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东来客6
旋即,就有一个侍卫模样的汉子,走了进来。
“周善见过主公,见过列位大人。”
“周善,你跟主公和大家说说,我们在成都的时候,那些叛军的战力如何?比之我江东军校如何?”黄叙向周善道。
“主公,诸位大人,以周善来看,大概差不多吧。成都那些叛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尤其善于城内作战,大汉的寻常军队,估计都很难是其对手。”
孙策一皱眉。
旁边几个武将已经忍耐不住了。
程普斥道:“周善,你可弄清楚了,那些是什么所谓的卫尉?而不是刘璋的新军?”
“肯定不会有错的,怎么可能是刘璋的新军。蜀中的卫尉和新军,光从装备和服饰就能很轻松的分辩出来。卫尉用的都是刀剑弓箭之类的武器,而刘璋的新军,清一色的全是弩,只看兵器一眼就能分辩出来。而且,那些叛军一看新军来了,立即就开始溃逃,连打个照面的勇气都没有。不可能弄错的。”
“胡说八道,就是这样的叛军,你俩竟然说跟我军差不多战力水平。那要按你们这么说,那我军跟刘璋军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而是天差地别了。”
“属下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属下也是军中出来的,对我江东的军伍战力也很清楚。我可以肯定,那些叛军绝不会比我军差多少。”
“胡说,你们肯定是串通好了,故意夸大其词,想要蒙骗主公。”几个武将立即训斥道。
“好了,都给我住嘴!”孙策一拍桌案,喝住了众人。“子言,你继续刚才的话题,接着往下说。”
“谢主公。黄叙敢对天发誓,我说的句句属实,绝无半句欺瞒。而且,我还可以告诉大家,我也不是没见过什么战斗,刘璋平定南中,我就在刘璋军中。我亲眼所见,那些所谓的悍勇的蛮人士卒是如何的如飞蛾扑火一样,送上前来被刘璋军成片成片的屠杀,包括号称刀枪不入的藤甲兵,还有南蛮的无敌象阵。我们江东应该庆幸,我们和刘璋军远隔千山万水,我们江东军若是在凉州,早就被刘璋军灭的连渣渣都不剩了。
各位将军肯定会不高兴,不过大家还是容我把刚才的话题说完。
当日成都的叛军闹得挺欢的时候,我因为适逢其会,就赶到了城外,请来了当时城外的驻军。他们那个领头的狐校尉,因为碍于军令,不敢带正式驻军随我进城,只能带了些新兵营的新兵,以训练的名义跟我一起进城。那些新兵蛋子都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就是这样的部队,叛军见了还是望风而逃。后来,东城外的一部分驻军哗变,抢占了东城门,结果我们这一波新兵,碰上了东城门那一部分新军,立即就大败亏输。后来,其他方向的援军赶到,才将叛军彻底击溃。
我可以跟大家讲,那些叛军,所以一看新军来了就望风而逃,不是因为他们战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跟新军一比,那战力就是天渊之别。他们在蜀中,就是抓抓小偷窃贼,维持维持治安,新军才是蜀中的作战部队。
大家可能觉得我讲的这些很无聊。但是,我的意思是想要告诉大家,刘璋的新军所以会那么强,为啥会那么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军的军备。刚才周大哥也说了,刘璋的新军,清一色的都是弩,强弩搭配连弩。刘璋军的强弩,远比我们江东军中的强弩要犀利得多,射程要远得多。而刘璋军中的连弩,一个呼吸间最多可以连发十数支弩箭,比弓箭手的速度还快。而且,刘璋军中还有狙击弩,是专门用于远距离定点狙杀清除的;还有踏/弩,是用于对付重装部队的,在踏/弩面前,就算你是全身重甲,照样会被直接洞穿。
你们以为刘璋军的赫赫战功是怎么来的?是刘璋用兵如神吗,是刘璋天神附体吗?都不是!刘璋所以每战必胜,靠的就是他强大的先进的军备。这些先进的军备都是哪里来的?我告诉你们,这些军备都是成都学府研究制造出来的。刘璋军最新的秘密兵器,踏/弩、手雷等,无一例外,全来自成都学府。而这些教材,就是成都学府眼下最新的教材。”
整个大堂终于安静了下来。
这些年,关于刘璋的传说有很多,但是传得最多最神的,还是刘璋的赫赫战功。但是因为传得太离谱了,反而大家都不怎么相信。
而且,每个新生势力,就像孙策集团这样的,也一样有自己骄人的战绩。所以,每每听说刘璋有了什么骄人的战绩以后,大家也都不以为然,都觉得我们也不差多少。
可是,凡事都怕对比。
黄叙说成都的卫尉就相当于江东的正规军了,而这样的卫尉在刘璋的新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连照面都不敢打,那就是等于在告诉大家,大家引以为傲的江东精锐,在刘璋军面前,嘛也不是,也就是飞蛾扑火的材料。
“我再给大家说个事情吧。我这次去见阿奴,阿奴就是刘璋的夫人,本来是想跟她讨些医学院的教材的,没想到刚好遇到了刘璋的两个弟子也过去问安。我们当时聊了一会,我当时就问他们,我说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船在水上,跑的既快又稳。你们猜他们是怎么回答我的吗?
他们很快就给我出了个主意,他们说可以船下面按上风轮,可以利用船帆,将风力转化为动力,传递到水下风轮,由风轮推动船前进,还说,这样不但船跑的又快又稳,而且,任何风向的风都可以推动船前进,就算是逆风,也一样可以利用风力推动船快速前进。”
众人听黄叙又啰嗦了半天,半晌这才反应过来。
“用船帆逆风自行前进?黄子言,你不会是在说梦话吧,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逆风前进,你说的什么鬼话,你自己相信吗?”
“黄叙,你没喝酒吧?”
……
一群人这次换成了冷嘲热讽。(未完待续。)
第31节 东来客7
黄叙冷眼看了一圈,心里暗叹:真是夏虫不可语冰。唉,想要干出点儿事情来,还真难啊!可怜自己抛下了在蜀中青霉素的无限光环,来到江东,想自己干出点儿成绩,为啥就这么难呢?
“子言,你说的可是真的?”一个声音,压过了在场所有的喧嚣,又惊又喜的问道。
黄叙一看,是周瑜。
“老实说,他们说的我也不懂,很多术语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们当时说服了我,我认为他们说的很可能可以实现。”黄叙老老实实的答道。
“你刚才说是刘璋的两个弟子,难道是……”
“他们就是刘璋的另外两个亲传弟子,一个叫马钧,一个叫黄月英。若是知道些内情的,应该会知道这两个人的分量,他们虽然年纪还小,但他们说出来的话,我个人是相信的。刘璋夫妇对他们的关爱,很多时候,还远在他的大弟子庞龙之上。”
“马钧,黄月英。传说刘璋军中的大杀器踏/弩,就是出自马钧之手。至于黄月英,据说深受刘璋宠爱,而他的父亲更是备受刘璋器重,不但是工学院的院长,也是益州的工曹。若是这两人说的话,那…,”说到这里,周瑜突然脸色一冷,朝着堂内所有众人森然道:“刚刚子言说的,关于造船的事情,是绝密军情,今天在场的任何人,不得议论,不得传播,不得泄露出去半句,否则一经发现,军法从事!所有人等请谨记,否则祸及到尔等家门,就为时晚了!”
周瑜一说完,现场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这前后反差太大了。
就连孙策都大张着嘴,搞不清周瑜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公瑾,你这是…”
“主公且稍待。来人,文吏何在?”周瑜又喝了一声。
陆绩急忙站起回话,“属下在!”
“把今天所有在场的人,全部登记下来,每个人都要摁下手印。若是以后泄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嫌犯!”周瑜吩咐道。
“诺!”陆绩急忙拿来了笔墨纸砚,开始登记现场的人员。
“公瑾,你这是不是有点儿…”
孙策想说你这抽的哪门子疯,搞什么啊,泄露什么军情机密,哪有什么军情机密!
“主公,子言,列位,我们还是回到子言刚才说的三级教育上面吧。我先表个态,我是非常赞同子言这个提议,我大力支持仿照蜀中的做法,在我江东推行三级教育。刘璋能搞,我们为什么就搞不了。你看看我们现在江东的人才,我们连陆公纪这么小年纪的娃娃都征辟过来了,说明我们江东人才何等匮乏。是因为我们江东没人吗?不是!是因为大家都没书可读!所以,我们要大力推行三级教育,要大推特推!子敬,你的意见呢?”
周瑜突然站出来,力挺黄叙,而且说到最后,直接把摇旗呐喊的旗子交到了鲁肃的手里。
鲁肃愣了一下,本来他是反对的,但是周瑜这么一搞,他有点儿不知所措,不过也就一愣神的功夫就反应过来了:“啊?我,我当然也是非常赞同子言的提议了。圣人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怎么知礼节,怎么知荣辱,当然是得靠读书了。百姓读书识字,本来就该是官府的教化之能,本来就是圣明主公的王道之举,古之圣王,三皇五帝,哪个不是亲力亲为,教化万方的。肃大力支持子言的建议,若是没钱,肃可以尽卖家财,支持办学。黄老将军,你说呢?想不想让你的孙子上学?”
鲁肃慷慨激昂,一番表态,完毕以后,又击鼓传花一般传给了黄盖。
“我当然支持娃子们上学了。我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我不想我的儿子孙子也都跟我一样,也是个大老粗。可能你们还有人说,你要是有钱,完全可以自己请老师来家教娃儿们,没钱的话,你饭都吃不饱,你还想着读书识字。可是刚才陆小子说得好,你不读书不识字,是不是长大以后就只能去舞刀弄枪,或者去为非作歹。你不读书不识字,你知道律法是什么,你知道礼义廉耻是什么,你最多也就是一知半解,也许别人吆喝一声,你就从贼造反去了。你们在座的大家,希望你们的后代子孙变成这样的人吗?再说了,请老师在家教娃儿们,和让这些混蛋小子去学堂读书,这能一样吗?
我黄盖支持三级教育,没钱的话,把我家的房子田地卖了,实在不行把我的兵器盔甲卖了,把我的宝马卖了。谁不知道益州就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为啥刘璋能弄得起,我们就不行?
周泰你说呢?”
……
因为周瑜突然站出来强力力挺黄叙,更带动了大批武将,一个一个站起来表态支持,一时间,局面开始朝向黄叙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些武人们支持,也是因为武人们平常嘴笨,功劳立了一大堆,但是一经文官的笔头子三两下这么一划拉,基本就没剩什么了。武人现在虽然吃香,但是话语权,还是牢牢的掌握在文官手里。
武将们难免对这些文臣不服气,既然是你们都强烈反对的,那老子们就非得站出来支持支持,非得跟你唱个反调。
而且,大家都知道拿刘璋拿益州出来说嘴。
要说穷,人家益州之前比我们江东富有?那就是个穷乡僻壤,穷得掉渣的旮旯,还到处是野人蛮夷,人家现在不还是一下子都开始读书识字了。现在反倒咱们这里变成了穷乡僻壤,到处成野人蛮夷了。
凭什么?
为啥只有你们这些人能读书识字?
本来,刚才一片反对声浪的时候,孙策打算安慰安慰黄叙等三人,把这事情就直接给摁下了,没想到周瑜突然跳出来为黄叙站台,转眼之间局面翻转。现在好多人都跳出来支持黄叙,几乎所有的武将都跳出来支持黄叙。这让孙策有点儿难办了。
“大兄,办学不是目的,办学只是手段,是强军富民之必须之手段。大兄难道没看出来吗,刘璋何以快速崛起于关西,他凭什么?凭他刘璋文不成武不就吗,凭徐庶庞龙魏延张任寥寥数人吗?”(未完待续。)
第32节 东来客8
有了许多人助威,孙权也站了出来,只见他继续慷慨陈词道:“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成都学府,凭的就是成都学府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凭的就是成都学府不断的新兵器的研究和制造,凭的就是三级教育的快速推行,凭的就是这种对治下全民的律法和知识教育。大家都说蜀中这叛乱那叛乱的,那我就要请大家看看了,看看大汉的其他的地方,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叛乱,是不是叛乱更多?是不是叛乱更厉害?看看我们江东,是不是叛乱更多?前有笮融严白虎,后有吴越叛乱频仍,我们还有脸说别人吗?
而且,大家应该看清楚,蜀中的叛乱,和大汉其他地方的叛乱一样吗?
根本是两回事。
大汉其他地方叛乱,多是因为吃不饱才揭竿而起的,而蜀中呢?
蜀中是因为你们说的,反对刘璋新政而引发的叛乱吗?
南中叛乱,是因为蛮人要求刘璋的新政也要惠及到蛮人地区而引发的;汉中张鲁是因为跟刘璋的政见不合;此次赵韪叛乱,则是错综复杂,但其根源,应该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造成的。你们把这些全都归咎于刘璋的新政,归咎于三级教育体系的推广,何其浅薄?”
孙权刚才已经很不爽了。
刚才看到很多人围攻黄叙,心里已经很不舒服了。
黄叙是他的人,是他的副校长,是他请到江东的。
一众武夫的反扑,还有孙权的一番慷慨陈词,看似取得了表面的胜利,但是也只是看似。
孙权的话刚一说完,张昭就再次站了起来,朝孙策拱手为礼,不慌不忙道:“主公,权公子,各位。老夫一早就说了,蜀中和我江东是两回事。岂不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蜀中能实行的,放在我江东则未必能行得通。子言带回来的这些教材,大家应该都粗看了一下吧,我想问问大家,能看明白的有几人?便是你学富五车,你能看懂吗?你看不懂,我也看不懂,便是学富五车的博学鸿儒也看不懂。
为什么?
因为刘璋从根子上,对我们老祖宗的文化动了手脚,对我们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字动了手脚,对那些传下来的知识文化动了手脚。他把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文字,改得乱七八糟,把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数算等也改得面目全非。这样的教材,这样的三级教育,放在蜀中放在凉州放在西域,放在那些到处都是蛮夷的地方,或许行得通,但放在我们江东,用来荼毒我们江东子弟,我们答应吗?用来荼毒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答应吗?你们在座在诸位,你们答应吗?”
张昭还是老辣,一出嘴就再次直击要害。
蜀中的教材,基础就是文、数。文是简文,数是数算。简文就是刘璋推的简体字和拼音,数算就是全面引入了阿拉伯数字还有西方数学中的公式定理等推演之法。
可以说,这两门基础学科的改变,是一种天翻地覆的改变。否则,不可能两本蒙童的教材,一屋子的博学鸿儒学富五车的人都看不懂的。
就算是在蜀中,早期推行简体字的时候,也是遭遇了种种诘难。
“主公,仲谋,紘也再说两句吧。”张纮也再次站了出来,“仲谋和子言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欲速则不达。眼下北方双雄相争,正是我江东该有所发展有所壮大的时候,刚才主公和公瑾不还要雄心勃勃的,想要攻徐州取豫州,甚至攻取许都拥立天子吗。可是,一旦这个三级教育体系在我江东全面推行,主公和列位将军就不要想再去做别的事情了,我江东的赋税收入,泰半都要用到这上面了。不说你延请老师,广印教材,就说你这校舍要盖吧,孩子们上学,吃喝拉撒睡要管吧,光这些,就是一笔巨额的钱粮支出。主公,你若是要推行这什么三级教育,今后数年就别想着继续攻城略地了。”
张纮这个比较狠。
还是拿钱粮说事,直击孙策和一众武夫们的勃勃雄心,你是想建功立业,还是想推这什么三级教育体系。
虞翻也再次站了出来,“主公,权公子,诸位:就算我江东要大力推行教化,那也不必假手他人,不必假手刘璋小儿。我江东这么多博学鸿儒,再不济我们可以去徐州请当世大儒郑玄来,我们可以自己弄合适的教材,为何要用刘璋的这些异端学说。子布先生刚才说了,刘璋的这些书,他看不明白,我也看不明白,我想在座的没人能看明白。只就在蒙童用的教材我们都看不明白,后面的县学大学,就更别说了。我们放心让这样的教材去教我们的子孙后代吗?我们知道他这书里说了什么,讲了些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弄出一套教材来,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要是用了蜀中这些教材,教出来的子孙,还是我们的子孙吗,我们跟他们还能说上话吗?”
虞翻干脆直接说,我们就算要搞三级教育,也不能用刘璋的教材,我们干嘛不自己编一套自己的教材。刘璋的教材,我们这些人都看不懂,谁知道会教出什么样的来,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是我们自己教着放心。
一场好好的宴会,没想到吵得让人头疼。
孙策又使劲揉了揉太阳穴,真不如出去打打猎,或者冲锋陷阵痛快。
“主公,各位先生,各位将军:”黄叙也不管孙策如何头疼,这个时候只能据理力争了。“刚才几位先生都说得好,说这些教材看不懂,说刘璋弄的这些都是异端,当年我在蜀中,蜀中的那些世家那些大儒那些名士,哪一个不骂刘璋,哪一个不骂刘璋弄些异端邪说的,哪一个不骂刘璋数典忘祖的。可是如今又如何?这些骂声杂音,还有吗?有还是肯定有的,但是已经越来越少了。如今蜀中,谁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孙子考入成都学府,谁不以自己儿孙进入成都学府而自豪,而夸耀于人前?”(未完待续。)
第33节 东来客9
黄叙继续说道:“就算是当年的文宗圣皇,他们发明文字,结绳计数,尝食百草,哪一个不是在当时也都惊世骇俗,被视为异类,可结果又怎样,还不是光耀千古。
有的人也说了,要教的话,我们有的是博学鸿儒,我们可以自己弄教材。是的,我们确实可以自己弄。可是,大家睁开眼看看,大汉数百年,有的是书院学院,那又怎样?京城有太学院,各州郡也多的是书院,荆州书院,颍川书院,那些大儒也都有自己办学,弟子无数。可是那又怎样?只不过又多教出来了一些儒生而已。他们能让地里的粮食多产一些吗?他们能纺纱织布吗?他们能建房架屋修桥铺路吗?他们能改良兵器改良农具吗?他们能生产出我们用的任何东西吗?他们能救死扶伤吗?他们什么都不能!他们唯一引以为傲的,就是能牧民。可是那又怎样?还不是把这大汉天下,牧得狼烟四起,民不聊生。我们江东缺这样的人吗?我们需要这样的人吗?
我们需要的是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庄稼长得又快又好,怎么才能更好的养蚕更好的纺纱织布,怎么建更好更结实更漂亮的房屋,怎么横跨大江修桥铺路,怎么生产出威力更强大的兵器,怎么医治各种病痛。我们需要的是,那些能让我们的百姓,生活得更好的人。你们可以吗?你们有这样的学问吗?
这些书里有!
这些书里真的有!
你们觉得刘璋崛起于蜀中,称雄于关西,靠的是运气吗?靠的是他的虎狼之师?靠的是他用兵如神?还是靠的是他运筹帷幄?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诉大家,都不是,刘璋靠的就是成都学府,靠的就是这些教材。没有成都学府,就没有蜀中的各种新奇东西,就没有酒酿白纸玻璃等;没有成都学府,就没有蜀中的蓬勃发展的农业商业还有工场作坊等;没有成都学府,就没有蜀中如今冠绝大汉的医术;没有成都学府,刘璋的新军也将不会是现在的新军。没有成都学府,就没有蜀中如今的富庶,没有成都学府,刘璋的新军也不可能如今天一样,以区区步战之力,横扫凉州西域。刘璋靠的就是他的新军,他的新军手中的犀利的兵器。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靠的就是成都学府给他研制出来的各种新型兵器。强弩、元戎弩、狙击弩、踏/弩、手雷,就是这些兵器,让刘璋的新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战绩。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刘璋秘密研制的最新的兵器已经很快就要定型了。你们以为我们江东儿郎骁勇善战,多么勇武,可是如果我们还是这样的话,等到有一天,刘璋真的转身东顾,真的率军东出函谷兵临天下,等到那一天,我们也许连对抗的勇气都生不出来。因为等到那一天,我们的武勇,只会让自己像扑火的飞蛾一般,更快的送死罢了。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大家不要以为我弄到这套教材多么轻松。我在成都盘桓很久,找了无数人,包括刘璋的夫人,都没人敢给我这么一套完整的教材。若不是我阴差阳错的在成都叛乱事件中,帮了刘璋一个大忙,徐庶也不会这么好心,就送了我一套教材。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曹贼曹孟德,为了弄到成都学府的教材,在成都安插了无数的眼线密探,而且,曹贼的皇家学院,用的教材,请的老师,几乎全出自成都学府。曹贼的皇家学院,几乎完全照搬的成都学府的模式。你们说的那些种种问题,以曹贼的精明,以他手下那么多谋士的精明,他们看不到吗?他们为什么还要照搬刘璋的成都学府?
因为很简单,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因为这些书里面有货,有真知灼见!”
黄叙刚才被大家挤兑得够呛,这一下终于火力全开,啪啪啪口若悬河,说个不停。
但是黄叙毕竟年轻,火力一开就搂不住,不但将文人一顿炮轰,连武人也未能幸免。说什么一旦刘璋转身东顾的话,你们什么骁勇善战,什么武勇,统统都没用,越是武勇只会死得越快,就如飞蛾扑火一般。他这样一全面打击,刚才好不容易出来支持他的那些武将们,立即就不怎么乐意了。
就连孙策都很不爱听。
你说刘璋军如何如何厉害,那都是道听途说的,又没打过照面,又没眼见为实,说的再厉害,他也是不怎么信。
文官爱浮夸,武将爱吹牛。
谁知道刘璋的那些辉煌战绩里有多少水分。
“黄小子,你既然这么吹捧刘璋,这么看好刘璋,你为啥还要跑出来。你爹爹是刘璋的亲信,听说你的病也是刘璋给治好的,你为什么不留在成都,反而要来我江东?你跑到江东来,替刘璋鼓吹,还要大力推行他的什么三级教育,你是不是居心叵测?”程普跳出来,直接就对黄叙进行了人身攻击,质疑黄叙的动机不纯。
黄叙有些怒了。
一向有些惨白的脸上,青气弥漫。
孙权也怒了。
黄叙是他请过来的,质疑黄叙,那也就是在质疑他。
“德谋将军,请慎言!子言他一片公心,即便你有不同看法,也不许你胡言乱语,对他无礼!”
“权公子,某家这不是无礼,某家说的事实。若子言先生不能说清楚他和刘璋的关系,又如何能让我江东上下放心,更不要说推行什么刘璋的三级教育体系了。”程普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孙家二公子,直接给顶了回来。
局面有些尴尬,孙策刚想说话,只见黄叙气极反笑,“程老将军,你说的没错。我跟刘璋之间,关系之密切,外人也是难以想见,密切到你是想象不到的。刘璋待我亲如兄弟,我这个字就是他给我取的,我的命也可以说是他救的。我是非常佩服他的才识和学问,我爹爹也非常得他的信任。但是,那又怎样?我们天生八字不合,我就是不喜欢他,就是不愿在他手下做事,我就是不愿走他给我指的金光大道,我就是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刘璋早就许了我医学院院长的位置。成都学府的医学院院长,那可是多少个东吴大学校长也换不来的。成都医学院富可敌国,随便一个专利就能买下好几个东吴大学。可那又怎样?我不喜欢刘璋给我的施舍,我不喜欢刘璋那种洞悉一切视一切为无物的样子,我就要自己出来闯自己出来干!”(未完待续。)
第34节 东来客10
没人能明白黄叙和刘璋之间的恩怨。
更没人能说明白。
黄叙自己也不愿意说明白。
他只是强调自己不喜欢刘璋,你们爱信不信,事实就是这样。
程普刚要再次出言相讥,很明显你这是什么狗屁理由,别人给了你这么大的恩义,结果你一句不喜欢就想撇清关系,有这样的道理吗。
程普刚想说话,只听周瑜咳嗽了一声,再次说话道:“子言,勿要为一些闲言碎语烦恼,我和主公相信你,我们永远相信你!我们知道,你这是一片忠心,完全是为我江东好,为我江东百姓好!放心,我和主公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们永远支持你!”
孙策都被他说傻了。我什么时候说支持了,我这不还没考虑清楚吗?可是眼见周瑜冲他一个劲儿的使眼色,而且周瑜已经把话都放出去了,自己要是不兜着,那就是陷好友于不义,大家该以为周瑜这是**裸的在假传旨意了。
孙策无奈,被周瑜用言语绑架着,也跟着说道:“子言,无需解释太多,你的忠心,我相信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的。公瑾说的没错,我会永远支持你的!你们回头拟个章程递上来,我们再详细议一议。
子言带回来的教材,想必大家都粗看了一下,我刚才也看了,没错,我也看不懂,不但我最熟悉的兵书战策看不懂,就连这幼童启蒙的教材我也看不懂。可是看不懂你就说别人这是异端邪说,那你这就太妄言了。夫子还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实才是我们做学问的美德。你既然看都看不懂,你又有什么资格进行评判?相反,若是大家一看就懂,那还需要子言他费尽千辛万苦从蜀中大老远弄过来吗?我们看不懂,正说明他这里面有真东西,有需要我们学习的学问。
就拿用兵打仗这方面来说吧,刘璋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两败匈奴,匈奴从此一蹶不振,还有荡平西凉,横扫西域,这些难道都是刘璋靠的好运吗?难道真的是外间传的,刘璋能请来天雷相助吗?
我倒是相信子言说的,这全靠成都学府研制出的新兵器。
你们在座的,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我可以问问大家,若是我们遇到刘璋军,遇到拿着强弩连弩的刘璋军,遇到有狙击弩踏\弩的刘璋军,你的弓箭你的弩箭,不如对方射的远射的准,你的兵甲挡不住对方弩箭的犀利,你的冲锋不及对方的箭雨来的快来的密,你还怎么跟对方打?程普、黄盖、蒋钦、周泰、丁奉、韩当,你们都说说,我们怎么跟对方打?”
“末将等愚钝!”众将轰然而应。
“也许正如子言所说,我们该庆幸,跟刘璋相邻的是刘表曹操,而不是我们;我们该庆幸,刘璋这个混蛋是纨绔子弟,一心想着要打通西行商道,想要开辟商道想要赚钱,而不是急着争霸天下。”周瑜在一旁补充道。
孙策强势出来为黄叙站台,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虽然,好像是被周瑜绑架着出来的,但是你架不住主公他心甘情愿愿意被绑架,愿意出来替周瑜背书。
孙策强势出击,不但把文臣训了一通,说你们不懂就别瞎***还把武将也一通训,youcanyouup,你们要是觉得行,你们上,去跟刘璋军打打试试。都他娘的没有真本事,还叫唤得厉害,吵得我头疼。
“主公,还是慎重些的好。”又一名文士出来谏言道:“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学兴教乃是百年大业,我们江东也不必急在这一时片刻,大家多讨论讨论也是好的。”
说话的是阚泽。
阚泽的话,孙策听着就不怎么喜欢,还要讨论,还不嫌头大。
“主公,阚德润说的不错,兹事体大,不可草率行事。而且,一下子大肆铺开,我江东财政也负担不起。”
又一位文臣出来谏言。
这位是顾雍。
“元叹,听说你恩师蔡邕就在成都学府,不知你们近来可有书信往来,令师可有说及成都学府的?”孙策问道。
“回主公的话,恩师父女确实都在蜀中,成都学府老蔡院长和小蔡院长,一门两院长,可以说是闻名天下。年前倒是写过一次信,恩师虽然对刘璋多有不满,不过倒是能看出其内刘璋多有回护之意。蜀中不满刘璋者甚多,不过支持刘璋的更多,尤其是学府之中,几乎全是支持刘璋的。所以我想,这些教材,想来是可以值得我江东参照学习的。不过,也如几位刚才说的,我江东还是要量力而行,不可学刘璋一味蛮干,强自推行,遗下诸多口舌。”
顾雍倒是立场偏向黄叙一边,但是也是不建议立即实行的。
“主公,可否容在下说几句?”
又一个文士站起来要求发言。
孙策一看,身材高大,脸型很长,长得完全不类文人,应该去参军才对。这人孙策认识,诸葛瑾,东吴大学另外一位副校长。
“子瑜先生,有话尽管讲来。”
“谢主公。刚才大家正的反的,支持的反对的,都说了很多,我也就不再啰嗦了。我只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这次来见主公,也不是要求立即就在江东全面推行三级教育体系。一来,子言带回来的教材就一套,还需要大量加印,这个需要耗费时日;二来,我们也根本没什么老师,只有寥寥几人而已。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不用担心说立即要全面推广三级教育,我们现在也没能力推起来,根本就没人。所以大家担心的钱粮财政等困难,眼下都不存在。
其实,我们来,就是来求得主公允许的,希望主公能允得我们,先找一个地方试行,试着推行这个三级教育体系。要是试行的效果不错,今后我们再在江东大面积推广。
主公,还有各位,大家看如此可好?”
“如此甚好!”孙策立即拍手称赞,“不知哪个郡县愿意做这个试点?”(未完待续。)
第35节 东来客11
“雍以为吴郡正合适。”顾雍抢先答道。
“我觉得还是丹阳合适。”
“会稽合适!”
“选豫章吧!”
“九江不错!”
“庐江!”
……
孙策很不理解自己这些手下,刚才脸红脖子粗的,一劲儿的反对,现在又抢得跟鸡头似的,搞不懂。
于是孙策又转向黄叙、孙权、诸葛瑾,“子言,你们三个是怎么考虑的?准备选哪里先开始试行?”
“回主公,还是先在丹阳试行吧,毕竟东吴大学也是在丹阳。早期,我们想先利用东吴大学里面的老师和学生,先把这些人教会了,然后作为老师再到下面各个县乡去。初步估计,至少要到三年以后,才能继续推广。重点还是老师不够。”
黄叙答道。
“那好,就选丹阳吧,丹阳的官府要全力配合。教材你们可以根据我江东的情况,适当做些修改,比如这个‘法’就可以先拿掉,毕竟蜀中之法跟我江东也大为不同。其他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修改或者拿掉,具体你们三个商量着办。至于钱粮,你这个蒙学三年后才有县学吧,蒙学的花费就让各乡里自己集资了吧,实在困难的话,官府可以资助一些,你们就负责安排老师等事宜就好。”孙策最后拍板定案。
关于推行三级教育的争论总算是告一段落。
其他关于今后的军政方向,孙策最后决定还是先观望一下,袁曹还没有真正开打,等双方真打起来了再说。不过军备要保持住,随时准备可以出击徐州或者其他方向。
宴会过后,周瑜又把黄叙单独留了下来,带着黄叙单独来见孙策。
“来来来,现在没人了,你们俩也不用拘束,随便坐。”孙策招呼两人坐下,然后又问周瑜道:“公瑾,你带着子言私下来见我,不会还是为了办学的事吧?还是为了成都的秘密武器,或者造船的事情?”
“主公明见,其实就是为了造船的事情。我江东未来之根本,还是在水军上,而水军,最重要的一个是船。我们江东处在下游,子言之前说的,可以逆风而行的船,若是能实现,对我江东之意义,远比得一个徐州豫州要深远得多。而且,这种技术,刘璋现在应该也不需要,他又没有水军,没有战船。而这种技术则是我们急需的。我就是想再跟子言确认一番,到底刘璋的弟子怎么说的,有没有可能实现,如何实现?”
黄叙挠了挠头,这事让他详细讲,他还真讲不清楚。
那两个小家伙讲的那些东西他也不懂,他也只是听明白个大概。
“其实,我当时就是随口一问,因为成都学府也没有研究造船的,我就是问了一句,有没有可能让船跑得更快更稳,结果那两个就边讨论边比划,也就眨眼的功夫,就给我了一个方案。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他们说,任何东西想要前进,都是力的推动,想要让船跑,就得要有力来推才行。蜀中现在有一种叫风轮的东西,也是成都学府弄出来的,刘璋在蜀中建了些水塔,水塔上面的水,就是用风轮,在风的吹动下,自动把水弄到水塔上的。他们两个说,其实那个风轮转动的时候,会产生向前的力,可以把这些风轮安在船下,然后让这些风轮转就可以了。想要这些轮子转,就得给它们力,这个力,可以是人力畜力或者风力之类,把这些力通过他们说的什么传动装置,传给水下面的轮子,轮子一转,船就可以往前跑了。所以,不管你这个风力来自什么方向,只要把这个力传递到下面的轮子就可以了,轮子转动搅动水,船就前行了。如果是没风的话,就可以通过脚踏或者手推等方式,只要让轮子转动就可以了。”
黄叙说得磕磕巴巴的,也不知道孙策和周瑜听明白没。
“这样吧,我们回头找个可靠的造船的行家来问问吧。”孙策根本听不懂黄叙说的具体内容,只好道。
“我听说吴郡陆家就有自己的船厂,还有船队,我们要不要回头找一下陆公纪。而且,属下觉得陆公纪其人甚有才干,我东吴大学现在缺一个能够挑起工学院担子的人,可惜刘璋的弟子我们挖不过来,我觉得这个陆公纪可以试试。”
“陆家?陆公纪?”孙策皱了皱眉头,“这个恐怕不太容易吧?这次征辟他前来为文吏,他都推三阻四的,再说他年纪也太小了。”
“伯符,我倒是觉得可以一试。这样,回头我和子言一起去找他聊聊。”
“那好吧,你们看着办。子言,你刚才说的,刘璋军的强大战力,有几分真实?不是某不信你,因为刘璋自己天天在报纸上已经吹的够多够厉害了,咱们没必要也随之起舞,再帮他一起吆喝。”
孙策其实刚才听得很不爽了,说他麾下的儿郎们,跟蜀地的卫尉一个水平,这让他很不爽。再一个,你这样大肆宣扬刘璋军如何如何强大,也太打击本方的士气了。
“主公教训的是,是叙言语无状,过于想让大家赞同推行三级教育体系了,所以有些失言了,请主公恕罪。”黄叙也不想再多解释什么了,越解释,可能对方越认为他说的不真实,所以就直接认了,承认自己有些夸大其实。
黄叙这么一说,反而孙策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子言,我也不是在质疑什么,我只是觉得,如今我军士气正盛,眼下又是机会难得,正是我军锐意进取之时,不宜在我军中太过夸大别人,容易影响我军士气。刘璋军的战力,我相信可能是有的,至于强到什么地步,这要以后对阵过才能真正知道。算了,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还想问一下,你刚才说刘璋军的最新武器快研制成功了,知道是什么武器吗?”
“具体是什么武器,没什么人见过。但这个武器,据说是和刘璋军在凉州大规模使用的手雷是一起开始研制的,有传言说,这个新兵器以后会全面替代刘璋军现有的主要装备,也就是强弩连弩狙击弩这些很可能全部会被换掉。但是这个,目前还是传说,这个保密级别很高,没几个人知道真正的内情。”
“现有的主要装备都换掉?”孙策和周瑜吃了一惊。
“是的。刘璋军所以数量有限,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受制于军备。刘璋军现有的装备,生产能力很低,而且,连弩踏/弩甚至强弩,耗损率都比较高。产量低,又容易坏,刘璋很不满意,一直在研究替代兵器。而且,据说,刘璋把兵器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他认为那些都是冷兵器,他要全面换装成热兵器,刘璋军中现在开始使用的那个手雷,就是他说的热兵器的一种,别的,不管是强弩还是****,他认为都是冷兵器,最终都要被淘汰。”黄叙解释道。(未完待续。)
第36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
新年伊始。
河内司马府。
“大哥,你真的要去给曹操做属官?这个时候,袁曹兵争在即,你何必去趟这趟浑水,干嘛不观望一阵再说?”
“不去不行啊,征辟令都来了几次了,前几次因病推掉了,这次也没啥因由再推脱了。仲达,你既然已经从蜀中回来了,不如也出去找些事情做吧。如今袁曹相争在即,我既已去曹营,不若你去北方投袁绍如何?”
“袁绍还是算了吧。我们校长大人一向不看好袁本初,我要是去了,说不定还会身陷其中,不去不去。”
“你们校长大人?你是说刘璋不看好袁绍?”
“具体我也不清楚,都是学府里面私下在传,说是有次庞龙曾问及北方局势,然后校长大人说,袁绍必胜,公孙瓒必败。然后又说,日后若袁曹相争,袁必败。校长大人说袁绍这个人,好谋无断,志大才疏,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不可信托。”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熟悉?这好像是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的吧,怎么成了刘璋说的了?”
“大哥你错了,这话刘璋早就说过,估计是后来曹操学舌学去的。”
“既如此,二弟你不如跟我一起去投曹操吧,好歹先混个一官半职,攒些功绩资历也好。”
“算了,如今袁曹相持,形势吃紧,我还是再等等吧。我想先去长安一趟。”
“去长安?去长安作甚?说起来,你为何不干脆留在蜀地,跟着刘璋多好,你不是挺佩服他的吗?”
“我是挺想跟着他干,可是…,我这次去长安,就是想弄清楚一件事,想弄清楚校长大人为什么无意东向。我要弄清楚,长安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让我们英明神武的校长大人却步不前,视关中这样的战略要地如无物,而放着自己的精兵悍将,净在西域瞎折腾。”
“看来你真是闲得慌,当初让你去蜀中,就是想让你留在那边,你可倒好,学完以后又跑回来了。看来,只能让老三去投袁绍了,我们总不能全家都跟着曹操走,万一有个好歹,也得有个转圜的余地。”
“看来大哥你还是不怎么信我啊。大哥,你跟曹操也要多注意了,据说曹操身体不是很好,经常发头风。其实我去长安,也有想走走大公子曹昂的门路,大哥你也可以多跟其他几个公子熟络一下,桓公子,彰公子,植公子,先混个脸熟。”
“现在考虑这些是不是太早了?至少也得打败袁绍以后再说吧?再说了,那么多,都去讨好,也不合适吧?”
“这样,我就选曹昂了,你在桓公子和植公子之间选一个,也不用太过刻意讨好,就是提前铺垫一下,谁知道今后这天下会是什么样的变化,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新年伊始,曹操一方确实也都没安省过。
自从年内公孙瓒身死,袁绍的大军横扫幽州以后,曹操就一直压力很大。
为了应对袁绍随时可能的南下,曹操不但放弃了淮南的大量利益,把主要精锐,都尽可能的北调,还开始在治下,全面征召各种人才,为将来的袁曹之战,开始进行全面的战争准备。
曹操和袁绍是发小,两个人从小玩到大,相互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曹操很清楚眼下的袁绍。
刚刚消灭了劲敌,一统北方,袁绍绝对会急不可耐的想要跨过黄河,一统天下。袁绍这家伙喜欢听人吹捧,吹捧的多了,他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而袁绍手下,喜欢吹捧的人太多了。
袁绍这个人,一生听到的赞美太多了。
曹操现在掌握的地盘,几乎刚好全面和袁绍形成南北对峙,隔黄河而对。从司隶到兖州,到徐州,可以说全线接壤,全面对峙。曹操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付。
而且,因为北方的局势改变,也直接影响到了朝中的局势变化,朝廷里面也开始出现有杂音冒出来的苗头了。
从曹操本身来讲,他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跟袁绍兵戎相见了。
新春的大朝会,袁绍就给了曹操一个突然袭击。
袁绍的使者,第一个出现在朝堂之上,向天子向朝廷向众人送上了第一个恭贺,还有一份丰厚的朝贡。
这个时候,还有人能想起来给天子朝贡,这是最近几年极其罕见的了,这个时候,各地都割据一方,自成诸侯,大家也都是口里称天子称朝廷,但是真正给朝廷上贡的,则几乎没有。可以说,这个时候,还能想起天子来想起朝廷来,天子刘协已经在心里给他一个大大的忠臣卡了。
天子刘协自然心情大悦。
“丞相,袁公如此忠心朝廷,朝廷是否该有封赏回报?”
“陛下以为该有何种封赏?”曹操笑眯眯的反问道。
“加官封爵如何?”
“大将军已经位极人臣,再加封赏似是不宜。”曹操微笑道。
“那给其子嗣加官进爵如何?”
“大将军公忠体国,大将军不需要这些。”曹操继续微笑道。
“这样不太合适吧?”
“若陛下觉得过意不去,下诏褒奖一番即可,相信大将军会体会道陛下的爱护之情。”曹操一如既往的笑道。
……
刚一下新年庆贺的朝堂,一回到府上,曹操立即就召集众亲信商议如何对抗袁绍的大计。
“袁绍派使者来许都,这明显是在向陛下示好,明显是在向众臣示好,这是想要挑动许都的潜流暗浪。听说袁绍的使者这几日频频出击,拜访了不少朝中大臣,太尉杨彪府,车骑将军董承府,温侯吕布府,等都有去拜访过,其心昭然若揭,其意甚为叵测。”程昱道。
“看来袁绍大举南下之日不远矣,这是在做战前的准备动作。袁绍这个人好名,战前必定会鼓噪四方,联络各方势力。联络朝中一些反对我们的势力,这是必然的。”荀彧道。
曹操坐在主位上,有些心思不属,心不在焉,手下人说的,他似听在耳中,又似没有怎么听。半晌,方才朝贾诩问道:“按时间计算,刘璋快回到蜀中了吧?”(未完待续。)
第37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2
曹操还是很关心刘璋的。
“回主公,据收到的最新的消息,刘璋还没回到成都,按照路程算,现在也应该没到。不过,徐庶应该已经回到成都了,不过最新的消息还没传过来。”贾诩答道。
“也不知道成都怎么样了。”老曹自言自语了一句,似乎他比刘璋还要操心成都的局势。想了想,又问道:“有西域的消息吗?汉中和凉州有没有异常?”
“据报,庞龙前不久刚刚在赤谷城再次大捷,全歼了乌孙小昆弥和康居的十万联军,诸藩震动,再无叛意,听说已经开始全力向西,开始打通西行商道的事宜。凉州的法正还是在弄什么刘璋的定居计划,凉州的张任部也是在全力配合,现在整个草原,经常有刘璋的飞军甚至新军出没。汉中的李恢李严,倒是有些异动,不过是向上庸方向的,有针对荆州的意味,应该是来自成都方向的授意。”贾诩简略的回答了一遍。
“庞龙在赤谷二次大捷?能不能详细说说,怎么个大捷法,怎么打的?”荀攸问道。
“据报,刘璋离开以后,委庞龙为西州长史代行州牧事,全权处理西域事。庞龙以刘璋急回汉中为引子,四处散播谣言说汉军要撤了,引诱乌孙小昆弥和康居的联军,偷袭夺回了赤谷城,结果刚夺回就被庞龙反包围封堵在了赤谷城内,然后十万大军就被全歼了。”贾诩把大概的过程跟大家介绍了一遍。
众人听了,几乎都是瞠目结舌。
竟然这仗还有这样打的?
竟然把城池让给敌人,然后在外面又把城池给围了,全歼了敌人十万精锐。
刘璋军在西域才多少人,不过一万三千人。
竟然敢这么打?
半晌,郭嘉才道:“其实,几年前,刘璋就想这么打了,庞龙不过是把刘璋的一些兵法思想,充分发挥出来了罢了。”
“何以见得?奉孝,你怎么会这么认为呢?”曹操问道。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刘璋第一次出兵凉州时的高平之战吗?那时刘璋以不足万人,在高平迎战匈奴的十几万大军,刘璋打开城门,其实就是想把敌军放进城内。刘璋当时的战术,跟现在庞龙二战赤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是想把敌军放进城内。刘璋军的主力是步兵,而敌方大都是骑兵。骑兵进城以后,机动性就大为丧失,而且刘璋军的弩箭犀利,射程又远,只需将四门在外面用弩箭一封死,整个城池就会成为一个天然的包围圈,让敌军活活被困死。尤其是刘璋军现在有了踏/弩这样的兵器,敌军一旦被困在城内,那就是死路一条了。如果是在外面,刘璋军多是步兵,很难将敌军团团围住,做到这样全歼的。”郭嘉解释道。
“奉孝说得不错。其实前年张任部围困韩遂,用的战术,跟现在庞龙二战赤谷差不多,张任部当时是围的韩遂的大营,庞龙则围的是赤谷城。看来我军以后跟刘璋军对上的话,要小心刘璋军这种战法了。”荀攸补充道。
众人闻听都是一阵默然。
本来筑城不就是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吗,现在可好,城池反倒变成了自己的牢笼和坟墓了。
要是这样的话,那还废那么大劲儿修城筑城干吗?
要是这样的话,那还要城墙干吗?
“两位先生这么说,某现在有点儿明白刘璋在蜀中搞什么开放式城市建设,还有开放式城市防御了。”曹操似有所悟。
“其实当年钟繇奇袭汉中,也是吃了刘璋类似这种战术的亏。刘璋这是充分把他的兵器优势,以及军队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郭嘉道。
曹操手下的几位谋士还好,虽然听了刘璋军的这种战法也很吃惊,但触动还不是那么大,但是曹操手下那些武将可都半天没缓过来。
“末将很好奇,庞龙不过才万余人吧,怎么围住的几十万人的大城?”曹纯问道。
“这个很简单。他们围城,连一万人都不需要。年内刘璋兵分两路,一路兵围大宛的贵山城,一路兵围乌孙的赤谷城,两边的围城的兵力才五六千人。其实很简单,就是用踏/弩把四面城门一封锁,然后用游骑在城外四周游荡,这样不管是想从城门突围,还是想从城墙吊下来溜走,都会被轻易猎杀,而且还根本用不了多少兵力。”贾诩解释道。
郭嘉跟着道:“不错,几架踏/弩就能封堵住一座城门,封堵住一座城池,根本用不了多少人。”
“主公,还有几位先生,要是这么说的话,那以后我们跟刘璋军那就没法打了,他们的城池即便没人防守我们也不敢进,我们的城池又不敢让他们围住了,要是这样的话,那还打什么打,根本就没法打了。”夏侯惇立即嚷道。
“现在你们应该明白,当年老子为啥败得那么惨了吧。”夏侯渊狠狠道。
“所以,我才一直对关中放心不下。”曹操说道:“不过,三年前,自从庞龙奇袭过长安之后,元常和昂儿,已经汲取了教训,如今关中,也是采取的御敌于城门之外,将防线尽可能的外延。”
“我看过昂公子他们的城防设计,和刘璋军还是有些不同。昂公子他们在关中用的是在城外多建哨卡哨探,密布哨卡哨探,提前进行敌袭预警,好通知城内的守军提前发现敌情,快速进入战备。这和刘璋的那种,城内没有守军,守军全在城外的防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荀攸道。
“其实大家理解错了,刘璋治下的城池,并非完全没有防御,反而一些重要城池,防御甚是严密,如汉中,如成都。他们城池的四周都有驻军,这些驻军本身的哨探哨卡就警戒的很远,大股敌人来犯,肯定很早就会被其发现。至于乔装的小股敌人,很可能连他城内的卫尉都对付不了。而且,他们城内城外有密道相通,一旦发现敌情,官府的重要机构很快就转移到城外了,你就算进了城,占领了官衙也是白费功夫。像上次钟繇偷袭汉中,这次赵韪成都叛乱,都一样。你只有把他城外的驻军消灭了,这城才算是真的是你的了。所以,他这种开放式的防御,其实是一种非常严密的一种防御形式。这种目前只适合于刘璋军这种,像我们现在还没办法效仿。”
“奉孝说得没错。其实大家不要被刘璋说的开放式防御所迷惑就好了,你只要把他城内的卫尉也当成士卒就好了。其实在我看来,刘璋就是把军队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他现在的新军,专门负责机动作战的,另外一种就是卫尉,刘璋治下的卫尉,就是负责本地的治安,缉盗剿匪,其本身战力其实并不差。一般遇到小股潜入的敌人的进攻,城内的卫尉是可以抵挡拖延一阵子的。你把他的卫尉当成是地方部队就可以了。”荀攸再次解释道。
“说了这么多,那还是说,我军若跟刘璋军作战的话,还是没办法打,攻城不敢攻,守城没法守了?”曹洪不满地问道。(未完待续。)
第38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3
“也不是说完全没法打。尽量还是打野战比较好。不过,大家也不用泄气,刘璋军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一个就是全弩箭化,近战能力差,一个是步兵为主,机动性弱。而且,他这种全弩箭的军队,对军资要求较高,很难高强度连续作战。我军现在,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都开始装备一种小圆盾,就是针对刘璋军这种全弩箭的部队而装备的。那种小圆盾,外面包裹了一层铁皮,内里是榆木,可以防御各种兵器,尤其是弩箭。即便是犀利的弩箭,也最多是嵌在上面,想要洞穿很难。所以,大家也不用谈起刘璋军就谈虎色变。”
郭嘉看大家这么怕刘璋军,不得不给大家打气鼓劲。
“不错,当年昂公子率虎豹骑,不还差点儿把刘璋的新一军全歼在渭水河畔了吗,也就是刘璋命大,庞龙奇袭了长安城,才引得子脩不得不撤兵。所以,刘璋军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至少在我军面前不是不可战胜的。”荀攸也跟着道。
有两位军师强力打气,众位将军们的脸色这才稍稍好过了一些。
曹操听荀攸提到曹昂,不免有些老怀甚慰。
“子脩和元常,这些年在关中也是辛苦了。为了对抗刘璋虎狼之师,也是殚精竭虑,居功至伟。”荀彧也赞道。
曹操手捋须髯,点头道:“昂儿和元常先生确实是辛苦了,所以,年节间,老夫甚至都不敢叫他们回来,生恐关中有个意外。”
程昱听了笑道:“主公,各位将军,其实眼下倒不用太过担心刘璋。刘璋眼下自顾不暇,不但主力远在西域,他自己老巢还一堆麻烦,不但跟荆州关系紧张,而且还有一支部队南下交趾。昱都有些闹不明白了,刘璋是不是给属下的权力太大了,这吴懿自己跑去远征交趾,结果自己的老巢成都都不要了。”
“仲德,你还是没看太明白,吴懿远征交趾,根本没带什么人去,他在成都的驻军,新三军全都没动,所以赵韪的叛乱才那么快就被平息了。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做出来的局。这个局,你情我愿的就这么成了,那些反对刘璋的这次估计要吃大亏。”贾诩道。
听到成都的叛乱,曹操的表现就好像那不是刘璋的成都,而是他的成都一样,好像他比刘璋还要关心成都的局势一样,尤其是听贾诩这么一说,曹操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百爪挠心。
早在赵韪叛乱失败的消息传到许都以后,曹操就一直非常惦记蜀中的局势,可以说应该是徐庶刘璋之外,最关心成都局势的人了。
赵韪叛乱失败以后,曾经循特殊渠道,跟曹方联系过,想要在必要的时候来许都避难,结果被曹操一口拒绝。曹操给赵韪的回应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留在荆州。曹操给赵韪的说法是,曹操跟刘璋有秘密协议,来许都保证不了赵韪的安全,只会更快的被绳之以法,曹操还回应说,也不要想着去河北,袁绍跟刘璋私下里也有秘密协议,绝对不可能公开收留赵韪,袁绍绝对不可能为了他而去得罪刘璋。
曹操这样安排赵韪,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
现在曹操这么关心成都的局势,他不是在为刘璋担心,他是在为自己在蜀中的布置担心。
“好了,”曹操像是要摆脱烦恼一样,狠狠挥了一下手,说道:“别说什么刘璋了,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回到河北,转回到袁绍身上。袁绍方面有什么大的举动?”
“回主公,新年伊始,袁绍就向各方派了很多使者,不只是朝廷这边,蜀中荆州江东甚至刘备方面,都派了使者,而且,袁绍已经开始下令在幽州的主力部队,开始南下集结。还有,乌桓轲比能部已经宣誓投靠了袁绍,也将从并州南下。”贾诩回道。
“看来袁本初是想要跟我们大打一场了。”曹操皱了皱眉。
“目前看是这样的,不过河北目前分歧很大,田丰沮授等,极力反对袁绍现在就南下,而审配郭图等则坚决要求袁绍趁机南下,荡平天下,还有一些逢纪陈琳等之类的墙头草。总之,目前袁绍一方面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南下,一方面还有些拿不定主意。”贾诩又详细介绍了一番。他现在负责对外的情资,各个诸侯的情况,他是最了解的。
曹操揉了揉太阳穴,头有点儿疼,问道:“如果眼下就跟袁绍开战,各位觉得我方有什么困难?”
“困难还是不少的。”荀彧先发言道:“最大的问题是粮草。我军这些年一直在连年征战,一直没有怎么休养生息,粮草一直捉襟见肘。要是跟河北开战,必定需要大量的粮草,粮草将是我军的最大问题。其次,很可能其他诸侯势力会趁机而入,想要趁乱浑水摸鱼,参与进来分一杯羹。这些诸侯势力,都在我们周围,而远离河北,所以他们最可能的就是趁乱对我们出手,夹击我们。”
荀彧说完,曹操头更疼了。
“文若说的没错,文若说的这些,就在相府我们私下说说就可以了,千万别拿到朝堂上去说,免得更加打击许都的士气人心。”曹操揉着脑袋,叮嘱了一句。
“诺!”荀彧应了。
“其实,粮草之事,我们可以想些办法解决,周边诸侯的觊觎,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因应。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战胜袁绍的问题。”程昱道。
郭嘉表示不太赞同:“战胜袁绍不难,难的如何快速战胜袁绍。一旦进入两军相持,那眼下的粮草问题,周边诸侯觊觎问题,都将会成为我们的致命问题。”
曹操思考了一下,道:“这样,我们先一个一个说吧,先来说粮草问题如何解决。”
“这个昱觉得有很多办法。一个是借,从一些富家大户家里借;一个是买,从粮食富余的地方买粮,如荆州、益州等地;再有一个就是可以考虑给那些民夫役夫多发钱券,让他们自带粮食,不用朝廷出粮草管他们吃喝。”
程昱一连说出了三个主意,很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让百姓自带干粮拥军,这个有些问题吧?”曹操有些迟疑。(未完待续。)
第39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4
“彧也觉得不妥。此战异常关键,若是我们内部在生出些民乱来,那我们就不战自溃了。不妥不妥。”
“我看要不这样吧,我们就以钦天监的名义,向外宣称,今年黄河要发大水,然后号召黄河边上的民众自发前去加固河提河坝,这样的话,就等于免费帮我军修筑了工事,可以帮我军省去一大笔钱粮开支。”郭嘉建议道。
众人闻听,纷纷点头,这个主意好。
自动驱使民力。
曹操也很是赞许,“嗯,奉孝这个主意甚好!仲德刚才说的,向富家大户借粮,恐怕不易操作吧?”曹操紧接着又问。
“主公勿忧,其实简单,到时候只要官府寻些他们的短处,不怕他们不借。”程昱阴险的一笑。
“其实,非但借不好借,买恐怕也是难以办到。”荀彧表示了相反的意见。他是不太赞同程昱的这种强借的想法,这跟强抢其实没有什么分别。但现在他也不会明确反对,只好把话题转到了买粮的问题上。
“想要跟荆州、益州买粮,很难。”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跟第二个问题一起解决。”荀攸出来道:“想要跟其他诸侯买粮,其实首先要说服他们支持我们,或者至少在河北河南之间保持中立。”
“公达说的没错。”曹操点头道:“但是,想要说服其他几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恐怕要费些口舌。”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别人都不是傻子,你想让别人支持你,你得拿出足够的利益出来,要么拿出足够的理由出来才行。
“其实简单。”郭嘉道。
“怎么说?计将安出?”曹操急忙问道。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配合河北,一起大肆宣扬袁绍一方的强大实力,宣扬袁绍如何的兵强马壮,如何的人多兵多地多粮多,宣扬袁军如何的势大,如何的大军压境,我军如何的势弱,如何不堪一击。”
“就这样就可以了?”
“没错,就这么简单。
其实对于其他诸侯来说,最坏的结局,不是我们胜了,也不是袁绍胜了,而是我们两方某一方速胜速败。对其他的诸侯势力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我们两方,打得你死我活,打得两败俱伤却最后谁也奈何不了对方,双方实力都大为削弱。这种结局对其他诸侯势力来说,是最好的结局。最坏的局面就是,我们中一方被快速消灭,迅速溃败,这是其他势力最不愿意看到的。要是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速胜一方速败,胜的一方力量会迅速空前强大,这是其他诸侯都难以接受的局面。
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诸侯的看客心理,利用报纸等,把我们扮成一个弱者,十足的弱者,把袁绍粉饰成非常强大的一方。我想河北一定会自动的配合我们,大肆的贬低我们,疯狂的吹捧自己。我们就以此,来游说其他诸侯,让他们支持我们,或者至少不能支持袁绍。这样的话,买粮的事情,就容易操作多了。”
郭嘉仔细解释了一番。
郭嘉的话,赢得的一片赞赏之声。
“奉孝此策甚好!”荀攸也跟着赞美道:“这样甚至还可以鼓励袁绍的盲动,给袁绍营造一种可以冒险突进的假象。”
“不错,袁本初一定会被吹晕头的。某家对他太了解了,袁本初好名,最是喜欢听吹捧之词,尤其是来自对手的吹捧赞美,更会让他忘了天高地厚。河北的报纸等,肯定会比我们吹的更厉害,哈哈。”曹操也拍手称善。
众人一片喝彩赞赏之声。
只有荀彧皱眉道:“只是如此一来,恐对我方民心士气打击甚大。”
荀彧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自古以来,双方对峙,为什么都拼命的抹黑贬低对方,拼命的抬高夸大自己,说穿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民心士气。如果连你自己都在拼命的说,对方太强大了,我们太弱小了,根本打不过打不赢。你要是这么说,那你还能有啥民心支持,还能有啥军伍士气,说不定一开打,士卒们都武器一扔,要么逃命要么投降了,你也就不用打了。
荀彧一句话,众人又将视线转向了郭嘉,毕竟这主意是郭嘉出的。
“文若勿忧。其实,我刚才就在想,我们跟袁绍这一战,恐怕想要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文若刚才说的,我们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个就是经年连战,粮草等难以为继,而且袁绍是庞然大物,需要我们倾力以对,这样的话,需要的钱粮就不是寻常数目;再有就是,我们处于四战之地,周边的诸侯,刘璋刘备刘表孙策等,对我们都有敌意,很难保证这些人不会趁火打劫。”
“奉孝,你到底想说什么?”曹操忍不住打断了郭嘉的长篇大论。
“主公,各位,我想说的是,我们早期的军备布置,尤其是面向冀州青州一线,可以前轻后重,前面布置少量的部队,后面则依次增加兵力。这样的好处是,缩短粮草军资等的运输,也就等于节省了大量的钱粮。再有就是,这样可以起到骄兵之计的作用,为我们后续打败袁绍做好铺垫。”
郭嘉并没有详细说怎么去打败袁绍,但大概意思大家也都明白了,郭嘉这是告诉大家,我们可以用骄兵之计加上诱敌深入,到时候再相机歼敌。
荀彧一皱眉,忍不住追问道:“奉孝,你还是没说,如何解决民心士气问题?”
郭嘉尚未回答,荀攸已经出来代为解答了。
“小叔,奉孝的意思是,就是要给袁绍营造一种我方民心疲弱,士气不振的情形,这样才有可能诱敌深入。否则,若是袁绍退回到黄河北岸,固守黄河一线,我们和河北之战必定要旷日持久,那样的话,我们的什么粮草、内部的反对、周边的觊觎,都会成为我们致命的麻烦。或者简单来说吧,我们跟袁绍之间,我们宜速决,袁方宜久持。这种情况,早期我们肯定要示弱了,要不然打成持久战的话,我们不败也败了。”
荀彧听了,默然良久,没有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40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5
其实,郭嘉的这种战略想法,荀彧还是有很大顾虑的,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对己方的伤害,也一定小不了了。
“其实,关于周边诸侯,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江东孙策,其他人都可以不用太过担心。”许久未说话的贾诩突然插话道。
曹操闻听精神一振,忙问道:“文和先生,何以见得?请先生详细说来。”
“其实主公早有布局,关于江南的布局。主公去年高瞻远瞩,放了刘备南下,如今刘备屯兵新野,和荆州刘表之间,似盟实敌。刘备其人,绝非池中物,区区新野绝对无法满足其野心,其南下必然是想要鲸吞荆州。主公就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放刘备南下,行驱虎吞狼之计。”
曹操听贾诩这么夸赞自己,忍不住面有得色,去年的时候,可是有很多人纷纷责难自己,这些人哪知道自己的深谋远虑。
“文和说得好,继续继续。”老曹语含鼓励,请贾诩继续。
“其实,主公还另外布置了一手妙棋,那就是成都的赵韪叛乱。赵韪入荆以后,刘表刘备刘璋,这三个刘姓诸侯之间,会进入到一个诡异的局势中,我们只要稍加引导,荆州之乱定然会因赵韪而被引发,到时候,这三方争斗且不暇,自然就无力他顾了。是以,我们只需重点防范江东孙策即可。”
曹操一拍手,大赞了一声好,“文和说得太好了,那么该如何防范江东孙策?”
“这个,自然是兵来将挡,诩疏于战阵,就要看诸位先生以及众位将军的了。”贾诩自谦了一声,把问题轻飘飘的转了出去。
军略上的事,最终还得是两个军师说话。
于是,郭嘉道:“江东最可能的动作,其实就是涉淮北上,袭我徐州。”
“没错。”荀攸赞同道。
郭嘉继续道:“徐州应该会受到袁绍和孙策的南北夹击,所以南北两线,都需要精兵强将镇守方好。”
曹操又开始揉太阳穴了,头疼。
太多地方需要防守了。
“这样,我们先大概捋一下。”曹操为免自己忘记,总结了一下,把事情大概分工一下,“仲德,你配合文若,负责解决粮草和军资补给等事宜,具体需要借需要买,你们也都商量着来;伯宁,你配合文和,负责交通其他各诸侯势力,重点是示我方之弱,宣袁方之恶之强,向各方求助,刘璋刘备刘表孙策都要派人去;奉孝和公达负责制定出一份详细的作战方略,以应对袁军随时的南下,另外要派人通知长安的钟繇和子脩,让他们坚守司隶一线,不得挑衅刘璋方面,还要注意来自并州方向的攻击;其余诸将都各自回去,负责好各自防区事务,等候调遣。”
……
就在曹操紧锣密鼓商议备战的同时,许都的李记酒楼二楼雅间,老板李四,正在会见一位重要客人。
客人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那里都好,就是有点儿太俊俏了,有点儿娘。
“李老板,这里安全吗?”
“安全,安全。现在不是饭点,店里没客人,而且现在还有伙计守着,很安全。大老板,你这刚一上任,就来许都视察工作,太辛苦了。”李四一边小心翼翼的说着话,一边在腹诽刘璋,不是说我们这个工作都需要把自己弄得越普通越好吗,怎么上一任局长是那样,这一任局长又是这样,就不能来个正常一点儿的,普通一点儿的吗?
“没办法,临危受命,某家不得不挑起这副重担阿。我得先跟你们讲一声,你们以前的幸福快乐的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了,我可不是你们的小庞局长,让你们这么悠闲的混日子,一点儿成绩都没有。我来也不是单纯的什么视察工作,而是来布置任务的。”
“请局座吩咐!”李四急忙立正领训。
“不用那么紧张。除了日常的情报收集,另外再给你们布置两个任务。第一个,弄清楚曹操这边的情报机构设置,负责人,负责人的详细资料。”
“回局座,这个我倒是有些了解。曹操以前负责情报的,是郭嘉和程昱,后来郭嘉事情太多且身体不好,曹贼就把这部分工作交给了贾诩。现在曹操这边负责情报的,对外部分就是贾诩,对内的就是程昱,有些仿效我们的意味。”李四给这位新局长简单介绍了一下。
年轻人点了点头,“那就把贾诩、程昱、还有郭嘉,这三人的详细资料给整理出来。贾诩既然对外,那他就是我方联调局的重要对手,也是我们中情局的同行了,而程昱则是我们中情局的对手,我们都需要弄清楚,研究明白。另外这个郭嘉既然是曹方情报机构的元老,那我们也得要掌握他的详细资料。这次成都叛乱,主公对我们情报线工作不力很不满,已经叱令我们内外两个情报机构要通力合作。我们中情局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我们的对手搞清楚,把我们的同行搞清楚,要一改过去被动的局面。”
“诺!局座,属下有句话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有什么不明白的,该问赶紧问,免得回头我一走,你们又跟无头苍蝇一样。”年轻人面色不悦道。
李四急忙连连点头称是,“是这样的,最近许都上下都是一片惶恐,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失败的气氛,都说袁绍马上就打过来了,曹贼的末日要到了,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这里还需要在曹操身上下大工夫吗?”
李四的意思是,曹操这眼看就要灭亡了,我们还需要在这里费劲吗?
“你知道主公是怎么预测未来的袁曹之战的吗?”
“属下不知。”
“主公说曹贼必胜。你好歹也是个情报界的元老了,怎么能只看到那些表面的东西,而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呢?打仗最终靠的是实力,靠的是军队,曹操手里有青州兵,有虎豹骑,想要消灭曹贼,先得消灭曹贼麾下的军队。外面的一些风传,你也会相信?搞情报的,要靠事实说话,要靠真实的资料数据说话。曹贼的虎豹骑,当年在渭水河畔差点儿就覆灭了我蜀中最精锐的新一军。你觉得袁绍能轻易战胜并消灭曹贼的这些精锐军队吗?他要是吃不下,那他凭什么说什么快速消灭曹贼?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可不是你们以前的小庞局长,也不是主公那样好说话,若是行动不力,我可是会执行家法的。”年轻人说到最后,声音变得又阴又冷。(未完待续。)
第41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6
李四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后悔自己多嘴问了这么一句。
“诺!属下代替兖州站全体同仁,跟局座保证,保证不辱使命!”
“很好!兖州站是我中情局最重要的一个站点,也是我们今后主要的工作方向。我知道主公还有小庞局长,以前有过一些布置,这些你们该继续的还继续。但是,我们也要重视我们的对手。最新的消息,徐庶在成都大开杀戒,我想曹贼在我方的一些布置,一些暗桩眼线很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年轻人说到这里,面现忧色。
“局座,这不是好事情吗,你怎么看起来反而有些不太高兴的样子?”李四小心翼翼的问道。
“哼,有什么好高兴的,你打别人一拳,别人很可能立即就会反手一掌。徐庶打了贾诩,曹贼肯定会让程昱从我们身上找补回来。你以为我为啥这么心急火燎的就赶过来了,我就是不放心你们。近期,把一切不必要的联系,不安全不可靠的联系,都断了,把一切可能的隐患都给我消除了。要确保不能出一点差错。千万不要小看我们的对手。这就是我要布置的第二个任务。近期,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蛰伏,兖州站也是你辛辛苦苦弄起来的,别给我毁了!”
“诺!一切全听局座安排!”
李四凛然应诺。
他根本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他本来还想大干一场呢。
看来这个长相俊俏的新局座,也不比之前的小庞局长差到多少,都是极其厉害的角色。李四根本就没有朝这方面想,李四根本没想到近期曹贼有可能对许都甚至兖州的暗流势力下手。李四还以为,如今形势这么紧张,曹贼定然忙得晕头转向,正是自己这些暗流搞地下工作的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没想到新局长过来紧急叫停。新局长敏锐地给他指出了,前面很可能到处都是坑,别随便乱跑瞎跳。
而且,徐庶刚刚强力打击了蜀中的暗流,现在李四几乎可以肯定,以曹贼的个性,程昱必然要报复,而程昱报复的重点目标,只能是自己,是自己的兖州站。
“局座,别的都好说,不过有一条线,是当时小庞过来亲自埋下的,跟宫中有关联,有可能会出问题。”李四小心翼翼的汇报道。
“怎么回事?”年轻人秀眉微蹙。
“是这样,最近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因为袁曹关系的紧张,陛下大为振奋,所以最近很活跃,私下有很多小动作。陛下那些亲信,跟我们这边有些联系,我们下面有一些二级三级节点,跟他们有些关联,但是联系不紧密,我怀疑他们可能会要坏事。”
“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细吗?”
“他们不知道。我们在里面埋了一个暗桩,现在就是害怕牵连到他,进而牵连到我们这边。这个暗桩是当时小庞局长过来埋的,所以具体怎么做还请局座示下。”
“这样阿,”年轻人揉了揉眉头,“这个还是你们自己决定吧,实在不行的话,你要记得拔桩,记得止血。你看,有没有可能让陛下消停点儿,这个时候作妖,等于朝曹贼的刀口上送,这个时候正是曹贼势力全面警醒的时候,任何一点儿稍微出格的异动,都会引起他们的警觉。陛下要是聪明一点儿,就不会随便冒失蛮干了。”
“劝说陛下这个很难,看来也只能尽量切断跟那边的联系了。他们现在跟河北的势力私下正热络呢,刚才属下听局座醍醐灌顶一教育,我也觉得目前情势很险恶。不过,局座,逢此之时,袁曹之战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难道不该做出点儿什么吗?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时候不正该我们出力的时候吗?”
“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个不甘平庸的人。是不是做一个平凡的棋子做久了,想要做一个不平凡的棋子了,想做一个能决定大局决定大事的棋子了?有这个想法很正常,每个人都想要不平凡,尤其是干我们这行的,每临大事,总想成为决定局势改变局面的关键棋子,即便是无人知道我们名字无人知道我们的功绩。想法是好的。可是,想要不平凡,那就得把工作做到前面,现在想这些已经晚了。想要改变或者决定袁曹之战的结局,你要早几年前就要布置,而不是你现在头脑一热的冲动。不过,”年轻人说到这里,用手轻叩桌面,若有所思道:“不过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管谁胜谁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延长拉长整个战争的进程,尽量不要让袁曹之争过快过早的结束。这也是主公的意思。”
“那,具体我们该怎么做?”李四忍不住又问道。
“具体来说,当然是怎么能拖延时间,就怎么来。比如,可以鼓动陛下进行调停;比如,让双方难以下定决心决战;又比如拖拖那一方的后腿,或者支持支持那一方。总之,时间越久越好。
好了,事情就这么几个事情。
你现在能不能给我复述一下,你接下来的几个具体任务?”
“诺!”李四正色道:“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力搜集曹方的情报机构的资料,尤其是贾诩、程昱、郭嘉等情报头目的详细个人资料,尽量做到知己知彼;第二,就是近期要万分谨慎小心,准备应对曹方随时的报复打击,实在不行,就得想办法止血;第三,要想办法延长整个袁曹之争的进程。”
“好,很好!接下来我还要去河北走一趟,具体看看那边的情况,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估计成都方面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这边,曹贼的报复可能很快就会来到,你们要提前做好应对。”
“局座请放心!”
年轻人站起来欲走之际,又转身对李四道:“另外,我个人有点儿私事,想要劳烦李老板。”
“局座尽管吩咐就好。”
“其实,也不完全是私事。半私半公吧。我想请你们帮我查一个人,这个人你肯定听说过,就是西凉的马超马孟起。帮我查一查,这个人是否在曹军中。查到以后,立即知会于我。”
“诺!属下尽力而为!”
……(未完待续。)
第42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7
这个年轻人,这个俊俏的年轻人,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没错,这人就是阎行,以前的阎行,现在的阎艳。不过他穿男装惯了,现在还是女扮男装。
阎行从凉州之战结束以后,就追踪马超也去了西域,后来在楼兰城偷袭刺杀了马超一行,混乱中马超被人救走,阎行在西域找了很久也没找到马超的踪迹。后来刘璋返蜀的路上,两人又再次相遇,刘璋就力邀阎行过来为自己效力,阎行一时也没什么好去处,又没有了马超的下落,就抢了庞龙的中情局局长的宝座,答应了刘璋先帮他照看几年中情局。
阎行刚接任,这边袁绍和曹操就对上了,阎行就马不停蹄的赶来许都,视察布置工作。
许都的事情安排妥当以后,阎行又转道北上,准备到河北看看。
刘璋一再信誓旦旦的说,袁曹之战,袁绍必败,曹操必胜,但是民间的说法,外面的风传却是完全相反,大家一边倒的都说曹贼要完蛋了。这种情况下,虽然阎行刚才教训李四的时候,说得很斩钉截铁,说咱们主公说了,曹贼必胜袁绍必败,但其实,阎行自己也心里没底。所以,他一定要亲自去河北看看,看看具体情况,看看袁军是不是有可能赢,还是像刘璋说的那样必定会输。
阎行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游学的士子模样,从许都一路往北。
一路上,满眼都是紧张的气氛,到处都是整装备战的军卒和役夫。
黄河渡口,也都戒备森严,两岸双方都有军兵把守,开始警戒对峙了。
阎行使了些钱财,这才买通两边岗哨,顺利渡河到北岸。这时候的黄河水还比较平静,因为这时候天还比较寒冷,水流很缓,水量也小。
阎行一路走来,倒看不出些什么来。
两军的一线军队,皆是精锐,还真一时分不出高下。
阎行看不出刘璋所说的,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必然来。
反而,在阎行看来,曹军士气低迷,而袁军包括役夫民夫都是士气高昂。
这让阎行也不由得深深怀疑刘璋的判断,搞不清楚刘璋对曹贼的信心从何处而来。
“打了这么多年,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可不是,从闹黄巾到现在,年年打,这河北好不容易现在平定了,现在又要跟曹贼打,听说天子还在曹贼手里呢。”
“打吧,不最后分出个高下胜败来,是不会罢休的。”
“可惜最后苦的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
“省省吧,就算是太平年间,苦的还不一样是咱老百姓。这世道,你是穷苦人活该就得受苦,受着吧。”
“也不都像你说的这样,听说现在凉州就不错。现在河北有好多走关西的,现在可以走并州和草原过去,不用通过曹贼的防区。都说现在凉州不错,至少混过温饱是没问题。”
“凉州也不是那么好去的。你没听说现在草原上的狼越来越多了吗,没等你到凉州呢,可能早就进了狼肚子里了。”
“就算你去了凉州,也未必就立即能过上好生活,听说凉州现在排外,外地人去也不好混的。”
“那不叫排外,是刘璋弄的什么移民计划,外地人去得至少待五年以上才能拿到凉州的身份。”
“看来我们只能这里,就看袁公能不能打败曹贼了。”
……
阎行走进一家饭馆,饭馆里很多人,正是饭口的当口,人们边吃边聊,聊时事,聊打仗,阎行没想到还有聊到凉州的。凉州这一年多,从刘璋入主凉州以后,一切看来还是不错的,阎行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阎行很满意自己当时的选择,选择了刘璋,最终改变了凉州的乱局。
可是眼下的局势,河北河南的局势,他能够操作的空间就很有限了,不像当时他在凉州的时候,一来这里的局势他还不够了解,二来他还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少力量来影响黄河两岸的局势。他是刚刚接手中情局,中情局在袁曹双方的布局,他还不是很清楚,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腾挪的空间,有多大的施展的余地。
刘璋给他要求是,要尽量延长袁曹之争的进程。
阎行内心虽然有些不太认同刘璋的要求,但是他目前还是决定忠实的执行刘璋的要求。站在刘璋的立场来看,自然是袁曹之争时间越长越好,长到足够他把自己一堆事情料理清楚,把西域把交趾把成都把草原等事情料理明白,甚至最好还能有时间考虑关中等问题。不过,换做是河南河北两边的人民来说,自然是袁曹之争越早结束越好。其实,阎行潜意识里也是希望袁曹之争快点儿结束,他其实希望天下早点儿太平,可是刘璋是个慢性子,刘璋自己一点儿都不知道着急。
欲速则不达,阎行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
“客官,想用点儿什么?”有个伙计见阎行进了店,急忙过来招呼。
阎行四下看了看,选了一个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了下来。“这样,给我来个锅子,烫壶好酒。”
“好咧,客官请稍候。”伙计应了一声,转身就到后厨去下单去了。
这个饭店,就是中情局在邺城的一个据点,上次庞龙带邱杰,来的就是这个地方。
不一会,菜酒皆已上齐。
阎行一个人,自斟自酌,边听着四周的议论之声。
“听说袁公已经把征讨辽东的部队也都调回来了,这次绝对是要大打一场了。”
“你没看刚过罢年,这河北的有头有脸的,都在袁公府上议事呢。”
“听说还是议而不决,有建议打的,有反对打的。”
“听说几个公子也都回来了,都主战的,肯定是要打的。”
“听说田先生和沮授先生是反对现在就打的。”
……
阎行边吃边听,他以前在街市间混迹,学的最多的,就是倾听,就是察言观色。阎行正在吃喝着的时候,就见有两个峨冠博带的,官样的文士走了进来。
“哎呦,子远先生,远图先生,两位大人真是稀客阿,今日怎么得闲来小店,来来,楼上雅间请!”两人刚一进来,饭店老板立即就热情的迎了上来。
“余老板生意兴隆阿,座无虚席。好,楼上请!”
两个文士由老板引着,就上了楼。
阎行听了,心里一动,拿过几只筷子来,在桌上随手摆了个图案,然后继续吃喝。(未完待续。)
第43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8
过了一会儿,一个跑堂的伙计从旁边走过,无意间扫了一眼,吃了一惊,急忙走到阎行身边,俯身前问:“客官可是需要加菜吗?本店新推了个新菜品,叫天王盖地虎。”
阎行噗哧差点儿没乐了,这个切口竟然能用到现在,看来刘璋还有小庞,还真是没在这中情局身上,花太多功夫。唉,以后就得自己来整治这个情报系统了。
阎行想着,把旁边的筷子图案收了,微笑道:“那就不必了,我想看看你们这里有没有宝塔镇河妖。刚才跟你们掌柜一起上楼的两位先生,你可认识?他们是?”
“回客官的话,认识,那两位先生是这里的熟客,一个是许攸许子远,一个是逢纪逢远图。”
“这样,你把老板叫来,我是新来的,想跟他认识一下。”
伙计一凛,忙道:“客官稍待,我这就去叫老板。”
不一会,老板跟着伙计,匆匆来到阎行的桌前,“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阎行看了一眼眼前的老板,很富态的一个人,“余老板是吧,酒菜不错,不过我是新来的,这楼下有些嘈杂,我想去楼上坐坐,再仔细品尝品尝你们这里的特色菜。”
“那好,公子楼上请。”余老板二话不说,就领着阎行上了楼。到了楼上,忍不住悄声问道:“公子是想?”
“我想见一下刚才那两位先生,不知可否?”
余老板一皱眉,问道:“公子初来,欲以何种身份相见?”阎行跟他强调了两次自己是新来的,那就已经跟他表明了身份。
“就说我是你远房的亲戚,表侄子吧,外出游学天下多年,刚刚归来,因为心慕两位先生,所以前来拜见。”
余老板无奈,只得引了阎行,走到一间雅间面前,推门走了进去。
“两位大人,叨扰了,来来,我给两位大人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远房一个表侄子,之前一直在游学天下,最近刚刚回到河北,刚才见到两位先生进来,心慕已久,就冒昧前来打扰了。”
两位文士,一个是国字脸,一脸的正气,另一个脸型比较圆润,面相也一团和气。国字脸的有些不高兴,斥道:“余老板,没看我们在谈重要事情吗,还有没有点儿规矩了?”
“子远兄勿恼,一个后生晚辈,见见也是应当的。来来来,小兄弟,坐下一起聊。”说话的,就是逢纪逢元图。
“小子阎艳,见过两位先生,唐突了两位先生雅兴,实在不该,这样,这桌酒菜就算在小子身上了。余叔,再添些好酒好菜来!”
那个国字脸的,正是许攸,听阎行这么说,这才面色稍缓,点头示意阎行入座。
这边余老板,急忙连声答应道:“好的,你们慢慢吃,慢慢聊,我这就吩咐下去。”余老板说着,转身出去了。
“这位小兄弟,老夫许攸许子远,刚才没听太明白,什么阎艳?”
“言语之言,美士为彦之彦,美士有文,人所言也。言彦,字子语。”阎行临时又编了个同音不同字的名字。
“言彦,言子语,好名字,很雅。我记得蜀中有个老将军叫严颜,没想到小兄弟也叫言彦,真是巧阿。”逢纪意味深长的笑道。
“让两位先生见笑了,小子哪敢和严希伯相提并论。小子刚刚回到河北,沿途都是在讨论未来的伐曹之战,两位先生都是袁公身边的谋主,是天下有名的智谋之士,不知两位先生如何看这河南河北之争?”
逢纪低头只管品酒,并无意接阎行的话茬,许攸却放下筷子,鼻子哼了一声,“哼,小子,看你年纪也不算大,你这么年轻,不足与论天下事。别说什么游学天下,游学天下的士子多了,还以为自己都是徐庶徐元直啊。”
许攸很可气,一点儿面子也不给阎行。
好在阎行早就看惯了人间百态,对两人这样的态度早有预料,也根本不以为忤。只见他轻轻的端起了酒盏,很优雅的抿了一口,然后微微一笑道:“小子曾有幸游历过蜀中,徐元直我还是见过两面的,也曾有幸跟他论过天下事,尤其是这袁曹之争。不知道两位有没有兴趣听听徐元直是如何说的?”
阎行把徐庶给搬了出来。
许攸和逢纪这才神情一肃。
在现在的大汉天下,作为谋士来说,很少有谋士能超过徐庶徐元直的。
这里说的超过,是地位上的超过,是权势上的超过,是受重用的程度上的超过。对谋士来说,徐庶眼下获得的,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言必听,计必从,深受主公信任倚重,可以完全的挥洒自己的才华。
可是,像徐庶这样的境遇,太难得了。
曹营的荀彧,江东的周瑜,虽然也很受各自主公的倚重和信任,但还是差徐庶很远,像其他的,陈宫于吕布、阎象于袁术、李儒于董卓、贾诩于张绣等,就更没法比了。转回到河北这些谋士,田丰、沮授、许攸、荀谌、郭图、审配、逢纪、陈琳等,没有一个能达到徐庶那样的高度。
“小子,你不会是诳我们两个的吧?”许攸有些不太相信。
逢纪却有几分相信,因为眼前这人是店老板特意引见的,那就说明这个年轻人很可能就是蜀中的人,因为有过前次庞龙的经验,逢纪可不敢随便小视了此人。因此,逢纪笑道:“这位小兄弟,既然有缘与徐元直纵论天下事,想必也是个有见识的,有什么话就尽管说来,不管是你的看法,还是徐庶的看法,都尽可以说来。”
“那小子就放言了。当然,我还是先说说徐元直的看法吧。我得先声明,这绝对不是我的看法,这是徐庶的观点,你们听了,也不要冲我发火。我和徐庶的看法也未必就一样,我这个…”
“臭小子,啰嗦什么,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许攸已经忍无可忍了,这小子废话真多。
“好好好,现在就说,现在就说。你们也知道,徐庶这个人,他这个大权在握惯了,说话比较直白,有不中听的地方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臭小子,你到底说不说,不说马上出去!”许攸一拍桌子,斥道。
“说,立即就说。徐庶说:如今袁弱曹强,若是现在就开战,袁军必败!”
(ps:被一个跑到书评区找盗版看的家伙给气到了,唉。。。,逼着让俺太监这是)(未完待续。)
第44节 原来都是局中人9
“你小子不会是曹军派来的细作吧?!”许攸浓眉一竖,厉声喝问。
阎行微微一笑,自顾自的又喝了一口小酒,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觉得小子敢拿这么重要的话题撒谎吗?想必你们也知道,刘璋的当家人就是徐庶,听说你们朝蜀中也派了使者,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回来,到那时你们看看刘璋的说法,跟我这里的有没有异同。”
“小子,只一点就能看出你是信口雌黄,天下皆知如今是袁强曹弱,以徐元直之明,如何看不到这一点,如何可能说什么袁弱曹强?还敢说自己不是曹军的奸细?”
“嘿嘿,子远先生,”阎行摇了摇头,“你这可跟传闻中的谋深似海想去甚远了。天下皆知袁强曹弱,此之谓袁军之必败也。这是徐元直的原话。因为袁强之处,世所共见,但曹强之处,却没多少人能看到,至少河北很多人视而不见。但是小子以为,以两位先生之明,不会也一样视而不见吧?若是那样的话,恐怕就真被徐元直不幸而言中了。”
许攸皱了皱眉,这个年轻人恐怕不是一个一般人。
“小子,果然是个伶牙俐齿的。那你说说看,曹强在何处,袁弱在哪里?”
“既然子远先生见问,那小子就胡乱说说,当与不当,请两位先生多多包涵。
其一,曹操有朝廷和天子在手。这就是大义在曹,除非袁公能找到足够的理由来伐曹,否则大义之上先就弱了;
其二,曹军虽少却战力强。当年关东诸侯对抗董卓之时,那时候的曹军战力就强于其他诸侯,其后这么多年,东挡西杀,南征北战,硬是在中原这四战之地立足,曹军的战力之强,可想而知。袁曹之争,最终还是要靠打的,以在下的了解,曹军战力,远在公孙瓒之上,而袁公对付公孙瓒却迟迟拿不下,以此类推,袁公想要赢曹操,很难。曹军的虎豹骑,轻骑和重骑混搭,既可以突阵又可以袭扰,我不认为眼下袁军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包括袁公手下最精锐的大戟士。再说,曹操还有青州兵,还有吕布的并州铁骑。
其三,当然是看两方的主帅了。论到装点门面,这个十个曹贼也不如一个袁公,但要说论到决战疆场,搏命厮杀,论到用兵论到军略,袁公不如曹贼多矣。曹贼狡诈阴险还诡计多端机变通达,而袁公则好谋无断,做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兵争不比其他,胜负往往都是在一念之间,转瞬之际。如袁公这样的性子,等他有了决断,战机恐怕早就溜走了。两军相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位主公之争。这方面,也是曹强。
综上三点,曹占了大义,而且还主强兵强,试问河北敢言必胜否?”
阎行也没多说,只说了三点。
曹操手里有天子有朝廷,等于有了大义。
曹操兵强,青州兵虎豹骑闻名天下,就连吕布的并州铁骑可能都比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战力强,袁曹之争,最后还是要靠打。
曹操本人比袁绍强,尤其是强在用兵上。袁绍也有强的地方,就是长得比曹贼强很多,可是没用,长得好也就是个装点门面的样子货。
许攸逢纪脸色都不太好看。
这跟他们获得的外面的信息很不相符。
现在外面普遍的舆论,都是看好袁绍的,就连曹操自己的报纸都不看好曹军。
“竖子不足与谋,所说种种不值一哂!”许攸斥道。
看到许攸发怒,逢纪急忙打圆场,劝解道:“子远先勿恼,言兄弟也勿怪。我们这里嘴里谈兵,也是作不得数的,最后还是要真刀真枪打过了才知道。”
“哼,你少在那里和稀泥。曹阿瞒我知之甚深,就是个泼皮无赖货,知道什么军略兵法?说曹操有大义,曹贼乃天下公敌,人人可得而诛之;说曹军兵强,我河北兵也不弱,而且我军能战之士还远超曹军数倍;说曹贼本人强于袁公,更谬矣。曹贼生性多疑,朝中军中,多有不满之人,一旦南北相峙,兵争激烈之时,难免不会内部生乱。再有,其他诸侯,荆州刘表刘备,江东孙策,怎么可能放弃共击曹贼之良机。”
许攸还是卖了逢纪一个面子,把阎行刚才的话,逐一都驳斥了一番。
虽然驳的还是话不投机,但已经很给面子了。
眼下这个局势,确实看衰曹操的要多些,毕竟如今河北势大,至于说什么兵强主强的,这些不易看清楚,两边又没真正打过。
“子远先生教训的甚是。不过,小子有个问题,不揣冒昧一问,请两位大贤务必一答。设若三五年后,袁曹开战,与如今立即开战,对袁公来说,哪个赢面更大?”阎行没有气馁,而是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几年后开打,和现在立即开打,哪个对袁绍来说赢面更大?
这也是目下河北谋士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不过,河北的谋士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是该缓战还是急战,阎行把这个问题换了个问法,他是在问,缓战和急战,哪个赢得更有把握。
许攸和逢纪听了问题,倒是沉默了片刻。
这次逢纪倒是先说话,只见他手抚短髯道:“也许晚两年再打,更稳妥些,可是目下河北,人心已浮,众文武多有向战之心,难以猝停。”
逢纪这说的也是实情。
袁军消灭了公孙瓒以后,一统河北,士气大振,这个时候士气正旺的时候,求战之心很强,很难有人能让战争的冲动从河北文武的心里停下来。
其实后来的曹操也一样,曹操消灭袁绍以后,一统北方,也是一样按耐不住要统兵南下,那个时候,谁想叫停都很难叫停得住的。
许攸接着逢纪的话头,嘿然一笑:“小子,看来你即便不是曹军的细作,也是某些势力的说客。如果我们现在打不赢曹阿瞒,很可能几年后更打不赢曹阿瞒。如果我们现在能打赢,那我们为什么不现在就打,而要等到几年后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