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难为他人座上宾4
赵韪见到刘备的时候,刘备正无精打采,满脸化不去愁绪。
“韪见过刘皇叔。”
“原来是子非先生,先生此来可有要事?”刘备问的也心不在焉。
“奉刘荆州之名,前来犒劳皇叔麾下所部,并兼领监军之职,驻守新野,听从皇叔差遣。这是犒劳贵部的礼单,请皇叔验看。”赵韪说着,递上了一份厚厚的礼单。
赵韪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以前跟着刘焉入蜀,刘焉很多事情都是出自赵韪的谋划,所以赵韪这才有些心高气傲,总觉得自己在蜀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想到,后来刘焉没了,刘璋上台以后,蜀中的一切都大变样,而刘璋这小子,完全没把赵韪放眼里,重用的都是徐庶石韬等人。刘璋当然不会把赵韪放在眼里了,因为他以前根本没听说过有赵韪这号人,他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全是来自三国演义以及三国类的游戏,那上面根本就没赵韪这号人,连个龙套的身份都没混上,他干嘛要重视他,更不可能重用他了。
赵韪所以会叛乱,实际上跟他这些年巨大的不平衡有关。
徐庶代理益州牧,他虽然不爽,但徐庶能力在哪儿放着呢。可是徐庶调任凉州以后,刘璋又让石韬来代理益州牧,这一下赵韪就严重不平衡了,石韬何德何能,能忝居如此要职。刘璋太不当人子了。所以,他就一怒之下反了。
可是,造反这种事情,往往都是想着容易,做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尤其是文人造反。你想着自己一站出来别人就会一呼百应,你想着计划周详万事如意,真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哪儿哪儿都不容易,哪儿哪儿都不太顺。
首先,第一个重要目标就没达成。他原来设想的是,一开始就迅速的抓住刘璋的家眷为人质,然后就可进可退了。可惜,老的老的跑了,小的小的没抓住。再有,州衙的一众官员也一个没抓住。
等到组织人马攻击金库、粮库的时候,又遭到顽强抵抗,成果大不如预期。要是能把粮库都烧了,那绝对会大乱的。可惜,城外的新军反应太快,很快就冲进城来增援了。
最后,新军的内应力量也比较薄弱,只有几百人响应,根本形不成力量优势,被别人一集中力量一反击,立即就溃败了。至于卫尉的战力跟新军差太多,没办法,只能抢了些金银财物走人。
这跟赵韪计划的,要颠覆刘璋蜀中的统治,要自己成为蜀中的老大,这结果跟期望也差得太远了。
眼下刘璋还没回来,自己已经成了亡命之徒了。
赵韪心里其实很有些后悔,后悔自己太冲动了。
赵韪跟在刘璋父子身边很多年了,他对刘璋太了解了,刘璋绝对不可能轻易放过他。可惜现在后悔晚了。
赵韪这次同意来刘备军中当监军,也是没办法的事。
刘表明确跟他说了:刘璋就是个疯子,眼下能保你的地方不多,要么你去找曹操,要么去找袁绍,要是想待在荆州,那就只能去新野待在刘备身边。刘备身边有几员猛将,相信如果刘备想要保你,应该问题不大。
刘表还跟他暗示,说你这些财物我就不要了,另外再给你些粮草,你当见面礼送给刘备,再加上我的面子,想必他会同意留下你的。
赵韪没办法,只好又从襄阳赶到了新野。
刘表说不要赵韪的钱财了,但赵韪自己不能那么没眼色,肯定得给刘表留下一份心意。然后就是给刘备的了。
当然,赵韪也做了些准备,除了这些财物之外,他还另有准备。
刘备看了赵韪递上来的礼单,这才有了精神。
礼单确实很厚,而且很重。
金银财物很多。
刘备刚想表态,旁边的陈宫咳嗽一声,抢先插话道:“主公,子非先生远道而来,不如先请子非先生到下面歇息一下如何?稍晚些再安排酒宴为子非先生接风洗尘可好?”
刘备一听就明白了,立即应道:“如此甚好!子非先生远来辛苦,且先下去沐浴更衣,休息一下,晚间我与众位兄弟再为先生接风洗尘。来人!安排子非先生下去休息,小心伺候,不得有误!”
“诺!”
赵韪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已经有人过来,招呼他往外走了。赵韪无奈,只得跟刘备告别,前去驿馆先安顿下来了。
等到赵韪一走,刘备就问陈宫:“公台,可是有什么话要讲?”
陈宫摸着颌下的胡须,道:“主公,成大事者不可为小利所动。赵韪带了这么多财物,刘表把他支应到我们这里,都没按好心,赵韪蜀中作乱,刘璋是一定要追究的。刘表这是在把烫手的山芋往外扔,我们岂可轻易中计。”
刘备有些为难,“公台,话虽如此,可是赵韪毕竟打着刘表的旗号,来给我们当监军的,我们也不好拒而不纳吧?何况这些钱财粮草,也是我们急需的。”
“听闻主公在许都时,曹贼数次让主公出策对付刘璋,可有此事?”陈宫没有直接回答刘备的问题,反而反问刘备。
“确有其事。其实我也一直在纳闷,为啥曹贼数次三番的非要让我出谋划策对付刘璋,我也弄不明白,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刘备其实早就纳闷很久了。
陈宫嘿嘿一阵冷笑,“主公,你还是不够了解曹阿瞒,此贼最是狠毒。曹贼掌握朝廷,最是见不得刘姓外部势力壮大,更见不得刘姓宗亲势力联合起来。他所以要让你出策对付刘璋,就是要**裸的离间你们的关系,让刘璋对你心怀仇恨。不管你以后在朝为官,还是在地方为诸侯,只要你和刘璋之间关系不睦,姓曹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否则,以曹贼手下那么多的谋士,如何能轮到主公给他出谋划策。”
陈宫这里说得有点儿太直了,有点儿伤到刘备的自尊了。不过刘备性子好,毫不在意,反而频频点头,表示赞许陈宫说得好。
陈宫继续道:“若某所料不错的话,这赵韪的叛乱,恐怕也有曹贼幕后推动。之前曹贼封蔡瑁为巴郡太守,就意图在挑动荆蜀不睦,现在赵韪叛乱入荆,必定使得两家更生龌龊。曹贼势要在刘姓势力间,极尽挑拨之能事!”(未完待续。)
第16节 难为他人座上宾5
刘备现在明白陈宫想说什么了,陈宫的意思很明显了,陈宫这是不想让刘备接纳赵韪。从来在文人的心里,忠义很重要,赵韪这个人,刘璋父子两代没有亏待他,可他却趁刘璋不在蜀中,造刘璋的反,这人人品不行。虽然陈宫也造过曹操的反,但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备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但是他舍不得这眼看到手的这么多钱粮。
“主公,公台先生,可否容群说两句?”
“长文,有话尽管说就是了。”
“谢主公。刚才公台说的没错,如今曹贼注意力开始北转,他要应付袁绍,但是他也不想让其他地方消停,所以才要制造这么多矛盾和事端。不过,属下的意思和公台先生正好相反。群以为,眼下曹贼的注意力在北,这才是我们难得的机会。我们必须趁眼下这段时间,大力发展我们的力量,否则,以后不管是袁绍胜还是曹操胜,其必将快速南下,到时候,若我们还是如今天这般情景,必定是立时化为齑粉,难挡对方顺势一击。
诚然,赵韪此人品性有瑕,然而我们却正需要其财力支持。
而且,若我们不纳赵韪,恐遗刘景升话柄,若从此再克扣我军粮草,我们势必更加艰难。
至于公台担心的刘璋之报复,群倒是觉得不用太过忧虑。”
“不用太过忧虑?长文,你此话如何讲?”刘备急忙追问。
“很简单,刘璋真正深恶痛绝者乃赵韪是也,他真正的目标也是赵韪。到时候,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
陈群其实很想说,到时候我们直接就把赵韪咔嚓了,人头给刘璋送过去,既得了赵韪的财,又卖了刘璋的好,何乐而不为。
不过,眼前的两个人,主公号称仁德之君,公台先生向来以刚直而出名,陈群就只能给暗示两人一下。
“到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再选的,实在不行,给赵韪安排个人保护一下就可以了。”陈群继续道。
刘备和陈宫,两个人其实都听明白了刚才陈群的话外之音,陈群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先把钱财弄到手,至于赵韪这个人本身,到时候很好办,杀还是留到时候还不是全看咱们的意思了。
刘备假装没听懂,陈宫装作没听到。
两人都没有对陈群的这个想法,发表意见。
陈宫、陈群两个谋士,一个反对收留赵韪,一个赞成收留赵韪。
按正常来说,陈宫的意见更重要些,可是如今刘备自己有些倾向于收留赵韪,因为他太需要钱粮了。等刘备醒悟过来,开始训练自己的精兵的时候,刘备才发现,想要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精兵,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你有人才有士卒就万事大吉了,精兵就指日可待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有了人才有了士卒,你还得有足够的财力支撑。
放眼现在这天下,刘璋的无当飞军,曹操的虎豹骑,袁绍的大戟士,这些强军,哪一个不是靡费巨万。你得让这些兵吃饱吃好吧,你得给他们配备足够好的装备吧,还得有足够好的待遇吧,然后才是高强度的训练。这些都是需要花费重金巨资才可以的。
所以…
于是刘备说道:“两位先生说的都甚有道理,不如晚间接风宴上,再详细看看,然后再做决定吧。”
当主公的,得知道怎么去调和矛盾,刘备目前还在摸索中。
晚宴的时候,刘备手下众文武济济一堂。
文的有陈宫陈群孙乾糜竺糜芳等,武的有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周仓等,赵韪一看,这架势,一点儿也不输给刘璋啊,更不比荆州刘表那帮文武差多少,要是能投靠刘备也不错啊。就冲刘备眼下这个班底,在这乱世中,博一个立足之地还是很有希望的。
“来来来,大家共同举杯,欢迎子非先生的到来!”刘备举杯提议道。
“欢迎子非先生!”众人举杯同庆。
赵韪一看,急忙也举起酒盏,向着刘备,还有众人,连忙点头示意:“多谢皇叔盛情,多谢众家兄弟美意,赵韪先干为敬!饮胜!”说着一仰脖,就痛痛快快的先干了。
“饮胜!”众人轰然应之。
赵韪饮完一盏以后,扫了一圈堂内众人,没看到陈登,因问道:“皇叔,怎么不见元龙先生?”
这句话戳到了刘备的伤心处了,立即满脸的笑容布满了愁云,“子非先生有所不知,唉,元龙他身染重疴,如今正卧病在床,无法前来为先生洗尘了。”
“喔,不知是何顽疾?可有延医否?”
“唉,一言难尽,元龙他这几天,胸中烦懑,面赤不食,这附近的名医还有军医,都请过来看遍了,都束手无策。真是愁杀人。”刘备说到这里,眼泪都下来了。这是真情流露啊。刘备在陈登身上可没少下功夫,从他几年前到徐州开始,到现在,两个人交情很深了。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请到一个合意的谋士,结果这才来几天就要升天了,能不伤心吗。陈宫作为谋士也不错,但陈宫这人脾气直,跟刘备的感情基础远没有陈登那么深厚。再有,陈宫跟着吕布的时候,没少算计刘备等人,有些心理芥蒂是免不了的。所以,三陈之中,刘备最喜欢最信任最器重的,就是陈登了。可是,眼下陈登这光景,怎能不让他伤心。
“皇叔真不愧是仁德君子,如此体恤关心下属,真令韪倍加感动。”赵韪立即深有感触的说道:“士为知己者死,诸位能有如此的贤德主公,真是诸位之大幸。韪来自蜀中,刘璋小儿残暴无道,远不及乃父贤德,更不及皇叔之万一。”
赵韪直接把刘璋拿出来,跟刘备比较,这让刘备心底虽然有些窃喜,面上却略显尴尬,“先生过誉了,体恤下属,乃上位者之分内之事,何用谬赞。如今只恨不能以身代之,不能使之痊愈,救之性命,备罪孽深重,何敢当先生之赞。”
赵韪看刘备却是是诚心实意,确实是很在乎陈登的病情,于是又道:“元龙之病,韪虽不能医,但某知一人,或可救之。”(未完待续。)
第17节 难为他人座上宾6
“何人可救?”刘备急问。
“皇叔可知卧龙先生?”
刘备摇摇头道:“不知。其人何处?医术如何?”
“其人就在附近,离此不远处之隆中,南阳卧龙岗处隐居。医术如何,韪也不得而知,不过据闻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医卜星相阵法韬略,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若说荆襄之内,有人能医得陈元龙,非此人莫属。”
“喔,”刘备一听,兴致就上来了,如此高人,必得要见一见才是,就算是不为陈登也得见上一见,于是急切道:“请问子非先生,路途多远,可否代为引见,如今元龙病势沉重,实在耽误不起了。”
“皇叔既如此讲,那就明日一早,我带皇叔去如何?”
“救人如救火,不如我们现在出发吧?我们连夜出发,用车载上陈元龙,这样也不会来回耽误时间,子非先生,你看可好?”
“啊?这么着急?”赵韪没想到刘备会如此着急,看来刘备对其手下是真的好。赵韪也有点儿感动。士为知己者死,他也是士,也同样是文人,要是能在刘备这样的主公手下,就是死也无憾了。可惜刘璋那个混蛋,不知己啊。“那这宴会?”
“现在天冷,好酒好菜先留着,也坏不了。我们先带点儿干粮,等回头,元龙病好了,我们接风酒庆功宴,一起给先生办了,到时候我刘备亲自陪先生喝个三天三夜不醉不归。”刘备一听说附近有人能救陈登,立时就等不及了。
既然主公刘备都如此说了,众人也无可奈何,毕竟陈登的病情在那里放着呢,也确实耽误不得。
一场接风晚宴就这么草草过去了。
刘备立即命人准备了车辆马匹,由赵韪领着,带了关张等护卫,准备连夜赶往那个什么卧龙岗。
刚收拾好,还未等出发呢,前面一个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的先生拦住了去路。
“对面可是刘皇叔与蜀中名士赵子非?”
“正是我等,不知先生是?”
“在下襄阳司马徽,见过刘皇叔并子非先生,听说子非先生入荆,一直无缘识荆,今日特来相扰。”
“不敢不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众人急忙行礼。
“不知列位这是意欲何往?”
“子非先生言,隆中有隐居大贤卧龙先生者,医卜星相天文地理无一不精,恰有元龙先生病重,欲往求卧龙先生一探,正欲星夜前往。”
司马徽一听,就手捋长髯,大摇其头,“不妥,不妥,未尝闻有医国之才而医人者,未尝闻有求医之心而求医国之才者,何以怠慢良材若此?恐将徒劳无功,莫若不去。”
刘备听了,忙拱手请教道:“以先生之明,那卧龙先生果然是医国之才?”
“不可说,不可说,卧龙之才,不可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既然两位有要事,乡野之人就不便打搅了,老朽这就告辞。”说完,司马徽自顾自就转身离去了,也不管刘备等人如何表示,只管就直接飘然而去了。
“真是高洁之士也!”赵韪叹道。
刘备被司马徽说得心里直犯嘀咕,“这卧龙先生如此大才,我们这般去是否唐突了?”
“明公,从来君臣相得,讲究的就是一个缘法,自古求才,皆以诚为先,余者皆为末节。明公勿忧,若有不谐,韪亦当勉力为明公促成之。”
赵韪既然打包票了,刘备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他其实最在意的还是陈登的病。现在是救人要紧,至于能不能请到什么卧龙先生,那还是后话了。
不过,刘备还是又命人,多多准备了些财物,一起带上准备作为见面礼。
隆中离里新野也有一二百里地,为了不使马车太颠簸,一路行进也不敢太快了,所以足足走了一晚上。第二天拂晓的时候,已经到了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闻歌,命人问之,回道:“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又道:“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于是众人继续前行。
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
一问方知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
“将军何故欲见孔明?”
刘备因前面水镜先生说他以求医之心去求医国之才,有些唐突贤才了,所以,如今崔州平又问他的时候,他就换了个说法,“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崔州平淡然一笑,说道:“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这崔州平一看就是道家的。
他的意思很明显,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大汉的大厦将倾,回天无力,你非要去逆天而行,说徒费心力其实都是轻的,多伤无辜百姓才是真的。崔州平也是说的含蓄,没有直接说,你不过就是想当皇帝罢了,想在乱世中博出位罢了。
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崔州平这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清楚,大势如此,何必要逆天改命。
刘备道:“先生所言,诚为高见。但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
话不投机,崔州平最后道:“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适承明问,故妄言之。且别过。若欲寻孔明,只往前面卧龙岗处去便是。”
言讫,长揖而去。
众人又继续前行。
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只见那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果然是隐居清修的好去处。(未完待续。)
第18节 难为他人座上宾7
刘备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结果出来了一个童子。
刘备拱手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请小哥代为通禀。”
童子很无礼的回道:“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刘备无奈,只得道:“你只说刘备来访即可。”
“不巧,先生今早出去了。”
问:“何处去了?”
“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又问:“几时归?”
“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说完,那童子再不理会众人,啪一下又把柴门给关了。
刘备很失望,一时惆怅不已。
“这厮如此无礼,不如让俺张飞破门而入,狠狠教训一顿才好!”
“三弟,不可造次。”刘备急忙制止道。
“明公,其实我觉得翼德将军所言甚是,这小童忒也无礼,有故意刁难之嫌,小惩大诫也是可以的。”赵韪道。
“不可,我们终究是来求人的。哎,子非,你刚才说他有故意刁难的嫌疑,何以见得?”
“很简单,那些农人都说这卧龙先生喜欢高卧,想来是个贪睡的。而且,我们是连夜赶路,来的这么早,童子却说一早出去了,分明撒谎的多些。”
“先生好眼力。既如此,不如我再前去试试,总不能白来一趟。”说完,刘备又上前啪啪啪的敲门。
半晌,那童子看门一看,还是刚才那伙子人,不悦道:“不是告诉你们了,我家先生不在,且去吧!”说着,咣当又要关门。
张飞一伸手,就卡住了门缝,“小子,还敢混说!”
那小童正要发怒,刘备急忙一挥手,手下侍卫急忙奉上礼物。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小哥代为通传一声,万务成全。”
“你这个白脸的,倒是个懂事理的,这个黑脸的榔槺汉子,实在是无礼,恕不奉陪了,礼物都只管拿走。”
张飞还要发怒,刘备急忙拦住了他。
“慢着,这位小哥,你看我们这么大老远的来了,你就行行好,代为通传一声。”
“真是麻烦,都跟你们说了,先生出去了,你们还在这里纠缠什么?赶紧离开的好。”
正掰扯呢,张飞忽然从门缝里看见一少年,俊雅非常,便朝童子怒骂道:“混账小子,那不是你们家先生吗,还敢睁眼瞎说,看我不打烂你的狗嘴!”
“翼德,不得无礼!”
“你个带毛猪,睁大你的猪眼,那是我们家三少爷,我们家先生的弟弟。”童子一点儿不肯吃亏,直接就给张飞骂了回来。
张飞气得想要动手,却被刘备死死拦住。
“这位小哥,能否请这位小先生过来说话?”
“还是这位白脸的有礼貌,我这就去跟你通传一声,见不见的就看我家小先生的意思了。”说完,童子哐当又把门给关上了。
“这厮好生无礼!”张飞气得直踹门。
“三弟,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不一会,门又开了,这次出来的正是刚才的那个少年。
少年约十三四岁,见到众人,也不慌张,躬身行礼,“几位,可是来寻家兄的。我们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二哥诸葛亮,今日跟崔州平相约,出去访友了。实在不巧,诸位请回,改日再来吧。”
刘备一看,既然不在,难道只得打道回府了。
“未知令兄何处访友去了?”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众人无奈,只得准备打得回府了。
果然是贤才难遇。
众人才一转身,那边又哐当一声,把院门给关上了。
刘备很郁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明公无需丧气,我看那诸葛亮定在屋中,只是躲着不愿见明公而已。”赵韪看刘备垂头丧气,立即出来安慰道。
“何以见得?”
“我们刚才不是才见过崔州平吗,并未和诸葛亮一起,很明显刚才这位也撒谎了。”
刘备一细想,可不是,可是别人不愿意见,这也不好办,“子非先生,如今为之奈何?”
赵韪心生一计,道:“明公勿急。明公带人先躲在一旁,我上前去扣门,那童子看我眼生,说不定会说实话。”
“如此有劳先生了。”
这边刘备带人假装离开,然后转弯就躲了起来。
只见赵韪,整了整衣冠,昂首走到院门前,以手扣门,不一会,又是那童子出来开门,一开门就道:“怎么回事,怎么还在纠…,这位先生是?”
“在下益州赵韪,今日特来拜会卧龙先生,不知卧龙先生可在家?”
“先生正在堂内读书,且待我去通禀一声。”童子告了一声罪,就转身去通报去了。
这边赵韪冲身后一摆手,刘备等人,连人带车又围到了门前。
等那童子回转了,一看这阵势,这不还是刚才那帮子人吗。
“你们…你们使诈?”
“这位小哥,我们也是情势所逼,烦劳小哥,再为通报一声吧。”刘备再次躬身行礼道。
“我已经跟你们说了,我们家先生不见客,说了不见就是不见,你们还在这里啰嗦什么?”
“这位小哥勿恼,”赵韪急忙走上前来,“这位小哥你看,这后面还有一辆马车,车上的乃是徐州名士陈登陈元龙,他如今身染重苛,急需你们家先生帮忙医治。若小哥再不通融,回头要是在这门前仙去了,恐怕传出去也有损卧龙先生之清誉。小哥想想可是也不是?小哥只管进去通报即是,想来你家先生宅心仁厚,会同意见我等的。”
“罢罢罢,我就再给你们通传一声。”说完,童子又转身回去了。
不一会,一个身长八尺,丰神俊逸的年轻人就冲了出来,来到众人面前,连连的拱手行礼,连道:“怠慢了怠慢了,恕罪,恕罪。适才看书正看到忘形,不想让人打搅,所以,得罪了,得罪了。”说完,那人又吩咐道:“来来来,先把病人抬至院中草堂内,治病要紧。”(未完待续。)
第19节 难为他人座上宾8
众人听了,急忙七手八脚把陈登从车上弄了下来,抬到了院中草堂内。屋内有炉火,比外面暖和多了。草堂门口有一联,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屋内屋外,虽然简陋,不失素雅。
“麻烦闲杂人等都先出去,病人需要空间和新鲜的空气,我也需要静下心来给病人搭脉。”
大家刚进屋,这年轻人又一句话把大家撵到了院子里。屋内只留下了刘备、陈登、还有那年轻人,三个人,剩下的全撵到院子里了。
如今是春节刚过,还是天寒地冻的,众人已经跑了一夜了,刚想进屋暖和一下,没想到又被撵到了院子里挨冻了。
“他娘的,这个狗屁的卧龙先生,若是真有本事治好了陈元龙倒还罢了,若是个卖假药骗人的江湖把式,我非把他这草庐给点了不可。”
“三弟,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关羽一旁劝道。
这边,屋里面,年轻人搭着陈登的脉搏,闭目良久。
半晌方睁开眼,又看了看舌苔,翻了翻眼睑,按了按腹部。
刘备待在旁边,大气也不敢出,如此良久,才又听那年轻人边摇头边道:“难,难,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入膏肓也非一日之功,难啊!”
几个难字一出口,刘备的心已经沉入了谷底,急忙一揖到地:“万请先生巧施妙手,救救元龙他吧!”
“将军勿急。暂时还死不了,但是想要痊愈,我也无回天之力。陈登陈元龙是吧,能问一下,你发病前吃过什么没有,平时饮食上有什么偏好没?”
“有劳卧龙先生了。发病前,刚用过一锅鱼脍,不久就胸中烦懑,不思饮食。平时也无太多偏好,就喜欢食些鱼虾之类,有些口舌之欲。”陈登躺在榻上,认真回答道。
“这就是了。”年轻人虽然频频点头,眉头却越皱越紧。
“可有医治之法?”刘备连忙问道。
“医之不难,但恐难除根,而且用药虎狼,恐于身体有损。请两位熟思之。或者,有得便之处,我可以先保你旬月不去,急送蜀中就医或可有救。”
这个时候,蜀中的医术,因为成都医学院,因为张机和华佗,早就冠绝大汉了。若说有哪里还能治的话,也只有成都医学院了。
刘备还在犹豫,陈登已经说话了。
“蜀中山高路远,缓不济急,先生只管用药,区区贱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登全托于先生。”
“这样,用药之前,先来喝点儿酒暖暖身子。”说着,年轻人拿出一个酒葫芦,递给陈登,“这是我珍藏多年的好酒,当年也是骗来的,今天正好给元龙你尝尝。”
陈登拔掉瓶塞,立即酒香醉人。
“好酒!”陈登叫了一声好,然后先把葫芦递给了身边的刘备,“主公先请。”
刘备接过葫芦,刚要喝,那年轻人忙制止道:“此酒珍稀,极不易得,如今正该元龙用,他人不合用。”
一句话说得刘备甚是尴尬,只得有把葫芦递了回去。
“非是慢待将军,此酒乃刘璋早年间酿的烈酒,于陈元龙这病大有裨益。现在市面上卖的剑南春,假的、掺水的太多,所以这酒很珍贵,将军就得罪了。”年轻人说完,朝刘备抱歉的拱拱手,表示歉意。
刘备连忙表示自己不在意。剑南春他又不是没喝过。而且,他怎么可能会跟一个属下为口酒水计较。
年轻人继续道:“我开个药方,多是些虎狼之药,元龙之病,须得以毒攻毒,所以可能对身体也会有损,只能服用三天停上十天,然后再服用三天,再停上十天,如此四五个反复,大概就会好的差不离了。
当然,这个酒,将军也得搜集一些,需要配合着用。每日服药前,饮酒三口,不可多,也不可少。切记。
再有,元龙以前喜食之物,鱼虾鳖虫,一概禁绝,饮食就食蔬菜瓜果牛羊肉,余者皆免。切记,切记。”
年轻人,开完药方,拿到外面,交给一个侍卫,让他就近前去抓药。
处理完陈登的病,这才过来跟刘备正式见礼。
“山野之人,诸葛亮,见过将军,之前多有怠慢,还请海涵。”
从刚才一开始的见面,到现在,诸葛亮的一言一行,那风度,那举止,张弛有度,指挥若定,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这一切,已经深深的打动了刘备刘玄德。
“不敢当不敢当,先生大才,何来怠慢之说。何况先生还仗义出手,备和元龙万分感激尚且来不及。先生…”刘备这一声先生一叫,眼圈已经开始泛起泪光了。
刘皇叔要使出绝杀技了。
“将军,且慢,咱们到后堂说话。”诸葛亮一句话就打断了刘备的情绪,伸手一引,把刘备就让到了后堂。然后又让童子守在草堂门口,不让人进来打搅陈登休息,还有两人说话。
一到后堂,刘备扑通就跪下了,倒地就拜。
这时候是汉朝,平时坐就是跪着坐的,所以跪拜也很常见。
“汉室末胄、涿郡愚夫,拜见先生。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窃念备大汉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诸葛亮忙道:“将军且请起,将军至诚之心,亮已深知,但恐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先生何必太谦,司马德操之言,赵子非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诸葛亮道:“德操、子非,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刘备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诸葛亮笑问:“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正色答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请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未完待续。)
第20节 难为他人座上宾9
诸葛亮笑道:“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哪一个不有大志于天下?此非惟天时,亦需人谋也。今北方袁曹双雄并立,刘璋关西称雄,这些地方他人已无多少用武之地了。孙策据有江东,有其父荫庇佑在,急切也不可下。眼下唯有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据有荆襄,保其岩阻,西和刘璋,南抚彝、越,外结孙策,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将荆州之兵以向颍、洛,迎回宗庙,重建朝廷,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说完,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讲解道:“此大汉十三州之地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袁曹占天时,东西让刘璋、孙策占地利,将军居中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以成四方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刘备闻言,避席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刘景升乃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去年在许都的时候,就有人给刘备规划过,让他来荆州,谋而夺之。可是来了以后才发现,荆州也不是那么好夺的。刘表在荆州深耕多年了,势力根深蒂固,而且荆州这些年也算得上政通人和,人家刘表干得不赖,而且手下兵精粮足。
刘备驻扎新野以后,去过几次襄阳,去过几次以后,去的次数越多,刘备就越觉得自己夺取荆州的希望越渺茫。新野去襄阳,还要走水路,要过河过江,而刘备手下根本就没有水军,谈何去谋夺荆州。荆州最厉害的就是水军。你连水军都没有,你还想夺人家的荆州。就连江东孙策、还有许昌的曹操,眼下都拿刘表没法,刘备就更不要想了。也就做做梦罢了。
所以,眼下诸葛亮又提出要据有荆襄,刘备立即就问怎么个取法。
不过,看诸葛亮的模样,却似是胸有成竹。只见他低声道:“将军可知是谁给刘表出策,让赵韪监军新野的?”
“何人?其人是否意欲对我不利?”
“正是区区在下。是我跟刘景升出策,让他把赵子非送到新野去的。”
“是你?!不知先生这是何意?”刘备眉毛都快拧成绳子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将军以为,荆州如何可夺得?”
“正不知如何以对,所以彷徨无计,无所归依。”
“其实很简单,想要谋夺荆州,必须得荆州先乱起来,荆州内部先乱起来。否则的话,将军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而想要荆州内部乱起来,必须得有足够的外部压力。而赵韪,刚好是一个非常好的棋子。以将军之见,若赵韪在刘表手里,刘璋重压之下,刘表会如何反应?”
刘备想了一下,应道:“若是刘景升,恐怕最后还是会息事宁人,把赵韪送还给刘璋了吧。”
“没错,若是那样的话,两家就冰消玉解,闹不出什么事了,更弄不出什么内乱了。唯有将军把赵韪控制住,这样刘璋找将军要人,将军可以推到刘表身上,刘璋找刘表,刘表又交不出人。如此三番下来,刘璋必定大动肝火,必定要有所动作才是。”诸葛亮仔细分析道。
“可是,刘璋会有什么动作呢?再有,刘表让我们交人怎么办?”刘备问。
“先说刘表吧,刘表让将军交人,将军随便找个理由推脱一下就是了,比如赵韪失踪了,赵韪逃跑了,等等。反正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就是不交人。这样一来二去,刘璋必定大光起火,必定要有所动作。
刘璋若是要报复,军事报复行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如今刘璋军的主力在西边,应对荆州的力量很有限,仅维持有效防守的态势,想要出动兵力,进行军事报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刘璋若是报复,最大可能,就是派人前来刺杀。”
“刺杀?”刘备一皱眉,“要是这样的话,我们自然该是首当其冲了。”
“将军怕了吗?将军身边有关张赵等猛将,区区刺杀又有什么好怕的。将军应该想的是,有了来自蜀中的暗杀,荆州的局面就会变得混乱起来,混乱以后,将军才会有机会。”诸葛亮说到这里,没有具体明说,具体怎么个混乱法。他认为刘备应该能想到,具体会出现什么样的混乱局面。
其实,真正的混乱局面很简单,很容易想到。
诸葛亮继续道:“将军以为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来谋夺荆州?”
“先生的意思是,留给备的时间所剩无几了?”
“没错。难道将军没有看到吗,北方两强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决斗了吗?袁曹不管谁胜,胜者势必南下,到时候若将军还处在今天的位置,势必将被碾为齑粉,那时候就不是将军谋夺荆州的问题了,而是如何逃命的问题了。所以,留给将军的时间的就是,北方两强剩下一强之前的这段时间。也就是说,将军要赶在北方两强剩下一强之前,据有荆州。否则,等到北方之战落幕,而将军还无所作为,那将军也不要想什么平定天下之大志了,老老实实做个田舍翁富家翁算了。”
诸葛亮说的好像时间很急迫,因为现在袁曹两边已经开始对峙了,谁知道什么时间就决出胜负了。
“以先生估计,袁曹之争,大概会要多久?”
“具体时间还不太好说,但是我可以给将军一个大概的方向。袁曹之争的时间长短,可以参看刘璋从西域回军的时间。袁曹之争,很可能要赶在刘璋回军意图东顾之前结束。”
刘备有点儿跟不上诸葛亮的思路,说袁曹之争呢,怎么又扯到刘璋了。
“请先生明示。”
“刘璋在西域,为了打通西行商道,刘璋军的主力开始西向用兵。等刘璋打通西行商道,稳定了以后,势必会将主力东调,意图东顾。而袁曹,尤其是曹操,一定会要赶在刘璋稳定西域之前,结束北方之战。”(未完待续。)
第21节 西行者
等到好不容易送走了刘备一行人,诸葛亮这才得空坐下喝口热茶。
伺候了半天众人的童子,一把扯掉了头上的头巾,很没形象的坐在了诸葛亮的对面,抢过诸葛亮的茶杯来喝了一口,很不满地说道:“亮哥哥,我就不明白了,你为啥非要去投靠刘备这样的,为啥就不能去找我师父,我师父他人很好的,而且也很疼我阿。”
诸葛亮脸上的尴尬之色一纵即逝。
用手指轻轻敲着桌案,慢慢解释道:“我原本也是打算为校长大人效力的。可是,校长大人治下,人才培养、官员任免,渐已走向正规,想要崭露头角,想要尽展抱负,很难。需要熬资历,攒功绩。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看不懂校长大人,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看不清他的志向何在。”
“我师父的志向就是平定天下啊!”
“我可没看出来。”诸葛亮很直接就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如今天下分崩,诸侯蜂起,百姓流离失所,破家灭门者不可胜计。正是天下纷乱,亟待明主顺天应命,出来收拾旧山河的时候,出来挽汉室于即倒救民于倒悬的时候,可是校长大人,空负勇力,有能力荡平天下却不为之,一味踯躅于西域,又是狼律又是移民计划,又是想要打通西行商道,却对眼前近在咫尺的关中视若无睹,更不要说大汉天下这许多受苦受难的百姓了。我不知道校长大人是无心于天下,还是心里别有机杼,反正我看不明白。”
诸葛亮抱怨了一下对刘璋的看法。
在他看来,刘璋把太多精力花在西北了,而且,看刘璋的架势,短期内根本无意东向的意思。以前关中还有虎豹骑镇守着,现在曹军连虎豹骑也抽调走了,凭刘璋军的实力,想要拿下关中,易如反掌啊。可是,刘璋根本就没有对关中有任何动武的迹象。刘璋军的主力,魏延部远在西域之西打通西进商路,张任部在凉州忙着搞什么定居工程。其他李严严颜吴懿等部,一贯都是防守的,也没真正打过什么硬仗。
如果刘璋真的有心要对关中,甚至关东用兵,势必要调魏延张任等回来,这是诸葛亮的判断。
“你是不是害怕庞大虫吧?他现在那么风光,你不会是害怕到了我师父那里,被他压得出不了头?你们俩自小就喜欢比,就喜欢比谁比谁聪明,现在都成大人了,而且他都去西域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你有什么好顾忌的。”
“我怕他干吗。”诸葛亮不满的嘟囔了一句,“是,我们以前是喜欢凡事较个高下,可是的确不是因为他而放弃校长大人的。校长大人是我在这个世上目前最为佩服的一个人了,校长大人的种种学问著作我都有研究过,他是我最尊敬最钦佩的人了。
我只是觉得,校长大人的心里,装的不是大汉天下,不是大汉百姓,我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
为什么就不能立即去救民于水火?为什么要在那些蛮夷外族身上花那么大功夫?为什么就不能现在取关中,灭曹贼,重振朝纲?就算他要当皇帝,我也会拥护他支持他。可是他偏偏不。
他非要在关西荒漠之地来回折腾,又是草原大漠,又是雪域高原,又是西域番邦,又是南蛮异族,可他偏偏就对我大汉富庶之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没有多少心思。他不知道那里的百姓正在受苦吗,他不知道那里到处都是军阀割据吗?他还是汉室苗裔呢,为什么就不能把一统天下作为己任呢?”
“你怎么知道我师父没想要一统天下?不一统天下他整军备武做什么?不一统天下他推各种新政做什么?再说了,你跟了刘备,难免要跟赵韪那狗贼为伍,我很不喜欢。”
诸葛亮揉了揉太阳穴,跟女人辩论还真费力气,比应付刚才那一帮人难多了。
“我是说我看不清楚,看不清楚他到底想要干什么。要是按他这样的步调,那平定天下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等到那时候,天下百姓不知死了凡几,不知还存几多。有快速平定天下的坦途他不走,我看不明白他到底想怎么样。
月英,你放心,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我一定会帮校长大人了了赵韪这段恩怨。
月英,我们就别再为这个事情争吵了好吗?若校长大人有意荆襄,那我倒想把荆襄送给他,可是他现在根本就无意要啊。我们荆襄等不到他有意东顾的那一天,不到那时候,北方的大军就会杀过来了,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不是仁义之主,都不是爱民之主,我们要在北方大军兵临荆襄之前,给荆襄找一个明主,找一个能对抗北方强敌的明主。月英,亮哥哥希望你能支持我。”
说着,诸葛亮紧紧攥住了对方的一双小手。
西州。
赤谷城。
已经过去十天了,赤谷城内的血腥气还没有完全消散。
原来的乌孙王宫,现在是庞龙临时的办公地点。
庞龙没想到自己远在西州,还会被人惦记。他没想到有人甚至在以他今后的举动,来判定天下大势的方向。
庞龙现在满脑子考虑的就是打通西行商道的事情。
二战赤谷才结束不久,新一军稍事休息,就开始全力准备西进的事宜。
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庞龙二战赤谷吧。
年内,刘璋因成都内乱,匆匆就走了,扔下了西域的烂摊子给庞龙处理。
刘璋一战赤谷城,打的主要是乌孙大昆弥的人马,汉军占了赤谷城以后,小昆弥还是毫发未损。
刘璋一走,庞龙立即让人放出谣言,说汉军要撤了,刘璋已经跑路了,汉军要撤回它乾城,撤回凉州,甚至还有传说要跟着刘璋,撤回成都的。反正就是谣言满天飞。放出谣言的同时,庞龙还让人假模假式的,往西扫荡了一下,就是做做样子,然后就雷声大雨点小,草草收场了。
随后,庞龙带着仪仗回它乾城当他的西州代理州牧去了,赤谷城留守的人马也是军备涣散士气低迷。
种种假象之下,小昆弥和康居联军就上当了,他们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突袭了赤谷城,很顺利的重新夺回了赤谷城。结果,就在第二天晚上,就在小昆弥和康居的十万联军,在城内狂欢庆祝的晚上,庞龙魏延王平杨秋等人,再次将赤谷城团团围住。
庞龙其实就是怕小昆弥到处跑,自己追着累,所以才把小昆弥和康居的大军,诱进了赤谷城。等到敌人进了赤谷城,庞龙命人在四门用踏/弩一封锁,城四周再用游骑来回逡巡,猎杀企图从城墙上溜下来企图逃窜的联军士卒。于是,赤谷城,彻底变成了一座死城,彻底被封死了。想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个也跑不掉。
围城第十天头上,汉军攻城。
斩首八万余,俘虏一万多。
十万敌军,包括小昆弥在内,几无一漏网。
二战赤谷,十万敌军,再次成就了庞龙的赫赫凶名。(未完待续。)
第22节 西行者2
本来,若小昆弥自己在外面乱跑,庞龙想要消灭他还真得费点儿劲,可惜啊,一不小心,他就自己跳进了庞龙给他挖的坑里了,自己跑过来钻笼子里了。
二战赤谷以后,消灭了小昆弥和康居联军以后,庞龙让新一军休整了一段时间,补齐军资装备,开始准备正式西进。
庞龙自己,则开始着手治理西州了。
西州以前大都是外族异族,治理起来,比凉州还要麻烦。
刘璋临走的时候,给庞龙交代的两件事,文的就是教化,武的就是打通西进通道。教化这些外族异族,才是比较头疼的事情。
庞龙把这些事情,都安排给杨修支谦还有学府来的老师学生们,自己则居中协调。早期的重点,一是扫盲,一是在全境建立官府的有效管治,有了有效治理就可以建学校,推三级教育。还有就是要搞民生;另外还有刘璋提到的禁止乱砍乱伐,提倡多多种树等。
反正各种事情,大大小小,多如牛毛。
庞龙这一天正忙着呢,邱杰拿着一封公文,扭扭捏捏的送了过来。
庞龙本来没怎么关注这小子,是这小子自己跟平时反差太大了,引起了庞龙的注意。
庞龙劈手夺过公文,“怎么了?这份公文咬住你了?”
“没咬住我,我是怕它咬住你。”邱杰喏喏道。
“咬住我,你以为我是吓大的?”庞龙很不屑的斥道,然后就打开了公文。
“这是主公在归途的路上签发的,按规矩你得阅后即毁。”邱杰小声嘱咐道。
“我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值得你大惊小怪的。老师不说,我也准备给老师建议了,我这个中情局局长的位置早就该让出去了。我现在远在西域,处理各种情报信息确实也不再合适了。把我这局长的位置免了,这很正常啊,你刚才至于那么惺惺作态的吗。难不成我现在得到一个情报,还要跑回成都去跟老师汇报商量?那多耽误事儿。再说我现在忙得四脚朝天,根本也顾不过来中情局这一摊事了。”
“是是是,庞大你说什么都好。这个可以销毁了吗?”
邱杰伸手朝庞龙要要回公文,准备销毁。
“不对,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有,我哪儿会有什么事瞒着你。”
“不对,这上面为什么没有继任者的名字?”
“这不很正常嘛,这要保密嘛。”
“不对,你小子肯定知道是谁。你现在是中情局的人,你肯定知道是谁,说,是谁接替了我的位置?”
“庞大,你刚才自己都说了,早就该把这个位置让出去了,专心治理西域。你都让出去了,还关心谁继任关心这干吗。再说了,我这位阶这么低,而且就算我知道,按咱们的规矩,俺也不可能告诉你的。”
“不对,不对,我知道了,不会是那个疯女人把我的位置抢走了吧?这局长的位置我让给谁都不能让给她,不行,我得给老师写信,要求立即换人,那女人就是个疯子,把我的中情局交给她,那还不如杀了我的好。”庞龙说着,就拿起纸笔要给刘璋写信。
“庞大,你可不能这样啊,你这一写信,回头上头还以为是我泄露了机密,那我可吃罪不起。再说了,主公已经认可了,就说明主公也看好新局长,人家以前的事迹也不比咱们差多少,说不定还比咱们厉害,咱们就别再多事了,别给主公添乱了。”
“你说我给老师添乱?你说我不如她?”
“我不是那个意思。”邱杰急忙连连摆手,“就算你觉得她不合适,那你觉得谁合适?你给主公去信说她不行,那你得说谁行吧,你说说谁行,除了你,还有谁适合坐这个位子?”说到最后,邱杰小声嘀咕了一句,“我觉得她还挺合适的。”
庞龙仔细一想,还真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合适人选,徐庶倒是可以,但是徐庶本身就被刘璋一个当八个用,根本就分身乏术。想来想去,别的还真没什么合适人选。
“罢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跟她一个疯女人计较了。”庞龙最后还是放弃了找这位新晋局长的麻烦。“不过,”庞龙话锋一转,“不过,你们这边的机构得听我的。”
“那不可能。”邱杰立即就一口回绝,“咱们的规矩你应该很清楚,都是直属上面领导,不会听命于地方的。”
“我现在就要求要双重领导你们,我要你们既听命于我,也听命于上面。放心,你只管把我的建议往上边汇报就是了,同不同意是她的事。说不定你们那个疯女人局座就同意了。当初她在凉州还不是越过我,直接跟老师联系。我这边西域千头万绪,我等你们来来回回的浪费时间,那黄花菜都凉了。我现在要求直接领导你们,是要让你们出成绩,是在给你们功勋,你可别不知好歹。到时候,她远在蜀中,又不了解这边的具体情况,难以及时做出调整和应对,我这是在帮你们,也是在帮她。我这还是因为对中情局有感情才会这么给你们卖力气,你们可别不识好人心。”
要论辩才,一个都的邱杰也抵不过庞龙一人。
邱杰只得道:“那好吧,我会把你的话传给上面。不过我们眼下接到的任务,就是为了配合你们西进的。另外,河北来人了,搭着甄家商队从并州、草原这边过来的,说是要求见你。庞大你见还是不见?”
“是袁绍的人?”
“对。”
“看来袁绍很着急阿,这么急着就想对曹操动手了。袁绍这个人,还是不够成熟阿,看不清形势,有点儿太天真,看来是全据北方四州之地以后,心理过于膨胀了。我上次见了袁绍以后,原本对他印象改观不少,但是我后来发现,我给他的建议,他真正力行的不多,让他多支持支持吕布刘备袁术等人跟曹操对着干,结果可好,他只顾忙着跟公孙瓒打来打去了,把我说的重点给扔一边了。如今的曹操,恐怕不是几年前的曹****,他想打曹操,很可能会栽大跟头。
好吧,让来人进来吧,看看袁绍是个什么想法。
对了,袁绍有朝蜀中派人去吗?”(未完待续。)
第23节 西行者3
“这我就不清楚了,我这就去把人给你叫进来。”
说完,邱杰转身就出去了。
庞龙所以要会这么问一句,就是担心若是河北也派了人去见刘璋,他这边说的和刘璋说的要是不一致,就不太好了。
庞龙这边刚把刚才那份机密公文销毁,河北的使者就到了。
“见过长史大人。奉我主袁公命,问先生好。”
“客气了,尊使远来辛苦了,请坐。上茶!”
“谢大人。”
“不知尊使此来有何要事?”
“袁公欲以黄河南北事问先生,请先生千万赐教,代为谋划。”
果然还是这事。
庞龙料得不错。
可惜他现在远在西域,精力心力都要放到西行的大业上去了,还真分不出精力和心神来多关心袁曹之间的事情。
庞龙想了一下,还是得立足于本方的利益立场。这样的话,即便袁绍也同时派人去找刘璋了的话,两边的说法和建议也不会差太多。
目前来说,从刘璋一方的角度看,当然是两边打持久战,打消耗战,同时虚耗两边的实力,但两边谁也奈何不了对方,这才是最符合刘璋这一方眼下作为看客的最大的利益了。因为现在刘璋军,现在无法很深的介入到袁曹之争中,现在腾不出手去分一杯羹,那就必须要防止某一方速胜或者脆败了。
一旦袁曹之战过快结束,不管是曹操被灭,还是袁绍被灭,对刘璋对其他诸侯势力来说,都是个灾难。
“尊使应该知道,我军第一次出兵凉州的时候,和曹军交过手,曹军不管是青州军亦或是虎豹骑,都非常的悍勇,远非公孙瓒可比,袁公若想剿灭曹贼,还得从长计议为好。”
庞龙先打了个哈哈,整理一下思路。
“先生说的是,不过目下河北众臣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袁公以先生为局外人,方才看得清楚明白,所以万请先生不吝赐教,代为谋划。”
“此事易耳。若是我师,必定拖上一段时间,静观其变,再做定夺。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怎么谨慎也没有错的。即便我师,每每出征用兵,也要瘦上两圈。这世间事,绝无幸致。”
“先生教训的是,不过还请先生代为谋划一二。”
“也罢,我就随便说说我的看法。
其实自古争战,算在战先。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袁公须得先知己,知己方之长,己方之短。袁公雄据北方四州之地,人多兵多为其长。但此亦为其短。人多兵多,则需要军资粮草者重,若启战端,则更是靡费无数。而且人多易良莠不齐,容易号令不一,难以多方协调。袁公之长在名,袁公名望好于曹贼,之短在义,曹贼有朝廷在握,又有袁公路之前事说嘴,袁公于大义之上弱了几分。袁公之长在地广,地广则可以进退转圜,袁公之短,也在地广,地广则破绽多,漏洞多,需要防御的地方多。
名高、人多、地广,此袁公之长。
名高可以振臂一呼,号召天下。不过,曹操毕竟手握朝廷,袁公若想伐曹,必得师出有名。传闻天子曾发过密诏,袁公可以使人暗访一下,若能得到密诏,遍数曹贼之恶行,得同道支持,则大事可期。另外,曹贼营中,应该还有大量不满曹贼之人,袁公可以引以为援。记住,是引以为援,让这些人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给曹贼致命一击。想来以袁公之能,应该能知道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什么时候当用,什么时候不当用。
人多则可以以多打少。以多打少,这个袁公须得跟草原人学习,学习群狼战术。草原上,狼群开始攻击前,只会不停的骚扰侵袭,使得猎物不得安省,等到猎物疲惫不堪的时候,才会冲上去一口毙命。曹操这个人,袁公应该知之甚深,其人绝非公孙瓒一个莽夫可比。想要打败一个这样的对手,袁公必须得沉住气,急切不得。要学会狼的忍耐和韧性,甚至该退让的退让,该防守的防守。曹贼虽然兵力较袁公少一些,但都是精兵强将。所以真正合适的战法,就是群狼斗虎豹。
地广则可以多点出击。袁公据北方四州之地,可以以黄河为界,设立防线,从并州、冀州、青州、幽州等多处,进行骚扰侵袭,就像匈奴人对我汉人一贯的那样,多线多点骚扰侵袭,破坏曹方的战争潜力,打击对方的士气。敌人全力来击,我就退守黄河一线,敌人不来,我就拼命骚扰。久而久之,曹贼必定疲于应付,疲惫不堪。这里我只有一个忠告,希望袁公记住,那就是不要试图和曹贼进行决战。
如果我是袁公,我是不会这么急于跟曹贼开战的,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行,一个公孙瓒他就折腾了好几年,更别说曹贼这样的。
袁公应该知道,其实时间是在他这一方的,只要能跟曹贼保持住相持就可以了,只要稳保黄河一线不失就可以了。”
“先生字字珠玑,深谋高论。以先生之见,若曹贼突破黄河一线,则袁公如何以对?”
“若两军完全开打,曹贼必定要集中兵力,试图寻找袁公决战。曹贼必定会死死咬住袁公本部不放,只要击溃消灭甚至抓住杀死了袁公本人,则河北平矣,余者皆不为患。
所以袁公要避免和对方决战,避免把自己暴露在曹贼面前。即便曹贼突破了黄河一线,如果守不住的话,那就和曹贼对进,曹贼进河北,袁公的人马过黄河,攻打兖州,夺取天子。就像袁公的软肋是袁公自己,那曹贼的软肋则是天子。”
“先生之论真是振聋发聩!”使者表示深深的折服。
“知己知彼,说着容易做着难,我就怕袁公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不管怎么样,我希望你就记住几点,一个是群狼战术,避免决战,一个是多点侵袭,蚕食为主,骚扰消耗相持为主。记住,时间是站在袁公这边的。”
正说着话呢,有侍卫来报。(未完待续。)
第24节 西行者4
“报!康居、大月氏使者求见。”
“传!”庞龙吩咐了一声,然后对那使者告了一声罪,“不好意思,俗务缠身,该说的我已经尽言,尊使请回吧,代问袁公好。”
河北使者刚走,康居和大月氏(贵霜帝国)的使者就进来了。
“康居使者见过天朝上国庞龙大人!”
“月氏使者见过天朝上国庞龙大人!”
庞龙从公文堆里抬起头,看了两个使者一眼,笑道:“不好意思,有些怠慢了,没办法,俗务缠身,俗务缠身。你们也都长话短说,直奔主题吧。”
“大人,你前次行文到我方,要求借道西行的事情,我方已经考虑清楚了。”
“我方也考虑清楚了。”
庞龙闻听,挺高兴,拍手道,“好,那就都说说吧。”
“我方愿意提供一条南北宽度为十里的一条通道,从西州直达安息国境。”康居使者抢先道。
“我方愿意提供一条南北宽度为二十里的一条通道,保证从大汉西州直达安息国境这一路一片坦途。”月氏使者毫不示弱。
“很好。”庞龙点头赞许,然后又问:“还有吗?”
“我们愿意出动五万精兵,为大汉的商队保驾护航!”
“我们愿意出十万精兵,给大汉商队保驾!”
两个人又对上了。
“我大汉的商队,不需要别人保护,自有我汉军保护。”庞龙摇了摇头,然后又说道:“我大汉不需要别人来保护,只需要大家一起来赚钱,一起来发财。我还是把我的意思说清楚的吧。
我们借这个商道,是租借的形式,商道内的居民,所有人,从此都要遵守我益凉的律法,受我汉军的保护。我会在沿途设立都护府,并派军队驻守。所有过往商户,都要得到沿途大汉都护府的许可。都护府负责处理商道内的军政等所有事务,贵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插手或干涉。若有人在商道内作奸犯科违法乱纪,逃出商道,贵方有义务要帮忙缉拿归案,不得袒护包庇。当然,若有人在商道之外违反了贵方的律法,逃到商道内避祸,我方也有义务给贵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商道的租金,以商道内的财政收入,刨除正常开支,赢利部分,贵方百分之四十九,我方百分之五十一。也就等于一家一半。
还有就是关于出兵的事情。出兵不是让你们来保护商道的,是让你们来协助我们,一起打通西进商道的。你们也都不要说什么五万十万了,你们各自出精兵一万,记住是精兵。一南一北,从南北两个方向,”庞龙说到这里,让人挂起了一副地图,“你们两国,分别从这里和这里出兵,然后一路只管往西打过去,直到海边。粮草军械你们自备。打个对穿以后,再杀回来。”
“那汉军呢?”两人同时问道。
“我汉军会从正中横切过去,直插安息的国都泰西封。拿下泰西封以后,我军也会一路往西,直到大海之滨。”
庞龙这么一说,两人还比较满意,毕竟才出兵一万,而且汉军是主力,直插安息的国都,必然会吸引住安息国的大军,这样的话,他们两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大人,其实安息国以前有跟大汉接触过,他们应该无意跟大汉为敌。大人要不要考虑先派人跟他们谈谈,先礼后兵?”月氏使者提议道。
“谈肯定还是会谈的。不过,做买卖嘛,得讲究个利润最大化,我们现在要是跟他们谈了,谈租借商道之类的,肯定价钱不会好到哪里去了,必须得先打一打,打完才好谈。就以追击匈奴的名义吧,先打过再说。”
“大人英明!”两位使者立即奉上马屁。
送走了河北使者,又接见了几个康居、大月氏的使者,饶是庞龙这样年轻气壮的,也不免有些心力交瘁,怪不得老师天天想偷懒,真是累人。
接下来还要思考安排西行进军等事宜,大军西进,要搞定康居、大月氏,还有安息等强国,一步也错不得。
庞龙正埋首在公文堆里的时候,甄宓悄悄走了进来,奉上了一杯香茗。
“大哥哥,别太辛苦了。”
“咦,是你啊,你怎么来了?”庞龙接过茶杯,难道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大哥哥,你太辛苦了。”
“唉,我以前总是埋怨老师耍滑头,不愿意担事,什么都推给下面人,什么都朝徐元直那里一推就不管了,现在我才发现,坐在上位的人真难啊。什么都担心,什么都放心不下,交给下面总是担心他们做不好,自己要全管起来吧,又精力有限,分身乏术。”庞龙说着话,脑袋又扎进了公文堆里去了。
“可惜我只是一介弱质女流,也帮不上大哥哥什么忙。”
“没事,你只要好好的就行。”庞龙头也不抬,随口应了一声。
“我要回去了。”甄宓低声说了句。
庞龙头也没抬,随口应了句,“喔,好,好。”
“人家说人家要回去了!”甄宓踢了一下桌子腿,叫道。
庞龙这次听清了,抬头道:“你还没走啊,你不是说要走吗?”
“我是说我要回去了!”甄宓气得跺了一下脚。
庞龙这才有点儿反应过来。
“回去?回哪里?凉州?还是汉中?”
“人家要回家了,回冀州!”
“回冀州?”庞龙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公文,有些吃惊道:“回冀州?回冀州干什么?那里说不定很快就要打起来了,你现在回去干什么?我还说什么时候把你娘亲也接过来呢,你这个时候回去太危险了。”
“庞龙哥哥,我就知道你放心不下人家。娘亲派人捎信来了,说她生病想我了,我得回去看看。等我娘亲病好了,我就把她一起接过来,到时候你可不能不管我们。”甄宓拉着庞龙的胳膊撒娇道。
“好,只管都接过来,今后几年谁知道河北会是个什么情况,西州这边天高云阔的,来这里至少心情会好些,也不至于生病。”庞龙拍了拍甄宓的手,然后冲外面喊了一声,“邱杰!”
“到!”邱杰应声出现。
“安排两个得力的兄弟,护送甄家小娘子回去,一定要保证安全。”
“放心吧,头儿!”
“不用那么费事了吧,我就和甄家商队还有河北的使者一道走就可以了。”
“没事,就让他们跑一趟溜溜马吧,再说我也想知道河北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庞龙隐约中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但也没仔细琢磨。
“那好吧。我还以为你都是为了人家好,谁知道你还是在想什么天下大事。”甄宓噘着嘴,一生气,甩手就跑了出去。
“看什么,还不赶紧派两个弟兄跟着,跟他们一道回冀州,顺便看看冀州的情况。”庞龙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邱杰。
“诺!”(未完待续。)
第25节 东来客
北方双雄的对峙,不但牵动着蜀中、荆州等诸多名人高士的心,甚至远在西域的庞龙也被卷了进来,而江东的孙策集团也不可避免的要被北方的局势所吸引。
年内剿灭袁术的行动中,孙策集团获利最大,侵吞了原有袁术在淮南之地的大部分领地,九江、庐江等都被孙策收入怀中。孙策势力,不单单再是江左之地了,而是跨有长江两岸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处在下游而已。
当然,孙策能获利这么多,跟曹操放水有关。曹操获悉袁绍灭掉公孙瓒以后,立即把主力部队都北调了,剩下的都是摇旗呐喊不出力的,所以,孙策一方最后成了剿灭袁术的生力军,所以也获利最大。
后世中国最繁华之地,江淮之地,都被孙策据而有之了。
可惜这个时候的江淮之地,还仅仅是江淮之地。
寿春城内。
“没想到曹军也这么弱,还得靠我们才消灭了袁术逆贼,哈哈哈。”
“程叔说得是,曹军也是血肉之躯,一样贪生怕死,要说悍勇,还得是我江东儿郎,哈!来来来,正好新年刚过,策敬大家一盏,众家兄弟,共同举杯,饮胜!”
“饮胜!”众人轰然而应。
饮罢一轮,孙策手按桌案,看着手下众文武,慢慢说道:“刚才程叔说得虽然有些道理,但真实情况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要不是曹军精锐全数北上,也不会把这么一大块肥肉留给我们。当然,关键是我江东儿郎也不是脓包,也是好样的,一点儿不输给曹军的青州兵虎豹骑。
所以要啰嗦这么几句,一个是不想扫了弟兄们的兴头,另一个,也是提醒大家不要太过骄狂。眼下北方双雄对峙,这才是真正决定大汉命运的时刻,而当此时,我军如何以对,也将决定着我们江东今后的命运。
在座的诸位,要么是百战沙场的将军,要么是学富五车的智者,今天趁着这个酒宴,大家畅所欲言,也都说说,我江东,当此之时,该如何应对,当何去何从。”
孙策一番祝酒词,给这个新年庆功会,奠定了基调。
“曹贼乃天下共敌,若袁本初讨贼檄文一发,天下恐怕莫不响应,我们也跟着一起讨伐曹贼就好。”
“胡说,曹贼有朝廷在手,有天子在手,又会有几个人响应袁本初的号召。现在早不是当年讨伐董卓的时候了。各方势力各自都拥兵自重,大家只会观望的多些,不到两边分出胜负,估计不会出手的。”
“等分出胜负就晚了。”
“还是静观其变的好。我江东初定,也需要时间治平修齐。”
……
一时间,大家都众说纷纭。
看到下面乱糟糟的,孙策只得一抬手,制止了大家的七嘴八舌的争吵,然后开始点将。“子布先生,你是我江东文臣之首,不如请先生先说说吧。”
“主公抬爱,老夫只得勉为其难。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汉室已颓,曹操也罢,袁绍也罢,皆非能浑一天下弥合不平之明主能臣。方今之计,莫若谨守门户固本培元,隔岸观火静观其变为好。江东虽偏处一隅,却自有风物,为主公成就一番事业也未可知。”
张昭的意思,还是静观其变,曹操袁绍都不是明主,咱们也没必要掺和。
“肃不敢苟同。”
张昭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
众人一看,正是鲁肃。
“子敬先生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主公,子布先生。子布先生刚才也说了,袁曹皆非明主良臣,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坐等其分出胜负。若等到那时,获胜之人必定南侵,到时候我江东势弱,必然化为齑粉矣。为今之计,唯有扶弱除强,相机获得最大利益为上。”
“那以子敬之见,袁曹孰弱孰强?扶哪个除哪个?”张昭不悦问道。
“自然是袁强曹弱,自然是扶曹灭袁了。”
“哼,书生之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朝廷在手,有大义在握,如何能说是弱,青州兵虎豹骑,皆是虎狼之师,弱到哪里了?袁绍不过是势大,但算不上是强,至少袁曹之间,一时还难以分辨孰强孰弱。这个时候,我们贸然站队,何其不智?”张昭立即把鲁肃训斥了一通。
“子敬说的,或者有些不准确,但立意是对的。紘也以为,当此之时,坐观袁曹之争恐非良策。此争必将决定我大汉未来之命运,我们不能只是当个看客,我们最好还是能影响战局为好。子布先生说的固本培元当然是没错的,不过,若能影响乃至左右到战局则更好。”
“子纲先生,如何个影响左右战局,怎么样的局面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孙策忍不住问道。
“如何影响,这个就要靠大家群策群力了。比如我们可以派人去两边调停,尽量让两边和为贵,或者小打小闹即可,不至于大打出手就好。这是将战局往相持的方向引导。
或者,我们就像子敬刚才说的,帮一个打一个。扶弱打强是一种选择,助强灭弱也是一种选择。最终选择哪个,就要看哪方胜对我们有利了。
或者,就如子布先生说的,坐山观虎斗,相机而动。
至于怎么样的局面对我们有利,这个应该很容易想到,自然是袁曹之间不胜不败又两败俱伤,这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局面。当然,这种情况对其他势力,也是最好的局面。”
张纮一番话,说得大堂内众人都纷纷点头。
孙策沉思半晌,接着点将道:“公瑾,你也说说吧,你是我军军师,全军方略还是要看你的。”
“主公抬举了。主公,各位先生,各位将军。袁曹之争,其实就是我江东的机会,若能抓住机会,我江东的大业可期。
子布先生所说之策,虽然老成持重,但失在缺少锐气,缺少进取心。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便是想要在江东偏安,亦难长久。”
张昭听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未完待续。)
第26节 东来客2
周瑜继续道:“子纲说的很好,就是有些过于想当然耳。袁曹之争,他人能干预影响的情况非常有限。只看曹军主力快速北调,就知道双方的争斗必然是不死不休,必然为一方被彻底消灭而告终。袁曹之战,势在必行,双雄并立,只能存一。外来势力,想要影响乃至左右战局,几无可能,更别说调停之类的了。
至于子敬所说,扶弱锄强,想法是没错,但是扶的对象错了。”
周瑜将三人的说法全都批驳了一通,说张昭的说法太保守,张纮的建议太想当然,鲁肃就更离谱,把强弱对象都弄错了,把该帮谁打谁都弄错了。
这三个人可都是目前江东的文臣代表,文臣精华,二张、鲁肃,于治国理政上都是一把好手。张昭和鲁肃大家都比较熟悉,张纮其实也非常厉害。有一个典故就是跟张纮相关的,真正的历史上,话说袁绍讨伐曹操的时候,让手下的陈琳写了一篇檄文,曹操看了以后,头风病都给骂好了。张纮看了以后,就称赞陈琳写得好,陈琳就说我这跟你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还差得远呢。这就是小巫见大巫的典故由来。可见这个张纮的道德文章也是极其厉害的。
就是这样的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关于袁曹之战的应对提案,皆被周瑜批驳为不可行。
尤其是张纮的说法,本来很获大家的赞赏,包括孙策在内,都非常赞赏,分析的太好了。但是周瑜却直接斥为想法太天真,太想当然。因为他认为,袁曹之争不可避免,不可阻挡,任何想要影响乃至左右袁曹战局的想法都是极其不靠谱的。
“敢问公瑾,你说某说的袁强曹弱错了,难道你认为袁弱曹强,难道我们应该帮袁绍打曹操?”鲁肃刚才被张昭斥责了一顿,就已经很不服气了,听到好友周瑜又说自己连强弱都搞错了,忍不住立即就出声质疑。
“首先,你所谓的袁强曹弱,不过是简单的依据地盘大小兵力多少来做的判断,这是很浅薄的看法。地盘大,兵力多,不代表就强。一个公孙瓒,袁绍就花费了好多年,可见袁军的战力很成问题。这样的一个强大,就像袁绍的名声名望一样,都是一种虚浮的表面现象,而不是一种实有的强大,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反观曹操,屠黄巾败吕布收张绣灭袁术逐刘备,愈战愈强,青州军虎豹骑就算是关西的刘璋军,也要忌惮三分,更何况曹操手里还握着朝廷,掌握着大汉天子。
就算抛开强弱不论,我们也不能随便帮助曹操。
不说曹贼乃天下共敌。
就说曹贼跟我们山水相连,而袁绍跟我们则是远在天边,就冲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帮曹贼。曹贼对我们来说是敌,而袁绍我们则可以援以为友。帮助曹贼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吗?曹贼会把袁绍的地盘分给我们吗?就算给我们了,有用吗?中间还隔着曹贼的势力和地盘,我们也拿不到手。所以,我们此时可以抛开袁曹孰强孰弱且不管,只看现实的利益和好处即可。我们帮助袁绍打败曹操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曹操治下大片土地和人民。我们可以趁袁曹相争的时候,出兵攻占徐州,也可以相机侵占豫州兖州。
刚才子敬说的有一点没错,即我们不能坐等袁曹之争结束了再有所举动,必定要在袁曹相争的时候,积极参与进去。否则等袁曹之战结束了,那就没我们机会了,说不定胜利的一方,转身就会对我们下手。”
“公瑾之论太过市侩现实了。曹操毕竟掌握着朝廷,我们攻击曹操,必得出师有名才好。”
张纮表示不太赞同。
攻打曹操,那就是反叛朝廷了,没有合适的理由是不行的,民心士气都站不住脚。
……
正辩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侍卫报,孙权、黄叙、诸葛瑾三人求见。
孙策连忙请三人晋见。
“拜见大兄。”
“黄叙、诸葛瑾拜见主公!”
三人分别进来见了礼。
“好好好,来来来,先入座。”孙策起身相迎。等到三人入席就坐,这才问道:“三位大校长,不在东吴大学忙着,今日怎么得空来江北,而且是联袂而来,不会是有什么要事吧?”
东吴大学,目下坐落在丹阳秣陵,即后来的建业。这个地点,是经过风水先生堪舆之后,定下的校址。
“大兄明见万里,我们三个过来,自然是有些许小事想跟大兄汇报,也跟诸位先生汇报一声,请大兄定夺,列位先生也一起参详一番。”孙权朝孙策拱手道。
“喔,那就说说看吧。”孙策终于有些轻松了,刚才被众人唇枪舌剑折腾的够呛,现在好了,孙权等人来了,中断了刚才激烈的争论,也给孙策缓了口气。他可不认为孙权能有什么大事,顶天了也就是学校那点儿事。“大家也一起听听,看看是什么大事。”孙策轻松一笑。
“来人,抬进来!”孙权朝外面喊了一声。
接着就见两名军士,抬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走了进来。
“子言,还是你来说吧。”孙权跟身边的黄叙商量道。
“好吧。”黄叙应了一声,然后起身走出坐席,来到箱子面前。
“主公,列位,这就是我年内回成都的收获。”说着,黄叙把箱子打开了来,箱子里赫然是满满的一大箱子书。
“子言,你带了这么多书来想说什么问题?这是不是就是你从成都搜集到的教材?听说子言你在成都,因为成都叛乱之事,也受了牵连,所以才耽误了很久,可有此事?”孙策问。
“多谢主公关心,确实因赵韪叛乱之事,受到了些牵连。不过近日徐庶已返回成都,问明了事情始末,就把我礼送回来了,还送了我们一整套成都学府的教材。”
黄叙这里没有详细讲述自己在成都的遭遇,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带过了。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未完待续。)
第27节 东来客3
黄权当日听阿奴随便说了一句,说什么:黄三黄叙黄权,怎么这么多姓黄的,不会有什么事吧?阿奴当时是随口一说,她当时也就是对黄三产生了疑问,所以随口说了一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权就上了心,不但立即把黄三看管了起来,就连黄叙也随后被他限制了自由,软禁在了黄忠府上了。
黄叙自己也是因为当日出现的时机太不巧了,而且后来还跑去请来了援兵,再加上他自己私下里还在秘密搜集成都学府的教材,种种事情,让他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徐庶回来以后,黄权就跟徐庶汇报了黄叙的事情,徐庶见了黄叙,问明了情况,又找了阿奴和狐笃确认了一下,就把黄叙给放了。
徐庶不但把黄叙放了,还自己做主,让人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教材给黄叙,包含蒙学、县学、大学,目前益凉最新的三级教育体系的教材,送给黄叙,以示对黄叙在赵韪叛乱事件中的行为的感谢。
徐庶这么做有徐庶的考量。
一来,他急于把黄叙打发走。黄叙是黄忠的儿子,即便有事,也要考虑黄忠的感受,更何况人家还在成都叛乱事件中,出了大力的,也算是立了大功的。第一时间请来了城外的驻军入城,这就是最大的功劳。再有就是,这些教材,你即便不给他,以黄叙对成都学府的了解,他也能很快搜集到,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最重要的是,徐庶怕刘璋回来以后,黄叙这小子挟功自傲,跟刘璋要东要西的,狮子大开口。他很了解刘璋,搞不好到时候黄叙这小子要什么,刘璋这小子就会答应什么。
二来,三级教育体系,不是那么好弄的,是个巨花钱的玩意儿。是一个看着很美好,但真实施起来,很痛苦很浪费钱财的一套玩意儿。徐庶很想看看,黄叙怎么在江东把这套体系弄起来。你要钱没钱,要老师没老师,看你怎么玩。
第三,益凉的真正核心知识机密、技术机密,是在三级教育之上,是在成都学府乃至现在的凉州学府里面的各个研究院。研究院里面的教材、研究资料,那才是益凉现在的核心机密。那些都是不对外的。至于现在的三级教育中使用的教材,虽然也限制外流,但有心人想要搜集还是可以搜集到的。
黄叙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立即就动身返回了江东。
他也不愿意见到刘璋。
徐庶害怕他跟刘璋要东要西,徐庶太过虑了。
他黄叙才不愿意低三下四的去求刘璋。
一回到江东,回到东吴大学,黄叙立即就找来了孙权和诸葛瑾,三人开始商议是否要仿照蜀地,实行三级教育。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觉得这事情还得要孙策点头才行。这事没有孙策点头,根本做不起来,这是要从上往下力推才行。所以最后三人就一起前来淮南找孙策了。
“子言,你说你这箱子里就是成都学府的全部教材吗?”孙策喜问道。
“回主公,不止,不止是成都学府的全部教材,这是整个蜀中,三级教育体系的全部教材。”
“整个三级教育体系的全部教材?”在座的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子言,你这里面真的是蜀中三级教育体系的全部教材?”孙策忍不住站起身来,再次问道。
“没错,确实是蜀中现行的三级教育的全部教材。其中蒙学三年文、数两科六册,县学三年文、数、法、理四科十二册,大学三年文、数、法、理、工、农、商、医、兵、艺等十院,每院九到十五册不等,计有一百三十八册。”
“这么多?!”众人又是一阵的倒吸凉气。
“好,好,好!”孙策大喜,连声叫好。又有些奇怪的问道:“既如此,为何不立即在我东吴大学全面使用新教材,又为何舟车劳顿的远来淮南?不会是你们三个专程跑过来想要讨点儿赏钱吧?”
“主公说笑了。叙和仲谋、子瑜联袂前来,确实是因为推行新教材的事宜。成都学府现有各个学院的教材,总计一百二十册,可是这些教材虽多,却无一合用。”黄叙不慌不忙解释道。
“无一合用?”孙策不解道。
“怎么会呢?这么多书,一本合用的都没有?”众人也都奇怪道。
“不错。回主公,还有列位大人,容叙在这里详细为大家解说一番,大家就明白黄叙刚才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蜀中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三级教育,所谓的三级教育,就是在乡里一级设蒙学,凡是适龄蒙童皆需就学;在县一级设县学,蒙学结业即可以入县学;在州一级设大学,从各县学择优录取学子,入大学学习。刚才我说的,蒙学三年,文、数两科,总计六册教材,县学四科,文、数、法、理,总计十二册。别看这蒙学、县学总计只有十八册教材,却是整个蜀中学问的基石,而成都学府现有的十个学院,一百二十册教材,无一不是以这十二册教材为基础。所以,要想推行这学府的教材,就得先推行这蒙学、县学的教材。”
“你的意思是?”孙策还有点儿没明白过来。他一听读书就有点儿头大,而且还这么多书,还分门别类。
“回主公,叙的意思是,想要在我东吴大学使用成都学府的教材,就必须先在江东各地,仿照蜀地,推行三级教育。”黄叙解释道。
众人这下总算听明白了。
孙权黄叙诸葛瑾这三人大老远来,这才是其目的,这是想要在江东推行蜀中的三级教育制度啊。
“三级教育,听着好像不错。”
孙策刚喃喃自语说了一句,下面立即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主公,不可!万万不可!”
“喔,子布先生,何出此言?”
“主公,蜀中实行的政策,未必是适用于我江东。蜀中年内之叛乱,也多由刘璋在蜀中实行的新政所引发。自刘璋推行新政以来,多有波澜,早在其还是蜀郡太守时,就被乱民围攻刺杀过,后来又先后有南中叛乱,汉中张鲁叛乱,最近又有赵韪叛乱。蜀中的诸多乱象,刘璋新政皆是祸乱之源。”(未完待续。)
第28节 东来客4
黄叙刚想替自己的情敌刘璋辩护几句,张昭紧跟着接着说道:“蜀中之教材,多是宣扬蜀中之新政,比如这文数理法中的法,难道不是讲的蜀中之法吗?蜀中之法,远异于我大汉之法,而刘璋竟然要求黄口孺子都要学习其制定的什么蜀中新律法。是以,老夫以为,照搬蜀中的教材,推行蜀中的三级教育,万万不可行!”
黄叙刚要说话,又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紘也觉得不可。敢问子言,刘璋所推行的三级教育,从懵懂幼童,到成人冠礼,蒙学县学大学,凡近十年,这期间花费的钱粮,何人所出,百姓所出吗?还是官府所出?你知道这是一笔多大的开销吗?若是百姓出,寻常百姓家能负担得起吗?若是官府出,官府又如何负担得起?在座的读过书的都知道,培养一个读书人要花费多少钱粮?对于寻常百姓家,不但花费了钱粮,还少了一个小劳力,如何能愿意?你这个三级教育如何能推行下去?要是官府出钱粮,那官府立即破产了,立即就要关门,把衙门卖了也没这么多钱。”
张纮从财政上否定了黄叙不切实际的想法。
“翻也不敢苟同!”
黄叙还未等辩解上一下,又有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了。
众人一看,是虞翻虞仲祥。
“老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蜀中推行的三级教育,说到底,就是奇技淫巧,就是想要完全开启民智。夫子当年周游列国,也才弟子三千,而如今刘璋,弟子何止三千,何止三万,何止三十万。夫子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刘璋则是,凡我治下之民,皆需教育。诸公再看他这些教材,分门别类,堪比诸子百家,他这是恨不得将天下所有的道理,都讲给所有的百姓知道。可是,这天下不是他这样治理的,这天下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官牧民,而不是民举官。是少数的读书人,明白事理以后,管理百姓。若是百姓皆开民智,官府将如何管理?也要像蜀中那样,频频生乱才好吗?”
虞翻直接从官府治理百姓的角度上,驳斥了刘璋的三级教育。
武将们倒没什么,本来也就不识得几个大字,而文臣们都纷纷跳出来反对。
黄叙看向孙权和诸葛瑾二人,暗自苦笑了一声:果然被孙权猜中了,想在江东推行什么三级教育,难啊!
“肃也觉得不太可行。我江东新立之地,百废待兴,实在拿不出钱粮来推行如此巨大的工程。”就连鲁肃这个大富翁,也觉得黄叙的想法是天方夜谭。
“属下反对!”
“我也反对!”
……
一时之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根本连给黄叙解释和陈述的机会都不给。
此起彼伏的反对声浪,直接就把他给淹没了。
“绩赞同子言提议的,仿照蜀地,在我江东大力推行三级教育!”
一个清越的声音,穿透过一众反对声浪,灌进了众人的耳朵之中。
众人一看,这个异类果然是个异类,这个人就是陆绩陆公纪。
陆绩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中,东吴的文臣中,也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如孔融曹冲一样,都是年少就有才名。陆绩怀橘说的就是这个陆绩。
陆绩今年也才十一二岁,还是个少年郎。只因他年少成名,这次孙策出兵淮南,被征用为文吏。
孙策本来一看一片反对声浪,自己也就准备把黄叙的建议给否了,不再考虑了,没想到,竟然跳出来一个支持黄叙的,而且还是个少年郎。
“公纪有何高论,不妨说来听听。”
“主公,子言,诸位:刚才有人也提到了,夫子自己也说了,有教无类。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弟子三千,若使列国君王皆如刘璋者,夫子何用去周游列国,何用去走一路教一路。
刚才子布先生说,蜀中多叛乱,皆由刘璋新政而起。可是,这跟刘璋的三级教育有什么关系呢?蜀中的叛乱,多是对刘璋推行的免除徭役、高粮价、以及利益分配等不满而已,这些叛乱跟刘璋推行三级教育有任何关系吗?我早两年可是有听说,当时,很多郡县,很多部族,都为了一个成都学府的名额抢的不可开交。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读书教育,是深受百姓欢迎的事情。这怎么会是蜀中的叛乱之源呢?蜀中的几次叛乱,南中孟获叛乱,汉中张鲁叛乱,成都赵韪叛乱,哪一次哪一个是跟三级教育有关的?
大家都想去上学,都想受教育,难道只许世家子弟富户人家可以读书,黔首百姓的子女就不能读书了?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夫子是说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夫子有说过不许黔首百姓家的子女读书吗?夫子有说过人分三六九等吗,生下来就你可以读书,我不可以读书了吗?
还有子纲子敬说的钱粮问题。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吧。为何在刘璋治下,可以一路推行,走一路推行一路,从益州推行到凉州,又从凉州推行到西域,难道刘璋的治下就没有钱粮问题?为什么刘璋能,我江东就不能?
至于仲翔先生说的民智问题,我想问一下仲翔先生。”
说到此处,陆绩转向了虞翻。
虞翻一皱眉,你说你批驳就批驳吧,你还打上门来了。脸色一沉,问道:“欲问何事?”
“小子想问先生,难道说你是老聃圣人本人?”
这话问的,让虞翻脸一黑,“陆小子,你到底想说什么,请尽管直言!”
“小子的意思是,你难道是老聃本人,你怎么知道他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弃绝民智了?你不使知之,你怎么让百姓遵从你的律法?你不使知之,你怎么让百姓通晓你的政令?老聃这里说的不可使知之,其实应该说的是一些机密的军国大事,百姓只需要跟着官府的要求做就可以了,你不用去知道具体的原委。比如刘璋的很多政令,他也没告诉百姓缘由,什么高粮价,什么狼律,什么以皮换粮,还有他那么多新军备的秘密,还有酿酒的秘密,白纸玻璃的秘密,他有告诉百姓知道吗?机密之事他当然不让你百姓知道了,但这跟开启不开启民智是两回事。
不是说开启民智,这天下就没法治理了,你不开启民智,你这天下更难治理。百姓都不知道你的政令法令为何物,你还怎么治理?难道你还有天天派人挨家挨户告诉几遍,这不许做那不许做?你这不还是要让百姓知之吗?而且你这个使知之的方法和效率也太差了吧。看看刘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好的方法,我们为啥不能跟他好好学习?!”(未完待续。)
第29节 东来客5
别人还在懵懂幼童的时候,陆绩已经成名。
陆绩怀橘说的是陆绩六岁时候的事,跟曹冲称象、孔融让梨一样,美名早就被世人称道传扬。
而现在这个幼年就成名的少年,跳出来为大家大声疾呼,为千千万万江东的幼童能有书读而大声疾呼。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个陆绩有点儿愤青。
其实陆绩本来就比较愤青,他本来对孙策集团就有些敌视。他老爹陆康,生前是庐江太守,后来被孙策率兵攻陷。陆家后来只好迁居到吴郡。陆康坚守了庐江两年,庐江陷落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所以,从感情上来说,陆绩其实不认可孙策的。
陆绩本来就因为被强征为文吏不爽,现在看这么多人为难黄叙,就忍不住跳出来,为黄叙辩护。
陆绩这个人,要说在后世的知名度,肯定没有他同宗的侄子陆逊高。但是,要论他当时的知名度,以及学问水平学问素养,则远超陆逊。不过历史上,陆绩早夭,三十二岁就死了。否则,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
陆绩是江东陆氏一族的族长。实际上他比陆逊还要小几岁。陆逊是从小就没了父亲,陆逊是吴郡人,后来就去了庐江投奔陆康,按辈分来说,他要叫陆康一声爷爷,叫陆绩叔父,但他比陆绩要大几岁。后来庐江被孙策攻陷,陆康病死,陆家就又迁回了吴郡。
陆绩这个人,前面说了,‘陆绩怀橘’,非常孝道。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廉石’的典故,为官十分清廉。据说有一年离任返家的时候,全部家当都装不满船舱,可是江上风浪大,船只吃水太浅的话容易翻船,只得搬了很多大石头放在船舱内,作为压舱石。后人为了纪念之,就称为‘廉石’。
总之,陆绩是三国这个时代,和孔融、曹植、曹冲等,差不多的少年就出名的天才,而且,说实在的,他的学术素养,其实远超这几人。
虞翻没想到是陆绩这小子跳出来跟他杠上了。
本来他挺喜欢这小子的,现在被这小子杠的有点儿恼羞成怒了。
“老夫不屑与小儿辈论!”
虞翻一怒之下,不打算跟陆绩这小子一般见识了。
虞翻都不说话了,众人更不可能站出来替虞翻出头。
一时局面有些冷场。
孙策一看,也好,不吵了也好,乱哄哄的吵得头疼。
“子言,要不你先把那些书拿上来我们大家先看看,看看内容再说。”孙策弄了个缓兵之计。在他来说,怎么弄都可以,但是要钱我没有。
黄叙一听,有些犹豫。
这些书很珍贵的,他怕大家来回传来回看,把书给看坏了。好不容易就弄回来了一套,万一弄坏了,那可就惨了。
“怎么,看看都不行?你不让大家看,大家怎么帮你说话,你还怎么推什么三级教育?这样,你把兵学院的教材给我拿过来我看看。”孙策接着道。
黄叙无奈,只得从箱子里面,挑出了几本,放到了孙策的桌案上。
有蒙学一年级的,有县学一年级的,还有孙策要的兵学院一年级的教材。
孙策好兵,当然先看的是兵学院的教材。
结果一翻就开始晕。
成都兵学院,共有四门课程:兵法、地图、数算、战例分析。
地图、数算之类的,孙策根本就不用看,翻了一下,根本看不懂。兵法和战例分析,勉强能看个一知半解,问题都是简体字,连蒙带猜能看懂个几句话。但是看懂也只是认得那几个字而已,至于到底说的什么,也搞不懂。比如,冷兵器、热兵器,比如火力配备,比如制高点,比如马步协作,比如特种作战,比如斩首行动,比如交叉火力,比如三三建制。
这他娘的都写的是什么啊?!
孙策自认自己也是熟读兵书战策,但从来没见过这么离谱什么狗屁兵学院的教材,娘的,这是天书吧。
孙策扔下兵书,又翻了翻其他的教材。
这次他学乖了,兵学院的教材,毕竟是大学教材,这次他直接拿起了蒙学的两本教材,结果还是一样的蒙圈。‘文’的那本,上面好多鬼画符,好多字也和他以前学的不一样,‘数’的那本就更看不懂了。
孙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不想在众人面前过于丢丑,挥手让人把蒙学和县学的几本教材,让大家传阅一下,然后这才转回头对黄叙说道:“子言,我看这些书你肯定没少花功夫才弄到的,尤其是成都兵学院的教材你都弄了过来,可见你是下了大功夫。不过,你得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我来相信你,相信听你的没错,相信搞什么三级教育没错。现在你可以尽情的说,你来说服我。”
黄叙闻听,沉思了片刻,然后这才说道:“我不敢保证能不能说服主公,还有诸位大人,这样,我先跟大家讲一个事情吧。
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也即我在成都经历叛乱的事情。
成都这次叛乱,外面看没什么影响,但在蜀中来说,还是影响很大的。
叛乱的主力,就是成都的卫尉,大概有两千多人参与了当天的叛乱。刘璋主政蜀中以后,重设官衙机构,设立了六曹两署一主的官府机构,其中卫尉署就是负责当地治安的。他们卫尉,其实就相当于大汉各地官府里的侍卫、差役。大家别小看了这些卫尉,他们的战斗力其实很强,大概跟主公麾下的作战军队战力相仿吧。所以这次闹的就……”
黄叙正说着呢,有人就又不乐意了。
“黄口小儿,胡说八道,你见没见过真正的打仗?你怎么能把刘璋的维持治安的卫尉,跟我们主公麾下的精锐之士相提并论?”
众人一看,是黄盖黄公覆。
其他几个武将也开始鼓噪。
就连孙策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子言,休得信口开河。你就算是想要信口开河,也不用把我军贬得一文不值吧。”
“主公,列位将军,黄叙说的都是实情,绝无半句虚言。其实,益州的这些卫尉,其前身是刘焉的东州兵,也是我大汉响当当的强军之一,就如青州兵、丹阳兵一样。当年刘焉就是靠着东州兵,这才顺利平定蜀中,坐稳益州牧大位的。可是,刘璋承继益州牧以后,就觉得东州兵不堪大用,就把东州兵绝大部分,归入到地方郡县的卫尉署当卫尉了。这也是为啥益州的卫尉战力堪比我军的原因。诸位要不信黄叙之言的话,可以叫过当日跟随我一起去蜀中的几位侍卫大哥,他们有一位刚好今天跟我们一起前来。周善,进来回话!”
黄叙冲外面喊了一嗓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