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烽火明朝TXT下载烽火明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烽火明朝全文阅读

作者:南风前辈     烽火明朝txt下载     烽火明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十九章 以杀止杀

    随着石牌镇之战落下帷幕,清军前出到了金鸡岭阵前,双方互相打量着对方。

    阿济格立在马上,心中十分畅快,首战就歼灭华夏军近一万人,这可是少有的大胜,汉阳夜遁的耻辱似乎也缓解了很多。

    前锋胜利的喜讯飞信传达多铎,傍晚时分,多铎率着大军由临江镇到了石牌镇,在石牌镇东南安营扎寨。

    清军的营地连绵数十里,夜晚的营火连绵不绝,好似一条火点的河流。

    万军在金鸡岭的营寨上观望,黑夜之中连绵的灯火,这一幕让万军想起了以前在太空舱凝望地球的日子,每一个火点,就是一个百万人聚集的地方,充满了人类社会的生机。

    可如今,这些火点却充满了肃杀之气,明日的大战之后,营火照耀的地方,又有多少人会变成冰冷的尸体啊!

    清军的营地中,多铎坐在堂上,阿济格、吴三桂、耿精忠、刘良佐、刘泽清、李成栋一干将领分坐堂下。

    阿济格意气风发的将首战情形说给众人,吴三桂等齐声赞和,“王爷英勇无敌!”“王爷威武!”

    多铎阴郁多日的面上也露出一丝喜色,“英亲王此战大涨我军士气,一定上报摄政王为你请功。”

    金鸡岭中,华夏军的大营中,灯光之下,万军、崔子义、陈霸蛟、何初一等人相对而坐。

    陈霸蛟面色痛苦,众人一起安慰陈霸蛟。

    万军心中也是十分忧虑,本来就兵马少,这下四个师直接报销掉一个。

    可是还是要鼓舞士气,万军道,“这一次好在三个团的火枪兵安然撤回,我们坚守金鸡岭,等张午阳和陈新民的援兵。”

    派出一个师作为佯攻,三个师趁机在金鸡岭修筑阵地的计划说不上错,要说错,只能是没有想到清军骑兵追击的速度,如果把四个师所有骡马全部给陈霸蛟,未必不能安然撤退。

    可是如今再想这些有什么用,众人商议一阵,各自回营静等第二天的大战。

    第二天太阳尚未升起,东方的天空刚从深蓝变成紫色,晨曦之中摇曳的灯火就多了起来,人喊马嘶之声不断响起,两军都开始为作战准备着。

    等东边的天空从紫色变成淡紫色,再变成粉红,最后变成一片橙黄色,大地上的炊烟连成一片,黑压压满是人头攒动。

    饱餐一顿后,清军阵中率先响起震天的战鼓,似乎整个天地之间的风,都因这漫天的肃杀之气而变得缓慢起来。

    数万清军朝着华夏军的阵地缓缓前进,这些人多是在淮南投降的明军,随着刘良佐和刘泽清投降多铎,由于军备不足,许多人还穿着明军的衣甲,不过没戴头盔,光光的脑袋上露着泛青的头皮,许多都是这几个月才剃的头。

    在剃发之前,许多人觉得不过是又换个人效命而已,换一家朝廷吃饭,当满清人剃发的命令传来,剃了头发才知道,是真的要背弃汉人的传统,投靠胡人做蛮夷了。

    可是天下的局势,向来不因为几个人的想法转变,等发觉情况不对时,已经不可挽回,单凭几个军头起兵反清已经没有意义了。

    远处的天际是五颜六色的旗帜海洋,大队的清兵踩着鼓点压了过来,就像是人头的浪潮。

    吃过早饭之后,万军登上金鸡岭的巨石,这里视野十分开阔,战场一览无余。

    相比于热闹的清军

    ,华夏军阵地一片肃静,各部的军事长官已经做过最后的战争动员,所有的火器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敌人进入射程。

    万军眯着眼睛望着远处的清军阵地,隔得太远,始终看不清敌人的火力配置,红衣大炮是清军最关键的重火力,清军攻打扬州时大概有二十门,这一战不知红衣大炮会在何时登场。

    不过一旦发现对方使用红衣大炮,万军就用火箭炮进行覆盖轰炸,此时还不到火箭炮出场的时候。

    华夏军与清军作战已久,已经没有必要隐藏火枪的射程,当清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三百米的距离,金鸡岭下朝前突出的阵地上,指挥官已经下达了射击命令,阵地上爆发出一阵枪声,大片的火药青烟被风吹动,飘舞到金鸡岭连绵的青山中。

    又是一阵“嘭嘭”的巨响,第二排火枪响起,阵前的清军再次倒下一大片。

    清军举着大木盾,冒着枪火往壕沟里填土,把据马桩砍倒。

    随着每一阵枪响,许多铲土的清军跌进壕沟,成为填沟的材料。

    虽然伤亡很大,不过阵后的多铎不为所动,这些人在他的头脑中,本来就是消耗品。

    枪声持续到午时,清军终于退了下去,阵前两百步的壕沟已经被填上了两段。

    午后清军的进攻再次开始,这一次不知从哪里押来了许多百姓,这些平民恐惧的哭叫着,却无人关心他们的死活。

    等百姓压到,李成栋拍马而出,到了这些百姓前面,高声道,“朝廷顺天承命,攻灭贼人,让你们来协助作战,凡是有功的必有重赏,谁要是敢抗令逃跑,别怪大清的刀兵不留情面。”

    李成栋本是明朝江北四镇之一高杰的手下,高杰被杀之后,李成栋投降了清朝,靠着攻略浙江福建,俘虏明朝隆武皇帝的功劳,李成栋受到清廷的垂青。

    嘉定的汉民起兵反对剃发时,整个城前后被李成栋屠杀三次,堪称泯灭人性。

    被清军抓来的数千百姓,拿着木棍和铁铲,战战兢兢的前进。

    清军混在百姓之中,一同朝着往华夏军阵地开进,在华夏军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填坑开路。

    清军这一招在面对明军时屡试不爽,每当明军固守阵地,清军无法攻克时,就会抓来许多百姓,清军混在其中一同前进,因为无法朝着百姓下死手,往往明军的阵地就会很快被攻破。

    此时华夏军面对着相同的困境,大片被驱赶上前的百姓,一边大声求华夏军不要放枪,一边协助清军清理阵地前的障碍。

    望着大片哭喊求饶的百姓,阵地前方的指挥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将情况上报给了总指挥何初一。

    何初一也无法做出抉择,只能选择寻找万军下命令,却被陈霸蛟一把拦住,“你看这些百姓都是剃了发的,分明就是我华夏军的敌人。”

    何初一心中不忍,“这些人虽然剃了发,但是都是汉民,都是华夏百姓啊,华夏军怎么能杀死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我,我做不到!”

    清军很快又填上一条壕沟,再往前进,已经连华夏军黑乎乎的的枪洞都能看清,阵地的百性见华夏军没有放枪,心中欣喜,有人跪在地上哭着高声叫喊,“大人啊,我们是平民老百姓啊,不要开枪!”

    许多清军混在百姓中一起喊,“我们都是汉民啊,手下留情啊。”

    “五百年前是一家啊!”

    清军再往前推进,进入一百五十步依然没有枪声响起,清军心中开始窃喜,果然这一招对付汉人的军队是百试百灵的。

    可是他们许多人忘记了,自己挂着辫子之前,也曾是一个汉人,如今华夏军不忍同胞相残,这些人反而心中庆幸,催促百姓行动快些,尽快杀进华夏军阵中。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正在何初一纠结之时,崔子义赶到,略一沉吟道,“开枪杀民的难题,怎么能让万大人来做。”

    何初一道,“你听,百姓就在阵前哭喊,我们如何能下得了手!”

    陈霸蛟咬着牙道,“你这是妇人之仁,你忘了我那些死掉的兄弟了?这些人都是剃头易服了的,如今冲击我阵,就是敌人啊,快杀光他们!”

    崔子义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开枪救下几千个人,可是清军击败我们,到时候要死的可是几十万几百万。”

    几人说话间,万军已经从金鸡岭上过来,方才华夏军阵地枪声停息,万军已经发觉情况不对。

    此时听到风中传来的哭喊声,虽然有些方言发音,但是都是正宗的华夏子民,可是如果不开枪,等他们帮助清军填平了壕沟,冲破了阵型,华夏军只能败退武昌,这四个师能在骑兵的追杀下生还几人?

    即便退到武昌,胡人再用这一招,华夏军还能往哪里退?

    崔子义也不再言语,几个人静静地望着万军。

    万军环视众人,对着何初一点点头,冷声道,“你是阵地总指挥,岂不知以杀止杀!”

    陈霸蛟面色一松,大声道,“大人英明,如果我军受制于敌人这一招,敌人必定还会接二连三的用这一招,只会有更多百姓受难!”

    何初一嘴唇哆嗦着,“大人,我请辞阵前总指挥,我下不了这个命令。”

    陈霸蛟道,“大丈夫岂能优柔寡断,此事就由我来做吧!”

    万军道,“好,那就由你任阵前总指挥,去吧!”

    陈霸蛟领了命令离开了,不一会沉寂已久的枪声再次响起,连几门火炮也在一起开火。

    阵前正在填壕沟的百姓被打死了一大片,百姓遭此打击忘记了哭喊,全都愣在当场。

    夹在在百姓中的清军,不可思议的望着华夏军阵地,直到第二轮枪炮声响起,这些人比百姓还要惊恐,纷纷朝着后方退却。

    百姓们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纷纷往后溃逃,后排李成栋的监军大声喝阻,朝着溃逃的百姓射出羽箭,杀死许多却也是阻挡不住。

    李成栋铁青着脸,望着金鸡岭上正在迎风招展的旗帜,他怎么也想不通,这些人怎么会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开枪。

    这驱赶百姓冲阵的方法虽然能让对方无法下手,但是一旦对方反击,百姓不比士兵很容易就会溃逃,对士气的打击很大。

    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八旗传令兵过来,招呼李成栋到多铎帐中。

    妈的,这些狗日的鞑子,李成栋心中愤恨的骂一句。

    转过头,李成栋又朝着金鸡岭上华夏军阵地咬牙切齿道:妈的,这些人怎么这么冷血。

第九十章 金鸡岭下的血战

    李成栋赶到中军大帐,多铎坐在帐中,阿济格分坐左下,见到李成栋进来,阿济格脸上显出怒色,骂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不仅毫无进展,反而损害大军的士气,你这个蠢货。”

    李成栋心中暗骂,驱赶百姓冲阵本来就是你们胡人的计策,如今反而怪罪到我头上。可是李成栋只能在脸上挤着笑容道,“王爷,属下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能对百姓下死手啊,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帐中蒙古将领吴巴士瞥了李成栋一眼,心中暗骂:这人好不要脸,自己明明是个汉人,却驱赶汉人百姓去阵前送死,如今对方反击了,这厮居然骂别人丧尽天良,我大蒙古人才不会有这种货色。

    上次武昌之败,吴三桂也被驳斥,此时坐在下方也是沉默不语。

    一个满人贝勒站起身来,“亲王,大军恐怕没有太多时间,山东和江南各处都等着大军去剿贼。”

    多铎面无表情望着李成栋,心中却愈发烦闷,各处叛贼此时还不算什么,这里的战事结束,扫平各处都是手到擒来的。最危险的反而是这四十万兵马,大多都是汉人降兵,战事如果不利,一旦反噬不堪设想。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胜一场,让天下人都看到满清的刀锋依旧锋利。

    阿济格在石牌镇一战,可以说给多铎,给四十万大军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还不够,时间不站在满清人这边!

    “可恶!”阿济格道,“你这狗奴才。”

    多铎摆了摆手,止住了阿济格的话,这些汉人军头,现在要以拉拢为主,“贼人痛下杀手,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明天就不要在用这些百姓了,反而影响士气!”

    正说话间,有一个兵进来跪在地上,“王爷,觉罗巴哈那贝勒回来了。”

    阿济格和吴三桂皆是吃了一惊,当初在汉阳,觉罗巴哈那带兵追击白旺部,结果被华夏军围歼,怎么会忽然活着回来了?

    阿济格惊疑道,“觉罗巴哈那在武昌时不是被贼人杀了么,怎么会逃回来,快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有一个形容枯槁的大汉走进来,望见阿济格跪倒在地,又朝着多铎叩头,大哭道,“王爷啊,奴才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王爷啦!”

    阿济格道,“抬起脸来。”

    望着觉罗巴哈那贝勒的脸,阿济格仔细端详着,虽然消瘦了许多,不过确实是他。

    阿济格忍不住问,“在武昌时,本王让你去汉口追杀顺军,听说你部全军覆没,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给本王。”

    觉罗巴哈那道,“王爷,奴才该死啊,那日我军从正面击溃了白旺,正要全部歼灭之时,忽然有兵马从后方进攻我军,火器十分犀利,我军抵挡不住,只能朝白旺部猛攻往东撤退,谁知白旺早就投降了,贼人在白旺部后方也有援兵,奴才就率着本部与敌人死战,直到力竭才被敌人捉住。”

    阿济格听了,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冰冷的道“你的意思是做了贼人的俘虏?”

    觉罗巴哈那只觉得血气一下子都涌到头顶,瞬间有种头重脚轻之感,连忙用头叩地,磕的地面咚咚直响,“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再也没有别的话语。

    想起这些日子的经历,觉

    罗巴哈那内心苦不堪言,华夏军并没有折磨虐待他,可是万军的一招彻底摧毁了觉罗巴哈那的意志。

    觉罗巴哈那自从在汉口被俘,就已经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觉罗巴哈那破口大骂万军,谁知万军让赵勃济斩他,刀口架到脖子上又被万军留下一条性命。

    随后在汉阳八旗兵示众斩首时,觉罗巴哈那跟着几百个八旗兵一同示众之后,前面斩了近百个,轮到觉罗巴哈那时又被万军留下。

    觉罗巴哈那赴死的勇气就这样被消磨掉,在一次次刀口架在脖颈上,却又被留下性命之后,觉罗巴哈那终于屈服,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万军求饶。

    万军并没有杀死他,不过觉罗巴哈那已经变了,最初的血勇之气已经被打掉,对华夏军十分驯服。

    阿济格背靠在鎏金椅上,不再看觉罗巴哈那,这个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勇士,再没有那种悍不畏死的锐气。

    多铎道,“你既然做了俘虏怎么会又忽然回来,可是贼人让你做什么?”

    觉罗巴哈那道,“是的,贼人的首领叫万军,让我送一封信给亲王。”

    多铎好奇道,“两军交战,忽然放你来送信?莫非是要使什么奸计?呈上来。”

    很快亲兵将信呈给多铎,虽然会说汉话,可是多铎并不认识汉字,望着纸上的文字,只认得其中一个“一”字,转头对吴三桂道,“你来,念给本王听。”

    吴三桂起身走过来,双手接过多铎手上的信纸,“告清军的一封信!"

    吴三桂在心中暗道,这什么玩意儿?檄文哪有这样的?

    “清军将领,你好!两军交战,与平民百姓无关,你方驱赶手无寸铁的百姓冲阵,实在是令人不齿,今日之事的主谋必定会受到战争犯应有的惩罚。我军在此正告清军将领,两军作战,严禁利用、屠杀平民,否则一律按照战争犯对待,不接受投降。另正告所有投降的汉奸,早日迷途知返,否则他日成为民族的罪人,遗臭万年!华夏军总司令万军敬上。”

    吴三桂话音落下,帐中的汉人降将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有人偷偷望了李成栋一眼,庆幸驱赶百姓之事不是自己做的。

    “不接受投降?”李成栋心中暗骂,老子何时想过投降,只是一丝阴霾攀上心头,让他十分不快。

    阿济格道,“这是什么?檄文?”

    觉罗巴哈那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吴三桂道,“貌似这只是一封信。”

    阿济格冷笑一声,“看来贼人是怕了,越是不让我军这样,我军就偏要如此对付他们,再去抓些百姓来。”

    这时阿济格才发现,帐中之人全部低着头,怕自己被派去做这事。

    多铎道,“贼人心狠手辣,抓百姓上前,贼人一样放枪,反而拖慢我军进攻的速度。”

    阿济格冷着脸,恨道,“把这封信烧了,所有人不得声张此事。”

    想了想还是不解恨,又看着觉罗巴哈那,“你这狗奴才,乱我军心,来人啊,觉罗巴哈那贝勒贪生怕死被贼人俘虏,今日竟敢替贼人来说降,拖出去斩了!”

    觉罗巴哈那脸色苍白,大声求饶道,“王爷饶命啊,王爷!奴才跟着王

    爷征战多年啊!王爷!”

    不等他再说些什么,两个亲兵已经冲了进来,拖着觉罗巴哈那出了大帐,不一会觉罗巴哈那的呼喊声,随着一身闷响戛然而止。

    大帐之中死一般的沉寂,阿济格骂道,“还愣着干什么,快些给本王进攻,我大清席卷天下,你们谁想投降?早些站出来,本王给你个痛快。”

    随着觉罗巴哈那贝勒的人头落地,清军又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李成栋彻底放弃了用百姓冲阵,开始反复用绿营兵冲击。

    随着壕沟和据马桩清理到阵前,清军开始推着一种大盾车上前,弓箭手躲在盾车后和华夏军互射,双方的死伤逐渐增大。

    阵前硝烟阵阵,箭如雨下,枪声不绝。

    双方在金鸡岭下如此攻守数日,阵前三百步堆满尸体,万军在金鸡岭上看着这一幕,可是反而安心下来,如果按照这种战法,清军绝对无法短时间内攻破华夏军。

    此时已经是深秋,天气逐渐转凉,大别山的秋色无比秀丽,可是在这秋色中厮杀的人们却无心去看。

    安庆几十万大军毫无进展,北京摄政王的问罪诏传到了安庆大营,多铎几乎陷入癫狂。

    目前的局面他当然清楚,大清想要统治整个中国,就必须尽快结束战事,平定各处的叛乱,时间再拖久些,大清就只能和历史上的金朝一样,和明人二分天下。

    更凶险的是,满洲人整个族群只有几十万,一旦拖得形势转变,这些曾经唯唯诺诺的包衣们,还能不能掌控住都是要考虑的隐患。

    据信阳方向来信报知,北方又有一支华夏军兵马杀过来,汝宁知府刘洪起已经往淮南败退,等到这支兵马南下,两军一旦汇合,大清在江南的处境就要更加不利了。

    江南的乱民们如今已经不再是守着城,阎应元、陈明遇等乱民势力愈发强大了,张煌言奉着鲁王也在趁机四处出击,南京的明朝降将似乎也在暗中搞事。前日又有乱民冲击大清军的粮道,该死的乱民!多铎心中愈发的焦躁。

    清军派人乘船沿江往上,试图从别处包抄。

    可是鄱阳湖明军水师,全部到了长江上和清军水战,双方在彭泽大战好几日,清军在陆上压着明军打,在水上却始终无法消灭明军,两个方向上清军都陷入了胶着。

    另一路试图抄道太湖县,可是百姓早已逃到山中,华夏军利用地利和火器的射程优势沿路伏击,还没出太湖县就已经是伤亡惨重。

    无奈之下,清军只能全力围攻金鸡岭,可是始终无法冲破几十门火炮的防线,霰弹加上火枪,阵前二十步好似一道铁幕,绿营撞得头破血流依旧无法攻破。

    清军每每冲到阵前,只能躲在近三十厘米厚的实木大盾车后,用弓箭和华夏军对射,再无法前进一步。

    不过今日清军阵中又起了变化,推过来的盾车后方忽然飞起一大片烟雾,许多筒状物飞了起来,拖着尾迹朝着华夏军阵地冲过来。

    华夏军阵地中都看着清军阵地中飞起的青烟,万军从金鸡岭上也看到了这一幕,那从盾车后面一排一排飞起,拖着尾迹朝华夏军阵地飞过来的东西,万军十分熟悉这种场景。

    “这是华夏军的‘立辉式’火箭炮?”

第九十一章 破局

    万军不可思议的看着飞向华夏军阵地的火箭,崔子义在旁道,“大人这不是咱们的‘立辉一式’火箭炮,你看火箭的箭体比我们的粗些,长度短很多。”

    飞的近些了,万军看的更加仔细,这些火箭的箭体十分浮夸,漆雕着龙头龙爪,看起来十分壮观。

    不过和华夏军的火箭炮比起来,性能差上许多,有一些半路上失去了动力掉在地上,还有一些飞行轨迹忽左忽右十分诡异,只有一部分飞到华夏军阵地上空,从这些火箭从龙头位置射出十几只短箭。

    崔子义道,“这不过是大明的‘火龙出水’而已,大概是在江南缴获的火器,杀伤力有限。”

    万军心头一松,华夏军现在能依靠的只有火器优势,若是清军也掌握了华夏军的火器,那这仗就不好打了。

    忽的万军心中又开始担忧,兵器的优势只是暂时的,早晚有一天敌人也会学习,会在火器上模仿跟进,要想保持优势,必须自己在不断前进。

    万军道,“清兵的红衣大炮到现在也没出动。”

    崔子义道,“红衣大炮十分沉重,要运送到战场一般要迟滞十天左右,而且我军依山体结阵,大炮的炮子难以发挥作用。”

    万军道,“既然如此,那就用我们的火箭炮轰击敌人营地,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火箭炮!”

    山下的清军释放火箭的同时,再一次发起冲击,清军把盾车一排连着一排,竟然用盾车堆出一道盾墙,大队人马从盾墙后冲出,弓箭手抛射出一阵阵箭雨,刀斧手便朝着华夏军阵地猛冲。

    短促激烈的枪声之后,掷弹兵占着地利,把手榴弹远远地扔进密集的清军之中,长枪兵斜举着盾牌严阵以待。

    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终于清军冲上阵前,长枪兵弃了盾牌,双手举枪一起朝着清兵突刺。

    靠着个人的勇武和勇气,从枪林弹雨中侥幸冲到阵前,此时面对长枪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一个清兵面前几乎同时要面对五六杆长枪,长枪一起刺出,有攻头部,有刺胸肋,有左右封住身形,几乎是一瞬间就被刺中,随即被几杆长枪一起挑死。

    不过很快,漫天的喊杀声被遮盖,清军发射的火箭也不再引人注意。

    巨大的呼啸声从金鸡岭阵地后传来,拖着火焰和青烟尾迹的火箭窜上天空,一根接着一根,似乎无穷无尽一般。

    漫天的火箭炮,比清军的火箭更多,更稳定,更精准,也更加恐怖。

    短兵相接的双方都挺住了动作,震惊的望着漫天的火箭,细长的火箭炮拖着尾迹布满天空,划着一道道弧线朝着清军飞过去,相比于呆滞的清兵,华夏军阵地一片欢呼声。

    清兵阵地此时已经看到这一片异象,站在阵后的李成栋忽然心中一阵惊恐,只见漫天的火箭炮呼啸着飞过自己的头顶。

    他多少听说过这一种火器的威力,据说在襄阳,在武昌,华夏军多次用一种恐怖的火器攻击清军,这种火器形似长箭,声如龙吟,落地爆裂,杀伤力惊人,只是未曾见过。

    时间近乎静止了一般,终于第一波火箭炮进入弧线的最末端,一头扎进清军营地,巨大的爆炸声轰然响起。

    这几日多铎为了进攻,把营地从江边北移了三里,此时密集的营地成了轰炸的最佳对象。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时,多铎和阿济格正冲出大帐,阿济格在汉阳见识过火箭炮,多铎却是第一次见,眼前看到的这一幕让他停住了双腿。

    远处以熟悉的金鸡岭和青天为背景,布满了拖着火焰与青烟尾迹的火箭,落在地上的火箭爆发出的巨大爆炸,火箭还在不断腾起,滑落,爆炸,几乎如通满洲尼山萨满口中的世界终结日。

    多铎不可思议道,“这,这是。”

    阿济格哆嗦着嘴唇,“这,这就是贼人的火箭炮。”

    话音刚落,一根火箭炮扎在不到十步之外,巨大的火焰腾空而起,三个离得近些的八旗直接变成碎肢飞上了天,周边精悍的巴牙剌亲卫倒下一大片。

    多铎感觉一阵强风吹了过来,有什么东西打在自己的身上,低头一看竟然是一只小臂。

    吴三桂等人此时也奔了过来,看了看还在不断落下的火箭炮,吴三桂道,“王爷快走,这里不安全!”

    被炸倒在地的清兵惨烈的嘶喊着,几个惊魂未定的巴牙剌拥过来,簇拥着多铎等人骑着马,朝着石牌镇东南狂奔,仿佛在逃离无间炼狱。

    终于当爆炸声远离,众人才止住马匹,石牌镇已经半隐在火与烟中,多铎和阿济格都沉默着不发一言,蒙古将领吴巴士腿肚子还在不停地打颤,心中惊恐的念着,“长生天啊,这些汉人都是会巫术啊!”

    第一波密集的火箭炮轰击后,后续的火箭炮虽然稀疏,却一直持续到入夜,夜色之中火箭炮的火焰尾迹显得无比壮观,爆炸声虽然不再密集,却令人不寒而栗。

    终于,最后一道火焰尾迹在清军的注视下,落在清军的营地中,火箭爆炸的火焰花朵绽开后,清军后方的营地已经变成了一片血与火的地狱,惨叫声和呻吟声连成一片。

    李成栋躲在盾车之后的壕沟里,此时已经是面无血色。

    多铎等八旗将领可以后撤,李成栋作为绿营总指挥,在爆炸最猛烈的时候,他只能选择带着人向前,在清军进攻的盾墙后方躲藏。

    李成栋让人把前不久填起来的壕沟重新挖出来,带着人躲在沟里生火造饭,再不敢往后方去。

    夜深了,远处大营中爆炸燃烧的火焰渐渐暗淡下来,呻吟和惨叫者多半已经伤重不治死掉了,人声也逐渐平息。

    可是李成栋无法入睡,他走出了壕沟,背靠着坐在盾车下。

    “长江上吹来的风真冷啊!”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月,天已经开始转冷了,李成栋的心中更冷,最初是为了什么造明朝的反?

    李成栋长叹一声,他想起了老上头高杰,想起了李自成,自己一路走来,又是为什么投降胡人?

    李成栋分析着当前的局势,在心中细细思虑着目前的处境,“罢了,我且试一试吧!”

    朔日才过不久,夜色深如水,夜已经过了大半,万军从帐中走出来,十月的江风寒彻骨,吹的人全身冰冷,在这样的清冷中,人才能保持最大的冷静。

    一轮下弦月正挂在天边,新月面朝着西北,好似一把拉满的强弓,正朝着西北方瞄准。

    山岭之下不远处,黑暗中正有一点火星忽明忽暗,是一个士兵在背风的工事里吸烟,远处彻夜燃烧的火炬堆,在夜风中摇曳着,不时发出一阵清脆的爆裂声。

    万军的心头愈发的清净通透,目光所及处的星星点点,都好似与自己有莫大的关联。

    大战似夜笼罩长空,这长江、这大别山,见证了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血啊!

    忽然有人过来,是万军的侍卫官,自李有福和赵勃宇之后,这个新的侍卫官,对万军无比狂热,此时他低声道,“元首大人,有清军的使者过来。”

    万军回到帐中,端坐在灯火之下,清兵的使者,目的是什么万军一点都不好奇,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华夏军已经胜券在握。

    张午阳的援军即将抵达,还有武昌的桂东良,武胜关的商照心,这两个方向的援兵任何一路抵达,安庆之战就会落下帷幕,整个江南的局面都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一会儿侍卫们押着一个黑衣人过来,那人见到万军跪倒在地道,“小人是江南提督李成栋手下,来与大人传信。”

    侍卫们呈上一封搜身得来的信,万军照着灯火看了一下,许多字是繁体,只能看个大概,李成栋是想投降华夏军,待他回营约定其他人马,三日后起兵反清。

    那黑衣人道,“今日大军神火威力无穷,八旗兵都退到长江边上,附近都是绿营的兵,只要我家大人一招呼,必定能够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万军早已猜到使者来意,闻言笑了笑,心道如此一来,不等援兵到来就能大败清军,整个江南便可弹指间平定。

    只是忽然想起一件事,前些日子驱赶百姓冲阵的就是这个李成栋,嘉定三屠也是这个李成栋,历史上李成栋攻破广州杀了七十万人,虽然后来反正投降明朝抗清,但是这个人在晚明绝对是恶贯满盈。

    自己给清军的告知书中写的不接受主谋投降,如今若是接受投降,如何是好。

    正思虑间,黑衣人道,“我家大人还有一句话,要我问个清楚。”

    万军心道看来就是那件事了,果然黑衣人接着道,“前些日子,大人檄文里说驱赶平民冲阵,主谋不接受投降这事,我家大人说主谋虽是满洲伪王阿济格,但是实施的是他,大人会不会追究这件事。”

    万军想了想,笑了笑道,“你回去告诉李成栋,这件事我当然是算在胡人的头上,如果他还有一点汉人良知,就好生做事戴罪立功,早日将胡人逐出中国。”

    那黑衣人道,“多谢大人,如此我这就回去传话!”

    侍卫们带着黑衣人走了,万军收起脸上的笑容,缓缓道,“那嘉定三屠之事,可不是胡人所为啊,汉奸往往比鬼子更可恨!还有那洪承畴、范文程。”

    当黑衣人离去,万军再一次站在金鸡岭鸡首的大石上,可是万军的心中有什么东西悄然落地,夜风之中的灯火也不再那么吸引人。

    安庆之战虽然实力悬殊,却并不凶险,如今李成栋反清,一切都昭然若揭,大势已定。

    当东方的天空再一次露出了鱼肚白,晨曦之中金鼓之声响起,两军又开始为厮杀做准备。

第九十二章 李成栋反正

    由于火箭炮恐怖的轰炸效果,阿济格后军驻扎在火箭炮射程之外。

    果然今日李成栋的兵马进攻有了变化,抛射的弓箭稀少了许多,要么高高飞起,落在华夏军阵前,要么斜着飞出。

    李成栋手下的一个将官,沿着盾墙交代,“兄弟们,这里没有满洲监军,都惜命一些,做个样子给胡人看就行啦。”

    华夏军枪声也故意放的稀疏起来,时间站在华夏军万军这边。

    万军召集崔子义、何初一和陈霸蛟等人议事,得知李成栋将要反正的消息,众人都是喜上眉梢,陈霸蛟道,“若是李成栋反清,胡人主力就会在安庆玩完,这一仗胜了,我军在整个江南就再无敌手,哈哈哈。”

    何初一道,“我军将胡人主力拖在这里,两军接战近月,如今局势有利于我军,再僵持一些时间,等北方和武昌的援军一到,清军已是必败无疑,这个李成栋倒是会挑时候。”

    万军道,“李成栋这人心狠手辣,权力欲十分重,嘉定百姓反对胡人的剃发易服令,前后被这厮屠杀三次,后又南下浙江福建,亲自俘虏明朝隆武帝,反清的义士被他屠杀的何止千万。如今的局面不利胡人,这厮就想提前反正。”

    崔子义道,“这李成栋虽然可恶,但是眼下我军仍在与胡人纠缠,而且胡人还盘踞整个北方,势力依旧强大,大人断不可灭了这些人的退路,否则一旦狗急跳墙,我军伤亡大了,今后要收拾局面就吃力了。”

    万军道,“这其中的道理我明白,即便要清算汉奸走狗,也不能在这节骨眼上,我不是迂腐之人。咱们暂且让汉奸去打鞑子,让他们两败俱伤,留得青山在,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崔子义若有所思道,“若是李成栋反正,胡人的主力可就全折在安庆了,我们是要一举拿下整个江南?”

    陈霸蛟大手一挥道,“那还用说,当然是一举扫平整个江南,大事可就成了。”

    崔子义道,“这江南太大,不见得那么好吞下。”

    万军道,“子义有何高见?”

    崔子义道,“诸位想想,李顺攻打北京时,大明还有留都南京,还有整个江南,为何崇祯皇帝却在北京殉国?胡人从拿下徐州到进入南京,前后不到两个月,这推进速度算不算神速?”

    陈霸蛟有些不明白,“明朝皇帝殉国,这又能说明什么?”

    崔子义道,“再者,即便胡人安庆失败,但是依旧盘踞整个北方,到时候南有明朝北有满清,岂不是众矢之的?”

    万军一笑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李成栋一旦反正,江南形势催人,岂有半途而退的道理。”

    如此过了三日,第三日深夜,果然黑衣人再次如约而至,“大人,我家大人送来书信。”

    这一次大帐之中,几位高级将领均在,万军打开一看,正是李成栋的亲笔信,“大事已经联系妥当,今日卯时二刻,成栋为大人做先锋!”

    是真是假就等卯时二刻了,万军好生安慰这信使几句,便放他回去。

    随即华夏军开始做战斗准备,各团各营按照追击和防守安排任务,这样不管李成栋是真降还是诈败,华夏军都有绝对的主动权。

    诸事安排妥当,陈霸蛟和何初一都已离开,万军出了大帐,站在金鸡岭上的大石上,前方星星点点的营火。

    江风吹起披风,小冰河的冬天

    转眼又到了,万军在心中估计着时间,卯时二刻大概是早晨六点,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可是仿佛时间已经停滞,天上地下出了点点星火,再无什么特别。

    夜晚的江风湿冷难耐,感觉等了有一个世纪那么久,万军忍不住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崔子义朝着天上望了望,“大概是卯时初刻。”

    万军把披风拉了拉,裹在身上,叹了一声,“唉,要是有个手表就方便了,几点几分一目了然。”

    崔子义道,“什么表?”

    万军想了想道,“我听说有种表,是机械计时的,只有鸡蛋大小,可以随身带着。”

    崔子义道,“还有这种能工巧匠吗?”

    万军记不住钟表出现的时间,只能打个哈哈,“大概西洋人有吧。”

    两人正说着话,只见前方无边的黑暗之中突然起了变化,仿佛一瞬间火光忽然多了起来,无数火箭猛地飞起,只不过方向是朝着江边的清军营地,江风自西北吹来,火箭借着风势飞的比平时更远,在清军营地点起片片大火。

    江边的营地传来喊杀声,近处的盾墙后边,许多人打着火把往清军营地杀过去,石牌镇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一直连绵到江边。

    万军舒了一口气道,“看来李成栋是真的决心反正了。”

    崔子义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驱逐鞑虏恢复汉家天下,大人的功德不可估量。”

    万军道,“传令大军集结,等天亮之后,形势明了按照第一套作战计划出兵。”

    守在身后几步之外的传令兵匆匆离去,万军望着远处,只见火光映照着夜色,一处又一处大火在风中燃起,整个天地似乎只剩下了黑与红!

    从卯时的大乱开始,华夏军已经吃了饱饭,集结在阵后准备着,红色的华夏军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金色的五星和黑色的龙纹激烈的摇动。

    北半球的冬夜无比漫长,万军已经不知道等了多久,喊杀声已经转移到了石牌镇东南,在火光中终于露出了朝阳。

    随着第一批探马和李成栋的信使回报,万军已经掌握了整个战场的情况,满清已经在往安庆溃退,正是出击的大好时机,万军道,“太阳不错,今天是个好日子啊,传令大军出击!”

    华夏军如潮水一般冲了出去,万军骑着高头大马,提着长刀一起朝着江岸进发。

    盾车之后空无一人,李成栋军已经离开,再往前走,绵延到石牌镇遍地都是尸体,大火燃烧了半夜,此时清军营地或是燃烧,或是摧毁,已经被毁的一塌糊涂。

    江边的中军大营此时也是一片狼藉,遍地尸首,花花绿绿的八旗旗帜,或是焚烧,或是堕在地上,鲜血几乎汇聚成了涓涓细流。

    华夏军往安庆方向开进,有李成栋的使者过来禀报,李成栋联络了刘泽清、陈大元等降将,一同发兵反正,清军猝然遭到攻击,大军乱成一团,天明时分撤到了安庆。

    万军问,“李成栋等人现在何处?”

    信使报,“大人正在率大军进攻安庆,大人说要把多铎抓来给大人献俘。”

    万军笑道,“好好好,李成栋有心了,你去告诉他,我率兵在后,静待将军佳音。”

    信使去了,万军策马到了江边,只见涛涛江水上也浮动着许多尸体,有许多士兵无处可逃

    跳进江中,在冰冷的江水中几乎即刻毙命。

    岸边的尸体层层叠叠,鲜血从岸边流到江中,近处的江水近三米宽几乎成了红色。

    这一夜好生惨烈血腥!

    崔子义道,“大人何故踟蹰,快些下令去增援吧。”

    万军指着江面对崔子义道,“子义啊,你看这江水中的浮尸和鲜血,有多少是胡人的?”

    崔子义道,“胡人不过数万,百万清兵中,大部分都是汉人降兵。”

    万军道,“不错,昨夜厮杀半夜,死的有多少是胡人呢。”

    崔子义道,“大人的意思是?”

    万军道,“胡人不死,才是心腹大患,我们要让侵略者成为这片土地的肥料。”

    华夏军往安庆城开进,半道上有李成栋的信使来报,得知清军已经撤离了安庆,残军往芜湖撤退了。

    安庆城下,李成栋带着许多人一起等着迎接万军。

    为了彰显华夏军的威武,也为了安全起见,何初一带着一个师率先到了安庆,接管了城防,随后万军率着后阵到达。

    为首之人柳眉如剑,目光如炬,长须至胸,一身铁甲沾着鲜血,看起来十分英武,见万军率众过来,这人当先跪在地上道,“罪将李成栋见过大人。”

    原来此人就是李成栋,万军伸手虚抬,“李将军迷途知返,此战有大功,快快请起。”

    李成栋谢了一声,起身告罪,“成栋无能,多年来只能委身侍贼,如今得遇明主,心中惭愧之极。”

    万军道,“毋需此言,只要一心驱逐鞑虏,往事切莫再提。”

    万军这话让李成栋心中大安,大声道,“多下大人,我们追到安庆,胡人马快已经撤往南京,末将这次没有抓住胡人的头领,还请大人恕罪。”

    万军笑道,“无妨,你已经立了大功,将来光复天下,你可是功不可没。”

    李成栋道,“请大人进城吧,末将这就安排兵马继续追击鞑子!”

    万军点头道,“天下虽大,敢犯我华夏天威者,必让他无处可逃。”

    几位降将又齐声赞叹,“大人威武。”

    众人客套一番进了安庆城,城中到处都是尸体,百姓们跪在道路两旁,不时能听到小巷中传来女人的哭喊声,李成栋道,“大人,这些百姓都是剃了发的,该如何处置?要不要全都杀了?”

    万军听了心中厌恶,又想起屠杀嘉定之事,忽然想起一事来,回头看了看李成栋,又打量了一番众降将。

    细看之下才发现怪异之处,只见李成栋等降将满头黑发,仍是传统汉人的束发,跪在道路两旁的百姓,除了带头的几个士绅,却都是剃了发的。

    万军不禁心中奇怪,好奇道,“我听闻胡人下令,所有人都要剃发易服。”

    崔子义上前,在万军耳边小声道,“大人,他们带的是假发,有些是涂了墨的马尾。”

    万军恍然大悟,接着刚才李成栋的话大声道,“既是胡人强迫剃发,这城中百姓都是难民,如今我军从胡人手中救出,岂能加害他们的性命。”

    周围的百姓听了,一齐喊,“多谢大人恩德。”

    “终于又见到了汉家王师!”

    百姓喊着喊着已经是带着哭腔,这是华夏最深重的感情。

第九十三章 南京降表

    安庆是进入江南的西大门,最要紧的是立刻安定人心,着手拿下整个江南。

    万军在李成栋一干降将的簇拥下,朝着安庆城中走去,这时有华夏军士兵过来,押着几个衣衫不整的男人,为首的队官道,“大人,城中有乱兵趁机害人。”

    不等万军开口,只见被押住的几个男子已经跪在地上求饶,朝着李成栋道,“大人救命啊,我们只不过是玩了几个女人啊。”

    李成栋使了个眼色,怒道,“混账东西,你们要求也该求大人,这事我不管。”

    那几个人又转过来对万军磕头,一起喊,“大人饶命啊,我们才跟胡人大战一夜,杀跑了胡人,饶命啊!”

    李成栋道,“大人,为首两个是我亲兵,今早作战十分勇猛。”

    万军听出来李成栋的意思,可是军纪是华夏军的立身之本,便不动声色道,“那大人可要好生管教属下,如今这几人公然在城中祸害百姓,李将军,你看该如何处置啊?”

    李成栋本来是农民军,后来跟着高杰投降明朝,清军杀到徐州时,又投降了清军,从一个小兵到如今一方大员,称得上是老狐狸,听了万军的话,连声道,“不敢,不敢,末将既然投降了大人,那都是大人的属下,全凭大人做主。”

    万军闻言也不跟他客气,直接道,“好!难得李将军如此深明大义。”

    说罢,万军转身对着百姓和将士大声道,“你们都听到了,李将军深明大义,既然如此,把这几人都拖到十字路口砍了,传首各军,既然投降了华夏军,就要严守华夏军的军纪,敢有扰民害民者,一律杀无赦!”

    跪在路旁的百姓听了,愣了愣神,反应过来时已经是满目含泪,齐齐磕头高呼,“大人仁者无敌,华夏军无敌!”

    几个华夏军领了军令,将这正在放声哀嚎求饶的几人拖拽下去,押到十字路口斩首,不一会首级就传了过来。

    这些军阀,手下兵马万军望着脸色铁青的李成栋道,“胡人往南京溃逃,将军即刻带兵去追击吧,我等着将军的好消息。”

    李成栋道一声“末将领命”,随即带了兵马离开。

    万军在安庆城发了安民告示,四处派华夏军抓捕乱兵,安抚流亡。

    在安庆耽搁一日,华夏军又往东沿着长江前行,刚到芜湖时,又得到了更加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南京城光复!

    据信使来报,安庆之战清军战败的消息传开后,南京城中的明朝投降官僚心思浮动,以钱谦益为首,和反对剃发的义兵联系,派兵据守南京各处,不让溃败的清军进入,多铎率着十万残兵只能转而往淮安撤退。

    正如战前所预料的那样,清军在安庆战败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整个江南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才到芜湖不久,南京派出联络的使者便拿着降表到了,降表里称,“万将军大败胡人,千古奇功,江南百姓望将军到来,如久旱盼甘霖,如游子盼归乡,如稚儿盼乳娘云云。”

    谄媚的文

    笔,看的万军心头一阵恶寒,这些江南文人,满口仁义道德,心思全都用在敛财和玩女人上。

    如今经历了胡人一场刀兵劫,现在依旧是如此没有骨气。

    万军把南京的投降信传给众将,崔子义看罢笑道,“那我们就去南京,会一会咱们这群稚儿。”

    陈霸蛟等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万军笑着想起了历史上钱谦益的故事。

    满清军杀到江南时,大儒钱谦益与小妾柳如是,相约投湖自尽以身殉国,谁知到了湖边磨蹭良久,在小妾柳如是的催促下,最后钱谦益跳进水中,却是很快又爬了起来,直呼‘水太凉了’,于是二人放弃殉国,回首就与南京官僚一同,开门投降了清军。

    后来清军下令剃发易服,江南文人以钱谦益作为带头大哥,相约一起抵制胡人的剃发令,谁知第二日再见时,钱谦益已经留起了胡人的金钱鼠尾辫,还强言蓄发‘头皮痒’。

    江南文人,张口仁义闭口道德,满清的屠刀杀到江南时,这些东林君子个个露出猥琐面目,还不如头可断发不可剃的普通百姓。

    万军心道,“这些软骨头,早把大明,把华夏忘到不知何处了,我倒想去看看这‘头皮痒’长什么样!“

    历史上的南京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城市,自古以来金陵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也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而且在历史上,中原被异族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都会选择到南京休养生息,然后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只要南京还在,汉人就能卷土重来。

    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的正朔。

    当然在万军心中,南京还有一个令人悲痛的名词“南京大屠杀”,华夏衰弱之时,异族就会趁机侵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与泪的教训。

    接到南京的降表,万军并未急着前行,江南能不能平定,就看南京能不能吞下。

    十一月二十日,万军准备妥当,率着两个师进发南京。

    南京城已经飘起了漫天大雪,不到半个时辰,远处的紫金山,近处的道路都已经盖上了一层洁白。

    华夏军一个先锋骑兵营率先抵达洪武门外,漫天大雪之中,华夏军的红旗如火,金星和龙纹随风游动。

    洪武门外,人还是那些人,大明的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久爵、礼部尚书钱谦益、大学士王铎、都御史李沾等三十多名高官显贵,和一众士绅大开城门,出迎于城郊。

    百官跪在冰天雪地里,一起等候迎接华夏军入城。

    不久华夏军大军抵达洪武门外,四个团的兵力率先进入城中,万军领着崔子义等人来到跪着的众人身前。

    五月间也是在这洪武门外,众人跪在这里投降的清军,如今短短六个月,众官僚又跪在这里投降。

    洪武门外,好似一场盛大的讽刺剧,把诸位公卿圣贤的伪装撕得粉碎。

    朱国弼是大明

    保国公,众人本欲推朱国弼为首,但是朱国弼却是死活不肯,怒骂众人,“无耻之极,我堂堂大明保国公,没有保国分毫,反而短短半年转投两朝,你们做了六个月清朝官,现在又想让我领头,再以明朝国公的身份投降,脸都丢到裤裆里了。”

    朱国弼不同意,众人没办法,只能推礼部尚书钱谦益领头。

    万军骑着一匹枣红马,背后一干华夏军高级将领,气势如虹策马到来。

    见到华夏军首领到了,钱谦益膝行向前几步,大声道,“故明礼部尚书钱谦益拜见大人!”

    说罢,钱谦益以头扣地,身后的众人拜倒一片,全部趴在雪地里。

    万军也不答话,马蹄哒哒走到近前,勒住马绳停了下来,也不叫钱谦益等人起身。

    万军下了马,站在钱谦益身前,才缓缓道,“我刚才没听清,你说你是大明的礼部尚书,还是满清人的礼部尚书?”

    万军这话问的,钱谦益怎会不知什么意思,一张老脸羞的通红,头磕在地上也不抬头,等了良久,万军叹道,“都起来吧!”

    钱谦益等人这才诚惶诚恐的起了身,万军才看到,这位东林大儒,弯眉善目,面庞消瘦,长须霜染,身穿一件深蓝大氅,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

    这些人献城投降,倒是还有几分汉人的良知,万军也不能过于刻薄寡恩,大声道,“你们献城反正,也算功劳一件,投降胡人之事就不追究了。”

    钱谦益道,“大人明鉴,胡人杀到之时,兵锋强劲,我们无法抵挡,为了江南百姓免遭屠戮,只能屈身事贼,但是我等无一日不在翘首企盼王师啊。”

    身后都御史李沾也跟着道,“是啊,胡人攻破扬州时,在城中一连屠杀了十日,全城八十三万百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惨烈血腥简直不似人世。胡人声言南京如果抵挡,便要如扬州一般屠城,所以我等才如此忍辱负重。”

    万军笑道,“如此说来,我还要代江南千万百姓,感谢几位的投降救命之恩了。”

    钱谦益听出话中的讽刺,跪在地上道,“罪臣不敢,请大人恕罪。”

    身后一众降臣又一起跪在地上,华夏军诸将当初许多不过是草野之人,江南公卿那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此时如此奴相,让众人愈发轻视。

    崔子义道,“大人,咱们快快进城吧,一会就要误了吉时了,从这里进南京内城还有许多里路。”

    万军闻言,挥手让众人全部起身,大声道,“进城!”

    说罢带头翻身上马,带着众人浩浩荡荡进了南京城。

    崔子义说的不错,当年大明开国之时,太祖朱洪武按照刘伯温的计策,高筑墙广积粮,这南京修建的宏伟无比。

    整个南京城的外廓城墙周长超过六十公里,高度达四丈,宽度足有五六丈,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单单一个内城,都比同时代的整个巴黎城墙还要长。

第九十四章 南朝烟雨

    进入宏伟的南京城内,洪武门后是一个南北向的廊道,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东侧是五部的办公官署,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由南往北一直到承天门,在这里廊道消失,一条横道转成东西成为曲尺形,左右绕到承天门的红墙之后。

    尽管如此广阔辉煌,但是这里依旧算是外城,只有从这里往前跨过外五龙桥,进入高大的承天门,再往后才算是进了南京宫城。

    万军等一众将士哪里见过如此盛景,一路走一路四周观望,简直是叹为观止。

    沿着御道再往内走一里地,又是一道端门,穿过端门再往内走一里地,又是一道午门,午门之后,再往前走,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

    过了石桥再往内,又是一道宏伟的大门,就是传说中的奉天门,从奉天门再往里走,就是古代皇权的最核心,由南向北依次建着金銮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三座大殿。

    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这里就是整个封建帝国的心脏。

    众人一路走进来,只觉得整个南京城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即便万军在现代见过许多稀奇之物,但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是十分稀奇。

    穿过奉天门,走过层层汉白玉雕栏石阶,众人终于进了金銮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正中,象征九五至尊的髹金雕龙椅,摆放在九步龙阶之上的宝座台中,雕着九条金龙的丹墀,显得金碧辉煌,气势威严。

    崔子义走上前,望着金碧辉煌的龙椅,十分激动道,“当初刘基劝谏明太祖在南京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就大明二百七十年江山。如今这南京城中,仅仅是这些装扮,便透着那种主掌杀伐、执宰天下的气势,让人心神摇曳。难怪自古以来,王图霸业让无数英雄折腰啊!”

    众人望着大殿之上的鎏金雕龙,顿生豪迈之感,这里是万里江山的中枢,代表着天下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

    万军在众人的注视中,缓步登上九步龙阶,通体髹金的雕龙屏风前,摆放着龙椅,整个支撑靠手的圆柱上都蟠着金光灿灿的龙。

    万军伸手摩挲着,抬头望着九尺龙屏,转身坐在龙椅上,回首再望宝台之下,不过是三尺高台,俯瞰众人,亦让人生出一种执宰天下的感觉。

    众人望着坐在龙椅之上的万军,一时被这大殿之上的气势所慑,对着万军高呼,“万岁!”

    万军摆了摆手,权力腐蚀人心,从龙椅上起身走了下来,笑道,“这龙椅倒真是气派!你们不上去试试看?”

    崔子义等人齐道,“不敢不敢。”

    万军拉住陈霸蛟,“你上去坐坐看。”

    陈霸蛟吓得跪在地上道,“末将为大王做一先锋就心满意足了。”

    万军把陈霸蛟扶起来道,“你们都误会了。”

    转头看了看众人,对崔子义道,“难道你忘了华命会所说的了么,我们不搞封建皇权那一套,要是勃元在这里一定会明白我的用心,你快些带头上去试试。”

    崔子义只能硬着头皮登上宝台,坐在龙椅上,不一会就像烫了屁股一般,赶紧起身走了下来。

    万军笑道,“感觉如何?”

    崔子义道,“只觉得高,高的我头晕!”

    万军道,“高处不胜寒啊,哈哈哈,你们也去试试嘛!”

    陈霸蛟犹豫了一下,走上去坐在龙椅上,扭来扭去道,“有点硌人。”

    崔子义笑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龙椅虽然硌人,但是权利可不硌人,美人的酥胸可更是不硌人。”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万军道,“你这歪道士,要不要从这宫城中给你挑个美人?据说江南美女个个都是尤物。”

    崔子义道,“我虽然口提俗事,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万军道,“我知道子义有口无意,胸中只有一颗悟道心,不像那些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忠君爱国的江南文士。”

    众人都在龙椅上感受一番,万军道,“如今我们拿下南京,这是巨大的成功,但是诸位放心,我们华夏军初心不改,绝不学那李自成。”

    随后万军宣布封闭金銮殿,按照万军的想法,就如原来的世界线,把这些地方搞成博物馆就是最好的结局。

    随着华夏军进入南京,整个长江中游,荆襄、豫西,半个中国在手,华夏军已经成长成了令天下侧目,和胡人争锋的大势力。

    只是如今形势虽好,但是隐患也很明显,胡人虽然退到淮河以北,但是势力依旧强大。

    南边的大明虽然衰弱,但毕竟是二百多年的老帝国,天下正统的法理犹在。

    华夏军在鹿城小小的山寨建立,起初不过六十人,到如今占地千里,拥兵几十万,权力的架子如何搭建。

    现在四个师在南京,商照心和桂东良新整训南下的兵马还有最少五个师,张午阳自信阳南下的兵马还有四个师,十多万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万军与众人在金銮殿后的华盖殿议事,可是下一步的方略万军一时没有想法,崔子义等人商议一阵也拿不出好的计划。

    万军只能先行安定南京,等北路军张午阳等人都到了,再做下一步打算。。

    第二日,华夏军开始四处发布安民告示,张榜宣告华夏军是为安定百姓而来,废除胡人剃发易服令,各地汉人百姓有剃发者不予追究。

    大批华夏军占据各处要道,申明律令,惩治犯罪,抚辑各地难民,迅速将南京附近各处安定下来。

    将诸事处理完毕后,万军心心念念着古城扬州,便和崔子义一起,亲自率人前往扬州。

    扬州城始于春秋时期,南临滔滔长江,东依京杭大运河,是华夏千年名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仙李白这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尽显扬州这座

    古城的无限风韵,千年之后让人读来,依旧无限神往。

    可是如今在万军心中,只有无限的愁肠,不知道这座千年名城,如今是什么模样。

    万军等人乘船到了瓜州,转入京杭大运河,傍晚时分到了扬州城。

    天气寒冷,将杭大运河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结冰,可是这天气的寒意,却比不上万军此刻心中的寒意。

    附近的许多村子,还可以勉强看出以前繁华时的影子,只是如今已经少见人影。

    继续往扬州方向走,两岸的大片的土地荒芜着,随处可见森森白骨,三五成群的野狗在村落间流窜。

    靠近扬州城,依旧不见人影,不过沿路的白骨愈发的多了起来,这里自五月以来接连大战,百姓本以为改朝换代能够过上安稳日子,谁知胡人又下令剃发,整个江南又再次开始动荡。

    城门处史可法和清军大战的痕迹依旧存在。

    历史上记载清军十万大军围攻扬州,大明督师史可法拒绝清军劝降,坚持与城同亡,清军动用四十门红衣大炮,轰破城墙杀进城中。

    史可法被清军俘虏后,清军统帅多铎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宁死不降,最后被清军杀死。

    城中史可法的部下,在史可法被俘后,仍率余部继续鏖战,最后全部战死。

    付出惨重代价拿下扬州的清军并未就此收手,随即对整个扬州展开血腥的大屠杀。

    曾经的风月扬州,变成了异族的屠场,清兵提刀横槊,在城中见人就杀,到处都是肢体残缺的尸首,血腥恶臭弥漫整个城市。

    清军在城内大肆纵火,藏在屋子里或地下室里的人,就被大火所吞噬。

    妇女们尤为悲惨,为了逃避奸污,她们或是上吊、或是投井,动作慢些的,就被清兵钉在木桶上,供清兵奸污,直至死亡。

    在扬州的报复性大屠杀,一直持续了十日,在这十天之内,一切社会准则都不复存在,只有杀戮和死亡。

    十天之后,据收尸的人统计,已经有八十万人死于这场屠杀。

    昔日无比繁华的扬州城,成为了冤魂游荡的坟场,一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才开始恢复繁华。

    众人到了扬州,护卫万军的兵马驻在扬州城外,万军带着卫队从南城门进入,被大炮轰塌的城墙依旧,城中几乎如同一个死地,没有半点人声。

    过了城门洞,往里进了里许,万军等人到了一处繁华的遗迹场,青石大街显示着过去的繁华。

    街上的尸体大部被人收了,不过城中倒塌的房屋之中,道路两旁一些窄小些的巷子,依旧不时可以见到露出的白骨。

    沿着三丈宽的南关大街往内走,主干道旁满是亭台楼阁,楼阁之间深巷相连,大巷套小巷,繁华之声似在耳边。

    只是如今刀砍斧斫,楼台倾倒,大火焚烧的痕迹历历在目,让人能够窥见那最后一刻的惨烈和恐怖,城破之后城中的百姓是何等绝望和无助。

第九十五章 扬州遗物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大唐诗仙李白的诗词,让后人无不神往扬州之华丽繁荣。

    而如今万军等人在扬州,眼见白骨露于闺阁,亭台全无半点生气。

    哪里还有半点天下闻名的扬州气息。

    眼见天色黑了,万军道,“找一个背风处,今晚就在城中过夜吧!”

    众人朝着街旁一个小巷进去,小巷往里极长,巷子里又串着巷子,直到一个曲桥。

    这是一座样式精美的江南曲桥,架在一道不过两米宽的河道上,两旁柳条低垂。

    这里损坏并不严重,暮色之下,依旧有一种温婉的江南之美,让人不禁想起那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只是现在只有曲桥,再无玉人。

    万军看曲桥旁一间三层宅院保存完好,便指着宅院道,“就在这里吧!”

    两名士兵便走过去推门,门“咯呀”一声开了,不过紧接着两名士兵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声惊呼,“啊!有死人!”

    万军闻声走了过去,眼前的场景几乎让他汗毛倒树,只见院里层层叠叠满是白骨,一直连到屋内。

    尸体已经腐化多时,尸臭已经散尽了,不过地上的白骨之下,曾经的尸液干涸在地上,露出渗人的黑色。

    崔子义见到这场景,口中连连吟道,“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

    有个兵道,“大人,只怕今夜还要寻别的地方了。”

    万军道,“只怕再寻别的地方也是这样,小心些,我们去三楼上。”

    天色愈发的暗了,众人打起火把上了三楼,三楼上空荡荡的,显然事发的时候,人们都下楼逃难去了。

    众人四处燃气火把照明,在房中或坐或卧,想着楼下满地尸体,只觉得夜色沉闷压抑,黑暗之中仿佛有无数身影在围绕着众人,众人丝毫没有困意。

    站在窗边的崔子义忽然转过头,低声道,“有人!”

    万军连忙凑过去,朝着崔子义指的方向看,只见几十丈之外的黑暗处,有一点火光。

    身旁一个士兵道,“大人,那不是人,那是鬼火,城中死人太多,这是冤魂不得安生呢!”

    万军道,“是人是鬼,明日再去查看清楚。”

    众人在屋中挨了一夜,一直到第二日天亮,众人看清楚昨日鬼火的方位,下楼朝着昨日鬼火之处出发。

    白日里看得清楚

    ,众人上了曲桥,才发现曲桥之下的河水已经干涸,河道里也是层层白骨。

    江南美景,此刻再无半点色彩。

    万军领着众人过了曲桥,沿着巷子朝昨日看到的方位前进,直走到一个院子门口。

    崔子义道,“昨夜看到的火光,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右侧有一个三层小阁子。”

    众人推门进去,万军似乎听到一声低沉的惊呼声,众人四处查看,果然在房中找到了昨夜烧火的痕迹。

    确定是有人在之后,万军大声道,“屋里的人别怕,我们不是胡人,我们是来救你的。”

    良久没有声音,万军一挥手,众人开始在房中四处寻找,不多时忽然爆发出一阵凄厉的哭喊声。

    万军等人往哭声处过去,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正跪在一名士兵面前,边哭边求饶。

    看到万军朝她走过来,这女孩浑身打着哆嗦,哭道,“别杀我,别杀我!”

    万军伸手扶起她,“别怕,我们是汉人的兵马,胡人被我们打走了,我们是来救你们的。”

    女孩怕极了,依旧浑身颤抖,低声压抑的哭泣着,万军对身后人道,“我们在这里吃早饭,快去煮些稀饭来。”

    万军见女孩穿的太少,解开自己的外衣披在女孩身上,似乎是感受到了温暖,女孩抬起泪眼,望了万军一眼,终于停住了哭声。

    稀饭煮好了,万军亲自盛了一碗递给女孩,接过稀饭女孩才吃了一口,忽的又开始流泪,脸上刚才泪水流过的地方,露出两道白色印迹,泪水从脸上流到碗里,女孩就这样边哭边吃着。

    有士兵忽的叫起来,“什么人?出来!”

    从旁边的一个墙缝下面伸出一只手,一个男子爬了出来,只见这男子满身污泥,又从墙缝里拉出来一个小男孩,跪在地上朝众人磕头道,“求求大爷,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一口吃的。”

    万军让人给他们端了两碗稀饭,这男子接到碗哭了起来,哑着喉咙道,“苍天有眼,你们总算来了。”

    这个几人吃了一碗稀饭,恢复了些精神,等几人情绪稳定下来,万军开始询问几人事情的始末。

    一回想往事,那女孩就泣不成声,只有这个叫刘正关的男子含着眼泪,叹了口气,缓缓向万军等人诉说,令人心中发寒的扬州十日。

    清军十万兵马南下,于四月十八日抵达扬州城外,前后不过六天时间,江北提督李本深、广

    昌伯刘良佐、东平伯刘泽清、总兵张天禄、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全部不战而降,转而成为清军攻取江南的急先锋。

    清军团团围住扬州城,城中毫无战心,大明朝廷本欲派出一支援兵,不料援兵刚一过江就投降了清军,其他各路兵马无一来援。

    四月二十四日,清军的红衣大炮运到扬州,当日就开始用红衣大炮攻打扬州城,傍晚时分红衣大炮轰塌了城墙,清军从破口处拥入,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

    四月二十五日天明,扬州百姓惊恐的发现,攻进城中的清兵并未停止杀戮,而且是在全城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四处放火。

    刘正关说到这里喉头哽咽,擦了擦眼泪道,“当时全城到处是烟和火,不光有胡人,还有前不久投降的朝廷兵马,他们提着刀堵住巷子两端,大兵进入搜索,遇人就杀,见财物就抢,我们几人在这墙缝中躲过一劫。”

    众人听的鼻子发酸,崔子义流着泪道,“可恶啊。”

    万军心头发闷,安慰几人道,“不怕了,我军已经打败了胡人,现在扬州没事了,你们安全了。”

    万军让几人跟着队伍离开此处,刘关正却道,“大人,我带你们到城中去。”

    众人跟随刘关正往城中走,绕过几条道路,来到一大片废墟前,刘关正道,“城破之后,剩余的明军,曾在总兵刘肇基的率领下,在这里死战到最后一人。”

    刘关正带着几人边走边说,“胡人杀光抵抗的明军后,又在附近杀人,把尸体都拖到这里焚烧,由于天降大雨,大火烧不尽,城中臭气冲天几个月,尸水流出数十丈,整个扬州城成了鬼城。

    踏着青砖上黑色的痕迹,绕过大片的废墟,万军总算看到了,刘关正带众人过来要看的东西。

    虽然被废墟挡住了一部分,但是仍然看的十分清楚,这是一座用人的头骨堆起来的京观!

    京观,是一种极其恐怖的昭示武功的手段,将敌人的尸体堆起来,用土筑成金字塔一样的小丘,来显示军威震慑敌人。

    这种残暴的手段,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逐步废除,而此时却由胡人之手,筑在华夏最繁华的扬州。

    “绵绵青丝,为君多求,钢刀在颈,碧血长流。”

    万军想起历史上惨烈的抗日战争,异族的屠刀上,挑着汉家孩童。

    华夏世界未来数个世纪的悲惨命运,全部起于如今抵御胡人的失败。

第九十六章 军事会议

    扬州的过去有多辉煌,此刻的耻辱就有多深刻。

    扬州的历史有多厚重,此刻的悲痛就有多强烈。

    万军令人毁掉京观,就地掘了一个大坑,将所有的遗骨全部埋葬其中。

    史书读来,扬州之惨烈跃然纸上,此刻扬州之行,才发现史书不过写了十之一二。

    万军再也无法忍受,第二日就返回南京。

    回到南京城时,各路人马都已经到了南京。

    赵勃元、桂东良都已经按照万军的嘱托南下。

    还有商照心和赵勃济的一路兵马。

    还有张午阳和陈新民的北路军。

    还有李过、高一功等送葬李自成返回的顺军降将。

    追击清军的李成栋和刘泽清兵马驻扎在淮南,自己率着亲卫退了回来。

    作为穿越者,万军所具有的历史先知性已经消失,按照万军的安排,众人齐聚在华盖殿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众人坐定之后,万军起身望了望众人,有老熟人赵勃元、崔子义、王立辉、何初一、桂东良、田超群,有投降的顺军将领刘体纯、李过、李信、高一功,有李成栋、刘泽清等明清降将。

    万军喜道,“自鹿城南下以来,转眼一年时间,咱们已经在南京城华盖殿议事,可喜可贺啊。”

    久经战争,张午阳的气质愈发的老练起来,如今在华夏军中,张午阳算得上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此时起身道,“大人南下,先在襄阳一战立威,又带四个师在安庆杀败胡人百万兵马,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大人威武。”

    众人一齐道,“大人威武!”

    万军摆手道,“胜利全靠诸君同心戮力,不过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我们今日商议大事,就是要决定华夏军下一步方略,场面话就不多说了,先让子义通报一下华夏军目前的形势吧。”

    说罢,侍卫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地图,这是东起勘察加半岛,西至中亚的东亚版图。

    地图是万军照着记忆在大明的地图上改的,比例尺并不精准,而且参照了同时期的表现手法,山脉画的就像艺术画,不过却也显得非常磅礴大气。

    地图上已经预先做好了标注,画着许多红蓝小旗。

    崔子义指着地图道,“大家能看到,这些红色的小旗就是我们华夏军,这里是鹿城丹凤,往南荆襄武昌,往东宿州淮安,再到南京镇江。”

    众人第一次这样直观的看到势力范围示意图,看的十分新奇,按照崔子义手中长长的指示棍移动着目光。

    崔子义手中长棍上移,接着道,“这些绿色的旗子就是胡人,这里是徐州,往北是山东、京畿、辽东,这边是山西、陕西。”

    黄河以北一大片绿色小旗,一直延绵到整个地图北部,看起来十分壮观,众人不自觉吸了一口气,这胡人占据的地方竟然如此巨大。

    张午阳好奇道,“为什么绿色旗子的北边还有黑色的旗子,我倒是第一次知道辽东北边还有那么大的地方,胡人北边还有人么?”

    崔子

    义道,“黑色的旗子是俄罗斯人,这几个番邦外族我不熟悉,一会儿让大人说吧。”

    俄罗斯具体是什么人,万军跟崔子义说的并不详细,这会众人好奇,崔子义也无法细说。

    万军道,“一会儿我把国际的事情补充一下,先让子义说周边的局势。”

    崔子义又接着把长棍向下指着一片橘色的旗帜,“这些橙色的旗子就是大明,从云南到福建,整个长江以南大部分都还在大明朝廷手中。”

    “不过呢”,崔子义指着旗子上面对众人道,“大家看,这些旗子上面都写了字。”

    果然大家细看,发现左边云南、贵州、广西的一片旗子都写着‘桂’字。

    而广东、江西、湖南这一片的旗子写着‘唐’字。

    东面福建、浙江一片的旗子上写着‘鲁’字。

    华夏军的许多将领之前都是白身,对大明朝廷上的门门道道不是很清楚,不过李成栋和刘泽清都明白,这一色的旗子写着不同的字是什么意思。

    果然崔子义接着详细说明,“东面写着鲁字的是大明鲁王朱以海,中间写着唐字的是唐王朱聿谪,西面写着桂字的是桂王朱由榔。”

    陈霸蛟道,“不都是大明朝廷么,分的这是做什么?”

    崔子义朝着陈霸蛟摆摆手道,“隆武皇帝朱聿键称帝时,鲁王朱以海不承认隆武政权,最后双方反目成仇互杀使者。后来郑芝龙暗中勾结清兵,算得上是间接害死隆武皇帝朱聿键的凶手,现在的唐王朱聿谪是隆武皇帝朱聿键的亲弟弟,又岂会容下郑芝龙。清兵安庆战败后,郑芝龙上表投降了鲁王,鲁王不仅不追究郑芝龙投降清军的罪过,反而加封郑芝龙为平虏公。”

    张午阳道,“所以虽然两家都是打着大明朝廷的旗子,却是互相敌视,水火不容。”

    崔子义道,“不错,西面桂王朱由榔认为,按大明继承制度自己才是合法的顺位继承人,鲁王和唐王都是僭越造反,所以对鲁王和唐王也是十分敌视。”

    陈霸蛟总算是明白了,一甩手道,“好嘛,自家兄弟之间三方互相仇视,这叫什么事。”

    崔子义道,“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明三王并立是定局,现在各方还是称监国,不过应该很快三方都会称帝。”

    众人一时都有些沉默,天下的局面已经混乱到了这种地步,大明的藩王之间还要争权夺利。

    崔子义道,“对我们来说算是个好消息,南昌方向来过信使,愿意投降我军。”

    李成栋道,“南昌的黄道周和何腾蛟?”

    崔子义道,“何腾蛟已经去了长沙,目前还没有消息,降表写的是袁继咸和堵胤锡,黄道周是隆武帝旧部,估计会投靠唐王系。”

    李成栋好奇道,“按理说,这二人也是隆武帝旧部,是大明的死忠,怎么不是投降唐王。”

    崔子义笑道,“唐王和南昌之间还隔着郑芝龙,他们二人不愿归服鲁王,便朝我军上了降表。而且我军在武昌与胡人作战时,他们配合进攻九江。安庆大战时,南昌的明军曾出动水师帮助我们,他们知道华夏军才是

    汉人的希望。”

    万军道,“胡人退出江南,大明没有了北面的直接威胁,我看很快就会内讧,当前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对胡人。”

    崔子义道,“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兵饷!”

    张午阳道,“不错,我军现在急需定兵饷,据我所知许多士兵已经对这件事怨声载道了,八月间陈新民军中,有士兵围攻团指挥部索要军饷。”

    何初一道,“是啊,现在没有饷银,士兵们心思都不在作战上,征募士兵的时候,也只有活不下去的饥民愿意,不过饥民解决了吃饭问题,很快就会转变观念,开始考虑兵饷的事。”

    万军道,“我知道,这事我一直在考虑,士兵作战那是以命相搏,索要军饷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准备从下个月初一开始,所有士兵每月二两饷银,另外按照加入华夏军的时间,补发最多三个月的饷银。

    赵勃元苦着脸道,“武昌的新军训练基本结束了,全军近三十万人,每个月军饷就是六十万两,若是再算上补发的,那就是一百多万两银子,几十万大军,每个月人吃马嚼,再加上饷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如今华夏军中火器支出也是越来越大,每次大战需要的火箭炮、枪弹都是银子。”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万军心中忽然有些理解,李自成在北京为何要追饷。

    万军道,“那就一半用银子支付,另一半用粮票吧!”

    崔子义道,“如今购买粮食必须要有粮票,用粮票倒也是个办法,不过也要尽快制定我们征税的办法才行?”

    万军实在想不通,穿越到了大明朝,还要为钱的事情发愁,江南倒是有钱,不过总不能学李自成追饷。

    万军想起来那支红色军队,为了理想信念可以连命都不要,“李有田的政治宣传队不行啊,这小子在哪里?”

    崔子义道,“半个月前襄阳投降了,大概有三万人,李有田在襄阳甄别俘虏。”

    万军道,“围了大半年才投降,还要甄别什么,罪大恶极的直接杀了,其他人全部拉去做苦工,我们现在不缺兵源。”

    崔子义应了一声,眼见众人不再说什么,万军道,“我们下一步是北伐京畿,还是经营江南?”

    张午阳道,“清军撤到淮北,一定会先攻打河北、山东一带的义民,北伐京畿目前咱们的实力还有不足。不过我听说陕西的清军从汉中进攻四川,张献忠只怕顶不了多久,一旦清军平定了蜀地,沿江杀出夔门,我东西南北可是四面临敌,不如进兵四川。”

    陈霸蛟道,“我听说,蜀地道路难行,清军想要平定四川,需要些时间,我军可以趁着大明内讧,平定整个长江以南,将来最差也可以和胡人划江而治。”

    万军道,“四川方向不可不防,蜀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不能让胡人抢先一步。”

    万军没有说出来的是,历史上四川抗击清兵的战争一直持续近二十年,饱经战乱的蜀地,人口几乎被满清屠杀殆尽,后来竟然要从湖广迁徙百姓。

第九十七章 七柱国

    张午阳开头提到四川,万军心中几乎立刻确定了,就是四川!

    时间给了万军又一次机会,可是华夏军没有赶上阻止清军,扬州的惨烈景象,让万军心中大受震动。

    无论如何,四川一定要救下来!

    崔子义道,“蜀地乃王图霸业的根基所在,当初秦国一统六国,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都是靠着蜀地这个大后方,我军若是能够占据四川,就可以有稳定的后方支撑。然后大军从汉中杀出,据守关中进攻三晋,胡人就再也无法与我军相争了。”

    陈霸蛟道,“那江南呢?大好机会岂不是白白失去?”

    张午阳道,“大明内讧,对我们来说是集中力量对抗胡人的好机会。”

    万军道,“打四川是个不错的选择,张献忠在四川坚持不了多久,我们的动作要快,午阳,就由你和初一领兵去四川,一定要安抚好四川百姓,让胡人无法踏入蜀地一步。”

    张午阳与何初一起身,抱拳领命。

    万军道,“还有一件事,你们去四川时要注意,张献忠手下有一人叫李定国,此人是个将才,一定要招入我军。”

    张午阳道,“大人放心,一定将此人招来,此去四川带多少兵马合适?”

    万军道,“十个师吧,平定四川之后,北可出汉中洮州,南可下贵州云南。”

    陈霸蛟道,“十万兵攻略四川,怎么能没有我老陈。”

    万军对陈霸蛟道,“南昌的袁继咸和堵胤锡向我军投降,此事也要尽快处理,南昌的明军兵马虽多,但是来路混杂,经常互相火并,拖得久了容易闹出乱子,你带三个师镇守南昌,各路兵马挑选出青壮,归你部整训后加入华夏军。”

    陈霸蛟喜道,“大人放心,我一定给大人拉出一支大军。”

    万军道,“你挑出青壮后,老弱全部送到武昌附近,一定要保证能得到分地妥善安置。有不服从调遣的,有侵扰百姓的,不要姑息退让,不要怕他们造反作乱,按照军令该杀则杀该打则打,要把华夏军的军纪军威打出来。”

    万军给陈霸蛟安排完后,又转头对赵勃济道,“招募乡兵的事你做的不错,如今郑芝龙投降了鲁王朱以海,绍兴距离南京又这么近,郑芝龙是大海盗出身,如今掌握福建浙江,手下兵马众多,又有水军的便利,从陆路水路都可以快速到达南京。虽然现在明军与我们交好,但是明朝宗室之间尚且自相攻伐,我军不可不防,由你率四个师驻防常州。”

    赵勃济年轻气盛,跟了万军之胜靠着战功,如今竟可以独当一面,心中十分欣喜,“谨遵大人军令。”

    万军道,“大明与满清不同,你到常州之后,只需要防守住东南方向,绝不可以渗透滋事。目前异族才是我们的敌人,大明虽然衰弱,但是都是华夏民族,绝对不能同胞之间内讧。”

    赵勃济道,“我明白!”

    万军问,“我听说郑芝龙有个儿子颇受隆武皇帝赏识,如今郑芝龙投降了鲁王,那他的儿子郑成功呢?”

    崔子义道,“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因为郑芝龙降清,宣布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金门。郑芝龙投降鲁王后,郑成功倒没什么消息,不过很可能会投靠唐王朱聿谪。”

    历史

    上郑成功率领将士,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岛,是中华的民族英雄。

    万军对郑成功颇有好感,可惜现在华夏军还没办法南下两广,“这样吧,派人送信给郑成功,我万军对他抱有十分的善意,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他一起为华夏民族而战。”

    崔子义记下万军的话,正欲在说些什么,万军又道,“再加一句,告诉郑成功,闽粤东南有一个大岛东番,也叫台湾,岛上有红夷荷兰人,如果江南形势有变化,支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带人往那里撤退,台湾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陈霸蛟指着地图道,“那个和树叶一样的就是台湾?”

    “不错!”

    说罢,万军站起身,接过崔子义手上的长棍,环视众人道,“现在的形势不一样了,再不跳出华夏的圈子睁眼看世界,我们就要落后了,落后就要被欺凌。”

    万军指着地图道,“这里是台湾,距离福建不过百里,可是却被西夷荷兰人占据。”

    长棍移动,众人的目光跟随移动到地图的最西边,“这里叫欧罗巴洲,是西夷人的老家。”

    陈霸蛟气道,“这些西夷人手伸的可真他娘的长。”

    欧洲人仗着大殖民时代之后的科技领先,在全世界到处插手别人的内政,挑唆各种矛盾,制造领土纠纷,可以说是坏事做尽。

    由于技术的先进,给全世界的人民造成错觉,只要是欧洲的就是好的,对欧洲的技术学习扩展到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推崇。

    东方大国在近代的没落,开始了近一百年对自我文明的反思,几乎到了自我批判和否定的地步,对欧洲的迷信推崇,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中期,才逐步开始得到纠正和消除。

    万军道,“这只是在华夏的土地上,在全世界西夷人已经开始大殖民超过一百年了,不仅仅是台湾,在吕宋岛还有西班牙人。”

    赵勃元道,“我知道吕宋岛,据说有许多金银矿,万历朝时朝廷曾想过去岛上开采,只是后来这些夷人杀了许多明人,北方又战事不断,最后只能作罢。”

    万军道,“你说的没错,从福建到台湾,从台湾到吕宋,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这些都不足为虑,可是有些事情却不得不深思,为什么西夷人能辟波万里殖民世界?”

    崔子义道,“西夷人船好,火器也非常犀利。”

    万军见引导的到位,喜道,“不错,因为西夷人的科技发展开始领先世界了。”

    陈霸蛟道,“什么是科技?”

    万军道,“比如咱们的火箭炮,火枪,探究火器犀利的原因,能够造出更强的武器就是科技!”

    陈霸蛟道,“还有比咱们火箭炮更厉害的兵器?”

    万军道,“咱们的火箭炮不算啥,还有更厉害的武器,提升我们的科技才是关键。”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万军停住这个话题,对李成栋和刘泽清道,“淮北的清军不得不防,请李将军率本部兵马驻防滁州,刘将军率本部兵马驻防高邮,你们两部互为犄角,一旦清军南下,我军支援部队只需要一两日就能从南京到达。”

    李成栋和刘泽清的军队加起来有近二十万,万军很想把这两人的兵马消化掉,不过这两人都是老油条,如今南京局面复杂,北

    有清军,南有大明,当地官僚士绅也不是安分的主,万军暂且只能选择不动这二人。

    将南京各处防务安排妥当,已经过了大半天,众将饥肠辘辘分别返回各落脚处。

    万军差人暗中留下张午阳等十数人,在内室之中已经备好干果茶点。

    万军看了看在场的众人,“好了,现在场中都是华命会的同志,现在华夏军的势力越来越大,有些问题再不处理,将来必定会成为隐患。”

    崔子义和张午阳等人心中隐约知道,万军说的这个问题大概是什么事。

    万军接着道,“前面就是金銮殿,金銮殿上的龙椅虚位以待,象征着什么大家都知道。我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吧,今后我们当家做主了,不会再有皇帝,为了保证国家不再因为君主的昏庸而陷入混乱,今后国家的统治者有德有能者居之。”

    新加入华命会的几人不觉吸了一口气,赵勃济道,“没有了皇帝,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万军笑道,“现在天下有好几个皇帝,也没见天下大治啊。今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元首,虽然是最高领导,但是我想不会是终生的,也不是世袭的,华命会要选出七大常任理事,职务就叫。”

    万军想了想,叫什么常,或者叫什么委有点不合适,便改口道,“就按历史上的‘柱国‘为名号,华夏军的最高权利为七柱国,七柱国推选出最高领袖,称为元首!”

    赵勃元始终觉得权利是可怕的毒药,如今华夏军势力强大起来,即便万军想要得到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目前的华夏军也无人会反对,听了万军的话心中大定,“那大人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元首,今后我等就恭称大人为元首。”

    张午阳等人齐声道,“元首威武!”

    崔子义道,“能够放弃至高无上的皇权,如此心胸气魄,元首简直前无古人。”

    万军道,“权利会滋生腐朽,绝对的权利就会有绝对的腐朽,至高无上的皇权虽然吸引人,但是我们华命会应该看得到,能让国家不再动荡,让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巅峰,让华夏的光辉照耀整个世界,这样的未来才是更加吸引人的。”

    众人大受震动,年轻的赵勃济站起身来,热血沸腾道,“为华夏崛起而战,为民族的未来而战,这才是我想要的,我赵勃济果然没有跟错人。”

    陈霸蛟笑道,“听了元首这些话,我老陈才发现,在江湖上叱咤风云算什么狗屁豪杰。有元首这般放眼世界胸怀万民的,才是真正的豪杰。”

    张午阳道,“这七柱国什么时候定,都定谁?”

    万军道,“南京虽然是明太祖建立大明的根基所在,但是现在局势不一样,官僚士绅势力太强,南有大明北有满清,我军夹在这四战之地,不是个好选择。等我军拿下西安,就在西安推选七柱国。”

    崔子义道,“西安,大唐之前一直是华夏的千年都城,倒是个好地方。”

    赵勃济道,“好啊,我可一直想去长安,等大军杀到长安去,跟着元首开国立制,咱们都可以名传千古!”

    陈霸蛟、何初一等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万军也笑道,“诸位,那大家就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吧。”

第九十八章 算缗法

    七柱国作为华夏军最高执权者,再有华夏军的宪法作为保障,就可以避免野心家复辟。

    只要能够保证稳定的权力架构,今后王朝的轮回悲剧就不会再发生,华夏民族可以永立世界之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保障七柱国的权利,若是违反宪法,天下共同讨伐。”

    约定尊宪,万军对华夏军的权力构想算是彻底落地,皇权将被提前两个世纪终结。

    赵勃元见七柱国之事议定,便急切的道,“还有一个问题。”

    见众人望着自己,赵勃元道,“钱啊,银子的问题,做什么都要钱啊!”

    崔子义道,“这个嘛,办法倒是有一个。自古以来增加财政收入,无外乎盐铁官营、征税和屯田,不过如今天下久经战乱,民力凋敝,百姓能提供的税赋有限,要的太多反而要走崇祯皇帝的老路。要养几十万大军,除非……。”

    张午阳等众人都看着崔子义。

    崔子义奇怪的一笑,“除非,我们和李自成一样,追饷!江南商贸发达,巨贾富商极多,我军若是在江南追饷,所得之数绝对比李自成更多。”

    张午阳道,“崔道你在胡说什么,李自成在北京追饷虽然得了许多银子,但是前后不过一个月,如今已经身死国灭,我们岂能又学那一套。”

    崔子义道,“没错,追饷必然让官僚巨贾们反对,万一搞的不好会引起骚乱,那我们就搞的缓和一点,跟他们征税!”

    陈霸蛟道,“大明立国几百年,士绅不纳粮不缴税,这是祖制。你要跟士绅富商们征税,他们一样会反对!”

    万军道,“这个事他们这群投降派说的不算,反对我们也要征。”

    张午阳道,“想当初,百姓疲敝不堪,朝廷依旧加征三饷,巨富良田万顷锦衣玉食,却不用缴税。如今山河破碎,是谁的罪过?”

    万军道,“不错,大明地广万里,人口万万,崇祯皇帝却无钱可用,无兵可调,最后只能自尽殉国,让胡人一路推到江南,天下穷苦百姓何其无辜。”

    在座的遇见万军之前,都是穷苦农民,整日劳苦不过就是为了一口饭吃,如今跟着万军征战,也是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天下百姓之所以穷苦,难道是因为全天下的百姓都好吃懒做吗?

    赵勃元道,“江南的局面有些复杂,官僚士绅虽然经过胡人这一次打击,但是势力依旧庞大,他们结党成社互相联结,把持江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万一?”

    万军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清朝占据天下之后,借着‘哭庙案’等多次大案,方才把江南士绅打击下去。这些士绅鱼肉百姓多少资源,就这样便宜了胡人。

    万军道,“江南士绅势力再强大,我们都必须改变,否则和大明一样妥协,只有走大明的老路!”

    崔子义喜道,“我们要想成大事,就必须彻底收服江南。不过我们跟他们挑明征税之前,还需要有万全的准备啊。”

    万军道,“离初一日没有多少天了,大军发军饷之事刻不容缓。胡人退回淮北,一定会积

    蓄力量再来,我们没有多少时间。江南士绅势力再强大,可是占绝大多数的还是穷苦平民,即便将来士绅们骚乱,我们必须让百姓支持我们。”

    赵勃元道,“元首有什么打算?”

    万军伸出三根手指,“废奴制,算缗法,均土地。”

    陈霸蛟问,“废奴?”

    万军道,“没错,明令禁止买卖农奴,所有奴隶恢复自由身,所有人家中的奴仆必须双方自愿签订合约,雇主要按市价支付报酬,合约必须经过华夏军审验同意,私自蓄奴者一律处死。”

    陈霸蛟在淅川时家中也蓄养过奴隶,闻言道,“可是许多奴隶是活不下去,卖身为奴不过是有口饭吃,如果我们废奴,那许多人岂不是只能饿死?”

    万军道,“所以咱们还要均地啊,所有人都分给土地,耕牛和粮种,包括明年夏天收获之前的口粮,都有华夏军提供。”

    赵勃元一听就急了,“我们的军饷尚且成问题,哪来的钱?”

    万军笑道,“不急嘛,这些东西都不是白给,是要签贷款协议的,等他们有了收成再慢慢还,而且为了防止土地兼并,我们取消人头税,按照耕种的土地亩数收。”

    崔子义思虑一番,“这个按耕地亩数收税倒是个好办法。”

    陈霸蛟问,“那这个算缗法事什么意思?”

    赵勃元道,“算缗法我倒是知道,史书记载汉朝武帝时期,因为和匈奴人作战,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汉武帝为了财政增收,也是为了抑制富商豪强,颁布了算缗令,所有商人按照家产数量缴纳十分之一的财产税。”

    万军道,“不光如此,咱们从即日起,还要招募人手清丈土地,收缴所有隐匿和非法占据的土地,所有人无论是谁,都要一体缴税,大明已经没了,士绅优待的制度也该改一改了。”

    赵勃元道,“算缗法已经是在士绅的心头上割肉,如果再清查土地一体纳税,只怕!”

    崔子义道,“如此一来,江南的士绅们只怕会与我离心啊。”

    万军道,“我从来就没指望他们这些人能和我们一条心,这些人只会和自己手中的利益一条心。”

    议定大事,众人方才饥肠辘辘返回用饭。

    用过饭,万军出了殿门,汉白玉廊柱层层叠叠,从廊道上远望,只见宫城之中已经点起了许多灯火,昏黄的光线给整个皇宫加上了一道滤镜,光影之间有侍卫的身影晃动,这一切似乎都显得像一场梦。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万军孤单立高楼。

    “不知道那个世界的家中一切可好。”万军望着星空念叨着,曾经他在那片天空之上,与群星并肩遨游。

    “不知章小妍怎么样了。”万军又想起章小妍,随即脑海中又蹦出朱徽樱的身影,“不知王欢怎么样了,那个山河残破的没落王朝公主。”

    万军脑中混乱,胡思乱想一番后,回到房中休息,松软的大床上,万军梦见自己又回到星空中,正在与群星一同起舞。

    第二日一早,张午阳等人就来和万军辞行。

    万军握着张午阳的手,“此去四川道路千里,一定要保重身体。”

    张午阳道,“元首请放心,我一定完成命令。”

    万军点头道,“李过和高一功曾经走过川东,午阳你此去可以带上他们,蜀地大小战事由你自决。”

    万军送着二人一直到南京城仪凤门,又拉着何初一道,“大军拿下蜀地后,可由初一率军驻守成都。”

    何初一领命称诺,万军想了想道,“初一啊,如今你是华夏军的高级将领,就不要再叫初一了,今后你要驻守成都,就改名叫定川吧,安定四川之意。”

    何初一闻言双目一红,跪在地上道,“多谢元首赐名,何定川愿为元首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万军一把扶起何初一,“华夏军内禁止跪礼,定川不可再犯,你们快些出发吧,一路顺风啊!”

    张午阳和何定川登上舟船,沿着南京城外的江面朝西而去。

    万军望着舟船,二人面貌逐渐模糊,终于走远了。

    江风吹过来,万军听到高高的旗杆上,华夏军的五星龙旗正在风中猎猎作响。

    崔子义带着李成栋和刘泽清出了仪凤门,正朝着万军走过来,风吹起崔子义的衣袖,好似乘风而来的得道高人。

    崔子义走近了,笑道,“张将军他们走的这么早,刚才李将军和刘将军去殿里找元首道别,我才知道元首送人到江边来了。”

    万军道,“二位将军今日就要出发了吗?”

    李成栋道,“胡人兵马还在虎视眈眈,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们今日就过江去。”

    万军点头道,“将军有心了,大明到江南时如果有将军这样的见识,就不会输的这么惨。那我就祝二位将军此去一路顺风,旗开必能得胜。”

    李成栋和刘泽清一起作揖道别,转身上了舟船往江中开去。

    一阵江风吹过来,万军裹了裹衣襟,风中又开始飘起了雪花,万军抬头望了望天,“又下雪了。”

    崔子义道,“是啊,又下雪了,我还是喜欢秦山之中的雪。”

    万军朝仪凤门边走边问,“同样的江山,同样的雪,你为何说喜欢秦山的雪,不爱江南的雪么?”

    崔子义道,“不是不爱,我也喜欢江南的雪,不过相比之下更喜欢秦山之中的雪。”

    万军道,“为何呀?”

    崔子义道,“江南的雪柔弱无骨,只能落在地上被人践踏。秦岭之中降雪之时,便是雪盖千山,道路封闭,无论人兽全部踪迹湮灭,多么气势磅礴。”

    万军笑道,“子义讲话越来越有深意了,最近道行似乎又有精进啊。”

    崔子义跟着笑道,“元首要跟我讨论些道法么?”

    万军道,“倒是没那么多闲功夫,离大年没多久了,我想着趁着过年该回鹿城看一看,走之前还要去江阴一趟。”

    崔子义好奇道,“江阴?”

    “对,江阴!”

第九十九章 江阴归来

    江阴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在明末的历史中尤其的悲壮。

    江阴不过是地处长江南岸的一座小城,可是江阴城反抗剃发易服,前后坚持八十一日,最后清军调集了火炮二百余门,轰破城门后方才拿下江阴,由于攻城伤亡惨重,清兵下令屠城三日。

    江阴百姓宁死不降的精神,让万军十分佩服。

    好在华夏军南下之时,清兵收拢兵马到安庆作战,江阴便躲过了被屠城的命运。

    安庆之战时,江阴和反对剃发的百姓一起出战牵制,也算是对拖垮清军有贡献值,南京投降华夏军之后,江阴城也选择归降万军。

    午后处理完琐事,万军和崔子义登上船,冒着风雨沿江向东而行。

    江上雾气笼罩,天地混沌一片,江面宽阔不见两岸,舟船好似在一片无边无尽的虚空之中前进,只有涛涛江水能够显示出,船只正在快速往下游前进。

    傍晚时分风雪停了,雾气消散,一轮红彤彤的落日正在西边落下。

    不久夕阳尽了,夜幕笼罩江上,两轮明月从斜前方显现出来,一时间万军竟觉得如梦似幻。

    云淡西风轻,一轮江月明。

    天地同一色,上下几不分。

    如此大江明月美景,让万军心旷神怡,不久有人提醒道,“到了!”

    两轮明月之外,远处的夜色之中,又显出一团光影出来,不过这次火把照出的火光。

    万军上了岸,人群已经跪在地上,当头两个人朗声道,“臣阎应元、草民陈明遇拜见大人。”

    万军早听说了这二人的名号,挥挥手让众人起身,对站在旁边的华夏军驻防指挥道,“华夏军禁止跪礼,你怎么不说呢。”

    驻防官道,“元首,我说过,是两位大人觉得,只有如此大礼,才能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阎应元道,“是啊,江阴被围一个多月,若不是大人率军南下,胡人兵马主力都撤走了,江阴城只怕已经成了死地。”

    陈明遇跟着道,“我等对大人的感激之情难表万一。”

    万军道,“两位过谦了,我军与胡人交战之时,两位牵制敌军后方,对我军击败胡人也有大功。”

    众人客套几句,在当地士绅的带领下,万军进了江阴城,城内还堆放着檑木滚石,围城大战的痕迹依旧。

    府衙之内已经整理一新,华夏军的驻防指挥部安置在这里,阎应元等人已经安排好了酒宴。

    饭桌上一众江阴士绅,频频朝万军等人敬酒,万军忽然意识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阎应元、陈明遇这样,许多招集义兵反抗胡人的志士,还有一个身份,都是江南的官僚士绅,换了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力物力和召集力。

    如果万军要士绅一体征税,这些对华夏军笑脸相迎的士绅,这些抗击胡人的有志之士,他们会如何反应。

    若是这些人真的要毁家纾难,同意征税倒也罢了,双方皆大欢喜。

    可是如果不能呢?

    这些人会怎么样?

    万军和华夏军会怎么样,岂不是又要落到和李自成一样的地步。

    第二天,万军在陈明遇等人的陪同下,沿着江阴城墙巡视城防。

    城墙上布满了刀箭痕迹,可以看出当初这里的惨烈战况。

    陈明遇指着战斗的遗迹道,“大人,清军围攻江阴,城中几乎到了弹尽粮绝之地。若不是大人大军东来,杀破胡兵,我江阴十多万百姓就要步扬州的后尘了。”

    万军扶着城头,眺望着远处烟雾笼罩的长江,心中思虑重重,叹了一口气。

    陈明遇道,“大人为何事哀叹。”

    万军思虑着在江南收税的事,只是此事如何能说,便叹道,“我是在想,这锦绣壮美山河,如今却大半沦陷在异族手中,可叹可恨啊。”

    陈明遇闻言,也是哀叹一声,“唉,如今国家如此多事的时候,内有叛乱,外有异族,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万军道,“想当初,大明太祖皇帝一介布衣,驱除鞑虏,横扫蒙元,气壮山河,何其壮哉。”

    陈明遇道,“愧对先人啊,如今后辈子孙又复宋亡旧态了。”

    万军望着水天一色之处,不着痕迹的道,“问陈先生一个问题,若是家国不能两全,是愿意舍家为国,还是?”

    陈明遇道,“家,不过是一姓之家,国,可是百姓之家。若是舍了我陈明遇一个家,能挽救天下千千万万个家,那我求之不得。”

    万军心受感动,回过身望着陈明遇道,“有你这句话,我就释怀多了,此乃华夏存亡之秋,凡事以大局为重。”

    随后各处各路的士绅,纷纷来求见万军,向华夏军表忠心,不过一天,万军倒是收了近三十万两私人赠银,另外还有官僚士绅对华夏军的军费赞助,两万两白银。

    江阴城外,良田阡陌,种粮的却极少,大多是各类桑麻,大道旁边的多被战火毁掉,不过放眼望去依旧十分可观。

    万军问道,“天下百姓吃不饱饭饿死的许多,怎么这么好的地却不种粮食?”

    跟随的阎应元解释道,“江南商业繁华,种粮食所得,不及种桑麻的十之一二,所以大多都选择了种桑麻和其他一些作物。”

    万军道,“那没有粮食怎么办?”

    陈明遇感叹道,“往年里,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不过那是以前,这有十多年了,江南都是从别处运来粮食。”

    阎应元道,“这两年粮食价格猛增,已经有人开始转而种粮食了。”

    望着远处在田地里劳作的人群,许多人在这繁华之地依旧衣不蔽体。

    江南的冬天,何曾有半点温柔。

    万军心中感慨,粮食何尝不是压垮大明的一根稻草,还有这些辛苦劳作,却身无完缕的人。

    经济对一个国家 很重要,但是一个健康的经济才是最重要的。

    明末的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之说,曾经让万军无比神往,如今才

    明白,何谓资本!

    万军愈发坚定均地征税的心意,江阴已经没有停留的必要,带着陈明遇,万军乘船返回南京。

    赵勃元已经开始在南京附近丈量土地,江南落魄的读书人很多,招募些稍加训练就能够胜任。

    与清查土地同时进行的,动静最大的就是废奴,有家室的各回各家,无家可归者流落在南京街头乞讨。

    不过很快万军就发现,废奴释放的人口,或者说废奴之后出现的乞讨者着实多了些。

    初一日开始华夏军补发军饷,一连数日总算告一段落,本打算近几日返回鹿城,可是现在事情变得有点异常。

    转眼又是一年,返回鹿城的时间又要推迟了,不知道章小妍在鹿城过得怎么样,去年因为大雪,新年时万军和章小妍一个在丹凤一个在鹿城,想不到今年又要分隔两地。

    “元首!”

    正在紫禁城白玉阶边沉思的万军,听到崔子义的叫声回过神来。

    “查清楚了,的确是有人背后搞鬼。”

    万军多少猜到有人,只是没想到如此明目张胆,短短两日就已经探查清楚,“都是什么人?”

    崔子义道,“明朝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还有钱谦益、王铎等人挑头,大小士绅数百家参与。”

    “明天就要吃腊八粥了,现在洪武门外情况如何?”

    崔子义道,“有几千人聚集,叫嚷着让咱们取消废奴等新法。这些士绅,他们联合起来不管是不是卖身奴,全部恶意驱逐辞退,导致现在街上的乞丐剧增,天气寒冷又没有饭吃,怕是许多人要冻饿而死。”

    万军冷笑一声,“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从明天开始全城放粥,青壮愿意从军的再增加招募十个师,另外分地的事提前开始,可以边清查边登记造册进行分地,我就看他们还有什么招。”

    崔子义道,“如此一来,釜底抽薪,官绅们就没法再煽歪风点邪火了。”

    万军问道,“各营各部军饷都发到了吧?有没有克扣军饷的?”

    崔子义道,“饷银已经全部发下去了,按照元首的安排,各部发银子的时候都有纠察队在,还有纠察队私下访查,目前还没人敢克扣军饷。”

    万军点点头,“兵马之事,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慎重。只要我们大军在手,就江南这群软骨头,翻不出什么浪来。”

    崔子义道,“我明白。”

    “废奴和分地都是华夏军为天下苍生而为,务必要把告示张贴到各处,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华夏军是要给所有人带去幸福,要给所有自由民分地,男丁二十亩,女子十亩!”

    崔子义道,“我这就去办!”

    万军望了望阴暗的天空,似乎又要降雪了,又叮嘱崔子义道,“子义啊,你可要当心些,别把那些官绅想的太简单,他们肚子里的歪心思多着呢。”

    随着废奴和清查土地的施行,崔子义能够感觉到,官僚士绅们对华夏军的态度转变。

    崔子义笑道,“任他三千邪魔,我自一身正道!”

第一百章 再见章胜

    喝了腊八粥,整个南京城开始陆续张灯结彩,古朴的城市之中,又开始显示出活力。

    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华夏军的告示贴出,青砖古城之中,虽然风吹雪盖,青石长街上来去的人群却多了一丝热情。

    “东城分地啦?”

    “没呢,东城我见了还在量地呢。”

    “南城开始分啦?”

    “南城昨天就开始分了。”

    “你还不快去登记?”

    “我等着分西城的地,我祖坟在西边。”

    匆忙的人群暂时忘记了这一年的兵荒马乱,开始准备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

    紫禁城中,没法返回鹿城的万军,随着年关的到来,愈发的兴致索然。

    崔子义手上的事情步入正轨,这几日便陪着万军解闷。

    “唉,华丽的紫禁城,辉煌的金銮殿。”

    “唉,冰冷的九龙丹墀。”

    崔子义笑道,“哈哈哈,生硬的髹金雕龙椅,确实不如女人胸怀里温暖舒服。”

    二人正说话间,有士兵来报,“洪武门外来了一个瘸子乞丐求见。”

    “瘸子乞丐?”万军愣了愣。

    崔子义道,“什么样的瘸子乞丐,这种事也来通报?”

    那士兵道,“守门的人似乎与这个瘸子乞丐认识,一直送到了端门。”

    万军好奇道,“去把他带过来看看。”

    很快几个士兵带着一个乞丐走过来,乞丐的左腿瘸了,一拐一拐的走过来,见了万军等人,没有半点一般人的拘谨。

    崔子义道,“你是什么人?有什么事要求见。”

    那瘸子乞丐忽然笑出声,走近两步,不过一下就被卫兵们挡住。

    瘸子乞丐也不在意,望着万军道,“你们认不出来我了么?”

    见二人还是一脸疑惑,那瘸子乞丐又笑道,“就算认不出我这张脸,连这在鹿城县衙瘸掉的左腿也认不出了?”

    万军猛然想起什么,“你是章胜?”

    瘸子乞丐哈哈笑道,“正是我,好久不见,如今咱们华夏军也算是家大业大了啊,连南京都拿下了,我记得我走的那会儿,咱们才从山上下来,刚占据一个小县城。”

    万军又见到章胜,顿时兴奋的走上前,抓着章胜的肩膀,“真的是你,你这一走,竟然音讯全无,我还好担心你。”

    章胜也是十分激动,几乎红了眼眶,“小妍怎么样?一切还好吧!”

    万军闻言,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愧疚,章胜在外出生入死,自己却睡了他的女儿。

    “小妍挺好的,我把她留在鹿城,那里远离战场,可保万无一失。”

    “那就好”,章胜松了一口气,“这些年在外出生入死,唯一就是记挂着我的这个闺女,万一我死了,有你照顾她,我就放心了。”

    万军脑子里又生出一个声音,是啊,照顾的很好,都照顾到床上去了。

    虽然是章小妍自愿的,万军还是十分自责,那一晚自己也有些失控,竟然对章

    胜的女人下手。

    崔子义拉住章胜,“哎呀,你们别光站着啊,都过来坐下说话。”

    “章胜,你在外可是受了很多苦吧!”崔子义边拉他坐下边问。

    待章胜坐下,有侍从已经端上茶水,章胜拿起茶碗喝了一口,叹道,“我从太行山才到京畿一带,战场已经从京畿推进到了南方,胡人下了江南,我又从徐州一带赶往江南,大人在安庆大战时,我就在南京,一路上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啊。”

    虽然章胜轻描淡写几句,但是可以听得出来,这一路上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万军心中颇为震动,“章兄这一路辛苦了,如今局面大好,你这次回来就不要再走了。”

    章胜摆摆手道,“还要再等等,设想中的情报网还没有建立好,我这次来是要跟大人预警两件事。”

    万军好奇道,“什么事要你亲自出马?”

    章胜却不回答,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崔子义领会到章胜的意思,对着侍从和守卫道,“你们都出去吧,守在门外。”

    等到房间之中只剩下三人时,章胜放下茶碗,“有两件事大人务必要注意,据我所知,江南的官绅们并不老实。这次我们清缴他们的多余土地之后,我发现他们暗地里的小心思越来越频繁了。”

    万军道,“无妨,这些软骨头,我看他们能翻出什么浪来,回头我们还要一体征税,怕他们反了天。”

    章胜奇道,“一体征税?士绅也要缴税么?”

    万军道,“不错,士绅也要一体缴税,而且家产越多,缴的钱越多。”

    章胜道,“可是士绅不缴税是大明的祖制啊!”

    崔子义道,“大明都退到长江南边啦,我们可不是大明。”

    章胜闻言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万军问道,“你刚才说两件事,还有一件呢?”

    章胜道,“还有一件事,目前我还没有探查明白,很奇怪。”

    万军好奇道,“什么奇怪?”

    章胜道,“是胡人那边的消息,据我们的眼线回报,胡人似乎要有什么大动作,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胡人兵马调动和情报完全相反,十分怪异。”

    崔子义道,“你说说看是什么意思?”

    章胜把茶碗摆在桌子上,起身道,“两位请看,这个是四川,这个是南阳,胡人最近在调兵遣将往汉中方向集结,摆明了是要一举拿下四川。”

    崔子义道,“那南阳呢?”

    章胜道,“山东、山西、南直隶都有兵马往南阳方向集结,表面上是要进关中去四川,却不知为何都停在南阳。”

    万军想了想,“看来是胡人是想声东击西,摆出佯攻南阳的态势,牵制我大军防守河南,他们就可以趁势拿下四川,四川一旦拿下,胡人沿江而下,便能一日千里,到时候夔州以下的长江沿岸,处处都要设防。”

    崔子义接着道,“处处都设防,那边是处处薄弱,到时候就会被各个攻破。”

    章胜摇头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若是要声东击西拿下四川,那就是要在南阳方向佯攻,声势一定浩大,但是兵力并不会很多,相反要在汉中方向上集结重兵。”

    万军道,“没错啊,你刚才说了,胡人就是在往汉中方向调集兵马啊。”

    章胜道,“可是反常的地方就在这里,胡人是大张旗鼓的往汉中方向集结兵马,可是现在大量兵马并没有前往汉中,而是滞留在南阳方向。”

    崔子义好奇道,“用四川当诱饵打南阳?可是南阳无险可守,四川才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是南阳?”

    万军道,“四川方向有张献忠的大西军,还有明朝的残部,张午阳率的兵马也在朝着万州进发,如果胡人不能集中兵力,根本不可能吃下四川?”

    崔子义道,“胡人不可能不知道四川的价值,必定还是要主攻四川。”

    万军点头道,“没错,胡人一定是要拿下四川,南阳方向虽有重兵,但是不过是牵制我军,必要时一定会再次突进江南。相比于江南,拿下南阳对如今的战局并无半点益处。”

    章胜道,“胡人牵制的兵马数量似乎有些反常,鹿城距离南阳也很近。”

    万军道,“鹿城不过是一个小县城,南阳尚且对战局没有影响,更别说鹿城,胡人如此大动干戈怎么会去拿一个小县城?”

    崔子义道,“既然如此,那元首打算怎么应对?”

    万军笑了笑,“唐朝的时候,安禄山史思明叛乱,长安被叛军占了,但是有蜀地,大唐就能重新夺回长安。只要四川在手,便有争夺天下的资本,不管胡人想干什么,我们只管拿下四川。”

    章胜点了点头,起身道,“大人有了应对,那我就放心了,大人替我照顾好小妍。”

    崔子义起身拉住章胜道,“如今咱们势力壮大,章胜兄弟不用再以身涉险了。”

    章胜摆了摆手道,“我已经习惯了,大多数人并不会注意到一个瘸腿的乞丐,我遇到过好多次山贼,山贼也懒得抓我。”

    说着章胜笑了笑,“而且我总觉得胡人似乎在搞什么阴谋,此去再探查一番,回头我直接回鹿城县,好久没见小妍了,算下来小妍也到了出阁的年纪,我这个当爹该给她物色一个好人家,到时候我们在鹿城县再聚。”

    章胜朝两人行了个礼,转身瘸着腿往外走。

    万军远远望着,章胜的身影又变得畏缩许多,左腿似乎更加瘸了,的确谁也不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人。

    “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万军心中默念着,不管怎么样,和章小妍的事情,一定要给这父女二人一个交代。

    想到章小妍,鹿城县距离南阳的确很近,南阳的胡人不知要搞什么名堂。

    一个念头在万军心中一闪而过,胡人是不是知道自己和章小妍的关系,要抓住章小妍要挟自己。

    随即万军自嘲的笑了笑,那一夜的事胡人怎么可能知道,这是电视剧看多了。

    万军心中烦乱,胡思乱想一阵儿下定决心,这几日就回鹿城一趟吧。

第一百零一章 士绅优待

    转眼南京城的新年到了,红灯与绿火,映照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洪武门外,庆祝新年的人群似乎格外热闹,整个长街上张灯结彩,万军和崔子义简装便行,在人群中穿行,不时能够听到人们互相问候,询问对方分到了多少地。

    按照计划,在南京城过一个传统的新年,初六日万军就会动身返回鹿城。

    相比于喜气洋洋的贫苦百姓,身着锦衣的许多公子官绅,却是满脸寒霜,这一年对他们许多人来说,似乎有些太过波折。

    两人正在大道上穿行,忽然听到旁边一座茶楼传出“啪”的一声脆响,在繁华声中极为刺耳。

    从二楼的房间传出一个男子的怒吼,“我才不管什么狗屁的形势,老朱家的皇帝死了也无所谓,分我的地就不行。”

    有一个低一些的声音道“你忘了,那些地本来都是胡人要夺去建满城的。”

    “胡人已经走了,这南京还有没有王法!”

    “嘘!小声些。”声音传来,有一个青年男子的头伸了出来,四处看了看,瞟了街上的人一眼,随即关上了窗户。

    崔子义望了望万军,“元首?”

    万军冷笑一声,“走吧!我还想有个好心情过年。”

    两人在热闹的长街转了一圈,一直到夜深了,人流渐少,万军才朝着紫禁城回来。

    相比于外面的热闹非凡,紫禁城中一片冷清,隔着宫墙,这几里之间,就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权利中枢,皇权之下,枯骨作台!

    万军坐在承天殿前的白玉台阶上,忽然有一些落寞,思绪浮想联翩,不知道现世的父母亲人怎么样呢?不知道那一群空天军的战友兄弟怎么样呢?

    不知道章小妍怎么样了?鹿城县的大年,灯笼可还红亮?

    在偌大的南京紫禁城,这梦中繁华的江南之地,万军本想开心的过个大年,谁知越想心情越低落。

    “子义,我们来喝酒啊!”

    “元首,为了大业,怎么能好酒呢?”

    “只是小酌几杯啊!”

    万军拉着崔子义喝了几杯,这是大明时代的酒啊,万军边喝着心中边赞叹。

    “这酒真好喝,入喉绵长,也不辛辣,似乎还带着一些酸甜味。”

    崔子义笑道,“元首,这酒虽然不辛辣,但是后劲很大,你喝的这么急,怕是要大醉一场了。”

    很快万军就感觉头脑有些晕乎乎的,现代军队本就禁酒,万军酒量一直很差,此时这酒的劲头一上来,万军发现已经晚了。

    被人送到床上时,万军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在云端上,躺在棉花堆里,全身软绵绵的。就好像又回到了天上,在失重的太空舱里,一摇一晃,很快进入了沉睡。

    一直到第二天的晌午时分,万军才醒过来。

    出了房门,远处的白玉阶下,已经等着好几个人。

    崔子义道,“元首,新消息,大明打起来了。”

    万军道,“去殿内细说。”

    众人到了华盖殿,巨大的地图前,崔子义道,“大明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登基称帝,以正月初一日改元年号大统。唐王朱聿谪在广州登基称帝,以正月初一日改元年号邵武。桂王朱由榔在梧

    州登基称帝,以正月初一日改元年号永历。登极诏是去年十二月发布,现在三家均宣布对方为逆贼并出兵攻打。”

    万军气笑道,“大明这个闹哪出,如果不是我们击退胡人,现在长江以南都是满清的,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机会,不趁机积蓄力量,反而自相攻打。”

    崔子义道,“另外清军有新动作,南阳方向有二十万清兵南下。”

    万军道,“真是南阳,他们用四川当幌子换南阳?现在到哪里了?”

    崔子义道,“还在南阳和内乡一带,陈新民已经率兵自信阳增援。”

    万军脑中转到,“清兵二十万,陈新民手上只有两万人,常建在襄樊倒是有四万,如果清军拿下南阳,下一个目标就是,等等,你说内乡?”

    崔子义道,“是内乡!”

    万军奇道,“内乡在南阳的西北百里,胡人若是南下,怎么反而跑到内乡去?”

    崔子义道,“除非敌人的目标不是南阳?”

    万军心中有一种不祥的感觉,“糟了,胡人的目的很可能是鹿城县。”

    万军想不通,鹿城县有什么东西能让胡人这么兴师动众,不过章小妍还在鹿城,万一胡人真是缺心眼,拿四川换一个鹿城县,章小妍怎么办。

    “快快传令,我们即刻动身准备返回鹿城,能动的兵马都带着。”

    崔子义不敢大意,起身出了大殿。

    万军心中默算着内乡和鹿城的距离,不知道淅川有多少兵,实在不行可以八百里加急,让章小妍撤往淅川,郑际明一定会想办法搭救。

    鹿城的守备兵马,田超群,对,田超群,他手上应该还有五到七个团的兵力,凭着富水关应该可以抵挡一阵。

    出了大殿的门,汉白玉台阶下,有人叫了一声“元首!”

    万军看到,带头那人是随华夏军从武昌南下的民政官周应呈,随在身后的有投降的明朝旧臣李沾、王厂雄,还有一个老相识钱谦益,后面还跟着几人,万军记不得名字,不过这几个都是江南的士绅代表。

    周应呈是武昌投靠华夏军的士绅,为华夏军支援了不少物资,恰好本人又有些真才实学,就被万军调到南京协助治理政事。

    周应呈是华夏军的人,怎么会跟这些两朝降臣在一起。

    “周总指挥使,你们这是唱的哪出啊?”万军好奇的问周应呈。

    周应呈抱拳揖礼道,“有一件事,臣一时不知如何解决。”

    万军正在想着鹿城之事,哪里还有半点心情,急道,“什么事快说吧。”

    周应呈道,“都是南京的官绅,带头的是林、王两家,还有大小官绅七十五家,要我们赔偿这次被收没的土地。”

    万军道,“清查隐匿和非法所得土地,这是我下的令,谁敢跟我要赔偿?”

    钱谦益道“这林家是江宁侯的亲家,江宁侯战死在高邮的时候,家中土地无人照看,有两千多顷的土地就划给了林家。王家是魏国公的亲家,这次清理土地之前,魏国公已经把近三千顷土地给了王家,并不属于大人清理的范围之内,还有……”

    万军怒道,“够了。”

    钱谦益朝着旁边人使了一个眼色,左都御史李沾轻声接道,“不止林王两家,还有士绅足足数百家,万一……”

    万军冷冷的望了李沾一眼,“你

    是在威胁我?”

    李沾一听连忙作揖道,“臣不敢!”

    万军冷笑一声,“你是哪家的臣?我记得你好像是大明的御史吧,大明还没有亡呢,你怎么在我这里称臣了?”

    李沾羞的满面通红,额头上汗出如浆,万军也不管他,回首向众人道,“当初胡人在南京,你们有谁敢说一个不字?怎么着在我这里又变成铁骨铮铮的大丈夫了?”

    有一个万军不知道的名字的人上前一步道,“华夏军自然不是清人能比,清人乃虎豹禽兽之师,我们自然不能与它说人语。华夏军乃仁义君子之师,所以我们能讲君子的道理。”

    万军气道,“真他么荒谬,分明就是你们欺软怕硬,只不过你们看错了一件事,我华夏军绝不手软。”

    钱谦益等人一下跪在地上,“大人三思啊,我等也是为苍生计,大人不可与民争利啊。”

    鹿城的形势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万军哪里还有功夫在这里跟他们斗嘴,“此事要从长计议!你们都先回去吧!”

    李沾道,“我等代表江南的百姓来讨个说法,大人不应准我们就在这里长跪不起。”

    万军只觉得自己的整个太阳穴都在突突的跳,眼中杀气大起,“你不怕我?”

    一旁钱谦益见状伸手拉住李沾,“大人说要从长计议,那就是应了,我们先回去。”

    几个人叩了头,一起起身离开。

    万军心头愤怒不已,真想即刻把这几人全部毙了,家产充公,可是现在还有要事,先让这些人蹦跶几天。

    万军唤来赵勃元将鹿城之事说给他,赵勃元一听急道,“鹿城乃我军的龙兴之地,切不可失去,大人尽快动身吧。”

    万军道,“我已经让子义去传令,我们走了之后,南京之事有你全权负责,当心官绅们作乱。”

    赵勃元道,“放心吧,一切就交给我。”

    万军道,“各家的家产都摸清了?”

    赵勃元道,“已经打探清楚了。”

    万军点头道,“好,那算缗法尽快施行,还有官绅一体征税,要实行阶梯式征税,和算缗法一同施行。”

    赵勃元好奇道,“什么是阶梯式征税?”

    万军道,“简单来说,就是把所有人分几个等级,岁入不足五两银的一律不征税,岁入五两到十两的按百分之一征税,十两到三十两的按百分之三征税,也就是一年挣得越多,咱们征的税就越多。”

    赵勃元一听,心领神会道,“也就是说越有钱的人缴的税越多。”

    “没错,税收的作用,一方面是收天下之财力,为国家所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也要多收富人之钱,少收穷人的钱,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正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

    赵勃元想了想,“古往今来,王朝覆灭,多半都是因为百姓无以为生,元首这个办法听起来虽然是前所未有,不过却是一个抑富生民的好办法。不过,这样的话,官绅们绝对不会答应。”

    万军冷笑一声,“我们做事还要他们答应不成,敢来我面前撒野,我会让陈霸蛟带三个师到南京来,敢有作乱的绝不手软。”

第一百零二章 变局

    南京城内,新年的氛围正浓。

    南京城石城门外,华夏军的兵马立在白雪中,数千人却无半点响动,整个队伍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万军最后把南京诸事做了安排,便带着崔子义出了城。

    南京还需要兵马震慑,而且大队兵马行军速度有限,万军此行只带了四个团的兵力,到了武昌之后,再从武昌带兵北上。

    万军骑在马上,顶着寒风打马向前,希望鹿城能够支撑到自己到来。

    “哒哒”马蹄声响,崔子义和一人跑到近前。

    万军心中一震,一个在万军的脑海里,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偏偏这个人就在这里。

    万军急道,“田超群,你怎么在这里,你不应该在鹿城守着?”

    跟在崔子义身后的,正是鹿城县守城总指挥田超群,田超群道,“大人不记得了,安庆之战前,我部就已经奉命南下增援。”

    安庆大战之前,为了集结足够的兵力,当时从商州府到襄樊,各处能抽的兵马都抽走了。

    万军猛然想起此事,暗叫糟糕,“那鹿城还有多少兵马?”

    田超群道,“我们走时,鹿城剩下一个团的兵。”

    一个团的兵力!一个团不过一千人,清兵可是二十万!

    万军不再多说什么,手上抽打马臀的鞭子愈加急凑。

    喧嚣的南京城忽然陷入了一种死寂,农历的立春已经过了,可是整个南京却弥漫着一种阴冷的气息。

    算缗法规定,各工商业主、大地主、士绅家产五十万以上者,每十两银抽一两五,家产百万以上的,每十两抽银二两五。若是有瞒报。藏匿家产的,一律没收全部家产,有举报核实者,分一半家产。

    华夏军算缗法参照汉朝武帝时期算缗之法,各家资产已经提前打探清楚,此时各家谁也逃脱不了。

    短短五天的时间,赵勃元就已经征缴六百多万两白银。

    相比于李自成一个月追饷七千万两,在富庶的江南,六百万两不过九牛一毛。

    相比于清查土地之时,算缗法和向士绅征税的法令公布之后,南京的官绅并无太大反应,可是赵勃元知道,这种平静实在太过反常,没有反应才是最大的反应。

    南京城玄武门外,玄武湖结着一层薄冰,湖中山色雪景,映着青色的湖水显得安娴静美。

    距离大岛数百米外的一座湖心小岛上,修建着湖心廊亭,亭台中有四个男人,正或坐或立。

    “实在是欺人太甚!”一个蓝衣金衫的男子愤怒不已道,“唉,想不到竟是和李闯一样的贼子,当初真不该迎他们进城。”

    一个白须老者道,“这叫什么话,不迎他们胡人现在还在南京,再不济也比满洲异族人好些。”

    那个蓝衣金衫的男子闻言,望着老者道,“陈老,胡人可没有要咱们按家产缴税钱吧。”

    “哼,哈哈。”老者冷笑一声,良久叹了一口气。

    “大明可好,收过咱们半文税钱?结果怎么样,整个江南眼也不眨一下就投降了胡人,扬州是什么结果?胡人那是国仇家恨,怎么着,现在还不该华夏军赶走胡人了?”

    说罢伸手从头上一摸,乌黑

    的束发却是似一个帽子一般取下,露出头上半寸白发。

    “我就很后悔,当初如果不是只盯着自己那些黄白之物,大明怎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又怎么会到这步田地,竟然让胡人强迫剃发,以后无颜面对祖宗了。”

    坐在亭中的一个胡须花白,身材微胖的男子,如老僧入定一般,此时缓缓睁开双眼,“云和就不要这么说了,财产税倒是没什么,不过是一些黄白身外之物。天下不太平,纳捐之事古亦有之,可是这缴税岂不是打我们的脸?”

    另一人道,“杨老说的没错啊,自太祖开始定的祖制,读书人是天下的根本,有不缴税的特权,如今要我等缴税,那读书人的尊严在哪,我们和泥腿子还有什么分别?”

    蓝衣金衫的男子道,“这是要与我们天下的读书人为敌,没有我们,他们怎么进的了南京城。自古都是皇帝坐天下,读书人治天下,华夏军如此对待读书人,岂能长久乎?”

    “唉,我累了”,老者重新戴好束发,走出小亭,挥了挥手,一条小舟缓缓从远处靠了过来。

    “走之前我奉劝一句,天下都要没了,你们还在惦记着那些银子,岂不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空有许多银子,无异于待宰的肥猪。”

    上了小船,老者抱拳道,“诸君告辞,好生珍重。”

    一叶小舟,渐渐远去,只留下三人在亭中面面相觑。

    风吹柳枝,积雪飞落,庭中又飞起一阵雪花。

    亭中沉默良久,坐在亭中那老僧入定的男子紧了紧衣物,“还有要走的嘛?”

    见无人回答,便开口道,“既然陈家要做软骨头,那就不要他也罢。”

    另外两人望着须发花白的男人,“这,杨老有何计划?”

    “来时我已经与牧斋先生通过气了。”

    蓝衣金衫的男子性急,问道,“牧斋先生是东林的泰山北斗,他怎么说?”

    杨老道,“大明往日可待我们不薄啊,牧斋先生心向大明,有意迎回圣驾。”

    “可是,可是,圣驾已经被清人掳去了。”

    “是啊”,另一人跟着道,“而且隆武皇帝也已经遇害了,周王,惠王,崇王几位藩王也都被掳去。”

    杨老道,“两位贤弟糊涂,正月初一日鲁王已经登基称帝,年号大统。”

    蓝衣金衫的男子道,“可是,据我所知,这位鲁王是偏枝旁系,这皇位可轮不到鲁王啊,按理说桂王和唐王更有资格。”

    另一人道,“赵兄此言差矣,桂王和唐王势力不足,而且远在两广,鲁王有郑芝龙支持,全有整个浙江福建,如今社稷危急,鲁王称帝倒也无不可。”

    “没错”,称为杨老的男子道,“当初潞王贤明,牧斋先生心忧国事,力推潞王继承大统,偏偏被四镇武夫操纵,立福王为帝,以至于如今山河沉沦,宗庙倾覆。”

    姓赵的男子腹中诽言,江南局势在福王登记之后崩坏不假,可是潞王也没见有什么大贤之处。恰恰相反,弘光在芜湖被清军俘获之后,潞王在杭州被众人拥立监国,然而潞王的表现尚不如弘光帝。

    不仅不如,反而差的不

    是一点,清军攻打杭州时,阮大铖、朱大典所部兵马还有一万余人,潞王不仅不鼓舞士气,反而一心要向清军上表投降。

    清军攻打杭州城湧金门时,明军本来作战勇猛,各部并不落于下风。然而潞王全然不顾正在城下与清军鏖战的将士,竟然派人从城上给清军送酒肉犒赏。

    大军正在拼命厮杀,将士正在流血牺牲,潞王却公然给敌人送吃送喝,如此荒唐的行为,直接导致各部明军将士尽皆哗然,纷纷渡钱塘江往东而去。

    在潞王朱常汸的表率下,避居于浙东地区的明藩王及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严州等各府州官员,纷纷纳土降清,直接导致清军兵不血刃,拿下大半个江南。

    “好一个贤明的潞王”,听这杨老睁眼说瞎话,蓝衣金衫的男子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心中暗暗冷笑。

    潞王在江南已经是出了名的窝囊,杨老大概是也觉得说潞王贤明这话实在无耻,赶忙转移话题道,“如今的局面危急,大统皇帝胆略过人,才识超群,我等迎接大统皇帝回南京主持天下,正是顺天应民的举措,将来必成流传千古的佳事。”

    鲁王朱以海和潞王相比,的确强的不是一点,浙东纷纷投降之际,鲁王坚决不投降,清兵劝降的使者直接斩首。

    “虽然桂王和唐王也称帝,可是鲁王有郑芝龙支持,在南方的势力最强。”

    “郑芝龙害死隆武帝,跟满清又降而复叛,除了鲁王别无去处,所以只能拼死效力,有郑家的支持,平定南方只是时间问题。”

    “南方若定,再挥师北上灭了华夏军,到时候逼迫满人退出关外,我等都是中兴大明的功臣。”

    “即便不能北伐,只要守住长江,我们也是效仿南宋的安国之臣。”

    两人皆问,“那钱阁老的意思?”

    “不错,钱阁老愿意为江南士林忍辱负重,迎大统皇帝回南京,再行于少保中兴大明之举,到时候江南士人就可以永保富足。”

    蓝衣金衫的男子道,“那就如此!士人不能如鱼肉一般,总是被人欺压。”

    另一人道,“还是大明好,不跟咱们收税,也不夺咱们的家产。”

    这话听着着实上不了台面,江南士林最重君臣道德仁义廉耻,这读书人做事,怎么能不披一层仁义道德,如此**裸的提钱,岂不是落了俗。

    不过大事已经说定,杨老也不计较这么多,况且这里湖心小亭,说什么都不会有多余的耳朵听到。

    杨老伸手轻抚胡须,微微笑道,“既然如此,王兄、赵兄就安心等候,我们已经派了使者去绍兴,要不了多久就会带着大统皇帝的封赏令回来,到时候我们共成大事。”

    蓝衣金衫的男子转念道,“陈家那里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王兄所言极是,暂且派人盯着陈家,目前还要小心谨慎为好。”

    杨老道,“这几日切记保密,就和当初扫除满洲人一般,各家收拢家丁做好准备。”

    说罢要事,三人陆续乘着小舟离开湖心亭,只剩下江水悠悠,清风明朗。

第一百零三章 起航之地

    临着宽阔的长江,屹立着一排六个巨大的木制脚架,工人们上下来去,好似繁忙的工蚁一般。

    六条狭长的大船正在工人的敲打下,露出最终的优美姿态。

    按照万军的流水线作业办法,一处车间只负责一道工序,所有的用料尺寸质量几乎一样。

    杜长卿立在高台之上,满意的看着眼前这六艘新式战船。

    这些船与传统的福船不同,整个船首保留空心,首柱向前延伸,如宝剑一般往外伸出一根斜杠。

    狭长的船身向后逐渐变廋,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

    杜长卿是老船匠,心中自然明白这样的造型意味着什么,这些船在海上将会比飞鱼还灵活。

    不过在杜长卿心中,水战光船快有什么用,最关键的是船要够大,装的兵和枪炮够多,海战说到底还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

    大明巢湖水师称霸两百年,当初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争霸时,巢湖水师就开始在战船上装备火筒、火铳和大炮,接站之前先用火铳和火炮一齐猛轰对方。

    可是两百多年了,决定水战胜利的不还是接舷跳帮,从来没有听过放了火铳火炮对面就会投降的。

    与杜长卿的想法不同,江平常更信服万军的话,大炮的火力越来越猛,海战的方式也开始变化了。

    这六艘战舰,两艘长度二十六米,宽度四米,深度三米,侧舷可装备八门重型火炮。

    另两艘长度五十五米,宽度九米五,深度六米,侧舷可装备二十四门重型火炮。

    还有两艘长度达到九十三米,宽度十六米二,深度九米一,侧舷可装备四十门重型火炮。

    这些是华夏造船厂的第一批新式战船,按照万军的嘱咐,所有型号的战舰建造数据,都要在这里进行研究调整记录。

    建造过程中每艘船都配备了三倍的造船工,也是为了将来打造巡洋舰队做准备。

    江平常望了望眼前的造船厂,转头往西北方眺望,神秘的五行研究局令人遐想,据说他们在研究御风飞行之术。

    汉口城东人声鼎沸,一骑快马带来万军返回的消息后,商照心、桂东良等聚在东门外等候,随即知道消息的百姓也逐渐汇聚过来。

    不久一个团的先锋兵到达东门,随后哒哒的马蹄声大作,万军风尘仆仆的带着人奔到近前,四千人全是骑马。

    百姓们跪在残雪化成的泥浆里,高呼着,“万大人万岁!”

    “万岁!”

    万军一路奔波,双腿酸痛,两股之下只感觉火辣辣的疼,想来已经磨破了皮,此时面对百姓强打起精神,“大家快起来吧,跪在雪地里容易得风湿,华夏军不兴跪礼。”

    最近的一个人喊道,“万大人给咱们分地,我们给大人磕三个头,祝大人福寿无疆。”

    一言既出,百姓们全部伏下身子给万军磕头,等百姓磕罢头站起身,万军随着常建等人进了城。

    再开口时万军的声音已经

    沙哑,“那些百姓是你们组织的吧,现在形势紧张,以后咱们就不要搞这种夹道欢迎的形式主义了。”

    桂东良道,“原本只有咱们华夏军的人,百姓们听说元首要来,全部都自发的过来迎接了。”

    万军闻言心中一阵感动,“给我们送些热水热饭来,大家赶路十分辛苦。”

    商照心道,“元首放心,各部的热饭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署衙内给元首已经备好了接风的酒菜。”

    万军一路上风餐露宿,为了赶路基乎都是凉水吞干粮,此时当先进了堂屋,招手让众人落座,也不再客套,拿起筷子开吃。

    几杯热酒下肚,整个人都似乎缓过劲来,带着三分醉意,万军长舒一口气,“啊,总算吃一顿热乎饭。”

    话音刚落,转眼见自己旁边还坐着一个女人,“是你啊,好久不见,在武昌这边过得怎么样?”

    一身水绿配着月牙白的襦裙,皓齿朱唇,顾盼生情,正是许久不见的王欢。

    “托大人的福,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万军点头微笑道,“那就好”,转念间心中又想,当初武昌战事结束,如果把章小妍接到武昌这边就好了。

    不过武昌之战结束,九江尚在胡人手中,鹿城怎么看都更比武昌安全。

    想到这些,万军一点笑意也消散了,从武昌到鹿城尚有近千里,不知道鹿城的情况如何。

    “最近可有鹿城来的消息?”

    商照心道,“目前还没有消息。”

    “南阳的情况怎么样?”

    “南阳的胡人只是围而不攻,陈新民的援兵就要到了。”

    万军心中盘算着,“如此一来,胡人取得的进展并不大,看不出攻击的重点。”

    万军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隐隐觉得胡人的行动有些莫名其妙。

    王欢举起酒杯,“听闻大人派了十万兵去四川,多谢大人为我瑞王府报仇,我敬大人一杯。”

    万军心道,平定四川是必行之事,算不得是为你瑞王府报仇,“不敢当,去四川并不是为你报家仇,只算是殊途同归。”

    王欢仰头一饮而尽,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我再敬大人一杯,求大人捉到我的仇人张献忠,把他的人头留给我祭奠父王。”

    历史上的张献忠残暴嗜杀,与李自成不同,万军对张献忠并无好观感,答应一个漂亮女子的请求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你放心,捉到张献忠,我一定把他留给你报仇。”

    王欢方才喝了一杯酒,桃花瓣一般的面容,愈发的红艳欲滴,此时美目泛着泪花,仰头再次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王欢的目光迷离,已经醉了五分了。

    万军道,“来人,送王欢小姐回房休息吧。”

    等女眷扶着王欢走了,万军道,“我们有急事在身,匆匆吃个饭就要走,怎么还要王族千金作陪,谁的主意?”

    崔子义尴尬的咳嗽一声,“元首。”

    万军道,“看来你这一路是还不够累。”

    东良起身道,“元首,武昌的兵马都已经集结完毕,不过时候不早了,不如今日在武昌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再出发。”

    万军道,“军情如火,不能耽搁,吃罢饭就走。”

    商照心道,“从南京一路过来着实辛苦,就休整半日吧,听说造船厂第一批战船就要完工,元首何不去看一看?”

    万军想了想道,“那就去造船厂看看咱们的新式战舰。”

    说罢,万军把面前的饭菜吃了几大口,端起身前的酒杯,一饮而尽道,“时间急迫,便吃到这里,这就去造船厂。”

    众人赶到造船厂,已经有人快马提前通知到,杜长卿带着江平常和一众船匠守在路口。

    万军叹了一口气,心道啥年代都是这样,领导来检查,全部都停工。

    杜长卿上前道,“大人,造船厂上下恭迎大人。”

    万军从马上跳下来,挥挥手道,“让大家返回岗位继续干活,造船之事不能停歇,我听你们两个说说就行。”

    一众船匠正闻言各自返回,只剩下杜长卿师徒二人。

    万军望着远处高大的木架下,优美的战舰曲线,“进展如何?”

    杜长卿道,“第一批六艘战舰,有二十六米船两艘,五十五米船两艘,九十三米船两艘,二十六米船已经基本完工,这两日就可以下水,五十五米船本月可以完工,九十三米船还需要些功夫。”

    万军喜道,“好啊,好,去看看。”

    杜长卿引着几人来到一处高架之下,二十六米战舰静静地停着,散发着一种奇怪的气味。

    杜长卿道,“这两艘船大漆都已经涂过了,工匠们在做最后的检查,再晾个一两日就能下水。”

    万军走上前,发现船身通体涂着一种植物的油脂,八个舷窗为了通风,都用木棍支开着。

    万军抬头望了望窄小的舷窗,“大炮都装上了么”

    杜长卿道,“大人,船要在水上测试过了再装炮。”

    万军点点头道,“不错不错,看来我们的水师指日可待了。”

    转过身来,万军有些兴奋,大声道,“这只是开始,到时候我们要在南洋和红夷人的海军一决雌雄,等我们打退了列强,咱们就在台湾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势力再大些,我们的海军还要走向深蓝,海参崴就是北方舰队基地,东帝汶就是南方舰队基地。”

    在场仅有几人知道台湾就是大琉球,不过具体位置也是一片混沌,更别说什么海参崴和东帝汶。

    见众人一脸的茫然,万军收住激动地心情,不过心中想起一段令人心酸的事。

    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老,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东北领土被大片割让,黑龙江和吉林本事海岸线最长的两个省,从此却与海无缘。

    最让人愤恨的莫过于,中国距离图们江出海口仅仅三十里不到,却和海洋遥遥相望不可及。

    “这一切正在改变”,万军在心中激动道,“华夏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634/ 第一时间欣赏烽火明朝最新章节! 作者:南风前辈所写的《烽火明朝》为转载作品,烽火明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烽火明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烽火明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烽火明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烽火明朝介绍:
一场星际实验中,万军的太空舱意外穿越,时间线正在1644年大明崇祯皇帝殉国的那天。此时李自成攻入北京,明王朝势力退守南方,新兴的满清政权虎据关外。此时俄罗斯人侵入外兴安岭,荷兰人占据台湾,葡萄牙人租借澳门,西班牙人殖民吕宋。这是近代的前夜,曾经的东亚霸主能否在血与火中涅槃he......烽火明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烽火明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烽火明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