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生乡村文艺生活TXT下载重生乡村文艺生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全文阅读

作者:坐望敬亭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txt下载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1章 鹏发带来的惊喜

    腊月二十,年味儿越来越浓了,这段时间也成了韩屯每年最忙碌也是最高兴的季节。

    年底事情多,何平出现在韩屯的频率明显增多,他和毛春华商量了一下,过年这段时间还是先搬回韩屯住。

    梁跃进跟往年一样送来了年货和出版社的分红。

    “大哥,出版社那边明年要上调挂靠费用。”梁跃进有些气愤的说道。

    “怎么回事?”何平问道。

    “还不是看着咱们挣钱眼红了吗?感觉拿住咱们的短处了,非得用他们的资质不可。”

    何平沉吟片刻,“如果涨的不太多的话就答应他们,先撑过这两年,等国家开放私人出版社,咱们就另起炉灶。无论是渠道、图书都是掌握在咱们手上的,他们翻不了天。”

    何平的办法老成持重,他们眼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找个合适的挂靠出版社不容易。

    送走了梁跃进,何平把出版社的分红存折交给毛春华。

    毛春华打开看了看数字,“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呢,一百四十多万。”

    “赶上这些年图书热,老百姓都爱看书,收起来吧。”

    何平现在对这些纸面上的财富看的越来越淡了,并不是说他不爱钱了,而是他发现了很多比赚钱更有有意思的事。

    比如说把韩屯打造成真正的小康农村,比如说推广推广黑土地的文化。

    下午四点多,天已经擦黑。

    今天是村里分红的日子,何平带着毛春华去村部,路上遇见不少村民。

    “何平,今年能发多钱啊?”

    “等会你们不就知道了嘛。”

    “早点知道心里有底啊!”

    “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何平没有透露今年的分红金额,村民们自顾自的讨论。

    “肯定不能比去年少就是了。”

    “那可不见得,场子里和村里今年花出去多少钱啊,又是拍电视剧、又是上金州盖养猪场,养鸡场也扩建了,这些不都是钱嘛。我看啊,能达到去年的一多半,我就知足了。”

    “一半那才多少钱啊,要我说今年这摊子铺的太大了。”

    想发展必然要投入资金,这样一来年底分红就会削减,部分短视的村民说起来就有些意见。

    “钱得能花才能挣,前年何平扩场子的时候大伙不也有意见嘛,你看看现在咋样?人家那才叫眼光长远,别老顾着眼前这点钱。”

    有眼皮子浅的人,自然也有看得长远的人。

    到了村部,跟往年一样,人满为患。

    村部的大灯把院里照的亮通通的,大伙聚在一起聊的热火朝天。

    老队长见人来的差不多了,喊道:“各家的代表都到了没?左右都看看。”

    大伙互相看了看,过了一会儿人群中有人喊道:“都到了。”

    “那咱就不废话了,抓紧时间开始。”

    老队长示意何平上来开个场,何平说道:“没啥好说的,直接分红吧。”

    何平的表现让底下一小部分人心里咯噔一下子,这小子往年一到分红的时候比猴子跳的都欢,今年这么低调,肯定是分红少啊,不好意思嘚瑟了。

    “那行,咱就开始,早干早散,天怪冷的!”老队长说道。

    时隔一年,会计叔再次粉墨登场,张新军年末活太多,加班累病了,所以唱名这活又落在了会计叔身上。

    “何平,2656927块2毛6分……”

    每年第一个唱的名都是何平,去年他分了一百二十多万,没想到今年直接翻了一番还多。

    底下众人哄的一声炸锅了,很多人都以为今年村里的分红要缩水,没想到何平的分红却直接翻了一番,这说明啥,大伙今年的分红也得翻番啊!

    “牛逼了,还以为今年分红得少呢,没想到直接翻番儿了。”

    “这咋回事啊?村里不是花那老些钱了吗?”

    “都败吵吵,安静点!”不用老队长发话,会计叔先说道。

    这个时候会计叔还是比较有威信的,大伙的声音降了下去,会计叔接着念名字。

    跟往年相比,今年韩屯分红的那股热乎劲下去了不少,但村民们心里的火热还是一如既往。

    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发分红的形式变了,以前是发现金,现在是发存折;二是经过这几年的分红,大伙也算是见过世面了,对于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也有了一定的抗性;更重要的是,从上次韩兆贵家遭贼之后,大伙都明白了财不露白的道理,慢慢学会了低调。

    分红渐渐进入了尾声,会计叔的嗓子也哑了,村民们翻着存折上的数字,嘴都合不拢。

    今年韩屯每户的平均分红达到了三万五千多块,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大伙高兴的同时也有疑惑,有人问何平:“何平,这咋回事啊?今年不是花出去那老些钱吗?怎么分红不但没少,反而还多了呢?”

    何平脸上带着淡然的笑容走出人前。

    装逼有时候也是有技巧的,前几年总是在分红开始前给大伙打鸡血,大伙也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

    正巧今年大伙都对分红金额没抱多大希望,那不如换个角度,给大伙来个意外惊喜。

    现在看这个意外惊喜效果还是不错的,大伙对今年能分到这么多的分红,着实有些意外。

    “确实,今年村里在各方面都投入了不少,养鸡场和养猪场的利润在这样的投入之下比往年是有所下降的。

    不过大家别忘了我们前两年的投入,金坷垃饲料厂和鹏发蛋鸡养殖基地。金坷垃的情况大家离得近应该都知道,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碍于产能和规模原因利润只有70万,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参与今年的分红,而是投入到了明年的产能扩充上。

    而今年村里的分红之所以能够提升这么多,主要还是归功于鹏发蛋鸡养殖基地的关系。自去年开业意外,截止今年年末,鹏发共创造产值3200余万元,实现盈利1300余万元。

    各位,我现在跟你们说的不是钱的问题。鹏发的成功证明了什么?证明了我们韩屯企业走出去这一动作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未来,鹏发还会为我们韩屯不断的创造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更多的鹏发也将会走向全国各地,让我们韩屯人、韩屯的企业能够在全国遍地开花。”

第40章 暗戳戳的交易

    京大三剑客的到来,让何平家这个小院平添了几分热闹。

    往常只有剧创小组的厢房里,又多了三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的身影,这里仿佛变成了创作的理想园。

    体验了两天之后的査海生感叹着对何平说道:“何老师,我待在你家里都不想走了,这里的氛围实在是太好了!”

    何平笑道:“不想走更好,那就留在这嘛!”

    査海生脸上居然出现了认真思考的表情,何平连忙说道:“我开玩笑的,你不还得上班嘛!”

    说到上班的话题,査海生有些闷闷不乐,“以前上学的时候,总盼着去上班,可以一展所学。可真正进入社会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被人情世故束缚住了。”

    看来査海生这一年来在单位干的并不开心,想来也是,他一个天**漫单纯的年轻人,冷不丁进入暮气沉沉的机关单位,怎么可能适应的来。

    想到后世他的结局,何平劝慰道:“工作这种事情,喜欢都多用些心思,不喜欢就随他去吧。现在的你们已经有资格向生活说不了!”

    何平的话打开了査海生的思想,是啊,通过《英雄志》的创作自己已经达到了衣食无忧的阶段,何必委曲求全自己呢。

    “何老师你说得对,是我太钻牛角尖了,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工作把自己逼到墙角。”

    “你能这么想最好,把心胸放的开阔一些,睁大着眼睛多看看世界,我们来这一遭不能白来!”

    査海生被何平话中的豪情感染到,他的神情有些激动。

    “何老师,谢谢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回去我就把工作辞了,专心写作。”

    何平:???

    距离过年越来越近,韩屯的喜气也逐渐浓厚。

    村口的集市因为临近年关规模又扩大的,已经有快要赶超红旗大集的趋势了。

    丛珊和林亚楠两人小姑娘在剧组放工之后,跑到集市来溜达。

    “你们这里真神奇,大晚上的还有人出来摆摊。”丛珊新奇的说道。

    林亚楠看了看手表,这才五点半好吗,哪就大晚上了。

    “现在才五点半,韩屯这里的人普遍都是五点下班,这些摆摊的就指着这个时间段往外卖货呢。”

    “这样啊!”丛珊边走边看,脖子转来转去的都快不够用了,她看见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同志,来两串糖葫芦。”

    两个姑娘人手一串糖葫芦唆叻着继续逛街,“这里人还真不少,怪热闹的。”

    “那可不,这块儿现在可是周围十里八乡最热闹的集市了。”林亚楠说道,她平时没事就爱跟别人唠嗑,闲着的时候还出去走走看看,对周围的情况了如指掌。

    逛了半个多小时,丛珊和林亚楠有点冷,丛珊提议道:“我们回去吧,外面太冷了。”

    林亚楠嘲笑她:“你这个小身板儿,真不抗冻!”

    丛珊不管嘲笑不嘲笑,拉着林亚楠就往回走。

    回到人才宿舍,里面热闹非凡,住的满满当当的,大部分都是剧组的人。

    走廊里有在嬉笑打闹的,也有端着脸盆洗漱的,偶尔没关门的宿舍里还能看见几个男的在喝酒。

    “这帮人,就不能消停点。”林亚楠没好气的说道。

    丛珊见怪不怪,“剧组不都是这个样子嘛。”

    “人家村里都跟我反映好几回了,说这帮人喝完酒不消停,在外面呜呜轩轩的,我每次都得背黑锅。”

    林亚楠被何平安排负责对接村里和剧组的工作,这种事当然是她出面协调。

    “那你怎么不跟导演反映?”

    “反映了,导演说他只能管的了他们上班,但管不了他们下班。”

    “我看他就是不想管吧?”

    “我跟你说……”

    姐妹俩突然开始说起导演的坏话,领导嘛,一般都具备被手底下人说坏话的这个功能。

    林亚楠说着说着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对了,我忘了件事。”

    “什么事啊?”

    “村里今天告诉我,明天给剧组发过年的福利,让咱们明天一早上村部去领,我差点给忘了。”林亚楠说着跑向张少林的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剧组特意晚了两个小时开工,张少林组织剧组十几个小伙子从村部领回来福利。

    因为电视剧拍摄的原因,今年剧组的成员们都得留在韩屯过年了,大家本来还有些怨言,没想到村里还给剧组准备了福利,这下子所有人都高兴了。

    “我看看我看看,村里都给啥了?”

    “都别着急,人人都有份。”

    张少林让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一个的领东西。

    第一个领完的立刻就被大伙给围上了,“赶紧打开看看,里面都有啥?”

    包裹和箱子被众人迫不及待的打开。

    “这是军大衣?真厚实,太实惠了,这天儿穿正好!”

    “挂历好,回头带回家挂起来。这个水壶可真好看,咱们在剧组用得上。”

    “这箱是桔子。”

    “这榛子个儿也太大了吧?哪种的呀?”

    “还有大白兔奶糖呢,这回过年有嚼头了!”

    ……

    韩屯给剧组发的福利很丰富,吃穿用的都有,基本都是过年能用上的东西,这一份福利少说也得四、五十块钱。

    村里当然不是莫名其妙发善心,前几天何平暗戳戳的跟张少林达成了一项协议,在《家慧》里金坷垃会固定出现几次,这也算是国内最早的植入广告了。

    电视剧的植入广告最大的好处便是,一遍播完了不要紧,今后只要电视剧还在重播那么广告的效果就会一直有。

    《家慧》是国家台重金打造的第一部长篇电视剧,以现如今国家台的地位和民众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何平都能想象得到《家慧》播出之后万人空巷、循环播放的景象。

    张少林这么帮忙,何平自然要投桃报李。

    东西一发,张少林也满意了,春节期间还要坚守在剧组,大伙肯定有情绪,有了这些东西好歹也能抚慰一下。

    林亚楠拽着丛珊试着新发的军大衣,她们俩都是身材娇小的类型,军大衣都是均码,两人穿上之后就像是小孩子穿了大人的衣服一样。

    林亚楠和丛珊互相看着对方,脸上露出顽童般的笑容,哈哈大笑!

第42章 黑锅

    何平的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心神激荡,所有人都畅想着何平话中描绘的未来,心生向往。

    “行了,回去都好好想想何平的话,咱村里以后要干的都是大事,一天天的眼皮子别老盯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何平结束了讲话,老队长负责收场。

    村民们意犹未尽的回味着何平刚才的讲话,往回走的时候还在交流。

    “前年跑大半个中国弄这个蛋鸡养殖基地的时候,我还觉得不靠谱,没想到今年能给大伙分这么多钱。”

    “这还叫多?你算没算,实际上那边赚的利润还分了不到一半,剩下那些肯定都留下来搞发展了,真不知道再过两年这得发展成什么样。”

    “要不我说人家何平有能耐呢。窝里横不算横,出去了还能横晃那才是本事。就冲这点,我对何平一百个服气!”

    一年一度的分红大会结束了,这一年来的收获也让大家非常满意,不少人家都在盘算分的这些钱应该干点啥。

    这两年该娶媳妇的也娶了,该盖房子的也盖了,生活中似乎也没什么大花销了。

    村委会前段时间开会透露出来的村口开发计划让很多人上了心,当天晚上就有不少人摸到了各个村干部的家。

    许老财就在其中,此时他正坐在老队长家里。

    “你就……就说说呗,都……不是外人……怕啥的。”

    “没啥可说的,就是盖点两排门市和一片市场,到时候你们想干啥自己想呗。”

    “我可……可听说村里打……打算盖完白给啊?”

    老队长点头,“是有这么个打算。”

    “别……别啊,那白……给哪行啊!”

    老队长可不会觉得许老财是因为厚道才说出这样的话,他肯定是怕一免费来抢的人太多。

    “也不算白给,所有的店主和摊贩都得给村里交管理费。”

    “能……不能商……量商量,我们照价买还不行吗?”

    白给的东西不要,反而要贴钱买。这可不是许老财发善心,而是他知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村里收管理费那不是一锤子买卖,那是软刀子割肉,还不如一次性结清的好。

    “这事都定了,现在改不了。”

    “这盖……商铺也算是给……村里人谋福利了,你们这么一整,那外……外面人不跟着抢食吃吗?”许老财不满的说道。

    老队长把烟袋锅一磕打,“那样才好,要是都让村里这帮货把便宜都占去了,他们哪还有动力了?就得有人跟他们竞争,他们才能有动力。何平说这叫啥来着?对,鲶鱼效应,就得搅和。”

    老队长心意已决,许老财见劝说不动只能败兴而归,与此同时,其他去村干部家里探听消息的村民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难免发几句牢骚。

    “肥水不流外人田,村里现在这样搞成啥了?专门便宜外面人。”

    “太不像话了,有好事不紧着自家人,还给外人送去。”

    这帮人刚刚还因为分红好一顿夸奖了何平,转脸就有人骂道:“肯定是何平这瘪犊子闹的幺蛾子,除了他谁能想出这么损的主意。”

    这要是何平听到了估计得抱着大腿含冤,这事真跟我没关系啊,都是老队长这个浓眉大眼的货干的。

    何平暂时搬回韩屯住,査海生几人还在镇上,几天功夫他们就跟剧创小组的成员们混的不能再熟了。

    听说韩屯在拍电视剧,几个年轻人被激起了好奇心,光在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还没见过拍电视剧是啥样的呢。

    于是他们在剧创小组的带领下来到《家慧》剧组探班。

    “说起《家慧》这部小说,还是何老师在京城的时候为了对付齐东强那个王八蛋写的呢。”刘军回忆道。

    这件事剧创小组的成员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们不由得好奇的打探道:“怎么个意思?《家慧》这部小说的创作还有别的隐情?”

    査海生有些意外:“你们不知道?”

    众人摇头,“何平从来没提过。”

    査海生几人互相看了看,何老师没说他们私下讨论是不是不太好。

    刘爱霞是个心直口快的性子,“你们就说吧,何平不会怪你们的,他要是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众人眼巴巴的看着三人,三人也不好意思拒绝,就把《家慧》诞生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成员们听的义愤填膺,一个个恨不得就在当场,亲自手撕了齐东强这个王八蛋。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渣?太过分了。”

    “这一家人都是畜生!”

    剧创小组的成员们都是知道小柱儿的身世的,但这一段京城的经历何平从来没跟他们提过,他们也无从知晓,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隐情。

    “何平真牛逼,为了对付齐东强这个人渣,居然能想出写小说的办法。”

    “用古代的说法这就叫檄文,太解气了!”

    年轻人的火气来的快,去的也快,路上还满腔怒火的,可一到了剧组,大家的情绪立刻欢快了起来,看什么都好奇。

    剧创小组的成员们跟剧组混的很熟,所以大家来参观,剧组也没说什么。

    眼下剧组正在拍一场重头戏,正是陈宝国饰演的齐德龙抛妻弃子的剧情。

    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场戏无疑是有些狗血的。可放在当下,这帮刚刚听闻了刘家慧遭遇的年轻人,看着装扮的油头粉面的陈宝国气就不打一处来。

    “砰”的一声,也不知是谁扔出去一个煮鸡蛋,正中陈宝国的脑门。

    沉浸在表演中的陈宝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鸡蛋给打蒙了,张少林气急败坏的骂道:“谁扔的?知道不知道这场戏多重要?演员的情绪不能随便打断不知道吗?”

    剧组的人也不是瞎子,鸡蛋就是从李峰他们这一伙人中扔出去的。

    场务立刻上来赶人,“你们怎么回事?没说不让你们看拍戏,怎么还捣乱呢?”

    碰上猪队友,李峰只能出面道歉,“对不住,对不住,陈老师把齐德龙这个人渣演的太形象了,我朋友入戏太深,一时没忍住。”

    这话一出口,场务被逗乐了,剧组的人也跟着乐起来。

    只有张少林一个人在那吹胡子瞪眼。

第43章 萌版高圆圆

    一件小事在笑声中过去。

    张少林瞪了剧创小组一眼,知道他们都是何平的朋友,也没说什么。

    吩咐各部门重新准备好后,他语气生硬的说道:“来,刚才那条不算,咱们再来一遍。”

    陈宝国:我是谁?我在哪?刚才发生了什么?

    刚才被打了那一下,陈宝国这个男主角的情绪被打断,剧组只好歇息了一会儿,等他酝酿好情绪再开拍。

    这边儿李峰埋怨朋友道:“你可真行,分不清戏和现实吗?人家演员招你惹你了?”

    “对不住,一时没忍住。”

    “等会戏拍完了去给人家陈老师道个歉。”

    “知道了。”

    剧组继续开拍,众人这次不敢再捣乱了,安安静静的看着。

    刘爱霞聚精会神的看着演员们的表演,她带着羡慕的口吻对李峰说道:“家慧的小女儿可真可爱,眼睛太大了。”

    李峰还没来得及说话,小组里的其他女成员纷纷出言道:“是啊,太可爱了!我要是生个这样的女儿就好了。”

    林亚楠过来凑热闹,“小姑娘可爱吧?这可是国家台在上千名小朋友里面选出来的,为了拍戏特意从京城送来的。”

    难怪呢,原来是经过了这么严格的筛选。

    林亚楠这人自来熟,她本来就跟剧创小组的成员们都认识,几句话说下来,査海生他们几人也算认识了。

    一场戏拍完,剧创小组赶紧上前去给陈宝国道歉。

    正巧这时何平来了。

    “听说你们来韩屯了,怎么不上我家去呢?”

    “我们听说这里在拍戏,好奇过来看看。”査海生解释道。

    何平见众人围着陈宝国,不晓得是怎么回事。

    李峰便把刚才发生的事解释了一遍,受了池鱼之灾的陈宝国一脸的无辜。

    何平拍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宝国,这事说出去也是一件轶事啊!”

    陈宝国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这不充分的说明了自己演技精湛吗,他也跟着开心起来。

    闲聊了一会儿后,剧组还要接着拍戏,何平对众人说道:“这也到饭点儿了,上我家去吃一口吧。”

    众人欣然应允,准备随着何平离开。

    何平刚想起来,突然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

    “这小姑娘是?”

    林亚楠回道:“这是剧里面家慧的女儿。”

    何平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蹲下问道:“小姑娘真可爱,你叫什么名字呀?”

    大眼睛的小姑娘看着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她看着何平有些害怕,不敢说话。

    她身边的丛珊跟小女孩相处的很熟悉,“圆圆,不要怕。这是何平叔叔,叔叔是好人,你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这才怯生生的说道:“我叫高圆圆,我今年马上五岁了。”

    高圆圆的声音奶声奶气的,配合上卡通的大眼睛,萌化了何平那颗老父亲的心。

    何平刚刚余光一撇觉得小姑娘有些眼熟,才蹲下来询问一下。

    居然还真是后世那位“清嘴女神”,何平端详着萌童版的“高圆圆”,不禁感叹着命运的神奇。

    众人一开始以为何平是看到小孩子可爱爱心泛滥,才蹲下来看一眼,可他却仔细端详起来。

    隔了好一会儿,何平才说道:“小姑娘长得好,以后肯定能当个好演员。”

    搞了半天原来是看小姑娘的长相适不适合拍戏。

    然后何平又紧接着说了一句:“只是你以后可要小心姓赵的男演员呦!”

    众人纳闷儿,这厮啥时候还会算命了?

    何平心里暗爽,毕竟是后世的虎扑女神,白白便宜了湾湾仔,先提前三十年给他下个小绊子。

    萌力十足的小高圆圆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何平说话的意思,但也知道叔叔应该是在跟自己说好话。

    她用力的点点头,认真的说道:“好的叔叔,我以后一定会当个好演员的!”

    “真乖!”

    何平忍不住摸摸小姑娘的头,心中暗道:叔叔说的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小插曲过去,何平带着众人朝家里走去。

    刘爱霞过来凑热闹,“诶何平,是不是看着人家小姑娘可爱,也想生一个呀?”

    何平撇了刘爱霞一眼,这女人身上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八卦的气息。

    “我不急,倒是你跟李峰啥时候办事啊?”

    刘爱霞感觉自己莫名受到了嘲讽,可再看何平又是一脸的纯良,她放下心中的不爽。

    “我俩也不急。”

    何平嘿嘿一笑,看向李峰的眼神意味深长,李峰被他看得不好意思。

    “看啥看,说不急就不急嘛。”李峰气急败坏道。

    肯定是还没摆平老丈人,看来刘爱霞他爹挺难搞啊,李峰现在也算是有点小成绩了,可还是不入他的法眼。

    何平悄声对李峰说道:“用不用我帮点忙啊?”

    “你咋帮忙?”

    何平对他挑了挑眉,“我老丈人不像你老丈人那么不讲情面。”

    李峰闻言有些激动,他明白何平的意思,“你说真的?”

    “试试嘛!再说你这个条件放在这,能写能编,就差个机会而已。”

    何平的语气清淡,但听在李峰的耳中不啻于仙音绕耳。

    他有些激动的握住何平的手,“哥,你真是我亲哥!”

    何平一把甩开他的手,“少来恶心我。”

    李峰嬉皮笑脸的厚着脸皮,“哥,以后小弟就是你手下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写好你的剧本比啥都强。”

    两人窃窃私语,刘爱霞看在一旁好奇男朋友的前后变化,但她知道肯定是何平跟李峰许了什么好处。

    等回去了好好审问审问李峰。

    众人到了何平家里开始张罗饭菜,养鸡场的工人来到家里说有羊东那边来的电话找何平。

    是洪旗打来的电话,自从去了南山他已经两年没回过家了,今年过年他打算回营城,特地打电话过来跟何平请个假。

    “这点事还跟我说什么,你是负责人,这种事你自己定,别耽误工作就行了嘛。这一出去也两年了,回家好好待一段时间,放松放松。”

    “我知道了,等回去我上你那拜年。”洪旗开心的说道。

    “好啊,回来咱哥俩好好喝点,一晃一年多没见了。”

    洪旗高高兴兴的挂断了电话,出来两年终于要回家了!

第44章 甩手掌柜

    洪旗的电话刚撂下,场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何平一接电话,是韩兆坤打来的。

    “何平啊,我你兆坤二哥。”

    “知道,啥事啊?”

    “还能有啥事,跟你汇报一下这一年的收获呗!”

    “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干啥,汇啥报,挑干货说。”

    “行行行,知道你是大忙人,那我就捡点重要的跟你说。”

    电话那头的传来翻书页的声音,看来韩兆坤还准备的挺充分。

    “我说二哥,你这还整的挺正式啊!”

    “那是,咱现在可不是草台班子了,手下好几百号人能不正规点嘛。我跟你说,我这边现在招了两个大学生呢!”

    韩兆坤话语中带着炫耀,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手下招了两个大学生,韩兆坤走到哪都有面子。

    “行了,你少嘚瑟点。赶紧说干货,电话费挺贵的。”

    “都多大老板了,还这么抠!”韩兆坤吐槽了何平一句。

    然后正式汇报道:“那我就捡干货说。目前制衣厂共有各样设备共计460余台,主要是缝纫机,工人423人,管理人员算上我6人,还有两名财务人员。去年一年咱们制衣厂创造产值8236万元,实现净利润3157万元。

    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我们制衣厂已经完全打通了华南地区的渠道,我准备明年把华东地区拿下。

    另外我还打算搞个服装品牌,我让老|江帮忙到香江注册了个服装公司,生产还是放在我们这里,贴上香江的牌子衣服能卖的上价格。”

    制衣厂的发展稳中有升,光听纸面上的数据非常漂亮。

    “行啊二哥,现在生意做的越来越精了,都想到挂牌子了。”

    “害,这不都是大伙儿集思广益嘛!”韩兆坤嘴上谦虚,语气却是十分嘚瑟。

    韩兆坤的这个办法后世无数人用过,虽然不太光彩,但效果确实非常好,尤其是在国内资讯没那么发达的时候。

    何平不想去干涉制衣厂的具体经营,这些事韩兆坤自己做主就可以。

    “对了何平,有件事我想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

    “羊州市政|府现在规划了一个服装产业园,正好现在我们制衣厂的厂房已经不够用了。近期我打算去那边盖个厂房,继续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要动一些分红。”

    “增产扩能是好事,有投入才有回报嘛!”

    国内市场一片荒芜,正是跑马圈地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干快上是最正确的选择。

    “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再跟你汇报一下服装批发中心的建设情况。

    服装批发中心上半年开始建设,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装修,预计到明年7月份就可以交工。

    服装批发中心分成两期建设,第一期的建设规模18万平方米,按照你最先提出来的租售并举的形式,出售部分占比25%,租赁部分占比75%。如果招商顺利的话,出售这25%的商铺和档口我们就可以回本。”

    何平告诫道:“不要把形势想的太乐观,大型商贸市场最要紧的不是建设阶段,而是招商和运营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我们管理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功亏一篑。”

    “这个老|江已经想到了,他今年夏天的时候特地高薪从香江挖了一个在中环做过运营的人才过来。刚开始我还不太同意,后来人家来了一顿白话,说的确实有理有据,就留下了。”

    “好,你们有这个意识就好。”

    “香江那人毕竟不了解国内的形势,他的工作主要还是在运营阶段。目前招商的任务都分给营城那帮兄弟们了,他们现在天天走南闯北,见的人多,做这件事最合适不过。有不少人已经通过他们表示了购买或者是租赁的意向,比我想象的要顺利。”

    韩兆坤说完,何平不禁夸赞道:“二哥行啊,这一年多又长进了,现在真有点大老板的样子了。”

    “你少来挖苦我,我这不都是被逼的,摊上你这么个甩手掌柜。”

    “瞧你说的,这不是能者多劳嘛!”

    韩兆坤汇报完羊州的生意情况,两人闲扯了一会儿挂断了电话。

    服装批发中心预计明年七月份落成,何平这个大老板肯定要出面的,到时候少不得去走一趟,刚才他在电话里已经跟韩兆坤约好了。

    另外决定了制衣厂今年不分红,全部投入到明年创建服装品牌和兴建厂房上。

    电话接完,何平回到家。

    饭菜都上了桌,两大桌子人眼巴巴的就等着他一个人。

    “等我|干啥,该吃吃该喝喝!”

    “你这个当主人的没到,我们哪好意思动筷子啊!”李峰笑道。

    “来来来,咱们先走一个,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何平在的时候大家不觉得,他这一走一回,大家才发现他在酒席上的重要性,没有他气氛始终有些放不开,他一回来大家立刻放开了。

    众人推杯换盏之间,气氛逐渐火热起来。

    刘军端着酒杯凑到何平身边,“何老师,你说我们写的《英雄志》能不能也拍成电视剧啊?”

    何平有些惊讶,刘军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个想法来。

    “怎么会想到这个?”

    “这不是看着《家慧》剧组了么,我就想起那天我们刚来你上火车站接我们的场景,我们还说要写到书里,那个场景如果能用画面来呈现出来的话一定非常绝美。”刘军说着眼神中还流露出畅想之色。

    何平放下酒杯想了想,“这个恐怕眼下还实现不了。”

    “为什么?”

    “不没接触过电视剧拍摄,不清楚这里面的细节。首先现在国内电视剧拍摄主要是以电视台为主,而且基本没什么盈利,拍一部亏一部,所以电视台都不大愿意拍电视剧。

    其次是武侠题材的电视剧拍起来最重要的是动作戏,难度非常大,国内的这些剧组根本没有拍武侠题材的经验。

    所以啊,眼下想要拍出来怕是不太现实。”

    刘军听完何平的话有些失望。

    何平安慰道:“现在拍不了不代表以后也拍不了嘛,耐心等几年,以后有条件了,自然就能拍了。”

    刘军只当何平的话是在安慰,把《英雄志》拍成电视剧从此成了他心中的执念。

第45章 游子归乡

    洪旗是赶着年二十九回到营城老家的,从宝安到羊州,羊州到奉城,奉城到营城,路上用了三天时间。

    从羊州到奉城坐的是飞机,这回是他生平第一次做飞机,托了程景山帮的忙。

    迈下火车的那一刻,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亲切和激动,离家两年终于回来了。

    他身上大包小裹的提满了给家里人买的东西,在车站附近坐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后,又找了个拉板车的。

    他们家那块是农村,可不通公交车。

    “小伙子这是从哪回来啊?”拉车师傅搭话道。

    “从南山那边回来。”

    拉车师傅有些意外,“哎呦,那么老远啊,得好几千里地吧?”

    “可不是嘛,路上用了好几天。”

    “在南山工作?还是上学?”洪旗刚工作没几年,看着面嫩。

    “都工作好几年了。”

    “好啊,一看你就是个读书人,在南山干什么工作?一个月不少挣吧?”

    出门在外,洪旗还是有些警惕性的,“都是打工,我们那就是个养鸡场,比在国营工厂待遇高一点,要不能跑那么老远上班去么。”

    “说的是。千里奔波只为钱,没啥也不能没钱啊!”

    跟拉车师傅闲谈的时候,洪旗看着道路两边的风景,跟日新月异的南山相比,营城如同一张被挂在墙上的照片,十年如一日,丝毫没有变化。

    以前看着觉得没什么,可如今有南山的对比,眼前的营城似乎一下子变得老旧起来。

    车子晃悠了一个小时,总算到了洪旗家的村口。

    家里的三妹正好在村口,一眼就看到了下车的洪旗,飞奔着跑过来,大喊道:“大哥!”

    洪旗抱住冲过来的妹妹,脸上露出笑容,“怎么这么巧?”

    三妹说道:“你前几天给村里打电话之后,妈就天天派我们几个轮流到村口等你了。”

    洪旗从宝安出发之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今年回家过年。

    洪旗看着三妹冻得通红的脸蛋,鼻子一酸。

    “大哥回来了,走,咱们回家。”

    三妹懂事的帮洪旗提起东西,兄妹俩往家走。

    路上遇上村民,见到洪旗都很意外。

    “呦!洪旗回来了?”

    “是啊,三叔,回来了。”

    “这一晃出去两年了吧?一打眼差点没认出来你,变化可真大,打扮的这么立整呢。”

    “回家嘛,捯饬捯饬。”洪旗开玩笑道。

    两年多的在外历练,让洪旗在处事方面成熟了,再也不是因为别人一句夸奖或者贬损就会脸红的孩子了。

    兄妹俩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三妹着急的跑进院子里,大喊道:“爸!妈!大哥回来了。”

    家里还是那间老房子,父母听见声音急忙忙从屋里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弟弟妹妹。

    洪旗看着父母那略带焦急的苍老脸庞眼眶一下子就红了,“爸!妈!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洪旗父母看着眼前成熟稳重的大儿子,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赶紧进屋,外面冷!”母亲拉着洪旗的手让他进屋,弟弟妹妹们把洪旗身上的包裹提起来。

    进了屋,东西都放下后,母亲仔细的端详了洪旗一会儿,越看越高兴,“胖了,长大了。”

    父亲在灶台那鼓捣了一会儿,拿出一只刚烤熟的地瓜,“外面冷吧?吃块地瓜,刚烤的。”

    洪旗接过地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家。

    父母乐呵呵的看着两年不见的大儿子,孩子长大了。

    弟弟妹妹们也好奇的打量着这个许久不见的大哥,对小孩子来说两年太漫长了,岁数小的对洪旗的记忆都已经开始淡忘了。

    说了一些自己在南山那边工作的经历之后,洪旗打量了一下家里的房子。

    “我不是给你们寄回来钱让你们盖房子吗?怎么还住这老房子。”

    母亲说道:“盖什么房子,这老房子住的不是挺好嘛,几十年都是这么住过来的。再说你弟弟妹妹他们都得上学,哪里都得花钱,能省就省点。”

    何平埋怨道:“寄回来那么多钱,哪还不够他们上学的。这房子冬天冷的要命,有啥可住的,我这回回来还以为能住上新房子呢。”

    母亲拍了他一下,“才出去多长时间,就开始嫌家里房子破了。”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给你们寄回来的钱你们得用啊!”

    “钱都是攒出来的,有钱能随便乱花吗?”

    “我一年好几千块钱挣着,怎么还不够你们花的。”

    母子俩一个说要花,一个说要攒,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父亲出来当和事佬,“孩子刚回来,你跟他呛呛这些事干啥,赶紧做饭,孩子都饿了。”

    母亲这才想起来洪旗赶了好几天的车呢,夫妻俩赶紧张罗做饭。

    洪旗要帮忙,被父母制止了,“你看着他们几个。”

    见大哥身边没人了,几个弟弟妹妹围上来,笑嘻嘻的看着他。

    洪旗看着这几个小东西,开心的笑起来,挨个摸脑袋,“都长大了。”

    “大哥,你是坐火车回来的吗?”家里最小的弟弟都已经七岁了,到了上学的时候,他好奇的问洪旗。

    “对啊,不光坐了火车,还坐了飞机呢。”

    “真的吗?火车、飞机是跟书上画的那样吗?”

    “当然了,以后大哥也带你们坐火车、飞机好不好?”

    弟弟妹妹们一听洪旗要带他们坐火车、飞机,兴奋的大叫:“真的吗大哥?我们也能坐火车、飞机吗?”

    “嗯,以后大哥有时间了就带你们坐。”

    洪旗两句话就让两年不见,对他有些陌生的弟弟妹妹们重新喜欢上了他这个大哥。

    他又开始翻包裹,里面都是给父母和弟弟妹妹们买的东西。

    “这些都是从南山给你们带回来的衣服,也不知道你们都长多高了,我买的都是大码的。”

    “这个叫电子表,你们一人一块。”

    “老二也上高中了,这个随身听是买给你学习英语用的。”

    洪旗像个哆啦a梦一样不断的从包裹里掏出他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弟弟妹妹们像极了剧场里的观众,哇声不断。

    在外屋地做饭的母亲扒门口看了一眼,几个孩子围在洪旗的身边,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她的脸上露出笑容。

第46章 春晚

    1983年的春节跟往年一样,热闹祥和。

    除夕那天的年午饭上,何平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戒酒了。

    这件事没有任何人逼迫,全是他自愿的,小柱儿可以作证。

    何平说完这段话之后,毛春华放下了手里的毛线针。

    丈母娘催得紧,老婆发飙了,过年这段时间他隔两天就醉醺醺的回到家里,毛春华好说歹说不管用,只好使用点非常规手段。

    对付何平这种记吃不记打的,这种办法最好使。

    毛春华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家里的气氛再次温馨起来,夫妻和睦、父慈子孝。

    “你啊,完犊子,以后啥也不是。”何平对着小柱儿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刚才老婆一逼宫,这小子二话不说就把何平卖了个干净,让何平非常受伤。

    小柱儿鄙视的看了一眼老父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这样能怪我吗?”

    何平被这小子怼的难受,赶紧喝一口大白梨压压气。

    唉!我的二锅头,我的烧刀子,我的红高粱,再见了,不,再也不见了!

    何平自怨自艾的叹气,想到自己未来的日子就感觉此生灰暗。

    毛春华一棒子达成了诉求,开始给何平扔点甜枣。

    “好了,等生完孩子以后你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我都不管你。”

    何平脸上挤出笑容,“媳妇儿,瞧你说的。我都答应你戒了,大老爷们儿说到做到,说不喝就不喝。”

    毛春华对何平的表态还是比较满意的,给老公夹了一块肘子肉。

    一家人吃完了年午饭已经是下午了,何平去剧组露了个面。

    今年是除夕,三十、初一这两天剧组放假,自己在宿舍里置办起了年夜饭。

    剧组跟韩屯的习惯不一样,何平来的时候剧组正在准备年夜饭,上百号人聚集在人才宿舍的食堂里,场面热闹的翻了天。

    何平进来之后,不少人都跟他打招呼。

    “何老师来了!”

    “何老师好!”

    何平看见人群中的丛珊和陈宝国,跟两人招招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林亚楠从人群中窜到他身边,问好道:“何老师过年好!”

    “这还没过年呢。对了,你怎么也没回家啊?你家离得这么近?”

    “我才不愿意回去呢,剧组多好玩啊,这么多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家里就那么几个人。”

    年轻人似乎都是这样,好交游、爱热闹。

    跟林亚楠聊了几句,张少林见何平来了跑过来。

    “过年的东西都置办齐了吧?有什么缺的就跟我说,我给你安排。”

    “挺全活了,还得谢谢你啊,村里给我们预备的东西相当的丰富。”

    “见外了不是?都是朋友,互相帮忙嘛!”

    “对对,互相帮忙。”

    何平和张少林两人相视一笑,心知肚明。

    何平留在食堂跟剧组众人包了一会儿饺子,等饺子下锅之后,他准备离开。

    “等一会儿跟大伙一起吃点。”张少林挽留道。

    “不了,刚吃完不长时间,你们吃吧,我还得去场子看看。”

    见何平有正事,张少林没再挽留。

    何平溜溜达达的在村里走着,他看着村部旁边预留好的那块地,心里有些惆怅。

    明年村里又是拍《东爱》第二部、又是盖市场、盖酒店,他心中那个大洗浴,恐怕又要拖一年了。

    我的大洗浴啊!

    何平心情惆怅的走在路上,突然看见自己的败家狗子把头埋在路边的雪堆里,露着个白屁|股在那招摇,他欠儿欠儿的上去一脚踹在狗子的屁|股上。

    躲的好好的狗子一脸懵逼,我躲的这么隐蔽都能被逮到?

    转头看见一脸坏笑的自家主人,狗子非常不给面子的打了个响鼻,撒丫子蹽了。

    不远处正有几个村里的小孩子在玩呲花和摔炮,村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对小孩子们玩的这种倒霉什么限制,狗子蹦蹦跳跳的过去凑热闹。

    何平估计刚才这货就是被孩子们的呲花和摔炮才吓得把头钻进了雪堆里,真是记吃不记打的货!

    到了养鸡场和养猪场转了一圈,一切正常。

    春节这段时间最怕的就是着火,何平跟值班人员反复强调了两遍。

    回到家里,母子俩都在看书。

    何平过去扫了一眼,毛春华看的是去年跟何平一起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芙蓉镇》,小柱儿看得是何平从南山带回来的武侠小说。

    小柱儿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的排在班级第一,平时学习也不用他操心,所以何平日常里不限制小柱儿看什么书。

    这个时候电视也没什么好看的,录像带都看够了,何平也找了一本书出来,一家三口在沙发上排排坐。

    到了晚上,一家人边吃饺子边等着看电视,国家台提前几天就预告了今年会举行春节联欢晚会。

    国家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登上电视,实际上是在1979年,不过那时候还是录播,晚会规格也并不高。

    到了1981年春节前夕,国家台和羊东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一台春节联欢晚会,非常成功,各类节目都受到了好评。国家台便动起了搞个大事情的念头。

    于是,在1983年的春节,我们后世看到的国家台春节联欢晚会应运而生。

    跟后世越来越高大上的春晚相比,今天的春节联欢晚会自然是朴素的、简陋的,但同时也是贴近观众的。

    晚会由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这几个业余主持人来客串主持,所以口播并不专业,可胜在亲切。

    李谷一是今天晚上舞台上最忙碌的人,她一连唱了6首歌,前几年一度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乡恋》在今天的晚会上解禁了。

    何平一家三口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偶尔被电视里的相声逗得前仰后合。

    毛春华听到郑绪岚唱的《牧羊曲》想到了她和何平一起看电影的时候,看向丈夫的眼光柔情似水,夫妻俩四目相对。

    小柱儿:那我走?

    83年的春晚在主持人们慰问后台直播工作人员的镜头中结束。

    小柱儿没捱到晚会结束,已经睡着了,何平把他抱回他自己的房间。

    夫妻俩回房造人!

第47章 年节日常

    大年初一。

    何平是扶着腰起床的,昨夜“人重道远”,甚至劳累。

    毛春华满面红光的起来给父子俩做饭,要不都说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呢。

    吃完饭,一家三口满村溜达去拜年,一路上全是出来拜年的人。

    忙活了一上午,拜完年一家人在家里歇着,一天就这么过去。

    第二天,何平带着老婆孩儿去岳父母那串门。

    吃饭的时候毛学山终于说起了自己工作晋升的事,“过完年我可能进一步。”

    “政|府一把手?”温桂珍问道。

    毛学山点点头。

    老丈人今年4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想必他对这次晋升也非常高兴。

    何平笑呵呵的站起来举起杯,被毛春华咳嗽一声吓的坐了回去。

    “那啥,爸,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祝您事业顺利,步步高升!”

    何平在岳父母家串门的时候,洪旗正在经历邻居们的“狂轰滥炸”。

    “你们家老大真是出息了,管那么大一个工厂。”

    “这一年得不老少挣吧?”

    洪旗的父母满面笑容的应付着邻居们的盘问,“还行还行,比进机关单位高不少。”

    洪旗被这帮人问的有点烦,昨天初一拜完年后家里的人就没断过。

    来的人大部分都是村里的乡亲,都知道洪旗毕业之后没进机关,也没进工厂,而是去了一个队办小企业。

    大伙本来都以为没什么发展,没想到人家现在都已经当上场长了,这些都是洪旗父母在平时聊天的时候跟他们说的。

    有关系近的亲戚先是问洪旗的个人情况,在南山处没处对象之类的,洪旗现在倒是有个相中的女孩儿,可他还没跟人家表示过呢,不能算是处了对象,所以亲戚们问他,他都说没处。

    人家就开始张罗给他介绍对象,洪旗人长的不磕碜,有文化,现在还是场长,挣的工资不低,绝对是现如今婚恋市场上的抢手货。

    洪旗笑呵呵的应付着亲戚们的牵线搭桥,父母看出他的心思,便岔开话题。

    聊了不一会儿,话题不知怎么的,就歪到了让洪旗给他们家孩子带去南山上班。

    “洪旗现在有本事了,有好事得想着自家亲戚才行啊!”

    “你三弟弟初中上了一年就不上了,你看能不能给安排到你们厂里啊?”

    南山那招工都是有规矩的,自己当这个负责人也不能胡乱安排人,可毕竟都是亲戚,又是一个村子住着的。

    “我们基地去年刚招完人,现在不缺人。下次要是有招人的时候,我想着点。”

    在外面历练了两年时间,洪旗说起瞎话来脸不红心不跳。

    陪着亲戚、邻居们在屋里唠了半天,洪旗实在待的气闷,他找了个借口出了门,留父母跟他们唠嗑,在炫耀他这件事上,他父母乐此不疲。

    出了门,洪旗走到院门外的大柳树下,点起一根烟。

    抽烟这件事,他是去了南山之后才学会的,一毕业就负责几千万的生意,他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到了晚上睡不着觉是经常的事,烟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

    洪旗一支烟没抽完,看见一个人影朝这边走来,走近了才看出来是小时候的玩伴——洪二林。

    “我还以为谁穿这么带派呢,原来是你啊!”洪二林语气夸张的说道。

    “埋汰人是不?抽一根?”洪旗很自然的跟洪二林让了一支烟。

    洪二林接烟的时候瞟见洪旗手上戴着的那只精致的男士腕表,他点燃香烟,长吸一口吐出烟圈,看着洪旗的眼神带着羡慕,“还是你们出去念书好啊,能挣大钱。你这表得不少钱吧?”

    洪旗细不可察的瞥了洪二林一眼,东北农村冬天常见的棉袄棉裤,上面还有一两个补丁。

    别看这一身看着不好看,洪旗以前可是连这一身都穿不起。他低头看了看现在的自己,皮夹克、皮鞋,再联想到洪二林刚才问到的那只腕表,两人之间的差距显露无疑。

    “你这话说的让我咋接?回家了嘛,不得捯饬的像样点嘛!”

    洪二林笑了笑,“我这是羡慕你。要早知道上学能混的这么好,想当年我肯定好好读书,一天净知道傻玩了。”

    “又不是读书才能挣钱,想挣钱有的是办法嘛!”

    洪二林调侃道:“真是当了场长的人了,说话就是不一样,挣钱让你说的跟捡钱一样。钱难挣屎难吃,这话你没听说过啊?”

    两人说了几句话,洪旗又找回了点当年一起玩闹的感觉。

    “屎难不难吃我不知道,但钱真没那么难挣。现在国家搞改革开放,只要你胆子大一点,脑子活一点,想挣钱真不算难。”

    “两年不见,你小子吹牛的本事倒是长了不少。”洪二林挖苦道。

    “这事我骗你干啥?”洪旗说了一句,也没争辩。

    洪二林见洪旗一副不想跟他一般见识的模样,心里有些拿不准,“你说真的?”

    对于家里那些隔着辈的亲戚、邻居,洪旗说话是拘束的,但对洪二林这个儿时玩伴说话没有。

    “咱们这边我不知道,反正南山那边只要你肯下力,挣钱不是什么难事。”

    洪二林今天不是偶然走到洪旗家的,他跟洪旗是同辈,按辈分算还没出五服,属于近亲,从小一起玩到大。

    也就是这几年洪旗念书工作出去了,两人之间见面少了,才疏远了些。

    他这几年跟着父母在家里务农,偶尔也会动动出去干点小买卖的念头,可待在家里隔三差五的听着谁谁谁家因为投机倒把又被“打投”的收拾了,他心里那点小火苗瞬间就熄灭了。

    反观洪旗念书毕业之后,没两年就当了场长,成了平日里村里人聊天的话题中心之一。

    他今天过来其实主要还是想跟洪旗套套近乎,他相信洪旗年纪轻轻被提拔当场长,又在外面工作了好几年,在见识方面肯定是强过他很多的。

    就算不让他给介绍个工作,能让他给自己指个明路,那也是好的。

    洪旗说完话之后,洪二林沉默着没说话,他的内心有些纠结。

    洪二林的纠结无非就是年轻人的那点要强好面子,洪旗见他一脸的便秘就知道。

    他也没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等着洪二林。

第48章 闯荡

    作为儿时玩伴,他跟洪二林的感情自不必说,如果能力所及,他当然希望对方能过的好。

    “洪旗,那个啥,你看看能不能给我安排个工作。”

    洪二林的请求没有出乎洪旗的意料,他拿出对付家里亲戚的那套嗑,但是话的后半句他没有说,他不想去欺哄洪二林。

    洪二林闻言有些失望,厚着脸皮把话说出来,可人家丝毫不留情面的就给回绝了,他有些挂不住脸。

    洪二林深吸一口烟,把还有一半的烟头扔在脚下踩灭,“那行吧,既然你们那不招人就算了,回头有空上我家喝酒去,我先走了。”

    洪旗在洪二林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叫住了他,“二林!”

    “啥事?”洪二林转身。

    “你有没有想过去南山闯一闯?”

    “南山?”

    洪二林没闹明白洪旗的意思,刚才还回绝了自己,这回又问自己想不想去南山。

    “我们基地现在真不缺人,不过你要是想去南山的话,我可以帮你弄张边防证,以后你要是去了南山的话,我们俩也有个照应。”

    洪旗的话再次燃起了洪二林心中的希望,他才明白原来刚才发小不是敷衍自己,他的单位现在真的不缺人,但他愿意帮助自己。

    “边防证是干啥的?”

    “现在我们国内的人要想去南山的话是需要办边防证的,相当于是出入证件,只有办了边防证,才可以随意的出入南山。”洪旗解释道。

    “这样啊,这怎么弄的跟监狱一样。”

    “你可别瞎说,这是国家的政策。”

    “是是是,我不瞎说。你的意思是有了这个边防证,我就能去南山了?”

    “对。”

    “可我去南山能干点啥?”

    “这个就得看你自己了。”

    洪二林的茫然洪旗无法解答。

    洪二林的心里肯定是想要出去闯荡一番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跟自己提出那样的请求,可真要是让他独自去千里之外,他一时间又有些无所适从。

    洪旗见他犹豫了半天,提醒了一句:“你不是想挣钱吗?”

    对啊!

    洪二林一下子被点醒了,“我去南山干啥都行,只要能挣钱,反正干啥都比种地强。”

    他说出了一个真相,干啥都比种地强。

    洪二林感激道:“洪旗,谢谢你了。”

    洪旗笑了起来,“咱俩还用得着这么客气!”

    过年这段时间,何平的生活平淡而悠闲,唯一比较遗憾的是不能喝酒了,这让他在跟兄弟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洪旗在初七的时候特地来给他拜了个年,一年不见这小子成熟了不少,让一个人成熟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他一件能力所不及的事,只要他还有向上的念头,那么就一定会历练出一个出色的人。

    洪旗先是跟他汇报了一下基地现在的发展情况,鹏发蛋鸡养殖基地的二期去年年中已经建设完成,鸡苗扩充已经基本完成,现在的鹏发已经成了拥有百万只蛋鸡的超大型养殖企业。

    另外肉鸡也单独建设了一片厂房,目前养殖的主要是以本地肉鸡为主,数量在十万只,眼下一茬鸡已经出笼,效益良好。但碍于肉鸡品种不理想,现在还不适宜大规模养殖。跟华农合作的改良肉鸡的计划,还在尝试中。

    “我之前动过从国外引进肉鸡的想法,后来托人一打听,以我们的需求量,至少要花费上千万美元的外汇。我们跟香江做生意,虽然挣的是外汇,但到我们手里的却是人民币,所以引进鸡种不现实,现在只有寄希望于和华农的合作了。”

    何平说道:“肉**种这件事急不来,一年、两年要等,三年、五年我们也得等,这关系到以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哪怕是投入再多的钱也要搞出来。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

    洪旗慎重的点头,“我明白!”

    说完工作的事,洪旗跟何平聊了聊回来这段时间的感想。

    “这次回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不变,跟南山相比营城的一切似乎陷入了停滞一般,这也让我对南山的发展更加看好了。跟留在家乡的同学、朋友们比起来,我太幸运了,能有机会在走出社会时就到南山闯荡。”

    洪旗的话没全说出来,不光是营城的不变与南山的变化,跟着何平干的这几年生活上的变化更加的明显。

    从南山回来的时候他并没有特意打扮过,但他身上的装扮还是成了周围最时髦的存在,更不用说他花了几个月买来的那块腕表,被同龄人看到只有羡慕的份,顶他们不吃不喝十年的收入。

    父母过惯了苦日子,他寄回来的钱都攒下来了。他这次非常强硬的决定开春以后家里必须盖新房子,人都给家里找好了,他怕父母再次阳奉阴违,准备到时候电话遥控盖房子的进度。

    弟弟妹妹们听到盖房子是最开心的,对他们来说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一时的,但家里要盖房子却直接关乎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这段时间弟弟妹妹们嘴上挂的最多的口头禅便是“我大哥如何如何”。

    还有一件逃不脱的事就是给介绍对象的,亲戚也好、邻居也好,一窝蜂的冲向洪旗家,洪旗说不通就围攻他父母,从初二开始家里的人就没断过。

    “如果没有你前些年的刻苦学习,又哪里来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呢?这都是你努力换来的。”

    何平的话是对洪旗努力的最好肯定。

    “何平哥,后天我就准备回南山了。”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不多待几天?”

    “不放心基地那边,事太多。”

    何平突然想起来点事,“在南山那么长时间,处没处对象?”

    洪旗难为情道:“太忙了,哪有功夫啊!”

    “你少找借口,有天天在宿舍看武侠小说的功夫,你没空找对象?”

    洪旗辩解:“那不是休息时间嘛!”

    “什么休息时间,我看你就是懒。周飞那小姑娘有男朋友没?上次去我看小姑娘不错,工作努力认真,模样也挺周正的,你小子就没点想法?”

    洪旗露出羞涩的表情,“何平哥,我……我跟她不熟。”

第49章 《东爱》引来的采访

    “完犊子玩意!你是场长,你想跟她熟起来还不简单?这件事我特批你可以假公济私一下。”

    在何平的撺掇下,洪旗“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何平懒得拆穿这小子,典型的闷骚。

    跟洪旗交代了一下自己可能夏天的时候会去羊东一趟,何平便让他走了。

    也喝不成酒,留着他闹心。

    现如今韩屯的年是越过越短了,主要是大家都得上班,不像以前进入冬天就没事干了。

    前些年这个时候街面上总能看见闲来无事的街溜子,现在可不好找了。

    这天韩兆军刚回办公室就接到了电话,是之前拍《东北爱情故事》的导演打过来的,韩兆军跟她并不熟,他赶紧去找让人去找何平。

    没过一会儿何平来了。

    “嫂子,打电话啥事啊?”

    “《东北爱情故事》在国家台播出之后反响非常好,《京城日报》的记者同志联系到我希望了解一下我们这部电视剧的幕后拍摄故事。”

    “这是好事啊。”

    “关键是人家不光要采访我,还要采访辽省电视台,这部剧明面上不是人家拍的嘛!”

    “这有什么的,让他们联系辽省电视台去,这种虚名对我来说无所谓。”

    张暖欣解释道:“人家这次采访规格挺高的,《东北爱情故事》是我们国内第一部长篇电视剧,播出的反响也非常好,他们跟我说希望把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采访一遍,做个系列报道。”

    “这样啊!我是无所谓,他们要来我让人接待,多宣传宣传我们韩屯也是好事。”

    “行,那我这边先接受采访,然后我让他们再联系你。”

    “行,就这么定了。”

    《东北爱情故事》元月1号在国家台播出,以这个年代的资讯何平是不可能了解到国内观众对这部剧的观感的,他也没太在意,反正已经卖到国家台播出了,该有效果自然会有。

    今天张暖欣打来这个电话证明《东北爱情故事》的口碑应该是比较好的,要不然《京城日报》这样的重量级媒体也不会远道而来采访。

    张暖欣来电话之后不长时间,《京城日报》的电话便打到了韩屯,记者准备先到奉城采访完辽省电视台之后再到韩屯这个《东北爱情故事》的诞生地进行采访。

    正月十五,何平把京大三剑客送上火车,刘军要开学了,他们几个得提前回去。

    《京城日报》的记者在第二天到了平县,何平作为联络人去火车站接人。

    “几位记者同志辛苦了,我是何平。”

    记者们之前采访过张暖欣,从她的口中知道何平才是这部电视剧真正的幕后策划人,而且还是知名作家,所以对何平的态度非常客气。

    “辛苦何老师来接我们一趟。”

    “哪里的话,你们远道是客。来,上车。”

    今天来的记者是三人的采访组,分别是主访、记录和摄影。

    何平赶着驴车把几人接上,几位记者第一次见这样的作家。

    “何老师,您跟我们以前见过的作家不一样。”

    何平笑道:“有什么不一样的?不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吗?”

    “我们见过的作家可没有赶驴车的!”记者们哈哈笑道。

    “这可是正经的交通工具,你们这么说驴可不高兴了。”何平开玩笑道。

    何平的幽默一下子拉近了几人的距离,他们一路说说笑笑到了韩屯。

    老队长带着村委会的成员们在村口夹道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各位记者同志来到我们韩屯采访。”

    仪式虽然土气了点,但充分体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

    几位记者同志稀里糊涂的被接到了何平家,被大伙按住先灌了一顿酒。

    第二天一早,几人迷迷瞪瞪的从炕上起来,相视苦笑。

    来了还没等摸清情况呢,人先倒了。

    起来洗漱完,何平过来了。

    “几位醒了?昨天喝的怎么样?”

    “挺好挺好!”

    敢说不好吗,不好再来一顿。

    “何老师,我们今天可不能再喝酒了,还有采访任务呢。”

    “你们放心,人我都给你们叫过来了,随时都能采访。”

    记者们这才放下心,毕竟正事要紧。

    吃完早饭,何平把人都给他们拉了过来。

    “几位记者同志,之前光听说你们要采访《东北爱情故事》的幕后故事,也不知道你们具体要采访些什么,我就把相关的人都叫过来了。”

    “何老师太麻烦你们了,这……”记者们看着眼前的十多号人有点懵。

    何平给几位记者解释道:“这些都是《东北爱情故事》的剧本创作人员,我们《东爱》采用的是编剧组的形式。这两位是我们村委会的同志,这位是我们村长。”

    原来是这样,记者们弄明白眼前这些人的身份,有些犯了难,这么多人,采访谁不采访谁都不合适,总得有个主次,他们把主意打到了何平身上。

    “何老师,要不我们从您先开始吧?”

    何平无所谓,“那行,先从我开始。”

    记者们花了一会儿时间对了对采访提纲的内容,便开始了今天的采访,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何平。

    “何老师,我们听张暖欣导演说,《东北爱情故事》其实最开始是您想的一个点子。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作品也受到了广大读者们的一致认可,包括您前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认可。那您是因为怎样的契机才想到了这个点子呢?”

    “这事吧,得从我跟我们县的毛学山县长的一次聊天开始。毛县长平日里比较关心农村的发展,这几年因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原因,我们韩屯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我们在闲聊过程中说起应该把韩屯的案例让更多的人知道,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让广大群众都参与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来。那时候电视上正好在播《敌营十八年》,我一想要是拍个反应我们韩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故事应该是个不错的好点子。”

    “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其实有不少单位都自发的拍摄电视剧,只是普遍集数都很短,制作也比较粗糙。那么您是如何来实现您想象中的这部电视剧的呢?”

第50章 捧出老丈人

    “能促成这件事,主要还是靠领导和朋友们的帮助。当时想到这个点子之后,我就打算先把剧本写出来,不过我那时候正好在写另一部小说,没有时间。

    我就找到了我的朋友,就是你们眼前的这帮人。我们以前都是一个读书会的成员,大家都是因为热爱文学才走到一起的。对我的异想天开,他们并没有拒绝和排斥,相反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中来。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东爱》的剧本很快便成型了。到这个阶段,《东爱》这个点子还只是我们这帮人的自娱自乐。

    直到我找上毛县长,我说我写了一部反映我们韩屯在改革开放中努力拼搏的剧本,想要拍成电视剧,你给想想办法。

    我跟毛县长比较熟,所以说话也没那么客气。毛县长对改革开放一直是持坚定的支持态度的,他看了我们写的剧本二话没说便找到了上级领导。

    经过上级领导的沟通,我们和辽省电视台达成了合作,由辽省电视台来组织这次拍摄。不过碍于辽省电视台没有制作长篇电视剧的经验,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主导人。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我的朋友——李拓和他的妻子张暖欣。你们都是京城的,应该熟悉拓爷。他这人朋友遍天下,我是其中之一。我给拓爷打电话,拓爷二话没说带着嫂子和摄影机千里迢迢的就跑到了东北。

    ……”

    何平对着记者们一通白话,他今天接受采访的主要目的还是引出老丈人。

    果不其然,记者们在跟何平聊完之后就对毛学山产生了兴趣,想要采访一下他。

    不过毛学山今天没过来,他事情比较多,何平赶紧去给县政|府打电话,这次可是老丈人露脸的好机会。

    采访先让老队长顶上,后面还有剧创小组的成员们,够这帮记者忙活一天的了。

    毛学山是晚上下班之后到的,对于女婿给他创造的这个机会,他本人也很重视。

    对外接受采访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加成效果的,尤其是面对采访和镜头能够对答如流甚至引导内容的时候。

    毛学山的采访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就结束了,他带着亲切的笑容跟记者们道别,何平送他出来,他握住了何平的手。

    “何平,今天辛苦你了。”

    老丈人的感谢比较含蓄,但何平接收到了。

    送走毛学山,老队长和剧创小组们也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和何平告别。

    记者们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有些劳累,在何平安排的房间里睡下了,他们明天还有采访任务。

    第二天记者们先是来到了《家慧》剧组的拍摄地进行采访。

    昨天他们在闲聊之中听说了在《东北爱情故事》拍摄完毕之后,国家电视台的第一部长篇电视剧《家慧》也选择了在韩屯取景,这让他们来了兴趣。尤其是听说这部电视剧还有根据何平的小说《家慧》改编的之后。

    一个小小的东北山村竟然同时容纳两部电视剧的拍摄,这不得不让他们对韩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京城日报》的记者们来剧组采访,剧组的工作人员很高兴,离家好几个月突然见到京城的老乡,他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没少说韩屯的好话。

    从《家慧》剧组来到韩屯之后,剧组没少受到韩屯的照顾,大家都念着好。

    “《家慧》的原著就是何老师,他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上一部改编作品是谢晋导演执导的《牧马人》,风靡全中国。我们不奢望能够达到那样的程度,只希望拍出来的东西不要辱没了何老师的原著就好。如果能够得到何老师的认可,那就更好了。”

    “这次我们《家慧》的拍摄任务是非常重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但拍到现在四个多月,还是非常顺利,这离不开何老师和韩屯上上下下对我们剧组的大力支持,我特别感谢他们。”

    张少林对着采访的记者说。

    “我这次能够出演《家慧》多亏了何老师的推荐,之前《牧马人》的试镜就是何老师选中的我,这次能够再次出演何老师的作品我感觉特别荣幸,希望我出演的家慧能够获得何老师和广大读者以及观众的认可。”

    再次出演何平作品的丛珊也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又一天的采访结束,但记者们对何平和韩屯的兴趣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浓厚了。

    一个著作颇丰的作家折腾起影视作品,而且还非常成功,这样的跨界不是没有,只是以前从来都是作家被动的等待电影厂和导演们的挖掘,像何平这样主动攒起一部电视剧的着实罕见。

    韩屯就更让他们感兴趣了,三个记者最年轻的今年也三十五岁了。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年轻的时候还插过队,对农村的生活可以说了如指掌,可眼前的韩屯完全颠覆了他们印象中的农村。

    家家户户盖的都是砖石结构的新房子,铮明瓦亮;村里的道路被石灰土覆盖,井井有条;村子中央一个足球场大的活动广场,完全不输给城市的广场,连运动器械都应有尽有。

    更别说村里为了吸引人才盖的人才宿舍,还有那连绵的养殖场。

    大家说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不正是眼前的场景吗?

    几位记者看的心潮澎湃,几人一致认为应该将这次采访的重点由《东北爱情故事》转移到韩屯的发展上。

    由对《东北爱情故事》的采访引出韩屯这个走在改革开放潮头的弄潮儿,这样的报道一定会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

    于是,原定三天的采访计划被记者们延长到了一个星期。

    记者们提出了深入采访的要求,何平求之不得,本以为能借点《东北爱情故事》的东风。

    记者们一说他们的想法,何平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宣传韩屯的好机会。

    一个星期时间,何平安排村里干部们带着记者们走遍了韩屯的每一寸土地,包括临近的几个村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第51章 报道潮

    《京城日报》的记者们走了,带着他们辛苦工作了一个星期的素材。

    《家慧》在韩屯的拍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接下来的戏份将转战到京城,何平特意在临行前请剧组的主创人员们一起吃了一顿饭。

    丛珊有些羞涩的上来给何平敬酒,“何老师,谢谢您的赏识,让我有机会出演《牧马人》和《家慧》两部作品。”

    小姑娘一口把杯中的酒闷了,何平有些不好意思,他手里端着的是一杯茶。

    “都是缘分,以后你还是要好好拍戏,不要辜负了这么好的机会。”

    “我知道,谢谢何老师。”

    丛珊走后,陈宝国也端着酒杯过来敬酒。

    “何老师,我也敬您一杯酒。出演《家慧》的男主角对我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出演您的作品,如果是《福贵》那就更好了。”

    《福贵》这部小说的剧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男人的苦难史诗”,这样的作品不光演起来过瘾,拿奖的机会也非常高,所以这帮男演员垂涎若渴。

    “谢谢。宝国你的演技非常出色,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肯定要合作一下。”

    陈宝国顺杆爬,“那我可求之不得,我们说好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跟您合作一次。”

    “一定一定。”

    张少林这个导演是最后一个跟何平敬酒的人,“何老师,这次《家慧》的拍摄真是多亏你给提供的帮助了。”

    “大家都是朋友,你这话就客套了。”何平佯装不高兴。

    张少林改口道:“是是,是我见外了。以后你去京城一定要支会一声,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放心吧,去了京城我肯定上你那蹭饭去。”

    《家慧》剧组走了,韩屯的热闹却丝毫没有减少。

    随着韩屯的名声越来越大,这里又出现了前来务工的人。

    不是平日里那些周围村子的人,而是营城周边,甚至是北边龙江省的农村人。

    韩屯的生活标准越来越高,带动了周围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外来人口。

    《京城日报》的记者们走后不久,关于《东北爱情故事》和韩屯的报道便见诸报端,在京城地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韩屯这个小小的东北村庄的名字被广大的京城地区百姓所熟知,当然也包括了毛学山这个力主改革的改革派官员。

    让何平没想到的是《京城日报》的报道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平县和韩屯陆续接到了全国上下十多家媒体的采访邀请。

    这其中不乏重量级的报纸,比如说由南方报业主办的《南方周末》,今年刚刚创刊,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

    《京城日报》关于韩屯的报道让他们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们需要的素材嘛!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韩屯上下接待了十多拨媒体记者,老队长感觉自己已经把一辈子的话都说完了,现在出门看见人都懒得张口,就打个手势。

    这次的报道潮受益最大的除了韩屯,还有何平的老丈人毛学山,在何平的推波助澜下老丈人这回算是露了个大脸。

    连地委的虞书记都调侃毛学山,“你小子这回出大名了,京城和省里的领导都知道咱们营城有个改革干将了!”

    毛学山初时有些忐忑,但后来也慢慢适应了,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而这次密集的报道潮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东北爱情故事》的成本收回来了。

    托了这些报纸的福,全国上下的电视台都知道了《东北爱情故事》拍摄的幕后过程,这样一部紧跟时代脉搏、内容过硬的电视剧怎么能不引进呢。

    一时之间,辽省电视台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全是各地电视台来求购《东爱》的电话。

    辽省电视台的楚副台长专门给何平打了个电话报告这个好消息,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催促着何平赶紧鼓捣《东北爱情故事》的第二部。

    这帮货还真是见钱眼开,一看电视剧卖钱了立刻催着拍戏。

    “剧本已经在弄了,过段时间弄好我联系台里。”

    “这事可全靠何老师您张罗了。”

    “楚台长您客气,这都是我们双方互相配合的事。”

    “行,我听您的好消息。”

    《东爱》的意外热销让何平心里敞亮了不少,他鼓捣《东爱》毕竟是花村里的钱,虽然没打算挣过钱,但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老丈人的形象树立起来了,韩屯的名声出去了,两全其美。

    老队长得知各地电视台求购《东爱》的消息也很高兴,本来还以为是赔本买卖,现在本居然回来了。

    “还等啥呢,赶紧拍第二部,全国的老百姓还等着看咱韩屯呢。”

    该说不说,现在老队长的觉悟那是相当的高,这属于典型的牛逼吹多了的后遗症之一,自己都信了。

    老头儿这一个月见了十几拨记者,虽说话说的多的都有点自闭了,但心气儿高了。

    咱韩屯,数全国那也是独一份儿啊!

    对于老队长这种穷人乍富的嘚瑟劲,何平不得不打击一下:“这也开春了,《东爱》第二部要开拍、酒店也得建、市场商铺也不能落下,村里钱还够不?实在不行省着点花,别花冒了。”

    老队长脸上的褶子瞬间就没了,说啥都行,就是不能提花钱,一提花钱老头儿现在都有应激反应了。

    这些天光是接待这帮记者们就没少花钱,人家手里攥着笔杆子,这要是不侍候好了怎么能行。

    老队长想到村里账上的钱马上就要像流水一样的花出去,就心疼的无法呼吸。

    造孽啊!

    这钱咋挣的越多,花的越快呢?

    老队长的眼光落在了何平的身上,都是这个瘪犊子,没有他哪能花这么多钱。

    何平一见老队长的眼神不怀好意的盯着他,就知道老头儿心里准没憋着好屁。

    “看我|干啥?你要不想花钱,那可以不干嘛!也没人逼你。”

    老队长瞪着他,咬牙道:“淦!”

    何平怀疑这老头儿在骂他,但是没有证据。

第52章 宋老六吃了花生米

    84年的开春,韩屯比往年更加忙碌了。

    不光是场子的运转,还有村里的基建工程也开工了。

    刘四叔这个包工头又来大活儿了,去年一直在说的酒店、市场和商铺这回一起建设,总投资超过二百万,在平县这种地方除了大型国营工厂之外,这绝对是头一份儿了。

    以刘四叔的实力当然接不下这个活,他接的只是村口的商铺和市场,酒店这种比较复杂的工程,村里找的是营城第二建筑公司。

    不是村里不想找县里的建筑队,只是县里的建筑队没干过酒店,这也正好给了来韩屯附近务工的外乡人们一个就业机会。

    一下子上马这几个项目,村里的场面自然热火朝天,顺便也带动了村口的集市。

    这帮人被赶到了更远的地方,但生意更好了。大伙也都盼着这市场和商铺落成的一天,因为大家都听说了,韩屯的市场和商铺盖起来之后可都是免费给大伙使用的,只需要交点管理费就可以了。

    活了一辈子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好事,大家伙眼巴巴的盼着赶紧盖完,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村里的热闹跟何平无关,他又搬回了公社,现在得叫镇上了,还是这里清净。

    前两天王抚大姐来电话,《许三观》会发表在4月的《人民文学》上。

    想想自己这两三年也算是笔耕不辍了,从《福贵》开始,除了《吕得水》是中篇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长篇小说。

    这个码字效率,绝对会让那些动不动就断更、请假的孙贼羞愧到无地自容。

    这几部作品写下来,他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着实有了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但问题是脑子里也有种空荡荡的感觉。

    还是歇一段时间吧!

    何平在心里给自己放了假,这段时间他准备督促着剧创小组把《东爱》第二部的剧本给写出来。

    何平重新回到镇上,他家的小院里再次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剧创小组的成员们现在早已经把何平家当成了自己家,经常会在厢房里留宿,几个人聚在一起彻夜长谈。

    何平有时候都佩服这帮货的精力,以前读书会的时候一个个都蔫不登儿的,现在却是生龙活虎。

    尤其是李峰,何平托老丈人把这货调到了宣传部,级别小提了一下,小身板儿立刻抖起来了,走路不费劲了,上楼也不喘了,跟刘爱霞也敢叫嚣了。

    “撒开,这活儿是你们女人该干的吗?这灰多大呀?”李峰一把夺过刘爱霞手里的笤帚说道。

    身边几个朋友鄙视、嘲讽,婚恋市场就是被这种毫无底线的人破坏的。

    把厢房收拾干净之后,朋友们告别,今天是周日,大家准备出去浪一下。

    这种事跟何平没关系,他一个已婚人士,早已斩断尘缘。

    朋友们走了,何平安逸的瘫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小说。

    这时外面响起了摩托车的声音。

    没过一会儿,韩兆社从外面走进来。

    “你今天怎么想着过来了?”

    “何平哥,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韩兆社眉飞色舞道。

    “你能有什么好消息,文芝怀孕了?”何平调侃道。

    “我跟你说正经事呢。”韩兆社郁闷的说道。

    “那就赶紧说。”

    韩兆社自讨没趣,说道:“柯寨宋老六让公安给逮起来了。”

    何平自顾自的看着书,“逮起来就逮起来呗,又不是没逮过。”

    韩兆社道:“这次不一样,他是因为严d让人给逮起来的。”

    何平这才来了兴趣,“真的?”

    “当然是真的,就今天上午的事,听说是县里指标不够了,把他给翻了出来。”

    “什么指不指标的,别瞎说。”何平瞪了他一眼。

    “宋老六算不上恶贯满盈,但也算是死有余辜,赌这种东西破家灭门,他的报应到了。”何平评价道。

    “谁说不是,这老瘪犊子这两年挺猖狂的,活该!”韩兆社骂了一句。

    “估计不能轻判啊!”何平想到严d时候的种种案例感叹道,乱世用重典,国家的措施有时候你很难用一时的得失去判断,但从长远看这种行动的利是大于弊的,唯一可惜的是那些冤假错案。

    果不其然,韩兆社来报信半个月之后,宋老六被枪决的消息传出来。

    何平听了都有些佩服这时候政府的执行力,但却丝毫没有对宋老六的怜悯之心,对此他只想说一句,老六哥哥值得一颗花生米。

    自83年下半年开始的这股浪潮,终于用半年的时候吹到了平县,国家的意志不容挑衅,很大一部分社会上的蛇虫鼠蚁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剩下一些漏网之鱼都蛰伏了起来。

    这件事最大的好处就是社会上的风气为之一清,海晏河清,为政策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土壤。

    最好的例子就是何平骑自行车出门不怕丢了。

    他把自行车停在金坷垃的大门口,跟门卫打了个招呼进了厂。

    郭教授正和县里建筑队的工长讨论厂房的建筑问题,见何平来了跟他打了个招呼。

    “何平来了!”

    “来了,郭教授。怎么样,挺顺利的吧?”

    开春以来,不光村里要搞建设,饲料厂也开始了扩张。去年一年时间,厂里的产能已经提到了百分之百,但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于是郭教授和何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去年金坷垃创造的所有利润全部投入到下一步的扩张中,不光如此,金坷垃还向何平拆借了一百万元的建设资金。

    这次扩张之后,金坷垃的产能将提升到10万吨。

    一年时间整整二十倍的差距,这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郭教授在综合了厂里销售部门给出的调查数据之后得出的结论。

    饲料行业即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金坷垃必须要赶上这班车。

    尤其是,金坷垃前期的广告策略非常成功,现阶段省内老百姓对于金坷垃的品牌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金坷垃现在差的不是销售,而是生产,只要他们能生产的出来饲料,有多少卖多少。

第53章 査海生辞职

    之前积累下来的广告效应彻底释放,金坷垃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何平跟郭教授聊了一会便回家了,在南山研究了半年的汪石也传来了好消息,商贸公司终于注册成功了。

    历史的惯性如此强大,商贸公司的名字还是叫完科。

    在的公司里汪石以500万资金和管理入股60%,何平500万资金持股40%,这是两人之前说好的。

    入股完科,算是何平下的一步闲棋。

    股份的多少不是他纠结的,对于汪石的人品他是信得过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汪石在商誉方面都是有口皆碑。

    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带领完科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龙头,不仅仅是有关系就能办得到的。

    汪石无比庆幸能够遇到像何平这样好说话的财务投资人,更何况何平又是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支撑他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累积,所以他心中充满了对何平的感激和敬重。

    汪石打来电话郑重的邀请何平参加完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开业仪式,被何平婉拒了。

    “开业仪式这种事,有你这个大老板在就可以了。下半年我可能会去一趟羊东,到时候再去你那里看看。”

    “既然如此,那我就扫榻以待。”

    完科的开业可以说是南山私企在国内市场纵横捭阖的一个开端,但它真正走入战场还是在几年之后的资本市场,这个时候的完科还只是一个襁褓里的婴孩。

    让汪石带着它慢慢发育好了。

    时间进入五月,春暖花开。

    傍晚时分,镇上的单位早早都关了门,街上不少人出来买菜。

    何平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十几号人正在院子里烤肉。

    自制的铁炉子里木炭被引燃,一串串串好的肉串放到上面,没一会儿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何平手持肉串不辞辛苦的烤着肉,刚烤好几串瞬间就被一旁嗷嗷待哺的肉食动物们消灭殆尽,渣渣都没留下。

    “都慢点吃,真是饿死鬼投胎。”何平骂了一句。

    享受着实惠的朋友们丝毫不介意何平口头上占点便宜,他们才是真正占到“口头”便宜的。

    “紧烤不够慢吃的。老何同志,你得加把劲儿啊!同志们今天晚上能不能吃饱可全看你这双手了。”刘爱霞调侃道。

    何平瞪了她一眼,“光吃不干活,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

    刘爱霞丝毫不生气,“我胖怎么了,这是生活富裕的象征。我胖我骄傲,我这是响应d和国家的号召。”

    何平看着恬不知耻的刘爱霞,还有她身后那一双双冒着蓝光的眼睛,心中不禁后悔。

    大意了!

    早知道这帮瘪犊子这么能造,说啥也不能揽这活啊!

    要是照这么个烤法烤下去,自己今晚非得累死不可。

    想到这里,他便嚷嚷道:“不烤了,不烤了,你们谁愿意烤谁烤去。”

    众人一见何平要撂挑子,刚才那股肆无忌惮的劲头立刻没了。

    “别啊,老何同志。这烧烤离了谁也不能离了你啊!你看你是渴了还是饿了?我们立刻给你张罗。”

    “那个谁,赶紧给老何同志拿个板凳来,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呢?”

    何平看着这帮阿谀奉承的货,为了吃顿烧烤,脸都不要了。

    算了,看你们这么识相,勉为其难的帮你们再烤点吧。

    作为一个受东北烧烤熏陶几十年的过来人,何平的烧烤手艺可是受到了在场所有人一致认可的。

    从何平给他们弄出第一顿纯正的“东北烧烤”之后,每到春夏之际,何平家便成了这帮货“烧烤聚会”的地点。

    何平也光荣的成了一位“烤串师傅”,合格的工具人。

    众人前呼后拥的伺候着,把何平架在烧烤炉前,他只能认命的当起了工具人,同时眼神暗戳戳的在人群中寻摸着。

    这个工具人何平当了三四年了,也有点当够了,得找个接班人。

    “霞,你尝尝这个牛板筋,可劲道了,我特意让老何给你烤的。”

    李峰一脸谄笑的向女朋友献殷勤,那副贱嗖嗖的表情让何平都想上去给他两脚。

    何平决定了,这事以后就交给李峰了。

    正当众人在何平家院子里美滋滋的品尝着烧烤的时候,一个身材单薄的年轻人拖着几大包的行李敲响了何平家的院门。

    “谁啊?”一位朋友前去开门。

    打开门后,看见门外的年轻人,他一脸惊喜。

    “海生?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査海生,他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紧帮我拿一下,可累死我了。”

    朋友立刻接过査海生的行李,还不忘回头对院子里的人喊道:“你们看看谁来了?”

    大家闻声看过去,都很惊喜。

    “海生!”

    “是海生啊!”

    査海生去年冬天来平县待了半个冬天,跟大家混的非常熟,感情也很好,大家看见他异常的高兴。

    众人热情的帮査海生把行李都放到屋里之后,纷纷问道:“海生,你怎么跑过来了?”

    何平看到査海生的第一眼就想到了冬天的时候査海生对他说的话,这货不会真的辞了工作吧?

    査海生见到老朋友们也很高兴,被众人团团围住他也没有任何拘谨。

    “我把工作辞了,准备来何老师这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工作辞了?”众人一听査海生的话立刻惊呼出声。

    査海生可是京大的高材生,这个年代妥妥的天子骄子、国家栋梁,毕业之后进的也是正儿八经的机关单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可他居然这么轻描淡写的就把工作辞了,众人一时之间惊讶到失语。

    何平一听,这事恐怕还真跟自己脱不了干系。

    果然,査海生开口对他说道:“何老师,你的话我回去仔细想过了。我的人生绝不是为了工作而存在的,无论是学历也好、工作也好,只是我人生中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我为了工作把生活弄的一团糟,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所以我决定辞职了,反正现在《英雄志》的稿费足够我生活,那我为什么不选择一种更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何平看着査海生,他对自己说话的时候眼神里是有光的。

    何平知道,他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第54章 作家村的概念

    “海生,你可得想好啊!”

    “是啊海生,你京大毕业,以后在单位就算再混的再差,那也得是局级干部啊!”

    “你跟家里人商量没有?还是得好好斟酌一下……”

    众人七嘴八舌的围着査海生,都在劝査海生不要轻易辞职。

    査海生明白众人的反对是对他的关心,他面上带着柔和的笑容,洒脱的说道:“晚了,我辞职手续都办好了,这次我是真的想的非常清楚了才辞职的,多谢大家的关心。”

    众人见査海生心意已决,而且木已成舟,劝阻的话便不再说了。

    一瓶二锅头塞到査海生手里,是何平干的,査海生的到来让何平心中的想法更坚定了一些。

    “工作有工作的好处,辞职也有辞职的好处。今天海生既然来了,咱们就别管那么多,先来祝贺海生从今以后脱离凡俗杂物,可以专心写作。”

    “说得对,咱们文学青年就得自由自在。整天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能写出什么有文采的好东西来?”

    何平话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以前大家都不觉得,可自从写剧本之后,大家发现只有在何平家他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心无旁骛的搞创作。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里,就算是无所事事,也很难能够静下心来。

    査海生脸上的笑容更盛,朋友们的支持更让他心里愉快,拧开二锅头,闷了一大口。

    “痛快!”

    査海生的到来让众人有了新话题,都是围绕着他的。

    “海生,那你过来了,《英雄志》的小说怎么办?你和老骆、刘军儿不一起写吗,现在分开了咋办?”

    査海生说道:“刘军还没毕业,老骆舍不得他的工作。我们仨现在只能写信沟通,我先在何老师这落脚,我打算等以后条件好了我再慢慢把他们劝过来。”

    看样子査海生是真打算在这里常驻了,连两个搭档都想劝过来。

    营城是辽省沿着渤海湾的几座城市之一,这边的气候还是非常不错的,冬暖夏凉。

    査海生也是看中了这点,所以才会跑过来落脚。

    “何老师,我打算在这里盖间像你这样的小院你觉得怎么样?”

    “真要在这常住?”

    “当然是真的,我工作都辞了。”

    何平想了想说道:“你没有平县的户口,要是盖房子得想点办法,这事交给我了。”

    査海生高兴道:“我就知道这事问你准没错,那我可就要麻烦你了。”

    “客气啥,也不是啥大事。”

    众人见査海生真打算在平县落户,开始给他建言献策。

    “海生,我觉得咱们镇上就不错。”

    “我觉得还是韩屯好。”

    “好啥好,论方便肯定是县里。”

    査海生说道:“我打算跟何老师做邻居,这样到时候大家来我家也方便。”

    众人一听纷纷叫好,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又多了个蹭饭,不是,是搞创作的地方。

    这天晚上,査海生是在何平家住的,这也是他毕业之后为数不多睡得极为香甜的夜晚之一。

    第二天,何平找上了老丈人。

    “啥事?”

    “您说我给咱们平县搞个‘作家村’怎么样?”

    “作家村?”毛学山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概念。

    “说白了,就是个大一点的文学沙龙。只不过这个沙龙的范围变成了一个村,几十户人家都是从事文学创作的。”

    毛学山听完觉得有点意思,不过他还是想不明白建这东西有什么好处。

    “要说好处嘛,明面上的还真不多。这种东西更多的是一个噱头,增加一些当地的人文气息,不过潜移默化之下的好处还是有的。我给您举个例子,您说如果岳阳楼如果没有王勃那篇文章的话,会如此名垂千古吗?”

    毛学山一下子就明白了何平的用意,从古至今有多少地方因为文人雅士一句诗词、一篇文章就能够名扬天下。

    何平口中的‘作家村’只要能够建起来,吸引到一些有实力的作家来此,那么就一定会产生这样的作用。

    别管大家是有心还是无意,但你住的地方,肯定是创作的时候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到时候平县的名字不仅仅会在报纸上出现,也会在小说、诗歌里出现。

    仓廪足而知礼仪,平县有韩屯的带动,近两年已经开始慢慢有所发展,如果再加上这种人文气息的加持,享誉国内将会是指日可待的事。

    毛学山思考片刻后,又站起了身,抽了支烟。

    他还在想,这件事的可操作性。

    何平慢悠悠的开口道:“经济和文化是一对双生子,只有繁荣的经济才能带来璀璨的文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平县要发展经济,更要注重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再好,我们也只是一个县城,但文化产业做的好就不一样了,到时候我们可就是文化名城了。”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

    毛学山反复咀嚼着女婿口中说出来的这四个字,心中仿佛被点亮了一盏灯。

    是啊,干得好不如夸的好,有什么能比文人墨客的笔墨更加增光添彩?

    毛学山在这一刻心中膨胀出无比的野心,他要让平县在自己的任上变成一座东北知名、甚至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名城。

    他思考了一下,这一年来何平做的种种事,隐约发现一条脉络,这小子的布局竟如此之深?

    “其实你心里早就想好了吧?”毛学山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

    何平谦逊的一笑,“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接着何平开始将自己心中的规划娓娓道来。

    “其实从一开始我做《东北爱情故事》的时候就在想,要怎样做才能把这件事对韩屯、对平县、对您、对我自己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我觉得应该做品牌,把《东北爱情故事》做成一个系列电视剧,成为国内观众们每年都会期待的一道地道的东北菜。

    后来《家慧》的改编让我的思路更深了一些,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影视拍摄这个东西再做深入一些呢?比如说建个影视城。当然了,受限于我们平县里条件,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农村戏开始。”

    何平说了几句有点口干,喝了一口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09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乡村文艺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坐望敬亭所写的《重生乡村文艺生活》为转载作品,重生乡村文艺生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乡村文艺生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乡村文艺生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乡村文艺生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介绍:
落个水都能穿越,何平一脸懵逼看着两间小土房和捡来的大儿子。1979年?就是那个开启大时代的1979年吗?幸好随身带了个手机,没事写写书、养养娃、带领村民养养鸡,小日子过得也挺好的。有人要改编我的书?这个我熟啊,我来给你改。老板你就说吧,是想拍成电影还是电视剧,要不评书也行。嗳!别走啊老板。这是一个中年油腻男在波涛汹涌的大时代潮头浪遏飞舟的故事。重生乡村文艺生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乡村文艺生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乡村文艺生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