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规则系学霸TXT下载规则系学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规则系学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吃小南瓜     规则系学霸txt下载     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一十章 人类征服宇宙的第一步!

    航天局。
    太空穿梭实验预定时间临近,航天局一直都处在忙碌状态,相关的部门都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主要是进行技术校对,设备调试以及后续相关工作的讨论,还有相关人员要进行模拟训练。
    相关的人员,包括反重力推进器的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反重力推进器的操控,也会跟随反重力推进器一起上太空,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地球。
    这些人员都是有过上太空经历的,之前有小型的反重力推进器,运载小型卫星上太空,他们有的参加过一次,有的参加过好多次。
    如果把反重力推进器当做成太空船舰,他们就是第一批的太空舰长、船员,工作听起来都非常的高大上。
    舰长陈明就说道,“真没想到,我有一天还能当太空舰长,而且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空舰长。”
    陈明就是反重力推进器操控团队的负责人,他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一起操作反重力推进器完成任务。
    反重力推进器可不是火箭发射器,上没有足够的空间载人,因为涉及到起落、速度方向控制等,推进器也需要人工操作。
    团队的其他人也感觉非常荣耀,他们大多都是航天局的技术工作人员,原来做的工作就是设备调试,对于很多的设备都非常的熟悉,不仅是推进器操作人员,同时也是很优秀的工程师、精密设备维修人员。
    除了推进器的操作团队以外,还需要进行训练的就是,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
    因为即将进行太空穿梭实验,需要空间站内的宇航员进行配合,这次上空间站的宇航员是四个人,他们登上空间站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到空间产生控制Z波发生器,保证登上空间站以后,收到指挥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即使开启Z波发生器。
    在Z波发生器开启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不断的报告及时参数性能,以便随时监控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用太空飞船的速度、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
    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却是信息传输。
    因为涉及到了及时通信,最好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延迟,实验中还应用到了空间连接技术,以空间连接设备进行通讯,就不会有任何的延迟,也不会受到外在信号干扰,保证通讯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太空穿梭实验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复杂,但其实不管是反重力推进器的操作组,还是即将上太空站工作的宇航员,安全是能够保证的。
    现在的反重力推进器和空间站,都装有新压缩材料的涂层,足以对抗太阳电子射线、磁场风暴等太空中的危险,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撞击,但受到撞击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说是概率非常的渺茫。
    虽然好多新人报道都说太空中存在很多垃圾,实际上,相对于广阔的太空来说,哪怕是空间站也是非常的微小,碰到撞击的概率非常渺茫。
    太空并不像是地面,是有上下之分的,太空站380公里的高度上,卫星的数量非常少,即便是有卫星或太空垃圾,并且轨道存在重复的交叉点,相差几十米高度,就足够保证安全了。
    ——
    时间临近。
    在太空穿梭实验开始前一个星期,国内外大量的媒体都开始进行超级实验的报道,舆论中还出现一些有关超级实验的猜测,每一个猜测都说的证据确凿,好像就是要进行这种实验。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个说的正确,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散步消息的人脑洞还是太小了,他们根本想不到超级实验会是太空穿梭,因为太空穿梭技术几乎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而人类似乎才刚刚拥有真正脱离地球的技术。
    报道多,采访也多。
    航天局周边总是聚集了大量的媒体,而实验地点也并非完全保密,周边几十公里禁止入内,媒体记者就聚集在几十公里外的村镇,希望能临近采访或拍摄到一些东西。
    临近实验三天,航天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再次超级实验对全世界公开,并在实验当天邀请媒体记者进去现场采访。
    同时,航天局还决定提供实验画面,国外的媒体也可以同步进行直播。
    他们还会提供及时通信的设备,也就是空间链接设备,来保证直播不会产生任何的延迟。
    与此同时。
    航天局也进入到最后阶段,也召开了最后一次实验论述会,来保证实验过程不出现任何差错。
    实验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反重力推进器运送宇航员、物资、实验设备等到空间站,运送完毕以后,按照既定轨道行驶,到一定位置,释放小型太空飞船。
    这时反重力推进器的任务就完成了,可以正常返回地面。
    被释放出来的小型太空飞船,会带指挥中心的控制下,绕地球一周后,继续朝着空间站方向行驶。
    为了减少能耗,太空飞船主要是调整方向,速度只是在惯性和角动量下正常运作,接近太空战的过程中,太空飞船会大幅度调整方向,同时激活反重力装置释放空间罩。
    太空飞船上并没有载人,是需要指挥中心不断控制,控制过程就比较复杂了,好在已经有依照空间连接技术,研究出来的光感操控。
    飞船上的设备可以通过读取空间传输的颜色进行自主控制。
    在空间连接技术的辅助下,指挥中心的控制不会受到信号限制,也不存在任何的延迟,操控就可以做到非常的精细了。
    这也是保障实验正常完成的重要技术之一。
    ——
    实验当天。
    航天局的太空穿梭实验场地对外开放,持有采访证的记者都可以进入,但他们并不能携带任何设备,就只能用纸笔做采访记录。
    虽然不能携带任何的设备,但直播设备早已经联通,也不需要他们到现场做什么。
    这是历史以来最受瞩目的太空实验,甚至比几十年前的登月行动更加受到瞩目。
    整个实验过程会有五十一个国家进行及时的直播,同时还运用了空间连接技术,保证各个电视台都能够无延迟进行直播。
    当一系列直播的消息发不出以后,国际都对于相关的技术感到惊叹,无论是即将进行的神秘超级实验,还是无延迟的直播技术,都体现出了技术的高端性。
    事实上,很多机构都对于空间连接技术感兴趣。
    把空间直接进行连接,明显就是非常的高端,都可以说是未来技术,而他们也得到了空间连接技术的设备。
    这也是郁闷的地方。
    虽然他们得到了空间连接技术的设备,但却根本搞不懂其中的原理,他们知道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就像是古代人,拿到了蕴含高科技的手机,更不可能理解手机的运动方式。
    当然,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他们还是能够做到进行模仿的,但因为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持,模仿就根本没有意义,他们说模仿出来的设备,只要出现了一点的问题,想修理都做不到,另外,设备的链接也是个问题,模仿出来却不知道该怎么让两台设备联通,设备制造出来也没意义。
    所以好多机构都呼吁,国内能公开空间连接技术相关的理论。谷
    显然,暂时不可能。
    赵奕可不会把技术公开出来,也许未来可能会公开,前提是空间科技公司已经垄断信息技术的市场,才可能会公开出一点理论信息,否则就完全不可能了。
    不管从任何角度去思考,公开理论信息都没有任何好处。
    实验前五个小时。
    工作组进入到最后的准备中,临近实验的准备,就和空间站关系不大了,主要是对于反重力推进器的调试。
    首先就是对于反重力推动器的仪器设备进行单元测试,检查设备的性能,并精确的测量设备参数。
    在单元测试合格以后,就是进行分系统的测试,也就是系统处在工作状态下,对于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协调性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测,并测量一系列的工作参数。
    然后就是匹配测试,并进行所有系统都参加的总检查。
    总检查会进行很多次,以模拟飞行状态检查反重力推进器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保证推进器达到符合发射状态的要求。
    在完成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就开始往反重力推进器中,安装能源、设备以及运载的设备、物品。
    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链接测试,保证信息传输的准确性。
    其他部门也要协调配合,比如气象部门,要开通气象情报网和天气会商网,启动气象测量雷达,开始进行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
    等等。
    在一系列工作都结束后,时间也进入到最后的半个小时。
    这时候,实验可以说是即将开始了,参与的实验的人员也都到达了现场,好多的领导、代表,都直接到了反重力推进器的发射场地,远距离现场观看推进器的发射。
    指挥中心也有高层领导坐镇,只是不参与任何工作。
    赵奕和高层领导坐在一起,实验到了这一步的时候,他就不需要继续参与了,工作全都交给了相关人员。
    但是赵奕还是十分紧张的。
    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到如此紧张,最主要还是因为实验的内容,太空穿梭实验实在太重要,而且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现有的科技水平。
    赵奕也非常期待看到太空穿梭的那一刻,绝对会非常的激动人心,也代表了人类征服宇宙的大跨步。
    “今天会非常有意义。”
    “我相信,这天会被载入史册,未来也许还会把它当做纪念日,纪念人类正式开启宇宙时代!”
    赵奕和高层领导交谈着,也不由得激动的说了几句。
    他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这就像是航天局的做法一样,征服太空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工作,而是整个地球的工作。
    国际竞争形势非常复杂,但如果放眼整个宇宙,地球上的竞争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开启了宇宙时代,征服一个个的星球,才会成为竞争的主流,而宇宙语是无限广阔的。
    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就肯定会开启宇宙时代。
    太空穿梭实验就代表了人类走出地球迈向宇宙星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拥有了太空穿梭技术以后,人类不再受到速度的限制,才能够迈出征服宇宙的脚步。
    当然了。
    现在说‘征服宇宙’还为时过早,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非常的激动,高层领导看起来很镇定,却还在不断的询问,“赵院士,你确定没问题吗?”
    “不会出问题吧?”
    “确定十秒就能到达月球?不会有意外?”
    “真的能行吗?太空穿梭,直到现在,我还觉得是在做梦——”
    赵奕则不断的确定说,“没问题的!没有任何问题。”
    “我相信会成功!”
    “现在只需要等待就好了,我也很期待太空穿梭那一刻到来。”
    他确实很期待,甚至有些坐立不安。
    可不是赵奕自己是这样,指挥中心好多人都有些坐立不安,他们似乎迫不及待的开始实验,就在不断地看着时间。
    一分一秒,度日如年。
    终于,时间到了。
    在电视直播画面中,主持人对‘神秘的超级实验’进行介绍着,“宇航局只是说明了是超级实验,实验内容却一直保密。”
    “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具体的实验是什么,但正是因为不知道,才会更加的期待。”
    “这次实验会面对51个国家进行及时直播,为了保证直播的及时性,不会受到信号传输的干扰,宇航局使用了空间连接技术。”
    “这还是空间连接技术第一次应用在电视直播中,其他电视台的直播,都是通过空间连接设备得到的画面。”
    “我们来看镜头已经给到了现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大型反重力推进。”
    画面中。
    一个庞大的倒锥形装置架在地面上。
    主持人介绍起了反重力推进器的性能,“这台反重力推进器是目前制造的最大型推进器,最高载重超过一千吨,并可以运送到超过五百公里的太空中,可以说就是一艘庞大的太空舰船。”
    “空间站的运送使用的就是这台发重力推进器,完成过一次大型的运载任务后,相信它的安全系数会更高。”
    在主持人的介绍过程中,反重力推进器缓缓的升了起来。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太空穿梭实验被公布了!

    在电视镜头的视角下,超大型的反重力推进器拔地而起,像是一个巨大的飞碟一样,冲上了天际。
    和火箭推进器不同的是,反重力推进器初始加速度并不是那么快,下面也没有剧烈的火焰和烟雾,场景看起来真像是科幻电影,让所有人都感觉非常的震撼。
    直播是全球同步进行的,应用了空间连接技术,不存在任何的延迟。
    全世界都讨论起来,“这个巨大的推进器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只能想到电影里的大型UFO。”
    “它就像是外星人的飞船,直接莫名的拔地而起,都不知道使用的什么技术。”
    “这实在是太惊人了,我真没有想到有一天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而且不是在电影里,而是现实。”
    “我看报道上一直说,力学研究所的反重力技术已经接近了最顶尖水平,甚至有希望进行赶超,现在我才知道,说的简直和放-屁是一样的。”
    “臭不可闻呀!纯粹是异想天开,力学研究所能知道这么大型的反重力推进器吗?他们甚至连小型的反重力推进器都制造不出来。”
    “现在看这个反重力推进器就知道,他们的技术已经领先几十年!”
    所有人都非常震撼。
    虽然反重力推进器的加速度比不上火箭推进器,但速度也并不是那么慢,很快视野中的巨大‘UFO’,就变成了天空中的小黑点儿。
    事实上,反重力推进器初始的加速度以火箭推进器要慢两倍以上,但因为稳定的输出功率,而升到高点以后,地球引力越来越小,加速度就持续上升,增加的速度就越来越快。
    换句话说,反重力推进器是后续的加速度比较快,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比火箭推进器高一倍左右。
    在升到一百公里的高空后,反重力推进器的加速度才会稳定下来,但还是持续不断的加速,到两百公里的太空,反重力推进器会大幅度降低功率,让速度保持稳定状态。
    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持稳定性和减少能耗。
    当反重力推进器升到300公里高空的时候,大部分的推进装置都会被关闭了。
    推进器内部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对于速度和路线进行微调,以保证推进器能正常完成任务。
    从反重力推进器拔地而起,一直到接近空间站的过程,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和大型火箭推荐器需要的时间差不多。
    电视镜头一直给到了反重力推进器,推进器所展露出的性能,也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在我看来,按照这个性能,这台推进器去月球都很简单。”
    “能上太空,去月球肯问题就不大了。”
    “千万不要忘了,上面还有驾驶员,而且不止一个,这台推进器还会返回地面,这就是超大型的航天飞机,我相信它装载的能源肯定足够支持去月球。”
    确实如此。
    就像是很专业的评论一样,只要能摆脱地球引力升上太空,去月球就不会有技术难关。
    这和距离没有关系。
    任何的装置升上太空,去月球的过程中,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引力和惯性驱动,而不纯粹是依靠自身的能源,从地面抵达太空所消耗的能源,要高于从太空到达月球的过程。
    只要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同时,让装置能够抵抗太空中的风险,就可以保证装置安全抵达月球。
    反重力推进器抵达空间站的过程还是有些长的。
    在不断等待的过程中,好多人都在议论纷纷。
    电视直播也是如此。
    主持人不断的在做介绍,但有些尴尬的是,他依旧不知道超级实验是什么,也就没有办法依照实验去谈。
    他甚至有个猜测,“难道超级实验就是大型反重力推进器升空?或者和空间站的对接?”
    “不应该吧?”
    因为之前大型反重力推进器已经执行过一次任务,也就是把空间站送上太空。
    当时大型反重力推进器并没有登上电视画面,大家看到的就是空间站,直接到了太空上。
    这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总是感觉怪怪的。
    终于等到了发重力推进器接近空间站,画面完全变成了太空的风景,更多人也期待起来,尤其是那些专业人员,他们不清楚反重力推进器,是如何和空间站实现对接的。
    两者,似乎无法对接。
    接下来他们看到的画面,就非常震撼了。
    反重力推进器用了一个很霸气的做法,在接近空间站的过程中,就直接以平行的姿态对准了空间站,并且慢慢的接近,直接合并在一起。
    整个过程可以理解为,空间站直接降落在反重力推进器提供的平台上,两个超大型设备重合在了一起。
    所有画面就转到了反重力推进器上的平台,几个穿着宇航服的工作人员走出来,开启设备固定住空间站,然后空间站的舱门被打开,三个工作了一百天左右的宇航员走了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型船只上完成交接任务,先是让大型的飞机或战斗机降落在船只上,然后让飞行员走下飞机,就可以随意的进行物资设备的调整。
    所以剩下的工作就非常简单了。
    虽然过程看起来非常的直接,但了解其中技术含量的人,都知道有多困难,这需要非常高的技术,但同时也有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让过程变得简单了。
    如果是常规的物资运送,就需要发射专门的火箭推进器运送货舱,然后让货舱在太空中和空间站实现对接。
    因为货仓的容量是有限的,每一次发射都需要消耗一台火箭推进器,每次运送任务的耗资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运送的物资是非常有限,一般根本无法运载大型设备。
    上一次Z波装置的运送就是如此,只不过采用的是小型反重力推进器,推进器把Z波装置运上太空,最后让Z波装置自主和空间站进行对接。
    太空中的对接需要非常精细,不容许出现一点点差错,容错率是非常低的。
    现在使用的方法就简单直接多了,但要求的技术也非常高端。
    指挥中心也在讨论着。
    高层领导就问向赵奕,“赵院士,你觉得这项技术怎么样?让空间站直接降落在反重力推进器的平台上,直接完成宇航员和物资运送工作。”
    赵奕看着屏幕说道,“这是非常好的基础,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觉得推进器可以做的更大一些,就像是大型的太空飞船,科幻电影中的那样,留出一个舱室,就可以让空间站直接进入。”
    “现在是露天的平台,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高层领导苦笑的摇了摇头,“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制造那么大型的飞船,除非——”
    他没有说完。
    赵奕倒是听明白了意思,知道高层领导说的是‘核聚变装置’。
    虽然反重力推进器的耗能比较低,但因为使用的是常规动力,就需要一大部分空间装载燃料。
    这就是限制的地方。
    如果拥有功率更强,输出更稳定的核聚变装置,以核聚变装置提供的能源作为核心,就能够制造更加庞大的太空飞船,真正能实现像是科幻电影那样,运载几千上万人的大型宇宙飞船。
    赵奕对于核聚变装置的研发,还是非常期待的,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核聚变装置研发的进度。
    现在的核聚变装置就是他设计出来的,压缩核心已经制造完成,是Z波覆盖一口气压缩出来的,剩下的工作,就是完善其他辅助部件,也包括输出端的动力装置。
    之所以核聚变装置一直没有完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经验,一次性压缩成型的核聚变装置核心,并不是非常的完善。
    在添加辅助部件的过程中,核心装置还需要一定的调整。
    这个调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最主要是有些位置的材料性能太高端,熔点甚至能超过一万摄氏度,硬度和韧性也非常的高,想要做简单的调整,比如,嵌入一个小螺母都很麻烦。
    当大型精密的装置,还需要涉及到手工修改,就会变得非常的复杂,但因为已经有了核心装置,完善的过程就相对简单多了,再加上没有材料性能的限制,就不存在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
    所以现在需要的只是等待而已,核聚变的研发是最重点的项目,不管是受重视程度还是支援程度,都是最高级别的,又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工作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赵奕和高层领导谈起了核聚变装置,他们讨论的话题并不是研发,而是核聚变装置研发出来以后,具体该怎么安排。
    赵奕的建议是直接完善技术,用在宇宙你飞船的制造上,“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制造超大型的宇宙飞船。这艘宇宙飞船不需要去探索宇宙,而是让它不断环绕地球飞行,就像是空间站那样,只不过顶替了空间站的作用。”
    高层领导也点头说道,“这个大型宇宙飞船的平台,会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想象一下。
    太空中有个比航母还巨大的飞船,不断的环绕地球飞行,它搭载了几百、上千人的工作团队,以及承装大量小型太空飞船的巨大舱室,并且还拥有独立的武器系统。
    那将会是非常的可怕!
    赵奕继续道,“如果是建造第二台宇宙飞船,就必须要考虑成本和技术问题了。”
    “航空集团最新开设了一个公司,您应该知道吧?专门制造小型的太空飞船,以补足在太空探索技术中,研发方面的缺失。”
    高层领导点点头,笑道,“这个我知道,你们还筹集了不少资金啊,上百亿啊。”
    赵奕笑道,“我很看好这方面的研发,但最重要的还是做研发方向上的补充。”
    这也是实话。
    国内的核心研发都在大型研发上,也包括航空集团的研发,反重力技术、Z波技术、空间链接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等等。
    这些项目都非常的高端,但针对小型项目的研发,无论是投入的人才数量,还是拨付的研发经费,都相对‘可怜’的多。
    就好像是独自研发电脑技术,只开发了底层操作系统,肯定是不行的,想要真正让电脑技术得到普及,就需要开发很多应用软件。
    但是,国内并没有共享反重力技术、空间链接技术等核心技术,甚至一些关键项目还在保密中,其他的机构、私人企业,根本不可能开发配套技术。
    所以,在太空探索技术的研发上,是存在配套技术缺失的。
    奕星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缺失,最好能够让小型太空飞船,在核心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辅助未来的宇宙飞船实现更多的功能,能够完成更多的任务。
    比如,星球探索。
    大型的宇宙飞船要进行星球探索,肯定不能直接降落在星球上,就需要功能型的太空飞船来辅助,不管是物资运送,还是人员运送,都需要小型的太空飞船来实现。
    这就是完成了技术和功能补充。
    赵奕和高层领导谈论的过程中,反重力推进器终于完成了任务,成功的非离了空间站。
    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正常来讲,空间站要进行超级实验,反重力推进器任务就已经完成,可以正常返回地面,视角就一定会在空间站上,结果视角研究停留在反重力推进器上,而且是跟随推进器,继续环绕地球正常飞行。
    在很多人的疑惑中,反重力推进器忽然有了动作。
    反重力推进器的平台上,出现了一台小型的太空飞船,小型太空飞船自主起飞,脱离了反重力推进器。
    之后视角就一直停留在小型太空飞船上。
    这台小型太空飞船,样貌和UFO很接近,一看就知道,结构是一个反重力装置。
    “这是要干什么?”
    “突然释放了一个反重力的飞行器?”
    “这个飞行器好像是继续环绕地球飞行,但是路线反重力推进器是不一样的。”
    小型太空飞船的速度非常快,飞行的过程中,还进行了一定的加速,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已经环绕地球一周。
    在环绕地球两周以后,小型太空飞船重新接近了空间站。
    当所有人都对于小型太空飞船接近空间站感到不解的时候,电视直播的栏目组主持人,终于拿到了超级实验的稿件。
    稿件是被直接送到主持人手里的,主持人拿过稿件看了一眼,忽然就直接停住了,他张着嘴好半天都没说话。
    这可以说是解说失误了。
    直播栏目组的负责人,立刻不满的用眼神示意,同时对着耳麦喊道,“说话啊!你在干什么!”
    “哦、哦~~”
    主持人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带着复杂的语气说道,“现在我们终于得到了超级实验的资料,这个超级实验的名字叫做——”
    “太空穿梭实验!”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让小型反重力太空飞船进行太空穿梭,它将会在十秒内——
    “抵达月球!”

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验成功!

    电视画面播放着小型太空飞船上镜头的视野,小型太空飞船边侧的船身在镜头中,星空中空间站清晰可见。
    小型太空飞船快速的接近的空间站,同时出现了很明显的大幅转向,空间站也很快被甩到了镜头边缘。
    主持人正在不断介绍着,他语调很慢,但明显非常激动,语气中又有一丝的疑惑,“现在进行的实验叫做太空穿梭,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让反重力小型太空飞船进行太空穿梭。”
    “实验预计,它将会在十秒内抵达月球。”
    “小型太空飞船并不会登陆月球,而是环绕月球进行飞行,其中包括环绕月球的探测器,后续会不断拍摄月球的照片,发往地球。”
    主持人后续的介绍已经不重要了,一个‘太空穿梭实验’的名词,以及‘十秒抵达月球’的解释,足以让所有人知道实验内容。
    所有电视机前的听众,都感到非常的震惊,“太空穿梭?不会是我理解的那种太空穿梭吧?”
    “穿越虫洞,跨越空间?”
    “应该不是穿越虫洞,实验中并没有说虫洞,但肯定是穿梭,而且速度会非常非常的快。”
    “十秒抵达月球啊,一秒就要飞行三万公里,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了。”
    “不可能吧!”
    “这违反物理规律,像是太空飞船这种质量的物体,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否则它具有的能量太可怕了啊!”
    “这种速度的太空飞船撞到月球上,会不会让月球发生剧烈的撞击事件?”
    “人造陨石撞击!”
    “没听到吗?主持人说了,不会直接降落在月球上。”
    “这重要吗?你们没有抓住重点呀,重要的是太空穿梭!太空穿梭!太空穿梭!”
    舆论一片哗然。
    好在当天并不是愚人节,否则大家都会觉得是愚人节的玩笑。
    其他的电视台也正琢磨愚人节的问题,他们听到‘太空穿梭’几个音调,第一时间都觉得是听错了,然后就听到了十秒到达月球的解释,下意识都觉得是愚人节的玩笑。
    但是,当天并不是愚人节,而且愚人节是国外的节日,航天局似乎也没有道理,开这么大一个玩笑。
    有些电视台播放的是转播画面,就干脆把翻译的文字打上去。
    有些电视台是有主持人的,他们会根据直播画面,以及国内电视台主持人说的内容,去做相应的解说。
    这时候,他们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有反应快的停了一下,马上说道,“很抱歉,大家,刚才我听到了一个很可怕的词,太空穿梭。”
    “不,不应该说可怕,而是神奇。我不知道是否该相信,他们说实验是太空穿梭,并确定十秒内,屏幕上的小型太空飞船,就会抵达月球。”
    “这是真的,但我不相信。”
    “我打赌这是假的,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他是真的,我决定今晚去和猪一起睡。”
    “不,我要和一头发Q的公猪,连续睡上十天,因为它太令人激动了。这表示人类已经开启星空时代,已经开启了宇宙的征程!”
    国内外舆论都火热起来。
    很多人对科学实验并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是国内的实验,国内相对还好一些,收视率非常高的。
    国外的收视费相对就差很多了。
    当超级实验是太空穿梭被爆出后,国内外的收视率都迎来了大幅度快速上涨,有些电视台的收视率甚至上涨了好几倍,一些正处在工作中的人,知道消息都打开了直播,有些企业则干脆直接用公屏转接节目。
    很快。
    全世界的收视率迎来了高峰,及时收视总人数超过了六亿。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举例来说,收视率超高的足球世界杯决赛,收视总人数高峰也只有五亿左右。
    上一届的足球世界杯决赛,收视人数达到了5.45亿,已经创造了收视最高的历史记录。
    体育比赛是收拾最高的节目之一,科学节目相对就要差很多了,哪怕是直播的太空实验,还命名为‘超级实验’,的也很难吸引太多人观看。
    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主持人确定的,说是太空穿梭实验,马上吸引了大量的人观看,即时直播。
    即便是那些没有条件观看电视直播的人,也对于这个实验非常的关心,他们都想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实验是真的,而且取得了成功,也想知道是怎么完成的太空穿梭,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
    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盯着屏幕,仿佛正在诠释一句‘眼神能杀死人’一样,几亿人的注视下,直播画面被分为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空间站的摄像视野,而镜头明显在不断的颤动。
    主持人介绍说道,“这是空间站的视野,我们能看到空间站的视野下,小型太空飞船正在快速远离,但轨迹并不是直线,方向似乎还在调整着。”
    “而小型太空飞船,我们请来的天文学教授确定,是朝着月球方向前进的。”
    “我们在镜头中也能看到月球,虽然光线不充足,有些模糊。”
    “空间站的镜头不断的颤动,说明实验已经开始了,我们不知道他是在干什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现在电视屏幕的镜头有两个,一个是小型太空飞船的镜头,一个是空间站的镜头。
    太空飞船的镜头中,就是一片宇宙星空,但很明显能看到朦胧的月球。
    空间站的镜头中,能看到完整的小型太空飞船,同时镜头还在不断的颤动,频率和幅度倒是很稳定。
    很快,直播画面有了变化。
    全民太空飞船的镜头,突然完全变的一片漆黑。
    空间站继续不断颤动着,几秒后忽然停止下来,随后就发生了一件怪异的事情--
    小型太空飞船忽然变得非常模糊,听不见似乎出现了向内的重影,重影持续了短暂的一瞬,也不知道具体多长时间,再看过去什么也没有了。
    空间站镜头前方变得一片空旷,太空飞船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太空飞船呢?”
    “怎么没有了呀?”
    “明明刚才还很大啊,就算是飞的快,也应该是慢慢变成小黑点,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假的吧?”
    “难道是剪切的手段,直接把太空飞船剪掉了?”
    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讨论声中,空间站的镜头没有任何变化,而小型太空飞船的镜头,依旧是一片漆黑。
    这时候,镜头转换。
    空间站的镜头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小型太空飞船的镜头,但镜头中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漆黑。
    这种黑暗甚至让人感觉很可怕,因为其中连一点光线都没有。谷
    “电视不是坏了吧?”
    “直播镜头掐断了?还是怎么回事?这个黑暗看起来很可怕呀?”
    “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秒后。
    镜头似乎是恢复了正常,出现在眼前的是半个小型太空飞船,剩下的一部分则是宇宙星空。
    慢慢的,镜头变向。
    一个巨大星体出现在镜头中,当背景的一部分被巨大星体遮盖的时候,有些了解的人马上就知道--
    “这是月球!”
    “是月球,没错!”
    “肯定是月球,看那些坑洞,我研究过月球!”
    “虽然有些暗,但肯定是月球没错了,不会吧?那个太空飞船已经飞到月球了?”
    “刚才发生了什么呀?怎么就到月球了?”
    全世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感到非常的惊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心里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太空穿梭?
    十秒抵达月球?
    看镜头下的月球,似乎就代表实验成功了?
    ——
    航天局,太空穿梭实验指挥中心。
    当镜头中出现了月球的时候,指挥中心完全是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愣愣的看着镜头中的画面,随后一个掌声响了起来,好多人下意识的回头看,才发现是赵奕正在故障。
    赵奕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他比其他人的反应更快。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中的时候,他已经压抑住了心头的激动,站起来不断的用力故障。
    这时候,其他人才反应过来。
    指挥中心马上被掌声占据,随后迎来就是惊讶的呼唤,“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太空穿梭实验成功了!”
    “十秒抵达月球啊!真的是到了月球呀!”
    “我真是不敢相信,竟然成功了,我一直以为这是假的。”
    “说实话,我也是这么看的!但是,我们应该相信赵院士呀!”
    “赵院士!太棒了!”
    “赵院士!赵院士!赵院士——”好多人干脆喊起了口号,一大堆人冲向了赵奕,都不管高层领导在旁边,直接就把赵奕举了起来。
    赵奕被一群人架到了天上,然后被用力往上扔,人群还一边喊着,“赵院士!赵院士!赵院士!”
    这时候赵奕就激动不起来了,他赶忙大喊着,“放我下来!放我下来,马德!放我下来!”
    他的喊声完全被欢呼盖住,连一点作用都没有。
    最后还是高层领导看不过去,赶紧走过去招呼着大家把赵奕放下来。
    双脚重新着底的赵奕,脸色都有些发黑,他知道不能跟大家计较,因为连他自己都很激动。
    赵奕站在了中间,朝着所有人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激动了,实验成功了,确实值得高兴,但这是本来已经计划好的成功,我们为此付出了九个月的努力,九个月啊!”
    “现在的成功,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每个人的工作都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关键。”
    “我相信这一刻,会是人类迈向宇宙星空的重要标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被记录下来。”
    “而今后,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现在是月球,未来就是火星,在以后也许就能够离开太阳系,去往更远的星空!”
    “大家加油!”
    “但是,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实验还没有结束,我没有完美的完成任务。”
    最后一句很关键。
    虽然每个人都非常的激动,太空穿梭实验取得了成功,但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小型太空飞船的任务,一个是完成太空穿梭实验,一个是释放环绕月球卫星。
    现在只是完成了第一个实验,第二个任务还没有完成。
    高层领导也站出来说了几句,督促大家回到各自的岗位。
    虽然工作任务还没有完成,但每个人都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知道实验才是最重要的,释放环绕月球的卫星,只是实验附带的工作,总不能说小型太空飞船,完成太空穿梭实验就舍弃,就实在有些浪费了。
    接下来小型太空飞船,就会释放出环绕月球飞行,随后关闭所有动力装置,环绕月球飞行145圈后,直接坠毁在月球上。
    按照预计的速度计算,小型太空飞船会撞得粉碎,因为还有一些电路能源,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爆炸。
    与此同时。
    主持人也压住了内心的激动,继续介绍说道,“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画面,是空间连接技术传输过来的,但太空飞船上的能源是有限的。”
    “接下来,飞船将会释放出环绕月球卫星,并舍弃反重力装置和主能源部分。”
    链接画面持续了三分钟左右,接下来就直接断开,画面回到了主持人的直播大厅。
    这时,实验结束了。
    因为失去了空间链接技术维持,拍摄的镜头也关闭了,小型太空飞船的影响无法凭空传到地球。
    直播,结束。
    但随之而来的讨论和后续影响,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实验结束了几十分钟,所有人依旧在疯狂的讨论着,“还真是太空穿梭啊,十秒就抵达了月球!”
    “真是不敢想象,现在的技术已经这么高端了呀!”
    “十秒就能到月球,每秒达到三万公里,到达火星岂不是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这个技术也太厉害了吧!”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人生的几十年中,还能看到这样的技术,感觉再过几十年,也许就能走出太阳系了。”
    “这也太厉害了!”
    “这一刻,我没有办法用骂人以外词汇,来宣泄内心疯狂的情感,只能说——”
    “太牛呗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宇宙飞船研究组的总设计师

    “太空穿梭实验,成功了!”
    “小型太空飞船成功在十秒内抵达月球!”
    “毫无疑问,这会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大事件,代表人类走向宇宙星空的开端!”
    “从今天开始,人类不会再局限于地球了。”
    太空穿梭实验成功,成为了全球的舆论焦点。
    所有的媒体都在进行报道,哪怕是专注于八卦新闻的媒体,都在报道中提及了空间穿梭实验,并且用大篇幅叙述了实验过程。
    去全球各个网站的热搜新闻,大部分都和太空穿梭实验有关,同时也披露出各种各样的消息。
    哪怕是某个知名人物,谈一下太空穿梭实验,都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所以就更多的人、更多的媒体、更多的机构站出来,针对太空穿梭实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这时候,什么品牌、明星、流行词汇等,日常占据热搜相关的消息,完全被压了下去。
    举例来说,国内微博热搜排行榜前五十中,有三十三条都和太空穿梭实验有关。
    其他不相关的新闻,也被网友完全攻占了。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某明星上了热搜,不管因为什么上的热搜,都马上被一大群人痛斥,认为不应该抢占网络资源。
    然后,某明星为了维护形象,就不得不站出来道歉。
    还有一些小明星希望趁着热度去炒作,也公开说一些有关太空穿梭实验的事情,结果也被舆论痛斥,并被揭开面具说就是‘蹭热度’。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两、三次以后,大多数明星都熄火了,他们只能郁闷的暂停营业,只能被采访的时候,都不敢说太空穿梭实验相关的内容。
    学者的待遇就不一样了。
    一些物理、数学教授,被好多的媒体采访,也说起了太空穿梭实验,因为他们说的比较专业,网友的容忍性就高多了。
    哪怕很多数学,物理教授说的,和太空穿梭实验完全无关,网友们也根本都不介意。
    这时候,很多人都希望了解太空穿梭实验使用的什么技术,哪怕是专业的数学物理教授,以及从事航天相关工作的专家,没有参与实验,就根本说不出什么。
    有个顶尖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就猜测说道,“我们在实验中能看到,实验过程中,小型太空飞船的镜头是一片漆黑的。”
    “那是最新的反能量屏障,实验过程肯定是采用了反能量屏障技术,就是,我们可以猜测,当开启反能量屏障达到一定功率的时候,就可以实现空间的变化。”
    “大家应该听过一种说法,黑洞是穿梭空间的节点,当进入黑洞中,我们就可能穿越时空。”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赵奕院士的理论认为,反能量屏障的外在表现和黑洞很相似,所以反能量屏障达到一定的功率,或者是产生某种临界值,就能够让其内部实现空间跳跃,完成临近的太空穿梭。”
    这位教授说的有理有据,其中包含人们对于黑洞的畅想,也包含一些专业的知识,听一下都感觉是真的一样,让好多人都直接相信了。
    “原来如此啊。”
    “反能量屏障功率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实现空间跳跃,而太空穿梭,就是临近的空间跳跃!”
    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则消息,有意思,是消息还传到了国外,并且还被很多媒体相信了,甚至有些专业机构都相信说的是事实。
    因为,非常有道理啊!
    力学研究所就相信了,因为他们一直在研究反能量屏障,而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神秘射线,有些研究员就相信神秘射线就是实现空间跳跃的关键因素。
    再结合这位教授所说的内容,就可以确定反能量屏障达到一定功率,就能够实现空间跳跃。
    这个说法是有一部分是正确的。
    正确的一部分,恰好是力学研究所发现的内容,让很多人就感觉所有都对得上。
    力学研究所顿时感觉扬眉吐气,他们之前一直研究反能量屏障,结果还被一些民众举牌抗议,到现在,外面还有很多抗议的人群。
    现在呢?看到了吗?
    反能量屏障的研究,就是实现空间跳跃的关键啊!
    所以,一定要大力研究反能量屏障,尤其是在加大功率的研究上,一定要投入,投入,再投入。
    力学研究所以此直接申请了大量的经费,还向行政部门申请给予全力支持。
    之前力学研究所的经费,靠的是企业、个人赞助,相关部门的科研拨款只是一小部分。
    这是不同规则决定的。
    哪怕是世界级的科研机构,也都是半私人性质的,根本无法得到行-政方面级别的支持。
    现在就不同了。
    当研究内容上升到战略级,就肯定会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
    力学研究所的申请,快速得到了审批通过,他们马上得到了二十亿美元的拨款许诺。
    这还是先期的拨款。
    国家相关的部门,也在不断地讨论着,连续召开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力学研究所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太空穿梭实验过程中,确实能够看到反重力屏障,小型太空飞船明显是开启了反重力屏障,才完成了空间跳跃。
    没错,空间跳跃。
    那位天文学教授发言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好多人都相信,太空穿梭实验完成方式是,实现了‘空间跳跃’。
    实际上,太空穿梭实验和空间跳跃完全是两个概念。
    太空穿梭,是速度非常快的‘穿行’,而空间跳跃等同于‘闪现’,无视距离和阻隔直接实现‘穿越’。
    空间跳跃的理解也非常的震撼,有个说法就是,“既然能用这项技术实现每秒三万公里的跨度,那么到地球上岂不是,一秒就足以把装置,运送到世界任何角落?”
    这绝对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一枚杀伤力巨大的武器。
    如果能在瞬间把武器送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那么就没有任何地方会是安全的,可以说,只要位置被锁定,就会直接被击中。
    顿时。
    好多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感觉不安全了,哪怕周围有大量的警卫,但警卫再多,还能抵抗杀伤性武器。
    这就像是踩蚂蚁一样,蚂蚁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在太空穿梭实验结束以后,地球好像迎来了真正的和平,什么军-事之类的都根本没人去谈了。
    大家都在一心的研究学术、研究技术,为实现人类征服宇宙而努力。
    ——
    国内外舆论持续发酵着。
    连续一个星期时间,新闻上到处都是和太空穿梭的实验有关的消息,航天局也有了动向。
    实验结束的第三天,航天局对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好几个顶级的领导参与了会议。
    当然也少不了赵奕。
    这个发布会就是庆祝太空穿梭实验成功的会议,总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媒体的采访,只不过谈及关键技术的时候,就只说起了反能量屏障技术。
    当赵奕被提问的时候,他很肯定的说道,“太空穿梭技术和反能量屏障直接相关。”
    “在我的研究中,反能量屏障非常奇妙,他可以隔绝能量,和黑洞非常的相似。”
    “我认为反能量屏障就是没有核心的黑洞,他不具有吸收物质的性态,却表现出了黑洞的在外特性。”
    “我相信,反能量屏障,就是未来人类迈向宇宙空间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赵奕所说的话,确定了反能量屏障技术,在太空穿梭实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他说的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没有说出更核心的Z波。
    Z波,才是关键。
    Z波让空间实现大幅度的压缩,而反能量屏障的作用只是隔绝压缩作用,从而以正常的速度行驶。
    在航天局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舆论上有关太空穿梭技术讨论的就更火热了。
    国内每个人都感觉骄傲和自豪,他们很肯定掌握的科技,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国外。
    就像是一些国外机构的判断,既然反重力太空飞船能够在十秒内抵达月球,同样的技术应用在地球上,就可以在一秒内把装置送到任何地方。
    这绝对是非常有威慑力的技术。
    这时候,其他技术都变得无关紧要了,制造在先进的舰船、再先进的飞机,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快,也不可能快过太空穿梭、空间跳跃!
    太空穿梭、空间跳跃,完全就是跨次元打击啊!
    国外的舆论状态就不一样了。
    好多人谈起太空穿梭技术,有激动,有兴奋,同时也有哀嚎和叹息,因为技术并不属于他们,每个人都希望科技能迈入新时代,但如果先进科技属于其他人,感觉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只是一项反能量屏障技术还好一些,但近几年的先进科技,他们似乎都是远远落后的。
    比如,空间连接技术。
    到现在,他们连实现原理都不知道,想研究都感觉无从入手。
    再比如,反重力技术。
    国内已经能熟练地应用反重力太空飞船,而他们建造的反重力太空飞船,还处在理论设计阶段。
    实际上,这和效率有直接关系。
    国外也同样拥有反重力技术,好多机构都购买了相关的授权专利,而进行深入研究以后,也完全可以实现让飞船进入宇宙太空。
    但是,任何全新的研究项目,理论论证都需要很长时间,更不用说投入到制造生产了。
    一些相关的项目,经费都是个大问题。
    正常来说,类似的技术投入到实用,最少也需要五到十年,还是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
    有些大型的科技项目,甚至能拖上二十年、三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得到了反重力技术授权,想要真正走完流程,制造出反重力太空飞船,最短的时间也需要五年,效率差距就实在太大了。
    ——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
    舆论稍稍有些平息,而航天局继续着实验相关工作。
    虽然实验已经完全结束了,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需要对实验过程、检测数据、装置性能等,进行一系列的总结论证。
    总结论证工作将会持续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技术,分配到专业的实验室、机构、企业,来加快后续实验、制造的速度和安全性。
    等等。
    后续的总结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但和赵奕、理论组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在实验结束一个星期以后,赵奕就回到了首都,但他的工作依旧非常忙,大部分时间就是参加会议。
    这些会议都和太空穿梭实验有关。
    会议分成两种,一种是科技会议,一种是决策会议。
    科技会议就是讨论后续的研发方向,赵奕掌握着最前沿的理论,自然就是会议的主导人。
    决策会议,就有很多方面了。
    比如,研发经费问题、保密问题、机构实验室参与问题,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宇宙飞船项目’的论证了。
    之前有好多人反对宇宙飞船项目,最主要这个项目,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人类还没有能够走出地球,最多就是拍几个宇航员到空间站,直接确立宇宙飞船项目,跨度实在有些太大了。
    哪怕赵奕确定的说没有技术壁垒,核心技术都已经研究好,但再怎么说也很难让不相信的人相信。
    如果是一个小的项目,就根本无所谓了,宇宙飞船项目实在太庞大,牵扯的经费都是个天文数字。
    现在就不一样了。
    当会议讨论宇宙飞船项目的时候,重点不是宇宙飞船项目是否开展,而是项目究竟怎么样去进行。
    因为牵扯到巨额的投入,甚至足以在经济上撼动根本,肯定是需要仔细论证的。
    同时,讨论的还有国际影响的问题。
    宇宙飞船项目牵着大量的投入,肯定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确立项目进行投入研发以后,一定会有消息传出去。
    项目非常的庞大,持续时间也很会长。
    这些都是问题。
    赵奕在会议上确定了一点--制造宇宙飞船没有无法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
    其他相关的讨论,就没有办法参与进去了。
    宇宙飞船项目相关的会议,召开了有二十几次,用时达到了三个多月,最终只确定了两点--
    一个是继续推动核聚变装置的研发。
    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
    核聚变装置已经制造出来,正在进行工作的是装置的完善,因为已经不能说是实验装置,甚至确定会用于建造第一艘环绕地球的飞船,就必须制造的更加完善。
    核聚变装置研发组的陈泽书院士参加会议,确定装置将会在两个月后正式启动,也让很多人期待起来。
    另一个,就是开启宇宙飞船项目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论证由航天集团、高能所、核所以及军-方代表机构等多方面联合进行。
    设计,则是交给赵奕组建团队完成。
    赵奕,担任了宇宙飞船研究组的总设计师,将会组建团队完成宇宙飞船的设计工作。

第六百一十四章 返回郑阳

    经过一系列的会议讨论,宇宙飞船项目被定了下来,项目论证还在继续,而初期的工作就是,让赵奕担任总设计师,组建团队完成一整套设计工作。
    会议还定下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宇宙飞船项目的简称,被定为‘YZFC’。
    最初宇宙飞船项目的简称命名,是以英文首字母进行的,后来会议讨论研究,确定以中文拼音首字母命名,因为宇宙飞船项目,暂时是国内独自进行的,并不需要用英文去命名。
    同时,会议也定下了项目设计初期的拨款--
    十亿人民币。
    这个经费数额,相对项目来说已经很少了,但实际上,十亿人民币只是个象征性的拨款,因为并不知道设计具体需要花费多少经费,就定下了十亿的数额,后续已经为可以自由申请。
    当然,经费肯定也不能太多,比如达到了几百亿、上千亿,项目设计过程中,每一笔大额经费支出,也是必须要做记录的。
    在宇宙飞船的设计工作上,会议定下来的内容很多,但实际上,项目要展开是非常不容易的。
    比如,设计团队暂时就只有一个人,就是担任总设计师的赵奕。
    会议确定了让赵奕担任总设计师,并没有确定其他人员参与,连个副总设计师都没有。
    等会议结束以后,赵奕就只找到一个人--袁海涛。
    袁海涛是赵奕的‘老部下’了,一起进行过发动机、战鹰飞机的设计、实验工作,他的技术能力并不强,但工作经验也非常丰富,善于听从命令去完成工作。
    所以,赵奕直接点名要求袁海涛加入团队,就能帮他分担很多工作。
    其他就没有了。
    会议决定的是让其他部门、机构、实验组协同,每一个参与人员都要赵奕来指定。
    比如,需要飞机制造方面的人才,就可以找飞机设计研究所,让他们直接派人过来。
    比如,需要航天方面的人才,就可以直接打电话给航天局,航天局立刻就会派出相关人才。
    还有其他机构、实验小组,都必须要协同工作。
    宇宙飞船项目设计工作,不能说是重点中的重点,但赵奕这个总设计师,‘招人’的权利是最高级别的,协同的部门不仅要派出人才,而且要派出最优秀的人才。
    在组建设计团队工作上,赵奕倒是不怎么费心,其他方面则是要自己去考虑了。
    比如,研发基地。
    宇宙飞船设计是个非常巨大的项目,后续肯定会有很多人参与设计,必须要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
    赵奕最开始考虑的是燕华大学,战鹰发动机和战鹰飞机都是在烟花大学设计出来的。
    后来再一想就觉得不适合了。
    今日不同往昔啊!
    在进行战鹰发动机设计的时候,项目并不是什么重点,差不多可以理解为航天集团方面‘抹不开面子’,才让他着手去进行发动机的设计。
    现在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设计项目,后续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也必须要做到严格的保密,还在大学中工作,就不方便了。
    但是,去其他实验小组或工厂也不方便,因为设计是一个思考的工作,还是很需要环境的。
    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进行核心研发,肯定要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放松的环境才能更有灵感。
    一些实验小组包括重点的工厂,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并不怎么好。
    比如,Z波小组。
    Z波实验小组的工作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周围几十公里都是一片空旷,再远点干脆就是无人区,肯定是非常不适合的。
    赵奕仔细考虑了一番,干脆决定去郑阳,凤凰湾工业园区,就是非常不错的地方。
    一个是因为工作方面,他不仅要做宇宙飞船的设计,还要负责奕星航天科技研发方面的工作。
    虽然不需要他具体去干什么,但把握大方向还是需要的,有一些重点研发的项目也要参与,才能大大加快研发进度。
    二则就是因为郑阳确实很不错,小城市没有那么喧闹,工业园区大多一片清冷,可以划一部分为禁区。
    郑阳北部是常驻的军-事区域,安全性也是可以保障的。
    总之,优势很多。
    “决定了,就回郑阳了!”赵奕思考着想道,“回老家工作一段时间也不错,而且环境很好,全家人一起回去,还能过一段闲散生活。”
    现在是闲散不了了。
    赵奕还是希望尽快能组建好设计团队,但组建团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倒不是说招不到人,而是不知道再用哪方面的人才。
    宇宙飞船绝对是全新的项目。
    这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主核心技术综合了Z波、反重力、空间罩、核聚变等高端技术。
    正常来讲,设计宇宙飞船肯定离不开航天局,和飞机设计似乎也有关系,但仔细想想完全不是这样。
    宇宙飞船和航天器、飞机完全就是两个东西,甚至可以说具有跨次元的差距。
    如果做一个形容的话,可以说宇宙飞船就是大型邮轮和航-母-编-队的综合体,可以装载大量的人员,装载大量的物资,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武-器、通信体系,并实现在太空中肆意遨游。
    等等。
    宇宙飞船拥有如此多的功能,内部构造肯定会非常的复杂,也很难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项目的主力人才。
    另外,设计要怎么做?
    这个问题决定了上一个问题,知道设计该怎么做,就肯定会知道招收什么样的人才。
    赵奕仔细思考了好久,决定从整体构架出发,把主体构架做出来以后,再去招收相关领域的人才,参与各个部分的设计工作。
    整体设计,理解就相对简单了,比如某一片区域是动力系统、某一片区域化为宿舍、人员活动中心,某一篇区域是舱室、控制室。
    等等。
    虽然理解下来是很简单的,但设计考虑的因素很多,整体必须要方便人员工作和活动,也必须保证整个飞船的性能。
    “决定了!”
    “就先设计整体!”
    赵奕做出决定以后,就开始仔细的思考,他列出了一个个必须拥有的功能,必须拥有的区域,就盯着这些内容,仔细的进行分析。
    很快,一天过去了。
    他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分析出来,过去了八个多小时,连一点点的进展都没有。
    “一片空白啊!”
    “什么都没有想出来,连同哪里入手都没有想出来。”
    赵奕苦闷的揉着额头,赶紧花费学习币补充了下精力,他发现自己确实需要一些灵感,闷在办公室里就很难想出什么了。
    这时,门响了。
    “进!”
    赵奕喊了一声,看到了走进来的钱虹。
    钱虹把电话递了过来,“是航天集团的刘经理了。”
    “刘建昆啊,接通吧!”
    赵奕点头拿起了电话,就听到对面刘建昆问道,“赵院士,在忙吗?”
    “思路设计问题。”因为是在电话里,赵奕并没有说是什么设计问题,但刘建昆一听就明白了。
    “怎么样?”他问了一嘴。
    赵奕郁闷的道,“难啊!我想了一天,什么也没有想出来,真是太难、太复杂了。”
    “——?”
    电话对面的刘建昆沉默了一下,他不知道具体该说什么好。
    安慰一下?
    有什么可安慰的呢?
    宇宙飞船项目有多大啊,就刚思考了一天,没有思路不是很正常吗?
    吐槽一下?
    刘建昆连吐槽都懒得吐槽,直接跳过话题问道,“嗯,我打电话来是问一下奕星的问题,刚才听了汇报,好几个研发项目商定好了,需要你也听一下,做个决定。要不然,咱们召开的视频会议?”
    “不用了。”
    赵奕道,“我正想着回郑阳工作,在那边呆一段时间,干脆直接去看看好了。”
    “那就太好了。”刘建昆顿时高兴了。
    他对于奕星公司还是很上心的,人都是有一定私心的,奕星可是有他的直接股份,而且未来会是正规面对市场的企业,肯定会希望能发展好。
    奕星公司想要有好的发展,最初的研发就一定要做好。
    如果赵奕回郑阳工作一段时间,给奕星指一下研发方向,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最少研发上肯定没问题了。
    有一句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最初的研发没什么问题,后续发展就可以期待了。
    ——
    赵奕做出了决定以后,就给上级打了报告,然后就回家里了,刚进了家门,就看到刘静在厨房忙。
    “妈,我回来了!”他喊了一声。
    刘静就端了杯水过来,问道,“今天忙吗?去看看冉冉,吃呢。”
    赵虹娟也走了出来,她手里拎着个大袋子,招呼道,“小奕回来了。”
    “去干什么?”
    赵奕问道。
    “超市买点东西啊,家里好多东西都缺,我去采购一下。”赵虹娟解释道,“一会儿我和你-妈一起出门。”
    “不用了。”
    赵奕摇头道,“我打了报告,明后天,咱就一起回郑阳,我估计要在郑阳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了。”
    “啊?”
    赵虹娟和刘静对视一眼,顿时脸上都带上了喜悦。
    林晓晴怀孕以后,两人就都过来了,刘静干脆连工作也辞了,这边一待就是一年多,中途就回去过两、三次,还只是回去个几天,说不想回去肯定是骗人的。
    赵虹娟想着要在这边,一直待上个两、三年,等孩子大一点再回去,为了宝贝闺女也没办法。
    刘静则想着一直照看孙女。
    现在赵奕说要回郑阳工作,两人就都非常高兴了。
    林晓晴也小心的走了出去,小声说了一句,“孩子睡了。”
    然后问道,“说什么呢?”
    “小奕说要回去几个月,你是怎么想的,晴晴?”赵虹娟满脸笑容的问道。
    “回哪?”
    “郑阳啊!”
    “那太好了!”林晓晴惊喜的跳了起来,“我一直都想回去,还是家里更舒服,真挺想家的。”
    “嗯。”
    赵奕道,“我就等上级批复,没什么意外,明天就能回去,估计也不会有意外。”
    确实,没有意外。
    太空穿梭实验结束,宇宙飞船项目已经确定下来。
    赵奕的申请报告里说,暂时在郑阳做设计,工作环境确实比首都好一些,上级很干脆的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就收拾好上了军车,直接快速回到了郑阳。
    这次是公开的回郑阳。
    赵奕的行程并没有隐瞒,郑阳也收到了相关消息,一大群政-体官员,干脆就等在主干道路口。
    当看到几辆军车驶过来,他们马上挥手招呼着,随后就上车跟着一起去了家里。
    当然,生活肯定不能打扰。
    和赵奕见面谈的主要是市长、副市长等人,他们只是关心了一下安排,主要是询问赵奕,会在郑阳工作多久,主要在哪里工作,等等。
    同时,他们也对赵奕表示感谢,尤其是李副市长,感谢的时候还非常的激动。
    李副市长不知道赵奕参与宇宙飞船项目,他的级别够不上层次,知道的消息非常的少,他还以为赵奕回郑阳工作,主要是发展奕星航天科技公司。
    这个和李副市长直接相关。
    凤凰湾工业园区就是李副市长一手打造的,投资数额还非常的巨大,但发展却不怎么好,根本没吸引到什么大型的投资。
    后来他就和赵奕说了一下,想让赵奕为家乡发展做投资,哪怕是小数额的投资,有投资总要比没有好。
    结果呢?
    赵奕联合航天集团,开设了个奕星航天科技公司,先期的资本数额就高到一百个亿。
    奕星航天科技公司,直接占据了三分之一个工业园区。
    这不仅仅是一个大型的投资,也让凤凰湾工业园区直接火了,国内好几家顶尖的高端制造企业,都来询问是否能过来投资,他们是希望把分公司,开设到凤凰湾工业园区。
    他们当然不是看重郑阳的环境和发展潜力,而是希望分公司挨着奕星航天科技,因为奕星航天科技是赵奕的公司,肯定会非常有潜力,未来发展起来,公司紧挨着有订单也许就能照顾一下?
    另外,有了奕星航天科技,发展就根本不是问题。
    哪怕是做投资赌一下,也肯定非常值得了。
    在奕星航天科技投资带动下,工业园区周边的房价、地价,都跟着大幅度的上涨,后来行政不得不出手,直接进行了直接性的干预。
    之前凤凰湾工业园区,就是个失败的投资。
    现在则变成了火热项目。
    李副市长对于赵奕实在是太感激了,同时,他也很清楚有了奕星航天科技公司,郑阳未来的发展就会被带动起来。

第六百一十五章 航天器设计师:保证完全任务!

    要带动一个投资几十亿的工业园区及周边发展,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有了奕星航天科技公司,再加上其他入驻的高端制造企业,工业园区顿时变得非常有潜力。
    凤凰湾工业园区就是郑阳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项目。
    所以,对于郑阳各个部门来说,就一定要照顾好赵奕和奕星航天科技公司。
    奕星航天科技公司的投资确实很大,公司初期大部分投入,还是放在技术研发上,但实体也投资了很多,比如,承包了五分之一的工业园区,一部分是作为未来发展的投资,另一部分则是建立行政体系、研发体系,以及航天科技研发基地。
    公司和公司也是有区别的,经济发展靠的是才,有人才会有经济、有市场,奕星科技是研发企业,工作的都是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就代表了高薪,拥有非常高的消费能力。
    如果是低端的制造工厂,招聘的大多都是流水线工人,工人的工资水平不高,消费能力自然极为有限。
    所以往往发展比较好的是哪些高科技园区,低端制造业集中的区域,就很难带动周边的发展。
    凤凰湾工业园区之所以能被看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奕星航天科技公司,里面肯定都是高科技人才。
    其他跟着入主的高端制造企业,也有很多高科技人才,同时,他们也会成为本地发展的根基。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高端人才,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工人,而高端制造企业,有很多普通岗位,就会为本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这就是投资的辐射效应了。
    奕星航天科技公司的投资数额再高,因为是做研发的企业,里面都是高科技人才,能给本地人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
    相比来说,高端制造企业的贡献会更大一些。
    当然了。
    这些高端制造企业,能入住凤凰湾工业园区,也是希望能挨着奕星航天科技公司,希望未来能够成为高端航天科技供应商、加工商。
    赵奕,是奕星航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核心,也就是凤凰湾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
    他来到郑阳以后,影响力很快就体现出来。
    比如,工业园区的汽车数量大大增加。
    好多人都是直接过来拜访赵奕的,你来了很多专家、企业团队,他们要么是来和一星航天科技公司谈合作,要么就是高端研发小组的人,还有一些就是和赵奕接触的领导层人物。
    等等。
    赵奕回到郑阳连续好几天,都是不断在和各方谈事情、谈技术、谈合作,等等。
    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一般大部分的事情,都不用赵奕亲自出面,跟着他的有一个团队,包括私人助理钱虹,都是负责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工作,都是必须他来谈的。
    赵奕为此也十分的感慨,随着地位逐渐变高,肩膀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几年前,他还能以‘自己是个学生’为由推脱工作,现在这个借口已经不能用了。
    这是郁闷的地方。
    “不过好像也可以啊,还能在读个硕士、博士——”
    “比如,哲学、经济学。”
    他一直都想读个哲学、经济学相关的硕士、博士,但一直都没有时间,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他突然想到去读书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是因为宇宙飞船的设计太过于复杂,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这还是第一次被设计工作难住。
    “该怎么办呢?”
    “到底从哪里入手呢?你应该去找点儿灵感,要不去看看其他方面的书籍?”
    “或者,找其他人?”
    赵奕还是觉得找其他人比较靠谱,因为宇宙飞船的设计,书上想找灵感实在太难了。
    他想到了战鹰飞机的设计工作。
    当时先是找了两个飞机设计师,根据设计师对模型的点评,来了解大量的知识、设计方式,最后敲定了飞机设计方案。
    现在好像也可以啊!
    虽然找不到宇宙飞船的设计师,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宇宙飞船的设计和飞机设计、航天器设计,也能扯上那么一点儿关系,干脆多找几个人,一起动脑筋做设计就好了。
    赵奕决定下来。
    他马上致电给航天局和两个飞机设计研究所。
    ——
    沈城飞机研究所。
    主负责人杨聪接通了和赵奕的电话,听到赵奕说要几个飞机设计师,倒是直接点头就同意了。
    一则是高层会议决定,各个研究所必须要配合赵奕的工作。
    二则是近两年飞机设计研究所很闲,可以直白的说就是工作很少。
    在拥有了F-40战斗机以后,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对战斗机进行改进,或者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不管是改进还是制造,都和他们关系不大。
    另外,反重力技术发展起来以后,飞机设计研究所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他们没有工作可做了。
    高端战机设计?
    没意义了!
    当拥有了反重力飞行器以后,根本就不需要设计飞机了。
    研究所大部分的设计工作都是在民用领域,哪怕是著名的飞机设计师杨聪,手头上都没有任何工作,他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聊聊天、上上网,一天时间差不多过去了。
    杨聪知道未来都会是这样,因为国内来说,战斗机都快要被淘汰掉了。
    哪怕为了战斗机不会被淘汰,国内已经拥有了J-40,二十年、三十年都不需要高端歼-击机,他们最多设计一下预警机、侦察机、直升机等辅助功能的飞机了。
    相比来说,反重力飞行器的性能太优越了。
    一个是超大的载重量,超大载重就意味着能搭载更多的装置、武器等。
    另外,就是安全性,拥有了空间罩的反重力飞行器,根本就不怕受到打击,同时还没有卓越的性能,比如反重力飞行器,可以一口气上升到几十公里高空,同时也可以随意的降落,而不仅仅是降落在机场。
    虽然反重力飞行器的速度比不上战斗机,但拥有以上两大优势,足以弥补速度上的问题。
    杨聪还知道Z波技术,也就清楚国内肯定不会发展战斗机技术了。
    战斗机的性能在优越,也都只是个活靶子而已,直接就会被地面的Z波系统锁定。
    哪怕是隐形效果非常卓越,投弹的一瞬间也可能再隐形,而Z波体系一秒的锁定就足够了。
    总之,反重力技术、Z波技术的发展,对于原本的战斗机打击体系,绝对是致命的。
    杨聪想着都感觉有些郁闷,设计了一辈子的战斗机,结果还不到五十岁,就过上退休生活了。
    “唉!”
    他叹了口气。
    想着赵奕说的事情,也开始为手下的研究员们考虑起来,飞机设计师的工作,明显已经没有前途了。
    他的年纪大一些了,该有的荣誉都有了,提前退休也没有关系。
    但是,研究所里很多还是年轻,他们对未来感到很迷茫,有些不求上进的还好一些,混日子也就混日子了,有些则是工作很努力,希望能真正做出东西的。
    结果呢?
    他们的方向直接就错了。
    “还是让这些有天赋,有能力的年轻人,转到航天设计工作上吧,参与宇宙飞船设计工作,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很好的机会。”
    杨聪干脆拿出了所里的人员名单,仔细的看了起来,最终锁定了两个人名--
    李建明。
    雷勇。
    李建明是沈城飞机研究所最优秀的设计师之一,也是国产五代机的主设计师,只不过战鹰飞机设计出来,他的工作就被取代了。
    李建明的工作不太顺利,但他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他才只有四十五岁,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雷勇比李建明年级小不少,可以说是沈城飞机研究所的‘新秀’,他参与了战鹰飞机的设计工作,回来直接就被提升为研究员。
    只不过提升为研究员以后,还没有接手过大项目,反重力技术就发展起来了。
    然后,雷勇就变成了最清闲的研究员,根本也接不到项目,想工作都不知道干什么,后来干脆做起了民用飞机的小项目。
    杨聪划出了李建明、雷勇的名字,也马上把两人叫到了办公室,说起了让他们去郑阳,到赵奕手下报道的事情,同时也直接点出,“是做航天器的设计。这个机会不可多得呀,你们也知道近两年的科技发展形势,咱们飞机设计,都快失业了。”
    他说着还不断谈起。
    李建明和雷勇也同样很郁闷,他们努力了一辈子,每天都投入到飞机设计工作中,结果另一项技术的崛起,让他们的努力都变成了无用功。
    现在确实是个机会,参与航天器的设计,也可以成绩完成转型了。
    全世界都在讨论太空穿梭技术,都在说人类将会走向外太空,航天器的设计,肯定非常有潜力。
    李建明和雷勇一起走出办公室,两人对视一眼也看到了希望。
    李建明认真想了一下,对雷勇说道,“杨总说是设计航天器,我估计,肯定不是普通的航天器,也许是那种超大型的航天器。”
    “现在不是有太空穿梭技术吗?也许就是设计使用太空穿梭技术,能够穿梭宇宙空间的超级航天器。”
    “宇宙飞船?”
    “差不多吧!”李建明认真的点点头。
    “我知道了。”
    雷勇带着惊喜点点头,心里很感谢李建明的提点,就拉着他一起出去,“走,去商场!”
    “去干什么?”
    李建明感到十分不解,“去商场干什么?准备出差用的东西吗?不用了,我们家那口子会准备好的。”
    雷勇道,“不是,你理解错了。”他也没多解释,就拉着李建明往外走,“你跟我来就知道了。”
    两人一起去了最大的商场,找到了儿童玩具区。
    两个多小时后。
    李建明满脸不解的提着两个宇宙飞船模型,跟着手持好几个玩具模型的雷勇,带着怪异的表情走了出来,还不断的问道,“你确定买这些有用吗?这不是开玩笑嘛?”
    “你听完的,准没错!”雷勇很认真的点头,“我和赵院士一起工作过,有经验。”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李主任啊,虽然你在飞机设计的专业能力上比我强,但说起对赵院士的了解,或者说,对赵院士工作习惯的了解,肯定比不上我,这次相信我就对了。”
    “好吧!”
    李建明仔细想了想,反正只是买几个玩具模型,也就根本无所谓了。
    这些玩具模型的售价不低,其中有个乐高的拼搭,价格高达一千八百多,但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只不过,他还是对买模型很不解。
    为什么买这些?
    难道做太空飞船的设计,还需要玩具模型做参考吗?
    这不是开玩笑嘛!
    ——
    航天局。
    相对于飞机设计研究所来说,航天局在航天器的设计上要专业的多,他们比飞机设计研究所知道的消息更多,普通的航天器设计师,也知道赵奕接手了宇宙飞船设计工作。
    所以去和赵奕一起工作,肯定是做宇宙飞船的设计。
    航天局派出的是董天成和邓源,都是被很看好的优秀年轻人,他们的年纪都在三十五岁左右,都已经凭借科研贡献晋升研究员。
    董天成和邓源是非常有自信的,他们知道赵奕找了七个设计师,都是飞机、航天器相关的人才,其中就只有他们是出自航天局。
    在临近出行前,设计部门的李主任组织了一群人,还来了个送别大会,“这次你们去了,以后可就是宇宙飞船设计师了,把我们都拉后面了。”
    这句话说的一群人都笑了。
    其实很多人笑的过程中,也对他们非常羡慕,任谁都希望能去赵奕手下工作,参与最重大的航天设计项目,再回来就是宇宙飞船设计师,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薪资待遇、职称级别,肯定会往上提一提。
    但是,工作名额是有限的。
    董天成和邓源也知道机会难得,都忍不住十分期待和激动。
    李主任分别拍着两人的肩膀,很认真的说道,“你们都是出自航天局,现在是做宇宙飞船的设计,宇宙飞船和航天器的关系很大,我们在专业领域上非常有优势。”
    “所以这次我不要求别的,但一定要把那几个飞机设计所的人给比下去,也不算给咱们航天局、航天器设计组丢脸了!”
    董天成和邓源对视一眼,充满信心的敬了个礼,随后大声说道,“保证完全任务!”

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型的神秘粒子

    凤凰湾工业园区。
    一栋大型办公楼的二层,几个被招入设计组的人,分别坐在两边耐心的等待着。
    他们有了来得早,有的来得晚一点,但时间也差不太多。
    左边的四个人都来自飞机制造研究所,包括李建明、雷勇、鲍恩红以及薛震涛;右侧有三个人,分别是航天局的董天成和邓源,以及来自舰船制造厂的余信。
    此时,他们正在小声交流着,但也只是和认识的人交流。
    余信是一个人坐在旁边,只有他一个来自舰船制造厂,比起其他人来说,他才是什么也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只是突然间被上级要求来这边工作。
    作为一名海上舰船设计师,余信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他也是四十左右的年纪,却已经能带队做项目,甚至是整艘舰船设计的项目。
    在几年以前,国内大力推动海上力量发展,舰船制造越来越受重视,余信也有了一定的名气,他甚至被提名参与未来高端航母设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余信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惜,意外出现了。
    最近两年时间,反重力技术才是国内和全球焦点,以反重力技术为核心制造出来的飞行器,对航空行业影响非常巨大。
    除了军-事用途的飞行器受影响外,民用领域的影响也非常大。
    比如,世界著名的飞机制造厂商,BY飞机,股价持续不断的下跌,两年时间下跌了近百分之七十,持续不断下跌的股价,显出了市场对于常规飞行器的不看好。
    同时,BY飞机的业务也受到了直接影响,世界范围内很难接到常规飞机领域的订单。
    全世界都看好反重力飞行器,都在等待大型反重力载人飞行器出现,一些相关的航空相关企业,就不会花大价钱订购常规的客机。
    BY飞机也购买了反重力技术的授权,他们当然知道反重力技术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做研发,但一项新兴的技术,投入再多的研发费用,也很难具有多大的技术优势。
    他们只刚设计出反重力大型载人飞行器,真正投入到制造生产,最快预计还需要两年左右。
    这是对航空领域的影响。
    反重力技术的发展,同样也影响到了船舶制造业,甚至说影响更大一些,目前,国际货物运输使用的就是大型集装箱邮轮,普通的集装箱游轮,载重在六万吨到十二万吨之间。
    一些反重力相关研究团队,公布的参数性能就十分惊人,比如,D国的反重力研究团队,他们根据授权的反重力参数性能,计算出制造大型的反重力载重飞行器,载重可以超过十万吨,同时,每一吨耗费的运费并不高,大概只比集装箱货运邮轮高两到三倍。
    这个数据就是对国际船舶运输行业的重大打击。
    虽然反重力载重飞行器的运载费用更高,但要知道空中运输速度非常快,考虑到很多货物的时间成本来说,两到三倍的运费,就根本算不了什么了。
    比如,冷冻肉。
    如果使用反重力载重飞行器,能一天之间把肉类产品运送到地球的另一端,就根本不用太考虑保鲜问题,就大大减少了冷冻成本。
    这还只是其中之一。
    所以反重力技术的研发,对于船舶运输行业的打击很大,同时,军-事研发上的打击也很大,都可以制造出漂浮在天空中的大型堡垒,大型的航-母舰船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国内明白这个道理,国外也同样明白这个道理。
    余信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完成了一个民用船舶设计的小项目后,他都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这时候就接到了上级指令,让他去郑阳参与工作。
    余信的消息确实非常少,他是迷迷糊糊来到郑阳以后,才知道是在赵奕手下做设计工作。
    可是……
    赵奕手下能干什么?设计舰船呢?还是设计潜艇?
    当做在会议室里的时候,余信还是想不明白,他也想听一下别人说什么,又不太好意思凑过去,只是隐隐听到了‘飞船’、‘穿梭’等词汇。
    他当然知道太空穿梭实验,可是和舰船设计有什么关系呢?
    ——
    终于,赵奕来了。
    赵奕是带着朱恒志一起来的,朱恒志是反重力研发小组的人,后来又参与过太空穿梭实验,宇宙飞船项目确立后,他申请加入了项目组。
    赵奕知道朱恒志,就让他加入进来了。
    朱恒志懂的东西比较多,可以说是个‘杂而不精’的人才,却能给赵奕带来很大帮助。
    比如,现在。
    朱恒志进来以后就担任了讲解工作,给会议室里的人,说起了工作目标,“你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咱们的项目是设计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立项了,由赵院士带队做设计。你们中有的设计飞机,有的设计航天器,有的设计船舶,宇宙飞船,是一个新项目,也是个非常有挑战的项目。”
    “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合力,一起辅助赵院士完成最后的设计!”
    之后赵奕也说了几句,大体上就是出面,鼓励大家要努力之类。
    然后他就把时间留给了朱恒志。
    朱恒志负责做先期工作,因为前来的几个人,对于设计内容并不了解,暂时只知道是设计宇宙飞船,他们必须要首先了解,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才能够着手进行工作。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朱恒志就一直在讲解相关的内容,包括掌握的核心技术模块--
    核聚变动力装置、反重力体系以及Z波技术。
    另外,宇宙飞船的设计中,还必须包括防护、武器体系,以及一系列的功能区,有实验区、生活区、仓储区、控制室,等等。
    整体加在一起,听起来都非常的复杂。
    如果全部设计出来以后,每一个区域都需要一份单独的设计,而赵奕就是把设计划分几个部分,分别交给几个人来做,他最后把设计结合在一起,再尽心一系列的完善。
    这就是设计的方法了。
    经过了两天的学习以后,就连资历最高的李建明,都不由得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知道是设计太空飞船,到了以后才知道是设计‘大型宇宙飞船’,而且真像是科幻电影一样,所做的飞船设计复杂到让人头皮发吗。
    “这是要见到真正能进行太空穿梭,并在宇宙中航行的飞船呀!”
    李建明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
    哪怕是航天局的董天成和邓源,都没有想到设计会这么复杂。
    同时,他们也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他们都是各个机构的顶尖人才,对自己的能力还是非常自信的。
    现在他们不自信了。
    做个比喻来说,他们感觉自己最多是个自行车设计师,结果却拿到了跑车的核心技术和性能参数,让他们去设计一辆跑车。
    这怎么设计?
    一时间就连李建明都没有任何的死路。
    但是,不要紧。
    赵奕对于设计工作都是有规划的,到了第三天的早上,几个人再到会议室的时候,就看到桌子上摆了几个很大的飞船玩具?
    “这是——”
    “谁搭建的,搭的还挺好。”
    “很用心啊!”
    几个人都凑过去看。
    雷勇和李建明对视了一眼,顿时都感到有些兴奋,因为其中有四个模型,就是他们带过来的。
    二十分钟后,赵奕进入了会议室,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工作就是根据参数和技术数据,对于桌上这几个飞船模型进行论证。”
    “把所需的设计部分,全都用电脑软件作图,填充到几个模型中,不管是好的方面,坏的方面,直接论证搭配的优缺点和效能。”
    “我希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几个模型的论证!”
    赵奕说的很认真,其他人听得很认真,只不过他们很不理解。
    雷勇和鲍恩红除外。
    他们参与过战鹰飞机的设计,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
    等赵奕离开了以后,其他人都很不解的询问,雷勇有些自得的说道,“这几个模型,就是我和李主任一起买的。你们也别奇怪,赵院士是不一样的。”
    “赵院士的工作就是这样,我不确定他让我们一起对模型进行论证,但可以肯定的是——”
    “宇宙飞船这个项目,具体怎么设计,赵院士早就想好了,现在他所做的,就是给我们机会,让我们有和一定的参与感,能从参与过程中学到东西。”
    “我们来参加项目,其实就等于是来学习的。”
    “不管你们怎么看,我就是这么看的,F-40设计就是这样。”雷勇很认真的说完。
    其他人都看向了鲍恩红,因为鲍恩红一起参与了F-40设计。
    鲍恩红听了肯定的点头,“雷勇说的没错,反正我不觉得,在F-40设计上,有什么贡献,结果赵院士还是把我的名字加了进去。”
    “我感觉吧,赵院士就是在培养我们,而不是真让我们做什么。大家想想,宇宙飞船设计,这么多东西,放在一起有多复杂,哪怕是一整个团队,没有个几年时间,怎么可能设计出来?我们几个人,一个月,论证个模型,为什么?”
    “这就是培养我们啊!”鲍恩红说着都对赵奕产生了一种名为崇敬的情感。
    其他人深吸了一口气,仔细想想也不由得点头认可。
    赵院士,太伟大了!
    门口。
    赵奕默默的听着,嘴角留出了一抹弧线,喃喃自语的感叹,“这个雷勇,人才啊!”
    “竟然能猜出我的先发!”
    “鲍恩红也很不错!”
    “对!决定了。”
    “等设计项目完成以后,给他们俩多发点奖金!”
    ——
    一周后。
    奕星航天科技召开了内部研发会议,在会议的包括技术部全体成员,以及领导层和特邀人员。
    这次会议是非常重要的,会决定未来时间里,公司的主要研发项目。
    首先就是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做出太空科技研发的报告,总计有六个代表进行发言。
    随后会议针对每一项提出的技术做出讨论,最后做出表决。
    最终会议决定了三项重点研发的核心技术项目,包括反重力减压升降技术、太空发动机技术以及太阳能动力技术。
    反重力减压升降技术,利用反重力技术综合环境因素(比如真空环境或空气环境),实现减压升降,最大效能的论证降低能耗,并提升起降速度和安全性。
    太空发动机技术,也就是太空飞船在宇宙空间航行的时候,以发动机运作来进行推进,也可以理解为太空推进器技术。
    太空的环境和空气环境不同,普通的飞行器使用的是涡轮发动机,是利用空气动力做前行驱动。
    太空中并不存在空气,或者说存在也可以忽略不计,就无法使用空气作为驱动力,真空环境下的发动机研发,绝对是个全新的研发领域。
    太空发动机技术研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反重力太空飞船,在太空中航行的更加灵活。
    现有的太空飞船技术,都是使用燃料直接进行推进,耗能大、效果并不好,包括做太空穿梭实验使用的太空飞船也一样,都是很直接的消耗燃料驱动,耗费的能源多,变向还非常的笨重。
    太空发动机制造的研发,对未来探索宇宙空间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最后就是太阳能动力技术。
    小型太空飞船不可能安装核聚变动力装置,使用的肯定是化石燃料动力,能源对飞船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在能源不足时,可以用太阳能动力补充,就可以让动力更加充足,同时,当能源耗尽的时候,让太空飞船可以依靠太阳能动力,实现慢慢的返回,或者发送出及时的求助信号等,而不是迷失在茫茫宇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总之,太阳能动力的研发,是保证弥补能源不足,以及保障安全性的重要技术之一。
    会议确定三项核心技术的同时,还确定了九项小技术研发,包括太空大件设备精密回收、真空环境高运载设计研发、太空安全维修环境研究、捕捉技术等等。
    奕星航天科技的研发项目确定下来,今后就是默默投入做研发,做相关的技术积累了。
    与此同时。
    太空穿梭实验相关舆论持续发酵,最主要相关的就是反能量屏障的研发。
    航天局公开确认了,太空穿梭技术核心之一,就是反能量屏障技术,希望能掌握太空穿梭技术的机构,肯定会加大力度研发反能量屏障。
    力学研究所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出色的。
    经过几个月的不断实验,他们公开发表了实验报告,确定发现了一种神秘射线。
    之前力学研究所公开消息说,神秘射线是第二种电磁波,而现在则是有更确定的发现。
    贝伦科-吉尔吉葛林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在我们认为,那并不是电磁波,因为我们发现,这种神秘的射线可以增加电流,并和等离子态物质相结合。”
    “所以我们认为,它加大了粒子效能。”
    “我们和O洲HL团队合作,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经过不断的实验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神秘射线,是类似于光波的粒子波。”
    “这是一种全新的粒子,它不能被现有的科学手段检测出来,却能和活跃粒子相结合,增大粒子的活跃度,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增加了粒子能量。”
    “如果从物理角度来讲,它就像是火焰,能给物质加热,让物质的能量增加。”
    “而接下来,我们将会全新投入到新粒子的研究中。”
    “我可以很确定的说,未来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就能确定这种新型粒子,并分析出它的具体作用。”
    贝伦科-吉尔吉葛林说的非常认真,同时也非常的激动,因为新型粒子的发现,足够让他和他的团队,拿到最顶级的物理成就。
    他已经是世界最顶级的物理学家,只是身上的荣誉还少了一个诺贝尔奖。
    现在他无限接近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六百一十七章 拒绝诺贝尔!

    贝伦科-吉尔吉葛林和他的团队一起发现了神秘射线,并确定射线是由一种神秘粒子组成。
    这个发现让贝伦特和他的团队畅想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媒体报道中的分析,根本就不看好贝伦特能凭此获得荣誉。
    贝伦特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起神秘射线大概率和太空穿梭实验有关,若是两者存在直接关系,首先发现神秘射线的,就肯定不是贝伦头的团队。
    哪怕太空船做实验没有确切的公开原理,所有人也知道,肯定是国内的团队率先发现的神秘射线,不是第一个发现的,就很难获得什么荣誉,更不用说是诺贝尔物理学了。
    这个奖项是全世界公认最难的奖项之一。
    贝伦特也没有能高兴太久时间,只过了两个星期,当他和他的团队还在专心做实验,努力投入到神秘射线的研究中时,赵奕就公开发表了一片研究报告论文,论文的名字直接就是--
    《Z波》!
    “我们在反能量屏障的实验中发现,当屏障的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出一种神秘波。”
    “之所以称之为‘波’,是因为波更好理解,实际上,后来我们的研究发现,它并不是波,而是一种瞬间释放,并具有无限速度,并依照能量强度和覆盖范围,可以持续一定时间的‘溢出能量’。”
    “这种‘溢出能量’直接覆盖一定范围,做到瞬间传导,它可以被等离子体吸收,可以被活跃粒子吸收,同时也可以和物质产生作用。”
    “后来我们的研究发现,‘溢出能量’还可以被磁场所吸收。”
    “但反能量屏障周边的磁场,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就会大大限制‘溢出能量’的传导覆盖。”
    “在研究了溢出能量的特性以后,我们把它称之为‘Z波’。”
    当研究论文被公开发表出来以后,顿时引起了世界轰动。
    在结合贝伦特的说法以后,可以肯定的说,赵奕谈的‘溢出能量’、‘Z波’,就是贝伦特所说的神秘射线、新型粒子,但是两个说法是完全不同的,贝伦特认为是神秘粒子组成的射线,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波’。
    赵奕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神秘射线是纯粹的能量,并不含有任何的粒子。
    同一种东西,两个不同的结论。
    相信谁?
    这根本不需要做判断。
    因为赵奕在报告论文中,很确切的说,他们应用了Z波技术,实现完成太空穿梭实验。
    有了被全世界直播的太空穿梭实验,再加上赵奕就是反重力技术以及反能量屏障的理论开创者、发现者,他的结论直接就压过了贝伦特,后者甚至连自己和自己的团队,都根本没有勇气去争辩,他们还第一时间相信了赵奕的结论。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贝伦特和他的团队就只是刚刚发现了神秘射线,还在以各种方式去研究神秘射线的性质,而新型粒子的说法,也只是对神秘射线的猜测。
    赵奕的报告论文,则公开了很多他们没有发现的性质。
    比如,能量会被磁场吸收。
    比如,和物质发生作用。
    虽然贝伦特并没有进行磁场相关的实验,也没有发现射线会和物质发生作用,但不妨碍他直接就相信了,也马上指挥团队调整实验计划。
    “我们要具体看看,Z波射线会和物质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他的报告论文并没有公开,但肯定会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我们也先研究磁场问题,磁场是否能吸收Z波能量,确实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接下来舆论上就没有贝伦特的消息了,他和自己的团队就努力投入到实验中,希望能对Z波射线更了解。
    与此同时,世界学术界都对于赵奕发表的报告论文感兴趣,Z波是个全新的能量,它还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哪怕Z波已经被国内研究透彻,但他们也需要用实验进行确认,毕竟Z波的特性只存在于报告中,他们必须要亲手做实验,才能肯定相关结论。
    这次赵奕公开Z波理论,速度其实是有些快的,因为其他机构才刚刚发现,还给出了错误的定义。
    但是赵奕公开研究报告,也是得到高层同意的,最主要考虑的是宇宙飞船项目。
    这是为了宇宙飞船项目公开做舆论准备。
    太空穿梭实验已经足够惊人,后续肯定会研发能实现太空穿梭的太空飞船,而具有核聚变装置的太空飞船,肯定会建造的非常巨大。
    那么制造出来的就是宇宙飞船,而宇宙飞船的建造,需要耗费海量的经费,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想要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
    这个在会议中就讨论过。
    一旦宇宙飞船项目正式开启,就肯定会对全世界公开消息。
    高层的决定也是公开做宇宙飞船项目,并邀请国际机构参与其中,共同筹集资金做宇宙飞船项目。
    走出地球,是全人类的事情。
    国内做大量投资单独去做宇宙飞船项目,仔细想想就有些得不偿失,科技再发达也需要经济支持,还不如握着核心技术让大家一起来做,只要握住核心技术和主导权,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好处,就能以此来让经济腾飞,真正带领全人类冲出地球。
    这个大方向肯定是没有问题。
    当然了,细节上的把握还是很需要的,一些核心的技术不可能公开,其他参与的机构,也只能做一些辅助的研发,和项目经费上的投入。
    不管后续会怎么样,暂时的技术表层是可以公开的。
    赵奕公开的报告论文,根本就没有提到‘空间’两个字。
    空间,才是根本。
    实际上,其他机构的研发方向都是错误的,只有明白一切来源于空间能量、空间变换,才能从基础的角度,去理解Z波、反重力体系等,否则即便是知道了技术,想要做任何的改动,甚至想要仿造出来,都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Z波公开报告成果的同时,赵奕也想到了诺贝尔奖。
    现在正是诺贝尔奖公开结果的时期,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他应该会得到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仅仅是一个反重力理论的公开,就已经足够支持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了。
    赵奕在等待着。
    这天。
    赵奕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就听到旁边的办公室一片讨论,他走过去看了一下,看到设计小组几个人,正在热烘烘的说着。
    “怎么了?”赵奕敲门问道。
    雷勇转过头立刻精细的说道,“赵院士,是你获得了诺贝尔奖。”谷
    “诺贝尔奖?”
    赵奕奇怪道,“今天物理学奖还没有公布吧。”
    “不是!”李建明大声道,“是医学奖。”
    “诺贝尔医学奖?”
    “对。是天庆蛋白,刚刚公布的,以天庆蛋白的发现,为人类对抗艾滋病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李建明仔细解释了一下,也让赵奕皱起了眉头。
    诺贝尔医学奖?
    “这个奖有什么用?”赵奕眉头皱的紧紧的,心里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有医学奖,物理学奖不会就没了吧?”
    “这个——”
    其他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他们看向赵奕都感觉很怪异,诺贝尔医学奖也是诺贝尔奖,获得了诺贝尔奖,怎么也该开心吧?
    但是,仔细想想又理解了。
    什么诺贝尔!
    对于赵奕来说,完全不算什么,他在各种研发领域,都觉得有资格获得世界最重量级奖项。
    同时,赵奕最应该获得的,应该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还能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吗?世界没有先例,也不可能有先例。
    接下来只能等待。
    第二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公布,是来自D国和M国的科学奖,他们凭借观察到了引力波,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诺贝尔奖公开以前,世界学术界都认为,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定会属于赵奕,因为他公开了反重力理论,而反重力理论,成为了科学界最前沿的研究,也肯定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
    反重力理论的公开,不亚于在物理学投入一颗核-弹,可以说,直接颠覆了过往的物理体系。
    赵奕后续发表的反重力环境粒子惰性研究,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相对论以及质能方程的地位,他在物理学上的研究,都已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被认为会引导人类科技发展,走出地球迈向宇宙。
    这种级别的物理成果,怎么可能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结果诺贝尔委员会把奖项颁发给了发现引力波的研究?
    这不是开玩笑么!
    全世界都不断讨论起来,绝大多数都是不满的声音,认为诺贝尔评选委员会不公平。
    但是,诺贝尔委员会也有说法,“历史还没有一个人同时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先例,赵奕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我们会在下一次评选,把他加入到物理学奖的提名中。”
    这个说法似乎是有道理的,也平息了一定的舆论,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评选有问题。
    有媒体直接分析表示,“诺贝尔委员会的解释,摆出了一副站在高点的态度,仿佛他们站在了科学最顶峰,似乎是把奖项施舍给拥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可实际上,他们也只是一个评奖的机构而已,哪怕是把诺贝尔委员会的所有人加在一起,对科学的贡献甚至赶不上赵奕的百分之一。”
    “可笑的是,他们竟然以‘没有先例’,来解释物理学奖没有办法给赵奕的原因。”
    “但是,谁又能在两个领域获得两个诺贝尔奖呢?历史上当然没有这种人物,自然也不会有先例,正因为如此,就更应该把奖项颁发给赵奕。”
    赵奕知道评选结果,也感到非常的不爽,他倒是不在乎诺贝尔奖,就像是很多舆论的看法,他是世界公认最顶级的科学家,物理学的研究上,可以说早已超越了先辈。
    诺贝尔奖并不能给他带来荣誉,因为哪怕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他也根本无法相比。
    但是,任务啊!
    主线任务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结果评选委员会不颁发给自己?
    说得过去吗?
    这时系统忽然弹出了消息--
    【人生目标任务四阶段完成,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学习币+2000!】
    【脑域开发度+1%!】
    【学术声望提升!】
    【学习币+1200!】
    【科研币+24!】
    一系列的系统提示,让赵奕感到有些迷茫,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系统不受制于人!
    人生目标的任务是获得诺贝尔奖,但不一定非要拿到奖项,就好像是最初考入水木大学,确定能被水木大学了录取就足够,而不需要真正去水木大学学习。
    现在也一样。
    虽然诺贝尔评选委员会把奖项给了其他人,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他理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以任务就完成了。
    赵奕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脑域开发度的提升,也让他感到身体速度、智慧和精力的全面提升,若是来形容一下,就好像突然吃了个仙丹,浑身上下都感觉通透、舒畅。
    但是,想到诺贝尔评选委员会,他还是感觉有些不舒服。
    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发布的消息,就像是一些媒体的分析,完全是站在了科学界的顶端。
    他们就好像是俯视人类的仙人一样,想把‘机缘’送给谁就送给谁,就好像全世界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才获得的荣誉。
    这就是本末倒置。
    赵奕干脆发了条微博,说明了自己的心情--
    “科学家是因为推动人类发展而伟大,而不是因为获得某一个世界级奖项。
    科学家的工作就是打破常规,研究探索人类最前沿的科技。奖项都只是科学研究的点缀,而不是成为科学研究的追求。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拒绝任何科学相关的奖项!”

第六百一十八章 赵氏科学奖

    赵奕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立刻引起了舆论热议,微博消息下方出现了大量的评论,短时间就超过了十万条,转发数量也快速过万。
    很多媒体账号也进行了转载,一些媒体干脆直接发布了新闻,就是依照赵奕发布的内容,来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微博消息的每一句话,都被详细解读--
    “科学家是因为推动人类科技发展而伟大,而不是因为获得某一个世界级奖项。奖项都只是科学研究的点缀,而不是成为科学研究的追求。”
    “这一段的言论,是说明任何的奖项不应该站在科学家的上方,科学家不是为了获奖而研发,科学家的研发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进步,奖项只是对贡献的肯定。”
    “‘科学家的工作就是打破常规’,就是对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直接回复,科学家为打破常规而工作,诺贝尔奖作为科学界的奖项,却因为‘历史上从未有一人,同一时间在两个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就没有让赵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就是最大的可笑之处。”
    “赵奕说从今往后,会拒绝任何科学奖项,当然也就拒绝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些分析发布出来,引起了更大的热议。
    谁能拒绝诺贝尔奖呢?
    诺贝尔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哪怕是一些非常知名的人士,都会厚着脸皮求一个和-平奖。
    和-平奖是诺贝尔奖中最无关紧要的一个,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不公平的一个,因为其掺杂了太多的其他因素。
    相反。
    诺贝尔医学奖是诺贝尔众多奖项中最有含金量的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最具有价值、对人类生活发展意义最大的,因为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都需要在医学研究领域有重大贡献。
    这种重大贡献还必须要惠及到人类生活,甚至说已经拯救千千万万的人,才能够获得医学奖的提名。
    所以,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大部分凭借的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远前的研发成果。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标准就不一样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奖励的是物理学上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奖,但很多物理学奖奖励的研发成果,都有些脱离地球发展本身。
    比如,中微子的发现。
    新粒子的发现会推动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让人类在微观粒子研究上取得重大进步。
    但是,这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哪怕发现再多的新粒子,对宇宙了解的更多,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关系,除非粒子的研究支持的科技,能快速普及到人类生活,否则受惠要等到上百年甚至更久远之后。
    总之,诺贝尔医学奖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现在赵奕直接拒绝了诺贝尔医学奖,甚至可以肯定的是,他还会拒绝诺贝尔物理学奖,又或者是其他的奖项,就让人感到很震惊了。
    但是震惊的情绪结束以后,大部分人又觉得很正常。
    赵奕需要奖项来衬托吗?
    有些人会因为获得诺贝尔奖,从而名声大振,在此之前,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而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他们有了名声,也有了金钱,生活因此会发生重大变化。
    赵奕早就已经有了名声,他是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世界最顶级的成果。
    名声,他已经有了,而且已经很难再高了。
    金钱,他也不缺。
    赵奕本来就是世界有数的富豪之一,个人掌握的财富和资本还在快速上涨。
    有相关机构预测,赵奕掌握的资本和财富,十年之内,就能攀升到世界前十,今生甚至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的富豪。
    所以诺贝尔奖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
    可笑的是,诺贝尔评选委员会,明明可以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赵奕,却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决定延迟物理学奖的颁发。
    现在他们想颁奖都没机会了。
    ——
    针对赵奕拒绝科学奖,产生了大量的舆论。
    国内舆论非常的振奋。
    好多人认为赵奕的做法振奋人心,最主要是因为诺贝尔是国外的奖项,说起来,确实是名声赫赫,但国内历史上只有两人获奖。
    虽然诺贝尔委员会一直强调奖项评选公平公正,但因为国内获奖人数太少的缘故,总是感觉对国内学者存在一定的歧视。
    之前诺贝尔评选是否公平,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现在肯定是不公平了。
    当赵奕都无法拿到诺贝尔物理奖学时,再去谈公平简直就是笑话。
    现在诺贝尔奖无法办法给赵奕,缺少了贡献最大科学家参与,奖项的影响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国外的舆论也在快速发酵,和国内差不多的是,国外也同样在讨论奖项的公平性。
    全世界都知道,赵奕肯定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公开了反重力理论和技术,为物理学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这绝对是百年来最大的成果。
    在物理学理论,几十年没有质的突破的当下,赵奕的研究可以说是为物理学发展,燃起了旺盛的熊熊烈火,未来物理学研究前景一片广阔,物理学家们的地位都随之提升。
    所以国外的舆论也在质疑诺贝尔评选的公平性,至于诺贝尔委员会发布消息说,历史上不存在同一个人、同一年份获得两个诺贝尔奖,根本就直接被忽略了。
    任谁都知道,这根本不是问题,就只是找个借口,不把奖项颁发给赵奕而已。
    当奖项的评选被注入了科学研究以外的其他因素,就像是和平奖一样,不再公平了。
    奖项的评选失去了公平性,影响力肯定会大大减少。
    那些早已把奖项颁发给赵奕的评选机构,都是非常兴奋和喜悦的,比如,国际数学协会、沃尔夫奖评选委员会等等。
    赵奕已经获得了菲尔兹、沃尔夫等奖项,因为他确定不再接受其他科学奖项,已经获得的奖项,都可以说成为了‘绝唱’。
    诺贝尔奖一直压制其他奖项,其他奖项的评选委员会自然,希望看到诺贝尔奖的影响力下降。
    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就感到很郁闷了,他们当然知道赵奕的声明,肯定会影响到外界对诺贝尔的看法。
    当奖项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影响力肯定会大大下滑。
    很多人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当地就有机构站出来,表示要对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一般是没有结果的。
    这并不是直接的受贿,不是违法行为,赵奕没有获奖,是评选委员会内部会议的决定。
    然后评选委员会的委员们,就受到了影响,当即就有几个委员,公开声明退出诺贝尔委员会。
    经历了这种风波以后,诺贝尔奖的影响力,肯定会产生重大下滑,但舆论的热度过后,也很难说诺贝尔未来会怎么样。
    但是赵奕的做法,却给诺贝尔奖带来了很大影响。
    因为他自己创建了个奖项。
    一周后。
    赵奕邀请了钟少言、爱德华-威腾、本-布兰科等,各个领域享有盛名的人物,一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拿出了两亿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宣布成立‘赵氏评选委员会’。
    “‘赵氏评选委员会’,将会负责评选‘赵氏科学奖’,奖励那些在各领域取得成果的科学奖。”
    “‘赵氏科学奖’,会在数学、物理、化学、医学以及科技创新五个方面,每年进行一次评选。”
    “获奖者将会得到五百万人民币的奖励,以及‘赵氏科学奖’的奖章、证书,同时,获得‘赵氏科学奖’的科学奖,将会自动成为国家科学院名誉院士。”
    最后是赵奕和科学院的合作。
    这对于科学院没有任何坏处可言,因为全世界评选出科学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其能力水平肯定相当出色,担任科学院的院士绰绰有余,更不用说,名誉院士只是个头衔而已。
    在新闻发布会上,赵奕宣布评选委员会的工作,将会在明年五月份正式开始,经过半年的评选,获奖名单将会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正式公布。
    同时,评选委员会已经起草评选流程,将会后续发布出来,并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任谁都知道赵奕是希望创造一个,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奖项,甚至说直接对标诺贝尔。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哪怕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富豪,给予获奖者再多的金钱奖励,想要对标诺贝尔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诺贝尔拥有无数的诺贝尔获奖者支持。
    赵奕不同。
    哪怕是十个诺贝尔获得者加在一起,也很难和赵奕的成果贡献相抗衡,他在科学界名声赫赫,宣布成立一个奖项,就肯定会有影响力。
    首先一点,赵奕成立评选委员会的第二天,全世界很多大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铺天盖地的报道,就让赵氏科学奖有了一定的名气。
    后续怎么样暂且不说,奖项第一年评选,赵奕会亲自出面颁奖,都很有吸引力了。
    哪一个奖项有资格让赵奕亲手颁奖的?
    如果一个学者获得赵奕的肯定,他马上就能名声大振,获得赵氏科学奖,再由赵奕亲手颁奖,就肯定是相当了不起了。
    这个奖项一出来,肯定会获得大学术机构的认可。
    毫无疑问。
    诺贝尔奖迎来了挑战!
    ——
    赵奕大手笔成立赵氏科学奖评选委员会,目的倒不仅仅是争一口气,还得到了国内科学界的支持,因为国内此前还没有世界级的奖项。
    每一个世界级别的奖项,都是国外的评选机构颁发的。
    以此好多的科学研究,也以获得国外奖项而获得认可。
    这是有些郁闷的。
    此前的国内学术影响力确实比不上国外,就比如一些顶级的学术研究,都需要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才会真正被重视起来。
    一些高校的研发成果,也是以入选国外学术论文库,来作为评判标准的。
    随着国内的科技发展,尤其是在先进科技研发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外,无论是研**文发表,还是成果评判机制,都可以说是落后了。
    所以,国内必须要发展独有的奖项,发展独有的评判标准机制,才能适应国内外先进科技研发的地位变化。
    现在赵奕只不过是创造了个开端,成立了一个影响力覆盖世界的奖项,未来国内肯定会有更多的奖项出台,也会不断改变和丰富学术评判标准。
    在完成了评选委员会初期的工作以后,赵奕就把工作交给了其他人,他则是和邀请的几个学者,一起讨论起学术问题。
    其他人倒是都还好一些,他们只是受邀参与评选工作,担任评选委员会的委员,后续会参加候选人提名工作。
    等出席过新闻发布会,没过上两天就离开了。
    爱德华-威腾就不同了。
    时间追溯到三年以前,他感觉和赵奕差不多,最少在理论物理的研究上,两人是同一级别的。
    赵奕开创了粒子边界理论,而他也是弦理论的顶级人物,两人一起研究多维空间边界问题。
    现在不同了。
    爱德华-威腾感觉在理论物理的研究上,他和赵奕差距实在太大了,自从反重力理论出现后,赵奕就成为了世界第一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研究出来的理论,还被用于现实,前一段时间甚至完成了太空穿梭实验。
    两人已经不在一个级别上。
    爱德华-威腾倒是不羡慕反重力、Z波等研究,只感慨赵奕水平的强大,但他却非常在乎宇宙底层的逻辑,有关弦理论、多维空间的问题,是希望得到结果的。
    所以评选委员会的工作结束后,爱德华就一直追着赵奕,问及空间的研究问题,甚至就直接赖着不走了。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赵奕就让警卫赶走了。
    爱德华-威腾不行。
    他和爱德华确实是朋友、忘年交,最开始研究理论物理时,爱德华给了他很多的指导,一起做研究的时候,爱德华也提供了不少的思路、基础知识,绝大部分都是书本上找不到的内容,想从其他人口中听到这些内容,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奕有些无奈的同时,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赶走?不行!
    但是,有关空间研究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说是机密,爱德华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不可能直接和爱德华讨论空间数学,就没办法回答他的问题。
    最后赵奕被烦的没办法,干脆直接说道,“爱德华,我们是朋友,但是有些东西,是朋友也不能说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内容,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爱德华-威腾眼前一亮,带着焦急问道。
    “来我这里工作吧。辞去普林斯顿的工作,和你的家人一起来这里,你会获得新护-照,我保证。”赵奕很认真的说道,“但是,你一定要想好。”
    “这个——”
    爱德华-威腾犹豫了,他当然明白赵奕的意思,但决定不是那么好做出来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考虑一下。”

第六百一十九章 这真是梦幻的国度啊!

    第二天,爱德华-威腾返回了普林斯顿的家。
    他手里提着行李,站在小花园的栅栏,表情凝重而复杂,抬头看了一眼房门,犹豫了好半天,还是没有迈出脚步,直到窗前传来一声呼喊,“爱德华,你回来了?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进来。”
    “玛利亚。”
    爱德华-威腾答应了一声,很干脆的提着行李走进了门。
    玛利亚是爱德华的妻子,她的身材瘦瘦的,脸上有不少皱纹,迎着房门走过去,一把接过行李放在旁白,仔细看爱德华嘟囔了一句,“每次都是这样,也不知道休息好,赶紧回房间睡觉吧。”
    爱德华带着明显的黑眼圈,看起来都感觉很疲惫。
    “知道了。”
    爱德华答应一声,却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打开电视看了起来,他都不知道屏幕上演的是什么,脑子里一直想着赵奕的话。
    最近两天他都没有休息好,研究上长期没有进展,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换做是以前,他根本不在意。
    现在不同。
    赵奕的研究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反重力技术、Z波技术,还包括太空穿梭实验等,都是以理论物理为基础的,而研究最初始,都是弦理论、粒子的边界理论以及超导反重力。
    爱德华对于三个理论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可他却没有办法,依照理论去推导出什么。
    如果没有其他人做到,他就根本不在意。
    可是,现在其他人做到了,他的面前放了一个打开新体系的大门,只要走进去肯定会发现更多新奇的内容,也包括那些他无法推导的解析。
    弦理论,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理论物理就是爱德华所做的工作,不止是他自己,甚至是整个家族,传承性质的追求。
    爱德华-威腾是一名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名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年轻的时候,爱德华-威腾有些叛逆,他很反感理论物理,甚至很反感物理学,却喜欢上了文学,从小喜欢的就是历史和政-治。
    由于后来的种种原因,在求学的道路上,爱德华绕了一大圈,还是走上了和父亲一样道路。
    爱德华弃文从理,由于自身过人的天赋,并没有费很大力气就获得了硕士学位,而且还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并很快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对他的帮助很大,而他的导师也是赫赫有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戴维-格罗斯。
    天才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取得了博士学位后,爱德华-威腾到哈佛大学担任初级研究员,而很快他就以量子场论的成果,受聘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弦论上.他持续研究超弦理论,并且在研究物理的时候,不断推导出深刻的数学定理。
    比如,他用琼斯多项式来解释了陈省身-西蒙斯理论,对于低维拓扑结构有深远影响,并推导出量子不变量.
    因此,威滕被授予数学界的最高荣誉--
    菲尔兹奖!
    爱德华-威腾成了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菲尔兹的物理学家。
    之后的二十几年,爱德华-威腾就一直从事选理论的研究,也以此被认为是弦理论的第一人。
    有这样的天赋、这样的成果,爱德华早已把理论物理的研究,当做是毕生的追求。
    虽然年纪已经偏大了,但他依旧投入到高深物理的研究中,并希望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
    一种全新的物理理论、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理论物理,对于爱德华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他甚至可以为此抛开一切。
    但是,他还是无法抛开妻子玛利亚,玛利亚是一个作家,性格天真浪漫,她的事业不算成功,但也能把家庭照顾的很好。
    两人是大学同学,几十年来一起走过。
    爱德华的工作非常忙,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研究中,他一直希望带着妻子到处去转转,可到现在都没有机会。
    这是爱德华感到愧疚的地方。
    当坐在沙发上回忆过往,爱德华的心绪就变得更加复杂。
    玛利亚走了过来,坐在了爱德华的旁边,开口问道,“怎么了?爱德华,你的神色怪怪的。”
    “没什么。”爱德华摇头。
    玛利亚继续问道,“这次有收获吗?我知道你想和赵奕讨论物理,那种更深奥的物理,你们应该见到了吧?我看了新闻,好像是成立了一个奖项的基金会,对吧?”
    爱德华听着没说话,气氛变得沉默起来。
    过了好半天时间,爱德华突然转过头,认真的看着玛利亚,说道,“如果我做出一个改变生活的决定,你会同意吗?”
    玛西亚听着很奇怪,随后仔细想了想,试探性的问道,“为什么突然这么说?我知道,你一直想了解更深奥的物理,而且对赵奕很推崇,但他应该不会告诉你吧?虽然我不太懂,但也知道,可能会涉及到奥秘,所以你这次一无所获,对吧?”
    “是的。”
    “你是在为这个烦恼吗?”
    “对。”
    玛利亚想了想,叹道,“真是不敢相信啊。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一直认为你是最聪明的,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你更聪明的人。”
    爱德华顿时有些不服气,但仔细想了想赵奕,他发现没有反驳的余地,就只能继续拉着脸。
    玛利亚说着忽然笑了,“你都这么大年级了,还争强好胜啊!”
    她说着转了个话题,“赵奕,真的是很天才,不只在家里你和我说,我在新闻上,也经常听到他的名字。”
    “那你真是个神奇的国度,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天才,真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
    玛利亚看着爱德华说道,“其实我一直希望能去那里看看,但每一次,你都是自己去,如果你下次再去,一定要带上我,知道吗?”
    “如果能长期定居在哪里就好了,我的后半生肯定会很精彩,也许会帮助我创造出更多的作品。”
    玛利亚转过头继续自语着,像是在自说自话的期待。
    爱德华坐在了旁边,只是抿着嘴看着电视,心情却轻松了很多。
    ——
    一个月后,爱德华申请前往参加国际反重力技术会议。
    这次的反重力技术会议,和以往不同,因为会牵扯到公开底层理论,有很多顶级的物理学家参加。
    爱德华的申请马上通过了。
    他正常的收拾行李,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却在抽屉里留下了一个信封,带着对于高深物理解析的期待,登上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客机。
    机场。谷
    爱德华-威腾带着走了出来,马上看到了远处的玛利亚。
    两人深深的拥抱在一起,惹得周围好多人都忍不住羡慕,“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恩爱。”
    “这才叫白头偕老呀。”
    “这两个人大概是一起来旅游吧,晚年生活一起到世界各地走走,真是太美好了。”
    爱德华和玛利亚不知道周围人说什么,但也注意到了他们的眼神,这些眼神中散发着友好。
    他对周围人竖起大拇指,就牵着玛利亚的手走了出去。
    在去往郑阳的路上,玛利亚都在给爱德华说着,自己来了几天的感受,她当然不是真的期待来国内,因为她从来没有来过。
    玛利亚对国内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可到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走在街道上感觉都有些梦幻。
    最开始,玛利亚认为只是在市中心,到偏僻一些的地方就不同了,结果无论她走到哪里,看到的景象都差不多,同时,她还感觉这里的每个人,似乎都非常的友善。
    另外,给玛利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的治安非常的好,哪怕到了凌晨的时候,还有几家二十四小时商店在营业状态,街道上也根本看不到常见的流浪汉。
    玛利亚发现自己有一句话说对了,“这真是梦幻的国度啊!”
    “我一直都这么说。”
    爱德华听了玛利亚的话,心情变得更轻松了,而之前,他是感到十分愧疚的。
    就像是玛利亚了解爱德华,爱德华也非常了解玛利亚。
    他知道玛利亚说期待长期定居,根本就不是真心的,只是因为猜到了一些东西。
    玛利亚是照顾自己,是支持自己的追求!
    现在看到玛利亚来这里很开心,爱德华的愧疚也少了一些,同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
    爱德华很快来到了郑阳,他的工作早已经安排好,就是直接加入到理论组,参与基础理论的整理工作。
    这个工作并不是理论组的核心,也接触不到空间解析的核心内容,甚至有些基础理论都是公开的,但是对爱德华-威腾来说,还是见到了很多新的理论分析和数学解析。
    这就足够了。
    这些知识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爱德华-威腾感觉每天动力十足,依照新得到的理论解析,不断在弦理论基础上进行推导,让他感觉超维空间的解析,马上就会有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
    赵奕正忙碌于宇宙飞船的设计工作。
    设计组对玩具宇宙飞船模型的论证已经结束,赵奕拿到了一大堆相关的论证,以此起草了粗略的模型。
    宇宙飞船的设计要非常的惊喜,粗略的模型肯定不行,就必须要一步步进行细化。
    赵奕给每个设计人员分配了工作,还给他们配备了相关的技术人员,以此来对宇宙飞船的整体设计进行模块划分。
    每一个模块都必须要细化的进行设计。
    整个宇宙飞船来说,除了固定的核聚变装置以外,包括反重力模块、Z波发生模块,都需要根据设计重新建造,设定才是一切的核心。
    同时,设计组的人数大大扩充,已经有三十三人了。
    其中不止是设计人员,还包括很多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可并不普通,他们都出自各个新科技研究小组,都有一个研究员的职位。
    如果把他们放在大学里来说,每一个都是顶梁柱级别的教授。
    现在他们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宇宙飞船各个模块设计,每一个模块的设计都非常复杂,需要了解很多的参数、技术性能等等。
    比如,核聚变装置设计。
    这一部分是固定的,因为核聚变装置就只有一个,短时间不可能再去建造第二个。
    哪怕是固定的装置,设计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核聚变装置有多少端口、外界管道、性能、输出功率等等,都是有一定参数指标的。
    现在的设计就是把一切研究好,总结归纳在一起,留出相应的端口和其他部分链接。
    等等。
    其他的模块也是如此。
    各个小组负责不同模块的设计,而把各个模块结合在一起,就是赵奕的工作了。
    他不只是要把各个模块结合在一起,还要认真查看各个模块的设计,并提出一些问题加以改进。
    设计组的工作是非常复杂而忙碌的。
    赵奕根据工作进度,心里已经有了评估,“差不多需要一个月。”
    对比战鹰飞机的设计来说,一个月完成设计工作,确实是有些长了,因为战鹰飞机只用了几天,参与的只有赵奕、雷勇和鲍恩红。
    但是,针对宇宙飞船的设计来说,速度是相当快了。
    宇宙飞船实在是太复杂了,复杂到定稿的设计图纸,最少也需要几百、上千张。
    这还没有细化到一些部件的图纸。
    比如,Z波发生器。
    设计组当然不会去设计Z波发生器,知道Z波发生器是其他组的工作,他们只是做外在的设计,规定Z波发生器安装在拿个位置,留出多大的空间,有什么不一样的接口联通。
    等等。
    仅仅是设计就需要几百、上千张,足以见得宇宙飞船是有多复杂,相比之下,一个月时间很短暂了。
    但是,赵奕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时间还是拖得有些长了,最少比计划长了一些。
    有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才能去论证开启项目。
    如此复杂的设计,光是制造就需要很长时间,再加上复杂的论证等工作,真正制造出宇宙飞船,都不知道还需要等多久。
    这天。
    赵奕登上了前往核聚变实验基地的汽车。
    核聚变装置已经建造完成,马上就要进行第一次实验开启工作。
    这也是当前最重要。
    “只要核聚变装置完成,宇宙飞船项目论证,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吧?”他有些期待的想着。

第六百二十章 赵院士实在是太伟大了!

    早在三个多月以前,核聚变装置就已经组装完毕,一直都在进行部件、设备的性能测试。
    现在所有测试都已经结束,就正式准备开启点火实验。
    来参加核聚变装置点火实验的人有很多,每一个都是高层或核心技术人员,加在一起有近五十人。
    五十人组成的庞大团队,都来参加核试验点火实验,也足以见实验有多重要了。
    这次和上次不同。
    上一次可以说是肯定失败的实验,每个人都知道核聚变装置可以点火,却实验无法持续太长时间。
    这次就是把材料更换了一遍,并重新制造了核心装置,外部传导的装置也准备的很充分。
    大部分设计都是由赵奕完成的,陈泽书也非常肯定的说,“这台核聚变实验装置,已经非常完善了。”
    “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它可以一直保持高功率运转,并持续一年以上时间。”
    这个说法等于是可控核聚变已经成功了。
    一行人抵达核聚变实验基地,就能看到最中心的装置。
    整个装置大概有三层楼高,像是个圆形的大型器械,半径有二十米左右,看起来还是非常巨大的。
    当一行人到达实验基地的时候,陈泽书就直接迎来过来,最后带他们参观核聚变装置。
    最开始进入其中,见到的是输出端组件,陈泽书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高压动力传输,并制造了特殊的大型发电机。”
    “通过装置的热力传导,可以让发电机运行起来,有一部分则会传输到动力泵,用于外在物理性运作的部件。”
    动力传输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热力传到制造高压,对机械产生动力,实现让主轴进行快速的转动,带动大型的发电机进行运转。
    核聚变装置外在的动力部分,连接了两台大型发电机。
    这两台大型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比如主轴,都是由红风工业制造出来的,红风工业的主轴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对比国际最先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制造出来的发电机效能,却远远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的区别。
    红风工业制造的主轴,所使用的是Z波压缩材料。
    陈泽书介绍道,“发电机的主轴、转轮等,都使用的是Z波压缩材料,这让发电机整体的强度、耐热和抗磨损性大大提升。”
    “同时,发电机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像是好的食材,通过简单制作就会变得很可口一样,在高强度Z波压缩材料的支持下,哪怕是普通国际水平的技术,也足以制造出远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机械。
    陈泽书介绍了发电机以后,还说明了核聚变装置的转化效能,“能量转化率非常高,我们预计转化率为10%~15%。”
    这是个非常高效的数字。
    能量转化率是输出端转化出的动能和电能,和核聚变装置内部产生的热能之比。
    首先和装置内的热能,到输出端最少要损失60%以上,输出端的热能再转化为高压动力,又会损失很大一部分,高压动力再转化为电能,再损失很大一部分。
    最终实现转换率超过10%,绝对是相当了不起的数字。
    哪怕是国际最先进的核裂变反应堆,输出功率比也达不到这个数字,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会平白消散了。
    这说明了整个装置制造的精细和先进程度。
    核聚变的点火实验,可不比太空穿梭实验检验,后者最主要是参数校对,有了理论支持以后,技术就完全不是问题。
    现在的核聚变装置,制造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复杂,参与的项目组就包括陈泽书带领的核所团队、Z波压缩材料实验组、反重力技术组以及科学院机械动力研究所。
    一行人跟着陈泽书一起查看了整个装置,接下来就是实验准备工作,一行人中有好多,都是机械、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他们都直接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中。
    赵奕也同样参与到准备工作中,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哪怕大部分时间没有在核聚变实验组,但核聚变装置就是他设计出来。
    核聚变装置的核心,包括驱动核聚变的反重力装置,都是出自赵奕的设计,他的工作就是查看这两个装置,并做过往实验数据的检查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都可以归在‘检查’范围。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以后,赵奕知道装置主体没有问题,只是外在一些辅助部件,设计的还是有不足之处,但也根本不影响实验了。
    这次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实验能够取得成功,后续计划就是让装置一直维持运行,过程中要进行各种调试,不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装置计划会运行一年以上。
    装置能够一直运行下去,当然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中途出现了问题,就要中断实验并进行修改、调整,再准备进行第二次试验。
    好在核聚变不是核裂变,核聚变的反应是比较充分的,中途也不存在高放射性,有空间罩的隔离效果,装置外部几乎不存在辐射的,就不会产生大量无法处理的废料。
    在装置核心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只要做到保持密封性,需要处理的只要没有反应充分的原料。
    核聚变装置使用的是氘氚原料,进行的是‘第一代’聚变反应。
    ‘第一代’聚变反应效能,肯定赶不上‘氘、氦3’、‘氦3、氦3’反应,但好处在于原料便宜,相对的性价比就非常的高,同时,控制起来也就容易一些。
    “如果制造更大型的宇宙飞船,需要更高的功率,就可以考虑第二代、第三代的核聚变反应。”
    针对内部反应的问题,赵奕对其他人解释道。
    实验终止的另一个成本就是点火问题,核聚变点火是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点火,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
    好在已经有了Z波点火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点火难度和成本,也大大减少了中止实验的损失。
    ——
    五天后,实验正式开始。
    这次实验的准备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最少赵奕是这么看的,考虑到核聚变控制的难度和重要性,准备时间长一些也可以接受。
    当实验准备正式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的紧张和激动。
    实验组大部分人,包括参观团一行人全部原理了装置。
    在进行核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危险性还是非常高的,就连数据监测都是远程控制,实验装置附近就只留下一个控制小组。
    其他人肯定看不到实验内部的情况,而外部能看到的就是,大型动力泵运转,以及测试出来的电力输出。
    电力输出参数是关键。
    所测试出来的电力输出参数,就是核聚变装置的对外输出功率。
    核聚变装置维持运转,对外输出功率才是关键,因为核聚变本身要维持反重力装置,还有其他的辅助装置以及电子系统,都需要核聚变产生的功率来维持。
    在抛开这一部分消耗的功率后,才是对外的输出功率。
    等实验正式开始以后,好多人都一直盯着输出功率参数。
    大概过了有十几分钟左右,输出功率检测仪器的指针终于有了变动,只是挪动了一点点位置,让足以所有人激动起来。
    “成功了,有数据了!”
    “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看,动力泵也开始运转了。”
    “还真是,现在可以说,实验成功了吧?”
    “创造历史了呀,可控核聚变,完成了!”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很激动啊,真是了不起!成功了啊!”
    大家所说的成功,就是核聚变装置,成功对外产生了输出功率,有了对外的输出功率,就代表核聚变装置的成功,哪怕输出功率只有1w,也绝对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显然。
    装置整体对外的输出功率不可能只有1W,非得内部反应变得越来越强烈,输出功率不断的提升,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快速攀升到预计最高数字的一半。
    这时候,大家就更激动了。
    如果装置对外的输出功率能达到预计数据,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能一直运行下去,也就表示装置可以被用作制造太空飞船。
    哪怕以现在的输出功率,都足以充当一个小型核电站使用,就算考虑提取原材料的成本,长时间制造出的电能,也会远远的超出成本。
    现在可以说实验取得了成功。
    但是,所有人依旧盯着输出功率检测仪器的指针,因为实验预期最高的功率比现在多出一倍。
    只有多出一倍的功率,才能支持大型宇宙飞船运转。
    现在的核聚变实验装置,目的当然不仅仅是建造出核电站,最重要的还是支持宇宙飞船。
    如果输出功率没有达到预期,实验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后续有些令人失望。
    输出功率的检测仪指针,再没有继续往上升,而是保持原位很长时间,也就表示最大功率,差不多就到这里,不会继续上升了。
    “现在反应已经达到最激烈程度了?”
    “输出功率不足啊!”
    “为什么会比预计的少这么多?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啊!”
    每个人都知道出了问题,因为预期的数字要高上不少,但想要进行修正圈非常困难。
    首先,必须要找到问题,找问题的过程,就必须要停止实验。
    这让实验组都纠结起来。
    好多人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郁闷,高兴是实验取得了一部分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代表实现了可控核聚变,郁闷的是功率没有达到预期,也许还需要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才能真正取得预期的成功。
    此时,赵奕看着检测仪的指针,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他忽然说道,“我就近去看看吧。这里也看不出什么。”
    “不行!”
    旁边的高层领导立刻反对道,“实在太危险了。”
    “赵院士,可千万不要接近装置,太危险了。”
    “是啊,赵院士,安全最重要!”
    “实验已经很成功了,只要找到问题,下次肯定能成功。”
    “不要冒险呀!”
    在一群人的劝阻中,赵奕摇头道,“下次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我对自己的设计有信心,安全应该是能够保证的。”
    “而且里面本身就有工作组,我们的安全很重要,他们的安全也很重要,他们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呢?”
    他坚持要过去。
    其他人发现根本就劝不动,有人干脆就咬牙说道,“赵院士,我和你一起去。”
    “我也一起,有什么怕的,不就是命吗!”
    “对啊!”
    “我相信赵院士的判断,就近才能找出问题!”
    最终一群人还是过去了。
    大概有二十多个人,还包括一名高层领导,都一起去了实验工作组。
    工作组所在的位置,距离实验装置只有二十米左右,实验装置出现了泄露等问题,就有很大概率波及到工作组所在的位置。
    如果实验装置出现了大问题,比如说发生强烈的爆炸,会直接覆盖周边一公里,十公里以内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实验出现一点点差错,都可能会是致命的。
    每个人都知道非常的危险,接近工作组所在地的过程中,还有人不断的劝说。
    赵奕还是坚持要过去,他倒是不担心危险,《因果律》对安全的把控效果非常好。
    如果真正出现了危险,提前预知可以提前快速撤离。
    所以赵奕表现的非常淡定,甚至淡定到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生命,他的表情也让其他人高看一眼。
    “赵院士不愧是赵院士,这种牺牲精神,真是比不了啊!”
    “为了实验能够成功,赵院士都不怕牺牲啊!但是一定要保证赵院士的安全,他实在太重要了!”
    “我们都可以牺牲,赵院士一定要安全!”
    在不断的担惊害怕中,一行人还是接近了实验装置,并来到了工作组所在地。
    这里才是查看数据最好的地方。
    工作组控制各种检测设备,随时准备装置运行状况,里面工作的人完全没有想到,领导一行人会过来。
    “太危险了!”
    “这里不安全!怎么都过来了。”在不断地惊呼和担忧中,赵奕淡然的走进去,查看起详细的检测数据。
    他表现出的淡然令人心惊,仿佛是一点儿都不担心安全问题,也让其他担惊受怕的人,继续感叹着,“赵院士真是了不起啊!”
    “为了实验能够取得成功,他甚至敢于牺牲生命!”
    “真是太太太太——”
    “伟大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宇宙飞船设计完成!

    核聚变实验基地,工作组控制室。
    赵奕坐在偏右侧位置的电脑前,查看着检测仪发过来的实时参数,大量的检测数据让人感觉头皮发麻,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浏览着。
    其他人都站在身后看着。
    最开始好多人都担惊受怕着,感觉距离核聚变装置很近,就是有多危险一样。
    当然了,危险确实是存在的。
    等在工作组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的心情也淡定起来,因为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一切运行的都很正常,唯一变动的就是电脑屏幕中显示出来的参数,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
    赵奕淡然的继续浏览着,而后皱起没有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扫了一眼每个电脑屏幕的内容,还仔细看了监控器上的画面。
    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样?赵院士,有发现吗?”高层领导忍不住问了一句。
    其他人也都看了过去。
    赵奕轻微的摇摇头,继续皱着眉头仔细思考,检测数据上一切都是正常,部件运转也都是正常的。
    这种情况下,正常来说,输出功率不应该出现问题。
    其他人倒是也不意外。
    核聚变装置非常的复杂,光是检测装置就有几百个,上报各种各样的检测数据。
    单单只是看检测数据,就已经让人头皮发麻了。
    如果是某个部件出现了问题,想找出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另外,核聚变装置是新制造的复杂反应装置,哪怕是核所参与制造的人员,都不敢说对装置有全面的了解,出现个小问题都会成为大问题。
    这就好像是一辆汽车出现了问题,因为没有经验丰富的修理工,想要找出问题就需要全面的检修。
    赵奕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想法,他只是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所以又坐在了电脑旁边。
    其他人觉得没有找出问题才是正常的,但是他对于没有找出问题,感到不可思议。
    他发现内部部件运转,没有重新任何问题,检测仪器上报的实时数据也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软件!”
    赵奕猛然反应过来,核聚变装置可不只是设备设施,还包括一套电子控制系统。
    任何复杂的装置,都必须要有电子控制系统。
    核聚变装置内部反应,就是依靠反重力性能调节来实现的,通过对于反重力效果的调节,就可以控制粒子的最大速度,实现对于核聚变内部反应激烈程度的条件。
    这个调节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的。
    当内部反应过于激烈的时候,电子控制系统就会自动控制,加大反重力效果,实现对于粒子最高速度的控制,来达到控制反应强度的目的。
    现在出现了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明显是内部反应强度不够,就很可能是电子控制系统的问题。
    赵奕马上使用了《因果律》得到了答案。
    果然!
    核聚变装置所使用电子控制系统都并不完善,内部的算法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导致正常检测提交上去,计算出的结果出现了偏差。
    “原来如此!”
    赵奕知道了问题所在,他停住了脚步,马上说道,“应该是软件的问题。”
    “软件的问题?”其他人都看了过来。
    赵奕道,“我刚才查看了所有的检测参数,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结果输出功率却有那么大的偏差,很可能就是内部电子控制系统的算法出现了问题。”
    “电子控制系统是哪一组负责的?”
    所有人都看向了陈泽书。
    陈泽书想了想尴尬道,“就是技术部的几个精通软件的专家,一起设计出来的。”
    他没有直接说出名字来,因为他知道是个不小的问题。
    赵奕倒是不在意,只是奇怪的说道,“你们组制造核聚变装置,没有专门的计算机团队吗?”
    陈泽书尴尬的摇头,“设计上就只有需要一个电子控制系统,硬件上没有问题,我倒是没有想到,算法会出现问题。”
    赵奕苦笑的摇摇头,他总算知道为什么电脑上的检测数据,显示出来会这么乱了。
    整个核聚变装置研发组,竟然没有一个专门的计算机团队支持?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正常的,参与核聚变制造的是核所、Z波等实验组,考虑到保密性问题,猜的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要么是机械工程师,要么是核物理研究员,再有就是材料和动力专家。
    等等。
    其中可能会有几个精通计算机的专家,但数量肯定非常的少,也没办法,专门组建计算机团队。
    赵奕摇头道,“陈院士,这个也不需要追责,我最开始都没有想到,电子控制系统会出现问题,这大概是被我们忽略的地方。”
    其他人都听着点头。
    赵奕继续道,“这也是一个经验教训了,我们不能只硬件,材料、技术等东西,也必须要关注软件,软件就是软实力,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任何的精密器械,都比有一套完善的软件系统,像是控制类的系统就更加重要了。”
    “虽然和装置并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算法系统,但有高效的系统,会让控制和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精准。”
    “现在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停下实验,重新做一套电子控制系统,等制作完成以后,利用外在的能量设施,把反应强度降到最低,然后升级系统就可以了。”
    赵奕直接说出了解决办法,他继续道,“最好是成立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组,来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
    其他人都听着点头。
    问题已经被找到了,而且想到了解决办法,大家都长呼了一口气,随后就一起离开。
    第二天,核聚变实验组召开了内部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的就是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赵奕直接说明了问题所在,然后建议组建专门的计算机组。
    这个计算机组如何组建,就是个问题了。
    赵奕的建议是,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只负责软件相关的问题。
    “这个团队那是必须的。”赵奕很认真的说道,“不只是制作新的电子控制系统,后续的维护也是个问题。”
    “另外我发现好多的项目,普遍存在不重视软件的问题。”
    “我注意了检测数据上报的显示,可以说一塌糊涂啊!”
    这是事实。
    国内大部分的项目都不太重视软件设施,一些合作的计算机实验室,只提供相关的算法支持,并不在意界面的显示问题。
    这些软件程序相关的工作目标都只是‘可以用’、‘不出问题’,‘用的舒服’、‘看起来更简单’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如果换做是民用领域,像是手机软件、操作系统,制造目标只是‘可以用’,‘不出问题’,相关的厂商等待的只有破产了。
    当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
    这就是工作动力问题了。
    如果有一个专门的计算机小组支持,再加上领-导层的重视,情况就会变得好很多了。
    会议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组。
    相对于整个核聚变装置来说,维持一个计算机组,根本都算不上问题,这是电子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后,也算是个经验教训。
    会议结束。
    核聚变装置会继续运行,并且会持续很长很长时间,核聚变研究组也会持续的检查、记录、修正等工作。
    其他人就可以离开了。
    这次实验可以说是取得了大部分的成功,中途出现了功率输出不足的问题,也影响到了解决方案,可以说,就是趋于完美了。
    实验结束后一周,核所对外宣布了实验消息。
    但他们宣布的消息,是上一次实验的结果--
    核聚变装置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装置开启长达七个小时,在维持装置运转的同时,实现了功率输出!
    这个消息公布出来,立刻引起了世界震动。
    学术界一直都认为核聚变才是能源的未来,好多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在核聚变相关的研发中。
    赵奕公开了反重力粒子惰性理论后,好多相关的机构都投入到反能量屏障的研发中。
    反重力技术可以使到粒子堕化,就是最佳的控制核聚变内部反应的手段;反能量屏障可以隔绝能量,就是最佳的核聚变隔绝防护罩。
    这两个技术加在一起,理论上肯定是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
    以这种方式控制核聚变,要比磁场控制有前景的多,一则是因为控制手段非常有效,并且操控性非常的强。
    第二就是成本非常的低。
    之前的磁场控制理论,制造出完美的磁场控制装置,预计成本要达到千亿美元。
    这个成本脱离了现实。
    相对来说,无论是反重力技术,还是持续维持反能量屏障,都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现在国内相关的研发小组宣布核聚变装置取得重大进展,一个需要关注的就是核聚变持续了七个小时。
    这个意义就非常大了。
    只要能让核聚变持续一个小时,就能延长,持续更长的时间,能让反应时间持续七个小时,就肯定能延长到一天、一个月、一年。
    等等。
    技术肯定会不断进步的。
    现在可以说,实现可控核聚变,已经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核所公布的研发成果,引起了世界舆论热议。
    普通人关心的是成果,他们感觉马上就要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本来能源就不再是问题。
    这个影响就太大了。
    比如,原油、天然气暴跌。
    任何和能源有关的领域,都变得不再被看好。
    那些专业的研究机构,关心的则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毫无疑问的是,国内的研究肯定是依靠反重力装置、反重力屏障,实现的可控核聚变。
    但是,他们一直都在研究的是,如何一直维持反重力屏障?
    现在力学研究所对于反重力屏障研究最为深入,他们能够让反重力屏障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这似乎已经是极限了。
    另外一个问题更关键,如何在反重力屏障上‘开个洞’,或者以其他的方法通过反重力屏障,实现能量的对外传输?
    这个问题难度就更高了,甚至连个研究方向都没有。
    好多机构顿时再次呼吁,国内需要公开反重力屏障技术,还说明是为了人类能源发展。
    当然了。
    这些呼声根本没有意义。
    在参加过核聚变装置点火实验后,赵奕马上就回到了郑阳,因为他知道很快就要去首都了。
    在核聚变实验成功以后,接下来就开始论证宇宙飞船项目。
    赵奕希望在正式会议开始前,能够完成宇宙飞船的设计,就能增加项目确立的筹码。
    等回到了基地以后,赵奕就召集设计组所有人,交代了接下来的工作,并给出了时间规定,“大家都努力一些,我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完成设计工作。”
    “大家应该知道,设计已经完成大部分,差的就只是一个收尾。”
    “每一个小组,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就来找我。我之前没有要求过时间,现在大家争取加班加点,一定要完成。”
    “这一个星期,大家就辛苦一些,等设计完成,我会给咱们设计组所有人申请奖金。”
    最后一句话引起了热烈的掌声。
    针对世界级的重大项目,每个人都很有工作动力,但如果是有高额的奖金,工作动力肯定会更充足一些,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还是需要生活的。
    赵奕没有说明有多少奖金,但他估计申请个几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这主要是因为消耗的项目经费很少。
    宇宙飞船的设计项目到现在,也只花费了两千万人民币左右。
    这绝对非常廉价了。
    当然了,项目设计完成并不是结束,后续还需要依靠设计构架,和其他研究组联系,不断的实验、论证核心部件的制造。
    这才是设计消耗资金的大头。
    其他组会根据宇宙飞船设计的方案,对于各个部分的设计、制造,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很快。
    五天时间过去了。
    赵奕一直都呆在设计组,不止是其他人需要加班加点,他的工作内容更多,每个组的设计,都需要他来审核,还需要把所有的设计放在一起,研究出最合理的组成方案。
    这天工作完成了。
    赵奕闷在办公室里,连续工作了七个小时,他带着疲惫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大叠文件,然后召集了所有人,高声宣布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设计完成了!”
    “呼啦!”
    大厅顿时变得热烘烘,每个人都在兴奋的鼓掌,也都变得非常的激动。
    这可是宇宙飞船的设计啊!
    他们参与了整个设计过程,到这一天终于能完成,也感到了非常的不容易,正是因为不容易,才更加的激动。
    赵奕说了一些鼓励的话,随后宣布给一部分的员工放假,然后带着疲惫回了家。
    他也需要休息一下。
    等赵奕离开以后,好多人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们刚才是因为完成设计而激动,再仔细想想就发现,工作好像没有什么不容易的。
    在来设计组工作之前,他们预计设计会持续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结果就两、三个月,完成了?
    这有什么不容易的?
    太容易了!
    大家都讨论起来,“宇宙飞船的设计,好像也没有这么难呀?”
    “这么快就完成了!”
    “感觉比飞机设计还简单。”
    “你们都想差了。”雷勇站出来说道,“现在我们就是简单,是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赵院士做的,设计有什么问题,赵院士直接就指出来了。如果换一个人,你们试试?估计现在连开始都还没开始呢。”
    其他人仔细想了一下,不由得很用力的点头。
    是啊!
    别说是设计复杂的宇宙飞船,哪怕是做个普通的飞机、船舶设计,几个月时间根本也是不够的。
    他们纷纷感叹起来,“赵院士,太厉害了!太了不起了!”
    “果然,跟着赵院士就是不一样,效率高啊!”
    “幸好我申请来了!”
    “……”

第六百二十二章 牛头马面和白雪公主

    宇宙飞船的设计工作完成,设计组的工作就比较清闲了。

    接下来,各个小组会做一些细节上的完善工作,并进行初期对于部件建造的论证。

    宇宙飞船设计组可不单单只能做设计,其中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拥有好多专业领域的权威人才,他们放在其他研究组,都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完全可以开启初期的设计制造论证。

    这个工作也并不着急。

    宇宙飞船的设计才刚刚完成,后续会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论证,在真正完成了论证,并确定开启项目以后,细节到部件的制造论证才会开始。

    设计组的工作清闲,赵奕的工作也清闲下来。

    赵奕向上级提交了设计报告,然后就是等待首都那边的消息了。

    他没有马上启程去首都,而是继续留在郑阳等消息,生活上就是陪陪家人,注意一下奕星科技的研发,有时间就处理一下日常事务,每天差不多工作一个小时就足够了。

    但是,一些琐事还是要应对的。

    这天,郑阳大学再次找上了门,邀请赵奕去学校参观,他们是打着感谢的名义来的。

    自从赵奕回到了郑阳以后,郑阳大学就不断邀请他去参观,他已经推掉了好几次,空闲了就干脆答应下来。

    凤凰湾工业园区距离郑阳大学并不远。

    在处理完当天的工作以后,赵奕就干脆乘车去了郑阳大学。

    郑阳大学是本地大学,是郑阳本地全力支持的学府,但受限于城市发展,也没有华丽的历史背景,想要发展起来并不容易。

    现在郑阳大学也只是个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内还有一些专科院系,发展最好的计算机专业,也只刚进入了国内的前五十。

    国内排名前五十的专业,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郑阳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主要受惠于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后者和赵奕存在直接关系。

    几年前,赵奕来到了郑阳大学,参观了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最后提出让实验室去研究fsk、mimo、sdr等领域的通信技术,而当时主流研究的是cdma技术。

    郑阳大学下定了决心,招收相关的计算机人才,几年投入了上千万资金,只做相关领域的研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现在郑阳计算机实验室改名为‘信息与通讯技术实验室’,他们今年的研究收获了三项4g技术的国际专利,还包括与其他实验室企业合作研发出的七项国际专利。

    其中有一项4g技术的国际专利,还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从去年开始,每年带来近千万的专利费。

    这主要是受惠于4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千万不要小看上千万的专利费,对于一个普通的计算机实验室来说,每年千万的资金,足以让实验室迎来爆发式发展。

    同时,实验室资金的充沛,也惠及到了学科专业的评估,让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排名不断的前进。

    当然了。

    其实后者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只是专业的短期排名而已,唯一的好处就是让郑阳大学计算机专业变的有名气了一些,仅此而已罢了。

    不过郑阳大学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确实很不错,受惠于实验室充沛的资金,就能显更多的人才加入,甚至已经拥有四个计算机类博士,同时也提升了专业的教学水平。

    同时,郑阳官方和学校,都大力支持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希望能以单一的学科带动学校的发展。

    这一切都和赵奕的指点分不开,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郑阳大学邀请赵奕,还说起是对他表示感谢了。

    赵奕到了郑阳大学以后,见到了学校的副校长刘志北、信息学院的袁青教授,以及计算机实验室的丁立勤教授等人。

    几年前,丁立勤还只是‘丁老师’,而现在已经提升为教授。

    在学校方面的热情招待下,赵奕去参观了信息楼、计算机实验室以及就近的理学院,甚至还有学生宿舍和食堂,随后就一起到食堂吃午饭。

    中午就是吃吃喝喝。

    郑阳大学方面非常的热情,副校长刘志北对赵奕一路感谢,后来就谈到了学校发展问题。

    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像是一些公司、企业发展,找到一个利润点和方向,也许几年时间就足够做大做强。

    教育,不同。

    大学想要发展起来可不容易,发展相关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政策支持力度、经费、经济环境,等等。

    哪怕是拥有所有的发展因素,大学想要真正有发展,需要的时间都是非常长的。

    郑阳大学自然是希望学校能有更好的发展,可自从计算机专业受惠于实验室研究以及政-策支持发展起来,他们就发现陷入了瓶颈。

    学校找不到其他的发展点。

    这是令学校管理层苦恼的地方,副校长刘志北就直接问了起来,想让赵奕谈谈这个问题。

    赵奕苦笑的摇头,“学校怎么发展,我还真不太清楚。”

    虽然他带动了燕华大学的发展,让燕华大学某种程度上,名气和专业吸引力,都赶超了水木和首都大学,但主要发展的原因是他个人做了很多研究,拥有遍及世界的超强影响力,学校的好多重点研发项目和成果,都和他存在直接关系。

    赵奕的说法被当成了谦虚,吃吃喝喝间其他人继续苦劝,他也只能勉强说了几句。

    其实赵奕也有心支持家乡的大学发展,但具体要怎么发展,就有些找不到方向了,他只能在未来发展方向上说一说。

    “顺应未来发展方向,去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赵奕说起了几个领域,主要都是最新科技领域,包括航天科技、高端材料研发、空间链接技术,等等。

    未来航天、通信肯定会有快速发展,其他领域包括机械制造等行业,也肯定会跟着继续向前,一些传统的交通、通信、能源等领域,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最新技术的方向上,缺少的人才还是非常多的。

    包括反重力、空间连接、z波等技术,暂时缺少高端理论人才,主要是因为最新的技术都带有保密性质,并没有大量普及到民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会朝着民用领域迈进,就会缺少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

    赵奕没有谈及到高端的理论研究,因为对于郑阳大学来说,培养高端的数学、物理人才是不实际的。

    一个是学术环境不达标,另一个就是学生素质不代表。

    越是趋近于理论的研究,难度就会越高,想要做理论的研究,必须是最顶尖的人才,想在理论研究上有成功,必须是天才之中的天才。

    郑阳大学的生源相对差不少,很难招到拔尖的天才。

    所以,赵奕谈到的都是最新科技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国内还没有最新科技领域相关的专业,未来的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现在最新科技相关的研发,包括已经覆盖到民用领域的空间链接技术,所使用的工程技术人才,包括一些底层的设备维修人才,都可以说是‘大材小用’,有的空间链接设备维修人员,甚至头上带着个机械、信息等院系的硕士、博士学位,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只需要大专学历,差不多就可以胜任,只是因为没有相关的人才,又觉得最新科技的工作,必须要高科技人才才能胜任,才会让这一部分人,暂时参与底层的工作。

    赵奕在前沿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说了很多,但没有说明具体去怎么培养。

    这些就需要大学里专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去研究,他说一下、指引个方向就可以了。

    最后赵奕还是做出了个实际的许诺,“等未来奕星科技发展起来,会考虑在郑阳大学进行招聘。”

    这个许诺已经很不错了。

    奕星科技主要做航天技术研发,需要的都是顶尖的人才,郑阳大学只是一般本科院校,学校也没什么特点可言,很难吸引顶尖的企业招生。

    虽然好多的国际大企业都说,他们不看重学历、只看重能力,实际上,都纯粹是骗人的,他们嘴上说不重视学历,却只在顶尖大学招生,再看看往年招聘员工的毕业院校,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顶尖院校。

    这并不是说一般大学不出人才,而是个概率问题,顶尖院校出人才的概率,显然远远高于普通院校。

    如果换做是培养菲尔兹奖获得者来说,很难指望一个高考数学刚及格的学生,未来能获得国际数学奖,而出身名校数学系的学生,从事数学研究获奖的概率肯定要大的多。

    这是一样的道理。

    赵奕和家乡的大学还是很亲近的,他在郑阳大学待了一整天,晚上才回家休息,得知首都会议日期定了下来。

    首都会议并不是一次会议,而是要举行一连串、一系列有关宇宙飞船项目的会议。

    宇宙飞船项目实在太过于庞大,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反复的讨论,各个方向、各个角度去研究,才能真正决定下来。

    作为宇宙飞船项目的发起者,赵奕肯定是要参加会议的,他也肯定会在宇宙飞船项目中,充当最为重要的技术核心人员,很大可能就是‘总工程师’。

    在第一轮会议前,还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赵奕边准备会议的同时,也能再轻松一阵子。

    三天后,孙亮回到郑阳找到了赵奕,他不止是一个人来,还带上了确定下来的未婚妻。

    “高媛?”

    赵奕看到高媛都张大了嘴,他对于孙亮和高媛在一起,确实是感到非常的惊讶。

    在回忆中的高中时代,孙亮确实很喜欢高媛,高媛也似乎对孙亮有感觉,但学生时代毕竟是学生时代,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每个人都走过了很多路,再回头还能在一起?

    赵奕拉着孙亮走到一边,“我好像去年还听许哥说,你找了个首都本地的女朋友,怎么?”

    “这不是感觉没意思,咳咳。”孙亮赶紧结束话题,“没有的事,许哥就是胡编乱造。”

    “真的假的?”

    “什么真的假的?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一直喜欢的都是高媛!”孙亮很确定的大声说道。

    高媛正朝着这边看过来,听到似乎脸色有点羞怯。

    赵奕对孙亮狠狠的比了个大拇指,发现这家伙不止是脸皮变厚了,讨好女生的手段也高明许多,一看就是经验带来的?

    当然了。

    赵奕自认为不是八卦的人,尤其八卦铁哥们的恋爱经历,他决定暂时忘记孙亮的八卦黑历史,等有时间去详细问问许超,再研究一下孙亮具体是怎么吃的回头草。

    高中的铁哥们,确实是真正的铁哥们。

    赵奕和孙亮长期不见面,一起待着还是感到很亲切。

    等中午吃过饭以后,孙亮就说起要去牛莲花家,“牛老师生二胎了,好像是过几天办事,我听赵琳琳说的,趁着回来就去看看。”

    “随个礼?”

    “那倒是没关系,两百包个红包就行。”孙亮说着小声道,“我主要想看看,孩子。”

    “啊?”

    赵奕没明白过来。

    孙亮忽然瞪起了眼,坏笑道,“你不好奇,牛头马面生的孩子,长什么样吗?”

    “——!!”

    赵奕都听得惊住了,牛魔王、马脸薛?

    ‘牛头马面’?

    “这形容也太缺-德了吧!”赵奕用力扯扯嘴角,想了一下薛平贵两口子的长相,忽然也变得很有兴趣了。

    “走!一起去!我去转一圈!几年没看见了!”

    赵奕到厨房提了两个礼盒,就拉着孙亮一起过去了。

    等到了牛莲花家的门口,正好看到一个小姑娘,蹦蹦跳跳的从电梯里走出来,她身后跟着个大长脸,长相有些哀伤的中年人。

    “薛老师?”

    孙亮立刻呼喊一声。

    薛平贵看到了两人,马上惊呼了医生,“赵奕!你怎么来了?还提着东西,是——”

    “我听说您要二胎了,就来看看。”赵奕解释了一句,指着小女孩儿道,“您闺女?”

    “是我们家大闺女!”薛平贵笑着说道,马上给闺女介绍道,“这是赵奕,你在新闻上见过吧?早上,爸爸还和你说,这是我的学生,很有名,没想到现在就见着了。”

    “叔叔好!”小女孩儿有些怕生,躲在薛平贵身后,显得有些可爱萌的说道。

    薛平贵马上招待道,“上去,都上去。”

    这时他才注意到旁边的孙亮,愣了一天想了半天,“你是那个,赵——赵亮?”

    “孙亮!”

    孙亮听得脸色发黑,马上纠正了一下。

    “对,孙亮!”薛平贵终于想了起来,“和赵奕一起来的?还拿着东西,太客气了!”

    几人很快就到了楼上。

    等进了屋子一番寒暄不谈,赵奕和孙亮也见到了小宝宝,也是个女孩儿胖嘟嘟的很可爱。

    赵奕和孙亮呆了一小会,关心了一下近来情况,也就一起离开了。

    孙亮一直都沉默着。

    等两人一起进了电梯以后,他忽然奇怪的说道,“你说,为什么薛老师,两个闺女都长得这么可爱?”

    “我也在想。”赵奕深有感触的点头。

    孙亮又憋了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这事也太神奇了!”

    “牛头马面,竟然能生出白雪公主!”

    “世界到底怎么了!”

    “噗!”

    赵奕指着孙亮苦笑道,“你这嘴也太毒了吧!”

第六百二十章 宇宙飞船设计论证会

    在回去的路上,赵毅和孙亮认真探讨了一下生物学问题,最后得出了两个结论。

    首先一点,牛莲花的家族基因很不差,赵琳琳就是个明证,他们见过赵琳琳其他亲戚,长相和颜值也都是很不错的。

    事实上,牛莲花的长相也不差,之所以看起来有些可怕,主要还是因为大块头和苦大仇深的气质,还有从来不打理的糟糕发型,也少不了超级难看的眼镜。

    总之,很多。

    这些全都加在一起,能碾压微小的颜值优势。

    薛平贵就纯粹是基因问题了。

    赵奕和孙亮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薛平贵的家族基因传男不传女,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也就可以解释通了。

    当然了,说笑归说笑,他们从心里还是为两个老师,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感到高兴的。

    赵奕比孙亮更高兴。

    如果回顾过往的话,赵毅还能算是他们的媒人,能促成一段不错的姻缘,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同时,他心里也感慨着,历史已经被大大的改变。

    在原有的记忆中,薛平贵的妻子可不是牛莲花,两人最多只能算个同事,关系还一直很不好,他还稍微好一些,取了个老婆过着平淡生活,牛莲花似乎一直都是单身。

    赵奕想到这里,忍不住看了孙亮一眼。

    孙亮肯定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也被大大改变了。

    这些都是小的改变。

    整个世界都是因为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小蝴蝶也已经成长为了扇一下翅膀,就能引起全球风暴的妖——

    “呸!”

    赵奕轻声喷了一下,随后忍不住笑了出来,接下来,他还是要继续改变世界。

    ——

    一周后。

    赵奕乘车回到了首都。

    这时候,宇宙飞船相关的讨论,甚至都登上了舆论热议,好多的小媒体捕风捉影,报道说国内会开启,建造宇宙飞船的项目。

    类似的说法并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也不知道项目具体怎么样,但报道的消息却有很多。

    赵奕的微博下方,还有不少的网友,留言询问是否有宇宙飞船项目。

    这也是很正常的。

    宇宙飞船项目实在是太重大,上级部门为此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根本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

    另外,外界看来开启宇宙飞船项目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太空穿梭实验取得了成功。

    既然能够完成太空穿梭实验,下一步肯定是要建造能够直接进行太空穿梭的飞船,短时间就抵达其他星球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奕星科技的成立,也说明国内即将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航天研发中,开启宇宙飞船项目顺理成章。

    建造跨越星球的宇宙飞船,必须解决三大技术难题。

    一个就是能源。

    能源是最为核心的技术,只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才能让宇宙飞船能够长期运作。

    国内的核聚变研究组,已经公布了实验研发成果,核聚变实验持续了七个小时,也就表示未来能够持续更长时间,技术突破就在未来。

    第二个就是动力速度,宇宙实在是太大了,星球和星球之间的距离,动辄就是上亿公里。

    如果是靠原本的技术,去一趟火星就要三个月时间,想要探索一颗星球,也许需要几代人完成。

    太空穿梭技术,完美的解决了距离问题。

    第三个核心就是材料,材料也是非常关键的,有了高性能的材料,才能够保证宇宙飞船不受损。

    宇宙空间看似是一片空无,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恒星照耀的范围内,高强度的辐射以及高能电子风暴,都会给设备带来致命的危险。

    如果没有高性能材料的支持,再高科技的飞船、设备,放在宇宙空间也都像是纸做的一样。

    现在公开的消息中,已经有了太空穿梭技术以及未能完善的可控的核聚变技术,传出宇宙飞船项目的消息,就不意外了。

    这个消息传到了国外,国外的舆论都不感到意外。

    好多国外的机构,还希望参与进来,他们希望能够加入到项目中,从而学习到一些新的科技。

    这就像是几十年前,国内学国外技术的风潮一样,因为国外比国内的技术更高端,就希望能学到国外的技术,来补足国内技术缺陷。

    在最新科技研发上,国内已经远远的领先于世界。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宇宙飞船项目,也相信宇宙飞船项目,确实正在进行前期的论证,但是宇宙飞船项目依旧是保密性质,内部会议依旧是保密会议。

    第一次的重大会议,就在一周后举行,参与的都是高层领导,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领导层,他们会进行最终的决策。

    现在讨论的不是是否开启宇宙飞船项目,而是宇宙飞船项目究竟怎么进行,项目进行需要哪些机构来参与,而第一次会议的决策重点就是,是否让国外机构参与进来。

    这个会议和赵毅的关系不大,他只是知道最终结果--

    同意国外机构参与进来。

    国外机构具体怎么样参与,还需要后续一系列的讨论,也需要和国外相关机构进行沟通。

    赵毅倒是对结果并不意外,主要因为宇宙飞船项目,实在是太过于庞大,牵扯到的经费动辄百亿、千亿,单独进行项目耗费实在太大。

    经济上的考虑只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就是建造时间和技术问题,宇宙飞船项目可不只是三个核心技术,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技术。

    不管是电子、生物、材料等等,多方向的高端技术,都是国内暂时不具备的。

    比如,材料。

    虽然国内拥有z波压缩材料技术,但并不是说压缩材料就是好的,压缩材料制造的成本高昂,制造出来的材料会非常的重。

    哪怕是拥有反重力技术,显然更重的材料,带动起来耗费的能源就更高。

    另外,压缩材料还可能会出现性能超的问题

    性能超标听起来是很好,但想象一下,可以使用一层薄膜就能解决的问题,却需要装配一层金属板来解决,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使用上考虑,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还只是材料上的技术问题。

    其他方向的技术问题更多一些,当然,这些技术并非不能攻克、不能替代,但肯定会大大的消耗时间。

    如果让其他的机构参与进来,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当第一场内部的会议结束以后,就开始准备第二场设计论证报告会了。

    这是专门为设计组准备的论证会,来参加的都是非常专业的人员,还包括一些科研机构的领导层。

    设计组的十几个人,都来到了首都参加论证会,他们将会对宇宙飞船的整体设计,以及各部分的设计,进行表层的讲解。

    虽然这个会议也是保密性质的,但设计相关的保密,并没有做的太多过严密,比如,参加会议的专业人员,有的只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平日里也只是在大学或机构工作,而不是专门为国家科研部门工作。

    他们签订了保密协议,但很难做到完全的保密。

    但是表层的设计,并不担心会透露出去,因为设计并不是技术,只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去规定一些东西。

    比如,z波装置的设计。

    其中包括z波装置的外形,建造的多大、什么形状,包括什么样的外在功能,需要具备哪些参数指标。

    等等。

    哪怕是所有的设计内容都泄露出去,也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其他机构根本就没有z波技术,知道设计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场设计论证会,预计时间是一个星期。

    设计组需要让参加会议的各个负责组,了解到整体的设计,以及各个核心部门的表层设计内容,他们可以对此提出疑问。

    这并不是直接敲定了设计,而是敲定了设计的整体构架,细节上后续会有专门的小组,就像是‘质检部门’一样,一直不断的进行论证工作,以防止设计和制造出现问题。

    设计论证报告会正式开始。

    赵奕带着设计组的成员上台,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大家知道相关设计板块的负责人。

    设计的四个核心成员是赵奕、李建明、余信和鲍恩红。

    赵奕,不用多说。

    李建明是设计组中能力最强的,也是对设计最理解的。

    余信则是对设计贡献最大的,设计进行过程中,他的好几个舱体设计,都直接被采纳了。

    鲍恩红则是附带的,她说话很温柔口才也好,就充当设计组的‘对外发言人’,差不多就是新闻官类型,负责会议中回答简单的提问。

    会议开始。

    设计组其他人都走下了台,只留下赵奕一个人,台上的大屏幕则展示了出宇宙飞船的概念图。

    这个概念图是赵奕亲手画出来的,还填充了颜色和渲染背景,看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只不过画面是独一无二的。

    屏幕中展示出来的设计图,下方看起来像是一座大型的ufo,但整体呈现一个三角锥形。

    宇宙飞船由三层组成。

    最下方就是大型的反重力装置支撑的ufo外形。

    赵奕讲解道,“这一层的反重力装置,是由内外两层组成,外面的一层装置包裹整个宇宙飞船,撑起的反重力屏障可以覆盖整个飞船,从而实现太空穿梭。”

    “内层的反重力装置,只能覆盖宇宙飞船的下盘,并不具有撑起反重力屏障的功能,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驱动宇宙飞船升空和降落,另一个是隔绝星球的引力作用。”

    “比如,如果我们要往太阳系外飞,背对着太阳开启装置,就可以隔绝太阳的引力作用,其他星球也是一样的,像是木星,或者其他大的行星,引力作用还是很大的,会影响到宇宙中的航行路线。”

    在连续介绍了底层的核心技术构架后,就直接过渡到了中层,“这一层,内部标准圆形架构,是核聚变装置,外层带有大型的发电机、动力器,同时拥有可向外延展,并覆盖半个宇宙飞船的双翼。”

    “两翼的外层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以便进行能源补充,并保证能源的安全性。”

    “同时,两翼末端也会安装推进装置,来控制飞船航行的方向。”

    “核聚变装置安装在中心,主要是考虑到便捷性,最初我们有两种设计方案,最终还是采纳了在中心的设计,因为平行的设计会影响到,反重力屏障的覆盖问题,同时也会延长能源输送。”

    最后就是第三层。

    “z波装置。”

    赵奕道,“最上层是z波发生装置,我们的设计是以可撑起的压缩镍铝铁合金板材,作为z波发生器的前段,增大z波覆盖范围的宽度,以便提升太空穿梭的安全性。”

    “压缩镍铝铁合金板材的强度非常高,可以承受超高强度的撞击。”

    “最下层——”

    在介绍完核心技术装置以后,赵奕转到了宇宙飞船的最下方,也就是大型反重力装置的下面,是半个扁圆撑起的部位,“这里是舱室和物资仓库,舱室主要用于承载小型太空飞船,我们的设计中,宇宙飞船会有八个舱室,装载八个不同功能的小型太空飞船。”

    “同时,舱室的外层以及第二层的能源动力层,外围也带有武器体系,具体武器体系的构架,就需要后续进行设计装配了。”

    其实,武器体系并不重要,只能说有‘象征意义’。

    因为第一艘宇宙飞船制造出来,也不可能飞往太阳系外,更不可能用它来寻找外星人。

    如果是只是针对地球来说,宇宙飞船才真正大材小用了。

    赵奕一口气介绍完了整体。

    他介绍的内容很多,实际上,就只是说起了核心技术部件而已,有关核心技术部件的介绍,也只是说了外形、重要的功能等等。

    这是设计最表层的,对相关技术有了解,看外形差不多就清楚了。

    接下来才是关键。

    技术组几个组长,包括李建明、余信等人,分别上台对各个部分的设计做讲解,让参会的人员对各部分设计有了解,才能够参与到设计论证中。

第六百二十四章 这难道是自爆?

    宇宙飞船的设计论证会议正式开始。

    参加会议的有近五百人,直接参与论证工作的有四百人左右,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各领域知名人士。

    这么多专业的学者聚集在一起,专门去论证一个设计项目,绝对是近几十年来的第一次。

    当他们真正投入到设计论证工作中以后,就发现宇宙飞船各部分的设计都非常的精妙,每一个部分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份非常了不起的设计。

    如此多精妙的设计,又非常精妙的搭配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整个宇宙飞船的构架。

    “宇宙飞船设计组,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这不只是一个设计,而是完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工程啊!”

    “工程做的非常的完美,想找一点差错都不容易。”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妙的设计内容,不愧是赵院士的手笔,真是难以想象。”

    “更难以想象的是时间,这么一份精妙的设计,我认为是一个大组,几年才能完成的,但他们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

    “据说花费的资金都非常少,就纯粹是一群人加班加点做出来的。”

    “了不起啊!”

    每个真正参与论证工作的人,都非常的震惊,越是对各部分设计有了解,心里就越发感到惊讶和震撼。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里,论证会议的各个组,到处都充满了惊叹的声音,听不到惊讶的时候才会有些奇怪。

    某个组能发现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已经变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甚至会被论证组的其他人津津乐道。

    在连续一个星期的工作以后,设计论证工作全部结束。

    在设计论证的过程中,还是能找出一些设计上的问题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找出几个问题,但所有的都只是小问题,就算按照设计去做,后续发现错误修改一下就好了,并不会影响到宇宙飞船的整体。

    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量太大,牵扯到技术面太广。

    赵奕也不是万能的。

    宇宙飞船牵扯的技术实在太多了,单单是设计上就无比复杂,他主要负责对于整体设计的构架,把各个组设计的部分,以最好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让整个体系能够最顺畅的运行。

    在各个部分的设计上,赵奕也会查看一下,找出其中的大问题,但针对一些小问题,尤其是比较偏门的技术问题,想找到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各部分的设计,还是存在一些瑕疵。

    但是,瑕不掩瑜。

    宇宙飞船的设计论证会议结束,同时宣布设计正式通过。

    ——

    设计有了,技术有了。

    接下来就是敲定项目,每个人都知道,项目肯定会被敲定,只是开展方式还是需要讨论。

    之前的会议已经决定让其他机构参与,就能用更短的时间、花费更少的资金,制造出更完善的宇宙飞船。

    所以接下来的会议,谈的都是国际技术合作,以及合作过程中,必须主抓的几项技术。

    赵奕参与了会议,发表了自己对于最新科技的看法。

    他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最新的几项科技,都和赵奕直接相关,也只有他才能够清晰的把握几种最新科技之间的关系。

    最终会议决定主抓三个核心技术,是一点理论基础,都不能对外透露出去的。

    三个核心技术包括空间连接技术、反重力屏障技术以及z波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当然也是不能泄露的,但事实上来说,可控核聚变技术应用的主要就是反重力技术和反重力屏障技术。

    在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过程中,另一项核心技术就是压缩材料制造,而压缩材料技术和z波技术直接相关。

    所以,只要把握核心的三项技术不泄露,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三项核心技术理论基础不泄露,就是和其他机构合作的底线,在宇宙飞船的制造过程中,甚至可以让其他机构去参观诸如z波装置、核聚变装置等部件,他们只是看到了部件,或者看到了部件制造的过程,但没有理论基础支撑,根本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会议敲定了合作建造宇宙飞船的技术保密底线以后,马上就成立了‘宇宙飞船工程制造公司’,并直接由航空集团、机械制造总公司、工程制造公司等十一家大型公司,联合注资了八百亿人民币。

    同时,宇宙飞船工程制造公司成立的消息,还由官方发表声明进行公开宣布--

    “热烈庆祝宇宙飞船工程制造公司正式成立,启动资金八百亿人民币,公司会负责宇宙飞船工程项目。”

    “同时,宇宙飞船公司欢迎国际机构合作,共同参与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制造工作,为人类走出地球迈向宇宙做出贡献!”

    官方的公告立刻引起世界轰动。

    之前就有消息称,国内会启动宇宙飞船项目,但因为没有官方的消息,也没有大媒体进行报道,好多人还以为是假消息,他们觉得即便是制造宇宙飞船,也肯定会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

    现在官方直接作出了宣布,还成立了宇宙飞船工程制造公司,等于直接说明开启宇宙飞船制造项目。

    这确实是个大工程,有些超出了想象力。

    官方在发表公告的同时,也贴上了一张宇宙飞船的设计图。

    这是一张逻辑概念图,但概念图却标准了,宇宙飞船设计各个部分组成的名称。

    宇宙飞船的设计图立刻引起了热议,只要对最新技术有了解的人,都能看懂逻辑概念图的内容。

    “最上面就无视太空穿梭技术的发生装置,和空间上安装的是一样的,只不过多了前面尖端的东西,那像是要展开的翼。”

    “中间的部分标注是能源动力舱,应该是核动力装置,不知道是核聚变装置,还是核裂变装置?”

    “前一段时间不是说了吗?核聚变实验取得了成功,虽然只是维持了七个小时,但以后维持的时间肯定会更长,也许就能达到几个月时间。”

    “核聚变和核裂变是不一样的,核聚变是没有废物的,放射性非常的小,更换燃料更容易,只要能维持超过两个月时间,理论上来说,就等于一直能持续下去,因为中途可以不断填装燃料,当然了,肯定不像汽车加油那么简单,但又不至于向普通核聚变反应堆那么复杂。”

    “也就是说国内即将拥有成熟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只是不知道使用的成本怎么样!”

    “如果能够放在宇宙飞船上,成本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最主要是这个技术可以带动制造宇宙飞船。”

    “最下层就是大型的人员舱了,其中肯定包括大型的反重力装置。”

    舆论中大量的讨论,差不多把宇宙飞船的构架分析出来了。

    宇宙飞船的概念图,也被认为是未来宇宙飞船的标准模型。

    其实宇宙飞船的概念图,外表看起来并不完美,比起一些科幻电影中的飞船来说,美观上还是要差一些的。

    但是,这张概念图很真实,各部分的功能显而易见。

    当看到官方发表的内容以后,国际上好多的机构,都希望参与到宇宙飞船工程项目中,因为宇宙飞船工程项目,肯定会包含一些最新的高科技,而这些高科技是他们所不具备的,甚至从理论基础就是不理解的。

    原本没有宇宙飞船项目还好一些,有了宇宙飞船项目以后,不参与进去就等于是落后,其他参与进去的机构,不管是从技术也好、理论也好,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另外,就是利益。

    宇宙飞船项目绝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牵扯到一点点都是以亿来计算的资金。

    如果一个中型的制造公司参与进去,甚至都不再用未来的订单发愁,也许还能够大的提升制造技术。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

    但是,想参与进去并不容易,因为科学是存在国界的,其他机构不是想参与就能参与,还必须要应对一些其他压力。

    比如,宇宙飞船项目公开以后,甚至有舆论宣称,要求国内相关机构公开最新科技的理论内容,甚至是要求公开所有的技术内容。

    他们谈到的重点就是太空穿梭技术的启动技术。

    这项技术被力学研究所命名为‘能量射线技术’,因为他们在研究神秘射线的过程中,发现神秘射线可以增强能量。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没有任何科研机构在研发出一项新的技术以后,会很大方的在国际上公开出来。

    舆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这时,忽然有消息称,国内顶不住舆论压力,决定公开z波技术?

    这个消息听起来就像是假的,很难想象会因为舆论的压力,就公开一项前所未有的高科技。

    但是,仔细想想又像是真的,因为消息中谈到了‘z波’。

    之前国际对于z波的称呼都是能量射线,他们并不知道‘z波’这个词汇,传出消息以后,才知道国内的定义是‘z波’。

    “能量射线,为什么叫z波?”

    “这个命名很有意思呀,难道是因为赵奕?据我所知,汉子‘赵’的拼音首字母是z。”

    “也许是zero?零波?”

    “零波,似乎也说得通,如果是零波,也就表示,z波是‘虚射线’,并没有实体的粒子能量?”

    “有道理——”

    一大堆混杂的评论,竟然也能猜出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所以说,民间确实有很多高人。

    舆论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国内正准备进行一次公开的z波实验,但并不是空间穿梭的实验,而是z 波打击实验。

    这次实验并不对世界公开的,也没有什么直播报道,只是像是常规演-习一样,进行一下‘常规’的z波武-器打-击实验,只不过是允许国内外记者,进入实验中心、指挥中心,进行常规的拍摄采访。

    当天进入的采访,记者都认为只是一次常规的演习,只是听到z波打-击实验有些不理解,但他们并没有提问权,只能进行一些画面的拍摄。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指挥中心正准备进行第一次试验。

    “第一次实验,目标准备!”

    “战机准备就绪!”

    “起飞!”

    屏幕上显示出一架高速飞行的战斗机。

    那是一架装载了国外发动机,进行超音速飞行的轻型三代战机,战斗机以无比高傲的姿态起飞,快速的升到天空中。

    这时,指挥人员喊道,“飞行员,准备!”

    “出舱!”

    飞行员快速的打开弹射座椅,一下子被弹出机舱,随后打开了降落伞下落。

    在一群记者莫名其妙的目光中,指挥员喊道,“打击,准备!”

    “3!”

    “2!”

    “1!”

    “砰!”

    天空中的战斗机,连反抗之力都没有,猛然变成了一片烟雾,还传出了轰轰的响声。

    所有记者都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儿?被炮弹击中了吗?”

    “是不是要发生战-争了?太可怕了!”

    “没看到有对空导-弹啊?怎么就突然爆炸了啊!”

    他们很是不理解。

    半个小时以后,第二次实验准备开始,画面中出现一艘舰船,外表看来很是华丽,但有精通舰艇的记者,能认出是一艘几十年前的护-卫舰。

    护-卫舰以三十五节的速度快速航行。

    对于大型舰船来说,三十五节已经很快了,能看到被分开的海水,快速被滑到了两侧,显出护-卫舰船的高昂姿态。

    “打击,准备!”

    同样的口号从指挥员嘴里喊出来,惹得所有记者信号一惊,“难道——?”

    “3、2、1!”

    “砰!”

    似乎连一秒钟都没有延迟,下一刻护卫舰的中心就冒出了火花,并很快变成了火光冲天,持续了二十多分钟以后,舰船慢慢的沉了下去。

    “还真是啊——”

    “击沉了!”

    “可是,怎么击沉的啊!完全没看到有什么东西,难道是自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79/ 第一时间欣赏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吃小南瓜所写的《规则系学霸》为转载作品,规则系学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规则系学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规则系学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规则系学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规则系学霸介绍:
【已知,校花林晓晴能搬动八十斤重物,问林晓晴同学的臂力是多少?】答:左臂49斤,右臂67斤。【已知,一加一等于二,问491乘以709的结果是?】答:348119。其他人的逻辑是推导;我的逻辑是因果。再困难的问题被提出时,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过程?抱歉,结果才重要!规则系学霸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规则系学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