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哈利波特之晨光TXT下载哈利波特之晨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哈利波特之晨光全文阅读

作者:金吾不禁夜     哈利波特之晨光txt下载     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三章 花之争(二十五)

    乔治安娜记起来,自己当初是看了尼克·勒梅水晶球里的景象,知道将来不久整个欧洲都会陷入动乱后,才有了这一次“旅行”的。

    现在她看着手里的书,“尼克”同样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大乱……

    “不想看了?”波拿巴问。

    她没有回答。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你下午不忙了?”

    他沉吟不语。

    乔治安娜去倒了两杯葡萄酒,将其中一杯递给波拿巴,然后自己坐在桌边喝了一口。

    “我有事情要告诉你。”她犹豫了半晌后说。

    “关于什么?”他硬邦邦得问。

    话到了嘴边,她又不知道该不该将卡珊德拉说的预言告诉他了。

    关于14年后,一场大灾难可能会降临。

    “我曾经告诉你,当我希望从别人那里听到建议的时候,我会听的。”波拿巴掏出了鼻烟壶“现在,继续念。”

    “你不觉得烦吗?”她问。

    “和我刚才在船厂里看到的比?”他揶揄得笑着“我就当在看一出戏。”

    “看这出戏可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愉快。”

    “悲剧才是伟人的教室。”

    于是她将手里的酒杯放下,就当是中场休息,继续朗读。

    清朝的士兵军服胸前都有一个字,分为兵、勇、丁、卒。

    “兵”是常备军,他们分为八旗军和绿营军两种,而八旗军又分为汉八旗和满八旗,提督所统帅的士兵主要是绿营军。

    “勇”是八旗军不够使用的时候,在当地乡村招募的军队,他们在战时聚集起来,战争结束时就各自与家人团聚,做自己的活。

    “丁”是后勤人员,这个兵种普遍被认为是肥差,因为他们主要管后勤供给。

    “卒”大多数都是看守犯人的,这个职业没有任何技术,却一样是个肥差,因为犯人的家属为了让犯人在监狱里好过一点,往往会“打点”,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俸禄外的额外收入。

    广州这样的偏远地区是不可能和BJ城里一样有仪仗队的,但那些胸口有“兵”字的士兵还是尽量将仪仗摆得很恢弘整齐,而一些胸口没有字的军官则带领着“勇”在围观的人群周围维持秩序,这些围观者也是来上香的,单从外貌来看,你无法区别他们是普通居民还是谋反的人。

    监察御史“纸鸢”也没有参与祭祀活动,他也在看那些看热闹的人群。

    乾隆三十三年的时候,湖北曾经发生过一次谋反案,当时有个叫孙大有的和尚,因自幼家贫出家为僧,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境遇差不多。叫魂案发生后不久,又或者是他忽然灵感爆发了,觉得是起事的好时机,在游荡化缘时自称是大明天子后人,本名朱童邵,于荆门聚众谋反,制作兵器旗帜与清兵交战。

    当时的湖北巡抚就是西林觉罗·鄂宝,如果说鄂宁上奏请乾隆收兵,不要继续攻打缅甸是因为战况惨烈,避免满清投入太多,伤了国本,那么鄂宝镇压叛乱就是完全的能力不够,乾隆先后派了两个御史代替他镇压叛乱、缉拿首犯孙大有。

    不会有人想当“无能废物”,但阿斯哈的脸皮够厚,乾隆骂他是个“至蠢”的蠢材,他也能上奏折承认自己就是个蠢货。

    这也是“为官之道”,阿斯哈如此应对倒没有丢官,可以继续抓海印和尚。当时正值乡试,阿斯哈一个通过满文科举中举的满族官员给汉族生员做考官,就这样还不专心,怀里还捧着笔墨,随时准备就叫魂案上报。

    鄂宝和接替他指挥的监察御史就没他那么走运了,可以在考棚里坐着躲过炎炎夏日。

    他们又要抓“朱童邵”的同党,还要抓叫魂案的妖党,忙得不可开交。当时几乎全省都戒严了,传说苍蝇也插翅难逃。

    然而到了8月24日那天,浙江富阳县典吏在盘查一家饭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这位客人有一柄扇子,上书“仆有无价之珍,非有大福量大因缘者不能承受”的字样。

    这是算命先生的常用伎俩,不论他有多少本事,先把“世外高人”的架子给摆起来。要是放在平日可能还有那么一两个人想碰碰运气,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那个“福量”,但此时此刻非彼时彼刻,典吏拿住了这位“高人”,并且搜查了他的行李。

    江湖骗子么,谁会用真名?这位算命先生自称姓于,但他的船票上写的“孙客”,典吏顿时疑心就起了,这莫不是那么好运,被他撞见了“大明天子”孙大有了吧?

    接着典吏又找到了一本书,其中一部诗稿上写着“断缰脱锁入行舟,客路也知成罪放”,好像是逃犯的抒怀之句。典吏又问“孙客”何方人士,答曰荆门,然后“在世刘伯温”就被请去了知府大牢。

    还没过堂呢,“高人”就招供了,他即不姓于,也不姓孙,更与孙大有没有任何瓜葛,他姓王,是一位秀才,像他这种有功名在身的人是不能刑讯的!

    在典吏的威逼之下,王秀才自己写了一份供词。

    他说他本人因为附近有孙大有谋逆案,未免牵连,故而脱逃。富阳县令看过了王秀才的供词,也肯定此人十有八九就是朝廷钦犯孙大有,上堂后因为县令威胁要用刑,王秀才又说自己姓孙,孙大有是其族侄,犯上谋逆,而且还是用的“大明天子”的名号是要诛九族的,然后他就跑了。

    知县阅过卷宗后发现,湖北通缉的王、孙、于嫌犯年龄在16岁到30岁,堂下之人有60岁了——他要是没那个岁数也没有白胡子摆出“仙风道骨”的模样,审了半天知县和典吏也没搞懂事情的缘由,最后他们只好把“半仙”送到省城处理。

    也有那么凑巧,当时的浙江巡抚爱新觉罗·永德以前炼过丹,追求长生的道家在八旗贵族之间很流行,他从“半仙”行李里找到了《道德经》、《阴符经》、《诸真录》等道家著作,还有些算黄道吉日的书,都算不上禁书,唯独一本《汗漫游草》的诗稿,即便里面没有“反清复明”的文字,也充斥着诸多抱怨。

    文字狱没有“刑不上士大夫”的规矩,只是做做样子,把夹棍夹在“半仙”的脚踝上,他就招供了。

    “半仙”本名王道定,雍正16年考中秀才,平素擅长堪察地理、风水、行医卜卦,进来家道贫困,欲外出觅食,原想去河南访友,到了樊城河道干旱,于是掉头去了安庆、苏州、杭州等地,最后到达富阳,因穷困潦倒,最后靠卖卜谋生,怕人耻笑,所以隐匿了真实姓名。

    由于平时爱读道家著作,喜讲修炼之法,就想骗些银钱度日,所以才在扇面上写了“仆游无价之珍”等字样,没料到在富阳被典吏当成朝廷钦命要犯,实际上他与孙大有毫无瓜葛。

    爱新觉罗·永德考了考王秀才,万一是个世外高人呢?

    然而王秀才却说了一大堆没用的,或者说是淫贼觉得有用的,把爱新觉罗·永德弄得哭笑不得。

    最后查明王道定和孙大有案没有关系,与叫魂案也没有瓜葛,但他的诗集《汗漫游草》却坐稳了文字狱,并且假借炼丹修养之术意图害人,在判处王某杖责一百后又流三百里。

    元代名画家黄公望曾做一画,名曰《富春山居图》,所绘的就是流经富阳的富春江景色。

    虽然是个巡抚,让爱新觉罗氏来当有点“大材小用”,但那可是个好地方呐。

    其他进士如果外放基本上都会去一些穷乡僻壤,好位置基本上没汉人的份。

    大家都知道大学士的女儿漂亮,科举制度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殿试三甲分为状元、探花、榜眼,中状元肯定是好彩头,但是中探花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探花也许文采不是最好的,却是哥三里最帅的,即便“乙之”,那也是很得意的。

    顺治十四年秋,顺天府举行科举大考,主考官是翰林院侍读曹本荣、侍讲宋之绳。

    此科取进士206人,而参加科举的“八府之秀”有四千人,又有拔贡、岁贡、官生、民监一千七百余人,为了考试中榜,很多人都千方百计疏通“关节”。

    当时的副考官李振业为大理寺左评事,他年少轻狂,拿了别人的银子。然而嘱咐太多,名额有限,于是他与同伙就私下“权衡取舍”,只是取舍的依据不是文采和才学,而是爵位高的必录,爵位低的“乙之”;财富多的必录,财富少的“乙之”。

    等张榜的那天,人情大哗,一些知道舞弊内情的生员或落第着跑向官府举报,刑部和吏部出来受理此案。

    李振业和他的同伙们被判了斩刑,家产充公、妻子等流放,主考官曹本荣、宋之绳也受到了牵连。

    曹本荣是湖北黄冈人,顺治六年探花,此人自幼勤奋好学,精通经史,学从王阳明,甘贫守道,中榜后为顺治帝讲《易经》,被学界尊为清初易学大家。

    科举案并没有让曹本荣的仕途遭遇太大波折,他在当年降了五级,次年又官复原职了。

    可是他这人体弱多病,年仅四十四岁就去世了,所遗之物除了书籍外再无长物。

    当时有人将他与商周时期的箕子、宋元时期的许衡并论,并且还认为他超越了王阳明,成了曹子,或称文靖先生。因为他太过清贫,甚至连入殓的钱都没有,当然他也没有结婚生子,不过他收养了一个名叫谭风祯的汉阳人的儿子,这个孩子他视如己出,这个小儿长大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姓谭,一个姓曹,而这个曹姓男婴就是曹曦的祖父。

    即便不是和曹本荣有真正血缘关系的儿子,也一样继承了曹本荣体弱的毛病。到了曹曦这一代就干脆不学《易学》了,如此一来他倒是长得英俊、挺拔、健康。

    这位文官也没有参与祭祀,也不见他和监察御史般扫视人群,尼克完全不知道他在哪儿。

    万幸的是祭祀仪式顺利结束了,最后并没有出乱子。

    可能只是虚惊一场,因为对方已经知道官府有察觉,所以不敢偷袭了吧。

第一百八十四章 花之争(二十六)

    和举人相比,山东人蒲松龄在多次落榜后便认清了自己的“斤两”,决定不再科举,反而成了“聊斋先生”,写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不只是打发时间,他的女鬼风姿绰约、柔情似水、德艺双馨,任何一个都是男人追思的对象。

    具体来说,他面对的读者就是那些准备科举考试,却绝没有做官希望的读书人,他们和举人、蒲松龄一样都有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梦,但多次落榜后即得不到官,又得不到妙龄女郎,那么得到几个女鬼狐仙总可以吧?

    男人们对这些“妖精”存在幻想是因为她们不是活着的“女人”,会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操心。雅各布也有过未婚妻,可是那个女人一听说他没有申请到贷款开面包店就离开他了,雅各布没有觉得难过,反而结结实实松了口气。

    后来他遇到了奎妮,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哪怕他知道奎妮是个女巫呢。

    大略看下蒲松龄所写的女鬼,她们对男主人公特别好,即便是聂小倩这种专门勾引路人,供树妖吸其精气的女鬼也放过了宁采臣。

    王阳明有一个弟子叫陆澄,有天陆澄问王阳明“为什么有的人晚上怕鬼?”

    王阳明回答“是因为这个人平时不能积德行善,心中有所愧疚才会怕鬼,如果平日里做事都能合乎神明的意志,那有什么好怕的?”

    陆澄又问了“正直的鬼不需要怕,怕的是恶鬼,不管好人坏人都要加害,所以才会害怕。”

    王阳明回答“哪有恶鬼可以迷惑正直的人?仅仅有这个怕的感情在,心就不正了,所以有被鬼迷惑的人,不是真的被鬼所迷惑,而是被自己的内心迷惑,比如喜欢美色的人就会被色鬼迷惑,贪财的鬼被贪财鬼所迷,易怒的人被怒鬼所迷,胆小的人就被胆小鬼所迷。”

    王阳明所在的时代鬼故事还没有清朝那么流行,尤其是漂亮的女鬼,所以他才会说好美色的人会被色鬼给迷了。

    俞生和沈氏家里的那个朱全忠的小妾擅长歌舞、风华绝代,怎么看她都不像青面獠牙的妖怪嘛。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自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

    老和尚告诉徒弟,这样的老虎才最、厉、害。

    明器是古代葬礼上用的器物,唐代孟云卿曾写挽歌“冥冥和所需?尽我生人意。”意思是说“其实阴间怎么会需要这些东西呢?只不过是我们为死者尽点心意罢了”。

    然而明器究竟是生者用来缓解悲伤的,还是真能为死者所用?纪昀纪晓岚认为并没有定论。

    在他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曾有这么两个故事:

    纪昀的长子汝信病危之时,他的女儿曾为他楚烧过一匹红马,汝信在断气之后又苏醒了过来,说道:“刚才我的魂已经出了家,两眼茫茫不知要去哪里。这时遇到仆人王连升牵着一匹马走来,把我送回家。只可借这马的脚是瘸的,路上有些颠簸不舒服。”负责烧纸马的仆人含着泪说:“都怪奴才干活儿粗心。我烧纸马的时候不小心折断一条马脚,害公子受苦了。”

    还有一件事,纪昀的六堂舅妈常氏在病重弥留之际,喃喃自语道:“我刚刚去看了我的新房子,房子好是好,只是东边的墙壁损坏了,可怎么办呀?”

    冷不丁听她这样说,家人有点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仔细一想明白过来,也许她说的房子是自己的棺材,于是马上前去检查为她准备的寿棺,果然在棺木的左侧本板腐烂,破了一个小洞,工匠和监工都没有发现,却被她的游魂发现了。

    这些明器都还属于正常范围,理论上镜子是用来祛邪的,女人照镜子,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样子,她是有实体的,而朱全忠的小妾没有实体,她早就被乱军砍死了。佛教所说的相与有无实体没有关系,主要它会影响你的内心,让你的心无法保持安定平和。

    朱全忠还有个名字叫朱温,是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自从有了那面镜子后,俞生就终日在它面前守着,好像比女人还爱照镜子,家都不顾了,人也日渐消瘦,仿若大病一场。

    至于那面镜子到底是朱温从墓里盗出来的,还是如那小妾所说是仙师用她的血所铸已经不重要了。宁采臣在兰若寺除了遇到聂小倩,还遇到了燕赤霞,一个热爱斩妖除魔的书生。

    换一个说法,霍格沃茨也有厄里斯魔镜,那玩意儿是毁灭不掉的,沈家人要找个真正有修为的天师给他们家“镇妖”,再不然就是像厄里斯魔镜般找个地方把它藏起来。那面镜子最后也被岳父锁在了大铁柜里,只是后来岳父去世,镜子的下落就无人知晓了。

    王阳明认为“鬼”是良知产生的,良知由良心和良能组成,良心告诉我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良能则告诉我们有没有能力干良心希望我们做的事,二者合一就是良知。

    其实除了平时多做合乎神明意志的人不怕鬼以外,没有良知的人也是不怕鬼的,因为他根本就不信世上有鬼。

    或许有人会问,良知应该是保护我们的,为什么它会制造鬼恐吓我们?

    恐吓我们是在提醒我们,要改正自己的行为,不要做坏事,如果做了坏事也要立即改正,除此别无他法。

    而没有良知的人则是屡教不改,我行我素,他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的时候没有觉得心神不宁,也不觉得内心有愧。西门庆过度追求欲望的时候,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等要死了,良心发现了,他才害怕花子虚和武大郎的鬼来找他讨债。

    王阳明心学经典在于“内”——自己的良知,指责别人属于“外”,你就是气得死去活来指责对方,对方无动于衷,甚至反而会让对方记恨,这又何必呢?

    老举人是相信“不动心”的,就是孟子所说的“我四十不动心”。从40岁之后他就对那些小说里的女鬼狐仙不感兴趣了,那会让他产生杂念,不能考中进士。

    他希望尼克也和他一样,专心考取功名,也就是他所谓的“脱胎换骨”,他说那些叫魂案刑讯逼供的例子也是佐证,你看那王秀才,满嘴的胡言乱语,最后还不是因为秀才的功名不用被刑讯么?而明远和尚自称是总兵之子,也会书写和瞧病,不还是刑讯逼供至死了?

    上一次他在尼克住处的桌上写下了“巫”和“蛊”两个字,当时尼克这个外国人初次涉及中国文化,还不大理解,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接下来该说什么是“蛊”了。

    蛊通常被认为来自于云南,多数都是虫子,实际上蛊不单单只是虫子。当年在直隶地区盛传的山西来的咬人怪虫是民间的以讹传讹,所谓的“毒虫”恐怕是个“毒人”张廷瑞。

    但是举人凭着家庭教师的关系,在京师又呆了一年的时间,见着不少事。原本轰轰烈烈的叫魂案在三个月内偃旗息鼓,接下来该处理科举、两淮盐引案和清缅战争了。

    有很多人认为,战争打得是金钱,为了军费的事,不只是喇嘛庙停止修了,连江浙商人也要被这位皇帝逼成要饭的了。

    完了他还要下江南“体恤民情”,除去还两淮盐引案的600万两白银,盐商还要“捐钱”修建扬州行宫,不仅要建亭台楼阁,还要购置古玩珍宝、花木竹石,另外还要购置上万株梅树供皇帝观赏。

    盐商们再有钱,也因为众多的支出而走向没落,他们上交天子的“捐供”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后来实在没钱了,就连总商江春都要跟皇帝借“内帑”,也就是内务府放的高利贷。也就是说,乾隆用盐商自己交的白银作为资本借给盐商,一部分用来还盐引案每年必须分摊的罚金,一部分作为盐商生意的流动资金,支付员工的薪水、房租。这种借款利息每引0.2两,等他们还清了本利,和在一起也有一千余万两白银了。

    年轻的举人很同情他们,无债一身轻,所以他很理解为什么白莲教的教民要吃大户了。不仅仅是因为大户家里有余粮,还因为债主死了,债务一笔勾销,当时民间借贷的利息已经到30%都是合法的了。

    还不起债就卖身为奴,男婴出生后要记录他的身份,父亲是奴,他自然也是奴隶了。

    周易第十八卦为蛊卦,这一卦是讲事务弊乱之时,能进行革新才元始亨通。看似讲蛊,实际包含治蛊之道,可以除弊病,拨乱反正,达到天下大治。

    当然,除不了弊病就要走向另一个方向,总会有那么几个小蛊虫吞并同类变成大蛊虫,跟节度使朱温般割据一方。

    不论是养蛊还是解蛊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乾隆“盛世”给嘉庆留下了一座喜玛拉雅山。

    良心告诉老举人不可独善其身,但良能告诉他,你没有能力接济天下,现在他自顾不暇了,他打算等生活稳定了,过继一个孩子给他养老送终。

    有个成语叫“腐草为萤”,是指的腐烂的草里面长出萤火虫。

    可能以后会有人能改变这腐败的局面吧,但那是“后人”的事了,他这个“前人”已经在坟里躺着冒绿油油的鬼火了。所以他只能学杜甫那样,每逢家祭提醒子孙后代别忘了告诉他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也许他还能找个漂亮女鬼作邻居,至于人家看不看得上他呢?这不知道,据说鬼都喜欢吸活人阳气的,哪怕对方是个穷书生,对她们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哩。

第一百八十五章 花之争(二十七)

    在中国历史典籍里,尧舜禹所统治的时期被看作是一个为民造福的时代,但他们的事迹却并没有编撰成戏剧在舞台上表演。

    暴君的故事也少有编撰成戏剧的,禹建立了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因为禹的属地被称为夏。那时帝国虽然建立,但总体形态依旧非常简单。尽管期间经历了多次危机与变革,危机与变革总是伴随着专权制度产生的。

    我们在此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当时的社会动荡局面,尽管每一场动荡多少有些差异,但基本上展现的是同一幅场景:一个萎靡不振的君主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最后被一个起身造反的大胆诸候推翻。在一小撮不满者的把戴下,大胆诸侯自立为王。这位权者很快就把前任被推翻的教训丢置脑后、自己也沉于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富有政治抱负对手的攻击下、他的王朝瞬间土崩瓦解。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少康的形象,就是一幅履癸的画像,他们就是中国的提图斯和卡里古拉。在中国人看来、履癸就是典型的暴君,他娶了一个和他一样邪恶的女人,这对可怕的夫妇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奢华的宫殿用象牙數墙,用各种宝石作装饰。在这座官殿里,他们命人挖了一座酒池,在酒池四周堆起一排排美味烤肉。要想品尝这些味道鲜美的烤肉,就得喝下大量的烧酒,大量饮酒会让人失去理智。皇帝和皇后常在富丽堂皇的皇官里举办各种难以置信的狂欢活动,大理石地面上流淌着鲜血和酒液,一阵阵垂死的尖叫声以及放浪的欢笑声从宫殿一扇扇碧玉大门里传出来,闻此怪异的声音,民众无不感到惊记。要是哪位品性正直的人敢表达愤慨,哪位贤明的大臣敢公开谏言,皇帝就会命人把他绑在青铜柱上,柱子外面涂上树脂,柱子里面放入火红的木炭,被在青铜柱上的人都会被烤死。

    听着他们发出凄惨的叫声,看着他们做出垂死挣扎、狂抽摘的模样,这对魔鬼夫妇却乐此不疲。整个中国对此局面深感不安,然而正是他们在统治着这个国家,履癸和妹喜、纣辛和宠妃妲己正是这样的人物。中国第二个朝代即商朝终结于纣王之手,于公元前112年被新朝代灭亡。商朝灭亡之后,周朝便创建起来,随后统治中国长达873年。然而,由于几个势力强大的诸侯不断提出各种诉求,甚至拒绝承认周武王的绝对权威,迫使周武王去接受某种封建权威。

    这不过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臣从表示,没有任何实际利益,而且仅向朝廷进奉少得可怜的纳贡,创建周朝的武王不得不认可他们的诉求。这也正是诸侯割据局面的起因,在几百年当中,中国纷争四起、战火不断,战乱从公元前750年开始,一直持续了近500年。在那段时间里,中国分割成21个诸侯国,各地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然而,当时却有个相当奇特的现象,中国的思想运动似乎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反而开始强势表现出来。所有伟大学说、经典书籍都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问世的。在此乱局当中,各诸侯国似乎更注重于要把本国所有人才都调动起来,为己所用。老子、孔子、孟子都是周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相反,在随后的朝代里,两位立朝帝王恢复了中央集权,科学与文学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迫害。

    除了尼克之前看过的窦娥冤、灰阑记、行乐图等有破案内容的戏剧,最受欢迎的是蒲松龄的“聊斋戏”,乾隆三十三年的时候有人将《鹦鹉媒》编成了戏剧,举人年轻的时候也去看过,并且很快聊斋戏成为了重要的戏剧题材之一。

    不过今日表演的曲目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虽然也是鬼怪题材,却因为不是蒲松龄所写的,因此不能算是聊斋戏。

    自从知道所有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性扮演后,尼克就对这种爱情戏有种很怪异的感觉。

    这时小姐的贴身侍女找到了尼克,将一把扇子交给了他。尼克将扇面打开,发现上面用金色的墨水写了两行字:

    运鍼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这是苏东坡写的。”举人在看到了他手里的扇子后说道“他写这首诗歌是为了赞美一位眼医,为他施展了拔障术。”

    作为一个习惯向女性献殷情的欧洲人,尼克头一次收到来自女性的礼物。

    苏东坡是个很浪漫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个官员,曾经在杭州做官,在西湖边修筑了大堤,马克·波罗来到杭州的时候看到那么美丽繁华的城市有他很大的功劳: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假如尼克可以完美翻译出这首诗的美感,他会让读者们去领略的,遗憾的是他不知道如何得体得将之翻译出来,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格调。

    扇子的背面有一幅小画,上面画着四朵颜色各异的牡丹,一开始尼克还觉得很惊奇,因为婉宁小姐刚恢复视力不久,她怎么会绘画,后来他发现了画面一侧的署名:

    曹曦谨绘四色牡丹,以表敬意。

    接下来就轮到提督出面了:愿扇子掀起的凉风能驱走暑热。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家庭的“感谢信”,并没有像戏台上那样传递任何男女私情。

    他在无所适从下将这个礼物收下来,侍女就走了,紧接着爽官走了过来,不住得恭维着:广州城里,不对,提督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遍寻名医为小姐看病,但他们没有一个看好的,而且那些名医只图高昂报酬,尼克和神甫分文不取,这二位外国医生远涉重洋、不图名利、一心为患者治病,这样的典范世上难寻。

    接着就是数不清的恭维和抱拳,好像尼克治疗了他们的家眷,因此他们表示感谢,以至于台上的戏都没人看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提督府的门是敞开的,四五个头戴官帽,衣着整洁的仆人忽然跑了进来,朝着提督所在的大堂奔去。

    所有的客人都看着他们,却没人讨论,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知道了某些内情。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密洛陀?”爽官低声问道。

    密洛陀是瑶族的盘古,这位女神像盘古一样开天辟地,并且像女娲一样创造了人类。

    同时这位神母还会派花神把百花种子撒在大地上,因此有“来年百花开,唯独红花最鲜艳”的说法,在瑶族习惯中,“红花”是年轻的瑶族女性的美称。

    瑶人的女人可不是江南的女子,就算不会放蛊也是不能招惹的,而她们组成的“姐妹帮”也被人称为“红花会”了。

    说文解字中,蛊是腹中虫的意思,然而在《易经》序卦中的解释:蛊者,事也。

    翻译过来就是“事”多,而且每一件事都很急,想过安生日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花之争(二十八)

    相较于BJ,南京的职位大多是挂名的虚职。有一日,王阳明与友人同游绍兴会稽山时谈起了心学的问题,友人指着一岩中花树说:

    先生说天下没有心外的事物,像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说:“你未见这花时,这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静,你来看这花时,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鲜明起来,由此可见,这花不在你的心外。”

    老和尚交代小和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到了要躲开。小和尚下山是去化缘的,相对于男子而言,女子更容易施舍,小和尚要是听了老和尚说的躲开了她们,那他化什么缘呢?

    他看着这些女施主不仅不可怕,还很可爱,于是这些“老虎”就入他的心了。

    人见到花会赋予其价值——鲜艳,驴见到鲜花也会赋予它价值——好吃。鲜花依旧是鲜花,但看它的对象不同,其价值就不同了。人会欣赏,驴只会吃,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成为浙江布政使后即没有像苏东坡那样写诗,也没有修大堤……不,他修了,又没完全修,因为他把修水利的钱给贪墨了。

    抄家的时候从他家里搜出来三百多万两白银、黄金三千三百余两,这些钱不尽然都是他勒索来的。他的第一桶金是在甘肃,通过买卖贡生名额,他和甘肃的官僚们分了不少钱财,这些钱财王亶望带到了浙江,开了当铺、首饰楼、酱油坊等。

    你说他犯了很大的错么?

    举人记得,那一年会试的考题是“梦吉”,破题都不知道怎么破,就算捐钱买了个贡生的名额也一样是名落孙山。严谨得说王亶望科举舞弊性质比顺治十四年李振邺好多了,李振邺是直接将给了嘱咐的人按照权势和钱财列到了“金榜”上。

    当时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这次舞弊案,唯独顺治皇帝不知道,因为他当时心思都在董鄂妃身上。她怀孕了,还生了个儿子,顺治欢天喜地得下诏“此乃朕第一子”。

    事实上董鄂妃生的是四阿哥,他前面还有三个哥哥,包括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多尔衮为他选定的,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吴克善亲王的女儿,孝庄太后的侄女。等多尔衮一死,皇帝亲政后,这位皇后就被废为静妃,一辈子没有子女。

    康熙的儿子们也有过“九子夺嫡”的往事,当时皇长子胤禔的母亲是庶妃,而太子胤礽虽然是皇后的儿子,却是第二个儿子,你要是把“九子夺嫡”看成“蛊”就明白啥叫“事”一茬接着一茬。

    顺治的前三个儿子都是庶子,如果顺治爱董鄂妃,爱到立她为皇后,那么她生的皇四子就是嫡长子了,前面三个比他年长的哥哥怎么办呢?

    孝庄不喜欢董鄂妃,她非常不喜欢,不仅仅是因为董鄂妃不是来自科尔沁草原,孝庄更喜欢自己的内侄女多一些,还因为顺治忤逆她这个娘。

    当时要废大博尔济吉特氏的时候不论孝庄如何挽留,反正顺治就是铁了心,这还可以勉强理解为福临不愿意受多尔衮的影响,那时孝庄和顺治就是孤儿寡母,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认多尔衮这个“皇父”。

    接任顺治皇后的还是博尔济吉特氏,这是一场政治联姻,博尔济吉特氏是个蒙古姓,在顺治时并不属于八旗。女真和蒙古族虽然都在关外,但孝庄太后是支持和平处理蒙古问题,董鄂妃和她的弟弟费扬古都是正白旗,也就是以前多尔衮所在的旗,顺治之前上三旗中并没有正白旗。

    废了现在的小博尔济吉特氏,立董鄂妃为皇后就类似卫子夫和卫青的关系,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在,不论董鄂妃多么懂事、多么知道孝顺孝庄太后,孝庄也不可能对她好的。

    李振邺是自己撞到了顺治枪口上的,王亶望在乾隆三十三年时干差不多的事,他就没事,还从寸草不生的甘肃迁到了山清水秀的浙江。毕竟和叫魂案、清缅战争、两淮盐引案、孙大有冒充大明天子谋反这些大事相比,他那点“事”只是小事。

    《周礼·春官·占梦》篇有云: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凶吉。

    古人将梦分为六类,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

    梦吉就是指的好梦了。

    真那么写了,那么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梦就真的是梦了。

    有一个唐朝时期的举人,他在路过一个野店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中举了,娶了一个媳妇,到渭南当县尉,不久升监察御史,三年后成为地方长官,后来一路平步青云成了御史大夫,因得罪了当朝宰相被贬,后来又回到了皇帝身边当常侍,接着左迁成了宰相。后来又被同僚勾结陷害,差点家破人亡。不过他走运,最后被平反了,当上了国公,寿元80岁,死时儿孙满堂。

    然而等举人梦醒,伸了个懒腰,发现店主蒸的黄粱还没有熟,刚才他经历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所以“黄粱梦”是思梦还是喜梦呢?

    八股文要由破题开始,接着是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是一种写议论文的推荐格式,本身无好坏之分,你要是愿意也可以作诗,不一定是绝句,也可以写得和长恨歌一样长。

    有一句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像举人这个年纪还在科举的不在少数。不过那时的举人年轻,他看到那些须发皆白的老翁还在贡院的单间里写卷子觉得他们很可笑。

    一直等他也到了那些人一样的岁数,看到同样和他曾经一样年轻的生员进入考场,在看到他发笑的时候,他才懂得了很多道理。

    富贵人家难道没烦恼吗?

    如果你祖上出了一个名人、英雄,那么别人就会对你有更高的期望,可是你自己是个平凡人,达不到祖先的水平,即便别人不说,你自己也会觉得压力很大。

    你也可以稀里糊涂得过一辈子,但周围的人会说各种闲言碎语,你是把这些话听进去呢,还是不当一回事呢?

    贾宝玉是听进去了,但转个头他就把那些话给忘了,继续在大观园里调香,和姐姐妹妹们吟诗作对。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台上开满牡丹的亭台在杜丽娘醒了之后又变成了自家的后花园,春天梅花已经不开了,倒是有柳枝随风飘曳。

    本来春梦了无痕,她却记得了那一梦,又为寻梦到了牡丹亭,却没有见那书生,从此害上了相思病,药石难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梦不知所止,百转千回。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本来杜丽娘死了,柳书生要抱着遗憾过此余生,而汤显祖却让她复活了。

    皇帝不信有这样的事,忙取来“照妖镜”验明真身,杜丽娘果然是人非鬼,两人这才成了真正的夫妻,有了大团圆结局。

    倘若镜子说谎怎么办?比如像沈家的那面困了朱全忠小妾的镜子。

    这就是那面镜子可怕之处,别看它只是一面一摔就碎的镜子。

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之争(二十九)

    苏东坡还写过一首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描述的场景是一个路人,听到了围墙里的少女荡秋千发出的笑声,忍不住停下脚步想象那画面。

    女子从12岁开始就被关在闺房里,偶尔能听到街头走街串巷的卖货郎的歌声,有些好奇心重的女子会拿着一面镜子,待在暗处窥视着大门口,看出入的人们。

    一堵墙不只是隔绝了外男和女眷们交流的机会,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当提督府内表演牡丹亭的时候,民间也有自己的庆祝活动。闽浙潮汕一带流行傀儡戏,这种木偶与欧洲木偶最大的区别不只是衣物和人物的打扮。

    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都提起了木偶,欧洲木偶的起源被认为是古希腊时期,即便表演宗教题材也是神话故事,而中国木偶最早却用于丧葬仪式,或者说它们都是代替活人的殉葬品。

    将活人当成陪葬品是很残忍的,至少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还有嫔妃为他殉葬。在商周时期如果没有活人殉葬,就说明这个人不是位高权重的人,而商鞅则通过改革废黜了这个惨无人道的陪葬制度,虽然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农民种地,以及更多的士兵征战。

    傀儡最早的称呼是“人俑”,一开始它是用陶瓷烧制的,后来变成了木头,在《说文解字》中“偶”是用桐木做的,可见古代中国人相信木偶是有灵魂的。

    他们将木偶做得非常精美是为了让它们看起来接近活人,但其用意没有戏剧因素。在《周礼》中方相氏蒙熊皮、戴黄金面具,上穿黑色的衣服,下穿朱红色的裙子,手里举着盾牌,搜索宫室里的疫鬼,并将其驱离。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方相氏还要负责为墓穴驱鬼,避免不是墓主人的野鬼享用墓主人该享用的祭祀。

    而方相氏在墓穴中驱鬼的仪式被称为“丧家乐”,大概在汉末的时候,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勇敢,会故意在宴会上要求表演傀儡戏,并且唱挽歌。挽歌的主要内容是表达对死者哀伤的,这两种属于丧葬的仪式活动出现在婚礼上也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汉朝即将要灭亡的征兆。

    傀儡戏来源于带有巫术性质的宗教仪式,即使后来不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它的驱邪作用并没有退化,比如神庙落成、火灾等所谓“有妖气”的情形下会排演,并且禁止妊娠的妇女观看。一些地方将之称为“神戏”,内容以驱邪邀福为主,因此傀儡戏具有诡秘的神秘色彩,也是禁忌最多的民间剧种,平时很难看到,但祭祀妈祖生日这种盛会上却会表演。

    紫禁城中有很多事并不是平民可以接触到的,甚至于那些“白丁”与举人这些参加科举的文人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同。

    清朝将首都定在BJ的是顺治皇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改国号为大清,当时的首都在兴京,后来又改在了“东京”辽阳。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在扩建沈阳后改为盛京,并将盛京作为都城。

    皇太极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躲避天花,但是这种瘟疫还是防不胜防,天花还是在皇宫中蔓延开来,甚至康熙皇帝之所以被选中成为皇帝,也是因为他出过天花。

    热河避暑山庄的建立并不完全是因为皇帝喜好奢侈,避暑纳凉,你可以理解为那是个隔离区,这样就可以避免关外民族的首领和士兵将天花带进人口稠密的BJ,又或者是汉人将天花传染给那些关外民族。

    即加强了中央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降低了风险。

    大玉儿是蒙古女人,她在草原上长大,对她来说蒙古是她的家乡,而爱新觉罗·福临则是在BJ城里长大的,他的老师几乎都是汉人,并且还是明朝状元,他甚至还能和曹本荣讨论《周易》,这就涉及了一个问题,满清是“马上得天下”,难道还要继续“马上治天下”?

    作为一个满族统治者,顺治亲政后重用汉官,他们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范文程甚至出任了议政大臣,在这之前汉官从没有谁出任过这个职位。

    努尔哈赤、皇太极等都规定,汉官在各衙门中不能掌印,顺治则不管这个规矩,谁的官衔大谁就掌印。

    沙皇要满清承认是沙俄的殖民地,顺治要求沙皇反过来朝贡,沙俄和满清签订尼布楚条约的第一仗是顺治年间开始打的,一直打到康熙年间才签订条约。

    换一个理解方式,唐代的李姓皇帝也是鲜卑族人,可是他们和汉族一起打突厥,又加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他们才成了华夏历史的一部分。

    这些属于帝王心术,一个街头杂耍艺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同样举人没有在西林觉罗家任职的经历他也不可能知道。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不仅仅是因为仆人待人倨傲。

    董鄂妃在宫里过得很惨,即便有错的并不是她。

    她是嫁过人的,但顺治皇帝对她有种迷恋,就像一个游牧民族首领一样从满族军官手里要来,很快就成了皇贵妃。

    别说被废为静妃的皇后,普通的嫔妃也嫉妒她,她所生的那个皇四子,只活了几个月就夭折了,女人或许不敢和男人一样拿着兵器,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可是对付一个婴儿还是敢的,诸如毒杀或者是用枕头盖住孩子的脸将其闷死,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也是因为女人之间的嫉妒开始的。

    这种无影无形的手段有人嗤之以鼻,有人深信不疑。对于董鄂妃的死法,宫里众说纷纭。虽然西林觉罗氏在举人进入他们家的时候已经有点“昨日黄花”了,但他们到底是“张鄂之争”的鄂党党魁,鄂尔泰的家人,而张就是说的张廷玉了。

    和珅最开始的住处并不是什刹海附近的豪宅,古代有一种刑叫“弃市”,也就是尸体执行死刑后不掩埋,而扔在那儿示众,明朝的刑场叫西市,西市里有一个有名的小吃,卖的是保定来的驴肉,生的熟的都有,逐渐那个地方被人称为驴肉胡同,刘墉家就在那儿。

    和珅是正红旗的,驴肉胡同又恰巧是正红旗的领地,和珅就是在那儿出生的。

    在元代以前那里属于郊区,忽必烈修元大都的时候那块地方才圈进城里,到了明朝成了处决犯人的刑场,袁崇焕就是在西市凌迟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和举人一样带了那么多盘缠上路,他有个“同期”就住在什刹海的庙里。

    他一个外乡人哪里晓得那么多,有地方能落脚就不错了,有天夜里他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到了深夜,然后,他点的油灯就变成绿色的了。

    乾隆三十三年的夏天酷热难耐,他住的那件小屋却格外凉爽,然而再凉快也不至于大夏天冷到要生炉子取暖的地步。

    他晓得那地方不能久待,连夜跑到了隔壁的真武祠,那是个道观,里面的道士跟他说了这些过往。第二天天一亮,就听说庙里死了人。

    距离举人朋友所住不远的那个房间,在乾隆三十一年时就贴了封条,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就是不让人进去住了。

    等那人被抬了出去,寺里就又贴了一张封条,而寺庙的主持如“老僧入定”般法相庄严,好像他早已知道了要发生什么。

    这分明就是个“兰若寺”,举人的朋友宁可去驴肉胡同租一个破烂屋,比邻着臭气熏天的牲口棚,也不再住那儿了。

    后来他得了疟疾,丢了小半条命,虽然最后调养过来,在参加了乾隆三十四年的科举后就再也没有考了。

    从顺治定都BJ后,清廷就往东北移民,往辽东开荒。到了乾隆五年因为移民过多,朝廷宣布禁令,却全然无用。

    沿海只开了四个口岸,陆上怎么走却没人管,江南的丝织品和华中、华南的茶叶运到这里后,运到了辽阳、盛京、抚顺等地。他们再把人参、皮毛等物资送到内地的大城市,很快就发了财。

    举人的朋友后来也“闯关东”去了,成了一个杂货店老板,虽然吃不起燕窝、鲍鱼、海参,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还是能吃得起的。

    在他们那边还有“跳大神的”,那属于萨满,脸上带着个可怕的木头面具,身上戴着叮叮当当的铃铛彩带,但那和商周时期的东西并不一样。

    虽然传教士们已经带来了日心说和天体运动仪,但康乾盛世期间的皇帝们却对那些高产的美洲农作物更感兴趣。有了这些农作物,即便吃不了米面,也可以用土豆红薯充饥。这导致了人口不断生育,弃婴和乞丐数量也增加了。

    蛊,惑乱也。

    《左传》有云,女惑男,风落山,谓之山风蛊,乱极而治。

    苏东坡讲:器久不用而虫生之,人久宴溺而疾生之,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皆谓之蛊。

    要治蛊必治腐败,在整治腐败时必须要“高尚其事”,保持自己高尚的气节。

    王阳明将人的心比作一面镜子,只要被尘土蒙上了光明,照什么都是脏的,因此需要常常磨镜才能恢复光彩照人的本来面目。

    这就很像神秀所说的: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休使惹尘埃。

    至于慧能所说的境界,说起来容易,修起来太难了,别说慧能,王阳明说的“磨镜”都难以做到,毕竟不是谁都有那样的毅力,坚持自己的意志,毫不动摇的。就连王阳明去BJ后也正好碰上张居正改革,他也无可奈何得卷入了党争之中。

    除了隐居山林之外,谁还能独善其身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 花之争(三十)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之初只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的旗帜,后增设四种镶边的旗,分别为XHQ、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在多尔衮之前正白旗不是“上三旗”,皇太极亲领的是正黄旗、XHQ和ZLQ。

    正黄旗虽然是皇族,但旗民大多数是包衣,地位远不如XHQ,瓜尔佳氏鳌拜便是XHQ人。

    不论是福临还是弘历,都是年幼登基,实权其实都掌握在辅政大臣的手里。顺治元年颁布的剃发令实际上是摄政王多尔衮下令的,当时清廷刚入关不久,考虑到时机未到,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暂停了。

    到了第二年,多尔衮再次下令,京城内限十日,直隶几各省地方以发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在剃发令颁布的同时还有易服令,实在不愿意遵守这个法令的人遁入空门,比如当道士,他们留有发髻,又或者当和尚,头发全剃了,总比留着“金钱鼠尾”好看。

    叫魂案中,弘历担心的是僧道中藏有谋反的人,尼克所收到的纸条上写的是“满族人投机取巧,占我中原,此仇不报,愧对列祖列宗”。

    在传教过程中,利玛窦发现了中国人祭祀孔子和祭祖的习俗,他活着的时候只要不违反教义,不掺入气球、崇拜等成分并不干涉,他死之后意大利人龙华敏接替了他的职务,对于“利玛窦规则”他早就反对了。

    罗马教廷对此事也产生了分歧,多次产生了允许、不允许的转变,后来朝廷干脆限制了传教士的行动自由,到了康熙、雍正时期甚至采取了反制措施,不仅禁止天主教传教,还把一部分传教士赶到了南京。

    这下好了,“免得多事”,钦此。

    不需要谈论祖宗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只需要记得“数典忘祖”是句骂人的话就行了。

    那张纸条有很强的煽动力,更关键的是它是印刷字体,也就是说会看到这个纸条不只是尼克一个人,具体有多少人看见不得而知。

    提督马上要卸任了,他在广州留下了好官声,然而一旦发生了叛乱,他就要和其他“戴罪立功”的旗人一样上前线打仗了,这对于一个道教信徒来说简直是个噩耗。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儒家思想,慈悲为怀是佛教思想,道教是顺应的平衡,比如兔子多了,破坏草场,那么适量杀一些兔子是顺应天理的,但滥杀却是禁止的。

    天地万物都有“好生恶死”的本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就好比被上帝和魔鬼当赌注的约伯,他所有的孩子都死了,上帝让他又生了几个孩子,这样就算弥补他的损失了,在上帝眼里这些后生的孩子和先前死的都是一样的。

    然而人心不是如此,就比如行乐图里的父亲,他偏爱庶出的儿子,甚至打算将家产给他,不顾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天道和人道并不是总是一致的,人们祭祀或是为了祈求好运,风调雨顺,或者是平息上天的怒火。

    刍狗指的是祭祀时用的牲畜,士大夫和天子祭祀都是用的牛羊等牲口,平民百姓只能用狗来祭祀了,它和牛羊猪鸡一起都是五牲。但狗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它是可以作为宠物的,于是就用草做的假狗来当祭祀,就跟用面捏的猪头、木头做的人俑差不多,是“替身”。

    中原地区女子有乞巧的习俗,她们不仅会绣花等女红,还会用草编东西。在湘西地区蛊被称为“草鬼”,蛊婆又被称为“草鬼婆”。

    湖南衡阳出了一个多情的和尚觉性,与旅店老板娘陈氏有了私情,相比起有“大明天子”孙大有叛乱的湖北好像要太平一些。

    湘西和云南、广西一样是多民族地区,当地的统治者是土司,苗人可没有被剃发令易服令影响。

    幽僻村居,荒废庵庙,不只是狐仙精怪,也是叛党、土匪集会的地方。

    如果只看风景,什刹海确实风景秀丽,也正因为它是个好地方,正黄旗才占了最好的那一片,它与正红旗所占的市井比邻。

    国破之后前朝贵族如何处置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崇祯在景山上吊了,其他人要如何呢?也学大明天子一样殉国吗?

    从大明开国到明朝灭亡接近300年时间里,明朝宗室人数达到了一百万人,这些人满清是不会为朱元璋养的。

    一瞬间从锦衣玉食到居无定所,有些人肯定受不了,如此一来他们就只能背水一战了,南明政权便是打着为崇祯报仇旗号的宗室们最后的抵抗,然而南明没有像两晋时期衣冠南渡那样凭借长江天险守住半壁江山。

    在爱新觉罗·福临驾崩的第二年,南明也结束了自己的短命王朝,那时候玄烨8岁。

    太后垂帘听政不是稀奇事,北宋的刘太后也干过,但孝庄没有,一是按照清朝祖制,如果皇帝年幼由宗室亲王摄政,另一个就是她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原因了。在她身边有个侍女叫苏麻喇姑,也是个警醒的人,她曾经担任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甚至等她老了,康熙还过继了一个儿子给她养。

    汉宫边上有个宫人斜,唐宫里有野狐落,都是埋死去宫人的地方,不是谁都和高力士一样可以有自己的墓,就连荣宠一时的赵飞燕也安葬在了宫人斜里。

    明清时期没有这样的地方,宫外的百姓才谣传宫斗里死了的宫女、太监都扔井里,宫里的井水没人喝。

    在西苑金鳌玉桥西、羊房夹道有一个内安乐堂,凡是宫人老了或有罪都发放此处,这里是放骨灰的。按照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和明朝律法,火葬是不允许的,然而虽然有严刑峻法,却未能阻止火葬风俗继续存在。

    火葬很适合毁尸灭迹,然而宫外实行火葬却和佛教有关,高僧圆寂后都要火化,他们所留下的骨灰中会有那么一些被称为舍利子的遗留物。

    什刹海据说是因为有十座古刹而闻名,但这些寺庙里,没有哪一座供奉了舍利,或者是道教圣物。

    一般认为水属阴,在刘伯温改建元大都的时候,将北墙南移,将什刹海北边那块割于城外,城外积水潭又用土堤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南部成为护城河的一部分,北边则成了太平湖。

    不过刘伯温没有算到白浮泉会断流,什刹海水位下降,形成了一个小岛,明孝宗时期有个太监在岛上建了住宅,还在月牙河上建一座桥,这座府宅就是后来和珅的住处。

    因为白浮泉断流了,玉泉水直接引入什刹海,活水代表生机勃勃、好运方来。

    相比起热河,玉泉山的行宫才是真正的大内禁地,虽然它位于宫外,即使是高级别的官员也无法入内,除非有皇帝的特别恩赐。

    人们相信风水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和中堂很相信风水,家里的布置都有用意,可惜宅子选错了地方。

    随便他怎么摆,即便流经紫禁城的金水河水源来自什刹海。太监都是断子绝孙换来的富贵,幸好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与和琳的儿子没有牵连进来,但也风光不再了,即便和琳为了镇压苗民叛乱付出了性命。

    可能要等到白莲教被镇压后皇帝大赦天下他们才有恢复爵位的机会,只是他们估计不会上前线,毕竟当提督看到那张纸条的时候紧张得宛如收到了皇帝赐的毒酒,天地万物都有好生恶死的本能,没事谁会去主动找死呢?

第一百八十九章 花之争(三十一)

    有人问王阳明:朱子认为《易经》重在卜筮,程硕先生认为《易经》重在阐明义理,怎么理解?

    王阳明说:卜筮也是天理,天理也是卜筮,天下的道理难道有比卜筮还大的吗?只是后世之人将卜筮专门理解为占卦,所以将卜筮当做雕虫小技了。却不知道如今朋友之间的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等都是卜筮。

    《易经》是向天请教,人有疑问,缺乏自信,所以用《易经》请教天,人心或许还有偏倚,只有天不容任何虚假。

    预知不是一种属于人类的超能力,它不稳定,没有操作性,人类之所以特别喜欢占卜,就是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不可知的未来。

    大明帝师刘伯温每次占卜结果大同小异,都是让朱元璋勤政爱民,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何需占卜?

    换成乔治安娜自己,她也不敢再随便建议波拿巴做任何决定了,人常常会被智识、私欲所蒙蔽,从而出现错误。她热爱和平,绞尽脑汁想了个办法,在比利时做啤酒生意,她以为这样对所有人都是好的。

    14年后,也就是1816年,如果真的如卡珊德拉所说的那样又有天灾爆发,粮食极度短缺,那些本来该储存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谷物被拿去酿酒,被人喝掉了,再有就是有人喝醉后干出不理智的事怎么办呢?

    禁酒令是无效的,这个“以前”有人尝试过,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增加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犯罪率。

    绕了个大圈子,最后我们回到了原点,可能原本的“历史”是最好的。

    人可能犯错,因为人心因为仁慈和偏爱同样很难完全保持公正,天不会犯错,因为天地不仁,万物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

    “继续念啊。”波拿巴提醒她。

    她不禁由衷感慨。

    做一个不灵验的占卜师,可能被人当成骗子,像西比尔一样居无定所,直到阿不思决定收留她。

    做一个灵验的占卜师,可能会导致悲剧,如果西比尔没有在猪头酒吧说出那个预言,并且被西弗勒斯听到告诉伏地魔,哈利就不会变成孤儿,贝拉也不会因为为了知道伏地魔的下落,拷问隆巴顿夫妇了。

    人们想要的其实只是个美好的未来,朝着那个希望走好每一步,他们不想听未来是暗淡无光的这种丧气话,如果未来是暗淡的,他们会想办法改命,“算命的”收钱的时候来了。

    再不然就是格林德沃一样,未来是暗淡的,但巫师可以通过与麻瓜战争,阻止他们毁灭世界,并且麻瓜迟早有天会将武器对准巫师的。

    杀人者人恒杀之。

    凡让人流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

    犯之必杀,救人无功,这就是命数。

    佛度有缘人,莲花生大师说,无染觉性直观大解脱,“觉性”这个法号是这么来的吧?

    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便会轮回与六道三界,受尽诸苦。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如此“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高僧慧能弘扬的是“见性成佛”,弘化于唐朝的岭南,也就是后世的广东。

    孟子的学说里除了有“不动心”,还有“不忍人”。孟子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一个小孩儿掉井里了,发出哭喊声,那一霎那井边上的人会是什么心情?恻隐之心?还是怵惕之心?

    不论什么心,都不如当娘的听到哭声想要救他的心,由此他证得了人性本善。

    尼克听到“花厅”发出惊呼,然后跑了过去,等他将门打开后发现屋里有一条蛇。

    那是一条毒蛇,有三角脑袋,还有银白色的环状花纹,是眼镜蛇的一种,毒性极强,屋里的妇女们都躲在角落,毒蛇正朝着她们爬去。

    尼克抄起了一张凳子,想要用凳子的腿抵住蛇头,但蛇很警觉,将头对准了他。

    没多久,其他士兵赶来了,他们却不敢贸然靠近,因为人多反而会造成混乱。

    就在尼克瞅准机会,打算再用凳子砸蛇一下的时候,一柄飞刀却钉在了蛇头上。

    所有人都看着那个扔飞镖的人,原来是个杂耍艺人,他冲着所有人笑了笑,将辫子缠在脖子上,然后转身离开了。

    这时才有人拿了工具将那条毒蛇捡走,刚才大气都不敢出的女士们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万幸的没人像欧洲的贵妇那样昏过去。

    有很多人对尼克表示感谢,但真正该被感谢的是刚才那个扔飞刀的人。

    人们陆续离开了那个房间,婉宁走在最后,这可能是她复明后第一次看到蛇,显得既惊讶又不知所措。

    尼克决定将她护送到亲人的身边,不过提督在忙,他们只能在大堂外的门廊下等待。

    戏班子在短暂的中断后又开始表演起来。

    “新娘子在家里不过是影子和回声。”婉宁用官话说“在家里只要父亲对我满意就行了,我会平静得生活下去,也不会有任何人来责备我,一旦出嫁,枷锁会变得更加沉重,不但丈夫可以支配我,婆婆也要我对她百依百顺,只要她活着,我就无权支配家里的任何财物,即不能送给别人任何东西,我要是收到一件礼物,得把它送给婆婆,如果婆婆不想要,我得向她表示谢意,好像这礼物是她送到一样,即使使唤下人,也要顾及她的感受,至于小姑子,如果有到话我也要对她服服帖帖,所以我很高兴不用参加选秀。如果我生不出孩子,或者只有女孩儿,我的丈夫可以纳妾,而我什么都不能说,甚至要表示大度,主动接纳她。”

    尼克想要告诉她,在欧洲回声代表的是爱情,不过现在的婉宁可能不像他忽然说中文。

    因为她可能是觉得尼克听不懂中文,所以才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顺治皇帝规定凡是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满族八旗女子都要参加选秀,婉宁已经十七岁,过了选秀的年纪,不用担心做皇帝的嫔妃,或者是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了。

    她是被当成小姐养大的,出嫁后却要做下人,甚至下人不如,因为有的仆人跟了老夫人很多年了,老夫人信任仆人多过新娘子。

    尼克静静听她的哀诉,新婚洞房大门上装饰着彩旗和一串串鲜花,欢乐的鼓乐在周围响起,兄弟姐妹们欢笑回应。别人看着喜庆、好看、热闹,婉宁却看到了痛苦与各种限制。

    那穿着珍宝珠花、穿着金光闪闪绣花婚服的新娘,看着就像是个木偶,而那一身装扮是她父亲表达父爱的最后一点努力了。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听说你们夷人是一夫一妻的,是真的吗?”

    尼克看着小姐的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只好保持沉默。

第一百九十章 花之争(三十二)

    在《庄子·杂篇》里提起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徐无鬼,他通过魏武侯的宠姬得到了面见魏武侯的机会。

    他一不是像当时的名家一样向魏武侯游说,让他接受自己的学说,二不是如苏秦张仪般合纵连横,讨论国家之间结盟的,他是来慰问魏武侯的。

    堂堂一国之诸侯何需一个隐居山野的人来慰问?

    徐无鬼只是陪魏武侯玩,这位爱民的统治者已经很久没有高兴过了,和徐无鬼一起聊天后魏武侯果然很高兴。

    “弄丸”是一种杂耍,表演者双手抛接若干个球,循环往复,这种杂耍在欧洲也很常见,不同的是徐无鬼提起的楚国人宜僚耍的是“丸铃”,会发出响声。广州街上也有类似的杂耍艺人,他们抛掷着“丸铃”发出呜呜的声响。

    婉宁没有见过这种场面,跟小孩似的,在那儿站着看了一会儿就不愿意走了。后来是她的侍女哄她,前面还有别的可看的,她才恋恋不舍得走了。

    有钱人的女眷不是不能出门,这多亏了神甫们多年的努力,才让她们可以走出家门,但出门必然带着一把雨伞,伞的阴影遮住了她们的脸,好像这样路人就看不清她们的长相了。

    尼克看着穿着宽袍大袖的婉宁,再回忆了一下巴黎沙龙里那些穿着透明薄纱的贵族妇女,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奇异而疯狂的世界。

    这时婉宁又看到了别的好玩的事物,又兴冲冲得跑过去了。民间偶戏有很多种傀儡,除了提线木偶之外,在水箱里表演的叫水傀儡,在傀儡里放了火药带动机关的叫药发傀儡,它们在舞台上喷出火花,看着绚丽多彩。

    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夫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覕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徐无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仁义是个好东西,可以笼络人心,但正人君子要是有了个“模版”,那就有虚伪狡诈之徒照着这个模版伪装自己,不但虚伪,以假的仁义标榜自己,还取利于天下。

    就像一个面具,戴上它,你就是美猴王了?但是在戏里,那个扮相的就是美猴王,不论你卸了妆之后姓什名谁。

    自性在佛学上与本性没有区别,你自己是什么本性难道不清楚么?

    傀儡戏也有配音演员,他发出一阵中气十足的大笑声。婉宁和她的侍女被吓了一跳,立刻离开了那个展台。

    除了尼克之外,提督府还有另外几个家人在暗中保护她们。

    提督究竟还是爱自己女儿的,他其实可以在两年前就让神甫给小姐做手术,但是他偏偏要等到女儿选秀的年纪过了,并且自己即将离开广州的时候才那么做。

    很多男人不愿意当别人的上门女婿,当上门女婿要受气,生的孩子还不跟自己姓。

    女人嫁到别人家里还不是一样要受气,生的孩子还不跟自己姓。

    在自己的地盘当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这种“家丑”不会外扬,大家都要“表演”出家庭和睦、妻贤子孝的样子,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因为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羡慕,不得不刻意去标榜和显露自己。

    当内在的淳朴消失了才需要外在的修饰,魏武侯一直想做个爱民的君主,等和他混熟了,徐无鬼才告诉他:你所谓的爱民,实际上是祸害人民的开始,请停止为了道义而开展的战争吧,那只是制造新的争端的祸根。你如果从这方面着手治理,恐怕什么也不会成就,然而成就了美名,必然用了邪恶的手段,你虽然是在推行仁义,却更接近于虚伪作假啊。

    乾隆赦免了两淮盐引案盐商们补交的罚款,好像得了一个宽厚的名声,实际上却用放高利贷的方式连本带利收了一千万两。

    同样也是放贷,路易十四房贷给贵族,让他们买奢侈品,过奢华的宫廷生活,盐商如果有的选,他们会选哪种呢?

    徐无鬼相狗的时候说,下等狗只求填饱肚子,中等狗好像总是凝视上方,上等狗好像总是忘掉自己的存在。

    在巴黎沙龙里,如果说不出最新潮的话题,那么别人肯定要笑话,甚至不跟那个人聊天。但若问那些养尊处优的人们,一磅面包多少苏,他们根本就不会去关心。

    玛丽·安托瓦内特被砍头后,有人说她说过这种话“平民吃不起面包,他们怎么不吃蛋糕?”

    让粮食自由贸易表面上是为了农民的利益,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有多少人因为粮食贸易发了大财。

    “如果他是贵族,我会特赦他。”波拿巴说。

    “尼克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乔治安娜说。

    “打赌吗?”他问。

    乔治安娜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冒这个风险,继续朗读手里的书。

    “婉宁。”

    他们听到了有人叫小姐的名字,所有人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发现是穿着官袍,好像在带兵巡逻的曹曦。

    他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得看着她,小姐脸上的笑容也如玫瑰上的朝露,很快消失了。

    “这就是法国人!”波拿巴咒骂着。

    乔治安娜无语得看着他。

    “她怎么能和未婚夫之外的人一起上街!”

    “他们没有结婚。”乔治安娜说。

    “你没有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个正直的女人……”

    “他们还没有正式签订婚约。”乔治安娜阻止了他的话“只是谣传,曹曦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他用可怕的眼神看着她。

    “我不会和你一起谴责婉宁的,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她盯着他的眼睛说“还是你想听我说好听的取悦你?”

    他转头看着别的方向,看起来好像生气了。

    乔治安娜懒得理他,继续看书里的内容。

    尼克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让一个刚刚经历了惊吓的女士重新恢复了快乐,这是一位骑士该做的。

    但曹曦却不那么认为,他走到了婉宁的身边和她快速交流着,婉宁的表情一直很严肃,最后和曹曦回去了。

    这很遗憾,因为她明显还想逛下去,可是安全的问题确实需要考虑。

    尼克目送着他们离开,这些士兵手里的长枪上都挂着一盏灯笼,脑后的辫子随风飘动,就像排成一排飞舞的萤火虫。

    等天色黑了,盛大的烟火表演开始了,他们对烟火的使用让人惊叹,居然用烟火勾勒出一个巨大的葡萄。

    另外街边的灯笼也被点燃了,有人将灯笼做得无比复杂,比如在灯笼里装上一个水平转轮,就像用热气驱动旋转烤叉那样,转轮里细着细线,通过旋转转轮来带动动物、骑手或着鬼神造型的皮影,这些影子投影在灯纱上,仿佛在奔跑、飞翔。

第一百九十一章 花之争(三十三)

    燕窝是生活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暹罗、马来西亚金丝燕的窝,是燕子把海藻放在嘴里咀嚼转化的胶质物,它是清朝时候从暹罗来华的船只带来的,但更多是来自东南亚和日本。

    清缅战争是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战争结束清廷派遣使者封爵缅甸国王,正式建立起宗藩关系。

    然而暹罗却停止朝贡了,相对于刚刚结束了清朝十余年战争才无奈向清帝国称藩的缅甸,广东人郑信从建立政权的一开始就呈书清廷,希望接替大城国王,由清帝册封其为暹罗国王。

    但是乾隆皇帝认为他得国不正,不予认可,并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饬文。三年后,郑信趁着清缅战争期间押送了一批缅甸俘虏进献,并再次请封,经过了一番波折郑信才终于被清廷承认是暹罗国王,并且吞武里王朝再次纳入中原的宗藩体系中。

    朝贡体系是以中原王朝为主要核心建立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中原王朝通过册封中原以外地区的统治者建立宗藩关系,以此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天下”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东南亚也形成了一个曼陀罗体系。东北亚属于汉文字圈,东南亚则是以梵文作为通用语言,从文明的角度来看,东北亚更趋于儒家文化,而东南亚则经历了漫长的印度化。即便印度已经在13世纪后开始衰落,印度的梵文、法典等文明要素在这一地区被予以保留,并且被本土化了。

    从朝贡体系来看,在宗主国中国的眼里,“天下”各国一律平等,都是平等的朝贡国,然而朝贡国内部其实存在竞争和矛盾,并且相比起东北亚,东南亚对朝贡活动的遵守仅限于有利可图的标准。暹罗和缅甸一直冲突不断,即便在清缅战争期间,缅甸也出兵占领了暹罗,并导致了暹罗的大城王朝灭亡。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出动了大批白象,场面蔚为壮观。

    “干什么?”乔治安娜问。

    “没什么。”波拿巴像是不在意似的说。

    她狐疑得看着他。

    “继续念啊。”他催促道。

    于是乔治安娜继续念了起来。

    正是因为大城王朝灭亡,才给了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的机会,他将占领暹罗首都的缅甸人赶了出去。也许郑信听说了中国巨鹿之战的故事,他也像巨鹿之战的项羽一样,在下令将行军的锅全部砸掉,并且告诉士兵们,如果不攻下城池,到城里吃饭,你们全部都只能饿死,然后他骑着战象率先发起了冲锋。

    郑信是个勇敢的军事领袖,在他统治期间吞武里王朝走向了辉煌。

    同时他也是个注重利益的商人,在朝贡体系中,中原王朝一直坚持“厚来薄往”,中原王朝回馈的礼物会比朝贡方丰厚,所以这在藩属国眼中无疑是一笔好买卖。而且朝贡的使节每次和尽心个朝贡贸易时会携带大量国内的产品到中国进行销售贩卖,他们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马嘎尔尼使节团可以享受免税。但是在中国的官僚阶级眼中,这是个亏本买卖,不仅中国回赠的丝绸、瓷器、平纹布在朝贡国当地可以卖非常有人的价格,并且他们还可以出口西方。

    在明代海禁期间,朝贡贸易也是中原王朝与藩属国之间仅有的贸易渠道,但暹罗人来得太勤快了,跟朝鲜差不多,从距离上看朝鲜可比暹罗近多了。

    暹罗与清政府建立友好关系的主要目的是海外贸易的需求,在恢复正常贸易之前,暹罗不得不将燕窝等中国需要的商货送到日本,再由日本贩卖给“唐人公馆”里的商人。

    不论明清都需要大量白银,中国出口生丝,从日本进口白银这一基调在17世纪中叶由于江户幕府颁布“贞享令”而发生了转变,规定中国船只只能带回的白银总额为6000贯,其余皆用铜代替,来日的船只根据出港地方不同划为不同的等级,在6000贯的范围内将贸易额分摊给各艘船。

    对白银的出口限制导致了一种危险,即称为“拔荷”的走私贸易增加,为了增强对中国商人的管理日本唐人公馆,一开始允许入港的船只只有70艘,后来增加为80艘。

    强制限制的政策成效明显,日本铜出口量明显增加,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制造铜钱,但是即便如此幕府依旧觉得中国采购日本铜的价格太低,因此自己也造铜钱。他们在大阪设立“一座铜”,尝试创立出银铜关系体制,有效控制长崎的铜贸易,但即便如此铜贸易还是陷入停顿,从长崎入港的中国船只减为59艘。

    这一政策明确规定在缩小铜贸易量的同时,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海产品,比如鲍鱼干、海参、鱼翅,以及暹罗的燕窝,因为这些产品在草袋出口,所以被称为“俵物”。

    俵物产品的变化不仅仅是供应方的事情,还要考虑消费者一方对干货的强烈需求,诸如海带、干鱿鱼、海米、凉粉等产品被称为“诸色”,由于它们的价格便宜,中国的需求量很大,仅仅80艘中国船只是不能满足日本方面出口需求,然而清庭也一样对日本船只进行了限制。

    在明朝,也就是日本战国时期,各个大名曾经争相向明王朝朝贡。

    这么做一可以得到册封,获得“正统”的地位,自应仁之乱后室町幕府已经徒有虚名,各地大名形成了新的豪族,二可以获得合法贸易的权力。

    为了争取这个朝贡的名册,大名、寺社进行了激烈的竞争,正德八年日本朝贡使节回国前,明朝曾发给他们新勘合的文册,然而这个文册没有送到京都,在九州时被大内氏夺取了,大内氏得到了这个堪合文册后准备独占明朝朝贡,于是派出了三艘船到达宁波港。

    这件事引起了日本其他封建主和寺社的不满,其中盘踞在坍港的细川氏也向中央幕府提出要分享朝贡的利益。当时的细川氏实力强大,并且靠近京都,幕府害怕细川氏图谋不轨,所以没有拒绝。正德文册被大内氏抢走后,京都幕府将已经作废的弘治堪合文册交给了细川氏,细川氏得到文册后立刻派出“朝贡使船”,大概比大内氏晚十天到达宁波港。

    当时NB市舶司的宦官在接受了贿赂后,就违背“先来后到”的规矩,先检查了细川氏的货物,后来又设宴,不仅同时让大内氏和细川氏坐在一起,还让细川氏的位置比大内氏更加尊贵。

    这激怒了大内氏的使节,于是他在宴会上杀了细川氏的使者,又将他们的贡船给烧了,副使看到情况不妙立刻跑路,但是大内氏追着他从宁波到了绍兴。

    历史上这被称为“争贡之役”,朝贡的大内氏使节一下子化身强盗,沿途烧杀抢掠,明朝出动军队进行镇压,这一事件导致明朝政府废除福建、ZJ市舶司,仅留GD市舶司一处,也导致了明朝与日本的朝贡贸易途径断绝。

    在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取代织田信长,成为首次以“天下人”称号统一日本的封建主。

    丰臣秀吉有点像朱元璋,他也当过和尚,但不甘于平凡的他放下了经书,投奔了到了织田信长的帐下。

    他那个时代人们穿着更加华丽,这导致了日本对于中国生丝的高度依赖。

    然而生丝高昂的价格也是刚刚结束战争的武士阶级难以承受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领土、更多供养他们的农民。

    在朝贡体系中,朝鲜一直是重要而特殊的藩属国,它代表了东亚秩序的稳定。

    同时日本与朝鲜隔海相望,自白川江之战后日本千年都没有动过朝鲜的主意。

    这时明朝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张居正已死,戚继光也死了,而日本方面刚完成了统一,战力和士气都极盛,而且丰臣秀吉控制了日本最大的银山,于是他就招兵买马,以朝鲜拒绝与日本结盟进攻明朝为由出兵朝鲜了。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第一阶段战争以与明朝议和结束,但万历仅承认他日本国王的统治权,不承认其对朝鲜的统治权,并且“内附”大明。

    丰臣秀吉当然不愿意就此称臣,然而他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于是在接到诏书后穿上了明朝的冠服,在大阪设宴招待了明朝使节。一年多后他再度叛乱,再度入侵朝鲜,这一次丰臣秀吉依旧告负,并且在途中病逝,由他5岁的儿子继承他的位置。

    为了制约那些和他同样野心勃勃的大名们,丰臣秀吉选了以德川家康等元老派的“五元老”,以及石田三成等少壮派的“五奉行”,避免有人权力过大、互相制约,但是“少主”太小了。关原合战后“五奉行”解体,德川家康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再后来又爆发大阪冬夏之战,丰臣秀赖和他的母亲自杀,整个日本政权落入了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手里。

    清政府成立后,皇太极改变了对日本的外交策略,试图通过朝鲜建立与日本的官方关系。到了顺治时期,借着送还日本漂流民的机会表达建交的善意。

    然而日本却拒绝加入满清的朝贡体系。

    第一,德川幕府也建立了自己的“幕藩体系”,强化幕府的集权,削弱诸藩的实力,在幕府初期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这一措施却让西部的藩阀们强大起来,第二,基督教的传入爆发“天草之乱”等一系列影响幕府统治的叛乱,第三,也就是白银外流,即便日本有银山,也有枯竭的时候,于是幕府颁布了五道锁国令,停止造大船、停止传教、实行锁国。

    中日往来的商人需要提供一种名为“信牌”的贸易许可证,没有信牌的船只不许进行交易。

    这个制度首先是日本提出的,正式名为《海舶互市新例》,但因为它是在日本正德五年颁布的,因此叫“正德新例”,而当时中原的统治者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他的年号是康熙五十六年。

    康熙二十三年颁布了《展海令》,同年日本也颁布了《贞享令》,《贞享令》仅控制白银出口,到了“正德新例”则是白银和铜都受到了限制。面对这个可以称作挑衅的行为,最终康熙决定继续使用信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福州、泉州的船没有得到信牌,因此这些船刚入港就被勒令立刻离岸。异常愤怒的船主在宁波靠岸后就状告南京和宁波的船主,他们认为江南商人到日本后拿到写有日本“正德”年号的信牌有损满清王朝的威信。

    在皇帝出面调解下,江南商人将信牌借给了福建商人,但因为江南商人种种阻挠,福建商人不得不退出中日贸易。

    与此同时为了摆脱对日本干货的依赖,不仅中国沿海开始自己种植海带,并且还从其他国家口,东南亚移民也开始了,暹罗国王郑信就是移民和当地土著女性的后代,他也当过和尚,在寺院里学习泰语、汉语和越语。

    当时的燕窝“极贵”,通过对比《红楼梦》39回和《金瓶梅》23回螃蟹宴可以得出,曹雪芹时期的白银购买力只有兰陵笑笑生所在万历年的一半,也就是说清朝的燕窝价格至少是明朝的两倍。西门庆请的乐师李铭一个月5两银子,他不吃不喝半年可以买一斤燕窝,换成满清就要存一整年才能买一斤。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迫使满清开辟新的进口渠道,承认暹罗纳贡。与此同时走私变得异常猖獗,作为“信牌”的代替品,清政府颁布了“准海商领倭票”,信牌只作为买卖印记,不再负责稽查。

    这就意味着清朝水师不会去管那些去日本的商船可以不用担心幕府行驶“捕获权”,在欧洲存在私掠船,他们可以“捕获”没有特许证的商船。

    有了这个保证后,所有中国海船可以拿到准海商领倭票后去日本港口游弋,即便无法进入港口,也可以伪装海难卸货、取货,甚至后来干脆没有票的也去了,从事幕府禁止的拔荷。

    在东北地区,清朝担心海盗残党冒充客商,因此制定“土商”,也就是“当地”值得信赖的商人做保税行,这种模式有点类似广州十三行,却又和十三行有点区别。

    如果说广州十三行主要关注的是“买卖公平”,而东北的商号关注的是“从属关系”,颁布正德新例的新井臼石被德川家康称为自己的“一体分身”,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秩序中,日本等周边国家被称为“夷”,长期处于卑下的地位。然而女真人却是游牧民族,由此德川幕府催生出了争夺“中华”正统名分的意识,甚至有颠覆中式朝贡体制,实行日式朝贡体系的计划,正德新例确实有“弘扬国威”的目的。

    浏河港是当时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外商到达浏河港后必须先到保税行说明来历,等保税行确定这个外商没问题,再向海关报告并代替他交税,完成了这一切后外商才能进行买卖,他们要带着保税行开的票据,去找当地的牙行。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牙郎出身,他们类似掮客,撮合别人买卖的。在东北有外商和内商之分,内商主要是江南来的,他们运来生丝、大豆等物资,东北酱油店多,可是米粮是禁止贩卖的。

    牙行要承担内商身份保证人,他们要从布政司获取许可证,对进行交易的商品进行监管,同时为外商办理出口手续,以尽量避免内外商之间的纠纷,牙行根据经营的项目不同,收取1%到2%的手续费。外商没有保税行出具的证明,出了事牙行承担全责,有了保税行的证明,出了事四家保税行承担责任。

    “土商”可以不是当地人,只要身份明确、与当地人关系密切、还有熟悉内地模式即可,比如举人做杂货店老板的同期就可以当,但他只做杂货,保税行需要本钱付关税。

    浏河当地最有名的保税行吴员外以前是个流民,明末为了躲避战乱到了浏河,成了当地富豪季氏的上门女婿,凭着岳丈留下的遗产,他开了保税行。

    虽然禁止江南直接运粮食到黄海,却没有规定从山东往辽东运大豆,也没规定怎么运酱油。

    而且随着辽东开发,东北已经从粮食输入,变为粮食输出了。

    从乾隆年开始,大豆榨油的作坊在东北越开越多,这些油不仅作为灯油,榨油后的豆渣也成了肥料,炒菜这种烹饪方式也随着豆油产量增加逐渐普及了。

    迟早有一天燕窝也会和王谢堂前燕一样走入百姓家的,但满清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吃过一口这种高级食材。道德经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庄子徐无鬼说“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别人的听起来都有理,那么都要接受吗?全部都要接受吗?那你自己的是非观呢?

    庄子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是其是,那全天下的人都可以是唐尧了。

    相比起做饭,庄子更喜欢弹琴,他让与他辩论的人摆好两张琴,庄子先弹了宫弦,宫音也随之发出声音,隔壁的琴宫弦也颤动了。

    这可能是关于弦共振最早的描述。

    如果任何一张弦改了调,就会五音中任何一个音不同,弹动它所有的弦都会振起来,这是基音和泛音共振现象。

    比如一个意大利歌唱家,基音就是本嗓,泛音就是在口腔、鼻腔共鸣后发出的声音,比如花腔女高音、抒情男低音,但他要是发不出基音,随便他怎么练习口型都没用。

    弹奏那根改调的弦,二十五根弦都动,它们绝大多数都和原来一样,只是最主要的声音以那根改调的弦发出的声音了。

    百家争鸣就跟齐国人把儿子送到宋国让他看门,却不让儿子拿钥匙,又像孩子丢了的家长,在家里翻箱倒柜得找却不走出家门,还有个楚国人,半夜无人的时候渡河,船还没靠岸就把船夫得罪了,他难道不怕船夫不让他活着登岸吗……

    “四十年来,我服务了人民,指挥了军队,战胜了敌人,这世界就在我的掌心……”

    乔治安娜冷艳看着旁边那个“意大利歌唱家”,他唱的“基音”没一个准的,更别说泛音了。

    “我掌握着它的命运,而我一直知道,所有的事情中,国家的命运瞬息间就会尘埃落定。”

    拿破仑唱的是《凯撒之死》中的台词,她顺手将靠枕丢在“凯撒”的脸上,避免他继续唱这不吉利的歌。

    他生气了,掀开脸上的枕头一下子扑过来,要挠她痒,一直到她求饶为止,然后他才用翻了两次阿尔卑斯山的“毅力”,继续读这本《尼克·波罗游记》。

第一百九十二章 花之争(三十四)

    除了八卦以外,中国人还有一种高深莫测的图表,即洛书,中国的数学体系就建立在洛书的基础上。

    洛书呈现出九宫格,数字五座落在九宫中央,其他八宫格分列在四周,八宫数与八卦对应,据说这是伏羲根据神龟背上的图案绘出的。至于洛书则是出没于洛水的龙马交给大禹的。

    我们注意到数字“五”在各分类学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五行,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数字还可以表示音符,比如宫商角徵羽,最早的古琴只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添了一根,武王又添了一根,就变成了七弦琴了。

    两个琴和在一起应该是十根弦,庄子却说是25根,是他算错了吗?如果是乘法的话25根倒是对了,但是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用乘法呢?

    “九九歌”至少在战国就已经存在了,小孩都当成歌诀来记,这让尼克想起了读书时学算数生涯,那对他来说不是一段快乐的记忆。

    “九”和“五”都代表至尊,其中“五”被看作“太极”,是万物的本源,因此“九五至尊”也代表皇帝。

    “五”在易经里代表需卦,它的序卦表述为物稚不可不养,需是饮食之道。

    可以理解为一个幼童,他要长大需要吃东西,如果一个幼童不给他吃东西,他是长不大的。

    当一个幼童还小的时候,他是矇昧的,需要教导,于是需的前一卦就是蒙卦。

    要教育小孩需要老师,不过在那之前会有争讼,到底请什么老师、学什么好?又或者说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造成了诉讼,生长期万物都需要更多的营养,于是发生了争夺,而要造成争辩必定要很多人,所以师卦的前面是讼卦。

    讼卦在卦象上与需卦有很多相似之处,所谓的六爻,尼克的理解是先天六十四卦,每个卦象的六根杠,有的是“——”这代表阳,有的是“——”这代表阴。

    在明正德九年,也就是“争贡之役”发生的第二年,王阳明抵达南京称为鸿胪寺卿,这个职位要负责招待外宾,有点类似外交官,同时他还要负责各种宴席、祭祀活动。礼部是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因为孔子尊崇礼仪,别人送了礼物,回礼是一种礼节。

    让中国人理解并接受朝贡体系和朝贡贸易是困难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道而来的是客人和朋友,客人和朋友怎么会讲利益关系呢?

    司马迁在《史记》开篇里写了“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种视钱财如粪土的雅士阶层固然值得钦佩,但不论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是苏东坡家里都是有一定财富的,读书依旧是少部分人才有的权力。

    佛教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儒教的学习机会,并且并没有像欧洲一样被教会垄断,这是因为信徒们慷慨的捐赠造成的。

    佛门确实非常有钱,他们可以修很华丽的寺庙和用珍贵的颜料画壁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兵荒马乱时,为了保护自己,日本寺庙会雇佣僧兵,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也间接加剧了社会和政治动荡。

    汉传佛教在经过本土化后也变得不同了,南少林的武僧并不会为了保护寺院号召附近的信徒一起抵抗清军,任凭他们的寺庙被毁,如果是希腊人看到罗马人毁了他们的神庙会是什么心情?

    佛教在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是断轮回,入涅槃,“念念无住”的时候就自然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是超出因果了,只要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就能不再堕入轮回,又或者是道家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高僧慧能是禅宗的,除了教义上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外,禅宗还有个特点是静坐,那肯定是起源于印度的冥想,因为他们盘腿的姿势和造型都是一样的。

    道家也有静坐,这样一种对静坐的主张根源在庄子的身上。王阳明站在儒教的立场,也提出了“用心若镜”的境界,类似神秀提出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英语里有个词语叫火鸡牧场(turkeyfarm),意思是安置闲人的地方,不仅王阳明很闲,其他在南京做官的官员也很闲,他们有闲就研究王阳明的学说,听他讲课,接着他们就不自觉得将王阳明说的和禅宗进行了对比,发现了很多相似之处。

    慧能一脉的禅宗教人顿悟,说的是对资质上佳的人而言,至于那些资质差的,还是老老实实坐禅为好。

    王阳明的“舍外求内”尽管也有坐禅式的苦修,但他的学说和禅宗、道家还是不一样的,但究竟区别在什么地方尼克也说不清,他只是记录了一次王阳明和郑德夫的对话而已。

    由烟火组成的葡萄缓慢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就像庄周梦中的蝴蝶。

    紧接着无数火焰螺旋柱升空,螺旋形的烟花让人眼花缭乱,几分钟之内一直燃烧不灭。

    接着出现了数百只五颜六色的花灯,花灯上绘着果实、花朵和各种样式的扇子,这是一种类似热气球原理的灯,是三国时期一个名叫诸葛孔明的人发明的,因此叫孔明灯……

    “念啊。”波拿巴说。

    “咳咳。”乔治安娜假装口干,然后喝了一口葡萄酒,吞下去后才继续念。

    过了一会儿,一颗巨大的蓝色礼花升空了,看起来就像一朵蓝玫瑰,等蓝色的火焰升空后又响起了一声巨响,但天上没有新的烟火,似乎这场绚丽的烟火节目已经结束了。

    尼克有点奇怪,却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在意。

    今天广州很热闹,街上也到处都是乞丐,他们在店铺老板的门口唱“莲花落”,不耐烦的老板会给他们一点东西,将他们打发走,避免他们挡住门口,阻碍自己的生意。

    这些店铺的门口不少还张贴着“僧尼莫入”的纸条。

    化缘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乞讨,这是另一个让人困惑的地方,为什么有的禅院会那么有钱呢?

    为什么要离开舒适的寺庙道观“云游”呢?

    尼克希望有人能可以跟他解释一下,但他有种感觉,他的家庭教师举人是不会知道答案的。

    这时尼克走进了一家商店,因为他看到了一面镜子,而且还是一面铜镜。

    他几乎是开玩笑的心买了它,它的背面有蟠桃花纹,代表着长寿。

    就在他拿着它照着玩时,镜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那人就是打了尼克一拳,并且和其他人一起袭击他的人,他在迷宫一样的巷子里喊了一声“哥”。

    尼克立刻追了出去,混在人群中,跟在他的后面。

    但他们没走多远,街上就忽然骚乱了,所有人都在跑,前面的那个年轻人也察觉到了不对,他回头就看到了尼克,他也认出了这个“黄毛探子”。

    于是他又钻进了小巷里,尼克跑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在巷子的拐角了,眼看着就要失去踪迹。

第一百九十三章 花之争(三十五)

    周易先天六十四卦的二十五卦为无妄卦,成语“无妄之灾”源自于此卦。

    “妄”就是妄为、乱动,无妄就是不乱为、乱动,但依旧雷鸣电闪,降下灾祸。

    这不叫倒霉,人算不如天算,你自己决得自己行为没有失当,但是在别人眼里却并非如此。

    秦赵长平之战时有一个将军,名叫赵括,此人擅长“纸上谈兵”。当时老将廉颇凭借山险,修建了坚固的壁垒固守,准备以疲兵之计让秦军自己不战而退,但赵国贵族却无法等待了。

    一,赵国天气寒冷、土地不肥沃,无法储备很多粮食。

    二,赵国的使节去找齐湣王借粮,但齐湣王却不顾“唇亡齿寒”,并没有借粮给赵国。

    他可能是想想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着秦赵两国交战耗尽国力,齐国再出兵攻打两国。

    也有可能是因为还记得苏秦的事,正是因为这个燕国人的大力蛊惑,齐湣王才到处树敌,成为众矢之的。

    苏秦求学于齐国的鬼谷子,但最先赏识他的却是燕文公。即便是苏秦、张仪也有郁郁不得志的时候。

    人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为我所用”的会如虎添翼,“为敌所用”则会带来无妄之灾。齐湣王重用苏秦的时候,苏秦已经得到了六国相印,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不忠信”的名声。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可没有后世儒家所提倡的“忠肝义胆”,都是“狼心狗肺”。伍子胥的父亲是楚国太子的老师,因卷入了储位之争而被杀,伍子胥连夜逃跑到了楚国隔壁的吴国,才干过人的伍子胥很快得到了吴王的重用,而伍子胥也利用了吴国的军队伐楚,报了当年楚王杀死他父兄的仇。

    那是一个血亲复仇的时代,为了复仇可以不管人伦道义。但齐国于苏秦有这样的仇恨么?没有,只是苏秦先一步受了燕王的恩惠嘱托,他假装自己与王后私通,被燕王发现,然后跑路到了齐国寻求政治庇护,齐宣王也真的相信了,还给了位极人臣应享受的一切,愿举国听从他的指挥。

    如果齐宣王没有善待苏秦,对他颐指气使、吆五喝六,那么苏秦害齐国的时候一点都不会良心不安。

    这就好比美人计里的美人,爱上了要被她陷害刺探的对象,心情之复杂,唯有一死谢罪了。

    如果苏秦不去齐国,留在燕国可以尽享荣华富贵。

    但是在他合纵成功,自楚国北上,荣归故里洛阳的时候,昔日那些瞧不起他的亲戚们都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这让他感慨万千:同样一个人,富贵了,亲戚畏惧,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假如当初我在洛阳有二顷良田,现在又怎么佩戴六国相印呢?

    于是散发千金,赏赐给了亲朋好友。当时苏秦去燕国的时候,路费都是找人借的,如今富贵了,他百倍奉还。

    到了燕国后,因为他难听的名声,燕王一开始并不喜欢苏秦。

    但是比起强邻齐国,燕国太弱小了,只有削弱齐国,燕国才能有机会,于是苏秦去了齐国,并说服齐王攻打富有的宋国。

    宋国也是糟了“无妄之灾”,它只是占了膏腴之地特别有钱而已。

    齐国攻打宋国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一是因为吞并宋国,齐国会变得比现在更有钱,而且会更强大,成为诸国的威胁,二是因为春秋战国虽然礼崩乐坏得厉害,但盟会还是很重要的,宋国是多场盟会的东道主。春秋时宋国是五霸之一,霸主的地位允许他举办盟会,战国时成了“中立国”。

    苏秦之计缺德到了冒烟的地步,也难怪他会“自请”车裂、弃市,这样省了齐宣王的事。齐宣王没有听孟子的,弃霸道行王道,齐国也在他的手里走向了衰落。他是犯了不少错,但却光大了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最大因素。

    吃饱了才有力气吵架,稷下学宫里有不少穷途末路、到齐国混饭吃的诸子,他们小门小派,即没有墨家那样严格的组织结构,也不如阴阳家那么有钱,给王侯修一个墓那可能是要倾国之力的,再加上陪葬品,啧啧。

    齐宣王以惜才闻名,如果齐宣王自己下令车裂了苏秦,他虽然解气了,可是却给自己留下了污名,稷下学宫里的人会怎么看齐宣王呢?

    一个合格的婢女,在得知夫人要下毒毒死老爷的时候,会假装摔倒,打翻了毒酒。老爷会很生气,惩罚那个婢女,而夫人也会回过神来,即便是下毒杀人也是要勇气的,如此保存了夫妻的和睦,婢女却免不了挨板子,苏秦就是那个挨板子的婢女。

    为了给齐王一个合理车裂自己的理由,苏秦让齐湣王宣布自己暗中帮助燕国从事间谍活动,陷害齐国的事情,这样齐湣王就能下悬赏令,以奖赏为名,引诱那个行刺他的刺客出现了,那个刺客不仅无过还有功。但刺客出来领赏他就死定了,燕王也晓得了苏秦为了报恩干了些什么,可谓一箭多雕。

    赵国使者借粮的时候齐湣王可能在想:我怎么知道不是你们这帮“机灵鬼”又下套坑我呢?

    诚,乃童叟无欺,信,乃踏实守信。

    礼崩乐坏后人心叵测,没有诚信、没有长幼、没有礼义,只有各种欺诈和利益。

    最终齐湣王没有借粮给赵国使者,赵国也没有办法再继续和秦国打消耗战,他们裁撤了廉颇,换上了赵括,而赵括选择了改守为攻,打算与秦国决战。

    当时秦军的将领并不是白起,后来秦国间谍听说了赵国换将,于是偷偷得也将自己的将领给换了。白起诈败后逃走,赵括派兵紧追不舍,然后他就中了计,进了秦军的埋伏圈里。

    周易二十四卦名为复,有出去就有回来,有去无回肯定是大凶之兆。

    第二十六卦名为大畜,不要让苏秦这样“贤能”的人留在家里自谋生计,而是要把他们招到朝廷里食取俸禄,以畜其德。

    就像苏秦说的,我要是在洛阳有两顷良田,何须六国相印呢?

    饱汉不知饿汉饥,人不饿到一定程度,你是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的。乞丐张四因为半个馒头和别的乞丐发生了争执,庄首赵某将他们赶走,张四骂了一句,然后他们就被吊起来打了。

    在之前的供词里,他又说有人给了他钱和蒙汗药,要他去割辫子,到了BJ,当着军机大臣的面翻供,然后就咽气了。

    有可能那个赵庄首是被诬告的,他也糟了无妄之灾,如果他不出门,任凭那些乞丐在他家门口扭打,过一阵后他们就自己散开了,也不会记恨在心、伺机报复。

    在叫魂案发生前一年,江西巡抚吴绍诗被人称为“老菩萨”,意思是他跟菩萨一样淡定。

    吴绍诗70多了,是法学大家,当全国都忙着缉拿剪辫妖党的时候,他只是口头警告了一下手下的衙役,要注意可疑行旅,但没人被捕。乾隆在面对吴绍诗的时候显得很克制,并没有催促他必须拿人。

    到了10月,叫魂案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吴绍诗“告诉”乾隆布置了一张天罗地网,严查那些改装易姓的人,并派精干警力去寺庙、庵观、祠堂、书馆、深山老林去搜捕。

    他真派了?当然没有,他反而小心提醒乾隆,这个案子可能是子虚乌有,他压根不想去调查这个误传的案子。

    但是他儿子吴坛就扛不住乾隆给他的压力了,他是江苏按察使,就跟高晋一样没有报有案件发生,然后他被乾隆骂“不知恩之物”,接着他就罗织了案子,说苏州城外有十一座俗人捐资修建的庙宇,这些庙里的70个和尚都被捕了。

    和尚没有出门,一样遭到了“无妄之灾”,他们是大乘无为教派的,大乘教派要普渡众生,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的尊称为“大乘天”。

    这一派强调无为和空性,接近禅宗南派,不立文字、否定佛像、寺庙,所以也叫悟空教,也许玄奘给他的大徒弟美猴王、齐天大圣取的法号“悟空”就是这么来的。

    信这个教派的以大运河上漕运水手居多,大体上与白莲教没关系,但是大乘无为派的会堂往往是水手们落脚的地方。有人提供斋菜,只要是免费的饭,斋菜一样有人吃,这些水手因为共同信仰成了结社,然后就成了朝廷禁止的邪教了。

    最后的结果是,爱新觉罗·弘历不仅没有罚吴绍诗消极怠工,还提拔他成了刑部尚书。

    而儿子吴坛则被列入了惩罚名单里,虽然六个月后罪责就被豁免了,可是他终生都为叫魂案自己的作为蒙羞。

    尼克在短暂犹豫后,没有跟上那个揍他的小子。

    他要首先搞明白为什么那张字条会出现在他的房间,而且理论上他该被软禁,是不可以离开医院的,于是他顺着惊慌的人群离开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花之争(三十六)

    尼克在街上买了中国书生穿的衣服,并且穿上了它,再戴上帽子遮住了满头的金发后,只要不开口说话,他看起来就很像一个有粟特族血统的满族人。

    不论老举人有多拮据,他还是穿着长袍,并没有像平民那样穿着“短褐”,后一种穿着很方便活动,上衣长度在膝盖上下,而长袍则会接近脚踝。

    很多不是“读书人”的也会穿长袍,并不用担心巡逻的士兵拦住他盘问。很多欧洲来的水手会在十三行小广场附近的猪巷聚集,在“好人汤姆”、“好人吉米”窝棚似的小酒馆里喝酒。他们不只是会喝酒闹事,有时还会遇到骗子。朝廷颁布敕令,禁止平民携带武器,但这些水手基本上都会带着枪和火药,尤其是英国水手,他们脚下穿的鞋子垫着很厚的鞋底,得有一指高,里面藏有刀片,贵州的苗族女性也会那么做,算是一种自卫的防身工具。

    港口城市往往都治安混乱,但广州比起东南亚其他港口城市要好多了,至少在两个街区外没有感觉到任何骚乱的迹象。

    广州没有路灯,只有富人家门口的灯笼提供照明,红色的纸上写着这个住宅主人的姓氏,灯笼照不到的地方一片漆黑,一条条街道寂静无声。

    在路过一户人家的时候,敞开的门里传来了喧哗声,尼克忍不住停下脚步张望,发现里面正在举行宴会。

    就像提督在自己家举行家祀和告别宴会一样,这户人家也在祭祀妈祖的生日,并且还给孩子办周岁酒,前院里摆了十几桌,男人们一边喝酒一边划拳。

    尼克正要离开,忽然有人叫住了他,那个人是怡和行的浩官。

    他观察尼克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天黑并且尼克做了乔装并不能确定,后来他看到了尼克的靴子才知道没有认错人。

    他就像那些小酒馆的老板一样,主动热情得将尼克拉进了酒席,而且还不是前院,而是主人家的宴会厅,在穿过一个月亮门后就是一个非常奢华的长方形宴会厅。月亮门两侧各放着一个瓷花瓶,瓶里插着绚丽的鲜花,散成扇状的羽毛插在鲜花后面,过道两旁各放着两张苏拉特八仙桌,第五张八仙桌在最里面,入口处有一个小戏台,一个手捧着琵琶的年轻女性和一个老年男性正在表演节目。

    他看起来像是她的父亲,年轻女性弹的时候他会弹奏三弦伴奏。这是大运河上经常听到的评弹,在广州比较少见,主要是因为主人的妻子是苏州人才特意请来的。

    主人坐在离门口最远的位置,他身后有一张大理石桌面的桌子,上面放着从欧洲进口的座钟,旁边放满了用红色的布装着的银元宝、银元,以至于两个银烛台不得不放在最角落,宴会厅还摆放了其他的落地灯,因此整个灯火通明。

    主人很莫名其妙,他并没有宴请尼克,这时浩官做了介绍,然后主人朝尼克拱手,说了句“素养芳名”,这句话翻译成英语就是“久闻你那芬芳的大名”,然后尼克就坐在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孩的庆生宴会上。

    过了一会儿仆人将一盘盘凉菜端了上来,它们都放在雕着细腻人物的烫金盘子里,大部分菜尼克都没有见过。

    浩官客气得跟他介绍了几道菜,其中有飞鱼、晒干后切成丝,蘸醋吃;有一种名叫石耳的凉拌菜,据说是僧人必吃的斋菜;有米饭鱼,色泽很白,味道也很鲜美,很像油炸格林威治银鱼;还有做成肉酱的鹿蹄筋;切成圆片,类似肉皮的一道菜,名叫日本皮,要在水里浸泡很久才能咀嚼动;还有一种油炸后撒上了烟的甘蔗虫,没错,就是甘蔗里的长的虫,越往南越吃虫子多,广西还有人吃竹虫和蜂涌,也是炸酥了下酒。

    桌上还有几个果盘,都放在银盘子里,有的是尼克见过的,比如桃子、梨和小蜜橘,另外还有荔枝、龙眼、枇杷等,在三月成熟的荔枝被称为三月红,荔枝壳并不硬,熟透的荔枝像一大串草莓。

    所有水果、凉菜摆满了整张桌子,但中央的位置被空了出来,用来摆放热菜,但很快就撤了下去,速度就像堂吉柯德的仆人桑丘在海岛任总督时所见那样让人感到震惊。

    浩官不断为尼克夹菜,这主要是表达的友谊和热情,并不是提督家里婉宁替她父亲夹菜那样,提督巍然不动,每个人都可以站起来夹菜。

    尼克有好几次想要拒绝浩官的热情,诸如富贵鱼翅球、烧鸭掌、炖麻雀、烤豪猪、烧青蛙都在尼克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蚯蚓呐,真的是蚯蚓,尼克差点把饭碗给掀了。

    它被处理得如同粉丝,尼克差点吃了,是主人用广式英语提醒的尼克“贵国也吃地龙?”

    尼克问什么是地龙,主人做了解释,尼克竭力保持镇静后聊起了勃艮第蜗牛,在座的客人将它和螺蛳等同了。

    接下来又端上来十二至十五碗汤,汤里有鸳鸯肉、山鸡肉、从马来西亚来的海参、鸽子蛋,尼克在仔细辨识了里面没有他不认识的食物材料后才用勺子喝汤。

    如果你不去想燕窝是金丝燕口腔的分泌物,以及忘了它滑溜溜、黏糊糊的口感,它的味道其实是没有味道,鱼翅也是这样,之所以烹制这两道菜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两种食材极为昂贵,能让这两道菜的东道主显得财大气粗,就像宫廷宴会上那道谁都不会动的烤孔雀。二是因为据说这类食材有特殊功效,比如西方让那些风流不起来的唐璜门吃松露。

    波拿巴又笑了。

    “有什么好笑的?”乔治安娜问。

    “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波拿巴问。

    乔治安娜没有回答。

    他故意凑到她耳朵边,她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动手打这个流氓。

    每个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菜肴上,谁都没有听那个女艺人的弹唱,但她依旧在表演着。

    等“糖水”都吃完了,接着又上甜点和果酱,而那些没有吃完的菜最后归属是倒掉。

    这一点在法国也是一样的,会有很多浪费食物的行为,不过中国的食物则会用来喂猪之类的牲畜。

    尼克又一次想起了因为少抢了半个馒头和别的乞丐打架的张四,复卦代表“穷途知返”,意思是不要在错误的路上走太远,要及时返回正道,但回哪儿呢?

    第五十四卦为归妹卦,意思是前进必有归宿之地,婚嫁之事是天地大义,是人类周而复始、繁衍生息之本,男女相悦而动,是少女出嫁的理由。

    少年远游,不论前进到何处,心里都有个归宿之地,这就是农耕定居生活与游牧生活的不同之处。

    游牧民族会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在哪儿,家就在哪儿,他们追逐着水草而居。

    不论是前进还是归途,如果遇到了迷路都是凶兆,而且是大凶。

    尼克忍不住拿出自己刚买的镜子,用它照了一下自己的脸,想看看有没有黑的东西。

    “哎呀,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

    然后他刚买的蟠桃纹铜镜就这么被浩官放在了座钟旁边的银元宝堆里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花之争(三十七)

    这位慷慨的主人给了尼克一双布鞋,这样一来他的穿着就“全套”了,除了少了辫子。

    当工厂主们给普通人提供大量工业制品的时候,他们自己却热衷于手工制品。人们会在这些制品上花费更多时间,比如尼克脚上的这双布鞋,它有很厚的鞋底,一个手工艺人要花好几天才能做一双,同时它穿着也特别舒适。

    换好鞋的尼克和浩官一起去了会客厅,这些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也和英国人一样有聚在一起吸烟的习惯,这个会客厅布置得和宴会厅一样豪华,摆放了很多瓷器。

    它们是福建德华窑出产的,以白瓷雕塑佛像闻名,就像欧洲人爱摆放古罗马雕塑,JDZ出产的瓷器则以颜色丰富闻名。主人家里摆放的雕塑不只是佛像,还有用白瓷制作的花卉,上面还惟妙惟肖得放了蝴蝶。

    墙上挂着很多画,有中式的,也有西式的,其中有一幅明显是林呱所画。可能是收到西方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会客厅的家具有了大面积的雕花,款式也趋于西式,并不像提督家里紫檀木家具那么偏中式。

    他们允许小男孩儿出现在这种场合,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掌握英语,“长辈”会充任家庭教师,每个单词都会用粤语标注,比如“man”男人标注为“幔”,“today”标注为“土地”。不只是小一辈,连伙计也要尽可能得掌握英语,这些伙计识字不多,也记不住英文词语,干脆将那些广式发音的英语记在了小册子上,后面标注中文意思。

    这个办法悄然流行起来,紧接着那种让人头痛的广式英语也普及开了,尼克的英语说得也不好,他可是个法国人,然而这些行商还是跟他用广式英语对话。

    他们不知道从什么途径知道尼克聘了个举人做家教,很好奇得考了他一些内容,比如有人问他知不知道萧皇后吟《十香诗》要表达什么意思?

    历史上有很多个姓萧的皇后,比如隋炀帝的萧皇后,这位不幸的出生在江南的皇后在隋炀帝死后去了寒冷荒凉的突厥,在那里一直呆到唐太宗李世民攻克突厥都城才回到了长安,从此过起了高贵的囚徒生活。

    但她并没有吟《十香诗》,与《十香诗》有关的萧皇后是辽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这位才貌双全的皇后因为被道宗怀疑与一位叫赵唯一的乐师有染,于是被刺死。

    《十香诗》描写的是十个部位的香气:发香、乳香、腮香、颈香、吐气香、口脂香、玉手香、金莲香、裙内香、满身香,

    这首艳诗,如果由婉约风流,如白瓷观音般的冰玉美人所吟,遥睹朱颜,确实会乱人心智,令人愁然神往。

    但这首乱情诗不是萧观音所做,而是陷害她的佞臣栽赃。

    辽国虽然自开过君主耶律阿保机开始命大臣制出契丹文,但相对于中原来说还是比较野蛮,辽国宫廷内还保持着一些游牧民族的习俗,比如前一任统治者死后,后一任统治者可以继承前者的妻子。

    这种收继婚制度女真也承袭了,皇太极娶了林丹汗的两位遗孀,这么做主要是继承娜姆中部落的财产。

    辽国的皇后普遍英爽有余、温柔不足、甚至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而萧观音则懂诗词、书法,在音律方面她弹一首好琵琶,再加上个性内向温柔,喜静不喜动,她曾经让道宗沉迷不已。

    但是马上民族少有不游猎的,道宗同治期间与宋朝保持比较良好的关系,他转而对打猎很感兴趣。

    有些猎物还非常危险,萧皇后便请他不要那么玩命,还有要专注朝政,道宗却根本听不进去,为了眼不见为净,他干脆疏远起了萧皇后。

    萧皇后从此深宫孤寂,她希望写一首诗,重新挽回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这首诗的名字叫《回心院词》,描述的是一个豪奢舒适又温馨的场所,等待道宗到来。

    但是整个辽国宫廷只有赵唯一能编歌曲唱这首词,他与萧皇后一人吹萧,一人弹琵琶合奏,于是宫里就盛传两人情投意合。

    辽道宗不理朝政,朝中渐渐就有了想要篡权的人,在平定辽国皇太叔叛乱后,耶律乙辛被封为太子太傅,并逐渐独揽大权,朝中大臣无不阿附。

    想杀太子没那么简单,萧观音的儿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警醒,他可防着自己的这位“太傅”。

    但是耶律乙辛的帐内有人出了主意,何不利用萧观音与赵唯一的谣传予以打击,要知道巫蛊之祸中汉武帝因为怀疑卫子夫牵连了太子,耶律乙辛接受了这个计策,而那个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罗织了《十香诗》。

    这首诗很明显是个男人写的,男人写艳诗才写“骨肉”,萧观音写的《回心院诗》则写的牙床、香枕这些有暗示意味的东西,那是给道宗看的,而《十香诗》是对“所有人”看的,这首诗将萧皇后描述成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想象成为其入幕之宾的女子,这是写的萧皇后还是胡皇后?

    辽道宗不懂这些,虽然他自己也写诗词歌赋,但他总归是爱打猎、不辩忠奸的昏君,又可能是他气过头了,在将赵唯一屈打成招后,他不给萧皇后解释的机会就将其赐死,太子也果然失去了储位。

    不过太子留了一个儿子,耶律乙辛想要斩草除根,这个少年幸而被忠仆所救,只是他和祖父一样喜好游猎,并没有和汉宣帝一样重新振兴朝纲。

    天庆四年,女真起兵反辽,辽军屡战败北,最后亡国,这个侥幸活下来的少年成了辽国的末代皇帝。

    可能那些人想和尼克谈论香艳的内容吧,才出了这个考题,毕竟他们刚吃了一顿饕餮大餐。

    但是他们的眼神很清明。

    入口的食物,不论是咸的、甜的、酸的、辣的、苦的,到了胃里就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五味陈杂。

    酒喝多了,总会想吐,吐出来的珍馐味道可和吃进去的时候味道不一样。

    然而这就是胃的真实想法,喝不了那么多酒就该及时停止,酒喝多了也是要伤身的。这些客人在敬酒的时候觉得不胜酒力都直接拒绝了,并没有因为较量而逼着自己喝。

    这些尊贵的客人还很持重,没有在酒后乱了心智,骚扰弹琵琶的艺人,否则按照他们弹唱的民间故事里的内容,该有侠客出现“路见不平”了。

    大蓄卦还有畜养德行,培养下一代,使之具有稳健、持重的品格。

    当着孩子的面,尼克觉得他们不会谈论“儿童不宜”的内容,那么他们想听游牧民族的野蛮?就算嘉庆皇帝不兴文字狱了,那也是个危险的话题。

    所以他们究竟想听尼克说什么呢?

    可能是看尼克答不出来,出题人笑着说这个题目是他科举时考的,因为屡试不中他放弃了科举,转头做行商了,以后举人要是高中了可要提携。

    东道主也客气得说“来日再来赏光”,他们表现得很有礼貌,却没有聊什么真实内容。

    到该结束的时候了。

    尼克找了个借口离开,感谢了东道主的款待,离开了会客厅。

    再说他也不喜欢那股烟的味道。

    临出门的时候仆人给了尼克一盏灯笼,他还是弄不懂,为什么不修路灯?但他还是接过了别人的好意,借着这股光摸黑回医院去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花之争(三十八)

    尼克回到医院的时候,发现门口站着很多提着灯笼的官兵,他像一个毫无关系的人一样从门口走过。

    等到了没人的地方,他将灯笼给吹灭了,然后探头探脑得往医院那边张望。

    这时有人从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尼克差点将西班牙折刀拿出来。

    “是我。”举人走到了光亮处,指着自己的鼻子“跟我来。”

    说完他就率先走进了另一个巷子里。

    尼克跟着举人离开了,大概走了两分钟,他们来到一幢建筑物的二楼,从那里可以看到一部分医院里的情况。

    曹曦背着手,在院子里转圈,而神甫则一动不动得站在原地,表情严肃。

    “他在等我。”尼克看着曹曦说。

    “曹佐领在搜查所有可疑的外国人。”举人说“你有没有听说过‘中国皇后’号?”

    1784年,刚刚完成了独立战争的美国人为了冲破英国的经济封锁,在华盛顿生日那天由费城商人罗伯特·莫里斯和丹尼尔·派克乘坐和纽约公司共同装备的远洋帆船“中国皇后”号,装载着40多吨花旗参离开纽约港,经好望角来到了广州。

    在海上颠簸了半年多后,“中国皇后”号先抵达了澳门,兴奋异常的美国人曾经鸣了十三炮,代表美国的十三个州向这座城市致敬,一周后它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广州,又故技重施,这一次将正在过中秋节的广州人给吓了一跳,以为海盗来了,或者要打仗了,结果造成了多人伤亡。

    事实上美国人只是想要免缴“首次贸易税”,出事后他们立刻谎称自己是英国人,等他们发现这些登船的官吏非常厌恶英国人,才慌忙解释自己来自美国,一个刚刚摆脱了英国统治的新兴国家。

    很多中国人对外界不了解,而且美国独立虽然成功了,其政府却并没有被全世界所有国家认可。再加上美国人上岸后表现得很遵纪守法,最终“天朝上国”官员以外夷不知礼数禀报了这次事件。

    难道又有一个不知到哪儿冒出来的新兴国家跑到广州来,和美国人一样“鸣炮致敬”了?

    尼克看着那些明火执仗的官兵,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来请教问题,反而是来捉拿他的。

    上一次有提督帮他,这一次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我现在不能回去。”尼克看着举人压低了声音说“我没有功名,曹佐领会拷打我。”

    “诶,对了嘛,‘读书人’考取功名才是正途。”举人振振有词得说“那些绍兴师爷,以为自己会记账管文书,就当自己是佐幕,真是笑话。”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中式幕府和日式幕府的区别,日本过去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二元政治,分为公家和武家,公家主要讲究礼仪不管朝政,而武家可以被天皇允许在他的大本营里建立幕府,管理整个日本。由足利尊氏开创的武家政权名叫室町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的武家政权名叫江户幕府。

    中国没有二元统治,汉末曹操有很多诸如郭嘉、荀彧、司马懿之类的谋士,同样孙权、刘备也有,但蜀汉和东吴谋士都没有曹操多,所以曹操的幕府是最有管理国家实际经验的。

    举人说的绍兴师爷不仅要记账,还要像三国时的谋士那样为自己的“老爷”出谋划策,但是这些“师爷”不像谋士那样有很高的官职,他们只是衙门里办事的胥吏,甚至连胥吏都不是,因为胥吏可能是官厅里的定员,而官员的任期通常是三年,他们要带着可信的人走,所以师爷更像是一种被聘用的专业顾问,有时他们还会为主人做一些幕后工作。

    到了明朝后期,幕友基本上都是浙江绍兴出身,因此被称为绍兴师爷。他们凭借着同乡的交情交换情报,至于科举这条路他们几乎不走了,而是靠主人的举荐,就像直隶总督方观承那样,又或者趁着主人无能,在他的任上捞一笔就走,类似王亶望那样。

    尼克觉得自己的环游世界之旅可能要有点改变,比如不继续接下来在中国的旅行了,但在离开前他要躲过今晚的搜捕。

    他请求举人收留他,举人很轻易就答应了,并笑着说只要他不怕有吊死鬼的话。

    最后他们一起去了举人的住处,一个比废墟好不了多少的地方,虽然举人说不怕鬼,他在床头还是放了“刀币”,据说它有驱鬼的作用。

    举人将“床”让给了尼克,自己则铺了席子打地铺,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跟尼克讲故事。

    尼克看着头顶的横梁,即便他知道那里已经没有一具尸体吊在那儿了,他却还是睁着眼睛睡不着。

    想要离开中国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乘坐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第二个则是先去日本,再从日本想办法到别的国家去搭船。

    自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衰落、尤其是满清入关后,周围的朝贡国,包括朝鲜在内,只是承认天朝的文化,却并不承认中原政权。

    他们称呼自己为“小中华”,丰臣秀吉要求朝鲜向自己朝贡就等于结束“大中华”体系,万幸的是那场战争明朝赢了。

    由于明朝闭关锁国,日本商人遍布东南亚,再加上他们出产银矿和铜矿,日本海基本上已经是整个东北亚的贸易大动脉。

    越南几乎完全依靠日本贸易,他们的港口完全接受日本的朱印船,为“接头贸易”提供场所。

    在此过程中,越南的白檀、生丝也进口到日本,而日本的铜钱则流往越南。

    随着日本的铜矿枯竭,江户幕府颁布《正德新例》遏制铜的出口,如此一来仰赖日本的越南生丝生意开始衰退,英国等国家的商人也不再前往越南。

    当时越南处于分裂状态,河内的郑氏与广南的阮氏为了交战,不得不把经济基地从占领的南海贸易中新转移到了对农村的劫掠。

    当时河内郑氏软弱无能,却仰仗清廷支持继续统治,而广南阮氏对农村的劫掠终于引发了农民暴动,这次农民暴动以阮氏三兄弟的出生地命名,因此叫西山阮氏,西山阮氏很快打败了广南阮氏,并且将河内郑氏一并打败,最后直面清军。1788年清军进入越南,次年在河内郊外打败清军,给了黎朝最后一击,然后西山阮氏成为统一越南的第一个政权。

    他们的胜利是由中国海盗的支持,新成立的政权不仅给予了海盗官职,还提供了场地给他们,为进一步强化海军的力量还为海盗们配置了军舰、大炮等武器。

    这时清政府用了一个办法,授予阮氏三兄弟第三子安南国王的诏书,实际指挥西山阮氏的长子被冷落,兄弟之间的矛盾由此激化,而逃亡国外的广南阮氏最后一支则在英国等国的支持下重新复国了。

    日本对华贸易线主要是三条,第一个是长崎线,从日本长崎到浙江乍浦,第二个是朝鲜釜山-日本对马航线,第三条是福州到琉球,再从琉球到萨摩,但尼克上次找姚船长去厦门,一开始是因为姚船长担心有海盗,后来因为姚船长被人警告,均未能成行。

    自从东印度公司装配了countryship级别的大船后,海盗就很少袭击英国船了。“中国皇后”有380吨已经是远洋巨轮,countryship级别的东印度公司专用船是1200吨,它高出水面很多,及时靠近它也爬不上去,更何况上面还有20门加农炮以及美国雇佣水手。

    除非打算把它弄沉,然后打捞沉船,countryship几乎在南海畅通无阻,这种无力感让一部分海盗感到“金盆洗手”的时候到了。

    但即便如此东印度公司向本国汇款的时候也不敢用真金白银,除非英国海军出动,也因此东印度公司要支付本国送来的军队和军需物资所需的资金。

    上次马嘎尔尼使节团测量了一次从广东北上的航线,他们还在福州遇到了琉球的朝贡使节,也正是因为搜集了情报,发现了原来的地图有多不准,哈罗克才雇佣尼克绘制地图的。

    如果你想逃跑,需要规划好路线,不能像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一样。

    然而尼克得到的结论却并不美妙,他想跑都很难跑,除非他去东南亚,但这就意味着他要回医院取挂在墙上的地图。

    尼克拿出怀表,此时已经午夜了,举人已经陷入熟睡中。

    他蹑手蹑脚得从床上起来,打开了房门,就在他即将跨出房门前,他放了300个银元在桌上,这笔钱足够举人再进京一次了。

    然后他离开了这个“房子”。

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之章(三十九)

    波拿巴忽然离开了船舱,就在她以为他又要因为“船”的问题大发雷霆的时候,他拿着一份地图回来了,然后将它放在了桌上。

    “你们怎么会有这个?”她有些吃惊得问。

    “你忘了卡西尼的三角测量法了?”波拿巴看着地图,头也不抬得说“他们也招揽了很多我们的人,用的是梯形投影法。”

    乔治安娜看着眼前这幅地图,它是康熙年间绘制的《皇輿全览图》。波拿巴刚才说的话的重点是,康熙找人招揽了法国绘图学者过去绘制的这份地图,只是他们用的是已经被法国淘汰的测绘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人才那么容易招到。

    但即便如此它看起来已经和很有现代地图的意味了,不仅可以清晰得看到渤海和朝鲜,还有经纬线,纬度从赤道开始算,每30度画出一条纬线,而经线则是以BJ开始算起的。

    “你拿这个干什么?”她有些胆战心惊得问。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清廷禁止江南的粮食运往浏河?”波拿巴看着地图问。

    “不。”她很诚实得回答。

    他找了一下,没有发现他的指挥棒,然后随便找了支铅笔指着“天津”。

    “圣让阿克也是一个海滨城市,它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这个城市,它不仅是入海口,同时还是运河的要冲,另外还有这个地方。”波拿巴将笔指向了“通州”。

    “围城战最关键的是粮食,占领了这两个地方,粮食将无法运往B***J将不围自破。”

    “BJ守军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派兵夺回这两个地方。”乔治安娜说。

    “你这个笨蛋,我跟你说的是为什么禁止江南海运粮食到浏河,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天津和京杭大运河。”波拿巴说“大运河的北段应该是在元朝之后开始繁荣起来的,我记得宋朝的首都在杭州。”

    “那是南宋,北宋的时候在汴梁,也就是包拯衙门的所在地。”乔治安娜说。

    “这是你们英国人常用的办法,饿死别人。”波拿巴像是没有听到她说什么,怀着恶意说“清廷尝试管控这些江南的商船,这样就不用担心会有海盗混入其中攻打天津,另外还要保持京杭运河畅通,禁止水手结社。”

    “如果海盗从黄海攻击京杭运河沿线呢?”乔治安娜问。

    “这就要看清廷怎么对沿海进行布防了,你想不想知道法国是怎么布防的?”波拿巴带着笑意对她说,露出了雪白的牙齿。

    “不。”英国女间谍很自觉得说。

    他将视线重新放回到了地图上。

    “长城每隔固定距离就会设置一个烽火台,让我们假设他们是按照这种方式布防的,这么漫长的海岸线会有很多个哨所,每个哨所分配几个人,总人数加起来也会非常可观,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巴黎路?”波拿巴问。

    “记得。”她点头。

    “战争是暂时的,守备是长期的,我不会为了保证交通线畅通而分散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波拿巴看着地图说

    “你会用不确定的时间,让大车队一次将需要的物资送过去。”乔治安娜接口说“你有没有想过会有人破坏道路?”

    “军人不会,随着战局变化,攻守互换后,他们也会需要交通线运输物资,但是当地人却不一定。”波拿巴说到这里,仿佛陷入了沉思。

    “焦土战法?”乔治安娜问。

    “即便是焦土战法,破坏交通线也是最后,当地人失去了交通,他们自己也活不了。”波拿巴说。

    乔治安娜想起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自损更多,因为军队可以绕道,而当地的造成的损失却需要很多年才能缓和过来。

    “我不会让我的士兵进入这样的战场。”波拿巴说“战争是一门艺术。”

    她挑眉,估计很多人不认同他的观点,战争如此残酷,怎么会是艺术呢?

    欧洲战场和“东方”,乃至殖民地战争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没有那么多骑士信条和文明,金字塔之战的战绩就像是虚构的,让人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有人散布谣言,白莲教要在广州制造骚乱,等广州守军将沿岸的防军调往广州,海盗再趁着这些地方防备空虚上岸劫掠,您是这个意思吗?”乔治安娜问。

    “还有广州水师提督要卸任了。”波拿巴放下了手里的铅笔“尽管他形同虚设。”

    “您觉得会是谁想出的这个计谋?”乔治安娜问。

    “这要看故事以后怎么发展。”他冲着她招手“过来。”

    她很听话得过去了,然后坐在他的腿上念书给他听。

    其实还有个办法,那就是沿岸居民自觉得担当守军的眼睛,如果他们发现了有海盗或者别的武装势力来犯,他们立刻通知守军,这样就不用担心分兵、分散兵力了。

    守军可以在重点城市和地区驻守,可这个方案的前提是“军民关系”。

    就满清“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要实现这一点是困难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一个立志要当梅林的巫师需要懂这些,只是乔治安娜没想到她这个本来该教育人的“贤者”居然会被人教育,而且还是该听她谏言的人。

    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志向”,她还是跟普通巫师一样,表达惊叹时嚷嚷一下“梅林的胡子”算了。

    尼克趁着夜色回到了医院,这时那些士兵已经不见了踪迹,包括原本守在尼克房间门口的两个人。

    他从院墙翻了进去,紧接着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屋内静悄悄的,可以听到钟摆发出的规律的响声,借着窗外的光,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都好好得放在原来的地方,似乎曹曦并没有进来“搜集证据”。

    尼克没有立刻去揭墙上的地图,反而忽然趴了下来,他这么做的本来目的是想要查看床底下有没有藏人,然而他这个举动却无意间躲过后面的偷袭者。

    那个人从尼克身上踩了过去,踉跄着进入了屋内,尼克还没有来得及看清他的面貌,那个偷袭者已经站稳了,紧接着高举起手,眼看着要拍下来。

    “抓活的。”另一个人压低了声音说。

    然后那个人朝着尼克脑袋拍下的手变了个方向,改而落在尼克的肩膀,这一掌差点把尼克的锁骨给拍碎了。

    这个人不像上次那个手里拿着短剑,可是他的动作很快,手舞动仿佛能带起残影,还有风声。

    尼克转念一想,反正打不过,不能贸然行事,于是不再试图找西班牙折刀,任凭对方将他擒拿了。

    “算你识趣。”那个说“要活的”的同伙对尼克说,紧接着他就打开了一个小瓷瓶,类似欧洲的嗅盐,放在尼克的鼻子下面让他闻了闻,紧接着尼克就觉得自己脑子昏昏沉沉,对方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们带着尼克走了一条曲折的路,来到了河边,并将他押到了一艘小船上,然后尼克就跟“肉票”似的被套上了麻袋,隔着麻袋又闻到了一股怪味,接着就失去意识,只能隐约感到小船在不断前进,似乎离开了广州。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08/ 第一时间欣赏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 作者:金吾不禁夜所写的《哈利波特之晨光》为转载作品,哈利波特之晨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哈利波特之晨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哈利波特之晨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哈利波特之晨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哈利波特之晨光介绍:
赫夫帕夫的学院精神:正直、忠贞、诚实、不畏艰辛
来自谷地的波莫娜斯普劳特教授以擅长与食物的魔咒著称,而来自地窖阴郁油腻的斯莱特林院长则经常处理鼻涕虫这类恶心的魔法材料,他们看起来好像不会有任何交际和绯闻产生,但这里是霍格沃滋,连魔法都有了还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
女主文哈利波特之晨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哈利波特之晨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