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梦回大明春TXT下载梦回大明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梦回大明春全文阅读

作者:王梓钧     梦回大明春txt下载     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71【执敌酋问罪于君前】

    数百年后,巴里坤湖的面积只剩112平方公里。

    而在明代,巴里坤湖足有五百多平方公里,汉唐时期更是有八百多平方公里!因此在《后汉书》当中,它被称为“海”,蒲类海。

    小列秃的牧场,距离天山山口足有百余里,等阿歹卜六带着骑兵赶到,估计这一仗早就打完了。

    好巧不巧,他们在行军途中,遭遇之前溃逃的吐鲁番骑兵。

    有四千多骑兵,不听满速儿召唤,只顾着闷头往草原深处逃跑。在确定安全之后,这些骑兵开始抱团集结,却又不敢回去面对王渊的部队。

    更北边,属于瓦剌本部,廋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同样不敢去摸老虎屁股。

    而东边,又是蒙古小王子的地盘,是如今草原上的霸主。因为信仰差异,这些骑兵不敢去投靠,那就只能往西了,按照原定计划去捅小列秃部的老窝。

    他们休整一番,恢复战马体力,然后由火者马合木带队,直接杀向巴里坤湖——抢牧场、抢人口、抢粮食。

    兴冲冲跑去帮王渊打满速儿的小列秃部,半路上跟这四千骑兵撞个正着。

    战况非常尴尬。

    双方兵力虽然相差不远,小列秃部却被冲溃了,被吐鲁番余孽一路追杀回老家……那糟糕的战斗力,简直感人肺腑。

    历史上,吐鲁番出现严重内讧,国力不断被削弱,都还能打得小列秃部放弃草场。只能逃到西边寄人篱下,成为别人的附属部落,蛰伏上百年才能东山再起,最后发展成为要跟康熙平分天下的准格尔部。

    如今的小列秃,一言难尽啊,竟被四千吐鲁番残兵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

    满速儿则没有自己部下那么威风,他追王渊就逃,他逃王渊就追。

    王渊手下虽然大部分是杂骑,但士气却越打越高昂,因为他们兵多且是猎人。

    满速儿的部队则士气直线下降,他们老窝陷落被迫北迁,又遭伏击损失惨重,现在还被追兵戏耍,又因信仰差异无法投靠任何人。只要被王渊黏住不放,迟早也是死路一条,可王渊竟然不给他们拼命的机会!

    从中午一直追追逃逃到傍晚,人累了,马也累了。

    王渊见满速儿再次停止,也笑着让部队停止追击,并且下马暂时休息,只是不敢摘掉马具。

    “速檀,咱们降了吧。”一个领主说。

    满速儿的亲卫头领也说:“速檀,咱们已经失去了妇女和孩童,也没了粮食和牲畜。如果后面没有追兵,自然可以在草原上抢,但现在这样根本抢不到啊!速檀,降了吧。”

    “速檀,投降吧。”越来越多的人表达意见。

    满速儿大怒:“我们在哈密杀了多少人,我们跟他们信仰不同,投降之后能够活命吗?”

    亲卫头领指着远处:“牙木兰和他麾下的骑兵,不也是投降过去的吗?”

    满速儿下意识举起弯刀,却又缓缓放下,心灰意冷道:“若我不投降,你们是不是会斩下我的头颅,拿到汉人将军那里去请功?”

    无人应答,但个个手握弯刀。

    满速儿深吸一口气:“我不会投降,但我也无法逼着你们打仗。你,过去跟汉人将军说,我满速儿就算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如果他是个勇士,就出来跟我单挑。我赢了,就放我们离开;我输了,你们就去投降!”

    被满速儿点名的亲卫,立即骑马朝王渊那边奔去,并且在半路上丢掉兵器表示自己没有敌意。

    “满速儿想说什么?”王渊笑问。

    那亲卫说:“速檀想跟将军决斗,若速檀输了,便率部投降。”

    “王总制,万万不可!”

    此话一经翻译,众人纷纷劝阻。

    朱当沍说:“王学士,咱们掌握着优势,何必理会此等言语。再追杀他半夜,吐鲁番蛮夷必定崩溃!”

    王渊翻身上马,悠悠说道:“我想生擒此人。灭夷国,执敌酋,献俘于阙下,问罪于君前!”

    这话说得汉人们个个热血沸腾,却依旧表示反对,因为没必要前去冒险。

    王渊却执意如此,众人拦都拦不住。

    朱当沍敬服王渊的豪气,主动说道:“小王为王学士牵马。”

    王渊没有拒绝。

    夕阳斜下,坠于天山。

    西边的天空披着晚霞,草原也被映成一片金红色。大明的藩王牵执缰绳,伴随王渊缓缓走向敌方,人和马的影子在草地上拉得老长。

    满速儿冷冷一笑,也骑着马儿缓步前进。他在数十步外停下,用弯刀指着王渊说:“果然有胆量,你是一个勇士,居然敢接受我的挑战。来吧,明国的勇士,让我们用刀剑决定生死!”

    王渊根本听不懂对方说啥,他取下犀照弓,将其扔到地上,又举起手中的长刀。

    满速儿看懂了,也扔掉自己的弓箭。

    朱当沍奔回阵中,一旦发生意外,就立即带兵冲出去。

    “哒哒哒哒!”

    战马开始奔跑,越跑越快,交错而过,双方同时举刀。

    “当!”

    龙雀刀与弯刀撞到一起,随即各自分开。

    王渊勒马减速,调转马头,笑道:“刀不错。”

    满速儿的右手在颤抖,王渊出刀实在太快,他只能用刀去格挡。可兵器相接之下,即便已经朝侧方泄力,依旧让满速儿差点握不稳弯刀。

    “喝!”

    满速儿趴伏在马背上,再次选择冲锋。

    双马即将交错之时,满速儿突然翻身,大半个身体居然藏进马下,伸臂挥刀去砍王渊的小腿。

    王渊也飞快前扑,右腿收回,整个人趴在马背上,只有左脚还踩着马镫。

    刷!

    锋利的弯刀划断马镫革带,割破王渊的裤腿,拉出一条血痕。

    若王渊的反应稍慢些,右腿就直接废了。

    好险,王渊惊出一身冷汗,再次回马望向对方。

    满速儿的弯刀,已经掉到草地上。就在他割伤王渊小腿时,龙雀刀也划了过去,斩断了满速儿的右手拇指。

    王渊本来想砍断他整只手,可仓促之下,未能建全功,只削掉一个指头而已。

    满速儿缓缓抬起右手,看着那鲜血与残缺,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勇士失去了右手拇指,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哈!”

    满速儿赤手空拳,再度冲锋。两马即将交错时,他突然闭上双眼,只能对方的长刀砍来。

    刀没来,头还在。

    满速儿感觉腾云驾雾,突然就飞起来,却是被王渊抓住衣领,直接将他从马背上提起。

    王渊拎小鸡一般,拎着满速儿奔向敌阵:“你们苏丹已经被俘,还不速速投降?”

    将近三千吐鲁番骑兵,齐刷刷扔掉兵器,接着全体下马,朝王渊匍匐跪拜。

    夕阳下,王渊拎着满速儿,骑马奔回本阵,晚霞在他身上镀满一层金色光辉,仿佛是来自天庭的无敌战神。

    两千多汉骑齐声大呼:“大明万胜,将军万胜!”

    那些蒙古杂骑,也跟着一起呼喊,看向王渊的眼神带着莫名敬畏。

    “杀死我,快杀死我!”满速儿一心求死。

    “聒噪!”

    王渊将这家伙扔到地上,下令说:“把他捆起来,嘴也塞住,防止他自杀。”

272【西域来朝】

    小列秃部的首领阿歹卜六死了,被四千吐鲁番余孽,阵斩于巴里坤湖畔!

    翁高查带着小列秃残部,前去投奔叔爷孛罗罕——两部挨得很近,都围绕着巴里坤湖放牧。

    孛罗汗立即召集勇士,与翁高查一起杀回去。

    吐鲁番余孽顶不住了,毕竟他们连番征战,从前一天上午(被李应伏击),一直打到第二天凌晨,中途只休整了两三个时辰。就算人扛得住,战马也扛不住,被孛罗汗和翁高查轻松夜袭得手。

    那四千吐鲁番骑兵,一些被当场砍死,一些被俘虏做奴隶,只剩数百骑逃向更西边。

    当孛罗汗和翁高查二人,亲自来到哈密见王渊时,王二郎被这个消息搞得差点笑出声来——哈密北方无忧矣,小列秃部受此重创,今后几十年都只能依附于大明。

    接下来就是分赃……嗯,论功行赏!

    王渊出尔反尔,只允许亦卜次部在西海(青海东部和北部地区)放牧。至于卜儿孩部,被王渊扔去仰吉八里、委鲁母,还说那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仰吉八里更是西域数一数二的大城。

    真实目的,是不想让这两个鄂尔多斯蒙古部落,在青海连成一片,否则数十年后必然威胁甘肃。

    王渊把他们一个扔在青海,一个扔在北疆,中间隔着三四千里,想要联合搞事儿纯属扯淡。

    亦卜次和卜儿孩还不能说什么,因为王渊赏赐他们的都是好地方!

    小列秃部落,分到一些俘虏和财货,同时承诺恢复茶马贸易,让这些倒霉蛋今后也能吃上茶叶。对游牧民族来说,茶叶非常重要,能直接提高平均寿命。

    关西七卫,也分到一些战利品,其中包括俘虏来的人口。他们得到的最大好处,便是吐鲁番被灭了,今后不会每年都遭受劫掠。

    牙木兰及归降部众,分得柳城诸城作为属地。王渊打算设立柳城卫,让牙木兰担任柳城卫都督。

    至于吐鲁番和火州诸城,那是王渊留给归善王朱当沍的。

    这些,都是王渊擅自作出,等不及朝廷的正式封赏。

    除了大明、亦卜次和卜儿孩,其他势力全都属于输家。吐鲁番和关西之地损失惨重,人口锐减,百业凋零,今年的生产无法保障,小列秃部更是惨得欲哭无泪。

    王渊只能一边请求朝廷赈济,一边用抢来的金银,向晋商购买粮食等物资。

    这天,王渊正享受着香香的按摩,突然接到禀报:“王总制,叶尔羌汗派使者来见!”

    “带他们进来。”王渊说。

    使节团有十多人,为首者直接匍匐跪地:“叶儿羌汗国火者扎默剌,拜见大明将军阁下。”

    王渊说:“起来吧,叶尔羌汗为何派你等前来?”

    扎默剌说:“我主赛依德,听闻吐鲁番之地重归大明统治,请求大明皇帝册封,今后永世为大明藩国,年年向天朝进行朝贡!”

    什么册封,什么藩国,都是扯淡,只有“朝贡”是真的。

    所谓朝贡,便是贸易。

    王渊笑道:“满速儿是赛依德的亲兄弟,现在我生擒的满速儿,赛依德不来找我报仇吗?”

    扎默剌说:“满速儿残暴嗜血,刚愎自用,曾经数次屠杀驱赶兄弟,大明将军这是为我主报仇了,我主又怎会因此心怀怨恨?”

    王渊说道:“既如此,你带领使节团,一起去见皇帝吧。”

    王渊这次把吐鲁番给灭了,绝对是威震天山南北,周遭藩国和部落全都派使者来见。

    其中,叶儿羌汗国苏丹赛依德,更是吓得睡不着觉,因为他的地盘跟吐鲁番大部分接壤,只不过有戈壁和沙漠隔断而已——并非全部阻隔。

    整个西域,以前是察合台汗国的天下。

    察合台汗国灭亡之后,分裂成无数股势力,其中以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太汗国最大,并由一个叫秃黑帖木儿的家伙再度完成统一。

    秃黑帖木儿一死,西察合太贵族立即叛乱,继任者虽然成功镇压,自己却死于战后瘟疫。

    连续两个大汗驾崩,野心者便冒出来了。

    一个叫哈马鲁丁的蒙古贵族,妄图自称大汗。但他又非黄金家族后裔,根本没有大汗的合法继承权。

    怎么办呢?

    把有继承权的杀掉就完事儿。

    这个家伙,在一天之内,杀死老可汗的十八个儿子,然后声称黄金家族已经绝种。

    如此行径,终于招惹出一代杀神帖木儿。他打着为黄金家族报仇的旗号,不但再度统一东西察合台汗国,而且把波斯帝国打得不能自理,击败刚刚中兴的金帐汗国,打垮新兴强权奥斯曼帝国,把德里苏丹国抢得精光。

    可是,帖木儿只知打仗,根本不从事生产。甚至,他把东察合台帝国打下来之后,居然懒得统治此地,直接带兵去跟波斯和奥斯曼开瓢。

    于是,满速儿和赛依德的祖先,又一个杀神黑的儿登场。

    黑的儿,便是当年被屠掉十八个黄金家族血脉之后,唯一硕果幸存的王子,因为年纪小被藏匿起来逃生。吐鲁番地区,也是被黑的儿生生杀成绿色,把天山南北第一大城“交河故城”给杀空。

    现在西域强者有两个,一个是乌兹别克汗国,一个是哈萨克汗国。

    特别是乌兹别克汗国,被四方势力联手攻击,却打得敌人一个个抱头鼠窜。

    几年前,赛依德被兄长满速儿赶走,又被乌兹别克汗国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自称月即别汗的阿巴·癿乞尔,居然还来抄赛依德的后路,赛依德只能被迫反杀,率一千五百骑兵击溃两万敌人,并且还俘虏三千多人。

    实力大涨的赛依德,听说表兄巴布尔得到亦思马因(波斯皇帝)的支持,亦思马因派遣六万大军一起攻打乌兹别克汗国。赛依德立即带兵五千前往汇合,结果走到半路上,就被乌兹别克汗国给杀得崩溃。同时,巴布尔和波斯帝国将近十万联军,也被乌兹别克汗国杀得抱头鼠窜。

    面对乌兹别克汗国的追击,联军靠着坚壁清野策略,波斯帝国才总算没有被长驱直入。

    没办法,赛依德的表哥巴布尔,被乌兹别克汗国打怕了,不敢再去招惹虎须,只能南下入侵印度,顺手建立印度莫卧儿王朝。

    赛依德也被乌兹别克汗国打怕了,只能回来欺负阿巴·癿乞尔,顺便收复当初的国都阿克苏,于去年建立起叶儿羌汗国。

    嗯,后来几乎统一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以及几乎统一新疆的叶儿羌汗国,都是被乌兹别克汗国打得被迫退出中亚才建国的。

    除非给王渊几万训练有素的火枪兵,否则他也不敢去摸乌兹别克汗国的虎须。更何况,在乌兹别克汗国的旁边,还有一个拥兵三十万,同属蓝帐汗国后裔的哈萨克汗国。

    王渊只要再继续往西打,就能轻松夺取后世的新疆西部地区,并且同时跟乌兹别克和哈萨克接壤!

    叶儿羌汗国派来的使者刚走,乌兹别克汗国的使者也来了。毫无疑问,都是得到吐鲁番被灭的消息,想要重新跟大明建立贸易关系。

    满速儿控制吐鲁番的时候,中亚与大明的贸易全部断绝。

    明代史料记载的朝贡(贸易),很多都是假的,是吐鲁番派人冒充的。

    有一次应该是真的,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汗国)走海路来朝贡。那个时候,乌兹别克占领波斯大片领土,商队穿过一个小国就能来到海上,带来了狮子、鹦鹉等珍禽异兽。

    结果呢,被弘治朝的礼部官员给拒绝了,理由是撒马尔罕(乌兹别克)乃西域藩国,而南海并非西域贡道。这路子走得不对,有违礼制,于是拒绝接受朝贡(贸易)。但远来皆是客,你们的贡品咱不要,咱可以随便给点赏赐。

    估计乌兹别克的大汗,得知这个理由之后,内心肯定是崩溃的。老子打波斯都快打到海边了,走海路贸易多方便啊,为啥要走上万里陆路来做生意?

    接下来几个月,王渊都留在吐鲁番善后,并等着商人运来粮食,等着朝廷的一系列批复。

    而吐鲁番苏丹满速儿、吐鲁番好几个火者,被甘肃镇官兵押解进京。同路的,还有天山南北诸部的首领,以及叶儿羌汗国的使者,乌兹别克和哈萨克的使者也随后而至。

    不说万国来朝,也肯定是西域诸国来朝,朱厚照估计要乐得发疯!

273【朝堂新格局】

    就在王渊生擒满速儿的时候,大明朝廷格局迎来剧变。

    杨廷和、杨廷仪兄弟,因父亲去世,同时回家服丧丁忧。君臣之间,还玩了套三辞三留的把戏,朱厚照终究还是没有夺情将杨廷和留下。

    杨廷和前脚离开京师,朝堂后脚就进行大洗牌。

    梁储接替杨廷和的位置,成为新任大明首辅。

    吏部尚书杨一清入阁,兵部尚书陆完转任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王琼转任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石玠升任户部尚书。

    阁臣如今有四个:梁储、费宏、杨一清和靳贵。

    金罍的老丈人靳贵,王渊刚刚率兵出征时,就已经被皇帝钦点入阁。

    比较有意思的是吏部尚书陆完,此君乃杨廷和的铁杆心腹。杨廷和一走,立即变成梁储的铁杆心腹。同时,他还是江彬的“至交好友”,跟钱宁的关系也非常要好。这货玲珑八面,同时讨好首辅、边将、太监、锦衣卫,甚至还跟宁王一直保持联系。

    如此货色,必然糟烂事一堆。

    为了讨好梁储,陆完曾帮忙摆平梁公子的三百条命案。为了讨好江彬和钱宁,他私下送了不少银子,自然要加倍贪污拿回来。历史上,彭泽搞得西域局势糜烂,陆完也能一手遮天按下言官的弹劾奏章。

    吏部尚书从杨一清换成陆完,大明吏治简直难以形容。

    俘虏和番邦使节还在半路,八百里加急军情便已入京。

    “大捷!皇爷,西域大捷!”

    一个太监在豹房飞奔,跑向正在跟庄妃一起赏花的朱厚照。

    “西域大捷?”

    朱厚照顿时来了精神,高兴道:“可是王二郎又打了胜仗?”

    太监笑道:“皇爷,何止是胜仗,王学士把吐鲁番灭国了,还生擒敌酋速檀满速儿,为我大明拓土二千里!”

    朱厚照夺过军报,越看越喜,感慨道:“好个王二郎,果然没让朕失望。”

    太监又说:“陛下,锦衣卫朱指挥求见。”

    朱厚照说:“让他进来。”

    钱宁已经没那么跳了,在朱厚照面前也生份了许多,他跪地叩拜道:“陛下,王学士有封密信,托锦衣卫传递给陛下。”

    之前那份军报,是给兵部看的。

    现在这封密信,才是给皇帝看的。用火漆进行密封,又通过锦衣卫传递,不怕被人中途窥视。

    朱厚照拆开火漆,发现这封密信,比军报要详细得多。

    王渊将自己如何招揽蒙古各部,如何烧杀劫掠吐鲁番,激得满速儿主动出兵,又如何千里奔袭抄后路,又如何伏兵山谷、乘胜追击,从头到尾都仔仔细细讲了一遍。接着,又分析西域形势,请求户部赶快拨款赈济,希望朝廷再派僧人前往西域。还有就是安抚册封西域诸部,推荐朱当沍世代镇守吐鲁番。

    甚至,王渊还附赠了一份西域地图,好让朱厚照理解起来更直观。

    在灭国拓土的巨大喜悦之下,朱厚照几乎完全答应王渊的各种请求,唯独把归善王留在西域镇守有些顾忌。

    王渊在信中说道:“西域之地,强国林立,皆野心之辈。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拥兵二十万,骁勇善战,西域无敌。哈萨克汗国拥兵三十万,纵横西方草原,国力远胜蒙古小王子。叶儿羌汗国雄踞向阳地,曾率一千五百骑,正面击溃月即别汗两万大军,生俘三千余众。北方瓦剌诸部,随时可以南下劫掠吐鲁番和关西七卫。关西七卫和新附部落野性难驯,由于强敌吐鲁番已灭,他们今日归顺,明日便可反叛。需以大明皇族镇守西域,移民屯垦,方可长治久安,令诸国不敢东顾也!”

    朱厚照苦思良久,下令道:“招内阁诸臣、六部尚书,立即来豹房议事!”

    ……

    朱厚照收到消息的同时,兵部也获得捷报。

    王琼读完那报捷文书,简直不敢置信。他以前执掌户部,现在又执掌兵部,甚至大明军队是啥样子,也知道在边疆打仗有多困难。

    王渊居然带着一千骑兵、三千火铳兵、几百个工匠,就在西域灭国、生擒敌酋,为大明拓土二千余里,还收服了小列秃部和亦卜次部。小列秃以前跟着瓦剌混,亦卜次部以前跟着蒙古小王子混,那可都是大明的劲敌!

    至于关西七卫,实质上已经灭了两个,全凑起来也就两三千骑,而且都是一些乌合之众。

    手头就这点兵力,收复哈密绰绰有余,正面击败吐鲁番却很艰难。

    王渊不但把吐鲁番打败了,而且还把吐鲁番给灭国了!

    这他娘,简直班定远再世啊。

    王琼把几个兵部侍郎叫来,拿出报捷文书说:“诸位且看,王学士又立下泼天大功了。”

    众人看完,面面相觑。

    其中,三朝老臣王璟,此时本应前往甘肃,接替彭泽的差事总制三边。但因为王渊的关系,彭泽没有去甘肃,王璟更不可能去甘肃,如今还在当兵部左侍郎,朱厚照有意升他做右都御史。

    王璟四年前巡抚山西,直接造了一万多支火枪,生怕铁砂喷出去威力太小,居然往三眼铳里放置毒箭,颇有些“要你命三千”的味道。

    这位老先生拿着战报,啧啧赞道:“当世奇功,绝无二者!”

    王琼幸灾乐祸道:“石尚书该头疼了。”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石玠,纯属朱厚照看走了眼,认为这是一个清廉刚直的老先生。

    是否清廉刚直,咱们暂且不论,胆子绝对大得很。

    朱厚照后来御驾亲征,石玠掌管户部,居然不给皇帝输送粮饷,被皇帝催得狠了才运去一半。王阳明在江西剿匪时,石玠以改革商税为名,直接把王阳明的饷源给断了,只因王阳明是政敌王琼的心腹。

    朱厚照这次简直昏了头,任命徇私舞弊的陆完当吏部尚书,任命敢断前线粮饷的石玠当户部尚书。

    “王尚书,陛下请你去豹房议事!”

    王琼飞快来到豹房,内阁和六部陆陆续续都来了。

    朱厚照心情愉悦,笑问:“这次该怎么给王二郎封赏啊?”

    靳贵说:“如此旷世奇功,至少该给个兵部右侍郎。”

    王琼附和道:“理应如此。”

    户部尚书石玠突然来一句:“臣以为,应该封侯!”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惊诧,不知道这个老家伙抽什么风。

    王渊在京城的时候,石玠常年巡抚各地,两人之间根本就没啥交集,更不可能有什么矛盾。并且,石玠也非杨廷和、梁储的人,正因如此朱厚照才提拔他当户部尚书。

    这家伙跟王渊八竿子打不着,却突然跳出来发难,想要毁掉王渊的政治前途。

    朱厚照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已经意识到自己识人不明。

    但又没办法撤换,因为两个月前,内阁推荐了好多人选,朱厚照都没有同意,直至推荐石玠才获得许可,这位户部尚书相当于是他钦点的。

    石玠是那种标准的文官清流,敢于直谏,主张节流,反对兵事,看不起武将、太监和佞臣。

    在石玠的眼中,王渊根本不叫开疆拓土,而是擅开边衅,带给户部无限的财政压力。石玠认为,必须把王渊趁早掐死,否则今后还得闹事儿,大明财政迟早被王渊给整崩溃。

    王渊是皇帝的宠臣又怎样?

    石玠照样敢站出来打击,大不了丢官而已。他上任仅有三个月,已经得罪了三个太监、一个番僧,都是深得皇帝宠幸的近臣。

    朱厚照憋了一肚子气,强行忍耐说:“封侯之事,就不要再说了。擢升王二郎为礼部右侍郎,赐蟒服,授正议大夫,其父母、妻子皆有封赏。至于随军将士,内阁商议出一个封赏章程来。”

    “是!”

    梁储带着诸臣领命。

    相比杨廷和而言,梁储这个首辅乖巧得多。除非皇帝想要御驾亲征,其他事情都懒得阻止,反正随便皇帝怎么折腾都行。

    朱厚照又问石玠:“关西之地需要赈济,户部能拨多少钱粮?”

    石玠说道:“白银万两,粮食三万石。”

    朱厚照皱眉道:“这点钱粮,沿途消耗之后,运到关西还能剩下多少?”

    石玠颇为光棍:“陛下,户部实在困难,拿不出更多银钱。”

    朱厚照打商量道:“白银三万两,粮食十万石如何?”

    石玠跪地叩首:“恕臣无能,难以筹措。”

    朱厚照很想把这家伙给砍了,但自己钦点的户部尚书,那是捏着鼻子也得认下来。他好怀念王琼当户部尚书的时候,只要自己需要钱粮,王琼千方百计都能及时送到。

    “就这么定了,你好生想办法!”朱厚照加重语气说。

    “臣,尽力而为。”石玠敷衍道,反正就是拖呗,拖到王渊回京都不可能把钱粮凑齐。

    朱厚照没有出卖王渊,自己把事情揽下来,他说:“归善王朱当沍,跟随王二郎立下奇功。西域初定,也该留一个重臣镇守。朕欲册封归善王为镇西王,秩比亲王,世代镇守关西之地。复设安西都司,统管关西七卫,并再设一柳城卫归其辖管……”

    “陛下,万万不可!”

    在场众臣,全体反对,包括跟王渊关系较好的靳贵、刘春和王琼。

    “就这么定了,你们且退吧。”朱厚照挥手道。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准备回家写奏章反对,并且还要请言官写奏章反对。

    皇帝决定的事情,反对个屁啊!

274【阳奉阴违与讨价还价】

    明朝皇帝如果要做啥,大臣们确实拦不住,但可以阳奉阴违啊!

    朱厚照强令六部执行封王事宜,结果大半个月过去了,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派出太监去礼部查问进度,太监回来禀报说:“皇爷,礼部正在商议新王的封号。”

    朱厚照气得不行:“都快一个月了,封号都还没想出来?镇西王不就可以了吗?”

    太监小心翼翼回答:“礼部那边说,镇西王不合礼制,只有异族头领才会有如此封号。我大明皇族,如果封亲王或国王,必须是一字王;如果封郡王,必须是二字王。且皆以封地为号。”

    朱厚照郁闷道:“半个多月时间,礼部就商讨出这些?”

    太监低头道:“他们之前在商议,将新王封为‘凉王’是否合适。”

    “有什么结果吗?”朱厚照问。

    太监弱弱道:“也不合礼制。其一,皇爷只说秩比亲王,并非真正的亲王,因此不能用一字封号;其二,‘凉’特指河西之地,而非嘉峪关以西。”

    朱厚照问道:“所以呢?”

    太监把头埋得更低:“所以礼部还在商议新王该给什么封号。”

    朱厚照冷笑不已:“好,很好!”

    按照这个速度,该给朱当沍什么封号,礼部就能反复讨论一两年。

    关于爵位封赏什么的,本该由宗人府和礼部共同讨论,并且是以宗人府(勋贵)为主。但到了明代中期,宗人府已经名存实亡,一切相关决策权都被礼部霸占——相当于文官把勋贵的权力给抢走。

    礼部尚书刘春,虽然是朱厚照提拔的,曾经帮着皇帝对抗杨廷和。

    但作为老臣,刘春有着自己的坚持,有些事情还是会跟皇帝对着干。比如御驾亲征,比如乱封王爷,这些原则性问题,刘春是绝对不会配合的。

    朱厚照立即把刘春叫来,说道:“既然镇西王不合礼制,凉王也不合礼制,那西凉王总该合礼了吧?”

    刘春回答说:“陛下,容臣回去跟同僚商议一番。”

    “不必商议,就封‘西凉王’!”朱厚照乾纲独断道。

    “遵旨。”刘春领旨退下。

    然后,继续磨洋工,商讨该给西凉王什么待遇。

    毕竟朱厚照只说秩比亲王,那俸禄必须接近亲王,又必须高于郡王,这个问题也可以讨论几个月嘛。还有王府的规制,卫队的规制,王妃的待遇,世子的待遇,等等等等,需要商量的事情多着呢。

    相比起礼部的拖延,户部就要光棍得多。石玠直接说钱粮不够,无法支持在西域封王建府,请求暂时搁置此事,等国家财政稍微好转之后再说。

    吏部则慢悠悠等着,等礼部那边拿出章程,他们才会开始挑选王府属官。

    反正吧,朱厚照傻等一个月,中间催促了好几回,目前只确定封号“西凉王”,而且还是皇帝亲自拍板做主。

    文官们表现出空前团结,用实际行动来抵制朱厚照在西域封王。

    自以为已经控制朝堂的朱厚照,突然感到一种深深恐惧。他的命令,别说出不了京城,竟然连六部都出不去!

    “很好,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朱厚照冷笑不已,内心已经愤怒到极点。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封王那么简单,而是演变成皇帝和文官的交锋。

    朱厚照亲自提拔的几位重臣,刘春态度鲜明的进行抵抗。靳贵和王琼虽然没有对着干,但也上疏反对此事,只是在实际操作时没给皇帝添堵而已。

    钱宁幽幽说道:“皇爷,此事当为费宏指使。”

    “关他什么事?他都没上疏反对封王。”朱厚照没闹明白。

    钱宁瞎鸡儿分析说:“四位阁臣,梁阁老按部就班,杨阁老性格耿介,靳阁老忠于陛下,唯独这费阁老心思叵测。别人都上疏反对了,就他不上疏,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如此汹汹物议,必然是费宏暗中串联!”

    朱厚照当然不相信钱宁的鬼话,却从这番鬼话当中,获得了对付文官的灵感。

    翌日朝会,朱厚照当场指责费宏,费宏只得引咎辞职,皇帝二话不说直接批准其致仕。

    百官为之骇然,内阁拢共就四人,皇帝居然直接轰走一个。

    ……

    钱宁为啥要陷害费宏?

    因为在内阁大臣里面,只有费宏明确反对恢复宁王护卫,宁王因此怀恨在心,出了大笔银子想要逼走费宏。

    近一年来,钱宁已经多次进献谗言,说了费宏无数坏话,导致朱厚照对费宏的观感直线下降,这次干脆就拿费宏来开刀。

    嗯,就在去年,宁王撒了好几年的银子,终于把事情给办成,朝廷批准其可以再次拥有王府卫队。

    这种智障决策,是杨廷和干出来的!

    虽然杨慎后来在《丹铅杂录》当中,帮老爹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什么杨廷和丁忧回家了,是梁储给宁王恢复的卫队。但从时间推测就不可能,因为杨廷和是今年离京的,而宁王卫队去年就已经恢复了!

    按照杨慎的狡辩,等于让自己的爷爷早死了一年。

    当时,靳贵刚刚入阁一个月,还没有处置大事的权力。梁储虽然糟烂事一堆,却拒绝收受宁王贿赂。费宏更是坚决反对恢复宁王卫队。

    因此整个内阁,只有杨廷和可以帮助宁王。

    根据一些官员的私人著作披露,杨廷和为了避免费宏阻止此事,趁阁臣都在东阁批阅殿试答卷时,由太监卢明独召杨廷和一人草诏。当时靳贵已经不再掌管制敕房,写诏书的也是杨廷和党羽。杨廷和绕过内阁同僚,又勾结司礼监太监,居然把这事儿给办成了,让宁王拥有发动叛乱的基本兵力。

    杨廷和这样做,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朱厚照太过荒唐,杨廷和已经彻底失望;第二,朱厚照多年无子,宁王正在密谋把儿子过继给皇帝,很可能杨廷和也有同样的心思;第三,杨廷和收了宁王大量贿赂。

    杨廷和的心腹陆完,也在其中出了大力,凑请恢复宁王护卫,就是陆完这家伙提出的。理由是江西反贼多年未平,以皇明祖训为依据,恢复宁王护卫可以镇压反贼。

    不管如何,反正费宏被提前搞下台了,大明内阁成员又只剩下三个。

    梁储被吓得不轻,主动帮皇帝游说六部,君臣之间展开正式谈判。

    之前文官是拒绝合作,朱厚照漫天要价,他们都懒得落地还钱,现在总算有了商量的余地。

    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互相做出让步——

    首先,改封朱当沍为西凉王,依旧属于郡王待遇,只不过拥有实际封地,并可以统管辖地内的军政。但是,西凉王不得擅自进入关西,便是要带兵救援关西七卫,都必须获得朝廷的批准,一旦越界形同造反。

    其次,关西七卫继续由甘肃镇兼管,西凉王的封地,就此与大明实际领土相隔绝。新设西域都司,西至昌吉,东至柳城,西凉王兼任都指挥使;新立昌吉卫和柳城卫,分别由卜儿孩、牙木兰担任指挥使,西凉王的直属封地只剩吐鲁番和火州。

    再次,西凉王不得染指茶马贸易,直接断了他的重要财源,把相关利益留给文官、太监和勋贵集团。不过嘛,西域贡道的初步接待权,由哈密王转交给西凉王,西域诸国想要进行贸易,都得通过西凉王禀报朝廷。

    封王之事,就此搞定。

    在户部抠抠搜搜拨款时,朝廷勒令陕西组织移民,将今年受灾的陕西流民都扔去吐鲁番屯垦——这笔银子花得石玠心头滴血。

    同时也把王渊给气炸了。

    王渊一直留在吐鲁番镇场子,害怕自己离开之后有人闹事儿。

    直至十月底,移民和钱粮终于运到。

    结果移民只有三千多人,银子只有五千多两,粮食只有一万二千石,耕牛仅仅只有八头。不要问,问就是长途消耗,一路上人吃马嚼也得耗费钱粮啊。

    仅靠这点物资,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幸好王渊还有个陕甘总督的身份,强令甘肃挪了一些军粮过来。又用抢来的财货,扣除分给各部的那些,其余全部拿出来吸引商人,通过商业手段买来粮食度过难关。

    不要认为西北缺粮,官府确实很缺,但武将和太监却富裕得很。

    洪武、永乐两朝,在西北开垦了那么多军田,当时可以就地征粮北伐蒙古,现在那些军田和军粮哪里去了?都在世袭武将和镇守太监手里。甚至朝廷运去边地的军粮,他们都暗中吞没无数。

    只要王渊这边给得起银子,分分钟就能在西北买到粮食。

    明年就要好过得多,因为吐鲁番卡着丝绸之路,并且得到番邦进贡的初步接待权,朱当沍靠收商税就能富裕起来。

    王渊这几个月留在西域,除了招商买粮之外,也不是啥都没干。他正带领弟子们,改进传统毛纺技术,并且大量收购羊毛,打算跟便宜老丈人一起兴建毛纺厂——总共俘虏上万妇女,当然要给她们找点事做,顺便发展西域经济。

    几千年前就有毛纺技术,但只限于粗疏,用来做毛毡、毛毯等用品,做成衣服则又重又粗糙。

    一旦王渊改进毛纺技术,弄出轻便暖和的毛衣,不仅能够赚钱无数,还能很大程度控制草原部落,让那些游牧民族对西域都司产生经济依赖。

    王渊在西域忙碌,朱厚照在朝堂忙碌。

    好不容易搞定封王事宜,礼部和鸿胪寺终于开始接待西域诸番,顺便在午门搞个简单的献俘仪式。

    嗯,朱英、张伟和李三郎回来了,由他们代表王渊献俘阙下。

275【献俘阙下】

    献俘仪式这种玩意儿,在朱元璋时期就制定好了。

    礼部尚书刘春前阵子得罪皇帝,现在打算好生找补一番,定要把皇帝哄高兴才行。于是把献俘仪式定在九月初,即皇帝生日的前几天,一来为皇帝庆生,二来向番邦彰显武功——正好有许多番邦使者,这阵子前来给皇帝献上寿礼(顺便进行贸易)。

    朝鲜、日本、安南、琉球、占婆、吕宋、锡兰……好多外藩都来了。再加上叶儿羌汗国、撒马尔罕(乌兹别克)、哈萨克汗国、小列秃部落、亦卜次部落等西域藩国,总共二十多个番邦,颇有些万国来朝的味道。

    各地藩王使者,以及各外藩使者,早就来到京城住下,由鸿胪寺设宴款待。

    在献俘之前,皇帝派遣勋贵官员,于南北郊祭祀宗庙与社稷,把打胜仗的好消息通知祖宗和天地神明。这个时候,文武百官要进表朝贺,不准说坏话,必须拍皇帝的马屁。

    张伟、朱英、李三郎等将领,带着俘虏和部分将官,从城外军营来到午门。

    沿途百姓争相围观,对着满速儿等俘虏指指点点。

    “听说王二郎又打胜仗了。”

    “你才听说啊?胜仗早就打了,专门拖到万寿节献俘。”

    “何止打胜仗,我得到确切消息,王二郎在西域灭了一国,听说领兵三千杀败好几万蛮夷!”

    “咦,王二郎怎么没有回京?”

    “王二郎要镇守西域,一年半载怕是回不来。”

    “陛下就该让王二郎带兵,什么时候把蒙古小王子给灭了。”

    “……”

    李应感受着京城百姓的热情,顿时感觉荣耀无比,骑在马上挺直了腰杆。

    进了皇城之后,李应都不用下马,一直骑马来到午门外,由皇城侍卫引导他们站好位置。

    突然,礼乐大作。

    “百官入侍!”

    文武百官依次入列,整齐站在午门之前。

    “藩国使者入侍!”

    各藩王使者、外藩使者,依次排在既定位置。

    “升楼!”

    朱厚照身穿常服,伴随皇帝仪仗,来到午门城楼就座。他今天必须穿常服,不能穿其他服饰,这规矩是朱元璋制定的。

    “大将朝拜!”

    张伟、朱英、李应三人立即前行,越过百官和使节,向皇帝行四拜之礼。

    协律郎(正八品官员)带领军乐队入场,司乐官跪地叩拜,高呼:“圣天子在上,请奏凯旋乐!”

    朱厚照笑道:“准!”

    “准奏凯旋乐!”

    “准奏凯旋乐!”

    太监、侍卫次第大呼,将皇帝的旨意传达到楼下。

    协律郎举起麾节,军乐队鼓吹凯旋曲,形式跟后世的军乐队演奏差不多。

    乐止,赞宣露布。

    刚刚当上鸿胪寺卿的王阳明,扯开嗓子喊道:“宣露布!”

    皇帝身边的承旨官,立即就要将露布交给露布官。

    影视作品当中,经常出现一个小兵,骑着马儿高举旗帜,沿途高喊:“大捷,大捷!”那面旗帜便是露布,写有捷报以通传四方。

    露布官由兵部尚书王琼担任,他来到露布案前,站在那儿静静等候。

    王阳明又喊:“跪搢笏!”

    王琼快速将笏板插到腰上,跪在案前接受露布,然后从文武百官中间,由北向南走到既定位置,与展露布官一起将露布打开。并宣告天下:“西域藩国吐鲁番,数侵关西七卫……今礼部右侍郎(已升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王渊,奉命总制陕甘、经略西域。携惠安伯张伟、御马监少监朱英、锦衣卫指挥佥事(已升官)李应,统兵四千,辖制诸部,击破贼军数万、俘获无数,生擒敌酋满速儿,灭西域吐鲁番之国,拓土两千余里,收复瓦剌、鞑靼诸部……”

    虽然早就知道详细剧情,可此时听到露布文书,还是让文武百官震撼莫名。

    反对西域封王是一回事儿,振奋于灭国拓土又是一回事儿,大明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好消息了。

    即便在皇帝面前硬气无比的石玠,如今也不得不承认,王渊确实立下惊世奇功,称一声大明朝的班超卫霍也当得起。

    至于那些藩国使者,同样被吓得不轻,并牢牢记住王渊这个名字。他们不清楚里边的详情,只听露布文书胡扯,还以为王渊真的只带四千兵,就直接把吐鲁番给灭了。

    不愧是天朝上国啊,一个礼部右侍郎都能轻易灭国!

    王阳明再喊:“献俘!”

    献俘将校将俘虏带到献俘位,北向立定。

    被梁储推荐,重新启用为刑部尚书的张子麟,来到午门之下,跪伏奏报:“具兵部尚书王琼言: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王渊,惠安伯张伟,御马监少监朱英,锦衣卫指挥佥事李应,以西域吐鲁番国所献俘虏速檀满速儿、火者马合木、火者哈力恪等,请付所司。”

    朱厚照本该说“准奏”,然后把俘虏交给刑部行刑。结果这家伙不按常理出牌,居然说:“慢着,待朕下楼看看!”

    庄重恢弘的献俘礼,就这么被破坏气氛。

    文武百官瞬间无语,一个个捧着笏板,低头脑袋看自己的脚尖。

    朱厚照从城楼上跑下来,扯掉满速儿嘴里的纱布,问道:“汝可服气?”

    满速儿根本听不懂,只喊道:“快快杀了我!”

    朱厚照对李应说:“李三郎,此人的武艺,与你相比如何?”

    李应答道:“臣不能敌也。”

    朱厚照又问:“听说二郎与这厮单挑,才把他擒获的?”

    李应答道:“确实如此。满速儿被臣等追击半日,走投无路之下,叫嚣着要与王侍郎单挑。这厮虽然三合便被王学士擒获,但在第二合时,他整个人藏于马腹,王学士的小腿都被他割伤,骑术与刀法都厉害得很。”

    朱厚照唏嘘道:“你也是武勇之人,身为一国之主,却能带着部众征战沙场,此亦为朕之志向也。”言语中,居然露出羡慕之情,朱厚照对刑部尚书张子麟说,“都是勇士,直接斩首吧,不要再折辱他们了。”

    “臣领旨。”张子麟道。

    朱厚照回到城楼上,俘虏则拖下去砍头。

    王阳明大喊:“鞠躬!拜!”

    众将叩首。

    王阳明又喊:“兴!拜!”

    众将叩首,四拜。

    王阳明再喊:“平身,搢笏,舞蹈!”

    众将站起来,将笏板插在腰间,然后一起跳舞庆祝。

    想象一下,凯旋武将集体跳舞的情形,而且同样的舞蹈姿势要跳三次。这玩意儿也源自周礼,只有大型场合才能跳舞。

    跳舞完毕,王阳明又喊:“跪!山呼万岁!”

    众将跪下齐呼:“万岁!”

    “再山呼!”

    “万岁!”

    “山呼万万岁!”

    “万万岁!”

    接着,众将从腰间掏出笏板,再对皇帝进行四拜之礼。

    张伟、朱英、李应等将领算完事儿了,被礼官引导着离开献俘现场。

    然后是文武百官,重复凯旋将领刚才那套程序,跳舞之后再山呼万岁。场面更加宏大,几百个大臣一起跳舞庆祝,番邦使节想要跟着跳舞都没资格。

    汉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

    (ps:推荐《拼搏时代》,白色十三号的重生文。)

276【喜脉】

    豹房。

    皇帝和庄妃坐在花园中,张伟、朱英、李应、江彬、许泰、钱宁等人陪同。

    朱厚照兴致勃勃问道:“物理学派制作的热气球,真的可将伏地雷从高空扔下?”

    李应回答说:“禀陛下,当时的地形比较特殊。山谷当中常年有大风,且风向固定。臣只需提前选定地点,以绳索拴牢热气球于山坡,借大风之势,就可将热气球悬停于山谷上空。只要有敌军经过山谷,热气球上的士卒,便能往下边投掷。”

    “妙哉!”朱厚照拍掌赞叹。

    李应继续说:“当时伏地雷不断落下,敌军人马皆惊,山谷之中乱成一片。王侍郎长途奔袭两千里,连破西域诸城,又在关键时刻杀来山谷,将敌寇三万多军民顿时杀得抱头鼠窜。”

    朱厚照扼腕叹息:“可惜你等都未随二郎决战,朕想听亲眼所见之人,说说二郎是如何跟满速儿阵前单挑的。”

    朱英笑道:“皇爷,臣等虽未参与决战,却随王侍郎正面冲击四千余吐鲁番精骑。当时,我军骑兵来源杂乱,许多蒙古杂骑临阵退怯,王侍郎为激励将士,一马当先冲锋于前。其侍从袁达、西凉王,紧随王侍郎左右,三人三骑直扑敌阵,杀得敌军本阵人仰马翻。我军将士遂士气高涨、万众一心,就连臣都忘却生死,与张伯爷一起率军前突。”

    朱厚照听得壮怀激烈,赞道:“你等都是朕之卫霍!”

    惠安伯张伟脸上有道长长的疤痕,耳朵都被斩落一截。他这次虽然没有升官,却恢复了太子太保衔,恢复俸禄的同时还加俸一级,并且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

    朱英断了两根手指,今后恐怕再难上战场。他依旧属于御马监少监,虽然没有升官,却得到了新的差事,不但掌管龙骧四卫,还受命提督东官厅。用人话讲,就是朱英掌管天子亲军十七卫当中的四个,同时提督一半数量的京营(都是老弱病残)。

    李应直升正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并且属于实职,掌管直驾侍卫。也即是说,今后不管是祭祀宗庙、御驾亲征,李应都带着自己的手下,紧随皇帝左右保护安全。

    朱英和李应加起来,已经勉强可以抗衡江彬。

    “皇爷,兵部尚书王琼觐见。”司礼监少监卢明过来禀报。

    朱厚照点头说:“让他过来。”

    卢明是这两年兴起的宦官,以前跟杨廷和关系很好,还暗中勾结锦衣卫钱宁,三人一起对付江彬等边将。

    江彬已经成了**oss,谁都无法单独与之对抗,只能各自联合起来抵挡其压力。

    王琼跪地磕头:“臣叩见陛下。”

    “起来说话。”朱厚照点头道。

    王琼起身之后,朝众人抱拳致意,然后小心翼翼坐在旁边。

    朱厚照问:“王尚书,二郎在西域拓土两千余里,立下如此惊世奇功,可见我大明兵精将广。蒙古小王子数次南下,我欲率兵击之,你不妨弄一个章程出来。”

    很明显,皇帝被王渊的功勋刺激到了,也被那场献俘仪式弄得志得意满,居然想要御驾亲征去跟蒙古小王子开瓢。

    王琼猛吃一惊,只得委婉劝阻:“陛下,边镇入京训练仅两年,何妨再多训练一年半载?而且,各地反贼还未清除。就拿江西之贼来说,已经闹了数十年,应该将其清缴一空!”

    朱厚照没当回事儿,问道:“江西之贼,为何一直不能平定?你推荐个人选,替朕把江西之贼给平了。”

    王琼说道:“礼部右侍郎王守仁,可堪重任。”

    朱厚照笑道:“原来是王二郎的老师,那就派他去!”

    王阳明去年被王渊推荐,担任兵部右侍郎,巡抚辽东。因为有不得出境五里之外的奇葩规定,王阳明引诱海西女真主动来劫掠,设伏大破之,擒斩数百贼寇,只半年时间就吓得各部女真上表请罪。

    当然,也因此得罪了石玠。

    因为石玠是上一任辽东巡抚,当时海西女真多次犯边,朵颜三卫又跟其他部落互相攻击,搞得辽东各地贸易断绝,不再朝贡。石玠的做法是当和事佬,亲自出关,化解朵颜三卫与其他部落的矛盾,又安抚海西女真前来进贡,因此立功升迁,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执掌都察院。

    石玠一离开辽东,海西女真再度劫掠边境,被王阳明设伏击败。但在石玠眼中,王阳明属于擅开边衅,把他安抚好的海西女真给逼得继续叛乱。

    以朱厚照的性格,自然更喜欢王阳明的做法,蛮夷部落,安抚个屁,打就完事儿了。

    就在前段时间,礼部尚书刘春,因为封王的事情得罪朱厚照。

    朱厚照立即让王阳明转任礼部右侍郎,并兼掌鸿胪寺事(鸿胪寺卿经常由礼部右侍郎兼任),等机会升迁王阳明当左侍郎。刘春年事已高,哪天生病请辞,王阳明就可以升为礼部尚书。

    嗯,王阳明也入了皇帝法眼,属于重点培养对象,朱厚照想让他执掌礼部。

    既然王琼推荐王阳明巡抚江西,朱厚照立即就顺口答应。但凡立下什么功劳,回京就是礼部左侍郎,朱厚照正愁没有借口给王大爷升官。

    于是乎,王阳明比历史上提前一年,被王琼推荐前往江西剿匪。

    江西的土匪可不好清缴,形成原因太复杂了。

    江西是整个大明朝,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区,没有之一。

    一是因为江西出身的文官太多,二是因为明初封在江西的勋贵太多。这两个集团都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力量,现在扎堆聚在江西,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吗?

    不但如此,江西的矿山还多,矿工被太监逼得走投无路,也只能选择去当土匪。

    最扯淡的是什么呢?

    许多百姓本来不想做土匪,他们投身文官、勋贵做佃户。文官和勋贵逼着他们当土匪,甚至发展到劫掠州县,又或者跑去其他省份劫掠,所抢到的钱财也得分润给文官和勋贵,而文官和勋贵则充当土匪的保护伞。

    因此,江西土匪越剿越多,几十年了还没有剿清。

    历史上,王阳明轻松剿灭几个最大的土匪团伙,剩下的土匪纷纷跑去投靠宁王。宁王起兵叛乱时,手下就有大量土匪部队,好几个将领都是以前的巨匪。

    甚至,此时此刻,宁王手下也养着一些土匪,专门为他聚敛财货。

    王阳明这次去江西,不仅是剿匪那么简单,还会遭到当地文官、勋贵集团的抵制。历史上,他剿匪一年,连破四十余寨,却越剿越难,只得上疏朝廷,说自己权力太小,无法指挥麾下将士。王琼立即给王阳明旗牌(王命旗牌,代表统军大权),允许他便宜行事,这才有了力量继续剿匪。

    “呕!”

    王琼还没走,庄妃突然恶心呕吐。

    众人一愣。

    惠安伯张伟立即大喊:“陛下,快宣御医!”

    御医来了,喜脉。

277【天子,当以边疆为家】

    庄妃怀孕的消息,瞬间传遍朝野。

    皇帝登基已经整整十年,终于把后妃肚子搞大,太难得了!

    不管是否能顺利生产,不管生下的是男是女,不管这个孩子将来是否能养大……至少证明了一点,那便是皇帝有生育能力。这个不行,再生几个呗,总有一个能长到成年吧。

    太医院和司礼监立即忙活起来。

    特别是太医院十三科里的妇科,妇科圣手们随时听令。小方脉科(儿科)也时刻准备着,明年他们就能派上用场了。

    司礼监的礼仪房,更是全速运转起来。这个机构俗称“**府”,主要职责如下:为皇子皇女选婚,诞育皇室子女等等。其主事者,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级别可谓非常之高了。

    一般而言,皇子、皇女取名,需要在百日之后,由礼仪房剃了胎毛再取。

    但朱厚照已经等不及了,招来翰林院的饱学之士,给出无数个备用选项。虽然他很快就选定一个,但不敢直接说出来,因为害怕不吉利,害怕孩子不能平安活过百日。

    堻(jin),润泽之意。

    朱厚照给儿子选的名字,叫做朱载堻。

    不要埋怨太生僻,明朝皇室故意的,这是为了方便民间避讳。

    李世民的名字就不生僻,搞得当时很多官员改名,连名将李世勣(徐世勣)都改名叫李勣。为了避那个“世”字,菩萨都得让道,观世音直接变成了观音。

    他爹李渊,也把龙渊宝剑,搞成了龙泉宝剑。

    明朝就宽松得多,同音字,形近字,单一字,皆不用避讳。

    比如朱厚照,正常写法应是“朱厚燳”。你起名李厚照、张厚照都可以,只要别把“厚燳”一起用就行。普通百姓谁起这种名字啊,几乎排除了犯忌的可能,出现犯忌者绝逼是故意的!

    在弘治朝以前,官员上疏奏事,遇到皇帝、亲王的名字,或者庙号、谥号,还得故意少写些笔划。到了弘治皇帝那会儿,直接说可以随便写,故意缺笔少划以示尊敬的,直接罢官论处。

    至少从忌讳这方面来讲,明朝皇室特别亲民。

    ……

    豹房。

    庄妃把猫儿交给黄峨,叹息道:“妹子,这狸奴就交给你养了。太医说,让我最好别养猫,容易受到惊吓。陛下也是小题大做,让太监在豹房里赶猫,说一只猫都不能剩下。”

    黄峨笑道:“陛下也是在爱护娘娘。”

    庄妃又是甜蜜又是苦恼:“唉,现在这样不准,那样不许,陛下连剑都不让我碰。”

    “刀剑乃利器,确实应当忌讳。”黄峨说道。

    何止刀剑和猫儿,现在言官们又找到新业务。天天上疏,请求庄妃回后宫居住,不宜继续留在豹房,毕竟豹房校场里还有上万军士,出操训练的时候喊杀声震天。

    朱厚照居然被说动了,但也仅此而已。

    后宫让皇帝感觉很不自在,还是豹房住起来舒服。而且豹房的校场,离皇帝寝居之所较远,其实也不是特别吵闹。

    庄妃笑言:“说起来,还要感谢王二郎。陛下时常感叹,是王二郎在西域开疆拓土,执敌酋而献于阙下,上天感应才送来这个孩子,昭示着大明中兴、社稷稳固。”

    “此乃陛下与娘娘之洪福,便是没有我家外子,娘娘也肯定能够怀上。”黄峨说道。

    黄峨说话之间,不觉生出忧愁。心想:灵儿姐姐那么容易怀上,我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跟二哥同房的时间,加起来也有四五个月啊。

    两个女人正自说话,朱厚照突然来了,黄峨连忙告退。

    “皇帝哥哥有心事?”庄妃问道。

    朱厚照换上一张笑脸:“没有,各地皆为喜讯,便是上天也在庆贺朕有子嗣。”

    庄妃不再继续追问,而是转开话题,说要学习女工,亲自为孩子缝制衣物。

    朱厚照其实心里很烦,想要亲自提兵去跟蒙古小王子开瓢。

    刚刚接到前线急报,蒙古大军同时从榆林和宁夏入侵,足足有十多万草原骑兵。绥德、清涧、固原等地,不但百姓被掳掠,沿途军事堡垒也被攻破,损失惨重到要逼死户部尚书的地步。

    蒙古小王子也就罢了,朵颜三卫也来闹事儿。

    那本是明朝养的三条看门狗,现在居然反噬主人,时不时就要越过长城缺口劫掠边境。

    对了,有人开始弹劾王渊。

    因为王渊的差事是总督陕甘,虽然主要责任为经略西域,但陕西防御也名义上归他管啊。现在蒙古小王子,率领十多万大军入侵陕西,王渊绝对属于头号背锅对象!

    如此种种,全是坏消息,让朱厚照越想越气。

    将庄妃好生哄了一番,朱厚照前往校场,招来江彬、许泰等边将商议军事。

    朱厚照问道:“延绥和宁夏两镇,靡费钱粮无数,为何遇到鞑靼大军,各处城堡都一触即溃?”

    江彬说:“用人不当,卫所糜烂,军纪颓废,如是而已。”

    朱厚照又问:“怎样才能振奋边镇?”

    江彬说:“两个办法,一个治表,一个治根。”

    朱厚照问道:“何谓治表,又何谓治根?”

    江彬明显肚子里有货,并非单纯的佞臣:“治根便如王侍郎(王渊)所言,改革军制,改革屯田。如此可以治根,但困难重重,而且见效缓慢。”

    朱厚照说:“这个我知道,什么是治表?”

    江彬低声说:“陛下亲自坐镇边地,选用干将,严肃纪律,整顿军务。如此,一年就可以见效。”

    朱厚照皱眉道:“非要朕亲自前往?你去都不行吗?”

    江彬摇头说:“边镇有总制,有巡抚,有御史,有镇守太监,有世袭武将。若臣前往整顿,跟他们一起贪污可以,想真正振奋边务,恐怕比登天还难。唯有陛下,亲自坐镇边地,以圣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才能让各方暂时老实听话。”

    “等皇子降生,朕就御驾亲征!”朱厚照拍板道,他被蒙古小王子气炸了,也被边镇那帮酒囊饭袋给气炸了。

    江彬提醒道:“陛下,以边镇现在的情况,不能立即御驾亲征,至少要陛下在边地整顿一年才行。有一年时间做准备,再率豹房新练之军,届时才可与蒙古小王子较量高下!”

    “那就,再等一年。”朱厚照虽然没耐性,但一年时间他还是可以等的。

    文官们如果得到这个消息,估计会集体炸锅。

    皇帝不仅是御驾亲征那么简单,而是想要在边镇安家住上一年!

278【西域后事】

    中国古代的毛纺技术,在汉唐时期非常繁荣。

    羊种和织机从西域传到中原,中原的纺织技术也传回西域,长期互相交流促进,让两地的纺织技术都飞速发展。

    弹棉花使用的木弓,最早就是用来弹羊毛的!

    可惜五代以后,中原与西域长期断绝联系。元代倒是大融合了一段时间,但西北诸王叛乱,察合台汗国内讧,新疆地区的人种都换了一茬,各种传统工艺更是近乎断绝。到了明朝,新疆与中亚地区战争不断,遇到好几个只懂抢劫,却不事生产的苏丹,再加上贸易和交流中断,直接把新疆地区的毛纺技术打回原始社会。

    如今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居然广泛使用皮绳弹羊毛。这种工艺弹出的羊毛,只能用来做毛毡,就连做毛毯都稍显粗糙。

    也有优良工匠可以纺毛纱,但需要两个人配合,纯手工进行捻制,纺出的毛纱粗细不一。只有顶尖工匠,能够纺出精致毛纱,但良品率超低且效率也非常感人。

    吐鲁番。

    剌把罕看着正在工作的梳毛机,眼睛里都冒着金光,兴奋道:“有了这种机器,就可以每天生出金子!”

    “还行吧。”王渊有些失望。

    这种台式梳毛机,英国那边几十年前就有了,属于被工业革命抛弃的玩意儿。

    天山南北的羊毛没法精梳,因为全是短羊毛。王渊虽然给梳毛机增添了精梳功能,也只属于“假精梳”而已,让梳出的羊毛稍微粗细均匀一些。

    至于羊毛纺纱机,直接把棉花纺纱机搬来,羊毛其实比棉花更好纺织。但必须进行局部改动,纺轮如果太重、太大,纺出的毛纱就特别粗,而且粗细很不均匀。纺轮的最优质量和大小,王渊跟学生们试验了十多次,终于得出最合适的数据。

    王渊跟学生们都没接触过毛纺,一切都从甘肃搬来的机器进行改进。

    嗯,明代甘肃的毛纺织业,远远比新疆和蒙古地区更加发达!有些技术,还是元朝从中亚传过来的,那个时候的东西方交流非常频繁。

    织布机的改动不是很大,用的就是天津那边的织布机!

    梳毛机、纺纱机、织布机,这三种机器拿出来,绝逼能把吐鲁番打造为西域纺织中心。不但可以收购天山南北各部的羊毛,甚至在人口充裕、生产扩大之后,还能收购哈萨克和乌兹别克的羊毛。

    工人去哪儿找?

    王渊烧杀抢掠一番,俘虏了三万多妇女。便是分给各部一些,都还剩下万余,而且大部分属于战争寡妇。

    这么说吧,陕西那边移民过来的单身汉,可以直接分配老婆,也算是促进民族融合了。

    只等工匠把机器做出来,对这些妇女进行岗前培训,就能建起巨大的纺纱厂、纺布厂。甚至,王渊还在研究针织技术,然后教导这些妇女织毛衣。

    “王总制,”朱当沍问道,“这些工厂,你要的股份是不是太少了?”

    王渊笑道:“不少,我只投入技术,剩下的就是白捡钱。”

    王渊决定开办股份制公司,西凉王朱当沍占股40%,关西七卫、牙木兰、亦卜次、卜儿孩、小列秃占股40%,便宜老丈人剌把罕占股5%,剩下的15%股份归王渊所有。

    一旦工厂红火起来,成为下金蛋的母鸡,这些部落与西凉王将结成利益同盟。

    王渊干脆直接对天山南北各部说,但凡谁敢打工厂的主意,纠集起来一起进攻吐鲁番,西凉王朱当沍就把工厂一把火烧掉!到时候,大家都别想赚钱。

    为了保护吐鲁番,甚至面临叶儿羌汗国入侵时,各部也必须出兵进行支援,因为失去吐鲁番大家都遭殃。

    “王总制,鞑靼十余万大军,入寇延绥、宁夏!”一骑快马狂奔而至。

    王渊收到这个消息,终于想起自己是陕甘总督,他的职责之一便是保卫陕甘边境。

    可现在也晚了啊。

    蒙古小王子秋天出兵,跑到大明抢掠一番,在风雪来临之前就会撤军。而王渊远在西域,等他跑去前线,估计蒙古小王子都回草原过冬了。

    王渊对此军情置之不理,跑去朱当沍的王府吃涮羊肉,顺便把王府长史张子皋也叫上。

    “移民都安置好了吧?”王渊问道。

    张子皋说:“只是暂时安顿下来,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王渊说道:“没有妻子的,不管愿不愿意,给他们分配妇人成婚。只要会说汉话,生下来的子女就是汉人。”

    张子皋说:“单身汉还是有些太少,我们俘虏的吐鲁番妇女太多。”

    王渊笑道:“那就让他们有妻有妾,便是已经成婚的汉人,也可以分妾室给他们。反正,必须让吐鲁番的汉人快些多起来,只要粮食足够,每个人生他一堆都可以。”

    朱当沍顿时就笑了:“这些陕西移民也是造化,在家乡都快饿死了,跑来西域居然能有妻妾。”

    王渊对二人说:“吐鲁番各地,今后尽量鼓励各族通婚。甚至可以立规矩,只要是异族通婚,诞下子嗣之后可以减税三年!到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生叛乱的风险要小得多。”

    “这个主意不错。”张子皋点头赞许。

    朱当沍突然问:“王总制开春之后回京吗?”

    王渊摇头道:“哪里等得了开春?过几天就要走了。”

    朱当沍说:“这可下着雪呢。”

    “风雪无阻嘛。”王渊在吐鲁番待够了,想早点回家陪老婆。

    这几个月,王渊游览了许多地方。

    火焰山他专门去看了,眼红那边的煤田,但开采成本实在太高。因为靠近绿洲的地方,大部分属于自燃状态,人畜都耐不住高温。煤炭采出来得绕过很远的戈壁区域,在没有铁路支撑的情况下,想要开采使用纯属扯淡。

    根据后世的勘探结果,此煤田的煤炭储量居亚洲第一,且七成具备露天开采条件!

    唉,还是等哪天去山西玩吧,京城那边的蒸汽机也不知研发到什么进度了。

    王渊吃喝一通回到住宅,香香立即过来给他解衣脱靴。

    “夫君,现在就歇息吗?”香香已经会说汉话,但仅限于日常交流,而且口音特别奇怪,带着那么一丝羊肉串味道。

    王渊说:“我先看会儿书。”

    书是找张子皋借的,这厮以前有许多书籍,逃命时只带走一本《资治通鉴》。

    顺便一提,除了汉字书籍之外,王渊把地盘里的书全烧了。这个举动甚至激得某些人造反,王渊亲自带兵平乱,足足又杀了上千人,也算是西域版“焚书坑儒”。

    香香静坐在旁边,发呆一阵,突然想起去给王渊泡茶,然后也借着烛光开始练字。

    嗯,人之初,性本善,香香正在学习《三字经》。

    足把一篇《通鉴》看完,王渊才合上书籍,香香立即过来服侍,红着脸帮他除去衣服。

    接下来,自然是滚床单。

    王渊迫不及待想要回去,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水源不足,得隔好多天才能洗一次澡。又经常吃羊肉和奶制品,身上味道那个重啊,啪啪啪起来都感觉不舒坦。

279【赐服斗牛,冠加三英】

    剌把罕害怕自己的女儿孤单,在王渊离开吐鲁番的时候,又塞了个侍女过来。

    这货绝逼居心叵测,因为那侍女乃美人胚子,听说还具有波斯血统。是一个当地富商,与波斯舞女的私生女,打算献给满速儿的次子为侍。还没送出去的原因很简单,这女娃才他娘的八岁!

    女娃的父亲,在破城时死于非命。剌把罕凭借王渊的关系,把这女娃买了下来,最近半年一直在教其说汉话。

    严格来讲,王渊是她的杀父仇人。

    自己的女儿远嫁中原,而且身份属于妾室。自然得安排一个美貌侍女,可以帮着女儿争宠,互相之间也算有依靠。

    王渊没有多想,以为这女娃是剌把罕家养的,就随便让香香带在身边——谁会对一个八岁女娃起心思啊?王二郎又不是变态。

    风雪稍霁,启程东归。

    香香坐在马车里,不时扭头往后看,却不敢真正掀开帘子。她从小的生活衣食无忧,学习舞蹈、乐器和经书,也会做一些简单奶制品,既定命运是嫁给某个吐鲁番贵人。

    谁知一朝剧变,居然要嫁去中原,那是一个她毫无概念的地方。

    “小姐,别怕。”绮云安慰道。

    绮云就是那个八岁女娃,剌把罕请张子皋取的汉名,意思是美丽绚烂的云彩。

    香香用察合台语问道:“只有我们两个,为什么要说汉话?”

    绮云道:“火者(主人)说将军不喜欢,让我跟小姐一定要说汉话,今后把自己当做是汉人。”

    香香默然,她并非抵触,而是觉得汉话太难了。

    察合台语是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的前身,曾经属于中亚地区的通用语言,就连莫卧儿帝国和埃及都使用过。它带着一些蒙古语的根基,又吸收了阿拉伯—波斯和回鹘语,属于突厥语系的一个分支。

    在此时的吐鲁番,察合台语和察合台文,已经跟后世的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文字有些接近。但他们说出的话,遇到北方蒙古人,也勉强能够听懂。

    香香对未来有些恐惧,也有一切期待,她抱着自己的侍女说:“以后就我们两个了。”

    “嗯,就我们两个,”绮云说,“小姐,我们来练习汉话吧。”

    绮云虽然只有八岁,却比香香有主见得多。她的母亲是舞女,是乌兹别克入侵波斯时,依靠战争抢回来的奴隶,接着又倒手几次转卖到吐鲁番。她从小都不被父亲待见,只教她歌舞和乐器,等她年满九岁就献给贵人。

    在这种环境当中成长,绮云很小就懂得察言观色。她的本名叫廓里括慈,其实就是古丽克孜,意为“花儿一般的姑娘”。

    两个女娃子,一个十四岁,一个仅八岁,就这样坐在马车里练起汉话。

    她们有个小本本,记录着日常用语,还在旁边标注有读音,只不过注音稍显有些古怪。

    练习一阵,香香实在有些乏了,便拿出自己二弦琴弹奏起来。弹的还是玛卡姆,一种正式且宏大的乐曲形式,后世存在于新疆、中亚、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北非和西班牙。

    王渊听着马车里叮叮咚咚的声音,不仅感觉有些好笑,自己来西域打一仗,回家时居然多出个妾室和侍女。

    路上积雪不易行走,耗费一个多月时间,王渊终于来到肃州。

    这里只有一个守将,以及部分守城士卒,副总兵带着主力协防延绥去了。

    又继续赶路来到甘州,王渊碰到回师的甘肃士兵。说是蒙古小王子已经撤军,大明边地被突入二百余里,沿途堡垒全部沦陷,当地百姓被劫掠无数。

    十多万蒙古大军,不是被大明打回去的,而是抢得心满意足,大摇大摆回草原过冬。

    陕西边将,被降职、撤职一大堆。

    为巩固边防,户部这次大出血,耗费十八万两白银,在山西、河北、辽东开中运粮草。又拿出二万五千两银子、三千匹马运到山西补充损失。再拿出五万两,运到陕西以供军饷。

    相比起来,西凉王朱当沍,简直还不如小妈养的!

    ……

    抵达兰州时,已是元宵佳节,王渊在庄浪卫渡过的春节。

    虽然其他士卒早已回京,但他麾下仍有一千骑兵追随。这些官兵,要么官升一两级,要么有足额赏银,跟着王二郎打仗不吃亏。

    过金城关时,香香和绮云都在马车内,直至兰州城外她们终于下车。

    “好高好大的城墙!”

    两个异族女孩子震惊不已。

    香香嘀咕道:“这该是天底下最壮阔的城市吧,不知道北京城比这里如何。”

    绮云说:“北京城应该更大,那是大明的皇城呢。”

    别怪她们没有见识,吐鲁番被蹂躏上百年,一个个雄伟古城全部废弃,就连国主满速儿都住在小城堡里。沿途的甘州和肃州倒也挺大,但那城墙如今全是夯土而建,一眼望去土里吧唧的,哪比得上砖石结构的兰州城?

    嗯,如今兰州还属于陕西省,是毗邻甘肃的战略要冲城市。

    王渊没有进城打扰本地官员,命令士卒就地扎营。除了一千骑兵之外,还有两千民夫跟着,都是从甘肃镇借来的,进入陕西他们都得回去。

    也没带啥辎重粮草,全靠沿途补给。倒是毛毡带得多,扎帐篷、打地铺非常暖和,王渊自己睡的也是毛毡铺。

    让袁达带着自己的亲笔信进城,很快知州就亲自出来拜会。

    “王总制一路劳顿,不如进城歇息。”知州宋轶说道。

    王渊摆手道:“宋太守的好意,鄙人心领了,甲胄在身,不便进城。还请宋太守召集两千民夫,筹措二百石粮食、草料若干,等到了巩昌府,我就发放口粮让他们回来。”

    宋轶只得说:“在下尽快筹措,烦请王总制等待三五天。”

    甘肃跟来的二千民夫,第二天早晨就回去了。王渊苦等三日,兰州知州终于把事情搞定,于是带着本地民夫和粮草继续赶路。

    知州宋轶带着本地官员相送,这还没启程呢,突然有数骑渡河而来。

    “可是王总制?”一个太监老远喊道。

    王渊抱拳说:“正是!”

    太监是来宣赏的,昨晚住在船上,今儿个一大早赶路,正好在甘州城外碰见王渊。

    “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王渊听赏!”太监顿时跳下马来,打开制敕就要宣读。

    王渊心里纳闷儿,不是早就封赏过了吗?咋又来一次?

    太监立即宣读制敕,开头是一番套话,接着才是实质内容:“……赐斗牛服一袭,冠加三英,加俸二十石,长芦盐课一千引……”

    这是追加赏赐,估计朱厚照被北方大败给刺激到,更加凸显王渊在西域的胜利是多么可贵。

    又加俸二十石,王渊现在的工资,已经超过一品大员的法定月薪了。

    赏赐京郊良田五百亩且不说,居然还赏了一千盐引,这玩意儿可是硬通货,能值老鼻子钱呢。

    最难得的是斗牛服。

    王渊第一次打仗,赐的是麒麟服;第二次打仗,赐的是飞鱼服;前段时间在西域,赐的还是飞鱼服。现在走半路上,皇帝莫名其妙送来一件斗牛服!

    历史上,朱厚照赐服泛滥,那是正德十三年的事情。他御驾亲征跑去跟蒙古小王子开瓢,打了一场大胜仗,得胜回朝,见者有份,乱七八糟赏赐了一大堆。

    此时还比较稀罕,近几十年来,王渊是第一个获赐斗牛服的文官。

    而且,还冠加三英!

    英,就是靛染天鹅翎,用来缀在帽子上做装饰品。王渊不能穿斗牛服去上朝,却能在官帽缀三英去上朝,那玩意儿简直有着群嘲效果。

    在另一个时空,兵部尚书王琼功勋无数,也只冠加一英而已,靠着这一英就能藐视重臣,王渊现在直接冠加三英!

    途中封赏,没那么多讲究。

    把行军毛毡叠成贡案状,太监宣读完毕,将制敕往上一放,便主动退到旁边等候。

    王渊立即跪下,对着封赏诏书叩拜,然后起身将其塞进怀里。

    “恭喜王总制!”知州带着属官前来道贺。

    王渊拱手道:“为国杀敌,人臣本分,诸位告辞!”

    一堆地方官目送王渊离开,心里那个羡慕崇拜啊,皇帝居然赏赐斗牛服,还他娘的冠加三英!

    太监追上来,笑着说:“王总制,陛下让你穿着斗牛服、冠加三英入京,让朝中那帮酒囊饭袋好生看看。”

280【策马天街,辇趋豹房】

    回到京畿,已是二月底。

    王渊没有直接进京,而是在良乡县稍作休整,顺便打理自己的个人形象。

    头发,必须修一修。

    身体发肤,确实受之父母,但不代表古人就任其生长。一些杂乱毛发,还是要修剪的,而且得挑选黄道吉日进行修剪。

    胡须,也可以全部剃掉,刚长出的胡须全是绒毛,实在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刚满二十岁的小青年,没人会因为胡子问题而耻笑,明代一般是二十五岁之后开始蓄须。

    顺便一提,自唐宋到明代,染发行业很流行。一般是老翁把头发、胡须染黑,让自己显得比较年轻,《本草纲目》里还有调配染色剂的配方。也有些非主流,把胡须染成紫色之类,这属于达官贵人的专属,因为紫色代表尊贵,平民百姓不许染成那个样子。

    至于保留上唇胡须代表死爹,保留下唇胡须代表死妈,那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儿了。咱大清朝管你死没死爹妈,按制都要拔掉下唇胡须,还跟剃发令是配套的,只不过渐渐执行得不严格——即便是清朝,底层男子的脑门也属寸头,因为没那条件天天打理,光脑门儿的都是些有钱人。

    修剪头发,刮掉胡子,穿上斗牛服,冠帽加三英,王渊瞬间变得英武非凡、尊贵无比。

    “斗牛”并非是牛,本为天上星宿。具象化之后,牛首而龙身,斗牛服整体跟皇帝的龙衮服类似,站得远了根本难以分辨,只能通过帽子判断是不是皇帝。

    在弘治朝时,斗牛服还排在蟒服、飞鱼服之后,朱厚照却偏生喜欢斗牛服。他后来亲征大胜,批发赐服的时候,也是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袍、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

    对内行来说,更吓人的还是冠加三英。

    “英”原指戈矛上的羽饰,《诗经》有载:“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翻译成白话文,便是:他的裘袍很清朗,三根英羽好璀璨。那个人啊,是国家的俊贤!

    到了明代,只有立下军功的文官,才能冠上加英,而且基本只能加一英。

    自大明开国以来,王渊应该是第一个冠加三英的文官,加两英的暂时都还没见过。朱厚照任性,直接给足了,懒得一根毛、两根毛的慢慢加。

    王渊穿着这身行头,一回京就震动朝野。

    骑兵被他扔在城外军营,香香和绮云也被袁达带回家。王渊独自骑马穿过正阳门,沿街百姓纷纷围观,争相大呼“王二郎回京了”!

    过了正阳门,又进大明门入皇城。

    朱厚照早有命令,守门侍卫没有请王渊下马,而是策马直奔承天门。这条路属于“天街”,沿街是五军都督府、六部、锦衣卫、宗人府等机构,官员们听到马蹄声全都跑出来看稀奇,因为此街是禁止骑马的。

    “嘶,冠加三英!”一个侍郎倒吸凉气。

    另一位侍郎说:“陛下太急了,哪有直接加三英的。便是有灭国之功,加一英也足够了啊。”

    郁郁不得志的常伦,此刻羡慕无比,不禁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

    金罍则惊讶道:“若虚兄……这是要走承天门?”

    六部与内城的最短距离,就是走承天门。

    可承天门只有重大活动才会开启,比如前些日子的献俘仪式。平日里,官员们在下朝之后,都得从东西长安门绕一大圈去上班。而此时此刻,王渊居然策马过天街,直接走承天门进入内城。

    这尼玛,皇恩浩荡啊!

    便是已经成为**oss的第一宠臣江彬,也绝对没有这种待遇,朱厚照简直把王渊给捧上天了。

    没办法,谁让北边大败呢,而王渊又在西域直接灭了一国。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承天门的守门士卒,见到王渊骑马过来,立即昂首挺胸迎接,眼睛里多少带着钦佩和讨好。

    “嘎!”

    春节祭祀天地开启过的承天门,如今为了王渊一人而再度打开。

    王渊一直骑马来到午门,才终于由太监服侍下马,然后步行进入内城。而且,王渊没走几步远,便有天子赐予的车撵,载着他直奔豹房而去。

    引路的太监叫卢明,专门负责传唤大臣。

    卢明没资格跟王渊同乘车辇,一路疾走跟随,带着讨好的语气跟王渊攀谈:“王侍郎,您总算回京了,皇爷可时常念叨呢。”

    王渊笑道:“承蒙陛下恩遇。”

    卢明又说:“听闻王侍郎在西域的事迹,咱们佩服之至。自太宗之后,王侍郎的军功当属第一!”

    王渊说道:“吾不如肃愍公(于谦)远矣。”

    卢明赔笑道:“那王学士也是第二。”

    王渊没接茬。

    卢明又说:“王侍郎可曾得到消息,令师守仁公升任礼部左侍郎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王渊颇为惊讶。

    卢明说道:“就在前些日子。”

    礼部尚书刘春,兼掌制敕房,兼掌詹事府,可谓深得皇帝信任。

    结果因为封王的事情得罪皇帝,又身体确实有病,前段时间终于辞官了。朱厚照挽留一二,刘春坚决辞职,那也就顺手放他回家。

    新任礼部尚书叫毛纪,也是朱厚照的东宫班底,跟杨廷和、梁储穿一条裤子的。但他的心思更正一些,历史上还请求朱厚照立嗣,从藩王那里过继一个孩子,这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必然会招致皇帝的厌恶,至少杨廷和、梁储就懒得考虑立嗣的问题。

    礼部这么一调整,王阳明刚刚跑去江西剿匪,都还没来得及立功呢,就被皇帝钦点擢升为礼部左侍郎。

    卢明这厮特别会讨巧,以王阳明为突破口,很快跟王渊聊得起劲。

    “王侍郎,到了,”卢明说道,“皇爷正在陪庄妃在花园散步,还烦您多走几步。”

    王渊跳下车辇,拱手道:“有劳带路。”

    一直来到花园深处,果然见到皇帝和庄妃。

    王渊快步过去:“臣王渊,叩见陛下和娘娘!”

    “快起来,”朱厚照亲手将王渊扶起,扭头对庄妃说,“盼儿,二郎这英冠,端的是好看呢。”

    庄妃笑道:“更显英武风流。”

    就是三根染成靛蓝色的天鹅翎而已,插在王渊帽子上。若非有斗牛服搭配,便服穿出去反而显得轻佻,配上斗牛服则立即逼格提升。

    这玩意儿,只有在上朝时杀伤力最大,脑袋上平白比文武百官多出三根毛啊。

    今后,请叫我王三毛!

281【新任务:为皇帝搞钱】

    几个月过去,庄妃的肚子已经显怀。

    王渊作揖道:“恭贺陛下,恭贺娘娘。”

    朱厚照拉着王渊的手坐下,笑道:“说起来,二郎还是月老,我与盼儿应该多多感谢。”

    见皇帝不端架子,王渊也开始没正形,凑趣道:“陛下真要谢臣,那就不该赏三英啊,不是把臣往火坑里推吗?还有这次回京,非要臣骑马独走承天门,不知要惹得多少人嫉妒眼红呢。”

    “一群酒囊饭袋,我就是要让他们眼红!”朱厚照说起这个就来气。

    自从北方大败以后,朱厚照虽然没有亲自去边镇,却派出好几个御史前往严查。有什么都御史、巡按御史、巡茶御史……五花八门,巡茶御史并非错别字,专门巡视茶马贸易的。

    眼见皇帝动了真怒,御史们不敢怠慢,很快就查出大问题。

    比如陕西苑马寺的牧马草场,居然已经消失无踪,全部变成世袭武将、当地豪强的私田。那特么可是西北最大的官方牧场,直接被吞得干干净净,就连州县文官都帮着掩饰,难怪每年都哭穷说战马不够。

    朱厚照一心想着跟蒙古小王子开瓢,骑兵属于重中之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厚照气得全身发抖,一堆文官、武将、太监和勋贵被严惩。

    去年底,户部耗费将近三十万两银子,用来恢复北方各边镇。现在又来讨银子了,户部尚书石阶肉疼无比,讨论来讨论去,也只得再拨六万两银子凑合,估计接下来两个月还得继续拨款十多万两。

    不给钱不行,许多边地已经被打烂,必须尽快整顿边防——开春之后,一些蒙古部落大摇大摆入境,直接挑选草场在那儿放牧。大明边军还不敢出兵驱赶,因为去年兵力损失太严重。

    如此种种,都促使着朱厚照下定决心,等庄妃诞下子嗣之后,就立即亲自前往边地整顿。

    “二郎啊,”朱厚照感慨道,“你说那些混账,怎么就胆大包天到侵吞陕西苑马寺牧场的地步?镇守太监非但不阻止,反而还参与其中。历年巡抚、御史都不知情吗?竟然全都对此视而不见!”

    王渊回答道:“贪得多,罚得少。侵占牧场所得之利,几辈子都吃不完,就算事情败露被查处,也只是处死几个替罪羊,大部分贪污者只丢官而已。甚至都不用丢官,仅仅降职处理,这不是朝廷在引诱官员贪污吗?”

    “那就多杀几个!”朱厚照咬牙切齿道。

    王渊撇撇嘴。

    多杀几个有屁用,不彻底改革制度,过些年牧场肯定又没啦。

    刘六刘七能够迅速壮大,就是因为边疆马政出了问题。朱棣那会儿,边镇牧场动辄拿出十几万战马,现在几百匹都要慢慢凑,还得让山东、直隶的老百姓破家养马。

    朱厚照说:“二郎,你回家安歇几日,便速速去南方开海。给我多弄些银子回来,我想跟蒙古小王子干一场,现在特别缺银子!”

    “遵旨。”王渊就等这句话。

    朱厚照又说:“别去广东开海,直接去南直隶。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扬州……商贾遍地,若是在南直隶开海,弄来的银子肯定比广东更多。”

    “那我还是去浙江吧,”王渊头疼道,“南直隶的水太深,臣怕去了会被淹死。”

    朱厚照愣了愣,点头说:“也行。”

    王渊之前请求去广东开海,也是觉得那里天高皇帝远,随便自己怎么瞎折腾都行。若是换成南直隶,开海难度呈几何倍上升,那边可是有套六部班子的,既得利益团体盘根错节捋都捋不清。

    既然皇帝想要快速见效,那最好就是去浙江。

    以杭州为大本营开海,又紧挨着手工业发达的苏松等地。只要胆子够大,手腕够硬,就肯定能迅速打开局面。

    王渊说道:“臣若督抚浙江,还请陛下授予开府之权,左右须有标兵从之。”

    朱厚照想了想说:“那你就转为兵部右侍郎,有兵部衔才好有标兵!”

    王阳明是巡抚江西,因此他剿匪时,当地军将经常不听话,还得从朝廷请来王命旗牌(临时军权)。

    王渊却是总督浙江,有权挟制浙江军队。但也只是挟制而已,如果浙江的兵头子阳奉阴违,王渊唯一的办法就是上疏弹劾。三司官员也同样如此,原则上王渊可以命令他们,实际上听不听话全看面子。这有个屁用啊!

    因此,王渊要求开府之权,要求标兵之便。这种权力,标志着封疆大吏的诞生,历史上始于嘉靖朝,目的是为了方便征讨倭寇。

    朱厚照为了筹措银子打仗,也完全豁出去了,王渊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也即是说,王渊跑去浙江之后,可以公开设置幕府,自行招聘临时官吏。还可就地征兵训练,或从京城带一支部队南下,甚至临时把当地卫所招至麾下听令。

    倭寇肆虐时,这种任命能够通过。如今南方一片承平,恐怕言官们会跳起来,说一些谨防藩镇之类的鬼话。

    虱子多了不痒,不管是朱厚照还是王渊,都懒得理会那些耍嘴皮子的家伙。

    朱厚照说:“二郎要尽快开海弄钱,我只给你一年半的时间。”

    “为何如此急促?”王渊问道。

    朱厚照说:“一年半之后,朕要御驾亲征,到时候少不了你这个统军大将!”

    王渊说:“臣尽量赶回来。”

    朱厚照笑问:“御驾亲征你也不劝阻吗?”

    王渊反问道:“劝了有用吗?”

    “哈哈哈哈!”

    朱厚照开怀大笑,多日烦闷一扫而空,欣慰道:“还是二郎了解我啊。哪像其他大头巾,只知道冒死以谏,却不知道为朕分忧。”

    仅凭王渊浅薄的历史知识,也知道朱厚照御驾亲征,会打一个大胜仗回来。否则王渊也会劝,鬼知道皇帝是否真的靠谱,万一再来个土木堡之变咋办?

    应州之战,朱厚照亲自布防,虽然说不上有多精妙,但也绝对有板有眼。在众将都不敢打的情况下,朱厚照力排众议,亲率大军前往支援,从应州一直追杀蒙古大军到朔州,因为中途起了沙尘暴才停止追击。否则的话,那一战的战绩将更加惊人。

    王渊倒是很期待,自己加入战场,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282【小妾见正妻】

    黄峨早就收到王渊回京的消息,一大早便坐立不安,又得端着主母架子耐心等候。

    “夫人,老爷回来了!”夏婵飞快跑来禀报。

    黄峨立即整理衣襟,带领夏婵出门迎接。包括周冲在内,一些有职务的家仆,也得跟着去迎接主人回家。

    众人守在大门口,很快看到袁达骑着马儿,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

    袁达迅速奔至,下马禀报道:“夫人,二哥受陛下召见,令我等先行回府。”

    “哦。”

    黄峨有些失望,指着马车问:“那里面是?”

    袁达低声说:“夫人,那是二哥在西域所纳姬妾。当时要笼络一个西域富商,令其为大军散播谣言、组织工匠,所以二哥才纳了那个富商的女儿为妾。”

    黄峨愣了愣,随即挤出笑容:“快快请进府里。夏婵,你为如夫人安排一下住处。”

    “是!”夏婵不情不愿去张罗。

    黄峨心里其实也有些不舒服,她能接受宋灵儿,却很难接受一个陌生女子。

    明代官员,特别是京官,并不像影视剧里那般妻妾遍地。

    许多京官甚至终身只有正妻,比如黄峨的父亲便是如此,甚至连妻子的陪嫁丫鬟都没要。

    再来说阁臣靳贵,靳贵的父亲年过五十无子,母亲主动为其父纳妾,而且悄悄送进房内。靳贵的父亲果断拒绝,说我都已经老了,何必再祸害小姑娘?直接把这小妾送回娘家。然后继续跟老妻过日子,五十多岁才把靳贵给生出来。

    官员纳妾,大都是纳陪嫁丫鬟为妾,又或者为求子嗣而纳妾。

    除此之外,一般都是外放为官,正妻不在身边,常年生活寂寞,才在当地找女子服侍自己。甚至,许多地方官不敢直接纳妾,往往以招纳侍女为借口,免得给人落下口实。

    至少,正德朝是如此,官场风气还未彻底败坏,京官纳妾太多容易遭到非议。

    便是风流才子杨慎,也是快五十岁了,才为老不尊连纳两个妾。他年轻时有政治追求,一个妾都不纳,反正心痒痒了可以去逛青楼嘛。

    历史上,黄峨与杨慎分隔多年,听到杨慎纳妾的消息,都还在散曲当中表达不满:“寄与他三负心那个乔人,不念我病榻连宵!”

    而杨慎他爹杨廷和,亦只有一个妾室而已。

    真正肆无忌惮纳妾的,是勋贵、武将、富商、豪强和官二代,以及那些没有追求的地方官!宗室都不敢乱来,因为有宗人府盯着,但他们可以蓄养歌伎和侍女。

    即便心里再不高兴,但黄峨也不能表达出来,反而微笑着指挥家仆迎接如夫人。

    不过嘛……

    黄峨自己从正门回府,让家仆引着马车,带香香前往侧门。

    这是符合礼制的,妾室而已,怎可直入正门?

    袁达站在侧门口,笑着撇撇嘴,对香香说:“香夫人,已经到家了。”

    香香掀开车帘,与绮云一起下车,然后跟着袁达进入宅院。

    走了好一阵,香香完全失去方向感,惊讶道:“家里好大啊,比速檀的城堡还大!”

    满速儿如果地下有知,肯定被冒犯到。

    黄峨回到正屋,等待许久,袁达终于把香香主仆二人引来拜见。

    袁达低声说:“香夫人,这是将军的正妻。初次相见,你应该跪下磕头请安。”

    香香偷偷瞧了黄峨一眼,连忙趴地上磕头:“叩……叩见夫人!”

    路上走了几个月,香香的口音依旧古怪,但汉话水平提升很多,日常交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旁边的绮云,也连忙跟着跪下。

    黄峨本来憋了一肚子怨气,但看到香香那怯懦的样子,又见她跪拜时的姿势,顿时怒火就消去大半:一个不懂礼仪的蛮夷女子而已!

    站有站姿,坐有坐姿,跪当然也有跪姿。

    九拜之礼。

    第一级就是稽首,额头贴着地面,不能立即抬头。

    第二级名为顿首,额头碰到地面,可立即抬起来。

    此时此刻,香香给黄峨磕头的姿势,就类似于稽首,属于终极大礼。只有在重要场合,臣拜君,徒拜师,子拜父,拜天地祖先,以上情形才会使用,小妾见到正妻是不必如此的。

    甚至,君臣日常相见,都不必行此大礼!

    明代大臣见到皇帝,只需行第三级的空首礼,脑袋不能撞到地面,而是撞到自己的手背,放在先秦时代属于宾客之礼——到了清朝,必须稽首,额头贴地,屁股撅着,斯文扫地。

    “妹妹快起来吧,我可当不起如此大礼。”黄峨又好气又好笑,

    香香爬起来,傻乎乎问:“我该叫你姐姐,还是夫人?”

    那古怪的口音,黄峨越听越好笑:“就叫姐姐吧。”

    正妻喊小妾妹妹,那是表示亲热。小妾如果直接喊正妻姐姐,那是没大没小,必须关系好到一定程度才行。

    黄峨拉着香香坐下,问道:“妹妹如何称呼?”

    香香回答说:“我叫阿卜拉,将军给我取了个汉名叫香香。这是我的侍女廓里括慈,汉名叫绮云。”

    黄峨更加没有脾气了,“香香”这名字,乍听就像是丫鬟,哪犯得着为此吃醋?她又问:“妹妹年方几何?”

    “嗯?”香香没听懂。

    袁达在旁边说:“夫人问你多少岁了。”

    香香连忙说:“再过三个月,就满十五岁。”

    黄峨又问绮云:“你呢?”

    绮云说:“我刚满九岁。”

    黄峨叹息道:“也是难为你们,小小年纪,便远走异乡。今后有什么难处,就来找我吧,咱们都是一家人。”

    香香稍微放松下来,说道:“多谢姐姐。”

    黄峨对一个侍女说:“带她们去住处,等安顿下来之后,再带她们在府上到处逛逛。”

    两个异族女子很快离开,夏婵噘嘴道:“夫人,这可是两个狐狸精呢。一个比一个生得妖媚,我是女人都觉得她们好看。你看那五官眉目,跟画出来的一样,皮肤跟雪一样白,当心老爷会被她们迷住!”

    黄峨笑道:“二哥可没那么俗气,不会只看皮囊。”

    “那可说不准。”夏婵担忧道。

    黄峨安慰说:“好啦,今后你也别刻意刁难,否则传出去,大家都以为我是妒妇呢。”

    夏婵讥笑道:“都是不懂礼的,但怎么跪拜都不知道。可要好生教教她们,免得被外人知道,说咱们府上没有规矩。”

283【江彬的野望】

    “王侍郎,请留步!”

    王渊刚刚走出豹房花园,突然就被江彬叫住。

    王渊拱手道:“朱佥都!”

    江彬拍马屁道:“王侍郎兴师灭国,威震天下,实乃群臣楷模,令在下佩服之至!”

    “哪里,”王渊也笑着说,“朱佥都统御四镇,练兵有方,实为不可多得之将才。”

    江彬说:“为陛下分忧耳。”

    王渊说:“彼此彼此。”

    江彬心里其实怨恨王渊,当初那一脚差点把他害死。

    王渊同样不咋待见江彬,文官鱼肉百姓至少还要遮掩,江彬的做法可说毫无顾忌。就在两年前,此人把积庆坊、鸣玉坊给强拆掉,全部用来改造成皇店酒肆。那可是京城的两个坊市啊,简直无法无天,不知逼得多少人无家可归!

    但又能怎么样呢?

    王渊简在帝心,江彬只能退让;江彬深得宠幸,王渊只能无视。

    谁都弄不死谁,那就没必要互相攻击,除非哪天能够一招致命,否则闹起来各自都没啥好处。

    江彬陪着王渊行走一阵,突然说:“王侍郎哪日有空,不妨一起去鸣玉楼喝两杯?”

    “改日吧,朱佥都的好意,本人心领了。都是为陛下分忧,何必那么客气?”王渊委婉拒绝。

    江彬赔笑道:“王侍郎说得是。”

    鸣玉楼,就是江彬强拆民房而兴建的酒楼,王渊怎么可能答应去那里喝酒?

    江彬又试探道:“去年鞑贼南侵,不知王侍郎有何看法?”

    王渊说道:“全凭陛下做主。”

    江彬顿时心里有底儿了,抱拳道:“王侍郎深明大义,果然是陛下的肱股之臣。”

    王渊登上车辇,乘御驾而去。

    江彬看着王渊头顶的三根毛,那个羡慕嫉妒啊,琢磨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弄几根。

    很快就会有的,江彬统御四镇军,练兵两年已有成效。再过个把月,就会怂恿朱厚照搞阅兵式,朱厚照甚至亲自统御一支部队为中军。

    一个阅兵式而已,因为军队训练有素,朱厚照龙颜大悦。遂赏江彬三根毛,许泰、李琮、沈周等将两根毛,兵部尚书王琼都挨着一根毛。相比王渊的灭国之功,如此封赏近乎儿戏,平白拉低了冠加三英的逼格。

    朱厚照就是这般随性,只要他高兴了,懒得一根一根赏,直接就赏你三英,也不管今后该怎么加赏。

    江彬慢悠悠回到校场,许泰不解道:“都督,何必跟他套近乎?他一个文官,终究跟咱们合不来。”

    “我不要他帮忙,只要他别捣乱就行,”江彬忧虑道,“陛下御驾亲征,必然招致群臣非议,反对者能少一个是一个。”

    许泰咂咂嘴:“也对。”

    这帮边将,已窝在京城训练两年,虽然不断升官,却总想着捞更大功劳。只要跟随皇帝出去打一仗,别大败而归即可,小败都能吹成大胜,到时候加官进爵啥都有了。

    最头疼的就是文官反对,如今,江彬已经笼络了兵部尚书王琼、吏部尚书陆完,再搞定一个御前红人王渊,阻力将会大大降低。

    江彬现在是啥职务?

    都督佥事,又称佥都督,正二品武官,升官跟坐火箭一样。

    但江彬还嫌不够,他连都督同知都看不上,想爬到五军都督的位置,最好能加三公、三孤衔。再把钱宁给挤开,将东厂、锦衣卫的大权捞来,到时候朝野上下谁敢不从?

    如此种种,就必须打仗!

    现在的江彬还比较有理智,等跟随皇帝打了胜仗回来,那才是真正的终极**oss。封伯爵,提督十二京营,提督东厂,提督锦衣卫。成国公都要给江彬稽首长跪,魏国公带着公卿大臣,站在江彬左右随时听令。届时,江彬飞扬跋扈,完全把勋贵、文官、太监视为奴仆。

    而朱厚照,也因为一场大胜丧失理智,从此变得越来越荒唐无稽。甚至在王阳明抓住宁王之后,朱厚照还想把宁王放了,自己亲率大军重新捉一次,把随军众臣雷得里焦外嫩。

    ……

    王渊乘坐车辇、骑着马儿,从承天门原路返回,身边还跟着一个太监。

    路过各部办事衙门时,王渊顺便回一趟翰林院。他在西域被升为礼部右侍郎,现在又被皇帝转为兵部右侍郎,应该去翰林院跟以前的同僚道别。

    如今的翰林院掌院,名叫蒋冕,是王渊的老上司。这货还兼掌詹事府,兼掌制敕房,顺便挂了一个礼部尚书的虚衔,都是刘春致仕之后让出来的位置。

    “王侍郎!”蒋冕颇为客气,主动打招呼。

    王渊笑着拱手:“蒋学士!”

    蒋冕是硬生生熬出头的,性格比较沉稳。这货十五岁就乡试第一,三十岁才考中进士,熬到将近六十岁,终于执掌翰林院和制敕房,做起事来四品八稳,可惜跟杨廷和穿一条裤子。

    见蒋冕面有忧色,王渊随口问道:“蒋学士有何烦心之事?”

    蒋冕叹息道:“开春以来,滴雨未降,今年北方的春耕恐怕……唉!”

    “这老天爷,确实该下雨了。”王渊抬头望天。

    正德年间,天灾不断。

    就拿京畿地区来说,连续三年冬季少雪、春季少雨,几乎年年都要祈雪、祈雨。今年更厉害,北方数省不下春雨,眼看着就要大面积春旱。

    蒋冕为啥忧心忡忡?

    因为他还挂着一个礼部尚书衔啊!

    无论干旱、洪水、地震、星象异常,但凡出现重大天灾,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礼部尚书,第二个被问责的才是皇帝。灾异代表老天示警,老天为啥示警?肯定是什么地方失礼了!

    如果再干旱一个月,蒋冕这位挂职礼部尚书就得请求辞职。如果再干旱两个月,真正的礼部尚书毛纪也得请求辞职。如果再干旱三个月,皇帝就应该反思自己的过错了。

    王渊跟蒋冕聊了几句,其他同僚也纷纷前来道贺。

    王渊的会试房师温仁和不在,回家丁忧去了,服丧时间比杨廷和还早。余本等人依旧兢兢业业,继续在翰林院苦熬,想升官估计得等到九年考满——王渊暂时帮不上忙,除非他们离开翰林院。因为留在翰林院升官太慢了,在这里升一级,相当于别的部门升好几级。

    经常跑去王渊家里,一起研究物理和数学的顾应祥,如今也不再担任锦衣卫经历,而是调往广东做道员(地方御史)。历史上,此君还曾配合王阳明剿匪,又亲自带兵去打海盗。如果王渊按照原计划,前往广东开海的话,有顾应祥配合会很好办事儿。

    可惜,王渊必须去浙江,那里连个熟人都没有。

    一路骑马返回家中,金罍、常伦等人纷纷过来道贺,约好了改日一起到酒楼吃饭。严嵩也出来说了几句,这货早已升为山东清吏司郎中,再熬下去就该升任户部右侍郎了。

    还有王渊的老丈人黄珂。

    历史上,杨廷和前脚回家丁忧,黄珂后脚就被扔去南京养老。而且是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被甩去南京当右都御史,谁让他是杨廷和的心腹呢?

    如今王二郎的面子大,皇帝没有对黄珂下手,依旧留在兵部当左侍郎。

    翁婿二人,一个兵部左侍郎,一个兵部右侍郎,着实让文武百官羡慕。黄峨的两个弟弟,远没到成年的岁数,已经有好多官员遣媒婆来说亲了。

    说起黄峨,王渊有些不敢回家……

284【大妇的度量】

    远征归家是件大事,即便王渊一再要求简化礼仪,黄峨依旧带着家中奴仆,铺着地毯迎接王渊进正门。

    香香一切都是迷糊的,她跟在黄峨身后,别人做啥她做啥。但她看不清黄峨的手势,只能借鉴对面的男仆,双手相交于胸腹间,对着王渊屈膝行礼(明代万福礼,是把双手正放在胸腹之间,前面有章节把位置放错了。特此更正。)

    “错了。”夏婵低声提醒,忙把香香的左右手换位置。

    不论是作揖,还是行叩拜礼,都要遵循男左女右的规则。

    比如男子抱拳见礼,必须左手在上。若换成右手在上,即便同一个姿势,也直接成了给人吊丧。

    女子刚好相反。

    央视春晚,主持人就经常给全国人民拜丧。包括那些贺岁片,也各种春节期间给观众拜丧。

    老子真要谢谢您嘞!

    夏婵虽然嘴碎善妒,但脑子还拎得清。没有大声嚷嚷,而是小声提醒,悄摸把香香的姿势纠正过来。

    王渊跨进大门之后,便把仆人们遣散,握着黄峨的手说:“小妹,我走了一年,家里辛苦你了。”

    黄峨心中的怨气,瞬间彻底消失,脸红着抽手道:“旁人看着呢。”

    “看着就看着呗。”王渊笑道。

    就这样,黄峨被拉着手,一路甜笑着回去。又服侍王渊更衣沐浴,忙了好半天,夫妻二人终于结伴去饭厅用膳。

    为了展现自己的大度,黄峨把香香喊来同桌吃饭。

    香香完全搞不明白,稀里糊涂跟着坐下,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坐在那里一个劲儿扒饭,而且筷子都还没有用得利索。

    在明代,妾室分两种,一种是良妾,一种是贱妾。

    良妾出身于良家,地位稍高一些。若被正妻虐待,父母可以告发,原则上可得朝廷支持。

    英宗朝有位监察御史,纳县丞之女为妾,结果被正妻殴打。县丞直接告到刑部,说监察御史强纳良女为妾。按律当施以绞刑,遇到大赦逃脱死罪,但也因此被流放戍边。

    这种案例不止一两个,但凡良妾被正妻凌辱,娘家都可以告其强纳良女为妾。主编《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的永乐朝首辅胡广,其儿子胡穜(时任礼部郎中),就是因为这种事情被发配边疆的。

    所以明朝中前期的京官,不会胡乱纳妾呢,麻烦事儿太多了。

    首先,官员纳妾要立文书,还必须上报朝廷。而且妾室偷人,会被同僚嘲笑,会被言官弹劾,严重者还要因此丢官。若纳同僚或下属的女儿为妾,那风险就更大,轻则降职,重则流放。

    这么多糟心事儿,何必正式纳妾,多几个通房丫头不香吗?

    嗯,这是明代中前期的情况,中后期就彻底败坏了,便是言官都懒得弹劾。民间就更扯淡,按照规定,没有官身的平民,四十岁以后没儿子才能纳妾,可谁他妈管那么许多?

    至于贱妾就更好理解了,出自贱籍,跟奴仆没啥区别,只要不被打死即可。

    香香来自西域,说不好是良是贱,但肯定没资格同桌吃饭。黄峨这个举动,让王渊舒了口气,庆幸家里的醋坛子没被打翻。

    “二哥,这是纳妾文约,我已经准备好了。”黄峨拿出一式两份文书说。

    王渊愣了愣,愈发心虚,硬着头皮签字画押,然后又拿给香香签字。这玩意儿,还要送去朝廷报备,否则被发现了要遭弹劾,而且性质非常严重。

    “妹妹,把文约收好。”黄峨说道。

    香香全程稀里糊涂,隐约明白这是自己的婚书,但不知道是自己后半生的保障。今后她的儿子如果做了重臣,或者女儿当了皇后、贵妃,香香是可以获得诰命的。又或者王渊立下惊世奇功,香香作为妾室,也能获得诰命,但至少要比黄峨低一级。

    黄峨笑道:“继续吃饭吧。”

    王渊埋头扒饭,不敢搭腔,惭愧至极。

    黄峨不理王渊,给香香夹菜说:“别只顾着吃米饭啊,快尝尝这个。”

    “嗯,多谢姐姐。”香香觉得这位姐姐真好,不像父亲说的那样会欺负自己。

    这姑娘的性格有点憨,一路随军吃得不好,遇到美食胃口大开,足足扒了三碗饭进肚。还捂着圆滚滚的肚子,一脸认真的说:“鸡肉,真香,好吃!”

    黄峨噗嗤一笑,她是真被逗乐了,抿嘴说:“明天我亲自教你礼仪,可别再闹笑话。”

    “哦。”香香呆傻点头。

    香香当然不傻,只是身处异国,啥都搞不清楚而已。

    但黄峨对她好,香香还是知道的。吃完饭以后,她主动说道:“夫君,姐姐,我给你们唱歌吧。”

    “好啊。”黄峨笑道。

    香香立即让绮云把二弦琴拿来,就跟弹吉他一样,抱着在那儿自弹自唱。歌词内容听不懂,但就是好听,让黄峨感觉颇为稀奇。

    “这是什么琴?有点像弦子(三弦),又比弦子的弦少。”黄峨问道。

    香香说:“叫独他尔。”

    “独他尔”是波斯语的音译,直译就是“二弦琴”。

    黄峨又问:“我可以弹一下吗?”

    香香连忙递过去。

    黄峨从小就学词牌曲牌,对乐器同样在行。她随手拨弄几下,问道:“这弦是什么做的?”

    “羊肠。”香香回答说。

    “音色怪怪的,不过别有风味,”黄峨笑道,“今后我教你识字和礼仪,你教我弹这个……”

    香香说:“独他尔。”

    “对,独他尔。”黄峨点头道。

    两个妹子在那儿交流音乐,王渊反倒被晾在一边,不过看着美女弹琴还是很赏心悦目的。

    直把王渊晾了个够,黄峨才说:“天色不早了,休息吧。”

    香香立即抱琴起身。

    黄峨又对王渊说:“二哥,你且去妹妹房里……啊!”

    没等黄峨说完,王渊就把她抱起来,跟土匪似的扛在肩上,直奔他们的卧房。

    香香和绮云目瞪口呆。

    夏婵则笑着跟去,服侍二人洗脸洗脚,顺便趴外边听墙角。

    久别胜新婚,一年未曾亲热,顿时天雷勾动地火,把夏婵听得跟发烧一样跑开。

    “二哥,庄妃都怀孕了,我也想要孩子。”

    “那就再加把劲。”

    “我听母亲说,这种事要节制。”

    “明天再节制。”

    “嗯……好吧,明天你不许去香香房里,只准跟我老实睡觉。”

    “可以,我要开车了!”

    “啊?”

285【九皇物理丹经】

    正德年间,京城还没啥书院,因为不需要!

    小孩子直接进社学或私塾,然后考进官方学校读书,私人书院根本没有生存空间。直至越来越多士子,开始质疑程朱理学,非主流学派讲学成风,私人书院才在嘉靖、万历朝的京城出现。

    物理学院,是目前北京城唯一的私人书院。

    去年会试前后,物理学院非常热闹,无数士子跑来旁听参观。可很快又冷清下来,一些学生被“艰深”知识吓跑,一些学生很快外放为官,一些学生渐渐失去新鲜感。

    到现在,物理学院只剩下十二位轮值讲师,以及六十多个固定学生。还有几十个学生,时来时不来,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辈。

    内院当中,七八个人围着一口大锅。

    至真道士站在锅边,举着棍子搅啊搅啊搅。熬制到一定程度,再用纱布过滤,待其渐渐冷却结晶,接着再次拿去熬煮,再次令其结晶。

    众人立即围上来,半信半疑道:“这样真的能熬出毛硝?”

    至真道士说:“我也不知,且尝尝味道。”

    道士取出一块结晶,呈块状,白色半透明。他轻轻一掰,立即折断,断面发出玻璃光泽。他又凑到鼻子面前嗅味,接着用舌头舔舔,基本能够确定这就是毛硝。

    咦~~~

    众人投去嫌弃的眼神,这玩意儿可是从屎里萃取的,直接上嘴去舔合适吗?

    其中一人凑过来,也拿起结晶仔细观察,然后闻味道、尝咸淡,最后点头说:“肯定是毛硝,我家开药铺的,对这东西熟悉得很。”

    众人兴奋不已:“若真如此,岂非大功一件!”

    “可献与皇上!”

    “还可开工厂,书院出些钱,咱们出些钱,专门制毛硝卖给药房!”

    “对对对,先生都说了,物理要研究,更要用于实践。机械分院研制的新式织布机,不就卖给天津工厂赚钱了吗?”

    “……”

    王渊离开京城的一年多时间,物理学院已经分成三派。

    一派以方楷为主,主攻天文、光学和气象。

    一派以王晹为主,主攻力学、热学和机械。

    一派以至真道士为主,主攻化学。

    当然,他们自己没有这么清晰的定义。比如至真道士,这家伙以前修炼铅汞大道,现在直接变成了西方炼金术。

    王渊离开京城的时候,对至真道士说:“如今制备毛硝,皆需刮硝土。硝土为何形成于茅房附近?是不是跟粪便有关?能不能用粪便来得到硝土?”

    至真道士受此启发,将人畜粪便混合其他物质,堆起来盖上油布放置大半年。

    一共十五个粪堆,其中十四个都宣告失败,仅有加石灰的粪堆成功。

    用加石灰发酵半年的粪堆,拌和草木灰以水淋之。取其汁进行熬制,即得硝酸钾溶液,一立方溶液可练毛硝十斤。

    这绝对是巨大进步!

    明代生产火药,所需硝石都得慢慢刮。老房子、厕所旁的浮土,会生出盐状结晶物,刮下来精制提纯就是火硝,通州有个专门的熬硝营就干这事儿。

    但这种方法产量太低,俗语云:“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无数人辛苦两三年,制出的火药打一炮就没啦。

    硝石矿也有,多在南方山区,比如贵州有个大硝洞,土司可挖矿制作火药。但离京城太远,长途运输不易,只能用于西南地区。

    听到里面的欢腾声,王晹对弟子说:“去看看他们又弄出啥了。”

    弟子很快打听回来:“先生,他们用屎做出了毛硝!”

    王晹瞬间感觉有些恶心,他前阵子便秘,大夫就让他服用过毛硝,现在总有种吃屎的不适感。

    “我们也要加快进度!”王晹说道。

    去年,王晹考上了三榜进士,可惜没考上庶吉士,直接被外放到湖广做知县。仔细考虑一番,王晹选择辞官,留在京城继续搞研究,做官哪有钻研物理有意思?

    在王晹的主导下,制成一种大型织布机。需六人配合操作,比王渊改进的织布机,其效率都还提高三倍有余。

    王晹把织布机卖给了天津工厂,价值三千两白银。他自己分得五百两,其他研发人员共得二千两,剩下五百两直接捐给物理学院——类似机器,历史上诞生于清代中晚期,可惜很快就被蒸汽机给碾压了。

    现在,物理学院很有钱,核心学员也很有钱。

    比如至真道士那边,之前瞎鸡儿乱搞,不但耗费学院资金,他们自己的钱也扔进去许多。但现在获得用屎制硝的方法,随随便便就能回本,开工厂制毛硝,可卖给烟花商人和药材商人。

    只有方楷一派最穷,因为他们研究天文、气象和光学。

    光学基础理论早已传出,千里镜也没那么值钱了,民间有许多作坊在仿制。他们搞天文的只出不进,还得自己花钱制作或购买望远镜,一个个都穷得叮当响。

    而且,方楷是三榜庶吉士,如今还在学习期间,毕业了也只能留在翰林院当小官,或者扔去其他部门慢慢爬。

    研究天文的,都是苦逼啊,就差没有去街头摆摊算命了。

    夜晚。

    至真道士回到宿舍,将实验记录又检查一番,然后拿出草纸开始写稿,其书稿名曰:《九皇物理丹经》。

    或许是受到物理学派影响,他所著的丹经,也不像传统那般云山雾海,而是写得普通读书人都能看懂:

    “修炼大丹,须应天道。分辨两仪,汇聚三才,和合四象,周全五行。”

    “两仪者,阴阳也,乾坤也,天地也,鼎器也!药在鼎中,居乾坤之内。坎为月,是铅;离为日,是汞。上日下月,合而为易,铅汞至于鼎中,既日月行于天地间……”

    “三才者,水火药,应天地人也……”

    “四象者,白金、朱砂、黑铅、水银是也!白金应白虎,朱砂应朱雀,黑铅应玄武,水银应青龙……”

    “四象既齐,乃全五行,引雄黄入中宫方得土。万物得土而生,土生万物。万物失土而死,归土也……”

    “炼丹如此,炼物亦然。需合两仪、三才、四象、五行,方可显而得矣。”

    “今欲炼芒硝,如何得之?芒硝性寒,位在玄武……”

    王渊回京的第二天,就去视察物理学院。

    至真道士把《九皇物理丹经》呈上,作揖道:“王侍郎,些许心得,还请斧正。”

    王渊听说弟子用粪便炼出毛硝,本来是非常高兴的,还以为他们开启了化学之道。可翻看这道士的书稿一看,王渊直接失去语言组织能力。

    这他娘的是中国版炼金术?

    至真道士的理论很简单,具备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可以炼出归于太极天道的金丹。那为什么不能用来炼物?

    这家伙认为毛硝性寒,属于五行中的水,对应四象里的玄武。因此需要把其他条件创造出来,比如石膏属土、草木灰属火,人应该站在巽(木)位,用包铁木棍搅拌溶液。毛硝属水,粪便也属水,因此粪便是药引,以阴阳五行之道将毛硝从粪便中分离。

    王渊挠挠头:“道长,你试过不站在巽位,不用包铁木棍搅拌?”

    “没有。”至真道士说。

    “可以去试试,万一也能做出来呢?”王渊建议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104/ 第一时间欣赏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作者:王梓钧所写的《梦回大明春》为转载作品,梦回大明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梦回大明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梦回大明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梦回大明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梦回大明春介绍:
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等几年,那就先抢一个老师回家凑合着学吧。梦回大明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梦回大明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