好像要确认我说的话,于是我又重复一遍说,如果我们给你足够的资金,您能救助多少孩子?

    嬷嬷当时又流眼泪了,然后泪眼婆娑的看着我们,是吧徐志?你当时在旁边做翻译,你应该看得最清楚了。”

    “是的,显然院长嬷嬷当时仍然不相信她刚刚听到的话。”

    徐志在旁边补充道。

    “没错,我也看的出来,嬷嬷很惊讶,是的,她还望了望我,说你真的是天使吗?”

    “院长嬷嬷还让我再翻译一遍,我就重复翻译了一遍……”

    “然后呢?”

    听众里有人急迫地追问道。

520 官府和士绅们不喜欢的事物

    于是代小山这才接着说:

    “徐志再次翻译完后,院长嬷嬷当时就沉吟了片刻,然后对我说,如果没有资金问题----这是他她一字一句地告诉我的,她说,教会在澳门、广州、韶关和惠州城里的弟兄会教堂以及救济院,几个地方加起来,每个月都可以收养七、八个甚至十个孩子。

    而且,如今内地的教堂里还有很多孤儿,其中以女孩子为主,这些女孩子最终可能会在长大后被人买走,而男孩子相对较少,只是这些年因为战乱,男孩子的孤儿也多了一些。

    当然了,主要还是女孩子,特别是女婴,安格尔嬷嬷告诉我和徐志,她曾经在内地教堂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当地人重男轻女,经常会因为生出来的是女婴,就把婴儿扔进沼泽里溺死,有时候,那些女婴的哭声还会招来野狗和豺狼,甚至当这些婴儿尚存气息的时候,就遭到野生动物的啃食,她的孤儿院里就有这样的女孩,她们很幸运地被当地教堂里的嬷嬷救了出来。

    但是,因为条件实在是有限,当地大多数女婴最终都成为这些野生动物的口中食物。

    安格尔嬷嬷告诉我,那些日子里,她每天都要去沼泽或者水边,在树枝上挂上一个个篮子,然后留下字条,说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婴儿,请不要杀死她们,把孩子放进篮子里吧,然后她会定期去那里回收这些篮子......

    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当地人大多数都不识字,那些字条不仅收效甚微,就连挂在树枝上的竹篮子都会被人拿走。

    没办法,那时候嬷嬷几乎每天都要去沼泽或者水边来回巡查,只要遇到那些想溺死女婴的人,她都会哀求那些人把孩子给她……

    所以,她曾经收养过许多女婴,然而即便是这样,大概也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能活到成年。

    不过,到了后来,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教堂收孩子是为了拿去炼丹用的,于是就有人把教堂告到了官府那里,指责教堂私贩人口,惊骇世俗,图谋不轨,于是,让许多教堂都无法在当地立足,最后,安格尔嬷嬷也被迫离开了那里……”

    代小山说到这里,突然就有些说不下去了,此时餐厅里也是一片默然,看到大伙半晌没有发言的,此时徐志接着代小山的话头继续给大家介绍说:

    “因此安格尔嬷嬷告诉我们说,刚才说的这些收养数字只多不少----如果官府没有强行关闭教堂的话。

    然后我就问,官府真的会关闭教堂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官兵确实强行关闭了许多教堂,并且拆掉了教堂上屋顶上的十字架,不仅驱赶教士,还经常打压汉人教徒……

    不过嬷嬷告诉我们,好在这些官兵也不是天天来,特别是教会对当地官府的上层进行了某种活动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特别是最近,据说平南王尚可喜的某个嫔妃先是皈依了佛门,然后后又改投了基督,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东方教会跟平南王有了某种关系。

    再加上平南王如今正在开私市敛财,王爷知道,教会是与夷人贸易的助力,故当前在广州周边几个州县,教会尚能正常运作,但也因为时不时有当地士绅从中抵触和作梗,官府和平南王亦多是管大不管小,管粗不管细,有些地方还鞭长莫及,因此,目前这些教会在许多地方也只能是勉强运作而已……”

    这时大伙听得有些缓过劲来了,会场里有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

    “官府为什么要驱赶教会呢?”

    “文化冲突呗!”

    “怕是担心老百姓聚众闹事吧?地方官很怕这些事情的……”

    “难道是有经济纠纷吗?比如土地什么的。”

    “听说还有教徒与非教徒之间的隔阂……”

    “难道是教堂的日常活动有扰民?”

    “可能是宗教仪式比较神秘,各种仪式活动让周围的人们感到不安吗吧?”

    “我记得旧世界某个大佬写了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这大概就是个例子吧?”

    听到大家的议论,段乐越却微笑着摇摇头,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徐志的话继续说道:

    “其实当时我也当面向院长嬷嬷问过这个问题,嬷嬷的回答是,关闭教堂驱赶教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当然也包括在座各位刚才说的一些内容,教堂与当地居民,特别是与非教徒居民之间,确实会产生各种纠纷,人们聚在一起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的,这些本来就难免。

    但是,我觉得安格尔嬷嬷的观点有些与众不同,她和澳门的东方主教大人都认为,经济问题和风俗的差异确实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原因。

    安格尔嬷嬷告诉我,作为掌院嬷嬷,她曾经游历了沿海内陆的许多个省,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说,内地的情况虽然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基督徒中很少有当地的读书人,因为这些读四书五经长大的人并不接受基督教的教义,反而是那些没有被四书五经熏陶过的普通人,对基督的认可度比较高,因此,教会经常会受到来自士绅阶层的攻击和歧视。

    另外还有一个大矛盾无法解决:那些曾经当过官和正在做官的读书人非常非常不喜欢基督教的教义。

    因为教徒们只跪拜上帝,不崇拜偶像,无论是软件的还是神鬼,一个真正的、虔诚的基督徒是不跪拜偶像的、

    也就是说,基督徒其实是不敬鬼神的,至于见到官员,基督徒那就更不肯下跪,也不主动磕头了。

    因为教义上说的很清楚:在上帝面前没有贫富贵贱,都是上帝的羔羊,因此,一旦遇到较真的教徒,还真的就不愿意跪拜这些官儿们。

    因此,官员们便指责基督教的教徒是目无君父之徒,没有上下尊卑,甚至引申说教徒是一群不接受三纲五常的人,而在儒家传统眼中,这就是一群丧失了人伦的人,综上所述,基督徒又如何能让官府和士绅们接受呢?

    安格尔嬷嬷明确告诉我们,其实,这才是官府不喜欢我们的根本原因。”

    段乐越大夫的一席话让大伙的讨论更加的热烈,不少人纷纷点头赞同说,就是嘛,那个教义如果真的深入人心,肯定会动摇统治秩序啊,皇帝老儿和国王们肯定不愿意属下的人民滋生哪怕一丁点平等意识,因为这会从根本上动摇皇帝和国王们的统治!

    “院长嬷嬷果然是看得透啊……”

    “唉……思想太先进也不太好,这种人会被视为另类,然后就会被迫害……”

    人群里有人叹了一口气评论道。

    “思想先进吗?嗯……好像也算不上有多先进吧?你只要你把《圣经》里的文字读得稍微透彻一点,透过那些表面文字,稍微想一想就能读出《圣经》里的真实含义的。”

    顾晋这时也点点头回应了一句:

    “最令人吃惊的是,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宗教教义哎!可见人类的这种平等思想很早就有了,近代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也只不过是发挥了一下古人的智慧而已……”

    顾晋平时很难得插话回应大伙的议论,因此顾船长的这一番话立刻让大家抖听得频频点头。

521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此时旁边的朱北国评论道:

    “嗯,顾船长说的很对,由于教义冲突的问题,皇帝王们是非常敏锐的,在历史上,越是英明神武的帝王,越是想方设法镇压或者挑战宗教,特别是那些教义里有平等基因的宗教。”

    “朱哥,照你这么说,那为什么欧洲的国王们却都是基督徒呢?按道理说这些国王们应该反对基督教的呀?”

    “你说的对,但是别忘了,欧洲的国王们并没有停止过对基督教的各种挑战,在欧洲历史上,教皇、教会与世俗王权的冲突还少吗?各位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这里面的各种争斗激烈着呢……

    不过,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欧洲的君权一直不强大,国家又有那么多,而且还一直是分封制,所以王权从来没有真正大统一过,因此宗教才能有条件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

    不然的话,各位试想一下,如果欧洲出现了一个秦始皇一样的人物,让欧洲变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显然跟咱们大天朝就一样了嘛,别说基督教了,在咱们大天朝,就是那个比较附和皇帝们统治需要的儒教都要遭遇焚书坑儒的待遇,道教佛教也因为各种原因时兴时灭,换成基督教,肯定早就式微了......

    哦,不好意思哈,各位医生请继续,院长嬷嬷后来怎么说的?”

    说到这里朱北国突然意识到自己又图一时嘴快,让这个会议的主题跑偏了,他顿感惭愧,赶紧硬生生地止住了自己的发言。

    此时的代小山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 他笑着对朱北国说:

    “没关系啦,朱大博士说的对,院长嬷嬷的见识真的不俗,嬷嬷确实也告诉过我们,如果能够贿赂当地的地方官,这些教堂和救济院是可以继续运作的,但是,她们没有多余的银钱去满足这些地方官们的**......”

    代小山说到这里,脸色变得严肃而庄重,他提高音量,放缓语速,对大家说道:

    “在此,我郑重向全体大会提出一个议案:我们应该收留这些孩子!要尽可能多的收留这些孩子!我们做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顺天应人,慈悲为怀,更是我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得长远一点,如果有了这些孩子,几年后,他们和她们将是我们这个群体,或者说,是未来我们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

    请大家想一想,有这么一群从小就在我们的教育体系熏陶出来的人,这群人中的绝大多数必然是跟我们理念相同的人,因为只有理念相同的人,才能最终走到一起,这群人必然是我们的坚定拥护者。

    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在观念和习俗上可能会跟这个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就跟我们自己一样,但这反而让这群人与我们捆得更紧,更何况我们之间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对不对?。

    尽管孩子们目前还不是劳动力,甚至还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精力和物资,不过请各位想想,若干年后我们会获得一群有知识有文化的、并且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脉相承的劳动力,那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要知道,那是一群优质的高素质劳动力啊,我们从此就有了一群天然的同盟者,那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不吐不快,本人认为,对于成年劳动力的引进问题,我们要深思熟虑,要慎重考虑,不能突然引入过多,要充分考虑到我们的驾驭能力。

    没错,我说的就是驾驭能力,具体说,是我们的领导力问题。

    我并不不认为咱们这些“神奇的澳洲人”天生就有领导能力,也不认为我们往前穿越了几百年,就能凭一些超前的知识凌驾于我们的祖先之上,更不可以任意的役使这些人。

    实际情况也是这玩意,并没有多大可能的——所谓王八之气四散,在猪脚光环的照耀下,然后让这个时代的人在我们的脚下膜拜。

    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梦呓而已!

    各位,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是傻瓜,事实上,任何时代的人都不是傻瓜。

    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现代智人这个物种从诞生那天起,大脑的智力水平是没有什么根本性差别的,哪怕有差别,不过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见识而已长短而已,但是在其它方面,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优势可以让别人服气。

    一句话,我们不要有什么能够驾驭古人的优越感,不是那样的。

    还有,我不知道大家估算过没有,如果我们的工农业体系建立起来,如果我们的商业贸易体系走向正轨,需要多少劳动力呢?肯定不是个小数目吧?

    我们需要引进的劳动力是如此之多,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一大群忠诚的、有利益相关的、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理念上讲的同路人,没有这样一大群天然的拥护者,我们能够驾驭那个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吗?

    难道,就凭我们这九十三个“神奇的澳洲人”就可以驾驭这个世界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为千古不变的定律,千万要小心啊伙伴们!

    总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被我们收留培养出来的孩子们才是我们真正的拥护者,用一句时髦话来讲,这些孩子才是我们的铁粉,才是我们的基本盘,才是我们真正可以倚仗的未来......”

    毫无疑问,众人被代小山的这一番抽丝剥茧的讲话给刺激到了,大家开始进入了热烈讨论阶段......

    那天,妮可号船员餐厅里关于孩子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尽管有不少人觉得收留这些孩子不是一件吹糠见米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样,代段朱徐等人的发言也确实让大家意识到,收养这些孩子对我们的穿越大业具有非同寻常的、长远的战略意义。

    大伙尤其对代小山最后的那段发言印象深刻,很多人纷纷表示说,代哥的这个看法,从侧面说明了前一阵子我们制定“闷声发财”战略的内涵。

    总之代哥说的很对,我们肯定应该收养这些孩子,刚才几位的发言很有道理,也总结得很到位,如果我们这个不足百人的穿越队伍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话,那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接下来,大伙越是深入讨论,也越是感觉到,目前咱们的处境好像真的有些危险呢,如今咱们已经有些名声在外了,辛亏咱们的实力尚未被世人全部窥探清楚,人们心存忌惮,但是,万一世人突然知道,我们只有这区区九十三人的话......

    众人想到这里无不悚然一惊,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

    别忘了,眼前的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法度可讲,基本上都是用利益和实力说话的,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况咱们的“神奇”已经是名声在外了,咱们这些人说不定有一天会成为别人觊觎的对象,如果没有抓紧时间提高我们对抗这个世界的实力,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

522 落袋为安

    紧接着是侯相麟站出来发言,他说,我们现在的优势只是有钱而已,要说武力值,当然也很强,但那是因为别人不了解我们的底细,就这些人,哪怕船坚炮利又能怎样?何况枪炮的子弹也是有限的,说真的,这一切想想都令人后怕。

    所以本人极为赞成医生们的说法,成年劳动力的引进要慎重,至少,把外来劳动力引进莫宁顿岛这一点要非常的慎重,那是咱们的大本营,如今那里已经有几百个老实巴交的汉人了,再多一些,也许还行,但如果成千上万的,恐怕真的难以驾驭。

    于是**等人立刻建议说,我们其实可以考虑跟皮蒙特认真合作一下开发帝汶岛的事情,就地充分利用那里的劳动力,在帝汶收复后,开发建设我们的保税区,那里应该能搞一些劳动密集行的产业,万一出了乱子,大不了一走了之,反正也伤及不到我们的根据地。

    这时任柯也附和说,如果归化成功了,再以此为跳板,经过考核后再适当向家里移民一些也可以。

    而且我们还有一个紫霞岛可以移民呢,这也是成年劳动力的一个去处。

    所以孩子们当然要收留,成年劳动力也要,只不过不去莫宁顿岛而已,各位觉得我们的这个建议如何?

    任柯**他们的建议立刻收获到许多赞许的声音,不少人认为这个策略不疾不徐,有慎重思考,又有积极进取,确实是个好策略。

    话题讨论到这里,显然大家对****们的问题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

    接下来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具体收养的问题,代小山这时又站起身发言说,本人认为,目前,在****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有两个:一个是低调行事,另外一个嘛,是需要一个能说得出口的公开名义。

    望着逐渐安静的会场,代小山接着发言道:

    “各位,你们想过没有?把大量的孩子运到澳门,然后再装船运走,这种事情一旦公开且没有一个合理解释,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都有点骇人听闻吧?”

    众人听了也纷纷点头回应说,没错啊,当初在苏禄,不是还有谣传说咱们吸人的灵魂那,还说咱们的船是靠驱使人的灵魂开动的魔法船……

    对啊,魔法船在大量收孩子,这种事情好像真的让人害怕哎!

    嗯,别说普通人害怕了,哪怕是安格尔嬷嬷她们,最后怕也是会心存疑虑吧?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显然大伙也觉得代小山的这个顾虑不是杞人忧天。

    这时代小山又说:

    “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明真相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好,还会损害我们和合作者的声誉,还有,如果某个大清的地方官想要政绩,挣一个所谓的‘能吏’名声,拿出这件事大做文章的话,那就很麻烦了。

    院长嬷嬷曾经说过,她们在內地的各个教堂每个月就能收养差不多十个孩子,这还是在没有我们资助的情况下,如果能获得我们的资助,数量肯定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要动动脑筋了,如何把动静搞到最小才好......”

    代小山的这番话又把大伙说得频频点头若有所思......

    然而这个议题确实有些复杂,大家一时半会也拿不出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于是关于收留孩子的事情,大伙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并没有给出什么好的办法。

    当日下午,红楼也来电表示,完全支持代小山的建议,如今家里已经开始着手扩大向日葵女子公学和竹园公学的规模了,红楼的电报已经明确,家里已经按照五百人的标准扩容两座学校的校舍,很快就会开工建设,随时准备迎接第一批孩子入住。

    尽管大家目前还没有讨论出如何低调且让外人看起来正常的收容方案,但大伙一致同意,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仁慈堂里现有的孤儿收容了再说,这叫落袋为安。

    午餐后,妮可号上又接着开会,这个会议的主题是人事分工,毕竟除了收养孤儿的工作外,当前还有大量的贸易采购工作要做。

    关于孩子们的收养、医疗和后续的接收工作,会议决议,由孙老带着医生们以及朱徐二人组成一个专门的交涉小组来负责完成。

    这个小组负责跟澳门当局和仁慈堂的院长嬷嬷正式接洽,争取能在这次离开澳门港的时候,有第一批孩子上到妮可号上,至于如何低调和寻找合理正常的名义,也是这个小组的任务,他们要负责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提供给全体大伙讨论。

    会议决定,由顾晋侯相麟李俊明李三多等人组成交易执行小组,他们的任务是与澳门方面达成一些必要的贸易协议,特别是要跟四大华商建立稳定且密切的贸易联系。

    他们还要负责跟布加诺总督和皮蒙特和葡萄牙商人和华商等签订各种分项目的贸易合同,具体执行各项银货交割。

    其中还包括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完成在澳门的各项采购工作。

    船队在离开红码头之前,孙老顾船长他们收到了一份比上一次去苏禄更长的采购清单,密密麻麻的足足写了十张a4打印纸,还是双面的......

    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停泊在澳门港深水码头的骄傲号也跟皮蒙特的卡萨公主号一样,更加的热闹且宾客盈门。

    为了提高搬运效率,骄傲号当天下午往返数次,靠上妮可号接驳货物,在此后的三天时间里,与澳门商人的贸易活动达到了**。

    每天的一大早,太阳还没有从海平面上露头,码头广场上就已经是一片热闹的场景,各种华贵的、简朴的四轮马车和轿子不停地在骄傲号停靠的码头上来来去去,伴随着马车和轿子的,是一些牲口拉的大车,骄傲号上的吊货杆也随之运转起来,货仓中的竹筐、麻布包和大大小小陶罐被吊到码头上。

    除了吊出,还有吊入,每当有一批货物出舱,就有相对应的各种物资的进舱,甲板上一片忙碌,各种口哨和吆喝声不绝于耳,这种场景要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

    在这些入舱的货物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吊杆从码头上吊回船舱的木板箱子,只有双方当事人知道,那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子。

    当然了,在大多数的时候,货杆吊装回船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些五花八门的货物,根据包装上的标示,可以大概看出里面是一些什么货物。

    比如各种颜色的染料、生漆、桐油、白蜡、还各种宣纸、素色的丝绸、少量的细麻布和一包包的大米。

    其中有些货物非常显眼,且数量之大令人吃惊,比如大量的锡锭和铅锭,甚至还有大量的内陆禁止运出的货物,比如精炼硝土、铜锭和生铁条,这些货物是如何进入澳门城的,也只有那些供货商知道,特别是来自于那四家华商的货物,事实证明,他们在当地的能量果然不容小觑……

    当然了,除了华商之外,其实最大宗的采购供货渠道还是来自于神通广大的葡萄牙商人们,他们在这里已经深耕人脉百年,他们是目前澳门港的主导力量。

    在此之前,华商毕竟属于二等公民,澳门的主要贸易利益和关键渠道还是属于这些葡萄牙商人的。

523 瞒天过海

    除了上述部分大宗货物外,还有一些从外表包装上看不出什么端倪的神秘货物,这些货物基本上是葡萄牙商人提供的,诸如捆扎得严严实实的一些粗麻布货包、遮得严严实实的木板箱,以及外壁涂着各种奇怪符号的大小陶罐等。

    只有内行人才知道,那些是名贵的硬木、西洋的火器和包括金鸡纳霜在内的各种药材,另外还有橄榄油、鲸油、鱼胶、松香和桉树精油等南方大陆和中南半岛的土特产。

    此外,还有各种成色的硫磺块、硝石精土、朱砂和水银等,毋庸赘述,还有一些外人根本叫不出名字的货物,其中大部分都不是本地的出产,而是来自于安南的丛林深处、东方和南方的海岛、甚至是万里之外的印度次大陆......

    与码头上如火如荼的生意同时展开工作的,是孙老带领的工作小组,他们与圣母院安格尔院长嬷嬷和圣保禄教堂的牧师们开展了细致深入的交流。

    此外,孙老他们还紧锣密鼓地分别造访了总督府、市议会,并再度在骄傲号上宴请了敖家等四个家族的当家人,显然双方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眼前的生意和今后的贸易问题,孙老他们与四家当家人还认真探讨了内陆和澳门周边沿海的局势,有意识地了解到各地流民情况。

    生意上的谈判和磋商主要是旧世界律师李俊明担纲,最近李俊明律师写的各种书面契约有一大摞,四大华商的当家人对李律师所拟合同的严密和周到一致感叹不已,都对李律师除了那一笔缺胳膊少腿汉字以外的商业才华大加赞赏。

    几个当家人聊到这位以李先生之时,无不赞叹其才,不过又听李俊明说,这财会之才,自家娘子才是专家,自己只不过略知皮毛而已,听者很是惊讶,纷纷感慨说这澳洲人果然多才俊之士。

    然后又得知李俊明年纪三旬,竟然没有妾室,都表示不解,并且暗示如若不弃,要送两个丫鬟给李先生做见面礼。

    当李俊明笑道家中娘子是美娇娘兼河东狮吼时,几位老爷听了淡然一笑说,无妨无妨,李家娘子即是才女,也当知妇道,恪守夫妇大伦,岂能嫉妒先生纳妾?并当即表示,李先生若愿意,在这豪镜城中或者香山县城建一别馆,也不是不能……

    当然了,到最后,这些只是那种没有下文的插曲而已。

    到了第六天,孙老他们关于孩子的交涉终于有了成果,首先是圣母院安格尔院长嬷嬷和索菲娅司事造访骄傲号,双方会谈了一个上午后,安格尔嬷嬷代表圣母雪地教堂和仁慈堂孤儿院,在骄傲号的船员餐厅里与孙老签订了一份协议。

    澳洲人在该协议中承诺,将全力资助孤儿院的慈善事业,每年向孤儿院捐助的白银万两,用于孤儿院的运作,并争取在年内将孤儿院的规模将扩大一倍。

    紧接着,安格尔嬷嬷作为市议员,在第二天的市议会例会上宣布,圣母院将成立一家由澳洲人全额资助的航海学校,该学校的生源是孤儿院十三岁以上的孩子,当然了,澳门城里和城外的少年也在招收之列,这些孩子在学业结束后将优先被澳洲人的船舶雇佣。

    安格尔嬷嬷还同时宣布,澳洲人将资助孤儿院成立一家专门的教会识字学校,这个学校是全日制的,除了面向贫困家庭的儿童外,生源主要是孤儿院的孩子,特别是孤儿院五岁以上的儿童,学制为三年,学业结束后将优先进入航海学校学习,然后由澳洲人的贸易公司优先录用。

    显然这是孙老他们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收养那些孤儿所采取的公开措施之一,就当前人们能够在心理上正常接受的程度而言,办学校培养水手是除了教会之外的机构收养未成年孩子们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显然这些招收和培训安排只是一个短期的过渡,孩子们最终将很快进入澳洲人自己办竹园或者向日葵公学学习,关于这个情况,只有安格尔嬷嬷得到了孙老的如实告知,嬷嬷对此表示只要能让她更多的挽救生命,救助这些可怜的孩子,对此安排没有任何异议。

    紧接着,澳门街头就贴出了告示,要求凡是以前收到仁慈堂月例银资助的寡妇和孤女家庭,可以自愿接受一份在教会学校或者航海学校的杂役工作,津贴也很不错,同时还规定,受到仁慈堂救济的所有未婚女人,都可以参加这两所学校的旁听学习,考试合格后,澳洲人愿意在南方的澳洲给予一份体面的工作。

    这个消息传的很快,因为仁慈堂补助津贴的这个群体在澳门有八百余人,果然几天内已经有不少人在向安格尔嬷嬷打听这件事情,并希望参加面试。

    关于这两所学校的项目,是莫宁顿岛留守人员全体大会讨论出来的成果。

    当时妮可号与红楼两边用电报来回讨论了很多次,不少人对这个办学方案还有疑虑,说这样做是不是太高调了。

    但红楼那边认为,虽然家里很认同侯相麟的“低调”观点,但对于如何“低调”有不同意见。

    红楼那边的讨论意见是:以其偷偷摸摸的干贩运儿童的勾当,还不如公开的以正当名义干。尽管无论暗中还是公开,做人口贩子这件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用学校和培训就业的名义公开做,可以比较有效地掩饰一个基本事实,或者说是可以暂时掩饰一下我们的一个致命软肋——澳洲缺乏人口。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效果有限的掩饰,因为如果有那么一些有心人问,为什么澳洲人对这些孩子这么感兴趣,难道仅仅为了上帝荣光和慈善事业吗?

    当然了,如果安格尔嬷嬷这样回答的话,大家还是是相信的,但“神奇”的澳洲人也这么热衷,那就要打问号了。

    好吧,就算是被人怀疑我们缺乏劳动力又怎样呢?让我们反过来想想吧,如果我们偷偷摸摸的干,然后被人发现并且怀疑了,哪个做法危害性更大呢?

    很明显是后者。

    所以,还是建学校吧,公开的搞,澳门人最终会熟视无睹的,而我们的公开理由也很“大实话”——孩子们便宜而且听话!

    是的,咱们都这样说大实话话了,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用童工、把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当学徒培养不仅是合法的,司空见惯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被认为是慈善举动,特别是你使用的是孤儿,那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这是一个“瞒天过海”之计。

    那天下午到晚上的电报往来大伙争论得很热烈,最后还是学校派获得最后通过,后来大伙曾经回忆到这段往事,都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做法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种模式----全世界向澳洲移民的模式,这种学校后来甚至开办到了印度、欧洲和美洲,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524 澳门共识

    一六五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元新年前的那天上午,皮蒙特总督代表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帝汶殖民地,与澳洲联邦签订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全称很长,叫《澳洲联邦与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帝汶总督辖区关于通商和军事互助的澳门会谈所达成的共识》,简称《澳门共识》,双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从几天前双方就开始洽谈的事项。

    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澳洲联邦将出动妮可号和骄傲号协助帝汶总督参与除陆地作战以外的军事行动,直到帝力港收复为止。

    第二,双方将在开发帝汶总督辖区的各项事业中进行经济贸易方面的全面合作。

    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允许澳洲联邦在帝汶成立依法纳税的澳洲独资公司外,还包括成立联合股份投资公司、航运、贸易公司、股份制的种植园和矿业开发公司等。

    第三,双方将在各自控制的港口完全开放对方的货物贸易,没有定额限制并相互给予最优惠的税率。

    第四,澳洲联邦在帝汶港附近的港口区域将拥有一个四平方公里的仓储保税区,在这个区域内,货物从保税区进入帝汶岛的税率参照第三条,澳洲负责保税区包括港口的建设和区域内的治安,并执行澳洲联邦的法律。

    第五,双方均有在对方区域进行传教和从事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自由。

    十二月三十一号下午,刚刚签订完协议的皮蒙特就召集了他的船队,正式开始了出征帝汶岛的各种准备工作。

    现在,皮蒙特麾下一共有四艘大小船只,除了卡萨公主号、大天使号和曙光号外,还有玛格丽特女公爵的红湾号,后两艘是经过加强了的小型卡拉维尔帆船。

    按照与澳洲联邦的约定,妮可号和骄傲号也将在完成贸易后加入这支进攻帝汶岛的船队。

    根据计划,船队首先将驶往安汶,在那里,原葡萄牙帝力港的檀香商人德古斯也将参加这场远征,他的四条中型卡拉维尔帆船届时将加入进来。

    到了那时,除了妮可号和骄傲号外,这只船队将拥有八条木制船,上面搭载着六百名长枪兵和四百多名火枪兵。

    在澳洲人来到后,短短几天的时间,皮蒙特的军队就得到了迅速扩充,显然,这是因为皮蒙突然特获得澳洲人背书的原因,澳洲人的到来让皮蒙特的信用值迅速升高。

    皮蒙特的这支新扩充的队伍成份很复杂,从人种上讲有汉人、欧洲人、阿拉伯人、日本浪人和安南人等等。

    从人员的来路上讲,有来自各国的水手、有流落澳门的落魄商人、还有因为内地战乱逃到澳门的流民,以及居住在澳门的贫穷葡萄牙混血人和无业的汉民。

    甚至还有前大明军户里的散兵游勇,前一阵子,他们在对清军作战失利后逃到澳门谋生,另外,还有洗手上岸的前海盗们,这类人多数是因为挥霍光了抢劫来的财产,被迫再度从军以谋求一个新出路。

    因此从整体上讲,这些人的单兵战斗力还是有的,但是,包括皮蒙特在内,所有人谁都知道,这是一群乌合之众,一旦战事不利,这些人逃跑溃退得比谁都快。

    虽然人员成分复杂,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这支乌合之众的士气还是挺不错的。

    首先是因为皮蒙特已经承诺了,一旦驱逐了帝力港的反叛者,平息了岛上的内乱,帝力城郊外大片的土地,包括反叛部落的稻田、檀香树林和香蕉园等都将分配给这些士兵们,其中立下卓越战功的、作战勇猛者还会获得额外的赏赐。

    而且皮蒙特还郑重许诺,除了不动产土地房屋外,所有那些反叛土著部落的各种浮财和男女人口都将作为战利品分配给战士们。

    据说,这些部落相当的富庶,年青的女人也很多,因此闻讯而至的葡萄牙人、汉人和安南人以及不少日本浪人也纷纷加入了进来。

    且不说这些诱人的承诺,仅仅是每个士兵一周将获得一块墨西哥银圆的额外军饷,就足以让很多人动心了。

    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有澳洲人的支援。

    卡萨公主号、曙光号和红湾号上的水手们亲眼见识过澳洲人犀利的火器,在外人看来,这些水手的自信心简直毫无道理,但是,这些船上水手们就是这么自信,因此也多少感染了其他不明真相的士兵们。

    如今的皮蒙特确实财大气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全程参与了澳洲人对澳门的贸易,同时还获得了玛格丽特女公爵的全力资助,虽然玛格丽特女公爵为皮蒙特的船队提供了不少给养和军饷,花了不少钱,但是她现在反而比过去更有钱了。

    因为在孙老的安排下,骄傲号上的玻璃器皿贸易也让她插了一手,孙老给女公爵的货物份额让她大赚了一笔。

    而现在,她根本就是足不出户----几乎不离开妮可号,人们时不时的在甲板可以看见女公爵靓丽的身影,那位打着小伞,在驾驶舱顶凭栏而望的丽人,陪伴在她旁边的男人是孙老,有人亲眼看见女公爵阁下主动挽着孙老的胳膊在那里说悄悄话。

    与之相对应的,是则济利娅小姐与侯相麟的几乎是公开的热恋,显然妮可号上的人们对这两对人的关系是衷心的祝福的。

    对于女公爵阁下一直就这样呆在妮可号上这件事,她的红湾号水手们毫不在意,水手们认为,女人本来就不能呆在即将出海的船上----那会带来坏运气的,当初在苏禄海遇到海盗打劫就是明证。

    考虑到一支即将出海打仗的军队士气问题,那些船上确实不要有女人为好,至于为什么澳洲人的船上就不忌讳有女人的问题,则被人为地选择性无视掉了,因为神奇的澳洲人并没有这些禁忌。

    所以玛格丽特女公爵阁下就顺水推舟地长住妮可号上了,她对孙老说,那些船臭气熏天,船员也粗鲁无礼而且迷信,她和则济丽娅不愿意跟那些人打交道,显然,侯相麟对女人们作出这样的决定是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侯相麟对女公爵的决定是满心欢喜的,他很高兴能天天看见自己心爱的妹子。

    则济丽婭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还有一些天然呆萌的属性,并且拥有尼德兰女人特有的丰满身材,尽管妹子才十五岁,但是妹子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早就让侯哥不能自已了。

    现在全船的人都知道两人的关系不一般,好吧,岂止是不一般,从晚饭后到二十一点前,妮可号上的人们如果没有必要,一般都不去两个地方——驾驶舱顶甲板和货舱的底层甲板,前面那个地方通常有女公爵阁下与孙老在看夕阳聊天,两人靠的很近,从某个角度看上去,夕阳下两人的身影有时候还会融为一体,场景很是浪漫,让人不忍心打扰。

    而货舱底甲板里则时静时闹,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则让人不好意思去打断......

525 开荤了

    尽管有这些令人脸红心跳的场景和各种秀恩爱的刺激,但妮可号和骄傲号上年青的单身船员们在这几天里也过得比较惬意。

    因为仁慈堂里面的瘟疫在第二天就得到了控制,第三天后,所有的患病孩子居然都能在院子里玩了,到了第四天,代小山医生宣布,瘟疫已经过去,澳门城安全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特别是瘟疫事件过后,澳门市民对澳洲人的态度从好奇和有好感,转变为真诚的感激与欢迎,因此每当澳洲人下船办事的时候,这一路上从市民和各级官员对他们的态度上就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

    因此顾晋很快同意恢复船员们结伴轮班下船观光,也没有坚持“派带队老师”的制度了,主要原因是这些人都很忙,生意和谈判都有些抽不开身,既然那些轮班下来的普通船员们有闲功夫逛街,那就放大家去逛吧。

    不过,顾晋仍然约法三章:

    不能出澳门城的城墙;

    不能在外面过夜,晚上九点半之前必须回到船上;

    不能去逛窑子。

    于是澳门市民们在这几天到处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小和尚”在城里闲逛。

    “小和尚”们先是成为各大酒吧里的豪客,随后很快成为吧女们最喜欢的人物,同时他们还是各种店铺和流动摊贩眼里的人形自动提款机。

    现在“小和尚”已经知道拿着银子去当铺换铜钱了,梁家当铺的账房先生们非常欢迎“小和尚”手里的银子,这些银子的纯度之高令人不敢咋舌,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的兑换比例,仅仅是火耗这一项,就足以让当铺赚不少钱了。

    当然除了花钱以外,这几天少年们在澳门城里也搞出一些不大不小的波澜。

    就在一天前,澳门城里最有名的青楼——丽萍院的三个姑娘,就突然住进了妮可号的一间单独的女士船舱里,当她们被几乘小轿抬到了码头上时,还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

    最后惊动了澳洲人的“大统领”们,据围观的市民们说,是大铁船的顾船长亲自询问了情况后,才让人把三个妹子接到妮可号上去的。

    因为这三个此姑娘是澳门城里有名的“清倌人”,不少大户人家都没有得手,想不到居然被几个澳洲“小和尚”得了去,这个逸闻不轰动街市才怪。

    然而,这里面的内幕是:三个妹子是**周瑞和岳楚“被迫”从丽萍院带回来的。

    据说这三个妹子最大的只有十六岁,最小的只有十四岁多一点,她们都是澳门头号欢场——丽萍院里的清琯人。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那天任柯和彭强两人带着**周瑞和岳楚下船“观光”,走到半路,任柯和彭强这俩货突然神秘地告诉那哥仨说,要不要哥几个带你们几个处男去“开荤”呀?老实说,想不想啊你们?

    废话!这种事情哪里有什么要不要想不想的?

    几个年青人一拍即合,于是乎,他们就很快找到了澳门城里最负盛名的丽萍院。

    然而,任彭两人前脚把人带进去,后脚就神秘消失了,听说这哥俩不是头一回来,如今进入了这个温柔乡,就丢下仨小兄弟自己寻欢去了,总之就是把这哥仨撂在正堂里发呆,这两位就很不负责任地不见了。

    当这哥仨正不知所措之时,丽萍院的妈妈桑出场了。

    到了后来,根据彭强的说法,这位老鸨一点也不老,而且是长有一张明星脸的女神级女人,在澳门城里很有名气。

    丽萍院的妈妈姓杨,名巧巧,本是江北扬州人氏,许多年前,清军进犯扬州,她便跟着前任老鸨一路逃难避嚣,碾转南来到了广州城下,最后几经周折,老鸨最终在相对安宁的澳门城里开了这家丽萍院。

    这扬巧巧是老鸨的掌上明珠清倌人。

    后来老鸨过世,按照老鸨遗嘱,十八岁的扬巧巧作为丽萍院头牌清馆人接下了这个澳门城里的第一风月场。

    事实证明,这个年青女人非常能干,而且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女能人,更兼才艺色俱佳,人也聪慧无比,除了会说南京官话外,还会说粤语,而且居然很快学会了葡萄牙语,妹子接手没两年,就把丽萍院做得风生水起。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扬巧巧至今仍然是个清倌人,只卖艺不卖身,而且她还以守孝三年的理由,拒绝了澳门城里许多富商的纳妾之求。

    按照任柯和彭强的说法,丽萍院里的姑娘“质量”很高,至于那俩人是如何知道找到这个去处,且知晓姑娘的的质量的,既然两位没有主动说,**他们也不好深问,反正看他们熟门熟户的样子,绝对不是第一次来。

    见到澳洲豪客们来了,扬巧巧自然是欢喜异常,一次就叫出三个最靓丽的姑娘给这些名声在外的豪客们挑选。

    妈妈桑还介绍说,这三个姑娘都是清倌人,还请各位小爷疼惜些则个。

    可以想象,这里除了岳楚以外,**周瑞两人这辈子哪里见过这阵仗啊,血气方刚的两人当场就没有把持住,拉住粉脂队伍里最小巧玲珑的两个妹子就不放手了。

    扬巧巧何等精明,见了立刻眉开眼笑,一挥手,除了留下一个岳楚选定的一个紫衣妹子陪着他在正堂喝酒外,立刻让两位姑娘到别房布酒言欢。

    魏周着哥俩也是愣头青,到了隔壁房间,那里有闲心喝什么酒啊,直接急吼吼的把妹子拉到床上,此处删掉了脖子以下的描述三千字......

    总之按照岳楚后来的说法,两个妹子就这样被那两位愣头青当场“就地正法”了……

    不过,故事还在后头,两人完事后,扬巧巧立刻出现,一问,妹子果然被破了身,于是这位女神立刻媚眼含笑,面露春风,笑眯眯地伸出五个手指头,指着两个尚在含羞的妹子说,一人白银五百两,两位一共纹银一千两!交银后,人你们就可以带走了!

    窝靠!这么贵!这年头大清一个知县老爷一年的俸禄才不到一百两银子,你这里干一炮就五百两?打劫啊你!

    **和周瑞虽然是处男没经验,但肯定不傻,哪有这样敲诈勒索的!两人当场就急了,当场从腰里摸出柯尔特往桌子上一拍,眼看着这就要发火。

    然而此时的扬巧巧倒是不慌不忙,十分冷静地看着这两个愣头青,她当然知道这是火铳,澳洲人的火器十分犀利她也是知道的,这时那两个妹子也不知所措起来,两人当场吓得华容失色,居然相互抱着嘤嘤嘤地哭了起来。

    这下轮到魏周二人发愣了,呃,我们刚才干了啥?这个……掏枪什么的好像是有点过了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215/ 第一时间欣赏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作者:彼岸之筏所写的《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为转载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介绍:
这是一本开头有些休闲、有一点慢节奏的书,毕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多角色群穿故事,因此前期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今后的精彩。总之,这是一本给有机缘的人看的书。 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那个大时代。本书讲述的,是这群人如何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出一段波澜壮阔、真实且魔幻的人类历史的故事。 所以,希望各位看官不要把此书仅仅作为单纯的小说看,毕竟历史比小说更魔幻,如果你能有耐心看下去,越到后面就越精彩……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