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使命TXT下载兴汉使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使命全文阅读

作者:开先洞人     兴汉使命txt下载     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35章 恶客临门

    刘正解决了梅园的制度风波之后,就回到了禹村。郭嘉带着上官清主仆也在村口出现。

    中年男子看见刘正,脸上浮起了一丝黑气。上官清倒是不介意,反而自来熟的说:“刘庄主,你已经老了。上官家不容轻侮,嫁不了儿子没关系,反正你也没有安排孙媳妇,倒是便宜我了。”

    郭嘉头上冒起了黑气,一颗续命丹引起的大麻烦。如今上官清盯上了刘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总觉得有一种引狼入室的感觉。

    刘正说:“你倒是聪明,小孩子过家家也是认真的。你可以进兴汉山庄,不过嘛!”

    上官清说:“阿爹,你到大学城读书看报吧!”

    中年男子说:“小姐,我!”

    上官清摆了摆手说:“就这么定了。反正第一计划执行不了,就只能选择第二计划了。虽然说会延长历练的时间,由十年转变成了六十年,但是回报绝对丰厚。”

    上官清的第一计划,那是速成之法。借梅园的身份便宜行事,捞一把好处就走。效仿殷商妲己的做法,没准儿还能留下红颜薄命的凄惨故事引发世人同情。

    只是刘正态度坚决,刘立也只不过是想找老爷子发一回牢骚。这才导致了上官清谈判失败。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主儿,脑筋急转弯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主意。

    上官清的第二计划,就是把梅园当成真正的合作伙伴。青梅竹马的戏码绝对够劲,即便是买卖不成功,也能留下几分香火情。这是她认定了梅园可以成事。

    想当初在长安的时候,司马师和曹丕都选择了第一方案。上官五美之首上官糖,居然成了司马师的正室;上官颂也顺理成章的做了曹丕的皇后。

    上官元到了成都,给了刘禅英雄救美的机会;上官茗找到了孙权之后,正在给步练师添堵。反倒是年龄最小的上官清,居然人小鬼大想要挑战梅园的制度。

    为了保障成功,居然不惜代价勾起了郭嘉少年时期的回忆,算是混了个脸熟。上官清给自己的梅园之行上了双保险。梅园别院谈判失败,立即认定了兴汉山庄。

    如今盯上了太子刘民,算是在刘正面前找回了一丝自信。上官清想着梅园别院的场景,总感觉心中有口恶气要出。中年男子示意召回特使的眼神,她居然视而不见。

    林小妖和东方月把上官清迎进了后院与刘民一起玩耍。郭嘉则示意刘正到密室谈话。

    郭嘉说:“庄主,我看那中年男子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说!”

    刘正说:“奉孝,上官清那丫头人小鬼大,肯定会想着报复梅园。风险与机遇并存。咱们是该小心应对了!”

    郭嘉取出了华夏形势示意图,开始分析起周边的形势。雁门关有吕布,赵统,再加上地利可保万无一失;潼关和河东有邓艾,马超,庞统,蒋碗,司马师和曹真想要搞事情也不容易。

    看来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长江沿线了。江都,合肥,赤壁,樊城四个地方都是突破口。只是究竟会哪里先动手,还需要仔细的考量一番才好进行预判。

    上官茗已经与步练师斗得不亦乐乎,痛并快乐着的孙权肯定没有心思破坏和平协议。江都陈家离开之后,世家的残余力量已经扫除一空。吴军没了接应,渡江就成了问题。合肥的情况差不多,吴军当年在九江肆虐,让梅园安排了海军舰队巡逻。

    赤壁原来是周瑜的地盘,诸葛恪接手之后还没有完全消化,最关键的是孙权不想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特性,注定了东吴不会太过于在意上官家的想法。

    郭嘉说:“庄主,樊城的位置很重要,更何况筑城的关羽厉兵秣马多年,早就想要重回南阳了。近在咫尺的襄阳也不是省油的灯,我怕二哥无法掌控大局。”

    刘正觉得,以太史慈的能力,应对关羽应该不至于会吃大亏。只是上官家的人实力不明,一旦发生误判,后果就太严重了。

    想到这里,刘正说:“奉孝,我去樊城看看,你负责陪同中年男子游学大学城。”

    郭嘉接受了刘正的安排,中年男子实力高深,只能让熟人出面打感情牌。上官清小孩子脾气,丢给林小妖等人管教就好。

    刘正安排好一切之后,来不及跟贾诩见面,只是让郭嘉通知赵云前往樊城助阵,随后就前往宛城,准备加强高顺的力量。

    杨修见了刘正,忙汇报了城南改造的进度,随后就谈起了梅园颁发的圣旨:前线诸事,兴汉山庄全权调度。

    刘正言简意赅的讲了上官清的背后势力,并且把郭嘉的分析结果与杨修进行交流。双方一致认定上官家选择的突破口会是樊城。只是对方会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一时之间也难以琢磨。

    杨修觉得经历了南阳三火之后的樊城,对手肯定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陷阵营守城厉害,却与友邻部队格格不入,反倒容易给对手可乘之机。综合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对手组织优势兵力进行强攻。

    刘正提醒杨修,樊城周边河道复杂,水流量也比较充沛。山峦地势此起彼伏,沟壑纵横。高峰低洼连绵不绝,着实不利于大军混战。

    杨修闻言大惊,拿出了樊城驻军分布图。只见上面七面小旗所处的位置十分奇怪。北斗七星式的布局,那象征着勺子的地形。

    刘正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茶壶往一个勺子里注入茶水。只见那茶水顺着柄尾流下,在勺底转成了一个圆圈。那冒着热气的茶香惊动了杨修。

    杨修被突如其来的情形吓坏了。他抓起茶壶,走到樊城驻军沙盘的位置。茶汤流入沙盘,带着墨绿的颜色冲刷小旗。

    一壶茶汤灌入,七面小旗东倒西歪,最后在底部挣扎。杨修忙计算了一番,发现以往年的水量,不足以摧毁樊城外围驻军。然而世事无常,樊城即将进入雨季,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发生意外?

    刘正提醒杨修,樊城驻军的安排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倘若不能及时的调整,后果不堪设想。樊城的安危关系全局,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要不得滴。

    杨修说:“庄主,我会亲自前往樊城主持移营!”

    刘正说:“好!记得给咱们的对手看得见的希望,要是吓坏了老朋友就不好了。”

    杨修会意,决定移人不移营,在刺候战方面下功夫。只要上官家的人不是傻子,肯定会使用计策突破樊城外围。

    如今的兴汉军,既不害怕对手硬刚,也不害怕对手用计。底气十足的战斗,考虑的问题在于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战损。

    刘正很欣赏杨修的自信,只不过对于樊城的天气情况心存疑虑。高顺安排的外围防御,一般情况下首尾呼应,无懈可击。只是兵驻谷底,一旦碰上大水,那就大事不妙了。

    刘正其实已经在心里认定了对方的水攻计策,唯一的问题是水从哪里来?

    杨修先是指了指天,天上下雨可是谁也无法阻止,还有就是拦坝蓄水。

第736章 难念的经

    杨修经过一番演算,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蓄水的位置。刘正看着地图上的位置说:“德祖,具体的战斗由你安排,我负责清除对方超神以上的力量。”

    刘正见杨修似乎没有听明白,只好解释将星公约对超神以上存在的约束效力。上官家没有加入将星公约,应该不会顾忌对普通人出手的行为。咱们正好可以以牙还牙,最大限度的清除上官的出世力量。

    就这样,杨修大张旗鼓的前往樊城。刘正作为暗手,专门秘密清除超出世俗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力量。

    蔡家楼,是英雄酒肆在樊城的门店。经过几十年的规划发展,已经变成了有名的别墅区。倚山傍水却又兼具富贵之气。兴汉山庄派驻的代表太史慈就住在二号别墅群。

    太史慈望着山间嬉戏的鹿群,忍不住的说:“兄弟,原来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酒杯倾倒,里面的残汁洒落在石桌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二弟,你是在怨大哥吗?”一个声音传入太史慈的耳朵。

    太史慈转身,望着神情复杂的刘正,声嘶力竭的吼道:“你闭嘴,你不配喊这两个字。”

    刘正摇了摇头,伤心欲绝的说:“二弟,三弟效仿当年的陈丞相,而且付诸于行。你让我这个做大哥的怎么办?”

    “那你就斩掉三弟的希望,把兄弟之情当作筹码?”太史慈说话的底气不足。紧接着却又大声的反驳说:“陈平盗嫂,只是野史传言。大哥雄才大略,怎么会相信那样的谣言?”

    “可三弟做的事情不是谣言!”刘正望着借酒浇愁的太史慈,缓缓的说道:“颖川世家有多大的能量,你我都清楚。当初我带走三弟一个人,却没有想到竟然背上了一个大包袱。”

    太史慈听了刘正的话,陷入了沉默之中。当年兴汉军倾尽全力讨伐黄巾军大起义,接手了太平道大贤良师七成的遗产。郭嘉作为安抚太平道信众的纽带娶了张宁。双方算是皆大欢喜。

    然而颖川世家的贪婪,让郭嘉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先是荀攸以同乡身份结盟,再有郭永借同宗名义送女入梅园。

    倘若郭永安分守己倒也罢了,刘正完全可以当成养了一个普通的儿子。然而郭嘉弄了一个儿子进梅园还不满意,居然试图让那个孩子接掌梅园。

    刘正可以忍受一点绿,却也无法忍受郭家图谋梅园的继承权。这与血脉无关,只是帮兄弟养儿子的事情可以忍,兄弟的儿子还要贪图梅园的继承权,这就突破了刘正的底线。

    郭家有了太平道遗产作为底蕴还不满足,拿到了半个冀州仍不满意。这让刘正怎么办呢?世人都知梅园在郭嘉的谋划之下战无不胜,可谁又知道他为了谋夺梅园,居然借郭永之手暗害刘立。

    林小妖是狼女,可是她不傻。当年与张宁结交,却没有成为太平道的信众。刘立出生之后,林小妖一门心思的拒绝了郭家的招揽。这才让郭颖有了二心。

    郭嘉本想通过正常手段控制刘立并加以傀儡化。想要和平演变接掌梅园。东方家的突然介入,郭永作为执行人受到了刘正的残酷镇压。

    当时的郭嘉对梅园很重要,至少兴汉军阵营离不开郭家。一时心软,只是想借重荀攸的力量对抗公孙家族。

    后来的泉州之乱,就是郭家人为了接手梅园所做的最后努力。太史慈奉命对付荀攸和三公子,最后把人送离华夏。

    然而刘正的命令是彻底的清除郭永的后人。这让太史慈无法面对三弟郭嘉。原来兄弟之间也有算计,张宁的死击垮了太史慈的心理防线。

    “二弟,张宁不死,黄巾必乱!”刘正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太史慈回心转意,只是有些事情不得不那样做。

    太史慈望着苍老的刘正,缓缓的问道:“大哥,草屋三结义的誓言还算数吗?”

    “当然算数!”刘正斩钉截铁的说道,“母亲已经老了,无论是大悲还是大喜,都是做儿的不孝。三弟虽说有错,但是我下不了手。”

    “郭永一脉已经灭了,为什么还不收手?”太史慈咆哮着问,“张宁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承担所有的恶果。”

    刘正不想解释,经过多年的发展,兴汉城六成以上的百姓都信奉太平道。老三的身份可不是什么秘密,至少颖川世家心知肚明。张宁是太平道的圣女,是唯一的精神领袖。

    倘若只有一重身份,倒也不至于让刘正忌惮。然而张宁是郭家的当家主母,更是颖川世家与太平道结盟的标志性人物。荀攸在泉州发动叛乱,没有太平道的支持怎么可能成事?

    为了扫清泉州,梅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荀攸和那个孩子可以一走了之,张宁不能走,也不敢走,就只能成为替罪羊了。

    太平道信众千万,张宁不死,梅园不安。太史慈作为执行人,虽然说没有亲自动手,但是与亲自动手没有什么区别。他没有勇气面对郭嘉,也觉得刘正的手段过于阴狠毒辣。

    “二弟,你应该知道我手下留情了,至少没有让太平道信众血流成河!”刘正坐到石桌边,扶正太史慈饮酒的酒杯,拎起酒壶倒满了一杯酒,端起来一饮而尽。

    “大哥,你这样不累吗?”太史慈问,“你不是百毒不侵嘛,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

    “这个天下虽然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但是却不妨碍我向世人传达一个错误的讯号。”刘正不以为然的说,“毒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为什么不给那些自信的人一个机会呢?”

    “你好狠!”太史慈站了起身。

    “你也一样,我们是兄弟,草屋结义的兄弟!”刘正望着太史慈,食指轻轻的叩着石桌。

    “我败了!”太史慈受不了刘正的气势,他给不了郭嘉想要的交代,又没有坦诚的勇气。一个人的煎熬。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

    刘正不忍心铲除郭颖,也没有勇气终结老三,却让不相干的张宁成了替罪羊。出了事情,不想让自己的家人承担责任,就让兄弟的女人顶缸背锅。

    太史慈有些害怕刘正的手段。忠诚注定了会双手沾满血腥。为了梅园,他已经做了太多超出底线的事情。可是对张宁动手,是他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梅园是咱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你和我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刘正还是想挽回太史慈。

    “不必了!”太史慈拒绝了刘正的挽留。人做错了什么事情,就得付出那份代价。郭家人利用孩子接手梅园的计划破产,张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刘正想要保守张宁之死的秘密,太史慈就不能活。

    “二弟,接下来的樊城大战,你为国捐驱吧!”刘正面无表情的说,“我会给母亲养老送终!”

    “为什么?”太史慈可以死,却无法忍受没有价值的牺牲。

    “梅园需要一个攻打襄阳的理由!”刘正的食指点在石桌上,留下了深深的指纹印。

    “好!”太史慈应声了。

    太史慈转身离开,刘正悄悄的抹掉了眼角的泪珠。

第737章 国是无私

    山风吹乱了刘正的思绪,亲手把最信任的人送上黄泉路,这种感觉很不好。可是梅园虽大,位置有限。想要调动兴汉军上下的扩张积极性,就得有人让位。

    樊城必须要损失惨重,让更多的人看到晋升的希望。梅园以军功立国,却不想被军功压垮。老人让位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至于如何让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章程。

    文武并重的平衡至关重要,拿谁开刀更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大学问。兴汉山庄十八贤,军功大将的比重太大了。刘正知道国战讲究名正言顺,不死一个重量级人物,怎么好意思对敌方势力赶尽杀绝!

    樊城之中,杨修代表南阳军方召开了战前会议。刘正依旧留在蔡家楼,秘密关注各方的动静。

    “参谋长,我愿意前往城外七军营地主持移营!”高顺起身请命道,“当初为了后勤保障上的方便,想不到一时贪利居然遗害无穷!”

    “高将军攻守兼备,必须要留在城中主持大计!”杨修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高顺。

    弃子策略是梅园防守反击的关键,特别是上官门出世在即,梅园可不想成为被强势打压的对象。高顺级别不够,即便是战死沙场,也不足以让梅园对来犯之敌发起一场灭国之战。

    虽然说刘琮并没有称帝,但是作为华夏五大势力之一,也不是梅园说打压就能打压的。凡事讲究名正言顺,要是被世人扣上迫害同宗的帽子,梅园的形象就完蛋了。

    “我去吧!”太史慈终于站起来了。

    杨修点了点头,对于太史慈的选择十分佩服。武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活着享受荣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的人享受殊荣立功受赏,才是名将的追求。

    太史慈主持移营计划,不是要拯救城外七军,而是要带着所有的人一起赴死。明明有能力挽救众人的性命,却要假装不知情的把众人往死路上带。

    太史慈回到蔡家楼,整个人步履蹒跚,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

    “你要是不忍心的话,我可以换别人去做。”刘正从暗处走了出来,他对太史慈的表现很满意。

    “别人的份量够吗?”太史慈反唇相讥,“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故意被水淹死?”

    “襄阳铁板一块,必须要击垮当地民心所向的态势!”刘正斩钉载铁的说。

    樊城也是荆州的一部分,周边的百姓更是与襄阳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线开战,普通百姓肯定会受到波及。好死不如赖活着,民众的反战情绪肯定会日益高涨。

    想要诱使敌方水淹樊城,就得留下足够份量的诱饵。让对方胜了战术输了战略。兴汉军收襄阳易,治荆州难。

    荆州富庶,百姓换主的意愿并不强烈,除非刘琮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彻底的伤了百姓的心。到底要什么样的事情才能惹起天怒人怨呢?

    普通的横征暴敛肯定不行。荆州物产丰富,无论多重的负担,百姓都可以承担。同样是七成税赋,荆州百姓咬紧牙关就可以捱过去,北方民众就只能逃荒了。

    既然人祸无法改变荆州的民心向背,就只能寄希望于天灾了。樊城的地势特殊,再加上多雨季节山洪频繁。只要稍微引导一下,就可以人为的降低人口数量。

    刘正在樊城屯重兵,就是要诱使刘琮狗急跳墙的引水为兵。当大水淹没了樊城周边,兴汉军就可以利用抗洪救灾大做文章。至少要让襄阳的世家里外不是人。要知道洪水过处,鸡犬不留!大家都是怕死滴,谁敢跟着一位疯子玩命?

    “我不明白!”太史慈并不赞同刘正的看法。战争看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只要取得了大义名份,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恐惧的力量会吞噬人心!”刘正解释说,“今日为了胜利可以引水为兵无差别攻击,他日为了自保可以牺牲更多!国难方见人心,谁都害怕被无情的洪水吞没。”

    太史慈终于明白了,洪水不是万能的。用好了却可以左右人心,最后成为决定一方归属的胜负手。他离开了蔡家楼,准备前往七军连营等死。

    刘正看着太史慈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的说:“水火无情,谁用谁倒霉;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在刘正看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次水火无情。战争争的是人心,水火最能损耗人心。然而总有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民意可以引导,从而不把民众的呼声当回事。

    蜀帝刘备夷陵战败,诸葛恪在南郡给周瑜擦屁股忙得焦头烂额。那把火赢得了战斗,却输掉了南郡的民心。火烧连营,受害的民众不计其数。百姓一旦有机会,就要起来闹事。

    上官门的出世,让蜀帝刘备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什么。向南发展倒是最佳策略,可是南方瘴气问题没有解决,征伐一事就无法提上议事日程。

    剩下的就是北方了,至于是凉州,雍州,还是荆州南阳,就成了左右为难的选择了。刘备最想要的地方是襄阳,再拿下南阳,就有机会逐鹿中原了。

    上官五美,上官清的实力明面上最弱。梅园又是天底下最大的一块肥肉,上官元当然想要啃一口。刘备派出特使前往筑阳关,通知关羽准备攻打樊城。

    上官元派护道者前往襄阳,说服刘琮借道。蔡瑁用船送关羽大军进入樊城外围。

    关羽领关平,关兴,关索,鲍三娘四将统率三万蜀军攻打樊城外围七军驻地。太史慈领兵两万拒道而守。

    关羽分兵攻打七军营地,太史慈进退自如,让蜀军疲于奔命。双方大战一月,兴汉军不损一兵一卒,蜀军也丝毫未伤。只不过兴汉军粮草充足,蜀军得从筑阳关运粮进入前线。

    随着雨季的到来,筑阳到樊城沿线山洪频发。蜀军的后勤保障出了问题,前线粮草不足十日。关羽召集众将议事。

    “军中粮草不足,若是再不能突破樊城外围,就只能撤军了!”关羽咳嗽了一声,盯着帐中的大小将领说出了最坏的结果。

    大军出征无功而返,蜀帝刘备正好可以借机削减关家的兵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关家没有选择,退一步万丈深渊。那些依附关家的人为了生存,也不允许关家人后退。

    “大帅,七军首尾呼应,各部配合亲密无间,想要大破对面的七军营地,除非斩断七军的联系,迟滞对方的行进速度!”关索说道。他一眼就看出了攻打樊城的关键,于是就提出了寻找兴汉军主力决战的先决条件。

    “对面的统帅是太史慈,除了大帅,其他人根本就挡不住!”关平有些泄气的说道。他与太史慈交手数次,要不是人家手下留情,早就战死沙场了。

    “大帅,强攻不行,不如咱们使用计策!”关兴也开口说话了。蜀军不进不退,关家的声望大受影响。仗打成这样,关家人颜面扫地。只是采取什么样的计策,众人都没有主意。

    “我知道如何分割太史慈麾下七军了!”关平再次开口。

    “不行!”关羽瞪了关平一眼,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第738章 害民自保

    刘正藏在暗处,看着关羽含怒离开的样子,总算是有了一丝丝的欣慰。

    关羽不是恶人,这个消息让刘正倍受鼓舞。他原本打算让刮骨疗毒的戏码上演。见识了关羽的态度之后,他就打消了念头。

    伤筋动骨一百天,一旦关羽受伤,就会影响樊城之战的进程。刘正虽然不甘心做一名旁观者,但是蜀军主帅的态度,让他介入战斗的心减弱了几分。

    刘正的心情很矛盾,他既想通过关羽之手拿到攻打襄阳的借口,又对即将牺牲的太史慈于心不忍。到底是一统天下重要,还是兄弟的性命重要。死数万人而救百万人,更是为了让荆州长治久安。这样的选择题真的好难。

    刘正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蜀军大营的最终决策。关平见父亲拂袖而去,忙追了上去。

    “你还想说什么?”关羽拿过一块砂布,轻轻的擦拭着青龙偃月刀的刀锋,头也不回的问身后的人。

    “大帅,这其实是选择谁生谁死的问题。”关平望着苍老的父亲,认真的回答说,“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关、张两家就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梅园三结义,刘、关、张三家到底是兄弟,还是君臣?”

    “放肆!”关羽怒吼一声,青龙偃月刀扎进了关平面前的地板中。那颤抖的刀柄,把主人超绝的修为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帅,关家八千余口,就在您一念之间!”关平毫不退让的说,“咱的那位大伯,您的大哥,如今不再是普通人,而是一国之君。想当初元直叔父!”

    “够了!”关羽制止了关平继续往下说,“陛下对关家恩重如山,只要是我关长生的儿子,就必须要坚守忠义毫不动摇!”

    关平愣住了,父亲似乎从来都没有使用曾经离家出走前的字。在这一刻居然用了出来。那可是他的爷爷赐给父亲的字,代表着关家人的荣耀。

    “大帅,陛下已经老了!”关平已经豁出去了,一针见血的点出了父亲一直回避的那个问题。太子刘禅自幼跟随诸葛丞相学习治政,至今没有军功傍身。夷陵之战,不管大家相不相信,三叔张飞一系的兵权已经拱手交出了九成。

    筑阳关里的二十万蜀军,可是打上了浓厚的关家烙印。爱兵如子的结果是三军归心。关平甚至可以想象,只要父亲一声令下,二十万蜀军肯定只知关家令,不奉蜀帝旨意。

    “我相信陛下!”关羽不会怀疑梅园三结义的情义,也不允许关家人质疑。

    “大帅,可是二十万同袍!”关平跪倒在地上,溅起了一堆木屑。这重重的一跪,勾起了关羽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说吧!”关羽靠在柔软的鹿皮椅上,用手指轻轻的在太阳穴的位置滑动。

    “关家的名声太好了!”关平郑重其事的说道。他知道蜀帝刘备在忌惮什么。文臣爱护羽翼,倒是帝王喜闻乐见的事情。然而武将深得军心民心,究竟想要干什么?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关家深得军心,就不能再试图掌控民心。为什么武将总有杀良冒功的习惯?那纯粹是为了自保。一旦武将拥有民心,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你打算怎么做?”关羽认可了关平的着法,有些认命的开始寻求对策。毕竟二十万同袍系于一念之间,他也没有理由忽略三军将士的根本利益。

    “关家必须要给陛下足够的信心和诚意!”关平抬起头,望着父亲身上那件破了好几个洞的鹦鹉袍,认真的回答说。

    “说说看!”关羽恢复了平静。他已经笃定——共患难易,同富贵难是世人无法摆脱的宿命。关家,是时候替自己考虑一番了。

    “樊城周边一带有着太多的关家烙印!”关平说道,“咱们必须要让关家的光辉形象从此不再!”

    关平的计策很简单,樊城之民对于蜀帝刘备念念不忘。哪怕是经历了魏国之治,如今又在高顺的主持下实施着兴汉新政。那些吃饱了撑着的樊城世家,依旧渴望着重归蜀帝治下。

    诸葛丞相治理南阳,世家归心附命,百姓谨守本分。曹魏只知索取,不知建设;梅园重百姓轻世家的做法,百姓安居乐业,世家不进反退。樊城世家念诸葛亮的好,对兴汉军貌合神离。

    关家在南阳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当年诸葛亮的很多政策,执行的人都是关平。世家在感激诸葛丞相的同时,也对留守的小关将军推崇倍至。

    然而筑阳关二十万蜀军全是关家子弟,这让年迈的蜀帝刘备如何睡得安稳?关家人手里拿着刀,谁敢相信不会落下?

    诸葛亮把张任安排在剑阁,又让文聘驻军葭萌,到底防着谁,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关平记得有人说过——武将有没有造反之心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武将有没有造反的实力。

    关家拥有二十万蜀军,在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如今攻打樊城,又是民心顺服的所在。一旦蜀军重夺南阳,关家的声望甚至可以盖过蜀帝刘备。功高盖主的局面一旦形成,关家就没有退路了。要么死,要么反。

    关平心里清楚,父亲以忠义立世,肯定不会选择自立。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害民自保以图周全。死别人总好过自己死,关家人也不能免俗。

    “大帅,我知道你舍不得!可是樊城百姓不死,关家就得血流成河不说,二十万蜀军也会成为炮灰。谁叫关家将深得军心呢?”关平只能用二十万蜀军的命运要挟父亲。

    “百姓何其无辜!”关羽还是迈不过心中的那道坎。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如今上报国家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可是下安黎庶呢?梅园三结义立下的宏愿,到头来却要自食其言。

    “二十万蜀军将士同样无辜!”关平害怕父亲犹豫,只好再加上一把火。关家已经到了不得不选择的地步。一旦蜀帝刘备动手,死的可不仅仅是二十万蜀军,还有筑阳关的三百万百姓。关家建设好了筑阳关,反倒是投鼠忌器了。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关羽还在试图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是摆在面前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犹豫了。樊城百姓不死,筑阳关的百姓就得直面蜀帝刘备的猜忌,甚至是雷霆一击。这个险,他不敢也不能冒。

    “是的!”关平费尽了好大的力气,才给了父亲肯定的回答。有些事情,哪怕是犯错误,也不得不做下去。做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倘若犹豫不决,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关羽摆了摆手,他不想听到那几个字。于心不忍,他有些疲惫的闭上了眼睛。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转过头看向了地图上樊城外围驻军的位置。那里的虚空,似乎是刘正藏身的方向。

    “所有的计划都由你安排,我不会过问,也不想知道!”关羽掩耳盗铃的说。

    “得令!”关平知道父亲的不容易,维护了一辈子的好名声,居然要亲手粉碎,实在是太难了。

第739章 倍受煎熬

    关平好说歹说,总算是拿到了关羽的将令。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连夜点了三千人连夜出发前往汉水上游。刘正只好弃了关羽大营一路尾随。

    看着乌云密布的汉水上空,再看汉江岸上忙碌的蜀军将士。刘正数次想要出面阻止关平的动作,到最后都忍住了。

    关平拿起铁锹,狠狠的铲在了江堤上面。

    “咔嚓!”一声脆响,铁锹扎进了浅薄的淤土层,撞上了一颗不大不小的鹅卵石,溅起了一点火星。

    与此同时,一道闪电撕裂了长空,落在了波涛汹涌的汉江水面之上。紧接着,一声炸雷响起,惊落了关平手中的铁锹。

    “干活!”关平站直了身躯,没有捡地上的铁锹。军令如山,三千蜀军将士闻令而动。

    狂风漫卷尘沙舞,惊涛拍岸雨倾盆!巨大的水柱直击关平面目,关平没有躲避,泪水和着雨水砸在了江堤上。

    刘正躲在虚空之中,看着雨中劳作的蜀军将士。水淹七军,好残忍的命令。更残忍的是他居然在袖手旁观,坐视悲剧的发生。

    “大哥!”太史慈突然出现了。多年保护百姓的经历,已经把使命印入了灵魂之中。如今却要看着百姓枉死,他实在是难以忍受。

    “我知道,可是我没有办法!”刘正强迫自己冷静。他可以破坏关平的行动,可是南阳民心不附的隐患如何解决?筑阳关三百万百姓的未来如何安排?想要征服民心民意,必要的牺牲就不可避免。没有谁可以做圣人,只能在别人为非作歹的时候视而不见。

    “十万百姓哪?”太史慈依旧不肯死心,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是无辜的百姓,能救为什么不救?

    “要是不能趁着这个机会收拢荆州民心,死的人就不是十万,而是百万千万!”刘正不敢心软,只能硬着头皮拒绝了太史慈的谏言。荆州富庶,百姓念旧。不让关平伤了樊城世家的心,治理一事根本就无从谈起。

    “我!”太史慈也知道,诸侯由王而帝,也就意味着百姓的骄傲。想要收服民心民意,就得有所牺牲才行。荆州百姓不会为五斗米而折腰,要想改变世家的观念,就得让他们知道痛,刻骨铭心的痛。

    “回到你的岗位上!”刘正不想再跟太史慈废话,梅园的大业需要鲜血浇灌,樊城世家必须要把位置让出来。兴汉军没有理由动手,就交给蜀军去办!

    “大哥,你好狠!”太史慈没有退缩,一心只要刘正改变主意。

    “为了梅园!”刘正不敢看太史慈的眼睛。可是荆州民心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梅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为了梅园!”太史慈呢喃着,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要装着一无所知带着七军将士赴死;明明有能力改变结果,却要装着无能为力赔上身家性命。这就是所谓的牺牲精神,自己死也就罢了,还得带上更多的人一起死。

    “二弟,不要怪我!”刘正看着太史慈离开的方向,努力的想要说服自己。三弟郭嘉没了正室夫人,作为二弟的太史慈,也得有所表现才行。梅园为了抑制世家,必须要拿出足够份量的鸡杀了儆猴。

    狡兔死,走狗烹!有些事情,刘正不得不做。张宁病逝,太史慈捐躯,都是为了大局的需要。死一人而全天下,没有别的选择。

    刘正不再想了,是非对错都不重要,一亿五千万百姓的福祉,两权相害取其轻。尽管内心深处倍受煎熬,却也不想改变结局。

    不远之处的江堤上,关平落下了至关重要一铁锹。压垮江堤的最后一丝力量,终于在江涛拍岸的那一刻完成了使命。

    失去约束的汉江水从豁口处涌入,卷走了掘堤的蜀军将士。关平也被涛浪卷起,腰间的安全绳扯得笔直。

    关平狠狠的挥动铁锹,斩在了安全绳上。

    “将军,你要是走了,大帅怎么办?”负责拉绳的副将声嘶力竭的怒吼着。关平想要以死赎罪,把关羽置于何地?难道要告诉世人,掘堤是关羽的主意吗?

    “我是罪人!”关平不再挣扎。他是唯一可以证明父亲清白的人,不能把关家的掌舵人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刘正看着从豁口处不断涌入的汉江水,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此刻出手,那就意味着所有的谋划半途而废。可是坐看洪水肆虐,对于一个以守护百姓为己任的人来说,那是撕心裂肺的痛。

    刘正的眼泪落入江涛之中,袖手旁观的折磨,那份苦楚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沿途十万百姓,七军数万将士,都是梅园收拢荆州民心需要付出的代价。

    江水越来越凶猛了,巨浪卷起一根巨木,狠狠的撞向了关平。

    眼看关平就要被巨木腰斩,刘正缓缓的伸出了食指。巨木偏移位置,带走了关平的一条胳膊。

    幸存的蜀军将士带着重伤的关平退回了营地。

    关羽站在营地的中间,顶天立地接受大雨的洗刷。咆哮的汉江之水,一锤又一锤的敲打在他的灵魂之上。痛是一种无法忘记的苦楚,雨中的惭悔,却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

    “大帅,我回来了!”关平虚弱的声音被风雨掩盖几乎不可闻,然而关羽却听得一清二楚。

    “想不到我忠义一生,却是一个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的懦夫!”关羽的声音嘶哑,在风雨声中显得格外的脆弱。当年任侠乡野,杀人远遁。眼前的这个儿子,就是在乡邻的白眼中挣扎着活。

    如今执掌三军,又让关平为了关家的未来选择作恶。掘堤一事,足以令关家名声受损。首当其冲的人,就是这个躺在担架上的儿子。关羽想要呐喊,可是却不敢言。忠义名声得来不易,这可是关家安身立命的本钱。

    关平重伤昏迷,摆在关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停止战事,全力救援受灾百姓;二是趁着大水肆虐的功夫,彻底的瓦解樊城外围的防御力量。

    关羽犹豫了,停止战事,救援百姓。事倒是好事,可是关平的努力全都白废了,关家自污求保的行动就会功亏一篑。

    “大帅,百姓是立国之本!”鲍三娘起身建议说,“停止战事,救援百姓,关家就可以在樊城站稳脚跟了。”

    “鲍将军,你说得到救援的樊城百姓,最感激的人会是谁呢?”关羽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慢条斯理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是感激蜀帝陛下的皇恩浩荡了!”鲍三娘用理所当然的口气回答了父帅的质疑。

    “蜀帝陛下离樊城太远了,近在咫尺的是咱们!”关索一句话,打破了鲍三娘的幻想。关平的掘堤是秘密,可是抢险救灾就无法掩人耳目了。

    “这!”鲍三娘还记得上一次军议,关平似乎有意无意的谈到关家名声太好,已经到了令蜀帝刘备忌惮的地步。

    “好了,传我将令:各部立即准备,三日之后,进攻七军驻地!”关羽拍板决定。他似乎想起了楼桑村的那个夜晚。作为武将,拥有好名声就是致命的毒药。

    关平的努力不能白废,关羽为了自污,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一心只想攻打樊城。

    刘正看着关羽的决断,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情——人在庙堂,身不由己。即便是不愿意的事情,也只能违心去做。

    为了大局,任何人都可以被牺牲;任何东西都可以当成筹码。

第740章 水淹七军

    关羽亲率一万大军顺流而下,兵锋直指太史慈的屯兵之地团山铺的土山坡上。

    “孔清,你怪我吗?”太史慈看着蜂拥而至的蜀军将士,看着身边的老将。想不到当年的亲卫,如今已经成了身经百战的大将。

    “将军,末将追随将军,不负此生!”孔清小心翼翼的清洗着盔甲上的土块。只是浑浊的洪水,让原本脏兮兮的盔甲更难看了。

    孔清没有抱怨,只是他对太史慈的举动有些难以理解。当年的兖州和现在的宛城,气候条件的差异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以太史慈的带兵经验,不至于犯下这样的错误。然而事实摆在眼前,谁能告诉他——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太史慈没有解释什么,也不能解释。数万大军,为了一个理想而被牺牲在了涛涛江水之中。

    关羽踏浪而行,青龙偃月刀直指太史慈。巨浪伴随着刀罡斩在了小山坡的一角。像是切豆腐一般,一片山石融入了浑浊的水流当中。

    数十名兴汉军将士落水,在咆哮的泥石流中随波逐浪。呼啸而过的浊流,带起了血雨腥风。大自然的愤怒,让人类的存在更加卑微。

    太史慈解开胸前的布条,把双手与一对铁戟绑在了一起。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一对明显的脚印。双戟迎着青龙偃月刀,人也离开了踏足的地方。

    “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青龙偃月刀砸在了交叉的铁戟上。刀势受阻,涛浪倒卷。离得最近的那只木筏受到牵累,直接倒盖,把上面的蜀军将士扣到了泥流之中。

    “噗嗤!”太史慈退路小山坡,山石上反馈的力道震伤了内腑,一口乌黑的血洒向浊流。

    “咔嚓!”脚下山石碎裂,太史慈的身子歪了一下。

    与此同时,关羽的双脚踩到了倒扣的木筏上。本来奋力顶起木筏的蜀军将士刚刚获得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被他奋力一踩,震散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力量。真气与涛浪共震,木筏下面的蜀军将士肝胆俱裂。

    木筏下沉,似乎勾住了什么东西,那些倒霉的蜀军将士,再也没有了动静。只是浊流中卷起无数的漩涡,正在昭示着生命的脆弱。

    不远之处的蜀军将士想要上前增援,却无法突破真气浪墙的封锁。真气散尽,浪墙复平,木筏散架,浮尸无数。

    关羽借力跃上山石,与太史慈斗到了一起。两人刀戟碰撞,方圆数丈之内草木翻飞,人仰马翻。青龙偃月刀势大力沉,树碰树断,人挨人亡。

    “咔嚓!”太史慈脚下的山石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削断,倒入了浊流之中。临江相斗,两人平分秋色。

    “七营驻军大势已去,你还是降了吧!”关羽一刀迫退太史慈,准备招降在小山坡上困兽犹斗的将士。

    “你们为了胜利不折手段,要知道当初樊城之民也曾追随过蜀帝陛下。如此作为,天理何在?人性何在?”太史慈悲愤交加,发出了生命最后的呐喊。

    “再打下去,只是增加无数的冤魂而已,何必呢?”关羽看着小山坡上的缠斗,对于太史慈的选择感到疑惑不解。

    “你们本来有机会拿下樊城,可是掘堤放水,怕是绝了周边百姓的归附之心!”太史慈望着关羽,似乎打算用言语瓦解蜀军的士气。

    “仗打到这个份上,你已经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了。大好儿郎,为什么要在这里枉死!”关羽还想说服太史慈,哪怕是减少一个人员伤亡也是好的。

    “兴汉军只有战死的鬼,没有投降的人!”太史慈露出一嘴血牙,面带笑容的说道:“这一场大水,注定了蜀军不会有前途。想必顺流而下的蜀军将士之中就有当年的樊城子弟。他们看到了家乡洪水肆虐的悲惨景象,还会替蜀帝陛下效忠卖命吗?”

    关羽愣住了,原来水淹七军葬送的不仅仅是关家的名声,还有蜀汉的国运。不但樊城再无归蜀的可能,就连筑阳关的百姓,也会对关家的做法感到寒心。

    关家自污,却没有想到竟然连累了蜀帝刘备。一直坚持仁义的蜀帝陛下,也有纵容前线将领祸害交战区百姓的恶行。这相当于剥掉了蜀汉善良的外衣,骨子里依旧是功名利禄至上。

    “啊!”太史慈突然发出一声惨叫,一根带血的树枝从后背钻入,再从前胸透出。身上的铁甲碎裂,整个人失去了半边身子。

    太史慈遭到重创,本能的就要运转真气修复。突然之间想起了刘正所说的话,兴汉军需要攻打襄阳的理由。他散掉了真气,让伤势夺走残余的生命。

    “你坏了规矩!”关羽看着白衣人,冷冷的说道:“兴汉山庄立下将星公约,超神之上不得干预普通战事,否则共诛之!”

    “规矩,什么是规矩?”白衣人不以为然的说:“拳头大的人总是有特权的。更何况所谓的将星公约也管不了上官门出世的门人。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五大门派就是华夏的主宰。红尘俗世只是派中子弟的历练场所!”

    “你可别忘了,华夏是五大门派的根基!”关羽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对于五大门派的传闻,他倒是知道一些内情。

    “行了,条条匡匡只能约束普通人!”白衣人不耐烦的说:“区区一个神将巅峰,没有突破桎梏就是蝼蚁,死了也就死了!尽快结束战斗吧!兵围樊城,引来兴汉山庄的人之后,我会酌情赏你一些东西。”

    “这世上真有续命丹?”关羽还是不肯相信。人活百年便是幸运,要是多了,那得多痛苦呀!

    “九州神鼎既然问世,上古丹方必定存在!”白衣人说:“上官此番出世,就是要拿到续命丹的丹方,你要是表现好了,突破超神之上不是梦。”

    关羽看着白衣人消失在浊流的尽头,转身望着残存的兴汉军将士战斗的角落,再看碎石堆里的太史慈,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打扫战场!”关兴终于爬上了小山坡,守在了柱刀而立的关羽身边。

    “你怎么来了!”关羽见到关兴之后,心里并不怎么高兴。冤有头债有主,兴汉山庄将来清算复仇的时候,肯定会把出现在小山坡上的人作为复仇的对象。

    “父亲在担心什么?”关兴望着交亲,小声的问道:“阵斩兴汉军大将,这可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更何况这太史慈,还是梅园前主人的结义二弟,兴汉大帝的二叔。”

    “不好,关家有大麻烦了!”关羽突然开口说道:“以前有好名声护家,梅园即便是一统天下,也不敢对关家赶尽杀绝!如今掘堤放水,关家恶名远扬,樊城周边的百姓恨关家入骨。兴汉军再顺水推舟,关家必灭!”

    关羽为了以防万一,在兵围樊城之前,派人把鲍三娘打晕送回了河东解良。

    蜀军围困樊城,大将太史慈战死的消息传遍天下之后。一直以来稳扎稳打的兴汉军,第一次露出了獠牙。

第741章 梅园兴师

    刘正望着太史慈的遗体,缓缓的跪了下去。

    三日之后,消息传回梅园。兴汉大帝刘立传旨国丧,并且向魏蜀吴三国报丧。同时传令各镇帅军举丧。

    魏国长安,未央宫中。魏帝曹丕望着司马懿,一言不发。

    “陛下,看来短期内不能撩拨兴汉军!”司马懿上奏说:“太史慈是梅园的重要人物,孔氏地位尊崇!”

    “传旨:华阴防线后撤!河东大军退入冯诩!”曹丕有些头痛的下达了旨意。

    再说城都城内,蜀帝刘备也在与诸葛亮对话。

    “孔明,我对二弟信任有加,他为什么要害我?”刘备十分疑惑的问道:“作为国家级势力的存在,高层都是瑰宝,宁纵勿杀!云长难道不知道吗?”

    “陛下,臣以为应该立即宣诏关大将军!用时传旨上庸的义子王前往樊城支援接应!”诸葛亮脸色苍白的说:“梅园折损大将,肯定会立即展开报复,晚了就来不及了。”

    襄阳,刘琮望着白发苍苍的蒯越,试探着问:“丞相,梅园国丧就在宛城,襄阳方面如何自处?”

    “多少年了,梅园从来都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损失,恐怕襄阳保不住了,准备投降吧!”蒯越不想多说废话,也没有胆量承接梅园的怒火。

    “难道不能花钱免灾吗?”蔡瑁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势,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建议。

    “难!”蒯良开口说:“太史慈的身份太吓人了,花钱免灾,只怕是赔上整个荆州都不够。蜀军借道,襄阳是未来的战场。大家各自准备吧!”

    刘琮束手无策,只能自求多福了。

    建业皇宫,孙权对于太史慈的战死漠不关心,只是急于纳取上官门的女弟子,收上官门护花使者为己用。

    上庸城外,刘封一身黑衣上了独峰。

    “庄主!”刘封对着峰顶的背影拱手施礼说:“不是说没有复仇的时间,不会唤醒属下吗?”

    “当年的灭村之仇,你可以准备报了!”刘正没有转身,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关羽死期将至!”

    “什么!”刘封几乎不报复仇的希望了。只是每每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当年的那个人,那把刀。

    “你没有听错!”刘正强调说:“想必过不了多久,关羽就会兵败逃走,你就会得到复仇的机会。好好准备吧!麦城是蜀军回筑阳关的必经之路!”

    刘封领命,立即回上庸城安排复仇事宜。刘正返回樊城前线,主持樊城的解围之战。

    关羽兵围樊城,本以为会一鼓而下。怎知水淹七军之后,周边化为泽国,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周边百姓听者伤心,闻者落泪。那些对蜀帝心存幻想的世家,也彻底的绝了归蜀之心。

    蔡家楼中,郭嘉现身桌畔,神情恍惚的问:“庄主,二哥为什么会死?”

    “出手的是白衣人,据查应该是上官门的护花使者!”刘正缓缓的回答说:“本来子义与关羽旗鼓相当,突然遭遇偷袭,根本就来不及救援。”

    “将星公约有什么用,纯粹是自缚手脚!”郭嘉忍不住的抱怨说:“如今反倒是给了别人杀死咱们兄弟的机会!”

    “超绝的武力对世俗的破坏非常的严重,翻江倒海只在举手之间!一旦没有约束,众人大打出手,只怕整个陆地支离破碎!”刘正不敢想要失去约束的超级武力会带给整片大陆什么样的噩梦。

    “可是咱们遵守将星公约,上官门的人却肆无忌惮!”郭嘉试图说服刘正放弃将星公约,以绝对的优势灭掉魏蜀吴。

    “相信梅园,相信兴汉军!”刘正给郭嘉倒了一杯茶,随后郑重的说道:“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孩子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咱们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练兵机会。”

    “德祖处于突破的边缘!”郭嘉总算是明白了刘正的打算,决定做一个沉默的看客。

    樊城的城墙上,高顺指挥大军击退了蜀军的又一次进攻。

    “高将军,准备一下,可以开始反击了!”杨修终于等到了反击的命令,马上就开始了排兵布阵。

    曹性作为反击的号角,箭指蜀军主帅关羽。

    弓开满月,正要松手的瞬间,一名随军情报人员上前说:“将军,最新密令:用这个!”

    随军情报人员呈上了一支特制的箭矢。曹性换上之后,成功的射向了关羽。由于特制箭矢比较特殊的缘故,曹性在出手的瞬间逸散了一丝杀气。

    关羽感应到了杀气,本能的做出了躲箭的动作。只可惜连日强攻的煎熬,他的体力跟不上大脑的反应速度。这才慢了一丝,曹性射出的特制箭矢穿过了关羽身上的鹦鹉袍,扎在了肩膀上。

    “箭上有毒!”关羽很快就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

    “大帅!”关兴扶住摇摇欲坠的关羽。

    “不要声张,你传我将令:大军交替掩护撤退!”关羽急切的说:“出手的是曹性,得留一队人马断后!”

    关羽趴在马背上,蜀军有序撤退。

    樊城大门开了。

    “各部次第出城按照既定计划开拔追击!”杨修终于扬眉吐气了。熬了许久,屯在樊城的大军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参谋长,箭阵绞杀之前,需要放话招降吗?”曹性经过杨修身边的时候,突然开口问道:“毕竟普通将士是无辜的。”

    “曹副将,请端正你的作战态度!”杨修板着脸说道:“蜀军掘提害民,有考虑百姓是无辜的吗?如今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对于害民之军,还存在着所谓的无辜者吗?”

    曹性明白了。太史慈的死,让兴汉军高层充满了杀戮的欲望。樊城百姓的死,让一向以守护百姓为己任的普通将士充满了愤怒。

    人犯了错误,就得付出代价。水淹七军的代价,就是蜀军将士付出身家性命。有的战争会以胜负为目标,而当前的战事,必须要从肉体上消灭对手。

    “箭阵覆盖,绵绵不绝!”曹性终于下达了滚筒式碾压进攻的战斗命令。

    前五排弓弩手立定,瞬间释放出了一片黑云;中五排弓弩手继续前进,越过身边的同袍结阵,第二片黑云出现;后五排弓弩手走到了最前方,释放出了第三片黑云。

    关兴的军阵挡住了第一片黑云弩雨的重击。可是接踵而至的第二片弩雨,让那些持盾的蜀军将士来不及回复状态。超过九成的盾手肌肉拉伤,持盾的手臂酸软无力。

    原本密不透风的盾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松动。第三片黑云席卷了关兴的盾阵,把盾阵弄得支离破碎。无间隙攻击,让蜀军体会到了狂风暴雨的滋味。

    “迎战!”关兴见盾阵散了,忙命令剩下的将士冲锋,试图靠近曹性的弩阵。

    然而关兴的命令过于含糊,三轮弩雨,让大部分蜀军将士持盾的手受了伤。冲锋命令一下达,盾阵将士习惯性的持盾冲锋。这手臂无力强拿盾,冲锋速度参差不齐。

    蜀军的阵形乱了。曹性抓住机会命令弩阵说:“自由射击!”

    陷阵营从侧翼越过蜀军盾阵,目标直指关羽中军。

    “弃盾,换刀!”关兴不再管曹性的弩阵,直接扑向了高顺的陷阵营。

    “转!”高顺见关兴杀到,立即化一字长蛇阵为圆阵,把陷阵营变成了一只铁甲刺猬。

    关兴强势突进,试图砸开陷阵营的乌龟壳。

第742章 刮骨疗毒

    关兴为了完成断后任务,居然以血肉之躯冲撞陷阵营的刺猬阵。那祖传的刀法,带着义无反顾的气势砸向了陷阵营。

    “好一个骁勇的猛汉,怪不得蜀帝刘备可以成事!”暗中观战的郭嘉也被关兴的勇武震动了,不吝赞美的说道:“可惜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刘正叹了一口气说:“普通人走错了路还有挽救的余地。关兴那样的人走错路,那就是一方百姓的灾难。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战场之上,处于陷阵营核心位置的高顺和他的亲卫,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弩具。那蓝色的弩矢尖刃发出一道道寒光。

    “将军,快走!”幸存的蜀军将士用身体护住了关兴。

    关兴不能走,断后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蜀军只有三万,面对兴汉军的强势反击,他必须要替主力争取更多的时间。

    “啊!”关兴暴吼一声。他完全放弃了防御,只想迟滞陷阵营的绞杀速度,哪怕是一息的时间,也足以让主力拉开更长的距离。

    高顺看着一夫当关的关兴,慢慢的抽出了陪伴多年的战刀。刀似轻烟无影,人若闪电匿踪。陷阵营的脚步,并没有阻挡出刀的速度。

    关平身后,一道白光闪过。那神秘莫测的光亮,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击向了高顺出击的方向。

    “白衣人!”郭嘉惊呼一声。

    “奉孝,挡住白衣人!”刘正望着战场上的态势,理所当然的吩咐说:“剩下的事情,交给高顺就好了!”

    郭嘉领命,羽扇轻扬。一道微风吹出,打偏了白衣人发出的那道亮光。

    高顺没了阻碍,刀光继续迫近关兴。

    关兴不是高顺的对手,只觉得喉咙处一阵冰凉,随后就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陷阵营全线突破,蜀军的断后部队土崩瓦解。

    赵统带领麒麟镇帅军加入前线战场,太史亨更是一马当先切入蜀军大营之外。关兴的麾下全部战死在蜀营之外。

    蜀营之中,关羽大马金刀端坐于帅案之后,帅案上摆好一副中国象棋。

    “你不是告诉我说可保我儿周全吗?”关羽没有抬头,只是望着对面空置的椅子,颇有些失望的问道:“原来上官门的护花使者也会信口开河?”

    白衣人没有说话,只是拈起一枚红砲,毫无理由的砸向了对面的黑车。

    车位上那枚红色的砲,几乎亮瞎了关羽的眼睛。

    紧接着,白衣人又拈起一枚黑卒,蛮不讲理的宰掉了一匹红马。

    “明白了吗?”白衣人问道:“我就是红砲,关兴将军就是红马!”

    上了战场,大家都是棋子。既然白衣人不讲规则胡乱出手,又怎么指望对手自缚手脚坐失良机呢?

    棋子不能决定自己的位置,真正主宰一切的是执棋人。那行棋的规则,就是约束执棋人的手段。想要玩得开心,就必须要用共同的规则约束对弈的双方。

    白衣人忽略规则的存在,短时间内会获得相当的利益。然而他却不会被世俗所接纳。兴汉山庄的态度,已经昭告天下。将星公约,不容亵渎!

    “我觉得有些奇怪!”关羽看着没有道理的棋盘说:“太史慈不应该那么弱?兴汉山庄十八神将,如今却在樊城折了一员。这样的结局让人有些害怕!”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白衣人倒是不觉得意外,若有所思的说道:“太史慈死了,兴汉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无限反击。不点明凶手,就是所谋甚大。”

    众所周知,自从周礼问世以来的战事征伐,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战争可以不讲道义,可是开战的理由必须要站得住脚。不是为了压服对手,而是为了说服己方的将士。

    兴汉军纵横天下,以一己之力压服周边国度。若是恃强凌弱,只怕会弱了士气。这就是梅园转攻为守的根源。战争必有牺牲,就得找一个能让将士心服口服的理由。

    现在太史慈战死,兴汉军以举国之力反击,谁敢说三道四,谁敢螳臂当车。关兴战死,只是兴汉军反击的开始,至于什么时候结束,就得看魏蜀吴三国的忍耐极限了。

    “为什么没有襄阳王?”关羽听着白衣人分析时局,忍不住的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襄阳方面虽然说没有称帝立国,好歹也是一方独立于诸国之外的势力。”

    “兴汉山庄丢出了一个太史慈,总不至于赔本赚吆喝吧!”白衣人盯着棋盘,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一局咱们输了,准备退回筑阳关吧!襄阳的事情,蜀军再参与只会自取其辱!”

    “可是我的箭伤?”关羽忧心忡忡的问道:“被人抬着走,行动多有不变!”

    “刮骨疗毒吧!”白衣人起身建议说:“据我所知:梅园研制出了麻沸散,可以压制人的大脑对伤口的感知。”

    “绝对不行!”关羽拒绝了白衣人的提议。蜀军攻城失利,又无法据守营寨。撤军事务繁杂,若是主帅昏睡不醒,恐怕会误了前线的军机大事。保持清醒才是重中之重。

    “那你说怎么办?”白衣人突然问道:“不尽快处理箭伤,一旦毒素侵入五脏六腑,筑阳关群龙无首,后果不堪设想!”

    “刮骨疗毒我同意!”关羽想了想才说:“只是不得使用麻沸散!”

    白衣人惊呆了,为了保持清醒的状态,关羽居然要直面切肤之痛的非人折磨。只是未来的战况实在是过于复杂,没有主帅临机决断,谁也担不起那个责任。

    “可是!”白衣人自问行事无所顾忌,可是要拿着刀割一位神智清醒的伤者身上的肉,那份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时间紧迫!”关羽主意既定,立即催促白衣人尽快行动。

    烈酒沸腾,白衣人拿起一把手术刀缓缓的投入其中,让刀身完全浸润。随后用带着烈酒残液的手术刀,迅速的划开伤口周围的肌肤。

    烈酒残液与鲜血混合,让关羽感觉到了一阵火辣辣的疼痛。恰逢各部将领请示军机,他全神贯注的做出了各种批示。

    毒血掉入盆子的声响,并没有影响关羽的心志。各种军机决断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额头上时不时的被挤掉的汗珠,似乎在宣泄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白衣人的神情很专注,拿手术刀的手十分的稳健。出刀精准,动作一丝不苟。只是头发丝里那升腾而起的雾气肉眼可见,似乎说明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治伤不同寻常。

    “奉孝,你以为如何?”刘正望着全程旁观了疗伤过程的郭嘉,忍不住的问道:“为了保持清醒,便敢挑战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是条汉子!”郭嘉倒是露出了赞许的眼神,只是随即就摇了摇头说:“只可惜于大局无益,成全了威震华夏的名声,却输掉了蜀国的国运!是非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一二吧!”

    郭嘉没有追问刘正。见识了关羽刮骨疗毒的过程之中,还要不要继续执行趁他病要他命的计划!

    “奉孝不必担忧,国是无私!我不会干涉兴汉军的大进军计划!”刘正说道。他的话打消了郭嘉的疑虑和紧张。

    战争的发起与结束,都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兴汉军的荆州风暴,从太史慈战死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是惊涛骇浪。

    荆州世家撞在了刀口之上,至于有没有机会全身而退,就得看各家的选择了。

    刘正开始盘算,荆州四家,蒯蔡马黄。马家与关羽交好,黄家除了黄忠一脉远镇山海关,黄承彦一脉附庸诸葛亮。剩下的黄祖族人,与东吴不共戴天,又与梅园不太对付,想必会主动依附黄承彦一脉。

    荆州局势,一目了然!

第743章 荆州局势

    “奉孝,依你来看,荆州会选择谁?”刘正对蒯越有信心,可是对那位与周瑜分庭抗礼多年的蔡瑁,着实没有几分底气。

    “庄主,士载和士元也到樊城了!”郭嘉似乎提到了一个不相关的题外话,随口就说:“想必梅园方面会安排士元衣锦还乡,咱们只需要防止白衣人捣乱,剩下的事情就是做好观众!”

    刘正点了点头,曾经的梅园需要他冲锋陷阵;如今的兴汉国人才济济,就连十八神将都很少有出手的机会了。

    樊城指挥部,庞统与杨修进行了会晤。

    “庞参谋长,麒麟镇帅军会兵分两路,一路追着关羽的主力直击筑阳关,另一路会转道上庸拿下房陵三郡!”杨修开门见山的说道:“对于拿下襄阳,你有什么计划?”

    “三路兴汉军在樊城集结,一动不如一静!”庞统认真的说道:“剑在匣中,方可震慑宵小。一旦出鞘之后,就无法左右全局了。”

    庞统直言,虎牢镇帅军南下樊城的兵力只有一个督,统兵大将是张绣的儿子张泉。

    张泉与赵统同期毕业于南山军校,后来入赵云军中服役积功升至校尉。夺虎牢,定洛阳,战潼关之后,成为虎牢镇帅军的一员副将。

    虎牢镇帅军奉诏加入荆州战局,本来初拟张绣带兵出征,只是不巧病重,其子张泉以代理督帅的身份领军。父子相承,不至于影响军心士气。

    “庞参谋长的意思是让张泉督帅与麾下将士多磨合吗?”杨修问道。他倒是一个明白人,新丁上任,军中宿将难免阳奉阴违。引而不发,才是最好的手段。

    “去襄阳我一个人就足够了!你只需要确保麒麟镇帅军的后路安全就好了。人多了反而不好!”庞统说:“水淹七军之后,襄阳百姓都知道了蜀军的恶行!对于引狼入室的襄阳王,再无敬重之心。”

    “樊城屯重兵,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杨修问道:“三十万大军屯驻南阳,消耗会特别的大。”

    “樊城的位置很关键!”庞统说道:“上可攻武关,威慑长安城;下可夺江陵,顺流直下入柴桑。长安是曹魏的腹心,江陵为东吴新得。兴汉军主力屯驻,可以令两国不敢轻举妄动!”

    庞统以为,拿下荆州,不在于战阵之上的拼杀,而在于战场之外的博弈。督帅魏延持重,只要后勤保障通畅,就可以随时突破武关,兵临长安城下。

    镇帅陈到忠克,以泰山压顶之势慑襄阳,绝对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至于江陵,张泉的存在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主帅其实是吕蒙。

    庞统说服了杨修之后,以梅园特使的身份秘密前往襄阳,在蒯越的帮助下见到了刘琮。

    “庞特使,兴汉军势大,筑阳关的十几万蜀军也不是吃素的!”蒯良一开始就对庞统发难,一针见血的挑明了襄阳面临的危局。

    “庞特使,襄阳虽小,却也带甲二十万,勾连蜀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大将王威不等庞统回答,就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勾连蜀军,你们敢吗?”庞统冷笑着问道:“水淹七军的故事,想必你们都听说了。樊城周边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死难者至今没有统计清楚。”

    王威还想反驳,却被蔡瑁用眼神制止了。蒯良也闭上了嘴巴,只听庞统侃侃而谈。

    荆州多水域,洪涝灾害频发。以樊城为例,关平曾经在樊城驻守多年。然而蜀军故地重游,却弄出了震惊天下的水淹七军。蜀军负了樊城百姓,荆州世家也多有损失。

    水域天灾,人力难以挽回倒是无可厚非。然而如今却出了人祸,动手的人还是樊城百姓供养了不少年头的蜀军。此等恶例一开,谁敢再放关羽进入襄阳地界。

    樊城周边受制于地形,百姓的损失就已经难以承受了。整个荆州要是继续支持关羽,就会四处引水为兵,究竟会有多少荆州百姓流离失所?只怕没有人可以说清楚。

    荆州良田有限,倘若变成了一片泽国,荆州世家抱残守缺,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羽是华夏名将,应该不至于坑害地方百姓吧?”蔡瑁的副将张允试探性的问庞统,“水淹七军想必只是一个特例,不至于成为蜀军征战沙场的主要策略。”

    “张将军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想当初樊城百姓也如你所想!”庞统说道:“樊城世家念及旧情,主动迎接蜀军!此刻已经悔之晚矣!据可靠情报,水淹七军的当天,已经有数十位世家的家主投水自尽!不知张将军可愿意步那些人的后尘?”

    “既然是蜀军主动放水,为什么不通知百姓搬家?”蔡瑁似乎找到了庞统话中存在的漏洞。

    “蜀军的目标是引水为兵绝杀七军将士,倘若通知百姓撤离。放水的计划还能掩人耳目吗?”庞统反问道:“即便是引水为兵不是蜀军的本意。那么灾难发生之后,蜀军为什么不暂停战事,全力以赴的救援受灾百姓。兴汉军驻樊城主力第一时间救援受灾百姓,直接导致了七军失去后援。兴汉山庄十八神将之一的太史慈战死,是梅园有史以来损失的最高级别将领!”

    “倘若襄阳归顺梅园,会有什么好处?”蒯越终于开口了,“咱们一直没有称帝建国,就是为了避免尴尬处境。皇帝之尊不可降,这是逐鹿天下的潜规则。襄阳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只想保全荣华富贵!”

    “梅园的律法不容更改,土地政策不允许打折扣!”庞统强调梅园的立场,然后又说:“当然了,梅园方面会有偿收地。对于佃农,你们可以转化为产业工人嘛!只要按照雇佣合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梅园方面不会干涉细务。”

    庞统的话其实有些诱拐的成分在里面。佃农与世家的土地捆绑在一起,想要脱籍比登天还难。如今梅园推动大势,只要完成有偿收地的相关工作,紧接着就是让一部分佃农转化为拥有独立户籍的自耕农从而斩断世家隐瞒人口的渠道。

    至于那些依靠工厂作坊生存的产业工人,与钱庄挂钩的工资支付手段,就可以杜绝世家瞒报人口的可能。

    更何况佃农有了土地,基本上不会为了生计卖身为奴。世家想要获得足够的产业工人,就必须要重视工人的待遇。想要降低成本,就只能提升技术,革新工艺。至于传统的在劳作时间上做文章,只怕是无法持久。

    庞统也是摸着石子过河。荆州四分五裂,属于刘琮控制的地盘不大,正好可以用来实践梅园的最新产业政策。

    襄阳百姓,只有三成人口依靠种地维持生计,剩下的七成人口,都是半脱产工人。梅园对于襄阳的规划,会作为未来的工业中心。特别是荆州的冶铁水平,更是梅园崛起的关键。

    “庞特使,荆州归顺梅园之后,兴汉大帝打算如何安置本王?”刘琮知道大势已去,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想要拿到一些好处。

    “王爷要是协助兴汉军完成改制的话,梅园会承认阁下的治政能力以及进行合理的岗位安排!”庞统倒是会来事。只要刘琮出面,荆州世家的仇恨对象就会转移目标。

    “啊欠!”刘琮刚要回话,蒯越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梅园人才济济,王爷为了荆州殚精竭虑,只怕是不堪重负!”蔡瑁与刘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得到了蒯越的提示,当然不想自家王爷往死路上走。

    “嗯,本王精神不济,只怕是有负兴汉大帝之托了!”刘琮不傻,对于方才差点儿行差踏错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744章 荆州改制

    “都说蒯越和蔡瑁私心甚重,家族利益至上,我看有些过于求全责备了!”刘正躲在暗处倾听庞统与荆州君臣的谈判,发现蒯越和蔡瑁两人在紧要关头居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照顾刘琮。

    无论是咳嗽,还是言语暗示,都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一部分家族利益。倘若荆州改制由刘琮主持,对蒯、蔡两家最为有利。梅园即便是心存不满,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庄主,世家关系盘根错节!倘若蒯、蔡两家目光短浅,将来梅园也有可能秋后算账!”郭嘉倒是理解蒯越的做法。

    换汤不换药的改制,梅园肯定是不能容忍。不怕没有货,只怕货比货。樊城世家在水淹七军之前不肯归心,襄阳百姓万分羡慕樊城百姓的幸福生活。

    蜀军放水,让百姓和世家都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明白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天大地大,活着最大!兴汉军以人为本,是最好的选择。

    普通世家需要和平和秩序,和平给了世家顺理成章扩大地盘的机会,秩序是保障胜利果实的关键。荆州改制势在必行,跟对了人就可以在未来的百年之中获得传承的本钱。

    “想不到一向重利的蔡将军,居然也有舍利存忠的日子!”蒯越走在襄阳的大街上,阴阳怪气的拦住了蔡瑁。话有些刺耳,却是货真价实的肺腑之言。

    “琮儿的母亲毕竟姓蔡,舍去了昔日的身份还是一家人!”蔡瑁并没有反唇相讥,而是说出了内心深处的想法,“倒是蒯相怎么不想着扳倒王爷,荆州就这么大,还要来一堆客人。怎么着也不够分呀!”

    “舍与得其实就在一念之间!”蒯越认真的说:“谁敢坏了梅园的规矩,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蔡瑁和蒯越的对话,算是给荆州未来的局势定下了基调。梅园已经拿出太史慈作为本钱,荆州世家也不敢螳臂当车。

    数日之后,蒯越奉命与庞统协商荆州改制的章程。

    “庞士元,你们庞家也是荆州世家,为什么要替奴籍百姓奔走呐喊不惜身!”蒯越有些郁闷的问道:“你可知道,那些脱了奴籍的普通百姓,应该没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天灾人祸!到时候天怒人怨,庞家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庞统没有答话。世人皆有私心杂念,一旦佃农脱籍转化为自耕农户口,就会被以前的主家排斥。荆州水域复杂,总有一部分自耕农的田地处于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以前有主家救济,倒也不至于受灾之后流离失所。如今主家人散之后,白耕农能力有限。倘若遭遇洪涝灾害,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州郡官府了。

    主家赈灾,以前有定例可循。然而改制之后,州郡官府主导治灾大计,一套流程走完,百姓饿死的恐怕就难以计数了。

    江南百姓以宗家为重,逃荒的概率微乎其微;梅园以拓展户口为要,百姓底蕴不足,遇灾自救的能力十分脆弱。

    江南世家,多有照顾族人的家规定例。荆州百姓可以在乱世之中安居乐业,也是得益于主家的看顾之策。蒯越也是担心,众人拾柴火焰高。梅园施行荆州改制,就是要把世家的大火堆变成无数的碎片。

    以前的荆州百姓,拾了柴要交给主家。虽然主家离火堆近会热得满头大汗,但是火烧得旺了,即便是最边缘的人也能感觉到那一丝若有似无的温暖。

    然而改制之后的荆州百姓,拾了柴就会归纳人丁三五口的小家。人少力弱,拾柴的能力极其有限,小火堆可以减少消耗,也削弱了小家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再加上人口分布区域的差异,以前的世家家大业大,即便是部分人家受灾,也有能力调集物资进行救助。改制之后世家财力物力相当有限,财不露白的道理会让更多的人选择袖手旁观。

    世家讲究人多力量大。改制分家就等于让部分百姓和地方州郡承担洪涝灾害的损失。百姓之家的财富差异,直接导致了各家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参差不齐。治理地方的是人,凡人均有私心。明明是人人如龙的善政,只怕那些赚钱能力不足的普通百姓依旧会心存怨怼。

    经济决定政治,梅园想要消除奴籍,只怕对那些习惯了被人安排命运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弊大于利的。人人都能当家做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将会更残酷。

    “庞士元,荆州改制,不能造就贪腐的温床!”蒯越郑重的说道:“让穷人身居高位掌管财富分配的制度,谁来监督,谁来保障?”

    “蒯相这话是什么意思?”庞统有些不解的问道:“梅园的土地政策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当然可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荆州和河北大地不一样!”蒯越说道。河北大地一马平川,土地级别差异不大。各家之间的差距不会特别明显。荆州就不一样了,水域复杂,地理多山。靠水的地方容易受灾,靠山的地方耕作不变。再加上人多地少。突然改变世家模式转而分家,只怕会出现山地之家常年累月吃不饱;水域住户隔三差五提心吊胆。

    望山跑死马,分家容易治理难!没有了世家作为地头蛇作用,只怕那些前脚分家获益的百姓,转头就被各种变故坐吃山空。

    “蒯相以为应该怎么做?”庞统知道蒯家世居荆州,对于荆州的治理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只不过梅园的土地政策是根本,没有一丝让步的可能。

    “梅园所忌惮的是大型世家!荆州改制可以控制世家的规模,绝对不能动摇世家的根本!”蒯越认真的说道:“宗族立寨,数姓杂居!”

    “我会上报梅园!”庞统也认可蒯越的建议。有一个词叫做乡里乡亲。这样的宗族关系,目前只适用于环境复杂的荆州地区。

    以宗族为关系建立起来的村寨有一个好处——一家有难,全寨支援!即便是偶而几家受灾,也不至于流离失所。荆州洪涝灾害,波及范围极其有限,不至于形成大面积的逃荒。

    梅园推动荆州改制,最关键的是要传承乡邻互援的伟大精神。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村寨,即便是有贫富差距,更多的会是人人都有一口饭吃。

    荆州归顺,镇帅陈到前往襄阳主持改制。以传统的宗族姻亲作为根本,尽力在亲戚关系中维持分地的相对公平。

    二十万荆州军并没有解散,而是择其精锐补充到了海军。吕蒙进驻乌林,荆州局势大定。

    至于剩下的人,蒯蔡张庞四家全面铺设商路,把脱产的军人转化成了雇佣工人。通过置换的办法,把那些奴籍百姓转化为自耕农,从而确保荆州农业人口的数量不会大规模的损失。

    荆州改制的速度很快,庞、张两家由于族人集中,率先完成了置换。军籍转化为民籍,比奴籍改制容易得多。

    对于刘琮的安置,梅园提供了一条通往西域的商路。

    “为什么?”蒯越问道:“庞士元,你不觉得过河拆桥过于无耻了吗?”

    “襄阳王子承父业,荆州忠义之士数不胜数!”庞统认真的说道:“留在荆州,谁都无法安心,还是离开吧!”

    蒯越沉默了。梅园要一个稳定的荆州,任何不安定因素都要第一时间抹除,刘琮离开,对大家都有好处。

    “蒯相明鉴:人言可畏,梅园可以相信襄阳王的忠诚,可以荆州的忠臣义士甘心吗?那些被襄阳王打压的百姓愿意息事宁人吗?”杨修的话直指人心。既然退了,那就做得彻底一些。

    襄阳暂定,围攻蜀营的战斗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第745章 帐议撤军

    “庄主,荆州改制虎头蛇尾,纯粹是换汤不换药嘛!”郭嘉说道:“用军籍置换奴籍,世家依旧是世家!梅园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呀?”

    “奉孝,梅园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刘正胸有成竹的说道:“润物细无声,宗族立寨,土地国有已经得到了荆州世家的认可!”

    宗族立寨的道理很简单,在梅园鞭长莫及的地方,世家和宗族的存在可以确保地方的稳定。主家吃一口干的,周围的百姓也可以吃一口稀的。虽然说无法保证人人都吃一口干饭,但是也不至于挨饿。这更利于某些孩子吃百家饭。

    宗族立寨便于管理,也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百姓的思想,大多数的时候简单。一旦钻了牛角尖,就无法交流了。宗族的领头人出面说服,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误会纠缠。

    土地国有才是梅园的根本。百姓之家无底蕴,一遇灾祸就鸡飞蛋打了。确保普通人安身立命的土地不会流失,至少在最艰危的时刻会有一条退路。梅园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好,但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有维持生计的手段。

    “庄主,荆州改制异于河北,又是什么道理?”郭嘉觉得梅园正在发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演变。难道寒门最后的归宿,真的只有世家吗?

    “河北一马平川,百姓集中安置在乡亭!”刘正解释说:“河北宗族十分强大,集结速度会大大的超过县府的反应速度!是以河北之民不能以宗族模式安置。”

    “那荆州呢?”郭嘉问道:“宗族立寨就没有弊病吗?”

    “荆州山高路远,河域纵横!很多地方咱们进不去,百姓出不来!即便是有人造反,交通不便也会给地方留足反应的时间!”刘正侃侃而谈。

    宗族立寨,真要造反也很少会主动攻城掠地。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缘故,哪一村哪一寨流血都不好受。再加上吃喝不愁,除非官逼民反,否则定会相安无事。

    “荆州就这样了,咱们接下来去哪里?”郭嘉总算是认可了宗族立寨作为荆州的基础制度。也许以后的很多地方,都会形成这样的惯例。

    “到前线吧!”刘正说道。蜀军大营如鲠在喉,是解决荆州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蜀营之中,独臂关平拿着一份战报进了中军大帐。

    “坦之,前营的战况到底怎么样了?”关羽小心翼翼的扶着胳膊,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随口问道:“麒麟镇帅军轮番进攻,今日又是典满那小子冲营了吧?”

    “大帅,营地攻防还是老样子。只是将士连日激战,身心俱疲!再这样打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关平忧心忡忡的说。他有些暗恨樊城世家忘恩负义。试想开战当初,百姓主动供给后勤物资。时至今日,普通民众对蜀军将士避若蛇蝎。难道是人心变了吗?

    自从水淹七军之后,原本畅通无阻的粮道,如今变得步步维艰。关平很难理解,为什么樊城世家对蜀军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呀?

    “你退下吧!”关羽接过关平递上前的战损报告,望着虚空的位置开口问道:“先生以为,樊城的这一仗还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吗?”

    “兵微将寡,后勤断绝,再战无益!”白衣人现身说道:“只是麒麟镇帅军不是庸手,虎牢镇帅军也在一旁虎视眈眈。怎么退,也是天大的难题?”

    “荆州富庶,首重襄阳!”关羽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仔细的盘算了一番才说道:“我的想法是退入襄阳,鸠占鹊巢以为根本与兴汉军进行拉锯战!”

    “大帅,襄阳急报!”关索冲进了中军大帐,一股冷风从布帘门的位置透入,似乎刺激到了关羽的伤口。

    “呃!”关羽示意白衣人先看情报。

    “襄阳去不了了!”白衣人脸色大变,突然惨呼:“兴汉军占据襄阳城,咱们只剩下翻山越岭回筑阳关了。”

    关索本以为白衣人的话是大惊小怪。蜀营易守难攻,只要有粮草辎重,守上一年半载也不成问题。可是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蜀营无法独善其身。

    情报上说陈到和杨修一起进入襄阳城。杨修主持荆州改制,镇帅陈到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关索自言自语的说道:“大帅,不好!筑阳关有危险!”

    “先生觉得呢?”关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在此刻展露无遗。

    “筑阳关群龙无首!一旦陈到兵临城下,不出三天,关城必破!”白衣人分析时局,只是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先生,您说陈到会不会在咱们退回筑阳关的途中设伏?”关索不愧是兴汉学院的研究生,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筑阳关就摆在那里不会跑,要是换了我来领军,也会选择半道设伏!”白衣人说道:“没有关羽将军的筑阳关,那就是一位不穿衣服的美女!”

    关索看着地图,认真的分析各种可能,最后说:“先生,咱们回筑阳关的道路有很多条!那陈到如何事先洞察蜀军的动向?”

    “不对!有一个地方是回筑阳关的必经之路,无论走哪条路都绕不开!”关羽盯着地图说:“以陈到的能力,肯定可以做出预判。”

    关羽的手指按在了麦城的位置上。那个地方似乎有一根钉子,恰巧划破了皮肤,一滴鲜血溢出,染红了代表着战场的圆圈。

    “血染麦城!”白衣人的脸色很不好看,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

    “大帅!”关索担心父亲,以前的兴汉军重攻,对于大将能不杀就不杀。可是樊城一战,蜀军水淹七军在前,绝杀名将太史慈在后。兴汉军强势反击,拒绝俘虏。

    关索始终记得兴汉学院的教训——每个人都得有敬畏之心,都要为所有的决断承担相应的后果。水火无情,一直以来都是为将者的致命弱点。擅用水火为兵者,必不得善终。持国者亡其国,事家者败其家业。

    “够了!”关羽不想影响军心士气。血染麦城,究竟是凶兆,还是吉兆,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既然事先有了预兆,小心戒备也就是了。

    关羽拒绝了退往上庸的建议,堂堂蜀将第一人,怎么可能到晚辈的府上丢人现眼呢?为了关家军的尊严,麦城必须要闯一闯。哪怕是龙潭虎穴,也不改初心。

    关羽命关索领一队刺候提前出发,走小路前往上庸,邀刘封夹击陈到,为蜀汉再建奇功。

    关平作为先锋,领兵五千朝着麦城方向急进,探查道路,筹集粮草。

    又遣校尉领兵五百,在蜀营虚张声势,替主力撤走争取时间。一旦兴汉军前线进攻,立即弃营进山分散离开,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原始森林回筑阳关。

    最后,关羽带着剩下的人作为主力,以麦城为中心构建防御。只待刘封赶到,便可夹击陈到伏兵,争取兵进襄阳。

    蜀军各部立即部署,秘密撤离前营。只等午夜时分,大军立即开拔。

    蜀军大营静寂无声,刘正和郭嘉却把目光放在了那五百虚张声势的蜀军将士身上。

第746章 荆州民心

    “庄主,咱们为什么不盯关羽的主力,反而留下来关注五百断后的孤军?”郭嘉总觉得刘正的行为有些诡异。

    “奉孝,这是对荆州民心向背的综合考评!”刘正知道郭嘉擅长谋划大略,对于细务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短板。这才耐心的解释盯紧断后孤军的用意。

    天亮之后,副将王双亲自进攻蜀营。蜀军校尉偃旗息鼓,从既定的路线上了山,准备按照计划翻山越岭回筑阳关。

    “庄主,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样来回奔波的做一个旁观者,难道只是为了见证一下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吗?”郭嘉倒挂在蜀营外面的一棵大树上,利用树叶藏住了身形。

    “奉孝,天地之间秩序最重要。你可以设想一下,两个村子打架州刺史参与其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刘正用手指弹着枝叶上的露水珠。水珠炸裂,形成了一道透明的薄雾隔绝了两人对话的声音。

    自古征战,讲究的是兵对兵,将对将,同级别对话更是世家推崇的根本法则。两个村寨之间的矛盾充其量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倘若州刺史介入其中的话,不管结果如何,小事也会变成天大的事情。

    “庄主,蜀军动了!”郭嘉看着蜀营背后的山路上人头涌动,忙提醒刘正跟上。

    刘正总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身份是一种束缚。人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就必须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否则就会害人害己。红尘国度,秩序最为重要。

    蜀军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然而五百人仓惶逃蹿,根本就来不及抹除大军通行之后的痕迹。好在蜀军多为山民,翻山越岭自是家常便饭,倒也没有掉队的情况。

    大军进山两个时辰,一处山寨倚山而立。谷口飞桥连通,寨门上隐隐约约透出了一股朽木的味道。

    “蔡家寨!”蜀军校尉愣住了。离家十年,村寨还是老样子,只是当年的老寨主变成了孔武有力的中年人。

    “二娃!”寨主吼了一嗓子。寨上村丁立即戒备。

    “大孬!你这是干什么?”蜀军校尉不敢相信。他转过身,看着眼前饥肠辘辘的同袍,一时之间陷入了矛盾之中。

    蜀军校尉知道,麒麟镇帅军镇帅赵统亲自带着护卫都追击,只有据寨而守,才可以逃出生天。如今被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伙伴堵在了家门口。攻寨必定会血流成河,不攻的话又会死无葬身之地。

    “小山子,你不该走这条路!”蔡大孬望着寨下的蜀军校尉,小山子就是蜀军校尉的名字,从军之后改名叫做蔡大山。

    “小山子,这个名字已经好久不用了。大孬,我现在是蜀军校尉蔡大山!五百兄弟至此,还请看在昔日情分上给一条生路!”蔡大山单膝下跪,乞求打开寨门。

    “昔日情分?”蔡二娃冷笑着问道:“小山子,你也是樊城地界的百姓,水淹七军的掘堤放水可有你的份吧!”

    蔡二娃沉声控诉,蔡三妹嫁入山下人家,水淹七军的时候,一家七口人,只有她一个人逃回。痛失亲人的她,无法承受打击而疯了。

    蔡二娃没有想到,投了蜀军的小山子,居然掘堤放水害死了妹妹的家人。樊城百姓,敬水,畏水!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作为罪魁祸首的蔡大山,有什么脸面苟活!

    “造孽呀!”蔡大孬望着泪流满面的蔡二娃,冷冷的说:“小山子,我不管你现在是蔡大山,还是蜀军校尉。你害了三妹一家人,就得付出代价!此路不通,想要从蔡家寨走,除非寨里的人都死光了。”

    “大孬,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我必须要把兄弟们带回筑阳关!”蔡大山双膝跪地。为了五百蜀军将士,他忘却了自己的尊严。

    “小山子,你为了你的将军,不仅可以放弃做人的底线掘堤放水,还愿意为了身边的同袍屈膝下跪。你是大仁大义的英雄!”蔡大孬的心情很不好,似有一腔怒火想要冲天而起。

    “小山了,你千方百计的要报将军之恩,可是三妹呢?”蔡二娃望着寨门前那个跪着的壮汉,忍不住的脱口大骂:“你的良心都让狗吃了吗?”

    蔡大山无言以对,当年病重,是蔡三妹亲自进山寻药,他才捡回了一条命。后来将军关平在樊城招兵,也是蔡三妹给的盘缠。

    面对蔡二娃的质问,蔡大山倍受煎熬。

    “蔡校尉,麒麟镇帅军前锋杀上来了,距离断后部队不足一里。后队请示:是战,是走!”蜀军刺候躬身请示,把蔡大山逼上了绝路。

    “自古忠孝难两全,罢了!”蔡大山流着泪,吼出了一道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传我命令:全力攻打蔡家寨,夺取一条生路!”

    战争没有道理,不讲人情。蔡大山动了。为了一个“忠”字,他选择了强攻蔡家寨。

    蔡大孬饱读圣贤书,自然也不能退让,眼见蜀军攻寨,也下达了抵抗的命令。

    “为什么要逼我?”蔡大山站在寨墙上,一刀砍倒了蔡二娃,身后的蜀军将士登上寨墙,驱散了仓惶逃蹿的寨丁。

    “连底线都不要了,你还做什么人呀!”蔡大孬回答说:“蔡家寨的人不求勇武盖世,只求心安理得!哪怕是身死道消,也要守住底线!”

    “再打下去,蔡家寨就完了!你为什么不肯退一步,大家都有一条活路,难道不好吗?”蔡大山不想继续打,可是双方见了血,死了人,已经无路可退了。

    “从你掘堤放水的那一刻起,蔡家寨与你不死不休!”蔡大孬的裤子有些湿了,可是他的脚并没有丝毫的挪动。

    “我知道你怕,只要你退一步,我只求一条通道!”蔡大山望着脸色苍白的蔡大孬。

    “我承认自己没有出息,居然在战场上尿了裤子,那又怎样?”蔡大孬望着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的蔡大山,缓缓的说道:“公道自在人心,我更怕死后没脸见蔡家的列祖列宗呀!人嘛,总得有底线!”

    “啊!”一身红衣,披头散发的蔡三妹突然出现在寨墙上,挡在了蔡大孬的身前。

    蔡大山手软了,他放下了手中的刀。一生戎马倥偬,到头来却把刀对准了自己的亲人。他突然觉得有些累了。喊杀之声入耳,他忘记了将军,忘记了使命。

    “三妹,我是小山子!”蔡大山上前一步,想要替蔡三妹清理秀发中的杂草碎屑。

    “你不是小山子,你是恶魔!”蔡三妹似乎恢复了一丝神智,随后就被接踵而来的恐惧摧毁了。她突然抱住了蔡大山,一口咬住了他的喉咙。

    两名蜀军将士欺身而上,准备乱刀砍死蔡三妹。

    蔡大山艰难的转过身子,替蔡三妹挡了两刀。只是脚下不稳,两人倒地的时候撞坏了栏杆,滚落而下。

    “等我回来,我娶你!”蔡大山似乎记起了离开时的承诺。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小山子,你好!”蔡三妹似乎完全清醒了,只有一刹那,定格在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747章 是非对错

    蔡大山和蔡三妹掉下寨墙,郭嘉本能的就要出手相救。

    “奉孝,算了!”刘正制止了郭嘉。也许对两个人来说,活着实在是太累了。

    “庄主,你觉得蔡大山做错了什么吗?”郭嘉看着寨墙下方那一抹红衣,神情复杂的问道。

    “为了完成任务,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刘正知道蔡大山没有选择的余地。不攻打蔡家寨,就会坐以待毙。为了偿还将军的知遇之恩,为了五百同袍的身家性命,攻寨是唯一的出路。

    “那就是蔡大孬做错了?”郭嘉认为,总有一人是过错方。

    “蔡大孬坚持做人的底线,坚持战斗是为了清理门户,怎么可能有错?”刘正必须要替蔡大孬说句公道话。蔡家寨为了替族人报仇而寸步不让。也许是犯傻,可是却向世人宣告了血浓于水的传承精髓。

    蔡大山坚持了军人的原则,蔡大孬只是为了家族的凝聚力而战。两人都有不能退的理由。宗族子弟对于国的忠是个人的忠;对于家人的忠才是深入灵魂。

    赵统带兵杀到,蔡家寨打开了大门。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蔡大孬走到蔡二娃的遗体前,伸出了一只手缓缓的盖在他的脸上轻轻的下滑。

    “二娃,蔡家寨保住了,你安息吧!”蔡大孬低沉的声音荡漾开来,让周围的寨丁流下了数行热泪。

    蔡家寨的战斗,持续时间并不长。蔡大孬的裤子上还残留着部分尿渍。

    “小山子,你不该回来!”蔡大孬看着与蔡三妹纠缠在一起的蔡大山。砍了好得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最后与初恋一起共赴黄泉。九泉之下的再遇,该说点什么好呢?

    “寨主,这两个人应该怎么办呀?”一名年轻的寨丁上前一步,指着蔡大山和蔡三妹的遗体问道。

    “先等一下,我问过赵镇帅再作主张!”蔡大孬翻看了一下蔡大山的校尉腰牌,觉得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

    蔡大孬找到赵统,把蔡大山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

    “赵镇帅,人死如灯灭。尘归尘,土归土。小山子犯下了弥天大错。只不过身死道消,也算是偿还了所有的罪责!”蔡大孬硬着头皮说道:“他和蔡三妹可以死在一起,也是老天的安排。就让有情人入土为安吧!”

    “可!”赵统点了点头。水淹七军是蜀军主将的决策,归咎于区区校尉过于蛮不讲理。如今蔡大山已经死了,再折腾只会让人寒心。军人可死不可辱,必要的成全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战争没有对错,只有成败。给予尊重,不是为了彰显胸怀,而是让世人明白生命的意义。人生只有一种可能,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虽九死仍不改其志,才是大丈夫。

    蔡大山入土为安了,他与蔡三妹合葬在一起。蔡二娃的墓就在旁边。

    “蔡寨主,你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深意吗?”赵统有些不解,蔡大孬让两座坟墓并列于最尊贵的位置,究竟是为了什么?

    “赵镇帅,小山子虽然行差踏错了,但是他终归是蔡家寨的人。”蔡大孬直言不讳:“二娃是替寨子战死的。三妹虽然说疯了,但是她最后也为寨子立了功。用两人的德洗刷小山子一个人的过。让他也享受寨子里的香火,而不是变成孤魂野鬼无所归依。”

    赵统整饬兵马,数名蔡家寨的青壮准备好了包袱行李,打算跟着麒麟镇帅军出山。

    “你就不怕他们变成另外的蔡大山吗?”赵统觉得有些奇怪,对于蔡大孬的要求无法理解。

    “孩子们必须要走出去!”蔡大孬说:“只有看尽了人世间的繁华,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在樊城的偏远角落有一个寨子,名字叫做蔡家寨!”

    在蔡大孬眼里,蔡大山没有辱没军人的身份,是寨中少年唯一的榜样。只是手足相残,总是有那么一丝遗憾,算不得衣锦还乡。让有希望的孩子跟随兴汉军,成为蔡家寨真正的骄傲。

    蔡家寨的人走出寨子,送家人和麒麟镇帅军出山。赵统等人离开之后,蔡家寨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寨后的那些新坟,保留了一些战场的记忆。

    “村寨的骄傲!”刘正忍不住的回味着蔡大孬的话。蔡家寨真的太小了,似乎不会成为文人的一点空间。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蔡大山,又存在着无法洗刷的污点。

    蔡家寨需要骄傲,世家传承源于骄傲与忠诚。只有年轻人,才可以成为骄傲。蔡大孬知道,父亲当年赌出了一个蔡大山。又是一年开赌的时节,不知道多年以后,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影响大了,就是世家!”郭嘉望着蔡大孬的背影,仔细的品味着刘正所说的话。

    蔡家寨的故事结束了,刘正和郭嘉也没有理由贪图安逸。偏僻的宁静,不会是旁观者的归宿。

    “庄主,咱们直接去麦城观战吗?”郭嘉摘下几朵小花放在了两座坟前。

    “麒麟镇帅军长途追击,哪有那么容易!”刘正说:“我关心的是上庸的情况!咱们先去那里看看!”

    上庸城中,刘封正在与副将孟达一起迎奉来自于成都的圣旨。

    “陛下有旨:将军刘封领兵一万东出上庸地界,全力协助关帅的樊城大战!上庸留守为副将孟达。奉诏速行,不得贻误军机!”黄门郎展开诏书,阴阳怪气的读了起来。

    刘封领旨谢恩,立即开始调整部署,抽调精锐部队主持东征军。

    “我走之后,上庸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上庸城头,刘封拍着孟达的肩膀说道。

    “山高路远,陛下纯粹是强人所难!”孟达与刘封共事多年,如今分别,总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二十万关家军,为什么只能困守筑阳关,仅仅是做了守户之犬!”

    “陛下的安排自有深意,咱们做臣子的执行就是了!”刘封制止了孟达继续发牢骚,缓缓的说道:“上庸的太平日子结束了,你要小心,拜托了!”

    “你带的人都是精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孟达说:“只是兴汉军方面有陈到,庞统,杨修,赵统合力行事。一旦事不可为,当以全军为要。千万不要鲁莽行事,断送了自家的性命。”

    “请看好上庸,这是你我共同的家!”刘封望着城外集结的一万大军主力,再一次叮嘱说:“保重!”

    “保重!”孟达拱手。

    手足兄弟情,总是在送人出征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场上充满了危险,谁也不知道活着出征的人们,有没有机会活着回到出发的地方。

    刘封受命东出,以一万精锐破麦城危局。究竟会是救命稻草,还是致命的毒药?

    “走了!”刘封笑了。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只有在这一刻,才能轻松自在的笑上一回。这样的感觉,没有人可以懂。即便是孟达,也不解其中味。

    刘封纵马出了上庸城,走向了复仇的战场。

第748章 血染麦城

    刘封带领一万大军,昼夜兼程赶到麦城外围。他将大军分散隐蔽之后,带着五百信得过的精锐离开了驻地。

    刘封走在临沮外的丛林之中,选了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命令将士挖坑,置绊马索。

    与此同时,关羽也经过多日的乱战赶到了麦城。太史亨为父报仇心切,再加上骑兵督作战勇敢。特别是吕猛对上蜀军诸将占了上风。

    速度快,战斗力强的麒麟镇帅军,总是可以抓住机会狂揍蜀军一顿。最能打的关羽箭伤还没有好利索,面对吕猛和太史亨的车轮战,很快就落了下风。

    陈到绕过麦城,把大军安排在了西门和南门方向。至于东门方向有诸葛恪的大军游骑。太史亨追着关羽打,就是想要把关家军赶到江陵方向,借东吴的手一举灭掉关家父子。

    关索单骑前往上庸,关兴也带兵回师筑阳关。只有关羽和关平前往麦城吸引太史亨的追兵。只是多日激战,蜀军人困马乏。

    “父亲,麦城失守!”关羽距离麦城五里,却碰上了关平独骑逃回中军。

    “看来全师是不可能了!”关羽本想以麦城为根本,来一场中间开花,四面合击的战斗。只可惜作为关键节点的麦城丢了,后面的仗也就不好打了。

    “父亲,不如命令大军就地扎营,咱们找个机会抄小路取道临沮回筑阳关!”关平建议壁虎断尾。三万大军征战樊城,如今只有数千残兵败将。筑阳关才是关家军的根本所在。

    “弃军而走不是上策!”关羽有些犹豫了。战场失利并不可怕,要是弃军逃跑就永世无法翻身了。

    “大帅,活着才有希望,死了就得盖棺定论!”关平知道悄悄的跑路确实是为将者的大忌。可是与筑阳关的十几万大军相比,麦城附近的数千残军就微不足道了。

    关羽爱兵如子,可是樊城受伤之后,战斗力大打折扣,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兴汉军两大主力强势夹击,硬拼只会得不偿失。

    关羽决定与将士言明,关平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以兴汉军搞情报的能力,一旦公诸于众,那就相当于告诉麦城的陈到——关家军的主帅跑路了。

    既然不能通知营中的将士,那就只有悄悄的离开大营,寻小路返回筑阳关。

    “坦之,你安排吧!”关羽无法逆天改命,只能接受了关平的建议和做法。

    关平领了命令,命亲兵校尉换上关羽的衣袍坐镇中军,随后就带着换了装的关羽悄悄的离营。轻装急进逃往筑阳关。

    行至刘封设伏之处,关平的战马掉落陷马坑。随行亲兵慌忙下马准备救援。

    “众将听令:绕过陷马坑,不得迟疑!”

    关羽舐犊情深,不惜暴露身份使出了春秋刀法。

    关平趁机脱困。然而好景不长,埋伏在山林之中的刘封本来打算放过小股部队,关羽那一刀,彻底的打消了伏兵的轻敌念头。

    绊马索启动,关羽座下马陷入绝境,挣扎数次也是徒劳。五百伏兵乱箭攒射。

    关平单臂使不上力,很快就露出了空门。关羽为了照顾儿子,免不了以身挡箭。幸存的亲兵面对箭雨攻势,像网中的鱼一样力竭而亡。

    擒贼先擒王,关羽与关平交替掩护,打算一举突破绊马索的布控范围。

    刘封的五百心腹已经战死三百有余,剩下的人已经忘却了恐惧,一心只想替同袍报仇。这就是乡党的可怕凝聚力。不流血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绵羊。一旦大战开幕之后有同伴倒下了,剩下的人就会选择誓死复仇。

    世人都贪生怕死,可是激出了复仇的信念之后,死又何妨?关家父子的大开杀戒,彻底的激活了刘封所部的死战之心。

    死士的前提是死志。刘封训练的五百人,都是那些倒在关家军兵锋之下的壮士后人。关羽南征北战多年,手上亡魂不知凡几。刘封矢志复仇,当然会千方百计找到那些可造之才进行秘密的训练。时至今日方才亮剑,当无数同袍战死绊马索四周的时候,旧恨再添新仇,所有的人都疯了。

    关羽护不住关平,决定斩杀刘封震慑伏兵,从而夺取一线生机。青龙偃月刀点地,一片绿光扶摇直上。

    主持伏击的刘封取出大弓,一支特殊的长箭上弦。弓开满月流星现,箭出丛林鬼神欺。

    长箭离弦,鬼哭神号。原本晴朗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奇怪的山风乍起,分向两边伏低。露出了刘封的身影直面关羽。

    关羽身上的罡气碎了,刘封射出的箭透胸而过,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洞。

    遭遇重创的关羽体力不支,直接落回关平身边。

    “为什么?”关羽直视刘封,对于此番背叛伤心欲绝。

    “关二叔,您真的不认识我是谁了吗?”刘封觉得世事就是这般奇妙无穷,仇恨依旧在,只是已惘然。

    “你是陛下的义子,蜀汉的将军刘封!这次背叛,猪狗不如!”关平仰起头,怒视着刘封大吼。

    “背叛?猪狗不如?”刘封重复着关平的话,目光依旧盯着关羽。流着泪说:“想不到当年楼桑村发生的事情,二叔竟然忘得一干二净!陛下估计也不记得出身何处了吧?”

    “你是当年楼桑村的那两个孩子之一?”关羽大惊失色,几十年过去了,那段记忆依旧挥之不去。

    “不错,假借罗侯寇氏之名,入谱汉室宗亲!”刘封自嘲式的回答说:“恐怕二叔做梦也想不到,我是货真价实的汉室宗亲,我的真名就是刘封!陛下也太大意了,夺了族谱却忘记了族谱上的人。”

    “陛下给了你扬名天下的机会,你却抓住曾经的仇恨不放,你还是人吗?”关平很受伤,他与刘封的情谊持续了这么多年。直到翻脸的时刻,才发现两人的交情都是假的,这让人情何以堪?

    “当年的事情,是我自作主张!你不要怨恨陛下!”关羽站直了身躯顶天立地,青龙偃月刀闪光四射。

    武将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成就后起之秀的名声。关羽是一个骄傲的人,他败了,却不想留下残躯任人践踏。

    青龙偃月刀碎裂,关羽化作一片绿光。许久之后,绿光散去,只剩下关平怅望长空。

    “二叔!”刘封跪下了,多年的情谊,假假真真。他与关平同门学艺的那段日子,可是没有掺杂任何虚假的成分。

    “你不配!”关平动弹不得,只剩下舌头可以灵活运动。

    “杀人者,人恒杀之!”刘封哭得情真意切,可是却改变不了复仇的决心。只是对于一起长大的兄弟关平,他没有理由迁怒,也下不了手。

    “你走吧!想要报仇,养好伤再说吧!”刘封打算放过关平,至于会留下什么样的隐患,他不在乎。

    “父亲孤单上路,做儿子怎么可以苟且偷生?”关平说:“父亲一生爱惜羽毛。你要是记得咱俩的兄弟情谊,就给他老人家一份尊重吧!”

    刘封点了点头,决定送周瑜部将马忠一份大礼。史书记载:关羽败走麦城,临沮遇东吴大将马忠,卒!

第749章 弃子无归

    关平得到了刘封的承诺——关羽阵亡于战败,而非死于自家子侄的复仇行动。当年楼桑村的那段公案再无人提起。忠义武圣关羽的身后名得以保全。

    “多谢!”关平说完,横刀自尽身亡。

    刘封在临沮立关圣庙,又通过英雄酒肆的关系制作一副关羽的遗体。人头送给马忠,遗体留在临沮由襄阳方面接收。

    “出来混,始终都是要还的!”全程目睹了关羽阵亡的刘正忍不住感慨万分。

    “刘封倒是聪明人!”郭嘉也觉得刘封的处置十分高明。复仇成功之后,没有必要闹得人尽皆知。

    临沮立庙,嫁祸马忠!既报得了家仇,又成全了忠孝,还把梅园摘得一干二净。后世之人谈起麦城之战,只怕不会有人记得兴汉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奉孝,你先回去吧!我见一下刘封,荆州的事情就差不多要结束了!离家的孩子,总得有回家的时候!”刘正看着破土而出的关圣庙,示意郭嘉返回兴汉山庄。

    “庄主,我妹妹她还好吧?”关圣庙的后山,刘封望着倚石而立的刘正,问出了纠缠多年的问题。

    “嫁了人,成了家;做了当家主母,养了几个孩子!”刘正倒是真的把刘婵当成了亲妹妹,如数家珍的说道:“其实这些情况,等你回家之后可以亲自去看一看,瞧一瞧!”

    “庄主,我不想回去!也不能回去!”刘封认真的说道:“只要妹妹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为什么?”刘正问道:“大仇得报,你难道不想到亲人的坟头烧上一柱香,磕上几个头吗?”

    “庄主,弃子无归!”刘封认命似的说道:“当年我为了报仇,心甘情愿做了弃子。这么多年了,我的手上沾满了情报部兄弟的血。特别是那些为了成全我功绩的兄弟倒在了我的面前,我还有什么资格回到梅园,享受那份早就不属于自己的安宁。”

    为了大局杀了自己的兄弟,就应该明白落子无悔的道理。重返梅园的奢望,只会让更多的人无法接受。情报部的工作毁誉参半,刘封如何直面那一个个血淋淋的名字?

    “那你有什么打算?”刘正倒是没有强令刘封回归。习惯了蜀汉的山珍海味,再回梅园坐冷板凳铁定会出大问题。

    弃子的命运只能是走向更远的地方。召回中枢谁敢信任,谁敢重用?刘封对关羽有感情,毕竟人非草木嘛!更何况一旦梅园一统天下之后,那些撒出去的弃子就会失去价值。弃子也是人,身上也有是非恩怨纠缠不清。倘若有人翻旧账,哪个弃子可以全身而退?

    兴汉军拿下上庸已成定局,到时候会不会有人为了安抚山民而抛弃刘封?舍一人而安地方,刘正没有把握梅园不会动心?

    召刘封回梅园的事情,刘正决定不再提起。

    太史慈的牺牲,让刘正明白了大国之争,首重诱饵。匹夫改变历史,在于恰逢其会的终结了一个重要人物的生命。

    荆州战场上的旁观者,刘正对自身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拿下襄阳天下人不以为贪,在于梅园事先付出了巨大的本钱。

    “我想去成都!”刘封终于有了定计。回梅园纯粹是混吃等死。只有继续做好弃子,才能确保安全。

    “诸葛亮不容小觑,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正知道刘备有仁义之名,诸葛亮最擅长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至于被防的对象会不会冤枉,蜀汉权力巅峰的诸葛丞相根本就不会在乎。

    “我有办法,诸葛丞相所虑,不过是担心我以长子的名义与太子刘禅争权!我没有子嗣。只需不能人道就可以化解成都方面的杀心!”刘封大仇得报,心愿既了,余生只想做一个天下无双的弃子。

    “你可以选择归隐山林!”刘正不忍心刘封自残。男人的身份象征一朝失去,那个名字就会成为耻辱的存在。

    刘封不想再犹豫了。手起刀落改变了后半生。

    看着昏迷的刘封,刘正忍不住的想哭——一刀斩断是非根,却也改变不了弃子的宿命。在黑暗中如鱼得水久了的人,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光明。

    刘封救援关羽不成,反受重伤不能人道。直接破坏了诸葛亮借题发挥的计划。

    “孔明,封儿不能人道,又没有留后,那件事情是不是?禅儿身边总得留一个信得过的人。”刘备躺在病床上,对阶下的诸葛亮说:“留一命吧,毕竟喊了这么多年的爹!”

    “臣遵旨!”诸葛亮说道。他已经见过刘封了,为了验明正身,亲眼查看了伤处,已经确认无误。

    只是刘封不死,诸葛亮难以心安。与蜀帝刘备关系最密切的几个人,张飞战死,关羽殒落。下一代中有发言权的除了刘禅,就只剩下刘封了。

    再加上刘封掌军多年,是成色十足的大将。比起张任和文聘也毫不逊色。

    诸葛亮文人掌控军政,战阵之上只会喊:“兄弟们,给我上!”

    至于战败之后,诸葛亮肯定会说:“所谋无误,诸将误我!”

    自从追随蜀帝刘备以来,把徐庶逼走之后,诸葛亮的头顶上一直有三座大山。关羽、张飞和刘封是三位宿将,既可以完美执行军略,又可以查漏补缺。

    关羽为什么无法与诸葛亮长久共事?

    就在于关羽智勇双全,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谋划,并不会百分之百的认可。文人习性,通常会轻视武将的作用。普通士卒跟着武将上战场,十分力气会发挥出十二分;倘若跟随文官作战,能发挥五分战力就是得天之幸了。

    武将带兵,最精锐的力量通常是用来冲锋陷阵;文人统帅,最厉害的装备肯定会留给亲卫。武将重突,文谋重耗。

    现如今关羽和张飞没了,唯一有资格让诸葛亮束手束脚的就只有刘封了。

    诸葛亮想要独揽大权,就必须要收回三家的兵权。张苞威望不足,无法全盘接手张飞部众;关羽和关平战死,关兴级别不够,关家军也无法保持原有的建制。

    刘封一直自成体系。诸葛亮早就有心借孟达之手夺取上庸的控制权。

    如今机不可失,诸葛亮在确认刘封不能人道之后,立即派出使者通知孟达便宜行事。

    孟达得知刘封的处境之后,对于诸葛亮的承诺不敢相信。再加上赵统带着麒麟镇帅军包围上庸城。考虑再三之后,决定弃城投降。

    陈到兵进筑阳关,关兴只来得及抢走家人。兴汉军兵不血刃拿下城池,把触角伸进了汉中。

    关兴屯兵南郑,与葭萌关的文聘成犄角之势,限制了陈到向西发展。

    高顺屯兵麦城,与江陵的诸葛恪对峙。

    荆州改制如火如荼,兴汉军得了襄阳和上庸,还拿下了兵家必争之地筑阳关。关家十年建设,陈到坐享其成。

    梅园正式认可了世家的改造政策,由一言堂的家长制变成了群策群力的宗族制。把佃农式的族人转化成拥有正式户籍的血缘宗亲关系模式。

    通过襄阳周边的实践,梅园总结出了消化世家的有效手段。分家立户,多姓杂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35/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作者:开先洞人所写的《兴汉使命》为转载作品,兴汉使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使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使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使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使命介绍: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
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兴汉使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使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使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