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烽火明朝TXT下载烽火明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烽火明朝全文阅读

作者:南风前辈     烽火明朝txt下载     烽火明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斗力养成计划

    费炜叁的热气球实验进展最为顺利,毕竟前有流传千年的孔明灯,又有万军给画的图纸,整个热气球的原理也非常简单。

    第五次实验成功之后,王立辉迫不及待登上了热气球,感受了一次飞上天空的美妙体验。

    王立辉在几百米的高空上,四处俯瞰,只见长江成了一条碧带,天地一片空旷,和前几次登上热气球的人说的一般,心中感谢万千。

    费炜叁热气球实验成功后,是最早登上天空的人,不过登上天空之后,他以为自己会看到天庭,最不济也能望到天庭的底,可是天上茫茫然一片空旷,什么也没有看到。

    第三次实验是最疯狂的一次,费炜叁为了找到天庭的底,孤身一人将热气球飞到了千米高,到最后燃料不足,不得不落回地面。

    随后,费炜叁陷入深思,如果高空没有天庭的地板,那为什么火箭炮朝天空飞上去之后,总会掉回地面呢。

    后来费炜叁由此及彼,想到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热气球飞到几千米高的地方,到最后也会落回地面。

    费炜叁突然发现,很多以前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也在他的脑子里不停疑问,为什么石头扔出去会落在地上,人摔倒了为什么会倒在地上。

    由于费炜叁多次跟众人探讨这个问题,王立辉觉得费炜叁疯了,一定是那次实验登上高空触怒了神明。

    随后研究院就不再让费炜叁负责,第四次热气球实验后,就由王立辉着手进行,为了保证安全,王立辉将热气球的高度限定在两百丈范围内。

    万军到汉阳后,留下王欢在府衙休息,自己顾不得休息就奔向科学院。

    王立辉得知万军要来,提前开始第六次实验,让万军感受一下登空的感觉,顺便请个功。

    巨大的热气球贴着地面,正在热气的作用下缓缓浮起,占据科学院内大半个场院。

    王立辉迎着万军笑道,“元首难得来一趟,您说的热气球已经实验成功了,请元首登上热气球感受一番。”

    万军抬眼打量一番,登上了木框内,王立辉和一个操作员跟上来,随即王立辉喊道,“升空!”

    万军扶着木框,王立辉笑呵呵的对万军道,“元首稍等!”

    果然,随着热气不断涌入热气球内,木框轻轻的颤抖一下,缓缓离开了地面。

    越过众人,飞过房屋,热气球越飞越高,万军望着眼前这一幕,恍然间好似回到了那个世界,那时候万军还是空天军的一个中尉,在火箭的推力下,离开地面登上太空。

    热气球缓慢的飘浮起来,在四百米的空中悬停下来。

    万军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只能飞这么高吗?”

    万军的淡定反应让王立辉有点意想不到,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第一次升空时,表现得都是无比惊奇和兴奋,万军却表现得似乎习以为常一般。

    王立辉道,“还能飞的高一些,不过不太安全。”

    万军道,“再高一些!”

    热气球再次向上爬升,不过很快又停下来了,万军道,“这是最高了吗?”

    王立辉道,“不敢再高了,再高了会出事。”

    万军奇

    道,“出什么事了吗?”

    王立辉犹豫道,“是出了事,飞的太高会触怒神明,费炜叁就疯了。”

    万军第一次听说这种事,追问之下,王立辉将费炜叁第三次实验,和之后费炜叁的反常表现一五一十告诉万军。

    说罢,王立辉道,“元首你说,这多可惜啊。”

    万军笑了笑,四面远眺一番,大地如棋盘,大河房屋都在棋盘山星罗棋布,若是两军交战,有一个热气球高空观察,地方的所有布置都会变成单向透明。

    万军道,“行了,回去吧!”

    热气球缓缓落地,万军走下木框,笑道,“不错不错,快去把费炜叁叫来见我。”

    研究所众人面面相觑,王立辉附身上前,小声道,“元首,费炜叁疯了。”

    万军道,“只管快去叫来。”

    很快有人带着侍卫跑开,去带费炜叁过来。

    费炜叁形容枯槁,见到万军激动地跪在地上,大声道,“元首救我!我没有疯!”

    万军推开挡住面前的王立辉和侍卫,走上前扶起费炜叁,“我知道你没疯。”

    费炜叁不可思议的看着万军,一时不知说什么。

    万军道,“他们都说你疯了?”

    费炜叁点点头,忽然红了眼眶,“他们都说我疯了,怎么解释也没用!”

    万军道,“你尽管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

    费炜叁道,“我登上千米的高空,那里什么也没有,云彩和晨雾没有半点区别,看不到神仙,也没有天庭。”

    说罢费炜叁看了看万军,万军笑道,“没事,你说你的。”

    费炜叁道,“如果没有天庭挡着,那火箭炮为什么飞的那么高还会掉下来,然后我就觉得很多事情不正常。”

    万军道,“如何不正常?”

    费炜叁道,“雨为什么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石头为什么也会落在地上?人跳起来也会落在地上。”

    王立辉道,“元首小心,你瞧他又犯疯病,雨雪落地,人跃起落地,这天底下不都是这样,多正常的事情。”

    万军看着王立辉道,“既然正常,那你说说,为什么雨会落在地上,他为什么不落天上?”

    王立辉吃惊的看着万军道,“元首,你怎么和费炜叁一样说这些话。”

    万军道,“这不是疯,这叫格物致知,既然是做研究,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越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越是隐藏着你不知道的原理。”

    费炜叁跪在地上哭道,“谢谢元首。”

    万军伸手拉住费炜叁道,“你很不错,要知道历史上被苹果砸中的人现在还是个幼儿,现在你是第一个被苹果砸中的人。”

    费炜叁道,“元首,我没有被苹果砸过。”

    万军道,“我只是打个比方,熟透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天上的月亮为什么不会落在地上?”

    费炜叁道,“我还没想明白。”

    万军真想拍他脑袋,告诉他什么是万有引力,不过想想,这个时间线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呢。

    万军道,“你可以在研究院好好

    去想,去做实验,三年五年都可以,想清楚再告诉我。”

    费炜叁激动不已道,“元首你真是我再生父母。”

    万军道,“你去洗漱一番收拾干净,你若是有新发现也可以书信告诉我。”

    费炜叁作揖再三,流着泪离开了,万军没想到这个时代,竟然会有人去探究万有引力,想起蒸汽机的事,问道,“我要的蒸汽机怎么样了?”

    研究蒸汽机的是巩毕升,方才在一旁等候多时,闻言上前一步道,“回元首,蒸汽机进展非常顺利。”

    万军道,“带路,我们去瞧瞧。”

    蒸汽机在远离场院的一个房间内,一个半人高的铁疙瘩,上面连着各种管子,不过能看得出,管子连接处蒸汽喷吐。

    一根传动杆连接着曲轴,曲臂带动着一个齿轮,齿轮连接着一个轮扇,扇叶正在不断旋转,朝众人吹着冷风。

    万军喜道,“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巩毕升连忙道,“不过有点美中不足,铁料跟不上,曲臂带的东西如果太重,很容易管道炸裂。”

    万军道,“铁料我让人去办,你就继续研究,让这个东西尽快投入使用。”

    研究院中,万军叫停了几个过于荒谬的研究,随后在场院办公楼内,万军对崔子义道,“你的人除了蒸汽机和万有引力,其他都是在搞狗屁!”

    王立辉道,“元首你说什么引力?”

    万军收住急躁的心情道,“你研究院里除了巩毕升和费炜叁,其余都是浪费银子,那几个研究黑狗血的,还有驴蹄子的,都给我赶走。”

    王立辉连连点头应是,万军想了想道,“这事也不能怪你,研究本来就是漫无目的找路子,难免要走一些弯路。”

    万军道,“你去给我挑些人来,要聪慧些,还要忠诚可靠,我要办的事情干系重大,务必要绝对保密。”

    王立辉点了点头道退了出去,过了半晌,领着几个人进来。

    万军道,“之前研究院有个人叫王阿毛,你们知道这事么?”

    众人愣了愣神,犹豫的点了点头,万军道,“知道就好,我要你们绝对保密,一旦有什么风声让我知道,就跟王阿毛一样下场,愿意的就签个生死状,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你们可以回去继续手上的事。”

    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还是站在原地,万军笑道,“很好,你们都将是帝国的英雄!”

    万军让侍卫守住房屋,三十米内不得有人靠近,一切准备妥当后,万军道,“你们每个人都会得到二百两安家费,会有专人按照你们的要求送给你们的亲属,你们可以给亲属写书信,不过也要经过检查,明白吗?”

    几人道,“明白!”

    万军道,“立辉,保密协定由你来负责,跟每个人都要交代好!”

    王立辉点了点头,他现在内心更好奇的是,到底什么事要万军这么神神秘秘。

    万军道,“对了,我想起了好像上次跟巩毕升说起过,把他也算进来。”

    说罢,万军提笔在纸上圈圈画画,一个方形物体,前面架着一根长管子,还有一个条形物体,两边伸着长长的翅膀。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斗力养成计划

    费炜叁的热气球实验进展最为顺利,毕竟前有流传千年的孔明灯,又有万军给画的图纸,整个热气球的原理也非常简单。

    第五次实验成功之后,王立辉迫不及待登上了热气球,感受了一次飞上天空的美妙体验。

    王立辉在几百米的高空上,四处俯瞰,只见长江成了一条碧带,天地一片空旷,和前几次登上热气球的人说的一般,心中感谢万千。

    费炜叁热气球实验成功后,是最早登上天空的人,不过登上天空之后,他以为自己会看到天庭,最不济也能望到天庭的底,可是天上茫茫然一片空旷,什么也没有看到。

    第三次实验是最疯狂的一次,费炜叁为了找到天庭的底,孤身一人将热气球飞到了千米高,到最后燃料不足,不得不落回地面。

    随后,费炜叁陷入深思,如果高空没有天庭的地板,那为什么火箭炮朝天空飞上去之后,总会掉回地面呢。

    后来费炜叁由此及彼,想到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热气球飞到几千米高的地方,到最后也会落回地面。

    费炜叁突然发现,很多以前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也在他的脑子里不停疑问,为什么石头扔出去会落在地上,人摔倒了为什么会倒在地上。

    由于费炜叁多次跟众人探讨这个问题,王立辉觉得费炜叁疯了,一定是那次实验登上高空触怒了神明。

    随后研究院就不再让费炜叁负责,第四次热气球实验后,就由王立辉着手进行,为了保证安全,王立辉将热气球的高度限定在两百丈范围内。

    万军到汉阳后,留下王欢在府衙休息,自己顾不得休息就奔向科学院。

    王立辉得知万军要来,提前开始第六次实验,让万军感受一下登空的感觉,顺便请个功。

    巨大的热气球贴着地面,正在热气的作用下缓缓浮起,占据科学院内大半个场院。

    王立辉迎着万军笑道,“元首难得来一趟,您说的热气球已经实验成功了,请元首登上热气球感受一番。”

    万军抬眼打量一番,登上了木框内,王立辉和一个操作员跟上来,随即王立辉喊道,“升空!”

    万军扶着木框,王立辉笑呵呵的对万军道,“元首稍等!”

    果然,随着热气不断涌入热气球内,木框轻轻的颤抖一下,缓缓离开了地面。

    越过众人,飞过房屋,热气球越飞越高,万军望着眼前这一幕,恍然间好似回到了那个世界,那时候万军还是空天军的一个中尉,在火箭的推力下,离开地面登上太空。

    热气球缓慢的飘浮起来,在四百米的空中悬停下来。

    万军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只能飞这么高吗?”

    万军的淡定反应让王立辉有点意想不到,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第一次升空时,表现得都是无比惊奇和兴奋,万军却表现得似乎习以为常一般。

    王立辉道,“还能飞的高一些,不过不太安全。”

    万军道,“再高一些!”

    热气球再次向上爬升,不过很快又停下来了,万军道,“这是最高了吗?”

    王立辉道,“不敢再高了,再高了会出事。”

    万军奇

    道,“出什么事了吗?”

    王立辉犹豫道,“是出了事,飞的太高会触怒神明,费炜叁就疯了。”

    万军第一次听说这种事,追问之下,王立辉将费炜叁第三次实验,和之后费炜叁的反常表现一五一十告诉万军。

    说罢,王立辉道,“元首你说,这多可惜啊。”

    万军笑了笑,四面远眺一番,大地如棋盘,大河房屋都在棋盘山星罗棋布,若是两军交战,有一个热气球高空观察,地方的所有布置都会变成单向透明。

    万军道,“行了,回去吧!”

    热气球缓缓落地,万军走下木框,笑道,“不错不错,快去把费炜叁叫来见我。”

    研究所众人面面相觑,王立辉附身上前,小声道,“元首,费炜叁疯了。”

    万军道,“只管快去叫来。”

    很快有人带着侍卫跑开,去带费炜叁过来。

    费炜叁形容枯槁,见到万军激动地跪在地上,大声道,“元首救我!我没有疯!”

    万军推开挡住面前的王立辉和侍卫,走上前扶起费炜叁,“我知道你没疯。”

    费炜叁不可思议的看着万军,一时不知说什么。

    万军道,“他们都说你疯了?”

    费炜叁点点头,忽然红了眼眶,“他们都说我疯了,怎么解释也没用!”

    万军道,“你尽管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

    费炜叁道,“我登上千米的高空,那里什么也没有,云彩和晨雾没有半点区别,看不到神仙,也没有天庭。”

    说罢费炜叁看了看万军,万军笑道,“没事,你说你的。”

    费炜叁道,“如果没有天庭挡着,那火箭炮为什么飞的那么高还会掉下来,然后我就觉得很多事情不正常。”

    万军道,“如何不正常?”

    费炜叁道,“雨为什么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石头为什么也会落在地上?人跳起来也会落在地上。”

    王立辉道,“元首小心,你瞧他又犯疯病,雨雪落地,人跃起落地,这天底下不都是这样,多正常的事情。”

    万军看着王立辉道,“既然正常,那你说说,为什么雨会落在地上,他为什么不落天上?”

    王立辉吃惊的看着万军道,“元首,你怎么和费炜叁一样说这些话。”

    万军道,“这不是疯,这叫格物致知,既然是做研究,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越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越是隐藏着你不知道的原理。”

    费炜叁跪在地上哭道,“谢谢元首。”

    万军伸手拉住费炜叁道,“你很不错,要知道历史上被苹果砸中的人现在还是个幼儿,现在你是第一个被苹果砸中的人。”

    费炜叁道,“元首,我没有被苹果砸过。”

    万军道,“我只是打个比方,熟透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天上的月亮为什么不会落在地上?”

    费炜叁道,“我还没想明白。”

    万军真想拍他脑袋,告诉他什么是万有引力,不过想想,这个时间线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呢。

    万军道,“你可以在研究院好好

    去想,去做实验,三年五年都可以,想清楚再告诉我。”

    费炜叁激动不已道,“元首你真是我再生父母。”

    万军道,“你去洗漱一番收拾干净,你若是有新发现也可以书信告诉我。”

    费炜叁作揖再三,流着泪离开了,万军没想到这个时代,竟然会有人去探究万有引力,想起蒸汽机的事,问道,“我要的蒸汽机怎么样了?”

    研究蒸汽机的是巩毕升,方才在一旁等候多时,闻言上前一步道,“回元首,蒸汽机进展非常顺利。”

    万军道,“带路,我们去瞧瞧。”

    蒸汽机在远离场院的一个房间内,一个半人高的铁疙瘩,上面连着各种管子,不过能看得出,管子连接处蒸汽喷吐。

    一根传动杆连接着曲轴,曲臂带动着一个齿轮,齿轮连接着一个轮扇,扇叶正在不断旋转,朝众人吹着冷风。

    万军喜道,“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巩毕升连忙道,“不过有点美中不足,铁料跟不上,曲臂带的东西如果太重,很容易管道炸裂。”

    万军道,“铁料我让人去办,你就继续研究,让这个东西尽快投入使用。”

    研究院中,万军叫停了几个过于荒谬的研究,随后在场院办公楼内,万军对崔子义道,“你的人除了蒸汽机和万有引力,其他都是在搞狗屁!”

    王立辉道,“元首你说什么引力?”

    万军收住急躁的心情道,“你研究院里除了巩毕升和费炜叁,其余都是浪费银子,那几个研究黑狗血的,还有驴蹄子的,都给我赶走。”

    王立辉连连点头应是,万军想了想道,“这事也不能怪你,研究本来就是漫无目的找路子,难免要走一些弯路。”

    万军道,“你去给我挑些人来,要聪慧些,还要忠诚可靠,我要办的事情干系重大,务必要绝对保密。”

    王立辉点了点头道退了出去,过了半晌,领着几个人进来。

    万军道,“之前研究院有个人叫王阿毛,你们知道这事么?”

    众人愣了愣神,犹豫的点了点头,万军道,“知道就好,我要你们绝对保密,一旦有什么风声让我知道,就跟王阿毛一样下场,愿意的就签个生死状,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你们可以回去继续手上的事。”

    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还是站在原地,万军笑道,“很好,你们都将是帝国的英雄!”

    万军让侍卫守住房屋,三十米内不得有人靠近,一切准备妥当后,万军道,“你们每个人都会得到二百两安家费,会有专人按照你们的要求送给你们的亲属,你们可以给亲属写书信,不过也要经过检查,明白吗?”

    几人道,“明白!”

    万军道,“立辉,保密协定由你来负责,跟每个人都要交代好!”

    王立辉点了点头,他现在内心更好奇的是,到底什么事要万军这么神神秘秘。

    万军道,“对了,我想起了好像上次跟巩毕升说起过,把他也算进来。”

    说罢,万军提笔在纸上圈圈画画,一个方形物体,前面架着一根长管子,还有一个条形物体,两边伸着长长的翅膀。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征讨之议

    万军涂涂改改,画出了一个大概的示意图,递给众人道,“这里面一个是陆战霸王,一个是难度更大一点的飞行器,你们自己选择。”

    几个人思虑一番,分别站在拿着图纸的两人身后,只有巩毕升站在原地对万军看着。

    万军奇怪道,“巩毕升,你怎么不选?”

    巩毕升道,“我想研究上次元首说了一半的那个武器。”

    万军想不起来,“我上次说了什么?”

    巩毕升道,“元首不记得了,上次元首跟我说完航空母舰,然后说起一炮就能杀敌十万,糜烂百里的原子弹。”

    万军道,“你他娘的不要乱说,原什么子什么弹。”

    巩毕升连忙道,“元首恕罪!”

    万军道,“不过怎么说,这坦克和飞机没有动力,根本不可能实现,你还是带人,继续好好研究蒸汽机。”

    巩毕升道,“蒸汽机已经研制成了。”

    万军道,“你那玩意儿最多算个初级试验品,我要内燃机。”

    说着,万军拿起笔在纸上涂画,“四个冲压气缸,把蒸汽直接替换成燃气,在这里爆燃提供推力。”

    巩毕升看的一脸茫然,万军画完停下笔,“你明白吗?”

    巩毕升道,“大概明白一点。”

    万军道,“你不明白也没事,我想总会有人明白的,你就慢慢研究。”

    打发了巩毕升,万军对拿着图纸的人道,“我分别跟你们讲这两个东西,飞行器组的人先出去。”

    等房间中只剩下几个人,万军拿起图纸道,“这东西叫坦克,五对轮子加履带,周身覆盖铁甲,刀砍不进,箭射不穿,即便是红衣大炮正面击中,人在这里面也能无事,你们要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蒸汽机做动力,给我搞出来。”

    坦克组几人离开之后,飞机组的人进来,万军对飞机原理并不太清楚,拿着图纸想了想道,“热气球已经能飞上天,不过受大风影响大,而且没法机动飞行,这个飞机有螺旋桨,旋转会产生推力,这个翅膀会有升力,尾翼能保持稳定。”

    几个人好似听天书一般,万军怎么描述几人都一脸茫然。

    “飞机要能飞,就必须有往上升的升力,往前飞的推力,还有人操控的控制力,就这三个东西,你们一个一个弄,弄好了三个加在一起给我看。”

    最后词穷的万军,只能如此打发了几人。

    诸事说罢,天色已经晚了,王立辉笑嘻嘻道,“元首辛苦了。”

    万军道,“这个毛笔画图实在不方便,有没又想过弄个其他笔。”

    王立辉道,“我去办。”

    万军点点头道,“立辉,热气球搞得不错,这银子花的值了,你尽快多弄几个,送到长安去,装备各个部队。”

    在研究院休息一夜,第二天,万军到了汉阳造船厂。

    杜长卿和江平常带着造船厂众多工匠,一起迎在船厂门口,万军道,“上次不是说了,不要耽搁造船,你们过来跟我说

    话就可以了。”

    遣散了一众船匠,万军道,“怎么样了,去岁战果如何?”

    杜长卿道,“去岁生产九十三米大战船四批,每批两艘。五十五米中型战船六批,每批两艘。二十八米轻战船十批,每批六艘。共计大小船只八十艘。”

    万军道,“八十艘战船,若是打一场仗足够了,不过想要和欧洲人打海战,还差的太远。”

    杜长卿道,“大人,修建大船一要银子,二要人力,三要材料,四要时间,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万军点了点头,要想建立一支海军,也不光是造船的事,水兵要形成战斗力,也需要时间操练,“银子我会让再多拨些,熟练地船匠还望二位多栽培些。”

    杜长卿道,“造船匠江大人培养了不少,不过木材很缺。”

    万军看了一眼杜长卿,这人称呼自己的徒弟江平常为“江大人”,两人的关系似乎有些不对,万军道,“现在树木这么多,怎么会缺木材?”

    杜长卿道,“大人有所不知,造船不是什么木料都可以用,尤其是大海船,若是用松柏木料就太脆。经不起风浪。而且船上不同地方用的木料也不一样,桅干要用端直杉木,船梁与枋樯用楠木、樟木、榆木,舵杆用榆木、榔木、槠木,《天工开物》上有详细记载,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万军头一次听到,造船的木料还有这么多说法,“这么看的话,那就把九十三米大船停了吧,多造些江船,还有五到十米的河船,以后总有用到的地方。”

    杜长卿道,“新的九十三米大船已经又上了一批,那这两艘造成了,今年便按照大人的意思停了吧。”

    万军想起方才对话,《天工开物》可是极有名气的巨作,“不知著作《天工开物》的高人现在何在?”

    杜长卿将造船厂大小事禀报完了,道了声告退,转身离去,看也不看江平常一眼。

    等杜长卿走远些,万军对江平常道,“你师父是什么情况?”

    江平常道,“照元首吩咐,我私下教授船匠们,被师父知道了,和我断绝师徒关系。”

    万军道,“你受委屈了。”

    江平常道,“为了帝国大业,我一人受委屈有什么要紧。”

    万军拍了拍江平常肩膀道,“你很不错,正好这次有其他安排,你跟我一起走。”

    江平常道,“草民领命。”

    万军笑道,“草什么民,你现在是帝国的功臣,我们去南方,打造帝国的海军!”

    造船厂转了一圈,万军给江平常下了命令,带足可靠地船匠,一起南下。

    在造船厂和研究院来回待了数日,万军又在汉阳府衙陪伴王欢数日,一直过半个月,一切物资已经集结完毕,是时候去云南了。

    王欢泪眼婆娑的牵着万军的手,一直送到汉阳码头,船队要沿江而上,一路到岳州府。

    王欢本想跟随万军一起,可是兵凶战危,而且两广一带丛林密布,瘴气毒虫甚多,万军坚决不准。

    两人在码头上说了一阵话,万军越是宽慰,王欢越是难怪,眼泪扑簌簌的落下来,万军无奈抱了抱王欢,一步跨上大船,示意张帆起程。

    码头渐行渐远,万军远远地朝着码头招了招手,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女人有时候比兵事还难对付,兵事好歹还能根据敌我军力对比,分析局势会如何发展。

    船队沿江而上到岳州,由岳州进入洞庭湖,随后一路到贵阳。

    贵州山地众多,各处土地几乎都掌握在土司手中,明朝费劲心力搞改土归流,到最后不过是改了遵义府和平越府两个府。

    改土归流的结果是,朝廷所得有限,反而引起众多土司的抗拒,奢安土司叛乱时,各地土司势力纷纷响应,叛乱持续十七年之久。

    据史书记载,这场西南土司叛乱,耗兵560万人次,用银七千四百万两,粮食四万四千六百万石,眼中耗空明朝国力,进一步恶化了辽东战局,最后被胡清杀入中原。

    华夏军西南方面军兵力有限,目前的情况下只控制了遵义和贵阳,大部分地区只是土司名义上归降。

    万军顾不上这许多,不过心中对这种情况极为小心,改土归流是国家统一的必然趋势,独立的势力只会分散华夏的力量。

    李来亨一战立威之后,西南的土司兵们都乖巧了许多,华夏军在文山和沙定洲对峙时,不少土司出兵出粮表忠心。

    由于在武昌耽搁些时间,等万军到昆明时,张午阳、李定国和杨展都已经到了。

    万军预想之中,由于降将叛乱,北方战线的清兵,会有一段时间无法攻击华夏军,不过时间不会太久,攻打安南的战事,绝对不能久拖不决。

    沙定洲叛乱时,沐天波围困楚雄,差一点就压身首异处,好在华夏军及时解围,投降华夏军后,沐天波倒算是识时务,虽然家产都被充了华夏军的国库,不过沐天波对华夏军只有感激之情,满腔的怨恨全都记在沙定洲的头上。

    军事会议上,沐天波唯恐忘了沙定洲,“沙定洲这狗贼,和云南大多土司都有勾结,如今逃到安南,也要将他捉回来凌迟处死。”

    考虑到黔国公世镇云南,几百年的威望,华夏军也要好好利用一下,沐天波表现还算好,万军便让沐天波也来参加会议。

    万军道,“你对安南有多少了解?”

    沐天波道,“安南蕞尔小邦,大兵一到,弹指可灭。”

    万军不客气道,“既然弹指可灭,为何当初永乐朝灭安南,不过二十年又能复国,你说这话可是给我军提供假情报?”

    沐天波道,“不敢不敢,安国自独立后,虽在名义上臣服于明朝,但在国内自行其是,国王自称“帝”,在奉中国正朔的同时,私自颁行自己的年号,还经常袭扰明朝的两广及云南沿边地区。据我所知,如今安南黎朝不过是个架子,已经被权臣郑氏架空,国内还有莫氏,素来和郑氏不和。”

    万军道,“若要快速平定安南,看来莫氏大有用处!”

第一百三十六章 黎朝请降

    要灭安南,最好是分化瓦解敌人,然后一举扫灭。

    万军要利用莫氏灭安南,众将都深以为然,不过灭了之后,立莫氏为王,或是纳入直接领土,众将有很大的分歧。

    李来亨道,“既然灭了安南,自然是恢复中华国土。”

    张午阳道,“安南所谓的大越国,秦朝时候是咱们的象郡,汉朝时候是交州,本来就是趁乱分了出去,如今我们一举扫灭,正是恢复华夏旧土。”

    沐天波道,“永乐朝朝廷发兵拿下安南,设置交趾郡,到正德朝宣布放弃,前后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安南虽然是中华故土,但是现在民风迥异,强行拿下得不偿失不说,最后还是不得不吐出来。”

    杨展道,“黔国公所说不错,北方胡人才是心腹大患,既然要打,最好是拉着莫氏打郑氏,快速结束战争才是上策。若是纳入本土,肯定要派兵驻守,安南人极不老实,若是叛乱还要大兵剿灭,空耗兵马钱粮,得不偿失啊!”

    众将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李定国道,“还是听听元首怎么说吧!”

    众人都安静下来,一齐望着万军,万军道,“故土能够拿下当然最好,不过现在局势如此,不得不慎重,到底如何处置,我还需要仔细斟酌一番,还是先打,打完了再说吧!”

    杨展道,“那兵力如何布置,元首可有方略?”

    万军对安南知道不多,不过记忆中历史上,李定国退到云南后可是打的不错,万军道,“定国一直没说话,你说说看该怎么打?”

    李定国伸手,在桌上的地图上滑动道,“安南国弱兵少,如今大部兵马集中在广南、廉州,肯定是做好了应对我们反击的准备,不如联络莫氏,由红河南下,直插其国都东京,然后围城打援消灭敌军主力。”

    万军眼前一亮,点头赞道,“好好,诸位以为如何?”

    张午阳等人一齐赞道,“李将军足智多谋,佩服佩服!”

    万军见唯有杨展侧过身不发一言,知道杨展和李定国交手多次,心中和李定国不对付,思虑一番道,“那便请午阳和杨展将军领兵十万,向广南方向佯攻牵制。”

    所谓十万兵,不过都是杨展的部下,真正的精锐华夏军一兵未发,杨展也乐得自在,张午阳和杨展领命后,万军道,“白旺驻守昆明,我和定国来亨带兵三万直击东京!”

    战略既定,大军动如猛虎。

    万军率兵马向南赶路了五日,到达红河,随即就地伐木做船,装载物资减少大军负重。

    李来亨亲自带人前往高平,联络莫氏。

    大明万历二十年,安南十三道都统使莫氏衰落,黎朝复国,明朝不得不把"安南都统使"头衔授予黎氏,不过按照以夷制夷的方略,还是让黎朝分高平、兴化、太原之地给莫氏子孙。

    莫氏割据高平之地,黎朝君臣自然万般不愿,莫氏心中也是十分怨恨,不过黎氏兵强马壮,莫氏只能勉强靠明朝这个大树延续。

    如今

    明朝衰亡,黎朝敢发兵广南,自然对莫氏屡次侵辱。

    李来亨随使者到了高平,莫氏得知来意十分高兴,很快就派家臣过来。

    李来亨带人返回大营,莫氏家臣邓利带着礼物来见万军,“莫氏邓利拜见上国元首陛下!”

    万军道,“蕞尔小国犯我边境,我不得不派兵来讨伐,你们以为如何?”

    邓利道,“上国天威浩荡,黎氏不过是自寻死路,莫氏愿作向导,领大军攻灭黎氏。”

    万军喜道,“这是最好不过,灭了黎朝之后,你想要什么?”

    邓利道,“莫氏一直都是唯上国马首是瞻,黎氏灭后,莫氏愿代黎氏镇守安南,做上国的藩篱。”

    万军笑道,“莫氏做得藩篱,邓氏为何做不得?”

    邓利瞪大眼睛,一时呼吸都急促几分,“这,这,臣想都没想过。”

    万军道,“那现在大好机会,莫氏势微,扫平黎氏之后,你何不想一想,能否取而代之,为你邓氏博一个千古富贵?”

    邓利神思飞转,眨眼间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叩头在地道,“若能如此,臣邓利愿为元首陛下鞍前马后,粉身碎骨。”

    万军道,“起来吧,你好好为我做事,不会亏待你。”

    邓利磕头再三起身离去,三日后,邓利风尘仆仆赶回大营,欢喜的向万军禀报,“回报元首陛下,在臣的不懈努力说服之下,莫氏已经同意,全心全力的支持上国行动,兵士、钱粮、舟船、向导,大军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

    万军道,“邓利你做的不错,我会记得你的功劳的!”

    邓利喜道,“多谢元首陛下!”

    万军道,“此地往南,高平一带可畅通。”

    邓利连连道,“畅通,畅通,畅通无阻,沿路会有向导带路,各处关卡的士兵也会协助天兵。”

    万军笑道,“如此一来,万事齐备,明日一早发兵南下,大军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接近东京。”

    第二日,在莫氏向导的带领下,大军沿着红河一路南下,一路上果然过关跨河皆有人助,一路畅通无阻过了高平。

    大军到了平山,守将并不买莫氏的账,反而将莫氏使者斩首。

    李定国带三千兵,围住城四面攻打,半日不到守军将将领绑上城头献降。

    万军带人进入平山,沿路都是黑瘦的安南人,莫氏搞黎氏算是内部矛盾,安南人虽然对华夏军围观,不过并没表现出敌意。

    万军一路走来,对大明朝占领安南,二十二年后不得不放弃,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里的文化民俗,已经完全不同于华夏人,这里独立了几百年,已经完全成了另一个种族。

    占领安南怕不是一件简单事,见城中一切有序,万军策马出了城,在护卫陪同下,沿着红河奔驰,一行来到城东南三里外,在一座山丘停了下来。

    万军拍马登上山丘,见此处左边临着大河,右边接着密林,对随行的李定国道,“这个地方不错,可

    以建造一座城堡,作为大军的前进基地,将来会有大用!”

    李定国在马上四处看了一番,心中对万军的想法隐隐有一两分猜测,李定国道,“大军急急就要去攻打东京,若是留下兵马在这里筑城,怕是要误了战机。”

    万军道,“无妨,就由莫氏家臣邓利给我们建城,去唤邓利来。”

    很快亲卫唤来邓利,邓利骑着马到山丘下,翻身下马朝山丘上奔来,到了近前,邓利气喘吁吁的跪在地上,“臣,邓利,叩见,元,首陛下。”

    万军道,“我军乃仁义之师,不愿在城中扰民,大军南行又恐后方不稳,索性在这里建造一处城堡,就由你调兵民督造。”

    邓利连连道,“定不负陛下重托。”

    万军带邓利回到大营,找来笔墨将城堡画给邓利,“我要的城堡与一般的城堡不同。”

    邓利见万军画出一个刺猬一般的星图,奇道,“陛下的城堡何故伸出这么多触角。”

    万军道,“你不必多问,依照此图建造便是,你看的明白吗?”

    邓利摇头道,“臣愚钝,不太明白。”

    万军指着图道,“以山丘为中心,在山丘上建房屋,弹药库,粮食库,兵营,围着房屋是一圈栅墙和一圈壕沟,再外侧是主城墙,六边形的主城墙朝,南北伸出一个棱形角堡,主城墙外侧是外围城墙,沿着主墙伸出六个棱形角堡。每个棱形角堡之间加一个三角堡,再外侧沿着角堡和三角堡,修建十二个三角斜堤!”

    邓利道,“看起来不似城堡,倒像一朵花。”

    万军道,“你可要造的结实些,主城墙的厚度不能少于五十尺,角堡和三角堡的厚度不能少于三十尺。”

    邓利道,“臣领命!”

    大军在平山休整半日,随后沿红河南下,一路朝东京杀去。

    一直到了永平,东京城中黎氏权臣郑柞方才得到消息,北方的重兵无法撤回,仓促间只召集到七千兵。

    郑柞带着七千兵前往抵挡,李定国早已布好兵马,见安南兵杀来,一声令下火炮齐发。

    仓促集结的安南军,缺少火炮装备,在华夏军的火力打击下,艰难的维持着阵线。

    眼见安南兵朝着火炮盲区前进,李定国令旗一挥,华夏军三个团的兵士,排着密集队形,朝安南兵接近,随后一轮齐射便打倒近百人。

    这七千兵本就是挑剩下的弱兵,仓促应战又遭到这么猛烈的打击,不过一个照面,就被打的大溃败。

    李定国趁势掩杀上来,一路追击到了东京,郑柞连城都不敢进,仓皇逃往海防。

    东京城中,黎朝君臣得知郑柞大败,又受莫氏劝降,知道无力抵抗,索性只能开城献降。

    李定国控制了东京城,很快黎氏投降的消息发到中军,万军带着李来亨和莫氏兵马,大军浩浩荡荡开向东京城。

    随后按照预定计划,万军坐镇东京城,由李定国领兵前往海防,追击郑柞。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布局

    征服黎氏,比预想之中的要更加简单,万军想不通,如此摧枯拉朽就能打败的安南,怎么会让大明朝吃下去又吐出来。

    万军在东京城待了两日,黎氏全无战心,反而来万军面前哭诉控告权臣郑氏。

    万军总算弄明白了安南的现状,原来此时安南国内有三股势力,最强的是控制黎朝的权臣郑氏,其次是南部的阮氏,阮氏本来是郑氏家臣,后来实力增强和郑氏反目成仇。最弱的是北部的莫氏。

    要治服安南,还是需要分化瓦解,万军心中大概有了方略,对眼前哭诉的黎氏台了抬手,“赐座!”

    黎氏态度恭恳,叩头谢恩之后方才起身,侧身朝着万军坐了半个屁股。

    万军道,“你说郑柞把持朝政,欺上枉下?”

    黎氏鼻涕眼泪立马又流了下来,“不敢欺瞒元首陛下,勾结沙定洲,发兵广南,都是郑柞狗贼一人所为,朕,我受他欺压已久,还请元首陛下主持公道!”

    万军心道,你们这些安南人都是白眼狼,毫无恩德廉耻,今天有求于你就跟狗一样摇尾巴,明天不用你就跟狼一样咬你一口。

    万军冷笑道,“既然如此,今天我在这里,那就为你主持公道,你即刻发布国书公告天下,就说郑柞谋逆,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黎氏喜不自禁道,“朕,啊,不是,我这就写!”

    很快,黎氏命人写好诏书,万军皱着眉头看罢,“写的什么玩意儿,你写骈文呢?”

    黎氏忙跪在地上道,“请元首陛下示下。”

    万军道,“把那什么‘苍蝇恶其声’,什么‘蟋蟀窃其号’都删了,什么玩意儿,你就这么说,郑柞把持朝政,常常侮辱国君,用巴掌打其脸,朝中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郑柞欺压百姓,每夜都要抢夺民女数十个侍寝,用小孩的肾做药引,吃人心喝人血,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黎氏磕头如捣蒜,连忙命人重新写好呈上。

    万军看罢,满意的点了点头,“后面再加上,所有跟随郑柞作乱的士兵,全部都是谋反,按律法要诛灭三族,临阵倒戈可免罪,一旦两军接战,再无投降可能。”

    诏书写好之后,万军道,“黎氏忠心可嘉,待郑氏灭后,一定如你所愿。”

    黎氏等的就是这句话,跪在地上谢恩道,“谢元首陛下,上国万岁,元首陛下万岁!”

    万军道,“马上把诏书抄上几百份,各处都要发到,尤其是北方,越快越好!”

    黎氏正要离开,万军叫住黎氏,“对了,你再下个诏书。”

    黎氏道,“请元首陛下示下!”

    万军道,“这地方叫东京,实在难听,我总是想起东京热,你下诏改个名称!”

    黎氏疑惑不解道,“东京很热吗?请问元首陛下,改成什么名?”

    万军道,“以前不是叫交州嘛,不如改回交州吧!”

    黎氏闻言一改唯唯诺诺的反应,跪在地上道,“元首陛下不可啊!”

    万军道,“为何?”

    黎氏道,“元首陛下有所不知,安南古为上国交趾,然现在国情与

    上国极不同,若是改成交州,世人皆反。”

    万军道,“你何必多虑,不过是改个名字而已!”

    黎氏道,“元首陛下明鉴,非黎氏不愿,实在是世人心中抗拒,连名字也不愿和过去一样!”

    万军道,“既然如此,那就如你所言,改名叫河肉吧!”

    黎氏叩头道,“臣领命,敢问元首陛下,河肉是何意?”

    万军道,“多嘴,河肉就是比河内多个人。”

    黎氏道,“河内这名字也是很不错,为何要多个人?”

    万军道,“罢了,河肉,河肉,叫什么河肉,叫合肥吧,反正现在合肥那边大地名还是叫庐州!”

    黎氏道,“那就把东京改作合肥,我这就去下诏!”

    国都突然改名叫合肥,安南百姓纷纷猜测合肥是何意,只要不是交趾,百姓倒没有太大反应,改就改了吧!

    不过讨伐郑柞的檄文,很快取得了极大的反响,各处百姓心中,已经把郑柞和畜生化了等号,合肥附近的州府官员也开始清除郑氏势力。

    从广南撤退的兵马,本就受杨展兵马的追击骚扰,如今听说自己跟着郑氏成了谋逆,士气愈加低落,才撤到谅山一带,二十五万兵马逃散一大半。

    李定国得知消息后,留下三千兵围住海防,亲率七千兵马昼夜奔袭北江。

    北江城外,沿着下龙河,李定国布置好疑兵,以逸待劳。

    士气低落的安南军,正在渡过下龙河,突然遭到炮击,大队华夏军上前朝着安南军齐射。

    郑氏将领慌乱组织起防御阵势,李定国大旗一挥,华夏军疑兵尽出,从南北两侧同时出击。

    才一轮齐射,安南军士气崩溃,纷纷跪地乞降。

    沙定洲见势不妙,转而往北逃跑,郑氏将领见大势已去,举剑自尽。

    李定国俘虏十余万,浩浩荡荡杀回谅江,郑柞龟缩海防就是在等北归的援兵,如今援兵全军覆没,郑柞彻底绝望,只得开城投降。

    李定国收缴物资,押解俘虏返回都城。

    宫城之内,郑柞嘴里塞着布条,五花大绑活扔在地上。

    黎氏兴奋不已,在郑柞的脸上狠踹两脚,跪在地上高呼,“上国威武,一战荡平郑贼,元首陛下万岁。”

    万军道,“既然他是你的家臣,那就赏给你了!”

    黎氏叩头道,“多谢元首陛下。”

    万军道,“郑氏虽灭,不过郑氏的余孽不得不防,我军一时还不能撤。”

    黎氏自然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这神还是不请自来,不过黎氏心中也不担心,毕竟有前车之鉴,如果华夏军真要吞并安南,大不了在和正德朝一样,再复国一次。

    黎氏道,“元首陛下说的是,郑氏经营多年,虽然覆灭,不可不防。”

    万军笑了笑道,“聪明,你这就下诏书,全国境内彻查郑氏余孽。”

    黎氏叩头领命,万军打发了黎氏,又唤邓利到殿上,“平山的城堡修得这么样了?”

    邓利道,“已经修成。”

    万军对李定国道,“定国

    这几日就派一个营去驻守平山城堡,记住多囤粮食弹药,不要掺和平山其他事,你亲自去看防御情况,要保证面对围攻能独自坚守六到八个月以上。”

    李定国心中隐隐知道万军想做什么,点头领命。

    万军又对邓利道,“你做的很好,不过城堡还不够,这几日我再给你一万俘虏,务必在平山至合肥,合肥至谅山,合肥至红河口,再修十个和平山城堡一样的要塞。”

    邓利道,“元首陛下已经平定了郑氏,为什么还要修这么多城堡驻兵?”

    万军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你放心,答应你的事我可没有忘记。”

    邓利虽然心中隐隐不安,不过此时多说什么不是明智之举,只得点头领命。

    万军让李来亨坐镇合肥,主持追查郑氏余孽,自己亲自带人沿着红河,直到红河入海口,后来的海防。

    海防临着北部湾,和海南岛隔海相望,有着优良的港口,不过此时海防还只是一个居住着数十户人家的小渔村。

    万军带人到了红河口,沿着海岸线策马前行,勘查着这里的地势。

    海浪冲刷着海滩,风中夹杂着腥味,万军心中的蓝图上,华夏军急需一个优良港口。

    沿着海岸线,有些许渔户住在这里,见到大队兵马经过,都惊恐的跪在门口。

    万军带人沿着海岸往南,在数里外发现一个小渔村,渔村正临着一个天然良港。

    “这是一个好地方,就选这里吧!”

    很快按照万军的命令,华夏军分作两部分,一路和江平常一起,在渔村建造港口,一路随万军一起在渔村西北侧,依山建造棱堡。

    城堡的在山上,

    华夏军花了一天时间清理树林,用木头和茅草建成了简易的房屋,房屋周围依旧是木栅壕沟围着,以后这里将是驻军的指挥中枢,周围用来屯放驻军的弹药和粮秣。

    随后万军住在这里,指挥众人沿山建成主城墙,主城墙依托地势呈六边形,朝着红河口和港口分别开了两道门。

    为了保证两道门的安全,又从门的位置建造一座凹角堡,凹角堡外又沿着主城墙建造一圈三角堡,三角堡后通道连接主城墙。

    一直忙活半个月,眼见防御工事建成,江平常的造船厂也已经开工,万军留下两个营后返回合肥。

    合肥城中,按照万军的吩咐,黎朝的彻查郑氏余孽行动,正在大规模开展。

    黎氏本就想清算郑氏势力,如今万军下令追查郑柞余孽,黎朝自然分外上心,不过很快黎朝就发现不对。

    黎氏君臣捉拿的,都是郑柞把持朝政时,和郑氏来往密切的大臣富商,撑死不过数十人,加上家眷也不过数百人,最多不过千人。

    可是李来亨一口咬定,想要清算郑氏余孽,起码要捉拿三十万到五十万人。

    从大臣到商贾,再到寻常百姓,一时间人人自危,黎朝官吏趁乱摸鱼,是不是郑氏余孽,就看能不能掏出一个满意的价钱。

    很快黎朝这一把火烧起来,万军筑城堡修港口,都有了大量充足的人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分安南

    万军现在挟黎氏以令安南,彻查郑氏余孽不过是一步棋,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削弱安南的能量,同时为今后的行动布局。

    合肥城外,新的棱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建成。

    为了保证对都城的威慑力,这个棱堡是最大的一个,屯兵营可驻扎四个团,同时可以对其他十个棱堡进行增援!

    万军返回合肥后,亲自督造这个要塞,整个城堡以两层木头和树枝交叉,混合淤泥筑成外墙,墙体以石头和泥土夯成。

    主城墙建成之后,万军立刻命人将华夏军几门小炮拖进要塞,又让人把黎朝王宫的几门火炮统统拉走。

    随着要塞日渐成型,安南人也逐渐躁动起来,黎朝宫中,黎氏君臣相顾叹息,“华夏军平定了郑氏,如今大军不仅不撤走,反而大肆兴建城堡,这是想要吞并安南啊。”

    “北朝欺我太甚,难道忘了正德朝的事了吗?”

    “我们宁死不做交趾!”

    这一日,万军正在督建主城墙外侧的十个凸型棱堡,忽然有兵士捉着一个人过来,“元首,这人煽动俘虏作乱!”

    万军见那人虽然黑瘦,穿着也和一般人相同,不过举止神态不同于穷苦农夫,万军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一脸桀骜道,“安南人!”

    万军笑道,“安南人,呵呵,有意思,你是郑氏余孽吧?”

    那人道,“是不是郑柞的人,你们说了不算!”

    万军道,“你为何要煽动作乱?”

    那人笑道,“为何?这里是安南人的地方,驱逐北蛮怎么能叫作乱,阁下心里难道不清楚吗?”

    万军道,“你觉得自己是英雄吗?”

    那人道,“是不是英雄,自有后人评说。”

    万军冷笑道,“那是自然,不过也得你有后人才行,来人,将这个郑氏余孽送给黎维祺,任凭他如何处置。”

    兵士押着那人离开后,万军唤来李来亨,“派人去宫里暗中盯着,黎朝如何处置,黎主如何反应,都要盯个仔细。”

    第二天傍晚时分,李来亨匆匆赶过来,万军道,“黎朝上下有什么异常?”

    李来亨道,“黎主黎维祺下令将那人推到城墙上斩首,黎朝君臣表现没有异常,不过我们查到了这人的底,那个人是黎朝将吏司的人。”

    万军道,“将吏司的人,可知道是何人指使?”

    李来亨道,“我暗中查了他家的情况,有朝廷秘密给的银子,可以确定是黎朝自己人,极有可能就是黎主本人的示意。”

    万军道,“看来安南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李来亨道,“元首,要不要派兵去灭了他们?”

    万军思虑一番道,“不行,时机未到,现在我们的主要敌人还是胡清,不能牵扯太多精力在这里。”

    李来亨道,“元首打算怎么办?”

    万军道,“待我换身衣服,你带人随我进宫去。”

    天色已经暗了,万军带人进了黎朝宫殿,黎主黎维祺恭迎在门口。

    万军见到黎维祺跪在门口,走到面前道,“我千辛万苦扫灭了郑柞,怎么算都是你黎朝的救命恩人,黎主为什么要造反?”

    黎维祺叩头道,“岂有国主造反之说?”

    万军道,“黎主有什么话便说,我已经知道是什

    么回事。”

    黎维祺见事情败露,抬起头道,“既然如此,黎某人头在此,要便拿去吧。”

    万军伸手扶起黎维祺,“这是哪里话,我要你的头做什么?”

    黎维祺疑惑道,“元首陛下不杀我?”

    万军笑眯眯的道,“我杀你做什么。”

    黎维祺一脸不可置信,“古往今来,谋反之罪岂有不杀之理?”

    万军哈哈大笑道,“你方才说岂有国主造反的说法,这会儿怎么又认了造反的罪名?”

    黎维祺知道失言,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见万军进了大厅,急忙跟随进去。

    万军坐在黎朝国主的大椅上,装作漫不经心的看着黎维祺,果然很快黎维祺先受不住,跪在地上道,“元首陛下明鉴,上国天恩浩荡,黎氏感怀在心,只是有一事十分不解。”

    万军道,“但说无妨!”

    黎维祺道,“郑氏已灭,天兵却加紧修筑城堡,臣惶恐。”

    万军道,“我知道,你又怕我把你安南国占了,改成中国的交趾郡!”

    黎维祺见万军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一时反而有点不知所措,趴在地上道,“元首陛下恕罪!”

    万军道,“无妨,我今日过来,就是跟你说这事,修筑城堡不过是为了防止郑氏余孽反扑,大军南征半载,士兵都思念故土,我也是时候动身返回了。”

    黎维祺喜出望外道,“臣竟然不知到这事,臣该死,臣一定恭送元首陛下到谅山道。”

    万军摆了摆手道,“你不知道啊,大军未动银钱粮草先行,这一路征战郑氏,军中耗费巨大,再加上水土不服,士兵们伤亡不少,这抚恤银也是一大笔。”

    黎维祺总算听明白万军的意思,心道破财消灾也罢,为今之计就是尽快打发了这路神仙,连忙道,“请元首陛下放心,臣愿意给大军出军饷两百万两。”

    万军淡淡道,“两百万两,也行,可以先把伤兵员送回去。”

    黎维祺急忙道,“三百万,三百万两。”

    万军道,“黎主何必这么为难,郑氏已灭,这安南国都是你的,何必这么。”

    黎维祺咬了咬牙道,“五百万两!”

    万军笑道,“那就这么定了,大军拿到军饷立刻动身!”

    黎维祺趴在地上,心里直滴血,五百万两啊,等万军的笑声远了,黎维祺从地上爬起来,咬牙切齿道,“五百万两,五百万两,尽快筹给他们,要他们赶紧消失!”

    黎朝鸡飞狗跳筹银子之际,李定国和邓利返回合肥,十处棱堡都已经驻兵完成,一个营的兵力依靠棱堡防卫,足够在万人围攻下坚持半年以上。

    如果合肥要塞的三千援兵不够,半年时间,也足以让一支援兵从云南,甚至从四川或者中原一带抵达。

    邓利从北江带来杨展部信使,沙定洲部向北撤退时,在谅山一带和杨展部遭遇,由于地处崇山密林之地,沙定洲部无处可逃,被杨展部全歼,自己的老婆万氏,还有部将汤嘉宾、陈长命、铁老虎等全部被一网打尽。

    沙定洲覆灭之后,华夏军在西南最大的敌人消失,云南贵州各处,甚至川东和鄂西的土司,得到这个消息后,肯定都要消停很长一段时间。

    这对万军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近些日子天气愈发炎热难忍,万军又忙于督建要塞,

    整个人虚火太旺,这几日食欲不振,睡眠也差了许多,每天都觉得疲累不堪。

    万军道,“到底是北方人,受不了这闷热的天气,这几天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浑身难受。”

    李定国道,“元首保重身体!”

    万军道,“我还好,军中将士可好?”

    李定国道,“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病倒的!”

    万军算着日子道,“南征近半年,差不多是时候返回北方了,定国这几日你就开始收拾兵马。”

    李定国点头领命,犹豫了一下,还是又道,“元首,我们大军北返,只怕对留下的将士不好交代啊!”

    万军道,“这事我心里记着呢,告诉他们,所有人最多驻守两年,帝国会派兵来替代他们,所有人都是帝国的功臣,另外所有驻守的兵士,每月的饷银翻三倍!”

    万军与李定国商议罢了,看到邓利一直颔首不语,等候在殿下,便唤邓利上前道,“我应允过你的事,绝不会食言,明日你和莫氏一起过来。”

    邓利千恩万谢,激动不已的离开后,万军对李来亨道,“我们走之前,后又最后一件重要事要做,明日你在殿外准备好两百兵士。”

    诸事安排妥当,万军登上王宫之外的露台,天黑已久,暑气在夜风中消散了几分,万军又在心中将各种细节推演一遍,直到夜深才返回屋中。

    第二日,黎朝君臣发觉华夏军开始整顿装备,似乎在准备北返之事,心中兴奋不已,在王宫大殿又见莫氏也在,只道是万军北返在即,要做最后交代。

    果然,万军见众人到齐,开口道,“大军南下已久,是时候北返中原了。”

    黎氏和莫氏一起跪在地上,假惺惺的挽留道,“上国天恩浩荡,元首陛下是安南人的救星,还请多留些日子。”

    万军也假惺惺的道,“不能再留了,这安南之事还要你们多用心。”

    黎维祺道,“贵客难挽留,恭祝元首陛下福寿安康,臣这几日已将薄礼凑齐。”

    万军道,“很好,不过我走之前有一件事要安排!”

    黎氏只道是万军要说应允自己的事,莫氏也道是协助华夏军要得到回报了,不过万军一张口,两人都愣住了,万军道,“邓利何在?”

    邓利诚惶诚恐的上前跪在地上道,“微臣在此!”

    万军道,“邓利忠心耿耿,协助我军筑城作战,劳苦功高,我命你为大华夏帝国驻安南都统使,你郑氏可建国称王,封地安南东北谅山、京北、海阳、太原。”

    邓利喜不自胜,跪地大声叩谢道,“谢元首陛下大恩!”

    莫氏立刻明白,这邓利是背叛了自己,心中愤恨不已,侧头去看邓利,眼神似要噬人。

    邓利如何感觉不到,不过此刻已经摊开了,哪还管得了这些。

    万军打定主意,要拉两派打一派,最后让三派互相咬,华夏军才好渔翁得利,又道,“此战莫氏同样劳苦功高,恢复安南都统使头衔,封地领安南西北宣光、兴化、高平、平山。”

    莫氏不仅恢复安南都统使头衔,领地又多了平山、兴化两道,心中对邓氏背叛的不满烟消云散,喜道,“谢元首陛下大恩!元首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有黎氏一盆冰水浇到底,心里透心凉,一句话也说不出,跪在地上浑身的肉都颤抖不已。

第一百三十九章 永历朝事

    眼见万军封了邓利,又封了莫氏,黎维祺趴在地上道,“元首陛下不可啊。”

    万军道,“有何不可?”

    黎维祺道,“上国恩德济世,元首陛下答应过将安南还给黎氏,怎能出尔反尔。”

    万军笑道,“别急嘛,我既封了邓氏和莫氏,又怎么少得了你黎氏,念在大军剿灭郑氏之时,你黎朝上下也算配合得力,就也封你为安南都统使,执掌升龙、清化、顺化、山南。”

    黎氏算是看明白,这黎朝是才回了狼窝,又进了虎口,这下安南算是分成了三份,南边的阮氏照样不服王命,如此一来四分五裂的安南,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黎维祺心中半是恐惧,半是愤懑,满头大汗的跪在地上,只是口中道,“这,这,这。”却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候,忽然有人大声道,“荒谬之极!”

    却是黎氏身旁,黎朝将吏司主事杨逢明忽然跳了起来,朝着万军抱拳斜揖一下道,“我黎朝自立国以来,和上国就是三年一贡,国事互不干涉,现在既然扫灭郑贼,上国怎能如此插手分裂安南。”

    万军道,“这次扫灭郑柞,邓利和莫氏出力不小,不可不厚赏。”

    杨逢明冷笑道,“邓利不过背主求荣之徒,如今这厮也能分一杯羹,上国陛下如此分法,只会耽误安南,怕是另有所图吧!”

    万军道,“我怎么这么不爱听你说话。”

    随着万军一挥手,四个华夏军士兵冲了进来,将杨逢明按在地上。

    万军道,“郑氏把持黎朝时,怎么不见你铮铮铁骨,如今敢在我面前大放厥词,拉大殿门外毙了。”

    杨逢明双目圆睁,大叫道,“郑贼虽恶,不过内斗,尔等……”

    不等杨逢明再喊什么,旁边的华夏军士兵一拳砸在杨逢明脸上,直砸的口中鲜血直流。

    华夏军士兵将杨逢明拖到殿门外,就按在宫外的石阶上,枪口顶在脑后就是一枪。

    “砰”的一声响,杨逢明摔在石阶上,一路滑到石阶下方,带出一道长长的红色印记。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万军笑了笑道,“诸君莫怕,这厮敢对我无礼,我岂有不杀之理。”

    黎朝君臣哪还敢说半个不字,万军见黎维祺趴在地上,全身都在颤抖,便道,“郑柞把持黎朝时,你黎主不过是一个提线木偶,这偌大的安南你能掌控几分?你连自己的命都掌控不了,如今我替你扫平郑氏,又还给你朝政,你不知感恩,怎么还敢质疑?”

    黎维祺连连道,“不敢不敢,元首陛下说的是。”

    万军道环视殿上的黎朝官员道,“我不喜杀人,诸位好自为之!”

    强势的削弱黎朝,扶持起莫氏和邓氏,如此一来三方牵制,想要获得利益,唯一的办法就是抱紧华夏军的大腿。

    万军又耽搁了半个月,等莫氏和邓氏都已经安定下来,除了各处棱堡驻防的兵马,大部队沿着北江至谅山一线撤回北方。

    杨展部等候在谅山一带多日,数次向万军建议,趁着大队兵马在此,趁机收拾了两广的明军势力。

    大明朝退到长江以南后,形势本就已经岌岌可危,可是

    依旧在不断地内讧。

    去岁正月初一日,桂王朱由榔在梧州称帝,年号永历。同一天,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称帝,年号大统,唐王朱聿谪在广州称帝,年号邵武。

    残破的大明,三帝并立,不久邵武皇帝朱聿谪就在另外两家的夹击下,兵败自缢。

    随后永历皇帝朱由榔,和大统皇帝朱以海在广州一带接战,朱以海有郑芝龙支持,三月中南京士绅叛乱归附朱以海,局势明显偏向大统皇帝朱以海一方。

    不料四月郑芝龙在南京宣布降清,又和清兵一起反攻浙江和福建,朱以海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到厦门一带。

    本被全面压制的永历一方,趁此机会一举占据广州,惠州,兵力直逼厦门,好在鲁王手下还有一个张煌言,勉力将战线稳定在潮州一带。

    郑柞发兵广南,廉州时,永历皇帝兵力都在广东,永历君臣虽然十分愤恨安南人的作为,不过并没有余力进行阻止。

    因此华夏军扫平郑柞势力后,杨展探知到永历方面的虚实,极力建议万军征讨永历。

    万军到达谅山后,杨展大营之中,杨展再一次劝说万军发兵。

    万军心中对大明君臣,虽然是怒其不争,但是还有几分哀其不幸的心理,毕竟都是华夏人,满清侵略之际,如何能同室操戈,万军道,“我们自起兵以来,从未和大明开战,我们不是敌人。”

    杨展不甘心道,“元首何必妇人之仁,想要抵御外敌,必先安定内部。”

    万军道,“你这攘外必先安内的话,我听着怎么这么熟悉。”

    杨展道,“元首?”

    万军道,“此事不必多言,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我们的敌手,不要牵扯精力在这里。”

    杨展无奈,只得作罢!

    万军道,“沙定洲何在?”

    杨展道,“都在俘虏营。”说罢,杨展派人去拿沙定洲等人。

    很快,沙定洲,沙定洲的妻子万氏,陈长命都被带到帐中,这几人是重要战俘,都被绑在俘虏营中严加看管,虽然性命无虞,但是没少受到特殊关照。

    沙定洲一见万军,知道正主到了,又是磕头又是痛哭,“陛下饶命啊,沙氏知罪了。”

    万军道,“知罪有何用?”

    沙定洲哭道,“只要陛下饶命,我沙氏愿世世代代效忠陛下,再无半点不臣之心。”

    万军笑了笑道,“也是,你造的是黔国公的反,对我华夏军来说,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沙定洲一听这话,急忙道,“是是是,陛下说得对,我造的是大明的反,对华夏军平定云南,大有裨益,大有裨益。”

    万军道,“那便好,将你押送给沐天波,任他处置。”

    沙定洲一下呆住,自己要是到了沐天波手上,只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心情刚从谷底出来,一下又跌到谷底,一时竟然昏死过去。

    万军让人把沙定洲拖了出去,又道,“这沙定洲的部将,就由杨将军随意处置。”

    杨展应了一声,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的问道,“那这沙定洲的老婆……”

    万军道,“你要?”

    杨展连忙道,“

    我不要,元首要?”

    万军才知道杨展在想什么,连忙道,“我不要,我不要,我的意思是派人把这婆娘送给永历皇帝。”

    杨展不解道,“为何?”

    万军道,“说到底,沙定洲造的是大明的反,这沙定洲的老婆也是重要的人犯,我把她送给永历朝廷,也算是送给他个人情,顺便让她给我们送一封信。”

    杨展不知万军是何用意,也不再纠结这事,叫士兵把陈长命等人拖出大营,在营门前当着众多俘虏的面,全部都给斩首。

    大军在谅山耽搁一日,第二天开始继续北返。

    广州城中,永历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上,听手下大臣汇报军情。

    鎏金的龙椅上,九条龙翻腾盘绕,这龙椅本是邵武帝朱聿谪打造,不过只用了两个多月,如今永历从梧州迁至广州,所用之物都是现成的。

    大殿之下,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又如往常,吹嘘一番自己的锦衣卫战功了得,在潮州击溃鲁王兵马多少。

    潮州的军情,永历皇帝心中有数,双方僵持了大半年,这马吉翔整日说击溃歼灭鲁王多少兵马,可是战局没有丝毫进展。

    不过永历皇帝现在的心思不在潮州,安南入寇廉州后,不得不从潮州抽调一部分兵马防御安南,可是手上兵马就那么多,如何能做到处处周备,只能寄希望于廉州的局势不要再糜烂, “廉州方向怎么样了?”

    马吉翔道,“赖皇上洪福,听说安南人似乎发生了内讧,高平的莫氏发兵打下了黎朝王都,黎氏兵马都撤回国去打内仗了。”

    永历喜道,“如此一来,廉州无事了。”

    马吉翔道,“回皇上,廉州安全了。”

    永历道,“既然安南兵都撤了,那就尽快派兵抚定廉州,另外派使臣和安南约定和平,不要再生事端。”

    马吉翔道,“皇上不可啊!”

    永历道,“什么不可?”

    马吉翔道,“当前我们的大敌是厦门叛贼,应当集中全力攻灭鲁王,若是我军进入廉州,到时候安南兵再来,难免发生摩擦。”

    永历气道,“廉州是大明国土,岂有害怕摩擦,不敢在自己的领土驻兵?”

    朝堂之上副都御史吴象升出列道,“马吉翔此言丧权辱国,可推出斩首。”

    朝堂之上一时吵成一片,有言马吉翔识大体知国事,应当忍一时屈辱,兵力攻破厦门的。有言马吉翔此言丧权辱国,应当推出去斩首的。

    永历帝在龙椅上无奈至极,国事颓丧到如今这地步,虽想中兴大明,奈何有心无力,心中哀叹一声,永历帝挥手道,“好了,都不要吵。”

    待众臣安静下来,永历道,“国事艰难至此,诸位卿家更应当同心戮力,早日光复中原中兴大明才是。”

    众臣一起跪在地上道,“皇上恕罪。”

    永历道,“马吉翔所言虽不妥,不过国家正是用人之时,就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马吉翔心中暗暗记住吴象升等辱骂自己的人,磕头道,“谢皇上隆恩。”

    朝事议罢,正待退朝,有锦衣卫进到殿中禀报,“有使臣求见!”

第一百四十章 使臣

    众臣一起跪在地上道,“皇上恕罪。”

    永历道,“马吉翔所言虽不妥,不过国家正是用人之时,就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马吉翔心中暗暗记住吴象升等辱骂自己的人,磕头道,“谢皇上隆恩。”

    朝事议罢,正待退朝,有锦衣卫进到殿中禀报,“有使臣求见!”

    身着藏青军装,胸前陪着红色花穗子,大华夏帝国的使者拄着旗帜进了大殿,朝着龙座上的永历皇帝鞠了一躬。

    马吉翔跳起来道,“大胆使臣,见到大明天子还不下跪。”

    使臣道,“我不是大明的臣子,哪有下跪之说。”

    马吉翔道,“大明天子乃天下共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敢不跪?”

    使臣不理马吉翔,对永历皇帝笑道,“敢问天子,如今率土之滨还剩多少啊?”

    众臣一时群情激愤,怒喝使臣,“大胆,你敢对天子无礼,拉出去处死。”

    永历皇帝心中十分不快,不过自知不是多事的时候,真要把使臣砍了,人家发兵来打,岂不是腹背受敌,覆灭就在顷刻。

    为了祖宗的基业,永历皇帝强忍住怒火,对使臣道,“不跪罢了,使臣来此何为?”

    使臣轻蔑的对四周诸臣望了一眼,对永历皇帝道,“陛下,我家元首让我来给天子送上一份大礼!”

    使臣虽然无礼,不过远道而来为天子献礼,永历的面色缓和下来,带上几分笑意,到底是装衬出几分天下共主万邦来朝的脸面,“你家元首所贡是何物品?”

    使臣道,“都在殿外!”

    永历皇帝道,“呈上来。”

    身旁的太监大声唱道,“贡品上殿!”

    很快,几名兵士端着木盒走上来,兵士之后又有两名兵士,按着一个妇人上殿。

    永历皇帝疑惑道,“是何贡品,这女人是谁?”

    使臣道,“木盒之中分别是,沙定洲的部将陈长命、铁老虎、汤嘉宾。”

    众臣都吃了一惊,当初沙定洲作乱时,黔国公沐天波也曾向永历皇帝求救,不过那时候沙定洲手上兵力三十余万,永历也是有心无力,唯恐沙定洲杀到广西。

    后来棋盘山一战,李来亨一万大败沙定洲三十万,永历君臣只道李来亨勇猛无敌,沙定洲不过是个草包,对沙定洲便不再放心上。

    谁知今日,竟然将沙定洲的部将人头献来。

    不过黔国公毕竟是大明的黔国公,将作乱的沙定洲部将人头献给大明天子,倒也算得上名正言顺,永历皇帝道,“很好,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

    使臣道,“这就是沙定洲之妻万氏。”

    永历点点头道,“你家元首用心了,这贡品朕很喜欢。不过据我所知,沙定洲携所部兵民都撤到安南去了,你们怎么能捉到。”

    使臣笑道,“这有什么,安南不过就在云南不远,我家元首亲自带兵杀到安南,灭了黎朝郑氏,把沙定洲一锅端了,然后把人头献给天子。”

    众臣都吸了一口凉气,追到

    安南灭郑氏,擒沙氏,这使臣竟然说的如此轻松。

    永历皇帝吃了一惊,自己不久之前还在为安南侵犯廉州而担忧,如今从这使臣口中才得知,侵犯廉州的安南权臣郑氏已经覆灭,说出来还如此轻描淡写。

    为人君者,泰山崩于面前,也不能变色失态,永历皇帝强压住心里的震惊,微微笑道,“你说你们去了安南,可否说详细些?”

    使臣道,“我家元首年初便起兵南下,于三月杀入安南,半个月攻破王都东京,郑柞逃到谅江,被我军擒住斩首,沙定洲部逃到谅山也被捉住,廉州已经全境光复。”

    永历皇帝满腹不可思议,良久道,“了不起,了不起,你家元首是何官职?朕怎么从未听过?”

    使臣道,“元首是帝国的首脑,是七柱国中最大的柱国,就相当于皇帝。”

    永历皇帝脸色一变,又有一人称帝,武力还如此强盛,这中兴大明的梦想,只怕是真要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永历皇帝强打起精神道,“朕知道了,无事就退下吧!”

    使臣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道,“这里有我家元首送给陛下的信。”

    永历皇帝对太监看了一眼,太监走下地宝台,将信件接过来,打开呈给永历皇帝。

    使臣见永历皇帝翻看信纸,似乎有些疑惑,连忙道,“陛下,我家元首写字方式异于常人,陛下要从最上边开始,从左往右看。”

    永历皇帝笑道,“朕倒是第一次见这么写……”

    很快,永历皇帝的笑声停住,笑意僵在脸上,白皙的面色变成猪肝色,一把将信扔在地上,怒道,“狂妄至极!”

    眼神看着使臣,杀意在心底转了又转,最终还是冷静下来,压住要喷薄而出的怒火,摆了摆手,“朕不杀你,你退下吧!”

    使臣揖道,“告退!”

    等使臣退走,永历皇帝再也忍不住,一掌拍在雕龙扶手上,“辱朕太甚!”

    身旁的太监急忙道,“皇上保重龙体!”

    永历皇帝抬起手,看到手掌上已经被龙首割破,鲜血流的满掌都是,疼痛让永历皇帝稍稍冷静一些,“大学士瞿式耜!”

    瞿式耜上前一步道,“臣在!”

    永历朝太监使个眼色,太监上前捡起信,走下宝台,交给瞿式耜。

    瞿式耜展开信一看,果然是从左往右书写,字体毫无书写功夫可言,许多字笔画也简略了,呵呵笑了一声,“字迹粗鄙!”

    永历皇帝用布条按住伤口,“你把信念给诸位爱卿听听!”

    瞿式耜朝天子弯腰示意一下,转身朝着大殿道,“永历皇帝亲启,我乃华夏军元首万军,久仰陛下大名,今将叛贼沙定洲之妻和部将首级献给陛下,愿早日目睹真容。满清窃据北京,大明败退到两广,陛下仍不顾外贼却和鲁王同室操戈,实在不妥。我的妻子朱氏,乃瑞王之女,按辈分算陛下还是我的大舅哥,何不携群臣来归,兄弟我许你一个柱国之职。若是不愿意,安南已被华夏军平定,廉州以西没有外敌,北边衡阳至吉

    安也不用多虑,陛下可集中兵力和鲁王一较高下。”

    众臣听罢一起跪在地上,“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等罪该万死!”

    永历皇帝叹道,“朕受辱便罢了,祖宗的基业不能废,诸位臣工,为今之计应当如何啊?”

    瞿式耜趴在地上道,“辱我君上,此事不可就此罢休,我们出兵去教训这厮!”

    众臣一时又分作两派,一方扬言发兵杀到陕西去,把万军绑来给陛下道歉,一方分析大势晓以利害,朝廷跟鲁王作战尚且不能胜,颇为忌惮的安南弹指就被灭了,实力悬殊太大,还是陛下忍一忍就好。

    永历皇帝听了一阵,终于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罢了罢了,朕累了,都退下吧!”

    太监连忙唱道,“退朝!”

    众臣齐声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中,永历疲惫的下了宝台,转进后堂。

    “瑞王之女,瑞王之女!”

    永历在心里叹了一声,瑞王的女婿,倒是听说这人在重庆重新厚葬瑞王,可是这大明的基业,岂能白白拱手让人。

    思虑一番,永历皇帝打定主意,天下可以有许多势力,大明只能有一个皇帝,明日还是按照计划,把兵马重新调去潮州。

    广州城外,一艘福船悠悠的驶出珠江口,两个男子扶着船首,在江风中眺望着海面。

    一人感慨道,“大海茫茫不见边际,难怪元首如此心心念念。”

    身旁一人道,“杨兄有所不知,今日这是天气好,海上起风浪时有数丈高,舟船一浪就能打碎,在海上乞活都是脑袋系在裤带上,鬼门关里抢食吃。”

    姓杨这人道,“怕什么,元首说了,以后会造更大更结实的船,还有那什么仪器,可以测气压,风浪还没来就能知道!”

    另一人笑道,“是啊,很快大家都会知道,咱们的使臣杨贵民,见了大明天子也不跪,皇帝拿你也无可奈何。”

    杨贵民嘴角带着笑意,不过还是道,“这都是赖元首之威,我不过是狐假虎威。”

    另一人道,“唉,我余胜秀怎么就没这光宗耀祖的机会!”

    杨贵民道,“元首让你去澳门见什么普通牙人,不也是很重要的事么。”

    余胜秀道,“是葡萄牙,就是弗朗机人,红夷有什么好见的,哪比的上亲眼目睹一下大明天子的真容。”

    杨贵民道,“我还没见过红夷人,他们身上的毛真是红色的?”

    余胜秀道,“真的,有红色有黄色,还有黑色,他们的眼睛真的是蓝色的。”

    杨贵民作恍然状道,“如此赤髯黄须,不似人形,难怪被叫红夷。”

    余胜秀道,“看起来倒是像人,不过红夷人体臭难闻,说话好似鬼叫,若不是有个红夷会说汉话,都不知道在鬼叫什么。”

    几点细雨落下,杨贵民抬头看了看天,这海上一朵云飘过就能下一阵雨。

    “只要你任务完成就好,我们尽快去寻郑延平,早日完成任务,早日回家!”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朱成功

    南澳岛总兵府,是唯一一个建在海岛上的总兵府,年轻的朱成功正在总兵府中,和部下一起商议兵事。

    国事堪忧,这一年多的战争,却是让热血的朱成功愈发的迷茫。

    朱成功本名郑森,弘光朝廷覆灭之后,其父郑芝龙与黄道周等人,扶持唐王朱聿键登基称帝,郑森深受隆武帝朱聿键赏识,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朱,改名成功。

    士为知己者死,郑芝龙一家傲慢无上,架空隆武帝把持朝政之时,朱成功成了郑家唯一的忠臣,多次奉隆武帝命领军进出闽、赣与清兵作战。

    郑芝龙与清朝暗通款曲,直接导致隆武帝覆灭,朱成功在隆武帝身亡后,宣布与郑芝龙决裂,率兵南下金门。

    三帝并立之时,唐王朱聿谪是隆武帝的亲弟,朱成功得知邵武帝在广州登基称帝后,便率兵马前往广州,宣布效忠邵武帝。

    可惜邵武帝兵马太弱,在广州称帝后,遭到桂王朱由榔和鲁王朱以海的夹击,不久便败亡,朱聿谪自缢殉国。

    朱成功再次没了效忠对象,不过鲁王在安庆之战后,接纳了降清的郑芝龙,还加封郑芝龙平虏公,朱成功绝不会归降鲁王。

    除了鲁王只剩下桂王,永历皇帝虽是攻灭邵武帝的对头之一,朱成功也不得不在六个月后宣布归降。

    天下虽大,却容不下一个热血的朱成功,大明残破,竟找不出一个让朱成功效忠的明主,可悲可叹。

    朱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后,永历帝册封朱成功为延平王,手下兵马退到南澳岛一带,配合丁魁楚和鲁王作战。

    朱成功对打鲁王不甚上心,众将说了一阵,作为主帅朱成功都不置可否,在他心里只想去打清兵,打他爹郑芝龙!

    坐的久了,朱成功有些乏了,“陆上的兵撤了两万,说是去防备安南人,我们最近就不要动,打来打去都打死了,不过是给鞑子腾地方。”

    众将知道朱成功的心意,都不再说话,朱成功伸了一个懒腰道,“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出去看一圈!”

    领着亲兵走出总兵府,咸咸的海风卷到朱成功的身上,大氅呼啦啦的响着。

    从总兵府往后山走,距离不太远有一个古寺,朱成功心烦之时,就会到这寺外的亭子里闲坐,半是思考,半是听禅声。

    不过今日朱成功闲坐一阵,心中仍是烦乱难耐,“若是人人都去吃斋念佛,家国谁去保卫,天下安得太平?”

    朱成功索性起身,把摘在手中的一片青叶扔在地上,“走罢,以后不来了!”

    走了不远,忽然有兵士来报,“有两人自称使臣,求见延平王。”

    朱成功道,“哪来的使臣?”

    兵士道,“使臣自称是华夏军。”

    两年前,华夏军打下南京时,声名远传至南海各处,万军曾给朱成功书信过一次,不过后来不久南京士绅叛乱,华夏军和朱成功的联络就断绝了。

    朱成功反身回到亭中,坐在蒲团上道,“请上来吧。”

    不一会儿,兵士带着两人上到亭中,正是华夏军使臣

    杨贵民、余胜秀,两人一起道,“大华夏帝国使臣余胜秀、杨贵民见过忠孝伯。”

    身旁兵士道,“什么忠孝伯,我家主帅现在是延平王!”

    杨贵民、余胜秀又改口道,“不知国姓爷已经封王,恕罪恕罪。”

    朱成功抬手一点道,“赐座!”

    很快兵士搬来两个蒲团,两人便如朱成功一样,盘腿坐在蒲团上,杨贵民道,“国姓爷雅兴,在这里听松悟禅。”

    朱成功道,“满心俗事,听什么风禅。”

    杨贵民笑道,“依我看,国姓爷心中绝不是俗事,而是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好事。”

    朱成功看着杨贵民道,“使臣何以见得?”

    杨贵民道,“国姓爷南下金门之事,天下人无不心生敬佩,都说国姓爷真乃公忠体国,大义千秋的英雄豪杰,国姓爷如此英雄,我想心中自然是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

    朱成功笑了笑道,“使臣过誉了。”

    杨贵民道,“这可不是我的话,实在都是我家元首亲言。”

    朱成功道,“嗯,你是说万军?”

    余胜秀道,“正是,我家元首对国姓爷钦赞已久。”

    朱成功点头道,“两年前我收过他的信,要我支持不住时退到台湾岛。”

    杨贵民道,“我等此来正为此事,元首派我等送来白银五十万两。”

    朱成功奇怪道,“这是什么意思,我去台湾岛对他有什么好处?”

    余胜秀道, “说有,也算是有好处。”

    杨贵民笑道,“元首与国姓爷一样,都是心念天下安定之人,不过也有点不同。”

    朱成功道,“什么不同?”

    杨贵民道,“国姓爷是个公忠体国的英雄,我家元首却是另一种人。”

    朱成功好奇道,“那万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贵民道,“元首常说,自炎黄以来,秦汉唐宋王朝何其多,可是华夏人不曾变过。如今胡人入关,天下又要重蹈蒙元之祸,而且满清强令剃发易服,天下再无华夏衣冠,此祸要比蒙元更甚。华夏人为何不能团结起来?”

    余胜秀道,“元首是个眼中只有华夏族的人!”

    朱成功若有所想,“华夏族?”

    杨贵民道,“如今不只有北方的胡人,国姓爷也知道,澳门还有葡萄牙人,台湾岛有荷兰人,南边的吕宋还有西班牙人,这些红夷船炮极利,都是从万里以外的地方来,华夏人若是再不团结起来,今后不仅是被胡人屠戮,还要任红夷人宰割了。”

    朱成功道,“你家元首有何办法?”

    杨贵民见朱成功已经被说动,掏出一封信道,“这我家元首写给大人的信,天下形势剧变,大明君臣还在打内仗,实在是目光短浅,国姓爷早做决断。”

    朱成功接过信打开,内里却是一张地图,图上画着红色蓝色黄色的图案,细细一看之下,朱成功看明白了,这是一份地图。

    朱成功倒是第一次见这种地图,不同的颜色标注着势力范围,北方涂画着一大片灰色,写着俄罗斯。

    灰色下边是一片青色,上面写着满清,青色蔓延到地图的南边,连着两片深浅不一的黄色,一边写着鲁明,一边写着桂明。

    青色和黄色环绕着一片红色,写着华夏二字。

    红色往西未标注文字,不过颜色也不相同。

    地图往南,点缀着不同的颜色,旁边写着葡萄牙、西班牙。

    地图的最下边,空白处写着一句话,“天下纷乱,君欲何为?”

    朱成功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放下地图道,“天下残破,我早已厌烦了自己人打自己人,既然如此,那我就到台湾岛去,打走荷兰人。”

    杨贵民抱拳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如今荷兰人窃占宝岛,修筑要塞奴役百姓,国姓爷若能收复宝岛,便是华夏名传青史的大英雄!”

    余胜秀也抱拳道,“国姓爷是真英雄豪杰!”

    朱成功道,“不过如今海上常有大风,要跨海去打荷兰人,集结物资再等台风过去,大概要等到十月之后了。”

    杨贵民笑道,“海上作战,国姓爷是行家,我等只是替元首来给国姓爷送信,兵事由国姓爷自行决断。”

    朱成功感觉烦闷之情一扫而空,心中再不抑郁,起身道,“从今天起,为华夏而战!”

    一众兵士一齐道,“为华夏而战!”

    万军从廉州北返,一路颠簸,终于在中秋节前和王欢赶回长安。

    相比于去岁时的长安,如今整个城市显得充满生机。

    在袁继咸的推动下,新式农作物在整个关中种了一季,高产的土豆和玉米,加上重新分地,持续多年的西北大饥荒消失,百姓有了余粮,流民开始逐渐安定下来。

    听闻万军南征归来,崔子义等人都返回长安,章胜将南征期间的要事呈送给万军。

    先是三月间,由于关中的清兵退走,甘肃的清军势单力薄,米喇印 和丁国栋叛清,连续攻克张掖、凉州、酒泉,擒杀满清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臣。

    接着是五月,山西总兵姜瓖,因不满阿济格率乌真超哈营驻兵山西,听闻甘肃反清之后,在大同宣布反清。

    六月山东反清军王俊和谢迁攻破济宁,和李国栋的兵马汇合一处。

    最后是八月,最新的情报,郑芝龙又一次叛清,和济尔哈朗在泰州大战一场,郑芝龙惨败,被济尔哈朗擒住,在南京斩首示众!

    米喇印 和丁国栋反清,这是万军早就料到的事情,和历史并没有太大差别,姜瓖反清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提前了近一年。

    最让万军想不到的就是这郑芝龙,上次安庆之战后,本来和满清暗通款曲的他,叛清投靠了鲁王朱以海,后来南京士绅叛乱的时候,郑芝龙带兵进入南京,不久就在满清优厚的条件下,反了鲁王宣布再次降清,直接导致整个江南局面变化,如今竟然再次叛清。

    郑氏把控东南实力强大,从隆武帝拥立之臣,到和满清眉来眼去,再到投降鲁王朱以海,然后降清再复叛,三翻四次,竟然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令人叹惜!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塞之议

    从三月开始,甘肃连着山西,再到郑芝龙反清,满清在关内的统治几乎土崩瓦解,给了万军扫平安南的时间。

    最让众人感觉奇异之处,是万军敢在关中之战刚刚结束,满清随时可能反攻之时,打定主意要征讨安南,而且在南征之前,就在山西甘肃等方向做好布置,似乎提前知道北方的局势有变。

    除了章胜和赵勃元,文安之等人都是后来加入华夏军,对万军如此出神入化的操作惊奇不已,唯一的解释就是万军能未卜先知。

    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万军将这一切都归功于章胜的情报,只有章胜知道,情报只是情报,没人敢在正月时就确定甘肃山西会叛乱。

    华夏军中,崔子义、文安之都是有识之士,自然知道山西的重要性。

    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有吕梁山,地势居高临下,紧邻着河北,一旦控制山西,就能借助地利优势,东可出太行山,进逼北京,南可下中原,在战略上压制满清无法轻举妄动。

    山西姜瓖叛乱后,将何定川调回韩城,改派出孙守法、贺珍等人,对米喇印和丁国栋叛乱进行支援。

    李过对山西颇为熟悉,在李自成手下时就已经在山西转战过数次,加上提前做好准备,又有三万精锐华夏军,因此山西姜瓖叛乱时,华夏军迅速越过黄河,一举拿下运城。

    万军的想法是趁乱而起,甘肃山西全都要,何定川一路兵进甘肃,另一路李过先拿住运城,让姜瓖和满清在大同打,等他们打的两败俱伤时,华夏军再北上,一举扫平整个山西。

    与万军不同,崔子义和文安之保守很多,在万军南征之时,改变了部署,优先集中兵力,确保能够拿下山西。

    文安之满腹经纶,对万军道,“元首可知唐朝李泌?”

    万军知道唐朝,你要问李白杜甫还行,李泌是何人如何知道,万军猜道,“唐朝皇室姓李,李泌是哪个宗?”

    文安之怕万军尴尬,连忙改口道,“安史之乱的时候,叛军从范阳一路南下,攻破大唐洛阳长安,唐军为了平定叛乱,提出一个计划‘三地禁四将’。”

    众将之中,文安之和堵胤锡等明将派,都是饱读诗书的科举出身,一提起就心领神会,其余众将根本不知何意,纷纷要文安之说清楚些。

    万军也不是历史通,记这些东西更不在行,“说详细些,什么是‘三地禁四将’。”

    文安之道,“所谓‘三地禁四将’,就是雄踞山西,东可以打击河北,整个河北京畿的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南可压制长安,洛阳,整个中原的敌人不能轻举妄动,即便什么也不做,但是在战略上敌人也会处处掣肘。”

    众将听罢好奇道,“这和我们今日的局面有什么相关?”

    文安之道,“这个计划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占据整个山西!所以我们商议决定,调动何定川部兵力进入山西。”

    万军想了想道,“小了!”

    文安之道,“什么小

    了?”

    “小了,格局小了。”万军道,“打京畿不光是山西一条路,姜瓖和满清在大同肯定要打上一阵子,我们还可以走更北方。”

    文安之道,“大同已经是边镇,更北方的话,元首是说要出长城?”

    众将都吃了一惊,议论纷纷道,“长城之外危机四伏啊!”

    “那里可是蒙古人的地方。”

    刘体纯道,“进了草原,如何补给,蒙古人已经投靠了满清,万一和蒙古人遭遇,我军岂不危险。”

    章胜道,“大明跟蒙古打了几百年也没有打赢。”

    众将都不可思议的看着万军,万军叹了一口,忽又笑了笑,“怎么,诸将都觉得不可行?”

    万军的战略总是出人意料,让人猝不及防,没有人回答万军,不过沉默也是一种回答,万军道,“诸将怎么都认为,似乎出了长城就是死路一条,长城之外有那么可怕吗?汉朝时候冠军侯霍去病,可是一路奔袭千里,在匈奴狼居胥山祭天。”

    众将沉默一阵,文安之开口道,“霍去病是千古奇才,奔袭匈奴背后,是有汉朝强盛的国力支撑,我们现在的实力,只怕!”

    万军道,“好,霍去病有汉朝国力支撑,那元末明初的时候,红巾军反元时,一路兵马从山西北上,直杀到蒙古腹地,随后一路杀到辽东朝鲜,可是有这事吧?”

    众将默然,文安之点点头,“确有其事,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刘福通三路兵马北伐,中路军深入蒙古腹地,攻破蒙元上都,焚毁上都皇宫,随后一路打到辽东,杀进朝鲜。”

    众将之中许多人只知道永乐大帝出长城亲征蒙古,不过那都是明初强盛之时,几百年前的事情,最后大明还是退到长城一线,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事情,农民军竟然能够杀出长城,焚毁蒙古皇宫,杀到辽东朝鲜。

    刘体纯、李信等人都是农民军出身,对起义军有天然的心理亲近感,刘体纯不可思议道,“一支起义军,竟然有如此战力。”

    万军道,“既然红巾军能深入塞北,华夏军如何不敢出长城?”

    文安之面露难色道,“元首三思慎行啊,红巾军能深入塞北,是因为元朝已经天下大乱分崩离析,那支红巾军最后不是落个被全歼的下场。”

    万军道,“我军有稳定后方,战力可比一支农民军的偏师要强上许多。”

    万军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和文安之,知道今日只要说服文安之,便可定了出兵方略,细思一番道,“崇祯年间,胡人兵马数次破关而入,在京畿一带大肆劫掠,最远甚至一路抢到山东,对大明的军心士气民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既然胡人能破关而入,我们如何不能出长城?”

    文安之道,“胡人战力惊人,塞外适于骑兵野战,我们出关,岂不是以我之短处,对敌人之长处?”

    万军道,“华夏军可不是明军,正好新军已经磨炼半年,借此机会出塞去大干一场。我们好教胡人知道,中原他既然能来,

    塞北我也能去,不要总是他想搞我就来,我华夏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不是。”

    刘体纯和章胜等人,一腔热血都被万军的话点了起来,齐声道,“既然元首这么说,那就出长城去,干他娘的!”

    文安之见万军话说至此,便不再说什么,七柱国中张午阳在云南坐镇,赵勃元去了安庆,陈新民在洛阳,余下的四人中算是达成一致。

    万军道,“既然如此,山西的兵马还按照原来的部署,从平阳府往北徐徐图之,侧翼牵制清军,我们把进攻的重心放在北方。”

    刘体纯道,“李过和高一功将军当初在延安府驻扎过,对那边的情形要熟悉一些。”

    万军道,“高一功将军现在何处?”

    崔子义道,“高将军,还有李文龙,孙可望领兵三万现在铜川一带。”

    万军道,“既然要出塞去搞满清,第一步不仅是把北方战线推到长城,还有出兵收复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从山西、山西北部,沿着黄河大转弯,一直延伸到宁夏一带,分作前套和后套,黄河环绕,水草丰美。

    明朝初期对河套问题重视不够,永乐朝虽然多次出塞打击蒙古,不过却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蒙古族各部占据河套后,以此为根据地扰掠北方,直接导致大同宣化成为前线,给明朝的北边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文安之道,“收复河套,谈何容易,几百年来多少人想要解决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大明只有洪武,永乐时期短暂占领过,可是短期占领无法消化,最后反而拖累国家。”

    万军道,“河套地区,特别是宁夏一带,距离关中不过百里,骑兵奔袭一日就能到长安,这对国都威胁太大,我们要一劳永逸,彻底收服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在战略上的利害,众将如何看不出,不过几百年没人办到的事,多少心中还有一丝疑虑,万军看出众人心中所想,环视众人笑道,“诸将不要忧虑,明朝办不到的事,不代表华夏帝国办不到,他皇帝老儿干不成的事,在座的诸位不一定干不成。”

    章胜道,“元首觉得我们比洪武皇帝还厉害?”

    万军道,“洪武皇帝再厉害,一个人的智慧精力毕竟有限,我们在座的有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各施所长,凝聚在一起难道比不过吗?”

    万军道,“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今人必定胜过古人,诸将只管专注眼前,都好好想想,要收服河套,兵力物资需要如何准备?”

    众将闻言不再说什么,心中豪气一时激起不少,崔子义最先开口,“现在已经八月,胡天八月即飞雪,这个时节不是出战的好时候,不过敌人一定想不到,我军竟然敢出兵河套,而且还是这个季节。”

    刘体纯道,“崔部说的不错,据我所知河套的蒙古人,天暖时会有一部分向北游牧,降雪之后返回河套地区驻冬,我们若是这个季节出兵,正好省了在戈壁寻敌的功夫。”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并肩作战

    冬季河套的蒙古人都返回驻冬,也就意味着此时出兵河套,面对的蒙古人数量会更多。

    崔子义道,“敌人回到河套驻冬,我们出的兵少了不行,多了又需要更多的粮食,还有御寒的衣物,打下之后大军如果撤回,岂不是白费功夫,如果就地驻扎,过冬的钱粮都是个大问题。”

    文安之道,“大明成化年间曾经夺取河套,用兵八万,一年所需粮秣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如此多粮草由民夫转运,所需费用就要八百二十五万两,以此为参照的话,我们如果拿下河套驻兵的话,一年就要耗费一千万两银子。”

    一千万两银子,众人听到这个数字都倒吸一口凉气,万军也吓一跳,“一年要一千万两,怎么会要这么多?”

    文安之道,“河套之地土地贫瘠,都是沙漠戈壁,根本无法耕种,驻兵所需的粮草都需要从内地输送,因此占领河套之后,几乎没有税赋所得,反而要耗费天量的银粮,最后拖垮整个帝国,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屡次占领河套,却又不得不放弃的原因。”

    堵胤锡道,“国内尚未安定,因此打河套不如打山西,把鞑子打出关之后,再平了南方,待山河统一之后,再全力对付北方,效仿永乐朝出塞扫贼,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

    众将之中,许多又被说动,心中开始犹豫,纷纷看着万军,决策者最忌犹豫不决,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好过不做决策,万军摇头道,“等我们把鞑子打出关,再和胡人沿着长城一线对峙么?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不是恢复明朝疆域。”

    崔子义是最了解万军的,当初走水道去重庆之时,就听万军说过自己的宏图,北方的边境线是冰封万里的雪国,绝不会在长城止步。崔子义道,“文柱国,既然元首的出兵方略已定,我们还是商议出兵之事,算账的问题还是等打完再说,河套毕竟离国都太近,实在不行我们再把兵马撤回来。”

    文安之看了万军一眼,躬身揖道,“元首恕罪,文某只是说了该说的话,元首如何决策,我等即便是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万军道,“哪里话,你是柱国,为国谋策何罪之有。你入华夏军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我的心愿么。”

    万军伸手拉住文安之的胳膊,在文安之肩膀上拍了拍,对众人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帝国有七柱国,不是我一个人的帝国,不要搞君君臣臣那一套,诸位尽管畅所欲言。”

    崔子义道,“我们的财政肯定支撑不了一年一千万两白银。”

    万军道,“自然是不可能一年耗费一千万两银子,不过我对现在的河套情形不清楚,具体如何还要拿下之后再做打算。”

    崔子义道,“宁夏府西河套之地,本就是大明旧疆域,镇远关至贺兰山还有长城防线,我军何不先拿下宁夏府,一则熟悉地形,二则掌握损耗,三则为下步全面出长城拿下整个河套地区做准备。”

    万军点头道,“子义说的对,毕竟马上就要进入冬季,数万兵马御寒也是个大问题,先拿个桥头堡也好。”

    章胜道,“若是劝降米喇印和丁国栋部,从兰州方向同时出兵,攻取宁夏可以事半功

    倍。”

    万军道,“若是能够收降最好,这米喇印和丁国栋部态度怎么样?”

    章胜道,“米喇印和丁国栋三月起兵反清,拥立朱明宗室朱识锛,自立为延长王,我军孙守法、贺珍部进入甘肃几个月,与这二人联络还算紧密。”

    万军道,“既然打的大明旗号,收降之事不必强求,南方还有大明的桂王和鲁王,天下心怀大明的人不少,不能给人落下口实。”

    章胜道,“桂王和鲁王尚且互相攻伐,哪里会说我们。”

    万军道,“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打仗的首要问题,既然大明和我们相安无事,那还没有必要把大明推到对立面。”

    章胜道,“那如果他们主动来投呢?”

    万军道,“他们若是来投,那我们就接纳,在这之前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

    在万军心中,还有更深的考虑,和顺军、大西军不同,李成栋、杨展、何腾蛟这种一方势力归降,所带的兵力无法直接消化,反而牵扯华夏军一部分精力。

    到现在为止,万军对杨展、李成栋的安排,都是独立于华夏军将领之外,若是直接收降米喇印和丁国栋的兵马,甘肃虽然直接纳入华夏军,但是军中反而愈发棘手。

    万军道,“令孙守法、贺珍部向西拿下天水,把战线稳定在天水陇西一带即可,静观米喇印和丁国栋部打兰州,不必强求归降。”

    “传令给常建、李过,所部兵马配合何定川部,年前将战线推进到平阳府。”

    “传令高一功、李文龙、孙可望部,给他们再增兵两万,追击满清的陕西总督孟乔芳,把战线恢复到榆林神木的边墙一线。”

    “我自领新军六万,由固原一线进入宁夏,十日之内集结兵马,三路兵马同时出发。”

    万军编练的新军,不仅仅是装备火器占比更大,而是在原来的华夏军基础上,按照记忆中近现代军队的要求建立。

    大明时代的军队,基本是靠将领个人威信,用银子收买一支忠诚于将领的亲兵,再加上一群征调的民夫,主要战力基本来自亲兵。

    新军采用军团制,新编的二十四个军,每个军下辖十个团,受李有田的政宣教育,有家国华夏的信念,士气和作战意志大大提高,还可以保证新军的刀刃不会朝内。

    李定国率领先锋军五个团,开向凤翔汇合艾能奇,随后由千阳县、陇县一带,沿六盘山进攻固原。

    去岁关中丢失,不久甘肃又起了叛军,宁夏算是插在这两地之间的一根钉子,宁夏巡抚胡全才,一面是增援甘肃,一面是防御关中,只得向满清朝廷求援。

    多尔衮自然知道宁夏的重要,这里关乎整个西北战局,增援慢了又要酿出关中豪格一样的悲剧,四月时便迅速派出了满清正红旗主汉岱,七月又派了博洛、洪承畴、吴三桂增援宁夏。

    汉岱和宁夏总兵刘芳名,率军增援兰州,与甘肃总兵张勇部合兵一处,东边防御华夏军,西边和米喇印、丁国栋在兰州一带交战。

    宁夏的清兵分作三部,一部由吴三桂率领,在盐池、安定堡一带防御,一

    部由博洛率领驻扎在中卫一带,一部由宁夏巡抚胡全才率领,在固原一带防御。

    九月的六盘山中已经大雪纷纷,万军策马在中军队伍中,紧紧裹着毛皮大氅,抵御着来自北方的冷空气。

    万军在心中不禁想起,后人说起明亡的原因时,最常提及的就是小冰河所带来的气候变化,自从自己降落在豫西之后,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气候的异常。

    三月时节依旧寒风凛冽,五月时夏天匆忙到来,春季几乎消失,造成大部分地区降雨异常,北方大面积干旱,南方却又在洪涝。八月之后冬天又提早到来,寒风强劲能够直达两广,长江地区竟然能够出现冰封的场景。

    新军斗志高昂,沿着积雪的道路前行,万军呵了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风中迅速飘散。

    前方两个骑士飞奔到近前,“报元首,先锋拿下固原!”

    万军点了点头,拍马向前,心中赞道,李定国到底是名将,拿下固原就打开了宁夏的道路。

    固原城中,华夏军正在打扫战场,李定国带人守在城南,万军从山道转出来时,李定国立刻带人迎了上来。

    马蹄带起雪花朵朵,李定国远远的勒住马缰,下马上前道,“末将李定国恭迎元首。”

    万军跳下马喜道,“定国何必拘礼,你做的不错!”

    李定国道,“多谢元首谬赞,艾能奇已经率兵往北推进。”

    万军道,“很好,地方主将可捉住?”

    李定国道,“伪清宁夏巡抚胡全才在府中自缢,现在尸身还在府中。”

    很快万军进到了固原府中,果然见到一个男子躺在屋外,面上已经落了一层雪,看不清面容,不过身上整齐的穿着满清官袍。

    李定国道,“这胡全才以身殉职,倒算是一个汉子,敢问元首,这尸身如何处置?”

    万军道,“一个人若是走错了方向,那他无论是迈右脚还是迈左脚,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这厮身为汉人,却为满清殉城,把这厮拖到城外斩首,尸身扔去乱葬岗。”

    兵士把胡全才拖出府门,崔子义从门外进来,一见万军便道,“元首,山中大雪漫天,道路上都是积雪,新军的车营堵在路上,后方的辎重一时半会无法运过来。”

    万军道,“能运过来多少?”

    崔子义道,“十分之一不到。”

    万军道,“后军到了多少?”

    崔子义道,“新军每个团都是车营步营一起,现在后军都和车营一起前进,过来的不过两个团。”

    李定国道,“即便运不到,前军也不能停,若不一鼓作气杀上去,等清兵布置好防御阵线,就不好打了。”

    万军道,“两个团,加上前锋和中军,也不到一万人,定国你有把握?”

    李定国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急进才是取胜之道!”

    万军心中暗暗赞叹,李定国到底是古来名将,若是与如此英雄一起作战,该是多么让人心神摇曳的一件事。

    万军心中豪气大起,对李定国道,“那就把中军和前锋并在一起,我与你一起并肩作战!”

第一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中卫

    万军的提议把李定国吓了一跳,李定国吃惊的望着万军道,“元首与末将一起?”

    万军道,“没错,怎么不行么?”

    李定国道,“家国安危都在元首一人身上,兵凶战危刀剑无眼,万一元首有什么差池,那我李定国就是国家的罪人。”

    崔子义也劝道,“元首不可任性啊,如今我们家大业大,元首若是有什么闪失,万万人都要受到波及。”

    万军道,“你们多虑了,我本就是一名军人,战场之事我很清楚。”

    两人还要再劝,万军抬手止住二人,“此事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子义你和我在长安血战过,你知道我的身手。”

    崔子义知道劝不住万军,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元首智勇双全,既然元首坚持要去,那我就祝元首旗开得胜,早日胜利归来。”

    万军笑道,“子义只管放心,你就留在固原等候中军,中军到后你再发兵北上接应。”

    崔子义点头应是,万军对李定国道,“定国有何计划,我们何时出发?”

    李定国见崔子义已经不再劝说,自己只能作罢,抱拳道,“定国遵元首令,何时准备妥当,我们便出兵!”

    万军按住李定国的手道,“我把中军并给先锋,你为先锋官,我也听你的,你说何时出兵就何时出兵。”

    李定国道,“那我们即刻出兵,传令兵!”

    屋外传令兵跑了进来,李定国道,“即刻传令,所有兵马不作停留往北进发。”

    两人出了固原城,城外风雪正急,中军正在向北进发,李定国策马跟上去道,“传令全军,加快脚步。”

    万军拍马跟上李定国,二人冒着漫天风雪,跟着大部队朝北疾行。

    傍晚时分,大军到了三河堡,艾能奇正在此处扎营,得知李定国的兵马到了,艾能奇骑着马迎出来,在道路边见大部队仍然往北疾行。

    艾能奇追到李定国处,笑道,“义兄啊,天色都这么晚了,你的兵怎么还不扎营啊。”

    说话间忽然看见身边的亲卫中,一人衣着与旁人都不同,众多亲卫似乎都在围着这人,细看之下,吓了一跳连忙下马,跪在地上道,“末将艾能奇,拜见元首。”

    万军方才躲在一边,就是不想这么多事,眼见躲不过,只得下马扶起艾能奇,笑道“不必拘礼,不必拘礼,华夏军中早已不兴这套了。”

    等艾能奇起身,万军拍掉艾能奇身上的雪花,“艾将军受累了。”

    艾能奇哪受过如此礼遇,激动道,“为元首而战,不累!”

    万军重新上了马,艾能奇拉住缰绳道,“恭迎元首,末将愿为元首牵马。”

    眼见艾能奇拉着马缰,转身要朝营中去,李定国道,“不如元首就在此歇息,末将带兵马继续前行。”

    万军拉回马缰道,“你把缰绳给我,不行不行,既要并肩作战,哪有走一半又撤的道理。”

    艾能奇道,“天色都晚了,大军为什么还在行军?”

    李定国道,“元首之令,兵贵神速。”

    两人告别艾

    能奇,拍马继续向北。

    艾能奇立在雪中,望了着两人的身影匆匆消失在大雪中,口中喃喃道,“元首之令,元首之令?”

    风雪呼号,大军夜行,兵士怀中,旌旗被风吹的猎猎作响。

    万军跟在李定国身边,时而策马疾驰,时而牵马前行,万军好几次想问要走到何时停歇,不过都强忍住了,既然说过李定国为主帅,岂能干扰主帅决策。

    众人直前行了一夜,等到东方的天空露出一抹紫时,李定国终于下令,众人趁着夜色拿下了一个村寨,众人都到村寨中埋锅造饭。

    用过早饭之后,天色已经大亮,大军在村寨之中歇息一阵后,李定国再次下令出发。

    兵马出了村寨后,李定国命前军放出探马,大军跟在前军后,行进速度并不快。

    午时大军行进到平远堡,此处已经被前军团团围住。

    万军跟随李定国到了堡前,沿着平远堡转了一圈,李定国叫来前军团长,“没有走漏我军消息吧?”

    团长笑道,“我们围上来之前,把探马前出五里远,绝对不会有人能跑。”

    李定国道,“很好,城中有多少驻兵?”

    团长道,“不到一千,大概五六百。”

    李定国思虑一番道,“留下两个营看住,其余人马继续出发。”

    很快大军撤离平远堡,继续向北进发,万军道,“定国为何放过一个小小的堡城?”

    李定国道,“五六百人虽少,但是足够守一个平远堡,想要拿下会耽搁不少时间,而且枪炮声一起,很容易暴露我军行踪。”

    万军好奇道,“我们已经走了一夜,这是要去突袭哪里?”

    李定国笑道,“元首放心,到了便知道。”

    万军不再多言,跟着大队兵马一直走到傍晚,等夜色暗下来,前军收了探马,大军再次迅速突进。

    再次走到半夜,风雪的寒意浸透骨髓,万军疲惫不堪的跟在李定国身后,当初在部队时,万军也经历过不少次的极限训练,饶是如此万军觉得已经坚持不住。

    万军喘着粗气勉力支持,心中暗道,大军冒着大雪如此急行军,恐怕会伤了士气,何不停歇半夜,如此一来自己也能歇息一时。

    打定主意,万军对李定国道,“如此冒雪夜行一天两夜,军心士气怕会坚持不住,何不在此歇息半夜再走?”

    李定国也不停歇,朝万军抱拳道,“元首恕罪!”

    说罢马鞭甩下,加快速度向前去了,万军无奈只得加速跟上。

    又走了三十里,已经是四更天了,万军发现大军忽然停了下来,匆匆跟上前,看见李定国已经下了马,正带着亲卫向前走。

    “快到了!”

    万军急问道,“到了哪里?”

    李定国笑道,“此行的目的地就要到了,元首小心脚下!”

    闻言万军朝脚下看去,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万军俯身伸手去摸,手触碰到的地方,一层雪下面,地面十分平坦。

    一队兵马小心翼翼走上前,万军猜道,“我们这是

    到了黄河?”

    李定国道,“正是,黄河已经冰封,天助我军,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渡河。”

    一名亲卫道,“以前黄河起码要到十月之后结冰,如今才九月黄河竟然已经冰封。”

    另外一人道,“这是上天护佑,大吉之兆!”

    李定国道,“传令,黄河冰封,天佑我军,各团分散通过冰面!”

    万军心里明白,不过是如今天时异常,北方的夏季降雨比往常少许多,冬天又早至,这连着两日风雪,河面不冰封就怪了。

    很快大军渡过冰河,李定国亲自带着兵马向前,万军早已忘了疲惫,跟着众人摸进。

    前进一阵,一座城池在黑暗中忽然现出来,大雪之中,城头上见不到巡逻兵士的身影。

    李定国道,“这就是中卫城了,去一队人把门打开。”

    一队兵马在风雪掩护下,越过结冰的护城河,悄无声息摸到城墙下。

    带头之人拿着模样怪异的铁刃,在墙砖的缝隙上用力一凿,挖出一道寸许深的小坑。

    靠着一道道小坑,领头之人很快爬上城头,身后一队兵士都跟着,摸着小坑爬上城头,城头上看守城门的士兵正在熟睡,被人一刀抹了脖子。

    冒着热气的鲜血流淌到雪地里,烫出一道黑色的印记,很快热气消散,印记在风雪中冰封下来。

    万军焦急的望着城门处,良久终于有火光闪动,城门被人打开,一个人影冲到门外朝众人招手。

    “成了!”

    李定国喜道,“快进城去,一团接管城门。”

    前军快速朝着城门冲去,李定国转身道,“你们保护好元首。”

    亲卫轻轻应了一声,万军道,“都什么时候了,战事要紧,你不要分神!”

    众人进了城门,发现这中卫城门,原来只是一个瓮城,瓮城的门朝东开,和主城门呈九十度。

    进到主城,兵士已经控制住整个城门,熟睡中的守城兵或是被杀死,或是直接被带出来,光着身子在瓮城里跪成一排。

    万军正走着,忽然听到南门里传来“咚”的一声敲击声。

    万军惊道,“怎么回事?”

    一旁的兵士道,“元首毋忧,这是打更的人,只要更声照旧,城中的人就不会发现异常。”

    万军舒了一口气道,“你们倒是想的周全。”

    敲击声连着响了五次才停止,李定国道,“已经五更天了,不能再耽搁了。”

    说罢,李定国走到跪成一排的清兵面前,“中卫城有多少兵马?主帅是谁?谁先说给衣服,否则就冻死在这里。”

    一排清兵早已冻得直打哆嗦,闻言急忙争先恐后道,“爷我说,爷我说,中卫城有两万兵马,都在东城外校场大营!”

    “主帅是博洛,大……胡人的端重郡王博洛!”

    “还有新任的四省总督洪承畴!”

    李定国喜道,“很好,这二人在什么地方?”

    “博洛住在城北的高庙保安寺!”

    “洪承畴在城中文庙!”

第一百四十五章 贰臣第一人

    文庙之中,五更才过,仆役就到了内堂轻声唤,“老爷,老爷,五更了。”

    很快洪承畴回话,“知道了,掌灯!”

    仆役得到回话,一挥手,六个婢女就快步走了进去,有的送暖炉,有的掌灯,有的伺候洪承畴穿衣,有的准备热水净面。

    洪承畴本是大明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失败剃发投降满清,据传松锦之战后,崇祯帝得到消息,洪承畴殉国,便为其开坛祭祀,每七日祭一坛,正当祭祀第九坛时得到消息,洪承畴不仅没有死,还做了满清的幕僚。

    洪承畴为满清入关出谋划策,多尔衮迁都北京后,采纳洪承畴的建议,迅速收降整个北方。清兵南下江淮之时,依洪承畴之策,成功招降郑芝龙。

    若不是剃发易服引起汉人抗争,万军趁机在安庆一战打败清军,满清就要和历史一样,成功南下福建,荡平整个南中国。

    诸多汉奸之中,洪承畴对华夏造成的危害,堪称第一,难怪后来《贰臣传》中,把洪承畴列作贰臣第一人。

    洪承畴年已近六十,本就睡眠不好,做了贰臣之后心神不安,入梦总有各种鬼怪,一直有五更就起的习惯。

    婢女给洪承畴穿好衣物,又用热水给他净面,一切收拾妥当后,洪承畴走到屋外,院中白雪堆积竟有半尺深,洪承畴抬头望了一眼东方,那里的天空已经褪去漆黑,现出了一抹如海一般的深蓝色。

    洪承畴照例到了书房,还未坐定,忽然有兵士来报,“总督大人,敌兵进城了!”

    洪承畴神思一转,笑了笑道,“可听到五更的更声?”

    兵士道,“听到了!”

    洪承畴道,“退下吧。”

    兵士道,“大人,敌兵已经进城,如何处置?”

    洪承畴拿过一本书,眼也不抬道,“更声如常,怎么会有敌兵,大概是有俘虏作乱,等天明再去剿灭。”

    兵士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又有兵士慌乱的冲进来,“总督大人,不好了,城被攻破了,敌兵正冲文庙而来。”

    洪承畴放下书,面露一丝诧异道,“怎么可能,中卫到固原四百里地,昨日傍晚固原的战报才送到,敌兵怎么可能一夜就能到。”

    兵士道,“千真万确,有大队兵马从南大街过来。”

    洪承畴侧耳听了听,并没有刀枪厮杀之声,“你可看清兵马衣着旗号?”

    兵士道,“大人,夜太黑看不清楚。”

    洪承畴重新拿起书道,“无妨,大概是风雪太大,有驻防的兵士来索要衣物,等天明犒赏一番就好。”

    等兵士退出房门,洪承畴思虑一番,放下书走出房门,朝东方的天空看了看,深蓝已经变成了深紫色,天就要亮了。

    昨日傍晚得到固原的军报,华夏军已经打下了固原,胡全才自杀殉国,洪承畴和博洛商议,今日博洛带兵去夺回固原,昨夜已经将兵马都集中到东关城外校场。

    “来人!”

    洪承畴唤了一声,仆役跟在身后应了一声。

    “去请博洛郡王,早些出发。”

    仆役得令匆匆离去,不过很快就惊慌的跑回来,“老爷,大事不好了。”

    洪承畴向来要求手下人要有养气的功夫,讲究个遇事不要慌张,

    见这仆役跟了自己这么久,还是如此表现,怒道,“什么事慌慌张张的,老爷我平日怎么教你的?”

    仆役已经顾不上这些,急忙道,“老爷,文庙被兵围住了,大事不妙啊!”

    洪承畴道,“看清是哪营的兵了吗?”

    仆役道,“看不太清,黑乎乎一大片的兵。”

    洪承畴道,“带本官去!”

    仆役引着洪承畴朝大门去,已经有大队兵马进到文庙中,天色已经微亮,洪承畴看见为首几人正朝自己这边过来。

    洪承畴喝道,“本官在此,何人敢放肆?”

    谁知对面那人丝毫不为所动,边往这边走,边道,“莫非你就是洪承畴?”

    走的更近些,洪承畴终于看清,来人一身藏青服装,哪里是驻防的清兵,这个服饰久有耳闻,分明就是盛传的华夏军打扮。

    洪承畴心中一惊,随即强自镇静下来,“你是何人?”

    那人上下打量一番,兴奋道,“你真的是洪承畴?”

    洪承畴道,“正是老夫。”

    那人笑道,“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我万军竟然真的能活捉洪承畴。”

    在南门瓮城得到清军主帅消息后,万军想亲眼见一见传说中的洪承畴,便和李定国分头行动,由李定国带兵去高庙保安寺捉拿博洛,自己则亲自带兵去文庙捉拿洪承畴。

    为了防止洪承畴逃跑,万军等兵马团团围住文庙后,方才带人进到院中,谁知这洪承畴起的倒挺早,天还没有大亮,人竟然已经在院中。

    万军把洪承畴带到大殿中,欣喜的打量一番,骂道,“洪承畴啊洪承畴,你这个老汉奸,人家崇祯皇帝都在北京给你摆祭坛了,你这边倒好,不仅没死还当了汉奸,你说你白活这么大岁数。”

    洪承畴也不下跪,面不改色立在殿中,“谁愿受被俘之辱,松锦之战若不是朝中促战,老夫岂会大败受辱。明朝廷昏聩无能,从万历朝以来,在辽东屡战屡败,崇祯朝内外交困,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是天命已失将亡之相,士为知己者死,大清以国士待我,岂有不报之理。”

    万军冷笑道,“满清以国士待你,那崇祯皇帝待你可薄,你如何不报?”

    洪承畴道,“怎么不报,我被俘之后,绝食求死,正是欲报国恩。”

    万军道,“那你倒是死啊,怎么没死,所谓绝食求死,不过是你演的一场戏,想用忠贞给自己卖个高价罢了。”

    洪承畴面色一红道,“你胡说,我是一心绝食求死。”

    万军拍掌道,“好好好!来人,把这厮押在马厩中严加看管,成全他绝食求死的心愿。”

    兵士拖着洪承畴下去,万军唤来传令兵,“城北怎么样了?”

    传令兵道,“方才李将军传信来,他已经捉住了博洛,正带兵去东门外收降校场清军。”

    万军放心不下,点上兵马朝东门去支援,东门瓮城之外,隔着一道河有一座东关城,城上已经打起了华夏军的旗帜,东关城被河流围住,往东是一座巨大校场。

    大片的军营之外,李定国正带人戒备,见到万军过来,李定国迎过来道,“托元首洪福,我军已经掌握了整个大营,此战大胜啊!”

    万军道,“哪里是托我的福

    ,明明是定国奇谋善断,托你的福。”

    李定国道,“元首谬赞了,末将不敢居功。”

    万军笑道,“这是哪里话,领兵一日两夜奔袭四百里,冒雪夜入中卫城,如此大功,我可不跟你争。”

    李定国一挥手,兵士推出一个绑缚着的胡人道,“这是胡人的郡王博洛,交给元首处置!”

    博洛双手被绑在身后,哭丧着脸眼皮也不敢抬一下,早上被李定国从被窝里拖出来,一路拖到东关城才给了一件衣物。

    李定国用博洛之令,顺利收降校场大营之后,见他已冻得半死,又赏了几件衣物,这会才缓过气,万军道,“好,非常好,押下去好生看管。”

    奔袭两昼夜,大军虽然大胜,不过已经是强弩之末,李定国将兵士分作三部,轮流在城中休整五日。

    第五日,艾能奇和崔子义方才带着兵马匆匆赶到中卫城。

    充实兵力之后,由李定国和艾能奇带兵,继续向银川进发,收复其他州府。

    万军将城中诸事交给崔子义,自己闲来无事又想起洪承畴,算来已经是第五日,不知洪承畴是否已经饿死,万军唤来侍卫,带着自己到马厩去。

    为了关押洪承畴,马厩中已经清空,不过空气中依旧充斥着牲畜特有的臭味,洪承畴把草料集中在马厩一侧,身子蜷缩在里面,看不出来是死是活。

    万军叫了一声,“洪承畴,你还活着吗?”

    草料堆里没有动静,万军又叫了一声,“洪承畴?”

    兵士正欲进去探查,草料中的人忽的翻动一下,歇了一会儿爬起身道,“多谢大人挂怀,老夫还有一口气!”

    万军道,“据说当初你也是绝食了五天,后来范文程去劝说,你就降了,算来今日刚好第五日,你不会心中也想投降了吧?”

    洪承畴等了五日,料定万军会来劝降,今日万军果然来了,心中本想半推半就借坡下驴,谁知万军这话问的奇怪,一时不知如何回话,愣了良久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能夺志,大丈夫岂会惜身乞降。”

    万军道,“说的好!”

    转身对看守的兵士道,“你们可看好了,有什么事及时来报!”

    说罢,也不管呆在当场的洪承畴,万军快步离开马厩,边走边掩住鼻子道,“这马厩也不清理一番,这味道也太大了。”

    第二日午后,看守的士兵忽然来报,“元首,洪承畴求见元首。”

    万军跟着兵士到了马厩,“洪承畴,你有什么事要见我么?”

    饿极的洪承畴哪还顾得上摆姿态,跪在地上道,“大人恕罪,洪承畴愿降。”

    万军笑道,“昨日才说大丈夫岂会惜身乞降,怎么今日就变了?”

    洪承畴有气无力的哭道,“大人英雄降世,老朽有眼不识泰山,恕罪恕罪,请大人准在下做您的幕僚。”

    喘了几口粗气,洪承畴又道,“在下一定为大人出谋划策,助大人早日驱逐鞑虏。”

    万军道,“你想多了,我军中人才济济,不缺你这一个老汉奸。”说罢万军头也不回离开马厩。

    第二日一早,看守的兵士来报, 昨夜饿极的洪承畴,扑到马粪堆中大口吞食,不料竟被噎死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西变局

    自从崇祯十五年,洪承畴投降满清,先是做黄台吉的幕僚,随后受多尔衮重用,算得上满清朝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汉臣。

    如今李定国奇袭中卫城,两万清兵被俘,博洛被俘,洪承畴身死,满清在宁夏花大力气布的局,瞬间就被打的粉碎。

    在盐池和安定堡一带驻防的吴三桂得到消息后,再无半点战心,带着手下兵马匆匆退往贺兰,又从贺兰出长城逃往乌海。

    吴三桂一逃,宁夏的清军一扫而空,地方府县再无半点余力,李定国和艾能奇兵分两路,所到之处无不开门献降,很快华夏军沿黄河两岸,收复整个宁夏。

    十月末,万军接到章胜的消息,不得不尽快返回关中,万军命艾能奇驻守银川,防御长城一线,李定国返回中卫,防御兰州方向。

    万军则带着崔子义匆匆赶回长安,旧秦王府改作的元首府,现在是帝国的最高权力中枢,章胜、文安之等人聚在府中的承天殿。

    章胜的情报涉及极多,大部分在万军不在的时候,已经由其他几位柱国商议处理,唯有最重要的这几件事,必须万军做决断。

    一个是山西的消息,姜瓖割辫反清之后,自称兴汉大将军,与阿济格大战于大同府,大败之后只能龟缩在大同城中,十月被部下杨振威杀死,清兵拿下大同府,随后清军南下太原府,和李过部华夏军交战。

    一个是从广东传回的消息,华夏军使臣说降朱成功,十月初朱成功打着华夏军的旗号,正式发兵东南大岛。

    一个是安庆的消息,济尔哈朗久攻安庆不克,兵马撤回了南京,赵勃元请派兵马夺取南京。

    郑成功收复台湾,这是万军最不担心的事情,现在郑成功发兵的时间,比历史上收复台湾的时间要早十数年,荷兰人在台湾岛时日更短,此时的热遮兰城防御肯定更弱,以郑成功的兵力足够应对。

    安庆的事情比较棘手,江南是个烂摊子,士绅都被大明朝廷惯坏了,上次华夏军进入江南,就已经切身感受过。

    正所谓不破不立,按照万军的想法,还是让满清去拔刺,华夏军再捡现成的,可是赵勃元的族弟赵勃济还在江阴,江阴孤城自从士绅叛乱至今,已经坚守近两年。

    赵勃元来信道,好在我军的战舰犀利,往来胡人无法阻拦,靠着舰队补给,胡人的围攻之策暂时无法拿下。

    清兵二下江南,可没对这群软骨头士绅客气,不过万军可不想去跟这些人精玩门门道道,“安庆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江阴的事必须要解决,那就把长江的舰队都交给赵勃元,能靠江运,就加大江运量,让江阴再坚守些时候,不行就用舰队给撤回来。”

    “至于这山西嘛!”

    山西的情况变化最大,按照历史进程来说,山西的姜瓖要等到今年的十二月才会起兵叛清,大同叛清之后最少要坚持到明年的十月,可现在的情况是五月大同就已经举旗造反,早了整整七个月。

    如今才十月,大同的反清军仅仅坚持

    了五个月,姜瓖就已经身死,比历史上败亡的时间早了一年。

    新式火器的技术扩散,带来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清兵从鹿城掳掠工匠,得了许多华夏军的新式火器,乌真超哈营的战斗力比以往更强,五个月就解决大同的姜瓖。

    相比较于其他两个消息,山西的变化才是最让万军担心的,满清对新式火器的消化程度有多大,手中有多少装备。

    “山西的仗怕是不好打!”

    万军道,“打探清楚了嘛,山西的清兵有多少?”

    章胜道,“情报说,大概有满八旗三万五千,蒙古八旗两万,汉八旗四万人,另外还有绿营十八万左右。”

    万军道,“十八万,算下来近二十八万。”

    章胜道,“大同距离京畿不过三百里,满清自然是极为重视,不仅仅是从京师抽调一切可用的满、蒙、汉军投入山西战场,而且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亲自率兵征讨姜瓖,另外还有统领乌真超哈营的阿济格,和硕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承泽郡王硕塞,能调遣的人都在山西。”

    万军笑道,“这姜瓖闹得排场如此之大,倒是给我们争取了很宝贵的时间,死的也算是有价值了。”

    章胜道,“满清对姜瓖叛乱十分痛恨,大同城破之后,清军对大同府、朔州、浑源等地进行了大规模屠城,大同城最为惨烈,数十万军民只剩下五个重案犯!”

    此话一出,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满清残暴令人震惊。

    崔子义连连唱道,“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永离三涂苦,早登东极府……”

    万军心头颤了一下,当初在扬州所见的惨烈场景,忽然在眼前浮现出来,本以为华夏军兵威渐盛之后,已经可以改变许多悲惨的历史,如今“大同之屠”还是发生了。

    “可恶啊!”万军一拳砸在桌面上,心中懊悔不已,当初若是集中兵力援助姜瓖,大同之事必定不会发生。

    姜瓖本是明朝大同总兵,李自成攻占山西时,姜瓖投降大顺,随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李自成败出北京,姜瓖再次迅速叛变,杀死顺军守将张天琳,将大同拱手献给清军,满清兵不血刃拿下大同,李自成的山陕防御土崩瓦解。

    姜瓖墙头草一般投降叛变,万军心中十分不齿,因此姜瓖反清之后,万军拒绝了姜瓖的示好,进入山西的兵马也未能有效牵制。

    为将者,不可因自己的好恶行事,因为一个决策,关乎千万人的生死。

    章胜和文安之等人齐声道,“元首节哀!”

    万军心中懊悔化作怒火,咬牙道,“屠戮百姓的战争犯,我必要他们付出代价!”

    章胜道,“山西地势重要,多尔衮将整个京畿和华北的兵力都投入山西战场,扑灭姜瓖之后想必不会善罢甘休,从太原府南下若是控制了黄河以北,风陵渡口到长安不过两百里,今后关中不得安宁。”

    万军道,“敌人想毕其功于一役,那就在山西,和胡人决战!”

    “传令,孙可望、李文龙部拿下神木后,兵发保德州,牵制满清侧后。”

    “传令,刘体纯、吴三奇率新军十三万,支援平阳府。”

    “传令,从河南抽调卢大勇部五万增援山西战场。”

    山西本就有李过、常建部三万兵,后续调入何定川部一万五千兵,再加上此次增援十八万兵马,共计二十三万。

    调集二十三万华夏军,和二十八万清军决战,这一战若胜,整个北方的清军都将遭受重创,乘胜一举拿下整个京畿也不在话下。

    万军商定出兵方略,在府中与王欢小聚两日,第三日和新军一起出发前往韩城,在韩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河津境内。

    河津境内有黄河的一大支流汾河,新军的辎重借汾河水运往平阳,平阳府东连着上党,西靠着黄河,南可通关中洛阳,北接着晋阳,清军想要南下,平阳府是必经之处。

    清军以多罗郡王瓦克达、承泽郡王硕塞为先锋,骑兵一日前已经杀到平阳府,和华夏军短暂交手之后,退到洪洞县一带,等候主力部队。

    随着万军和华夏军主力抵达,华夏科学研究院的成果,巨大的热气球从平阳府城升起,从空中监视着清军的动向。

    万军将兵马分成五部,由常建率领一部驻扎在汾河西岸,李过率领一部守在平阳府城,刘体纯率领一部驻扎在洪洞县和平阳府之间,汾河支流沮水河的南岸,吴三奇驻扎在沮水河的上游,万军亲自率领一部作为预备力量。

    万军抵达平阳府的第二日,前方的探马回报,清军主力抵达洪洞县。

    傍晚时分刘体纯部开始传回消息,清军开始躁动起来,大群斥候跨过沮水河,向南岸渗透过来。

    华夏军和清军的斥候在沮水河一带开始接触,侦察兵向来都是从军士中挑选精锐担任,双方都拼命想守住己方的秘密,窥探对方的情报。

    双方的战略大决战,在沮水河两岸,在散布开的斥候中,率先展开。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战之前的试探和沉寂,就像暴风雨前的空气,沉闷且压抑。

    随着前军不断回报,万军按耐不住心绪,将预备兵团交给卢大勇率领,自己带着亲卫,到了沮水河岸刘体纯营中。

    刘体纯的大营北临着沮水河,西边是壮阔的汾河,寒风吹动军旗,猎猎作响。

    满是荒草的原野上,不时传来一声枪响,或是马的嘶鸣声,或是人的惨叫声,这是众多的斥候在原野上战斗。

    到了傍晚时分,除了极少数称之为“夜不收”的精锐,大部分斥候撤回营中,万军见他们许多负着伤,不过神色之间战意高涨。

    中军大营里,火光映照着万军和刘体纯的脸,火光晃动无常,宛如此刻万军的心绪。

    大战在即,万军虽然相信华夏军的战力,不过心中依旧无法片刻安宁!

    “想来就是明日,清军主力就会行动!”

第一百四十七章 平阳决战

    第二日一早,晨曦从天边露出,太行山的阴影,如幕一般遮在天边。

    仿佛能听见决战的倒计时,万军一夜半梦半醒,天还没亮就早早的起来,跨上战马在营中穿梭。

    士兵们已经用过早饭,各营都喊着号子开始集结。

    大营偏北,靠近沮水河的地方,万军看见熟悉的东西,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正在预热,随着火焰炙烤,热空气一点一点充填进热气球中。

    万军驻足观看,足足有一刻钟,热气球慵懒的颤抖一下,球体缓缓漂浮起来。

    晨光愈来愈强,终于太阳从东南天升出来,红彤彤的光印着这片汾河谷地,寒风吹枯草,白霜凝长刀。

    万军呼出一口气,白色的烟在风中飘远,消散。

    这是十七世纪的早晨,寒冷,肃杀!

    万军在大战之前,心神摇曳念头不断,终于,一个士兵跑过来,“报,胡人动了!”

    斥候间的小规模厮杀已经结束,这是大战开始的信号,满清大队兵马开始行动了。

    大队华夏军兵马集结开出营地,正在此时,空中的热气球上,观察兵拿着红旗,快速的挥舞着,划出一个大大的红色叉号。

    营中凄厉的喇叭声响起,士兵们开始快速往壕沟中躲藏。

    万军忘记这个旗号代表什么意思,不过很快他就看见观察兵看到的东西,远处的天空,从满清大军的方向,飞起许多烟尘。

    密密麻麻的火箭弹带着白色的尾迹,正呼啸着朝这边飞过来,火箭炮本是万军带到这个世界的武器,现在满清大军正在用火箭弹攻击自己,万军顿时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梦幻感。

    很快,第一波火箭弹落下,在华夏军大营所在的沮水河南岸爆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嗖嗖嗖!”一根接着一根,身处火箭弹爆炸的范围内,万军才感觉到这种攻击的恐怖之处,漫天的烟尘之中,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爆炸笼罩,死亡俯视众生,恐惧攫住人的心脏,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的爆炸会在何处。

    身旁的亲卫惊呼一声,“元首,快看!”

    顺着亲卫手指的方向,万军看见早上从营中放出的热气球,一枚火箭弹穿透了巨大的气囊,热空气从破损处迅速的逃逸,涨圆的热气球迅速的瘪了下去。

    在万军的注视中,热气球失去了浮力,开始加速坠落,消失在一片烟尘之中。

    大营中到处都是烟和火,随着最后一声爆炸声,火箭弹的轰击停歇了。

    有军官来找万军,是刘体纯担忧万军的安危,派人来寻他。

    “元首,刘将军请您往后方撤。”

    万军犹豫了一下,方才火箭弹的轰击实在是太过骇人,不过自己如果撤了,士气怕是会更加低落,“我们的火箭炮呢?”

    士兵道,“辎重都在平阳大营,这边的火箭炮只有车营带了些。”

    万军难压心头的怒气,“给我打回去,另外让李过多送些火箭炮来。”

    很快刘体纯找了过来,见到万军无事,连忙上前道,“元

    首没事吧,胡人居然也有了咱们的火箭炮。”

    万军道,“技术的扩散是难免的,咱们用火箭炮轰他们,他们早晚会得到这种武器。”

    刘体纯颇为惋惜,“如此凶悍的武器竟然被胡人掌握,难怪大同城那么快陷落。”

    万军道,“清军大概是要进攻了,快集结兵力。”

    大队的华夏军在号子声中,在沮水河岸边开始列阵。

    万军穿过残破的大营,烟与火之间,倒着许多华夏军士兵的尸体,这一波轰击,刘体纯大营损失很惨重。

    “嗖嗖嗖”,几声响起,是华夏军营中的火箭炮开始发射,箭体拖着白色的尾迹,呼啸着窜上天空。

    万军望了一阵,心中的怒意消去几分,心中暗想,还要更多才行,用火箭炮洗地,让胡人知道谁才是火箭炮的祖师爷。

    过了许久,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爆炸声,清军的攻击始终没有出现。

    正在纳闷间,有兵士骑马赶到,“报,胡人在河西岸。”

    兵士勒住马匹,跳下来急道,“主攻方向是河西岸,清军主力猛攻常建军大营。”

    常建军在汾水的西岸,主要是防御满清骑兵侧翼穿插,现在胡人竟然以西岸为主攻方向。

    刘体纯道,“没道理啊,胡人打西岸有什么用,只要平阳在我们手上,他们在这里根本站不住脚。”

    万军想了想道,“胡人擅长围点打援,不管他们想干什么,我们不是明军,跟他们打,正面打败他们,击溃他们,我们有这个实力。”

    刘体纯点了点头,“跟他们干!”

    万军道,“让李过部过汾水河,其余各部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

    汾水河西岸,常建的兵马退到姑射山下,以刘家寨为中心列阵防御。

    大队的清军猛烈攻击着华夏军阵地,枪炮声中常建看的分明,清军的骑兵始终没有出动,乌真超哈营的兵马也聚在远处,只有绿营的炮灰在拼杀。

    按照这种打法,想要突破华夏军的防御阵线,常建觉得根本不可能,营中几架子母连发枪还隐藏着,留在最关键时刻使用。

    绿营猛烈的进攻并未持续很久,午后两刻绿营的攻势停歇,从姑射山南侧传来的枪炮声忽然大作,清军阵中一直未动的乌真超哈营旗帜,开始缓缓向南移动。

    李过部渡过汾河,试图联系上常建部,不过很快发现清兵在外围,沿着姑射山设置了防线,大批的绿营兵在挖掘战壕。

    李过派出四个团尝试进攻清军,发现清军已经在南侧构筑了土墙,更让李过吃惊的是,他发现清军投入战斗的兵马,使用的火枪和华夏军射程威力极相似。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清军依托着土墙开火,子弹密集的朝华夏军打过来,华夏军伤亡剧增,李过将进攻的兵马增加到十个团。

    双方激战大半个时辰,乌真超哈的红衣大炮运到,三十门大炮架起,黑洞洞的炮口朝着李过大营。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大炮声响起,三十门红衣大炮接连不断的朝着南部轰击,十数斤的炮

    子在火药的助推下,飞过近一千米的距离,砸在李过部华夏军阵中。炮子在新军的车营中横冲直撞,触之则伤,碰之则亡。

    组织进攻的军官来找李过,“清军的火力太猛,进攻的兵马伤亡太大。”

    李过心中极不甘心,愤怒的五官几乎都要扭曲在一起,李来亨和自己都是顺军降将,可是李来亨在云南一战大败沙定洲三十万兵,在华夏军中传作战神。

    自己现在带兵和清军对阵,却连一道防线都撕不开,李过愤怒不已道,“把损失太大的团撤下来,再派八个团上去。”

    军官道,“将军,胡人有红衣大炮,我们需要大炮。”

    李过知道这个问题,可是带兵从平阳城过河时,大炮这些辎重都留在城里了,向万军求援的话,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无能,自己比不上李来亨么?

    李过无奈道,“如果我们的火箭炮带过来就好了,现在哪来的大炮。”

    军官道,“向平阳府求援吧!”

    李过道,“还没到时候。”

    傍晚万军开始注意到汾河对岸的炮火,相对于其他方向,李过部的战火激烈程度惊人。

    万军渡过汾河来到李过营中,一问之下,万军吃了一惊,李过部三十个团,已经打残了二十二个。

    万军不可思议道,“这仗是怎么打的?”

    李过早已经死心,仗打到这种程度,还想跟李来亨比,李过道,“胡人把常建部围在姑射山,南侧构建了防御阵线,他们的火器极为犀利。”

    正说话间,“轰轰轰”炮声响起,李过道,“元首你听,胡人的红衣大炮,炮声与其他的炮声不同,这炮打的极远。”

    万军叹道,“既然敌人炮火犀利,为何还要兵士冲阵,怎么不求援。”

    说罢,万军对信使道,“让卢大勇带兵来援,所有大炮火箭炮都带过来。”

    派出信使后,万军对李过道,“你跟我去阵前查看。”

    两人带着亲卫出了中军大营,一直前进到阵线前,伤亡惨重的华夏军已经开始撤下,清军防线前的荒野上,倒满了华夏军士兵的尸体。

    万军伏在汾河岸的荒土堆上,努力朝着清军阵线眺望,望了一阵,万军忍不住道,“要是有个望远镜就好了。”

    李过道,“元首?”

    “轰轰轰”又是一阵炮声,这会离得近些,万军看的真切,暮色之中清军的火炮排成一线,朝着华夏军阵中一门接一门的喷出火焰。

    万军道,“他们的火枪能打多少步?”

    李过道,“和我们的差不多,大概有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他们依着土墙,我们的兵士没有遮挡,所以……”

    万军撤回身道,“所以你就把兵都派上去硬碰硬?”

    李过羞愧不已,不知如何回话,万军道,“你有没有打探清楚,对面主将是谁?”

    李过道,“是清军的乌真超哈营,主将是孔友德,统帅是阿济格。”

    闻言,万军道,“他娘的,这阿济格倒是学聪明了,用我们华夏军的战术对付我们。”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634/ 第一时间欣赏烽火明朝最新章节! 作者:南风前辈所写的《烽火明朝》为转载作品,烽火明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烽火明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烽火明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烽火明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烽火明朝介绍:
一场星际实验中,万军的太空舱意外穿越,时间线正在1644年大明崇祯皇帝殉国的那天。此时李自成攻入北京,明王朝势力退守南方,新兴的满清政权虎据关外。此时俄罗斯人侵入外兴安岭,荷兰人占据台湾,葡萄牙人租借澳门,西班牙人殖民吕宋。这是近代的前夜,曾经的东亚霸主能否在血与火中涅槃he......烽火明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烽火明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烽火明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