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家小福女TXT下载农家小福女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家小福女全文阅读

作者:郁雨竹     农家小福女txt下载     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五十五章 底牌

    没有证据,他们就不能乱抓人。

    所以魏知问她,“当年白启带走的东西……”

    那是唯一有可能定所有涉及此案的人的证据,如果拿不到,他们就要重新调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不知多少,最后成效有多少都不一定。

    听他这么一说,刘氏计划垮下肩膀来。

    这一点她早有预料,真被魏知确定了,她还是忍不住失望。

    她顿了顿后道:“当年跟着启儿逃命的长随活下来了一个,他叫二吉,只是我现在还不能把他给您,如果有一天您能把幕后之人绳之以法,需要人证的时候,我会把他交出来的。”

    “那东西呢?”

    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氏摇了摇头道:“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找。”

    这一次她没有避讳,将当年的事都告诉了他,包括满宝和周银夫妻的关系,她道:“我试探过,还让大吉悄悄的进周家翻找过,那里没有我们要找的东西,当年周银夫妻还没得及回到家就死在了路上,东西也不见了。”

    魏知惊讶,没想到那个小姑娘和这事也有关。

    可是东西在路上消失,而拿着的人又已经死去,他皱了皱眉,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了。

    刘氏当然也知道,这种遥遥无期的冤屈让她内心一阵无力,已经六年了,她有生之年真的能让儿子的冤屈得以昭雪吗?

    刘氏坐倒在椅子上,有些心灰意冷的问道:“大人,这次犍尾堰决堤,死了多少人?”

    魏知咬紧牙关,想起他初到益州时看到的人间炼狱。

    这一次洪灾,只他下令统计到的死亡人数就有四万八千余人,这其中有直接被洪水冲走或淹死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死在之后的饥饿,冲突,以及疾病之中。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犍尾堰决堤。

    如果六年前白启能活下来,犍尾堰事发,那今天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

    这个案子并不只是死了白启,周银夫妻以及那些随从而已,还有今日的四万八千余人。

    还有他没有统计到,不知道死在了哪里的百姓。

    魏知深吸一口气,肃然道:“老夫人放心,魏某必倾尽全力,还所有人一个公道。”

    刘氏眼眶一红,起身对他行了一礼,道:“大人正直,我自是信的,然而我也知道,事有可为,与不可为的分别。老身已经等了六年,不介意再等六年,再再六年,因为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除了含饴弄孙,没别的追求,我可以等下去。”

    魏知听明白了她的话音,问道:“老夫人但有所请,尽管开口。”

    刘氏道:“当年他们为了查周银夫妻的身份,特意将周银夫妻污为盗匪,以至于周满不能认亲生父母,周家也一直隐藏周银已死的消息。“

    她道:“周银夫妻是因我儿死的,我不能让他们死后还背此污名,何况满宝那孩子不能永远不认生父生母,她今年六岁了,我等得,她等不得,周家人恐怕也等不得。”

    魏知就沉思起来。

    一个人的身后事和身后名有多重要?

    哪怕魏知不信鬼神,却也很看重这两样,尤其是身后名。

    谁不想死后百世流芳,谁又想死后还背负骂名,甚至连最基本的祭祀都没有?

    他在厅内来回踱步,许久后问道:“周银夫妻的事都有谁知道?”

    “只有立之和你我二人,”刘氏道:“至于那三人,恐怕也猜到了一些,不过他们现在在我们手里。”

    所以在外面,没人知道,包括周家自己都不知道。

    “那个叫大吉的……”

    刘氏立即道:“他是可信的。”

    刘氏顿了顿后道:“他们一家是我白家的世仆,二吉更是他的亲弟弟,所以大人放心。”

    魏知明白了,点了点头后道:“如此就好运作得多了,你放心吧,我会安排的,只是你们得耐心等一等。”

    “是,”刘氏拜谢,“老身先替周家,替满宝,更替启儿谢过魏大人。”

    “快别如此,”魏知扶起她,叹息道:“周银夫妻义薄云天,魏某人也不过略尽绵薄之力而已,连冤屈都不能替他们伸。”

    刘氏嘴巴张了张,到底没问出来。

    其实她有些不明白,哪怕她已经很聪明,她也不解,犍尾堰已决堤,堤坝就摆在那里,那就是赤裸裸的证据,怎么就定不了他们的罪呢?

    那是益州王的封地,要说益州王和剑南道节度使不知,打死她都不信。

    连她一个妇人都明白的道理,怎么朝廷就是办不了他们?

    朝廷还真不能办他们。

    目前,连益州刺史都是以渎职的罪名被召回京城问罪。

    不错,是召回,而不是拿回,他是可以自己带着随从慢悠悠的往京城走,只要在吏部给的最后期限内到达京城答疑就可以。

    因为目前,除了大家的猜测外,谁都不能说犍尾堰就是偷工减料,以至于堤坝决堤。

    因为在魏知赶到的时候,整个犍尾堰都被人为的毁损过了,之前残留的工程痕迹都被人扒了,随着洪水不知道飘向了何方。

    而益州刺史给出的答复虽然无赖,他们还真没办法。

    他说,犍尾堰是被恼怒的灾民们给扒了,难道他能说不是吗?

    当时他赶到益州时,那些人早跑没影了,而且当时最主要的是赈济灾民,是救人,可不是去找扒了犍尾堰的人。

    就是现在,魏知有功夫来查找真相,也是因为受灾的灾民大部分都得到了安置,而他制定的安抚政策也在地方官员的运作下陆续到位,他这才有时间来忙这事,不然他这儿肯定是把这事交给下面的人,或是刑部。

    他一向分得清主次。

    魏知从刘氏这里知道了她的底牌,便准备回京了。

    他推迟了四天回去,此时圣人该着急了吧?

    此时皇帝还真急了,按说昨天魏知就应该回到京城了,但官道上没他的人影。

    路上有事慢一些,皇帝可以理解,于是他又耐心等了一天,结果第二天直到日落,魏知也没回京。

    这下皇帝有些坐不住了。

    当然,他不是气魏知怠工,他是担心魏知这次赈灾得罪的人太多,那些人直接在路上结果了他。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杀器

    皇帝为什么会派魏知去益州?

    当然是因为魏知的脾气又臭又硬,连他魏知都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怼,他怕过谁?

    益州大洪,剑南道节度使和益州刺史虽然上报,却没把情况说得那么严重的。

    那里离京城也不近,皇帝既没有千里眼,也没有顺风耳,当然不知道那边的实际情况,想着各州县不仅有自己的粮库,剑南道内还有两个大粮仓,他和朝廷众官员都觉得他们可以就地解决。

    最后还是新都县县令,及益州的一些世家大族一起星夜进京告状,他才知道益州的洪灾竟那么厉害。

    在犍尾堰下游的几个村子,据说一个人都没活下来,眨眼间便淹没在了洪流之中……

    所以皇帝震怒,这才立即启用了大杀器魏知。

    早年间魏知一再得罪他,皇帝好几次都想杀了他,也贬谪过,不过最后皇帝还是把他调回京城,一边互相对骂,一边重用对方。

    所以魏知的硬脾气是天下闻名的,乱世用重典,这种乱象则应该用铮臣。

    别说益州最大的只是益州王和剑南道节度使,连他魏知都敢怼的。

    可是,面对魏知那张嘴巴,那个脾气,他可以忍下来,就怕别人忍不住啊,要是正在路上把魏知给干掉了。

    皇帝一时心中复杂,既有些期盼,又有些伤心,还带着愤怒与焦虑。

    最后所有的情绪压过了那丝小小的棋盘,他想,就算是要杀,那也得他来动手吧?

    于是皇帝一想,立即叫来禁军,让他们立即沿着官道去益州找人。

    而此时,魏知刚刚从七里村离开,在白老爷的带路下,穿过一条条小道绕过罗江县回到了官道上。

    白老爷只送他们到官道,双方告别。

    魏知将一张帖子交给他,道:“将来若有事,可持这张帖子上京来见我。”

    魏知给了刘氏一张,但他觉得也得给白老爷一张,万一有事刘氏不找他呢?

    虽然才相处了短短四天,但魏知已经看得出来,那位老夫人性格烈得很,是很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白老爷恭敬的接过,目送魏知离开。

    魏知出了剑南道没多远就碰上了来找他的禁军,他自己没出现,只让侍卫去与他们交流。

    此事是他的疏忽,也是他不太相信京城那边,所以才没把他的动向和京城报备,可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禁军遇上,恐怕不出两天,益州那儿的人就会知道他滞留剑南道四天。

    虽然他已经扫清尾巴,但能给他们留的信息自然是越少越好。

    毕竟刘氏祖孙天然就是一个吸引人目光的人,而且就是这么巧,他们和周家就撞在了一起。

    这个风险,魏知冒不起,刘氏冒不起,周家更冒不起。

    所以他没有出面,而是派出一个侍卫悄悄的与为首之人谈了一下,然后他带着人继续悄悄的回京,而禁军则继续带着人向剑南道内寻找。

    魏知失踪的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剑南道,不少人都开始活动起来,四处寻找魏知。

    尤其是绵州,不仅绵州刺史奉命在找,绵州内还涌入了很多人,开始四处寻找起来。

    甚至还有人找到了七里村。

    因为白启的家人在此,谁也不知道魏知到底有没有查到白启的头上,万一他找过来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往七里村派的那三个人失去了音信,也不知道是在哪儿出事的。

    但七里村一切平静,村子里决定了要种一季冬小麦,趁着现在还不是很忙,村民们开始四处挖坑堆肥。

    家附近最多能堆两个肥?

    没关系,村子外面多的是地,随便选,随便挖,反正又不是占下来做房子,村长一点儿也不管的。

    老周头野心就很大,带着一家人在周四郎他们开出来的荒地附近里一口气开出了四个肥堆。

    周四郎他们每天都要上山挖长得好的肥土,还要扫荡林子里的落叶,可因为最近需要堆肥的人有些多,大家干脆直接动手把一些肥大的叶子也给撸了,一块儿运下山来剁碎丢进肥堆了。

    这种树叶不太好腐化,一二十天肯定是不行的,但现在离他们秋天种冬小麦还长着呢,而且这些肥堆可不全是为冬小麦准备的,还得为明年的春种准备。

    不然大家何至于忙得这么早?

    不就是怕冬天种了冬小麦,那来年就没肥了吗?

    不错,我们乡下人就是看得这么长远。

    但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这样的,同样有不少人家在慢悠悠的准备着,还觉得村子里的人太大惊小怪。

    现在离来年开春种地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呢,到冬天时,比如冬至过后再忙也不迟呀。

    这都快要开镰收小麦了,不趁机多休息两天养养精神,这时候闹腾他们?

    村长和村里的老人对着那几家唠叨了几次,见人家不听,他们也就不管了。

    转身看到周家热火朝天的样子,连最受宠的满宝,下学后做完了作业都拖着一个小竹筐上山帮忙恁枯叶,便摇头叹息道:“不怪金叔家能起来,瞧瞧人家是怎么干活儿的,再看看那几家?”

    一个老人也摇头,“周金他爷爷奶奶那会儿,家里可是村子里最穷的一拨,他们家就是儿媳妇娶得好,自从钱氏入门,他们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除了遇上天灾的那几年。

    正说着话,满宝拖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竹筐从他们身边经过,抬手就打招呼,“五叔公,六叔公,保叔,村长大哥,你们去做什么回来了?”

    辈分最小,年纪却又不是很小的村长:……

    “随便走走,”五叔公笑呵呵的问,“满宝去山上捡叶子呀?”

    “是啊,顺便找一找蘑菇,昨天晚上下雨了,今天早上好多人在山上采到了蘑菇。”

    那都是草菇,不是特别难找,一般下过雨后就有很大的概率冒出来,哪怕家里没肉,单煮着也很好吃。

    当然,打一两个鸡蛋下去同煮,那就更鲜美了。

    最近他们家的后辈也有找了回来的,几个大人笑眯眯的应下,和满宝道:“那快去找吧,别进山太深就行。”

第二百五十七章 咦

    这都快傍晚了,满宝还能找到才怪呢。

    七里村附近的山都不是很深,不论是大人和孩子,都不会越过大人们开辟出来的通道,往更深的地方去。

    倒不是他们比较老实,而是越往深处,荆棘和草丛就越深,蛇虫也更多,路很不好走,往里更深一点儿,能不能找到东西不说,人手上和脸上先被刮出不少印子来。

    情况好一些的是七里村西北方向的那一片山,那里树木比较稀松,且高大,林子里这样的荆棘藤蔓和草丛就比较少。

    不过那一片大家不太爱去,因为传说那里面不仅有狼,还有野猪和老虎,有小孩不听话上山去,就被一口叼走了。

    好可怜的。

    满宝是这两年才开始往外玩的,自然是大头大丫带她去哪儿,她就习惯去哪儿了。

    而大头是周五郎和周六郎带着玩儿的,之前这两兄弟则是周四郎带着玩儿,至于周四郎……

    好吧,他从不往那边山里去。

    满宝拖着竹筐,屁颠屁颠的朝山脚下去。

    大头大丫他们已经收集满了一竹筐,正携手把它往下抬。

    这里头都是树叶,还大多是枯叶,一点儿也不重,大丫看到满宝,立即把竹筐丢给她哥,跑过去接满宝,“小姑,我领你上山。”

    满宝并不是冲着枯叶来的,她是冲着草菇来的,因此问,“你们发现草菇了吗?”

    “发现了呀,四叔找到了好多,早上不是就拿回家了吗?”

    “我还想找。”那又不是自己找的,没意思。

    科科:“……宿主,我不介意那不是你找的,你只要那一朵收录进来就可以了。”

    满宝拒绝,“不要,我一定要亲自找到你说的那种草菇,我要收录自己找到的。”

    科科好无奈。

    虽然大丫觉得现在很难再找到了,但也拍着胸脯表示会帮忙的,至于那个装满了枯叶的大竹筐,她让她哥哥自己拖回去,反正已经到山下了,他们家的肥堆离这里又不是很远。

    大丫帮小姑抬起那个破竹筐的另一边,和她一起往山里去。

    大头站在远处,默然无语的看着她们两个走远。

    他老成的叹了一口气,自己拖着那个大竹筐走了。

    至于竹筐会不会坏,管它呢,坏了让二叔修一修呗。

    林子里帮忙的孩子不少,虽然昨晚更下过雨,但里面已经不怎么湿了,现在毕竟是大夏天,外面的地面早干了,也就这是树林子,水分蒸发得慢,所以满宝才能看到地面有些湿润。

    大丫带她一起去找草菇。

    但这一片,早上的时候大家都找过了,被遗漏的可能性很小。

    满宝找了许久,别说草菇了,连一些不能吃的毒菇都没看见。

    满宝忧伤的叹了一口气,挥手道:“算了,等我休沐了再来找吧。”

    看来大嫂说得对,要找蘑菇就得早上来找,傍晚去真是连影子都看不见。

    但她要上课,也就休沐那天早上能上山了。

    放弃了寻找草菇,满宝便开始转动着小脑袋,开始往她的破竹筐里扒拉枯叶子了。

    她素来细心,扒拉地上的枯叶时那是一张都不放过,有时候看见黑乎乎的泥土,还从旁边扯下一张大叶子,把泥土都扒进去放到竹筐里。

    大丫看着就不想给她组队了,道:“这样好难抬回去的,小姑,我不跟你一组了。”

    满宝就道:“怕什么,一会儿让四哥他们来抬回去呗”

    大丫一想也是,她使唤不动四叔他们,但小姑一定能使唤,于是她也高兴的往破竹筐里扒拉泥土了,为了不让黑泥漏出来,她还贴心的用树叶把竹筐四周都围上……

    满宝装到最后拉不动竹筐,干脆放弃了它,拿着一个木棍子就把那些枯叶子和好的泥土都扒拉成堆,一会儿让四哥他们来装就是了。

    满宝就这么低着头,哪儿枯叶多,哪儿的土好她就往哪儿跑,不一会儿就跟大丫走得远了一点儿。

    大丫倒是一直在留意她,反正这一片都有人,只要人在视线范围内就行,而村子里跟大丫玩得比较好的几个人也跑来跟大丫凑热闹。

    她们都和大丫一样大,很少和满宝玩儿,而且大丫的小姑在她们眼里是很不一样的人,她们还是有点儿怕她的。

    所以远远的看着她,就小声问大丫,“你小姑怎么也干这种活儿?”

    大丫好奇的问,“我小姑为什么就不用干这种活儿?”

    “我奶奶说你小姑是你家的宝贝疙瘩,我小弟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他就不用干这种活儿。”

    大丫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我奶奶没这么说过,我奶奶和我娘只让我们不许带小姑去危险的地方,没说过小姑不用干活儿。”

    那个丫头就道:“你奶奶和你娘真好。”

    大丫看了小姑那边一眼,见她走得有点儿远了,就叫道:“小姑,别跑太远了。”

    满宝一边低头扒拉枯叶,一边应了一声,觉得大丫真笨,把这么多朋友叫来,万一她们和她们抢枯叶和好土怎么办?

    当然是要快点扒拉在一起,先占了再说啦。

    满宝埋头苦干了好一会儿,觉得累了,就想坐到地上去,但此时她没扫荡的地方,枯叶上带点儿雨水,她不想坐,而扫荡过的地方全是露出来的泥土,她更不想坐了。

    她左右看了看,见不远处有几棵被砍掉的树木露出来的木桩。

    虽然木桩上也长了一些嫩嫩的树枝,但还是可以坐的。

    满宝就跑过去一屁股坐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大丫她们就在不远处一边说话一边捡枯叶,偶尔看了满宝一眼,确定她坐在不远处便继续埋头干活儿。

    满宝则对屁股底下的树桩感兴趣起来,她从科科那里看的书得知,树长了多少年,看树桩上的圈圈就知道了。

    一圈就是一年。

    满宝觉得很稀奇,觉得这树比人还有意思,把自己的岁数记得比人还清楚呢。

    满宝就挪动着小屁股,低头数年轮,数着数着,她不小心一屁股坐在地上,手下意识的往树墩的方向一抓,就抓住了一个黑色的树根,当然,此时满宝觉得是树根。

    但她用力一拉,想要借力起来时,她却把它给掰坏了,“黑色的树根”断了一截,露出里面洁白的肉肉。

    满宝和科科同时“咦”了一声,一人是好奇的去看,一个则是好奇的去扫描。

第二百五十八章 工具箱

    满宝好奇的把这截黑褐色的“树根”拿在手里看,看见那洁白的肉肉,忍不住伸出手指戳了一下。

    科科已经从它庞大的数据中找出了好几种类似的,已经灭绝的植物图谱,不过还是有些不确定,但它可以肯定的告诉满宝:“这是菌科植物。”

    “能吃吗?”

    科科不太确定的道:“能吧?”

    满宝就把手中的那截放下,然后去掰剩下的,既然能吃,那就带回家,里面这么白,说不定和山药一起好吃。

    东西是扒着树墩生长的,在刚冒出来没多久的树叶遮掩下还是挺多的,满宝之前背对着它们坐,并没有留意。

    其实便是看到了也不会怀疑这是菌科,因为它长得真的很像一团一团的树根。

    现在满宝发现了它们,拨开遮挡,便看到它们扒着半个树墩生长了不少。

    满宝毫不客气的把他们都扒拉出来,然后抱到竹筐里放好,因为太多,她一次抱不了太多,还来回抱了三次。

    科科很沉默,它还在认真的分析这东西。

    这两年它从满宝这里收录进来的灭绝物种也不少,基本都能马上扫描出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用途。

    可是像现在这样,竟然搜索不出具体名字的却是第一次。

    它觉得这对它和满宝来说是好事。

    百科馆给的积分并不单单是参照植物的作用及重要性给的,其稀缺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像这种连名字都扫描不出来的植物,百科馆给的积分一定不会少,要是他们再把相应的生长环境等摸清楚,给的奖励积分更不会少。

    这一点科科能想到,已经对它熟悉起来的满宝当然也想到了,所以她非常的兴奋。

    兴奋到当场就摘了好几张大叶子,将那树墩周围的泥土小心的扫了一些,先悄悄的放到了科科那里,然后看着坚硬的树墩,满宝傻眼了。

    科科道:“宿主,百科馆内正好有活动,买一套采集工具吧。”

    “咦,你不是说那些工具不能拿出来,会很容易暴露我的身份吗?”

    废话,你要拿着工具去和白善宝打架,它当然只能这么说啊,不然真打出人命来,本来不会暴露也暴露了。

    科科道:“我可以为你提供遮掩,将这些工具的外形改造成符合当下的样式。”

    其实就是你年纪大了,不会打架打得火大时把这些工具抽出来打人。

    当然,科科是不会说的。

    满宝也暂时没察觉科科的真实想法,她看了一眼科科显出来的那套工具箱所需的积分。

    真的很少,只要九点积分,她记得以前是需要九十点?

    满宝挠了挠脑袋,还有些不确定的问科科。

    科科道:“不错,现在打一折。”

    这样的好事可不多啊。

    满宝立即道:“买吧!”

    科科便立即扣了积分,不一会儿,一个箱子便出现在空间内。

    满宝心虚的左看看,右看看,见大丫她们都在不远处,中间有些树挡着,看得不是很清楚这边。

    便背对着众人把工具箱拿出来,里面的东西都很小巧,显然是专门为采集而设置的。

    有一个小铲子,两把型号不同的剪刀,两把不同型号的刀,还有一叠垒好的采集盒,这些专门是针对植物的,往下一翻满宝才发现竟然还有针对动物的各种工具,有一些东西她认得,比如网,但很多她却不知道是什么,不过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满宝将东西放好,从里面拿了一把小刀出来,然后把工具箱收回去。

    满宝从树桩上取下来一些东西丢给科科。

    科科:“……其实你应该放在采集盒里的,不过算了,你这也是第一次使用不熟练,等晚上我教你正确的采集步骤。”

    以前宿主年纪小,连折跟树枝都得周四郎他们帮忙,出门基本都有人跟着。

    周家结束每天早晚的接送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但对满宝去什么地方依然管控很严,基本上,她只要不是去白家,周家都会叫人跟着她。

    小的是大头大丫,二头二丫几个侄子侄女,大的则是周五郎周六郎兄弟俩。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科给满宝布置的任务主要是收录植物,小一些的,拽在手里不一会儿就能丢到空间里,大的则需要周五郎他们帮忙或拔或折。

    还想要收集植物生长环境就太困难了,比如之前菌丝的收集,周五郎他们看见满宝不要蘑菇,玩儿去挖蘑菇生长的泥都会凑上去观看半天,想要不动声色的收录其他更复杂的生存要素就太难了。

    所以科科从没鼓动过满宝买工具箱。

    但似乎随着满宝年纪的增长,或者是她越来越聪明,能为家庭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以及创造更多的价值,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自然的,周家的家长们也放松了对她的管制。

    至少她再跑到地里或河边去的时候,大头和大丫几个不会亦步亦趋的跟着她。

    最明显的是这次进山,要知道,以前满宝只要进山,家里的人就不会离她五步远。

    可是现在,她只要出现在家里人的视线范围内,能让他们时不时的看见就可以。

    科科是系统,它最擅于的是收集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这一点差别自然是最先发现的。

    所以,收集动植物的生存要素,赚取更多的额外积分,宿主,来吗?

    满宝当然来啦,上次买了那两个电击棒,她积分就差点清空了,现在只余八百多。

    满宝心满意足的把刀也给丢到空间里,然后就甩着小手四处看起来,她想看一看,这附近还有没有那种东西。

    既然它喜欢长在树底下,还是扒着树墩长的,那只要往树底下找就行。

    但她在附近几棵树的底下找了找,也没发现,她的目光就不由瞄向那些被砍掉的树墩。

    她记得科科说过,任何植物都有其一定的生长条件,那么这种菌科生长的条件是什么?

    满宝蹲回树墩处,看着它发呆。

    大丫觉得小姑蹲在那里的时间太长了,忍不住跑上来看,“小姑,你看什么呢?”

    满宝一脸严肃,“看树!”

第二百五十九张 茯苓

    大丫一头雾水的跟着蹲下,也盯着这树墩看了半天,还是没能看出一朵花来,她弱弱的问,“小姑,这树怎么了?”

    满宝严肃脸,“这是一棵松树。”

    大丫看了看,好像是的,“然后呢?”

    “被砍掉了。”

    大丫:“……嗯,所以?”

    “所以,这附近还有没有被砍掉的松树桩?”

    “有吧,之前家里为了烘稻谷和小麦,不是把木柴都用得差不多了,我爹跟三叔上山砍了好几棵树呢,好像都是松树。”

    这一片是村长家的口分田,反正又不是能做房子,做床,做箱子等直溜溜的好树,这些松树都是随便砍的。

    满宝就左右张望,“在哪儿呢?”

    大丫:……她怎么知道在哪儿,树又不是她砍的。

    不过大丫想了想,记得这两天上山时看到好几个树墩,但她分不出是什么树的。

    不过管他呢,带小姑去看就好啦。

    大丫还是很好奇的,“小姑,你是怎么知道那是松树墩的?”

    满宝则奇怪的看了她一眼,“看出来的呀,那树墩旁边就有松树,对照一下就看出来了呀。”

    大丫:……她就看不出来,她觉得世上的树墩都是一个样。

    满宝当然不可能丢下自己的竹筐,所以坚持要拖着她的破竹筐去,关键是里面不仅有枯叶,还有不少的土,很重的。

    大丫跟着拖了一下,没怎么拖得动,她就丢下竹筐跑去找另一边的四叔。

    周四郎是高兴的走过来的,拎起竹筐就要往山下去,跟着满宝干,总比跟着二哥三哥干好吧?

    满宝人小,总不会做什么太重的活儿的。

    满宝见他要往山下去,立即拉住他的衣服道:“四哥,我们还要找东西呢,先别下山。”

    周四郎看了一眼竹筐,嗯,是不够满。

    他也不介意,给俩人拎上,大手一挥道:“走吧,我陪你们去找。”

    转了两个树墩周四郎才知道她们不是在找枯叶,而是在找“树根”。

    不错,周四郎看过满宝丢在竹筐里的那几团黑褐色的东西,也认为是树根,但看到那白花花的根肉,又觉得不对。

    哪有树根的里面是白色的?

    周四郎正在深思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那边传来了大丫的惊叫声,“小姑,我找到了!”

    满宝立即丢下手边的那个树桩,跑过去看大丫的。

    她一眼就看出了,立即高兴的上前掰,“就是它,就是它。”

    她第一下没掰出来,自己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周四郎放下竹筐,撸了袖子上前,“我来!”

    这棵树桩的没之前的那棵多,但也不少。

    掰完后周四郎还闻了闻,觉得有一股清香气,就怪异的看了一眼满宝,“幺妹,你快告诉四哥,这是不是一个宝贝?”

    满宝认真的点头,“是的!”

    周四郎目中生辉,亮晶晶的问道:“是什么宝贝?”

    “很快就知道了。”满宝抱了一块道:“我们下山吧,我去问先生。”

    周四郎:“……原来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

    周四郎无力再说话,拎起这小破竹筐道:“行吧,我们下山回家,这也快到吃晚食的时间了吧?你作业做完了吗?”

    周四郎今天光在林子里干活儿了,因为林子里树多,阴影到处都是,也比较凉爽,所以老周头根本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

    周四郎觉得他现在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满宝精准的看出了四哥想要偷懒的想法,哼哼了两声道:“早做完了,我又不是你。”

    大丫则不想下山,她的好多小伙伴都还在林子里呢,她想留下和她们玩儿,见小姑有四叔带着,她立刻撒开脚丫子跑去玩儿了。

    满宝也不介意,和周四郎向山下走去。

    满宝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抱着怀里那团东西跑去找先生。

    庄先生正在院子里喝茶,顺便修改孩子们的作业,看到满宝浑身脏兮兮的跑进来,就笑看向她,“怎么了?”

    “先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满宝把怀里那堆东西给他看。

    庄先生微讶,“茯苓?”

    他笑问,“你哪来的?”

    “茯苓?”满宝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茯苓霜,茯苓糕。”

    庄先生听了哈哈大笑,道:“这都是吃的,在善宝家吃的?”

    满宝不好意思的低头,还真是在白善宝家吃的。

    庄先生就看了看她手中的茯苓,道:“这是你掰的?”

    满宝点头,“有些我掰不动,所以是我四哥掰的。”

    庄先生就微微点头,笑道:“你们沿着松树根再往地下挖一挖,应当还有。”

    满宝很惊讶,“先生怎么知道我是在松树根找到的?”

    庄先生笑道:“知道它为什么叫茯苓吗?”

    满宝摇头。

    “因为有人认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称它为茯灵(茯苓)、茯神或松。晋朝葛洪有一本《神仙传》,里面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庄先生笑道:“这茯苓有三部分,而这三部分都可入药。”

    庄先生指着那黑褐色的皮道:“这是茯苓皮,利水消肿,行皮肤之水;”

    又指着那白色的肉道:“这是白茯苓,你所说的茯苓霜便是由它做成的,它的用处更多,可扶脾益气,还能治失眠多梦。”

    庄先生也不过略读过一两本医书而已,所知也只是表面,更具体的则要满宝去查找了。

    庄先生道:“这是药材,要想了解更多就得去问大夫或药铺里的人了。不过这茯苓还有一截被松根穿过的部分,叫茯神木,你们应该没挖出来,那茯神木也是一味药。”

    “可以治什么?”满宝连忙问。

    庄先生笑着摇头,“为师不知,我是教书先生,又不是大夫。”

    “那等我知道了,我告诉先生。”

    庄先生笑着应下,“好,为师等你来告诉。”

    庄先生看了一下时间,挥手道:“快回去吧,不然家里该着急找你了。”

    满宝应了一声,抱了茯苓就跑回家。

    家里,老周头正举着那黑褐色的东西看,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是什么,他觉得老四在耍他,于是丢下它问道:“这东西能是宝贝?”

    满宝一跑回来就看到她爹把她的东西往地上丢,立即叫道:“爹,这是茯苓!”

第二百六十章 可能

    老周头的手差点一抖,抢先在满宝前把东西又捡回来,问道:“茯苓是啥?”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是一种药,一种很好吃很好吃的药。”

    老周头:……药还有好吃的?

    他怀疑的看着手中的树根块。

    满宝已经从他手里抢过去,然后把竹筐里的都捡出来摆好,她道:“等我休沐了就拿去药铺里卖,我要顺便问问大夫,这茯神木能治什么。”

    周四郎凑上去问,“茯神木是什么东西,你不是说这是茯苓吗?”

    “哦,对,先生说,土下还有呢,茯神木肯定也埋在下面,四哥,我们拿上锄头上山挖。”

    “还有?”周四郎跃跃欲试,小声问道:“这东西值钱吗?”

    值不值钱她不知道,但一定很值积分,她决定每样都给科科收录一些,再给它一块活体,要是百科馆那边的科技人员能够培育出来,那她得到的后续积分只会更多。

    一想到积分,满宝就很激动,撸了袖子道:“肯定很值钱,四哥,我们现在就走吧。

    “行!”

    老周头也不拦着他们,只高声道:“记得把你二哥他们也叫回来吃饭。”

    周四郎和满宝都应了一声。

    等人都走了,老周头就蹲在院子里看排成两排的茯苓,摸着下巴疑惑的道:“这东西很眼熟啊,真值钱?”

    周大郎也觉得眼熟,“爹,我记得众山那边很多松树,大梨村那两家烧炭的都是上那座山去砍,我以前和老三上山找野菌的时候好像看到过这种东西。”

    雨下得多的时候,他们采摘下来的草菇等野菌自家吃的反而少,更多的是拿到县城里去卖。

    这东西在县城还是很好卖的,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大户人家,这东西也就春夏秋三季雨多的时候偶尔能遇到。

    但春忙和秋忙时没人会花这份功夫上山找,所以县城里有卖的多是四月底开始的。

    那时候春忙结束,偶尔会下雨,乡下便有人能抽出空来进山找菌菇。

    不过今年五月的时候不是下了近一月的雨吗,等大家把地里的活儿都忙出来,现在都六月底了,山里的野菌也老了,找出来的多半是自家吃的,没谁再送到县城里。

    但周大郎毕竟有寻找野菌多年的经验,满宝又特意说过,这是在松树根边长的,周大郎这一想,还真想出了一个地方。

    老周头就摸着下巴思考起来,道:“你妹妹还有几天休沐?”

    “三天吧。”

    “那等她休沐那天去药铺走一趟回来再说,真是药材,真能卖出价来,让老三去众山那边看看。”

    说到这儿老周头一顿,小声道:“我记得众山分给大梨村了吧?”

    “是,五年前分的,我们两个村还差点打了一架呢,不过这是里长做的决定。”

    老周头:“那这事你们给我瞒死了,回头让老三背着竹篓上去逛一逛,人家要是问起,就说是找野菌的。”

    别看这些山地都被当做口分田分下去,其实除了里面特别好,特别直的树外,没人真把这一片片山当成自己的产业。

    所以村民们在山里打柴,摘野菜,找野果,拔野菌,大家都是不介意的。

    偶尔砍一两棵松树做柴火烧,主人家也不会介意。

    但要像隔壁大梨村的那两家那么脑缺,专门跑到别人家山里成片的伐松树回去烧炭的,那就是找抽了。

    当年两村的纷争也是由此而来,当时差点打起来,虽然地是不太讨喜的周大驴家的,但当年周大郎几兄弟还是扛着锄头跟着一起出战了。

    不过最后没打起来,因为里长拦住了,最后把大梨村那两家的口分田收了回来,重新把那众山那八十亩的山平分给大梨村那两家,又从大梨村的那边拨出八十亩到七里村这边,最后又重新分了大驴家两份山,这才罢休。

    不过那一片松树比较多,松树爱落叶,地肥,菌菇也比较爱长在松林里,所以除了今年外,周大郎兄弟几个都喜欢去那里找菌菇。

    周大郎想到了的,周四郎当然也想到了,成亲前,他可是七里村闻名内外的混子头,上山下河这样的事常干,当然也知道众山有很多被砍掉的松树。

    既然这两丛茯苓都是在松树根下找到的,那去众山找一定没问题。

    周四郎就跟满宝小声的讨论起来,“你给一块给我做参考,明儿我就带着老五老六去众山,看能不能再找出一些来,等你休沐,我们一起去县城。”

    周四郎眼睛亮晶晶的,“满宝,这东西要是能卖出去,你得给我一点儿钱。”

    “你要钱干嘛?”

    周四郎轻咳一声,左右看了看,小声道:“我说了,你可别告诉别人。”

    满宝最喜欢听秘密了,狠狠地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道:“你说,你说。”

    “我觉着你嫂子怀孕了,我得给她买点东西,身上没钱怎么行?”

    “三嫂是怀孕了呀,早就怀上了。”

    周四郎一头黑线,“三嫂怀孕关我什么事,那是三哥的事,我说的是你四嫂,四嫂,懂吗?是我媳妇!”

    满宝就有些尴尬,然后又觉得不对,有些怀疑道:“四嫂进门还没到两月呢。”

    “是啊,所以这事你知我知,别告诉别人,等确定了再说知道吗?”

    满宝一想到自己又要有一个侄子或侄女了,压力就有些大,“那明年我得准备两份满月礼了。”

    “哟,你还知道要给晚辈满月礼呀?”

    满宝挺了胸膛道:“那是当然,上个月舅舅家的二表哥不是生了一个儿子吗,大嫂就在准备满月礼了,做姑姑的,都要给侄子侄女准备满月礼。”

    周四郎砸吧砸吧嘴,“不是吧,二表哥又生儿子了?他这都四个儿子了吧,这是要走咱爹的后路啊。”

    满宝就咯咯咯咯的笑。

    周四郎扛着锄头,因为不确定地下的茯苓长在哪儿,已经做过不少生意的他知道,卖东西是很讲究卖相的,所以他决定挖远一点,深一点,一定要保证茯苓尽可能完整的被挖出来。

    满宝也不懂,自然是听周四郎的。

第二百六十一章 嫌弃

    山上的人现在已经准备要下山回家吃饭了,见周四郎扛着锄头上山,不少人就笑道:“哟,四郎这么勤奋了,打算熬夜啊?”

    “年轻就是好啊,瞧这干劲。”

    “周四,你们家是打算种多少冬小麦啊,我看这几天你们兄弟几个挖的泥够多了,今天竟然还扛着锄头上来……”

    周四郎一律笑嘻嘻的应,进山以后没去找周二郎,而是带着满宝往深处去,刚才那两棵松树都很靠近深林,现在那一片几乎没人了。

    有人看见周四郎兄妹俩过去也不在意,反正这时候进山的,不是挖你就是恁树叶,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周四郎则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这边,便挥了锄头在距离那棵松树二尺远的地方开始锄。

    往下锄了十来厘米,没发现什么东西,他这才小心翼翼的往里挖。

    他没敢很用力,都是一点泥土一点泥土的锄松,然后外挖,没发现东西这才继续。

    这样虽然谨慎,但速度也有些慢,他挖了不少的时间,都快要靠近树桩时才看到一层黑褐色的皮。

    周四郎兴奋起来,沿着那层皮慢慢向四周挖去。

    不一会儿就沿着松树的半边挖出了一个挺大的位置,当然,下面的茯苓并不是很大,但它扎得挺深,而且有一部分紧紧地跟松树根包裹在一起。

    周四郎听说,那部分也是药材,叫什么茯神木的,光听这名字,周四郎就觉得这部分比茯苓重要多了。

    因为人家是三个字,它才两个字,而且人家的字中间还有一个神字呢。

    所以周四郎更加轻柔了,这可能是他媳妇和未来孩子的衣服肉之类的,他当然要用心啦。

    “四郎,你干什么呢?”

    背后突然响起一道吼声,吓得周四郎差点趴倒在地,蹲在一旁专心致志看着的满宝都吓了一跳,她没周四郎的定力,直接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后瘪了瘪嘴就要哭。

    听说周四郎扛着锄头上山,却没来帮忙所以跑来兴师问罪的周二郎顿了一下,然后立即冲上去安慰满宝,“满宝,二哥吓着你了?”

    周四郎也顾不得坑里的茯苓了,立刻转身安慰满宝,“不怕,不怕,四哥在这儿呢,二哥吓你是不是,我替你揍他。”

    说揍就揍,周四郎转身就给了周二郎的肩膀一巴掌,紧张的看着满宝道:“怎么样,还怕不怕?”

    满宝:“……不怕。”

    兄弟俩都呼了一口气,去年老周头吓了满宝一顿让她发高烧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周二郎揉了揉肩膀,暗暗的瞪了周四郎一眼,看了一眼他挖开的坑,问道:“你们挖树根干嘛?”

    周四郎对他讨好的一笑,小声道:“二哥,这可不是树根,满宝说了,这叫茯苓,是一味药。”

    “茯苓?”周二郎精神一振,也亮晶晶的看着坑里的东西,“满宝,这真是茯苓?我记得这东西是白的。”

    “是白的呀,”周四郎也兴奋起来,乐道:“肉就是白的,二哥,你见过茯苓呀,这东西贵吗?”

    周二郎想了想道:“应该贵吧,我听谁说过,大户人家的女眷喜欢用这东西做甜点吃,平时也是一味好药材。”

    既然是能赚钱的东西,周二郎当然不会怪周四郎不务正业了,于是他一撸袖子蹲下去帮忙。

    俩人一点一点的往下挖,等把茯苓下的土也给挖出来后,就小心翼翼的把它和松树根分离,看到露出来的那一点白色的肉,周二郎高兴得不行。

    满宝要把所有的泥土填回去,恢复原状,她是这么打算的,“菌科似乎总喜欢在原地生长,我们把土填回去,明年说不定又能长出一片来。”

    周二郎他们不是很懂,但他们听满宝的,原地填土又不难。周四郎还伸手拍了拍松树桩,笑道:“要不要给它施点肥?这样它长得快点儿。”

    周二郎就瞥了他一眼,“你家肥多呀,你就在这一片多弄些落叶来给它填根就是了。”

    周二郎把东西收好,盯着其他树的树根看,问道:“这东西好找吗,这儿还有吗?”

    “那边还有一株,两株都是在松树墩边找着的,我怀疑就得找松树墩才行。”

    兄弟俩带着满宝找过去,周二郎沉吟道:“松树墩,那得把松树砍了吧?还不一定能长,我们肯定不能砍这么多松树。”

    周二郎也立刻想到了众山,眼珠子一转,压低了声音道:“老四,明天你上众山看看?”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兄弟俩相视一眼,心领神会。

    周二郎叮嘱道:“小心一点,别让大梨村的人看见,村子里的人要是问起来,你就说去找野菌,要是碰见大梨村的人,你也这么说。”

    周四郎应下。

    满宝就道:“说找野菌也没错呀,茯苓就是菌科。”

    周二郎眼珠子差点瞪出来,“那树根一样的一坨一坨的东西是菌?”

    满宝点头,虽然科科没有把它的名字分析出来,但却很确定它是菌科,这是不会有错的。

    周二郎和周四郎就沉默,许久,兄弟便忍不住叹气,“读书可真有用啊。”

    周四郎小声道:“二哥,要不等家里有钱了,把大头他们送去读书?”

    周二郎就叹气,“大头和二头估计都不行,把三头四头给养出来吧,等他们再大一点儿倒是可以试一试。”

    满宝即便不每天都教他们课本,也会给他们布置作业的,但几个孩子的学习他们也都看在眼里。

    家里那么多孩子,包括周大郎和周二郎几个都跟着满宝认几个字,但真正认字比较快的却是二丫,大丫差一点儿,但也比大头二头强太多了。

    大头和二头,那就是两块不开窍的榆木疙瘩,很多字老周头都能记住了,大头和二头却还不能记住。

    要知道满宝可是说了,孩子的记性比大人要好,学习要快。

    连老爹记得都比两个孩子快。

    周二郎忧伤的叹了一口气。

    他伸手拍了拍周四郎的肩膀,道:“你赶紧生一个,好好养,说不定能聪明点儿。”

    他若有所思起来,“我也得跟你二嫂说一说,得再生个儿子才好……”

    听了全程的满宝:……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无所获

    挖回去的茯苓被收回杂物房里放好,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东西要怎么处理,不敢过水,直接剥干净泥就放在簸箕里晾着。

    周四郎想第二天就去众山里碰一下运气,他极力说服老爹,“您看看满宝以前发现的东西,哪一样不值钱?山里的那几棵女贞子,去年大哥和二哥晒干了卖出近一两银子呢,还有地里种着的那些山药,更别说满宝要种的姜了,我们家一年种的地都赚不来这么多钱,这茯苓说不定比它们还挣钱。”

    满宝连连点头,她是根据稀缺程度来的,既然在未来,茯苓灭绝得这么早,那肯定很值钱吧?

    “那也不能丢下地里的活儿,再过半个月就要开镰收麦子了,收了麦子还要收豆子,一直到八月,甚至是九月,我们恐怕都抽不出时间来了,你大哥不能干重活儿,你们不得先把肥沤出来?”

    周五郎就自告奋勇,“爹,我和六弟去呀,我们年纪小,在家里做得有限,去找茯苓却可以。”

    老周头就沉思起来,挑泥推土的活儿重,老五和老六年纪毕竟小,很少干这样的活儿的,他们上山倒没什么,可是……

    老周头摇了摇头,道:“这要是咱村的山,也就随便你们跑了,但那片分给大梨村了,那两家又不好说话,你们年纪小,万一碰上人吃亏了咋办?”

    还得老四,或老三带着才行。

    这么一想,老周头眼珠子一转,道:“这样,明儿老四先带着老五去一趟,要是能找到,你们哥俩就跟老三老六轮着来,记住,碰见大梨村的人也不要怕,口分田不是永业田,在山里找东西他们不能拿你们怎么着,这又不是他们家种的。”

    兄弟几个应下。

    满宝很是惋惜,“可惜众山太远了,不然下学了我也能去。”

    众人呵呵一笑,都暗想:幸亏离得够远,不然他们还得多带一孩子。

    科科也有些惋惜,“虽然研究员现在还没看出词条结果,但我已经收录了它的基本数据,如果宿主也去,我能够给你提供扫描,现在我的能量积累了很多,已经能够稳固提供周身百米的扫描了。”

    这种扫描耗费的积分并不多,而且是因为符合它收集系统的本职工作,因此这部分花销是可以和百科馆报销的,并不用宿主提供。

    但一人一系统也只是暗暗惋惜而已,在他们看来,满宝现在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可惜,科科的本职就是收录生物,它一直想给宿主在这里寻找一本介绍动植物的百科全书,可惜,这个时代似乎没有这样的书。

    周四郎他们不知道他们失去了什么,乐滋滋的第二天便背着背篓,扛了一把锄头就出门。

    满宝还打着哈欠呢,昨天晚上她在科科那里看书看得有点儿晚,精神便有些不好,懒洋洋的挥起爪子和四哥五哥道别,祝愿他们能找到茯苓,心想事成。

    虽然不一定灵,但好话就是出门的好兆头不是?

    然后等满宝下午下学回来时,周四郎和周五郎便一脸萎靡的回来了,满宝蹬蹬的跑上去问,“四哥,你们找到了吗?”

    周四郎指了指背篓,满宝就冲上去看,小钱氏在一旁笑道:“茯苓倒是没找到,但找到了一篓的草菇。”

    “这也算不错的了,娘叫我泡豆子,明天一早做了豆腐,让你二哥一并带到县城里去卖。”小钱氏道:“爹娘正商量着让你二哥带上一些茯苓,去药铺里问问价钱呢,要是卖得出去,到时候再去找。”

    今天周四郎他们找了一天也没找到,显然这东西不好找,所以老周头和钱氏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先问问价钱,看值不值得每天拨出两个劳动力上山找这东西,要是这东西不值钱。

    那还是老老实实的回来堆肥侍弄庄稼更好。

    满宝就点头,“好吧,不过得告诉二哥,要是给的钱太少,那就不要卖了,拿回来我拿去善宝家做成茯苓霜。”

    满宝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高兴的和小钱氏道:“大嫂,茯苓霜可好吃了,茯苓糕也好吃,要是你会做就好了。”

    小钱氏就乐道:“好吃的点心用的东西都精贵,我们家可吃不起,不过倒是可以给白家送一些去。”

    钱氏在里面听到,扶着墙壁出来,笑道:“不错,你不说我都忘了,满宝,明儿你拿两块去白家,这东西这么不好找,他们家也不常吃的吧?”

    满宝点头,是不常吃,她就吃过两次而已。

    于是第二天,周二郎带着东西去县城,满宝则用竹篮装了两块去学堂,白善宝很好奇的看了又看。

    满宝就把竹篮推到他面前道:“送给你的。”

    白善宝看着篮子里面的树根,问道:“为什么要送我树根?”

    “这是茯苓。”

    白善宝不愧是满宝的好朋友,他眼睛一亮,第一时间叫道:“茯苓霜和茯苓糕?”

    满宝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拿回去让你家的厨娘做,要是不够我家还有,到时候做出来给先生松一点儿。”

    她道:“还是先生告诉我,这是茯苓呢。”

    白善宝印象中这东西不常吃,因此问道:“你家哪来的?”

    要是可以,他们家可以多买一点存着,以后想吃了就拿出来做呀。

    “山里找的,可难找了,昨天我四哥和五哥上山找了一天也没找着,这都是前天我上山偶然碰见的。”

    “这么难得,我们能不能自己种?”

    满宝想了想,觉得他这个主意不错,“我觉得它长得有点像山药,却又是菌科,所以这东西要怎么种?”

    白善宝左看右看,也没看出来它到底哪儿跟山药长得像,难道是因为它们里面都是白色的。

    科科同样没看出来它们哪里像,因此同样很沉默。

    白善宝挠了挠脑袋道:“到时候每种办法都试一试?”

    他的目光落在篮子里的茯苓上,道:“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芽,然后埋在土里,也可以去挖它的土回来种,你不是说它是菌科吗?”

第二百六十三章 积极

    白善宝和满宝都有大量移植菌科生物的经验,好吧,虽然那些都是毒蘑菇,但有很大概率可以让它们反复在移植后的地方生长的。

    现在满宝家的那两个肥堆,每逢雨后就冒出不少毒蘑菇,就算被踩踏,过后它们依然顽强的再生长,兢兢业业的分解肥堆里的不易腐化的树叶等物。

    俩人都觉得,既然茯苓也是菌科,自然也可以如此繁殖。

    而且满宝还有一张底牌,等遥远的,未来的科研人员把茯苓研究透了,上传词条,到时候她自然就知道茯苓要怎么种植了。

    所以俩孩子都信心满满,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茯苓怎么吃上面了。

    东西自然是拿回白家交给厨娘了。

    然后两小孩儿也不走,就一左一右的蹲着看厨娘怎么处理。

    满宝还提醒她,“皮也能做药。”

    厨娘也有些抓瞎,他们买的茯苓都是从药铺里买制好的,这样一大块落在手里的还是第一次。

    所以她沉思许久,道:“少爷,满宝小姐,你们先去读书做作业吧,这个东西我得好好的琢磨琢磨。”

    俩人有些失望,但的确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只能先回书房看书写作业去了。

    “你说药铺里的茯苓是不是晒过的?”

    白善宝点头,“一定是的,有些药材不仅要晒,还得烘制,每一种药的手法都不同,或许还有别的炮制方法。”

    “之前我问郑掌柜,他说的不是很清楚,要是有一本专门写炮制药材的书就好啦。”

    白善宝肯定的道:“我家没有。”

    “我知道,”满宝对他家的正经书早熟得很了,哪怕没看过正文内容,书名却是都看过不止一遍的,自然知道他家的书房里有什么书了,不仅白善宝家的书房里没有,就连县城里的书铺都没有呢。

    为了方便收集各种植物,满宝可是去书铺找过这类型的书籍的,可惜没有。

    书铺里的书倒是经史子集都有,其中以儒道法三家的书籍为多,还有就是各种诗集,文集,字帖了,像涉及农事、植物、动物这类的杂书很少,尤其是后两者。

    满宝感叹道:“要是有机会去一趟州府就好了,上次那个魏叔叔不是说州府人更多,更热闹,东西也更多吗?或许那里的书铺会有。”

    白善宝就转着眼珠子道:“益州最大,离我们这儿有些远,但绵州不是很远,坐驴车,早上出发,傍晚也就到了。”

    满宝兴致勃勃的问,“那马车呢?”

    “更快,都不用到傍晚都到了。”

    “你去过吗?”

    白善宝骄傲的道:“我从陇州来的时候路过,还住了一个晚上呢。”

    虽然没逛过,但白善宝还是觉着自己去过了的,他道:“看着比陇州差一点儿。”

    但俩人现在也对绵州期盼不已。

    不过一个知道她暂时没本事去绵州,一个知道找不出理由去绵州,俩人相视一眼,都悠长的叹了一口气,低头写作业,不再闲聊。

    白家的厨娘可能一时半会研究不出来生的茯苓要怎么处理,因此满宝写完作业,和白善宝预习了一下明天的功课就跑回家了。

    她想看看二哥回来了没有。

    周二郎并没有回来,他今天一早带去的东西不少,除了昨天周四郎他们找回来的草菇等野菌,还有小钱氏做的豆腐,菜园里的菜蔬,以及两块不小的茯苓。

    估计生意不是很好,因此现在还没回来。

    小钱氏开始做晚食了,一出厨房门,就见满宝带着三头四头和三丫拿了小凳子排排坐在门口,忍不住笑出声来,“你们在那儿干什么呢?”

    最小的四头告状,“哥哥不跟我们玩儿。”

    三丫比较懂事,道:“哥哥们要干活儿,我们要乖。”

    三头则道:“小姑说二叔回来会带好吃的,我们在这里等二叔。”

    “你过来帮娘洗菜,一边洗菜一边等。”

    三头也就比满宝大一个来月,他有点儿懒,不甘不愿的起身。

    满宝却已经领着两个小侄子小侄女冲上去了,撸了袖子兴致勃勃的要帮忙。

    小钱氏知道她是想玩水,哪里是想帮她洗菜,不过她看了一眼天色,哼道:“洗就洗吧,不过你要是把衣裳弄湿,我立刻就给你洗澡,吃完了饭你就老实在家待着,不准再出去玩儿了。”

    满宝权衡了一下利弊,就把袖子挽得高高的,决定绝对不把衣裳弄湿。

    见小姑他们凑着要洗菜,三头也积极了些,觉得洗菜也挺好玩的,于是挤开四头,也蹲在了木盆边。

    小钱氏给他们放了水,又把要洗的菜放在他们身边,就撸了袖子进厨房继续忙活。

    满宝和三头是洗菜的主力军,等洗好了菜他们并没有立即起身,而是继续蹲在木盆边上玩水,嘻嘻哈哈的乐得不行。

    等周二郎推着板车回来,看到的就是四个孩子正围着木盆嘻嘻哈哈的招水玩儿。

    周二郎一看到他们湿漉漉的脸和衣服头就疼,“你们怎么又玩水?”

    小钱氏在厨房里应了一声,道:“没事,让他们玩儿,热水我都烧好了,一会儿就给他们洗澡。”

    周二郎一听就不管了,放下板车,从车上把东西拿下来,问道:“大嫂,其他人呢。”

    小钱氏擦了手出来,道:“周虎的媳妇要生了,娘去看看,爹和老三他们上山去了,弟媳妇她们去小湾那边给菜浇水。”

    她看了一眼板车,见上面东西都卖光了,忍不住露出笑容,“今天生意还好吧?”

    周二郎也忍不住笑,“还好,都卖出去了。”

    周二郎看了一眼脚边巴巴看着他的孩子们,他干脆一手抓了三头,一手抓了四头,“我先去给他们两个洗澡,一会儿等爹他们回来了再说。”

    小钱氏点头。

    那倒是,不然现在说了,一会儿家里人回来了又得说一遍,多烦啊。

    除非特殊情况,不然周家吃饭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也因此,晚食前,大家总能准时的回来。

    除了钱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价高

    老周头看了一眼时间,对冯氏道:“你去周虎家看看,问问你娘还回不回来吃饭。”

    冯氏应了一声。

    钱氏生了很多孩子,她虽然不是接生婆,但村里谁家生孩子,都喜欢让她到院子里坐一坐,哪怕是什么都不做,陪产妇说说话也是可以的。

    冯氏很快就回来了,道:“没那么快,才发动了,入夜能生下来就不错了。”

    于是大家也不等她了,开始拿碗筷吃饭,吃完了饭,冯氏几个就帮着把碗筷都收到厨房里,今天轮到周喜洗碗筷。

    然后大人们就齐齐搬了椅子凳子到院子里坐着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汇总,孩子们则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玩耍,大一些的则拿了烧过的木棍在院子里写写画画,都是在记满宝教他们的字。

    满宝又教了他们一篇《论语》,并不长,只有三句话,她用木棍在地上清晰的将字写出来,教他们念了两遍后就丢下木棍凑上去听二哥说话。

    周二郎把这次进城的收入都拿了出来,大家的目光都忍不住凝住,因为里面有四串串好的铜板,还有一大堆没串起来的,目测也有五六十文。

    周二郎乐陶陶的道:“爹,豆腐和菜蔬虽然便宜,但积少成多,我们带去的野菌也卖得不错,今年卖野菌的人少,那些有钱的人家很愿意花钱。”

    老周头不耐烦,这些东西他们家都卖过,是知道价钱的,这不是他最想知道的,于是他直接道:“你直接告诉我茯苓卖了多少钱就行。”

    周二郎脸上的笑容就怎么也压不住,“你们一定想不到,那茯苓,都还带着泥呢,郑掌柜全收了,连着皮一起称的,八十文一斤,我带去的那两块有三斤半,所以卖了二百八十文。”

    就那么两块茯苓,卖出去的钱比得上他带去的一篓野菌,两筐菜蔬和两桶豆腐了。

    要不是有那一篓野菌,恐怕还得再加一筐菜蔬和一桶豆腐才比得上那两块茯苓。

    老周头也很惊讶,问道:“这东西这么贵?竟然比女贞子还贵?”

    “可不是,听郑掌柜说,有些人家的老太太太太和小姐喜欢用茯苓做点心和甜品吃,说是美颜圣品,比燕窝也不差的,所以一盒子茯苓能卖出二两到十两的价格。”

    周二郎还有些惋惜呢,“我们的茯苓大,而且肉白,据说是上好的,炮制好以后,一盒起码能卖五两,我看过他们装茯苓的盒子,肯定装不下一斤,估摸就七八两的样子。”

    老周头心里的算盘就开始打起来,“是不是切下来晒干?那我们家自己晒……”

    “爹,您别想了,不是那么简单的,”周二郎道:“得炮制,这茯苓可不是女贞子,热水一烫,拿出来晒干就行,听说还有好几种法子呢,而每一种法子得到的茯苓都不一样,治的病也不一样,有一个叫什么什么朱砂制,可难了,反正我记不住。”

    老周头就看向满宝。

    大家的目光也顺着看过去。

    满宝正听得津津有味,见大家都看着她,她便眨眨眼,问道:“怎么了?”

    老周头期盼的问,“满宝啊,你在庄先生和善宝家有没有看到炮制药材的书籍?”

    满宝想了想道:“好像庄先生那里有一册薄薄的。”

    老周头眼睛亮晶晶的,问道:“你能读得明白吗?”

    满宝就知道老爹打的什么主意了,道:“爹,你别想了,炮制药材很容易失败的,咱家有没有熟手,还得买朱砂,万一火候掌握不好,烘的一下炮制不好,那不仅朱砂白费了,茯苓也白费了,多浪费呀。”

    这东西这么难找,怎么能随便浪费呢?

    满宝这么一说,周二郎也立即醒过神来,道:“爹,这一斤茯苓可是八十文呢,带皮粘泥的。”

    满宝忍不住道:“二哥,茯苓皮也是药材,当然要带皮的了。”

    “哦哦,连皮都是药材啊。”

    那周二郎更舍不得了,道:“爹,连皮都要炮制,这个,就是满宝能教,我们估计也学不会呀。”

    周四郎狠狠地点头,“爹,这东西可不好找。”

    老周头就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好吧,那我们就找茯苓卖茯苓吧。”

    但是平白失去了这么多钱,老周头还是有些心痛,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瞪着一众儿子道:“瞧瞧你们这一个个,白长那么大个,连炮制个药材都不会。”

    众兄弟:……您会,您倒是上呀。

    其实周大郎他们觉得他们已经很厉害了,搁他们小时候,现在他们做的这些事,他们爹做过哪一件?

    以前,他们爹可只会在地里干活儿,一年到头能不饿肚子就行,兄弟几个穿的衣服可都是捡的舅舅家的,然后再一个一个的往下传。

    满宝和她的哥哥们一样容易满足,先生不止一次的教过她和白善宝,要把脚步慢下来,不要才学会走路就往前跑,更不要才会跑就想着飞到天上去。

    前者会狠狠地摔一跤,而后者却有可能从天上掉到地上。

    前者可能只是很痛,一阵过去就好,但后者却是会死人的,当然,这个后果是满宝和科科经过深入讨论后得出的结果。

    所以她虽然总是自信满满,但一定程度上,她觉得自己还是很谦虚,很有自知之明的。

    科科:才怪呢!

    老周头让满宝去把账本拿出来,将今天周二郎带回来的钱都记下,然后就开始把所有的钱都接过去,想了想,他又从零散的铜板里数出十文钱给他,道:“既然菜蔬和豆腐都能卖出价,那你明天就继续去县城,不是说小湾那边的菜可以吃了吗?”

    “可以是可以,就是太嫩了,好吃是好吃,这时候卖我们有点儿亏。”

    “那明天就继续卖菜园里的菜,过个两三天小湾那边的菜就合适了,老大家的,你现在去把豆子泡上,明儿一早起来做豆腐。”

    小钱氏应下。

    周二郎接过那十文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要是娘在家就好了,要知道,现在他进城的收入都是交公的,自己可没有分成,所以他每次进城娘都会给十五文钱给他。

    除了进城费,保护费外,他还能剩下五文左右,既可以在县城里买碗热汤配干粮,也能偶尔奢侈一下吃个包子。

    可他爹今天就给了他十文钱。

    满宝也觉得老爹很抠,同情的看了一眼二哥后拍拍屁股去看侄子侄女们写字,她洗澡换衣服了,今天是不能出去玩儿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衣裳

    满宝给大头大丫他们讲了新篇的释义,方氏很好奇的上去看了一眼,周四郎见了也凑上去,还道:“媳妇,你要想学,我教你。”

    这话一出,不说周五郎和周六郎,就是大头和大丫都忍不住抬起头来鄙视他,“四叔,你《千字文》学完了吗?”

    方氏忍不住咯咯的笑,抬手打了一下他的手臂,“有的学都不学,以后孩子要认字谁教?”

    话才一说完她就赶紧闭上嘴巴,脸色微红。

    她和周四郎一样,怀疑自己怀孕了,但还不能确定,这两天总是和他畅想着以后有孩子了怎样怎样,这一时就说漏了嘴。

    好在此时周围都是一群孩子或半大孩子,没人留意到她的话,她才要松一口气,大丫就道:“四婶你放心,到时候我们教弟弟妹妹。”

    大头也点头,拍着胸脯道:“要是弟弟,那就我们带,要是妹妹,就给大丫他们带。”

    周四郎嫌弃的挥手,“去去去,才不给你们带,我自个带,不就是《千字文》吗,我很快就学会了。”

    他扭头与满宝道:“满宝,你那本书不是没用了吗,借给你四哥,以后我每天早起晚睡的看书,我之所以速度比他们慢,那是因为我学得少,想老五老六就不说了,前两年天天跟在你屁股后面,能不学得快吗?”

    满宝一想,觉得四哥说的还真挺有道理的,那两年周四郎身上压着债务,学习时间是比五哥他们少了一多半的。

    她从来不打击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满宝一挥手道:“没问题,我把书借给你,不过四哥,你可得收好来,别弄坏了。”

    她的书都是先生抄好了简单装订后送给她的。

    等她写完了,读书了,也写熟了,就会以工整的字体写一本,然后装订好了还回去。

    所以除了放在科科那里不能拿出来摆放的书外,满宝可以放在书架上的书也只有那么几本而已。

    而且因为这些书都来得不易,所以她很珍惜。

    周家上下也知道书籍贵重,从来都不敢去乱翻她的书架,只是大家也没少借她的书来看就是了。

    而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大家都很爱惜,哪怕书页被翻得很软了,大家也都很小心翼翼。

    不过周四郎的借显然和大家的借是不一样的,大家要借也就借半天,看完了就还回去,周四郎显然是想长期借用的。

    大家怀疑他是要用书教方氏认字。

    对此,大头他们还一脸懵懂,而周五郎和周六郎也就对着他挤眉弄眼一番而已。

    这里说得热闹,洗澡出来的老周头见天都快要黑了老妻还没回来,有些不高兴了,再次叫道:“老大家的,你去周虎家看看,你婆婆怎么还没回来?”

    “要是还没生也接回来了,”他道:“你婆婆晚上还没吃药呢,她身子不好,可不能熬夜。”

    小钱氏应了一声,从房间里出来便要往周虎家去。

    满宝便蹦起来跟上,“大嫂,我和你一块儿去。”

    “不行,你一个小孩凑什么热闹?”小钱氏道:“天黑了,孩子不能往外走,不然被路过的神仙撞见了可不好。”

    满宝一呆,“神仙不是好的吗,撞见神仙还不好?”

    “那得看是什么时候了,这大晚上的出去行走撞见了可不好。”总之小钱氏以各种理由把满宝留下了。

    何氏就笑道:“大嫂,我和你一块儿去吧。”

    虽说在村里没什么怕的,但周虎家在村尾,今晚的月亮又不好,自然是有人陪着更好。

    而且她跟周虎的媳妇不仅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关系也很好,她也想去看看情况。

    小钱氏松了一口气,笑道:“那行,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妯娌两个手拉着手走了。

    满宝一脸惋惜的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周喜路过看见,就把她带回房间里去,“我给你做身衣裳,来,大姐给你量一量身高。”

    满宝一听,立即跟着去了。

    “大姐,为什么给我做新衣裳?”

    周喜笑吟吟的,点了一下她的鼻子道:“因为大姐高兴。”

    满宝见她笑容满面,觉得大姐是真的心情好,她也高兴起来,举起胳膊给她量身高。

    “我们满宝又长高了,”周喜笑道:“这块布是之前我买了给自己做衣裳多出来的,当时就想给你做一身新衣裳,只是娘说你有了,让我留着,我想着等你再长高一点儿再做也行,免得新衣裳都凑在一起,以后长高了反而没新衣裳穿了。”

    满宝是真长高了,这身衣裳去年做的,开春那会儿就把预留的布放出来了,现在却又短了一点儿。

    现在手腕露出来了,再过几个月,周喜估计满宝就得把小半个手臂给露出来了。

    她摸了摸满宝的腿,问道:“长得这么快,痛不痛?”

    满宝想了想道:“白天不痛,晚上有时会酸,我怀疑是要下雨了。”

    每逢下雨娘就说腰酸腿酸,她觉得她的腿也能预告天气了,但好像都是很准。

    因为下雨前它酸,不下雨它也有些酸。

    周喜听了果然忍不住笑出声来,摸着她的小脑袋乐道:“真是傻孩子,你这是要长高了,跟娘不一样。”

    她想了想,觉得最近还是得买些肉回来,哪怕买不起好的肉,买些骨头回来炖着也好,不仅满宝在长高,大头几个侄子侄女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的营养多。

    周喜手上还是有不少钱的,毕竟她现在的花销是全家最少的。

    心里一边打算,手上一边给满宝丈量,很快就把该量的都量了,满宝就坐到床边,好奇的问她,“大姐,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周喜先下意识的往外看了一眼,这才和满宝小声道:“今天我碰见大驴媳妇了。”

    “嗯嗯。”满宝点头,继续看着她,然后呢?

    大驴媳妇她天天都能碰见,因为她要上学,顺着路是要路过她家门口不远处的。

    周喜就知道她没听懂,笑了笑后道:“大驴媳妇是刘家村的。”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事

    满宝眨眨眼,刘家村?

    那不是她前姐夫的村吗?

    周喜的嘴角就翘了翘,压不住脸上的笑容道:“她前两天回了一趟娘家,结果看了一场热闹。是刘大郎,他儿子周岁了,结果抓周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去看了,发现孩子跟他长得很不像,倒跟隔壁大马村的一个人很相像,刘家村有跟那个人熟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满宝不小了,当然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何况类似的话她也没少听。

    比如更小的时候去舅舅家拜年,去钱家的客人或在路上碰见了人,人家就喜欢捏捏她的脸,然后笑:“这孩子长得可真可爱,又白又圆,也不知道像谁。”

    当时满宝年纪还小,自然会骄傲的说像娘。

    但那些人就哈哈哈的笑,然后道:“你娘的脸是鹅蛋脸,你爹的脸是方的,都不像。”

    当时满宝心里就有些不高兴,还是有人说她的眼睛和爹的有点儿像,她才勉强高兴一点。

    后来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她就是四哥五哥和六哥带着的,他们兄妹四人的眼睛长得很像,应该说周家兄妹的眼睛都很像,其中以满宝和周四郎的眼睛最像。

    满宝这才脱离了那种奇怪的氛围。

    所以周喜一说这话她就反应过来了,“孩子不是前姐夫的?”

    周喜还算克制,没有笑出声来,但脸上依然洋溢着快乐,她点头道:“不是,整个刘家村都知道了。”

    所以她很高兴。

    所以她才决定不仅要给满宝做新衣裳,还要多买肉,买骨头回来给家里人补身子。

    她翘着嘴角道:“满宝,大姐跟你说的话,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满宝狠狠地点头,“我不说,我最会保守秘密了。”

    周喜自然相信她,高兴的道:“听到这个消息,大姐就跟在地里顶着太阳干了三小时,然后喝了一碗冰井水,又吹了一阵翻过来的山风一样高兴。”

    满宝:“就跟吃了冰块一样。”

    周喜一愣,然后笑问,“我可没吃过冰,你吃过啊?”

    “吃过呀,”满宝道:“在善宝家吃的,用冰做出的奶酪,还有用冰凿的红豆糖花都好好吃。”

    周喜没想到幺妹还真吃过,她先下意识的摸了一下她的肚子,迟疑的问,“冰是冷的吧,吃那么冷的东西肚子不会坏?”

    要知道他们家幺妹的肠胃可是很不好的,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养……

    满宝失落的道:“郑姨不给多吃,每次就一小碗儿。”

    是真的一小碗,小小的碗里就装那么一点儿,也就够他们两个小孩儿吃几口的。

    因为少,俩人都很不舍得吃,每次都是慢慢的吃,然后因为慢,他们更吃不出问题来了。

    周喜松了一口气,然后又高兴起来,“对,应该就和这样的天吃冰一样高兴。”

    周喜归宁快两年了,时不时的就有媒婆找上门,但她一点儿出门的意思也没有。

    因为找上来的条件都不好,哪怕钱氏已经放出风声,她的病已经治好,身体已经养好也没用。

    老周头本来还急着把大闺女嫁出去,但她回来快两年了,他也早就习惯闺女在家了,见她不急,他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主要是媒婆找的人都太次了,连他都看不上,更别说钱氏和闺女了。

    如果周家没建隔壁的房子,老周头肯定急,因为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得不顺心,他肯定心烦。

    但现在,每个儿子女儿都分了一间房,连孙子孙女们都有了分开的集体房间,家里就是再生几个都住得开,他当然没有啥烦心的了。

    加上周喜的劳动力还是可以的。

    家里小钱氏等人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农忙的时候跟家里一起下地,农闲的时候能管菜园和家里的事,等到了秋天,还有自己的一块姜地收入。

    也正是去年姜的收入让老周头对她更为宽容。

    如果每年周喜都能有这样一份收入,除了交给公中的,剩余的她自己收着,吃住都在家里,那能存下不少钱。

    而这份钱累积十年二十年后呢?

    大闺女整天嚷着不想嫁,老妻整天劝他要考虑闺女的感受,强扭的瓜不甜,小闺女则说什么大姐不开心,嫁了也不好的话,老周头想想,把大闺女嫁出去的那份心也淡了。

    大闺女归宁,老四那样的条件都能说下方氏那么好的媳妇,老五老六就更没问题了。

    所以大闺女归宁对家中孩子的婚事影响已经不大,既然如此,不嫁就不嫁吧。

    等他们再老一点儿,到时候想办法给她办个女户,或是直接就靠着她几个兄弟过日子。

    她现在住的房间分给她,以后就是周家六兄弟分家了,也没谁能把她赶出去。

    至于他最操心的年老以后奉养的问题,老周头也想清楚了,闺女要是能一直卖姜,存个二三十年,到时候攥着钱,直接放出话去,谁伺候她,就给谁工钱。

    他就不信,他周金那么多孙子,到时候能不心动?

    一个人到需要人伺候的时候还能活多久?一年,还是三年?

    最久也就五年吧。

    用二十年的钱吃五年的孝顺,足够了。

    当然,老周头的这些想法自然不止是想想而已,他和钱氏谈过的,然后让钱氏转告周喜,让她平时省着点儿花。

    像什么衣服,珠花这些,没必要买的别买,也别总是给家里人买这个买那个,对着兄弟们手也紧一点儿,谁要是和她借钱得先通过他们,有他们在,以后她几个兄弟不敢不还钱……

    还有什么肉啊,点心之类的,能少买就少买,把钱存下来,以后那都是她的生计。

    这番话,在春天时钱氏就和周喜说了。

    但周喜并没有多高兴,因为她感觉得到,父母并没有放心多少,而她的生活现状是好的,但没人对她的未来抱有信心。

    周喜心里不是不难受的。

    既有对未来的茫然,也有对父母的歉疚。

    她都这么大了,还让他们操心。

    所以有些话她不好跟父母说,更不好跟嫂子和弟妹们说,更别说一群兄弟了。

    所以她只能和满宝说,谁让老周家就只有两个闺女呢?

    在听到刘大郎被带了绿帽子,替别人养儿子的时候,她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啊,觉着所有的郁气都一消而散了。

    说到高兴处,周喜就直接抱着满宝哈哈大笑起来了。

    冯氏才给剩下的几个孩子洗完澡,听到笑声便扭头看了一眼周喜的房间,好奇的看向周二郎,“大姐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高兴?”

第二百六十七章 难产

    周二郎哪儿知道,想了想道:“总不会是捡到钱了吧?”

    冯氏就横了他一眼,拍了一把二头的屁股道:“行了,跟你姐姐过去睡觉,晚上不许闹得太过分,明儿要起床下地去。”

    虽然院子是打通的,但因为有房子隔着,家里人还是下意识的把院子分割成两份。

    因为厨房,杂物房和鸡棚都在这边,大人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这边,周二郎偶尔会把劈好的竹条拿到隔壁去晾晒。

    而像冯氏他们,一旬都未必过去一趟。

    而周四郎往下的孩子则更喜欢在那边活动,基本上天快要黑时,只要家里不开会,他们就会回到那边,乘凉也好,捉萤火虫也罢,或是就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吹牛,感觉也是那边更轻松。

    所以冯氏一放行,二头就跟被关了十天的牛犊一样,蹄子一扬就往隔壁飞。

    二丫连忙追上去。

    俩人才要跑过去,周家的大门啪的一下被推开,夜色已黑,又安静,这点声音吓得俩孩子一激灵。

    但冲进来的小钱氏根本没留意两个孩子,差点撞在他们身上。

    周二郎忍不住站起来,“大嫂,怎么了?”

    “二郎,把老三也叫出来,”小钱氏声音发沉,道:“周虎的媳妇难产,得把人送到大梨村去,你和老三推着板车过去。”

    冯氏吓了一跳,忙问道:“怎么会难产呢,她这是第三胎了吧?”

    小钱氏道:“孩子是横着的,怎么也正不了,先别说了,把板车拉出来。”

    周二郎去拍老三的门,去杂物间里把板车推出来。

    房间里的满宝和周喜也听到了,纷纷跑出来。

    小钱氏的心里并不好受,所以脸色很沉,看大满宝才好转一点儿,她勉强挤出笑容,道:“满宝,今天晚上我和娘都没时间,你跟着你大姐知道吗?”

    满宝最近正看医书呢,自然知道难产是什么。

    她有些忧伤,问道:“虎嫂子会不会有事?”

    “不会的。”

    周喜问道:“大嫂,要我帮忙吗?”

    “你去干什么,村子里这么多生了孩子的婆婆和大媳妇都在呢,你和满宝留家里。”又对走上来的冯氏道:“一会儿你和我一起去,把三弟妹给接回来,她肚子里现在就揣着一个,天黑赶时间,我也没敢让她和我一起回来。”

    冯氏应下。

    隔壁院子听到响声,也纷纷跑过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周四郎和方氏也要过去看看,全被小钱氏给赶回院子里去,“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年纪小小的知道什么?老实在家带孩子,别让他们到处乱跑。”

    周大郎和老周头也出来了,老周头靠在门框上沉吟了一下道:“带上一些钱吧,真的不行,恐怕还得送到县城里去。”

    这是很坏的结果了。

    现在城门已关,真要送到县城,那就是到凌晨了,那会儿她要是还生不出来,人估计也不行了。

    老周头进屋拿钱,他身上只有周二郎今晚交上来的钱,全部拿出去是舍不得的,所以他只拿了两串给小钱氏,道:“你跟着去就行,让你娘回来吧,她身体不好,可不能跟着跑来跑去的。”

    又对冯氏道:“把你娘也接回来,大郎跟着一块儿去。”

    周大郎和冯氏应了一声。

    周三郎也在厨房里捣鼓好了火把,一共三把,四人给推着板车的周二郎照路,村子里陆续亮起火把,都是朝着周虎家去的。

    到了周虎家的院子,里面呆着的人不少,板车一到,立即有妇人抱了一床被子出来垫在上面,冲屋里喊了一声,周虎就把他媳妇抱出来了,往车上一放,再给她盖上一床被子,立即就推了板车出去。

    夜里的山路并不好走,遇到一些颠簸的地方当然不能像运货一样的强势推过去,上面可是有一个危急孕妇,所以得抬着。

    那些小路,说不定需要抬半条路,板车本来就不轻,上面再躺一个人就更重了,所以一次就要六个人。

    周虎刚把妻子放下,就觉得夜风一吹,血腥味更浓了。

    他就有些手软脚软起来。

    周大柱一把将他拽起来,对周二郎道:“我们走。”

    周二郎就推着板车走,有人在旁边和前面给他照着路,还有一个人专门选了好的路在前面引着,他只要跟着前面的那个人走就行,板车推得很快,大家需要小跑着前进。

    除了青壮,村里一些很有生产经验的妇人也会跟上,周大柱在后面拖着周虎跟上,一边还劝慰他,“放心吧,咱大集的老大夫也给不少人接生过的,应该没问题,已经提前叫人去通知了,现在应该快到大梨村了。”

    他道:“等我们到,他们那儿应该就准备好了。”

    周虎闷闷的应了一声。

    小钱氏和稳婆则跑在板车的旁边,时不时的看一下产妇的情况。等到路难走的地方,便有人把火把交给旁边的人,一言不发的上前将板车抬起来,依然脚步飞快。

    因为火把很多,可以将他们要走的这一段路照得很亮,并不用担心会掉到坑里。

    大梨村离七里村本来就不远,虽然是夜间行路,但大家一路小跑着前行,还是很快就到了地方。

    老大夫家里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做好了准备。

    孕妇一到,立即被抱到了一间房里,热水已经烧好了,稳婆选了两个手熟的妇人进去帮忙。

    老大夫之前详细问过病症,已经先一步开药熬上了。

    人一到,他伸手一摸脉,便知道开的药没错,立即让人将熬好的药给她灌下去,然后道:“得把胎位弄正,我给扎针止血。”

    他有一句话没说,送来得晚了一点儿,而且横得太厉害,现在也只能尽力而为。

    七里村里,钱氏和前来帮忙的老太太们散了,扶着冯氏和何氏的手慢慢往回走,周大郎在一边给她们打着火把。

    许久,钱氏才开口说话,“大郎,你的伤怎么样了?”

    周大郎道:“早不疼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伸手搭天空

    钱氏就“嗯”了一声,道:“那你明儿上山去吧,和老四一起,把挑担的活儿给老四,既就铲些泥扫些枯叶,先不干重活儿。”

    周大郎应了一声。

    钱氏对何氏道:“你明天在家休息吧,今儿吓着了吧?”

    何氏的脸是有些发白,她扯了扯嘴角道:“还,还好。”

    钱氏叹了一口气,别说何氏,就是她都有点心有余悸。

    回到老周家,钱氏让冯氏今晚陪着何氏,自己回屋去了。

    周喜将药热了热,给她端过去,满宝就跟个小尾巴似的在后面跟着。

    钱氏喝了药才发现站在周喜屁股后面的满宝,老周头舍不得点灯,点了也把灯芯压了压,所以屋里并不亮。

    见满宝还没睡觉,钱氏就有些头疼,“你怎么还不睡?”

    “我睡不着,娘,虎嫂子怎么样了?”

    “明天就知道了。”钱氏也有些疲惫,挥手道:“赶紧回去睡着,明天你不去上学了?”

    是哦,后天才休沐呢。

    周喜把满宝带回房间,把她塞到床上后问,“要不要大姐陪你睡?”

    “不要了,”满宝道:“我可以自己睡。”

    周喜就不再管她,转身回屋了。

    满宝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干脆又把《全本黄帝内经》摸出来看,当然是将意识沉到科科那里看,一边看便忍不住问科科,“未来的人难产会怎么办?”

    “未来的人不会难产。”

    “咦?”满宝呆了呆问,“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人会难产,未来的人不会?

    “因为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可以选择孕泡来孕育孩子,”科科道:“我被制造出来的那个时代,很少有人类会选择自体孕育了,选择自体也不要紧,未来的医术可以确保孕妇的安全。”

    满宝瞪大眼睛,“这么厉害,那我能学吗?”

    科科沉默了一下后道:“可以学,但我觉得宿主学不会。”

    “为什么,我很聪明的。”满宝有些不服气。

    科科道:“因为这中间有近万年的技术差异,别的不说,最不起眼的孕泡生产技术所需要的材料技术等就不是你能拿得出来的,你要学的东西可就太多了,我不建议。”

    当然,书籍在百科馆内都有,只要宿主肯花积分都可以买得到,但能不能学会就不一定了。

    而学会也不一定就能实现。

    别的不说,孕泡所运用到的材料,有生物化学,物理材料,那是近万年后的材料,你要生产那些材料还得再造一些仪器,而仪器所需的材料也是这个时代不能提供的……

    如此循环下去,它不觉得宿主能弄出来。

    所以,被丢往各个世界的系统虽然提倡宿主学习,却不提倡宿主学习过于先进的技术。

    而且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它更不可能给宿主提供帮助,不然一旦被主系统发现,它会被判为扰乱时空,星球的发展,到时候它会被销毁的,而那个后果也不是宿主所能承担的。

    科科的统生已经很久了,满宝不是它接待的第一个宿主,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一定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它从她幼儿时期跟着,在她懵懂无知时就在她的身上了,可以说与她的相处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多,对她的了解也比任何一个人要深。

    在她这张白纸上的涂抹,科科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并不想宿主做不切实际的努力,梦想可以有,理想更要有,但也得在实际能触摸到的地方。

    而宿主有它,本来就站得比这个时代的人高了,她头上实际的天空也比别人更高。

    但再高也不可能触碰到万年后的科技。

    满宝听得脑袋发胀,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抱着医书睡过去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陆续有青壮回来,周二郎也跟着回来了,但周三郎和小钱氏没回来。

    满宝从床上爬起来,半闭着眼睛过去大院子洗漱时,就见他正从缸里舀水洗脸。

    一个晚上没睡,他显得有些憔悴。

    满宝本来还困着,看见他就不困了,“二哥,虎嫂子没事吧?”

    周二郎抹了一把脸道:“没事,生了一个小子,过两天你就能去看看了,那是你侄子,记得带两颗糖去。”

    他知道满宝不缺糖。

    满宝高兴的应了一声,完全清醒了,高兴的洗漱准备吃早食去上学。

    “大嫂怎么没回来?”

    “她还得再陪陪你虎嫂子,中午应该就回来了。”周二郎说到这里一拍脑袋,道:“说到这儿都快忘了,今儿你大嫂不回来,你们学堂的饭让你二嫂去做?”

    满宝犹豫道:“我倒是没问题的,反正经常吃二嫂做的饭菜,可同学们不一定会喜欢吃。”

    才把满宝的早食做好,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的冯氏:……

    周二郎正背对着厨房,没看到妻子,闻言也叹了一口气,“是啊,万一你二嫂去做一顿饭,把你大嫂的活儿给砸了怎么办?”

    满宝已经看到了冯氏,立即低头继续去擦脸,假装自己没洗干净。

    冯氏忍不住掐腰,“周二,我做的菜很难吃?”

    周二郎差点一头栽到木盆里,他先暗暗的瞪了一眼满宝,这才挤出笑来转身道:“没有,没有,没有很难吃。”

    “没有很难吃,那就是难吃了?”

    满宝拿着自己的小毛巾,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和科科道:“二哥真可怜。”

    科科客观的道:“这一点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生气中的女性总是认不清自身的缺点的,而讨好中的男性总能昧着良心撒谎。

    古往今来,一直如此。

    满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将脸上的水珠擦干净,便甩了手溜进厨房找吃的。

    周二郎哄好了妻子,便进屋去和钱氏汇报,满宝自己端着吃的进堂屋时,就听见隔壁房间传来说话声:“……我们估摸着时辰给送到了县城,正好赶上城门打开,给送到了济世堂。我回来的时候血已经止住了,只是人还不能往回送,所以大嫂要留一下,看谁能去县城里帮把手,大嫂就回来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好

    七里村绝大部分人都姓周,少部分村民则是他姓,但百多年下来,你闺女嫁我家,或者我闺女嫁你家,村子里基本上每一家都沾亲带故。

    而姓周的基本上是一个祖宗。

    周虎虽然没有亲兄弟,却有堂兄弟,父辈的情况比周金还要好一点儿,这种事当然是要近亲属先帮忙的。

    可惜三家的关系都不太好,老一辈在分家时闹得很不愉快,所以昨晚跟着去的是跟周虎家关系比较好的邻居嫂子,小钱氏和村长儿子大柱的媳妇。

    当然还有从大梨村请来的稳婆。

    不过稳婆凌晨时就留在了大梨村,没有跟他们去县城,而小钱氏她们忙了一个晚上也累了,只是周虎媳妇身边暂时离不开人,这才一直留在县城。

    周二郎他们回来不仅是要休息,还要给她们找替补的妇人去的。

    钱氏一听就明白,想了想道:“我去找周虎他婶娘说一声,就算关系不好,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这事得他们出面,他们要是表了态不去,跟周虎媳妇关系好的应该会去帮忙。”

    这不是什么大事,一般村子里谁家有这样的急事,都会出手帮一把的。

    周二郎提完了,这才小声道:“昨儿爹给的两百文花完了,周虎说等他回来就还上。”

    钱氏“嗯”了一声,并不是很在意。

    周虎的婶娘虽然很不甘愿,但还是让一个儿媳妇去县城里帮忙了。

    周虎媳妇是在老大夫家生的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正了胎位生了下来的,只是一生下来,孩子就弱得跟老鼠似的,脸色也有些发青,显然是憋得太狠了,老大夫不确定对孩子的脑子有没有问题,甚至不确定这个孩子能不能活下来。

    当时周虎已经顾不上这个孩子了,因为他媳妇的情况也很不好,孩子才生下来就大出血,所以老大夫才让他们把人送到县城的。

    孩子也一并送去了。

    他觉得,能活自然好,要是不能也努力了一把。

    只是那么小的孩子不能吃药,母亲那样子显然也不能吃了药后喂他母乳,能不能活下去全看天命了。

    满宝本来还想着是不是休沐了去县城看一看周虎媳妇,毕竟她和周虎的二儿子二禄还是很要好的。

    俩人年纪相仿,虽然辈分不一样,却是满宝在村子里少有的朋友。

    作为朋友,朋友的母亲和弟弟生病了,她总得去看看吧?

    不过还没等她提呢,第二天周虎一家母子俩就被包好用板车抬回来了。

    钱氏立刻装了一些鸡蛋去看病人,满宝则跟在她屁股后面,因为人小,又跟得有点儿远,钱氏竟然没发现。

    在周家的人还真不少,不过产妇的房中比较安静,院子则比较热闹,周虎的丈母娘正帮着招呼人。

    大福跟二头差不多大,此时已经懂事些了,正拉着弟弟二禄的手站在一边,沉默的看着大家进进出出。

    满宝看得出他们的心情不好,便小声问道:“你们怎么了?”

    大福看到满宝,瘪了瘪嘴,想哭。

    他知道满宝的,也知道她很厉害,毕竟她能读书,而且大头哥和二头他们经常吹他们的小姑怎么怎么厉害,此时满宝一问,他就有点儿难受,心里很委屈。

    从前天傍晚他娘要生弟弟的时候开始,家里就顾不上他们兄弟两个了。

    他们是直接被送到领居家照看的,昨天爹娘更是直接没回来。

    有人和他们说,他们的娘要死了,他们就要没有娘了。

    所以大福和二禄哭了一天一夜,今天看到爹娘回来才好一点儿。

    但他看得出来,他娘并没有好,反而还很难受,而且他已经快八岁,听得懂好赖话了。

    刚刚还有人让他爹给他娘准备好棺材呢,然后他外婆竟然也答应了。

    大福抹着眼泪,问满宝,“小满姑,你是读书人,你说我娘的病能好吗?”

    满宝犹豫着问,“不是已经好了吗?”

    不好为什么要送回来?

    大福失落的摇头,“没好,还很痛,还有我弟弟,他们说我弟弟也要死了。”

    满宝张大了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

    三个孩子相对无言,半响白善宝在大门处探头探脑,见三人面对面站着,眼眶都发红,忍不住也溜进去,“你们为什么哭啊,谁欺负你们了?”

    三个孩子都没说话,继续低头抹眼泪。

    白善宝就抓了抓脑袋,问道:“不是说生了一个小娃娃吗,我还没见过刚出生的孩子呢,我能看一看吗?”

    满宝记忆中也没见过,好像她有记忆的时候,最小的四头就会撅着屁股要坐起来了。

    她也看向大福。

    大福抹干眼泪,哽咽着道:“你们跟我来吧。”

    兄弟俩带着俩人溜进正房。

    正房里有些安静,屋里只有五个年纪较大的妇人,钱氏便是其中一个。

    其实她们能做的也少,不过是劝慰劝慰周虎媳妇,让她放宽心,好好养病。

    周虎的丈母娘走进来,与大家强笑道:“厨房里做了甜酒,大家一会儿去喝一碗,我们开始做饭了,中午就都在这里吃,我家大妞多亏了有你们帮忙。”

    周虎的媳妇娘家姓陈,她家在白马关镇的另一边的小村子里,距离七里村很远,因此也是最后收到消息的。

    钱氏知道周虎家人少,如今夫妻两个倒了一个,剩下的那个此时肯定焦头烂额,怎么可能会留下吃饭?

    她便道:“我们就是来看看,喝一碗甜酒就走,饭就不吃了,您可别做饭,不然可要浪费了。”

    钱氏都这么说了,其他家自然连声称对,道:“等他媳妇好了,再让他们夫妻俩请我们就是。”

    是一句吉祥话,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个可能性很低了。

    陈氏躺在床上,眼睛微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因为实在是太疼了。

    四个孩子贴着墙走,避过说话的六个大人,悄悄地凑到了床前。

    陈氏的身边放着一个襁褓,襁褓里那个红通通,皱巴巴的孩子就是她才生下的小儿子。

    白善宝有些嫌弃,觉得太丑了,满宝却是满眼怜惜,觉得很可爱,她小心的压了压襁褓的边缘,好看得更清楚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512/ 第一时间欣赏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作者:郁雨竹所写的《农家小福女》为转载作品,农家小福女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家小福女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家小福女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家小福女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家小福女介绍:
周家的四哥赌输了钱,母亲病重,赌场的人还想让满宝偿债。
村里人都说周家的宝贝疙瘩好日子到头了,老娘也握着满宝的小手哭唧唧。
满宝却手握系统,带着兄弟嫂子们开荒,种地,种药材,开铺子……
日子越过越好,嫂子们却开始忧心满宝的婚事。
满宝抿嘴一笑:“我早就想好了,就选被我从小揍到大的竹马白善宝。”
书友交流群:307547705,回答问题进入
坑品有保证,已完结的作品有《林氏荣华》《重生娘子在种田》等六本书。农家小福女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家小福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