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TXT下载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全文阅读

作者:彼岸之筏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txt下载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319 小艾的外交行动

    随后,远在新安城的孙老也代表联邦行政机构,在第二天电告联邦参议院,同样承诺表态说,这次国债发行是特例,今后联邦政府向国民借钱,将以各种税收做担保,其中包括且不限于财政收入、战争赔款收入、海关税收等等……

    公元一六六一年十月十五日,这天,徐志的船队正在驶往泗水港的途中,而朱北国船队以平均航速八节左右的速度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天后,终于抵达了缅甸南部的内河港口城市---勃固城。

    勃固,一个古老的城市,这里是下缅甸孟族人的故乡,勃固王国的古都。

    勃固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内河港口贸易城市,位于伊洛瓦底江的支流——勃固河的东岸,港口距离出海口有一百多公里,沿河港口地区聚集着来自缅甸、暹罗、中国、印度和欧洲的各国商人。

    地势平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发达,贸易非常繁荣,在旧世界的历史里,在百年后的贡榜王朝开埠仰光之前,勃固一直是这个时代缅甸地区最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贸易城市。

    数百年来,这座城市几经易手,城头变幻着不同的旗帜,六十年前,孟族人趁东吁王国扩张战争失败并迁都阿瓦城之际,起兵收复了这座城市,使之再度成为新兴的勃固王国的首都。

    勃固王国的领土范围在缅甸南部沿海一带,曾经是大明帝国的番邦——“大古刺军民宣慰使司”的旧地,时至此时,勃固城里尚存有大明永乐皇帝的使节——永乐朝给事中周让,在此册立宣慰使司的碑文。

    然而这些都是早年的旧事了,如今时过境迁,大明帝国的威赫在这里早已荡然无存,百年以来,控制着下缅甸的勃固王国与控制中缅甸的东吁王国战争不断,互有攻守,导致双方积怨很深,只是,如今两国的国力都过了鼎盛期,大规模的战争倒是没有了。

    当朱北国的船队从伊洛瓦底江口进入勃固河的时候,艾鲁什的船队已经在这里等待了五天时间。

    三天前,在当地华商和向导的介绍下,小艾拜见了勃固王国的实际掌权者---博拉三世王后。

    两年前,老国王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后,王后膝下年幼的国王无法亲政,按照传统,王后便开始了垂帘听政。

    然而,刚刚双方会面时,小艾并没有看到帘子,也没有见到年幼的国王,他看见的是一位浓妆艳抹的少妇端坐高台,那种脸妆就像涂抹了一幅厚厚的油彩画,少妇的头上戴着外形有点夸张的飞鸟凤冠,她就这样端坐在一个木制王座上,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他,王座下两边肃立着手持几根五彩木棍的甲士,旁边的几位大臣也是面无表情,也不打招呼。

    显然,这种阵势基本上会让来访的客人感到一丝无形的压迫,然而小艾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这个时代的权贵们大都热衷于靠这种阵势来震慑草民,其实也就是装腔作势而已,此时王宫角落里传来一声悠长的咏唱---这是要求觐见者行跪拜礼,小艾在来之前还是做过功课的,尽管小艾对这群人的印象打了很多折扣,好在这位少妇算得上端庄美丽,而且像极了观音姐姐,好吧,如果把她头上的天鹅换成天冠的话。

    总之想到这层后,还是让小艾稍微安定了一下受到压迫的心情,待稳住心神后,这才弯腰躬身,半跪一膝,然后马上起身再度站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交到站在王后旁边的一个老臣手里。

    这是一份在航行途中拟好的国书,国书用中文写成,这是东南亚周边沿海国家的半官方通用文字,国书里除了一些客套话外,实质内容是:请国王陛下同意对澳洲联邦的船舶开放勃固港通商、建立贸易站并在伊洛瓦底江口附近划出一块土地,允许澳洲联邦在那里建立一个货物中转站:

    “……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然而女王陛下听完老臣的翻译后,朱唇轻启,说了几句小艾完全听不懂的话,然后老臣用很不熟练的南京官话拒绝了这位年轻的“澳洲特使”的第二个要求,小艾偷眼望去,感觉王后陛下的脸色很不好看,根据小艾平日里伺候乔家妹子的经验和第六感,他觉得,如果不是看在那块等身穿衣镜的礼物份上,自己可能会被旁边的侍卫用棍子打出去。

    据说,这些国王们很喜欢这样对待那些送上礼物但对礼物不满意或者“举止无礼、请求过分”的商人。

    看来王后陛下也把这位“澳洲联邦特使”当成普通商人了,其实也难怪王后,因为在这个时代,商人,特别是海商,是一群经常被国王们指使来指使去,充当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使节的人,而这些商人接受这些差事经常是被迫的......

    然而,王后陛下和她的大臣们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是一位掌握着强大武装力量的军人,如果把这人惹急了,也许用不了多久,一支强大的军队会突然登陆勃固,这支军队能瞬间毁灭这座城墙低矮的港口城市,甚至毁灭这个国家。

    事实上当小艾被几位侍卫挟持着十分无礼地推出宫廷大门后,确实十分愤懑,他甚至恶狠狠地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在港口海滩上架起九二步兵炮对着王宫来一场饱和炮击,然后让这位少妇跪在自己面前乞求和平,这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发电机行动顺利完成,本旅长带着队伍顺道回到这里,杀一个回马枪,签个城下之盟,甚至干脆就来个改朝换代,嗯,总之在这个当口,“假途灭虢”这句成语已经开始萦绕在小艾的脑海里了……

    不过呢,这件事造成的怒气貌似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出乎他预料的是,自己的“外交失败”,貌似并没有影响双方的贸易。

    也许是看在当地华商的面子上,也许是那个等身穿衣镜的礼物起了某种功效,反正在这几天里,小艾的船队在勃固城外码头上的贸易进行得非常顺利,并没有出现小艾所担心的各种刁难和无故加税的情况。

    小艾不禁暗叹,果然是传统贸易城市啊,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这个风格真的很商业呢。

    这一次,船队带来了大量的澳洲贸易品,包括白糖、玻璃器皿、镜子、香料、打火机、火柴、煤油汽灯以及少量的水泥和玻璃窗,尽管勃固这个地方从地理位置来讲,本来不算什么重要的枢纽港,只是一个东南亚陆地通向印度洋的一个口岸之一,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几乎无法像马六甲、北大年、嘉定港那样获得一手的澳洲货,就连二手转卖过来的都非常稀缺。

1320 骚乱

    于是,这次贸易对于勃固港的商人们来讲,确实是一个惊喜的例外,当相对便宜的澳洲工业品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商人们,包括如今在南洋东南亚地区无所不在的欧洲海商们,无不参与了激烈的抢购行动,因为这些货物根本不愁买不出去,如果这些商人肯冒险再贩运远一点的话,获得与贩运回欧洲的香料相媲美的暴利是没问题的。

    因此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整个船队,船舱里的所有澳洲货都被当地商家一扫而空。

    然而,望着堆积在水密隔舱里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小艾完全没有兴奋的感觉。

    因为,船队来勃固港的一个主要目的:通过谈判获得伊洛瓦底江口立足点的任务没有完成,每每小艾想到这个,就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然而更让人郁闷的是,本来小艾还想再努力一次的,但很快,事情的发展却变得令人绝望——就在小艾见过太后陛下的第二天下午,他被一个不知道是什么衙门的官员告知,如果澳洲人的使节愿意按照外邦附属国礼节觐见国王的话,那么,国王和太后愿意给小艾一次参加宴会的机会——半个月后,这里将有一个节日,届时勃固王国及其周边的部落首领们会收到进贡的要求,然后,国王将赐宴这些部落首领。

    显然,小艾还需要再进贡一次。

    于是小艾一脸愤懑地拒绝了这个要求,半个月后?到那时尼玛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我堂堂大澳洲联邦特使,居然要跟一帮丛林部落首领混在一起拜见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国王,还要跪下叩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拒绝对方的后果很快显现:三个小时后,从那个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衙门里又过来一个官员,他态度倨傲地上了提莫队长号的前甲板,找到小艾后对他说了三件事:第一:澳洲人船队十天之内必须离开,第二,以后每年只允许澳洲人的船来此港贸易四次——也就是说,一个季度可以来一次,第三点:从现在起,澳洲人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码头区域。

    好吧,现在自己连勃固城门都不能进了,这如何是好?

    事已至此,小艾知道,看来与勃固王国朝廷谈判,获得在伊洛瓦底江口建立临时贸易站的希望是彻底破裂了。

    关于这次谈判失败的结果,提莫队长号上的电台已经把相关的汇报提早就发出了,不久之后,提莫队长号的通讯室收到中兴岛红楼回电。

    电报内容很简单:请你们少安毋躁,大伙正在就此事开会讨论中,另外,朱北国船队马上就要到了,具体如何操作,请你们商讨一下。

    就这样,船队在无聊之中度过三天后,提莫队长号的瞭望手们终于从桅杆瞭望台上看到,远处河面上出现了帆影和两缕黑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澳洲人的铁船才会一边冒着黑烟一边行进,而且绝不是船只着火了。

    一六六一年十月十二日上午十点,朱北国的船队抵达勃固王国的首都——勃固港附近的勃固河河口。

    然后,船队的到来立刻引发了两岸居民的恐慌和骚乱。

    半个小时后,小艾搭着菲利普斯船长的曙光号靠近春申号,两船靠帮后,小艾急急忙忙地上了船,他先进入驾驶舱,急吼吼地对谢沐阳说,来不及解释了,先把船停下来,包括华昌号也要停船,不要靠近码头了!因为码头那边出了严重状况!

    一头雾水的谢沐阳只好照办,然后两人去见朱北国,久别重逢的哥几个也没有过多寒暄,而是直接进入正题。

    小艾不无遗憾的告诉朱哥,自己前期对勃固女王的外交毫无成果,还白瞎了一面等身穿衣镜,朱北国微笑回应说,知道啦知道啦,你们给红楼的电报我们也收到了,其实没关系的,人家没有把你们当场赶离港口,这就说明人家还没有把事情做绝。

    然后,朱北国又问小艾,现在船队为什么不能靠岸?小艾说,我发现那边可能对我们有敌意,不对,也不叫敌意,是害怕更准确。

    当小艾最终把为什么春申华昌两舰不要靠近码头的理由讲给朱北国他们几个人听后,哥几个都哭笑不得。

    原因是:对于绝大多数本地人和往来的商人而言,从来没有见过铁制的帆船,而且这两条船在河面上航行的过程中,既不用桨也不用风帆,就那样冒着黑烟自己在跑,不仅冒着黑烟,发出奇怪的轰鸣,特别是作为旗舰的春申号和第二顺位的华昌号,还时不时的在河面上鸣笛,让对方船只避让。

    结果这几声“巨响”彻底击垮了在附近码头和河流两岸一脸惊恐的围观群众,让已经看得目瞪口呆的人们的精神防线当场崩溃,人们开始惊慌失措,显然,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以为真的在大白天看到了魔法,遇到了传说中来自海底的魔鬼,于是船队所过之处的河道两岸,人们尖叫着四散而逃,最终,当船队接近勃固城港口时,一时间热闹的码头霎时就变得空无一人,集市道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物品。

    随即,勃固城的大门突然紧闭,一群官兵们也上了城墙。

    当时小艾就以为对方要打仗,于是他立刻让万铭驾驶提莫队长号,带着船队其余船只暂时离开码头驶过河心主航道东侧,那里的水面开阔,小艾万铭哥俩早就计算过,在那个距离上,勃固城城墙上的青铜炮够不着自己的船队。

    然后,小艾就上了菲利普斯船长亲自驾驶的曙光号,迎着朱北国船队而去,他必须提前向船队告知码头的情况,以免不知情的朱北国他们出现意外。

    然而,哥几个都想多了,城墙上的士兵貌似并没有开炮的打算,而是在做什么仪式,因为那里正不断传出各种悠扬的咏唱和聒噪的打击乐器声。

    半个小时后,朱艾两支船队会合,只是因为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干啥,船队只能抛锚停在河道东侧静观其变。

    这个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就在哥几个一脸懵逼之时,他们忽然看到城门洞开,片刻之后,一队黄袍僧侣在城门洞里出现,而且是一边前行一边高声咏念经文,在黄袍僧侣们的队伍中,人们还簇拥着一个蒙着红布的巨大雕像。

    最后,这支队伍抵达了码头栈桥,僧侣们呼啦一下揭下红布,众人眼中出现一道金光——好吧,是那座雕像反射了正午阳光——因为那是一座巨大的金身佛像。

1321 不会吧,又要开打?

    对此行为感到莫名其妙的哥几个,赶紧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尤其是城墙上那一群群的士兵,他们好像已经聚集在几门青铜火炮旁边。

    尼玛!这真是要开打的节奏?!可是又不像啊!谁打仗要把如来佛祖抬到阵前啊?!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把正在船上东张西望的哥几个看得呆了半晌,一时间茫然无措理解不能!

    还好,片刻之后,码头上的一叶小舟载来当初去北大年的汉人向导,这位年轻人及时跑来给哥几个解释说,这个场面是当地人祈祷海上平安和震慑魔鬼的仪式,不是打仗,平时也不会搞的,至于这次嘛,肯定是因为那两条冒着浓烟的铁船……

    大伙听了向导的讲述,这才松了一口气,万铭让水手赶紧把臼炮的炮衣重新穿上,然后望着远远的屹立在码头栈桥上的金佛,连声说罪过罪过,只见那尊金光闪闪的大佛,正端坐在一个莲花高台上,慈祥微笑地望着他们这边。

    很快,金佛的四周不仅有和尚开始念经,还有和尚在放焰火,端的热闹无比。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欢迎我们呢!”

    “是啊,真相居然是……”

    “还好吧,只要不打架就行……”

    这时朱北国放下望远镜,回头对谢沐阳小艾万铭他们说道:“嗯,哥几个,虽然呢,我们不怕开战,但是呢,看看咱们这一路走来,《发电机行动》还没正式开始呢,就打了多少仗?!惹了多少麻烦事?!现在想想,这个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息事宁人是最好的……”

    此时大伙都在无声地点头,毕竟明白了缘由,众人的也就一脸无所谓地点头笑笑,只是对于这种情形,朱北国他们一路走来也见过一些,只是热闹程度这么夸张还是第一次。

    至于朱哥的息事宁人之说,哥几个还真的很认可,原因很简单:马六甲那场海战,炮弹消耗量有点大……

    这厢朱北国他们当看戏一样在甲板上看热闹,与此同时,在对面做法事一个小时时间里,朱艾两支船队的船长们也陆陆续续地登上了春申号,布置完整个船队的警戒后,大家在船员餐厅聚齐,显然,大家有要事商量。

    毕竟,不管码头那边如何热闹,这边还是要先干正事,反正勃固城的青铜火炮也够不着咱们。

    会议首先讨论的是进入伊洛瓦底江的计划,这件事是有没有江口据点都要做的,会上,菲利普斯船长首先提出,鉴于春申华昌两船在勃固港停泊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后面去缅甸首都阿瓦城的侦查行动,还是派不起眼的普通木船为好,不然的话,惊扰到当地,还不知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很不利于初期的侦查行动。

    大伙听了纷纷点头,又不禁又抬头从舷窗往码头方向看去。

    靠!码头那边更热闹了,对方看到两艘“魔鬼驱动”的船停在两里外的河面,并没有靠上码头的意思,大概以为是佛法起作用了,这不,又有两尊大佛被抬了出来……

    但是众人仍然回过头来对老菲利普斯船长的建议纷纷点头称是,说还是老菲力船长考虑周到,然后大伙开始认真地讨论起应该派那些船只进入伊洛瓦底江的问题。

    然而这边的讨论还在进行中,会议室外面又有情况报告:提莫队长号的通讯员传来旗语信号,说勃固城里的一位官员想见一见几天前进过王宫的那位澳洲特使,但是人家死活不敢去铁船那边,要求与澳洲特使在码头上的大佛莲花座下会面。

    于是众人简单商量后,便让小艾全副武装,带着十二名突击队员,一起乘坐春申号上的三艘救生艇回到码头,与这位使节见了面。

    船队这边,朱北国命令春申华昌两船的蒙蒂尼机枪手进入一级准备,以防万一码头那边打起来好及时给予支援。

    好吧,朱北国又想多了,除了刚才还在热闹进行中的法事忽然停下以外,此时码头那边貌似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大家在望远镜里看到,码头栈桥上,金佛的脚下,两边的代表开始用汉人礼仪见面,然后开始交谈。

    那边正在会面中,春申号这边大伙开始猜测会谈内容,从大伙的表情上看,都不是乐观的样子,以至于刚才的议题:进入伊洛瓦底江的行动方案,现在都没心思讨论了。

    其实在小艾上船迎接朱北国舰队之前,他就派出汉人向导,带着一封出自艾鲁什的一封亲笔的信件,跑到城门洞里给了一位守门的军官,还顺手在信封背面塞了五两白银。

    然后小艾才离开的。

    根据事后向导的汇报,这位军官同意将信件转递给自己的上级,这封信件的内容无非是解释说澳洲人是和平的贸易者,不是魔鬼的仆役,更不会驱动魔鬼的力量开船云云……

    现在看来,这封信貌似起了那么一点作用,但是大家都猜测说,也许是港外“魔鬼船”的动静太大,直接惊扰到了王宫才有次会面吧……

    其实关于艾鲁什与勃固王国接触的事,这些日子无论是新安城那边的孙老、还是朱北国和中兴岛的议员们,对此事情都十分关注,因为在伊洛瓦底江口建立运输中转站是《发电机行动》的重要一环,火塘俱乐部的议员们甚至提出了武力解决方案。

    看来艾鲁什的假途灭虢之计不仅仅是艾鲁什想到了,中兴岛上火塘俱乐部里的热血青年们也想到了。

    然而孙老等一帮老家伙们一再强调,应该尽量用和平方式取得贸易立足和通商权利,哪怕是采用贿赂甚至欺骗的手段获得临时立足点和通商便利,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重大胜利。

    因为,我们这次去缅甸,主要目的是永历和李定国白文选和他们的数万军民,在这项任务完成之前,尽量不要得罪当地土著势力,毕竟事到如今,为了这次行动咱们这一路上打的仗已经有点多了……

    因此孙老在前些日子给小艾的电报里,要求他在与勃固国王见面时不仅要谦恭,还要送礼,当然了,对应的索求也不能含糊,不仅要提出在勃固建立贸易站、开放通商的要求,还应该“顺便”提出在伊洛瓦底江口建立货物中转站的要求。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不仅第二个目标没有达成,更为严重的是,本来没有异议的在勃固港建贸易站要求如今也可能要黄。

    此时此刻众人心里越来越清楚,从当地人对“魔鬼船”的态度来看,勃固港恐怕是要对我们关闭通商大门了。

1322 转机

    大家在春申号甲板上的议论还完全没有头绪时,岸上的情况居然很快发生某种转机。

    因为,双方在码头的会面过程居然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小艾不仅很快回来了,而且还带着一份书面“王后宣喻”。

    此时大家还发现,回程时小艾居然还带着一脸抑制不住的兴奋,于是众人好奇地迎上前去,小艾踏上甲板,立刻当众把这份“宣喻”给大伙读了一遍。

    这份“宣喻”里面,居然只有三条简单到让大家吃惊的提议:

    一、勃固港允许澳洲人建立一个货栈进行贸易,但澳洲人必须承诺永远不会让魔鬼驱动的船只驶入勃固港方圆一百华里范围内。

    二、勃固国王陛下的国师,达磨悉提第三代衣钵传人图特莫拉僧王,允许澳洲人在伊洛瓦底江口附近的一块方圆一华里的沿江土地上建立一个贸易站,这块土地虽然属于勃固王国,但却是僧王的辖地,因此其日常贸易活动要服从附近的达磨悉提僧团王的管辖。

    三、澳洲人支付白银三万两,或相应等价的澳洲彩色玻璃器皿,用于赔偿这次因魔鬼船进入港口附近造成的财产损失。

    博拉三世王后的代表还给小艾传达了另外一个口信,告知小艾,以上三个提议是僧王的建议,最后,王后陛下决定:如果“澳洲的国君”同意,那么双方就可以友好交往下去,否则的话,“……魔鬼船的到来已经让佛祖震怒,并将灾难降临到双方的头上。如今魔鬼驱动的船只已经让勃固港的民众惶恐不安,人们因此不敢在勃固港从事贸易活动,这将严重影响王国的稳定和王国的财政收入……你们的使节告诉我们说,你们是和平的贸易者,在必要情况下,勃固王国和僧王强大的军队会在佛祖的保佑下驱逐所有澳洲商人……此提议请在一个月内答复!”。

    在后来的历史书上,关于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

    “一六六一年十月十五日下午,澳洲联邦特使艾鲁什与勃固王国博拉三世王后的代表,在勃固城西门码头的如来佛祖像下进行了一场载入史册的谈判,当然了,当时的会谈双方没有意识到这场谈判在后世历史学家那里被认为是“......下缅甸的勃固王国、上缅甸的东吁王朝甚至是整个东南亚次大陆进入澳洲时代的开端......”。

    因为,勃固王后的使者是在码头栈桥上,佛祖的莲台下与澳洲人会面的,并提交了一份给澳洲方面的书面提议,因此这场载入史册的谈判被后人称之为“码头谈判”, 对于澳洲方面而言,当时的那次会谈是非常潦草而仓促的。

    最后,在码头栈桥上,在如来佛祖的露天莲台下,博拉三世王后的代表交给艾鲁什一份用中文写成的文件,双方根据那份书面提议最终达成了勃固王国与澳洲联邦的第一个“条约”则被称之为《莲台协议》......”

    当艾鲁什把这个文件和博拉三世王后的口信带回春申号,然后用电报通过北大年通讯站碾转传到中兴岛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十点了。

    此时此刻的红楼会议室里,大伙也在等待这次谈判结果,众人看完电报,也让等在红楼会议室里的二十几位参议员松了一口气,众人纷纷点赞说,如此看来,咱们真的可以不用通过武力,就能在伊洛瓦底江口占有一个立足点了,尽管还要花上一笔“小钱”,但相对于我们的经济实力而言,简直不值一提,还有,虽然我们的“魔鬼船”进不了勃固港,但其他船只可以,这对我们的贸易影响甚微,一句话,只要同意我们在海岸线上建立一个立足点,那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个由我们主导的自由港必将取代勃固的贸易地位。

    众人摊开地图,找到了僧王指定给澳洲人的贸易货栈地点,位于伊洛瓦底江的东岸,下缅甸历史名城沙廉港的对岸。最关键的是:这个贸易站不是临时性的,是“永久租用”!

    众人看得一脸兴奋,因为来自春申号的电报在结尾最后总结道:

    “就跟旧世界的历史演化所揭示的那样,勃固港终将衰落!”

    因为,朱北国甚至给这个新的自由港提前起好了名字——仰光。

    事情发展到这里,红楼那边终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发电机行动》的开局之举,终于有了美目,总之我们的战略目就这样的达到了!

    不过,红楼那边很快又接到另外一份电报,说的是朱北国提出的一个紧急要求:请在家的伙伴们赶紧到电脑资料室里,仔细查阅一下这个时代有关下缅甸的历史资料,朱北国在电报里说,他对勃固王室突然同意澳洲人在江口建立贸易站感到奇怪,还有,这个达磨悉提僧团王是个什么样的势力?跟勃固王国是什么关系?

    根据艾鲁什从向导和华商中多方打听到的相关情报分析,僧王团是下缅甸的一个宗教势力——毕竟佛教几乎就是东南亚各国的果国教,与之相对于的,是南洋诸岛如今基本上是新月教天下一样,在这些国家里,佛教的势力甚至可以左右这个国家的政局。

    朱北国在电报里说,关于佛教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力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但是——这位僧王的来历就比较奇特了。

    朱北国说,旧世界历史上对僧王团的记载是零星的,很不完整,而且对于勃固王国当今的国师级人物——这为达磨悉提僧王,就更陌生了,朱北国说,自己在旧世界的学术记忆里,貌似没有这个人物。

    根据汉人向导和当地还华商提供的情报,据说,这位睿智的僧王来自藏传佛教的一位大师,这位大师曾经云游汉地和蒙古,到过高丽与东瀛,甚至还曾经与大清皇室有过交到。

    还是跟据一些非官方渠道的说法,在当时,正是在这位大师力主之下,澳洲人在伊洛瓦底江口建立贸易站的请求才得获得王室同意。

    朱北国在电报里说,然而这件事本身就很有点莫名其妙......然后又说,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应该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而在目前,只能从我们手头的历史资料里找答案......

    第二天晚上,两份来自中兴岛的电报终于到了,第一份电报的内容是:联邦议会讨论后认为,勃固王后的所有要求都不算过分,建议你们可以满足勃固王后的提议,将春申华昌两舰驶离勃固港一百华里外,至于赔偿金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接受。

    然后又加了一个尾巴:当然了,你们在前方,具体情况比我们熟悉,如何谈判、赔偿多少,你们可以临场专断。

1223 僧王

    同时,责成朱艾等人代表联邦政府,敦请王后陛下尽快派出代表随同澳洲人的船队前往伊洛瓦底江口,与当地的那个僧王团交涉并确定建立贸易站的地块。

    第二封电报则篇幅相当长,内容是大伙应朱北国的要求在电脑资料室里找到的关于这个时期缅甸各势力的历史资料,以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达磨悉提僧王团”的情况。

    以下是黄海、乔晓沐等人给朱北国的第二封电报的原文:

    “……达磨悉提僧王团,起始于达磨悉提王,根据当地传说,这位僧王是十五世纪中期勃固王朝的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还有人说,僧王是蒙古僧人出身,还俗后入赘王室,后成为国王,曾一统缅甸佛教各派,从此奠定勃固王国成为佛教中心的地位。

    从历史上看,这个时期佛教僧人在上、下缅甸的势力很大,僧人以寺院为中心形成教团组织,教团所属寺院不仅拥有田产、商队,甚至还有僧兵。

    目前,在上下缅甸,大约有十五到二十个大小教团,这些教团之上还有一位终身在任的僧王,类似天主教教皇。

    通常情况下,僧王身边还有由一个二十到三十人的高级僧侣会议---也叫长老会,老僧王圆寂后,新僧王就是从其成员中选举产生。

    僧王不仅是全国佛教的教皇,上、下缅甸人民的精神领袖,也是教团寺院所属土地上的行政首脑,僧王甚至还担任王室的国师和王子们的老师,换句话说,僧王是一个几乎可以与王室的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存在。

    至于眼前的这位达磨悉提僧王,是以坐落在雅茵湖边的瑞大光塔为中心的教团组织首领,关于这个瑞大光塔,在旧世界,就是那个著名的仰光大金塔,然而在这个时代,仰光这个名字---如果朱大博士没有给我们在江口附近的立足点取名仰光的话,只可能会在一百多年后才出现。

    至于那个来自藏传佛教的僧王,很遗憾,我们在电脑资料里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以及这位佛教僧王任期内的任何资料,尽管看起来他直接控制着下缅甸,也间接控制或者对上缅甸也有影响力,那么,这似乎就应该是一个在当地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啊。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我们没有找到关于这位僧王的任何历史资料。

    正在大家对这封电报的内容莫衷一是的时候,第二封电报来了,电文是李俊明和黄海两人联袂签署的,电文有点长,电文在开头说道——我们注意到了小艾转达过来的关于这位藏传佛教大师的履历。

    据说,僧王年青时曾经与清廷有交集,于是我们仔细查阅了后金时期至入关后的内务府档案,然而只找到了一份记载:三十年前,曾经有一位云游过很多地方的藏传苯教高僧,在当时还是后金的皇宫里出现过,他应该见过皇太极,不过,根据清廷内务府寥寥数笔的记载,好像是作为皇太极的藏传苯教大师身份入宫祈福,仅仅是做了一场法事而已,但是,甚至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都是存疑的。

    所以,关于这位力主允许我在下缅甸沿海建立贸易站的僧王究竟是什么来历,我们还不得而知......

    电报末尾总结说,尽管我们对现任僧王的来历几乎一无所知,但我们仍然从历史资料中发现了过去历代僧王与王室的微妙关系。

    简单通俗地说,僧王对于王室是“听诏不听宣”的,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上判断,勃固王室与位于伊洛瓦底江口附近的僧王势力有某种竞争关系,比如王国的地方官与寺院在田产、贸易税源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争夺。

    特别是近些年来,双方曾经对勃固港税收的“布施”有过争执。

    这种税收“布施”起源六十多年前,当年勃固的贵族们为了从东吁王朝手里重新夺回孟族人的旧都——勃固城,曾经要求以沙廉为中心的佛教寺院势力出兵协助。

    注意,沙廉这个地方就在伊洛瓦底江口附近,具体位置就在旧世界的仰光城的对岸。

    当年,僧王很快出动了五千名半职业化的僧兵,据记载,僧王的军队不仅牵制住了掸族东吁王朝的军队,还从阿卡人手里夺回了勃固城并把它交到孟族人手里。

    当然了,做这一切都是要有回报的,回报之一是僧王从此在勃固王国拥有了“听诏不听宣”的自治身份,二是王室不仅承认了僧王的特殊地位,勃固港的税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布施”给了僧王所在的寺庙。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历史渊源后,我们再把这一切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中去,那么,这个时代最重大的地缘政治历史事件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大明帝国的崩溃,以及由此产生的、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反应。

    缅甸各国王室与僧王的关系,从宏观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只是一系列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小块,然而在这个世界角落里却是一个大波澜,首先是那个勃固王国的世敌——掸族的东吁王朝,也就是那个暂时收留了永历皇帝的阿瓦王国,近十几年来逐渐与当地的佛教寺庙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原因是目前的阿瓦国王趁着大明的灭亡,目前正在起劲第吞并北方的部族,目前,阿瓦王国的势力已经接近滇西,而这些与云南接壤的丛林部族,在过去或多或少都算是在大明的保护之下的。

    然而,现在大明的保护没有了,阿瓦国王的野心就开始膨胀起来,于是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据说,东吁王国境内的寺庙因此损失了很多田产和税源,原因是战争征税,因为东吁王国没有像样的海外贸易口岸,阿瓦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内河贸易城市,物资与税源的匮乏让国王自然而然地把主意打到富裕寺院的头上,而且,东吁王国的寺院对于沙廉的僧王而言有点鞭长莫及,近年来,有很多寺院被迫屈服于国王的各种征收和盘剥。

    王国随着北方征服战争的胜利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也矛盾愈演愈烈,于是反抗就发生了,最先用实际行动对国王的税收官员发难的是阿瓦王国南部的一些寺院,这些寺院为了逃避被国王盘剥,将其名下的田产献给了沙廉的僧王---貌似这在缅甸好像是个传统,在通常情况下,寺院投靠沙廉的僧王麾下后,貌似就能免掉很多税收,显然,这也是沙廉的僧王与东吁王朝关系紧张的历史原因。

1224 息事宁人

    尤其是在最近,这种关系紧张最后演变成暗中相互敌视,就在六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僧王公然站到孟族一边就是双方的敌视达到某个高度的表现形式。

    不过,貌似目前的阿瓦王国的国王莽白——这位刚刚篡夺了兄长王位的新王,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居然使用武力强行没收了那些“背叛王国”的寺庙财产,并驱逐了那些僧侣。

    因此,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僧王面临的局势并不乐观,他现在受到两面夹击:北边的阿瓦和东边的勃固。

    因此我们认为,这也应该是僧王同意让我们在他的地盘上建立贸易站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也需要盟友,如果这位僧王真的像小艾所说的那样,曾经云游四海,那么他的见识应该是非同常人的,所以我们认为,僧王肯定有拉拢我们的意思,并应该会认为我们是他的盟友。

    因为,这样做对他来讲是利远大于弊的。

    朱北国看到电报的这一段后深以为然,他评价说,所以我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小艾与勃固王室第一次接触时,王后断然拒绝了我们在伊洛瓦底江口建立贸易站的请求,因为那个贸易站的地点其实是僧王的势力范围,勃固王室自然不愿意看到一个能给勃固带来大笔税收的贸易者最终被僧王控制。

    然而,当我们的船队抵达勃固港的时候,“魔鬼船”的到来不仅引起恐慌,还让勃固几乎变成空港,导致今后商人们可能不敢来这里从事贸易活动,这对于勃固王室的统治而言将是致命打击!

    毕竟这里的人民几乎都是是虔诚的佛教徒,从人们对“魔鬼船”的反应上看,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都坚信,如果不是佛祖对魔鬼的镇压,勃固将变成一个“不洁的城市”。

    朱北国还说,我的这个论点是有依据的,根据旧世界历史记载,多年前,葡萄牙人曾经在沙廉附近建立了一个贸易站,但仅仅是因为葡萄牙人没有拜佛,也没有建立佛寺,让当地人认为,这群外来人建立的城市是一个没有佛寺的“不洁之所”,因此自然也不会有商人来那里贸易,由于葡萄牙人的贸易站遭到附近缅人的集体抵制,商人不来贸易,葡萄牙人最终被王室赶走了。

    我们由此也可一窥勃固王室的权谋:把这些“魔鬼”打发到僧王那边去,在法力无边的佛法光辉照耀下,“魔们”自然会烟消云散。

    但是,万一如果不能把魔鬼消灭,那也是僧王的问题,而不是王室的问题,王室甚至也乐见僧王的威望受损——这在政治上叫“驱虎吞狼”,勃固王室可收渔人之利。

    然后,大家读到在电报的后半部分,行文明显变成李大律师的特色和说法:

    “……从本质上讲……任何世俗**政权、或者说王权,在潜意识里是排斥人类宗教的,特别是用“自律、助人、慈善和高尚道德”来自标的宗教,因为这种宗教精神是唯一一个可以取代世俗王权的事物,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两者都是彼此之间针对人心的争夺,胜利者将收获威望与随从。

    然而,历史上那些英明睿智的统治者却很会采用妥协的方式将宗教和宗教人士纳入自己的怀抱,从而避免产生危及统治的政治动荡。

    由此,双方产生了某种互相依存的、分工合作的政治关系,注意,对于**统治者而言,从骨子里讲,做这一切都是被迫的,无论双方的政治关系被描述得如何冠冕堂皇……”

    朱北国等人读到这里,除了频频点头也说不出其他所以然来,李律师最后说道,以上观点是黄海他们和自己深入研讨后的结论,基于这个原理,对王室与僧王的关系进行的逻辑推导,我们虽然对此理解不深,但貌似能够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在这次谈判中收获到这样的最终结果。

    那么,现在还是要回到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要点:僧王为什么不怕“魔鬼船”?

    或者说,他认为有力量能镇压住这些“魔鬼船”?

    更或者说,他根本就不信澳洲人能驱使魔鬼开船?

    如果他的那些云游四海的传言是真的,我们倒是宁愿相信这位僧王是一个见识卓绝的人……”。

    哥几个看完了电文,一时都没有人说话,还是朱北国揉了揉有点发酸的眼睛,说道:

    “……嗯,分析得很像模像样的,但为什么我觉得很奇幻啊?这种写在小说里会被读者判定为胡编乱造的情节,居然就这样发生了……”

    站在旁边的艾鲁什谢沐阳米安飞万铭哥几个都听笑了,倒是小米低头想了想一脸认真地回答道:

    “朱哥,有句话叫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要离奇,咱们自己几年乘骄傲号出海探索这个新世界以来,遇到的离奇事物还少吗?然而,最终的事实教育了我们,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陌生感甚至是无知,才让我们有奇幻的感觉,我有的时候也不得不真的很佩服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和商人,这些统治者应对大千世界的意外和离奇事物的能力,简直让人惊叹……”

    哥几个就这样一边开脑洞聊天,一边相互探讨工作内容——这已经是大家讨论重大问题的一种方式了。

    大伙对电报的内容议论了一番后,话题自然又回到第一份电报中提出的王后的要求——对于船只撤离勃固港,哥几个自然是没有意见的,说老实话,大家心里都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勃固这个内河港口的商业价值,跟伊洛瓦底江口的港口,包括沙廉这样的传统港口相比,确实要逊色很多。

    如今,更别提咱们即将开港的仰光港了,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勃固迟早要被更靠近海岸线的港口城市取代,这是大势所趋。

    只不过大伙略感不快的,是“赔款”二字,小艾他们几个对此颇有微词,然而哥几个也明白,这确实也是最能迅速息事宁人并让我们专注于主要目标的做法。

    于是当谢沐阳说出“后续如何行动,咱们还是唯朱哥马首是瞻吧”这句话后,哥几个很快就达成一致:按照朱哥的说法,虽然中兴岛和孙老他们的来电里,嘴上说作为身在远方的非当事人,凡事我们不做干涉,而且重大决定一定会跟我们商量,还承诺要给予我们临场决断的权力。

    但显然,家里人目前确实不愿意再在这次行动中节外生枝了,毕竟我们的确需要迅速回归我们的主要目标——阿瓦城外的永历皇帝和目前被困在云南深山老林里的李定国白文选军民,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中兴岛和孙老他们发来的两封电报要求办事吧,该给的小钱钱就给呗……

1225 开埠

    大伙的意见取得一致,于是行动立刻开始,首先是船队的撤离问题,哥几个简单商量几句后就立刻行动——春申华昌两舰当晚率先连夜离开了勃固港,然后是朱艾带来的整只船队也迅速随之而去---

    于是在第二天的一大早,站在勃固城头的士兵们惊奇地发现,远在勃固河东岸,晨雾尚未完全散去的远方,那两艘“魔鬼驱动的怪船”已经没有了踪影,就连那些随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木帆船也不见了。

    对了,除了那艘在主桅杆上挂着一面花里胡哨的旗帜的广式茶船外,澳洲人的整个船队都离开了!

    于是城头上立刻传出一阵喧闹,有叫的,也有欢呼的,还有飞奔下城头去王宫报告的。

    不一会,一封书信和十只大木箱被一队澳洲水手传递到城门口,一起交给了那里的守门军官。

    书信的内容是澳洲方面关于全面接受勃固王室要求的的正式答复,而木箱子里则是白花花的银子……

    随着勃固城里的寺庙里传出悠扬的钟声,市民们开始涌向街头、登上城墙、涌向码头,不少人兴奋地开始在码头广场上跳竹竿舞,显然人们在庆祝这场“驱魔”事业的伟大胜利。

    艾鲁什船队和朱北国船队就这样离开了勃固港,与勃固城和码头广场的热闹相比,停泊在港口码头上寥寥数只的船舶倒是显得有点落寞,而提莫队长号就是其中一艘,这是目前唯一的留在勃固港的澳洲船只。此时此刻,艾鲁什、菲利普斯船长和分别来自澳门乔家以及北大年的两位华人向导、以及三十六名全副武装的船员留在提莫队长号上,他们除了站在甲板上饶有兴致地欣赏广场上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外,还有一个使命:等待僧王的代表的到来……

    一六六一年十月二十日上午,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安宁日子,此时此刻,伊洛瓦底江北岸的江畔、沙廉小城的对岸,在一片只有几个茅草棚和一个用木桩和木板搭建的摆渡小码头的河滩地附近,沿河岸一溜停靠着各式各样的船舶,它们由南向北一字排列。

    在当地人眼里,这些船舶真的是五花八门,当然还包括桅杆上花花绿绿的旗帜,在当地人眼里,与沙廉港码头上停泊的寥寥几条内河平底木帆船和舢板相比,对岸的场景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热闹。

    这就是前不久刚刚从勃固港撤离后,最终聚集在这里的艾鲁什船队和朱北国船队。

    排在最南边的是艾鲁什船队的旗舰——中型广船提莫队长号,依次往北的是来自澳门四家华商包括丰裕号在内的三艘中型沙船、一艘中型广船和一艘小型广船,以及小型卡拉维尔帆船曙光号,一共七艘船只。

    紧挨着的是朱北国船队,首先是旗舰春申号和姊妹舰华昌号,然后是四艘来自马尼拉华商的中型广船、两艘德古斯商团的中型卡拉克帆船、三艘勒菲克船队的小型阿拉伯单桅帆船和四艘来自泗水自由邦的中型广船。

    这些船只一路排开,大大小小共二十二艘,每艘船的桅杆上都挂满了各种长方形、三角形的旗帜,在安达曼海的海风吹拂下,五彩缤纷的旗帜时而迎风招展,时而低垂摇弋。

    与之相对应的,是远方的一座小山丘顶,那里是被当地人称之为丁固达拉岗的地方,高地上巍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佛塔,贴满金箔的塔身直冲蓝天……

    热带气候的旱季总是令人愉悦的,温和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不仅让宽阔浑黄的江水时不时地泛起粼粼的白光,也让高大的佛塔向四面八方反射着耀眼的金色。

    与金碧辉煌的佛塔相距只有几华里的伊洛瓦底江岸,有如林的桅杆和五彩缤纷的旗帜,两边的景色在蓝天白云之下遥相呼应。

    这种场景不断吸引着生活在两岸简陋农舍里男女老少们的目光,当附近的人们发现,不远处的江岸上突然出现一长溜各种各样的船舶、同时还有一大群操着奇怪口音穿着奇怪衣服的外乡人,正在船上船下来来回回地忙碌着什么的时候,顿时让不少人好奇地围拢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观者渐渐多了起来,在船队的身后的一片河滩地上,有一块相对比较平坦的草地,那里有两根竹竿撑起来一条红色绸布,用汉字和当地的一种缅甸文字上下平行写着:“仰光港开埠仪式”,红底白字,非常醒目。

    尽管书写下这两排文字的人知道,那些正在附近围观的大约几百个当地人里,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然而朱北国艾鲁什两人还是在众人的簇拥下满脸推笑着,不停地向四周的围观群众行中式抱拳作揖的礼节,不过,有点煞风景的是,这些围观者对横幅下两位热情的行礼者毫无反应,他们大多目光呆滞且衣衫褴褛——除了一些衣衫更为褴褛甚至光着屁股的小孩子们,这些熊孩子跟着朱艾两人的动作开始做模仿,除了引来围观者短暂而毫无生气的嬉笑外,还引起不远处的父亲或者是母亲对这些孩子的呵骂,有的孩子甚至直接被赶来的家长拎着耳朵场揪走,因此,总的来说,这个仰光开埠仪式貌似不算热烈而且还有几分尴尬……

    千百年来,人们世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或耕或渔,也见惯了世事风云,然而,如今只有耄耋老人才依稀记得,就在几十年前,这里也曾经来了一帮长相奇怪、留着大胡子、操着奇怪口音的外乡人,他们的船停靠在对岸的港口,如林的桅杆和五彩的旗帜都是当地人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听说这群人叫佛郎机或者叫什么另外的奇怪名字,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稀奇的货物、与众不同的信仰和各种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的习俗。

    然而很不幸的是,同时也带来了瘟疫,于是僧王按照佛祖旨意赶走了那些外邦人,在赶走外乡人之前的那段时光里,沙廉港外也是这般桅杆林立旗帜飘扬,而且到了每年的旱季,港口就变得非常的热闹,来自各地的商人们也渐渐多了起来,直到一场大瘟疫席卷沙廉城和附近的乡村。

    当时,人们开始只是轻微的感冒,然后又开始腹泻,直到严重的虚脱,根据老人的回忆显示,有不少当地人死于那场瘟疫,其中包括前来巡视的某位王子……

1226 僧王来了

    尽管那场瘟疫早就被大多数人忘却,然而不少老人仍然记忆深刻,如今,这个热闹的场景又出现在河对岸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能够多多少少让当地人安心的好消息是,僧王把这些外邦人的驻泊地安排在远离沙廉港的河对岸,而且那里有大佛塔,在金碧辉煌的大佛塔下,任何妖魔鬼怪都会被镇压、消灭。

    因此当地的人们,这些虔诚的佛教徒们,坚信这应该是达磨悉提僧王十一世陛下的英明的策略。

    更为让人安心的是,僧王居然难得地现身了,远方的江面,伴随着从宽阔的水面传来的悠扬乐曲,一艘有三十二支桨和雕龙画栋的彩色平底坊船,在众多舢板的簇拥下,从沙廉港方向缓缓驶来,见到这个场景,伊洛瓦底江岸两边和的所有人——除了朱艾他们哥几个和他们的水手们,都不自觉地在僧王的平底坊船临近的时候,一起不由自主地跪下。

    朱北国他们就这样有些堂皇地看着周围,此时此刻,四周的人们都在低头合十,一脸虔诚地低声咏念着什么,当地的人们知道,僧王平素深居简出,一旦出巡肯定是有大事,显然这件大事就是河岸边上突然出现的外邦人的船只。

    平缓悠扬的笛、号乐曲与鼓钹的节奏,以及严格依照节奏整齐划一地划动的船桨,还有几乎没有任何喧哗的、平稳行进中的船队,确实很容易给周围的人们感觉到某种神圣的宗教意味。

    此时此刻就连艾朱船队里那些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华人、葡萄牙人、荷兰人、黑人和阿拉伯人的船长和水手们,都不禁安静而出神地望着这只安静、肃穆的船队缓缓地靠上那座简陋的木码头,不少人也不由自主地低头、半跪甚至跪下。

    当然了,横幅下的朱北国和艾鲁什他们没有一个人跪下,因此,跟着他们上岸的三十几名全副武装的年青水手也没有跪下,这些年青人都是竹园学校的毕业生,至少在学校里学习了三年,他们对宗教信仰的知识,是从韩雨校长亲自编纂的《东西方宗教史大纲》《宗教心理学》《论第一原理》以及《宗教人类学导论(高年级读物)》等教材里获得的,尽管这些教材多数都是选修课,但因为教材的内容的确比数理化有趣生动,所以有不少年青人对这类知识和课程有极大兴趣。

    况且随着竹园学校的生源来源日多元化,学校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任何宗教信仰相当的宽容,老师们对各种宗教信仰也都是一视同仁。

    然而,恰恰就是学校里这种对宗教多元化的宽容态度,反而让年轻人们对各种宗教信仰几乎没有“近乎迷思般的虔诚”,更别说专一地信仰什么宗教了。

    从主流上看,学生们对宗教的态度更多的持各种批判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就跟韩雨在学校股东全体大会上汇报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编纂情况时说的那样:

    “我们通过强调多元性,给学生培养出多元化的眼界和比较性思维习惯,让学生们习惯用审视甚至是俯视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显然,眼前的状况就是这种教育产生的结果——这些来自澳洲的水手和士兵们,居然像看热闹的游客一样看待这样的场面。

    对信徒而言,这是相当庄严肃穆的,然而对于这些竹园出身的水手们而言,这就是一场戏,跟艺术表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此时他们站在横幅下,好奇地睁大眼睛望着江面那些五彩缤纷的船只和看起来很整齐很漂亮的船队,只是没有叽叽喳喳地发表议论,因为他们的几位老师兼船长们,貌似表情很是肃穆。

    然而,留在春申华昌号上的水手们就没有这样的束缚了,有的年轻人居然在甲板上摇头晃脑地欣赏起那些佛教音乐来,还有几位音乐细胞比别人发达的年轻人还摇摆着身姿翩翩起舞---跟他们听学校的鼓乐乐团演奏各种进行曲时的表现一样……

    画舫靠岸,鼓乐顿息,一声悠扬的佛号从甲板传来,那声音极具穿透力,此时无论是船上还是岸上,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这突然的安静,给人一种无形的威压,此时的朱北国和艾鲁什他们不禁相互对视了一眼,其实,他们哥几个现在有那么一点点尴尬,因为,除了他们俩和身边二十来个自家水手就这么突兀地杵在草地上外,他们四周已经没有站立着的人了。

    “咱们俩是不是也要对僧王表示一下尊敬啊?”

    “难道咱们俩就这样杵在原地?”

    “你看四周的围观群众,不少人已经流露出愤懑之色了……”

    哥几个相互间小声嘀咕道,于是这时朱北国跟小艾他们短暂的对视交流后,马上就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来某种一致的信息。

    朱北国心想:好吧,看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反正不能就这样干站着,哪怕满面笑容趋步向前热烈握手……呃……貌似人家不会接受这样的礼节啊,真那样肯定犯众怒……自家这十几号人被骂被围观群众敌视甚至被投石块事小,得罪了本地人给《发电机行动》添乱事大……

    嗯,对付这帮愚民,目前的策略是尽量忽悠,尽量给人家面子、不要得罪……

    转瞬间,朱北国决定对僧王以大礼相迎——他扭头对艾鲁什谢沐阳米安飞万铭几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头微微一摆,哥几个立刻会意,只见这几个人身体微躬,低头急步向前十余步,余光眼看着缓缓接近的步撵,大约估摸着距离五六米的地方,几位停止了脚步。

    此时此刻,朱北国感到的是,四周所有的人都仿佛屏住了呼吸,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射到了他们的身上,于是暗自长呼一口气,在某种令人感到压抑的安静中单膝跪地,双手合十……

    见到几位老师兼教练兼领导兼老板都这样了,那二十位杵在草地上的愣头青们,也跟着有样学样地单膝跪地——这是朱艾二人跟他们反复交代过行动纪律:登陆后我们俩怎么做,你们跟着做就行了,我们站你们就站,我们躬身你们就躬身,我们拔枪射击你们就拔枪射击扔手榴弹……

    于是围观群众立刻释然了,哥几个甚至能从周围围观群众的传出的气息中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弥漫在他们四周的压抑气氛顿时消失了不少。

    根据最先抵达勃固并通过华商和向导了解到的情况,艾鲁什事先给哥几个介绍了自己觐见勃固王室的礼仪,据说这也是当年葡萄牙人觐见僧王的礼节。

1227 苦行僧

    对于小艾的这一系列说法,尽管朱北国搜肠刮肚地在自己充满历史学识的大脑里检索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旧世界的关于葡萄牙人在几十年前觐见僧王的细节记载,但是朱北国认为,这应该是历史记载的忽略,而不是这个新世界因为自己的到来发生了某种变化。

    事先艾鲁什还介绍说,按照当地的规矩,如果僧王不开口,跪下的人们是不能说任何话,甚至念佛号都要僧王先开口,之外,只能沉默,任何话都不能说,哪怕对着僧王欢呼也不行。

    对此朱北国只是歪嘴一笑。

    他当然理解这个做法,在**横行下的东方,人们也没有围着大人物欢呼的传统,嗯,也许在几千年前有吧,但后来压根就消失了,因为统治者不允许----因为,稍微聪明一点的皇帝或者国王都清楚,与其让民众爱戴自己,不如让民众害怕自己,毕竟实现前者要花费的代价比实现后者要贵得多。

    此时的朱北国真的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是一个什么滋味了,这个场景慢到自己能感觉到四周的空气都凝结在一起,感觉到炙热的阳光正在慢慢地透过自己身上穿的那件帆布长袖制服,慢慢地灼烤着他的脊背,不一会,就让他大汗淋漓了。

    现在,朱北国有点后悔穿这一身衣服了,艾鲁什在昨天晚上给他展示了一套将在一个月后装备第三旅的作训服:硬帆布单沿军帽---顺便一提的是:按照三旅士兵的强烈要求,迷彩色的帽子上不带任何绿色;帆布翻领长袖四衣兜双排扣夹克衫,帆布马裤式裤子和一双带有双孔透气孔、皮制护腿和加强带的帆布面牛皮帮军用丛林靴,这种靴子底很厚,里面居然还夹带了两片防刺脚的薄铁片!

    全套服装颜色为热带丛林迷彩,当艾鲁什把一位身着全套作训服的第三旅突击队员带到朱北国面前时,自己就立刻就喜欢上了这套看起来很帅气的制服,于是艾鲁什只好送给朱哥一套试穿,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现在穿确实有点太热,关键是透气性不太好,看来要给华盛纺织周王两位大佬提个意见——这种帆布作训服面料至少需要混纺一些透气性好的棉纱进去,不然的话不是很适合这里的天气……

    此时此刻朱北国的脑子里正在胡思乱想,于此同时,距离他只有几步远的地方,数名身披袈裟,**着半臂的僧人缓缓无声地将一副步撵放到草地上,端坐在步撵椅子上的僧王并没有起身,只是高声念了一句佛号,然后,僧王身边的弟子们也开始念佛号,那声音产生的共鸣,居然让不远处丛林里的飞鸟开始在半空中盘旋,四周的围观群众也跟着吟唱起来。

    于是半跪在朱北国旁边的艾鲁什,轻轻碰了他一下,这才让朱的思绪回到眼前的事情上来,只见朱北国把头埋的更深了,双手合十跟着四周信众的节奏众人高声念着佛号,当四周的声浪达到**时,僧王终于缓缓地起身,当僧王的双脚踏上草地的时刻,四周众人的咏念突然停止——除了朱北国、艾鲁什还有跟着两位以及在后面敷衍着哼哼的二十来个年青人。

    围观群众对这个现象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反应,显然,人们认为,这些外来的异乡客由于不熟悉这些规矩,没有跟上众人的节奏,这二十几位还在那里念佛号,关键大多数还念得既不标准也不高声,在四周突然变安静的情况下,顿时给人很突兀的感觉。

    然而还是小艾比较灵醒,他第一时间感到了四周的情况变化,赶紧用身体碰了碰半跪在旁边的朱哥,然后扭头瞪了一眼身后的年青人,这才把自家人的尴尬表现止住,朱北国偷眼观望,一抬头却看见僧王那宽大的红黄色僧袍已经在自己的眼前,僧王的僧袍下露出来的因为常年赤脚行走导致有一些变形的双足和瘦骨嶙峋小腿判断,这位僧王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宗教贵族,而是一个苦行僧……

    于是朱北国不禁抬起头来,却正好与僧王的俯视下来的双目交汇。

    那是一张显然是被阳光中紫外线过度照射的廋脸,嘴角挂着微笑,由于眼眶深邃,朱北国居然感觉这双眼睛是没有眼白的,只有晨星般的一双深深的双眸俯视着跪在草地上的这群外乡人。

    片刻后,一个人红袍僧人出现在僧王后侧,他用当地语言高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后,突然用类似南京官话的汉语说道:

    “告知尔等外乡人,站在你面前的是,达磨悉提的衣钵传人,孟族人、缅族人、诺开人和克钦人的精神之王,上下缅甸的护国教主,蒲甘以南佛主供坛的最高住持,大勃固王国的国师,沙廉城的领主,达磨悉提六世僧王陛下。”。

    朱北国在听完了这一长串头衔的“自我介绍”后,立刻朗声回应道:

    “澳洲联邦贸易特使朱北国,在此拜见僧王陛下!本人代表澳洲联邦政府感谢僧王陛下对澳洲联邦的支持和帮助,祝愿双方的友谊长存,并因此造福两国人民……”。

    “远方来使,可免礼起身,礼若唯以敬吾,则不必行之大,若以敬佛,天下苍生,吾佛唯尔心敬见诚焉……”

    僧王低沉而略显沧桑的声音,忽然打断了朱北国的外交辞令,让朱北国略感讶异的是,僧王居然用的是相当标准的北方汉语,这让他想起关于僧王曾经游历北方的传说……

    “……然吾奉观音菩萨神喻,知尔等澳洲,乃离弃旧邦投入新世而来,如今渡南极之大洋,驾火轮,载奇货,行商贸,欲兴大业于荒海,实不易之。

    佛曰众生皆平等,吾等既有法缘,故允尔等借此方圆之土资生产业,布施利益于众生,不负菩萨及女神所托尔……”。

    此时,僧王说话的声音根本不大,朱北国甚至认为,僧王的这番话只是说给自己和身边的几个澳洲人听的,那些稍远一点的围观群众,不仅根本听不清楚僧王陛下此时正在说什么,而且可能连僧王的说话声都听不到。

    原因是僧王说讲番话的同时,朱艾谢米万等人正恭立于僧王面前,并且垂头合什,接受着僧王的摩顶,于是四周的围观群众们立刻跟着念起了佛号,现场的气氛比刚才要显得轻松热烈且嘈杂许多......

    僧王的觐见仪式很快就结束了,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更多的话语,甚至连日常的寒暄都没有,僧王说完这一席话,便头也不回地回到船上,然后在鼓乐悠扬中渐渐远去……

1228 第二阶段行动开始

    僧王的这个做派让朱北国有些发呆,他忽然记起前天晚上,自己见到打前站的小艾时的对话:

    “小艾啊,你真的没有搞错吗?僧王的条件这么简单?只要了你带在身上的柯尔特左轮手枪做纪念?然后,就……就答应了我们在伊洛瓦底江口开埠经商的要求?”

    “是啊,另外还拿走了我带的一百发子弹……”

    “……嗯,然后呢?”

    “……僧王拿着柯尔特把玩了一下,然后提出看一看传说中的魔鬼驱动,好在提莫队长号是经过混合动力改装的,于是我在离开勃固港后启动了斯特林发动机,僧王站在轮机舱里看了良久,再后来,我们就在船舱里聊天聊了很久,说的都是与所谓的魔法与澳洲人有关的事情......”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还有,僧王要求我们在沙廉城开一所能同时容纳收治疗一百人的医院,诊疗费用还不能太贵,要普通人能看得起的那种水平,还特别提出用澳洲神药给当地人治病。僧王说,只要医院一直存在并运行,僧王对仰光城的所有赋税就给予免除,仰光城的治理也不干涉,仰光就一直是属于澳洲人的。”

    “跟我们打交道的这位僧王……到底是哪路神仙啊?”

    “哪路神仙我不知道,但显然这对我们非常有利,僧王对我很友好,还说是观音菩萨托梦给他,说如果遇到从南洋来的澳洲人,要善待之,他只是尊奉菩萨的旨意而已……”

    “好吧……”

    “朱哥,我觉得僧王有来头……”

    “嗯,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以上对话发生在仰光开埠仪式的几天前,根据艾鲁什的报告,当时艾鲁什的提莫队长号载着僧王和随行的僧人从勃固港离开,在抵达沙廉城外的码头之前,僧王一路上问了很多问题,涉猎的话题极为广泛,大到天文地理,星河运行,小到巧克力的制作配方,当然配方肯定不会说的,艾鲁什对僧王说这是商业秘密,属于私有知识产权,而澳洲人认为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哪怕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无权剥夺,当僧王问起澳洲的国体和治国之道时,艾鲁什告诉僧王,澳洲人的治国理念可以用很简单的六个字概括---财产不可公有,权力不可私有。

    僧王听了沉思良久,脸上也没有任何不悦的表现,只是微笑着继续问下一个话题……

    “……我跟僧王是朋友了,虽然我们只是天南海北地聊天,不过是一起在船上聊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的天,我们谈的很投机,僧王跟我是朋友,这是他亲口对我说的!

    还送给我一尊镶满了红宝石和祖母绿的观音座莲木雕像,说是用百年红乌木雕的,我觉得这雕像漂亮极了,跟平时我所见过的观音菩萨像不太一样,整个雕像有一种别样的风格,喂!朱哥!这算是私人馈赠啊不能充公的!我要把这尊观音菩萨像带给乔凡娜,保佑她们母女平安......”

    十月二十一日深夜,刚刚开埠才几天的仰光港,除了简陋的木制码头上有些许灯光外,整个区域都笼罩在黑暗之中,就在万籁俱寂之时,澳洲船队里有几艘小船悄然离开了码头,编队航向西北,驶往伊洛瓦底江宽阔的江心。

    以菲利普斯船长驾驶的曙光号为首,再由另外三艘小型阿拉伯帆船组成的小船队,在当晚十一点离开了仰光港的木制小码头,船队溯流而上,很快消失在伊洛瓦底江的月夜迷雾之中。

    也是在这一天的下午,顾晋带着妮可号和骄傲号也离开了紫霞岛北岸的新钦州港,开始正式的北上运输之旅。

    妮可号和骄傲号的目的地是小万山岛东沙滩码头,在此之前,任柯率领联邦陆军第一旅八个齐装满员、且装备了最新式的九二步兵炮和蒙蒂尼机枪的连队,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一人登上了妮可号,妮可号的最终目的地是仰光港。

    几乎与此同时的那天上午,帝汶岛新安城蓝码头,魏宏也率领联邦陆军第二旅的三个步兵连登上了人贩子勒菲克的两艘巨型阿拉伯三桅帆船和一艘中型盖伦帆船,目的地也是仰光港。

    按照联邦议会两天前通过的一个临时动议,要求正在附近航线做贸易的骄傲级武装商船也要顺道参与《发电机行动》的军事运输,所以在几天后,丹阳号、铁公爵号和蓝色闪电号也将分别靠港新安城和泗水港,然后就地清空货物,这些船只的任务是分别把第二旅的另外步兵旅四个连和大量的作战物资运往仰光港。

    于此同时,徐志带领的长乐号和长信号一边完成各自试航训练任务一边往仰光港赶路,现已通过马六甲海峡,预计在五到六天后可以到达伊洛瓦底江口,至此,《发电机行动》第二阶段行动计划正式开始了。

    朱北国船队在离开仰光港之前,就给曙光号临时加装了一部电台,这是朱北国从夏小鸥那里申请来的原时空溶洞物资。

    那是一部真正的马蒂尼军用电台,原装牌子货,质量上乘,体积比肖飞造的山寨货小一大半,耗电量小,通讯距离还比肖飞造的更远——在本时空的无线电环境下,居然可以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目前,这种通讯设备溶洞里一共还有十一台,其中包括配套的脚踏式发电机和可更换的元件。

    这十二台马蒂尼属于一级战略物资,除了其中一台被肖飞拿到他的实验室里大卸八块搞研究外,其余十一台马蒂尼军用电台被物资管理委员会当宝贝一样封存在溶洞里,平日里轻易不拿出来使用。

    然而此次行动朱北国一下就带出来四台套,除了仰光港有一台外,另外三台将分别留给第一、二、三旅,用于后续行动和第三阶段进入腾冲山区接应李定国的军事行动。

    保障通讯是《发电机行动》成功的关键,这是大家的共识,启用这些质量可靠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也算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了。

    除此之外,两对通讯距离达到十二公里的无线电对讲机也带上了曙光号,这也是溶洞物资,负责使用和监管这些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是现正在曙光号船上的朱北国,跟着他上船的还有他带来的三名无线电报务员,其中有一对乌鸦和燕子,这对夫妻档情报员将在《发电机行动》结束后留在仰光港,这是联邦移民局计划安插在那里的眼线。

    跟着朱北国上船的还有二十四名来自第三旅的"特种突击队"队员,由朱北国指挥,这些人是经过代小山和艾鲁什精心挑选的,忠诚度和军事技能素养很过硬,如果加上从其他船舶上抽调过来的武装船员,朱北国的这只侦查武装达到了六十五人,他们既是船员,也是真正的军人,而且全副武装,弹药充足。

1229 低调潜入

    突击队员们的任务之一是保护朱北国和他的通讯组的安全,之二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协助朱北国完成各种前期侦察任务。

    尽管艾鲁什在移交指挥权时对突击队员们主要强调了保护朱和通讯组安全的任务,但朱北国认为后者才是真正需要用到这些人的地方——这些年青人均来自万山岛的第一批移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出身于云南沐家的军户,他们对滇缅一带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对当地气候也非常适应,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之中有几个人是缅甸禅邦的混血儿,据说母亲来自缅甸,这个时代,云南沐家的军户还算是很体面的人家,当然这是相对于缅北深山雨林里的村民而言的,因此大明军户娶缅甸女子为妻是常有的事,所以其中不少突击队员会一些缅甸当地语言——在这二十四名突击队员里,有六位就是这样的人。

    朱北国认为,这些人将给自己的侦察行动提供绝好的条件。

    领航航行中的曙光号没有开动船上的斯特林发动机,而是纯粹依靠风帆航行,这样做显然是为了尽量保持行动的隐秘性,保持低调,悄然接近阿瓦城,是《发电机行动》第一阶段的关键所在。

    此时此刻,朱北国独自一人站在曙光号的后甲板上,那里有一张临时安放的藤椅,他坐在椅子上,一手支额,一手有节奏地敲打着椅子把手,还时不时地抬头眺望着远方的江面,熟悉他的身边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搅朱先生,他在想大事呢……

    是的,除了岸边偶尔的鸟鸣让朱北国短暂抬头观望一下江岸外,他此时确实没有心思去欣赏暗夜之中伊洛瓦底江两岸美丽且朦胧的江景,他一直在心里紧张地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每一步的细节和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式,现在,他身肩重任,在他身后,有一个庞大的计划和群体行动,而所有的的行动,都取决于他的这次侦查兼潜入行动。

    朱北国打算在船队抵达阿瓦城的码头后,先进城观察一下,然后再去阿瓦城对岸的一个叫实皆的小城去看看——这个地名是旧世界的一个小镇的名字,现在叫什么还不清楚,但地理位置他是知道的,永历皇帝一行人就住在那附近的几排茅草屋里。

    那是在几个月前的咒水之难后,时任缅王莽白给永历皇帝和皇后皇子们安排的临时住所,一共有不到三十人陪着这位大明天子住在那里,平日里由附近的寺院供给米柴,另外,在那座小院落四周,还有大约一百多缅兵"护卫"着那个建筑群。

    朱北国的打算是,先以华商的身份去给皇帝送一些粮油供奉,争取以此为由头见永历皇帝一面。

    朱北国心想,自己带的礼物最好能丰厚一些,因此,此时已经落魄无比的永历皇帝,应该不会拒绝见我吧,还有,需要乔装打扮,包括大明文人的服饰……

    朱北国就这样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望着江景,然后,就在甲板上睡着了……

    一个身穿竹园学生制服的年轻人轻手轻脚地走上甲板,手里拿着一件丝质的长袍,轻轻地盖在睡着的朱北国身上,于是后者突然惊醒了

    "先生,快子时了……"

    年轻人轻声说道。

    "嗯,我这就回船舱……小胡啊,你这身衣服明天就要换掉……"

    "知道了先生……"

    江面波澜不惊,月色下的伊洛瓦底江水如镜面般平滑,笼罩着一层雾气,旱季的江面宽度虽然比雨季略窄,水深也略浅,但丝毫没有影响中小型船舶的通航,何况由于江水较雨季更为平缓,对于努力使船舶逆流而上的桨手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一六六一年十一月一日,曙光号率领的这只船队终于缓缓地靠上了阿瓦城西南的江岸码头。

    对于当地人而言,从外表上看,这支由四艘小型海船组成的船队属于再普通不过的、来自南方河口地区的贸易船队。

    船队抵达阿瓦城的时间比朱北国预计的早,小型卡拉维尔帆船曙光号和另外三艘小型阿拉伯单桅帆船,都是可以桨帆并用的船舶,所以可以在流速比较平缓的江河里逆流而上,当然了,速度的确比较慢,本来曙光号是可以启用船上的一台十五马力斯特林发电机作为动力的,但朱北国和菲利普斯船长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引起沿江当地人的关注,勃固港的经验教训不能不被吸取,何况这次去的是更为封闭的内河城市阿瓦城。

    朱北国和菲利普斯船长一致认为,至少在初期的侦察阶段,整个船队都必须尽可能的低调和伪装,为了彻底贯彻这一策略,曙光号和另外三艘小型阿拉伯帆船上的船员都换成艾鲁什亲自挑选的水手,他们要么是万山岛航海学校的海员,要么是原来提莫队长号、女权号和刺客号上的学生水手,另外再加上第三旅选拔的突击队员。

    众人在一番乔装打扮后,让整个船队从外表看起来,跟来自南方的普通华人贸易船队毫无二致,当然了,实际上这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武装商船队,船上除了有三十名五十五名装备了最先进的澳洲火器的水手,还有二十四名武装到牙齿的军人。

    突击队分为四个战斗小组,每组六人,包括朱北国本人和他的三名情报组组员在内,所有人都装备了联邦一型六发左轮手枪、五九式步枪和手榴弹,而朱北国的单人船舱的床下,还藏着一个皮箱,里面有两支柯尔特蟒蛇、一百二十发子弹和一支ak-47,以及与这款冲锋枪配套的八个弹夹----这些武器是朱北国出差时的标配。

    这支贸易船队的船身也从外人的角度上看不出来什么异样,为了不引人注目,曙光号上原本安放在前甲板的一门能发射万物死炸药包的轻型臼炮被临时搬到后甲板的驾驶台后面,那里有不少货筐挡着,而曙光号的另外一挺蒙蒂尼机枪也从驾驶台上临时拆下,暗藏在船舱里。

    这支船队携带的货物也是五花八门,从印度印花布到各种南洋香料,以及来自澳门的白糖、来自北大年的锡锭和来自勃固和沙廉的大米。

    总之,当船队在靠上阿瓦城西的内河码头时,码头上的税收官丝毫没有怀疑其来历——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华人贸易船队,半个小时后,收税的官员带着两个装备着藤盾和长矛的士兵上了曙光号的前甲板,他们草草地浏览了一下菲利普斯船长递交过来的货物清单,上面的汉字货物名称并没有难住这位税收官。

1230 关于阿瓦城

    在这个时代,土著人的语言当然是贸易的主流用语,但汉字和汉语是南洋地区的通用文字,或者说是"高端商贸交流工具",当双方因为语言与文字差异无法正常交流时,汉语——特别是汉字,就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了。

    这位税收官员显然认识一些汉字,也会一些汉语,只不过,这位官员显然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刁难一下这位大胡子夷人,毕竟这是一支初来乍到的船队,需要让这些陌生的外乡人知道这里的规矩。

    于是官员在浏览完清单后,对着菲利普斯船长摇了摇头,用略带生硬的汉语告诉他,船上的货物跟清单是否相符需要实地调查,而且清单里的货物情况还是让你家船老板直接跟我们解释才行。

    看来这位税收官也算是一位积年的老手,他知道华商经常雇佣一位来自西洋的夷人当船长,毕竟这些来自西洋的夷人"善舟辑",于是不出税收官所料,朱北国终于出面了,后者笑容可掬地在手中的扇子的掩护下,让两锭大约五两重的银子进到税收官的手心里,然后双方在走马观花般看了看堆在曙光号的上层甲板和船舱里的货物后,两人还进行了一场讨价还价的会谈。

    最后,税收官带着五两白银的入港税——不包括刚才塞进他手里的银子,然后这位官员就微笑着、彬彬有礼地跟朱老板行礼告别,然后就带着两个士兵离开了曙光号。

    临走时,税收官还给朱北国开具了进入阿瓦城及其附近城镇的路引,并且给朱北国介绍了阿瓦城里最好的旅店和酒馆的方位,当然还包括一家顶级的妓院。

    税收官告诉朱老板,如果他愿意出大价钱,可以让妓院的老鸨给他找能歌善舞的汉人歌姬,并且略带神秘地告诉朱北国,有两个歌姬来自江对岸,听说女人是夏末的某一天从江对岸逃难至此的,其实是一些士兵从大皇帝身边抢来的宫女,私人挺贵的但色艺俱佳……

    朱北国强忍着自己的情绪,笑嘻嘻地接受了税收官的建议,表示有机会一定去关顾光顾云云……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十一月二日,朱北国带着两名懂一点当地语言的突击队员进入了阿瓦城,税收官开具的路引果然好使,城门口的士兵根本没有为难这三人。

    整整一天,三人在阿瓦城里逛了好几圈,直到傍晚才回到曙光号上,当天晚上,一封电报从曙光号的通讯室里发出,内容是三人在阿瓦城一整天的"观光报告"。

    这是朱北国一行人第一次从如此遥远的世界角落里发出的第一份情报,各方面都很关注,无论是在中兴岛、紫霞岛、澳门和万山岛,以及远洋航行途中所有能接收到电报的澳洲船只,都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内读到了这份电报。

    电文很长,朱北国把这一天所耳闻目睹的事情几乎事无巨细地在电文里呈现出来。

    首先是朱北国从一位华人酒馆老板和几位当地的商贩那里了解到的一些基本情报,获得这些情报也是付出了一些代价的,比如请吃饭、请喝茶、请喝酒,以及沿街购买各种用得上或者用不上的当地土特产,因为购买量比较可观,价钱也公道,因此朱北国成为这一天阿瓦城市面上很受欢迎的人物。

    由于朱老板购买的货物比较多,则顺理成章地雇佣了几个当地挑夫帮忙搬运货物,其中居然有从滇缅边境跑过来讨生活的汉人,于是很自然的,朱北国就有机会与这些人各种攀谈聊天。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况提问者和另外两位突击队员听众则都是有心人,于是各种关于阿瓦城当前的大小事情听了不少,特别是关于这个城市和王国现状、关于逃难至此的"天朝大皇帝"和来自北部边境的各种传闻,以及朱北国特别关注的阿瓦城的军事力量等等情报。

    "……对于地处北缅内陆地区的阿瓦城而言,来自南缅甸河口地区的贸易船队虽然不多,但每个月也有一两艘靠港,毕竟阿瓦城是北缅第一大国——东吁王国的首都,是北缅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也最集中,大约有十万人口挤在纵横不到三华里的城区和城墙外的码头区域——尽管这个人口数字是从红楼电脑资料室里查到的,然而现在看来,感觉这些资料还是靠谱的……”。

    “……在旧世界的历史记载里,尤其是关于缅甸的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里,这座城市在不久之后就变成废墟了,原因是地震。

    后来,这里的人们在废墟旁边又建立起一座城市,名字叫曼德勒,只是眼前的阿瓦城与旧世界的曼德勒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有很大变动的,根据资料,眼前的这座阿瓦城,应该在曼德勒的南部,这里有一条叫密艾河的河流,由南向北汇入伊洛瓦底江,于是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两面环水的冲积扇平原。

    当地土著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优势,临水建设了阿瓦城,这座城市有四面城墙,正南正北布局,广阔的伊洛瓦底江和深深的密艾河成为这座城市在北面与东面的天然护城河,而南面和西面,人们则开挖了两道宽度为六七十米的人工运河,引入密艾河水,深度约两到三米不等,这是我们靠上西门水码头后,悄悄测量出来的数据。

    此时的曼德勒城当然还没有出现,那里还是一片农田与小山丘,远方除了农舍和点缀着几个佛寺的高塔外,只有丛林和农舍。

    今天一整天,我们一直在用最简单的的步伐测量方式概略地勘测了这座城市,阿瓦城城墙的高度大约为六米,宽度约十米左右,属于传统的砖石夯土城墙,按照我们目前的装备水平,用炸药包就可以将城墙轻易地炸塌。

    整个城区是一个比较规整的长方形,东西略长,不到三华里,南北略短,约两华里左右,除了很多小巷外,城里有两纵两横四条主要的街道,街道宽五到六米,青石板铺就,有下水道系统,与主要街道相对应的,一共有东西南北八个城门,商旅码头在西北门,除此地之外,没有看到其他码头设施。

    王宫在城内的东北,那里是城市的制高点,有金碧辉煌的佛寺高塔,以及旧世界旅行者经常看到的东南亚建筑---尖尖的重叠在一起的屋顶。

1331 关于新国王

    “阿瓦里有不少汉人,大多数都是生意人和卖力气的苦力,生意人中真正做着大一点生意的寥寥可数,大多数都是以小商小贩为主。

    大概是与滇地的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原因吧,这里的汉人讲云南官话者很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汉人们基本都是大明服饰,除了来自内陆的少量汉人驼商外,剃发易服成满洲服饰的汉人少之又少。

    而且,对于那些剃发易服汉人们而言,这样做也是为了经商方便,因为他们经常要去保山甚至昆明城做生意,不得不如此,并非心向新朝”

    朱北国在报告里还进一步提出:

    “本人认为,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个条件,这些汉人很有可能愿意成为我们进军的向导,因此我们的军队在打进阿瓦城后,一定要注意保护当地汉人的利益……

    以下是关于阿瓦城军力的报告:

    “阿瓦城里的城墙四角设有军营,目测人数不详,经过多方探听,大约有两千多人,另外,在城外附近地区还有两千多人,这大概就是阿瓦城的主要保卫力量了。

    关于军队的数量,我们已经多方应证过,除了与当地人打听外,还包括与当地粮商和布商的贸易沟通,我们船上的印度印花布很受当地人喜爱,我在跟当地做布匹生意的商人聊生意时,谈到了军服的布匹数量,由此推断而来。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明天还将进一步探听……”。

    随后,朱北国的报告内容转到了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方面,他在电报里说:

    “……这个时代是缅甸的世俗政权分裂时期,南有勃固王国,北有东吁王国,以及十几个分别依附于这两个区域性强国的小国和部落。

    阿瓦城是东吁王国最大的城市,不仅是这个北方的强国的首都,还是整个北缅地区最大内河贸易港口和经济中心。

    当然了,若城市的论经济实力,仅从一个观光客的角度上看,也能判断出,阿瓦城是远逊色于勃固和沙廉的,这里的市面繁荣程度完全不能跟上述两个近海城市相比。

    但是,若判断其陆地上的军事实力,本人感觉,比南部的勃固王国要强一些,而且这个国家的军人显然比南方国家要多,武器装备也要好一些,至少要整齐一些。

    当然了,这些国家的军事装备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军队里只有极少量的火绳枪,架在阿瓦城头的青铜大炮——勉强算是大炮吧,从口径上看,放在大明内陆,只能算是大一些的火铳,射程没有多远,不过这些青铜炮数量很多,仅本人目测推断,城墙上不下百门,这对我们而言也算是一笔财富,这些青铜炮打仗不行,但在我们手里很有用,小安子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很快又有现成的原料了。

    所以仅从武器装备上看,这也怪不得他们既打不过李定国,又打不过吴三桂……

    这个国家最近刚刚换了国王——根据当地市民的说法,新国王登上王位的手段貌似不是很光彩,国人传说,国王是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才当上国王的,从后世历史记载上看,这确实是历史事实。

    然而阿瓦城里的臣民们好像对此事并不是很介意。

    首先是新国王在整个登基过程中并没有大开杀戒,也没有过多的干扰到臣民们的生活。

    新国王表面上延续了旧国王的扩张性政策,大肆整备军力,给士兵的待遇提高了不少,然而对北方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却停止了——对于军人而言,既拿了实惠还不用承担征伐的伤亡风险,因此新国王得到整个王国的军人们从上到下的一致拥戴,不管怎样,目前,臣民还是认为新国王确实好过旧国王——除了商人和僧侣们。

    原因是最近新国王改变了征集战争物资的方式,比如把加征的田亩税和人头税稍微降低了一些,转而对寺庙和商旅课比以前更重的税,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新国王的政策确实好得很,对于最近四处出击收刮寺庙的士兵们和在码头上收税的码头官员的眼里,新国王简直就是个英明的君主,因为如果国王想要征收一两银子,这些军人和税收官就敢从征收对象那里收到五两银子。

    总之,新国王在搞重农抑商的政策,并带有一些杀富济贫的色彩。

    再说一说该地区最大的地缘政治——关于大清和大明之间的战争。

    缅甸作为经常向天朝上国纳贡的附属国,这里的老百姓都知道,北边的那个叫大清的巨无霸强邻,如今已经打败了大明,北部算是安定下来了。

    然而,最近有一位叫平西王吴三桂的将军,带着他的铁骑横扫了东吁国的北部,于是自家军队一路避让,让原本附属于东吁国的几个北方部落又被大清的平西王控制了。

    如今,新国王打算向那个叫大清的新朝廷称臣纳贡,至于那位几年前逃难至此的旧朝皇帝,如今已经被软禁了,他和他的皇后就住在江对岸的那片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日子不是很好过,因为只有寺庙的供给,而且“护卫皇帝”的缅兵军官小头目居然可以闯进去强抢大皇帝身边的宫女们做老婆……

    坊间盛传,新国王已经决定把那个旧朝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子们送给平西王吴将军,以此作投名状向新朝表忠心。

    当然了,事情也不是没有变数,当地人盛传,如今那位强悍的吴大将军虽然把旧朝皇帝留在云南的军队打败了,目前旧皇帝的军队只能龟缩在深山老林里苟延残喘,然而根据来自东面的马帮商人说,大明晋王李定国的数万人马一直在做突袭阿瓦城救出大皇帝的准备。

    根据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这件事除了军队数量夸张了一些外,其他的都是历史事实。

    根据旧世界的历史记载,此时的李定国就驻守在阿瓦城东面景栋一带,目前距离阿瓦城大约**百里地。

    不过,阿瓦的市民们认为,对比而言,那位大清的吴三桂将军貌似占有一些优势,且不说他的军队战斗力强悍,平西王本人已经亲自带兵进入了北缅,关键是距离阿瓦城已经不太远了,毕竟晋王的大军距离阿瓦城太远,而且没有水路的便利,由此看来,北边那位会比东边那位先期抵达阿瓦城下。

    最近坊间传言,多则两个月,少则一个月,平西王的关宁铁骑就会兵临阿瓦城下,所以这次那位旧朝的大皇帝怕是难逃敌手了。

    市民们在聊到新国王对当前局面的的应对方法时说,尽管王国的军队从来没有跟平西王的军队交过手,但阿瓦城里的所有人,从国王、大臣、军官、士兵到市井百姓都一致认为,国王陛下的军队是绝对打不过那位平西王的。

1332 侦查

    因为,这几年的实战结果是:自家军队根本打不过晋王的军队----就在几年前,旧朝大皇帝的将军李定国,派部下白文选带着两千士兵一直打到距离阿瓦城不远的瑞丽江口,自家军队被打得一败涂地,要不是大皇帝一纸诏书退了白将军的兵,如今阿瓦城是个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而眼前的平西王,却是一位打败了晋王李定国的牛人……

    所以,对于阿瓦城而言,上述两位将军无论谁先来,到时候国王与他们的城下之盟肯定是要签订的,其实新国王很希望平西王先来,这样就可以抱上强者的大腿,所以坊间没有人怀疑,新国王铁定要投靠平西王保平安的……”

    朱北国的第一份情况汇报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作者很困,他想要睡觉,明天对阿瓦城的考察还要继续,必须保持体力,于是电报的末尾强调了一句:

    “……根据历史记载,吴三桂的军队抵达阿瓦城的日子是顺治十八年的十二月初一,即公历一六六二年一月二十日,就在这天,永历皇帝被缅王莽白送进了吴三桂的大营,各位,留给我们救人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多一点,实施《发电机行动》第二、三阶段的时间并不宽裕,请各位抓紧时间---朱北国,一六六一年十一月三日凌晨……”。

    早上七点,朱北国又带着两位突击队员下船上了西北门的码头,今天他打算重点观察一下阿瓦城里的军营和王宫附近的情况,顺便了解一下城外缅兵的布防情况。

    根据昨天的观察和多方了解,城内缅兵大约有两千多人,属于服装比较光鲜、装备也比较整齐的精锐,这些军人大约有一小半负责驻守城中心的王宫,另外一大半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墙上。

    显然这些军队还不是阿瓦城防御力量的全部,根据昨天的了解,还有两个军营分别在城东密艾河对岸和城南的平原上。

    朱老板一行人进城门的时候,他很识趣地送给了守门的小军官一两银子,另外还有几瓶朗姆酒。

    酒这是船上水手自带的,洞天乳酒船上有,两名突击队员身上也带了这种酒,但拿出来给这些虾兵虾将的话,朱北国认为不值当,白瞎了好东西。

    朗姆酒这种异国风味的白酒在内陆城市也算是稀奇东西,因此朱北国的礼物让军官和士兵们都很高兴,昨天没有给他们东西,那是因为有码头税收官打招呼的原因,明面上守门的军官应该给税收官面子,不收任何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收,今天码头没有外来的船只靠港,因此税收官不在,要想进城吗?那么就是县官不如现管了,给守门官带点礼物是必需的——走南闯北多年的朱北国当然明白这些潜在的规矩……

    肯定的是,银子和酒当然不能白给,朱北国和他的突击队员们不从这些人的嘴里套出一点情报是绝不甘心的。

    在刺探情报的整个过程中,朱北国身边的四个装扮成随从的突击队员起到了关键作用,四个年轻人先是用不太熟练的当地语言与城门口的军官交流,很自然地成为双方的翻译,朱北国表示,自己想与国王的军队做点小生意,比如朗姆酒、粮食和印度印花布等。

    于是被“重金”贿赂的城门军官,居然很认真地提出了各种忠告和建议……

    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朱北国就大致搞清楚了城外缅兵的分布——总共有两千五百士兵分别驻扎在城南平原和密艾河对岸,其中城南平原汉达寺附近的军营里有一千士兵,河对岸一个叫万贝因的地方,那里的军营里有一千五百士兵。

    朱北国在心中默默清点了一下,加上城里的两千多士兵,整个阿瓦城应该有五千人马驻防。

    五人告辞了城门军官,再度进入阿瓦城,今天的探测目标很明确,就是城内四角的军营和王宫附近。

    相对而言,由于阿瓦城内这两处的人们大都具备一定购买力,所以两个地方都是比较热闹的商业区,因此朱北国五人在那里徘徊徘徊了一整天。

    从表面上看,这几位也就是在这些地方采购一些货物,或者喝酒吃饭喝茶聊天,实际上他们一直在暗中实地观察军营与王宫的各种军事布局,打听军营和王宫的情况。

    到了下午,五人除了汇集到各种情报外,也采购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货物,朱北国又雇佣了五名脚夫才把这些货物运回船上。

    当天晚上,一张非常详细的关于阿瓦城城防布局和街道示意图被画了出来,随后,一封电报发出,里面详细汇报了这天的各种情报收获,除了更加详细的士兵数量和布防位置外,还有军营的作息时间、城墙巡防的换班时间等等等等……

    十一月四日早上,朱北国带领两艘小型阿拉伯帆船离开了阿瓦城西的水运码头,半个小时后,船队靠上了伊洛瓦底江的西南对岸。

    靠岸的地点是距离阿瓦城西水运码头约两公里的江对岸,那里有一座与阿瓦城隔江相望的木制小码头。

    千百年来,由东向西的江水不断冲刷沉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几平方公里的肥沃平原,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次级河道从平原的北部流过,即使现在是旱季,次河道的江水仍然可以通过小型船舶。

    因此,这个小平原实际上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江心岛,岛上东西分布着两个掩映在竹林和胡桃林中的小村落,在这两个村落之间,最近刚刚又新建了一片用竹子和胡桃木搭建的一片竹屋木屋建筑群——对此,朱北国已经打听清楚了,永历皇帝就住在那里,伴随这位大明天子的,只有大约三十多人,其中大半是女性和孩子,如果把几个太监也算进去的话,此时的大明皇帝身边,大概只有十来个成年男人。

    最近,新任缅王往那个江心岛上派驻了一百多名士兵和两三个通译,明面上说是用于“护卫”大明皇帝的,其实,这些士兵的任务就是监禁这位落魄的皇帝及其家属,预防着皇帝跑路。

    在这段日子里,江心岛上的村民们貌似获得了不少利益,人们都在传说,自家村落的旁边住着一个“富贵邻居”,不仅有钱,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出来采购的人还不知道讨价还价,或者是不敢讨价还价。

    于是附近的村民们纷纷把家里的多余的粮食、肉、茶以及各种生活物品,拿到皇帝居住的院子门外的小广场上,卖给住在里面的人们。

    当然了,这些东西相对于卖到阿瓦城里而言,价格肯定高出了一大截。

1333 宫女和摊贩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这里的村民还是阿瓦城里的人们都知道,皇帝迟早会被交给北方的那个强横的新朝将军,以此作为归顺新朝的投名状,听说驻守江心岛的士兵们经常闯进那片建筑里“搜查盗贼”,还听说有好几个皇后身边的宫女“自愿”离开了那里,传说她们被阿瓦城里的一些官宦之家和商人看中……

    这就是朱北国在这几天里了解到关于永历皇帝的各种传闻之一部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决定去亲眼看看那里。

    至于自己能不能亲眼见到永历皇帝本人,朱北国目前是不抱希望的,然而此时他的怀里揣着三封信,其中的一封信,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国书,是自己离开中兴岛红码头之前,孙老亲手交给他的,孙老告诉他,这封信是以澳洲联邦总统的名义写给永历皇帝的“正式外交信件”,盖着联邦总统的大印和孙老的私章。

    不过这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永历可能根本不知道澳洲联邦的存在,为了加强一下朱北国身份的可信度,孙老通过艾鲁什、黄磊和成东,让在万山岛的陈安德和紫霞岛的卜弥格神父也分别写了一封证明信,这三封信目前就揣在朱北国的怀里,他希望能够找到可靠的人把这三封信带进那座园子,然后交到永历皇帝手里。

    除此之外,此行自己还要带大量的物资,这既是以供奉皇帝的名义接近永历,也是通过这种很实际的方式告诉永历皇帝:我们是真心来救你的……

    同时,为了让突击队员们熟悉地形,朱北国还带上了所有的二十四名突击队员,他们挑了十二副担子,里面装满了白糖、仙人洞乳酒、五香粉、腊肉、腌肉、咸鱼肉、大米、糖果、陶罐装西红柿酱以及巧克力糖等。

    而且朱北国还专门为了这次行动换了一身大明学子的衣着打扮,头戴方巾,外罩一件缀白护领的交领襕衫,足登黑面厚底方头鞋,手持一柄水墨松鹤画折扇,咋一看上去就是一位来自中土的士子,年轻且俊朗,毕竟这是个特别注重士子外貌的时代,朱北国认为,这样的打扮非常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而且他也知道,永历皇帝在缅甸期间,确实也有不少心向大明的华商和同情皇帝的僧侣们,自发的给永历各种供奉,因此朱北国的这些供奉行动显然会被缅人理解,以此也让自己的行动更加顺利。

    江心岛的小码头十分寂静,连个收费的税丁都没有,可见这个码头在平时商业价值极低,于是朱北国和十二名突击队员顺利登陆,一行人离开码头走上了一条乡间土路。

    此时的朱北国心里再度发出了一阵小感慨——这条土路,大概就是永历皇帝被缅兵们抬着去吴三桂大营的路途吧,此时此刻朱大博士不禁极目远望——远方江水如镜,孤舟如墨,举目四望,郁郁葱葱之中,佛塔的尖顶露出闪耀的白和金黄,旱季的微风徐来,沿途百花摇弋,带来一丝凉爽,夹杂着村落炊烟的烟火气、稻香与若有若无的弥漫在空气里的花香……

    “真的是好风景啊,只是那时的永历皇帝,怕是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美景吧……”。

    只不到十分钟的步行,朱北国和他的伙伴们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那片竹木建筑群,因为是新建的,还因为那里相当的热闹,远远的就看到人头攒动,于是大伙立刻就分辨出那片建筑——那就是传说中“中国大皇帝的住处”了。

    穿越至今,朱北国虽然也见过一些历史人物,但若论真正的“历史知名”,恐怕唯有住在那片建筑里的那个人才排得上号。

    想到这里,朱北国的心中忽然一阵悸动,这是一种久违的心情,此时此刻他,甚至感觉自己回到了旧世界,跟当年自己作为粉丝坐飞机去看心仪的爱豆演唱会一样……

    有些发热的朱北国下意识地打开手里的折扇,使劲扇了几下风,呼出一口热气,想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一下,然而,不远处的场景又让他激动起来——就在数十米外,有一个显然是自发形成的市场,那里有不少村民在摆摊,好吧,显然这才不是让朱北国心情起伏的因素,让朱北国激动地直趋而去的原因是:人群里有一个妹子,而且是一个大明宫廷侍女打扮的妹子----真正的大明宫廷里的宫女!

    是的,不远处的硬泥地上,亭亭玉立地站着一位年轻女孩,只见她梳着百花分肖双平髻,上襦下裙加一条短小的明黄色腰裙,裙子倒是素白的,裙幅数片,腰间细褶数十,而且裙裤也是白色的,足登一双布面平底绣弓鞋----居然没有裹脚!

    此时此刻的朱北国居然看呆了,然后突然想起一句“微风袭来月华裙”诗句,不过,脑海里立刻闪现的第二个念头却是:

    “我靠!永历身边居然还有没有被缅兵抢走的宫女吗?!”

    然而眼前的一切立刻被一个很煞风景的情景打断了:两个缅兵忽然走到宫女身边,一脚踢翻了她身边的一个卖木菠萝的摊位,那里顿时一片狼藉,金黄色的木菠萝肉撒了一地,妹子惊叫一声躲开了,摊主也惊慌失措地想收拾摊子,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其中一个缅兵上了第二脚,把摊主踢倒在地,此时另外一个缅兵伸手把妹子怀里的木菠萝肉一掌拍到地上,荷叶包起来的木菠萝肉也散落在地上,小姑娘想弯腰捡起,然而那包木菠萝却被那个缅兵一脚把踩上,小姑娘只能抢救到几块。

    显然妹子还想继续捡拾,却被一把雪亮的弯刀逼退到一边,然而,远处旁观的朱北国发现,小姑娘显然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是第一次遇到,只见她手里攥着仅剩的果肉,默默地站在一边,眼看着两个缅兵对摊主一边呵骂一边继续践踏着地上的果肉。

    对于朱北国而言,这种场景他也见识过,无论是在记忆里的旧世界,还是在这几天的阿瓦城里,他知道这是缅兵们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收“例份钱”,这位摊主大概是新来的,不知道规矩,或者因为其他各种原因,不幸成为权势者们立威的对象。

    当然,他知道解决办法,此时摊主只要及时拿出点一铜钱奉献上去,就能让缅兵们住手。

    不过,那位摊主显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此时朱北国脑子里光电一闪,侧过头去与紧随身边的两位突击队员六目相视,悄然地努了努嘴,这两位立刻会意,立刻紧走几步,赶到前面,一个人对一个缅兵——各自从怀里掏出一小把铜钱递到缅兵们的眼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215/ 第一时间欣赏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作者:彼岸之筏所写的《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为转载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介绍:
这是一本开头有些休闲、有一点慢节奏的书,毕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多角色群穿故事,因此前期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今后的精彩。总之,这是一本给有机缘的人看的书。 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那个大时代。本书讲述的,是这群人如何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出一段波澜壮阔、真实且魔幻的人类历史的故事。 所以,希望各位看官不要把此书仅仅作为单纯的小说看,毕竟历史比小说更魔幻,如果你能有耐心看下去,越到后面就越精彩……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